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8

NAⅡ ONAL ANDARD

S1Γ
0F THE S REPUBLIC
PEOPLE’ OF CHINA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Load Code1or the diⅡ


lDesign of BuⅡ
g structures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2α

sfXX,9-—
( 英文 版 )

Depa芷 ment: Vhnistlγof s Republic of China


Chlef EditoⅡal Cons1mction of the Pcople’

Appmval Dep驯 ment: Min诒 t叩 of mct⒗ n


Con哎 ∷ ofthe P∞ ple’s Repubhc of China

Executive De
扯: M a r c h l,zCXl2

China Archhecture&Building Press

中 n 迕饿 ェ 业 次 椒 社
ing
Be刂 2CXJz
图书在版编 目( C I P
据) 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 B 5 o l m z O O 1 ( 英
文版 ) /国ェ
中 程
建设标准化 协会组织 翻译 一北京 : 中国建 筑 工业 出版社 ,
2∞
5
IsBN7~112~071o5~4

I ¨
建 Ⅱ , 中¨ Ⅲ . 建筑结构一 结构荷 载一 建筑 规


范 中 国 英 文 Ⅳ 。 眄 3 1 ⒉ C ~ s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P 数
据核字( ⒛
∝) 第1 + 2号2 弘

`汛 ONtL s⒎
V④ AIu)
OF THE PEc|PlE’
s REPuBⅡ
C OF cHINA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家 标准
had Code f o r gt
nh e
o fD e
B鬯⒍
dsdt
山rc1
t】ures
建筑结构 荷载规 范
G:5旷 2lxl1
(英文 版 )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出版 、发行 (北
京西郊 自万庄 )
新 华 书 店 经 销
北 京 云 浩 印刷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印刷

开 本 : 锕 7 × 1 ∞2 毫 米 l/16 印张 : 1 3 炀 插 页 :4 字 数 :3%千 字

⒛仍 年 2 月第一版 ⒛仍 年 2 月第一次印刷
印 数 : 1 - 5 ∞ 册 定 价 : g x l . t x l 元

IsBN7~112~tl,105-4
m・ 6338(13o59)

版权所有 翻 印必究
如 有 印装 质 量 问题 , 可
寄 本社 退 换
政编码 1 l X X l 3 7 )
(邮
本 社 网 址 w咖
:http:// . c h l l a - a b,pm ,c∞【

网 上 书 店 :hup:〃
卿 W , C h n abˉ山l 山n g . c t , m , c n
NOTICE

The code is written in Chineseand English. The Chinesetext shall be taken as the ruling one in
the event of ury inconsistencybetweenthe Chinesetr:xt and the Enqlish text.
Noticeof Promulgationfor the National
Standard"LoadCodefor the Designof Building Structures"

Document
IB l2ffiZ) No.10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of " Notice of l\'inting and Distributing;for the ' Igg: preparation
and RevisionPIan of 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s'(Document JB [1997] No.lo8)-Ministrv oi
Construction",that the"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hrr^sbeen reviseclby Mrnisq,
oi' Constructiontogether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fter a joint exanrinationof relevant depan-
ments' hence the new code has been approved as a national standard with a serial number
of
C850009-2001 , and it shall comeinto forceupon March 1,2m2. Herein,clauses 1.0.5, 3.1.2,
3 . 2 . 3 , 3 . 2 . 54, . r . 1 , 4 . 1 . 2 ,4 . 3 . 1 , 4 . 5 . 1 ,4 . 5 . 2 , 6 . 1 . 1 6, . 1 , 2 , 7 . 1 . 1a n d7 . 1 . 2a r c
mandatoryclauses, which must be enforcedstrictly. The original" l-oad Cod,afor the Desigr of Buildine
Structures"GBJ9-87 shall be abolishedafter Decerrnber3l,2N2.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is in charge oi rnanagementand exp,lanationof the manclatory
clausesin the code, the China Academyof Building Researchwill be responsibiefor the explanationof
specific technicai contentsand the ResearchInstituterof Standardsand Norms-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will organizethe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to take on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ng works of
this code.

I/、l
I[n∶
1刁i 1
o,f刂 C c | n s t m c J c | n of th
se RP
eepo
upcI
b Ⅱ eo’f Chm

10,9CXJ2
Janua叩
Preface

of DocumentJBI1997] No.IO8-Ministr] of Construt'tion,"Notice


According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inting and Distributing for the'l99l Preparationand Revision Plan o{ Engineerinll Construction
standards"'that the"lnad code for the Designof f]uilding structures"GBlJ9-37' which wtLSap-
proved by 1987 the State Capital ConstructionCorln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revised by the China Academyof Building Researchtogetherwith the relevant units.
In the penod of revision, the code revision goup carried out various litudies on specific topics.
summarizedthe recent domestic design experienceand referred to the con,cemedcontt:nts of abroad
codesand intemaiional standards, meanwhile, the various ways were used lty the code revision group
to solicit widespreadcommentsfrom nation-widerelevantunits, the code was bom out throughrepeated
revisionsand finally, the new version of code was decided after examination.
The code includes7 chaptersand 7 appendices,the main revised cont{)ntsin presentcode are a.s
follows:
I . Based on the revised combination rule in the revised edition of " Unified Standard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cast awaythe old ideas for"combinationof wind load";
the combinations, which are controlledby the permanentload effects, have been added into the funda-
mental combinationsof loads; in the serviceability timit statesdesign, hvo tlpes of combinationsin-
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combinationand the frequent combinationare given in the combinationsof
short term effects, in the mean time, the coefficientsfor frequent values for variable loads are in-
creased; the respectivecoefficientsof combinationsvalues are given in the a1l combinationvalues oi'
variableloads.
2. Partial adjusted and supplementedto live loads on floors.
3 . For uniform live loads on rcofs, the live load on unmannedroof is arljustedand the stipulations
for the loads of roof garden, helicopter parking apmn are added.
4. The characterof servicefor crane is changedto the working grade of crane.
5. Wind pressureand snow pressurehave been consideredanew respectivelyby their statist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new observationrecords from nation-wide 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 mean-
whib , the mean recurrence interval for the reference values of wind lo,ld, snow l<lad have been
changedfmm a 3O-yearmean recurrenceinterval to a 50-year meim recurrenceinterval; the values of
snowpressureand wind pressurefrom the main meteorologicalstationsthroughoutthe country, during a
l0-year, a 50-year and a 100-yearmean recurrenceintervals respectivelyare given in the appendixof
the code.
6. A categoryof terrain roughnessis added.
7. The adjustmentcoefficientsconsideringthe topographicconditionshave been given to the expo-
sure factors of wind pressurefor the buildings in mountain area.
8. A special stipulation for the wind load on the fencing structure is ;3iven.
9. The considerationfor the in{luencesof interferencewith each other betweenbuildings in a ar-
chitectura-lcomplexhas been put forwald.
l0' The requirementfor checking calculation of crosswind
direction u,ind e.xcitationis acldetlfcrr
the flexible structures.
The presentcode may be in need of local revised in the
future, that the concemedinformation
and contentsof local revised clauseswill be published on
the magazineof " EngineeringCorxtructinn,
Standnrdizatinn".
Clausesmarked with boldface letters in the code are rnandatory
clauses ancl must be enlorced
strictly.
In older to enhancethe quality of code, all relevantunits are
kindly requestedto sum up and ac-
cumulatetheir experiencesin actual practicesduring the process
for implementingthis co6e, that the
relevantopinions and advices, which may be availablefor
referenceto next revision, can be postedto
the China Academyof tsuildingResearch(Postcode:100013;
No.30, Bei San Huan Ilons Lu. tsei-
jing, China).
Chief Editorial Unit: China Academyof Building Research
ParticipatingUnits: Tongii University, China ArchitectureDesign
and ltesearchGroup, China In-
temationalEngineeringInstitute for Light lndustry, China Institute
of Bui]ding StandardDesign and
Research' Beijing l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hina Academy
of l{eteorologicerlScience".
Chief Drafting Staffs: Chen Jifa Hu Dexin Jin Xinyang Z,hangXianging
Cu Zicong Wei Caiarg Cai yiyan Cuan Guixue
Xue Heng

Reviser ( English edition of code) :


chen Dingwai Professor,china Academyof BuirdingResearch, oct. ,2,uJ4, Beijing, china
Table of Contents

I General Principles """ I


2 Terms and Symbols """"' 2
2.1 T e r m s" ' """ 2
2.2 Svmbols """"'4
3 Classffication of Loads and Combination of Load Effects "" " "" " 6
3. 1 Classificationof l-oadsand RepresentativeValues of loads " " " .'' 6

3 .2 of lnads
Cornbination "" " 7

4 Live l,oads on Floors and Roofs """"".' 10


4.1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rsin Civil Buildings """ l0
4 .2 Live Loads on Floors in Industrial Buildings " " " 12
4.3 Live loads on Roofs """"' 13
4.4 Ash k-radon Roofings """ 14
4.5 Constructionand Maintenanceloads, and Horizontalload on Railings """""" 16

4.6 DvnamicCoefficient """""" 16

5 C r a n et o a d """"' 1'7

5.1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ane l,oads " " " 11


5 .2 Combinationof Multi-crane "' " " " "' " " " "' 17
" " " 18
5 .3 fonamic Coefficientsof Crane loads
5.4 Value of Cranetoad"'
CombinationValue, F'requentValue and Quasi-pemranent """"' |8

6 S n o wL o a d " " " """""" 19

6. I CharacteristicValue of Snow load and ReferenceSnowPressure " " " "' 19

6.2 RoofingSnowCoverDistributionFactor """"' 19

7 Wind Load """ """"""' 23


1.I CharacteristicValue of Wind toad and ReferenceWind Pressure " " " "' 23
1 .2 ExprosureFactor for Wind Pressure " " 23

1 .3 ShapeFactor of Wind lnad " " " "' 25

1.4 Along Wind DirectionWind Excitationand D,vnamicWind Effect Far:tor "' """"' 39

7 .5 GustFactor " " " "' 42

7.6 CrossWind DirectionWind Excitation "' """ 43


.' " " "' 45
Appendix A Self-weightof CommonlyUsed Nlaterialsand Structural Members
Appendix B DeterminationMethod of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I-oadson Floors " " " " " 57

Appendix C Live tnads on Floors in Industrial Buildings " " " 60

Appendix D DeterminationMethod for the ReferenceSnowPressureand Wind Pressure" " " "' 65
D. I ReferenceSnow Pressure " " 65

D .2 ReferenceWind Pressure " " " 65

D.3 StatisticalCalculationof SnowPressureand Wind Velocity "'" " " 66


D 4 Ⅴ alues of snow%ssure and珥
qnd P∞ ssurc for the Tolsqls,cities of Natlon-Ⅵ ・¨ ・¨ ・
讠de … 68
D,5 %e DistⅡ but0n Diα
∮ 引 η s。 f Re允 四 nce sn唧 Pressu∞ s, Wind Pressures and the Zoning

D 烧 Γ跏 for theⅢ C
。∞e l l 峦
。f ( 2E
"u】s i - p e n y l a
dlul
eesn t
o fⅤ⒌
clb,1oais
thrclugllclLlt the CClt】 ¨ … ¨ … ¨ ¨ ¨ ¨ ¨ ¨ ¨ … ¨ ¨ ¨
nt叩 ¨ ¨ ¨ ¨ ¨ ¨ … ¨ … ¨ ¨ ¨

88
¨ ¨ ¨ ¨ ¨ ¨ … ¨ ¨

APpendk E Emuhcal F。 Iillulae for thc stmctural Fun&m⒑


ntal NatuR姓
I’ ・
eHod of ibrat0n
Ⅴ ¨ 89
E。 1 Ⅱ … … ¨ … ¨
⒃ … ¨ … ¨ … ¨
stmctures… … ¨ … ¨ … ¨ … ¨

89
gh~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E。 2 TaⅡ ・ ¨ ・ ¨ ,¨ .¨ ・
BuⅡ ding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ppen曲 x F Apprt,蛀
mate Ⅴ

91
alu∞ br Ⅴ rat0n Mode Fac・ ¨ ¨ ¨ ¨ ¨
山 ¨ ¨ ¨ ¨ ¨ ¨ .
tos of⒊ mctuts ・

Apr训 hG E即
lallatic,Il of VJOrding h%元 ¨ … ¨ … ¨ … ¨

93
… ¨ … ¨ … ¨ ¨
c。 de¨ ¨ … … ¨ … ・
L General Principles

1 .0. I The codewas drawn up to suit the needsfor design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to confonnwith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safety, serviceabilityand the economy, rationa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fhe
1.0.2 code is applicableto the structuraldesignof building engineering.
1.0.3 The codewas drawn up in accordancewith the principlesstipulaterlin the"Unified Standard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GB 50068-2001) .
1.0.4 Actions, which are dealtwith the designof buildingstructures,includedirect ar:tions(loads)
and indirect actions (such as the actions may be causedby deformationof subsoil, shrinkageof con-
crete, distortion due to welding,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earthquakeand et,c. ) . Only the stipulations
of concemedloads were dealt with the code.
1.0.5 A S0-year design reference p€riod was adoptd by the code.
1 .0.6 Actionsor loads, which are dealt with the designof building structures,besidesthey shail be
implemen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code, the stipulationsof other current national standardsshall still
be conformed.
2 Terms and Symbols

2.1 ′ rer【 ns

2.1.1 Pennanent load

In the se1Ⅱ
`ice peⅡod of st1ucture, the value of load is not vaned~碱
th the tiIne, or the Vanati。
n of

load,which、 ∞ mpared诵 tll tlle mean vd叱


,caJl be neglected,σ the v舶 atl【
,n ofl∞ d“ h1clne
sense and can attain some lhniting vdue。

2,1.2 at由
Ⅴ lc load
In the se「
oce pe1:iod of stmcture, the value of load is vaned诵
th time, or the vanation of load,

wh记 h元 ∞ m p a 1e
・d 诵 th the nlean value,call nlce
,烈t bc・
l ∞ ted.

2.1.3 Accidental load

In the sen/ice peⅡ


od of stmcture, the load is not clccured deflnitely, ()nce it is clccured, that the

load is with a sigJflcant vdue md its continuous thne is ve冖


厂 sho⒒ 。

2.1,4 Rep娥 en怔说 he v耐 ues of a lo耐

MeasuHng values of a load剐


℃ ad°
pted for the checking calcuIations or thc limit states in design,

such鹕 ,the characteⅡsuc valuc,the coRlnat0n vdue,the f1・


eqt】
ent valu【
讠ε md the qL】
孙 i~perrnaIle【
lt

vduc。

2 . 1 . 5 D e s i g n r e 允
r e n c e p e Ⅱ o d

%e time pararlleter is selected for deteming the rcpresentative values of the v舶


able load.

2.1.6 charactehsJc value

The ftlndalllental representative value σ


f a load, ,hich
1。 denotes the cha1acte1istic value for the sta-

吨 tic扭 dh“ bution of thc m血mum lo耐 in the d∝ism1・


eference pehod(btIch us,meanˉ
ε valt】
c,modc,

md-value σ ・
cenain f【
actile)。

2.1.7 combination vdue

For the values of vanable loads after con⒒


)ina1ion, that their transcendental
babⅡ ity p∞
for the

load effects in the des碹


卩 re允℃ nce peⅡod call be tended toward indentical with
e丬Ⅺ the coⅡ
nding pmb~

曲 Ⅲ 坪 for tlle bad effect of the appearallce of⒍dc,ne;or


ngle load tlle vdtles of⒙loads破
Ⅱ able σ

combina“
on, that the stmcture should has the unifled stipulated rehabⅡ
ity index.

2,1.8 FKquent value

For tlle value of vanabl


ien l
toh删
e d e s i gf
lcl 四
r・ence pehod,曲
at J l er⒈a n s c e n d e n t a l total timc is

h sm斑l rauo of血


pulated Jme,or the en
trallsce qd
ueen
ntcd
y 心f
t1h・
e蚯 ency。
ptJated犰

2.1.9 Qua虹 -perrllallent value

For the value of vaHable load in the design l"£


爿ference pehod, Jlat the transcendental total tinle is

about one-half of the dcsigll refcrence period.

2,1,10 Design value of a load

%e design value of a load is the product of reFu秀


entative value of loai and ial⒏
pa⒒ fdy coeffI-

2
cient of load.
2.1.11 load effect
The responseof structure or structural member, such as intemal force, deformation, crack and
etc, , is causedby load.
2.1.12 Combination
of loads
S/hen in the limit statesdesign, the stipulationsare used for the simultaneousoccurrenceof the
design values of different loads to guaranteethe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2.1.13 Fundamentalcombination
When in the calculation of ultimate limit states, the combinationof permanentloads and variable
loads belongsto the fundamentalcombination.
2.1.14 Accidentalcombination
When in the calculation of ultimate limit states, the combination of permanentloads, variable
loads and an accidentalload belongsto accidentalcombination.
2.1.15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
When in the calcutationof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 the characteristicvalues or the combination
values are adopted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s c,f loads for combination.
2.1.16 F r e q u e ncto m b i n a t i o n
When in the calculationof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 for the variable loads that their frequentval-
ues or quasi-permanentvalues are adopted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s of loads for combination.
2.1.17 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
When in the calculationof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 for the variableloerdsthat their quasi-perma-
nent values are adopted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s for combination.
2.1.18 Equiva.lentuniformload
When in the designof structures, the actual loads are not distributed in succession,that they are
commonlysubstitutedby the uniform load; the equivalentuniform load denc,tesits load effects, which
is sustainedby structure, can keep identical with the actual load effects.
2.1 .19 Tributaryarea
Tributary area is adopted for the calculation o{ beam, column members, it denot,:sthe loading
area for the flurring, which shall be divided by the zero line of shearingforce in floor slab, it can be
simplified appropriately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2.1.20 Dynamiccoefficient
The coefficient is adopted for the structure or the structural member sustaining dynamic load,
which is desigred accordingto the static design, the value of coefficient i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dynamic force effects and the correspondingstatic forc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e or the structural mem-
ber.
2.1 .21 Referencesnowpressure
The referencepressureof snowload, its maximumvalue with a 5O-yearmean recurrenceinterval,
can be commonly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observationaldata of the self-rveightof snowcover on the
open, plane terrain in locality through the probability statistics'
2.1.22 Referencewind pressure
The referencepressureof wind load, its maxirnumvalue
of wind velocity with a50-year mean re-
currence interval, can be commonly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aldata of the l0 min r'ea.
wind velocitv at the lOm height from the open, plane
tenain in locality, through the pmbability statis-
tics' meanwhile, consideringthe relative air density, hence, the
referencewind pressurecan be deter-
mined accordingto the equation(D .Z.Z-4) .
2.1.23 Terrainroughnes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grade for distribution r:onditionsof the irregullar
obstacleson the terrain
within the scopeof 2km, where the wind blowed over before reaching
the structural obiects.

2.2 Symbots

C1-characteristic value of permanentload;


Qp-characteristic value of variable load;
Sg1-characteristic value of permanentload effects;
Sql-characteristic value of variable load effects;
S-design value for combinationof load effects;
iR-design value for resistanceof structural member:
Sa-along 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ellects;
S6-cross 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effects;
Z-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 for structure;
I/-top height of strucrure;
B-width of windward side for structure;
.Re-Reynolds number;
St-Strouhal number;
sk-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now load;
sg-reference snow pressure;
?rk-characteristic value of wind load;
?ri0-reference wind pressure;
o".-critical wind velocity for crosswind direction resonance;
a-gradient angle;
p,-dynanic wind effect factor at z height;

Fs,-gust factor;

/s-importance factor of structure;

7c-partial safetyfactor for permanentload;

/q-partial safetyfactor for variable load;


ty'"-combination value coeflicient of variable loads;
ry'i-frequent value coefficientof variable load;
/q-quasi-permanent value coefficient of variable load;
p.-roofing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factor;
pz-exposure factor for wind pressure;

pr-shape factor for wind load;

?-terrain, geomolphicadjustmentcoefficient of wind load;


f-maginification factor for wind fluctuation;
v-wind fluctuation factor;
g,-vibration mode factor of structure;
(-d"tnp ratio of structure.
3 Clas⒍ Ⅱ cation of Loads and Comb山
nσ on oF Load Erects

3.1 crassification of Loads and Representative varue; of Inads

3. 1 . 1 loads on structures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


I Permanentloads, such as, self-weight o{' structure, earth pressure
and prestressinglbrce
etc.
2Variable loads, such as, live load on floors, live load on roofs, ash loacl, crane
load. wind
load, snowload etc.
3 Accidental loads, such as explosiveforce, colrision force and etc.
Note: self-weight denotes the load produced by the weight of the materiar itserf (g'rvity
force).
3.1.2 Different representativevalues shalt be adopted for differenLtloads in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hrres.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shall be adop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permanent load.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combination value, frequent value or quasi-permanent value
shall be adop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variable tmd in accordancewith the require-
ments of dergn.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accidentalload shall be determinedin accordancewith the dis-
tinguish feahrresof service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3. f .3 Thecharacteristic
valueof permanent
load: For theseH-weight
of stmcturescanbe determined
by calculations
for the designdimensions
of structuralmembers
and the unit weightof materials.For
various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memberswhich hare considerablevariancesin seH-weight( such
as
thermal insulationmaterialsfabricatedon the site, thin-walled concretemembersand etc.
), the upper
or lower characteristicvalue of seH-weightshall be taken according to unf,avorablesituations for the
structures.
Note: Theunit weightfor commonly
usedmaterialsandstructuralmembers
canbe referredto theAppendixA of the
Code.
3 .l .4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f variable load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uiationsin
the relevant chapter of the Code.
3. I .5 When in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sdesignor in the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designaccordingto
the characteristiccombination, that,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r the combinationvalue shall be adop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the variable load, 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trlationsof 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value of variable loads shall be the characteristicvalu,esof variable loads multi-
plied by the coeflicientsfor combinationvalue of loals.
3. 1 .6 When in the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designaccondingto the frequentcombination, that, the
frequent value, the quasi-permanentvalue shall be adopteda-*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the variable
load; for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quasi-permanentcombination, that, the quasi-permanentvalue

6
shall be adopteda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the variable load.
the frequent value of the variable load shall be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f variable load multiplied
bv the coefficient for frequent value of load.
The quasi-permanentvalue of the variable load shall be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f variable load
multiplied by the coefficient for quasi-permanentvalue of load.

3.2 Combination of Loads

3.2.1 When designof building structures,the loarls, which are possible,Dccurrence


simultaneously
on structuresduring the service processof structures, shall be based on, hence, the combinationof
loads (e{Iects) for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sand for the serviceabilitylimit statesshall be ctrried out re-
spectively, and the most unfavourablecombinationo{ effects shall be taken in the each design.
3.2.2 For the ultimatelimit states, the combinationof loads(effects) shall be carriedout in accor-
dance with the fundamentalcombinationor the accidentalcombinationof loads effects, and the follow-
ing design expressionshall be adoptedin the design.
t n o s( R Q.2.2)
Where /61-importance factor of structures;
S-desigr value of combinationof loads effects;
/t-design value of the resistanceof structural members, determined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ulationsin relevant codesfor the desip of building rstructures.
3.2,3 For the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the design value S of the mmbination of loads ef-
fects shatl be determined by the most unfavourable value taking from the fotlowing combination
values:
1) The combfur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variable load effects:

S=IcScl.+/q1Sqrr.+!yq,V",Sq,o G.2.3-1)
i=2
Wherr 7c-partid safety factor of pennanent load, shall be adopted in accordancewith
the Clause3.2.5;
Ioi-partial safety factor for the variable load of number i, herein, the yq1, which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Clause3.2.5, is the partial safety fac-
tor of variable load Q1;
S6p-the load effectsvalue is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with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pennanent load Gr.;
Sq;x-load effectsvaluesare calcula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characteristicvaluesof
variable load 0L, herein, the Sgrx denotesthe controlling one among all vari-
able load effects;
{/";-coefficients of combination values of the variable loads p1 shall be adopted 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Clausesin the ()apters of the Code re-
spectively;
n-number of the variable loads participated in the combinations.
2) The combinationis contronedby the permanentroadeffects:

S = /6S6p+!yo,r/r",Sq,* e.2.3-2)
Note : 1 The design values in the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are zuitable only
for loads and load effects in the lin-
ear cordition.
2 When the Sqrtcan not be clearly iudged, taking each variable load eflect
as ,Sgrr.in turn, then the
mct unfavourable combination of load effect tan be selected.
3 when the vertical perman€nt load effect is considered as the controlling
combination, hence, only the
vertical variable road is rim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bination.
3 '2'4 Fbr ordinary bent and frame structures, the simpiifiecl rule may be adopted
for the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and it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ombination
values, taking
the most unfavourable value:
1) The combin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variable load effects:

S=/6S6p+/g1Sg*

S = / r ; S c ;+r 0 . 9 j /qiSqir Q.2.4)


i=t
2)The combination
is controlledby the permanent
load elfects, it is i;till adoptedin accordance
(3
withformula .2.3-2).
3.2,5 Partial safety factors for frrndamentalcombination shall be adopted as follows:
1 partial safety factor for permanent load:
1) when the effect of permanent load is unfavourable to structures
-for the combina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variable load elTects,that the 1.2 shall
be taken;
-for the combinationis controlled
by the permanentload effects, that the 1.35
shall be taken;
2)when the effect of permanent road is favourabre to structures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that
the 1.0 shall be takenr
-for the checking calculation for
the overturning, sliding or floating of structure,
that the 0.9 shall be taken.
2 partial safety factor for variable load: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 that the 1.4
shall be taken;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variable load greater
is than 4 kN,/m2 for floor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building, that the 1.3 shall be taken.
Note: For the specialconditions,it can be determined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glationsfor the relevant
designcodesof building structures.
3 .2.6 The designvaluesfor accidentalcombination, combinationof load effects, may be determined
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stipulations: The representativevalue of accidentalload is not multiplied by'
the partiai safetyfactor; the proper representativevalues for other loads, which may occur simultane-
ously with the accidentalload' may be adoptedaccordingto observationmaterialsand engineeringex-
periences. Formulascalculatingthe design value of load effectsunder diffenrnt casescan be stipulaterl

8
separatelybv the relevant codes.
3.2.7 combination,the frequentcombinationor
For the sen'iceabilitylimit states,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different require-
the quasi-permanentcombinationof loads shall be adopted in accordar.rce
as follows:
ments of design, and the design shall be carried on accordingto the design e,xpressions
S q {'J (3.2.1)
Where C-The stipulated limiting values, which denote the structuresor the structural members
reachingthe require.mentsof normal service, such as the limiting values of deforma-
tion, crack, amplitudeofvibration, acceleration,stressanrl etc., shall be adopted
accordingto the stipulations in the different relevant design codes of building struc-
tures.
3.2.8 The desigr values S for the characteristic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of load effects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 formula:

S = S G 1+ S g r r *. ! , P , . t u , u (3'2.8)
i=2
Note: The tlesipT.rvalues in the combination are suitable {br the loads and load effects in the linear condition.
'lhe
3.2.9 design values S for the frequent 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of load effects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 formula:

S = S c l + < y ' n S g *r r ) , P o , S q , o Q.2.9)


r=2

Where /s-coefficient for frequent value of varir$le load 0r , shall be adoptedaccordingto the
stipulations in the different Chaptersof the Code;

/,ri-ccrefficient for quasi-permanentvalue of variable load Q;, shall be adopted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sin the different Chaptemof the Code.
'Ihe
Note: design values in the combination are suitable {br the loads and load effectri in the linear condition.

3.2.10 The design values S for the quasi-permanent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of load effects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 fonnula:

1 j.Po,Sq,o
S = S1;+ (3.2.10)

Note: The design values in the combination are suitable for the loads and load effects in the linear condition.
4 Live Loads on Floors and Roofs

4.1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m in Civil Buildings

1'l'l rhe characteristicvalue and the ccefficientsfor combination


value, frequent value and
Qrrasi-permanentvalue of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rs in civil buildings shall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sin the Table4.1.1.

Table 4' l ' 1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the Coefficients for Combination
Value, Frequent
value and Quasi-Permanent value of uniform Live Lods
on Floors in civil Buildings

kill:黥
rtmm,岫咖 ,| 2m o.7


—一
reading room, meeting room,


.|苔
里≡≡
乓+亠
+—丬
hospital outpatient room

~
~
o.7 θ, 6

o.7

丝 o,6

爿 o,6

o.7

θ. 5
o。
3
`J
L~

~Ⅱ
=_
J~


勰 褓 苕 s器耀 FT_
o,8
( 2 ) Densely bookcase store- 12.o
house

- Ventilator motor room, eleva-


tor motor room

lO
u耐)
(Cm血

Coefficient for
Coeffrcient for Coefficient for
Ite111 α 田 犯 ω呐 潋 quasi-permanent
驷 combination frequent value
No。 吲 ue(kN/n`) value
value y. Y'T
V,|

Automobile pas$ge and garage:


( 1 ) witl one-way slab floor,
(span of slab is not less than 2m)
passengercar 4.o 7
o。 o.7 o。
6
frre truck 35.o 7
o。 o.7 o , 6
(2 ) wittr twcway slab and flat
slab floor, (column net work size is
not less than 6m x 6m)
passengercar 2 . 5 0 . 7 o . 7 θ。
6
fire truck ⒛。
o o7
。 o.7 o.6
【 t c h e n (
山 1
岬 ) o 岫 2.o o。
7 o。
6 o。
5
(2) for恤 hau 4.o 0.7 o。
7 0.7

BaJroom,涮 et and namoom:

( 1 ) f 闹o 1
r iⅡ。
tⅡL 刂
gη 卩
h I t e 1 n
10 2.o o.7 o。
5 0.4
No。
1
2.5 o.7 o.6 5
o。
(2)for oJler bu山
ovⅡ kⅡ n嗯卩

hssage, enhanre hall, Saircase:


(1) H6tel, ho0el,nursery, hmpi-
tal ward, kindergartens, dwelling- 2 . o 0.7 0.5 o.4
house
(2 ) Office, classroom, dining
hall,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hnent 2.5 o。
7 o。
6 o。
5
(3) IIre dispersedstaircase, oth-
er civil buildings 3.5 o , 7 o5
。 o.3

Balcony:
(t) ordinary 2 . 5 o6
。 o.5
12
(2) when population may be con- 3.5
centrat€d

Note:1
Live loads listed in this table are suitable for the ordinary usable conditions. When the service
load is greater or the condition may be in an exceptional case,the values of actual loads shall be
adopted.
2 In the item No.6, the live load of storehouse for collecting books, rr{ren the height of bookshelf is
grcater than 2m, the live lmd of storehouse for collecting books shall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per meter height of bookshelf not less than 2.5kN/nf .
3 In the item No.8,the live load of passengercar is zuitable to the pass-'nger car, which is parked
to carry less than 9 passengersonly; the live load of fire truck is zuitable to the total weight of full
loadd with 3ffikN large'scale yehicle; when the demands of this table ar€ not conformed, hence,
the local load of truck ulrcel sha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equivalent uniform load according to the
equivalent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effects,
In the item No. 11 , the live load of staircase, where the precast tracle of staircase shall still be
checking calculated by the 1.5 kN concentratcd load.
The self-weigltt of partition wall and the seconddecorating lmd are nol irrcluded in the loads listed
in this table. For the self-weigftt of fixd paftition wall slrall be considered as dead lod, when the
pmitions of partition wall have a free ard flexible arrangenrcnts, the self-weigftt of norrfixed parti-
tion wall dnll take the weight for 1,/3 per nreter length of wall, whidt is couted as the additional
value (kN/nf ) of the live lood on floors, tlre additionat value is not less than f .0 kN/#.
4.1.2 For designof floor b€ams, walls, columnsand foundatiorn, the characteristicvaluesof
the live load on floors listed in the Tatrle4.1.1 shall be multiplied try the followingspecifiedre-
duction coefficients.
I Reduction coefficientsfor designof floor beams:
l) ItemNo.l (1), whenthetributaryareaof floorbeamsisilargerthan25m2,the0.g
shall be taken;
2) Item No.1(2) -7, whenthe tributary area of floor'beamsis larger than 50m2,the
0.9 shall be taken;
3) Item No.8, fbr secondarybeamsof one-wayslab floors and longitudinal ribs of
channelslabs,the0.8 shall be taken; lbr main beamsof one-wayslab floor:s, the
0.6 shall be taken; for beamsof two-way slab floors, the 0.8 shall be taken;
4) Item No. 9 - 12 the reductionccefficients,which belongiin samekind of buildings.
shall be adopted.
2 Reductioncoefficientsfor the designol'walls, columnsand rbundations:
1) Item No. I (1), the stipulationsin the Table4.1.2 shall be adopted;
2) Item No, 1 ( 2) - 7 , the reduction coeflicients, which belong in same as floor
b€ams. shall be adopted;
3) Item No.8, for one-wayslab floors, that the 0.5 shall be taken; for two-wav slab
floors and flat slab floors, the 0.8 shall be taken;
4) Item No.9 - 12 , the reductioncoeflicients,which betongin samekind of buitdings,
shall be adopted.
Note: The tributary area fbr floor beams denotes the acfual area, which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ge of the both sides of beam extending to one-half of spacing respectively along the adja-
cent beams.

Table 4. l 2 Reduction Coefficient of Live t oa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toreys in a Building

The number of storeys above the calculated |

1 | 2~3 4~5 | 69~


- n8 >m
section of walls, columns and foundations

Reduc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otal live loads


0.55
on each floor above the calculated section 9。
(0 0)

Note: The value in brackets is adopted when the tributary area of the beam is larger then 25nf.
'Ihe
4.1.3 local load on the floor structure can t,e converted to the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tl ac-
<unding to the stipulations in Appendix B of the Cc,de.

4.2 Live Loads on Floors in Industrial Buildimgs

4.2.1 During the manu{acturing,insterllation


anrl maintenanceperiods, the local loads on flooni in
industrial buildings causedby equipment, pipes, convevances
and removalllepartitions shall be adopt-
ed in considerationo{ actual conditions, and ciur t,e replacedby equiva-lerrtuniform loads.

t2
'Ihe
Note: 1 equivalent unilbrm live loads on floors, including the live loads on fltxr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ec-

ondary beam, main beam and foundation, can lrc determined acconling 1o the stipulations in Appendix B

of the Cule.

2 Values iisted in Appendix C of the Code can be adopted wien there are in lack of data for ordinary uork-

shops for metais processing, instrument and mete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cotton slnn-

ning and weaving, ftmd and grain prccessing arrd tire productions.

4.2.2 For operating loads on floors (including working platforms) in equiprnent free zones of indus-

materialsand prod-
trial buildings, including the self-weightof operators, corrmon tools, fra.gner.rtarry
as a uniformlive loatl of 2.0 kN,zm2.
ur:ts,theyall can be consicleret'l
Live loads on staircasesin workshopscan be adoptedaccordingto actual conditions, but cannot
be lessthan 3.5 kN/m2.
4.2.3 The coefficientsfor combinationvalues, the coefficientsfcrr frequent values and the coeffi-
values of the live loads on floom in industrial buildings, besidesthev are
cients for qua^si-permzu.rent
given in the AppendixC of the Code, shall be adopted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conditions,but in
anv cases, the coefficientsfor combinationvaluesand for frequentvaluesshall not be less than 0.7'
valuesshall not be less than 0.6.
the coefficientsfor qua-si-pelmdnenl

4.3 Live Loatls on Roofs

4.3.1 Uniform live loads for horizontal projection of roofs on buildings shall b€ adopted ac-
cording to the Table 4.3.1
uniform live loads on roofs shall not be combined simultaneously 'vith snow loads'

Table4.3.1 Uniforml-ive l-oadson Roofs


' Coefficient for
Characteristic Coefficient for Coefficirent
Item
Type value combination for frequent quasi-Pennanent
No.
(kN/nf) Yalue y" valueV/r valueYo

I Ummmed roof o.5 0.5 0


|
2 Manned roof 2.o
~__
__L
±
o.6 | 5
o。
Roof garden 3.o |

Note: 1 The unmanned roof, when the construction or maintenance loads arerheavy, that the actual con'
ditions shall be adopted;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relevant design codes rihall be adopted for different
structures, it is right to increase or decrease0.2 kN/# for charactrtristic values.
2 The manned roof, which takes account ofother uses, its corresponding live load on floors shall be
adopted.
3 The ponding load on the roof, which is caused due to the impeded drainage, dminage blocked up
and etc. , the detailing measures for precaution shall be taken; if nec€ssary, its live load on roof'
ing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pmsible depth of ponding.
4 The live load for roof garrdenis not including the self-weight of soil. stone, rnaterials in the flower
nursery and etc.

4.3.2 Helir:opter park load on the roof, which is <:onsideredas the local load, shall be taken in ac-

13
cordan(rewith the t.tal weight of helicopter, mea'while,
its equivalenruniform load is not iess than
.5.0 kN,zm2.
The local load shall be determinedbv the a.tual
marimum take-ofl weight of helicopter, when
there is without the technical materialsfor the t11xr
of helicopter, generally, the clifferentdemandsfor
the light, middle, hearrythree t)?es can be depen,led
on to select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and the act-
ing area of local load accordingto the stipulations
as lbllows:
-Light tlpe,
the marimumtake-offweightis 2t, the characteristic,,'alue
of local load is 20kN.
the actingareais 0.20m x 0.20m;
-Middle
hpe, the rrulrimumtake-offweightis 4t,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of local load is 40kN .
the actingareais 0.25 m x 0. 25m;
-Heary type,
the marimumn*.e-offweip$rtis 6t, the characteristic.,,alue
of local load is 60kN.
the actingareais 0.30m x 0.30m.
Coefficientfor combinationvalue of loads,the0.7 shall
be taken, coe{Iicientfor frequent'alue,
the 0.6 shall be taken, coefficientfor quasi-permanent
value,the0 shail be taken.

4.4 Ash Load on Roofings

4'4'l \then in the designof industryplantsand their adjacentbuildings.,


of'which a lot of a.shes
are
ejec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pftrcessof plants, for the roofings
of plants, such as mechanicalplant,
nretallurgicalplant, cementplant and etc., that anr pnssessecl
of definited,:dustingfacilitiesand guar-
anteedclearing-off ash regulations, hence the :nh loacl
on the horizontalprojection of their roofs shall
be adoptedrespe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ble4.4.1-l and 4.4.1-2..

T a u e 4 .1
4 ,蚰
⒈ had on Roonngs

Charat・
tela⒐
lc value

(kVInrf2)

1∶∶




∶∶


il
{i∶
飞艹
i
{|
||

|∶

r⒈
|"
拄 Ⅱ∶ |0邛
∶ |0刖
wclrksh°
2gr∶ p(呼

∶捭 帚

№ rlanl%m删
4w。 叮
jIIi;;’
( Continued )

CharacteⅡ
stic value

(kN/m2)

wiul l,.nd slield

ule雨 nd t h t ・ l sn
△d

Sintering house and once-


mixing house

Passagecorridor of sintering
plant ard other workshops

Workshops with ir-sh source


in cemenl plant (kiln house,
grinding house, combined store
house, drving house, cmshi

Workshops without ash


sourcein cementplant ( air

叫鞘 、f蔓
∷瑟瑟:
store house, power distribution
station)

Uniform a^shloads listed in the Table are applicable only for roofs with the slop a g 25o; when a 2.15o .
Nt,te:1
the ash load can be ignored; when 25'< a <45". the value can be obtainecl through inte4nlatirn.
2 The ioad for the facilities of clearing-off ash shall lx considered separately.
3 Ash loads listed in Items No. I to No.4 are applicable only for roo{ings irilhin a radius of 20m from the
center of a chimney . For the adjacent buildings within this range , the ash loads on roofs for tvpes listed in
ltems No. I , No. 3 and No.4 the vtrlues for without wind shield shall be adopted, in Items No . 2 , the val-
ues for outside the wind shield shall be adopted.

Table 4.4.1-2 Ash toads on Roofings of Buildings Adjacent to Bktst Furnace

Charactehstlc value(kN/m2)

fmIlacc L旦

(d) | ⒛

Note: I Notes I and 2 in the'Iable 4.4.1-1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his talle.
2 Shen the distance from the roofing to the fumace is between the values listed in the table, the lalu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inte4rolation.

4.4.2 placeon the rxif-


When designingthe roof slabs, purlins, which ale sited at the nsh.stacking
ings,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f a^shload can be multiplied bv incretrsingcoefficientsstipuiatedas fol-
lows:
When the height differenceof multilevel rcnfs is twice
the height dillerence of the rooi!, but is nol
greaterthan 6m within the distribution width, the
increasingcoefficient2.0 will be taken.
When at gutten on roofs are not greaterthtrn 3rn within the clistribution
width,the increasinscoei-
ficient 1 .4 will be taken.
4'4'3 Ash load shall be consideredsimultaneously
with the larger o.e,{ the snow load or the li't:
load of unmanned roof .

4'5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L,oads, and Horizontal Load on


Railings
4'5'1 When designing the roof slabs, purlins, reinforced concrete
eaves, canopies and pre-
cast beams, that the concentrated load 1.0 kN (self-weights
of workers and small tools) of con-
struction or maintenance shalt be taken and the checking calculation
shall be carried out at the
most unfavourable locations.
Note: I When cnnstructiurlmds for the li$rt or the widenedstructural
nremtrenrmy exceedthe above
nrcntionedload, the checkingcalculatiansl|all be carriedrut accordingto
the actualconditirxs. or
the temporaryfacilities, srch m bearingplates, srpporls and etc. shall be adopted
, to sstain the
lmds.
2 Whencalculatingthe load-bearingcapacityof eavesand canopie a rtoncentrated
, toaddnll be tak_
enat interval of l.0m alurg the plate width; when checkingcalculationfor the
overturningof
eaves'canqries,acnncentrated load shallbe takenat interval of2.5 - 3.0m alongthe plate width.
4 '5 ' 2 The horizontal load on the top of railings for staircase,
stands, balconies, manned
roofs, and etc., shall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rs
as foilows:
IFor dwelling houses, hostels, office buildings, hotels, hospitals, nurseries and
kingdergartern, 0.5 kN./m2 shall be taken.
2
For schools, canteens, theaiers, cinemas, stations, halls, exhibition
buildings and sta-
diums, 1.0kN,/m2 shall be taken.
4'5'3 When the combinationfor qua.si-permanent loads is adop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load. the
maintenanceload and the horizontalloads on railing can be neglected.

4.6 Dynamic Coeflicient

4'6'I The dvnamic calculationfor the designof building structures when the arnpleevidenr.e
,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 static calculation, which is expressedthe self-weightof hear,y
articies ur equipmenr
multiplied by the dlmamiccoefficients,can be used instead.
4'6'2 The valuesof I .1 - 1.3 can be adopteclas the dynamiccoefficients{br transporting,ioading
or unloading heaq' go<ids,trs well as startingor stoppingvehicles; their clynamicload is
transmittingto
the floors and bearnsonly.
4'6'3 The helicopterload on the roof shall also be multiplied by the dynamiccoefficients,the value
of 1.4 can be taken for the helicopter with hydraulic pressuretlpe landing gear; its dyntrmic load is
transmittingto the floors and beamsonly.

16
5 Crane Load

5.1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ane Loads


'fhe
5. 1 ' I characteristicvalue of vertical crane load, that the marimum or minimum wheel pressure
of the crane shall be adoptetl.
5.1.2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horizontal crane load shall be adoptedaccordingto the followrng
stipulations:
1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of the longitudinerlhorizontal crarreload shall be adoptedas 107c of
the sum of marimum wheel pressurefor all braking wheels acted on the one side of rail; the acting
point of the load is situatedat the contactpoint betweenthe braking wheel and the rail, and its direc-
tion coincideswith the directionof the rail .
2 The characteristicvalue <,rfthe transversehorizontal crane load that the following percenuges
for the sum of the weight of lhe transverselymoving crab and the rated liftring weight shall be taken,
and they are multiplied by the accelerationof gravity:
1 ) Fbr llexible lifting hook crane,
-when the rated lifting weight is not greaterthan l0t, that the 127a shall be taken;
-when the rated lifting weight is 16 - 50t, that the 107o shall be tahen;
-when the rated lifting weightis not less than 75t, that the 8% shall lie taken.

2) F'orhard lifting hcxrkcrane, that the 2O7a -"haIIbe taken.


The treursverse
horizontalcrane load shall be equally distributed at eithe,rend of the crane bridging
suppon and shall be well transmittedon averagewith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to the rail bv wheels
moving along the rail, meantime, the braking conditions for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braking direc-
tions shall be considerec.
Note: 1 The horizontal load for suspended crane shall lrc sustajned bv relevant brar--ingsvsterns, hence, it can not

be calcuiated.

2 The horizontal load for manual crane and ele<tric hoist may be neglected.

5.2 Combinatioll of Multi-crane

5.2.1 Considering the vertical loads for multi-crane in the calculation o[ bent structure, for even

bent in single-span plant with one storey crane, the number of cranes, which participate in combina-
tion, may not be more than 2 cranes; for every bent in multi-span plant r,vith one storey crane, the

number of cranes may not be more than 4 cranes.


Consideringthe horizontal loads for multi-crane, for every bent in single-spur or in multr-span

plant, the number of cranes, which participate in combination, shall not be more than 2 cranes .
Note: When in the specialcase, the actual conditionsshall be considered.

5.2.2 W.hen calculating the bent,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oads lor

17
lnuIti~crane shall bc muhiphed by the reduction coefl1cients stipulatcd in'Γ
i垂
)le the5 2 2.

TabIe。
5.2.2 ReducJon Coe1ncients oF bId位
~cmIle Imads

Numhr of crane-sparticipating Wbrking grades ul cranes


in combination

Note:Ⅹ kn cdc1Ilating tllc bcnt lor⒍


ngl⒍
叩 m or mul⒒ spall plallt1●
lth mulJ storey clancs,the nmnber t,f crallcs

in(∴
o mbinauon and the reduction coefIcients for loads shaⅡ
lDe considcred in accO1dancc with actud condi~

t1ons

5・ 3 咖 c coefⅡ oen“ of Crane Loads

5 3,1 1Vllen calculating the strength of crane bean1s and their connections, the veRical (lrane load

shall be muhiphed by the dynan1ic c。


efflcient. For suspended cranes (including clectIlc hoist), ε
Ⅱs

well Ⅱε thc working甲 ades A1 ~A5 Π exiblc hfling hc⒑


ks cranes, thc dynamic coefscient I.o5 can be

takcn; for the working墅


ades A6~A8 Π exible liRing hook cranes,ha1・
ci lifting hook ct斌
es and other

special ()ranes, the d冫


maInic coefscient 1.1 can bc taken,

5.4 CombimJon VaIue,Frequent VaIue and Qmsiˉ


perImnent、 hlue of Crane LOad

5 4 1 111c c。
efscients for combination valuc, fre(Iuent value and quasi-pcmanent valuc of c∴
ranc

Ioad can l)c adoptcd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s in thc TalDle5.4,1,

Table 5.4.1 Coefficientsfor Combination Value, Frequent Value and


Valueof Crane tnad
Quasi-permanent

Coeffcient for Coe{ficient for Coelficient for


Sirrking grades of cranes combination value frequent value quasi-pernanent value

4,, ,!t ψq

Ⅱlexiblc lining h。
。k cranes

S'orking gades A1 - A3 0 7 0 6 0 5
\lrorking gradesA4..{5 0 7 0 7 0 6
WbrkinggradesA6,A7 0 7 0 7 0 7

Hard lifting l.rookcranes and {lexible


0 95 0 95 0 95
lifting hook cranesof workingppadeA8

5.4.2 When designingthe bent in plant, the crane load is not consider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quasi-permanentvalue for load, but in the serviceabilitv limit states design of crane bean,
that the
quasi-pemanentva-luefor crane load can be adopted.
6 Snow Load

6.1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now l-oad and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6.1.1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now load on the horizontal projecting roofing plane shall be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equation:
St = p.Sg ( 61。. l )
Where s1-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nowload (t<N/m2):
;l.-roofing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lhctor;
s'-reference snow pressure(rN/m2 ) .
6.1.2 A 50-year mean recurrence interval snow pressures, which are given on the attached
Table D.4 in the Appendix D.4 of the code, shall be adopted as the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When the structures are sensitive io the snow load, hence, the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shall be raised appropriately, and shall be stipulated in the relevant design codes.
6.1.3 When the valuesfor referencesnowpressur€s
of a city or a constructionsite is not gir.enin the
Appendix D of the code, the value of referencesnow pressurecan be detenn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annual maximumsnowpr€ssureor snowdepth in the locality, throughL
the statisticalanalvsisat'-
condingto the definition of referencesnow pressure, however, the in{luencesibr the amountof sample
data shall be considered(see also Appendix D). When the data of snow pressureand snow depth are
without in the locality, hence, they can be determined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fied re{erencesnow
pressureor the data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or the adjacent regions, through the contrast analvsis
with the meteologicalphenomenaand topgraphyconditions; also, they can L'e determinedappnrximate-
Iv by the Nationwide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Distribution Map in Appendix D ( Attached
Fig.D.5.l).
6.1 .4 The snow load of mountainousregionsshall be determinedthrough,the actual investigations.
When they are without the measureddata, that the valuesfor snow load of adjacentopen, smoothter-
rain along the locality multiplied the coefficient 1.2 can be adopted.
6. 1.5 The coefficientfor combinationvalue of snc,wload that the 0.7 can be taken; the coefficient
for frequent value of snow load that the 0.6 can be taken; the coefficient for quasi-permanentvalue
of snow load that the 0.5, 0.2 and 0 can be taken respectivelyaccordingto the differencefor the
zoningof snow loads ronel , ,onelJ , ,onelll; thr: valuesfor snow loadsere given in the Appendix
D.4 or the specifiedvalues in the AttachedFig. D.5.2 shall be adopt,ldfor the zoning of snow
loads.

6.2 Roofing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Factor'

6.2.1 The roofingsnow cover distributionfactor shall be adoptedfrom l'able 6.2.1 in ar:cordance
with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for the shapeof roofs.

L9
Table 6.2.1 Roofing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Factors

ltem
Tlpe Shape of nnfs and snow cover distribtrtion factors rr-
No.

丨 〃`

l
Single span
monopitched

roof
30° Ho° 45°
|≥50°

0 0,8 0 6 04 0 2 0

Uniform distribution 丨 |〃 r

Singlespan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0邛 〃丬 -1犭 /`9
douile pitched
roof ∞蹦 g ttl the」

弘 拱 rn絮 ()Ⅰ
1三 三 2

Acched loof

t ( 〕
U n △f o m △ d i s t n b u t i o n
丨 丨

Pitt,hed
f r∞ Noll血
hm捆 濒 m抑 哨

l,qth skyligh诧

Unifom distribution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 Continued)

Item
Tvl,e Shape of roofs and snow cover distribtrtion factorc p.
No.

Uni{om disuibution

Muiti-span
Non-uni{rrrm distribution …
monopitched ˉ

寸 + - f / 2 寸

roof
(saw-turth

roof)
` — / ˉ

← ←

Uniform distribution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一 一
Double span
7 double pitched

or arched roof
t-1=--_J-t-------

p. shall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s in ltems No.1 or No.3

ˉ一 △
+ - 口

Hlgll lc,w loof


a = 2h, but not less than 4m, not more than 8m

Note: 1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for single span double pitched roofs, as shown in Item No.2,ma,v be considered

only when the roo{ slope is 2ff < a < 3ff ,

2 Values given in Items No.4 and No.5 are orrly applicable to orrdinaryindustrial plants with a roof slope o1'
a 925".

3 Only uriform distribution may be considered fbr double span double pitched or arched roof, as shoun itt
ItemNo.7, whena525oor f/laO.l.

4 The roofing snow cover distribution factor of multispan roofs can refer to the stipulations in Item No.7.

6.2.2 [hen in the designof building stmcturesand toad-bearingmemh)rson roofs, the distribution
of snow cover should be adoptedin accordancewith the stipulationsas follows:
I The most unfavorablenon-uniform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snow cover should be adoptedin
2I
the desigr of roof slabs and purlins.
2 When in the desigr of roof truss orarchy shell , that the full-span
uniform distribution concli-
tion, the non-uniformdistributionconditionand the half-spanuniform
clistributionconditionof s'ow
co\rercrur be adopted.
3 Full-span unilbmr distribution of snow cover can be adopted in the
clesigr ol'frarnes and
colunlns.
0‘
0∠
Ⅵ 匝nd Load

7.1 ChamcteH⒗ 住 c VaIue of VVind Ix|ad and ce、 Vind


RefereⅡ Preasure

7.1.1 CharacteH“Ⅱ c vaIue of△


o勹臼dI】Dad ve雨cal to buⅡ
mng sdaces shaⅡ be calculated in acˉ

cordance w△h1he foⅡ o△mg equation:

1 W饨 n h the desigu of pⅡ
ncⅡ alIoadˉbeaong stmctures

wt '
FrP"F'wo ( 7l。。
llˉ丿

Where us-char?cteristic value of wind load (kN,h2);


p,-dynamic effect factor of wind at a height of z;

;r.--shape factor of wind load;


p,--exposure factor for wind pressure;
lr6-reference wind pressure (t<N,zm2);
2 When in the design of fencing structures
wx = f wp"prwo l。
(7。 lˉ
2)
— —
W"re 卩 召 Ⅱ t hctor at a hoght of z。

7.1.2 A50ˉ year mean recurrence ω rvd


iⅡ for w山d pressllre glven in1he kD。
Appen山 4Atˉ

tached Table D,4of the Code shaⅡbe adopted as the rd℃


rence mnd丨 prw【 Ire, but it shaⅡ
not

be⒈ x谒 曲 an O,3krq/″ 。

η 陋 re托 rence wmd presslres,wⅡ ch are adopted for the gh


Ⅱ b匝 Idhg,山 e Ⅱ ghˉHse

smctures and the other stmc臼


川Ks gu口蛀σ ve tO nd
w△ load, shaⅡ be d appropoately,
raisθ and

shaIl be specisθ
d in the reIevant虹dα
gn codes。

71.3 When lhe value for£ ference wind pressuK of ya or


c⒒ a mction
con哎 site is
t签nt●
ven on the


I)i虻
ribution Dia。
qanl of the Reference wind Prcssurc for Nation-Ⅰ
呙 ide,the value ,r
f【 refcrcllcc wind

pressure can be deterlll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or annual lllaxinltlIll Wind velocity in the

dlrc,ugh tllc
、 "Cal
st献 analy由
s acco1】
cling to tlle deslll⒒
on of Kference whd ple∞
ure,drld the flLlellce
iI△

for tlle amouI1tmple


of朗 d哎a shall be consdered(⒃
e alscl the Appendix D),WheIl the data of wind

vclocity arc wiul。


ut in thc locahty, hence, thcy can be detern1ined on the lDasis of the specificd refe

e∝ c诵 nd pre$urc Or tlle data cll/er a long peHod of a(丨


订 the time【 ll thc colltr小
j犯 ent1xe(gioⅡ
,tllmu(。 t

analysis with the meteological phenomena and topography()onditions; also 1edcan


they apˉbe detem1i【

proxinlately by the Distribution DiagraIll陀 of


ncethe
Wind Pressurc
Rt,ft〉 ftr Nation-`汛
/ide in the Apˉ

p e n d i x D ( A t t a c h c d F i g D . 5 . 3 ) o f t h e C o d e ,

7 1,4 Thc valucs of0.6, 0.4and O can be taken as the coefflcients for cOIllbination valuc, fkquent

value and i-pemanent


qu凼 Value of wind load respectivcly,

7.2 Expos【 Ire Factor for W1田


i Pressure

72.1 For the sm∞ th坨 mh or the slightly


§ 吧Ⅱ md falhg top嘤mphy,th献 tlle pc刖
α r hc缸 hr

23
wind pressureshall be determinedon the basis of the categoriesof terrain roughness
accordingto the
T a b l e7 . 2 . I .
Terrain roughnesscan be clnssified int. A, B, c and D four categr-rrit,s;
-Category A denotes
in shore sea surfaces, islands, sea shores, latkeshoresand deseftsr
-Category B denotes
open fields, villages, forests, hills, sparseh_pnpulatecl towns ancl city
suburbs;
-Category C denotes
urban districts in densr:ly-populatedcities.
-Category D denotes
densely-populated cities with high building urban districts.
Table7.2.1 ExposureFactor;r, for Wind pressure

Height above tenain Terrain roughness categories


or sea ler el
(m)
D

5 1 17 )
1 ∝ 0 74 () 62
10 1.38 )
I ∝ 0 74 0 62
15 1.52 1 14 0 74 0 62
20 1 63 t.25 0 84 0 62
30 1 80 1 42 l ∞ 0.62
0O 1 92 1 56 l 1 3 0 73
50 2 03 1.67 1.25 084
ω 2 I2 1 77 1 35 0,93
70 2 20 1 86 1 45 I 02
80 2 27 1 95 I 54 1 11
cXl 2 3 4 2 02 1 62 l , 1 9
1CXl 2 4 0 2 0 9 1.70 1 27
150 2 “ 2 38 2 03 1.61
2∞ 2 83 2 6 1 2 30 1 92
250 2 9 9 2 80 2 5 4 2 19
3∞ 3,12 2 97 2 75 245
350 3 12 3 12 2 94 2,68
0CXl 3 1 2 3 1 2 3 12 291
≥ 450 3 I2 3 12 3 . 1 2 3 1 2

7'2.2 For the mountainousbuildings, besidesthe exposurefactor for wind pressurecan be deter-
mined on the basisof the categories
of terrainroughness
accordingto the TableI .2.1, that the adjust-
ment for the topographyconditionsshall still be considered, the adjustmentc,oefficienttl canbe adopt-
ed 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 stipulationsrespectively:
I For the mountainpeak and the mountainslope, the adustment coefiicient at the top B can be
adopt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7 n = [ t+ K r s a ( r - ; 7 ) ] ' 0.2.2)
Wlere tga-slope on the windwardside of the nrountainpeak or the mountainslope; when tga >
0 . 3 , t a k i n gt g a = 0 . 3 ;
r-coefficients, for the mountainpeak taking3.2, for the mountainslope taking 1.4;

24
f1-full height of the mountainpeak or the mountain slope (m.) ;
z-height for the calculating position for buildings from the ground, m; when z >
2.5rf, taking z=2.5ff.

