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2007-2012 中國語文科試卷分析

中國語文科試卷分析
本文件參照 2007 至 2011 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試卷、
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試卷 2007 年香港中學文憑試
樣本試卷、2012 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練習卷,以及
樣本試卷 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練習卷 2012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試卷,分析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試卷
及歸納各卷的特點,讓考生對公開考試有更深入的了解。

試卷一 閱讀能力

1 閱讀能力考材
年份 篇章 體裁 字數 題材 篇數
林思華《冥王星的最後一夜》 論說 約 1420 科普
游宇明《只能陪你一程》 抒情 約 650 共約 人生 3
2007
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節 2740 歷史 (2 白 1 文)
記敍(傳記) 約 670
錄) 人物
向華《探月感言》 說理抒情 約 760 科技
寫景抒情 共約 探索 3
2008 張若虛《春光花月夜》 288
(古體詩) 1980 人生 (2 白 1 文)
佚名《不圓亦圓》 抒情 約 900 詠月
佚名《民以食為天》 論說 約 2380 共約 2
2009 節儉
司馬光《訓儉示康》 論說 1114 3494 (1 白 1 文)
張中行《自嘲》 論說 3027 共 處世 2
2010
列子《說符》 記敍(寓言) 239 3226 態度 (1 白 1 文)
魯迅《二十四孝圖》(節錄) 說理 1918
共 2
2011 古文兩則(《孔子家語‧六本》 282、 孝
記敍(語錄) 2380 (1 白 1 文)
(節錄)、
《孝經‧諫諍章》) 180
家國
曾敏之《橋》 抒情 2836 共 2
2012 情懷
3122 (1 白 1 文)
韓非《五蠹》(節錄) 論說 286 嚴法
佚名《自然與異常》 說理 約 945
樣本
余光中《借錢的境界》 說理抒情 1219 共約 生活 4
試卷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2 則 記敍 約 380 3069 哲理 (2 白 2 文)
2009
墨子《公輸》 記敍 約 525
龍應台《目送》 記事抒情 1371
親子
龍應台《認識一個十八歲的
練習卷 記事抒情 1924 共 關係 3
人》
2012 3715 (2 白 1 文)
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
(節 個人
記敍(傳記) 420
錄) 修養
1. 考材數量
考材數量及字數
數量及字數:
及字數:
分析
(1) 由二至四篇不等,也有一篇內包含兩則短文,近年的考材則多為一白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1
一文。
(2) 考材的總字數差距甚大,近年一般約三千字以上。由於考材數量減
少,白話文篇幅相對增長,閱讀時需更專注,並具有概括和歸納文章
大意的能力,才能理清全文脈絡,掌握主旨。
2. 選材特點:
選材特點:
(1) 白話文:所選作家多具文化背景或特色,如魯迅、曾敏之、龍應台等。
(2) 文言文:多為先秦諸子的作品及傳記文章。
3. 文白比例:
文白比例:文言文越趨重要,部分白話文甚至包含文言片段或詩詞作品,
並要求考生結合文章內容作整體的理解。
4. 篇章體裁多樣:
篇章體裁多樣:種類繁多,舉凡詩歌、記傳體、語錄體均曾出現。白話
文由於篇幅漸長,大部分都包含多於一種表達手法,如 2012 年文憑試考
材《橋》
,便集合記敍、描寫及抒情元素。文言文主要以論說文及人物傳
記為主,前者說事論理,後者則夾敍夾議。
5. 篇章主題:
篇章主題:主題多為學生熟悉的題材,往往與品德情意或中華文化有關,
如節儉、孝、家國情懷等。考材或作論說,或作記事,或作抒情,部分
考材更有相同主題,可供對照、比較。

