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7

中 医 必 背

目 录

一、
《药性赋》 .......................................................3 十.玉龙赋....................................................... 44
十一.标幽赋...................................................... 45
(—)寒类药性赋 .............................................3
十二.12 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 ..................... 46
(二)热类药性赋 .............................................4
(三)温性药性赋 .............................................4 十九、医学三字经............................................... 47
(四)平性药性赋 .............................................5
二十、伤寒论....................................................... 50
二、
《六陈歌》 .......................................................6
二十一、
《金匮要略》重点掌握条文 ................. 79
三、
《妊娠禁忌歌》 ...............................................6
二十二、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 86
四、
《十九畏歌》 ...................................................7
二十三、金匮方歌括........................................... 91
五、
《十八反歌》 ...................................................7
二十四、中医名言集锦..................................... 101
六、
《引经报使药歌》 ...........................................7
一、天人合一................................................. 101
七、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7 二、养生保健................................................. 101
三、防病治未病............................................. 101
八、治病主药诀《医学传心录》 .........................8
四、医德医风................................................. 101
九、
《药性串集》 ...................................................8 五、医术学习................................................. 102
十、中药方剂的药引 ...........................................10 七、藏象学说................................................. 103
八、精神气血................................................. 104
十一、方剂歌决 ................................................... 11
九、病因学..................................................... 105
十二、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21 十、病机学..................................................... 105

十三、方剂汇总 ...................................................22 十一、经络针灸............................................. 106


十二、四诊方法............................................. 107
十四、脉学总结 ...................................................37 十三、辨证要点............................................. 107
十五、舌诊顺口溜 ...............................................41 十四、治则治法............................................. 108
十五、药物方剂............................................. 110
十六、十问歌 .......................................................42
十六、临床疾病............................................. 111
十七、五脏平脉歌: ...........................................42 十七.中医锦句 120 条.................................... 111
十八、针灸歌诀 ...................................................43 二十五、
《笔花医镜》用药论 ........................... 114
一、五输穴歌 ...................................................43 一、心部药队................................................. 114
二、十二原穴歌 ...............................................43 二、肝部药队................................................. 116
三、十五络穴歌 ...............................................43 三、脾部药队................................................. 118
四、十二募穴歌 ...............................................44 四、肺部药队................................................. 120
六、下合穴歌 ...................................................44 五、肾部药队................................................. 122
七、八会穴歌 ...................................................44 六、胃部药队................................................. 123
八、八脉交会穴歌 ...........................................44 七、膀胱部药队............................................. 125
九.四总穴歌 ...................................................44
-1-
中 医 必 背
八、胆部药队 .................................................126 二十三、痢疾................................................. 147
九、大肠部药队 .............................................126 二十四、腹痛................................................. 148
十、小肠部药队 .............................................127 二十五、便秘................................................. 148
十一、心包三焦部药队 .................................128 二十六、胁痛................................................. 148
二十七、黄疸................................................. 149
二十六、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128
二十八、积聚................................................. 149
二十七、沈绍功 “单元组合辩证分类法”....132 二十九、鼓胀................................................. 149
一.虚证分四类定五位 1..............................132 三十、头痛..................................................... 150
三.脉诊宜粗及舍正从舌 .............................134 三十一、眩晕................................................. 150
四.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 ................................135 三十二、中风................................................. 151
三十三、痉证................................................. 152
二十八、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 .............136
三十四、疟疾................................................. 152
二十九、中医内科学总结 .................................137 三十五、水肿................................................. 152

一、 感冒.....................................................137 三十六、淋证................................................. 153

二、咳嗽 .........................................................137 三十七、癃闭................................................. 153

三、肺痈 .........................................................138 三十八、腰痛................................................. 154

四、哮证 .........................................................138 三十九、消渴................................................. 154

五、喘证 .........................................................139 四十、痹证..................................................... 154

六、肺胀 .........................................................140 四十一、痿证................................................. 155

七、肺痨 .........................................................140 四十二、内伤发热......................................... 155

八、痰饮 .........................................................140 四十三、虚劳................................................. 155

九、自汗、盗汗 .............................................141 热..................................................................... 156

十、血证 .........................................................141 湿..................................................................... 158

十一、心悸 .....................................................142 燥..................................................................... 160

十三、不寐 .....................................................143 寒..................................................................... 160

十四、厥证 .....................................................143 疫疠毒疟......................................................... 161

十五、郁证 .....................................................144 痰饮食............................................................. 162

十六、癫狂 .....................................................144 郁..................................................................... 164

十七、痫证 .....................................................145 瘀..................................................................... 166

十八、胃痛 .....................................................145 气虚................................................................. 167

十九、噎膈 .....................................................146 血虚................................................................. 169

二十、呕吐 .....................................................146 阴虚................................................................. 170

二十一、呃逆 .................................................146 阳虚................................................................. 173

二十二、泄泻 .................................................147 两虚................................................................. 175

-2-
中 医 必 背

一、《药性赋》

(—)寒类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瓜瘿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
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
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清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
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
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心肝;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又闻治虚烦、除檅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
宣黄连治泠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 ,且补阴虚而助阳。
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与小肠。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宜血更医眼疮。
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热毒杀虫于贯众。
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
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
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
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
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
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
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
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
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
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
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3-
中 医 必 背

(二)热类药性赋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
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劳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
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
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
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
胡芦巴治虚冷之疝气;生卷柏破癥瘕而血通。
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
丁香快脾胃而止呕逆; 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
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
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
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
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
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
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
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
消肿益血于米醋;下气散寒于紫苏。
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
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
麋茸壮阳以助肾; 当归补虚而养血。
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
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
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
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
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
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
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代赭乃镇肝之剂。
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
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三)温性药性赋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湿痰。
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萝卜去膨胀,下气制面尤堪。
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
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
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 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 更疗阴痿。
-4-
中 医 必 背
诚以紫菀治嗽, 防风祛风。
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
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 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
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白芷止崩治肿,疗痔漏疮痈。
若乃红蓝花通经, 治产后恶血之余;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
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疗折伤之症则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
巴戟天治阴疝白浊, 补肾尤滋;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
尝闻款冬花润肺, 去痰嗽以定喘;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
抚芎走经络之痛;何首乌治疮疥之资。
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
藁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
乃日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
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病之用。
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疴;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
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寸白虫;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
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瘨。
金樱子兮涩遗精;紫苏子兮下气涎。
淡豆豉发伤寒之表;大小蓟除诸血之鲜。
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
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芪;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
菟丝子补肾以明目;马蔺花治疝而有益。
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四)平性药性赋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以硇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
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
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
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
观乎商陆治肿,覆盆益精。
琥珀安神而散血;朱砂镇心而有灵。
牛膝强足补精,兼疗腰痛;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
甘松理风气而痛止;蒺蔡疗风疮而目明。
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蒲黄止崩治衄,消瘀调经。
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
没食主泄泻而神效;皂角治风痰而响应。
桑螵蛸疗遗精之泄。鸭头血医水肿之盛。
蛤蚧治劳嗽,牛蒡子疏风壅之痰;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忡之病。
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

-5-
中 医 必 背
小草、远志,俱有宁心之妙;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
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
郁李仁润肠宣水,去浮肿之疾;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疴。
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
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
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
椿根白皮主泻血;桑根白皮主喘息。
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
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
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
僵蚕治诸风之喉闭;百合敛肺劳之嗽萎。
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枇杷叶下逆气, 哕呕可医。
连翘排疮脓与肿毒;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
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
然而鳖甲治劳疟,兼破癥瘕;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
乌梅主便血疟痢之用;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
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二、《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
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
入药方知奏效奇。

三、《妊娠禁忌歌》

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芜花代赭鹿,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庶虫。

-6-
中 医 必 背

四、《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五、《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芜俱战草,
诸参辛勺叛藜芦。

六、《引经报使药歌》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麻煎之白芍详。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七、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

凡用药须明五味。辛者能散能横行。苦者能降能泄。甘者能补能缓中。酸者能收敛。咸者能
润下能软坚。能先知各药之性。然后可以合于病情。凡用药须审质之轻重。性之有毒无毒。气之
寒热温凉平。然后可以知用之多寡。凡用药当明其五色五臭。青入肝。黄入脾。赤入心。白入肺。
黑入肾。臊入肝。焦入心。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
降。可以下行肝肾。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
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然后可定其
升降浮沉。以类相从之用。凡用药当知有相反相畏相恶相使相须之别。惟相反不可合投。其余即
无从顾虑。故特将相反之药。列于药品之末。然后可知药之宜忌。凡用药须知制炒之法。各有所
-7-
中 医 必 背
宜。如酒炒则升提。姜炒则温散。用盐可入肾而软坚。用醋则注肝而收敛。童便除劣性而降下。
米泔去燥性而和中。乳能润枯生血。蜜能甘缓益元。土炒藉土气以补中州。面煨抑酷性勿伤上膈。
黑豆甘草汤浸。并能解毒和中。羊酥猪脂涂烧。使其渗骨易脆。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明乎
制炒之法。然后可以运用治病。凡用药有宜陈久者。有宜新鲜者。陈者取其烈性渐减。火性渐脱。
新者取其气味之全。功效之速。学人亦宜考求。然后立方可以灵应。

八、治病主药诀《医学传心录》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
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腹
痛用青皮治。心(下)痞黄连枳实从。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腹中窄狭苍术宜。胀
膨厚朴姜制法。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虚热虚汗用黄芪。肌肤浮热黄芩宜。胁下疼
痛往来热,日晡⑴潮热柴胡宜。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下焦湿肿兼火邪,知母防(己)
龙(胆草)并酒(黄)柏。上焦湿热用黄芩。中焦湿热黄连释。渴用干葛天花粉。半夏燥脾斯时
禁(半夏性燥,口渴不宜用)。嗽用五味喘阿胶。枳实黄连治宿食。胸中烦热栀子仁。水泻芍药(茯)苓白
术。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补气必须用人参,肺经有热不相应。痰涎为病须半夏,
热加黄芩风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挟热(黄)芩(黄)
连凑。眼痛黄连当归根。惊悸恍惚用茯神。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加之灵。气刺痛时须枳壳。
血痛当归上下分。痢疾当归白芍药。疟疾柴胡为之君。血痛桃仁与苏木。气滞青皮与枳壳。枳壳
青皮若用多,反泻元气宜改作。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
无攻击,惟有中满不食甘,临症还须究端的。

九、《药性串集》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茯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萸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羌活麻黄,偏前额白芷葛根,偏两侧荆芥白芍蒺利 ,
偏巅顶藁苯牛膝,顽固性头痛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头晕天麻钩藤,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覆盆子茱萸肉,耳鸣核桃枣肉金英子,鼻塞苍耳子辛夷露蜂房。
口苦龙胆草茵陈。口甘佩兰茯苓,口渴风热芦根葛根、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热毒玄参生地,伤阴石斛玉竹天花粉。
牙痛肾虚骨碎补细辛露蜂房,风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莲。
咽喉肿痛实火牛蒡子山豆根,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嘶哑声风寒麻黄杏仁甘草,凤热蝉衣千张纸胖大海。
肺阴虚梨汁蜂蜜。项强风寒桂枝葛根。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羌蚕。
-8-
中 医 必 背
肩痛羌活姜黄独活、四肢疼痛上肢桂枝羌活桑枝、下肢独活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蚕地龙。
膝部肿痛牛膝独活,手指麻胀稀莶草瓜络桑寄生。
咳嗽风寒麻黄苏叶与杏仁。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法夏陈皮川朴、肺阴虚百合麦冬川贝 ,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苇茎鱼腥草桔梗,久咳嗽百部诃子。
喘促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外感邪在肺上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玄参,火灼山栀子黄岑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
燥咳嗽麦冬天冬百合。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
内伤血络覆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
骨脊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
寒湿独活防风苍术,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
胸痛虚寒栝蒌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香川朴。心下痞块三棱莪术青皮。
肋痛寒热柴胡郁金,久刺痛丹参红花元胡木香、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留饮葶苈大枣。
肝痛川栋子合欢皮白芍、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板。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川断,外伤牛膝乳没。
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与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
虚痛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气痛沉香砂仁枳壳香附、
瘀痛元胡五灵脂,食痛麦芽谷芽神曲、
虫痛使君摈榔乌梅、少腹痛气滞青皮玄胡素乌梅。
肠痛大黄丹皮桃仁。脐腹痛(参照胃脘痛)。
小腹痛蓄血丹参桃仁赤芍、热结膀胱猪苓茯苓泽泻。
呃逆虚症丁香柿蒂党参,实症竹茹枇杷叶。
嗳气厚朴砂仁藿香,吞酸黄连配吴茱萸或淡鱼古石配川贝母,或煅瓦楞子煅牡蛎。
恶心半夏获苓生姜、呕吐胃寒半夏干姜吴茱萸、胃热竹茹半夏山栀黄连;
伤食麦芽陈皮神曲,痰浊半夏生姜茯苓陈皮,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饮食差湿浊半夏获苓白术陈皮 。
中气虚人参茯苓陈皮白术 ,大便溏薄中气下陷白术黄芪桔梗。
湿热下注香薷黄连黄芩白头翁 。
肝火偏盛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大便水泻白术茯苓。寒症煨姜吴茱萸补骨脂;
热症旱莲草百部;湿症白头翁秦皮;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清脱肉豆蔻乌梅。
大便秘结腑实大黄川朴枳实,津枯肉苁容琐阳,气秘沉香槟榔枳实,
热秘麻仁郁李仁、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肉苁容沉香麻仁。
排气木香川朴莱菔子,便血槐花地榆旱莲草。
小便秘黄滑石赤茯苓通草、小便清长金英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频数肾虚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山枣肉、湿热车前子柴胡茯苓。
消渴上消花粉麦冬五 味子,中消石斛葛根花粉。下消熟地山枣肉五 味子。
小便余沥肉桂配知母或杜仲配黄柏,小便刺痛热淋车前扁蓄通草山栀子。
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
石淋金钱草海金砂琥珀湿热茵陈车前通草,阴虚生地知母黄柏,高热滑石淡竹叶通草。
小便不利肺热黄芩芦根杏仁,脾虚黄芪获苓猪苓,阳虚麝香附子桑螵蛸,
-9-
中 医 必 背
阴虚知母肉桂黄柏,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夜间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英子,小便带血茅根地榆石苇。
怀孕浮肿白术茯苓泻,怀孕胀闷砂仁橙皮霍梗。
虚热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虚热无汗丹皮山栀子。
掌心灼热多汗鳖甲地骨皮乌梅,潮热骨蒸银柴胡白薇胡黄连。

十、中药方剂的药引

(俗称药引子)甚为重要,有的用作主辅药,有的为佐使药,有的为了护胃、矫味,或为了解除部
分药毒,方剂中用药引能提高药效,争取早日治愈。
淡盐汤——引主药加强补肾的作用,如六味地黄丸;
灯心草——配主药导心经虚火而下,如天王补心汤;
茶叶——引主药上清头目,如川芎茶调散、辛荑散;
酒——引主药驱风解痉,疏通经络,如牵正散;
米汤——引主药清热止痢,兼护胃气,如香连丸;
苇根——引主药清散风热,解表而不伤津,如银翘散;
葱白——协主药发散风寒,如升麻葛根汤;
饴糖——协主药补土益胃,如小建中汤;
醋——配主药收敛止血,如地榆苦酒煎;
荷叶——引主药清热止血,如犀角地黄汤;
蜂蜜——引主药甘甜缓下,如凉膈散;
梨皮——引主药润肺生津,如桑杏汤;
童便——协主药降逆止血,如十灰散;
荸荠——协主药润肺增液,清热消痰,如五汁饮;
薄荷——引主药理血解郁,如逍遥散;
乌梅汤——引主药镇痛驱虫,如集效丸;
生姜——引主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如茯苓甘草汤;
大枣——协主药滋补脾胃,如治脏躁的甘麦大枣汤;
姜与枣——同用能佐使主药调和营卫,宁心健脾,解肌祛风,生姜得大枣辛而有润,大枣配生姜
补而不腻,如炙甘草汤、桂枝汤等。

- 10 -
中 医 必 背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 有汗无汗均可尝。
十一、方剂歌决 [附」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第六章 解表剂
4.柴葛解肌汤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陶氏柴葛解肌汤,外感风寒郁张,
1.麻黄汤
芩芷草芍桔枣姜,羌膏解表清良。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5.升麻葛根汤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大青龙汤
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第三节 扶正解表
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1.败毒散
2.桂枝汤
人参败毒草苓芎, 羌独柴前枳桔共,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薄荷少许姜三片, 气虚感寒有奇功。
麻桂相合名各半, 太阳如疟此方功。
2.参苏饮
3.九味羌活汤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胡半夏齐;
九味羌活防风苍, 辛芷芎草芩地黄,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 最相宜。
发汗祛湿兼清热, 分经论治变通良。
3.再造散
4. 香苏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麻黄附子细辛汤
5.小青龙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小青龙汤治水气, 咳喘哕呕渴利慰,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姜桂麻黄芍药甘, 细辛半夏兼五味。
5.加减葳蕤汤
[附]射干麻黄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第七章 泻下剂
6.止嗽散
第一节 寒 下
止嗽散用白部菀, 白前桔草荆陈研,
1.大承气汤
宣肺疏风止咳痰, 姜汤调服不必煎。
大承气汤用黄硝, 枳实厚朴大黄饶,
7.正柴胡饮
救阴泄热功偏擅, 急下阳明有数条。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
[附]小承气汤
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大承气汤用黄硝, 枳实厚朴大黄饶,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救阴泄热功偏擅, 急下阳明有数条。
1.银翘散
调胃承气汤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复方大承气汤
2.桑菊饮
更有复方大承气,大承气加桃芍菔;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能泻腑实消胀满,可治急性肠梗阻。
清疏肺卫 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2.大黄牡丹汤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 桃仁芒硝瓜子襄,
- 11 -
中 医 必 背
泻热破淤散结肿, 肠痈初起腹痛康。 2.蒿芩清胆汤
2.大陷胸汤方 蒿芩清胆夏竹茹, 碧玉赤苓枳陈辅,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未共成方。 清胆利湿又和胃, 少阳湿热痰浊阻。
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3.达原饮
[附]大陷胸丸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
再把葶苈杏仁入,和丸更治项背强。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第二节 温 下 第二节 调和肝脾
1.大黄附子汤 1.四逆散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此是阳郁成厥逆,敛阴泻热平剂服。
2.温脾汤 2.逍遥散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加姜薄,
攻下冷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肝郁血虚脾气弱, 调和肝脾功效卓。
3.三物备急丸 [ 附]加味逍遥散 (丹栀逍遥散)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3.痛泻要方
第三节 润 下 痛泻要方用陈皮, 术芍防风共成剂,
1. 五仁丸 肠鸣泄泻腹又痛, 治在泻肝与实脾。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 第三节 调和寒热
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此方效。 1.半夏泻心汤
2.济川煎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济川苁蓉归牛膝, 枳壳升麻泽泻使, 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温肾益精润通便, 肾虚精亏便秘施。 [附」生姜泻心汤
3.麻子仁丸 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麻子仁丸脾约治, 杏芍大黄枳朴蜜, 甘草泻心汤
润肠泻热又行气, 胃热肠燥便秘施。 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第四节 攻补兼施 2. 黄连汤
1.黄龙汤 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
黄龙汤中大承气, 当归人参与甘草, 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攻下通便养气血, 阳明腑实气血伤。 表里双解
2.增液承气汤 1.大柴胡汤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第五节 逐 水 2.防风通圣散
1.十枣汤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十枣非君非汤剂, 芫花甘遂合大戟,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攻逐水饮力峻猛, 悬饮水肿实证宜。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第八章 和解剂 3.葛根黄苓黄连汤
第一节 和解少阳 葛根黄芩黄连汤, 甘草四般治二阳,
1.小柴胡汤 解表清里兼和胃, 喘汗下利保平康。
小柴胡汤和解功, 半夏人参甘草从, 第九章 清热剂
更加黄芩生姜枣, 少阳为病此方宗。 第一节 清气分热
- 12 -
中 医 必 背
1.白虎汤 清泻肺热平和剂, 热伏肺中咳喘医。
白虎膏知粳米甘, 清热生津止渴烦, [附]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氛热盛四大证, 益气生津人参添。 葶苈大枣亦泻肺,行水祛痰喘自息。
2.竹叶石膏汤 5.苇茎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苇茎瓜瓣苡桃仁, 清肺化痰逐瘀脓,
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热毒痰瘀致肺痈, 脓成未成均胜任。
第二节 清营凉血 6.清胃散
1.清营汤 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
清营汤治热传营, 身热燥渴眠不宁, 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犀地银翘元连竹, 丹麦清热更护阴。 [附]泻黄散
2.犀角地黄汤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 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蓄血伤络吐衄斑, 热入血分服之安。 7.玉女煎
第三节 清热解毒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
1.黄连解毒汤 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枯宜煎尝。
黄连解毒柏栀芩, 三焦火盛是主因, 8.芍药汤
烦狂火热兼谵妄, 吐衄发斑皆可平。 芍药汤内用槟黄, 芩连归桂草木香,
2.普济消毒饮 重在调气兼行血, 里急便脓自然康。
普济消毒蒡芩连,蓝根甘桔勃翘玄, [附]黄芩汤
升陈柴薄与僵蚕, 大头瘟毒服之痊。 黄芩汤用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3.凉膈散 9.白头翁汤
凉膈硝黄栀子翘, 薄荷芩蜜竹叶草, 白头翁治热毒痢, 黄连黄柏佐秦皮,
泻火通便清上下, 上中郁热服之消。 清热解毒并凉血, 赤多白少脓血医。
4.仙方活命饮 第五节 清热祛暑
仙方活命君银花, 归芍乳没陈皂甲, 1.六一散
防芷贝粉甘酒煎, 阳证痈疡内消法。 六一滑石与甘草,清暑利湿功用专,
第四节 清脏腑热 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1.导赤散 2.桂苓甘露饮
导赤木通生地黄, 草梢煎加竹叶尝, 桂苓甘露猪苓膏,术泽寒水滑石草;
清心利水又养阴, 心经火热移小肠。 祛暑清热又利湿,发热烦渴吐泻消.
2.龙胆泻肝汤 3.清暑益气汤
龙胆栀芩酒拌炒, 木通泽泻车柴草, 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已两伤,
当归生地益阴血, 肝胆实火湿热消。 洋参麦斛粳米草, 翠衣荷连知竹尝。
[附]泻青丸 [附]李东垣清暑益气汤
泻青丸用龙脑栀,泻火下行大黄施。 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芪归术加草苍;
羌防升散芎归养,泻火养肝不宜迟。 升葛泽曲麦味合,青陈黄柏共成方。
3.左金丸 注:此方五版中有葛根.泽泻.五味子。
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 4. 香薷散
[附]戊己丸 香薷散中扁豆朴, 祛暑解表化湿阻,
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 易豆为花加银翘, 新加香薷治阴暑。
4.泻白散 5.清络饮
泻白桑皮地骨皮, 甘草粳米扶肺气,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
- 13 -
中 医 必 背
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寻;
第六节 清虚热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1.青蒿鳖甲汤 第三节 温经散寒
青蒿鳖甲地知丹,热自阴来仔细辨。 1.当归四逆汤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当归四逆用桂芍, 细辛通草甘大枣,
2.清骨散 养血温经通脉剂, 血虚寒厥服之效。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 2. 黄耆桂枝五物汤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 黄耆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3.当归六黄汤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 3. 阳和汤
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
第十章 温里剂 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第十一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1.理中丸 1. 四君子汤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回阳。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
2.小建中汤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小建中汤君饴糖, 方含桂枝加芍汤, 2.参苓白术散
温中补虚和缓急, 虚劳里急腹痛康。 参苓白术扁豆陈, 莲草山药沙苡仁,
【附】黄芪建中汤 桔梗上浮兼保肺, 枣汤调服益脾神。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 3.补中益气汤
当归建中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又有当归建中汤,产后诸虚皆可却。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大建中汤 木香苍术易归术, 调中益气畅脾神。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 附] 升陷汤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升陷汤用芪知柴,桔梗升麻相与偕;
3.吴茱萸汤 胸中气陷呼吸弱,速投此方莫徘徊。
吴茱萸汤重用姜, 人参大枣共煎尝, 升阳益胃汤
厥阴头痛胃寒呕, 温中补虚降逆良。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
第二节 回阳救逆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1.四逆汤 4.玉屏风散
四逆汤中附草姜, 心肾阳衰寒厥尝, 玉屏组合少而精, 芪术防风鼎足形,
腹痛吐泻脉沉细, 急投此方可回阳。 表虚汗多易感冒, 固卫敛汗效特灵。
[附]通脉四逆汤 5.生脉散
倍加干姜名通脉,温阳守中血脉畅。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四逆加人参汤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人参加入四逆内,益气固脱效非常。 6.人参蛤蚧散
白通汤 补益人参蛤蚧散,专治痰血与咳喘;
四逆加葱去甘草,方名白通擅通阳。 桑皮二母杏苓草,若非虚热慎毋餐。
白通加猪胆汁汤 第二节 补血
白通再把胆尿配,阴盛格阳不二方。 1.四物汤
2.回 阳救急汤 四物熟地归芍芎, 补血调血此方宗,
- 14 -
中 医 必 背
营血虚滞诸多症, 加减运用贵变通。 5.补肺阿胶汤
圣愈汤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
东垣方中有圣愈,四物汤内加参芪; 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咳哽宁.
气虚血弱均能补,经期量多总能医。 补阳
2.当归补血汤 1.肾气丸
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 肾气丸主肾阳虚, 干地山药及山萸,
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少量桂附泽苓丹, 水中生火在温煦。
3. 归脾汤 【附】加味肾气丸
四君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济生加入车牛膝,通调水道肿胀祛。
益气与补血,心脾气血虚。 十补丸
第三节 气血双补 肾气丸中加茸味,填精补阳总能扶。
1. 八珍汤 2.右归丸
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更加橘味志去穹,养荣补心安神良。 [附」右归饮
人参养荣汤 减去鹿胶与归菟,加入甘草作汤服。
若加志陈味姜枣,去芎养荣有专长。 方名称为右归饮,扶阳更把阴寒逐。
2 炙甘草汤 阴阳并补
炙草人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 1.地黄饮子
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萎疗, 地苁巴戟志石山,枣姜无味菖茯尽,
加芍去参枣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 附子麦冬加官桂,喑痱双补肾阴阳。
3.泰山磐石散 2.龟鹿二仙胶
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苓加芪芩断联, 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精气神,
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全。 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寿延年实可珍。
第四节 补 阴 3.七宝美髯丹
1.六味地黄丸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精血虚。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消可居, 第十二章 固涩剂
滋阴降火知柏需, 养肝明目加杞菊, 第一节 固表止汗
都气五味纳肾气, 滋补肺肾麦味续。 1.牡蛎散
2.左归丸 牡蛎散内用黄芪, 麻黄根与小麦齐,
左归丸内山药地,山萸枸杞与牛膝; 益气固表又敛阴, 体虚自汗盗汗宜。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第二节 敛肺止咳
【附】左归饮 2.九仙散
左归饮用地药萸,杞苓炙草一并齐;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煎汤养阴滋肾水,既主腰酸又止遗。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3.大补阴丸 第三节 涩肠固脱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 1.真人养脏汤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真人养藏木香诃, 当归肉蔻与粟壳,
4.一贯煎 术芍参桂甘草共, 脱肛久痢服之瘥。
一贯煎中生地黄, 沙参归杞麦冬藏, 2.四神丸
少佐川楝泄肝气, 阴虚胁痛此方良。 四神故纸与吴萸, 肉蔻五味四般齐,
- 15 -
中 医 必 背
大枣百枚姜八两, 五更肾泻火衰服。 3.甘麦大枣汤
3.桃花汤 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
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 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
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最宜施。 第十四章 开窍剂
第四节 涩精止遗 第一节 凉 开
1.金锁固精丸 1.安宫牛黄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犀角珍珠冰麝薄,热闭心包功效良。
2.桑螵蛸散 2. 紫雪
桑螵蛸散龙龟甲, 参归茯神菖远加, 紫雪羚牛朱朴硝,硝磁寒水滑石膏;
调补心肾又涩精, 心身两虚尿频加。 丁沉木麝升玄草,不用赤金法亦超。
3.缩泉丸 3.至宝丹
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遗尿斟, 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牛角与牛黄,
乌药益智各等分,山药糊丸效更珍。 金银二箔兼龙脑,琥珀还同玳瑁良。
第五节 固崩止带 4.行军散
1. 固冲汤 诸葛行军痧胀方,珍珠牛麝冰雄黄;
固冲芪术山萸芍, 龙牡倍榈茜海蛸, 硼硝金箔共研未,窍闭神昏服之康。
益气健脾固摄血, 脾虚冲脉不固疗。 第二节 温 开
2.固经丸 1.苏合香丸
固经龟板芍药芩, 黄柏椿根香附应, 苏合香丸麝息香, 木丁熏鹿荜檀襄,
阴虚血热经量多, 滋阴清热能固经。 犀沙术沉诃香附, 再加龙脑温开方。
3. 易黄汤 2. 紫金锭 (玉枢丹)
易黄山药与芡实, 白果黄柏车前子, 紫金锭有麝朱雄,慈戟千金五倍同,
固肾清热又祛湿, 肾虚湿热带下医。 太乙玉枢名又别,祛痰逐秽及惊风。
第十三章 安神剂 第十五章 理气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 第一节 行 气
1 .朱砂安神丸 1.越鞠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行气解郁越鞠丸, 香附芎苍栀曲研,
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 气血痰火湿食郁, 随证易君并加减。
2.磁朱丸 2. 柴胡疏肝散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治目疾,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心悸失眠皆可用,癫狂痫证宜服之。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第二节 滋养安神 3.四磨汤
1.天王补心丹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天王补心二冬仁, 远茯味砂桔三参, 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 滋阴养血安心神。 4. 瓜篓薤白白酒汤
【附】柏子养心丸 瓜萎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
柏子养心草芪参,二茯芎归淮枣仁; 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夏曲远志加桂味,除却惊悸自安神。 5.枳实薤白桂枝汤
2.酸枣仁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厚蒌合治胸痹方,
酸枣仁汤治失眠, 川芎知草茯苓煎, 胸阳不振痰气结, 通阳散结下气强。
养血除烦清虚热, 安然入睡梦香甜。 6.半夏厚朴汤
- 16 -
中 医 必 背
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开郁气自舒。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7. 厚朴温中汤 隔下逐瘀汤
厚朴温中苓草陈,干姜生姜蔻木香,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行气除满又燥湿,脾胃寒湿气滞消。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8. 暖肝煎 少腹逐瘀汤
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
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9.金铃子散 身痛逐瘀汤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 身痛逐瘀桃归芎, 脂艽香附羌地龙,
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牛犀红花没药草, 通络止痛力量雄。
10. 天台乌药散 3.补阳还五汤
天台乌药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槟榔,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
行气疏肝散寒痛,寒滞疝痛酒调尝。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第二节 降 气 4.复元活血汤
1.苏子降气汤 复元活血酒军柴, 桃红龟甲蒌根甘,
苏子降气橘半归, 前胡桂朴草姜依, 祛瘀疏肝又通络, 损伤瘀痛加酒煎。
上实下虚痰喘实,亦有加参贵合机。 5.温经汤
2.定喘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 归芍丹皮姜夏冬,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参草益脾胶养血, 调经重在暖胞宫。
苏杏黄芩兼甘草, 肺寒膈热哮喘尝。 6.生化汤
3.小半夏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 7.桂枝茯苓丸
4.旋复代赭汤 洛阳牡丹妹,桂枝茯苓仁。
旋覆代赭重用姜, 半夏人参甘枣尝, 缓消癥瘕块,瘀阻胞宫疗。
降逆化痰益胃气, 胃虚痰阻脾嗳康。 8.失笑散
5.橘皮竹茹汤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9.丹参饮
6.丁香柿蒂汤 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第二节 止 血
第十六章 理血剂 1.十灰散
第一节 活血祛瘀 黄山侧柏棕茅茜,大蓟小蓟荷牡丹。
1.桃核承气汤 2.四生丸
桃核承气硝黄草, 少佐桂枝温通妙, 四生丸中三般叶,侧柏艾叶荷叶兼;
下焦蓄血小腹胀, 泻热破瘀微利效。 生地合用为丸服,血热吐衄效可验。
2. 血府逐瘀汤 3.咳血方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附】通窍活血汤 4.小蓟饮子
- 17 -
中 医 必 背
小蓟生地藕蒲黄, 滑竹通知归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 肝热生风急煎尝。
凉血止血利通淋, 下焦瘀热血淋康。 【附】钩藤饮
5. 槐花散 钩藤饮用羚羊角,全蝎麻参炙草合;
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荆芥枳壳充, 小儿急惊牙关紧,手足抽搐急煎酌。
为末等分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功。 2.镇肝熄风汤
6.黄土汤 镇肝息风芍天冬, 玄参龟板赭茵从,
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龙牡麦芽犀楝草, 肝阳上亢能奏功。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3.天麻钩藤饮
第十七章 治风剂 天麻钩藤石决明, 杜栀寄生牛膝芩,
第一节 疏散外风 夜藤茯神益母草, 主治眩晕与耳鸣。
1.川芎茶调散 4.大定风珠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大定风珠鸡子黄, 麦地胶芍草麻仁,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三甲并同五味子, 滋阴熄风是妙方。
2.大秦艽汤 第十八章 治燥剂
大秦艽汤羌独防, 辛芷芎芍二地当, 第一节 轻宣外燥
苓术石膏黄芩草, 风邪初中经络康。 1. 杏苏散
4.小活络丹 杏苏散内夏陈前, 苓草枳桔姜枣研,
小活络祛风寒湿,二乌南星乳没龙, 轻宣温润治凉燥, 咳止痰化病自痊。
化痰通络兼活血,寒湿痰瘀痹痛康。 2.桑杏汤
[附]大活络丹 桑杏汤中浙贝宣, 沙参栀豉与梨皮,
大活络丹药味丰,四君四物减川芎; 干咳鼻涸又身热, 清宣凉润温燥医。
白乌两蛇蚕竭蔻,麻辛附葛羌防风; 3.清燥救肺汤
乳没灵仙芩连贯,草乌首乌丁地龙;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南星青皮骨碎补,木香沉香官桂同;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天麻台乌息香茯,虎龟犀麝玄牛从; [附]沙参麦冬汤
两头尖外又松脂,大黄香附竭冰共;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瘫痪瘘痹悉可疗,蜜丸箔衣陈酒送。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5. 牵正散 第二节 滋阴润燥
牵正散是杨家方,全蝎僵蚕白附襄; 1.麦门冬汤
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喎斜疗效彰。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附】止痉散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止痉全蝎与蜈蚣,祛风止痛功力宏; 2.养阴清肺汤
惊风抽搐可缓解,又治脑炎破伤风。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6.玉真散 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反张弓; 3.增液汤
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增液玄参生地冬, 热病津枯便不通,
7. 消风散 补药之体作泻剂, 若非重用不为功。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4.益胃汤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益胃汤能保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
第二节 平熄内风 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
1.羚角钩藤汤 5.百合固金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 地芍贝茹附草襄,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 18 -
中 医 必 背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6.玉液汤 茵陈五芩散
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 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疸亦可除。
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胃苓汤
7.琼玉膏 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尝; 2.猪苓汤
肺燥干咳虚劳证,金水相滋效力彰。 猪苓汤内有茯苓, 泽泻阿胶滑石并,
第十九章 祛湿剂 小便不利兼烦渴, 滋阴利水又清热。
第一节化湿和胃 3.防己黄芪汤
1.平胃散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姜枣,
平胃散内君苍术, 厚朴陈草姜枣煮, 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燥湿运脾又和胃, 湿滞脾胃胀满除。 4. 五皮散(饮)
2.藿香正气散 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藿香正气腹皮苏, 甘桔苓陈朴白术,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并能除。 第四节 温化水湿
第二节 清热祛湿 1. 苓桂术甘汤
1.茵陈蒿汤 苓桂术甘仲景剂, 温阳化引又健脾,
茵陈蒿汤大黄栀,郁热阳黄此方施, 中阳不足饮停胃, 胸胁支满悸眩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 功在清热与利湿。 2.甘草干姜茯芩白术汤
2.八正散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八正木通与车前, 扁蓄大黄栀滑研, 伤湿身重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
草梢瞿麦灯心草, 湿热诸淋宜服煎。 3.真武汤
3.三仁汤 真武苓术附芍姜, 温阳利水壮肾阳,
三人杏蔻薏苡仁, 夏朴通草滑竹存, 脾肾阳虚水气停, 腹痛悸眩瞬惕恙。
宣畅气机清湿热, 湿重热轻在气分。 4. 实脾散
4.甘露消毒丹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苓术附草随,
甘露消毒蔻藿香, 茵陈滑石木通菖, 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芩翘贝母射干薄, 湿热时疫是主方。 第五节 祛湿化浊
5.连朴饮 1. 萆薢分清饮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夏芦根焦山栀, 萆薢分清益智仁, 菖蒲乌药盐煎成,
清热化痰兼理气,湿热霍乱此方施。 下焦虚寒膏白浊, 温肾利湿分清浊。
6.当归拈痛汤 【附】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 程氏萆薢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
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7.二妙散 2. 完带汤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 完带汤中二术陈, 人参甘草车前仁,
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柴芍淮山黑芥穗, 化湿止带此方神。
第三节利水渗湿 第六节祛风胜湿
1.五苓散 1. 羌活胜湿汤
五苓散治太阳腑, 白术泽泻猪苓茯, 羌活胜湿独防风, 蔓荆藁本草川芎,
桂枝化气兼解表, 小便通利水饮逐。 祛风胜湿止痛良, 善治周身风湿痹。
[附]四苓散 2. 独活寄生汤
- 19 -
中 医 必 背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第五节 化痰熄风
第二十章 祛痰剂 1.半夏白术天麻汤
第一节 燥湿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苓草橘红枣生姜,
1.二陈汤 眩晕头痛风痰胜, 痰化风熄复正常。
二陈汤用半夏陈, 苓草梅姜一并存, 2. 定痫丸
理气祛痰兼燥湿, 湿痰为患此方珍。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菖蒲夏;
涤痰汤 胆星蝎蚕草竹沥,姜汁琥珀和朱砂。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苓竹茹枳姜枣; 第二十一章 消食剂
胆星菖蒲齐配人,主治风痰迷心窍。 第一节 消食化滞
2.茯苓丸 1.保和丸
指迷茯苓君半夏,风硝枳壳姜糊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 茯苓夏陈连翘取,
痰伏中脘流经络,燥湿行气软化痰。 炊饼为丸白汤下, 消食和胃食积去。
3.温胆汤 2.枳实导滞丸
温胆夏茹枳陈助, 佐以茯草姜枣煮, 枳实导滞曲连芩, 大黄术泽与茯苓,
理气化痰利胆胃, 胆郁痰扰诸证除。 食湿两滞生郁热, 胸痞便秘效堪灵。
第二节 清热化痰 3.木香槟榔丸
1. 清气化痰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黄柏黄连莪术齐;
清气化痰胆星蒌, 夏芩杏陈枳实投, 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茯苓姜汁糊丸服, 气顺火清痰热廖。 第二节 健脾消食
2.小陷胸汤 1. 健脾丸
小陷胸汤连半蒌, 宽胸开结涤痰优, 健脾参术苓草陈, 肉蔻香连合砂仁,
痰热互结结胸证, 舌苔黄腻服之休。 楂肉山药曲麦炒, 消补兼施不伤正。
【附】柴胡陷胸汤 2. 葛花解酒汤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 葛花解酒泽二苓,砂蔻青陈木香并,
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
3.滚痰丸 3.枳实消痞丸
滚痰丸用青礞石,大黄黄芩与沉香, 枳实消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
百病皆因痰作祟,顽痰怪证力能匡。 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第三节 润燥化痰 第二十二章 驱虫剂
1. 贝母瓜萎散 1.乌梅丸
贝母瓜蒌臣花粉, 橘红茯苓加桔梗,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肺燥有痰咳难出, 润肺化痰此方珍。 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第四节 温化寒痰 第二十三章 涌吐剂
1.苓甘五味姜辛汤 1.瓜蒂散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温肺化饮是良方, 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调酸苦凑,
半夏杏仁均可加, 寒痰水饮咳嗽康。 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
2. 三子养亲汤 [附]三圣散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三圣散中有藜芦,瓜蒂防风薤汁入;
温肺化痰止咳逆,痰壅气逆食滞去。 胸中浊痰尽可祛,食物中毒能吐出。
【附】冷哮丸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
- 20 -
中 医 必 背
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
十二、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14.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1.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傅氏女科定经汤,淮山地芍当归放,
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 柴苓荆芥菟丝子,调补肝肾效力彰。
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15.保阴煎《景岳全书》
2.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16.胎元饮《景岳全书》
3.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景岳全书胎元饮,八珍去芎与茯苓,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 加入陈皮杜仲炭,补血益气安胎灵。
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17.香棱丸《济生方》
3.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 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18.举元煎《景岳全书》
5.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景岳全书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19.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6.圣愈汤《兰室秘藏》 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
益气补血圣愈汤,参芪芎归芍地黄, 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体倦神衰经量多,胎产崩漏气血伤。 20.宫外孕Ⅰ、Ⅱ号方《经验方》
7.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宫外孕方第Ⅰ号,丹参赤芍桃仁俏,
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 Ⅱ号莪术三棱加,活血止痛症瘕消。
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21.胶艾汤《金匮要略》
8.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金匮胶艾四物先,归芍地芎炙草煎,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 冲任虚损生崩漏,调经止血病可痊。
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22.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9.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调肝汤中山药草,芍萸戟归阿胶找,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 冲任虚损经量少,补益肝肾功效好。
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2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10.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24.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11.固阴煎《景岳全书》 清肝止淋用芍归,地丹黄柏阿胶随,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 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此方最。
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25.温经汤《校注妇人大全良方》
12.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带效力彰。
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26.毓麟珠《景岳全书》
13.固经丸《医学入门》 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
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 21 -
中 医 必 背