B ~

Fig.l .2.2 Sketch map for mountain peak and mountain sloln

For the other partsof the mountainpeak and the mountainslopecan acr:ordwith theFig.1.2.2,
the value I can be taken for the adustrnent coefficients !t,rJc:, then the arJjustmentcoefficientsbe-
tween AB and BC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linear intelpolation value of 7.
2 The closed terrain betweenthe mountains, such as basin, valley anLdetc. ,

I=0.'75-0.85;
The mountain valley pass, the mountainpass identical with wind direction,
-
I = 1.20 1.50.
7 .2.3 F'or the buildings or structural constructionson the offshoresea surlace, islands, besidesthe
exposurefactor for wind pressurecan be determinedby the categoryA terrain roughnessaccordingto
the Table 7.2.1, that the adiustmentcoefficientssiven in the Table 1.2.3shall still be considered.

Table7.2.3 Adjushnent coefficients 4 for offshore sea surfaces, islards

Distance from seashore ( km) ?

<40 1.0
40~60 1 0 ~ 1 1
60~1lXl 1 1 ~ 1 2

7.3 Shape Factor of Wind Load

7 .3.1 The shapefactor of wind load for a building or a structural constructioncan be adoptedac-
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ipulations:
L When the shapeof a building or a structural constructionis same as the shapeshown in the
of the Table7.3.1 can be adopted;
Table7.3.1, that the stipulations
2 When the shapeof a building or a structural constructionis not sarneas the shapeshown in
the Table'7.3.I, that the relevantmaterialscan be referenced;
3 When the shapeof a building or a structural corrstructionis not only different with the shape
shownin the Table'7.3.7, but also in lack of referencematerials,then their shapefactorsmay be de-
termined by the wind tunnel test;
4 The shape factors for the important and the complicatedshapedbuildings or structural con-
structionsshall be determinedbv the wind tunnel test.
0乙
Table 7.3.1 Shape Factor of Wind Load

Shapes and shape fartors 4.

For medium va-lues, calculated by intenxrlation

∞ 0I
-0.7

For medium values, calculated by interyolation

l__1 I

--r Ibr medium values, calculated bv intenxrlation

Enclosed
monopitchedroof

The yr. of windwt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Item No.2 may be adopted

26
( Continued )

Item No. 乃阝 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4"

-05
Enclo鸵
d

hghJc,b doubk

pitched roof

The p"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ltem No.2 may be adopted

Enclc,sed

double pitclled
7
mof而

酞 ylight
The 4. listed herein may be adopted for archecLnrcf with skylight

EncIosed

double span
8
double pitched

lnof The p"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the Item No.2 mav be

adooted

Enclosed
double span
doublepitched
9 roof with
unequal span
and unequal The p.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Item No.2 may be adopted

height

Enclosedtriple
span double
pitched roof The p"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Ltem No.2 may be adopted,
10
with unequal and the pr"y of the upper part of windwand wall for the middle span can be de-
spnn and
termined by the formula given below:
unequal height -2ht/h)
l.r =0'6( |

When ht = lr, taking ts"r= -0.6

27
( Continued)

Item No. η阝 s Shapesand shapefar:torsp.

Enclosed
double pitched
roof with η - 0 6 甲

11 嗵 5♂
skylight, a pent
L二

25n
roof leaned on
one side of
main house

Enclosed
double pitched
roof with
skylight, two
pent roofs
leaned on both
sides of main house

Enclosed triple
span double
pitched roof
with unequal
13
span and
The 7r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Item No.2 may be adopted,
"
urequal height,
and the 4"y ofthe upper part ofwindward wall for the middle span can be de-
and with skylight
termined by the formula given below:
in middle span
l.r =0.6(l_2ht/h)
When A1= h, taking/"r = - 0.6

Ⅱ ⒍7 廿¢
一 D6tr
-02

Enclo∞
d double
span double pitched
△ l e 〃
s n诚
o f d w m d q k y l i g h t f a c e c l I l tu
hees qa
esc
o o
lfn
,od
sⅡ s p a n , t h e v 缸
roofs而
th酿yligllt
maJy be岫
pted:

When t l ≤4 九 , t a k l n g `s〃= 0 2

When o>4九 ,tak1ng`∝ s=0.6

Encloseddouble
pitched roof with
parapetwall
When the parapet wall is not so high, th,e roof shape factor of the roof
without parapet can be adopte.d

28
( Continued)

Item No. Typ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p"

dD6-o3

Enclosed double
O
pitched roof

with canopy

The p. of windwanl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Item No.2 may be adopted

- 0.3 0 . 2 - 0j
Opposite two
^ a

enclosed double
pitched roofs +_"__+
with canopy on

each roof The figureis applicableto the conditionsin wlu,chthe s is 8 - 20m, the p.

of windwardpitch, the valuesgiven in Item No.ll may be adopted

Encloseddouble
pitched roof or
arched roof
with sunken skylight

Enclosed

doul,le span,

dou-ble pitched

roof or arched

roof with sunken

skylights

29
( Continued)
Item No,| 勹
p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4.

Enclosed
∞ 0 7

pitchcd rlx,f
⒛ +θ £

l it△h 业
汕 ght

alldlh
n・d sheld

Enclosed
doublespan,
double pitched
roofs with
skylights and
wind shield

Enclosed - 〈
- ( l ) - ← - ( 2 ) △
D - △ —
( ⑷ “ 艹
⒀ ) 叶

叫 十 十

sawtoothroof

吼 e 〃 § o f 而n d 没r
Ⅱ d ●t c h , t h e v a l u e s g l v e n i n R c m N o 2 血
y b c a d o p t e d

w‰ m me nmber oftooth f犯 es are increased or re妣


a∞ d,it can be everJv

r e g l l a t e dJ咖u n t l⒊
rc【
∞ ctions of(1
()2、
)and(3)

← 口+ˇ:
0
0+

Enclosed multi-span

complicated roof

The 4" of the skylight face may be adopted as follows

W%en@≤
4凡,〃s=o2

W l l e n @ ) 4 九 , 〃 o , 6
s 〓

30
( Continued)

Item No 耻 s Shapes and shapr factors 4*

吼 e s g l r e 0 a p p l i c a b ln
cd I
ttoi o
l
t Ⅱl
hl0∞
e Cw1⒈1 f f m /2raf1≥1 d s / f f =

0 2 ~ 0 4
shapc壬 actor/`s

卩 A B C

1 5 °+ 0 , 9 - 0 4 0
30° 30° +09 +0,2 -02
glo + 1 . 0+ 0 7 -0四

1 5 °+ 1 0 +03 +0口 +05 +04 |


(“
D° 30° +1 0 +04 +O3 +04 +02 ∷
°

i爿
Enclosed double ω +10 +0.8 -03 0
⒛ pitched f si1uated
ro°
15° + 1 0 +05 +07 +08
孔 1de mountaln
° +09 +07 i
∞ 30° + 1 , 0+ 0 . 6 + 0 8
Kl° + 1 0 +09 -01 + 0 2
±J
Ⅲ 】
" ⅡIl
l‘l
Ⅱ‘l
"l‘ ll
"l:hlⅡ
D J,'

l
C
l
F

I
B I B

Shape fattor g.

^BD B′
4氵 D′
C′ F

Enclosed double
The 沁 a p p l i c at
n瓣 bhle
e ωo ni
c dnl tw
ihoi 2 aJ
Ⅱ cll nr s=
dm / /f
f ″≥
pitched roof with
0 , 2 ~ 0 4
skylight situated
shape饧 ctor〃 s
aside mountain
A B C D D′ B′ A′ E

狎郑叩

- 0 2- 0 5
9 0 2 - 0 6 - 0 4 - 0 3 - 0 3- 0 3
+ 0 .+
+ 0 ,+90 6 + 0 1+ 0 .+ 1 0 2 + 0 2 + 0 2+ 0 4 + 0 1
+ 1 0+ 0 8 + 0 . +
6 0 2 + 0 6 + 0 6 + 0 6+ 0 8 + 0 6

31
( Continued)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yr.

-〃 四


Double pitched

口 [丨
roof with one
side open

For the 7r" of mndward pitch, the values given in Item No.2 may Lre
adopted

Shape factor p.

Dou-ble pitched roof


with two or four For rnedium values, calculated by interpolation
sides open
Note: 1 The roofs shown in the figure are winrl-sensitive, the sign chang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 g. shall be r:onsidered in design;
2 The total horizontal force on the ro:f caused by the longitudinal
wind load is:
0 . 0 5 , 4 r a ;f o r a ; 3 0 o
0.10,42c6for a .: 30o
Where A is the horizontal projected ar,:a of the roof, a,q is the wrncl
pressure on tl.re roof at the roof height of A;
3 When a lot of articles are piled in the house or the building is
situated aside mountain,that the suction of roofing shall be in_
creased, the values of shape factor given in Item No. 26 ( a)
may be adopted
( Continued)

Item No. 飞阝 s Shapesand shapefactorsg.

'Fl-
r l
Double pitched roof,
_:l l:
the front and back
longitudinal
The 4. of windward pitch, the value as given in Item No. 2 mav be adopted
walls of home
are half open The figure is applicable to the building that the concentrated open a-rea at
upper part ofhouse is 2zloo/o and <50%.
When the open a-reareaches 507a. the factor for the leewand wall can be
changed to - 1.1


)
^ 邶

- —

For llled1ulll 1tl【


valtles,calctLlated,n
bv imclPol适

( J )
^ 轳 弋

Monopitchedand
double pitched


top cover of house
吼 e v d te】s of shape vo
fact er
n胛 i n Item N o 夕n l a y k adopted

( c )
^ 玳
硭 '

For mc由 11】


n vdu锱 ,cdcdated bl/i趾 erpolallcln

Note:for(3)、 (c),血 Note1,2of△ em No.27血 an be l姆ldered


c。

33
( Continued)
Item No. Tlp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4.

( o) Regrrlar polygontrl ( including rectangular) plan

( 6) Y-shapedplan

( c) Lshaped plan

Enclosedtr.ped
buildingsand
30
structural
constructlons
( d) Il-shapedptan

( e) crossed pltrn

(/) hexagonal plan

34
( Continued)

Item No. T,l,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yr.

+l广
Memberswith
L H
4.= + 1.3
various sections
畛 I


ˉˉi—

/|/l/1/|/


For the shape factor of single-truss /t*= ip.
Where p" is the shape factor of tmss member;

for shaped steel member, the values given in ltem No.3l may be adopted,
for n:und pipe member, the values given in Itr:m No.36 (b) may be adopt-
ed

6 = A^/ A, is t}e wind shielding coefficient of the truss

Where ,4" is the net projected area of the wind shielding orr the members and

nodal points
A = hl is the oudine area of the truss


匕 }

t4
≡≡

≡〓

≡≡

Trusses

llle w h o l en
扯p e 1 a c t o r of the
p几 eled
ara△ tRlsses

矿 h叫
V/llere〃
⒍ 诣 the factor
shaF冶 of⒍
n匪e may
tnLss,叩 be taken flom山
e Table

vCn bel。
w

b//l
≤ 1 2 4 6

≤0 . 1 1 . ∞ 1 . ∞ 1 , ∞ l ∞

02 0,85 0 , 9 0 0 93 0.97

0,3 0 6 6 o 75 0 8 0 0,85

04 0.50 0 . 6 0 0 67 0 73

0,5 0 33 0 45 0 53 0,62

0,6 0 . 1 5 0.30 0 4 0 050


(Cominued)

Item No. 11yI冫


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rs 7,2"

- ⊥

Independentwall
and fencingwall

( a)Shape factor
7r" for integrated calculating th,: angle steel tower frame
squa【
e
1|qnd triangular
wind dire<rionO wind
shid山
ng l,△
Ild
direction
coefIcient 山∞dt,n① single angle combined
steel argle steel @@o
“ %眦 r△拥 e
≤0.】 26 29 3 1 24
0.2 24 2.7 29 2.2
03 2.2 2.4 2 7 2 , 0
04 2.0 22 24 1 8
0 5 1 . 9 1 9 2 , 0 1 6

( b) Shape factor p. for integrated calculating t}e pipe and round steei
tower
frame
When 7r"rr;6d2 g 0. 002, the value p" of angle sleel tower frame multiplied by
0.8 can be usedas,cr.i
When p"u11d2;20.015, the value p. of angle steel tower frame multiplied by
0.6 can be used as ,u.;
For medium value, calculated bv intenoolation

(a)〃J>÷ J≤
(b)〃 昔

Revoll,lng

she⒒ l oc,f

l. = - cos2C


仁 ˉ
-+
〃 s〓 0.5sirl9∮sln矽 -co£ ¢

36
( Continued)

Shapes and shape factor 4.

( a) For local calculation, the shape factors p. distributed around the surface

^韭 一E餮
置 笄
F r / d2≥5 =7
ff/,刂 fr/d=l

+1 0 +lo

+08 +08

+01 +01
-08 -07
-1.7 -I 2

叩 5
- 2 2 -15
| - ⒉

90° 6
- 2 2 -17
| -2・

lOs° -1 7 - 1 2
| -19

120° ∷ -0 9 -0.8 -07

135° -o 7 -06 -05

150° -0.6 - 0 5 -04

165° -0.6 -05 -04


Structural constructions
18Cl° -0.6 -05 -04
*ith circular section


( including chimney,

岫 沁
mast, etc. )


' m

咖咖

/'stI o d2 ff/d≥
25 Ff/d=7 Fr/d=1

∠ ≈0 0 6 0 , 5 0 5

≥ 0.015 △ = 0 , 0 2 d 0 , 9 0 8 0 7

△=008d 1 . 2 1 0 0 8

≤ 0002 12 08 07

For medium value, calculated by inteqcolatiorr; .4 denotes the surface con-

ve.x heieht
( Continued)
ltemNo. T1・
pes shapes and shape facto$〃
s

%e sg
s屺a 屺a p pal
b lk
e to condition in whch〃
s 刃0 d 2 ≥ o o 1 5

(c)Up and dl。m l double plpes

汇△
汇=
≤0 25 0.5

(犭 )Frc,nt arld
c扬k dollble plpes

礓炱s丘
s/d≤ 0 0.5 3.0 4 0 60 80 ≥ 100

〃s +06泛 +08( + 0 . % j+ 0 . 9 +10泛+ l l+l1 1 +1 20

The value ofyr" listed in table is the sum of7,r. offront and back pipes,
which the firrnt pipe is 0.6
( c) Multi-pipe closelyspaced


p"= + I.4
The value of 4. is the sum of the pipes

The shape factor p"* for the horizontal componernt of wind load ra, and the

Tension shape factor 7-r",for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wirrd load ro,:

cables `'sx 〃 s v 〃 s〗 〃w

ll° 0 0 5J
【° 0,60
0 4 0
10° 0 05 005 °
K【 0.85
0 4 0
°
⒛ 0 10 0 10 7σ 1.10
030
30° 0 20 0 25 8CP 1 ⒛ 0.20

KD° 0 35 0 4 0 呷 1 25
0
7.3.2 When a lot of buildings, especiallythe high buildingsare built-up crowdedtogether, with
closely spacedbetweenbuildings, that the populationeffectsfor the mutual inter{erenceof wincl lbrces
rnaYbe considered; in generai, the shapefactor for c,rncemedsingulur building structure cal multi-
72.
ply the mutual interferenceenlargementcoefficient, which can be cletermine<l bv the referencedexperi-
nlental data of similar conditionedbuilding, if necessary,it may be gained from the wincl tunnel test.
7 .3.3 When checkingcalculatingthe strengh of the fencingmembencmdtheir conner.tions,that the
shapefactors for the local wind pressurescan be adoptedaccorclingto the srlipulationsas follows:
A. Outer sur{ace
I region adoptedaccordingto the Table j.3.1;
Positivecompressive
2 Negativecompressiveregion
-for wall sur{ace, taking - 1
.0;
-for side at comer of wall
, taking - 1 .8;
-for locerlposition of roofing (the
perimetersand the ridge of roof with roofing slope is greater
t h a nl 0 ' ) , r a k i n g - 2 . 2 ;
---for projecting members
such as eaves gutter, canopy, sunshading board and etc. taking
_2.0.
Note : The acting width on the side at comer of wall and the lmal psition of roofing is 0. I of buikling mdth or 0..1
of mean building height, taking the small one, but not less than 1.5m.

B. Inner surface
For the closedtlpe buildings, taking - 0 .2 or 0.2 accordingto the negativeor positivecnndition
of wind pressureat outer surface.

7.4 Along Wind Direction Wind Excitation and Dynamic Wind Effect Factor

7.4.1 For the engineeringstructures,such as burldings, roofingsand varioushigh-rise buildings,


with the fundamentalrraturalperiodof vibration 11 is greaterthan0.25s, as well as, the high-flexible
buildings with the height is greaterthan 30m and the height-width ratio is Epeaterthan 1 .5, that the
in{luence of the along r.rinddirection wind excitationclueto the fluctuation ef{ectsof wind pressureshall
be considered. The random vibration theory shall be u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wind excitation,
and the natururlperiod of vibration for structuresshall be calculatedaccondinllto the dynamicsof struc-
tures.
Note: The approximate fundamental 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to the Appendix E.

7.4.2 For the colrunoncantilever-t1pestructures, such as the high-risr: structuresincluding the


structuralframing, towerframe, chimneyand etc., as well as, the high buildingswith the height is
gireaterthan 30 m , the height-width radio is greaterthan 1 .5 and the inJlu,:nceof torsion can be ne-
glected, that only the in{luence of first vibration mode may be consideredand the wind load on such
structurescan be calculatedthroughthe dynamicwind effect factorsaccondinllto the equation ( 7. l 1-
I ) , the dynamic wind effect factor p. at the height z of structure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z=1+晋
卩 (7,4,2)

39
Where f-magnification factor of wind fluctuaturn:
r,-wind fluctuation factor;
p,-vibration mode factor;
pz-exposure factor for wind pressure.
7 ' 4 '3 The ma€grificationfactor of wind {luctuationcan be determinedacc,rrdingto 'lbble j
the .4 .3 .
Table 7.4.3 Magnification Factor of Wind Fluchration (

lc l(歼k N F / m 2 ) 0 . 0 1 0.02 0(u 0,06 0 08 0】0 0,20 0 0 O 060

Steel struclure 1叼 1 57 1 69 1 77 I 83 1 8 8 2⒁ 2 ⒉ 2 36
Steel stmcture btu1dings
1 26 I 32 1.39 lZ’
0 1.47 1 50 1 61 1 73 1
w1Jl fe
lrⅡ li,a△ 81

Concrete, masonaln
111 114 1.17 l19 1,21 1 23 1 28 1 ⒕ 1 38
structures

tt l(lk砰N P / ` ) 0 80 1 ∞ 2.)
α 4,∞ 6.∞ 8.C0 10∞ 20 0030 00

Steel structure 2钆 2 53 2.80 3 ∞ 3 28 3 42 3.54 3 9 1 4 14

Steel structure
1 88 1 93 2.10 2 30 2.43 2.52 2 . ω 2 85 3 0 1
buildings wrth filler wail

Concrele . lltasonary sl ru(.tures 1 42 1 0 z I 1 54 1 65 1,72 1.77 1,82 1.96 2 “

Note : When calculating the w11Tl, for category B terrain roughness region, that the reference
wrnd pressure can be
substituted directly, however, for categories A, C and D terrain roughness nrgions, before the
substitution,
their referencewind pressuresin localitv shall be multipliedby I . 3g, 0. 62 and 0. 32 respectivelv
'lhe
7 '4.4 wind fluctuation factor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lhe
1 width of windward side of structure is more less than its heighrtconclition( such as high-
rise structure, etc. ) :
1) if the appearance,the mass, may be rather uniform along the h,eightof structure, hence,
the fluctuation factorscan b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Table 1.4,4-1 .

TabIe7.4.⒋
1 w涮 Π u⒍哑血on Factor v

%td ho吵
t〃 (m) 10 30 们 50 ∞ 70 | 8o

Categories A 0,78 0.83 0.86 0.87 0.88 |0.89 0 89 0 89


of tenain B 0,72 0 79 0.83 0.85 0 87 0 88 0 89 0 89
roughness C 0 . 6 40 73 0.78 0.82 0 85 |D 87 0.88 0 , 9 O
D 0 53 0.65 0.72 0.7J 0 8 1 0 , 8 40 87 0 89

'9∞
Totd hoght rf(m) 9 0 1CXl 250 300 350 o u x l 450

Categories A 0.89 0,89 0 8 7 Cl拼 0.82 0 79 0 79 0 79 0 79


of tenain B 0 9 0 0 9 0 0 89 0 88 0.86 0 S Z I0 83 0 83 0 83
roughness C 091 0 9 1 0 93 0 93 0 92 0 9 1 0.90 0 89 0 , 9 1
D 0 9 1 0.92 0.97 l ∞ 1,01 1.01 1,01 1 ∞ 1 , ∞

40
2) When the width of the windward side and the lateral wind side of slructure are varied in lin-
ea-rityor nearly linearity along the height, however, the mass is variecl ln continuous regularitv,
hence, the wind fluctuationfactor in the Table 7.4.4-l shall be multiplied again by the adjustment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d s a n0du . T l ' r cd s s h a l l b e t h e v a l u e f u r r a t i o otfh e w i d t hB , a t z h e i g h t a n d t h e w i d t h
of bottom Be of windward side for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s; the d, can lrc determinedaccordins ro
t h eT a b l e7 . 4 . 4 - 2 .

Table7 .4.L2 Adjustunent


Coefficient0,
BH/B。 1 07 0.4 03 02 | ≤
01
av 1∞ 110 1.⒛ 1 32 1.5C) 1.75 2 08 2 53 3 30 5∞

Note: 811. Bs denote the top width, the bottom width of windward side respectively for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s.

2 When the width of windwardside of structureis rather large, the condition for the spaceinter-
relation of wind pressure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shall be considered(such as tall buildings): if the
appea.rance'the massmay be uniform along the heiglrt of structure, hence, the fluctuation factoro on
the basis of the value for ratio of the total height H and the width of windward side B can be deter-
minedaccoldineto the Tahle1.4.4-3.

TabIe7.4.⒋
3 Ⅵ △Ⅱ Π
Ⅱ 哎旺咐t,n Factor v

Categroies of %1缸
hoght(m)

fr/B
terrain roughness ≤≤30 50 l∞ 150 2∞ 250 300 350

A 0 4 4 042 0 3 3 0 27 0 9 Z Io 2 1 0 1 9 o 17

B 0 4 2 0 , 4 1o 33 0 28 0 25 () 22 0,20 0 18
≤ 0~5
C 040 0 4 0 0 3 4 o 29 0 27 (〕23 0 22 0 20

D 0 36 0.37 0 . 3 40.30 0.27 (D~25 0 2 4 0 22

A 048 0,47 0.41 0 35 031 () 27 0 26 0 2 4

B 0 . 4 60.42
0 . 4 6 0.36 0.36 (D,29 0 27 0.26
10
C 0.43 044 0.42 0.37 0 . 3 z I0 . 3 10 29 0 28

D 039 0,42 0.42 0,38 0.36 0.33 0 32 0 3 1

A 0.50 051 0 4 6 042 0,38 (D 35 0 33 0 3 1

B 0.48 0.50 0.47 042 0 4 0 0 36 0 35 0 33


2,0
C 0 45 049 0.48 0 4 4 0.42 0.38 0.38 0 36

D 0 4 1 0 , 4 6
0,48 0 4 6 0 , 4 6
0 4 4 042 0 39
Α

0,53 0,51 0 , 4 9 042 0,41 0 38 0,38 0 36


B

0 5 1 0 50 o .)
⒋ 0 . 4 6
0.43 0.40 0 硐 038
C
D

30
0.48 0.49 。)
0铿 0.48 0 4 6 0,43 043 0.41

0,43 0 .9
0 , 4 6 邳 0.48
0 . 4 9 047 0 4 6 0 45

41
( Continued )


/B Categroies ol'
| %1d hei
t吵 〃
ˉ
~「(m)

~
~
T
~
~
~
-—
——↓
terrain roughness
≤ 30 50 1∞ | l∞ 而 茄Π飞 Π飞孑
A 0,52 cr.5l
0 53
l
0.49 046 | 0 40
4 42 | 0 39
I
B 050 0 53 C t . 5 2i 0 . 5 0 048 | 045
044 | 042
C 0 47 050 ∶
ζ|∶
J 0.50 0.48 i 0.17 0.,15
上__~2 043 048 0.52
i0.53 一 —
A 0 53 054 0.53I O.sr 石 :i⒉ :讠;—
扫 {T}】|—

u|u|茗
B
|
o 5 1 0 53 0 54 | 052


8,0
C 0 48 0 5 1 0 54 | 0 53

D 0.43 048 0 54 | 0.53


0.55 0.55 0.54 0.53

7 4,5 111c vibration mode factor shdll be detertllined in accordance w△


th the calculation of stmcturaI

d卩 拥 ks。 「。r the Ltlpe


canuIevθ high-五
陡 ⒍ mctLl※
、 with the appea翎
"e,lhe mⅡ s and the h西
山 o
a r e c vd a Ⅱh c ou ns u nr
lue
舶t。叩y d o n g t .
hu邑
es hwu0es步I, lt h εe
t dt ia nl bl g v,bisut Ⅱ 1a 1r 1e a
~ˇt h e r u 而
允m dclllg山 e hα
gh1,山 。 rv⒒ 订a"on lllocle佰
ct0岱 can dst,bc de论mincd c,n山 e bast d记 lath(
h0ght z/〃 犯 ∞ 1・
dhg b Jle Appell山

7.5 Gust Factor

7.5.1 The gust factor uscd for thc calc。


ulation of wind loadr 允the fencing stmctures sha1l be de1cr-

nined in accoⅡ
iance with the Table7.5,1.

Table7.5,1 (h隧 Factor卩


gz

1⒆ | l9ZI
_
~ ~
~⑽~∞~⑾

1 “ ∴ 1 85
1Q | 181

1 54 | 1 67

1 40 | 1^42 |
Π
s9
-茄
:—

7.6 Cross Wind Direction Wind Excitation

7.6.1 tbr the structurewith round section, the checking of the cross wincl
direction wind exciation
( vortex shedding) sha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for Reynoldsnumber lie
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 stipulations:
1S&en Re < 3 x ld(gentle breezeresonanceof sub-critical), that the wind
velocity at the top
of structure ui,, which will not exceedthe critical wind velocity 2,",, shall
be controlledas follows, the
r.. and ?H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 7 . 6 . 1 )- l

vH= ( 7. 6 . 1 - 2 )
\I/here I1-fundamental 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 for structure;
sl-strouhal number, for the structurewith round section, taking 0.2;
/v'-partial safetyfactorof wind load, taking 1.4;

FH-exposure factor of wind pressureat the top of structure;


?{r0-reference wind pressure(kN,zm2),
p-density of air (kg,zm3).
When the wind velocity at the top of structureexceedsa,.., the precautionsagainstvibration
can
be taken in the detailing requirements,orto control the critical wind velocity of structurez,.,will not
be
less than 15 m/s.
2 When Re>3.5 x 106and the wind velocityat the top of structureisi greaterthan rr".(strong
breezeresonanceof trans-critical), that the load effectscausedby cross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shall
be considered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ause7. 6.2.
3 The Reynoldsnumber can tr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quation:
Re=69000LD (7.6.l~3)
Where u-wind velocityat the calculatingheight (-,2.);
D-diameter for the crosssectionof structure(m).
4 The sectionsof structure is reduced along the height ( the gradient is not grater than 0. 02 )
,
that the wind velocity and the diameter at the 2/3 height of structurecan be hken approximately.
7 '6.2 The equivalentwind load at z height with vibration mode7 causedby strongbreezeresonance
of trans-critical can b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 | 勹 | v : r/
vc匆 甲1 2 8)α旬
″ (kN/nlz) (7.6,2-1)
Where i;-calculating coefficient, determinedacr:ondingto the Table 7 .(t.2;

I,i-j vibration mode factor at the top of structure, determinedby ,:alculationor with refer-
ence to the Appendix F;
(;-d*p ratio of the 7 vibration mode; for Number I vibration mode, steel structuretak-
ing0.01 , steel structurefor buildingstaking 0.02, concretestructuretaking 0.05;

43
for damp ratio of the high vibration mode, if there are in lack of measuredclata..the
values of Number I vibration modercan be taken approxinrately.
ltre Hl in the Table 7.6.2 denotesthe height for startingpoint ol the critical wind r,elor:1v,
whicn can b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 l = 〃 × (7.6.2-2)
( 号
i ) I / @

Where a-index of terrainroughness,for the fbur categories


A, B, C and D taking0.12, 0.16,
O.22 and0.30 respectively;
a,"-wind velocityat the top of structure(nls) .
Note: The numtnr for high vibration mode, which is considered in the checking of the cross nind direction r,rind ex-

citation, will not be greater than4, for the corilnon cantilever-type structures, only the Number I or Number.
2 vibration mode can be taken.

Table7.6.2 Table for蛔 a“on耐


N m m b e r o f 〃 l/ff
Type of
vib¤
"i°n
structures
lllode 0 0.1 0 2 04 0,5 0 6 0,7 0 8 10
432I

1~56 1 55 1 . 弘1 ,)
⒋ 1 42 1 . 3 11 1 5 0 . % 0 68 0.37 0
High-rise 0.83 0 82 0 α 0 3 7 0 . 0- 9
76 0 , ) 0,1 - 0 3 - 0 3 -0
8 27 0
ˉ
structures 0 52 0.48 0 32 0 . α - 0 1 -0.30- 0 . 20 ∞ 0 20 0 23 0

0 -0.2
30 0.33 0 C l z - 0 . 20 03 0 1 60 1 5-0~05
-018 0

T a n 1 1.56 1.56 1 ~ s Z1l. Z +1


..)4 11.28 1 1 2 0 9 10 65 0 35 0
b山ldIngs 2 0 - 0 1-
73 0.72 0.63 0 . 4 50 . 1 9 10 3 (
-052
- 0 5 -0.36 0

7 .6 .3 When checking the crosswind direction wind excitation, the total load effectsfor wind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combinationof the crosswind direction wind load effects S,. and the along wind di-
rection wrnd load effects 51 as follows:

s=~/忑 。 +s1 (7.6,3)


7,6.4 For the structure with non-roundsection, that the equivalentwincl load of the cross wind di-
rection wind excitation may be determinedthrough the wind tunnel test with the aernelasticmodel; it
can also be determinedwith referenceto the relevant materials.

44
Appendix A Self-rn'eightof Commonly Used lVlaterialsand
Structural Members

Table A.1 Table for Self-Weight of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and Stmctural Members

Name of materials 阢 ⒈ weI咖 Remarks

l “r k ˇ耐 )
Tl血


China fir 4 with moisture contenl


Fir, dragon spruce, Korean pine, 4 ~ 5 with moisture contenl
Hrraqhan pine, camphor pine, Chinese
hemiock, imitative alder, Chinese ma-
hogany, plar, Chinese maple poplar

Ma^ssonpine, Yruman pine, Chinese 5~6 vary with moisture contenl


pine. Japanese red pine, Guangdong
pine, alder, Chinese sweet gum, willow,
sassafras, Qirrling larch, Kingjiang larch

Northeastem larch, pink pine, elm, 6~7 vary with moisture contenl
birch, northea-stChina ash, chinaberry,
wood lotus, tree of heaven

Evergreen chinquapin, dry oak, Chi- 7 ~ 8 va-ry wrth morstrne conteni


nese scholartree, ebony

Paper mulberry, toothed oak, encalJp- 8 ~ 9 vary with moisture contenl


tus, Chinese ephedra

Ninary wurd lath, wooden rafters and 5 vary with moisture contenl.
purlins

Saw dust 2 ~ 2 5 3kN,/m3, if anti-corrosive agent is added

Wood wool board 4 ~ 5

Softwood board 2 . 5

Shaving board 6

2.C〗 t】
ed boaI. k(kN/n`)


r】1【
※De~p~board(poplar) 0.019

qlree-ply board(lilld∞
) 0,022

‰ 盱 IDlv b o a蹦r d姗( 爪 犰 犰 碰 ) 0.028

Five-ply board(poplar) 0,03

Five-ply boa1・
d (hnden) 0.034

Π s,e-ply bo狐 vst


i(nt,nhe迮 Chna淡;11)
ε 004

Calle nber ard(祯


b。 th刂 ickness of10 0.03 ('ornmonthicknesses
are 13, 15, 19, 25 mm
nlna)

45
Name of materials

2.α ued boal诜 (kN/`)

j .omoon thicknesses
are 13, 20 nun
lU rrun)

n °刂 l°a
’ d(碗 山 d △c k n e s s d叫
n l nn
l洫。 knesses are6,10rrlill
髻 0⒓ |∞

3 M e t 龃
s a l lnde耐r a l s ( k
f N
) / Ⅱ

cast lron 72 5
lbrged iron 77 5
iron-ore slag 27 6
red iron ore (hematite) 25~3o
steel 78 5
red copper, rcse copper 89
brass, bronze 85
copper sulphide ore 矽
aluminium 27
aluminium alloy 28
zinc 70 5
zincic ore 仞 5
lead 114
lead glance 74.5
gold 193
platinum 213
silver 105
tln 73,5
nickel 89
mercury 136
tungsten 189
magnesium 18.5
antimony 6 6 6
crystal 29 5
borax 1 7 , 5
sulphur ore ⒛ 5
asbestos ore 2 4 . 6
asbestos 10 compacted
asbestos 4 loose,water content is not more $an l5%o
chalk soil (kaolin) 22
glpsum ore 25.5

g)?sum 1 3 1̈ 4 5 二 3俨
p⒒ ed m・
Ith c咖
pieces,¢

9led而 th£ lle ,¢ 〓 4σ


piec∞

gJpsum powder 9
( Continuecl)

Narneof materials i Self-weisht Remarks

4.Soil, sand, pavel, rock(kli,zm3)


humus 15~⒗
| 山 ,∮ =羽 %trmd,∮ =“
°
=25°
;田 ” hlulud,∮

clay 13.5 I,lty. L r o s er ,o i d - r a t i o1=. 0


clay 16 I dry, /=40o, r'ompacted
clay 18 humid, P=35o,compacte,l
clay 20 very humid, I = 25",comparted
sandv soil 12.2 ] dry, loose
sandy soil 16 ] d.y. C=35. compact.d
sandy soil 18 | htul.d,∮ = 3 5 °, ∞ Illpa
划山

sandy soil 20 I u"ry humid, F = 25". conrpacted


sandy soil l4 I .Ly. fine sand
sand soil I7 | drv. fine sand
gravel 16-18 | d.y
clay mixed with gavel 17- 18 | dry, loose
sand mixed with gravel 15- 17 | dry, loose
sand mixed with gravel 16- 19.2 ] d,i. comlracted

sand mixed with gravel 18 9~19 2 | hunid


pumice 6-8 drl
purnice filler 4-6
sand-stone 23.6
shale 28
shale 14.8 j piled chips
marl stone 10 | =00°

granite, marble 28
granite 15.4 | piledchips
limestone 26.4
limestone 15.2 | piledthips
shelly limestone 14
dolomite 16 ] piledt:hips,9=48"
talc 2 7. 1
flint 35.2
mlcarex 2 7. 6
basalt 29.5
feldspar 25.s
homblende, chlorite 30
hombiende, chlorite 11.1 I piled cllps
cmshed stone 14-15 | piled
rock flour 16 ] clayish or calcareots
porous clay 5~8 | tLqed lor£ Ⅱ er,∮ =35°

diatomite filler 4-6


diabase plate 29.5

47
5 . Bricks and Building blocks(kN,zm3
)
ordinary brick
18 240nlnl×
1 1 5 n l m ×5 3 Ⅱ m ( 6 8 4 Ⅱ c彩 J)
ordinary brick 19 machn⒐ Iuade

clinker 2 1 ~ 2 1 52 3 0 n l1
l1l0
ln× l6l5tmlm×l ( 6 0 9 , e c e √
Πf )
red-clinker 20.4
fire.brick 19~22 230nlm× 11llll△
ד mm(6o9uecc√ Πf )
acid-resisringglazedbrick 23~25 230mm× 113mm× 65mm(s9o pieccs/m3)
lirne-sandbrick 18 sand:lime = 92:8

coa.l-cinder
brick 17~18.5
slag brick 18.5 hard~slag∶
soot∶
lme=75:15△ o

coke-cinderbrick 12~14
soot brick 14~15 cinder:calciurn carbide(血 。t = 30:00:3o
gs:s。
clay adobebrick 12~15
saw dust brick 9
coke-cinderhollowbrick 10 2tXlm× 29onlm× 140n△
ll(85,ecC√ nf)
cementhollow brick 9 8 290nllll×
290nlm× 1ooⅡm(85uece√ Ⅱ f)
cementhollow brick 10.3 3∞ llllll×
乃 Cln△
tl× l1o11m(I21p始ce√ d)
cementhollowbrick 9 , 6 3【
Xlnlnl×
25Cllmn×1btlⅡ
m(83u∞ e√ Πf)
steampressedIly ash brick 14 0~16.odry lveight degree

cerarnsitehollow block 5 0 len珈h KXl,400nlm,lv△


dJ115o,25onllll,depth25o,

2∞nlrll

6 0 390mm×
29omm×
19omm
fly ash light-cinder hollow block 7 0 ~ 8 , 0 3t,Onl
1l9n
O×nlm
1×~ X l n l n l , 32
94Oo
mn×l l l l ×
l90nlm

stearn press€d fly ash aeroconcrete 5 5


block

concrete hollow small block 1 1 8 3 9 0 m m1


×9 o m m1
×9 0 m m
cmshed brick 12 piled
cement decoEtive brick 19 8 2∞ mm× 2∞ nlm× ⒛ nlrr(1∝2● ece√ m3)
glazed brick 17 8 lsOl/lrll×
150n△ll× snlIll(5556,∝ e√ m3)

mosaic 0.12kN//Π
` 5n△n tllickness

6. Lime, 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kN7 m3)


quicklime block 11 =3o°
pⅡ ed,∮

quicklime powder 12 =35。


plled,¢

slaked lime plaster 13.5


lime mortar, mixed mortar 17
cement, lime and coke.cinder monar 14
lime cinder 10~12
cement cinder 12~14
( Continued
)
Name of materials “F w e l g h t Rernarks

cement,moitar and concrete( kN,/m3 )

,,;;*-;;;"*j 13

lime-earth ndxture 1 7 , 5 lime : ea.rlh= 3 : 7, rammecl


rice straw-lime mud 16
paper striplime mud 16

lime sawdust mkture 34 l i m e : s a r d u s t =l : 3


lime triple mixed soil 175 lime, sand, gravel
cement 125 light, loose, C = 20'
cemenl 14.5 inbulk,C=30"
cemenl 16 in bag and compacted, P =.lQ'
slag cement 1 4 5

cement mortar 20

cement vermiculite mortar 5~8

asbestos-cement pla^ster 19

expanded pearlite mortar 7 ~ 1 5

g)?sum morla.r 12

cmshed brick concrete 1 8 5

plain concrete 22~24 vibrocastor not vibrocast


slag concrete ⒛

coker-cinder concrete 16~17 used for load-bearing


coker- t'inder concrete 10~14 used for filler
iron filings concrete 28~65

prnneconcrete 9 ~ 1 4

asphalt concrete 20

non-sand macroporous concrete 16~19

foam concrete 4~6

aeroconcrete 55~75 single block


lime fly ash aenrconcrete 60~65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24~25

cmshed brick steel 20

reinforced concrete

wire-mesh cement 25 used for load-bearine struoture

sodium silicate acid resisting concrete 20~23 5

fly ash ceramsite concrete 195

7虬 p h a l t , ∞d 锱 h alld o l ( k p l /)

petrol asphalt 10~11 accordins to relative dersitv

ta.r 12

coal asphalt 13.4

coal-tar 10

49
( Continued.)
Name of materials 乩⒈w e
g】ht Remarks

7Asphalt.coa
hl 锱
and oll(kN/m3)

anthracite
IIltegral pan

anthracite
9 5 pⅡ ed lvlth lmup,¢
〓 3oO

anthracite
8 9led而 th腩 ken pleces,∮
=35°

coal powrler 7 =15°


pIled,∮
(egg shaped) briquet
10 pilcd
brorm coal 125
brown coal 7 ~ 8 pⅡed
peal 7 . 5
peat 32~42 piled
charcoal 3~5
coal tar 12
coal tar 7 piled,/ = 45'
crrke cinder 10
coal a^sh 6 5
coal a^sh 8 compacted
graphite 20,8
coa.l wax 9
oil war 9 6
crude oil (petroleum) 8 8
kerosene 8
kerosene 72 ba"cl1ed,relative density0 82~o.89

lu-bricating oil 74
gasoline 6 , 7
gasoline 6 4 barrelled,relative density|0.72~o 76

anima.l oil, vegetable oil 9 , 3


soya-bean oil 8 barIe△
ed,in i⒑n tank,3α)kg per tallk

8 . Miscellaneous( kN,/m3 )
ordinarv gla-ss 乃 。
6
steel-lrire glass 26
foam giass 3~5
glass wool 0.5~1 峨 d l o r 1 n s d a t i oe
nr n Ⅱ

rock wool 05~2.5


asphalt glass wool 0.8~1 heat 呐 〃 o・O3s~00+T[9乃 '(m・K)]
concluc刂

glass wool board (pipe sleeve) 1~1 5 heat condLlcu呐


~0,OBs~0∝ 7[9”/(m・Κ )]

glass filrr reinforced plastic 14~22


slag wool 1.2~15 l∝冶elled,heat condllc刂
呐 ψ o.∞ 1~0α ⒕ K)]
[Vf/(m・

slag wool pmducrs ( board, brick, 3,5~4 heat c oc


nJ山访
″ 0 ・⒁ 7 ~ 0 . " [ V r / ( m ・K ) ]
pipe)
slag wool 1,2~1,6
heat c・
o【
ldtlc・
刂访 0,α 1~0∞ 2[V//(m・ Κ )]

50
( Continued)

Nameof materials Rernarks

o 必 ( k N / Πp )

expanded pearlite powder , l∞ qened, he趾 cclldlictl访


山 ~00s2~oo96

[ W /Κ
()m]・
cement pearlite products, hydrophobic strength 1 N/ n△
u2 hcat conductivitv 0 058 ~ o o8I
pearlite products
丨W 0 / ( mK・) ]

expanded vermiculite 0 . 8 ~ 2 hα扯 ColldLIc刂


呐 〃 0.62~0四 /(m・Κ
[’” )]

asphalt vermiculite pnrducts 3 5 ~ 4 . 5 heat conduc刂


说 9081~016[、 乃/(m・Κ )]

cement vermiculite products 4 ~ 6 heat conduc刂


访 ψ 0⑼ ~010[9乃 /(m・
Κ )]

pollvinyl chloride panel (pipe) 13 6~16

polysrye'ene foam plastics 0 5 heat cclrldtlctivi″


llc,t grealcr Jlall O O35[W0/(m・
K)j

asbestos board 13 mOI吱Ⅲ ℃ contellt not σgre蔽


thall3%

emulsified asphalt 9.8~10.5


soft nrbber 9,3
white phosphoms 183

colophony 10.7

magnet 妍

alcohol 7,85 100% pure


alcohol 6 , 6 barreled, relative density t).'79 - 0.82
hydrochloric acid 12 concentration 407o
nitric acid 15.1 concentralion 917o
sulphuric acid 1 7 9 concentration 87olo
caustic soda 17 concentration 6O7o
ammonia chloride 7 . 5 in bag, piled
urea 7 5 in bag, piled
ammonia bicarbornte 8 in bag, piled
waler 10 al temperature4T when rlensity is marimum
lce 8 . %

books 5 stored on shelves


glazed printing paper 10

newspal)er 7

Xuan paper 4

cotton, cotton yam 4 compacted, averaged weigl t


nce straw 1 2

constructron waste 15

9Food-st“
`(kN/m3)

paddy 6 ∮〓35°
rice 8 , 5 in buIk
beans 75~8 ∮=20°
beans 6 8 packaged
wheat 8 ∮= 2 5 °
( Continued)

Name of materia.ls %rwe1咖 Rr:marks

9 F o o d ~ s l t l g o∫
(m热3 )

且our 7

7 8 ¢=28°
Ⅱ Ⅱ Ⅱ et, 7 in bulk
l l u l I e t ,
6 packaged
45 packaged
fresh flut
3 5 in bdk
fresh fl△
lit 3 boxed
9
l,ack眨 th
Fd,w△ sheⅡ
tin ( can) 4.5 boxed
wine, soy, vegerable oil and vinegar 4 botJed,lDxed

bean cake 9 packed in⒑und fonn28kg per piece

mineral salts 10 1n pIeces

salt 8 6 sne胛 n,in bdk


salt 8 1 packaged
granuJated sugar 7 5 in bdk

7 ckaged
1⒑

10. Ma-sonry(kN/
m3)
mortared fine square stone 26,4 grarute, squa"re stones
mortared fine square stone 25 6 lime stone
mortared fine square stone 22 4 sand-stone
mortared square mbble ⒉ 8 granite,uppr and lower far:es apprcrimatell'everr and
smooth
mortared square mbble 24 Iime stone
mortared square nrbble 20.8 sand-stone

laid dry rubble ⒛ 8 pganite,upper and lower faces applpximately even and
smooth
laid dry rubble ⒛ lime stone
iaid dr.v rubble 17.6 sand-stone
mortared ordinary brick 18
mortared machining brick 19
mortared clinker 21
mortared fire-brick 22
morlared slag brick 21
moriared coke-cinder brick 12 5~I4
adobe brick masoru1' 16
clay brick cavity wall masoru] 17 filled with debris, one flari and one stand
clay brick cavity wall masonry 13 all stand
clay brick cavity wall masonry 12,5 non load-bearing
clay brick cavity wall masonJ 15 load-bearing
fly-ash foam block masonry 8 ~ 8 . 5 fly-ash: carbide slag:1y*1" ffisum = 74:22:4
ide nuxed soll 17 l i m e : s a n d s: o i l= l : I : 9 ^ . 1 : 1 : 4

52
( Continu-tl)

Name of materia.ls
|%rw吨
L Renlalks

11 Panition wa
s△ a n d wall sluJhces(kN/m2)

dou-blefacing lath and plaster partition plastered thickness 1 6 - 2 - l m m a t e a c h f a ,e . i r r c l


the joists

single facing lath and plaster parlition pla^steredthickness 16- Z4mm, includingthr:.joists

C-t{re light steel joist partition 0 27 two layes l2m papr-cor,ered gypsm boards, without
insulating layer

0.32 two layers 12mm paper-,coveredg11xun boards, filled


with rurck w<iol insulating hnnl 50rnm

0 38 three lavers 12mm paper.-coveredgypsum bo.urLs, nith-


out insulating layer

0 43 three layen 12nm paper-covered glpsrmr boanls, filled


with rock wml insulating hnrd 50mm

0 49 {irur layen l2m payrer-coveredpnpsm bomds, vith-


out insulating layer

054 four layen 12mm paper-covered pspsum boards. fiIled


with roc'k wool insulating lnrard 50mm
sticky glazed brick wall surface 0 5 25mm thickness, including cement rnortar base

cement remlering wall surface 0~36 20mm tlLickness, cemenl coarse sand
tenazo wall surface 0 55 25mm thickness, including bme

water scrubbed stone rcall surface 0 5 25mm thickness,includingbase


lime coarse sand rendering 0 34 20m thickness
artificial cut stone wall surface 0 . 5 25mm thickness,includingbase
extema.l wall stucco surface 0 7 including25mm thicknesscementmotar ba-s€

⒓ .Roof⒒ 啪 ∞ ,d∞ 玲 md li岫


△ "s(廿 √ 亻 )

Wooden r ∞f uusses 0.07 + 0.00711 calculated acconding to the area of honzontal roof pro-
jection, span I is measured rn meter

⒍ eel roc,f△
usses without skylight, including braces, calculated accord-
ing to the area of horizont.al roof projection, span I is
measured in meter

w碱 fra【
lled gl灬
sw△ ndows 0.2~0.3

哎 eel lass ^`in山


fraillecl£
犭 Ⅰ ws 0 4~0,45

wood d∞ rs 01~0.2

steel d∞
阝 04~0.45

13.晌 s(kN/n氵 )

clay plain-tiledroof 0.55 calcu.lated accondinq to actual area, the same as below

cementplain-tiledroof 0.5~0 55

missiontiled roof 0.9~1 1

simplified Chinesemission tiled roof 0 . 5


( leng-tan-wa)
slate roof 0 4 6 6.3mm thickness

53
( Continued)
Name of materials №F w e l g l l t | 犰
咖 ks

13 Rα
J1〈
kN/m2)

slate roof
0 7 1 9.5mmthickness
slate roof
0.96 12.I mm thickness
wheat-straw-mud roof
o 16 c a l c te
dd蔽 based on lOmm Juckness

asbestos boand tile


0 1 8 q e F w e l ge
h刂t
k o
o f山
yl 吐
coffugated asbestos shingle
0 . 2 18⒉
)mm×
725mm×
8mm
galvanized sheet iron
0.05 No⒉
comrgated iron
0.05 No.“
coloured steel sheeting comrgated tile 0.12~o.13 o.6n△η 刂1ckne$colouned steel sheeting

archy coloured steel sheeting roofing 0 . 3 诵 吵 诧 d 山 e m a 1 h 涮如 ⑾ a n d llla阝】


⒈ ; 泳↓号: g 汛
organic glass roofing 0 0 6 1 0n】
u thckne甾

glzed rof 0 3
猁 v痂 z浏 毗 ⒐ 汛 h山 ng汛
豳 ser M,el咖
J柙

giass brick roof 0 65 “ du山 ng∞ Flvelgllt d th


汕 ℃c Ⅱ

asphalt felt waterproof layer (including 0 05 one layer of felt, two coats of oil
aitered asphalt waterproof ,oll roofing)

0犭 ~o3| h刂
l a l ,,eo竭n e layer of f,
eal“
tJ,
浏t w
,,ro
bcu【

on surface

0J~o弱 内 °f 汕 , t h r e ed 觇
鲰 cm,“
peb
t∶
|ue l苜
λ 严

⒍ ∞ ~⒄ 蚰 均 e 焖J 汕 ’f u
°r cm
J“浏 ,peb
u£ 肀 £笛 £ ∶

Jerok waterprooflayer 0.1 S"*thickness


I
skylight on roof 岫 ~ ⒍4 | 山 v 痂犯d 而 ℃ d 锱△ i l l c l 鸵F
u d诵
l吧 d

f 茬∶r 猁

14. Ceilings(
kN.h2)
plastered steel wire-mesh 0ZI~s
suspended ceiling

hemp plastered lath ceiling 0 45 including hanging wood, average thickness of


20mm
sand plastered lath ceiling 0 55 including hanging wood, average thickness of plaster
25mm
reed matting plastered ceiling 048 inr.luding hanging wood joist
pine boanl ceiling 0 25 including hanging wood
three-ply boand ceiling 0 , 1 8 including hanging wood
straw board ceiling 0 I 5 including hanging wood and joints strips
wood wool slalr ceiling 0 26 25mm thickness, including hanging wood and joints
strips
wood wool slab ceili 0,29 鲡 刂ickne哈
, hood and i
( Cuntinurd )

%⒈ 1r
●e l g h t Remarks

14. Ceilings(
kN,h2)

m
sound-insulation paper sheeting ceiling 017 l0mm thickness. irxrludirrghanging lrxxl an<l
stnps

m
sound-insulation paper sheeting ceiling l3rnrn thickness, im:lutling hanging wrxl and

sound-insulation paper sheeting ceiling inclurling hanging w-orxl antl joints

V-type light steel joist suspened ceiling one layer of 9mm papr-covered gypsrmr lxraltl. nthoul
insulating layer

two layers of 9mrn paperrrrvered gvpsurn boarl, rith


50mm thickness rock u'ml lnard insulating laver

0 20 two layers of 9mm paper..rovered gypsm hrard, with-


out insulating laver

0 25 two layers of 9mm paper-covered gypsunr hnrrl, uith


50mm thickness rock n'rxrl lnard insuiating layer
V-type light steel joist and aluminum one layer of l5mm tlLicliness mineral urnl soultl ah-
alloy joist ceiling sorbing board, without in^suJatinglayer

spreading *.ith coke-cinder and sawdust 50mm thir:kness, coke-c;inder and sardtst mrxed at .
insulation layer on cei ratio of I :5

15. Flooring(kN,zm2)
floor board grillage 0 . 2 self-neight of gnllage onll
hanlwood floor boad 0 2 25mm thickness, including self-weight of scissors
trridging, nails, etc., excltrding the selfweight ol gritlage
pine flmr board 0 1 8

small ceramrc tile flooring 0 55 including cement coarse s,andbase


cement omamental tile flmring 0 6 tile thickness 25mm, including ce.nrentcoane sard ber^se
terrazzo flooring 0.65 10mm covering, 20mm cement mortar base
linoleum 0 02~0.o3 iinoleum paper, used for surface of flooring

wood block flooring 07 additive paving T6mm thickness comosion preventive


lactice
magnesite flooring 0.28 20mm thickness
cast-iron flatring 4~5 60mm thick crushed stont: base, 60mm cor.ering
clinker flooring 1,7~2,l
60mm sand base. 53mrn covering, flat-par.ed
clinker flooring 3 3 60mm sand base, ll5mrr' covering, side-paved
black tile flooring 1 5 sand base, flat-paved

Extruded shape steel plate used in buildings(kN,zm2)

single-wavet)"e V-3m (S30) *""" h"rgh, l73n-, p1",.,l""k""ss 0 &*tt


double-wavetype W-550 waveheight130mm,platethickness
0.8mm
triple.wavetype V-200 wave height70mm, plate thicknessI mnr
multiple-*'avetype V- 125 waveheight35mm, platethickness
0.6mm
multiple-wavety'peV-l 15 waveheight35mm, plate thickness0.6mrn
( Continued)
s | 囿
-— — … 箩
「 s./e1吵
t F.emarks

17 B“ Ⅵ 创 l讧 ates(kpq/`)

colouredsteel sheetingmetal crutainI O.fl two layers, coloured steel sheetinq thickness 0.6mm.
wall plate
m}拙
metal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0 14 l蕊 :l;∶
∶∶;|t砦 瑟 玑 icb6s⒐
6咖
(plyurethane) compourd plate

0 . 1 5 plate thickness 60mnr, steel sheeting thickness 0.6rnm

0 16 plate thickness 80mm, steel sheetinq thickness 0.6mrn


colour.d steel sheeting filJing with ' 0.12~0 15two layers, coloured steel sheeting thickness 0.6rnm,
polystvrene thermal insulation plate polystyrene core material ;rlate thickness 50 - 250mm
coloured steel sheeting with rock-wool 0 . 2 4 plate thickness l00mm, two layers of coloured stee,
core plate sheeting, Z-tr,pe keel rrrck-wool core material
0.25 plate thickness 120mm, two layerc ol coloured steel
sheeting, Z-ry,pe keel nrck-n-rxrl core material
GRC stren$hened cemenr polyphenyl 1 . 1 3
compound themal insulation plate
GRC hollow partition wall plate 03 len莎
h 2400~ X【
2S【
mm, lvldth OCXlmm, t
ω llllll
GRC inside pafiition wall plate 0 35 lerlgth⒛ ∞ ~⒛
∞ mm,而 dh6∞ lllIll,

ω nlnl
light CRC thermal insulation plate 0 I 4 3CXXl
dmXm
l×m6m0×n l l l l
light CRC hollow partition rvall plate 0 1 7 3 f n l m mK
×x l m m ×
6 0 1111△

light large-scale wall plate (firmamenta.l 07~09 6000mm x 1500mr x l20mm, high-strength cement
plate series) foaming core material
light striptype wall plate ( firmamental 0.4 Unified standards 30fi)m x 100() ( 1200. 1500) mn
plate series) , thickness 80mm high-strengthened cement firaming core materiai

thickness l00mm 0 45 ∷ material,


core providing different steel skeleton ano
cold drawn steel mesh ar:cordingtodifferentspacing
thickness l20mm 0.50 purlin and loads

GRC wall plate 0 1 1 thickness10mm


steel mesh filling with rrrk wool com- l l rock wool core material thickness 50mm. double sur-
pound plate (GY plate) face steel mesh cement rnortar thickness 25mm each

silicate of lime plate 0.08 plate thickness 6mm


0 10 plate thickness 8mm

0 1 2 plate thickness 10mm

Tai-bai plate 0.95 plate thickness 100mm, steel mesh filling with
yrclvstpere thermal irsulation layer, each surface plaster-
ing cement mortar thicknes:; 20mm

honeycomb compound plate 0 14 thickness 75mm


glpsum pearlite hollow strip plate 0.45 length 25ffi - 300mm, ,,ridth 6'fl)mm, thickness 60mm
strengthened cement glpsurn polyphenyl 0.17 3O(X)mrnx600mmx60nrn
thermal insulation plate
glass curtain wall 1 0~15 generally,it can be adoptedin accordance rith enlarg-
ing the 207c - 30ola self-weightper unit area of

56
Appendix B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rs

8.0.1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rs (slab, seconduryb"*n and main beam) shall be de-
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needsin accordancewith the equivalentvalue requirementsfor intemal forces
( such as bendingmoment, shetrringforce, and etc.
) , deformationsanclcracks at the control portion of
design. Generally, however, they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equivalentvalue of intemal force only.
8.0,2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s on continuousbeam, slab, can be calculated in accondance
with single span and simply supported. However, when calculating intemal lbrces, thev shall still be
consideredas continuity.
8.0.3 When the difference in live loads on floors is relatively large due to differencesfrom the ma-
nufacture, the overhaul, the technologyof installationor the arrangementof structure, hence, the floor
shall be divided into severalareasto determineequivalentuniform live loads separately.
B.0.4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 for local load (including concentratedload) on one-way slab,
g", should be calculatedaccordingto the followrngequation:

8J'n,dx
gC=^亏
r9 0,4)
(B。
Where l-span of slab;
b-effective distribution width of loads on slab,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B.0. 5 of this Appendix.
M-o"-absolute maximumbending momentof simply supportedone-vrayslab, which shall be
determinedin accondancewith the most unfavourablearrangenLent of equipment.
When calculating M^*, equipmentload shall be multiplied by the dynamic coefiicient, and the
bending moment' which is causedby the operationload on the area in span ol slab occupiedby the e-
quipments, shall be deducted.
8.0.5 The effective distribution lridth b of local load on one-way slab canrbe calculated in accor-
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stipulations:
I S4ren the long side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lor:al load is parallel to the span of slab, the effec-
tive distributionwidth 6 of the load on simply supportedslab ls, (Fig.B.0.:t-l)
(1)W%en δ 。x≥ bcy, bcy≤
0.6J, δ
cx≤ J;

3 = 犭
c y + 0 . 7 J ( B 。
0 , 5 - 1 )

(2)W‰ en犭 cx≥ bcy,0.6J<3cy≤ J, 犭


cx≤ J;

b = 0.6犭
cv+o.94J ( B . 0 . 5 - 2 )

2 When the long side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load is perpendicularto the span of slab, the ef-
fectivedistributionwidth 6 of the load on simply supportedslab is: (Fig.B.{).5-2)
( l ) W h e n 6 " *( 6 " u ,b . u 4 2 . 2 1 , 6 " * g I :

57
b = 扣
y + ⒍
” ` (B.0,5-3)
(2)ll llcn乙
cx(b(y,3cy)2.2J,bcx≤ J:

b = b ( y ( B , 0 5 - 4 )

\\here l-span of slab;


6,.-calculated width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load parallel to the span of slab;

b,u-calculated width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load peryendicular to the span o{ slzr}r;

and

6 , , = 6 , *+ 2 s + h
brr=brr+2s+h
Where 6,--width for actingplaneof the load parallelto the spanof slab;
b,,-width for actingplaneof the load perpendicular
to the spanof siab;
s'-thickness of the beddingcourse;
A-thickness of slab.

l
`
ˇ0氵


T
`

— — — — — — — —
υ υ亡 0000∞


宀 一0c

Fig B.0.5-l Effectivedistribution


widthof lo-
cal load on simplysupportedslab ( the long side Fig 8.0.5-2 Effectivedistributionridth of local load on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load is parallel to the sirnplysuppnrtedslab (the krng side for acting plane of the
spanof slab) bad is perpendicularto the span of slab)

3
When the local load is acting near the non-supponedside of the slab, i. e. d< b/2
(Fi9.8.0.5-1)'the effectivedistributionwidth of the load shall be reduced, and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equalion:

= 告3 + t J
b ′ 5)
(B,0,5ˉ

Where 6'-reduced effectivedistributionwidth:


d-distance fnrm the center of load acting plane to the non-supportedside.
4 When two local loads are adjacent, brrt ru( b, the effective distribution width of the loads
shall be reduced, and they can be calculat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eq;uation(t'ig.8.0.5-3):

= 告 + 谔
b ′ (B,0,5-6)

Where e-distance betweenthe centersof two adjacentlocal loads.


