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2

CHIN1207

傳統中國文化

Lecture 2
概論一:中國古代日常生活時間觀念
教學內容


1) 古人的辦公時間和假日


2) 各行業的營業時間和勞動時間


3) 日夜之別
神像筒型土器
古代中國人的基本日常生活

楊聯陞:〈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收
入氏著:《國史探微》 ( 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 1983)

Yang, L. (1955). Schedules of Work and Rest
in Imperi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8(3/4), 301-325.


葛兆光 , 〈嚴昏曉之節──古代中國關於
白天與夜晚觀念的思想史分析〉,《台大
歷史學報》第 32 期( 2003 年 12 月)
官方的辦公時間和假日

主要限於官員階層的正常時間表,因為每一個官員
的工作時間表顯然不必相同——他的職位可能是忙
碌的,也可能是清閒的


時間表也可能因為國家是在和平時期或處於危急狀
況而有所改變


夏天的時間表和冬天的時間表也會有季節性的差異


即便正常的時間表也不能永遠同樣嚴格忠實地遵守。
一個懶惰的統治者或官員常常不能按時辦公或視朝,
而一個勤謹的皇帝會日夜不休地工作
古人何時放假?

在傳統中國是否有相當於星期天的例假日 ? 答案是有


在漢代,官員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辦公,這個
假日稱為「休沐」,下至隋代仍然奉行這一個假日


班固:《漢書》,卷 46 〈萬石衞直周張傳〉

每五日洗沐,歸謁親。


班固:《漢書》,卷 66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名曰
「山郎」。移病盡一日,輒償一沐,或至歲餘不得沐。
其豪富郎,日出游戲,或行錢得善部。貨賂流行,傳
相放效。惲為中郎將,罷山郎,移長度大司農,以給
財用。其疾病休謁洗沐,皆以法令從事。

不單文官有假放


范曄:《後漢書》,卷 78 〈宦者列傳〉,
〈蔡倫〉

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
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


陳壽:《三國志》,卷 18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以 ( 許 ) 褚常侍左
右,憚之不敢發。伺褚休下日,他等懷刀入。

王士禎 ( 等 )( 編 ) :《淵鑒類函》,卷
123 ,〈休假一〉

漢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原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一年之中,以
六十日為限。千里內者、疾病,申延二十
日,及道路解故九十五日。

以上澣、中澣、下澣為上旬、中旬、下旬,
蓋本唐制十日一休沐,故韋應物詩云:九
日驅馳一日閒也。沈括《筆談》曰:本朝
館閣,毎夜輪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則
虛其夜謂之豁宿。豁宿不得過五日,即次
入宿。若遇豁宿,厯書腹肚不安,故相傳

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九日驅馳一日閒,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唐會要》,卷 82

( 永徽 ) 二十五年正月七日敕:自今已後,
百官每旬節休假,不入曹司。至天寶五載
五月九日敕:頃自宴賞,已放入朝,節假
常參,未聞申命,公私協慶,千年一時。
自今已後,每至旬假休假,中書門下及百
官,並不須入朝,亦不須衙集。

明、清時代再進一步削減,完全廢去這一類假
日的規定,直到民國時期,星期天才成為官方
假日


不斷減假原因?

1) 可能反映出需要由公務員處理的政府職責
( 或許是繁文縟節 ) 長期的增加

2) 中央集權?

3) 漢代官員習慣上住在他們的官署,而不是住
在家裡。因此在理論上,雖然平常他只在清早
和傍晚正式辦公,但是在日夜的任何時間他都
可以處理公務。由於大部分官員住在他們的官
署,休沐的假日對於家庭在一定距離內的官員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卷 30
〈宋節假多至七日〉
漢時節假,觀《薛宣傳》,只一日耳。至宋,則多少
不等。《文昌雜錄》云:祠部休假,元日、寒食、冬
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臘各三日。餘立春、
清明等節各一日。歲共七十六日。
閱明、清載記及所目睹,官吏以端陽、中秋二節為例
假。又至十二月二十日封印,正月二十日開印,此一
月中皆休沐之期也。然宰相仍每日視朝召對。
清多沿明制,蓋官吏每日入衙,每日歸邸,與漢時官
吏常駐署中者異矣。

看假期,不應只看每周例假

班固:《漢書》,卷 59 〈張湯
傳‧子安世〉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
善書給事尚書,精力於職,休沐
未嘗出。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
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
具作其事。


范曄:《後漢書》,卷 45 〈袁
張韓周列傳〉

棱在朝數薦舉良吏應順、呂章、
周紆等,皆有名當時。及竇氏敗,
棱典案其事,深竟黨與,數月不
休沐。帝以為憂國忘家,賜布三

班固:《漢書》,卷 83 〈薛宣朱博傳〉

及日至休吏,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坐曹
治事。 ( 薛 ) 宣出教曰:「蓋禮貴和,人道
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來久。曹雖
有公職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從衆,歸
對妻子,設酒肴,請鄰里,壹笑相樂,斯
亦可矣!」扶慙愧。官屬善之。

