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3

第六章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

6.1 前言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用於本手冊之定義係指基地開挖工程利用適當之

儀器,量測擋土結構系統、地層及鄰近建築物三者之間因互制行為所產生之

變化,用以研判及維護開挖工程本身和工地周邊鄰近建築物安全之一種系統

性設備;所謂「系統性設備」
,是指安全監測並非單靠某一監測項目或監測儀

器便可達到目的,亦非單以某一項安全之監測結果即可評斷為「安全」
,必須

以整體性之監測結果加以綜合性之研判,方可確定工程是否安全。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常為工程施工者所運用,做為施工安全控制之工

具,但也需要設計者事先加以規劃及設計。工程設計者對工程安全需負「設

計結果是否安全妥當」之設計責任,以設計者之角度而言,工程之設計,尤

其對涉及深開挖之大地工程,常有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及風險存在,對工程之

安全常無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需要輔以安全監測系統,以確認設計之適當

性及掌握工程施工之安全。本章主要係以工程設計之觀念論述「開挖安全監

測系統」之規劃、設計及施工管理。

6.2 開挖安全監測之目的

基地開挖工程設置開挖安全監測系統,其目的歸納而言,包括以下各項:

(1) 施工安全之掌控:

在整個開挖施工過程中,適當之監測系統可以適時反應出擋土結構、地層

及鄰近建築物等之行為訊息,做為判斷施工安全與否之指標,且具有預警

功效,以預防災害之發生,並可做為補救措施及緊急災害處理之重要參考

數據來源。

6-1
(2) 設計適當性之確認:

由監測所得結果與設計分析之預估值比較,可暸解該工程設計是否過於保

守或冒險,並可適時提供有關工程變更或補救措施所需之設計參數。

(3) 長期行為之追蹤:

對於情況特殊之建築物於完工後,仍可藉長期保留之監測儀器繼續做長期

性之追蹤監測,如地下水位的變化、基礎沉陷等現象,是否超出設計值。

此外,長期之觀測追蹤結果亦可做為鑑定建築物破壞原因之參考資料。

(4) 鑑定之佐證:

基礎開挖導致鄰近結構物或其它設施遭波及而損害,由監測系統所得之資

料,可提供相當直接的技術性資料以做為鑑定之參考。

(5) 相關設計之回饋:

對於基礎開挖擋土安全設施之理論,至今仍難以做妥善圓滿之模擬;因

此,一般基礎開挖擋土安全之設施與施工,工程經驗往往佔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而工程經驗皆多半由監測系統所獲得之資料整理累積而成。所以監

測系統觀測結果經由整理歸納及回饋分析,可協助設計者了解擋土設施之

安全性及其與週遭地盤之互制行為,進而修正設計理論及方法,提升工程

技術。

6-2
咻 糟糕了
水噴出
傾斜量
來了!

水道管
門、窗
沒辦法
關起來

房屋傾斜 中間柱隆起
地面下陷
又有裂縫
水平支撐變形
原來的水位
(原地面)

6-3
水平支撐變形

工程施工後的水位
開挖面隆起

擋土壁體變形

抽水泵

圖 6.1 開挖工程可能引起之問題
6.3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之設置

那些工程需設置開挖安全監測系統?基本上基礎開挖之設計如遭遇下

列情形時,則需配合工程之需要設置安全監測系統:

(1) 開挖影響範圍內之地層鬆軟,或其他地質條件欠佳者,如高靈敏度、地下

水位差距大、伏流水或流砂現象等。

(2) 工地鄰近建築物或結構物之現況欠佳或對沉陷及傾斜之影響敏感者。

(3) 開挖影響範圍內有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古蹟或其他重要建築物者。

(4) 經學理及經驗分析,結果顯示工地週遭對開挖之影響敏感者,或難以確定

開挖所至之影響者。

(5) 本工程附近類似規模之基地曾因開挖施工而發生災害或糾紛者。

(6) 於坡地進行擋土及開挖工程時。

(7) 開挖擋土結構於開挖施工期間所產生之應力及應變有影響施工安全之顧

慮者。

(8) 將開挖擋土壁體兼做永久性結構物使用,但對施工期間所產生之應力及應

變可能影響結構物長期性之安全時。

(9) 其它特殊要求或法規要求

6.4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之規劃

監測系統應考慮工程之基地大小、開挖深度、地質狀況、地下水位及水

壓、工期長短、擋土構造型式、支撐型式、施工步驟、施工困難度、工地四

周環境、鄰近建築結構物狀況等因素,做適當的規劃及設計。規劃設計之要

領包括以下各項:

(1)監測項目之選定:

基本考慮為開挖工程施工安全之掌握所需之資料,一般包括:

(a)地下水位及水壓。

(b)土壓力及支撐系統荷重。

6-4
(c)擋土結構變形及應力變化。

(d)開挖區地盤之穩定性。

(e)開挖區外圍之地表沉陷。

(f)鄰近結構物與地下管線等設施之位移、沉陷量及傾斜率。

(g)鄰近結構物安全鑑定所需之資料(如結構物之裂縫寬度、長度及數量

等)。

(2)監測標的物應力及應變之行為預測:

設計單位依據其設計原理與假設之施工條件,預測各監測項目之最大可能

值以決定各項監測之適用儀器;同時預測施工中各階段各監測項目可能之

變化,以為擬訂監測管理值之參考。

(3)各種儀器設置地點、設置時機之決定。

(4)儀器規格之決定。

(5)儀器裝設施工規範之擬訂。

(6)儀器測讀正確性之檢核方法與程序之制定。

(7)監測頻率最低要求之決定。

(8)監測管理值之研擬:

管理值擬訂須考慮下列因素:

(a)工程規模與工期。

(b)設計參數之不確定性。

(c)環境的複雜性。

(d)地下管線分佈、鄰房現況及基礎特性。

(e)公共關係、鄰房住戶心態及反應。

(9)提示施工單位應於施工前辦理之事項:

設計者應就其設計上之特殊考慮因素及設計上未能充份考量之事項加以

整理,而期望施工單位於施工前辦理之事宜,如補充地質調查、地下管線

調查、鄰房現況調查或鑑定。

6-5
6.5 安全監測之項目及儀器

安全監測之項目一般包括下列各項,可視現場條件及設計需求做適當之

選擇:

(1) 開挖區四周之土壤側向及垂直位移。

(2) 開挖區底部之土壤側向及垂直位移。

(3) 鄰近建築結構物之垂直位移、側向位移及傾斜度。

(4) 開挖影響範圍內之地下水位及水壓力。

(5) 擋土設施之受力及變位。

(6) 支撐系統之受力與變形。

(7) 鄰近建築結構物裂縫之變化

各監測項目可參考選用之監測儀器如表 6.1 所列。


表 6.1 監測項目及可參考選用監測儀器一覽表

監測項目 可參考選用之監測儀器
擋土壁體側移及變形
傾斜管
土層之側移及變形
擋土壁體鋼筋(鋼材)應力 鋼筋應力計、鋼材應變計
支撐軸力 支撐應變計、軸力計
地錨軸力 地錨荷重計
開挖面隆起量 隆起桿
中間柱隆起量 隆起監測點
地下水位 水位觀測井及地下水位感應器或測尺
地下水壓力 水壓計、地下水位感應器或測尺
地面及建築物沉陷量 沉陷觀測點、沉陷計
建築物傾斜量 傾斜計、經緯儀
建築物裂縫大小 裂縫觀測器、裂縫觀測尺
構台柱垂直位移 沉陷觀測點及水準儀

6-6
6.6 監測儀器之配置原則

安全監測系統之儀器配置主要係依據設計者對工程安全把握或憂慮之

程度,針對最希望獲得監測數據之位置加以配置,而配置之結果亦希望能充

分且正確的反應監測標的物的應力及行為,並可充分維護基礎開挖和鄰近建

築結構物、設施等之安全為配置原則,茲將一般常用之監測項目之儀器配置

原則舉例說明如下:

(1) 沉陷量監測點:

(a) 建築物沉陷觀測點

需設置於建築物上明顯而不易消失或破壞之處,因沉陷觀測之結果常

需伴隨分析因差異沉陷所產生之角變量或傾斜量,以判斷建築物是否

安全,因此較佳的設置點應為柱位或樑、柱交會處,同一棟建築物常

至少需要有正交兩測軸之沉陷觀測點。

(b) 地面沉陷觀測點

需設置於對沉陷較為敏感或易受開挖影響而損壞的地下設施附近。

(c) 測量基準點

對於沉陷量之監測常用水準測量之方式以量測觀測點之標高,因此需

要設置測量基準點,其設置原則需於工地開挖影響範圍外,尋覓一施

工期間內不易下陷及遭破壞之目標做為沉陷測量之基準點,倘若難以

尋覓,則需以鑽孔或打樁之方式埋設一永久性之基準點。

(2) 建築物傾斜計:

需設置於能充分且正確反應建築物傾斜變化之位置,較理想之位置為一樓

或地下室之柱位。通常獨棟式建築物至少需設置一組雙軸式傾斜計,面積

較大者則需設置二組以上;連棟式建築物則需視狀況設置多組傾斜計並輔

以沉陷監測點之觀測方可充分反應建築物之傾斜變化。

6-7
裂縫觀測器

建築物傾斜計
地面沉陷觀測點 支撐應變計
建築物沉陷觀測點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
測量基準點 水位觀測井
支撐軸力計

(沉陷影響
線)
(地下水位)

隆起觀測桿

開挖抽水井

6-8
鋼筋應力計

傾度觀測管

水壓計

(擋土壁體)

(隆起影響線)

(貫入堅硬地盤)

圖 6.2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配置剖面示意圖
(3) 地下水位觀測井及水壓計適用範圍:

(a) 裝設位置

◎擋土結構物之受力對地下水位及水壓力變化較敏感之處。

◎鄰近建築結構物及地面下陷對地下水位及水壓力變化較敏感之處。

◎其他有必要測知地下水位及水壓力之處。

(b)裝設深度

◎地下水位及水壓力容易因天候因素或施工因素而發生變化之深度。

◎地下水位或水壓力之變化可能對開挖土層穩定性造成影響之深度。

◎其他有必要測知地下水位及水壓力之深度。

(4) 傾斜管:

