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選篇一

論四端 《孟子》

試根據篇章,邊推想邊理解內容。

1 孟子曰:「人皆(1.「皆」字何解?)有不忍人之
(2.「之」字何解?屬甚麼詞性?) 心。(3.孟子 提出甚麼觀點?)
先王(4.先王指哪些人?)有不忍人之心,斯 (5.「斯」字
何解?) 有不忍人之政 (6.「 政」是甚麼意思?) 矣 (7. 「矣」

字表示哪種語氣?) 。以 (8.「以」字何解?) 不忍人之心,

行(9.「行」是甚麼意思?)不忍人之政,治 (10.「治」字何
解?) 天下可運 (11.「運」字何解?) 之 (12.「之」字何解?屬

甚麼詞性?) 掌 上 ( 13. 君 主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可 達 到 甚 麼 治 國 效
果?) 。」
2 「所以謂(14.「謂」字何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者(15.「者」字表示哪種語氣?) ,今人乍(16.「乍」
邊推想邊理解

1. 都

2. 的 ,屬助詞

1
3. 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

4. 古代的英明君主

5. 於是、就

6. 政策

7. 表示感歎的語氣

8. 利用  

9. 推行

10. 治理

11. 運轉

12. 指天下 ,屬 代詞

13. 施行仁政、體恤民情,輕易便能治 理 好 天下

14. 說

15. 表示 判斷

2
16. 突然

是甚麼意思?) 見孺子將入於井 (17.人們 看見甚麼事?) ,

皆有怵惕惻隱 (18.人們的心情如何?) 之心;非所以

內(19.「內」字何解?)交(20.「交」字何解?)於孺子之父

母也 ( 21. 「 也 」 字 表 示 哪 種 語 氣 ? ) ( 22. 首 先 排 除 了 哪 種 可 能

性?) ,非所以要(23.「要」是甚麼意思?) 譽(24.「譽」字何

解?) 於鄉黨朋友也 (25.然後排除了哪種可能性?) ,非

惡(26.「惡」字何解?)其聲而然(27.「然」指代甚麼?)也。
(28.最後排除了哪種可能性?) 由是(29.「是」字何解?)觀之

(30. 「之」字何解?屬甚麼詞性?) ,無惻隱之心,非人

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

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31.以上四句運用
邊推想邊理解

17. 小孩子快要掉進井裏

3
18. 驚懼憐憫

19. 同「納」,結交

20. 結識、交往

21. 表示判斷的語氣

22. 結交小孩的父母

23. 求取、博取

24. 名聲   

25. 在鄉里朋友間博取名聲

26. 憎惡、厭惡

27. 指代驚懼憐憫的心情

28. 厭惡小孩的慘叫聲

29. 這樣

30. 這 , 屬代詞

4
31. 排比的手法,作用是加強語氣,強調沒有四種善端的人簡直不是

人,加強說服力

了甚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惻隱之心,仁之端 ( 32.

「端」字何解?) 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

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3.

孟子 認為人與生俱來有哪四種善端?) 」

3 「人之(34. 「之」字何解?屬甚麼詞性?) 有是(35. 「是」


字何解?) 四端也,猶(36. 「猶」字何解?)其有四體也
(37.孟子 以四端比喻甚麼?)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38.
不能做甚麼?) 者 (39.「者」字表示哪種語氣?) ,自賊 (40.

「賊」字是甚麼意思?) 者也;謂其 (41. 「其」字何解?屬甚麼

詞性?) 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 (42. 「凡」字何

解?) 有四端於 (43. 「於」字何解?) 我者,知 (44.「知」

字是甚麼意思?) 皆擴而 (45. 「而」字何解?屬甚麼詞性?) 充

之矣(46. 「矣」字何解?),若火

5
邊推想邊理解

32. 萌芽,引伸為開端、源頭

33. 仁、義、禮、智

34. 的,屬助詞

35. 這些

36. 好比

37. 比喻為人的四肢

38. 不能行善

39. 表示停頓 

40. 傷害   

41. 他的,屬代詞

42. 但凡

43. 在

6
44. 懂 得

45. 並且,屬連詞

46. 語氣詞,了

7
之始然,泉之始達。 (47.孟子 以火和泉為喻說明甚麼?)
苟(48「苟」字何解?)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49.擴充四
端有甚麼好處?)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0.不

