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刑事訴訟法

授課教師:林書楷
刑法 規定犯罪成
刑事 立要件及其
特別刑法
實體法 法律效果的
刑 附屬刑法 規範

法 確定與實現
刑事 刑事訴訟法 的國家對被
程序法 特別程序法 告刑罰權的
程序規範
第一章 刑事訴訟之
目的與基本原則
壹、刑事訴訟之目的

一、維護法平和狀態

二、發現實體真實

三、確保程序正義(保障法治國正當程序)
一、維護法平和狀態
 國家是公權力壟斷者,必須保障法秩序的平和
狀態,因此當法秩序的平和狀態遭受犯罪行為
所干擾時,國家即有義務去回復法的平和狀態

 藉由刑事訴訟程序去確定犯罪事件之事實並獲
致公正的判決,讓干擾法平和狀態的犯罪事件
以當事人及社會大眾都能滿意的理性方式落幕
,使原遭犯罪行為所干擾的法秩序安寧平和狀
態予以回復。
 此種理性解決方式,指透過公正的判決形成程
二、獲致實體正義 ( 發現實體真實 )
 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在發現實體真實,據以確定
並實現個案中國家對犯罪者的刑罰權。
 為發現實體真實,讓犯罪者繩之於法、無辜者獲
得清白,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須一併注意
對被告有利或不利之情形 (§2 I) 。法院得依職權
調查證據,且於公平正義維護或對被告利益有重
大關係之事項,法院更應依職權調查 (§163Ⅱ) 。
 我國法雖承認「認罪協商」制度,但若法院所認
定之事實顯與協商合意之事實不符者,法院不得
為協商判決( §455-4[5] )。
三、確保程序正義 ( 保障法治國正當程
序)
 法治國家的刑事司法並非不計任何代價的實
體真實發現,在保障法治國正當程序的前提
下,去發現實體真實以獲致符合正義的判決
,進而對真正犯罪人予以論罪科刑,是刑事
訴訟程序的另一個主要目的。
 憲法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
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
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
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審問處罰。」
 釋字 384 號解釋就憲法第 8 條第 1 項所稱
「依法定程序」,指明即係憲法為保障人民
身體之自由,所特別保留實質正當之法律程
序,謂:「凡限制人民身體自由之處置,不
問其是否屬於刑事被告之身分,國家機關所
依據之程序須以法律規定,其內容更須實質
正 當 , 並 符 合 憲 法 第 23 條 所 定 相 關 之 條
件。」
 釋字 384 號解釋藉英美法上的「正當法律程
序」 (due process of law) 概念做中介,為
我國法創設了一籮筐的「司法基本權」。據
此,刑事訴訟程序的進行應嚴格遵守「正當
 釋字 384 號解釋 ( 理由書 ) 認為憲法第 8 條的「正
當法律程序」,兼指實體法及程序法之內容,主要
有:
(1) 實體的正當法律程序:罪刑法定原則 ( 刑法 §1)
(2) 程序的正當法律程序
*犯罪嫌疑人除現行犯外,其逮捕應踐行必要之司
法程序 ( 刑訴 §87~88-1)
*被告自白須出於自由意志 ( 刑訴 §156)
*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 ( 刑訴 §154)
*同一行為不得重覆處罰 ( 刑訴 §§252,302)
*當事人有與證人對質或詰問之權利 ( 刑訴 §166
以下 )
*審判與檢察之分離。
*審判過程以公開為原則 ( 刑訴 §379[3]) 。
目的衝突與權衡
有效追訴犯罪 vs. 人權保障

實體 程序
正義 正義

例如違法取得證據應否採用的問題

貳、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一、國家追訴原則
 犯罪應由國家本於職權追訴並處罰。
 檢察官代表國家實施偵查與提起公訴:

刑訴 §228Ⅰ: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
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
查。」
刑訴 §251 :「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
,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
 我國雖採「國家追訴原則」以公訴為主,但
亦承認犯罪被害人得提起自訴 (§319Ⅰ) 。
二、法定原則
 在「法定原則」底下,檢察官有義務依法發
動偵查、提起公訴。
 「偵查法定原則」:
§228I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
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
 「起訴法定原則」:
我刑事訴訟法雖主要以「起訴法定原則」為
主,而仍兼採「起訴便宜原則」為輔。
( 1 )起訴法定原則
 檢察官須依據法律規定而為起訴或不起訴處
分,無裁量之空間。

刑訴 §251Ⅰ :
「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
疑者,應提起公訴。」
刑訴 §252 :
「案件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為不起訴處分:
……… 。」
二、起訴便宜原則(便宜原則)
 檢察官對於具有足夠犯罪嫌疑的被告,擁有某
種程度的「起訴裁量權」,以決定是否要對被
告提起公訴抑或不起訴。
 我國法定有三種便宜 ( 相對 ) 不起訴的情形:
(1) 輕微案件之職權不起訴(刑訴 §253 )。
(2) 緩起訴(刑訴 §253-1~3 )。
(3) 對執行刑無實益之犯罪的職權不起訴(刑
訴 §254 )。
三、控訴原則(告發原則)
 糾問制度 vs. 控訴制度 ( 見下頁 )
 控訴原則:
不告不理:無起訴即無審判
有告必理:有起訴即必須審判
 法院之審判範圍應以檢察官所起訴之被告與
犯罪事實為限。
 法院不得就未經起訴之犯罪審判( §268 )。
刑 追訴與審判合一 ( 審檢合一 )
糾問
事 制度
訴 糾問者、被糾問者二面關係

