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6

`

语言学院

中文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虚词
语言研究
姓名:Omar Adel Mahmoud Mohamed Rashad
导师:Ester William教授

‫ استر وليم‬/ ‫د‬.‫ أ‬: ‫المشرف‬

2021 / 2020
计划

前言 ................................................................................................................. 1

第一章:古代汉语词类的解释与划分.................................................. 2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类的解释 .............................................................. 3

第二节: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 5

第二章:古代汉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9

第一节:古代汉语实词的用法…………………………………………………11

第二节: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27

第三章:古代汉语实词与虚词的特点……………………………………....37

第一节:古代汉语实词的特点 ................................................................38

第二节:古代汉语虚词的特点 ................................................................43

第四章: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48

后记:………………………………………………………………………………...60

参考书目................................................................................................ 61
前言

我对古代汉语尤其是词类非常研究,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

发展来的,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和典故。因此、对现

代文章的阅读能力也就较高。毛主席说:“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

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

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

古代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古代单音

词多,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词汇和词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一

词多义的现象。古代汉语的词往往就是一个个的字,所以前人研究古

代汉语常以字为单位。“字”与“词”也不严格区分、“虚词”也被

称为“虚字”“名词”也被称为“名字”。这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

点。 本研究专注于古代汉语词类,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虚词在组词成句、表达语气。是经常使用、不可或缺的。我们要

读懂古书,训解文字,当然必须注意虚词的理解。

-1-
第一章:古代汉语词类的解释与划分

-2-
第一节:古代汉语语法词类的解释

王力著说:“古代汉语是跟现代汉语相对的名称;古代汉族人民说的话叫做
古代汉语。但是,古人已经死了,现代的人不可能听见古人说话,古人的话只
能从古代留传下来的文字反映出来。因此,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
所用的语言。”1

董希谦和王松茂说:“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就汉语来说,主要是讲
词与词的关系、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结构。在本章里,我们着重讲古代词类
语法”。2

百度文库:“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即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结合能力而划
分的类。如根据是否能受数量词修饰并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语法功能,我们
可以划分出普通名词这一类。”3
“等”、“尔”“之”“当”“安”“得”“陌”“有”“敌”“是”等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2)《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董希谦和王松茂、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3)古代汉语词类、百度。

-3-
郭锐:“词类框架的形成和发展词类是整个语法学的基础,要充分说明语法
规则,就不能不划分词类。中国语法学中真正的词类划分始于马建忠的《马
氏文通》(1898)。”4

➢ 我的意见是:语法是语言的一个分支,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词义
上的分类。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充当结构成分的功能。古代汉语也可
以划分词类,作为汉语的古代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语词类研究、 文库。

-4-
第二节: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百度文库:“关于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词类的划
分方法,将古代汉语的词类比照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另外一
种观点认为汉语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的语言,它有它的独特特点,而作为承接着
主要语法功能的词,必然会带有这种特点(词无定类)。”1

陈霞村说:“一般古代汉语语法著作或教材都要讲词类问题,把占代汉语
的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等类。” 2
例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上册第一课《自相矛盾》)
分析:
以:是(介词) 相当于“用”、“拿” 、“把”
子:是(代词)相当于“您”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陷:是(动词)刺穿
盾:是(名字)盾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词类、百度文库
2)《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3)《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5-
陈霞村:“这十类词,按其词义和语法功能,又可分为实词,虚词两个大
类。这种划分对于汉语是有重要意义的,是揭示了汉语语法的特点的。实
词意义比较实在,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没有实义或者意义比较虚泛,
多数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4
例子:

1)一屠晚归 ,担中肉尽。(消松龄《狼》)
译文:一个屠夫很晚回来,担子的肉卖完了。
实词有 屠、担、肉、尽。5
虚词有 “中“。

2)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本课《画蛇添足》)
译文:请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实词有 请 画 地 成 饮 酒
虚词有 为 先 者。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5)《古代汉语》、徐宗才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6)《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6-
文库:“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词义上的分类。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充当
结构成分的功能。古代汉语也可以划分词类,作为汉语的古代形式。”7

能 实词

1)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
不能 虚词

词汇意义 实词

2)有哪些词义的角度
语法意义 虚词

o 表示词汇意义:名词。形容词 动词 代词 数词。

o 表示语法意义: 连词 量词 副词 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汉语的词类、文库。
-7-
佚名说:“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
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8

例子: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实词有 名词“天”、动词“亡”、代词“我”、动词“渡”。
虚词有 副词 “之 ”、代词“ 为”。

