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認知運動操對失智症預防之應用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in Dementia Prevention

陳錫晚 陳瑛治*
Hsi-Wan Chen Ying-Chih Chen*

摘 要

隨著壽命的延長,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隨之提高。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的
推估,2017 年全球有 1,000 萬名失智症患者,失智症的醫療與照護負擔與日俱增。因
此,如何發現失智症的早期症狀,並針對高風險群對象採取預防介入措施是首要之務。
目前用來預防失智症的主要方式以非藥物療法為主,非藥物療法的種類繁多,包含運
動、認知訓練、音樂治療、懷舊療法...等等。本文介紹的認知運動操是由日本國立長
壽醫療研究中心為了維持並提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所開發的失智預防方
」是 cognition(認知)作業(如:文字、計算、接龍)
法。「認知運動操(cogni-cise)
和 exercise(運動)所組成的複合式運動。其主要特徵是身體與大腦同時並用,而非偏
重某一項目。最重要的是認知運動操經研究證實能有效提升輕度認知障礙者的認知功
能,達到延緩及預防失智症的效果。本文除介紹認知運動操的發展、內容與種類外,
並說明認知運動操的實施方式及操作原則,以作為實務運用之參考。

關鍵詞: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預防、認知運動操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研究生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副教授*
通訊作者:陳瑛治 地址:43302 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六段 1018 號 P 棟 8 樓
受文日期:2018 年 5 月 11 日 接受刊載日期:2019 年 5 月 14 日
E-mail: cyc060@hk.edu.tw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1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前言 能退化,也會影響其生活功能與人際關係(梁、
由於醫療水準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也 程、陳,2014)
。一般人因對失智症的認知不足,
因而隨之延長。根據內政部 2017 年的統計資 在疾病初期常將智能減退視為正常老化的現
料,目前我國的高齡人口數為 313 萬 9,397 人 象,而耽誤治療的時機,因此早期發現為失智
(13.33%)首次超越幼年人口(內政部統計處, 症照護的重要關鍵。美國精神醫學會於 2013 年
2017)
;另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推估,2018 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
年我國高齡人口比為 14%,正式邁入高齡社 將 失 智 症 更 名 為 重 度 神 經 認 知 症 ( major
會,2026 年則達 20%,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 neurocognitive disorder);在其診斷標準中,認
著年齡的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隨之提 知功能至少要有 1 項以上衰退,包括整體注意
高。台灣失智症協會(2017)推估至 2017 年底, 力、執行功能、學習能力、記憶力、語言功能、
我國失智人口將超過 27 萬人,至 2061 年失智 知覺動作功能或社會人際認知等(梁等,
人口則會超過 85 萬人,屆時每 100 位臺灣人中 2014)
。由於失智症病因錯綜複雜,目前藥物尚
約有 5 位失智症患者。未來的 45 年間臺灣失智 無法完全根治,若一旦罹患失智症將帶給家庭
人口數平均每天將增加 36 人,即每 40 分鐘新 與社會極大的負擔,因此世界各國皆將失智症
增 1 位,增加速度明顯。因此政府及民間必須 預防視為社會所面臨的迫切課題,積極地發展
及早做好準備共同尋找適宜的預防措施,以降 並推動失智預防策略。
低因失智症患者快速增加所造成的衝擊。 比臺灣更早邁入高齡國度的日本也採取多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推估,2017 年全球 項預防措施,日本政府預估到 2040 年將有 800
有 1,000 萬名失智症患者,每 3 秒新增 1 人; 至 900 萬的失智症人口。為了降低失智症對社
而失智症的全球照護成本也從 2010 年的 6,040 會造成的龐大負擔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發
億美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8,180 億美元,成長 生,因而設立了「記憶障礙綜合服務與研究中
35.4%,估計 2018 年突破 1 兆美元(Alzheimer's 心(The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Care and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5, 2017a)
。日本學者指 Research on Memory Disorders )」( 鳥 羽 ,
出,若能延後 2 年才出現症狀,社會就可減少 2015)
。此外,推動老人定期健康檢查政策,進
20%的失智症患者;若能延後 5 年就能減少 行身體、認知功能評估及腦部影像掃描,以早
40~49%的失智症患者(島田,2015a)
。如此不 期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個案,並針對此類個
但可增加國民的健康餘命,並可減少龐大的照 案提出「認知運動操(cogni-cise)」的失智預防
護成本負擔。 措施(鈴木,2015a)。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患者不僅 預防失智症的焦點—輕度認知障礙
出現記憶力、注意力、語言、定向感等認知功 從正常的認知功能退化到失智症是一個經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2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年累月的過程,而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極早期阿茲海默症的表現(王等,2012)。