十三、方剂汇总

1.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S 外感风寒 发汗解表, 麻黄(9 克) 桂枝(6 克) 杏仁(6 克) 甘草(3 克)
表实 宣肺平喘
麻黄加术汤 S 风寒湿痹 发汗解表, 麻黄(去节,9 克) 桂枝(去皮,6 克) 炙甘草(3 克) 杏仁
散寒祛湿 (去皮尖,6 克) 白术 12 克)
麻杏苡甘汤 S 风湿在表 发汗解表 麻黄(6 克) 杏仁(6 克 ) 薏苡仁(12 克) 甘草炙(3 克)
湿郁化热 祛风除湿
大青龙汤 S 外感风寒 发汗解表, 麻黄(12 克) 桂枝(6 克) 炙甘草(6 克) 杏仁(6 克) 石
里有郁热 清除烦热 膏(12 克) 生姜(9 克) 大枣(3 克)
三拗汤 T 感冒风邪 宣肺解表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30 克)
华盖散 T 素体多痰 宣肺解表, 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陈皮去白、桑白皮 赤茯
肺感风寒 祛痰止咳 苓去皮各 30 克 甘草 15 克
2.桂枝汤 S 外感风寒 解肌发表, 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 6 克生姜 9 克 大枣 3 枚
表虚证 调和营卫
桂枝加桂汤 S 心阳虚弱 温通心阳, 桂枝(15 克) 芍药(9 克) 生姜(9 克) 甘草炙(6 克) 大
寒水凌心 平冲降逆 枣(3 枚)
奔豚
桂枝加芍药 太阳病误 温脾和中, 桂校(9 克) 芍药(18 克) 甘草炙(6 克) 大枣(3 枚) 生
汤S 下腹痛 缓急止痛 姜(9 克)
3. 九 味 羌 活 外感风寒 发汗祛湿, 羌活、 防风、苍术各 9 克 细辛(3 克) 川芎、 白芷、 生地、
汤《此事难 湿邪,兼有 兼清里热 黄芩各 6 克 甘草(6 克)
知》 里热证
羌活胜湿汤 祛风胜湿 祛风胜湿 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 6g)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各五分(各
《此事难知》 止痛 止痛 3g) 蔓荆子三分(2g) 川芎二分(1.5g)
4.香薷散 T 阴暑 祛暑解表, 香薷 9 白扁豆 6 厚朴 6
化湿和中
新加香薷散 W 暑温 祛暑解表, 香薷 6 克 银花 9 克 鲜扁豆花 9 克 厚朴 6 克 连翘 6 克
清热化湿
香苏散 外感风寒 疏散风寒 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 120 克、甘草炙 30 克、陈皮不去
兼气郁 理气和中 白 60 克
5.小青龙汤 S 外寒内饮 解表散寒, 麻黄去节、芍药、半夏洗、桂枝去皮各 9 克 细辛、干姜、甘草
证 温肺化饮 炙 、 五味子各 6 克
射干麻黄汤 J 痰饮郁结, 宣肺祛痰, 射干(9 克) 麻黄(9 克) 生姜(6 克) 细辛(6 克) 紫菀(6
气逆喘咳 下气止咳 克) 款冬花(6 克) 大枣(3 枚) 半夏(9 克) 五味子(3 克)
6.止嗽散《医 风邪犯肺 宣利肺气, 紫菀(15 克) 百部(12 克) 白前(12 克) 桔梗(15 克) 荆
学心语》 证 疏风止咳 芥(10 克) 陈皮(15 克) 甘草(6 克)

金沸草散 T 伤风咳嗽 发散风寒, 旋覆花(90 克) 麻黄(90 克) 前胡(90 克) 荆芥穗(120 克)


- 22 -
中 医 必 背
降气化痰 炙甘草(30 克) 半夏(姜汁浸)
(30 克) 赤芍药(30 克)
7.银翘散 W 温病初起 辛凉透表, 连翘、 银花、牛蒡子、芦根各 9 克 苦桔梗(6 克) 薄荷(6 克)
清热解毒 竹叶(4 克) 生甘草(5 克) 荆芥穗(5 克) 淡豆豉(5 克)
8.桑菊饮 W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 桑叶(7.5 克) 菊花(3 克) 杏仁(6 克) 连翘(5 克) 薄荷
表热轻证 宣肺止咳 (2.5 克) 桔梗(6 克) 甘草(2.5 克) 苇根(6 克)
9. 麻 杏 甘 石 外感风邪 辛凉疏表, 麻黄(5 克) 杏仁(9 克) 甘草(6 克) 石膏(18 克)
汤S 邪热壅肺 清肺平喘
越婢汤 J 风水加热 发汗利水 麻黄 18 克 石膏 24 克 生姜 9 克 甘草 6 克 大枣 5 枚
10.柴葛解肌 外感风寒, 解肌清热 (陶氏)柴胡(6 克) 干葛(9 克) 甘草(3 克) 黄芩(6 克)
汤《伤寒六书》 郁而化热 羌活(3 克) 白芷(3 克) 芍药(6 克) 桔梗(3 克)
柴葛解肌汤« 外感风热 解肌清热 柴胡(6 克) 葛根(6 克) 黄芩(6 克) 赤芍(6 克) 甘草(3
医学心语» 里热亦盛 克) 知母(5 克) 生地(9 克) 丹皮(3 克) 贝母(6 克)
11.升麻葛根 麻疹初起 解肌透疹 升麻(300 克) 芍药(300 克) 炙甘草(300 克) 葛根(450
汤 克)
《闫氏小儿方论》

竹叶柳蒡汤 痧疹透发 透疹解表, 西河柳(15 克)麦门冬(去心,9 克)玄参(6 克)干葛(4.5


《先醒斋医学 不出 清热生津 克)鼠粘子(炒,研,4.5 克) 蝉蜕、薄荷叶、荆芥穗、知母
广笔记》 (蜜炙) 甘草、竹叶各 3 克
12.败毒散《小 气虚,气虚 散寒祛湿,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去瓤,麸炒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儿药证直诀》 外感湿表 益气解表 甘草各 900 克 生姜、薄荷少许
荆防败毒散 疮肿初起 发汗解表, 羌活、柴胡、前胡、独活、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
《摄生众妙方》 散凤祛湿 芎各 4.5 克 甘草 1.5 克
13.参苏饮 T 虚人外感 益气解表, 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前胡、茯苓各 6 克 枳壳、桔梗、
风寒,内有 理气化痰 木香、陈皮、甘草炙各 4 克
痰湿
14. 再 造 散 阳气虚弱, 助阳益气, 黄芪(6 克)甘草(1.5 克)细辛(2 克)熟附子、人参、桂枝、
《伤寒六书》 外感风寒 解表散寒 羌活、防风、 煨生姜 、川芎各 3 克
麻黄附子细 素体阳虚 助阳解表 麻黄(6 克) 附子(9 克) 细辛(3 克)
辛汤 S 感寒。暴哑
15.加减葳蕤 素体阴虚 滋阴解表 生葳蕤(9 克) 生葱白(6 克) 桔梗(4.5 克) 东白薇(3 克)
汤《通俗伤寒 外感风热 淡豆豉(12 克) 薄荷(4.5 克) 炙甘草(1.5 克) 红枣二枚
论》 证
葱白七味饮 血虚外感 养血解表 葱白(连根切,9 克) 干葛(切,9 克) 新豉(绵裹,6 克) 生
《外台秘要》 风寒 姜(切,6 克) 生麦门冬(去心,9 克) 干地黄六(9 克)
16.大承气 S 阳明腑实 峻下热结 大黄(12 克) 厚朴(15 克) 枳实(12 克) 芒硝(9 克)
小承气汤 S 阳明腑轻 轻下热结 大黄(酒洗,12 克) 厚朴(去皮,炙,6 克) 枳实(炙,9 克)
调胃承气汤 S 阳明胃肠 缓下热结 大黄(去皮,清酒洗,12 克) 甘草(炙,6 克) 芒硝(9 克)
燥热
复方大承气 单纯性肠 通里攻下, 厚朴(15-20 克) 炒莱菔子(15-30 克) 枳壳(15 克) 桃仁
汤«中西医结合治 梗阻 行气活血。 (9 克) 赤芍(15 克) 大黄(9-15 克) 芒硝(9-15 克)
疗急腹症»

17.大黄牡丹 肠痈初起 泻热破瘀, 大黄(12 克) 牡丹皮(3 克) 桃仁(五十个,9 克) 冬瓜仁


汤J 湿热瘀滞 散结消肿 (30 克) 芒硝(9 克)
阑尾化瘀汤 急性阑尾 行气活血, 银花(15 克) 川楝子(15 克) 大黄(后下,9 克) 牡丹皮(9

- 23 -
中 医 必 背
《急腹症手 炎瘀滞型 清热解毒 克) 桃仁(9 克) 延胡索(9 克) 木香(9 克)
册》下两方同
阑尾清化汤 急性阑尾 清热解毒, 银花 蒲公英 牡丹皮 大黄 川楝子 赤芍 桃仁 生甘草
炎蕴热期 行气活血
阑尾清解汤 急性阑尾 清热解毒, 金银花(60 克) 大黄(25 克) 冬瓜仁 30 克) 蒲公英(30 克)
炎热毒期 消肿通结。 牡丹皮(15 克) 川楝子(10 克) 生甘草(10 克) 木香(6 克)
2.2 温下
18.大黄附子 寒积腹痛 温里散寒, 大黄(9 克) 附子(12 克) 细辛(3 克)
汤J 通便止痛
19.温脾汤 阳虚寒积 攻下冷积, 大黄(15 克) 当归(9 克) 干姜(9 克) 附子(6 克) 人参
《备急千金要方》 温补脾阳 (6 克) 芒硝(6 克) 甘草(6 克)
20.三物备急 寒实腹痛 攻逐寒积 巴豆、大黄、干姜、蜜
丸J
2.3 润下
21.五仁丸 津枯肠燥 润肠通便 桃仁(30 克) 杏仁(麸炒,去皮尖,30 克) 松子仁(5 克) 柏
«世医得效方» 便秘 子仁(15 克) 郁李仁(3 克) 陈皮(另研末,120 克)
22.济川煎 肾阳虚弱 温肾益精, 当归(9~15 克) 牛膝(6 克) 肉苁蓉(6~9 克) 泽泻(4.5
《景岳全书》 精津不足 润肠通便 克) 升麻(1.5~3 克) 枳壳(3 克)
23. 麻 子 仁 胃肠燥热 润肠泻热, 麻子仁(500 克) 芍药(250 克) 枳实炙(250 克) 大黄(500
丸,S 脾约便秘 行气通便 克) 厚朴炙(250 克) 杏仁(250 克) [以上为丸剂用量]
2.4 攻补兼施
24.黄龙汤 阳明腑实, 攻下通便 大黄(9 克) 芒硝(12 克) 枳实(6 克) 厚朴(3 克) 当归
«伤寒六书» 气血不足 补气养血 (9 克) 人参(6 克) 甘草(3 克)
新加黄龙汤 热结里实 泄热通便, 细生地(15 克) 生甘草(6 克) 人参(另煎,4.5 克) 生大
W 气阴不足 滋阴益气 黄(9 克) 芒硝(3 克) 玄参(15 克) 麦冬(15 克) 当归(4.5
证 克) 海参(洗,2 条) 姜汁(6 匙)
25.增液承气 热结阴亏 滋阴增液, 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
汤W 证 泄热通便
26,十枣汤 S 悬饮、水肿 攻逐水饮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3.和解剂 3.1 和解少阳
27 小柴胡汤 少 阳 证 和解少阳 柴胡(24 克) 黄芩(9 克) 人参(9 克) 半夏(9 克) 炙甘
S 热入血室 草(9 克) 生姜(9 克) 大枣(4 枚)
28 蒿芩清胆 少阳湿热 清胆利湿, 青蒿(4.5-6)
、黄芩(4.5-9)、淡竹茹 9、仙半夏 4.5、赤茯苓
汤《重订通俗 证 和胃化痰 9、生枳壳 4.5、广陈皮 4.5、碧玉散 9
伤寒论》
29 达原饮《温 温疫疟疾 开达膜原 槟榔 6 克 厚朴 3 克 草果仁 1.5 克 知母 3 克 芍药 3 克
疫论》 邪伏膜原 辟秽化浊 黄芩 3 克 甘草 1.5 克
3.2 调和肝脾
30 四逆散 阳郁厥逆 透邪解郁, 柴胡(6 克) 枳实(6 克) 芍药(6 克) 炙甘草(6 克)
S 肝脾气郁 疏肝理脾
31 逍遥散 肝郁血虚 疏肝解郁, 柴胡(30 克) 当归(30 克) 白芍(30 克) 白术(30 克) 茯
T 脾弱证 养血健脾 苓(30 克) 生姜(6 克) 薄荷(6 克) 炙甘草(15 克)
加味逍遥散 肝郁血虚 养血健脾,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柴胡各 6 克 牡丹皮 山栀 甘草各 3 克

- 24 -
中 医 必 背
《内科摘要》 生热证 疏肝清热
32 痛泻要方 脾虚肝旺 补脾柔肝, 白术(90 克) 白芍(60 克) 陈皮(45 克) 防风(30 克)
《医学正传》 痛泻 祛湿止泻
3.3 调和寒热
33 半夏泻心 寒热互结 寒热平调, 半夏(12 克) 黄芩(9 克) 干姜(9 克) 人参(9 克) 炙甘
汤S 之痞证 散结除痞 草(9 克) 黄连(3 克) 大枣(4 枚)
生姜泻心汤 水热互结 和胃消痞,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
S 痞证 宣散水气
甘草泻心汤 胃气虚弱 和胃补中, 半夏泻心汤加甘草一两。
S 痞证 降逆消痞
黄连汤 上热下寒 寒热并调,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各 9 克 人参 6 克 半夏洗 9 克 大枣 4 枚
S 证 和胃降逆
3.4 表里双解
34 大柴胡汤 少阳阳明 和解少阳, 柴胡(15 克) 黄芩(9 克) 芍药(9 克) 半夏(9 克) 生姜
J 合病 内泻热结 (15 克) 枳实(9 克) 大枣(4 枚) 大黄(6 克)
35 防风通圣 风热壅盛, 疏风解表, 麻黄、荆芥、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黑山栀、连翘、
散《宣明论 表里俱实 清热通便 川芎、当归、白芍、白术、石膏、黄芩、桔梗、甘草
方》 证
36 葛根黄芩 协热下利 解表清里 葛根(15 克) 炙甘草(6 克) 黄芩(9 克) 黄连(9 克)
黄连汤 S 证
4.清热剂 4.1 清气分热
37 白虎汤 S 气分热盛 清热生津 石膏(30 克) 知母(18 克) 甘草(6 克) 粳米(9 克)
白虎加人参 气分热盛 清热,益气 白虎汤加人参 10 克
汤S 气阴两伤 生津
白虎加桂枝 温疟 清热,通络 石膏(30 克) 知母(18 克) 甘草(6 克) 粳米(6 克)桂枝
汤S 和营卫 (5-9 克)
白虎加苍术 湿温病 清热祛湿 白虎汤加苍术 9 克
汤S
38 竹叶石膏 余热未清, 清热生津, 竹叶(6 克) 石膏(50 克) 半夏(9 克) 麦门冬(20 克) 人
汤S 气津两伤 益气和胃 参(6 克) 粳米(10 克) 甘草(6 克)
4.2 清营涼血
39 清营汤 W 热入营分 清营解毒, 犀角 30 克 生地黄 15 克 元参 9 克 竹叶心 3 克 麦冬 9 克 丹参
证 透热养阴 6 克 黄连 5 克 银花 9 克 连翘 6 克
40 犀角地黄 热入血分 清热解毒, 犀角 30 克 生地 24 克 芍药 12 克 牡丹皮 9 克
汤《千金方》 证 凉血散瘀
神犀丹《温热 温热暑疫, 清热开窍, 犀角(1800 克) 石菖蒲、黄芩各 180 克 生地(绞汁) 银花
经纬》 邪入营血 凉血解毒 各 500 克 金汁、连翘各 300 克 板蓝根(270 克) 香鼓(240 克)
引叶天士方 证 元参(210 克) 花粉、紫草各 120 克
41 黃连解毒 三焦火毒 泻火解毒 黄连 9 克 黄芩 黄柏各 6 克 栀子 9 克
汤外台秘要》 证
42 普济消毒 大头瘟 清热解毒, 黄芩、黄连各 15 克 陈皮、甘草、玄参、 柴胡、桔梗各 6 克 连
饮《东垣试效方》 疏风散邪 翘、 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 3 克 僵蚕、升麻各 2 克
4.3 清热解毒

- 25 -
中 医 必 背
43 凉膈散 上中二焦 泻火通便, 大黄 朴硝 甘草炙 各 600 克 山栀子仁 薄荷 黄芩各 300 克 连
T 邪郁生热 清上泄下 翘 1250 克
44 仙方活命 阳证痈疡 清热解毒, 白芷(3 克) 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
饮《校注妇人 肿毒初起 消肿潰堅, (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乳香、没药各 6 克金银花(9
良方》 活血止痛 克) 陈皮(9 克)
五味消毒饮 疔疮初起 清热解毒, 金银花(20 克) 野菊花(15 克) 蒲公英(15 克) 紫花地丁
《医中金鉴》 痈疡疖肿 消散疔疮 (15 克) 紫背天葵子(15 克)
四妙勇安汤 热毒炽盛 清热解毒, 金银花(90 克) 玄参(90 克) 当归(60 克) 甘草(30 克)
《验方新编》 脱疽 活血止痛
4.4 清脏腑热
45 导赤散《小 心经火热 清心利水 生地黄(6 克) 木通(6 克) 生甘草梢(6 克)竹叶
儿药证直诀》 证 养阴
46 龙胆泻肝 1. 肝 胆 实 清肝胆实 龙胆草(6 克) 黄芩(9 克) 山栀子(9 克) 泽泻(12 克) 木
汤《医方集 火上炎证 火,清利肝 通(6 克) 车前子(9 克) 当归(3 克) 生地黄(9 克) 柴胡
解》 2. 肝 胆 湿 经湿热 (6 克) 生甘草(6 克)
热下注证
47 泻青丸《小 肝经郁火 清肝泻火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山栀子仁 大黄 羌活 防风各 3 克
儿药证直诀》
48 左金丸 D 肝火犯胃 清泻肝火, 黄连(180 克) 吴茱萸(30 克)
证 降逆止呕
49 泻白散《小 肺热喘咳 清泻肺热, 地骨皮(30 克) 桑白皮(炒,30 克) 甘草(炙,3 克)
儿药证直诀》 证 平喘止咳
葶苈大枣泻 痰涎壅盛, 泻肺行水, 葶苈子(9 克) 大枣(4 枚)
肺汤 J 咳喘胸满 下气平喘
50 苇茎汤《备 肺痈 清肺化痰, 苇茎(60 克) 薏苡仁(30 克) 瓜瓣(24 克) 桃仁(9 克)
急千金要方》 逐瘀排脓
51 清胃散 胃火牙痛 清胃凉血 生地黄(6 克) 当归身(6 克) 牡丹皮(9 克) 黄连(6 克) 升
《兰室秘藏》 麻(9 克)
泻黄散《小儿 脾胃伏火 泻脾胃伏 藿香叶(21 克) 山桅仁(3 克) 石膏(15 克) 甘草(90 克)
药证直诀》 火 防风(120 克)
52 玉女煎 胃热阴虚 清胃热,滋 石膏(9-15 克) 熟地(9-30 克) 麦冬(6 克) 知母(5 克) 牛
《景岳全书》 证 肾阴 膝(5 克)
53 芍药汤 湿热痢疾 清热燥湿, 芍药(30 克) 当归(15 克) 黄连(15 克) 槟榔(6 克) 木
《素问病机 调气和血 香(6 克) 炙甘草(6 克) 大黄(9 克) 黄芩(15 克) 官桂
气宜保命集》 (5 克)
黄芩汤 热泻热利 清热止利, 黄芩(9 克) 芍药(9 克) 甘草(3 克) 大枣(4 枚)
S 和中止痛
54 白头翁汤 热毒痢疾 清热解毒, 白头翁(15 克) 黄柏(12 克) 黄连(6 克) 秦皮(12 克)
S 凉血止痢
4.5 清热祛暑
55 六一散 暑湿证 清暑利湿 滑石(180 克) 甘草(30 克)
《伤寒直格》下三同

益元散 暑湿证 清心解暑 滑石(36 克) 甘草(6 克) 辰砂(15 克)

- 26 -
中 医 必 背
兼能安神
碧玉散 暑湿证 清解暑热 滑石(36 克) 甘草(6 克) 青黛(10 克)
鸡苏散 暑湿证 疏风解暑 滑石(36 克) 甘草(6 克) 薄荷(15 克)
56 桂苓甘露 暑湿证 清暑解热, 滑石 120、茯苓 30、甘草 60、白术 15 泽泻 30、官桂 15、石膏
饮《宣明论方》 化气利湿 60、寒水石 60、猪苓 15
57 清暑益气 暑热气津 清暑益气, 西洋参 5、西瓜翠衣 30、石斛 15、麦冬 9、黄连 3、竹叶 6、荷
汤《温热经纬》 两伤证 养阴生津 梗 15、知母 6、甘草 3、粳米 15
清暑益气汤 平素气虚 清暑益气 黄芪 苍术 升麻 人参 炒曲 橘皮 白术 麦门冬 当归身 炙甘草
《脾胃论》 又受暑湿 除湿健脾 青皮 黄柏
4.6 清虚热
58 青蒿鳖甲 温病后期, 养阴透热 青蒿 6 克、鳖甲 15 克、细生地 12 克、知母 6 克、丹皮 9 克
汤W 邪伏阴分
59 清骨散《证 虚劳发热 清虚热,退 银柴胡 5 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 3 克、
治准绳》 骨蒸 甘草 2 克
60 当归六黄 阴虚火旺 滋阴泻火, 当归(6 克) 生地黄(6 克) 熟地黄(6 克) 黄芩(6 克) 黄
汤 盗汗 固表止汗 柏(6 克) 黄连(6 克) 黄芪(12 克)
《兰室秘藏》
5.温里剂 5.1 温中祛寒
61 理中丸 S 脾胃虚寒 温中散寒, 人参(15 克) 干姜(15 克) 白术(15 克) 甘草(15 克) {原
证 补气健脾 方丸剂各用 90 克}
62 小建中汤 S 虚劳里急 温中补虚, 饴糖(30 克) 桂枝(9 克) 芍药(18 克) 生姜(9 克) 大枣
证 和里缓急 (6 枚) 炙甘草(6 克)
黄芪建中汤 J 劳虚里急 温中补气, 饴糖(30 克) 桂枝(9 克) 芍药(18 克) 生姜(9 克) 大枣
诸不足 和里缓急 (6 枚) 黄芪(5 克) 炙甘草(6 克)
当归建中汤 产后腹痛 温补气血, 当归(12 克) 桂心(9 克) 芍药(18 克) 生姜(9 克) 大枣
《千金翼方》 缓急止痛 (6 枚) 炙甘草(6 克)饴糖 30 克
大建中汤 J 虚寒腹痛 温中补虚, 蜀椒(6 克 ) 干姜(12 克) 人参(6 克)饴糖 30 克
降逆止痛
63 吴茱萸汤 S 肝胃虚寒 温中补虚, 吴茱萸(9 克) 人参(9 克) 生姜(18 克) 大枣(4 枚,擘[bo])
浊阴上拟 降逆止呕
5.2 回阳救逆
64 四逆汤 S 少阴病 回阳救逆 附子(15 克) 干姜(6 克) 炙甘草(6 克)
通脉四逆汤 S 少阴病 回阳通脉 附子(20 克) 干姜(9-12 克) 炙甘草(6 克)
四逆加人参 少阴病 回阳益气, 附子(15 克) 干姜(克) 人参(6 克) 炙甘草(6 克)
汤S 救逆固脱
白通汤 S 少阴病 通阳破阴 附子(15 克) 干姜(6 克) 葱白(四根)
65 回阳救急 寒邪直中 回阳救急, 熟附子 9 克 干姜 6 克 人参 6 克 炙甘草 6 克 白术炒 9 克肉桂 3
汤《伤寒六 三阴,真阳 益气生脉 克 陈皮 6 克 五味子 3 克 茯苓 9 克 半夏制 9 克
书》 衰微证
5.3 温经散寒
66 当归四逆 血虚寒厥 温经散寒, 当归(12 克) 桂枝(9 克) 芍药(9 克) 细辛(3 克) 通草
汤S 证 养血通脉 (6 克) 大枣(8 枚,擘[bo]) 炙甘草(6 克)

67 黄芪桂枝 血痹 益气温经, 黄芪 9 克、芍药 9 克、桂枝 9 克、生姜 18 克、大枣 4 枚

- 27 -
中 医 必 背
五物汤 J 和血通痹
68 阳和汤 阴疽属于 温阳补血, 熟地 30 克、鹿角胶 9 克、肉桂 3 克、麻黄 2 克、白芥子 6 克、
《外科证治 阳虚寒凝 散寒通滞 炮姜 2 克、生甘草 3 克
全生集》 证
6.补益剂 6.1 补气
69 四君子汤 T 脾胃气虚 益气健脾 人参(9 克) 白术(9 克) 茯苓(9 克) 炙甘草(6 克)
异功散«小儿 脾胃气虚 益气健脾, 人参、 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各 6 克
药证直诀» 兼气滞证 行气化滞
六君子汤 脾胃气虚 益气健脾, 四君子汤 陈皮(3 克) 半夏(4.5 克)
«医学正传» 兼痰湿 燥湿化痰
香砂六君子 脾胃气虚, 益气化痰, 人参(3 克) 白术(6 克) 甘草(2 克) 陈皮(2.5 克) 半夏
汤«古今名医 痰阻气滞 行气温中 (3 克) 砂仁(2.5 克) 木香(2 克)
方论» 证
70 参苓白术 脾虚挟湿 益气健脾, 莲子肉(500 克) 薏苡仁(500 克) 砂仁(500 克) 桔梗(500
散 证 渗湿止泻 克) 白扁豆(750 克) 白茯苓(1000 克) 人参(1000 克) 炙
T 甘草(1000 克) 白术(1000 克) 山药(1000 克)
71 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证, 补中益气, 黄芪(18 克) 炙甘草(9 克) 人参(6 克) 当归(3 克) 橘
汤 气虚下陷证, 升阳举陷 皮(6 克) 升麻(6 克) 柴胡(6 克) 白术(9 克)
《脾胃论》 气虚发热证

举元煎《景岳 气虚下陷 益气升提 人参(10-20 克) 炙黄芪(10-20 克) 炙甘草(3-6 克) 升麻


全书》 证 (4 克) 白术(3-6 克)
升陷汤«医学 大气下陷 益气升陷 生黄芪(18 克) 知母(9 克) 柴胡(4.5 克) 桔梗(4.5 克)
衷中参西录» 证 升麻(3 克)
升阳益胃汤 益气升阳, 黄芪(30 克) 半夏(15 克) 人参(15 克) 炙甘草(15 克) 独
«内外伤辨惑 清热除湿 活(9 克) 防风(9 克) 白芍药(9 克) 羌活(9 克) 橘皮(6
论» 克) 茯苓(5 克) 柴胡(5 克) 泽泻(5 克) 白术(5 克) 黄
连(1.5 克)
72 玉屏风散 表虚自汗 益气固表 防风(30 克) 黄芪(60 克,蜜炙) 白术(60 克)
止汗 《究原方 医方类聚》
73 生脉散 温热暑热耗气 益气生津, 人参(9 克) 麦门冬(9 克) 五味子(6 克)
《医学启源》 伤阴证.久咳肺 敛阴止汗
虚,气阴两虚证

6.2 补血
74 四物汤 营血虚滞 补血和血 当归(9 克) 川芎(6 克) 白芍(9 克) 熟干地黄(12 克)
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桃红四物汤 妇女经期 养血活血 即四物汤加桃仁(9 克)红花(6 克)
(原名‘加味四物汤”

《医宗金鉴》 超前
胶艾汤 妇人冲任 养血止血, 川芎(6 克)阿胶(6 克)甘草(6 克)艾叶(9 克)当归(9 克)
«金匮要略» 虚损 调经安胎 芍药(12 克)干地黄(15 克)
(又名:芎归胶艾汤)
75 当归补血 血虚发热 补气生血 黄芪(30 克) 当归(6 克)
汤《内外伤辨 证
惑论》
76 归脾汤 心脾气血 益气补血, 白术(3 克) 当归(3 克) 白茯苓(3 克) 黄芪炒(3 克) 远

