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专题研究与专业实践和浙江戏曲与非遗保护专题Ⅰ》
期末论文

同一片田野上的两种视角——“西方音乐人类
题 目
学家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讲座报告

系 (部) 音乐学系

专业班级 音乐学 211

姓 名 方雅栎

学 号 202150202016

2021 年 12 月 22 日
同一片田野上的两种视角
1
——“西方音乐人类学家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讲座 报告

2
摘要:徐欣 教授开展该讲座是围绕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学者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实地考察与研究,
梳其全貌,考其脉络,辨其特征,评其得失,比较中西方学者在中国的同一片田野上的研究异同,继
而从“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发现其眼中的当代中国”。笔者在此次讲座中了解到
中西方的研究方法不同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是有推动作用的,中西方的学者就在这研究的交织
中互利互惠,对笔者启示颇多。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徐欣、杜亚雄、韦慈朋、施祥生、阿炳、互为他者、研究方法、
研究视角

写在前面:

在讲座报告的开头,我想先阐述下我印象中关于“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两个概念的
所听取到的见解。
“民族音乐学”这个名称在最早是荷兰音乐家亚普·孔斯特提出的,他在 1955 年出版的《民族
-音乐学》(Ethno-musicology),用连语符号将“民族”与“音乐学”连接起来,意思是要表明这门
研究非西方音乐的学科是由民族学(Ethnology)和音乐学(Musicology)构成,后到 1959 年第三版
才将连语符号去掉成为《民族音乐学》,故在名称中我们可从而知晓民族音乐学具有民族学和音乐学
的双重属性。而民族音乐学的前身是西方的“比较音乐学”,“比较音乐学”主要是针对“异民族音
乐文化”的以比较研究方法为依据而形成并为之命名的音乐学分支学科,其中的“异”是相对于西欧
音乐文化而言的。“民族音乐学”这个学科概念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在中国开始开始专门化的,在
我国对于该概念的理解更多是指对非中国和非西方音乐的研究,通常也把他称为世界民族音乐的研
究,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与我国过去对自身传统音乐的研究不无相通之处,但从产生的背景,探讨的
问题的目的和角度看两者不宜等同,故先多将两者互相补充和借鉴。伍国栋教授认为,“民族音乐学”
的本质是一个以田野考察为基础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实践性学科,现实音乐生活是它充满生命力的论
3
证依据和理论源泉。
4
关于“音乐人类学”的阐释,我曾在杜亚雄教授 的讲座中了解:“音乐人类学”一词源于美国
人类学家梅里亚姆(Alan Merriam)1964 年出版的同名著作。原文为“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这一词组中,“anthropology”(人类学)为中心词,表明这是一个通过音乐研究人的人类学分支学
科。“音乐人类学”是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音乐入手,对人类的物质文化与
精神文化及语言进行研究。

1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发展及当代启示系列学术讲座“2021 音乐学术季——秋·融”第二十三讲,主讲人:徐欣博士,主
持人:张延莉研究员,时间:2021.11.15 10:00-11:30,地点:上海音乐学院中 414。
2
徐欣,1981 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终身会员,英文电子期刊《亚欧音乐研究》(Asia-European Musical
Research E-Journal)编委,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大学音乐人类学&民俗学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音乐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
传统音乐。
3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增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1(2019.3 重印):27
4
杜亚雄,河北人,1945 年生。1965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音乐系,1981 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 年在加拿大不列
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杜亚雄有 40 多本专著问世,并用中、
英、匈文在国内外报利上发表 300 多篇学术论文。
1
“音乐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很接近但不同,它们都是由产生背景都是由跨学科研究的兴
起和交叉学科的出现,都不是单从音乐本体的音乐理论研究出发的,需要结合人类社会文化。“民族
音乐学”突出“民族学”内容,而“民族学”又可隶属于“人类学”,故在数多的音乐学著作中“民
族音乐学”常有“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学”、“音乐民俗学”等多种学科性质相同的表述,这
么表述只是因为实质上并未构成对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基本性质和理论特色的根本转变,但由于在内
容侧重或关注对象取域不同,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区义的。
“民族音乐学”通过“人”研究“音乐”,是音乐学的分支学科;“音乐人类学”则通过“音
乐”研究“人”,属人类学分支学科。故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但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讲座报告: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领域上出现中西方两种不同视角的交织。这种交织是
一种互为他者的研究,即中国人回溯西方研究方法,而西方探索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两种身份在同一
片田野上的研究,那么这种研究具有他者性和比较性两种自觉属性。
在徐欣教授的讲座中,她介绍了他者如何在异域建构的异质文明。
从西方对汉学的历史脉络上来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应隶属于西方的汉学研究领域。在
20 世纪开始(具体是 80 年代后)出现民族志考察,是古代现代研究的分野。讲座中徐欣教授提到了
弗雷德里克·利伯曼《中国音乐目录与评注(第二版)》写到 1736-1976 年的关于中国音乐、舞蹈和
戏剧的书目、碟片、文章、硕士和博士论文、展览目录以及未发表的硕士论文和报告共 2441 条,涉
及英、德、俄、荷、匈等语言,利伯曼对中国音乐类型的分类:一般性研究、历史研究、理论和分析
研究、器乐学研究、美学和哲学研究、宗教音乐研究、民间和民族音乐研究、声乐体裁、曲艺和戏曲
研究和舞蹈艺术研究,以文本研究为主,田野性质的研究较少。宗教音乐研究和民间民族音乐研究需
做田野调查,但西方学者多以二手资料做研究,而在非文献研究中,很多是中国人,或在华外国人编
著的英文期刊,第二版补充了文革十年关于中国音乐的西文出版物,也几乎全部出于中国人之手,有
摘录在中国近代出版的有关音乐现实的描述期刊,如 1935 年在上海出刊的第一家英文杂志《天下月
5 6
刊》 ,1946 年在香港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中国文摘》 ,1956 年在台
7
北出刊的《清华学报》 等。
1980s 西方的音乐人类学进入到反思的时代,而当时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语境处于体系化的重
建,于是出现了两个汇流,中西方的学者在中国的民间田野上的汇流和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和西方的
民族音乐学(今音乐人类学)的汇流。
讲座中举例了 1980s 西方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学术成果:美国研究者韦慈朋(J.Lawarence
Witzleben)81981 年、1984 年两次到上海,以上海音乐学院为进入中国民间的大门,到中国江南地区
做田野调查,在 1995 年出版《江南丝竹音乐在上海》的著作,并以此获得美国民族音乐学会的艾伦·梅