impairment, MCI)是介於正常認知與輕度失智 MCI 患者發生失智症的風險雖然比較大,
症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1999 年 Petersen 等人 但若在這個階段採取積極的介入措施,恢復的
提出了 MCI 這個名詞,並對其訂定了操作型定 可能性也相對的提高。目前雖對 MCI 尚未有臨
義 後 , MCI 的 相 關 研 究 才 逐 漸 受 到 重 視 。 床試驗證實有效的藥物治療,但仍可經由危險
Petersen 等人將輕度認知障礙診斷標準分為 5 因子的控制和認知功能訓練等非藥物治療減緩
項:(一)自己(或家屬)抱怨有記憶力衰退的現 病程,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象;(二)一般認知功能正常;(三)記憶力測試較 Suzuki 等人以 50 名社區失憶型 MCI 高齡者為
同年齡差(記憶力檢查在 1.5 SD 以下);(四) 對象,隨機分派後對實驗組進行為期 6 個月,
日常生活功能正常;(五)無失智症(王、林、劉, 每週 2 回,1 回 90 分鐘的複合性運動介入(包
2012)。 括肌力訓練、有氧運動、認知運動操、運動行
國外學者以社區高齡者進行大規模的調查 為改變模式等)。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對照
發現,10~20%高齡者有輕度認知障礙(Shimada 組,實驗組的記憶功能明顯得到改善,且其腦
et al., 2013; Wada-Isoe et al., 2012)
。輕度認知障 部萎縮的狀況也獲得有效的控制。因此預防失
礙患者每年約有 15~35%轉變成阿茲海默症 智必須將焦點放於 MCI 的高齡者,並積極規劃
(Palmer, Wang, Backman, Winblad, & Fratiglioni, 提升認知功能的策略,以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牧
2002)。台灣失智症協會(2017)指出我國 65 迫,2017)。
歲 以 上 的 高 齡 者 有 18.36% 罹 患 輕 度 認 知 障 衰弱與失智症
礙。由社區篩檢得知 MCI 患者至少有三分之一 導致老年人認知功能退化與身體衰弱的主
會在 5 年內發展成失智症,而主動到記憶門診 要因素皆為「老化」
。隨著年齡的增加,伴隨著
求診並經確診為 MCI 者,高達 40~50%在 5 年 身體多重器官功能退化而導致身體衰弱,這些
內成為失智症(衛生福利部醫事司,2017)
。由 因素也使長者的認知功能隨之降低(Deary et
此可見,不管國內外,老人出現輕度認知障礙 al., 2009)。研究發現衰弱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
的比率約為五分之一,而其未來轉變為失智症 風險很高(Armstrong, Stolee, Hirdes, & Poss,
的風險相當高。臺北榮民總醫院失智症研究團 2010; 白石,2017;島田等,2017)
。日本學者
隊 10 幾 年 來 也 針 對 失 憶 型 輕 度 認 知 障 礙 鈴 木 ( 2015a ) 指 出 老 人 衰 弱 症 的 盛 行 率 為
(amnestic MCI)進行了多項長期追蹤研究發 11.5%,處於衰弱症前期者則高達 32.8%,患有
現,失憶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記憶力和生活 衰弱症的老人近半數會罹患失智症。
功能表現介於正常老人和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 研究發現老年人的身體衰弱與認知功能退
之間,患者在相關基因和影像學的表現皆符合 化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島田等人(2017)因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3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而提出「認知性衰弱」一詞,其操作性定義為 過環境設計讓失智症患者感受穩定、熟悉及安
Fried 的 5 項衰弱評斷標準,包括體重減輕、費 全感,並且透過活動的設計、溝通方式、認知
力、體能活動度低,行走速度慢及肌握力不良 的訓練(記憶、計算、學習等)
、光線療法、懷
(Fried et al., 2001)
,具備其中 3 項以上者即為 舊療法、按摩、音樂治療、寵物治療、芳香療
異常狀態。而認知障礙的評估則以記憶、注意、 法、藝術治療、多感官刺激治療、有氧運動等
執行功能、處理速度為評估標準。研究結果發 方式,改善失智患者的精神症狀(梁等,2014)

