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学术

论坛 58

谈音乐的三度创作
——修海林“三要素”音乐美学与谢嘉幸“音乐解释学”的比较
■ 毛羽

内容摘要:长久以来,音乐理论界已对“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有了明确的定义,但对于“三度创作”,不论是其主体、行为还是目的,
都尚未有明确的概念提出。然而,在一些学者的著作中,已体现出了对“二度创作”后的音乐行为的探究。文章通过对其中较有影
响力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提出对“音乐三度创作”的思考。
关 键 词:音乐三度创作 传播与录制 复原和创意 接受者 内心体验

音乐是怎样一门艺术?我们不妨这样回答:它以声音作为材 方法的一次建模。
料,以人的情绪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内容,以人根据审美规律组织 该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音乐形态形成的直接动因。人产
声音材料为创作方式,以产生主观对象化的声音组合——音响化 生了创作音乐的意识,通过自身行为将内化的情绪情感符号化、
的音乐作品——为目的,以人的听觉与心理接受为结果。在此, 对象化,或体现为动态的音响组合,或诉诸音响形态的静态载
我们并非提出一个概念,而是做出一个解释。在这个解释中,产 体——乐谱,或根据意识制成可以表达情绪情感的乐器……这即
生主观化对象化声音组合,被看作是人类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至关 是人类行为在音乐艺术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的操作行为,是
重要的环节。①在音乐中,这一环节被称为“表演”。先于表演 涉及音乐技术的行为,对音乐音响形态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包
环节的阶段,可谓之“构思”,包括人的情绪情感转化为音乐材 括演奏、演唱、指挥、录制、播音等。参与行为涉及多方面,多
料、对音乐材料进行组合与变化等基本活动。 指融音乐音响形态于其中的文化的参与行为。修海林认为这是对
上述两个环节,唯有依靠人的参与,方得以实现和存在。人 音乐形态产生根本影响的行为,“音乐作品的存在,如果离开了
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必然融入个人的主观意志,以音乐作品作为 包括文化参与行为在内的音乐行为的存在,恐怕也就无法获得真
其意志的载体。从作为音乐表现内容的人类情绪情感角度讲,上 正的存在。”④
述两个环节均属于“创作”环节。通常,我们称“构思”为“一 此外,修海林在谈及音乐的传播行为时提出,“任何文化,
度创作”,“表演”为“二度创作”。 都必须经过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音
时至21世纪,音乐“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观点已得到 乐的文化传播自然不是例外”。⑤传播包含着两个行为:一是传
理论界的广泛肯定。但随之而来的,是两个问题:二度创作后, 方用自己传的技能,通过传播媒介,向受方输出若干音乐信息
是否还存在着音乐的“三度创作”?这个“三度创作”的过程, 符号;二是受方依自己脑中储存的信息,来认知、处理、选择
应是怎样的?当下,学界已存在着对“三度创作”的思考和研 所接受的音乐信息符号。因此,“音乐传播中对人类感情生活的
究,但并没有人对其进行定义或将这种创作的主体、客体及创作 传达,是人用整个身心来进行的传的活动。用整个身心来传达,
方式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只要对一种事物或一个概念没有明确 用整个身心来接受,这是音乐传播中审美活动得以存在的两个条
的定义,对其内涵没有充足的把握,我们对其的研究与探索,就 件”。⑥由此论证,音乐传播,非但是音乐活动中必然存在的行
是值得的,哪怕仅仅迈出一小步。 为,更是带有人的主观意识的行为,是继“二度创作”后必然经
在修海林先生《音乐学之统合》《音乐美学通论》及谢嘉幸 历的一个创作性的阶段。修海林先生在与罗小平教授合著的《音
先生《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中,作者都从 乐美学通论》中,直接对“音乐表演再创造的音响空间设计与录
其自身立论的角度谈到了“二度创作”之后的音乐活动与行为。 音制作加工”⑦定义为“三度创作”。
笔者希望通过对上述两种理论的比较,对音乐“三度创作”的含 由上所述,本文小结修海林先生对音乐创作行为的观点
义与内容进行初探。 如下: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一、两种学术观念的比较
