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3

青年政治经济学读本

本书编写组

2014 年 3 月

-1-
介绍

本书由李民骐等国内外一批长期从
事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学者编
写,既吸收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和思路,又紧密结合了近几十年来的世界
重大政治经济变化,是国内第一本主要为
青年读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通俗读物。

-2-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到了转折点 ........................................................................................................................ - 6 -
前进中的巨人 ............................................................................................................................. - 7 -
多病的巨人 ................................................................................................................................. - 8 -
城乡差距 ................................................................................................................................... - 10 -
血汗工厂 ................................................................................................................................... - 11 -
国企改制 ................................................................................................................................... - 11 -
卫生医疗 ................................................................................................................................... - 12 -
教育 ............................................................................................................................................. - 13 -
生活的方方面面 ..................................................................................................................... - 13 -
社会的反应 .............................................................................................................................. - 15 -
争取生存工资 .......................................................................................................................... - 16 -
保护公有制 .............................................................................................................................. - 16 -
保护环境 ................................................................................................................................... - 17 -
匹夫有责 ................................................................................................................................... - 18 -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 ........................................................................................................... - 19 -
从亚当·斯密说起.................................................................................................................... - 20 -
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 ........................................................................................................... - 22 -
中心、外围和半外围 ........................................................................................................... - 24 -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 - 27 -
第三章 东方与西方 .............................................................................................................................. - 30 -
从奴隶贸易到鸦片战争 ....................................................................................................... - 30 -
化石燃料时代 .......................................................................................................................... - 34 -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 - 35 -
列宁与伯恩斯坦的争论....................................................................................................... - 38 -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 - 40 -
“黄金时代”................................................................................................................................ - 42 -
第四章 资本与劳动 .............................................................................................................................. - 45 -

-3-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民收入分配.................................................................................... - 45 -
利润率与资本积累 ................................................................................................................ - 49 -
改良主义的黄金时代 ........................................................................................................... - 52 -
1968 年”世界革命” ............................................................................................................... - 57 -
“芝加哥男孩” ........................................................................................................................... - 59 -
新自由主义 .............................................................................................................................. - 61 -
失去的二十年 .......................................................................................................................... - 63 -
向底线竞赛 .............................................................................................................................. - 67 -
中国工人能过上好日子吗? ............................................................................................. - 70 -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的探索 ................................................................................................................ - 73 -
苏联模式 ................................................................................................................................... - 77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 79 -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 ....................................................................................................... - 81 -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道路 ..................................................................................................................... - 89 -
经济奇迹 ................................................................................................................................... - 90 -
生产关系 ................................................................................................................................... - 93 -
资本积累 ................................................................................................................................... - 98 -
危机与未来 ............................................................................................................................ - 100 -
第七章 劳动创造价值 ........................................................................................................................ - 103 -
劳动价值论 ............................................................................................................................ - 103 -
资本家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 - 105 -
不平等交换 ............................................................................................................................ - 108 -
中国与不平等交换 .............................................................................................................. - 113 -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 116 -
周期性危机与长期危机 ..................................................................................................... - 116 -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总需求 ................................................................................................ - 118 -
“大政府”资本主义 ............................................................................................................... - 120 -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 ........................................................................................... - 122 -
现代资本主义的财政危机 ................................................................................................ - 124 -

-4-
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吗? ................................................................................................ - 126 -
第九章 增长的极限 ............................................................................................................................ - 132 -
生态能力和生态脚印 ......................................................................................................... - 134 -
世界能源危机 ........................................................................................................................ - 136 -
中国能源危机 ........................................................................................................................ - 140 -
世界农业危机 ........................................................................................................................ - 141 -
中国农业的隐忧 ................................................................................................................... - 145 -
中国环境的崩溃 ................................................................................................................... - 147 -
气候变化危机 ........................................................................................................................ - 150 -
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度? ................................................................................................ - 152 -
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 ........................................................................................... - 154 -
第十章 为了我们的明天 ................................................................................................................... - 157 -
这本书讲了什么? .............................................................................................................. - 157 -
怎么运用本书的知识? ..................................................................................................... - 158 -
常见的指责以及简单的回答 ........................................................................................... - 160 -
谁主沉浮 ................................................................................................................................. - 162 -

-5-
第一章 中国到了转折点

如果你没有任何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从本章开始阅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本章
的内容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路口。不过,
对于刚刚接触政治经济学的人来说,这话听起来仍然难免有些莫名的神秘感,你凭什么
说中国到了某个路口呢?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路口,我们是从哪里过来的,眼前又有哪些
可能的道路呢?

要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不妨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始说起。这本书的很多读者朋友
可能还不到而立之年,对于历史来说,你生活的这些时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罢了,可就
在这一瞬间里,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曾经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可能还记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吃肉还是不
多的,流行穿的是的确良的衣服,出门得坐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情侣之间交流还是写信
件,总的生活节奏慢,操心的事情少,社会安宁,没什么腐败。现在呢,吃肉是件寻常
事儿,流行的打扮都不知道换了几轮,交通工具的速度不断提高,而交流问题直接用手
机就能解决。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房子,孩子等等都要操心,社会风气越来
越差,腐败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变化当然部分地来自你个人的成长,但是恐怕一大部分要归结到整个社会的剧
烈变化。这些变化自然有好的方面,也有不那么好的方面。我们自然都希望社会越来越
好,问题越来越少,但是社会有其自己的规律,只有对社会和历史进行科学的研究,了
解了这些社会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之后,方能对社会的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本章首先要
细致的探讨上面那些生活中的现象,我们不会过多的谈到理论问题,而是会侧重介绍近
几十年的社会变化和社会思潮;如果你对这些内容不熟悉,这正是一个复习的好机会。

-6-
前进中的巨人

过去几十年,很多中国人都经历了明显的生活的改善,这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于
劳动者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产品。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
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如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等工业品生产量都已经达
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而农产品中的谷物,肉类等也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有了
这些条件,加上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生活条件才得以逐渐改变,物资从相对短缺走
向相对富足。

有的时候,我们看社会生活水平,可以看大家在吃上面花多少钱,每 100 元收入里


面花在食品上面的越少,说明越有余力去进行其他的消费,这个指标又叫恩格尔系数。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 55%以上,也就是一
半以上的收入得要吃饭,而现在这个数字在农村已经下降到了 40%左右,在城镇已经
只有 36%,吃饱饭越来越不是一个问题了,而且平均地来看,大家吃得越来越丰富了,
比如在农村,1990 年平均每人每年只吃得上 25 斤肉禽,10 斤多一点的瓜果及其制品,
而现在已经超过 46 斤肉禽,40 斤瓜果了。

人民生活的改善还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 1990 年,农村每一百户平均才拥有不


到 5 台彩电,而到了 2010 年,农村平均每户都有超过 1 台。同样的,就在 1990 年,
电话还是一个稀罕物,每百人差不多才有一部电话,而到现在,电话(包括手机)则基
本人手一部。

世界上还有一个指标,把每天花费 1.25 美元以下的人口划为贫困人口,如果用这个


标准,在 1981 的时候,我国有 84%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而到了 2008 年,贫困线下
的人口比例就缩小到了 13%,尽管这意味着从绝对人口上说仍然有超过 1.5 亿人生活在
贫困中,但是整个反贫困的成绩依然是巨大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 2011 年,我国的


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 36000 亿美元,只略低于美国,约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 10%,如
果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在第二章会介绍这个概念),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德国等传统强国已经排到我们后面去了。如图 1.1 所示,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如
果按市场汇率计算,美国占 22%,我国占有 10%,世界经济十强中剩下八国占 33%,

-7-
而世界其他诸多国家分得剩下的 35%。可以说,到了今天,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
济巨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1.1 世界经济份额
(2011年)
美国
22%

其他各国
50% 中国
11%

日本
8%
法国 德国
4% 5%

多病的巨人

上面说到,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
显著的提升。不过,我们这位巨人虽然个头大,却有着林黛玉的体质,娇贵的很,还有
各种毛病。这是何解?我们下面一一道来。

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社会是否保障基本的经济,政治上的平等,是衡量
这个社会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在世界上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是老百姓有没有平等分享到这种经济增长的好处呢?答案是否定的。假设在上世纪
80 年代有人猛地穿越到现在,恐怕她对当代社会的第一条反感,就是贫富差距太大了。
判断一个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我们往往会计算各种指标,其中一个常用的是表 1.1
中的基尼系数。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
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

-8-
距悬殊。
表 1.1 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
国家 基尼系数(%) 数据年份
金砖国家
中国 47.4 2012
南非 63.1 2005
俄国 41.7 2011
巴西 51.9 2012
印度 36.8 2004
发达国家
美国 45 2007
英国 40 2008/9
日本 37.6 2008
其他国家
越南 37.6 2008
墨西哥 48.3 2008
数据来源: CIA World Factbook

在看表 1.1 之前,你可以在心里先猜测一下,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究竟在世界上


排在什么名次?在 30 年前的 1981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 0.291,处于非常合理的范围,
而到了 2012 年,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了 0.474。我们则是在短短 20 多年时间里,从世
界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落入到最不平等的行列中。图 1.2 对这种收入分配的剧烈变化提
供了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观察收入最高的 20%的人口与最低的 20%的人口,他们的
收入在总收入里面占多大的份额。在近十年中,最高收入的 20%的人,所占总收入的
比例上升到了接近 50%,而最穷的 20%的人,其比例就越来越低,在 2005 年尚不足
5%。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是越来越穷,这怎么能不让我们警惕?

-9-
图1.2 收入份额的历史变化
(百分比)
60 10

50 8
40
6
30
4
20

10 2

0 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前20%所占份额 后20%所占份额

来源:世界银行 WDI 数据库

贫富差距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从分配的角度反映了人与人在社会当中关系的
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贫富差距(或者更广泛的来说,生产关系)
呢?我们可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这里举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方面来说明。要完全
解释清楚下面的历史现象会超越本章的范围,不过相信在读完其他章节之后,你会对这
些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城乡差距

社会的不平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当然,差距不仅仅是收入)。
这种不平等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但是在近二十年却有了明显的恶化,农村似乎成了国
家发展遗忘的角落。如果我们拿城镇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的平均纯收入,
就可以观察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变化。如表 1.2 所示,相对于普通的城镇居民,农
村居民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 10 -
表 1.2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平均可支配收
年份
入/农村平均纯收入

1990 2.2
1995 2.7
2000 2.8
2005 3.2
2010 3.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2

血汗工厂

我们国家也被称为世界工厂,这个名头听起来不错,却是靠着无数工人的辛劳建立
起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在 2007 年的调查表明,72.4%的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低于全国
平均工资,其中,24.5%的普通工人工资低于 700 元。在工人工资过低的同时,超时劳
动也日益普遍和严重。根据调查,67.1%的普通工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40 小时,其中
只有约 1/4 的超时劳动的工人能够按法律规定的标准领到加班费。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普通劳动者,尤其是私有部门的工人的工资没有得到提高,或
者稍有提高,却完全被提升的物价所抵消掉了。实际上,快速的经济发展让大批老板们
先富起来了,却没有让其真正的创造者得到应有的好处,很多工人甚至不能用工资满足
正常的生活需求。

深圳的打工者中心在 2012 年进行了工友们的生存成本的调查,参见打工者中心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2010dagongzhe)。根据他们的结果,一个普通的三口之
家,每月需要约 6000 元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意味着每个成年人需要每月 3000 元
的基本收入。你的生存工资是多少?

国企改制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全面的国有企业改制。这个过程的后果是造
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或者下岗,而原有的国有企业也大批的转入私人老板的手中(在后

- 11 -
面章节会继续分析)。失业的工人衣食无着,家庭陷入贫困,而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企业
的人却往往能迅速致富,据估计,每年流失的国有财产几百亿乃至超过一千亿人民币,
这也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贺凌所作的下岗工人长恨歌,表现了
大批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女儿尚在读大学,老母至今病殃殃。孩子学费亲友凑,
顿顿吃饭只喝汤。老母住院恨无钱,只有依靠小单方。刮砂针灸拔火罐,老母身上试手
长。非是相信中医学,住院无钱空凄惶。再看我俩身上衣,俱是当年工作装。”

卫生医疗

跟不平等问题密切联系而且同样重要的还有卫生医疗问题,每个人都会生病,而生
病了能否以合理的费用得到好的照顾呢?现在的形势并不乐观,社会上总说看病贵,看
病难,有多贵,有多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数字来得到一点初步的印象。到 2011 年
为止,我国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的人仍然超过了 6000 万,而已经有了医疗保险的
人有将近 70%是被保障水平较低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所覆盖,我国过去长期坚持的社会
主义的公费医疗则只剩下不到 1%。对于普通居民,在 1990 年的时候,100 块钱的收
入里面只需要花 2-3 元钱到医疗保健上面,而现在他们需要花 6-8 元,增长了约 200%。
医院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是现在一切以利润为导向,把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到了后
面。在这个里面,政府对卫生的扶持力度小,也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的成因,如图
1.3 所示,我国财政支出中花在医疗上的钱低于很多国家。

- 12 -
图1.3 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百分比)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印 埃 巴 尼 俄 中 南 波 土 意 泰 墨 英 法 澳 加 日 德 美
度 及 西 日 罗 国 非 兰 耳 大 国 西 国 国 大 拿 本 国 国
利 斯 其 利 哥 利 大
亚 亚

数据来源:卫生统计提要 2012

教育

困扰普通家庭的还有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费用从八十年代的几乎免费,涨到了现
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义务教育也不让人省心,各色辅导班,兴趣班都成为了家庭的
沉重负担。教育费用高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成了一个大问题,过去
的十几年里,高等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从 2000 年的 1041 所,增加到
2011 年的 2409 所,而初等教育却出现了明显的萎缩,部分的由于政府的”撤点并校”
的政策,小学数量从 49 万个,减少到了 24 万个。就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里面,普
通劳动者的子女所能获得的优质资源也越来越少,根据人民日报前几年的报道,重点高
校中的农村学生只占 30%,而整体大学生里面农村学生超过了一半,这说明农村学生
要比其他人更难进入好的大学。

生活的方方面面

抛开之前那些不愉快的话题,我们来谈谈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吃和住,可是,就连
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也有不少让人担忧的地方。

- 13 -
我们吃得安全吗?毒奶粉,地沟油,假酒,还有各式各样的伪劣食品,大量的流通
在市场上。有钱的人,可以吃昂贵的健康有机食品,而普通人则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
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已经要靠金钱才能获得了。

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角度看,我们的情况如何?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的粮食进
口,尤其是价格低廉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出现了猛烈的增长,在 2000 年的时候,
我国大豆进口不过是 1000 万吨出头,花费 22 亿美元,而现在每年进口量已经是 5000
多万吨,花费将近 300 亿美元! 而另一面,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本土的非转基因大
豆种植却因为缺少补贴,面积不断缩减,而加工本土大豆的企业则大量停产或破产。我
们国家是个大国,粮食安全从长期来看无法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大豆的命运也许预示
着整体农业的前景。

说住的方面,恐怕首先就是高昂的房价,相信每一个打算在城市里面安家的年轻人
都明白这其中的辛酸,住房的成本实在让普通劳动者难以承受。一套上百万的普通房子,
要让工薪阶层的家庭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得起。就在短短 20 年前,住房还没有市
场化,只要有单位,就可以住上单位分的房子,基本上老百姓都可以不为这件事情操心。
而如今,就成了困扰普通人生活的一件大事情了。

住的方面还包括环境问题。最近几十年的不科学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
的不可挽回的破坏。各位青年人如果有机会跟上一辈交流,估计总能听见他们说起过去
的山清水秀(就在 30 年前!),而这样的大好河山,估计这一代人除了去风景区,是难
能看到了。另外,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和工业的废气排放,城镇居民对于空气污染估计已
经是非常熟悉了(比如我在写作此段落时,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 260---重度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各国空气中可吸入的颗粒物的浓度,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的环境质
量,有了一个比较的机会,在近百个有 PM10 相关统计的国家里面,我国排在第 77 位,
图 1.4 列出了其中部分国家的指数。当我们的子孙辈成长起来的时候,不知道她们会如
何想象过去祖国的样子?

- 14 -
图1.4 年平均PM10浓度
(微克/立方米)
120

100

80

60

40

20

0
美国 日本 英国 俄国 巴西 南非 墨西哥 中国 印度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说了这么些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社会风气是不是变得更坏了?腐败问题是不是
越来越深化了?社会治安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都如癌细胞一样,侵蚀着社会的健康。
那么,难道老百姓就丝毫没有反应吗?完全不是这样,下一节我们就要介绍当代中国社
会对于这些巨大的社会问题的各种应对和思考。

社会的反应

或许你曾经在报纸或者网络上看见”群体性事件”这个词,这种事件的直接起因往往
各个不同,多个力量都在其中发挥作用,但是从本质上说,其实它指的就是各种社会矛
盾以群众集体的形式的爆发,是老百姓对于前述诸种问题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反应。划
分当代社会的集体行动的方法很多,如果我们按照其总的目标来看,可以分成大致三种
斗争。

- 15 -
争取生存工资

这种斗争往往发生在工作时间长,报酬不高的私企和外企,正如我们之前所见到的,
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血汗工厂,在很多时候,工人一年到头给老板卖命,到头
来却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甚至都不能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需要。政治经济学
把这个生活需要称为劳动力再生产,要理解这个词,你可以想象每天你工作结束之后,
都是精疲力竭,要靠吃饭和休息之后,第二天又重新有了劳动能力,这个过程就是你在
生产你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指的是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进行的(除非此人离开人世
了)。

生存工资,简而言之,就是能维持你和家属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报酬,是一个很低
的要求,因为老板即使支付了生存工资,工人一样是被剥削的,什么是剥削,在后面的
章节解释,这里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你给赚的钱比老板付给你的工资要多。然而,即使
是这个不高的要求,中国的工人也常常无法得到满足,他们需要靠不断的集体的斗争,
如罢工,来争取到他们应有的权利。这种斗争已经是非常频繁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几乎
天天都在发生。

保护公有制

还有一类斗争是为了保护公有的财产不受损失。由于靠非法手段获得公有财产,在
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条致富的捷径,所以有很多官员和商人都乐于此道,同时也激起
了强烈的反抗。在城市里,往往表现为国有企业的工人反对国企私有化,捍卫国企工人
的合法权益,而在农村,则表现为农民集体保卫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反对其他人利
用各种手段利用土地来谋得私利。

这种斗争开始的时间比较早,从 90 年代开始就陆陆续续有这种类型的斗争,就如
之前所说的,国企改制,尤其是私有化,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让一小部分人
富起来了,同时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人的失业和下岗,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了
工人,因此,国企(退休)工人的斗争性非常强,这一点,在 2009 年的通钢事件中得
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类似的,在农村,土地往往被地产开发商或者其他企业以不合法
的手段低价买入,并能获得高额的利润,招致农民的集体反对,近期的著名斗争有广东

- 16 -
的乌坎事件。

保护环境

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尤其是普通人的生存,因为有钱人总是可以有各
种方法来支付更昂贵的健康环境的,或者是直接移民去另外一个国家。对环境的破坏也
具有这种不对称性,因为破坏环境的人,主要是一些高污染行的企业老板,本身并不怎
么受污染的影响,因为他们可能并不生活在那个地方,而只从污染当中赚钱,而那些居
住在当地的群众,却正好相反,他们是承受所有污染后果的人,不过却很少能从这种高
污染企业中获得什么好处。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年来,国内已经发生了多次有广泛群
众参与的保护环境的行动。这些行动未必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但是却清楚的揭示了,
老百姓的利益和企业老板(以及维护他们利益的人)的利益往往是直接冲突的。

社会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反应不仅仅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还表现在对这些问题的总
的思考上。是什么从根本上导致了这些问题?又是什么的道路可以让我们逐渐解决这些
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社会上出现了三种比较有影响的思潮,这里做一个简单的
介绍。

第一种思路,可以称为凡是派,这种思路认为凡是市场决定的,就一定是对的。比
如,血汗工厂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低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而老板的
高额利润也被认为是合理的。这种思路还认为现有的问题不能怪改革,而来自于改革的
不充分不彻底。比如有种观点认为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方法,不是提高血汗工厂的待遇,
而是降低其他部门(比如国企)工人的待遇,使得普通人的工资都是一样的低。这种思
路也被描述为”向底线竞赛”,虽然并不特意说明,但是其实质是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并把进一步市场化、私有化的希望寄托在上层以及老板们身上,有时候被称赞为”顶层
设计”。

第二种思路,可以叫反思派,与前一种截然相对,认为现有的大量的深刻的社会问
题,就是因为盲目的改革引起的。这种思路认为中国应该立即停止现有的不正确的改革
方向,反思过去的问题,改革应该坚持让普通老百姓,劳动者当家作主,让他们得到好
处,而不是让他们做牺牲,来造就一小部分有权有钱的人。这种观点还认为,要发扬毛

- 17 -
主席领导革命建设的宝贵思想和实践,真正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公有制,科学地进行
经济计划,消灭剥削和压迫,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让剥削和压迫越来越多,而这一
切的希望都在劳动者自己身上。

第三种思路属于中间派,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反感于社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却又
不愿意如第二种思路一样跟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彻底的决裂,所以往往对现状持有温和
的批评的态度,希望通过逐步的改良来实现更好的社会。这些人往往是摇摆不定的,但
是鉴别他们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他们也往往把改善现状的希望寄托在上层或者老板的
良心上。

这三种思路实际上指出了三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究竟哪一种能得到最多的支持
呢?或者说你自己最倾向于哪一种?希望阅读本书的经历,能够帮助你进行自己的思考。
但是,现实的矛盾还在深化,现实的斗争还要进行,一切正如毛主席在其年轻时写下的:”
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

匹夫有责

本章最开头的时候,曾经说中国如今到了一个历史路口。经过上面的这些简要的描
述,相信你能大致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的来到了历史的转折点,并不完全是因为
我们过去取得了了不起成就,而更是因为我们有了大量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曾经有人
说,不要争论,但是现实的矛盾已经存在,如果不争论个清楚,恐怕就成了鸵鸟战术,
贻笑后世了。过去的老路,简而言之,就是市场化加上私有化,能不能解决其自身引起
的诸多矛盾呢?或者更一般性的说,资本主义究竟还有没有历史前景?这个问题的另一
面就是,社会主义怎么样?这些问题都是本书接下来试图讨论的。

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承载着社会的希望。毛主席曾经说过,青年人是早晨八九
点钟的太阳。他还说,年轻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这个社会的问题,归根到底,也还会是
所有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问题。古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是关心我们自身的
命运,关心我们民族的命运,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就应该熟悉政治经济学。中国
向何处去,是要靠你们来思考并解决的。

- 18 -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

无论是讨论当今中国的任何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似乎都很难回避”GDP”
这个概念。所谓 GDP,就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是
现代世界各国用来衡量经济产值的一个指标。GDP 增加了,就表示经济增长了。无论是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还是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经济增长常常都是头等大事。只要经济
增长,就业就能增长,收入就增加,政府税收也能水涨船高。只要经济增长率高,政府
官员就有政绩,企业就有利润,个人就有发展机会,整个社会就可以一俊遮百丑。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为
代价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血汗工厂、两极分化,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崩溃,带来了道
德沦丧、社会”底线”频频被突破。有善良的人呼吁,要抛弃“唯 GDP 主义”,要用多种指
标考核官员的政绩,企业家要有“良心”,个人要负起责任,等等。这些善良的呼吁,多
少能感动一些热血青年,也总会有一些”志愿者”、”非政府组织”从事各种”献爱心”的活
动。在舆论的呼吁下,被”曝光”的政府和企业也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多少”兼顾”一
点社会和环境。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年来,中国在社会和环境方面乏善可陈,变坏的
方面多,而且往往触目惊心;变好的方面少,而且往往无关大局。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
严重、越来越复杂;环境危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可持续的总趋势没有任何改变。

这些年来,在主流媒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凡是各种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
问题,几乎无一不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的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药方也早就准备好了,
一概都是”政治改革”、”普世价值”。其它问题姑且不论,这个”唯 GDP 主义”以及对经济
增长的绝对追求,恰恰不是”中国特色”,而是再正宗没有的”普世价值”,是世界资本主
义体系最基本的规律。

中国处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要说清楚中国的问题,就要先说清楚世界的问题,
特别是要先说清楚资本主义的问题。

- 19 -
从亚当·斯密说起

亚当·斯密是近代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斯密的
不朽之作《国富论》1776 年在英国出版。当时的英国,国势鼎盛,工业革命如火如荼、
方兴未艾。所谓”国富论”,就是关于怎样实现民富国强的学问。亚当·斯密和后来的古典
政治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国家要富强,就必须要有”资本积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
有经济增长);而要增加资本积累的速度,首先就要解决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特别是
要解决谁占有”剩余价值”以及怎样将”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的问题。

对”资本积累”的关注,说明古典政治经济学抓住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以
往的一切经济制度都不一样,对经济增长的无限追求是资本主义制度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甚至可以说,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是从这个特点派生出来
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对经济增长的无限追求。另一方面,也只有经济不断增长,资本
主义才能正常运行,才能保持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在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统计图。图 2.1
说明了过去两千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产值的变化情况。从公元 1 年至 1000 年,世界经济
总产值几乎没有增长。从公元 1000 年至 1500 年,世界经济总产值大约翻了一番。从
1500 年至 1820 年,世界经济总产值增加了两倍。1820 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产值增长
了七十多倍。

- 20 -
图2.1 世界经济总产值
(万亿1990年国际元,公元1-2008年)
60

50

40

30

20

10

0
1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的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里,人口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一直是十分
缓慢的。在图 2.1 中,1800 年以前的世界经济规模与现在相比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在
图中几乎分辨不出来。只是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才
开始出现持续的、呈几何级数的、爆炸式的增长。这是人类历史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现象。

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充分肯定
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上曾经起过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

那么,资本主义是怎样在过去几百年的时间里彻底改变了世界?它与人类以往的各
种社会形态又有哪些根本不同?