現,同時出現身體與認知問題的高齡者罹患失 雖然用來治療失智症的非藥物療法種類繁
智症的風險極高。 多,但其成效不一。日本神經學會(2010)指
白石(2017)以 29 名非失智症的高齡者為 出在非藥物療法中,只有運動療法具有預防失
研究對象,其中 13 名為衰弱組,其他 16 名為 智的效果。運動療法不但可以恢復身體功能,
非衰弱組,研究者以改良的長谷川簡易智能量 在治療失智症上也具有相當大的效果(武田,
表(HDS-R)評估其認知功能表現,結果發現 2013)
。並有研究指出,運動會增加掌管記憶與
衰弱組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於非衰弱組。另 學習的海馬迴中一種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
Armstrong 等人(2010)以 23,952 名 65 歲以上 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腦衍
接受居家照護的高齡者為對象評估衰弱與失智 生神經滋長因子)的活化(Cotman & Engesser-
症的關係,結果發現 40%的衰弱者及 11%的輕 Cesar, 2002; Neeper, Gomez-Pinilla, Choi, &
度衰弱者同時出現失智症的症狀,由此可知, Cotman, 1996)。因此這二十幾年來,透過有氧
衰弱與認知功能退化具有緊密的關聯。 運動及各式運動等方式提升身體的活動量,以
失智症之非藥物療法 達到延緩認知功能退化及預防失智症的研究備
失智症的治療可分為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兩 受矚目。
類,藥物治療大多以抗精神藥物為主,由於藥 Abbott 等人(2004)在 1991~1993 年,以
物治療的副作用可能加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 2,257 名 71~93 歲的男性高齡者為研究對象,結
能衰退,甚至造成嚴重的病變或跌倒等情形發 果發現每天走路少於 0.25 英哩的族群,其罹患
生。因此學者指出除非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嚴 失智症的風險比每日走路超過 2 英哩的族群高
重,否則對於失智症的治療應以非藥物治療為 出 1.8 倍。Rolland 等人(2007)針對 5 個護理
優先(謝、嚴,2008)。2017 年國際失智症協 之家 134 名輕度至重度阿茲海默症患者實施體
會再次呼籲,目前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的情況 能活動,包括: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平衡訓
下,全球必須持續以非藥物療法加強失智症的 練等,結果顯示實驗組在第 6 個月及第 12 個月
預防與照護(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時,日常生活功能(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2017b)。目前我國常用的非藥物療法大多是透 退化狀態減緩,走路速度也有顯著進步。另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4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Kamegaya 等人(2012)針對 42 名 65~86 歲的 患 MCI 的高齡者實施認知運動操,以驗證其成


