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8

重读近代史.

朱维铮
《重读近代史》-朱维铮 - FT 中文网

目 录

挨打必因“落后”?....................................................................................................................... 2
慈禧垂帘的合法性........................................................................................................................... 5
胜保的浮沉..................................................................................................................................... 10
胜保与慈禧..................................................................................................................................... 15
胜保何以非死不可......................................................................................................................... 21
慈禧破满清惯例............................................................................................................................. 25
辛酉政变和肃顺............................................................................................................................. 30
女主慈禧......................................................................................................................................... 35
从包世臣到冯桂芬......................................................................................................................... 40
王茂荫质疑晚清外交观................................................................................................................. 52
文祥和总理衙门............................................................................................................................. 57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难产记............................................................................................................. 62
圆明园之焚..................................................................................................................................... 67
由咸丰到慈禧................................................................................................................................. 73
华拿二圣......................................................................................................................................... 79
再论“华拿二圣”......................................................................................................................... 84
武圣怎会压倒文圣......................................................................................................................... 88
清史上的“今圣”......................................................................................................................... 92
满清的“儒术”............................................................................................................................. 96
海内天国史的掠影......................................................................................................................... 99
罗孝全与洪秀全........................................................................................................................... 104
失败的“天国”........................................................................................................................... 109
清代的“神道设教”................................................................................................................... 113
“神道设教”的双重效应........................................................................................................... 118
纪晓岚与“神道设教”............................................................................................................... 123
满汉双轨制................................................................................................................................... 126
再议“满汉双轨制”................................................................................................................... 130
晚清的军机处............................................................................................................................... 133
清代的正史、野史与笔记........................................................................................................... 138
探花不值一文钱........................................................................................................................... 143
挨打必因“落后”?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新邀专栏作家、史学家朱维

2008 年 1 月 3 日 星期四
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年,即清嘉庆帝
死而道光帝立的 1820 年 ,中国的总产出(GDP)仍
占世界总份额的 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
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 12%,
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由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
的著名经济史家麦迪森(Angus Maddison)《世界经
济千年史》(中文版,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提出的这组数据,常使我们的中国史读者感到
吃惊。
不是吗?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各级历史教科
书,总在反复地告诉读者,“落后是要挨打的”。所谓
挨打,当然是指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其后又加上日本)
的武装侵略,开其端的就是 1840 年英国发动的对华战
争。
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中外学者已有众多而相互
矛盾的解读。中世纪中国向来有崇圣拜经的传统。满
清诸帝都好自命“今圣”。雍正、乾隆尤其警惕人们非
议时弊,一概斥作“狂吠”。于是百年社会基本稳定,
造就的经济繁荣,反而成为政治日趋腐败黑暗的屏风。
二者的巨大反差,促使社会两极分化越发剧烈。乾隆
生前已出现蔓延川楚七省的白莲教造反,他刚死又因
满洲权贵内閧而闹出“和审案”,正是映照“盛世”实
相的两面。
所以,倘说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落后”而挨打,
并不合乎历史实相。
第一, 当时中国经济并不落后,GDP 仍居世界
第一,便是证明。
第二, 当时中国对外并不封闭。正如经济史家全
汉升等早已指出,中国是贫银国,但由明英宗正统元
年到民国二十四年,中国实行银主币制达五百年,那
源源不断由日本、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渠道就在对
外贸易。一个反例,就是康熙为对付台湾郑氏政权而
实行“禁海”,立即导致全国银荒,通货急剧膨胀,而
一旦征服台湾,撤消海禁,银贵铜贱现象迅即消失。
第三, 且不说汉唐,夹在蒙元、满清两大世界级
帝国中间的明朝,疆域囿于长城以内,但初期有郑和
七下西洋,晚期又有徐光启等南国士绅欢迎利玛窦、
艾儒略等入华,彰显中国有识之士世界意识的觉醒,
便反证所谓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才有人开始“睁眼看
世界”的说法是如何违背历史。
第四,既使单看逻辑,所谓鸦片战争是因中国“落
后”才挨打的说法也不通。英国不是首先觊觎中国的
海盗,在他之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不断从
海上入侵中国,那都是因中国“一穷二白”吗?不然,
恰好是因为中国比欧洲富。哥伦布相信地圆说,为突
破葡萄牙人的限制,以为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中国这个
“黄金之国”,不想误打误撞“发现新大陆”,就是显
例。打个比方,有强盗要劫掠,面对一家穷的家徒四
壁,另一家却富得流油,他要冒惊涛骇浪越洋抱掠,
岂会弃富择穷?
第五, 前引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对于清
英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未必完
整。比如没有提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由于无法打开中国
市场,决定强迫印度孟加拉农民种植罂粟,用鸦片走
私方式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结果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却危害了英国乃至西欧的对华商品贸易。这在马克思
的《鸦片贸易史》等文中早有深刻揭露,而麦迪森却
置之度外 。
第六, 不过,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合
的数据与分析,昭示了一个基本史实,即中国在清朝
中叶仍属全球首富,却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迅速沦为
“东亚病夫”,成为欧美乃至后起的日本竞相瓜分的鱼
肉。个中的历史原因,不正由于当时经济繁荣下政治
腐败、社会黑暗的落差所导致的吗?(现在的中国也有
这种趋势,经济迅速崛起,而政治体制仍然落后)

慈禧垂帘的合法性
相传由孔子删定的《今文尚书》,内有《牧誓》一
篇,说周武王誓师讨伐殷纣王,历数商王罪状,头一
条就是“惟妇言是用”,之前还引古语:“牝鸡无晨;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谓母鸡是不能报晓的;如果
母鸡报晓,家就败尽了。自从汉武帝宣布“儒术独尊”
以后,列朝所谓儒者们设计制国良法,便为防范妇人
干政,绞尽脑汁,可惜多不成功。因为相传也是孔子
接受天启,
“为汉制法”,又强调做儿子必须孝顺父母。
皇帝也是人子,假如母后在世,岂能不听她的话?况
且皇帝即位年幼,更难不听母后摆布。自汉至明,太
后干政乃至临朝称制,史不绝书。正表明孔子的统治
术,早就二律背反,只能与时俱变,用来指导从政,
非见风使舵不可。
满清“祖制”,不许太后干政,另有历史缘故,这
里不拟讨论。然而它在满洲统治全国二百年后,忽然
被“两宫垂帘”所打破,出现两个太后共同“垂帘听
政”的新奇局面。这局面之新,在于它在“本朝故事”
找不出先例,而它之奇,更在于“大行皇帝”的一名
遗妾,竟依仗“母以子贵”的《春秋》故训,与先帝
明媒正娶的正宫娘娘,并列太后而听政,这在满清诸
帝关于孔子朱熹遗经的钦定解说里,也找不出踪影。
固然时过百年,最高指示已有新解,说是“先有事实,
后有概念”,套用到所谓近代史的这件新奇事上,也觉
凿枘。因为那段“两宫垂帘”的信史表明,它恰是概
念争论于前,再出现辛酉政变,而两宫垂帘听政,正
是政变造成的事实。
对于满清咸同之际(1850 年秋冬)出现的新奇局
面,我们的清史或近代史论著,大都非避而不谈,即
含糊带过,尤其不从古典的或满清的“儒术”传统角
度,直面它的历史合法性问题。这里不妨重述一点当
年历史实相。
咸丰帝于临终前遗命“赞襄政务王大臣”八人共
同辅政。咸丰及其亲信,似已看出在他们远离帝都年
余中间,政府的权力运作由恭亲王等操纵,形成了实
际执政的核心。为防大权旁落,他们将恭亲王排斥在
辅政圈子之外,并对野心勃勃的储君生母那拉氏进行
防范。不料恭亲王与那拉氏早在暗通消息。待皇帝易
人,那拉氏“母以子贵”,而肃顺等却因失去龙首而被
迫承认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权力较量的态势便发
生逆转。恭王集团率先打出“正名”牌,由御史董元
醇上疏,说是“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
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并派近支亲王一二人
辅政”。理由好像很充足,年幼的新帝离不开两宫皇太
后(他们已知那拉氏成功地挑起新帝嫡母“母后皇太
后”钮祜禄氏对肃顺等八大臣的疑忌)的呵护,而满
洲皇族内部向来严分亲疏,作为先帝亲弟的恭亲王显
然应居辅政首位,于是肃顺们“赞襄政务”的合法性
就有疑问了。肃顺们能打的,只有“祖制”牌,宣称
“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
然而,在专制体制内的权力对决,首重实力。英
法联军退出北京以后,恭亲王得宝鋆、文祥等帮助,
恢复帝都秩序,而咸丰帝躲在热河不肯“回銮”,已使
恭亲王获得僭主式的权威。他在咸丰死时遭到肃顺等
排斥,反而使他赢得朝野舆论同情。
《清史稿》肃顺传
论,分析肃顺等何以变成辛酉政变的输家,以为毛病
出在他不能与恭亲王“和衷共济”,暗示这矛盾终为慈
禧利用,话虽不中,亦不远。
前述董元醇首请两太后垂帘,无疑是恭亲王要夺
取辅政权的一块问路石。而肃顺等借上谕予以否定,
强调两点,一是“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
政之礼”,“何敢更易祖宗旧制?”二是说咸丰帝临终
特召载垣等八人指为辅弼,“朕仰体圣心,自有深意,
又何敢显违遗训,轻议增添?”如辛酉政变史的众多
论著所说,这一驳,效应就是促使恭亲王决意支持慈
禧先发制人,用突袭手段抓捕肃顺和怡、郑二亲王。
不过肃顺等抬出“祖宗旧制”,否定太后垂帘听政
的合法性,却对两太后和恭亲王实施夺权密谋带来压
力,它很可能歆动满洲宗室与八旗疏属反对变更祖制
的太后干政。
于是,在两太后借送咸丰灵柩回京之际,恭亲王
指使胜保和在京大学士周祖培等连上二疏,为太后垂
帘听政的合理性辨护。胜保代表满洲军方实力派向肃
顺等施压,另篇再说。周祖培是董元醇的座师,可能
即董疏的捉刀人,如今由恭亲王授意,与大学士贾桢,
户刑二部汉尚书沈兆霖、赵光联名上疏,则分明是利
用肃顺轻满人重汉臣的弱点,证明太后垂帘的合理性
与必要性。
周祖培等合疏,首先承认肃顺等驳太后垂帘议违
反祖制,接着笔锋一转,宣称赞襄政务王大臣的设置,
也非本朝祖制,说它不过是昔日军机大臣的异名,而
肃顺等将其职能佐助皇上行事,变作主持国政,先犯
太阿之柄不可假人的祖训。而后追述自汉晋辽太后临
朝,到宋明太后护佑幼主的圣明史,大讲“政治”由
太后裁决施行,对于君主大权不旁落的好处。当然,
“我皇上聪明天亶,正宜涵泳《诗》《书》,不数年即
可亲政。而此数年间,外而贼匪未平,内而奸人逼处,
何以拯时艰?何以饬法度?固结人心,最为紧要。倘
大权无所专属,以致人心惊疑,是则目前大可忧者。”
所谓贼匪指太平天国和捻军。
“奸人”呢?显然谁反对
太后垂帘就指谁。不过,作于同年九月二十九日的这
道公疏,赞襄政务八大臣可能未见,因为次日两宫太
后便令恭亲王传旨,将顾命王大臣载垣、端华、肃顺
三人“革去爵职拿问”。再过一天,即十月初一,恭亲
王便授议政王,兼领军机大臣。不过五天,已定凌迟
处死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依照“国家本有议
亲议贵之条”,“著加恩赐令自尽”;“至肃顺之悖逆狂
谬”,本应凌迟,“以伸国法而快人心,”“惟朕心究有
所不忍,肃顺著加恩改为斩立决。”
于是政变成功,有“三凶”下场警示,无论满汉
权贵官民,谁还敢反对两太后垂帘听政?但慈禧太后
满意了吗?不然,听政不等于专政,帘内坐着名分在
右的慈安太后,帘外站着领袖群臣的议政王。她要在
幼子同治帝成人亲政前过把女皇瘾,能不继续战斗
吗?

胜保的浮沉
慈禧太后通过“辛酉政变”,开始了她在晚清长达
四十七年的僭主生涯。
相传孔子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然
而在中世纪列朝,没有皇帝、国君之类名号,却“挟
天子以令诸侯”而实际充当专制君主的历史实例,屡
见不鲜。这类实例,常见于史籍的,不外权臣专权和
太后临朝两种形态。满清有过权臣“以下儗上”的僭
主政治,却从未有过母后临朝的先例。
一则广泛流传于晚清的传闻,说咸丰帝生前,已
感到懿贵妃可能在他身后无法控制,曾与肃顺密商,
要仿行汉武帝暮年对付钩弋夫人的故事,为立子为帝
而杀其母(如恽毓鼎《崇陵传信录》、黄濬《花随人圣
庵摭忆》、许指严《十叶野闻》等,均录此传闻)。此
说似非空穴来风,由咸丰遗诏指定肃顺等满汉八大臣
“赞襄一切政务”,便显然是模拟汉武帝托孤给宫廷侍
从霍光等三人的做法。又相传咸丰濒死,曾密授皇后
钮祜禄氏一道朱谕,说假如此人闹事,
“卿即可按祖宗
家法治之”(见前篇引)。这由咸丰生前,没有因懿贵
妃生子而给她的家族“抬旗”
(由镶蓝旗抬入皇帝亲率
的镶黄旗),在遗诏中也无一语提及这位贵妃的未来身
份问题 (懿贵妃晋圣母皇太后在咸丰死后次日,晚于
皇后晋母后皇太后一天,而抬旗更在宣布改元“同治”
之后),也可知他给慈安的密谕应属实有。
所谓辛酉政变,海内外已有很多论著。虽说传闻
异辞,而使过程的陈述不尽一致,有一点则很少有异
议,即由慈禧策动的这场政变,否定了咸丰临终安排
的权力格局的合法性,而太后“垂帘听政”,也明显地
破坏了满清爱新觉罗皇室历代相承的“祖宗家法”。
只是慈禧、慈安和恭亲王联手发动政变,要是没
有军权在握的旗人权贵做后盾,也是不行的。谁是他
们的军事支柱?进入人们视线的有三名带兵大员,蒙
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满洲大臣瑞麟、胜保。
这三人都是上一年八月(1860 年 9 月)英法联军
进攻北京的败将。咸丰帝就是闻报他们在八里桥大败,
仓皇北奔热河的。(见《圆明园之焚》篇。)咸丰帝跑
到承德行宫,惊魂未定,又闻报圆明园被劫掠一空,
北京城开门揖盗,迁怒僧、瑞,下诏革去二人爵职。
挑动皇帝对他们怒气的,一是恭亲王,二是胜保,均
见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其中胜保的折片和咸丰帝
的硃批,尤其有趣。
据《清史稿》本传,这个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
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人,做了十多年京官,忽然
上疏提出“办贼方略”,于是由文转武,被派往前线与
太平军,捻军作战,很快成了督办河北军务的钦差大
臣。他很得意,刻图章两方,分别文曰:
“十五入泮宫,
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
“我战则克”。可惜战多不
克,于咸丰十年被降为光禄寺卿,即专管国宴的满官
头儿。他回京正值英法联军打倒通州,于是又奉旨率
八旗禁军,成为僧王麾下。
在八里桥大战前,咸丰派载垣与联军谈判,破裂
后由僧王武装劫持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等三十九人为
人质。胜保立即表现高尚的忠义之心,手刃人质两名。
不想接着开仗,他就被敌方炮子击伤左颊右腿。伤得
奇怪,却成了他向皇帝显示忠君捨身的本钱,不仅赏
假十五天,使他躲过联军攻打京城的战役,而且每奏
不忘提及倘未负“重伤”,指挥京城保卫战,决不会像
僧格林沁、瑞麟那样不战而溃。他又屡陈“力疾”与
恭亲王等商议“退夷之策”,“以为必须痛剿后再行议
和”。而恭亲王的奏折,也总在指斥僧、瑞应为园焚城
陷承担罪责的同时,称道胜保可用。这样,皇帝还不
肯定胜保“报国心殷”吗?还不愿把禁军残兵和各省
援兵,“俱著交胜保统带”吗?
保当然不会满足。他又连上奏折,说只要他有兵,
“定当出奇致果,立殄狂氛”,“惟以奴才现在所秉事
权,尚恐有呼不灵之处”;“奴才惟有急催所调新兵早
日到齐,言战方有把握,尤须稍假事权,方不致有掣
肘”。如此云云,迫使咸丰帝明发上谕:据胜保折,
“足
征该大臣忠勇性成,赤心报国,著即授为钦差大臣,
并开缺以侍郎候补,总统各省援兵”,“其各省未到援
兵,无庸归僧格林沁、瑞麟大营,均著交胜保调遣。”
不幸,胜保启用钦差大臣关防仅十来天,咸丰帝
便批准清英、清法北京条约。既然“抚局已定”,皇帝
对于胜保的豪言壮语,便由嘉尚变为嘲笑,尤其不能
容忍他以带兵大员干涉“抚局”,一再予以训斥。胜保
立即转而建议改练京兵,果然又打动了皇帝,命他兼
管圆明园八旗、内务府包衣三旗。于是他成了皇家侍
卫亲军的首领。这个位置如此重要,以致使他不仅拉
紧了同恭亲王的老关系,还与懿贵妃之弟桂祥建立了
新关系(参看费行简《慈禧传信录》)。也许咸丰有所
觉察,次年派他赴山东“剿捻”,虽赏他为钦差大臣,
却强割他所部五千兵给复爵郡王的僧格林沁(见《清
史稿》本传),而且不改他的“候补侍郎”职称。他抓
住“兼管”皇帝侍卫亲军的实权不放。不久咸丰在热
河病故,他很快表示支持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建
议,扬言要“清君侧”,——西汉景帝时吴楚诸侯造反
的口实,为中世纪列朝的僭主习用,——就是说要率
领皇家侍卫亲军打到热河去。这使肃顺等顾命八大臣
吃惊,不得不容许他赴热河行宫哭灵。但此人到达行
宫,却没有如预发奏折所说要求面对皇太后请安,还
向秘密夜访的许庚身辩白说,
“伊等(賛襄政务王大臣)
罪状未著,未可鬻拳兵谏,致蹈恶名”
(见《近代史资
料》总 36 号所刊《热河密札》第十一通)。可见此人
首施两端,唯恐“投机”失败,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不过确如有的论者所说,胜保临场退缩,也意外
地起了麻痹肃顺等警觉性的效应,使得慈禧与恭亲王
的密谋,即借挟柩回京,拆散顾命八大臣,分别抓捕
的设计,得以顺利实现。事后论功行赏,胜保也有份。
或因他不够坚定吧,只在政变成功后,正式任命他为
兵部满左侍郎,但仅让他在职一年,便取消他掌握皇
家侍卫亲军的权力,调任镶黄旗满洲都统,接着又命
他赴安徽“剿捻”。(参看《清史稿》本传,其任兵部
满左侍郎的起迄时间,据该书部院大臣年表。)
这个胜保,对付太平军和捻军,只有“一意主抚”
一招,也就是封官许愿,包括许诺其首领“反正”后
不拆散原有团伙,等于承认官军和“土匪”的区别,
仅在旗号服色而已。这一招似乎很灵,驰骋皖豫鲁苏
各省的著名枭雄,如李兆受、苗沛霖、宋景诗等,都
以绿林易服而成官军。当然,他们随时可恢复原形。
结果呢?“捻匪”越剿越多,地方动乱没有尽头。
胜保本人也如官匪一体。他总用对付咸丰的老谱,
向清廷声称,“事权不一,身为客军,地方掣肘”,辩
护自己无能并伸手要权要官。
“于是中外交章,劾胜保
骄傲贪淫,冒饷纳贿,拥兵纵寇,欺罔贻误”,促使清
廷将他革职拿问。(《清史稿》本传)但他被捕后仍自
比雍正时的年羹尧,辩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全是
因为他拥戴之功。这不是揭露慈禧勾结军头发动政变
才得母仪天下的丑史吗?于是胜保非死不可。慈禧发
扬“臣主”,由满清王大臣会议判处他大辟,“从宽赐
自尽”。时在同治二年七月。

胜保与慈禧
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垂帘听政”,与之前的
满洲将军胜保的跳踉叫嚣,很有关系。
这个胜保,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据《清史
稿》本传,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便循满洲
八旗子弟做官优先的老例,仅十年就做到国子监满祭
酒,即国立大学满人校长,又升副部级的内阁学士。
咸丰二年(1852),他因太平天国造反,上书说皇帝没
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被降级,于是自荐有“办贼方
略”,被派往河南帮办军务,从此弃文就武。他很会讳
败夸胜,没几年即任钦差大臣,却由于挡不住北伐的
太平军逼近京畿,吹牛露馅,遭清廷革职治罪,免死
充军新疆。咸丰六年赦还,派往安徽剿捻,改用招降
纳叛办法,冒充战功,又被发觉降职回京。
但他运气不错,回京正逢英法联军攻来,慌乱的
皇帝起用他统领八旗禁军,协助僧格林沁、瑞麟抗击。
他初上阵就被流弹所伤,先是杀害联军和谈人员泄愤,
接着将负伤当成闻敌即躲的借口,同时将京郊战败的
责任推给僧、瑞。于是咸丰帝在北逃中将僧、瑞革职,
授予胜保钦差大臣、头品顶戴,而留京议和的恭亲王
又一再奏称守京三将中唯胜保忠勇可用。这样在咸丰
流亡热河期间,胜保就跃居都城驻军的统帅,成为恭
亲王最倚重的满洲军头。
胜保神气活现了。咸丰帝病死,他正在京东指挥
剿捻。显然经过事先策划,于恭亲王抵达热河吊丧次
日(辛酉八月初二),他就上奏要求赴热河“叩谒梓宫,
俾得跪求圣训,并与赞襄政务王大臣熟商南剿一切机
要”,在奏折末特别声明:“至奴才现统各军,已饬分
布直东要隘,派令文武大员管带驻扎,操防镇抚。”直
东即紧邻热河的直隶东部,原非剿捻战区。他说已在
各要隘紧急布防,又说赴热河一大目的是与赞襄政务
王大臣“熟商”军事机要,而且另有两折“请皇太后
圣躬懿安”,那不是分明摆出要向肃顺们兴师问罪的架
势吗?
《清史稿》称,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于行在,
穆宗嗣位,肃顺、载垣、端华等辅政专擅,胜保昌言
将入清君侧,肃顺等颇忌惮之。”西汉景帝下诏“削藩”,
吴楚七国起兵造反,借口即“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此
策曾为中世纪列朝的割据军阀发动反中央战争所反复
利用。但满清开国二百多年,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据
我寡闻所及,尚未见胜保“昌言入清君侧”的原始史
料记载,然而由现存胜保的上述奏折,堪称其人确有
此意的明证。
因此,肃顺们得到胜保奏折,一面发“上谕”准
许胜保前来行在“叩谒梓宫,叩谒后即赴军营”, 一
面又发“内阁奉上谕”,指责胜保署“钦差大臣、兵部
侍郎”衔,具折向皇太后请安,“实属有违体制”,著
交部议处,也彰显了他们面对这个满洲军事实力派代
表的惧恨交加心态。
胜保不防被肃顺们抓住把柄,指他竟敢违反本朝
“臣工无具折请皇太后安之例”,只好再上奏折认错,
“叩谢‘交部议处’天恩”。或因又与恭亲王们密商,
于是到热河谒灵即返,似乎很老实。但他大约得知恭
亲王与慈禧要抓捕肃顺等密谋,至少出于对“山雨欲
来”的政治敏感,在慈禧违拗肃顺们意向,坚持借送
咸丰棺材安葬为名回京之际,又抢先上长篇奏折,声
称他坚决拥护御史董元醇关于请求两太后“垂帘听政”
的建议。这道奏折,发在前述内阁汉大学士周祖培等
公疏的前一天,而内容与周祖培等公疏如出一辙,虽
对引用史证申诉皇太后临朝的必要性太过简略,却点
名指斥载垣等王大臣均非近支,明白指出:
“为今之计,
非皇太后躬理万机,召对群臣,无以通下情而正国体;
非另简近支亲王佐理庶务,尽心匡弼,不足以振纲纪
而顺人心。”无论他的奏折,是否出于恭亲王的授意,
但他的权位,既是满洲军头,又手握卫戍京畿的重兵,
如此公开声明支持慈禧与恭亲王夺权,即使在满汉亲
贵中的“祖制”守护者中间,也极有威摄性,谁敢不
噤声?
倘说辛酉政变,没有胜保的跳踉叫嚣,便不能实
现,或者说虽暂时成功也未必持久,大约不算过度推
论。
不过胜保也如传统谚谓,小人得志,利令智昏。
作为满洲下五旗的世僕,他出身卑微,被满洲宗室权
贵所贱视。他发迹变泰的资本唯在军功,而他先前的
军功多属假冒虚报,早为识者不齿。他在辛酉政变前
后居功骄横,却不悟在恭亲王们眼里无非“功狗”,早
已注定兔死狗烹的宿命。辛酉政变得逞,议政王奕訢
给他的奖赏,是镶黄旗满洲都统兼正蓝旗护军统领,
一身充当八旗两军统帅,地位够高了,却随即打发他
去主持剿捻。他以为这是再造帝国的重任,欣然就职,
却只会一招,即用官禄收买捻军头目就“抚”。不想捻
军头目苗沛霖,比他更狡诈,在诱擒太平天国英王陈
玉成而受重赏之后,随即倒戈,以致“中外交章,劾
胜保骄纵贪淫,冒饷纳贿,拥兵纵寇,欺罔贻误”。于
是恭亲王获得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同意,下令查办。
而委派查办的首席大臣不是别人,正是胜保借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事件而夺取其帅权的僧格林沁亲王。当
然僧王对胜保的罪状,件件“查实”。议政王政府唯恐
胜保狗急跳墙,在先已将他调往陕西剿捻,密令僧王
“监制”,这时又密诏多隆阿率重兵到陕西传旨,“宣
布胜保罪状,褫职逮京,交刑部治罪,籍其家。”同治
二年(1863),北京三堂会审,胜保仅承认“携妾随营”
一条有罪,而相反要求惩办对他诬告之罪。但虎已入
柙,岂可宽纵?
于是恭亲王与两宫太后假借同治帝名义下诏,
“斥
其贪污欺罔,天下共知。苗沛霖已戕官城,宋景诗反
复背叛,皆其养痈贻患,不得谓无挟制朝廷之意,念
其战功足录,从宽赐自尽”,并逮其从官论罪有差。
就这样,胜保被迫自杀了。他活了四十岁,后半
生都为拯救满洲统治权力而战斗。他很卑鄙,不择手
段地追求权力。他很荒淫,贪污纳贿买妾样样都干。
他很投机,总瞄准中枢权势的未来取向下注。但他弃
文从武之后,对于造反的太平军和捻军,一意主“抚”,
在个人权力所及之内,能和就不战,招降纳叛固然应
受谴责,效应呢?却是动乱地区得到安定,由民不聊
生转而民可聊生。因而,胜保为彰显个人“剿匪”业
绩,尽可能避免武力冲突,对沦为匪徒的平民,以软
性的招抚措施,缓和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情绪,是否只
有否定意义?
据说胜保被逮被他招抚的前捻军首领李世忠,愿
以提督官位替他赎罪。而胜保一位幕宾之兄,时任御
史,也不避嫌疑,上疏说胜保“有克敌御侮之功,无
失地丧师之罪”。他们的尺度相异,见解相近,都以为
胜保对清朝功大于过,甚至有功无过。但这样的辩护,
可称历史如实而与现状不合,反而促使胜保非死不可。