'lhe
5 effectivedistributionwidth of local lc,adon cantileverslabs (Fie.5.0.5-4) is:

58
b = 3cⅤ +2凭
(B,0.5-7)
ˉ— —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 for acting plane of thc
Wllcrc “
local load and the suppolt

征硭


T

担单

途—
甏烫

''' i

['ig. B. 0. 5-4 Effective


Fig. Ii.0. 5-3 EIlective distriburion u-idth of distributionwidth of lmal
two adjacent local loads load on <:antilever
slalr
'lhe
8.0.6 equivalentunilbrm load of two-wayslalrscan be obtainedaccordingto the sameprinci-
ples for one-waysltrbs, zurdcan be determinedby the equivalent\ralue of thc absolutelargest bencling
momentof a slab which is simply supportedon four sides.
'Ihe
B. 0.7 equivalentuniform live load of the benclingmomentand the she,aringforce for local loacls
on secondarytrcarns(including the longitudinalrib o1'channlslab), shall be calculatedrespet:tivelv
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s,andherein the larger value shall be tal<r:n:
8J,flntlx

gcM=~:7— 0。
(B .7-1)

=一 一
2Jrn1.lx

gcⅤ 币 0。
(B .7-2)

W‰eF sˉ
_ˉ _^spaCing of secondal, be洲

s;

J— span of seconda叩beam;

M,,,o,and tr/,,,,.-the absolutelargest bending monlent and shearingforce o{'simply supporterlsec-


ondary heam, which are determinedbv the most unfavor,ablearranqrnentof the e-
qutpment.
In additon to local load directly acting on the ser:ondarybearn, when thr: secondarvbeun is con-
sidered trs a simply supportedbeam for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M^o, and y,,,u*, furthermore, the live
Ioad transmittedfrom adjacentslabs ( herein, the dynamic effects of equipmentload shall be consicl-
ered and the operationloads on the area occupied by equipment shall be detlucted), as well as, the
unloading effect of adjacent secondarybeamson both sides shall be considen:d.
B.0.8 When the distributionof loads is rather uniform, the equivalentuniform live kradson the
main beam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sum total loads divided by the overall load-bearingarea.
8.0.9 In general, the equivalentuniformlive loadson colunms, foundationscan be taken the sane
value as those for the main beam.

59
Appendix c Live Loads on Floors in Industriat Buildings

C.0.1 The equivalent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rs in ordinary workshopsfor the metal
working, the
instrumentand meter manufacturing,the semiconductorprocluction, the corlton
milling, the preparaton.
of tire plant and the grain processing,may be adoptedas the valueslistedtin Tables
C.0.1 - C.0.6
respectively.
Tablec.0.1 uniform Live Loadson Floorsfor Metarworking workdrop (M.w.w)

Chalatteistic value(kN/Ⅱ
P)

△o由
hcicnt
C<rcllicienl Ce-fficient
⒊ab Smondary beiln(rib) Represental i ve
⒒eⅡ s
九r forfor quasi-
trpes of
frq1uent IE|:ment
叩 an span 叩 aclng spacmg b e a m mchine turls
values ty',. values ry'1 values ry'u
≥ 12m ≥20m ≥ I2m ≥2 0n】

I CW6180,
3、Κ,
l 22 0 14 0 140 10 0
(MWW 0 95 0 85 Ⅹ 63W,删,
M1080,Z35A

Ⅱ C 6 1 6 3 , ) 6,2 Κ
2 18 0 I2 0 120
MWW) 10 0 95 0 85 诵 2W,虫⒑ ⒛ ,
MI050A、
Z3040

Ⅲ C 6 1 0 05
,1Ⅹ K,
3 16 0 1 0 0 10 0 1 0 0 95 X61W, B6o5o,
(MWW 0 85
Mlo⒀
, Z 35
α

Ⅳ C6132, `5oA,
12 0 10 0 95 0 85 xalw,“
M W W 3 ⒌l ,
MIO10,Z32Κ

Note: I bads listed in this table ae applicable to flmr structues with the one-way sup;nrted, cul-in-situ slabs
ard 6iurn. rs
well m the preut chmel slabs md etc. Spm of slab listed in this table denotes lhe spacing for longirudinal ribs of chm-
nel slab.
2 The wlf-weightof partition walls md hmging ceilings re not includsl in the loads listed in the ta;le.
3 The equipment (including dynmic effct) md operation loads, mder installation, orerhaul md normal se.rvice condilion.
have ben considered in the loads listed in the table.
4 When dainging the walls, colms md foudations, the me va-lum for the desipgr of min berru listed in this table cur
be adopted as the live lmds on llmm.

TabIe C。
0 .2 UnⅡ brm Ⅱ ve Loads m nooⅡ f。
r山 哎 nIwlent

ard Meter Manufachrring Workshop


CharacteⅠ
s刂c value(kN/nf)
蛳咖

Coeflcient

Nme of slab for f o i for quuri-


m es

州 乃勹

wo*shops △equent klllaks


span span ,eain(nb valuesry'" valu∞
¢f
≥ 12m ≥ 20m

Optical vo*shop

Reprmntative uluipmert :
grinding mhine H015, mem-
l Optical pmming brm*plating machine ZD-450
md CZD30, le.ns polishing
mhine Q8312

60
( Continued)

Chalactel△
血 c vdue(kN/Ⅱ f)

蝓瑜
Nme of 盂ab for for for qumi-
workshops s∞ f,ndan k谳 s
frequent
叩 an span 沪9,nr氵
讣 values f" vzrluesry'1 valum f,
≥ 12m ≥ 2,0m

workshop
optlcal

Assemblv of luge Reprmntative t4uipment


optical instruments 0 7 prwision lathm C0520A, ui
venal tml micmropre

Arsembl_vof
3 onlinary optical Erductsrerlgnblelmthr
0 7 07
ren$ly table
rnslmHts

Assemblyof lrge h d u 鲶 眦 ::),刂


1: 19 1(
∞): J
l: l
耐r lΙ
7 0 0 7
optical instrume.nts Ⅱ c,c,r

Asrembly- of ordinary Pulucts ue asembled or


5 0 7 07
opticerl instrumenls the m.mbly tablm

Pnrcessing of
small-mulule geu Repmtative apipmt
6 0 7 Cea.-hdbry mhine 1M3680
md crystal
gm plain grinda
ele.ments (gem)

Storehour for workshop

C、
dinarv
7 Insu△1nlt・
rlts 1 0 0 95 0 85
stolchou⒃

lage instruments
0 95 0 85
store,hour

Notc:see Note ie
n 山T a b l e C O l

T a u eo .
c3。u 耐
讪m hⅡ Loads mF
吣o r 咖 Ⅲ 阶 M岫 m Workshop

Chaacteristic value ( kNr'm2 )


汕 。吵t lDf
CoeFlocnt &d[iciat 汹 cidll
弘 olldal△
k蛔 smgle
slab for lor f o r q 正 s i -

Nme of workshops (ib) Maln 屮 r铮姐 洫 le


ftapmt pemment
跏 哪 pnng⒒
叩 an spansP记
lngspat,lng valu6 (y'" vahrery'l vdu∞
¢q

(k)J 、
≥ I2Ⅱ ≥ 20m ≥ 1 2 m ≥ 2 0 m

1 10 0 0 95 0 85 14 0~18 0

2 10 0 95 0 85 90~120
Semiconductor

device workshop
3 10 0 95 0 85 40~80

10 0 95 0 85 ≤3 0

Note:Scc Note in the Table C01

61
Taue c.0.4 m
u岫Live Loads on Fl@rs
for Cotton Miltir4 Workshop
Chuacleristic value ( kN,zmr )

Lle.fficrie-nt

0r (luasr- Reprmltatire

lEmHent q+trpnx'nt

valuery'u
≥ 】2m|≥
2

可,蕊

≡ L△
8 0 | 60
2 G姒 | Γ A “ " , 4 1 ⒌ 人 , 4 ⒉
ydrn蛳
(15 0)| (10 o) lVI t+58A

0 7
I'ine rm shop,
ΓA 7 0 5 , 5 0 6 , 5 l l ^ A
(,ont winder
GtO13,015
shop
坠 PERO


Twisting shop, FA705,721、
762
4

Warping shop ZC-L-180

D31000-180

Shutlle lmm GA615150


I25
GA615~180

m呢
|(却
60|45
T垲∞
Srord nxl kxrnr 18 0

sOMⅠr~lqD

Note: Values in Lhe bracets ue applied on the lmal flmr for the
head lxrrtion of come vm ruchine onlv

Table c'0.5 Uniform Live loads on Floo* for preparatoryworkshop of riire plant

Chdltll stlf
lc五 value(kN/m2)

、 allle Of | q,h | | i lt,l

workshops Serrndm l Main rom|ination


spin 'pil
l,eur{ rib) hear , yallpc
a!,

I4 0 | 12 0 | l0 . q5
o 0 . 85 pli, ation ,,1
( Continued)

Chalactehstic vdue(kN/Ⅱ
P) Cc.fficient
Ce{ficient Ctr.ffcient
Irr
Nme of slab frrr for Representative
No quasi-
workshops ;(:、
(∶(〕
orldalv Maln freque.nt alulpnlenl
pemmenr
sparl spm bcarn
bea111(hb) values,y', vtrlues,y'l
v:Llues ry',,
≥ 12m >2.lnt

Pnx:essing tud

mixing chemital nute-


Pre.paakrrl
100 0 95 0 85 rials, 4rm refining us-
workshop
ing dense refining ro-

chine

'lhe
Note: I load of the ela:tric hoist for the inspection md re.pair of denrc rtfining rochine is not includal, md shall be srnsitl-

ered wpuately in the design.

2 Live loads in workshops involving pmesing md the appliction of ciubon black ue con,runently used for stori4le rmms rrl

cahur black, If the rum is not ussl s a storer@m, the vtrlue of above mentionql shall be reduced.

3 SeeNote in the'lable C.0.1.

Table C.0.6 Uniform Live Load on Floons for Grain Processing Workshop

Chaacteris 匚c vdue(kN/nf)

Cm.{ficient

|
N a mfe t △ lor Representative
No
wolkbhrJps rf,:{ulpmenr
srkvnsrkvnsrkvn
vaues9(

l'lou plut

hamng JMN-10 rlm*ing


l 1 4 0 12 0 12 0 12 0 1 2 0 120 12 0
E(⒈
l(,Il rrohirre

Wlll rnill m-
Milling shop 120 100 10 0 9 0
chne

V●
lleat曲⒑
p
SXO11 ati吧
vil)「
dn(1
b l e vI
eD,R
(,1
lrf
》a“f , ~
~子石

3 Ⅱ our 50 4 0 4 0 4 0
hg△ ll
nchne,⑾
Ⅱ △11ing 095 0 85
~

Msller
shop

'Ibp
flmr
4 for hmg 6 0

plme sieve

岣~

Wheat
c

cleming 1 4 0 12 0 10 0 100 9 0 90

shop

63
( Continued)
Chmcteristic value (kN/m2 )

If it is imposiblefor thedrawing
.hoo,o b"ffiffi
taken m l0 kN,/m2.
b{" for topllmr for hmg plme sieves ue considerql as the equipme.nt
I":, huging 'rom the bem.
lf vibrating sieve SX0l1 is used in the tleming
shop of rice plmt, the live load my
value specified for the n*reat shop of flour plmt. "qriuul".i*iifom be taken as the

See Note in rhe Table C.0.1.

64
Appendix 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he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and Wind pressure

D.l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D'1.1 When defining the snow pressure,its otrservation site shall hav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The representativechaLracter
of site denotesthe contentsas follows:
-The topographyalong
observationsite is open zrrd smoothterrain;
-The distribution nf snow
cover keeps uniform;
-The place for designproject
shall be locatedwithin the topographicscopeof obseruationsire, or
they have sametopography.
The special investigationand particular disposal shall be taken for the regions where the local
variation for the snow cover is especiallybig, as well cn the mountainousdistricts are with plateau to-
pography.
D,1.2 Snowpressuredenotesthe weightof snowon a unit horizontalarea, its measuringunit is kN,u
rn2' When the stations of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vhave the records of snow pressure, hence, the
referencesnow pressure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data of snow pressuredrirectly, when there are no
recordsof snow pressurein the stationsof 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that the depth of snow cover can
be used indirectly to calculate snow pressure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rtion:

S = hpg l.kN,zm2) (D,1.2)

Where A-depth of snow cover, denotesthe vertical depth fiom the sur{aceof snowcover to the
ground(m);
p-density of snoweover( t/m3):
g-acceleration of gravity, 9.8m/s2 .
Accompanyingwith the variationsof the factors for the depth of snow ,3over, the coveredtime of'
snow' a-swell as, the geographicaland meteorologicalconditions in the locality, anfl etc., that, the
density of snowmay be varied with a larger range, fc,r the meteorologicalobsenatorystationsare no di-
rect recordsof snow pressure, which can be calculaied bv the mean density of snow in districts.
The referencesnow pressurescan be calculatedby the stipulated method in D.3. The maximum
snow pressuredata over the years, that the maximum snow pressurebetweenthe July of every yea.rto
June of next year can be adopted.

D.2 Reference Wind Pressure

D.2.1 When defining the wind pressure, its observationsite shall has rellresentativecharacter. The
representativecharacterof site denotesthe contentsas follows:
-The topographyalong observationsite is open and smoothterrain;

65
-'fhe meteorologicalfeaturesin the larger regionof the locality
can be reflected, avoidine the in-
fluence of locai topographyand circumstances.
D '2 '2 The data materialsfor the observationof wind velocity shall
conlbrmwith the requireme'rs a^s
follows:
r All recordingmaterialsshall be taken from the self-recording
anenrograph,hence, the former
non-self-ret:ordedtimelv observationmaterialsshall be adopted
through the apprrpriate adjustments.
2 \{hen the dif{erencebetweenthe height of anemograph
ancl the sl,:rrrrlard
height 10m rnay be
excessivelvlarger, then the wind velocity at stanclardheight
can be corn,erterlin accordancewith the
followingequation:
α
v =引以 (D.2.2-1)
\Ihere z-actual height of anemograph
(m);
r.,,-wind velocityobservedby anemogpaph
(rnls);
a-terrain roughnessindex for the open and smoothterrain;
Using the cup-t)?e anemograph,the adjustmentsfor the in{luencesof
temperature, atnnspheric
pressureon the density of air must be considered, the tlensity of air
can b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equation:

L亍 £
ρ =1+0.0O~sb6J(卫 f) (D,2.2-2)
s:阝)
。:商 ('Π
Where t-temperature of air ( [ ) ;
p-atmospheric pressure( pa) ;
e-vapour pressure( Pa) .
Also on the basisof the heightabovesealevel z (m), the densityof air:can
be estimatedapprox-
imately 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p = 0 . 0 0 1 2 5 .o r l r l : ( r / m t ) (D.2.2-3)
When seiectingthe data of yearly maximurnwincl velmity, the materialsabove
25 years shall be
possessedin general, if it is not satisfied, at least, the materialsof wind velocity may
not be less than
10 years.
Referencewind pressureshall conformwith the stipulationsof D.3, aft.erthe reference
wind ve-
locity with a 50-year mean recurrenceinterval o6 is calculated, the reference.,vindpressure
shall be de-
terminedbv lhe followingequation:
1~2

υ

(D.2.2-4)

D.3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of Snow pressureand wind velocity

Theextremetype I probabilitydistributionis adoptedfor the yearlymaximum


valuer of the
?.3.1
snowpressure
and the wind velocity, their distributiorrfunctionare

F ( x ) = e " p l - e * p [- a ( x - , ) ] | ( D , 3 . 卜 1 )

where u-location parameterof distribution, it is the mode of distribution;

66
a -measure prameterof distribu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the parametersof distribution and the mean value pr, the standardcleviation
o is determinedas follows:

1.28255
(D.3,l-2)

~
~
~
α
=
~
~
~
ˉ
σ

C),57722
L J = ^〃 ~ 丁 ( D 。 3 . 卜 3 )

D.3.2 [hen the mean value r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 of limited sampl,'are used as the appnrxi-
mate estimated 4 and o, taking

Cj
~
α = _ˉ
s
( D3。. 2 - l )

u = i - Q (D.3.2-2)
a

The coefficients Cq and C2 are shown in the Table D.3.2


Table D.3.2 Coefficients Crarf, Cz

Cl ‘
92 C1 C2

0 9497 0 4952 ω 1 17弱


5 0 55208

1.020s7 0 5182 70 1.18536 0 55477

1.06283 0 52355 80 1.19385 0 55688

1 09145 O.53086 叽 l⒛ ⒍ 9 0 55860

30 1 11238 0 53622 l∞ 1,20649 0 56002

1 12847 0 54034 250 1.24292 0,56878

硐 1 14132 0 54362 5CXl 1 25880 0 57240

45 1,15185 0.54630 lCXX, 1.26851 0 57450

1. 1(90《
15 o 54853 1.28255 0 57722

D.3.3 The maximumsnow pressureand the maximummnd velocity rp for the me€mrecurrencepe-
riod rR can be determinedaccordingto the following equation:

细= -
“ 捌吲云

Γ⒈
Ⅰ) l 3.3)
(D。

D.3.4 The values of snow pressureand wind pressurewith the recurrencointerval of 10 years, 50
years and 100 yearsfor the stations, obsewatoryof nation-wideare shownin the attachedlist D .4, the
correspondingvalues with other recurrenceperiod rR can be determined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r R = n l o + ( r r m - x r c )( l n R , z l n l 0- l ) (D.3,4)

67
D'4 Values of Snow hessure and Wind hessure for
the Towns, cities of Nation-wide
Attachd TabteD. 4 Snowkr:ssure and Wfud pressur€
During
a fl) - year Mean Recurrence Intervar of Nation-wide
cities and rovms

Wind pressure kN,/m2) Snow llressrre kN/`)Znning for


Provincial, Height
coethclentr
Municipal City, Town names above
of quasi-
ruunes sea level
(m) 乃=10 n = 5 0 刁=1CX n = 5 0 ″=1α pernxment
value of
snow loads
Beijing 54.0 o.3oLor'5 050 0 25 0 4 0 045 TI

Tianjirshi 0 30 0.50 0 6 0
Tianjin 0.25 0 , 4 0045 II
Tanggu 040 0,55 0 6 0 0 20 0 35 0 0 O Ⅱ
Shanghai 0.40 0.s5 0.60 010 0.20 0.25
Chongqing nυ
259.1 040 0.45

Shijiazhuangshi 80 5 0 乃 0.35 0,0O 0 20 0.30 I


Weixia,l 909.5 0.⒛ 0.30 U . J J 0 20 0.30 Ⅱ
Xingtaishi 76.8 0 . ⒛ 0.30 0.35 0 25 0 35 0 0 o il
%ngni鸭 659,7 0.30 0 . 4 00 . 4 5 n
0,15 o 030
25 tl
S'eichang u2.8 0.35 0.45 0.50 0 20 0~30 I]
Zhangjiakoushi

11i a
0,35 0 55 0 6 0 0 1 5 0 30 tI
Hualla1 536.8 0 . 2 5 0.35 0 , 4 0 0 . 1 50 20 0 25 Ⅱ
Chengdeshi 377.2 0,30 0 , 4 0045 0.20 0 30

Z岫 ua 54 9 0 30 0 0 o 045 0.25 0 4 0 0 50 I
Hebei Qinglong 227 2 0 z ~ s030 0 35 0.25 0 4 0 0 45 Ⅱ
Qinhuangdaoshi 0.35 o.45 0 50 0 . 1 5 o.25 0.30 II
Baxian 90 0 , z ~0
s4 0 o 0 ~ s 0.20 0,30 il
Tangshanshi 27.8 0,30 0 . 4 0 0 . 4 5 0 20 0,35 0 4 0 I
leting ・
10.5 0,30 o .
I)‘
1 (0.45
∶ 0,25 0 , 4 0 045 I
Baodingshi I 7. 2 0 30 0 4 0 0 0 ~ s0 . 2 0 035 040 Ⅱ
Raoyang 0 30 0 35 0.40 0 20 030 0.35
Cangzhoushi 9.6 0,30 040 0.45 020 030 035 I
Huanghua 0 30 0 . 4 00 45 o 20 0.30 0 35 tl

Nangongshi 27 4 0.25 0 35 0 4 0 0。
15 0.25 0.30 I
Tai)'uanshi 7',18.3 0 30 0 . 0 O0.45 0.25 0.35 00o I
Shanxi Youlu 1345.8 0 20 030 0.35 T
Datongshi 1057.2 0 . 3 5 0.55 0 65 0 1 5 0.25 0‘
30 I
68
(Continued)

甲而 n d 玲 sure(kN/硭 )
p“ Snowprrssure ( kN/m2 ) ‰ “吧 f o r
Height coeflclen“
Ro访
ncial,
above o f q u 趾
Mtu△
opal City, Tor,rnnames
渤 level
na】
lles 10 屁〓stl
Jz〓 几=1∞ Ⅱ 〓 10 n〓50 Ⅱ =1∞ penllanellt
( m ) valuc of
snow load


Heqtl 861,50 30 050 0.60 0.30

9¢
咖 ai 1401.00.30 0 0 o 0,45 0 20 o 30 Ⅱ

Xingxian 1012.60,25 0,45 0 55 0 20 0 25 0,30 Ⅱ

Yuanping 828,2 o.30 0 50 0 6 0 0,20 0,30 0 35 Ⅱ

hsh 950 8 0.30 0 45 0 50 0 20 0 30 0,35 Ⅱ

ΠⅡ
YangqLlansh 741,90.30 0 4 0 0 45 0.20 0 35 0 . 4 0

Shanxi
Yushe 1041.40 . ⒛ 0,30 0,35 0,20 0,30 0.35 Ⅱ

Xixian 1052.70.犭 0 35 0 4 0 0 20 0 30 0 35 Π

743.9 0 。
乃 0 , 4 00,45 0,20 0,30 0,35 Π

LlIfellsh 4495 0.25 0 , 0 O 0,45 015 0,25 0.30 Ⅱ

Changzkall 991.8
0 30 0.50 0 . 6 0

Yunchengshi 3760 0.30 0 . 4 0 0 . 0 s 0 1 5 0 25 0 30 Ⅱ

Yangcheng 659.5 0,30 0,45 0,50 0,20 0 30 0.35 Ⅱ

Huhehaotesh 1tXˉ
30 0 35 0 55 0 6 0 0.25 0 0 o 0.45 Ⅱ

EyouqiIrbudalin 581,4 0.35 050 0 . 6 00,35 045 0 50 I

Yakesh出
i Tulihe 732.6 0 30 0 0 o 045 0.0o 060 0 70 I

MaMod、
h 6617 0.50 0.65 0.70 0.30 0,35

Hallaersh 610,2 0 。
H~s 0 75 0 35 0 . 0 ~ s
0 50

Elunchurxiaoergou 286.10.30 0 , 4 00.45 0 35 0.50 I

Xinbaerhuyouqi 554.2 0 4 5 060 0,65 0.25 0.40 045

XinbaerhuzuoqiAmugulang 642.0 0 , 0 O0 55 0 6 0 0.25 0 35 0 4 0 [


L\ermenggu
Yakeshsh Bokelu 739.7 o 仞 o.55 0 6 0 035 065 I

Zhalallttuksh 306.5 0.30 0 4 0 0.45 0,35 0.55 0 65 I

KeyouyqranqrAenhan 0,35 0.50 0.55 0,45 0 6 0 0,70


1027,4 I

Keyoulqianqi Suolun 501.80 , 4 50 55 0 , 6 00.25 0.35 0 4 0 I

r】
Wdallhaotes】ji 274.7 0.40 0.60 0 20 0.30 0 35 I

Dongwuzhumuqinqi 838.70.35 0.55 0 . 6 5 0 20 0 30 I

均imΦ 940.500 , 4 0 0 6 0 0 70 0.05 010 0 15 Ⅱ

Ejinaqi Cuaizihu 9 6 0 0 0 45 0,55 0 , 6 00.05 0.10 0,10 Ⅱ

69
俨h

( Continued


)

¨ˉ
Wind pressure


ProvlncIal Height -T-

¨
M t u △。 Citv,Tolm匪
above
pal mes
比a Ievel
z= l0 n=50
(m)

Azuoqi Bayanmaodao 1328 1o ⑽ 055 0 . 6 0005 0 I0 Π


Alashanyouqi 1510.l
0.0~0
s.55 0 , 6 00 05 0 10 0 10 Ⅱ
Edianhaoted妩 崛 7 0 55 0,65 0,70 0 1 5 0 25 O,30

Nalenbaolinoe 11816 0 4 0 0.60 0 20 o 30 0 35 I


Damaoqi mandula 1225 20 50 0.85 0 1 5 0 25 Ⅱ
Abagaqr l 0.50 0 55 025 0 35 0 0 O I
Sunitezuoqi 1111,4 0.50 0 55
0 . 仞
0.35 0 0 O I
WulatchouΦ
H“ li铷 15096 0 , 4 5 0 50 0 55 0 10 0 . 1 50 20

SuniteyouqiZhurihe I150 80.50 0.65 0 75 0 I5 o.2o
0 25 Ⅱ
!v' ulatezhongqi Hailiutu 1288 0045 0.60 0 65 0 20 0 3 0 0 35 Π
Bailingniao 1376.60,50 0 75 0.25 0 35 0 4 0

Siziwangqi 1490.l0 4 0 060 0 70 030 045 0 55

Huade 1482 70 . 4 5 0~75 0 85 0 1 5 0 25 0 30 Π

|Hm驴
nhotlqi s碥 1056 7
0.30 0 45 050 015 0 25 Ⅱ
N0me唧 douslu lO072 0.35 0 55 0 ~ 6 00 1 5 030
陌 Π
Jiningshi I419 30 . 4 0 060 0.70 0 . 2 5 0,0o Π
AJ岫 a1nl。
吓 JⅡ antal 1031 8 0 50 0.55 0 10 Ⅱ
Ⅱ lilesh 1039 30 30 0 50 0.60 015 0,25 0,30 Ⅱ
Etuokeqi 1380 30 35 0 55 0 65 015 0 20 0 20 Ⅱ
Dongshengshi 1460.40 30 050 060 0.35 0 , H o Ⅱ
Atengxilian 1329 3
0 4 0 0.50 o 55 0 20 0,35
Bayanhaote 1561 40 , 0 O0 6 0 0.70 0 1 5 0,20 0 25 Ⅱ
Xiwuzhumuqinqi 995.9 0 45 0,600 30 0 4 0 I
Zh左

Iutelubei 265 0 00o 055 060 0 20 0 35 Ⅱ
BallMloql hndoltg 4844 o0O 0 55 0 6 0 0 20 0 3 0 ll
)己
hnhaoteshi 989 5 040 0.55 0 . 6 00 25 0 4 0 045 I
Ii狐
i 799 0 0,450 6 0 0,70 0 25 0 . 4 0045 1
Kadu 2410 0.400 55 0 6 0 0 20 0 30 0 35 Ⅱ
Tongliaoshi 178,5 0 4 0 055 060 o,20 0 35 Ⅱ
Duolun 1245.40 4 0 0.55 0 6 0 0 20 0 30 0 35 I

70
( Cuntinurd)

Mnd prei;sure <N/Ⅱ


f) snOMl€ssue ( ♂ /nf)|zo血
呷 hr
Helght


Rosillci浏


`

|″
above
Mm△
opal

-ll∶
i|∶
:it
Citv, Torvn names
sea levd
nanles Ⅱ =10 rl=50
Ⅱ =1lXJ
刀=10 n=50
( m )
| sI1ow l(nd

W-engniuteqiWudan 631,8 0 20 0 30 0 35 ∷ "


Neimenpgu Chifengshi 571.l 0 3 0 055 0 65 0 ⒛ 030 0 35 | ∏
Aohanqi Baoguotu 烟 5 040 O.50 0 55 o 0。
or, ~b| l|
Shenyangshi 42,8 0 , 0 O0 55 0 6 0 030 050 0 55 I

Zhangwu 794 0 45 050 0⒛ 030 ∏

Fuxinshi 1440 040 0 . 6 0070 0 25 0 4 0 0 45 l

Κ“vuala 0 30 045 0 50 0 30 0 0 O 0 45 I

Qingluan 234 I 025 040 0 45 0 35 050 060 I

Chaoyangshi 169.2 0.0O 0 55 0.60 0.30 045 0 55

Jianpingian Yebaishou 421.7 0.30 0.40 0 2 5 0 35 0 硐 lI

Heishan 045 0.75 0.30 045 Ⅱ

Jinzhoush 040 0.60 0 30 0 4 0

Ansharchi 77.3 0 30 0~50 0 6 0 040 0 45

Berxishi 185 2 045 050 00O 060 I

['ushurshi Zhangdang 118 5 0 045


30 050 045 050 l

haOIuIlg Huanren 240 3 | 0.250 35 0,35 050 θ 55 I

Suizhong 0.25 0 , 4 0 0.45 0 25 0,35 0,们 Ⅱ

Xingchengshi 0.35 0 45 0.50 0 ⒛ 0 30 Π

Yingkoushi 33 !0.40 060 070 0 30 0 , 0 O 045 Π

Caixian Xionglue 20 4 ∷
0.30 040 0 0 ~ s025 00O 045 Ⅱ

Benixian Caohekou 233 4 0 25 045 055 035 0 55 060 I

Ⅺ ltljan 0 30 0 45 0 50 0 55 | Ⅱ

Kuandian 260 1 i 0.30


0 50 0 . 6 00 0 o 060 0 70

Dandongshi 0 35 0.55 0 65 0.30 0 0 t l 045 Ⅱ

Wafangdianshi 29 3 0 35 050 0.55 0 20 Π


KinjinxianPikou 43,2 0,35 0 50 0 55 Ⅱ


Zhuanghe 34 8 0.55 0 25 0,40 Ⅱ

DalhⅡ
hi 00o 0.75 0 25 040 0 45 E
( Continued)

配 lld ps
赂L R r e ( k p w / ` ) Snowpressure( kNzm2) zoluIlg for
Ro说
ncid H。
酗t coeFlclen芯
M L u △0 p a l Citv, Tolm names abolre
qea levd
o f q u a . q i

rl=10刀=Do l 9 = 1 ∞ n=10 Ⅱ =50 屁=lfXp e l I l l a l l e m


(Ill, value of
snow load

Changchurrshi 236,8 0 . 4 5 0 65 0 25 o0o I


Baichengshi 155.40 . 4 5 0 65 0.75 0 . 1 50 20
Π
qlr'*_ 146.3 0 35 045 050 015 0 20 0.25 Ⅱ
Qianpgoerluosi 134 7 0,30 0.45 050 015 030 Ⅱ
Tongu 149.5 0,35 050 0 55 0 15 0.25 Ⅱ
ChaIlgling 189.3 0.30 0,45 0.50 0 . 1 5 0 Ⅱ
I、
γ吣 lu sanchahe 196 6 0.35 0 55 0.65 0.20 030 I
Shuangliao 114,9 0.35 050 0 20 030 0 35

Sipingshi 1 6 4 2 040 0 55 0 . 6 0 0 20 0,35 0 0 o I


Panshixian Yantongshan 27I 60 30 0 4 0 045 0 25 0 0 O 045 I

nslu
JiⅡ 183 4 040 0.55 0~30 045 050 I

295 o 0 30 045 0 50 0 . 0 O0 65 0 75 I

523 7 0.30 045 050 0,30 0 50 0 6 0 l

|Meihek。
tLqh 339,90.30 0 4 0 045 0 30 0 45 050 I

| an
Hua山 263 80 30 0 4 0 045 0.40 075 I

|驷
塑 5492 035 00O 040 060 0 70 I

774 2 0


30 0 . 0 O 0 45 0 6 0 090 1 05 I

176 8 0.35 0 50 0 55 0 35 0 55 0 65 I
Tonghuashi 4029 0.30 050 060 0 50 0 80 0 9 0 I

332 70 ⒛ 030 0.35 0.45 0 70 0 80 I

177.7 0.20 0 30 0,45 0 80 I


Changbai 1016.7 0 45 050 0.40 0.60 0 70 1
Hae曲
insh I42 3 0 55 0.65 0.30 045 050 I

Mo肫 296.0 0 25 040 050 0 65 0.70 I


Tahe 3574 0,25 030 0.35 0 45 0 6 0 0 65 1
HeⅡong
XinlIin 似 6 0.25 00O 0 . 4 0050 055 I

Hu1na 177.4 0 30 050 060 0 35 0 45 0.50 I

墅daql
J妇 371 70 25 0 35 0 . 4 00 4 0 0 55 0 , 6 0 I

Heihesh l06,4 0 50 0 55 0.45 0 6 0 0 65 I

72
( Continued)

配 lld p
x※心u r e ( k r q / n ` ) Snowprerisure(kN,h2) Tnnng for
n⒑ 。 ncial,
Height t:oefiicients
Mmu0pal abolie of quasi-
City, Town names
∞aI钾el pennanent
n旧
旺nes Ⅱ =10 n=50 Ⅱ =10
/t=1fXl n=50 Ⅱ =1∞
( m ) value of
snow load

Nerljiang 妍 22 0 . 4 00.55 0 6 0 040 0.55 0 6 0 I

Sunwu 2345 040 060 0.70 0.40 丨


0 55 0 6 0 1

Benrksh1 269.7 0.30 0.50 0 6 0 040 0.55 0 6 0 I

Keshan 2346 0 30 045 0.50 0.30 050 0 55 I

l'u3r 162.4 0 30 00O 045 0 25 0 35 040 I

Qiqihaershi 145,90.35 o 。
H~s 0 50 0 25 0 0 o 045

H葫l1m 239,2 0,35 0 55 0.65 0 30 0 . 4 0 045 I

Mingshui 249~2 0 35 (〕45 0.50 0~25 0 0 o 0ZIs I

Yich吣
h 2 4 0 , 90.25 0.35 0 4 0 0 . 4 5060 0.65 I

Hegangshi 227,9 0,30 o .


l()

z∶・ 045 0 . 4 5 (D 650.70 I

Fujin 6 4 . 2 0,30 ()45 0 50 0,35 (D.450.50 I


Η
e
°
n 〓

Talldl 1屮
9,5 0.30 () 45
0.50 0.20 ()30 0 35

I

Stuh山
鸡h 179,60.35 0 55 0.65 0.35 (D 500 , 6 0 I

And甾
lu 149.3 035 0 55 065 0 20 o~30 0 35 1

Tleli 2105 0.乃 0 35 00O 0 50 o.75 0 85 I

JlaInushh 81 2 0 . 4 0(〕65 0,75 0 45 (〕


.65 0 70 I

Yilan 1CXl.1
0,45 () 650 75

B⒛
(j鸭 83,0 0,30 ( ) , 硐 0,45 o 35 (D。
50 0 55 I

Tonghe 108,6 0.35 () 500 55 0 50 0.75 0 85 I

Shangzhi 189 7 0.35 (〕55 060 040 0.55 0 6 0 I

Ⅱ 妯妯 233 6 0 . 4 00 55 0 65 045 {〕65 075 I

Hditl 100.2 0 35 ().45050 0 50 o 70 0 80 I

N{udanjiangshi 241.4 0,35 ().500 55 0 4 0 {D


∶i
∶(|}
) ({∶∶
0.65 I

S山fenheslu 496.7 0 , 4 0 0 . 6 0 0.70 0 . 4 00,55 0 . 6 0 I

Jirnnshi 51 6 0.30 (〕
,45 0,50 0 20 () 30
0 35 Ⅱ

Dezhm⒗
hi 21,2 0,30 0.45 0.50 0.20 0 35 0 . 4 0 Ⅱ

Shandong H碰llun 0 ~ 4 0(D 500 55 0 25 lD 350 . 4 0 Ⅱ

Shouguangxian Yangjiaogou 4.4 0 45


30 o。 0.50 0 . 1 50 25 0 30 Ⅱ

Longkotkqh 4.8 0s
0。 0 . 6 0 0 65 0.25 0.35 0 4 0

73

旒咖
Mnd pressure(kN,h2) Snowpressure(kN,zmr)



T.oningfor


只|

(m)
Citv, Town names
l l1 a1 】e s |

|
~+_
___
__
| Υa n l a i s l l l
L
_
_
_
_
ˉ
~
ˉ
:↑
|W。haihhi
o 75 0

±
0 50 | Ⅱ

董士
30 0 45

0 75 0 0 45 | Ⅱ

臣≡≡呸慌
25 0 0 F l
--
⊥丝 上
竺 L± 050 0 35 0.,10
——
il

佟ˉ 一 谔拊引
00O| Ⅱ

0 85 o峋

赢Γ
o or) 0 20 0

|赢
o 笱 35 0 0 t l

34.0 0 30 0 4 0 0 45 0~30 0 45 050

3045 0 30 0 35 0 4 0 0 35 Ⅱ
|
0zI 0 3 O | 0 ・。f l 0.45 035 0。
fl| Π
| 30 5 045 0 25 0.30 Il
-)∶
L|:!∶
!_ˉ
|~J:∶

:!-丨
° 4 5 1 0 ・
6 0
0 20 丁F「石
|
00【
) 0 55 0 . 6 00 10 0 1 5 015 Π
Shidao 33.7 0.40 0 0
5565 0 . 1 5015i Ⅱ
49 7 040 045 0 30 0 35 Ⅱ

⒈7⊥坠L 040 0 45 0 25 o 45 | Π

()antr.r

Xu)t, i :+.s

Jiangsu

呼屮 0,30 | 0 40 | o 45

|Wuki

靼 婴 ⊥ ~△ ⊥ ?土
咚耻≌ π两丁△焉

Yancheng 36 0 25 | 0 45 |
0 . 2 00 55
0.35 0.40 lll
( Continued)

W i n ,ressure
d ( kl\7m2)
-- kN/nf)
(
’ Height -r-
--Snow pressure Zlning for
coellicients
「losl11t,Ial

Mlu△
0pdl City. Town names
alnve [ l | ~
o1 r{uasl-
sea level pernunent
lla111es
(-) n=10
l,=so n = 1 g no= 1 0 n = 5 0|刀= l ∞
value of
l snow load

Gaoiou 040 045 0 20 0 35


040

0 30 o o r0
l + t ,0 20 |⒒

53 030 0 45 0.50 0 1 5 0 25 0 3 0

Jiangsu O.50 0 25


Changzhoushi 49 00)
【 0 45 0 20 () 350 + O Ⅲ

Iry-- 72 025 040 045 0 50 0 55 Ⅲ

Wuxian Dongshan 0 30 0 45 0.50 025 040 Ⅲ

Hangzhoushi 41.7 0 30 θ 45 050 030 0 45 0.50

Iinarr-rian J'ianmrshan 1505 9 0 80 0 1 ∞ 0 1 6 00.I85

f'inghurianZhapu 0 45 050 0.25 040

Cixishi 7.l 0 30 045 0 50 0 25 00fl Ⅲ

Shengsi 79.6 1 30

Shengsixian Shengshan 1246 1 50 1 75

'-9:4t 35 7 0~50 085 l∞ 0.30 0 5 0 060

Jinhuashi 0 25 0 35 0 , 0 o0 35 0 55 0 65

Shengxian 1∝ 3 0 25 0 4 0 0.50 0 35 C} 550 65 Ⅲ

Ningboshi 0 30 060 0 20 0 35 Ⅲ

XangshanrianShipu 128 40 75 1 20 1 硐 0 20 0 30 o 35 Ⅲ

Quzhoushi 甾 9 00o o 30 0 50 0 , 6 0 ⅡI

hshuishi ω 8 0 20 0 35 0 30 0,45 0,50 ⅡI

Lrrngquan 198 40 20 0 35 0,65 Ⅲ

Linhaishi Kutrangshan 1383 10 6 0 090 00O 060 Ⅲ

9Veilzhoushi 6,0 060 070 0 25 C| 350 4 0

Jiaojiangshi Hongjia 13 0 65 0 20 Ⅲ

Jiaojiangshi Xiadachen 86.2 090 1硐 040 Ⅱ丨

Yul.ruarxian Kanmen 95 9 1 45 0 20 C 35 0io Ⅲ

RuianshiBerji l∞ 1c9Cl

Hefe“
h 0 35 040 00f) C}
∶i
∶|
(|({∶
丨 0∶ 70 丨
I

Dangshan 43 2 0 25 0+O 0 25 C} 40045 Π


( Conlinued )

Wlnd N / / `S
Dret,sllre )nou' ,r∞sure kN/nf)|z。
乩砰 br
‰ inc。
ial, Height
Mtm0pal above

冂黼
City, Town names
∞al四
d
Iaallles
Ⅱ =10 /a=50
″ =1∞ n=10 ,, - </\
( m )

Bozhoushi 0 25 045 0 55 0 25 0 4 0 0.4s II


Suxian 0 25 0 4 0 0 50 0 25 0 4 0

Shourian 22,7 o 25 0 35 0 0 O 0 30 050 0 55 Ⅱ


Bangbushi 0 25 035 0.40 0 30 0 45 0 55 | Ⅱ

而 「Γ


Chuxiall
o 35 0 4 0 0 25 0 . 4 0

Iiuansh ∞ ,5 0.⒛ 0 35 040


∷ θ.35 0 55 0 6 0 Ⅱ
舢 山 Huoshan 0,20 0 35 0 . 4 0 0 . 0 O 0 6 0 Ⅱ
Chaoxian 22 4 0 25 0 35 0 . 4 00 30 045 050 Π

Anqrngshi 0,25 o.0o 045 0 20 035 0.40

Nin&狎
o 89.4 O.25 00o 030 050 Ⅲ

Huangshan 1B0O4 0.50 0 70 0.80 0 35 045 Ⅲ


Huangsharshi 142 70 25 0 35 0 4 0 0 30 045 050 Ⅲ

Fuyangshi 30.6 0.55 o . ω

Nanchangshi 佰 7 0 30 045 0.55 0 30 0,45 m


Xiushui 146.8 o.20 0 30 0 35 0 25 0.0O O~50 Ⅲ
YkhunshI 1313 0 20 0,30 0.35 0 25 0 4 0 0 45 Ⅲ
JIal】 76,4 0 25 0 30 0 35 0,35 045

Ninggang “31 0,20 0,30 0 30 045 0 50 Ⅲ

Suichuan 126 10 20 0,30 0 35 0 30 0 . 4 50 55 Ⅲ


G‘lJrlIzl⒈
loⅡ lu 123 80.⒛ 0 30 0 35 0.20 040| Ⅲ
△叼iang O.35 0 4 0 0 30 0 0 o 0 45

LtIbhan 1164.5040 o 55 0 . 6 00,55 0 75


Iianryi
Boyang 匆 l 0.25 0 4 0 045 o 35 0 , 6 0 Ⅲ

Jingdezhenshi 0 25 0 35 0 . 4 0 040

Zhangshushi 30.4 0⒛
。 0 30 0 35 0 25 0 4 0 045 i Ⅲ

汕 51 2 0 20 0 30 0 35 050 060 Ⅲ

Y凼瑜 116.3 0 20 0.30 Ⅲ

Nancheng 80 8 0,25 0 30 0.35 0 20 0,40

)uangchang 143 8 0.20 030 o,35 0 30 0.45 050 |Ⅱ

Xullw,Ll 303.9 0.25 0,30

76
( Continued )

Ⅲ 而lld哪 s " e ( k N / Πf ) Snow pressure (li /Π̀) z o 沁



f o l

Height c∞ fflcients
Proxfmclal,
above o f q l 1 a . s i -
Mtuuopal City. Town names
sea level
屁=10 Ⅱ =s【 rl=10Ⅱ =50 n〓 1∞
pelIlnneⅢ
l /l=lCXl
Ila1nes
(-) valtle of

snow lrDad

Fuzhoushi 00O 0 70

vshi
Shao种 191.5 0 20 0.35 0.25 035 040 Ⅲ

Qianshamian Qlxianshan 1001,9 0.70 0,80 0 4 0 060 0 70 Ⅲ

I'ucheng 276.9 0 , ⒛ 030 0.35 0.35 o 55 0,65

Jianyang 196,9 0.25 040 035 0 50 0 55

Jianm 154 90 2 5 0.35 0 4 0 0 25 040

Fu由
I lg 36,2 0.35 0 70 0 . c 9 f 1

FⅡan Taining 3 4 2 9 0,20 0,30 0 30 0 50 O ∞ Ⅲ

Nanpingshi 125.6 0,20 0.35 0,45

Fudinglian Taishan 1066 0.75 1 ∞

Changti吧 3100 0 20 0.35 0 . 4 00 . 1 5 0 30 Ⅲ

Shanghang 197 90 25 0.30 0 35

Yonganshi 2 0 6 0 0 , 2 50 . 4 0 0.45

longyanshi 342.3 0⒛ 045


Dehuax1an Bhan
Jitlxi盯 1653.50 . 6 00.80 0 , 9 0 0硐 050 Ⅲ

Pingnan 896 5 0,20 0.30 0.35 0.25 0 45 0 50 Ⅲ

Πn莎
an 324 0 75 1.30 1 ω

Fujian Chongwu 0 55 0.80 0 . 9 0


`【 lu
iarne“ 139.4 0.50 0,80 0.95

Dongshan 0.80 1,45

Ⅺ alLshi 397,5 0.25 0 35 0 , 4 0 0 20 0.25 0.30 Ⅱ

YdiⅡlu 1057 50 , 2 50 4 0 0.45 0 20 0 25 030 Ⅱ

WuΦ 1272.6025 040 0 50 0.20 0.20 Ⅱ

Hengshan 1 1 1 1 00 30 o . 们 o 45 0 , 1 50.25 0.30 Ⅱ

S山de 929,7 0 30 0 . 4 0 0.45 0 20 0.35 0 . 4 0 Ⅱ


shaanxl

Yanarshi 957.8 0.35 040 015 0.25 0.30

Changwu 1206 50 20 0.30 0,35 0 20 0.30 0.35 Ⅱ

Luochuan 1158 30,25 0.35 00o 0 25 0.35 0.40 Ⅱ

Tongchuanshi 9789 0.⒛ 040 0 20 Ⅱ

77
( Continuerl)
| Mnd pressure(kli,zm2; Snon pr.ssure { k\ mr t /rrilng lor
Height --l <'oefflcients
臁 骑 | G Ⅱ ‰ abo田
n a r n e s i I-
ol qltasr_
I l a I l l e s | sea level
Ⅱ =10 刀=50 刀 =1∞ 刀= 1 I0n = 5 0
(m) n=1001Pennanent

——ˉ——ˉˉ~ —
ˉ
| ] L r,alueol
— I
i snorvload
迦 612.40 20 040 0 1 5 o . 2 oi o . 2 si t]
Wugong 4478 0 20 0 3 5 040 0.20 0.25 O.JO- ll
I{uavinxian Huashan 20649 040|050
055

