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第一次合作(第 1 節) 一

本章學習重點:
1. 探討國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
2. 認識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形式
3. 認識革命軍北伐的經過和結果
4. 了解國共分裂的概況和北伐後的國共關係
5. 透過 1920 年代香港三次大規模罷工,了解香港與內地的互動關係

一. 國共合作的背景

甲. 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

興中會至中國國民黨演變示意圖

孫中山成立 宋教仁改組中國同 孫中山改組中華革命黨


___興中__會_ 盟會為__國民黨__ 為___中國國民黨__

1894 年 1905 年 1912 年 1914 年 1919 年

孫中山合組興中會、光復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
會、華興會為中國_同盟會_ 另組____中華革命黨____

▫ 孫中山於 1919 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後,重新解釋「_三民主義_」,

加入打倒__軍閥__、反對____帝國主義___等內容,作為政治綱領。

(1914)(節錄)
此次立黨,與前此辦法頗有不同……徒眩於自由平等
之說,未嘗以統一號令服從黨魁為條件……是以此次
重組革命黨,首以服從命令為惟一之要件。凡入黨各
員,必自問甘願服從文一人,毫無疑慮而後可……
我是推翻專制,建立共和,首倡而實行之者。如離開
我而講共和、講民主,則是南轅而北其轍……再舉革
命,非我不行。同志要再舉革命,非服從我不行。我
不是包辦革命,而是畢生致力於國民革命,對於革命
道理,有真知灼見;對於革命方略,有切實措施。同
志覽於過去之失敗,蘄求未來成功,應該一致覺悟。
來源:《近代中國論衡》→
我敢說除我外,無革命之導師。
孫文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第一次合作(第 1 節) 二

陳炯明(1878 年 1 月 13 日-1933 年 9 月 22 日),字


競存,惠州府海豐縣人,曾出任粵軍總司令、廣東省省長、
中華民國陸軍部、陸軍總長兼內務部內務總長及中國致公黨
首任總理。

他主政廣東期間推動廣東建設,設立廣州市。陳炯明為政治
上主張聯省自治,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並且因此驅逐其曾
經支持的孫中山。最後陳炯明被孫中山打敗,退居香港。

中國國民黨組織比較
護法之役及___陳炯明__叛
__渙散__,需要借助外
變後,我認識到__軍閥__不
力,提高__革命__的力
可靠,決定改為爭取_外國_
量。
對中國革命的支持。

廣州商團事變是指 1924 年 8 至 10 月一場流血衝突事件,廣州商團和商界


因反對孫中山組織的廣州軍政府而引發。廣州軍政府將這次事件描繪為一次反革命叛
亂,所以又稱廣州商團叛亂,廣州商團及民間則把孫中山鎮壓商團的這一事件描繪為專
制政府迫害商民的暴行,所以又稱西關屠城血案、西關慘案。

鎮壓活動由孫中山下令,廣州軍政府將此大規模衝突事件定調為英國政府操縱與支
援的「反革命叛亂事件」
。然而,這種解釋迄今缺乏有力證據,因為在整個事變進程中,
無論是英國政府還是南北各大軍閥,都沒有給廣州商團任何實質援助。相反,孫中山卻
依靠蘇聯提供支持以鎮壓廣州商團。

▼《香港華字日報》1924 年 10 月 22 日社評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第一次合作(第 1 節) 三