社區高齡者,實施 12 週的步行訓練,研究結果 效。參與者被分成兩組,一組為運動組,另一
顯示參與者在認知功能上有明顯的改善。 組則參加聽講座的活動。運動組接受 6 個月的
綜上所述,目前用於預防失智症的非藥物 認知運動操介入,一週 2 次,每次 90 分鐘,介
療法很多,這些治療方法若未經科學實證研究 入內容包括:肌力與體能訓練、伸展運動、有
則難以斷定其效果。因此,為能真正達到預防 氧運動、腦活化運動等。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
失智的目標,本文將介紹由日本國立長壽醫療 半年或一年後,運動組的記憶力、說話能力及
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Geriatrics and 整體認知功能上升,其腦部與海馬迴的萎縮也
Gerontology, NCGG)開發,並經科學實證研究 獲得控制(鈴木,2015b,2017)
。2013 年島田
證明具有預防失智症效果的「認知運動操」
。以 將 308 位罹患 MCI 的高齡者二分為運動組及聽
下介紹認知運動操的源起、種類與實施重點。 講座組,前者接受為期 10 個月,每週 1 次,每
認知運動操的發展 次實施 90 分鐘的認知運動操介入。運動內容包
認知運動操是日本 NCGG 針對失智症預防 含:有氧運動、肌力訓練、記憶和思考等複合
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複合性運動。NCGG 為獨立 性的認知運動。結果顯示運動組的整體認知功
行政法人,是日本厚生勞動省下所設 6 個國家 能退化減緩、記憶力提升,並抑制腦萎縮的進
級研究中心之一,也是日本推動各項高齡政策 展,證實認知運動操對預防失智症有顯著的效
的重要智庫。而認知運動操的發展契機則是從 果(島田,2015b)。
過去的研究發現,單獨實施運動或是認知活動 研究證實認知運動操對預防失智具有相當
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效果不如複合性運動的效果 大的效果,因此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其列為健康
好(Barnes et al., 2013; Shatil, 2013)
。所以為了 促進的方法之一,日本公共電視 NHK 更以「失
達到預防失智症的成效,便將認知(cognition) 智症革命」做專題系列報導,並製作認知運動
與運動(exercise)組合成「認知運動操(cogni- 操的影片,積極推展至日本各地。目前在日本
cise)」(島田,2016)
。認知運動操是 cognition 的民營健身房(含醫療健身房)
、舞蹈教室等處
(認知)課題(文字、計算、接龍)和 exercise 皆陸續開設認知運動操及認知運動舞蹈的課
(運動)的新造詞組合總稱,認知運動操之主 程。另地方自治單位包含復健設施、日間照護
要特徵是同時活動身體與大腦,其操作簡單, 中心、社區中心及各地區的綜合支援中心也都
任何人都可以做,不受時間或場地限制都可執 陸續開設認知運動操。
行,活用認知運動操將可達到預防失智的目的 認知運動操的實施重點與注意事項
(島田,2015a)。 認知運動操的操作簡單,任何人不受時間
2011 年 NCGG 針對愛知縣大府市 100 名罹 與地點限制都可執行,此運動可提升身體與腦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5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部的功能,但若停止後就會迅速恢復到原來的 風險。
狀態,因此,持續是非常重要。為了安全且有 (三) 從熟練程度和安全性的角度結合多種
效的運動,應先確認以下的重點與注意事項(日 體能訓練(如:伸展運動、肌力訓練、
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2011;島田, 健走等)
。如在肌肉僵硬酸痛的狀態下
2015a,2015c)。 勉強運動,可能導致肌肉、關節受傷。
一、認知運動操實施要點 (四) 實施認知運動的要訣:認知運動操強
所謂認知運動操是指認知作業與運動作業 調認知作業和運動作業同時進行,缺
同時進行的一種運動。認知作業(cognition) 一不可,兩者都很重要,操作時必須
即是腦的認知負荷(如:文字、計算、接龍、 將注意力同時集中於認知作業與運動
回想、倒讀等),而運動作業(exercise)是各 作業上。此外,認知運動操的實施並
