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BCN 3106 散文

单元 1 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先秦散文选读
1.0 内容提要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先认识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接下来阅读先秦散文选读。本
单元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先秦散文选读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大意和
作品鉴赏。
还没开始探讨这些课题前,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散文。
什么是散文?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除了诗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入它的 范畴。“五
四” 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随着西方
近代文艺理论的介绍,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成为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
式。

参考书目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
1.1 预期学习成果:
学习了这个单元后,你将能够:
1. 阐明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
2. 说出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
3. 说出篇章的主题、思想内容
4. 分析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

1.2 单元架构

1.3 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
何谓古代散文?古代散文可以分为散体文、骈文和赋。

搜集资料
试搜集有关散体文、骈文和赋的参考资料,然后区分三者之间的异同,并绘成图表。

参考书目
欲更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类型,你可以参考: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

1.4 散体文
什么是散体文?

1
BCN 3106 散文

散体文的整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散行单句为主,不重排偶,不拘韵律,不雕章琢句、
铺采擒文和不着意堆砌典故。
散体文有别于诗歌:形式比诗歌自由,语言不受韵律约束,表达方式随便,可分为为议论、抒情、
记言和叙事。上述两者的分别在散文始于文字记事,重在记言叙事和说理;诗歌起于音乐歌舞,重
在言志和抒情。散体文偏于客观事物的的记述,诗歌偏于主观情志的抒发。
如果与赋体文和骈体文比较,散体文有别于赋体文和骈体文的地方是它的句式是散行单句,不特
意追求排偶,所采用的语言不特别讲究平仄和声律,文采偏向崇尚朴质平易,不着意于铺采擒文,
因此其表现手法以叙事说理为主,不以铺陈描绘为能事。
散体文的类型形成和其发展概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散体文会以不同的形式兴起,
发展和兴盛。殷商时期,散体文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现,当作卜辞用于占卜。周朝时散体文是铭文,
刻在铸器上以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先秦时借诸史家之文和诸子之文。到了秦汉,以史传文或论说
文的形式出现。魏晋南北朝,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把散体文发扬光大, 隋唐的韩愈、
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恢复写散体文,宋辽金元的是古文 6 家,明清以散体文写作的有公安派、
竟陵派、桐城派和改革派。

右图是刻在铸器上的铭文, 你有见过吗?
参考书目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

1.5 骈文
骈文曾经流行于中国文坛一千八百年,有过辉煌的业绩,虽然比不上散体文和辞赋研究之盛,但
在学术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究竟什么叫骈文?
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罗列出二十五种,莫道才《骈文通论》归纳为十三项。,其中使用比
较普遍而且比较恰当的是骈体文和四六文。骈文是骈体文或骈俪文的简称,四六文可简化为“四
六”。
骈文在梁陈时叫做“今文”,唐宋时叫做“时文”,皆相对于古文而言,意思是时下流行的文体。
如果下定义,可以说,骈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一种美文。这句话包括三点:
一、以对偶句为主,这是骈文本质所在,舍此不成其为骈文;二、对音律的要求在散韵之间;三、
讲究辞藻华丽的美学效果。
“散文”一词最早使用于南宋,与之相对的是“四六文”〔2〕。 “骈文”一词使用于清代,与
之相对的是“散文”或“散体”。以“四六”作为骈文专集之名始于唐末李商隐的《樊南四六》,
继后,北宋欧阳修、夏竦等人亦将其所作骈文列为专集以四六名之。南宋始有专论骈文的著作如王
铚《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杨囦道《云庄四六余话》,与诗话词话同列。然而,四六文并
不完全等于骈文。六朝前期,骈文多用四言单句对。梁陈以后,多用四六言隔句对。唐代骈文以四
六为正宗,宋骈爱用三句以上长联,清人也有学魏晋之四言骈体者。所以,后来的“四六文”实际
上是骈文的概称。
明代以前,有骈文别集而无总集。明代出现不少四六选本〔3〕,多为公私应酬文字。以王志坚
《四六法海》较有学术价值,该书起魏晋止南宋,名取四六法式汇编之意,但并不限于四六对偶之
文。清代骈文总集有:李兆洛《骈体文钞》(起李斯止隋陈,编者主骈散合一,故所选并不都是骈
体)、许梿《六朝文絜》(专收南北朝短篇骈文)、王先谦《骈文类纂》(起屈原止清末,历代皆
选,是目前收文最系统的选本)。此外有:陈均《唐骈体文钞》、彭元瑞《宋四六选》、曾燠《国