胜保何以非死不可
还在清世祖亲政初期,他到内三院即后称内阁阅
史,与满汉大学士有这样的对话:
“问汉高、文、光武,
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陈名夏曰:
‘唐太
宗似过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周详,可垂永
久,历代之君皆不能及也。’”由蒋良骐《东华录》顺
治十年(1653)二月保存的这段实录,可谓满洲君主
入主北京后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体制奉作圭枭的首次
表述。
所谓明太祖的立法,焦点就在集权于君主个人。
洪武晚年借口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企图谋反,屠戮
开国功臣,株连杀害列侯以下朝臣约一万五千人,随
之废除君相共治体制,正是实现君主独裁的手段。
不过由于满洲八旗的军事民主传统,以及满洲征
服全国过程面对的复杂矛盾,以致时历三世,直到雍
正帝夺取帝位,总算实现祖训。只是这个世宗的手段
更诡诈,先勾结掌军权的汉军皇亲,因其妹为康熙皇
后而改隶满洲镶黄旗的步军统领隆科多,因其妹早为
雍亲王侧福晋并握西南军权的汉军镶黄旗人年羹尧,
内外呼应,打掉势力强大的兄弟诸党,然后掉头囚杀
隆、年等功臣,实现大权独揽。特别对付年大将军的
恶辣策略(参拙作《年羹尧与汪景祺》,
《走出中世纪》
1987 初版),可看作慈禧处理胜保的先例。
前篇《胜保与慈禧》,已略述胜保之死。其实,在
辛酉政变中,由恭亲王与慈安、慈禧叔嫂结盟,对肃
顺等顾命八大臣发动突然袭击而能得手,假如没有胜
保凭借兵权威迫肃顺等就范,那结局便很难说。关于
这位“大将军”于政变后怎样走上死路?以《清代野
记》的记述,较诸《清史稿》的胜保传要详尽得多,
不妨据它对前篇稍作补充。
《清代野记》作者张祖翼,其父(名不详,书中
但称“先君子”)于辛酉政变后入胜保幕府任文案,至
胜保被逮共十六个月,携子随胜保从安徽、河南至陕
西,因而书中《胜保事类记》篇长事详。书初刊于民
国三年,在清亡以后,因而很少避忌(现所见中华书
局 2007 年 4 月排印本,整理说明却说做了“必要的删
节”)。
有趣的是《胜保事类记》,说胜保“生平慕年羹尧
之为人,故收局亦如之”。乍看似荒唐,难道胜保不知
年大将军被雍正安上罪名达九十二款而强令自杀的下
场?他应该是知道的,但仍以当代年大将军自居,唯
一的解释只能是他认定时无雍正,自己与当国的恭亲
王有深交,而垂帘的两太后乃女流,莫奈我何。他也
确实有实力,任剿捻钦差大臣,除原统官兵一万五千
人,又收编捻军苗沛霖、宋景诗、李世忠诸部及山东
大刀会等共一万五千余人,后者的帮会积习,知“大
帅”而不知朝廷,使他有恃无恐。因而他神气得很,
自刻二印,一镌“我战则克”,一镌“十五入泮宫,二
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对所驻行省巡抚发文,都用
红笔札示,并向劝阻的幕僚宣称:
“尔辈何知?钦差大
臣者,即昔之大将军也;大将军与督抚例用札,不以
品级论也。”
这位“大将军”在同治初的最大战功,无疑是通
过苗沛霖,诱捕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正如陈玉成
所说:“我死,我朝(太平天国)不振矣!”胜保不顾
陈玉成痛骂他是自己“手中败将”,向清廷报功,要求
入京举行“献俘大典”,不料曾国荃早向清廷表功,声
称是他把陈玉成打得全军覆没。
但胜保显然不明兔死狗烹的古训。据《胜保事类
记》:“胜之章奏往往自属草,动辄曰‘先皇帝曾奖臣
以“忠勇性成,赤心报国”’,盖指咸丰间与英人战八
里桥事也。又曰‘古语有云,阃以外将军治之,非朝
廷所能遥制。’又曰‘汉周亚夫壁细柳时,军中但闻将
军令,不闻天子诏。’此三语时时用之,意以为太后妇
人,同治幼稚,恐其牵掣耳,而不知致死之由,即伏
于此矣。”
末语判断是不错的。胜保既奏捻军主力降,陈玉
成部太平军败,便给慈禧行调虎离山计的口实,命胜
保移师陕西镇压回民造反。恭亲王知晓要害,通过军
机处发密书,要他抵陕后“日内切勿上言触怒”,因为
他一调动,他的政敌便看出风向变了,纷纷上书弹劾。
曾被他札示侮辱的河南巡抚,弹章甚至说较诸回捻粤
寇,
“惟胜保为腹心大患,观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
可概见,至其冒功侵饷渔色害民,犹其余事。”
胜保呢?却不顾恭亲王密书告诫,抵陕数日便上
书大发牢骚,说是“凡治军非本省大吏即呼应不灵”,
“臣以客官办西北军务,协饷仰给于各省,又不能按
数以济,兵力不敷,又无从召募,以致事事竭蹶,难
奏厥功。若欲使臣专顾西北,则非得一实缺封疆,不
足集事。”在慈禧看来,这不分明是拥军要挟吗?恰好
证明此人确有“不臣之心”。于是急调原随僧格林沁起
家的满洲悍将多隆阿,率军入陕,怀揣密诏,乘胜保
不备,一举将他擒拿解京。
昔读雍正三年(1725)四月清世宗给已降为杭州
将军的内兄年羹尧的一道硃批谕旨,曾说:
“朕想你若
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
有你统朕此数个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帝也。”由
此得知雍正帝“怀疑诛忠”,年大将军非死不可的奥妙。
时逾百年,胜保自居年大将军,从地位、战功、威望
等任何方面,都只配称作东施效颦,照说绝无帝制自
为的野心或可能。但慈禧尚未成为一人独裁的僭主,
便对胜保疑忌如此之深,以致胜保也非死不可。
《胜保事类记》讨论胜保是否罪有应得,说:
“惟
曾文正公有言,胜克斋有克复保卫之功,无失地丧师
之过,虽有私罪而无公罪。人皆服其公允云。”曾国藩
的评论“公允”与否,是另一问题,但他暗讥慈禧的
心态与雍正毫无二致,倒给怎么看待慈禧的权力取向,
颇有启迪。

慈禧破满清惯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朱维铮
2009-06-02
在前诸文已述,清同治元年(1862)正式登场的
“两宫垂帘”,在政变事实之前曾受到咸丰帝临终时委
派的顾命八大臣的抵制。肃顺们抵制的理由很正当,
说她们违反“祖制”,没有满清列祖列宗“圣圣相传”
的体制合法性。但他们终于成了输家,除了恭亲王已
在北京拥有政军实权,使他们猝不及防,在后者突然
袭击时失去抵抗能力,还因为他们忘记了同样曾由本
朝祖宗不断示范的惯例。
那惯例,前明万历时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
祖已经道破:“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谓清沿明制,清初列帝对明初二祖(朱元璋、朱棣)
不择手段夺权弄权的帝王术都很钦仰。顺治帝才亲政,
就将已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打成逆党首领。康熙
帝刚成年,便将顺治临终委任的顾命大臣鳌拜及其党
擒拿下狱。雍正帝更厉害,靠“舅舅隆科多”、内兄年
羹尧搞宫廷政变,残害手足,转身就杀功臣。乾隆帝
搞文字狱,有一个大案就是杀掉劝他建储、立后的言
者,从此不准外臣干预皇帝“家事”也成祖训。近例
还有嘉庆帝在太上皇尚陈尸大殿,即出手捕杀当国首
辅和珅。君位更迭,新主集团必用阴谋暴力清除旧主
辅弼,既成本朝惯例,当然也算满清体制的一种不成
文法。肃顺们似乎至死未悟。
更可注意的是慈禧善于利用惯例破惯例。满洲原
属中国北疆的少数族群,至早在明初才脱离母系氏族
社会,妇女对生产和生活都保留较大发言权,社交也
相对开放。努尔哈赤及其子孙,通过与满蒙各族联姻
以增强后称爱新觉罗氏的皇族实力,又不得不防后妃
依仗各自氏族或部落的实力干政。清史论著每每好说
满清没有后妃干政传统,那时以假当真。正如谁害什
么病,谁就老谈什么病,满洲顺康雍乾诸帝,无不警
惕后妃氏族干政,早从反面递送了真信息,即宫廷内
部后妃争风吃醋,其实映现与列帝联姻的满蒙汉八旗
诸氏族的勾心斗角。
慈禧是满洲镶蓝旗人,母家属于叶赫那拉氏。但
其父这一支显然已经没落,由慈禧被选秀女,起初分
发至圆明园桐荫深处做宫女可知,所以她得咸丰帝临
幸,由贵人而妃,即使生子后晋贵妃,也只是二等妾。
有的史著已注意,肃顺正是清初第一代镶蓝旗主郑亲
王济尔哈朗的后裔,就是说与慈禧同旗。他在慈禧已
成懿贵妃之后,仍表示藐视,也可反证慈禧母家在本
旗内地位式微。
或说卑贱者最聪明,不知有什么历史统计学的依
据?但在等级森严的满洲八旗内部,慈禧由宫廷女奴
爬到贵妃地位,除了色相,必定心计过人。近人费行
简《慈禧传信录》、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许指严《十
叶野闻》等,都记有慈禧如何媚主固宠的传闻,有的
传闻只可视作荒唐言。有一点众说相同,即咸丰帝死
前两年,已不满慈禧恃宠干政。这可说明咸丰帝何以
至死不给独子的这位生母晋封皇贵妃,也不给他的母
家“抬旗”
(镶蓝旗属下五旗,储君之母未来必称皇太
后,照满清惯例应将其家族抬入镶黄旗,即皇帝直辖
的上三旗之首旗),决非无因。
正像那些不择手段向上爬的阴谋家,慈禧很懂得
利用他人权势以达个人目的。她本来恃子而骄,觊觎
皇后地位,却被咸丰帝识破,反被疏远。于是掉头巴
结后称慈安太后的中宫钮祜禄氏。
慈安在其夫还是皇子时已为侧福晋,值嫡福晋早
逝,于咸丰二年(1852)立为皇后。她比慈禧小两岁,
少年入宫,唯知恪守传统妇道,不妒咸丰多内宠,相
反常劝皇帝以国事为重,颇得咸丰敬重。据熟悉晚清
宫闱官场掌故的张祖翼所作《清代野记》,咸丰帝在热
河行宫临终前,
“密授朱谕一纸与慈安后,谓某(引注,
指慈禧)如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
治之。及文宗崩,慈安以之示慈禧,殆警之也。”显然
慈禧被镇住了,却转而拉慈安共同对付受咸丰遗诏襄
政务的顾命八大臣。慈安不知是计,于是充当慈禧篡
权所利用的第一个出头鸟。
慈禧入宫前已随其父备历官场沉浮,颇知权术成
败在于实力。她早就相中在北京的恭亲王,通过心腹
太监安得海,与恭亲王暗通消息,密谋于皇帝身后夺
权。
据早与恭亲王打交道的清廷英籍雇员赫德说,这
位亲王智商不高。不过在满清宫廷政争中,起决定作
用的因素,并非智商,而是权益。恭亲王于道光末与
其兄咸丰帝争夺储位失败,终咸丰朝遭忌。然而咸丰
帝出逃热河前,命他留京主持和战,却因英法联军在
逼出新一轮不平等和约后退出北京,使他人望骤升,
化身为帝国中枢的实际执政。
满清“祖制”,其实忌讳皇子亲王干预政事。例外
的只有雍正兄弟相残,用十三弟怡亲王充当打手。往
后仅有嘉庆帝用其弟成亲王主持军机处,但在打掉和
珅集团后即将其免职。因而前揭张祖翼《清代野史》
说:
“当文宗崩,穆宗孩提,天下又不靖,慈安柔顺不
敢负重任,慈禧位卑又恐不孚人望,思得一重望之亲
贵佐理之,于是廷议推奕訢为议政王、总理军机大臣。
此本为权宜之计,非永远定制也。”
可见恭亲王位居议政王,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一
样,都不合顺治、康熙亲新政后改立的“祖制”,当然
更背离雍正、乾隆极权于君主个人的传统。慈禧把慈
安、恭亲王当作走向个人独裁的影身草,直白地说就
是实现权力转移的工具。她成功了,终于成为人莫予
毒的晚清大独裁者。但归根结底,她失败了,因为她
走向个人独裁时,大清帝国却走向灭亡。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辛酉政变和肃顺
满清入住北京之后,多次发生宫廷政变。例如清
顺治八年(1651),庙号世祖的爱新觉罗• 福临,亲政
仅两月,便取消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成宗义皇帝”
尊号,对多尔衮一系满汉王大臣实行清洗。康熙八年
(1669),圣祖玄晔仅十六岁,就训练一帮少年侍卫,
捉拿僭权的顾命大臣鳌拜,将其党羽杀关黜免。康熙
帝多内宠,满蒙汉妻妾生子达三十五人,成年诸子内
外结党互斗,目光都锁定皇太子胤礽,致使康熙晚年
两 度 废储 ,每次 都 伴随 权力恶 斗 。康 熙六十 一 年
(1722),雍亲王胤祯宣布父皇断气,指定他继位,顿
时政坛哗然,而这个世宗皇帝手足相残得逞,立即烹
杀功狗,以致时过近三百年,中外史家依然对其政变
实相不断质疑。其子高宗弘历,由皇帝而太上皇,专
权凡六十四年,压制得举国鸦雀无声,自诩十全老人。
但他刚陈尸大殿,已在帝位三年不言的仁宗颙琰,突
然一鸣惊人,将乾隆晚年宠臣和珅抄家处死。
通观在嘉庆四年(1799)和珅案及此前的满清历
次宫廷政变,都发生在满清权贵之间,取向是破坏满
洲传统的军事民主制,效应是不断强化爱新觉罗家族
首领作为帝国君主的独裁体制,却也弱化了满洲作为
满蒙汉征服族群的凝聚力和统治有效性。乾嘉间帝国
中部爆发的白莲教造反,曾使包世臣、洪亮吉等惊觉
体制危机,也使嘉庆前期龚自珍预言拒绝“自改革”
就将使爱新觉罗一姓统治走向灭亡。他们都指出帝国
存亡的关键,在内不在外,在上不在下,
“治世”的表
象无非是“乱竟不远”的假相。
果不其然,清英鸦片战争由宣宗旻宁,用满洲亲
贵代替林则徐等汉臣制乱和戎,而遭割地赔款的侮辱,
但险些倾覆帝国的,正是南国底层平民的武装暴动。
时值年号咸丰的文宗奕詝即位,这个沉湎女色的帝国
八世皇帝,以弄臣视之的满洲宗室的一个庶子肃顺,
在充当御前大臣后却显得并不庸碌。他聘入幕府者多
为南国汉人中的杰特文士,后者通过他影响咸丰帝,
起用曾国藩、胡林翼等自主组织团练,对付太平天国。
他还力保怪杰左宗棠,给满清赢得内战并征服新疆叛
乱,留下了有智谋的帅才。他经常放肆地辱骂“咱们
旗人混蛋多”,“满人胡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惟
知要钱耳”,这已注定了他于“辛酉政变”中非死不可。
他在咸丰帝死前曾参与密议要否仿效汉武帝“立子杀
母”的先例,把懿贵妃那拉氏除掉,尤被未来的“圣
母皇太后”视为眼中钉。
据《清史稿》宗室肃顺传后论:
“文宗厌廷臣习于
因循,乏匡济之略,而肃顺以宗潢疏属,特见倚用,
治事严刻。其尤负谤者,杀耆英、柏葰,及户部诸狱
以执法论。诸人罪固应得,第持之者不免有私嫌于其
间耳。其賛画军事,所见实出在廷诸臣上,削平寇乱,
于此肇基,功不可没也。自庚申议和后,恭亲王为中
外所系望,肃顺等不图和衷共济,而数阻返跸。文宗
既崩,冀怙权位于一时,以此罹罪,赫赫爰书,其能
逭乎?”
这则传论出于民初的逊清遗老之手。但与清末民
初关于辛酉政变的种种矛盾的历史陈述相对照,海内
外涉及肃顺的多数史著,都表明其论对肃顺在咸丰朝
实际执政的评判,不算言过其实。较诸慈禧、恭亲王
密谋政变得手后,假冒幼帝名义,发布的对“三奸”
(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声讨致罪的上谕,
要接近历史实相得多。
(据我寡闻所及,上世纪末叶以
来,在大陆出版的十多种关于辛酉政变的论著或普及
读物中,叙史有理有据而可读性强的,当属王开玺的
《太后垂帘:慈禧奕 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惜推论稍多。)
《清史稿》因回护满清“正统”而被诟病,遭到
南京国民政府禁止。但中世纪式的“正统”,涵泳着意
识形态的“道统”和政权延续的“法统”。慈禧作为咸
丰帝的遗妾憑借所谓“母以子贵”,与亡夫的嫡妻并列
太后,在清史上已无先例,而她借口亲子年幼,要求
垂帘听政,更分明违反满洲“祖制”。在这一点上,前
揭《清史稿》肃顺传论,于肃顺等反对慈禧垂帘无责
辞,相反将专权四十七年之久的这名女主,列入《后
妃传》而少恕辞,用这类曲笔暗喻肃顺反对慈禧,实
为守护帝国典制的合法性。
因而,《清史稿》的肃顺传和后论,写法很有趣。
肃顺不是由上谕宣布“悖逆狂谬”吗?不是被判作帝
国公敌而杀头碎尸吗?按照所谓“成王败寇”的正史
老例,他既明正典刑,理应追述他少年即纨绔不法,
甚至出生第一声啼哭已兆叛音。但那班修史遗老,只
交代一句他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便写他仕宦生
涯,虽然时夹一二贬语,却总在突显他功大于过,而
“负谤”的主因在于执法严刻,得罪了满洲权贵和八
旗子弟,相反对汉人名士礼敬有加,力主用湘军曾、
胡、左等对付太平天国,实为解救满清统治危机的头
号功臣。熟悉帝国严分满汉主奴的读者,于此见力破
“内满外汉”传统国策的,竟是位居实际首辅的这位
满洲宗室大臣,岂不惊异?
同样,肃顺传作者以为此人的最大失误,在于低
估了恭亲王的能量,阻挠咸丰帝回京,致招恭亲王及
在京王大臣忌恨,转而支持慈禧垂帘听政,所谓“冀
怙权位于一时,以此罹罪”。咸丰帝拖延回京,拒绝恭
亲王赴热河会见,是否肃顺的主意?论者有异说。事
实是咸丰帝死了,遗嘱要肃顺等八大臣担任“賛襄政
务王大臣”,将在京主政的恭亲王排除在外,又想防止
慈禧干政而泄露机密,已给慈禧与恭亲王密谋先发制
人制造了前提。肃顺等自以为权随位行,恃阳谋而不
防阴谋,被恭亲王利用在京抓到的军权,发动突然袭
击,使肃顺等猝不及防,相继束手就擒。
历史没有假如,无法假设肃顺等事先警觉,利用
顾命大臣的威权,倒过来先发制人,辛酉政变是否可
能流产,而咸丰之后的晚清史是否会呈现别一模样?
人们但知,肃顺死了,他的政策特别是重用汉臣“以
汉制汉”,仍被晋位“议政王”的恭亲王为首的清政府
执行。
女主慈禧
古典中国早行多妻制,形成分别嫡庶的体制,君
位世袭也通行嫡长子继承制。相传孔子晚年接受天启,
为汉朝帝王预制的“礼”经,即《仪礼》,便规定天子
的嫡妻为“女君”,也就是汉人所称的皇后。而法定储
君必为皇后之子。所谓孔子“为汉制法”,纯属鬼话,
但好自我作古的汉高祖至汉武帝四世,都没能打破《春
秋公羊传》所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古旧规则,
根由就在他们无不热衷于多妻制。因而,当皇帝死去,
在位皇后升格为皇太后,乃至在儿皇帝死去又升格为
太皇太后,把持操纵政权,也成惯例。汉武帝年青时
备受祖母窦太后控御,中年又历父子兵戎相见的宫廷
恶斗,晚年立少子为储君,采用留犊去母的手段,逼
迫未来的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自杀。他的策略没能遏
阻其后两百多年成为女主专权的频发时期,却成为之
后列朝,特别是北国所建王朝常引的历史先例。