乙. 中國共產黨成立

▫ 1917 年___俄國___「十月革命」後,兩次聲明無條件___取消__在中國的___特權___,
取得中國___知識分子__的好感。

▫ 1920 年___共產國際__派遣代表來華,協助___陳獨秀__、李大釗、___毛澤東__等,
成立___共產主義小組___。

▫ 1921 年 7 月,___中國共產黨___正式成立,___陳獨秀___獲選為____書記___。

丙. 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

▫ 共產黨的需要︰

◼ 共產黨以反__軍閥__、反__帝國主義__為當前任務,與___國民黨__有一致的目

標。

◼ 共產黨成立初期雖得到蘇俄的支持,但___黨員人數__少,勢孤力弱,故欲與____

中國共產黨__合作,以尋求機會擴展影響力。

▫ 國民黨的需要︰

◼ 既無自己的__軍隊___,又缺乏___經費___,於是積極尋求盟友,以充實革命力

量。

◼ 孫中山有感於俄國革命成功,歸於良好的____黨組織___和嚴格的___紀律___,

故欲「___以俄為師__」

▫ 共產國際的助力︰

◼ 1923 年,蘇俄派特使__越飛__與孫中山達成合作協議,發表了《____孫文越飛宣言

___》
,聲明中國的____真正統一____與____獨立___為國民革命的核心目標,蘇俄願

意就此提供各方面的支援。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民革命軍北伐(第 2 節) 四

二. 國共合作的形式

▫ 1924 年,中國國民黨在__廣州__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__聯俄__」、「__

容共__」
、「___扶助農工__」的政策,容許共產黨黨員以____個人身份___加入中國國

民黨,並聘俄人___鮑羅庭___為政治顧問。

▫ 在蘇俄的支援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___黃埔軍校__,任__蔣介石

__為校長,廖仲愷為___國民黨代表___,共產黨黨員___周恩來__為政治部副主任,實

現第一次國共合作。

三. 國民革命軍北伐
甲. 北伐戰爭展開

▫ ___孫中山__改組中國國民黨後,全力籌備國共兩黨北伐事宜。當時段祺瑞以臨時執

政名義,僅能勉強支持北方政局,於是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抵達__北京

__後,由於長期為國奔走,積勞成疾,於 1925 年 3 月 12 日逝世。

▫ 孫中山死後,中國國民黨首先統一兩廣,把廣州軍政府改為「___國民政府__」
,以___

汪精衛___為主席,並建立__國民革命軍___。1926 年 7 月,蔣介石被任命為國民革

命軍___總司令___,正式誓師北伐。

▫ 北伐打擊的主要軍閥為直系的___吳佩孚___、孫傳芳及奉系__張作霖__。北伐軍迅速

佔領了武漢三鎮後,國民政府遷至__武漢___,繼而收復上海。

乙. 寧漢分裂與復合
範疇 「寧」 「漢」
所在地 南京 武漢

領導人

___蔣介石__ __汪精衛__

分裂原因
清黨 聯俄容共
(對共主張)

復合原因
___汪精衛改變態度,宣佈與共產黨決裂。___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民革命軍北伐(第 2 節) 五

人物小檔案
汪兆銘(1883 年 5 月 4 日-1944 年 11 月 10 日)

表字季新,別號精衛(亦為其筆名)
,歷史多沿用其號,
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家、革命家,是中華民國
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柯橋區)
,生於廣
東三水縣(今佛山市三水區)
,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
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 年,因為謀刺清朝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
本應處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
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
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
手,後來主張和平救國,與日本合作,建立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

丙. 北伐戰爭完成
▫ 寧漢復合後,蔣介石重新展開北伐。1928 年,北伐軍隨著___馮玉祥___與閰錫山的

加入,很快收復了由張作霖控制的__北京__。同年,張作霖在退回東北途中,在瀋陽

的皇姑屯被__日本人__預埋的地雷炸死,其子__張學良__宣佈__效忠國民政府___,

是為「東北易幟」
。至此,北伐事業大功告成。

人物小檔案

張學良(1901 年 6 月 3 日-2001 年 10 月 15 日)
,字漢卿,號

毅庵,乳名小六子、雙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奉天省海

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帥」
,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長子,

「民國四公子」之一,享嵩壽 100 歲。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

變爆發。張遭蔣中正、蔣經國父子軟禁長達 50 餘年,直到中華民國

李登輝執政,張才獲得自由。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分裂與武裝對立(第 3 節) 六

四. 國共紛爭
甲. 兩黨決裂

▫ 北伐期間,共產黨到處發起__工人__及___農民__運動,迅速擴張勢力,並在革命軍

官兵中產生很大影響,引致國民黨的反感。

▫ 1927 年 4 月,蔣介石下令進行「__清黨__」
,在上海等地大規模捕殺__共產黨__人士。

其後,汪精衛領導的「武漢國民政府」亦驅逐共產黨人。國共正式決裂,並展開了十

年的____武裝對立__局面。
乙. 共產黨武裝起事

▫ 共產黨人毛澤東、___周恩來__、__朱德__等分別在江西、湖南、廣東等地發動武裝

起事,企圖奪取__城市根據地__,均告失敗。

南昌起事
1927 年 8 月 1 日凌晨 2 時,朱德、周恩來等指揮的中共部隊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革命
軍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佔領了全城,公布了《八一起義宣言》 、
《八一
起義宣傳大綱》 。