例子:
郑人有且置履者。(上冊第一课《郑人买履》)9
1)实词有(专名)“郑“ 、(名词)“人 ”“履”、(动词)“有”、
“置”。
2)虚词有副词(副词)“且”、(代词)“者”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代词和数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拟声词。

8)汉语词类研究、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百度。
9)《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8-
第二章:古代汉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9-
名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连词
实词 数词。 虚词 叹词
量词。 介词
代词。 拟声词

- 10 -
第一节:古代汉语实词的用法

实词:
“是古代汉语里的一种词类 ,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词汇
意义。实词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数词。”
1

王力著说: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
十一类2,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2

百度知道:“实词有实在意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
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初中古文教材、文言文。
2)《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3)百度、知道。

- 11 -
一 .名词 :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叫做名词。
例如:

1)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睿秋·刘舟求剑》)
文译: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2)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孙)
文译: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
入(黔地)
3) 时大风雪,雄旗裂。(司马光想雪夜入蔡州)

注意:有些实词是属于多义词
例如:“敌“
1、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语文教材、文言实词
- 12 -
二. 动词 :

王力:“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叫做动词。”5
1)一居晚归,担中肉尽。(消松龄《狼》)
2)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3)谍报敌骑至。(徐珂《冯婉贞》)

在现代汉语里,动词下面还有三个附类:
*判断词,即“是”字
*能愿动词,即“能够”“会”“可以”“应该”“肯”“敢”等;
*趋向动词,即“走来”的“来”,“放下”的“下”,“跳下去”的
“下去”等。

判断词和趋向动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少见的 。能愿词则是常见的。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郑人买履》)
3)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13 -
三.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叫作形容词。例如:
1)寒暑易节。(《列子·愚公移山》)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6
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苟子。修身》)
译文:所以批评我恰当的,是我的老师;赞成我恰当的,是我的朋友。7

四. 数词 :

表示数目的词叫作数词。例如: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2)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董希谦,王松茂、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7)《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14 -
注意:
陈霞村:“实词意义比较实在,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没有实义或者
意义比较虚泛,多数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这个界限是相对的,不是绝
对的一。”8

五 . 量词 :

王力:“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叫
作量词。”9
例如:

1)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徐珂《冯婉贞》)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9)《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15 -
文库:“量词”在王力《汉语史稿》里叫 “单位词”。汉语的量词主要有
两种:一种是度量衡量词,如“尺、寸、升、两”等,还二种是天然(或个体)量
词,又分为两小类: 是名量词,如“个、只、枚、匹、所、颗、头”,二是动
量词,如“遍、番、遭、次、同、趟、顿、下"等等。“10

王力:“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经常与名词直接组合,不
需要量词作为中介,而在现代汉语里需要量词。
例如: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并不说成“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
一把抚尺“。11

量词又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名量词是“个”“只”“张”“把”等。
动量词是“次”“趟”“回”“下”等。在古代汉语里,不但名量词是罕
用的, 动量词也是罕用的。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说“过三
次”。
又如:
1)齐人三鼓。(《左传·曹刿论战》)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徐光启《甘薯疏序》)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11)古代汉语量词、百度文库。

- 16 -
六.代词:

王力:“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作代词。”12
例如:

1)余幼好此奇服兮。(《楚辞·涉江》)
2)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4)尔来何达也?《《礼记·檀引上》》你来得怎么这样晚呀? 尔就相当于你。
13

注意:古代汉语的代词分为
1) 自称代词(第一人称)
2) 对称代词(第二人称)
3) 指示代词

我 余 若 • “余”、“予”• “之”、“其” “尔”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13)《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17 -
崔立斌:“之“可以作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等。“之“所指代的内
容一般都在前文出现过。”14
例如:
1)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本课《狐假虎威》)
2)兽见之皆走。(本课《狐假虎威》)

1、 自称代词主要有

• “我”:
陈霞村:““我”表示自称,现代汉语仍在使用:
1)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经·奶风·柏,》)
译文:我的心不是镜子、不能猜滋一切情况。
2)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
译文:我没有见过爱好仁_德的人和厌恶不讲仁德的人。
3) 晋,吾宗也·汽害我! (《左传·售公五年》)
译文:谱国是我们虚国的宗族,难道会侵害我方吗?
4)以我与之,王必免。(《左传·定公四年》)
译文:把我交给吴国,大王可以逃脱。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15)《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18 -
• “余”、“予”:

陈霞村:“余”、“予”“表示自称,相当于“我”、“我们”。人”为
古代天子自称:
1) 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尚书·汤誓》)
译文: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愿意跟你一道去死!
2)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成公二二年》)。
译文: 我是你所嫁出的女子的父亲。
3)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尚书·汤谱》)。
喂!你们各国民众,听清我的命令。16