满洲入关前,号称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在与北国
诸族群联姻以扩张权力的同时,已警惕妻妾家族染指
政权。这由他的子孙变成国策,因而从顺治历经六朝,
至咸丰帝即位,满清也出现过主少国疑问题,过渡方
案则是权臣辅政,尽管结局也是皇帝搞政变夺取专制
权力,却没有太后临朝的先例。
破除满洲九世传统的,就是慈禧太后。她的远祖
为老满洲的叶赫那拉部族酋长,曾献女给努尔哈赤以
结“和亲”,却终于不免被努尔哈赤吞并,余部编入满
洲镶蓝旗。但到清道光间,那拉氏这一支,早已破落。
据《清史稿》的后妃传,述慈禧履历,劈头便谓她是
“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惠征是旗人,通过怎样
的途径,恩荫呢,科举呢,还是纳赀即花钱买官,得
以入仕?无信史可考。我们仅知他官终皖南徽宁池广
太道,为主管地区税务兼防务的分守道,列正四品,
相当于后世的地区专员,但没有人事权。他没有爵位,
绝非满洲贵族。咸丰初由太平天国引发的内战,波及
皖南,他以守土无方,被革职,旋病死。可知清末多
种记载,均谓慈禧姐妹,奉母扶柩返京,并应咸丰帝
选秀女,并非空穴来风。
慈禧于咸丰元年(1851)如愿被选入宫,虚龄十
八(她生于 1835 年 11 月),一说她被选秀女在咸丰二
年,被分配在圆明园“桐荫深处”做宫女。她如何博
取好色的青年皇帝注目,上床后被封为兰贵人,有种
种传说,不必罗列。贵人是非贵族出身的皇帝小妾初
阶,可知慈禧出身卑微。她似乎很会讨皇帝欢心,不
久便跳过常在、答应的阶段,被封懿嫔,即皇帝的四
等妾。渴求得子的咸丰帝,同时有两个小妾生男。玫
嫔徐佳氏所生男未及命名便夭逝,而咸丰六年(1856)
三月懿嫔产下的麟儿,居然无恙,命名载淳。于是那
拉氏也由嫔晋妃,成为皇帝的三等庶妻。那时咸丰帝
年未“而立”,无疑期待其他妃嫔生子,因而迟至独子
周岁,才进封其母为二等妾,号懿贵妃。很奇怪,到
咸丰十一年(1861)他的独子已虚龄七岁了,他本人
也病入膏肓,却不按理出牌,即不肯遵循“母以子贵”
的老例,晋封懿贵妃为皇贵妃,充当皇后治理中馈的
副手。旁证还有懿贵妃家族抬旗,即由下三旗的镶蓝
旗,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已是同治初年之事。
问题不止于此。据清末的野史笔记盛行的一种传
说,谓咸丰帝在热河的最后岁月,担忧的正是在他身
后,懿贵妃“母以子贵”,以太后身份篡夺政权。因而
他与亲信大臣肃顺等,密议过是否仿照汉武帝处置钩
弋夫人的先例,清除懿贵妃?不知因为皇帝软弱还是
肃顺等轻敌,此策未行。有个传说似乎属实,即咸丰
帝曾手书密诏赐予皇后钮祜禄氏,大意谓他死后,那
拉氏如恃子为帝而闹事,即可按“祖宗家法”处置。
中世纪的专制政权,无论古今中外,在同朝易代
之际,必定是政治阴谋籍军事政变相辅而行。作为咸
丰帝的遗妾,当年慈禧向亡夫授权的顾命八大臣发难,
她凭借什么呢?首先当然是“母以子贵”,她已跃居“圣
母皇太后”。其次她已说服亡夫嫡妻慈安太后出面,迫
使顾命八大臣承认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从“权”即随
机应变,确有先例可循。其三即肃顺等顾命八大臣,
愚昧地放弃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权,以致面对政变,
无兵可用,束手就擒。再次慈禧利用君位更迭之际达
官显宦的危机感,散布肃顺等当权必导致朝廷清洗的
谣言,迅即纠结北京“清议”,猛攻肃顺等危害帝国,
而肃顺等却蒙在鼓里。
慈禧由此当权了。她“母以子贵”,且逃脱立子杀
母的命运,相继在儿皇帝、姪皇帝,实则在东亚专制
体制下修补老例。
那个号称慈禧太后的女主,在位四十七年,接受
尊号达八次。据《清史稿》,她累加的尊号曰:慈禧端
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
犹忆五十多年前,我初读近代史,见到清代官方
记载的如此冗长的尊号,总嗤之以鼻,以为那不过是
满汉无耻文人舔臀拍马的谀词,不值一顾。岂知后来
偶读英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清室外纪》,不禁大吃
一惊。原来晚清早将荣誉称号与经济利益挂钩。
原来,那拉氏接受尊号,虽然每回仅加两个字,
却每字值十万两白银。就是说,她每接受两字尊号,
满清国库便要每年增拨二十万两白银,作为皇太后的
个人津贴。她受尊号,或者说清廷专攻马屁经的权贵
发起给他上尊号,总在她逢五逢十的生辰,或在她虚
情假意地表示要归政儿皇帝之际。这样到她七十岁再
接受一个尊号,她的个人“年金”已达一百六十万两
白银,还不计她作为皇太后的日常开支。据说在八国
联军侵占清宫,清查她的私蓄,已达白银一千八百万
两之多,堪称帝国第一巨富。
辛丑和约迫使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每人出一两白
银,替这个专横狡诈的老太婆煽惑义和团排外的行径
赎罪,外加利息达九亿多两。哪知这个老太婆依然在
晚年通过諛臣上尊号,给自己增加年金,再在全国纳
税人身上扒一层皮。可知清末的新政,有识之士纷纷
斥作假立宪假改革,单就它的策划者慈禧太后通过上
尊号,给帝国权贵,各级官吏,提供如何在当时体制
下合法贪污的一个范例,而且她盗窃国库,广收贿赂
的手段决不止这一招,就已证明这个帝国从头到脚已
经腐烂到不可救药。
从包世臣到冯桂芬
十九世纪前六十年,满清的嘉庆、道光、咸丰三
朝,内忧外患交迫,也促使改革吁求不断发生。
以往的近代史论著,多半将晚清的改革论起点,
界定为龚自珍、魏源改宗所谓常州学派的经今文学。
此说由梁启超在清末民初力倡,似已成为通识。魏源
的政见与经说颇杂,姑且勿论。龚自珍呢?他首度吁
求满清统治者“自改革”,见于嘉庆二十年乙亥、二十
一年丙子(1815-1816)所写的组文《乙丙之际箸议》,
那他时尚未与所谓常州派经学家刘逢禄、宋翔凤交往,
仍在他的外祖父、皖派汉学大师戴震的高足段玉裁的
羽翼之下。
其实,吁求清廷“自改革”,并且设计可行性方案
有迹可寻的,在龚自珍之前有包世臣,在龚自珍之后
有冯桂芬。从晚清改革思潮史的轨迹来看,包世臣、
龚自珍、冯桂芬可说是嘉、道、咸三朝的三个表征。
关于龚自珍的“自改革”论,我已作过多次讨论,
兹不赘。本篇拟分别说一说包世臣的《说储》,冯桂芬
的《校邠庐抗议》。
字慎伯的安徽泾县人包世臣(1775-1855),年轻
时因家贫卖过菜、教过村塾,同时自学古近兵书史书。
当嘉庆二年(1897)他出现在安徽巡抚朱珪面前,便
以申述为政应力求“不强民而令,不忧民而强”,使今
上的这位师傅折服,从此名动公卿。但他耻于依权仗
势谋取功名,结果六应乡试,才在三十四岁中举人,
接着又十三次会试落榜,到年逾花甲才由举人大挑,
签发江西,补新喻知县,又遭省内官场恶斗,不满一
年便罢官,与涉案贪官同受审查,捱过三年,奉旨审
案的钦差大臣叹道:
“包君以一青天,居十七狗子之间,
而得免于刑戮,幸矣!”此后他在七十岁刊出自选集《安
吴四种》,却以“体大事丛,不可分散”为由,将《说
储》上篇刊落。相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洪秀全曾尊
他为“三老”之一。他终年八十一岁。
据《说储》前序,此书作于嘉庆六年辛酉(1801),
包世臣时年二十七岁,为教年方十四的门徒姚承谦了
解“救时之要”,写出上下篇各四万言。在前四年,白
莲教造反由湖北、河南向安徽蔓延。他献《练乡兵对》,
大受朱珪赏识,由此名动公卿。他继续游说川楚诸省
军政大员,说对付被迫聚众造反的平民,一要“近人
情”,二要“不难为人”。他到处碰壁,于是写出《说
储》。
储者,蓄积备用也。朱珪曾称道包世臣是像汉代
贾谊那样的“奇才”。包世臣也以提出当代《治安策》
自许。但他的《说储》,尽管避免用“长太息”、
“可痛
哭”之类字眼刺痛嘉庆君臣的神经,而力求站在权力
者的立场上设计“治民之术”,但《说储》本身便犹如
愤火。
怎么见得?《说储》劈头便引“先圣之言”,宣称
国有四类,
“王国富民,伯(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
大夫,亡国富仓府。”接着就指责“今者”民穷吏贫财
尽,而公卿贵戚“无肯暂易其营私之智”,岂非明指当
世已属“仅存之国”?于是作者以为“与天下为新”,
关键在于“设审官院”。
审官院乃旧名。北宋曾设审官东西二院,分掌文
官和武官考选,王安石变法后归併吏部。包世臣倡设
审官院,却不提它是北宋旧制。相反,按照《说储》,
审官院应该拥有统辖内外文武官员的考试、黜陟等权
利。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在方案内完全不提军机
处,却主张在审官院卿之上,设内阁左右丞相各一人,
“正一品,执国政,总文武”,就是说要恢复四百多年
前被明太祖取消的君相共治体制。第二,在方案内主
张“内官”、御林军及京师卫戍的人事权也应由审官院
决定, 等于要求剥夺直属满清皇室控制的内务府、御
前大臣、九门提督等特权。第三,在方案内力主裁撤
地方总督、巡抚和分守分巡诸道,建议藩司守令均可
带兵,而驻军提督也都由审官院任命。
令人惊异的,是包世臣设计的审官院“主选举”
的运作程序。不妨照录《说储》上篇一段原文:
设审官院,择大臣一人为院卿,正二品;辖学士
四人,正五品;主选举。诏内外郡县,不拘现任(原
注:其专折,大臣自可奏达者,不归该院,其有奏记
亦准)、故宦、儒生、农民、吏卒,皆许言事。其有经
国远虑,封疆大计,水利屯田,劝农练兵,以及吏治
利弊,律意轻重,或即一郡一邑当兴当除,各就素习
确见,缮书条例。大者勿忧骇俗,小成勿饰动听。„„
凡上书者,皆封递本县,知县即时加封,用三百
里飞传该院,校别其实可施行及有意议可造就者,征
入都试;不中征者驿给原书罢之。
征者,本邑计里给资,每百里白金三钱,年五十
以上非仆从不行者,增三之一。至都,舍于公邸,食
用皆有主者。茂才,奏请不次擢用。其上第,练事达
权身强品优识决性慈,可胜亲民正吏者,奏请外补;
心地明达,可参大计者,咨呈内阁补阁史并供奉;温
习典故,可备顾问者,供奉翰林,属审官院,正六(品)
至从七(品)为直院.正八(品)以下为供奉;切直
敢言者,咨御史台补台史并行走。中第,分别给级,
咨国子监肆业。报闻罢者,咨户部给资还乡。
惟诈伪代倩,坐之。或父师遗书,裨益时事者,
皆许声明封递;剽窃坐如法。
唐宋至明清士绅社会盛行一种赌博方式“升官
图”,用掷骰子预卜官运,表明做官是种投机事业, 也
映现一般士人不信孔门所谓“学而优则仕”的遗教。
岂知早在十九世纪初叶,安徽一名生员却彻底否定孔
教传统理念,画出一幅理想政府的官员如何实现公开
公正公平原则进行选拔的蓝图。按照青年包世臣的设
想,选拔官员应该人人机会均等,前提就是广开言路,
不拘出身资历都可上书言事,所言之事没有题材限制,
也不存在“越衙上告”的刑罚,相反各级官员必须保
护言论自由,包括给审官院初审合格的言者提供应征
入京复试的差旅费。复试合格分等量才录用,都给现
职。初审不中,原书立即璧还;复试落第,还乡旅费
照给。甚至允许代已故父师上条陈,唯有作弊剽窃,
需要依法惩办。
这不是近人熟悉的西方乌托邦体制么?但它确实
出于二百零八年前一位年青中国人之手。也许包世臣
对自己的大胆假设感到吃惊,生前仅向挚友出示。今
存《包世臣全集》
(黄山书社 1991 版)的《说储》,所
附在嘉庆中以敢言著称的周济、以考史闻名的沈钦韩
的批注,便可窥知它在同时代江南学界的流传状况。
也如包世臣的后继者龚自珍、冯桂芬,他们改革论的
精粹见解,都在身后才公表,
《说储》上篇也被包世臣
“藏之名山”,直到清末才由《国粹学报》刊布。据清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刘师培跋,这位当年自称
“激烈派第一人”的仪征青年,盛称此书精义“颇与
泰西宪政之制相合”,“仁和龚氏之外,一人而已”。
同样表示倾倒的,还有民国初叶著名的文化保守
主义者柳诒征。他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偶然得到
在地摊上流出的《说储》残篇,书眉有周济、沈钦韩
批注,便急忙交由他主持的江苏省立图书馆影印问世,
后附长跋,批判国民党腐败专制:
“岂料光宣以来之变
革,什百倍于先生所指斥,一惟诵法异域,不第尽更
清制,且举周秦汉宋流风遗意,胥摧毁而更张之,先
生地下有知,其谓之何?”
同一种《说储》,经过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劫波,在
不同取向的文史名家中竟有如此相反的价值判断,不
正反证它需要再研究吗?
前篇已述,清嘉庆六年(1801)皖南青年包世臣
著成《说储》。据《剑桥中国晚清史》主编之一刘广京
的意见,《说储》实为晚清政治改革思潮的滥觞。
杭州才子龚自珍(1792-1841),于嘉庆十七年
(1812)二十一岁时,曾侍父居于安徽知府的官署,
那时他是否结识包世臣,乃至读过《说储》?不清楚。
据吴昌绶《定庵先生年谱》,龚自珍晚年与包世臣交好,
《已亥杂诗》第二二九首“泾县包慎伯赠予《瘗鹤铭》”,
即明证。因而,龚自珍于二十三岁在徽州著《明良论》
四篇,抨击官场腐败皆由专制体制,次年随父至上海
的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的衙署,写出组文《乙丙之际箸
议》,疾呼帝国如不“自改革”,就难逃周秦以来改朝
换代的覆辙。他有没有受到包世臣的影响?同样不清
楚。有一点应属事实,即龚自珍的“自改革”吁求,
从抨击时弊的重心,到逻辑推论的思路,都很像《说
储》的延伸。
龚自珍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暴疾捐馆”。
而包世臣多活了十四年,虽早在道光五年(1825),将
《说储》下篇关于改革治河、盐政、漕运弊病的设计,
编成《中衢一勺》出版,晚年又收入《安吴四种》,却
不敢刊布《说储》上篇。相反,英年早逝的龚自珍,
其遗文尽管曾被魏源删削,却早以不同形式流传人间。
因而,说到晚清“自改革”,人们常谓发韧于龚自珍。
龚自珍卒于清英鸦片战争发生次年。他死前两年
多,曾著《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对林则徐奉旨赴
广州禁毒,表示热情支持,但林则徐复札却对他的献
策只给半首肯,并且拒绝他同往广州。这使他很失望,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从此他的
诗文,仿佛已将粤海日趋激化的清英冲突置诸度外。
这是否表明,在当时龚自珍眼里,帝国危机仍然在内
不在外呢 ?很难说。历史表明,龚自珍少作诸文,吁
求帝国“自改革”,好为预言,如暗示清廷墨守祖制,
安于长夜沉睡,
“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
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就可谓不幸而言中,在他死
后不到十年,远在南疆桂平的大山之中,便爆发了拜
上帝会的矿工与农民结合造反,号称太平天国,几乎
颠覆了帝国。然后由于清廷的愚蠢,竟在太平天国战
争高潮中,给英法联军入侵北国制造借口。于是在巫
术迷信氛围仍浓的晚清,龚自珍似成先知。
苏州人冯桂芬(1809—1874),是林则徐的门生 ,
清英鸦片战争开打那年中一甲二名进士,即授翰林院
编修。其后迭遭母丧父丧,逢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在
籍办团练有战功,升任五品衔的右春坊右中允。太平
军克苏州,遁入上海租界,与各国政商人士直接交往,
政见学识都发生很大改变。他开始筹画用洋人力量组
织地方武装,致函说服曾国藩派李鸿章招募淮军援救
上海。由此迫使李秀成处于守势,并使淮军借洋枪队
重占财赋重心苏松等府,而冯桂芬也化身为晚清“洋
务”的首要理论家。
《校邠庐抗议》便是冯桂芬“洋务”设计方案的
汇编。,冯桂芬自序说书名“抗议”,乃用《后汉书》
赵壹传语,“即位卑言高之意”,但序末自署作于咸丰
十一年(1861)冬十月,却透露他的真实命意。原来
此月初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手发动的“辛酉政变”得
逞,政府大改组,宣称次年改元同治。他们随即任命
曾国藩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节制巡抚提督以下各
官,等于把东南军政大权交给湘淮系汉人官绅。这是
自清初洪承畴死后近二百年,满清首次赋予南国一名
汉官如此巨大的权力。冯桂芬显然从中看出了扩展南
国士绅权益的机会,立即将改革现状的政论四十篇结
集,寄给曾国藩,说是求序,实为献策,而且自比为
东汉末名士赵壹对名将皇甫规的说辞,所谓“高可敷
玩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
曾国藩组建官兵饷械都自募自筹的湘军,分明违
背满清不许南人将兵的祖制,却道是为了捍卫“开辟
以来名教”,但在战争过程中,却向他诅咒的天国一样,
“窃外夷之绪”,越来越依靠洋器洋人博取内战胜利。
只是他和左宗棠、李鸿章等说一套,做一套,所谓义
理与践履二律背反,正如满清列帝好申斥的“假道学”,
适足以给满清祖制守护者提供攻讦的口实。冯桂芬的
《抗议》,显然要为曾李左的言行相悖辩护,并且以攻
为守。
《抗议》自序已彰显冯桂芬的策略。他首先赞颂
“三代圣人之法”臻于至善,倒是后世近功小利的儒
者不断将它弄坏,致成空言,接着“观于今日”,连举
十二大弊,指斥后儒已将三代圣人善法败废无遗。然
后他强调“古今异时亦异势”,不可“一切复古”,只
可去其不当复,而复其当复。这已是包世臣、龚自珍
论调的重申,但冯桂芬走得更远,竟说在“法”即制
度应用的层面,也可以“用夷变夏”。
当然,
《抗议》四十篇,附二篇,成稿前正值英法
联军攻陷北京而逼迫清廷签订新一轮的不平等条约,
因而冯桂芬对于“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
国而受制于小夷”,表示“奇愤”,可以理解。他憎恶
魏源剽袭林则徐的手稿,斥责魏源“以夷攻夷、以夷
款夷”的策略行不通,
“欲以战国视诸夷”,却以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一语有道理。因为满清由叛明到代明,
就是“师明之长技以制明”。所以,《抗议》指出明末
“采西学”行之有效,又绝口不提明人视满洲为“夷”,
还处处不忘声明当今夷夏之辨,即指英法美俄等国与
今之中国或中华的区别。明乎此,便可窥知冯桂芬和
他的同时代人士,所谓“师夷长技”,承认“用夷变夏”
有可行性,实为后来“向西方学习”的原初表述。
正因如此,
《抗议》作为冯桂芬向正在南国得势的
湘淮系首领献出的治安策,为什么要再三申述“今国
家以夷务为第一要政”、
“驭夷为今天下第一要政”,甚
至危言耸听,罗列“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
不隔”、“名实不符”,乃至“船坚炮利”、“有进无退”
等等方面,中国都“不如夷”。
在《抗议》中,冯桂芬反复指出中国曾经领先于
晚出“诸夷”,即当今也多“秀民”,只要懂得自立、
自强,必可恢复往日的光荣。
《抗议》提出这样的论断,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必有出于夷而转胜于夷者”。冯桂芬称这是“今日中
国第一要务”,表明他关注的焦点,仍是曾国藩《讨粤
匪檄》已提出的,被太平天国战争冲得大乱的“伦常
名教”表征的社会秩序,怎样重建的问题。
冯桂芬已表明,他反对恢复战前清廷那套“以满
驭汉”的统治秩序,更反对满洲权贵朘剥江南财赋的
局面再现。眼见动乱已快结束,江南世族必能取消佃
农乘乱“租田当自产”的做法,需要传统“名教”的
支持。然而不解决清廷与江南世族的租赋分割难题,
富民必将重赋的负担再度转嫁给贫民,最终仍会导致
“民穷为匪”。因而《抗议》认定重建“伦常名教为原
本”,却反复重述清初顾炎武《苏松二府田赋之重“的
主旨,要求清廷对苏松太三属大幅度“减赋”,并特别
指出“正本清源”的关键,在于安置乱后倍增的游民、
饥民、妓女等。正是在“收贫民议”的破题中,冯桂
芬写出那四句教:
“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
虽蛮貊吾师之。”被有的近代史论者叹为惊世骇俗的这
四句话,在古近变法史上是老调,但针对咸丰朝仍然
很盛行的排外论,则是针砭。其实冯桂芬此篇赞赏的
“夷法”,无非是指荷兰、瑞典的济贫院、教养所之类,
他也承认这类机构在中国古已有之,所谓“礼失而求
诸野”而已。至于政体改革,他的主张更限于皮毛。
清末章太炎曾批评他最受“宦学者”称道的减赋主张,
“特为世族减赋,顾勿为农人减租”,表明其论“不正
其本”,并非苛评。
《抗议》的第一回应来曾国藩。他虽迟迟不愿为
《抗议》作序跋,却不禁人传抄,终于以复函形式肯
定此稿“必为世所取法”。继之是李鸿章,推许此稿深
中“洋务机要”。在清法战争中崛起的清末洋务首领张
之洞,盛称它是“中体西用”论的先河。戊戌百日维
新,康有为们仓卒拿不出应诏“定国是”的方案,骑
虎难下的光绪帝,只得请求荣禄将四十年前成稿的《校
邠庐抗议》翻刻一千部,发给内阁六部九卿各衙门就
本职陈述其可行性。变法被慈禧政变绞杀,但各部遵
旨复议的档案仍存,可惜迄今尚未得到研究。
王茂荫质疑晚清外交观
自从清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1861 年 1 月 20 日),
北京出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六
月初九(1901 年 7 月 24 日)更名外务部,凡历咸丰、
同治、光绪三朝,存在时间长达四十年六个月,却在
满清体制内始终属于临时特设的编外机构。
它初设的曲折,在前已述。古怪的是,这个编外
机构,对满清由中枢到地方的法定部门,似乎享有越
来越广泛的决定性权威。它的职能,有关近代史论著
说法不一。大概地说,它主管外交和外贸,也兼管海
关、海防、卖军火、造枪械、修铁路、开矿山、设电
报、办同文馆、派留学生等,即与初称“夷务”、后称
“洋务”的政军财文事宜,无不插足。它还直辖北洋、
南洋两通商大臣,分管职能同样很大,而由直隶总督
兼任的北洋通商大臣,后来甚至代替理藩院处理藩国
对外事务。
前篇《晚清总理衙门的名与实》。已提及那四十年
满清统治者的“外交”理念变异问题,这里不妨再略
陈拙见。
至迟在十八世纪中叶乾隆帝自诩建有“十全武
功”,那以后满清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认知,便较诸康熙
朝发生倒退,表征便是中世纪晚期常见的“天下国家”
陈腐观念,重新盘踞意识形态领域。乾隆末至嘉庆间,
皇帝对付英国遣使来华的傲慢应对方式,给帝国继君
及其臣民作出的表率,那负面作用,已在道咸二朝两
次鸦片战争中暴露无遗。
不消说帝国臣民没有晚年乾隆及其子孙诸帝那么
愚而愎。在英法联军打到京郊,被咸丰帝仓猝任为议
和钦差大臣的恭亲王,据亲见其人的《中华帝国对外
关系史》的作者马士(H.B. Morse)所评,为人并不
聪明。但他的主要副手文祥,却是识时务的满洲大臣,
(见《清史稿》本传,参前拙文《文祥与总理衙门》)。
这位遍历内阁刑礼吏户工五部的满侍郎,于咸丰十年
为总理衙门首任三大臣之一,备经同治朝慈禧与恭亲
王争夺权力的风浪,在军机大臣兼总署大臣的要职上
屹立不倒,个中诀窍,尚待研究。但他在光绪元年
(1875)以久病之身,仍晋武英殿大学士,以次辅代
未到位的首辅李鸿章主持内阁,且代时已失宠的恭亲
王成为事实上的领军机大臣,还照兼总署大臣,可知
他在同光间的执政地位,已变得难以动摇。正因如此,
他在光绪元二年相继“密陈大计”的两道奏折(均见
《清史稿》本传),便值得重读近代史者格外重视。
或因文祥在久病的床上自知不起,他的两道密折,
便显得分外坦率。两折回顾嘉道咸三朝的对外政策,
着着失败,以为毛病都出在“人心”,尤其是“君心”
总与“民心”背道而驰。令人惊异的,是他居然说,
道咸以来中国屡败于西洋各国,最大问题在于西洋各
国总顺“民情”,而中国却总不察“民心已去”,以致
各国得以投间抵隙。
文祥的意见,没有超出六十年前龚自珍的《乙丙
之际塾议》提出的“自改革”呼吁。但他于光绪元年
疏中回溯的一段往事,却引人注目。文曰:
咸丰六年(1856),王茂荫奏陈夷务,谓海外诸国,
日起争雄。自人视之,虽有中外之分,自天视之,殆
无彼此之意。引《书》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及
《大学》平天下章三言,得失首人心,次天命,而终
以君心为证。何其言之危且切欤!欲戢夷心,莫要于
顺民心。能顺民心,斯足以承天心,固不待蓍蔡而昭
然若睹耳。
这里提到的王茂荫,是安徽歙县人,道光十二年
(1832)中进士,便在清廷各部沉浮,在咸丰中屡屡
上书言事,擢户部侍郎,兼管钱法堂。当时清廷内外
交困,京畿通货膨胀。而民间交易通用的铜钱,却因
云南铜源被内战阻隔,而导致京畿银贱钱贵。清廷出
下策,收取铜钱,回炉重铸,原定十文的份量,当五
十、一百乃至当千,导致民间盗铸成风。所谓天子脚
下的京畿地区,假币盛行,致使民乱迭起。王茂荫主
管户部钱法堂,以为铸大钱名不符实,而嗣后户部又
请准皇帝发行钱钞即纸币,却因纸币不能兑换为现银,
导致通货越发紊乱。他的货币论,经过在华俄人转述,
被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 C 节注 83
中予以嘲笑,说它被咸丰朝大臣们痛斥,
“完全是为商
人的利益,而与皇室毫无利益可言”。不想王茂荫由此
成为郭沫若等争相考证的晚清中国名人。马克思批判
王茂荫经济理论为谬说,当否?是另一问题。但王茂
荫作为十九世纪中叶满清大臣中首出的要求根本改变
外交理念的人物,却不该忽视。
上引王茂荫“奏陈夷务”,引经据典来自《尚书》
“天视自我民视”,原谓要看天意,必看民意。但王茂
荫显然受晚清复兴的阳明学所谓四海之内心同理同的
影响,又迎合君心表征天心的观念,再依据满清君主
自称眼界如天而高于万民的说法,称道皇帝的眼界当
然超越中外分野,平等看待华夷,像《尚书》所说,
皇天不分亲疏,只看有德无德。德者,福也,犹如四
时的旺气。而今旺气既然在日起争雄的海外诸国,那
么它就表征人心天命所归,必将体现于君心。王茂荫
的逻辑推论,在文祥看来似属危言耸听,却切中时政,
以为正是上承天心而下顺民心以收敛“夷心”的真知。
这对一听“和戎”就喊叫离经叛道的理学家,当然是
迫其住嘴的策略,同时也为恭亲王一派的对外政策似
反祖宗传统观念作辩解。
满清由雍正到乾嘉道咸五朝一百八十年,不是越
来越自称“天朝上国”么?
这种观念,显然也由自命理学的上书房师傅杜受
田的教诲,支配了咸丰一生。他被英法联军赶出北京,
被迫在与英法俄三国订立的屈辱和约上盖御玺,却至
死拒绝“回銮”,真实理由是怕见欧美各国驻京使节,
又怕各国使节觐见不行跪拜礼,使作为天子的他本人
颜面扫地。
文祥首倡设立总理衙门,在代恭亲王起草的密疏
中, 还将满清与英法俄的关系,比作魏蜀吴三国鼎立。
但通过总理衙门的涉外实践,他很快认知当前面对的
欧美列强,绝非汉晋以来分裂时期的纵横捭闔关系可
比。“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屡战屡败的清廷来说,
适足以贻讥于“西夷”。他在主办“夷务”之后十五年,
终于在临死的床上,决定向“圣母皇太后”说真话,
盛称他的见解,早在近二十年前已为王茂荫说出。于
是我们的近代史关于晚清对外关系史占支配地位的见
解,应否重作讨论呢?

