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37卷第1期 东 疆 学 刊 Vol. 37 No.

1
2020年1月 Dongjiang Journal Jan. 2020

论与谢野晶子的中国缘与中国观

李 炜

[摘要] 在考察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过程中,与谢野晶子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典型人物。她不仅是最
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日本文人之一,也是20世纪20年代来华旅游的为数不多的日本女性。与谢野晶子
撰写过多篇涉华评论文章,其中体现了颇具时代特色的中国观。通过探讨与谢野晶子的中国缘与中
国观,既可发现她“被译介” “被邀请”等被动事实,亦可看出她关心中日局势、关注日本在华利益
的主动姿态,最终梳理出她与中国之间“被动”与“主动”相互叠加与彼此交错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与谢野晶子;中国缘;中国观
[中图分类号] I3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0)01-0014-07
[收稿日期] 2017-09-2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战时日本女性作家的中国叙事与战争思想研
究》,项目编号:19YJA752012。
[作者简介] 李炜,女,文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日比
较文学。(北京 100081)

与谢野晶子(1878—1942)一生贯穿日本近 此文后被收入于晶子的评论集《作为人及女人》
代的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自1901年第一 (1916,天弦堂书房)中。周作人将文章标题改
部和歌集《乱发》问世以来,她在日本的报刊杂 译为《贞操论》,发表在1918年5月15日的《新青
志上不断发表和歌、感想文、社会评论文等作品, 年》上,并在译文前附有一段说明性文字:
陆续出版了多部和歌集、评论集、古典名著现代
文译本、童话及小说集,曾担任《万朝报》《读 我译这篇文章,并非想借它来论中国贞操问
新闻》《东京二六新报》等多家报社的和歌评选 题,因为中国现在,还未见这新问题发生的萌芽,
人、文化学院的讲师等工作。长年活跃于日本文 论它未免太早。我的意思,不过是希望中国人看
化界的与谢野晶子,与中国之间亦存在着千丝万 看日本先觉的言论,略见男女问题的清醒。
《新青
年》登载了半年的广告,征集关于“女子问题”
缕的关系。她不仅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日本近
的议论;当初也有过几篇回答,近几个月来,却
代文人之一,也是20世纪20年代来华旅游的为数
寂然无声了……但是女子问题,终竟是件重大事
不多的日本女性,撰写过的多篇涉华文章亦体现
情,须得切实研究。女子自己不管,男子也不得
出了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中国观。本文将从“与
不先来研究。一般男子不肯过问,总有极少数觉
谢野晶子在中国的译介” “与谢野晶子的中国行”
了的男子可以研究。我译这篇文章,便是供这极
“与谢野晶子的中国观”三个层面来具体梳理她
少数男子的参考。[1](294)
的中国缘与中国观。
由上可见,周作人翻译《贞操论》的主要目
一、与谢野晶子在中国的译介
的是将“日本先觉的言论”介绍到中国,以供研
将与谢野晶子(下称晶子)介绍到中国的第 究女性问题的男性参考。关于女性问题,周作人
一人是周作人,最早被译介的作品是晶子1915 提到“女子自己不管,男子也不得不先来研究”,
年发表于杂志《太阳》上的《贞操比道德更尊贵》。 但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与其说是“女子自己

