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記敘文/說明文結尾寫作技巧

(一) 記叙文結尾寫作技巧

文章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賞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它能使文章更上一
層樓,錦上添花。如果結尾收得好,不僅使文章叙述完整,“詞意俱盡”,而且
還可以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良好效果。如果倉促結尾,草草收兵,或者畫
蛇添足,虎頭蛇尾,再好的文章也是令人十分失望的。結尾有各種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就能收到不同的效果。使文章更加完美。下面介紹幾種常見記叙文的
結尾方法。

1. 瓜熟蒂落法。

這種結尾是按事情的結局自然地結尾,只要交代清楚事情最後是怎樣
結束的就行了。例如下面兩篇優秀作文就是這樣。

〔例文〕

媽媽的畢業文憑

4 年來,多少個日日夜夜,媽媽從來沒好好休息過。頭上漸漸出現了銀
絲,臉上的皺紋增多了,加深了;可是她的毅力卻越來越頑強。夏天,悶熱
的晚上,人們都外出乘涼、散步,媽媽卻躲在像蒸籠一樣的屋子裏,不聲不
響地學習。冬天,寒冷的早晨,人們還在熟睡的時候,媽媽就悄悄地起來看
書。她總是說:要把耽誤的時間奪回來!真是功夫不不負苦心人!媽媽終於
自學完了沒有學過的課程,取得了合格成績。

我拿起畢業文憑。看了又看,愛不釋手。我珍視它,因為我知道它的分
量!它是媽媽心血和意志的結晶。我看着,看着,眼睛模糊了,畢業文憑好
像變得火紅,那紅色漸漸地凝聚起來,終於凝集一個又圓又大的大紅校印。

我挑了一個最大的最紅的蘋果,遞給媽媽……

(張 姣)

〔簡評〕

本文的小作者深切感受到媽媽的畢業文憑來之不易“ 4 年來,多少個
日日夜夜,媽媽從來沒好好休息過。”“它是媽媽心血和意志的結晶。”“
我”深深地敬佩媽媽,並為她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毅力所感動,於是以“挑
了一個最大的最紅的蘋果,遞給媽媽”,自然結尾,以表示自己對媽媽辛
苦學習而取得的畢業文憑的贊美和祝賀。

我的爸爸
我興沖沖地回到家,一推門,見爸爸坐在炕沿上,悶頭“吧嗒吧嗒”
抽着旱烟,媽媽臉色陰沉,依在門框上。

媽媽一見我,就嘮叨開了:“看你爸爸,讓他拉車石子給家打地,可
你爸爸就不肯……”過了一會兒,又硬梆梆地甩過一句:“今兒個不答應,
就別想出去上班。”我嘴上雖沒說什麼,可心裏明白,爸爸又在冒“傻氣”
了。

爸爸是沙廠的發料員,成堆的沙石由他掌管,不用花錢拉車沙石給家
裏打地,對爸爸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可爸爸就是不肯,你說爸爸傻不傻?

每逢遇到這種事,我總站在媽媽這一邊。這次我又替媽媽幫腔:“爸爸
沙石廠的石子堆成山,有這一車不多,沒這一車不少,您拉一車又有什麼
不行呢?”爸爸磕磕烟袋鍋,冷冷地回答:“說不行就不行!”“你 ……
”媽媽氣得說不出話來,半天才憤憤他說:“好,你好,有能耐你掏錢去
買吧!”

我一聽,壞了,家裏一向是媽媽當家,爸爸哪來的錢?誰知爸爸聽了
這話,好像得了大赦令似的,面露喜色。

晚上,我剛端起飯碗,就聽見大門外大車把式倒車的嚒喝聲和嘩啦嘩
啦卸石子的聲音。過了一會兒,爸爸那有力的腳步聲傳了進來。剛才還在談
笑風生的媽媽聽見後,臉上立刻變得陰沉了,坐在炕上裝着生氣。爸爸就過
去勸道:“怎麼還生氣?我這還不是把石子拉來了嗎!”媽媽頓時喜上眉
梢,問:“拉了多少呀?”“自己看吧!”爸爸把提料單遞到媽媽眼前。沒
想到媽媽只瞟了一眼,就“騰”地站了起來,把提料單揉成一團,狠狠地
摔在了地上,指着爸爸嚷道:“你到底還是花錢了!”