2 題型分佈
題型分佈
年份 圈字詞 選擇 填充 填表 判斷 短答 長答 總分
2 10 12 25 10 15 16 90 分
2007
(2.2%) (11.1%) (13.3%) (27.8%) (11.1%) (16.7%) (17.8%) (100%)
3 33 30 10 4 6 86 分
2008 /
(3.5%) (38.4%) (34.9%) (11.6%) (4.6%) (7%) (100%)
22 31 4 6 4 14 81 分
2009 /
(27.2%) (38.3%) (4.9%) (7.4%) (4.9%) (17.3%) (100%)
8 12 15 4 30 23 92 分
2010 /
(8.7%) (13%) (16.3%) (4.4%) (32.6%) (25%) (100%)
4 11 18 8 37 12 90 分
2011 /
(4.5%) (12.2%) (20%) (8.9%) (41.1%) (13.3%) (100%)
20 6 13 4 23 18 84 分
2012 /
(23.8%) (7.1%) (15.5%) (4.8%) (27.4%) (21.4%) (100%)
樣本試卷 14 26 10 4 17 12 83 分

2009 (16.9%) (31.3%) (12%) (4.8%) (20.5%) (14.5%) (100%)
練習卷 6 16 12 4 29 17 84 分

2012 (7.1%) (19.1%) (14.3%) (4.8%) (34.5%) (20.2%) (100%)
試卷總分不定:介乎 81 至 92 分。
1. 試卷總分不定
2. 題型分數:
分數
分析
(1) 選擇題及判斷題由每題 3-4 分減至每題 2 分。
(2) 擬設成表格的文章結構題,往往佔不少分數,如 2011 及 2012 年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2
便分別佔 12 分及 13 分。
3. 題型趨勢:近年常見表格形式展示的文章結構題,選擇、填充、判斷
題型趨勢
題減少,長短答題增加,尤其短答題佔分比重甚高。
4. 比較題:
比較題:近年常見在題目內引述一段閱讀考材以外的文言短文,並要
求考生把考材內容與短文作比較,難度較高。

3 考核能力分佈
考核能力分佈
年份 復述 解釋 重整 伸展 評鑒 創意 總分
15 48 17 10 90 分
2007 / /
(16.7%) (53.3%) (18.9%) (11.1%) (100%)
38 23 16 9 86 分
2008 / /
(44.2%) (26.7%) (18.6%) (10.5%) (100%)
2 6 46 11 10 6 81 分
2009
(2.5%) (7.4%) (56.8%) (13.6%) (12.3%) (7.4%) (100%)
2 20 22 41 7 92 分
2010 /
(2.2%) (21.7%) (23.9%) (44.6%) (7.6%) (100%)
2 12 45 16 15 90 分
2011 /
(2.2%) (13.3%) (50%) (17.8%) (16.7%) (100%)
9 33 36 6 84 分
2012 / /
(10.7%) (39.3%) (42.9%) (7.1%) (100%)
樣本試卷 2 11 31 24 6 9 83 分
2009 (2.4%) (13.3%) (37.4%) (28.9%) (7.2%) (10.8%) (100%)
練習卷 12 44 15 13 84 分
/ /
2012 (14.3%) (52.4%) (17.8%) (15.5%) (100%)
1. 解釋題:主要見於文言文。
解釋題
2. 考核重整及伸展能力為主
考核重整及伸展能力 為主:大多考核重整及伸展能力,每題佔分及題
為主
目數量均屬最多的一類;其次為解釋及評鑒,復述及創意題則最少出
現。不過,評鑒及創意題的題目數量雖然不多,但每題往往佔 4 至 6
分不等,容易失分。
分析
3. 考問要點:
考問要點:
(1) 白話文:除了經常考問作者隱含的思想感情、句子的深層意思外,
近年則常見考問文章結構的題目。其他考問要點包括:表達手法、
篇名、詞句作用、作品風格等。
(2) 文言文:考問文章內容為主,並且必考字詞及語句解釋。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3
試卷二 寫作能力

