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培苗成蔭」可持續發展推廣計劃之全港學生演講比賽

中四及中五組別(廣東話組) 優異獎 4A(2005-6)崔宇麒

「污者自付?」

各位評判、先生、女士:
午安!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污者自付!?」
。「污者自付」即是
指向一些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人收取相對的費用。據環境保護署於二零零五
年公佈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顯示,香港於二零零四年每天平均有一
萬七千多噸垃圾運往堆填區。預計至二零一五年,所有堆填區均會爆滿。
但現行的減廢措施均以勸喻式為主,政府實在需要加強宣傳或訂立「污者
自付」一類立竿見影式的政策,以迅速減少廢物數量。

據環境保護署於二零零一年的新聞稿顯示,現時香港每日棄置約二
千七百 萬個膠袋。即每名市民每日棄置近四個膠袋,這數量足以在三天內
覆蓋整個機場,實在令人心寒。台灣己於二零零一年立法規定商戶不能免
費向市民派發膠袋,購物時膠袋費用會清楚列在單據上,使市民能強烈
感受到「污者自付」的信息。台灣的成功例子確實值得香港借鏡。因為從經
濟學角度出發,污染者付鈔是一個很大的誘因,能促使污染者減少製造
廢物。

其實政府亦極力支持「污者自付」的政策,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已
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開始實施,規定裝修工程承判商棄置建築廢物時必
需向政府繳費。可惜現時收費過低,佔裝修開支不足百分之一,難起減少
廢物的作用。

而在污水方面,渠務署於一九九五年開始徵收排污費,並已取得初
步成效,現時渠務署已能收回污水處理的一半運作成本。其實,要減少工
業廢水,最可行的方法還是實行「污者自付」
。以一間漂染廠為例,若它不
需承擔排污費,政府便變相利用納稅人的款項津貼漂染廠,間接減輕工
廠的生產成本,促使它們增加產量,更肆無忌憚地排出污水。
大家試想想,為甚麼現時堆填區會將近爆滿呢?原因就是人的貪念。
舉例說,當市民知道購買膠袋要付款時,在座各位認為濫用膠袋的情況
還會不會那麼嚴重呢?而且政府能透過實行「污者自付」的政策,得到不
同種類的廢物稅。民建聯於零五年估計,如果政府向膠袋、舊輪胎和舊電
腦徵收附加費或回收責任按金,並售賣經中央分類的廢料,每年可為庫
房帶來 40.6 億元收入。政府大可將得來的額外收益用來發展諸如輪胎回收、
廢紙回收等有前景,有市場的回收工業。基於「污者自付」的原則,市民就
會減少製造廢物,並將一些有經濟價值的廢物如廢紙及膠樽循環再用,
甚至賣給回收商。長遠來說,這樣不但能減低對堆填區的壓力,而且可以
貫徹政府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之方針,另外,回收工業還可以為政府
帶來額外的利得稅,可謂是一舉數得。

總括來說,「污者自付」這個概念不但可行,更能帶來各種短期或長
期的好處。若果政府能將「污者自付」與其他如政府在電視播放宣傳教育短
片、設置回收箱等的勸喻式措施並行,必定能減少香港廢物數量及支持可
持續發展工業的擴張。我今天的短講到此為止,謝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