5
民国时期西方人在中国创刊,1941 年由于太平洋战事停刊,总共 56 期。它的创刊为中国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向外传播开拓了先河。
6
该刊对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正义事业和中国的革命形势起了极大的作用,为党史及新闻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一
手材料。
7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报于 1956.6 出版发行的刊物。
8
马里兰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员。他曾在夏威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和匹兹堡大学学习民族音乐学,并获得
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执委,还曾担任民族音乐学会(SEM)的理事会成员和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东亚音乐研究小组主席。除了出版关于中国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研究和出版物,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东南亚音乐(尤其是爪哇音
乐),流行音乐以及跨文化视角的音乐和电影。
2
里亚姆奖9;荷兰研究者施聂姐(Antoinet Schinmmelpeninck)10在 1987 年随上海音乐学院做田野调查,
奠定了对“吴歌”研究的基础,在 1992 年在欧洲创建了名为“罄”的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及同名期
刊,使得中国音乐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美国研究者苏独玉(Sue Tuohy) 1988 年在南开大学
11

学汉语时对“花儿”进行了田野调查,后在印第安那大学 出版了《Imag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The


12

case of Hua’er songs,festival,and scholarship》的著作,现研究“花儿”的学者多会借此为西方视角看待


对“花儿”的研究;美国研究者李海伦(Helen Rees) 曾在 1991~1992 年到云南丽江进行为期十个月
13

的田野调查,在 2000 年出版其博士论文《Echoes of History: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英国研


究者钟思第(Stephen Jones) 对中国华北地区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出版了相关的 6 本专著,1 部纪
14

录片和数篇论文;英国研究者施祥生(Jonathan Stock) 1993 年、1997 年曾两次来到上海,后出版《沪


15

剧》和《阿炳》的著作。
基于 80 年代后出现的中西汇流,徐欣教授提出了些许问题:是否存在一个界限明确的“他者”
视角?西方与中国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互视与互惠是怎样的?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徐
欣教授从音乐与表演,个人研究的理论与个案这两个论题展开研讨:
论题一:音乐与表演
对于该论题的表述,徐欣教授举出西者在中国研究中的两个例子:1.施祥生与他的阿炳二胡曲和
京剧的音乐分析;2.韦慈彭与他的江南丝竹形态的表演分析。
1.在二胡曲的分析中,讲座中听到了收录的阿炳演奏的三首二胡曲的实况,分别是《二泉映月》、
《寒春风曲》和《听松》。杜亚雄先生曾在《阿炳的三首二胡曲》中对三首二胡曲做了分析,他认为
应结合作者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和音乐表现手法分析研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索乐曲的真正内含,
他借用西方的手法比较曲目的曲式、句法、节奏、音调等找到琴曲中的异同从而回溯作曲家的一生;
而施祥生的分析时选用了“共同旋律材料”进行了分析,“阿炳的每一场表演本质上都是即兴的,而
每一场表演中的每一个主题或多或少都是内化的旋律模式的有意识变化”,抛弃了原有对曲目库的研
究,而以旋律库为探索的出发点对三首曲目中的旋律进行分类比较,最终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将三首
曲目中旋律的相似处呈现出来,将三首乐曲进行数理化,图表化、文本化分析。施祥生的分析目的是
阿炳的个人创造性,分析路径是根据其个人的共用旋律库和个人如何运用共同旋律完成一个乐曲建
构。
施祥生还对京剧板腔体音乐的认知和分析模式提出挑战:对“依字行腔,上下句结构”的中国声
调音乐的普遍性描述做了再分析,强调中国音乐的分析应“跳出曲词逻辑,回归音乐逻辑”,“跳出
传统规范,考虑实践意识”。不论他的挑战是否具有撼动性,但这对中国学者传统的分析思路具有反
思作用:局内人的习以为常,未曾理论化;戏曲音乐分析想来强调应用性,即为新创作服务,并不关
注历史性的创作实践。