·14·
不管”,毋宁说是“女子无能力去管” ,因为中国 式的病态现象。晶子的《贞操论》,在尊重贞操
女性在长期的封建制度压制下没有条件接受高 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疑问:“贞操是否单是女子
水平的教育,出于自身的局限性,她们很难自我 必要的道德,还是男女都必要的呢?”“贞操是
觉悟并提出解决女性问题的具体方案。这一社会 属于精神的呢?属于肉体的呢?属于爱情的
普遍问题,也在《新青年》的创办过程中得以凸 呢?属于性交的呢?还是又属精神,又属肉体,
显。作为近现代中国代表性的思想启蒙刊物, 《新 所谓灵肉一致的呢?”她在围绕这些疑问进行论
青年》自创刊之初就开始关注女性问题,并于第 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对于贞操,不当他是
二卷第六号(1917.2)起专门开辟“女子问题” 道德,只是一种趣味,一种信仰,一种洁癖。既
专栏来鼓励女性投稿,意欲以此培养女性来谈论 然是趣味信仰洁癖,所以没有强迫他人的性质。”
[1](299)
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女 此文虽然不是针对中国问题而写,却完全
子问题”仅持续了四期,发表了七篇女性撰写的 刺中了当时中国单方面要求女性遵守贞操的病
文章后就“寂然无声了” 。除了数量问题,文章 态式的传统婚姻要害。据《周作人日记》记载,
内容也如陶履恭在《女子问题》中所批判的, “非 周作人于1918年3月购买了收入《贞操论》一文
背诵吾族传来之旧观念,即抄袭西方平凡著者之 的评论集《作为人及女人》,而在当月31日的日
浅说”。[1](10)这让周作人深感男性有义务去代替 记中,就有“片译人及ビ女トシて中文至十二时
女性研究女性问题,于是翻译了《贞操论》供人 睡夜风”[3](742)的记述。可见他在阅读《贞操论》
参考。 时意识到其中的“健全的思想”对中国具有一定
至于周作人为何专门挑选晶子的《贞操论》 的“药效”,于是马上着手进行了翻译。
进行译介,笔者认为主要出于两点原因:首先是 《贞操论》发表后立刻引起了极大反响。胡
因为周作人多年来一直关注晶子的作品。1906 适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发表《贞操问题》一
年去日本留学之际,周作人曾阅读过晶子的书, 文,感慨“如今家庭专制最厉害的日本居然也有
清楚她“从前专作和歌,称第一女诗人,又是 这样大胆的议论!这是东方文明史上一件极可贺
古文学家,用现代语译出《源氏物语》 《荣华物 的事”。[4](4)鲁迅亦发表《我之节烈观》一文,批
语》等书,极有名誉,后来转作评论”。 [1](294) 判当时“表彰节烈”专指女子而“并无男子在内”
在周作人的眼中,晶子“是现今日本第一女流 的社会现象。[4](77~83)特别是在1919年9月的《新
批评家,极进步,极自由,极真实,极平正的大 青年》上,特别设立“讨论”一栏,登载了围绕
妇人,不是那一班女界中顽固老辈和浮躁后生可 贞操问题展开论争的五篇文章,分别是《胡适致
以企及,就比那些滑稽学者们,见识也胜过几 蓝志先书》 《蓝志先答胡适书》《周作人答蓝志先
倍”。[1](295)正因为对晶子有如此高的评价,周作 书》《蓝志先答周作人书》 《胡适答蓝志先书》,
人从日本回国后依然不断购买晶子的书籍,单 占去该期版面三分之一的篇幅。蓝志先对晶子
是1918年至1919年的两年时间内,就购买了晶 “把贞操看作一种趣味信仰洁癖”的主张提出了
子的《作为人及女人》 《爱理性及勇气》 《杂记帐》 反对意见,认为“若照与谢野晶子的说法,不贞
《和歌的创作方法》《我等何求》《致年轻友人》 操是无趣味无信仰罢了,这个论断实在不正确”。
等作品。[1](800~807)1943年周作人在《女子与读书》 [5](336)
周作人指出蓝志先对《贞操论》存在三大
中提到,晶子的“感想文集有十四册,则差不多 误解:第一,将爱情误解为情欲。第二,所提倡
都陆续得到了”。[2](32~33) 的贞操含义不明了。第三,将自由恋爱误解作杂
其次,周作人认为《贞操论》对中国而言是 交。[5](348)胡适则针对蓝志先的疑问,将贞操问
“治病的药” 。[1](294)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 题分为五个层次进行了论证。晶子的《贞操论》,
了封建王朝,但传统的封建思想并未随着清王朝 在日本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反响,却意外地在中国
的崩塌而消失,1914年袁世凯还下令颁布了《褒 知识阶层间掀起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论争,这篇评
扬条例》,以正社会风纪之名为所谓守贞操的女 论文也因此而具有了不逊色于当时被译介的任
性赠送勋章或表彰匾额,报纸上歌颂节妇贞女事 何一部世界名作的影响力。
迹的报道及诗文不绝于耳,这在周作人、胡适等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妇女杂志》《现代
当时的进步知识阶层看来,无疑是中国社会倒退 妇女》 《妇女周报》等刊物纷纷登载晶子的评论

