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2010年 8月  中 国俄 语 教 学  ABrycr 


2010r 

第 29卷 第 3期  pyc


_ ̄ i
4i;
i ̄3bIK 
B KI
4TAE  T.29  No 3
 

传 媒 语 言 学 视 角 下 的 TeK
cT/且 cKypc/cT
 J1
 
b概 念 
北京大学 李玮  文0士滢 

提要 :本 文尝试分析语篇 、
话语 (
, ̄H

cKy
pc)
和语体在大众传媒 领域应用 中的特 殊性 ,
介 绍传媒语 言视 角下这 些概念 
获得 的新 阐释 ,以此探寻传媒语言学建立 的必要 原因。
 
关键词 :语篇 、
传媒语篇 、
传媒话语 、
传 媒语 体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1
002
—551
0(20
10)0
3—0
049
—04
 

近年 来 ,
一个新 名词 正 在 俄 国语 言 学 界逐 渐 被 熟  T
ext的定 义是 :口头和 书 面语 的一个 单位 ,
或短 或长 。
 
悉,它就是 “ 传 媒语 言学”( Me且
HaJI
HHrBHcTH
Ka,借 自  一

个语 篇 可 以 只有 一 个 词 ,
如 书 写 在 出 口处 的 Exi
t;
 
英语 Medi
ali
ngui
sti
cs)。传 媒语 言 (
1t3
bIK 
CMH)研究  也可 以是很 长 的一 段 话 或 文 字 ,如 一 次 布 道 ,
一 本 小 
由来 以久 ,
但是 成 为一 门独 立 学科 却 是 最 近几 年 的事  说 或一 场辩 论 。《现 代 俄 语 语 篇 语 法 学 》(
吴 贻 翼 等 
情 。1998年 ,
英 国语 言学 家约 翰 ・ 科那 尔 (
John 
Co—
  2001:
11)的定义 是 :
语篇 是 言 语作 品 ,它是 长 短 不一 ,
 

ner
)的专著《 传媒语言学 的范 畴》问世 ,标志着传媒  结 构和语 义 完整 的话 段或 文 段 ,
是 大 于 句 子 的语 言单 
语言 作为 一 门独立 学科 正式 被 英 国语 言学 界 所 接受 。
  位。
 
2000年 ,
“传 媒语 言学 ”的概 念 正式被 莫 斯科 大学 教 授  对语 篇 (
TeKC
T)的定 义 很 多 ,
但万变不离其宗 ,
其 
T.皿0
6po
c娜 o
HcK姐 引用 在 其 博 士 论 文《论 传 媒 语 言  共 同的基 本 特征 是 :
语 义 连 贯 的 “言 语符 号 单 位 ”。但 
学的方法与理论 》
中。20
08年 ,
她出版两部专著《传媒  是,
上述语篇定义 ,
遭遇 当今信息爆炸 时代无孔不入 
语言学 一 研究传媒语言的系统途径 》与 《大众传媒  的大众传 媒 (
CMM),
在 这 个 特殊 的领 域 里 ,
不 得 不 面 
的语言》, 同年, M.H.Boao/mna主编 的《大众传媒 的  临新 的诠 释 。
 
语言 》问世 ,
它 们 标 志着 传 媒 语 言学 在 俄 罗 斯 的建 设  近 年来 ,
随着 大 众 传 媒 技 术 的 突 飞 猛 进 ,
传 媒 手 
进入 一个 崭新 的 阶段 。
  段 不断完 善 。报 刊 、电 台 、电 视 和 网络 传 递 的信 息 铺 
门新 学科 的建 立 ,自有 其 表 层 和 深层 等 多 方 原  天 盖地 ,
无缝 隙地 覆 盖 世 界 每个 角 落 ,轰 炸 式 地 向受 

因 。但 是 ,
原有 概 念 的本 质 性 改 变 和 新 概 念 的产 生 ,
  众传达世界各地的新 闻事件 ,
传递各种资讯。我们可 
常常 是其形 成独 立 系统 的根本 因素 。
  以毫不夸 张 地说 ,当今 世界 图景 的构 建几 乎 全 部依 赖 
于 大众传 媒 ,由此 可 见大众 传 媒 的影 响力 和作 用 力之 