这要从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关心的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说起。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版第 1 卷,第 25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 21 -
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一定的物质生产(食物、衣服、住房、交通工具等各种物
质产品的生产)就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最起码、最基本的条件。在任何一个社会中,
一个时期里面社会所生产的各种物质产品的总和就构成这个社会在这个时期(比如一年
时间中)的总产品。

人类社会要存在,人口必须得到生存和繁衍。所以,从总产品中必须扣除维系人口
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消费品。其次,要进行一定的物质生产,除了劳动力以外,通常还要
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劳动工具和原材料)。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生产以后,
这些生产资料,有些被用掉了(比如原材料),有些可能会损坏(比如劳动工具),另外
耕地会退化、自然资源的矿藏会枯竭。对于这些被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要从社会总产品
中拿一部分出来进行替换和补偿,以维持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不变。如果在扣除了人口
的必需消费以及对生产资料消耗的替换和补偿以后,在社会总产品中还剩余一部分,那
么这个剩余的部分就叫做社会的剩余产品。

表 2.1 社会总产品和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 人口必需消费
生产资料消耗的替换和补偿

表 2.1 说明了社会总产品与人口必需消费、生产资料消耗的替换和补偿以及剩余产
品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发展最初的几万年时间里,由于物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社会产品仅仅勉
强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在那种物质生产条件下,一般没有剩余产品或者只有很
少的剩余产品。在有人类的地方,人们只有共同生产、共同劳动,并且比较平均地分配
社会产品,才能够生存。这就是原始的无阶级社会。

随着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畜牧业、农业发展起来以后,社会剩余产

- 22 -
品渐渐增加了。随着社会剩余产品的增加,一小部分人开始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分离出
来,专门从事一些重要的社会职务,比如军事首领、仓库和帐簿的管理员、宗教活动中
的祭司等。这些职务,最开始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但是,久而久之,一小
部分专门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将本来是社会委托他们管理的剩余产品逐步地据
为己有。于是,剥削产生了。所谓剥削,就是不参加直接生产劳动的一小部分人无偿占
有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

自剥削出现的那一天起,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剥削的劳动者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维护自己对社会剩余产品的占有,占人口一小部分的剥削者就
必须建立专门的暴力压迫的机关,用于镇压广大劳动者的反抗。这些暴力压迫的机关,
比如警察、监狱和法庭,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国家机器”。国家,在最本质的意义上,
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于是,原始的无阶级社会消亡了。社会分裂为剥
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阶级社会的时代开始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世界上的另外几个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欧洲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世界上其它地方的许多王国
和帝国,都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

在一切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剩余产品都是掌握在占人口一小部分的剥削阶级手中。
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世界各个地方的剥削阶级主要是将他们所占有的剩余产品用于各
种挥霍浪费,或者用于各种战争和宗教活动。中国和外国的帝王往往动用巨大的人力、
物力修建宫殿、陵墓和城池。中国的长城、故宫,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都是
古代剩余产品的见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也可以说,市场经
济高度发达。几乎所有的物质产品都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几乎所有的物质产品都可以在
市场上买到。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品和剩余产品都表现为大量的商品(所
谓商品就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劳动产品)。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买卖都是
通过货币来进行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总产品和剩余产品都可以用一定的货
币价值量来表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因此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产品称之为”剩余价

- 23 -
值”。2

与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将剩余价值中的很大
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或者说,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高度
发达,市场竞争无所不在。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或者为了避免竞争失败、倒闭破产,所
有的资本家都要努力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为此,资本家就要将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的一大部分用于购买新的设备、厂房或者用于技术创新。这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
质生产就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不仅在资本家个人之间,而且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竞争。
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以来,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前,一个国
家如果战争失败,往往就意味着国家灭亡,沦为其它国家的殖民地,至少也要割地赔款。
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为此就必须充分动员国家所
能掌握的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

即使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一个国家如果在经济增长方面落后,就会在世界市场的
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触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甚至导致政府崩溃、国家解体,沦
落为”失败国家”。所以,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保持相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是一
个国家维持经济和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条件。

增长,增长,再增长!这就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所有国家都无法违背的一个法
则。3

中心、外围和半外围

表 2.2 比较了世界上几个主要地区自 1820 年以来人均经济产值变化的情况。该表


的上半部分是各个地区历年人均经济产值(用”1990 年国际元”来表示,每一单位”1990
年国际元”与 1990 年的一美元有相等的购买力)。该表的下半部分是各个地区历年人均

2 严格来说,剩余价值来自于社会剩余劳动。全社会的劳动时间,在扣除为了生产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
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以后,所剩余的部分就是剩余劳动时间。详见第五章。
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资本主义的本性就在于积累:”积累啊,积累啊!这就是摩西和先
知们。”(《资本论》第一卷第 652 页,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摩西是公元前 13 世纪犹太人的”先知”,
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历史中有重要地位。

- 24 -
经济产值指数,以世界平均为 100。通过这些指数,可以清楚地看出各个地区的人均经
济产值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1820 年,”西方衍生国”的人均经济产
值指数是 180。这就表示,1820 年,”西方衍生国”的人均经济产值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8 倍。

表 2.2 世界主要地区人均经济产值,1820-2008 年
1820 1870 1913 1950 1975 2000 2008
人均经济产值
(1990 年国际
元)
西方衍生国* 1200 2400 5200 9300 16000 27000 30000
西欧 1200 2000 3500 4600 11000 19000 22000
东欧 680 940 1700 2100 5400 6000 8600
前苏联 690 940 1500 2800 6100 4500 7900
拉丁美洲 690 680 1500 2500 4700 5900 7000
亚洲 580 550 640 720 1800 3800 5600
非洲 420 500 640 890 1400 1400 1800

人均经济产值指

(世界平均 =
100)
西方衍生国 180 280 340 440 390 450 400
西欧 180 220 230 220 280 320 280
东欧 100 110 110 100 130 100 110
前苏联地区 100 110 100 130 150 70 100
拉丁美洲 100 80 100 120 120 100 90
亚洲 90 60 50 30 40 60 70
非洲 60 60 40 40 30 20 20

* “西方衍生国”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

数据来源:Angus Maddison (2010), “Statistics on World Popul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为方便读者阅读,表
中数据均取近似值。

在十九世纪初期,西方的人均经济产值大约是世界其它地方平均水平的两倍。除西

- 25 -
方以外,世界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除非洲以外,亚洲、东欧、俄国和拉
丁美洲大体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

到了 1870 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西方已经确立了对全球的统治地位,成为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在西方内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衍生国”脱颖而出,与西欧
平均水平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亚洲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急剧下降。亚
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与非洲一起沦落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外围。在西方与亚洲、非洲之
间的人均经济产值差距扩大到了四至五倍。在东欧、俄国与亚洲、非洲之间,也产生了
大约两倍的人均经济产值差距。东欧、俄国、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的日本构成了世界资本
主义体系的半外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新霸权。就人均经济产值
来说,美国不仅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而且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也有绝对优势,
俨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的中心”。在同一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
巨大成功,缩小了与西方的差距。拉丁美洲各国发展民族工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亚洲、非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亚洲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贫
困的地区。

1950 年至 1973 年,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号称”黄金时


代”。至 1975 年,西欧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1975 年以前,苏联、东欧的经济发
展速度也比较快。然而,以 1975 年为转折点,苏联和东欧的各种经济、政治矛盾全面
激化,终于导致了”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至二十世纪末,苏联、东欧几
十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毁于一旦。美国霸权复苏。至 2000 年,美国的人均经济产
值指数甚至超过了 1950 年。

从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一世纪初,历经两百年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风云变幻,东欧、前
苏联地区、拉丁美洲三个地区的人均经济产值指数始终围绕世界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这
几个地区在历史上试图缩小与西方差距的尝试均归于失败。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历史
上,只有日本,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美国的扶持,才得以摆脱半外围的地
位,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中心之一。不过,在政治
上,日本仍然是美国的附庸和保护国。

- 26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崛起带动了一系列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崛起。
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以后,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随之
发生改变。到了本世纪初,拥有世界五分之三人口的亚洲已经在平均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接近了半外围地区的水平。

自十九世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取得全球统治地位以来,外围地区一直占世界人口的
绝大多数。随着以中国为主体的亚洲经济迅速向半外围水平靠拢,半外围地区即将包括
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这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对世界未
来将产生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也叫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
观点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对人类历史的
认识和分析中,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任何社会制度都
是”历史性”的,就是说,任何社会制度都只有依赖一定的历史条件才能存在,也只能存
在于一定的历史时代,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仅仅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的、暂时的发展阶段。它既不是从来就有
的,也不是永恒的。它迟早要被历史条件的发展所超越。

与以往的阶级社会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剩余产品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
中,或者说集中在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手中。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剩余产品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剩余价值又具体地表现为利润、利息、租金等
各种形式由资本家的私人财产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收入。

表 2.3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利润、利息、租金、税收)
社会总产值 工资以及其它形式的劳动者收入
生产资料成本

- 27 -
表 2.3 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值的分配情况。所谓社会总产值,就是以货
币价值量形式表示的社会总产品。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值,必须扣除一部分用于补
偿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这就是当年生产资料的成本。社会总产值扣除生产资料成本
以后剩余的部分就是这个资本主义社会当年的国民收入。

从国民收入中,资本家必须拿一部分出来支付工人的工资以及其它形式的劳动者收
入(比如工人的各种社会保险金以及对个体工商业者、个体农民的支付)。另外,资本
家还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拿一部分出来支付税收,以维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转。

资本主义社会要正常运转,资本家拥有的剩余价值必须足够多、占国民收入的份额
必须足够大,否则资本家就缺乏动力进行资本积累。如果没有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
就无法运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会全面爆发。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生产无限膨胀,导致各种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破
坏,从而使生产资料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
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并且为了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组织起来。无产
阶级的长期斗争又导致工资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为了缓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社会和生态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发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
深入的干预作用,从而又导致税收成本在长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历史上,为了改变生产资料成本、工资成本和税收成本在长期不断上升的趋势,
资本家主要采取将资本转移到资源更便宜、劳动力更便宜、国家干预较少的地区的方法。
在十九世纪以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地理上一直趋于扩大,直到发展为人类历史上第
一个全球体系。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地理上的扩张已经达到极限,因而
资本转移主要是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向半外围地区转移、从半外围地区向外
围地区转移。4

从长远来说,世界范围的资本转移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半外围和外围地区生产资料成
本和工资成本的上涨,并且迫使半外围和外围地区的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所

4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指的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润而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常表现
为一定的货币量。

- 28 -
以,从长远来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社会和生态矛盾必然导致各
种成本趋于上升以及全球剩余价值趋于萎缩。这些经济、社会和生态矛盾,最终只有通
过超越资本主义并代之以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才能得到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仅给自己造成了各种不可解决的矛盾,而且也为最终
解决这些矛盾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都
是来自于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
产的各个部门前所未有地、高度密切地联系起来了。所有的生产活动要正常进行,都需
要各个社会部门密切地协作与配合。这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
件下,生产资料和社会的剩余产品又都是由私人占有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度”。二者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各种经济、社会、生态矛盾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整个社会以民主的方
式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才能得到根本的克服和解决。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并且必然被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所代替。

- 29 -
第三章 东方与西方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本性就是不断扩张。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上升为为世界的主宰,广大的东方沦落为世界的外围。近代中国就是
在这个过程中沦落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经历了长达百年的、空前的民族灾难。

然而,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也造成了过去所没有的历史条件以及崭新的社会力
量。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完成,现代无产阶级成长起来并且登上了历史舞台。伴随
着西方帝国主义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剥削和掠夺,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
义的斗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了,终于在二十世纪成长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
放运动。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世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社会主义事业方兴未艾,世界资本主
义体系一度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从奴隶贸易到鸦片战争

图 3.1 比较了在过去两千年中,中国与西欧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份额变化的情况。
在古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从公元一世纪至十七
世纪(也就是从中国的东汉初年至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中国经济一直占全世界经济
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清朝前期,由于农业产量上升、人口增加,中国经济占世界经
济产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十九世纪初,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 30 -
图3.1 中国与西欧的经济
(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份额,公元1-2000年)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1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中国 西欧

数据来源:Angus Maddison (2010), “Statistics on World Popul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图中的”西欧”为 30
个西欧国家经济产值的总和。

相比之下,西欧经济在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公元一世纪),也只占世界经济总
产值的七分之一。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中世纪”黑暗时代”以后,西欧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
份额下降到不到十分之一。从十一世纪开始,西欧经济有了比较显著的增长。但是,一
直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整体经济规模仍然超过西欧各国之和。

在公元 1000 年至 1300 年之间,由于农业技术进步,欧洲的人口增长了一倍,贸


易和手工业生产也有很大增长。欧洲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十四世纪中期,黑死病在欧洲
爆发。此后,由于瘟疫、战争和农民起义,欧洲人口一度减少了三分之一。但是,在十
五世纪,欧洲经济恢复了增长。在公元 1000 年至 1500 年之间,欧洲经济增长了大约
三倍。

到了十六世纪,欧洲已经达到了传统经济增长的极限。一方面,在 1500 年以前,


欧洲的贵金属(也就是黄金和白银)生产已经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另一方面,随着人
口的增长,开采的土地越来越多。从公元 400 年至 1600 年,欧洲的森林覆盖率由 95%
下降到只有 20%。欧洲的土地、生态资源已经使用到最大限度。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

- 31 -
资源,欧洲经济将很可能在十七世纪以后走上下坡路,并像很多其它文明那样最终归于
没落和瓦解。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并控制了传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的商
路。西欧各君主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通往亚洲的商路。对欧洲人来说,非常幸运的是,
在他们冒险寻找亚洲的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在对印第安人实行了种族灭绝以后,
美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帮助欧洲克服了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和资源危机。

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马铃薯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美洲为欧洲提供了广大的移民空间,缓解了欧洲的人口压力。欧洲从美洲进口的贵金属,
不仅彻底解决了欧洲货币短缺的问题,而且在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在十六世纪,欧
洲各种商品的价格增长了二至四倍,而工资和地租却没有多少增长。欧洲新兴的资本家
阶级因而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欧洲殖民者刚刚到达美洲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已经多达 5000 万。由于


欧洲殖民者的残酷压迫,到了十七世纪,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减少到只有 400 万。这
引起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采矿业的劳动力短缺。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发达起来了。欧洲殖民者用少量廉价的工业品贿赂非洲的
国王和部落酋长。在非洲统治者的配合下,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掠走大批青壮劳动力,作
为奴隶贩运到美洲。最后,欧洲殖民者再将在美洲掠夺的贵金属和热带作物运回欧洲。

据统计,在 1450 年至 1870 年之间,至少有大约 1000 万非洲奴隶被卖到美洲。由


于在贩运过程中奴隶的死亡率非常高,非洲实际失去了至少 5000 万的青壮劳动力。

1487 年,葡萄牙人第一次发现了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 年,达·伽玛绕过好望角并


穿过印度洋到达了印度的古里。然而,在此后的两个半世纪里,欧洲人在亚洲大陆上无
所作为。一直到十八世纪中期,在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衰落以后,英国在印度才开始迅速
扩张。此后,英国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征服了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就是现在的
整个南亚地区)。

英国对印度的政府和掠夺在英国上升为世界资本主义霸权的过程中曾经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1820 年,英国自身的经济产值不过 360 亿美元(按 1990 年国际元计算),

- 32 -
而印度的经济产值为 1100 亿美元,是英国的三倍多。同年,英国的人口为 2100 万,
而印度的人口高达 2 亿 1000 万,是英国的十倍。印度巨大的人口和经济资源为英国霸
权奠定了基础。

当时,英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贸易处于逆差状态。靠着从印度掠夺的资源,英国不
仅完全弥补了自己的贸易逆差而且还有钱对外进行资本输出。英国利用从印度掠夺的财
富,完全赎回了原来欠荷兰的国债,伦敦进而上升为世界金融市场的中心。如果没有对
印度的征服和掠夺,英国就无法在”拿破仑战争”(1792 年至 1785 年间英国与拿破仑统
治下的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期间将政府开支增加六倍,从而确立了英国在世界军
事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印度不仅给英国提供了巨额经济资源,而且还提供了大量军事人力资源。英属印度
殖民军主要由印度士兵组成,在经济上完全由印度人民负担。在十九世纪,英印殖民军
是英帝国主义政府侵略亚洲和非洲并赖以维持殖民统治的主要工具。1837 年至 1900
年间,英印殖民军进行了大小七十二次战争。十九世纪的英国首相萨利贝里将当时的印
度称为”英国在远东海洋的一座兵营”。一位历史学家认为,英印殖民军是”包裹在维多
利亚时代天鹅绒手套下面的铁拳”,是”工业化资本主义全球化外表掩盖下的强权”(注:”
维多利亚时代”指的是 1837 年至 1901 年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时期)。

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机关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当时面临一个大难题。英国当时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丝绸、茶和瓷器,
为此必须支付大量白银。自”丝绸之路”的时代开始,欧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就一直处于
逆差。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最终有四分之三流入中国,以至于著名的”
依附学派”历史学家安德烈·冈达尔·弗兰克将当时的中国称为”世界货币最终的聚宝盆”。
5

印度本身并不盛产白银。英国从印度掠夺的各种资源,如果不变成白银,就不能充
分满足英国资本家的需要,也无助于弥补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所以,东印度公司迫切需
要打开中国的市场以获得白银。当时,除了鸦片,几乎没有任何商品可以大量进入中国
市场。

5依附学派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进步社会科学学派,主张在国家主导下发展民族工

业、反对帝国主义。

- 33 -
于是中国、印度和英国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就产生了。英国殖民者强迫印度人民种
植鸦片(实质上是英国殖民者剥削印度人民的劳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将鸦片卖到中国、
榨取白银;再用白银购买中国的茶、瓷器和丝绸,运到欧洲赚大钱。所以,当时的鸦片
贸易对于英国至关重要,不仅弥补了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且还帮英国殖民者解决
了将对印度人民的掠夺兑换为白银的问题。

十九世纪初期至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出的鸦片增加了三倍。中
国的贸易顺差变成了逆差。1814-1824 年,中国每年流失白银 160 万两。1824-1837
年,中国每年流失白银 210 万两。1837 年和 1838 年,中国每年流失的白银数量增加
到了 560 万两。相比之下,当时清朝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为 4000 万两。

1838 年,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指出若任由鸦片泛滥,将”使数十年后中
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
东负责禁烟。林则徐到达广东以后,明确表示欢迎英国商人继续从事合法贸易,希望英
国政府和商界协助禁烟。在英国政府代表拒绝了中国方面的合理要求以后,林则徐没收
了英国不法商人囤积的鸦片并在广东虎门公开销毁。

中国政府维护自身法律的正义行动,在英国政府看来,就是触犯了”普世价值”的天
条,因而为”国际社会”所不容。英国议会经过辩论,授权英国政府出动远征军侵略中国。
英国议会的决议案谴责中国政府的禁烟行动是犯下了”莫大的罪恶”,是”邪恶的侵犯”,
是”对正义的粗暴违反”,”为此,英格兰王国有权利,有绝对的和无可质疑的权利,根
据上帝与人间的法律,以武力要求赔偿,如果我们和平解决的愿望遭到拒绝的话。”

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爆发了。中华民族在近代长达百年的沉沦由此开始了。6

化石燃料时代

英国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真正确立了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军事优势。近代军
事工业的关键部门是冶金工业。十八世纪初,英国的炼铁工业仍然像在古代一样,使用
木炭作为冶炼的主要原料。但是随着当时英国的森林砍伐殆尽,木炭变得越来越昂贵。

6 本节所采用历史资料大多来自 Giovanni Arrighi, Takeshi Hamashita, and Mark Selden (eds.),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 pp. 287-293. London: Routledge.

- 34 -
英国甚至被迫从欧洲大陆进口生铁。

1709 年,亚伯拉罕·达尔比发明了用煤制作焦炭、再用以焦炭为燃料的高炉炼铁的
方法。但是,当时英国的煤矿常常被地下水淹没而冲垮,因而煤炭产量很低。为了抽取
地下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蒸汽机。1769 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虽然瓦特蒸
汽机的物理效率只有 3%,与当时的蒸汽机相比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抽取地下水的效率,促进了煤产量的增加。煤产量的增加促进
了炼铁工业的发展。随着炼铁工业的发展,英国的机械工业以及军事工业不断取得进步,
特别是蒸汽机不断地推广到各个工业部门。到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业已经普遍使用以蒸
汽为动力的机器。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国家。1800 年至 1900 年,世界


煤炭产量从 1500 万吨增加 7 亿多吨,增长了 50 倍。煤炭为全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提供了能源基础。人类开始进入化石燃料时代。7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伴随着工业革命,英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剥削阶级方面,新兴的工
业资本家阶级逐渐代替了以地租为主要收入的地主阶级成为英国社会的统治阶级。在广
大的劳动阶级方面,新兴的、与机器大工业相联系的现代无产阶级逐渐代替了农业和手
工业的小生产者成为英国劳动人口中的大多数。

1848 年,欧洲大陆爆发了革命。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进入尾声,欧洲无产阶
级全面登上历史舞台。就在欧洲革命的前夜,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共产党宣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回顾了欧洲历史上的社会发展和阶级斗
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欧洲的封建社会曾经适合欧洲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
到了近代,”封建的农业和手工业组织”、”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
产力了,而是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反动、腐朽的封建制
度,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7 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动植物和微生物沉淀形成的矿物燃料。

- 35 -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也仅仅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的、暂时的社会制度。它既不是
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
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
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 —— 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谁是”无产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
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
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
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有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
才能谋生;资本家,只有在工人的劳动力可以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时候才会雇佣工人的
劳动力。资本主义市场的波动、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都导致工人的就业和生活十分不
稳定。

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社会上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并被迫出卖劳动力卫生。无产阶级的队伍于是日益
壮大起来。

无产阶级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自无产阶级产生的那天起,他们就展开了
反对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
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在这个阶段,
工人们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工人之间不团结、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削弱了工人反对
资本家的力量。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
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工人们开始团结起来,”联合起来保
卫自己的工资”。随着工人之间团结的发展,工人们开始组成比较持久的团体。工会出
现了。工人斗争有时还能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工人的团结和联合提供了技术的便利和条件。”中世纪的市

- 36 -
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
了。”现代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帮助很多不同地方的工人联系起来。有了这种联系,各个
不同工厂的斗争就能汇合为一个地方或者一个行业的共同斗争,各个不同地方的斗争就
能汇合为全国性的斗争,各个不同行业的斗争就能汇合为整个无产阶级的斗争。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无产阶级不断地将自己”
组织成为阶级”,并用政党的形式将自己组织起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
比逐渐发生对无产阶级有利的变化。这种变化终将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
利。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
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
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
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
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
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8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人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占有着社会的生产
资料以及剩余产品(表现为剩余价值)。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
要存在并且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不断地剥削工人的劳动并且将剥削所得的剩余价值
用于资本积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剥削工人主要是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在雇佣劳动制度
中,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由于工人之间的相互竞争
削弱了工人的斗争力量,导致工人的工资总是少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新创造的价值。
这就是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并得以进行资本积累的基础。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人在城市和工厂中集中起来,现代的交通和通
讯工具又为无产阶级的联合造成了有利的技术条件。于是,无产阶级越来越团结起来,
以”革命联合”代替了”竞争造成的分散状态”。无产阶级越是团结起来,无产阶级的力量
就越是强大,资产阶级要剥削无产阶级并获取剩余价值就越来越困难。这个发展过程,

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50-287 页,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 37 -
最终将从根本上破坏”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于是,资本主义所生产的
不过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了。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世
界无产阶级的斗争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尚未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对于这个历史
事实,应该怎样认识呢?这是一个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

列宁与伯恩斯坦的争论

1848 年欧洲革命以后,欧洲工人运动迅速发展。1864 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领


导下,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工人代表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组成”国际工
人联合会”。这就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国际”。

1869 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今天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前身)成立。这是世界
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

1871 年 3 月 18 日,法国巴黎的工人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进行了七十二天的英勇斗争,最终被法国和德国资产阶级共同的血
腥镇压扑灭了。

十九世纪晚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大萧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广泛传播。欧
洲和美洲的很多国家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1889 年 7 月,来自 22 个国家的近 400 名
代表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就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
第二国际”。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各国的工会会员发展到 1000 多万人,另有受到社会


主义运动影响的合作社社员 700 多万人。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党 —— 德国社
会民主党拥有党员 100 多万人,在德国议会中有 100 多个席位,已经成为德国议会中
第一大党。

然而就在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一场激烈的内部争论在第二国
际中爆发了。1899 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理论家爱德华多·伯恩斯坦发表了他的著作

- 38 -
《社会主义的前提》。在这本小册子中,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行了
所谓”修正”。伯恩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并没有如马克思所预言的发生崩溃,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已经缓和而不是越来越严重,工人阶级没有贫困化,中产阶级的队伍也没有缩小。
伯恩斯坦认为通过议会民主制度,工人阶级政党可以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改良,使资
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伯恩斯坦的观点后来被称为”修正主义”学说,成为第二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潮。
以列宁和罗莎·卢森堡为首的第二国际左派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批判,捍
卫了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荣誉。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列宁和卢瑟堡指出,资本主义
的内在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空前激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为军国主义和帝国
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必然导致战争。战争必然引起革命,
只有革命才能制止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深入研究了帝国主义问题。1916 年,列宁完成了他
的不朽篇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简称《帝国主义论》)
。在这篇著作中,
列宁指出,到了十九世纪末,世界已经被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资本主
义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拥有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过
剩”资本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已经找不到出路,因而资本输出(也就是咱们
现在所说的”对外投资”)就特别重要。通过将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的垄
断资本家可以攫取超额利润。西方垄断资本家将掠夺来的超额利润的一部分用来收买本
国的”工人贵族”。这些被收买的”工人贵族”在夺取了西方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以后就大力
推行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所以,帝国主义的超额利润就是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在西方
工人运动中流行的物质基础。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在资本主义时代,整个
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是在一个国家中孤立进行
的,而是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进行的。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不仅
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而且剥削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劳动人民。通过对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的剥削,帝国主义国家可以暂时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列宁的这些观点,实际
上已经预示了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按照中心、外围和半外围三个结构层次进行分析的方
法。

- 39 -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

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兴起的过程中,西方少数国家先是以武力征服了美洲,后来又
逐步确立了对亚洲的军事优势。到了十九世纪,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沦落为被西方帝
国主义国家统治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在二十世纪以前,居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的西方少数国家主要是通过赤裸裸的
掠夺将世界上的财富和剩余价值集中到自己手中。在二十世纪的进程中,世界资本主义
体系的中心国家逐步过渡到主要依靠不平等交换和资本输出来剥削占世界人口和领土
面积大多数的外围地区。

在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日本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资本主义工
业化。这些国家构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半外围国家。他们在工业和军事方面落后
于西欧、北美的中心国家,但是相对于一般外围国家又有很大的优势。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启动近代化进程。1861 年,清朝地方官僚
发起了以建设近代化陆海军为目标的”洋务运动”。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然而,
到了二十世纪初,日本已经崛起为东亚第一军事强权,成为帝国主义游戏的参与者。中
国的国运则一落千丈,陷于长期的内乱、战争与革命。

自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从满清政府到洋务派官僚,从袁世凯到北洋军阀,从孙中
山到蒋介石,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中国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剩余集中起来,
用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建设一支足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现代化军队(经济剩余
即国民收入扣除劳动者收入以后剩余的部分,大致相当于剩余价值)。

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以后,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得到发展,
反而在沦为世界体系外围的过程中丧失了大量的经济剩余。

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清朝政府累计负担战争赔款高达六亿七千
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九千万两白银。由于财政入不敷出,清朝政
府不得不高息向西方各国借款。每年还本付息金额就差不多耗尽了清朝政府一年的财政
收入。清朝政府实际上已经成了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税收代理人。

- 40 -
相比之下,中国支付给日本的战争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经济产值的三分之一,
一举解决了日本的财政危机,而且使日本拥有了建设近代军事工业的大量资本。由于有
了来自中国的赔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货币制度。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得到极
大改善,在伦敦市场的信用评级上升。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各国和日本都大大增加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中国攫取
高额垄断利润。据统计,1902 年至 1937 年,外国企业在华投资总额约 10 亿美元,但
是同期从中国汇回的利润却高达 20 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净流失资本 10 亿美元,相
当于《辛丑条约》强迫中国对帝国主义列强赔款的三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帝国
主义列强强迫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约折合三亿美元)。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工业。1920 年,外国资本控制了中
国铁矿石和生铁生产的 100%,煤炭生产的 77%,布机的 49%,纱锭的 42%,和船运
业的 76%。到了 1936 年,在尚未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关内地区,外国资本控制了中
国近代制造业的 63%,近代矿业的 66%,近代运输业的 81%,和公用事业的 100%。9

除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剥削以外,封建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是妨碍近代中国经济
发展的另一个基本原因。作为一个农业国,近代中国的经济剩余主要集中在农村。但是,
封建地主阶级努力维护着旧式的封建地租剥削关系。地主阶级对贫苦农民巧取豪夺所获
得的大量经济剩余主要是用于在农村购买土地、在城市添置房地产、购买各种奢侈消费
品以及从事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几乎不用于现代工业投资。

据美国经济学家卡尔·里斯金统计,1933 年,中国农村的经济剩余相当于中国当年
国民收入的 19%,工商业的经济剩余相当于中国当年国民收入的 8%。两者相加,中国
在 1933 年实际拥有的可用于生产性资本积累的经济剩余相当于国民收入的 27%。另外,
由于当时中国在城市和农村还有大量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如果将这些失业和半失业人
口有效利用起来,至少还可以增加国民收入 10%。所以,1933 年,中国现实的和潜在
的经济剩余高达国民收入的 37%。

那么,1933 年的中国国民收入实际上是怎样使用的呢?个人消费竟然占了中国国

9 参见白寿彝总编,《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89 年版。

- 41 -
民收入的 94%。就是说,地主阶级、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以及民族资本家所掌握
的经济剩余绝大部分都被挥霍浪费了。国民收入的另外 4%要用于政府消费、公共卫生、
教育以及文化活动,其中大部分是用于军事开支。只有不到 2%的国民收入是用于生产
性投资。10

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和现
代经济增长的。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所谓”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
旧中国的历代上层统治阶级完全束手无策。从清王朝、北洋军阀到国民党政权,都不能
挽救中国的近代民族危机。

只有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将历来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群
众完全发动起来,第一次做了历史的主人,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涤荡干净,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全打倒,中国人民才在世界上第一次站起来了。近
代中国的道路,是一条通过人民革命实现大众启蒙的道路,是一条以阶级的解放求得民
族的解放的道路。

革命的中国在彻底扫荡了旧的剥削阶级以后,很快将经济剩余集中起来、将闲置的
生产能力利用起来,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将生产性投资占国民
收入的比重提高到 20%以上。此后中国的生产性投资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中国
的现代经济增长是从毛泽东时代才开始的。

“黄金时代”

伯恩斯坦和列宁的争论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如果要在 1945 年前后对这场争论做一


个总结的话,那么一个公正的评论家一定会认为,几乎在争论的每一个问题上,列宁都
取得了胜利。

在 1914 年至 1945 年之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上的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未有的灾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
条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可怕的经济危机。从 1929 年至 1933 年,美国的工业

10 参见 Carl Riskin, “Surplus and Stagn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Dweight H. Perkins (ed.), 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p. 49-8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42 -
生产下降了 57%,半数银行倒闭,失业率高达 25%,有 1200 多万人失业。从 1929 年
到 1932 年,英国工业生产下降 32%,法国工业生产下降 36%,德国工业生产下降 40%,
日本工业生产下降 33%。

