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指考實驗複習(高三)

『順反丁烯二酸與乙炔』
1. *已知丁烯二酸有順、反兩種異構物,兩者熔點的差異約 160°C。王、林、陳三位學
生欲利用再結晶法,純化某一含有此二異構物的混合物。三位學生分別使用不同的
溶劑溶解混合物後,取得再結晶的固體,並利用熔點測定來判斷所獲得固體的種類
及其純度。其中,王同學測得的熔點為 140~142°C、林同學為 150~170°C、陳同學
為 298~301°C。下列有關上述實驗及此二異構物的敘述,哪些正確? (A)反丁烯二
酸的熔點約為 300~302°C (B)順丁烯二酸的熔點較反丁烯二酸高 (C)林同學再結晶
所得的固體純度最低 (D)陳同學再結晶所得的固體,主要含有反丁烯二酸 (E)王同
學再結晶所得的固體,主要含有順丁烯二酸。【99 指考】
2. *下列哪些化合物具有分子內氫鍵? (A)1,3-丙二酸 (B)鄰二羥基苯 (C)反-丁烯二
酸 (D)對羥基苯甲酸 (E)鄰苯二甲酸。【94 指考】
3. 取大理石粉(碳酸鈣)和焦碳粉均勻混合後,高溫鍛燒,可得氣體甲和固體乙。固
體乙僅含鈣及碳二種元素,而鈣的重量組成百分比為 62.5 %。固體乙和過量的水反
應,可得氣體丙及固體丁。氣體丙在適當的催化劑作用下,可以聚合反應,生成與
實驗式相同的鐵灰色物質,是一種具有高導電度的有機導體材料。(1)寫出固體乙的
實驗式。(2)寫出固體乙和水的平衡化學反應式。【93 指考】
4. 某烴類之製備裝置如附圖,有關其性質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水和電石反應生成黃綠色氣體為乙炔(B)生成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應嚴禁煙火(C)此氣體可分別溶於 CCl4 和 C2H5OH 中(D)甲管溶液可使 Br2/CCl4 溶液褪色,
生成 1,1-二溴乙烯,證明生成氣體為不飽和烴(E)乙管溶液可使 KMnO4 溶液褪色,至
呈褐色,生成乙二醇。

【解答】:1. ACDE 2. ABE 3(1)CaC2(2) 4.BC

『有機溶劑的檢驗』
1. 乙醇俗稱酒精。下列有關酒精的敘述,何者正確?(甲)純酒精與乙酸反應會產生乙
酸乙酯(乙)在純酒精中,投入金屬鈉會產生氫氣(丙)純酒精經濃硫酸脫水後,可產生
乙烯或乙醚(丁)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以用白色的硫酸銅來檢驗(戊)工業上製備無水
酒精,較經濟的方法是先加無水硫酸銅乾燥後蒸餾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丁)(戊) (D)(甲)(乙)(丙)(丁) (E)(甲)(乙)(丙)(戊)。【98 指考】
2. *有關於下列四種有機化合物之敘述,哪些是正確的?(甲)乙醇 (乙)乙醚 (丙)丙酮
(丁)乙醛。 (A)被還原時,(丙)、(丁)皆可成為一級醇 (B)只有(丁)能使斐林試液還
原 (C)(甲)(丁)被 KMnO4 氧化的產物相同 (D)(乙)具有麻醉性而為丁醇之異構物 (E)
(甲)加濃硫酸加熱至約 130 ~ 140°C,則可得(丙)。
3. *下列有關羧酸、醚及醇類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A)乙二酸俗稱草酸,分子式為
C2 H2 O4(B)丙三醇俗稱甘油,分子式為 C3H8O3(C)乙二酸的沸點高於乙酸(D)乙醚中氧
原子的兩側均為乙基,因此乙醚不具極性(E)甲醚與乙醇互為同素異形體。【97 指
考】
4. 某一氧化劑 X,雖不能氧化甲醇、乙醇、甲醛或乙醛,但能氧化下列有機化合物,

以得醛或酸:

1 2 3 4
其中 R 、R 、R 與 R 可能是氫、烷基或其他官能基。若以該氧化劑 X,氧化

2,3,4-戊三醇如上圖:則可能獲得下列哪些產物? (A)CH 3 COOH (B)CO2 
(C)HCOOH (D)CH 3 CHO (E)CH 2 O。【92 指考】
5. 報載:「不肖商人於魚貨中添加致癌甲醛」。下列有關甲醛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醛分子形狀是平面形 (B)甲醛分子量為 30.0,常溫為氣態分子 (C)甲醛可用斐
林試劑檢驗,生成物為紅色 (D)甲醛無法用多侖試劑檢驗,不會有化學反應 
(E)37%甲醛的水溶液俗稱福馬林,可以用來防腐。【93 指考】
6. 下列有關醛與酮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酮可由醛氧化而得 (B)2-戊酮與斐林
試液反應,產生紅色沉澱 (C)丙醛與丙酮均可被還原成醇 (D)乙醛與 3-戊酮均可被
氧化成羧酸 (E)醛與酮可分別由醇氧化而得。【97 指考】
7. 化合物甲,其分子式為 C4H10O。它會與金屬鈉反應產生可燃氣體。
(1)寫出化合物甲的所有可能結構式?
(2)進一步檢驗,取另一試管盛 5mL 的 1%二鉻酸鉀水溶液,加入一滴濃硫酸,混好
後加入兩滴化合物甲,微熱之,10 秒後溶液變為綠色,則化合物甲可能的結構式為
何?
(3)另取 3mL 的甲於試管中,加入二鉻酸鉀晶體 0.5 克,又加入 1M 硫酸 3mL。裝置
如圖,於 85°C 加熱,並將發生的蒸氣溶入冷水。吸取所得的溶液 1mL,加入少量斐
林試劑,並加熱,發現沒有變化,化合物甲的結構式為何?途中溶入冷水中的化合
物結構式為何?【80 日大】
【解答】:1.D 2. BCD 3. ABE 4. CD 5. ABCE 6. CE

 
7. (1)

(2) (3)

『阿斯匹靈的製備』
1. 王同學取 2.00 克的柳酸(分子量=138)與 4.00 毫升的乙酐(分子量=102,比重=
1.08),在濃硫酸的催化下反應,所得產物經純化、再結晶及烘乾後,得到 1.80 克
的阿司匹靈。柳酸與乙酐反應生成阿司匹靈的反應式如上:【96 指考】
(1)下列哪一個化合物也可與柳酸反應生成阿司匹靈? (A)氯乙烯 (B)乙醇 (C)乙
胺 (D)溴乙烷 (E)乙醯氯。
(2)試問王同學在本實驗所得的產率(%)為何? (A)35 (B)47 (C)52 (D)69 
(E)78。
2. *下列有關阿司匹靈的敘述何者正確?(A)可由柳酸和乙酐進行酯化反應製備(B)可形
成分子間氫鍵(C)易溶於稀鹽酸中(D)可溶於碳酸氫鈉溶液中(E)易溶於水。
3. 製造阿司匹靈的實驗過程包含下列之操作程序。回答相關問題。(a)乾燥試管中加入
2 克柳酸[]與 4 毫升乙酐。本實驗必須使用乾燥試管之原因為 (1) 。(b)試管中再
加濃硫酸一滴,置入熱水浴。加入濃硫酸的目的為 (2) 。(c)將上述溶液倒入水中
並冰冷之;收集產生之沉澱。(d)將沉澱置於 100 毫升燒杯中,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
液,直至不再冒泡,過濾收集濾液。加入碳酸氫鈉溶液之目的為 (3) ,所冒之氣
泡主要成分為 (4) 。(e)其後,濾液需加入濃鹽酸,不時攪拌,則產品阿司匹靈沉
澱析出。產品沉澱析出原因為 (5) ,其結構式為 (6) 。(f)在第(c)步驟產生之沉
澱需經第(d)(添加碳酸氫鈉)及第(e)添加濃鹽酸)兩步驟之處理,其目的為 (7)