種運動種類(如:踏步、健走、方塊步、踏台、 非強調操作者要做得正確、做的好,
舞蹈等)
。基本上認知運動操並沒有限定運動或 操作過程中的失誤也能達到刺激腦部
認知作業的類型,但必須符合下列兩項要件, 功能的效果。
一是所選擇的運動必須是中強度身體負荷運 二、實施認知運動操時的注意事項
動,以達到呼吸輕微加速,脈搏上升的效果。 (一) 配合身體狀況,慢慢地逐漸增加運動
二是認知任務的選擇應能增進操作者的腦部負 量。
荷,如果操作者對於認知運動的項目已經駕輕 (二) 運動前應先做伸展運動。運動前若未
就熟時,就表示此動作對腦部的負荷減輕,失 先行暖身的狀態下,將會造成肌肉等
去活化大腦的效用,此時,指導者應給予更高 處的負擔,以及可能因失去平衡而跌
難度的認知作業。以下就認知運動操的實施要 倒或受傷。
點說明。 (三) 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小心脫水狀況
(一) 頻率:每天操作認知運動操是非常重 產生。
要的,即使每次進行的時間很短暫也 (四) 運動時若感覺疼痛,應立即停止。疼
要持續下去,最好讓它成為一種習 痛是身體的危險信號,絕對不能勉強
慣,操作者可以將運動時間記錄在記 做運動。
事本或月曆上,以提醒自己。 (五) 運動時應小心跌倒。覺得站不太穩
(二) 強度:訂定適當的運動強度(負荷程 時,扶著椅背或其它東西以避免跌倒。
度)
,當習慣所訂定的強度後,持續做 (六) 運動時不要停止呼吸。如果專心運動
10 分鐘以上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時,往往會不知不覺停止呼吸,停止
但訂定強度需考量肌肉或關節的受傷 呼吸的話,血壓就容易會上升。為了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6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持續能在呼吸狀態下進行,試著以放 一、使用踏台的認知運動
鬆的狀態自然的運動,例如一邊數數 使用踏台認知運動的方法,即是以文字接
字、一邊運動是最佳的方法。 龍或計算為「認知作業」,加上踏台運動所組
(七) 運動要讓身體感到「有一點吃力」
。如 成。認知作業的實施方式有很多變化,主要是
果運動對身體完全沒有負擔,就不太 以記憶及學習任務為主,帶領者可以自由發
可能會有效果。為了要有適當的負 揮,改變認知作業的內容,但必須配合參加者
擔,可訂定目標,以此來運動並讓身 的程度並考量實施場所的適切性。以下介紹團
體感到「有一點吃力」。 體踏台運動結合數數字和文字接龍的兩種不同
(八) 熟練後便需進行不同的認知運動課 認知作業的操作流程。
題。應規劃實施各種不同種類的認知 (一) 團體認知踏台運動及數數字(圖 1)
運動操,避免只做自己想做或喜歡做 1. 踏台上下運動開始。
的運動而失去運動的效果。 2. 先決定第一位開始的人。
(九) 做兩種以上的認知運動操。依運動項 3. 所有人同時踏台不中斷,以順時針
目的不同,其效果也有所不同。搭配 方式輪流喊數字並擺動胳臂。
踏步認知運動操、認知健走、肌肉訓 4. 從 1 數到 100(再從 100 數到 1),
練認知運動或方塊步平衡練習認知運 數到「3」
、「6」等 3 的倍數時不要
動等多重項目的運動,每日維持並適 出聲,改為拍手,如果有 5 個人就
時地改變運動項目,可以達到更好的 「8」等 4 的倍數時拍手,
在「4」、
運動效果。 其原則就是倍數的選定要讓所有
(十) 維持運動習慣極為重要,持續就是力 的人都能輪到拍手的機會。
量。為了持續運動,以每日紀錄方式、
固定時間運動或參與團體活動,有助
於持續運動。
認知運動操的類型與內容
認知運動操是一邊做有氧運動一邊做認知
訓練的複合性運動,認知運動操種類五花八
門,例如有認知踏台、認知舞蹈、認知健走、
認知摩托車等。以下舉幾項基本的認知運動操
圖 1 認知踏台上下運動
並簡要地說明其操作方法(日本国立長寿医療 (引用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の認知
研究センター,2011;島田,2015a,2015c)。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2011)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7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二) 團體踏台上下運動及文字接龍(圖 2) (無限制談話主題),必須注意的


