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學士學位課程(教育專業)

科目: MUST1103 中國
音樂史 
 

題目: 
中國夏商周三朝代在音樂上的簡述
 

學生姓名:潘嘉晴 
學生編號:P-220091-0 
年級:一年級
日期:2023 年 2 月 23 日

中國音樂史:


歷史講求証據,如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物和書藉。它也是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
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紀錄、詮釋和研究。

而音樂史是音樂由產生到發展的歷史,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及想法,音樂演奏及
聽眾的情景,以及對樂手和作曲者的態度在不同的地域和時期也大有不同。音樂歷史
是音樂學的一個分枝,它時間順序對音樂的變化及發展進行研究。

中國音樂史是中國音樂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依照發展的時間
順序,基本可以分為秦、漢以前音樂、漢、唐時期音樂、宋、元時期音樂、明、清音
樂、中國近代音樂和中國現代音樂等現在面對著這樣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遺產,根據
大量有關的文獻資料、考古資料以及社會調查資料,比較全面而概括地對中國音樂史
加以論述,既說明了多年的研究心得,又介紹了不少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反映
出中國音樂發展的來龍去脈。

遠古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
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 這些原始
的樂器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
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
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
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
圖騰崇拜想聯繫。

例如黃帝氏族曾以云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
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
”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夏 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

商 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


西周 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

夏、商時期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
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占有。 從內容上看,它們漸
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


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
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
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
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
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
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
展的條件。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已經有用鱷魚皮蒙制的鼉鼓。商代已經發現有木腔蟒皮鼓
和雙鳥饕餮紋銅鼓,以及製作精良的脫胎於石樺犁的石磐。青銅時代影響所及,商代
還出現了編鐘、編鐃樂器,它們大多為三枚一組。各類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
上打擊樂器發展在前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餘年的體鳴樂器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
二音孔發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發出十二個半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中國民
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
現。

西周、東周時期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封建制社會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
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
地位、舞隊的編制。 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
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鹹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
《大蠖》,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採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
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它收有自西周
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
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
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
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

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
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
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
高。

古琴演奏中,琴人還總結出“得之於心,方能應之於器”的演奏心理感受。著
名的歌唱樂人秦青的歌唱據記載能夠“聲振林木,響遏飛雲”。更有民間歌女韓娥,
歌后“餘音饒梁,三日不絕”。這些都是聲樂技術上的高度成就。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
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誌。這座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
廷禮樂制度的模式,這裡出土的八種一百二十四件樂器,按照周代的“八音”樂器分
類法(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幾乎各類樂器應有盡有。其中最為重要的
六十四件編鐘樂器,分上、中、下三層編列,總重量達五千餘公斤,總音域可達五個
八度。由於這套編鐘具有商周編鐘一鍾發兩音的特性,其中部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
可以鏇宮轉調,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關於鏇宮記載的可靠。曾侯乙墓鍾、磐樂器上還
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反映著周代樂律學的高度成就。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徵、羽)也已經確
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鏇宮,這
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
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
度徵音;徵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得到徵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
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
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
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
造成所謂“黃鐘不能還原”,給鏇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鏇律美
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音樂思想
倡樂 非樂
儒家 墨家 道家
孔子 墨子 老子
強調音樂的社會功能。 對音樂持反對態度 五音令人耳聾
「移風易俗,莫善廿於樂」 有害無益的活動 “大音希聲“

孟子 莊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 批判儒家禮樂思想
本思想。 禮樂偏行,則天下亂矣
與老子不同的是,
他肯定音樂的娛樂作用
荀子
注重音樂的社會功能。
音樂具有感化人心,陶冶性情作用。


夏商西周樂器簡介

中國音樂最早可追溯到 9000 年前。賈湖骨笛距今約 9000 年至 7700 年,距今約


7000 年,各地出現了骨哨、原始陶塤。

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可見遠古音樂文化具有歌、舞、樂互
相結合的特點。「敬天常」、「奮五谷」、「總禽獸之極」反映先民對農業、畜牧業
以及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
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
式,《呂氏春秋》記塗山氏之女《候人歌》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
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傳說"伏羲、神農作琴瑟"。伏羲作琴瑟,大抵出於草創,未能完善,傳至神農
時,神農又加於研究,於是琴瑟之製,始漸如後世之製。又有伶倫製音律、作歌舞,
仰延製樂譜,大容作樂,黃帝製笙竽,夔作鼓,伶倫、榮將鑄鐘等傳說。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以主要製作材質或發聲體的材質分為金、石、絲、竹、
匏、土、革、木八類,稱「八音」,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包括編鐘、特鐘、鐃,編鐘、磬這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
是當時官方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
石:包括編磬、特磬。
土:包括塤。
革:包括鼓。
絲:包括古琴、古瑟,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木:包括柷、敔。
匏:包括笙、竽。
竹:包括簫、笛、管、篪。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
揚,主要用於宮廷或宗教。