P翌____ 794 2 0 25 o 35
00o

坠 l型
噬拦I=
508 4 035

1087.7
0 25 0 30 0 35
Sha【
lg/hoⅡ
h 742 2 0乃 0 20 汛市 1飞
693

4g。9
7 0 20 0.30 0 3 5 0 20
匝:巫
0 20 0 , 3 0 0 35 0 20 0⒛ |035


2 9 0 . 80 30I 0.45 0 50 010

|蜊
u|
1517 2 0 30 0 35 ⒍1 0 |
6⒍
‰ 5 0,45 055 060



F黯平l
1170 8
0HO 0 55 0 I0

1477 20 0 O 055| 0 6 0 0 20

| 职 %1。,eIsh
1482 70

1530.90.35 055
30 060 0

015
05
1乒
l
MlllΦ
n 1367 0
00o 0 55 0 05 0 10 0 1 0

Wuqiaoiing 3∝5,l 0.35 0 4 0 0.45 0.35 0 55 0 6 0

Jingtai 1630 50,25 0 4 0 0,45 0 10 0 I 5 0 20


H目
~~~~

CarIsu
l'*"1 398 20 20 0 30 0 35 0 1 5 (1 200 25

1917.00 20 (D 350 1 5
_tAr"ht 025

0 20
苎苎丬0 35 0 30 0.50 0.55
0 30 0 4 0()
| 45
0 25 0.10 0.45

0 30 0 35 0 1 5 0
|. 2 5 0.30
t346.6 | 0~25 0 30 0 25 Ⅱ
1421.00 20 0 3 0 C) 35 0.40 045 Ⅱ

Maqu 3471 4 0,30 015 0 20 0 2 5 ∏


Xiahexian Hezuo 2910.0 030 0,35 0 2 5 040 045 ]

Wudu |1o991 025 0 35 { 0.40 0 10

78

( Continued)


Wind pr
--i '-l
Snowpr o“
ule(k
~~Jc沸
R0氵 mclal,
Height
above
|
p
M m △o 【
n锏
nl
es
City, Tolm mes
sea

(m)
Ievel
n=10!
I
=m叮
n = 1 0I n=50″} 「

:ⅡT
{mow b猁


t、
ianshtush 11417 0 20 0,35 0 4 0 015 0 25 { Ⅱ

010
Mazongshan 1962 7 015
9 ?or !r
Dunhuang 1139 0 0 . 1 00 I 5 020 丨

Yumenshi 1526.0 0 】5 0 20 0.25 Il

Jinta:iian Dinglin 1177 4 0 05 0 1 0 o 1 5 ∷


____4~ˉ
Cansu (]aotai 1332.2 0 10 0 .1 5 ll

Shandan 17646 O15 0 20 0 25 I丨

Yongchang 1976.1 0 10 015 0 20 n

Yuzhong 1874 1 ! 025


0 . 1 05 20 |丨

Hrining 2012.2 0 20 0| 30 0.3s I fl


M l Ix
△l a l l 2315 0 010 015 0 20 Ⅱ


Yinchuanshi l 1 l l 4 0 . 4 0 0.65 0.75 0 . 1 50 20 Ⅱ

Huinong lO91.0
045 0 65 005 0 10 丨

Taole 1101,6 0.05 010 0 10 丨


Zllollbqvei 1225.70 30 045 0 50 0 05 0 1 0 丨


Zhongrring 1183 3 0 30 0 35 o明 010 0 20 Π


lngxla

l-anchi 1347 80.30 00O 0 45 0 30 0 35 Π

Haiyuan 1854 20 25 0 30 0 35 0 25 0 0 O 0 45 Ⅱ

Tongxin 1343.90 . ⒛ 0,30 010 I丨

Guyuan 1753 00.25 0.35 0 4 0 0.30 0 4 0 045 Il

Xiji 1916,50 20 0,30 0.35 0.15 0 20 o 20 Ⅱ

Xiningshi 2261 20.25 0 35 00O 0.15 0 20 0 25 ll

Mangvan 3138 50 30 0 4 0 045 0 05 0.10 Ⅱ

Lenghu 2733 00 4 0 o 55 0 6 0 0 05 010 Ⅱ


3367 00,30 0 4 0 0.45 0.20 0 30


Qiliarxian Tuole
Qrnghar 0 20 Ⅱ
3180 00 30 0 4 0 045 015 0 20
Qilianxian Yeniugou

2787,40 30 040 0 10 Ⅱ
Qilian
Geemushi Xiaozaohuo 2767 0 0 30 040 0 45 010 0 10 Ⅱ

D捉haidan 3173 20,30 0 4 0 0,45 015 Ⅱ

79
( Continued)

Vflnd pr《 'Innngl'rlr

瓦冂司群
)ssure(kˇ`) Snow pressure (kN,zm2)
P r o ,n△c i a l , Height
M血 。 pal City, Townmrnes above
narlles ∞ a lelrel
刀〓 1 刀=50 刀=1∞
( m )

I)dh蛐i 2981.50.25 0 35 0 . 4 00 10 }=丌


}T~-
Gangcha 3301 50 z ~ s 040 o乔 1o邛 |0slD|^币

「石
Menyuan 285oo 0 35 0 4 0

M~阅
0.15I 0.25

Ⅱ Γ η
Ceermushi 2807,60 30 0 . 4 0

Du-larxian Nuomuhong 2790.40.35 050 0 05 010 0~10 Π


E丸
Jan I 0,30 0.45 0 55 0.20 0 25

Vlulal△
xJan Chaka
3087 6 0.35 0⑩ 015 0.20 0 25 Ⅱ
GonghexianQiahqia
I ZS:S.O 0,25 o
∷ 35 0.40 0.10 0 15 II
Guide |⒛
夕 ,1 0 乃 0 35 0 05 o 1o I丨
Minhe 18I3,90 ⒛ 0,30 010 O.10 Ⅱ
Tanggulashan Wudaoliane 46122 0 35 045 0 50 0 2 ( ) 0 25 I
XJ【
lghai 3323 20 . z ~ 0
s 35 0 . 4 0 0.20 0 20 Ⅱ
Tongde 3289.40.25 030 0.35 0 20 丨
l
~~ˉ
~
ni Zoku
Qin砂 3662.80.25 0 30 0.35 0
广
30 045 | Ⅱ
Ceermushi Tuotuohe 4533.10 . 4 0 0 50 0.55 0 25 0 00O T
Zlliduo 4179.00 25 030 0.35 0 1 5 0.20 I
zacluo 4066.4
0.25 0 35 0 4 0 0 20 0 25 030 Ⅱ

Qumacai 4231.2
0.25 0 35 0 0 o 015 0 25 0 30 l
Yushu 3681.2
0.20 0,30 o.35 0 1 5 0 20 Ⅱ
Maduo 4272 30 30 0 4 0 0.45 0 25 0 硐 I
Chengduoxian Qingshuihe 4415 4025 0 30 () 350 20 I
Maqinxian Rerxiamu 4211 10 30 0 35 0硐 015 025 0 30 1
Darixian Jimai 3e67.s
I 0.25 0.35 0 4 0 0 20 025 0 30 1

Henan 3500.0
0.25 0 . 4 00.45 0 20 025 0 30 Ⅱ
Ⅱ uzh

3628 50 20 0 30 0 35 0.20 Π
灿 酾 an 3⑷ ,7 0 25 030 0 35 010 0.20 025 Π
Ba1mla 3750 o0 20 0.30 0.35 0 1 5 ∏
Wulumuqishi 9179 0 . 4 0 0 . 6 00 70 0 . 6 00,80 0 9 0 I
Ⅺ Ⅱ ailg
Adetalshi 735.3 0 , 4 0070 0 85 0,85 1⑽ I

80
( tlt,ntimred)

浏d叶
1 d p( N,/m2)
l 1 1 1:essure Snowr e q s " e ( u
)/|耐

屮 号Ⅱ
1IcI汐 I1


Pro访 ncIal,
abolie
Mtu△
o淤 City, Town names
∞a lcvel
llallles ,l=10Ⅱ =50 Ⅱ =1CXl
,l=10
(m)

BoleshiAlashankou 284 8 0∷951 35 1.55 0⒛ 025 0 25 l

Kdailla呐
shi 427 3 0 65 0 q O 1∞ 0 20 0 30 l

Yiningshi “ 25 0.0O 0 6 0 0 70 0.70 l ∞ 115 I

Zhaosu 1851,00 25 0 0 O 0 45 0 55 0 75 l

Wulumuqlian Dabencheng 1103 50 55 080 090 0 20 丨

Hejinpian Bayinbuluke 24580 0 25 035 o orl


0 45 0.65 0 75 I

Tdufallsh 34 5 0.50 1,∞ 0 1 50 20 0 25 Ⅱ

Al<esushi 11038 0 30 045 o 50 015 0 30 lI

Kuche 10990 050 060 0 25 0 30 Π

Kuerleshi 931 5 0 30 0~45 0 50 0 25 0 3 0 II

Wuqra 2175 7 0 35 0~40 0 35 0 50 060 I丨

嗌 hslu 1288 70 35 055 o 65 0 30 045 0 50 Ⅱ

灿 eΦ 19849 0.25 0 35 0 4 0 0.25 035 040 Ⅱ

Pishan 1375.40 20 0.30 0 35 0 1 5 0 20 0 25 i Ⅱ

Hetian L374 60 25 0 , 0 O045 020 Ⅱ

Minfeng 1冲
093 0.⒛ 0 35 0 10 0.15 Ⅱ
Xinjiang
Minfeng;ian Andihe 1262,80,20 0.30 005 0 05 0 05 丨

Yutian 1422 0 0 30 0.35 010 015 0 1 5 Ⅱ

HaⅡ 737.2 0.40 0 6 0 0 70 0 20 0 25 Ⅱ

H猁∝山e 532 6 0 55 0 ⊥

Jlmun耐 984.J 0 70 1lXl I

Fuhai 5lXl9 0 45 l

Ftllrml 807~5 0 95 105 I

Tacheng 534 9 I
Hebukesaier 1291 6 0 25 040 0 45 I

Qinghe 1218 2 0 55 0.80 0.90 I

Tuoh 1077,8 0 55 0 75 0 85 I

Beitashan 1653.7 0 55 0,70 I

Wenquan 1354 6 0 35 0,45 I

Jinghe 320 1 0 20 030 0 35 I

Wllsu 478,7 040 0 55 0 6 0 I

shhezi Z9029 050 070 0 80 I

C雨iallu 绷 5 04O I

81
inc\rressure (kN/m2) Sno, p,essure (kN/m2) Znning for
Hoght ]
coefficients
abole

sea Ievel

(m)

793 5

873 2 黯|÷
‖糕++
了碥 i~~矿
015

o

2
5
T
~
l
l
~
ˉ
|
0

一川
__ 0 35 | ∏
| 976 1 0 15 0 030|
25 "
+ -


~~~

LL
i 3504 4 0.35 050
~T
0 55 |
_"
I H 6 5 0,15 。瓦↑
H 6 1 8 | 010 o15| Ⅱ
10122
010| II
l`cgad汰
e 846.0 0 1 5 | Ⅱ
Ituqiang

而 T~T
I初 ikc
0.30 Ii
0 15 | 0 2o
0.25 ; I1
0 10 | 0.15
0 20 | ll

扣一——
0,10 | 0 15
045 ÷ ÷
0+~s|
ˉ

I丨
-
+


72 7 | 0.30 0 30 0 35 i j
0,20 025∴ I丨
0.30 035| Ⅱ
0 0 O
Ⅱ 生匚 ⊥~
I37 1 | 0 25 0 25 | 00 35
0Oi 1
Luanchuan
045 | Ⅱ
00O| 0 45 i Ⅱ
0 35 | ∏

035 丨040 0 30 i 0 35
Ⅹ ihua 0 45 | 0 55 | 0 30
0.40{045

0,50 | 06o |
( Continuctl)

Wind pr ,.ssure ( N/m2)Sr.rowpr{lssure ( N/m2)Zoning for


Hoght
ProvInclal,
abolje of quasi-
Mmllopdl City, Town names
sead l四 =l∞ =1() =50 IrerTrwlenl
Ilarlles ,l=10 〓
Ⅱ 50 刀 刀 ″ /l=l∞
(m) valrre of
snow load

WtJl
haiⅡ 23,3 025 0 35 0 , 0 o0 3 0 0 50 0 6 0

YurHlan 201 9 0 20 0 30 ().350 0o


25 0。 0.45

l-angxian 43Z+4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35

Laohekoushi 9 0 . 0 0,20 0 30 () 35() 250.35 0 0 O Ⅱ

Zaoyangshi 125 50 25 0.Ho 045 0 25 040 045 ll


Badong 2%.5 0 , 1 50 30 () 35015 0 20 025 lJ
Zhong5iang 65 8 0 20 0.30 ().35025 0.35 00O Π

M昶 59.3 0,20 0,35 0,45 0 3 5 0,55 0 65 Π

Enshshi 弱 7,1 0 20 0 30 () 0.15 0.20 0 25


35
HtlIDe1
Badongxian Lucongpo 1819.30.30 0 35 00o 0,55 0 75 0 85

Wufengian 908 4 0 20 0.30 0,35 0 25 0 35 040

Yichangshi 133.1 0,20 0 30 0,35 0 20 030 0 35 Ⅲ

ianglingxian Jingzhou 32,6 o 20 0 30 0.35 025 0.40 0~45 lI

~sH.10.20 0 30 0 35 0 25 035 0 45 Ⅱ
IEry4
I-aifeng 459 5 0⒛ 0 30 0 35 0 1 5 0⒛ 0 25 Ⅲ

i
Jial△ 36.0 0,20 0 35 0 45 0 犭 0 35 0 4 0 川

Yingshan 123 80.20 0,30 0,35 0.25 0 0 o 0.45 Ⅲ

Huangshishi 0 25 0.35 0 0 o 0 25 0 35 0 0 O Ⅲ

Chan黑
sh孙hi 4 4 . 9 025 0 35 00o 0.30 045 0 50 Ⅲ

Sangzhi 322 2 0 20 0 30 0.35 0 25 0.35 0 0 o m

Shirnert 9 025 0.30 0 35 0 25 0 35 00O Ⅲ

Narxian 36.0 025 040 0 50 0 30 0 45 0 50 Ⅲ

Yuevangshi 53 0 0 25 0 0 o 0+s 0 35 055 0 65

Jishoushi 2066 0 ,|0⒛ 30 0 35 0 , ⒛ 0,30 0 35 m

Yuanline 6 0 20 0 30 0 35 0 20 0 35 0 . 4 0 Ⅲ

Chan~gdeshi 35 0 025 o0O 0 50 0 30 0 50 0 6 0 Ⅱ

Anhua 128,3 0 20 0 30 0 35 0 30 045 0 50 Ⅱ

Yuanjiangshi 360 0.25 00O 0 45 0.35 0.55 0 65 Ⅲ

Pingjiang 1 ∞, 3 0 20 0 30 0 35 0 25 o 0 O 0 45 田
Hunan 0 20 0 30 0 35 0 25 0 35 045 Ⅲ
Zl△
iian只 272 2

\uefengshan l邳
冫 9 0.50 0 75 0 85 Ⅱ
2486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m
100
0 0 20 0 30 0 35 0 25 0Ho 0 45 Ⅲ
0 6 0 0 75 0,85 0 4 5
1265.9 0,65 0,75 Π丨
397 5 0 25 0 30 0 35 0 1 5 0Ⅱ 0 30

Wugang 3410 o,20 0 35 0


0,30 20 0 30 0.35

Lndinε 172 6 0.25 0 045


40 015 0 25 0 30

Hengyangshi 103.2 025 i 0~40045 0 20 0 35 00f1 Ⅲ

Daoxian 192 2 0.25 { 00 4


350 0 1 5 0 20 0,25

C h e n z l l oh
“ l涯
⒕ 9 0 20 0 30 0 35 0 ⒛ 0 30 0 35 Ⅲ

83
|

唧 Ⅱ 吣s
。w uessuⅡ
(蕊`态 )|孔 l・
Ilg缸
脞 Ⅰ2翌 l(kpq/`)|⒌

() 30 | 0 50 | 0 6o
1 3 3 . 8i 0 . 2 0
0⒛ |0~10|o“

耳 一
耍拜II=二
=二

0 20 o 35 | 0 45

岘 卫 2 2 L £ L f ρ| 0 3 5
2 t 4 . s 0 . 2 0 0 . 3 0 10 . 3 5

獬榭噩目荠≡
蜊 :∶
≡≡驻彐≡≡芏:≡
1 2 0 . 9) 0 . 2 0 I^而
0.30 0.35
11 |o冂
o乇

「Ⅰ T丁面

0 45 { 0 75

0 30 | 0 35

0.30 | 0.35
0 30 | 0 35
ˉ

0 30 i 0 35

0,30 | 0 35
o 30 | 0 35
丽 。

0,45 | 0 75 | o.9o

0 75 | 0 90
( Continued)

S/ind prtssure ( kN zm2 )


Height [ -1
Rα iilrial,
蒜 :
Mtullopal Ci、 , Town n却mes
∞ a level i
llallles ″=10
\m.,

|Halkouslu

8 4 0,55


|DalLxlan 168,7

250 9

镟 hl
240

55 [「

_l_T5「
[「 l::
LSally灬

|hngshtli
139

— 47

}∶

∶÷ ,—
:ii:ii∶


i Chengdushi 0.10 010|015|

~
l_

shlqtl 030 0 45

0 30 040

0 ~ s ~ s 「 冗 弱
00O
ˉ

7 t l s . 7 | 0 . ⒛ △ 而
0 25
| 两面
0,08|0,⒛
ˉ



ˉ

627 6 | 0 20 0 30

0.20 0 30 | 0 35

垫坠 ~
|唑 0 30 0 35

() 20 { 0 30

0.20 ∷0 30 Ⅲ
0 25 | 0 30 | 0 35
() 35 | 0 40

LFilDo 1474 9 0 35 | 0 20 | 0 30 { 0 35

0 20 | 0,30 { 0.35
Sichuan

674 0 } 0 20 | 0 30
0 20 | 0.30
358 9 0 20 | 0 30

Dax1ansh

Fengii 0 20 | 0 35 | 0.40 |

0 20 0 30 | 0 35

0 15 i 0 30

Neijiangshi 3/I71
Helght
dxlve
s el
泛 Ievel

( m )


377~5

~⒁
⒍ ~⒐
3201 2

3893 9

2957 2
0 20 0
3275 1
0,25 0 4 0 0

咖 2664 4
0 1 5 () 250 3
|(
3491 6
0 25 o0tl{
o 4 ∶
2369 2
010 0 1

〓~㈠
2850 7
0

0I0
20 o

0
3o

15 扛

p
|
~
ˉ
~

_
_
0 50 0
坠 ⊥~ 卫_ _
0.20 0 30 | m
?兰
Jl£



~__`
[tL⒉
Enreishan
040 ;5 | Ⅱ
— — — — ˉ

|・
凵 些 翌 _____
0 50 0 6 0T_T~
⒛ ~阝

0 20 0,30 0 35 0 . 1 0 0 20
0 25 +
:唑



~~

~

g____~



l llIll。
0 25 o ⒊ 040 0 25 O “ |0《 )
15152 025 o35 o⑩ 0 25 0 35 0| 45

_ _ _
0 20 0 30 0 35 0 |0
坐垫
⒈ 0 20 0 30

i毋———
%「
1 5 1 0 .]6 0 2 0 0 30
u3.9 0.20
|Meltan
Sinan 4163
{ , r r i z h , r ul 'Iongren
⊥~ 279 7

}滞 — —′~
0・20 | 0 30 | 0 35 | Ⅲ
1251 8
025 | 川
嗌 蕊π 1392 9 0.30 0.35
‰沪 720 3 o.30
⊥Ψ 坠 ~Ⅱ__
Sansui
p20 i 030 | 035 | Ⅲ
. "..4'',
i 0 30 | 0 ⒛35
⒐ |0“ | 0 。O | n丨
Luorlian 娴 3
|Dushan 1013
1013 3
【 020 | 030 | 035 i Ⅲ
~~币 ^
285 7 o1fJ|o15|「 5耐

0.20 0.30 0.35 lll


3485,0 0,00|06o|o90|l“
Π~Π~Ⅲ

| Π
Gongshan 0∞ |0⒛ |0甾 |l∞
\ unnan Zhongdian

0 40 | 0 55 | 0 65

Iijiang 0,35 | 0,20 | o 3o


( Continrrerl)

\&'ind prtssure ( kN,/mz) Sllk,wr e ( d / Π f) Zoning ftrl


Helght ctrflicients
P】
∶〈∶
〉“ nl lal,
above of quasi-
M器 ・‰ 111alll∝
s e a 】c v c l penilanent
卩 G° Ⅱ =10|=50

(m) value of
|


≡ 0 35

2109 5 { 0 0
2535

「亍:ⅠΞ:【
:ng 030

0 30

0 30

DaJislu 0 65

Yuanmou 1120 2o 犭 o3~,


0.20 0.35

ˉ

T汀

189
87
0石
Rtuh 刀 6 6 } 飞 : ⒛i 。 ⒛

Yunnan
J⒈

Yuxi
Υil
斟盟莶 0,25 | 0.40

1J凵

i θ 30

Mengding

I 1054 8 | 0 20
J
1302 1 } 0 25

0 30

11195 0 4 0

j Mengzi 0 30

I’
ingbi 0 30

0 30

0 35

0.10 0 —

:|:÷
}—

15 | 0 20
0 20 0 }—
25

ˉ ˉ
0 20 i 0 30 ~T

:5亏「
T石 「
Ⅰ庀
T^乃 「 T^而 而 「而矿=面△
冂o,弱

|狲 π 0 20 | 0 30 0!0 i 015 | 015


Ⅲ ∷
Xizang
陲li 黟
Ⅰ o 15 | 0 20

SuoxIan () 45 | o 2o | o 25 | o 3o { I

Changdu 0,20 ∷0 30 | 0 了可
35 π
褊 ~

0“ {040
0
1
0
_
|
~


¨
0 10 | 0 15 一| 0 15 i l
~
G
a
iz
e

020t… T
0 50 | 0 70 | 0 80
( Continued )

( k\/m2.1
['ind pressure Snon pn*sure ( L\',/m2 )
Hoght i Zt:rung for
Prk)"llt ial,

1汇日
Ⅰ 黼
Mlull0
n【l Ciw,
'lbwn
names
abol e |
nallles sea

( m )
level
″〓 10 Jt=5o Ⅱ= 1
|=∞

| ralue of
snol load
些些 0 15 | 0 20 I
l唑
垫 些 __ 035|04o ∏
38(⒚
.4
— —
0 25 Ⅲ

I

o,30 Ⅱ

Ⅺ ⒛ ng
ⅡI


050 Ⅲ
4300 o
10~s Ⅱ
3873 1 0 25 o 35 | o 40

一 一ˉ—— 0 35 o,们 Ⅲ

0 35 0,55 Ⅲ
80 040 0 70 | 0 85
0 80 i 0 95
9.0 | 1I 10
85

o 80

0 70 0.85 | ! |

Taiwan
0 80
^禹
二画
0 65∷ 0 9 0 | 1 o 6

0 55 () 80

0 70 1 05

0 35

0 . s ~ s | I ∞

0cXl

1 25

0 85

D.5 The Distribution Diagrams of ReferenceSnow Pressures,Wind pressuresand


the Zoning Diagram for the coefficients of euasi-permanent rvaluesof snow
Load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1 2

AttachedFig.D.5 . I Distribution
Diagrarnol'the Reli:rence
SnowPressures
for Nation-wide
AttachedFig.D.5 '2 Zoning,Diagramfor the Coefficients
of Quasi-permanent
Valuesof Snow
l,oads
Attached Fig.D.5'3 Distribution Diagram ol the Reference wind Ressures lor Nation-wide

88
k
Appe刷 EEm丿 Ⅱ cal Fomdae for the stmCtural Fmdamental

Natural ibraJon
PeHod of Ⅴ

E。1 Ⅲ ghonse stmctures

E。 1.1 Gener耐 conditions

rl=(o。 fXl7~0.013)刀


gh vdues call be taken%r steel stmctures,lc,W lalues can be taken br stcel reinf

st1uctures.

E。 1.2 Spccisc st1uctums

1 ChinlIleY

1 ) H o g h t c kb Ⅱc h l l llnl印c , t
c , f me
e x c e :d s ω

T 1= 0 . 2 3 + 0 . 2 2 x r c ' ) H ; (E.1.2-I)

2) Heightof steelreinforcedconcretechimneynot exceeds150m:


H;
T 1 = 0 . 4 1 +0 . l 0 * , 0 - ' ( E 1 . 2 - 2 )

3) Height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himney exceeds 150m, but it is lower thal1210m:

? "=
r 0 . 5 3 + 0 . 0* tl 1O ' H j 1,2-3)
(E。

— l
W№ K ff— height tl.枷
mt
f y・
(m);

d— o u t e ra
山l n e t e r at ct
llnl
ee- hh
甜e i g h t of chillrllley(m)

2 P e t ⒛c h e m i c d l l
ω r e rg
(.∏E , 1 . 2 )

l)foundatic,n t o w e r ( t h i c℃r ws
kne as
l lo f
k t
nooⅥt hrger tha1130mn)
1 ) C y l h dc
Ⅱ d(b试

lW11en ff2/D0( 700

Z1 = 0.35 + 0.85 x l0-3H2/ Do ( E , 1 . 2 - 4 )

2/D。
Ⅲ hcn〃 ≥ 700

T 1 = 0 . 2 5+ 0 . 9 9 x 1 0 - 3 H 2 / D o ( E 。
1 . 2 - 5 )

Where l/--total height (m) from the baseplate of foundationor the top :iut{aceof column founda-
tion to the top sur{aceof equipmenttower;
Do-outer diameterof equipmenttower (m); for changingdiametertower, using the height
taken'
of each sectionas a weight, its weightedaveragevalue of outer diametercan be
2) Frame {bundationtower (thickness of tower wall is not larger than 30mm)
rl 103ff2/D0
o.56+o.40×
〓 (E.1,2-6)

四t - b 阝 e q 山p m e 砧 t t , l讷
由of1f・en vσ山 山 iCr
3)Tlle h n d a 1 1 1 e n耐
tal ddⅤ 由 raton f
p en
而咖
诫 th
co1dallce、 Jle 1e-
eqtlatons of“
ne$of tower wall>30nlln,shall be calculated in犯

89
Fig. E. I .2 TlTe of foundations ft.rr equrpmenr rower
( c ) Cylinder foundation towe.r; ( D bmel
) fomdation towen
(r) ( plate-type) frme foundation towe.r; ( d ) ring-shape frme
"qu*" foun4ation tower

vant theory.
4) When the severaltowerslined up a row of towerson a platform, the
lundamental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 for the main tower ( i . e. the tower is with longestperiod
of vibration)
may be adoptedfor the fundamentalnatural period of the tow,ersin the direction
perpen-
dicular to the arrangedrow T; ; the fundamentalnatural period of vibration for the
mai'
tower multiplied reduction coefficient0.9 can be adoptedfor the fundamentalnatural pe-
riod of vibration of the towersin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ilrrangedrow .11.

8.2 Tall Buildings

8.2.1 Generalconditrors
I Steelstructure ?n1= (0.10 - 0.15) n 1 )
( E , 2 , ⒈

2 Steel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Z', = (0.05 - 0.10) n ( E 2⒈2


。 )
Where n-number of building stories.
8.2.2 Specificstructures
1 Steel reinforcedconcreteframe and frame-structural(shear) wall structures

T t = 0 . 2 5+ 0 . 5 3 1 0 - , 9 G.2.2-r)
" J B
2 Steel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al( shear)wall structures

Z r = 0 . 0 3+ 0 . 0 3 { \E.2.2-2)
^JB
V/here I1-total heightof building(m);
B-width of building( m) .

90
Appendix F ApproximateValuesfor Vibration Mode Factorsof
Structures

F.1 The vibration modefactor shall be calculatedfrorn the structural dynamir:sin accordance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works. Herein, the approximateva[uesfor vibration mode lactorsare given onlv for
the No. I to No.4 vibration modefactorsof the two kincls structureswith their sectionsunchangedalong
the heights of structuresand for the No.1 vibration mode factor of the high-rise structure with its sec-
tion changedin regular along the height of structure. Under the ordinary conditions, the inlluence of
No.l vibration mode may be consideredonly for the responseof along wind direction, the frequencvo1
No.1 to No.4 vibration modefactorsshall be checkingcalculatedfor the resonemce
of crosswind direc-
tion,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front four vibration mode lbctors are listed out.
F. I . I The width of windward side for the high-rise structureis quite smaller than its height, the vi-
brationmodefactorscan be adoptedaccondingto the'lbble F.l.l.
Table F.1.1 Vibration Mode Factors of High-rise Structures

odlllal n l i n io
Dfe 阝v l b r
l甜on modes
Reiative hei*t z/H

O l 0 02 -009 0 23 - 0 3 9
0 . 2 0 l X s -0,30 0 6 1 - 0 7 5
0 3 014 -0 53 0 76 -0 43
04 0 23 -068 0~53 0 32
05 030 -0.71 0 02 0 7 1
0 ~ 6 0 4 6 -0 59 -0 48 0 33
07 0 59 -0 32 -066 -0Ho

0 8 0.79 0 0 9 -00O -064

0 9 0,86 0 52 0 23 -0 05
1 0 l ∞ 1 . ∞ 1 (

) ] ‖ 1 ∞

F.1 .2 The width of windwardside {br the tall building is greater,when the structural(shear) wall
and the frame play a leading rcle, the vibration mode factor can be adoptedaccordingto the Table F.
t.2.
Taue F.1.2 v咖
on bIode F犯 of B“Ⅱd血
仍rs Ta△ g

O l dn
【a l n曲
⑴ er bratlon
of“ modes
Relative height z/H

0 1 0 02
-0
09
|
0
22
!
-0
38
0 2
03
008
017 二
⒏嚣 | 琵 |
⒏ 咒
1⒏
0 4
05
0,27
0,38 1;∶

;
-o |
;l Po÷
:;
| 48 { -0 49 | ;∶
0 6 045
07 0 67 ~。

i首 | : ~o∶| 廴
恣 7 Jo「
0 8 0 74 o.17 | -0 34 |
0 9 0 86 o.58 | 0 27 | -
1 0 1 ∞ 1.∞ | 1∞ | l CXl
F.1.3 For sectionchangedin regular along the height of high-rise srtructure,its No. I vibration
mode factor can be adoptedaccordingto the Table F'. I .3.
Table F. I .3 No. 1 Vibration Mode Factors of High-rise Structures

High-rise stn.rctu-res

B H /B s =l . Q

0.1 0.02 0.02 0.0r | 0.01 0.01


0.2 0.06 0.06 0.05 0.04 I 0.03
0.3 0.14 0.12 011 | 0,09 | o ll9
0.4 0.23 0.21 0.19 0.16 I 0.13
0.5 0.34 o.32 029 | 026 | 021
0.6 o.46 0.44 0. 4 t o.37 0 .3 l
0.7 0.59 0.57 0.55 | t_t.sr I o.+s
0.8 0.79 0.71 0 . 6 9 1 0 . 6 6 1 0 . 0 r
0.9 0.86 0 .8 6 0.85 | o .a : I 0.80
1.0 l.m 1.00 r . 0 0 i r . m l r . m

92
Appendix G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I [n order to treat difl'erentsituationsaccordingto their individual conditionsduring the imple-


mentationof this code, words denoting the different degreesof strictnessof clemandsare explained as
follows:
a.Words denotinga very strict or mandatoryrequirement
"must" is used for affirmation;
"must not" is used for negation.

b.Words denotinga strict requirementunder normal conditions


"shall" is used for affirmation;
"shall not" is used for negation.
c.Words denotinga permissionof slight choice or an indication of the nrost suitable choice when
conditionsallow;
"should" or "may" arc used for affirmation;
"should not" is used for negation.
2 "Be in accordancewith" or "ire in compliancewith"are used to inclicate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items in this code accordingto other relative standardsand stipulations.

93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Load code for Jle design of building stmctures

GB aXl1
51XXn—

主编部 门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建设 部


批准部 门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建设部
施行 日期 : 2 0 0 2 年3 月 1 日

⒛⒓ 北 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通知

2]10号
建标 [2∞


根据我 部 关 于印发 《1997年 工 程建设标 准制订 、修订计划 的通 知》” (建标 [l”7]
1∞号 )的要求 ,由建设部会 同有关 部 闸共 同修 订 的 《建筑结构荷 载规 范》,经有关部 门
会审 ,批准 为 国家 标 准 ,编号 为 GB5∞ ∞-2O01,自2∞
2年 3月 1日起 施 行 。其 中 ,
l。
0,5、 3,1.2、3,2.3、3.2.5、
4.1.1、
4.1,2、
4.3,I、
4.5,1、
4,5.2、
6.1,1、6,1.2、
7 .l
1、。
7,1. 2 为 条 文 , 必须严格执行 。原 《建筑结 构荷载规 范》 G B Jg
强制性 9,—干
2CXl2
年 12月31日废止 。
本规范 由建设部 负责管理和对强 制性条文 的解释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 ,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 究所组织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出版发行 c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建设 部
2∞2年 1月 10日

96
刚 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 [ 1 9 9 7 ]文 1下0达
8的号 关 于 印发 《1 9 9 工
7程年 建设 标 准 制

(修) 订计划 的通知》 的要求 , 由屮国建筑科 学研究 院会 同各有关: 单 位对 1 9年 ⒏国家计
委批准 的 《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 G B J 9
汐一进行 的仝面修订 。
在修订过程 中, 修订组开展 了专题研究 , 总结 了近年来 的设计经验 , 参考 了国外规范
和国际标准 的有关 内容 , 并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 r 全国有关单位 的意 见 , 经反复修改通过
审定后定稿 c
本规范共分 7 章和 7 个附录 , 这次修订 的主要 内容如下 :
按订后 的 《建筑结构可靠度 没计统 一 标准》修改组 合规则 , 并摈弃 “遇风组合 ”
1 .修
的旧概念 ; 对荷载基本 组合增 加 由永 久荷载效 应控 制 的组合 ; 在正 常使 用极 限状 态设计
中 , 对短期效应组合分别给出标准和频遇 两种组 合 , 同时增加 了可 变荷载 的频遇值 系数 ;
对所有可变荷载的组 合值给 出各 自的组合值 系数 。
2.对楼 面活荷载作部分 的调整和增项 。
3.对
屋 面均布活荷载 中不 L 人的屋 面荷载 作 了调整 , 并增 加屋顶 花 园 、直升机 停机
坪荷载的规定 。
4.吊
车 工 作制改为 吊车 工 作级别 。
5.根据 新 的观测资料重新对 仝 国各气象 台站统计 了风压 和雩 压 , 并将 风雪 荷载 的基
一遇
本值 的重现期 由 ~ 3 0 一年
年 改为 ~ s O 、s O 年
遇 ; 规范 附录 中给 出全 同主要 台站 的 1 0 年
和 1 ∞年一 遇 的雪压和风压值 。
6.地面 粗糙 度增加 一 种类 别 。
7,对
山区建筑 的风压 高度变化 系数给 出考虑地形条件 的修正系数 。
8,对
围护结构构件 的风荷载给 出专 门规定 ∴
9.提
出对建筑群体要考虑建筑物相互干扰 的影响c
10. 对
柔性结构增加横风 向风振 的验算要求 :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 订 , 有关局部修订 的信息和条文 内容将刊登在 《工 程
建设标准化》杂志 ⒈c
本规范 以黑 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 必须严格执行 。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 ,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 的过程 中, 注意总结经验 , 积累资料 , 随
京 1qlO1
时将有关 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 北 三3
环, 北
东路 ~ s O
)号,以
供今后修 订时参考 c
本规范主编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 : 同济大学 建设部建筑设计 院 中国轻 工 国际工 程设计 院 中国建
筑标准 设计研究所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 陈基发 胡德忻 金新 阳 张相庭 顾子聪 魏才 昂 蔡益燕
关桂学 薛 桁

97
目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总 … … …
贝 刂
l f X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术
语 及 符 号
1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术
语 1 o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符
号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荷 和
载 分 类 荷 载 效 应 组 合 … 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l 荷 和
载 分 类 荷 载 代 表 值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2 荷 组
载 合 1 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楼
面 和 屋 面 活 荷 载 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民 用 建 筑 楼 面 均 布 活 荷 载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工 业 建 筑 楼 面 活 荷 载 1 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3 屋
面 活 荷 载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屋
面 积 灰 荷 载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施 工 和 检 修 荷 载 及 栏 杆 水 平 荷 载 l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动 力 系 数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吊
车 荷 载 凵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吊 竖 向 和
车 水 平 荷 载 1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多 台 吊 的 组
车 合 1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吊 车 载 的 动 力
荷 系 数 1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吊 车 荷 载 的 组 、 遇 及
合 值 频 值 准 永 久 值 1 I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雪
荷 载 l 1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雪 压
荷 载 标 准 值 及 基 本 雪 1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 屋
面 积 雪 分 布 系 数 1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风
荷 载 l 1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风 压
荷 载 标 准 值 及 基 本 风 1 1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 风 压 高 度 变 化 系 数 1 1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3 风 型
荷 载 体 系 数 1 1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 顺 风 向 风 和
振 风 振 系 数 I 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5 阵 风 系 数 1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6 横 风 向 风 振 1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录 A 常
附 用 材 料 和 构 件 的 自 重 1 3 3

… ¨ … … ¨ … … … … … … … … … … … … … ¨
B 楼 l Z I 2
附 录 面 等 效 均 布 活 荷 载 的 确 定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工 业 1 4 5
附 录 建 筑 楼 面 活 荷 载

¨ … … … … … … … … … … … … … … … … … …
D 基 压 1 4 8
附 录 本 雪 和 风 压 的 确 定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1 基 压 … l 鸺
本 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2 基 风 压 … l 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3 雪 压 和 风 速 的 统 1 ⒆
计 计 算 …

98
¨ ¨ … … … ¨ … … ¨ … … … …
D 4 全 … … ¨ ¨ … … … … … … … … …
国 各 城 市 的 雪 压 和 风 压 值 ¨
1 m

D ~ 5 全 ¨ … … … … … … … … … … … ¨ ¨ ¨
国 基 本 雪 压 、 风 压 及
分 布 雪 荷 载 准 永 久 值 系 数 分 区 图 ¨ 1 7 1

E 结 … … … … ¨ … … … … … ¨ … ¨
附 录 基 … … … … … …
构 本 自 振 周 期 的 经 验 公 式
1 7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 1 高 ¨ … … … … … … …
耸 结 构 …
1 ”

… … … … … … … … … … … …
E 2 高 … … … … … … … … … … … … … … … …
层 … … … … … …
建 筑 …
l , 3

… … ¨ … ¨ … ¨ … ¨ … …
F 结 … … … ¨ … … ¨ … … … … …
附 录 构 振 型 系 数 近
的 似 值
1 7 4

… … … … … … … … … …
G 本 … … … ¨ … … … … … … … … … ¨
附 录 规 范 用 词 说 明
1 7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条 文 说 明
1 7 7

99
1 总
冫 贝

1.0.1 为 筑结构设计 的需要 ,以符合安全适用 、经 济合理 的要求 ,制定本规范 己


了适应建
1.0.2 本
规范适用于建 筑 工 程 的结构设计 。
1.0.3 本
规范是根据 《建筑结构可 靠度设计统 一 标准 》 (GB嗣
甾8-2∞
1)规
定 的原则制
订 的c
1.0.4 建 设计 中涉及 的作用包括直 接作用 (荷
筑结构 载 )和间接 作用 (如
地 基 变形 、混
凝土收缩 、焊接变形 、温度变 化或地震等引起 的作用 )。 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 作 出规定 。
1.0.5 本
规范采用的设 计基准期为 sO年。
1.0.6 建
筑结构设计 中涉及 的作用或 荷载 ,除按本规 范执行外 ,尚应符 合现行 的其他 国
家标准的规定 。

100
2 术 语 及 符 号

2.1 术 语

2.1.1 永 久 荷 载 perlnanent load

在结构使用期 间 , 其值 不随时间变化 , 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 比可 以忽略不计 , 或其变


化是单 调的并能趋于限值 的荷载 。
2.1.2 叮 变 荷 载 ⒙ Ⅱ abk bad

在结构使用期间, 其值随时间变化 , 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 偶然 荷 载 ac。 load
dent硅

在结构使用期 间不 一 定 出现 , 一旦 出现 , 其值很大 且持续时间很短 的荷载 。


2.1.4 荷 载 代 表 值 vdues
比 pKsentat汛 of a load

设计 中用 以验 算 极 限状 态 所 采 用 的荷 载 量值 , 例如 标 准 值 、组 合 值 、频 遇 值 和 准
永久值 。
2.1.5 设 计 基 准 期 d e ⒍g n 田 nce peHod
re允

为确定 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 标准 值 charactehsJc vdue

如均值 、众 值 、
荷载 的基本代表值 ,为设计 基准期 内最大荷载统计 分布 的特征值 (例
中值或某个分位 值 )。
2.1.7 组 合 值 combinauon vdue

对可变荷载 ,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 ,能与该荷载单独 出现



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 ;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 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 f1・
遇值 频 due
eq11ent Ⅴ
对可变荷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 的较小 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
频率的荷载值 。
2.1.9 准 永 久 值 q u 洮⒈ p c m a n e l l t∞ v 尉
一 半 的荷载值 ⊙
对可变荷载 , 在设计 基准期 内, 其超越 的总时间约为设计 基准期
2.1.1O 荷 载 设 计 值 desi胛x/alue of a load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2.1.11 荷载 效 应 bad effect

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 的反应 , 例如 内力 、变形和裂缝等 。



2.1。 荷 载 组 合 bad o・
c i扯
nlbin on

按极限状 态设计 时 , 为保 证结构 的可靠性而对 同时 出现 的各种荷载设计值 的规定 。


1 。基本组合 f L l n d o
2 .B amlb
loi
lnn
e献ntd t・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计算时 , 永久作用 和 百r 变 作用 的组合 。
2 . 1⒕
。 偶 然 组 合 a c c i d e n t a 1 c oimobnh 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 永久作用 、可变作用和 个偶然作用的组合。
101
2,1.1s 标准 组 合 ch
・a ⒙c t 血蚯 y ∞ mh耐 ∞ 岫 h a " cll 【

正 常使 用极 限状 态计算 时 , 采用标 准值 或 组合值 为荷 载 代 表值 的组 合 。


2.1。
⒗ 频 遇 组 合 kquent c oi
岫n 献
ons

正 常 使 用 极 限 状 态 计 算 时 ,对 可 变 荷 载 采 用 频 遇 值 或 准 永 久 值 为 荷 载 代 表 值 的 组
合 。

2,1.19 准永 久 组 合 q 1 朋i 屮e m a n e l l t
I∞l l bⅡio眈n 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 , 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s 等
效 均 布 荷 载 eqt
i】valent
亿mu血
helo&l

结构 设计时 , 楼面上不连续分 布 的实际荷载 , 一般采用均布荷载 代替 ; 等效均布荷载


系指其在结构上所得 的荷载效应能 与实际的荷载效应 保持 一 致 的均布荷载 。
2.1.19 从
属 面 积 匝 b u 血y 眦 a

从属面积是在计 算梁柱构件时采用 , 它是指所计算构件 负荷 的楼面面积 , 它应 由楼板


的剪力零线划 分 , 在实际应用 中可作适 当简化 c
2.1。
⒛ 动 力 系 数 d 卩 a l l lc
妃c , eoⅢ e n 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 , 当按静力设计 时采用 的系数 , 其值 为结构或构件 的最大


动力效应 与相应 的静 力效应 的 比值 。
2.1.21 基 本 雪 压 m兔 田 nce s n c , w ps圯s u K

雪荷载的基准压力 , 一般按 当地空旷平坦地 面上积雪 自重 的观测数据 , 经概率统计得


出 ~sO一年
遇最大值确定 。
2.1。
力 基 本 风 压 圯 允 mnce而 nd pressuK

风荷载的基准压力 , 一般按 当地空旷平坦地 面上 1 0 m度处 高 10mi 均n 平


的风速观测数

据 , 经概率 统 计 得 出 s O 年 遇 最 大 值 确 定 的 风 速 , 再考 虑 相 应 的 空 气 密度 , 按公 式
(D2 ⒉4
。)确 定 的风压 。
2 . 1 。⒛ 地 面 粗 糙 度 坨 mh∞ u吵 ness

风在到达结构 物 以前吹越过 zkm范


围 内的地 面时 ,描述该地 面上 不规则 障碍物分 布
状况 的等级 。

2.2 符 号

Ck—— 永久荷载 的标准值


;
— 可变荷载 的标准值
ok— ;
S(三— 永久荷载效应 的标准值
k— ;

SQk— 可变荷载效应 的标准值 ;

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 值 ;
R——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 计值 ;
— 顺风 向风荷载效应
SA— ;

sc—横风 向风荷载效应 ;
r—— 结构 自振周期 ;
〃—— 结构顶部高度 ;
B—— 结构迎风面宽度 ;

102
& —— 斯脱罗哈数 ;
s k—
—雪荷载标准值 ;
s 0—
—基本雪压 ;
v k—
—风荷载标准值 ;
— 基本风压 ;
刃0 —
v —c横风
r —向共振 的临界风速 ;
α—— 坡度角 ;
—— 高度 z 处的风振 系数 ;


— z 处的阵风系数 ;
` g 7 高度
— 结构重要性 系数 ;
h—
γc —— 永久荷载 的分项 系数 ;

γQ —— 叮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

矽t —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系数 ;

矽f — 可变荷载 的频遇值 系数 ;

矽q —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 系数 ;

〃l —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

〃' —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 ;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
—— 风荷载地形 、地貌修正系数 ;

ε—— 风荷载脉动增大 系数 ;
v— — 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 ;

甲z — 结构振型系数 ;
—— 结构阻尼 比。
ζ

103
3 荷
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

3.1 载分类和荷载代表
荷 值

3.1.1 结 荷载可分为下列 三类 :
构 L的
1 永久荷载 ,例如结构 自重 、土压力 、预应 力等 c
2 可变荷载 ,例如楼面活 荷载 、屋 面活荷载和积灰 荷 载 、吊 年荷 载 、风 荷载 、雪 荷
载等 c
3 偶然荷载 ,例如爆炸力 、撞 击力等 。
注:自重是指材料白身重耄产生的荷载 (重力)
3.1.2 建
筑结构设计 时 ,对不 同荷载应采用不 同的代表值 。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 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 计要求采用标准值 、组合值 、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 筑结构使用的特 点确定其代表值 。
3.1.3 永
久荷载标 准值 ,对结构 白重 ,可按结构构件 的设计 尺 寸 ℃材料单 位体积 的 向重
计算确定 。对于 自重 变舁较 大 的材料 和构件 (如现场制 作 的保 温材料 、混凝 土 薄 璧构件
等 ),自重 的标准值应根据对 结构 的不利状态 ,取上限值或下 限值 。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日
T参考本规范附录A采用 ∷
3.1.4 呵
变荷载的标 准值 ,应按本规范各章 中的规定 采用 c
3.1.5 承
载能力极 限状态设计 或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按 标准组合设 汁时 ,刈可变 荷载应按
组合规定 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 代 表值 Ⅱ
可变荷载组 合值 ,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 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j
3.1.6 正
常使用极 限状态按频遇组 合设计 时 ,应采 用频遇 值 、准永 久值作 为可变 荷载 的
代表值 ;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 ,应采用准永久 值作为可变荷载 的代表值 。
可变荷载频遇 值应取可变荷载标 准值乘 以 荷载频遇值系数 :
可变荷载准永 久值应取可 变荷载标准值乘 以荷载准永久值 系数 。

3.2 荷
载: 组合

3.2.1 建
筑结构设计应根据 使用过程 中在结构上 可能 同时 出现 的荷 载 ,按承载能 力极 限
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分别进行 荷载 (效
应 )组合 ,并应取各 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 合进
行 设计 。
3,2.2对
于承载能力极 限状 态 ,应按荷 载效 应 的基本 组 合或偶 然组 合进 行 荷 载 (效应 )
组合 ,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 行设计 :
γ0 sR
≤ (3,
式中 —
/ f ,结构重要性系数
— ;

S —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
R —— 结构构件抗力 的设计值 , 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 范的规定确定 。

104
3.2.3 对
于基本组合 , 荷载效 应组 合的设计值 s 应从下列组合值 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S〓 γG S α + γ α s Q 1 k + ∑γQ J
v・r c⒅
阝 (3.2.3ˉ 1)
氵: 2

式中 — 永久荷载的分项 系数 , 应按第 3 . 2 .
γG — 采用5条
;

γQ I —第 j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 系数 , 其中 γQ I可变荷载 分项 系数 , 应按 第
为 C1的
3 . 2 . 5 条 采 用 ;

s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 G k 计
算的荷载效应值 ;

s Q J 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
— 口泳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 其中 S α
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 中起
控制作用者 ;
—— 可变荷载
ˇ。 口j 的组合值 系数 , 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
刀—— 参与 组合的可变荷 载数 。
2)由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s〓 γG s c . k +D
Σ σ
γ v r c jk
sσ 2)
(3.2.3冖

注:1 基
本 组合 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 的情 况 。
2 当
对 s Q l法明显判
k无 断时 , 轮次 以各可变荷载效应 为 s Q l k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选 。
3 当
考虑 以竖 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 制的组合时 , 参与 组合 的可变荷载仅 限于竖 向荷载 。
于一 般排架
3.2.4 对 、框架结构 , 基本组合 可采用简化规则 , 并应按下 列组合值 中取 最
不利值确定 :
1)由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的组合 :
S = γ G S G k + 9 / Q l s Q l k

S=γ G sGk+0.9∑ γQ阝 QIk (3.2.4)


i = 1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的组合仍按公式 ( 3 . 2
), 3砭 。
式采用
3.2.5 基
本组合的荷载分项 系数 ,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
1 永
久荷载的分项 系数 :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 对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应取 1 . 2 ;
一 对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应取 1s。s ;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 —般情况下应取 10
。;
一 对结构的倾覆 、滑移或漂浮验算 , 应取 0 . 9 。
2 可 变荷载的分项 系数 :
— — 般情况下应取 1 . 4 ;
一 对标准值大于 0 k N / m
工业z的
房屋楼面结构 的活荷载应取 1 . 3 。
注 : 对于 某些 特 殊情 况 , 可按 建 筑 结构 有 关 设 计 规 范 的 规 定 确 定 。
3 . 2 .于偶然组合
6 对 ,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 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
乘分项系数 ; 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
105
陆 各种情况下荷载效应 的设计值公式 , 。
J由仃关规范另行规定 ∷
3.2.于
7i E
对使常∫
Ⅱ 极限状 态 , 应根据 不同的 没计要求 , 采用荷载 的标 准组 合 、频j 封
趟t
r或准水久组
冫 合, 并丿
讧按 阝列设 汁表达式进 彳i 没
汁:
S ≤C (327
式屮 一
( _ -结ˉ构 或 结 构 构 件 达 到 i 常
I使∶川 要 求 的 规 定 限 值 , 例 如变 肜 、裂缝 、振 帕 、力Ⅱ
速度 、应力等的限值 , 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没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3.2.8
rl刈/组合,
l,准荷载效应纽合的没计值 s 应按 卜式采川 :

S=s(人 +s凵 k+Σ 矽 ( 阝Q 八 (328)

注: 纡
t台中的设计伍仅适用 干荷戟 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惰况、 Ⅱ
3.2.9 l 频
∫ 刈遇 组 合 , 荷载效应组 合的 没计 值 s 应按 下式 采 ∫
丨j:

S = S ⒒ + 矽" S Q+队Σ 矽q 阝 ( 3 , 2 , 9 )
Q 八
氵= 2

式屮 矽q ~ ~ 町变荷载 Q l 的
频 遇值 系数 , 应按 各章 的规 定采 ∫
fl;
ψ( v ~ f荷载
i lo 准永 久值 系数 , 应按 各章 的规 定 采川
变` 的
i:
氵 ∶细合屮的设汁仇仪适用 「荷载 l j载效应为线忤的情况
荷 :
3 .I
2O。 十准
对 永久组 合 , 荷载效 应组 合的 没计值 s 可按 下式 采用 :

S = S c k + ∑ 矽q 阝
uk (3210)

注 : 组合中的设 汁值仪适用于荷载 勹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l06
4 楼
面和屋面活荷载

4 . 1 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4 . 1 . 用建筑
1 民楼 面 均 布活 荷载 的标 准值 及 其 组合值 、频 遇 值 和 准 永 久值 系数 , 应按
表 4.1. 1的
规定采用。
表 4 . 1 . 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
1 民 准值及其组合值 、
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系数
组合值 | 遇值
频 | 永久值

标准值

薮 | 痴 系| 数 索
^


(kN/n`)

赢虿 崔
V/f | q ˇ


丨酊雨魑 中












ˉ
_~



|∶

辶戥∷
黛诋耋
缌F阅
睡、刹虫| 2η
医院门诊室 i
一般资雨诓禹垂f~~ˉ |
觇砷硎
豇 丽 2.5

3靓
踅廑 |
|∷
| (1)商店 、 展 览 厅 、 车 站 、 港 口 、 机 场 | 3 . 5

4 |厅
大及其旅客等候室
∷ (2)无
固定座位的看台

身房 、演 出舞台
(I)健

0.9 | 0,9 | 0.8

通风机房 、电梯机房 ; 7θ

汽车通道及停车库 :
( 1 )向板楼盖
单 跨不小于 2 m )
(板
客车 0.7 0.7 o6

消防车 0.7 0.7 o6

(2)双 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 (柱网尺寸
不小于 6m× 6m)
客车 0.7 0.7 0.6
消防车 θ. 7

厨房 ( 1 )般的
一 0.5
9
( 2 )厅的
餐 o.7 0.7

浴室、厕所、盥洗室:
( 1 )1第项中的民用建筑 2 . 0 0 . 7 0 . 5 o . 4
( 2 )他民用建筑
其 2 . 5 0 . 7 0 . 6 0 . 5

走廊 、门厅 、楼梯 :
( ⑴宿舍 、旅 馆 、 医 院病 房 、托 儿 所 、 2.0 0.7 o.5 o4

11 幼儿园、住宅
办 、教 室、餐厅 , 医院 门诊部
( 2 )公楼 2.5 o.7 o.6 o . 5
( 3 )防疏散楼梯
消 , 其他 民用建筑 3 . 5 o , 7 o , 5 0 . 3
∩υ
续表

项 | 频遇值 准永久值

次 i 系数 系数
| VrF V/q

阳台 :
|

1 2 ( I|)般情况
一 0 . 5
( 2 )人群有可能
当 密集时

注 : 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 般使用条件 , 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 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 第 6 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 2 m 时
, 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 2 . ~ s确定。
kN″
3 第 8 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 用于停放载人少于 9 人的客车 ; 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 为 ⒛扯r q 的

型车辆 ; 当不符合本表的要 求时 , 应将车轮的局部 荷载按结构效应 的等效原则 , 换算为等效均布荷
载c
4 第 Ⅱ 项楼梯活荷 载 , 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 , 尚应按 1 .J 勤集 中荷载验算。
5 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 自重和 二 次装修 荷载 。对 固定 隔墙 的 自重应按恒 荷载 考虑 , 当隔墙 位置可 灵滔
自由布置时 , 非固定隔墙 的 白重 应 取每 延 米长 墙重 ( k N / m1
)/的3为楼
作 面 活荷载 的 附加值 ( k N /
)″
计入 , 附加值不小于 1 . 0 k。
N/杼

4.1.2
计楼设
面 梁 、墙 、柱 及 基 础 时 , 表 4 . 1 .的楼
1 中面 活 荷 载 标 准 值 在 下 列情 况 下 应
乘 以规定 的折减 系数 。
1 设
计楼 面 梁 时 的折减 系数 :
1)第 1 ( 1 当楼
) 项面 梁从 属 面积超 过 药n l z,时应
取 0.9;
2 ) 第1 ( 2 ) ~ 7当楼
项 面梁 从属 面 积 超过 m 彳 时应 取 0 . 9 ;
3 ) 第8 项对 单 向板楼 盖 的次 梁和 槽 形板 的纵肋 应取 0 . 8 ;
对 单 向板楼 盖 的主梁 应 取 0 . 6 ;
对双 向板楼 盖 的梁 应取 θ。
8;
4 ) 第9 ~ ⒓项应 采用 与所 属 房屋 类别 相 同的折减 系数 。
2 设计墙 、柱 和 基础 时 的折减 系数
1 ) 第1 ( 1 )应
项按 表 4 . 1 .定2采用
规 ;
2 ) 第1 ( 2 ) ~ 7应项采用 与 其楼 面 梁 相 同的折减 系数 ;
3 ) 第8 项对 单 向板楼 盖应 取 0 . 5 ;
对双 向板楼 盖 和 无 梁楼 盖应取 0 . 8 ;
4 ) 第9 ~ ⒓项应 采用 与所 属 房屋 类别 相 同的折减 系数 。
注: 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表 4.1.2荷载
活按楼层 的折减 系数

墙 、柱 、基础计箅 截面 以上的层数

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总和的折减 系数

注 : 当楼 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 犭″ 时 , 应采用括号 内的 系数。

4 . 1 ,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
3 楼 按附录 B 的规定 , 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

4 . 2 业建筑
工 楼面活荷载

4 . 2 .业建筑
1 丁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 由设各 、管道 、运输工具及可能拆移的
隔墙产生的局部荷载 , 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 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108
注:1 面 l 活、呵分别按本规范附录 B
楼等效均布活荷载 , 包括计算次梁 、主梁和基础时的楼l g荷载
的规定确定:
2 对 。
于一般金工 车间 、仪器仪表生产车问 、半导体器件车问 、棉纺纟 闸 、轮胎 厂准备茸t 间
(乍
和粮食加工车间, 当缺乏资料时, 可按本规范附录 C 采用。

4.2.2 工
业建筑楼面 (包括 工 作平 台) L 无设 各 区域 的操作 荷载 , 包括操 作 人员 、 股
工 具 、零星原料和成 品的 自重 , 可按均布活荷载考虑 , 采用 2O 。k N c
/耐
生产车间的楼梯活荷载 , 可按实际情况采用 , 但不宜小于 3 5 k NⅡ/ ′
4.2.3 筑 楼 面 活 荷 载 的组 合 值 系 数 、频 遇 值 系数 和 准 永 久值 系数 , 除本 规 范
业 建工
附录 C 中给 出的以外 , 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 但在任何情 况下 , 组合值 和频遇值 系数 不应小
于 0.7, 准 系数不应小于 0 , 6 。
永久值

⒋3 屋 面 活 荷 载

4.3.1 房
屋建筑的屋面 , 其水平投影面上 的屋面均布活荷载 , 应按表 4 . 3 .
用。1采
屋面均布活荷载 , 不应与雪荷载 同时组合。
表4 . 3 .面均布活荷载
1 屋

标 准值 组合值 系数 频遇值 茅i 数 准永久值 系数


项 次 类
(kN/
)n ′ urc Ψf Vrq

I 不上人的屋面

上人的屋面

屋顶花园 θ. 5

注:1 上 人的屋面 , 当施 工或维修 荷载较 大 时 , 应按 实 际情 况 采用 ; 对不 同结构 应 按 有 关设计 规 范 的规定 ,



将标准值作 0 . 2 k N /″
的增减。
2 上
人的屋面 , 当兼作其他用途 时 , 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 于因屋面排水不畅 、堵塞等 引起的积水荷载 , 应采取构 造措 施 加 以防止 ; 必要 时 , 应按 积 水 的可 能深

度确定屋面活荷载 。
4 屋
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 自重。

4 . 3 .面直升机停机坪荷载应根据直升机总
2 屋 、重按局部荷载考虑 , 同时其等效均布荷载
不 低 于 5 . C l k N / ′ 。

局部荷载应按直升机实 际最 大起 飞重量 确定 ,当没有机 型技 术 资料 时 ,一般 可依 据


轻 、中 、重二种类 型的不 同要求 ,按下述规定选用局部荷载标准值 及作用面积 :
一 轻型 ,最大起飞重量 ⒉,局部荷载标准值取 ⒛kN,作 m×0.⒛
用 面积 0,⒛ m;
一 中型 ,最大起 飞重量 4t,局
部荷载标准值取 硐kN,作 犭m×0,犭
用 面积 0。 m;
一 重型 ,最大起 飞重量 6t,局 用 面积 0。
部荷载标准值 取 ωkN,作 m.
~ sOm×
0,⒛
永 久值 系数应取 0。
遇值系数应取 0.6,准
荷载的组合值 系数应取 0,7,频

⒋4 屋 面 积 灰 荷 载

4.4.1 设 中有大量排灰 的厂房及其邻 近建筑 时 , 对于具 有 一 定 除尘 设施 和保 证清


计牛产
灰制度 的机械 、冶金 、水泥等 的厂房屋面 , 其水平投 影面上 的屋面积灰荷载 , 应分别按表
4,4. 1△
和表 4.4.1 用2
。采
109
表 ⒋4 .
1⒈屋 面 积 灰 荷 载

