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台灣省中投區九十五學年度高級中學 數學、資訊及自然科能力競賽

物理科
物理科理論試題 編號

1、擴散現象可從動力論與分子散漫運動的基本原理來理解。1855 年生理學家 Adolf Fick 從實驗


上發現擴散速率與濃度梯度及截面積成正比。氧氣進入到昆蟲的體內是從昆蟲身體的表面經由
-9 2
氣管擴散進入體內,氣管的平均長度為 2 mm,截面積為 2×10 m 。假設氧在昆蟲體內的濃度是
-5 2
在大氣中的一半。(假設氧的擴散係數為 1×10 m /s) 試問:
(a)在 20°C 時的空氣中的氧濃度為何?以 mol/m3 表示。(假設空氣中有 21%為氧氧)
(b)氧的擴散速率為何?
(c)一個氧分子從昆蟲身體表面擴散到體內所需的平均時間為何?

2、如圖所示,一質量為 10kg,半徑為 0.05m 的均質圓柱在一傾角為 30°的斜面上被一條不可伸長


的輕繩纏繞在圓柱上,並跨過無摩擦的滑輪在另一端連著一個質量為 20kg 的重物。假設圓柱只
滾不滑,求
(a)當重物下降 1m 時圓柱垂直向上運動的距離。
(b)圓柱中心的加速度。
(c)作用在接觸點 P 上的靜摩擦力。(已知垂直通過 R
M
1 2 m
圓柱平面圓心的轉動慣量為 MR ) P
2
30º

3、如下圖, 波長為 λ 的單色光垂直入射到相距為 d 的雙狹縫 S1 與 S2 . 在 S1 後面放置一個長度為


t 的透明容器(設容器壁厚度可忽略), 內部充滿空氣,光屏到狹縫的距離為 ℓ 設 λ = 632.8 nm,
ℓ = 2 m, t = 2 cm.
(a)觀察光屏上的干涉條紋, 發現中心亮紋與第 10 條亮紋的距離為 25.3 cm,求兩狹縫的間距 d.
(b)若利用幫浦將容器內的空氣逐漸抽出, 光屏上的干涉條紋如何移動?(請說明理由)
(c)設空氣全部抽光後,發現移動通過某固定點的干涉條紋數為 18. 求空氣的折射率 n.

3- 1
4、一半徑為 R 之圓環,在 t = 0 , x = 0 時,以 v0 之速度向 + x 方向前進, 同時以 ω0 逆
時鐘旋轉(如圖)。這時圓環與桌面有滑動, 假設滑動的磨擦係數 μ 為常數, 滾動的磨擦係數
可忽略。當圓環與桌面只有滾動沒有滑動時‚圓環呈等速度運動。試問
(a) 求最終速度。
(b) 若 v0 = 0.2 Rω0 , 重力加速度為 g, 求此圓環中心向右的最大位移為何 ?

5、如右圖所示,一木棒,長 10 m 可繞垂直軸 O 點旋轉,在木棒另端上放置一盛水之水杯,杯內


水中有一密度小於水( ρ 木 < ρ 水 )且質量為 m 之木塊以線與杯底相連接。如木棒未繞 O 點旋轉,
則木塊繫線垂直向上如圖所示(設杯寬遠小於 r)。
(a)求此時線之張力 T。
r
(b)如木棒以 ω =0.7rad/s之角速度繞鉛直軸轉。求此時線與垂直方
向之夾角 Ө,此 Ө 角向外或向內(指向轉軸方向)偏。
(c)求(b)之情況,懸線之張力 T’。

6、如下圖所示

(a) 一條繩子若是沒有拉緊是不能傳遞繩波的。今有一線密度為 ρ 的繩子,施予 τ 的張力。若


τ
有振動器產生脈波在繩子上傳遞,請證明其波速為 v =
ρ

(b) 假使把一條繩子一端接在音叉的一隻腳 P 上,另外一端則跨過滑輪 Q,懸掛質量為 M 的重

物。若繩子密度為 ρ = 1.8 g m ; P 與 Q 間的距離為 l = 1.5 m ; 音叉的振動頻率為 f = 120 Hz 。

如果要在 P 與 Q 間產生 3 個節點,請問所需懸掛重物質量 M 為若干?

