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9

幼兒教育學教育學士課程

CECE 3402: 行為偏差與輔導

Course Co-ordinator: Ms. Betty Lo ( 盧婉賢 )

Instructor: Mr. Jeffrey Ip ( 葉文謙 )


MHKPCA, M.Soc.Sc.(Counselling),
B.A.(Psychology)

Download files:
http://www.esnips.com/web/ipjeffsStuff
偏差行為的成因
 引言
 不同環境因素與偏差行為的形成
 有關偏差行為形成理論模式
1. 心理分析理論
2. 行為學習理論
3. 認知行為理論
4. 人文理論
 引致偏差行為的動機
 壓力與偏差行為的關係
 結語
引言
 幼兒偏差行為成因 ( 林朝夫 ,1995) :

3. 個人因素 ( 性格 / 生理特質 )
4. 家庭因素 ( 背景 / 父母關係 / 經濟狀況 )
5. 學校因素 ( 活動形式 / 師生關係 )
引言
 活動一

 請分成 4-5 人一組


 完成活動一,並討論思考問題 (15 分鐘 )
 每一組完成後選一位同事作簡單匯報
個人、家庭、學校因素
 個人因素
 生因性 (Somatogenic) :生理上不平衡影
響發育,繼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致偏差
行為 ( 例:語言發展遲緩 )

 心因性 (Psychogenic) :性格上的發展與


環境不配合引致偏差行為 ( 例:自我中心 )
個人、家庭、學校因素
 家庭因素
 家庭結構:單親
 父母關係
 父母不良習慣
 父母管教態度不一
 社會經濟地位 (SES)
 太富裕
 太貧窮
個人、家庭、學校因素
 學校因素

 活動不能配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 活動中過份強調競爭或比較
 師生間溝通不足,教師無法有效實施輔導
不同環境因素與偏差行為的形成
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有效預防兒童偏差
行為呢?
 從環境著手,改變環境來預防

 思考問題
 了解偏差行為還要考慮甚麼因素?
不同環境因素與偏差行為的形成
 引致偏差行為的可能因素 ( 黃月霞 ,
2002) :

 1. 成人不適當的期望
 2. 兒童對期待的誤解
 3. 兒童不成熟的自我控制
 4. 兒童高興的狂歡,受團體感染
 5. 兒童感到無聊
不同環境因素與偏差行為的形成
 引致偏差行為的可能因素 ( 黃月霞 ,
2002) :

 6. 兒童感到疲倦、不舒服
 7. 兒童需要被重視
 8. 兒童感到洩氣
 9. 兒童遇到挫折
有關偏差行為形成的理論模式
 從四種理論模式探討偏差行為的形成:

2. 心理分析理論 (Freud, Erikson)


3. 行為學習理論 (Thorndike, Skinner)
4. 認知行為理論 (Beck, Ellis)
5. 人文理論 (Maslow, Rogers)
心理分析理論
 閱讀文選 2.2 ,留意重點:

2. 人格發展不健全的影響
3. 錯誤的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
4.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別
5. 焦慮的形成及其影響
6. 早期經驗和潛意識的重要
心理分析理論
 佛洛伊德
 心理分析學派之父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第三課 – 認識自己 ( 二 )
 佛洛伊德 (Freud) 的自我觀 ( 精神分析學
派)

 本我 (id)
 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與生俱來
 包括一些生物性的或本能性的衝動,這是個
人行為的原始動力。
 受唯樂原則所支配,藉著立即的滿足,來宣
洩原始的衝動,以減低緊張狀態。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第三課 – 認識自己 ( 二 )
 自我 (ego)
 由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介於本我與超我之
間,是人格結構中的主要部分。
 藉著與現實環境相接觸、相交往,從而形成
適應的作用,故受現實原則支配。
 自我主要功能為:滿足基本的需慾以維持個
體的生存、調節本我之原始需要以符合現實
環境、管制不為超我所接受的衝動、調節並
解決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第三課 – 認識自己 ( 二 )
 超我 (superego)
 在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是監督者的角

 超我係個人將社會規範、道德標準、價值判
斷內化而成,故受道德原則所支配
 其主要力能為:管制不容於社會的原始衝動
、誘導自我使其能以合於社會規範的目標代
替較低的現實目標、使個人向理想努力達成
完美的人格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第三課 – 認識自己 ( 二 )
Erikson’s Psychosocial Crisis

Erik Erikson ( 艾瑞克森 )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 危機 )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第二課 – 認識自己 ( 一 )
心理社會發展 – 嬰幼至兒童期
(Psychosocial Dilemma 心理社會困境 )

 0-1 歲: 信任 vs 不信任
 1-3 歲: 自主 vs 羞耻和懷疑
 3-5 歲: 主動 vs 內疚
 6-12 歲:勤奮 vs 自卑
自我防衛機制
1. 否認 (Denial)
2. 壓抑 (Suppression)
3. 投射 (Projection)
4. 轉移 (Displacement)
5. 補償 (Compensation)
6. 合理化 (Rationalisation)
7. 退化 (Regression)
8. 認同 (Identification)

http://www.heart.net.tw/mind/defense.shtml
行為學習理論

Edward
Thorndike

Ivan Pavlov
B. F. Skinner
行為學習理論
 行為學派 (Behaviourism)

 古典制約理論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操作制約理論 (Operant Conditioning)
 Thorndike ( 聯結理論 )
 Skinner ( 操作制約理論 )
 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古典制約實驗 -- 刺激取代 
 制約前:
 食物( US ) 流口水( UR )
 音鈴( CS ) 無反應
 制約中:
 音鈴( CS ) + 食物( US ) 流口水
( UR )
 制約後:
 音鈴( CS ) 流口水( CR )
操作 制約 的原理
 學習者最初在某一特殊環境中的反應是隨機
的,但經過某些操作反應之後,因受到選擇
性增強而較其他反應佔優勢。
 操作反應的形成,有賴於酬賞的增強。

強化(削弱)行為
 行為行為結果 正(負)增強物
重複(減少)行為
行為學習理論 ( 討論題 )
 根據此理論的分析,兒童行為主要受甚麼因
素影響?

 若一名兒童生活在一個「模範城市」,在這
城市裡,沒有人有偏差行為,所有人都得到
自己所需要的,那該名兒童會否有偏差行為
呢?為甚麼?
行為學習理論
 林建平 (2001) 對行為學習論的看法:
 人性中性論
 環境決定論
 人是被動的
 行為是習得的
 行為是規律的
 學習是機械的
討論時間
 請以小組形式討論並完成習作二

 行為學派忽略了哪種引起偏差行為的因素?

 根據以上題及的因素,說明成人哪些行為或
反應有可能導致兒童偏差行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