陳壽:《三國志》,卷 15 ,〈魏書 15 〉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引《魏略苛吏傳》

( 王 ) 思為人雖煩碎,而曉練文書,敬賢禮
士,傾意形勢,亦以是顯名。

正始中,為大司農,年老目瞑,瞋怒無度,
下吏嗷然不知何據。性少信,時有吏父病
篤,近在外舍,自白求假。思疑其不實,
發怒曰:「世有思婦病母者,豈此謂
乎!」遂不與假。吏父明日死,思無恨意。
其為刻薄類如此。

在南北朝時期,當官員開始編組在夜晚到
官署輪值時 ( 這個方法在此後的帝制時代中
國一直施行 ) ,休假的制度就可能有了改變。
從唐代開始,官員習慣上是上午或上、下
午在官署裡,然後回家


由於大部分的官員和他們的家庭住在一起,
因此沒有必要每五天作一次短期的休假.
而且,由於官員留在官署的時間減少,削
減例假日似乎也是公平的

在唐、宋時期,有放假一天、三天、五天
或七天的大小節慶。最長的是新年和冬至,
各放七天。在唐代,據我 ( 楊聯陞 ) 統計,
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節慶假日,包括皇帝
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誕和老子的誕辰各放
假一天

宋代有五十四天這樣的假日,但只有十八
天被指定為「休務」,可以推測到其他的
假日至少有一部分時間要照常辦公

宋代不認為佛誕和老子誕辰是法定假日,
這可能反映佛教、道教影響力的衰退

元代規定有十六天的節慶假日


明、清時期,節慶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還
少,政府法令最初只規定了三個主要的節
慶:新年、冬至,還有皇帝的生辰


《大明會典》,卷 43 〈見王國禮〉

洪武間定凡遇正旦、冬至、 聖誕之辰,各
處司府州縣官公廳,各齋沐,具公服行禮。

實際上,端午節和中秋節也變得重要了。
不過明、清時期的主要改變是採用了長約
一個月的新年假或寒假。欽天監的官員會
選擇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的一天,作為全國
官員「封印」的日子。大約一個月之後,
又會宣佈另外一天來「開印」。在這一段
期間,官員仍要不時到他們的官署,但是
司法案件完全停止處理。寒假可以看作是
對例假日和節慶假日損失的補償

唐代請假規定 ( 《唐令拾遺》 )


一、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的定省假
( 不包括旅程 ) ;父母住在五百里外,每隔五年有十五
日的定省假。
二、兒子行冠禮時,有三天假期;如果是親戚,則有一
天。
三、兒女行婚禮時,有九天假期,不包括旅程;其他的
近親行婚禮,則分別有五日、三日、一日的假期。
四、父母親去世,強迫解官三年;如果是軍職,則為一
百天。
五、其他的近親去世,分別有三十日、二十日、十五日
或七日的假期;如果是遠親,則分別是五日、三日或一
日。
六、親身受業的老師去世,給假三天。
七、個人的忌日,給假一天。
八、在五月有十五天的田假,在九月有十五天的授衣假。

除了最後一項,這些規定似乎大部分為宋代所遵循


明、清時期,許多這些假日或者完全取消,或者成
為特殊的,必須等待皇帝的批准。唯一完全嚴格執
行的規定是,父母親去世之後強迫解官三年


《大明會典》,卷 5 〈給假〉

給假,舊止有省親、祭祖、遷葬、後有治本生父母
喪、送老親、送幼子、及畢姻等項。具有程限如左
凡給假。

洪武間定,內外官吏給假省親遷葬者,俱自行具奏,
取自上裁。如准,吏部覆奏,量地遠近,附簿定限,
行移應天府,今在京行順天府給引照回,仍行體勘。

至期各還職役,不在作缺之數。如違限日久不到者,

高啟:〈四月朔日休沐雨中〉

送春風雨苦潺潺,得告今朝免綴班。

卧聽鳩啼花落盡,此身如在故園間。


明初士人眷戀元朝的心態與原因

一個地方衙門,就像皇帝的宮殿,在前面有大
門和庭院,兩側有警衛和屬僚用的小戶間,大
堂相當於皇帝的正殿,主要用來執行儀式和其
他正式的事情。二堂相當於皇帝的其他殿堂
( 特別是後殿 ) ,主要用來完成每日的職務。
在一個小衙門裡,二堂或二堂的部分常被指定
為簽押房。這個私人的辦公室或事務室,官員
可以用來閱覽公文,也可以和他的親信幕僚商
談,無論是在上午例常的辦公時間,或者在下
午、晚上其他隨意的工作時刻。皇帝也會為了
同樣的目的,指定一個內殿或事務室,雖然不
稱為簽押房。衙門後面的部分,用作長官家庭
的住所,相當於皇帝後妃的後宮