3- 2
7、均勻細桿長 l 、質量 m ,兩端靠在光滑牆壁和地面,如右圖。
如任其自此位置開始下滑。
(a)下滑過程中(桿端未離牆),細桿質心移動軌跡為何種曲線?
(b)桿與牆起初夾角為 α ,下滑過程中夾角會增大,當夾角變為?度

ml 2
桿與牆開始分離。(垂直桿通過質心轉軸之轉動慣量為 )
12
(c)若初夾角 α = 30 0 ,則(b)小題答案應為何?

3- 3
1、[Ans]

(a) C 0 = n / V = P / RT = (0.21)(1.013 × 10 5 Pa ) /(8.315 J / mol ⋅ K )(293K ) = 8.7 mol / m 3 #

1 1 1
(b) 濃度差: ∆C = C 0 − C 0 = C 0 = (8.7 mol / m 3 ) = 4.35mol / m 3
2 2 2
∆C
擴散速率: J = DA D:擴散係數; A: 截面積
∆x

∴ J = (1 × 10 −5 m 2 / s)(2 × 10 −9 m 2 )(4.35mol / m 3 ) /(2 × 10 −3 m) = 4 × 10 −11 mol / s #

(c) 就平均濃度而言,
1 1 3 3
C av = (C 0 + C 0 ) = C 0 = (8.7 mol / m 3 ) = 6.53mol / m 3
2 2 4 4

∴擴散的平均時間

t = N / J = C avV / J = (6.53mol / m 3 )(2 × 10 −9 m 2 )(2 × 10 −3 m) /(4 × 10 −11 mol / s ) = 0.6 s #

3、

1
4、Answer : (a) vfinal = (v0 - Rω0)/2.

(b) v02/(2gμ) = (0.2Rω0)2/(2gμ) .

(a)
5、
m
T+mg- ρ水 g = 0
ρ木
ρ水
T = mg( -1)
ρ木

(b)
Ө 向內(向轉軸)
2 2
Mrω = m(10)
(0.7)
= m( g )
2
g
-1 2 -1 1
Ө = tan = tan
g 2

(c)
m
T’+ m( 3 g)- ρ 水 g=0
2 ρ木
3 ρ
T’= mg( 水 -1)
2 ρ木
2
6、
 ∆l 
(a ) F↓ = 2τ sin θ ≈ 2τθ = τ (2θ ) = τ  
 R 
∆m = ρ∆l
v2 v2
F↓ = (∆m)a = (∆m) = ( ρ∆l)
R R

 l v 2
⇒ τ   = ( ρ∆l)
 R  R
τ τ
⇒ v2 = or v=
ρ ρ
λ
(b) l = ( n + 1) = 2λ (Q n = 3)
2
v v fl
f = = → v=
λ l
2 2
τ mg
v= =
ρ ρ
mg f 2l 2
=
ρ 4
ρ f 2l2 (1.8 ×10−3 Kg
)(120 Hz ) 2 (1.5 m) 2
⇒ m= = m
= 1.488 kg ≈ 1.5 kg
4g 4(9.8 m s2 )

7
(a) 下滑過程中

l l l2
xc = sin θ , y c = cos θ → xc + y c =
2 2
∴ 為圓形軌跡 #
2 2 4
l l 1 2 1 2 &2
(b) x& c = cos θθ& , y c = − sin θθ& → mvc = ml θ
2 2 2 8
1 2 1
mg∆y c = mvc + I c ω 2 位能轉移為動能(移動+轉動)
2 2
l 1 1 1
mg (cos α − cos θ ) = ml 2θ& 2 + ( ml 2 )θ& 2 → θ& 2 = 3 g (cos α − cos θ ) / l (1)
2 8 2 12
l
Q N 1 = m&x&c = (cos θθ&& − sin θθ& 2 ) 將 (1) 式再微分 2θ&θ&& = 3 g sin θθ& / l → θ&& = 3 g sin θ / 2l (2)
2
2 cos α
離開牆 N 1 = 0 → cos θθ&& = sin θθ& 2 將 (1)(2) 代入 → 2 cos α = 3 cos θ ⇒ θ = cos (
−1
)#
3

