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 2期              


our
nalo
ftheCe
ntr
alCo
nse
rva
tor
yofMus
ic             ·13·

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
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刘康华
摘 要:从 2
0世纪和声无限的、个性化的音高材料中可归纳出 4种基本的类型: (1) 和音
———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2) 音组———三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 (3) 音列———特定结
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4) 音响———包括音高在内的多种音乐参数综合而成的音响集合体。
以此为基础,可进而衍生出众多个性化的音高关系体系。
关键词:和音;音组;音列;音响;音高关系体系
中图分类号:J
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71 (2006) 02-0013-09

  2
0世纪是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变化最为急剧的世 和声一旦摆脱了古典调性结构规律的制约,作
纪,似乎此前数百年音乐演变势能的积聚,在这最 曲家就有可能面临着音高关系的无政府状态而无所
近的百年中喷薄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对曾 措手足。斯特拉文斯基曾这样描述: “就我而言,
经发生过的种种所谓 “离经叛道” 的音乐 “事件”, 当开始 工 作,发 现 自 己 处 于 面 对 无 限 可 能 性 的 时
至今仍记忆犹新。然而最发人深省的还莫过于,和 候,我感到一种恐惧。” [3] 因而他断言:“我无法
声经过 1
8、1
9世纪的演变终于在 2
0世纪初完成了 以什么为基础,必将一事无成。” [3] 面对同样的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从而奠定了 2
0世 情况,勋伯格认为 “在每个艺术家心中会升起能自
纪和声 思 维 与 技 法 发 展 的 基 础。早 在 上 世 纪 前 期 觉地控制新手段和新形式的欲望,———深信要出现
———1
920年,巴托克在他的 《新音乐问题》 论稿中 秩序、逻辑,———这就迫使作曲家走上探索之路”
就曾对此有过论述: “当人们尝试避免按照一定的 [2] (第 3
0页)。这里,我们看到了 “基础”、 “秩
等级体系或和每个音价值大小相一致的排列来编排 序”、“逻辑” 等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
运用十二个音的时候,结果招致了各个音的任意结 ———是因为我们望文生义,心中自然升起对这些词
合,水平的或是垂直的任意结合,而无法追溯于任 汇在古典调性中语意的领悟:即协和三和弦的 “基
何等级体系。” [1] (第 2
1页) 这里,巴托克实际 础”,五度关系的 “秩 序” 和 “逻 辑”。陌 生———
上向我们揭示了有关 2
0世纪和声基础的两个重要 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却是新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音高
的方面,即在水平 (横向) 关系上———摆脱了七个 关系体系,它们的 “基础” 是 什 么, “秩 序” 和
自然音级功能的十二个半音音级的解放,以及垂直 “逻辑” 又是什么,这其中充满了无数具有挑战意
(纵向) 关系上———摆脱了传统协和与不协和观念 味的未知因素。
的 “不协和音的解放” (勋伯格语,[2] 第 2
9页)。 但是,一首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毕
这两个 “解放” 使和声彻底摆脱了古典调性以协和 竟还是要有 “基础”。一定的基础才会产生出一定
三和弦为中心、五度关系为基础的具体结构规律的 的 “秩序” 和 “逻辑”,而不管作曲家是有意识还
制约。而这 个 规 律 却 曾 创 造 过 近 二 百 年 的 音 乐 辉 是下意识。斯特拉文斯基在评论勋伯格的一部作品
煌,对其 内 在 的 强 大 结 构 力,勋 伯 格 曾 不 无 感 慨 时这样说道: “无论人们对他作何想法,一个有真
道:“在创作中几乎给真正的作曲家以梦游者的安 正音乐文化装备的自尊的心灵是不可能不感到 《月
全感。” [2] (第 3
0页) 迷丑角》 的作者完全知道他正在做什麽,知道他并

收稿日期:2005-10-11
作者简介:刘康华 (1949~),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1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2006年第 2期

没有欺骗任何人。他选择了他所需要的音乐组织, 美连贯” 的音高关系体系,其 “秩序” 与 “逻辑”


