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0

第一讲 国际收支

冀志斌 博士 / 副教授

E-mail: zhibinji@163.com
国际经济交易知多少
商品
贸易
黄金
买卖 ……
技术
劳动
买卖
收入

捐赠
投资 ……
援助
收益
旅行

China ……
……
U.S.
证券
交易
……
海外
投资 ……
外汇
储备

…… …… ……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1.1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 BP ):是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
全部经济交易的价值总和。
 1.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 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内永久或长期
居住并受其法律管辖和保护的自然人和法人,具体包括政府、企业、
个人和其他非盈利团体。非居民则指短期(不超过一年)居住于经济
体境内和居住于境外的自然人和法人。
• 官方居民包括在其境内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所属部门,还包括设在境
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军事机构等。
• 个人居民 : 自然人在某国居住 1 年以上便是该国居民;
• 法人居民:在该经济体领土上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 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属于所驻国家的非居民;
• 国际性机构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1.1 国际收支
 2. 国际收支描述的内容是用货币衡量的全部经济交易,而
非货币的“收”和“支”。包括:
• 交换,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定的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
值相等的回报。
– 商品和服务的买卖、物物的交换、金融资产交易
• 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
偿。
– 商品或劳务的转移、金融资产转移
• 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
• 境外投资收入的再投资。
 3. 国际收支是一个价值概念。
 4.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 国际收支都对应着一定的时段,比如一年、半年、一季度等。
 5.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
1.1 国际收支

国际贸易收支

外汇收支

以交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平衡表(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 )


: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
支情况的报表。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
经济交易的情况。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交易的性质分为三大类账户,即
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和误差与遗漏账户,各账
户下再按照交易内容又分若干项目。
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经常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误差与遗漏账户
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货物出口
货物

货物进口

运输、旅游、通讯、
金融、保险、
服务 计算机服务、
其它商业服务

经常账
户 支付给非居民雇员的报酬

初次收入
与投资收入有关的对外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

二次收入 收入的再分配:经常转移等
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资本转移 与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
条件的资产转移

资本账户 债务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非生产、非金融
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各种无形资产的交易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它投资
金融账户 金融衍生工具
货币性黄金

在 IMF 的储备头寸
储备资产
特别提款权

外汇储备
错误与遗漏账户
1.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记账,即“有
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借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和负债减少,支
出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和负
债增加,收入的增加。
• 收入项目、负债增加项目、资产减少项目列为贷方;
• 支出项目、资产增加项目、负债减少项目列为借方。

• 凡引起资金流入的交易记入贷方( + );
• 凡引起资金流出的交易记入借方( - )。
Case 1

 1. 甲国企业出口价值 100 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


外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 2. 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 30 万美元,该费用从该
居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 3. 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 150 万美元,其
中, 75 万用于当地再投资, 50 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
国内, 25 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 4. 甲国政府动用 40 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 60 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Case 1
余额 借方(-) 贷方(+)
一、经常账户 130 180 310
1 、商品 110 50 100 + 60
2 、服务 -30 30
3 、初次收入 150 150
4 、二次收入 -100 100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130 200 70
( 1 )直接投资 -75 75
( 2 )证券投资 0
( 3 )金融衍生品及 0
认股权
( 3 )其他投资 -70 100 30
( 4 )储备资产 15 25 40
三、误差与遗漏账户 0
Case 2

 甲国某企业出口价值 40 万美元的商品,货款汇回国内
,结售给政府,兑换为本币;
 甲国某企业从国外聘请会计师做财务报告审计,费用 5
万美元,从海外银行账户支付;
 甲国某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获得收入 200 万美元,其中
110 万美元扩大再投资,另 90 万美元购买当地政府债券

 甲国接受乙国援助的粮食,价值 50 万美元;
 甲国从丙国获得的 60 万美元借款得到豁免。
Case 2

项 目 差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账户 235 290 55
货物 -10 40 50
服务 -5 5
初次收入 200 200
二次收入 50 50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235 65 300
资本转移 60 60
直接投资 -110 110
证券投资 -90 90
其它投资 -55 5 60
国际储备 -40 40
总计 0 355 355
1.5 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分析