爸爸不慌不忙地坐在炕沿上,從腰上抽出那個寶貝烟袋,把烟袋鍋塞
進烟盒裏,慢慢地捻着,慢條斯理地說:“鄉親們選我當發料員,就是信
得過咱,咱們不能借着工作的方便就貪便宜呀!孩子她媽,吃人家的嘴軟,
拿人家的手短,你說對嗎?”媽媽被問得啞口無言,無力地坐在炕上。

我看看在那裏沉思的媽媽,又看看在那裏“吧嗒吧嗒”抽烟的爸爸,
心裏想,對呀!咱們不能為了貪便宜,就辜負了鄉親們的一片心呀。想到這
我沖着媽媽叫道:“您還不開柜給爸爸拿錢?”

“還用你說?”媽媽又把臉轉向爸爸,“你哪來的錢呀?”“從下月
的工資裏扣唄,我這也是逼上梁山,迫不得已想出這個先斬後奏的法子。”
爸爸嘿嘿地笑着回答。媽媽也笑着點着爸爸的腦門說:“你呀,我真服你了

爸爸把烟袋鍋在鞋底上磕了磕,嘿嘿地笑了。

(張 禎)

〔簡評〕

這篇文章的小作者通過寫作為發料員的爸爸不以權謀私,不佔公家小
便宜的高尚品質與媽媽想貪便宜的私心對比,爸爸用巧妙的辦法既拉回了
石頭,又沒有佔公家的便宜,同時也說服了媽媽,最後以“爸爸把烟袋在
鞋底上磕了磕,嘿嘿地笑了。”結尾,表現了爸爸正直、憨厚、樸實的性格,
公心戰勝了私心勝利的微笑。結尾樸實自然,順理成章。

2. 呼應開頭法。

呼應開頭的結尾,是一種常用的結尾方法,它的好處是使文章結構緊
湊、完整,首尾一貫,全文渾然一體。例如下面這篇優秀作文:

大人的事說不清

我捂着印有紅紅的五指印的發燙的左臉,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是的,
我的確不懂,唉!大人的事兒說不清……

這幾天,我們班殷筱剛同學身上罩上了一個神秘的光圈,同學們都好
奇地盯着他,認為他有什麼魔法。為啥?說來也怪,殷筱剛從前天開始就由
一個成績中下等的,平時,老師從不重視的同學一躍而成為老師寵愛的“
大紅人”了。“課間點”,他吃的多些;辭去他那組原組長,他當了組長;
上課回答問題次數好多;老師為他開“小灶”;還有……,總而言之,老
師什麼事都關照他。

過了兩天,一個同學好不容易從殷筱剛嘴裏打聽出個“因為所以”。據
這位知情人士透露,殷筱剛家裏人搞了“鬼”,給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的劉
老師送了一點“小意
端來一盆熱水,扶起他,用溫熱鬆軟的毛巾摩那皺紋滿布的傷臉,僵
硬的烏唇,密匝匝的霜鬚和冰涼的雙手──父親!──我在心裏深深地呼
喚。我緊緊地摟着他、多麼希望他還活着,再和我好好談談,消除我們之間
一切隔閡,歡歡樂樂地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

姐哭得死去活來,已經昏了過去,正在搶救;小妹哭啞了,不能說話 ,
只是無聲地流淚。後事大哥一個人操辦着。

我守了一整夜靈。

早飯後,當抬喪的人把棺蓋“砰”地一聲合上時,我的心猛然一抖:
一個靈魂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逝了,離我而去了,留給我的是深深的懺
悔和永遠不可平復的痛苦,還有在今後漫長的生活道路上才能明白的不可
缺少的東西……

(西 早)

〔簡評〕

本文作者以感人的事例,寫出了平凡的父親,做着平凡的工作,甚至
水平不高,常常被“我”瞧不起,同情和可憐他,經常發生頂撞,然而從
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卻有着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幫助鄰家小孩,對“我”
嚴加管教,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為學校 瓦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結尾寫父親蓋棺安葬時,“我”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一個靈魂在
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逝了,離我而去了,留給我的是深深的懺悔和永遠不
可平復的痛苦,還有在今後漫長的生活道路上才能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
……”結尾時作者似乎還有說不完的話,這“不可缺少的東西”是什麼呢,
意猶未盡,留給讀者去想像,“這東西”在全文中也顯而易見。

5. 引人深思法。

這種結尾方法是作者從某一件事或某一種觀點出發,最後上升到新的
高度去認識,整篇文章立意得以升華,給讀者以深思和聯想。

媽媽的愛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愛的事物,而凡是被人所愛的一定都是美
好的。人常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是的,我覺得媽媽對我的愛是無私
的,是偉大的。我尊敬媽媽,媽媽理解我,正是這由衷的尊敬和可貴的理解
才產生了這美好的愛。