文祥和总理衙门
文祥是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创始人之一。从
这个衙门于清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一(1861 年 3 月 11
日)正式启用关防伊始,他便以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
大臣,成为恭亲王的主要副手,直到清光绪二年五月
初四(1876 年 5 月 26 日)病逝,担任此职长达十五
又两个半月。
在这期间,满清三易其帝,出现慈禧与慈安两位
太后二度“垂帘听政”,而恭亲王与慈禧的叔嫂斗法已
导致他三度被黜,因此文祥作为总理衙门的实际主持
人,对于咸同到同光之际的满清外交连续与转折的重
要性,应说不言而喻。
据《文文忠公自订年谱》,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瓜
尔佳氏,世居满洲故都盛京,无世职,靠个人苦读,
得中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时年二十七岁。嗣
后做京官,由主事而郎中而侍郎,咸丰八年(1858)
五月,以内阁学士、署刑部左侍郎,
“在军机大臣上学
习行走”(见《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随改礼部、
吏部右侍郎,又转工部、户部右侍郎。就是说,他四
十岁入军机,不到两年已遍历中枢六部的五部。他的
政绩不详。英法联军迫近京郊,被吓坏的皇帝准备逃
往热河,遭到众多王大臣反对,“军机文祥争之尤力”
(《翁同龢日记》咸丰十年八月初一)。或因此,同年
八月初八咸丰帝弃圆明园而“秋狝木兰”, 在军机大
臣中唯独留下文祥。
同时,咸丰帝起用御弟恭亲王为钦差大臣,留京
为英法联军议和,而指定大学士桂良、户部右侍郎文
祥,为其辅佐。恭亲王于外事隔膜,他的岳父桂良年
老昏聩,因而与英法联军谈判,唯靠文祥。
《翁同龢日记》表明,这位咸丰六年状元,早在
注视文祥动向。他记咸丰帝出逃后,北京大乱,
“署步
军统领文祥,忠义奋发,周视九门,守城兵不满万人,
驻守各门者多满洲一二品大员,不受节制也。文公力
任开仓放米,户部侍郎宝鋆亦力任开库拨银,人心稍
定。”(见该日记咸丰十年八月十一)步军统领,相当
于后来的首都卫戍司令。但文祥临危受命,北京九门
没有一门的满洲驻军将领听其指挥,无非因为品级比
他高。他还是与同为关外满人的宝鋆合作,极力安抚
京师驻防旗人,使北京免遭更大混乱。
以后清廷与英法俄相继签订“北京条约”。流亡在
热河的咸丰帝及其“总理行营王大臣”,多半照准。留
京的王大臣,既然被赋予同英法俄美谈判的全权,既
然已享有热河行宫与北京政府及各行省联系中转的特
权,而皇帝又躲在热河迟迟不肯“回銮”,那么恭亲王
在北京不是朝廷的表征吗?因而,当咸丰十年冬,流
亡皇帝因处理夷务而要求恭亲王等“妥议章程具奏”,
同年十二月初三(1861 年 1 月 13 日),恭亲王、桂良、
文祥便“奏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呈览请议遵行折”,
表明恭亲王们早有准备。其附件章程六条,最重要的
是第一条,“京师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文祥
的传记资料,可知这点子是他出的。从此清廷便有了
专办外交的部门。
如前已述,满清自雍正、乾隆父子越来越视国事
为皇帝家事,甚至连奉旨可以说话的科道言官,敢于
批评皇帝的亲信奴才,也被他们认作干预皇帝的家事,
不遭贬黜,便遭流放。他们的继承人嘉庆、道光、咸
丰三帝,一个比一个更无能,却越发借口祖制,唯恐
政府体制稍有变动,便削弱皇帝的个人独裁。因而,
当年咸丰帝批准在北京设置总理衙门,一是强调其性
质在于“通商”,二是由给于关防而示其为临时性特设
机构。岂知形势已变,恭亲王和文祥、桂良,通过掌
握与英法俄议和的全权,而留京王大臣唯彼等马首是
瞻,已形成足与咸丰帝及其“总理行营”王大臣抗衡
的另一个权力核心。
于是,咸丰及其行营王大臣,面对重组的权力二
元格局,不得不屈从既成事实。经恭亲王一辩,咸丰
帝便同意取消总理衙门关防内“通商”二字,等于出
默认它是外交部,而不是外贸部。但关防依旧,表明
咸丰帝及其亲信,仍视此衙门为临时机构,不可列入
祖传的内阁编制。
结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尽管地位重要,尽管
已从军机处夺取了外交决策权,但历经咸丰、同治到
光绪三朝,它还是临时机构。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流亡在西安的慈禧政府,被迫同意辛丑和约,
为博“与国之欢心”,而下诏改官制,首先改总理各国
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列于“新官制”之首,就是说时
隔总理衙门设置四十年,才将它由临时机构改为正式
部门。不仅如此,
“新官制”还规定外务部在尚书、侍
郎之上,还设总理大臣、会办大臣,等同于内阁总理,
其职常由领军机大臣兼任。这个变化,发生于文祥去
世四分之一世纪。
晚清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当时事实上的外
交部或更高层次的对外政军商文的统筹机构,在体制
中如此重要,却因其临时性,在号称正史的《清史稿》
的表志中甚至不列专篇,不仅可笑,而且荒唐。
满清是保存中世纪中国君主专制形态的最后一个
王朝。君主专制,无论古近中外,权力运作的一大特
色,就是人治,“人在政存,人去政息”,或者说“有
治人无治法”。所谓治人,并非如孔子所谓“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而是往往相反,“不在其位,要谋其政”。
在咸丰朝,肃顺不过是宗室庶子,直到咸丰十年“行
在”至热河,才由御前大臣、户部尚书,晋协办大学
士、署领侍卫内大臣,终身未入军机处,就是说从未
有“宰执”名义,却权倾朝野。与他相对,文祥虽早
入军机,官仅侍郎,但在留京王大臣中位卑而权重。
正如咸丰帝死,肃顺成为热河行在顾命八大臣的实际
领袖,而文祥也早为在京的恭亲王第二政府的主要决
策者。辛酉政变,恭亲王与慈禧内外勾结,搞掉了肃
顺为权首的顾命大臣。其间文祥的作用,史阙记述。
但《清史稿》将他与文庆、宝鋆列为同传,特别称道
他“洵社稷臣”。美国的中国史家芮玛丽(Mary C.
Wright)的名著《同治中兴》,也认为他是总理衙门的
“主要决策人”。因而文祥在晚清对外关系史上迹近埋
没,当然需要再研究。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难产记
公元 1861 年 1 月 20 日,当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
咸丰帝明发上谕:“京师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
著即派恭亲王奕訢 、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管
理,并著礼部颁给‘钦命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关防。”
(咸
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七二,下引同。)
这是咸丰帝得到恭亲王三人于同月 13 日“ 奏统
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呈览请议遵行折”及附件章程六
条,命热河行营王大臣审议后,正式准行的硃谕。它
对原拟章程有所改动,最重要的是原件请设“总理各
国事务衙门”,意为办理一切对外事务,而上谕定名“总
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将衙门权力限于“通商”即对
外贸易。印信规定为“关防”,即明清朝廷颁给执行临
时特别任务的官员的长方形图章,表明这个新设衙门,
非但职责止于外贸,而且随时可以裁撤。
恭亲王原来不通“夷务”,在咸丰帝出逃热河前,
被迫留京议和,由其岳父桂良和早任军机大臣的文祥
辅佐。之后,从惧洋到知洋,恭亲王也对其兄咸丰帝
面对洋人色厉内荏的心态洞若观火。恭亲王等与英法
俄签订《北京条约》以后,深感清廷于“夷务”处理
混乱不堪,弊在体制。朝廷各部和地方督抚司道,面
对涉外的政军商教事务,都需处理而无章可循,不知
所措又必有所措,常因小事却酿大祸。他们是否在与
英法俄美使节谈判过程中,得知后者俱受本国外交部
门指授,从中得到启迪,萌生帝国外交也应建立专门
衙门的共识尚不清楚。但由他们共拟的章程,指出外
交应统筹全局,设置事权归一而章法分明的总理衙门,
却不可不说他们已觉察到外交体制需要走出中世纪传
统,适应国际交往的现状。
当然恭亲王他们很了解传统权力机制。尤其咸丰
初恭亲王曾任领军机大臣,不久便因太能干而被其兄
咸丰帝罢官,遣回上书房重作学生。他因乱复出,与
英法俄美议和,居然在签订新一轮屈辱的《北京条约》
之后,英国联军依约撤出北京。于是满清官绅士民,
交口称颂恭亲王折冲尊俎有功。他与桂良、文祥,遂
借机向咸丰提议设置专办外交的衙门。前揭咸丰十年
十二月初三他们的联名奏折,劈头所述此前六十年的
帝国外交失败史,颇有趣,引如次:
“窃为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
鸱张弥甚。至本年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极
矣!
论者引历代夷患为前车之鉴,专意用剿(按,用
兵为剿,议和称抚),自古御夷之策,固未有外于此者。
然臣等揆时度势,各夷以英国为强悍,俄国为叵
测,而佛、米从而阴附之。
(按,佛指法国,米指美国,
原文英、佛、米三字,均有口旁。)
窃谓大沽未败以前(按,指 1860 年 8 月 15 日,
僧格林沁亲王奉咸丰帝密谕,弃守天津塘沽要塞之
前),其时可剿而亦可抚;大沽既败而后,其时能抚而
不能剿;至夷兵入城(按,指 1860 年 10 月 13 日,北
京留守王大臣,从英法联军通牒,开放安定门,容联
军不战而入京城),战守一无足恃,则剿亦害,抚亦害。
就两者轻重论之,不得不权宜办理,以救目前之急。
自换约以后(按,指 1860 年 10 月 24、25 日恭亲
王在京中礼部,与英使额尔金、法使葛罗,相继签订
北京条约,并互换天津条约之后),该夷退回天津,纷
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
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
前代之事稍异。”
末语“前代之事”,并非远指。明崇祯十七年
(1644),吴三桂引满洲八旗入关击败李自成军,长驱
直入明都北京。然后鹊巢鸠占,从此满清将北京作为
征服全国的号令中心。时过二百十六年,英法联军侵
占清都北京,竟未如法炮制,没有如当初满洲那样在
北京另建新朝,却信守条约,退出北京乃至回师其国,
怎不使这帮满洲王大臣诧异?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通
个中缘由,可以理解。难得的是恭亲王,也许首先是
文祥,由这一事实开始领悟,他们祖辈恪守的丛林法
则,在当前域外世界已被另一种法则代替。他们于是
想到仿效。尽管还自欺欺人,说是对这班远夷,
“犹可
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其实以为学彼等作为,“自
图振兴”,才是实话。
咸丰帝既然闻夷而逃,甚至在热河也感到不安全,
想逃到更遥远的西安,那他在恭亲王签订《北京条约》
后,仍用种种托辞,拒绝“回銮”北京,并不奇怪。
奇怪的倒是他还自以为有力量迫使北京留守政府就
范。证明就是恭亲王们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他无
力阻止,仍想限制,规定其权止于“通商”,颁布“关
防”以示该衙门不过是临时机构。
恭亲王们似乎逆料流亡核心将出此招,于前揭奏
折及章程之后还夹有几通密奏附片。其中之一,声明
章程第二则要在总理衙门之下,增设天津通商大臣,
理由呢?“如天津办理得宜,则虽有夷酋驻京,无事
可办,久必废然思返,是天津通商大臣最关紧要。”清
英、清法北京条约不是明定列强公使可以常驻北京
么?皇帝迟迟不肯“回銮”,不是最怕夷使坚持觐见又
拒绝跪拜而大扫面子么?照恭亲王、文祥设计的章程,
那么有天津通商大臣和总理衙门两道关卡,皇帝颜面
当得保护。
不宁唯是,恭亲王们又奏英使威妥玛“来京探询
片”。片谓威妥玛抵京,实因怕驻津英军尽撤而于条约
实行不利。
“臣等相机开导,以释其疑,微露有设立总
理外国事务衙门,专办外国事务。该公使闻之,甚为
欣悦,以为向来广东不办,推之上海,上海不办,不
得已而来京。如能设立专办外国事处地方,则数十年
求之不得,天朝既不漠视,外国断不敢另有枝节各等
语。”照此说来,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已得二十年
来屡成天朝首患的英国支持,皇帝岂可不准所奏?
如前所述,咸丰帝准奏了,却还想限制该衙门权
力为做生意,更只许它作为临时机构。对此,恭亲王
等岂会退让?同年 1 月 26 日,在京的恭亲王、文祥奉
到咸丰帝 1 月 20 日硃谕之后,便再上奏折附片密陈,
说:
“该夷虽惟利是图,而外貌总以官体自居,不肯自
认为通商,防我轻视。今既知设有总理衙门,则各国
与中国交涉事件,该夷皆恃臣等为之总理,藉以通达
其情。若见照会文移内有‘通商'二字,必疑臣等专办
通商,不与理事,饶舌必多,又滋疑虑。”
怎么办呢?恭亲王们当然表示全力维护皇帝权
威,既然上谕不可改,唯有两个办法,一是告知那班
夷酋,“臣等即系总理各国事务”,二是行知礼部,将
铸造关防中节去“通商”二字,
“嗣后各处行文,亦不
用此二字,免致该夷有所借口。”
可怜的咸丰帝,已经丢失首都,幸得其弟恭亲王
说退夷人而复国,还能有别的选择吗?他只好在“奕
訢等又奏请关防及行文不用通商二字片”上,硃批“依
议”。
于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了,还因“军务”
与“外国事务”的纠葛越发不清,该衙门的权重越发
超过军机处。那是后话。