• “吾“、“鱼“:
表示自称,相当于“我“、“我们“,可以作主语(例一、例二、例三)、
定语(例四),很少作宾语(例五),例如:

1)吾见亦罕矣。 (《孟子·告子上》)。
译文:我被大王召见太少了。
2)姫!鱼语女。(《列子·黄帝》)
译文:坐下!我告诉你。
3)是吾忧也。(《论语·述面》)
译文:这些是我的忧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19 -
• “之”、“其”:
都是指示代词,可以兼表人称,表示他称的较多,有时也能表示自称,相
当于“我(我们)”、“我(我们)的”,
例如:

1)吾他日不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
尽于大事。(《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我从前没有学习请教,爱好跑马练剑;现在,家中父兄、朝廷百官
都不满意我,怕我不能胜任国家大事。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译文:不忧虑别人不赏识自己,只是怕自己没有才能。

王力:“ 与“之”字句起同样作用的是“其”字句。“其”字是代词,
但这个代词总处于“领位”,因此,“其”字等于“名词+之”。有人用
翻译的方法定“其”字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他”字,这是错误的。古汉语
中的“其”字,跟现代汉语中的“他”字在语法上有很多不同。“其”字
永远不能作宾语,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都不能把“其”字当宾语用。
“17

➢ 我的意见:“之“和“其”可以作他称代词,也可以作自称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20 -
2、对称代词主要有:(女尔若而乃如)

陈霞村:”人称代词,表示对称(第二人称),称代对方,单数、复数都可称
代。经常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其中“而”、“乃”以作定语
为常见。“18

• “女“
表示对称,相当于“你“、“你们“。可作主语、宾语。例如:
1)厥或告之曰:“小人怨女置女。”则皇自敬德。(《尚书。无逸》)一如
果有人告诉你说:“老百姓们怨恨你咒骂你,“那么你就下大功夫修养品
德。

• “尔”
对称,相当于“你“、“你们“,可作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1)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为什么不各人谈谈你们自己的志向?”
2) 尔来何迟也? (《礼记·檀弓上》)
译文:你来得怎么这样晚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21 -
• “若”

陈霞村:“若表示对称,相当于“你”、“你们”。

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皇上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
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
一我的老爹就是你的老爹”19

• “而”
表示对称,相当于“你”、“你们”。经常用作定语,不作宾语,主
语也很少。

1)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左传·定公十四年》)
译文:夫差!你忘了越王杀死你的父亲了吗? 对外432

王建喜:
“而”除了连词,还可以是第二人称代词。例如:
惜乎,而夫子其穷哉!(本课《东施效》)例中的“而”是第二人称代词,
意思是“你的”。“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20)《纵横古代汉语》、下册、王建喜、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

- 22 -
• “乃”

表示对称,相当于“你”、“你们”,极少用作主语,作宾语,经常用作
定语。
1)朕心朕德,惟乃知。(《尚书·康诺》)
译文:我的心慰我的德义,只有你知道。

• “如”

表示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使用较少,用作定语。

1)远如期,益如寿。(《乐府诗集·远如期》)
译文:让你的年限长远,让你的寿命增加。

➢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里表示“你”的“如”、“乃”可以做定语
“若 “ 和 “尔 ”可以作主语。“女“经常可以作宾语。

- 23 -
3、 指示代词主要有:(彼夫之其夫)

百度文库:“指示代词,兼表他称(第三人称),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相
当于他(他们)、他(他们)的,但是其本身不是人称代词。”22
例如:
• “彼”
是远指指示代词,可以兼表他称。用作t语、宾语,一般交少作定语,相当
于“他”、“他们”,或“那个人”、“那些人”。例如:

1)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德公二十
二年》)
一译文:司马对宋裹公说:“他们(楚国)人多我们人少,乘他们没有完全
渡过河来,请下令攻击他们吧!”