2
BCN 3106 散文

朝骈体正宗》、张鸣轲《国朝骈体正宗续编》等等。清代仍有人以“四六”命名骈文专著,如陈维
崧《四六金针》、孙梅《四六丛话》、李渔《四六初徵》、陈云程《四六清丽集》等。五四以后,
学界通称骈文。
骈文萌芽于魏晋,是在古人对事物对称规律的认识,以及汉字单音只义,易于组词成对的基础上形
成的。酝酿时期的形式是古文夹杂骈偶句式。当时战国诸子极尽夸饰,促使文章骈俪化。西汉辞采
日趋丰富,对仗日趋精细。魏晋后骈文正式成形,迅速发展,使用范围至书表檄文等应用文。兴盛
时期的骈文造语更精细、句式更工整,富于情韵内美,情文并茂。

1.6 赋
赋诞生于战国末年,代表作家有宋玉,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
还有荀子也很有名,写下了《礼》《智》《云》《蚕》《箴》的作品。
赋既有诗的整饬和声韵之美,又有文的灵活和陈述之便。关于赋的起源, 有四个说法:一是诗源
说,源于《诗经》,二是辞源说,源于《楚辞》,三是综合说,源于《诗》《辞》《诸子》,最后
一个是俳优说, 源于古代优伶的俳词, 用以为帝王排忧解闷。
赋的发展有分为四个时期。两汉时代是兴盛期,汉初有贾谊的骚体赋、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 、
杨雄、班固、张衡等人的散体赋;汉末流行的是抒情赋。演变期是魏晋南北朝,骈体赋的形成就在
那个时候;全盛期是在唐宋,初唐还延续六朝余风,盛唐古韵、中晚唐众体并盛、北宋完成赋体演
变总格局、南宋时期积极求变。复古期是元明清。

思考
请想一想,什么是赋 ?赋主要类型是什么?
参考书目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
2. 赵义山、李修生《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页 1-10,211-225,359-380
3. 周勋初《赋体评议》
4. 张会恩《论骈文的特征》

1.7 单元架构

3
BCN 3106 散文

A.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1.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
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3),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
颠颉、魏武子、 司空季子(4)。 
狄人伐唐咎如(5),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于取季隗,生伯俦、叔刘(6)以叔
隗妻赵衰(7),生盾。将适齐(8),渭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
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9)。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10)。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11),乞食于野人(12),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13)。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
其上(14),以告姜氏(15)。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
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16)。醒,以戈逐子犯。 
及 曹 ( 17 ) , 曹 共 公 闻 其 骈 胁 ( 18 ) , 欲 观 其 裸 。 浴 , 薄 而 观 之 ( 19 ) 僖 负 羁 之 妻 曰
(20):“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
志于诸候而诛无礼,曹其首也。于盍蚤自贰焉(21)”乃馈盘飨,置壁焉(22)。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23),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24):“臣闻大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
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25),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
(26),而天不靖晋国(27),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28),而从之,三也。晋、郑
同齐(29),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30),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
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31),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
报我?“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若不
获命,其左执鞭弭(34),右属藁踺(35),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36)。楚子曰:“晋公
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37),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
其后衰者也(38),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39),怀嬴与焉(40)。奉匾沃盥(41),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
何以卑我?”公子惧 ,降服而囚( 42)。 他日 ,公 享之( 43), 子犯曰:“吾 不如衰之文也
(44),请使衰从。”公 子赋《河水》,公赋《六月》(45)。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
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负羁绁
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
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
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
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
亦不告也。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
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
4
BCN 3106 散文

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
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
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
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晋侯逆夫人赢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
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
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
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
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
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
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
“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
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注释:
1. 及于难:遇到危难。 15. 姜氏:重耳在齐国娶的妻子。齐是姜姓国,
2. 保:依仗,依靠。 所以称姜氏。

3. 校(jiào):同 “较”,较量。 16. 遣:送。

4. 狐偃:重耳的舅父,又称子犯,舅犯。赵衰: 17. 曹: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


晋国大夫, 字子余,重耳的主要谋士。颠颉 18. 骈(pián):并排。胁:胸部的两侧。
晋国大夫。魏武子:魏诌(chóu),晋国大 19. 薄:逼近。
夫 。司空季子:名胥臣,晋国大夫。
20. 僖负羁:曹国大夫。
5. 唐咎(qiáng gāo)如:部族名,狄族的别种,
21. 蚤:同“早”。贰:不一致。
隗姓。
22. 盘飨(sūn):一盘饭。置壁焉:将宝玉藏在
6. 俦:读 chóu。
饭中。
7. 妻:嫁给。
23. 宋:诸侯国名,子姓,在今河南商丘。
8. 适:去,往。
24. 叔詹:郑国大夫。
9. 就木:进棺材。
25. 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
10. 处狄:住在狄国。
26. 离:同“罹”(li),遭受。
11. 五鹿:卫国地名,在 今河南濮阳县南。
27. 靖:安定。
12. 野人,指农夫。
28. 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
13. 乘:古时用四匹马驾一乘车,二十乘即八十
29. 齐(chái):类,等。
匹马。
30. 楚子:指楚成王,飨(xiáng):设酒宴款待。
14. 蚕妾:养蚕的女奴。
31. 波及:流散到。
32. 治兵:演练军队。
5
BCN 3106 散文