中國早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就有樂器出現。有關音樂在中國的起始,
文獻記載眾說紛紜。《呂氏春秋·古樂篇》和《尚書·益稷》記載帝嚳、帝舜時期便已經
有多種樂器,其中一些樂器的名稱古書語焉不詳。《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開上三
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髙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
招》」,傳說夏後啟乘龍做客天宮,從天帝那裏偷取《九歌》、《九招》、《九辨》
自己享用,於是人間有了歌樂。《呂氏春秋·音初》記載大禹在東南巡視時遇到塗山氏
之女,塗山氏作「候人兮猗」歌一首,這是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情歌,一說是漢代的
南音之始。《周禮·大司樂》記載夏人為歌頌大禹治水的功勞,表演《大夏》,泛作祭
祀山川的樂舞,直到戰國時期還被魯國當作宮廷舞樂演出。《禮記·祭統》記載「八佾
以舞夏」,八人為一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組成的縱橫相等的表演方隊,按照周代的禮
法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用如此大型的方隊,可見《大夏》等級之高。夏時期的樂器以骨、
木、石、革、陶製作,種類包括搖響器、響球、笛、哨、鼓、磬、鐘、鈴、塤、號角
等。相對周邊的考古文化,二裏頭文化出土的樂器頗為匱乏。1960 年在偃師二裏頭遺
址第三期層出土一件灰陶塤,空心,橄欖形,頂部有一小吹口,腰中部一側有直徑 0.4


厘米的音孔,據測試可發出音分為 40 和 47 的 a♯、c 二音。又發現長 55.5 厘米、高
28.5 厘米、厚 4.8 厘米的石磬,其造型已接近商周時期的青銅禮磬。

自商代起,中國音樂進入了信史時代。民間的音樂和宮廷的音樂,都有長足的
進步。由於農、牧、手工業的發展,青銅冶鑄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而使樂器的製作
水平飛躍,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出現了。樂舞是宮廷音樂的主要形式。可考證的有
《桑林》、《大護》,相傳為商湯的樂舞,為大臣「伊尹」所作。從事音樂專業工作
的,主要有「巫(巫見)、音樂奴隸和「瞽」」三種人。有關商朝的民間音樂的材料
很少,《周易.歸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樂舞逐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
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遂有
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遂有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
商代巫風盛行,於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覡(男巫),在行祭時舞蹈、歌
唱,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

酋長以樂舞祭祀天、祖先,同時又以樂舞獲得感官的享受,反映出生產力較原
始時代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發展的條件。傳說夏代有鱷魚皮蒙製的鼉鼓,商
代有木腔蟒皮鼓、石磐、雙鳥饕餮紋銅鼓、編鐘、編鐃。

公元前 5000 余年的陶塤從當時的單音孔、2 音孔發展到 5 音孔,可發出 12 個半


音的音列。根據陶塤發音推斷,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音階至少
在商、殷時期出現。

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完備的禮樂製度,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左‧隱五
年》傳考仲子之公將萬焉,公問羽數於眾仲,眾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
夫四,士二。』」另服虔《左傳解誼》:「天子八八,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
八。」。

具代表性的舞樂有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鹹池》,舜時的《韶》,禹時
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合稱「六代樂舞」。

周代有采風製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此保留了大量民歌,經孔
子刪訂,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 500 多年
的入樂詩歌共 305 篇。《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
《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
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
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

《詩經》成書前後,屈原所編寫的《九歌》將原為楚國民間祭神時的演唱和表
演改編與加工,寫成格調高雅的詩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征。
1978 年出土的曾侯乙墓裏 8 種 124 件樂器,包括重要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
磬等,提供大量當時宮廷音樂的資料,包括樂器製式、演奏編製、十二律的理論、五
聲音階音名、旋宮法等。


《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所生產的自然律能發出自然泛音,它
為頻率的倍數關系,因此聽起來是和諧的聲音,但會造成「黃鐘不能還原」,給旋宮
轉調造成不便,後由朱載堉發明的「十二平均律」解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