在这一组织系统内,他做到了自我协调一致和完美 的合理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的连贯。” [4] 因而,从 2
0世纪作曲大师们的作 但是,不同作品具体的 “秩序” 与 “逻辑” 又
品,以及他们的论文和讲稿的真知灼见中,去探究 因其基 本 结 构 成 分 的 不 同 而 相 异,是 完 全 个 性 化
他们 “自我协 调 一 致 和 完 美 连 贯” 的 音 乐 组 织 的 的。那么在 2
0世纪的新音乐中是否还存在着某种
“基础” 和 “秩序”、 “逻辑”,就是我们学习和声 潜在的、结构深层的、就如同古典调性那样可被理
新思维与新技法的最好方法与途径。 解的共同规律性的东西呢。俄罗斯著名音乐理论家
下面本文仅想引用 2
0世纪上半叶两位最具影 尤·霍洛波夫 (ЮHXo
лon
oв,1
932-2
003) 以其
响的作曲大师———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以及下 广博的学识,深入的研究,在上世纪 7
0年代即对此
半叶俄罗斯著名音乐理论家尤·霍洛波夫的观点, 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提出 2
0世纪和声的共同逻辑
来对什么是 “基础”、以及 “秩序” 与 “逻辑” 的 原理是: “以合理选择的中心成分为基础,而形成
含义作一些说明。 的结构成分相互关系体系。” 与此相应的分析方法
斯特拉文斯基说:“我从痛苦转向自由的因素是 是:①寻找应分析的材料,②分析研究已找出材料
我总能转向具体的、有待处理的材料。……而这些 的性质,③找出所确定的材料之间的联系,④判明
材料也就带着限制来临。
” [3] “材料之所以变成音 音高关系体系等四个逻辑组成部分。霍洛波夫的分
乐,仅在于它们被组织起来了,而且这种组织工作 析方法与他提出的共同逻辑原理之间,具有深刻、
借助了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 [3] “艺术越有控制、 内在的联系。“以合理选择的中心成分为基础”,意
限制,越反复琢磨,它就越自由。
” [3] 从中我们领 味着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寻找材料,它是第一性
略了大师有关音高组织的一些基本观点:新的音高 的。“而形成的结构成分相互关系体系”表明,相互
关系体系应以 “具体的、有待处理的材料”为基础; 关系是以选定的材料为基础,它依从于材料的性质。
由于它 “带着限制来临”,因而其他的音高材料将伴 这又决定了在分析中,要深入研究各种材料的结构
随着这种 “限制” 而与其保持某种特定的、不同程 特征,从相互比较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最终把
度的联系;进而借助于作曲家有 “意识的” “组织工 整个音高关系体系正确地描述出来。霍洛波夫的理
作”而产生了音乐,如此形成的新音高关系体系, 论研究注重与传统音乐理论的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
其内在的秩序与逻辑是个性化的,自圆其说的。 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及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规
勋伯格说: “经过为期约十二年的许多不成功 律出发,对 2
0世纪和声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作了
尝试 之 后,我 为 音 乐 结 构 的 新 方 法 打 下 了 基 础, 综合考察及多方面的论证,对我们认识 2
0世纪的音
……我将这种方法称为用只彼此相关的十二音作曲 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参见 [5])。
法。” [2] (第 3
0页) “每一部作品要创造一个新 无论从创作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作曲大
的基本音列,它应该是第一个创作思维。” [2] (第 师与理论大师终究殊途同归。这表明现代创作仍有

0页) “从它可派生出不同而更重要的一些东西, 章可循,理论研究亦有源可探,音乐作品均可被分
它的规律性可与较早的和声的规律性及逻辑相比。” 析,当代音乐还可被理解。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
[2] (第 3
0页) 我们从中再次看到了一位作曲大师 进而对 2
0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
对新音高关系体系的天才创造,依然是先设定新音 关系体系和相关的音高组织技术作一粗略的梳理。
高关系体系的基础———十二音序列,然后从这基本 2
0世纪和声的音高材料虽然是无限的,完全个
音列中再派生出其他的结构成分,其音乐构成的规 性化的,但仍可以归纳出几种基本的类型。它们是:
律性可与古典调性媲美。 (1) 和音———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
作曲大师们的高见令我们茅塞顿开。原来在音 (2) 音组———三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
高关系体系中,材料是第一性的,基础性的材料会 (
3)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
产生特定的结构意义,通过它可衍生出其他的结构 (4) 音 响———包 括 音 高 在 内 的 多 种 音 乐 参 数
成分直至整个音高关系体系。由此我们可把音高关 (音高、音 色、发 声 法、力 度、节 奏、时 值 等 等)
系体系中具有结构意义的基础性音高材料称为 “基 综合而成的音响集合体。
本结构成分”,体系中的其他结构成分都是从它派 下面我们分别从这四种基本结构成分入手,论
生而来,即使是完全对比的材料也因它而产生,它 及由此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和某些相关的音高组织
们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品完整的 “自我协调一致和完 技术。
刘康华: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15·


亨德米特的半音调性体系
一、以 “和音” 为基本结构成分
如果说半音调性体系中的和弦关系与调性陈述
的音高组织技术
模式具有某种 “人为” 的 “嫌疑”,那么亨德米特
   “和音” 是指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以 的半音调性体系则似乎具有 “天然” 的味道。亨德
和音为基本结构成分而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意味 米特认为当人们 “一味地竞求新奇” 而使音乐处于
着其组织音高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发展特定结构的 混乱之时,明智的做法应该是 “采取守势”。他尝
和音来发展乐思,音高材料以垂直形态为主,也可 试 “建立一种新的和坚实的基础”,以便 “使作曲
以是水平形态或是斜向混合形态,它们都受特定和 技术上的混乱不致增长和传播,” “使陈旧教学体系
音的控制。由于该体系以作曲家选定的和音为中心 的矛盾所产生的结果不致随着这种似是而非弄得不
成分,因而也 可 称 其 为 中 心 和 音 技 术 (霍 洛 波 夫 可收拾” [8] (第 8页)。
语,[6] p
10
6)。 亨德米特从声音的自然属性而引申出一个独具