• “夫”

兼表他称,相当于“他”、“他们”、“那个人”、“那些人”。用作主
语、兼语,不作宾语、定语,
例如:
1)夫为其君勤也。(《目语·齐语》)
-他是为他主子操劳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古代代词、百度、文库。

- 24 -
• “之”
陈霞村:“是指示代词,可以兼表他称。相当于“他”、“他们”,或
“这个人”、“这些人”。只能作宾语、主谓短语中主语、兼语,不作主
语、定语。”23
例如:
1)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過遥游》。之:这。)
译文:这两个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王建喜:“其”
A.代词,表示第三人称。
a)意思是“他的”。例如:
大子忽辞,人问其故
B.意思是“他”。
b.及其败成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24

➢ 要注意的:
王力著:“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 其”
“之”),所以从前的语法学家把代词归入虚词一类。下节讲虚词时,我
们也是把代词归入虚词的。“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24)《纵横古代汉语》、下册、王建喜、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
25)《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25 -
➢ 我的意见:我的意见:有的代词是属于实词 ,因为可以充当主语、
谓语、定语。

比如:

“此”表示近指,可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1)彼一时,此一时也。(《益子。公孙五下》)主语
译文:那是一个时候,这是另一个时候。

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日白,则以此入不知白黑之粹(辨)矣。
(《墨子·非攻上》)
译文:一如果这里有一个人,看到一点黑的叫它黑的,看到

3)匪言不能,胡此畏忌? (《诗经·大雅·桑柔》)
译文:并非没有才能,为什么这样毒怕?

- 26 -
第二节: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百度:“我们把古代汉语慮词分作三种类型:一,半实半虚类:代词,副
词;二,兼实兼虚类;介词,因为多数古代汉语介词如“以”,“用”,
“由”,“与”等都可以作动词,介词是由动词转来的;三,全虚类:连词,
助词,叹词。“1

初中语文:“虚词是古代汉语词类的一种分类,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没有词汇意义。虚词的分类: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副词、语气词、叹
词。”2

一)副词 :

王力:“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
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3
例如:
1)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2)陈胜、吴广乃谋曰。(同上)
3)尉果笞广。(同上)
4)皆指目陈胜。(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汉语词类解说、百度文库。
2)初中语文教材
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27 -
何乐士:“副词 共364个。主要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有时也修饰名词
性谓语或整个句子。当副词位于动词,形容词,名词性谓语或整个句子前
时,叫状语。”4
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当它位于动词后时叫补语。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东野集.登科后》)

➢ 注意:
陈霞村:“虚词没有实义或者意义比较虚泛…。这个界限是相对的,不是
绝对的一。两半,比如,副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就与其它虚词不
同。”5

百度用法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
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汉语虚词通解、何乐士、北京出版社、1985年
5)《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6)汉语需词研究、百度用法
- 28 -
“二、 介词 :

王力:“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
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
词。”7
例如:

1)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

董希谦,王松茂:“介词主要用来把名词、代词或词组引介给动词、形容
词。它与它所引介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
共同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对
象等。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8)《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董希谦,王松茂、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 29 -
根据介词引介的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和这个词语与中心词的关系,我们可以
把古汉语中的介词分为下边几类:

1、 引进时间,处所
这一类主要有“自“及”“由”因。于等,
例如:
✓ 自古至今,所由来远矣。(《史记。三王传》)
译文:从古到今,裂地封疆制度的时间很久了
✓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孟子·尽心下》)
译文从尧舜到商汤, 五百多年了。

2、 引近工具、方法
这一类主要有“以”、“用”
例如:
✓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世记.相如列传》)
译文:秦王用十五座城来请求换寡人的和氏整,可不可以给他?

3、 引进原因、目的:
这一类主要有 为 、“由“ 、“因” 、“于”
例如:
✓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大王如果认为好,那为什么不干?
- 30 -
4、 引进与动作有关的对象
这类介词主要有“于”、 “乎”、 “为”等等。
✓ 千秋万岁后,传于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译文:我死后,把帝位传给你。

➢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的介词跟现代汉语的介词一样,都有有四个主要
的热点 :表示时间、目的、方式和工具的需词。

三、 连词

王力:“古代汉语的连词 有 、与、及、而、则。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
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叫作连词。“9
例如:
1)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膑》)
2)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同上)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4)居庙尝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31 -
百度文库:“连词,从功能分,有三大类”10
o 连接词、词组: 与、及、以。
o 连接句子: 则、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
o 既连接词、词组,也连接句子: 而、且
常用的连词

• “与”
o 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详见上节“介词”。
o 连接的两项是并列关系,前后两项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两项既可以
是名词性成分,又可以是动词性成分。
例如:
1)吾与女(汝)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左传·成公十三年》)

• “且”
o 只能连接谓词性成分,前后两项可以是词、词组,也可以是小句。连接
的两项是并列关系。
o “且”连接两个动词词组的例子。补充例句如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

➢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中的连词包括与、及、以、而、且、况、而况、
虽、若、如、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汉语中的连词、百度文库。
- 32 -
四、助词 :