33. 辟:同“避”。舍:古时行军走三十里就休 40. 怀嬴:秦穆公的女儿。


息,所以一舍为三 十里。(34) 41. 奉:同“捧”。匾(yí):洗手 注水的用具。
34. 弭:弓梢。 沃:淋水。盥,洗手。
35. 属 ( zhǔ ) : 佩 带 。 藁 (gāo) : 箭 袋 。 踺 : 42. 降服:解去衣冠。
(jiān):弓套。 43. 享:用 酒食宴请。
36. 子玉:楚国令尹。 44. 文:言辞的文彩,指擅长辞令。
37. 晋侯:指晋惠公夷吾。 45. 《 河 水 》 : 诗 名 , 已 失 传 , 《 六 月 》 :
38. 后衰:衰落得最迟。 《诗·小雅》中的一篇
39. 秦伯:指秦穆公。纳女五人:送给重耳五个
女子 为姬妾。

3. 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
不允许,说:“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
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随从
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咎如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重耳
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重耳)要(离开狄国)到
齐国去,对季隗说:“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吧。”(季隗)回答道:“我
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让我等着你吧。”(重耳在狄国)住了十
二年才离开。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 ,
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
(土地)呀。”(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把本族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
很满足。(可是,他的)随从们认为这样呆下去不可以,将要出走,(就在)桑树底下暗中商量
(动身的事)。(不料)采桑叶养蚕的女奴在桑树上,(偷听了他们的话)把这件事报告给姜氏。
姜氏(怕泄露计划就)杀了她,并且对重耳说:“您有远大的理想,那偷听计划的人,我已经将她
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您还是)走吧,怀恋享乐和安于现状,是足可以
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重耳还是不肯走。姜氏和子犯定下计策,把重耳灌醉打发他上路。(重
耳)醒过酒来(大怒),拿起长戈就去追赶子犯。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在一起,想要趁他裸体(的时候)看看。(有一次重耳)
洗澡时,(曹共公)走到身边观看重耳的骈胁。(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
看晋国公子重耳的随从人员,都能够担负辅佐国君的大任;如果用他们做国家的大臣,(晋公子)
重耳一定能返回他们晋国为君;回晋做了国君之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当中称霸,就要
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国人有所不同呢?”(僖
负羁听了妻子的话)就派人(给重耳)送去一盘晚餐,把一块璧玉藏在晚餐里。公子重耳接受了晚
餐而退回了璧玉。
到了宋国,宋襄公赠给重耳八十匹马。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
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
6
BCN 3106 散文