1. 踏台上下運動開始。 是在講話時不能停止腳步並應預
2. 先決定第一位開始文字接龍的人。 防跌倒。
3. 所有人同時踏台不中斷,以順時針 2. 另一種進行方式是兩人一組保持
方式輪流文 字接龍,例 如:「春 相同速度行走,並同時進行計算任
天」
、「春天、天氣」
、「天氣、氣溫」 務。例如:一個人邊走邊計算,由
等方式,並同時擺動胳臂。 1 至 100 或逆算方式 100、99、98、
97…,或每次減 3(100-3=97、94、
91、88…)等方式,當計算困難時,
另一人則提示或告訴對方答案。

圖 2 踏台上下運動 圖 3 認知健走運動
(引用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の認知 (引用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の認知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2011)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2011)

二、認知健走 (二) 使用方塊踏步的認知運動

認知健走在家中或任何地方都能輕易操 任何人在家中也能輕易做認知方塊

作,如果同時運用計算、文字、接龍、回想等 步,可以使用膠帶黏貼在地面上,創造具

認知作業,健走將會變得更有趣。一次做 10~15 有個人風格的認知運動操;不僅可以活化

分鐘每天持續做不僅是腦部的運動,也是下半 腦部的運動,也是訓練動作的敏捷性及平

身肌肉訓練的運動,大腿抬高時身體的負荷也 衡感等下半身肌肉訓練,如果速度逐漸增

會提高。 加時,腦部及身體的負荷也會提高。操作

(一) 步行及會話(圖 3) 流程如下:

1. 第一種進行方式是兩人一組保持 1. 基本規則是一個格子踏 4 步,1~8

相同速度行走,並同時進行交談 步兩個格子,再重複 1~8 步如此持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8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續往前踏步,並可設計左或右踏出
格子外,或左右踏出格子外等的認
知運動操。
2. 應用方式「3、4、7、8」步時踏出
格子外,或是「1、2、5、6」步時
圖 5 認知方塊步運動
踏出格子外,或「2、5」步時踏出 (引用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の認知
格子外等方式進行。若熟練後可試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2011)
圖挑戰左腳開始的模式,單只是改 結論
變左右腳,難易度也因此有所變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逐年延長,失智症患
化,加快步伐速度,依自己的能 者也隨之增加。有鑑於藥物對失智症的預防效
力,不可勉強,如此才是有效的訓 果有限,非藥物療法已是當前預防失智最重要
練方法。 的策略。近年來衛生福利部積極地推動各種延
舉例第「2、4、6、8」步時踏出格子 緩失智失能之介入方案,並廣泛地在社區中推
外的進行方式: 展。這些方案針對引發失能及失智之危險因
1. 由右腳或左腳先開始。 子,規劃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包含肌力
2. 決定第 2、4、6、8 步時踏出格子 強化運動及認知促進等,建立以「社區」為基
外。 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維持及增
3. 每格走 4 步,走到 1~8 步兩個格子 進失能長者健康與生活品質,延長國人健康平
時,再重複 1~8 步往前行進(圖 均餘命,達到預防失能、延緩失智及成功老化
4)。一邊走一邊數數字。 的目標(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4. 每次踏到第 2、4、6、8 步時,要 2018)
。本文介紹的認知運動操是由日本所研發
踏出格子外(圖 5)。 出來的一種有效延緩失智的複合性運動,本運
動同時結合認知與運動任務,操作原理與目前
國內盛行的活動方案有所差異。期待透過本文
提供實務工作者執行延緩失智方案之參考,未
來若有機會將認知運動操實際推動至社區中,