(a)裝設位置

◎擋土壁體可能發生較大之側移及變形之位置。

◎鄰近建築結構物及地面下陷對擋土壁體或土層之側移及變形較敏感

之處。

◎地盤側移及變形可能對開挖穩定性之安全造成影響之位置。

◎地盤變化陡峻,可能對開挖穩定性之安全造成影響之位置。

◎其他有必要測知擋土壁體側移及變形之處。

(b)裝設深度

如僅需測知擋土壁體之側移及變形,傾斜管的深度須與擋土壁體同

深;如需測知擋土壁體以下土層之側移,傾斜管的深度須超過擋土壁

體深度至貫入欲觀測之土層深度為止;如需獲得傾斜管之不動參考

點,傾斜管的深度需貫入開挖影響深度以下之堅硬土層或岩盤。

(5) 擋土壁體鋼筋計(或應變計):

(a)裝設位置

◎擋土壁體可能發生較大之側移及變形之位置。

◎擋土壁體相對勁度較弱之處。

◎其他有必要測知擋土壁應力之處。

6-9
(b)裝設深度

◎擋土壁體結構分析可能發生較大之相對位移、撓曲及彎矩之深度。

◎擋土壁體相對勁度較弱之深度。

◎最後數階段開挖面附近。

◎其他有必要測知擋土壁應力之深度。

(6) 支撐軸力計(或應變計):

◎地面超載(如施工重車進出、材料堆置及工地鄰房等)較大之位置。

◎地下水位變化較敏感之位置。

◎支撐間距較大或單一支撐左右間距相差較懸殊之位置。

◎開挖深度特別加深之位置。

◎支撐軸力對氣溫變化較敏感之處。

(7) 地錨荷重計:

◎地面超載(如施工重車進出、材料堆置及工地鄰房等)較大之位置。

◎地下水位變化較敏感之位置。

◎地錨間距較大之位置。

◎開挖深度特別加深之位置。

◎地盤特別鬆軟之位置。

◎地錨自由端長度較長之位置。

◎地錨固定端施工品質較難確定之位置。

(8) 開挖面隆起觀測桿:

(a)裝設位置

需位於開挖土層易受擋土壁體內擠效應影響而隆起之位置,一般相當

於開挖土層穩定性之隆起滑動面之位置。

(b)裝設深度

需達開挖底面下約 3 公尺之深度。

(9)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

設置於支撐中間柱的頂端,以觀測中間柱因擋土壁體內擠、基地地盤隆

6 - 10
起、支撐軸力等綜合效應而造成中間柱隆起之程度,通常一開挖基地至少

需設置正交兩測軸之隆起觀測點,方足以判斷支撐中間柱是否穩定安全。

(10) 裂縫觀測器:

設置於工地鄰近建築結構物之既有裂縫上,以觀測裂縫是否受施工影響而

擴大,為監測結構安全之需要,以裝置於樑、柱、剪力牆上為原則,至於

磚牆或一般鋼筋混凝土牆可用一般之裂縫觀測尺量測。

上列各項監測儀器之配置設計者應視工程之需要,於設計圖上標註清楚並詳

加說明,但通常皆留給施工者有彈性調整之空間,惟施工者調整後須提出監

測計劃書供設計者審核認可後,方可據以施工。

6.7 監測頻率之制定原則

監測頻率之決定,通常考慮於不同的施工階段各項監測資料須取得之頻

次,原則上需配合施工並能取得足夠資料以供分析研判,並足以掌控施工安

全之用,並非一成不變,表 6.2 為一般建築開挖工程常用之監測頻率,可供

參考,設計者可視工程之實際需要加以調整;但必須注意工地可能隨時有異

常現象或意外情況出現,表列之監測頻率可能無法涵蓋偶發而立即需要觀測

之狀況,故需於表列之監測頻率外加註「必要時得隨時觀測或調整監測頻率」
以應不時之需,通常於開挖規模較大或開挖風險較高之工程,設計者可將監

測系統之部份或全部規劃為「自動化」之監測系統,得以在最佳時效內獲取

監測資料。

6 - 11
表 6.2 參考用監測頻率表

監 測 項 目 監 測 頻 率

擋土壁體側移及變形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支撐(地錨)施加預力及拆
除前後:開挖階段每週至少二次,平時每週一
開挖土層之側移及變形
次。
擋土壁體鋼筋(鋼材)應力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支撐施加預壓力及拆除前
支撐軸力
後:開挖時每天一次,平時每週二次。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地錨施加預力及拆除前
地錨拉力
後: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基地內抽水影響基地外水位下降時,每天一
基地外地下水位及水壓力
次,不影響基地外水位時,每週一次。

基地內地下水位及水壓力 平時每週二次,抽水時每天一次。

中間柱隆起量 一般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開挖面隆起量 最終開挖階段每天一次。

地面及建築物沉陷量
每週一次。
建築物裂縫大小

建築物基礎沉陷量 每層澆築混凝土前後觀測一次,平時每半個月
一次。

鄰房傾斜量 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註:必要時得隨時監測或視控制安全之需調整監測頻率。

6.8 監測安全管理值之訂定原則

開挖安全監測系統之管理標準即所謂之「安全管理值」,係由設計者加

以訂定,以協助施工者做初步安全研判,並藉以反應工地狀況之管理標準,

基本上安全管理值有下列之工程意義:

(1)對於部份監測項目與擋土結構體材料之強度有關,管理值往往反映設計

6 - 12
者之理念及所採用安全係數,故管理值常以設計值或設計規範容許值之

某種百分比為設定依據。

(2)對於開挖工程對四周環境影響之監測項目,需依賴以往類似工程及類似

監測標的物之經驗做為設定之依據,常依監測標的物狀況之差別而有不

同之標準。

(3)對於以穩定性為主之項目,如土層位移量、隆起量及水壓力等,由於一

般大地工程之穩定性分析以安全因素表示,但安全因素之高低並無法直

接反應各項觀測預估值之大小,故觀測值之穩定性比「是否超過管理值」

更為重要,事實上不僅該等項目如此,所有監測項目之數值穩定性亦甚

為重要。

(4)管理值係設計者對該工程設計的一個預期標準,大部份設計者均希望工

程之變化(行為)落入預期標準或容許標準中,而監測系統正好可反應工地

之變化以回饋設計者加以評估。

(5)安全管理值僅能提供工地施工做為「初步」之安全評估之用,因為單純

以觀測數值之比較尚無法足以判斷工地是否確實安全;正確之安全研判

尚有賴於更專業性的整體性綜合分析。

安全監測管理值依安全管理之程度分為「安全值」、「警戒值」、「行動值」及

「危險值」四項,其涵義及工地所應採取之處置方式如表 6.3 所示,各監測

項目之安全管理值需依工程安全控制之考量加以擬定,一般可參考表 6.4 之

方式擬定之。在此需提醒設計者,部份監測項目之安全管理值之擬定與所採

用之土壤參數及分析模式有關,如果土壤參數與分析模式不恰當,會導致設

計結果發生偏差,亦對安全管理值之擬定及適用性造成不當之影響。設計者

於監測系統規劃完成時,心中必須掌握「危險值」之大小,而於設計圖上至

少需提供「安全值」
、「警戒值」及「行動值」之數值,以供工地執行之依據。

6 - 13
表 6.3 安全管理值之涵義及相對處理方式

6 - 14
表 6.4 參考用安全監測管理值

監測項目 安全值 警戒值 行動值 危險值

擋土壁體側移量***** 設計預估值×0.8 設計預估值 設計預估值×1.25 設計預估值×1.5


以上
擋土壁體變形撓曲度* 1/450 1/360 1/240 1/210 以上

擋土壁體鋼筋(鋼材) 容許應力×0.8 容許應力 容許應力×1.2 容許應力×1.5


應力 以上
支撐軸力 容計軸力×0.8 容計軸力 容計軸力×1.25 容計軸力×1.5
以上
設計錨定拉力
設計錨定拉力×0.9 設計錨定拉力×0.75
地錨拉力 設計錨定拉力 ×0.6 以下
設計錨定拉力×1.2 設計錨定拉力×1.35
設計錨定拉力
×1.5 以上
設計地下水位
基地外地下水位** 常態地下水位 水位變化不穩定 ──
常態地下水位-2m
中間柱隆起量** 基地寬×1/1000 安全值×1.2 安全值×1.5 安全值×2.0 以上

開挖解壓彈性隆起 警戒值×1.25
開挖面隆起量** 警戒值×0.8 ──
預估值
隆起速率過大不穩定
鄰房沉陷量*** 2.0cm ~4.0cm 2.5cm ~5.0cm 4.0cm ~7.5cm 5.0cm ~20.0cm

鄰房傾斜量或差異沉
1/500 1/400 1/300 1/150~1/50
陷角度量****
註: *指 R.C.構造兼做永久性結構之擋土壁體而言。
**學理上無法很明確定出管理值之項目,安全性之判斷以監測值之穩定性為主。
***需視鄰房之狀況而定,表列數值僅供參考,請另參考第五章表 5.1。
,如鄰房在工地施工前已傾斜至某程度,
****表列數值為房屋傾斜及角度量之「總量」
管理值需特別擬定;依房屋安全鑑定標準,造成「危屋」需考慮拆除重建賠償之
傾斜量為 1/50。
*****需按各施工階段分別擬定。

6 - 15
6.9 監測儀器之規格

為確保監測系統能發揮應有之功能,避免採用不適用的儀器,造成量測

值偏差而發生誤判,設計者有需要依據工程之需要,對監測儀器之規格做適

當之規定,表 6.5 為一般性之建議規格可供參考採用,設計者仍需視各案情

況,再酌予考量調整。

6 - 16
表 6.5 監測儀器規格建議表

6 - 17
6.10 監測儀器校正及檢驗之要求

監測儀器皆屬於土木工程之量測儀器,使用過久或過於頻繁難免造成使

測讀儀器出現誤差,特別對於較長期及複雜之開挖工程,監測儀器之校正及

檢驗確有其必要性。為確保監測儀器能真確的反應量測值,以發揮其應有之

功能,避免造成誤判,設計者有需要在監測系統之施工規範中提出對監測儀

器校正及檢驗之要求。儀器之校正及檢驗之意義如下:

校正:係指量測或試驗用之測讀器等在經一段時間使用後,其精度可能偏離

正常或可接受之範圍,利用標準之程序將該等測讀器調整至精度範圍

內之程序稱作校正,校正作業係以某一周期來定時執行。
(對於部份量

測用之感應器本體,於出廠前亦常用外力之加/減,以求取外力與感應

器讀值變化之線性關係,求其校正係數,此一程序亦稱作校正。)對

需校正之儀器均採定期百分之百校正。

檢驗:係類似品管作業之抽驗,針對感應器作某百分比抽驗,以確定是否符

合規範,作為驗收之依據。

簡言之,校正係以某一周期為基本,作定期性校正作業,並配合儀器誤差過

大(讀值異常)或損壞時同時校正;而檢驗係依規範指定的百分比作抽驗。以

台北捷運工程為例,其校正頻率約為半年一次,抽驗百分比約為 10﹪。

儀器檢驗之機構可依下列優先順序選訂:

(1)公立單位(機關、學校、研究機構)。

(2)CNLA 試驗機構。

(3)各級政府單位核備之私人試驗機構。

(4)原生產廠商之授權單位(事先經監造單位核准,並與品保人員會驗)

儀器校正之機構則可依下列優先順序選訂:

(1)公立單位(機關、學校、研究機構)。

(2)CNLA 試驗機構。

(3)各級政府單位核備之私人試驗機構。

6 - 18
若校正程序非上列單位能執行時,則採第四項:

(4)原生產廠商之授權單位,並具備下列條件:

(a)有相關原廠商授權及受訓證書。

(b)事先經監造單位核准。

(c)品保人員會驗。

6.11 監測系統儀器裝設之時機

監測系統儀器裝設之時機需依下列原則擬定及執行,以達到監測系統設

置之目的:

(1)基地初始條件、狀況調查及與鑑定用途有關之儀器需於工地施工前安裝完

成。

(2) 地下水位、水壓力及土層變位觀測等儀器需於工地施工前安裝完成。

(3) 需配合施工裝設的儀器需配合工地施工之進度裝設。

各項儀器裝設之適當時機如表 6.6 所示,設計者亦有需要於施工規範中加以

規定,以免工地執行時錯失裝設時機。
表 6.6 監測儀器裝設時機

觀測項目 觀測儀器 裝設時機


地層移動 傾斜管 工程施工前
擋土壁體變位 傾斜管 配合擋土壁體施作
擋土壁體應力 鋼筋應力計或鋼材應變計 配合擋土壁體施作
支撐軸力 支撐應變計或軸力計 配合各層支撐施作
地錨拉力 地錨荷重計 配合地錨施作
開挖面隆起量 隆起桿 基地開挖前
中間柱隆起量 隆起觀測點 基地開挖前
地下水位及水壓力 水位觀測井及水壓計 工程施工前
地面沉陷量 沉陷觀測點 工程施工前
建物(鄰房)沉陷 沉陷觀測點或沉陷計 工程施工前
建築結構物傾斜量 結構物傾斜計 工程施工前
裂縫增量 裂縫計 工程施工前

6 - 19
6.12 監測系統之作業流程
對設計者而言,監測系統之作業主要包括規劃設計階段、施工計畫審查
及儀器裝設階段及工程施工期間之安全研判階段,其作業流程分如表 6.7、表
6.8 及表 6.9 所示,由流程表中可明顯看出設計者於監測系統作業中所扮演之
角色與關係。

表 6.7 設計者之開挖安全監測系統規劃設計流程

確定監測計畫之目的

確定設置監測設施之種類與目的

預測監測設施可能變化之行為

選擇適當監測儀器與設備

擬定監測設施之配置及繪製配置圖

決定觀測設施儀器之規格要求

決定觀測頻率與安全管理值

擬定監測系統之施工規範

編列監測系統預算

完成監測系統規劃

6 - 20
表 6.8 監測系統計畫書審查及儀器裝設流程

施工者提出監測系統計畫書


設計者審核施工計畫書 審




是否合乎
規範規定

會同校正及檢驗儀器

是否合乎 否 施工者重新
規範規定 提送儀器

施工者現場裝設儀器



設計者及業主驗收儀器 修




是否合乎
圖說規定

施工者執行監測作業

6 - 21
表 6.9 施工中監測系統資料提報及管理流程

量 測 人 員

初 步 研 判

施工單位
現場主辦工程師

提出應變措施之建議
大地專業顧問 設 計 單 位

綜合研判

業主或其代表

6.13 監測系統之作業時效之規定

「遲來的監測資料對施工安全的控制並無助益」,監測系統之成效取決

於其作業之時效,務期於最短時間內反應出工地所發生之變化,以利於最短

時間內能採取最有效的應變措施以維護工程之安全。設計者有需要於施工規

範內明定作業時效之規定。所謂作業時效概指量測記錄處理及報告提送之最

6 - 22
短期限,一般之規定如下:

量測記錄處理及初步研判:量測當天完成。

量測報告提送至工地主辦工程師:量測完成後第二天。

量測報告提送至設計單位:量測完成後第二天。

量測報告提送至業主:量測完成後第三天。

如遇緊急情況時,量測完成後須立即提送量測報告。

6.14 監測資料之整理、研判及報告製作:

1.監測報告之種類:監測報告一般分為以下三類:

(1)觀測日報告:以提送當日觀測資料為主,其主要記錄如下:

(a) 量測日期。

(b)天候。

(c)工地施工情況。

(d)各項觀測結果。

(e)初步分析及結論。

(f)異常項目之記載。

其參考範例如表 6-10。

(2)監測階段報告:以綜合階段性之觀測結果為主,做為階段性安全評估,預

估下階段施工可能發生之狀況,以為修正後續施工方法之重要參考依據,

其主要內容如下:

(a)監測期間。

(b)工程施工進度。

(c)安全監測項目及管理值。

(d)各項觀測結果分析。

(e)工地異常及特殊狀況之記載。

(f)結論及建議。

6 - 23
表 6.10 觀測日報表參考範例

觀 測 工 作 日 報 表

日期: 天氣: 氣溫: ℃


施工概況:

今日觀測項目 最大觀測結果(發生位置) 今日觀測項目 最大觀測結果(發生位置)


□傾度傾斜管 位移量 mm( ) □水位觀測井 高程 m( )
□結構物沉陷點 沉陷量 mm( ) □水壓計 水壓力 t/m2( )
□地表沉陷點 沉陷量 mm( ) 張應力 kg/m2( )
□鋼筋計
□沉陷計 沉陷量 mm( ) 壓應力 kg/m2( )
□裂縫計 裂縫值 mm( ) □地錨荷重計 地錨荷重 tons( )
□支撐應變計 支撐軸力 tons( ) □中間柱隆起 隆起量 mm( )
□結構物傾斜計 傾斜量 度 分 秒 RAD
□ ( ) □ ( )
□ ( ) □ ( )
初步分析結果:

異常情況記載:

工程名稱:
檢核者: 複核者:

6 - 24
(2)監測總結報告:為監測工作全部完成後之資料總成報告,為工程施工安全

監控之總結記錄,以做為往後類似工程施工之參考及回饋設計之用,其主

要內容如下:

(a)監測工作之緣由及背景簡述。

(b)工程概況。

(c)基地地質描述。

(d)工地四周環境狀況。

(c)安全監測項目及管理值。

(d)各階段觀測結果之綜合分析。

(e)工地異常或特殊狀況及其解決方法之記載。

(f)結論及建議。

2.監測資料之整理:

監測資料如果僅為觀測數據之表列,往往難以探究其變化之全貌及關鍵,尚

需以圖表顯現觀測數據之演變情況,以利分析及研判。

監測圖表之繪製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觀測量-時間:常使用於各類型與時間有關之各項監測,如圖 6.3~圖 6.7。

觀測量-深度:常使用於各類型與深度有關之各項監測,如擋土壁體之位移

及變形,不同深度之土壓力或水壓力分佈,如圖 6.8~圖 6.10。

觀測量-距離:常使用於與距離有關之各項監測,如工地四周沉陷量及地下

水位變化等,如圖 6.11。

觀測量變化速率:特別用於監測異常項目,其變化速率與工地安全有關,如

擋土壁位移量增大速率,沉陷量、隆起量及房屋傾斜度增

大速率等,通常以柱狀圖以凸顯變化速率較大之監測點,

如圖 6.12。

6 - 25
支撐中間樁隆起量歷時變化曲線
14
13
12 行動值
11
10
9
量, (cm)

警戒值
8
7
6
5 安全值

4

3
2 HS-1
1 HS-2
0 HS-3
-1
-2
87/04/13 87/05/03 87/05/23 87/06/12 87/07/02 87/07/22
87/04/23 87/05/13 87/06/02 87/06/22 87/07/12 87/08/01
日 期

圖 6.3 觀測量與時間關係之圖例(一)

連續壁內側鋼筋應力歷時變化曲線
3000
故障失效 行動值
(壓力) <--- 應力,kg/c㎡ ---> (張力)

2500
警戒值
2000
安全值
1500

1000
RB-11,-10m
500
RB-12,-14m
0 RB-13,-17m
-500 BR-14,-18m
RB-15,-19m
-1000

-1500
安全值
-2000
警戒值
-2500
行動值
-3000
87/07/02 87/07/22 87/08/11 87/08/31 87/09/20 87/10/10
87/07/12 87/08/01 87/08/21 87/09/10 87/09/30 87/10/20
日 期

圖 6.4 觀測量與時間關係之圖例(一)

6 - 26
第五層水平支撐軸力(支撐斷面2H400*400*13*21mm)
400

350
行動值

300
警戒值
力,(噸/支)

250 拆除
安全值
200

150

100 VG1-VG2

VG3-VG4
50 VG5-VG6
VG7-VG8
0
VG9-VG10
-50
87/09/30 87/10/20 87/11/09 87/11/29 87/12/19 88/01/08
87/10/10 87/10/30 87/11/19 87/12/09 87/12/29 88/01/18
日 期

圖 6.5 觀測量與時間關係之圖例(三)

基地四週地面沉陷歷時變化曲線
2

-1

-2 安全值
沉 陷 量 , (cm)

-3

-4
警戒值
-5
S-1
-6
S-2
-7 行動值 S-3
-8 S-4
-9 S-5

-10
87/07/02 87/07/22 87/08/11 87/08/31 87/09/20 87/10/10
87/07/12 87/08/01 87/08/21 87/09/10 87/09/30 87/10/20
日 期