我的媽媽雖然是個普通的教師,而在我眼裏,她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
媽媽性格開朗,愛唱愛笑,還很細心(這大概是所有母親的共同之處)。媽
媽教法律常識課,這對我來說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要是區裏有了統練
考試,我就可以“先得月”了。開學初,我得意地想。不久,區裏舉行了第
一次統練,看到同學們使勁兒地背,我想,我才不着急呢,到時候把題弄
到手,可省大力氣了。越想就越得意。回到家後,我安然地坐在沙發裏,靜
候媽媽“大駕歸來”。終於,媽媽回來了。我又替她拿書包,又給她打洗臉
水,忙了半天,然後異常親熱地摟住媽媽的肩膀說:“媽媽,行行方便吧。
”媽媽疑惑地問:“行什麼方便?”“嘿,您還裝糊塗,難道還讓我道破
‘天機’嗎?”“什麼‘天機’?說得我越來越不明白。”“哎呀,明天考
試,卷子給我看!”我一急,真的道破“天機”。“噢,原來是這種方便。
”我一看媽媽露出了笑容,嘿,有門。“不行。”“啊?”簡單的兩個字讓
我吃了一驚,“唉,您別那麼死心眼兒,就此一回,下不為例。”“還是自
己看書吧,別騙自己了。”媽媽臉上的笑容此刻已經不見了,我也成了霜打
的茄子。誰想到第一次“走後門”就碰壁,媽媽也太不理解我的心情了。一
賭氣,我走到自己屋裏,背起了那不願背的(法律常識)。

等考卷發下來,啊,真是“天助我也。”我得了 96 分,全班最高分。回
到家,我揚着那張卷子,對媽媽說:“看見了吧,不用您,我也照樣能考
好。”“嗬,成績不錯。要是早知道自己背,說不定還能得滿分呢。我要是
讓你看題,你就是考 100 分,也不會有這樣高興。”瞧,媽媽教育人可真會
抓時機。“自己背一遍,印象深。要是我事先給你‘行方便’,那是害你,
可不是愛你。”唉,人家都知道錯了,媽媽倒沒完了,不過,我心裏卻美滋
滋的。“媽媽真好。”我在心裏這樣說。

不光我一人這樣說,所有的人也都說媽媽是個可敬的好老師。我清清楚
楚地記得,臨考前不久的一天夜裏,我從睡夢中被亮着的燈光照醒。“准是
媽媽又沒睡覺。”我再一看表,不禁下了一跳,都差一刻五點了。我起身下
床,走到媽媽眼前,看媽媽還在為學生們準備提綱。我真是又心疼媽媽,又
覺得媽媽太認真。“媽,干什麼那麼玩命,還睡不睡了?都快天亮了。”“
馬上就完了,你快去睡吧。”“那您要是不睡,我也睡不着。”“那好,等
你一睡,我就去。”媽媽這樣搪塞着。我往回走,回頭時,看見媽媽用報紙
遮住燈光。我不想再勸她了,只是悄悄地給媽媽拿了塊蛋糕,沖了杯麥乳精
默默地放到媽媽桌前。我真希望她多休息一會兒,媽媽您理解我的心情嗎?
媽媽望着桌子上的東西,抬眼望着我,那眼神分明在說“媽媽理解你。”

啊,媽媽多辛苦,老師們多辛苦!我心中慨嘆了許久。我更加尊敬我的
媽媽了,她使我懂得許多,明白許多,她給我溫暖的關懷,給我無限的愛。
每次春游前,媽媽總要給我在書包裏放最愛吃的東西;每次我生病,媽媽
總是悉心照顧,喂飯喂水;每次我有了缺點,媽媽總是耐心地批評指正 …
…這樣的事太多太多了,數也數不清,說也說不完。我真想把天下所有美好
的祝願都送給我的媽媽,送給所有的媽媽,送給所有的教師。那是我的一片
摯心,一片做兒女的摰心。我用它來回報媽媽,回報媽媽的愛,回報這一片
深沉的,美好的愛,回報這無私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無 字)

〔簡評〕

文章通過一次法律常識考試,媽媽並沒有讓“我”近水樓台先得月,
給我泄露考試題目,而是讓我獨立地、誠實地參加考試,這件事情,反映了
當前社會上一個亟待回答的問題:什麼樣的母愛才是真正的愛。