圆明园之焚
发生于清咸丰十年九月初五(1860 年 10 月 18 日)
的“火烧圆明园”事件,距今将近一个半世纪了。述
说或评论这一事件的文史作品,不知凡几,可惜不合
历史实相的怪论也不少。
圆明园之焚,下令纵火的是英国对华交涉专使额
尔金勋爵(Lord Elgin),执行纵火任务而将圆明园和
畅春、清漪、静明、静宜四园统统烧成废墟的,是侵
华英军第一师。
这五园其实都已成为空园。原来这年八月初八(9
月 22 日),咸丰帝闻报清军在京郊八里桥被英法联军
打得大败,便带着他的妻妾和部分王大臣,丢下圆明
园,仓皇逃往热河行宫。四天后联军推进到北京城外,
轻松地击溃了僧格林沁、瑞麟统帅的满蒙八旗军余部。
八月二十二(10 月 6 日),法军首先闯进圆明园,立
即大肆抢掠。次日英军也进入园内,“两个强盗”(法
国作家雨果的形容)展开劫掠竞赛。同年公历 10 月 9
日《纽约时报》,即有劫掠的现场报道,不妨再引用一
段: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
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掠被认可。贵宾
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师,
以及其他庭园的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
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
把他们砸毁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
器、钟表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
如果当初大清国的皇帝陛下能把圆明园中的一切
完美无缺地移交过来的话,那它将会卖出一个天价,
可惜有 3/4 以上的东西被法国人毁坏或掠走了。
(中译
文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
〈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页 191-193,北京三联书店,2001。)
然而英法联军并未因此而满足。他们向咸丰帝出
逃前任命的议和钦差大臣恭亲王发出威胁,不开城就
攻城。于是又兵不血刃,侵占了北京皇城。岂知就在
这时,额尔金致函法国专使葛罗(J.B.L.Gros),建议拆
毁圆明园。这回葛罗却以保护名园为由,表示不赞成,
但同意拆毁城内部分宫殿。额尔金一意孤行,于是下
令英军对圆明园等纵火。
额尔金为何坚持焚毁圆明园?清末便有一种解
释,说是一个叫龚橙的中国人出的主意。龚橙是龚自
珍的长子,懂英语,这时正充当额尔金的参赞威妥玛
(T. Wade)的记室即书记。据说龚橙出此“奇计”,
目的在于化解洋人的愤怒,保全都城数十万人的生命。
这一怪论传播很广,直到数年前还有人骂龚橙是汉奸,
却相信他确是圆明园之焚的“谋主”。
此说于史不符,拙文《龚橙与火烧圆明园》(《文
汇读书周报》2002 年 8 月,参拙著《走出中世纪二集》
页 248-25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曾作商榷。
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满清官方文件汇编《筹
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已有详载。此书编成于清同治
六年(1867),总裁官宝鋆曾在圆明园被焚时充当总管
内务府大臣,而副总裁文祥则为当年留京的唯一军机
大臣,辅佐恭亲王对英法联军的议和谈判。他们选录
保存的史料较真实。郭廷以编著的《近代中国史事日
志》(中华书局据台湾 1963 年 3 月初版影印,1987),
其中咸丰朝涉外部分,便主要取材于它。编年有利于
明白时势,有兴趣读史者,不妨一阅。
这里不能对《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刊布的官
方文件详予考辨。如同清代一切朝野史料一样,其中
同一事件的不同陈述,往往互相矛盾,考证难免繁琐。
以下仅简单列举可以认定的几点史实。
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于咸
丰八年(1858)清廷与英发专使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暂告段落。但咸丰帝随即翻悔,不同意英法俄美四国
派公使驻京,不同意英法船只进入长江,要求谈判大
臣桂良等,再作交涉,“破除情面,勿恤人言”。
英国反复磋商不成,派舰队至大沽口,欲强行登
陆,保护使节进北京“换约”,不料中伏击失败。咸丰
帝色厉内荏,,, 对英国以战迫和,又想离间英法俄美
关系,岂知着着失败,而法国决定与英国共同出兵侵
犯京津。时为咸丰九年。
咸丰十年,清廷与太平军作战不断失利。英法于
同年五月(1860 年 6 月)通告欧美各国 ,对清朝宣
战。同年六月英法联军占领塘沽,再战天津,与清廷
边谈边打,向通州推进。
咸丰帝于同年七月二十四(1860 年 9 月 9 日)下
诏亲征,引发朝野极大恐慌,因知皇帝准备弃京北逃。
钦差大臣载垣等照会额尔金、葛罗,要求派员在通州
议和。英法联军派巴夏利(H.S.Parkes)等赴会,随行
英法官员记者数十人。不料载垣已得咸丰帝密谕,如
谈判破裂,即将其“谋主”巴夏礼等扣作人质。载垣
以巴夏礼拒绝见皇帝行跪拜礼为由,命僧格林沁载捕
巴夏礼等三十九人,包括英人二十六名,法人十三名。
统兵大员胜保当场杀死二人。馀均押送北京,关进刑
部“天牢”,备受凌虐,英国《泰晤士报》记者 BowLby
首先致死。
咸丰帝出逃热河途中,尚密谕北京留守王大臣,
将巴夏礼妥为看管,如英法攻城,势不可支,即将其
正法。此后恭亲王虽将巴夏礼移居狱外善待,恳求他
致函额尔金允许讲和,但仍不敢违背上谕,将巴夏礼
等释放。
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继又侵占北京皇城,解救
人质,发现关进天牢的三十七人,生还者仅十九人。
额尔金就面临向女王政府和议会交待的问题。尤其是
首先死于满清天牢的,竟是《泰晤士报》的名记者,
他又如何面对英国公众舆论?他拒绝法国特使葛罗的
反建议,不同意用拆毁清宫来代替焚毁圆明园,并非
因为清宫建筑更古,而是因为作为大清皇帝“夏宫”
的圆明园,早在欧洲名闻遐迩。何况它是“天朝”实
际的政治中心,满清皇帝下达的绑架虐杀英法人质的
诏敕,都由此发出。无论为了彰显复仇决心,还是为
了掩饰劫掠恶行,将这座世界第一名园,付诸一炬,
不是更可躲避人质被害的责任吗?
据额尔金死后发表的他致家人函,曾说:
“劫掠和
蹂躏这个地方(指圆明园),已够坏了,但更坏得多的
是破坏。”
我们当然可以谴责这位英国勋爵的伪善。可是,
比较他的政治对手,那位仅因夷使不肯双膝下跪向自
己叩首,而宁可丢失首都,在大清帝国首开君主逃亡
以致死于流亡的记录的咸丰帝,在假仁假义方面,有
何区别?
满清入主北京以后,凡历九世十帝。撇开年号宣
统的末代皇帝不谈,在位十一年的咸丰帝是最短命的
一朝君主,仅由圆明园之焚,那终极缘由,至今尚说
不清楚,此人此朝岂不值得再研究?
由咸丰到慈禧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当西元 1861 年 8
月 22 日,大清帝国七世皇帝,病死于热河行宫,享年
三十一岁。
于是,满洲皇室爱新觉罗氏失去了大家长,满蒙
汉八旗失去了部落联盟共主,外人所称中华帝国失去
了最后一名独裁皇帝。
那以后,这个帝国不是还延续两世三帝五十年
吗?怎么说咸丰帝是最后一名独裁皇帝呢?
确实的,这个帝国的体制似乎没变,继立的年号
分别为同治、光绪和宣统的三名皇帝,血统仍属爱新
觉罗氏族,体制还是持续已达二百二十年的君主专制
主义。
可是,同样确实的,是咸丰帝“龙驭上宾”仅七
十天,他临终前布下的继统权力格局,便为一场宫廷
政变所否定。
原来,庙号文宗的咸丰帝,在位十一年有余。他
假冒为善,骗过昏庸的道光帝,得立储君,却甫即帝
位,便露出纨绔本性,大选“秀女”,封了多少个贵人、
常在、答应(清制,皇后以外,皇帝之妾分七等,
“皇
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
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见《清史稿》后妃传序),
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还因召妓入宫,与臣子争风吃醋
(参看《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清宫选秀女等则)。惜他
生殖力太差,做皇帝七年,始得二子,而次子随殇。
于是,当他咯血夭亡,年方六岁的皇子载淳,便成为
皇太子的唯一候选人,接着成为帝国八世天子。
不待说,母以子贵,小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氏,
就在咸丰咽气次日,晋位“圣母皇太后”,与先帝遗孀、
中宫皇后钮祜禄氏,已称“母后皇太后”者并尊。随
即加徽号,中宫太后称慈安,原居西宫的那拉氏称慈
禧。
这个西太后,父惠征是满洲镶蓝旗人,曾官徽宁
池广太道,有二女二子,她居长。她早年生涯,有种
种含糊的或离奇的传说。可以肯定的是她随父到过江
南,家贫,出入市井,会唱江浙俚曲,却不识满文,
“国语”即满语也讲得很差。咸丰元年(1961),她十
七岁,入京选“秀女”,被选中,充宫女子,在圆明园
景观之一“桐阴深处”服役。以唱南曲撩逗咸丰召幸,
获封懿贵人,晋懿嫔,竟为皇帝生下首子,即封懿妃,
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相传咸丰病危时,
已担忧此人在他死后会闹事,曾写密谕给皇后,说那
拉氏“如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
之”(见《清朝野史大观》卷一)。
不宁唯是,咸丰临终前遗命,立载淳为皇太子的
同时,又特谕:
“兹派载垣、瑞华、景寿、肃顺、穆荫、
杜翰、匡源、焦佑瀛,尽心辅弼,賛襄一切政务。”
(转
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记》)自从顺治十八年(1661)
清世祖死前,任命“顾命四大臣”以辅佐年幼的康熙
帝,二百年来重演此举的,只有这一回。
当年顺治任命的辅政四大臣,虽是满人,却没有
一名诸王贝勒,也没人是顺治生母(蒙军旗人)、康熙
生母(汉军旗人)的戚属。不知咸丰帝是否模仿不祧
之祖?他任命的顾命大臣,三汉人均为跟他跑到热河
的军机大臣,而五满人中两亲王一近支,一远支,肃
顺则是宗室疏属,景寿只是道光第六女的额驸。相反,
道咸二朝的近支诸王贝勒,尤其是咸丰诸弟,都不预
其列。恭亲王虽在北京主持英法联军退出的善后,醇
郡王虽久在内廷行走,但一被咸丰帝所忌,一是那拉
氏的妹夫,他们被排斥在顾命大臣之外,至少也是咸
丰与肃顺等共谋。
然而,咸丰此举,效应却更惨。当年鳌拜等满大
臣专政八年,被康熙帝发动宫廷政变推翻。而肃顺等
八大臣“賛襄政务”,政令未出热河行宫,仅七十天就
被慈禧和恭亲王和谋捉拿治罪,肃顺被杀头,怡、郑
二王被迫自尽,馀人都被罢官流放。那过程,犹如一
场闹剧。
这场闹剧,史称“辛酉政变”。关于它的密谋的种
种情节,百余年来相关史料迭出,研究讨论也随之深
化细化。以考史见长的的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以
讲史擅长的高阳《清朝的皇帝》
“文宗”章,以及《剑
桥中国晚清史》由刘广京撰稿的“清代的中兴”章的
简要剖析,都很值得一看。
当然,关于这场事变,仍有问题需要讨论。本篇
开头已经提出,咸丰之死,以及随之发生的“辛酉政
变”,过程很短暂,事件本身的始末也相对平和,但从
历史效应来看,则意味着满清帝国已历七世的统治形
态告终。以后至清亡五十年,这个帝国形式依旧,但
权力格局已在重新洗牌。单看现象,便有五点可说。
那五十年,如清末章太炎诗云,
“专制依然属于爱
新”,却只徒具形式。
咸丰死后先后在位的三名皇帝,同治、光绪和宣
统,没有一个不是傀儡,表明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
到“辛酉政变”已经实际结束。
那五十年,帝国的权力核心,已被“辛酉政变”
置换。新的核心是史称慈禧太后或西太后为首的集团。
这个咸丰帝的遗妾,晋位“圣母皇太后”,年方二十六
岁,却在宫廷历练十年之后,纵横捭阖的本领越来越
精。没有一个盟友,不是她预设的清除对象。慈安太
后,恭亲王奕訢,号称清流的“翰林四谏”,主办“洋
务”的湘淮军头,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满洲权
贵,讲理学的蒙汉旗人大臣,乃至她的妹夫醇亲王奕
譞等等,无不边利用边挫抑,乃至弃之若敝屣。
直到她七十四岁死去,在帝国内部集权于一身,
已长达四十七年,打破了中世纪中国所有女皇,如汉
代吕后、唐代武则天等,专权的历史纪录。
那五十年,慈禧也打破了晚清激发内乱外患而丧
权辱国的纪录。
她三度“垂帘听政”,就打输了三次对外战争。首
度她与慈安共同垂帘听政,既用湘淮军头攻灭太平军、
捻军,又用北人为主的“清流”打击南人为主的“洋
务”活动。二度她垂帘听政,在慈安不明不白地骤逝
之后,即将不懂军事的“清流君子”派往清法战争前
线,以南洋舰队毁灭为代价,保护她的个人独裁不受
批评。她随即为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构筑颐和园,
结局是清日战争大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朝鲜沦为
日本殖民地,还割让台湾。日本由此成为现代化的暴
发户,而清帝国由此沦为“东亚病夫”。她绞杀戊戌维
新,三度垂帘听政,不到两年便招来八国联军侵华。
这回她输得更惨,如不是挟持傀儡皇帝跑得快,便差
点成为联军战俘,却已与亡夫咸丰帝共创了首都两度
沦陷的记录。
那五十年,最后阶段慈禧为求侵华列强饶恕,不
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
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还道是“量中华之物力,结
与国之欢心”。从此帝国真成了欧美列强的共同殖民
地。而她居然冒充戊戌维新的遗嘱执行人,宣称“预
备立宪”,跟着列强指挥棒跳舞。
那五十年,慈禧的最后杰作是“官制改革”。她至
死与养子光绪作对。在临死的床上,还指定光绪的接
班人。岂知她与光绪陈尸大殿,不过三年,她的帝国
便完蛋了。
相传努尔哈赤征服满洲各部,曾将叶赫部男丁杀
光。其酋长临死诅咒,
“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复满
洲。”不想慈禧当权,真将满清帝国引向灭亡。倘说诅
咒在三百年后应验,当然荒诞,但这个叶赫那拉氏,
篡取爱新觉罗氏的世袭政权,君临帝国近半世纪,她
给中国造成怎样的恶果,难道不需要从历史本身予以
说明吗?
华拿二圣
通观清代圣名史,便可发现时至晚清,有两名西
洋人,居然挤进了“圣人”行列。一位是与乾隆帝同
年去世(1799)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另一位呢?
竟是当清道光元年(1821)在流放中死去的法国皇帝
拿破仑第一。
对他们的崇拜,到清末达到如此高度,以致自命
“上天以国粹付余”的反清革命家太炎即章炳麟,于
一九 0 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发表直接骂皇帝
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尊称他们为“华、拿二圣”。
本来,早以多民族多宗教为特色的中世纪列朝,
凡赋予某种外来宗教以合法性,就容许该教信徒崇拜
外来的圣神,常有帝王也沉溺于这类迷信。信萨满的
满清列帝,把“西天”的佛菩萨与中土的关圣帝君同
列至上神,就是显例。
其实,十二世纪偏安江左的南宋,陆九渊反对朱
熹道学,凭借凡人皆“心同理同”的逻辑,演绎出“四
海”都有圣人的结论,便已否定圣人乃“中国”儒学
特产的说法。十六世纪盛行的王阳明学说,一个主题
就是把孟轲强调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用子夏所述“四
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说法相比附,宣称涵盖愚夫愚
妇的一切人都可能做圣人。不谈哲理,单看晚明文化
史,已可见它为晚明基督教三度入华,而使徐光启、
李之藻等众多文化精英,接受利玛窦等传播的西学西
教,无疑起了先导作用。
因而,满清统治者尊朱抑王,无非是“以汉制汉”
的权术。康雍乾三帝都好讥斥假道学。到十八世纪晚
期的四库馆臣,纪昀、戴震等人,对当世理学或戏谑
或怒骂,正表明以鼓吹“忠君亲上”为能事的所谓朱
子学,“竭而无馀华”。于是,沉寂近百年的王学,悄
然复甦,化作新一轮西教西学入华的助力,也不奇怪。
这一轮入华的西教西学,是号称新教的欧美基督
教各派的传教士介绍的。由英国伦敦布道会的马礼逊
(R.Morrison)打前站,荷兰布道会的普鲁士人郭实
猎(K.F.A.Gützlaff)、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高理
文 E.S.Bridgman)等紧随其后。他们被嘉庆帝重申的
厉禁西教的诏令所震慑,不得不改从明清之际耶稣会
士争取在华传教合法化的“利玛窦规矩”,所谓学术传
教,通过出书办刊,向中国人曲线宣传“福音”。马礼
逊的副手米怜(W.Milne),于一八一五年(清嘉庆二
十年)在马六甲首创中文期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以后麦都思等曾仿效,但影响都不及郭实猎改入伦敦
会并充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分行译员之后所办的 《东
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在广东
首发的这份月刊,如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说的,是
在近代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中文期刊;但更引人注
目的,则如新加坡学者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详述的,在于郭实猎一改过去米怜等宣传基督教义理
的作风,
“而把内容的重点放在介绍西方的知识与文明
上”。它曾中途停刊。至清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复
刊,由郭实猎与广州分行同事马儒翰(J.R.Morrison,
马礼逊之子)合作编辑。次年终刊,原因也如卓南生
分析的,清英鸦片战争行将爆发,
“马儒翰是当时中英
不平等条约的实际起草者,而同样是《东西洋考》编
者的郭实猎却是该起草文的中文翻译者。”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复刊年余,向中文读者
介绍拿破仑。该刊丁酉八月号发表专文,题作《霸王》,
劈头就称上帝“调理天地,亦容普天下之霸征服诸国”,
“自今以往,诸国之霸,未有超于法兰西国拿破戾翁
皇帝者”;结语更说:“若以拿皇帝较之秦始皇及元之
忽必烈,或谓相似,但拿破戾翁乃为霸中之魁矣!”接
着该刊又在三期“谱姓”栏连载《拿破戾翁》,并在“地
理”栏载《法兰西国志略》,渲染拿破仑帝国超越秦始
皇、元世祖的盖世武功。但《霸王》一文,反复强调
挫败拿破仑征服世界计划的是英军,分明是用烘云托
月的手法,暗示大英帝国才是强中强。
也在道光丁酉年,郭实猎或马儒翰,还在该刊题
作《论》的一篇文章里,用小说形式简介了“花旗”
开国君子华盛屯,说是“此英杰怀尧舜之心”。次年又
刊出《华盛顿言行最略》。台湾学者潘光哲《华盛顿在
中国——制作“国父”》
(台北三民书局,2006),指出
它是“汉语世界里第一篇介绍华盛顿的文章”。不过,
就在次年(道光戊戌,1838)
,美国首位来华的传教士
裨治文(高理文),也在新家坡用中文刊行《美利哥合
省国志略》一书,对美国独立过程和联邦概况,作了
更为全面而详细的介绍。以后中国人讲华盛顿,多半
引它为据。
愚民而自愚是满清统治文化的传统,却不妨碍在
其位就谋其政的某些官员力求通晓外国情形。例如林
则徐,于道光十九年初以钦差大臣抵广州查禁鸦片,
还弄不清美商所贩鸦片的产地土耳其 ,“是否米利坚
地方?”但通过派人勤搜洋商国情,并与美教士裨治
文等交往,他便知美英有别,
“兵头”华盛顿因率其国
的“众夷”脱离英国而独立,被美国人尊为“圣人”。
他命人编译的《四洲志》,重续了清廷中断百年的译介
西洋史地的传统。他虽被既愚且愎的道光帝当作与英
国开战失败的替罪羊,罢官充军,却开了晚清求知世
界实情的风气。
紧接着清英江宁条约签订(1842),南国关注欧美
各国现状的官绅,不约而同地撰写评述域外世界情形
的论著。内中涉及华盛顿、拿破仑史迹的,有曾任林
则徐幕客的广东顺德人梁廷枏的《合省国说》
(1844),
时任福建巡抚的山西五台人徐继畬的《瀛寰志略》
(1848),在高邮知州任上增补旧著的魏源《海国图志》
百卷本(1852)等。
徐继畬长期亲历过鸦片战争全过程。他于江宁条
约之后,由福建的布政使而升巡抚,向美国归正会传
教士雅禆理(D.Abeel)和英国驻福州领事讨教,搜寻
西洋地图和中外文献,埋头考订五年,易稿数十。因
而他所著《瀛寰志略》,如雅裨理感叹的,“他对了解
世界各国状况,远比倾听天国的真理急切得多”,“更
把目标放在搜集各国的版图大小、重大的政治事件和
商务关系方面,尤其是与中国的商务关系”。他志在经
世又旨在务实,却在道咸间政界学界引发争论,令人
难解。
尤其难解的,是林则徐的态度。这位禁烟英雄,
被道光帝发配新疆充军,以后被召回历任陕甘云贵督
抚,却到道光三十年(1850)君位更迭,才获咸丰帝
平反,因病致仕回福州。他不是首倡“师夷长技以制
夷”吗?但甫居乡,就率领士绅猛攻闽抚徐继畬,由
头是这位省长批准两名外国传教士入居省城神光寺行
医,“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接着林则徐奉命驰
驿赴广西镇压拜上帝会,中途病逝,而他挑起的“神
光寺教案”仍在继续。那么,林则徐攻徐继畬,怎样
理解?

再论“华拿二圣”
发生在咸丰帝即位初期的福州士绅反传教士进城
的神光寺教案,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指出的,是
林则徐在鸦片战后“唯一插手的与西方有关的事件” 。
它其实也体现了林则徐和徐继畬在世界认知方面“道
不同”。
前篇已述,从晚明徐光启等开始,陆王学者接受
西学乃至改宗西教,是以承认四海都有心同理同的“圣
人”为共识的。据《清史稿》介绍,
“继畬父润第治陆
王之学,继畬承其教,务博览,通时事,在闽粤久,
熟外情,务持重,以恩信约束,在官亷谨。”那时王学
(阳明学)在朝野几成绝响,徐继畬却以此道指导治
学问政,才任方面大员,就执着地探究英美诸国体制
与民壮兵强的联系。正因为他不受夷夏偏见的束缚,
所以敢于赞赏西方“圣人”高明。比如《瀛寰志略》
叙述美国独立史,用简洁的笔触,描写它的首任总统
华盛顿,在勉强连任一届之后,就坚决放弃权力,让
位给民选继承人,然后评曰:
华盛顿,起事勇于(陈)胜(吴)广,割据雄于
曹(操)刘(备),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
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为公,骎
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
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
不谓人杰矣哉!
很难想像,这话出于晚清一位封疆大吏笔下,距
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相形之下,林则徐攻击徐继畬执
行皇帝准行的条约,“强民从夷,是何肺腑”,还学着
八百八十年前篡位称帝的赵匡胤的口吻,将他不计可
能引发对外战争重起的行为,说是理由在于“卧榻之
旁,岂容他人鼾睡”,竟将两名医学传教士,比作南唐
王朝。谁的见识合乎实际呢?
这就要说到魏源的《海国图志》。这部书,初刊五
十卷本,在江宁条约生效后三个月(1843 年 1 月)即
发行,早于《瀛寰志略》,内容没有超出林则徐提供的
《四洲志》稿本及其它资料。两年后魏源增补为六十
卷,仍被时人讥为“大半臆说”
(见《瀛寰志略》道光
已酉刘鸿翱序)。魏源是机灵的,自诩其书是“以西洋
人谈西洋”,却在“取之夷人”图学书刊译本的同时,
大量转抄“以中土人谈西洋”的旧论新著,其中便有
道光末两度刊行的《瀛寰志略》。于是又有咸丰二年
(1852)的《海国图志》百卷本。那编法更奇怪,只
是将抄胥材料,略作分类,拚贴成篇;人名地名概念
术语等译法,一依其旧,很少出注说明,以致同卷同
篇内,同名异实,异名同实,多名一实,一名多实,
触目皆是。表明魏源不屑或不会去做起码的文本整理,
堪称粗制滥造,不过删改所引原著,却又见魏源颇动
脑筋。晚出的百卷本大段转抄《瀛寰志略》,涉及欧美
史地的有十多处,可是徐继畬原著说到体制变专制为
民主的叙史或按语,大都被魏源抹掉。前揭徐氏肯定
华盛顿主动放弃总统无限任期制的段落,在魏源百卷
本里,便失去踪影。可见百卷本虽得魏源同乡军头左
宗棠瞎吹,说是“中儒西释,其最先焉”,却掩饰不了
它连中等水准的史料汇编也算不上的事实。
因而,咸丰皇帝被英法联军赶出北京,接着被迫
新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那班筹办“夷务”的满汉王
公大臣,突然发现需要恶补域外世界知识。于是《瀛
寰志略》,以及马礼逊、、裨治文的外国史地著述中译
本,都成为首选读物,而《海国图志》越来越受冷遇,
就不能说是他们的选择失误。
这样,外国也有“圣人”如华盛顿,也有“霸王”
如拿破仑,其人其事渐被政坛熟悉,同样《瀛寰志略》
也成为“新学”必读书。
应该指出,晚清在华的欧美新教传教士,在英法
联军退出北京之后,有的成为清朝官办外语学校或译
书机构的雇员,有的集结于在华外人所办广学会或高
等学校之内,所译西方出版物,面更宽,量更多,连
同他们创办的刊物如《万国公报》等, 介绍西方昔圣
时贤,影响日增。著名的如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
Richard)与蔡尔康合译的《泰西新史揽要》(麦肯齐
J. R Mackenzi 著,原名《十九世纪史》),于清光绪二
十一年(1895)由广学会印行后,立即风行朝野,而
书中详述拿破仑战争前后的欧美历史风云,使皇帝、
枢臣、督抚到学者文士乃至乡塾童生的各类读者,不
仅知道了俾斯麦、大彼得、林肯等群雄,更直接刺激
了人们对拿破仑的英雄崇拜。
由于中国文士普遍憎恶不断侵吞帝国边疆领土的
沙俄,也普遍藐视学了老师就打老师的“倭寇”日本,
因此晚清康有为一派,要说服光绪皇帝学沙俄彼得大
帝,学日本明治天皇,实行帝国“自改革”,既没有达
到变法维新的目的,更没有在士民中改变对俄日君主
的传统印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日俄在中国东
北境内互相厮杀,而清廷竟甘当俎上肉,听凭两个屠
夫宰割,越发唤起士民“排满革命”的同仇敌忾取向。
所以,已在民间发酵半世纪的对于满清朝廷对外
丧权辱国、对内专制独裁的腐败体制的憎恶情绪,终
于在清末引发地震,而革命党人公开赞美“华拿二圣”,
把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走向共和的华盛顿,把在法国
大革命中崛起而曾改变欧洲民族命运的拿破仑,当作
鼓动民众效法的真英雄,很快赢得认同,岂是偶然?

武圣怎会压倒文圣
倘说满清“以汉制汉”,很重视尊孔,是不错的。
倘说满洲君主权贵,都由衷地尊孔,那就错了。他们
最崇拜的汉人,是关羽,尊作关圣帝君,俗称关帝。
多年前,拙作《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
便已重提贯穿全部清史的武圣压倒文圣的现象。那个
武圣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关云长,而文圣
则是孔丘孔仲尼和他的徒子徒孙颜曾思孟。
所以说重提,是因为早在清乾隆末,著名的诗人
和史学家赵翼,就对满清极盛的关羽崇拜感到奇怪:
“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
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
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
加封武安王。”南宋、蒙元都封关羽为王,立庙。至明
万历二十二年(1594),“进爵为帝”,“四十二年又封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继又崇
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二年(1645),加封忠
义神武关圣大帝。今且南极嶺表,北极塞垣,凡儿童
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
朽。何其寂寥于前,而显烁于后,岂鬼神之衰旺亦有
数耶?”
末语实为明知故问。赵翼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
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后来进士及第,入翰林,凡
参与机密十年,谙熟满洲历史与现状,怎会不知满清
“神道设教”,武圣“关玛法”(满语关爷爷)地位扶
摇直上的根由?那奥秘,如我在前已述,就是满洲大
君亲率王公贵族举行的萨满教堂子祭天大典,所祀三
大至上神,内如来佛、观音菩萨均为胡神,只有关帝
是汉人所化天神,不就名列中土群神第一吗?
因此,满清前六朝规定的群神祀典,分大 中小三
等,祭关帝为大祀,用太牢即全牛全羊全猪三牲。雍
正又追封关羽三代公爵,并找到洛阳、解州关姓后裔,
授五经博士作世袭承祀官。乾隆还屡次指斥陈寿《三
国志》记关羽在蜀汉死谥“壮缪”(有错误的壮士),
是隐含讥评的“私见”,下诏四库馆重刊此史,改原谥
为“忠义”。连传世千五百年的“正史”,都要按“今
圣”旨意修改,以致谬种流传,迄今不止。
相形之下,满清重封的孔庙五圣,至圣孔子和他
的四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子思)和
亚圣孟轲,谁曾比肩关圣并称帝君呢?一个都没有。
他们只能挨挤在先师神位两边,并享“中祀”所供少
牢,常因礼官贪污或教官穷酸而弄来的瘦羊瘦猪而已。
更古怪的,是清代所建孔庙,如号称至今完好的嘉定
孔庙,还强迫孔子的“出妻”与他复婚,正殿南向增
塑亓官氏像同他并坐,等于要她与五圣夺食。
也许由于各地武庙比文庙更多,香火鼎盛远非平
日人迹罕至的文庙可比,当然也许还风闻关圣在清宫
内是“朝祭神”,同皇帝关系特别亲近,因而那班渴望
金榜题名的举子,纷纷投靠武圣,到关帝庙求籤祈梦。
相传这位武圣也应答如响,甚至预示今科试题,真是
“诚则灵”。
不过满洲离奇的关羽崇拜,这一事实本身已从反
面表明它的萨满信仰,在入关之前就变形了。皇太极、
多尔衮兄弟,据汉人策士范文程的指点,将描述权力
争夺游戏的通俗讲史小说《三国演义》译成满文,当
作未脱野蛮心智的八旗军事贵族的启蒙教材,无疑对
于满洲接受晚明官方已抬为天尊的关帝神话,进而与
萨满巫术结合,将关帝奉为专显威灵护佑满洲的至上
神,起了催化作用。随着满洲征服中原,八旗化作寄
生族群,弃骑射旧习而染汉人官绅劣俗,跳大神拜旗
杆祭战马之类萨满礼仪渐成具文。辗转引进的西洋红
衣大炮,也使关帝那柄莫须有的青龙偃月刀相形失色,
于是武圣的至上地位与时俱退,正与满洲与汉回蒙各
族走向共同文明的过程相应。
清咸丰二年(1852)
,朝廷一面加封关帝谥号,一
面将祭礼改为“中祀”,与文昌帝君、文圣孔子祀典相
等。个中蹊跷,尚未见信而有征的研究,也且不说。
然而文圣孔子的地位,经过太平天国指其与阎罗
妖为伍以后,在民间越发跌落。连打着挽救名教旗号
的曾国藩,在挫败天国造反后,也转身变作“洋务”
首领,那消息岂不很可玩味?不久,孔子本人形像又
起争论。康有为想远学德国宗教改革,创立“孔教”,
将孔子变成背负十字架的耶稣化身。章太炎鼓吹“排
满革命”,也想“建立宗教以发起信心”,却说孔教与
基督教同样污秽不可取。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赦免,
幸而不作弃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称“预备
立宪”的同时,忽命将祭孔升为“大祀”。效应呢?使
文圣要为清朝腐败亡国负责。用不着说,没几年袁世
凯就忘了这个历史教训。