圖 6.6 觀測量與時間關係之圖例(四)

6 - 27
建築物傾斜計《東西向》歷時變化曲線
12
行動值
---> (東)

10

8
警戒值
6
安全值
4
度,分

2 TI-1
0 TI-2

-2 TI-3

-4
安全值
(西) <---

-6
警戒值
-8

-10
行動值
-12
87/09/30 87/10/20 87/11/09 87/11/29 87/12/19 88/01/08
87/10/10 87/10/30 87/11/19 87/12/09 87/12/29 88/01/18
日 期

建築物傾斜計《南北向》歷時變化曲線
12
行動值
---> (北)

10

8
警戒值
6
安全值
4
度,分

2 TI-1
0 TI-2

-2 TI-3

-4
安全值
(南) <---

-6
警戒值
-8

-10
行動值
-12
87/09/30 87/10/20 87/11/09 87/11/29 87/12/19 88/01/08
87/10/10 87/10/30 87/11/19 87/12/09 87/12/29 88/01/18
日 期

圖 6.7 觀測量與時間關係之圖例(五)

6 - 28
連續壁內傾度管SI-1變形曲線

位 移 量,(mm)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

12

度 14

︵ 16
87/09/04
公 18 87/08/28

尺 20
︶ 87/09/19
22

24

26

28

87/08/28
30
87/09/04
32
87/09/11
34 安 警 行
87/09/19
全 戒 動
36
值 值 87/09/30

38

圖 6.8 觀測量與深度關係之圖例(一)

6 - 29
圖 6.9 觀測量與深度關係之圖例(二)

6 - 30
側壓力 (tons/㎡) 水壓力 (tons/㎡)

圖 6.10


6 - 31

開挖前 (80/03/01)
第1階段開挖後 (80/04/02)
第2階段開挖後 (80/04/22)

觀測量與深度關係之圖例(三)
第3階段開挖後 (80/05/14)
最後階段開挖後 (80/06/09)

擋土壁背側土壓力實測結果
測 A棟 B棟 C棟



註: 結構體

意 圍牆

圖 6.11
沉 安全值

6 - 32

︵ 警戒值


︶ 行動值 第四階段開挖後(78/07/12)

觀測量與距離關係之圖例
第七階段開挖後(78/09/16)
第八階段開挖後(78/09/27)
第四層支撐拆除後(79/02/16)

距南側連續壁之距離 (公尺)
南棟房舍沉陷速率每次觀測變化圖(89年3月)
--->上升
0.6

0.4
沉 陷 速 率 (mm/day)

0.2

0 89/01/29--89/02/28
89/02/28--89/03/04
-0.2 89/02/28--89/03/10
89/02/28--89/03/17
-0.4 89/02/28--89/03/25
下沉<---

89/02/28--89/03/31
-0.6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沉 陷 觀 測 點

北棟房舍沉陷速率每次觀測變化圖(89年3月)
--->上升

0.6

0.4
沉 陷 速 率 (mm/day)

0.2

0 89/01/29--89/02/28
89/02/28--89/03/04
-0.2 89/02/28--89/03/10
89/02/28--89/03/17
-0.4 89/02/28--89/03/25
下沉<---

89/02/28--89/03/31
-0.6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L16
沉 陷 觀 測 點

圖 6.12 觀測量變化速率之圖例

3.監測資料之安全研判:

工地之監測工作往往得到的是「點」的數據,而工程最重要的應是全面性的

安全控制,數據上的「安全」往往不代表工程「全面安全」
,充份了解及掌握

工程本身及四周環境之變化才是施工安全控制之重點。如何利用監測資料以

做為施工安全控制最有效之輔助工具,監測資料之安全研判除利用 6.8 節所

述之安全管理值做為安全程度之判斷外,尚需比較各項監測項目做綜合性判

斷,以研判是否有任何「異常」現象發生,以下狀況均屬「異常」:

6 - 33
◎某些監測數據較其他監測數據特別偏高或偏低。

◎某些監測數據之變化速率特別大。

◎不應發生變化而發生變化之監測數據。

◎異於以往類似工程經驗之監測數據。

如有監測異常之情況應立即找出發生異常現象之原因,研判是否影響工程安

全,並擬定應變計劃加強監測,必要時採取應變措施以維護施工安全。

6.15 監測系統施工規範(施工說明書)之擬定:

監測系統施工規範為工地執行安全監測工作之依據,施工規範之內容應包括

以下各項:

1.一般規定:規定承攬廠商及顧問公司之資格。

規定執行監測系統工作人員之資歷。

規定監測系統施工計劃書之內容、送審時限及審查要件。

規定監測報告之要求及提送時效。

2.監測儀器規格及數量。

3.監測儀器裝設說明及規定。

4.觀測頻率及安全管理值制定原則。

5.應變計劃之要求。

6.16 各項監測儀器示意圖、裝設步驟及量測原理

6.16.1 沉陷觀測點

1.觀測點示意圖:如圖 6.13。

2.裝設步驟:

(1)於鄰近建築物及路面適當位置與間距埋設觀測釘,如圖 6.13 所示,並作

適當標記、防護設施及編號。

(2)於遠離工地開挖影響範圍外選擇適當之不動點為觀測基準點(BM 點),在

6 - 34
基地開挖前以水準儀量測基準點與各沉陷觀點間之相對高程作為沉陷觀

測點的初始標高,並作成記錄。

3.量測原理:

(1)各次觀測皆根據 BM 點量測各觀測點之相對標高。

(2)各次觀測相對標高與初始標高之差值即為觀測點之沉陷量。

616.2 固定式連續沉陷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14。

2.裝設步驟:

(1)選擇一監測建築物之一柱角邊,以鑽機鑽一深孔至堅硬地盤或岩盤。

(2)於鑽孔內由底至頂埋設 5cm 直徑,3mm 厚度之 PVC 外套管。

(3)於外套管內插入鐵桿,鐵桿底端需以鐵錨固定於堅硬地盤內,頂端連接

一支直徑 2cm,長度 100cm 之不鏽鋼桿。

(4)在鐵桿頂端不鏽鋼桿之中間部位裝設一座三角固定架於建築物上,並使

鐵桿穿過固定架中央。

(5)自不鏽鋼桿頂端安裝連續壁沉陷計感應器本體,並固定於三角固定架

上,如圖 6.13 所示,並量測初始讀數。

(6)裝設完成後應做適當之保護設施。

3.量測原理:

(1)本儀器裝置之鐵桿固定於深層堅硬地盤,即為量測沉陷量之不動參考

點;建築物與鐵桿間之相對運動即為建築物的沉陷量或隆起量,其相對

運動量可藉由感應器本體之電子感應量測之。

(2)本儀器最常用之型態為 LVDT 式,係依據感應桿之變位與感應器電位差

成線性正比之原理量測,每次量測之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之

校正係數即得監測標的之絕對沉陷量。

6.16.3 連通管式連續沉陷計

1.裝設示意圖:儀器裝設原理如圖 6.15。

6 - 35
2.裝設步驟:

(1)本儀器常配合「固定式連續沉陷計」裝設,苜首先在「固定式連續沉陷

計」旁設置基準水槽。

(2)以水準測量方式放樣定出各監測標的位置裝置沉陷計之高度,其高度應

與基準水槽上所標註之基準線高度相等。

(3)按照放樣之位置裝設各監測標的之沉陷計,並互相以連通管連接至基準

水槽。

(4)裝置完成後於基準水槽內注入低黏滯性液體,至充滿各沉陷計為止,並

測讀各沉陷計之初始讀數。

(5)裝設完成後各儀器及連通管需設置適當之保護設施。

3.量測原理:

(1)本儀器以 LVDT 式(線性電位差感應原理)量測各沉陷計內液面與感應器

間之相對變位,以換算沉陷量。

(2)每次量測之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之校正係數即為該儀器相對

於基準水槽(固定式連續沉陷計)之沉陷量。

6.16.4 建築物傾斜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16。
2.裝設步驟:

(1)於基地開挖前在建築物外側將傾斜計固定架以膨脹螺栓固定於建築物

上。

(2)將傾斜計固定盤以膠結劑固定於固定架平台上。

(3)裝設時需注意量測方向與角度。

(4)測讀初始值,裝上保護蓋,裝設工作便告完成。

(5)觀測時將傾斜感應器安置於傾斜計固定盤之指定位置,並以電纜線連接

傾斜感應器與傾度讀數器,即可量測出建築物的傾斜度。

3.量測原理:

6 - 36
(1)本儀器係利用感應器內伺服加速器電磁感應之原理,可反應出儀器之傾

角以測出建築物之傾斜度,量測時測讀器可顯示出傾斜角之正弦值。

(2)為消除儀器之系統誤差,X 測軸及 Y 測軸均需正、反面各測一次,取其

平均值為各測軸之量測值。

(3)各次量測值與初始量測值之差值乘以儀器反正弦之校正係數即為房屋之

傾斜度(弳度)。

(4)由傾斜計所測得之傾斜度為相對於儀器裝設時之傾斜度變化量,為「相

對增量」
;欲測得建築物之絕對傾斜度,必須於初始值量測之同時,再以

經緯儀量測建築物之初始傾斜度,「初始傾斜度」加上「相對傾斜增量」

方為建築物之絕對傾斜度。

6.16.5 水位觀測井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17。

2.裝設步驟:

(1)於水位觀測井預定埋設位置,利用水洗式沖洗鑽孔至頂定埋設深度下 50

公分。

(2)將套管提升約 60 公分後於孔底以圖五所示之充填法,回填砂料封住鑽孔
底部。

(3)將已鑽孔之塑膠管包覆濾網埋入鑽孔。

(4)取適量砂回填使砂面位於預計埋設深度以上約 2.5m,再回填二層 30 公

分厚之朋脫土,並逐層搗實。

(5)以類同於該處土層之土壤回填其餘部份至地表面為止。

(6)做好防護設施及警示標誌。

(7)以基地地面高程基準點引測觀測井頂部標高並記錄之。

3.量測原理:

(1)水位觀測井裝設完成後,裝設深度之地下水便滲流入觀測井內,待觀測

6 - 37
井內之水位平衡後即可顯示裝設深度處之地下水位。

(2)量測時以水位探測器插入觀測井內,至接觸水面為止,便可測得井口至

水面之深度;觀測井頂部標高扣減水面深度即為地下水位之高程。

6.16.6 水壓計(水壓式、電子式及氣壓式)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18。

2.裝設步驟:

(1)裝設水壓計前應先將水壓計本體與連接管線(PVC 管或電纜線或氣壓管)

接妥,接妥後應放置於水槽內試水,每個接頭皆不可有漏水現象。

(2)於水壓計預定埋設位置,利用水洗式以直徑為 3.5 吋之套管進行鑽孔至

計劃埋設深度處,採取劈管(SPLIT SPOON)土樣一支以檢核水壓計埋設

深度之土壤種類,再將套管鑽至計劃埋設深度下 50 公分處。

(3)清孔後,於孔底回填 40 公分之砂料。

(4)將水壓計放入孔中,使水壓計本體中心點位於埋設深度處,再回填 60

公分之砂料。

(5)以圖 18 所示之回填法,分兩次置入朋脫土球,注意朋脫土球數量之控

制,使每次填入鑽孔內深度約 30 公分。每次回填後,以鋁管壓實朋脫土

球,使其緊密接合,並以鋁管量測回填高度。

(6)若需於同一鑽孔內裝設第二支水壓計,則以砂料或類同該處土層之土壤

回填至第二支水壓計預定埋設深度下 125 公分處。

(7)重複第(5)項所述方法。

(8)重複第(4)至第(5)項之方法,完成第二支水壓計之埋設。

(9)以砂料或類同於該處土層之土壤回填其餘部份至地表面為止。

(10)最後測量水壓計孔頂之高程並記錄之,以孔頂高程扣減裝設深度,即得

水壓計裝設高程。

3.量測原理:

(1)水壓式水壓計

6 - 38
水壓計裝設深度處之水壓力等於 PVC 管內水柱高度之水壓力;裝設完

成後,待 PVC 管內之水柱高度平衡後即反應出該深度之水壓力。量測

時以水位探測器量測 PVC 管內之水面深度,其推算水壓力之計算方法

如下:

水壓計孔口高程-水面深度=水面高程

水面高程-水壓計裝設高程=水柱高度

水柱高度×水單位重=水壓力

(2)電子式水壓計

最常用之電子式水壓計為「電阻式」,係利用惠斯登電橋之原理,感應

材料之應變與電橋之電阻值成正比之關係,量測其應力變化。裝設時在

水壓計尚未埋入前,在空氣中先量測初始讀數,水壓計裝設完成後每次

觀測之量測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電阻值之校正係數,即得量

測之水壓力。

(3)氣壓式水壓計

係利用氣壓管內氣壓與土層中水壓力平衡之原理,量測氣壓管內之氣

壓,即得水壓力裝設深度處之水壓力。量測時,先於「充氣管」內輸入壓

力略大於靜定水壓值之氮氣,再開放「洩氣管」至氣壓管內之氣壓到達平

衡後由壓力表讀出氣壓值,即等於水壓計之水壓力值。

6.16.7 鋼筋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19。

2.裝設步驟:

(1)依預定裝設深度加 2.5 公尺為長度裁剪電纜線。

(2)安裝前測試鋼筋計的性能是否完好,並予記錄。

(3)利用電纜線防水膠結劑及端子將裁好的電纜線與鋼筋計電纜線連接,再

測試鋼筋計以判斷電纜線是否連接妥當。

(4)在鋼筋籠製作前,先將鋼筋計與主鋼筋以瓦斯壓接完成續接作業,續接

6 - 39
完成後再次檢測鋼筋計是否正常並記錄之。

(5)將完成續接工作及測試後之鋼筋計的主鋼筋安放於鋼筋籠上主鋼筋之位

置。放置時應避開特密管的位置,內側與外側鋼筋計應放置同一位置並

相互對正。

(6)鋼筋籠水平溫度鋼筋如與鋼筋計發生抵觸,應調整溫度鋼筋之位置,鋼

筋籠電焊應注意避免損及鋼筋計及電纜線。

(7)在鋼筋籠組立時,將每個鋼筋計的電纜線拉至鋼筋籠頂端,並將電纜線

沿主筋方向固定在鋼筋內。固定電纜線不得完全拉緊,應保留若干餘

裕,以免吊放鋼筋籠或混凝土澆灌後乾縮時將電纜線拉斷。

(8)鋼筋籠吊放前,電纜線頂部應整理成束,以蛇管套入保護做為保護設施,

蛇管長約 3 公尺,伸入鋼筋籠頂部約 1.5 公尺,並在鋼筋籠上固定妥當。

此時再次檢測鋼筋計,並在每條電纜線上註明每個鋼筋計的代號。

(9)鋼筋籠吊放後,應測試鋼筋計並予記錄。

(10)混凝土澆灌完成後,再測試鋼筋計並予記錄。

(11)將電纜線延長至觀測箱並固定在觀測箱內,暴露在外之電纜線應施作適

當防護措施。

(12)在基地開挖前所有鋼筋計作再統一測讀一次,該讀數做為計算鋼筋應力

的初始讀數。

3.測量原理:

最常用之鋼筋計為「電阻式」
,係利用感應材料之應變與惠斯登電橋電阻值

成正比之關係量測鋼筋受力時所發生之應變量,再推算鋼筋應力。各次之

量測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之校正係數,便可得到鋼筋應力值。

6.16.8 支撐應變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20。

2.裝設步驟:

(1)於支撐H型鋼樑腹兩側中央之對稱位置標定議器裝設位置。

6 - 40
(2)將鋼樑之油漆、鐵鏽磨去,再以砂紙磨光。

(3)以點焊方式將應變計之應變片固定於H型鋼樑腹之裝設位置上。

(4)於應變片上套上感應器,再於感應器上套上固定器,並以點焊固定之。

(5)將電纜線沿支撐型鋼固定,並加以適當保護。

(6)裝設完成後量測初始讀數並記錄之。

3.量測原理:

(1)最常用之支撐應變計有「振弦式」及「電阻式」二類,其中電阻式支撐

應變計量測之原理與鋼筋計相同。
「振弦式」應變計係利用鋼弦之應力與

其振動頻率之平方成正比之關係量測材料之應力;其應變計即為一段兩

端固定之鋼弦,測讀時以電磁振盪之原理使鋼弦振動,測讀器可讀振動

頻率平方之關係數;每次量測之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之校正

係數即得鋼材之應力值。

(2)測讀應力值×支撐型鋼斷面積=支撐軸力。

(3)由於振弦式應變計鋼弦之熱脹係數往往與支撐型鋼之熱脹係數不同,測

讀之結果會發生誤差,因此振弦式應變計需有同時量測型鋼溫度之功

能,量測結果需依照各廠牌應變計所指定之方法修正其誤差,修正值之

通式如下:

修正應力=熱脹係數差值×溫度變化量×型鋼彈性模數

其中溫度變化量=量測溫度-裝設時初始溫度

6.16.9 傾斜管

1.裝設示意圖:

擋土壁內傾斜管之預埋管方式如圖 6.21A,直接埋設方式如圖 6.21.B。土層

內傾斜管如圖 6.22。

2.裝設步驟:

‧擋土壁內傾斜管(預埋管方式):

(1)在擋土壁施工時,將 PVC 預埋管固定於鋼筋籠內,PVC 管底端需加蓋

6 - 41
固定,以防水泥漿液滲入管內,鋼筋籠吊放時需於 PVC 管內注滿水,

以防 PVC 管浮起或變形。

(2)倘若鋼筋籠需分二段以上搭接,PVC 管亦需跟隨以接頭搭接,搭接後

PVC 管需維持垂直。

(3)擋土壁施工完成後以鑽機鑽穿 PVC 管底蓋,並繼續鑽孔至預定觀測深

度為止,土層中鑽孔如有坍孔情況,則需以 4〞套管保護或使用皂土液

鑽孔。

(4)鑽孔完成後將傾斜管一節接一節,以專用接頭續接,循序置入 PVC 預

埋管內,傾斜管底端需加底蓋並以鉚釘及膠水固定,以防管內淤砂;置

入時需一面插入一面於傾斜管內注滿水,以防傾斜管浮起,如有保護坍

孔之套管,在傾斜管完全置入後予以抽除。

(5)傾斜管完全置入後需旋轉頂部調整測軸方向,使一對測軌凹槽與擋土壁

走向平行,另一對測軌凹槽則與擋土壁垂直,並將傾斜管頂部加蓋,固

定妥當。

(6)擋土壁底端以下伸入土層中之傾斜管以灌漿(皂土水泥漿)之方式固定

之,擋土壁內部 PVC 管與傾斜管間之間隙則以水泥砂漿填滿,在灌漿

及回填期間,需注意維持已調整妥當之測軸不可發生移動;如有移動應

立即校正之。

(7)待回填之水泥砂漿及皂土水泥漿固結後測讀傾斜管之初始讀數,並以經

緯儀測定傾斜管管口之初始座標。

‧擋土壁內傾斜管(直接埋設方式)

(1)在擋土壁施工,鋼筋籠製作之同時,將傾斜管以專用接頭續接妥當,並

以固定環固定於鋼筋籠內,排樁內之傾斜管需固定於主鋼筋上,連續壁

內傾斜管則固定於架構筋上,但需避開特密管之位置;固定時需注意調

整傾斜管之測軸方向,使一對測軌凹槽平行於擋土壁走向,另一對測軌

凹槽則與擋土壁垂直,如擋土壁為排樁,則需於鋼筋籠頂端的主鋼筋上

標註與測軸方向一致之記號,以防鋼筋籠放置後測軸發生偏差。

6 - 42
(2)傾斜管底端需加底蓋並以鉚釘及膠水固定;頂端需加套約 1.5m 長之保

護鐵管,以防傾斜管受損。

(3)倘若鋼筋籠需分二段以上搭接,傾斜管亦需跟隨搭接,搭接後傾斜管需

維持垂直,測軸方向需保持不變,在鋼筋籠置入擋土壁深溝(或深孔)之

同時,需逐段以固定環將尚未固定之傾斜管鎖緊,直至鋼筋籠完全放妥

為止;若擋土壁為排樁則需注意調整傾斜管之測軸方向。

(4)在擋土壁澆置混凝土前應將傾斜管內注滿清水,以防傾斜管因水泥之水

化熱而扭曲受損。

(5)待擋土壁之混凝土固結後測讀傾斜管之初始讀數,並以經緯儀測定傾斜

管管口之初始座標。

‧土層內傾斜管:

(1)於裝設傾斜管之指定位置,以鑽機利用水洗方式,鑽取一直徑約 10cm

之深孔,直至預定埋設之深度為止,如有坍孔情況,則需以 4〞套管保

護或以皂土液鑽孔。

(2)傾斜管底端蓋上底蓋並以鉚釘及膠水固定,並將傾斜管一節接一節以專

用接頭續接,循序置入已鑽妥之深孔內,置入之同時需於傾斜管內注滿

清水以防傾斜管浮起;在傾斜管完全置入後應立即調整傾斜管之測軸方

向,使一對測軸凹槽與擋土壁走向平行,另一對測軸凹槽與擋土壁垂

直,並妥善固定之。

(3)深孔內如有保護坍孔之套管,在傾斜管完全置入後予以抽除,抽除時應

一節一節逐段抽除,每抽除一節後立即於孔內傾斜管四周回填清砂,再

加以搗實並同時檢查傾斜管之測軸方向是否正確,直至保護套管完全抽

除為止。

(4)倘若深孔內無保護管,在傾斜管完全置入孔內後,需於傾斜管周邊回填

細砂或以皂土水泥漿灌漿固定。

(5)待傾斜管周邊回填料沈澱或固結後量測初始讀數,並以經緯儀測定傾斜

管管口之初始座標。

6 - 43
3.量測原理:

(1)本儀器之量測係於傾斜管內沿測軸方向之測軌凹槽插入感應桿至傾斜管

底端,以感應桿長度(通常為 50cm)為一量測單位,由底往上提升,每提

升一單位記錄一次讀數至感應桿脫離傾斜管為止;再以反方向插入感應

桿至傾斜管底,以同樣方法量測及記錄;以二次記錄之平均值做為觀測

之讀數。

(2)感應桿係利用伺服加速器電磁感應之原理,可反應出感應桿之傾斜度,

量測時測讀器可顯示出傾斜角之正弦值;感應桿長度(L)乘以傾斜角正弦

值(sinθ)即為每一計測單位之傾斜偏量(Lsinθ),如圖 6.23 詳圖 A 所示,

為消除儀器之系統誤差,每一測軸均需正、反面各測一次,取其平均值

為量測讀數。因此每次觀測之各讀數即為每一計測單位之傾斜偏量。

(3)每次觀測各計測單位之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等於各計測單位之傾斜偏

位變化量,由傾斜管管底往上累加各計測單位之傾斜偏位變化量便可得

到擋土壁體或土層移動之各深度相對於傾斜管底端之變位量及變形。

,如
(4)由以上方法係得到傾斜管各深度相對於管底之變位量,屬「相對值」

欲測得傾斜管之絕對位移量,尚需利用經緯儀測量傾斜管孔口之位移

量,或利用其他可被認為不動點之參考點加以修正。

6.16.10 地錨荷重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24。

2.裝設步驟:

(1)於安裝前量測荷重計初始值。

(2)配合地錨施工時在錨頭處分別將承壓板,荷重計及另一承壓板套入鋼腱

上。

(3)配合地錨分段施拉,並記錄各階段之讀值。

(4)在地錨鎖定後再量測其最終荷重,並注意其偏心之荷重情況。

(5)接續電纜延長線至方便量測之位置。

6 - 44
3.量測原理:

(1)常用的地錨荷重計有「電阻式」及「振弦式」二類。

(2)量測讀數與初始讀數之差值乘以儀器之校正係數即為地錨之荷重。

6.16.11 開挖面隆起桿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25。

2.裝設步驟:

(1)於開挖區內之指定位置,利用鑽機以水洗式鑽一深孔至最終開挖底面

下 2m 處;鑽孔時以每節 150cm 之 3〞鐵管做為洗孔之套管,鑽孔後

保留套管於深孔內不予抽除。

(2)鑽孔到達裝設深度後以清水清孔,再以 6%以上濃度之皂土液注滿,

並將套管往上提升 40cm 後固定之。

(3)將隆起桿端錨與每支長 150cm 之鋁管連接,連接完成後之長度需大

於裝設深度,再自隆起桿底端量起,在鋁管上每 50cm 做一刻劃並標

示長度,丈量時需注意精確度,每一刻劃以透明膠布保護之,完成後

記錄隆起桿總長度。

(4)將隆起桿插入鑽好之深孔內,端錨需貫入深孔以下,隆起桿頂端與套

管間以保麗龍固定,並做好適當之保護設施。

(5)裝設完成後於基地開挖前由測量基準點引測隆起桿頂端之初始標高。

3.量測原理:

(1)隨著基地之開挖逐節拆除露出開挖面之 3〞套管及隆起桿鋁管,拆管

後利用鋁管上之刻劃重新丈量隆起桿剩餘長度,將套管內之鋁桿重新

以保麗龍固定,並做適當保護設施。

(2)自測量基準點引測開挖後之隆起桿頂端高程。

(3)開挖面隆起量之計算方式如下:

隆起桿底端初始高程=初始頂端高程-初始隆起桿長度 (a)

開挖後隆起桿底端高程=觀測頂端高程-隆起桿剩餘長度 (b)

6 - 45
隆起量=(b)-(a)

6.16.12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26。

2.裝設步驟:

(1)觀測隆起量之中間柱需較一般中間柱高 100~150cm。

(2)於中間柱頂端 30~50cm 範圍內以 EPOXY 黏貼觀測標尺(標尺之 0 刻

劃向下),以「0 刻劃點」做為隆起觀測點。

(3)自測量基準點(BM 點)引測觀測標尺「0 刻劃點」做為觀測點之初始

標高。

3.量測原理:

(1)基地開挖後,每次觀測皆自測量基準點引測觀測標尺「0 刻劃點」之

相對標高。

(2)隆起量=每次觀測之相對標高-初始相對標高。

6.16.13 裂縫觀測計

1.裝設示意圖:如圖 6.27。

2.裝設步驟:
(1)一般常用之裂縫計有「目視式」及「電子式(LVDT)」二類。

(2)儀器裝設前先以裂縫測微尺估讀觀測位置之裂縫原有寬度並做成記

錄。

(3)按圖 6.27 之方式將儀器固定於裂縫兩旁,儀器需與裂縫方向垂直。

(4)裝設完成後記錄儀器之初始讀數。

3.量測原理:

裂縫寬度=裂縫原有寬度+裂縫寬度變化量。

目視式:裂縫寬度變化量=觀測讀數-初始讀數。

電子式:裂縫寬度變化量=(觀測讀數-初始讀數)×校正係數。

6 - 46
保護蓋
2.0cm∮鋼球
3.0cm∮鋼球 0.6cm電焊

0.6cm電焊

路基厚度
路基底面
混凝土
10

10
10cm直徑
PVC管

100
D32竹節鋼筋

D13竹節鋼筋

筏基沉陷點 路基沉陷點

0.7cm∮鋼釘
(長度5cm)
地表
5

0.7cm∮鋼釘
(視土質軟弱程度而定)

路面

木樁
50~100

5× 5× 100cm
5

路面沉陷點
地表沉陷點

單位:公分

圖 6.13 沉陷觀測點示意圖

6 - 47
20
不鏽鋼桿
(直徑2cm,長度100公分)
電纜線 連續沉陷計本體
40
50

固定板

固定基座 固定螺絲

保護蓋 構

約100

鐵桿

外套管
(5cm直徑,厚度3mmPVC)



50


︶ 水泥灌漿

固定錨端

鑽孔底
單位:公分

圖 6.14 固定式連續沉陷計示意圖

6 - 48
接電源

自動給水閥

(接給水槽)
接測讀器
接測讀器

給水感應器
給水管
沉陷感應器
(LVDT式)

︵ 基準水槽

6 - 49
相 (固定於固定式連續沉陷計旁)




連通管

圖 6.15 連通管式連續沉陷示意圖
保護蓋

建築物 傾斜計固定盤

固定架

膨脹螺絲

傾斜感應器

2
傾斜計固定盤
4

3
測讀示意圖

圖 6.16 傾斜計固定盤裝設示意圖

6 - 50
保護蓋
保護座

2.5公分內徑PVC管
裝 設 深 度

現地材料或砂料

30 cm 朋脫土(二層)
細砂
100 cm

開孔PVC管外包濾網
150 cm

細砂
50 cm

圖 6.17 水位觀測井裝設示意圖

6 - 51
保護蓋
混凝土座

30公分厚朋脫土

回填砂或現地村料
細砂

30公分厚朋脫土

見詳圖(A)

1"PVC管
(或電纜線或氣壓管) 詳 圖 (A)
50cm

水壓計本體
50cm

細砂

見詳圖(A)

見詳圖(A)

細砂
50cm

註:水壓計本體可為水壓式
水壓計本體 、電子式或氣壓式。
50cm

圖 6.18 水壓計裝設示意圖

6 - 52
電纜線 鋼筋計

溫度鋼筋

鋼筋計與主鋼筋續接
主鋼筋
電纜線

溫度鋼筋需
鋼筋計本體
避開鋼筋計

圖 6.19 鋼筋計裝設示意圖

6 - 53
應變計本體

型鋼
固定器 絕緣電線

保護蛇管

擋土措施

絕緣電線

支撐應變計

支撐

圖 6.20 支撐應變計裝設示意圖

6 - 54
保護蓋

適當
高度

PVC預埋管 保護鐵管
(直徑5") 約1.5m
接頭

傾度觀測管 傾度觀測管
擋土壁深度

擋土壁體 擋土壁體
(連續壁或排樁) (連續壁或排樁)
1:1水泥砂漿

PVC管蓋
觀測管增加深度

B.直接埋設方式

特密管
皂土水泥
漿灌漿
連續壁
底蓋
主鋼筋 架構筋
排樁

A.預埋管方式 測軸方向

傾度觀測管
(固定在主筋上)

斷面A

圖 6.21 擋土壁內傾斜管安裝示意圖

6 - 55
保護蓋
混凝土
觀測管頂蓋
保護座

(開挖區)


回填砂
或皂土水泥漿 壁
觀測深度

接頭

傾度觀測管

觀測管底蓋

圖 6.22 土層內傾斜管安裝示意圖

6 - 56
傾度觀測管
雙軸感應器

測軌凹槽
傾度讀數器

電纜線

電纜線

電纜線接頭
感應器接頭
垂直線 雙軸感應器
傾度觀測管 (開挖區)