題型及表達手法
題型 表達手法
年份 題目 自由 情境 命題 記 描 抒 論
題 寫作 寫作 敍 寫 情 說
就「敬師日與我」寫出所感所思,並表  
達心意
2007
檸檬茶  不限
財富與社會地位是否成正比  
續寫網誌,寫當天發生的事情和感受   
一次集會開始前的見聞  
2008
就「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與「獎  
賞是教育的恩物」表達意見
有朋自遠方來   
樓梯與升降機  不限
2009
就「與其追隨潮流,不如展現個人風格」  
表達看法
以「得到鼓勵,面對難關有感」為題,   
續寫日記
2010
校園火警演習眾生相  
就父母教養子女的方法表達看法  
一場沒有失敗者的比賽    
續寫文章「我是一雙鞋子」(自擬物件)   
2011
就「據理力爭,堅守立場」及「彼此包  
容,求同存異」表達看法
根據描述,記述唐老師的言行(體會中   
國文化),並抒發感情
2012 從刺蝟的故事反思現實生活,作文一篇  不限
假設已獲大學取錄,構思如何善用入讀  
前的一年休學年
個人私隱比公眾知情權更重要  
樣本 摩天輪與過山車  不限
試卷 (1) 描寫聖火傳遞現場(簡短寫作)   
2009 (2) 簡述父親與子女放風箏照片,並抒   
發感情(簡短寫作)
記敍曾面對重大抉擇,從而更了解自己    
練習卷 就富庶的物質生活是否令人快樂表達看  
2012 法
四格漫畫:紛爭源於不自知(看圖寫作)  不限
1. 題型變化趨勢:
題型變化趨勢
分析 (1) 近年以情境寫作較多,題目多設定多種要求,或指定身分,或指定情
境變化,作答時必須貼合情境的設定。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4
(2) 每年大多有一題論說題供考生選擇,要求考生表達個人見解,或就指
定內容作說明。
(3) 2012 年出現了話題寫作,題目提供了隱含寓意的故事或圖片,要求考
生就當中的道理作文一篇,文體不限,但必須舉出生活事例和表達個
人感受,難度較高。
2. 表達手法:情境寫作及命題寫作題目或多或少暗示了該運用哪種表達手
表達手法
法;記敍抒情題與描寫題大約間隔出現。自由題則沒有文體限制。
第一人稱寫作:大部分題目多為第一人稱,必須留意題目設定的語境。
3. 第一人稱寫作
4. 特別題型:2009
特別題型 年樣本試卷的簡短寫作題、2011 年的自擬物件題,以及
2012 年練習卷和文憑試試卷的根據寓意作文題等均較少見。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5
試卷三 聆聽能力