- 28 -
中 医 必 背
《济生方》 两虚证,脾 健脾养心 志(3 克) 龙眼肉(3 克) 酸枣仁炒 (3 克) 人参(6 克) 木
不统血 香(1.5 克) 炙甘草(1 克)
6.3 气血双补
77 八珍汤 气血两虚 益气补血 人参、白术、 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
证 各 30 克《瑞竹堂经验方》
十全大补汤 气血不足 温补气血 人参(6 克) 肉桂(3 克) 川芎(6 克) 干熟地黄(12 克) 茯
T 苓(9 克) 白术(9 克) 甘草(3 克) 黄芪(12 克) 当归(9
克) 白芍药(9 克)
人参养荣汤 积劳虚损 益气补血, 黄芪(30 克) 当归(30 克) 桂心(30 克) 甘草炙(30 克) 橘
«三因极-病 养心安神 皮(30 克) 白术(30 克) 人参(30 克) 白芍药(90 克) 熟
证方论» 地黄(9 克) 五味子(4 克) 茯苓(4 克) 远志(15 克)
6.4 补阴
78 六味地黄 肝肾阴虚 滋补肝肾 熟地黄(24 克) 山萸肉(12 克) 干山药(12 克) 泽泻(9 克)
丸 牡丹皮(9 克) 茯苓(去皮,9 克)《小儿药证直诀》
知柏地黄丸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各 6 克
«医方考» 证
杞菊地黄丸 肝肾阴虚 滋肾养肝 六味地黄丸加枸杞 菊花各 9 克
«麻疹全书» 证 明目
麦味地黄丸 肺肾阴虚, 滋补肺肾。 六味地黄丸加麦冬 15 克 五味子 15 克
《医部全录》 或喘或咳
都气丸 肾虚气喘, 滋肾纳气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6 克
«症因脉治» 或呃逆之
79 左归丸 真阴不足 滋阴补肾, 大怀熟地(240 克) 山药(炒,120 克) 枸杞(120 克) 山茱
《景岳全书》 证 填精益髓 萸(120 克) 川牛膝(酒洗蒸熟,90 克) 鹿角胶(敲碎,炒珠,
120 克) 龟板胶(切碎,炒珠,120 克) 菟丝子(制,120 克)
左归饮 真阴不足 补益肾阴 熟地(9-30 克) 山药(6 克) 枸杞子(6 克) 炙甘草(3 克)
«景岳全书» 证 茯苓(4.5 克) 山茱萸(3-6 克,畏酸者少用之)
80 大补阴丸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熟地黄(酒蒸,180 克) 龟板(酥炙,180 克) 黄柏(炒褐色,
D 证 120 克) 知母(酒浸,炒,120 克)猪脊髓
81 炙甘草汤, 阴血不足, 滋阴养血, 炙甘草(12 克) 生姜(9 克) 桂枝(9 克) 人参(6 克) 生
复脉汤 阳气虚弱 益气温阳, 地黄(50 克) 阿胶(6 克) 麦门冬(10 克) 麻仁(10 克) 大
S 证。虚劳肺 复脉止悸 枣(10 枚)
痿证
加减复脉汤 温热病后 滋阴养血, 炙甘草(18 克) 干地黄(18 克) 生白芍(18 克) 麦冬(15
«温病条辨» 期,阴液亏 生津润燥 克) 阿胶(9 克) 麻仁(9 克)

82 一贯煎 肝肾阴虚, 滋阴疏肝 北沙参、麦冬、当归各 9 克、生地(18-30 克)、枸杞子(9-18
《继名医类案》 肝气不舒 克)
、川楝子 4.5 克
6.4 补阳
83 肾气丸 肾阳不足 补肾助阳 干地黄 240 克、山药、山茱萸各 120 克、泽泻、茯苓、丹皮各
J 证 90 克、桂枝、附子各 30 克

84 右归丸 肾阳不足, 温补肾阳, 附子(60-80 克)肉桂 60 克、熟地 240 克、山茱萸、枸杞、当

- 29 -
中 医 必 背
《景岳全书》 命门火衰 填精益髓 归各 90 克、鹿角胶、菟丝子、杜仲 1、山药各 120 克
右归饮 肾阳不足 温补肾阳, 熟地(9-30 克) 山药 6 克 枸杞子 6 克 山茱萸 3 克 炙甘草 3
«景岳全书» 证 填精补血 克 肉桂(3-6) 杜仲 9 克 制附子(6-9 克)
6.6 阴阳并补
85 地黄饮子 下元虚衰, 滋肾阴,补 熟地黄 12 克、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石斛、附子、五味子
《黄帝素问 痰浊上犯 肾阳,开窍 炒、官桂、白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各 15 克、生姜、大枣、
宣明论》 暗痱 化痰
7.固涩剂 7.1 固表止汗
86 牡蛎散 自汗,盗汗 益气固表, 牡蛎火烧通赤、黄芪、麻黄根、小麦各 30 克
T 敛阴止汗
7.2 敛肺止咳
87 九仙散 久咳肺虚 敛肺止咳, 罂粟壳 240 克、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 乌
《卫生宝鉴》 证 益气养阴 梅各 30 克、贝母 15 克
7.3 涩肠固脱
88 真人养脏 久泻久痢 涩肠固脱, 罂粟壳 108 克、人参、当归、白术各 18 克、肉豆蔻 15 克、肉桂、
汤T 脾肾虚寒 温补脾肾 炙甘草各 24 克、白芍 48 克、木香 42 克、诃子 36 克
89 四神丸 肾泄 温肾暖脾, 补骨脂 120 克、肉豆蔻 60 克、五味子 60 克、吴茱萸 30 克、(大
《内科摘要》 固肠止泻 枣 50 枚、生姜 120 克)
7.4 涩精止遗
90 金锁固精 肾虚不固 补肾涩精 沙苑子、芡实、莲须各 60 克、龙骨炙酥、牡蛎盐水煮,煅粉各
丸《医方集解》 之遗精 30 克
91 桑螵蛸散 心肾两虚 调补心肾,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炙酥各
《本草衍义》 证 涩精止遗 30 克
92 缩泉丸 膀胱虚寒 温肾祛寒, 益智仁、乌药、山药等量
《妇人良方》 证 缩尿止遗
7.5 固崩止带
93 固冲汤《医 脾肾亏虚, 益气健脾, 白术 30 克 生黄芪 18 克 龙骨 24 克 牡蛎 24 克 萸肉 24 克 杭芍
学衷中参西录》 冲脉不固 固冲摄血 12 克 海螵蛸 12 克 茜草 9 克 棕边炭 6 克 五倍子 1.5 克
94 固经丸 阴虚血热 滋阴清热, 炒白芍、炙龟版、黄芩各 30 克、黄柏炒 9 克、椿根皮 22.5 克、
D 崩漏 固经止血 香附 7.5 克
95 易黄汤 肾虚湿热 固肾止带 炒山药 30 克 炒芡实 30 克 黄柏盐水炒 6 克 车前子酒炒 3 克 白
《傅青主女科》 带下 清热祛湿 果 12 克
8.安神剂 8.1 重镇安神
96 朱砂安神 心火亢盛, 重镇安神, 朱砂(15g)另研,水飞为衣 黄连去须,净,酒洗(18g)炙甘
丸》 阴血不足 清心泻火 草(16.5g)生地黄(4.5g)当归(7.5g)《医学发明
磁朱丸 心肾不交 益阴明目, 磁石 60 克、朱砂 30 克、神曲 120 克
证 重镇安神 《备急千金要方》
8.2 滋养安神
97 天王补心 阴虚血少, 滋阴养血, 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五钱(各 15g) 当
丹《摄生秘 神志不安 补心安神 归酒浸 五味 麦门冬去心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一
剖》 证 两(各 30g) 生地黄四两(120g)

98 酸枣仁汤 虚烦不眠 养血安神, 酸 枣 仁 炒 , 二 升 (15g) 甘 草 一 两 (3g) 知母二两

- 30 -
中 医 必 背
J 证 清热除烦 (6g) 茯苓二两(6g) 川芎二两(6g)
甘麦大枣汤 J 脏躁 养心安神, 小麦 15 克、甘草 9 克、大枣 10 枚
和中缓急
9.开窍剂 9.1 涼开
99 安宫牛黄 邪热内陷 清热开窍, 牛黄、麝香、郁金、犀角、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梅
丸W 心包证 豁痰解毒 片、珍珠、金箔衣
100 紫雪 热邪内陷 清热开窍, 犀角屑(水牛角代)、羚羊角屑、麝香、生石膏、寒水石、滑石、
《外台秘要》 心包,热盛 熄风止痉 磁石、青木香、沉香、玄参、升麻、炙甘草、丁香、朴硝、硝石、
动风证 朱砂、黄金
101 至宝丹 痰热内闭 清热开窍, 生乌犀角、麝香、朱砂、雄黄、生玳瑁屑、琥珀、龙脑、金箔、
T 心包证 化浊解毒 银箔、牛黄、安息香
9.2 温开
102 苏合香丸 寒闭证 芳香开窍, 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末(无灰酒熬膏)、白术、青木香、
T 行气温中 犀角、香附、朱砂、诃黎勒、檀香、沉香、丁香、荜茇、乳香
10.理气剂 10.1 行气

103 越鞠丸 D 郁证 行气解郁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 6-l0g)


104 柴胡疏肝 肝气郁滞 疏肝行气, 柴胡(6 克) 陈皮(6 克) 川芎(4.5 克) 香附(4.5 克) 枳
散 证 活血止痛 壳(4.5 克) 芍药(4.5 克) 炙甘草(1.5 克)
《景岳全书》
枳实薤白桂 胸阳不振痰 通阳散结, 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
枝汤 J 气互结胸痹 下气祛痰 一两(6g) 瓜蒌一枚,捣 (12g)
105 半夏厚朴 梅核气 行气散结,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
汤J 降逆化痰 (15g) 苏叶二两(6g)
106 厚朴温中 脾胃寒湿 行气除满, 厚朴、陈皮各 30 克 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 15 克、
汤 气滞 温中燥湿 干姜 2 克、生姜三片《内外伤辨惑论》
107 金铃子散 肝郁化火 疏肝泄热, 金铃子、玄胡各 30 克
证 活血止痛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08 天台乌药 肝经寒凝 行气疏肝, 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各 15 克、槟榔 9 克、
散 气滞 散寒止痛 川楝子 12 克、巴豆 12 克《圣济总录》
109 暖肝煎 肝肾不足 温补肝肾, 当归(6g) 枸杞子(9g) 小茴香(6g) 肉桂(6g)
《景岳全书》 寒滞肝脉 行气止痛 乌药(6g) 沉香(木香亦可)(3g) 茯苓(6g)
10.2 降气
120 苏子降气 实喘 降气平喘, 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 各 75g) 川当归去芦 (4g) 甘草爁,
汤T 祛痰止咳 (60g)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 (各 30g) 肉桂去皮,
(45g) [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45g)
121 三子养亲 痰壅气逆 温肺化痰 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各 9 克
汤 食滞 降逆消食
《韩氏医通》
122 定喘汤 哮喘 宣肺降气, 白果去壳,砸碎炒黄(9g) 麻黄(9g)苏子 6g) 甘草(3g) 款冬
《摄生众妙 清热化痰 花 (9g) 杏仁去皮、尖 (4.5g)桑白皮蜜炙(9g)芩微炒 (6g)
方》 法制半夏(9g)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

123 旋覆代赭 胃虚痰阻 降逆化痰, 旋覆花 9g) 人参(6g) 生姜 15g) 代赭石 (6g) 甘草炙(9g)

- 31 -
中 医 必 背
汤S 气逆证 益气和胃 半夏洗(9g) 大枣(4 枚)
小半夏 J 痰饮呕吐 化痰散饮 半夏 20 克 生姜 10 克
和胃降逆
11.理血剂 11.1 活血祛瘀
124 桃核承气 下焦蓄血 逐瘀邪热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 大黄四两(12g) 桂枝去皮,
汤S 证 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芒硝二两(6g)
125 血府逐瘀 胸中血瘀 活血祛瘀, 桃仁(12g)红花 (9g) 当归 (9g) 生地黄(9g) 川芎(4.5g) 赤
汤《医林改错》 证 行气止痛 芍 (6g) 牛膝(9g) 桔梗(4.5g) 柴胡(3g) 枳壳(6g)甘草 6g)
通窍活血汤 瘀阻头面 活血通窍。 赤芍、川芎各 3 克、桃仁、红花各 9 克、老葱 3 根、生姜 9 克、
《医林改错》 头痛昏晕 大枣 7 个、麝香 0.16 克、黄酒 250 克
膈下逐瘀汤 膈下瘀血, 活血祛瘀, 五灵脂 6 克 当归 9 克 川芎 6 克 桃仁 9 克 丹皮、赤芍、乌药各
《医林改错》 形成积块 行气止痛。 6 克、延胡索 3 克 甘草 9 克 香附 4.5 克 红花 9 克 枳壳 4.5 克
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 活血祛瘀, 小茴香 1.5 克、干姜 3 克、延胡索 3 克、没药 6 克、当归 9 克、
《医林改错》 少腹疼痛 温经止痛。 川芎 6 克、官桂 3 克、赤芍 6 克、蒲黄 9 克、五灵脂 6 克
身痛逐瘀汤 淤血痹阻 活血行气, 秦艽 3 克、川芎 6 克、桃仁、红花各 9 克、甘草 6 克、羌活 3 克、
《医林改错》 经络 祛瘀通络, 没药 6 克、当归 9 克、五灵脂 6 克、香附 3 克、牛膝 9 克、地龙
通痹止痛。 6 克
126 补阳还五 中风之气 补气活血 黄芪生 (120g) 当归尾 (6g) 赤芍 (5g) 地龙去土,
汤《医林改错》 虚血瘀 通络 (3g) 川芎 (3g) 红花 (3g) 桃仁 (3g)
127 复元活血 跌打损伤。 活血祛瘀, 柴胡半两(15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各 9g) 红花 甘草
汤《医学发 瘀血留于 疏肝通络 穿山甲炮,各二钱(各 6g) 大黄酒浸,一两(30g) 桃仁酒
明》 胁下 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128 温经汤 冲任虚寒, 温经散寒, 吴茱萸(9g)当归 6g)芍药(6g)川芎(6g)人参 6g)桂枝 6g)阿胶
J 瘀血阻滞 祛瘀养血 (6g) 牡丹皮 (6g)生姜(6g) 甘草 6g) 半夏(6g) 麦冬去心(9g)
129 生化汤 血虚寒凝 养血祛瘀 全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去皮尖,研 (6g) 干姜炮
《傅青主女科》 淤血阻滞 温经止痛 黑 (2g) 甘草炙 (2g)(童便、黄酒)
130 桂枝茯苓 瘀阻胞宫 活血化瘀, 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9g)
丸J 证 缓消癥块
131 失笑散 瘀血停滞 活血祛瘀, 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香,各二钱(各 6g)用黄酒或醋
T 散结止痛 冲服
宫外孕方 宫外孕 活血祛瘀, 丹参 赤芍 桃仁此为宫外孕Ⅰ号方,若再加三棱、莪术各五分
消癥止痛。 至二钱(各 1.5~6g),为宫外孕Ⅱ号方。
11.2 止血
132 十灰散 血热妄行 凉血止血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
《十药神书》 皮 棕榈皮各等分 (各 9g)
133 咳血方 D 肝火犯肺 清肝宁肺, 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 海粉(9g) 山栀子炒黑(9g)
之咳血证 凉血止血 诃子(6g)
134 小蓟饮子 血淋、尿血 凉血止血, 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
《济生方》 利水通淋 栀子 甘草各等分 (各 9g)
135 槐花散 肠风脏毒 清肠凉血, 槐花炒(12g) 柏叶杵,焙(12g) 荆芥穗(6g) 枳壳麸炒(6g)
《本事方》 下血 疏风行气 各等分

136 黄土汤 J 阳虚便血 温阳健脾,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各 9g) 灶

- 32 -
中 医 必 背
证 养血止血 心黄土半斤(30g)
12.治风剂 12.1 疏散外风
137 川芎茶调 风邪头痛 疏风止痛 薄荷叶不见火 240g) 川芎 荆芥去梗 (各 120g) 细辛去芦,
散T (30g) 防风去芦 (45g) 白芷 羌活 甘草炙 (各 60g)
138 独活寄生 痹证日久,肝 祛风湿止 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牛膝 杜仲
汤《备急千金 肾两虚,气血 痹痛,益肝 茯苓 桂心 人参 芍药 甘草
要方》 不足证 肾补气血
139 大蓁艽汤 风邪初中 祛风清热, 秦艽(90g)甘草(60g) 川芎(60g) 当归(60g) 白芍药(60g) 细辛
《素问病机 经络证 养血活血 (15g)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 30g) 石膏(60g)吴白芷(30g) 白术
气宜保命集》 (30g)生地黄 (30g)熟地黄(30g)白茯苓(30g)川独活 60g)
140 小活络丹 风寒湿痹 祛风除湿,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各 180 克、乳香、没药各 66 克、陈
T 化痰通络, 酒
活血止痛
141 牵正散 风中经络, 祛 风 化 痰 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口眼歪斜 止痉 《杨氏家藏方》
142 消风散 风疹,湿疹 疏风养血,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外科正宗》 清热除湿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各 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 3g)
12.2 平熄内风
143 羚角钩藤 肝热生风 凉肝熄风, 羚角片(4.5g),先煎 霜桑叶(6g) 京川贝(12g),去心 鲜生地
汤《通俗伤寒 证 增液舒筋 (15g) 双钩藤 9g),后入 滁菊花(9g) 茯神木(9g) 生白芍
论》 (9g) 生甘草 (2.4g) 淡竹茹(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144 镇肝熄风 类中风 镇肝熄风, 怀牛膝(30g)生赭石 30g),轧细 生龙骨(15g),捣碎 生牡蛎
汤 滋阴潜阳 (15g),捣碎 生龟板(15g),捣碎 生杭芍(15g) 玄参(15g) 天
《医学衷中 冬五钱(15g) 川楝子(6g),捣碎 生麦芽(6g)茵陈(6g) 甘草
参西录》 (4.5g)
145 天麻钩藤 肝阳偏亢, 平肝熄风, 天麻(9g) 钩藤(12g) 生决明(18g) 山栀 黄芩(各
饮《杂病证治 肝风上扰 清热活血, 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
新义》 证 补益肝肾 神(各 9g)
146 大定风珠 阴虚动风 滋阴熄风 生白芍(18g) 阿胶(9g) 生龟板(12g) 干地黄 18g) 麻仁(6g) 五
W 证 味子(6g) 生牡蛎(12g) 麦冬连心(18g) 炙甘草(12g) 鸡子黄
生,二枚(2 个) 鳖甲生(12g)
13.治燥剂 13.1 轻宣外燥
147 杏苏散 外感凉燥 轻宣凉燥, 苏叶(9g)半夏(9g)茯苓(9g) 前胡(9g)苦桔梗(6g)枳壳(6g) 甘
W 证 理肺化痰 草(3g) 大枣(3 枚) 杏仁(9g) 橘皮(6g)
148 桑杏汤 外感温燥 轻宣温燥 桑叶一钱(3g) 杏仁一钱五分(4.5g) 沙参二钱(6g) 象贝一钱
W 证 润肺止咳 (3g) 香豉一钱 (3g) 栀皮一钱(3g) 梨皮一钱(3g)
149 清燥救肺 温燥伤肺, 清 燥 润 肺 桑叶 9 克 石膏煅 8 克 甘草 3 克 人参 2 克 胡麻仁炒 3 克 阿胶
汤 气阴两伤 养阴益气 3 克 麦冬去心 4 克 杏仁 2 克《医门法律》
13.2 滋阴润燥
150 麦门冬汤 虚热肺痿 润肺益胃, 麦门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参三两(9g) 甘草
J 胃阴不足 降逆下气 二两(3g) 粳米三合(3g) 大枣十二枚(4 枚)

151 益胃汤 胃阴损伤 养阴益胃 沙参 9 克 麦冬 15 克 冰糖 3 克 细生地 15 克 玉竹炒香 4.5 克

- 33 -
中 医 必 背
152 百合固金 肺肾阴亏, 滋阴保肺, 熟 地 生地 归 身 各 (9g) 白 芍 (6g) 甘草 各 (3g) 桔梗
汤《慎斋遗书》 虚火上炎 止咳化痰 (6g) 玄参各(3g) 贝母(6g) 麦冬(9g) 百合各 (12g)
153 养阴清肺 白喉之阴 养阴清肺, 大生地 6、麦冬 9、生甘草 3、玄参 9、贝母 5、丹皮 5、薄荷 3、
汤 虚燥热 解毒利咽 炒白芍 5《重楼玉明》
154 增液汤 阳明温病, 增液润燥 玄参一两(30g) 麦冬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八钱(24g)
W 津亏便秘
14.祛湿剂 14.1 化湿和胃
155 平胃散 湿滞脾胃 燥湿运脾, 苍术 15g 厚朴 陈皮各 9g 甘草 6g 生姜 2 片 大枣 2 枚
T 证 行气和胃
156 藿香正气 外感风寒, 解表化湿, 藿香 90 克、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 30 克、半夏曲、白术、
散T 内伤湿滞 理气和中 陈皮、厚朴、桔梗各 60 克、炙甘草 75 克
14.2 清热袪湿
157 茵陈蒿汤 湿热黄疸 清热利湿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6 g),去皮
S 退黄
栀子柏皮汤 黄疸热重 清热利湿 栀子 10 克 甘草炙 3 克 黄柏 6 克
S 于湿
158 八正散 T 湿热淋证 清热泻火,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
利水通淋 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 500g)
159 三仁汤 W 湿温初起 宣畅气机, 杏仁五钱(15g) 飞滑石六钱(18g) 白通草二钱(6g) 白
及暑温夹 清利湿热 蔻仁二钱(6g) 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6g) 生薏苡仁
湿 六钱(18g) 半夏五钱(15g)
160 甘露消毒 湿温时疫 利湿化浊, 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绵茵陈十一两
丹《医效秘 邪在气分 清热解毒 (330g) 石 菖 蒲 六 两 (180g)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各
传》 湿热并重 150g)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各 120g)
161 连朴饮 湿热霍乱 清热化湿, 芦根 60 克、厚朴 6、黄连、石菖蒲、制半夏各 3 克 豆豉、焦山
《霍乱论》 理气和中 栀各 9 克
162 当归拈痛 湿热相搏, 利湿清热, 茵陈 15、羌活 15、白术 3、人参 6、 苦参 6、升麻 3、葛根 6、
汤《医学起 外受风邪 疏风止痛 苍术 9、 防风 9、知母 9、泽泻 9、黄芩 3、 猪苓 9、当归身 9、
源》 证 甘草 15
163 二妙散 D 湿热下注 清热燥湿 黄柏炒 苍术米泔水浸,炒(各 15g)
14.3 利水渗湿
164 五苓散 膀胱气化 利水渗湿, 猪苓十八铢(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
S 不利蓄水 温阳化气 (9g) 茯苓十八铢(9g) 桂枝半两(6g),去皮
165 猪苓汤 水热互结 利水清热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 10 克
S 证 养阴
166 防己黄芪 风水或风 益气祛风, 防己一两(12g) 黄芪一两一分(15g) 甘草半两(6g),炒 白
汤J 湿 健脾利水 术七钱半(9g)
167 五皮散 脾虚湿盛 利水消肿,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 9 克
皮水 理气健脾 《华氏中藏经》
14.4 温化水湿
168 苓桂术甘 中阳不足 温阳化饮, 茯苓四两(12g) 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
汤J 痰饮 健脾利湿 炙,二两(6g)
169 甘草干姜 寒湿下侵 祛寒除湿 甘草 6 克 干姜 12 克 茯苓 12 克 白术 6 克

- 34 -
中 医 必 背
茯苓白术汤 J 肾着病
170 真武汤 阳虚水泛 温阳利水 茯苓三两(9 g) 芍药三两(9 g) 白术二两(6 g) 生姜切,
S 三两(9 g) 附子一枚(9 g)炮,去皮,破八片
171 实脾散 脾肾阳虚 温阳健脾, 厚朴(去皮,姜制,炒) 白术 木瓜去瓣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
《重订严氏 水气内停 行气利水 腹子 附子炮,
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
各一两(各 30g) 甘
济生方》 之阴水 草炙,半两(15g)
14.5 祛湿化浊
172 萆解分清 下焦虚寒 温肾利湿 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各 9g)
饮 膏淋白浊 分清化浊 《杨氏家藏方》
萆解分清饮 湿热白浊 清热利湿, 川萆薢 6 克 黄柏炒褐色 石菖蒲各 2 克 茯苓 白术各 3 克 莲子
《医学心悟》 分清化浊 心 2 克 丹参 车前子各 4.5 克
173 完带汤 脾虚肝郁, 补脾疏肝, 白术(30 克) 山药(30 克) 人参(6 克) 白芍(15 克) 车
《傅青主女 湿浊带下 化湿止带 前子(9 克) 苍术(9 克) 甘草(3 克) 陈皮(2 克) 黑芥穗
科》 (2 克) 柴胡(2 克)
15.祛痰剂 15.1 燥湿化痰
174 二陈汤 湿痰咳嗽 燥湿化痰,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
T 理气和中 炙,一两半(4.5g)
175 茯苓丸, 痰停中脘 燥湿行气, 茯苓 30 克 枳实麸炒,去瓤 15 克 半夏 60 克 风化朴硝 0.3 克
指迷方 证 软坚化痰 《是斋百一选方》
176 温胆汤 胆郁痰扰 理气化痰,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 60g) 陈
《三因极一 清胆和胃 皮三两(90g) 甘草一两 (30g),炙 茯苓一两半(45g)
病证方论》
15.2 清热化痰
177 清气化痰 痰热咳嗽 清热化痰, 陈 皮 去 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
丸《医方考》 理气止咳 油 茯苓各一两(各 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 45g)
15.3 润燥化

178 小陷胸汤 痰热互结 清热化痰, 黄连一两(6g) 半夏半升(12g),洗 瓜蒌实大者一枚(20g)
S 之结胸 宽胸散结
柴胡陷胸汤 邪陷少阳 和解清热 柴胡 3 克 姜半夏 9 克 小川连 2.5 克 苦桔梗 3 克 黄芩 4.5 克 瓜
痰热结胸 涤痰宽胸 蒌仁 15 克 枳实 4.5 克 生姜汁少许《通俗伤寒论》
179 滚痰丸 实热老痰 泻火逐痰 大黄酒蒸 黄芩酒洗各 240 克 礞石 30 克 沉香 15 克
180 贝母瓜蒌 燥痰咳嗽 润肺清热, 贝 母 一 钱 五 分 (4.5g) 瓜 蒌 一 钱 (3g) 花粉 茯苓 橘
散 理气化痰 红 桔梗各八分(各 2.5g) 《医学心悟》
15.4 温化寒痰
181 苓甘五味 寒饮咳嗽 温肺化饮 茯苓四两(12g) 甘草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细辛三
姜辛汤 J 两(5g) 五味子半升(5g)
15.5 化痰熄

182 半夏白术 风痰上扰 化痰熄风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 3g) 白术
天麻汤 证 健脾祛湿 三钱(9g) 甘草五分(1.5g)姜枣《医学心悟》

16.消食剂 16.1 消食化滞

- 35 -
中 医 必 背
183 保和丸 D 食滞胃脘 消食和胃 山 楂 六 两 (180g) 神 曲 二 两 (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
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 30g)
184 枳实导滞 湿热食积 消食导滞, 大黄 30 克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 15 克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
丸 清热祛湿 白术各 9 克 泽泻 6 克《内外伤辨惑论》
16.1 健脾消食
185 健脾丸 脾虚食积 健脾和胃, 白术炒 (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 各 22g 白茯苓
《证治准绳》 证 消食止泻 去皮 (60g) 人参 (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
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 30g
186 枳实消痞 脾虚气滞, 行气除满,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 6 克 半夏曲 人参各 9 克
丸,失笑丸 寒热互结 健脾和胃 厚朴炙 12 克 枳实 黄连各 15 克《兰室秘藏》
187 葛花解醒 酒积伤脾 分消酒湿 木香 1.5 克 人参 猪苓 白茯苓 橘皮各 4.5 克 白术 干生姜 神
汤 证 理气健脾 曲炒黄 泽泻各 6 克 青皮 1 克 缩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 15 克
17.驱虫剂
188 乌梅丸 脏寒蛔阙 温脏安蛔 乌梅 黄连各 480 克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各 180 克 干姜
S 证 300 克当归 120 克 蜀椒 120 克
18 涌吐剂
189 瓜蒂散 S 痰涎宿食 涌吐痰涎 瓜蒂熬黄 3 克 赤小豆 3 克
壅滞胸脘 宿食
三圣散《儒门 中风闭证 涌吐风痰 防风 5 克 瓜蒂 3 克炒黄用 藜芦去苗心 3 克
事亲》
注:S 代表《伤寒论》J:
《金匮要略》W:《温病条辨》T:
《太平和剂局方》D:《丹溪心法》

- 36 -
中 医 必 背

十四、脉学总结

一、浮脉:脉居浮位,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但不空虚。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
血,浮洪虚热,
浮散劳极。
二、沉脉:脉位在下,重按始得,轻取不应。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气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
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
三、迟脉:一息三至,来去轻慢。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四、数脉:一息六至,来去较慢。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数脉主腑,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气口数实肺痈,数虚肺痿。
五、虚脉:浮大迟软,按之空虚。
〔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
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
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六、实脉:坚实有力,举按皆得。
〔主病诗〕
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
- 37 -
中 医 必 背
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
当关脾热中宫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七、大脉:形大势强,应指满溢。
〔主病诗〕
大脉有力主邪盛,阳热有余病下利,
阴气不足阳有余,虚劳脉大必无力。
八、小脉:形小如线,应指显然。(又名细脉)
〔主病诗〕
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
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
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脉经》曰∶细为血少气衰。有此证则顺,否则逆。故吐衄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者,脉亦细。
九、长脉:首尾端直,超过三部,如循长竿。
〔主病诗〕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
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长主有余之病)
十、短脉:形状短缩,不能满部。
〔主病诗〕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
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
(《经》曰∶短则气病,短主不及之病)
十一、滑脉:往来流利,入盘走珠,举按皆得,应指圆滑。
〔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
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颓淋看尺部。
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
十二、涩脉:往来艰涩,如雨沾沙,细迟而短,指下迟钝。
〔主病诗〕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
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
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涩主血少精伤之病,女人有孕为胎病,无孕为败血。
十三、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挺然带急。
〔主病诗〕
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
浮沉迟数须分别,大小单双有重轻。
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癥瘕察左关。
关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 38 -
中 医 必 背
弦为木盛之病。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
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若不食者,木来克土,必难治。
十四、促脉:脉来急促,数中一止,止无规律。
〔主病诗〕
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气、血、痰、饮、食)
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
促主阳盛之病。促、结之因, 皆有气、血、痰、饮、食五者之别。一有留滞,则脉必见止也。
十五、结脉:脉来迟缓,迟中一止,止无规律。
〔主病诗〕
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沉吟。
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假)为殃病属阴。
结主阴盛之病。越人曰∶ 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浮结外有痛积,伏结内有积聚。
十六、代脉:迟中一止,歇止较长,良久复来,止有定数。
〔主病诗〕
代脉元因脏气衰,腹痛泄痢下元亏。
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怀胎三月兮。
十七、缓脉:从容和缓,一息四至。
〔主病诗〕
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
神门濡泄或风秘,或者蹒跚足力迂。
浮缓为风,沉缓为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虚,缓弱气虚。
十八、洪脉:形大满指,来盛去衰,且兼浮数,轻按便得。
〔主病诗〕
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
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如。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
肝火胃虚肝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洪主阳盛阴虚之病,泄痢、失血、久嗽者忌之。
十九、微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
〔主病诗〕
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
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
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
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微主久虚血弱之病,阳微恶寒,阴微发热。《脉诀》云∶岁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亦枯。
二十、紧脉:绷急弹指,状如切绳。
〔主病诗〕
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
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
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 39 -
中 医 必 背
诸紧为寒为痛,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尺紧痛居其腹。
二十一、濡脉:浮细而软,轻取乃得。
〔主病诗〕
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
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
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
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疴。
濡主血虚之病,又为伤湿。
二十二、弱脉:沉细而软,重按欲绝。
〔主病诗〕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弱主气虚之病。仲景曰∶阳陷入阴,故恶寒发热。又云∶弱主筋,沉主骨,阳浮阴弱,血虚筋急。
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
二十三、革脉:浮弦中虚,如按鼓皮。
〔主病诗〕
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二十四、牢脉:沉实有力,形大弦长,沉取有力,劲而不移。
〔主病诗〕
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
疝颓癥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牢主寒实之病,木实则为痛。扁鹊云∶软为虚,牢为实。失血者,脉宜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虚
病见实脉也。
二十五、动脉:滑数如豆,关部显见。
〔主病诗〕
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
或为泄痢拘挛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仲景曰∶动则为痛为惊。《素问》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又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二十六、伏脉:推筋着骨,重按始得。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
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
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
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又有夹阴伤寒,先有
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脉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
冲阳皆无脉者,必死。
二十七、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清。
〔主病诗〕

- 40 -
中 医 必 背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
右关软散 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二十八、芤脉:如捻葱管,外实中空。
〔主病诗〕
寸芤积血在于胸,关内逢芤肠胃痈。
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十五、舌诊顺口溜

(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
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
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
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
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舌心干红,
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更
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望之若干,
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黄
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瘀血之病,
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酒客成积,舌多紫
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蓝
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辨
准早救,或可得胜。
(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
娇嫩齿印。虚弱之识。
(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
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舌体胀
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
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舌之伸
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
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吐弄舐唇,心脾积热,
小儿惊风,常可见得。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
(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
- 41 -
中 医 必 背
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
(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
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
坏,或有内痈。
(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
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白黄灰
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
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虚证白
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
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
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
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
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
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
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
(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以上舌
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十六、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十七、五脏平脉歌: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 42 -
中 医 必 背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十八、针灸歌诀

一、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诸焦,阳池支沟天井找,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腕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三、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
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蠢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 43 -
中 医 必 背

四、十二募穴歌

胃寡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厥阴心包络,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六、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是委阳。

七、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
骨会大抒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八、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税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项,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九.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炔,面口合谷收
后人更增: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酸病取阿是,急救刺水沟。

十.玉龙赋

夫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繁,总玉龙以成赋,信金针以获安。原夫卒暴中风,囟门、百会;脚
气连延,里、绝、三交。头风鼻渊,上星可用;耳聋腮肿,听会偏高。攒竹、头维,治目痛、头痛;
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阴陵,阳陵,除膝肿之难熬。二白医痔瘘,
间使剿疟疾。大敦去疝气,膏肓补虚劳。天井治瘰疬瘾疹,神门治呆痴笑咷(táo)。
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尪羸(wāng léi)喘促,璇玑、气海当知。期门、大敦,能治坚
痃疝气;劳宫、大陵,可治心闷疮痍。心悸虚烦刺三里,时疫痎(jiě)疟寻后溪。绝骨、三里、阴
- 44 -
中 医 必 背
交,脚气宜此;睛明、太阳、鱼尾,目症凭兹。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妇人乳痈,少泽与
太阳之可推。身柱蠲(juān)嗽,能除膂(lǚ)痛;至阴却疸,善治神疲。长强、承山,灸痔最妙;
丰隆、肺俞,痰嗽称奇。风门主伤冒寒邪之嗽,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鸠尾针癫
痫已发,慎其妄施。阴交、水分、三里,蛊胀宜刺;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尺泽理筋急之
不用,腕骨疗手腕之难移。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肘挛痛兮,尺泽合于曲池。风湿传于两肩,
肩髃可疗。雍热盛乎三焦,关冲最宜。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要起六脉之沉匿,复溜称神。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内庭、
临泣,理小腹之月真。天突、膻中医喘嗽,地仓、颊车疗口 。迎香攻鼻窒为最,肩井除臂痈如拿。
二间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百劳止虚汗,通里疗心惊而即瘥。大小骨空,治眼烂能止冷泪;
左右太阳,医目疼善除血翳。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
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zhūn);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
印堂治其惊搐,神庭理乎头风。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腿
脚重疼,针髋骨、膝关、膝眼;行步艰楚,刺三里、中封、太冲。取内关与照海,医腹疾之块,搐
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与支沟;腿风湿痛,居醪兼环跳与委中。上脘、
中脘,治九种心痛;赤白带下,求中极之异同。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实虚。当心传之玄要,究手法之疾徐。或
值挫闪疼痛之不定,此为难拟定之可祛。辑管见以便诵读,幸高明而无哂诸。

十一.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
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
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
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
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
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
补赢。循机扪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岐。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
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定脚处,取气血为主
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机、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
机。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二陵
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
次观肉分。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明标与本,论刺
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
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
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
- 45 -
中 医 必 背
知要妙。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泻络远针,头有疾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
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
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
沉掐,坐卧平而没昏。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伏如横弩,
应若发机。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
温补使气血依归。静以久留,停针待之。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
呆痴。大抵疼痛实泻,麻痒虚补。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
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胀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
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
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
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捫弹怒,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
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大凡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
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
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
巨阙而后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
华佗刺跛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士视秋
毫之末;取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
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十二.12 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 水沟 太冲 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 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
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中脘 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 46 -
中 医 必 背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 风池 太冲 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 肾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 腰眼 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十九、医学三字经