、 语篇(
TeKCT)
与传 媒 语篇 (
Me,
aHarexcT)
  强 大 。但 是 ,
无 论 大 众 传 媒 的手 段 怎 么 更 新 ,
其 信 息 
传递 功 能 的实现 ,
主要 还是 依 赖 于 语 言 ,
确 切地 说 ,
依 
《俄语 ・百科 辞典 》(1990:
507)中这 样 定义 语 篇 :
  赖 传 媒 技 术 下 的 文 字 和语 篇 ,即 无 数 的 书 面 和 口头 

ext一词 源 自拉 丁语 t
ext
us,
原 意 指 编织 物 ,
组织 、
连  T
eKC
TbI
.想 象一 下 ,
每 日每 时 ,世界 各 地 的报 刊 、电 台、
 
接起来 的东 西 ,
语 篇 (T
eKC
T)即因意 义关 系 连接 在 一起  电视 台和英特网制造出多少文字语篇 !海量 的传媒语 
的连续性言语整体 ,
其基本特 征为关联 性和整体性 。
  篇保证着 当今世界信息 流的巨大容量 和时新性。换 
《话语语 言学 概论 》(王福祥 1994:
49)中对语 篇 的定 义  句话说 ,
无所不在 的大众传媒 ,
创 造出海量 的传媒语 
是:
语 义前后 连 贯 的 言语 组 合 单 位 (如 语 句 、段 落 、章  篇,
大大 增加 了人 类 言 语 活 动 的总 量 ,使 世 界 言 语 的 
节)。《英汉 应用语 言学 词 典 》(王宗 炎 1988)里对语 篇  总量值 增 大 到无 限 。
 
49 
2010篮  中国俄语教学  第3期 

大众传 媒在无 限增 加语 篇 总量 的同 时 ,
还 显 现 出 
自身的 明显特色 ,
改变着 传 统语 篇 的形 式 风格 和 本质  二、
话语 (
 cKypc)
与传媒 话语 (
Mel
且Ha且l
Ic
I【ypc)
 
特 点 。大 众传媒 是一个 巨大 的加工 厂 ,
它 不 断采 集信 
息,
制造信息,
传递信息 ,
以完成通过信息劝服大众影  在俄 国 ,
对 大 于句 子 的 言 语 单 位 的研 究 被 归 于 
响大 众 的基 本 功 能 。信 息 传 递 需 要 海 量 ,需 要 感 染  “
语 篇 语 言 学 ”(J

-[
HHr
BHC
THKa
 TeKC
Ta)和 “话 语 分 析 ”
 
力 、同时还 要及 时更 新 。为 了充 分 达 到 这 些 效 果 ,
大  (
aHaJ
IH3 ̄t
tc
Kyp
ca)的范畴 ,
这 两个 独 立 的语 言学 分 支 
众传媒一路走来 ,
不断拓展传递信息 的管道,
从纸质  学科的称名已经约定俗成 ,
不能随意更 改,
但 这里使 
报刊 ,到声像并茂的广播 电视 , 再 到多层次超链接 的  用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术语 : T
eKCT和  ̄


HCKypc。两词译 
网络 ,
传播渠道和手段不断创新 。而随着传播手段和  成 中文均 为“语篇 ”“篇 章 ”“话 语 ”。这 两 个 术 语 是 否 
渠道 的变化 ,
构 成 被 传 播信 息 基 础 的语 篇 ,
除 了数 量  同义?有何 异 同? 
上得 以不 断增 大 ,
质 的改 变 也在 所难 免 。语 篇 的概 念  事实上 ,
)IHC
Kyp
c一 词是 20世 纪末 期 随着 Har
ris
 
转用在传媒领域,其传统意义上 的界 限被大大拓宽,
  的“话语分析” 理论 的传人并逐渐使 用开来的新词新 
超出了单纯的语言符号范畴 ,
融合了语言层面和媒体  概 念 。在 此之前 ,俄 国语 言 学 界 一 直惯 用 T
eKC
T来 表 
层 面 的基 本要 素 ,
形 成 一 种 特 殊 的 传媒 一语 言 复 合 产  示大 于句子 的言语 单 位 。关 于 Te
KCT和  ̄HC
Kyp
c的异 
品:
集语 言 、图形 、
声音 、
视 频 多 种 符 号 系 统 的连 贯 整  同,
1直 以来 俄 国语言 学家 们 众说 纷 纭 。有人 认 为 它 
体。
  们没 有 区别 ,
都 指 代 口头 和 书 面 的 连贯 话 语 ,可 以互 
比如这样 一篇 简单 的电视新 闻报 道 。
  换 。有 人认 为前 者主要代 表 书面 言语 成 品 ,而后 者 指 