·15·
文章,如黄幼雄翻译的《女子的经济独立与家 专人接待的“豪华之旅” 。自1909年时任总裁中
庭》、张娴(曾用笔名瑟、VT、梓生、无竞、 村是公邀夏目漱石到“满洲”及朝鲜旅游以来,
奚明、CY等)翻译的《给聪明的男子们》等十 满铁不断邀请日本学者、作家及艺术家到满蒙一
余篇晶子的评论文章。后来张娴将这些文章汇 带旅行,“向他们展示在日本的努力下满洲已经
总,又收入了周作人和黄幼雄的译文,出版了《与 成为‘王道乐土’ ,并要求他们回到日本后在报纸
谢野晶子论文集》,并在序文中写道: 或杂志上发表纪行文。 ”[9](160)如大町桂月(1919)

田山花袋(1923)、岛木赤彦(1923) 、野口雨情
夫人的论文,虽然她自己说是专在那便于国内 (1926)、正宗得三郎、有岛生马(1927)、志贺
读者阅读的意识之下写成的,但因为中日的国情, 直哉、里见淳(1929)、北原白秋(1929)等人
差不多完全相像,其中尤其如家族制度重男轻女等 都曾受邀来华。至于与谢野晶子,不仅是长年活
等几乎在同一的模型中。所以我们虽然说这集中所 跃在日本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也有一定
收的论文,是特别为我们中国而作,也没有什么不
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她的丈夫与谢野宽,曾是明
适合。[6](
Ⅰ~Ⅱ)
治时期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创办过杂志
《明星》,自1919年起在森鸥外的推荐下成为了
如上所言,张娴译介晶子的目的并非介绍
庆应大学文学部的教授。晶子夫妇作为著名的文
日本文化或日本女性思想,而是将犹如“特别
化人,一同出现在了1928年满铁的“邀请名单”
为我们中国而作”的日本文章拿过来为我所用。
上。
在论文集出版之前,张娴专门给晶子写信请她
1928年5月9日,晶子夫妇到达大连,开始了
撰序,晶子在寄回的序言中写道: “我祈望依了
为期40余天的中国之旅,先后去了大连、旅顺、
这译文的广被阅读,对于中日两国的亲善有几
金州、营口、辽阳、安东、奉天、洮南、齐齐哈
分的贡献。”[6](5)虽然目前无法找到详尽资料论证
尔、哈尔滨、长春、抚顺等地。但原本计划的北
《与谢野晶子论文集》出版后的反响,但1929
京之行并未实现,因为刚到大连时接到朋友的信
年的重新再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读者的接
件,告诉他们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军要攻破北京,
受程度,许广平在1926年12月12日寄给鲁迅的 [10](26)
最终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晶子夫妇放弃了
信中,就曾专门拜托他在上海购买《与谢野晶
去北京的计划。回国后,晶子在《横滨贸易新报》
子论文集》。[7](226)
上先后登载了26回的纪行文《满蒙之旅》(1928
综上所述,不论是周作人还是张娴,与中国
年6月17日至12月16日),后于1930年以夫妻合著
社会现状的关联度成为了他们译介晶子时最核
的形式出版了单行本《满蒙游记》(大阪屋号书
心的选择标准,这也使得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晶
店),纪行文后还附有两人基于旅行体验创作的
子的文章并没有太多“日本特色”,而是近乎成
和歌及汉诗。
为了女性解放思想的一种“载体”。尽管周作人
晶子夫妇此次来华并非“自由行”,而是旅
在《日本的诗歌》 (1921.5)
、《日本的小诗歌》(1
行日程由满铁总社提前做好了安排。总体而言,
923.4)等文章中对晶子在和歌方面的成就做过
他们在大连(包括旅顺)滞留的时间最长,前后
简单介绍,还翻译过晶子的三首和歌,并在《爱
达十二天,占到了整个旅程的四分之一。在哈尔
的创作》等书评中提到晶子“最有名的还是她的
滨和奉天各滞留五日,其余基本都是日程紧张的
短歌,在现代歌坛上仍占据着第一流的位置”。[8]
(149) “急行旅”。第一站来到大连后,宽广的道路及
但在当时的中国,晶子作为“文学者”的身
整齐的建筑物让晶子发出了“不愧是满铁王国之
份几乎被“女性问题评论家”所覆盖。
势力范围”的感慨,与谢野宽也直接将大连定义
二、与谢野晶子的中国行 为“满蒙王国的首都”。[10](26)既然是满铁邀请晶
子夫妇来华, “满铁王国”内的各类下属机构及
与谢野晶子一生有两次海外旅行经历,分别
沿线区域自然会成为主要的参观对象,专为满铁
是1912年的欧洲之旅与1928年的中国之旅。与去
提供中国劳工的福昌华工株式会社、满铁为中国
欧洲时被旅费等经济因素困扰的个人之旅不同,
人设置的公学堂、满铁所属的多处农业试验所、
中国之旅则是费用全部由“满铁”负担且处处有
鞍山铁矿、南满医科大学等地,都被安排进了“日

