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物权法》

特别注意:本课件引用了其他学者的部分教学内容,仅用于本课程内部
教学使用,任何人均不得将课件及其内容以任何形式上传网络或者向本
课程听课的学生以外的第三方传播,如有违反,侵权责任由传播者自负。
第四章 善意取得与拾得遗失物
— 、善意取得[《民法典》第 311 条至第 313 条;
《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4 条 至第 20 条]
(★★★)
1. 概念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处分权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
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法定的要件时,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
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2. 立法意旨与前提

( 1 )立法宗旨。善意取得乃公信原则的体现,故须有(不动产权属登记错误或无权处分人占有动
产)之权利外观。善意取得以牺牲所有权之静的安全为代价,保障财产交易之动的安全。旨在降低
交易成本,鼓励交易。

( 2 )前提。①善意取得以无权处分为前提条件。 ②善意取得乃公信原则的体现,故须有(不动产
权属登记错误或无权处分人占有动产之)权利外观。
3. 善意取得的物权法效果是

( 1 )善意取得的物权法效果是:善意第三人取得所有权或他物权,而真正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消灭
或者所有权上产生他物权负担。

( 2 )善意取得的债法效果是:所有人对无权处分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
权或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

4. 适用范围与特点

( 1 )范围广泛。不仅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均可善意取得。不仅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亦
可善意取得。

( 2 )原始取得。善意取得属于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为原始取得,而非继受取得。

( 3 )设有例外。赃物、遗失物等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民法典》第 312 条)
例 1 SOHO 房地产公司以 26 亿元拿到对 A 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其总经理甲伪造虚假交易,串
通不动产登记局的工作人员乙,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过户到“广厦公司”(甲作为股东控制的一个
公司)名下。后甲再度运作,以远高于市价的 36 亿元的价格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不知情的
HTC 公司,并办理过户登记。① SOHO 公司与“广厦公司”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让与合同属虚假
行为,无效,“广厦公司”未取得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但登记于其名下,产生了公信力,具有权利
外观。② HTC 公司善意取得该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③此例的用意在于说明:虽然极为罕见,
建设用地使用权,亦可发生善意取得。
特别提示:股权和票据权利亦可发生善意取得

( 1 )原则上,仅“物权”可善意取得(因为物权有公示制度,即使错误的物权公示亦可产生公信
力)。

"' 债权”,因欠缺典型公开性(无公示制度,不能产生足以支撑善意取得的公信力),债权,不适
用善意取得

( 2 )“股权”,因工商过户登记制度支持,可善意取得。下面两个条文作了规定 :

① 《公司法解释(三)》第 25 条第 1 款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 者
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 , 人
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② 《公司法解释(三)第 27 条第 1 款规定:“股权转让后尚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原
股东将仍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受让股东以其对于股权 享有实际权
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 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 3 ) " 票据权利”,虽然《票据法》未明 确规定,但依照通说观点,票据权利可善意取得。但其


受让须符合《票据法》的规定且符合《民法典》第 311 条规定的精神。
(一)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民法典》第 311 条

① 房屋的不动产登记簿发生权属登记错误。

② 登记名义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了无权处分。

③ 受让人受让时为善意。

④ 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⑤ 已经为受让人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
1. 不动产(房屋)的不动产登记簿出现权属登记错误

须注意:须“不动产登记簿”出现权属登记错误;“不动产权属证明”(如房产证)出现权属登记
错误的,所产生的公信力不足以支撑不动产善意取得。不动产登记 簿出现权属登记错误,包括但不
限于下列四种主要情形:

( 1 )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的不动产登记在一个或者部分共有人的名下。

( 2 )因履行无效合同产生的登记错误。如:甲受乙欺诈将一套房屋出卖给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
半年后,法院判决撤销甲、乙间的买卖合同,乙随即将该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为丙办理了过
户登记,丙可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 3 )因其他原因发生的登记错误。 如:乙承租甲的房屋期间,与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串通,将甲
的房屋登记在乙名下,乙随后以自己的名义将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丙可善
意取得该房屋所有权。②不动产登记名义人以 自己的名义实施了无权处分。故:买卖合同(互易合
同)属于效力待定。