皇帝的時間表通常從清早的朝會開始

儀式性質的集會通常在節慶的日子,或每
隔三天 ( 三日、六日、九日 ) 、五天 ( 五日、
十日 ) 舉行,比較不正式的集會則在其他各
天甚至每天都可以舉行

朝會的時間早得驚人,約在早上五點或六
點。如果朝會到七八點才舉行,就被認為
晚了
 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有名的圓明園視朝,
許多官員為了準時到達,必須半夜起床。
大致上,清朝的統治者相當忠實地遵守這
個早朝的時間

清朝皇帝的榜樣並非一定為地方官所倣傚,
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官署或者會依據類似的
一個時間表。甚至當雍正皇帝對各省長官
作特別嚴密的監察時,官員工作仍然十分
弛慢。根據雍正朝刊刻的《州縣事宜》,
許多府、縣官簡直都不在早上開始辦公

田文鏡 ( 編 ) :《州縣事宜》〈堂事〉

州縣初任親民,奉職維勤,尤當加意,故出堂理事,不
但午晚兩時,而及早一堂,尤風雨寒暄之不可少者。…


況遇應審之事,應比之期,則午晚兩堂,亦自有不得不
坐之勢。獨至清晨出堂,率多遷延偷惰,或十人之內,
不過一二人;或十日之中,不過一二次。求其雞鳴問夜,
待旦視事者,誠未能數數覯也。不知古語云:一年之計
在春,一日之計在寅。且衙門規矩,一切上下投,百姓
控訴,書吏胥役之稟事回話,咸皆晨集於門,若不料理
發落,人皆守候,事有稽延,而案牘之叢脞,即由此起。
況平旦之氣,精神清爽,尤宜於辦事,能將一日案件,
趁早檢點,則午晚兩時,諸務從容就理,更省紛擾之繁。
若但晏然高臥,廢時悞公,莫此為甚。

故為牧令者,勿論有事無事,每早定須視堂一次,勤之

中央政府通常用鼓或鐘宣告辦公時間的開始
( 或結束 ) 。地方政府,特別是府、縣級,
一般使用聲音比較不威嚴的傳梆和打點

在笞打的處罰下,衙吏和差人不得不準時到


宋濂:《元史》,卷 172 〈趙孟頫〉

桑哥鐘初鳴時即坐省中,六曹官後至者,則
笞之,孟頫偶後至,斷事官遽引孟頫受笞,
孟頫入訴於都堂右丞葉李曰:「古者,刑不
上大夫,所以養其廉耻,教之節義,且辱士
大夫,是辱朝廷也。」桑哥亟慰孟頫使出,
自是所笞,唯曹史以下。

從哪一個朝代開始,政府使用簽到簿讓官員
簽到,則不十分清楚


《通制條格》,卷 14 〈倉庫關防〉

庫子、攢典並封門官員人等,擬合每日書畫
卯酉文歷,從朝抵暮,專一在庫守候收支,
無得輒離。……外據書畫卯酉文歷不到者,
攢典、庫子仰庫官就便斷決。


PPT P.10 宋朝故事

一個謹慎的官員不只遵守辦公時間,而且
還會增加許多額外的工作時間


據曾國藩:《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同治元
年 (1862 年 ) 八月十九日記載

上半日,見客審貌聽言,作折核保單。
點名看操,寫親筆信。
看書,習字。
下半日,閱本日文件,改信稿。
核批札稿,查記銀錢賬目。
夜間,溫詩,古文,核批札稿。
查應類事目。

學生的時間表,中央官學 ( 太學或國子監 )
學生的待遇大致和官員相同,同樣地有相
當多的假日。這些學生的數量不多,多半
是數百人,而數千人的時候較少


大部分學生在私學私塾讀書,他們在上、
下午都用功,只有主要的節慶才放假。明、
清時期,私學私塾也有大約一個月的新年
假或寒假

農家子弟的學校只在農閒季節上課。漢代
的作品《四民月令》 ( 這本書主要是業農者
的時間表 ) 載,九歲到十四歲的幼童要在一
月、八月、十一月入小學,十五歲到二十
歲的成童要在一月和十月入大學


唐代的中央官學學生,在五月也有十五天
的田假,在九月也有十五天的授衣假,顯
然是為了適應來自農村的學生


在宋代,農家子弟就讀的鄉下學校稱為
「冬學」,因為這些學校只在冬天開課。

僧侶和道士的作息時間表比較嚴格


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僧侶必須留
在他們自己的寺院裡。對這個要求的解釋
是:在夏天的幾個月裡,行腳僧會遭受豪
雨之苦,或者他們會不知不覺地犯下殺生
的罪惡


在寺院裡,用鐘和鼓來宣告每日時間表的
時刻,而且寺院準確的鐘聲也實在有助於
鄰近的俗人
營業時間和勞動時間

農人的時間表在整個帝制時代的中國變更較少


強迫服役和訴訟是不時干擾農人時間表的兩件事


「息訟」

王符:《潛夫論》,卷 14 〈愛日第十八〉

今自三府以下,至於縣道鄉亭,及從事督郵,有
典之司,民廢農桑而守之辭訟告訴,及以官事應
對吏者,一人之日廢十萬人,人復下計之,一人
有事,二人獲餉,是為日三十萬人離其業也。以
中農率之,則是歲三百萬口受其饑也。然則盜賊
何從消,太平何從作?