在俄国,1917 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了。1928 年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与风雨飘摇中的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现了巨
大的优越性。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失利以后,经受住了考验,最终成为打败纳粹德国的
主力。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胜利者不是苏联,而是美国。战争摧毁了德国、英国、
法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工业。美国取得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在美国的领导下,世
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首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大增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积极实行凯恩斯主义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抛弃了十九世纪以来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其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做了重大让步,普遍实行了各种福
利国家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公立教育、公立医疗卫生等)。在战后的一、
二十年,西方各国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普遍获得巨大提高,贫富差距也有所缩小。

第三,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外围中的影响,美国向英国和法
国施加压力,迫使它们放弃了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亚洲、非洲各国普遍获得独立,
开始了建设民族经济的进程。

第四,美国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划分了势力范围,确保了大国之间的”和平”。苏
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和平保障。

这些调整证明是成功的,1950 年至 1973 年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快速增长。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世界大战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二十世纪
上半期几乎摧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问题,诸如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帝国主义和殖
民地之间的矛盾等,似乎都被化解了或者得到了有效控制。

- 43 -
伯恩斯坦战胜列宁了吗?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危机的来临与革命的来临是同样
不可避免的。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危机来了,革命也来了。

- 44 -
第四章 资本与劳动

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人(以及今天中国的工人)都要面对一个问题。这个问题
就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工人能过上好日子吗?每个工人,无论愿意不
愿意,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回答着这个问题。

中国工人今天所受的剥削、压迫是十分沉重的,但并不是世界资本主义历史上绝无
仅有的。中国工人所受到的压迫,不仅是西方工人过去经历过的,而且是今天亚洲、非
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工人正在经历的,甚至是不少东欧和南欧国家的工人正在经历
的。

按照咱们国家”公共知识分子”的说法,中国工人所受的压迫,怪不得”市场经济”,
更怪不得资本家。工人没有权利、贫富差距悬殊,第一是因为”一党专制”、没有自由,
第二据说是因为”国企垄断”。按照”公知”们的说法,只要咱们工人阶级都追随他们,搞
真正的资本主义,彻底私有化,然后学西方的样子,组织工会、集体谈判,咱们工人就
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西方工人阶级为什么一度能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上”好日子”?如果不改变私有制
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国工人能不能过上与西方工人类似的好日子?要回答这
些问题,就要了解一下世界资本主义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民收入分配

在第二章中曾经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总产值由生产资料成本、工资、其它
劳动者收入以及剩余价值等几个部分组成。按照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经济统计,整个社
会的经济产值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通过将居民、企业和政府
的各种支出(比如消费和投资)相加的办法得出,叫做”支出法”;也可以通过将社会各
阶级的收入相加的办法得出,叫做”收入法”。

- 45 -
从收入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由工资总额(也叫”雇员报酬”、”劳动者报酬”)、利润
总额(也叫”净营业盈余”,是利润、利息、租金、企业主收入等各种财产收入之和,大
致相当于剩余价值)、政府间接税(也叫”生产税净额”,指的是除了企业和个人收入所
得税以外各种政府税收之和)以及固定资本折旧(也就是机器、厂房、办公楼等长期使
用的生产资料每年的损耗)等组成: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工资总额+利润总额+政府税收(间接税)+固定资
本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在各种收入形式间的分配也叫国民收入分配。图 4.1 说明了美国从


1929 年至 2011 年历年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图4.1 美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29-2011年)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工资总额 利润总额 政府税收(间接税) 固定资本折旧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在现代美国经济史上,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从 1929 年至 1980 年,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总的来说趋于上升,从 49%
上升到 59%;利润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总的来说趋于下降,从 34%下降到 20%。
1980 年以后,工资份额总的来说趋于下降,利润份额总的来说趋于上升。1980 年至

- 46 -
2011 年,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从 59%下降到 55%,利润总额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份额从 20%上升到 25%。

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为了简便起见,
假设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产值只分配为工资和利润两种收入形式:

经济产值 = 工资总额 + 利润总额

工资份额 = 工资总额 / 经济产值

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即经济产值与实际就业的劳动者总数之比:

劳动生产率 = 经济产值 / 就业人数

经济产值 = 就业人数 * 劳动生产率

于是可以得出,工资份额取决于平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工资份额

= 工资总额 / 经济产值

=(就业人数 * 平均工资)/(就业人数 * 劳动生产率)

=平均工资 / 劳动生产率

所以,在一定时期里,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产值中所能获得的
份额,即工资份额,与平均工资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怎样决定的呢?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
工人的劳动力,”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
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工人的工资首先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如果市
场上的失业工人很多,因而在岗的工人面临激烈竞争;或者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
入城市,愿意接受很低的工资,资本家就会处于有利地位,工人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用
马克思的话说,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谈判力量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产业后备军”(也就
是失业和半失业工人)的多少。如果产业后备军比较多,资本家就可以压迫工人接受低

- 47 -
工资。如果产业后备军少,资本家就会闹”劳工荒”,为了与其他资本家竞争,就不得不
提高工资。

影响工人平均工资的另一重大因素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如果一
个国家的政府完全站在资本家一边,积极镇压工人的斗争,这当然是对工人不利的。另
一方面,这样的政府也会遭到无产阶级的坚决反抗,会缺乏”合法性”,在长期是站不住
脚的。只要是资本主义社会,政府总的来说一定是维护资本家利益的;但是维护到什么
程度,以什么方式维护,是赤裸裸地维护还是以比较隐蔽的方式维护,则要取决于这个
国家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势。

在无产阶级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往往有恃无恐,不给工人提供任何社会保障。这
对工人的斗争就很不利。经过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资本主
义国家也不得不实行一些社会福利,比如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工伤
保险金等。这些社会福利能够稍微改善失业工人或丧失劳动能力工人的生活处境,对鼓
励在岗工人更积极地与资本家展开斗争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如果给定工人的平均工资,那么,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越高,资本家的利润就越高,
工人所得的工资份额就越低。那么,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首先取决于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生产技术水平。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总是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资本
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投资购买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而这些都是有成本的。
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无限的。如果资本家投资购买机器、厂房的成本超过了更高
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给资本家带来的利润,资本家就不会购买机器、厂房,劳动生产率也
就得不到提高。

劳动生产率还取决于工人的劳动强度。就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
工人在单位时间里实际支付的劳动量。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人与资本家在
劳动场所具体斗争的结果。今天的中国工人,受到中外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劳动强度普
遍很大。资本家在劳动场所将种种非人的所谓”劳动纪律”、”公司规定”强加给工人。经
过工人的斗争,在有些地方,资本家不得不废除一些最不合理的”规定”,这就使得工人
能够稍稍减轻劳动强度。

- 48 -
综上所述,无论是平均工资还是劳动生产率,都取决于工人与资本家相互斗争的结
果,也可以说,是反映了”资本”与”劳动”之间或者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
比。

随着无产阶级的发展,工人在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中能够取得越来越多的胜利。在
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斗争还能提高工资总额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但是,只要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无产阶级斗争所能取得的胜利总是有限的。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
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在不改变资
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一般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所能取得成果的最大界
限就是不妨碍资本的”增殖”,也就是不妨碍资本家获得一个足以保障资本积累的利润率。

如果无产阶级的斗争导致资本家的利润率大大下降,但是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
济制度,资本家为了恢复利润率,就一定会对无产阶级搞”秋后算账”、反攻倒算;无产
阶级已经得到的一些利益也会失去,甚至完全前功尽弃。

利润率与资本积累

所谓利润率,也叫资本回报率,就是资本家利润与资本家预付的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反映的是单位资本的赢利能力(资本家”预付的资本量”也就是表现为一定货币价值量的
资本家的”投资”)。

资本家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所以利润率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特别
重要。如果利润率趋于上升或者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资本积累就会活跃,资本主义经
济的增长速度就比较快,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就能得到缓和。如果利润率趋于下降
或者长期低迷,资本积累就会陷于停滞,经济增长就会比较缓慢,乃至经济危机频繁爆
发、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

利润率是利润与资本量之比,又取决于利润份额和产出资本率:

利润率 = 利润总额 / 资本量 = (利润总额 / 经济产值)/(经济产值 / 资本量)

- 49 -
利润份额= 利润总额 / 经济产值

产出资本率 = 经济产值 / 资本量

图 4.2 显示了美国公司部门从 1929 年至 2011 年的利润率。在大萧条期间,美国资


本家的利润率暴跌。1932 年和 1933 年,美国公司部门全部盈亏相抵以后净亏损,这
在美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图4.2 美国公司部门利润率
(1929-2011年)
0.25

0.2

0.15

0.1

0.05

-0.05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公司部门利润率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经济全面动员从事战时生产,劳动生产率以及机器、
厂房的能力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公司利润也大幅度增长。战后,美国公司的利润率依然
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并在六十年代中期达到新的高峰。

1965 年至 1982 年,美国公司部门的利润率由 16%下跌到只有 5%。同一时期,美


国与世界资本主义陷入新的长期危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当时称为”停滞
膨胀”。从 1979 年开始,美国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挽救危机的措施,终于使美国和世
界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资产阶级的变化。

- 50 -
从图 4.2 可以清晰地看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美国利润率的复苏。至 1997
年,美国公司部门利润率达到了 11%。在 2008-2009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
公司部门利润率于 2006 年达到 12%。这也是美国在上一个经济周期中利润率的最高点。

图4.3 中国和美国企业利润率比较
(1998-2011年)
0.25

0.2

0.15

0.1

0.05

0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中国工业部门 美国公司部门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年卷,http://www.stats.gov.cn;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利润率为企业税前利润与固定资产净值
之比。固定资产净值按重置成本计算。

图 4.3 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企业利润率。 自 1998 年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利润率


持续大幅度上升。2011 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高达 22%,相当于美国公司部
门利润率的两倍。一方面,这反映了在中国的内资和外资企业的资本家对中国工人的残
酷剥削。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高利润率是中国资本快速积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真
正原因。

- 51 -
改良主义的黄金时代

1950 年至 1973 年,不仅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西方改良主义


工人运动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不仅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大幅度
提高,而且西方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也有所缩小。

图4.4 美国制造业工人实际工资
(平均每小时实际工资,2011年美元,1909-2011年)
25

20

15

10

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平均每小时实际工资(2011年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历史统计》千年之交网络版,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ennial Edition Online,
http://hsus.cambridge.org.ezproxy.lib.utah.edu/HSUSWeb/toc/hsusHome.do;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12 年卷,
http://www.gpo.gov/fdsys/pkg/ERP-2012/content-detail.html.

“实际工资”即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后反映实际购买力的工资。图中的实际工资
按”2011 年美元”计算,就是说图中的每一单位美元与 2011 年的一美元在统计上可以购
买到同样多的商品和服务。

图 4.4 说明了 1909 年至 2011 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每小时实际工资变化的情况。


从三十年代大萧条以后,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持续大幅度上

- 52 -
升。从 1932 年至 1978 年,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由每小时 7 美元增加到 21 美元(按 2011
年美元计算)。1978 年的实际工资水平是 1932 年的三倍。如果按人民币与美元 6:1 换
算,假设一个中国职工每月工作 22 天,每个工作日工作 8 小时,美国工人 1978 年的
工资水平大约相当于中国现在一个月工资 22000 元人民币的高薪白领职工的工资水平。

但是,1978 年以后,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趋于下降;自本世
纪初以来则处于停滞状态。2011 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平均为每小时 19 美元。

图4.5 美国最富有家庭占居民收入份额
(1913-1998年)
0.5

0.4

0.3

0.2

0.1

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最富有的1% 最富有的10%

资料来源:《美国历史统计》千年之交网络版,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ennial Edition Online,
http://hsus.cambridge.org.ezproxy.lib.utah.edu/HSUSWeb/toc/hsusHome.do。

图 4.5 说明了 1913 年至 1998 年美国最富有家庭占有美国全部居民收入份额的情况。


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在美国资本家大发横财的”呼啸的二十年代”,贫
富差距更加悬殊。至 1928 年,美国最富有的 10%的家庭占有了全部居民收入的 46%,
最富有的 1%的家庭竟占有了全部居民收入的 20%。

大萧条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此后,美国政府实行了一些缓和阶

- 53 -
级矛盾的改良措施,加大了收入再分配的力度,美国工会的力量也有所发展。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间,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确实有所缩小。至 1973 年,最富有的
1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份额下降到 32%,最富有的 1%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
份额下降到 8%。然而,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又开始扩大,至 1998
年,最富有的 1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份额增加到 41%,最富有的 1%的家庭占
全部居民收入的份额增加到 15%。美国的贫富悬殊程度回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水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二、三十年,美国和西方其它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
水平为什么曾经得到比较大幅度的改善?这要从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探讨的”超
额利润”说起。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少数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建立了对整个世界的统
治。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赤裸裸的殖民征服、掠夺以及资本输出,从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掠夺了巨额的资源、财富和”超额利润”。依靠长期的掠夺,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西
方相对于世界其它地区已经建立了绝对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至 1950 年,美国与
亚洲的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 15:1,西欧与亚洲的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 7:1(见表 2.2)。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改变对广大外围和半外围地区的剥削方式。
在亚洲、非洲各国纷纷取得民族独立以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国家依靠其在技术、
市场和金融资源方面的垄断,在与外围、半外围国家的贸易中,总是能以较少的社会劳
动时间和资源换取外围、半外围国家较多的社会劳动时间和资源。这就是不平等交换。
依靠不平等交换,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国家可以占有世界体系的大部分剩余价值。
第 5 章对此将做比较详细的讨论。

中心国家的资产阶级将他们从全世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分给本
国的无产阶级,这样就可以大大缓和中心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西方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一度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工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
快速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图 4.6 说明了 1900 年以来世界经济历年增长
的情况。1913-1950 年,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仅有 1.8%;1950-1973 年,世界经济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4.9%。这是历史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 54 -
图4.6 世界经济历年增长率
(1901-2011年)
0.08

0.06

0.04

0.02

-0.02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世界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1980 年以前数据来自于 Angus Maddison (2010), “Statistics on World


Popul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1980 年以后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
巨大进步以及新的技术革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所谓科学技术,不过是人类将自己对
自然界的认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改造自然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认识和应用必然要
受到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的限制。

自工业革命以来,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仍然无非是对
自然界已有的物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
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因而也造成了严重
的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本书第九章对此将进一步讨论。

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如果没有来自外围和
半外围地区的大量廉价资源,是不可能发生的。以石油为例,1950-1973 年期间,世界
石油生产年平均增长 7.5%,比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还要快。在此期间,世界石油

- 55 -
价格始终保持在极其低廉的水平。六十年代,世界石油价格长期保持在每桶 1.8 美元。
1970 年的石油价格换算成今天的价格(按 2011 年美元计算),也只不过每桶 10 美元。
如果换算成以升为单位,则相当于每升石油只要 6.5 美分,或者只要人民币四角钱。

1970 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随着美国石油产量的下降,中东地
区的石油出口国开始拥有更多的世界市场上的石油定价权。1973 年 10 月,为了抗议西
方国家支持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石油价格由 1973 年的每桶 3 美元暴涨到 1974 年的每桶 12 美元。这就是历史上的”第
一次石油危机”。

图4.7 世界石油价格
(1950-2011年)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名义石油价格 实际石油价格(2011年美元)

资 料 来 源 : BP 世 界 能 源 统 计 评 论 ,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http://www.bp.com/sectionbodycopy.do?categoryId=7500&contentId=7068481.

1979 年,伊朗革命爆发。1980 年,石油价格达到了每桶 37 美元。这就是”第二次


石油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黄金和美元的兑换价格曾经长期保持在每桶 35 美元。
1980 年,黄金年平均价格暴涨到 615 美元。按黄金价格计算,美元在 1970 年至 1980
年的十年时间里,贬值 17 倍。美元当时一度到了彻底崩溃的边缘。

- 56 -
1968 年”世界革命”

1950 年至 1973 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是空前的。按照 2005 年美元计算,


世界经济总产值从 1950 年的 7 万亿美元增加到 1973 年的 21 万亿美元,在二十三年间
增长了两倍。然而,世界资本积累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埋下了它失败的种子。

经过长期的经济增长,西方各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为例,1900
年,农业劳动力仍然占美国全部劳动力的 40%(与中国现在相仿)。至 1960 年,美国
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下降到只有 8%。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西欧各国已经完
成了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劳动力队伍的”无产阶级化”。就是说,绝大多数劳动者都已经
成为不占有生产资料并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与传统的农业劳动者不同,现代的无产阶级集中在城市、工厂或办公楼,受过现代
教育,了解国家大事,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比较高的经济与政治要求。用现在流行
的话说,就是有比较强的”权利意识”以及争取自身权利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工会力量普遍有所增长。在西欧各国,通常有一
半以上的工人参加工会。在美国,最多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参加工会。随着各种社
会福利政策的普及,工人因为失业、患病或者年老后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而陷入生活绝
境的可能性降低了、风险减少了(不过,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这些问题给工人
带来的困难也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因为减少了后顾之忧,西方各国工人与资本家斗
争的信心和能力普遍增强了。

到了六十年代,西方各国纷纷出现工人运动高潮。工人工资不仅快速增长,而且增
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资本家的利润率则陷于大幅度的、持久的下降。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危机(见图 4.1 和图 4.2)。

1968 年至 1975 年的世界革命高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1968 年 1 月 30


日,亚洲阴历年的新春之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越南南方全境发起攻势,史称”
新春攻势”。这次攻势虽然没有实现解放越南南方的目的,但是给美帝国主义及其南越
傀儡以沉重打击,使美国统治集团丧失了武力解决越南问题的信心。新春攻势后,美国

- 57 -
以学生为主的群众性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美国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陷入混乱,最终不
得不从越南全部撤军。

也是在 1968 年,反战运动传播到欧洲。1968 年 5 月,法国学生占领大学校园,反


对资本主义秩序。1100 万法国工人连续两周进行总罢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吓得
跑到北约在西德的军营里躲了起来。1968 年 5 月以后,欧洲各国学生占领学校、工人
占领工厂的运动持续了相当一个时期。

1970 年,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智利社会党领导人萨尔瓦多·阿连德在民主选举中获胜
并当选总统,开始了以和平方式在智利实现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一
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选举成为执政党(但是,正如下一节将要说
明的,智利无产阶级并没有真正夺取政权)。

同一时期,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与当地民族解放运动作战的葡萄牙殖民军连
吃败仗。被战争和死亡所困扰的葡萄牙殖民军官兵开始受到与他们作战的非洲人民游击
队的影响,学起了马克思主义著作。葡萄牙军队中的进步军官组成了”武装力量运动”,
于 1974 年推翻了葡萄牙法西斯主义政权。葡萄牙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

从 1968 年至 1975 年,从西方到东方,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 —— 美国 ——


到最边缘的葡属非洲殖民地,从西方大学校园的学生到拉丁美洲热带丛林中的游击战士,
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的世界革命高潮称为 1968 年”世界革命”。

在此之前,毛主席鉴于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权力落到一小部分特权官僚手中的历史教
训(也就是”苏联变修”的问题),在历次党内斗争尝试失败之后,不得已直接呼吁广大
的工人、贫下中农和青年学生起来造各级官僚的反。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在当时波及了整
个世界,成为世界许多地方革命与进步力量的思想指南。在世界的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
中国的国际威望如日中天。

正是由于革命中国在当时的巨大的国际威望,长期把持联合国的美帝国主义已经控
制不住局面了。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在挫败了美帝的阻挠以后,以 76 票
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18 国的提案,恢复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合法席位,将窃据中国席位的国民党蒋帮集团驱逐

- 58 -
出联合国。

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的联合国全体大会上,乔冠华团长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概
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革命史,指出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虽然会有曲折和
反复,但是终将取得胜利:”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成为不可抗
拒的历史潮流。”这是当时世界形势的真实写照,是当时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真实心
声。11

“芝加哥男孩”

1968 年”世界革命”的浪潮终于还是退落下去了。1968-1975 年的世界革命高潮虽然


给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以沉重打击,将世界资产阶级逼到了悬崖边上,但是最终没有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权
掌握在改良主义者手里。比如,在 1968 年,如果没有已经变修的法国共产党的支持,
戴高乐政权就维持不下去,法国就有可能爆发革命。

改良主义者根据历史的经验,认为工人阶级只要通过工会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选举继
续向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政府施加压力,就一定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直
到建成一个完全”人性化”的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与在生活中一样,不加分析地套用以
往的经验是要吃大亏的。西方与世界的工人阶级为此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世界范围的政治主动权转到了资产阶级手中。世界资产阶级反攻倒算的突破口选在
智利。当时的智利,在阿连德总统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进步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阿连
德总统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所有八公顷以上的大庄园,对铜矿实行了国有化,大幅
度提高了最低工资,推行公费教育和医疗,为婴儿提供免费牛奶,限定面包价格,为工
人阶级提供住房,将地铁优先建设到工人阶级居住的地方。阿连德总统的政策遭到智利
资产阶级激烈反对。资本家停止投资、关闭工厂,携带资本逃亡外国,妄图用制造经济
危机的办法胁迫阿连德总统就范。

美国政府极端仇视阿连德政府。早在 1970 年智利总统选举之前,中央情报局就阴

11 参见 1971 年 11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在联合国大会第二十
六届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 59 -
谋操纵选举,妄图使阿连德竞选失败。在这一图谋失败以后,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命令
中央情报局设法”干掉他”,同时授权中央情报局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使智利经济崩
溃。1970 年 10 月,在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智利右翼军人刺杀了坚持智利宪法传统的
智利陆军总司令施奈德将军(用现在一些人的话语来说,施奈德被刺杀,就是因为他坚
信”军队国家化”,反对军队干预政党政治)。

1973 年 9 月,新任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下发动政变,以坦
克包围了总统府并出动飞机进行轰炸。阿连德总统在发表最后广播讲话以后殉国。12

皮诺切特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主义军事独裁政权。在一个仅有 1000 万人口的国


家(不到现在半个北京市的人口),皮诺切特政权逮捕了 13 万人,杀害了数千名进步人
士。这个法西斯政权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

早在五十年代,美国国务院(相当于美国的外交部)与福特基金会就实行了一项”
智利计划”,目的是培养一批经济学家以影响智利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此后,一批智利
青年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其中很多人师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是
世界著名的反动经济学家,资本主义的狂热拥护者,主张实行极端的自由市场经济(具
有讽刺意义的是,若干年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将弗里德曼待若上宾,请弗
里德曼指导中国改革)。

皮诺切特上台后,便请一批弗里德曼的弟子(当时人称”芝加哥男孩”)执掌智利的
经济大权。在皮诺切特当政期间,”芝加哥男孩”们分别担任了智利的财政部长、经济部
长、计划部长、教育部长、劳工部长等要职。

“芝加哥男孩”们将国有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中国的主流精英为了掩耳盗铃将私有
化美其名曰”民营化”),对经济实行全盘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取缔各种
劳动法规),对外资全面开放,同时大幅度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开支。这些经济政策,后
来被统称为”新自由主义”政策。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复辟
的反动时代,因而也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时代。

新自由主义的倒行逆施给智利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工资总额占智利国民收入的比

12 本节关于智利的资料大多来自英文维基百科词条: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以及芝加哥
男孩(Chicago Boys)。

- 60 -
重从 1970 年的 52%下降到 1989 年的 31%。1989 年,智利工人的实际平均工资比
1980-1981 年下降了 19%;实际最低工资比 1980-1981 年下降了 45%。1989 年,智
利最富有的 20%的家庭占有全部消费的 55%,最贫穷的 20%的家庭仅占有 4%的消费。

1989 年,智利有 41%的人口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以下。最穷的 40%的人口平均每天


食物摄取量仅有 1600 卡路里。正常情况下,一个成人平均每天需要摄取热量 2000 卡
路里(大约相当于一斤粮食)。相比之下,早在 1980 年,中国人均热量摄取量就已经
超过 2600 卡路里(换言之,中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现在的人
均热量摄取量大约为 3000 卡路里。13

然而,智利的经济灾难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吹捧为经济奇迹,当作
世界各国效仿的样板。

新自由主义

1936 年,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英国发表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部著作中,凯恩斯在不抛弃资产阶级经济
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设法论证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失业和经济危机的问题。
凯恩斯提出只有实行”某种方式的投资社会化”,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受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当经济发生衰退的时候,资本
主义国家的政府就采取增加政府赤字以及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以缓解经济危机。这些
政策统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但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已经搞不下去了。过去,只要
政府增加赤字或者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经济很快就会复苏。但是到了七十年代,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利润率下降的危机。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西方的垄断资
本家不断提高产品价格以便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就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
以至于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13 参见”Chile: The Laboratory Test,” http://www.huppi.com/kangaroo/L-chichile.htm;邋遢道人,”数落


一下毛泽东的‘错误’”,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a8678301019dl2.html。

- 61 -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实行新的经济政策。1979 年,撒切尔
夫人当选为英国首相。1980 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以撒切尔和里根分别在英国、
美国上台为标志,新自由主义成为在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恢复资本家的利润率。在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下,只有利润率提高了,资本家才会有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资本主义经济
才能运转。

为了提高利润率,就要增加资本家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减少工人在国民收入中的
份额,也就是使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对资产阶级有利、对无产阶级不利的变化。为了达到
这个目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增加工人的失业率。如果失业率上升,工人在劳
动力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会增加,为了保住工作就不得不对资本家忍气吞声。资本
家就可以趁机压低工人的工资、逼迫工人增加劳动强度。

里根一上台,就给资本家大幅度减税,同时却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美国政府的赤
字不减反增。为了弥补赤字,就要在债券市场上大量借债。这就大大增加了对货币的需
求。与此同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又
减少了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却增加,其效果就相当于银行的存款减少但
是贷款需求却增加,于是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暴涨。

利率上涨对金融资本家有利,但是对工商业资本家则不利。利率上涨以后,需要借
债来投资或者进行资金周转的工商业资本家所面临的还本付息成本急剧上升。大批工商
业资本家破产,其余的也纷纷进行裁员、缩小生产规模,工人的失业率于是大幅度上升。
图 4.8 比较了 1950 年至 2011 年美国的政府债券利率和失业率。

- 62 -
图4.8 美国的政府债券利率和失业率
(百分比,1950-2011年)
14

12

1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失业率 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12 年卷,
http://www.gpo.gov/fdsys/pkg/ERP-2012/content-detail.html.