圖 4 認知方塊步運動 並蒐集相關數據進行實證研究,逐步發展適用
(引用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の認知 於我國長者的本土化認知運動操,不僅可延緩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2011)
衰弱的高齡者與輕度認知障礙者出現失智症狀
的時間,更幫助健康長者達到預防失智的功效。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69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致謝 神症狀的處置。基層醫學,23(7),203-
感謝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同意授權 207。doi: 10.6965/PMCFM.200807.0203
使用有關認知運動操的所有文章、圖表、插畫 Abbott, R. D., White, L. R., Ross, G. W., Masaki,
等資料,以利完成本篇文章。 K. H., Curb, J. D., & Petrovitch, H. (2004)
參考文獻 Walking and dementia in physically capable
內政部統計處(2017)。106 年第 10 週內政統 elderly me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計通報。取自 https://www.moi.gov.tw/stat/n Medical Association, 292(12), 1447-1453.
ode.aspx?cate_sn=-1&belong_sn=5514&sn= doi:10.1001/jama.292.12.1447
6476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5). World
王培寧、林克能、劉秀枝(2012)
。輕度認知障 Alzheimer Report 2015: The global impact of
礙之診斷與治療:臺北榮總經驗。應用心 dementia. London: Alzheimer's Disease
理研究,55,15-35。 Internationa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l
台灣失智症協會(2017)。 認識失智症 。取自 z.co.uk/research/WorldAlzheimerReport201
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know_02.h 5.pdf
tml#01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7a). ADI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 calls for urgent response to dementia on
。取自 https://www.ndc.gov.
(105 至 150 年) World Alzheimer's Day. Retrieved from
tw/Content_List.aspx?n=84223C65B6F94D https://www.alz.co.uk/media/170921
72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2017b).
梁家欣、程蘊菁、陳人豪(2014)
。失智症之重 Dementia drug trial fails during World
點回顧。 內科學誌, 25(3),151-157。 Alzheimer's Month. Retrieved from
doi:10.6314/JIMT.2014.25(3).04 https://www.alz.co.uk/news/dementia-drug-tr
。失智症診療手冊。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2017) ial-mindset
取自衛生福利部網站 https://www.mohw. Armstrong, J. J., Stolee, P., Hirdes, J. P., & Poss,
gov.tw/cp-189-207-1.html J. W. (2010). Examining three frailty
。預防及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2018) conceptualizations in their ability to predict
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及師資人才公告專區。 negative outcomes for home-care clients.
取自 https://1966.gov.tw/LTC/np-4025-201. Age and Ageing, 39(6), 755-758. doi:10.109
html 3/ageing/afq121
謝美芬、嚴兆熊(2008)
。失智症患者之行為精 Barnes, D. E., Santos-Modesitt, W., Poelke, G.,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70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Kramer, A. F., Castro, C., Middleton, L. E., doi:10.1111/j.1447-0594.2012.00840.x


& Yaffe, K. (2013). The Mental Activity and Neeper, S. A., Gomez-Pinilla, F., Choi, J., &
exercise (MAX) trial: A randomized Cotman, C. W. (1996). Physical activity
controlled trial to enhance cognitive function increases mRNA for brain-derived
in older adult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73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9), 797-804.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 in rat brain. Brain Research, 726(1-2), 49-56.
13.189 Palmer, K., Wang, H. X., Backman, L., Winblad,
Cotman, C. W., & Engesser-Cesar, C. (2002). B., & Fratiglioni, L. (2002). Differential
Exercise enhances and protects brain evolu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function.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nondemented older persons: Results from the
Reviews, 30(2), 75-79. Kungsholmen Project. American Journal of
Deary, I. J., Corley, J., Gow, A. J., Harris, S. E., Psychiatry, 159(3), 436-442. doi:10.1176/ap
Houlihan, L. M., Marioni, R. E., & Starr, pi.ajp.159.3.436
J. M. (2009). Age-associated cognitive Petersen, R. C., Smith, G. E., Waring, S. C., Ivnik,
decline.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92(1), R. J., Tangalos, E. G., & Kokmen, E. (1999).
135-152. doi:10.1093/bmb/ldp033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linical
Fried, L. P., Tangen, C. M., Walston, J., Newman,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 Archives of
A. B., Hirsch, C., Gottdiener, J., … Neurology, 56(3), 303-308.
McBurnie M. A. (2001). Frailty in older Rolland, Y., Pillard, F., Klapouszczak, A.,
adults: Evidence for a phenotype. The Reynish, E., Thomas, D., Sandrine, A., …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Vellas, B. (2007). Exercise program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Alzheimer's
56(3), M146-M156. disease: A one-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Kamegaya, T., Maki, Y., Yamagami, T.,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Yamaguchi, T., Murai, T., & Yamaguchi, H. Society, 55(2), 158-165.
(2012). Pleasant physical exercise program Shatil, E. (2013). Does combined cognitive
for prevent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train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traini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with subjective enhance cognitive abilities more than either
memory complaints. Geriatrics & alone? A four-condition randomized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12(4), 673-679. controlled trial among healthy older adults.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71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5, 8. 療法。理学療法学,44(1),42-46。