商人的時間表


從漢代到唐代中葉,政府在城市
中指定市場的地區,商人集中在
那裡營業。同一種行業的人住在
同一行裡,而政府對他們施以廣
泛的控制和監督。依照古來的習
慣,要到中午才開市。在唐代,
中午擊鼓二百下開市,到日落前
的七刻鐘擊鉦三百下而散

郊區市場的發展,這種市場稱為「草市」,
從一開始就很少受到控制


宋代及宋代以後,仍然像從前一樣,在市
鎮和鄉村裡有定期的市集。這種市集大致
上只在當天的一段時間內開市,因為沒有
延長時間的必要


商人通常在假日裡照常營業,特別是在節
慶假日,因為那是做生意的最好日子

震鈞:《天咫偶聞》,卷
10 〈瑣記〉

御節料理

舊俗元日至上元,各店例
閉户半月,小肆亦閉五日。
此五日中,人家無從市物,
故必於歲底烹飪,足此五
日之用,謂之年菜。近年
各肆多不如前,初二日即
交易,或初一日即然,謂
之連市。然不開門,買者
叩户而入。蓋此半月中,
賈人或拜年,或出游,肆
中人少在者,故爾。

工人的工作時間表


在唐代,政府規定三月和七月的時期為
「長功」;十、十一、十二、一月時期為
「短功」;其他月份時期為「中功」。大
致是政府規定在不同的月份裡有不同的工
作份量


大約從宋代開始,城市裡的工匠通常變成
在晚上也和白天一樣地工作

對各個被統治階層來說,假日是很少的,
除非是主要的節慶,譬如新年。對住在店
裡的商人和工匠來說,通常每隔幾年有一
次回家的休假。在店裡工作,每隔一段固
定的時間,他們會吃一頓比平常好的菜飯,
例如每月的初一、十五。這些事情因習慣
而成常例,通常由行業公會來規定。無論
商人的行會或工匠的行會都是如此


祭行神的特別假日,常常是盛大而熱烈的
慶祝
夜晚出街 = 壞?


同學平均幾多歲,
家人才允許你「出
夜街」?


有沒有同學家裡,
設有「門禁」

—— 限幾點前回家?

《國語》,〈魯語下〉

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
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採夕月,與太史司載,
糾虔天刑。日入,監九御,使潔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
使無慆淫,而後即安。

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
後即安。

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即
安。

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

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紘綖。卿之內子為大帶;
命婦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
夫。

社而賦事,烝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君
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

《論語》,〈公冶長〉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
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並非單純因為宰予懶惰

白天是「動」而不是「休」的時候

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學行類〉,〈拒夜飲〉


亭林先生 ( 顧炎武 ) 貌極醜怪,性復嚴峻。鼎革後獨身
北走,凡所至之地,輒買媵婢、置莊產。不一二年,即
棄去,終已不顧。而善於治財,故一生羈旅,曾無困乏。
東海兩學士宦未顯時,常從假貸,累數千金,亦不取償
也。

康熙丙辰,余在都下,而先生適至。兩學士設宴,必延
之上座,三爵既畢,即起還寓。學士曰:「甥尚有薄蔬
未薦,舅氏幸少需,暢飲夜闌,張燈送回何如?」先生
怒色而作曰:「世間惟『淫奔』、『納賄』二者,皆於
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學士屏息肅容,
不敢更置一詞。陸舒城常言:「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
舅祖兩眼俱白中黑外。」非習見不知其形容之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傳統的日常生活秩序

中國自古代到近代,兩千年來一直有「巡
夜」的制度


《周禮》〈秋官師寇〉

司寤氏:掌夜時。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
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遊者。

以自然的晝夜交替為基礎,給民眾生活安排
的一個基本秩序;就是說,白天是勞動、交
誼、買賣活動的時間,而夜晚是安居、休息
的時間


在燈火相對困難,需要憑藉日光的傳統社會,
本來這就是很自然的,因而是「天之經、地
之義」,違背大家習慣的日夜秩序而「晝伏
夜出」,常常需要非常特別的理由來解釋


歷代制度關於法律的規定,劃出了關於生活
秩序的合法與非法、正常與非常的界線

唐宋時代,它已經被寫入律文。按照《唐律疏議》和
《宋刑統》的規定,晝漏盡為夜,夜漏盡為晝,一天
被分為白天與黑夜兩半,到了夜裡,不可在城內隨意
行走,在閉門鼓後,除了「公事急速及吉凶疾病之
類」,凡是夜行者都算是犯夜,「諸犯夜者,笞二
十」