·16·
程”之中。除此之外,“满洲”的三大温泉、著 动十二个甚至十六个小时”的中国劳工,[10](22)
名的千山奇景等中国的名山美景,也是满铁为受 抬着晶子登千山的轿夫,[10](51)电影院里“下流
邀人安排的主要参观地。晶子在登千山时就曾写 的中国人”[10](121)等。而唯一的“例外”,是和时
道:“大町桂月、田山花袋两位先生都曾登过此 任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的夫人李助君之间的“亲密
山,去年秋天,有岛生马、正宗得三郎两位先生 交流”。当时晶子去齐齐哈尔郊外拜访满铁公所
也在真山孝治的带领下登过此山。”[10](49~50)还有 的所长早川正雄,在那里“偶遇了”李助君。据
日俄战争留下的旅顺战迹,俨然成为了当时日本 《吴俊升全传》记载,这位李助君是吴俊升的第
游人的“热门景点”,晶子更是先后两次走访了 四夫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外交夫人”。在吴俊
旅顺的战迹,参拜了白玉山的纳骨堂,走遍了二 升授意下几乎与在齐齐哈尔的所有日本人的夫
○三高地、东鸡冠山炮台、旅顺港口闭塞船遗迹 人都有密切往来,同时还尽力寻找和来华的日本
等地。 名流交往的机会。[11](213)尽管晶子认为是“偶遇”,
作为“满铁王国”的客人,晶子在华期间接 但笔者推测,李助君听说日本著名女作家与谢野
触的基本都是日本人,每到一处,除了受到满铁 晶子来到了当地,为了完成其“外交夫人”的使
负责人的盛情接待外,当地的日本领事馆也会安 命,专门去早川那里等候,还特意带上曾留学日
排宴请,还有机会与驻华军官一起赴宴。比如到 本的齐齐哈尔警务处处长刘得权的夫人一同前
达安东之后,日本领事冈田兼一夫妇专门派车迎 往。在李助君的安排下,晶子一行乘船夜游嫩江,
接,并邀请他们在领事馆参加晚宴。在哈尔滨受 宴席间彼此吟诗颂词,饭后又赠送中国丝绸等礼
邀参加的一场午餐会中,出席人员除了满铁哈尔 物,最后安排特别列车将他们送至昂昂溪。这次
滨公所长,还包括在留日本人会长、来自朝鲜的 给晶子留下美好回忆的“日中女性交流”的背后,
松田国三大佐、当地驻派武官安藤 三、片桐茂、 并不单纯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而是隐
中野英光等人。或许是因为习惯了“日本人的世 藏着当时的东北军阀试图利用日本势力发展自
界”,晶子在去内蒙古的途中顿时陷入了极度的 身的政治企图。
不安之中: 尽管满铁可以提前制定出晶子在华的具体
旅程计划,但并不能左右风云突变的政治局势,
与昨天之前乘坐的火车不同,中国全副武装的
在整个旅途中,晶子夫妇多次体验了“计划外”
将校和士兵负责监视……途中的各个车站都是全
的历史事件。除了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发
副武装的中国士兵和巡警严加守护。乘客中除了我
起的第二次北伐、日本侵略军于他们刚到达大连
们四人之外,只有一位日本绅士,其余都是中国人,
的5月9日制造的济南惨案外,晶子夫妇还亲眼见
其中还有少数满洲男女及蒙古男子。在昨天之前,
证了“奉天出兵”,亲耳听到了“皇姑屯事件”
车站工作人员及守卫兵、巡警全部都是日本人,感
的爆炸声。具体而言,晶子在奉天车站看见到处
觉坐在车上安全踏实,与之相比,我们周围的环境
骤变,感觉似乎被扔进了完全不知的他人的世界 都是身挂日本刀出入的将校时,开始担心是否会
中,感到了不安与惊奇。白天的火车还算好,如果 “遭遇因现在奉天的日本军要向中国采取的某
是夜行车,那会多么得不安呀。[10](84) 项重大行动而引发第二次济南事变”。[10](79)这里
所说的“某项重大行动”,指关东军试图以“维
来到中国旅游的晶子,却会因为身边全是中 持满洲的治安”为名一举占领东北的不轨行动。
国人而深感“不安与惊奇”。由此看来,晶子夫 据《昭和三年支那事变出兵史》记载, “村冈司令
妇尽管来到了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东北及内蒙,却 官于5月19日在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召集部分师团
因为习惯于在“满铁王国”这个被日本殖民主义 开会,命令他们立即向奉天、锦州出动。 ”[12](167)
阴影控制的特殊空间内游走,中国人反而成为了 而5月23日到达奉天的晶子夫妇恰好亲眼见证了
突然闯入他们视野的“他者”。 这一历史性场面。在6月4日凌晨,晶子听到了远
纵观四十余天的旅程,晶子夫妇接触过的中 处传来奇怪的声响,后来才得知那是张作霖乘坐
国人基本都是无名无姓的“群体”,如生活在贫 的火车被炸的声音。“皇姑屯事件”发生之后,
民窟的“寒山拾得”似的中国女人,[10](19)大连 当晶子再穿过奉天城内的日本市街时,发现“日
玻璃制造厂内拥有“牛一般神经”的可以持续“劳 本炮兵正在拖着野炮行军,街道上的每处要所都