( 4 )已经通过《民法典》第 229 条至第 231 条取得不动产所有权,但尚未办理宣示登记,登记名


义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无权处分的。
2. 不动产的登记名义人以自己的名义对该不动产实施无权处分

( 1 )须为无权处分。即不动产的登记名义人以 自己的名义对该不动产实施无权处分(出卖、互易、

抵债、出资等)。

( 2 )须有权力外观。即实施无权处分者须为须为不动产登记 簿上的登记名义人。

例 1 夫妻甲、乙共有 A 房屋,登记在甲名下。①若甲擅自以自己的名义将 A 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


甲实施了无权处分,且有权利外观(甲系登记名义人),丙具有善意取得的可能性。②若乙擅自以
自己的名义将 A 房屋出卖给丙,乙实施了无权处分,但因缺少权利外观(乙不是登记名义人), 丙
不能被认定为善意,不能善意取得。③若甲擅自以甲和乙的名义将 A 房屋出卖给不知情的丙,甲实
施的系无权代理行为,丙不具有善意取得的可能性。此种情形,保护善意第三人丙的任务由表见代
理规则承担。④再次强调:善意取得以无权处分且存在权利外观为前提条件。
3. 受让人于受让时为善意

受让人于受让时为善意。善意,指受让人不知让与人无权处分, 相反,因权利外观的存在,受让人
误以为让与人拥有处分权。对此,须把握以下几点:

(1) 善意的要素有二

① 主观上,不知道让与人无处分权;

② 受让人“无重大过失”[《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4 条第一款]。

(2) 受让人善意的排除情形

《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5 条第一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受让人为恶意,
不能善意取得。

① 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②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③登记簿上
已经记载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不动产权利的有关事项;
④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⑤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
(3) 善意的时点

受让人须于“依法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记之时”为善意。受让人于“依法 完成不动产物权转移登
记之时”为善意,此后变更为恶意的,不影响善意取得的发生。

(4) 在证明规则上,推定受让人于受让之时为善意

真实权利人主张受让人不构成善意的,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物权法解释(一)》第 15 条第
二款]。须注意:真实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受让人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应当认定受让
人具有重大过失(例如:转让人与受让人具有父子等类似关系的)[《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
第 15 条第二款]
4. 转让人须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 1 )“转让”,指须为一个交易,转让人与受让人不能是同一个民 事主体(例如:甲公司的 A 分
公司将房屋出卖给甲公司的 B 分公司,不属于交易,不发生善意取得 !再比如:两个企业发生吸收
合并)。

( 2 )“合理的价格”,不仅意味着赠与、继承等无偿取得行为不发生善意取得 ;还意味着受让人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受让的,亦不发生善意取得。“合理的价格”的 判断标准,应当根据转让
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以及交易习惯等因素综
合认定[《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8 条]。

( 3 )按照法考已经确立的答题标准,仅需转让人与受让人“约定”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受让人是
否已经实际支付了合理的价款,在所不问。

5. 须已经为受让人办理完毕不动产过户登记

未办理完毕过户登记的,不发生善意取得。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发生,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典型真题】

甲、乙结婚后购得房屋一套,仅以甲的名义进行了登记。后甲、乙感情不和,甲擅自将房屋以时价
出售给不知情的丙,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008
年•卷三• 13 题)

A.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B.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C. 买卖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已转移 D. 买卖合同无效,房屋所有权未转移

答案: C (原答案为 B )《民法典》 597 条


(二)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民法典》第
311 条)(★★★)
① 标的物系占有委托物(盗赃、遗失物等占有脱离物,原则上受让人不能善意取得) ;

② 动产的(直接或间接)占有人以自己名义实施无权处分;

③ 受让人受让时为善意;

④ 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⑤ 已经向受让人完成动产之交付(以占有改定方式完成交付的,占有改定之时,不发生动产所有权
取得的效果)。
1. 须为占有委托物
“ 占有委托物”,指基于原占有人的意思取得占有之动产。如租赁物、保管物、借用
物、运输物、承揽物、试用买卖物、保留所有权买卖物、质押物等。下列三类动产,
要么不能善意取得,要么原则上不发生善意取得:
( 1 )占有脱离物
指非基于原占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之动产。包括盗赃、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
隐藏物、失散的动物等。根据《民法典》第 312 条,转让人实施无权处分,以合理的
价格将占有的占有脱离物转让给善意的受让人的,原则上善意受让人不能善意取得,
权利人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善意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请求返还。
( 2 )货币和无记名有价证券
货币和无记名有价证券属于特殊动产,适用“占有即所有规则”,不存在无权处分的
问题,故亦无善意取得问题。
( 3 )禁止流通物
如毒品、武器、淫秽物品。一方面,国家不允许私人取得其所有权;另一方面, 转让
★ 特别提示:盗赃≠赃物:

根据《民法典》第 312 条,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占有脱离物包括盗赃、遗失物等。


所谓“盗赃”,指以法律禁止的私力,剥夺原占有人的占有而取得占有的动产。因 欺诈、胁迫而移
转占有的动产即使属于赃物,也不属于盗赃,可善意取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盗赃”,而不
使用“赃物”一词的原因。例如:因遭受欺诈,甲将自己的相机交付给乙(假设乙的行为已构成诈
骗罪,相机属于赃物),乙旋即以自己的名义高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相机虽为“赃物”,
但不属于“盗赃”,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丙善意取得相机。

例 1 甲委托乙帮忙保管 5000 元。乙因欠丙数千元,就将甲交给自己保管的 5000 元拿来还了欠丙


的债。①不能说丙善意取得了这 5000 元。②原因是:货币属于一般等价物,适用“占有即所有”
规则(错币、封金、保证金专户除外),所以,当甲将 5000 元交给乙,乙占有这 5000 货币时,
乙就是这 5000 元的所有人,乙用这 5000 元还债,属于有权处分。③甲可以对乙主张违约责任
(或者不当得利返还),那是另外的问题。

答案: C (原答案为 B )。答案变化原因:《民法典》第 597 条。


2. 动产的(直接或间接)占有人以自己名义实施无权处分
( 1 )动产的占有人(直接占有人或者间接占有人)以自己的名义对该动产实施无权处分(出卖、互易、
抵债、出资等)。
( 2 )须注意:若转让人实施无权处分时并未占有该动产,则欠缺权利外观,无公信力,不发生善意取得。
3. 受让人受让之时为善意
受让人于受让之时为善意。须注意: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在善意的判断上,与“不动产所有权的善意
取得”有共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原因:不动产登记簿具有绝对的公信力,而占有动产所生的公信力 弱
一些,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动产占有人非所有权人的情形亦很常见)。对此,注意以下几点:
( 1 )善意“要素”有二。①主观上,受让人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②受让人对不知“无重大过失”
[《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4 条第一款];
( 2 )善意的时点。受让人须于“动产交付之时”为善意。受让人于“动产交付之时”为善意,此后变更
为恶意的,不影响善意取得的发生。
( 3 )在证明责任分配上,推定受让人于受让之时为善意。真实权利人主张受让人不 构成善意的,应当承
担举证证明责任[《物权法解释(一)》第 14 条第二款]。须注意: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交易的对象、
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应当认定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16
条]。
4. 受让人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 1 )“合理的价格”,不仅意 味着赠与、继承等无偿取得行为不发生善意取得,还意味着受让人以“明显不
合理的低价”受让的,亦不发生善意取得。“合理的价格”的 判断标准,应当根据转让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以
及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以及交易习惯等因素综合认定[《民法典物权编解释
(一)》第 18 条]。

( 2 )以合理的价格受让,其方式不仅包括购买,还包括互易、抵债、接受出资等。

( 3 )按照法考已经确立的答题标准,仅需转让人与受让人“约定”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受让人是 否已经实际
支付了合理的价款,在所不 问。

5. 已经向受让人完成动产之交付

须让与人已经向受让人完成动产之交付。未交付的,不发生善意取得。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发生,亦以交 付
为生效要件。强调两点:

( 1 )交付方式有限制。让与人须以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之方式向受让人完成交付,公示手段才
算充分,才可发生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若釆占有改定之方式完成交付,公示手段不充分,占有改定之时,
不发生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效果。