《舊唐書》,卷 14 〈憲宗上〉,元和三年

夏四月癸丑,中使郭里旻酒醉犯夜,杖殺之,金吾薛
伾、巡使韋纁皆貶逐。

《舊唐書》,卷 190 下〈溫庭筠傳〉

然士行塵雜,不脩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
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相與蒱飲,酣醉
終日,由是累年不第。……又乞索於楊子院,醉而犯
夜,為虞候所擊,敗面折齒,方還揚州訴之。令狐綯
捕虞候治之,極言庭筠狹邪醜迹,乃兩釋之。自是汙

在宋代,這些值班守夜的官吏,如果有失職,
還要被「笞三十」,至於真的發生了盜案而
不察覺,那更要被「笞五十」


長孫無忌 ( 等 )( 編 ) :《唐律疏議》,卷
18 〈賊盜〉

諸夜無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時殺者,
勿論;若知非侵犯而殺傷者,減鬬殺傷二等。


竇儀 ( 等 )( 編 ) :《宋刑統》,卷 18

夜入人家,理或難辯,縱令故犯,亦為罪人。

宋濂:《元史》,卷 101 ,志 49 〈兵四〉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點,鐘聲絕,禁人行;五更
三點,鐘聲動,聽人行。有公事急速及喪病產育
之類,則不在此限。違者笞二十七下,有官者笞
七下,准贖元寶鈔一貫。


方齡貴:《通制條格校注》,卷 27 〈私宴〉

至元七年四月,中書戶部據太原路申:本路人民
嫁女娶妻,不量己力,或作夜筵,肴饌三二十道,
按酒三二十棹,通宵不散,其中引惹鬥訟,不惟
耗費,有損無益,乞行革去。省部相度,今後會
親,止許白日至禁鍾已前筵會,除聊備按酒,飲
膳上中戶不過三味,下戶不過二味,無致似前費
耗。其餘筵會亦同此例遍行禁約施行。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卷 19 〈禁
聚眾賽社集場〉


今後,夜間聚著眾人唱詞的,祈神賽社的,
立集場的,佀似這般聚眾著妄說大言語,
做歹勾當的有啊,將為頭的重要罪過也者,
其餘唱詞賽社立集場的,每比常例加等要
罪過。

明代與元代一樣,城鎮同樣「以一更三點禁人
行,五更三點放人行」,「除公務急速疾病生
產死葬執有燈亮者不禁外」,無論何人均要拘
留送問,但已不像元代那樣,能以寶鈔贖買;
而夜行之禁更細,以「門前可緩,宅後為急」。
集鎮鄉村則需有人值夜,每晚甲長關鎖寨門,
「即查本甲十家之內,今夜何人外出,有無容
留面生之人」。據說,天啟年間順德府還規定
每夜設保夫十人,「更班嗚鑼,繞村巡邏」


《大明律》,卷 18 〈夜無故入人家〉

凡夜無故入人家內者,杖八十,主家登時殺死
者,勿論。其已就拘執,而擅殺傷者,減鬬殺
傷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

通過這種嚴厲的「夜禁」,官方試圖恢復傳統
「日入而息」的生活秩序。不過到了明代中葉
以後,隨著商業的發達,這種傳統的生活秩序
在城市生活新方式的影響下漸漸瓦解


( 清初 ) 于成龍:《于沛端政書》,卷 5 〈續
增條約〉

立禁止夜行木牌,時刻叮嚀各處甲長,大家堤
防,看明這一村的出路去路。於要津路囗埋伏
鄉夫,如遇此村人黑夜行走,即行綁鎖,次日
稟官嚴審。如無謀劫實跡,治以夜行之罪。如
此防閑日久,彼不得動手,或稍斂盜心亦未可
定。此「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謂也。
月黑風高與殺人放火

針對夜晚的管理很嚴格,關於夜晚混亂的
傳說也很多。由於這些傳說都發生在夜晚,
又更加使人相信夜晚與罪惡的關連。在古
代囗耳相傳的故事和文字傳播的傳說裡面,
很多破壞秩序的事情,確實常常發生在黑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 11 〈蘇知縣羅衫
再合〉

永樂年間儀真縣專門在水路上半夜劫財的一
夥強盜,以徐能為首,「合著一班水手,叫
做趙三、翁鼻涕、楊辣嘴、范剝皮、沈鬍子,
這一班都不是個良善之輩,又有一房家人,
叫做姚大,時常攬了載,約莫有些油水看得
入眼時,半夜三更,悄地將船移動到僻靜去
處,把客人謀害,劫了財帛」,結果為劫財
色,把乘船赴任的候補知縣蘇雲「棕纜捆作
一團,如一只餛飩相似,向水面撲通地攛將
下去」,幾乎把一家人全害了,幸好其夫人
逃生,最後到操江林御史那裡告了狀,報仇
雪恨。