行为 作曲 演奏、演唱 传播(与录制)
1.修海林的音乐存在“三要素”思想与音乐传播和录制 主体 作曲者 表演者 传方(为主)与受方
性质⑧ 参与行为 操作行为 操作行为
修海林先生在对中西方音乐美学进行比较后,结合当代人
类文化学研究成果,明确提出了“乐本体”的音乐本体论观点, 2.谢嘉幸的“音乐解释学”理论与解释学复原和创意
即“音乐存在三要素”。②该观点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由人类经 在《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一书中,谢
过社会实践生活创作产生的艺术,必然包含着三种不可分割的要 嘉幸先生旨在将传统的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学理论与西方当代的解
素:行为、形态、意识(观念)。其中,行为包括操作行为与参 释学学科相结合,视音乐为一种表达人类目的的特殊语言,把音
与行为;形态包括动态的音响形态与静态的物化形态(乐器、乐 乐产生与作用的主体——人及人类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视为音乐
谱、文献等);意识包括内化意识(内心的情绪情感)与外化意 事件得以发生的不同语境,从而对主体、音乐文本、音乐实践进
识(情绪情感的外现)。虽然音乐的存在可以分为“三要素”, 行语境中的解释学研究。
但修海林认为,“这三方面,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这三个要素 谢嘉幸将音乐的语境分为三类:形态语境、情感语境和意念
经常是在音乐活动的整合行为中共同发挥作用。……每一个要素 语境。形态语境,指音乐文本(音符、音乐主题或音乐作品)所
都可以成为其他要素存在的附加条件”,三个要素“经常是共构 存在于其中的“特定音乐思维范式与特定音乐形态(风格、体裁
一体、相互支持而构成音乐的完整存在”。③ 或乐种)”背景⑨,包含人类共同的音乐思维特征、作为种族记
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我们惯常地把“欧洲中心论”衍生出 忆的音乐形态特征和特定(生态)环境中的音乐形态三个层次。
的“作品中心论”作为研究和立论的出发点。修海林提出的“三 情感语境,是指“令音乐形态产生音乐情感意义之语境”,对
要素”思想,既是对当代人类文化学思想的呼应,又是对具有局 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音乐整体与主体整体相关的问题”⑩,
限性的西方作品中心论的破除,更是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 包含人类共同的音乐情感特征、作为种族记忆的音乐情感、特定
ART EDUCATION 2010 · 03 59

(生态)环境的音乐情感三个层次。意念语境,是指音乐最终赖 物必然是经传媒渠道(如广播、唱片等)改造的外化的、物化的
以发展的承载着人类意识形态的社会观念意象语境,包含政治、 音乐。谢嘉幸认为,经过听觉事件转化的解释过程,音乐事件已
技术、审美、文化等意念。音乐的存在,必然包含着音乐语境的 由外化的听觉的文本转化为接受者内心的情感事件,是内化的、
存在;对音乐文本的把握,必然包含对音乐语境的把握。主体 意识化的音乐。
的这种把握,即谓之“解释”。其中,着眼于整合人类音乐活动 1.必然行为与偶然行为
的共时性框架,通过“聆听、体验、感悟”的方式,获得对音乐 通过对“一度”“二度”创作概念的浅显的研究可知,对
文本原始语境的完整把握,我们称为“音乐活动的解释学复原过 某一阶段音乐创作的定义,实质上是对该阶段人类音乐活动中的
程”;强调历时性活动中的“视界融合”(新旧语境的交错), 必然存在事件的归类与总结,同时是对可能存在的偶然事件的排
通过新旧语境的相互对话、撞击与交融,着眼于音乐的继承与创 除,是将音乐实践抽象化、概念化的过程。因此,“何为音乐三
新发展——即应用——的活动,我们称为“音乐活动的解释学创 度创作”这个问题的提出,必然伴随着对二度创作后人类音乐活
意活动”。 动中必然行为与偶然行为的判断。
在《音乐的“语境”》一书中,谢嘉幸逐一分析了音乐语境 让我们再次审视本文引言中对“音乐”的解释:“它以声
的各个层面,主要目的在于指出音乐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意。 音作为材料,以人的情绪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内容,以人根据立美
这种创意,来源于音乐解释活动中的“视界融合”。每一个与音 审美规律组织声音材料为创作方式,以产生主观对象化的声音组
乐事件相关的人都是一个语境,每一个音乐文本则必然包含着其 合——音响化的音乐作品——为目的,以人的听觉与心理接受为
自在的语境(旧语境),那么,人与音乐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是 结果。”本文认为,二度创作后必然存在的事件,是人对主观对