【解答】:1. (1)E (2)D 2.ABD 3. (1)防止乙酐吸水變成乙酸,而失去作用(2)催化劑。(3)
將阿司匹靈轉變為鈉鹽而可溶解於水中,與不溶於水、且不得與 NaHCO3 溶液
反應的雜質分離。(4)CO2(5)酸化後,轉為難溶於水的阿斯匹靈沉澱析出。(7)
與雜質分離,純化阿司匹靈。
『酸鹼滴定』
1. *下列是一段關於酸鹼滴定實驗的標準操作敘述:「取 25 毫升未知濃度的醋酸溶液,
放入錐形瓶中,此瓶需事先用蒸餾水洗淨,①並經該待測溶液潤洗過,②加入 2 滴
酚酞作指示劑,③取一支附有玻璃磨口活栓的滴定管,經蒸餾水洗淨後,④直接往
其中注入標準 NaOH 溶液,進行滴定,搖動試管,⑤至溶液由無色變成粉紅色,經
10 秒後,不再褪色,即停止滴定,記下數據」。文中用底線標明的操作,不正確的
有哪些?(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2. 取 0.51g 的鄰苯二甲酸氫鉀(單質子酸,式量為 204)溶於適量的水,配成 100mL
的溶液,然後滴入 2~3 滴酚酞指示劑,再用未知濃度的 NaOH 滴定之,加入
NaOH(aq)20.0mL 時,溶液由無色轉成紅色。(1)未知濃度的 NaOH 溶液的體積莫耳濃
度為若干 M?(2)另取 50mL 未知濃度的鹽酸以上述的 NaOH (aq) 滴定之,所得 pH 變
化滴定曲線如右所示,則未知濃度鹽酸的體積莫耳濃度為若干 M?(3)承(2),當滴
入的 NaOH 體積達 50mL 時,溶液的[H+]為若干 M?

3. 實 驗課 後 王同 學發 現實 驗桌 上 有六 瓶 試 劑 未 予歸 位, 可 能為 醋酸 、鹽酸、硫酸、
氫氧化鉀、氫氧化鈣以及氨水。王同學取出其中兩瓶,進行簡易分析實驗以辨
識兩者成分。以下為其實驗記錄:【95 指考】
實驗Ⅰ:從第一瓶溶液中取出 25.00mL,以標準 NaOH 溶液滴定,列於表中。
實驗Ⅱ:從第一瓶溶液中取 25.00mL 後,加入 10.00mL、0.01M 的硫酸,再以同一

準 NaOH 溶液滴定,滴定結果繪於上頁圖中。
實驗Ⅲ:從第一瓶與第二瓶溶液中分別取出 25.00mL 與 10.00mL,相互混合之後,

以標準 NaOH 溶液滴定,滴定結果也繪於上頁圖中。
實驗Ⅳ:完成實驗Ⅲ後,再加入數滴 BaCl2,溶液並無沉澱出現,但若改加草酸鈉,
則溶液出現白色沉澱。
(1)比照上圖的繪圖方式,將實驗Ⅰ的滴定結果繪於紙上,並以平滑曲線連接各點。
注意:繪圖可以先用鉛筆,但最後要在鉛筆所繪的點與線上,再用原子筆、鋼珠筆或中性
筆描繪(包括縱坐標與橫坐標)
(2)計算標準 NaOH 溶液的濃度(單位:M)。(3)若在 12.50mL 標準 NaOH 溶液中加入
12.50mL、0.01M 的鹽酸,則最後溶液的 pH 值為何?
(4)寫出第一瓶所含成分的正確中文名稱與化學式,並計算其濃度。(單位:M)
(5)寫出第二瓶所含成分的正確中文名稱與化學式,並計算其濃度。(單位:M)
【解答】:1. ACD 2. (1)0.125(2)0.1(3)8´10-13M 3.(1)上圖(2)0.01M(3)pH=7(4)鹽酸,
HCl(aq),0.01M(5) Ca(OH) 2,其濃度為 25×0.01=10×2×C+15×0.01 C
=0.005M
『氧化還原滴定』
1. 滴定 30.0 毫升某 Sn2+酸性溶液,達滴定終點時共消耗了 10.0 毫升 KMnO4 溶
液(0.120 M),此溶液中 Sn2+之起始濃度為何? (A) 0.100 M (B) 0.200 M
(C) 0.360 M (D) 0.900 M【85-日大】
2. 於實驗中將 0.134 克 Na2C2O4(式量=134)溶於適量水中,應酸化後,以未
知濃度的 KMnO4 溶液滴定。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並平衡離子反應方程式。
(2)當加入 20.0 mL KMnO4 溶液後,MnO4-的顏色不再消褪,求 KMnO4 溶液的
體積莫耳濃度為若干?
(3)在酸性條件下欲滴定 0.10 莫耳 FeSO4 溶液,需上述 KMnO4 溶液若干 mL?