·17·
有步兵以伏地射击的姿势端着枪支一动不动,工 在上文中,晶子希望能够保持“日中亲善”,
兵则用坚固的方木搭建了栅栏”。[10](143)这些场景 反对日本对中国采取武力手段。此后,晶子又陆
让旅途中的晶子切身感受到了“日中之间沉重或 续发表了多篇涉华文章,在《关于支那的知识》
者说不安的气氛”。[10](148) (1925.1)中批判中国“依然在上演三国时代的
以上主要从“去过何地” “见过何人”“遇见 群雄割据战,强者的权利变成了正义,丝毫没有
何事”的三个角度,对晶子的“满蒙之旅”进行 ‘民国’之实”。[15](110)在《支那之事》 (1925.6)
了总体概括。概言之,日本在华的殖民活动以及 中认为“现实中段氏虽然在北京当上了大总统,
中日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是始终笼罩着旅 与之对抗不臣服的诸王在各地都存在”。[16](107)
程的外部要素,这使得晶子的“满蒙之旅”超出 在《对支问题的预测》 (1925.11)中预测“将来
了纯粹的旅行范畴,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时代色彩 的中国应该有五六个国家各自独立”。[16](167)另
及政治意义。 外,虽然她主张中国是中国人的生活地带,“不
希望有列国的干涉”,但考虑到领土广阔的中国
三、与谢野晶子的中国观 是日本商品的永久销售地,从经济利益出发,又
从1909年起,晶子开始在《东京二六新闻》 提出日本对华“应该充分利用美国等列国的力
的“时代文艺”专栏发表随笔风格的文章,可以 量,并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16](170)概言之,透过
说是晶子撰写社会评论的开端。后于1911年出版 晶子早期撰写的涉华文章已经可以看出晶子对
了第一部评论集《从一隅》,其中收入的文章主 华的三个核心观点:一是“日中亲善论”;二是
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产屋物语》等基于个 “中国分割论”;三是“日本在华利益优先论”。
人体验的生活叙事;二是《妇人和思想》等与 实际来到中国之后,日本的在华利益成为了
女性解放思想相关的评论。可见,晶子最初撰 晶子的主要关注点。除了对“满铁王国”的赞美
写的社会时评基本局限于女性问题,尚未涉猎 与期待外,当她在火车上发现售卖的点心多为日
到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而1912年去欧洲旅 本厂商森永制造时,也是顿感欣喜。[10](88)她多
行之后,晶子的关注点开始发生变化,如她在 次批判“日本人缺少中国人那样的吃苦耐劳及节
《镜心灯语》 (1915.5)中所言,自己在阅读报 俭精神”,[10](96~97)建议日本人应该掌握流利的汉
刊杂志时“总是将艺术方面的报道推到后面, 语,不要轻视中国人,否则“日中亲善及日货的
首先阅读与欧洲的战争问题及日本的政治问题 普及都会前途渺茫”。[10](147)她还在《向满蒙的移
相关的报道”。[13](230)1915年5月发表的《感想的 住》(1928.12)一文中将日本人的“满洲移民”
断片》,是晶子撰写的较早一篇涉及到政治军事 活动看作报答日俄战争中“阵亡日本战士”的方
的社会评论,文中表达了晶子反对战争的态度: 式:
“日本总爱对外国剑拔弩张……如果任何事情
在此阵亡的四万日本人带着怎样的想法将生
都只想靠着战争来解决,只能证明日本除了战
命委于炮火之下呢?此后日本人在满蒙的建设是
争之外万事都很弱。”[14](317)据笔者视野所及,
否满足了这些可悲牺牲者的志向呢?死者最后的
晶子关注中国问题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其
安慰,应该就是有希望能让自己的兄弟离开狭窄的
中较早涉及到中国的评论文章是1924年12月发
国土,在这片崭新的领土上开拓自由快活的劳动生
表的《日本无敌》,其中写道: 活……就像近年来山东农民与朝鲜农民向满蒙移
居百万二百万人一样,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让
即便今后中国局势愈加动荡混乱,但那是中国
日本农民中没有丧失劳动精神的踏实的青年男女
人的生活地带,不希望有列国的干涉。即便在某些
移居满蒙。[16](522~523)
时候要有一些不得已的干涉,如若我国单独动用大
兵,首先没有必要,而且其他列国也不会允许。只 关于“满洲移民”问题,满铁首任总裁后
要我国从根本上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且一直希望 藤新平早在1908年就向内阁总理大臣提交过
日中保持亲善,我认为,我国没有理由将中国作为 《满洲移民论》的报告,但“九一八事变”之
假想敌国并拥有大兵。[15](156~157) 前日本的“满洲移民”活动一直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也曾建立“爱川村”等移民村,但并未取