愛新覺羅氏弘曆:《御選明臣奏議》,卷
16 ,唐龍臣〈停差燒造太監疏〉

今鄱陽湖賊船數百,往來劫殺。各府州縣,
非告白晝殺人,則訴黑夜劫奪,盜賊無處
無之。


彭韶:《彭惠安集》,卷 4 〈陳文耀方伯
公墓誌銘〉

上杭富商林春遣奴王氏等歸家,至番易湖,
同舟人夜投十餘人于水,而取其貨。王氏
墮水不沒,浮三十里得援,出訴于公。乃
戒邏吏物色之,至撫州掩捕焉,賍盡獲,

《明世宗實錄》,卷 32 〈嘉靖二年十月癸
丑〉

浙江道監察御史陳逅言:慎刑之道,在審其
初,不在臨決之日。自正統年間,始有批手
留人事例,以致富因多圖僥幸,夤緣請托,
或日暮而旨意不出,或昏夜而鼓狀留人。比
及行刑,多在深夜,萬一奸黨乘藉昏黑,意
外求生,雖罪坐臨監,亦重損國威矣。……

請今後處決重囚前,期一日該科三覆,奏畢
即給駕帖,付錦衣衛,監刑官親詣,法司取
囚赴市,次日依法行刑,限未刻以前畢事複
命。

張寧:《方洲集》,卷 2 〈汀洲府行六縣榜〉

得府屬人家,多有年少子弟,遊手好閒,不務生
業,專一結交無賴之徒,號為十弟兄名色,日逐
輪辦飲食,在於街坊,恣肆沈酣,至夜不散,因
為奸淫賭博哄騙錢財衷惡懷奸,不可勝道,以致
妻孥失所,家業凋零。


劉宗周:《劉蕺山集》,卷 6 ,〈書一〉,〈與
張太符太守〉

一曰:禁梨園。梨園之為天下病,不能更僕數,
雖三尺童子知之,而於吾越為特甚。斗大一城,
屯擁數千人,夜聚曉散,日耗千金,養姦誨盜,
甚且挾宦家之勢,以陵齊民,官司不敢問。越之
亂必自此始。

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
中,夜裡不僅是惡人
犯案的時間,是傷風
敗俗的機會,也是狐
鬼惑人的時候,而且
還變怪百出,讓人畏
懼。因為人鬼殊途,
陰陽懸隔,所以人們
在白天活動,而鬼怪
在夜間出沒

洪邁:《夷堅志》,甲志卷 2 ,〈張夫人〉


張子能夫人鄭氏,美而艷。張為太常博士,鄭以疾殂,臨終與
張訣曰:君必別娶,不復念我矣。張泣曰:何忍為此﹗鄭曰:
人言那可憑。盍指天為誓,曰:吾茍負約,當化為閹,仍不得
善終。鄭曰:我死當有變相可怖畏,宜置屍空室中,勿令一人
守視,經日然後斂也。言之至再三。少焉氣絕。張不忍從,猶
遣一老嫗設榻其旁至夜半,屍忽長嘆,自揭面帛,蹶然而坐,
俄起立。嫗懼以被蒙頭,覺其屍行步踸踔,密窺之,呀然一夜
叉也。嫗既不可出,震栗喪謄,大聲叫號。家人穴壁觀之,盡
呼直宿數卒,持杖環坐於戶外。夜叉行百匝乃止,復至寢所,
舉被自覆而臥。久之,家人乃敢發戶入視,則依然故形矣。後
三年,張為大司成,鄧洵仁右丞,欲嫁以女,張力辭。鄧公方
有寵,取中旨令合婚。成禮之夕,賜真珠復帳,其直五十萬緡。
然自是多郁郁不樂。嘗晝寢,見鄭氏自窗而下,罵曰:舊約如
何?而忍負之﹗我幸有二女,縱無子,胡不買妾,必欲娶何也?
禍將作矣﹗遽登榻以手拊其陰,張覺痛,疾呼家人至,無所睹。

這種上自士大夫下到民間都流傳的故事,
如果主角是狐仙物怪、亡魂陰鬼,那麼舞
臺往往在荒郊墳塋,而時間則一定是在半
夜三更,「月色已滿窗矣,移時,萬籟俱
寂,忽聞風聲隆隆,山門豁然作響」,看
到這裡人們一定會預期到下面的陰森森的
故事,而「夜色迷悶,誤入澗穀,狼奔鴟
叫,豎毛寒心,踟躕四顧,並不知其何所,
遙望蒼林中,燈火明滅」,這個時候,人
那裡還能有安全感和輕鬆感?
夜聚曉散與圖謀不軌