Io6
pbf ̄B
e, ̄
ep,yB
a>Kae
Mbm T
eJi
e3pt
tTe
aH!C Ha
—  称 口头连 贯 言语 。也 有 人 认 为 前 者 指称 静 态 的 言语 
cr
ynmomm ̄ B
cex 
HOBbI
M r
O ̄OM!Ca
MbL
 ̄pa3
rap 
Bec
e ̄BH  单位 (包括 书面语 和 口语 ),后者 则 动态 地 强调 言语 单 
cef
iqac
 Ha 
I ̄OKa0HH0f
i rope. 3 ̄ect
,co6paaocb 0FpOMH0e  位 的动 态语 用功 能 。我们 认 为 ,
可 以从 不 同 的纬 度去 

oBep
meHHO 
KO ̄HqeC
TBO 
Hapo
 ̄y.I
I[yT
HXt
t.KaT
aHbe
 Ha  理解 。首先 ,
两个 术 语 均 指 向 同一 个 对 象 ,即大 于 句 

IOH
/a)
DtX.皿e
且 M op
o3.JI
e ̄e
HEB
I.I
,I 
BOT
 MB
I T
O ̄BKO  子 的、
连 贯性 的言语 (
书 面和 口头 ),在 这个 意义 上 ,
它 
qTO npomnHCb r
io I
 ̄OKaOHHOf
i r
ope,HOCMOTpeJ
IH Ha BCe  们是同义 的,
可 以互换 。其次 ,
在使用 上,
有 习惯 问 
ne ̄ Hbl
e CKynbnTypbl,Ha 
TO't
ITO 
3 ̄eCb 
HpOHCXO ̄,
HT・
  题 ,比如俄 国语 言学 界 习惯 使 用 Te
KCT,而非  ̄HcKypc,
 
在这些文字 出现 的同时, 是 电视 图像 上 的伏首  而且,目前俄 国语 言学界有将两词融合使用的趋势,  
山,
人 头攒 动 、人 声 鼎 沸 、圣 诞 老 人 、鹿 车 、三 套 马 车  即T eKC
T- ̄HC
Kyp
c(BHcHMa
nHeB
a 1999:
83)。第 三 ,
两 术 
… …

还有音 乐伴 奏 。这 些 附加 的视 频和 音频元 素 ,
与  语 表示 同一对 象 , 却 强 调不 同 的层 面 :Te
KCT强调 连 贯 
文字一 起 ,
构 成 一 个 特 殊 的符 号 系统 整 体 ,
传 递 给 受  言语 的静 态单位 ,而  ̄HC
Kyp
c则强 调 言语形 成 的动 态 
众。
  过程; Te
KCT是传统语言层面上的点状研究单位 , 皿H
c— 
由此可以看出, 在大众传媒 的领域里, 语篇这块  Kyp
c则是 认知 纬度里 的立 体言语行 为 过程 。
 
“编织物 ”,其 构 成 元 素 已 经 超 出纯 粹 的语 言 文 字 范  历史 上 ,
俄 国语 言学界 用来 定 义语 篇 的术 语 经历 
围,
融进 了许 多 传 播 渠 道 所 附 加 的特 殊 物 质 。在 这  了从 “超句体 ”(C E)到 “语 篇 ”(
TeKCT)到 “话 语 ”ⅡH
c— 
里,
语 篇 的定义 较 之 传统 获 得 了颠 覆性 的诠 释 :
TeKCT
  Kypc的过程 ,
这 其 实 是一 个 研 究 视 野 逐渐 拓 宽 ,
从 传 
不 再 是 纯 粹 的文 字 言语 单 位 ,
而 被 看 作 是 语 义 连 贯  统语法 研究 向语 言文化 研究 ,
从 纯语 言 学 角度 向语 言 
的,由语言、
图形 、
声音 、
音乐 、视频影象多种符号系统  外 角度 ,
从具体 的言语单 位 到言语 形 成 的认 知 过程 研 
构成的整体交际单位 (
且O 6
p0c
KJI
oHc
K 2
008:
54)。可  究 的过 渡 。
 