Lsinθ

長L
0cm
量測單位
通常為5
θ
雙軸感應器 擋土壁

詳圖A

滑輪

詳圖A

圖 6.23 傾斜管量測示意圖

6 - 57
橫擋
螺絲
保護箱

荷重計
鑽孔
承壓鈑

錨座

鋼鍵 三角托架

圖 6.24 地錨荷重計裝設示意圖

6 - 58
保麗龍 每50cm做一刻劃
並標示由底端量
起之長度

1〞直徑鋁管
(每支長150cm)

3〞內徑鐵管
現地材料或砂料

(每節長150cm)

6%以上皂土液填滿

(最終開挖底面)

70mm
200cm
40cm

2mm
300mm

2mm
端錨(詳圖A)

詳圖A

圖 6.25 開挖面隆起裝設示意圖

6 - 59
30~50cm

100~150cm
觀測標尺
(EPOXY固定)

隆起量觀測 一般中間柱
中間柱

圖 6.26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裝設示意圖

6 - 60
裂縫

以鋼釘或EPOXY
固定於觀測物上

觀測尺

圖 6.27 目視式裂縫計示意圖

電纜線
感應器

膨脹螺栓

裂縫

圖 6.28 電子式裂縫計示意圖

6 - 61
6.17 監測儀器照片簡介

歐美製各種監測儀器

(1)傾度感應桿
(2)有刻度之電纜線
(3)滑輪架

傾度儀量測原理

6 - 62
傾度觀測管斷面

觀測管固定式接頭

觀測管活動式接頭

6 - 63
傾度觀測管安裝

(1)傾度儀及傾斜計自動測讀記錄器
(2)測讀按鈕連接線
(3)充電器

6 - 64
傾度儀及傾斜計手動測讀器

固定式建築物傾斜計

6 - 65
(1)手提式傾斜計感應器 (3)平貼式傾斜銅盤
(2)傾度儀及傾斜計測讀器 (4)水平固定式傾斜銅盤

振弦式應變計(Arc-Weldable Strain Gauge)

6 - 66
振弦式應變計(Spot-Weldable Strain Gauge)

振弦式應變計測讀器
(可同時量測材料溫度及溼度)

6 - 67
(1)各種規格地錨荷重計(振弦式)
(2)測讀器
(3)連接電纜線

地錨荷重計安裝示意圖

6 - 68
振弦式電子水壓計

氣壓式水壓計

6 - 69
氣壓式水壓計量測原理

氣壓式水壓計測讀器

6 - 70
水位探測器(Standard Model)

水位探測器(Environmental Model)

6 - 71
日本製各種監測儀器

(1)土壓計(200k~2MPa) (10)水壓計
(2)壁面土壓計(50k~1MPa) (11)地錨荷重計
(3)傾度觀測管 (12)位移測微器
(4)鋼筋計 (13)位移測微器
(5)土壓計(50k~1MPa) (14)位移測微器
(6)支撐應變計 (15)混凝土結構應變計
(7)表面裝置型結構應變計 (16)微型土壓計
(8)結構溫度計 (17)數字顯示型測讀器(電阻式)
(9)間隙量測計 (18)電表型測讀器(電阻式)

6 - 72
6.18 監測系統規劃案例

一、案例甲

1.工程地點:台北市光復南路、文昌街附近,如圖 6.29。

2.工程概況:

基地面積 1820m2,興建地上十三層、地下三層之商業住宅大樓;地下

室開挖 12.0m 深,採用 25.0m 深、70cm 厚連續壁及四層 H 型鋼內撐系統做

為深開挖擋土安全措施,開挖及支撐剖面示意圖如圖 6.30,支撐系統平面

配置概況如圖 6.31。

3.地質概況:

本基地土層屬於典型的台北盆地松山層,依據地質調查分析結果,基

地土層大致可分為七個層次,各層次之工程性質參數表如表 6.11,常態地

下水位約在地表下 0.5m 處。

4.深開挖工程問題:

(1)本工程於軟弱黏土層中進行地下室開挖,連續壁將產生較大之側向位

移,並可能較大之工地四周沉陷及影響鄰房安全,設計者為減少連續壁

可能發生之側向位移,於基地內設計若干之「地中壁」及「扶壁」,如

圖 6.29。

(2)基地形狀不規則,水平支撐部份未與連續壁正交,支撐效應並不十分良

好,且黏土層強度低,產生之側壓力大,支撐之負載勢必較大,需注意

支撐系統之受力及安全。

(3)軟弱黏土層中進行深開挖所引起之地盤隆起量通常較大,連帶引起中間

柱之隆起量亦較大,需注意中間柱隆起對支撐穩定性之影響。

(4)工地四周鄰房林立,依據地質特性研判,本工程開挖之直接影響範圍為

25m;由鄰房分佈情況研判,間接影響範圍約為 35m~50m;根據施工前

鄰房現況鑑定之調查,工地四周鄰房之屋況並不良好,部份鄰房已有相

當明顯之傾斜狀況存在,如何在施工中避免損壞鄰房,為本工程極重要

6 - 73
之課題。

5.監測系統規劃說明:

(1)監測系統儀器之配置如圖 6.29、圖 6.31 及表 6.12,配置原則如下:

沉陷觀測點:鄰房沉陷觀測點於施工前鄰房現況鑑定調查時即全部設置

完成,需能反應出建築物不同軸向之差異沉陷狀況。

鄰房傾斜計:於施工前即全部設置完成,需能反應出建築物不同軸向之

傾斜變化狀況,並以施工前鄰房現況鑑定所測得之房屋

傾斜度為量測基準。

傾度觀測管:主要裝設於鄰房附近,連續壁可能發生較大變形之位置,

以加強監測可能對鄰房發生之影響;SI-3、SI-6 及 SI-9

觀測管貫入連續壁底端以下土層中,監測軟弱土層有無

內擠現象,以確認基礎土層之穩定性。

鋼筋計:由連續壁設計之結構分析資料顯示,在 GL-10m 及 GL-12m 處

所發生之彎矩最大,鋼筋應力亦可能最大,故於該深度裝設

鋼筋計;平面位置則選擇連續壁可能發生較大變形之位置。

支撐應變計:裝設於支撐間距較大處,配合支撐軸力計之佈置,全面監

測各層支撐軸力之變化。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平均分佈於 X、Y 二主軸之中間柱上。

水位觀測井:非主要監測項目,裝設於基地外緣餘裕之空間。

(2)監測頻率:

因本工程鄰房保護措施堪稱良好,故採用一般性之監測頻率,如表 6.13。

(3)監測系統安全管理值:

採用一般性之安全管理值,如表 6.14;惟對於鄰房傾斜度之監測,由於

份鄰房已有相當明顯之傾斜狀況存在,故採用較嚴格之監控標準。

6 - 74
12F
B1
T6

1F
2F 12F
T5 B1 8F
B1 12F
4F 1F T7 B1
T4 T8

嘉 T9
2F 興

文 3F
T3
扶壁 連續壁
2F
昌 T10
4F
本案工地
空地
街 T2
T11

12F
B1 地中壁
15F
T1
B3

T12

光 復 南 路

圖例: T1~12鄰房傾斜計,12處
沉陷觀測點,共60處
工地四周鄰房

圖 6.29 案例甲工地位置及監測系統配置平面圖

6 - 75
GL-0.0m
GL-0.5m
H300@6.0m預力50t/支 (GL-1.0m)
表土層
GL-2.0m
GL-2.5m B1
H400@6.0m預力80t/支 (GL-3.7m)
沉泥質黏土(Ⅰ)
GL-4.5m

B2
2H350@6.0m預力100t/支 (GL-6.3m)
GL-7.1m

2H400@6.0m預力120t/支 (GL-8.6m)
GL-9.4m B3

GL-11.0m
GL-12.0m
沉泥質黏土(Ⅱ)

連續壁
厚度=70cm

GL-20.0m

沉泥質黏土(Ⅲ)

GL-25.0m

GL-28.0m

黏土質細砂夾礫石

圖 6.30 案例甲開挖及支撐剖面示意圖

6 - 76
SI6

RB2 SI5 興

SI7 OW2
VG2
H4

H1 VG4 H6 SI4

VG3
H5
SI8

OW1 H2 VG5

RB1
SI3

RB3 VG6
H3
SI9 SI2

VG1

SI1

光 復 南 路

圖例: SI1~9 傾度觀測管,9處


RB1~3 鋼筋計,3處
VG1~6 支撐應變計,每層6處

H1~6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6處

OW1~2 水位觀測井,2處
工地四周鄰房

圖 6.31 案例甲監測系統配置平面圖

6 - 77
表 6.11 案例甲簡化土層與工程性質參數表

6 - 78
表 6.12 案例甲監測系統儀器裝設位置及數量

監測項目 監測儀器 儀器編號 裝 設 說 明

SI1,SI2,SI4,
位置如平面圖。
SI5,SI7,SI8
裝設深度與連續壁同深,每處 25 公
連續壁 尺深。
傾度觀測管
側向位移 位置如平面圖。
SI3,SI6,SI9 裝設深度每處 30 公尺深,觀測管須
貫穿連續壁,貫入連續壁底端土層
中 5 公尺。

共 3 處,位置如平面圖。
連續壁 每處於 GL-10m 及 GL-12m 之連續
鋼筋計 RB1~RB3
鋼筋應力 壁內、外側主筋上各裝設 1 支鋼筋
計,共 12 支。

共 6 處,位置如平面圖。
支撐軸力 支撐應變計 VG1~VG6 第一、二層支撐每處 2 組,第三、
四層支撐每處 4 組,共 72 組。

中間柱 中間柱 共 6 處,位置如平面圖。


隆起量 隆起觀測點 H1~H6 每處設置於中間柱頂端。

共 2 處,位置如平面圖。
地下水位 水位觀測井 OW1~OW2
每處裝設深度至地面下 10 公尺。

至少 60 處,位置如平面圖。
工地四周鄰
沉陷觀測點 分佈於工地四周鄰房,測量基準點
房沉陷
須設於工地影響範圍以外之位置。

共 12 處,位置如平面圖。
鄰房傾斜 建物傾斜計 T1~T12 每處均需施作雙軸觀測。

6 - 79
6.13 案例甲監測頻率表

監 測 項 目 監 測 頻 率

連續壁側移及變形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支撐施加預力及拆除前後:
開挖階段每週至少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連續壁鋼筋應力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支撐施加預壓力及拆除前
支撐軸力
後:開挖時每天一次,平時每週二次。