個別民眾違反規定的時間分配和生活異常,還不算是
官方的肘腋之患,最多它只是違背了儒學或理學家想
像中的理想秩序


對於並非個別而是集體的違反時間分配行為,古代中
國的官方和民間卻相當緊張和警惕。因為這並不是外
在制度和內在自覺可以約束的,一些被迫私密化、邊
緣化的集體行為,本來就是被長期的正統權力驅趕到
黑夜進行的,而這些在黑夜還有那麼多人熱情從事的
行為,一定源於熱烈的信仰,而一旦它是一種秘密而
熱烈的信仰,其誘惑力和煽動力就非同小可

馮夢龍:《警世通
言》,卷 12 〈范鰍
兒雙鏡重圓〉


群盜從之如流,嘯聚
至十餘萬。無非是風
高放火,月黑殺人,
無糧同餓,得肉均分。

竇儀 ( 等 )( 編 ) :《宋刑統》,卷 18 引後唐敕


或僧俗不辨,或男女混居,合黨連群,夜聚明
散,托宣傳於法會,潛恣縱於淫風,若不去除,
實為弊惡,此後委所在州縣鎮及地界所由巡司
節級,嚴加壁刺,有此色之人,便仰收捉勘尋
據關連徒黨,並決重杖處死。


脫脫 ( 等 ) :《宋史》,卷 199 ,〈刑法一〉

左道亂法,妖言惑眾,先王之所不赦,至宋尤
重其禁。凡傳習妖教,夜聚曉散,與夫殺人祭
祀之類,皆著于法,訶察甚嚴。故姦軌不逞之
民,無以動搖愚俗。間有為之,隨輒報敗,其
事不足紀也。

趙汝愚:《宋名臣奏議》,卷 98 ,劉隨〈上
仁宗乞逐去妖人張惠真〉

自後捉到夜聚曉散人張子元數百人。


劉隨〈上仁宗乞禁夜聚曉散及造儀仗事神〉

不食葷血,迷謬相傳,誘之以天堂,怖之以地
獄,夜聚曉散,謂之修善,無識之民,多陷邪
僻。


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卷 175 趙抃〈論
道士傳授符録惑衆疏〉

有信州龍虎山道士王守和,……以授符録神兵
為名,夜聚曉散。……又欲取今月十五日夜,
於本觀登壇,聚衆作法。

從此,「夜聚曉散」成了一種妖淫謀逆的代
名詞


佚名:《名公書判清明集》,卷 14 ,吳雨
岩〈痛治傳習事魔等人〉

小民無知,為一等妖人所惑,往往傳習事魔,
男女混雜,夜聚曉散。懼官府之發覺,則更
易其名,曰我系白蓮,非魔教也。既吃菜,
既鼓眾,便非魔教亦不可,況既系魔教乎?
若不掃除,則女不從父從夫而從妖,生男不
拜父拜母而拜魔王,滅天理,絕人倫。

對於政府來說,這確實是最感焦慮和緊張
的一件事,因為這不僅僅是擾亂社會生活
秩序,而且要威脅到政權的存在,甚至可
以說影響到主流文化的指導權力,所以,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官員,都要嚴肅地面
對這一事情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 119 〈景佑二年
癸亥〉

禁益、梓、夔利路民夜聚曉散,傳習妖教,
徒中能自糾摘,及他人告者,皆賞錢三萬。

佚名:《名公書判清明集》,卷 14 ,蔡久
軒〈蓮堂傳習妖教〉

按勑:吃菜事魔,夜聚曉散,傳習妖教者,
絞,從者配三千里,不以赦降原減二等。
又勑:諸夜聚曉散,以誦經行道為名,男
女雜處者,徒三年;被誘之人杖一百。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卷 19 〈禁
聚眾〉引至元十一年中書兵刑部

大都街上多有潑皮撕打底,跳神師婆並夜
聚曉散底,仰本部行文字禁斷如是,依前
違紀,除將跳神師人並夜聚曉散人等治罪

《大明會典》,卷 165 〈禁止師巫邪術〉

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聖,自號
端公、太保、師婆、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
明尊教、白雲宗等會,一應左道亂正之術,或
隱藏圖像,燒香集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
扇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各杖一百,
流三千里。


若軍民裝扮神像,鳴鑼擊鼓,迎神賽會者,杖
一百,罪坐為首之人。


里長知而不首者,各笞四十。其民間春秋義社,
不在禁限。

《大明會典》,卷 9


民有常產,則有常心。士農工商,各居一
業,則自不為非。或有遊手好閒,不務生
理,及行邪術左道,以惑人視聽,扶鸞禱
聖,燒香結會,夜聚曉散,并不孝不弟,
好飲賭博,不遵先賢之教者,須採訪姓名,
注於簿籍,以示懲戒。