作者在結尾回答了關心、關懷、批評教育和嚴格要求才是真正的母愛。
進一步說明媽媽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我”要用美好的祝願,兒女
的一片摯心,來回報媽媽的愛,回報這無私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作者
抒發了自己對媽媽的一片真情。使全文立意更明確,主題更鮮明,文意遞進

6. 有意設懸法。

這種結尾方法的特點是文章末尾似乎還沒有寫完。事情到底會怎樣發展
呢,留給讀者一個懸念,讓你發揮想象的翅膀,去思索、去聯想。

是誰給我來的信呢?陳曉華拿着這封信,走出傳達室,想着。她盯着這
只信封上的字迹看了一會兒,一種遙遠的熟悉感朦朧地出現了。

一打開信,她的目光便落到了信的最後。

“啊!”當陳曉華看到最後的署名後,差點兒跳了起來,“是王雲鵬
給我的。”這信是一個男生給她的!她再也再不敢看一眼信的內容,甚至信
上面的稱呼,只是用顫抖的手把它裝入了口袋。

怎麼辦?陳曉華失去了主張,但她非常清楚,這封信是應該交給班主
任的──無論信中是什麼內容。陳曉華非常了解班主任:剛進初中,班主任
就對他們非常嚴厲地暗示男女同學要做到互相不講話──不管在課內還是
課外。如今到了高中,班主任更是“明察秋毫”了,經常在班會課上進行宣
傳教育:“高中了,男女生都應該自重一些,不要在一起嘻嘻哈哈的,那
樣成何體統!”一些從外校進來的同學,經過老師的幾次指導,立即脫胎
換骨。課內不用說,就是課外,男生見到女生都馬上低下頭去,像是丟了什
麼東西似的,女生呢?看到男生後也連忙低下頭,用手在身上拍兩下,似
乎發現身上沾上了灰塵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陳曉華能不怕這位班主任?
她知道,只要把信一交給班主任,她一定會成為整個年級的新聞人物。
這時,她又想起了王雲鵬。她和王雲鵬原來是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後
來湊巧,他們同進了一個小學,在一個班中做了 5 年的同窗同學,最後,
兩人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這所重點中學(那一屆,在他們小學中也只他
們兩人考進這所中學)。然後又是一個巧合:他們在同一個班裏!可是考高
中的那年,王雲鵬轉學了,到外市去了。聽一些消息靈通的同學說,這是因
為他父母調動工作。進初中後,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不講話的,陳曉華也記
不清了。反正大家都是乖孩子,很聽老師話的,都讓小學時的交往成為美好
的回憶。

不,不行,我不能把信交給班主任,因為這件事而出名太可怕了。陳曉
華感到,自尊心不允許她這麼辦。再說,這個學校中還有許多王雲鵬過去的
同學。

怎麼處理這件事呢?陳曉華心裏盤算着。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她把信
從口袋中掏出來,放在手中掂了一下。

對了,把信退給王雲鵬吧。陳曉華想到了一個很不錯的主意。她又重新
打開信來,想找一下他的地址。到現在,陳曉華還是不敢看一下信的內容。

可是打開信後,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着她:我只看一遍。看看而已,
那有什麼?陳曉華對自己這麼說。

糊塗之至!

原來是這樣,元旦快到了,王雲鵬想給以前的小學老師徐老師寫一封
信,可是不知道徐老師到底叫什麼名字。他說:考高中後,原來的小學同學
他不知道在哪兒了,所以只有求助於她了。

這事好辦。

徐老師叫徐雯燕,是陳曉華最為敬愛的。和她一樣,王雲鵬也非常尊敬
徐老師,這是無庸置疑的,寫信去告訴他吧!陳曉華對自己這麼說。幸好剛
才看了一下信的內容,要是真把信退給王雲鵬,他一定會以為我神經不正
常了。想到這兒,她不禁笑了起來。

陳曉華找出了一張信紙,拿起一支鋼筆,準備回信了。

然而,她卻遲遲沒有下手,奇怪,這支筆今天怎麼變得這麼重?不知
不覺地她又想到了許多,一來一去,這就叫“通信”啊!要是與王雲鵬通
信的事情讓班主任知道後該怎麼辦呢?說得清嗎?陳曉華又一次陷入了沉
思,輕輕地放下了手中的筆……

(華 東)
〔簡評〕

本文寫的是一個高一的女同學收到一位男同學的來信,非常害怕,“
用顫抖的手把它裝入了口袋”,圍繞着看不看信和交不交信給老師以及回
不回信給同學的問題展開了思想鬥爭。從而提出了當前學校比較敏感又尚未
解決的一個問題:男女生到底應不應該交往的問題。