半音调性体系 匠心的半音调性体系,虽然他本人无意对体系的构
从广义上讲,古典调性本身就是一种中心和音 成作 “人为” 的 “干涉”,但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亨
技术,它是以协和三和弦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体系。 德米特个性化的理论体系与音高组织技术。
由于协和三和弦只有两个 (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 首先,亨德米特根据声音的自然属性———泛音
因而产生了体系的基本名称———大、小调体系。由 列的原理,从一个基础音 (始祖音) 出发,通过几
此可见,以和音为基本结构成分的音高组织技术与 轮推算,推导出了半音阶的全部十二个音。它具体
古典调性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如古典调性的 表现为音序Ⅰ,由连续的单音构成,以表明半音阶
发展形式———半音调性体系。 中的每一个音与最左端的基础音 (始祖音) 之间的
作为调性扩张 (仍保持调中心) 的极端表现形 远近关系,即由左向右亲缘关系逐一递减,从而把
态,就是半音调性体系的形成。这是指不依附于五 摆脱大小调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十二个半音音级重
度关系、具有独立意义的调性半音阶任何一级上的 新归拢到了符合 “自然法则” 的有序状态中。音序
和弦,都 可 直 接 进 行 到 主 和 弦 的 和 声 体 系 [7] Ⅰ以 “自然力” 控制着音的连系、和弦的连系以及

(p
41
8)。虽然该体系的基本和声材料仍是三度结 调性的连系 (见例 1
a)。
构的和弦,但由于任何半音级上的和弦都具有独立 其次,亨德米特又根据声音的自然属性———结
意义,因而各半音级上和弦的纵向结构已不受大小 合音的原理,推导出了音序Ⅱ,它由音程构成,以表
调式音 阶 的 控 制,包 括 各 种 性 质 的 三 和 弦、七 和 明各种音程的价值———融合或协和程度,即由左向
弦、九和弦以及变音和弦等都可能出现。又由于任 右融合度逐一递减而紧张度逐一递增,从而为所有可
何半音级上的和弦都可直接与主和弦发生联系,因 能性和弦的构成、性质的判断、根音的确立以及音响
而和弦间传统的五度关系或是受五度关系制约的其 张力 (紧张度)的比较奠定了基础 (见例 1
b)。
它根音关系,已被作曲家视为是对和弦运用以及和 音序Ⅰ、Ⅱ作 为 亨 德 米 特 和 声 理 论 体 系 的 基 础,
声进行思维的束缚而少用或基本不用,调性的陈述 使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其理论体系的内核,虽然推导
模式由作曲家重新 “人为” 设定。由此产生了一种 方法繁 复,但 结 果 却 简 单 明 了。亨 德 米 特 再 通 过
与古典调性相类似,但却颇具新意、以三度结构和 对和
弦为基本结构成分的音高组织技术。
  谱例 1

·1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2006年第 2期

弦分类、和声进行与调性等方面的论述,从而建立 光、辉煌……您不要认为这里是 D调,” 他补


起了一套完整的、 “自然音” 化的半音调性体系。 充说: “表面上在我的作品中表现出困惑,具
作为一名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家及音乐教师,亨 有在 D大调五级音上所有九和弦的特征,以这
德米特以其创作、演出、著书和教学等活动,显示 种形式可以在 A调性中……这不是属和弦,而
了自己的作曲技法与和声体系的实际价值和艺术魅 是基本和弦。这是协和,确实如此。它柔和地
力,使该体系成为 2
0世纪多元化音高关系体系的 发响,完全协和,这就是为什么这里是调性 A。
重要成员之一 (参见 [8])。 在 C大调中它将是这样的东西,” 斯克里亚宾
# b

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体系 取这样的音 C-D-E- F-A- B,“在我的作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体系是 2
0世纪上半叶典型 品中它们不断地在那里出现,” 他弹了某些普
的以特定结构的和音为基本结构成分、完全个性化 罗米修 斯 的 乐 句, “这 既 是 旋 律,也 是 和 声
又具有严密组织逻辑的音高关系体系。它从古典调 ……要知道应该那样的,旋律与和声,这是一
性衍生而来,但又以新的调性状态及具体表现形态 个原则,一 个 性 质 的 两 个 方 面 ……。” [6]
独树一帜,模仿者难免会被指责为 “抄袭”。之所以 (p
11
8) [9] (p
p4
6-4
7)
这样,是因为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创作,即自 Op
58以