擴充四端有甚麼壞處?) 。」

文言語譯
1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先王有憐恤別人的心,於是實施
仁政。憑着憐恤別人的心來實施仁政,治理天下就可像在手掌上運轉小物
件一樣容易。」
2 「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恤別人的心,譬如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子
快要跌到井裏去了,任何人都會有驚懼同情的心;不是為了結交這小孩的
父母,不是為了在鄉里朋友之間博取名譽,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
的。由此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惻隱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羞恥之
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辭讓之心,簡直不是人;如果沒有是非之心,
簡直不是人。惻隱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辭讓之心是禮
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3 「人有這四種善性的萌芽,好比他有手足四肢一樣(是與生俱來的)。
有這四種萌芽卻自己不能行善的人,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能
行善的人,便是傷害自己君主的人。所有具備這四種萌芽的人,如果懂得
把它們擴充起來,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終必不可撲滅),剛剛流出的泉
水(終必匯為江河)。假若能夠擴充這四種萌芽,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
不擴充,就連父母也不能侍奉了。」

8
邊推想邊理解

47. 說明擴充四端的作用

48. 假使

49. 能夠安定天下

50. 不能侍奉父母

9
延伸提問
試根據篇章,回答以下問題。
1. 試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並解釋字義。
(1) 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

通假字:內 本字:納

字義:結交

(2) 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通假字:然    本字:燃

字義:燃燒

2.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
(1) 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治理天下就可像在手掌上運轉小物件一樣容易。

(2)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所有具備這四種萌芽的人,如果懂得把它們擴充起來。

3. 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依據是甚麼?文中運用了甚
麼方法論證這一論點?

10
(1) 依據:人如果見到一個小孩將要墮井,會產生驚懼同情的心理

(2)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4. 試綜合全文,用自己的文字說明四種善端具體所指的是甚
麼。

仁 有同情、憐恤別人的心

自己做錯事時知道羞恥,對他人有違道義的行為感到厭

禮 懂得謙遜禮讓

智 具有辨別是非、對錯、善惡的能力

11
5. 孟子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來闡述擴充四端的後果?這種論
證方法有何好處?
(1)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2) 好處:能清楚揭示擴充四端的好處及不擴充四端的弊端,孰是孰

非,一目了然,突出擴充四端的重要性。

6. 生活中還有甚麼事例能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觀點?
試舉一例。
如不少食肆及餐廳均設立待用飯票,市民光顧這些良心小店時,可發

揮互助精神,購買待用飯票,幫助露宿者或有需要人士解決兩餐温飽。

由此可見,人皆有同情、憐憫別人的心,不忍看見他人受苦挨餓。

7. 孟子認為人人均具備四種善端,你同意嗎?試略加說明。
我同意孟子的觀點,例如當我們從新聞中看到天災人禍的相關報道時,

都會不自覺地為他人的苦難而感到哀痛。這種同情憐憫之心,並不是

因為功名利祿,可見仁、義、禮、智這四種德性源於人內在的善良本性,

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學生可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2
13
選篇二

不可少頃舍禮義 《荀子》
試根據篇章,邊推想邊理解內容。

1 水火有氣而(1.「而」字何解?屬甚麼詞性?) 無生,
(2.水和火有甚麼特點?) 草木有生而無知 (3.「知」是甚麼意
思?) , (4.草木有甚麼特點?) 禽獸有知而無義; (5.禽

獸有甚麼特點?)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 (6.「 亦且」

是甚麼意思?) 有義,故 (7.「故」字何解?) 最為天下貴

(8.「 貴」是甚麼意思?) 也 (9.「也」字表示哪種語氣?) 。力不

若(10.「不若」是甚麼意思?)牛,走(11.「走」字何解?)不
若馬,而牛馬為用 (12.為誰所用?),何(13.「何」字何
解?) 也 (14.「也」字表示哪種語氣?) ?曰:人能羣 (15.