清史上的“今圣”
说到满清的圣名史,有一点难以忽视,就是满洲
列帝都好自命为活着的圣人。
“于事无所不通渭之圣”,出自《尚书·洪範》伪
孔传的这个界定,起初只是汉魏经学家的自我期许,
也涵泳着乱世哲人对君主或执政的人品才能的一种期
待。中世纪诸王朝的真假儒者,愈爱念叨“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愈是反证他们没有盼到这样的“今圣”,
即活着的圣王。表征就是在位的昏君、僭主,以及觊
觎帝位的野心家,甚至明末魏忠贤那样的“权阉”,无
不好称“今圣”。
满洲列帝当然在例内。
清顺治帝于多尔衮死后亲政(1651),不过十年就
患天花驾崩,庙号世祖,意谓其人“祖有功而宗有德”。
但此君所尊的,却是亡明二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
棣),那对父子都以暴君著称。此君屡兴大狱,严打抗
清最烈的南国士绅,却又在郑成功北伐时惊惶得要逃
回关外。而后在临终的床上,下“罪己诏”,痛骂自己
背离“以满驭汉”的祖制。凡此均表明他模拟明太祖,
想做“立法可垂永久”的活圣人,终究失败。
倒是满清二世的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尽管死
得不明不白,仍获庙号“圣祖”。 无论纵观中世纪中
国史,还是横看同时代的世界史,他都似乎可以享此
殊荣。尤其他南征北战,抗俄定疆,奠定帝国大一统
的基础,的确可按传统,称作“优入圣域”。可是文治
呢?他建立密折制度,他怀疑太子忠诚,他用纵横捭
阖手段挑起朝廷内斗,他明知“假道学”却用李光地
辈箝制汉人意识,他重用喇嘛教僧侣制约蒙藏王公,
却削弱边疆防卫而给沙俄东侵以可乘之机。尤其是他
纵容贪污又开放捐纳,使帝国体制性腐败的态势,变
得难以逆转。他真堪称“今圣”吗?
雍正帝是否弑父夺嫡而登大宝,尚有争论。但他
在位不足十三年,除在满洲内部实行大清洗,削弱满
洲统治力量,特别通过将密折制度转化为特务体系,
设置听命于皇帝个人的军机处,剥夺内阁的行政权,
又制造文字狱以强化他本人的意识形态权威,并借打
击基督教以煽动民众仇洋恐外的自闭情绪,包括打着
“养廉”的旗号,从朝廷到省府州县以及八旗绿营,
建成合法的“有组织的‘贪污集体'” (费正清语)。
按照康熙晚年的钦定理学,雍正帝的无数硃批谕旨和
《大义觉迷录》,全都贯彻孔子朱熹的高尚准则,如戴
震形容的“以理杀人”,岂不可称“今圣”?但某些清
史论者,只歌颂“康乾盛世”,似乎有意“去雍正化”,
其理何在?不懂。
雍正在满清开创秘密建储制度,首位幸运儿就是
皇四子弘历。相传他是雍正帝与汉人宫婢“傻大姐”
的非婚生子。但他仅十二岁,即被封作宝亲王,表明
雍正自泄其密,也鼓舞这位未来的乾隆大帝,在躁动
不安的冲龄,便大做天子梦。他运气很好,虛龄二十
五岁,就登极称帝。他继承的庞大帝国,富甲全球,
而且相对于战祸连绵的泰西,乱而慕华的东瀛,文明
先进,满汉诸族关系大体平稳。这既使他可以大肆挥
霍国帑,又使他可能在制造文化恐怖方面大显身手,
以迫使臣民“忠君亲上”。他活得很长,尚在中年,就
打破了中世纪列朝文字狱史的纪录总和,而他以盛世
修史、弘扬文献为名,行“焚书坑儒”之实,更令秦
皇明祖自叹勿如。他不满足于举朝鸦雀无声,晚年自
封太上皇,宣称“大事还是朕断”,又热衷用意念杀人,
效萨满故伎要靠密咒取万里之外的叛乱头目的性命。
和珅比谁都善于揣摩他的妄想狂心态,总能先意承旨,
很快由御用轿夫跃居宫廷第一红人。可惜这个权奸忘
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太上皇才咽气,此公性命连
同辛苦贪污聚敛的万亿财产,都被号称“仁宗”而不
知爱民为何物的嘉庆帝突然取消。这无妨乾隆死号“高
宗”。
“高者言最在上也”,单从既往君王无不梦想福禄
寿俱全而没有成功的先例来看,乾隆当然应居“今圣”
之尤。缺点是他没死就有白莲“邪教”造反弥漫川楚
七省,而他死后仅百来年,便被民国一个小军阀盗陵
剖棺而将尸骨裂碎,连头颅都没找到 (或说找到而难
辨真假)。
乾隆以后,满清还有五世六帝,无论是纨绔的浪
子,尸位的孱头或乳臭小儿,坐上金殿都称“今圣”。
除了坚持腐败专制而将帝国引向没落的嘉道父子,有
无“圣心”还有争议以外,其他四帝称“今圣”,早为
道路皆知的骗局。不料骗局中又出骗局,那就是在野
造反不成的洪杨,拿洋教的圣名自封,而浪子咸丰帝
的一个遗妾,又依土教自命“圣母”。后者就是“母仪
天下”四十年,终于将帝国闹完的慈禧太后。她也是
民初军阀掘墓剖棺碎尸断首的另一牺牲。那故事更说
来话长,暂且带住。
满清的“儒术”
早在十七世纪,满洲由叛明到灭明,政治文化越
来越突现一个方针,即变明朝的“以夷制夷”,为“以
汉制汉”。这是往古中国北疆各族入主中原或一统全国
以后,都曾实行的老例。倘说满清有变例,那就是满
洲的君主权贵,唯恐丧失征服族群的特权,因而总在
警惕八旗汉化。
关于清前期的文化政策,海内外或专论或兼及的
著述,虽大致认可它有促使文化“多元一体”的效应,
却多半将“体”说成孔孟“道统”,表彰清帝尊崇“儒
术”,如乾隆帝宣称的“治统原于道统”。
其实,满清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近
一个半世纪,既“以满驭汉”,又防满染汉俗,直接效
应是八旗普遍腐化,那是一回事;而满洲列帝以文化
分裂为国策,愚民又自愚,以致不同族类不同教派的
文化,无不与列帝预设的一统于专制的取向渐行渐远,
终于出现多元化的效应,又是一回事。
鉴于清史论者,迄今依然很少注意圣名史,而我
以为从经学史角度辨明清代“圣人”名号的实相,有
助与了解前满清王朝以权术制约“儒学”的主流导向。
这里不妨旧话重提(参看拙作《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
《复旦学报》1986 年 2 期)。
直到清亡,满洲都没有放弃萨满教的巫术迷信。
但它的宗教政策,类似金元,凡被征服诸族表示臣服,
改用满清正朔、服色和官制,就允许后者保持原有信
仰,如蒙藏的喇嘛教,回回诸族的伊斯兰教等。不过
对早有儒释道“三教并存”,又有各色秘密宗教和外来
基督教在民间杂陈的汉人,却难以如法炮制。清初沿
袭明制,视底层平民中间盛行的白莲教、大成教、混
元教、无为教及其变种,均为“奸民之尤”,不断立法
取缔,却对晚明三度入华的基督教正宗,表示宽容。
岂知罗马教廷支持反耶稣会的传教士否定“利玛窦规
矩”,被康熙帝认为干预帝国内政,愤而禁教,到雍乾
间已将它等同于“邪教”。康熙晚年更决策在汉人中恢
复“儒术独尊”,重定圣名,重释儒经,重按欽定朱子
学的道德尺度封神。乃子雍正甚至将笃信朱熹理学的
吕留良等,诬为“名教罪人”, 制造文化恐怖。乃孙
乾隆,更宣称“忠君亲上”,是判断各族臣民德行的唯
一准则。他特别注目于分裂汉人士绅,挑动学术对立,
一面重用无耻无学无才却善体君意的假道学,为王鹰
犬,一面鼓动“学隐”,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南国汉学
家,逼入经史考证的狭小天地。只是这位满清大君,
没料到那班貌似不问政治的汉学家,互相比赛经典考
证,竟将满清列帝钦定的四书五经,从文本到诠释,
都拆解得七零八落。以致朝廷舆论,也怀疑伪经伪传,
可否继续充当科举教科书。仅因充当皇子教师的一个
常州人庄存与力诤,说那将摧毁满洲帝国以汉制汉的
意识形态基础,才维持原状。
不管怎么说,自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满清政府已
明知钦定经典,内多魏晋至唐宋的假冒儒书,却仍然
当作钦定教科书的标准文本,连同王肃到朱熹的假造
孔子原教旨的诠解,强迫全国士人诵读,谁违背就不
给起码功名。如此以假乱真,不正表明满清的主流政
治文化,早就进入“不说假话就办不成大事”的死胡
同么?
正值十八世纪末,自封太上皇的乾隆帝死了。他
的钦定接班人嘉庆帝,尸位三年,突然出手,击倒权
相和珅,令全国官民大惊。当年形势,很像汉初贾谊
《过秦论》形容的,“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然
而嘉庆帝眼光只盯住君权,又秉性贪婪,处死和珅并
没收其产,就赶紧煞车,还申斥要求彻底查公布和珅
财富的满洲将军多事。于是民间谣传,
“和珅跌倒,嘉
庆吃饱”,而敢于揭露时弊的翰林院编修洪亮吉,却被
皇帝下狱并发配新疆,都证明清廷以腐反腐,不过是
权力火併而已。
因而,嘉庆帝亲政(1799)之后,满足于因袭祖
制,拒绝任何改革意见,当然更听不见他在位期间,
浙江年轻学者龚自珍,呼号帝国不改革就意味着自杀
的警告。他侥幸逃过了天理教林清的武装逼宫,逃过
了宫廷厨师陈某的个人行刺,仍不悔悟,反倒宣称自
己太宽厚,以致“今圣”不及列祖列宗。
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其母为汉军旗人,因而
此人乃满汉混血儿。但他却强调自己是皇太极嫡系,
很忌讳臣民怀疑自己是满汉杂种。他亲政二十一年,
特别在意维护自己是满洲嫡系“今圣”的合法性,怪
么?其实这恰是他好讲“儒术”的隐衷。

海内天国史的掠影
太平天国于 1864 年败亡。从此满清朝野说到它,
总是一片骂声。
并非对太平天国的否定,都是谩骂。这个天国的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
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
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
鲜有好话。
然而检索太平天国败亡前后的满清官私文献,谩
骂是存在的。比如痛诋拜上帝会是“邪教”,骂得对吗?
当然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杨秀清常演天父附体,都
很荒唐,但较诸满清列帝无不自称天子,既尊孔拜佛
又特信萨满巫术,谁更荒唐?比如詈骂太平天国制造
等级特权,虽不能说错,但较诸满洲不仅坚持八旗权
贵生而就有特权,而且将全部旗人都变成寄生群体,
以致八旗子弟早就成为社会蠧虫的代称,谁更该骂?
因此,太平天国走向自我毁灭,是一回事,而满
清统治者在谩骂太平天国的同时,不骂自己,或者说
得好听点,拒绝“接受历史教训”,相反越发讳疾忌医,
又是一回事。这一点,容后别论。
于是,时过一世,即太平天国败亡后三十年,它
的造反史忽然走出尘封的记忆,被人当作辉煌的革命
先例,就引人注目。从这个角度重提旧事的,首先是
孙文孙逸仙,也即又过一世,被尊为民国“国父”的
孙中山。
相传孙中山少时就自居“第二洪秀全”,后受西式
教育,信基督教。清光绪二十年(1894)
,上书李鸿章,
建议改革,实行全盘西化。遭拒后发愤“排满革命”,
秘密组织兴中会,并入洪门任“洪棍”,即后来改称红
帮的老大。他屡谋在两广举义,被清廷通缉,因而 1903
年章太炎便称颂他“揜迹郑、洪为民辟”。 他成为反
清革命的盟主,意外地使洪秀全也洗刷了邪教头目的
污名。
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死后,国共两党由合
作到分裂,导因之一就是怎么看待农民运动。认定中
国革命实质是农民战争的毛泽东,为了证明农民运动
“好得很”,向孙中山遗教求助,自然要肯定洪秀全与
太平天国。他其实不那么欣赏洪秀全。如在皖南事变
后,他得知阳翰笙的话剧《天国春秋》借历史映射现
实,就批评道:
“杨秀清的地位非常重要,掌握天国的
军政大权。韦昌辉杀杨是得到洪秀全的支持的,洪秀
全有很大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见《毛泽东与中国
文学》,页 251,重庆出版社,2000。)不消说,他在
公开的论说中,对洪秀全总是表彰有加,力倡构造从
陈胜到洪秀全的一条农民战争史主线。
毛泽东早就倡导“革命的实用主义”
(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的讲话,《毛泽东选集》改为“革命的功利主
义”)。那以后按照这个“既定方针”,袭取朱元璋做皇
帝后的故伎,拿是否为我所用当尺度,不断给知识分
子“洗澡”, 而且水温越来越高,直到鼓动现代的义
和团和红灯照,对没有改造好的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乱棍交加。而文史学者每每首当其冲。效应当然极
好,即如批二胡(胡适、胡风)之后的太平天国史研
究,从业者多半将如何“为政治服务”作为首要考虑,
唯恐揣摩圣意有误。
至于所谓敏感问题,尤其是涉及是否服用西方输
入的“精神鸦片”,比如拜上帝会的宗教性质之类,实
在回避不了,就宁可“弯弯绕”。前揭罗尔纲的晚年巨
著《太平天国史》,所列二十志,首篇“上帝教”,
“总
说”劈头就强调,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的宗教组织,
“本书记载,在把它作为一个组织看时,称作拜上帝
会,在把它作为一个宗教看时,称为上帝教”
(该书页
651)。据此界定,似乎既往论著大都失误了,因为彼
等总说政教合一、假神谕定国是,表征天国历史局限
性。这类意见何以不当?我对罗著读来读去,发现其
说实在自相抵啎,既欲证明拜上帝会是披着“上帝教”
外衣的革命组织,却又力证这个上帝教是“太平天国
革命的工具”,
“实与基督教不同”,那不等于说拜上帝
会与上帝教具有同一性么?于是只好引用元杂剧家的
话,形容读后的感受:
“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
糊涂。”
我很同情罗尔纲。他把范文澜的半部《中国近代
史》,当作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太平天国史的楷模,却信
从范文澜力证毛泽东的史论,最与斯大林关于中国革
命的“指示”合拍。他于一九三七年出版《太平天国
史纲》,认为太平天国是“贫农的革命”,不料引起他
的老师胡适不快,批评“此书的毛病在于不免时髦”
(见《胡适的日记》1937 年 2 月 21 日)。后来他仍与
时俱进,在批胡适后特别重视贯彻斯大林、毛泽东都
强调的“以历史为政治服务”的教义。
难道斯大林主义真是马克思的发展么?例如马克
思生前一再指出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后来俄
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有题作《阶级斗争
学说的最初阶段》的长篇论文予以证实。然而毛泽东
依据斯大林的教条,将所谓阶级斗争观点——“阶级
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
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
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就叫做
历史的唯心主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直排本,
页 1491。)——说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髓,显然不
合乎历史实相。很不幸,范文澜相信斯大林、毛泽东
的阶级斗争观点,源于马克思又高于马克思,还不辞
辛苦地据以改写中国史,先立论、后求证。他早年的
朴学训练,使他重视言必有据,但既然入以论带史的
窠臼,著史的总趋向,只可能是要材料强就我笵,逻
辑与历史不相应。罗尔纲追步范文澜,考史很细,构
建体系却务必体现农民革命大方向是正确的,乃至陷
入辩护论,也招来左右夹击。是以我为罗尔纲惜,呕
心沥血四十年,作成的《太平天国史》,根基很深,而
搭盖的楼层经不起风雨。
由此又不得不说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另一面。近些
年有关太平天国史的异说迭出,越来越趋向对它否定。
有歧见是好事,如马克思所说,
“真理是通过争论确立
的”。但前提应是厘清历史实相,也如马克思所说,
“历
史的事实是从矛盾的陈述中间清理出来的”。可惜近年
有关太平天国史的异说,或斥其信仰为“邪教”,或骂
它破坏文化为“焚书坑儒”,或谓它不配称作“农民战
争”,却都止于詈骂,所谓论证都不过按照非此即彼的
直线逻辑,你说是而我说非。那底蕴还在趋时,或者
说跟风。难道揣摩风向,就算“与时俱进”吗?假如
真信由汉河间王到清钱大昕都强调的治学必须“实事
求是”,那么空言说史与臆度注经,同样破坏无征不信
的传统,用曾经时髦的话说,适足以“添乱”而已。

罗孝全与洪秀全
美国浸礼会牧师罗孝全(Issachar J. Roberts),于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在广州传教,接待过上门“学
道”的两位广东花县人。其中一位停留数周,向他述
说了自己十年前病中“升天”的怪梦,要求施洗,未
获允。
过了六年(1852,当清咸丰三年),罗孝全在香港
读 到 瑞 典 籍 的 巴 色 会 教 士 韩 山 文 ( Theodore
Hamburg)出示的一份“述辞”,始知那位学道者,就
是这年建都南京的太平天王洪秀全,而述辞人即当年
陪同未来天王来访的洪仁玕。罗孝全便给伦敦《中国
普通传教士集刊》编辑去函,兴奋地讲述了这一“重
要之发现”。次年,韩山文又将洪仁玕述辞,编译成英
文在香港出版,题作《洪秀全之异梦及广西乱事之始
原》。从此,
“洪秀全革命之真相”,便在海内外西方人
士中间喧腾人口。
罗孝全的公开信,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说洪秀
全们,
“初时并无举行革命之计划,但因官与兵之压迫
及残害为吾人所不能屈伏,并无别路可走故耳。”就是
说官逼民反,这一点已由各类太平天国起义史的研究
反复证实。其二呢?是罗孝全对“上帝会”
(他故意去
掉“拜上帝会”名称中的“拜”字)所谓更重要之目
的之推论:
“彼等不是反抗政府,而似是为宗教自由而
争斗,且实谋推翻偶像之崇拜。”这一点由洪秀全离穗
回乡后,与冯云山等共创拜上帝会,首先将私塾中的
孔子神主和家中的祖宗牌位撤毁,宣称除“天父天兄”
外,一切偶像均为“邪神”,也似乎有了证据。
于是,罗孝全对太平天国大表同情,以为它与清
英鸦片战争的效应有同等意义:
“天意真是奇妙!与外
国战争之出人意外的结果乃是中国之开放。如今,倘
此次之革命将推翻偶像之崇拜而开放门户,使福音得
普遍传播于全国,则其结果岂非同样奇妙耶?”所以,
他赞同洪秀全的部下,“奉其为宗教之先知或大师”。
正因如此,太平天国八年(1866)
,显然由于得知
洪仁玕已被其堂兄洪秀全封为干王并任天国执政,罗
孝全便北上,先到苏州会晤忠王李秀成,继被洪氏兄
弟迎入天京参加革命。他没有授职,但作为“帝师”,
他曾获得在天京的“洋兄弟”从未得到的权力。次年
三月,天王特诏保护“未助妖”的外国人,指示天国
境内的外国人犯,均归罗孝全与各国领事官共同审理,
交天王裁决;而外国商人事务也由罗孝全总理,各国
领事官协同办理。这意味着他已俨然成为天国的外事
首领。
然而罗秀全在天京过得不快乐,十五个月以后,
当西元一八六二年一月(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时同
治帝已即位),他黯然离开了天京。据同年二月八日上
海租界《北华捷报》刊载的他的公开信,说他脱离革
命,是因为不堪忍受天王的暴政和干王的虐待。
怎么回事?据罗孝全说,他初到天京,便对洪秀
王处理政治、商业及宗教问题的行为方式非常失望:
“我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有了足够
的理由反对他们,正如我曾有足够的理由拥护他们一
样,并非我应从个人角度反对洪秀全,他一直对我非
常非常友善。但我相信他是个疯子,完全无法使一个
杂乱不堪的政府正常运转。他同他的那些态度冷漠的
王们亦无法组织一个政府,无法与人民同享利益,甚
至无法与旧的帝国政府相比。”接着就是对洪秀全个人
性格和政治行为的具体控诉。很不幸,对照太平天国
晚期的种种矛盾的历史陈述,我们无法否认罗孝全的
说法大致合乎历史实相。例如他说天京的宗教宽容和
自由教堂“只是一场闹剧”,“它只不过是推动和传播
其政治宗教的一部机器而已,使他(洪秀全)等同于
耶稣基督,与主上帝形成一种父子关系,建造一个凌
驾于众生之上的主!”撇开作者的宗教偏见,他对晚年
洪秀全的近距离观察结论,很难说不正确。
令人吃惊的,还有罗孝全对干王的控诉。洪仁玕
参与创立拜上帝会,却没能赶上金田起义,以后辗转
香港、上海,与在华西人交往,饱受英国式绅士教育,
以后历尽辛苦到达天京,初执政就写出《资政新篇》,
常令后世论者惋惜他的近代化理念没能在太平天国得
到实践机会。岂知在罗孝全笔下,这位天国宰相,竟
是另一副面目:
“受他冷酷无情的恶魔兄长的影响,毫
不顾忌他面前的上帝”,他曾当面用剑杀害罗孝全的仆
人,曾不断侮辱罗孝全本人。
“他殴打我,像疯子般狂
暴地抓住我坐的凳子,向我脸上泼茶水的残渣,抓住
我猛烈的摇晃,用大手掌抽我的右颊;遵我主之命,
我转过脸,他于是用右手猛地抽了我一个更响的耳光,
打得我的耳朵嗡嗡作响;看到他的言行不能激怒我反
对他,他似乎更为愤怒,遂像疯狗般地撕打我,完全
忘记了他的存在。”据罗孝全说,当时他想到的,“光
天化日之下尚且如此胡作非为,暗地里又会怎样?”
“谁敢以诚相见?”于是他对在天国传道感到绝望,
只能出走。
尽管史阙有间,我们至今不知罗孝全与洪仁玕“失
和”的内在缘由,但天国宰相粗暴地对待他与天王昔
日接受宗教启蒙的外国教士,纵然罗孝全的描述或有
夸张,却非毫无根据的造谣。那以前,在华西士西商,
已向支持满清镇压太平天国的方针倾斜。那以后,对
于在华西士西商有重要影响的欧美传教士,鉴于罗孝
全的教训,转而一致反对太平天国的造反派,不也合
乎逻辑?
罗孝全与洪秀全,连同罗孝全与洪仁玕,他们的
恩怨离合,不仅是个人之间的行为,却常在近代史论
者中受忽视,怎么解释?
罗信韩著均有简又文的中译本,分别题作《洪秀
全革命之真相》、
《太平天国起义记》,后均收入中国史
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六册
(1952 年初版)