后的作品,其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已具体到一种特 从以上史料得知,斯克里亚宾本人认为:以 F
定结构与形态的和弦的缘故。俄罗斯音乐理论界对 为基础音的普罗米修斯六音和弦代替了传统的三和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体系的研究颇有建树,如尤· 弦而成为作品的基本和弦,这就是 F调性。因此我
霍洛波夫等人的研究。笔者在此先介绍一份受到俄 们可以确信,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创作和声体系的
罗斯音乐理论界重视的、斯克里亚宾本人阐述自己 主和弦,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结构与形态的 “基本和
晚期音乐创作中和声问题的史料,这对于我们认识 弦”。霍洛波夫将其归结为以 “4、6” 结构 (数字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语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表示半音数,即 4个半音的大三度加 6个半音的三
在斯克里亚宾的同时代人列·萨巴涅耶夫所写 全音) 为基础的中心成分。他对斯克里亚宾晚期和
的 《回忆斯克里亚宾》 一书里,记述了斯克里亚宾 声体系的理论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阐述自己 《普罗米修斯》 和声 (1) 中心成分及其形态:以 “4、6” 结构为基
手法的情景: 础的多音和弦 (主要为六音和弦) 是斯克里亚宾晚
期创作音高关系体系的基础; “4、6” 结构是多音
白天,我们聚集在库塞维斯基家中,…… 和弦中 不 变 的 常 量 (见 例 2a),通 常 以 “1
0、6”
斯克里亚宾说: “要知道,色彩与每个音相符 的结构形态排列 (见例 2b);如在 “4、6” 结构上
合。” 这仿佛说出了大家所公认的原理。 “更准 增添新的音或声部层次,所增添的音是可变的,如
确地 讲,不 是 与 音,而 是 与 调 性 相 符 合。在 降低五音、升高五音、大六度音、小六度音、大九

《普罗米修斯》 的开头,我仿佛有调性 A与 F 度音、小九度音等等 (见例 2
c)。
的并行体,因此在那里应该是玫瑰色与蓝色。” (2) 中心成分的性质: “4、6” 结构中的核心
有人说: “对不起,我不同意,您那里有调性 音程是三全音。三全音向上下作三全音移位产生的

A或 F,而我什么调性都没看到。” “不是那样 仍是其自身 (见例 3a
);三全音向上下作小三度移
的,” 斯克里亚宾的脸上露出了少许不满,不 位仅产生一个新的三全音,它与原三全音一起共同
得不解释一下, “这是足够明显的。要知道, 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四个音的小三度循环,具有较大
这就是基本和弦,” 斯克里亚宾弹奏了普罗米 的融合性 (见例 3b);三全音的其他移位则产生较
修斯六音音响,说: “在这里,这音响代替了 大以及尖锐的对比 (见例 3c三全音的上下六三度
三和弦。在古 典 时 期 三 和 弦 适 合 于 平 衡 的 布 移位以及纯五度移位)。由此可知,具有 “4、6”
局,而现在,在 我 这 里,它 被 这 和 音 代 替 了。 结构的中心成份如作三全音移位,其结构内的三全
这完全是另外的感觉,难道不是吗?这应当是 音保持不变 (见例 3d),该移位和弦即成为原和弦
  谱例 2

刘康华: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17·

  谱例 3

的功能复制和弦 (指保持相同功能),并且它们可 富的表现力。因而自世纪初以来,它便受到作曲家


融合为一个四音和弦 (见例 3e
),因而三全音的稳 们的普遍重视。直至今日,它作为重要的音高组织
定性是中心成分最重要的性质。 手段之一,仍具有广泛的影响。
(3) 中心成分与其他结构成分的相互关系:在
二、以 “音组” 为基本结构成分
平均律半音级上可构成 1
2个 “4、6” 结构的多音
的音高组织技术
和弦。如以其中一个为中心———主和弦,其余 1
1个
即与它形成功能不同的远近关系。根音相距三全音    “音组” 通常是指三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
的为功能相同的最近关系,根音相距小三度的为功 虽然它也可能由两个音构成单一音程,但在 2
0世
能相近的近关系,根音相距大三、大二度的为功能 纪的音乐作品中仍以三个以上音程的聚集为多见。
对比的远关系,根音相距纯四五度、小二度的为功 以音组为基本结构成分而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意
能对比的最远关系。 味着其组织音高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发展特定的音
(4) 历史渊源: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斯克 程集合 体 来 发 展 乐 思,而 不 管 音 高 材 料 是 垂 直 形
里亚宾的晚期和声体系扎根于古典调性之中,是古 态、水平形态还是斜向混合形态,它们都受特定音
典调性发展、演变合乎逻辑的终端之一。其来源有 程集合体的控制。由于该体系以作曲家选定的音组
两个,其一为 横 向 关 系 中 的 属 和 弦 的 “三 全 音 替 为中心成分,因而也可称其为中心音组技术。作曲
换” 与 “功能复制”,其二为纵向关系中的从 “依 家根据自己的音乐创意和对音响的追求,选择一组
附型变音和弦” 到 “独立型变音和弦” 的转变 (参 音为音高关系体系的基础,创造性地赋予其一定的
见 [6])。 音乐形态,即寓以动机 (主题) 形态来陈述,随着