百度文库:古代汉语虚词的连词有“者”“之”“是”11

王力:“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12
在现代汉语里,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如“的”
*时态助词,如“着”“了”“过”;
*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古代汉语文言文里,时态助词
非常罕见,常见的只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例如:

结构助词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同上)
3)诸将请所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语气助词: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柳宗元《黔之驴》)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代汉语虚词的连词、百度文库。
12)《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33 -
陈霞村:助词也可以分为三类:

“ 1,结构助词:“之”、“其”等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语、状语和中心词语、
主语和谓语;“之”、“是”等用以帮助宾语前置;“然”、“如”、
“尔”、“而”等用作副词、形容词词尾。

2,音节助词:“有“、“言“等作辅助音节,用于某些单音节名词、动词
前;“者”、“诸”等作辅助音节,用于某些单音节副词、连词之后;
“之”作辅助音节,用于某些单音节方位名词、动词、形容词后。

3.语气助词:“夫”,“唯”,“盖”,“越”等用于句首;“者”,
“也”,“”,“与”等用于句中;“也”,“矣”,“耳”,“平”,
“哉”等用于句末。“13

➢ 我的意见:古汉语几乎没有时态助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34 -
11. 叹词 :

王力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叫作叹词。”14
例如: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陈霞村 :“叹词有单音节叹词,如“於”、“吁”、“嘹”、“嗟”等;
有双音节叹词,如“呜呼”、“嘹嘻”、“兹乎”、“嗟乎”等;有三音
节叹词、四音节叹词,如“嗟兹乎”、“嘹吁戏”、“呜呼喑嘻”、“嗟
乎子乎”等。自从汉儒注经开始,历代语言文字学者就注意了古书虚词的。
“15

百度文库“:文言文中的感叹词有很多,比如:也、兮、噫、矣、嘻。”
16

• “也“
o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译文:年轻时的岁月是可惜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15)《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16)古代汉语中的感叹词、诗词网、百度。

- 35 -
• “兮”:
o 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a)”: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周南·葛覃》
译文:葛草长得长又长啊,漫山遍谷都有它。
• “矣”:
o 用在句子末尾,相当于”了”。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译文: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 “嘻”:
o 表示惊奇、轻蔑等。
✓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译文:哈哈,好啊!!技术是达到这种。

百度文库*:这十一类词可以合成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用来回
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作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
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作虚词。一般以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为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为虚
词。“18
➢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也可以划分词类,作为汉语的古代形式,它的
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也分为实词和虚词,而实词同样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同样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语气词(助词)、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代汉语词类、百度文库。
- 36 -
第三章:古代汉语实词与虚词的特点

- 37 -
第一节:古代汉语实词的特点

实词:
百度文库: “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
答问题的词语。”1

古代汉语的实词具有几个特点:

➢ 从意义上:

初中语文:“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
语……如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2
实词有实在意义的,例如:
•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农民”
•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如:“走”。
• 戏剧
• 我是我,小李是小李。

1)实词研究、百度、文库。
2)初中古文电子教材。
- 38 -
➢ 从语法功能上:

初中语文:“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3
例如: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上册第一课《自相矛盾》)4
以:是(动字实词) 这里“以”作谓语。
盾:是(名字实词)这里可以作宾语。

陈霞村:“是”表示近指,可作主语、定语、宾语、谓语“。

• 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停公三十年》)
译文:这是我(郑伯)的过错呀。
• 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这种好心完全可以凭它统一天下了。
•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孙子兵法·势》)
-译文:落下去又重新升起,太阳、月亮就是这样。
• 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5
译文:我怎么高兴这样做?是要借此求得我所最想要的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古文教材。
4)《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5)《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39 -
徐宗才:“或者能够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如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
质,处所,时间等等。“6

例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下冊第一课《师说》)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这里学者是“古代求学”的中心语

➢ 从理解上:

陈霞村:“实词因为意义比较实在,容易理解和掌据”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消松龄《狼》)
译文 :一个屠夫很晚回来。

百度文库:“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
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
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下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7)文言文、实词、百度文库。

- 40 -
例如:一词多义:
• “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初中语文857

-古今词义的变化,例如:
九月叔苴(ju).(《诗经·图风,七月》)
译文:九月拾麻子。8

➢ 使用范围:

百度类解:“比起浩如烟海的实词,虚词数量是极其有限了。就这
几百个虚词和固定结构,使用却很经常很广泛。”
例如:
• 乃日:“吾忘持度”《郑人买履》)这例中的词类都是实词,所以它
的使用非常广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 41 -
➢ 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

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
置。例如:

• “有“可以组成“我有” “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 “有进


步“ “有吗“。

➢ 我的意见:实词指有完整词汇意义,能充任句子的成分。

- 42 -
第二节:古代汉语虚词的特点

何乐士等说“虚词的特点 虚词同实词比较,它的特点:一是意义
虚。除代词外,一般不表示概念。二是语法功能强。各个实词必
须依靠不同的虚词组合而成为句子,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气。
三是数量少。总共只有五、六百个,常用的才二百来个。”1

陈霞村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包括代词在内)究竟有。 哪
些作用呢?约略言之,其有四种作用,即称代作用,关联作用,
限制作用,语气作用。……当然,并不是说每个虚词都具有以上四
种作用,有的具有两种作用,有的只有一种作用,情况各不相同。
即使两种虚词具有某类相同的作用,彼此仍有种种差别。”2

古代汉语的虚词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北京出版社、1985年
2)《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43 -
➢ 从意义上:

陈霞村:“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
体的意义。”3
百科:“ 虚词是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
词。”4
例如:
• 的,把,被,所,呢,吧”它们都是没有具体的意义。
• 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 从语法功能上:

王力:“虚词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现代汉
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别。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 ”5

文库:“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
初中语文: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不能
充当句子成分。“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4)百科、文库。
5)《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6)实词研究、百度、文库。

- 44 -
比如:
• “而”可以做副词表示“但是”的意思,是不能做句字
主谓语、宾语。

陈霞村:“虚词不能不能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
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
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7
例如:
• 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这里的副词是“已”意思是已经,且副词永远不能作句子的。
主语、谓语、宾语。8

百科:“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

百度用法:”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
“不” .“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
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许“连词、助词、叹词五类”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8)《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9)百度、用法。

- 45 -
百度:虚词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10
例如: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上册第一课《自相矛盾》)
译文:用你的矛,刺你的盾。11
这里的虚词是“之”意思是“的”这里虚词依附于句子中的实词
“矛”、 “盾”起到语法功能的作用。

➢ 从理解上:

陈霞村:“虚词因为含义空灵,用法灵活,难于理解和掌握。所以向来就
有“实字易训,虚字难明”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在古代汉语中,
“12例如:
“其”这个虚词可以举出以下几种用法(用其1,其2.其3….来表示):
1. 作人称代词:
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敬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2. 作指示代词: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一》
3. 作语气助词: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
4. 作连词,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选择关系、承接关系:
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汉语研究、百度。
11)《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46 -
➢ 从使用范围上:

陈霞村:“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
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
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

陈霞村:“第一,古代汉语虚词虽然数目并不算多,但是使用却很经常。
刘淇《助字辨略》(1711年)收入虚词470多个,王引之《经传释词》(1798
年)收入虚词160个,杨树达《词诠》(1928年)收入虚词480多个”14

例如: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平?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平?” 《论语·学面》第一章)

这样短短一段话,28个字,其中代词、副词、连词、语气助词就有17个
(次),即便除过代词“之”、“人”,也有15个(次),占到全部字数的一半。

➢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 :
• “吗” “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 “也“总是前置的(也
去,被发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47 -
第四章: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 48 -
王力著说:“虚词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现
代汉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别。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 ”1

陈霞村:““第一,古代汉语虚词虽然数目并不算多,但是使用却很经常。
刘淇《助字辨略》(1711年)收入虚词470多个,王引之《经传释词》(1798
年)收入虚词160个,杨树达《词诠》(1928年)收入虚词480多个,如果加
上复音虚词和虚词固定结构,大约也就七八百个,其中经常用到的实际仅
有四五百个。”2

王力著(虚词)虚词在汉活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
现代汉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別。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虚词不能全
讲,只拣重要的,古今差别较大的来讲。我们不打算按词类分分开讲,因
为有些词是兼属两三类的。)。3

百度用法:“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
者、为、斯、彼 、焉 等等)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2)《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4)古代汉语的虚词、百度。

- 49 -
我们打算讲3个虚词,它们是:
❖ zhi“之“、zhe“者”、yan“焉”。

• “之”
徐总宗才:“是古代汉语常用虚词,主要用作代词,助词,动词。”5
王力:“之字有两种主要月法。一种是用作代词,另一种是用作结构助词”
6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徐总和李文:。称代人,事,物。常称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me们“,
“她(们)”,“它(们)”;有时称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们)“;有
时称代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们)”,“您”。
例如:
1)跳往助之。(上册第十四课《愚公移山》。
之:他们,称代愚公一家。
译文: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2)反归取之。(上册第一课《郑人买履》。
译文:返回家去取尺码。
3)幸来告语之。(下册第五課《西门豹治邺》。
译文:希望来告诉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6)《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0 -
王力:“之字用作代词,表示“他”“她”“它”地们“她们”它们“,
但是只能用在动词的后面,不能用在动词的前面。7
例如:
1)郑人有欲买屡者,先白度式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摆之。
(《韩非子郑人买覆》)