纤l 介
仿 | l扔遇
竹 i 永久

系数 | 系数 i 竹系数
¢( Ⅱ ∫

~~~~{=一
≡ 匦咖 汁}黯1
丰痖凶辶ˉ二
4
I丰彝
∶≡∶

| 、钨
砬 铁合金车u J
一 } + J 苎
5 | 烧结 室 、 一 次 混
合 室
岬 4 JL
≌|
0 9 ∷0 8
|

7伊 髋 酝
瓦 △
龆 跚 耜 呵 「 T丁 l

百 |

Fr石 }1T}・
1 |

注:1 表
中的积灰均布荷载, 仅应用于屋 面坡度 α≤犭。
;、埒α≥+ s o
,时r I考虑积灰
不 荷载 ; 肖5 。
< 口( + s 川

「按插值法取值.
2 清灰设施的荷载另彳i 考 虑。
3 对
第 1 ~ 4的积灰
项 荷载, 仅应用于距烟囱中心 ⒛m 半径范围内的屋 雨j ; J 彳
邻近建筑在该 范l 内时,
f・ J1积
灰荷载对第 l 、3、4 项应按车间屋面无挡风板 的果用 , 对2 项应按
午问屋|挡炽
盯 t板
外的采用

表 4.4.19 高
炉邻近建 筑 的屋面积灰 荷载
标准值 (kN/d)

{— ˉ —
高炉 容积 纟
H含值 系数 频遇值 系数 准 水 久值 系数
屋面离高炉距离 (m)
(il,3〉 cl k (f

∮"

≤ 50
^彐 ~~~~~
<255

255~62o 030
| ⑷ l ( )

)620 050

注 :1 表
441~1中
的注 l和注 2岜适用本表r
2 当
邻近建筑屋l m高炉距离为表
^离 内中问值时 , 可按插人法取值 '

4.4.2 对 易形成灰 堆处 , 当设计 屋


于屋面上 面板 、檩 条 时 , 积灰荷载标 准值 i I以
乘下 列
规定 的增大 系数 :
在高低跨处两倍于屋面 高差但不 大于 6 . 0 m 的
分布宽度 内取 2 . 0 ;
在天 沟处不大 于 3 , 0 m 的
分布宽度 内取 l4
。。
4.4.3 积
灰荷载应 与雪荷载 或不上人 的屋 面均布活 荷载两者 中的较大值 同时考虑 t

4 . 5 工施
和检修荷 载及栏杆水平 荷载
4.5.1 设 、檩 条 、钢筋 混凝 土挑 檐 、雨篷和预 制小
计屋面板 梁 时 丿施 工 或检修 集 中荷载
和小工 具的 自重 ) 应取 1O
(人 。k N ,应并
在最不利位置处进 行验算。
注: 1 于
对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 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 应按实际情况验算, 或采用加垫
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110
一 个 集 中荷载 ; 在验 算挑檐 、雨篷倾 覆
2 计算挑檐 、雨篷承载 力时 , 应沿板 宽每 隔 1 . O m 取

时 , 应沿板 宽每 隔 2 , 5 ~
O3 一个集 中荷载 。
m。

4 . 5 .梯 楼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 顶部水平荷载 , 应按 下列规定采用 :
2 、看
I 住 宅 、宿舍 、办公楼 、旅馆 、医院、托儿所 、幼儿 园 , 应取 0 . 5 k N / m ;
2 校 、食堂 、剧场 、电影院、车站 、礼堂、展览馆或体育 场 , 应取 1 . 0m
学 k。N/′
4.5.3 当
采用荷载准永 久组合时 , 可不考虑施 ⊥ 和检修荷载 及栏杆水平荷载 : ∷

⒋6 动 力 系 数

4.6.1 建 计的动 力计箅 , 在有充 分依据 时 , 可将 重物或 没各 的 ‘


筑结构设 i重乘 以动 力系
数后 , 按静 力计算设 汁.
4.6.2 ∫ 11~l
搬 重物 以及 午辆 起动和刹 年的动力系数 , 9采用
运和装卸 3。;其
动 力淅载
只传至楼板和梁Ⅱ
4.6.3
歹丨 血
机在屋面 Ⅱ 胎起落架 的 乩列机 叫
卜的荷载 , 也应乘 以 动 力 系数 , 对具有液` 轮
取 l⒋
。 其动 力荷载 只传至楼板和梁 。
5 吊 车 荷 载

5 . 1 车竖
吊 向和水平 荷载

5.1.1 吊
车竖 向荷载 标准值 , 应采用 吊车最大 轮压或最小 轮压 。
5.1.2 吊
车纵 向和横 向水平 荷载 , 应按下 列规定 采用 :
1 吊 车纵 向水平 荷载标 准值 , 应按 作 用在 一 边轨道上 所 有刹 车轮 的最大轮压之
和的
1 0 %用
采; 该项 荷载的作用点位于刹车轮
与轨道 的接触 点 , 其方 向与轨道 方 向一 致 。
2 吊 车横 向水平 荷载标 准值 , 应取横 行 小车重量 与额 定起 重 量 之 和 的下列
百分数 ,
并乘 以重力加 速度 :
1)软钩 吊车 :
一 当额定起重
量不大于 1 0 t ,时应取 1 2 % ;

当 额 定 起 重 量 为 I 6 ~ s O t 时, 应 取 10%;
一 当额定起重
量不小于 乃t时,应取 8%。
2)硬
钩 吊车 :应取 ⒛%。
横 向水平荷 载应等分 于桥架 的两端 ,分别 由轨道 上的 车轮平均 传 至 轨道
,其方
向与轨道 垂直 ,并考虑正 反两个方 向的刹车情况 。
悬 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
注:1 挂吊车
2 手
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

5.2 台吊车的组
多 合
5.2.1 计
算排架考虑 多台吊车竖 向荷载 时 ,对一 层 吊车单跨 厂 房 的每 个排架 ,参与组 合
的吊车 台数不宜 多于 2台;对一 层 吊车的多跨 厂房 的每个排架 ,不宜多于 4台
c
考虑多台 吊车水 平荷载时 ,对单跨或多跨 厂房 的每个排 架 ,参与组合 的吊车台
数不应
多于 2台。
注: 当
情况特殊时 , 应按实际情况考虑。
5.2.2 计 时 , 多台 吊车 的竖 向荷 载 和水
算 排架 平 荷 载 的标 准 值 , 应乘 以 表 5 . 2 .规
2定中
的折 减 系数 。

表 5,2.2台 吊车的荷载折减
多 系数
参与组个的 吊 午 工 作 级 别
吊车台数 Al~`b ~ A 8

0
,

0 95
0 9 0
0

0 85
注 : 对于多层 吊车的单跨 或多跨 厂房 , 计算 排架 时 , 参与组 合 的 吊车 台数 及 荷 载 的折
减 系数 , 应按 实 际情 况考
虑。

5 . 3 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5 . 3 .计算
1 吊车梁及
当 其连接的强度时, 吊车竖 向荷载应乘 以动力系数: 对悬挂 吊车
112
(包括电动葫芦) 及工作级别 A 1 ~ “ “对工作级别为 屺
的软钩吊车, 动力系数可取 1 ,;
~ A 8软钩吊车
的 、硬钩吊车和其他特种吊车, 动力系数 可取为 1⒈。

5 . 4 车荷载的
吊 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

1 吊 组合值 、频遇值及准永久值系数呵按表 5 , 4 .
5 . 4 . 午荷载的 1中
的规定采用 c

1 吊的组合值 、频遇值 及准永久值 系数


表 5 , 4 . 车荷载

组合值系数 频遇值 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吊车 Γ作级别 ¢q
¢( ψf

软钩 吊午
0 7 0 6 0 5
I ∶ A l ~ “
作 级 别

0 7 0 6
I 作级别 t /“
l、 0 7

0 7 0 7 0 7
I ∶ 作 A 6 、 田
级 别

硬钩吊车及I 作级别 胡
0 95 0 95 0 95
的软钩吊乍

5 . 4 .房排架设计
2 厂 时,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中不考虑吊车荷载 。但在吊车梁按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设计时, 可采用吊车荷载的准永久值 。
荷 载

6 . 1 荷载标
雪 准值及 基 本雪压
6 .1
I 。屋
面水平 投影 面上 的雪荷 载标准 值 , 应按下式计 算 :
sk=″rs⑴ (o.r.r)
式中 s k——雪荷载 标准值 ( k r l)/
;耐
ur—— 屋面积 雪分布 系数 ;
s 0—
—基本 雪压 ( 焖/ ″) 。
6 . 1 . 本雪压应
2 基 按本规 范 附录 D 。
4 给出的 m 年 一 遇 的雪压采 用。
4 中附表 D 。
对 雪荷 载敏感的 结构 , 基本 雪压应 适 当提高 , 并应
由有关 的结构设 计规范具 体规定 。
6.1. 3 巾或建
彳城 、 没地 点 的綦本丐压
值在本规 范 附录 D 刂I 没有给 出时 , 皋本钅压 值 l l r 根
据 当地 年最 大芍 丿 E 或丐深资 料 , 按基本亏丿 △定 义 , 通过统计 分析确定 , 分析时应 名虑样

数 量的影 响 ( 参 兕附录 D ) ∶
肖地没 仃劣压 和钅 深 资料时 , 可根 据 附近地 区规 定 ′
的基 本 1 守
丿
△或 κ期资 料 , 通过气 象和地形 条件 的对 比分
析确定 ; 也i按 可本规 范附 录 D 屮个 ㈤
笨本

弯宇∫饪分 布图 ( 附 图 D51)近 似确定 :
6.1.4 lK的山
古荷载应通过 实际调 奋后 确定 当无实测 资料时 , lJ按
Il
当地 邻近 帘 旷 平 ±

地 睡i 的!荷载值
审 乘 以 系数 1 , 2
用采∷
6 . 1 . 荷载的组
5 丐 合值 系数 。 J 取0⒎
。 频遇 值 系数 町取 0 ⒍ 准永 久值 系数应按Ι
丐荷载 分
r【l 、Ⅱ 和 Ⅲ 的不冂 , 分别取 0 . 5
o、,和20 ;手
。荷载分 L x按本
应 规范附 录 D 4 中给 出的或
附图 D 5 2 的 规定 采用 ∷

6 . 2 面积雪分
屋 布系数
6.2.1 嗦分布 系数应根 据 不 冂类别的屋
面积写 面形式 , 按表 6 . 2 .
用1 采
表 6.2.1
面 积屋
雪分 布 系数
别 | 屋 面肜式及积丐分布系数 〃t

匚 :~ lu

Y i屮

妗圾
下 ni E≡
△Ⅱ

I14
纹 夫

〓^
;t:刂 ” lI・

丨i肜 布系数 〃`
式 及秤1Ji分

YtsJrl\iill'il?bL t---lr"

-5]' -'"
1.jlttJ',1lnfriltfi;rf,,.,.r'L
屮跨 砹坡

菩l n

f′
—— — ˉ
—_
~ F五 △

;丿
抄k丿爷丨
I∶ nl

ˉ
———— 4
|

| 驷 饰 唰

衲 匀饰 岫 况
带 人窗的
体m l

ˉ

+—
均匀分 布的惰况


Π均 匀分布 的啃 况
带 人窗仃挡
风板的琏 咱i

|
均匀分 彳j的
情况

衲 劝 布晡 况 吲
氵/ 2 叶 +一 氵 2廾

多跨 单坡屋面
(锯
齿形屋 面)


← ` 一+ — ` 一

屋甬i肜
式及积雪分布系数 〃r

均匀分布的情况 「 10 1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双跨 双坡
或拱形屋 面

— — — —
← / ~ / _ _ — —

第 1 或3 项规定采用
〃r 按

+ 一 夕 - ˉ亠

高低 屋 面

c = 2 方 , 但 不 小 于 4 m , 不 大 于 8 m

I 第2项单跨双坡屋 面仅当 ⒛。 ≤α≤⒛。时 ,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r


2 第4 、 的一般工业厂房屋面。
5 项只适用于坡度 α≤5 。
3 第7 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 , 当α≤犭° 或〃J≤o1时, 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c
4 多跨屋面的积雪分布系数 , 可参照第 7 项的规定采用。

6.2.2 设 构及屋面 的承重构 件时 ,可按下列规


计建筑结 定采用积 雪 的分布情况 :
1 屋 面板和檩条按积 雪不均匀 分布的最不 利情况采用 ;
2 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 雪全跨均 匀分 布情况 、不 均匀分布 的情况 和半跨
的均匀 分
布的情况 采用 ;
3 框架和柱可按 积雪全跨 的均匀 分布情况 采用 c

116
7 风 荷 载

7 . 1 荷载标准值及
风 基本风压

7.1.1 垂
直于建筑物表面 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 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
1 当
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vk〓
卩zusuzvo 1.1ˉ
1) (7
式中 v k——风荷载标准值 ( k N / m z ) ;
— 高度 z 处的风振 系数 ;
卩z —

u s —风荷载体 型 系数 ;

u z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 ;
v O——基本风压 ( k N /
)″。
2 当
计算 围护结构 时
vk〓
卩gzusuzwo 1.1ˉ
2) (7
式 中 卩眵—— 高度 z 处的阵风 系数 。
- 遇的风 压采用 , 但不得小
4 给出的 s O 年
4 中附表 D 。
2 基应按本规范 附录 D 。
7 . 1 . 本风压
于 0.3kN/m2。
对于高层 建筑 、高耸结构 以及对风荷载 比较敏感 的其他 结构 ,基本 风压应适 当提 高 ,
并应 由有关的结构设计 规范具体规定 。
7.1.3 当
城市或建设地点 的基本 风压值在本 规范全 国基本风 压 图上没有 给 出时 ,基本风
压 值 可根据 当地年最大 风速资料 ,按基本风压定 义 ,通过统 计分析确定 ,分析时应考虑样
本数量 的影响 (参 当地没有风速 资料 时 ,可根据 附 近地 区规定 的基本风 压或
见附录 D)。
长期资料 ,通过气象和地形条件 的对 比分 析确定 ;也可按本 规范 附录 D中全 国基本 风压
分布 图 (附图 D.5.3)近
似确定 。
7.1.4 风
荷载的组合值 0,4和
、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系数 可分别取 0.6、 0。

7.2 压高度变化
风 系数

7.2.1 对
于平坦或稍有起伏 的地形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 地面粗糙度类别按 表 7,2.1
确定 。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 A、B、C、D四类 :
—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 、海岸 、湖岸及沙漠 地 区 ;
— B类指 田野 、乡村 、丛林 、丘陵以及房屋 比较稀疏 的乡镇和城市郊 区 ;
—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 的城市市 区;
—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 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 区。
7.2.2于 山区的建筑
对 物 ,风压 高度变化 系数 可按 平 坦地 面 的粗糙 度类别 ,由表 7.2.1
确定外 ,还应考虑 地形条件 的修 正 ,修正系数 叩分别按下述规定采 用 :
117
表 7.2.1压 高度变化
风 系数 uz
,ij Jt!,rlrrt l+
lll
离地山i 或
地 "i杓
l糙丿
芟炎”

1. lillril.,i1_
半浊i扁

i rrrl : | | (D ∶
← - - ~~ 订~+
~
( i l l )
5 l f / l i |0 062
"
m

l(闸 7
i θ4 () 62 l tXJ
l 14 i 0062
74 15θ ∷

1 25 0∷ 84
θ 62 ⒉XJ |

142 ∷ lα ) 0 62 2 5 ( ) |

I 5 6 io l
73 1 3⒊XJ |
m
ω

1 6 7 } 18 4
0 2 5 35() |
I 77 ∷ 35 θ 9 3
1 ˉ
I(X〕 |
l托

|l笱 1 0 2 ≥4 5 0 |

1 95 | l 1
ll 54
|

I 对F 山峰 和山坡 , 其顶部 B 处的修 Ⅱ ∶


系数 l J 下述
l 按公式采 川 :

=[I+卿
伽 (l Ⅰh ) 1 2 (7,2,2)
式屮 tg——α 山峰 或 山坡 在迎风面 一侧 的坡 皮 ; 当 α) o 3 时
炽 , 取 炽α= O , 3 :
亻一ˉ一 系数 , 对山峰取 3 2 , 山
对坡取 l ⒋
〃 —- 山顶或 山坡仝 高 ( m ) ;
:—— 建筑
物 汁算位置 离建筑物地 面的高度 ,m;当z)25″ 时 ,取 :=25〃

图7 2 2 峰和t
1|丨l的示意
l坡
刈于 山峰 和 山坡 的其他 部 位 , 可按 图 7 2 2 所示 , 取 " 、C 处 的 ⊥
修 H 系数 〃、、〃c 为
l , 4 B和
间B C 问的修 i F数按
系 〃的线 性插 值确 定 ⒎
2 山 间 盆 地 、 谷 地 =O,阝 ~0・
等 闭 塞 地 形 s-s;

! j 丿k 1 向 一
对 于 致 " 、 凵 = 1 . ⒛ ~ 1 ・
的 谷 山 ∞

7 . 2 ,于远海海睡
3 刈 i和 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 l H x高
l 丿
度变化系数 丨
刂按 A 类粗糙度类别,
由表 7 2 . l 确
定外 , 还应 考虑表 7 2 . 3 中
给出的修i:【系
数:
表 7.2.3海海面和海
远 岛的修正 系数 饣
丘 广
q!海
言fl1离
(km)


ˉ
-—

ˉ
ˉ





ˉ




ˉ







ˉ
-←
-—
_


ˉ
ˉ


ˉ



ˉ
~
<+0 }

⒎3 风 荷 载 体 型 系 数

7 .I
3 。房
屋和构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 , 口
J 按下列规定采川 :
l18
4;321
房咩和构筑物 ∠j 表7 3 1 1勺| 咱 丨
体型类 l按
司时 , 丨 ∫该丧的规t 衣川 :

房屋 和构筑物 上
j 表7 . 3 . l中
的体型不同时 , | 1考白关资料
f参 禾川 ;
房屋 和构筑物 % 表7 3 1 中 I刂
的体型 不| r 尢号资料 |以
1参 l{
丨} 刂` l rl
鉴丨
丨 山l【i
试验|刂

t

型 复杂 的房屋 和构筑 物 ,丿
刈 丁亟要 Ll体 1涧试验 确定
证I|{帜

表 7.3.I 风 型 系数
荷 载体

lJ次
∷ 炎 另刂 吱 则 系
体 lr 体

∷ α /∠ {

∷ ⊥刂J k
l∫ ∷ O ∷ ()

l i 洛地 “ | 3 ( ) +
2
θ
i

| ≥ F y ) + 0 8 {

| 丿
礻m坡|
I {竹按l
l 闷 l浊
'j 卜
、"
~ ~
{ _ ˉ

/ z ・
t — - i

川rⅡ式 ≤ 1 5
-∷θ 6 ∷

双坡 h| 3 ( )∷Ⅱ 0
+08∷
≥ bll・
l“

‘ i"
按插 人i厶
Ⅱ 闷fF⒋
~


/ {∶ ∶ ' ∶′
∷ ∶

上l 引
式 l i + 0 I ∷
| θ

洛地拱 ∷0 2 | + 0 2
∷ 05 +
∵0 6 !
丿
形丿¢{白
i
— — - { i

| ~_ i ~
— — — ˉ ˉ

` ˉ

刂( r 扛
屮冖 t 按 i|饼
Π人法


J | / “
| / ∶

上l犭
Γ
J、△ 0 1 - θ
∷ 8 ∷

Jl1}f彡 | 0 2 ! ∷θ

| ∶ |05|+06
丿
:0l
∶∶H l

— — —
` —
— —


人0 i j | 算
r i插按
屮闷亻
| |



ˉ
-
+
_
{

| |
、|
5 1揽
l|
|l+・ 迎帜1坡 按第 2项采∫
咱i的〃、 Ⅱ
4__ˉ__|
| |
| |
闭式 i
| 割
6 | 低 【t 坡

|
{ 在咱
丿i ∷
迎风坡 咱i的〃、按 第 2项采川
体 Ⅱ刂及 体 型 系 数 / t 、

封闭式
带天窗
双坡屋 面

带 天窗 的拱 形屋 r E l 本 n l按
图采川





-—


-—
ˉ






ˉ



-—
-—





ˉ



封闭式
双跨 双
坡屋 面
迎风坡 而的 〃s按第 2项采用

封rJ亻式
不 等高不等
跨 的双跨
双坡屋 l H l
迎炽1坡
面的 〃s按笫 2项采用


姊岬蜘

迎风坡 面的 〃、按第 2 项采用


中跨 上 部迎炽1 墙
面的 〃Ⅱ 按下式 采用 :

/l
“= 0 6 (l
1/-
)九2乃
但 当 ″ | = 宀时 , 取 = o 6
/ “

封闭式
大窗带披
双坡屋 面


寸冫lt
Ι
12 天窗带双
的双坡屋面
不 且

嘟峨峥

迎风坡I的
盯 〃s 按
第 2 项采用
中跨 上部迎风墙面的 〃“按下式采用 :
〃 sI=06 (l-2/lI/乃 )

但 当 方l = 凡时 , 取 / "攵 = - 0 6

120
续表

项次 类 别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s

〃一 - θ6 η
飞 ~ 0 7 廿

封 闭式
芾天窗的双蹉
双坡屋面 下列采用 :
迎风面第 2 跨的天窗面的 〃s 按
当 缺 ≤4 九 时 ,取 〃s=02

当 c》 4南 时 ,取 〃s=06

封闭式
带女 儿墙 的
双坡屋面
当女儿墙高度有限时, 屋面上的体型系数
可按无女儿墙的屋面采用

封闭式
带雨篷 的
双坡屋 面
迎风坡面的 〃s按第 2项采用

〃s 0.3 -g.2 0A

封闭式对立
珂个带雨篷 郁
双坡屋面 冖 ˉ-ˉ s-ˉˉˉˉ
}-ˉ |-

本图适用于 s为8~⒛ 第 2项采用


m,迎风坡面的 〃s按

封闭式
苷下沉天窗郁
双坡屋面
或拱形屋 面

封闭式
带下沉天窗
的双跨 双坡
或拱形屋 面

- ` 叩 翌
封闭式 亠】 0

+0a±
J'亠
带天窗挡风
板的屋面

121
续表
项次| 类别 体 △l 及体 型 系 数 〃s

ˉ0 7 c
ˉ 寸 ”

t( I)--t-(2)-J-(3)+ f rri__t_rzrf i;r__f


迎风坡 面的 〃s按第 2项采`丨
J
齿l盯
增 多或减少时,可均匀地在 (I)、
(2)、 ∶`Lx段
(3)∶
彳 内调节
f of ;-a-1-o,!.ln

天 窗 面 的 〃 s按 下 列 采 用 :

当 o ≤ 4 芮 g l , 取
〃 s = o 2

肖 cI>4方 Ⅱ寸 , 取 〃 s=o6

-十 -s十

本 图 适 用 于 f f m ' /2
r及r ≥s / r f = o 2 ~ 0 4 的情 况
ˉ

体型 系数 〃` :

靠〓 x

` ⒕ B C I, 丨

1 5 c+ 0 9 0 +2
⒍ |2

30° +09 -02


°
+10 -04 絮| 絮
15° + 1 0 +03 +04 + 0 54
|+⒍
(“
D° 30° +1 0 +04 +03 +4⒍| 2
+⒐
° -03
ω + 1 0 + 0 8 0 | - o 5

1 5 °+ 1 0 +05 +07

.XD° 30°


《)°
+ 1 0

+ 1 0
+06

+09
+08

-01 1|Ⅰ
0∠
0乙
续 丧

项次 ∷ 类 别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 ` ,

齐山封"J式
|
双坡屋lHl|
:
体型系数 〃、



-02 |
- 0 2 ∷

|
|

|
h
轴 带
吐 大 坡


"矛

本 图 适 川 干 ″ m ` / ″≥ 2 及 s / f f = 0 2 ~ 0 4 的 情 况

体珥u 系 :
数 〃、
彐∈

卩石

4 B C

+0 +02 - 0 (
鼢 岬

+o +06 + 0 1

+l +08 + 0 (

|
|
|单
珀i 开
敞式
双坡 屋 面

第 2项采川
面的 〃`按
迎炽1坡

123
续表
项次 | 类别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s

(日
)两端有 山墙 (乙
)四面 廾敞

体型系数 〃s:
艇谳跏
蛳啊姒

注 l 本
图屋面对风有过敏反应 , 设汁g ,考虑
l 应〃s 值
变号的情况 ;
2 纵
向炽1 荷
载对屋面所引起的总水平力:
当 α ≥ RO凵
°寸 , 为 0Ot,Amh

当 α (3o°
卩扌 , 为 010姓 mh

A 为屋l m水平投影面积
的 屋面高度 方处 的风压 ;
, 忉h 为
3 当
室内堆放物品或房屋处于山坡时 , 焐画吸力应增大 , 可按第 “ 项 ( 己
) 采∫
丨扌

前后纵墙
半开敞

屋面
|双 迎l X 面的
l 坡 〃s 按
第 2 项采用
本图适用于墙 的 L 部集 中开敞而积 ≥1 0 %<
且s O %房崖

⊥~
米⊥

当开敞面积达 ⒛% 时, 背风墙 面的系数改为 - l I

Ⅱ ) ~ˉ
~

单坡 及 屮间值按插人法计算 体型系数按第 刀 项采用


(b) ~~ ( c ) ˉˉ→
叹坡顶盖

中问值按插 人法计算
注: ()
占、( r )考虑第
应 刀 项注 1 和
注2

124
续表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 r s

(四
)正多边形(包 面
括矩形)平 ~07
-07

-07
(占
) Y 型平 面

—θ 7

X7\刊邗
罩 +0》
=彐诨
-05
封闭式房

椰_
ι
和构筑物

一θ日 彐


__θ
彐 `
卜型 平 面
( P )字

一 :
—θ 6

〓 >・

匚彐 - 0 6 —
/
△ o5

L H +
tt s_+13

畛 I 卜

/丨
/丨/丨
/1/
单榀桁架 的体型系数 〃“=啦s
采用 ,对圆管杆件按第 ⒗ (b)项
桁架构件 的体型系数 ,对型钢杆件按第 31项
〃s为
采用

∮=⒕冫^为桁架的挡风系数
桁架杆件和节点挡风的净投影面积
An为
A=〃为桁架的轮廓 面积
续表
项次 | 类别 体 l s 体
l型及
系数 / t `

~~~^~
广
^托 }
|

寸 4
( / l )


″榀平彳j 桁
圭击 怀
架的整体体型 系数

h疒
忄 亻
桁架 为 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 , 7 按下表尿:浔丿
/勹

≤ I

l ∞
l(X)
0 2 085 | o9o
禺 |
() 97
0 3 066 | 075
θ 85
0 4 0.50 0.60 0 67 0| 73
0 5 0.33 0.,+5 () 53 () 62
0 6 0 .1 5 0..t0 0 + O 0 5 0
~J
ˉ _ _ 工: 工
__J ◇司
□>

苎 Ξ 苎 ˉ

← + _ _ _ _ _ _ _

()
口 角钢塔架整体计算g l体/
的 (数
u/系
、‘





-—

__T—



~~~~~—


ˉ





-—



ˉ
~
2 7

0 3
2 4

0 4
2 2

0 5

( b )子及圆
管 钢塔架整体计箅时的体型系数 〃s
当 〃 , l t 沪≤ o lxl2
,时〃 `按 角 钢 塔 架 的 〃s值 乘 以 08采 用 ;

| 当 、刃 Ⅱ ` ≥ o o 1 5 Ⅱ
` 〃 刂 , / ` s 按 角 钢 塔 架 的 以 0 6 采
〃 s 值 乘 用 ;

屮闷值 按插 值法 汁算

126
续表

项次 类 别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s

( " )f / t > I ( b )f / t < I

旋转 壳 顶 u. -*2d


△ 氵 丬
ˉ
=05⒍ -cα
i △¢ § n ¢ f∮
〃 、

部计算时表面分布的体型系数 〃.
(c)局


置 鏊


ff/d≥ ff/‘
J=7 ff/J=l

0° +10 +10 +10

1 5 ° +08 +08 +08

30° +01 +01 +01

45° -09 -08 - 0 7


表 中数 值 适 用 于
- 1 2
u l t0 l0o1d52的
-19 -17

‘D° ≥
-25 -22 - 1 5
75° 表面光滑情况 , 其
-26 -22 - 1 7
XD°
ε 中 刃 0 以 kN/m2
圆截 面构 105° - 1 9 -17 -12
计 , d 以m 计
-08 -07

筑物 ( 包 120° -09
-07 -06 - 0 5
烟囱、
塔 135°
-06 -05 -04
150°
桅等 ) -06 -05 - 0 4
165°
-06 -05 - 0 4
180°

体 汁算时的体型系数 〃s
(b)整

量◇
fr/d=7 ff/d=l
/,uodz 表面情况 25
Ff/d≥

中问值按插
△≈0 0 6 0 5 0 5
值法计算 ;
△ =002d 0 9 0 8 0 7
≥0 015 △为表雨凸
△ =008d 1 2 1 0 0 8
出高度
0 7
≤ 0α⒓

127
体 型 及 体 型 系 数 〃s

本图适用于 〃z I I
≥0 0
O1沪5
情况的
⑴虾赠

≤0 25 0 75 10 15
≥30
〃s +12 +09 +0 75 +07 +0 65 +0 63 +06

(b)前
后双管

s/J ≤ 025 1 5
≥ 1 0 0

〃s +068 +0 86 +0~泗 +o99 +1 08 + I l I +l 14 +】 20

⑴密
表列 〃s值为前后两管之和 ,其中前管为 06
排多

眉 ¢焓鸱◎◇
为各管之总和
〃s值

荷 载 水 平 分 量 v x 的体 型 系 数 垂 直 分 量 功
拉 索 |风 〃s x 及 y 的 体 型 系 数 〃 s:

50° | 060
60' 0.85
70 1 f.io
80" I r.zo
.XD°| l犭

7.3.2多个建当 筑物 ,特别是群 集 的高层建 筑 ,相互 间距较


近时 ,宜考虑 风力 相互 干扰
的群体 效应 ;一般可将单独建筑 物 的体型系 数 〃s乘以相互 干扰增 大 系数
,该系数 可参 考
类似条件 的试验 资料确定 ;必要时宜通 过风洞试验得 出。
7.3.3 验 件及其连接 的强度时 ,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
算 围护构 部泅1压
体型系数 :
一 、外 表面
1 正压 区 按表 7.3。
I采用 ;
128
2 负
压区
一 -1.0;
对 墙 面 ,取

一 -1.8;
对 墙 角 边 ,取

一 对 屋 面局部部 位 ( 周
边 和屋 面坡 度大 于 1 0 °
的屋脊部 位 ) , 取- 2⒉

一 对檐 口 、雨篷 、遮 阳板 等 突 出构件 , 取 - 2 . 0 。
房屋平均高度的 0 , 4 其小者,
注: 对墙角边和屋面局部部位的作用宽度为房屋宽度的 0 1 或 ,取 但
不 小 于 1.5m。

二 、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 ,按外表 面风压 的正负情况取 -0,2或
0.2c

7.4 风顺
向风振和风振 系数

7.4.1于基本对 自振周期 rl大 s的I程结构 ,如房屋 、屋 盖及各种 高耸结构 ,以


于 0.笏
及对于高度大于 ⒛m且高宽 比大于 1.5的 高柔房屋 ,均应考虑 风压 脉动对结构发生 顺风 向
风振 的影响。风振计算 应按 随机振动理论进行 ,结构 的 自振周期应按结构动力学计算 c
注:近似的基本自振周期 rl可 按附录 E计算。

于 般 悬 臂 型结 构 ,例如 构架 、塔 架 、烟 囱等高 耸 结构 ,以及 高度 大 于 ~sOm,
7.4.2对

高宽 比大于 1.5且可忽略扭转影 响的高层建筑 ,均可仅考虑第 振 型的影 响 ,结构 的风荷
载可按公式 (7。 )通过风振 系数来计算 ,结构在 z高度处 的风振 系数 卩z可按下 式计
1,1△
算:
竺2 纟
` z = l + 至 ( 7 , 4 . 2 )
〃z

式中 —— 脉动增大系数 ;

v—— 脉动影响系数 ;

田z — 振型系数 ;

〃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7.4.3 脉系数 , 可按表 7 . 4 .
动增大 定3。确
表 7 . 4 . 动增大
3 脉系数 ξ

刃0 碍 ( k N /
£n f ) 004 006 040 060

钢 结 构 1 57 1 77 2∝

有填充墙的房屋钢结构 1 32 lJ/I 161 1 73

混凝 土及砌体结构 1 1 7 119 1 23 1 34 ∷1 38

忉 。彳 (kNf/n`) l∞ 2Oo 4lXJ 6 0 0 8 ∞ 1000 20 00 3000

钢 结 构 246 3∞ 3 M

有填充墙 的房屋钢结构 2 52 2 ω

2 0 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1JZI 1 54 1 72 1 77

注 :计 算 接 代 人 基 本 风 压 ,而 对 A类 、 C类 和 D类 地 区 应 按 当 地 的 基 本 风
功0 碍 时 , 对 地 面 粗 糙 度 B 类 地 区 n J 直

压分别乘以 l 粥、0 ⒍和 0 纶后代人:

7.4.4 脉
动影响系数 , 可按下 列情况分别确定 。
1 结 高耸结构等 ) :
构迎风面宽度 远小于其高度 的情况 ( 如
129
1)若
外形 、质 量沿高度 比较 均匀 ,脉 动 系数 可按 表 7 . 4
⒋I。确
定。


酬洲阳 ˉ ˉ
表 7.4。
⒋I 脉动影响系数v

⑩~

∞ ~渊


叫⑾
ˉ
~
—⒛ £ 0 o

0
ˉ} h — ˉ
ω ∞ l∞ 2sO|3lXl
+—
⒁⒅⒃㈥
~⒅


唧喵⒅
— 089 0 890 89 | 0
0 89
89

搐|
J∶

⒀ oh—


8

— 0 880 890 8 9 i 0
09⒐)0
ˉ田




ˉ
0 870 88 09I
—吣 o θ 9 2 θ9 1
ν


— 0 8 40 87∶奋 | ∶
; 092 J l l l | l l l l

2)当
结构迎风 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 高度按 直线 或接 近直 线变化 , 而质量 沿 高度按 连
续规律变化 时 , 表7 .⒋1
4 。中的脉动影 响系数应 再乘 以修正 系数 J : 和 εⅤ。汐: 应为
构筑物迎 风 面在 : 高度处 的宽度 B z 与
底 部宽 度 风 的 比值 ; ε
v 可按 表 7 . 4
2,确午
/t。

表7 . 4 .
正 4
系 2
数 修免
印%| l 0 7
0 2 ≤ 01

汐. | l∞ 1 1 0 1 20 1 32 1 50 1 75 2 08 2 53 3 30 5 ω

注:BH、
妩 分别为构筑物迎风面在顶部和底部的宽度 Ⅱ
2 结构迎 风 面宽 度较 大 时 , 应考虑 宽 度 方 向风 压 空 间相关 性 的情 况
(如
高层 建筑
等) : 若
外形 、质量 沿 高度 比较 均匀 , 脉动影 响系数 可根 据 总高度 r f其与迎风及 面宽 度 B
的比值 , 按表 7 . 4
3.确⒋
定。

表 7.4。
⒋3 脉动影晌 系数 v

〃B|糨
睽别
0 33
0 33 0 20 | 0 18
0 34
0 34


雀 |⒏

0 4 I 031 | 027 | 026 | o oo


翦|⒏
042
0 43
0 39
|
|
0
042
0
44
() 42
42
贺|⒏
菇|⒏

2L
2至
L_
ˉ

__
ˉ
23
3
|
03
2
|
o3
I
瑟|⒏

046 o 42
0
048
47
| 044
0 42
;茹
|⒏
0.38 0.38 o..to
0 48 | 0 46 0.44 ) o.+t o.3q
0 53 | 0
0 5]
49 | 042
0 4I 丨 38
0
0 51 | 0 50
θ49 丨046 0 40 ∷ 38
o
0 49 | 0 48 0 4 3 | 0 4 1
0ZIq | 049 0 46 | o 45
05I | 049
0 52 | 0 5o
0 52 | 0 52
0 52 | 0 53 052 | 0 5】
053 | 0 5j 046 | 0+3 | 042
0 54 | 0 52 0.49 0.46
0 54 ∷o 53 ⒊
茎 |⒏
)
凭 |⒏

0 54 ∷o 53 0 55 | 0 54 | o 53

130
7.4,型
5 系数应根据结构动
振 力计 算确定 。对 外形 、质量 、刚度沿 高度按 连续 规 律 变化
的悬臂剁高耸结构及沿高度 比较 均匀 的高层 建筑 , 振型 系数 也可根据 相对高度 z /按
〃附
录 「确定 :

7 . 5
风 阵
系 数

7.5.1 计
算 围护结构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 7,5.
定1。确
表 ⒎5 . 1 风
阵系 数 F g z

离地涟i高
庋 { 地 面 粗 糙 度 类 别

1 78 | 2 10
1 60 | 1 72 | 1 99

20 } I 58 | 1 69 | 1 92

3 o | 1 5 4 | 1 6 4 | 1 8 3 | 2 2 1


{(〕 | l⒓ | 1∞ | 1刀

1 58 | 1 73

1 47

l 怕 l ω

1 43 1 54

1 42 1 50

1 Z I ( 5

l 斜

⒎6 横 风 向 风 振

7.6.1 对
圆形截面的结构 , 应根据雷诺数 助 的不同情况按下述规定进行横风 向风振 ( 旋
涡脱落 ) 的校核 :
1 当R e ( 31×
σ时 (亚 按下式控制结构顶部风速 v H 不
临界 的微风共振 ) , 应 超过临
界风速 v , c
v和Γ
σ vH叮按 下列公式确定 :

v=
σ石瓦 ( 7 , 6 . 1 △ )

Ξ I IIΙ
幻 =俨 (7.6.1-2)
::Ξ

式中 r l——结构基本 自振周期 ;
⒌—— 斯脱罗哈数 , 对圆截面结构取 0⒉

γw —— 风荷载分项 系数 , 取 1⒋


〃H — 结构顶部风 压 高度变化系数 ;

lt l l —基 本 风 压 (kN/′ );

—— 空气密度 ( ˇd ) c
ρ
当结构顶部风速超过 v c,
r可时在构造上采取防振措施 , 或控制结构的临界风
速 v(r不
小 于 15m/s。

Re 2
3≥
.5l×σ且 结构顶部 风速大 于 v c(r跨时 的强风 共振 ) , 应
临界 按第 7 , 6 . 2 条
考虑横风 向风荷载引起 的荷载效应 。
3 雷诺数 R e 可
按下列公 式确定 :
RP=69fXXlO,D I-3)
(7,6。
式中 v— — 计算高度处
的风速 ( m / s ) ;

D — 结构截面的直径 ( m ) 。
4 当
结构沿 高度截面缩小 时 ( 倾
斜度不大于 0 ,)
四, 可
近似取 ″3 结构高度处 的风速
和直径 。
7.6.2 跨 共振引起 在 z 高处振型 的等效风 荷载可 由下列公
临界强风 丿 式确定 :
w..j = | A1lul,g,1/12800(; (kN,zm2) (76.2-1)
式中 —— 计算系数
、 ,按表 7,6.2确
定;
——在 z高处结
甲巧 构的丿振型系数 ,由计算确定或参考附录 F;
——第 振型的阻尼比
旬 ∫ ;对第 1振型 ,钢结构取 0.01,房
屋钢结构取 0.Φ
,混凝
土结构取 0,O~s;对
高振型的阻尼 比,若无实测资料 ,可近似按第 1振型的值
取用。
表 7.6.2中
的 ff1为
临界风速起始点高度 ,可按下式确定 :

〃 l = 〃 ×
{ 铬 ) %
(7.6,2-2)
— —
式 中 α 地 面 粗 糙 度 指 数 ,对 A、 B、 c和 D四 类 分 别 取 0.12、 0.16、 0,⒛ 和 0,~sO;

v H——结 构顶 部 风速 ( 〃s ) 。
注: 校 一般悬臂型结构 , 可只取第 1 或 2 个
核横风向风振时所考虑的高振型序号不大于 4 , 对 第 振
型。

表 7 . 6 . 2
计 a
算 J用 ・表

结构 振型 ffl/Jf

类型 序号 0|⒍ 2⊥ ⒍5|⒍ 6|⒍ 7冂 ⒍: ⒍ 9 ⒈ o


J卫 2三 |生 f「

高耸
结构
1

3
1

052
56

83
1

0 4 8
55

82
I y

076

0 32
1

0 6 0

0 0 6
49 1

0
42

37

- 0 1 9 -0
1

0 0 9
31 115

-016

30 - 0 2 1
:
|013|∶
|∶
0

-0

0
37

23
27
0

0
4 0 30 0 33 -0 20 -0 23 0
002 03 0 16 0 ∷ 05- 0 】
15 -0 8 0

高层 l l,56 1 56 1 M 1 49 1 41 1 28 1 1 2 091 0甾 0 35 0
建筑 2 0 73 0 72 0 63 0 45 0 19 - 0 1 l
-036 -0 52 -0 53
-0 36 0

7 . 6 ,核横风向风振
3 校 时, 风的荷载总效应可将横风向风荷载效应 s c 顺
与风向风荷载效
应 sA按 下式组合后确定 :
s=√
t:+Sl (7,6,3)
7.6.4 对
非 圆形截面的结构 , 横风 向风振 的等效风荷载宜通过空 气弹性模 型 的风洞试验
确定 ; 也可参考有关资料 确定 。

132
附录 A 常用材料和构件 的 自重

表 A.1 用材料和构
常 件的 自重表

名 称 自 重 备 注

l木 材 kN/m3

杉木 4 随含水率雨不同
冷杉 、云杉 、红松 、华山松 、樟子
松 、铁杉 、拟赤杨 、红椿 、杨木 、枫 4 ~ 5 随含水率而不同

马尾松 、云南松 、油松 、赤松 、广
东松 、桤木 、枫吞、柳木 、檫木 、秦 5 ~ 6 随含水率雨不同
岭落叶松 、新疆落叶松
东北 落 叶松 、陆 均 松 、榆 木 、桦 6 ~ 7 随含水率而i不

木 、水曲柳 、苦楝 、木荷 、臭椿
锥木 ( 栲 石栎 、槐木 、乌墨
木) 、 7 ~ 8 随含水率而不同

木) 、
青冈栎 ( 楮 栎木 〈 桉
柞木) 、 8 ~ 9 随含水率 雨f不

树 、木麻黄
普通木板条 、椽檩木料 5 随含水率而不问
锯末 2 ~ 2 5 加防腐剂时为 3kN/nlR
木丝板 4 ~ 5

软木板 2 5

刨花板 6

2 胶 合板材 kN/nr'?

胶合 二夹板 (杨
木) 0 019

胶合 二夹板 (椴
木) 0022

胶合 :夹板 (水
曲柳 ) 0 0 2 8

木)
胶含五夹板 (杨 0 03

木)
胶合五夹板 (椴 0034

胶合五夹板 (水曲柳 ) 0 0 4

甘蔗板 (按10nlnl厚
计) 003 常 用 厚 度 为 1 3 , 1 5 , 1 9 , 犭n l n l

llm厚
隔声板 (按10【 计) 003 常 用 厚 度 为 B,⒛ IllIll

木屑板 (按10nln1厚
计) 0 12 常 用 厚 度 为 6,10mll

3 金 属矿产 kN/m3

铸铁 72 5

锻铁 77 5

铁矿渣 27 6

赤铁矿 25~30

钢 78 5

紫铜 、赤铜 ⒆

黄铜 、青铜 85

硫化铜矿 绲

铝 刀

铝合金 ⒛

锌 70 5

亚锌矿 硐 5

铅 l14

方铅矿 74 5

133
续表
g 称 | 自鼋 备 辶△


j~
ˉ
~上
__
__
_⊥



L二
~_
ˉ
~⊥
3 金
属 矿产 kN/m3
金 193
「l 含 2 1 3
银 105

锡 73 5

镍 89
水银 I36
钨 189
镁 1 8 5
锑 6 6 6
水肖
宀 29 5
硼砂 175

硫矿 20 5
ol
亻f 棉 24 6
亻1棉 10 压实
亻f棉 4 松 散 , 含水 寰不大 于 ∫
5%
Fi垩(高
岭 土) 22
Fl
rl膏 25 5
石膏 I3~ 14 5 粗块堆放 甲= ⒛。
细 块 堆 = 0 f l 。

Fi膏
粉 9

4土 、砂 、砂 砾 、Z ti kN,/nl
腐殖土 15~16 f', r | = a0";iE, s = 35.,ifiifl , = 25.
r
粘 土 1 3 5 l ' , t / z \ , ' i i H t L , (t:. o
粘 t 16 i'E=ao',1[{
粘 土 18 i.fl.e=3s',lI+*
粘 土 20 1Rit1,e = 25",Ii' ji
砂 土 122 f-, lar
砂 土 I6 F ' r = 35"'lt. i.'
砂 土 18 iE,P = 3s',lh*
砂 土 20 lF..ffi,p=25',IE.*
砂 ± 14 +,rHtF)
砂 土 17 l"ffiti,,
卵 7f 16~18 I.
粘 土夹 卵亻f 1 7 ~ 1 8 + &,,r
砂 夹卵亻f 15~ 17 f, la\
砂夹卵石 16~I92 1, B,:{
砂夹卵石 18 9~19 2 LE
浮 石 6~8 i
浮石填充 料 4~6
砂 宕 23 6
页 岩 28
J〔岩 148 片石堆置
泥灰石 14 【
r=00°
花岗岩 大J笔
百 28
栳岗岩 15 4 片石堆 菁
仃灰石 264
i灰

134
续 表

自 :鼋 注

贝壳石灰岩 t,+
白云石 l6 片 石 堆 王 , 甲
= 4 8 °

滑 石 21.l
火石( 燧
石) 35.2
云斑石 27.6
玄武岩 29.5
长石 25.5
、 i
角闪亻i绿亻 30
角闪石 、
绿 亻f t].l 片F f置

碎石子 14- 15 堆置
岩粉 l6 粘 t 质或石灰 质的
多孔粘 ⒈ 5-8 作填充料用 , 甲=35°
硅藻上填 允料 4-6
辉绿岩板 29.5
5. httswJ!* kN,,nl
普通砖 l8 n(684丿 央 /IIp)
l× 5311刂
2+O11n]× l15Πu△

普通砖 19 +lL器

缸砖 2 t - 2 1. 5 2 3 0 m n × l l f l I6
lnu Ⅱln
l⒃×∞ 块 / n f )

红缶1石
专 20.4
而寸
夕k专
石 t9-22 11× 110Π△ll× 65ilⅡn(609亠 k/n∮
23Cll1△ )

耐酸瓷砖 23-25 230mnl× l13nun× 65Π m(590块 /nf)

灰砂砖 l8 砂 :F⒈ 灰 =昵 :8

煤渣砖 1 7- 1 8 . 5
矿潦砖 18.5 硬σ汾 : 烟 亻灰= 乃: l1
灰 :f ⒌0
焦渣砖 t2- t4
烟灰砖 1 4 -1 5 炉 渣 :电 石 渣 ;烟 灰 =RlD∶
0 t l3
∶0

粘t坯 t2- t5
锯未砖 9
焦渣空心砖 l0 2 ⒐ 、 △l l ×2 9 0 n l n l ×l 仞 l m n ( g s 块 /Illl)

水泥帘心砖 9.8 驭 )ml× 2 0 O n u l l ×l 硐 n u n ( b 块 /n13)

水泥空 `b砖 1 03. 2×


3lXJ11nl 121块
5 0 1 1 1 m ×l l O n v l “ /rd)

水泥空心砖 9.6 250n⒒ n×


3lX)null× lbOm"(83块 /IFp)

蒸压粉煤灰砖 1 4 . 0- 1 6 . 0 r 重度
陶粒空心砌块 5.0 κ KXl、 0mIlm,宽 150、 犭 OIlm,尚 b0、 2tXlnlm

6.0 390n△ n× 2901mll× 190111jll

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 7 . 0- 8 . 0 1×
390111lll 9 0 n l n l ×l q O m η , 3 9 0 r l l m ×⒁ rnn1× 190m11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 ⒈砌块 5.5


混凝土空心小砌块 ll.8 3 9 O n l n l × 1 9 0 1n
Υl × I901mu

碎砖 t2 堆置
水泥花砖 1 98. ⒛ "lnl× 2∞ nllll×
η lll【
(lα 2块 /d)

瓷面砖 17.8 150mm× 150mm× 8mm(5556块 /Π f)

陶瓷锦砖 0.12kN/m2 厚5nlnl


6石 灰 、
水泥 、
灰浆 及混凝土 /nf
k、
= 3 0 °
生石灰块 ll 堆 置 , 甲

生石灰粉 12 堆 置 ,甲
=35°

熟石灰膏 1 3 5

孑f灰砂浆 、
混合砂浆 17

水泥石灰焦渣砂浆 14
续表
名 秭; 自 重
—— 凵 u∶
石灰炉渣
水泥炉渣
I0~12

|
12~ I4

石灰焦淹砂 浆 13

灰士 1 7 5 石灰 :土=⒊7,夯

稻草石灰泥 16

纸筋石灰泥 16

石灰锯末 3 4 石灰 :锯
未 =⒈3
石灰 :i合
土 1 7 5 石灰 、
砂 f、
卵石
水泥 1 2 5 轻质松散 ,甲=⒛。
水泥 145 =⒛o
散装 ,甲
水泥 16 =硐。
袋装压实 ,甲
矿渣 水泥 145

水泥砂浆 20

水泥蛭石砂浆 5 ~ 8

石棉水泥浆 19

膨胀珍珠岩砂浆 7 ~ 1 5

石膏砂浆 t2

碎砖混凝 t 1 8 5

素混凝土 22~24 振捣 或 不振 捣
耐渣混凝 土 20

焦渣混凝 土 16~17 承重用


焦渣混凝土 10~ 14 填充用
铁屑混凝土 28~65

浮石混凝⊥ 9~14

沥青混凝 土 20

无砂大孔性混凝 土 16~19

泡沫混凝土 4~6

加气混凝 t 55~75 单块
石灰粉煤灰加 气混凝⊥ 60~65

钢筋混凝 土 24~25

碎砖钢筋混凝土 ⒛

钢丝网水泥 25 用 于承重结构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 20~23 5

粉煤灰 陶砾混凝土 I 9 5

7沥 莳、
煤 灰 油+・ p
l kN/Ⅱ
石油沥青 1 0 ~ 1 1 根据相刈密度
柏油 12

煤沥青 1 3 4

煤焦油 10

无烟煤 I55 整体
无烟煤 9 5 块 状 堆 放 ,甲
=~slD°

无烟煤 8 碎 块 堆 放 ,甲
=35。

煤末 7 堆 放 ,甲
=15°

煤球 10 堆放
褐煤 1 2 5

褐煤 7 ~ 8 堆放
泥炭 7 5

泥炭 3 2~3 4 堆放

136
续表

名 T/J〈 日 重 各 注

木炭 3 ~ 5

煤焦 12

煤焦 7 =笱。
堆放 ,甲
焦渣 10
煤灰 6 5
煤灰 8 压实
石替 20 8

煤蚶 9
油蚶 9 6
原油 8 8

煤油 8

煤油 7 2 对密度 0 臣 ~ 0 ⒆
桶装 , 相
润滑油 7 4

汽油 6 7

汽油 6 4 对密度 0 ” ~ 0 %
桶装 , 相
动物油 、
植物汕 9 3
k9油 8 kg
桶 3ω
大铁桶装 , 每
8杂项 kN/m3
普通玻璃 25 6
钢丝玻璃 26
泡沫玻璃 3~5
玻璃棉 0 5 ~ 1 作绝缘层填充料用
岩棉 05~25
沥青玻璃棉 08~1 导 热 系 数 0"5~0M7[W/(m・ Κ )]

玻璃棉板 ( 管套) 1 ~ 1 5 导 热 系 数 00~s5~0fM7[lⅣ /(m・ Κ )]

玻璃钢 14~22
矿淹棉 12~15 松 散 ,导 热 系 数 0"l~0⒁ 4[W/(m・ Κ )]

矿淹棉制品〈 板、
砖、管) 35~4 导 热 系 数 0∝ 7~009[呐 7 ( n 1 ・Κ ) ]

沥 青矿渣棉 12~】
6 守 热 系 数 0∝ l~0∞ 2[W/(m・ Κ )]

膨胀珍珠岩粉料 08~25 「 ,松 散 ,导 热 系 数 0Ob2~0Cl/6[W/(n1・ Κ )]

水泥珍珠 岩制品 、憎水珍珠岩制品 35~4 强 度 1 N / 【【l n f 导 热 系 数 0ω 8~0OS1[W/〈 m・ Κ )l

膨胀蛭石 08~2 手 热 系 数 0Os2~0田 [W/(m・ K)]

沥 青蛭石制品

3 5~4 5 导 热 系 数 081~01“ [Ⅵ /(m・ Κ )]

水泥蛭石制品 4 ~ 6 导 热 系 数 0∞ 3~014∶ Ⅵ 7(m・ Κ )]

聚氯乙烯板 ( 管) 13 6~16
聚 苯乙烯泡沫塑料 0 5 导热系数不大于 0 ∞5 [ W /Κ
()m
]・
孑j 棉
板 13 含水率不大于 3 %
乳化沥青 98~105
软性橡胶 9 3
白磷 1 8 3
松香 1 0 7
磁 ⒉
酒精 7 85 llXil%纯
酒精 6 6 桶装 ,相对密度 0” ~0&
盐酸 12 浓度 硐 %
硝酸 1 5 1 浓度 91%
硫酸 179 浓度 盯%
火碱 17 浓度 ω%
氯化铵 7 5 袋装堆放
尿素 7 5 袋装堆放
碳 酸氢铵 8 袋装堆放
水 10 温度 4℃密度最大时
冰 8 96
书籍 5 书架藏置
道林纸 10
报纸 7
t 纸类 4

棉花 、 棉纱 4 压 紧平均重量
稻草 1 2

137
续表

"∶

61r卞 6 =35Ⅱ

大米 8 5 敬放
u炎 7 5 ~ 8 f = 2 0 °
:类Ι 6 8 袋| 1
小芟 8 甲
=25°
|i自粉 7
+i米 7 8 = 2〉
8‘

小米 、南粱 7 故装

6

小米 、高粱 袋装
芝麻 袋装

6
鲜果 散装


2
3
鲜果 箱装
花忄 袋装带,t
罐头 箱装


9
4
ll胬H、、、
油 醋 成瓶符装
11V丨 圆饼放 胥,何 块 "kg
矿盐 成块

盐 细粒散放

H


i令 袋装
砂糖 散装
7

砂糖 袋装
10砌
体 kN/Ⅱ
p
浆砌细 力亻f 26 4 花岗岩 , 力整rf块
浆砌细方 r f 25 6 亻f 灰亻f
浆砌细方亻f 22 4 砂杆
浆砌 己方亻刂 ⒉ 8 花 岗岩 , ⒈
下 面大致平燎
浆 砌 E 方亻f ⒉ 白灰石
浆砌 乇方r ∫ 20 8 砂岩
卜砌 E 亻f 20 8 花岗岩 , 卜卜面大致平整
r 砌毛f l 20 石灰 石
「砌 乇亻i 1 7 6 砂岩
浆砌普通砖 18
浆砌机砖 19
浆砌缸砖 21
浆砌耐火砖 22
浆砌矿渣砖 21
浆砌焦渣砖 12 5~ 14
土坯砖 砌体 16
粘⊥砖空 斗砌体 17 屮填碎 瓦砾 ,^眠一 +
粘 土砖帘 艹砌体 13 企斗
粘土砖空 斗砌体 1 2 5 不能承 重
粘⊥砖空 + 砌体 15 能承重
粉煤灰泡沐砌块 砌体 8 ~ 8 5 粉 煤 灰 :电 亻f渣 :l9
白× 膏 = , + ∶2 2 : 4

I 合土 17 灰 : 砂 : 土 = ⒈ l ∶
9 ~ l ∶1 △

11隔墙 I J阄
墙 k`/Ⅱ`
双面抹灰板条隔墙 09 { 每面抹灰厚 16~⒉
mη,龙
骨在 内
单面抹灰板条隔墙 0 5 灰厚 16~⒉nm,龙 骨在 内
C 型轻钢龙骨隔墙 0 27 两层 12llllll纸
面石膏 阪,尢 保温层
0 32 两层 l’iurn纸
面石膏板 ,屮 填 岩棉保温板 slJnrn
0 38 Ι层 12l,lIll纸
面石膏板 ,无 保温层
0 43 三层 ⒓l11m纸咱f石膏板 ,中填岩棉保温板 ~sOnⅡ
n
0 49 四层 12rllm纸
面石膏扳 ,无 保温层
0 54 四层 ⒓lllm纸面石膏扳 ,中 填岩棉保温板 ⒛nnl
贴瓷砖墙 面 0 5 包括水泥砂浆打底 ,共 厚 犭"nl
水泥粉刷墙 面 0 36 ⒛m11厚,水泥粗砂
水磨 亻i 墙
面 0 55 25n△
1l厚,包扌∴扌刂底
水刷 F i l
墙ll 0 5 犭1 m n
,厚包
括扌J 底
石灰料t 砂粉刷 0 34 20IlllYl厚
续 丧

釉( 门 更

剁假 亻f 墙∮
i 0 5 2511
,u l
缶干
包 扌
Jl底

外墙拉 乇蝻 F l l 0 7 ∷ 包括 b n . I l水
泥砂浆扪底
12厣
架、闸窗 k 、 / l
2
′ l 〗

木l F 架 () 07+0 007` 按亻 n i平投


水 形 m卩
∫1 i |跨仟| 攴
氵以 m i |
尢人街 , 包
扌i攴撑 u 山| 水
斤 ,按 积箅, 跨
平投影 n i" 吱
钢h ; 尖 0 1 2 + 0 0 H `
以 m讨
木肛玻璃窗 0 2 ~ 0 3


l们Ⅱ l
刂 奸
句往l∮戈 0 4~0 45

丬k∫ 0 1 ~ 0 2

钢饫闸 0 4~0 45

1 3 灶 彤t kN/Ⅱr

ni
粘 ⒈平 r L 屋 0 55 按实际面积汁算 ,下
H
1l+s
水泥 r ‘ ll 0 5~0 55

小 古‘
1 亻响i 09~l l

1 亻白
冷摊 ‘ ∫ 0 5

亻f 板
F 1面
灶 0 46 丨宁 6 3 1 i " l l

r l厶

1 烊咱i o 7 1 u 芦9 5 n " 1 1

亻f 板
卜t 屋l l 0 96 ∮亭 】2 I n ⒒ l l

|丿
攴干 d氵
` 灰顶 0 1 6 以 10nlnl焯讨

亻f 棉
板FL 0 1 8 仪‘
1 r l 币
波形亻i 棉‘
匚 0 2 1820nlill×
725Il刂
ll× 8nl111

镀锌薄钢板 0 05 24J ’
l L铁
楞 0 05 26 :J
彩色钢板波 肜r 1 0 1 2 ~ 0 I 3 0 ⒍m n 彤
彩色钢板
村1Q
吁彩色钢板社 咱i 0 3 1X
包括保汛及灯其 重 0 1 5 k f/ ' 】
高丿亻lni
白 flLJ皮
刀 0 l X , u荨 1onⅡ ll

玻璃灶 顶 0 3 9 5 m 1丝玻璃 架 臼 l r内
1夹 ,杠 l在
玻璃砖 顶 0 65 柜架 r 币
丨在内
油毡防水刂( 包
括改性沥 汗防水卷 一法油毡刷油 l l l 遍
0 0 5
材 )

0 25~0 3 毡 工油 卜铺小亻` F
四层作法 , 一
0 3~0 35 六层作法 , l 毡: 汕I 1
j钎亻f 子

0 35~() 4 八以作法 , i 毡
四汕 1 1小亻
铈 f子
捷’
/ 屯防水以 01 丿÷ 8 I l l n l

屋 顶大商 0 35~0 4 9 5 n火徨玻璃


n】 ,柜
架 自重在 内
14 llⅢ
1页\ / n 1 2

钢〃网抹灰吊顶 0 45

庥 刀灰板条 顶棚 0 45 均灰埠 ⒛n . n
品木 在内 , 平
砂f 灰板条顶棚 0 55 均灰厚 b l l l l l l
吊木在内 , 平
⒈m 抹灰顶棚 0 48 吊木龙骨 仃内
松木板1棚
贞 0 25 吊木在 内
i夹
板 顶棚 0 1 8 吊木 在内
△粪纸 顶棚 0 1 5 吊木及盖缝 条在 内
本丝板 吊顸棚 0 26 原 b m l 1本及
, 吊潘缝 条r + 内
木丝板 吊顸棚 0 29 厚 3Cl
,l吊m 1 】 条仃内
木及盖缝
隔宀纸板 顶棚 0 1 7 阵 l O l l木及
nl ,吊
盖缝条在内
隔声纸板顶棚 0 1 8 丿
享 1 3u
n,Ⅱ木
吊及盖缝 条在内

139
续表
亿 称 向 重 各 氵⒈

~~TΓ
隔 i:i纸


板 顶棚


ˉ

阝钢龙・




丿