3. *某生秤取 0.095 g 混雜有硫酸鈣的硫酸亞鐵( 式量= 152)後,將其溶於 20

毫升、0.5 M 的熱硫酸溶液中,隨即以 0.001 M 的 溶液滴定。當加入 25.00

毫升 時,達滴定終點。已知滴定反應式如下:

假設該硫酸亞鐵中之

不純物,不含上列反應式中的任何離子,試問下列有關該滴定的敘述,哪些正確?

(A)溶液中的 恆等於  (B)溶液中的 恆等於  (C)該硫

酸亞鐵的純度約為 20%(重量百分率) (D)以硫酸作為溶劑主要是避免鐵(II)離

子沉澱 (E)為保持溶液酸性,可以用 1M 的 取代硫酸。【101 指考】

4. 某日王同學整理實驗桌時,發現一瓶未加蓋的水合硫酸鐵(Ⅱ)( .

),其中已有部分晶體變為黃褐色。經詢問老師,得知是因為部分鐵(Ⅱ)離子被
氧化所致。於是王同學決定分析這瓶試藥中鐵(Ⅱ)離子的含量。他準備了以下器
材:
天平、容量瓶(100 mL)、燒杯(250 mL)、量筒(100 mL)、錐形瓶(250
mL)、滴定管、滴定管夾、分度吸量管、安全吸球、玻棒、漏斗及鐵架。
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 1.稱取水合硫酸(鐵Ⅱ)試樣 4.00 克倒入容量瓶中配製成 100 mL 的水溶液。
步驟 2.準確量取步驟 1.之水溶液 50 mL 倒入器材甲中,再加入 3.0 M 硫酸溶液約 30
mL
步驟 3.將已標定過的 0.05 M 過錳酸鉀溶液裝入器材乙中,並讀取器材乙中溶液體積
的最初刻度為 28.25 mL。
步驟 4.以過錳酸鉀溶液滴定器材甲中的硫酸鐵(Ⅱ)溶液,當達到滴定終點時,讀
取器材乙中的溶液刻度為 48.25 mL。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器材甲的名稱。(2)寫出如何以顏色變化來判斷
步驟 4.的滴定終點。(3)寫出步驟 4.的淨離子平衡反應式。(4)試以滴定數據,計算此
水合硫酸鐵(Ⅱ)試樣中所含鐵的重量百分率。【97 指考】
【解答】:1.A 2. (1) 2 MnO4-+5 C2O42-+16 H+─→ 2 Mn2++10 CO2+8 H2O;(2)
0.02 M;(3) 1000 mL 3. AC 4. (1)錐形瓶(2)紫紅色不再消失(3)
 (4)14%
『電解電鍍』
1. 鎳鎘電池是市售蓄電池之一,電池電壓為 1.3 伏特,充放電時會伴隨下列反應:

假設某一鎳鎘電池,經使用一段時間後,消耗了 5.0 克的鎘。今欲以 2.0 安培的電流


為之充電,試問理論上至少約需多少小時始能完成充電?(已知鎘的原子量為
112.4,1 法拉第=96500 庫侖) (A)0.6 (B)1.0 (C)1.2 (D)2.4 (E)3.6。【97 指
考】

2. 在室溫電解 2.0M 的 水溶液,在電解時,和電源供應器的正極相連電極

(甲電極)的最主要產物,及電解槽陰極的最主要產物,分別是什麼? (A)氫氣及
金 (B)氧氣及金 (C)兩者均為金 (D)氧氣及氫氣 (E)金及一氧化氮。【93 指考】

【解答】:1.C 2.B
『凝固點下降』
1. 欲測某固體之凝固點,若此固體之熔化與凝固曲線如上圖所示,圖中各虛線之間距
相等,則此固體的凝固點應記為下列何者?(A)2.00°C(B)1.95°C(C)1.85°C(D)1.80°C。
2. 在溶液凝固點下降的測定實驗中,選用環己烷作溶劑,並分成三組進行實驗數據如
附表所示:(分子量:環己烷 84,樟腦= 152,= 128,碘= 254;環己烷比重=
0.78)
試根據以上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求溶液的重量莫耳濃度。
(2)利用上述三組實驗數據,將其結果,以濃度為橫坐標、溫度為縱坐標繪出。
(3)在附圖中,標示出環己烷之正常凝固點的位置,並寫出其溫度為幾°C。