主人翁陳曉華在老師的正統教育和管制下,“脫胎換骨”,與男生交
往如談虎色變,非常矛盾。文章結尾寫陳曉華猶豫再三,“又一次陷入了沉
思,輕輕地放下了手中的筆……”到底回信沒有呢?作者留下了懸念,應
該怎樣對待和處理在校男女生之間的關係呢?作者提出了問題讓人們去深
思。

7. 直抒胸臆法。

這種結尾的方法是作者以全文的具體記叙和描寫為基礎,最後直接抒
發感情,發出感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引起讀者的共鳴。例如下面一
篇初一學生寫的優秀作文:

生活的試卷

每當人們談到“學以致用”的時候,我總要想起一件難忘的事。

那還是在小學四年級的一次常識考試之後,試卷一發下來,同學們就
關注地看着自己的成績。我的卷子上寫了一個大大的 100 分,還在蒸汽機原
理問答題上題了個“好”字,嗬!我這心裏像吃了蜜似的,高興極了。

放學的路上,我又蹦又跳,春風隨我舞蹈,小鳥也為我歌唱。我快快活
活地回到家裏,把 100 分的卷子放到桌上,心想:爸爸媽媽準會誇獎我。

妹妹正在寫作業,爸爸媽媽還沒回來,我靈機一動:對!今天看看我
的手藝,做一頓香噴噴的米飯。於是我拿起高壓鍋淘米放水,干了起來。妹
妹不相信地說:“姐姐,你做飯能行嗎?”“行!”我滿有把握地說。

可是,說來容易做卻難呀。高壓鍋的鍋蓋像故意捉弄我,左蓋右蓋就是
蓋不上。我拿起來一看,噢,原來是蓋上的橡皮圈在跟我搗亂。這皮圈有啥
用,不要它!於是,我想也不想就把橡皮圈扔到一邊去了。這一來,果真好
蓋多了,輕輕一合就蓋上了。

我點了火,哼着小調,靠到沙發上,只等飯熟開鍋,媽媽回來表揚我
一番。正在得意之際,耳邊忽然傳來“嗤啦──嗤啦──”的聲音,我從沙
發上跳起來,跑到厨房,只見一滴滴水沿着高壓鍋的四周淌下來,落到灶
上,呼呼地冒着大氣,不停地“嗤啦──嗤啦”地響着。“哦,該壓閥了。
”我慌忙把閥壓上,可是水滴還是順着鍋沿滴下來,根本不理會閥門的管
轄。妹妹到我的身後,緊張地說:“姐姐,是不是高壓鍋要爆炸了?”我的
眼前出現了電視裏高壓鍋爆炸的情景,吓得和妹妹一起跑出了厨房。正巧,
媽媽回來了,我們倆一頭撲到媽媽懷裏,結結巴巴地說:“媽──媽──
高──壓鍋,要──要……”媽媽急忙跑到厨房去一看,便安慰我們說:
“沒事,可能是高壓鍋有點漏氣。”我和妹妹這才舒了口氣,心上的石頭落
地了。

開飯時間到了,媽媽拿起閥,咦?平常要放好長時間的氣,今天怎麼
只冒了幾絲就沒了?媽媽打開鍋一看,米飯稀稠不均。還有點夾生,再一看
鍋蓋方才明白:“喲,小帆,你怎麼沒把橡皮圈放進去?”我把事情原原
本本地告訴了媽媽,媽媽對我說:“有了橡皮圈,才能使鍋密封,使水蒸
氣產生壓力,把米飯做得又鬆又軟。”聽着媽媽的話,我又想起了那張常識
考卷,這不是和蒸汽機的原理一樣嗎?蒸汽壓力大,才能推動活塞運動。我
仿佛看見一百分在指着我的鼻子說:“你呀,就知道死記書本知識,不知
道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呀,學習是為了使用,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
活中去,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識。如果不運用;那麼學習知識又有什麼用呢?
我好像看到在一張生活常識的試卷上,我得了個“不及格”。

這件事已經過去兩年多了,可它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生活,對
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張大試卷,只有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才將
更有意義,更充滿歡快。親愛的朋友,你在生活的試卷上能得滿分嗎?