2 3 1
) ⇒ θ = cos ( ) #
−1
(c) θ = cos −1 ( ⋅
3 2 3

3
台灣省台中區九十五學年度高級中學 資訊及自然科能力競賽

物理科實驗試題
物理科 編號

流體實驗
一、實驗簡介
一般在處理流體運動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一個是連續方程式(Equation of
Continuity);另一個是伯努力方程式(Bernoulli’s Equation),藉由這兩個方程
式,就可以解釋穩定而且不可壓縮的流體問題[註一]。
第一個概念(連續方程式)是來自質量守恆,在流體束(流體被限制流經的路徑)
流經之各點,其流體速度和流體束截面積的乘積為一個常數,如圖一所示意,即 A v
=constant。在生活中可見的例子是:河道狹窄處之水流流速較寬廣處的水流流速
快。

v1 v2

A2
A1
圖一:在流體束中,任一點的流速 v 和在當處流體束的截面積 A 的乘積為一定數,
就是 A1v1 = A2 v 2 = constant。

而第二個概念(伯努力方程式)是來自能量守恆,當流體束流經不同高度時,該
處 壓 力 (P) , 流 速 ( v ) , 及 高 度 (y) 之 間 有 一 個 關 係 式 , 即
ρ v 2 + ρ gy = constant, ρ 為流體的密度,g 為重力加速度,如圖二所示。生活
1
P+
2
中常聽到所謂的「流速快則壓力小」
,就是基於這個概念,也由此解釋何以飛機會上
升。
P 1 , Vv11

P 2 , Vv 22 y1

y 2

圖二:在流體束中,流經不同高度之流體,其所處之壓力(P)、流速(v)、及高度(y)
之間有一個關係,就是 P1 + 1
ρv12 + ρgy1 = P2 + 1
ρv 22 + ρgy 2 = constant。
2 2

註一:一般而言,流體可區分為穩定流體(Steady Flow)、非穩定流體(Unsteady Flow)、及紊亂流體(Turbulent Flow),這些不同


狀況的流體,基本上可以用雷諾數(Reynolds number)的大小來區分。流體速度不是太快而且密度保持一定的水流,就
是屬於穩定且不可壓縮的流體。

4-1
圖三簡示一個盛水容器,水流透過下方的小孔流洩出,則容器內水位高度隨時
間下降,而此水位高度下降的速率就是本實驗要探討的主題,也就是要經由量測到
的 y(t)函數,探討其相關問題。理論上,此問題自然可以用上述的兩個概念推導。
實際上,則是要透過實驗量取數據來印證理論。

惟,我們可以理解的是,推導過程是針對理想流體。事實上,水具有黏滯性,
此特性將會使得實驗結果與理論有所差異。簡單的說,水的流動過程中會有流阻,
就像電流的流動會遭遇到阻力一般(就是電阻)
,在本實驗的架設上,水流經過大圓
桶與小圓孔,當然就分別遭遇到來自大圓桶及小圓孔的流阻,以影響程度而言,其
中來自小圓孔(可視為小圓管)的流阻將是主要且為決定性的部分。

圖三:側面鑽一小孔之盛水圓桶,水流洩出,則水位下降,主要探討的是 y(t)
的函數關係。

有關流體流經小圓管的的描述,帕穗定律 (Poiseuille's Law)有定量的公式如


下:
∆Q
∆P = ( ) R ………………(1)
∆t

∆Q
其中, ∆P 為小圓管兩端的壓力差, 為流經小圓管的體積流率(單位時間流
∆t
過的水容量),而 R 就是流阻。此公式看起來就像歐姆定律 V = IR 。而流阻與幾個相
關參數之間的關係,經過演算,可以得到如下式:
8cl
R= ……………(2)
π r4

l = 小圓管的長度(cm)
r = 小圓管的半徑(cm)

4-2
g
c = 水的黏滯係數( )
cm ⋅ s
g
∆P =小圓管兩端壓力差( )
cm ⋅ s 2
∆Q cm3
( )= 體積流率( )
∆t s

如圖三所示,小圓孔可以視同一個小圓管,小圓管兩端的壓力差與容器內水位
的高度 y 有關,而體積流率與高度的時變率有關(就是水位高度對時間的變化率),
∆y dy
也就是與前述量測到 y(t)函數的導數有關(即微分 lim = )
。因此,由公式(1)
∆t →0 ∆t dt