~~~~~—



`型车

ˉ






ˉ

-—
ˉ




ˉ
ˉ




ˉ





f6肜






H・ i

ˉ




ˉ
ˉ
ˉ







ˉ


ˉ

012 |
法 9一

-
n l面石膏板
nl纸 ,无

+—
保温法

0 17 工 层 9n
】n l
洒f纸石 仃埠 s t l n
膏板 、 ∵∫l
棉板11
保氵1
冉A的法

0 20 ∴层 9m
Ⅱ 纸 面亻∫
膏板 , 尢
保温层

0 25 I法 9n.n
i l膏板
纸 焯 sOnv
石 ,有 n η

廾棉板保温 刂

、l L钢
l龙骨
轻 及铝合金龙骨 吊顶 0 1 ~ 0 1 2 - 层矿棉吸声板厚 1 5 n u l , 无
保温法

Jt棚
卜铺焦渣锯未绝缘层 0 2 厚 贸D n l渣
m、焦
锯 术按 I5
∶混个
1 5 地面 kN/m2

地板格栅 0 2 仅格栅 自亟

硬木地板 0 2 厚 犭nm,剪
刀撑 、
饣∫子等白豇在 内,不
包括格栅 rl币
松木地板 0 18

小瓷砖地 |臼
i 0 55 包括水泥粗砂扌 J底
水泥花砖地 I斫 0 6 砖厍 犭n l n括l水泥粗砂打底
,包
水磨石地 山i 0 65 I θn l n l 面 层 , 2 θn l n l 水 泥 砂 浆 扌J底

油地毡 0 02~0 ()3 油地纸 ,地


板表 澌用
木块地 面 0 7 加防腐油 膏铺 nilJ厚
%Ⅱul
茭 浒上地 凼i 0 28 厚 ⒛mm
铸铁地 面 4 ~ 5 ω n l l碎
l 】石 垫 层 ,ω nrll值
f层

缶r石
专步
也rl∫ 1 7 ~ 2 1 ω n l l n 砂J p , 法 , 5 3 1 l . n
i匠层 ,平 铺

缸砖地 面 3 3 ∞ mm砂 垫 层 ,l15nlm盯 层 ,侧 镝

熙砖地 lnl I 5 砂锉层 , 平



1 6 建筑 ∫
Ⅱ 压 凡u 钢板 kN'/`
单波型 Ⅴ 3∞(s-⒛
) 0 12 波 高 I73nrlI,
厚板 0 8 m n

双波型 W5tXl 0 l l 波 i南 130nnl,板


厚 08nnl

I波丿
乓过Ⅴ ⒓fn 0 j35 波 高 ⒛ 【
l l n l ,丿
板字 l ⒒u ・
1

0CXˉ
5 R s l 1 l m ,埠板 0狁 un
-
1
2
5
波 高




多波剁 Ⅴ 1 1 5 0 079 波 高 5 1 】l n l , 板
厚 06Ⅱ ull

17建
筑墙 板 kN/nf

彩色钢板 金属幕墙板 θ Il 色钢板厚 0 6 n v苯乙烯


两层 , 彩 n.聚 占 ns
` 材原 m⒒l

金属绝热 + J(
料聚氨酯 ) 复
合板 0 1 4 板 厚 0Oln11,钢
板 厚 06Ⅱ ull

0 15 板 厚 ω nm,钢 板 隐 06nⅡ n

0 1 6 板 厚 SOm11,钢 板 厚 06nⅡ ll

彩色钢板夹聚苯乙烯保温板 0 12~0 15
色 钢 板 厚 0 s l l苯
两层 , 彩 m乙 材板哼 ⒛ ~
l烯,芯聚
250rrlm

彩色钢板岩棉夹心板 0 2 4 板厚 I l1Xnll・, 两
层彩色钢板 型骨岩棉`材
, Z龙 占

0 25 板厚 1 2 0 n层彩色钢板
l m , 两 Z 型龙骨岩棉` 材

( R C强增怅泥聚苯复合保温板 l 1 3

GRC空 心隔墙llR 0 3 长 ⒉ ∞ ~ ⒛ ∞ n l l l l
( ,
们m宽l l , 厚
ω n u n

G R C隔墙板
内 0 35 长 ⒉ ∞ ~ ⒛ C X l m n ,
(宽跏l m n , 厚
ω l l l l l l

轻质 G R C温板
保 0 1 4 3 l X X ll
nl△×
s l X l 1 1 l6m0×r lrn

140
续 表

亿 称 Fl gˉ | 备 注

轻质 G R C`
帘b墙板
隔 0 1 7 疋Ⅰ疋T ⅠⅠ 1 × a x l n m × 6 0 1 1 1 I a )
l ~ ~ ~ :

轻质大型墙板( 太
空板系列 ) 0 7~0 9 H X X ) l l l1n5lC×X l n l
⒓n0lⅡ ×
皿 ,茼 强 水 泥 发 泡 芯 材

轻 质 条 型墙 板 ( 太空板 标 准 规 格 ⒛ ∞ 【
m l × l ( X X ) ( 1、1
2∞5 ∞ ) Ⅱm 高 强 水 泥 发
暂 ⒓ `^ | 04
厚度 ⒛nm 泡
厚 度 lCXllllm 0笱 | 芯 不同檩距及荷载配有不 同钢创架 及冷拔钢
材 ,按
厚 度 ⒓ 0null 05 |丝网
GRC士
啬板 0.ll J ? ,l 0 r m

钢丝网岩棉火芯复个板(GΥ
板) | 11 |棉芯材厚
岩 bfJrlllll,双
面钢丝网水泥砂浆各彤 5nnl

碓酸钙板 | 0⒅ | 厍 ⒍n【
板 n
010 | 板 厚 8null

012 | 板 俘 l()nlm

板埠 l'茄
(Xl
钢I丝l
网片ln
夹l聚、
苯 乙烯 保 温 层 , 每| 抹
俯水
泰桕板 | 捞 谆 ‖∶
泵0呖
|泥
014 | 厚 乃 nlm

筲 罾 瑟 贫 塄 卞 心 条 板 | :堪 |畏 ::‖ 3 c x x l宽
m Ⅱω h n ⒈烊 ω m η

加 强 刖 水 泥 石 膏 聚 苯 保 温 板 | 0】 7 | a×
RlXXlnun Xlnm×
00nm1

玻璃幕墙 | 10~15 般可按单位面积玻璃白


| 一 重增大⒛%~RO%采

141
附录 B 楼面等效均 布活荷 载的确定方 法

B.0.1 楼 、次 梁及主梁 )的等效均 布活


面 (板 荷载 ,应在 其设讨控制 部 位 丨 :、
根据需 娶
按 内力 (如弯矩 、剪力 等)、 一
变形 及裂缝 的等值要 求来确定 :在 般情 况 F,呵仅按 内 力
的等值来 确定 Ⅱ
B。
0 .2 续梁
连 、板 的等效 均 布活荷载 ,。 l按J阜
跨 简攴 汁算 ∵但讨 算 内 力丨

刂,仍应 按 迕续
考虑 ∵
B。
0 .3 于生产
由 、检 修 、安 装 ⊥ 艺 以及 结构 布罟 的不同
,楼而活荷 载差 别较 大时 .IⅠ 划
分区域 分别确定 等效均布活荷载 。
B.0.4 向板单 L汹部荷载 (包 括集 中荷载 )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 町按下 式 汁算 :

〃c = 萨^
811flll l`

(B,0.4)

式中 卜 一 板的跨庋 ;
D—— 板上
荷载的有效 分布宽度 , 按本附琅 B0 。, 5定确;

Ⅳ l n d简支
\ —单向板的绝 对最大 弯矩 , 按i 各
殳的最不利 布置确定 ∷
计算 Ⅳ " a x
,时没各荷载应乘 以动 力系数 , 并扣 去设 备在 该板 跨 内所 占m j 积⒈、曲操
作荷载引起 的弯矩 :
B.0.5 唯 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 b , 可
向板上局 按下列规定计算 :
1 当局部 荷载作 用 面的 长边 平 行 于板 跨 时 , 简攴板 卜
荷载 的 有效 分布 宽 度 b 为:
( 丨 劐 B 。 0 . 5 ~ l )

(l)当 b r x ≥6 c ) , b≤
(、0 , 6 ` , b (≤
、 J 日寸 :

b = b",tO.7l (B05丬)
( 2 ) " 3 b , ' 2 b " r , 0 . 6 1< 1 r , , , < 1 6
, ,.g1[.]-;
6 = 0 . 6 b , +. 0 . 9 4 1 (BO5-2)
T`

2 当
荷载作用 面 的长边 垂 亩于板跨 时 , 简
支板 卜荷载的有效分布宽 度 3 为 ( 图B . 0 , 5 2 ) :
( l ) 当 3 ( x < ♂ J (≤、 2 , 2 ` , b≤r′、u 刂:
¨

6 = 号% + ⒐ 剧 ⑾ 5J)

{ 2 ) 尚 δl x ( 山 , 犭
( 、 ( 、) 2 , 2 ` , ”
( 、
≤ ` " ,:∫

+ —
— — —6 = 1,,.,

(B05-4)
‘ 卜
- — — — — 支 座


+ ′

式 中 F— 板 的跨度 :

图B051 支板上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__荷载作用面平彳
b1、 于于板跨 的讨算宽度 ;
(荷
载作用面的长边平行于板跨) b(、
__荷
载作用面垂 直于板跨 的 汁算宽度 ;
∫σ
丨 f , t \ = l + 2\ s + / l
, l

142
b t y = b 1 y + 2 s + f l

式中 — 荷载作用 函i 平
犭R — 行于板跨 的宽度 ;
b t—v荷载作用
— 面垂直于板跨 的宽度 ;

s — 垫层厚度 ;
凡—— 板 的厚度 。
3 当
局部荷载作 用在板 的非支承边 附

l
`丨
近 ,即 d<告 时 ( 图 B . 0 . 5 - 1载
)的,荷

效分 布宽度 应 予折 减 , 可按下 式计 算 :

y = 告b + d ⒁ ㈤

式中 3——
′ 折减后 的有效分布宽度 ;
d —— 荷载 作 用 面 中 ` b 至
l
非 支 承边 l

的距离 。
4 当
两 个局 部 荷 载 相邻 而 e < 时
犭,
荷载 的有 效 分 布 宽 度应 予 折 减 ,可按 下式 图 B 0 5 ⒓ 简支板上局部荷载 的有效 分布宽 度
载作用 面的 κ边垂直十板跨 )
(荷
计算 ( 图B . 0 . 5 - 3 ) :
b~2

兰2
+

b=
′ (B05-6)

式中 e 相邻两个局部荷载的中心间距。

饽 骂
T`
吻劂


户 ]
冖l

图 B 0 5 3 邻两个局部荷载的有效
相 B 0 5 4 臂板上局部
图 悬
分布宽度 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5 悬臂 板 上 局 部 荷 载 的有 效 分 布 宽 度 ( 图B . 0 ,
)5为砰
:

b=6cv+2x (B,0,5-7)

式 中 “—— 局部荷载作用面 中心至支座的距离 。


B。 双 的等效均布荷载可按与单 向板相 同的原则 , 按四边简 支板 的绝 对最 大 芍矩
0 . 6 向板
等值来确 定 。
括槽形板 的纵肋 ) 上的局部荷载 , 应按下 列公式分 别计 算 弯矩 和剪 力的
0 . 7 梁次( 包
B。
等效均布活荷载 , 且取其 中较大者 :
143
g 扪= 丁 0⒎
・1 )
(B・

= T ( B ・
g c Ⅴ 0 ・ 7 ~ 2 )

式中 s—— 次梁间距
;

J — 次梁跨 度 ;
″n l
与小Vll—1 a x — 的绝对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
简支次梁 , 按设各的最不 利布置确定 :
按简支梁计算 M m与
拟 ‰l时
脉, 除了直接 传给次梁 的局部 荷 载外 , 还应 考虑 邻 近板 面
传来 的活 荷载 ( 其
中设 各荷载应 考虑动力影 响 , 并扣 除设 各所 占面积 L 的操作
荷载 ) , 以
及 两侧相邻次梁卸荷 作用 。
B.0.8 当 比较 均匀时 , 主梁上 的等效
荷载分布 均布活荷载可 由全部 荷载总和除 以全 部受
荷面积 求得 。
B0
。 . 9 、基
柱 础上的等效均 布活荷载 , 在一 股情况下
, 可取与主梁相 同⊙

144
附录 C 工
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C0
。 , 1 般金
一丁车问 、仪器仪表生产车闸 、半 守体器件车间 、棉纺织车闸 、轮胎厂准 各
车问和粮食加工 车问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 。 r按表 C.01~C0 .6采
用(
表 C0
。 . 1 工金
车 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标 准 佴 (kN/亻
)

板跨 | 闸钭i
梁 梁| l
口V l
|∶
>2.0n 21.2m ≥20m !
c ! ( 6 1 8 0\ 5
. 3K.
\63\\ . U690.
M1080.235 \

C6132、 \50八

0 95 X s l lB
W6、3 5 - 1

M 1 0 1Z(3)2、Κ

注:I 表荷载适用于唯向攴承的现浇梁板及预制槽 形板 竿楼m l构


列 纬, 对于梧形板, 表列板跨 系指槽形板纵肋问
距∷
2 表
列荷载不包拈隔墙 和吊顶自重j
3 表
列荷载考虑了安装 、检修和止常使丿 H情 括动力影响) 和操作荷载 ∷
况下的设备 ( 包
4 设
计墙 、柱 、基础 日 ∷
刂, 丧列楼而活荷载可采用 勹设计主梁相同的荷载∷

表 C。
0 . 2 器仪
仪 表 生产 车 间楼 面 均 布 活 荷 载

标 准 侑 (k\/nf)

水久|

频遇倚
系数
|值

乍问名称 系数 ∶

∮f ,9“

代表性 设各 H t l 1
瘠机5研
、ZD450型
光学
0 7 及 吃 I)3镀
l膜X机
l、型∞ 3 1 2透型镜 抛
加 Il
光机

5 o | 5 o
|

3| | 一般 光 学 仪 器 装 配 | 40

145
恻Ⅱ冉钭辟
榀Τ汪 屮

攵表



扛牒
代 滚齿机,
平l m

注 :吧 丧 COl氵
i

表 C。
o.3 导体器件
半 车 间楼 面均布活 荷载

组合值 频遇n 气 准水久 表性设各


|代

系数 系数 值系数 | 唯
件 rJ亏
| 板
¢1 1
V’ ψq | )(k、

10 0 95 ←而丬而橘
1 0

1 0
o

0
95

95
中酊△| 0 854 0~8
∷ 0
1 0 o 95 0 85 ∷≤≤
3 0

注 :见表 C01注

表 C。
0.4 纺织造
棉 车 间楼面均 布活荷载


芏l|罗
骂l
1 0 0 | 1 2 0 } 8 0

6.0 6.0 【
J10Ol, 415A, 421
il0.0) (8.0)

F户
卩05, 506, 507A
C∥
kll13,015
△PER0

Γ∮卩05, 721,
Zf|L1⒛
D ~lnCˉm lsO
续 衷

宀ˉ |
r
纽 命俏 频遇伍 准永久 |

乍{J、
系数 系数 代表性没锊
|
叮|数
"勹

亿称
板跨 | 问
距 | J
汩肼i ψ( ¢f
2 2 . O n r; 2 l . 2 n r >2.0m

}
C弋615150
6 5 | 6 5
(JΛ
615-180

5 0 7 GA73卜‘n, 733~

l⒐)
90 | 100 60
" 巡 Kˉ

2∞

,ll
soMrI】

注 :扌

亏号内的数佤仪用于粗纱机机头 部位局部楼 雨

表 C。
0.5 胎厂
轮 准备车 间楼面均布荷载

ll,准
f苜(kN/`)
颂遇 值 | 永久

系数 | 系数
值 代表性 没符

o.es I o.r, I a.rlltrrr lt ++


oq~s | o甾
| 化 ∴原料加 ⒈配介 、密炼机炼胶

氵i:∶1 密炼机检修川的电葫芦荷载未计人, 设汁时应另彳j 考



2 炭熙加 △投料活荷载系考虑兼作炭黑仓库使用的情况, 若不兼作仓库叫 , 述荷载应
卜 r 降低
3 呃农 C 0 1⒈
丨∶ ・

0.6 食
表 C。 粮加工车 间楼面均布活荷载

il
l/l∶
次 ~梁 距 ハ
_锏肜20nˉ

准永 久


~伯

亿称 板跨|板
跨 板跨 梁间 值 系数 ∫
1 丧"
ˉ `彡

辛梁
≥ { 距≥ ψq Ⅱ
≥ ≥
5r~I

2 0 m | 2 53m
01u 3 0nl

拉丝车u
刂 120 12 0 12 幺纟+l1
JMN10拉
嘤硐

磨 r闷 9 0 100 9 8 . 0i e . 0I M⒛H磨 粉村t


振 擦 打~
动 麦 麦 ≡筛
筛 机 机一

洗 庋机


V胶 辊 件谷机

组合清JlF筛

1 拉矽 乍闸 不刂能油 仃睽辊时 , 主梁活荷载 刂按 I O k \ h


肖 川r
.采
2 吊 勹刂街载 系按 没符吊在梁 卜考虑的
平 饰n顶
3 l 振刂. ↓效均 自j∴竹
问 采川 S \ 0 l动饰
` 沽川! 乍
米 氵i 4 k
{叫n iΓ
女 粉芟闷的规定 灭用
4 吧丧 C O l } ∶

147
附录 D 基
本雪压和风压 的确定 方法

D1
。基 本 雪 压

D。
1 . 1 确定雪压时
在 , 观察场地 应具 有代表性 : 场地 的代表性 是指下 述 内容 :
一 观察
场地周 围的地 形为空旷平坦 ;
一 积雪
的分布保持均 匀 ;
一 设 计项 目地
点应在观 察场地 的地形 范围内 , 或它 们具有相 同的地形 ∵
对于积 雪局 部 变 异 特 别 大 的地 区 , 以及 高 原地 形 的 山 区 , 应予 以
专 闸 调脊 和 特 殊
处理 。
D。
1 . 2 压是
雩 指单位 水平 面积 L 的雪重 , 单位 以 k N / ″
计。当气象 台站有 雪压 记录 时 ,
应直接 采用雪压数 据计算基本雪压 ; 当无雪压记 录时 , 可间接采用积
雪深度 , 按下式 计算
雪压 :
S=九
ρg(kN/m2) (D,1.2)
式中 九—— 积雪深度 , 指从积雪 表面到地面 的垂直深 度 ( m ) ;
—— 积雪密
ρ 度 (汤0;

/ s 2 。
g — 重 力 加 速 度 , 9 . 8 砌

雪密度随积 雪深度 、积雪 时问和 当地 的地 理 气候 条件 等 囚素 的变化 有较 大 幅庋


的变
异 ,对于无雪压 直接 记录的 台站 ,。
T按地 区 的平均雪密 度计算雪压 。
基本 雪 压 按 D.3中
规 定 的方法计 算 。历 年最大雪压数 据按每年 7月份到次年 6月份间
的最大雪压 采用 。

D。2 基 本 风 压
D。
2.1 确定风压时
在 ,观察场地应 具有代表性 。场地 的代表性是 指下述 内容 :
一 观测场地 周 围的地形
为空旷平坦 ;
一 能 反映本地 区
较大范 围内的气象特点 ,避免局部地形和环 境 的影 响。
D。
2.2 速观测数据
风 资料应符合下 述要求 :
1 应全 部取 自自记式风速仪 的记 录资料 ,对于 以往 非 自记的定 时观测
资料 ,均应通
过适 当修正后加 以采用 。
2 风速仪高度 与标准高度 10m相
差 过大时 ,可按下式换 算到标准高度 的风速 :
α

v = 以
( ⒐ ⒉ " )

式中 z— — 风速仪实际
高度 ( m ) ;

v z —风速仪观测风速 ( l l y s ) ;
α—— 空旷平坦地区地面粗糙指数 , 取0 . 1 6 。
使用风杯式测风仪时, 必须考虑空气密度受温度 、气压影响的修正 , 町按下述公式确
定空气密度 :
148
`=
吉羊
甘T

菅管
11
(亏⒉ )/

麝 n勹
← 。 (D,2,2-2)

式中 — 空气温度 ( ℃
r— );
—气压 ( h ) ;
p—
— 水汽压 ( h ) 。
c—
也町根据所在地的海拔 高度 z ( m )下述公式近似估算空气密度
按 :
0⑾ l:(t/m3)
`=0.00125eˉ (D22-3)
选取 年最 大 风速数 据 时 , 一般应 有 乃 年 以上 的 资料 ; 当无 法 满 足 时 , 至 少 岜 不 宦 少
于 1 0的
年风速资料 。
一遇 的基本风速 v 。
基本风压应按 D . 3定规, 在计算平均 s O 年 后 , 按下式确定 :

蜘=湘
告 (D,2.2-4)

D。
3 雪
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
D。
3 . 1 雪对
压和风 速 的年最大值 劣均采用极值 I 型的概率分布 , 其分布 函数 为
F(攵
) = e xe
px{p
—[ -
(α_ “) ] |
∝ II
( ))3.⒈
式中 “ —— 分布的位置参数 , 即其分布 的众值 ;
α—— 分布的尺度参数 。
分布的参数与均值 〃 和标准差 σ的关系按下述确定 :
1,28255
( D ,⒈2
3。)
ˉ
ˉ
~
=~

α
σ

0.57722
3,
(D.3 )⒈
^
ˉ
~
~
~

I
J
=

D。
3 . 2 由有限样本
当 的均值 了和标准差 s 作为 〃 和 σ的近似估计时 , 取
Cl
~
α =_ˉ (D.32-I)
s

~
~ C,
L J = l / ¨ ( D3。, 2 - 2 )
Ct

o见 表 D。
式 中系数 C l 和 3.2。

表 D.3.2 系 数 C1和 o

C1 C。 ()l C^

09497 0 4952 ω l . l 7465 0. 55208


15 02D57 0 5182 r 8536 0.55411
06283 0 52355 1,9385 0.55688
09145 0 53086 ∞ 20649 ∷ 0 55860
l1238 0 53622 l∞ 20649 | 0 56002

12847 0 54034 24292 | 0 56878

0O 0 54362 5lXl 25880 | 0 57240


0 54630 1(冫
CXD 26851 | 0 57450
1鼬 0 54853 28255 { 0 57722

D。
3 .3 均重现期为
平 R的最 大雪 压和最大风速 跖R可按下式确定 :

细=-
Ⅱ 捌叫盅 ) l (D,33)

D。
3 , 4 国各站台重现期为
全 10年
、~ s O
和年lO0 年
的雪压和风压值 见附表 D . 4
其,他重现

149
期 贺 的桕应 εiJ
口按F 式确定 :
I R = J 1
+ o(Jlα
)— 冖f1o) (ln R/h】
10-l)
(D34)

D。
4 全国各城市 的雪压和风压 值

附表 D 。 一年
4 全 国各城 市 的 ~ s O 遇 雪压 和 风 压

掣茹——

泅一


Il

Il

| ’定 巾
'l′


饶阳

_
_
-
_
_

|黄

f-ti,t ____
1i IIi ilt
∷亻
1k
lll

大闸市 l ( ) 6 7 20 35

河 lⅢ 861 5 0 30

h寨 1 4 0 1 0

兴基 I012 6 0 25
续 丧

省巾名 |"

020
县 ~休

I— 广 — 卜 — L
陔 ~

0 25
~饬介

743 9 0 25
一峭 ~


‰汾 I" 4495 0 25

∴κ治县 ” 1 8 0 30

运城 市 376 0 o 30

阳城 659 5 0 30 0
ˉ | 0 20 | 0 30
45 | 0 50 0 35

呼和浩特 |汀 10630 0 35 耐 T品
%「lj瓦T丐1∶I~il
额右旗拉 竹j达林 581 4 o 35

-

丬克石巾图 咀河 732 6 0 30

l
i



l

|
÷
满洲 里市 甾 17 050
1I{1∶
海拉力〈ll∫ 0 45
群 冉 ∶
:I}||:I丨
}∶
鄂 伦 春 小 工沟

新 巴尔虎F,旗

新 巴尔虎左旗 阿木古朗

内 牙宄石 巾博 克l创

0 30

科亻l翼前旗阿尔山 0 35








ˉ
^

+

科祚f 翼
前旗萦伦 } 5 0 t 80 . 4 5 0.55


I
|
~


l





ˉ

ˉ
ˉ


~
ˉ

ˉ


ˉ
ˉ
:
~

|

274 7 | 0 40 | 0 060
55 i 0 20 | 0 30 I 0 35

|东乌珠穆沁旗 838 7 | 0 35 65| ∷o 02o55



0
ˉ | o 30 35 θ

|额济纳旗 00ll Ⅰ瓦TT:∶


「」lO 0飞
额济纳旗拐子湖 045 I 0 55 0 6 θ 0 l l s ∷0 1 0 | 0 l O | lI
ˉ
| 060
阿左旗巴彦毛道 0 40 0 55
T
ˉ



T

i


≡出 T艹
阿拉善右旗 15101 | 045 055 0 60 | 0 05 0 10

二 迕浩 特 巾

那仁宝力格
:∶
l∶
系T手∶

070

060 而 十 T 瓦可 丁 J~l_
续表

海 皮 阝 上~ △ _|L~竺
自巾名
细 名 城 巾 名 海 羿
|城 竿冖 } 一 | L丬
Ι
强:皮 弋 压
}【 社 r t - J v '1t t而
=t'u
! - - r _ i ‖ "f - ' *讨' I l "-"芾
r' i方 l _ ¥* ; r ¥l r .
I
~
ˉ
~

~
ˉ
~
_
_
_




_
_
_
_
_




=
i

5,tfi{ififtlt{ii 1225.2 i o so I rl 75 ir r{s n 15 /) ln ^ 1< ,,

哕 Ι芏Ⅰ竺廴L壹
~↓J垩
三 扛2苎
上 ?£

———
蓊 十
}拷 菁
Ⅱ 廿i辶
Ⅰ;士 〓二辶
)50|055∷

=廿
020|C30|o35| 丨 l








ˉ




_
ˉ
~
T
~
~
ˉ
~
ˉ
}—

|

|
ˉ
L—

湍〖
〖十 寸 诺⒈h王
Ⅰ ∷ ;刂

;莹 iJ








ˉ

-←



i—

O犭
0硐
0笱




L艹

~{"⒀
~
ˉ
ˉ
~

~
~
~
}
~



=

∴奸 自
|竿

i
_
-


rl
| 2410 i 0。

^{T厅 ^∵
赤 峰 市 0Rsˉ
^~
∷ 5711 | 0⒛ 1 0“ 030 | ˉ ∏
| 0ω ∷ 0Dtl ∷

|敖汉旗宝日 图 T碥丁lTπ
「T丁 亍
卞忑 TΙTi′
|TFⅡ
045∷ " 0 H r J |
5θ0 | 0 5 5 | 0 犭∷ 0 + l ,0 ∷4 5 ∷
0

续表

风压 (kN/`) 雪压 (kN/nf) 雪荷载准

缨黯匡器
永久值系

0 50 | 0 55

-
ˉ
ˉ
ˉ
ˉ
ˉ
ˉ
l
|
i
-
ˉ

建平县叶柏寿

鞍山巾

抚顺 市章 党

0.45 Il

0 25 | O40
0+b「Ⅱ
本溪县草河 凵

0 50 i 0 55

宽甸

抖东 市

瓦房店 市 0 20 | 0 30 | 0 35

新金 县皮 凵

91 5 | 0 40 } 02 565
0 | 040 | 045

0 45 | 0 65

0 15 i 0 20

0 20 | 0 25

林 郭尔罗斯
|前

0 20 | 0 25

153
海拔 高度 :liiri (kN.tmr) €/;r4JiiF
省 iJ名|
( I l l ) / J = l l X l
rl=10

0 35
0 50

0 20

蒜-i→
∷—
;十——
Ⅱ 4 9 0 35 0 20 →
Γ
0 20

0 25

0 30

0 0 o

l

_
_
ˉ
_
_
化市
|敦
匦 匚 I ^Γ

| 桦甸
~

派 t丁
ˉ
~~
~~
~—

ˉ
△ 丁

|iˉ
=旨
ˉ





ˉ~~
立 0 6D | 070

‰汛页孑 774 2 o 3o
0 90 | 1 05
I















占市

|延 176.8 i o.:s 0 65








r—
湮塑△~~__
o . ? oI o i o l - I



~
~
_
_
|

料 耜 擀叫




~l居





~~~~

0 0 O

掮了 0 35

0 0 O

′ 0 6 0

iⅠ
「lΞ

:[Ξ
, 0 0 O 040 | 0 55

0 55


0 6 0 0 4 0 b
0 s ˉ | 0 6 0 i I


0 70 0 0 o

162 4 } 0) 硐30
( 0 45 | 0
0 . 325
5 o.4o l
() 45 0.,m 0.45
¡¥
0 55 å- 5~¡¸
|0áÜ

() 45
续表

风压 (kN/d) 雪压 / )
(k、 雪荷载淮
海 枋 畜 陪
省 币名 城 丨
h 名 永 久值 系
(m) n=10 Ⅱ =50 ltXln =10 n=50 Π =1CXl
数分l ×

伊奋市 ⒛ 9 0 25 0 35 040 0..15 ( ) ω 0 65 丨

鹤丨
爿市 227 9 0 30 0 硐 0 45 0 45 0 65 0 70 l

宫锦 “ 2 0 30 0 45 0 50 0 35 ()45 0 50 丨

泰来 149 5 0 30 0 45 0 50 0 20 () 30 0 35 I

绥化 巾 I79 6 0 35 0 55 0 65 0 35 0 50 060 |



女iΔ
巾 149 3 0 35 0 55 0 65 0 20 0 3t) 0 35 I

铁力 210 5 0 25 0 35 040 0 50 () 75 0 85 l

住木斯 巾 812 00O 0 65 0 75 0 45 () 65 070 l


lz
1tXl j 0 45 0 65 0 75


社氵官
享 83 0 0 30 0 0 o 045 0 35 050 0 55 l


通河 108 6 0 35 0 50 0 55 0 50 ()75 0 85 l

尚志 189 7 0 35 0 55 0 s O 040 0 55 0 6 0 l

鸡 西市 233 6 00o 0 55 0 65 0 45 0 65 0 75 l

虎林 llXl2 0 35 0 45 050 0 50 070 0 80 l

l丿
牛 j
子江闩 2414 0 35 0 50 0 55 040 060 0 65 I

绥 芬河 巾 496 7 00o 060 0 70 040 () 55 o ω l

济南 巾 6 0 30 0 45 0 50 0 20 0 30 o 35 Ⅱ

德州 巾 2I 2 0 30 045 0 50 0 20 0 35 00l)

惠民 ll3 00o 0 50 0 55 0 25 (〉35 00o

寿光县羊角沟 4 4 0 30 045 050 015 0 25 0 30

庀 丨l 巾 4 8 0 45 0 6 0 0 65 0 25 () 35 00tl ll

烟台市 佰 7 00o 0 55 060 0 30 0+O 0Hs


l

威海市 466 0 45 C) 65 0 75 0 30 () 45 0 50 l丨

荣成 市成 山头 47 7 060 070 0 75 0 25 040 0 45 丨


莘县朝城 42 7 0 35 θ 45 0 50 0 25 () 35 0 4 0 lI

泰安市泰山 1533 7 0 65 0 85 0 95 00o (〕55 060 Il

泰安市 128 8 0 30 040 0 45 0 20 0 35 0 40 II

淄 博市 张 店 3 4 0 0 30 0 0 O 0 45 0 30 (〕45 0 50 Ⅱ

沂源 3∝ 5 0 30 () 35 0 4 0 0 20 0 30 0 35 Ⅱ

潍坊 巾 佴 i 0 30 ()硐 045 0,25 {D 35 0 4 0 Ⅱ

莱阳市 30 5 0 30 ()硐 0 45 015 {D 25 0 30 Ⅱ

155


~
~

11亏
甜:坩:i-∶

=矛
十甘
氘 |;:骨


丰耍耍
丰乎
丰耳乎
弈≡羊

Ι

0瓦
Tl元
:
h

啷 |l瓦

040

θ 35 | 0 40

() 40 045

~ Ι

~

o仞

o.4o I 0.45 ()0O |

() 35 | 0 040
25

o瓦
T了ΙTˉ
Iπ「 0 25


+罕耍
B∶
:F「
=FT」

瓦F「耐 T石 o35 |4 0
0 0 4i
0 Ⅲ

0⒛|J45T^亏
「=

。b

飞TT石
TTJ飞
TT=
趾趾盘」△

0 25 |


石TT忑
0

45

0⒛

黯廿扣÷
肾←苄
| 035 | 0+o

() 40 | 045 |

(〕45 0 15 | 0 25 |Ⅲ o 3o

0lO|0⒛ b
|⒍

0 20 θ
35 0 4 0

0 30 ∷
0 50 0 55