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
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
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
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
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
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他,并问道:“公子如果回到了晋国,那么拿什么来报答
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那是您已有的;(美丽的)鸟翎、兽毛和(名贵
的)象牙、牛皮,那是楚国土地上出产的;那些流散到晋国的,不过是您剩下来的罢了。还叫我拿
什么东西报答您呢?”楚成王说:“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您到底怎样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兑:
“如果托您的福,(使我)能回到晋国,(如果遇到)晋、楚两国发生战争,(双方军队)在中原
遭遇,(为了报答您的盛情款待,我一定指挥晋国军队)退避九十里;如果(仍然)得不到您退兵
的命令(的话),那么我只好左手拿着马鞭、硬弓,右边佩带着箭袋弓囊,来陪您较量一番了。”
(楚大夫)子玉请求(楚成王)杀了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重耳志向远大而不放纵自己,说话
文雅而又有礼貌;他的随从态度庄重并且待人宽厚,忠诚并且能勤奋效力(于重耳)。(现在)晋
国国君(晋惠公)众叛亲离,不得人心,国外的诸侯和国内的臣民都憎恨他。我听说姬姓的(各国
中),唐叔一支的国运长久,衰落得最迟。或许将由晋公子重耳来振兴吧?上天让重耳振兴晋国,
谁能够把他毁掉呢?违背天意,必然会有大灾祸。”于是把重耳送到秦国去了。
秦穆公送给重耳五名女子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赢也在其中。(有一次,怀赢)捧着盛
水的器具,给重耳浇水洗手,重耳洗完了,就挥手让怀赢离开。(怀赢)生气地说:“秦、晋两国
是互相匹敌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公子重耳怕(秦穆公知道后生气),(连忙)脱去上衣,
拘囚自己表示谢罪。(后来)有一天,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子犯(对重耳)说:“我比不上赵衰
那样善于言辞,让赵衰陪您去吧。”(宴会上)公子重耳朗诵了《河水》,秦穆公朗诵了《六月》。
(这时)赵衰说:“重耳(赶快)拜谢(秦伯的)赏赐!”重耳下了台阶,向秦穆公作揖,叩头。
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辞让。赵衰(又)说:“您提出辅佐周天子的使命要重耳担当,重耳怎么敢
不拜谢(您的厚意)呢!”
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天,周历正月。秦穆公派兵护送晋公子重耳回国。到了黄河边上,子犯拿
了一块宝玉献给公子重耳,并说:“我牵马执缰服侍您走遍了天下各国,(一路上)得罪您的地方
太多了。连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何况您呢?让我从此走开,到别国去吧。”公子重耳说:“我要
是不同舅舅一条心,就请白水作证。”说着把那块宝玉扔到了河里,以示求河神作证。
(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过了黄河(进入晋国国境,接着)围困令狐,攻入桑泉,又拿下臼衰 。
同年二月,初四日,晋怀公的部队驻扎在庐柳,秦穆公派遣公子絷到晋国部队(劝说他们退兵)。
晋军后退,驻扎在郇城。十一日,狐偃同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城签订盟约。十二日,重耳接管了
晋国军队。十六日,(重耳)进入曲沃城。十七日,(重耳)到(祖父)武公的宗庙朝拜。十八日,
(重耳)派人到高梁杀死了晋怀公。
(晋惠公旧臣)吕甥、却芮害怕受到重耳的迫害,准备焚烧公宫杀死晋文公。阉人披得到消息 ,
请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人斥责,并且说:“蒲城那次战役,君命令你一宿,你立刻就到。以后你
接受惠公命令的来杀我,让你三天到,你第二天就到了。虽有君命,何必那么快呢?那只袖管还在
呢,你还是走吧!”披回答说:“我以为你这次回来,尽知为君之道,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那
么你将还得落难。执行君命不能有二心,古人制定的。除君之害,尽力而为。蒲人、狄人与我何干?
如今君即位,就没有像在狄、在蒲那样的反对的人了吗?齐桓公放弃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你如果和
他不一样,无须你下命令,我当然走开。假如你不宽大为怀,惧罪出走的人一定很多,何止我一受
刑之人呢!”晋文公接见了他。披把吕甥,却芮焚宫的事告诉了他。三月,晋文公暗中在王城会见
7
BCN 3106 散文

了秦伯。三月最后的一天,公宫着火。瑕甥、却芮没有抓住晋文公,于是就逃到黄河上,秦伯诱骗
杀死他们。
晋侯迎取嬴氏回国。秦穆公送给晋国三千卫士,全部是具有整顿组织能力的得力干将。
起初,晋侯的一个叫头须的小仆人,看守财物。文公出走,私藏财物以逃。头须尽用库藏财物
以求接纳晋文公回国。头须入宫求见文公,文公推辞说洗头。头须对仆人说:“洗头心向下,心向
下,意图就错了。所以就不见我了。留下者守护社稷,随从者絷缰拉马。也是说的通的,何必怪罪
留下的人呢?一国之君仇视小人物,惧怕的人就多了。仆人告了晋文公,文公立刻接见了他。
狄人把季隗送回晋国后,请示晋文公如何处理季隗的俩个儿子(伯倏、叔刘),文公把自己的
女儿嫁给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求赵衰迎回赵盾和他的母亲,赵衰不答应。赵姬说:
“得了新宠就忘了旧人,用什么使用别人呢?一定要把他们接回来。”在赵姬的坚持下赵衰允许接
回赵盾母子。接来后,赵姬认为赵盾有才华,所以请示晋文公立赵盾为嫡子,使自己生的三个儿子
居赵盾以下。以叔隗为嫡妻,自己居叔隗之下。
晋侯赏赐随从他出亡的人,介子推没有为自己争取俸禄。晋文公也没给他分到俸禄。介子推说 :
“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晋文公一人了。惠公、怀公没人亲近,外内反对。天没有绝晋,必定要立
人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是天安排的,而几个随从出亡的人却说成是他们的力
量,不是很荒谬吗?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何况贪天之功占为己有呢?在下的从亡者把有
罪的事当作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上下互相蒙骗,不好相处。”他的母亲说:
“何不也去请求它,这样苦死了又能怨谁呢?”介子推说:“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
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让他知道,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
文采,身子都隐藏起来了,那还用得着文采?是求别人知道啊。”他的母亲说:“这样的话,我和
你一块隐居。”于是隐居而死。晋侯寻找不到,就用绵上的田作为他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
过错,并用来表扬有德之人。”

4. 作者: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中唐之后质疑此说。全书约 18 万字。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
(前 722),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4),编年计 269 年,比《春秋》多出 27 年。