1981 年,美国十年期联邦政府债券的年平均利率达到创纪录的 13.9%。次年,美


国的失业率达到战后最高的 9.7%。持久的高失业果然削弱了美国无产阶级的力量,美
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开始下降,资本家的利润率开始回升(见图 4.2 和图 4.4)。

对于美国资产阶级来说,通过高利率制造高失业的办法搞”阶级斗争”,固然可以达
到削弱无产阶级力量的目的,但这毕竟属于”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对于资本家来说,
经济深度衰退带来的损失也是很大的。要持久地提高利润率和利润份额,光靠在美国内
部制造失业大军是不行的,还必须在广大的外围和半外围地区扩大廉价劳动力的”产业
后备军”,使整个世界的力量对比都发生对美国资产阶级有利的变化。

失去的二十年

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世界资产阶级对世界无产阶级的反攻倒算。在新自由主义时期,
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丧失了一部分以往的斗争成果,劳动人民的生活水

- 63 -
平普遍下降,贫富差距普遍扩大。对于世界劳动人民来说,新自由主义是不折不扣的”
黑暗年代”。

在新自由主义时期,付出代价最多、生活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东欧、拉丁美洲、
西亚和非洲的劳动人民。其中,东欧、拉丁美洲、西亚和北非都属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中的半外围地区。

在当前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中心国家主要从事具有高度垄断性、高利润、高附
加价值的尖端制造业和金融业,并占有世界体系中的大部分剩余价值。中心国家还垄断
着世界上的粮食生产和贸易。

外围国家主要从事具有高度竞争性、低利润、低附加价值的经济作物农业、采矿业
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国家人口众多,实际上生产着世界上的大部分剩余价值,
但是只占有其中一小部分。

半外围国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比如原来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专门从事高
污染、高能源消耗的工业。随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向半外围靠拢,中国在很大程
度上已经代替了前苏联和东欧,成为世界上高污染高能耗工业的中心。另一种,比如中
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以及现在的俄罗
斯,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二、三十年,前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等半外围国
家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或民族经济的过程中都曾经取得不小的成绩。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和九十年代,半外围国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劳动力的无产阶级
化。比如,根据世界银行所提供的各国工薪劳动者(即以工资或薪水为主要收入的劳动
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1980 年,波兰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75%;1992 年,
匈牙利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85%;
1992 年,俄罗斯联邦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92%;
1990 年,阿根廷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69%;1990 年,巴西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66%;1990 年,墨西哥的工薪劳动者比重达到 68%。

随着劳动力队伍的无产阶级化,城市中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斗争能力越来越强,
政治和经济要求越来越多。半外围国家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问题。前苏联和

- 64 -
东欧各国还面临着资源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这就使得半外围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
处于不利地位。

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国家不同,半外围国家无法通过不平等交换和资本输出
从外围国家攫取大量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也就不可能通过将一部分超额利润分给本
国工人的方式来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摆脱资本积累的困境。半外围国家纷纷举借外债,希望用
这种方式提高经济增长速度。1971 年至 1980 年,拉丁美洲的外债总额由 380 亿美元
增加到 2400 亿美元,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外债总额由 60 亿美元增加到 640 亿美元,东
欧和前苏联的外债总额由 60 亿美元增加到 520 亿美元。至 1990 年,拉丁美洲的外债
总额大幅度增加到 4400 亿美元,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外债总额增加到 1400 亿美元,东
欧和前苏联的外债总额增加到 1400 亿美元。

本来,半外围国家希望通过筹借外债,进口更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经济增长
速度。不料,1979 年以后,美国利率暴涨,带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暴涨,半外围国家
的还本付息压力顿时增加。图 4.9 比较了 1970 年至 2000 年世界上若干外围和半外围
地区外债还本付息负担的情况。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除了东亚地区以外,世界上的外围
和半外围地区普遍陷入债务困境,不得不将出口收入额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用于偿还
外债的本金和利息。

- 65 -
图4.9 若干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外债还本付息负担
(占商品出口额百分比,1970-2000年)
35

30

25

20

15

10

0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拉丁美洲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南亚
最不发达国家 东欧和前苏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最不发达国家”包括 34 个非洲国家、14 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和加勒比地区的海地。

1982 年,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爆发。处于危机中的拉丁美洲国家被迫向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紧急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趁机要求拉丁美洲实行所谓”结构调整”
计划。结构调整计划的内容与”芝加哥男孩”在智利推行的经济政策类似,主要内容是:
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全面开放对外贸易、取消对民族工业的一切保护,开放金融部
门,大幅度削减教育、医疗卫生和养老方面的政府开支。结构调整计划的实质是大幅度
削减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水平,逼迫拉丁美洲各国将节余出来的资源用于偿还债务,从
而保证西方债权人的利益。

1989 年以后,随着东欧政治剧变、苏联解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欧和前苏联
推行了与结构调整计划类似的所谓”经济改革”方案,号称”休克疗法”。

- 66 -
图4.10 若干外围和半外围地区人均经济产值
(1990年国际元,1950-2000年)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东欧 前苏联 拉丁美洲 西亚 非洲

资料来源: Angus Maddison (2010), “Statistics on World Popul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图 4.10 比较了东欧、前苏联、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从 1950 年至 2000 年的人均


经济产值变化的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陷入经济危机,人均经
济产值下降。八十年代被称为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地区”失去的十年”。到了九十年代,
激进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导致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崩溃。从 1989 年至 1998 年,前
苏联地区的经济产值下降了 44%,超过了美国在大萧条期间经济下降的幅度。九十年
代又成为前苏联和东欧失去的十年。

对大多数外围和半外围国家来说,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堪称”失去的二十年”。

向底线竞赛

主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僵化落后、效率低下,导致人民生活贫困。苏联
由于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没有及时进行私有化、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终于导
致经济破产、国家解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战胜了法西斯德国,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

- 67 -
战后,苏联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根据麦迪
逊《世界经济历史统计》中的相关资料,1928-1980 年,苏联经济年平均增长 3.0%。
同一时期,美国年平均增长 2.0%,英国年平均增长 1.7%,德国年平均增长 2.4%,法
国年平均增长 2.3%,意大利年平均增长 2.9%,加拿大年平均增长 2.2%,澳大利亚年
平均增长 1.9%,日本年平均增长 3.7%。可见,在 1980 年以前,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
超过了除日本以外的其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即使按照西方学者的统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苏联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超
过了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这个时间段还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战争中遭受
了人口和经济方面的巨大损失。可见,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僵化落后、效率低下是没有
根据的。

至 1980 年,苏联在石油、钢、水泥、化学纤维、纺织品、拖拉机、奶制品、棉花
以及捕鱼量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上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在吃、穿、住等基本消费
方面,苏联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美国普通劳动家庭相当。苏联人民还享受免费医
疗、免费教育,没有失业之虞。苏联的教育、文学、戏剧、音乐是公认的世界一流水平。
14

苏联虽然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仍然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世界资本
主义体系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就是迫使各个国家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相互竞争。苏联不仅
要在军事方面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而且为了进口西方国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可避
免地要参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因而也必须在世界市场上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竞争。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国家,依靠历史上对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
建立了巨大的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心国家又依靠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了他们在技术、市场、金融资源等方面的垄断。在不改变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
外围和半外围国家是很难突破中心国家的这种垄断的。

即使在苏联经济最好的时候,苏联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整
体经济实力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二。苏联以有限的经济实力,既要与美国进行军备

14 参见现在美国特拉华大学任教的苏联数学家谢尔盖•洛帕特尼科夫所著文章:”生活水平对比:苏联
1980 与美国 2008”。http://review.youngchina.org/archives/2614.

- 68 -
竞赛,又要满足苏联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剩余的资源很难在发展尖端
工业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同时还需要以高额的
薪水以及其它物质条件吸引世界顶尖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苏联是不可能挑战美国以
及西方的垄断地位的。苏联在这方面面临的困境与大多数外围和半外围国家一样,与社
会经济制度无关。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苏联仍然在进行城市化,可以从农村获得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另外苏联国土面积广大,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在七十年代以后,农村剩余
劳动力已经枯竭。城市化的苏联工人阶级要求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苏联的自
然资源也开始枯竭。1987 年以后,苏联石油产量下降。苏联也无法向西方国家那样靠
掠夺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资源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随着劳动力和资源成本
的急剧上升,苏联经济陷入停滞。

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在外围或半外围国家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或迟或早会陷入类似苏联后期的困境。那么,有没有摆脱困境的出路呢?无非是三种办
法。

第一,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全世界劳动人民,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代之
以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

第二,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暂时不能消灭的情况下,如果社会主义国家遇到了经济
困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集团,应当主动与劳动人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承担经
济危机的代价,在艰苦奋斗方面发挥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如果领导集团愿意这样做,就
有可能在困难的情况下争得劳动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渡过困难和危险的时期,迎接
新的世界革命高潮的到来。

第三,如果既不能做到第一条,而领导集团也不愿意实行第二条,那么就只剩下一
条路:将经济危机的代价完全转嫁给本国的劳动人民。这也是苏联领导集团后来实际选
择的道路。

在不改变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一个国家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无非是依靠
以下几种条件中的某一种:先进技术或者其它方面的垄断;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

- 69 -
本以及其它成本。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国家垄断了先进技术。少数半外围国家拥有按人口平均数
量比较多、价值比较大的自然资源(如海湾石油出口国)。绝大多数外围和半外围国家
既不掌握先进技术,也不拥有按人口平均计算丰富的自然资源,于是就只剩下”向底线
竞赛”。

“向底线竞赛”来自于英文”Race to the bottom”。在这里,”向底线竞赛”的意思是,在


新自由主义时代,广大的外围国家和半外围国家为了相互竞争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竞
相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竞相取消各种政府管制,竞相为跨国公司提供低廉的资源,任由
资本家剥削工人、破坏环境。

在向底线竞赛的情况下,前苏联和东欧各国要恢复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上的竞争力,
就必须大幅度地削减劳动力成本。为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撕毁这些国家原有的”
社会契约”(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提供给工人阶级的充分就业、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养
老、住房等权利),在”改革”的旗号下将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摧毁,使其沦落为资本主
义剥削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

中国工人能过上好日子吗?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既不
是因为中国拥有对世界的技术垄断,也不是因为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特别丰富。中国经
济增长成功的秘密,无非是在向底线竞赛的时代,中国跑得更快一些,更加疯狂一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全面开放。中国广大的、几乎
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就成为中外资本家理想的剥削对象。当中国的广大的廉价
劳动力与毛泽东时代遗留下来的完整的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的时候,不难创造出经济增长
的奇迹。

然而,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也到一个转折点。中国即将面
对东欧、前苏联、拉丁美洲等半外围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面临的问题。历史上,当半外围
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无产阶级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起劳动力成本和资

- 70 -
源成本的迅速上升,进而导致资本积累的危机。世界银行没有提供中国的工薪劳动者占
全部就业人口比重的数据。但是,考虑到无产阶级化的工人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
我们可以用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劳动力无产阶级化的近似指标。

图4.11 若干国家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比重
(1980-2010年)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中国 巴西 韩国 波兰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图 4.11 比较了中国、巴西、韩国和波兰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波
兰、巴西、韩国的非农就业人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都超过了 70%。这三个国家在当时
都遭遇了比较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韩国在渡过了八十年代的政治危机以及 1997 年的严重经济危机以后,将大量资本


转移到中国,依靠剥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攫取了大量超额利润,并借此缓解了国内的阶
级矛盾。

波兰领导集团选择了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趁机撕毁了社会主义时代与工人阶级的社
会契约,终于将波兰改造为一个为西欧中心国家输送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巴西在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以后,出现了比较强大、比较激进的工人运动。2002
年,巴西工人党领袖卢拉·达席尔瓦当选为巴西总统。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 71 -
卢拉政府实行了一些进步政策。近年来,巴西得益于中国经济对各种资源的巨大需求,
主要依靠出口能源、矿产保持经济增长。

中国的非农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 60%.。这说明,中国的城市
化、工业化和劳动力无产阶级化的程度已经接近半外围国家。历史经验证明,在城市化、
工业化和无产阶级化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无产阶级必将组织起来,并且提出广泛的政
治和经济要求。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在不远的将来面对如下的困境。那就是,一
方面,中国将不得不面对急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另一方面,中国的以高污
染和高能耗为特点的工业部门在世界市场中的扩张即将达到极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人将有什么样的前景呢?

首先,中国工人可以期待中国上升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个中心国家,然后再
寄希望于中国的资本家会把他们从全世界剥削来的超额利润拿一部分出来分给中国工
人(正如第七章将要说明的,这将是不可能的)。

其次,中国工人可以学习波兰工人的”榜样”。准确地说,是学习波兰工人上当受骗
的榜样。在已经为盲目改革牺牲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以后,再为”政治改革”或曰”
宪政”牺牲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永远做世界资本主义的忠实的廉价劳动力。问题是,
中国的无产阶级有这么”傻”吗?

最后,中国无产阶级可以学习中国工人自己的先辈的榜样,主动承担起领导国家的
责任,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国家和社会。

历史正等待着中国工人去创造。是走被奴役的路?走奴役别人的路?还是走解放的
路?答案,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 72 -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的探索

列宁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体系最薄弱的环节率先突破。俄国的十月革
命证明了这一判断。

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落后国家在发生革命之
前,往往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作为世界资本积累的一环向中心国家输送着经
济剩余。革命的发生威胁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稳定,因而也是中心国家所不希望看到
的,所以新的社会主义政权必然遭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封锁和打击。如果不能迅速提高生
产力水平,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可靠的国防工业,新政权迟早要被颠覆,
国家也将重新回到落后的历史起点上。

毛泽东时代(1949-1978)的中国就面临着这个历史性难题。一方面,在旧社会饱
经欺侮的中国人民渴望新中国建立一种公平的社会制度,所以社会主义是众望所归。中
国革命依靠工农群众才取得了胜利,如果新政权重新让他们回到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
制度下,新政权就丧失了合法性。另一方面,面对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围的历
史,以及帝国主义对新政权的封锁和打击,中国必须进行资本积累,尽快完成工业化,
改变在世界上的落后地位。

按照某些说法,毛泽东时代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在这种”不
适应”的状态下摸索了三十年,经济到达了”崩溃的边缘”,所以改革开放时代对生产关
系进行了改革。通俗地说,”补了资本主义这一课”。

只要稍微做一些国际比较就可以看到这种说法的荒谬。从经济增长来看,毛泽东时
代的表现相当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8 年的 GDP 是 1952
年的 4.7 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6.1%,见图 5.1。15由于各个国家规模不同,取得经济增
长的基本条件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时,合理的方
法是对人口规模在同一数量级上的国家进行比较。1978 年时,全世界共有 16 个人口超

15 数据来源:《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 73 -
过五千万的国家,表 5.1 列出了其中 15 个国家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到 1978 年的经
济增长率(越南数据缺失)。在这 15 个国家中,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巴西
和墨西哥,中国的增长速度排在第 4 位,比苏联快,比印度快,也比经历了改良主义黄
金时代的美、英、德、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快。

图5.1 1952-1978年的经济增长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GDP指数(1952年=100)

数据来源:《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表 5.1: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国家 时期 年均经济增长率(%)
日本 1950-1978 8.2
巴西 1960-1978 7.2
墨西哥 1960-1978 6.4
中国 1952-1978 6.1
印度尼西亚 1960-1978 5.8
巴基斯坦 1960-1978 5.8
联邦德国 1950-1978 5.3
法国 1950-1978 4.9
苏联 1950-1975 4.8
意大利 1960-1978 4.8
尼日利亚 1960-1978 4.5
印度 1960-1978 3.8
美国 1952-1978 3.6
英国 1950-1978 2.6
孟加拉国 1960-1978 2.3

- 74 -
数据来源:WDI 数据库,中国 1952-1978 年数据来自《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美国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日本数据来自日本统计局网站,英、法、联邦德国
数据来自《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 1950-1982》,苏联数据来自大卫·科兹著,《来
自上层的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在毛泽东时代结束的时候,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 70%,重
工业占比不到 5%)变成了一个拥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位居全
球第六位。中国有了自己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制造业,有了”两弹一星”,并由此发展
了自己的核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能够用自己的工业产品支援农业促进粮食产量
的大幅增长,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可见图 5.2-5.4。

图5.2 1949-1978年粮食产量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49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 75 -
图5.3 城镇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
比例
(百分比,1952-1978年)
0.25

0.2

0.15

0.1

0.05

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图5.4 农业和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
重 (1949-1978)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0 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工业(%) 农业(%)

数据来源:《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面对事实,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毛泽东时代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经济濒临崩
溃,那么这个时代是如何取得如此了不起的经济成就的?

- 76 -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固然是一对矛盾,但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原来的生产关
系一定不适应生产力,也不意味着后来的生产关系就一定适应生产力。假如中国作为世
界上拥有最多廉价劳动力的经济体,用低端技术为全球生产廉价消费品,到最后经济增
长换来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劳动者健康水平退化的后果,这难道就是适应生产力的
生产关系吗?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给定足够的历史时间,谁都能看得清楚明白。

生产关系为什么会变化?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生产过程中属于不同阶级的人之间
的关系,所以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总是不同阶级之间斗争的结果。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在客观上是因为资本主义在一定历史阶段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而在主观上则需要无
产阶级这个”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来进行斗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同样,资本主义取代
社会主义,也是通过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才能实现,但是资本主义的复辟并不会
改变它成为生产力的桎梏的历史规律。

那么,毛泽东时代的阶级斗争是如何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这要从建国初期的
生产关系说起。

苏联模式

在中国这样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进行资本积累,完成工业化,有必要借鉴苏联的
经验。苏联在 1953-1957 年帮助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不仅获得了苏联的
机器设备和技术,而且积极向苏联学习工厂管理经验。苏联的工厂管理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一长制”,厂长说了算;二是通过物质刺激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套管理经验的典型
代表是苏联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因此我们国家把它称之为”马钢宪法”。

1952 年之前,中国就根据苏联模式在接管下来的官僚资产阶级工厂中建立了厂长
负责制,而在一五时期的新工厂中更是如此。1956 年,中国仿照苏联工资制度进行了
工资改革,建立了八级工资制,工人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评定级别,从而获得数额不等
的工资,并鼓励实行奖金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资产
阶级彻底丧失了夺取政权的能力。这样,中国在 50 年代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建立起了自
己的经济制度。

- 77 -
由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党的八大宣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
阶级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阶级矛盾会
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失吗?

实际上,私有制只是私有权的法律形式。原来的形式没有了,内容可以改头换面继
续存在。无论在苏联还是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任何人都不具有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
但社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分工仍然存在,权力仍然是不平等的。有一部分人掌
握着社会的政治权力,掌控着意识形态,有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如何分配,
并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这部分人就是官僚精英。

在苏联模式下,官僚精英的特权得到保障而受不到挑战。在工厂里,厂长权力最大,
工人被动执行命令,不能参与管理,更谈不上民主。工人劳动缺乏主动性,所以为了完
成生产任务,工厂不得不实行物质刺激。

表面上看,奖金和计件工资可以提高工人收入,好像是为工人的利益着想。实际上,
资本主义制度下长期实行同样的物质刺激,资本家只有在工人创造出更大剩余价值的情
况下才愿意拿出一部分工资奖励给工人。在社会主义工厂中也是如此。只有劳动技能好
或者客观生产条件好的工人才能获得比较多的奖金,而从全部工人的平均水平来看,与
多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相比,他们的工资增加得却很少。并且,由于奖金分配不均,工
人内部容易出现分化和矛盾,因而容易被管理者分而治之。同时,奖金如何分配是管理
者说了算,实行物质刺激实际上加强了管理者的权力,工人为了增加一点收入而不得不
对管理者更加服从。

1958 年,毛主席推荐全党干部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
书》。毛主席在对这本书的批注中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批评。他说,

“(教科书)不讲全体人民的利益解决了,个人的利益也就解决了;他们所强调的
个人物质利益,实际上是最近视的个人主义。这种倾向,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
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

所以,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仍有很大的差距。苏联模式固然在历史上巩固了各个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帮助社会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但也促使官僚精英的形成。官僚

- 78 -
精英认为这一模式最有利于促进资本积累和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所以想要停留在这一
模式上而不想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了。按照同样的逻辑,官僚精英也可以为了资本积累
而牺牲工农群众的长远利益。官僚精英的这种态度是对社会主义的错误修正,因此被称
作”修正主义道路”。由于权力得不到限制,官僚精英迟早会以更好地进行资本积累为名
而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劳动者实行剥削和压迫,而官僚精英也会摇
身一变成为新的剥削阶级。所以,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来说,苏联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
果不对苏联模式下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造,中国也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有的人一看到阶级斗争犹如谈虎色变。其实,只要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所生产的剩余
产品被另一部分人所占有或者支配,那么这个社会就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个
社会的生产关系就存在对抗性,阶级之间就会发生斗争。

如果你翻开中国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不乏在农民支持下建立的政权,但是新政
权的领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新的剥削阶级。阶级社会的秩序得以恢复,农民换来的或许
只是短暂的”恩惠”,而在长期仍然受到剥削和压迫。毛泽东时代也面临着这个”历史规
律”。背离人民当家作主目标的苏联模式不能照搬,那么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究竟应该走
什么道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激烈的社会变动之后,全国秩序在 60 年代末期稳定下来。
在对苏联模式下的生产关系的改造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既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又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本书的读者或许没有经历过毛泽东时代,可能倾向于认为物质刺激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流行逻辑:只有把劳动者的所得和劳动者的实
际贡献联系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按劳分配”。按照这一逻辑也不难证明,只有把
公有财产私有化,才能让劳动者最大程度地关心资产增殖,因而私有化最有效率。

其实,物质刺激所体现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极为片面的。在现代生产过程中,一件
产品需要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任何一个劳动者都不可或缺,任何一个劳动者
犯的微小错误都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积累成大错。所以现代生产过程必然强调劳动者”
各尽所能”,而单个劳动者的实际贡献通常是无法衡量的。

- 79 -
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实行”按劳分配”,也的确是按照劳动者的贡献来分配的。然而这
种”按劳分配”不是看你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是看你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只有你给资本
家创造了更多的利润,资本家才会多分给你一点工资。所以,如果只强调”按劳分配”而
不区分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那么”按劳分配”就是个骗局,吃亏的还是劳动者自己。

毛主席就曾这样批评苏联模式中的物质刺激的片面性:

“这样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原则,反映了他们相当多的经济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的精
神状态,也反映了他们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在这一种情况下,不靠他们的所谓物质鼓
励,他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前一句话是讲要尽最大努力来生产。
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分割开来,总是片面地讲物质鼓励呢?”

那么,如果抛开物质刺激,社会主义有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方法呢?

1960 年关于鞍钢的一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兴趣,自那时起”两参一改三结合”
的鞍钢宪法传遍全国。所谓”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
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鞍钢宪法试图打破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的界限,促进工人与管理者的结合,创造出工厂管理的新制度,取代依靠厂
长负责制和物质刺激进行工厂管理的苏联模式。

鞍钢宪法的传播改变了中国的工厂管理,以前由干部担任的一些职能变成了工人的
事。工人中出了各种”员”,如统计员、安全员、质量员等,做的都是从前由办公室职员
的工作。同时,干部被要求经常性地参加体力劳动,拜工人师傅为师。大学毕业生进厂
直接就是干部,但必须下车间劳动一段日子才能进办公室。

这一套工厂管理经验的好处很多。一是节约了非生产性劳动,干部和办公室职员的
数量少了。二是工人自己管理,从而培养出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工人成了工厂的主人,
劳动积极性也就高了。三是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了解了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能更好地
改进管理和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干部以身作则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

资本主义在战后的黄金时期曾创造出一套以日本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新的管理方式,
一个重要特征恰恰就是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日常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上的相互结合。这
种管理方式成为日本汽车业在效率上超过美国汽车业的法宝。与丰田管理方式相比,中

- 80 -
国的鞍钢宪法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探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当然,这种探索不仅
重塑了车间中的权力,保证了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也是提高效率的一整套好
方法。

从鞍钢宪法,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首先,工人在为谁生产这一问题上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把国家、工厂和个人的利
益统一起来。劳动不是为了奖金,而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自己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
参与集体的管理,是集体的主人翁。这种参与感和贡献感产生出劳动热情。

其次,工人能够限制干部的权力,能够公开批评干部,表达意见和建议,不怕干部
打击报复,能够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方式决定工厂的重大政策。工人的权力和地位
有了保障,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劳动积极性也会提高。

最后,国家制定的工资标准向工人倾斜,向体力劳动者倾斜,而一般干部和办公室
职员的工资比具有相同工龄的工人低,粮食定量也比体力劳动者少。这种分配制度也增
强了工人的地位,从而把集体的事业当成工人自己的事业。

鞍钢宪法所体现的工厂管理方式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有益
尝试。固然,各地实际情况不同,这一套管理方式的效果也不一样,并且生产关系的改
造也需要时间,需要其他制度与之配合。不过,有些人一说到社会主义工厂就想起”大
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线性思维阻碍着他们理解人的劳动积极性从何而来这
个根本问题。人有通过劳动进行创造的本能,人通过劳动改变着环境也改变着自己。物
质刺激把劳动者当作机器,你给机器多少动力,机器就会被动地工作多长时间。鞍钢宪
法把劳动者当作人,一旦意识到劳动所创造出的集体利益和个人长远利益一致,人就会
主动地劳动。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

毛泽东时代的生产关系不仅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翻
天覆地地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本章开始我们已经看到,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增长
十分迅速,并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然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并不止于

- 81 -
此。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可以分两个方面来总结,一是”物”的发展,主要是工业化,
二是”人”的发展,即劳动者的发展。

工业化

中国要进行工业化,就要动员足够的劳动力。中国劳动力数量多,但农民占大多数,
农业能提供的剩余粮食少,能养活的工人数量有限,所以粮食产量就给工业化带上了”
紧箍咒”。1952 年,农业经过三年恢复,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
只有 285 公斤。这些粮食不仅需要养活 5.7 亿人口,还要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如果工业
扩张过快,工人数量就会增加,对农村粮食的需求就要增长。所以,进行工业化是一门
大学问,有时更需要辩证的思想。

建国之初我们的重工业极其薄弱,一五计划时期就优先发展了重工业。在苏联援建
的 156 个重点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重工业。这些重点项目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原材料、
能源和机器制造。在一五计划的布局中,东北地区形成以鞍钢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华北
和华中地区将在二五期间形成分别以包钢和武钢为中心的工业基地。由于钢铁是工业建
设的基本材料,有了钢铁才能制造机器设备,所以把钢铁工业作为中心是理所当然的。

一五计划的机器制造重点项目有 80 多个,分别服务于冶金、采矿、电力、运输、
化工、农业和机器制造业本身,其中包括著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洛阳矿山机器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兰州炼油化
工设备厂、吉林石化公司等等。这样,以钢铁为中心,通过机器制造业满足工业化的进
一步需求,整个工业部门就逐步建立起来。

一五时期 156 个重点项目连同 921 个限额以上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虽


然这些项目在这一时期进行规划,但并不一定当时就开工并投产。一五计划全部建成或
部分建成并投产的只有 68 个。这些项目的建设经历了大跃进、困难时期和调整时期,
一直延续到 1969 年才全部完成。

大跃进运动对于整个工业化过程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钢铁产量的突飞猛
进促进了与之相连的重工业的发展,1958 年重工业产值增长了 79%,1959 年进一步
增长了 48%,都大幅超过了一五时期的平均水平。不仅国家的大工业,地方和农村的

- 82 -
小工业也繁荣起来,农村第一次有了工业生产的经验,为此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相关比例可见图 5.5。

图5.5 轻工业和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
(1949-1978)
70 80
60
50 60
40
40
30
20 20
10
0 0
1965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重工业(%) 轻工业(%)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83》

然而,大跃进的另一方面却是,大炼钢铁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包括部分农村劳动
力,从而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各工厂为了增加产量而大规模招工,迅速扩大了城市
劳动力规模,造成粮食及其他消费品供应紧张。结果,工业建设也不得不大幅收缩。

在大跃进之后,国家对工人数量和工资增长幅度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倘若你
问一位经历过这些年代的老工人当时的工资如何,他会清楚地告诉你工资是多少、哪一
年涨过工资,因为在大跃进之后和 1976 年之前,全国仅在 1963 年和 1971 年给部分
工人涨过工资。

如果说文革之前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那文革时期的工业建设则提升了
1964 年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工业化的高度。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成功创造了中国的航天工业与核工业,
同时也带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从 1967 年到 1976 年,电视机产量增长了 35.2 倍,收

- 83 -
音机产量增长了 9.6 倍,录音机产量增长了 3.7 倍。1966 年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后,
在 1976 年中国集成电路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 2000 万块。

中国在 60-70 年代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大油田,原油产量从 1966 年的约 1500 万吨


增长到 1978 年的过亿吨。有了石油,就可以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生产化肥、化纤以及
其他重要的化工产品。20 世纪 7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石油危机,石油价格迅速上
涨。中国通过石油出口取得了外汇,并在 1972-1973 年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
家引进了价值 51.4 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 13 套化肥装置,并在 1974 年以后陆
续投产。化肥产量从 1972 年的 370 万吨增加到 1978 年的 870 万吨。可以说,没有这
一时期化肥生产能力的增长,就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粮食产量的提高。

劳动者的发展

与劳动者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方面就是医疗和教育。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劳
动者的健康水平就要下降;没有好的教育条件,劳动者的技能就要退化。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到高级阶段为了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一般都会由国家承担一部分劳动者的医疗和教
育费用,以更好地为资本积累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
主义的一个目标。

主流观点认为,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贫困,生活在贫困中还谈什么劳动者的发展?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978 年与 1952 年相比,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即排除物价影响之后的平均工资水


平)只增长了 10%。每一次工资上涨后,随着工资较低的新工人数量的增加,整体的
平均水平又被拉了下来。1976 年,职工每个月的平均工资不到 48 元,从现在的角度来
看当然很低。

不过,48 元在实际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当时许多工厂有个规定,按家里人口算,
如果每月人均收入少于 8 元,那么就可以申请救济。我们可以把 8 元当作一个人的最低
需要,那么一个职工的工资养活五、六口人是不成问题的。许多四五十岁的工人师傅回
想起他们的父辈,往往会说到,当年一大家子就父亲一个人上班,但家里经济上也没有
什么压力。城镇职工的实际工资可见图 5.6。

- 84 -
图5.6 城镇职工平均实际工资的变化
(1952-1978)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实际工资指数(1952=100)

注:实际工资指数由职工平均工资经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后得出。

数据来源:《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

那时职工需要花钱的地方少,主要是吃穿等生活必需品。吃的方面国家按计划供应
粮食,粮价基本不变,如果变化也会给职工发放价格补贴。粮食定量供应,一个重体力
劳动者每个月供应 40-49 斤粮食,坐办公室的干部和职员供应 27-32 斤粮食,没有工作
的普通市民的标准是 24-28.5 斤粮食。16穿的布料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也是如此。子女
上学学费很少,如果家庭困难则可以免学费。职工看病不要钱,家属看病有补贴,医疗
上也有保障。住房由单位提供,虽然 1978 年的时候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 6.7 平方米,
但住房有保障,房租也很便宜。17