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了复式记账的原则,因此从
总体上说总是平衡的。但就具体账户或项目而言,借
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双方抵消后,会产生一定
的差额。
 (一)贸易账户差额

 (二)经常账户差额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 (三)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 (四)误差与遗漏账户差额

 (五)综合账户差额
(一)贸易账户差额

 贸易账户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
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称为贸易收支逆差,反
之,称为贸易收支顺差。
 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 贸易收支的数据尤其是商品贸易的数据易于通过海关
途径即时收集;
 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我创汇能力,反映了一国
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
的地位。
(二)经常账户差额

 反映了一国实际资源交易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对国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
重要变量,也被视为衡量国际收支的最好指标之一。
 经常账户是海外净投资的来源。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 在维持一定水平经常账户余额的前提下,净外国资产
数额越大,从国外取得的收入越多,贸易账户就可以
相应的出现更多的逆差。
 净外国负债越多,向外国支付的收入就越多,贸易账
户就必须实现更多的顺差才能保持经常账户的一定差
额。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CA + FA = 0

 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融资机制。
 可以将融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国政府减少储备
资产为经常账户逆差融资;另一种通过外国资本以直
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其他投资的形式流入为经常账户
逆差融资。
 短期证券投资项目差额 -热钱
(四)误差与遗漏账户差额

 当一国存在资本管制时,误差与遗漏账户的差额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那些为躲避监管而假借各种合法交易名
义进行的资本外逃或内逃。
 差额在借方,表明存在资本外逃;
 差额在贷方,则表明有资本内逃现象。

项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 经常账户 1,324 2,318 3,532 4,206 2,433 2,378 1,361 2,154 1,482 2,774 3,306 2,022 1,951 255 1,413 2740

2. 资本和金融
-1,553 -2,355 -3,665 -4,394 -2,019 -1,849 -1,223 -1,283 -853 -1,692 -1,424 272 179 1,532 567 -1058
账户
3. 净误差与遗
229 36 133 188 -414 -529 -138 -871 -629 -1,083 -1,882 -2,295 -2,130 -1,787 -1,981 -1682

(五)综合账户差额

 又称总差额,是指剔除国际储备项目后其他所有项目
形成的差额。
 是经常项目差额、储备资产除外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差
额和误差与遗漏账户差额之和;
 综合账户差额与储备资产项目差额数量相等,方向相
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项目
1. 经常账户 1,324 2,318 3,532 4,206 2,433 2,378 1,361 2,154 1,482 2,774 3,306 2,022 1,951 255 1,413 2740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953 493 942 401 1,985 2,869 2,655 -318 3,461 -514 -4,345 -4,161 1,095 1,721 374 -778
(剔除储备资产)

3. 净误差与遗漏 229 36 133 188 -414 -529 -138 -871 -629 -1,083 -1,882 -2,295 -2,130 -1,787 -1,981 -1682

综合账户差额 2,506 2,848 4,607 4,795 4,003 4,717 3,878 966 4,314 1,178 -3429 -4,437 915 189 -193 280

2.2.2 储备资产 -2,506 -2,848 -4,607 -4,795 -4,003 -4,717 -3,878 -966 -4,314 -1,178 3429 4,437 -915 -189 193 -280
自主性交易 VS. 补偿性交易

 自主性交易:经济主体为了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
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属等)而进行的交易;
 补偿性交易: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被动进
行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
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储备资产等等。
 国际收支失衡
 理论上:自主性交易收入 ≠ 自主性交易支出
 实际中:综合账户差额≠ 0 or 储备资产差额≠ 0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2.1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

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
内获得的用货币表示的收入。
 本质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
资本)在一定时期获得的(创造或从他国无偿得到)
价值总额。
 由于不存在与他国的经济交易,国民收入就是本国的
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 来源于新增的产出(最终商品和劳务)
• 从最终支出的角度看,封闭经济下国民收入被分为:
– 消费 C (国内居民私人消费的价值)
– 投资 I (企业为进行再生产而留下的价值)
– 政府支出 G (政府使用的价值)
2.1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