·18·
得明显的实际成效。到了1927年,积极鼓吹“大 在《满蒙新国家的建设》(1932.1)中,她更是
陆政策”的田中义一就任日本首相,重新强调进 直接赞美“满洲”事变的主谋人物,关东军参
行“满洲移民”的重要性,满铁副总裁松冈洋右 谋石原莞尔“具有聪慧的头脑和果断的执行
也于1928年对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进行了 力”。[19](175)在《日中国民的亲和》(1932.3)中
全面总结。[17](28~29)可以说在晶子来华之际, “满 赞扬日本陆海军不负国民期待,“超出预想地迅
洲移民”再次成为了日本政界及在华殖民者间 速扫荡了上海附近的中国军”。[20](263)对于日本的
的热门话题。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晶子在宣扬 侵华军事行为,晶子在《皇道展开》 (1932.10)
“日本农民应该移居满蒙”的过程中,不仅将 中宣扬,那既不是“军国主义”,也不是“侵略
日本的对外殖民活动等同于山东等地农民的 主义”,而是在发扬“皇道思想”,是互相合作的
“满蒙”移居,甚至还将中国内部的移居活动夸 共存共荣之道。[19](265)
大扭曲为汉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侵占” ,在《满 虽然晶子的“日中亲善论”从最初的“反战”
蒙游记》中曾出现过“山东的汉人殖民到满洲” 变为了“主战”,但她的“中国分割论”及“日
[10](37)
的叙述方式,而对日本人所用的词汇却是 本在华利益优先论”自始至终未发生过变化。在
“移居”或“进出”。后来晶子还在《旁观者的 《东四省的问题》 (1931.9)、
《看时局》 (1931.10)