城市里的工人、干部是这样,那农民生活如何?农村家庭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在 1957
年是 73 元,1964 年是 103 元,1978 年是 134 元,大概是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40%。18可见,农村的收入水平虽然增长比较快,但绝对水平与城镇相比是比较低的。

16 唐忠、宋继青著,《粮票·粮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7 数据来源:《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18 数据来源:《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

- 85 -
然而,这并不妨碍农村劳动者的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能够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建立起了有效的制度,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农民的发展。国家有意识的
让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这一点从所谓工农业剪刀差来看,这个指标衡量了农村工业品
和农产品价格的相对关系,应该说在整个毛主席时期,农村农产品的相对价格都在走高,
对农村更有利,见图 5.7。

图5.7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
(1951-1978)
250

200

150

100

50

0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950=100)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1950=100)

数据来源:《新中国 50 年统计资料汇编》

1965 年,面对医疗资源严重偏向城市的局面,毛主席批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
部”,并号召培养一批”农民也养得起”的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应运而生。
赤脚医生依靠从生产大队获得的补贴生活,他们经过简单的培训,能够给农民提供基本
的医疗服务,特别是防治传染病。到 1977 年底,全国有 85%的生产大队是行了农村合
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达到 150 多万。19

现在有人说,”赤脚医生”水平差,只能治个头疼脑热,不值一提。对此我们也只能
说,那些对毛泽东时代目空一切的批判家们并没有资格批判脚踏实地的”赤脚医生”制度。

19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 86 -
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建立在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合作医疗制度可以显著
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劳动者的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赤
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谓是许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奇迹。中国在 70 年代
编写的《赤脚医生手册》以问题为中心,简单易学,清晰明了,被翻译成 50 多种语言
在全世界发行。

毛泽东时代在劳动者发展上表现地究竟如何?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健康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来衡量。根据《中国卫生年鉴》,
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 35 岁增加到 1978 年的 68 岁。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
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从 1960 年的 43 岁增加到 1978 年的 66 岁,其中女性的预期寿命
从 45 岁增加到 68 岁。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 1960 年的预期寿命是 42 岁,而到了 1978 年只有 54 岁;全


部低收入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从 1960 年的 42 岁增长到 1975 年的 46 岁,而全部中等
偏低收入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从 1960 年的 46 岁增长到 1975 年的 54 岁;经济合作与
发展组织的成员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的预期寿命在 1960 和 1975
年之间只不过增长了 3 岁多。表 5.2 按照表 5.1 的方法比较了十几个人口大国的预期寿
命,表明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是最快的。

表 5.2:预期寿命的国际比较
1960 1978 预期寿命年均增长率(%)
中国 43.5 66.5 2.4
印度 42.4 54.4 1.4
印度尼西亚 45.1 56.5 1.3
巴基斯坦 46.6 57.2 1.1
尼日利亚 38.5 45.1 0.9
墨西哥 57 65.6 0.8
巴西 54.5 61.7 0.7
日本 67.7 76 0.7
孟加拉国 47.8 52.1 0.5
意大利 69.1 73.7 0.4
法国 69.9 73.6 0.3
美国 69.8 73.4 0.3
德国 69.6 72.3 0.2
英国 71.1 73.2 0.2
数据来源:WDI 数据库。

- 87 -
在教育方面,1982 年中国成年人的识字率已经达到 66%,其中成年女性的识字率
是 51%,而印度在 1981 年全部成年人和成年女性的识字率分别只有 41%和 26%。从
15-24 岁的年轻人来看,1982 年中国人的识字率是 89%,女性是 82%,而印度 1981
年的数字分别只有 54%和 40%。

教育进步也可以从入学率看出来。表 5.3 比较了十三个人口大国中等教育的入学率。


1978 年的时候,中国中等教育的入学率接近 58%,在十三个国家中仅次于日、美、英、
法、意五个高收入国家,而其增长率仅次于巴西。中国中等教育入学率是印度的两倍多,
对女性来说则接近三倍。

表 5.3:中等教育入学率的国际比较
1978 年中等教育 1978 年女性中等教育入 中等教育入学率年均增
入学率(%) 学率(%) 长率(%)
巴西 54.2 47.0(1974) 9.6
中国 57.8 49.9 9.6
尼日利亚 8.8 6.1 9.3
墨西哥 38.3 34.8 8.7
印度尼西亚 23.5 18.6 3.7
意大利 72.9 69.9 2.5
印度 26.7 17.1 1.7
巴基斯坦 17.6 8.7 1.6
法国 82.1 85.9 1.5
英国 82.7 83.3 1.4
日本 93.8 94.5 1.2
美国 84.7 84.9 0.1
孟加拉国 16.6 6.8(1979) -3
数据来源:WDI 数据库。

回顾毛泽东时代的这些事实,我们总会由衷钦佩那个时代的魄力和远见。一个把工
业化作为目标的国家,一个要勒紧裤腰带进行物质积累的国家,却在劳动者的发展上同
样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毛泽东时代积累起来的工业化基础是看得见的财富,那么亿万
劳动者的发展则是看不见的财富。我们也不难看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工人就没有权
力和地位,农民就没有集体化,那么劳动者的发展就根本无从谈起。

- 88 -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 1985 年曾经告诫人们,”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


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经过了几次重要的调整。首先,在农村实行包
产到户并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农业经历了”去集体化”的过程,实际上退回到一家一户
组织生产的小农经济状态。在城市,原来的国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以工人为中心的
管理方式被以物质刺激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所取代。不仅如此,国有企业经历了 90 年代
和新世纪初的大规模私有化,目前国有企业职工在全部就业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微乎其微。
2008 年,在中国全部 3.2 亿城镇就业人口中,有 1.4 亿是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国有
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工只有不到 3700 万。

我们在本书第一章已经看到,中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从 1981 年的 0.29 增长到


2012 年的 0.47,甚至有调查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到达 0.61。不仅如此,中国城乡
人均收入差距也从 1978 年的 2.6 比 1 增加到 2008 年的 3.3 比 1。短短三十年内,中国
从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成为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从这些事实来说,改革的确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判断一个时期,我们总是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到了现在,都有人总是拒绝实
事求是的看待当代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简单的宣称至少现在我们能”吃饱饭”,”
富起来”了,以此作为免战牌来来逃避严肃的讨论。

我们先看”吃饱饭”的问题。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从 1949 年的 209 公斤增长到


1978 年的 317 公斤,年均增长率是 1.4%。从 1978 年到 2012 年,这一数字增长到 435
公斤,年均增长率只有 0.9%。从增长速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时代粮食产量的
增长最多只能算作毛泽东时代增长趋势的延续。并且,从 1998 年到 2003 年,人均粮
食占有量还出现了危险的连续下降趋势,一度下降到 333 公斤的水平。从粮食消费来

- 89 -
看,建国以来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最高不过每年 256 公斤,所以 1978 年时中国其实
已经具备了让人民吃饱饭的能力。

我们再看”富起来”的问题。不可否认,普通群众的收入从货币数量上来说的确是增
长了,购买普通消费品(如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也都很容易,但是面对住房、医
疗和教育这三座大山,大批群众不得不望洋兴叹。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所编制的”中房
指数”,从 1998 年住房改革以来,全国主要城市住房价格平均来说增长了十多倍,而城
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同一时期只增长了 3.5 倍。在教育上,曾经由国家承担的一
部分教育支出变成了个人的负担,个人所缴纳的学杂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从 1992
年的 5%增长到 2010 年的 15%,最高曾接近 19%。医疗卫生也是如此。个人所缴纳的
费用占全部卫生费用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20%增长到 2011 年的 35%,而在 2001 年竟
高达 60%。面对这些生活必要支出的不断上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富起来没有,
或者说究竟富了谁?

作为本书的读者,面对这些事实和问题,特别是关乎普通劳动者生活的问题,如果
你只是伪善地耸耸肩,搪塞一句”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不去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
原因,那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束手就擒,苦等未来问题”自
然解决”了。

实际上,研究改革开放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重点在于理解资本的作用。在上一章,
我们了解了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了解了当代中国资本积累的基础。这一章
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的资本积累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经济奇迹

说到改革开放,不少人愿意用”经济奇迹”这个词来形容。1978-2011 年,排除价格
因素的影响,中国的 GDP 年均增长率高达 9.9%,经济规模增长了 22 倍,速度远远快
于其他国家,也显著快于毛泽东时代的平均水平。2010 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并且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仅从
GDP 上说,这的确是一个经济奇迹。不过,这个奇迹并不令人奇怪。

- 90 -
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这是两位伟人在热情赞扬资本主义与”过去一切时代”相比所体现出的解放生产力的巨
大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积累就是资本家的圣经。然而,
两位伟人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解放生产力的能力、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正是建
立在对无产阶级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曾说,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就是每个资本家和每个资本家国家的口号。因此,资本
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
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
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20

让我们想象一下:倘若我们有可能让两个一模一样的工厂分别实行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的生产关系,两个工厂在产量上会有什么不同?

一开始,资本主义工厂的产量会明显高于社会主义工厂。一方面,资本家管理工厂
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饥饿。饥饿是资本家的一把利剑,如果工人不服从资本家的规矩,
不按照资本家的要求进行劳动,那么工人就不得不失业,也就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所
以,资本家不必关心工人的生命健康,可以把劳动时间延长到工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可
以控制机器的运转速度从而尽量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这正是当今中国活生生的现实。
有调查表明,2009 年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高达 58.4 小时,比《劳动法》规定的每周
44 个小时工作时间竟然高出三分之一。工人拒绝超时劳动的结果就是没有加班费,工
资收入就会大幅下降乃至不能维持生存。

社会主义工厂则截然不同。1886 年 5 月 1 日,美国 2 万多个企业的 35 万工人举行


总罢工,要求资本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美国政府对罢工工人实行了暴力镇压,7 名工
人领袖被处以绞刑,另一名被处以 15 年徒刑。这次罢工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罢工的高
潮,迫使美国政府宣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可以说,劳动时间的每一次缩短都是无产阶
级用斗争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工厂必须捍卫这个果实。劳动时间不能延长,社会主
义工厂需要依靠工人的主动性来激发劳动积极性。如果工人认同社会主义的目标,就会

20 《马恩全集》第 23 卷,299-300 页。

- 91 -
凭着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精神主动提高劳动强度,提升技能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
相反,如果工人认为官僚精英为了增加产量而滥用权力,就会起身反抗,在斗争过程中
劳动生产率也会出现短暂下降。

另一方面,资本家的目标是利润,所以资本家要尽可能地压低工资水平。单个资本
家只是整个资产阶级的一员,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工人身上剥削到足够的剩余价值,那就
必然在竞争中一败涂地。改革开放时代就是如此。从图可以看出,在 GDP 中劳动者报
酬(包括工人工资和小生产者的收入)所占的比重自 1984 年就处于下降趋势中,而
1995-2007 年间下降得尤其剧烈。与此相比,社会主义工厂则完全不同。在社会主义下,
工厂是整个计划经济的一部分,而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所
以社会主义可以根据劳动者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利润的需要)来决定工资水平。

所以,在这两个工厂中,资本主义工厂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社会主义工
厂虽然依靠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能像资本主义工厂一样对工人
进行残酷剥削。同时,社会主义工厂要顾及劳动者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厂则为了在竞争
中取胜而尽量压低工资水平,因此可供资本积累的利润就比较多,产量增长的速度也就
比较快。这样来看,社会主义工厂在这个产量竞赛的初期是无法战胜资本主义工厂的。

可是情况并不会一直如此。资本主义工厂产量增长的基本条件是存在可供资本剥削
的劳动力。只有存在产业后备军,资本家才能用饥饿强迫工人劳动,然而资本积累的扩
张迟早会耗尽产业后备军,工人的谈判能力也会因此增强,资本家的秘密武器就会变得
毫无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量工厂破产并以此重新创造出产业后备军,资本
积累才能复活。因此,资本主义总是伴随着周期性的危机。并且,资本剥削方式还在质
量上消耗着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工人工资被压低到仅够维持生存的水平,劳动者得不到
发展,劳动技能水平就会停滞乃至倒退。长此以往,资本家就越来越难以找到可供剥削
的劳动力。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工厂依靠工人的主动性来提高产量,并且把劳动者的发
展当作社会主义的一个目标,所以既不用担心出现”人人有工作”的局面,也不会发生劳
动技能水平的退化。因此,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工厂一定会在产量上超过资本主义工
厂。

在以上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两个工厂除了生产关系以外都一模一样,然而这个假

- 92 -
设与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的情况并不相符。在上一章我们已经看到,毛泽东时代
开始的时候中国是”一穷二白”的面貌,经济仍然传统农业为主,人口预期寿命只有 35
岁,文盲率达到 80%以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总数仅占总人口的 5.6%,所以社会主
义建设初期的技术工人极为匮乏。然而在改革开放时代开始的时候,农业有效灌溉的比
例是 30%,每公顷种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 59 公斤,人口预期寿命达到 68 岁,
成人识字率已经达到 65.5%,学生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达到了 21.6%。尤其应该强调
的是,毛泽东时代所实行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工厂中”师傅
带徒弟”的技能培训方式培养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技术工人群体。与此同时,毛泽东时
代还留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时代奠定了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
外资进入中国能很容易地在当地找到零部件生产者,这成为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获得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任何奇迹的背后都有其客观规律。一旦我们明白了工农群众为这个奇迹付出的巨大
代价,奇迹就不仅不值得炫耀,而且应该令我们反思中国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这个问
题就要从生产关系说起。

生产关系

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过渡的故事,人类已经经历过许多,而人类了解得
最清楚的或许就是各种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17 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
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实力大为增强并开始要求政治权力,资产阶级革命最
终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 世纪,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并废除了奴隶制,迫使南
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0 世纪初,作为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实现了
社会主义,而几十年后苏联的解体和叶利钦推行的”休克疗法”又使资本主义迅速复辟。
21

这些历史向我们揭示出资本积累的一些历史条件。没有这些条件,资本积累要么无
法产生,要么无法维持下去。所以,这些历史条件也是我们了解当代的一把钥匙:其一,

21 所谓”休克疗法”是指在前苏联实行的快速私有化,市场化的一系列政策,虽然理论上头头是道,其实
际结果却是普通人的一场浩劫,而少数人一夜暴富。

- 93 -
资本家必须拥有货币资本,而为了满足这一条件,资本积累的开端总是残酷的资本原始
积累过程;其二,必须存在自由的、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其三,资本家必须控制生产过
程,让劳动者听命于资本家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来。

那么,改革开放时代是如何满足这些条件的呢?有一位国有企业老工人在回顾改革
开放时代的变化时曾经感慨地说,”一切都是从‘私’代替‘公’开始的”。老工人口中的”私”
指的就是物质刺激。这是怎么回事呢?

物质刺激

1982 年,全国总工会曾对 11 个大型企业的 2 万多名职工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调


查的内容是工人阶级对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方针政策的看法。受调查者要对每一项方针政
策表示赞同、不赞同、不关心、不知道或者其他。在十多项方针政策中,取得赞同比例
最低的是”取消‘四大’”。所谓”四大”是指工农群众在毛泽东时代所拥有的通过”大鸣、大
放、大字报、大辩论”向干部提出批评、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在这次调查中,”取消
‘四大’”仅仅获得了 67.6%的赞成率,远远低于其他各项。此类官方调查一般都能取得较
高的赞同率,而得出这一结果则确切地反映出职工对取消”四大”的担忧和不满。不仅如
此,198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取消了”罢工自由”的条款。改革开放
之初,工人的政治权力就被削弱了。

政治权力的削弱与毛泽东时代工人当家作主的工厂管理方式产生了矛盾。不能罢工、
不能批评干部,还叫什么工人当家作主?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时代饱受批判的物质刺
激又重回历史舞台。物质刺激一方面维持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补偿和收买了
工人,平抚了工人对失去政治权力的不满。实行物质刺激以后,奖金占工资收入的比重
越来越高,工人越来越注重奖金的多少,而干部就可以根据工人的表现决定奖金的数量,
通过对工人的奖惩树立自己的权威。所以,实行物质刺激的最终结果是干部控制了生产
过程。

80 年代的企业改革强调实行”经济责任制”,不过”经济责任制”这个词在毛泽东时代
就存在,并非改革所创的新词。然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责任制”只是规定了工人必须
完成的生产任务。个人贡献多了,集体的生产成果就大了。改革开放时代的”经济责任
制”则与物质刺激挂钩,超额完成任务有奖励,完不成任务则受惩罚。所以,”经济责任

- 94 -
制”在毛泽东时代是一个鼓励劳动积极性的目标,而在改革开放时代则成了决定奖惩的
标准。

原始积累

任何时代资本的兴起都不乏各种版本的创富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一般深受
旧制度的迫害,然而矢志不渝、头脑敏捷、勤勤恳恳,仔细观察社会变化,从中寻找出
盈利机会,既是旧社会的改造者,又是新社会的弄潮儿。在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财富
是社会对其能力和贡献的奖赏,因此每一个铜板都充满了正义的力量。然而资本主义的
真实历史绝不是这样含情脉脉。诚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
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无法像欧洲殖民者那样通过掠夺殖民地而迅速暴富,所以资本
原始积累只能通过重新分配现有财富的方式把货币或者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重
新分配财富的现实途径有很多,其中两种途径比较典型:一种是价格改革,另一种是私
有化。

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价格双轨制”。在这种制度下,工厂生产的产品有两
种不同的价格,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规定的价格,另一种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的价
格。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多数产品仍然供不应求,只有依靠有计划性地统一分配才能使
产品物尽其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一定高于计划价格。改革就利用了两个价格之
间的差异对工厂实行奖励。只要工厂产量满足计划产量,多余的部分工厂可以在市场上
出售,并可以保留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同样,如果计划经济提供的生产资料不能满足工
厂需要,工厂就不得不花高价在市场上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谁控制了生产资料的流通,
谁就能赚取巨额的利润。掌握这一权力的正是官僚精英。官僚精英的一纸批文就能按计
划价格买来产品,再按市场价格卖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

价格双轨制的目的在于以超额利润刺激工厂生产,因此与物质刺激是一脉相承的。
不难看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本来可以根据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配置紧
缺产品,并扩大紧缺产品的生产能力。价格双轨制固然增加了一些工厂的利润,却同时
增加了另一些工厂的生产成本,并使本来应是公有的财产成为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到了
90 年代,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复存在,依靠价格双轨制进行原始积累的条件就没有了,

- 95 -
于是赤裸裸的私有化成为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从时间上说,农村的私有化发生得更早。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以后,人民公社制度被
取消,毛泽东时代所建立的社队企业成为乡镇企业,由乡政府或村集体所有和管理。按
照包产到户的逻辑,乡政府和村集体又把乡镇企业承包给个人,所以多数乡镇企业实际
上由私人控制,仅在表面上穿着集体所有制的外衣。

“承包”是物质刺激的延伸,国营企业也把公有资产承包给个人,并赋予承包者以管
理和分配上更多的权力。”承包”也是私有化的前奏,工人不再直接面对企业,而是直接
面对承包者。它使私人能够控制公有的生产资料,而且能够更自由地扩大管理者和工人
之间的收入差距。

私人作为管理者控制公有的生产资料制造了这样一种假象:工厂离开了管理者就无
法赚钱,仿佛利润不是工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管理者的功劳。90 年代末,国有企业实
行”抓大放小”,规模小的国有企业被贱价变卖,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实
际上是对公有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成为企业新的主
人或者股东。这些管理者不必为国有企业在 90 年代中期的亏损承担任何责任,反而摇
身一变成为应该奖励的功臣。

在各种私有化的方式中,”管理层收购”是一种典型的方式: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成立
一家空壳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并用贷款收购国有企业,如果贷款无法偿
还则以国有企业抵债。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不用出一分钱就能成为公有资产的主人,
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大量债务,导致有的国有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之后就立即变卖部分
资产还债。另一种典型方式是引入所谓”战略投资者”:在管理者的推动下,国有企业让
工人大量下岗,把不赚钱的资产留给国家,而把利润率高的资产和私人资本组成股份公
司,并且为了奖励管理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他们也分得了巨
额股份。

通过私有化,私人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管理层联合起来瓜分公有财产,资本的原始积
累又前进了一步。然而,只要公有资产仍然存在,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会继续进行下去。

劳动力

- 96 -
资本积累需要自由的、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而毛泽东时代的工人阶级有”铁饭碗”, 除
非工人犯了严重错误,否则工厂无权解雇工人。这样的工人阶级无法满足资本对劳动力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愿望。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物质刺激能够起作用有一个基本条件:工厂必须有足够的利润,
才能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实行奖励。工厂一旦没有这个能力从而不能实行物质刺激的时
候,劳动生产率就会迅速下降。在资本主义工厂中,资本家不仅需要物质刺激的胡萝卜,
还需要失业的大棒。胡萝卜和大棒要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资本家对生产过程的绝对控制,
才能确保生产出剩余价值来。奖金的多少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奖惩作用,但却威胁不到社
会主义时期工人的就业权。由于物质刺激的作用有限,失业这根大棒迟早要悬在工人头
上。

从 1986 年开始,国营企业新招的职工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此后几年,合同制职
工的比例逐渐增大,合同期限都不长。90 年代中期,合同制实行之前的职工也签订了
劳动合同。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利润率下降。以”减员增效”为借口,国有企业大规模解
雇职工。签订短期合同的职工在合同到期之后自动解约,签订长期合同的职工则实行”
下岗”。劳动合同制的本质是用法律关系取代国家和工人之间的社会主义契约,以法律
的强制力解除工人的就业权,推卸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工人应负的责任。工人的铁
饭碗就这样被彻底打碎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减员增效”的逻辑并不能成立。在重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工
资所占的比例很小,职工下岗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微乎其微。有些企业减员之后工资
总额并没有下降,原因是干部的工资在工人下岗之后反而增长了。有些企业并不存在富
余劳动力,减员之后又让下岗职工以临时工的身份继续工作。实际上,下岗的目的是打
击工人阶级的力量,打破”铁饭碗”,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像资本主义企业一样进行资本积
累。

打破”铁饭碗”部分地实现了资本的愿望,但对于资本积累的规模来说,原有的城市
工人阶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有必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来。

为了取得农民阶级对改革的支持,国家在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大幅提高了粮食收


购价格,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好景不长,80 年代中期之后农民收入增长放缓,

- 97 -
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农村”去集体化”之后,教育、医疗等原来由集体负担的支出变
成了农民个人的负担。负担的加重迫使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城市资本剥削的对象。

对于资本来说,农民工比城市工人阶级有着更有利的剥削条件。农民工没有经历过
毛泽东时代的工厂制度,斗争意识弱于城市工人阶级,更容易服从资本的指挥。农民工
虽然在城市工作,但大部分农民工的家庭在农村生活。农村家庭依靠自身的务农收入和
农民工的务工收入实现再生产,因而资本无需承担养活农民工家庭的费用。

一旦工人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原始积累完成并有了自由的、可供剥削的
劳动力,资本在中国社会就完全扎下了根。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深化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资本与工人矛盾的激化,每一次激化都会导致资本
积累的停滞,并进一步表现为经济的衰退。同时,中国经济既然有了资本,那么就会与
资本主义经济一样出现周期性危机。图 6.1 给出了改革开放时代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从
1978 年到现在,经济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衰退。根据这三次衰退,我们可以把改革开
放时代分成三个阶段。

图6.1 实际GDP增长率
(百分比,1978-2011)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97
1998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 98 -
注:阴影部分为改革开放时代主要的经济衰退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2》。

第一个阶段从 1978 年开始到第一次衰退出现的 1989-1990 年。从资本积累的角度


看,这一阶段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变化,但
实际上随着物质刺激的盛行和价格改革的实施,工人开始丧失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资本
原始积累开始进行。

从 1984 年开始,国家推行价格双轨制。在价格双轨制下少数人利用权力牟取暴利,
群众的不满情绪高涨。同时,企业为了超额利润也尽量少生产计划内的产品,多生产能
在市场销售的产品,导致经济秩序出现混乱局面。1988 年,国家不得不实行”价格闯关”,
也就是取消对计划内产品价格的限制,结果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消费品价格猛涨,导
致实际工资出现下降,抢购之风愈演愈烈。这些矛盾在 1989 年以学生游行示威的形式
爆发,并导致这一时期出现经济相对停滞。

第二次相对停滞出现在 90 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初,改革开放时代的第二个阶段就
介于两次相对停滞之间。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看,这一阶段可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银行信贷放松,在信贷的支持下投资高涨,在投资
的带动下经济增长迅速恢复。由于当时国有经济仍然占主要地位,工人阶级仍可以从经
济增长中要求分配较大的份额。如果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工资上涨的结果就是利润下降,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才能维持利润,结果中国再次出现严重
的通货膨胀。

国家对此的反应是收缩银行信贷。企业从银行贷款困难了,投资和生产也就少了,
工资和利润之间”你追我赶”的条件没有了,通胀也就缓解了。但是,信贷紧缩使企业陷
入”你欠我,我欠他”的三角债中,到期的账款无法兑现,到期的债务无法支付,生产陷
入停滞,整个经济就陷入相对停滞之中。

正是利用这次相对停滞,国有企业在短短几年中进行了剧烈的改革。国有企业利润
率下降本来是宏观经济相对停滞后特别是银行收缩信贷之后的正常反应,却被认为是国

- 99 -
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下遗留的”症结”所致,所以企业不论是否盈利、不论所属行业都实行
了以”减员增效”、”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名的改革。

这次改革使至少 3000 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工人的力量。下岗


职工与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一起成为资本积累的产业后备军。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压制了工
人工资的上涨,从而为下一个阶段资本积累的高涨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相对停滞从 2008 年开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这次相对停滞之中。从第


二次相对停滞结束到现在就是资本积累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
通过国有企业改制,资本原始积累告一段落,资产阶级从中掌握了大量财富。由于工人
下岗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产业后备军规模迅速扩大,工人阶级的团结程度
和谈判能力都在下降。经过改制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部门,依靠国家
政策的支持进行大规模投资,从而为资本积累对能源、原材料等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曾经凭借廉价劳动取得竞争力的东南亚国家在 1997 年开
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因而全球生产资本开始向中国转移。这一时期,中
国彻底结合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本国的资本积累更加依赖中心国家。中国向中心
国家出口廉价消费品,并把剩余价值通过全球金融体系输送到中心国家,支持着中心国
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繁荣。经历了制造业向外围国家的转移,中心国家已经越来越依赖
全球金融体系对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功能。这样,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资本积累与金融
体系就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2007 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危机通过全球金融体系迅
速蔓延,中心国家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减少,中国资本积累就遇到困难,于是经济陷入了
相对停滞。

危机与未来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积累,工人阶级地位严重下降,为中国资
本积累迎来了短暂的繁荣,创造出所谓的”经济奇迹”。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时代也面临
着危机。过去三十年,人口预期寿命仅仅从 1978 年的 68 岁增长到 2010 年的 73 岁,
速度远远慢于毛泽东时代。人口预期寿命增速的下降是一个信号,它说明资本在剥削劳
动力的同时没有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与马克思描述的”我死后哪怕洪

- 100 -
水滔天”是何等相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繁荣与危机有着微妙的辩证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出现在繁
荣当中。中国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繁荣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有素质比较高的庞大的劳动力,
又有充足的产业后备军压制着工人阶级的力量,但是这两个条件都在逐渐消亡。2012
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进程打工的农民工增量在减少,工资开始显著
上涨,GDP 中的劳动份额开始逐渐上升(见图 6.2)。资本积累在短短十几年中迅速消
耗了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图6.2 中国劳动份额
(百分比,1978-2011)
0.56

0.54

0.52

0.5

0.48

0.46

0.44

0.42

0.4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来源:作者计算

资本繁荣的终结伴随着劳动者力量的壮大。从人数上说,中国的城镇就业人口从
1978 年的不到 1 亿人增长了将近 3 倍,我们可以就此估算中国的无产阶级规模也增长
了将近 3 倍。从结构上说,中国的无产阶级既有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 3700 万国有企
业工人,也有 1 亿多农民工,每年还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加入无产阶
级队伍。从无产阶级的生存现状来看,房价的上涨及其它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工人挣扎在
生存线上,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在城市定居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无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必然将进一步增加。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中国既是世界工厂,

- 101 -
又是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的劳动者掌握着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命脉,
因而他们的崛起一定会造成世界的大动荡,甚至颠覆和重构整个积累体系。

- 102 -
第七章 劳动创造价值

第二章初步介绍了社会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关于”剩余价值”,第二章中仅
是初步定义为表现为一定货币价值量的剩余产品。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货币价值量是
怎样决定的?一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其真实内容到底是什么?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我们论证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财富和剩余价值高度
集中在少数中心国家,而广大的外围和半外围国家则处于被剥削的状态。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前,中心国家主要是通过赤裸裸的掠夺来占有外围和半外围国家所生产的财富。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心国家对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剥削方式就改为主要是
通过不平等交换。那么,不平等交换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外围和半外围国家生产的剩余
价值到底有多少被中心国家剥削走了呢。