以说 ,正 是 这 个 颠 覆 性 的定 义 ,推 出一 个 新 的 名 词  从 社会 语 言 学对  ̄HCKypc的定 义 中 ,
我 们 可 以 比 

传媒语篇 (Me

 ̄Ha
TeK
CT),
又 因为这种特殊语篇在  较明确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比如著名 的荷兰学者梵 
世界 日产语篇总量 中占据绝对的多数 , 因此产生了以  迪 克认 为 ,
话语  ̄HC
CKypc是 口语 和书 面语 中的 连贯 言 
这个特 殊语 境 下 的 语篇 研 究 为 基 础 的新 的独 立 学 科  语,
包括 在说话 人与受 话者 交 际过 程 中的起 作用 的各 
传 媒语 言学 。
  种 因素 ,
如社会语 境 ,
信 息 在生 产 、传 播 和理 解过 程 中 
— —

所具备的特点、
文化意识背景等 (
梵迪克 2
003:
19)
。 
德国一奥地利话语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y.Ma
ac,
 
50 
李  玮  刘士滢  传媒语 言学视 角下 的 ”l
 cm/
  pc
/cmMb概念 

Er
ep,I
O.J
IHHK,t
O.Xa6
epMa
c,P.Bo2
 ̄aK也 对 ⅡHc—
  应,
对 客体 进 行 立 体 的全 方位 的表 现 (,
 ̄o6p
ocKJ
IOC
Kaa 
Kyp
c概 念进 行 了界 定 ,
这一 流 派对 话语 概 念 的界定 建  2008:
199)
 

立 在法 国历 史 学 家 、
社会 学家 M.
  Ko对 话 语 研 究  具体说来 ,
TeKC
T是对现实连贯 事件 的信息式反 
的基础上 。他们将话语看作是一定社会 实践 中的语  映,
是具体的 、
平面 的、
可 分割的言语单位 ;
传媒语篇 
言表述 , 是通过一种特殊 的方式对语 言进行 有序的 、   Me
 ̄HaT
eKC
T则 是 言语 加 传 递 信 道 (报 刊 、广 播 电视 和 
系统 化 的使 用 ,在 这 种 使 用 的背 后 是 历 史 的 、意 识 形  网络 )附带 的语 言 、图形 、声 音 、视 频 等 多 种 符 号 的整 
态 的 因素在起 作 用 。 由此 可见 ,语 篇 T
eKC
T更 多 地 代  体系统,
它 是 传 媒 话语 成 品 过 程 中的 的 具 体 单 位 ,
将 
表具 体 的言语 整 体单 位 ,而  ̄HCKyp
c则 是囊 括 言 语 单  信息流划分为单独的科学分析片段 ,
是传媒语言学的 
位、
言语 形成 过 程 、理 解 过 程 等 等 诸 多 方 面 的 多 纬 立  基本研究单位 。传媒话语 Me
皿Ha
皿Hc
Kyp
c则指对传媒 
体概念。本质上讲 , 两者表示 同一个对象 , 但 强调 的  领域言语活动的更为丰富立体 的描述, 不只包含 了信 
却是 不 同 的方 面 。前 者 具 体 、静 态 、狭 义 ,
后者抽 象 、  息 +信 道 ,
而且 包括 所有 与 信息 制 造 相 关 的语 言 外 因 
动态 、广义 。  素(
信 息接 收 者 、
反 馈 、编 码 和 解码 的 文 化 制 约 手 段 ,
 
在 传媒 语 言 学 的视 角 下 ,,

,HC
Kyp
c的概 念 更 加 清  以及社 会文 化 和意 识 形 态 语 境 ),
是 对 传 媒 领 域 言 语 
晰。
  活 动 的过程 和产 品之 总 和 的探 悉 。传 媒 话 语 是 立 体 
我 们来 看 2O世 纪 50年代 美 国控 制 论 专 家 香 农  的、
多维 的、
运动 的交际单位 ,
是 完整 的交 际传 播过 
和韦弗 提 出 的交 际 空 间模 型传 播 模式 (KOMMyHHKa ̄H一
  程 ,因此 对 它 的界定 和研究 更 具 有 复合 型跨 学科 的概 
0HI