(4)求環己烷的凝固點下降常數 。【91 指考】

3. 蒸餾水及尿素水溶液(6.0 克的尿素溶於 50.0 克的水中)冷卻時,其溫度隨時間的


變化情形如附表所列,已知水的凝固點下降常數為 1.86°C/m,求:(1)兩種液體的凝
固點。 (2)尿素的分子量。

【解答】:1.B 2.(1)0.15m(2)上圖(3)6.4°C(4)20°C/ 3. (1):0.02°C,尿素- 3.61°C (2)61.5


『配位化合物』
1. *下列錯合物中,哪些中心金屬離子為+ 2 價,且其配位環境是平面四邊形?(原子

序:Ni、Pd、Pt 分別為 28、46、78) (A)  (B)  (C)

 (D)  (E) 。【100 指考】


2. 下列配位化合物,何者的中心金屬離子之氧化數為+2,且配位數為 4(en 表乙二

胺)? (A) (B) (C) (D)

【解答】:1.CDE 2.A
『奈米科技』
1. 所謂奈米材料是指任何材料的尺寸至少一維是奈米級(1~100nm)範圍內的分子或

-
粒子。奈米(nanometer)是一個長度的單位,1 奈米(nm)=十億分之一米 (10

9
m),約分 子 DNA 的大 小,或頭髮寬度的十萬分之一。其中包含金屬材料、半導

體材料、高分子材料、非金屬材料、陶瓷材料、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等。當材料在
奈米等級尺寸大小,會產生巨觀材料所不具有的性質。例如新的物理性質、光學性
質、催化性質、磁性和熔點下降等。
簡易的奈米粒子製備實驗有二種:其一應用電化學還原之原理,電解後可以得到黃
褐色銀奈米粒子溶液;另一利用金屬鹽類(AgNO 3),以加入還原劑(HCOH 甲
醛)還原之,亦可得到黃褐色銀奈米粒子溶液。利用雷射筆照射時的散射現象(廷
得耳效應)及溶液呈黃褐色可用來判定銀奈米粒子的存在。

+ -
化學還原法:2AgNO 3+HCHO+H 2 O→2Ag+HCOOH+2H +2NO 3

界面活性劑分子是一端為親水性,另一端為疏水性(親油性)之長鏈分子。親油端
可和非極性分子鍵結,並將其包埋於界面活性劑中形成微胞,進而分散在水中。
SDS 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藉由 SDS 保護產生的銀奈米粒子,避免銀奈米粒子聚集
造成顆粒變大而沉澱,甚至產生銀鏡反應。
試由上面敘述,下列有關奈米粒子的製備實驗敘述,何者錯誤?(A)上述奈米銀粒子
的製備與奈米硫粒子的製備,皆涉及氧化還原反應(B)上述奈米銀粒子的製備與奈米
硫粒子的製備皆是由小而大製備奈米粒子,並利用廷得耳效應檢測奈米粒子的存在
(C)奈米粒子的製備過程中,隨奈米粒子顆粒的變大,最終會因為顆粒過大而產生沉
澱(D)奈米粒子的製備實驗中,加入界面活性劑後即可有效防止奈米粒子聚集析出。
2. 利用硫代硫酸鈉在酸性溶液下,會還原出奈米硫粒,形成膠體溶液。加入界面活性
劑後,可抑制奈米硫粒的凝聚,延緩硫粒聚集沉澱的時間,以雷射筆照射膠體溶液
觀察光源散射現象,即可觀察奈米硫粒生成的廷滯現象。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
何者錯誤? (A)利用硫代硫酸鈉生成奈米硫粒,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B)硫代硫酸鈉
分解產生硫,硫原子會進一步聚集成奈米硫粒,且會聚集成更大的硫原子團而沉澱
(C)廷得耳效應是奈米硫粒散射光線造成 (D)界面活性劑加入後,奈米硫粒會因表面
電荷被中和而加速凝聚析出沉澱。
3. 直徑在 107~109 公尺的粒子所構成溶液稱為膠體溶液。下列有關膠體溶液性質的敘
述,何者錯誤?(A)通常膠質粒子可吸附溶液中的離子而帶電荷,故而易分散於水溶
液中(B)膠體溶液通電可促使膠質凝聚(C)在奈米硫粒膠體溶液生成過程中加入界面活
性劑,不會改變奈米硫粒的生成速率(D)廷得耳效應是因膠質粒子散射光線造成
【解答】:1.D 2.D 3.C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