Y = C + I + G

S = Y - C - G

S = I
2.2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 开放经济:商品和服务可以进行跨国贸易,而且资本
和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也可以在国际间流动。

 Y = C + I + G + X - M + FI - FI*+CT-CT*

 Y = C + I + G + CA

 S = I + CA
GDP & GNP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
 GDP = C + I + G + X - M

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
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 GNP = C + I + G + X - M + FI - FI*
2.3 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 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
 CA = X - M
 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 CA = Y -( C + I + G )
 CA = Y - A
 经常账户与净国际投资头寸
 CA = NIIP - NIIP - 1
 经常账户与国民储蓄、投资
 CA = Y - C - G - I
 CA = S - I
Eg. 1

 挪威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 1965 年至 1973


年间平均为 28% ,但在 1974 年至 1978 年间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达到 38% 。
 这股资本形成浪潮的大部分进入了能源和与能源有关
的项目,包括挪威与前联邦德国间的原油和天然气管
道。
 由于该国的储蓄率变化很小(甚至还有些下降),所
以这种投资高涨的结果导致经常账户出现巨大赤
字。 1977 年几乎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15% 。
2.3 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 经常账户与财政预算
 Sp = Y - T - C Sg = T - G

 S = Y - C - G= (Y - T - C) + (T - G)= Sp
+ Sg

 CA = S - I = Sp - I + Sg = Sp - I - (G -
T)
Case 3 为什么中国经常账户长期顺差?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 经常账户
174 354 431 689 1,324 2,318 3,532 4,206 2,433 2,378 1,361 2,154 1,482 2,360 3,042 2,022 1951 255 1,413 2740
(亿美元)
Analysis

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 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
 奖出限进的政策
 人民币币值低估
 CA=S-I
 储蓄率高——传统文化?
• 收入分配不平等
• 社会保障不健全
 消费率低——传统文化?
• 有效供给不足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3.1 弹性论

 基本观点
 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影响本国
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一定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下,可
以改善贸易收支,进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 马歇尔—勒纳条件
• 在什么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善。
• 基本思路:
– 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
– 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Eg. 2

出口商品人 出口商品美 出口数量


汇率 出口数量 价格变动率 出口美元收入
民币单价 元单价 变动率
CNY7 USD1=CNY7 USD1 10 000 USD10 000
CNY7 USD1=CNY8 USD0.875 10 500 -12.5% 5% USD9187.5
CNY7 USD1=CNY8 USD0.875 11 000 -12.5% 10% USD9625

进口商品美 进口商品人 进口数量


汇率 进口数量 价格变动率 进口美元支入
元单价 民币单价 变动率
USD1 USD1=CNY7 CNY7 10 000 USD-10 000
USD1 USD1=CNY8 CNY8 9 500 14.29% -5% USD-9 500
USD1 USD1=CNY8 CNY8 9 000 14.29% -10% USD-9 000

出口需求弹性 EX= 出口数量变动率 / 价格变动率 进口需求弹性 EM= 进口数量变动率 / 价格变动率

EX+EM=5%/12.5%+5%/14.29%<1

EX+EM=10%/12.5%+10%/14.29%>1
3.1 弹性论

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 本国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
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 1 ,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
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

EM + E X > 1

 前提假设条件:
• 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额的影响,假设收入、商品价格
等其它条件不变;
• 假设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 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3.1 弹性论

出口商品人 出口商品美 出口数量


汇率 出口数量 价格变动率 出口美元收入
民币单价 元单价 变动率

CNY7 USD1=CNY7 USD1 10 000 USD10 000


CNY7 USD1=CNY8 USD0.875 10 000 -12.5% 0% USD8 750
CNY7 USD1=CNY8 USD0.875 10 500 -12.5% 5% USD9187.5
CNY7 USD1=CNY8 USD0.875 11 000 -12.5% 10% USD9625