2.指示代词
徐总宗才“:之 可泽为“这”,“这种” 、、“这些”“8
。例如:
1)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過遥游》。之:这。)
译文:这两个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王力:“有时候,甚至前面没有说到什么,也可以来一个“之”。”
例如:
1)如有离违,官别图之。(可马光《赤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8)《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 51 -
(二) 助词
徐总李和李文:“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9
例如:
1)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上册第一课《自相矛盾》)
译文:用你的矛,刺你的盾。
2) 古之学者必有师。(下冊第一课《师说》)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王力:““之”字用作结构助词,使名词和前面的词发生关系,略等于现
代的“的”字。10
1)生于高口之上,而临百例之浏。(同上)
1)则吾恐奏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润《六国论》)

徐总才:“放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这个句子成为词
组或分句,必须加上别的成分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现代汉语没有这
种用法,不能译出”
例如: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上册第一课《自相矛盾》)
译文: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它。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上册第六课《为学》)
译文: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2 -
王力:“之“放在句末或句中,起凑足音节或表示语气的作用,不能译出。
例如:
1 )称善者久之。(上册第十三课《周亚夫軍細柳》)10
译文:称赞了很久很久。
2)天龙闭而下之。(上册名篇造,之-《叶公好龙》)
译文:天上的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到了叶公的住处。

(三)动词
徐总才:“之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像等于现代汉语的“到……去的结构。
例如:
1) 至之市而忘操之。(上册第一课《郑人买履》)
2) 译文:到了集市却忘了带尺码
3) 吾欲之南海,何如?(上册第六课《为学》)
译文: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⁴ 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

➢ 注意:
王力:“有些“之“字可解杯为“它”,但不能翻译为“它“,现代汉语在
这种地方用“它”就很别扭。这也是古今语法不同的地方。“
例如:
1)“吾祖夕于是,昔父死于是,今专制为之十二年,儿死者数矣。”言之,
貌岩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之”指“吾祖死丁是,吾父死了是。”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3 -
➢ 我的意见:古代虚词“之” 可以做代词,副词也可以做偏正短语。

• 者

徐宗才:“者”在古代汉语里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作特殊指示代词,
一种是用作助词。11

1.“者”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它不能单独运用,必须附在别的词语后,
组成名词性词语,指代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可译为“…的人”,
“…的事物”,“。…的情况”,“。…的样子”,“似的”等。
例如:
1)郑人有且置履者。(上冊第一课《郑人买履》)
译文:郑国有个将要买鞋的人。
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上冊第六课《为学》)
译文:如果做那件事,那么难的也变成容易的了;如果不做,那么容。

王力:“者”字是结构助问,它经常附在动词或形容问的后面,组成名河
性約结构。般可把“者”字译成“的”。12
例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南《右壕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下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4 -
▪ 古代汉语读本有时侯,泽成“的人”更合适些。
例如:
1)京小有善口技者。(林嗣环《仁技》)

▪ 有时候,“者”字不可能翻译为“的“,它只是和前面的字合成一个
名词,列如:
1)向者霸上,棘门军,岩儿戏耳。(《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2.“者”,助词,用在句中或句未,表示停顿,提示,兼有舒缓语气的作
用。有=者“与“也”连用,表示停顿或终结。
例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上册第十四课《愚公移山》)
译文: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
2)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册第七课《愛莲说》)
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3)缚者曷为者也?(上册第十二課《晏子使楚》)
译文: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王力:“者”字又是语气助词,用作句末,等于现代的“似的”。13
例如:
1)然往关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黔之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5 -
➢ 要注意的
“者“字又放在小停顿的前面(在书面语言中放在是逗号前面),表示下
面将要有所解释。
例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 愚公移山》)。

➢ 我的意见:“者”相等于现代汉语的“的人“的结构,可以作语气助
词。

• “焉”:
徐总才:“焉”是古代汉语常用虚词,最常见的用法是:

(一) 兼词
徐宗才:兼词是指同时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这是古代汉语
特殊的词类,势量不多。“焉”用在句末,兼有“于是”,“于之”,
“于彼”的作用,“于”是介词」相当于“在”;“是”,“之”,“被”
是代词,相当于“此”,“这”,“那”,可指什人,事物,地方。“14
例如:
1)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上册第二课《精卫填海》。
焉:相当于“于是”,即“在相木上”。)
译文:发鸠这座山,它的上面有许多拓树,在拓树上有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下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 56 -
2)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上册第六课《为学》。
焉:相当于“于彼“,即“到了那里”。)
译文:富和尚不能到,可是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催李:”焉”特殊的代词,意思等于“于 代词”,可以表示处所“15
例如:
故曰: “圣人早从事焉。“
例中的“焉”表示处所,意思是“在这方面”。

王力:““焉”字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放在一句的末尾。“16
例如: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愚公移山》)
(“无陇断焉”,无陇断于是,即冀南汉阴无陇断。)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蛟龙生焉”,蛟龙生于是,即生于渊中。)
3)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徐珂《冯婉贞》)
(“伏焉”,伏于是,即伏于森林之中。)

注意:“有时候,“焉”字并不表示“于是”的意思,只是用来煞句。
例如: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
16)古代汉语常识、王力、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 57 -
(二)助词

徐总才:“1.“焉”用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至于哪种语气,要由上下
文来决定。可译为“啊”“了”“呢”等成不译出“18
例如:
1)人畏焉。(上册名篇选读之四《狗猛酒酸》)
译文:人害怕啊。
2)寒署易节,始一反焉。(上册第十四课《愚公移山》)
译文:从冬天到夏天,才能往返一趟啊。

百度文库: 焉”字又是副词,表示反问。等于现代的“怎么”或“哪
里”。19
1) 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2.用在形容词,副词后,相当于“然”,“地”。例如: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下册名篇选读之四《赤壁默》)
译文:一会儿,明月从东山上升起。
1) 徐徐焉实狼其中。(马中傷《中山狼传》)
译文:慢慢地把狼装在口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下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古代汉语研究虚词、百度、文库。

- 58 -
(三)代词

“焉”用在动词或“能”,“得”的前面,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
“怎么”等。例如:

1) 且焉置土石?(上册第十四课《悉公移山》)
译文:况且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呢?

2) 未能事人,能事鬼?(《论语。先进》)
译文:不能服侍人,怎么能。

➢ 我的意见:古代汉语“的 焉”相等于现代汉语的“于是”,有时,
也可以表示处所,有时候,用“焉“来煞句。

- 59 -
后记

在这本研究我讲的是“古代汉语的词类”着重虚词。本研究对我来说很
有用,因为这次研究帮我增加语感。我为了深刻认识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和
语法特点,我必须得重视虚词和实词的研究。语序和虚词,是汉语的主要
语法范畴,重视虚词的研究,就是抓住了汉语的特点。研究古代汉语虚词,
虽然并不等于研究古代汉语语法,但却能涉及到古代词法、句法的很大部
分内容。通过研究实词与虚词,不但帮我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
可以提高阅读现代书报的能力。我在读二年级的时候,还不能要求随便拿
一本古书都能看懂,那么,对词古汉类进行研究后,那么我现在可以读古
书,而且不懂的词能猜得对 。

本人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词类特别是虚词,我可以说如果实词是古代
语言的骨骼血肉,那么,虚词是古代语言的神情声气。

- 60 -
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

2.《古代汉语简明读本》、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3.《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上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
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上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7.《汉语纵横古代汉语》、下册、崔立斌、北京语言出版社、2014年。

8.《对外汉语本料系列教材-古代汉语》、下册、徐宗才 李文、北京语言
大学出版社、2010年。

9.《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北京出版社、1985年

10 .《古代汉语虚词类解 》、陈霞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 61 -
11.
https://6viyij.smartapps.baidu.com/pages/view/view?docId=f87729
2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7&from=share&hostname=
baiduboxapp&_swebfr=1

12.
https://6viyij.smartapps.baidu.com/pages/view/view?docId=495e2a
c0c8d376eeaeaa31ad&from=share&hostname=baiduboxapp&_sw
ebfr=1

13.
https://6viyij.smartapps.baidu.com/pages/view/view?docId=1cc321
34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6&from=share&hostname=
baiduboxapp&_swebfr=1

14.
https://6viyij.smartapps.baidu.com/pages/view/view?docId=fa56c3
5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b&from=share&hostname=
baiduboxapp&_swebfr=1

- 62 -
15.
https://sa93g4.smartapps.baidu.com/pages/squestion/squestion?qi
d=630527707889691004&rid=3199863708&hostname=baiduboxa
pp&_swebfr=1

- 63 -
- 6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