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演出现场 Concert review

巧融中西,陈说炎黄
听周湘林作品音乐会有感
A Review on Zhou Xianglin’s Composition Concert
文字_李素昕

滴滴答答,晚秋的夜雨似 的方式作为旋律主奏乐器登 有趣的民俗画卷。为了保持

乎更凉薄了些,上海交响乐团 场,此时的打击乐器又经历了 民歌素材的原始样态,作曲家

音乐厅前的灯火也显得有些冷 一次调整,大鼓、小军鼓、锣 并未对民歌素材进行大幅度的

清,远远望去是茫茫一片“伞 悉数出场,吊钹被暂时搁置。 变形,而是运用旋律加花、和

海”。2020年11月19日,这是 至此,不同段落乐器及奏法的 声支撑、卡农模仿等手法使民

我来到上海后听的第二场音乐 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文化与 歌线条听上去更加饱满。在乐

会,上演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作 形象的表达产生呼应。引子部 队手法上,作曲家最常用的手

曲系教授周湘林老师的作品音 分以打击乐为主,第一部分主 法是添加中音区的持续和弦或

乐会。来之前我对这位作曲家 导音色是木管乐器,第二部分 低音区的长音,对上方的民歌

并不是非常熟悉,仅是久仰大 更多运用了一种被周湘林教授 旋律进行润饰,使其与乐队产

名,而今日终于有幸得以一 称为“弹拨式旋律”的奏法, 生更好的共鸣。作品开始部分

见。 第三部分才出现大面积的弦乐 的旋律有渐强渐弱的效果,是

乐曲接着进入了“正文” 渲染。这部作品从乐器及奏法 作曲家巧妙地在中阮声部独奏

部分,第一部分清亮的木管音 进一步深化了对炎黄文化的敬 时,采用不同乐器先后进入并

色是对古代管乐的模拟,所奏 畏之情。 辅之以不同的音高层次来实现

的固定音型恰似一股清流使 为中阮与交响乐队而作 的。如果仅靠中阮,不仅渐强

人联想到中华文明的萌发与发 的《跳乐》是周湘林教授去滇 和渐弱的幅度有限,效果也可

展。第二部分运用的是由淡到 南地区采风时,被当地独有的 能比较干涩。如此看来,调用

浓、由窄及宽、由弱至强的不 民间舞蹈所吸引而创作的。作 不同乐器组这一做法,着实精

断反复、重叠的“弹拨式旋 曲家选用中阮代替月琴,以其 妙。作曲家首先安排大提琴、

律”。配合着主奏乐器的音 强大的表现力展示出浓郁的少 竖琴、马林巴进入,再加入一

色,这一部分的打击乐加入了 数民族音乐的特征,并将交响 提声部,并进一步叠入二提声

鼓乐和吊钹,引子部分的主奏 乐队丰富的音色、宽阔的音响 部;后除加入鼓乐、中提琴

乐器钟琴、颤音琴暂时退场。 空间以及形态多样的织体与之 外,还将马林巴声部加厚至八

第三部分弦乐器才正式以拉奏 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生动 度齐奏,一同实现音量和音势

32 MUSIC LOVER
2021. 02

的增长。待音量减弱后,由大 中乐队作用同样如此。《打家 与打溜子组合一起将音乐推向

锣和大提琴进行拨奏将前述的 业》是一部为湘西土家族打溜 第一次高潮。乐队在延续高潮

音流截断,音乐开始下一轮的 子的四件乐器组合与双管编制 的过程中逐步渐弱将情绪稳定

消长。 交响乐队而创作的作品。作曲 下来,为下一部分的进入做足

值得注意的是,乐队在 家对于这一作品结构的处理方 准备。第二部分以弱奏为主,

这部作品中的作用并不仅限于 式并未完全照着中国传统“散 为了突出色彩的变化,打溜子

这种纵向烘托或横向铺垫。作 慢中快散”或者其他一些形 组合采用了闷敲、亮击、侧滑

为一部管弦乐作品,管弦乐有 式,而是借鉴了西方交响曲和 等一系列特殊的演奏方式,而

其自身的生命。这种生命感首 交响诗的处理方式,具有“起 此时乐队中与之伴随的只有小

先体现在作曲家通过从横向上 承转合”特征的四个部分像是 提琴与中提琴,音响相比之前

附加音乐材料的方式,对原 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同时还对 更为空灵。后半部分出现了弦