9
梅里亚姆作为民族音乐学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为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作出开创性的贡献,是当今具有拓展性贡献的民族音乐学家。
美国民族音乐学会为纪念梅里亚姆的伟大贡献以其名设立一研究奖项。
10
荷兰汉学家(1962——2012),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吴歌的研究以及中国音乐在西方的推广与传播。
11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教授。长期致力于东亚音乐与民俗、中国文化、族群及民族主义研究。
12
印第安纳大学是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旗舰级校区布鲁明顿校区成立于 1820 年,是印第安纳大学最早成立的
校区。印第安纳大学实力最强的学科是人文社科领域,并且是全美国人文社科学科最强的大学之一。
13
1964 年出生于英国,1987 年牛津大学东方学院本科毕业。在牛津大学读中文专业时,同时也获得了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三位一体
音乐学院的长笛、竖笛专业文凭。1987—1989 年接受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向戴树红先生学笛子、箫,向林
友人先生学古琴。现是多以中文发表学术文献。
14
中国传统仪式音乐专家。 1953 年生。剑桥大学中文系毕业,剑桥博士,中国音乐研究会欧洲分会《磬》主席,中国艺术研究员音
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格罗夫音乐词典中国条目主编,伦敦亚非学院音乐系研究员。
15
爱尔兰国立库克大学教授,音乐系主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执行委员。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先后任教于英国杜伦
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悉尼音乐学院。曾经担任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历史会音乐戏剧和人文研究委员会主席,《World of Music》、
《Ethnomusicology Forum》期刊编辑,共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音乐,英国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音乐分析和应用民族音乐学,
并在这些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专著数部。
3
2.韦慈朋对江南丝竹形态的表演分析是以中国已有的江南丝竹形态研究与结论为基础,交叉引用
西方中国音乐研究,重点关注表演中的即兴变化与个人创造。音乐分析的表演视角:变奏分析,织体
分析。主要是对不同现场的录音的分析比较,不局限于文本的研究,而是推进到表演的研究。
论题二:个人研究的理论与个案
对于人的研究分为群体性研究和个体性的研究,个体性研究中需要强调代表性和特殊性。该论题
的关键词是传记和伟人。
1.讲座中提到通常传记研究分为回溯式研究和参与式研究。回溯式研究多运用历史性材料,而参
与式的研究多会运用田野资料。施祥生提出音乐人类学家做传记的三个问题:其一,独特意义的个体;
其二,代表性问题,即“代表他者”并“代表自我”;其三,重塑他者文化,即个人与社会。
2.中西方对于伟人的定义常被文化价值观所导。李海伦认为,中国与西方音乐史学中“伟人”的
区别在于:中国音乐家所受的社会关注度不一定来源于卓越的职业成就,更多的是当时意识形态的驱
动,尤其是被发掘而闻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个人经历更多地被革命化或英雄化,如阿炳与韩起祥。
反思:需要去标签化,需要有准确的切入点。
徐欣教授最后表述了展开“西方音乐人类学家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从西
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发现其眼中的当代中国”。那么从我者的视角去看他者如何看待
我者的文化,从相对客观的角度也给我者带来启示,即是否能从固有的、传统的研究方式中逃脱出来,
如何在中西方的不同视角中找到参照。
在同一片田野上以两种视角研究探索必会出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随着这些矛盾的产生与解决
也推动了这片田野上的音乐研究进程,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差异上等都有各自可取长补短的地方。故
我想,作为一名音乐学学者,不仅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更需要站在他者的视角去寻求更客观
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杜亚雄.《阿炳的三首二胡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04):32-33.
[2]马晓芳.《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影响》[J].《艺海》,2018(06):49-51.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增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1(2019.3 重印).
[4]俞人豪、周青青、李咏敏、蒲方、周耀群.《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修订版.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6(2018.12 重印).
[5]张芯瑜. 《施聂姐中国音乐研究之路》[D].西安音乐学院,20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