进口商品美 进口商品人 进口数量


汇率 进口数量 价格变动率 进口美元支入
元单价 民币单价 变动率

USD1 USD1=CNY7 CNY7 10 000 USD10 000

USD1 USD1=CNY8 CNY8 10 000 14.29% 0% USD10 000

USD1 USD1=CNY8 CNY8 9 500 14.29% -5% USD9 500

USD1 USD1=CNY8 CNY8 9 000 14.29% -10% USD9 000


3.1 弹性论

 货币贬值的 J 曲线效应
 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
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在货币贬值
后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
扩大。
 价格变动迅速,数量变动滞后
• 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 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生产时滞


3.1 弹性论

 对弹性论的评价
 贡献
• 不仅指出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国际
收支。而且提出了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

 不足
• 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忽略了对社会总需求和总
支出的影响(局部均衡分析);
• 没有分析货币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2 吸收论

 基本观点:
 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
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应政策主张。
CA = Y -( C + I + G )
CA = Y - A

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支出的不平衡,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
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 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生产、增加总收入的方
法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供给侧改革);
•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少总吸收来改善国际收支逆
差(需求侧改革)。
3.2 吸收论

 吸收论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取决于以下
两个因素:
 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这样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
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否则贬值只会引起国
内物价的上涨而不会引起国际收支的改善。
 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
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 1 ,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
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分析方法 政策主张 贬值发挥作用的条件 贬值的影响机制
通过影响进出口商
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 货币贬值政策 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
弹性论 品的相对价格和需
局部均衡分析法 (支出转换政策) 大于 1

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 增减总收入和总吸收 通过影响国民收入
吸收论 存在闲置资源
一般均衡分析法 (支出增减政策) 和国内吸收
弹性论 VS. 吸收论

贬值发挥作用的
分析方法 政策主张 贬值的影响机制
条件

以微观经济学为
货币贬值政策 进出口需求弹性 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
弹性论 基础的局部均衡
(支出转换政策) 之和大于 1 相对价格和需求
分析法

以宏观经济学为
增减总收入和总吸收 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和国
吸收论 基础的一般均衡 存在闲置资源
(支出增减政策) 内吸收
分析法
3.3 货币论

 前提假设
 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 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
实际产量。
 贸易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从长期看,一国的物价
水平接近世界市场。
 基本理论
 MS = M D
 MD = pf(y,I)
 MS = m (D + R)
 MS = (D + R) ( 取货币乘数为 1 )
 MS = MD = (D + R)
3.3 货币论

(货币论基本公式)
R = MD - D

 基本结论
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 国际收支不平衡由国内货币供求不平衡引起。
 政策主张
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 货币贬值、关税政策及贸易与金融限制等政策只有在
改变货币供求情况下,才影响国际收支。
3.4 结构论

 基本理论
 结构论认为,货币论、吸收论都是从需求角度提出国
际收支的调节政策,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对
国际收支的影响。
 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周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
是周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
足引起。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
引起。
 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的结构问题主要有:
• 经济结构老化
• 经济结构单一
• 经济结构落后
3.4 结构论

 政策主张
 ( 1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重点是改善经济结构和加
速经济发展,以此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
量和品种的供应。
 ( 2 )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
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
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4.1 IS-LM-BP 模型

 封闭经济运行: IS-LM 模型
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平衡时货币、利率、国民收
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 开放经济运行: IS-LM-BP 模型
 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同
时增加了汇率这一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此时,需要将
IS-LM 模型加以拓展,以便将国际收支平衡纳入其中

4.1 IS-LM-BP 模型

 基本假设
 分析限于短期,价格具有粘性,厂商在价格不变的情
况下可以提供所需求的全部商品,即产出完全由总需
求决定;
 经常账户中只考虑进出口贸易,忽略初次收入和二次
收入;
 国际经济交易均有外汇收支,即国际收支平衡等同于
外汇市场平衡。
4.1 IS-LM-BP 模型

 开放经济下的 IS 曲线
 IS 曲线反映的是商品市场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
关系。
Y = YD = C + I + G + X - M
C = C0 + cY