「羣」是甚麼意思?) ,彼 (16.「彼」指代甚麼?)

14
邊推想邊理解

1. 卻 ,屬連詞

2. 水火有氣卻沒有生命

3. 知覺,指動物本能的反應

4. 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

5. 禽獸有知覺卻沒有禮義

6. 而且

7. 所以

8. 尊貴的意思

9. 表示解釋的語氣

10. 不如、比不上

11. 奔跑

12. 為人所用

15
13. 為甚麼

14. 表示疑問的語氣

15. 結成羣體

16. 指代牛馬

不能羣也。(17.為甚麼牛馬會被用?)人何以(18.「何以」是

甚麼意思?) 能羣?曰:分。 (19. 人「能 羣」的 原因 是甚

麼?) 分何以能行(20.「行」是甚麼意思?)?曰:義。

(21.為何人「分能行」?) 故義以分則 (22. 「則」是甚麼意

思?) 和,和則一(23.「一」字何解?),一則多力(24.

「力」字何解?) ,多力則彊(25.「彊」字是哪個字的通假字?),

彊則勝物;故宮室 (26.「宮室」是甚麼意思?) 可得而

居也。(27.為甚麼有義可使人得宮室而居?)故序(28.「序」字

何解?) 四時,裁 (29.「裁」字何解?) 萬物,兼利天

下,無它故(30.「故」字何解?)焉(31.「焉」字何解?),

16
得之分義也。(32.「分義」可帶來甚麼好處?)
邊推想邊理解

17. 因為人能結成羣體,但牛馬不能

18. 憑藉 甚 麼

19. 因為有分別

20. 實行

21. 因為有禮義

22. 就

23. 齊一、統一

24. 力量

25. 強

26. 房屋

27. 因為人能和諧相處,團結一致,以強大的力量戰勝外物

17
28. 按照 …… 的順序

29. 治理

30. 原因     

31. 語 氣 詞 ,可不譯

32. 幫助人按照四時的順序治理萬物,使天下受益

2 故人生不能無羣,羣而無分則爭,爭則亂,
亂則離(33.「離」是甚麼意思?),離則弱,弱則不能
勝物;故宮室不可得而居也, (34.「無羣」、「無分」會
帶來哪些弊端?) 不可少頃 (35.「少頃」是甚麼意思?) 舍禮

義之謂也。(36.作者最後提出了甚麼論點?)

文言語譯
1 水火有氣卻沒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卻沒有禮
義;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有禮義,所以人是天下間最尊貴的。人
的力氣不如牛,奔跑不如馬,但牛、馬卻被人役使,為甚麼呢?那是因為:
人能結成羣體,而牛馬不能結成羣體。人為甚麼能結成羣體?就是因為有
分別。人為甚麼能分別?因為有禮義。所以用禮義來分別就會和諧,和諧
就能齊一,齊一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強盛,強盛就能戰勝外物;所以人

18
才得以在房屋中安居。所以按照四季的順序,治理好萬事萬物,使天下都
受益,這並沒有其他的緣故,就是從分別和禮義中得來的。
2 人生存不能沒有羣體,結成羣體卻不區分就會發生紛爭,發生紛爭就
會產生動亂,產生動亂就會使人離散,離散就會削弱力量,力量弱了就不
能勝過外物,所以也就不能在房屋中安居了,這就是人不能片刻捨棄禮義
的原因。

