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梁啟超 <敬業與樂業> 姓名:_____________(4A)

一 內容大要
第一至五段
作者認為必先_________,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體。

作者調有「業」之必要性:

1 孔子認為________________難以教化。

2 百丈禪師深知___________的重要,故他天天__________。

3 作者視沒有職業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會____________________成果。

第六、七段
作者認為_____代的_________解釋「敬」字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認為要「敬業」的原因:

1 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都是可敬的。例子:他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為

例,說明凡職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因應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把工作做至_________的,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作者認為要把工作做到圓滿,惟一的秘訣是「_______」,從內心發出來便是「____」。

例子:「<莊子>痀丈人承蜩」 「木匠與政治家」 「挑糞者與軍人」

「英國人與法國人的工作態度比較」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3 若對自己職業不敬,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會把事___________。

第八、九段
作者認為苦樂全在_________________,不在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認為天下第一等苦人,是那些_________________;第二等苦人,便是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的人。
-2- 姓名:_______________(4A)

作者認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原因有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段 : 演講作結。

二 寫作手法
1 歸納法 : 將各種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來証明普遍性的論點。

一般採用先分述、後總結的結構。

例:從孔子和百丈禪師的話歸納出「人必有業、勤業」的論點。

2 演繹法 : 從已知的事例去探求未知。

一般採用先總論、後分述的結構。

例:凡職業無不是不神聖,拉黃車是職業,因而推論出拉黃車也是神

聖的 。
(徐鎮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