You are on page 1of 26

BCN1014 汉语语法

a) 词语的选用为什么要注意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
b) 词语锤炼的目的和方法。

组员:冯诗婷
卜卉淇
杨祖儿
吴汶刚
班级: T9
讲师:林秀娣讲师
词语意义的选用
1. 多义词语
•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
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
着必然的联系。
• 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
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 例如“老”是个多义词,:
• 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恰如其分:
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
• “ 老”的意思是“年龄变大、衰老”。
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
• “ 老”的意思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 老了。”(鲁迅《祝福》)
• “ 老”的意思是“死亡”。
“ 因为老下雨,所以把我泡成这么大了。”阿凡提说。(《阿
凡提的故事》)
• “ 老”的意思是“经常”。

• 在不同句子的上下文中,使用多义词时,就应该弄清楚各个义
项之间的关系,准确表达不同的意思。
2. 同义词语
•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表现,也为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
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
和余地。
• 因此,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
• 例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
迅《孔乙己》)
• “ 窃”和“偷”是同义词。所不同的只是语体色
彩:“窃”是书面语色彩、“偷”是口语色彩。
• 孔乙己使用“窃”来表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反映了他在封建科举制度
影响下性格迂腐、虚荣的特点。
…… 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
绪。(鲁迅《故乡》)
• 这个句子中,“心情”和“心绪”是同义词。
• “ 心情”是指心境、感情的一般状态,用于“心情的改变”很合适;
• “ 心绪”多就心情的安定或紊乱来说,常常指心境的紊乱,适于用
在“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之中。

• 两个同义词并用,使得上下文互相照应,避免了句子的单调重复。如
果改成一样,虽然意义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文章就显得没有
生气,减色不少。
3. 反义词语
•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事
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 例子:
正常操作,迅速完成岗位项目而从容不迫;技术不熟练,责任心
不强,就免不了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吴伯萧《北极星》)
• 反义词“从容不迫” 和“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两
种不同的工作情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
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
• “ 伟大”和“平凡”并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增强了说服力。
词语声音的选用
1. 音节匀称
• 音节的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
• 诗歌及抒情散文等讲究音节整齐,使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增
强语言表达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例如:
•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
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
过它,异姓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
来袭击过它。(黄药眠《我爱我们的祖国》)
• 句中的几个分句构成了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同、音节整齐
匀称的排比句,读来感情充沛,很有气势。
2. 平仄相调
• 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
• 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
• 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
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例如:
• 虎踞龙盘今胜昔,
• 天翻地覆慨而慷。
•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诗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 韵脚和谐
• 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这就叫押韵。
• 押韵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回环反复,同音相应 ,给
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 例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北岛《回答》)
• 诗中的韵字是“铭”、“影”,押“ ing” 韵。声韵和谐,悦耳
动听。
4. 叠音自然
• 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
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等。
• 叠音词的声音有很强的音乐性,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
的享受。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强语言的音律美。例如:
• 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
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
顿街头夜景》)
• 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
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
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词语锤炼
词语锤炼
• 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修辞学上称为词语的锤炼,又称炼字。
• 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
•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
• 例子: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
明, 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词语锤炼的目的
1. 准确朴实
• “ 文以辨洁为能 , 不以繁缛为巧。”(刘勰)
• 用词语要精当并朴实无华。

例子:
1. 政治活动中的名称用语要准确。如:“中国政府代表团”和“中
央政 府代表团”。
2. 商务活动中的提法要准确。如:“偷税”和“漏税”。
3. 文艺作品中的词语要准确。如:“孤儿”和“弃儿”。
2. 简洁有力
• “ 凡文笔老则简 , 意真则简 , 辞切则简 , 理当则简 , 味淡则简 , 气
蕴则简 , 品贵则简 , 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 , 故简为文章尽境 .” (清
•刘大櫆)
• 文章以简炼为贵,凡是文笔老练的文章都很精简,表意真实则简
炼,用辞恳切则简炼,说理恰当则简炼,意味清淡则简炼,有意
境则简炼,品位高则简炼,神韵深远含蓄则简炼,所以说简炼是
文章的最高境界。
• 人物描写中的“白描” 求简洁。
• 文章题目和新标题力求简洁。
3. 新鲜活泼
• 古人提出词语要新鲜活泼。
• 清代李渔说:“人惟求旧 , 物惟求新 , 新也者 , 天下事物之美称
也 . 而文章一道 , 较之他物 , 尤加倍焉。”
• “ 新”表示所有东西最美好的一面。对于写文章来说,就是追求
这两种极至。
• 新鲜活泼是作家创造精神的体现。
• 新闻标题要新鲜活泼。
例子:
体育词语的使用 . 如:“时间差”“亮红牌”等。
文艺词语的使用 . 如:“五朵金花”“红娘”等。
4. 生动形象
• 写景状物要生动形象。
• 形象地表现事物的形状。
• 如“搓板路”“一窝一窝儿的贪官、昏官”。
• 恰当使用富有色彩和表声音的词语。
例子
“ 恒山(北岳)如行,泰山(东岳)如坐,华山(西岳)如立,
嵩山(中岳)如卧,惟有南岳衡山如飞。”
清代著名学者魏源选用了五个动词“行、坐、立、卧、飞”,分别
概述五大名山的形貌,生动形象,至今脍炙人口。
词语锤炼的方法
1. 精心选择
• 要达到词语锤炼的目的,就要学会选择合适的词语。
• 可在动词和形容词中选择最适合和最能表达的词语。
•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变化、联系等的词。
• 诗词写作强调语言的形象生动,特别讲究动词的锤炼。
例子: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绿”给人以生动传神而又新鲜的印象,给人动态的感觉,而且
也给人以色彩的感觉。既有动词的作用,又有形容词的功能。
•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 形容词用得出色,文章便生色。
• 须精心锤炼,苦心推敲。
• 选用形容词,要注意色彩、程度,修饰描写要恰如其分。
例子:
“ 母亲总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从来不求回报。”
“ 无怨无悔”恰当生动的形容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 巧妙配合
• 相同词语的配合 . 如:山新谁新家乡新 , 乡情亲情故人情。
• 含有相同语素词语的配合 . 如:农民种下希望收获失望。
• 意义相同相近词语的配合 . 如:长相忆 永难忘——忆夏衍同志。
• 意义相反、相对词语的配合 . 如: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
耻。
• 其他配合方法 . 如:大家动手收拾“大家”。
3. 词语声音的协调
• 音节匀齐,和谐优美。
• 汉语的词、短语或句子,如若两两相对,使音节整齐,节奏匀
称,就能给人以声音的享受。
例子: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焕《登鹳雀楼》)
韵文非常讲究句形整齐,这两句诗注意选用了音节对称的词,使节
奏十分合拍,加强了语义的对比感。
参考文献
• 新编现代汉语 / 张斌主编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2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