1 聆聽材料
年份 題材 語境 角色
第 1 段:偶像歌手應具備的條件 日常對話 靜恩、志偉、美儀
第 2 段:歌迷支持偶像的表現 日常對話 靜恩、志偉、美儀、歌迷會會長
2007
第 3 段:義務工作的意義 日常對話、 靜恩、志偉、美儀、歌迷會會長、
演講 家明
第 1 段:從電影探討時間問題 日常對話 清暉、家傑、雪兒
2008 第 2 段:時間的理論和計時工具 日常對話 清暉、家傑、雪兒
第 3 段:中西方時間觀念的差異 日常對話 清暉、家傑、雪兒、王老師
第 1 段:失明作家及傑出學生的奮 電台節目 家明、芳芳
鬥經過
2009 第 2 段:徐教授患病的心路歷程 電台節目 家明、芳芳、徐教授
第 3 段:面對逆境的心態、現今社 電台節目 家明、芳芳、徐教授、李太太、高
會的生活態度 先生
第 1 段:對中國古代錢幣的體會 日常對話 家明、芳芳、張老師
2010 第 2 段:從貨幣看世界文化 日常對話 家明、芳芳、張老師、志忠
第 3 段:設計師分享創作體會 演講 張老師、楊飛
第 1 段:電影節籌備會議 會議 李導演、陳館長、黃經理
第 2 段:電影節活動檢討 會議 李導演、陳館長、黃經理
2011
第 3 段:記者質詢電影節的活動 質詢會 李導演、陳館長、黃經理、張允行、
何一心
第 1 段:如何推廣單車學會 學會會議 家明、芳芳、美儀
第 2 段:討論宣傳手法,分享參加 日常對話 王老師、家明、芳芳、美儀
2012 單車學會的原因
第 3 段:分享參加單車比賽的經驗 座談會 王老師、芳芳、汪凡
和邁向成功的要訣
第 1 段:討論拆卸校內小花園 座談會 陳思華、王一心、李雪兒、張家傑
樣本 第 2 段:小花園及涼亭的意義和價 座談會 陳思華、王一心、李雪兒、張家傑
試卷 值
2009 第 3 段:校方表達拆卸校內小花園 座談會 陳思華、王一心、何老師
的立場
第 1 段:神話和歷史的關係、神話 日常對話 美儀、家明、芳芳
產生的原因
練習卷
第 2 段:演員與觀眾交流演戲心得 座談會 何嘉嘉、張景恆、芳芳、家明
2012
第 3 段:希臘神話的生命觀及神話 日常對話 家明、王老師、志偉、小雯、芳芳
的價值
分析 1. 語境生活化
語境生活化:
生活化:語境大多圍繞青少年的生活經驗,如與同學或家庭成員對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6
話、會議、座談會等,不難掌握。
2. 題材多元
題材多元化
多元化:主題廣泛,涉及社會、哲學、藝術、科學等範疇,但部分
主題並非考生熟悉的題材,如時間觀念、神話與歷史的關係等,可能阻
礙考生理解聆聽內容。
3. 說話者人數及特點
說話者人數及特點:
及特點:
(1) 多為三至四位說話者,部分錄音或有五位說話者,需小心分辨。
(2) 其中一個角色往往以諷刺或幽默的態度說話,並常以「話中有話」的
方式表達個人見解,必須聽清楚前文後理才能掌握其真正語意。
4. 錄音篇幅及特點
錄音篇幅及特點:
篇幅及特點:
(1) 各段錄音的字數不一,可長可短。
(2) 各段錄音內容未必緊密扣連,但一般在語境上有所推進。以 2012 年
文憑試為例,三段錄音的內容分別為:商議推廣工作→審視推廣活動
的宗旨→座談會。雖然第三段錄音未必與前兩段的推廣工作有關,但
也是單車學會的活動,也有推廣作用。

2 題型分佈

年份 選擇 配對 填表 判斷 短答 長答/
長答/寫作題 總分
15 15 12 9 9 60 分
2007 /
(25%) (25%) (20%) (15%) (15%) (100%)
25 16 10 9 60 分
2008 / /
(41.6%) (26.7%) (16.7%) (15%) (100%)
27 12 8 4 9 60 分
2009 /
(45%) (20%) (13.3%) (6.7%) (15%) (100%)
12 6 18 20 14 5 75 分
2010
(16%) (8%) (24%) (26.7%) (18.7%) (6.6%) (100%)
14 18 17 15 6 70 分
2011 /
(20%) (25.7%) (24.3%) (21.4%) (8.6%) (100%)
14 20 14 22 6 76 分
2012 /
(18.4%) (26.3%) (18.4%) (29%) (7.9%) (100%)
樣本試卷 11 26 6 8 9 60 分

2009 (18.3%) (43.4%) (10%) (13.3%) (15%) (100%)
練習卷 20 16 18 24 6 84 分

2012 (23.8%) (19.1%) (21.4%) (28.6%) (7.1%) (100%)
試卷總分增加:由首年的 60 分,增加至最多 84 分,分數每年不同。
1. 試卷總分增加
2. 判斷題的轉變:分數由每題
判斷題的轉變 3 分減至每題 2 分或 1 分,佔分漸少。題
分析
型則變化多端,包括四項判斷、三項判斷、正誤判斷、資料判斷等。
3. 短答題的特點:
短答題的特點:短答題的佔分漸多,但要留意,作答時必須結合聆聽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7
內容,用自己的文字重新撰寫,絕不可直接抄寫錄音內容。
4. 寫作題的轉變:
寫作題的轉變:作答字數漸減,由最多的 150 字,減少至最少的 50
字,題目分數亦浮動不定,2012 年文憑試練習卷更不設字數限制。
5. 新題型不斷出現:
新題型不斷出現
(1) 幾乎每年都有新題型出現,如資料判斷題、時序題、場地平面圖
等,要求考生有清晰思維,歸納事件時序及空間佈局,以及配合
情境要求作答。
(2) 2012 年文憑試練習卷出現類似閱讀卷的段落文字題,而 2012 年
文憑試則出現工作紙題目,同樣要求考生歸納錄音內容後作答,
由於既要閱讀題目內容,再經過一番歸納梳理的工夫,才能找到
答案,難度甚高。