其他多元化的中心和音技术 创作思维的发展,通 过 重 复、移 位、变 奏、变 形、
当作曲家运用大、小调体系写作时,并不需要 派生、重新组合等各种手法,来充分展示音组中音
去 “创造” 和声材料,因为大家都采用了自然音响 程内涵的表情与表现意义,同时又通过动机贯穿来
原理所提供的基本和声素材。2
0世纪初的作曲家企 对整个音高结构起控制作用。
图保持某种调性观念,但在美学上又排斥协和三和 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正是这种音
弦为中心;他们在作曲时,首先就要像创造主题那 高组织手段的最初实践者。勋伯格曾说: “从 1
906
样去 “创造” 和声材料,即选择自己美学上合乎理 -1
908年,我开始写作作品导致废弃调性以来,我
想的、特定结构的和音 (一个或一组),作为创作中 忙于找寻各种方法来代替和声的结构功能”,从而
音高关系体系的基础———中心成分,随着创作思维 进入了探索性的、自由无调性的写作阶段。勋伯格
的发展,通过重复、移位、变化、变形、派生对比 声称他与他的学生最初的这种新风格作品的最重要
等发展手法,艺术化地产生出整首作品的音高关系 特点是: “极度的表现性和极度的简短”;进而从
体系。可 见 作 曲 家 虽 用 同 一 原 理 写 作,但 其 结 果 1
915年起,在创作 《雅格之梯》 的过程中,勋伯格
———各个具体的音高关系体系却永远是个性化的。 开始探索对音高运用的有序化处理,如设计一个有
# b
因而在 “中心 和 音 技 术” 这 一 概 括 性 的 技 术 名 词 序的六音音列:C-D-F-E- A-G来构成整个清
下,实际上 包 容 了 多 元 化 的 无 限 的 具 体 技 术 的 唱剧的一切主题;至 1
922-1
923年写作 Op
23《五
可能。 首钢琴曲》 和 Op
24《小夜曲》 时,个别作品已是
古典调性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终于 十二音序列性质了。勋伯格总结道: “用我的工作
在2
0世纪 初 合 乎 逻 辑 地 演 化 出 了 中 心 和 音 技 术。 语言,我称这方法是 ‘用动机的各音来工作’。基
它给作曲家提供以充分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具有丰 本动机已不单单是通过发展变化来提供新动机形式
·18·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2006年第 2期

的产物,它也是根据一个共同因素来产生更遥远的 “结构 循 环 调 式 ”,通 常 也 被 称 为 “人 工 调 式 ”、


构成,共同因素就是调性和音程关系的重复。” [2] “有限移位调式” (梅西 安 语, [1
0] 1
991年 新

(第 3
8页) 这段话生动地道出了勋伯格等人在自由 序 )、 “对称调式” (尤 · 霍 洛 波 夫 语, [7]
无调性写作时期的重要技术特征。 p
20
8) 等等。
有意思的是,勋伯格本人将这一阶段的工作评 尤· 霍 洛 波 夫 对 这 类 调 式 的 分 类 如 下 [7]
价为: “为期约十二年的许多不成功尝试。” [2] (p
p2
08-2
10):
(第 3
0页)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只是相对于他后来 (Ⅰ) 十二个半音分为六个截断 (1
2÷6=2),
所创立的成熟的十二音序列技术而言,因而应把这 每个截断两个半音,由这六个截断拼接而成的结构
一过渡阶段的写 作 技 术 看 作 是 一 种 成 功 的 技 术 积 循环模式称为全音调式,它只有两种音高位置 (见
累。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勋伯格等人在该阶段 例 4a
);
的写作,是运用非十二音的、无序化的、音组写作 (
Ⅱ)十二个半音分为四个截断 (1
2÷4=3),每
技术。实际上,勋伯格等人自由无调性时期的音高 个截断三个半音,由这四个截断拼接而成的结构循
组织技术不仅为他日后创立的有序化的十二音技术 环模式称 为 减 调 式,它 只 有 三 种 音 高 位 置 (见 例
———十二音序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开辟了 4b);
放弃古典调性以后音高组织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这 (
Ⅲ)十二个半音分为三个截断 (1
2÷3=4),
就是 “动机 =音组” 的既有创作价值又具有新结构 每个截断四个半音,由这三个截断拼接而成的结构
力的中心音组技术,其影响直至今日。 循环模式称为增调式,它只有四种音高位置 (见例
4c
);
三、以 “音列” 为基本结构成分
(Ⅳ) 十二个半音分为两个截断 (1
2÷2=6),
的音高组织技术
每个截断六个半音,由这两个截断拼接而成的结构
   “音列” 是 指 特 定 结 构 模 式 的 音 的 横 向 集 合 循环模 式 称 为 三 全 音 调 式,它 只 有 六 种 音 高 位 置
体。以音列 为 基 本 结 构 成 分 而 衍 生 的 音 高 关 系 体 (见例 4d);
系,意味着其组织音高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发展特 在以上分类中,第Ⅰ类全音调式的截断内部不
定结构的音列来发展乐思,而不管音高材料是垂直 能再作半音填充 (否则就成了半音阶),因而自成
形态、水平形态还是斜向混合形态,它们都受特定 一种调式,其结构表示为:“2
2” (同梅西安的第 1
结构音列的控制,这种控制既可以是有序化的——— 种调式);
十二音序列或非十二音序列,亦可是无序化的——— 第Ⅱ类减调式的截断内部只能用一种半音方式
各类特种调式或音列模式。音列与音组的主要区别 填充,因而 也 只 形 成 一 种 调 式, 其 结 构 表 示 为:
在于,音列在发展音高中通常要恪守特定的音列, “1
2” (同梅西安的第 2种调式);
而音组却不一定。由于该体系以特定的音列为中心 第Ⅲ类增调式的截断内部可用两种半音方式填
成分,因而也可从广义上称其为中心音列技术。 充,因而可形成两种调式,其结构表示为: “3
1”