5. 主题思想:
通过重耳的流亡经历说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6. 赏析:
1. 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例如写晋公子重耳的出亡经过,时间很长,故事
情节复杂,但选材布局很恰当,其中别隗,过卫,醉遣等无不具有戏剧意味。作者从正面侧面或
明或暗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特别是重耳从不懂时势只图享乐的贵公子,逐渐锻炼成为有志气胆
识度量的政治家,其它人物也多通过对话,行动一一生动地表现出来,最后又一一收束进去,成
为一篇首尾完整结构严密条理井然脉络贯通的记叙文。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作了精心的
艺术加工,把事件写得既婉曲详尽波澜起伏又富有条理性,能显示出历史事件本身的内在联系,
充分表现了作者善于叙事的才能。
2. 左传虽是以记事为主的散文,但在记事过程中也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左传所写人物注重人物思
想见解,道德风范,且把人物品格与政治军事斗争仅仅结合,作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3. 善写行文辞令之类,总体而言,行文辞令无不简而精,曲而达,婉而多致,具有一种典雅委婉之
美。
8
BCN 3106 散文

收集资料, 练习:
阅读有关《重耳之亡》的评述文章,列举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并说明其原因,并作摘要,
然后把它收进学习档案记录。
思考:
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参考书目
1.丰家骅《〈晋公子重耳之亡〉疑义考辨》
2.段爱萍《春秋霸主重耳形象探析》

9
BCN 3106 散文

B. 《劝学》

1. 原文
君子曰 1:学不可以已 2。
青,取之于蓝 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4,輮以为轮 5,其曲中规 6。虽
有槁暴 7,不复挺者 8,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9,金就砺则利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 1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13,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 14,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
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15。”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6;吾尝跂而望矣 1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登高而招,臂
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19,而闻者彰 20。假舆马者 21,非利足也 22,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3,而绝江河 24。君子生非异也 25,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26,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27,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
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 28,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
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9。兰槐之根是为芷 30,其渐之滫
31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32。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33。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
辟而近中正也 34。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3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 36,柔自取束 37。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38。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
木畴生 39,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 40,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41;树成荫,
而众鸟息焉。醯酸 42,而蜹聚焉 43。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44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45,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46,功在不舍 47。锲而
舍之 48,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50,非蛇鳝 93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 51,无昭昭之明 52;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
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 53,鼫鼠五技而穷 54。《诗》曰:“尸鸠在桑,
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55!”故君子结于一也 56。
昔者瓠巴鼓瑟 57,而沈鱼出听 58;伯牙鼓琴 59,而六马仰秣 60。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61。为善不积邪 62?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 63,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
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 64,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 65,一可以为法则。小
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
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 66,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67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68。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 69,则
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
耳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 71,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72。若挈裘领 73,
70

10
BCN 3106 散文

诎五指而顿之 74,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 75,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 76,


以锥飡壶也 77,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 78,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 79,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
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
言道之致 80。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 81;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82。故君
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83。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84。”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 85,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 86;全之尽
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 87,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
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88,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
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 89,口好之五味 90,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
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91。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92。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1] 

2. 词句注释
1.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 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止。
3.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
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5.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6.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8. 挺:直。
9. 受绳:用墨线量过。
10.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1.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 。
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
12.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13. 遗言:犹古训。
14. 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
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15. “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 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
大。
16.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17. 跂(qǐ):踮起脚后跟。
18.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1
BCN 3106 散文

19. 疾:声音宏大。
20.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21.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22. 利足:脚走得快。
23. 水:游泳。
24. 绝:横渡。
25.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26. 蒙鸠:即鹪鹩,俗称黄脰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27. 苕(tiáo):芦苇的花穗。
28. 射(yè)干: 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
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29. “蓬生麻中”四句: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
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蓬草。麻,麻丛。涅,黑色染料。《集解》
无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30. 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31. 渐(jiān):浸。滫(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32. 服:穿戴。
33. 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这样。
34. 邪辟:品行不端的人。中正:正直之士。
35. 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36. 强自取柱: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 ·劝学》作
“折”。
37. 柔自取束: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38. 构:结,造成。
39. 畴:通“俦”,类。
40. 质:箭靶。的(dì):箭靶的中心。
41. 斤:斧子。
42. 醯(xī):本意指醋。
43. 蜹(ruì):飞虫名,属蚊类。
44.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 ,
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45.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46.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
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 。
此指千里的路程。
47.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48. 锲(qiè):用刀雕刻。
49.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12
BCN 3106 散文