(王 帆)

〔簡評〕

本文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先寫常識考試得了 100 分,老師還在蒸汽機


原理的答題上寫了“好”字,而實際生活中卻連做飯都不會,形成鮮明的
對比。

結尾作者直抒胸臆,“生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張大試卷,只
有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才將更有意義,更充滿歡快。”由於有正文
部分正反、書本和實際兩方面事例的描述,自然形成了作者的感慨。結尾觀
點明確,立意好。

8. 借物抒情法。

這種結尾方法的特點是作者借助於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來抒
發自身真實的情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行情和寫景相互滲透
融為一體,更好地表達中心,深化主題,感染讀者。例如下面兩篇作文:
一位小師傅

天真熱,那位小師傅有條不紊地補着車胎。一會兒拿銼子銼皮子,一會
兒用膠黏,還不時用手抹着汗,在他的頭上留下了幾撇污黑的油迹。看着他
麻利、熟練的動作,我又感激又有些過意不去,小聲說:“師傅,以後我一
定給你帶來錢。”“咳!不是跟你說了嗎,你家那麼遠,不用了。”他頭也
不抬地說着。我摸着兜裏的一分錢,真不知是什麼滋味,我真想拿件東西抵
押,可除了這一分錢卻什麼也沒有。

一會兒,車胎補好了,我感激地望着已是滿頭大汗的小師傅,什麼也
說不出來,只是不停地搖着他油污的手。我掏出那已沾滿汗迹的硬幣說:“
師傅,這一分錢,你一定要收下!”他接過硬幣笑着說:“好,我收下。”
聽他這麼一說,我真不知有多麼高興。

重新騎上了自行車,我感到非常輕鬆、愉快,也覺得特別有勁。一陣涼
風吹來,在這炎熱的夏日給人帶來了無比的快意。而那位可敬的修車小師傅
的行為,卻又如在我的心上吹過了一陣微風,使我懂得:在今天的社會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單純是庸俗的金錢關係,而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
同志關係。這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

(馮石元)

〔簡評〕

本文寫的是“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自行車胎不小心被石子扎破了 ,
“我”找到了修理自行車的地方,可身上只有一分錢,正當我萬分着急的
時候,小師傅伸出了溫暖友情的手,不計報酬地為我補好了車胎的故事。

結尾作者借助涼風,在這炎熱的夏日裏帶來的快意,來親托自己愉快
的感激之情,同時抒發了自身的感受:在今天的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關
係並不單純是庸俗的金錢關係,而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同志關係。作者
借物抒情,恰到好處,輕風快意,相互親托,最後抒發感慨,有力地突出
了主題。
練,畫龍點睛,意境開闊,活潑自然,意味深長,使人浮想聯翩。例如:

登黃鶴樓

黃鶴又飛回來了!再也不像詩人所說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
空悠悠”了,它的歸來真使河山增色。真是“三楚風雲傳盛事,千古江山獨
此樓。”

《登黃鶴樓》一文作者按空間順序描寫了黃鶴樓,介紹了黃鶴樓的地點
歷史情況、構成和建築特色,對巨大的“黃鶴樓仙逝圖”作了細致描寫,抒
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

(馮 軍)

〔簡評〕

文章結尾兩處用了詩文名句對比,親托出黃鶴樓的壯觀和不同尋常,
畫龍點睛,語意雙關,深化了主題。使讀者有非一覽此樓不可之感。

瞻陳獨秀墓有感

我停住翻滾如潮的思緒,放眼四周。長江仍不知疲倦地奔騰澎湃,滔滔
向前,遠處的山巒呈現出凝重的青黛色,墨綠的柑桔林耀着點點燦爛的“
金星”。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空曠、遼遠、深邃。倏地,我的心底湧起一股
莫名的激動,一個高亢、豪邁的聲音在耳畔回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
古風流人物……”

《瞻陳獨秀墓有感》一文寫作者有意無意間發現了陳獨秀之墓,隨之產
生的回憶和聯想。作者並不囿於陳獨秀,而是想到了戰爭年代、文革時期各
個時代的“忠魂”,使讀者不禁產生同感。

(徐 昱)

〔簡評〕

文章結尾以蘇軾《念奴嬌》裏的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
物……”作結,進一步抒發了對歷史的感慨,畫龍點睛,意味深長。

(二) 說明文結尾寫作技巧
1. 自然結尾法。

在一般人的認識中,總認為文章結尾總是指最末一段,其實,文章是
“大體則有,定體則無”的。結尾,一般來說,是指文章的最末一段,但有
時也不止最末一段,有時乾脆就沒有結尾的段落,當文章主體闡說完畢,
文章也就算結束了,正是歌盡曲止,說完就停。這種以主體包含結尾的結尾
方法,我們就稱之為“自然結尾法”。

