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东方文化概论

穆宏燕 教授
北外亚非学院
第四讲 儒家文化:非宗教的宗教

• 一、什么是“儒”
• 二、儒家思想核心理念
• 三、儒家学说取代宗教构建中国社会
• 一、什么是“儒”
•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 “ 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
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他
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
对独立的职业。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
,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
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
• 《礼记 · 儒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
。”
• “ 儒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汉书 · 艺文志》)
• 二、儒家思想核心理念
• 三、儒家学说取代宗教构建中国社会
• 1. 以德配天
• ( 1 )天人感应(仁)
• “ 为仁由己”(《论语 · 颜渊》)
•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 2 )以祖宗配天(孝)
• ( 3 )以君配天(忠)
• ( 4 )以夫配天(礼)
• 子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 我们中国人所崇拜的天,不是至高无上的神,而是道德。合符
道德,即是合符天理。
• 三、儒家学说取代宗教构建中国社会
• 1. 以德配天
• 2. 以德传世
• ( 1 )以名垂青史(节义)替代灵魂永生
•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 死节守义”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 2 )以忠孝解构来世观念
• 孟子说 :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三、儒家学说取代宗教构建中国社会
• 3. 以德为治
• ( 1 )以知(智)明德建构政治理想
•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以德
治理天下。身、家、国、天下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是儒家
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平台。
• ( 2 )以名分(忠孝)建构社会政治
•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 颜渊》)
• 三、儒家学说取代宗教构建中国社会
• 1. 以德配天(忠、孝、仁、礼)
• 2. 以德传世(忠、孝、节、义)
• 3. 以德为治(智、忠、孝)
• 4. 以德友人
• ( 1 )孝悌及人
• ( 2 )忠信待人
• ( 3 )恕让容人
• ( 4 )智勇助人
• ( 5 )廉耻克己
• 知 礼节、行 仁义
• 知行合一、德行圆满
• 以“德”来支撑和满足人内心对一种无形的、
崇高的事物的崇拜欲望,
• 以“德”来支撑和满足人内心的永恒渴望,
• 以“德”来支撑和维持社会政治的运转,
• 以“德”来支撑和维系社会人伦关系。
• 以“德”为核心教义
• 以天、祖宗、君、夫四位一体为信仰
• 以忠孝为礼拜
• 以仁为善的教导
• 以礼为教法
• 以忠孝节义实现永恒
• 以“德”这个核心教义构建政治理想和社会政治关系

• 以学堂作为宣讲教义和传播教义的教堂
• 儒家学说是一种既满足大脑、又满足心灵,
• 既满足理性思维又满足感性思维的哲学,
• 儒家所倡导的德行使人的心与脑和谐,
• 使心灵与理智和谐,
• 使我们获得一种和谐恬静的心境。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