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吉林大学

JILIN AGRICULTURAL 生命科学学院


UNIVERSITY

糖 代 谢 (3)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主讲人 余涛 副教授
一、糖类概述
二、糖酵解
主要内容: 三、三羧酸循环

四、磷酸戊糖途径
五、糖异生作用
六、双糖和多糖分解与合成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

 糖:概念、分类、结构特点、重要化学反应

 葡萄糖分解代谢:糖酵解(过程、调控关键酶)、三羧酸循环(过
程、生物学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生理意义)、无氧分解与有氧
分解比较(产物、能量)

 葡萄糖合成代谢:糖异生作用、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内容)

 双糖和多糖代谢:蔗糖的分解与合成、多糖(淀粉或糖原)的分解
与合成
第五节

葡萄糖异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
1 、 葡萄糖异生作用( Gluconeogenesis )定

2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反应过程

3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
Glu
ATP
一、 概念 ADP
G-6-P

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 是指 F-6-P


ATP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ADP
F-1,6-2P
二、过程
磷酸二 3- 磷酸
 基本上是酵解的逆过程;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 二磷酸甘油酸
 酵解途径中有 3 个关键酶催化的 ADP
ATP
反应不可逆。在糖异生时,须由 3- 磷酸甘油酸
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 2-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1.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

ATP ADP+Pi GTP GDP


丙酮酸 草酰乙酸 PEP
CO2 ① ② CO2

① 丙酮酸羧化酶 (pyruvate carboxylase) ,辅


酶为生物素(反应在线粒体)

②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在线粒体、
胞液)
目 录
2. 1,6- 二磷酸果糖 转变为 6- 磷酸果糖

Pi
1,6- 双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
果糖二磷酸酶

3. 6- 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Pi
6- 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6- 磷酸酶
COOH NAD +NADH COOH COOH ATP ADP+Pi COOH
C=O Mg 2 +
OH - C - C=O C=O
H LDH 丙酮酸羧化酶
CH3 CH3 CH3 CH2COOH
CO2
乳酸 丙酮酸 Glu NADH
α -酮戊二酸 GOT
NAD +

糖异生途径 COOH COOH


H2NCH HOCH
CH2COOH CH2COOH
细胞液 线粒体
G
Asp 苹果酸
葡萄糖 Pi
-6-
磷酸酶 H 2O Pi H 2O COOH GDP GTP COOH
Mg2 +
G6P F6P F16P CO ~ P C=O
果糖 1 , 6 -二磷酸
酶 CH2 CO2 PEP 羧激 CH2COOH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 、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 、糖异生是草食性动物体内糖的主要来源。

3 、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4 、协助氨基酸代谢。
糖异生过程小结

部位:主要在肝脏( 90 %),其次是肾脏( 10
%)
场所:细胞液及线粒体

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 PEP 羧激酶、


果糖 -16- 二磷酸酶、葡萄糖 -6- 磷酸酶
( 肝、肾 )
原料: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甘油、绝大多数
氨基酸、 丙酸等。
5. 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

-NH2
生糖氨基酸 α- 酮酸
氧化酶

甘油 甘油激酶 α- 磷酸甘油 脱氢酶 磷酸二羟丙酮

2H
乳酸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6 、 Cori 循环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糖 径酵
异 解
生 途

丙酮酸 丙酮酸

NADH NADH
NAD+ NAD+
乳酸 乳酸 乳酸

肝 血液 肌肉

【 糖异生活跃
有葡萄糖 -6 磷酸酶
】 【 糖异生低下
没有葡萄糖 -6 磷酸酶

 Cori 循环

肌糖原分解时产生的 G-6-P, 由于
肌肉中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因此不能
转变为 G 直接补充血糖,但可经过糖酵解
途径转变成乳酸,乳酸经血循环到肝脏进
行糖异生反应合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
~
思考题
1 、糖异生的概念
2 、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参考书
《生物化学》 龙良启 科学出版社
思考题与要求

1 、糖异生为什么不是糖酵解逆过程?
2 、为什么剧烈运动造成肌肉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就缓解了?
3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4 、当动物不进食时,如何维持血糖浓度?

要求:掌握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及与 EMP 途径的关系。


第六节

双糖和多糖的分解与合成
1 、双糖的分解与合成

2 、淀粉(糖原)的分解代谢

3 、淀粉(糖原)的合成代谢
一、双糖的分解与合成
(一)、蔗糖、麦芽糖、乳糖的酶促降解

1 、蔗糖的水解
蔗糖酶
蔗糖 + H2O 葡萄糖 + 果糖

蔗糖合成酶
蔗糖 + UDP UDPG + 果糖
2 、麦芽糖的水解
麦芽糖酶
麦芽糖 + H2O 2 葡萄糖

3 、乳糖的水解

β- 半乳糖苷酶
乳糖 + H2O 葡萄糖 + 半乳糖
(二)、蔗糖的生物合成

1 、糖核苷酸的作用
CH 2 OH
CH2OH
UDPG 焦磷酸化酶 H O H
H O H
尿苷
H

HO
H
OH H
O
+
P
P P P
HO
OH H
O P P 尿苷
2Pi H OH
H OH

1- 磷酸葡萄糖 UTP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DPG )