19
邊推想邊理解

33. 離散

34. 帶來紛爭、動亂、離散 、削弱人的力量,使人不能戰勝外物,在宮室

中安居

35. 片刻、一會兒

36. 人不能片刻捨棄禮義

20
延伸提問
1. 試判斷以下句子中「而」字的用法,把代表答案的英文字母
填寫在橫線上。
A 並列關係 B 轉折關係 C 承接關係 D 因果關係

(1) 而牛馬為用。 B

(2) 故宮室可得而居也。 C

2. 試把以下文句語譯為白話文。
人何以能羣?曰:分。
人為甚麼能結成羣體?就是因為有分別。

3. 作者如何說明人與水火、草木、禽獸的區別?
作者運用了層遞法,按照事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說明人兼備氣、

生命、知覺和禮義,突出人在水火、草木、禽獸之中最為尊貴。

4. 「羣」、「分」、「義」三者的關係是甚麼?何者為根本?
人因有禮義才能分別,有分別才能結成羣體。「義」是「分」的依據,

「分」是「羣」的前提,三者有因果關係,以「義」為根本。

21
5. 作者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帶出三者的「羣」、
「分」
、「義」三
者的關係? 運用這種手法有甚麼好處?
(1) 修辭手法:設問

(2) 好處: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

6. 綜合全文,禮義能使人 齊心協力 ,促進

社會和諧發展,安定繁榮 。

7. 試評價作者運用對比手法闡述論點的效果。
作者將人與其他事物作對比,突出禮義的珍貴,再以禮義所帶來的好

處與缺乏禮義分別的弊端作對比,說明禮義的作用,突出了人生不能

片刻捨棄禮義的中心論點,論點層層深入,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增

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22
選篇三

望岳 杜甫

試根據篇章,邊推想邊理解內容。

岱宗夫(1.「夫」字表達甚麼語氣?) 如何?
齊 魯(2.地處哪裏?)青(3.顔色如何?)未了。
造化(4.指甚麼?)鍾(5.「鍾」字何解?)神秀,
陰陽(6.指甚麼?)割昏曉(7.指甚麼時間?)。
盪胸生曾(8.「曾」的本字是哪個字?)雲,
決(9.「決」字何解?)眥(10. 指甚麼?)入歸鳥。
會當凌(11.「凌」字何解?)絕頂(12.指甚麼位置?),
一覽眾山小(13.作者觀覽時有何感受?)。

邊推想邊理解

1. 表達感歎的語氣  

23
2. 地處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的地界

3. 山色青翠

4. 指大自然

5. 集中

6. 指山的南面和北面

7. 黃昏和清晨

8. 層

9. 裂開

10. 眼眶

11. 登上

12. 山頂,最高峯

13. 感到羣山都變得渺小了

24
延伸提問

試根據篇章,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以問句開篇,表達了甚麼心情?
作者不知怎樣描述泰山才好,表達了對泰山的驚歎和仰慕之情,心情

激動振奮。

2. 作者描繪出泰山的甚麼形象特點?
描繪出泰山巍峨高峻,神氣秀麗的形象特點。

3. 詩中如何運用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手法,突出泰山的形象特
點?
作者首先站在較低的位置,用遠視和仰視的角度觀察泰山,點出泰山

的地理位置,描寫泰山的山色青青,山巒綿延神秀,南北迥然不同的

全景,接着局部描寫山中層層疊疊的雲氣及歸巢的鳥羣,最後作者改

變視線,用俯視的角度觀察泰山四周的羣山,以羣山的渺小襯托出泰

山的高峻超絕。

4. 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胸襟氣魄?
全詩表達了作者卓然獨立、高瞻遠矚、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及敢於攀登

絕頂、俯視一切的精神氣慨。

25
5. 詩中最後一句化用自《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登泰山而小天下」,兩者有何共同寓意?試談談這兩句對
你有何啟發。
(1) 共同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人生須積極向上、不斷進

取、拓寬視野。

(2) 啟發: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不斷挑戰自己,不畏

艱險,勇於戰勝困難,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峯。(學生可自

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語譯
泰山是怎樣的呢?青色的山巒連綿齊、魯一帶,望不到盡頭。
大自然神奇秀麗的景色都集中在這裏,山南山北劃分黃昏和清晨。
層疊的雲氣升起,盪滌人的心胸,目送歸鳥入山,眼眶幾乎要裂開。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峯,舉目縱觀渺小的羣山。