医学源流第一
医之始 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 更洋洋 越汉季 有南阳 六经辨 圣道彰
伤寒着 金匮藏 垂方法 立津梁 李唐后 有千金 外台继 重医林 后作者 渐浸淫
红紫色 郑卫音 迨东垣 重脾胃 温燥行 升清气 虽未醇 亦足贵 若河间 专主火
遵之经 断自我 一二方 奇而妥 丹溪出 罕与俦 阴宜补 阳勿浮 杂病法 四字求
若子和 主攻破 中病良 勿太过 四大家 声名噪 必读书 错名号 明以后 须酌量
详而备 王肯堂 薛氏按 说骑墙 士材说 守其常 景岳出 着新方 石顽续 温补乡
献可论 合二张 诊脉法 濒湖昂 数子着 各一长 揆诸古 亦荒唐 长沙室 尚徬徨
惟韵伯 能宪章 徐尤着 本喻昌 大作者 推钱唐 取法上 得慈航
中风第二
- 47 -
中 医 必 背
人百病 首中风 骤然得 八方通 闭与脱 大不同 开邪闭 续命雄 回气脱 参附功
顾其名 思其义 若舍风 非其治 火气痰 三子备 不为中 名为类 合而言 小家伎
瘖喎邪 昏仆地 急救先 柔润次 填窍方 宗金匮
虚痨第三
虚痨病 从何起 七情伤 上损是 归脾汤 二阳旨 下损由 房帏弥@@ 伤元阳 亏肾水
肾水亏 六味拟 元阳伤 八味使 各医书 伎止此 甘药调 回生理 建中汤 金匮轨
薯蓣丸 风气弭 蟅虫丸 干血以 二神方 能起死
咳嗽第四
气上呛 咳嗽生 肺最重 胃非轻 肺如钟 撞则鸣 风寒入 外撞鸣 痨损积 内撞鸣
谁治外 六安行 谁治内 虚痨程 挟水气 小龙平 兼郁火 小柴清 姜细味 一齐烹
长沙法 细而精
疟疾第五
疟为病 属少阳 寒与热 若回翔 日一发 亦无伤 三日作 势猖狂 治之法 小柴方
热偏盛 加清凉 寒偏重 加桂姜 邪气盛 去参良 常山入 力倍强 大虚者 独参汤
单寒牡 理中匡 单热瘅 白虎详 法外法 辨微茫 消阴翳 制阳光 太仆注 慎勿忘
痢疾第六
湿热伤 赤白痢 热胜湿 赤痢渍 湿胜热 白痢坠 调行箴 须切记 芍药汤 热盛饵
平胃加 寒湿试 热不休 死不治 痢门方 皆所忌 桂葛投 鼓邪出 外疏通 内畅遂
嘉言书 独得闷 寓意存 补金匮
心腹痛胸痹第七
心胃疼 有九种 辨虚实 明轻重 痛不通 气血壅 通不痛 调和奉 一虫痛 乌梅圆
二注痛 苏合研 三气痛 香苏专 四血痛 失笑先 五悸痛 妙香诠 六食痛 平胃煎
七饮痛 二陈咽 八冷痛 理中全 九热痛 金铃痊 腹中痛 照诸篇 金匮法 可回天
诸方论 耍拳拳 又胸痹 非偶然 薤白酒 妙转旋 虚寒者 建中填
隔食反胃第八
隔食病 津液干 胃脘闭 谷食难 时贤法 左归餐 胃阴展 贲门宽 启膈饮 理一般
推至理 冲脉干 大半夏 加蜜安 金匮秘 仔细看 若反胃 实可叹 朝暮吐 分别看
乏火化 属虚寒 吴萸饮 独附丸 六君类 俱神丹
气喘第九
喘促症 治分门 卤莽辈 只贞元 阴霾盛 龙雷奔 实喘者 痰饮援 葶苈饮 十枣汤
青龙辈 撤其藩 虚喘者 补而温 桂苓类 肾气论 平衡逆 泄奔豚 真武剂 治其源
金水母 主诸坤 六君子 妙难言 他标剂 忘本根
血症第十
血之道 化中焦 本冲任 中溉浇 温肌腠 外逍遥 六淫逼 经道摇 宜表散 麻芍条
七情病 溢如潮 引导法 草姜调 温摄法 理中超 凉泻法 令瘀销 赤豆散 下血标
若黄土 实翘翘 一切血 此方饶
水肿第十一
水肿病 有阴阳 便清利 阴水殃 便短缩 阳水伤 五皮饮 元化方 阳水盛 加通防
阴水盛 加桂姜 知实肿 萝枳商 知虚肿 参术良 兼喘促 真武汤 从俗好 别低昂
五水辨 金匮详 补天手 十二方 肩斯道 物炎凉
胀满蛊胀第十二
胀为病 辨实虚 气骤滞 七气疏 满拒按 七物怯 胀闭痛 三物锄 若虚胀 且踌躇
中央健 四旁如 参竺典 大地舆 单腹胀 实难除 山风卦 指南车 易中旨 费居诸

- 48 -
中 医 必 背
暑症第十三
伤暑病 动静商 动而得 热为殃 六一散 白虎汤 静而得 起贪凉 恶寒象 热逾常
心烦辨 切莫忘 香薷饮 有专长 大顺散 从症方 生脉散 久服康 东垣法 防气伤
杂说起 道弗彰 若精蕴 祖仲师 太阳病 旨在兹 经脉辨 标本歧 临证辨 法外思
方两出 大神奇
泄泻第十四
湿气胜 五泻成 胃苓散 厥功宏 湿而热 连芩程 湿而冷 萸附行 湿挟积 麴查迎
虚兼湿 参附苓 脾肾泻 近天明 四神服 勿纷更 恒法外 内经精 肠脏说 得其情
泻心类 特丁宁
眩晕第十五
眩晕症 皆属肝 肝风木 相火干 风火动 两相搏 头旋转 眼纷繁 虚痰火 各分观
究其指 总一般 痰火亢 大黄安 上虚甚 鹿茸餐 欲下取 求其端 左归饮 正元丹
呕哕吐第十六
呕吐哕 皆属胃 二陈加 时医贵 玉函经 难仿佛 小柴胡 小肠谓 吴茱萸 平酸味
食已吐 胃热沸 黄草汤 下其气 食不入 火堪畏 黄连汤 为经纬 若呃逆 代赭汇
癫狂痫第十七
重阳狂 重阴癫 静阴象 动阳宣 狂多实 痰宜蠲 癫虚发 石补天 忽搐搦 痫病然
五畜状 吐痰涎 有生病 历岁年 火气亢 芦荟平 痰积锢 丹矾穿 三证本 厥阴愆
体用变 标本迁 伏所主 所因先 收散互 逆从连 和中气 妙转旋 悟到此 治立痊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
五淋病 皆热结 膏石劳 气与血 五淋汤 是秘诀 败精淋 加味啜 外冷淋 肾气咽
点滴无 名癃闭 气道调 江河决 上窍通 下窍泄 外窍开 水源凿 分利多 医便错
浊又殊 窍道别 前饮投 精愈凅 肾套谈 理脾恪 分清饮 佐黄蘗 心肾方 随补缀
若遗精 另有说 有梦遗 龙胆折 无梦遗 十全设 坎离交 亦不切
疝气第十九
疝任病 归厥阴 寒筋水 气血寻 狐出入 颓顽麻 喘治气 景岳箴 五苓散 加减斟
茴香料 着医林 痛不已 须洗淋
痰饮第二十
痰饮源 水气作 燥湿分 治痰略 四饮名 宜斟酌 参五脏 细量度 补和攻 视强弱
十六方 各凿凿 温药和 博返约 阴霾除 阳光灼 滋润流 时医错 真武汤 水归壑
白散方 窥秘钥
消渴第二十一
消渴症 津液干 七味饮 一服安 金匮法 别三般 二阳病 治多端 少阴病 肾气寒
厥阴病 乌梅丸 变通妙 燥热餐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
伤寒病 极变迁 六经法 有真传 头项痛 太阳编 胃家实 阳明编 眩苦呕 少阳编
吐利痛 太阴编 但欲寐 少阴编 吐蚘渴 厥阴编 长沙论 叹高坚 存津液 是真诠
汗吐下 温清悬 补贵当 方而圆 规矩废 基于今 二陈尚 九味寻 香苏外 平胃临
汗源涸 耗真阴 邪传变 病日深 目击者 实痛心 医医法 脑后鍼 若瘟疫 治相侔
通圣散 两解求 六法备 汗为尤 达原饮 昧其由 司命者 勿逐流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妇人病 四物良 月信准 体自康 渐早至 药宜凉 渐迟至 重桂姜 错杂至 气血伤
归脾法 主二阳 兼郁结 逍遥长 种玉者 即此详 经闭塞 禁地黄 孕三月 六君尝

- 49 -
中 医 必 背
安胎法 寒热商 难产者 保生方 开交骨 归芎乡 血大下 补血汤 脚小指 艾火炀
胎衣阻 失笑匡 产后病 生化将 合诸说 俱平常 资顾问 亦勿忘 精而密 长沙室
妊娠篇 丸散七 桂枝汤 列第一 附半姜 功超轶 内十方 皆法律 气后篇 有神术
小柴胡 首特笔 竹叶汤 风痉疾 阳旦汤 功与匹 腹痛条 须详悉 羊肉汤 污痛諡
痛满烦 求枳实 着脐痛 下瘀吉 痛而烦 里热窒 攻凉施 毋固必 杂病门 还熟读
二十方 效俱速 随证详 难悉录 惟温经 带下服 甘麦汤 脏燥服 药到咽 效可卜
小儿第二十四
小儿病 多伤寒 稚阳体 邪易干 凡发热 太阳观 热未已 变多端 太阳外 仔细看
遵法治 危而安 若吐泻 求太阴 吐泻甚 变风淫 慢脾说 即此寻 阴阳证 二太擒
千古秘 理蕴深 即痘疹 此传心 惟同志 度金针

二十、伤寒论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爲傷寒。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爲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爲傳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爲病,脈陰陽俱浮,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
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
數七陰數六故也。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 50 -
中 医 必 背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
骨髓也。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
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生
薑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
右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
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執水執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
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
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葛根四兩 麻黃 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擘) 桂枝二兩(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複
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爲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
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
勿令誤也。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前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愈。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 51 -
中 医 必 背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爲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
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
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技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
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
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掰)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
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桂枝(去皮) 芍藥 甘草各十八銖 生薑一兩二銖(切) 大棗四枚(掰) 麻黃十八銖(去節)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當裁爲
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爲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
苓白術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
愈。
29、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
厥,咽中幹,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幹姜湯方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 52 -
中 医 必 背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幹薑二兩(炮,味辛熱)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
白芍藥四兩(味酸,微寒) 甘草四兩(炙,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幹薑一兩半(味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熱)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薑三兩。
30、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幹,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
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爲風,大爲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
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幹,煩躁,陽
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幹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
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二兩(去皮)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掰)
右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複
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方 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生薑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大棗十二枚(掰) 半夏半斤(洗)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複
取微似汗。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
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黃芩三兩(味苦寒) 黃連三兩(味苦寒)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 53 -
中 医 必 背

麻黃湯方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教粥到牙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桂技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一兩(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個
(湯去皮尖,味辛溫)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複取微
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36、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37、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
麻黃湯。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人参三两(味甘温) 甘草三两(味
甘平)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三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后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
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
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
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
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爲逆也。
大青龍湯方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個
(去皮尖,味苦,甘溫)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枚(掰,味甘溫) 石膏如雞子大(碎,
味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
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味甘溫)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五味子半升(味酸溫) 幹薑
三兩(味辛熱)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半夏半升(湯洗,味辛,微
溫) 細辛三兩(味辛溫)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倍,此法微茫未有涯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爲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爲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
- 54 -
中 医 必 背

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技湯。
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
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47、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48、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
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爲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
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
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4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
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
少故也。
51、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52、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53、病常自汗出者,此爲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
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
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5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
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5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61、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沈微,身無大熱者,
幹姜附子湯主之。
幹姜附子湯方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幹姜一兩(味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62、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麻黃四兩(去節,味甘溫)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溫)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石膏半
斤(碎,綿裹,味甘寒)
- 55 -
中 医 必 背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黃
耳杠。
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大棗十五枚(掰,味甘平)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
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66、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溫) 生薑半斤(切,味辛溫)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參一兩
(味溫)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右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經,身爲振振搖者,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茯苓四兩(味甘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白術二兩(昧苦甘溫)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一枚附子胜灵丹,甘芍平行三两看,汗后恶寒虚故也,经方秘旨孰能攒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以*上三味,以水伍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疑非仲景意)
69、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当,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媾昌
茯苓六兩(味甘平) 人參一兩(味甘溫)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幹薑一兩半(味辛熱) 附
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70、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 56 -
中 医 必 背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豬苓十八銖(去皮,味甘平) 澤瀉一兩六銖半(味酸鹹) 茯苓十八銖(味甘平) 桂半兩(去
皮,味辛熱) 白術十八銖(味甘平)
右五味爲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茯苓二兩(味甘平)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甘草一兩(炙,味
甘平)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
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爲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
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
之。
梔子豉湯方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梔子十四枚(掰,味甘寒) 香豉四合(綿裹,味苦寒)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爲二服,溫進一服。得吐
者,止後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梔子厚朴湯方 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梔子十四枚(掰,味苦寒) 厚樸四兩(薑炙,苦溫) 枳實四枚(水浸,去穰,炒,昧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幹姜湯主之。
梔子幹姜湯方 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梔子十四枚(掰,味苦寒) 幹薑二兩(味辛熱)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 57 -
中 医 必 背

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二两(甘温) 附
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
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83、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84、淋家,不可發汗,汗出必便血。
85、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
86、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
88、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89、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90、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爲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爲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爲逆;若先下之,治
不爲逆。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四逆湯方。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93、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
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複下之。
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
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爲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
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黃芩三兩(味苦寒)人參三兩(味甘溫) 甘草三兩(味
甘平)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大棗十三枚(掰,味甘溫)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後加減法: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
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
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複取微汗
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幹薑二兩。
97、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
- 58 -
中 医 必 背

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
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
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9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100、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芍藥六兩(味
酸微寒)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膠飴一升(味甘溫)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
建中湯,以甜故也。
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複
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10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
急,鬱鬱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柴胡半斤(味甘平) 黃芩三兩(味苦寒)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生
薑五兩(切,味辛溫) 枳實四枚(炙,味苦寒) 大棗十二枚(掰,甘溫) 大黃*二兩(味苦寒)
右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若不加大
黃,恐不爲大柴胡湯也。
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
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
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105、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
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爲內實也。調胃承氣湯
主之。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方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味甘平) 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 大黃四兩 芒硝二兩 甘草二兩
(炙)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
微利。
- 59 -
中 医 必 背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参芩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半夏二合(洗) 大棗六枚 柴胡四兩 生薑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龍骨一兩半 鉛丹一
兩 桂枝一兩半(去皮) 茯苓一兩半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煆*)
右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108、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其門。
109、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
曰橫,刺期門。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反(凡)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
振慄,自下利者,此爲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
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
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
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撚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傷寒脈浮,醫者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方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
火劫病惊狂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牡蠣五兩(熬,味酸鹹) 龍骨四兩(味
甘平) 大棗十二枚(掰) 蜀漆三兩(洗去腥,味辛平)
右爲末,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爲火邪。
115、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爲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116、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爲邪,則爲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
骨傷筋,血難複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
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
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右爲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119、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
- 60 -
中 医 必 背

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爲
小逆。
121、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爲吐之內煩也。
122、病人脈數,數爲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爲
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2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
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
知極吐下也。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
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抵當湯方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任冲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水蛭三十個(熬,味鹹,苦寒)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味苦甘,平) 大黃三兩(酒浸,味苦寒)
右四味爲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125、太陽病,身黃,脈沈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
抵當湯主之。
126、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卅五桃仁三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水蛭二十個(味苦寒) 虻蟲二十五個(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右四味,杵分爲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 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28、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沈,名曰結胸也。
129、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沈緊,名曰藏結,舌上
白胎滑者,難治。
130、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
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音瘛,通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味苦寒) 葶藶半升(熬,味苦寒)芒硝半升(味鹹寒) 杏仁半升(去
皮尖,熬黑,味苦,甘溫)
右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
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爲效,禁如藥法。
132、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133、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爲風,數則爲熱,動則爲痛,數則爲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
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
- 61 -
中 医 必 背

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爲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
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大陷胸湯方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大黃六兩(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咸寒)甘遂一錢(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
止後服。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沈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爲水結在胸脅也,
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便滿
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溫) 栝蔞實大者一個(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
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140、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爲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
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緊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
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
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水潠原踰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文蛤五兩(味鹹寒)
右一味,爲散,以沸湯和一錢匕眼,湯用五合,
白散方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溫)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溫) 貝母三分(味辛苦平)
右件三味爲末,內芭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
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
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142、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
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143、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
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144、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
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 62 -
中 医 必 背

145、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
二焦,必自愈。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分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
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
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
柴胡桂枝幹姜湯方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栝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柴胡半斤(苦平)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幹薑三兩(辛熱) 栝蔞根四兩(苦寒) 黃芩
三兩(苦寒) 牡蠣二兩(熬,鹹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複服汗
出,便愈。
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爲陽微結,
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沈,亦在裏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裏,此
爲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
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
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黃芩(苦寒) 幹姜(辛熱) 人參(以上)各三兩(甘溫) 黃連一
兩(苦寒) 大棗十二枚(掰,溫甘) 甘草三兩(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150、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151、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
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得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芫花(熬,味辛苦)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 大棗十枚(掰,甘溫)
右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爲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
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
養。
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
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 63 -
中 医 必 背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大黃二兩(味苦寒) 黃連一兩(味苦寒)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155、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
瀉心湯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汗余痞证四生姜,芩草人参三两行,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
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擘同烹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
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余粮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溫) 禹餘糧一斤(碎,味甘平)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160、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
者,久而成痿。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旋複代赭石湯方 五两生姜夏半升,草旋三两噫堪凭,人参二两赫石一,枣十二枚力始胜
旋複花三兩(味咸溫) 人參二兩(味甘溫)生薑五兩(切,味辛溫) 代赭石一兩(味苦寒) 大
棗十二枚(掰,甘溫) 甘草三兩(炙,味甘平)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右件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
主之。
桂枝人參湯方 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桂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白術三兩(味甘平) 人參三兩(味甘溫)
幹薑三兩(味辛熱)
- 64 -
中 医 必 背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64、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
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16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爲胸有寒也。
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礙痞难排,平行瓜豆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瓜蒂一分(熬黃,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溫)
右二味,各別搗篩,爲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
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人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
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0、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方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黃芩三兩(味苦寒)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芍藥二兩(味酸平)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右四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 腹疼呕吐藉枢能,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妙层层
黃連(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幹姜(味辛熱) 桂枝(去皮,味辛熱)各三兩 人參二
兩(味甘溫) 半夏半升(洗,味辛溫)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174、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棱枝附子湯方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粒,痛难转侧此方探
桂枝四兩(去皮,味辛熱)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生薑三兩(切,辛溫) 甘
草二兩(炙,味甘溫) 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75、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
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熱) 白術二兩(味甘溫) 桂枝四兩
(去皮,味辛熱)
- 65 -
中 医 必 背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複煩者,
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爲妙。
176、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阳明白虎辨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知六膏斤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知母六兩(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甘草二兩(甘溫*) 粳米六合(味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177、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半斤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甘草四兩(炙,味甘平) 生薑三兩(切,味辛溫)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 人參二兩(味
甘渴) 生地黃一斤(味甘寒) 阿膠二兩(味溫甘)麥門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
(味甘平)大棗十二枚(掰,味甘溫)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
複脈湯。
178、脈按之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
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
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80、陽明之爲病,胃家實是也。
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
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82、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
惡熱也。
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
此爲陽明病也。
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
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8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爲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爲陽明病也。
188、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陽明中風,口苦咽幹,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190、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191、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
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 66 -
中 医 必 背

192、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
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193、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195、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
然者,脈遲故也。
196、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19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
頭不痛。
19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200、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201、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202、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
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爲
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205、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
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
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苦寒,酒洗) 厚樸半斤(苦溫,炙,去皮) 枳實五枚(苦寒,炙) 芒
硝三合(鹹寒)
右四咪,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
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
衣者,勿服之。
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
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
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210、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 67 -
中 医 必 背

211、發汗多,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
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
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
止者,更莫複服。
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
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爲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215、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
湯下之。
216、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217、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爲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
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218、傷寒四五日,脈沈而喘滿,沈爲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爲難。表虛裏實,久則譫
語。
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於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
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220、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
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
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222、若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豬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阿膠(甘平) 滑石(碎,甘寒) 澤瀉(甘鹹寒)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225、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226、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227、脈浮發熱,口幹鼻燥,能食者則衄。
228、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229、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230、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
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
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
- 68 -
中 医 必 背

與小柴胡湯。
232、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233、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爲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
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爲導。
蜜煎導方
蜜七合一味,內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撚作挺,令頭銳,大
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二法审谁宜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
234、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235、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23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爲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
引水漿者,此爲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茵陳蒿六兩(苦微寒) 梔子十四枚(掰,苦寒) 大黃二兩(去皮,苦寒)
右三味,以水一鬥,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
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237、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
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238、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
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241、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
氣湯。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
243、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方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疼烦燥寻
吳茱萸一升(洗,辛熱) 人參三兩(甘溫)生薑六兩(切,辛溫) 大棗十二枚(掰,甘溫)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244、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
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
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245、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爲自和也,汗出多者,爲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爲太過。太
過者,爲陽絕於裏,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 69 -
中 医 必 背

246、脈浮而芤,浮爲陽,芤爲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247、跌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方 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藥半斤(酸平) 枳實半斤(炙,苦寒) 大黃一斤(去皮,苦寒) 厚
樸一尺(炙,去皮,苦溫)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甘溫)
右六味,蜜和爲丸如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爲度。
248、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249、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250、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25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
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硬,後必
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25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
承氣湯。
253、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253、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25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256、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爲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爲負也。脈滑而數
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257、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饑,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258、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259、傷寒發汗已,身目爲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以爲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260、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261、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檗皮湯主之。
梔子蘖皮湯方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梔子一十五個(苦寒) 甘草一兩(甘平) 黃蘖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262、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麻黃二兩(甘溫,去節) 赤小豆一升(甘平)連軺二兩(連翅房也,苦寒) 杏仁四十個(甘
溫,去皮尖) 大棗十二枚(甘溫) 生梓白皮一升(苦寒) 生薑二兩(辛溫,切) 甘草
二兩(炙,甘平)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鬥,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263、少陽之爲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 70 -
中 医 必 背

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
和,煩而悸。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沈緊者,與小
柴胡湯。
267、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爲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爲陽去入陰故也。
270、傷寒三日,三陽爲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爲三陰不受邪也。
271、傷寒五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273、太陰之爲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爲欲愈。
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
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
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80、太陰爲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81、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
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5、少陰病,脈細沈數,病爲在裏,不可發汗。
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複不可下之。
287、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爲欲解也,雖煩,下利
- 71 -
中 医 必 背

必自愈。
288、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289、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爲欲愈。
291、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292、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293、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
上竭,爲難治。
295、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297、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298、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299、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麻黃二兩(去節,甘熱) 細辛二兩(辛熱)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右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荄,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麻黃二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黃連四兩(苦寒) 黃芩一兩(苦寒) 芍藥二兩(酸平) 雞子黃二枚(甘溫) 阿膠三兩(甘溫)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
日三服。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方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熱) 茯苓三兩(甘平) 人參二兩(甘溫) 白術四兩(甘溫)
芍藥三兩(酸平)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沈者,附子湯主之。
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一升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 72 -
中 医 必 背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甘溫) 幹薑一兩(辛熱) 粳米一斤(甘平)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
服。
307、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308、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30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31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豬膚湯方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豬膚一斤(甘寒)
右一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311、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甘草二兩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桔梗一兩(辛甘,微溫) 甘草二兩(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312、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方 生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风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半夏(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辛溫) 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甘微寒)
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
更作三劑。
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半夏(洗,辛溫) 桂枝(去皮,辛熱)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
內散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
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通湯方 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白通汤,脉微下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囊
蔥白四莖(辛溫) 幹薑一兩(辛熱)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熱)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方
蔥白四莖 幹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鹹寒) 豬膽汁一合(苦
寒)
- 73 -
中 医 必 背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爲有水氣。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甘平) 芍藥三兩(酸平) 生薑三兩(切,辛溫) 白術二兩(甘溫)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辛熱)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後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幹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薑二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317、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
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面赤加葱
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
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嘔者,加生薑二兩。
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 枳實(破,水漬炙幹,苦寒) 柴胡(苦寒) 芍藥(酸微寒)
右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幹薑各五分,並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
分溫再服。
319、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32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321、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74 -
中 医 必 背

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323、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場。
324、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
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325、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326、厥陰之爲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爲欲愈,不浮爲未愈。
328、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329、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330、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332、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爲除中。食以索餅,
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爲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
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爲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爲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
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爲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
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
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
自愈。
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爲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爲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
吐蚘。今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爲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
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烏梅丸方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 細辛六兩(辛熱) 幹薑十兩(辛熱) 黃連一斤(苦寒) 當歸四兩
(辛溫) 附子六兩(炮,辛熱) 蜀椒四兩(去汗,辛熱) 桂枝六兩(辛熱) 人參六兩
(甘溫) 黃蘖六兩(苦寒)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
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
物、臭食等。
339、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
- 75 -
中 医 必 背

病爲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
膿血。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爲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爲進也。
343、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344、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345、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34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爲難治。
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當歸四逆湯方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當歸三兩(辛溫) 桂枝三兩(辛熱) 芍藥三兩(酸寒) 細辛三兩(辛熱) 大棗二十五
個(甘溫) 通草二兩(甘平) 甘草二兩(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352、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
半斤(切) 大枣二十五枚(掰) 吴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353、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355、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
瓜蒂散。
356、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357、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沈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
爲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依,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剝蒌
麻黃二兩半(去節,甘溫) 升麻一兩一分(甘平) 當歸一兩一分(辛溫) 知母(苦寒) 黃
芩(苦寒) 萎蕤(甘平)各十八銖 石膏(碎,綿裹,甘寒) 白術(甘溫) 幹姜(辛熱)
芍藥(酸平) 天門冬(去心,甘平) 桂枝(辛熱)茯苓(甘平) 甘草(炙,甘平)各六銖
右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
三鬥米頃,令盡汗出,愈。
- 76 -
中 医 必 背

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傷寒,本自寒下,醫反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幹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芩连苦降藉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
幹姜(辛熱) 黃連(苦寒) 黃芩(苦寒)人參(甘溫)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360、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複緊,爲未解。
362、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跌陽者爲順也。
363、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364、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365、下利,脈沈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366、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
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367、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368、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369、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370、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371、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珍
白頭翁二兩(苦寒) 黃連(苦寒) 黃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373、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374、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375、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爲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377、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378、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
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382、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3、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
止,複更發熱也。
- 77 -
中 医 必 背

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
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
也。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
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5、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38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參(甘溫) 甘草(炙,甘平) 白術(甘溫) 幹姜(辛熱)以上各三兩
右四味,搗篩爲末,蜜和丸,如雞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夜二服,
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
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
加幹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
勿發揭衣被。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湯
生附一枚三两姜,炙甘二两玉函方,脉微内竭资真汁,猪胆还加四合襄
391、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
392、傷寒陰陽易之爲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
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燒裩散方 近阴裆裤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高,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右取婦人中裩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
取男子裩當燒灰。
393、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枳實梔子豉湯方 一升香豉枳三枚,十四山栀复病该,浆水法煎微取汗,食停还藉大黄升
枳實三枚(炙,苦寒) 梔子十四枚(掰,苦寒) 豉一升(綿裹,苦寒)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
再服,複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394、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沈實者,以下解之。
395、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 病瘥腰下水偏停,泽泻蒌根蜀漆葶,牡蛎商陆同海藻,捣称等分饮调灵
牡蠣(咸平,熬) 澤瀉(鹹寒) 栝蔞根(苦寒) 蜀漆(辛平,洗,去腥) 葶藶(苦寒,
- 78 -
中 医 必 背

熬) 商陸根(熬,辛酸,咸平) 海藻(鹹寒,洗去鹹) 以上各等分


右七味,異搗下篩爲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服。
396、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397、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石膏湯方 三参二草一斤膏,病后虚羸呕逆叨,梗夏半升叶二把,麦门还配一升熬
竹葉二把(辛平) 石膏一斤(甘寒) 半夏半升(洗,辛溫) 麥門冬一升(甘平,去心) 人
參三兩(甘溫) 甘草二兩(甘平,炙) 粳米半升(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398、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
愈。

二十一、《金匮要略》重点掌握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0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
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
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
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0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
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
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
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纔觉重滞,即导引、吐
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
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
脏腑之文理也。
【0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
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
- 79 -
中 医 必 背

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6】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
暴思之,必发热也。
【17】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0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0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3】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
,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
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
汗者,风湿俱去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01】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
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
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02】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0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10】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
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13】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
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14】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02】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
- 80 -
中 医 必 背

口吐涎。
【08】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0】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0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03】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08】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
,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
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14】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
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16】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17】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18】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01】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
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
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0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
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0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10】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11】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1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喝,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13】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14】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15】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
泻肺汤主之。
(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小青龙汤方见咳嗽门
中)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0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
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 81 -
中 医 必 背

【0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0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05】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06】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07】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09】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0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0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0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1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11】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13】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
汤主之。
【15】胁下满痛,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17】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
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07】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16】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
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
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02】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
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
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1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1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18】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22】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 82 -
中 医 必 背

【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2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
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25】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28】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
茯苓汤)。
【29】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0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0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0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0】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1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3】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01】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
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
痈脓。
【05】里水者,一身面目洪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
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10】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11】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
有水,可下之。
【18】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2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聶聶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
【2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27】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32】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01】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02】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13】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83 -
中 医 必 背

【15】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18】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19】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21】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杨。(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22】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
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0】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
满,为有瘀血。
【11】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
【14】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15】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16】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17】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0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
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08】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09】干呕,吐诞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
《外台》云:治呕心下
痞硬者)。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21】病人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42】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4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03】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
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04】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
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
- 84 -
中 医 必 背

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06】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07】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
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08】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02】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
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
茯苓丸主之。
【03】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
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04】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
阻,胶艾汤主之。
【05】妇人怀妊,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06】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04】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05】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06】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
之;亦主经水不利。
【09】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11】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01】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虐状,
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05】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06】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09】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
燥,何也?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17】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18】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19】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
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85 -
中 医 必 背

二十二、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1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2 枝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3 桂枝加附子汤
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4 桂枝去芍药汤
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俱。
6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甘芍姜麻一两符,杏廿四枚枣四粒,面呈热色痒均驱。
7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两六铢芍与姜,麻铢十六杏同行,桂枝一两铢十七.草两二铢五枣匡。
8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9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芍麻甘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俱,膏铢廿四四枚枣,要识无阳旨各殊。
1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术芍苓姜三两均,枣须十二效堪珍,炙甘二两中输化,水利邪除立法新。
11 甘草干姜汤
心烦脚急理须明,攻表误行厥便成,二两炮姜甘草四,热因寒用奏功宏。
12 芍药甘草汤
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烁,苦甘相济即时伸。
13 调胃承气汤
调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
14 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5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16 葛根加半夏汤
二阳下利葛根夸,不利旋看呕逆嗟,须取原方照分两,半升半夏洗来加。
17 葛根黄芩黄连汤
二两连芩二两甘,葛根八两论中谈,喘而汗出脉兼促,误下风邪利不堪。
18 麻黄汤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复休教粥到牙。
19 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20 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若渴去夏取蒌根,三两来加功亦壮;微利去麻加荛花,熬赤取如鸡子样;
- 86 -
中 医 必 背
若噎去麻炮附加,只用一枚功莫上;麻去再加四两苓,能除尿短小腹胀;
若喘除麻加杏仁,须去皮尖半升量。
21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下后喘生及喘家,桂枝汤外更须加,朴加二两五十杏,此法微茫未有涯。
22 干姜附子汤
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
23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汗后身疼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
2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25 桂枝甘草汤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2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八两茯苓四桂枝,炙甘四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27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升夏最除虚满,汗后调和法出群。
2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29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一枚附子胜灵丹,甘芍平行三两看,汗后恶寒虚故也,经方秘旨孰能攢。
30 茯苓四逆汤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当,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媾昌。
31 五苓散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两六铢符,桂枝半两磨调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32 茯苓甘草汤
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33 栀子豉汤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34 栀子甘草豉汤
35 栀子生姜豉汤
栀豉原方效可夸,气羸二两炙甘加,若加五两生姜入,专取生姜治呕家。
36 栀子厚朴汤
朴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37 栀子干姜汤
十四山栀二两姜,以丸误下救偏方,微烦身热君须记,辛苦相需尽所长。
38 真武汤
生姜芍茯数皆三,二两白术一附探,便短咳频兼腹痛,驱寒镇水与君谈。
咳加五味要半升,干姜细辛一两具;小便若利恐耗津.须去茯苓肾始固;
下利去芍加干姜,二两温中能守住;若呕去附加生姜,足前须到半斤数。
39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
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巨。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

- 87 -
中 医 必 背
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
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
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40 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41 大柴胡汤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分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42 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哺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43 桃核承气汤
五十桃仁四两黄,桂硝二两草同行,膀胱热结如狂证,外解方攻用此汤。
4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参芩龙牡桂丹铅,芩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45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惊狂。
46 桂枝加桂汤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4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二甘一桂不雷同,龙牡均行二两通,火逆下之烦躁起,交通上下取诸中。
48 抵当汤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任冲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49 抵当丸
卅五桃仁三两黄,虻虫水蛭廿枚详,捣丸四个煎宜一,有热尿长腹满尝。
50 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51 大陷胸汤
—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晡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52 小陷胸汤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括蒌整个要先烹。
53 文蛤散
水噀原踰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54 三物白散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55 柴胡桂枝汤
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56 柴胡桂枝干姜汤
八柴二草蛎干姜,芩桂宜三括四尝,不呕渴烦头汗出,少阳枢病要精详。
57 半夏泻心汤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58 十枣汤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59 大黄黄连泻心汤
痞证分歧辨向趋,关浮心痞按之濡,大黄二两黄连一,麻沸汤调病缓驱。

- 88 -
中 医 必 背
60 附子泻心汤
一枚附子泻心汤,一两连芩二大黄,汗出恶寒心下痞,专煎轻渍要参详。
61 生姜泻心汤
汗余痞证四生姜,芩草人参三两行,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62 甘草泻心汤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掰同烹。
63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余粮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64 旋复代赭汤
五两生姜夏半升,草旋三两噫堪凭,人参二两赭石一,枣十二枚力始胜。
65 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桂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66 瓜蒂散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豆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67 黄芩汤
67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69 黄连汤
腹疼呕吐藉枢能,二两参甘夏半升,连桂干姜各三两,枣枚十二妙层层。
70 桂枝附子汤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粒,痛难转侧此方探。
71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须去桂,术加四两有神功。
72 甘草附子汤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73 白虎汤
阳明白虎辩非难,难在阳邪背恶寒,知六膏斤甘二两,米加六合服之安。
74 炙甘草汤
结代脉须四两甘,枣枚三十桂姜三,半升麻麦一斤地,二两参胶酒水涵。
75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熬黄后入,去渣硝入火微熏。
76 小承气汤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77 猪苓汤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78 蜜煎导方 79 猪胆汁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温纳肛门法本奇,更有醋调胆汁灌,外通两法审谁宜。
80 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桅,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81 麻仁丸
—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82 栀子柏皮汤
里郁业经向外驱,身黄发热四言规,草须一两二黄柏,十五枚栀不去皮。