I = I0 - bi

TN = XN - MN = PM* - eP*M

T = TN/P = M* -( eP*/P ) M = M* - qM
q = eP*/P
M* = M* ( q , Y* )
M=M(q,Y)
T = M* ( q , Y* )- q M ( q , Y )= T0 -
mY
4.1 IS-LM-BP 模型

1 b
Y (C0  I 0  G  T0 )  i
1 c  m 1 c  m

IS

0
4.1 IS-LM-BP 模型

 开放经济下的 LM 曲线
 LM 曲线反映了货币市场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
系。
MS
 M D  M D (i, Y )  kY  hi
P
1 M 0S
Y  (hi  )
i
k P

LM

0
Y
4.1 IS-LM-BP 模型

 开放经济下的 BP 曲线
 BP 曲线反映的是国际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
关系。
BP = CA + K = 0
T = T0 - mY
资本完全不流动
K = K ( i* , i ) 时的 BP
i
BP = T0 - mY + K ( i )= 0 资本不完全流动
时的 BP

i* 资本完全流动
时的 BP

Y
4.1 IS-LM-BP 模型
i BP i
LM
LM
BP
i0 i0

IS IS
0 0
Y Y
Y0 Y0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i
LM

i0 BP

IS Y
0 Y0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i BP 收入机制:
LM1
国际收支逆差→
LM
B
i1
储备资产减少→
i0 A 货币供给减少→
IS
利率上升→
0
Y1 Y0
Y 国民收入下降→
进口减少→
经济自动平衡的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i BP BP1
价格机制:
LM
国际收支逆差→
i1 A
B 储备资产减少→
i0
IS1 货币供给减少→

0
IS 价格水平下降→
Y
Y0 Y1 实际汇率贬值→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经济自动平衡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i
LM1 利率机制:
B LM
国际收支逆差→
BP
i0 储备资产减少→
A IS 货币供给减少→
0
Y 利率上升→
Y1 Y0
资本流入→
经济自动平衡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利率机制:
i 国际收支逆差→
储备资产减少→ 价格机制:
LM1 BP 货币供给减少→
A 国际收支逆差→
BP1 利率上升→
LM 资本流入→ 储备资产减少→
i0
国际收支改善 货币供给减少→
B
IS1 价格水平下降→
0 IS 收入机制:
Y 逆差→ 实际汇率贬值→
Y1 Y0
储备减少→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经济自动平衡机制 利率上升→ 国际收支改善
国民收入减少→
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经济自动平衡
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i
汇率机制:
BP BP1
LM
国际收支逆差→
i1 B
i0
A
外汇需求增加→
IS1
本币名义汇率贬值→
IS
0 Y0 Y1
Y 实际汇率贬值→

经济自动平衡的汇率机制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
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i
LM 利率机制:
B 国际收支逆差→
BP
i0 资本流出→
A
IS1
本币汇率贬值→
IS
0
Y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Y0 Y1
利率上升→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
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
利率机制:
i
国际收支逆差→
LM 储备资产减少→
BP 货币供给减少→
B 利率上升→
BP1 资本流入→
i0
A 国际收支改善
IS1
IS
0
Y 汇率机制:
Y 0 Y
1 逆差→
经济自动平衡机制
本币贬值→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改善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 价格机制:
 利率机制: 利率 资本流 金融收
提高 入增加 支改善

国际收 外汇储 货币供应 价格 汇率 进口减 改善国际


支逆差 备减少 量减少 下降 贬值 出口加 收支逆差

投资 国民收 公众支 进口需


减少 入下降 出减少 求减少
 收入机制: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改善国际收支 出口增加
 汇率机制: 逆差状况 进口减少

国际收 外汇需求 外汇汇率上升 本国商品相


支逆差 大于供给 本币对外贬值 对价格下降

改善国际收 资本流 利率 出口增加


支逆差状况 入增加 上升 进口减少

 利率机制:
4.2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 黄金 货币供应 国内物价 出口 贸易收


逆 差 输出 量减少 下 降 增加 支改善
Contents

1.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经常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3. 国际收支理论

4.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5.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5.1 政策工具