IbI
 ̄I
 MO,


,e
nb),
借 此 尝 试 分 析语 篇 Te
KCT,传 媒 语 篇  念特点。
 
Me
 ̄HaT
eKC
T,话 语  ̄HCKyp
c,传 媒 话 语 Me
且Ha
且Hc
Kypc
 
的关 系 。这 个 模 式 将 交 际 空 间 分 为 以下 几 个 基 本 的  三 、书 面语体 、口语体 、
与传 媒 语体 (
Me ̄HaCT
HJU
b) 
组成部 分 ,
其 中包括 了所 有 交 际元 素 ,即信 息 源 、信 息 
接收者 、
信 道 、发 射 器 、反 馈 和 噪声 。在 此 基 础 上 ,20
  传媒语篇 (
Me ̄H
aTe
KCT
)是传媒和语 言 的孪生子 ,
 
世纪末形成 了传播模式的“ 通用版本” (图 1)。这一模  它兼具语 言和 传媒双 重特色 ,
是一 个 由语 言、
形 象、
 
型考虑 到 了所有 交 际要 素 :(1)信 息 发 出者 、(2)信 息  视、
听、科 技 手段共 同组成 的 ,
具 有 固定 内部 结 构 和独 
接收者 、(
4)信道 、(5)反馈 、(3)信 息 本 身 、(6,
7)信 息  特 修辞 特点 的特 殊符 号体 系 。根 据传 媒 手 段 的不 同 ,
 
编码 和解码 过程 、(8)交 际环 境 (
语 境 ),
很 好 的展 现 出  传媒 语篇 分 为 :
报 刊语 篇 、
广播 语 篇 、电视 语 篇 和 网络 
交际过 程 中 的复 杂性 和 多面性 。
  语篇 。不 同的传媒手段造成语 篇不 同的组 织特点 ,
比 
如 报刊语 篇 是 由文 字 、印刷 符 号 、纸 张 、
插 图 、色 彩 一 
同构成 的统 一体 ;
广播 语 篇 由文 字 、
声音 、
语调 、
语速、
 
音乐 、
音 质 等 组 成 ;电 视 则 是 文 字 、声 音 和 图象 (视 、
 
听、文字)
三维一体 的综合体(因此具备最大 的传递功 
能和最强大 的影响力);
而 网络则兼具 了所有媒体 的 
特点,
是 更加 复 杂 、多层 次 、更 加 深 动 化 、系 统 化 的超 
语篇 体 系 。
 
正因为如此,
传媒语篇 的语体问题,
也受到某种程 
根 据该 模 式 可 将 语 篇 T
eKC
T,传 媒 语 篇 Me
,Ha—
 
度上 的颠 覆性挑 战 。传统意 义上 ,
语体分 为 口头语体 和 
Te
KCT及传媒 话语 Me
且Ha
且HcKypc概念 做 以下形 象 的 区 
书面语体两类 ( 其 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 
分: 语篇 TeK
CT一 3一 信息 本身 ; 传媒 语篇 Me ,Ha—
 
体,书 面语 体又分 为事 务语 体 、
科 技 语体 ,
政论 语 体 、
文 
Te
KCT=
==3+4一 信 息 +信 道 ;
而传 媒 话 语 Me
皿髓且Hc—
 
艺语体四类)。按照这个分类 , 大众传媒领域的语篇中,  
Kypr 则是 处 在 全 部 传 播要 素集 合 中 的信 息 l+ 2
 
报刊和 网络语篇是 以书面 印刷 文字 的方 式呈现 ,
广播 电 
+3+4+ 5+6+7+8。或 者 说 ,
语篇 1
、e
Kcr 这 是 
视传媒的语篇则呈现出口语形式。但是 ,
我们能否由此 
对现实的成像式的反应 ;
传媒语篇 Me
且Ha
TeK
c,
广 一 是 
判定 ,
报刊网络语篇属于书面语体 , 而广播 电视语篇则 
录象式的或者“移动影像”( moving
 image)式 的动态  一

