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1.

男性進入青春期後,精原細胞受到濾泡刺激素(FSH)和睪固酮的作用,精原細胞經過有絲分裂與二次減數分裂

後,形成帶有單套染色體的精細胞,再發育成熟變成精子。

2. 果糖、肌醇、檸檬酸可供給精子養分。

3. 鋅、硒、維生素 C、維生素 E、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素,與精子的製造有關。

4. 女性不孕影響因素:體重、營養狀況、咖啡因、酒精有關。

5. BMI 低於 20、高於 30、會危及生育能力。孕前體重不足或肥胖,增加孕期孕婦併發症、新生兒早產或缺陷、

新生兒體重不足、或體脂肪過多之風險。

6. 孕前及初期葉酸攝取不足、升高胚胎神經管缺損風險;缺鐵、升高早產與嬰兒出生後缺鐵風險

7. 俄國孕婦營養不良,新生兒死亡率提高兩倍,早產率增加 41%,存活率較低、抵抗力較差、吸允能力較差,平

均出生體重較正常低 500-600 克

8. 懷孕第三期營養不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胎兒會比較小

9. (母體營養不良)→(母體血液量增加不足)→(母體心輸量受影響)→

(減少胎盤血流量)→(胎盤成長較小)→(減少營養素的傳輸與交換)→

(胎兒成長受限)

10. 懷孕婦女鐵(缺鐵高達 30%)、磷、鈣、維生素 A、B2、菸鹼酸攝取量偏低

11. 生育期婦女:六大類食物、維持理想體重(22*身高平方)、運動每周 3 次、每次 30 分鐘、每日總脂肪不超過

總熱量 30%、碳水化合物至少占總熱量 50%、不超過 65%、攝取富含纖維、鐵質(懷孕第三期後每日 45mg)、

葉酸食物(胎兒神經系統、、200ug)、、每日至少 1-2 杯奶類、、每日 1000mg 以上鈣質、、少鹽、、天然食物為主、、不

足時營養補充劑、每天最多 1 杯酒精、

12. 懷孕期程:

第一期 受孕至 12 週(1-3 個月) 大量維生素 A、抽菸、飲酒易自發性流產


第二期 13-16 週(4-6 個月)

第三期 27 週至出生(第 7 個月~) 孕婦體重增加最快

最後一個月胎兒體內大量堆積鈣、鐵

12.胎兒年齡

最後一次月經週期(LMP) 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起+9 個月又 7 天→預產期

排卵期 受孕前第 14 天算起

少於 34 週 極早產(very preterm)

少於 37 週 早產(preterm)

超過 42 週 晚產(postmature)

產期約 38~42 週、約 280 天、懷孕 10 個月、約 40 週

13. 胎兒的生長發育

成胚期(受精卵至著床) 2週 受精卵→桑椹胚→胚胞(表層滋養層發育成胎盤)→胚胎

胚胎期(發育不可逆期) 約 60 天 器官及組織分化期生長發育的關鍵易受外在因子影響致畸

(環境藥物飲食)

胎兒期 妊娠第 9 週 體重急速上升(6g→3000~3500g)

至出生

14. 胎盤功能:

(1)提供胎兒營養素(2)交換胎兒所需氧氣(3)交換胎兒所產廢物(4)分泌賀爾蒙
營養素 2 條動脈、1 條靜脈
絨 毛間 隙 → 臍 靜脈( 充氧 血及 養
通過胎盤血液每 100ml 可交換 16ml 氧氣(缺鐵性貧血
氧氣 分)→胎兒
→血紅素濃度下降→每 100ml 氧氣減少

代謝廢物 胎兒→臍動脈(缺氧血及廢物)→絨毛間隙

胎盤賀爾蒙

促進生長、乳房、 孕早期雌激素<黃體激素
類固醇 1)雌激素
子宮發育完整 孕後期雌激素急速上升
系列
放鬆子宮平滑肌、、降低腸胃道蠕動、、胃腸平滑肌放鬆→
2)黃體激素 胃排空變慢→心灼熱、促進母體脂肪儲存

1)人類絨毛膜促甲狀腺素(HCT) 刺激母體甲狀腺功能亢進、、增加基礎代謝率、、脂肪分解

刺激黃體激素分泌、、促進蛋白質分解、、利於醣質新生、
2)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蛋白質 合成葡萄糖