( 2 )机动车、船舶、航空器的善意取得,以“交付”为生效要件,而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民法典物
权编解释(一)》第 19 条]。
例 1 甲于 4 月 1 日将其 A 钢琴出卖给乙,同时约定甲借用 3 个月。甲又于 5 月 1 日擅自将 A 钢琴
以高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同时约定甲向丙借用 2 个月。① 4 月 1 日,甲将其 A 钢琴给出卖给乙,
系有权处分,并以占有改定方式交付,乙于该日取得 A 钢琴的所有权。② 5 月 1 日,甲擅自将 A 钢
琴出卖给丙,系无权处分,但以占有改定的方式交付,丙不能于 5 月 1 日善意取得钢琴所有权。③
若甲于 7 月 2 日将 A 钢琴现实交付给丙,且丙仍为善意,则丙可于 7 月 2 日善意取得 A 钢琴的所有
权。④若 7 月 2 日之前乙先下手为强,向甲要回钢琴,则丙再无善意取得。 ⑤我们发现:有权处分
动产的场合,占有改定可以导致所有权移转;无权处分动产的场合,占有改定不能发生善意取得。

★ 特别提示:特殊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两点说明:

特殊动产(机动车、船舶、航空器)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适用上述“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
的构成要件”,但有两点须作特别说明:

( 1 )就“公示”的要求而言,仅须让与人以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指示交付之方式向善意受让人
“完成交付”,无须为善意受让人办理完毕“过户登记”。

( 2 )“权属登记状况”对判断受让人于受让时“善意或恶意”具有意义,从而对能否发生善意取
得产生影响。
例 1 7 月 1 日,甲将其 A 车出卖给乙,同时约定甲借用 3 个月,未给乙办理 A 车的过户登记。 8 月
1 日 , 甲谎称己有,擅将 A 车以市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向丙完成了现实交付,但未给丙办理过户
登记。①甲虽未给丙办理过户登记,但已向丙完成 A 车的现实交付,已经符合善意取得汽车所有权
在“公示”上的要求。②丙受让 A 车时,甲不仅占有 A 车,并且 A 车登记在甲名下,可认定丙受让
时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③结论,丙可善意取得。

例 2 7 月 1 日,甲将其 A 车出卖给乙,同时约定甲借用三个月,甲给乙办理了 A 车的过户登记。 8


月 1 日,甲谎称己有,擅自将 A 车以市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向丙完成了现实交付,但未给丙办理
过户登记。①甲虽未给丙办理过户登记,但已向丙完成汽车的现实交付,已经符合善意取得汽车所
有权在“公示”上的要求。②丙受让 A 车时,甲虽占有 A 车,但 A 车并未登记在甲名下(甚至甲连
行车证都没有),因此,就不能认定丙受让时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③结论,丙不能善意取得。
(三)担保物权的善意取得(★★★)
★ 担保物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善意取得他物权的,参照关于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虽如此,担保物权之善意取得,在构成
要件上,仍有若干不同于所有权善意取得之处。

① 善意取得质权、抵押权,不要求具备“以合理的价格受让”这一要件,因为抵押合同、质押合同
均系单务、无偿合同。

② 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以办理“抵押登记”为构成要件;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则不以“登
记”或者“交付”为构成要件。

③ 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以动产“交 付”为构成要件,但以占有改定方式交付的,不发生动产质权善
意取得的效果。
例 1 甲将其 A 相机交给乙保管。为担保丙对丁的 5 万元借款债务,乙谎称系 A 相机的所有权人,
将 A 相机质押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相机。丁善意取得对 A 相机的质权。①乙、丁间的质押合同为
单务、无偿合同(在该质押合同中,仅出质人乙负担交付质物为丁设立质权的主给付义务,丁无对
待给付义务),谈不上丁以合理价格受让。②丁善意取得对 A 相机的质权仅需四个条件: a )标的
物为占有委托物;( b )占有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无权处分(质押);( c )受让人(债权人)受
让时为善意;( d )已经(占有改定以外的方式)完成交付

特别提示: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 1 )法条:《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2 条第 1 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因
同一法律关系留置合法占有的第三人的动产,并主张 就该留置财产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人以该留置财产并非债务人的财产为由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2 )例子 . 甲将其 A 车借给乙使用期间,乙损坏 A 车后送交丙修理,乙无力支付到期的修理费,