始的民歌素材或主题材料进 其做了交响诗式的“套曲单章 乐组与打溜子组合的对话式竞

行补足、补充上。在对第一 化”处理。交响乐队演奏的引 奏,体现了作曲家对于音乐色

个民歌素材进行了起、承、 子部分伴随着乐队的渐强,音 彩的追求。第三部分通过打溜

转、合的加花呈现后,作曲家 响从有色彩性的、较温和的不 子组合与乐队的轮奏、协奏,

在结束时补充了一个节奏比较 协和音响逐步进入更富于张力 表现了灵动、谐谑的情绪。打

自由的新旋律——由小号与长 的、不协和音响,各种音高材 溜子组合通过对各式不同节奏

号声部带入,一扫前面中阮稍 料逐渐聚合并增长,揭示了一 的组合来营造气氛,同时与另

显枯涩的音色音响,为下一段 种混沌初开的景象,为后面打 外一组民间打击乐器组进行竞

落中乐队更为丰满的表达进行 击乐组合的进入进行了铺垫。 奏。此处的乐队材料也相对简

铺垫。新旋律的音乐有“口语 第一部分打溜子组合演奏出的 化,主要是以大提琴、低音提

化”倾向,节奏比较松散。乐 非固定音高主要乐思,力度由 琴和木管乐器来呈现。最后一

队在这一段落一直处于为中阮 弱至强,节奏由松至紧,交响 部分通过两次的渐强处理,最

伴奏点缀的地位。在下一段落 乐队则主要担任伴奏、协奏, 终将音乐推向全曲的高潮。这

33
演出现场 Concert review

里乐队的音高材料从无至少, 支唢呐。这是一部为古筝与管

从少至多,直至全曲结束。总 弦乐队而作的藏族题材作品,

的来说,作品整体以非固定音 为了达到更好的声部平衡与音

高的打击乐为中心,而乐队则 色融合,作曲家用古筝代替了

以不协和音响为主。 古老的藏族弹拨乐器扎年。扎

交响乐《丝路追梦》序 年琴音色独特而浑厚响亮,是

曲是为了响应“一带一路”的 西藏古典歌舞襄玛和民间歌舞

国家战略,以交响乐的形式, 堆谢的主要伴奏乐器,亦常用

将古典交响音乐传统及中华乃 于独奏。选择古筝是因为其音 弦乐队融为一体,所以作曲家

至世界艺术与当代音乐创作理 色听起来最接近扎年,在音域 在整部作品中对音乐层的铺垫

念有机结合的一次艺术探索。 上比扎年更宽广,演奏技法也 比较简单,多数时间是一到两

弦乐组作为背景,钟琴和木管 更加多变,便于与交响乐队合 层,这样方便突出古筝主奏乐

组的星星点点,就好似摄像机 作。藏族传统双簧气鸣乐器嘉 器的旋律线。作曲家用弦乐组

里的远景被慢慢拉近,眼前的 令译作汉语为藏族唢呐,作曲 做伴奏织体,以八分音符或切

世界从模糊渐渐变得清晰起 家使用四支唢呐对其进行模仿 分节奏演奏同音,为古筝旋律

来。大号、长号、圆号旋律的 再合适不过,恢宏的旋律线条 进行铺底;铜管组、弦乐组在

出现,第一反应是新闻联播的 使得音乐更具藏族佛教音乐特 音乐进程中发展到f或者ff时,

主题曲,一刹那庄严感肃然升 色。木鱼等丰富的打击乐器也 仅有一两个小节交替演奏与古

起。而后铜管与鼓乐间不断回 使《扎年》更富有色彩性。 筝相距八度的重复旋律,加厚

旋的对答式进行,眼前仿佛出 古筝音响的颗粒性较强, 古筝声部旋律层;古筝进行快

现了丝绸之路上骆驼队伍的身 除运用摇指的技法之外,在一 速炫技演奏时,弦乐组与木管

影;铃鼓、木管组以及鼓乐的 定程度上很难演奏大段长线条 乐器组演奏长音,与古筝形成

配合,让人感受到了异域的人 的旋律,而管弦乐队则更擅长 对比,突出古筝旋律线条,同

文美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 演奏线状的旋律。该曲中独奏 时打击乐器组演奏与古筝旋律

