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20 世纪初,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 , 中国经济萧条、生

灵涂炭。谁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拯救中国?

共产党 国民党
二次革命 失败
共产国际: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
护国战争 成果被段祺瑞窃取
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护法运动 陈炯明叛变而失败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失败后, 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 的失败后,需要寻找盟友,改造国民
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72 ,完成中共三大的相关信息。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广州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以个人
1923 年 6 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革命同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会是中共三大吗 ?
◆ 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

1924 年
广州
李大钊、毛泽东
林伯渠、瞿秋白
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72 ,完成国民党一大的相关信息。


随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拉开了序幕,孙中山先生
反思了至辛亥革命后的民主革命历程——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认识到—— 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
无成就的,在建军问题上非寻找新的道路不可。
孙中山在苏联帮助下,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材料一: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 孙中山成校典礼上的演说词
材料二: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
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
“革命者来”。
材料三:“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
道枪向什么人放。”

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办学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宗旨:培养国民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71 相关内容完成黄埔军校示意图。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总理:孙中山
国民党、共产党、苏联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1924 年 5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广州黄埔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
战争做了准备
1925 年 3 月 12 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享年
“ 和平、奋斗、救中国”是孙中山先生留给世人的最后七个字。

先生遗命,同年 7 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黄埔军校学生及各地地
方军被合编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即将开始……
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北伐誓词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齐奋斗,齐奋斗。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齐欢唱,齐欢唱。

北伐军要除掉哪些军阀?实现怎样的目的?又是怎样除掉这些军阀的?请
阅读教材 P73—75 页,完成上列表格。
1926 年 7 月
广州国民政府;总司令蒋介石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吴佩孚
江西 孙传芳
孙传芳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材料一: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一场以“国民革
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北伐的胜利进军就是该
运动的硕果。
材料二:广东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三千人的运输
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北伐军向长沙开进
时,中共湖南区委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带路、侦察、
运输、扫雷、担架、慰劳、扰乱敌人后方等工作,
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战斗。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
情况,采纳了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采取集中优势
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即“打倒吴佩孚,联络孙
传芳,不理张作霖”。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方针是正
确的。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中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人数表

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上海工人
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最终胜利
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使
上海的外商和资本家惶恐不已,纷纷从国内增调武装力量,并
转而将希望寄托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身上。
反革命的姿态

蒋 汪
介 精
石 卫
上海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武汉 · 七一五反革命政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
至此,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宣告失败。
在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中,一个反动政府在中国建立——

1927 年 9 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 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
府 流”。
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
北伐……
日本为扩大在东
北的利益,炸毁
火车,张作霖重
伤身亡,史称
“皇姑屯事件”

1928 年 12 月 29 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北
京和天津一带
探究: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材料一: 1927 年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 · 一二反革命政变。


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
面破裂。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
失败了。
—— 摘编自《青年之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未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未改变
材料:当各帝国主义感到自己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必
1. 帝国主义的干涉。
然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对付革命力量;蒋介石、汪精
卫等国民党右派对革命的背叛,大大削弱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2.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27 年 6 月 30 日,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强行通
过了《国共合作十一条》 , 仍然认为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的
3. 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领导地位,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在
当时,除了周恩来等少数人从实践中认识到军事工作的意义外,
大多数共产党人不重视军队。
1. 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2.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中应汲取怎样的教训?
教训: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并重视革命武装
北伐战争 成功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创建 进行 蒋介石 汪精卫 张学良


召开 召开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东北易帜

1923 1924.1 1924.5 1926.7 1927.4.12 1927.7.15 1928


铺垫 国共合作 发展 高潮 国共关系 国民革命 国民政府
正式建立 破裂 失败 名义统一

国民大革命 失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