丙欲留置 A 车。丙合法占有的 A 车不归债务人乙所有,而是归第三人甲所有。无论丙合法占有 A 车
之时是否知道 A 车不归乙所有,只要留置权成立的其他要件均属具备,则丙对占有的 A 车均成立留
置权。不采善意取得路径。
(四)用益物权的善意取得
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善意取得,现实生活中极少发生。

例 1 在为推进城镇化进行的土地普查中,不动产登记机关误将甲村所有的一宗面积 250 亩的水塘


登记在乙村名下,乙村对此心知肚明。此后,乙村谎称该水塘为己有,与丙村达成协议:“为灌溉
丙村 1000 亩干旱的土地,丙总共向乙村支付 20 万元,乙村以该水塘为丙村设立取水地役权,期限
5 年。”但双方一直未办理地役权设立登记。①结论:丙村善意取得地役权,有权对所有权人甲村
行使地役权。②原因是丙村符合地役权善意取得的四个构成要件:( a )不动 产登记簿发生权属登
记错误;( b )登记名义人乙村实施无权处分,为丙村设立地役权;( c )地役权合同生效时,受
让人丙村为善意;( d )受让人丙村以合理的价格受让。③当然,因未办理地 役权登记,丙善意取
得的地役权不能对抗此后善意受让供役地(该水塘)物权的第三人。
(五)善意取得之特别排除情形(★★★)
1. 法条。《民法典物权编解释(一)》第 20 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让人主张根据民法典第
三百一十一条规定取得所有权的,不予支持:(一)转让合同被认定无效;(二)转让合同被撤销。

2. 理解。无权处分场合,即使受让人符合《民法典》第 311 条规定的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若属于以


下两种情形之一,“排除”受让人的善意取得,受让人不能善意取得:①该无权处分合同 被认定无效
的;②该无权处分合同因欺诈、胁迫等原因被撤销的。

例 1 甲、乙婚后费九牛二虎之力共同在“独栋一号”小区购买一套别墅,登记在甲一人名下。后甲谎
称该别墅为己有,与不知情的丙(甲骗术精湛)约定:“丙同意在三年内仅作甲的情人,作为回报,
甲将该别墅以 600 万元的市价出卖给丙。”甲将房屋交付给丙,并为丙办理了过户登记。四年后,该
别墅的市价上涨为 2500 万元,乙知情后,请求丙返还别墅。①根据 《民法典》第 311 条的规定,丙
符合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全部要件。②根据《民法典》第 153 条第二款的规定,因违反性道德,违
背公序良俗,甲、丙房屋买卖合同无效。③根据《民法典 物权编解释(一)》第 20 条的规定,排除
丙的善意取得。④结论:该别墅仍属甲、乙共同共有 , 乙有权请求丙向共同共有人甲、乙返还。
(六)善意取得的另一个例外: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能善
意取得(《民法典》第 312 条)
1. 适用《民法典》第 312 条的前提条件

《民法典》第 312 条系《民法典》第 311 条的例外规定。适用《民法典》第 312 条,须具备以下条


件(缺一不可):

① 有权利外观。动产的占有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无权处分。

② 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为善意。

③ 已经完成公示,让与人已经以占有改定以外的其他方式向受让人完成动产的交付。

④ 受让动产所有权的,受让人以合理价格受让(须 注意:若系受让动产质权,不要求受让人以合理
价格受让)。

⑤ 标的物为“占有脱离物”。占有脱离物,指非基于原占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动产,包括盗脏、
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失散的动物等。
2. 《民法典》第 312 条的规范内容

《民法典》第 312 条的规范内容为“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发生善意取得”,具体而 言,包括下列


内容:

( 1 )占有脱离物之占有人实施无权处分并交付的,原则上,善意受让人不能善意取得动产所有权
(或质权),权利人有权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善意受让人之日起 2 年内请求善意受让人返还(该权
利被称为“回复请求权”,属于“形成权”)。并且,“占有脱离物恒为占有脱离物”。不论辗转
多少手,原则上,连环交易中的每一善意受让人均不能善意取得,权利人 仍有权在知道或者应当知
道“现占有该动产之善意受让人”之 日起 2 年内请求善意受让人返还。

( 2 )“回复请求权”,依权利人须否对善意受让人予以相应补偿,分为两种:

① 有偿回复。若善意受让人是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的,权利人应当支付受
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② 无偿回复。 除前述情形外,权利人无须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

③ 若权利人未在前述 2 年期间内行使“回复请求权”,并且,除标的物为占有脱离物这一点之外,
符合善意取得的其他构成要件的,则 2 年期间届满之时,善意受让人对占有 脱离物善意取得所有权
(或质权)。此点常被忽视。
例 1 甲将其相机( Canon 5DSR )借给乙,乙不慎丢失,被丙拾得,丙谎称己有,委托在相机城
开店的朋友以市价 6 万元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①根据《民法典》第 312 条,相机属于遗失
物,原则上,丁不能善意取得所有权,甲、乙有权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丁之日起 2 年内,对丁行使
回复请求权。②丁从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处购得,甲、乙行使回复请求权时,须补偿丁支付给丙
的 6 万元费用(有偿回复)。③甲、乙补偿丁 6 万元后,可向丙追偿。 ④《民法典》第 312 条规
定的享有回复请求权的“权利人”,不仅包括所有权人甲,还包括借用人乙。

例 2 甲将其相机( Nikon D800 )交给乙保管,被丙盗窃。丙谎称己有,在家中以市价 6 万元出卖


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①根据《民法典》第 312 条,相机属于盗赃,原则上,丁不能善意取得所
有权,甲、乙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丁之日起 2 年内,对丁行使回复请求权。 ②该相机,丁既不
是通过拍卖,也不是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故而,丁无权要求甲、 乙补偿自己向丙支付的
6 万元(无偿回复)。③《民法典》第 312 条规定的享有回复请求权的 “权利人”,不仅包括所有
权人甲,还包括保管人乙。
★ 特别提示:《民法典》第 312 条的例外:

《民法典》第 312 条属于《民法典》第 311 条的例外,但《民法典》第 312 条本身也有两个例外


(“例外的例外”):

( 1 )货币、无记名有价证券不适用《民法典》第 312 条,权利人不得请求善意受让人返还。原因:


货币、无记名有价证券适用“占有即所有规则”,无适用善意取得的 余地。

特别提示:盗赃、遗失物可成立留置权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之外第三人所有的动产的,对债权人 合法占有的动产,能否成立留置权 , 已
经不釆留置权善意取得的路径,已如前述,此处不赘。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之外第三人所有的动产,该动产 系盗赃、遗失物的,根据通说观点,若债权
人于占有该动产之时,不知道该动产系盗赃、遗失物,对债权人合法占有的动产, 仍可成立留置权。
(七)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 善意取得的物权法效果

① 受让人善意取得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因此消灭。

② 受让人善意取得用益物权或者担保物权的,所有权人须 承受该他物权负担。

③ 因善意取得系原始取得,受让人不承受标的物上原有的权利负担。因此《民法典》第 313 条规定,


受让人善意取得动产(仅限于动产)所有权的,该动产上原有之 抵押权或者质权消灭。但有例外,
若受让人于善意取得所有权之时知 道该动产上存在抵押权或者质权,抵押权与质权不消灭。

例 1 甲将其高档相机抵押给 A, 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将该相机交给乙保管,保管期间, 乙谎称己


有,将该相机以市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①丙善意取得相机所有权。②根据 《民法典》第
313 条的规定,丙善意取得相机所有权之时, A 对相机的抵押权消灭。
2. 善意取得的债法效果

善意取得制度的构造是:在物权法领域以牺牲所有权人为代价,优先保护善意受让人的交易安全。
但在债权法领域,仍对所有权人因善意取得遭受的损害予以救济。

例 1 甲将相机借给乙使用期间,乙谎称己有,擅自以市价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 丙善意取得
相机所有权;甲对相机的所有权因此消灭。因乙实施无权处分行为,甲对相机的所有权遭受侵害与
损害。①甲、丙在债法上的关系:( a )甲不得对丙主张侵权,因丙无过错 ; ( b )甲不得对丙主
张不当得利返还,因丙取得利益具有法律上的原因。②甲、乙在债法上的 关系:甲可对乙择一主张
下列权利:( a )违约损害赔偿(乙违反了借用合同);( b )侵权损害赔偿(乙故意使甲之所有
权消灭);( c )不当得利返还(乙取得利益,致甲遭受损失,且乙取得利益无法律上原因)。③
乙、丙在债法上的关系:乙、丙间成立的有效的买卖合同。
二、拾得遗失物(《民法典》第 314 条至第 319
条)
★ 说明:

根据《民法典》第 314 条至第 319 条的规定,因拾得遗失物(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


物),会在失主与拾得人(或公安等有关部门)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关系。下面从拾得人的义务与
拾得人的权利方面把握这些制度。

(一)拾得人(或公安等有关部门)的义务(★★)
1. 向失主返还遗失物及孳息

根据《民法典》第 314 条,拾得人不能因拾得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失主有权请求 拾得人返还遗失


物及孳息。返还请求权的基础为返还原物请求权、占有之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或者基于无因 管理之
债。
《民法典》第 314 条与《民法典》第 312 条

两者均调整遗失物,但大异其趣。举二例说明其不同 :

( 1 )甲的狗(已在相关部门办理了所有权登记)走失,被乙拾得,乙正想养一个宠物,一口气饲
养了 6 年,直到甲找上门来。根据《民法典》第 314 条,甲仍有权请求乙返还该狗,由于不涉及善
意第三人的保护问题,甲对乙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无时间上的 限制。

( 2 )甲的狗(已在相关部门办理了所有权登记)走失,被乙拾得,乙谎称己有,将该狗以市价出
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根据《民法典》第 312 条,因狗为遗失物,善意受让人丙原则上不能善
意取得。但也不能完全不顾及善意受让人丙之交易安全保护,经利益衡量,《民法典》第 312 条规

定,甲有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丙之日起两年内对丙主张回复,甲未回复的,两年期满,丙善意取
得该狗所有权,甲就不能再请求丙返还了。
2.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民法典》第 315 条)。

3. 妥善保管遗失物

根据《民法典》第 316 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 , 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


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若
拾得人(或有关部门)因一般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特别提示:《民法典》第 316 条的规范内容:

《民法典》第 316 条的适用有一个前提条件,仅限于拾得人无侵占遗失物的行为(即拾得人及时通


知失主或者发布招领公告,此时拾得人的行为已然构成无因管理)。反之,若拾得人侵占遗失物 ,
则应适用《民法典》第 461 条的规定,拾得人作为恶意占有人,无论对于遗失物的毁损、灭失是否
具有过错,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拾得人(或有关部门)的权利
1. 根据《民法典》第 317 条,拾得人(或有关部门)享有以下权利:

( 1 )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对遗失物所支出的保管费、维持费、饲养费、通知费等必要费用,
有权请求权利人补偿。

( 2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因拾得人完成了指定行为(无论拾得人是否知道悬赏广告),双方
成立悬赏广告之债,拾得人有权要求悬赏人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支付报酬的义务。

( 3 )行使留置权。

① 通说观点认为,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拾得人有权留置遗失物。因为,权利人支 付必要费
用的义务和遗失物属于“同一法律关系”。②另外,若权利人不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义务,拾得
人无权留置遗失物(假设已经支付必要费用)。因为,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遗失物不属于“同一
法律关系”。

2. 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权利的丧失。 由于《民法典》第 317 条的学理基础是无因管理制度,所以


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则拾得人不享有前述三项权利。所谓侵占遗失物,指拾得人将遗失物据为己
有的行为,如失主要求拾得人返还而拾得人拒不返还,或者拾得人以据为己有为目的而隐匿遗失物。
(三)拾得遗失物的边缘问题
1. 无人认领的遗失物的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 318 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国家原始取得


所有权,失主的所有权消灭。

2. 拾得遗失物法律规则的准用

根据《民法典》第 319 条,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发现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 关规定。法律 另有


规定的,依 照其规定。

【典型真题】

甲在超市买水果时,见乙将手机遗忘在水果货柜上,因乙挑选水果时举止粗鲁,甲未提醒乙。 乙走后,甲将乙
的手机交给超市的失物 招领处,超市管理员丙办理失物登记时,不 小心撞翻了同事丁放在桌上的小鱼缸,手机
进水受损。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21 年•客观题•单选)

A. 甲构成无因管理 B. 甲属于拾得遗失物

C. 甲和丙承担共同侵权责 D. 丙和丁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答案: B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