概属 于 口语体 ?事情没有这 么简单 。


 
反应 ;
而 传 媒 话 语 Me
且Ha且Hc
Kypc是 一 种 全 息 式 的反 
问题 涉 及 大 众 传 媒 语 篇 的 制 作 过 程 的 特 殊 性 。
 
5]
 
201
0丘  中国俄语教学  第3期 

传统意义上 的语篇 ,
其制造过程是单步骤的,
书面制  媒语 言学 (Me
 ̄HaJ
IHHr
BHC
THKa)的根 本原 因 。
 
造书面呈现,口头创造 口头呈现。而大众传媒 由于借  参考文献 
助了不同信道(传播手段)的帮助,在语篇的创建和呈 
[1
]Bzc
nMa
n ̄e
m M 
K.0 
HOH
HTHH
X T
eKC
T H ̄4
CKy
pC[
M3.
 
现过 程 中 ,除 了制 造 (c
o3 ̄aI

II
4e)过 程 ,
往 往 多 出一 个 
M .。 ̄AJ
IOJ
IOF
Hqe
CKI
4e 
nayr

_ ̄i
,1999. No 2.
 
“再现 ”(Bo
cnpo
n3B
e ̄e
Hne)的 转 换 过 程 (
 ̄O6
pOC
K.aOHC
— 

2]且0
6p0
cKⅡ0
HcK跚 T  Me
z,
aanr
mr ̄a
TCr
tKa— C
HCT
eM—
 
Ka,

 2008:65)。许 多开始 以 口语形 式形 成 的语 篇 ,
在 
Hb
 兀0
ⅡxoⅡK
 H3
yqe
HH/
OH3
bIKaCMH [
M].M.,I

_
I1z
,O ̄ T
a- 
通过传媒到达受众时却成为书面形式 ,
如记者的 口头  I
- ̄ yKa,2008.
-  
采访、
专题访谈 ,
本是 口头形式 ,
最终却被报刊通过书  [
3]且o
6  (
J卫
DHc
l(
aⅡT 
r.Bon
poc
 ̄t 
rl
3yq
erl
Ha 
Me ̄
J4a
TeK
CTO
B 
面形式表现出来 。而许多制作时是书面的语篇 ,
却是  _ _ — —

Or
IbI
T H HCC
SIe
,a,
OBaHI

Lq C
oBpeMe
HHO
i aHrnm ̄
f cKof
i me
zj ̄
apem4
 

以 口头 的方 式 呈 现 给 受 众 ,如 广 播 电视 的 书 面 新 闻  [
M].M.,H
3,
/I

.URS
S,2
005
. 
稿,
最终被以播音员朗读的形式呈现。   [
4]3a
cyp
crJ
/ ̄ }
L Me
lI
 ̄aT
eKC
T BK
OHT
eKC
Te砌)
HBe
pre
Ⅲ‘H
H 
这些语篇 ,
与纯粹 的书面语篇或 口头语篇相 比,
具  [A]./
/只3
bIK
 coB
peMe
HHO
 ̄IⅡ
y6删I
 
HcT
HKH
_c6
opm ̄
i C
TaT
ei[
f C]
. 
H  (

:)
JmnTa
-HayKa,2008,G 
7. 
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因此, 很难用传统的方式给传  ,

媒语 篇归于书面或 口头语 体 。它 们常 常是兼 具书 面和  [5


]ⅡD
且pe
且.M.I

L B(
哪l且
HHo
螽,兄3
bⅨc
pe ̄

CTB
 Ma
CCO
BO ̄ 
删  『
aⅡ删 [
M].M.,H姐.AJ
mMa
 Ma
cre
p,2
008
. 
口语特征的产品。因此, 出现 了第三种语体概念 : 传媒 