50.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
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
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51.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下文“惛惛”与此同义。
52. 昭昭:明白的样子。
53. 螣(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54. 鼫(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 改。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
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
“五技而穷”。穷:窘困。
55. “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鸤鸠》。仪,通“义”。
56. 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57. 瓠(hù)巴:楚国人,善于弹瑟。
58. 沈:同“沉”。《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59. 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60. 六马:古 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 ·说山训》高诱注:“仰
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61. 崖:岸边。
62. 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63. 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
64. 大分:大的原则、界限。
65. 蝡(rú):同“蠕”,微动。
66. 傲:浮躁。
67. 囋:形容言语繁碎。
68. 向:通“响”,回音。
69. 方:通“仿”,仿效。
70. 顺:通“训”,解释词义。
71. 原、本:均作动词,指追溯本源。
72. 经纬:直线与横线,这里指道路。另辟蹊径:小路,这里泛指道路。
73. 挈:提,拎。裘:皮衣。
74. 诎:通“屈”,弯曲。顿:抖动,整理。
75. 道:由,遵。礼宪:礼法。
76. 舂:把谷类的皮捣掉。黍:黍子,谷类。
77. 飡:即“餐”,吃。壶: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饭。
78. 楛:原指器物粗糙恶劣,这里是恶劣的意思,即指不合礼义。
79. 争气:指意气用事。
80. 致:极致,最高的境界。
81. 隐:有意隐瞒。
82. 瞽:盲目从事。
13
BCN 3106 散文

83. 谨顺其身:指君子谨慎修养自己,做到不傲、不隐、不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84. “匪交匪舒”二句:语本《诗经·小雅·采菽》。匪,非,不。交,通“侥”,侥幸急躁。舒,
缓,慢。予,通“与”,赞成。
85. 伦:与“类”同义,指类别。
86. 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
87. 数:数说,与“诵”意义相近。
88. 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
89.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90.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91.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92. 成人:全人,完美的人。
93. 蛇鳝:异文“蛇蟮”。

3. 白话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
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
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
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
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
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
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
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
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
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
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
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
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
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
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
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
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
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
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14
BCN 3106 散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
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
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
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
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
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
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
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
却还是没有办法。《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
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
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
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
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
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
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
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
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
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
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
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
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
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
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
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
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
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
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
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
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
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
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
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
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
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
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

15
BCN 3106 散文

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
《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
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
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
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
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
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
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
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
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
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
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4. 创作背景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
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
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
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
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
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
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
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5. 作者
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 ,
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
物。曾两次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
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属山东)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
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
显著的贡献。与其弟子撰有《荀子》一书。

6. 赏析
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
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文章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君子慎其所立乎”,阐述学习的必要性和需要选择好的学习环境。开篇“君
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
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
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
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16
BCN 3106 散文

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
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 “寒于
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
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
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
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这一段说
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
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
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
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
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
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
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
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
“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
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
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
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
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
“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第二段从“积土成山”到“安有不闻者乎”,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
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
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
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
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
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
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
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
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
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
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
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
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

17
BCN 3106 散文

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
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第三段从“学恶乎始”到“此之谓也”,阐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从这段开始说明学习的全过
程和学习的总内容总要求。“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是总的途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
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是总的要求。“其义不可须臾舍也”,强调所学内容的必要性,而
且指出舍与不舍将是人与禽兽之分。“真积力久则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接着指明所学课目,指出《礼》讲究“敬”,《乐》讲究声律谐和,《诗经》《尚书》讲究博闻强
记,《春秋》讲究微言大义,能够学完这些,天地之间的一切就全学完了。接着分析“君子”“小
人”两种迥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并且指出要选择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不好为人师,也不强
加于人,而是言行恰当。作者特别强调“君子学习为的修身溢美,小人学习为的取悦于人”,一破
一立,一贬一褒,旨在阐述“劝学”的最终目的是“至乎礼而止”。接着荀子提出“学莫便乎近其
人”和“隆礼”两个学习的根本措施,认为只有以实际的典型作为学习对象,才是快速有效的学习
办法,才能够使君子之大道“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在荀子看来,学习求得速成,“近其人”只
是手段,目的却在“隆礼”。荀子又把学习的质量就其形式和本质作了一个鲜明的比较:“隆礼,
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这样来鉴别学习质量,分析学习质量,从政治思想
家的功利主义出发,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深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表现,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的
跃进。最后,荀子提出接纳学生的严格条件和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
具体条件是“礼恭”“辞顺”“色从”,教师对学生从容不迫,言之必中。
第四段从“百发失一”到最后,阐述学习的根本目的,亦即最终归宿。这一段提出了劝学的最
高要求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就是百发不失其一,千里不差一步,触类旁通,不背仁义,纯而
粹之,贯彻始终。学习的过程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身体力行,而且能不断去掉干扰因素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乃至达到好学乐道心利天下成为一种本
能,即使有高权厚利也不能使他倾倒,人多嘴杂也不能使他转移,贵有天下也不能使他动心。生也
是这样,死也是这样,成为一种道德观点的操守者。而且这种本能就像“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一样。荀子所说的“足以为美”的典型是又“全”又“粹”,“全”是数量,“粹”
指质量,亦即质和量高度统一的典型,这种人足以为师,他上可以为“君”,中可以为“君子”,
下可以为“士”。结尾“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指明作为一个完整的、有德操的典型,
既须坚持不渝,又要能够适应各种变易,这才可以算得上“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是互
文,天地都能见其英明共其荣耀,这种人能够彪炳千里,蜚誉百代,化育无穷,包孕宇宙,更是荀
子神游梦遇、乐在其中、妙笔生花之所在。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
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
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
在修辞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
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
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
者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
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
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
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
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
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
18
BCN 3106 散文