3 考核能力分佈

年份 擷取 歸納 辨識 推斷 評鑒 創意 總分
3 21 18 9 9 60 分
2007 /
(5%) (35%) (30%) (15%) (15%) (100%)
4 21 15 11 9 60 分
2008 /
(6.7%) (35%) (25%) (18.3%) (15%) (100%)
4 16 26 5 9 60 分
2009 /
(6.7%) (26.7%) (43.3%) (8.3%) (15%) (100%)
12 16 28 11 8 75 分
2010 /
(16%) (21.3%) (37.3%) (14.7%) (10.7%) (100%)
5 18 29 12 6 70 分
2011 /
(7.1%) (25.7%) (41.4%) (17.2%) (8.6%) (100%)
6 24 20 14 2 10 76 分
2012
(7.9%) (31.6%) (26.3%) (18.4%) (2.6%) (13.2%) (100%)
樣本試卷 6 17 22 6 9 60 分

2009 (10%) (28.3%) (36.7%) (10%) (15%) (100%)
練習卷 4 34 33 7 6 84 分

2012 (4.8%) (40.5%) (39.3%) (8.3%) (7.1%) (100%)
1. 常見辨識及歸納
常見辨識及歸納能力
及歸納能力:要求考生判別語氣、語意,或就某些陳述作出
能力
判斷等題目經常出現;而聆聽後把材料歸納,或把各說話者的意見以
表格的方式歸納,也是常見的題目。
2. 間中出現綜合錄音題
間中出現綜合錄音題:繼
綜合錄音題 2007 年及 2009 年樣本試卷後,2011 年再次
分析
出現綜合幾段錄音的題目。
3. 考問要點:
考問要點:
(1) 每年均考問的要點包括:擷取及歸納說話者對某事物的意見;
理解成語、諺語、名言在語境中的含意;推斷說話者的話語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8
或比喻的用意。
(2) 其他較特別的考問要點包括:評價說話者的表現或性格特徵,
如 2011 年會考考問說話者的採訪表現、2012 年文憑試考問說話
者的性格特點;歸納錄音內容進行創作,如 2012 年文憑試要求
考生參照錄音內容創作標語。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9
試卷四 說話能力

甲部 朗讀

1 朗讀材料
朗讀材料文類
材料文類
年份 記事 記人 寫景物
寫景物 抒情*
抒情 論說 篇數
2007 2(6.6%) 5(16.7%) 12(40%) 5(16.7%) 6(20%) 30(100%)
2008 8(26.7%) 3(10%) 7(23.3%) 8(26.7%) 4(13.3%) 30(100%)
2009 3(10%) 3(10%) 11(36.7%) 7(23.3%) 6(20%) 30(100%)
2010 4(13.3%) 8(26.7%) 6(20%) 10(33.4%) 2(6.6%) 30(100%)
2011 2(20%) 2(20%) 2(20%) 2(20%) 2(20%) 10(100%)
2012 6(27.3%) 4(18.2%) 5(22.7%) 6(27.3%) 1(4.5%) 22(100%)
樣本試卷
1(50%) / 1(50%) / / 2(100%)
2009
練習卷
/ / 1(50%) 1(50%) / 2(100%)
2012
描寫及抒情文章最常見
1. 描寫及抒情 文章最常見:描寫景物及借景抒情的材料佔大多數。
文章最常見
2. 記事文章的特點:近年有不少記事記人材料,當中通過對話、情節起
記事文章的特點
伏、氣氛轉變、特定場景等,表現語氣、語調的變化。
3. 材料變化:不少朗讀材料已同時包含記敍、描寫及抒情元素,目的旨
材料變化
分析
在考核考生如何運用情感,適當演繹各則材料。所以,情感變化不大
的論說文類漸少。
4. 文章取材:部分材料取材自名家作品,如
文章取材 2011 的第 1和 4題,分別
改寫自小思《一肩擔盡古今愁》及夏馬《苦瓜篇》。
*借景抒情文章歸入抒情類別