6]托伊恩 梵 迪克 ,
《作 为话语 的新 闻》[
M],
北京,
华 夏 
语体 ,
即兼具 口头 、
书 面为一体 的特殊语 体 形式 。或者 
出版 社 ,
2003
. 
说,
大众传媒 领域语言 的应用 ,
促进 了传统 口语一书面语  [
7]王福祥 ,
《话语语 言学 概论 》[
M],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 
的融合 ,
确切地说 ,
是 口语 被大 量使 用在 正式 的书 面语  究出版社 ,
199
4. 
体中,
促使 书面语 体 口语化 的趋势进 一步强化 。
  [
8]王宗炎 ,
《英汉应用语 言学词典 》[
Z],
长 沙,
湖南教 育 
综上所述 ,
大众传媒 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语言的  出版社 ,
198
8. 
生成 和应 用 。对 内 ,
大众传 媒使 其 领 域 的语 言应 用 发  [
9]吴贻翼 、
李玮等 ,
《现代俄语 语篇语 法学 》[M],
北京 ,
 
生 明显 改变 ,
在传 媒 语 言 的视 野 下 ,许 多 传 统 概 念 如  商务印书馆 ,
200
3.  、
 

语篇、
话语 和 语 体 ,
均 或 多 或 少 获 得 了 新 的 内 涵 。对 
收稿 日期 :
20O9
—11
一O5;
 
外,
由于它的海量 和极高 的覆盖率,
在使世界言语的 
本刊修订稿 ,
2O1O
—O6
—3O
 
总量值发生巨增 的同时,自身以量 的第一优势不断对 
通讯地址 :1
00871北京大学外 国语学 院俄语系 
其它言语产生质 的影响。可以说 ,
这正是传媒领域的 

责任编辑 杜桂枝)
 
语言应用倍受重视,
并最终形成新的独立学科——传 

(t
-接第 9
3页)
  UI
1]
KJI
oⅡe
j H ”, 1998, C
. 592.
 


9]Pae
Bc ̄ Q 
B O 
HeK
OTO
pbI
X'r

tHa
X, ̄H
CKyp
CI
4B
HOi

 Me
—  [1
5]华劭 ,从符号学角度看转喻 [
J],
《外语 学刊 》,1
996
 

OHH
MHH[
J]./
/H3
Bec
T阴 AH 
CJL
q,1
999,№2,C
.3-
12.
  年第 4期 ,
9—1
4页 。
 
[1
03 
Pae
BcK
aaQ 
B Me
To ̄ B
 C2
IOB
eHB
 Te
KCT
e[J
].//
  [1
6]束定芳 ,隐喻和换 喻 的差 别与联 系 口],
《外 国语 》,
 

  J
I(u
10r
1iⅥec
KHe 
HayKm )
, 2000, No4, C
. 49—55.
  20
04年第 4期 ,
26—
34页 。
 

11]pl

  mT
cKI

ii
 A.A_
  l
e唧 H
e B 
H3b
lKO
3Ha
HHe[M].
  [1
73王铭 玉 ,隐喻和换 喻 [
J],
《外语 与外语教 学 》,
2000
 
,H3
  yI
Ⅱ1即  3,1967.
  年第 1期 ,
27—
31页 。
 

12]Ca
sano
va  B O 
MeXa
H ̄3
MaX,
KHC
Kyp
CHB
HOi

 Me
TO—
  [1
8]张志毅等 ,《
词汇语义学 》[
M],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
 

HMV
A4 
rl
pHJ
IaF
aTe
A ̄H
OrO[
J]./
/“(
 ̄ui
oJI
orHq
ecl
cqe
 Ha
yKm)
,200
4,  2001.
 

№ 3。106-112.
 


13]C ̄p
owm
aa 
B  Me

roH
a ̄_
a H
 M印舢 I
王e
cK曲 ̄
12
14
一  收稿 日期 :
200
9—1
2—2
8; 

eT 
B xy  r
e B
E!
m{0
酋pe
,m [J
]./
/.Py
ccK曲 I

3BL
K B
 mKO

rm>
),
  本刊修订稿 ,
2O1
O—O
6一O
7 
1980, No6,C. 72—
77.
  通讯地址 :47
100
3河南洛阳 0
36信箱学员 2
0队 
[1
4]Eo
JIb
L【
J0
蠡9脚 【
 10
皿弧H
qe(
  c
.no
map
 ̄TOM.只 .

・ 
03}

a—  (
责任编辑 黄 玫)
 

I4e[
jV妇.I
VL,I

lay
 ̄mo
e Ha
Ⅱa b
(TB
0 BQ
】 I
Ⅱa兄PO
CCH ̄
CKa
n a
H一 

5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