结构循环调式技术 以及 “2
1
1” (同梅西安的第 3种调式);
以八度等值划分为基础的、特定结构音组的循 第Ⅳ类三全音调式的截断内部可用七种半音方
环模式,称为结构循环调式。 “以八度等值划分为 式填充,因 而 可 形 成 七 种 调 式, 其 结 构 表 示 为:
基础” 是指,把平均律十二个半音作等值划分而取 “5
1”、 “4
1
1” (同 梅 西 安 的 第 4种 调 式)、
得的音程相同的 截 断 作 为 调 式 内 部 结 构 循 环 的 基 “3
2
1”、 “1
2
3”、 “3
1
11” (同梅西安的第 5
础;“特定结构音组” 是指,由作曲家设定的这些 种调式)、 “2
2
11” (同梅西安的第 6种调式)、
截断内部的音程结构模式;进而在八度内若干个这 “2
1
11
1” (同梅西安的第 7种调式) (见例 5)。
样模 式 的 拼 接,便 形 成 了 特 定 的 结 构 循 环 调 式。
  谱例 4

刘康华: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19·

  谱例 5

  尤·霍洛波夫认为,实际上除了第Ⅲ类增调式 2
罗斯拉维茨的音列技术
的两种调式外,所有的调式都是第Ⅳ类三全音调式 在2
0世纪 1
0年代,当西方作曲家开始放弃调
中最后一种调式——— “2
1
11
1” (同梅西安的第 性而转向无调性写作之时,俄罗斯的一位年轻作曲
7种调式) 的不完全调式,但由于它们在创作中运 家 罗 斯 拉 维 茨 (Ni
kol
ay An
dre
yev
ich Ro
sla
vet
s,
用的独立性,把他们视为与完全调式意义相等的独 HPo
cлa
вeц,1
881-1
944) 以他创新的音乐思维和
立的调式是完全应该的 [7] (p
21
0)。 敏锐的 音 乐 听 觉,同 样 在 探 索 着 新 的 音 高 组 织 手
梅西安曾指出: “有限移位调式没有主音,没 段,并做出了令人折服的贡献。罗斯拉维茨音乐的
有属音,没有起始音,也没有终止音。特别是在和 构成原理,即以音列为基本结构成分的音高组织技
声性 的 运 用 中 (不 超 出 被 选 择 调 式 音 的 范 围)。” 术,这种音高组织技术在 2
0世纪初独树一帜,突破
[1
0] (1
991年新序) 它们只是作曲家设定的特定 了自 1
8世纪主调音乐占统治地位以来音高结构思
结构的音列,具有特殊的内部结构。因此可以说, 维以纵向结构为主的基本特征,但又非简单回复至
运用这种音高组织技术的关键是在于要恪守特定结 中世纪以横向关系为主的基本状态,而是在新的高
构音列的具体音的组成,如梅西安所说: “不超出 度上综合了纵横关系,使之浑然成为一体,即作曲
被选择调式音的范围”,而并不在乎它是否有确定 家设定的特定结构的音列既控制着作品音高的纵向
的主音或主和弦。如采用调式外音,也是为辅的, 关系,也控制着作品音高的横向关系。因而,这种
处于次要的地位。 纵横关系高度融合的音列技术与后来的十二音序列
尽管调式音列可以处理成无中心的,即无调性 技术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的,但是结构循环调式是从古典调性、大小调式中 罗斯拉维茨音列技术的几个主要特征为:
演化而来,因而很自然,它从一开始就与调性功能 (1) 作品音高关系体系的基础是音列,作曲家
相混合,但在 1
9世纪它往往只作为大小调体系的对 首先要创造一条特定结构的音列,它通常由 6-8
比与补充,只有到 2
0世纪它才成为独立的、依然保 个音构成,每部作品都不一样。
留某种调性因素的音高组织技术。这种调式技术所 (2) 在实际运用中音列的陈述形式可以是水平
要求的并不是向一个中心音或中心和音的和声倾向, 形式、垂直形式和混合向度形式。其中以混合向度
而是这样的原理———遵循已确定的方法而设定的特 的运用最为常见。
殊的音列。从这个意义上讲,被设定的音列就是结 (3) 音列各音运用时没有次序,可以重复,通
构循环调式和声的中心成分,它既控制着纵向的和 常没有中心音,但也可以由于作曲家的处理,而使
弦结构,也控制着横向的结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音列中的某音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20·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2006年第 2期