doi:10.3389/fnagi.2013.00008 島田裕之(2015a)。ボケたくなければ歩きな
Shimada, H., Makizako, H., Doi, T., Yoshida, D., さい。日本:主婦の友社。
Tsutsumimoto, K., Anan, Y., … Suzuki, T. 島田裕之(2015b)。軽度認知機能障害高齢者
(2013). Combined prevalence of frailty and における認知機能向上プログラムの開発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 population of と効果検証(22-16)。長寿医療研究開発
elderly Japanese people. Journal of the 費平成 24 年度総括研究報告(総合報告及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14 び年度報告)
。1-33。
(7), 518-524. doi:10.1016/j.jamda.2013.03.0 島田裕之編(2015c)。運動による脳の制御ー
10 認知症予防のための運動。日本:杏林書
Wada-Isoe, K., Uemura, Y., Nakashita, S., 院株式会社。171-177。
Ymawaki, M., Tnaka, K., Ymamoto, M., … 島田裕之(2016)
。健康増進や未病状態の改善
Nakashima, K. (2012). Prevalence of ・維持に向けた国内外の取組み:運動に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関する取組み:
『コグニサイズ』による認
the rural island Town of Ama-cho, Japan. 知症予防。かながわ政策研究・大学連携
Dementia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s ジャーナル,9,23-29。
Extra, 2, 190-199. doi:10.1159/000338244 島田裕之、牧迫飛雄馬、土井剛彦、堤本広大、
。認知症疾患治療ガイド
日本神経学会(2010) 。認知的フレ
中窪翔、牧野圭太郎(2017)
ライン 2010。取自 https://www.neurology- イルが認知症発症に及ぼす影響。口述演
jp.org/guidelinem/nintisyo.html 題。第 52 回日本理学療法学術大会。
。認知
日本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2011) 。以醫療與福利融合之服務提
鳥羽研二(2015)
症予防マニュアル。日本理学療法学術大 升多重疾病衰弱長者之生活品質。高齡與
会,千葉,日本。 健康整合研究中心開幕典禮暨學術研討
白石卓也(2017)
。地域在住高齢者におけるフ 會,臺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一會議室。
レイルと認知症の精査希望との関連。日 鈴木隆雄(2015a)。以醫療與福利融合之服務
本農村医学会雑誌,65(5)
,963-968。doi:10. 提升多重疾病衰弱長者之生活品質。高齡
2185/jjrm.65.963 與健康整合研究中心開幕典禮暨學術研討
武田雅俊(2013)
。認知症の非薬物療法につい 會,臺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第一會議室。
て。スプリングマインドー,12,2-4。 鈴木隆雄(2015b)
。認知症予防のエビデンス。
牧迫飛雄馬(2017)
。認知症予防における理学 日本女性医学学会,20(3),22。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72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綜 論

鈴木隆雄(2017)
。認知症予防の科学的根拠に
ついて。老年期認知症研究会誌,20(5),
36-38。

長期照護雜誌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73
認知運動操之應用
綜 論

Application of Cogni-cise in Dementia Prevention

Hsi-Wan Chen Ying-Chih Chen*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increases with ag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Dementia (ADI)
estimates that the global number of dementia is ten million in 2017.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uge medical
and care burden of dementia, how to screen and tak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is regarded as urgent
problem. The means to prevent dementia mainly adopt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physical exercise, cognitive training, music therapy, reminiscence therapy. Cogni-cise is developed by
National Center for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in Japan for the purpose to maintain or increas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patients. Cogni-cise is a composite exercise which integrate
cognition task and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nts carry out dual-task with brain and physical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firmed that cogni-ci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CI patients and delay or prevent dementia.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and types of
cogni-cise,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ementia prevention, cogni-cise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Senior Citizen Welfare and Business, Hungkuang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enior Citizen Welfare and Business, Hungkuang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Ying-Chih Chen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No.1018, Sec. 6, Taiwan Boulevard, Shalu District,
Taichung City 43302, Taiwan, R.O.C.
Received: May 11, 2018 Accepted: May 14, 2019
E-mail: cyc060@hk.edu.tw

The Journal of Long-Term Care 23 (1) 2019


DOI:10.6317/LTC.201907_23(1).0006
7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