之 追訴與審判分立 ( 審檢分立 )

控訴 法官、原告、被告三面關係

模 制度
無起訴即無審判 ( 不告不理 )

法官不得為訴外裁判
法院
審判之範圍 = 檢察官
起訴之範圍

不告不理的控訴原則
法院
審判之範圍 > 檢察官
起訴之範圍

訴外裁判:當然違背法令 (§379[12] 後段 )

法院 檢察官
審判之範圍 起訴之範圍

漏未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379[12] 前段 )
四、職權原則 ( 主義 ) (調查原則)
(1) 職權主義
 法官介入主導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進行。

 在職權主義下,法院為發現實質真實應依職
權調查證據,整個證據調查程序的進行也由
法院主導,裁判之基礎亦不以當事人所提之
證據為限。大陸法系國家的傳統。
 「職權主義」賦予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的釐
清義務,其目的在於實現刑事訴訟實體真實
(2) 當事人主義
 法官只扮演中立與被動的裁判者角色,刑事
訴訟程序的進行由當事人主導。
 證據的調查與蒐集完全由當事人主導,法院
亦僅得基於當事人聲明之主張與所提之證據
而為裁判,不得進行職權調查。
例如當事人進行交互詰問後,法官即使對
事實仍有不明瞭之處,也不得直接訊問證人

(3) 「改良式的當事人主義」 ( 我國現制 )
 「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之混合制。
 重點在於貫徹「無罪推定原則」,要求檢察
官應就被告之犯罪事實負實質的舉證責任 (§
161) ,法庭上的證據調查活動以當事人為主
,法官原則上只基於公正第三人之地位作裁
判,只在事實真相有待釐清,或者是為維護
公平正義以及被告重大利益時,法院才會發
動職權調查證據( §163Ⅱ )。
 在「改良式當事人主義」的精神下,刑事訴訟
的證據調查程序係以當事人 ( 原、被告 ) 為主
軸,法院的職權調查僅係作為輔助。因此,以
當事人聲請之證據調查為主 (§163Ⅰ) ,並由當
事人主導進行交互詰問程序 (§166) 。
 惟在現行法改良式當事人主義的設計中,法院
亦負有依職權調查證據的”釐清義務”,基於
發見真實之必要得依職權調查證據。甚至,對
涉及公平正義之維護或對被告利益有重大關係
之事項,法院更有義務依職權調查之 (§163Ⅱ)
問題: §163Ⅱ :「法院為發見真實,得依職
權調查證據。但於公平正義之維護或對被告之
利益有重大關係事項,法院應依職權調查
之。」所謂「公平正義之維護事項」所指為何

→( 舊 ) 最高法院 101 年第二次刑庭決議
認為所謂「公平正義之維護」,亦僅專指有
利於被告而攸關公平正義之事項。
此見解似乎讓檢察官完全負對犯罪事實之舉
證責任,法院的職權調查的範圍僅限於對被告
有利益之事項。
 最高法院見解的修正,例如 101 年台上 3074
判決對 101 年第二次刑庭決議作補充說明:
(1) 有利於被告之證據→依 §163Ⅱ 但書規定,
法院應依職權調查證據。
(2) 不利於被告之證據→依 §163Ⅱ 本文規定,
法院若認為事實未臻明白,為發現真實

得就當事人未聲請部分,依職權為補充

輔佐性之調查,惟此調查職權發動與否
五、無罪推定與罪疑唯輕原則
 「無罪推定原則」主張任何人在沒有經過法院
以證據證明其犯罪事實之前都應該被推定是無
罪的。 ( 刑訴 §154Ⅰ)
 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無罪推定原則」底下
可衍生出二項最重要的基本內涵,包括犯罪事
實應依證據認定的「證據裁判原則」(刑訴 §
154Ⅱ )以及倘若對被告之犯罪事實有懷疑即
應作有利於被告之認定的「罪疑唯輕原則」。
 依據「罪疑唯輕原則」 ( 亦稱之為「罪疑唯
有利於被告之原則」 ) 的精神,當法院窮盡
所有的認知與證據調查程序後,倘若仍然無
法得出對被告犯罪事實的確信,此時法院必
須做有利於被告之認定。
 也就是說,對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必須
證明到”無合理懷疑存在”的確信程度,倘
若對於被告犯罪事實的認定仍然存有合理的
懷疑,此時即應基於「罪疑唯輕原則」之精
神而作有利於被告之認定,而此通常亦代表
著無罪或較輕程度的判決。
 「罪疑唯輕原則」僅適用於”事實問題”,
特別是涉及行為人(被告)是否成立犯罪以
及其法律效果的相關事實,此大致等同於與
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甚至是
個人阻卻或解除刑罰事由等有關事實的認定

 至於”法律問題”,並無「罪疑唯輕原則」
的適用餘地,因為法院不能因特定法律爭議
不明即直接作有利於被告之法律見解認定,
而是應該對系爭法律爭議表達自己所持的法
律見解並做出裁判,縱使此項法律見解的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