國民政府方面則馬上調集軍隊包圍了南昌。8 月 3 日,中共部隊撤離南昌。

上海工人運動
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指的是從 1926 年 10 月至 1927 年 3 月,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
黨領導下,先後三次武裝起義。

▫ 武裝起事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隊伍轉戰江西的___井岡山__,建立了中共第一個農村根

據地;並組織__紅軍__,在山區開展___遊擊戰___。1931 年,紅軍的人數已超過十萬,

更於江西瑞金成立__中華蘇維埃政府___,以___毛澤東___為政府主席。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分裂與武裝對立(第 3 節) 七

丙. 紅軍長征
▫ 自 1930 起,國民政府曾先後五次圍攻共產黨根據地。由於紅軍擅長___遊擊戰術___,

以及__日本__對華侵略加劇,使國民政府軍的前四次圍攻均告失敗。

▫ 1934 年第五次圍攻,國民黨改用__封鎖戰術__,切斷紅軍___糧食__及__軍火__的補

給,共產黨戰事失利,終決定放棄__江西__根據地,突圍西走。

事件: 二萬五千里長征

時間: 1934 年-1936 年

終點: 陝西延安

意義: 長征途中召開「___遵義會議___」,毛澤東獲選為__
中央政治局常委__,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中共紅軍長征略圖

A. ___延安___
(長征後中共新根據地)

B. ___瑞安___
(中華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C. ___井岡山___
(中共第一個農村根據地)

D. ___遵義___
(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地點)

E. ___南京___
(北伐後國民政府首都)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國共分裂與武裝對立(第 3 節) 八

五. 國共第一次合作總結

甲. 與各勢力有關的歷史事件

(A) 五四運動後改組
(B) 發動南昌起事
(C) 於上海「清黨」
(D) 統一兩廣
(E) 炸死張作霖
(F) 發動「二萬五千里長征」
(G) 東北易幟
(H) 在北伐期間發動工人運動

國民黨︰___A, C, D___

共產黨︰___B, F, H___

軍閥 ︰_____G______

日本 ︰_____E______

乙. 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分裂的歷史順序

A. 孫中山病逝 B. 二萬五千里長征
C. 黃埔軍校成立 D. 東北易幟
E. 《孫文越飛宣言》 F. 寧漢分裂
G. 中國共產黨成立 H. 國民革命軍成立
I. 中國國民黨成立 J. 國民政府收復北京

I → G → E → C → A → H → F → J → D → B

六. 思考問題

1. 論者指共產黨得以壯大,全因與國民黨合作所賜,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2. 有人認為張學良、楊虎城對蔣中正作出「兵諫」於法無據,應予嚴懲。你同意嗎?試抒
己見。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1920 年代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第 5 節) 九

七. 1920 年代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1917 1919 1920 1921 1922 1924 1925 1926 1927 1927-
俄國十月革 各 國 共 產 黨
蘇聯
命,退出第 於 莫 斯 科 成
成立
一次世界大 立共產國際
(1922)
戰(1917) (1919)
第一次
巴黎和會
世界大戰
(1919)
(1914-1918)

軍閥混戰時期(1917-1928)[按:外國普遍承認北洋政府為法定政權(1913-1928)]

第一次
皖系為首 直系打敗皖系 直奉戰爭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勝(1924)
(1917-1919) (1920) 奉系敗
(1922)
孫中山獲蘇聯

孫中山與南方軍閥於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 協助,下令血 國民政府 寧漢分裂
中 清黨
(1917) 腥鎮壓廣州商 誓師北伐 (1927 年 4 月)
山 剿共
自號大元帥,發起護法之役(三次革命) 團,史稱西關 (1926 年 寧漢復合
亡 (1927-1936)
(1917-1922) 屠城血案、西 7 月 1 日) (1927 年 8 月)
(1925)
關慘案(1924)
五四運動
孫中山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19)
(1919)
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 聯俄容共
新文化運動 小組成立 黨成立 黃埔軍校成立
(1920) (1921) (1924)
機器工人 海員
省港大罷工
罷工 大罷工
(1925-1926)
(1920) (1922)