(4) 作品以发展基本音列而构成。这种发展取 由这些音的次序来调整的。” [2] (第 3


0页) “音
决于音列自身的性质以及作曲家对它们的处理。 的相互关系控制了 音 程 的 继 续 以 及 和 声 的 结 合。”
由于作品由单一音列发展而成,因而特定音列 [2] (第 3
1页) 因而他认为这种 “规律性可与较早
便成为作品音高关系体系的原生体,同时借助于作 的和声的规律性及逻辑性相比” [2] (第 3
0页)。
曲家的理性化处理,而使作品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 我国音乐理论家郑英烈曾提出十二音序列的线形截
同一性 [1
1] (前言)。 断对于序列作品和声的控制作用 [1
4],俄罗斯音
在上世纪 6
0年代,德国音乐理论家戴 · 高欧 乐理论家尤·霍洛波夫提出十二音和声取决于作曲
文 (De
tl
efGo
jowy
) 就称罗斯拉维茨为 “早期的十 家所设定的序列的性质以及作曲家对他们运用的可

二音作曲家” [1
2]。1
962年美国音乐理论家乔治 能性 等等,都是对勋伯格基本观点的深入补充。
·波尔出版了他的专著 《序列作曲和无调性》,在
四、以 “音响” 为基本结构成分
第三章 “非十二音的序列作曲” 中提到了罗斯拉维
的音高组织技术
茨的作曲技术和作品,并作了分析 [1
3] (第 4
7-

9页)。8
0年代俄罗斯音乐理论家尤·霍洛波夫称    “音响” 是 指 包 括 音 高 在 内 的 多 种 音 乐 参 数
罗斯拉维茨的创作道路为 “通向序列音乐的 ‘俄罗 (音高、音 色、发 声 法、力 度、节 奏、时 值 等 等)
斯’ 道路。” [1
1] (前言) 综合而成的音响集合体。以音响为基本结构成分而

十二音序列技术 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意味着其组织音高的思维主
为使摆脱了七个自然音级功能的十二个 “权利 要在于通过发展合乎作曲家美学要求的音响来发展
均等” 的半音音级在创作中不至于失控而处于混乱 乐思,既不管音高综合体是垂直形态、水平形态还
状态;为既要 “避免与调性类似”,又要 “恢复以 是斜向混合形态,也不管音高综合体是固定音高音
前由和声结构功能所提供的效果”,[2] (第 3
7页) 响还是无固定音高音响,它们都服从于作曲家对音
勋伯格在经历了 1
2年的自由无调性及非十二音序 响的控制。由于该体系以特定的音响为中心成分,
列技术 的 探 索 后,终 于 创 立 了 全 新 的 音 高 组 织 手 因而通常被称为音响和声。
段,其天才创造便是把十二个半音的出现次序予以 音响和声是一种运用多音综合体的整体音响色
固定化———有序化,更准确地说,是音程次序的有 彩为写作目的的多声部写作技术,它是 2
0世纪作
序化,并通过对这个有序化的音列作各种技术处理 曲家追求新音响、新音色的趋势,在 5
0年代后迅速
来控制创作中对音高的运用,这就是十二音序列作 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作曲技术。因此也可以说,
曲技术。勋伯格的独到高明之处,恰是将十二个音 音响和声技术是以作曲家所期望的特定音响为目的
级作为一个有序的音列整体来加以控制和运用。序 的音高组织手段。
列虽然可以逆行、倒影、逆行倒影以及移位等等, 音响和声通常是由多音综合体来表达 (常为超
但音程的有序性却能令人清晰地 “辨认” 作曲家最 多声部)。它是指这样一些音的结合,虽然它们可
初设立的基本结构成分,因而其统一性是不容置疑 以有明确的音高 (也可能没有明确音高),但它们
的。难怪勋伯格一再宣称: “用十二音作曲的方法 却被感受为一个统一的音响,即一个音响整体,其
的主要优点是它统一的效果。” [2] (第 3
6页) 中单个的音或音程被淹没在统一的音响中,从听觉
“除了可理解性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2] (第 2
8 上既不能清楚地区分,也不能被明显地感受到。因
页) 由此可见, “有序化” 思维是勋伯格对作曲技 此,音响 音 乐 与 非 音 响 音 乐 的 区 别, 主 要 在 于
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而且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 “音” 与 “音程” 的可听度。在 非 音 响 的 音 乐 中,
的创新。2
0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整体序列主义作 音的结合虽然也可以具有某种整体效果,但这种整
曲技术,正是将有序化的思维从音高扩大到了其他 体效果中的音与音程都是清晰可辩的。而在音响音
的音乐参数上,形成了音乐作品各构成参数的整体 乐中,这些单独的音与音程已被和声全部构成因素
有序化处理。虽然整体序列主义的技术在风靡一时 的整体音响所压倒,整体的色彩印象占优势,具有
后势头锐减,但有序化的创作思维和技法却一直影 主导意义。例如,在众所周知的里盖蒂的 《大气》、
响至今日。 潘德列斯基的 《广岛悼歌》 等作品中。
勋伯格本人对十二音技术运用中的纵横关系论 从通常 “音” 的和声到 “音响” 的和声的发展
述为:“音的进行始终严格遵守了音组中的次序。” 过程,就是不断追求新的音响色彩的过程。早在浪
[2] (第 3
2-3
3页) “各音联合为和声及其进行是 漫主义时期,和声的音响色彩就已受到了作曲家们
刘康华: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21·