需求调节政策

国际收支
供给调节政策
调节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
5.1 政策工具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政策
公债政策
支出增减型
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率
货币政策 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需求调节
政策 汇率政策

关税政策
支出转换型 税收政策
优惠税收政策
政策
财政补贴

外汇管制
直接管制
外贸管制
5.1 政策工具

推动技术进步

科技政策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供给调节
政策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政策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5.2 内外均衡

 内部均衡
 指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 外部均衡
 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经常账户平衡

总差额的平衡

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5.2 内外均衡

货币 消费支出
政策 投资支出
总需求 内部
变化 均衡
财政
政策 政府支出

汇率 自主性贸
政策 易余额
CA=T0(e)-mY 经常
财政政策 总需求、 账户
货币政策 国民收入
外部
均衡

K=K (i*,i) 货币 利率 资本 资本
政策 变化 流动 账户
5.2 内外均衡

 米德冲突
 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采用一种政策调控经济时,改
善内部均衡(或外部均衡)而恶化外部均衡(或内部
均衡)的情形。在开放经济的特定运行区间便会出现
内外均衡难以兼得的情形。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 “米德冲突”

组合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经济状况
1 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冲突
2 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一致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一致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冲突
5.3 政策搭配

Jan Tinbergen 
丁伯根原则
( 1903—1994 ),
 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
出生于海牙。主要
从事于把统计应用 标,至少需要若干个有效的

于动态经济理论, 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
简 · 丁伯根

由于他 50 多年来在经济计  政策含义:只运用一种政策


量学方面,特别是在“发展 调节支出总量的方法,要同
和应用动态模型于经济过程 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目标是
分析”中的贡献, 1969 年 不够的,必须寻找新的政策
与拉格纳 · 弗里希共同获得 工具,并进行合理配合。
诺贝尔经济学奖。
5.3 政策搭配

Robert Mundell  蒙代尔政策指派原则


1999 年,他因“对
在不同汇率体系下货  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
币和财政政策的分析, 一个政策目标,并且在该
以及对最优货币区理
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
论的分析”获得诺贝
罗伯特 · 蒙代尔 尔经济学奖。 规则进行调控,在分散决
他被誉为最优货币区域理论之父; 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
他系统地描述了什么是标准的国际宏 最佳调控目标。
观经济学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
型);并对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  政策含义:每一目标指派
用。 给对其实现有相对优势的
工具。
5.3 政策搭配

 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前提:汇率固定不变,资本能够自由流动,外部均衡
被视为总差额的均衡。
货币供给
IB
失业 Ⅰ 通胀
逆差
逆差
Ⅱ ·A
E

失业 Ⅲ
EB
Ⅳ通胀
顺差
0 顺差
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5.3 政策搭配

外部经济状况
内部经济状况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的财政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 Ⅰ Ⅳ
紧缩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财政政策 宽松的财政政策
失业增加 Ⅱ Ⅲ
紧缩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
5.3 政策搭配

 斯旺的支出增减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 前提:汇率浮动,资本不流动,外部均衡是为贸易均
衡。
通胀
本国实际汇率
顺差
IB Ⅰ EB
Ⅱ E
失业 ·A 通胀
顺差 逆差


失业
0
逆差 国内支出

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搭配
5.3 政策搭配

外部经济状况
内部经济状况
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Ⅰ Ⅳ
本币升值 本币贬值

宽松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宽松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失业增加 Ⅱ Ⅲ
本币升值 本币贬值
Case 4 内外均衡调节政策搭配

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 年 10 月份中国宏观经


济景气指数为 94.7 ,比上月回落 10.6 点。作为经济周期
波动的先行指标,反映企业活跃度的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
2008 年 10 月末增速跌至 9% 以下,为近年来最低。同时,
沿海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大量民工提
前返乡。
 另外,外贸形势从 2008 年 11 月急转直下,当月进出口总
值下降 9% ,出口值下降 2.2% ,均为多年来的首次负增
长。 12 月,二者跌幅又分别加深至 11.1% 、 2.8% 。
 请问:面对这样的形势,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www.themegallery.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