“自然結尾法”的特點是,不另設文字段落,而是讓文章隨着文章主
體的結束,自然而然地告終。這種結尾法顯得乾脆,毫不拖沓,不留任何尾
巴,能使文章顯得更簡潔,並且不影響寫作效果。

例如松鼠這篇文章:

1. (直言式開頭)

2. 松鼠的形體

3. 松鼠的性格

4. 松鼠的乖巧

5. 松鼠的“聰明”

6. 松鼠的用途

文章共 6 個自然段落,除第一段開頭外,其餘五段是文章的主體,其
最後一段所說“松鼠的用途”,既是主體的一個部分,又意味文章的結束。
這一段是這樣寫的。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個。它們的毛是灰褐色的,過了冬就換毛,新換
的毛比脫落的毛顏色深些。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
溜的,乾乾淨淨的,沒有什麼壞氣味。松鼠也是一種有用的小動物。它們的
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畫筆,皮可以制成毛衣。

2. 歸納結尾法。

文章的主體部分,對說明對象進行了一系列的解說和闡釋,其內容必
定不止一個方面或一點,這是大部分說明文共有的現象。為了讓讀者對一系
列的內容有比較明晰的認識,作者往往有必要在文章最後對全文來個小結,
在小結中,選擇主要的重點再說一遍,並把這一小結的文字作為全文的結
尾,這種結尾的方法,我們稱之為“歸納結尾法”。

“歸納式結尾法”的好處是:能夠突出說明的重點,並為讀者提供認
識文章內容的總結性概括,能使讀者在讀完文章以後,牢牢把握住文章的
要點和精華。“歸納式結尾”往往與開頭部分前後呼應,從而使文章的結構
趨於完整,更顯示章法上的嚴密性。

〔例文〕
正午人的影子為什麼比早晚短

正午人的影子為什麼比早晚短?對於個常識性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解
釋為“因為中午太陽光是直射的”。我認為這個答案很不完整,它只是從現
象上作了解釋,而沒有作出實質性的回答。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及它的自轉,就出現了太陽的東起西落,從而
形成了早晚陽光的斜射和中午的直射。根據光學原理中光傳播特點得知。光
在同一均勻媒質中沿直線傳播。在近空間可以認為空氣是一種均勻媒質,光
在其中是直線傳播的。由於這個性質,就給形成人影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否
則,如果光線是作曲線或折線傳播,它就有可能斜射到頭頂,繼而又折到
腳底,這就不能形成人影。

根據實際觀察,人體、人影和越過頭項的一束光線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在早晚時,由於光線斜射,使得光線與地面的夾角比正午時小。根據三角形
內角和為定值 180 度,在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變小,另一個銳角就相
應的變大,而這個角所對的邊正是人的影子,因而影子就變長了;同理,
在中午,光線直射,與地面夾角就比早晚時大,影子對象就變得比早晚時
小,影子也相應變得比早晚短。

由此可見,人影的形成涉及了地理、物理、數學各方面的知識,需要認
真研究,才能找出科學的答案。

〔簡評〕

例文共四段,中間兩段是具體闡釋的主體。最後一段將主體中所說歸納
為“人影的形成涉及了地理、物理、數學各方面的知識”,並以“由此可見
”一語承上啟下,全文要點就更加明晰了。

“歸納式結尾”一定要做到“擇要”這一點,其含義有兩方面:一是
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中應擇主要內容歸納;二是主要內容的歸納要高度濃
縮精煉。這是運用“歸納結尾法”技巧的關鍵。

另外,歸納的要點順序應該盡可能地與主體客體順序相一致。當然,這
是在排斥次要內容的基礎上的順序一致。

3. 存疑結尾法。

科學是在永不停止地向前發展着,人們對各種事物的認識過程是不斷
地從已知王國到必然王國的過程。每當人們在新的未知領域邁前一步,那麼
他的腳跟後面是一大片已知的自由王國,而他的腳尖前面仍是一大片未知
的必然王國。每一個說明文作者,即使這位作者是一位大博士,他面臨的仍
將是一大片未知的必然王國。因此,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本着不斷進取的
精神,解說已知領域是說明文作者的責任,而預示未知領域是說明文作者
義不容辭的職責。

實事求是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使有些說明文作者,在說明已知的基礎
上,還考慮到未知的領域,能說的已經說了,但問題還存在,並一時無法
解說清楚,於是作者就把尚存的問題作為全文的結尾,這種結尾方法,就
叫做“存疑結尾法”。