- 89 -
中 医 必 背
8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84 桂枝加芍药汤
85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倍芍转输脾,泄满升邪止痛宜,大实痛因反下误,黄加二两下无疑。
86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
87 麻黄附子甘草汤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荄 ,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88 黄连阿胶汤
四两黄连三两胶,二枚鸡子取黄敲,一芩二芍心烦治,更治难眠睫不交。
89 附子汤
生附二枚附子汤,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
90 桃花汤
一斤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91 吴茱萸汤
升许吴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疼烦躁寻。
92 猪肤汤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93 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94 桔梗汤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95 苦酒汤
生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棒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96 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97 白通汤
98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一两姜,全枚生附白通汤,脉微下利肢兼厥,干呕心烦胆尿襄。
99 通脉四逆汤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面赤加葱茎用九,腹痛去葱真好手,葱去换芍二两加,呕者生姜二两偶;
咽痛去芍桔须加,桔梗一两循经走;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100 四逆散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相顾;
悸者桂枝五分加,补养心虚为独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此方为法度;
腹中痛者里气寒,炮附一枚加勿误;泄利下重阳郁求,薤白三升水煮具;
水用五升取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101 乌梅丸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102 当归四逆汤

- 90 -
中 医 必 背
103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104 麻黄升麻汤
两半麻升一两归,六铢苓术芍冬依,膏姜桂草同分两,十八铢兮芩母萎。
105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芩连苦降籍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该。
106 白头翁汤
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珍。
107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原方主救阳,加参一两救阴方,利虽已止知亡血,须取中焦变化乡。
108 理中丸
吐利腹疼用理中,丸汤分两各三同,术姜参草刚柔济,服后还余啜粥功。
脐上筑者白术忌,去术加桂四两治;吐多白术亦须除,再加生姜三两试;
若还下多术仍留,输转之功君须记;悸者心下水气凌,茯苓二两堪为使。
渴欲饮水术多加,共投四两五钱饵;腹中痛者加人参,四两半兮足前备;
寒者方内加干姜,其数亦与加参类;腹满应将白术删,加附一枚无剩义,
服如食顷热粥尝,戒勿贪凉衣被置。
109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生附一枚三两姜,炙甘二两玉函方,脉微内竭资真汁,猪胆还加四合襄。
110 烧裩散
近阴裆裤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112 枳实栀子豉汤
一升香豉枳三枚,十四山栀复病该,浆水法煎微取汗,食停还籍大黄开。
113 牡蛎泽泻散
病瘥腰下水偏停,泽泻蒌根蜀漆葶,牡蛎商陆同海藻,捣称等分饮调灵。
114 竹叶石膏汤
三参二草一斤膏,病后虚羸呕逆叨,粳夏半升叶二把,麦门还配一升熬。

二十三、金匮方歌括

本文由陈修园的后人仿长沙方歌括所作:
金匮方歌括
1 栝蒌桂枝汤
太阳证备脉沉迟,身体几几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
2 葛根汤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3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枳朴先熬黄后入,去滓硝入火微熏。
4 麻黄加术汤
烦疼湿气裏寒中,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
5 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
风湿身疼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 91 -
中 医 必 背
6 防己黄芪汤
身重脉浮汗恶风,七钱半术五甘通,己芪一两磨分服,四片生姜一枣充。
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差;
寒取细辛气冲桂,俱照三分效可夸。服后如虫行皮里,腰下如冰取被遮,
遮绕腰温得微汗,伊歧密法闻长沙。
7 桂枝附子汤
三姜二草附枚三,四桂同投是指南,大枣方中十二枚,痛难转侧此方探。
8 白术附子汤
大便若硬小便通,脉涩虚浮湿胜风,即用前方去桂枝,术加四两有神功。
9 甘草附子汤
术附甘兮二两平,桂枝四两亦须明,方中主药推甘草,风湿同驱要缓行。
10 白虎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11 一物瓜蒂汤
暍病阴阳要认真,热疼身重得其困,暑为湿恋名阴暑,二十甜瓜蒂可珍。
百合病总歌
百合病从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神附,头痛参观尿更明。
12 百合知母汤
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葴,字去沫涎七百合,别煎泉水是金针。
13 百合滑石代赭汤
不应议下下之差,即下还当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堪夸。
14 百合鸡子黄汤
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伏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浑融。
15 百合地黄汤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16 百合洗方
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流连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
17 栝蒌牡蛎散
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效逾常。
18 百合滑石散
前此寒无热亦无,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百合烘筛一两须。
19 甘草泻心汤
伤寒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20 苦参洗方 21 雄黄熏方
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咽干热最深,更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良箴。
22 赤小豆当归散

23 升麻鳖甲汤
赤斑咽痛毒为阳,鳖甲周围一指量,半两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24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身痛咽喉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即用前方如法服,椒黄务去特叮咛。
25 鳖甲煎丸
寒热虚实相来往,全凭阴阳为消长。天气半月 而一更,人身之气亦相仿。

- 92 -
中 医 必 背
否则天人气再更,邪行月尽差可想。疟病一月不能差,疟母结成癥瘕象。
金匮急治特垂训,鳖甲赤硝十二分;方中三分请详言,姜芩扇妇 朴苇间,
葳胶桂黄亦相均,相均端令各相奋;十二减半六分数,柴胡蜣螂表里部;
一分参苈二瞿桃,牡夏芍蟅各分五;方中四分独蜂窠,体本清清质水土;
令取灶下 一斗灰,一斛半酒浸令取;纳甲酒内煮如胶,绞汁煎药丸尊古;
空心七丸日三服,老疟得此效桴鼓。
26 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原汤论已详,桂加三两令名方,无寒但热为温疟,骨节烦疼呕又妨。
27 蜀漆散
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服不逾闲。
28 侯氏黑散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29 风引汤
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滑寒赤白紫膏六,瘫痫诸风个中探。
30 防己地黄汤
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渍来去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31 头风摩散
头风偏痛治如何,附子和盐等分摩,去壳病生须外治,马膏桑引亦同科。
32 桂枝芍药知母汤
脚肿身羸欲吐形,芍山姜五是前形,知防术桂均须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33 乌头汤
历节疼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为均,芍芪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34 矾石汤
脚气冲心矾石汤,煮序浆水浸之良,湿收毒解兼除热,补却灵枢外法彰。
35 黄芪桂枝五物汤
血痹如风体不仁,桂枝三两芍芪均,枣枚十二生姜六,须令阳同效自神。
36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37 天雄散
阴精部固本之阳,龙骨天雄三两匡,六两桂枝八两术,酒调钱匕日三尝。
38 小建中汤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39 黄芪建中汤
小建汤加两半芪,诸虚里急治无遗,急当甘缓虚当补,愈信长沙百世师。
气短胸满生姜好,三两相加六两讨;加逢腹满胀难消,加茯两半除去枣;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还需开窍早,三两半夏法宜加,蠲除痰饮为至宝。
40 薯蓣丸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蔹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
更有六分不参差,芎防杏芍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
蜜丸弹大酒服之,尽一百丸功可造;风气百疾并诸虚,调剂阴阳为至宝。
41 酸枣仁汤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佐之良,芎甘各以相调剂,服后恬然足睡乡。
42 大黄蟅虫丸

- 93 -
中 医 必 背
干血至劳穷源尾,缓中补虚治大旨,螬蛭百个蟅半升,桃杏虻虫一升止,
一两干漆十地黄,更用大黄十分已,三甘四芍二黄芩,五劳要证须用此。
此方世医勿警疑,起死回生大可恃。
43 甘草干姜汤
二两干姜四炙甘,姜须炮透旨须探,肺中津涸方成痿,气到津随得指南。
44 射干麻黄汤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45 皂荚丸
浊痰上气坐难眠,痈势将成壅又坚,皂荚蜜丸调枣下,绸缪须在雨之前。
46 厚朴麻黄汤
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二两姜辛膏弹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47 泽漆汤
五两紫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痰专。
48 麦门冬汤
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冬,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枚是正宗。
49 葶苈大枣泻肺汤
喘而不卧肺成痈,口燥胸痛数实呈,葶苈一丸十二枣,雄军直入夺初萌。
50 桔梗汤
脓如米粥肺虚清,毒渍难支药要轻,甘草二兮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51 越婢加半夏汤
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滔滔,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52 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龙分两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燥借辛凉。
53《千金》苇茎汤
胸中甲错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呈。苡瓣半升桃五十,方中先煮二升茎。
54 奔豚汤
气冲腹痛号奔豚,四两夏姜五葛根,归芍芎芩甘二两,李根须到一升论。
55 桂枝加桂汤
气从脐逆号奔豚,汗为烧针启病源,只取桂枝汤本味,再加二两桂枝论。
5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八两茯苓四两桂,炙甘二两悸堪治,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57 栝蒌薤白白酒汤
胸为阳位似天空,阴气弥沦痹不通,薤自半升蒌一个,七升白酒奏奇功。
58 栝蒌薤白半夏汤
胸背牵痛不卧时,半升半夏—蒌施,薤因性湿惟三两,斗酒同煎涤饮奇。
59 枳实栝蒌薤白桂枝汤
痞连胸胁逆攻心,薤白半升四朴寻,一个栝萎—两桂,四枚枳实撒浮阴。
60 人参汤
理中加桂人参汤,阳复阴邪自散藏,休讶补攻分两道,道消道长细推详。
61 茯苓杏仁甘草汤
痹而短气孰堪医,甘一苓三淡泄之,更有杏仁五十粒,水行气顺不求奇。
62 橘皮枳实生姜汤
痹而气塞又何施,枳实辛香三两宜,橘用一斤姜减半,气开结散勿迟疑。

- 94 -
中 医 必 背
63 薏苡附子散
痹来缓急属阳微,附子十枚切莫违,更有薏仁十五两,筋资阴养得阳归。
64 桂枝生姜枳实汤
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弥客气填,三两桂姜五两枳,祛寒散逆并攻坚。
65 乌头赤石脂丸
彻背彻胸痛不休,阳光欲熄实堪忧,乌头一分五钱附,赤石椒姜一两求。
66 附子粳米汤
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肋皆膨呕吐成,附子一枚枣十个.半升粳夏一甘烹。
67 厚朴七物汤
满而便闭脉兼浮,三两甘黄八朴投,二桂五姜十个枣,五枚枳实效优优。
68 大柴胡汤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两二大黄,半夏半升十二枣,少阳实证下之良。
69 厚朴三物汤
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法更神奇。
70 大建中汤
痛呕食难属大寒,腹冲头足触之难,干姜四两椒二合,参二饴升食粥安。
71 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辛可补天。
72 赤丸
寒而厥逆孰为珍,四两夏芩一两辛,中有乌头二两炮,蜜九硃色妙通神。
73 大乌头煎
沉紧而弦痛绕脐,自津厥逆冷凄凄,乌头五个煮舔蜜,顷刻颠危快挈提。
74 当归生姜羊肉汤
腹痛胁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归三,于今豆蔻香砂法,开笑依盲授指南。
寒多增到—斤姜,痛呕宜加橘术商,术用一兮橘二两,杉痰止呕补中方。
75 乌头桂枝汤
腹痛身疼肢不仁,药攻刺灸治非真,桂枝汤照原方煮,蜜煮乌头合用神。
76 瓜蒂散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77 旋复花汤
肝著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便轻松,复花三两葱十四,新绛通行少许从。
78 麻仁丸
—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79 甘姜苓术汤
腰冷溶溶坐水泉,腹中如带五千钱,术甘二两姜芩四,寒湿同驱岂偶然。
80 苓桂术甘汤
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81 甘遂半夏汤
满从利减续还来,甘遂三枚芍五枚,十二夏枚指大草,水煎加蜜法双该。
82 十枣汤
大戟芜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83 大青龙汤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加鸡子六麻黄,枣杖十二四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 95 -
中 医 必 背
84 小青龙汤
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85 木防己汤
喘满痞坚面色黧,已三桂二四参施,膏枚二个如鸡子,辛苦寒温各适宜。
86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四两苓加不用膏,芒硝三合展奇韬,气行复聚知为实,以软磨坚自不劳。
87 泽泻汤
清阳之位饮邪乘,眩冒频频苦不胜,泽五为君术二两,补脾制水有奇能。
88 厚朴大黄汤
胸为阳位似天空,支饮填胸满不通,尺朴为君调气分,四枚枳实六黄攻。
89 小半夏汤
呕家见渴饮当除,不渴应知支饮居,半夏一升姜八两,源头探得病根锄。
90 己椒苈黄丸
肠中有水口带干,腹里为肠按部观,椒己苈黄皆—两,蜜丸饮服日三餐。
91 小半夏加茯苓汤
呕吐悸眩痞又呈,四苓升夏八姜烹,膈间有水金针度,澹渗而辛得病情。
92 五苓散
猪术茯苓十八铢,泽宜—丙六铢符,桂枝半两磨凋服,暖水频吞汗出苏。
93 文蛤散
吐而贪饮证宜详,文蛤石膏五两量, 十二枣枚杏五十,麻甘三两等生姜。
94 栝蒌瞿麦丸
小便不利渴斯成,水气留中液不生,三两蓣苓瞿一两,一枚附子二萎行。
95 蒲灰散
小便不利用蒲灰,平淡无奇理备该,半分蒲灰三分滑,能除湿热莫疑猜。
96 滑石白鱼散
滑石余灰与白鱼,专司血分莫踌躇,药皆平等擂调饮,水自长流不用疏。
97 茯苓戎盐汤
—枚弹大取戎盐,获用半斤火自潜,更有白术二两佐.源流不滞自濡霑。
98 猪苓汤
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天滓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99 越婢加术汤
里水脉沉面目黄,水风相搏湿为殃,专需越婢平风水,四两术司去湿良。
100 越婢汤
一身悉肿属风多,水为风翻湧巨波,二草三姜十二枣,石膏八两六麻和。
101 防己茯苓汤
四肢聂聂动无休,反水情形以此求,己桂芪三草二两,茯苓六两砥中流。
102 甘草麻黄汤
里水原来自内生,一身面目肿黄呈,甘须二两麻黄四,气到因知水自行。
103 麻黄附子汤
甘草麻黄二两佳,一枚附子固根?,少阴得病二三日,里证全无汗岂乖。
104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汗脉沉出汗黄,水伤心火郁成殃,黄芪五两推方主,桂芍均三苦酒勤。
105 桂枝加黄芪汤

- 96 -
中 医 必 背
黄汗都由郁热来,历详变态费心裁,桂枝原剂芪加二,啜粥重温令郁开。
106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心下如盘边若杯,辛甘麻二附全枚,姜桂三两枣十二,气分须从气转回。
107 枳术汤
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散验其边,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专疗水饮愆。
108 茵陈蒿汤
二两大黄十四桅,茵陈六两早煎宜,身黄尿短腹微满,解自前阴法最奇。
109 硝石矾石散方
身黄额黑足如烘,腹胀便溏晡热丛,等分矾硝和麦汁,女劳痘病夺天工。
110 栀子大黄汤
酒疸懊憹郁热蒸,大黄二两豉一升,栀子十四枳枚五,上下分消要顺承。
111 猪膏发煎方
诸黄腹鼓大便坚,古有猪膏八两传,乱发三枚鸡子大,发消药熟始停煎。
112 茵陈五苓散
疸病传来两解方,茵陈末入五苓尝,五苓五分专行水,十分茵陈却退黄。
113 大黄硝石汤
自汗屎艰腹满时,表和里实贵随宜,硝黄黄柏四两数,十五枚栀任指麾。
114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警狂。
115 半夏麻黄丸
心悸都缘钦气维,夏麻等分密九医,一升一阵存其意,神化原来不可知。
116 柏叶汤
吐血频频不肯休,马通升许溯源流,干姜三两艾三把,柏叶行阴三两求。
117 黄土汤
远血先便血续来,半斤黄土莫徘徊,术胶附地芩甘草,三两同行血证该。
118 泻心汤
火热上攻心气伤,清浊二道血洋洋,大黄二两芩连一,釜下抽薪请详细。
119 吴茱萸汤
升许茱萸三两参,生姜六两救寒侵,枣投十二中宫主,吐利头痛烦躁寻。
120 半夏泻心汤
三两姜参炙草芩,一连痞证呕多寻,半升半夏枣十二,去滓重煎守古箴。
121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枣枚十二守成箴,二两芍甘三两芩,利用本方呕加味,姜三夏取半升斟。
122 猪苓散
呕余思水与之佳,过与须防饮气乖,猪术茯苓等分捣,饮调寸匕自和谐。
123 四逆汤
生附—枚两半姜,草须二两少阴方,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
124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少阳平,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子重煎有奇能。
125 大半夏汤
从来胃反责冲乘,半夏二升蜜一升,三两人参劳水煮,纳冲养液有奇能。
126 大黄甘草汤
食方未久吐相隧,两热冲来自不支,四两大黄二两草,上从下取法神奇。

- 97 -
中 医 必 背
127 茯苓泽泻汤
吐方未已渴频加,苓八生姜四两跨,二两桂甘三两术,泽须四两后煎嘉。
128 文蛤汤
吐而贪饮证宜详,文蛤石膏五两量,十二枣枚杏五十,麻甘三两等生姜。
129 半夏干姜散
吐而干呕沫涎多,胃腑虚寒气不和,姜夏等磨浆水煮,数方相类颇分科。
130 生姜半夏汤
呕哕都非喘又非,彻由愦愦莫从违,—升姜汁半升夏,分煮同煎妙入微。
131 橘皮汤
哕而干呕厥相随,气逆于胸阻四肢,初病气虚一服验,生姜八两四陈皮。
132 橘皮竹茹汤
哕逆因虚热气乘,一参五草八姜胜,枣放三十二斤橘,生竹青皮刮二升。
133 小承气汤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134 桃花汤
一斤粳米一斤脂,脂半磨研法亦奇,一两干姜同煮服,少阴脓血是良规。
135 白头翁汤
三两黄连柏与芩,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珍。
136 栀子豉汤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十四枚桅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137 通脉四逆汤
一枚生附草姜三,招纳亡阳此指南,外热里寒面赤厥,脉微通脉法中探。
138 紫参汤
利而肺痛是何伤,浊气上干责胃肠,八两紫参三两草,通因通用细推详。
139 诃黎勒散
诃黎勒散涩肠便,气利还须固后天,十个诃黎展研末,调和米饮不须煎。
140 薏苡附子败酱散
气血凝痈阻外肤,腹皮虽急按之濡,附宜二分苡仁十,败酱还须五分驱。
141 大黄牡丹皮汤
肿居少腹大肠痈,黄四牡丹一两从,瓜子半升桃五十,芒硝三合泄肠脓。
142 王不留行散
金疮诹采不留行,桑蒴同行十分明,芩朴芍姜均二分,三椒十八草相成。
143 排脓散
排脓散药本灵台,枳实为君十六枚,六分芍药桔二分,鸡黄—个简而该。
144 排脓汤
排脓汤与散悬殊.—两生姜二草俱,大枣十枚桔三两,通行营卫是良图。
145 黄连粉
浸淫疮药末黄连,从口流肢顺自然,若起四肢流入口,半生常苦毒牵缠。
146 藜芦甘草汤
体瞤臂肿主藜芦,痫痹风痰俱可驱,芦性升提草甘缓,症详方跟遍寻无。
147 鸡屎白散
转筋入腹脉微弦,肝气凌脾岂偶然,木畜为鸡其屎土.研来同类妙周旋。
148 蜘蛛散

- 98 -
中 医 必 背
阴狐疝气久难医,大小攸偏上下时,熬杵蜘蛛十四个.桂枝半两恰相宜。
149 甘草粉蜜汤
蛔虫心痛吐涎多,毒药频攻痛不瘥,—粉二甘四两蜜,芦分先后取融和。
150 乌梅丸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151 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问,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152 桂枝茯苓丸
癥痼未除恐害胎,胎安癥去悟新裁,桂苓丹芍桃同等.气血阴阳本末该。
153 胶艾汤
妊娠腹满阻胎胞,二两芎穷草与胶,归艾各三芍四两,地黄六两去枝梢。
154 当归芍药散
妊娠污痛势绵绵,三两归芎润且宣,芍药—斤泽减半,术苓四两妙盘旋。
155 干姜人参半夏丸
呕吐迁延恶阻名,胃中寒饮苦相萦,参姜一两夏双两,姜汁糊丸古法精。
156 当归贝母苦参丸
饮食如常小水难,妊娠郁热液因干,苦参四两同归贝,饮服三丸至十丸。
157 葵子茯苓散
头眩恶寒水气干,胎煎身重小便难,—升葵子苓三两,米饮调和病即安。
158 当归散
万物原来自土生,土中涵湿遂生生,一斤芎芍归滋血,八术斤芩大化成。
159 白术散
胎由土载术之功,养血相资妙有芎,阴气上凌椒摄下,牡潜龙性得真诠。
苦痛芍药加最美,心下毒痛倚芎是,吐痛不食心又烦,加夏廿枚一细使,
醋浆水须服后吞,若还不呕药可止,不解小麦煮汁尝,已后渴者大麦喜;
既愈常服勿轻抛,壶中阴阳大燮理。
160 枳实芍药散
烦满不卧腹痛频,枳实微烧芍等平,羊肉汤方应反看,散调大麦稳而新。
161 下瘀血汤
脐中着痛瘀为殃,廿粒桃仁三两黄,更有蟅虫二十个,酒煎大下亦何妨。
162 竹叶汤
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五枚竹把充。
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呕为气逆更议加,半夏半升七次洗。
163 竹皮大丸
呕而烦乱乳中虚,二分石膏与竹茹,薇桂一兮草七分,枣丸饮服效徐徐。
白薇退热绝神异,有热倍加君须记,柏得金气厚且深,叶叶西向归本位,
实中之仁又宁心,烦喘可加一分饵。
164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方见伤寒歌,二两阿胶甘草和,产后利成虚己极,滋而且缓莫轻过。
165 半夏厚朴汤
状如炙脔贴咽中,却是痰凝气不通,半夏—升茯四两,五姜三朴二苏攻。
166 甘麦大枣汤
妇人脏躁欲悲伤,如有神灵大息长,小麦一升三两草,十枚大枣力相当。

- 99 -
中 医 必 背
167 温经汤
温经芎芍草归人,胶桂丹皮二两均,半夏半升麦倍用,姜萸三两对君陈。
168 土瓜根散
带下端由瘀血停,月间再见不循经,蟅瓜桂芍均相等,调协阴阳病自宁。
169 胶姜汤
胶姜方阙症犹藏,漏下陷经黑色详,姜性温提胶养血,刚柔运化配阴阳。
170 大黄甘遂汤
小腹敦形小水难,水同瘀血两弥漫,大黄四两遂胶二,顿服瘀行病自安。
171 抵当汤
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冲任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172 矾石丸
经凝成癖闭而坚,白物时流岂偶然,矾石用三杏一分,纳时病去不迁延。
173 红蓝花酒
六十二风义末详,腹中刺痛势傍徨,治风先要行其血,一两蓝花酒煮尝。
174 肾气丸
温经暖肾整胞宫,丹泽苓三地八融,四两萸蓣桂附一,端教系正肾元充。
175 狼牙汤
胞寒外候见阴寒,纳入蛇床佐粉安;更有阴疮糜烂者,狼牙三两洗何难。
176 小儿疳虫蚀齿方
忽然出此小儿方,本治疳虫蚀齿良,葶苈雄黄猪点烙,阙疑留与后推详

- 100 -
中 医 必 背

二十四、中医名言集锦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
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
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8.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
〔清〕

- 101 -
中 医 必 背
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 (元·危亦林《世医得
效方·序》 )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清·吴塘《温病
条辨·自序》 )
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
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
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礼记》)
13.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不为良相,必为良医。 (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 (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16.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17.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
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18.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
《局方发挥》 )
19.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
岳全书》 )
20.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
21.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清〕 陆九芝《世补
斋医书 》

22.《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
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
23.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
24.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
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
25.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
仁伯《琉球百问》 )
26.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
他格算,必须***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 102 -
中 医 必 背
27.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
28.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
玄珠》)
29.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清〕 陆九芝
《世补斋医书》)
30.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
〔近
代〕 冉雪峰)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14.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
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 (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8.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1.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 103 -
中 医 必 背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
《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
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 (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
《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
《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
4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
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
阴阳明论》 )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 104 -
中 医 必 背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
《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 (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
《灵枢·本脏》)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
《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 (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2. 风者,百病之始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 《素问·风论》 )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
1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 (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
18.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19.血不利则为水。 (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20.(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
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
21.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
22.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23.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十、病机学

1.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格致
余论》)
- 105 -
中 医 必 背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汉·张机《伤寒论》 )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
《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2.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
33.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
34.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
35.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
通《温病条辨.;汗论》)
36.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

十一、经络针灸

1.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
(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 106 -
中 医 必 背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
(《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宋·崔袁彦《脉诀》 )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9.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10.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11.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12.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医门八法.论汗法》)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
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
《素问·标本病传论》)
18.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19.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2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
21.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 107 -
中 医 必 背
22.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
23.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
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
24.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元〕朱丹溪《丹溪
心法.吐血》 )
25.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
26.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27.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28.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
畏土,故其制在脾。(〔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29.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
实之所以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30.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
31.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
32.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
〔明〕李榳《医
学入门》 )
33.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
34.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
35.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36.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
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37.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清〕程
杏轩《医述》 )
38.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
39.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
《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 108 -
中 医 必 背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经
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
48.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49.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50.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
匮翼)
51.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
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52.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
斋 )
53.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
54.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
大论》)
55.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
56.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

- 109 -
中 医 必 背
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57.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58.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59.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
证谟.积聚》 )
60.积血聚气.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
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
61.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
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62.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
李中梓《医宗必读》)
63.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
速去之可也。(〔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6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
65.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
66.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
周学海《读医随笔》)
67.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
程杏轩《杏轩医案》)
68.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69.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清〕叶天士)
70.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 )
71.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
7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
《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 )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8.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9.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10.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
- 110 -
中 医 必 背
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
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明〕杨继洲
《针灸大成》)
11.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 (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
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14.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
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
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
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十七.中医锦句 120 条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 111 -
中 医 必 背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 112 -
中 医 必 背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阳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 113 -
中 医 必 背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二十五、《笔花医镜》用药论

一、心部药队
其症为惊悸、不得卧、健忘、虚痛、怔仲、遗精
心 部 手少阴属脏
心体属火,位南方,色现赤,胸下岐骨陷处,其部位也。凡额上,手、足心,皆其所辖。得血以养
之,方能运慧思,用才智。
心无表症,皆属于里。
心之虚,血不足也。脉左寸必弱,其症为惊悸、为不得卧、为健忘、为虚痛、为怔仲、为遗精。
惊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七福饮、秘旨安神丸主之;不得卧者,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
汤、安神定志丸主之;健忘者,心肾不交,神明不充也,归脾汤、十补丸主之;虚痛者,似嘈似饥,
似手摭心,喜得手按,洋参麦冬汤主之;怔忡者,气自下逆,心悸不安,归脾汤主之;遗精者,或
有梦,或无梦,心肾不固也,清心丸、十补丸主之。
心之实,邪入之也。心不受邪,其受者,胞络耳。脉左寸必弦而大,其症为气滞、为血痛、为停饮、
- 114 -
中 医 必 背
为痰迷、为暑闭、为虫啮。 气滞者,或食胀、或怒冲烦闷而痛,沉香降气散主之;血痛者,血凝于
中,痛有定处,转侧若刀针刺,手拈散主之;停饮者,干呕吐涎,痛作水声川,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如有饮囊,则加苍术,名倒仓法;痰迷者,顽痰壅闭,不省人事,清膈煎灌之;暑闭者,汗喘昏闷,
先以消暑丸灌之,再用香薷饮加益元散;虫啮者,饥时作痛.面白唇红,化虫丸主之。
心之寒,脉左寸必迟,其症为暴痛。
暴痛者,肢冷气冷,绵绵不休,姜附汤加肉桂主之。
心之热,火迫之也,脉左寸必数,舌尖赤,其症为目痛、为重舌木舌、为烦躁、为不得卧、为癫狂、
为谵语、为赤浊、为尿血。
目痛者,赤肿羞明,导赤散加连翘、菊花、蝉蜕主之;重舌、木舌者,泻心丸主之;烦躁者,泻心
丸加竹卷心主之;不得卧者,暑热乘心也,导赤散加益元散主之;癫狂者,弃衣骂詈,生铁落饮主
之;谵语者,邪热攻心也,泻心丸主之;赤浊者,萆薢分清饮加灯心、丹参主之;尿血者,阿胶散
主之。
心部药队
【补心猛将】 北五味。
【补心次将】 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龙眼、麦冬、当归、白芍、茯神。
【泻心猛将】 石菖蒲、黄连、木通、朱砂、犀角。
【泻心次将】山栀仁、连翘心、通草、车前子、竹卷心、灯心、莲子心。 心部列方
【七福饮】 治心血虚而惊悸者。
人参 熟地各三钱 当归 枣仁各二钱 白术炒一钱五分 炙甘草一钱 远志五分
【秘旨安神丸】 治惊悸神魂失守者。
人参 枣仁 茯神 制半夏各二钱 当归 炒白芍 橘红各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粒 炙草五分 生姜三片
【归脾汤】 养血安神。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芍 枣仁各一钱五分 黄芪半钱 远志七分 炙草五分 元眼肉五枚
【安神定志丸】 治心惕不卧。
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各一两 石菖蒲 龙齿各五钱
蜜为丸,以辰砂为衣。每服二钱。
【十补丸】 治血气大亏之症。
黄芪 白术 萸肉 杜仲 续断 枣仁各一两 大熟地三两 人参 当归 白芍 远志各一两 茯苓 山药各一
两五钱 北五味龙骨 牡蛎各七钱五分
【洋参麦冬汤】治心经虚热而痛者。
洋参 麦冬 当归各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 丹参 钗石斛各一钱五分 犀角 甘草各五分
【清心丸】 清心火止梦泄。
生地四两 丹参二两 黄柏五钱 牡蛎 山药 炒枣仁 茯苓 茯神 麦冬各一两五钱 北五味 车前子 远
志各一两
用金樱膏为丸。每服三钱。
【沉香降气散】 治气滞心痛。
沉香三钱 砂仁二钱 炙草五钱 盐水炒香附五两 酒炒元胡索一两 煨净川楝子一两 共为末。每服二
钱,淡姜汤下。
【清隔煎】 治痰壅心膈。
制胆星一钱 白芥子二钱 海石三钱 陈皮 木通 川贝各二钱
【化虫丸】 治虫积心腹诸痛。
芜荑 白雷丸各五钱 槟榔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木香 白术 陈皮各三钱 炒神曲四钱 以百部二
两,熬膏糊丸。每服一钱五分,米饮下。

- 115 -
中 医 必 背
【姜附汤】 治寒厥心痛。又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宜用本方大剂饮之,或救十中之一二。痛而喜按
者更加人参。
干姜 熟附子各三钱
水煎服。
【导赤散】 治热闭小便不通。
麦冬三钱 木通一钱 生地三钱 甘草四分 竹叶十片 车前 赤茯苓各一钱五分。
【泻心丸】 治心火。 川黄连五钱
为末。灯草汤下。 【生铁落饮】 治心热癫痫。
天冬 麦冬 川贝各三钱 胆星 橘红各一钱 远志 石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各一钱 元参 钩藤 丹参各
一钱五分 辰砂三分
用生铁落煎熬三柱线香,取此水煎服。
【萆薢分清饮】 治心移热膀胱而为赤浊者,并治诸淋。
川萆薢二钱 炒黄柏 石菖蒲各五分 茯苓 白术各一钱 莲子心七分 丹参 车前子各一钱五分 【阿胶
散】 治尿血。
阿胶一钱 丹参 生地各二钱 黑山栀 血余 丹皮 麦冬 当归各八分
手拈散以下俱见首卷方,小半夏加茯苓汤、消暑丸、香薷饮、益元散。

二、肝部药队
其症为胁痛、为头眩、目干、眉棱骨眼框痛、心悸、口渴、烦躁发热
肝 部 足厥阴属脏
肝与胆相附,东方木也,其性刚,赖血以养。自两胁以下及小腹阴囊之地,皆其部位,最易动气作
痛,其风又能上至巅顶而痛于头。色属青,常现于左颧目毗,于妇人为尤甚。
肝无表症,皆属于里。
肝之虚,肾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脉左关必弱,或空大。其症为胁痛、为头眩、为目干、为眉棱骨
眼框痛、为心悸、为口渴、为烦躁发热。
胁痛者,血不营筋也,四物汤主之;头眩者,血虚风动也,逍遥散主之;目干者,水不养木也,六
味地黄丸主之;眉棱骨眼框痛者,肝血虚,见光则痛,逍遥散主之;心悸者,血少而虚火煽也,七
福饮主之;口渴者,血虚液燥也,甘露饮主之;烦躁发热者,虚火亢也,六味地黄丸主之。
肝之实,气与内风充之也。脉左关必弦而洪。其症为左胁痛、为头痛、为腹痛、小腹痛、为积聚、
为疝气、为咳嗽、为泄泻、为呕吐、为呃逆。
左胁痛,肝气不和也,柴胡疏肝散、瓜蒌散并主之;头痛者,风热也,清空膏主之,或柴胡疏肝散;
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药甘草汤主之;小腹痛者,癥瘕之气聚也,奔豚丸主之,有热者去附桂;
积聚者,肝积在左胁下,名曰肥气,和中丸加柴胡、鳖甲、青皮、莪术主之;疝气者,气结聚于下
也,橘核丸主之,寒则加吴茱萸、肉桂;咳嗽者,木火刑金也,止嗽散加柴胡、枳壳、赤芍主之;
泄泻者,木旺克土也,四君子汤加柴胡、木香主之;呕吐者,木火凌胃也,二陈汤加炒黄连主之;
呃逆者,气郁火冲也,橘皮竹茹汤主之。
肝寒之症,脉左关必沉迟,其症为小腹痛、为疝瘕、为囊缩、为寒热往来。
小腹痛者,寒结下焦也,暖肝煎、奔豚丸主之;疝瘕者,寒气结聚也,橘核丸加吴茱萸、肉桂主之;
囊缩者,寒主敛,故缩也,奔豚丸、四逆汤主之;寒热往来者,欲化疟也,小柴胡汤主之。
肝热之症,脉左关必弦数,其症为眩晕、为目赤肿痛、为口苦、为消渴、为头痛、为胁痛、为瘰疬、
为聘耳、为筋痿拘挛、为气上冲心、为偏坠、为舌卷囊缩、为小便不禁。 眩晕者,风热上升也,逍
遥散主之;目赤肿痛者,风热入目也,蝉花无比散主之;口苦者,胆味苦,肝热胆亦热也,小柴胡
汤主之;消渴者,风燥其液也,一柴胡饮主之;头痛者,火上冲也,柴芩煎主之;胁痛者,肝火郁

- 116 -
中 医 必 背
也,柴胡疏肝散加瓜萎霜主之,左金丸亦可;瘰疬者,血燥筋急而生也,消瘰丸主之,兼服逍遥散;
聤耳者,风热相搏,津液凝聚而痒痛也,逍遥散去白术加荷叶、木耳、贝母、香附、菖蒲主之;筋
痿拘挛者,血气热也,五痿汤加黄芩、丹皮、牛膝主之;气上冲心者,火逆也,柴芩煎主之,甚则
小承气汤;偏坠者,热而睾丸舒纵也,柴胡疏肝散主之;舌卷囊缩者,邪入厥阴,血涸也,大承气
汤主之;小便不禁者,肝气热,阴挺失职也,逍遥散主之。
肝部药队
【补肝猛将】 枸杞、北五味、乌梅。
【补肝次将】 山茱萸、菟丝子、首乌、当归、沙苑蒺藜、白芍、鳖甲、龙骨、牡蛎、木瓜。
【泻肝猛将】 郁金、桃仁、青皮、莪术、沉香。
【泻肝次将】 郁金、木香、延胡索、柴胡、山栀、川芎、川楝子、赤芍药、瓜蒌壳、白蒺藜、陈佛
手、钩藤。
【凉肝猛将】 龙胆草、胡黄连。
【凉肝次将】 羚羊角、夏枯草、石决明、青蒿、菊花。
【温肝猛将】 肉桂、桂枝、吴茱萸、细辛、胡椒、骨碎补。
【温肝次将】 菟丝子、艾叶、山茱萸、茴香。
肝部列方
【甘露饮】 治血虚胃热。
枇杷叶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黄芩 石斛各一钱 甘草五分 枳壳八分
【柴胡疏肝散】 治肝气左胁痛。
柴胡 陈皮各一钱二分 川芎 赤芍 枳壳 醋炒香附各一钱 炙草五分 【瓜蒌散】 治肝气燥急而胁痛。
大瓜蒌一枚,连皮捣 甘草二钱 红花七分
水煎服。
【清空膏】 治肝经风热久升为头痛。
羌活 防风各六分 柴胡五分 黄芩一钱二分 川芎四分 炙草一钱 薄荷三分 酒炒黄连六分
【芍药甘草汤】 治木侮土而腹痛。
酒炒白芍三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奔豚丸】 治小腹气结作痛。
川楝子一两 茯苓 橘核各一两五钱 肉桂三钱 附子 吴茱萸各五钱 荔枝核八钱 小茴香 木香各七钱
【橘核丸】 通治七疝。
盐酒炒橘核二钱 小茴香 川楝子 桃仁 醋炒香附 山楂各一两 木香 红花各五钱 以神曲三两,打糊
为丸。
【二陈汤】 治胃经寒痰。
半夏 茯苓 陈皮各一钱 炙草五分
生姜六片,大枣二枚。
【橘皮竹茹汤】 治气郁火冲呃逆。
陈皮二钱 竹茹一团 半夏 人参 甘草各—钱
【暖肝煎】 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
当归 枸杞各三钱 茯苓 小茴香 乌药各二钱 肉桂 沉香各一钱
加姜三片。
【蝉花无比散】 治目赤肿痛。
蝉蜕二两 羌活一两 川芎 石决明 防风 茯苓 赤芍各一两五钱 白蒺藜入两 炙甘草 当归各三两 米
泔浸苍术一两
为末。开水服。