* UDPG 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
糖供体。此外 ADPG 和 GDPG 由类似的反应生成。
2 、蔗糖的合成
高等植物中蔗糖的合成主要有两种途径:
蔗糖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
UDPG + 果糖 蔗糖 + UDP
注意:蔗糖合成酶主要是分解蔗糖形成 UDPG 供淀粉的
合成,它不是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

蔗糖磷酸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UDPG + F-6-P 磷酸酯酶


UDP + 磷酸蔗糖
磷酸蔗糖 +H2O 蔗糖 + 磷酸
注意:这是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
二、多糖的酶促降解
(一)、淀粉的水解
水解的产物为糊精和麦芽糖、葡糖的混合物。
α- 淀粉酶与 β- 淀粉酶的区别

 相同点:二者只能水解淀粉中的 α-1 , 4 糖苷键。


 不同点:
① 存在位置不同:
α- 淀粉酶主要存在于萌发的种子中。
β- 淀粉酶主要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
α- 唾液淀粉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消化液中。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α-1 , 4 糖苷键 α-1 , 6 糖苷键
② 作用位点不同:
α- 淀粉酶是内切酶,可以水解淀粉 ( 或糖原 ) 中任何部
位的 α-1,4 糖苷键。
β- 淀粉酶是外切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α-1,4 糖
苷键,每次水解产生一个麦芽二糖。
③ 理化性质不同:
α- 淀粉酶耐高温,加热到 70℃ 时还能保持部分活性,不
耐酸,在 pH3.3 时被破坏。
β- 淀粉酶不耐高温,加热到 70℃ 时丧失活性,耐酸,在
pH3.3 时仍有活性。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α-1 , 4 糖苷键 α-1 , 6 糖苷键
α-1 , 6 糖苷酶(脱支酶)

又称 R 酶,专一水解极限糊精的 α-1 , 6 糖苷
键,产物为 1 分子葡糖。与淀粉酶共同作用降解淀粉。

麦芽糖酶

水解麦芽糖的 α-1 , 4 糖苷键,产物为葡糖。


(二)、糖原(淀粉)酶促磷酸解

磷酸化酶:只能水解淀粉中的 α-1 , 4 糖苷键,


作用于糖原分子的非还原端。
脱支酶:作用 α-1,6 糖苷键。
产物: 1- 磷酸葡萄糖
地点:胞浆

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 n+1 糖原 n + 1- 磷酸葡萄糖
① 转移葡萄糖残基
脱枝酶的作用 :
② 水解 -1,6- 糖苷键

脱支酶
转移酶活性 α-1,6 糖苷酶活性
磷酸化酶
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 6- 磷酸葡萄糖:

1-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6- 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

6- 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6- 磷酸酶
肌肉 (肝,肾) 血液

糖酵解途径 肌肉无此酶
糖类的吸收与转运
 食物糖类→消化成单糖→小肠粘膜细胞吸收;
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部分合成肝糖原(储存)

 部分经肝静脉进入血液
(血糖浓度 4.4-6.7mmol/L) ↓
运输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供能、合成)

葡萄糖转运:
地点:小肠粘膜细胞
方式:协同( Na+ )、主动(消耗 ATP )运输
其它多糖的酶促水解
1 、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纤维素 纤维素酶 n 纤维二 纤维二糖酶 2n β– 葡萄糖



2 、果胶物质的酶解
原果胶酶 果胶酶
原果胶 果胶 果胶酸
(不溶于 (多聚半乳糖醛酸甲 (多聚半乳糖醛酸)
水) 酯)
未成熟水果 水果成熟 植物细胞间
(硬) (软) 粘合物
三、淀粉(糖原)的合成

原料:糖核苷酸,常见 UDPG 和 ADPG 。

有关酶类:尿苷二磷酸葡糖 (UDPG) 转葡糖苷酶


腺苷二磷葡萄糖 (ADPG) 转
葡糖苷酶
UDPG 转葡糖苷
引物 + nUDPG 酶 nUDP + (α-1 , 4 葡萄糖 )
n
ADPG 转葡糖苷
引物 + nADPG 酶 nADP + (α-1 , 4 葡萄
糖 )n
(一)、淀粉的合成

1 、直链淀粉合成( α-1,4 糖苷键)


—高等植物淀粉合成的
主要途径
淀粉合酶(主要酶):
ADPG 引物( n 淀粉( n+1)G ADP
G)
D 酶(形成引物):
麦芽三糖 麦芽三糖 麦芽五糖 葡糖

(供体) (受 (引物)
体)
2 、淀粉支链的合成( α-1 , 6 糖苷
键)