“存疑式結尾”的特點是:實事求是地講明問題尚存。這樣,反過來還
可以說明,前面主體部分所說是已知領域的東西,因此反而可以增加說明
文主體部分的科學性和可信度。另外,在結尾部分寫明尚存的問題,可以激
勵讀者進一步去思考和探索,可以激勵讀者銳意創新的精神,使說明文不
但成為人們了解知識的百科全書,而成為鼓勵人們邁向未來的前進號角。於
是使說明文的社會效果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例文〕

(……)

未長成的蟬的地下生活,至今還是個秘密,不過在它來到地面以前,
地下生活所經過的時間我們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後,在陽光中的歌唱
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
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
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麼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
以歌頌它那得來不易的剎那歡愉呢?

〔簡評〕

《蟬》的作者法希爾是世界是著名的生物學家,他把“未長成的蟬的地
下生活,至今還是個”秘密“這個問題寫入了結尾,這絲毫沒有引起人們
的鄙薄,相反,會引起讀者對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的敬佩,從而愈加愛讀
並相信他的文章和學說。

4. 補充結尾法。

有些說明文的主體,已經系統地將說明對象的有關內容闡說完畢,理
當可以自然而然地結束了,但是,作者對與之有聯繫的某一點再趁此機會
說上幾句,並以此作為文章的結尾,這種結尾方法,我們稱之為“補充結
尾法”。
補充式結尾,雖然提及的是短短的幾句,但這能使文章更顯示全面性、
更符合辯證法的要求,同時,從信息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談話,
一篇文章的寫作,其最佳的信息效果往往是在開頭和結束處,這是因為聽
者和讀者,往往對一頭一尾特別會引起注意力的緣故。所以補充式結尾,往
往能使讀者全面獲悉文章主體所傳播的信息的同時,又額外多獲得了一條
有效信息。這樣能使文章的有效信息量增大,使文章的效果增強。

(1) 以全補偏。

說明文要抓住某一特徵來寫,往往會偏於一方,結尾時再把已被
突出強化的這一方面的知識放到全面辯證的體係中去,明確該事物的
應有地位。

〔例文〕

聽覺的作用

(作者系統地闡說了聽覺作用很大)

最後我們也必須承認,眼睛和耳朵只是我們人類跟物質世界相接
觸而取得感性知識的工具,它們所反映的總是現象的片面和外部聯繫
的東西。我們要提高認識,還必須通過大腦,把許多現象的、片面的外
部聯繫的東西整理和改造,抓住這裏面本質的,全面的和內部聯繫的
東西,成為理性知識。在認識的過程中,眼睛和耳朵的職能只限於提供
感覺的材料,至於整理和改造這些感覺材料成為概念和理論,使之更
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客觀世界,那是屬於大腦的事情。這樣看
來,同樣作為感覺材料的供給者的眼睛和耳朵,在認識深化這個任務
上,就不可以說誰不如誰了。

〔簡評〕

本文主體部分,詳盡地說明了聽覺的作用有比視覺優越的地方,
這僅僅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的,但作者考慮到讀者可能會產生片面的誤
解,故在結尾處補充一筆,以全面補充“片面”。

(2) 以反補正。

文章主體從正面大談某事物的有關情況,這當然是把握說明中心
的需要,但是某一反面的情況也不應忽略,故而以反補正。

〔例文〕

迷人的小紙片
(作者系統地闡說了郵票的誕生、價值和集郵的好處)

喜愛集郵的青少年朋友,切莫私揭別人信封上的郵票,影響通信
安全,也不應“迷”郵票迷到荒廢學業、耽誤工作的程度。而對那些倒
賣郵票、苟營私利、甚至墮入各種非法勾當的壞人壞事,應當制止。

(3) 以大補小。

有些文章所說的內容,僅僅是大範圍中的一個小方面。比如某物有
10 個優點,而文章集中說了其中之一,這時就有必要附帶一筆,補充
說明絕非僅此,還有其他,故曰以大補小。

〔例文〕

人體的衛士──皮膚

(文章集中說明對人體的保衛作用)

上面所談到的只是皮膚較明顯的作為人體的衛士所顯示出的保護
功能。其實它還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功能呢。

(4) 以虛補實。

說明文具有科學性的性質,科學性的核心是一個“實”字,即實
事求是。有時,作者為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和興趣性,也可用幻想,傳
說、神話等“虛”的內容作為結尾,這種以虛補實的結尾,可謂是“錦
上添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