- 117 -
中 医 必 背
【一柴胡饮】 治外有邪而内有火,及肝燥胃渴。
生地三钱 白芍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柴胡 陈皮各八分 甘草五分
【柴胡黄芩煎】 治内火上冲,或为痢疟头痛诸症。
柴胡二钱 黄芩 栀子 泽泻各一钱五分 木通 枳壳各一钱
【左金丸】 治肝气痛。
川黄连一钱 吴茱萸七分
【消瘰丸】 治瘰疬。初起即散,久服亦消。
蒸元参 醋煅牡蛎 蒸川贝母各四两
蜜为丸。每服三钱。
【五痿汤】 治五脏受热而痿。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草四分 当归一钱五分 苡仁三钱 麦冬二钱 黄柏 知母各五分
四物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和中丸、止嗽散、四君子、小柴胡汤、四逆汤、大承气汤、小承气
汤、以上诸方俱见卷一。七福饮见心部方。

三、脾部药队
其症为呕吐、泄泻、久痢、腹痛、肢软、面黄、发肿、肌瘦、鼓胀。恶寒、自汗、喘、积滞不消、
饮食化痰、脱肛、肠血。
脾 部 足太阴属脏
脾属土,中央黄色,后天之本也。下受命门之火,以蒸化谷食;上输谷食之液,以灌溉脏腑。故人
生存活之原,独脾土之功为最大。然其性喜燥而恶湿,一受湿渍,则土力衰,而肝木即乘以侮之。
位中焦,眼胞、鼻准及四肢,皆其分野。与胃相表里,故其药略同。
脾无表症,皆属于里。
脾虚者,右关脉必细软。其症为呕吐、为泄泻、为久痢、为腹痛、为肢软、为面黄、为发肿、为肌
瘦、为鼓胀。为恶寒、为自汗、为喘、为积滞不消、为饮食化痰、为脱肛、为肠血。
呕吐者,中空也,六君子汤加煨姜主之;泄泻者,土不胜湿也,五味异功散加木香主之;久痢者,
气虚下陷也,补中益气汤主之;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药甘草汤加木香主之;肢软者,脾属四肢
也,五味异功散主之;面黄者,本色虚陷也,六君子汤主之;发肿者,皮不亮,手按成窟,补中益
气汤去升、柴主之;肌瘦者,脾主肌肉也,十全大补汤主之;鼓胀者,中空无物,气虚也,六君子
汤主之;恶寒者,阳虚不达于表也,附子理中汤主之;自汗者,脾主肌肉,表虚不摄也,五味异功
散加黄芪、五味主之;喘者,土不生金也,五味异功散加北五味、牛膝主之;积滞不消者,化谷无
力也,六君子汤加谷芽、砂仁、肉桂主之;饮食化痰者,土不胜湿也,六君子汤主之;脱肛者,气
虚下陷也,补中益气汤主之;肠血者,脾不统血也,归芍六君子汤主之。
脾实者,右关必洪实。其症为气积、为血积、为食积、为痞积、为虫积、为痰饮、为蛊胀、为腹痛、
为不能食。
气积者,气郁发闷:也,沉香降气丸主之;血积者,蓄血作痛如刺,有定处也,泽兰汤主之;食积
者,坚滞胀满也,大和中饮主之;痞积者,血滞成痞,症瘕痃癖可按也,太无神功散、和中丸主之;
虫积者,湿热所化也,唇内有白点,化虫丸主之;痰饮者,或停心下,伏两腋有声,咳则痛川、半
夏加茯苓汤主之;蛊胀者,中实有物,非蛊即血也,和中丸主之;腹痛者,中有滞也,香砂二陈汤
加山楂、麦芽、厚朴主之;不能食者,食未消也,保和丸主之。
脾寒之症,右关必沉迟,唇舌必白。其症为呕吐、为泄泻、为白痢、为腹痛、为身痛、为黄疸、为
湿肿、为肢冷、为厥脱。
呕吐者,食不消而反胃也,平胃散主之;泄泻者,土失职也、六君子汤加炮姜主之;白痢者,积寒
伤气也,六君子汤加木香主之;腹痛者,绵绵不减,香砂理中汤主之,如挟食拒按,木香丸;身痛

- 118 -
中 医 必 背
者,拘急为风,重坠为湿,风用香苏散,湿用苍白二陈汤;黄疸者,土为湿制,有阴寒之象,熏黄
色黯,茵陈五苓散;湿肿者,不烦渴,喜热,五苓散主之;肢冷者,阳气不营于四末也,附子理中
汤主之;厥脱者,气衰火息也,附子理中汤加大剂人参主之。
脾热之症,右关必数,舌苔薄而黄,唇赤。其症为热吐、为流涎、为洞泄、为泻渤、为赤痢,为腹
痛、为目胞肿痛、为酒疸、为眩晕、为阳黄疸。
热吐者,食不得入也,橘皮竹茹汤加姜汁炒黄连主之;流涎者,睡中出沫,脾热蒸湿也,黄芩芍药
汤主之;洞泄者,暑湿胜土,一泄如注也,四苓散加益元散主之;泻渤者,暑湿内搏,利如蟹渤,
将变痢也,黄芩芍药汤主之;赤痢者,暑热伤血也,治痢奇方主之,或葛根治痢散,噤则开噤散;
腹痛者,乍作乍止,芍药甘草汤加黄连清之;目胞肿痛者,火上升也,柴芩煎主之;酒痘者,酒湿
积而为疸也,加味枳术汤加茵陈、葛根主之;眩晕者,酒湿生热上蒸也,葛花清脾汤主之;阳黄痘
者,黄如橘皮有光,目溺皆黄,栀予柏皮汤主之,如便闭,茵陈大黄汤。
脾部药队
【补脾猛将】 白术、黄精。
【补脾次将】 山药、扁豆、苡仁、大枣、炙甘草。
【泻脾猛将】 枳实、莱菔子。
【泻脾次将】 神曲、麦芽、山楂、枳壳、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鸡内金、陈皮、槟榔。
【凉脾猛将】 大黄、黄芩、瓜蒌霜。
【凉脾次将】 黄柏、山栀、知母、银花、武夷茶。
【温脾猛将】 附子、干姜、巴豆、肉豆蔻、草果、苍术、胡椒。
【温脾次将】 木香、煨姜、乌药、藿香、益智仁、砂仁、白蔻仁、芜荑、焦谷芽、川椒。
脾部列方
【归芍六君子汤】 治脾阴虚弱,下血。
归身 白芍各二钱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五分 陈皮 半夏各一钱 炙草五分
【大和中饮】 治食积胀闷。
枳实一钱 厚朴一钱五分 麦芽 楂炭各二钱 陈皮一钱 砂仁八分 泽泻一钱
【太无神功散】 治一切痞积。
地扁蓄 瞿麦穗 麦芽各五钱 神曲二钱五分 沉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炙草五钱 酒蒸大黄二两
共为末。每服二三钱,灯心竹叶汤下,女人红花当归汤下。
【香砂二陈汤】 治脾滞腹痛。
木香一钱 砂仁一钱 制半夏 陈皮 茯苓 炙草各一钱五分 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
【苍白二陈汤】 治受湿身痛。
即前方去木香、砂仁,加苍术、白术各一钱。
【保和丸】 治伤食。
麦芽 山楂 莱菔子 厚朴 香附各一钱 炙草 连翘各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水煎服亦可。
【香砂理中汤】 治脾寒腹痛。
木香二钱 砂仁一钱 人参 白术各二钱 干姜 炙草各—钱 【木香丸】 治寒积腹痛拒按,名曰阴结。
木香 丁香各一钱五分 干姜三钱 炒麦芽五钱 陈皮三钱 巴豆三十粒、
以神曲煮糊为丸,每服十丸。
【黄芩芍药汤】 治脾热流涎,利如蟹渤等症。
黄芩 白芍各二钱 生甘草一钱
【四苓散】 治伏暑泄泻。
白术 猪苓 木通各一钱 赤苓三钱 车前 泽泻各二钱 水煎。用益元散三钱冲服。

- 119 -
中 医 必 背
【加味枳术汤】 治酒疽,湿热发黄。
白术二钱 枳实 陈皮 麦芽 山楂 茯苓 神曲 连翘各一钱 茵陈 荷叶各一钱五分 泽泻五分
如伤酒加葛根一钱。
【葛花清脾汤】 治酒湿生热生痰,头眩头痛。
葛花一钱 枳椇子三钱 赤苓三钱 泽泻 茵陈 酒芩各二钱 山栀 车前子各一钱五分 橘红 厚朴各一

【栀子柏皮汤】 治郁热在里而发黄疸,名曰阳黄。
栀子三钱 黄柏二钱 炙草一钱
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附子理中汤、泽兰汤、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
汤、干胃散、香苏散、五苓散、茵陈五苓散、益元散、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开噤散,以上诸方
俱见首卷;沉香降气丸、化虫丸二方见心部;芍药甘草汤、橘皮竹茹汤、柴芩煎,三方见肝部。

四、肺部药队
其症为发热、喷嚏鼻塞、咳。嗽、畏风、胸满痛、喉疼、鼻燥、伤暑风、中时疫
肺 部 手太阴属脏
肺主气,属西方而色白,其形如华盖,为诸阳之首。凡声之出入,气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娇嫩,
故与火为仇。其体属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凡目白及右颊鼻孔,皆其分野。然肺气之衰旺,关乎
寿命之短长,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烁金,则长保清宁之体,而寿臻永固。 肺有里症,亦有表症,
肺主皮毛故也。 邪在表,右寸脉必浮。其症为发热、为喷嚏鼻塞、为咳。为嗽、为畏风、为胸满痛、
为喉疼、为鼻燥、为伤暑风、为中时疫。
发热者,腠理闭也,香苏散主之;喷嚏鼻塞者,肺窍受邪也,二陈汤加苏叶、生姜主之;咳者,无
痰而有声,气为邪遏也,桔梗前胡汤主之;嗽者,有声而有痰,液已化痰也,止嗽散主之;喘者,
风寒闭塞也,加味甘桔汤主之;畏风者,邪在皮毛也,香苏散主之;胸满痛者,气郁而胀也,加味
甘桔汤主之;喉疼者,邪化火而内陷也,加味甘桔汤主之;鼻燥者,邪化火而液干也,贝母瓜蒌散
主之;伤暑风者,恶寒头痛而烦渴,香薷饮加荆芥、秦芜主之;中时疫者,初头痛发热,渐呕恶胸
满,或胀闷谵狂,唇焦口渴,先用香苏散,次则神术散,又治疫清凉散,便闭加大黄。 肺虚之症,
右寸脉必细。其症为自汗、为咳嗽、为气急、为咯血、为肺痿、为虚劳。
自汗者,气虚表不固也,八珍汤加黄芪、北五味、麦冬主之;咳嗽者,肺虚不宁也,五味异功散主
之;气急者,金不生水而虚火上炎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咯血者,阴虚动火也,初用四生丸,兼用
生地黄汤;肺痿者,火刑金而叶焦也,五痿汤加天冬、百合主之,或紫菀散、人参燕窝百合汤亦可;
虚劳者,吐血而成,月华丸、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并主之。
肺实之症,脉右寸必有力。其症为气闭、为痰闭、为暑闭、为水闭发喘、为风闭、为火闭、为咽痛、
为右胁痛、为肺痈。
气闭者,气壅塞其络而满闷也,加味甘桔汤主之;痰闭者,顽痰壅塞也,清膈煎主之;暑闭者,暑
邪中肺而烦渴也,消暑丸加香薷、木通主之;水闭发喘者,胃经蓄水,作肿而浸肺也,五皮饮主之;
风闭者,风郁於肺而哮嗽也,麻黄汤主之;火闭者,火郁于肺而喘胀也,白虎汤加桑皮、葶苈主之;
咽痛者,诸闭皆能作火也,加味甘桔汤主之;右胁痛者,肝移邪于肺也,推气散主之;肺痈者,隐
隐而痛,吐痰腥臭也,桔梗汤主之。
肺寒之症,外感居多,脉右寸必迟。其症为清涕、为咳嗽、为恶寒、为面色痿白。
清涕者,寒搏其液也,二陈汤加苏梗主之;咳嗽者,金畏寒也,止嗽散主之;恶寒者,阴忌其类也,
香苏散主之;面色痿白者,寒伤正气也,六君子汤主之。
肺热之症,脉右寸必数。其症为目赤、为鼻衄、为咽痛、为吐血、为咳嗽浓痰、为酒积、为龟胸、
为小便不利、为便血。

- 120 -
中 医 必 背
目赤者,火克金也,泻白散加黄芩、菊花、连翘主之;鼻衄者,血热妄行也,茜根汤主之;咽痛者,
火逼咽道也,加味甘桔汤主之;吐血者,火动其血也,四生散、犀角地黄汤主之;咳嗽浓痰者,火
刑金而灼肺液也,黄芩知母汤主之;酒积者,鼻赤鼻疮,湿热内蒸也,黄芩清肺饮加葛花主之;龟
胸者,肺热而胀也,白虎汤主之;小便不利者,火铄金而化源窒也,黄芩清肺饮加盐豉主之;便血
者,肺与太肠相表里,火迫血行也,芍药甘草汤加黄芩、丹皮、生地主之。
肺部药队
【补肺猛将】 黄芪、人参。
【补肺次将】 党参、百合、沙参、燕窝、阿胶、怀山药、诃子、麦冬、冰糖。 【泻肺猛将】 葶苈、
麻黄、白芥子、桔梗、升麻、胆星。
【泻肺次将】 苏子、牛蒡、杏仁、前胡、紫菀、桑白皮、僵蚕、竹茹、贝母。
【凉肺猛将】 石膏、黄芩、竹沥、马兜铃、山慈菇。
【凉肺次将】 洋参、元参、山栀、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麦冬、薄荷、海石。 【温肺猛将】
麻黄、天南星、北五味。
【温肺次将】 苏梗、款冬花、制半夏、生姜、烟。
肺部列方
【桔梗前胡汤】 治肺气闭塞闷咳。
桔梗一钱 前胡 苏子 赤芍 桑白皮蜜炙 陈皮各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姜汁炒竹茹一钱 生甘草五分
【加味甘桔汤】 治肺郁哮喘等症。
甘草五分 桔梗 川贝 百部 白前 橘红 旋覆花 茯苓各一钱五分
【贝母瓜蒌散】 治肺热液干。
贝母二钱 瓜蒌仁一钱五分 胆星 黑山栀各五分 黄芩 橘红 炒黄连各一钱 甘草五分
【知柏八味丸】 滋水降火。
知母 黄柏各一钱五分 大熟地四钱 萸肉 山药 茯苓各一钱五分 丹皮 泽泻各一线
【紫菀散】 润肺止嗽,并治肺痿。
人参五分 紫菀 知母 川贝 桔梗 茯苓 阿胶各一钱 五味子 炙草各三分
【人参燕窝百合汤】 润肺清金。
人参一钱(如无力,以洋参、沙参二三钱代之) 燕窝三钱 百合五钱
共炖烂食之。
【推气散】 治右胁气痛。
枳壳 郁金各一钱 桂心 炙草各五分 桔梗 陈皮各八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桔梗汤】 治肺痈。
桔梗 白及 橘红 炒甜葶苈各八分 甘草 贝母各一钱五分 苡仁 金银花各五钱 【泻白散】 治肺热。
蜜炙桑白皮二钱 地骨皮三钱
【茜根汤】 治衄血神烦。
茜根 黄芩 阿胶 侧柏叶 生地各二钱 甘草一钱
【犀角地黄汤】 治血热妄行及癍疹。
犀角尖镑,先煎 丹皮 麦冬 白芍各一钱五分 生地四钱
【黄芩知母汤】 治火嗽烦热。
黄芩 知母 桑白皮 杏仁 天花粉 山栀 川贝 桔梗 生甘草各一钱
【黄芩清肺饮】 治肺热,小便不利。
栀子二钱 黄芩一钱
香苏散、止嗽散、香薷散、神术散、八珍汤、治疫清凉散、五味异功散、生地黄汤、月华丸、六味
地黄汤、消暑丸、五皮饮、麻黄汤、六君子汤、四生丸、白虎汤,以上诸方俱见卷一;归脾汤、清

- 121 -
中 医 必 背
膈煎、二方见心部;二陈汤、五痿汤、芍药甘草汤,三方见肝部。

五、肾部药队
其症为头痛、耳鸣、耳聋、盗汗、夜热、健忘、咳嗽、为喘、吐血、腰痛、腿酸足软、目视无光、
大便结、小便不禁、戴阳、久痢久疟
肾 部足少阴属脏 肾者,天一之水,先天之本也。位北方,故黑。其体常虚。处腰左右,介其中者,
有命门火蒸化谷食,名曰真阳。肾水充足自多诞育,享大寿。凡夙夜宣劳,耄而不倦者,皆肾气之
固也。好色之流,先竭肾水,丧其本矣。瞳神、下颏、两腰,皆其部位,望气者觇之。
肾无表症,皆属于里。
肾之虚,脉左右尺常细软。其症为头痛、为耳鸣、为耳聋、为盗汗、为夜热、为健忘、为咳嗽、为
喘、为吐血、为腰痛、为腿酸足软、为目视无光、为大便结、为小便不禁、为戴阳、为久痢久疟。
头痛者,血不能充髓海也,六味地黄丸主之;耳鸣者,血虚火旺也,六味地黄丸加牛膝、知母主之;
耳聋者,虚闭也,六味地黄丸加构把、人参、石菖蒲、远志主之;盗汗者,虚热也,生地黄煎、八
珍汤加黄芪、北五味并主之;夜热者,虚火也,四物汤加丹皮、地骨、青蒿主之;健忘者,心肾不
交也,归脾汤、十补丸主之;咳嗽者,虚火铄金也,六味地黄丸加白蜜、胡桃主之;喘者,水亏火
炎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吐血者,血虚血热也,生地黄汤主之;腰痛者,水不足也,六味地黄丸加
杜仲、川续断主之;腿酸足软者,血不营筋也,十全大补汤主之;目视无光者,水不足也,六味地
黄丸主之;大便结者,血虚液枯也,六味地黄丸加白蜜、胡桃主之;小便不禁者,肾气不约也,十
补汤主之;戴阳者,阴火上亢,阴躁似阳躁也,金匮肾气丸主之;久痢久疟者,脾肾皆虚也,王母
桃主之。 肾无实症。
肾之寒,肾之虚也,脉左右尺必迟沉。其症为命门火衰、为不欲食、为鸡鸣泄泻、为天柱骨倒、为
蜷卧厥冷、为奔豚。
命门火衰者,虚象百出,左归饮、右归饮主之;不欲饮食者,火力微也,八味地黄丸主之;鸡鸣泄
泻者,肾虚也,加味七神丸主之;天柱骨倒者,督脉空也,右归饮主之;蜷卧厥冷者,火衰也,右
归饮、理中汤并主之;奔豚者,肾气上冲也,奔豚丸主之。
肾之热,水将涸也,伤寒门有之而杂症罕见,左尺右尺必沉数,或浮而空,舌黑无液,其症为口燥
咽干、为目不明、为小便不利、为小便浊、为小便出血、为大便秘。
口燥咽干者,水涸也,大承气汤主之;目不明者,目无血养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小便不利者,水
少也,滋肾丸主之;小便浊者,湿热结于下焦也,萆薢分清饮主之;小便出血者,肾水热也,生地
黄汤主之;大便秘者,液涸也,大承气汤主之。
肾部药队
【补肾猛将】 熟地、枸杞、淫羊藿、北五味。
【补肾次将】 生地、巴戟天、首乌、杜仲、龟板、女贞、橹豆衣、海参。
【泻肾猛将】 猪苓。
【泻肾次将】 泽泻、知母、赤苓、苡仁。
【凉肾猛将】 朴硝、元明粉、苦参。
【凉肾次将】 生地、丹皮、知母、滑石。
【温肾猛将】 破故纸、鹿茸、鹿角胶。
【温肾次将】 山茱萸、菟丝子、大茴香、艾叶。
肾部列方
【生地黄煎】 治阴火盗汗。
生地 当归 炙黄芪 麻黄根 浮小麦 炙草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一钱
水煎服。

- 122 -
中 医 必 背
【王母桃】 培补脾肾。 炒冬白术 大熟地各二两 何首乌 炒巴戟 枸杞子各一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圆眼大。每用三四丸,饥时服。
【左归饮】 壮水之剂。
熟地五钱 山药 枸杞各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山茱萸 炙草各一钱
【右归饮】 补命门真火不足。
熟地五钱 山药 枸杞 杜仲各二钱 山茱萸 肉桂 制附子 炙甘草各一钱
【八味地黄丸】 治命门火衰。
制附子 肉桂各一钱 大熟地四钱 山药 萸肉 茯苓各一钱五分 丹皮 泽泻各一钱
【加味七神丸】 治肾虚鸡鸣泄泻。
肉豆蔻 吴茱萸 广木香各一两 蒸茯苓 补骨脂盐酒炒 车前子蒸,各二两 土炒白术四两 大枣煎汤为
丸。每服三钱。
【滋肾丸】 治下焦血热,用此滋阴化气。
黄柏 知母各二两 肉桂一钱
炼蜜为丸。
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归脾汤、生地黄汤、金匮肾气丸、理中汤、大承气汤,
以上诸方俱见卷一;十补丸、萆薢分清饮,二方见心部;奔豚丸见肝部;知柏八味丸见肺部。

六、胃部药队
其症为吐、噎膈、不能食、胃皖痛、停滞、湿肿、痰、嘈杂
胃 部 足阳明属腑
胃属中土,司受化谷食。
《经》云:“得谷者昌,失谷则亡。”其能受与否,生死系焉。其性与脾同,
而畏木侮。舌之中及牙床并环唇而交人中,皆其分野。色现黄。
胃为阳明,有经有腑。故有表症,右关脉必浮。伤寒邪入阳明经,其症为目痛、鼻干、唇焦、嗽水
不欲咽。若他表症,为面浮肿而痛、为癍疹。
目痛、鼻干、唇焦者,邪热作火也,葛根汤主之;面浮肿而痛者,风也,葛根汤主之;癍疹者,邪
热所化也,葛根汤加牛蒡子主之。
胃之虚,其唇必白,脉右关必软弱。其症为吐、为噎膈、为不能食、为胃皖痛、为停滞、为湿肿、
为痰、为嘈杂。
吐者,土虚木侮也,香砂六君子汤加柴胡主之;噎膈者,胃脘干槁也,上脘槁,能饮水而食难进,
下脘槁,食可入而复出,启膈散主之,佐以四君子汤,有郁则逍遥散;不能食者,胃气虚而难受也,
六君子汤主之;胃脘痛者,心悸怔忡喜按,归脾汤或四君子加柴胡、木香;停滞者,土虚不化也,
枳术丸主之;湿肿者,土不胜湿也,香砂六君子汤主之;痰者,土衰湿化也,六君子汤主之;嘈杂
者,躁扰不宁,得食暂已,气促食少,中虚挟痰也,五味异功散主之。
胃之实,脉右关必洪,按胸则痛。其症为结胸、为痞气、为食积、为痰饮、为水肿、为胸胀闷、为
胸胀痛、为胸痛呕脓、为不得卧、为便闭、谵语发狂。
结胸者,伤寒下早,邪热结聚也,大、小陷胸汤主之;痞气者,脾之积在胃脘,腹大如盘,和中丸
加厚朴主之;食积者,胀痛拒按也,保和丸主之;痰饮者,咳则痛,转侧有声,小半夏加茯苓汤主
之,外台茯苓饮尤效;水肿者,先肿后喘,或肿而不喘,胃经蓄水也,五皮饮主之,甚则金匮肾气
丸;胸胀闷者,积滞也,保和丸主之;胸胀痛者,蓄血也,泽兰汤主之;胸痛呕脓者,胃脘痈也,
不必治而自愈;不得卧者,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二陈汤加砂仁主之;便闭发狂者,胃有躁矢也,大
承气汤主之。
胃之寒,唇舌必白,脉右关必沉迟,其症为胃脘痛、为呕吐、为霍乱、为吞酸嗳腐。
胃脘痛者,肢冷气冷,绵绵不休,姜附汤加肉桂主之,如吐蛔,加川椒、乌梅、川连、焦术、川楝;

- 123 -
中 医 必 背
呕吐者,食入复出也,平胃散加煨姜、砂仁主之;霍乱者,寒湿伤胃也,和胃饮主之;吞酸嗳腐者,
寒不消食也,香砂二陈汤主之。
胃之热,唇舌红,口臭,脉右关必洪数。其症为三消、为嘈杂、为吐血、为齿痛、为黄胖面肿、为
自汗、为舌黑燥渴、为发癍疹、为便闭、为呃逆、为头痛。
三消者,燥热结聚也。口渴消水为上消,二冬汤主之;消谷易饥为中消,生地八物汤主之;口渴、
小便如膏为下消,六味地黄汤加生脉散主之;嘈杂者,烦扰不宁,口燥唇焦,痰火为患也,二陈汤
加山栀、黄连主之;吐血者,胃火迫血妄行也,白虎汤主之;齿痛者,阳明有余,少阴不足也,玉
女煎主之;黄胖面肿者,湿热也,和中丸主之;自汗者,热而蒸溽也,抽薪饮主之;舌黑燥渴者,
胃火炽甚也,白虎汤主之;发癍疹者,火郁而化也,初用葛根汤加牛蒡子以散之;次用犀角大青汤
加石膏,或三黄解毒汤,甚则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呃逆不止者,胃火上冲也,安胃饮主之;头痛
者,头筋扛起,胃火上冲也,加味升麻汤主之。
胃部药队
【补胃猛将】 白术、黄芪、大枣。
【补胃次将】 扁豆、山药、炙甘草、龙圆、红枣。
【泻胃猛将】 石菖蒲、枳实、雷丸、白芥子、莱菔子、神曲。
【泻胃次将】 苏梗、枳壳、蔓荆子、麦芽。
【凉胃猛将】 石膏、犀角。
【凉胃次将】 花粉、葛根、香薷、石斛、草藓、知母、芦根、竹叶。
【温胃猛将】 干姜、高良姜、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辛夷。
【温胃次将】 藿香、砂仁、白蔻仁、半夏、乌药、煨姜、厚朴、川椒。
胃部列方
【枳术丸】 除胀消食。
炒枳实一两 炒白术二两
【大陷胸汤】 服小陷胸汤不效,以此治之。
大黄六钱 芒硝四钱 甘遂二分五厘,研冲
【小陷胸汤】 治结胸少腹满痛,手不可近。
半夏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瓜蒌仁大者一个,杵碎
【和胃饮】 治霍乱。
厚朴 陈皮各二钱 干姜一钱 炙草六分
【二冬汤】 治上消。
天冬二钱 麦冬三钱 花粉 黄芩 知母各一钱 人参 甘草各五分 【生地八物汤】 治中消。
生地 麦冬各三钱 山药 知母 丹皮各一钱五分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一钱 荷叶二钱
水煎服。 【玉女煎】 治阳明有余,少阴不足。
熟地四钱 石膏 麦冬各二钱 知母 牛膝盐水炒,各一钱五分
【抽薪饮】 治一切火盛。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 黄柏各二钱 枳壳 泽泻各一钱五分 甘草三分
【犀角大青汤】 治胃火发癍;大渴大热,或咽痛不利。
犀角尖 大青 元参 甘草 升麻 黄芩 黄连 黄柏 人中黄 黑山栀各一钱五分
或加石膏一两同煎。
【三黄解毒汤】 治火毒内盛。 黄连二钱 黄芩 黄柏 黑山栀各一钱五分
【安胃饮】 治胃火呃逆。
石斛 麦芽各三钱 黄芩 泽泻 山楂各二钱 陈皮 木通各一钱
【加味升麻汤】 治胃火上冲头痛甚炽。

- 124 -
中 医 必 背
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各一钱 石膏三钱 薄荷五分 加灯心二十节。
葛根汤、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异功散、六君子汤、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皮
饮、金匮肾气丸、泽兰汤、六味地黄丸、大承气汤、平胃散、白虎汤、调胃承气汤以上方见首卷;
归睥汤、姜附汤,二方见心部,二陈场,方见肝部;保和丸、香砂二陈汤,二方见脾部。
【外台茯苓饮】
即异功散加枳实二钱,生姜三片。用真人参。

七、膀胱部药队
其症为头痛、项脊强、身痛。四肢拘急、发热、恶寒无汗、喘嗽。
膀 胱 部 足太阳属腑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然肾气足则化,肾气不足则不化,入气不化,则水
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焦而为癃肿。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实肾气主之也。伤寒传
经之邪,每自膀胱入,一见太阳头痛等症,即宜发散,不使邪气入为诸经害,则膀胱为第一关隘矣。
膀胱为太阳腑。有表症,左尺必浮;其症为头痛、为项脊强、为身痛。四肢拘急、为发热、为恶寒
无汗、为喘嗽。
头痛者,头脑痛而连项脊也,加味香苏散主之,甚者加羌活、葱白;项脊强者,太阳经所过之地也,
香苏散主之;身痛、四肢拘急者,风伤卫,寒伤营,寒主收引也,桂枝汤主之;发热者,腠理闭塞
也,香苏散主之;恶寒无汗者,寒乘表也,麻黄汤主之;喘嗽者,寒邪客于皮毛,肺气不得升降也。
麻黄汤主之,轻者,止嗽散。
膀胱之虚,肾气不化也,脉左尺必细。其症为小便不禁、为劳淋、为老淋。 小便不禁者,气虚不能
统摄也,十补汤主之;劳淋者,劳力辛苦,气虚不化也,补中益气汤主之;老淋者,老人思色,精
不出而内败,大小便牵痛如淋,宜萆薢分清饮去黄柏,加菟丝子、远志以去其精,再服六味地黄丸。
膀胱之实,脉左尺必洪大。其症为气淋、为血淋、为关格、为膀胱气。
气淋者,气滞水道阻塞,脐下胀痛也,假苏散主之;血淋者,蓄瘀茎中,割痛难忍也,生地四物汤
加红花、桃仁、花蕊石主之;关格者,溺闭而吐逆也,假苏散主之;膀胱气者,一名胞痹,气结膀
胱少腹,热涩于小便也,橘核丸主之。
膀胱之寒,左尺必沉迟。其症为冷淋。
冷淋者,寒气坚闭水道,肢冷喜热也,金匮肾气丸主之。
膀胱之热,左尺必数。其症为小便不通、为膏淋、为石淋、为便脓血、为发狂。
小便不通者,渴则热在上焦,四苓散加山栀、黄芩,不渴则热在下焦,滋肾丸主之;膏淋者,滴液
如膏也,萆薢分清饮主之;石淋者,下如沙石也,益元散加琥珀主之;便脓血者,心气移热于膀胱
也,阿胶散主之;发狂者,伤寒热结膀胱,下焦蓄血,少腹硬满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膀胱部药队
补膀胱药,即补肾之药,肾气化则小便自行。
【泻膀胱猛将】 羌活、麻黄、防己、木通、葶苈、猪苓。
【泻膀胱次将】 独活、防风、蒲黄、川楝子、前胡、藁本、泽泻、葱。
【凉膀胱猛将】 甘遂、龙胆草。
【凉膀胱次将】 车前子、茵陈、海金砂、川黄柏。
【温膀胱猛将】 吴茱萸。
【温膀胱次将】 乌药、茴香。
膀胱部列方
【假苏散】 治气淋。
荆芥 陈皮 香附 炒麦芽 瞿麦 木通 赤苓各二钱

- 125 -
中 医 必 背
【生地四物汤】 治血淋。
生地三钱 归身 赤芍各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香苏散、桂枝汤、麻黄汤、止嗽散、益元散、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调胃承气汤,
以上诸方俱见首卷;十补丸、萆薢分清饮、阿胶散,三方见心部;橘核丸见肝部;四苓散见脾部;
滋肾丸见肾部。

八、胆部药队
其症为惊悸、太息, 胸满、胁痛、耳聋,口苦、呕吐、盗汗、目眩
胆 部 足少阳属腑
胆者,清虚之府,居半表半里之交,与肝为表里。气血足则胆气壮,气血虚则胆气怯。胆受邪即阴
阳交战,而寒热往来。故疟症之来不一。而总不离乎少阳也。然其担事之力,犹中正之官,不偏不
倚,决断出焉。
胆有表症,左关脉必浮而弦。其症为头汗、为寒热往来。
头汗者,寒邪将化火也,小柴胡汤加丹皮主之;寒热往来者,阴阳相争也,小柴胡汤主之。
胆之虚,左关脉必细软。其症为惊悸、为太息。
惊悸者,心血不足以壮之也,安神定志丸主之;太息者,气虚也,四君子汤主之。
胆之实,左关脉必洪。其症为胸满、为胁痛、为耳聋。
胸满者,邪气结聚也,小柴胡汤加枳壳、桔梗主之;胁痛者,邪入胆经,布之胁下也,小柴胡汤加
山栀、枳壳主之;耳聋者,气火上冲而闭也,逍遥散加蔓荆、石菖蒲、香附主之,或小柴胡汤。 胆
之寒,脉左关必迟。其症为精滑、为呕吐、为舌苔滑。
精滑者,肢肿食少,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温胆汤主之;呕吐者,邪正相争也,小柴胡汤加藿香汤
主之;舌苔滑者,邪未化火也,二陈汤主之。
胆之热,脉左关必弦数。其症为口苦、为呕吐、为盗汗、为目眩。
口苦者,热在胆,胆汁泄也,小柴胡汤主之;呕吐者,胆移热于胃也,小柴胡汤加姜炒竹茹主之;
盗汗者,热开腠理也,小柴胡汤加丹皮主之;目眩者,胆附于肝,肝窍在目,热故眩也,小柴胡汤
加山栀主之。
胆部药队
【补胆猛将】 乌梅。
【补胆次将】 枣仁。
【泻胆猛将】 桔梗、青皮。
【泻胆次将】 柴胡、香附、秦艽、川芎。
【凉胆猛将】 龙胆草。
【凉胆次将】 青蒿、槐实。
【温胆猛将】 肉桂、细辛。
【温胆次将】 山茱萸。
胆部列方 【温胆汤】 治胆气虚寒,梦遗、精滑等症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八分 陈皮 茯苓各一钱
五分 人参一钱 熟地 炒枣仁各三钱 远志一钱 五味子一钱 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 枣一枚
小柴胡汤、四君子汤、逍遥散三方俱见首卷;安神定志丸见心部;二陈汤见肝部。

九、大肠部药队
其症为久痢、为脱肛
大 肠 部 手阳明属腑
大肠者,肾阴之窍,传道之官,受事于脾胃,而与肺金相表里。故肺气虚则扬若坠,而气为之陷;