部非常优秀、画面感极强、能 古筝大量运用了左手按音作为 节奏相同的节奏型,增加乐曲

够成为纪录片背景配乐的交响 装饰音,乐队中大量的小二度 趣味性;古筝旋律段落开始

乐作品。 装饰音与古筝滑奏、加花、颤 时,乐队在第一个重音拍上只

作曲家在作品《扎年》 吟等等特殊的装饰手法交相呼 演奏一个八分音符,或在乐句

中选用了当下最常用的双管编 应。在音响融合性的角度来 发展过程中的重音上演奏一个

制管弦乐队,同时又添加了四 看,古筝特色鲜明,较难与管 八分音符,与古筝点状音响相

34 MUSIC LOVER
2021. 02

呼应,加厚了重拍音,使乐曲 如我们心中的申城那样美好。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从各个

整体的旋律节奏点更加明显, 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 不同维度出发来安排音响间的

同时也突出了古筝的弹拨特点。 《天马》是为二胡与管弦乐队 关联与运动:和声紧张度、乐

诸如此类的创作手法在无形中使 而作的。作品以一首采风而来 器音色、声部线条等。高潮部

得音乐的可听性得到极大增强。 的哈萨克族民歌为旋律基础, 分使用铜管来模仿二胡声部进

《申城之巅》这部交响 作曲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和声 行,之后又用其模仿号角声,

曲是为上海这座城市而作。开 体系,创作出了这首既保留哈 似在召唤马儿们回家。作曲家

始弦乐铺底,颤音琴、钟琴的 萨克族的音乐特色,又富于鲜 用铃鼓、钟琴与二胡进行呼

音响接续呈现,仿佛迪士尼乐 明现代特征的音乐作品。作品 应,似马匹飞奔时马鞍扣的碰

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就 流畅自然、动人心弦、雅俗共 撞声,清脆而规律。结尾处铜

抓住了年轻一代的耳朵,也给 赏,展现了作曲家深厚的技术 管、木管逐渐加入,最终乐队

予了我这个“新上音人”一种 功底与追求唯美的审美趣味。 齐奏,仿佛是切换至远景,看

极大的亲切感。铜管组缓缓进 作品第一主题是慢速抒情性 到伊犁草原上乌泱泱的马匹奔

入,随着它一点一点从中声部 的,使用五声调式,旋律非常 腾而来,那画面甚是宏伟。

渗透出来,外滩、东方明珠、 朴素、纯净,为听众描绘出了 如何将极具特色的民间乐

金茂大厦、国际会议中心那一 一幅恬静的大自然风景画。这 器与交响乐队结合,如何将原

片江景也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 个材料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也 生态的民间音乐作现代化的处

来。同时,木管组的环绕音阶 是之后作品中一些具有对称原 理,周湘林老师为我们作出了

式音型与弦乐长旋律以及打击 则材料的来源。作品的第二个 自己的诠释——运用中国传统

乐器的融合,予人以一种前 主题速度较快,表现马在奔跑 的多声音响语言,通过西方的

进性,好似一幅科技高速发展 时的形态。这一部分是全曲音 现代创作技法进行处理,并与

的蓝图矗立眼前。其中一段, 乐最为激烈的部分之一,大量 民间乐器组合协奏、竞奏、合

木管组的连续切分节奏充满活 使用了上四度音程进行来突出 奏。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交响乐

力,与熠熠生辉的上海现代化 和声的力度,用以展现马的威 队奏出的现代特征音乐与原生

建筑群遥遥呼应,散发着璀璨 武雄姿。第三个主题采用了戏 形态的民间音乐浑然一体,兼

的光芒。而后大提琴组的抒情 剧中“紧拉慢唱”的方式来描 具世界性与民族性、融合现代

旋律仿佛在畅想着上海接下来 绘马在草原上的奔跑姿态,其 性又保留原生色调,形成了作

的光明前程:广阔、开放、创 旋律由第二个主题发展而来。 曲家别开生面的个人风格,为

新、包容。结尾音束的滑动可 整首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作 年轻作曲家与学习者提供了参

谓是点睛之笔,精巧又灵动,正 曲家凭借其敏锐的听觉感受, 考。

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