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二節、代 詞

古漢語的代詞有稱代和指作用,根據其意義側重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
疑問代詞三類,此外,還有比較特殊的代詞:一是無定代詞「或「、「莫」;一是輔助行代詞
「者」「所」。
一、 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是表示人們自我稱呼和相互稱呼的詞。人稱代詞有時不一定指人,如果把人之外的
東西人格化了,也可以使用人稱代詞
1. 第一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代詞,又叫自稱代詞,是指說話人稱呼自己的代詞。古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主要
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個。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
四個。「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稱,秦始皇以後專門用於帝王君主的自我稱謂了。」如:
《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親叫伯庸。」
2. 第二人稱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又叫對稱代詞,是稱呼聽話者的代詞。古漢語中,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女、
汝、爾、而、乃、若」等六個。其中以」女、汝、爾、若」四個為常見,」汝」、」女」本是同
一個詞的不同寫法。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若為庸耕,何富貴也?(《史記·陳涉世家》)
3. 第三人稱代詞
嚴格說來,先秦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本是指示代詞的「其」、「之」可起第三人稱代
詞的作用,「其」只用作定語,「之」只用作賓語,如:
1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
向下察看了齊軍後車的車輪印跡,又登上了車前的橫木遠望軍情。在這裡」其」指」齊軍」
作定語。」之」指」齊軍」,用作賓語。
2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游》)
現代漢語用第三人稱代詞做主語的地方,古代有兩種表達方法,一是重復前面出現的名,如: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左傳·襄公十五年》;
另一種是省略主語,如:
使子路反見之,(子路)至,則(丈人)行矣《論語·子路從而後》
古代人稱代詞沒有單複數的區別,現代漢語人稱代詞加「們」表複數,古漢語人稱代詞表示
單複數根據上下文才能決定,如下例中的人稱代詞表示複數,
① 吾與汝畢力平險(《列子·湯問》)
② 齊師伐我(《左傳·莊公十年》)
古人還常以謙稱代替第一人稱代詞,以尊稱代替第二人稱代詞,如:
足下事皆成(《史記·陳涉世家》)
二、 指示代詞
用來區別事物的代詞叫指示代詞。兼有指示和稱代的作用。代替的範圍很廣,可以代人、代
事、代物。
古代漢語指示代詞有:此、是、斯、茲、彼等。一般說,此、是、斯、茲是近指代詞,
「彼」是遠指代詞,如:
是鳥也,還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逍遙游》
「之」、「其」作指示代詞,都不用作主語,「之」表示泛指,用作定語或賓語。如:
①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這個姑娘出嫁,會使她的夫家和順)
「其」表示特指,用來指示一定的人或物(那個,那種),作定語,如: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
河上(《史記·西門豹治鄴》)「夫」也是指示代詞,表遠指,指示性較弱,比必譯出。如:食夫
稻,衣夫錦(《論語·陽貨》)
指示代詞「若」、「然」、「爾」,「若」常作定語,「然」、「爾」常作謂語(如此,這
樣,那樣),如:
南宮適(kuo)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寭問》)
「焉」是個特殊的指示代詞,既是指示代詞,又具有語氣詞的性質,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於是,指三人)
「焉」由於經常用在句尾,逐漸具有了語氣詞的性質,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完全失去了指代作
用,成為純粹的語氣詞,有指點引人注意的語氣,如:
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三、 疑問代詞
在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大致可以分為指人、指事物、指處所三類,三類之間有交叉。
1. 指人的疑問代詞有「誰」「孰。「誰」的用法和現代漢語相同,「孰」主要用於選擇問
句,但不能用作賓語,如:父與夫孰親?(《左傳·桓公十五年》)
2. 也可不表示選擇,相當於「誰」,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熟為夫子(《論語·子路
從而後》)+「孰」也可以指事物,有表示選擇,如: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盡心
上》)
2. 指事物的疑問代詞主要有:「何、胡、曷、奚(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麼」)「胡」、
「奚」、「曷」一般只作狀語,相當於「為什麼」、「怎麼」。
3. 指處所的疑問代詞有:安、惡、焉(哪裡),一般常用作狀語,表反問,如:①且焉置土石?
(《列子·湯問》)
四、「或」「莫」
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無定代詞(現代漢語沒有這一類詞,需特別注意)
「或」字是肯定性的無定代詞,一般指人,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有的人」、「有人」或「某人「,
只用作主語,如: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史記·陳涉世家》)
「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相當於「沒有誰」「沒有什麼東西(事情)」,「莫」字所否定的可
以有範圍,也可以沒有範圍,或不指出範圍,如:
群臣莫對(《戰國策·楚策》
五、「者」、「所」
「者」和「所」是兩個起輔助作用的代詞,說他們是代詞是因為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說
它們具有「輔助性」是因為它們都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須和其他代詞或詞組結合(前、後)
成名詞性的「者」字結構和「所」字結構,才能充當句子成分。
1.「者」作為輔助性代詞,其用法有三:
(1)放在動詞和形容詞(或動詞性、形容詞性詞組)之後,構成「者」字結構,使整個結構具有
名詞性,它的作用很象現代漢語的「的」,譯為「⋯⋯的人」、「⋯⋯的事物」。
(2)放在數詞或時間詞之後,表示一定的範圍或種類。
「者」字放在時間詞之後,不外乎「古者」、「今者」、「昔者」、「始者」、「先者」等,此
時,「者」字無法出,只譯作:古時候,現在等即可。
(3)放在名詞之後,用來復指主語,起強調作用,引出主語(判斷句),如:
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所」字
作為輔助性代詞,所代的是某種動作的對象,它位於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之前,和動詞和動詞
性詞組結合成「所」字結構,使整個結構具有名詞性(如果用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前,這個名詞或
形容詞也活用作動詞)。
「所」字結構具體形式很複雜,概括起來,主要有四種(以動詞「食」為例):
一、所食;二、所食者;三、民之所食(或民之所食者);第四、所食之粟(或「民之所食
之粟」)
輔助性代詞「所」還可以何其他詞結合成凝固格式,如:所謂、所以、所與等,前兩個較常
見。
「所以」是一種很常見的凝固格式,用法較為複雜,這裡「所」字後面不是動詞,而是介詞
「以」,「所以」在古漢語里主要有兩種意義,第一種意義比較具體,大致和現代漢語的「用來
⋯⋯的方法」、「憑藉⋯⋯的」相當,說明「怎樣」,如: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於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出師表》)
第二種意義比較抽象,用來表示原因,大致和現代漢語的「導致⋯⋯的原因」相當,說明
「為什麼」。 用「所以」表原因,現代漢語一直沿用,但一般限於先說結果後說原因,而且一般
只用「之所以」來表示。現代漢語除沿用「所以」的這種用法外,現代漢語的「所以」已發展成
為一個連詞,而不再是代詞加介詞,不同於古代的「所以」。
「所」字後加介詞,除「所以」外,還有「所從」、「所由」、「所與」、」所為」等,如:
古漢語被動句也常用「所」字,如:
其妻問所與飲者,則盡富貴也(《孟子·離婁下》)
「為人所笑」,這裡,所字已經虛化,失去了代詞的性質。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