- 126 -
中 医 必 背
肠液少则肺亦燥,而鼻为之干,其呼吸甚密迩也。然肠口上接小肠,下通谷道,为诸脏泄气之门,
启闭一失职,而诸脏困矣。
大肠无表症,皆属于里。
大肠虚者,气虚也,脉右尺必沉弱。其症为久痢、为脱肛。
久痢者,气血不足也,归脾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加乌梅均可;脱肛者,气虚下陷也,补中
益气汤加荷叶主之。
大肠实者.胃实移热也,咏右尺必洪实。其症为便闭、为脏毒、为燥渴、谵语发狂、为肠痈。
便闭者,实火闭也,小承气汤主之;脏毒者。肠胃不清,下如鱼肠,如豆汁也,芍药甘草主之;燥
渴谵语发狂者,燥屎不出也,小承气汤主之;肠痈者,当脐而痛,溺数如淋,千金牡丹皮散主之。
大肠寒者,积冷也,脉右尺必沉迟。其症为久痢、为便血。
久痢者,腹绵绵痛,寒积在肠也,鸦胆子包扮团吞之;便血者,肢冷喜热,寒在肠也,附子理中汤
加归、芍主之。
大肠热者,肺经移热居多,脉右尺必数。其症为便血、为肠风、为脱肛。
便血者,口燥唇焦,热在肠也,芍药甘草汤加黄芩、丹皮、生地;肠风者,脏腑有热,风邪乘之,
故下血而腹不痛,清魂散主之;脱肛者,肠有火则脱出难收,肿而痛也,三黄解毒汤加知母、荷叶
主之。
大肠部药队
【补大肠猛将】 淫羊藿、粟壳。
【补大肠次将】 诃子肉、百合。 【泻大肠猛将】 大黄,桃仁、雷丸、麻仁、升麻,紫草。
【泻大肠次将】 秦艽、旋覆花、郁李仁、杏仁、大腹皮、白芷、梨汁。
【凉大肠猛将】 黄芩、黄柏。
【凉大肠次将】 地榆、槐实、知母、连翘。
【温大肠猛将】 胡椒、破故纸、枸杞。
【温大肠次将】 当归。
大肠部列方
【千金牡丹散】 治肠痈。 丹皮 苡仁各五钱 瓜蒌仁一钱五分 桃仁十二粒,研水煎服。
如大便闭,加大黄钱半,当归三钱。 【鸦胆子方】 治久痢,寒积在肠。
用鸦胆子一个蒸透,将米粉包作团子蒸熟
以开水囫囵吞下,空心服。
【清魂散】 治肠风下鲜血,而腹不痛者。
荆芥炒黑,三钱 当归五钱
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小承气汤以上诸方俱见首卷;归脾汤,见心部;芍药甘草
汤见肝部;三黄解毒汤见胃部。

十、小肠部药队

其症为溺赤溺短、腰痛, 小肠气、为交肠
小 肠 部 手太阳属腑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上口即胃下口,水谷由此而入,其下口即大肠上口,此处泌别清
浊,俾水液注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是腑中之有鉴别者,故与心相表里,脉附于膀胱而在左尺。 小
肠无表症,皆属于里。
小肠虚,左尺脉必细软。其症为溺赤溺短、为腰痛。
- 127 -
中 医 必 背
溺赤溺短者,水不胜火也,生地黄汤主之;腰痛者,水不足也,六味地黄丸主之。 小肠实,左尺脉
必洪弦。其症为小肠气、为交肠。
小肠气者,气滞下焦,脐下转痛,失气则快也,橘核丸主之;交肠者,阴阳搏逆,大小肠交也,五
苓散主之。
小肠寒,左尺脉必迟。其症为咳嗽失气。
咳嗽失气者,小肠嗽也,止嗽散加芍药主之。
小肠热,左尺脉必数。其症为溺涩溺短。
溺涩短者,湿热壅滞也,导赤散主之。
小肠部药队
【补小肠猛将】 生地。
【泻小肠猛将】 木通。
【泻小肠次将】 瞿麦、海金砂、川楝子、苡仁、赤芍、赤茯苓、灯草。
小肠部列方
生地黄汤、六味地黄丸、五苓散、止嗽散,俱见首卷;导赤散见心部,橘核丸见肝部。

十一、心包三焦部药队
三 焦 部 手少阳属腑
三焦者,人生三元之气,脏腑空处是也。上焦心肺居之;中焦脾胃居之;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
居之。其气总领脏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竟体调和,斯其职已。三焦
之病,属於脏腑,并无另立病名。
三焦部药队
【补三焦猛将】 淫羊藿、黄芪。
【泻三焦猛将】 青皮、木香。 【泻三焦次将】 柴胡、香附。 【温三焦次将】 乌药、白豆蔻、胡
桃。
【凉三焦次将】 山栀、麦冬、黄柏、地骨、青蒿、连翘。
心 包 络 部 手厥阴属腑
心包络者,即膻中。与心相附,居膈上,代君行事,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见证有手中热、心中
大热、面黄目赤、心中动诸端。而要之包络之病,即心部之病也,言心不必更言包络矣。

二十六、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
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
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

一、苦欲补泻的解析

引用缪希雍的话,即:“苦,就是所恶的东西,欲,就是所好的东西;能够滋生所好的东西,
就是补,能够去掉所恶的东西,就是泻。”很明显,这里的“补泻”与表达药用功效的“补泻”是
- 128 -
中 医 必 背
不尽相同的。
总而述之,五脏均有所苦,以药食五味治之,始有甘缓、酸收、苦燥、咸软之论。同时,五脏
亦有所欲,以五味补而泻之,其中规律,引用张介宾的话,即:“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关于对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的理解,当首推缪希雍所论:“
肝为将军之官,言不受制者也。急则有催折之意焉,故苦而恶性循环之。缓之,是遂甘性也。
甘可以缓,甘草之属也。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以辛散之,解
其束缚也,是散即补也。辛可以散,川芎之属是矣。急者,敛也,肝性之所苦也,违其性而苦,肝
斯虚矣。补之以辛,是明以散为补也,细辛、生姜、陈皮之属是矣。
心为形君,神明所出,其性恶散缓而喜收敛,散缓则违其性,敛则宁静清明,故宜酸以收其缓
也。软者,和调之义也。心君本自和调,邪热乘之则燥急,故复以芝硝之咸寒除其邪热,以软其燥
急坚劲之气,使复其平也。以咸补之,泽泻导心气入肾也。烦劳则虚而生热,故须人参、黄芪、甘
草之甘温,以益元气而虚热自退,故谓之泻也。心以下交于肾为补,炒盐咸以润下,即得心与肾交
也。火空则发,盐为水味,得以俾心气下降,是既济之道也,有补之义焉,故软即补也。
脾为仓禀之官,主运动磨物之脏,燥其性也,宜健而不宜滞,湿斯滞矣,违其性,故苦而恶之,
急食苦以燥之,使复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白术之苦温是矣。过燥收复欲缓之以甘,甘草之属是
矣。稼穑之化,故甘先入脾,性欲健运,气旺则行,补之以甘,人参是矣。长夏之令,湿热主之,
脾气斯困,故当急食苦以泻之,黄连之苦寒是矣。虚则宜补,灸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枣以甘温益气,
乃所以补其不足也。
肺为华盖之腑,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气也。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违其性矣,故宜急食苦
以泄之,黄芩之属是矣。肺主上焦,气政敛肃,故其性喜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之属是矣。贼肺
者热也,肺受热邪,急食辛以泻之,桑白皮之属是矣。不敛则气无所管束,是肺失其职业,故宜补
之以酸,使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于上焦,是即补也,五味子之属是矣。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与志,主五脏,属真阴,水脏也,其性本润,故恶涸燥,宜急食辛以润之,
知母之属是矣,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盖肾非坚,则无以称作强之职。四气以遇湿热即软,遇寒冷
即坚,五味子以得咸即软,得苦即坚,故宜急食苦以坚之,黄柏味苦气寒,可以坚肾,故宜急食以
遂其欲坚之性也。以苦补之,是坚即补也,地黄、黄柏是也。咸能软坚,软即泻也,泽泻是矣。虚
者,精气夺也,藏精之脏,苦固能坚,然非益精,无以为补,故宜熟地黄、黄柏之属以补之。”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被缪希雍誉为“用药第一义”。它是《内经》首次提到的关于五味的药
用本性及针对五脏神之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的补泻方式,揭发了脏腑用药之奥秘。不过,人们由于习
惯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来用药,故对于脏腑所致的苦欲之性甚为忽视,这是相当可惜的。

二、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的发展与应用

在本草历史上,第一个将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昭彰于世的,是张元素。他是第一个系统归纳总
结脏腑用药理论的医学家,并在《脏腑标本药式》中详细地归纳并论述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用以规范用药的法度,个别药品,虽不甚恰当,但所立之式范,毕竟使所用药物有所归属,故列而
陈之,以便览阅。

1.肝
有余泻之:泻子—甘草。行气—香附、川芎、瞿麦、牵牛、青橘皮。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
术、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珍珠、代赭
石、夜明砂、胡粉、银箔、铅丹、龙骨、石决明。搜风—羌活、荆芥、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

- 129 -
中 医 必 背
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补血—当归、牛膝、
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川芎。补气—天麻、柏子仁、苍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
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泻木—芍药、乌梅、泽泻。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和解—柴胡、半夏。解肌—桂枝、麻黄。
2.心
火实泻之:泻子—黄连、大黄。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柏。血—丹参、牡丹皮、生地
黄、玄参。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
菖蒲。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凉血—地黄、栀子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3.脾
土实泻之: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吐—常山、豆豉、栀子、萝卜子、瓜蒂、郁金、
姜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补母—桂心、茯苓。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缩砂、木香、
陈皮。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本湿除之: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洁净府—木通、
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4.肺
气实泻之: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
皮。泻火—梗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
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补之: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芩、山药。润燥——蛤粉、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
天花粉、天门冬。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热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温之:丁香、藿香、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糯米、百部、檀香。
标寒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5.肾
水强泻之:泻子—大戟、牵牛。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补之:补母—人参、山药。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血—黄柏、枸杞、熟地黄、
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本热攻之:伤寒少阴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温之: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解之: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凉之: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6.命门
火强泻之:泻相火—黄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益阳—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
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子。
精脱固之:涩精—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 130 -
中 医 必 背
7.三焦
实火泻之: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吐—瓜蒂、沧盐、薤汁。下
—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上—人参、天雄、桂心。中—人参、黄芪、丁香、草果。下—黑附子、肉桂、硫黄、人
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寒之: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
下—黄柏、知母、生苄、石膏、牡丹皮、地骨皮。
标热散之: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8.胆
实火泻之: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平之: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9.胃
胃实泻之:湿热—大黄、芒硝。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补之: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
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寒之: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标热解之:解肌—升麻、葛根、豆鼓。
10.大肠
肠实泻之:热—大黄、芒硝、芫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补之: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湿—白术、苍
术、半夏、硫黄。陷—升麻、葛根。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
石榴皮。
本热清之: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温之: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散之: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11.小肠
实热泻之: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牡丹皮、栀子。
虚寒补之: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寒之:降火—黄柏、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子。
12.膀胱
实热泻之: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补之:热—黄柏、知母。寒—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茱萸。
本热利之: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柏、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发之:发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已、黄芪、木贼草。

- 131 -
中 医 必 背

二十七、沈绍功 “单元组合辩证分类法”

一.虚证分四类定五位
1.四类:气、血、阴、阳。
气虚证: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促。
血虚证:舌质淡、脉细数、面晄白。
阴虚证:舌净质红、脉象细数、五心烦热。
阳虚证: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迟部弱、形畏寒。
2.五位:
心主证:心悸。
肝主证:胁痛。
脾主证:肢倦。
肺主证:咳喘。
肾主证:腰酸。
四个基本虚证和五脏定位主证加以临床组合,便于舍繁从简,相对精确。
如心的虚证:心气虚(气虚证加心悸)
心血虚(血虚证加心悸)
心阳虚(阳虚证加心悸)
心肺气虚(气虚证加心悸、咳喘)
心脾两虚(心血虚证加气虚证加肢倦)
心肾阳虚(阳虚证加心悸、腰酸)
二.实证分八大纲目
淫、痰、饮、湿、滞、瘀、食、虫。其中以淫、痰、瘀、滞为主。
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以风、寒、火为主。
1.风分内外。
外风是外感病的总因。主要分风寒风热,有四个鉴别点:
风寒 风热
舌脉 苔薄白,脉浮紧 苔薄黄 脉浮数
寒热 寒大于热 热大于寒
咳痰 稀沫 粘稠
汗痛 无汗 头痛 有汗 咽痛
内风有六个主证三个类证。
主证:眩晕,麻木,震颤,抽搐,强直,昏迷。
证类:肝阳化风(舌红脉弦)
热极生风(苔黄舌绛,脉象弦数)
血虚生风(舌淡脉细)
2.寒邪也分内外。
外寒即风寒,兼外燥(口鼻咽苔干燥、干咳)称凉燥。外寒若以怕风为主,汗出则为表虚证,又称
太阳中风证。外寒侵入经络筋骨,出现关节拘急凉痛,称为寒痹或痛痹。外寒直中脾胃,出现腹痛
吐泻,四肢不温,称为中寒、直中、寒凝、于胃、太阴证。内寒即阳虚证,又称虚寒证。
火邪也有内外之别,温、热、火三者同性,仅轻重程度及病位不同。
- 132 -
中 医 必 背
外邪者称温或热,内生者称为火。外热既风热,外热夹外湿(午后发热,汗出热不解,头重如裹,
苔薄腻,脉浮数)称上焦湿热证。如果发生在署季则称为暑湿证,也即外署。内火应分清虚实,并
注意生风动血。虚火同阴虚相关,也称虚热证。实火以热盛症,苔黄,质红,脉数为主。
3.热盛证有八个定位:
心火:口疮,口苦,心烦
肝火:胁满,易怒,目赤
脾热:消谷善饥,弄舌
肺火:粘痰,鼻干,鼻出血
胃火:口渴引饮,龈肿
小肠火:尿频,尿赤,尿痛
大肠火:肛灼,热解旁流
膀胱热:癃闭,淋浊
实火兼伤阴(身热夜甚,斑疹隐现)扰神(心烦不寐),舌红绛脉细数称为火停营分证或少阴热化证。
如有生风动血(高热,斑疹,血证) ,舌紫绛有刺,脉虚数称为火停血分证。
4.痰:狭义者储留肺脏,肺为储痰之器。主症咳喘,咳痰,喉鸣。按其性质分四类:
寒痰:清稀泡沫,畏寒苔白
热痰:粘稠有块,烦渴苔黄
燥痰:难咯带血,咽干苔燥
湿痰:痰多易咳,纳呆苔腻
广义流传全身,脾为生痰之源,六个主症,五个定位
主症: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粘,纳呆。
定位:
痰迷心窍:眩晕心悸,癫痫狂证,中风昏迷
痰停少阳:往来寒热,胁满易怒,喉如物梗
痰阻中焦:胸脘堵闷,嘈杂不饥,肢体沉重
痰窜经络:瘰疬痰核,阴疽流注
痰注四肢:麻木偏瘫
5.饮:多为局部,关系脾胃,因部位分四类
溢饮:停于肌肤,见水肿
支饮:停于隔上,见咳喘难卧
悬饮:停于胸胁,见胁涨引痛
痰饮:停于胃肠,见肠鸣纳少
6.湿:指内湿,大多热化,少数寒化。大多停于中下焦。中焦称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下焦称大肠
湿热、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证。
7.滞:分气滞和气逆。气滞主要肝气郁结,七情为病因,胸腹胁脘胀满作痛和情绪变化为主症,常
见弦脉。气逆有三:肺气上逆咳喘,胃气上逆呃逆,肝气上逆眩晕。
8.瘀:瘀血,三个指标:局部血结证(定处刺痛,拒按,肿块),全身血滞证:(紫绀,舌质紫斑,
脉涩)离经血溢(血块,瘀暗)有六个证类,五个定位。
六个证类;
气滞血瘀:胀憋而兼刺痛,拒按或见肿块,脉沉弦
寒凝血瘀:拒按色暗,得温稍减,脉紧沉迟
热结血瘀:少腹硬痛,神乱如狂,小便自利,脉沉实
气虚血瘀:心悸乏力

- 133 -
中 医 必 背
阳衰血瘀:面黑唇青,腹大肢肿,畏寒肢冷,脉沉细迟
阴亏血瘀:形瘛瘲,隐痛目涩,脉弦细数
五个定位:
瘀阻于心:脉细结代,心悸刺痛,精神异常
瘀阻于肝:胁痛痞块
瘀阻于腹:肿块拒按,闭经痛经
瘀阻于肺:胸痛咳血
瘀阻于肢:肿麻肌衄
9.食:食阻,停于胃脘,主证:苔厚腻,脉滑实,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
10.虫:虫积,有六个判断指标:五斑显露(眼、面、唇、舌、苔),绕脐阵痛,异食纳差,面黄肌
瘦,夜眠磨牙,孔窍瘙痒。
临床实证兼夹归有八证: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木火刑金,肺胃实热,心热移肠,肝胆湿热,
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三.脉诊宜粗及舍正从舌
1. 脉诊是一门十分综合和复杂的技术操作,“胸中易了,指下难明”从临床实际出发,脉诊不可
丢,脉诊不可杂,脉诊宜粗不宜细。宜粗者分清九种主脉,和组合主要兼脉。
九种主脉:
浮脉:脉位浅表,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
沉脉:脉位深在,重按乃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
迟脉:脉率迟缓,一息不及四至,主寒证。
数脉:脉率数疾,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
滑脉:脉来流利,如盘滚珠,主痰浊或妊娠月事。
涩脉:脉来不畅,如刀刮竹,主瘀血。
弦脉:脉来有力,如按弓弦,主气滞。
细脉:脉来细小,如线如丝,主虚证。
结代促脉:脉率不整,脉迟,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结;脉数,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促;定
数中止为代。均系重症。
主要兼脉:
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濡伤暑。浮而有力表实,浮而无力表虚。
沉迟里寒,沉数里热,沉滑痰浊、食阻,沉涩瘀血,沉细血虚、阴亏。
弦迟气滞寒凝,弦数气滞热壅,弦滑气滞痰浊,弦涩气滞血瘀,弦细阴虚阳亢,细数阴虚内热。
结代痰浊、瘀血,气虚不能运血,阳衰不能温血。
2. 舌诊:望诊重点,比脉诊直观,“一望而得”。
查舌时限极短,更需实用化。
苔有三观:色泽,黄苔属热,白苔属寒;后苔属实,为痰湿或食阻,苔薄属正常,表证或虚证;
观其润燥,润者正常或痰湿,燥者伤阴亏津。
舌质二察:
察其色,淡红属正常,淡白属气虚或阳虚,红色属阴虚或实火,绛色为热入营血,紫色为寒盛
或瘀血,紫斑为瘀血;
察胖瘦,胖者阳虚,瘦为阴虚。
中医辨证,舌脉比较客观应当列做“金标准”,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辩证要准,主证要精。

- 134 -
中 医 必 背
辩证的精确有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组合的单元要精简,不能繁杂,更不能类似。二是选择主症要精
简,主证应当是单元的必备症,一般选择一个主症足够,但其主证不能几个单元均可出现,那样就
缺乏针对性。单元间就会混杂,单元的不确切,组合也没有精确可言,辩证就会失真。前面所列的
几个基本虚证,五脏定位症候以及八个实证主症选择都是遵循必备,专一和精简的原则。

四.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
论治应当追求灵活,外感病的活治有四:
风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注意透表、注意分利;强调扶正;
内伤病活治有二:
虚证总则:补脾调肾
实证总则:痰瘀同治
论治之法,还在于间治取效。比如,利用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实施间接治疗。气虚者,血为
其母,补气药中佐以养血之品。血虚者,气为血帅,养血药中佐以补气之品等。
虚实夹杂及扶正祛邪
原则:先祛邪,后补虚。
祛邪时不伤正,补虚时不恋邪
举例:阴虚痰浊,先用温胆祛痰,再以杞菊滋阴。
冠心病的创新疗法:
冠心病是医界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冠心病颇见优势其治疗重点均放在“瘀血、气滞血瘀或寒凝”
上,而疏忽了痰浊。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痰浊者变得多了。法随证变。冠心病应该痰瘀论治。痰
浊与冠心病的关系追溯到《内经》,提到:“民病饮积心痛,”《灵枢·五味》载有:“心病者,宜
食麦,羊肉,杏,薤。”这里的薤指薤白,又称“野蒜”,是一味温通祛痰,治疗冠心病的良药。 《金
匱要略》中专设:“痰饮”篇,正式创建祛痰温通方瓜篓薤白白酒汤类 6 张,对冠心病从祛痰论治
作了奠基。其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沿用至
今,仍是冠心病的效方。特别是仲景提出对薤白的科学煎法要加白酒是非常正确的。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薤白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只溶于酒而不溶于水。唐宋时期从痰论治的方剂更丰,如《千金
方》立“前湖汤”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等等。
近代医家也有主张从痰论治者,如蒲辅周认为:“痰阻经络,阻遏气血”,其治多投瓜蒌薤白
半夏汤,继进十味温胆汤。任应秋以宣痹涤痰立法,投瓜蒌薤白半夏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合方。
赵锡武主张通阳化痰,善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冉雪峰常以小陷胸加菖蒲、郁金、枳实,以解
谈热内阻。邓铁涛认为气虚痰浊为多见,以温胆汤加党参为治。
主方:温胆三参饮:
竹茹 枳壳 云苓 陈皮 党参、丹参 苦参。其中苦参防痰热化,用在 10 克以下,对心血管效佳。
增效加瓜蒌 薤白(用白酒浸泡)。
辨别寒热:热痰黄连 天竺黄 浙贝母
寒痰桂枝 姜半夏 生姜
以痰形立法:消导莱菔子 葶苈子 生山楂
透豁菖蒲 郁金 桔梗(剂量宜少)
伍用四法:补气 仙鹤草 扁豆衣 生黄芪
理气 柴胡 玄胡 佛手
温通 桂枝 角霜 川椒 1 克
化瘀 苏木 三七 泽兰
分利二便:利尿石苇 车前草 白花蛇舌草

- 135 -
中 医 必 背
润肠(白菊花 当归合用通便润肠) 草决明
祛痰四法:
补气生黄芪 参类 白术 仙鹤草 扁豆衣
益肾枸杞 生地 生杜仲 寄生 佐桑白皮 野菊花
理气莱菔子 四逆散 保和丸 陈皮 茯苓 瓜蒌 薤白
化瘀导痰汤 血府逐瘀汤 胆南星 天竺黄 丹参 地龙 苏木 桃仁
附方:1 失眠梦多者加黄连:肉桂按 3:1 比例,夜交藤
入睡难加炒枣仁 生龙骨 生牡蛎 青龙齿。分辨虚实酌情配合温胆汤或杞菊地黄丸
2 冠心病方:生黄芪 15 沙参 10 寸冬 15 瓜蒌 30 薤白 10 酒浸 石菖蒲 10 郁金 10 丹参 30 赤
芍 10 西洋参 5 另煎 三七粉 6 冲服
(以上计量克为单位)
高血压病
根据临床表现,相当于“眩晕”,部分包含“头痛”。
古人治疗此病主要方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术汤、独圣散、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
饮等。
现代医家认为,素体阴阳偏胜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之故。病因,精神紧张,情志不遂,饮食
失节,劳逸无度,环境恶化等为其诱因。
病机归纳为风、火、痰、瘀、虚。病位上以肝肾为主,涉及心脾。证类归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肝风上扰为主。治法上总结出,清热平肝,镇肝熄风,滋水涵木,祛痰化湿,活血祛瘀诸法。现今
大多数高血压者,医生多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为主要代表方。现代药理发现不少单味中药有
有效降压成分。一味追求降压药理,疏忽了“君臣佐使,辨证论治”,更疏忽了“法随证变”。
当代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患者,苔腻多为常见,而血循环不畅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
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中日趋增多。“无痰不作眩”,“死血迷闭心窍”对当前的临证十分
切中。“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新思路。是“络病学说”的诠释的新角度、新视点、新
途径。它们有三个共性:
1,病机上的关联性:气血不足,痰浊血瘀。
2,症候上的相似性:肝肾阴虚,痰浊阻络。
3,治法上的一致性:痰瘀同治,补气祛痰。

以“络活胶囊”为主药,配合降压四味临床加减,导引实际临床。
附方:络活胶囊共五味药:莱菔子 15 海藻 15 水蛭 1 川芎 10 ?装入 0 号胶囊每次 1 粒,每日
三次。(第五味药物由于沈老的商业秘密专利问题,给与隐瞒,我等自己判断)。
降压四味:钩藤 15 泽泻 10 川芎 10 生牡蛎 30 成降压四味。

二十八、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

一、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二、举例说明:
例一:1996 年 1 月 16 日
(96×5+96÷4+9+16)÷60=8 余 49,49 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 对应天干壬,49 除 12 余 1 对应
- 136 -
中 医 必 背
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例二:1997 年 2 月 16 日
(97×5+97÷4+9+16+30+2)÷60=9 余 26,26 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 对应天干己,26 除 12
余 2 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三:1998 年 3 月 16 日
(98×5+98÷4+9+16)÷60=8 余 59,对应干支为“壬戌”。
例四:1999 年 4 月 16 日
(99×5+99÷4+9+16+30+1)÷60=9 余 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五:2000 年 7 月 16 日
(100×5+100÷4+9+16+2)÷60=9 余 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六:20001 年 10 月 16 日
(101×5+101÷4+9+16+4+30)÷60=9 余 49,对应干支为“壬子”。
三、注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 4 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
规律,即 8 月加 3、11 月加 5,依此类推)。

二十九、中医内科学总结

一、 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荆芥穗 5 防风 5 羌独活各 5 柴胡 6 茯苓 6 甘草 3 枳壳 6 桔梗 5 川芎 5 党参 6 薄
荷3 )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连翘 15 银花 15 苦桔梗 6 薄荷 6 竹叶 4 生甘草 5 荆芥穗 4 淡豆豉 5 牛蒡子 6)

葱豉桔梗汤(葱白(连须)五根 淡豆豉 12 桔梗、薄荷各 5 连翘、淡竹叶各 6 焦山栀 9 生甘草 2 )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银花 30 连翘 15 香薷 10 扁豆 10 厚朴 10)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人参 6 紫苏叶 6 葛根 6 半夏 6 前胡 6 茯苓 6 木香 4 枳壳 4 桔梗 4 陈皮 4 炙甘草 4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生葳蕤 9 生葱白 6 桔梗 5 东白薇 3 淡豆豉 9 苏薄荷 5 炙甘草 1.5 红枣 2 枚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137 -
中 医 必 背
三拗汤麻黄 杏仁 甘草

止咳散桔梗 9 荆芥 9 紫菀 9 百部 9 白前 9 甘草 3 陈皮 6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桑叶 7.5 菊花 3 杏仁 6 连翘 5 薄荷 2.5 桔梗 6 甘草 2.5 苇根 6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桑叶 3 杏仁 5 象贝 3 沙参 6 栀皮 3 香豉 3 梨皮 3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三子养亲汤(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黄芩 山栀 桔梗 甘草 贝母 知母 麦冬 桑白皮 瓜蒌仁 橘红 茯苓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青黛 8 海蛤散 9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沙参 15 麦冬 10 玉竹 10 生地 10 桑叶 10 天花粉 生扁豆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

银翘散连翘 15 银花 15 苦桔梗 6 薄荷 6 竹叶 4 生甘草 5 荆芥穗 4 淡豆豉 5 牛蒡子 6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芦根 10~20g 冬瓜仁 9~12g 桃仁 3~9g 生苡仁 9~15g

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

加味桔梗汤桔梗 甘草 贝母 桔红 银花 薏仁 葶苈子 白芨
4. 恢复期:养阴补肺

沙参清肺汤北沙参 白芨生黄芪 太子参 桔梗 甘草 苡仁 冬瓜子 合欢皮

桔梗杏仁煎百合 麦冬 阿胶 桔梗 甘草 杏仁、贝母、枳壳 金银花、红藤、连翘、夏枯草

四、哮证
- 138 -
中 医 必 背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麻黄 9 射干 9 细辛 6 紫菀 6 款冬花 6 生姜 9 半夏 9 五味子 6 大枣 3 枚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白果 9 麻黄 9 款冬花 9 半夏 9 桑白皮 6 苏子 6 杏仁 9 黄芩 6 甘草 3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蜜炙黄芪 6 白术 12 防风 6
2)脾虚证: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人参 9 白术 9 茯苓 9 甘草 6 陈皮 3 半夏 4.5
3)肾虚证:补肾摄钠

金匮肾气丸熟地 24 淮山 12 山萸 12 丹皮 9 茯苓 9 泽泻 9 桂枝 3 附子 3

七味都气丸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五味子 6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麻黄 9 桂枝 6 杏仁 6 甘草 3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麻黄 9 石膏 18 杏仁 9 甘草 6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 鱼腥草、公英、双花、连翘 杏仁、
贝母、半夏、苏子 知母、射干、栝楼皮、地龙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黄芪 党参 熟地 冬虫夏草 桑白皮 紫菀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熟地 24 淮山 12 山萸 12 丹皮 9 茯苓 9 泽泻 9 桂枝 3 附子 3

参蛤散人参二两蛤蚧一对桑白皮二两知母二两贝母二两 杏仁五两 茯苓二两 甘草五两


- 139 -
中 医 必 背
肾阴虚

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五味子 6 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党参、黄芪 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 苏子、半夏、款冬花、橘皮

补肺汤人参、黄芪、五味子 熟地黄 滋阴补肾 紫菀、桑白皮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茯苓 9 白术 6 白芍 9 附子 9 生姜 9

五苓散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枳实、竹茹、南星 石菖蒲、远志、郁金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

月华丸北沙参 天、麦冬 阿胶 生、熟地黄 茯苓 山药 三七 阿胶 桑叶 菊花 川贝母 百部 獭肝 功


劳叶 律草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百合 12 熟地 9 生地 9 玄参 3 贝母 6 桔梗 6 甘草 3 麦冬 9 白芍 6 当归身 9 秦
艽 地骨皮、青蒿、柴胡 当归 乌梅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

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党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熟地黄 天、麦冬 柴胡 地骨皮 知


母 黄柏 五味子 莲子心 陈皮 姜 枣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 五味子 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 麦冬、生地、阿胶、


山萸肉 紫河车、龟板、鹿角 远志、枣仁

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 12 桂枝 9 白术 9 甘草 6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
- 140 -
中 医 必 背
甘遂半夏汤甘遂 半夏 白芍 蜂蜜

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

柴枳半夏汤柴胡 黄芩 瓜蒌 半夏 枳壳 青皮 赤芍 桔梗 杏仁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

十枣汤甘遂 大戟 芫花 大枣

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

香附旋覆花汤旋覆花,苏子 柴胡,香附,枳壳 郁金,延胡索 当归须、赤芍,沉香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

沙参麦冬汤沙参 15 麦冬 10 玉竹 10 生地 10 桑叶 10 天花粉 生扁豆

泻白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

金匮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

桂枝汤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 6 克生姜 9 克 大枣 3 枚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当归 6 生地 6 熟地 6 黄芩 6 黄连 6 黄芪 12 黄柏 6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桑杏汤桑叶 3 杏仁 5 象贝 3 沙参 6 栀皮 3 香豉 3 梨皮 3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青黛 8 海蛤散 9


- 141 -
中 医 必 背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丸百合 12 熟地 9 生地 9 玄参 3 贝母 6 桔梗 6 甘草 3 麦冬 9 白芍 6 当归身 9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黄芩 黄连 大黄 丹皮 栀子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茜草根 棕榈皮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草 6 酒炒


当归 3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

归脾汤白术 9 人参 6 黄芪 12 当归 9 炙甘草 3 茯神 9 远志 6 酸枣仁 12 木香 6 龙眼肉 12 生姜五片大枣


一枚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小蓟 15 藕节 9 蒲黄 9 木通 6 滑石 15 生地 30 当归 6 炙甘草 6 山栀子 9 淡竹叶 9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丸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

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无比山药丸茯苓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怀牛膝 肉苁蓉 菟丝子 杜仲 巴戟天 五味子 赤石脂 仙鹤草


蒲黄 槐花 紫珠草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人参 茯神 远志 龙齿 石菖蒲

天王补心丹柏子仁 9 酸枣仁 9 天冬 9 麦冬 9 生地 12 当归身 9 人参 5 丹参 5 玄参 5 桔梗 5 朱砂三五钱


为衣五味子 5 远志 5 茯苓 5 朱砂安神丸朱砂半两 当归二钱半 黄连六钱 炙甘草五钱半 生地二钱半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桃仁 红花 丹参 赤芍 川芎 香附 延胡索 青皮 当归 生地

血府逐瘀汤桃仁 12 红花 9 当归 9 生地 9 川芎 5 赤芍 6 牛膝 9 桔梗 5 柴胡 3 枳壳 6 甘草 3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
- 142 -
中 医 必 背
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蒌实 24 薤白 12 白酒适量 半夏 12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实 24 薤白 12 白酒适量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左归饮山药 12 熟地 24 山萸肉 12 枸杞 12 牛膝 9 菟丝子 12 龟板胶 12 鹿角胶 12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黄芪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五味子 白术 茯苓 远志 甘草


肉桂 生姜 大枣 陈皮 行气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参附汤

右归饮熟地 24 制附子 6 肉桂 6 山药 12 山茱萸 9 菟丝子 12 当归 9 杜仲 12 鹿角胶 12 枸杞 9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草 6 酒炒


当归 3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温胆汤白茯苓 4.5 半夏 6 甘草 3 枳实 6 竹茹 6 陈皮 9 生姜五片大枣一个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

- 143 -
中 医 必 背
五磨饮子沉香 乌药 槟榔 枳实 木香
2)虚证:补气回阳

四味回阳饮人参 附子 炮姜 甘草
2.血厥
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羚角钩藤汤羚角片 4.5 钩藤 9 霜桑叶 6 菊花 9 茯神木 9 鲜生地 15 川贝 12 甘草 3 竹茹 15 白芍 9

通瘀煎归尾 红花 山楂 乌药 青皮 木香 香附 泽泻
2)虚证补养气血

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

导痰汤半夏 茯苓 陈皮 胆南星 枳实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 6 牡丹皮山栀子甘草各 3 黄连 9 吴茱萸 1.5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厦厚朴汤半夏 12 厚朴 9 茯苓 12 生姜 9 苏叶 6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

甘麦大枣汤甘草 9 小麦 15-30 大枣 5 枚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

滋水清肝饮熟地 15 山茱萸 10 山药 15 丹皮 15 麦冬 15 枸杞子 15 柴胡 12 栀子 12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 144 -
中 医 必 背
顺气导痰汤半夏 胆南星竹茹 天竺黄 枳实 陈皮木香 香附 沉香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栀子神曲各 6 克 人参 黄芪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茯神 远志 枣仁
柏子仁 酸枣仁 五味子 肉桂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生铁落饮生铁落 珍珠母生龙齿 琥珀 钩藤 胆星 贝母 茯苓 橘红 鲜竹沥(茹) 菖蒲 远志 辰砂 茯


神 天冬 麦冬 丹参 玄参 连翘 黄芩 黄连 龙胆草 大黄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生地黄 玄参 麦冬 生地黄 当归 黄连 木通 淡竹叶 灯心草 牛黄 黄连 茯神


枣仁 甘草 茯神 枣仁 柏子仁 琥珀 龙齿 朱砂 金箔 人参 远志 石菖蒲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定痫丸天麻 全蝎 僵蚕 钩藤 石决明 生龙牡 竹沥 贝母 胆南星 栝楼 竹茹 天竺黄 半夏 茯苓 橘


皮 生姜 麦冬 丹参 茯神 生地黄 沙参 朱砂 琥珀粉 石菖蒲 远志 甘草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


草 6 酒炒当归 3 半夏 胆南星 木香 枳实 茯苓 橘红 人参 石菖蒲 麝香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