要说清楚这些问题,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说起。

劳动价值论

所有的人类社会都要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劳动者使用一定的生产
资料进行劳动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物质需要,都需要将社
会总的劳动时间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任务上。这种分配,可以由整个社会有计划地进行;
也可以根据一定的社会习惯约定俗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分配则是通过市场上的
供给和需求,通过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完成的。

比如,一个农业劳动者根据经验知道,按照当时社会上平均的生产条件和劳动熟练
程度,要生产 1000 斤小麦平均需要 250 个直接劳动日。另外,要生产小麦,还需要农
具、种子、肥料、牲畜等生产资料。要准备这些生产资料,还需要花费 250 个间接劳
动日。这样,生产 1000 斤小麦一共需要直接和间接劳动时间 500 个劳动日;平均 2 斤
小麦包含一个劳动日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再比如,一个手工业劳动者根据经验知道,按照当时社会上平均的生产条件和劳动

- 103 -
熟练程度,要织 1000 尺布平均需要 500 个直接劳动日。另外,为了织布,需要棉纱作
为原料,还需要织布机等工具。为了准备这些织布所需的生产资料,需要花费 500 个
间接劳动日。这样,生产 1000 尺布一共需要直接和间接劳动时间 1000 个劳动日;平
均 1 尺布包含一个劳动日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假设市场上小麦和布之间的交换比率是 1 斤小麦换 1 尺布;再设想有一个劳动者既


会做农活也会做手工活。如果这个劳动者用 500 个劳动日来生产小麦,可以生产 1000
斤小麦。假如这个劳动者将其中 500 斤小麦留下来自己消费,另外 500 斤小麦拿到市
场上交换,这个劳动者可以换得 500 尺布。这样,这个劳动者一共可以获得 500 斤小
麦和 500 尺布。

如果这个劳动者用 500 个劳动日来生产布,那么这个劳动者可以生产 500 尺布。假


如这个劳动者将其中 250 尺布留下来自己消费,另外 250 尺布拿到市场上交换,这个
劳动者可以换得 250 斤小麦。这样,这个劳动者一共可以获得 250 斤小麦和 250 尺布。

显然,对于这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小麦比生产布更合算。这样市场上的劳动者就会
努力增加小麦的供给、减少布的供给。这会导致市场上小麦和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发生变
化。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小麦供给的增加、布供给的减少,一定数量的布将可以
换到更多的小麦。

另一方面,假设市场上小麦和布之间的交换比率是 3 斤小麦换 1 尺布。这时,如果


一个劳动者用 500 个劳动日来生产小麦,仍然生产 1000 斤小麦。假设这个劳动者仍然
将其中 500 斤小麦留下来自己消费,另外 500 斤小麦拿到市场上交换。那么,这个劳
动者一共可以获得 500 斤小麦和 167 尺布。如果这个劳动者用 500 个劳动日来生产布,
仍然生产 500 尺布。再假设这个劳动者仍然将其中 250 尺布留下来自己消费,另外 250
尺布拿到市场上交换。这个劳动者一共可以获得 750 斤小麦和 250 尺布。显然,这时
生产布比生产小麦更合算。市场上的劳动者会努力增加布的供给、减少小麦的供给。小
麦和布之间的交换比率于是发生变化。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供给的变化,一定数
量的小麦将可以换到更多的布。

只有当小麦和布的交换比率是 2 斤小麦换 1 尺布时,对于劳动者来说,生产布和生


产小麦才一样合算、没有差别。这时,劳动者既没有增加小麦供给、减少布供给的愿望,

- 104 -
也没有增加布供给、减少小麦供给的愿望。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市场在这个时候达到了”
均衡”,也可以说小麦市场和布市场都达到了供求平衡的状态。

2 斤小麦包含一个劳动日的劳动时间,1 尺布也是包含一个劳动日的劳动时间。所
以,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商品是按照各自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进行交换的。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说的”劳动价值论”。如果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偏离了它
们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偏离了均衡,生产者就会减少某些商
品的生产、增加另外一些商品的生产,市场上的供给就会发生变化,于是商品之间的交
换比率就会有回归均衡的趋势。因此,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总是围绕它们各自所包含的
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发生波动。不同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因而决定了商品之间
长期的、平均的交换比率。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一个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平均
劳动时间定义为是这个商品的”价值”。

由此可见,劳动价值论不是一种从某种抽象定义出发的理论,也不是根据某种先入
为主的、主观的道德观念得出来的,而是从人类长期的商品经济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
比率就叫做”价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一般采取纸币的形式。纸币实际上就是国
家与社会所认可的可以用来支配一定数量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凭证。比如,如果小麦的
价格是每斤 5 元,布的价格是每尺 10 元,那么,10 元钱就可以支配一个劳动日的社会
平均劳动时间。

资本家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在第二章中,曾经将剩余价值初步定义为是以一定货币价值量所表示的社会剩余产
品。现在,我们知道,一定数量的货币不过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我
们因而可以对什么是”剩余价值”做一个更准确的说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才能谋生。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工资仅够劳动者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维持基本的生存。
当然,什么是”基本的生存”,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会有一定的差别。随着社会劳动生产

- 105 -
率的提高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公认的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也会
有所扩大。但是,无论生活必需品的范围怎样扩大,工人的生活必需品所包含的社会平
均劳动时间总是大大少于劳动者实际为资本家生产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工人的工资
所能购买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总是少于工人在一定劳动时间内新创造的价值。如果不是
这样,资本家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也就不能获得利润。

设想有一个工人在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下、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每天劳动
10 小时,那么这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所新生产的商品,在扣除了生产资料成本以后,
就包含了 10 小时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也可以说,这个工人在一天的劳动中新创造了
相当于 10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价值。再假设 1 元货币代表 1 小时的社会平均劳动
时间。那么,这个工人在一天劳动中所新生产的商品,在扣除了生产资料成本以后,就
可以卖 10 元钱。

如果这个工人是被资本家雇佣、为资本家劳动的,并且假设这个工人平均每天获得
的工资是 5 元;那么,这个工人每出卖一天的劳动力,所获得的补偿就相当于 5 小时社
会平均劳动时间的价值。这样,这个工人在一天的劳动中所新创造的价值就可以分成两
个部分。一部分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获得的补偿,这部分叫做工人的劳动力价值。还有
一部分,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部分,也就是剩余价值。在这个例子中:

剩余价值 = 工人一天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 工人出卖一天劳动力的价值

= 10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 5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 5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所以,这个工人每天为资本家创造了相当于 5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如果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

资本家利润 = (工人一天生产商品的销售收入 – 生产资料成本)– 工人工资

= 10 元 – 5 元

=5 元

- 106 -
如果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假设有个资本
家,不相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坚持要付给工人”劳动的价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
这个资本家付给工人每天 10 元的工资,工人可以用这笔工资购买价值 10 小时社会平
均劳动时间的商品。于是,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消失了:

剩余价值 = 工人一天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 “工人出卖一天劳动的价值”

= 10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 10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 0 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在剩余价值消失的同时,资本家的利润也消失了:

资本家利润 = (工人一天生产商品的销售收入 – 生产资料成本)– 工人工资

= 10 元 – 10 元

=0 元

可见,只有在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工人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
时间的情况下,也就是只有在有剩余价值的情况下,资本家才能获得利润。剩余价值是
资本家利润的真正来源。资本家的其它收入形式,比如利息和租金,归根到底也是来自
于剩余价值。

表 7.1 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值与劳动价值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 107 -
表 7.1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值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社会总产值(货币形式) 劳动价值

利润、利息、租金、税收 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者新


资本主义社
创造的价值(直接
会国民收入 工资以及其它劳动者收
社会劳动时间)
入 劳动力价值
生产资料消耗所包
含的间接社会劳动
生产资料成本 时间

不平等交换

在资本主义国内市场中,商品之间大体上是按照各自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
交换的。22 但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情况却根本不同。

商品交换比率围绕各自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波动的规律,在货币作为商品
交换媒介的情况下,就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这个规律要起作用,前提是商
品生产者可以自由地决定生产什么商品、生产多少。也就是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
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要能够自由流动。

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如果小麦生产者对于少数几块适于生产小麦的土地拥有垄
断,即使生产小麦比生产布更合算,布的生产者也无法放弃布的生产,改行从事小麦的
生产。那么,小麦和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就不再由二者各自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
决定。假如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小麦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小麦的供给却不增加,
小麦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小麦的生产者就能够以较少
的劳动时间来换取包含在其它商品中的较多的劳动时间。

在资本主义国内市场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一般是可以自由
流动的。但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动却受到各个资本主义国
家的严重限制。这样,在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中,决定商品交换比率的就不再是各个商品

2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交换规律与普通商品生产条件下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之间的
交换比率与商品价值比率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偏离。在政治经济学中,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交换比率偏
离价值比率的问题称为”转形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请政治经济学老师做进一步讲解。在现实的资本
主义国内市场中,商品交换比率与商品价值比率之间的偏离并不大。

- 108 -
所包含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而是各个国家对各种不同商品的垄断程度以及对同一商品
在生产、销售和分配的各个不同环节垄断的程度。

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由于控制了少数最先进、最有市场潜
力的商品,或者控制了一些商品的关键生产技术以及关键销售渠道,或者控制了资本积
累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往往可以用包含较少劳动时间
的商品来交换外围和半外围国家包含较多劳动时间的商品。

另一方面,许多外围国家往往为了生产同样的或类似的商品而激烈竞争,并且高度
依赖少数几个中心国家作为出口市场,或者依赖中心国家提供技术和资本。外围国家之
间的激烈竞争往往将彼此的工资和利润都压得很低,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被迫用较多的劳
动时间来交换其它国家较少的劳动时间。

半外围国家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在与外围国家的贸易中又能
够获利。有些半外围国家依靠对自然资源(比如石油)的垄断也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一
定的有利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个外围国家。目前,中国正在由外
围国家向半外围国家过渡。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比较直观的国际贸易中不
平等交换的例子。

2002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一个玩具地球仪,原材料成本是 12 美元(来自进口),


中国广东省一家制造商所获得的加工费是 3 美元(包括工人工资、企业利润和税收),
中国广东省外贸公司所获得的佣金是 5 美元,中国香港地区贸易公司所获得的转口贸易
收入是 20 美元。以上成本合计 40 美元。该地球仪出口到美国后,美国品牌制造商的
出厂价格是 72 美元,美国商场中的零售价格是 88 美元。

这个地球仪,在扣除了原材料成本以后,全部附加值是 76 美元。其中,美国获得
了 48 美元(占 63%),中国香港地区获得了 20 美元(占 26%),而实际从事生产制造
的中国大陆地区仅获得了 8 美元(占 11%)。23

23 参见 Minqi Li,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Demise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p. 71, London: Pluto
Press (2008).

- 109 -
表 7.2 比较了 2000 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外围和半外围地区的劳动者新创
造价值、所生产剩余价值和经济产值。在这里,价值和剩余价值按照各国国内市场中实
际发生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表 7.2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劳动价值和经济产值(2000
年)
中心地 半外围地 外围地
区 区 区
劳动者新创造价值
8000 9600 36000
(亿劳动小时)
本地区生产剩余价值
4000 4800 18000
(亿劳动小时)
经济产值
260000 32000 27000
(亿美元)
每 100 美元包含本地区
3 30 130
社会劳动小时

资 料 来 源 : 世 界 银 行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3),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劳动者新创造价值根据各
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推算。假设中心地区的劳动者每年劳动 1600 小时,外围和半外围
地区的劳动者每年劳动 2000 小时。剩余价值假设为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一半。这里的
经济产值用当期美元计算。 这里的中心地区包括北美、西欧、日本等”高收入国家”,
半外围地区包括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拉丁美洲、西亚和北非,外围地区包括东亚大部分
国家、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外围地区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口和劳动力。2000 年,外围地区共有劳动力 18 亿
人。假设外围地区的每个劳动力每年劳动 2000 小时,用一半的劳动时间生产自身的必
需品,用另一半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则一年大约可以生产相当于 1.8 万亿劳动小时
的剩余价值。据此计算,外围地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占全世界剩余价值的 67%,半外
围地区占 18%,中心地区占 15%。

另一反面,中心地区拥有世界绝大部分的经济产值。2000 年,中心地区占有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全部经济产值的 82%,半外围地区占有 10%,外围地区仅占有 8%。

由于中心地区占有世界经济产值的约 80%,但是仅生产了 15%的世界劳动价值,

- 110 -
中心地区的 100 美元经济产值仅包含 3 小时的劳动时间。相比之下,半外围地区的 100
美元经济产值包含了 30 小时的劳动时间,外围地区的 100 美元经济产值包含了 130 小
时的劳动时间。

但是,在世界市场上,100 美元的购买力是相同的,可以任意购买中心、外围或半
外围地区的商品。所以,当中心地区货币价值量为 100 美元的商品与外围地区货币价
值量为 100 美元的商品相交换的时候,中心地区就能够以很少的劳动(3 劳动小时)交
换外围地区很多的劳动(130 劳动小时)。

表 7.3 比较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外围和半外围地区 2000 年商品进出口的情况。


表 7.3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商品进出口(2000 年,单位:亿美元)
中心地区 半外围地区 外围地区
向以下地区出口:
中心地区 41000 4900 5600
半外围地区 4400 1300 300
外围地区 4900 300 900

从以下地区进口:
中心地区 40000 4500 4800
半外围地区 5200 1400 300
外围地区 7800 300 1000

资 料 来 源 : 世 界 银 行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3),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由于统计误差,各个地区
的进出口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根据表 7.2 和表 7.3 的结果可以计算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三个结构层次之间劳动价


值转移的情况。比如,2000 年,中心地区向外围地区出口了货币价值量为 4900 亿美
元的商品,包含了 150 亿小时的中心地区劳动时间。同年,中心地区从外围地区进口
了 5600 亿美元的商品(以出口方数据为准),包含了 7300 亿小时的外围地区劳动时间。
这样一出一进,中心地区在与外围地区的贸易中就获得了高达 7150 亿小时劳动的价值
净转移。

表 7.4 概括了中心、外围和半外围地区之间劳动价值转移的情况。2000 年,通过

- 111 -
与外围和半外围地区的不平等交换,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一共获得了高达
8500 亿小时劳动的价值净转移。这笔价值净转移十分巨大,相当于中心地区自己生产
剩余价值的两倍,甚至超过了中心地区自己所生产劳动价值的总和。换句话说,如果中
心地区由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廉价进口的大批商品不得不由中心地区自己生产的话,即使
耗费掉中心地区所有的劳动力也还不够。

半外围地区在与中心地区的贸易中净损失相当于 1400 亿小时劳动的价值,但是在


与外围地区的贸易中净获得相当于 300 亿小时劳动的价值。两相抵消,半外围地区净
损失相当于 1100 亿小时劳动的价值。

外围地区在不平等交换中蒙受重大损失,失去了自己所生产剩余价值的 40%、整个
外围地区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 20%。虽然外围地区支付了 3.6 万亿劳动小时,生产了大
量商品,这些商品却以廉价卖给中心和半外围地区,供中心和半外围地区人口消费。

通过世界范围的劳动价值转移,世界剩余价值集中到中心地区。中心地区仅生产了
世界剩余价值的 15%,但是通过不平等交换之后实际占有了世界剩余价值的 47%。半
外围地区实际占有世界剩余价值的 14%,与半外围地区自己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差不大。
外围地区生产了世界剩余价值的大部分,但是最后实际仅占有世界剩余价值的 39%。

表 7.4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劳动价值转移(2000 年,单位:亿劳动小时)


中心地区 半外围地区 外围地区
通过出口对外输出价值:
中心地区 -1500 -7300
半外围地区 -130 -390
外围地区 -150 -90

通过进口对内输入价值:
中心地区 130 150
半外围地区 1500 90
外围地区 7300 390

实际占有剩余价值:
本地区生产剩余价值 4000 4800 18000
获得剩余价值净转移 8500 -1100 -7400
实际占有剩余价值 12500 3700 10600

- 112 -
资料来源:根据表 7.2 和表 7.3 结果计算。各地区进出口统计有出入时,以出口方数据
为准。

中国与不平等交换

图 7.1 说明了中国在 1990 年至 2010 年间在与世界的各个地区贸易过程中所发生的


不平等交换的情况。中国在与中心地区和半外围地区的贸易中,都发生价值净输出,也
就是中国所输出商品包含的劳动大大超过所输入商品包含的劳动。近年来,中国在与外
围地区的贸易中发生了价值净输入,但是数量不是很大。

图7.1 中国对外贸易中发生的不平等交换
(价值净转移,亿劳动小时,1990-2010年)
1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与中心地区贸易 与半外围地区贸易 与外围地区贸易

资 料 来 源 : 世 界 银 行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3),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dp/home.do?Step=1&id=4. 计算方法与表 7.2,7.3,
7.4 类似。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中每年净损失 2000 多亿小时的劳动价


值。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中国在对外贸易
不平等交换中的损失迅速扩大。2006 年前后,中国每年损失的劳动价值多达 4000 多
亿小时。中国近年的社会劳动时间总数约为每年 1.6 万亿小时。所以,相当于有四分之

- 113 -
一的中国社会劳动时间总数被中心国家剥削走了。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
大国?那么,中国能不能像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那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国
家一员,然后像其它中心国家那样剥削全世界、并用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来缓和国内矛盾
呢?

这种主张不仅在政治上反动,在经济上也根本行不通。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中心国家,并且像其它中心国家一样依靠
从外围、半外围地区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来保证本国工人拥有高消费以及”普世价值”保证
的各种权利,那么中国将需要从不平等交换中净获得多少剩余价值呢?

表 7.4 说明,现在的中心地区通过不平等交换获得的剩余价值是中心地区自身生产
剩余价值的两倍。中国每年新创造劳动价值约为 1.6 万亿劳动小时,按 50%计算,每年
生产剩余价值约为 8000 亿劳动小时。如果中国要按照与现在中心地区同样的比例剥削
世界其它地区,中国就需要从不平等交换中获得 1.6 万亿劳动小时的剩余价值,而中国
以外的外围地区目前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不过 1 万亿劳动小时。

不仅如此,如果中国要上升为中心国家,自然不可能再为现在的中心国家输送剩余
价值。如果扣除中国现在每年向中心国家提供的大约 3000 亿劳动小时的剩余价值,中
心国家实际占有的剩余价值就要减少大约四分之一。现在的中心国家又如何维持他们内
部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呢?24

所以,中国哪怕只是上升为半外围国家(也就是在世界不平等交换中所发生的价值
净输出和价值竟输入大体相互抵消),就有可能严重威胁现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稳定,
更不必说中国要挑战现有中心国家的地位了?

24 如果中国与中心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减少乃至消失,对中国与中心国家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
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现在需要每年将大量国内资源用于生产服装、玩具等产品,用于换
美国的大飞机;或者要用大量劳动力到富士康那样的血汗工厂打工,然后再高价进口美国的苹果电脑。
如果中国掌握了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就不再需要购买美国的大飞机和苹果电脑。那么,中国用于出
口的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节约下来。而在美国方面,原来可以几乎不花钱就从中国获得的大量的服装、
玩具、电子产品突然消失了,实际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如果美国资本家要雇美国工人来生产这些
产品,工资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导致资本家利润大幅度下降。

- 114 -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本质上就是中心地区的少数人占有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多数人
的劳动。如果中心地区变成了由多数人组成,也就不成其为中心地区了。中国巨大的人
口和劳动力规模决定了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中国的资本
也永远不能指望靠剥削世界其它地区的”超额利润”来收买中国工人做”工人贵族”。这种
所谓”强国梦”永远不过是少数人的梦呓罢了。

- 115 -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的物质生产力与以前的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所有的物
质生产部门都密切联系起来了,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要求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
密切协作。与此同时,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空前增长了。我们
现在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不仅影响到今天的人们,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这种物质生
产活动的”社会性”,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化大生产。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社会剩余产品都由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
资本家进行生产和投资活动只是为了谋取私人利润,而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
利益。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分别掌握在许多不同的资本家手里,在整个社会的范围,
没有一个有效的机构可以根据整个社会的利益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这种矛
盾,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在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以后,国家干预的效果越来越差,代价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全球生态环境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本书的第九章将重点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本章则重点分析资
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危机。

周期性危机与长期危机

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危机,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危机。一种是短期的、
主要由总需求少于总供给所引起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周期性经
济危机一般每隔几年爆发一次。危机爆发后,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大幅度上升。
但是,一般情况下,短则经过几个月,长则经过两三年,资本主义经济都能得到恢复,

- 116 -
并且进入新的一轮扩张。

长期危机则主要是由利润率长期、持续下降引起的。在长期危机过程中,若干资本
主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都处于相对停滞、危机频繁爆发的状态;资本主义
的各种社会和政治矛盾也趋于激化,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政局不稳,甚至出现革命形势。
长期危机往往要持续二、三十年,很难克服。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进行重大调整,
重新恢复了对资本积累有利的条件,使利润率恢复到一定水平以后,长期危机才有可能
克服。

图 8.1 说明了 1929 年以来美国全社会产出资本率、利润份额和全社会资本回报率


变化的情况。全社会产出资本率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之比,利润份额
即利润总额(净营业盈余)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全社会资本回报率是衡量整个经济范
围的利润率状况的一个指标,等于利润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之比。全社会资本回
报率等于产出资本率和利润份额之积。

图8.1 美国经济的产出资本率、利润份额和资本回报率
(1929-2011年)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全社会产出资本率 利润份额 全社会资本回报率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如图所示,美国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期间大幅度下降。当

- 117 -
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 1914 年至 1945 年的长期危机之中。美国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
在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持续下降。1968 年至 1991 年是整个世界经济、政治
发生激烈动荡的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美国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又出现了下
降的趋势。2008-2009 年,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
表明,世界资本主义又进入了新的长期危机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总需求

第四章中曾经说明,按照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经济统计,整个社会的经济产值一般
用”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通过将社会各阶级的收入相加的办法得出,
叫做”收入法”;也可以通过将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各种支出相加的办法得出,叫做”支
出法”;

从收入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由工资总额、利润总额、政府间接税以及固定资本折
旧组成。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由居民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项
组成(”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也叫贸易平衡):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居民消费 + 私人投资 + 政府支出 + 净出口

所谓支出,就是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有买就有卖。买者的支出对卖者来说
就是收入。就整个经济来说,总支出一定等于总收入。于是就有:

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再做一点简单的调整,就可以得出:

利润总额 = (私人投资 – 固定资本折旧)+ (居民消费 – 工资总额)+(政府支


出 – 政府税收)+ 净出口

所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资本家的利润总额首先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投资水平,
然后取决于净出口、政府赤字的大小以及居民消费与工资总额之间的差额。

在一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可以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对国民经济进行长远

- 118 -
规划,可以据此决定总的投资水平以及总投资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的分配。但是,在
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是私人所有的,许多不同的资本家各自根据自己对未来利润
的”预期”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计划。但是,这些资本家并不知道其他资本家的投资计划,
也不知道社会总的投资水平是多少,对于自己的投资转化为生产能力以后到底有没有需
求也没有把握。虽然某个资本家也可以做一些市场分析,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
问题,因为未来的市场供求不取决于这个资本家本人,而是取决于很多其他资本家的决
策。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的投资计划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而必然要有很多主
观、猜测的成分。这些主观、猜测的成分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家的所谓”投资信心”。凯
恩斯将其称之为”动物精神”。资本家如果有”动物精神”,投资水平就高,进而资本家的
利润水平也高,鼓励资本家进一步投资,资本主义经济就活跃起来。如果有一部分资本
家因为某种原因丧失了”投资信心”,减少了投资,就会影响到所有资本家的利润水平,
然后造成更大的投资萎缩,触发经济危机。

所以,在没有大规模国家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非常不稳定的,必然
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图 8.2 说明了美国经济自 1870 年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的情况。

图8.2 美国政府部门规模和经济增长
(1871-2011年)
0.5

0.4

0.3

0.2

0.1

-0.1

-0.2
1870 189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
美国经济增长率 美国政府支出占经济产值份额

- 119 -
资料来源:1929 年以前数据来自于 Angus Maddison (2010), “Statistics on World
Popul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1-2008 AD.”
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1929 年以后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经济
分析局,http://www.bea.gov.

“大政府”资本主义

如图 8.1 所示,从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期,正如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样,美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越来越剧烈,危机越来越严重,直至发展到大萧条。可见,到了
二十世纪,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如果资本主义还不
改弦更张、进行内部改良,那么恐怕早就崩溃、灭亡了。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大加强了国家干预在经济中的作用。
以美国为例,在大萧条以前,美国各级政府开支(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开支)相
加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开支占经济产值的比重总
的来说趋于上升。在 2009 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政府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到了 38%。这也是美国政府开支比重在战后的最高点。

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为了维持基本的经济稳定,已经离不开国家干预。除了应
对经济危机以外,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和环境矛盾也要依靠资本主义国家来
调节。因此,从长期来说,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的各种干预经济的职能越来越多,相应的
开支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政府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现代的资本主义
经济都是”大政府”的资本主义经济。

那么,大政府资本主义与过去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有哪些不同呢?正如上一节所讨
论的,从总需求的角度看,资本家的利润总额既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投资水平,也取决
于政府赤字的大小。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条件下,如果资本家利润减少,或者资本家丧
失了投资信心,就会导致投资下降与利润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直至形成崩溃,因而经
济危机就特别严重。在大政府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政府规模增加,政府有条件在经济
危机来临时大幅度增加开支或者大幅度减税。如果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家投资下降,
政府部门通过增加赤字,就可以稳定甚至提高资本家的利润总额,从而制止投资和利润

- 120 -
之间的恶性循环。

从图 8.1 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的波动确实平缓了很多,再没
有发生三十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国家干预虽然帮助主要资本主义经济避免了三十年代那
样的大萧条,但是却又导致了新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干预的效果越来越差,
代价却越来越大。

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毕竟是用自己的剥削所得进行投资,赚了是自
己的,亏了自认倒霉。如果竞争失败,就只有破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家风险
自担。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在从事投资活动的时候,会对风险有所顾虑,会比较谨慎。
如果爆发了经济危机,大批投资决策错误的资本家就会破产 。经济危机在一定意义上
起着资本主义经济新陈代谢的作用,不断地将效率最差、最冒失的资本家清理掉,而将
效率最高、最精明的资本家保留下来,使资本主义经济的投资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在大政府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这种自我新陈代谢的机制大大削弱了。
从整个资产阶级来说,在经济繁荣时期当然赚钱。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时候,由于政府赤
字大大增加,资产阶级整体仍然可以赚钱。在有些经济危机中,资本家的利润总额甚至
比危机爆发前的经济扩张时期还要多。

当经济危机来临以后,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仍然会破产,但是很多大公司、大银行由
于对整个经济关系重大,往往就成为”太大了不能倒”(英文即 too big to fail)。这些大公
司、大银行可以迫使政府用所谓”纳税人”的钱(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的
血汗)来进行”救市”。这样,资本家的投资风险就不再是由资本家个人承担了,而在相
当程度上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了。就是说,资本家投资的风险社会化了。

这样,现代资本主义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局面。一方面,生产资料仍然是私人所有,
而且高度集中在少数最富有的资本家手中。这些资本家投资所得的利润自然也是全部据
为己有。另一方面,资本家投资所造成的风险却要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利润是私有的、
风险却是社会的,这实际上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矛盾的一个
具体表现。

既然利润是私有的,风险是社会的,资本家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自然就不再需要像过

- 121 -
去那样注重风险和效率,只要大胆投资就行。反正如果投资失败了,只要投资的规模足
够大,最后就可以吃政府的”大锅饭”。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时候,也不必像过
去那样谨慎,不仅可以放心从事风险投资,而且还可以积极鼓励缺乏贷款资质的企业和
居民大胆借钱投资或消费,于是就形成了大批”次优贷款”(简称”次贷”)。

这样,整个经济的内在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越来越严重,终于导致了 2008-2009
年的严重经济危机。

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利的变化,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都趋于扩大。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工资份额缩小,利润份额
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物质生产领域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家对
生产性投资积极性不高。资本家通过剥削所获得的大量剩余价值转而投入股票市场、债
券市场等金融领域。这就为金融泡沫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5

图 8.3 说明了自 1929 年以来美国总需求结构变化的情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


国的个人消费(也叫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 60%,与劳动者收入在经
济产值中的份额大体相当。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生产性投资低迷、贸易赤字扩大,美国
的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趋于上升;但是劳动者收入占经济产值的比重却趋于
下降。至本世纪初,劳动者收入的比重下降到约为 55%,居民消费的比重却上升到约
70%(参见图 4.1)。

25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与工人的收入超过自身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这些储蓄如果通过银行存款、
债券、股票等中介手段为另外一些资本家提供投资资金或为另外一些收入不能满足眼前消费的工人提供
消费基金,这个过程就叫做”金融”。所谓金融泡沫,指的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大大超过
其真实价值的现象。

- 122 -
图8.3 美国经济总需求结构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29-2011年)
1

0.8

0.6

0.4

0.2

-0.2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个人消费 私人投资 政府消费和投资 净出口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本图中的”政府消费和投资”
指的是政府直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不包括政府的各种”转移支付”(比如失业救济金、
养老金、公共医疗保险支付等)。

劳动者毫无疑问占美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劳动者收入减少,消费怎么会上升呢?
虽然美国最富有阶层的收入在八十年代以后大幅度上升(见图 4.5),但是富人收入的大
部分是用于储蓄或投资。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会决定整个社会的消费水
平。

既然收入不足,那么就借债消费。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为了生存,
为了迎合社会习惯,也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社会在一般人民群众中造成的各种虚荣心,在
加上资本主义各种商业广告的诱惑,有努力维持一定消费水平的愿望。另一方面,资本
家剥削来的钱,不愿意投到生产领域,正好可以借给工人消费,用金融方式在剥工人一
层皮。

图 8.4 说明了 1963 年至 2010 年美国个人部门债务和债务利息支付增长的情况。在


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美国个人部门的债务稳定在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70%左右。从
八十年代开始,美国个人部门债务负担不断上升。至 2007 年,个人部门债务与个人可

- 123 -
支配收入之比达到了历史最高的近 140%。虽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印钞机,大量
增发货币,导致利率自八十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见图 4.8),美国个人部门的债务利息
支付仍然在 2007 年上升到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10%。

图8.4 美国个人债务与利息支付
(1963-2010年)
140 14
个人债务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百分比)

个人利息支付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百分
120 12

100 10

80 8

60 6

比)
40 4

20 2

0 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个人债务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
个人利息支付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

资 料 来 源 : 《 美 国 总 统 经 济 报 告 》 2012 年 卷 ,
http://www.gpo.gov/fdsys/pkg/ERP-2012/content-detail.html.