~~~~l ˉ
0 30 ii∶ 0 45


J卫
l苎 0 30 0 50


|临安县天冂山 0 185
ˉ
ˉ
~~~—
江 陛吕
-—
广
0 45 I o.so 0 + C l

{慈
溪巾 (〕35 00o




.0
续表

瓜 「——
ˉ

■q
雪 荷载准


风 Ⅱ∶
〖 (kN/I′
)

~ 刀
Iel
寓捕庶
省市名 城 市 名 永 久伍 系

ˉ
(m) 刁= 1 0 n =50 刀= 1 C X l
数分【

嵊泗 79 6 0 85 I 30 1 55

嵊泗 县嵊 山 1246 0 95 1 50 1 75

舟山巾 35 7 0 50 [) 85 1tXl 0 30 0 50 060 | Ⅲ

伞华 丨
0 62 6 0 25 0 35 00o 0 35 0 55 0.6s lll

嵊 虽 lC⒕
3 0 25 040 0 50 0 35 0 55 0.6s lll

宁波 i市 0 30 0 50 060 0 20 0 30 0 35 Hl

象山县亻f浦 128 4 0 75 {⒛ l硐 0 20 0 30 035 Ⅲ


衢州 巾 669 0 25 0 35 00fJ 0 30 0 50 060 ∷ "l

丽水 巾 ω 8 0 ⒛ 0 30 0 35 0 30 0 45 050 i Ⅲ

氵I ∶
龙泉 198 4 0 ⒛ 0 30 0 35 0 35 0 55 0 65 { |Ⅱ

临海 市括 苍山 1383 1 060 090 1 05 0 0 o 0 6 0 0 70 | I Ⅱ

J
温州 忄 0 35 060 0 70 0 25 0 35

椒江市洪家 1 3 0 35 () 55 0 65 0 20 0 30 0.35 i lll

椒江市 F大陈 86 2 090 l硐 1 65 0 25 0 35 040 Ⅲ

l 95 9 0 70 1 20 1 45 0 20 0 35 040| Ⅲ
瑞安 币北 麂 42 3 0 95 1ω l叨

合肥 市 27 9 0 25 () 35 0 4 0 0 0 0 | 0 6 0 70 Ⅱ

砀山 43 2 0 25 () 35 o 们 0 25 00O 045 Ⅱ

毫州市 37 7 0 25 () 45 0 55 0 25 0+o 045 Ⅱ

宿县 25 9 0 犭 00o 050 0 25 0+o 0 45 Ⅱ

寿县 22 7 0 25 0 35 040 0 30 0 50 0 55 Ⅱ

蚌埠 巾 187 0 25 (〕35 040 0 30 0 45 0 55


滁县 25 3 0 乃 () 35 0 4 0 0 25 040 0 45 | Ⅱ

六安 市 ω 5 0 20 0 35 00o 0 35 055 060

霍山 68 1 0 ⒛ 0 35 040 040 0 6 0 0.6s Il


巢县 22 4 0 25 0 35 040 0 30 045 0 50 | Ⅱ

安庆市 198 0 25 O硐 0 45 0 20 0 35 040

宁L± 89 4 0 25 0 35 040 0 30 0 50 0 55 Ⅲ

黄山 lS004 0 50 070 0 80 0 35 0 45 0 50 Ⅲ

黄山市 142 7 0犭 () 35 0 4 0 0 30 0 45 0 50 Ⅲ

申阳市 30 6 0 35 0 55 0Ctl Ⅱ

157
|
海度
絮|T1=ff:主
省 市名 | 城市 名
【 、÷
iT抿
干 1瓦
「;扌


|南昌I柯
≡丰 i∶

i∶


∶∶
Ι蚵 ~Ⅰ
±L± 笸

|修
匚瓦鬲T~~~ ∶
耳T手
浯 :啷矧 |!∶
L`____

T卞 一-i卜
沛 冖i扌
十∴卜
u竺

≡ TT「
}」
而Ⅴ 斌 气亏十;膏
寸寸号 扦古

竺 _____

1叶
i二

l 宁 冈

遂川 0 30 0 35 0 30
ˉˉ
ˉˉ
|D 45 | o 55

ˉˉ ˉˉ
赣州 巾
氵I ∶ 1238 | 0⒉
) θ 35 0 20 i,∶


i:∶
l丨 ∶
lii∶
ii,ˉ
l

卜一
|韦 l==J砥
T
040 030

060 0 55 0 75 | 0 85

醺 θ硐

(〕35
045

0奴 )
0

0
35

25
0

凵Ll卫

60 | 0 70


0 3 0
~2≡
三 Ⅰ≡|0±
~[≡ 口i11∶
i1∶


0 20

0 ⒛

0 25

±芷
廴 畦二
L噩
±
L


~

~
J


l焖8 |0⒛
',1'(t'
-
{

±




3039 | 0犭
l -

+

r

r|
trs'l|'l

凵吐竺

0 30 CⅡ 35 | 0 40

一m
铅 山县 七仙 山 0 70 0 80 | 0400 60 | 0 70

浦城 0 30 065

建阳 0 35 | 0 40
35 | 0 50 | 0 55

建瓯 1549 0犭 | 035 | 040 i o犭

36 2 0 70 | 0 9o
u望
i
|型
3429

南 平市 125 6 0⒛ |035|o笱

稻鼎 县 台 山 1066 0 75 「
i汀而
长汀

| 龙岩市
h=T
∷德化县九仙山
续表

lxt∫
孓 (kN/m2) 雪压 (kN/
)耐 | 荷载谁

海拔高度
省市名 城 i市 名 犭
( n l )刁 = 1 0 n=50 ″= l l X l
刀 =lfD″ =bO Ⅱ =⑾
: ∫) l ∶i F

屏南 896 5 0 20 0 30 0 35 0 25 C) 45 0 50 Il|

平潭 32 4 0 75 1 30 1(s(〕

崇武 218 o 55 0 80 090

厦r 139 4 0 50 0 80 0 95

+.ttl 53 3 0 80 1 25 1 45

内安市 397 5 0 25 0 35 00o 0 20 () 25

榆林市 1057 5 0 25 00O 0 45

~?J
~J~
_



哭旗 1272 6 0 25 040 0 50 015|0⒛ |020 Il

横山 ll110 0 30 040 0 45 015 () 25 0 30 ll

绥德 929 7 0 30 04θ 0 45 0.20 0.35 i 0.4o ll

延安 巾 957 8 0 2 5 0 35 0 0 o 0 .1 5 0.25 0.30 ll

长武 1206 5 0 20 0 30 0 35 0 20 θ 30 0 35 Ⅱ

洛川 l158 3 025 0 35 040 0 25 () 35 0叩


⊥__工
⊥~

铜川市 978 9 0 ⒛ C) 35 0 4 0 015 { 〕

宝X鸟

汀 612 4 0 20 o 35 040 015 {〕20 o 25 | Ⅱ

武功 4478 0 ⒛ C) 35 0 4 0 0 20 |D 25 o 3o | Ⅱ

华 阴县华 山 20649 040 0 50 0 55 0 50 070 0 75 i "

略 阳 79啐2 0 25 () 35 00o 0 10 | D 15 | 0 15 | IⅡ

汉 中市 508 4 0 ⒛ 0 30 0 35 015 0 20 0 25 Ⅲ

佛坪 1087 7 0 25 0 30 0 35 0 15 0 25 0 30 Ⅲ

商州 巾 742 2 0 25 0 30 0 35 o⒛ | 030|035| Il

镇 安 ⒆ 37 0 ⒛ 0 30 0 35 0.t0 0.l0 0..15 lll

石 泉 4849 0 ⒛ (〕30 0 35 0 20 0 30 0.3s lll

安埭币 2908 0 30 () 45 0 50 0.10 O.ls o.zo III

兰州市 1517 2 0 ⒛ {D 30 0 35 010 0 1 5 0 20 |




-

-—
|

吉诃德 9665 0 45 055 060

甘 安西 1170 8 040 Cl 55 0 6 0 0 10 0 20 0 25 Ⅱ

酒泉市 1477 2 040 )


〔 55 060 0 20 0 30 035| Ⅱ

张掖市 1482 7 0 30 0 50 060


Ⅲ P⊥ J
⊥~ˉ
屮 :三
武威市 1530 9 0 35 () 55 0 65 ∞
| 0 , l D | 0 犭 | Π

159
(kN/m2)」 雪 荷薮石
省r汀
名 | 城 凵 ~J~⊥


市 砰 筚 坠

唑 业 翊|s
贮O |觜闸

∞|
堕 0 50 | 0 55

l/if;H'l+


| 靖远
0 20

匝 0 35 | 0
0 15
25

() 30 | 0 35


0.45 ll

0.35 0.15

夏河 县合 作
措+撩
H÷ ←
|叫
0 10 ! o 15

|敦娌
—— 0 10 | 0 15
|—
旦竺
江 1526 0
0 15 i D 20
金塔县鼎新
0 05 | 0 10
高向 1332 2
010 | 0I5

山丹
0∷
15|020

永昌

fFi r+l
0 15 | 0 2o | o 25

i,-=
———— 0 20 0.30 0.3s

| 岷具
t[/rlft

ˉˉˉ ^瓦 ^丁
面 T梳 ∶
| :i∶

∶ |ˉ
i,∶
,引 0 05 k、 、
彐 乐
|陶 0 05 | 0 10 | o 1o }

夏 0 45 0 10 | 0 15
't' l
0 15 | 0 20

∷盐池

160
续表

lAt丿 丐荷载准
名 拔帚度|
|海
f (kN/llf)
永久值系
∫K
数‘
1854 2 0.25 0.10

1343 9

1753 0 0 30

0 35 o 20

() 35 0 0 o

0 45

2733 0 | 0 400 0 O

祁迕 县托 勒 3367 0 | 0 0
30l o
ˉ 045

祁迕县野牛沟 0.15 ().10 0.20 , ll

FTT飞
T「
「丁ΙT~~币
格 尔木 市小 灶 火 r) ln rl tat ll

⒎秆 瓦 l石
彐飞Ti
0.t5 0.-10 ll

丐TT瓦
0犭|T:Π

都兰 县诺木洪 27904 | 05 | 5θ
0 | 060

i
亩∶T △
飞禹
乌 ÷县荼 卜 3087 6 | 0 25 } 0 35 | 0 40 | 0 15

共和县恰 卜恰 2835 0 | 0 25 | 00 10
35 {)
∷ 15 | 0 15 | Ⅱ

”⒒ 1|⒍ 25|o3o 0 35 | 00 10
05 i O 10

1813 9 i 0 20

唐古拉 山 厅道梁 瓦 T石 可 瓦 可 T瓦
ˉ
隘褊 ~

0.20 ,)..r0 0..15 ll

3662 8 | 0 25 | 035 |
0 30 030 | 040
熙ˉ陛 丝 ˉ

0《) | 050 | 025|


055 035

o 25 | o 3o 0 |
15 o
∴0 35
20 | 0 25

0.:5 ()35 0.to



0 . 2 5i o . : s l o . . r o o 15 a 25

161
卡 (kN/m2)
风丿 雪 f【
∶ (kN/Ilr) 雪荷载准
ti lj ?, lll dr 水久值系
n = ' l l ) I t r= 5 0 i n = t 0 0
数分 l【
0 0 35 | 0 15


刂多 0

fi:tEl#/K1,l 0 25




沁县仁峡姆
|玛
≌4望η~!
4211 1 0 0 l D | 0 1 5

少≌ ~_

——
|廾
0.20 0.:s i o.:o
015 i o'n n)<


|昂 0 35 | 0 10 | 0 20

`‘

1钓木齐巾

勒泰 |订

乐市阿拉 山 H

拉玛依 丨
仃 035 | J
ˉ
i:巾 l15 | l


苏 1851 0

0 15 | 0 20

巨噩≡≡≡
∷吐鲁番市
0 65 } 0 75

0 15 | o 2o

阿 克苏市

}≡

尔勒市
|库
~
-
ˉ
o55|⒍
65

0⒉) { 030

0 10 o∷ 2o | o 25

010∷ O15|o15|

— —

0 15 | 0 20
续表
'rifii4tttil
风 l+ (kN/) ti (k\.zni )
海拔高度
省市名 | 城 市 名
( ! n )Ⅱ =10 n,=50 刀= 1 0 0 n=10 n=⒛ ″ ="蒈
T

巴河
|哈 532 6 0 55





—¨

T
~
T
_
¨
i =乃

¨
984 1 0 70 lI5 ∷ 丨

¨
j∞

福海 5009 0 30 θ 45 { 0 50 ∷

宫蕴 807 5 0 65 0 95 ∷
1 05 |

塔城 53+9 0 95 135 ∷j 5 5 I

∷和布克赛尔 1291 6 0 25 040 | 045 | 丨

∷古河 1218 2 0 55 0.8(r 0.90 T

托 +l 1077 8 0 55 o 7 5 | o 8 5 | l

北塔 山 1653 7 0 55 0 65 0 70 I

温束 13DZ【
6 0 35 0 45 0 50 I

精河 320 1 0 20 0 30 0 35 l

|吗苏 478 7 040 0 55 060 丨

li't I f 4 4 2 9 0 50 o 7o | o 8o i I

尿
「爵
疡石 碉 5 0 0 o θ 50 0 55 l

奇台 793 5 0 55 0 75 0 85 l

|巴仑台 1752 5 0 20 0 30 0 35 Ⅱ

| 井
L角 873 2 0 05 0 10 0 1 5 丨
I

I r+xtt 922 4 0 05 010 010 Ⅱ


|焉 1055 8 0 15 0 20 0 25 ll

|羸 1229 2 0 20 0 30 0 35 II

轮仵 976 1 015 C 25 0 30 ||

吐尔格特 3504 4 0 35 0 50 0 55 U

巴楚 11165 0 10 C 1 5 0 20 | J

柯坪 ll6J8 0 05 0 10 0 1 5 Π

阿拉 尔 10I2 2 0 05 C 10 0 10 Ⅱ

干里克
|铁 8460 0 10 C 1 5 0 1 5 Ⅱ

羌 一
i若 888 3 010 C)15 0 20 u

|丽 3C9ll9 0 (} 25 0 30 Ⅱ

0 1 5 0 20 0 25
莎车
— 1231 2

1247 5 010 015 0 20 Ⅱ

红柳河 I700 0 0I0 0 15 0 15 Ⅱ

163
续表
风「
l (kN/`) 昱
冒丿△ (kN/m2) 雪荷载准
海拨高度
省市名 城 币 名
(m) 水久值 系
刀= 1 0 /l=50 10K) n =10 I z=50
数分区
郑州市 I10 4 0 30 045 () 50 0 25 00fJ 045

安阳l订 75 5 0 25 0 45 0 55 0 25 040 0 45

72 7 0 30 0 4 0 () 45 0 20 0 30


0 35 ll
4IO l 0 25 040 0 45 0 1 5 0 20 0 25 Ⅱ
卢 氏 568 8 0 20 0 30 o 35 0 20 0 30 0 35 凵
323 3 0 30 0 45 050 0 30 00o 050 Ⅱ
潘 阳市 137 1 025 00o 0 45 0 25 0 040 ll
栾川 750 1 0 20 0 30 0 35 0 25 00O 045 Ⅱ
许吕市 ∞ 8 0 30 0 4 0 045 0 25 040 045 Ⅱ
于F土
扌I0 7 2 5 0 30 045 050 0 20 0 30 0 35 II

南 两峡 250 3 0 犭 0 35 0 4 0 0 20 0 30 0 35 Ⅱ

阳巾
i轲 129 2 0 犭 0 35 040 0 30 0 0 50

t丰 I36 4 0 25 0 35 040 0 20 0 30 0 35 l丨

西华 52 6 0 25 045 0 55 0 30 0 45 0 50 Ⅱ
驻 马店 市 82 7 0 25 0碉 0 45 0 30 0 45 050

估阳市 I14 5 0 25 0 35 0 4 0 0 35 0 55 0 65 ll

尚 阡市 0 20 0 35 0 45 0 30 θ 45 050 Ⅱ
固始 57 1 0 20 0 35 00o 0 35 0 50 060 ll

武汉市 23 3 0 25 () 35 0 4 0 0 30 0 50 060 ∏
贞阝县 20I 9 0 20 0 30 0 35 0 25 040 0 45 Ⅱ
房县 4344 0 ⒛ 0 30 0 35 0 20 030 0 35

老河 凵市 900 0 ⒛ 0 30 0 35 0 25 0 35 00o Ⅱ
枣阳巾 125 5 0 25 040 045 0 25 040 0 45 Ⅱ
巴东 z94 5 0 1 5 0 30 0 35 015 0 20 0 25

钟袢 65 8 0 20 030 0 35 0 25 0 35 040 Ⅱ
麻城市 59 3 0 20 0 35 045 0 35 0 55 0 65 ∏
恩施 巾 笱 71 0 20 0 30 0 35 0 1 5 0 20 Ⅲ
巴东县绿葱坡 1819 3 0 30 0 35 00tl 0 55 0 75 0 85 Ⅲ
五 峰县 908 4 0 20 030 0 35 0 25 0 35 00o

宜 吕市 133 】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江 陵县荆 州 32 6 0 20 0 30 0 35 0 25 0JCl 0 45

天门市 0 20 0 30 0 35 0 25 0 35 045

来风 459 5 0 20 o 30 0 35 0 15 0 20 0 25

嘉鱼 36 0 0 20 0 35 0 45 0 25 0 35 040 Ⅲ

英山 123 8 0 ⒛ 0 30 0 35 0 25 040 045 Ⅲ

黄石市 196 0 25 o 35 040 0 25 0 35 00o Ⅲ

164
续表

风 压 (kN/
) 雪 i; (kN/
) 雪荷载准
海拔 高度
省 市名 城 市 名 永 久值 系
(m) 刀 =50 ″ =ICXl乃 =10 Ⅱ =50 ″ =llXl
数分l 【
K沙市 449 0 25 0 35 040 0 30 C| 45 0 50

桑植 322 2 0 20 0 30 0 35 0 25 C| 35 0 4 0

1169 025 0 30 0 35 0 25 C| 35 0 4 0 m

,r
i轲 36 0 025 0+O 050 0 30 C| 45 0 50

岳阳 +J 53 0 0 25 040 0 45 0 35 C| 55 0 65

i讠
官宰市 。∝ 6 0 20 0 30 0 35 0 20 0Ⅱ 30 0 35 Ⅲ

沅陵 1516 0,20 0 30 0 35 0 20 0 35 040

ˉ
常德 h 35 0 0 25 0奴 ) 050 0 30 0 50 060 Π

安化 1⒛ 3 0 ⒛ 0 30 0 35 0 30 0 45 0 50 Ⅱ

湖 沅江巾 360 0 25 040 0 45 0 35 0 55 0 65

平汪 1063 0 20 0 30 0 35 0 25 040 0 45 Ⅲ

滥江 272 2 0 20 0 30 0 35 0 25 () 35 0 45

南 雪峰山 l劭
049 0 50 0 75 0 85

邵阝
丨彐丨
市 2486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双峰 1000 0 20 0 30 0 35 0 25 0敢 ) 0 45

南岳 12659 060 0 75 0 85 0 45 0 65 0 75

通道 397 5 0 25 0 30 0 35 015 0 25 0 30 Ⅲ

武岗 3ZI10 0 ⒛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零陵 172 6 0 25 0 4 0 0 45 0 】5 0 25 0 30 Ⅲ

衡 阳市 103 2 0 25 040 0 45 0 20 0 35 l
00【

道县 192 2 0 25 0 35 040 0 1 5 0 20 0 25 ll

郴州巾 1849 0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0 30 0 50 060

丿 丿 卜| i丨 J 6 6

南雄 133 8 0 ⒛ 0 30 0 35

连 且 97 6 0 ⒛ 0 30 0 35

韶关 ⒆ 3 0 20 0 35 045

佛岗 67 8 0 ⒛ 0 30 0 35

连平 214 5 0 20 0 30 0 35

梅 县 87 8 0 ⒛ 030 0 35

广宁 56 8 0 ⒛ 0 30 0 35

165

铈名∷城巾名|竿
帚卜^亻 Ⅰ 扛些芒一
仁爿竿|J— -|:1ξ
姿
删i u r o :∶
∶i∶
~
J
_
_
_
_
_
_
_
_
_
- -f-
i'ri.n -'t i -* u lrriil;[
I -+ +-, - f.--l + 1
c\[r ', - '
l - - - - f - 2 2 . 1+i o . -: s+-] o . -r r 1] o, . o o-1 . +
I
- -l I
Ititp ] r z o . oi o . z o] o . : o-f] 0 . 3 5 ri I --r

荜蓬蹬醛|△

I u*.t* r ;fi;-f ^- ..:1-
广
~
ˉ
_
_
~
_
|
J

乒二 :≡
晋 彐 七骈:黠
:畀≡丨
≡ 丰1二
1二


丨 彐曰哥平
~^ 平 F芊
一 —△
Γ
陌 i澍

——+皋 十叶 廾 |—
一+4— —

望望 妊 料谓艹爿 | — 0.35 i

r乎
+~¡¥¡ª¡ª+¡ª _¡÷ ___

军 驻
耳二丨
耳=∶
|t r , r色
i €卩 i I n:.s 0.25 o . + 5] o . 5 s I
i站西 0 2D
L中 =Ι彐
|
二≡ o 3o | o 35 | |
__
__

ˉ


少L___
ˉ
_
u
__
__
ˉ
0 20 } 0 30 | 0 35

i梧 州 市 | l148 { 0⒛ | o⒛ | o35









ˉ


|

+

+

0 20 | 0 30

灵山 () 30

玉林 | 818 | 0⒛ | o⒛


|东 θ 75
u~

|北海市 o 75

涠州岛 l CXl
续表

Jt
风丿 (kN/llf)

(m) i n=t0| n=50

海 "i汀


{儋
海 ±
L空
| 琼海 0 50 | 0 85

0 50 { 0 85

⒎秆 瓦
0 30 Ⅱ θ 45

0 30 D 40 |

035|045

都江堰市 0 20 } 30
θ 0 15 | 0 25 ∷

0 20 | 30θ

0 20 | 0 30 | 0⒛
0 |0⒛ |
35 lⅡ


⒍⒛ T瓦「瓦
0 35 | 0 40 3 50 i 0 55 | IJ

0 30 | 0 35 0 20 0∷ 20 |
I Ⅱ

0.25 0.30 lll

昭觉 } 2I324 0 35 } 0
. 1 --
0 325
5 | 0 + c l |
- Ⅲ

(D 30 | 0 35

会理 | lTS71 o 30 | 0 35

蝌翌
里 |⊥

167
续表

省if名 | 城∫订


丿|
———「 ——

050 ∷ 060

o2o|o25
040

0 35 | 0 45

0 10 |D 15 | 0 20

0 1 5 o 20 | 0 25

0 1 5
T
~
~



l
T

010 r ) .1 5 0 .2 0

168
续表

风压 (kN/硭
) 雪压 (kN/耐
) 雪荷载准
海拔高度
省 市名 城 巾 名 水 久值系
(m) Ⅱ =10 乃 =50 n=1uXlⅡ =10 n =,50 屁 =llXl
数分区
湄潭 791 8 015 0 20 0 25 Ⅲ

思南 4163 0 ⒛ 0 30 0 35 0 10 0 20 0 25 Ⅲ

铜仁 279 7 0 ⒛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黔西 1251 8 015 0 20 0 25 Ⅲ


安顺 市 13929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凯里市 720 3 0 ⒛ 0 30 0 35 0 15 0 20 0 25

:穗 610 5 0 ⒛ 0 30 0 35

兴仁 1378 5 0 ⒛ 0 30 0 35 0 ⒛ 0 35 040

罗甸 硐 3 0 ⒛ 0 30 0 35

独山 1013 3 0 ⒛ 0 30 0 35

榕 汀 285 7 0 10 015 0 20 Ⅲ

昆明巾 1891 4 0 20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德钦 3485 0 0 25 0 35 040 060 090 Il

贡 山 1591 3 0 ⒛ 0 30 0 35 050 0 85 l∞ Ⅱ

中甸 3276 1 0 20 0 30 0 35 050 0 80 0 9 0 Ⅱ

维西 2325 6 0 ⒛ 0 30 0 35 040 0 55 0 65 Ⅲ

昭通 巾 1949 5 0 25 0 35 040 015 0 25 0 30 Ⅲ

丽江 2393 2 0 25 0 30 0 35 0 20 0 30 0 35 Ⅲ

华坪 l口⒕ 8 0 乃 0 35 040

会泽 21095 0 25 0 35 040 0 25 0 35 0 4 0 Ⅲ

腾冲 16546 0 ⒛ 0 30 0 35
罔击

泸水 18049 0 ⒛ 0 30 0 35

保山市 1653 5 0 20 0 30 0 35

大理市 19⒐
35 045 0 65 0 75

元谋 ll⒛2 025 0 35 00o

楚雄市 1772 0 0 ⒛ 0 35 040

曲靖市沾益 1898 7 0 25 030 0 35 0 25 00o 045 Ⅲ

瑞丽 776 6 o ⒛ 0 30 0 35

景东 l1623 0⒛ 0 30 0 35

f溪 1636 7 0 ⒛ 0 30 0 35

169
续表
Fxtl£ lf)
(kN/】 雪压 (kN/矿
) 雪荷载准
海拔高度
省市名 | 城 市 名
(m) 水久值系
|
刁 =10 冖 =50 n=100 刀 =10 尼 =50 n=1∞
数分l x
'仃
良 1532 1 0 25 040 050

泸西 170啐3 0 25 0 30 0 35

盂定 5 l l 4 0 25 00o 0 45

云糕 15024

10548
0

0
20

20
0

0
30

30
0

0
35

35

景洪 552 7 0 ⒛ 040 0 50

陲 1302 1 0 25 045 0 55

|尤
^
江 0fXl9 0 25 030 0 35
广

嘤 63I 9 0 ⒛ 0 30 0 35

南 迎 ll195 0 20 0 d f , 050


13007 025 0 30 0 35

1414 1 0 20 θ 30 0 35

脞~ 1271 6 0⒛ 0 30 0 35

|广南 12496 0 25 0 35 040

ˉ
~ 3658 0 0 20 o 30 () 35 0 I 0 015 0 20

I蔽 4700 0 0 35 0 55 (〕65 0 20 0 25 0 30 I
u~______
安多 4800 0 045 0 75 0qo 0 20 0 30 0 35 I

4507 0 0 30 0 45 θ 50 0 30 040 045 l

3836 0 0 ⒛ 0 30 0 35 010 015 0 Ⅲ

| 乃东县泽当 3551 7 0 20 0 30 () 35 0 1 0 015 0 ul


ˉ
— — -
|—

|子
隆 3860 0 030 045 0 50 0 10 015 0 20 Ⅲ

萦县 4022 8 0 25 040 045 0 20 θ 25 030 l

吕都 3306 0 0 20 030 0 35 o15 0 20 0 20 I丨

林芝 3 ∞0 0 0 25 0 35 0 40 0 10 0 1 5 0 1 5

葛尔 4278 0 010 0 】5 0 15 l

藏 改则 4414 9 0 20 0 30 0 35 I
近口
立二

39lXl0 0 50 070 0 80 l

F{扌
扎 4672 0 015 0 20 0 20 l

当雄 42⒛ 0 0 25 0 35 040 L

尼木 3809 4 015 0 20 0 25 Ⅲ

聂拉木 38I0 0 2 ∞ 3 35 I

定 凵 4300 0 015 0 25 0 30

江孜 40400 010 010 015 Ⅲ

170
续表

风压 (kN/硭
) 雪压 (卧/耐) 丐荷载准
海拔高度
省 I河
名 llk 市 名 永久值系
( I n )几 = 1 0 Ⅱ =50 Ⅱ =1∞ n=10 n =,50 n=100
数分lK

肯另阝
钅 42sO0 0 50 070 0 80 m

帕卑 4300 0 060 090 u



丁青 3873 1 0 25 0 35 040 Ⅱ

波密 2736 0 0 25 0 35 00o Ⅲ

察隅 2327 6 0 35 0 55 0 65 Ⅲ

台北 00O 0 70 0 85

新 lt 0 50 0 80 0 95


Ⅱ∶ l 10 2 30

台中 78 0 0 50 0 80 0 9 0

花莲 0 4 0 0 70 0 85

嘉义 20 0 0 50 0 80 o 95

吗公 22 0 0 85 1 55

台东 0 65 0 9 0 1 05

冈山 0 55 0 80 0 95

恒泰 2 4 0 070 1 20

阿里 山 ⒕∞ 0 0 25 0 35 040

台南 0 6 0 0 85 l∞

香港 500 0 80 0 90 0 95

横澜岛 55 0 0 95 1 25 10o

澳 rJ 57 0 0 75 0 85 0 q O

D。
5 全
国基本雪压 、风压分布及雪荷载准永久值 系数分 区图

1 图 D。
附 5 , 1 国基本雪压分布
全 图
2 图 D。
附 5 , 2 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
雪 区图
3 图 D.5,3
附 全
国基本风压分布图

171
附录 E 结
构基本 自振周期 的经验公式

E1
。高 耸 结 构

E 。 1 . 1 一
般 情 况

r l = ( o . o o t 7 ~ 0 . 0 1 3 ) f f

钢结构可取 高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取 低值 。
E。
1 . 2 体结构

1 烟

1)高度不超过 O C l砖烟
m 的囱 :

r l = o . 2 31+0o2,钅2 2 × ( E . 1 , 2 - l )

2)高
度不超过 1 5 0 钢筋混凝土烟
m的 囱:
r 1 = o . 4 1 + 0 . 1100×2 钅 ( E . l 。 ⒉ 2 )

3 ) 高 度 超 过 1 5 0 m , 但低 于
( @ ) ⑴
210m 的
钢筋混凝土烟 囱:

r = o 。s ~ s + o . O g
1×0 2 钅

冖宀
( E . 1 . 2 - 3 )

式中 f f——烟 囱高度 ( m ) ;
d , u l1 囱刀高 度 处 的 外 径
(m)。
2 石油化 工 塔架 ( 图E . 1 . 2 )
1)圆柱 ( 筒) 基础塔 ( 塔 壁
厚不大于 ⒛n l m ) 图 E12 设
备 塔 架 的基 础 型式
当 〃 VD。 (7∞ 时 (σ
) 圆柱基础塔 ; ()
占圆筒基础塔 ; ( ( )
形方( 扳
式)
r1=o.35+o.85×3〃2/D。 框架基础塔 ; ( d )形框架基础塔
J不
10ˉ

(E.1.2-4)

2 / D 0 ≥
当 〃 7 ∞时
3Jrz/D0
rl=o,25+o,99×
10ˉ (E1,25)
式中 〃—— 从基础底板或柱基顶面至设备塔顶面的总高度 ( m ) ;
r ,—
0设各塔
— 的外径 ( m ) ;
变直对 径 塔 , 可按 各 段 高 度 为权 。取 外径 的加权平 均
值。
2)框 壁厚不大于 3 O m )
架基础塔 ( 塔
?nr= 0.56+ 0.40x l0 3H2/Do (E,1.2-6)
3)塔
壁厚大于 ~sOmm的
各类设各塔架的基本 自振周期应按有关理论公式计算:
勹`
0乙
4)当若干塔 由平 台连成一 排时 ,垂直于排列方 向的各塔基本 自振周期 rl可
采 用主
塔 (即周期最长的塔 )的基本 自振周期值 ;平行 于排列方 向的各塔 基本 自振周期 rl可采
用 主塔基本 自振周期乘 以折减系数 O.9。

E。
2 高 层 建 筑

E 。 2 . 1 一 般 情 况

1 伺 冈结 市勾 r1= (o.1o~o.15)屁 (E。 2,1-1)

2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r1=(o.O~s~0。 10)n (E,212)

式 中 而—— 建筑层数 。
E。2 .2 体结构

1 钢
筋混凝土框架和框剪结构

η 〓0 ⒓5 + 0 5 31
×0 3 芎
号言 (E9")

2 钢
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 0 . 0 3 + 0 朋 - 2 )

携 ( E 9 ⒓

式中 f f——房屋总高度 ( m ) ;
B —— 房屋宽度 ( m ) 。

173
附录 F 结
构振型系数 的近似值

F。
1 结构振型系数应按实际工 程 由结构动力 学计算得 出。在此 仅给出截面沿 高度不变 的
两类 结构第 1 至第 4 的振 型 系数 和截 面沿 高度规律变 化 的高耸结 构第 l 振型
系数 的近似
值 G 在一 般情况下 , 对顺风 向响应可仅考虑第 1 振型的影 响 , 对横风 向的共振响应 , 应

算第 1 至第 4 振型 的频率 , 因此列 出相应 的前 4 个振型系数 。
F1。 . 1 风面宽度远
迎 小于其 高度 的高耸结构 ”其振型系数可按 表 F 1。. 1用采。
表 F。
1.1 耸结构的振型系数

01 | oo2 -0tI, 0 23 -039


02 | oo6 -0 30 061 -0 75

03 | 014 -0 53 076 -043

0.,1 | O.zt -0 68 0 53 0 32
05 | 0a/I -071 002 0 7 1
06 | 046 -0 59 -048 0 33
0 7 | o- 059
32 -066 - 0 4 0

0 8 丨 0 79 007 - 0 4 0 - 0 6 4

0.9 o.s6 052 0 23 -0 05

10 | 1∞ l ( ⒛ 1 l X l l ∞

F。
1 . 2 风面宽
迎 度较大的高层建 筑 , 当剪力墙和框架均起 主要作用时 , 其振 型 系数 。
l按
表 F , 1 . 2 采 用 。

表 F。
1.2 层建筑
高 的振型 系数
相对高度 号
z/ff
l 3 4

0 1 0 0 2 -009 0 22 -0 38

0 2 0 08 -0;
∶0 0 58 -0 73

0 3 0 1 7 -0 50 0 70 - 0 奴
)

0 4 0 27 -0 68 0 4 6 0 33

0 5 0 38 -0 63 -0 03 0 68

0 6 0 4 5 -0 48 -0 49 0 29

0 7 0 67 -018 -0 63 -0 47

0 8 0 74 0 1 7 -0“ -0 62

0 9 o 86 058 0 27 -0 02

1 0 l f X l l ( X ) l ∞ 1 ∞

F . 1 . 截面沿高度规
3 对 律变化的高耸结构 , 其第 1 振型 系数可按表 F l
。3。采用c

174
表 F。
1.3 耸结构
高 的第 1振型 系数

01 | 002 002 | 001 001 | 00J


02 丨 006 0 06 | 0 05 0 04 } 0 03

03 | 014 012 | 0ll 009 | 007


0 4 | 0021
23 | 019 0 16 | 0 13
05 | 0sZl 0 32 | 0 29
0 26 | 021
06 | 046 044 | 041 0 37 | 0 31

07 | 059 0 57 | 0 55 0 51 | 0 45

0 8 | 079 0 71 | 066
0 69 | 061
0 9 | 0086
86 | 0
0 85
83 | 0 80

10 | 1∞ 1∞ | l lXl 100 | l tXl

175
附录 G 本
规范用词说 明

为便于在执 行本规范条文 时区别对 待 ,对执行规范严 格程度 的用词说 明如下 :


G。0.1 示很严
表 格 ,非这样 做不可的用词

正 面词采用 必 须 ”,反面词 采用 “ ”
严禁 ;
G。0.2 示严格
表 ,在正常情况下 均应这样做 的用词
“ ”
正面词 采用 应 ,反面词采 用 “不应 ”或 “ ”
不得 ;
G。
0.3 示允
表 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 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 的用词
“ ”
正面词 采用 宜 ,反面词 采用 “ ”
不宜 ;
表示有选择 ,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

176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
GB51XX,-2lX,1

条 文 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总 ¨ … ¨ … ¨ … ¨ … ¨ … ¨ … ¨ ¨
贝 刂
1 7 9

… … … ¨ … … ¨ … … … … ¨ … … …
3 荷 ¨ … … … ¨ … … ¨
载 分 类 和 荷 载 效 应 组 合 …
l ⒏ )

… … … … … … … ¨ … ¨
4 楼 ¨ ¨ … ¨ … ¨ … … … ¨ … … ¨ … ¨ …
及 i 和 屋 …
面 活 荷 载
1 8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吊 … …
车 荷 戟
1 9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雪 … … … … … … ¨
荷 载
J 9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风 … …
荷 载 …
⒉ ⒑

178
1 总 1刂
丿

1.0.1~1。
0.3 规范的适用
本 范 围限于置业 与民用建筑 的结构设计 ,其中也 包括 附属 于该

类建筑 的 般构筑物在 内 ,例如烟 囱 、水 塔 等构筑物 。在设 计其他土木 工程结构或特殊 的
工业构筑 物时 ,本规范 中规定 的风 、雪荷载也应作为设 计 的依据 。此外 ,对建
筑结构 的地
纂设计 ,其上部传来 的荷载也应 以本规范为 依据 。
《建筑结 构设计统 一 标 准》 GB5CXlb8-2OOl第
1,0.2条
的规定是 制定 各本建筑 结 构设
计规范时应遵 守的准则 ,并要求在 各本建筑结构设 计规 范中为它制定相应 的具体规定 本
规范第 2章各节 的内容 ,基本上是陈述 了GB⒛
“8-2∞
1第四和第七章 中的有关规 定 ,同
时还给 出具体 的补充规定 。
1.0.4 结 作 用 是指 能使结 构 产生效应 (结
构 上的 构或 构件 的 内力 、应力 、位 移 、应 变 、
裂缝等 )的各种原 因的总 称 。由于 常见 的能使结构产生 效应 的原 因 ,多数可丿 l结为 苴接作
用在结构上 的力集 (包 括集 中力和分布力 ),因 此 习惯 上 都将 结构上 的各种 作用统 称 为荷
“ ”
载 (也有称为载荷或 负荷 )。 但 荷载 这个术语 ,对于另 外 一 些 也能 使结构产生效应 的
原 因并不恰 当 ,例如温度变化 、材料 的收缩和徐变 、地基变形 、地 面运动等现 象 ,这类作
用不是直接 以力 集的形式 出现 ,而习惯上也 以 “ ”
荷载 一 词来概括 ,称之为温度荷载 、地
震荷载 等 ,这就混淆 F两种不 同性 质 的作 用 。尽管在 国际上 ,日前 仍有 不 少 国家将 “荷
” “ ”
载 与 作用 等同采用 ,本规范还是根 据 《建筑结构 设计统 一 标 准》 中的术语 ,将这两
类作用分别称 为直接作用 和间接 作用 ,而将荷载仅等同于苴接 作用 ,作为 《建筑结构 荷载
规范》,目前仍限于对直接作用 的规定 。
尽管在本规范 中没有给出各类 问接作用 的规定 ,但在设计 中仍 应根据实际可 能 出现 的
情况加 以考虑 。
1.0.5 在
确定各类可变荷载 的标 准值 时 ,会涉 及 出现荷载最 大值 的时域 问题 ,本规 范统
一 采用 一 般结构 的设计使用
年限 ~sO年
作 为规定荷 载最 大值 的时域 ,在此也称之 为设计 基
准期 。
1.0.6 除 中给 出的荷载外 ,在某些 工 程 中仍有 一 些 其他性 质 的荷 载需 要考虑 ,例
本规范
如塔桅结构上结构构 件 、架空线 、拉绳表 面 的裹 冰荷 载 《高耸结 构 设计 规 范》 GB~s0135,
储存散料 的储仓荷载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 计 规 范》 GB5∞ 77,地 下构筑物 的水压 力和土压
力 《给 水 排 水 工 程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GB500b9,结
构 构 件 的 温 差 作 用 《烟 囱设 计 规 范》
GB5∞51都 应按相应 的规范确定 。

179
3 荷
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 合

3 . 1 载分类和荷
荷 载代表值
3.1.1 《构 没计 统 一 标 准》指 出 , 结构上 的作用
建筑结 可按 随时 间或空 问 的变异 分类 ,
还可按 结构 的反应性 质 分类 , 其中最基 本 的是按 随时 间的变异
分类 : 在分 析结构 叮靠 度
时 , 它关 系到概 率模 型 的选择 ; 在按各类极 限状态设计 时 , 它还关: 系
到荷载代表 值及其效
应组 合形式 的选择 。
本规范 中的永久 荷载和可变 荷载 , 类同于 以往 所谓 的恒荷载和活 荷载 ; 而偶然
荷载 也
相 当于 ⑩ 年代规范 中的特殊荷 载 。
土压力 和预应力 作为永久 荷载是 因为它们 都是随时 间单 调变化 而能趋
于限值 的荷载 ,
其标准值 都是依其可能 出现 的最大值来确定 。在建筑 结构设计 中 , 有时也 会遇到有
水压 力
作用 的情况 , 按 《工 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 一 标准》 G B s O 1 5规定
3 -,9水位
2的不变 的水压
力按永久 荷载考虑 , 而水位变 化 的水压力 按 可变荷 载考虑 。
地震 作用 ( 包括地震力和地震加 速度等 ) 由 《建筑结 构抗震规范 》 G B 5 O O lll具-2∞
体规定 , 而其他类 型的偶然荷载 , 如撞击 、爆 炸等是 由各部 门以其专业 本身特点
, 按经验
采用 , 并在有关 的标准 中规定 。 日前对 偶然作用或荷 载 , 在国内尚未有 比较成熟 的确定方
法 , 因此本规范 在这方面仍未对它具 体规定 , 工程 中可参考 国际标准化 协会正在拟订
屮的
《人为偶然作用》 ( D I S 1 o 2
规定5,
2 该标准
) 的 日前主要 是对在道 路 和河道 交通 中和撞击有
效静力荷 载 ) 代表值给 出一 些规定 , 而对爆炸引起的偶然荷载仅 给 出原
关 的偶然荷 载 ( 等
则规定 。
3.1.2 虽荷载都具有不 同性质 的变异性 , 但在设 计 中 , 不可能直
然任何 接 引用 反映荷载
变异性 的各种统计参数 , 通过复杂 的概率运 算进行具体设 计 。因此 , 在设计时 , 除F 采用
能便于设计者 使用 的设计表达 式外 , 对荷载仍应赋 予 一 个规定 的量值 , 称为荷载 代 表值 。
荷载可根据不 同的没计要 求 , 规定不 同的代表值 , 以使之能更确切地反映它在设计 中的特
点 。本规 范给出荷载的 四种代 表值 : 标准值 、组 合值 、频遇 值和准永久值 , 其中, 频遇值
是新增添的c 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 本代表值 , 而其他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 的基础上 乘 以
相应 的系数后得 出。
荷载标准值是 指其在结构 的使用 期 间可能 出现 的最大 荷 载值 。由于 荷 载本 身 的随机
性 , 因而使用 期间的最大荷载也 是随机变 量 , 原则 上也 可用 它 的统, 计 分布来描述 c 按 G B
5 0 O 0 8 - 规定
2 O,
0 荷载标准值统
1的 一 由设计 基 准期最大荷
载概率分布 的某个分位 值 来确
定 , 设计基准期统 一 规定 为 ~ s O,年而对该分位值 的百分位未作统 一 规定 。
因此 , 对某类荷载 , 当有足够资料而 有可能对 其统计分布作 出合理估计时 , 则在其设
计基准期最大荷载 的分布上 , 可根据协议 的百分位 , 取其分位值作为该荷载的代表值 , 原
则上 。J取 分布 的特 征 值 ( 例如 均 值 、众 值 或 中值 ) , 国
际 上 习惯 称 之 为荷 载 的 特 征 值
vc
(Chara dt
ueeh
实际)s
。上屺, 对于大部分 自然 荷载 , 包括风雪荷载 , 习惯上都 以其规定
的平均重现期来定 义标 准值 , 也即相 当于以其重现 期 内最大荷载的分布的众值为标准 值 c
180
日前 ,并非对所有 荷载都能取得充分的资料 ,为此 ,不得不从实际 出发 ,根据 已有 的
工 程实践经验 ,通过分 析判断后 ,协议 一 个公称值 (Nominal为代表值 vdue)作
c在本 规
范中 ,对按这两种方式规定 的代表值统 称为荷载标准值 3
本规范提供 的荷载标 准值 ,若属于强制性条款 ,则在 设计 中必 须作 为荷 载最 小 值采
用 ;若不属于强制性条 款 ,则应 由业主认可后 采用 ,并在设计文件 屮注明i
3.1.3 结 承重 构件 的 自重 为永久荷载 ,由于其变 异性 不大 ,而且 多为 正态 分布 ,
构或非
一 般 以其分布的均
值作为荷载标准值 ,由此 ,即可按结构设计规定 的尺寸和材 料或结构构
件单位体积 的 自重 (或 单位面积 的 自重 )平均值确定 。对于 自重 变异性较大的材料 ,尤其
是制作屋面的轻质材料 ,考虑 到结 构 的可靠性 ,在设计 中应根据该 荷载对结构 有 利或 不
利 ,分别取其 自重 的下限值或 上限 值 。在 附录 A中,对某些 变异性 较 大 的材料 ,都分 别
给出其 白重 的 h限和下限值 。
3.1.5 当
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可变荷 载在结构 L要求 同时考虑时 ,由于所 有可变荷 载 同
时达到其单独 出现时可能达到的最 大值的概率极小 ,因此 ,除主 寻荷载 (产 生最大 效应 的
荷载 )仍 目
r以其标准值 为代表值外 ,其他伴随荷载均应采用相应时段 内的最大荷载 ,也即
以小于其标准值 的组合值 为荷载代表 值 ,而组 合值原则 L可按相应 时段最大荷载分布 屮的
协议分位值 (可
取与标准值相 同的分位值 )来确定 。
国际标准对组合 值 的确定方法 另有规定 ,它出于可靠指标 一 致性 的 日的 ,并采用经简
化后 的敏感系数 α,给出两种不同方法的组 合值系数表达式 ∪在概念 上这 种方式 比同分位
值 的表达方式更 为合理 ,但在研究 中发现 ,采用不 同方法所得 的结 果对实际应用来说 ,并
没有 明显 的差异 ,考虑到 目前实际荷载取样 的局限性 ,因此本规范暂时不 明确组合值 的确
定方法 ,主要还是在 工 程设计 的经验范围内 ,偏保守地加 以确定 。
3,1.6 荷
载的标准值是在规定 的设计 基准期 内最大荷 载 的意 义 ⒈确定 的 ,它没有 反映荷
载作为随机过程而具 有 随 时间变异 的特性 。当结 构按 正常 使用极 限状 态 的要求进行 设计
时 ,例如要求控制房屋 的变形 、裂缝 、局部损坏 以及引起不 舒适 的振动时 ,就应从不 同的
要求 出发 ,来选择荷载 的代表值 。
在可变荷载 Q的随机过程 中,荷载超过某水 平 oⅩ的表示方式 ,国际标准对此 建议有
两种 :
1 用
超 过 ox的总持续 时间 rx=Σ

氵,或与设计 基准期 r的比率 〃x=rⅩ
/r来表示
(图3.1,6o)。
图 3,1,6b给
出的是可变荷载 o在非零 时域 内任 意时点荷载 Q・
的概率 分 布
函数 rQ`(Q),超越 Qx的
概率为 P爿
可按下式确定 :
x ( o x )
1 )
P x = 1 - F ( 冫 ( 3 . I , ⒍

对于各态历经的随机过 程 , 〃
x 可按下式确定 :
rx *
/ t x =丁
p g (3,1.6-2)

式中 q 为荷载 Q 的非零概率。
规定时 , 则相应的荷载水平 o x 按
当 〃x 为 下式确定 :

(3,1.6-3)
Q x = F J 丿
← )

对于与时间有关联 的正常使用极 限状 态 , 荷载 的代表值均可考虑按上述方式取值 , 例

181
()
〃 )( l ’

图 3 1 ⒍l

如允许某些极限状态在 一 个较短 的持续时间 内被超过 , 或在 总体 ⒈不长 的时闸 内被超过 ,



l以 议不大于 0 . 1 )
采用较小 的 〃、值 ( 建 式按( 3 .
⒍31)
。计算荷载频遇值 o x 作
为荷载 的
代表值 , 它相当于在结构上时而出现 的较大荷载值 , 但总是小于荷载的标准值 。丌j 于 在结
构 上经常作用 的可变荷载 , 应以准永 久值 为代 表值 , 相应 的 〃x 值建议取 0 . 5 当于 卩
, 相 J
变街载在整个变化过程 屮的屮间值 。
2 用 次数 ″x 或单 位时 间 内的 乎均超越 次数 v x =
超越 Q x 的 x″ 跨 ) 来表示
/ T (阈率
( 图3 ,⒍2
l 。) .

图 31⒍2

跨 阈率可通过直接 观察确定 , 一般 岜可 应用 随机 过程 的某些 特性 ( 例


如其 谱密 度 函
数) 间接确定 。当其任意时点荷载的均值 〃Q '其跨及 阈率 v m 为
已知 , 而H ^载是
荷 高斯平
稳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 , 则对应于跨 阈率 v x荷载水平
的 可按 下式确定 :

Q, = #Q. * oq'^r,\; (r,Jrf (3,l,6-4)


对于与荷载超越次数有关联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荷载的代表值 。 虑按 H 述方式取
r考

值, 国际标准建议将此作为确定频遇值的另 种方式 , 尤其是当结构振动时涉及人的舒适
性 、影响非结构构件的性能和设各的使用功能的极限状态, 但是国际标准关于跨阈率的取
值 日前并没有具体的建议c
按严格的统计定义来确定频遇值和准永 久值 目前还 比较困难 , 本规范所提供的这些代
表值 , 大部分还是根据 丁程经验并参考国外标准的相关内容后确定的。对于有可能再划分
为持久性和临时性两类的可变荷载 , 町以直接引用荷载的持久性部分 , 作为荷载准永久值
取值的依据。

182
⒊2 荷 载 效 应 组 合

3.2.1~3. 2 . 构或结构的
整个结 4 当 一 部分超过某 一
特定状 态 , 而不能满足设 计 规定 的某
一功能要求 时
, 则称此特定状态 为结构对该功 能的极 限状态 。没计 中的极 限状态往往以结
构 的某种 荷载效应 , 如内力 、应 力 、变形 、裂缝 等超过相应规定 的标志 为依据 c 根据 没汁
中要求考虑 的结构功能 , 结构 的极 限状态 在总体上 可分为两大类 , 即承载能力 极 限状态和
止常使用极 限状态 。对承载 能 力极 限状 态 , 一般是 以结构 的内 力超过 其 承载能 力
为依据 ;
对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 , 一般是 以结构 的变形 、裂 缝 、振 动参数超过 设计 允 许的限值
为依
据 。在 当前的设计 中 , 有时 也通 过结构应力的控制来保 证结 构满足正常 使用的要求 , 例如
地基承载应 力的控制 c
对所考虑的极 限状态 , 在确定其荷载 效应时 , 应对所有可 能同时出现 的渚荷载作用加
以组 合 , 求得组合后在 结构 中的总效应 。考虑 荷载 出现 的变化性质 , 包括 出现 的 勹否和不
同的方 向 , 这种组 合可 以多种多样 , 因此还必须在所 有可能组合 中 , 取其 中最不利的一 组
作为该极 限状态的设 计依据 。
对于承载能力 极 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 合 , 叮按 《建筑结构 可靠 度设计统 一 标准》 的规
定 , 根据所考虑的设计状 况 , 选用不 同的组 合 ; 对持 久和短 暂 没计状 况 , 应采 用 基本 组
合 , 对偶然 设计状况 , 应采用偶然组 合 。
在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的基 本 组 合 中, 公式 ( 3 . 2 , 3(
-3l.
)2和
), 3 ⒓F 荷载效 应
给出
组合设计 值 的表达式 , 建立表达式 的 日的是在 于保证在 各种可能 出现 的荷 载组 合情况下 ,
通过设计 都能使结构维持在相 同的 可靠度 水平 h 。必须 注意 , 规范给 出的表达式 都是 以荷
载与荷载效应有线性关 系为前提 , 对于明显 不符合该条件 的情况 , 应在各本结构 设计规 范
中对此作 出相应 的补 充规 定 。这 个原则 同样适 用 于正常使用极 限状 态 的各 个组 合 的表达
式 中。
在应用公式 ( 3 . 2 . 3
,- o 时 s u k渚可变荷
式中的 为 载效应 中其 设 汁值 为控 制 其组 合
为最不利者 , 当设计者无法判 断时 , 可轮次 以各 呵变荷载效应 S Q
k扌为s q k ,
其选中最 不利
的荷载效应组 合为设计依据 , 这个过程建议 由计算机程序 的运行来完成 。
与原规范不 同 , 增加 了由公式 ( 3 . 2
). 3习
给出的由永久荷载 效应控制 的组 合设计 值 ,
当结构 的 自重 占主要时 , 考虑这个条件就能避 免可靠度偏低 的后果 ; 虽然过去在有些结构
设计规范 中 , 也曾为此专 门给 出某些补充规 定 ”例如对某些 以 自重为主的构件采用提 高重
要性 系数 、提 高屋面活荷载 的设计规定 , 但在实际应用 中 , 总不免有挂 一 漏万的顾 虑t 采
用公式 ( 3 . 2 , 3
,2 )后
在撤消这些补漏规定 的同时 , 也避免 了安全度 町能不足之后果 t
应注意在应 用 ( 3 . 2 . 3
组2合)
式的时 , 为减轻 计 算 △作 量 , 当考虑 以 自重 为 主时 ,

对可变荷载 容许 只考虑与结 构 自重方 向 致 的竖 向荷载 , 例如雪荷载 、吊车竖 向荷载 : 此
外 , 对某些材料 的结构 , 可考虑 自身 的特点 , 由各结构设计规范 自行规定 , 。
l不采用该组
合式进行校核 。

与原规范不 同 , 在考虑组合时 , 摒弃 F “遇风组合 的惯例 , 要求所有可变荷载 当作
为伴 随荷载时 , 都必须 以其组合值 为代表值 , 而不仅仅限于有风荷载参与组 合 的情况 . 至
于对组合值系数 , 除炽1 荷载仍取 矽c = 0 ,,
6对其他
外 日
I变荷载 , 目前建议统 一取 矽c = 0 . 7 ,
但为避免与以往设计结果有过大差别 , 在任何情况下 , 暂时建议不低 于频遇值系数 :

183
当设计 一 般排 架和框架时 ,为便 于手算 的 目的 ,仍允许采用 简化 的组合规
则 ,也即对
所有参 与组合 的 可变 荷载的效应 设计 值 ,乘以一 个统 一 的组合 系数 ,但考虑到
原规范 中的
组合 系数 0.S~s在
某些情况下 偏 于不安全 ,因此将 它提 高 到 0.9;同 样 ,也增 加 F由公式
(3,2.3-2)给
出的由永 久荷载效应控 制的组合设计值 。
必须 指 出 ,条文 中给出的荷载效应组 合值 的表达 式是采用各项 叮变
荷载小于叠 加 的形
式 ,这在理论~L仅 适用于各项可变 荷载的效应 与荷载为线性 关 系的情况 。当涉及 非线性

题时 ,应根据问题 性质 ,或按有关设 计规范的规定采用其他不 同的方法

3.2.5 载效应组荷 合 的设计 值 中 ,荷载分项 系数应根 据荷载不
同的变异 系数 和荷 载 的具
体组合情况 (包 括不 同荷载的效应 比 ),以及与抗 力有关 的分项 系数 的取 值 水平 等 因素 确
定 ,以使在不 同设计情况下 的结构 可靠度能趋 于一 致 。但 为了设计上 的方
“8~
便 ,GB~⒛
2cXll将
荷载分成永久 荷载和可变 荷载两类 ,相应 给 出两 个规定 的 系数 γG和 γ 这 两个
Q。
分项 系数是在 荷载标准值 已给定 的前提下 ,使按极限状态设 计表达式设 计所得 的各类结

构件 的可靠指 标 ,与规定 的 目标 可 靠指标之 间 ,在总体上 误差最小 为原则 ,经优化后

定的。
《建筑结 构设计统 一 标准》原编 制组 曾选择 了 14种 有代表性 的结构构 件 ;针对恒荷 载
与办公楼活 荷载 、恒 荷载与住宅活荷载以及恒 荷载与风荷 载 三 种简单组 合情况进行
分析 ,
并在 γG=l。1、 I,2、
1,3和γQ=I.1、1,2、
l。3、1,4、
1,5、
1,6共3× 6组方案 中 ,选得
一组最优方 2和γQ=1.4。
案为 γG=l。 但考虑到前提条 件 的局 限性 ,允许在特殊 的情况下
作合理 的调 整 ,例如对 于标准值大 于 绌N/`的
I业 楼 面活荷 载 ,其变 异 系数 一 般较 小 ,
此时从经 济 上考虑 ,可取 γQ=1.3。
分析表 明 ,当永久 荷载效应 与可变荷载效应相 比很大 时 ,若仍采用 γc=1.2,则结构
的可靠度远不 能达到 目标值 的要求 ,因此 ,在式 (3.2.32)中
给 出 由永久 荷 载效应控 制
的设计组合 值 中 ,相应取 γG=1篼。
分析还表 明 ,当永久荷载效应与可变 荷载效应异号 时 ,若仍采用 γc=1.2,则 结构的
百J靠度会随永久 荷载效应所 占比重 的增 大而严 重降低 ,此时 ,γG宜取小 于 1的系数 。但
考虑到经 济效果和应用方 便 的因素 ,建议取 γc=1c而 在验算结 构倾覆 、滑移 或漂浮时 ,
一 部分永久荷载实际上
起着抵抗 倾覆 、滑移 或漂浮的作用 ,对于这部分永久 荷载 ,其荷载
分项 系数 γG显然也应取用 小于 1的系数 ,规范对此建议采用 γG=0,9,而 实际上在不 同
材料 的结构 中 ,出于历史经验 的不 同 ,对此也有采用更小 的系数 ,以提高结构抗 倾覆 、滑
移或漂浮的可靠性 。
3,2.6 对 计状况 (包
于偶然设 括撞击 、爆炸 、火灾事 故 的发生 ),均
应采用 偶然组合进行
设计 。由于偶然荷载 的出现是 罕遇事件 ,它本 身发生 的概率极 小 ,因此 ,对偶 然设计 状
况 ,允许结构丧失承 载能力的概 率 比持久和短 暂状况可大些 。考虑到不 同偶然荷载 的性质
差别较大 ,目前还难 以给出具体统 一 的设计表达 式 ,建议 由专 门的标准规范另行规定 c规
定时应注意下 述 问题 :首先 ,由于偶然荷载标准 值 的确定 ,本身带有主观 的臆测 因素 ,因
而不再考虑 荷载分项系数 ;其次 ,对偶然设计 状况 ,不必 同时考虑两种偶 然荷 载 ;第二 ,
设计 时应 区分偶然事件发生时和 发生后 的两种不 同设计状况 。
3.2.7~3.2.1O
于正常使用极对限状 态 的结构 设计 ,过去 主要是 验算 结构在正 常使 用条
件下 的变形和裂缝 ,并控制它们不超 过限值 。其 中 ,与之有关 的荷载效应 都是根据荷载的
184
标准值确定 的c实际上 ,在正 常使用 的极限状 态设计时 ,与状态有
关 的荷载水平 ,不一 定
非 以设 计基准期 内的最大 荷载为准 ,应根据所 考虑 的正常使用具体条 件来考虑
.原规 范对
止 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结构设计 ,给出短 期和 κ期两 种效应组
合 ,其中短期效应 组合 ,圬承
载能力极 限状态不 考虑荷载 分项系数 的基本组 合相 同 ,囚此它反映 的仍是设
计基准期 内最
大荷载效应组 合 ,只是在可靠度水平上可有所降低 ;长期效应组 合反映的是在设
计基准期
内持久作用 的荷载效应组 合 ,在某些结 构设计规范 中 ,一般仅将它作 为结构上 长期荷
载效
应的依 据 。由于短期效应组合所反 映的是一 个极值效应 ,将它作为正常使用条件下
的验算
荷载水平 ,在逻辑概念上 是有欠 缺 的。为此 ,参照 国际标 准 ,对正常使 用极 限状 态
的设
计 ,当考虑短 期效应时 ,可根据不 同的设计要 求 ,分别采用荷 载 的标 准组合或频遇组 合
,
当考虑长期效应 时 ,可采用准永久组 合 。增加 的频遇组 合系指永久荷载标 准值 、主 导可变
荷载 的频遇值 与伴随可变荷载 的准永久 值的效应组合 。可变 荷载的准永久 值系数仍按原规
范的规定采 用 ;频遇值系数原 则上应按 第 3.1.6条
说 明中的规 定 ,但由于大部分可 变荷载
的统 计参数并不掌握 ,规范 中采用 的系数 日前是按 I程经验经 判断后给出。
在采用标 准组合时 ,也可参照按承 载能力极 限状态的基 本组合 ,采用简化规 则 ,即按
式 (3,2.3J),但
取分项 系数为 1。
此外 ,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要 求控制的极限标志 岜不 一 定仅 限于变形 、裂缝 等常 见的那
一 些现象 ,也可延伸到
其他特定 的状态 ,如地基承载应力 的设计控制 ,实质上是在于控制
地基的沉 陷 ,囚此 也可归人这 一 类 。
与基本组合 中的规定相 同 ,对于标准 、频遇及 准永久组合 ,其荷载效应组 合 的设汁值
也仅适用于 各项 可变荷载 效应 与荷载为线性关 系的情况 。

185
4 楼
面和屋面活 荷载

4 . 1 用建筑楼面
民 均布活荷载
4 . 1 . 1《荷载暂行规范
在 》规结 l - 5 8,中民用建 筑 楼 面活 荷载取 值楚 参照 Ⅰ圻时 的 苏联
荷载规范 并结合我 国具体情况 , 按经验判断 的方法来确定 的。 《工 业 ⒈ j 民用 建筑结 构荷载
规范》T J 9 - 7 4 修 一
订前 , 在全 国 定范围内对办 公室 和住 宅 的楼 面i 活 荷载进 行 j '今 调 “
时曾对 4 个城市 ( 北 京 、送州 、成 都和广州 ) 的ω6 间住宅和 3 个城 市 ( 北 京 、兰州和厂
州 ) 的 乃8 间办公室 的实际荷载作 F 测定 。按楼板 内弯矩 等效 的原则 , 将 实际荷载换算 为
等效均布荷 载 , 经统 汁 计算 , 分别 得 出其 平 均 值 为 1 .1
∞k N / m 2
1 .2和
碉k N /
,耐标准 左 为
0 . 2 3 k NO/
2。`
1和9kN/ `;按
平均值加两倍标 准差 的标准荷载定 义, 得出住宅 和办 公室 的
标准活荷载分别 为 1 5 I 3 k N 1
/“k
` 和N / `
。 但。在规结 1 - 5 8 中 楼 允许按 不l I况
对办公 ll情
可取 1 . 5 k N /
2`k或
N/ 耐
进行设计 , 而且较 多单位根据 当时的设计 实践经验取 1 5 k N / I 1 ` ,
而只对兼 作会议室 的办公楼 。
T提高到 狄N / m对
2其他用途
Ⅱ 的 民用楼 面 , 由于缺 乏 足够 数
据 , 般仍按实际荷载
一 的具体分析 , 并考虑 当时的设计经验 , 在原规范的基础 } i当调繁 适
后确定 L
《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 G B JS