失败的“天国”
由洪秀全等拜上帝会首领发动的太平天国造反,
于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 年 1 月 11 日)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到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
(1864 年 7 月 19 日)它的首都天京被曾国藩的湘军
攻破,随即灭亡,与满清王朝对抗总共十四年。
所谓“成王败寇”,向来是中世纪中国正统史学裁
判历史的基本尺度。其实,这尺度,外国也有。自封
列宁主义者的斯大林,就说过:
“胜利者是不能被审判
的 , 凡 属 胜 利 的 都 是 正 确 的 。”( 见 《 毛 泽 东 传
(1949-1976)》上卷,页 30,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照此逻辑,太平天国失败了,作为“胜利者”的
满清政权,包括出死力捍卫这个政权的湘淮军头,以
及他们的文人学士,异口同声地痛诋洪秀全等为“贼
匪”,尤其诅咒拜上帝会为“邪教”,酿成曾国藩所谓
亘古未有的“名教之奇变”云云,都可谓顺理成章。
可惜历史并不配合逻辑。就在太平军与湘淮军胜
负未决的清咸丰十年(1860 ),满清七世皇帝又招来
外患,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使他首创了帝国首都沦陷
于西方侵略者的耻辱纪录。他狼狈北逃热河行宫,不
到一年便死在那里。接着他的异母弟恭亲王与他的遗
孀密谋发动“辛酉政变”,在与英法俄美侵略者签订屈
辱求和的北京条约的同时,放手让曾国藩全权指挥内
战。于是因天京内讧而丧失元气的太平天国,终因湘
淮军得以依赖英法雇佣军,将太平军逼入死角,并迫
使洪秀全自杀于台城。当然,曾国藩兄弟,还有左宗
棠、李鸿章等,都封侯加官。但休说继续天国反清事
业的捻军,仍然驰骋于中原,即如南疆,因天国败亡,
回归满清中央政权的控制了吗?没有,它实际上又江
山易主,不过新主改成了湘淮系的汉人军头。
倘说满清王朝与太平天国的内战,真正的“胜利
者”是在内战中崛起的曾、左、李等南国汉人军阀,
似乎更合乎历史实相。
这当然意味着帝国“内满外汉”传统国策的破产。
早在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团练,首次
出省作战,击败太平军而克复武汉。闻捷报大悦的咸
丰帝,却被汉军机大臣祁寯藻提醒道:曾某是丁忧在
籍的侍郎,身份已退官为民,然而这名“匹夫”,出面
一呼,便云集万人随之征战,“恐非国家之福”。这顿
使皇帝的高兴,化作乌有,从此用满臣加强对曾国藩、
胡林翼等的监管。假如不是皇帝亲信的御前大臣肃顺,
听从汉人幕僚的密保,那么左宗棠早就被杀,而曾、
胡或早被剥夺军权。咸丰帝死,肃顺等被杀,但曾胡
左等已尾大不掉。那段历史,怎么看?似应重作解读。
但用“成王败寇”论,或者斯大林“胜利者是不
能被审判的”的宏论,去解释太平天国的败亡史,都
有麻烦。麻烦来自晚清的士大夫。还在清英鸦片战争
前四分之一世纪,龚自珍已呼吁清廷“自改革”,说是
帝国如不主动实行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
将重蹈改朝换代的历史覆辙。很不幸,他的预言,已
被太平天国史和戊戌维新史一再证实。
就说太平天国失败史吧。当天京沦陷而在满清士
绅中间引发的兴奋过去以后,朝野的文人学士便普遍
反思,这个帝国还能延续多久?照例有乐观与悲观两
种意见。乐观者主要是两榜出身的翰詹科道,张佩纶、
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他们向往康雍乾三朝交替
时代的政治,谴责腐败,搏击权贵,尤其集矢于李鸿
章等“洋务小人”,因而被称作“清流君子”。他们没
有想到自己正被慈禧太后利用,成为慈禧与恭亲王间
嫂叔斗法的工具。当同光之际,慈禧如愿以偿,再度
训政,就轮到这班清流君子倒霉了。慈禧将他们派往
清法战争的前线,让他们成为替冲突失败负责的头羊。
随着甲申(1884)海战失败,除了善于揣摩慈禧意向
的张之洞,清流党全军覆没。
古怪的是那以后洪秀全的“评价”,却由全盘否定
到曲折肯定。清日甲午战争惨败,激起“公车上书”。
康有为及其同道,鼓动帝国自改革,实即主张全盘西
化,便指责曾国藩。如被称为戊戌维新殉道者的谭嗣
同,便在《仁学》中指责他的湖南同乡曾氏兄弟,攻
陷天京时表现的残忍,超过屠夫。
不过在晚清,彻底替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平反的,
是孙中山。清日甲午战争那年,这位广东青年,便上
书李鸿章,呼吁政治改革,接着发起兴中会。他否定
义和团的愚昧,他争取海内外的同情,得到的回应,
首见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上海出版的《孙逸
仙》。 这本小册子,原作者是化名“白浪庵滔天”的
日本人宫崎寅藏,由署名“支那黄中黄”的章士钊译
成中文,特别由于书首的章太炎题辞,不胫而走。当
时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序〈革命军〉》,
直接骂皇帝,呼喊以革命救中国,被清政府控告,关
进上海租界的“西牢”,从而轰动世界。他在牢房中为
《孙逸仙》题辞,只有四句话:
“索虏昌狂泯禹绩,有
赤帝子断其嗌,揜迹郑、洪为民辟,四百兆人视兹册。”
正在为中国革命受难的章太炎,将孙中山比作现代汉
高祖,说他力倡的“排满革命”,直接继承郑成功、洪
秀全的事业,必将成为未来的人民领袖,不是对孙中
山的最高肯定么?由此孙中山摆脱了清廷通缉的“寇”
即盗匪的恶名,也使洪秀全开创的太平天国,变成了
为民作主的美名。
那以后,百年过去了,章太炎和他赞美的孙中山,
似乎实现了“排满革命”的夙愿。但他们憎恶的晚清
腐败状况,消除了吗?

清代的“神道设教”
“神道设教”,通行于古今中外。清史或近代史
表明,满洲列帝,对这一点格外认真。
上世纪初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的俄国人类学家
史禄国(S.M. Shirokogorov 1887 ?-1939),通过在中
国东北的多年田野调查,指出清帝国的建立者属于“新
满洲”
。他们与仍然为生活在北满山林中的“老满洲”,
体现于文化形态方面的不同,就是老满洲只信祖宗古
传的萨满教,“根本不拜佛不崇儒”,而努尔哈赤以后
的新满洲呢?“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既拜佛又崇儒”。
(说见拙著《走出中世纪二集》,页 1—5,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8。

据史禄国在清华的唯一及门弟子费孝通说,他的
这位老师的学问,胜过他的英国老师马林诺夫斯基
(Malinnowslci 1884—1942)
,尽管马氏在西方人类学
界号称翘楚。我没有资格对史、马二氏的文化人类学
成就说长道短,却对史氏描述的新满洲的信仰特色有
同感,以为其描述合乎满清“神道设教”的历史实相。
清顺治元年(1644),满洲入主北京,立即建立“堂
子”,就是萨满跳神的祭坛。萨满是通古斯语“巫”的
音译。满洲凡军国大事,均由皇帝率领满洲王大臣向
堂子女巫祈求神谕。尽管清中叶某些满洲贵族,如《啸
亭杂录》作者礼亲王昭槤等,力辩满洲堂子跳神,合
乎汉宋儒家“古礼”,但时至清亡前夕,被排斥在堂子
例祭之外的汉族士绅,对堂子巫术仍不明了。这由一
九 O 三年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仍然指斥“堂
子妖神,非郊丘之教”云云可知。
清末的“排满革命”论者,特别强调满洲的萨满
教信仰,与宋明所谓儒教传统之异,可以理解,却不
可盲目称道。他们自己也犯反历史的同样毛病。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反清各派成立同盟会,发布十
六字纲领。前八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照抄
四百多年前叛元称王的朱元璋北伐檄文,不过改了一
个字,将“胡虏”改作“鞑虏”而已。可见孙中山标
榜的民族主义——把同为中国人的蒙古、色目等边疆
民族排斥于“中华”之外——仍属明末清初建立在夷
夏之辨腐论支配下鼓动“反清复明”的大汉族主义。
满清入主北京,标榜恪守传统,
“改正朔,易服色,
正制度”。然而颁行黄历“依西洋新法”,强迫被征服
的汉、回、壮、彝、苗、瑶诸族,剃发留辫,泯灭满
汉外观上的差异,而权力结构更搞满汉双轨制,从中
央到地方都建立“以满驭汉”体制,并以八旗驻防保
证满洲统治特权,如此等等, 已使全国满洲化。
满洲以一个文明落后的少数族群,因缘时会,征
服全国。它起先似乎不计较被征服诸族的宗教信仰和
文化传统,以服从满洲军事管制为满足。然而随着全
国大一统,由省府州县体现的空间差异,大小族群体
现的民族差异,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体现的利益差异,
更不消说每个村落都存在的宗族家族矛盾冲突,都给
帝国带来统治危机。
因而,满清入主北京的头几十年,以顺治、康熙
为首的征服集团,面对南国仍然持续动荡不安,而心
存畏惧,无法不居安思危。顺治帝借奏销案、科场案,
对江南士绅残酷打击,但闻报郑成功北伐势如破竹,
便吓得要想逃回关外老家。康熙帝撤三藩、征台湾,
都以王朝命运作赌注,为征台甚至不惜与荷兰侵略者
相勾结。诸如此类,均为历史昭示的显例。
问题是史禄国所谓新满洲“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
既拜佛又崇儒”,揭露了北京清廷“神道设教”的特色,
却没有说明特色的形成过程。这也难怪,他到底不是
清史学家。
自从清顺治元年(1644)在皇城内建立“堂子”,
直到清亡,满洲的祭天和出征回师等军国大事,必由
皇帝亲率满洲王公大臣,至堂子举行萨满教传统仪式。
起先还允许官居一品的汉大臣与祭,到康熙中叶便取
消汉臣参与。这使堂子变得格外神秘,连满洲亲贵也
数典忘祖,说不清楚堂子所祭诸神,何以有晚明的邓
将军、万历妈妈之类。
直到民初,孟森作《清代堂子所祀邓将军考》诸
文,才由偶像崇拜的角度,揭示新满洲已改变萨满教
传统,将以前宗主国有助于满洲崛起的人物,奉作萨
满崇拜的神灵。
也如中世纪列朝的“神道设教”,满清首先要求增
强以爱新觉罗家族为核心的征服族群的向心力。 新满
洲自称金朝女真族嫡系,却非常害怕重蹈金朝汉化覆
辙。它在全国统治越稳定,君主专制越强化,而皇帝
对于征服族群丧失权力的担忧越增长。
人们常常称道康熙帝尊孔崇儒,却忽视其人尊孔
实为尊朱,将朱熹奉作孔孟正宗,并将自己诠释的朱
子 学 ,定 作意识 形 态准 绳。这 是 在康 熙五十 一 年
(1712 ),即他统治晚年之后的事情。康熙按政治需
要重新诠释孔孟程朱之道,“以汉制汉”,绝不妨碍他
恪守祖制,
“以满驭汉”。因而,他对付蒙藏边疆诸族,
重视喇嘛教作用,而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不改变
回回的信仰,都证明满清统治者不以宋明“道统”定
是非。不消说,其历史效应,就是破除中世纪政教合
一传统,在客观上承认一统帝国内部,可以存在多元
信仰。
于是,在新满洲成为紫禁城的主人之后,帝国的
文化政策看似矛盾,其实颇高明。这个边疆族群,假
如强迫被征服的汉族等多数民族改宗萨满教,必定挑
起文明战争;假如被动接受被征服文明,那它将如其
辽金元列朝先辈,很快重蹈征服者被征服的覆辙。因
而它实现政治大一统,却对被征服族群的宗教文化传
统又打又拉,而本身不放弃萨满信仰。虽说它的“神
道设教”,最终失灵,但一个少数族群建立的一统帝国,
竟然超越中世纪先例,续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个中
奥秘,不值得史家重新探索吗?

“神道设教”的双重效应
串满清一代的“神道设教”,闹得中国遍布鬼神。
它的社会历史效应,就满洲统治者来说,既愚民,又
自愚。
如前所述,满洲长期保持萨满信仰,每有军国大
事,皇帝总要率领王公大臣,到堂子跳神。据民初孟
森考证,堂子所祭主神邓将军,竟是明朝成化三年
(1467)在抚顺与满洲先辈建州女真作战被杀的署都
指挥佥事邓佐,传说他死后变成瘟神,害怕遭瘟的清
室祖先,有病就通过萨满跳神向他祷祝。这已够奇怪
了。更怪的是堂子在这位主神之上,又供有三大神,
依次是如来佛、观世音菩萨,还有关圣帝君。
如来、观音,都是来自西天的“胡神”,满洲“以
夷款夷”合情合理。关圣帝君呢?就是三国蜀汉的关
羽,但形象已非《三国志》记载的那个刚愎自用、被
吴军袭杀的关羽,而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
演义》神化的关公,一个只剩头颅仍吓得曹操生了脑
癌的英雄“关壮缪”。
多年前,拙著《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
已考察过满洲统治者对关羽的离奇崇拜,指出崇拜的
依据,就是最早译成满文的《三国演义》(作于 1989
年 6 月,见拙著《走出中世纪》增订本,页 246-258,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此不赘述。但拙文提及的清
朝乾嘉考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卷三五“关
壮缪”一则,则值得重述。
据赵翼说,人死成神,通常在初死之后几百年,
唯独关羽例外,在死后九百年才受封为公,而后封王,
到明万历晚年才晋位“三界伏魔大帝”,继位武庙,与
文庙孔子并尊。
“本朝顺治九年(1652)加封忠义神武
关圣大帝。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
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其不朽。
何其寂寥于前,而显赫于后,岂鬼神之衰旺亦有数
耶?”
赵翼在乾隆时代曾任军机章京多年,执笔起草过
乾隆皇帝的众多谕旨,洞悉清廷“神道设教”的内情。
他对关帝非但位列“武圣”,而在萨满教中神格被抬到
仅次于佛祖和观音,远远高于文圣孔子,如撇开二“胡
神”,就是大清王朝遵奉的无上神,表示惊异,合乎逻
辑,却没能参透历史之谜。
谜底就在康熙帝接受熊赐履、李光地等调教,终
于同意“以汉制汉”,在意识形态上提倡朱熹理学,是
笼络被征服的汉人(包括已受理学熏陶的回、壮等各
族士人)的捷径。他的儿孙雍正、乾隆二帝,都觉悟
到满洲征服者的统治合法性,除血统外别无理由。因
而一面大兴文字狱,严惩敢于质疑“内满外汉”传统
的士人,乃至吹毛求疵,殃及不通世故的乡村迂儒,
一面乱封群神,凡被认为“移孝作忠”,替稳定满洲统
治秩序卖命的大官小吏,经皇帝认可,都能有机会享
受“血食”。那长远效应,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已为在野
士绅的江忠源、罗泽南、曾国藩、胡林翼等,相继组
团练,与太平军拼搏,可见一斑。
当然,满清统治者对士大夫搞“神道设教”,鼓励
他们效法儒家圣贤,“移孝作忠”,“尊君亲上”,争取
死后供进昭忠祠、贤良祠,等而上之建立专祠或封神,
乃至配飨孔庙,那眼光盯住的还是“四民”,尤其是农
民,就是说给被征服的各族民众制造新的神灵。
应该说,满清列帝奉行的这一“祖制”,并非无效。
显例就是乾隆到光绪百余年,民间造反日趋频繁,却
几乎采取同一模式,即以某种秘密宗教或会党,作为
聚众反抗的纽带,而煽动起叛逆情绪的言行,无不具
有浓烈的迷信色彩。较诸晚明民变往往直接提出反暴
政的诉求,水准反而低下了。
不是吗?从乾隆末到白莲教、天地会,嘉庆间的
天理教,道光、咸丰之际的拜上帝会、捻军,以及光
绪朝的哥老会、义和拳等等,有哪一回不是以“邪教”
面目出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它头一次
把外国神道奉作设教主干,也头一次把传统的儒佛道
神灵统统斥作妖魔。尽管它宣传的“天情道理”和宗
教礼仪,被在华基督教的多数“洋兄弟”拒斥,但它
呼号在人间建立太平天国,却赢得南国无数农民的认
同,纷纷为之献身。这并非洪秀全、杨秀清们模拟西
方“神道设教”的胜利,只能说是对满清以“神道设
教”愚民的一种对抗,一种报应。
洪秀全算不算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表征,
是另一回事。有一点没有疑问,就是他将西方“神道
设教”中国化,入主石头城,将手段当作目的,很快
与满洲“妖魔”殊途同归,强制天国军民陷入群体迷
信,终于走上愚民又自愚的不归路,落到事业惨败而
自杀的下场。
不过历史似乎也要满清统治者的“神道设教”走
完全程。一八九九年,绞杀了戊戌维新的慈禧集团,
由憎恶西方列强同情光绪帝“革政”,又重演满洲列帝
“神道设教”的把戏,纵容满洲权贵召唤自称有百神
护身的义和团“扶清灭洋”。
不想烧香引来野鬼,被同属乌合之众的八国联军,
打得狼狈西窜,与亡夫咸丰帝共创了帝都两度沦陷的
纪录。慈禧太后以赔款八亿两的天价,买得“回銮”
北京的通行证。据说她总算“长了记性”,洋人叫她伸
出左足,就绝不敢伸出右脚。如胡绳所说,大清王朝
获得“保全”,却从此化作“洋人的朝廷”。古怪的是
这个帝国在慈禧归阴不过三年便土崩瓦解,但时过三
世,不仅还有学者力陈辛亥革命没有必要,还有人力
辩满洲列帝“神道设教”,旨在树立“大一统”的政治
权威。如此反历史的说教,令人不禁想起秦始皇灭六
国后李斯的献策:“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真的,满清的“安宁之术”,如果不世代坚持“神
道设教”,能使它像内部腐烂的死鱼,在鸦片战争后七
十年,仍然表皮光鲜吗?
纪晓岚与“神道设教”
说到“神道设教”,清代儒者都与满洲君主保持一
致。除前篇已述,清廷十二朝,无不保持新满洲的萨
满教传统,还不断封神。只消一瞥民国初年《清史稿》
编者整理的《礼志》,其中“吉礼”便达六卷,所载旧
有新封的神道,数不胜数,可谓鬼神遍天下。所谓儒
者,没人敢于质疑满洲君主列为“大祀”的祭天祭祖
的合理性。但事涉孔教,尤其涉及谁可表征孔孟道统,
便发生争论。
原来,满清朝廷虽将祭孔列为“中祀”,即孔子及
其传人颜曾思孟,还有《论语》提及的孔门十哲,仅
能享受少牢即猪羊作祭品的待遇,但由康熙五十一年
(1712)庙号圣祖的满洲入主北京后的二世皇帝,
“以
朱子昌明圣学,升跻十哲,位次卜子”(见《清史稿》
卷八四,又卷八圣祖纪),那以后便起争论。
争论的由头,是南宋朱熹整合的《四书》诠释,
是否符合所谓孔孟之道的原教旨。早就揣摩康熙帝“以
汉制汉”隐衷的汤斌、陆陇其、熊赐履、李光地等,
当然异口同声说是。康熙帝明知他们都是“假道学”,
却限于内部批评,在公开场合仍然表彰他们是“真理
学”。那缘由无非在于统治术的需要。(请参拙著《壶
里春秋》第一四七至一五五诸则。)
争论由隐而显,就体现于乾隆中叶始修的《四库
全书总目》。这以前,被雍正、乾隆二朝制造的文字狱
恐怖,驱赶到经史考证的狭小天地内的江东学者,主
要是苏皖学者,自称不读汉以后书,标榜“实事求是,
护惜古人”。意外效应却是将满清御用理学家致力宣扬
的孔门原教旨的《四书》
《五经》诠释,拆解得七零八
落,证明原始儒学与中世纪经学,非但原典晚出,诠
释更风马牛不相及。
例如《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昀。以字晓岚知名
的这位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半生精力耗于《四
库全书》及其总目提要,其文化史意义,在清学史论
著中大都淡漠处之。
其实在十八世纪后期,纪昀和他早逝的朋友戴震
等,正是批判主流理学关于“神道设教”曲说的主要
学者。戴震在四库全书馆得读雍正的《大义觉迷录》
等禁书,做了《孟子字义疏证》,虽然在临死的床上,
才致函他的学生段玉裁,说是生平学说尽见此书。而
据清末民初章炳麟、胡适等研究,认为他是控诉雍正
帝“以理杀人”
(参看拙著《走出中世纪》增订本“匪
夷所思”诸节)。
纪昀没有亡友戴震那样直截了当。他主编《钦定
四库全书》,耗费二十年生命,不仅备尝罚俸、遭谴的
苦头,还被乾隆帝视作“弄臣”。他也效法东方朔,以
玩世不恭的姿态全身,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外,
唯写鬼狐故事消遣。鲁迅说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五
种,
“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
“其处事贵宽,
论人欲恕,故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云云(《中国
小说史略》二十二篇),可谓的论。假如再进而考察,
便可发现纪昀到乾隆末叶,越写越严肃,借题发挥,
抨击借“神道设教”的主流御用假道学,更不容情。
用不着说,纪昀倾向泛神论,既不否定鬼神实有,
又强调妖以人兴。倘若强作比拟,其说颇似十七世纪
荷兰的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神正论。他有没有达到
马克思称道的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水平,
“坚持从世界本
身说明世界”,是另一回事。但他在十八世纪弥漫“君
权神授”迷信的中国,通过神话或鬼话,向“讲学家”
即已做或想做御用理学家的迂执士绅叫板,至少可证
他不甘与主流意识形态同流合污。
也用不着说,纪昀晚年驳斥“讲学家”们关于神
道设教必要性的说法,如以朱熹肯定过的无鬼论自炫
的道学末流,曲解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历史本义,
而他因此解读孔子并不否认鬼神实有,不过对鬼神无
所求,才敬而远之。这是否合乎《论语》所述孔子原
教旨,是另一回事,却证明古近道学家的浅陋,为阿
谀“天皇圣明”,而对孔子语录作反历史的诠释。
这里不拟批评纪昀。他究竟生活在十八世纪。我
感到不解的,是新《辞海》对纪昀的评价:
“能诗及骈
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之作。”由纪昀的
《阅微草堂笔记》五种体现的思想演化痕迹来看,似
乎正好相反。看来这一辞条的作者及其主编,甚至没
见过纪昀晚年的《姑妄听之》,臆说正好相反。
纪昀在清嘉庆十年(1805),才晋职协办大学士,
但不过一个月就死了,享年八十二岁。他给后世的印
象是乾嘉间有学问的弄臣,除鲁迅肯定他在文学史的
价值而外,没人注意他对满清雍乾时代“神道设教”
的讥讽,更没人注意他以泛神论否定“神道设教”言
论蕴含的历史实相。这对清史或近代史的再解读,可
否充当必要性的一例呢?

满汉双轨制
本文的题目,属于重读近代史所绕不过去的一个
历史事实。
所谓满,当然指“满洲”。它是十七世纪初替大明
帝国看守东北边疆的一个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叛明自
立以后所定的“国”名。犹如稍后李自成、张献忠反
明称帝,改国号为“大顺”、
“大西”一样,在其“国”
内,无论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不分原属满蒙汉或是
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朝鲜等族,统称“满洲”。因
而它自始就是以部分满族军事权贵为核心组成的多民
族共同体的称谓。到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改国号
为“大清”,将原先的满洲八旗扩展为满蒙汉各八旗,
仍然统称“满洲”。区别在于此后“满洲”内部,强调
主奴之分,以自称爱新觉罗氏为核心的满人八旗权贵,
常自谓满洲,以区别降附有先后的蒙汉各军旗人。但
在满清征服全国之初及之后,被征服的汉回壮藏等多
数民族,均以文化区分满汉。所谓汉化与被征服诸族
恪守传统文化同义。
明崇祯十七年(1644),满洲僭主,多尔衮由明奸
吴三桂引领入关,开始征服全国的过程。那过程很曲
折,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8)“台湾平”,满清才
在传统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或按传统称作实现帝国“大
一统”。当然真正的一统帝国建设,还任重道远,要历
雍正、乾隆二朝相继平定西北、西南少数族大酋叛乱,
才得以实现。
问题在于满清由入关到逊位那二百六十七年的中
枢机制,始终坚持满汉双轨制。
清史论著常常强调清沿明制,所指主要是“官制”。
的确,中央政府由内阁六部九卿,包括翰詹科道组成
的体制,清初与明末似乎一脉相承。然而正所谓名者
实之宾也,循名责实,便可发现清沿明制,名同实异。
例如晚明内阁权侔君主,而清初列帝就削减其权。康
熙晚年敕谕均出于南书房。雍正初更另设军机处,用
机要秘书代替原属内阁大学士的权力,通过发布上谕
左右全国军政取向,这在乾隆初已成定制。
自乾隆到宣统一百七十多年,满清的中央集权体
制,以军机处为核心。而军机大臣无非属于君主或谄
媚君主的奴才总管,由恭亲王奕訢在咸同光三朝的浮
沉史可见一斑。拼命挽救帝国的湘淮军头,曾国藩生
前仅得协办大学士虚衔,左宗棠入军机数月便不安其
位,李鸿章位列首辅长达二十年,至死仍无军机大臣
头衔,均可见满汉双轨制在清亡前的效应。
满汉双轨制,是我对这个帝国中央集权体制特色
的形容。那表征之一,就是至迟在康熙到光绪两百年
里,大清帝国的权力结构,在中央的阁部,必定双设
首长。例如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侍郎、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乃至下设汉臣的机构,无不双设
首长并严分满汉。如六部均设满汉两尚书,满汉左右
二侍郎,表面沿袭明制,实则以满驭汉,将中枢各部
首长普增一倍,怎可说不是满清入主北京后的创举?
人们对于满清阁部的双首长制,在日常的权力运
作,当然关注。遍查清史,却发现运作情形很简单。
以执行政府职能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例,通清
一代均设满汉二尚书,满汉左右侍郎各二名,就是说
每部有正部长二、副部长四,而且都强调族群出身,
凸显以满驭汉。不待说,自清初立此体制,仅中央官
制的阁部首长,人数便增一倍,况且满洲阁部大臣乃
至卿寺官员,满人照例不问实事,却以监督汉人是否
尽职为能,而且满洲大臣得以任职主要来自八旗子弟
世袭的身份及特权,与汉大臣主要靠科举晋身的尺度,
有很大区别。
就史述史,贯穿全清两个半世纪以上的满汉双轨
制,迄今仍未受到清史论著注意,是很奇怪的。缘由
或因忌讳民族问题。然而清末孙中山、章太炎等鼓吹
“排满革命”,与后来的大汉族主义乃至华夏中心论的
反历史论调有可比性吗?
除了越无知越无畏的蠢货,稍愿知中国史常识的
读者,至少会花点时间,一读蒋良骐、王先谦的《东
华录》。假如连如此简单的满清编年史纪录,都没有耐
心读完,那末彼辈无论在网外网上论史,只可视作胡
言乱语,似无疑义。