大补元煎熟地 枸杞 女贞子 杜仲 川断 龟板 山萸肉 山药 人参 当归 白芍

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子各 9g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

保和丸神曲 6 山楂 18 茯苓 9 半夏 9 陈皮 6 连翘 6 萝卜子 6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

失笑散合丹参饮

- 145 -
中 医 必 背
五灵脂 6 蒲黄 6 酽醋 6 丹参 30 檀香 6 砂仁 6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黄芪 9 芍药酒炒 18 桂枝 9 炙甘草 6 生姜 9 大枣 4 枚饴糖 30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

启膈散郁金 砂仁壳 丹参沙参 贝母 茯苓 杵头糠 荷叶蒂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五汁安中饮生姜汁 韭菜汁 梨汁 藕汁 牛乳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通幽汤生、熟地 当归 桃仁 红花 升麻 甘草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

藿香正气散藿香 15 大腹皮 5 紫苏 5 炙甘草 12 苦桔梗 10 陈皮 10 茯苓 5 白术 10 厚朴 10 半夏曲 10 白


芷 5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神曲 6 山楂 18 茯苓 9 半夏 9 陈皮 6 连翘 6 萝卜子 6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 15 生姜 10 茯苓 12 桂枝 9 白术 9 甘草 6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半夏 12 厚朴 9 茯苓 12 生姜 9 苏叶 6 黄连 9 吴茱萸 1.5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丸甘草 9 人参 9 白术 9 干姜 9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丁香散丁香 柿蒂 刀豆子 旋覆花 代赭石 高良姜 炙甘草 筚拨 香附 陈皮

丁香柿蒂汤丁香 6 柿蒂 9 人参 3 生姜 6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 146 -
中 医 必 背
竹叶石膏汤竹叶 6 石膏 50 人参 6 麦冬 20 半夏 9 甘草 6 粳米 10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

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

益胃汤冰糖 3 玉竹 4.5 沙参 9 麦冬 15 生地 15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15 黄芩 9 黄连 9 甘草 6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

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陈皮 4.5 白术 6 白芍 6 防风 3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

参苓白术散人参 15 白茯苓 15 白术 15 莲子肉 9 桔梗 6 白扁豆 12 山药 15 薏苡仁 9 砂仁 6 甘草 9 大枣


汤调下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肉豆蔻 6 补骨脂 12 五味子吴茱萸各 6g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加银花白芍 15-20 大黄 6 黄芩 9 黄连 5-9 当归 9 官桂 2-5 槟榔 5 甘草 5 木香 5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白头翁 15 黄连 6 黄柏 12 秦皮 12
3)寒湿痢:温化寒湿

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赤石脂 25 干姜 6 粳米 25g

- 147 -
中 医 必 背
真人养脏汤人参 9 当归 6 白术 9 肉豆蔻 6 肉桂 3 炙甘草 6 白芍 15 木香 4.5 煨诃子 12 罂粟壳 15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连理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黄连 木香、槟榔、枳实 当归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高良姜香附子各 9g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大黄 12 厚朴 24 枳实 12 芒硝 6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芍药酒炒 18 桂枝 9 炙甘草 6 生姜 9 大枣 4 枚饴糖 30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少腹逐瘀汤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川牛膝 蒲黄 五灵脂 元胡索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麻子仁 20 芍药 9 枳实 9 大黄 12 厚朴 9 杏仁 10
2)气秘:顺气导滞

六磨汤大 黄 槟 榔 帜 实 沉 香 木 香 乌 药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

黄芪汤生黄芪 15 鱼腥草 30 赤芍、栝楼、生大黄(后入)各 9 丹皮、桔梗各 6


血虚:养血润燥

润肠丸当归 15 生地 15 麻仁 15 桃仁 10 枳壳 10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
- 148 -
中 医 必 背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

一贯煎生地 18-30 北沙参 9 枸杞 9-18 麦冬 9 当归身 9 川楝子 4.5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茵陈蒿汤茵陈 18 栀子 9 大黄 6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白蔻仁 4 藿香 4 茵陈 11 飞滑石 15 木通 5 石菖蒲 6 淡黄芩 10 连翘 4 川贝 5


射干 4 薄荷 4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

茵陈术附汤附 子 白 术 干 姜 茵 陈 茯 苓 泽 泻 猪 苓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犀角散加减犀 角 (用 水 牛 角 代 ) 黄 连 栀 子 大 黄 板 蓝 根 生 地 玄 参 丹 皮 茵 陈 土 茯 苓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逍遥散当归 9 芍药 9 柴胡 9 茯苓 9 白术 9 甘草 4.5 生姜一块薄荷少许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金铃子散合失笑散金铃子玄胡索各 9 五灵脂 6 蒲黄 6 酽醋 6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乌药、元胡、香附各 10 桃仁、川芎、丹皮、赤芍红花、枳壳各 12 甘草
6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

柴胡疏肝散

- 149 -
中 医 必 背
胃苓汤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厚朴 9 陈皮 9 苍术 15 甘草 6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实脾饮白茯苓 6 白术 6 木瓜 6 甘草 3 木香 6 大腹子 6 草果仁 6 附子干姜 6 厚朴 6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茵陈 金钱草 山栀 黄柏 苍术 厚朴 砂仁 大黄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滑石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附子理中丸甘草 9 人参 9 白术 9 干姜 9 附子 9

五苓散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

川芎茶调散川芎 12 荆芥 12 防风 4.5 细辛 3 白芷 6 薄荷 12 甘草 6 羌活 6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

芎芷石膏汤菊花 桑叶 薄荷 蔓荆子 川芎 白芷 羌活 生石膏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 6 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各 3 蔓荆子 2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天麻 9 钩藤 12 石决明 18 杜仲 9 牛膝 12 桑寄生 9 栀子 9 黄芩 9 益母草 9 朱茯神 9 夜交藤


9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

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

加味四物汤当归 生地 白芍 首乌 川芎 菊花 蔓荆子 五味子 远志 枣仁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 9 白术 15 天麻 6 茯苓 6 甘草 3 橘红 6 大枣二枚生姜一片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

通窍活血汤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麝香 老葱 地龙、僵蚕 全蝎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 150 -
中 医 必 背
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

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

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1.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

大秦艽汤秦艽 9 羌活 3 独活 6 防风 3 川芎 6 白芷 3 细辛 2 黄芩 3 熟地 3 生地 3 石膏 6 当归 6 白芍 6
茯苓 3 甘草 6 白术 3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生杭芍 15 天冬 15 玄参 15 牡蛎 15 赭石 30 茵陈 6 麦芽 6 龟板 15 牛膝 30 甘草 4.5 龙骨 15
川楝子 6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补阳还五汤黄芪 120 赤芍 5 川芎 3 当归尾 3 地龙 3 桃仁 3 红花 3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

- 151 -
中 医 必 背
天麻钩藤饮天麻 9 钩藤 12 石决明 18 杜仲 9 牛膝 12 桑寄生 9 栀子 9 黄芩 9 益母草 9 朱茯神 9 夜交藤
9
2) 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解语丹天麻 胆星 天竺黄 半夏 陈皮 地龙 僵蚕 全蝎 稀签草 桑枝 鸡血藤,丹参 红花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

地黄饮子山茱萸 9 石斛 9 麦冬 6 五味子 6 石菖蒲 6 远志 6 白茯苓 6 肉苁蓉 9 官桂 6 巴戟天 9 薄荷五


七叶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

牵正散全蝎 3 僵蚕 6 白附子 6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 6 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各 3 蔓荆子 2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增液承气汤玄参 30 麦冬 25 细生地 25 大黄 9 芒硝 4.5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熟地 12 白芍 9 当归 9 川芎 6 鸡子黄 2 个生龟板 12 鳖甲 12 生牡蛎 12 五味子 6 生


白芍 18 阿胶 9 生地 18 麻仁 6 麦冬 18 炙甘草 12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

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生姜 大枣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

瓜蒌桂枝汤瓜蒌根 桂枝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柴胡截疟饮柴胡 黄芩 常山 草果 槟榔 半夏 生姜 红枣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白虎加桂枝汤石膏 50 知母 18 炙甘草 6 粳米 9 桂枝 9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 152 -
中 医 必 背
越婢加术汤麻黄 杏仁 防风 浮萍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石膏 桑白皮 黄芩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赤小豆 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各 9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

疏凿饮子槟榔 9 商陆 6 茯苓皮 15 大腹皮 12 椒目 6 赤豆 15 秦艽 9 羌活 9 泽泻 12 木通 6 生姜五片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实脾饮白茯苓 6 白术 6 木瓜 6 甘草 3 木香 6 大腹子 6 草果仁 6 附子干姜 6 厚朴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瞿麦栀子各 9 克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小蓟 15 藕节 9 蒲黄 9 木通 6 滑石 15 生地 30 当归 6 炙甘草 6 山栀子 9 淡竹叶 9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知柏地黄丸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

程氏萆薢分清饮萆薢石菖蒲乌药益智各 9 克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八正散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瞿麦栀子各 9 克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

清肺饮黄芩 桑白皮 鱼腥草 麦冬 芦根 天花粉 地骨皮 车前子 茯苓 泽泻 猪苓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沉香散沉香 橘皮 当归 白芍 石韦 滑石 冬葵子 王不留行 青皮 乌药 小茴香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挡丸
- 153 -
中 医 必 背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甘姜苓术汤干姜 桂枝 甘草 牛膝 茯苓 白术 杜仲 桑寄生 续断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身痛逐瘀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廑虫 香附 没药 五灵脂 地龙 牛膝
3)肾虚腰痛:
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天花粉 葛根 麦冬 生地 藕汁 黄连 黄芩 知母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玉女煎熟地黄 9-30 石膏 15-30 知母 5 牛膝 5 麦冬 6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

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制川乌 麻黄 芍药 甘草 蜂蜜 黄芪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各 9 炙甘草 9 川乌 6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薏苡仁 制川乌 苍术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麻黄 桂枝 当归、川芎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桂枝汤石膏 50 知母 18 炙甘草 6 粳米 9 桂枝 9

- 154 -
中 医 必 背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清燥救肺汤人参 2 甘草 3 枇杷叶 3 石膏 8 阿胶 3 杏仁 2 麦冬 4 胡麻仁 3 霜桑叶 9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加味二妙散苍术 黄柏 藓 防己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牛膝 龟板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参苓白术散人参 15 白茯苓 15 白术 15 莲子肉 9 桔梗 6 白扁豆 12 山药 15 薏苡仁 9 砂仁 6 甘草 9 大枣


汤调下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虎骨(用狗骨代) 牛膝 熟地 龟板 知母 黄柏 当归 白芍 陈皮 干姜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丹桅逍遥散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 6 牡丹皮山栀子甘草各 3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桃仁 12 红花 9 当归 9 生地 9 川芎 5 赤芍 6 牛膝 9 桔梗 5 柴胡 3 枳壳 6 甘草 3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

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

清骨散银柴胡 5 胡黄连 3 秦艽 3 鳖甲 3 地骨皮 3 青蒿 3 知母 3 甘草 2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黄芪 18g 炙甘草 9g 人参 6g 当归 3g 橘皮 6g 升麻 6g 柴胡 6g 白术 9g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

补肺汤人参 黄芪 党参 熟地 五味子 冬虫夏草 桑白皮 紫菀


2)脾气虚

加味四君子汤人参 黄芪白术 甘草 茯苓 扁豆
2.血虚
1)心血虚
- 155 -
中 医 必 背
养心汤人参 黄芪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茯神 远志 枣仁 柏子仁 酸枣仁 五味子 肉桂
2)肝血虚

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

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

天王补心丹柏子仁 9 酸枣仁 9 天冬 9 麦冬 9 生地 12 当归身 9 人参 5 丹参 5 玄参 5 桔梗 5 朱砂三五钱


为衣五味子 5 远志 5 茯苓 5
3)脾胃阴虚

益胃汤冰糖 3 玉竹 4.5 沙参 9 麦冬 15 生地 15
4)肝阴虚

补肝汤地黄 当归 芍药 川芎 木瓜 甘草 山茱萸 首乌
5)肾阴虚

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

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

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

右归丸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

芎芷石膏汤菊花 桑叶 薄荷 蔓荆子 川芎 白芷 羌活 生石膏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桑叶 7.5 菊花 3 杏仁 6 连翘 5 薄荷 2.5 桔梗 6 甘草 2.5 苇根 6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花 15 连翘 15 苦桔梗 6 薄荷 6 竹叶 4 生甘草 5 荆芥穗 4 淡豆豉 5 牛蒡子 6

- 156 -
中 医 必 背
葱豉桔梗汤葱白(连须)五根 淡豆豉 12 桔梗、薄荷各 5 连翘、淡竹叶各 6 焦山栀 9 生甘草 2

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清燥救肺汤人参 2 甘草 3 枇杷叶 3 石膏 8 阿胶 3 杏仁 2 麦冬 4 胡麻仁 3 霜桑叶 9

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

清肺饮黄芩 桑白皮 鱼腥草 麦冬 芦根 天花粉 地骨皮 车前子 茯苓 泽泻 猪苓


肺痈初期:清肺解表

银翘散连翘 15 银花 15 苦桔梗 6 薄荷 6 竹叶 4 生甘草 5 荆芥穗 4 淡豆豉 5 牛蒡子 6

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竹叶石膏汤竹叶 6 石膏 50 人参 6 麦冬 20 半夏 9 甘草 6 粳米 10

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黄芩 黄连 大黄 丹皮 栀子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茜草根 棕榈皮

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麻子仁 20 芍药 9 枳实 9 大黄 12 厚朴 9 杏仁 10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瞿麦栀子各 9 克

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小蓟 15 藕节 9 蒲黄 9 木通 6 滑石 15 生地 30 当归 6 炙甘草 6 山栀子 9 淡竹叶 9

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小蓟 15 藕节 9 蒲黄 9 木通 6 滑石 15 生地 30 当归 6 炙甘草 6 山栀子 9 淡竹叶 9

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增液承气汤玄参 30 麦冬 25 细生地 25 大黄 9 芒硝 4.5

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

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生姜 大枣

- 157 -
中 医 必 背
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

瓜蒌桂枝汤瓜蒌根 桂枝

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各 9 炙甘草 9 川乌 6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 6 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各 3 蔓荆子 2

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

藿香正气散藿香 15 大腹皮 5 紫苏 5 炙甘草 12 苦桔梗 10 陈皮 10 茯苓 5 白术 10 厚朴 10 半夏曲 10 白


芷 5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赤小豆 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


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各 9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银花 30 连翘 15 香薷 10 扁豆 10 厚朴 10

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麻黄 杏仁 防风 浮萍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石膏 桑白皮 黄芩

肝胆湿热: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茵陈蒿汤茵陈 18 栀子 9 大黄 6
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白蔻仁 4 藿香 4 茵陈 11 飞滑石 15 木通 5 石菖蒲 6 淡黄芩 10 连翘 4 川贝 5


- 158 -
中 医 必 背
射干 4 薄荷 4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桂枝汤石膏 50 知母 18 炙甘草 6 粳米 9 桂枝 9

湿热壅盛:分利湿热

疏凿饮子槟榔 9 商陆 6 茯苓皮 15 大腹皮 12 椒目 6 赤豆 15 秦艽 9 羌活 9 泽泻 12 木通 6 生姜五片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加味二妙散苍术 黄柏 藓 防己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牛膝 龟板

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茵陈 金钱草 山栀 黄柏 苍术 厚朴 砂仁 大黄 猪苓 泽泻 车前子 滑石

湿热内盛:清热利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15 黄芩 9 黄连 9 甘草 6

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加银花白芍 15-20 大黄 6 黄芩 9 黄连 5-9 当归 9 官桂 2-5 槟榔 5 甘草 5 木香 5

湿热壅滞: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大黄 12 厚朴 24 枳实 12 芒硝 6

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

程氏萆薢分清饮萆薢石菖蒲乌药益智各 9 克

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八正散木通车前子扁蓄大黄滑石甘草瞿麦栀子各 9 克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甘姜苓术汤干姜 桂枝 甘草 牛膝 茯苓 白术 杜仲 桑寄生 续断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薏苡仁 制川乌 苍术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麻黄 桂枝 当归、川芎

- 159 -
中 医 必 背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制川乌 麻黄 芍药 甘草 蜂蜜 黄芪

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 6 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各 3 蔓荆子 2

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

茵陈术附汤附 子 白 术 干 姜 茵 陈 茯 苓 泽 泻 猪 苓

寒湿痢:温化寒湿

胃苓汤

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实脾饮白茯苓 6 白术 6 木瓜 6 甘草 3 木香 6 大腹子 6 草果仁 6 附子干姜 6 厚朴 6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桑叶 3 杏仁 5 象贝 3 沙参 6 栀皮 3 香豉 3 梨皮 3 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桑杏汤桑叶 3 杏仁 5 象贝 3 沙参 6 栀皮 3 香豉 3 梨皮 3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子各 9g 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高良姜香附子各 9g

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丁香散丁香 柿蒂 刀豆子 旋覆花 代赭石 高良姜 炙甘草 筚拨 香附 陈皮

丁香柿蒂汤丁香 6 柿蒂 9 人参 3 生姜 6
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实 24 薤白 12 白酒适量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160 -
中 医 必 背
三拗汤麻黄 杏仁 甘草

止咳散桔梗 9 荆芥 9 紫菀 9 百部 9 白前 9 甘草 3 陈皮 6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麻黄 9 桂枝 6 杏仁 6 甘草 3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麻黄 9 石膏 18 杏仁 9 甘草 6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荆芥穗 5 防风 5 羌独活各 5 柴胡 6 茯苓 6 甘草 3 枳壳 6 桔梗 5 川芎 5 党参 6 薄荷 3

风寒头痛:疏风散寒

川芎茶调散川芎 12 荆芥 12 防风 4.5 细辛 3 白芷 6 薄荷 12 甘草 6 羌活 6

疫疠毒疟

肺痈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芦根 10~20g 冬瓜仁 9~12g 桃仁 3~9g 生苡仁 9~15g

如金解毒散
肺痈溃脓期:解毒排脓

加味桔梗汤桔梗 甘草 贝母 桔红 银花 薏仁 葶苈子 白芨

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犀角散加减犀 角 (用 水 牛 角 代 ) 黄 连 栀 子 大 黄 板 蓝 根 生 地 玄 参 丹 皮 茵 陈 土 茯 苓

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白头翁 15 黄连 6 黄柏 12 秦皮 12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柴胡截疟饮柴胡 黄芩 常山 草果 槟榔 半夏 生姜 红枣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白虎加桂枝汤石膏 50 知母 18 炙甘草 6 粳米 9 桂枝 9

- 161 -
中 医 必 背
痰饮食

痰浊头痛: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 9 白术 15 天麻 6 茯苓 6 甘草 3 橘红 6 大枣二枚生姜一片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枳实、竹茹、南星 石菖蒲、远志、郁金

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定痫丸天麻 全蝎 僵蚕 钩藤 石决明 生龙牡 竹沥 贝母 胆南星 栝楼 竹茹 天竺黄 半夏 茯苓 橘


皮 生姜 麦冬 丹参 茯神 生地黄 沙参 朱砂 琥珀粉 石菖蒲 远志 甘草

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解语丹天麻 胆星 天竺黄 半夏 陈皮 地龙 僵蚕 全蝎 稀签草 桑枝 鸡血藤,丹参 红花

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

牵正散全蝎 3 僵蚕 6 白附子 6

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温胆汤白茯苓 4.5 半夏 6 甘草 3 枳实 6 竹茹 6 陈皮 9 生姜五片大枣一个

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生铁落饮生铁落 珍珠母生龙齿 琥珀 钩藤 胆星 贝母 茯苓 橘红 鲜竹沥(茹) 菖蒲 远志 辰砂 茯


神 天冬 麦冬 丹参 玄参 连翘 黄芩 黄连 龙胆草 大黄

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


草 6 酒炒当归 3 半夏 胆南星 木香 枳实 茯苓 橘红 人参 石菖蒲 麝香

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苏合香丸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 162 -
中 医 必 背
二陈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三子养亲汤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 15 橘红 15 白茯苓 9 甘草 4.5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麻黄 9 射干 9 细辛 6 紫菀 6 款冬花 6 生姜 9 半夏 9 五味子 6 大枣 3 枚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黄芩 山栀 桔梗 甘草 贝母 知母 麦冬 桑白皮 瓜蒌仁 橘红 茯苓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 鱼腥草、公英、双花、连翘 杏仁、贝
母、半夏、苏子 知母、射干、栝楼皮、地龙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白果 9 麻黄 9 款冬花 9 半夏 9 桑白皮 6 苏子 6 杏仁 9 黄芩 6 甘草 3


饮邪犯胸肺:和解宣利

柴枳半夏汤柴胡 黄芩 瓜蒌 半夏 枳壳 青皮 赤芍 桔梗 杏仁
饮停胸胁:逐水祛饮

十枣汤甘遂 大戟 芫花 大枣

控涎丹

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

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蒌实 24 薤白 12 白酒适量 半夏 12

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半夏天麻白术汤

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顺气导痰汤半夏 胆南星竹茹 天竺黄 枳实 陈皮木香 香附 沉香

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

- 163 -
中 医 必 背
启膈散郁金 砂仁壳 丹参沙参 贝母 茯苓 杵头糠 荷叶蒂

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 15 生姜 10 茯苓 12 桂枝 9 白术 9 甘草 6

饮留胃肠:攻下逐饮

甘遂半夏汤甘遂 半夏 白芍 蜂蜜

已椒苈黄丸

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六磨汤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

保和丸神曲 6 山楂 18 茯苓 9 半夏 9 陈皮 6 连翘 6 萝卜子 6

食滞胃肠:消食导滞

保和丸

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逍遥散当归 9 芍药 9 柴胡 9 茯苓 9 白术 9 甘草 4.5 生姜一块薄荷少许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沉香散沉香 橘皮 当归 白芍 石韦 滑石 冬葵子 王不留行 青皮 乌药 小茴香

肝气郁结: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

气机郁滞:顺气降逆

五磨饮子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 164 -
中 医 必 背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半夏 12 厚朴 9 茯苓 12 生姜 9 苏叶 6 黄连 9 吴茱萸 1.5

肝气乘脾: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陈皮 4.5 白术 6 白芍 6 防风 3

气秘:顺气导滞

六磨汤大 黄 槟 榔 帜 实 沉 香 木 香 乌 药

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

柴胡疏肝散

胃苓汤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厚朴 9 陈皮 9 苍术 15 甘草

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厦厚朴汤半夏 12 厚朴 9 茯苓 12 生姜 9 苏叶 6

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金铃子散合失笑散金铃子玄胡索各 9 五灵脂 6 蒲黄 6 酽醋 6
络气不和:理气和络

香附旋覆花汤旋覆花,苏子 柴胡,香附,枳壳 郁金,延胡索 当归须、赤芍,沉香

实证气厥:顺气开郁

五磨饮子沉香 乌药 槟榔 枳实 木香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天麻 9 钩藤 12 石决明 18 杜仲 9 牛膝 12 桑寄生 9 栀子 9 黄芩 9 益母草 9 朱茯神 9 夜交藤


9

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丹桅逍遥散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 6 牡丹皮山栀子甘草各 3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草 6 酒炒

- 165 -
中 医 必 背
当归 3

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各 6 牡丹皮山栀子甘草各 3 黄连 9 吴茱萸 1.5


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龙胆泻肝汤酒炒龙胆草 6 酒炒栀子 9 炒黄芩 9 柴胡 6 酒炒生地 6 车前子 6 泽泻 9 木通 6 甘草 6 酒炒


当归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青黛 8 海蛤散 9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青黛 8 海蛤散 9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天麻钩藤饮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天麻 9 钩藤 12 石决明 18 杜仲 9 牛膝 12 桑寄生 9 栀子 9 黄芩 9 益母草 9 朱茯神 9 夜交藤


9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

通窍活血汤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麝香 老葱 地龙、僵蚕 全蝎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补阳还五汤黄芪 120 赤芍 5 川芎 3 当归尾 3 地龙 3 桃仁 3 红花 3

实证血厥: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羚角钩藤汤羚角片 4.5 钩藤 9 霜桑叶 6 菊花 9 茯神木 9 鲜生地 15 川贝 12 甘草 3 竹茹 15 白芍 9

通瘀煎归尾 红花 山楂 乌药 青皮 木香 香附 泽泻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166 -
中 医 必 背
桃仁红花煎桃仁 红花 丹参 赤芍 川芎 香附 延胡索 青皮 当归 生地

血府逐瘀汤桃仁 12 红花 9 当归 9 生地 9 川芎 5 赤芍 6 牛膝 9 桔梗 5 柴胡 3 枳壳 6 甘草 3

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乌药、元胡、香附各 10 桃仁、川芎、丹皮、赤芍红花、枳壳各 12 甘草
6

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

失笑散合丹参饮

五灵脂 6 蒲黄 6 酽醋 6 丹参 30 檀香 6 砂仁 6

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通幽汤生、熟地 当归 桃仁 红花 升麻 甘草

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 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 5g 炙甘草 3g

少腹逐瘀汤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川牛膝 蒲黄 五灵脂 元胡索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身痛逐瘀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廑虫 香附 没药 五灵脂 地龙 牛膝

瘀血发热: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桃仁 12 红花 9 当归 9 生地 9 川芎 5 赤芍 6 牛膝 9 桔梗 5 柴胡 3 枳壳 6 甘草 3

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挡丸

气虚

肺气虚

补肺汤人参 黄芪 党参 熟地 五味子 冬虫夏草 桑白皮 紫菀


肺卫不固: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
- 167 -
中 医 必 背
桂枝汤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甘草 6 克生姜 9 克 大枣 3 枚
肺虚证: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蜜炙黄芪 6 白术 12 防风 6

肺虚: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黄芪 党参 熟地 冬虫夏草 桑白皮 紫菀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党参、黄芪 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 苏子、半夏、款冬花、橘皮

补肺汤人参、黄芪、五味子 熟地黄 滋阴补肾 紫菀、桑白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人参 6 紫苏叶 6 葛根 6 半夏 6 前胡 6 茯苓 6 木香 4 枳壳 4 桔梗 4 陈皮 4 炙甘草 4

脾气虚

加味四君子汤人参 黄芪白术 甘草 茯苓 扁豆

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黄芪 18g 炙甘草 9g 人参 6g 当归 3g 橘皮 6g 升麻 6g 柴胡 6g 白术 9g

脾虚证: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人参 9 白术 9 茯苓 9 甘草 6 陈皮 3 半夏 4.5

脾胃虚弱:健脾益胃

参苓白术散人参 15 白茯苓 15 白术 15 莲子肉 9 桔梗 6 白扁豆 12 山药 15 薏苡仁 9 砂仁 6 甘草 9 大枣


汤调下

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连理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黄连 木香、槟榔、枳实 当归

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

归脾汤白术 9 人参 6 黄芪 12 当归 9 炙甘草 3 茯神 9 远志 6 酸枣仁 12 木香 6 龙眼肉 12 生姜五片大枣


一枚

脾不统血:补脾摄血

- 168 -
中 医 必 背
归脾汤

气虚:益气润肠

黄芪汤生黄芪 15 鱼腥草 30 赤芍、栝楼、生大黄(后入)各 9 丹皮、桔梗各 6

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参苓白术散人参 15 白茯苓 15 白术 15 莲子肉 9 桔梗 6 白扁豆 12 山药 15 薏苡仁 9 砂仁 6 甘草 9 大枣


汤调下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人参 茯神 远志 龙齿 石菖蒲

天王补心丹柏子仁 9 酸枣仁 9 天冬 9 麦冬 9 生地 12 当归身 9 人参 5 丹参 5 玄参 5 桔梗 5 朱砂三五钱


为衣五味子 5 远志 5 茯苓 5 朱砂安神丸朱砂半两 当归二钱半 黄连六钱 炙甘草五钱半 生地二钱半

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

甘麦大枣汤甘草 9 小麦 15-30 大枣 5 枚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无比山药丸茯苓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怀牛膝 肉苁蓉 菟丝子 杜仲 巴戟天 五味子 赤石脂 仙鹤草


蒲黄 槐花 紫珠草

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

大补元煎熟地 枸杞 女贞子 杜仲 川断 龟板 山萸肉 山药 人参 当归 白芍

六君子汤

血虚

心血虚

养心汤人参 黄芪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茯神 远志 枣仁 柏子仁 酸枣仁 五味子 肉桂

肝血虚

四物汤
- 169 -
中 医 必 背
血虚发热:益气养血

归脾汤
血虚:养血润燥

润肠丸当归 15 生地 15 麻仁 15 桃仁 10 枳壳 10

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归脾汤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栀子神曲各 6 克 人参 黄芪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茯神 远志 枣仁
柏子仁 酸枣仁 五味子 肉桂

血虚头痛:养血为主

加味四物汤当归 生地 白芍 首乌 川芎 菊花 蔓荆子 五味子 远志 枣仁

虚证血厥:补养气血

独参汤

阴血亏虚:滋阴养血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熟地 12 白芍 9 当归 9 川芎 6 鸡子黄 2 个生龟板 12 鳖甲 12 生牡蛎 12 五味子 6 生


白芍 18 阿胶 9 生地 18 麻仁 6 麦冬 18 炙甘草 12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

大秦艽汤秦艽 9 羌活 3 独活 6 防风 3 川芎 6 白芷 3 细辛 2 黄芩 3 熟地 3 生地 3 石膏 6 当归 6 白芍 6
茯苓 3 甘草 6 白术 3

阴虚

肝阴虚

补肝汤地黄 当归 芍药 川芎 木瓜 甘草 山茱萸 首乌

肝阴不足:养阴柔肝

一贯煎生地 18-30 北沙参 9 枸杞 9-18 麦冬 9 当归身 9 川楝子 4.5

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

- 170 -
中 医 必 背
滋水清肝饮熟地 15 山茱萸 10 山药 15 丹皮 15 麦冬 15 枸杞子 15 柴胡 12 栀子 12

肺阴虚

沙参麦门冬汤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沙参 15 麦冬 10 玉竹 10 生地 10 桑叶 10 天花粉 生扁豆


肺痈恢复期:养阴补肺

沙参清肺汤北沙参 白芨生黄芪 太子参 桔梗 甘草 苡仁 冬瓜子 合欢皮

桔梗杏仁煎百合 麦冬 阿胶 桔梗 甘草 杏仁、贝母、枳壳 金银花、红藤、连翘、夏枯草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

月华丸北沙参 天、麦冬 阿胶 生、熟地黄 茯苓 山药 三七 阿胶 桑叶 菊花 川贝母 百部 獭肝 功


劳叶 律草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百合 12 熟地 9 生地 9 玄参 3 贝母 6 桔梗 6 甘草 3 麦冬 9 白芍 6 当归身 9 秦
艽 地骨皮、青蒿、柴胡 当归 乌梅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丸百合 12 熟地 9 生地 9 玄参 3 贝母 6 桔梗 6 甘草 3 麦冬 9 白芍 6 当归身 9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

沙参麦冬汤沙参 15 麦冬 10 玉竹 10 生地 10 桑叶 10 天花粉 生扁豆

泻白散桑白皮 15 地骨皮 15 甘草 3 粳米一撮

心阴虚

天王补心丹柏子仁 9 酸枣仁 9 天冬 9 麦冬 9 生地 12 当归身 9 人参 5 丹参 5 玄参 5 桔梗 5 朱砂三五钱


为衣五味子 5 远志 5 茯苓 5

脾胃阴虚

益胃汤冰糖 3 玉竹 4.5 沙参 9 麦冬 15 生地 15

肾阴虚

左归丸

- 171 -
中 医 必 背
阴虚发热:滋阴清热

清骨散银柴胡 5 胡黄连 3 秦艽 3 鳖甲 3 地骨皮 3 青蒿 3 知母 3 甘草 2

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天花粉 葛根 麦冬 生地 藕汁 黄连 黄芩 知母

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玉女煎熟地黄 9-30 石膏 15-30 知母 5 牛膝 5 麦冬 6

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

金匮肾气丸
肾阴虚

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五味子 6 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丸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

益胃汤冰糖 3 玉竹 4.5 沙参 9 麦冬 15 生地 15

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五汁安中饮生姜汁 韭菜汁 梨汁 藕汁 牛乳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生葳蕤 9 生葱白 6 桔梗 5 东白薇 3 淡豆豉 9 苏薄荷 5 炙甘草 1.5 红枣 2 枚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当归 6 生地 6 熟地 6 黄芩 6 黄连 6 黄芪 12 黄柏 6
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左归饮山药 12 熟地 24 山萸肉 12 枸杞 12 牛膝 9 菟丝子 12 龟板胶 12 鹿角胶 12

- 172 -
中 医 必 背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

朱砂安神丸

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生地黄 玄参 麦冬 生地黄 当归 黄连 木通 淡竹叶 灯心草 牛黄 黄连 茯神


枣仁 甘草 茯神 枣仁 柏子仁 琥珀 龙齿 朱砂 金箔 人参 远志 石菖蒲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知柏地黄丸山萸肉 12 山药 12 丹皮 9 泽泻 9 熟地 24 茯苓 9

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虎骨(用狗骨代) 牛膝 熟地 龟板 知母 黄柏 当归 白芍 陈皮 干姜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镇肝熄风汤生杭芍 15 天冬 15 玄参 15 牡蛎 15 赭石 30 茵陈 6 麦芽 6 龟板 15 牛膝 30 甘草 4.5 龙骨 15
川楝子

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

地黄饮子山茱萸 9 石斛 9 麦冬 6 五味子 6 石菖蒲 6 远志 6 白茯苓 6 肉苁蓉 9 官桂 6 巴戟天 9 薄荷五


七叶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

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

右归丸

阳虚

心阳虚

拯阳理劳汤

脾阳虚

附子理中丸

- 173 -
中 医 必 背
肾阳虚

右归丸
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实脾饮白茯苓 6 白术 6 木瓜 6 甘草 3 木香 6 大腹子 6 草果仁 6 附子干姜 6 厚朴


肾虚头痛:养阴补肾

大补元煎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熟地 24 淮山 12 山萸 12 丹皮 9 茯苓 9 泽泻 9 桂枝 3 附子 3

参蛤散人参二两蛤蚧一对桑白皮二两知母二两贝母二两 杏仁五两 茯苓二两 甘草五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茯苓 9 白术 6 白芍 9 附子 9 生姜 9

五苓散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

金匮肾气丸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附子理中丸甘草 9 人参 9 白术 9 干姜 9 附子 9

五苓散泽泻 15 白术 9 猪苓 9 茯苓 9 桂枝 6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黄芪 9 芍药酒炒 18 桂枝 9 炙甘草 6 生姜 9 大枣 4 枚饴糖 30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丸甘草 9 人参 9 白术 9 干姜 9

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理中汤

脾阳虚弱:温脾化饮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 12 桂枝 9 白术 9 甘草 6

- 174 -
中 医 必 背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赤石脂 25 干姜 6 粳米 25g

真人养脏汤人参 9 当归 6 白术 9 肉豆蔻 6 肉桂 3 炙甘草 6 白芍 15 木香 4.5 煨诃子 12 罂粟壳 15

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芍药酒炒 18 桂枝 9 炙甘草 6 生姜 9 大枣 4 枚饴糖 30


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肉豆蔻 6 补骨脂 12 五味子吴茱萸各 6g 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参附汤

右归饮熟地 24 制附子 6 肉桂 6 山药 12 山茱萸 9 菟丝子 12 当归 9 杜仲 12 鹿角胶 12 枸杞 9

虚证气厥:补气回阳

四味回阳饮人参 附子 炮姜 甘草

痰厥:行气豁痰

导痰汤半夏 茯苓 陈皮 胆南星 枳实

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两虚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 五味子 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 麦冬、生地、阿胶、


山萸肉 紫河车、龟板、鹿角 远志、枣仁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

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党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熟地黄 天、麦冬 柴胡 地骨皮 知


母 黄柏 五味子 莲子心 陈皮 姜 枣
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归脾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人参 9 麦冬 9 五味子 6 黄芪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五味子 白术 茯苓 远志 甘草

- 175 -
中 医 必 背
肉桂 生姜 大枣 陈皮 行气

- 176 -
中 医 必 背

- 177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