系列 3)人類胎盤催乳激素(HPL) 促進體脂分解、、增加血中游離脂脂酸濃度、、減少血糖消

人類絨毛膜軀體產乳素(HCS) 耗與下降

瘦素(letin) 調節脂肪代謝

物質在胎盤輸送機制:

被動擴散(簡單擴散) 高濃度→低濃度

便利擴散 細胞膜上受器或載體

主動運輸 利用 ATP 與受器

內嗜作用(胞飲作用) 胎盤膜吞噬→釋入胎兒血液

15. 適婚年齡 18~35 歲、、適育年齡 20~29 歲、、35 歲以上較高比率產出低體重、、死產、、先天畸形、、早產、、溶血性疾


病、唐氏兒

16. 孕婦體重(1)

過輕(低於理想體重 10%) 易患貧血 亞普格式評分亦較低

風險: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尿道感染、腎盂腎炎、難產、
過重(超過 35%以上)
死亡率增加

17. 孕婦體重(2)

孕前體重 BMI 建議增加

過輕 <18.5 12.7~18.2

正常 18.5~24.9 11.4~15.9

過重 25.0~29.9 6.8~11.4

肥胖 >30.0 至少 6.8

懷雙胞胎 15.9~20.5

體重增加~

1.4~2.0kg
第一期

第二、三期(增加最快) 每週約 0.4~0.5kg

18. 孕期體重增加 11~15kg


19. 影響懷孕結果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酗酒 初期-致畸 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尤其維生素 A、

後期-影響胎兒腦部及發育 B1、葉酸吸收不良)攝取不足

吸菸 尼古丁→血管收縮,降低胎兒血循

咖啡因 每天 500mg 易流產 藥理劑量 250mg

藥物 影響胎兒生長 海洛因、古柯鹼安、非他命

飲食

其他

20. 懷孕期間血漿總體積增加約 50% 在第 34 週時達到最高峰


21. 懷孕期生理性貧血—每 100ml 血清中紅血球量稍減,相對血紅素也稍下降,
血紅素由 13~14 g/dL→10~11 g/dL
22. 孕期血清中營養素—膽固醇明顯增加、鐵結合力明顯減少
23. 孕婦(1)腎小球過濾率(GFR):90mL/min→140~150mL/min,
(2)腎臟血流量:500mL/min→700mL/min,
24. 第四周起基礎代謝率上升、約可上升 15~20%
25. 能量來源
胎兒—葡萄糖
母體—脂肪酸
26. 到預產期時血漿三酸甘油酯濃度為孕前 3 倍以上
27. 孕期體重平均增加約 12.5kg 嬰兒出生體重平均 3.3kg
28.
第一期-不建議增加 第二、三期增加 哺乳期增加 500kcal+原本 1550kcal
熱量
300kcal/天 共 2050kcal/天
約占總熱量 50~65%
醣類

第一、二、三期 純素注意互補作用 哺乳期增加 15g/天


蛋白質
10g/天、不超過總熱量 20%

脂質 約占總熱量 25~30%

過量攝取有毒性
維生素 A 保護細胞~上皮組織完整~正常視覺~免疫功能~牙齒骨
易致畸

骼成長

維生素 D 幫助鈣、磷吸收利用
維生素 E 預防新生兒溶血性貧血

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神經管缺陷、
葉酸 1) 葉酸不足--巨球性貧血
脊柱裂、無腦症、小腦症

2) 少食綠色蔬菜及動物性蛋白質者易缺乏

只存在動物性食品中
維生素
純素者注意補充 B12 不足--巨球性貧血、神經系統傷害
B12
1) 參與胺基酸及蛋白質代謝
維生素 B6
2) 影響胎兒腦神經發育
3) 改善孕吐噁心(含薑片) 1) B1、、B2、、B6、、菸鹼酸(幫忙代謝熱量)、、和能量需要
與熱量代謝有關(尤其是醣類)
維生素 B1
量成正比(隨著熱量增加而增加)
與蛋白質及熱量代謝有關
維生素 B2
2) B2 缺乏—口角炎
呼吸酵素輔酶
菸鹼酸