到了 2007 年,美国广大劳动人民家庭早已经不堪重负,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美国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现代资本主义的财政危机

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在财政领域则一般奉行平衡财政的”正统”财政政策。到了大政府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加
强经济干预,在遇到经济危机时,往往都要增加政府开支或者减税,导致财政赤字。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原来的设想,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支大于收、实行赤字,
在经济扩张时期收大于支、可以有盈余,在长期仍然可以实现财政平衡。但是,在实际

- 124 -
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都需要政府干预,因而导致政
府开支相对于经济产值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资本家又反对政府增加税收,就导致
政府税收的增加赶不上政府支出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政府赤字只能靠借债来弥补。这就
导致政府债务不断上升。

除此以外,如上所述,在大政府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的投资利润仍然属于私有,
但是投资风险越来越社会化,这就导致资本家的投资效率下降、金融体系风险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一遇到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就不得
不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从而导致政府债务进一步上升。

图 8.5 说明了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政府债务增长的情况。日本的政府债务
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 200%,意大利的政府债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100%,英国、法
国、美国的政府债务都在迅速增长。

图8.5 若干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政府债务
(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1980-2010年)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美国 日本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严重的两难局面。如果不搞国家干预,重
新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势必导致大萧条式的严重经济危机,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社会
崩溃。如果继续加强国家干预,则政府债务相对于经济产值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种长
期趋势。如果听任政府债务继续上升,必然会导致类似南欧各国目前正在经历的债务危

- 125 -
机。

要解决债务危机,无非增收节支两个办法。增收?在资本家反对政府增加税收的情
况下,很难有什么作为。节支?如果要减少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穷兵黩武的军事开支,
会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另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也决定了军事开支难以减少。
如果要减少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方面的开支,势必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
长远发展 。如果要减少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开支,不仅会加剧各种社会和环境矛盾,也
会遭到劳动人民强烈反对。

资本主义制度从 16 世纪在欧洲起源,19 世纪称霸全世界,到了 21 世纪,已经开


始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了。

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吗?

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已经持续了约三十年。中国的这种高速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会不会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如前所述,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私有
制为主的市场经济。在私有制主导的市场经济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
利润率高低是决定资本积累快慢的主要因素。因此,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中国经济利润
率的状况。

图 8.6 比较了中国和美国近年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如图所示,近年来,中国的全
社会资本回报率一直高于美国。2007 年,中国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大约相当于美国的
两倍。2011 年,中国的全社会资本回报率约为 11%,美国约为 7%。

- 126 -
图8.6 中国和美国全社会资本回报率
(1990-2011年)
0.18

0.15

0.12

0.09

0.06

0.03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中国 美国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卷有关数据计算;美国数据来
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全社会资本回报率等于利润份额和全社会产出资本率之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
国近年利润份额变化的情况。图 8.7 说明了 1993 年以来中国历年的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如图所示,1996-2007 年,劳动者在中国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一直趋于下降,资本家
所占的利润份额则趋于上升。至 2007 年,利润份额上升到 31%,工资份额则下降为
40% 。2007 年以后,工资份额有所上升、利润份额有所下降。

- 127 -
图8.7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993-2011年)
0.6

0.5

0.4

0.3

0.2

0.1

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工资总额 利润总额 政府税收(间接税) 固定资本折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卷,”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

2011,中国的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5%,利润总额占 27%,政府间


接税占 16%,固定资本折旧占 13%。与美国相比较,同年,美国的工资总额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 55%,利润总额占 25%,政府间接税占 7%,固定资本折旧占 13%。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工资份额低 10 个百分点,利润份额高 2 个百分点,政府间接税份
额高 9 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政府税收仅包括政府的各项间接税。中国的财政收入以间接
税为主,而美国的财政收入以直接税为主。26 如果将两国的间接税和直接税都算在一
起,2011 年,中国各级政府的全部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9%,美国也是 19%。同年,
中国的全部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2%,美国的全部政
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8%。中国的财政收入不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如果将社
会保险基金收入加上,则中国的财政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之和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7%,与美国基本相当。

26 所谓”直接税”,就是直接对个人或企业收入征收的税,比如个人收入所得税和企业收入所得税。所谓”
间接税”就是指以商品和劳务为对象征收的税,比如销售税、产品增加值税、海关关税等。

- 128 -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中国全社会产出资本率的变化趋势。图 8.8 比较了中国和美国近
年的全社会产出资本率。自 1995 年以来,中国的产出资本率总的来说趋于下降。2007
年以后,产出资本率的下降速度有加速的趋势。在未来的一个时期,中国的产出资本率
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图8.8 中国和美国全社会产出资本率
(1990-2011年)
0.6

0.5

0.4

0.3

0.2

0.1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中国 美国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卷有关数据计算;美国数据来
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

中国现在的产出资本率大约为 0.4。以 2012 年的中国经济产值为 100,当年的全社


会固定资本存量就是 250。假设中国今后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 7.5%(有可能过于乐
观),那么 2013 年中国的经济产值就是 107.5。

中国现在每年的固定资本投资率,即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产值的比率,大约为 45%。
那么,2012 年至 2013 年,中国就会新增固定资本存量 107.5 * 0.45 = 48。如果没有折
旧,中国 2013 年的固定资本存量就会达到 298。实际上当然会有折旧。一些使用多年
的机器、设备、厂房会报废。假设折旧率为 5%,那么,至 2013 年底,中国实际拥有
的固定资本存量就是 298 / 1.05 = 284。

- 129 -
2013 年,中国的产出资本率就变为 108 / 284 = 0.38。我们可以按照这种方法一直
计算下去。表 8.1 说明了按照这种方法推算的中国在未来的产出资本率。

表 8.1 中国未来产出资本率推算,2012-2025 年
(以 2012 年经济产值为 100,经济增长率 = 7.5,投资率 = 45%, 折旧率 = 5%)
年份 经济产值 固定资本存量 产出资本率
2012 100 250 0.40
2013 108 284 0.38
2014 116 320 0.36
2015 124 358 0.35
2016 134 398 0.34
2017 144 441 0.33
2018 154 486 0.32
2019 166 534 0.31
2020 178 585 0.30
2021 192 639 0.30
2022 206 697 0.30
2023 222 759 0.29
2024 238 825 0.29
2025 256 895 0.29

如表所示,至 2020 年以后,中国的全社会产出资本率将下降到 0.3 以下。从美国


经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每当全社会产出资本率下降到 0.3 以下,都意味着严重资本过
剩,并伴随着长期经济危机(参见图 8.1)。比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七十
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最近的 2008-2009 年经济大衰退,美国的产出资本
率都跌到了 0.3 以下。据此推算,中国在未来十年左右爆发严重的、持久的、难以克服
的经济危机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十年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呢?一个办法就是设法降低投资
占经济产值的比重、提高消费占经济产值的比重。中国的居民消费目前仅占经济产值的
约 35%,有提升的空间。然而,要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首先就要提高劳动人民
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要提高工资的水平。也可以采取由政府增加各种教育、医疗、养老
开支的方法,为此就需要政府向资本家征税。问题是,中国的资本家愿意多交税、涨工
资吗?

- 130 -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设法让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更快,那么
如果投资率不变,长期的产出资本率就会相对降低。然而,过去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已经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濒于崩溃(或者已经开始崩溃)。国内资源也严重枯竭,不得不
进口大量的能源和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不计代价地维持高速经济增长,中国
的环境、资源还能够承受吗?

- 131 -
第九章 增长的极限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一切人类社会的存在、繁衍和发展都离不开
一定的自然环境。从物质世界的观点看,人类的一切生产和消费活动都是与周围自然环
境物质交换的结果。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环境的总和,也叫”生态环境”。

人类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获取生产和消费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其中有些资源,
比如水资源、土壤资源、森林资源、鱼类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及
一定的条件下,生态环境可以按照一定的数量规模反复地生产或者提供。这些资源属于”
可再生资源”。另外一些资源,比如各种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无法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
间范围内反复提供或生产,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是生态环境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提供的数量毕竟是有
限的。如果人类超过生态环境有能力提供的限度过度使用各种可再生资源,比如过度砍
伐森林、过度捕捞鱼类,那么就会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往往十
分巨大,但是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必然导致这些资源总量的减少,并最终导致这
些资源的枯竭。所以,从长远来说,人类应当逐步减少直至基本停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
使用。

人类使用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源,生产出工农业产品等各种物质产品,供人
类社会消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对人类自身无用的固态、
液态和气态的物质副产品。这些物质副产品,排放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就成为废物、
废水和废气,也就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如果人类社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各种污
染物限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那么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能力将人类所产生的污染物吸
收,通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循环,将这些污染物转化为对人类和其它生物无害的物质成
分。但是,如果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各种物质副产品越来越多,以至于各种污染
物的排放超出了生态环境吸收和转化的能力,就会对生态环境的正常物质循环造成破坏。
如果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各种废物、废水和废气在土壤、水和空
气中积累起来得不到稀释和转化,就会威胁到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健康乃至生存,最终

- 132 -
甚至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

如上所述,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能够
为人类社会不断地提供各种物质资源并且有效地吸收和转化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产
生的各种物质副产品。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人类需要尽量减少直至基本停止对
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需要将对各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数量限制在生态环境在一定
时间内所能生产或提供的数量以内,需要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环境在一定时
间内所能吸收和转化的数量以内。

概括来说,生态可持续性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总影响(包括资源使用和污染物
排放量两个方面)必须是有限的。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对资本积累的无限追求,人类的
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自近代以来出现了呈几何级数增长乃至无限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
与生态可持续性的要求,是根本不相容的;其结果,就是造成了中国的以及全世界的生
态环境目前都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甚至可以说,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全面崩溃
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IPAT 公式

在对生态环境的研究中,一个常用的公式是 IPAT 公式:

环境影响(I)= 人口(P)* 人均经济产值(A)* 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T)

I、P、A、T 分别是英文单词”影响”、”人口”、”丰裕”和”技术”的头一个字母。

生态可持续性要求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各方面环境影响都必须限制在一
定数量以内。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总的经济产值不断趋于增加。除非生态技
术的进步能够使每单位经济产值环境影响的下降速度超过人口和人均经济产值增加速
度的总和,人类总的环境影响必然不断增加。

庸俗的环境保护论者认识不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之间的必然
联系。庸俗的环境保护论者认为,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只要通过技术
进步,再加上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消费者自觉地增加一些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回收

- 133 -
垃圾、增加”绿色产品”消费等),就可以避免生态环境危机。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论证,
这种庸俗环境保护论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中,由于这种庸俗的环境保护论不
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际上丝毫无助于解决中国和世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在
客观上甚至加速了中国和世界生态环境崩溃的进程,因而是十分反动的。

生态能力和生态脚印

“生态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污染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用具
备一定生态功能的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来表示(包括耕地、牧场、森林、渔场等)。”生态
脚印”衡量的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实际消耗的可再生资源以及实际排放的污染,用提
供这些资源以及吸收这些污染所需要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来表示。

1970 年以后,世界总的生态脚印就超过了世界总的生态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生态赤字逐年扩大。至 2008 年,已经达到约 50%。
就是说,要满足人类目前的资源消耗并且吸收人类产生的各种污染,现有的地球已经不
够,而是需要至少一个半地球。

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可能长期在赤字状态下维持运行。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地球所
面临的生态赤字仍然得不到纠正,世界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就可能出现全面崩溃。

表 9.1 比较了 2008 年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能力、人均生态脚印和人


均预期寿命。人均预期寿命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质量水平
(一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取决于营养、健康、教育、妇女地位等多方面因素)。

表 9.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均生态能力、人均生态脚印和人均预期寿命,
2008 年
人均生态能力 人均生态脚印 人均预期寿命
(公顷) (公顷) (岁)
世界 1.8 2.7 64

非洲 1.5 1.5 53
中东和中亚 0.9 2.5 72
亚洲和太平洋地 0.9 1.6 69

- 134 -

拉丁美洲 5.6 2.7 74
北美洲 5 7.1 78
欧洲联盟 2.2 4.7 79
其它欧洲国家 4.9 4.1 70

中国 0.9 2.1 73
印度 0.5 0.9 64
日本 0.6 4.2 83
朝鲜 0.6 1.3 68
韩国 0.7 4.6 80

巴西 9.6 2.9 72
古巴 0.7 1.9 79
美国 3.9 7.2 78

俄罗斯联邦 6.6 4.4 68

资料来源:世界野生动物协会等,《生命行星报告》2012 年卷;人均预期寿命来自世
界银行。世界银行的地区区域划分与《生命行星报告》不完全可比。非洲的人均预期寿
命用”撒哈拉以南非洲”来代表,中东和中亚的人均预期寿命用”中东和北非”来代表,亚
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及”南亚”的按人口加权平均的
人均预期寿命来代表,其它欧洲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用”欧洲和中亚(发展中国家)”来
代表。

在世界各主要地区中,中东和中亚、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北美洲和欧洲都处于严重
生态赤字的状态。非洲在低水平上勉强保持平衡。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生态脚印
显著小于生态能力的大陆。

北美洲、欧洲联盟、日本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国家的人均生态脚印分别是世界
人均生态能力的 2-4 倍。这说明,中心国家的巨大财富不仅建立在剥削外围和半外围地
区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基础上,而且也建立在剥削世界其它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
的基础上。

中国的人均生态脚印已经超过世界的人均生态能力,并且相当于中国本国的人均生
态能力两倍有余。这说明,中国的以私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给中国自己的生

- 135 -
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是不可持续的。

古巴在美帝国主义的大门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古巴政府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公费医疗和公费教育制度。古巴的人均生态脚印仅
为 1.9 公顷,与世界人均生态能力相近。然而,古巴的人均预期寿命高达 79 岁,不仅
大大超过拉丁美洲各国,甚至还高于美国。

朝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独立自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拒绝向美帝国主义屈
服。朝鲜的人均生态脚印仅为 1.3 公顷,显著低于世界人均生态能力。由于坚持了公费
医疗和公费教育制度,朝鲜的人均预期寿命虽然低于周边的东亚国家,但是高于印度,
与俄罗斯联邦持平。

世界能源危机

人类的一切生产和消费活动都意味着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经过的物理的(不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或化学的变化(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将存
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改造为可供人类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任何物理的或者化学
的物质变化都需要消耗能源。所以,能源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主要依靠各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比如木材、其它植物和
牲畜等)。由于自然界提供各种可再生生物质能的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这就使
得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受到难以逾越的限制。

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
料在本质上是将地质历史上、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曾经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以动植物和微
生物化石的形式积累起来;如此积累起来的巨大能量在过去一两百年的短暂时间里迅速
释放出来,因而造成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物质生产和消费呈几何级数不断增长的奇迹。

图 9.1 比较了 1820 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产值与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化


石燃料的主要物质成分是碳和氢。经过燃烧以后,化石燃料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相结合,
就成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化石燃
料的大规模使用。

- 136 -
图9.1 世界经济总产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
(1820-2011年)
80 40
世界经济总产值(万亿”2005国际元”)

70 35

二氧化碳排放量(十亿吨)
60 30
50 25
40 20
30 15
20 10
10 5
0 0
1820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世界经济总产值 二氧化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世界历年经济总产值来自麦迪逊”世界经济历史统计”和世界银行。世界历年
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地球政策研究所,
http://www.earth-policy.org/。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BP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BP”是英国石油公司的英文缩写),
2011 年,石油占世界能源消费的 33%,天然气占 24%,煤炭占 30%,核能占 5%,水
电占 6%,其它各种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仅占 2%。

各种化石燃料目前占世界能源消费的 87%。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
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而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
全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由此引起的气候变化在长期可能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全面崩溃,
乃至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存续。

2011 年,世界石油产量达到 40 亿吨。世界石油储量目前约为 2300 亿吨。按照现


有产量,世界已知的石油储量尚可使用约 60 年。

2011 年,世界天然气产量达到 3.3 万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 30 亿吨油当量,即包


含与 30 亿吨石油相等的能量)。世界天然气储量目前约为 210 万亿立方米。按照现有

- 137 -
产量,世界已知的天然气储量尚可使用 60 多年。

2011 年,世界煤炭产量达到 77 亿吨(大约相当于 40 亿吨油当量)。世界煤炭储量


目前约为 8600 亿吨。按照现有产量,世界已知的煤炭储量尚可使用 110 年。

核电的生产需要使用铀。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矿物质。目前世界上的核电站每年消
耗铀约为 68000 吨。世界上已知的铀储量约为 700 万吨。按照现有的铀消耗量,世界
已知的铀储量尚可使用 100 多年。核电目前占全世界发电量的 13%。如果全世界的电
力生产全部由核电来提供,则铀的使用量需要增加到现在的八倍,每年需要消耗铀约
55 万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现有的铀储量将仅够使用十几年。此外,核电的潜在风
险巨大。一旦发生核事故,将造成长期的、难以逆转的放射性污染,大量人口的生命和
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核电生产不宜大规模增加,而应当限制在有限的、较小的
规模上。

虽然现有的化石燃料储量尚可使用 60 至 100 多年,并且随着未来的技术进步各种


化石燃料的储量仍然会有所增加,然而化石燃料毕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终有一天要被
可再生能源全面代替。

如果人类将现有的化石燃料储量全部开采利用,那么本世纪内人类的累计二氧化碳
排放量将超过 3 万亿吨,从而导致全球平均温度与工业化以前时代相比增加四摄氏度,
进而导致全球气候系统难以预料的反馈以及更大幅度的全球变暖。所以,为了避免空前
的全球气候变化灾难,人类也不应当将剩余的化石燃料储量全部使用。

水电是目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水电生产需要适当的地理条件,并且在环境方
面也有争议,未来的开发潜力有限。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主要依赖风能和太阳能。

风能和太阳能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其发展的潜力也不是无限的。从长远来看,
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面临着若干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先,风能和太阳能主要适合于发
电(另外太阳能可以为家庭炊事、取暖提供热量),但是不适合为工业和交通运输提供
燃料,更不能充当化学工业原料。

目前,世界最终能源消费中(经过初步的加工转换,与”初级能源消费”有区别),液
体燃料占 41%,气体燃料占 15%,煤、木材、垃圾等固体燃料占 23%,电力占 18%,

- 138 -
各种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占 3%。所以,大约有 80%的能源使用方式按照现有技术不
适合使用风能和太阳能。

就电力生产来说,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间歇性能源。就是说,它们的供应量会随着
季节、天气等发生很大的波动,因而无法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无法根据电力需求量
的变化随时调整。在大规模电力储藏技术没有获得突破以前,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必须与
火电(火力发电,即使用煤、天然气或石油为燃料的发电技术)配合使用。

可再生能源虽然名为”可再生”,但是它所需要的发电设备和建筑物仍然要使用不可
再生的矿物质来制造。每建造装机容量为 1 亿千瓦的风能发电站或者太阳能发电站大约
需要 1000 万吨钢。要生产 1000 万吨钢大约需要 2000 万吨铁矿石以及 500 万吨高质
量的焦煤(用煤制作的焦炭)作为原料。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11 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约为 120 亿吨油当量。


2000 年至 2011 年,世界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 2.5%。假设从 2011 年至 2100 年,世界
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 2%,那么,至 2100 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到 720 亿吨油
当量。

假设未来的世界能源消费都可以用电力来满足(如上所述,这个假设未必能实现),
那么,按照热值当量计算,720 亿吨油当量约合 320 万亿千瓦时(即 320 亿度)的发
电量。27

太阳能发电设备一年的平均有效发电时间约为 1300 小时。每千瓦太阳能发电设备


一年可以发电 1300 千瓦时。要生产 320 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就需要建造总装机容量为
2400 亿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大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各类发电站总装机容量(约 50 亿千
瓦)的近 50 倍。

要建造 2400 亿千瓦的太阳能电站,需要 240 亿吨钢,为此要消耗约 500 亿吨铁矿


石和 120 亿吨高质量煤炭。240 亿吨钢相当于 16 年的世界钢产量(目前约为每年 15
亿吨)。500 亿吨铁矿石相当于目前世界铁矿石储量(约为 1700 亿吨)的 30%。

27 “热值当量”是一种将电能折算为热能的方法。如果按照电能直接产生的热能计算,1 公斤石油约合 12
度电。然而,在能源统计中,常用的折算方法是”热值当量”,即计算如果将一定数量的化石燃料用于发
电,可以产生多少电力。按照热值当量计算,1 公斤石油可发电约 4.4 度。

- 139 -
以上这些,还没有包括为了取代历年折旧、报废的电站而需要重建的太阳能电站。
如果折旧率为 5%,那么到 2100 年,仅仅为了取代每年折旧和报废的电站,就需要每
年至少建设 120 亿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如果要保持 2%的增长率,就需要每年建设约
170 亿千瓦的太阳能电站。仅此一项,就需要 17 亿吨钢,34 亿吨铁矿石,以及 8.5 亿
吨高质量煤炭。世界剩余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将很快消耗殆尽。

可见,即使是世界经济成功地过渡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也不可能无限地增长下
去,而是或迟或早会遇到世界有限的矿物资源的限制。

中国能源危机

2011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全世界能源消费的 21%,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


源消费大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BP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11 年,煤炭占中国能
源消费的 70%,石油占 18%,天然气占 5%,核能占不到 1%,水电占 6%,其它各种
可再生能源占不到 1%。

2011 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 35 亿吨(约合 20 亿吨油当量)。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


的资料,中国煤炭基础储量约为 2200 亿吨。如果按照回采率 60%计算(即扣除采矿过
程中损失的储量),中国煤炭可采储量目前约为 1300 亿吨。按照现有产量,中国煤炭
储量约可维持 40 年,大大少于世界煤炭储量与产量的比率(约为 110 年)。

2011 年,中国石油产量略超过 2 亿吨。中国石油储量目前为 20 亿吨。按照目前产


量,中国石油储量仅够维持 10 年。

2011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超过了 1000 亿立方米(约合 9000 万吨油当量)。中国


天然气储量目前约为 3 万亿立方米。按照现有产量,中国 的天然气储量可以维持 30
年。

可见,中国的各项能源资源普遍相对短缺。即使是相对最丰富的煤炭,中国储量也
仅占世界储量的 15%。从长远来说,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费继续高速增长,势必要严重
依赖能源进口,而这在经济上、资源上和环境上都是不可持续的。

- 140 -
2000 年至 2011 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 9%。假设中国未来能源消费年平均
增长 5%,世界未来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 2%。那么,到 2020 年,中国占世界能源消费
的份额将增加到 27%;到 2030 年,将增加到 37%;到 2040 年,将增加到 49%;到
2050 年,将增加到 66%。

显然,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不可能放弃他们自己的能源消费而任由中国的能源消
费增加到全世界能源消费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所以,至迟到 2030 年,中国的能源消
费增长即将面临不可逾越的障碍。

世界农业危机

农作物的生长取决于无机物养分的供应、水的供应以及光合作用的效率。现代农业
生产主要通过大量使用化肥、灌溉、改良种子以及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使用化
肥来增加农作物获得的氮、磷、钾等无机物养分,通过增加灌溉来增加农作物获得的水
分,通过改良种子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另外又通过施加杀虫剂、除草剂等农
药来减少昆虫导致的农作物损失以及杂草对农作物养分的竞争。此外,通过大量使用农
业机械,现代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节约出来的劳动力得以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增长,世界粮食产量从 1950 年的 6 亿
吨增加到现在的 22 亿吨。然而,现代农业的各项技术都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都对
农业所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从长远来说,现代农业是不可持续的,世
界农业的长期前景十分严峻。

化肥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退化,引起土地自然肥力下降,直至最终不得不废弃。
长期灌溉的土地会退化为盐碱地或涝地。在很多国家,农业灌溉大量使用不可再生的地
下水;一旦地下水枯竭,农业产量就会大幅度下降。杀虫剂、除草剂的长期使用会引起
昆虫、杂草的遗传变异,从而使农药失效。

现代农业的各项技术都高度依赖化石燃料。氮肥的制造以天然气为原料。杀虫剂、
除草剂的制造以石油为原料。农业机械必须使用石油作为燃料。如果未来石油、天然气
产量下降,将给世界农业带来危机。

- 141 -
图9.2 世界人均粮食产量
(公斤,1950-2012年)
360

340

320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资料来源:地球政策研究所,http://www.earth-policy.org/。

图 9.2 说明了 1950 年至 2012 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情况。1950 年,世界人


均粮食产量约为 250 公斤。1984 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约 340 公斤。
1984 年以后,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出现了长期的徘徊和停滞。1984 年至 2002 年,世界
人均粮食产量趋于下降。2002 年至 2008 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有所回升,此后又处
于停滞状态。2012 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不到 320 公斤。

根据有关资料,如果采用以素食为主的食物结构,则每个成人每年需要的食物折合
为粮食需要达到近 500 公斤粮食当量才能满足基本的营养需要。如果采用荤素搭配的
食物结构,则每个成人每年需要约 900 公斤粮食当量。如果采用肉食为主的食物结构,
则每个成人每年需要约 1500 公斤粮食当量。

粮食消费占人类食物供应量的 80%(按照卡路里即热量摄取量计算)。由于世界人
均粮食产量停滞、徘徊以及世界粮食的分配不均,目前世界上约有 10 亿人经常处于饥
饿状态。另有 22 亿至 45 亿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发育不全或患有各种疾病。每年有近 1000
万人因为饥饿或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而死亡。

- 142 -
据估计,至 2050 年,世界人口总数有可能超过 100 亿。按人均粮食消费量 400 公
斤计算,则每年世界粮食产量需要达到 40 亿吨才能保证世界人口的基本营养需要。

世界耕地面积从 1950 年的 12 亿公顷(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 = 15 亩)增加到 2000


年的 15 亿公顷。近年来,世界耕地面积已经趋于停滞。由于土壤退化等原因,每年有
1000 万公顷耕地被废弃。如果得不到补偿的话,从 2010 年至 2050 年,世界将损失 4
亿公顷耕地。

目前世界上的土地面积中,有 37%属于耕地和草原(牧场),30%属于森林,另外
33%为沙漠、荒漠、冰川和城市等。世界上最多还有 5 亿公顷的土地适合于农业耕作,
其中 90%集中在生态上十分脆弱的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雨林和坡地。这些生态脆弱的
土地在转化为耕地以后将很快退化。所以,至 2050 年,世界上的耕地最多可以保持在
16 亿公顷。

世界上的耕地大约有一半用于粮食生产,其余用于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休耕。世
界粮食播种面积从 1950 年的 5.9 亿公顷增加到 1981 年的 7.3 亿公顷,此后趋于下降。
2002 年,世界粮食播种面积一度下降到 6.5 亿公顷。近年来,世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
在 6.9 亿公顷。

1950 年至 2010 年,世界粮食单产(单位面积产量)由每公顷 1.1 吨增加到每公顷


3.2 吨,平均每年增加 35 公斤。如果 2010 年至 2050 年,世界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历史
上的增长速度,则世界粮食单产可以再增加 1.4 吨,至 2050 年达到 4.6 吨。如果世界
粮食播种面积可以增加到 8 亿公顷,则 2050 年的世界粮食产量可以达到 37 亿吨。这
比 2050 年世界所需要的 40 亿吨少 3 亿吨,相当于 7.5 亿人将缺少食物。

图 9.3 说明了世界粮食单产与世界农业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灌溉农田的产量平均
相当于雨养农田(即靠天吃饭的农田)的三倍。因此,世界粮食单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灌溉农田占全部农田的比例。如图所示,世界粮食单产与农业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非
常密切。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每增加 10 个百分点,每公顷粮食产量即增
加 700 公斤。按照这个比例关系,要使世界粮食单产再增加 1.4 吨,世界农业灌溉面积
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需要从现在的 45%增加到 65%。世界农业灌溉面积需要从现在的
3.1 亿公顷增加到未来的 5.2 亿公顷。

- 143 -
图9.3 世界粮食单产与农业灌溉面积
(1950-2012年)
3.5 0.5

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
2.8 0.4
每公顷粮食产量(吨)

2.1 0.3

1.4 0.2

0.7 0.1

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世界粮食单产 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

资料来源:地球政策研究所,http://www.earth-policy.org/。

据估计,每年大约有 400 万公顷的灌溉农田由于盐碱化、涝化和土壤退化等原因而


被废弃或退化为雨养农田。据此推算,2010 年至 2050 年,世界将失去 1.6 亿公顷的灌
溉农田。在世界的现有农田中,大约有 1.5 亿公顷可以改造为灌溉农田。这样,至 2050
年,世界将只能保有 3 亿公顷的灌溉农田,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将下降到
不足 40%。

如果 2050 年的世界粮食单产与现在相比没有增加,世界粮食总产量届时将仅有 26
亿吨;与 100 亿人口相比,人均粮食产量将仅有 260 公斤,相当于退回到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初的水平。与人均 400 公斤的需要量相比,相当于 35 亿人将缺少食物。

更为严重的是,至 21 世纪后半期,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世界农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有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变暖与工业化以前时代相比超过三摄氏度,世界粮食产量有可能
再减少 10-25%。28

28 本节关于世界农业的资料多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学教授 David Pimentel 的学术论文,参见


Carleton Shade and David Pimentel (2010), “Population Crash: Prospects for Famin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12: 245-262.