语言》(1929.7)中鼓吹中国人应该理解并欢迎 《中国最近的将来》 (1932.5) 、《满洲国的现状》
日本人的“移居”,因为“年轻的中国人已经清 (1932.11)等文章中,晶子继续延续她以往的
楚,出于日本人口调节的角度,必须要进出满蒙, 论调,主张中国那样的庞大版图无法统一在一个
而要开拓广漠的地域资源,与其借助欧美的资 政府之下,至少分为三四个联邦才能保证国民的
本,和同人种的日本人的合作更加正当,他们也 生活安定,甚至宣扬“分割只会将中国国民从过
深知其中的道理”。[18](99)由此可见,晶子与推行 去数千年的虐政中解放出来,而不会带来被外国
对华殖民政策的日本政府之间已经构成了恶性 势力支配被屈服的不幸” 。[20](258)可以说,这些言
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当局的殖民政策对晶子 论为日本在华开辟殖民地、建立“满洲国”等系
起到了“洗脑性”动员作用,反过来晶子又从民 列侵略行为提供了“合法合理”的解释。尽管晶
间文化人的角度为日本对华推行的殖民扩张政 子曾强调自己“不仅会从日本人的立场出发考虑
策进行积极宣传,同时支撑或者说强化了前者的 日中问题,也会从邻国中国人的立场,或者从作
“合法性”。 为世界人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10](78)但在实际
不过,晶子在中国旅行期间,多次表明了反 的对华问题上,晶子从未离开过“日本人的立
对日本对中国采取武力手段的态度。当她来到辽 场”,保障日本在华利益是她对华观的最基本的
阳时,与刚从朝鲜被派往此处的日本将士住在同 前提。
一家日本酒店,这让晶子感觉整个酒店都“飘荡 综上所述,在晶子与中国的关系之中,既有
着酒气和帝国主义”。[10](67)当她在奉天车站看到 “被译介”“被争论”“被邀请”“被偶遇”的被
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时,担心“令人皱眉颤栗的 动事实,也有她积极关注中日局势、关心日本在
事实已经迫在眉睫”。[10](78)后来在《旁观者的语 华利益的主动姿态。晶子在中国的“被译介”与
言》中,晶子依然主张“通过积极的援助来实现 “被争论”,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日
真正的日中亲善,绝不应凭借武力的威胁去统治 本思想吸收借鉴的典型事例;晶子的“被邀请”
中国本土或满蒙”。[18](97~98)《雨窗下》
(1931.7) 及“被偶遇” ,既体现了日本在华实施侵略扩张
等文章提出, “应该直接向中国的知识阶层呼吁, 活动的重要文化策略,亦展现出中日势力在东北
在政治途径之外,寻求两国的国民之间实现内心 一带相互勾结彼此利用的政治局势;而晶子对中
亲密融合友善的方法。”[19](122)然而,晶子主张“日 国的主动关注,又因为始终不忘“日本人的立场”
中亲善”的“反战观”,却在“九一八”事变爆 而被卷入了历史洪流之中,并最终与日本帝国主
发后开始发生变化。在她1931年9月25日撰写的 义侵略达成了共识。总之,在这种“被动”与“主
《东四省的问题》一文中,不仅将事变爆发的责 动”的相互叠加与彼此混杂中,晶子与近代中国
任全部推到中国政府身上,还将侵华战争定义为 形成了交错葛藤的复杂关系,而她也成为了研究
日本陆军采取的“自卫性的非常手段”。[20](253) 中日近现代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容忽略的典型人

·19·
物之一。
[13]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
参考文献: 子评论著作集》(第2卷),东京:龍渓書舎,2001
[1] 周作人:《贞操论》,《新青年》(第4卷), 年。
[14]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
[2] 周作人:鲁迅博物馆藏《周作人日记(影
评论著作集》 (第3卷),东京:龍渓書舎,2001年。
[15]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印本) 》(上) ,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
[3] 周作人: 《苦口甘口》,北京:北京十月文 评论著作集》(第12卷),东京:龍渓書舎,2001
艺出版社,2012年。 年。
[16]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4] 陈独秀等: 《新青年》(第5卷),北京:中
国书店,2011年。 评论著作集》(第19卷),东京:龍渓書舎,2002
[5] 胡适: 《贞操问题》,《新青年》(第6卷), 年。
[17] 石艳春: 《日本“满洲移民”社会生活研
北京:中国书店,2011年。
[6] 张娴: 《与谢野晶子论文集》,上海:开明 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8]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书店,1926年。
[7] 鲁迅: 《两地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评论著作集》(第14卷),东京:龍渓書舎,2001
1973年。 年。
[19]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8] 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北京:北京十月
文艺出版社,2011年。 评论著作集》(第20卷),东京:龍渓書舎,2002
[9] [日]入江春行: 《与謝野晶子とその時代― 年。
[20] [日]内山秀夫、香内信子编:《与谢野晶子
―女性解放と歌人の人生ーー》,东京:新日本出
版社,2003年。 评论著作集》(第15卷),东京:龍渓書舎,2001
[10] [日]与谢野宽、晶子: 《满蒙游记》,《鉄幹 年。
晶子全集(26) 》,东京:勉诚出版,2008年。
[责任编辑 张克军]
[11] 辛培林等: 《吴俊升全传》,哈尔滨:黑龙
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 高书全等: 《中日关系史》 (第2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