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
欣赏。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
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后面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首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用“吾尝终
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又列举了“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而后有力地小
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
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
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
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
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却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
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
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
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
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
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
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
削(“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
(“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
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
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劝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式整齐。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
畅而不呆滞。
现代文艺理论家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
对偶排比句间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19
BCN 3106 散文

C. 《谏逐客书》

1.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1),东得百里奚于宛(2),迎蹇
叔于宋(3),来邳豹、公孙支于晋(4)。此五子者,不产(5)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
霸西戎(6)。孝公用商鞅(7)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8),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9)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10)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11),西并巴
(12)、蜀,北收上郡(13),南取汉中(14),包九夷(15),制鄢、郢(16),东据成皋
(17)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 18),使之西面事秦,功施(19)到今。昭王得范雎
(20),废穰侯(21),逐华阳(22),强公室,杜私门,蚕食(23)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
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24)四君却客而不内(25),疏士而不用,是
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6),有随和之宝(27),垂明月(28)之珠,服太阿(29)之剑,乘纤
离(30)之马,建翠凤之旗(31),树灵鼍(32)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33)
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34),不为玩好;郑、卫
之女不充后宫(35),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36),江南(37)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 38)。所以饰后宫 ,充下陈( 39), 娱心 意,说耳 目者,必 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 珠之 簪
(40),傅玑之珥(41),阿(42)缟(43)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44),佳冶
窈窕(45),赵(46)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47),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
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48)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
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49)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择细流(50),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51)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
美,鬼神降福,此五帝(52)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53)敌国,却宾客以业(54)
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55)”者也。夫物不产
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56),内自虚而外树
怨于诸侯(57),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2. 注释译文
1. 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
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
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
一带。
2.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
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
的重臣。宛(yuān),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
3. 蹇(jiǎ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百里奚
对穆公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宋,国名,或称“商”“殷”,子姓,始
封君为商纣王庶兄微子启,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微子启,都于商
丘(今河南商丘县南),约有今河南东南部及所邻山东、江苏、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纪
中叶,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 286 年被齐国所灭。
4. 来:一说作“求”。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
任为大夫。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晋,国名,
20
BCN 3106 散文

姬姓,始封君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陕西翼城县西),约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
秋时,晋献公迁都于绛,亦称“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陆续攻灭周围小国;晋文公成为
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晋景公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亦称“新绛”,兼并赤狄,疆域
扩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春秋后期,公室衰微,六卿强大。战
国初,被执政的韩、赵、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 369 年,最后一位国君晋桓公被废为庶人,国
灭祀绝。
5. 产:生,出生。
6.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
里的“二十”应当是约数。并,吞并。
7. 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
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称商
君。于公元前 356 年和前 350 年两次实行变法,奠定秦国富强的基础。公元前 338 年,秦孝公去
世,被车裂身死。
8. 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
9. 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公元前 403 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
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为
强国。梁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亦称”梁”。后国势衰败,公元前 225 年被秦
国所灭。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公元前 340 年,商鞅设计诱杀魏军主将公
子昂,大败魏军。同年又与楚战,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
10. 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 337 年至前 311 年在位。于公元前 325 年称王。张
仪,魏人,秦惠王时数次任秦相,鼓吹“连横”,游说各国诸侯事奉秦国,辅佐秦惠文君称王,
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于公元前 310 年去世。此句以下诸事,均为张仪之计,因
为张仪曾经作为宰相,执掌秦国权柄,所以以下诸事均出于他的谋划。
11. 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
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 308 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 249
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
12. 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
都于巴(今四川重庆节)。公元前 316 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
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
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 316 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
13. 上郡:郡名,原为楚地,今陕西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
北到子长县、延安市一带。公元前 328 年魏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前 312 年又将整个上郡献秦。秦
国于公元前 304 年于此设置上郡。
14. 汉中:郡名,今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公元前 312
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汉中郡。
15. 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
交界地区。
16. 鄢(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
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 279 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17. 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
公元前 375 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 249 年被秦军攻取。
18. 六国之从:六国合纵的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从,通“纵”。
19. 施(yì):蔓延,延续。
21
BCN 3106 散文