- 144 -
中国农业的隐忧

图 9.4 说明了 1950 年至 2012 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解放初期,中国人均


粮食产量仅有 240 公斤。人民公社初建的 1958 年,人均粮食产量曾经超过 300 公斤。
由于严重自然灾害以及大跃进的失败,1962 年,人均粮食产量锐减到不足 220 公斤。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起,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即稳步增长。在包产到户初期,人均粮
食产量的增长曾经略有加速,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即回落到历史趋势。至 1996 年,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超过 410 公斤。此后,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至 2003
年,下降到 330 公斤。2003 年至今,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
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接近 440 公斤。

图9.4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
(公斤,1950-2012年)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的粮食产量除了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外,还包括杂粮、薯类和豆类,与
国际粮食产量不完全可比。中国标准的人均粮食产量 440 公斤大致相当于国际标准的
人均粮食产量 350 公斤。

图 9.5 比较了 1952 年至 2012 年中国历年的粮食单产和农业灌溉面积。中国的农

- 145 -
业灌溉面积在人民公社时期即大幅度提高,奠定了中国农业增产的基础。与世界其它地
方一样,中国粮食单产的提高与灌溉面积的提高高度相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业
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每提高 10 个百分点,中国每公顷粮食产量即可提高 900
公斤。

图9.5 中国粮食单产与农业灌溉面积
(1952-2012年)
5.4 0.6

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
4.5 0.5
每公顷粮食产量(吨)

3.6 0.4

2.7 0.3

1.8 0.2

0.9 0.1

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中国粮食单产 农业灌溉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近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近年来,按照官方统计,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是中国对进口粮食的依赖逐步
加深(见下节),说明官方统计的粮食产量不一定可靠。

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中国的农业也高度依赖化肥、灌溉和机械等不
可再生的投入,因而在长期面临着巨大隐忧。

有关材料表明,中国国土面积的近 40%面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中国有 10%的


耕地被重金属污染。目前世界上每年有约 0.7%的耕地因为土壤退化被废弃。中国现有
耕地 1.2 亿公顷。假设中国每年有 0.4%的耕地(约 50 万公顷)因为土壤退化被废弃,
四十年后,中国就会丧失现有耕地的六分之一。由于中国土地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开发,
现有农业耕作区以外的土地在生态上极其脆弱,很难通过开发新的土地来补偿土壤退化

- 146 -
的损失。

中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灌溉。但是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
一。中国现在每年用水总量约为 6000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为 3700 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中,大约有 1000 亿立方米来自在长期不可持续的地下水资源。如果在未来地
下水资源枯竭,将导致中国农业大幅度减产。

另外,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中国粮食产量在本世纪后半期减少约 10%。

按国际标准计算,人均粮食消费量需要达到 400 公斤才能保证人口的基本营养需要。


按中国标准计算,则人均粮食消费量需要达到约 500 公斤。如果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到
15 亿,则全国每年的粮食消费量就需要保持在 7.5 亿吨以上。

中国目前粮食产量按照官方统计接近 6 亿吨。假设中国以后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并
保持在 6 亿吨,则每年仍需要进口粮食 1.5 亿吨才能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1.5 亿吨粮
食相当于 3 亿人口的口粮。在整个世界农业在长期都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将 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寄托在国际市场上,其巨大危险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环境的崩溃

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中国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出
口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过渡为私有制主导的市场经济,资本家为了追求利
润,除了对工人实行残酷剥削以外,往往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将资源和环境
成本转嫁给全社会。伴随着私有制经济的疯狂扩张,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处于全面
崩溃的过程中。

根据有关文献,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中有 16 个在中国。中国每年有


40 万至 80 万人因为患有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而过早死亡。

全国七大水系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属于五类或劣五类水质,大约有一半不适合生活或
工农业生产使用。

中国城市所在地区的地下水有 90%被污染。流经中国城市地区的河流中有 75%不

- 147 -
适合人类饮用或鱼类生存。中国每年有近两亿人因为饮用有污染的水源而致病。

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有大约 400 个供水不足,其中 110 个严重缺水;32 个最大城


市中有 30 个长期缺水。

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 60%以上。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 100 亿吨沃


土,相当于丧失有 30 厘米耕作层土壤的耕地 1000 万亩(约合 70 万公顷)。

由于土地被重金属污染,市场上的大米有四分之一被铅、镉等重金属成分污染,导
致食用者产生头痛、头晕、健忘、失眠、精神错乱、关节疼痛、癌症等症状。

全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约 40%,其中 90%已经退化。每年草原退化的速度达到


10 亿亩(约合 70 万平方公里)。草原退化、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全国五分之一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近 200 种动物物种濒于灭绝。

全国有大约 2000 个核放射源丢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除了上述各种生态环境系统处于崩溃状态以外,由于中国的资源消耗型私有制经济
导致国内资源迅速枯竭,不得不高度依赖进口来满足对关键资源的需要。

图 9.6 说明了近年来中国对石油和粮食两项关键资源进口依赖度逐年增加的情况。
2012 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 3 亿吨,约合 3600 亿升。如果按一辆小汽车一年行
驶 10000 公里,每百公里耗油 10 升计算,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可供 3 亿 6000 万辆小汽
车行驶一年(中国目前的小汽车保有量约为 6000 万辆)。

- 148 -
图9.6 中国石油和粮食进口量
(百万吨,2000-2012年)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石油进口量 粮食和大豆进口量

资料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地球政策研究所,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图中,2000-2011 年为净进口数据,2012 年为进口数据。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超过了除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联邦和美国以外世界各国的石
油年产量。按照现有趋势,至 2025 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 5.5 亿吨,将超过沙
特阿拉伯的石油年产量。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中国的粮食(含大豆)进口量已经超过 7000 万吨,按人均粮食消费量 500 公斤计


算,相当于 1.4 亿人的口粮。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已经相当于国内粮食产量的 12%,相当
于粮食消费量的 11%。如果按照现有趋势,至 2025 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将达到 1.6
亿吨。而全世界一年的粮食和大豆贸易量大约为 4 亿吨,即中国需要购买世界粮食和大
豆出口量的 40%。

中国在石油和粮食两项关键资源上高度依赖进口,毫无疑问包含着巨大的风险,这
是在以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做赌博。一旦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有个风吹草动,中国的粮食
和石油进口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断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 149 -
气候变化危机

地球上万事万物的生长都依赖于太阳能。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以后,会产生反射。
如果没有大气层,绝大部分太阳光就会反射回宇宙空间。一块在宇宙空间中与太阳距离
相等于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裸露的石头,其平均温度只有-18ºC(摄氏度)。在那种情况下,
显然不适宜生物存在。因为有了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光遇到大气层中温室气
体的”拦截”,其所携带的热能保留在大气层以内,这就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合人类和
其它生物生存。

在上一次冰期结束以后、工业化时代以前的一万多年时间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
长期保持在 13.5 ºC 上下。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见图 9.1),并大量
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氮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表面的能量失去
平衡。地球表面获得的能量超过其向宇宙空间耗散的能量,这就导致地球表面温度逐年
增加。目前,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达到 14.5 ºC,即比工业化以前时代增加了大约一
个摄氏度,并且仍在以大约每 10 年增加 0.2 ºC 的速度上升。

图9.7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平均温度
(公元1000-2011年)
450 16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百万分比)

400 15.5
全球平均温度(摄氏度)

350 15
300 14.5
250 14
200 13.5
150 13
100 12.5
50 12
0 11.5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全球平均温度

资料来源:地球政策研究所,http://www.earth-policy.org/。

- 150 -
图 9.7 比较了从工业化以前至现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全球平均温度(即地球表
面平均温度)的变化。

在工业化时代以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保持在 280 百万分比(即大气中每 100


万个分子中大约有 280 个二氧化碳分子)。目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 390 百万
分比,并且仍在以大约 10 年增加 20 百万分比的速度上升。

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其它温室气体。将二氧化碳和其它在大气中长时间存在的
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作用相加,所得出来的指标叫做”大气二氧化碳当量”。在工业化时
代以前,大气二氧化碳当量大约也是 280 百万分比。目前几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大气二
氧化碳当量已经超过 440 百万分比。

根据对地质史的研究以及气候模型的模拟,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大气二氧化碳当量
与工业化以前时代相比翻一番,即达到 550 百万分比左右(相当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达到 450 百万分比),全球温度将比工业化以前时代上升 3ºC。但是这个估计,没有考
虑到各种气候系统相互反馈所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全球变暖不宜超过两摄氏度。如果超过两
摄氏度,就会引起动植物物种大规模灭绝,各种气候系统的相互反馈作用可能导致全球
变暖失控。世界各国政府在口头上也许诺努力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两摄氏度。然而,实际
情况是,由于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增长,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两摄氏度以内,已
经不可能了。

如果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北冰洋的海冰、格陵兰岛的冰盖都将逐步消失。全球
海平面将上升约 25 米,淹没目前世界上有 10 亿以上人口居住的沿海地区以及大多数
沿海城市,由此造成的环境难民可能多达几十亿。

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以后,可能在全球范围造成空前的生态灾难。非洲、地中海
沿岸地区、美国西部和澳大利亚都将沙漠化。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失以后,亚洲主要
水系的流量可能减少 90%。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的农业将普遍减产。南美洲的亚马逊
热带雨林可能退化为草原。亚马逊热带雨林毁灭以后,将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
导致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 151 -
如果全球变暖达到五至六摄氏度,可能对农业以及水资源造成毁灭性影响,从而使
得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现有的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

表 9.2 概括了全球变暖对未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表 9.2 全球变暖对人类与环境影响概述

全球变暖情景(与工
1- 3- 5-
业化前相比)

大面积干旱和沙漠 世界上多数地区不适
气候和地理 频繁的热浪
化 合人类生存
北冰洋夏季海冰消
海冰和冰盖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 南极洲冰盖融化

全球海平面 上升几米 上升 25 米 上升 75 米
三分之一的动植物 亚马逊热带雨林毁
各种生态系统 大规模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 灭
数千万人面临饥饿 数十亿人成为环境
对人类影响 全球人口大幅度减少
威胁 难民
土壤、海洋释放更多 北极冻土融化海藻
气候反馈 全球变暖彻底失控
温室气体 大面积死亡

资料来源:根据各种科学文献汇编。

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度?

如上节所述,气候变化危机不是普通的环境危机,而是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尽
管很多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其他善良的人们仍然抱着最天真、最良好的愿望,
然而残酷的事实是,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两摄氏度以内,已经是绝对不可能了。

目前,在理论上,人类仍有可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三摄氏度以内。要防止全球变暖
超过三摄氏度,大气二氧化碳当量应当不超过 550 百万分比。在扣除其它温室气体的
影响以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应当不超过 450 百万分比。本世纪初,大气二氧化碳浓
度约为 370 百万分比,所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本世纪可以增加的空间是 80 百万分比。

大气中一个百万分比的二氧化碳大约相当于 80 亿吨二氧化碳。所以,在本世纪,

- 152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累计可以增加 6400 亿吨。目前,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有一半被
陆地和海洋所吸收。按照这个比例,人类在本世纪累计可以排放 1.3 万亿吨二氧化碳。
不过,实际上,陆地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在未来会发生变化。另外,大气二氧化
碳浓度可以暂时超过 450 百万分比,然后在长期再逐步回落到 450 百万分比。在考虑
各种因素以后,目前根据科学家们的平均估计,要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人类在
二十一世纪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应超过两万亿吨。

目前,世界经济每年因为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 300 亿吨,并且仍在


以大约每年 2%的速度增长(按照这个速度,意味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隔 35 年将
翻一番)。本世纪的前十年,世界已经累计排放二氧化碳约 3000 亿吨。这意味着,在
本世纪剩余的 90 年中,平均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超过 190 亿吨。

图9.8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
(亿吨,2000-2100年)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2080 2090 2100
历史排放量 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

资料来源:世界二氧化碳的历史排放量来自《BP 世界能源统计评论》。

图 9.8 比较了 2000 年以来实际的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为了防止全球变暖超过


三摄氏度在未来所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假设世界从 2012 年起立即开始积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为了将本世纪累计

- 153 -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在两万亿吨以内,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从 2012 年开始,每
年减少 1.5%。而实际上,2000 年至 2011 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长 2.7%。

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睹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驱使各国劳动人民相互之间疯狂杀戮
的空前人间惨剧,在波兰出生、主要革命生涯在德国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
堡曾经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一切历史进步性。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以
后,资本主义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并且将人类引向灾难的深渊。历史的前途,或者是
人类埋葬资本主义并代之以一个自由解放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或者,资本主义将导致人
类文明的毁灭,人类将重返野蛮时代。29

在经过了几百年的、疯狂的和无休止的资本积累以后,全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总
崩溃的边缘。气候变化危机是当前世界各种生态危机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如果不
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三摄氏度以内,人类将在二十一世纪后半期及以后面临空前未有的
生态灾难,人类文明有可能就此终结。

要避免气候变化危机,首要的任务就是迅速减少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在世
界资本积累不断扩张的情况下,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这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说明:

二氧化碳排放量 = 世界经济产值 * 每单位经济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这个公式,不难得出下面的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 = 世界经济增长率 –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碳排放强度”即每单位经济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面的公式实际上就是 IPAT 公
式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29 罗莎•卢森堡(1871-1919 年),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之一,与列宁同为第二国际左派的领袖。1871 年出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1886 年参加波兰无产
阶级党,1893 年参与创立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1899 年,卢森堡发表了著名的小册子《社会
改良还是革命》,最早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卢森堡遭到德国帝国主义政府
的监禁。1918 年,卢森堡参与创立了德国共产党。1919 年 1 月,柏林起义失败后,卢森堡被德国军国
主义分子残酷杀害。

- 154 -
以 2000 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为例。2000 年以来,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 3.5%,
碳排放强度年平均下降 0.8%,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长 2.7%。要实现二氧化碳
排放量绝对减少而不是下降,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必须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在
实践中,这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技术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固定资本上,比如房屋、
大楼、桥梁、道路、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和计算机等。固定资本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
在一定的使用年限内,原有的固定资本所包含的技术是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所以,即
使资本家愿意采用最新的技术,愿意大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新的减排技术主要也只能
应用于新的固定资本。

假设一个资本主义经济每年更新 5%的旧的固定资本,再假设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每
年增长 3%。那么,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每年新投入的固定资本就相当于原有固定资本的
8%。如果我们假设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因而新资本的碳排放强
度平均比旧资本减少 50%,但是对于整个经济来说,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就是 8% *
50% = 4%。用经济增长率(3%)减去整个经济的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4%),整个经
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只减少 1%,仍然达不到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所要求的
水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设想新资本的碳排放强度与旧资本相比能够平均减少 50%。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约 40%来自于电力部门。所以,假设新资本碳排放强度下降
50%,大致相当于假设所有的新的发电站都立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显然是不可能
的。

所以,要保证全球变暖不超过三摄氏度,只有靠减少经济增长率。但是,在资本主
义条件下,资本家之间为了相互竞争,必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经济增长率降低,
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就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并威胁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在实践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需要 3%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保持失业率稳
定。在世界资本主义历史上,每当世界平均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 2%以下,都会爆发经
济大危机和政治大危机(见图 4.6)。

- 155 -
可以说,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丧失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资本主义无限积累的趋势已经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以及人类文明的长远
存续根本不相容了。

在罗莎·卢森堡为了人类正义事业英勇牺牲一个世纪以后,人类再一次面临着决定命
运的抉择――资本主义的路已经堵死了,剩下的选择只能是:社会主义还是野蛮!

- 156 -
第十章 为了我们的明天

这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在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社会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矛盾,那么中国的
前途,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明天,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尽管如第一章所说,现实中存在
着至少有三种有影响的思潮:凡是派,反思派和中间派,但是政治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
的,就是明确的指出,摆在我们面前,也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其实只有两个前途,
要么是继续搞私有化市场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要么是搞公有制计划经济,走社会主义
道路。

这两条道路如何比?表面上看起来,资本主义势头大一些,平时也威风一些。但是
马克思主义深刻的指出,资本主义不是历史的开头,也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
就像一切事物一样,其存在都是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等条件的。政治经济学能
够做到的,就是细致的分析资本主义存在条件,发展壮大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会在什
么情况下走向反面。

如我们在第二章指出的,在包括资本主义的各个阶级社会里,剩余产品都是被一小
撮剥削阶级所控制的,然而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剩余产品总是表现为商品,
也就是剩余价值;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把很大一部分剩余价值进行扩大再生产,由此就
会产生巨大的增长。

那么这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有什么条件呢?在本书各个章节中,主要突出了三个根本
性的条件:

第一, 资本对于劳动的统治。
第二, 中心国家对于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剥夺。
第三, 生态和能源等物质条件的可持续性。

当然,资本主义的存在绝不仅仅依靠这些条件,你可以尝试观察自己的生活,思考
还有哪些条件维持着资本主义秩序。而第八章和第九章告诉我们,就算不考虑其他的问

- 157 -
题,资本主义的三个根本条件,也会给资本主义乃至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危机。

一方面,资本需要对劳动有稳定的控制和剥削,来满足其对于利润的渴望。然而这
不仅意味着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化甚至绝对贫困化,而且又使得资本主义存在长期性的
生产过剩,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埋下种子。并且再一方面,中心-外围的关系也不会是
永久不变的。随着半外围-外围的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的崛起,
必然会进一步带来一方面民族主义的对于中心国家的抗争,另一方面是整个劳动成本的
上升和利润率的下滑,这些对于现今的世界资本主义秩序来说都是致命的。最后,地球
的生态和能源也不能包容像过去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的增长模式了,资本主义要么就要放
弃增长(相当于自杀),要么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人类的灾难)。

既然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死路一条,那么社会主义又怎么样?难道中国不是已经走过
这条老路,而且不再回头了吗?

第五章认真严肃的展现了毛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个在主流媒体上常常被诟
病的时代,实际上却是有着空前巨大成就的时代。尽管毛时代的社会主义由于历史的局
限,也有其自己的问题,但是简单否定过去的最近几十年,难道就解决问题了吗?恰恰
相反,第六章梳理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整个过程就是资本逐渐掌握主动权控制权的
历史。这个过程中的市场化,私有化,虽然创造了一批富人,却是以人民的血汗为代价
的。中国没有继续探索之前的宝贵道路,丢掉了一些宝贵经验,创造出了各种严重的新
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论述,那就是,如果要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
要挽救我们自己的明天,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怎么运用本书的知识?

凡事知易行难,政治经济学也是这样。既然上面我们说清楚了,我们的前途只有社
会主义,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现有的东西前面挂个”社会主义”的牌子,就成功了呢?
显然不是。要走社会主义,要求的是切实的,主动的,甚至是长期的经济和政治以及社
会各方面的工作。

- 158 -
但是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起步方案呢?这当然是有的,我们从上面的资本主义制
造的矛盾出发,简要说说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经济改革方案。

过去几十年的私有化,市场化,以压低用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为条件,推动了快速的
资本积累。然而,这个过程在同时给自己制造矛盾与危机,所以必然是无法持续下去的。
一方面,广大人民的劳动收入低,这不仅造成深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也限
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使得经济增长需要极不健康的高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另一方面,
资本对能源和环境的大肆破坏性开发,也使得我国的生态严重的恶化,人均预期寿命大
幅减少,无异于毁掉我们国家的潜力。

那么怎么改变现状呢?答案就是要直接针对这两个方面入手,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
改革。首先,就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满足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所长期
要求的各种基本社会福利。其次,要提高资源和环境的使用成本,比如对资本征税;同
时,对能源和环境的使用不能交给市场摆布,而是要由社会来民主决策,进行科学的计
划,从而真正的让实现生态可持续性成为可能。

这样的方案当然好,但是估计你已经想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既然这样的简单方
案就放在眼前,为什么没有人来实行,甚至根本不在主流舆论里面出现这样的讨论呢?
要理解这个方面,也就是要解答一个经典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简单的说,这个方案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请客吃饭,而是一场手术。

如果要让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要对
资本进行监管,说到底,钱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工人需要拿回(即使是一部分)他们
贡献的剩余价值,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要大幅提高。这样做的一个可能后果,就是要压
缩资本家的利润份额,以至于减少他们的利润率,这恐怕比挖了他们心肝还要疼。

中国的资本积累是怎么建立的呢?首先,这是在世界资本主义进行产业转移的背景
下成长起来的。为了建立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秩序,一大批富人一方面从原有的国有企
业,集体企业,农村公社的私有化和改制中直接获得了大批的资本,另一方面,又通过
下岗等手法重挫了劳动者的力量。这种直接的剥夺使得他们的成长异常的轻松,也在思
想上极为排斥劳动者和任何代表劳动者的理论。其次,中国的这些”先富”们本身也处在
世界资本主义链条的外围-半外围,拿不出足够的东西来收买足够多数量的工人阶级和

- 159 -
一般劳动者——就像英美等国曾经部分做到的那样。

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主观上不情愿,客观上可能也没有能力来承担这样的社会改
良。换句话说,哪怕这样一个简单的温和方案,在目前条件下,仍然是无法实现的,所
以我们的方案还需要加上一部分,那就是实现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经济里,资本如果不
能得到满意的回报,要么会撒泼不投资,要么直接把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去。这两种做
法,都是会极大的破坏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谈不上改善社会环境了。因此,我们还要加
上两条重要的政策,一个是防止资本外逃的政策,不让国内的资本能够轻松的逃脱监督
转移到国外去,第二个是对经济要实行基本的计划,不管资本愿不愿意,对于国计民生
有益的行业,对于保持增加就业量有益的生产,我们都要经过计划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和
投资。在这个基础上,要保障长期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逐步摆脱对于私人资本的依赖,
而是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有制经济,逐步替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把掌握经济的权力交回到
人民手中。

到这里,我们的初步方案就有了眉目了。在现在的条件下,资本的权力牢牢的控制
着社会的各个层面,自然而然,没有政治力量来实行,也没有主流媒体会讨论这些方案。
政治经济学教给你的道理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明白为什么现实中没有实行这些道理,
也是同样重要的。

常见的指责以及简单的回答

假如你试图拿本书的内容跟身边的或者网上的人讨论,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兴趣,但
是不可免的,有人也会提出一些质疑来。好在,虽然质疑的方法和语言各有不同,实质
性的问题却总是那么几个。为了给你一些准备,我们这里简要列出几个老生常谈的意见
并给出一些简单的评论。

你们说的很多问题,我也承认存在,但是那都是因为市场化不够所导致的,要建立
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请这些人睁眼看看历史和现实吧!

- 160 -
他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唯一的招数就是”市场化”。但是我们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
比如贫富差距,权钱交易,环境破坏,恰恰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才真正的爆发出来的。
他们的确有非常好用的借口,那就是我们的一切问题都会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得到解决,
可他们永远也不想说清楚什么叫”真正的市场经济”。那么多资本主义的血泪历史难道还
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吗?

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完全是反过来的。首先,市场化和资本主义造成了无数的人间
苦难,而且这些对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来说是必须的。其次,在那些”真正的市场经
济”里面,人民也是在长期进行着反市场化的斗争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一度
建立了高度反市场化的福利国家体制。

你们的方案不是在毛泽东时代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吗?各种书刊和节目们不是已
经告诉我们了,搞公有制,不就是大锅饭,没有效率,人人偷懒?

还在说这种话的人,推荐他读读本书的第五章,那里面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现
了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没有任何理由说社会主义被证明失败了(尽管有很多资产阶
级的帮闲非常喜欢宣称这一点)。

说公有制就是低效率和偷懒,这是那些攻击社会主义的人发明出来的理论。但是实
际情况如何呢?如第五章所述:”在毛泽东时代结束的时候,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工农
业总产值中,农业占 70%,重工业占比不到 5%)变成了一个拥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六位。中国有了自己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制造业,
有了”两弹一星”,并由此发展了自己的核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能够用自己的工
业产品支援农业促进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这样的成就,怎么能用”低效率”和”偷懒”
来理解呢?

客观的说,资本主义也可以很有效率,但是这样的效率却同时也是剥削劳动人民的
效率,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效率。在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完全可行的方案面前,我们有什
么理由去特意选择折磨人也折磨自然的资本主义呢?

说到底,你们这样的建议不是在破坏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吗?

逃避问题是没有用的。现在的局面真的是一片大好吗?如果现状是稳定和谐的,自

- 161 -
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变动了。然而,现实远远不是稳定和谐的,现在的体制有着自己的不
可克服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积累自己就在储备着危机的爆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装作不知道,也不拿出办法来,那显然是对国家与人民没有半点
的好处。而如果开出完全错误的市场化、私有化方案,那更是祸国殃民了。只有用马克
思主义对矛盾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恰恰不是破坏,而是在
建设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

谁主沉浮

本书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入门,实际上,政治经济学分析的问
题是极为广泛的。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学提供的
方法来进行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摆脱人云亦云,开始建立独立的批判的观点的
开始,这对自己,对更广泛意义上的进步事业,都是重要的。

不过政治经济学本身只能告诉我们逻辑和理论,具体怎么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是另
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一个简单事实,这个世界并不是由思想决定的。无论我们把政治经
济学的道理理解的再清楚,甚至回过头去把马克思列宁毛主席背上个一百遍,也不会对
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那么本质上说,这世界上谁主沉浮呢?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
史的动力。如果你对这个论断有疑惑,那么就简单的看看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吧,在在过
去短短一百年里,有无数场革命发生,人民已经尝试建立过大量的非资本主义的社会,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空前的成就。就在二十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全世界的进步事业陷入
低潮,曾经有人声称,历史已经终结了,意思就是资本主义就是人类最好的结局,天下
太平了。是不是这样呢?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这些年来,全世界的反抗资本
主义全球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斗争可谓风起云涌,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最近
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的旧秩序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挑战,就连作为资本
主义中心的美国,欧洲都爆发了占领运动,而中东,北非等地更是直接政权更迭,至今
还在剧烈变化中。事实上,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剥削和压迫还存在,被剥削和被压迫
的人们就不会停止斗争,这种斗争的意愿和力量,是任何人也无法根本的消除或者打败

- 162 -
的。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中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要站在这个巨
大的社会历史过程之外去做一个好奇的旁观者,更不会满足于发表一些廉价的俏皮评论,
而是主动的有准备的加入到这个历史洪流当中去。我们希望与各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
友共勉,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分析自己与社会的问题,不光为了
自己的生活而奋斗,也为了整个社会,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前途而奋斗。未来是
属于我们的!

- 163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