2 測試點的特點
測試點的特點
常見懶音字* gw-:果、過、國、光、廣
聲母 n-:那、難、能、年、寧、內、濃
ng-:眼、偶、我、外、昂
-aang:猛
-ak:得、特
韻母
-ang:燈、肯、生、層
-ing:澄
常見難讀字* 迭、更(gang3)、絢、黝、腴、濡、壑、忖、竄
1. 測試點比重:懶音字及難讀字約各佔一半。但
測試點比重 2012 年的測試點中,
分析 難讀字較少,大多材料均以考問懶音字為主。
2. 懶音字特點:不少字詞曾多次出現,考生宜平日多加練習。
懶音字特點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10
3. 難讀字特點:除了一些較少見的生字外,也考核考生對多音字的
難讀字特點
掌握,如重、更;或容易因字型相似而混淆的字詞,如迭、蹲;
或一些經常誤讀的字詞,如幢、頰。
*常見懶音字指 2007 至 2012 年間曾出現四次或以上的字詞;常見難讀字則指曾出現三次或以上
的字詞

乙部 口語溝通

1 題型分佈
年份 論辯式 爭議式協商 協商式 題數
2007 21(70%) / 9(30%) 30(100%)
2008 19(63.3%) 2(6.7%) 9(30%) 30(100%)
2009 18(60%) 8(26.7%) 4(13.3%) 30(100%)
2010 17(56.7%) 7(23.3%) 6(20%) 30(100%)
2011 4(40%) 4(40%) 2(20%) 10(100%)
2012 15(68.2%) 3(13.6%) 4(18.2%) 22(100%)
樣本試卷
1(50%) / 1(50%) 2(100%)
2009
練習卷
1(50%) 1(50%) / 2(100%)
2012
1. 以論辯題佔最多:
以論辯題佔最多
(1) 各年均以論辯題最常見,討論時,亦以論辯題最易掌握,題目一
般會就某項論點要求考生提出意見。
分析 (2) 題目有時會點明論點,有時則提供正反兩種想法。
2. 爭議式協商題增加:題目難度較高,要求考生按指定原則,篩選題目
爭議式協商題增加
提供的選項,考生必須既論述個人觀點,同時與其他組員協商,必須
在堅持個人立場及整體合作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2 主題
年份 個人 校園 社會時事 文化傳統 題數
2007 6(20%) 8(26.6%) 14(46.7%) 2(6.7%) 30(100%)
2008 6(20%) 8(26.6%) 14(46.7%) 2(6.7%) 30(100%)
2009 4(13.4%) 8(26.6%) 14(46.7%) 4(13.3%) 30(100%)
2010 8(26.6%) 4(13.4%) 13(43.3%) 5(16.7%) 30(100%)
2011 3(30%) 4(40%) 2(40%) 1(10%) 10(100%)
2012 6(27.3%) 5(22.7%) 5(22.7%) 6(27.3%) 22(100%)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11
年份 個人 校園 社會時事 文化傳統 題數
樣本試卷
/ / 1(50%) 1(50%) 2(100%)
2009
樣本試卷
/ / 1(50%) 1(50%) 2(100%)
2012
1. 題材生活化
題材生活化:無論個人、社會時事或校園生活題材,均圍繞考生生活,
生活化
內容生活化,考生應不會陌生。
2. 考核個人創意
考核個人創意:部分題目同時考核考生的溝通能力和創意,例如
創意 2012
年文憑試要求考生討論在時間囊內放入兩件物品。考生在表現個人創
意時,亦必須留意建議是否合理可行,以及配合題目要求。
分析 3. 提升文化元素:
提升文化元素:近年不少題目涉及文化及道德元素,圍繞青少年道德
修養的題目也稍稍增加。
4. 閱讀資料簡單
閱讀資料簡單:
簡單:閱讀資料明顯越趨簡潔,不但由三則減至兩則,每則
的內容也越來越簡單。以 2012 年文憑試為例,在 22 道考題中,有 18
題的其中一則資料(甚至兩則)為圖像,其他資料還有統計表、名言
熟語、廣告、對話等,內容均十分簡單。