新语境与旧语境的对话、碰撞和交融过程,即所谓“视界融合” 象化声音组合的聆听;必然的行为,是人对该声音组合的听觉与
过程。可以说,这种融合不仅存在于解释学创意活动中,也存在 心理接受。这种接受行为的主体,可以是独立存在的聆听者,也
12
于对音乐文本原始语境进行把握的解释学复原过程中。 可以是自己。 一个人在演奏音乐的同时,自己听不到,也不希望
谢嘉幸先生认为,作为解释学复原活动的聆听、体验和感 别人听到——这种情景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一简单设想,充分体
11
悟,实际上是人对音乐文本的接受过程。 由此可见,音乐的解 现了“接受”这一行为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音乐最终成为音乐
释学复原已是传统意义上“二度创作”后的行为,包含着“视 的必要条件。
界融合”的创造性的复原过程,即一次后于“二度创作”的“创 传播行为,在音乐活动中有着比较广泛的涉及面与涵义:
作”。本文现根据《音乐的“语境”》中的相关观点,将其关于 a.音响文本由表演者传达至现场聆听者的过程;b.音响文本经
音乐“创作”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由广播、电视、唱片、网络等传媒传达至不同时空的聆听者的
过程;c.音乐评论家、音乐学者利用文字将个人对某一音乐作
解释学创意
品的评价与观点传递给读者……其中c不涉及音响的接受,不属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后 于本文讨论范畴。在a中,音乐传播实际上与表演者的表演行为
行为 作曲 演奏、演唱 接受:聆听、体验、感悟
(“二度创作”)相重合。在b中,传播是一种使聆听者得以接
主体 作曲者 表演者 接受者
解释无处不在 受音乐的方式和手段,尽管它存在着行为主体——传播者的主观
意识,但不能作为一次独立存在的创作,因为假如受众不存在,
或受众与表演者处于相同时空,这种传播则不能存在。所以,利
二、比较研究
用各种传媒进行的传播行为,是依附于接受者的行为,是一种相
1.对前文观点的比较 对必然的行为,在人类音乐活动“创作——表演——接受”的行
上述两种关于“三度创作”的观点,各有千秋。本文在此比 为方式中,是一种偶然的行为,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较如下图: 在音乐活动中,录制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将表演者的演奏
利用录音、录像这种媒介传达给接受者,即传播功能。二是将演
修海林认为 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 音乐传播 音乐接受
奏作品录制,作为文档进行保存,或作为收藏品珍藏。如果音像
谢嘉幸认为 音乐文本 听觉事件 内心体验
制品的价值不在于其能提供音乐音响作品,则其价值与音乐活动
在这两种观点中,对“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认识, 没有必然联系,属于某一音乐活动的附带产物,录制也就不能独
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做赘述。 立地成为一个创作阶段。
在论及“三度创作”时,二者则有如下区别: 2.音乐的三度创作——目的、主体、行为与结果
(1)阶段标志的词性不同。修海林认为,音乐的直接动因是 “音乐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同理,音乐活动的每一
人的行为,脱离了人的行为,音乐将不能成为听觉的音乐,进而 个细分阶段,必然包含着人类的目的性。音乐三度创作的目的,
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故以人的行为作为创作阶段划分的 应是聆听者能动地接受二度创作产生的声音事件。
标志,是动词性的,如“表演”“传播”等。谢嘉幸认为,音乐 音乐三度创作的主体,是聆听者——接受音响文本的人。
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目的即是表达人类的情绪情感, 音乐三度创作中的行为,是能动地接受。所谓“能动地接
必然的行为途径是“解释”,因此,解释活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 受”,包括四层含义:首先,这种接受,是一种转化行为,能将
产物,应作为创作阶段的标志,是名词性的。立论所依据的不同 外化的声音转化为内在的听觉。其次,这种接受,共时性地存在
哲学理论基础,决定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 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解码”活动,将对非概念性的音乐音响进
