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甚麼是因果蘊含:

是一種邏輯的推理方式。即是出現那樣的因,才會有這樣的果
其形式是「若 A 則 B」,A 是因 ,B 是果,由因推論出果,例如,例子:物體受
磨擦,就會發熱
課本例子:若天雨則地濕,天雨是地濕的因,地濕是天雨的果。
因果推論著重事物性質的部分與部分的關係。比方上例天雨則地濕的推論,只著
重「地濕」此部分,雖然天雨也可以產生其他的果,但在此推論之中,卻被忽略
了。
另外「若 A 則 B」又不可以作反推論,變為「若 B 則 A」,
• 例子:我的狗有花點,不代表有花點的便是我的狗
故因果推論是部分的,也是單向的。一般來說,因果推論有必然性。

因果蘊含式思考的優劣點:
優點: 重實證,重邏輯分析
各種科技應用都能隨緣化生
如他們把傳了過去的中國四大發明都加以改進,將這些發明變成了厲害的工具
和技術,結果到最後,中國人反而要學習和進口這些西方的技術和機器。

根據課文作者的講法,缺點: 西方科學在發展科技上太重速效,思想上太重單向
的因果蘊含方式,傾向分裂自然的整體性,以致破壞了環境相扣、網狀、而非單
向的生態系統。
但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句話較難理解,所以在網上找了另一個演繹版本:
世界上的事物,是由許多因素互相組織起來的,它好像網一樣,我們不可以隨
便將某某單一因素抽離,然後就武斷地說甲影響乙!因為可能還有丙、還有丁或
其他的因素存在。

其實,西方的因果蘊含式亦未必是絕對的正確!他甚至破壞了平衡。
例子:
原因:草原上有鹿在吃草,人們想增加鹿的數量
行動:禁止人民獵鹿
結果:鹿的數量未必增加
為甚麼? 因為草是有限的,過多的鹿在覓食會導致草數量上的不足,鹿反因乏
食而死亡

1. 對科學研究的得失
A.因果蘊含的推理方式較有利於科學研究與發展,因為科學重視事
物之間的理論關係(或必然關係),強調理論與規律的解釋力及客
觀性,而因果推論則包含此種特性,故有利於科學的研究與發展。

2. 對環保的得失

A.因果蘊含的推論方式著重部分與部分的關係,也比較著重單向的
思考,分裂了自然的整體性,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環環相扣的網
狀關係。故對環保有害。

根據西醫的病理,感冒發燒是由病菌入侵引起(感冒菌入侵人體),治療之法是
用對抗性治療,吃藥(如吃抗生素)消滅病菌,病即可痊癒。西方科學重因果蘊含,
有因必有果,有果亦必有因。疾病是果,而病菌是因,人感染了病菌就會生病,
治病就是要消滅病菌。

故便出現早期西方醫學的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痛是神經系統的問題,
可用止痛藥去制止痛楚,也可從神經系痛處著手處理。

西醫把感冒治好,但嘴也爛了,顯示了西方科學重邏輯思辨,重單向的因果蘊
含的思考方式,忽略了自然的整體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