•分支酶 (Q
第 1 步:水解 α-1 , 4 糖苷键
酶):
○━○━○━○━○━●━○━○━○━●━●━●━●━●━●━●
非还原性末端

○━○━○━●━●━●━●━●━●━●
α-1,6 糖苷键
第 2 步:形成 α-1 , 6 糖苷
键 ○━○━○━○━○━●
(二)、糖原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 : 主要在肝脏、肌肉的胞浆中。

( 1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 磷酸葡萄糖

ATP ADP
Mg2+
葡萄糖 己糖激酶 ; 6- 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激酶(肝)
( 2 ) 6-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 1-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1- 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这步反应中磷酸基团转移的意义在于:由于延
长形成 α-1,4- 糖苷键,所以葡萄糖分子 C1 上的半缩
醛羟基必须活化,才利于与原来的糖原分子末端葡萄
糖的游离 C4 羟基缩合。

半缩醛羟基与磷酸基之间形成的 O-P 键具有较高


的能量。
( 3 ) 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
糖 CH OH 2

H O H
H
+ P P P 尿苷
OH H
HO O P
H OH
UTP
1- 磷酸葡萄糖 CH2OH
H O H
UDPG 焦磷酸化酶 H
OH H
HO O P P 尿苷
H OH
PPi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DPG )

2Pi+ 能量
* UDPG 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
( 4 ) α-1,4- 糖苷键式结合

糖原 n + UDPG 糖原 n+1 + UDP


糖原合酶
(glycogen synthase)

* 糖原 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
糖原引物 (primer) , 作为 UDPG 上葡萄糖基
的接受体。糖原合酶是关键酶,反应不可逆。
5 、糖原分枝的形成

(1) 水解 α-1,4- 糖苷键


糖原分支酶 ( 2) 形成 α-1,6- 糖苷 α-1,4- 糖苷键
(从非还原端水解含 键
6-7 个葡糖的寡链)

α-1,6- 糖苷键
糖原的合成与分
总图

关键酶
糖原 n+1
UDP Pi
糖原 n 糖原合成酶
糖原 n
UDPG 磷酸化酶

PPi UDPG 焦磷酸化酶


关键酶

UTP G-1-P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萄糖 -6- 磷酸酶(肝)
G-6-P G
己糖 ( 葡萄糖 ) 激酶
思考题
1 、糖原分解与合成的关键酶
2 、糖原分解与合成的途径

参考书
《生物化学》 龙良启 科学出版社
思考题与要求

1 、如何用实验方法分别测定植物 α- 淀粉酶和 β- 淀粉酶的活性?

2 、淀粉(糖原)的水解和磷酸解的产物差别是什么?

3 、糖核苷酸结构特点?在寡糖和多糖合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4 、支链淀粉(糖原)中的 α-1,6 糖苷键是由什么酶催化形成?这


个酶有什么催化特点?

5 、糖原有更多支链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要求:掌握糖核苷酸在寡糖、多糖代谢中的作用及合成酶名称;
掌握多糖水解和磷酸解产物差异。了解淀粉(糖原)分支处化学
键及合成特点。
糖代谢各途径之间的联系
及其调节
糖代谢途径

第一个交汇
点 : 6- 磷
酸葡萄糖
第二个交汇
点 : 3- 磷
酸甘油醛
第三个交汇
点 :丙酮酸
一、糖的无氧分解的调节

① 己糖激酶 ① 别构调节
关键酶 ② 6- 磷酸果糖激酶 -1
② 共价修饰调节
③ 丙酮酸激酶

糖的无氧分解与糖异生途径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谢途
径,如从丙酮酸进行糖异生,就必须抑制无氧分解途径,
以防止葡萄糖又重新分解成丙酮酸,反之亦然。
二、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

糖的有氧分解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有氧分解过程许多酶的活性都受细胞内能荷影响。
当细胞消耗 ATP 致 ATP 水平降低, ADP 和
AMP 浓度升高,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
脱氢酶复合体及三羧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甚至氧化磷酸化等均被激活
从而加速有氧分解,补充 ATP 。反之,当细胞内 ATP
含量丰富时,上述酶活性均降低,氧化磷酸化亦减弱。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
决定 6- 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

此酶活性主要受 NADPH/NADP+ 比值的影响,


比值升高则被抑制,降低则被激活。另外 NADPH
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因此根据细胞代谢需要,
磷酸戊糖途径和糖无氧分解途径可灵活地相联系。
四、糖原分解和糖原合成

糖原分解和糖原合成不是简单的可逆反
应,而是分别通过两条途径进行这样就便于进行
精细调节,当糖原合成途径活跃时,分解途径则
被抑制,才能有效地合成糖原,反之亦然。这种
合成与分解分别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现象,是生
物体内的普遍规律。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是糖
原分解和糖原合成的关键酶,其活性决定不同途
径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糖原代谢的方向。
思考题

糖代谢各途径之间的联系

参考书
《生物化学》 龙良启 科学出版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