再议“满汉双轨制”
所谓满汉双轨制,并非清朝首创的权力机制。类
似的政权结构,在中世纪中国北方边疆诸族建立的王
朝史上,如鲜卑的北朝,契丹的辽朝,女真的金朝,
蒙古的元朝,都曾出现。
那共同特色,便是征服族群的血统贵族高踞权力
核心,依仗“全民皆兵”的征服族群的武装力量,吸
纳被征服各族的所谓文化精英参与文官统治。
不过,贯穿于清代全部权力史的满汉双轨制,也
非满清列帝所追步的金元机制的重复。它的结构准则
是“以满驭汉”,而作为权力支的满洲八旗,其实是以
满洲权贵为核心的满蒙汉人组合的军事共同体。它设
官分职必定区别满汉,而汉军与汉臣虽属同族,却有
体制内外的区别,就是说汉军旗人作为满洲“世仆”,
享有满洲血统贵族的若干特权,较诸被征服的汉人(也
是被征服诸族的泛称),也高出一等。它的外在形态,
随着满清征服全国的内战趋向结束似乎淡化,某些通
过科举或捐纳晋身的汉人,也可位列宰辅或出任督抚,
但那意味着满汉双轨制的传统发生质变么?
以往的清史论著,几乎异口同声曰是。推而及于
晚清史,又异口同声,谴责清末“排满革命”思潮之
非,说是上世纪初同盟会纲领十六字,竟有八字鼓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民主革命变形为“种族革
命”,乃转移斗争大方向,体现了资产阶级或者农民小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云云。这样的逻辑,推到极端,便
是李泽厚们的“告别革命”论。
晚清的“排满革命”思潮,是否属于历史的错误?
那是假问题,姑置勿论。但看晚清百年史,历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满清统治者放
弃了满汉双轨制么?就史论史,只可说没有。
不妨先看尾声。辛亥革命由武昌新军的下级兵士
引爆,固然出于举国人士逆料,但假如没有四川立宪
派士绅闹事,清廷急调端方率湖北军队入川镇压,造
成武汉防务空虚,留守的新军能造反吗?假如没有慈
禧生前许诺“预备立宪”,唤起各省士绅竞相鼓动“地
方自治”,四川士绅敢与总督对抗吗?假如没有慈禧死
后摄政王组织“皇族内阁”,恰好反证清廷立宪是假把
戏,各省立宪派士绅能因失望而站到清廷的对立面
吗?如此等等,都彰显满清统治者宁死也不放弃“以
满驭汉”的世袭特权,代价当然是满洲整体统治的死
亡。
人们常常讥笑历史学家是“事后诸葛亮”。的确,
真的史家,要是不顾政治高压或者金钱诱惑,坚持从
历史本身说明历史,就不敢脱离历史实相,迎合揣摩
当局旨意,而混充预言术士。将说史等同于卜筮,十
个必有十个失败。
新权威主义者不是盛称满清“康乾盛世”吗?很
可惜,只提“康乾”意味着删除了雍正十三年,而这
十三年(1722 年农历十一月至 1735 年农历八月),恰
是满清权力机制的转折关头。
雍正帝是否弑父夺嫡?史家争论已久,且不去说
它。但雍正在位期间,囚兄屠弟,重点打击满洲亲贵,
并重用非科甲出身的汉臣,却似乎表明他在消弭满汉
界限。是这样吗?不然。由现存当时公私史料,无不
证明此人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他非但没有触动满汉双轨制,反而通过信用其弟怡亲
王,始建军机处,剥夺内阁职权,并十分注意军机大
臣的满汉均衡,并在死前委任的顾命大臣大半为旗人,
彰显他使权力机制既恪守“内满外汉”祖制又成个人
独裁工具的心态。
戊戌维新前夜,僭主慈禧的心腹荣禄,不是当面
警告康有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以示对光绪帝的藐视
么?他说的“祖宗之法”,就是雍正为强化君主独裁而
捍卫的“以满驭汉”体制。
按照逻辑,历史变了,体制也应该与时俱进。但
时间已进入十九世纪末叶,满清帝国的内外生存环境,
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岂知支配帝国权力者头脑的
统治法则,仍以一百六十年前清世宗的言行为圭枭。
于是慈禧集团绞杀了“变法维新”,紧接着煽动义和团
“扶清灭洋”,利用愚民的民族沙文主义心态,指望稳
定满洲的世袭特权。不料玩火自焚,导致慈禧步亡夫
咸丰后尘而创造帝国首都二度沦陷于外国侵略者的新
纪录。
当然满汉双轨制尚未死亡。正如恩格斯所说,传
统是一种巨大的惰性力量。它既然已有将近三百年的
历史,它既然已成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有效
形态,便不可能随着满清的垮台而很快终结。它会变
形吗?它会借尸还魂吗?它会超越清史而进入新的轮
回吗?至少是民国史需要研究的课题。

晚清的军机处
始设于清雍正朝的军机处,直到辛亥革命前夕被
清廷废除,凡历八帝一百八十年,都是大清帝国的权
力运作枢纽。
但很奇怪,清中叶后的官修政书,如《大清会典》
的乾隆版,甚至不提军机处。直到光绪重修《会典》,
才简单提及军机大臣的职责。因而人们欲知其详,不
得不求助于清人的野史笔记,如乾隆朝赵翼的《簷曝
杂记》,道光间梁章钜的《枢垣记略》等。他们都曾兼
任军机章京,都留心军机处的权力结构,都提供了关
于军机处的所见所闻异辞,却都旨在歌颂今上圣明。
因而如赵翼那样有心揭露二十二史实相的考史学家,
述及军机处的权力变迁过程,仍不惜使用曲笔。
当然,在清亡后十多年,由民国北洋政府官修的
《清史稿》,于职官志、军机大臣年表均有绍介亡清军
机处的专篇,但读后令人失望。那些篇章,首先缺乏
历史感,回避了满清军机处体现的权力转折过程;其
次缺乏民族感,抹煞了军机处体现的以满驭汉的偏见;
再次缺乏是非感,将清帝通过军机处贯彻的尊君抑民
的权术,说成今胜于昔的历史必然。
限于篇幅,例证仅举《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的说法:“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
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不含标点,短短六十五字,却涵泳了三大历史错
误。第一,清沿明制设内阁,但满清在入关前后的最
高决策机构,是满洲八旗王大臣会议,所谓内阁的前
身内三院,其政治作用无非是政策咨询。第二,至迟
在康熙帝亲政后,决策机构已转移到皇帝的南书房,
“丝纶出纳”来自康熙帝信用的高士奇、徐乾学等汉
大臣和索额图、明珠等满洲权贵。第三,康熙朝中叶
发生的持续多年的所谓储位之争,无疑使康熙帝的个
人心态变得更复杂,从而直接影响到康熙晚年决策变
得捉摸不定。人们可以不同意孟森、王钟翰关于雍正
夺嫡的考证,然而单凭反向的逻辑推论,不足以否定
他们揭露的历史陈述本身显示的矛盾。
不管怎么说,雍正坐上龙庭了,尽管只有十三年,
却在实现君主个人独裁方面,刷新了中世纪列朝的多
项纪录。比如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
互相监视,而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
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就使秦始皇“以衡
石量书”即每天批阅一石重的公文竹简的纪录相形见
绌,也使明朝永乐帝的特务统治的效应望尘莫及。缺
点是他本人也成为密折政治的奴隶,致使他的子孙被
迫改良,将批语简化成“知道了”三字或一个“览”
字。其曾孙道光帝更听从盐枭首辅曹振镛的主意,单
挑臣工奏折有字划不工的小毛病痛加斥责以显示圣
明,当然较诸林彪要秘书代为画圈又显落后。另外一
个破纪录的显例,就是创设军机处。
史称雍正始设军机房,乃出于用兵西陲防止泄密
的需要。那是皮相之说。一瞥蒋氏《东华录》、萧氏《永
宪录》,便可发现雍正即位后有两忧,一是他的众兄弟
普遍怀疑他篡改康熙传位遗诏,二是他更担心支持他
即位的禁军头目“舅舅隆科多”、拥兵自重的内兄年羹
尧尾大不掉。当他左右开弓,阴谋阳谋兼用,打掉觊
觎帝位的同父兄弟,又“怀疑诛忠”,囚杀隆、年二人,
却哀悼唯一支持他的异母弟怡亲王病逝,同时又发现
湖南山村教师曾静,竟想策动继年氏统帅西部大军的
岳钟琪造反。种种偶然因素交织,促使雍正仿效其父
康熙将南书房作为私人顾问班底的先例,于雍正七年
(1729)在宫内始设军机房,挑选年幼弟弟和亲信满
汉大臣入直。关键是雍正十一年,他任命指定储君即
皇四子宝亲王“综理军机”。不想年余,雍正便龙驭上
宾,宝亲王嗣位,改元乾隆。这个新君,尝过领军机
的甜头,怎会舍弃乃父创设的私密性极强的体制呢?
于是,连同充当太上皇,乾隆帝通过军机处贯彻
个人独裁意旨,长达六十三年多。一个效应,便是他
晚年信用入直军机达二十三年的弄臣和珅,政以贿成,
将国事即皇家事搞得一团糟。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死了,停尸大殿,
做了三年傀儡的皇帝,突然出手,捉拿和珅并逼其自
缢。不消说,他立即更换军机大臣,起先也仿效其祖,
命其弟成亲王为领军机大臣,但随即发现这位老弟支
持洪亮吉要求恢复君相共治,就以“非祖制”作由头,
将他逐出军机处。
倘若因此断言嘉庆帝只知“守成”,也不见得。至
少对于帝国枢密核心的军机处,嘉庆帝亲政的二十多
年里,作过如下调整,或者可称改革:第一实现满汉
平衡,任命的军机大臣保持满汉对半的比例。第二坚
持内满外汉,领军机大臣必用旗人,他晚年曾用直军
机四十年的汉臣董诰为首辅,却只看作文学侍从。第
三强化秘书专政,雍正朝已设置军机章京。章京是满
语军职助理的音译,相当于后世各级政府长官的秘书
长。清嘉庆朝的军机章京,已经体制化,满汉各十六
名,分班入直,而汉章京承担上谕之类重要文件起草,
地位比承担满汉文件对译的满章京更重要。乾隆朝已
出现满汉军机大臣讨好资深汉军机章京的情形。嘉庆
后到清亡前百年,军机章京在满清中央政府的权力运
作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迄今未见清史学者讨论。那历
史实相,只好期待新清史编者。
作为晚清权力运作核心的军机处,既然在嘉庆朝
已形成章京们的实际专政,那么重读近代史,能不讨
论晚清军机处的权力运作实相么?

清代的正史、野史与笔记
中世纪诸王朝的君主和僭主,凭借专制权力,干
预胜朝史即近代史的编纂,控制本朝史即现代史的著
录,久有传统,却很少有像满清统治者那样穷凶极恶
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孟森论及《清实录》,指出康熙、
雍正、乾隆祖孙三帝,都对前代编年大事记即官修“实
录”,
“欲改即改”,积习变成惯例,
“改《实录》一事,
遂为清世日用饮食之恒事”(见《明清史论著集刊》,
中华书局 1959 年版,页 619-621),真是慨乎言之。
既然“实录”不实,而满清所有官修史书,均有
同病,那么要了解清史的实相,岂可不广搜非官方的
本土的乃至域外的资源?例如晚清史研究,所谓野史、
笔记、碑传、年谱、日记、函札、回忆录,以及外人
记载等,越来越受论者重视,合乎逻辑。
当然不能拒绝利用清代官修史书,它们到底有官
方档案为依据,若干事件虽篡改也仍存蛛丝马迹。同
样不能尽信非官方史料。比如清初王夫之曾任南明桂
王政权的行人司行人,参与外交事务。但他的《永历
实录》,对于这个小王朝上自太后、下至大臣多半皈依
天主教,控制朝政的太后甚至遣使请求罗马教廷组织
新十字军支持南明抗清,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不
见踪影。岂不表明号称可信的野史,同样存在“实录
不实”的毛病?
再如清人有关本朝历史的笔记,在嘉庆朝被迫松
动言论控制以后,渐出渐多。不论作者有心还是无意,
有的填补清开国史的空白,有的重述已逝列帝留下的
疑案,有的质疑前代治术乃至翻前代陈案。这类矛盾
的历史陈述越积越多,致使后人要了解清代历史实相,
即使涉及特定时地人事的某个实例,也非重视正野诸
史矛盾的陈述的真伪的考辨不可。以前傅斯年宣称“史
料即史学”,把发掘历史资源说成历史研究的最高追
求,固然是偏见,但半世纪来所谓“以论带史”
(实为
“以论代史”)的流行,致使史学变成语录的缀合,犹
如滚动版的“圣谕广训”,不更荒谬么?
用不着再对清代的笔记野史评头论足,多年来海
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专题论著已不少,其中不乏说长
道短都有见地的作品。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重典故
而轻识见,重异闻而轻涵义,似为既有研究的一种缺
陷。
比方说上世纪末以来中华书局重版并增补的丛刊
《清代史料笔记》,不再强分“清代”与“近代”,不
再拘泥是否名人名作,而取其可备“史料”一格,在
客观上就是对“以论带史”的一种突破。同时各地出
版机构也竞相刊印同类稗史笔记,内中颇有剽袭他人
校点或者不学无知妄作的伪劣印本。那是学术普及过
程中的必有现象。较诸以往多数学者被迫从《清稗类
钞》、《清朝野史大观》等抹煞原作出处的所谓史料汇
编中找资源,却又每因难辨真伪而不敢征信,无疑提
供了方便。重印或新出的笔记野史,篇前多附“点校
说明”,绍介作者 与版本,更多是夹叙夹议的内容介
绍。前述通病便在此类说明中有普遍体现。近六十年
来学人不断“洗澡”,特蒙关爱的人文的社会的学者总
被推到高温池心,不烫死也烫昏,即如效法乾隆、嘉
庆间经史考证的纯学者,也重足而立,唯恐无心犯忌,
陷入文网。于是校点古籍,序跋乃至注释,必须表态
彰显“政治正确”,也成惯例。当然表态因人而异,有
的勉强,有的就令人恶心。
近年常读海内重印或新出的清代笔记野史,除因
校点伪劣(包括剽袭我早年校本却新增校排错误)而
有误食苍蝇的感觉,还常因点校者牛头不对驴唇的“政
治表态”而失笑。但有一点小小发现,即谢国桢、张
舜徽诸贤均未勘破的,在晚清笔记中体现的满汉矛盾。
晚清的笔记名篇,论者必推法式善的《清秘述闻》、
《陶庐杂录》,昭槤的《啸亭杂录》,福格的《听雨丛
谈》等书。他们都是旗人,法式善籍隶内务府蒙古正
黄旗,昭槤是满洲宗室并曾袭封礼亲王,福格则是内
务府汉军镶黄旗人。三人恰好表征组成满洲八旗的三
大族群,不必说三人的笔记内含同一满洲特权群体内
部的不同族类取向。三人中福格最无名,直到一九五
九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根据傅增湘藏稿刊布《听雨
丛谈》,近代史家才知清咸丰、同治间有这么一位汉军
旗人,他是乾隆晚年以大学士署直隶总督英亷的曾孙,
他做为没落贵族后代只能作幕为生,做过讨捻时期僧
格林沁的山东行营总管,在僧王死后曾知莒州。
犹忆一九六 0 年初见《听雨丛谈》,对其中述满洲
八旗原起颇感兴趣,但随阅《八旗通志》及清前期实
录,便感福格述史肤浅。不想时过四十年,为备课重
读此书,却发现福格对于满清的官方修史体制,有这
样的批评:
今之撰大臣列传者,俱系翰林。翰林中又多江浙
人,往往秉笔多存党异。大率重汉人轻满人,重文臣
轻武臣,重翰林轻他途,重近省轻边省也。
当年我初见福格此说,未免诧异,以为他存内满
外汉偏见而颠倒历史。及至沉沦为“牛”
(毛式术语“牛
鬼蛇神”的略称),百无聊赖,重读清代经史诸著,检
出福格此说,考以所知清代史学史,始恍然,以为柳
诒徵所谓“史权”说,并非谬论。即如在满清的征服
与被征服的族群复杂关系中间,体制内屈从满洲而文
化上垄断经史的汉官(清代汉人涵盖被征服的胜朝各
省居民),他们在传统的势力范围如翰林院、詹事府乃
至科道衙门,必定通过三十六计乃至更多的权术,捍
卫本族本地利益,甚至仅仅为了替当权者内部政争表
态。再经多年反复阅读满清正野史料,令我以为福格
的说法,属于非权威的洞见。前引文紧接着有如下说
法:
积习相沿,虽贤者不免。同一满人,则分文武。
同一汉人,则分边内。
同一边省,则分出身。同一江浙,则分中外。甚
至饰终之典,撰拟纶音者,亦存轩轾:满人边人武人
不过四五行,翰林台阁必历叙官价,详其恩遇,连篇
累牍,洋洋千言。撰叙列传,于爱之者,则删其谴责,
著其褒嘉;恶之者,则略其褒嘉,详其谴责。凡略褒
词者,不敍全文,而曰“褒之”;略其贬词者,亦不叙
全文,仅曰“责之”或“切责之”而已。
当代已无翰林院或国史馆,但达官贵人的“饰终
之典”,尤其是讣告悼词的“评价”,字句必争,以至
尸体累年不得火化。这常令人怀疑生错了时代,不知
自己是否仍属十八世纪清帝的臣民?挣脱这样的奴隶
心态,在五十六个民族组合的中华民族,那奋斗过程
已逾百年。但我们的民族,有没有超出百年前清代翰
林院述史阳奉阴违的尺度?看来仍属历史遗留问题。

探花不值一文钱

这一篇继续讨论前篇重提的清初江南奏销案的问
题,重在厘清事件的历史实相。
江南于顺治二年(1645)经过清军残酷屠杀而被
征服。清廷随即宣布减赋,复科举,以收买民心。然
而清廷任命的江宁巡抚土国宝,原是洪承畴收编的“太
湖水盗”,却为搜刮财富,制造抗粮案,斥革生员,似
乎与清廷唱反调。据说他还暗通郑成功,
“欲以地叛”,
被清廷罢官,于顺治八年冬上吊自杀。
(参看《啸亭杂
录》卷七、《清史稿》疆臣年表五。)
然而唐代韩愈已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什九”;
明中叶丘浚,更说江南税粮大半出于苏州、松江、常
州三府。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特别详论“苏松二
府田赋之重”。根本原因就在江南从来是列朝政权赖以
生存的粮源、饷源和财源。满清统治者并不傻,知道
不给江南民众“实惠”,它靠武力征服取得的成果是不
稳定的。但它正在继续内战,它的权贵很快学会了贪
污挥霍,它不能容忍“南蛮子”在利益攸关的财富问
题上耍花招。两个事件使满清征服者改变态度。第一
是顺治十四年的顺天、江南乡试,考官与考生勾结舞
弊,使皇帝和满臣领教了江南无耻士绅的手段。第二
是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出师北伐,苏浙皖赣各府州县四
民纷纷响应,吓得青年皇帝准备逃回关外。前揭孟森
的《奏销案》,指出这两个事件存在因果联系,促使满
清权贵借奏销案对江南士绅由笼络变为打击,大体合
乎历史实相。
孟森的缺点,不在于给奏销案正名不当或价值判
断失误,而在于历史陈述尚有问题。他没有指出土国
宝是“抗粮”名目的作俑者。他没有发现清廷迫使土
国宝自杀却又采纳土国宝从经济问题入手打击江南士
绅的策略。他没有查证事件策源地是否尚存第一手史
料。他也似乎没有在意顺康间权力争夺对此案的影响。
这就可以补充说明,(1)奏销案由土国宝的土政
策变成“国策”,有个转折过程。
(2)转折过程是复杂
的。顺治亲政初,岂能逆料丁酉(1657)南北科场舞
弊、已亥(1659)郑成功北伐,对清廷的江南政策造
成的冲击?所谓奏销案表明惩办江南士绅是满清一贯
的坚定政策的说法,是臆测。(3)专制君主的心态必
定影响“国策”。由顺治帝亲审科场案、闻报明郑围攻
江宁后的狂躁表现,与不久他在临死的床上所颁“罪
己诏”,忏悔自己亲汉疏满是忘本,可知他甫死,辅政
的满洲四大臣,便在江南制造奏销案并波及内地多省,
岂非逻辑的必然?满洲专制者的心态史,正是陈陈相
因的清史或近代史研究的薄弱环节。
顺治十七年(1661)正月,即郑成功、张煌言的
联军退出江南以后四个月,曾被江南(辖今苏皖二省
长江南北地区)响应明郑的规模所震惊的清帝,任命
汉军正黄旗人朱国治为江宁巡抚。这个贡生出身的新
省长,到任后一面“以守寓战”, 在海边江口密设墩
台阻挡郑军水师登陆,一面效法土国宝以追讨欠粮为
名,对苏松常镇四府士绅挨户登记造册,向清廷题参,
开列的要求黜革的乡绅和生员名单达一万三千余人
(据《阅世编》卷六所录康熙初官方诸文献)。次年正
月,顺治帝死,监护八岁新君的索尼、鳌拜等满洲四
辅,即谕吏户二部“定直隶各省巡抚以下州县以上征
催钱粮未完分数处分例”
(见蒋良骐《东华录》顺治十
八年正月和三月)。显然朱巡抚本人也面临“未完分数”
将受处分的前景,况且他初疏参革的苏松常镇四府一
县(加溧阳,是他亲往监督造册的江宁府属县)的乡
绅二千一百余名,内多在朝官员,难保不伺机对他报
复。
怎么办?据前揭《阅世编》,朱国治显然为了自保,
“造册之后,乡绅一千九百二十四名,生员一万五千
四十八名,即以完过银四万九千一百五两题报在案续
完,冀有回天之意。”哪知新例已立,成为各省必须照
办的治法,
“其如皇上冲龄,政由四辅,但期治之必行,
不原情之委曲,一挂弹章,便即降革”
既然开弓没有回头箭,那末朱巡抚除了做出与满
洲新主保持一致的姿态,岂有别的选择?于是他采取
坚决措施,将他指名题参的四府一县在籍绅士三千七
百人,予以拘捕,准备押解赴京,送刑部从重议处。
但不知通过怎样的内幕交易,这年五月,康熙元年
(1662)五月,清廷忽降特旨将已捕人士释放。那一
年里在江南造成的恐怖景象,以及被捕名士的入狱情
形,前揭孟森《奏销案》已有详考。
这期间,被朱国治列入黑名单的在职官员也多半
没有幸免。当时江南民间盛传“探花不值一文钱”。孟
森已考证此人就是昆山人叶方霭 。他于顺治十六年进
士及第,名列第三,俗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但次
年被朱国治查出欠税粮值银一厘,合当时制钱一文,
也被降调七级。同样情形的,还有《阅世编》所记太
常寺官员张讱庵也欠税一厘被贬职,《郞潜纪闻二笔》
所记翰林秦松龄因欠粮值银三分被革职。诸如此类例
证极多,有人赞美这表明清初惩办欠税士绅的政策是
坚定的。很好,但满洲八旗强夺民田民居并掠民为奴,
怎么解释?
再说朱国治。民初修胜朝史的遗老将他列入《忠
义传》,因为他任云南巡抚,拒不与吴三桂合作反清,
被杀。但《清史稿》作者没有交代他任苏抚到滇抚那
十年的行状。由孟森引用的娄东无名氏《研堂见闻杂
记》,及其未引用的《阅世编》,人们始知此人除了江
南奏销案,还是哭庙案的刽子手。他自知两案打击江
南成千上万知识分子,难免兔死狗烹。适逢他爸或他
妈死了,照例丁忧。但他是满洲旗奴,有服丧二十七
天便可复官的特权,岂知他丧毕便闻清廷已另简江宁
巡抚,他知将成两案的替罪羊,慌急中不待新抚到任,
唯恐吴民找他算账,于是走为上计。清廷闻报大怒,
先降五级,再革职为民。不过他到底善于钻营,在康
熙帝亲政后,大约以被鳌拜罢官为饰辞吧,复出为滇
抚,不料种下死因。“忠义”云乎哉!
然而朱国治与鳌拜这对满洲上三旗主奴都死了,
却没有身名俱灭。他们作为满清一代敌视并蹂躏知识
精英的首出“功狗”,已遗臭三百六十年,往后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