26
選篇四

定風波 蘇軾

試根據篇章,邊推想邊理解內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1.天氣如何?)。雨具先去(2.有無雨
具?為甚麼?) ,同行皆狼狽 (3.同行的人有何表現? ),余不覺
(4.作者有何表現?)。已而遂晴(5.天氣有何變化?)。故作此。

1 莫聽穿林打葉聲 (6.有何聲音?作者對這些聲音持何種態

度?),何妨吟嘯且 (7.「且」字何解?)徐行(8.作者有何舉
動?) 。竹杖芒鞋 (9.作者作何打扮?) 輕 (10.作者有何感
覺?) 勝馬,誰怕? (11.表達了甚麼語氣?) 一蓑煙雨
任平生(12.屬於實寫還是虛寫?為甚麼?)。

27
邊推想邊理解

1. 風雨驟至

2. 無,因為已經被人帶走了

3. 同行的人因為沒有雨具而狼狽不堪

4. 作者滿不在乎,安閑 從容,我行我素

5. 由雨逐漸轉晴

6. 作者對雨聲不予理會,毫不介懷  

7. 又

8. 一邊朗誦詩歌,一邊 緩步前行

9. 作者拄着竹杖,穿着草鞋

10. 十分輕鬆

11. 表達了反問的語氣

28
12. 虛寫,因小序提及雨具已被人帶走,並無蓑衣可披

29
2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13.春風帶來何種感受?) ,
山頭斜照卻相迎 (14.作者迎面看見甚麼?)。回首向來
蕭瑟處 (15.作者回頭看見甚麼?) ,歸去,也無風雨
也無晴(16.「風雨」有何雙關義?)。

文言語譯
1 不必去聽雨點穿過樹林、打在葉子上的聲音,這不會妨礙我一邊吟誦詩
歌,一邊緩步前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馬還要來得輕便。這陣雨
有甚麼可怕?任憑我的一生就披着蓑衣在煙雨中度過吧。
2  帶着寒氣的春風將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有點冷,山頭的斜陽迎
面照射過來。回頭望望剛才遇雨的地方,回去吧,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

30
邊推想邊理解
13. 吹醒酒意,微微感到寒冷

14. 看見山頭的斜陽

15. 看見剛才遇雨的地方

16. 既指自然界的風雨,又指作者所遭遇的的風波打擊和人生險途

31
延伸提問

試根據篇章,回答以下問題。
1. 本詞的小序有何作用?
點出天氣變化的經過,將自己與同行者的反應作對比,交代寫作緣由

和時間。

2. 作者如何運用多感官描寫表達遇雨的感受?試根據詞中內
容,用自己的文字完成下表。
描寫內容 感受
雨點穿過樹林、打在葉
聽覺描寫 充耳不聞,毫不介懷
子上的聲音
帶着寒氣的春風吹醒醉
觸覺描寫 微微寒冷

山頭的斜陽迎面相照及
視覺描寫 曠達平和
背後風雨中走過的路途

3. 詞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篇的主旨?
也無風雨也無晴。

4. 從本詞可見,作者的詞風是怎樣的?
清曠豪放

32
5. 本詞突出了作者的甚麼性情?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1) 性情:閑適樂觀,坦蕩灑脫

(2) 人生態度:以平常心和曠達的胸懷面對人生中的風雨挫折,一

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6. 你認為蘇軾的人生觀適用於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嗎?試談
談你的看法。
適用,現今社會瞬息萬變,正如自然界的陰晴變化一樣,我們應學習

蘇軾豁達樂觀的人生觀,面對困境亦能泰然自若,淡看競爭中的高低

起伏。/不適用。蘇軾的人生觀過於閑適,不能融入現今社會急速發展

的步伐,若過分我行我素、完全漠視旁人的眼光,亦難以在激烈的競

爭中求存。(學生可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