其人畏懼更改則止。若仍前不悛,則治之
以法。

有常產有常心的人,很容易認同現實的政
治,遵循傳統的秩序


帶有宗教色彩、而且人數眾多的夜間集會,
確實是一種對「秩序」的逃逸,是一種對
「控制」的反叛,它激起長期單調生活中
的人對於越軌行為的好奇
元夜觀燈的意義

如果生活確實始終是
那麼平凡而且刻板到
只有一種節奏而沒有
變化,人們會覺得需
要調劑,而古代中國
法律規定的幾天節令
不宵禁,就是對這種
刻板生活的一種補充

陳熙遠:〈中國不眠夜——明清時代的元
宵、夜禁與狂歡〉,「中國日常生活的論
述與實踐」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 ( 美國哥倫
比亞大學東亞系, 2002)


最晚到隋文帝時代,京城與各州已普遍有
於正月望日「燎炬照地」的作法,並在夜
裡進行各種慶祝活動

魏徵 ( 等 ) :《隋書》,卷 62 ,〈柳彧傳〉

臣聞昔者明王訓民治國,率履法度,動由禮典。
非法不服,非道不行,道路不同,男女有別,防
其邪僻,納諸軌度。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
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
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
異形。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
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廣幕陵雲,袨服靚粧,車
馬填噎。肴醑肆陳,絲竹繁會,竭貲破產,競此
一時。盡室并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緇素不
分。穢行因此而生,盜賊由斯而起。浸以成俗,
實有由來,因循敝風,曾無先覺。非益於化,實
損於民,請頒行天下,並即禁斷。

到唐代,上元觀燈,已經有三日之規,據
陳熙遠的研究,唐玄宗時燈節乃從十四日
起至十六日,連續三天。宋太祖時追加十
七、十八兩日,成「五夜燈」


陸遊:《老學庵筆記》,卷 5

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
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
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吳自牧:《夢梁錄》,卷 1 ,〈元宵〉


元夕之時,自十四為始,對支所犒錢酒。

十五夜,帥臣出街彈壓,遇舞隊照例特犒。街坊買賣之人,
並行支錢散給。此歲歲州府科額支行,庶幾體朝廷與民同
樂之意。……

府第中有家樂,兒童亦各動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
聽,攔街嬉耍,竟夕不眠。更兼家家燈火,處處管弦。…


遊人玩賞,不忍舍去。諸酒庫亦點燈球,喧天鼓吹,設法
大賞,妓女群坐喧嘩,勾引風流子弟買笑追歡。諸營班院
於法不得與夜遊,各以竹竿出燈球於半空,遠睹若飛星。
又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誇華麗。公子王
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將帶佳人美女,遍地遊賞。
……

吳自牧:《夢梁錄》,卷 4 ,〈中秋〉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
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
樓,臨軒玩月,或登廣榭,玳筵羅列,琴
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
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
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
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
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
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卷 19 ,至元
二十九年閏六月


前潭州路榷茶司提舉鄧□言南方開禁燈火事。
送禮部議得:

江南初定之時,為恐人心未定, 因此防禁。今
歸附年深,尚未蠲除,所害不淺。若蒙移咨江
南各省講究開禁,相應。咨請講究有無違礙,
就便施行。准此。□付合屬講究去後。回據各
狀申呈:會集耆老儒人等,講究得:今江南歸
附已後一十八年,人心寧一。燈火之禁,佀宜
寬弛。若依提舉鄧□所言開禁,相應。得此。

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 2 〈燈市〉


上元三夜燈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後二
夜,金吾弛禁,開市燃燈,永為式。

上元五夜燈之始,北宋也,乾德五年,太祖詔曰:
朝廷無事,年穀屢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兩夜。

上元六夜燈之始,南宋也,理宗淳佑三年,請預
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而上元十夜燈,則始我朝,太祖初建南都,盛為
彩樓,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日。今北都燈市,
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罷也。

一向注重秩序而畏懼混亂的朝廷,一直嚴厲
區分「貴賤」、「男女」、「緇素」的界限,
格外擔心晝夜不分會引起淆亂,竟然要在這
特別的時間裡允許混亂,這是為什麽呢?


簡單地說,就是因為這一界限一直過於嚴厲
和分明,白天和黑夜、上層和下層、男人和
女人、世外和世內,常常是在一個單調刻板
的節奏下重複,於是,不得不提供一個變化
的機會,讓這種生活緊張鬆弛下來

孔穎達:《禮記正義》,卷 43 〈雜記下〉


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

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

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
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城市生活與鄉村秩序之間:
傳統日夜秩序的瓦解


傳統農業社會的生活秩序,宋代以後尤其是到
了明清時代,商業城市的出現和都市生活習慣,
開始漸漸瓦解人們這種關於日夜分配的觀念和
習慣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 394 〈元祐二
年正月辛卯〉

城郭之民,日夜經營不息,以售百物,以養鄉
村。

吳自牧:《夢梁錄》,卷 13 〈夜市〉

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
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


耐得翁:《都城紀勝》,〈市井〉

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
鼓後方靜;而五鼓朝馬將動,其有趁賣早
市者,復起開張。無論四時皆然。如遇元
宵猶盛,排門和買,民居作觀玩,幕次不
可勝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