3 討論目的
年份 評論 創意設計 篩選取捨 提出建議 發表意見 題數
2007 11(36.7%) 5(16.6%) / 3(10%) 11(36.7%) 30(100%)
2008 9(30%) 4(13.3%) 2(6.7%) 5(16.6%) 10(33.4%) 30(100%)
2009 10(33.4%) / 7(23.2%) 3(10%) 10(33.4%) 30(100%)
2010 9(30%) / 7(23.2%) 6(20%) 8(26.8%) 30(100%)
2011 / / 4(40%) 2(40%) 4(40%) 10(100%)
2012 7(31.8%) 4(18.2%) 3(13.6%) / 8(36.4%) 30(100%)
樣本試卷
/ 1(50%) / / 1(50%) 2(100%)
2009
樣本試卷
/ / 1(50%) / 1(50%) 2(100%)
2012
發表意見及評論:最常要求考生就事件、觀念、做法等表達意見或作出
發表意見及評論
分析
評論;要求提出建議或創意的題目越來越少。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12
試卷五 綜合能力

題目要點
寫作 寫作
年份 閱材數量 身分 整合內容 論證內容
字數 文類
4 二選一 提出有助自薦的 建議實踐計劃 400 自薦信
2007 (海報、報章、簡歷 資歷
2 份)
4 二選一 語文特點在溝通 評論海報的宣傳 400 演講辭
2008 (通告、海報 2 份、 上的利弊 效力
報章、統計資料)
6 二選一 體育運動的成功 提出改善建議 400 文章
(啟事、報章、統計 因素與不足之處
2009
資料 1、統計資料
2、專訪、網誌)
4 二選一 學生報的辦報宗 欄目取捨的原因 400 覆函
2010 (電郵、目錄、專訪 旨與報道手法 和理據
2 則、專題 2 則)
4 二選一 遊學見聞及其對 評論學校的價值 400 演講辭
2011 (信、計劃資料、課 學習或成長上的 取向
程單張、簡介 3 則) 幫助
6 二選一 解釋三條禮儀的 提出三個原因, 500 覆函
(短箋、海報、信 精神,說明違反 論證時下中學生
2012
函、展板、特稿、 的害處 忽略或不懂禮儀
統計資料) 的現象
4 一個 興建寵物公園的 興建寵物公園的 500 演講辭
樣本試卷
(單張、報告、網上 利弊 考慮因素
2009
留言板、統計資料)
5 二選一 提出競選口號及 評論對手每一項 500 演講辭
練習卷
(傳單、海報、統計 介紹政綱和相應 政綱
2012
資料、網上討論區) 措施
主題生活化:所有題目均圍繞學校或社區,均為學生熟悉的語境。
1. 主題生活化
2. 閱讀材料漸多:部分資料再細分作二至三則,實際篇幅漸多。
閱讀材料漸多
3. 常見身分選擇:除
常見身分選擇 2009 樣本試卷,其餘各屆均要求考生選擇身分作答,
近年,不同身分更有不同的回應對象,必須小心識別。
4. 語境意識的特點:
語境意識的特點:主要要求考生撰寫符合格式和用語的實用文,並運用
符合身分的語氣和語言。一般而言,能讓考生發揮己見的書信、演溝辭、
分析
建議書等最常出現。
5. 整合拓展的特點:大多要求考生按不同身分整合不同資料,所整合的資
整合拓展的特點
料一般不少於三項,並必須逐一加以開拓與闡述。有時,整合內容也要
加入角色的立場,以 2012 年文憑試為例,便必須就被質疑的條目逐一
反駁。
6. 見解論證的特點:主要要求考生提出建議或作出評論。
見解論證的特點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2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