∆Q
可知,將 ∆P 對 ( ) 作適當的轉換後,再作圖分析,則可以推導求得水的黏滯係數。
∆t

二、實驗引導
1. 如圖三所示,經由小孔洩出水,容器內水位下降。主要探討的是水位高度相對於
洩水時間的關係圖,就是 y(t)的函數關係。
2. 印證實驗,透過實驗簡介的兩個流體重要概念,解出 y(t)的關係,進而分析及印
證實驗結果。
dy
3. 安排適合之實驗步驟與方法,探討 對 y 的關係,從而推導出水的黏滯係數。
dt
4. 合理解釋實驗值與理論值的差異。如果發生差異性,並不是表示理論不對,而是
有一些現實因素,使得與在理想的狀況下推導出來的結果有所差異。

三、實驗器材
壓克力圓筒 x1、塑膠盆 x1、水桶 x1、橡膠軟管 x1、游標尺 x1、碼錶 x1、溫度計
x1、燒杯(500cc)x1、方格紙 x3、硬紙板 x1、小刀 x1、夾子 x1、膠帶 x1、抹布
x1

四、實驗步驟及配分
1. 架設壓克力圓筒,如圖三。觀察水洩出小孔的情形,並量測及記錄 y(t),需要
測量多組 y 對 t 的數據,使結果足以畫出合理的 y(t)圖,並瞭解曲線走向(例
如呈直線、二次曲線、或更高次曲線)。(配分 20%)
2. 藉由實驗簡介的理論,推導出 y(t)的關係。(配分 15%)
3. 將推導得到的理論值和實驗所得數據畫在一起,分析比較及印證實驗與理論的
差異,並合理解釋此差異性。(配分 10%)

4-3
4. 將實驗及理論的數值,分別以 y 對時間 t 作圖,分析數據所呈現之曲線,並由
曲線相關參數印證實際狀況。(配分 15%)
dy dy
5. 設計合適之實驗步驟及作法,量測不同水平面高度時之 ,分析 對 y 的關
dt dt

∆Q
係,以供探討 ∆P = ( ) R 。請同學注意,如有不同做法,則以同學的方法為優先。
∆t
(配分 15%)
6. 相較於大圓桶,請說明何以小圓孔扮演主要且決定性的流阻。進而探討
∆Q
∆P = ( ) R 的實驗結果,經由作圖,分析並求出水的黏滯係數,並探討誤差(水
∆t

g
在 25oC 的黏滯係數為 0.0872 ,而水的黏滯係數隨溫度上升而下降)。(配
cm ⋅ s
分 15%)
7. 在步驟 5 的實驗中,同學們可以僅採用一種方式,實際探討水的黏滯係數。限
於時間,請同學們描述可能的第二種或第三種方式,但是要注意到實際操作面,
最好能配合桌上設備就可以達成的方式。不能太理想,而有實際上達不到的遺
憾。(配分 10%)

4-4
流體實驗
一、實驗步驟:
1﹒將適當長度的方格紙貼於圓筒上,以方便讀取水的高度。
2﹒加水至距小孔 13.5 公分高處,開始量測水面下降至不同高度的時間,記
錄於表一中。
表一
高度 y(cm) 時間 t(s) 時間差(s)
13.5 0
13.1 31.55
11.81
12.9 43.36
12.1 92.43
10.12
11.9 102.55
11.1 167.24
13.62
10.9 180.86
10.1 242.24
16.34
9.9 258.58
9.1 327.02
17.12
8.9 344.14
8.1 415.39
19.57
7.9 434.96
7.1 510.36
21.25
6.9 531.61
6.1 614.86
22.07
5.9 636.93
5.1 732.86
25.31
4.9 758.17

二、實驗分析:
1﹒將表一中所得的數據製成 y(t)圖,如圖一所示。由圖一可知 y(t)圖為二次
曲線,但實驗值明顯大於理論值,即水流的速率比理想流體慢,此原因
為水黏滯性的影響,其黏滯係數的大小會在之後探討。
15
實驗值
14
13 理論值
12
11
y (cm)

10 2
y = 6E-06t - 0.0159t + 13.643
9
8
7 2
y = 7E-06t - 0.0203t + 14
6
5
4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t (s)