13
(2)将创作阶段定义为行为阶段时,其行为性质与主体不 行思维的整合,经过联觉 ,转化为与之“异质同构”的内在情
同。修海林将音乐的传播与录制行为称为三度创作,该行为的主 绪。再次,这种接受,包含主观的价值判断,以使得情绪转化
体是传播者与录制者;谢嘉幸将由听觉事件转化为内心体验的过 为情感——例如从“大幅度心理波动”转化为“极度悲痛”——
程视作三度创作,该行为过程同时包含“声音制造者”(即表演 然后历经审美认知,把握这种情感所处的审美形态(崇高的、悲剧
者)和“体验转化者”(即接受者)两个主体。 的,等等),从而形成基本的审美判断,即从“真、善、美”的
(3)将阶段标志定义为对象化作品时,其作品形态不同。 维度对音乐进行判断。最后,这种接受,是一种认知,能够通过
修海林认为,传播与录制是人的行为,必然带有人的主观意识, 音乐对主体内心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从某些方面对该音乐进行
所以其行为的产物必然与表演者演绎的音乐作品有所不同,该产 判断——最简单的例子:是悦耳的还是嘈杂的,(转第76页)
学术
论坛 76

弦、远距离大跳、分解和弦、琶音等)讲授结束后学生可以同时 等领域潜心研究,使自己获得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和深入浅出地
进行编配实践练习,戴上耳机,互不干扰。可以利用数码钢琴的 解决问题的技能。
多人合作功能,进行四手、八手的集体编配练习,培养师范学生 二是现代教育技术技能。逐步学会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工
的合奏、协作能力。作业检查形式活泼多样,激发了学习兴趣, 具的能力,能够使用多媒体、电子资料查询和管理,能够使用数
学生在演奏观摩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码钢琴集体教室、多媒体电子音乐教室等辅助工具,减轻自己繁
视奏训练。视奏能力的培养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个软肋,我 重的体力、脑力劳动负担。
们的许多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低下,造成了教学工作和艺术实 三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
践的不便和遗憾。如果利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室的优势,有助于 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
解决视奏能力培养的问题。例如:可以在钢琴教材中有意识地编 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最
入视奏专用材料或在即兴伴奏、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有计 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
划有目的地进行视奏训练;也可以开设专门的视奏课,有专门的 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教师的良好素质则是
教材、教学步骤和达标考核措施。 创新的基础。教师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
演奏技能的集体训练。就是根据教学进度,按学生的技术程 人才的需要。
度分组、分班,以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指站立技术、跑动技 四是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一专多能。
术等为不同的技术目标进行训练。教师可以运用数码钢琴教室的 在具备普遍适用的基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钢琴教育某
功能(集体指导、个别指导、分组练习、数码录音等),进行丰 一领域(如古典乐派、浪漫派、印象派、近现代音乐流派、中国
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课外 乐曲等)或其他音乐相关学科(如和声、复调、曲式、配器、音
个别练习放在数码钢琴教室进行,并随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指导 乐学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教学工作的
和帮助,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需求。

四、完善知识能力结构 参考文献:
[1]陈丹曦.研究性学习与高师钢琴课教学[J].人民音乐,2004(3).