的普遍重视;1
9世纪末至 2
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作
曲家,开始把色彩作为自己写作的目的;自由无调 ①文中谱例均为笔者所绘。

性时期的勋伯格也曾把自己写的 “五首管弦乐曲” ②此序言为陈其钢译。


③见霍洛波夫 《和声分析》 (三),未出版。
Op
16的 第 三 乐 章 《湖 畔 》 称 为 “音 色 旋 律 ”
(Kl
ang
far
ben
mel
odi
e) [1
5] (V
10,p
96),其管弦
参考文献:
乐队音色的变化取代了音高的变化。但在这些时期
[1] 巴托克 新音乐问题 [A] 巴托克论文 书 信 选 [C] 
的作品 中,音 高 材 料 中 的 音 与 音 程 仍 是 清 晰 可 辨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的,只是色彩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在 2
0世纪上半 [2] 勋伯格 用 十 二 音 作 曲 [A] 叶 纯 之 译. 近 现 代 音 乐
叶,追求音乐的新音响、新音色已成为许多作曲家 研 究 文 集 [C]  中 国 音 协 辽 宁 分 会 (内 部 出
更为明确的写作目的,并成为作曲技术发展的重要 版),1985.
方面。此时具有整体性音响色彩的音高综合体已经 [3] 斯特拉文斯基 音乐诗学六讲 (下) [J
] 金兆钧、金
出现,但规模尚不是很大。2
0世纪下半叶音响和声 丽钧译.北京:中央 音 乐 学 院 学 报,1992, (2):46-

的手法趋于成熟,作曲家常常采用规模大的音高综 52,68.
[4] 斯特拉文斯基 音乐诗学六讲 (上) [J
] 金兆钧、金
合体和超多声部的织体形式来陈述自己所期望的整
丽钧译 北 京: 中 央 音 乐 学 院 学 报,1992, (1):47
体性音响;并且除了以音高关系为基础以外,还常
-51.
常结合运用各 种 发 声 法 (特 殊 的 演 奏 和 演 唱 法)、 [5] 刘康华 20世 纪 和 声 的 共 同 逻 辑 原 理 与 分 析 方 法———
不同的音色、多种力度、宽阔的音区、多变的密度 尤·霍洛波夫 的 理 论 和 方 法 [J
] 北 京: 中 央 音 乐 学
等等,通过各种音乐表现参数的协调一致来发挥作 院学报,1992 (1):10-19.
用,探索新音响和新音色。由此多声部音乐写作基 [6] Ходопов,Ю..Га
рмо
ниче
ский  Ана
лиэ[M].Мос
ква

本完成了从 “音” 的和声到 “音响” 的和声的发展 Му
эыка
,2001.

过程。 [7] Холопов,Ю..Га


рмо
ния[M].Мос
ква
:Му
эыка
,1988.
[8] 亨德米特 作曲技法 (第 一 卷 ) [M] 罗 忠 镕 译 北
音响和声的主要写作技术有:和音音响写法,
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即表现为纵向的多声部形态,如音块等;线条音响
[9] Са
ане
нев,Л..Во
спо
мина
нияоСкр
яине[M].Мос
ква

写法,即表现为横向线条的多声部形态,如超多声
Му
эыка1925.
部的微型复调等;图形音响写法,即表现为特定图 [10] 梅西安 我 的 音 乐 语 言 的 技 巧 [M] 连 宪 生 译 台
形的多声部形态;以及及混合型写法等等。 北:中国音乐书房,1992。

0世纪音乐是一个奇特深邃、变换无穷、充满 [11] Рос
лаве
д, Н.. Со
чине
ния  д
ля  фо
рте
пиа
на [Z].
悬念的音乐海洋,本文仅在一定范围内对其中某些 Мос
ква
:Му
эыка
,1989.
具有影响的音高关系体系和音高组织思维法与技法 [12] Go
jowy
,D,“Ni
kol
ajAndr
eev
icRo
sla
vec” [J
] Di

作了梳理。其实有很多作品是难以用某种体系来概 Mus
ikf
ors
chung,x
xii(1969),22.
[13] [美] 乔治·波尔 序列作曲和无调性 [M]秦元平译
括的,音高组织思维的多样性与多种体系的融合性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89。
也决定 了 我 们 不 能 简 单 地 看 问 题,更 不 能 按 图 索
[14] 郑英烈 基 本 集 合 对 十 二 音 和 声 的 控 制 [J
] 北 京:
骥。即使是某些从整体上看是较明显地属于某种体
中国音乐学,1986,(4):96-109
系的作品,其结构内部也会融合了多种音高组织的 [15] Sa
die
,St
anl
ey(e
d). TheNe
wGr
oveDi
ct
ionar
yofMus
ic
思维,更何况作曲是 “创造”,在技法、思维法多 and Mus
ici
ans [Z]. Lo
ndo
n: Ma
cmi
ll
an Publ
is
her

元化的今天,作曲家会不甘限于某种 “条条框框” Lt
d,1980.
而自成一体。尽管如此,历史上一些较成熟的音高 (责任编辑:欧阳韫)
关系体系仍会起到某种潜在的影响,本文提到的一
些观点和梳理的内容也仅供参考而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