20. 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 306 年至前 251 年在


位。范雎(jū),一作“范且”,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
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
死于公元前 255 年。
21. 穰(ráng)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
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因秦昭王听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
22. 华阳:即华阳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
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公
元前 266 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
23. 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24. 向使:假使,倘若。
25. 内:同“纳”,接纳。
26.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如今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宝玉。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
昆山,即昆仑山。
27. 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
的美玉。
28. 明月:宝珠名。
29. 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30. 纤离:骏马名。
31. 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32. 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33. 说:通“悦”,喜悦,喜爱。
34. 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35. 郑: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宣王弟友,公元前 806 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时建
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 375 年被韩国所灭。卫,国名,姬姓,
始封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
南濮阳县),有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之地。公元前 254 年被魏国所灭。郑、卫之女,此时郑、
卫已亡,当指郑、卫故地的女子。后宫,嫔妃所居的宫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称。
36. 駃騠(jué 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
37.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
38. 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可以制成青
黑色颜料。采,彩色,彩绘。
39. 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买府库后宫。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
40. 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宛,缠绕,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
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41. 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ěr),耳饰。
42. 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
43. 缟(gǎo):未经染色的绢。
44. 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
45. 佳冶窈窕:妖冶美好的佳丽。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
子。

22
BCN 3106 散文

46. 赵:国名,始封君赵烈侯,系晋国大夫赵衰后裔,于公元前 403 年与魏文侯、韩景侯联合瓜分


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
河北西南部。公元前 386 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 222 年被秦国所灭。古人多以燕、
赵为出美女之地。
47. 瓮(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来打水。缶(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
为打击乐器。搏髀(bì),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搏,击打,拍打。髀,大腿。
48. 郑:指郑国故地的音乐。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桑间,桑间为卫国濮水边上地名,在今河南
濮阳县南,有男女聚会唱歌的风俗。此指桑间的音乐,即本书《乐书》的“桑间濮上之音”。
昭,歌颂虞舜的舞乐。”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
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武,歌颂周武王的舞乐。象,歌颂周文王的舞乐。
49. 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
50. 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
51. 却:推却,拒绝。
52.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
武王。
53. 黔首:泛指百姓。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
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资,资助,供给。
54. 业:从业,从事,侍奉。
55. 赍盗粮: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赍(jī):送,送给。
56. 损民以益雠:减少本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
57. 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3. 白话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
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
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
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
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
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
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
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
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
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
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
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
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
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
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
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
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
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
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

23
BCN 3106 散文

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
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
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
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
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
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
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
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
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
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
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
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
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4. 创作背景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
“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
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
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
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
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
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
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
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
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5. 赏析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
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
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
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先谈历史,以秦穆公、
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
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都来自诸侯各
国。作者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
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逐客以资敌国,损民
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然后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
人民,“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就是“动言中务”,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正点到秦
王要称霸的雄心。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
国”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这样波澜起
伏,正是“飞文敏以济辞”(刘勰语),终于打动了秦王。 

24
BCN 3106 散文

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谏逐客书》最精彩的是中间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
李斯虽为羁旅之臣,然其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6. 艺术特色
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
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
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
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
理;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
力。
  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
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
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
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
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
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
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7.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称:“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
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宋代李涂在《文章精义》写道:“中原诸物不出于秦,而秦用之,犹人才不出于秦,而秦不用,
反复议论,深得作文之法。”
林云铭《古文新义》:“秦之逐客,以宗室大臣谓诸侯人来事秦者,皆为其主游间耳。李斯既
在逐中,其上书不便作谏止语故。……利害凿凿可睹,不必请除其令,而令自除,乃不谏止之谏止
也。细玩行文,落笔时必有一段无因见逐不能自平之气。故不禁其拉杂错综,忽而正说,忽而倒说,
忽而复说,莫可端倪,如此所以为佳。”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8. 公文特性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
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
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
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
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时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
《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
“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
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

25
BCN 3106 散文

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
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
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
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
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
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
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对事的论断”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
“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
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
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
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
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
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
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
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
足。
《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
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
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
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
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
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
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
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的首层,四
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
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
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
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
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
害;再说“弃黔首”、“却宾客”,是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
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
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
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针对性
再者,《谏逐客书》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
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读
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
26
BCN 3106 散文

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
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
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
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
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
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
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
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
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
就很容易碰壁。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
此上出之喜说者也。”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
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
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
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
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
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
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
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
著的实效。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当然,该文还有个
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
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可见首句发意、开
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9. 作者简介
李斯(约前 280 年-前 208 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秦朝丞相,中
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秦王政任为客卿。秦
王政十年(前 237 年)李斯上《谏逐客书》反对驱逐客卿,为秦王政所采纳。他在秦王政统一六国
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尊秦王嬴政为皇帝,被任为丞相。李斯
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并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他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
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
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实行郡县制等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
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 208 年)被腰
斩于咸阳。

1.8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
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 《左传》《国语》《战国策》
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
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 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至此,你
已经对古代散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三篇先秦散文选读的了解。

27
BCN 3106 散文

参考书目 
主要读物:
1.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

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