維生素 C 抗氧化、膠原蛋白合成 缺乏時—壞血病(牙齦腫脹、微血管出血、關節痛)


1)母體整個孕期增加 1000~2000mg

2)懷孕第三期補充 30~45mg/天、
胎兒於孕後期開始儲鐵(夠用至出生 4 個月)
3)與含維生素 C 高的水果一起吃
鐵 孕婦缺鐵、:血紅素↓→氧氣↓→需增加心輸出量
4) 缺鐵--小球性貧血
→心臟過勞(血紅素維持在 11 g/dL)
5) 嚴重缺乏 120~200mg/天

6) 口服補充需 3~6 個月

鈣 增加 300mg/天、孕期攝取上限 2500mg/天 鈣鐵勿一起服用(互相拮抗)

鋅 增加 3mg/天 肉類、海產、蛋

甲狀腺素成分之一(基礎代謝率相關) 增加 缺乏時--短小性痴呆症

60ug/天 海帶、海藻

水分 2500~3000ml/天

素食者易缺乏:鋅、鈣、鐵、B12

29. 子癲前症臨床症狀:高血壓、蛋白尿、水腫

30. 妊娠毒血症—適量限水、限鹽、減少動物性飽和脂肪酸和熱量攝取

31. 妊娠糖尿病:
1) 危險因子—體重增加過多或過輕、、超過 35 歲、、有妊娠糖尿病家族史、、生產過重兒病史、、慢性高血壓病史、
孕婦於出生時體重過輕
2) 篩檢—24-28 週接受(葡萄糖耐受性篩檢)(第一次不禁食、第 2 次需禁食)
3) 控制血糖維持穩定、均衡飲食、高纖穀類、限制簡單醣類攝取、低 GI 飲食、定時定量、少量多餐
4) 治療:直接使用胰島素
32. 分泌乳汁—腺泡
33. 麻油雞—降血壓、促進宮縮、排惡露
(酒精抑制宮縮→抑制傷口癒合→產後一週再開始添加)
34. 哺乳婦乳房腫脹→排空乳汁
35. 乳腺阻塞→養成嬰兒正確吸允習慣、改變吸允位置、時常吸允(常排空)
36. 初乳與熟乳比較-二者差異於:高比例的蛋白質、醣類、脂質
蛋白質多、醣類、脂質少
初乳 (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單核球細胞(免疫抗體))、
鈉、鉀、氯也較高,
-淡黃色

熟乳-產後第 10 天稱之 醣類多(乳糖、30單醣的寡醣)、

蛋白質少

脂質-含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高棕櫚酸、油酸

礦物質-鈉、鉀、鈣、鎂、磷、氯

37. 對母親好處-催產素濃度刺激宮收(排惡露)

-延遲受孕(延緩產後排卵),大約二個月

-心理性滿足,減少疾病(減少罹患乳癌)

38. 對嬰兒好處-增加嬰兒抵抗力(配方奶無法做到)

-最安全、經濟

-營養價值(含豐富脂肪酸,母乳中生長因子與激素,ex 胰島素,可助嬰兒腸胃道發育)

-心理滿足

-助嬰兒下腭和牙齒發育、促進腦部循環

39. 母乳儲存與使用 (填上入庫時間,先進先出)


存放時間
室溫 初乳—12~24hr
成熟乳—6~10hr
冷藏 最多 5 天
冷凍 冷藏同門--2 週 取出後不可再回凍
不同門--3~4 個月 1) 室溫 4hr
2) 冷藏 24hr

※須以溫水隔水加熱,禁微波、電鍋,直接加熱(因母乳裡的免疫球蛋白怕熱)

40. 不適合哺餵母乳的狀況
A.嬰兒-沒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37 週)、口蓋破裂、兔唇等先生缺陷
-有先天代謝障礙:苯酮尿症、半乳糖血症
B.母親-較嚴重經神異常、慢性疾病(乳腺炎、糖尿、心臟…,其他營養狀況不良者)
-AIDS、HIV(+)、傳染病需隔離(開放性肺結核)
-接受抗癌藥物
-曾暴露在環境污染物
-特定藥物使用:因大都數藥物會排出於乳汁中,所以應先暫停餵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