面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从事小教音乐专业 [2]萧承兰.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初探[M].中国音乐年鉴.山东
友谊出版社,1994:195—201.
钢琴学科的教师,学识、人品、知识技能要求之高,是我们终生
[3]沈秋鸿.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为基石[J].人民音乐,2004(5).
追求不尽的。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终生学习,才能跟上音乐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
教育改革的步伐。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那么,在哪几个方面需要知识更新和学习呢? (责任编辑:丁旭东)
一是教育思想,教育技能。面对扩招后师生比例逐渐扩大的
现实,教师必须在钢琴教育学、钢琴教育心理学、钢琴教育美学

(接第59页)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是颂扬的还是抨击的…… 然的。但其实质,可能与前三度创作构成重叠,形成了音乐活动
音乐三度创作的结果,是接受者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的形 中的“解释学循环”,并以螺旋式运动将音乐的创作不断提升到
成,正是三度创作之所以成为“创作”的关键——它是多重语境 更高的层次……
交叠所形成“视界融合”的产物。音乐音响文本在实际演奏中形 注释:
成语境,经过传播后音乐文本可能出现新的语境,最终在被接受 ①值得说明的是,此观点是与西方自律论的“音本体”观念及“作品中心
者接受这一过程中,与接受者自身生活情感经历形成的语境相融 论”划清界限的。然而,不论古今中外,不论音乐作为综合艺术中的一个
组成部分还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艺术门类,不论我们是否强调“大音希声”
合。另一方面,不论是“复原”还是“创意”,接受者都在以自 的美学思想与《4’33’’》的创作动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必然存在
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着“解释”。这种解释,既是对音乐音响 人化的声音——不论有声抑或“无声胜有声”——并以之作为该艺术最重
要的实践环节。
文本的解码过程,又是结合自身经历对其进行编码的过程。编码 ②见于《音乐美学通论》《音乐学之统合·音乐美学》等著作。
的产物,即是内化的情绪情感,亦即内心体验。从这个角度讲, ③④⑦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75,272,431.
⑤⑥修海林.音乐学之统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452-453,461.
“接受”的过程也是“创作”与“创造”的过程。 ⑧这里的“性质”,是根据修海林先生对两种音乐行为分类(操作、参与)
进行的定性。
结语 ⑨⑩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音乐学院出
版社,2005:137-138,206-207.
音乐的“一度”“二度”创作的内涵已毋庸置疑,而音乐的 11《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104页标题“在接受过程中
三度创作,则是继二度创作后,音乐的聆听者能动地接受音乐音 的音乐文本解释:聆听、体验和感悟”。
12 修海林先生在论及音乐行为方式时曾提到,“作曲家创作——演奏者表
响文本的过程。人们可能在这一活动中使用媒介传播、影音录制 演——观众欣赏”的“他娱性”行为方式仅仅是西方近代社会分工的产
等手段,促使与表演者所处时空不一的聆听者接受该文本。这种 物,许多民族音乐生活中存在着“自娱性”行为方式。在后者中,音乐的
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叠。
接受,是一次音乐文本语境与接受者生活情感语境对话、撞击与 13 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
交融的过程,是解读音乐音响文本、形成自身内心体验的创造性 “联觉”,见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
过程。 参考文献:
也许会有人发出疑问:音乐活动是否存在“四度创作”呢?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修海林.音乐学之统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四度创作”是存在的。三度创作 [3]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形成了接受者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促使接受者对其接受的音乐 社,2005.
形成审美判断(音乐评论),激发接受者在新的语境中应用该音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丁旭东)
乐文本……即谢嘉幸教授所讲的“解释学创意”。这种创意,旨
在继三度创作后将音乐再度带入“产生音响文本,并使人接受该
文本”的新的音乐活动中。因此,这种“四度创作”的存在是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