甲. 1920 年代香港社會概況

二十世紀初,香港在英國管治下轉口貿易蓬勃,洋行聘用了大量華人從事相關勞力

工作,例如碼頭搬運工人、海員等。他們收入低微,與外籍工人同工不同酬。事實上,

類似情況在內地城市也是常見。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1920 年代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第 5 節) 一○

一戰期間,港幣大幅貶值,百物騰貴,加上大米運往歐洲解決糧食短缺問題,致使

香港大米嚴重不足,米價更是狂飆。1920 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通貨膨脹,港幣貶值,

米荒價高,搶米暴動,房租暴漲,很多工人生活困苦,每況愈下,儘管港府實施價格管

制,但買不起米的華工大有人在。

當時,歐籍工人獲加薪 15%,華人勞工待遇卻未見改善,十年未見加薪,更是突出

了____同工不同酬___的問題。時值 1919 年五四運動剛結束,反對____帝國主義_____

的情緒日漸高漲,全國人民都較以往敢於抗爭,爭取國人應有的權益,而香港的華工又

與廣東的工會關係密切,加上國民黨大力支持,香港華人於 1920 年代亦因而多次響應

和罷工,以表達不滿和爭取權益。
乙. 機器工人罷工

機器工人罷工於 1920 年發生。當時機器工人受到剝削,不公平的工資待遇而引發

的勞資衝突層出不窮。當時,香港華人機器總工會請羅文錦律師(歐亞混血兒)協助他們

提出訴求,在資方四度拒絕勞方加薪要求後,船塢、電信、交通、金屬等機工便於 1920

年 3 月 31 日開始罷工,集體請假回鄉掃墓,從香港回到廣州。一星期內,接近一萬人

參與(按:當時香港人口約 62 萬),香港公共交通完全停頓,香港經濟陷於停滯。

當時,廣東機器工人維持會為罷工者提供食宿,廣州商人亦捐錢資助罷工者。許多

罷工者返鄉後,也得到廣州軍政府和當地工會支持。雖然各類技術工種當時不易找人替

代,但資方一味強硬,寸步不讓,終於逼至港府介入,在華民政務司夏理德施壓下,資

方終於同意加薪 20 至 32.5%。至 4 月 19 日,罷工結束,罷工者由粵回港。

跟後來的「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不同,是次罷工純粹由經濟因素觸發。

當工人發現透過有效組織、團結勞工力量,竟可爭取到_____集體權益____,立即鼓舞

了香港和廣州的機工。工人逐漸懂得運用罷工與僱主討價還價,各工會紛紛冒起,採用

同樣方式爭取自身權益。工運自此開始蓬勃發展。而港府則制定《社團條例》作為對策,

規管香港工會,禁止任何懷有不法目的或妨害本殖民地治安與秩序的社團成立。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1920 年代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第 5 節) 一一

丙. 海員大罷工
海員大罷工於 1922 年發生。這次涉及輪船公司歧視和刻薄華人海員,差別對待華

洋海員,香港的華人海員收入低微,洋人海員的收入是其四、五倍。1921 年,在國民黨

人蘇兆徵、林偉民(當時二人尚未加入共產黨)籌備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在香港成

立,二人獲選為總會的幹事會幹事。1921 年底,香港兩大英資公司渣甸和太古船務的公

司海員向資方三度要求加薪被拒,總會遂決定開始罷工。1922 年 1 月 13 日,蘇兆徵及

林偉民領導海員罷工,離開香港,返回廣州。罷工開始後,二人獲委為香港海員的全權

代表,與資方談判。

當時,勞資全面對壘,華商與外資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當時 13 個工會的工人互助