圖一:藍色線為實驗數據所作的曲線,紅色線為理論值(計算與推導在
分析 2)。由圖可看出實驗值明顯大於理論值,其原因為水黏滯性的影響。
2﹒理論推導:
1 1
由伯努力方程式可知 P1 + ρ v12 + ρ gy 1 = P2 + ρ v 22 + ρ gy 2 ……(1)
2 2
其中 P1=P2=大氣壓,y2=0,故式子可整理成 v12 + 2 gy1 = v22 ……………(2)
A
又由連續方程式 A1v1=A2v2 可知 v2 = 1 v1 ……………………………(3)
A2

 A12  2
將(3)式代入(2)式中,整理後可得  2 − 1v1 = 2 gy ……………………(4)
 A2 

− dy −1 2g
又 v1 = 代入(4)式 → dy = dt ………………………(5)
dt y A12
−1
A22
g
將(5)式積分 → y =− t + h …………………………(6)
  2
2 A 2 − 1 1
 A2 
由(6)式可知 y(t)圖為二曲線圖。

從圖一可知實驗所得 y(t)圖為二次曲線圖,與此推導結果相符。

3﹒ 由(6)式可知 y 與 t 為線性關係,故將實驗數據做 y -t 圖,如圖二。

3.8
3.6
3.4
3.2
y = -0.0019x + 3.6547
y^0.5

3
2.8
2.6
2.4
y = -0.0027x + 3.6742
2.2
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圖二: y -t 關係圖,由圖可知其關係式為 y =-0.002t+3.67。

g
由(6)式知線性方程式的斜率為 − ,又本實驗所用之圓筒內徑
 A2 
2 1 2 − 1
 A2 

為 14.05 公分,小孔的孔徑為 0.15 公分,故可由圖二所得方程式之斜率


推得 g 值為 499cm/s2,此與實際 g 值 980cm/s2 差距甚大,由此可知水的
黏滯性在此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由方程式的截距可推得起始點為
13.35cm,與實際的 13.5cm 接近,應是按碼表所造成的誤差。
∆Q
4﹒若要考慮黏滯係數對本實驗的影響,就須引用帕穗定律 ∆P = ( ) R ,其
∆t

8cl ∆Q ∆y
中R= , ∆P = ρgy , = A1 ,所以可將式子整理為
πr 4
∆t ∆t
8clA1 ∆y
y= …………(7)
ρgπr 4 ∆t

∆y
將表一數據經過計算可得製成 -y 圖,如圖三所示。
∆t
0.026
實驗值 理論值
0.024
0.022
0.02
0.018
(cm/s)
dy/dt

0.016

0.014
0.012
0.01
0.008
6 7 8 9 10 11 12 13 14
y (cm)

∆y ∆y
圖三: -y 圖,實驗值的直線方程式為 =0.0013y+2×10-5。
∆t ∆t

由(7)式及圖三所得直線方程式可推得本實驗所用液體的黏滯係數為
g g
0.129 ,比 25℃時純水的黏滯係數 0.0872 大了 47%,造成此
cm ⋅ s cm ⋅ s
現象的原因,除實驗上量測的誤差(如小孔的直徑大小、圓筒直徑大小
及圓筒壁的厚度)外,本實驗所用的水為自來水,水中的雜質也可能造
成黏滯係數變大的原因。
∆y
5﹒除利用 -y 圖求出黏滯係數外,尚可利用測量固定水位時,單位時間
∆t
流出的水量與水位高的關係求出黏滯係數,其步驟如下:
(1) 將水桶裝滿水,置於桌面上;壓克力圓筒裝水至固定高度(12cm)後,
置於椅子上。
(2) 將水管兩端分別置於水桶與壓克力筒中,利用虹吸現象使水桶中的水
可流到壓克力筒中,並以夾子夾住水管控制進水量,使壓克力筒中的
水位保持不變。
(3) 將燒杯置於小孔前,測量水流出 10ml 所需的時間。

測量結果:
水在 12cm 高時,流出 10ml 需 4.47s(4.49、4.53、4.44 的平均值)
g
由此可推出水的黏滯係數為 0.12 ,與分析 4 所得結果相符。
cm ⋅ 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