9T 据 《建筑结构统 一 设计标 准》 G B J
—根 -“8 4ˉ

荷载标
准值 的定义 , 重新 对住宅 、办公室和 商店 的楼 面活荷载做 了调查和统 计 , 并考虑荷载随空
间和时间的变异性 , 采用 r 适当的概率统计模 型c 模型中苴接 采用房闸 面积平均荷载 来代
替等效均 布荷载 , 这在理论 上虽 然不很严格 ( 参兕原规 范 的说明 ) , 们
对其结果估 计 小会
有严重影响 , 而对调查和统 计 工作 却 可得到很 大的简化 ∷
)
楼面活荷载按 其随时间变异的特点 , 可分持 久性 和临时性两 部分 持久性 活荷载 楚指
楼 面上在某个时段 内基本 保持 不变 的荷 载 , 例如住宅 内的家 具 、物l 钴
, 丁业房厣 内的机
器 、设 各和堆 料 , 还
包 括 常住 人员 白重 , 这些

荷载 , 除非发生 次搬迁 , ^变化 般 不大 临
时性活荷载足指楼 面 ⒈偶 尔 出现短期荷载 , 例
如 聚会的人群 、维 修 时 ⊥ 具 和 材料 的堆 积 、室

Fr*l-'i-.-F'*l-,-*l 内扫除时家具 的集聚等 :


对持 久性活 荷载 厶 的概率统计模 型 , 町根
图 4.1⒈
l
据调查给出荷载变动的平均 时 闸问隔 r 及荷载
的统计分布 , 采用等时段 的二 项平稳随机 过程 ( 图4 l 。1
。△)。
对临时性活荷载 乙r , 由 于持续 时 间很 短 , 要通过调查确定荷载在单 位时 间 内出现 次
数 的平均率及其荷载 值 的统计分布 , 实际 上是 有 困难 的。为此 , 提出一 个勉强 可以代替 的
方法 , 就是通过对用户 的查询 , 了解到最近若∷ 干年 内一 次最大 的临时性荷载值 , 以此作 为
时段 内的最大荷载 L Ⅱ, 并作为荷载统 计 的基础 。对 L r采用 也 与持 久性 活荷载相 同的概率
模型 ( 图4 , 1 , 1 - 2 ) 。
出于分析上 的方便 , 对各类活荷载的分布类型采用 了极值 I 型: 根据 允r 和乙l的统计

186
参数 , 分别求 出 ~ s O 年
最大荷载 值 LjT
L和的ΓL T
r
统计分 布 和 参数 . 再根 据 ‰k s t
的组r合
f原△
则 , 得出 ~ s O 年
内总荷载最大 值 LT的 统计 参
数: 在 1 9 7以
7后年 的 二 年 里 , 曾对 仝 国某
些城 i的办公室
汀 、住宅 和商店 的活荷 载情 况 ‘

进千f 了调 查 , 其中 : 在仝 国 犭 个 城 市实 测
厂 - r - r → - ` 丬

卜 廾
| ~ r 叫

F133 栋
办公楼共 2 0 1办公室
问 , 总面积为
图 41I2
6 3 7 C X时
l调m奄
2,了同
3 I 7用
栋户 的搬 迁 情
况 ; 对全国 1 0城市个 的住宅实测 了 “6 间, 总为 T C X X l时调查
` , 同F ”9 户的搬迂情况 ;
在余国 1 0城 个市实测 F 2 1 百 ′
家货商店共 2 1 4柜彳台 , 总面积 为 ⒛7 ∞m 2 =将现当时统计
分析 的结 果列于表 4 ,l l中
。。
表 4 , 1 . l 中
的 LK系指 GBJ9S—
T中给 出的活荷载 的标 准 值 :按 Ⅱ 《建筑结构 。 r靠度设

计统 标 准》 的规定 , 标准值 应 为 没计基准期 5 0 年 一
内荷 载最 大值 分布 的某 个分位值 I
虽然没有 对分位值 的百分数作具 体规定 , 但对性 质类 同的可变荷载 , 应尽 篁使 其取 值在
保 证率 l l持相
保 同 的 水 平 。从 表 4 。
1 , l可中J ,
已 若对 办 公 室 而 言, 允K = 1 5 k N
,/它耐
桕 当 于 允Γ的均值 〃I T 1
加 . 5 倍
的标 准 差 σ I f中 ,1其 . 5数指
系 保 证 率 系数 α。若假 设 F ' Γ
的分 布仍 为极值 I 型, 则与 α对应 的保证 率 为 呢 。
1%,也
即 无K 取吻 . l %分位值
的 :以
此 为标 准 , 则住宅 的活荷 载标准值就偏低较 多 。鉴于 当时调查时 的住宅荷 载还是偏 高的
实际情 况 , I此
冈原规范仍保持 以往 的取值 。但 考虑到 ⊥ 程 界 普遍 的意见 , 认为对 于建设
I 程量 比较大 的住宅 和办公楼来说 , 其荷载标 准值 、国外相 比显然偏低 , 叉鉴于民用 建
筑 的楼面活荷载今后 的变化趋势也难 以预 测 , 这次修订 , 决定将 楼 面活荷载 的最 小值规
定 为2 , C l k N / m 2 。
关于其他类 别的 荷 载 , 由于 缺 乏 系统 的统 计 资 料 , 仍按 以往 的设 计 经 验 , 并参 考
1 9年颁布的
“ 《居住和公共建筑 的使用和 占用荷载》 s 0 2 1而加 ∞ 以确定 .
表 4.1.1国部分城市建筑楼面活荷
全 载统计分析表

〃 `‘

10乍
「 0504 0 162 ∷ 0 580 | 0
f∶351
1亻
0468 0 955 0
∷ 428

0707 4 650 0∷ 351


0 7 8 4 0 252 2 26I | 0 428

I 288 0 3 l X l 2[⒕l ∷ 0553

1 5 3 5

0 7 1 2

79 1 88 5

对藏书库和档案 库 , 根 据 TO年 荷载 一 般 为 3 , 5 k N 右
代 初期 的调 查 , 其 /m,2
个 左
别超过
4kN/m 2,
最重 的m
可达l ˉ5 . 5 k N /书架
m 2高(2
按3。m , 净
距 0.6m, 7放层精 装 书籍 估 计 ) =
G B J⒏
9修订时参照
— E 0 2 1 O规定
~ s采用
的 为 5 k N / `又给
, 现出按 书架 每 米 高度 不 少 于
2 , 5 k N 补充规定
/ r n 2,
的并对于采用密集柜 的无过道 书库规定荷载标准值 为 1 2 k N
∶Ⅱ/ ′
人少于 9 人) 的车
停车库及 车道 的活荷载仅考虑 由小轿车 、吉普车 、小型旅行 午 ( 载
187
轮局部 荷 载 以及 其 他 必 要 的 维 修 设 各 荷 载 。在 ⒖0 2 1 O ~ s 中
, 停车 库 活 荷 载 标 准 值 取
2 , 5 k N按荷载最不
/`。 利布置核 算其等效 均布荷载后 , 表明该 荷载值 只适用 于板跨 不小 于
6m的 双 向板 或 无 梁楼 盖 。对 国 内 目前 常 用 的单 向板 楼 盖 , 当板 跨 不 小 2 m 时
于 , 应取
4 , 0 k N较合适
/ ` 比。当结构情况不 符合上述 条件
时,。 l 直接按车轮局 部 荷载 计算楼 板 内
力, 局部荷 载取 4 . 5 k N ,分
布在 0 . 2O
m.×2 m 的 面积 L G 该局部 荷载 岜町作 为验 算结
局部
构局部效应 的依据 ( 如 抗 冲切等 ) 。对其他 车辆 的车库和 车道 , 应按 车辆最大轮丿 《作 为局
部荷载确定 。对于 ⒛ ~ 3 O t 的
消防车 , 可按最 大轮压 为 b f l k用在 N ,0作, 60m,×2 1 n的
局部
面积上 的条件 确定 。
这次修订 , 对不 同类别 的楼面均布活荷载 , 除个别项 日有调整外 , 大部分的标
准值仍
保持原有水 平 。对 民用建 筑楼 面可根 据在楼面上 活动的人和设施 的不 同状况
, 不妨将其标
准值 的取值分成七个档 次 :
( 1 )动的人较少
活 EK〓2,0kN/m2;

( 2 )动的人较多且
活 有设各 LK=∶
2.5kN/m2;

( 3 )动的人很
活 多且有 较重 的设 各 允K=3.0kN/m2;
( 4 )动的人很
活 集 中, 有时很挤 或有
较重的设 各 几K=3.5kN/m2;

( 5 )动的性
活 质 比较剧 烈 乙K=4.0kN/m2;

( 6 )存物品的仓
储 库 乙K=5.0kN/m2;

( 7 )大型的机
有 械设备 1K=6~7.5kN/m2
对 于在表 4 . 1 , 1 中 的项 目可对照上述类别选用 , 但当有特别重 的设各 时应 另
没有列出
行考虑 。
作为办公楼 的荷载还应 考虑会议室 、档案 室和 资料室等 的不 同要求 , 一般应 在 2 . 0 ~
2 . 5 k N 围内采用
/`范 。
对于洗 衣房 、通风 机房 以及 非 固定隔墙 的楼 面均布活荷载 , 均系参照 国内设计经验和
国外规范 的有关 内容酌情增添 的。其 中非 固定隔墙 的荷载应按活荷载考虑 , 。
J采用每延米
长度 的墙重 ( k N / m1 )/
的3为楼
作 面 活 荷 载 的 附加 值 ( k N / ` )
附加,该值建议 不小于
l , C l k N对于
/` , 但
楼 面活荷载 大于 4 . 0 k N / ` 的
情况 , 不小于 0 . 5 k N / `。
4,1.2 作 L 的活荷载 , 不叮能 以标 准值 的大小 同时布满在 所有 的楼 面上
用在楼面 , 因此
在设计梁 、墙 、柱和基 础时 , 还要考虑 实际荷 载沿楼 面分布 的变异情况 , 也即在确 定梁 、
墙 、柱和基础的荷载标准 值时 , 还应按楼 面活荷载标准值乘 以折减系数后 。
折减 系数 的确定 实际 L 是比较 复杂的 , 采用简化 的概率统计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还不
够成熟 。 日前除美 国规范是按结构 部位的影响面积来考虑外 , 其他 国家均按传统方法 , 通
过从属面积来考虑荷 载折减系数 。在 B 0 2 1 O,
~建议按下述不
s屮 同情况对荷载标准值乘 以
折减系数 ^ Ⅱ
当计算梁时 :
1 对
住宅 、办公楼等房屋 或其房 间 :

^=0.3+亏 (Ⅱ >18m2) l,2-1)


(4。
昃厅

188
2 对
公共建筑 或其房间 :

^ = 0 , 5 + 亏
(Ⅱ >36m2)
(4.1,2-2)
号菅

式中 ⒕—— 所计 算梁 的从属 面积 , 指向梁 两 侧各 延 伸 1 / 2间距


梁 范 围 内的实 际楼 面 面
积。
当计算 多层房屋 的柱 、墙和基 础 时 :
1 对
住宅 、办 公楼等房屋 :

^=0.3+号 (4.1 2-3)

芍詈

2 对
公共建筑 :

^=0.5+号 (4,1,2-4)

亏号

式中 刀——所计算截面以上
的楼层数 , 瓦≥2 。
对本规范表 4 . 1 , 第l1中( 1 )的各类建筑
项 物 , 在设计其楼面梁 时 , 可按式 ( 4 . 1 , ⒉
1)考
虑 ; 第1 ( 2 ) ~ 7 项
的各类建筑 物 , 可按式 ( 4 . 1 . 2 2 ) 考 计方便 , 而叉
虑。为了设
不明显影 响经济效果 , 本条文的规定作 了一些合理的简化。在设计柱 、墙和基础时 , 对第
1⑴ 项 建筑 类 别 采 用 的折 减 系数 改 用 ^=0,4+‰对 第 1(2)~8项
的 建 筑 类 别 ,直

接按楼面梁 的折减系数 , 而不另考虑按 楼层数 的折减 c 这与 s o 2 1 0比略为
~s相
保守 , 但与
以往 的设计经验 比较 接近 。
停 车库及车道 的楼面活荷载是根据荷 载最不利布置下 的等效均布 荷载确定 , 因此本条
文给出的折减 系数 , 实际上也是根 据次梁 、主梁或柱 上的等效均布荷载与楼 面等效 均布荷
载的比值确定 。

4 . 2 业建
工 筑楼面活荷载

4.2.1 在
设计多层工业 建筑结构 时 , 楼面活荷 载 的标准值 大多 由工 艺提 供 , 或由土建设
计人员根据有关 资料 自行计算确定 。鉴于计算方法不 一 , 计算 工 作量 又较 大 , 很多设 计单
位希望 由本规范统 一 规定 。在制订 T J 9 - 7载规
4 荷范时 , 曾对 全 国有代 表性 的 , O 多
个I
厂进行实际调查和 分析 , 根据条件成 熟情 况 , 在附录 C 中列 出 了金工 车 间 、仪 器仪表生
产车间 、半 导体器件车 间 、小型电子 管和 白炽灯泡车间 、棉纺织造车间 、轮胎厂准各车间
和粮食加 E 车间等七类工业建 筑楼面活荷载 的标准值 , 供设计参照采用 。
这次修订 , 除棉纺织造车 间 由中国纺织 工 业设计 院根据纺织 工 业 的发展现状重 新 修
订外 , 其他仍沿用 G B J 9
叩一的规定 。
金 工 车间的活荷载在 T J 9 - 7是按车间的加工性质
4中 来划分 的c 根据调查 , 在加 工性
质相 同的车问中 , 由于加 工件不 同 , 采用的机床型号有时差别很大 , 致使楼面活 荷载的差
异十分悬殊 c 事实上 , 确定楼面活荷载大小 的主要 因素是金工车间的机 床设 各 , 而不是它
的加 工 性质 。因此 , 在调查资料 的基础上 , 按机床设备 的重量等级 , 重新划分 了活 荷载的

189
取值 ,而Fl是
相互配套 的。在实际应用 中发现 ,有相 当数量 的设各超 出 Ⅱ 9一弘 规定的机
床设备熏量等级 I∷
考虑到这 个情况 ,GBJ9一
胛 规范对 金 ⒈ 车问机 床设 备 的熏 量等级 范罔
作 了相应的扩 大 c
这次修 汀,棉纺织 造车间的活 荷载修订 原则 勹金 △ 午问相问 ,即改 为按织 机几u盱
的重
最等级章新划分 了活 荷载的取值 '
附录 B的方法 革要是 为确定 I业建筑 楼 面 等效均 布活荷载而 制 汀的Ⅱ 为 F简化 ,在
方法上仵 r一毕假设 :计算等效均 布荷载时统 一 假定结构 的支承条件都 为简攴,并按弹性
阶段分析 内力。这对实际 L为非简攴的结构 以及 考虑材料处于弹叼i性 阶段 的设计时会有 ˉ
定的没汁误差 c
计算板 面等效均 布荷载时 ,还必须明确板 面局部荷载实际 作用面的尺寸∷作用雨i一 般

可确定荷载传递到板 轴 `b面
按矩形考虑 ,从l而 处 的计算 宽度 ,此时假 定荷戟按 笱°
扫 散线
传递 。
板面等效均 布荷载按板 内分布弯矩等效 的原则确定 ,也即在实际的局部荷载 作用 卜在
简攴板 内引起的绝对最大的分布弯矩 ,使其等 于在等效均布荷载作FΠ下在该简支板 内引起
的最大分布 弯矩作为条件 。所谓绝对最大是指在设计 时假定实际荷载的作用位置是在对板
最不利的位置上 。
在局部荷载作用下 ,板内分 布弯矩 的计算 比较复杂 ,一般 可参考有关的计算 手册 ∷ Kiˉ
于边 长比大于 2的单向板 ,附录 B中给出更为具体 的方法 。在均布 荷载作用下 ,单向板 内
分布弯矩沿板宽方 向是均匀分布的 ,因此 可按 单位宽度 的简支板来计算其分布 弯矩 ;在局
部荷载作用下 ,单向板 内分布弯矩沿板宽方 向 不再是均 匀分布 、而是 在局部荷载处 具有最
大值 ,并逐渐 向宽度 两侧减小 ,形成 一 个分布宽度 。现 以均布荷载代替 ,为使 板内分 布弯
矩等效 ,。l相
应确定板 的有效分 布 宽度 。在 附 录 B中,根据计 算 结 果 ,给出 了 Ⅱ 种 局部
荷载情况下有效分 布宽度 的近似公式 ,从而可直接按 公式 (B,0,午 1)确 定 单向板 的等效
均布活荷载 。
表 C中列出的⊥ 业建筑楼 面活荷载值 ,是对板跨在 1,0~2.5m,梁
跨 4,0~6.0m的

形楼 盖结构而 言,并考虑设各荷载处 于最不利布置的情况 下得 出的.设备布置要 考虑到有
可能 出现的密集布置 ,其问距根据 各类车问的工 艺特点而定 :对由单 台设各组成 的生产lx
域 , 一 般 操 作 边 取 1 . 0 ~ l , 2 m , 非 0 , 5 ~ 0 。 9 ~ s m ; 对
操 作 边 取 由 不 同 没 备 组 成 的 叶 I 产 线 , —

般按实际间距采用 , 但当间距大于 0 , 5 m
按时0.5m
虑考。
对 于不 同用途 的 △业 建筑结构 , 通过对计 算 资料 的分 析 表 明 , 其板 、次梁 和 主梁 的
等效均 布荷载 的 比值 没有共 同的规律 , 难以 给 出统 一 的折 减 系数 : 因此 , 表中对板 、次
梁和主梁 , 分别列 出 了等效均布荷 载 的标准 值 。对柱 、墙 和基础 , 一概不 考虑按 楼层数
的折减 。
表中所列板跨 或 次 梁 ( 肋) 的问距 以 1 , 2 m
下限 一的
为 , 小于 l , 2 m 般 为预 制槽 板

此时 , 在设计 中可将板面和肋视作 个整体 , 按梁的荷载计 算 : ∷
表 中荷载值 已包 括操作荷载值 , 但不包括 隔墙 自重 。当需要考虑隔墙 自重时 , 应根据
隔墙 的实际情况计算 。当隔墙 可能任 意移动 时 , 建议 采 用重 量 不 超过 3 f Xm
l的k轻酽质隔
墙 , 此时 ( 考 一
虑隔墙后 ) 的活荷载增值 般 可取 1 , O k。
N/耐
不 同用途的工 业建筑 , 其I 艺设各 的动 力性质 不尽相 同. 对一 般情况 , 荷载 屮已考虑
190
动 力系数 l ω~ I 1 ; 叉 的专用 设各和机器 , I 叮
寸特殊 提 高到 1 2 ~ 1 . 3
4.2.2 操
作荷载对板 面 一 般取 2 k N / n堆
1料较
2 .多对的 车 问 , 如金 △车 问 , 操作 荷载取
2 5 k N /有的车问
" ` ∷ , 例如 仪器仪表装配 车问 , 由于生产 的不均角・ 性, 某个时期 的成 品 、
半成丨 ;堆放特
古 别严重 , 这时 叮定 为 0 k N /还n有些
1 2乍间
。 , 其荷载 基本 L 由堆 料所控 制 ,
例如粮 禽加 「 ∶
厂 的拉丝 车问 、轮胎厂 的准备车问 、纺织 车问的齿轮室 等 l
操作荷载在 设各所 占的楼 面面积 内不 予考虑 。

4 . 3 面均布活
屋 荷载

4.3.1 不 L对
人的屋 面均布活 荷 载 , 以往规范 的规定 是考 虑 在使用 阶段作 为维修 时 所必
需 的荷载 , 冈而取值较 低 , 统一 规定 为 0 . 3 k N /来
n在屋
1 2面结
: 后构 L , 尤其 足钢筋混凝
土 F f 面
l,∶出现 了较多的事故 , 原因无非是屋 面超重 、超载或施工 质量偏低 。特 别对尢雪
地 区 , 当按过低 的屋面活 荷载设计 , 就更容易发生质量 方面的事故 。因此 , 为 F 进一 步提
高屋 面 结 构 的 可 靠 度 , 在 G B J 9 - 8将
7不中 L 人的 钢 筋 混 凝 土 屋 面 活 荷 载 提 高 到
05kN/` c 根
据原颁布 的 G B J 锶- 8 4 , 对
永久荷 载和可变荷 载分 别采用 不 同的荷载分项 系
数 以后 , 荷载 以 自重为主 的屋面结构可 靠度相对 叉有所下 降。为此 , (J ⒏ 有 l x地
沼9 — 别
适 当提 高其屋面活荷载的值 为 0 . 7 k N / ` 。
由于本次修订在条文第 3 . 2 . 3条
中已补充 r '恒载控制
以 的不利组 合式 , 而屋 面活荷载
中主要考虑的仅 走施 工 或 维 修 荷 载 , 故将 原 规 范项 次 I 中对 重 屋 盖 结 构 附 加 的 荷 载 值
0 , 2 k N消
/,` 岜不再
取 区分屋面性质 , 统一 取 为 0 . 5 k
∴N但/在不
Ⅱ 同材料 的结 构设 计规
范 中 , 当出于设计方 面的历 史经验 而有必要改变屋面荷载的取 值时 , l由该结构设
玎 计规范
自彳 但幅度为 ±0.2kN/`。
寸规定 , 其
关于屋 顶花园和直 升机停 机坪 的荷载是 参照 国内设 计经验 和 国外规范有 关 内容而增
添的:

⒋4 屋 面 积 灰 荷 载

4.4.1 屋
面积灰荷载是冶金 、铸造 、水泥 等行 业的建筑所 特有 的问题 。我 同 早已注意到
这 个问题 , 各设计 、生产单 位也积 累 r 一定 的经验和数据 。在制订 ′ I V 9 - 7,4曾对伞
前 国
1 5冶
个金企业 的 乃 个车间 , 1 3机械I
个 厂的 1 8 铸
个造车问及 1 0 水
个泥厂 的 夕 个车间进
行 F 一次全面系统 的实际调查 。调查 了各 车间设计时所依据 的积灰荷载 、现场 的除尘装置
和实际清灰 制度 , 实测 了屋面不 同部位 、不 同灰源距离 、不 同风 向下 的积灰厚度 , 并计算
其平均 日积 灰量 , 对灰 的性质及其重度也做 F 研究 c
调杳结果表明 , 这些 工 业建筑 的积灰问题 比较严重 , 而且其性质 也比较复 杂 。影响积
灰的主要 囚素是 : 除尘 装 置 的使 用维修情 况 、清灰制度执行 情 况 、风 向和风 速 、烟 囱高
度 、屋面坡度和屋面挡风板 等 。
确定积灰荷载只有在考虑工厂设 有 一 般 的除尘装置 , 且能 坚持正常 的清灰制度的前提
下才有意义。对一 般厂房 , 可以做到 3 ~ 6 个
月 清灰 一 次 c 对铸造 车间 的冲天炉 附近 , 因
积灰速度较快 , 积灰范 围不大 , 可以做到按月清灰 一 次 。
调查 中所得 的实测平均 日积灰 量列于表 4 4 . l -
。I 中

191
表 4.4.1△
实测平均 日积灰量
车 闸 名 称 平均 口积灰量 (cm) 乍 问 名 称 平均 "积灰 量 (【
lll)
贮矿槽 、出铁场 0 08
炼钢 午闷:有化铁炉 0 0 6 铸造 乍间 0 1 8
尤化铁炉 0 05⒗ 水泥厂 : 窑房 0 04吐
铁合金车问 0 067~0 12 磨房 0 028
烧结车闷:尢挡风板 0 035
生 、熟料库和联 合贮库 0(Ⅺ 5
有挡风板 (挡
炽1板
内) 0 0 4 6

对积灰取样测定了灰的天然重度和饱和重度 , 以其平均值作为灰的实际重度 , 用以计


算积灰周期 内的最大积灰荷载。按灰源类 别不同, 分别得出其计算重度 ( 见表 4 , 4)
,∷l刁
4 . 4 .于形成灰堆
2 易 的屋面处 , 其积灰荷载的增大系数可参照雪荷载的屋面积雪分布 系
数的规定来确定。
表4 . 4积 。
⒈2 灰 重 度

午间名称 灰源类别
天然
~「
~~Ⅰ
|智望矿
严 挡「 | 浔:

「lIF~
炼铁 乍汩J 高炉 1 3 2

炼钢车问 转炉 9 4

铁合金车闷 电炉 8 I

烧结车间 烧结匆、

铸造车闷

水泥厂
冲大炉
生料库
二:呈
:∶
±△罡」
h|∶ 建议按熟
熟料库 蕊 料库采用

4.4.3 对区 , 积灰荷载应 与雪荷载 同时考虑 。此外 , 考虑 到雨季 的积灰有 u J 能


有雪地 接
近饱 和 , 此时的积灰荷载的增值为偏 于安全 , 可通过不上人屋 面活荷载来 补偿 c

4 . 5 工施
和检 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 载

4.5.1 ˉ设
讨 屋面板 、檩 条 、钢筋混 凝土挑檐 、雨篷 和预制小 梁时 , 除了按第 3 . 3 , 单1 条
独考虑屋面均 布活荷载外 , 还应另外验算在施工 、检修时可 能 出现在最不 利位置 L , 由人
和工具 自重形成 的集 中荷载。对 于宽度较大的挑 檐 和雨篷 , 在验算其承载力 时 , 为偏于安
全 , 可沿其宽度 每隔 1 . 0 m
虑有考一 个集 中荷载 ; 在验算其倾覆 时 。可 根据实 际 叮能 的情
况 , 增大集 中荷载的间距 , 一般 可取 2 . 5 ~ 3 . 0 m 。
ο'
0∠
5 吊 车 荷 载

5 . 1 车竖
吊 向和水平荷载

5.1.1 按
吊车荷载设 计结构 时 , 有关 吊车 的技 术资料 ( 包
括 吊车 的最大 或最小 轮压 ) 都
应 由工 艺提供 。过去 公布的专业 标 准 《起重机基 本参数尺寸 系列》 ( E Q 1 - 6 2 ~ 8 - 6 2 ) 曾
对 吊车有关的各项参数 有详尽 的规定 , 可供结构设 计使用 。但经多年实践表 明
, 由各工厂
设计 的起重机 械 , 其参数和尺 寸不太可能完全 与该标准保 持 一 致 。因此 , 设计时
仍应 直接
参照制造厂 当时的产品规格 作为设计依 据 。
选用 的吊车是按 其 工 作 的繁重 程度来 分级 的 , 这不仅对 吊车本 身 的设计 有 直接
的意
义 , 也和厂房 结构 的设计有 关 。国家标准 《起 重机设 计规 范》 ( G B 3 8
B1~1
s参照
) 是国际

标准 《起重设 各分级》 ( I so
O1 —9 8 o原则
绍1 ) 的, 重新划分 了起重机 的I 作级别 。在 考虑
吊年繁重程度 时 , 它区分 了吊车的利用次数 和荷载大小 两种 因素 。按 吊车在使用 期 内要求
的总工 作循环次数分成 1 0 利
个用等级 , 叉按 吊车荷载达 到其额定值 的频 繁程度分成 4 个
载荷状态 ( 轻、中 、重 、特重 ) 。
根据要求 的利用 等级和载荷状态 , 确定 吊车的△ 作级别 ,
共分 8 个级别 作为 吊车设计 的依据 。
这样 的工 作级别划分在原 则上也适用于厂 房 的结构设 计 , 虽然根据过去 的设计 经验 ,
在按 吊车荷载 没计结构时 , 仅参照 吊车的载荷状态将其划分为轻 、中 、重和超重 4 级工 作
制 , 而不考虑 吊车的利用 因素 , 这样做实际上也 并不会影响到厂房的结构设计 , 但是 , 在
执行 国际标准 《起重机设 计规范》 ( G B 3 8 1 1 来
-8,3
所有)吊车
以 的生产 和定 货 , 项日的
工 艺设计 以及土建原始 资料 的提供 , 都以吊车的 △作级别为依据 , 困此在 吊车荷载的规定
中也相应改用按工作级别划分 。
这次修 订采用 的工 作级别是按表 5 , 1 . 1与
过去的工作制 等级相对应 的。
表 5.1.1车 的
吊工 作制等级与工作级别 的对应关 系
工作制等级 轻 级 中 级 重 级 超 重 级
1作级别 A l ~ “ JⅥ ,As 屺 ,田 | A8

5.1.2 吊
车的水平荷载分纵向和 横 向两种 ,分别由吊车的大车和小 车的运行机构在 启动
或制动时引起的惯性力产生 ,惯性力为运行重量与运行加速度的乘积.,但 必须通过制动轮
与钢轨间的摩擦传递给厂房结构。因此 ,吊车的水平荷载取决于制动轨的轮压和它与钢轨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一般可取 0.14。
在规范 TJ廾△4中,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取作用在一边轨道上所有刹动轮最大轮压之和
的 10%,虽比理论值为低 ,但经长期使用检验 ,尚未发现有问题。太原重机学院 曾对 1
台 3CXlt中

级 作制的桥式吊车进行了纵向水平荷载的测试 ,得出大车制动力系数为 0,Og4
~0.091,与
规范规定值 比较接近。囚此 ,纵向水平荷载的取值仍保持不变。
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可按下式取值 :
r = α ( 。 + Q l ) g (5.1.2)

193
式屮 —
Q— 吊车的额定起重 量 ;

ol—横行小车重量 ;

g— 重力加速度 ;
α—— 横 向水平荷载系数 (或
称小车制动力系数 )。
如 考虑小 车制动轮数 占总轮数之 半 ,则理论 上 α应取 0.臼, 但 l刂9-74当
年对软钩
α
吊车取 不小于 0。Os,对硬钩 吊车取 α为 0,10,并 一
规 定 该荷载仅 由 边 轨道 L各车轮平
均传递到轨 顶 ,方向与轨道垂直 ,同时考虑正反两个 方向。
经浙江大学 、太原重机 学 院及原第 一 机械工业部 第 一 设计 院等单 位
,在 3个地 区对 5

个 房及 12个
露 天栈桥 的额定起重量 为 5~阝
t的中级 工 作 制桥式 吊车进行 了实测 。实测
结果表 明 :小车制动 力的 上限均超 过规范 的规定值 ,而且横 向水平荷 载 系数 α往 往随 吊
午起重 童的减小 而增大 ,这可能是 由于 司机对起重量大 的吊车能控制 以较 低 的运行速度所
致 。根据 实测资料分别出 5~T~st吊
车 L小车制动力的统计 参数 ,见表 5。l2。
。 若对小车制
动力的标准值按保证 率 ” .9%取值 ,则 ‰ =〃
T+3σ
T,由此得 出系数 α,除 5t吊
车 明 显偏
大外 ,其他约在 0。
Og~0.l1之
间。经综 合 分析 比较 ,将吊车额定 起 重量按 大 小分 成 3个
组别 ,分别规定 了软钩 吊车的横 向水平荷载系数为 0.12,0.10和
0。
Og⊙
对于夹钳 、料耙 、脱锭等硬钩 吊车 ,由于使用频繁 ,运行速度高 ,小车附设 的悬臂结
构使起 吊的重物不能 自由摆动等原 因 ,以致制动时产生较大的惯性 力。TJ9-74规 范规定
它的横 向水平荷载虽 已比软钩 吊车大一倍 ,但与实测相 比还是偏 低 ,曾对 10t夹 钳 吊车进
倍 c此外 ,硬钩 吊车 的另 一 个 问题 是 卡轨现
行实测 ,实测 的制动力为规 范规定值 的 1.狃
象严重 。综合上述 情况 ,G引9—
⒏ 已将硬钩 吊车的横 向水平荷载系数 α提高为 0.2。

表 5.1.2车制动
吊 力统计 参数

吊午额定 | 制T(kN)
动力
起 霓童 (t) 标准芹 σl
5
l
ο

0 {⒊
20 0 116 0 175

0 22
{⒊ 0 1 0 O 0 108

0040 0 247 0 079


0 048 0 325 0 081


0 1 4 1 0 828 0 080

经对 1 3 车
个间和露天栈桥 的小车制动力实测 数据进行分析 , 表明 吊车制 动轮 与轨道
之间的摩 擦力足 以传递小车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力 。小车制动力是 由支承 吊车的两边相应 的
承重结构共 同承受 , 并不是 η 9 - 7 4
范规中所认为的仅 由一 边轨道传递横 向水平荷载 。经
对实测 资料 的统 计 分 析 , 当两 边 柱 的刚度 相 等 时 , 小车制 动 力 的横 向分 配 系数 多 数 为
0 . 0 ~ s /数为
0 .0
5〃0
5 ,.
。 少6 ,
别个为 0~s/0.
均7为,
0平躬4
。 /犯6
0 。。
为 了计 算 方便 , G B J
9一
叩 规范 已建议 吊车的横 向水平荷载在两边轨道上 平 等分配 , 这个规定 与欧美 的规范 也

是 致 的。

⒌2 多 台 吊 车 的 组 合

5.2.1 设的吊车梁和排架时 , 考虑 参 与组合 的 吊车 台数是根据所计算 的结 构构件


计 厂房
能同时产生效应 的吊车 台数确定 。它主要取决于柱距大小和厂房跨 问的数量 , 其次是各 吊
194
乍同时集聚在 同一 柱距范F B的可能
l 内 性 。根 据实际观 察 , 在同一 跨度 内 , 2 台吊 乍以邻接
距离运 行 的情况还是 常见的 , 但3 台吊车相 邻运 行却很 罕 见 , 即使 发生
, 由于柱距 所 限 ,
能产生影 响的 也只是 2 台。因此 , 对单跨厂 房设计 时最 多考虑 2 含
吊车。
对多跨 厂 房 , 在冂一 柱距 内同时 出现超过 2 台吊车的机会 增加 。但
考虑隔跨 吊车对结
构的影响减 弱 , 为了计 算上的方 便 。 容许在计 算 吊车竖 向荷 载时 , 最多
只考虑 4 台吊车:
而在计 算 吊车水平荷载时 , 由于同时制动 的机会很小 , 容许最 多只考虑 2 台
吊车.
5 . 2 . 2 弘T规范对
J 9 一吊车荷载 , 无论是 由 2 台还是 4 台
吊车引起 的 , 都按 同时满载 , 彐
其小车位置都按 同时处 于最 不 利 的极 限工 作位 王上 考虑 。根 据在北 京 、 L 海、
沈 阳 、鞍
山 、大连 等地 的实际观察调 查 , 实际上 这种最不 利 的情况是不 可能出现
的j 对不同 △作制
的吊车 , 其吊车载 荷有所不同 , 即不同吊车有各 自的满载概 率 , 而 2 台或 4 台
同时满载 ,
l小车叉同时处
△ 于最不 利位置 的概率就更 小 。囚此 , 本条文给 出的折减系数是从慨率的观
点考虑多台吊乍共 同作用时的 吊车荷载 效应组合 相对于最 不利效应 的折减 c
为丁探讨 多台吊车组 合后 的折减 系数 , 在编 制 G B J一“泓 时 , 曾在仝 国 3 个地 t x 9 个
机械I 厂的机械加 △ 、冲压 、装配 和铸 造 车 闸 , 对额定起 重量 为 2 ~ m t轻 的 、中 、重级
工 作制 的 夕 台吊车做 了吊 车竖 向荷 载 的实测调奄△ 作 c 根据所得
资料 , 经整 I 并
吧通过统
计分析 , 根据分析结果 表 明 , 吊车荷 载的折减系数 - j车 吊工作 的载荷状态 有关 , 随吊车 ⊥
作载荷状态 由轻级到重级 而增大 ; 随额定起重量 的增大而减 小 ; 同跨 2 台和相 邻跨 2 台的
差别不大 c 在对竖 向吊车荷 载分析结果 的基础上 , 并参考 国外规范的规 定 , 本条文给出 的
折减系数值还是偏于保守的 ; 并将此规定 直接引用到横 向水平荷载的折减 : 这次修订 , 在
参与组 合的吊车数量上 , 插人 台数为 3 的可能情况 。

5 . 3 车荷载
吊 的动力系数

5.3.1 吊
车竖向荷载的 动 力系数 , 主要 是考虑 吊车在运行 时对 吊车梁及其连 接 的动 力影
响。根据 调查 F 解, 产生动 力的主要 因素是 吊车轨道接 头 的高低不平 和I 件 翻转 时 的振
动∵从少量 实测资料来看 , 其量值都在 1 , 2内D
以 T J 9 -范对钢
74规吊车梁取 1 . l ,
钢对
筋混凝土 吊车梁按 △i 作
制级别分别取 1I
。, 1 . 2
1和.3
在。前苏联 荷载规 范 C H '⒍⒎
∏ 中,
不分材料 , 仅对重级I 作 制 的 吊车梁取 动 力系数 1 1 c G B J 9订-时8,7主要
修 考虑 到 吊
车荷载分项系数统 一 按 可变荷载分 布系数 1 . 4 取
值后 , 相等于 以往的设计 而 占偏 高 , 会影
响 吊车梁的材 料用量 。在 当时对 吊车梁 的实际动 力特性不甚清楚 的前提下 , 暂时采用略为
降低 的值 1 O ~ s
1和.l, 以
弥补偏高的荷 载分项 系数 :
r刂
9-74 规
范当时对横 向水平荷载还规定 了动力系数 , 以计算重级 工作制的 吊车梁上
翼缘及其制动结构 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及 连接 的强度 , 这主要是考虑在这类厂 房中 , 吊车在
实际运行过程 中产生 的水平卡轨力 。产生卡轨力 的原 因主要在于 吊车轨道不直或 吊车行驶
时的歪斜 , 其大小与 吊车的制造 、安装 、调试 和使用期 间的维护等管理 因素有关 。在下沉
的条件下 , 不应出现严重 的 杼轨现象 , 但实际上 由于生产 中难 以控 制的因素 , 尤其是硬钩
吊车 , 经常产生较大 的 杼轨 力 , 使轨道被严重 啃蚀 , 有时还会 造成 吊车梁 与柱连接 的破
坏 c 假如采用按 吊车的横 向制动力乘 以所 谓动力系数 的方式来规定卡轨力 , 在概念 上是不
够清楚 的。鉴 于目前对卡轨力的产生机理 、传递方 式 以及 在正常条件下 的统计规律还缺乏
足够的认识 , 囚此在取得更 为系统 的实测资料 以前 , 还无法 建立合理 的计算模型 , 给出明

195
确的设计规定 。T J 9 - 7范4中关于这个问题
规 的规定 , 已从本规范 中撤 消 , 由各结 构 设汁
规范和技 术标准根据 自身特点分 别 自行规定 。

5 . 4 车荷载的组合
吊 值 、频遇值及准 永久值

5.3.2 处 态的 吊车 , 一般很少 会持续地停 留在某 一 个位置上 , 所以在 止常条 件


于工作状
下 , 吊车荷 载的作用都是短时间 的。但 当空载 吊车经常被安置在指定 的某 个位置时 , 计算
吊车梁的长期荷载效应 町按本条文 规定 的准永久值采用 。

196
6 雪 荷 载

6 . 1 荷载标准值及基
雪 本 雪压
6.1.2本雪压基 s。
的修订是根据全 国 臼2 个地 点 的气 象 台 ( 站) , 从
建站起 到 1 9 9 的
5年

最大雪压 或雪深资料 , 经统计得 出 ~ s O 遇最大雪压
年 , 即重现期 为 ~ s O 年
的最大雪 压,以
此规定 当地 的基本雪压 。
当前 , 我国大部分气象 台 ( 站) 收集 的都是雪深数据 , 而相应 的积雪密度数据 叉不齐
伞。在统 计 中 , 当缺之平行观测 的积雪 密度时 , 均以当地 的平均密度来估算 雪 压值 。
各地 区的积雪 的平均密度按下 述取用 : 东北 及新疆北 部地 区的平均 密度取 1 5 0沪k; 酽
华北及西北地 区取 1 3 0mk3酽,中其青 海取 1 2 0mk3酽;河 一
淮 、秦岭 以 南地 区 般取 1 5 0 k 酽
d , 其中江西 、浙江取 2 C X l k g / l l l s 。
年最大雪压的概 率分布统 一 按极值 I 型考虑 , 具体计算可按 附录 D 的规定 。
在制订我 国基本雪压分布图时 , 应考虑如下特点 :
( l )疆北部是我
新 国突出的雪 压 高值 区。该 区 由于冬季 受北 冰洋南 侵 的冷湿气 流影
响 , 雪量丰富 , 且阿尔泰 山 、天山等山脉对气流有阻滞 和抬升 作用 , 更利于降雪 。加 上温
度低 , 积雪可以保持整 个冬季不溶化 , 新雪覆老雪 , 形成 了特大雪压 。在 阿尔泰 山区域雪
压 值达 1 k N / n ` 。
( 2 )北地区由于
东 气旋活动频繁 , 并有山脉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 冬季多降雪天气 , 同
时因气温低 , 更有利于积雪。因此大兴安岭及长白山区是我国又一个雪压高值区c 黑龙江
省北部和吉林省东部的广泛地区 , 雪压值可达 O7
。k N / 上。
` 以但是吉林西部和辽宁北部
地区, 因地处大兴安岭的东南背风坡 , 气流有下沉作用 , 不易降雪 , 积雪不多, 雪压仅在
02kN /硭
左右。
长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是我 国稍南地 区的一 个雪压高值 区。该地 区冬季积 雪情况
( 3 )江
不很稳定 , 有些年份 一 冬无积雪 , 而有些年份在某种天气条件下 , 例如寒潮南下 , 到此 区
后冷暖空 气 僵 持 , 加上水 汽充 足 , 遇较低 温 度 , 即降下 大雪 , 积雪 很 深 , 也带 来 雪 灾 t
5 年, 江淮 一 带 降大雪 , 南京雪深达 5 1 c m阳关达
1 9 5元旦 , 正 ⒓c m ,肥达
合 碉c m 1 。961年
元旦 , 浙江 中部降大雪 , 东阳雪深达 s s c m华 ,达金笱c m 江 一
。 西北部 以及湖 南 些地点也
会 出现 硐 ~ ~ s O c
~的 m 以 一
⒈雪深 。因此 , 这 地 区不少地 点雪 压达 0 . ~
硐 0 . s O k N是这
/`c但
里 的积雪期是较短的 , 短则 1 、
2 天, 长则 1 0 来
天。
( 4 )西
川、滇北 山区的雪压也较 高 。因该 区海拔高 , 温度低 , 湿度大 , 降雪较多 而不
易溶化 。但该 区的河谷 内 , 由于落差大 , 高度相对低和气流下沉增温作用 , 积雪就不 多。
( 5 )北及西北大部地
华 区 , 冬季温度虽低 , 但水汽不足 , 降水量较少 , 雪压也相应较
小 , 一般为 0 , 2 ~ 0 . 3 kN/′
⊙西北干旱地区 , 雪压在 0 ,N
火/ ′
以下 。该 区 内的燕 山 、
太行
山、
祁连 山等山脉 , 因
有地形 的影响 , 降 压可在 0 . 3 k N
雪稍多 , 雪 以~/h
′。
南、武夷山脉 以南 , 冬季气温高 , 很少降雪 , 基本无积雪 。
( 6 )岭
对雪荷载敏感 的结构 , 例如轻 型屋盖 , 考虑到雪荷载有时会远超过结构 自重 , 此时仍
197
采用雪荷载分项 系数 为 1硐 。, 屋盖结 构 的可靠 度可 能不够 , 因此 对这种情 况 , 建议将 基
本雪 压适 当提高 , 但这应 由有关规范 或标准作具体规定 。
6.1.4 对
山区雪压未开展实测研 究 仍按 原规 范作 一 般性 的分析估计 : 在尢实测 资料 的情
况 下, 规范建议 比附近空旷地 面的基本雪压增大 ⒛% 采用 。

6 . 2 面积雪分布
屋 系数

6.2.1 屋 布系数就是屋 面水平 投 影 面积 上的 雪 荷 载 s h 与


面积雪分 基 本雪 压 s 。
的 比值 ,
实际也就是地 面基本雪压换算 为屋 面雪荷载 的换 算 系数 c 它 与屋面 形式 、朝 向及风 力等
有关 。
我 国与前苏联 、加 拿大 、北欧 等 国相 比、积 雪情况不甚严重 , 积雪期 也较短 D 囚此本
规范根 据 以往 的没计经验 , 参考 国际标准 H ) 1 ~及s国外有关资料
“ , 对屋面积雪分布仅概
括地规定 了 8 种典型屋面积雪 分布 系数 ( 参
见本规范表 6 2 I )现就这些
。 图形作 以下 儿点
说明 :
1 坡
屋面
本规范认为 , 我国南部气候 转暖 , 屋面积雪容易融化 , 北部寒潮风较大 , 屋l n雪容
l积
易吹掉 , 因此仍沿用 旧规 范的规定α≥s O
,°〃 °
α≤犭 , 〃l = 1合理
r=0和 足 的i
2 拱 形屋 面
本规范给出了矢跨 比有关 的计算公式 , 即 〃Γ〓J / 盯
(`为
跨 度 , / 为矢 高 ) , 但〃r 规
定不大 于 1 . 0 及
不小于 0.⒋
3 带
天窗屋 面及带天窗有挡风板 的屋面
天 窗顶上的数据 0 . 8考虑
是 了滑雪的影 响 , 挡
风板 内的数据 1 .是考虑
⒋ 了堆雪 的影响。
4 多跨单坡及双跨 ( 多 跨 ) 双坡或拱形屋面
其系数 1 . 40
及. 6是考虑
则 u l范
了屋面丨 处围内, 局部堆雪影响及局部滑雪影 响 。
5 高
低屋面

前苏联根据西伯里 亚地 区的屋 面雪荷载 的调查 , 规定屋 面积雪 分布 系数 〃r = 号, 但


÷
不大于 4 , 0 , 其
中 尢为屋面高低差 , 以m 讨、 s 0基本雪压为 , 以k N / `;
计又规定积雪 分
布宽度 ⒍l = 2,凡但不小于 5 m , 大
不于 1 0 m ;
雪按积 三 角形状分布 , 见图 6 , 2 , l 「

t苏联规范图式
我国高雪 地 区 的 基本 雪 压 s 0 = o . 5 ~
O8
。k N / m屋
:面高低
, 当 差达 2 m 以⒈时 , 则
常均
/'t 通取 4 , ⒐
根 据 我 国积雪 情 况 调查 ,

1∶ :讠
暑! 氐
; ;冀
; 吾雳芽薯耵戆孓钣孓T 竺毳 詈丨

屋面处 存在风涡作 用 , 雪堆 多形成 曲线 图形
的堆积情况 。本规范将 它简化 为矩形 分布 的
图 621 高
低屋 面处雪堆 分布 图式
雪堆 , 〃r 取平 均 值 为 2 . 0 ,
堆雪长度 为 2 h ,
但不小 于 4 m , 不
大于 8 m c
6 其 他屋 面形式
对规范典型屋 面图形 以外 的情况 , 设计 /员可根据上述说
x、 明推断酌定 , 例如天沟处及
198
下沉 式天窗内建 议 〃】= I4 。, 其
长度可取 女儿墙 高度 的 1 , 2 ~c
2倍
7 在 表 6 , 2 .,1对大部分屋
中 面都列 出 了积 雪均 匀分 布和不均 匀分 布 两种 情 况 , 后
一 种 主要
是考虑 雪 的漂移和堆积后 的效应 。
6.2.2 设 构及屋 面 的承重 构件时 , 原则上应按 6 , 2 , l 中
计建筑结 表 给 出的 两种 积雪 分布
情况 , 分别计 算结构构 件 的效应值 , 并按最不 利的情况 确定结构构 件 的截面
, 但这样 的设
计计算工 作量较大 。根据长 期 以来 积 累的设计经 验 , 出于简化 的 日的 , 规范允
许设计 人 员
按本条文 的规定进 行设计 c

199
7 风荷 载
7 . 1 荷载标准
风 值及基本风压
7.1.1 对 重结 构 , 风荷 载标准
于主要承 值 的表达可 有两种形 式 , 其一 为平均风压 加上 由
脉动风引起 导致 结构风振 的等效 风压 ; 另— 种 为平均风压 以
乘 风振系数 。由于 在结构的9 1
振计 算 中 , 一般往往 是第 1 振型起主要作用 , 因而我 国与大
多数 国家相 同 , 采用后 一 种表
达形式 , 即采用 风振系数 ` z ,综 它合考虑 了结 构在风荷 载作用下 的动力 响应 , 其中包 括
风速随 时间 、空 间的变异性 和结 构 的阻尼 特性 等因素 。
对于围护结构 , 由于其刚性 一 般较大 , 在结 构效应中可不必
考虑其共振 分量 , 此时可
仅在平均 风压 的基础上 , 近似考虑 脉动风 瞬 间的增 大 囚素
, 通过 阵风 系数 ` g z
计算其风

荷载 。
7.1.2 本风压基 切0 是根据全 国各 气象 台站历
年来 的最大风 速记录 , 按基本风压 的标准要
求 , 将不 同风仪 高度和时次时距 的年最 大风速 , 统一换算为
离地 1 0 m,
高自记 1 0 m h
均平
年最大风 速 ( 〃s )根 。据该风速 数据 , 按附录 D 的规定 , 经统计
分析确定重现 期 为 o ^ 0 年
的最大风 速 , 作为 当地 的基本风 速 z。再
。 按 贝努 利公式

(71.2)
切 ˉ
° p l l 2

确定基 本风压 。以往 ,国内的风 速记 录大多数 根据 风压板 的观测


结果 ,刻度 所反 映 的风
速 ,实际上 是统 一 根据 标准 的空 气密度 =l。 ⒛k酽耐 按上述 公式 反算 而得 ,因此 在按该
ρ
风速确定风压时 ,可统 一 按公 式 切0=v〃 lKxl(kN/d)讨^算
:
鉴于通 过风压板 的观测 ,人为的观 测误差 较大 ,再加上时次时距
换算 中的误差 ,其结
果就不 太可 靠 ,当前 各气象 台站 已累积 了较多 的根据风 杯式
自记风速 仪记 录的 10rllln平

年最大风速数据 ,因此在 这次数据处理 时 ,基本上是 以 自记 的数据为
依据 。因此 在确定风
压 时 ,必须考虑 各 台站 观测 当时 的空 气 密度 ,当缺 乏
资 料 时 ,也可参 考 附 录 D的 规 定
采用 。
与雪荷载相 同,规范将基本风压 的重现 期 由以往 的 3O年 统 一 改为 ~sO年
,这样 ,在标
准上将 与国外大 部分 国家取 得 一 致 。但经 修改后 ,各地 的基本风压
并不是全在原有 的基础
上提 高 10%,而是根据 新 的风速 观测 数据 ,进行 统计 分析后 重新 确定 的:为 F能适应 不
同的设 计条件 ,风荷 载也 可采用 与基本风压不 同的重现 期 ,附录 D给
出相应的换 箅公式 :
资料表 明 ,修汀后 的基本风压 值 与原规 范 的取 值 相 比,总体上虽 已提
高 F10%,但
对风荷 载 比较 敏感 的高层建筑和 高耸结构 ,以及 自重较轻 的钢木主
体结构 ,其基本风压 值
仍可 由各结 构设计规 范 ,根据结构 的 自身特点,,考 虑适 当提高其重现 期 ;对于 围护结 构 ,
其重要性 与主体结 构相 比要 低些 ,可仍取 ~sO缉三;对于其他设 计情况 ,其重现期也 0J由 有
关 的设计规 范另行规定 ,或由设 计人员 自行选用 。

7.2 压风
高度变化 系数
7.2.1 在 界层 内,风速 随离地 面高度 雨增 大 。当
大气边 气压场 随高度不 变时 ,风速 随高
200
度增大的规律 ,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垂直梯度。通
常认为在离地面高度为 3CXl~
5∞m时,风速不再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 ,也即达 “ ”
到所谓 梯度风速 ,该高度称之梯度风
高度。地面粗糙度等级低的地区 ,其梯度风高度 比等级高的地区
为低。
原规范将地面粗糙度等级 由过去 的陆 、海两类改成 A、B、c二
类 ,但随着我国建设
事业的蓬勃发展 ,城市房屋的高度和密度 日益增大 ,因此
,对大城市 中心地区 ,其粗糙程
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考虑到大多数发达国家 ,诸如美 、英
、日等国家的规范 ,以及国
欧洲统一规范 EN1991—
际标准 Eo0~s~szI和 2-4都将地面粗糙度等级划分为四类 ,甚至于
五类 (日本)。为适应 当前发展 形势 ,这次修订也将 由三类 改成 四类 ,其中 A、B两
类的
有关参数不变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其粗糙度 α
指数 由 0.2改为 0。
夕 ,梯度
风高度 ″c仍取 4fXlm;新
增添的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 有大量高层建筑的大城 市市区,
其粗糙度指数 α取 03,〃c取0~sOm。
根据地 面粗糙 度指数及 梯度风 高度 , 即可得 出风压 高度变化
系数如下 :

〃爹= 1 . 3 7 9 ( i 。

v
〃 f = 1f
。x J c l ( 壳
) ⒍
(7.2.l)
= 0 . 6 1 6 ( 壳

) 0 狃

〃P = 0 . 3 1 8 ( f δ
) 0 ω

在确定城区 的地面粗 糙度类 别时 , 若无 α的实测 可按下 述原则近 似确定 :


1 以
拟建房 绌m为 半径 的迎风 半 圆影响 范 围内的房屋 高度和密集度 来 区分粗糙度

别 ,风向原则上应 以该地 区最大风的风 向为准 ,但也可取 其 主导风 ;
2 以
半 圆影响范 围内建筑 物 的平均 高度 乃来划分地面粗糙度类别 ,当 石≥18m,为 D
类 ,9m(凡
≤ 18m,为
C类 ,石 <9m,为B类;
3 影
响范 围内不同高度 的面域可按下述 原则确定 ,即每座建筑物 向外延伸距 离 为其
高度 的面域 内均为该高度 ,当不 同高度 的面域相交时 ,交叠部分 的高度取大者 ;
4 平均高度 九取各 面域 面积为权 数计算 。
7,2.2于山区的建
对 筑物 ,原规范采用 系数对其基本风压 进行调整 ,并对 山峰和 山坡 也
是根据 山麓 的基本风压 ,按高差 的风压高度变 化系数予 以调整 。这些规定 缺乏根据 ,没有
得到实际观测资料 的验证 。
关于 山区风 荷载考虑地形影 响的问题 ,日前能作为设计依据 的 ,最可靠 的方法是直 接
在建设场地进 行与邻近气象站 的风速对 比观测 ,但这种做法不 一 定可行 。在 国内 ,华北 电
力设计 院与 中国气象科学研 究 院合作 ,采用 %ylo卜 ke的模 型 ,结合华北地 区的山 峰风速
的实测资料 ,对山顶与 山下 气象站 的风速关 系进行研究 (见电力勘测 1∞ 7/1),但 其 成果

仍有 定 的局限性 。
国外 的规范对 山区风 荷载 的规定 一 般有两 种形式 :一种也 是规 定 建筑物地 面 的起 算
点 ,建筑物上 的风荷载直接按规 定 的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计算 ,这种 方法 比较陈 旧3另一 种
是按地形条件 ,对风荷载给 出地形系数 ,或对 风压高度变化 系数给 出修正系数 c这次 修订
采用后 一 种 形 式 ,并参 考 加 拿 大 、澳 大利 亚 和英 国 的相 应 规 范 ,以及 欧 洲 钢 结 构 协 会

201
ECCS的 屋 与结构 的风效应计 算建议 ),对
规定 (房 山峰和山坡上 的建筑物 ,给出风压高度
变化系数 的修正系数 。

7.3 荷载体型
风 系数

7.3.1 风
荷载体型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 筑物表 面上所 引起 的实 际压 力 (或
吸 力)与来 流
风的速度压的 比值 ,它描述 的是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 作用下 的静态压力 的分布规律 ,主
要 与建筑物 的体型和尺度有关 ,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由于它涉及的是关于固
体与流体相 互 作用 的流体动力学 问题 ,对于不规则形状 的固体 ,问题尤为复杂 ,无法给出
理论上 的结果 ,一般均应 由试验确定 。鉴于原型实测 的方法对结构设 计的不现实性 ,日前
只能采用相 似原理 ,在边界层风洞 内对拟建 的建筑物模 型进行测试 。
表 73.l列
出 ~1B项
不 同类型的建筑物 和各 类结 构 体 型及 其体 型 系数 ,这些 都是 根据
国内外 的试验 资料和外 国规范 中的建议性规定整理 而成 ,当建筑物与表中列出的体型类 同
时 呵参考应用 c有关本规范 中列 出的各类建筑物体型的体型系数 的说 明 ,"I参
见 《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GBJ9—S,的
条 文说 明。
这次修订将原第 ⒛ 项封闭式皮带通廊取 消 ;原第 ~1ZI项塔架 的 内容 ,为了便 于计 算 ,
将原来 的按单 片桁架 的体型系数改为整体塔架 的体 型 系数 ;将原第 ω 项 高层 建筑 改为封
闭式 房屋和构筑物 ,并将 其 中的矩形平 面用原第 ~sT项
(封闭式 正 方 形 及多边 形构筑 物 )
的内容代替 。
必须指 出 ,表 7.3.1中
的系数是有局限性 的 ,这次修订强调 了将 风洞试验作 为抗风设
计辅助 工 具的必要性 ,尤其是对于体型复杂而且性质重要 的房屋结构 。
7.3.2建筑群当 ,尤其是高层建筑群 ,房屋相 互间距较近 时 ,由于旋涡 的相互 干扰 ,房
屋某些 部位 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 ,设计时应子注意 。对 比较重要 的高层建筑 ,建议在风
涧试验 中考虑周围建筑物 的十扰 因素 。
工 程 抗 风 设计 计 算 手册 》,中国 建 筑 工业 出 版 社 ,
根据 国 内有 关 资 料 (张相 庭 :《
1998,第
” ~叩 页 ),提供的增 大 系数 ,是根据 国内试 验研 究报告 取较低 的下 限而得 出 ,
其取值基本 h与澳大利 亚规 范接近 。当与邻近房屋 的间距小于 3.5倍 的迎 炽1面
宽度 且两栋
房屋 中心连线与风 向成 0~s° 一
时 ,町取大值 ;当房屋 连线 与风 向 致 时 ,可取小值 ;当与风
向垂直时不考虑 ;当间距大于 7,5倍 的迎风面宽度时 ,也可不考虑 。
7.3.3力作用在
风 高层 建筑 表面 ,与作 用 在 一 般建 筑 物 表 面 上 一 样 ,压力分 布很 不均
匀 ,在角隅 、檐 口 、边棱处和在附属结构的部位 (如阳台 、雨篷 等外挑构件 ),局部风压
会超过按表 7,3.l所 得 的平均风压 。
根据风洞实验资料和一 些实测结果 ,并参考 国外 的风荷载规范 ,对负压 区 呵根据不同
部位分别取体型系数为 -1,0~-2.2。
对封 闭式建筑物 ,考虑到建筑物 内实 际存 在 的个别孔 口和缝 隙 ,以及机 械通风 等 囚
素 ,室内可能存在 正负不 同的气压 ,参照 国外规范 ,大多取 ± (0.2~0.5)的压 力系数 ,
现取 ±0,2。

7.4 风顺
向风振及风振 系数

7.4.1 参
考 国外规范及我 国抗 风振 工 程设计 和理论研 究 的实践情况 ,当结构基本 自振周

202
期 r≥o,犭s时,以及等于 高度超过 3Om且 高宽 比大于 1.5的
高柔房屋 ,由风 引起 的结构
振动 比较 明 显 ,而且随着结 构 自振周期的增长 ,风振也随着增强 ,因此在设计 中应考虑风
振 的影响 ,而且在原则上 还应考虑 多个振型的影 响 ;对于前几个频 率 比较密集 的结构
,例
如桅杆 、屋盖 等结构 ,需要考虑 的振型可 多达 10个 及 以上 。对此 都应按 结构 的随机振 动
理论 进行计算 。
对于 r<o。犭s的结构和高度小 于 ~sOm或
高宽 比小 于 1.5的
房屋 ,原则上 岜应 考虑风

振影响 ,但经计算表明 ,这类结构 的风振 般 不大 ,此时往往按构 造要求进行 设计 ,结构
已有足够 的刚度 ,因而一 般不考虑风振 影 响 也不至于会影响结构的抗风 安全性 。
7.4.2~7.4.6于一 般悬臂型结
对 构 ,例如框架 、塔架 、烟 囱等高耸结构 ,高度大 ⒛m

可以忽略扭转 的高柔房屋 ,由于频 谱比较稀疏 ,第一 振 型起 到绝对 的
艮高 宽 比大于 1,5且
影响 ,此时可以仅考虑 结构的第 一 振型 ,并通过风振系数来表达 ,汁算可按 结构的随机振
动理论进行 ,条文 中给 出有关 的公式和计 算用表 c
对于外形和重量沿高度无变化 的等截 面结构 ,如只考虑第 一 振型影 响 ,。 I导出沿高度
z处的风振 系数 :

`z=l+晋 (7.4.2J)

风振动力系数 ε如取 D a v e建议


n p的风谱
o ⒒ 密度经验公式 , 并把 响应 近似取静态 分量 及 窄
带 白噪声共振响应 分量之和 , 则可得到 :

(7.4,2-2)

I 1 ÷n ≈
舯 ← :

—— 结构的阻尼 比; 对钢结构取 00。1 ,有墙体材料填



ζ 充的房屋钢结构取 0 , m , 对
钢筋混凝土及砖石砌体结构取 0 .; ω

v 0 —考虑 当地地 面粗糙度后 的基本 风压 ;
T 1——结构 的基本 自振周期 。
⒉1
式 (7. 4)
。中的 甲z 为
结构 的振型系数 , 理应在结构动力分析时确定 , 为了简化 , 在确
定风荷载时 , 可采用近似公式 。按结构变形 特点 , 对高耸构筑物可按 弯曲型 考虑 , 采用下
述近似公式 :

6 z 2 f f 2 - 4 z 3 f r + z 4
♀z= (7.4,2-3)
3ff°

对高层建筑 ,当以剪力墙的工作为主时,可按弯剪型考虑 , 采用下述近似公式 :

‰= 号
谢()
膏η, (7.4,2-4)

对高层建筑也可进一步考虑框架和剪力墙各 自的弯曲和剪切刚度 , 根据不同的综合刚


出不同的振型系数 , 附录 F 对高层建筑给出前四个振型系数 , 它是假设框架
度参数 ^ , 给
203
和剪力墙均起主 要作用 时的情况 , 即取 ^ = 3综合刚度参
。 数 ^ 可按下式 确定 :

^=号 +壬 2 (⒎
(击 ⒋ ⒉5 )
朱) Ⅳ

式中 C—— 建筑物的
剪切刚度 ;
— 剪力墙的
″w — 弯曲刚度 ;
— 考虑墙柱
″N — 轴 向变形 的等效 刚度 ;

G~cw
= 1

C f——框架剪切 刚度 ;

C w —剪力墙剪切 刚度 ;
f f——房屋 总高 。
式 ( 7 .1
4).中
的 v 为考虑风压 脉 动及 其相关性 的脉 动影 响 系数 , 对于无 限 自由度

体系 , 可按下述公 式确定 :


∫ z

w柙
v=币 ~~η
(74.2-6)

:∶
o

对有 限 自由度体系 , 可按下述公 式确定 :

^叩
冫 = ~~玉

】 :冖
∶〃 f 1
!) /rpl
九j冖

(7 4.2-7)
:厅
I亏
J亏Γ
式 中 叩是考虑风压 脉动空问相关性 的折算 系数 , 可由随机振 动理论导 出 , 它的表达式 为

多重积分 , 需通过计算机 计算确定 , 其中涉及 的相关性 系数 , 一般都采用简单 的指数衰减


・・

糁邢Β

捆 ⑾ 们

取 :
c

( 7 . 4 2 - 8 )
0舯
30

正 0,12、

夕 卜 另 刂 阪 o.16、 o.22和

很 多高耸 构筑物的截面沿 高度是有变化 的 , 此时在应用公式 ( 7 . 4 ,应2注)意如下



问题 : 对于结构进深尺寸 比较均 匀 的构筑物 , 即使迎风面宽度沿 高度有变化 , 计算结果 表
明 , 与按等截面计算 的结果 十分 接 近 , 故对 这 种情 况 仍 可 公 式 ( 7 . 4 ,算
2风)振
计系数 ;
对于进深尺寸和宽度沿高度按线性 或近似于线性变化 , 而重量沿高度按连续规 律变化 的构
筑物 , 例如截面为正方形 或 三 角形 的高耸塔架及 圆形截 面的烟 囱, 计算结果表明 , 必须考
虑外形 的影响 。此时 , 除在公式 ( 7 . 4 .按变截
2)中面取结 构 的振 型 系数外 , 并对脉 动影
响系数 也要按 第 7 . 4 . 4 条 以修 正 。
的规定予
204
7 . 5
风 阵
系 数

7.5.1 计
算 围护结构 的风荷载 时所采用 的阵风 系数 , 是参考 国外 规范 的取值 水平 , 按下
述公式确定 :

=乃
`绵 (I+2〃 f) (7.5.1-l)

式中 〃f 动 系数 , 按式 ( 7 .8
脉 4),确

定;
— —
舟 地 面 粗 糙 度 调 整 系 数 ,对 A、 B、 C、 D四 型 0.呢
种 类 ,分 别 取 、 0。 ⒆ 、 0。 甾 、

0,80。

对于低矮房屋 的围护结构 , 按本规范提供 的阵风系数确定 的风l 荷


载 , 与某些 国外规范
专为低矮房屋制定 的规定相 比 , 有估计过高的 。
J 能。考虑到近地 面湍流规律的复 杂性 , 在
取得更多资料 以前 , 规范暂时不 明确低矮房屋 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具体规定 , 但容许设计 者
参照 国外对低矮房屋 的边 界层风洞试 验资料或有关规范的规定 进行设计 。

7 . 6风横向 风 振

7.6.1 当
建筑物受到风力 一 定条件 下 , 也能
作用 时 , 不但顺 风 向可能发生风振 , 而彐~ 在
发生横风 向的风振 。横风 向风振都是 由不稳定 的空气动力形 成 , 其性质远 比顺风 向更 为复
杂 ,其 中 包 括 旋 涡 脱 落 Vo⒒
e x ~ s h c吧d 山
、 驰 振 G尉loung、
颤 振 1l
・u t t e扰
1、振 B 讧k t h g 等 空 气

动力现象 。
对 圆截面柱体结 构 , 当发生旋涡脱落时 , 若脱落频率与结构 自振频率相符 , 将出现共
振 。大量试验 表明 , 旋涡脱 落频 率 ^ 与 风速 v 成正 比, 与截 面的直径 D 成 反 比c 同时 ,

雷诺数 助 = 罕 ( v 空气运动
为 粘性系数 , 约为 ⒈4 51 Ⅱ 0 和 斯脱罗哈数 ⒌ = 2 在
×O矽
r

识别其振动规律方面有重要意 义。
当风速较低 , 即 助 ≤3 ×
1σ时 , 一旦 / 1 结
与 构 自振频率相符 ”即发生 亚临界 的微 风
共振 , 对圆截面柱体 , 岛≈0 . 2 ; 当
风速增大而处于超 临界范 围 , 即3 ×σ ≤助 ( 3 . 5
1×Ⅱ
时 , 旋涡脱落没有 明显的周期 , 结构 的横 向振 动 也里 随机性 ; 当风吏大 , 勋 ≥3 . 5 l×σ
,
即进人跨 临界范 围 , 重新 出现规则 的周期性旋涡脱落 , 一旦与结构 自振频率接近 , 结构将
发生强风共振 。
一 般情况下 , 当风速在亚临界或超临界范
围内时 , 只要采取适 当构造措施 , 不会对结
构 产生 严重影响 , 即使发生微风共振 , 结构 可能对正常使 用有些影 响 , 但也不至于破坏 ,
设计 时 , 只要按规范公式 ( 7 . 6
). 1⒓
的要求控制结构顶部风速 即可。
当风速进人跨临界范 围内时 , 结构有可能 出现严重 的振动 , 甚至于破坏 , 国内外都 曾
发生过很多这类 的损坏和破坏 的事例 , 对此必须引起注意 。
7.6.2跨临界对的强风共振 , 设计 时必须按不 同振型对结构 予以验算 , 规范公式 ( 7 . 6 ⒉
1)中的计算 系数 宀 是对 丿振型情况下考虑 与共振 区分布有关 的折算 系数 , 若临界风速起
始点在结构底部 , 整个高度为共振 区 , 它的效应 为最严重 , 系数值最大 ; 若临界风速起始
点在结构顶部 , 不发生共振 , 也不必验算横风 向的风振荷载 。根据 国外资料和我们 的计算
研究 , 认为一 般考虑前 4 个振型就足够 了 , 但以前两个振型的共振为最常见 。公式 中的临
界风速 v "算时计 , 应注意对不 同振型是不 同的。
7 . 6 .风荷载
3 在作用下 , 同时发生的顺风 向和横风向风振 , 其结构效应应予以
矢量叠加.
一般情况下 , 当发生强风
共振时 , 横风向的影响起主要的作用。
7 . 6 . 于非圆
4 对截面的柱体 , 同样也存在旋涡脱落等空气动力不稳定
问题 , 但其规律更
为复杂 , 国外的风荷载规范逐渐趋向于也按随机振动的理论建立计算模型, 日前 , 规范仍
建议对重要的柔性结构 , 应在风洞试验 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206
踅厂
一 σc

一 爸 '`

鲁:罾

逼八

:
°
丶ltξ `^
飞厂
/∫
夕‘
'亠

i扌 ● △西
`
ˇ
t``
'
`'


_匠〓
_〓
嚣 困 口 o冖 阶 Ε 陪 冫 唧 汀 伞 斟 困 ⌒
诬 氵 艹z\吼ˇ
`N∫
```
υ
/ i。

耷 困 ハu~


岬鸢蚺酃 尝>戽汛潜氵 冈囹

Ⅱ ∶

= ∶r 鼓~ ~ = 、
l
' i

′ ・ i .



扩∷拿

堂。
. `

ˉ
圪、 拿 典
`∶
△t.碍

r丿
' \
艾〓

' ` `
`



广虍 `
弘 碹跄 宫
:'苎ζ


廾寸
⒎ 哕

涪帅● ''
∷〓

剪酊
'``~`⒈
钊 .
'
'`、
`
``丶
.
'
'∷

η丬
∷灯
`





.,

g纫
'jˇ
一 邝


-
`
-
=量 ^
` ′丿
`'冖 `


邕'


d
r
C∞
一 占〓

斛w
霉 困 ∪ ∽b 盼 囫 濑 丬 >m净 畲 困 ⌒氵 日 艹<吼 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