聯盟。繼海員之後,碼頭搬運工人、起貨工人、煤炭工人、店員、園丁、廚師等工人相

繼加入罷工行列,封鎖香港,禁糧運港,最後演變成 12 萬人大罷工。

為解決罷工,當時港督司徒拔採取強硬手段,通過戒嚴令,武力封閉查封香港海員

工會,宣布其為非法組織,並強行拆去招牌。同時港府派人到外地招募新工人,由英軍

派人駕駛因罷工而停航之天星小輪。而罷工海員則封鎖香港,禁止廣東各地糧食運港,

並得到廣東等華界嚮應,引起香港政府恐慌。

罷工期間,不少工人離開香港,北上返回華界。英政府於是下令九廣鐵路停駛。1922

年 3 月 3 日,約 2000 罷工工人步行返回廣州途經沙田,遭副警司經亨利下令香港軍警

開槍阻止,造成三死八傷,史稱____沙田慘案_____,於是更是群情洶湧。

最終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代表出面調停,勞資及香港政府達成協議,資方同意加薪 15

至 30%,港府解封工會、釋放被捕人員,並發放撫恤金予以沙田慘案受害者,大罷工歷

時 56 天,至 3 月 8 日結束。

當時,孫文「聯俄容共」左傾且正籌備北伐,廣東國民政府由陳炯明主導,一度鼓

勵罷工,但卻口惠而實不多至,只是從旁約略支援返回廣州的罷工工人,不願與港英政

府直接衝突,因此沒有直接領導或指揮罷工。這一點跟後來省港大罷工的情形截然不

同。是次罷工,中國共產黨雖有參與、支援,但不是領導者。不過,共產國際代表目睹

海員罷工,大力讚賞,便建議共產國際以____國共合作形式___促進中國革命。
中三級 中國歷史科 教學筆記
002.1 國共合作與分裂:1920 年代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第 5 節) 一二

丁. 省港大罷工
海員罷工成為中國工人運動在 20 年代形成罷工高潮的起點。此後,上海、武漢和

開灤煤礦、安源煤礦、京漢鐵路等處,都為了加薪或成立工會而激發罷工。1925 年 5 月

30 日上海的「五卅慘案」亦與此有關。當時英國巡捕開槍射殺示威群眾,造成四死十餘

傷。此事給了___蘇聯共產國際___藉口,動員華人和「英帝」決戰,反帝反殖。受共產

國際支配的中國共產黨員,當時由於孫文生前的「聯俄容共」政策而藏身在中國國民黨

內,跟以_____廖仲愷_____為首的國民黨左派聯合,共同以廣東為基地,主導反對英國

帝國主義的省港大罷工,藉此擴張政治勢力,推進國民革命,志在運動群眾,北伐殲滅

軍閥,武力統一全國。

1925 年 6 月 2 日,亦即在「五卅慘案」爆發後三天,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員會及中

國國民黨左派立即號召廣州群眾一萬多人示威遊行,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海員工會(蘇

兆徵、林偉民當時已加入共產黨)、電車工會,以及機器、起落貨、煤炭、洋務等工會

發動工人相繼罷工。此外,中共黨員協助香港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學生分社,發動港九

學生罷課。皇仁、油麻地官立、英華、聖約瑟等相繼參與。6 月 23 日,廣州罷工工人和

群界遊行至沙基時遭英國領事下令十兵開槍,造成 81 死,約 170 受傷,釀成____沙基

慘案____,省港大罷工浪潮隨即升級。
戊. 罷工結東
省港大罷工期間,大批工人離港赴粵,以作聲援。當時香港人口只 60 餘萬,參加

罷工的人數卻多達 25 萬,造成香港交通斷絕,經濟蕭條,工廠停工,商戶倒閉,百物

騰貴,物資短缺,社會一片恐慌。最後,「聯俄容共」的國民黨廣州國民政府為了推進

北伐,於 1926 年 10 月突然宣佈解除對香港的封鎖,解散罷工委員會,結束長達 16 個

月的大罷工,一舉拋棄了廣州及香港兩地的罷工工人。

在三次罷工事件中可見,香港所發生之事與內地息息相關,互為因果。最初,內地

的政治運動令香港工運發展,致力爭取工人權益,漸有成果。但至最後,當政黨見機而

為,逐漸為增取民眾力量而涉足其中,省港工人權益只不過是政客的口號而已。事後證

明,熱鬧是他們的,工人甚麼也沒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