基地外地下水位 每週一次。

中間柱隆起量 一般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最終開挖階段每天一次。

地面及建築物沉陷量 每週一次。

鄰房傾斜量 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註:必要時得隨時監測或視控制安全之需調整監測頻率。

表 6.14 案例甲監測系統安全管理值
監 測 項 目 安全值 警戒值 行動值
連側 第一層開挖後 1.2cm 1.5cm 2.0cm
續向 第二層開挖後 1.6cm 2.0cm 2.5cm
壁位 第三層開挖後 2.4cm 3.0cm 3.7cm
移 第四層開挖後 3.2cm 4.0cm 5.0cm
第五層開挖後 4.0cm 5.0cm 6.3cm
支撐中間樁隆起 4.0cm 4.8cm 6.0cm
支 第一層 90 噸/支 113 噸/支 141 噸/支
撐 第二層 186 噸/支 232 噸/支 290 噸/支
軸 第三層 150 噸/支 187 噸/支 234 噸/支
力 第四層 195 噸/支 244 噸/支 305 噸/支
連續壁鋼筋應力 1700kg/cm2 2200kg/cm2 2700kg/cm2
鄰房沉陷量 2.5cm 5.0cm 7.5cm
較施工前之鄰房傾斜增量 1/2000 1/1000 1/500

6 - 80
二、案例乙

1.工程地點:高雄市四維三路、永定街交會口,如圖 6.32。

2.工程概況:

基地面積 2710m2,興建地上二十九層、地下五層之商業辦公大樓;地

下室開挖 22.6m 深,採用 37.0m 深、100cm 厚連續壁及七層 H 型鋼內撐系

統做為深開挖擋土安全措施,開挖及支撐剖面示意圖如圖 6.33,支撐系統

平面配置概況如圖 6.34。

3.地質概況:

本基地土層屬於典型的高雄市濱海沖積地層,土層狀況相當複雜,依

據地質調查分析結果,基地土層大致可分為十四個層次,各層次之工程性

質參數表如表 6.15,常態地下水位約在地表下 2.5m 處。

4.深開挖工程問題:

(1)本工程原先之設計為地下室開挖 19.8m,但於連續壁施工完成後變更設

計為地下室開挖 22.6m,在連續壁深度無法加深之情況下,設計者於基

地內東西向增設二道與連續壁等深之「地中壁」,如圖 6.32,以增加基

地開挖基礎土層之穩定性,但無地中壁之部分,連續壁貫入深度仍嫌不

足,基地開挖時仍需注意土層有無內擠現象及是否穩定安全。

(2)如果連續壁貫入深度不足(側向土壓力制衡安全因素小於 1.5),則容易發

生較大之側向變形,連帶發生較大之工地四周地表下陷,並可能影響鄰

房之安全,需加以注意。

(3)本工程每層支撐之垂直間距較大,且連續壁可能發生較大之側向變形較

大,則水平支撐之負荷勢必較大,故需注意支撐軸力之變化以策安全;

此外,亦可能因土層之內擠,而使中間柱發生較大之隆起量,影響支撐

之穩定性,亦需加以注意。

(4)按高雄市區與本工程規模類似之深開挖工程施工經驗,在開挖超過 18m

深後基地內常發生湧水現象,分析其原因為高雄市區濱海沖積土層構造

極為複雜,粉土、黏土與參雜粉質細砂薄層之交互相疊,按一般基地內

6 - 81
開挖抽水之方式很難將蘊存於交互土層中之棲留地下水及其水壓力消

除;在開挖解壓之過程,此等棲留地下水因水壓力難以消散,最後沿著

較疏鬆之薄層及土層界面湧出開挖面,特別是鑽探遺留之深孔及支撐中

間樁將土層切開之界面往往成為地下水湧出之捷徑,開挖越深湧水之可

能性越高,而且出水位置無法預料;如果湧水情況嚴重,將使基地內被

動土壓力降低,前述(1)、(2)、(3)之問題將更形嚴重,此外支撐中間柱

之表面磨擦力因湧水而降亦影響支撐之穩定性,皆需加以密切注意。深

層之解壓抽水可降低湧水之機率,開挖時如發現湧水需立即於湧水處施

作高壓止水灌漿,以維護土層之穩定。

(5)依據本工程地質調查報告,在 GL-38m 之粉質黏土與粉質砂土之分隔界

面應是發生受壓水層上舉力之界面;按高雄市以往深層水壓之觀測經

驗,GL-38m 處之水壓力約為 33tons/m2,而本工程開挖至 GL-22.6m,在

GL-38m 處界面以上之土重僅約 30tons/m2,低於上舉水壓力,受壓水層

上舉力安全因素僅 0.91,低於應有之安全因素 1.2 甚多,基地地盤之穩

定性不足,且發生湧水之機率極高,影響工程之安全甚大,因此需於工

地周邊設置深達 50m 之解壓井共 11 口,其配置詳如圖 6.34,開挖深度

超過 18m 後即需進行控制性解壓抽水,並注意深層水壓降低之程度及變
化。

(6)由於工地實施深層解壓抽水之關係,勢必使地表沉陷因而增大,抽水如

何控制,使對鄰房之影響降低至最低程度,成本工程重要之課題,鄰房

沉陷及傾斜之監測亦顯得更為重要。

(7)本工程設計為地上鋼構,地下 R.C.,基礎型式為筏式基礎之大樓,在地

上十樓結構體構築完成之前不允許基礎底版承受水浮力,以免發生基礎

不均勻上浮現象而影響地上鋼骨構築之精確度,故大樓結構體構築期間

需對基礎底部土層持續抽水,並嚴密監測水壓力有無上升現象。

5.監測系統規劃說明:

(1)監測系統儀器之配置如圖 6.32、圖 6.34 及表 6.16,配置原則如下:

6 - 82
沉陷觀測點:鄰房沉陷觀測點需於工地施工前設置完成,需儘量能反應

建築物不同軸向之差異沉陷狀況。

鄰房傾斜計:於施工前即全部設置完成,需能反應出建築物不同軸向之

傾斜變化狀況。

傾度觀測管:裝設於連續壁可能發生較大變形之位置,其中 SI-2 特別裝

設於地中壁與連續壁正交之位置,以觀測地中壁對連續

壁之支承效益;傾度觀測管 SO-1 至 SO-4 裝設於連續壁

背側土層中,深度 45m,以監測連續壁底部土層有無內

擠現象,以確認基礎土層之穩定性。

鋼筋計:為充分瞭解連續壁鋼筋應力於開挖期間所發生之變化,規劃於

工地東側及西側可能發生較大變形之位置,以表六所列多處

不同深度之內側主鋼筋上裝設多組鋼筋設計,以進行觀測;

其中 RB2 特別裝設於地中壁與連續壁正交位置附近,以觀測

地中壁對連續壁支承所發生之效果。

支撐應變計:裝設於支撐間距較大處,配合支撐軸力計之佈置,全面監

測各層支撐軸力之變化。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平均分佈於東西向主軸之中間柱上。

深層水壓計:平均分佈於工地東側及西側,深度皆設於地面下 40m,採

用高靈敏度及精確度的電子式水壓計,以嚴謹觀測在深

層解壓抽水時水壓力的變化,控制深開挖地盤之穩定,

並藉以推測湧水機率較高之區域,以為防範。

水位觀測井:裝設於基地外緣四角落,以觀察深層解壓抽水對淺層地下

水位之影響。

筏基底版水壓計:平均分佈於基地中央,採用高靈敏度及精確度的電子

式水壓計,以妥善監控筏基底版所承受之水浮力。

(2)監測頻率:

因本工程支撐系統預期將承受較大之軸力,再考量高雄地區日夜溫差較

6 - 83
大,風險性較高,故需於每日低溫及高溫時段各監測一次,必要時需在

最短時間內隨時測讀支撐軸力之變化,以嚴密控制支撐系統之安全;深

層水壓力之變化直接影響本工程開挖地盤之穩定,必要時亦需隨時可測

讀水壓力之變化,以控制開挖之安全;為達以上目的本工程需要對部份

儀器採用可定時及隨時量測並做成記錄之自動測讀系統。

本工程利用自動測讀系統監測項目包括支撐軸力、連續壁鋼筋應力、深

層水壓力及筏基底版水壓力計等,其他之監測項目則採用一般性人工量

測,各監測項目之監測頻率如表 6.17;其中對連續壁側移及變形因貫入

深度、深層水壓力等因素,亦預期可能發生較大之變化,故特別註明如

果自動測讀系統出現支撐軸力有異常變化時,需隨時進行監測。

(3)監測系統安全管理值:

大部份採用一般性之安全管理值,如表 6.18;對於地面下 40m 處之深層

水壓力需訂定嚴格之管理值,深層水壓力之控制須依據建築技術規則之

規定計算水壓力允許值,以安全因素 1.2 之控制水壓力做為「警戒值」,

警戒值之 80%做為「安全值」,安全因素降至 1.1 之水壓力做為「行動

值」,安全因素降至 1.0 之水壓力定為「危險值」;另外因在地上十樓結

構體構築完成之前不允許基礎底版承受水浮力,故對於筏基底面水壓力

亦訂定嚴密之管理值。

6 - 84
苓 雅 二 路

7F
2F B1
2F
T7

T6


T5

連續壁
街 高
T4 BP1 雄


本案工地 府


地中壁 大
12F 樓
B3
T3 12F
BP2 B2

地中壁


稅 T2

12F BP3
B2

T1

四 維 三 路
圖例: T1~7鄰房傾斜計,7處
沉陷觀測點,共50處
BP1~3筏基底版水壓計,3處
工地四周鄰房

圖 6.32 案例乙工地位置及監測系統配置平面圖

6 - 85
GL± 0.0m
H350@6.0m預力60t/支 (GL-0.8m)
GL-1.5m
GL-2.5m H400@6.0m預力80t/支 (GL-2.8m)

粉質細砂(Ⅰ) GL-3.8m B1

GL-6.0m 2H400@6.0m預力100t/支 (GL-6.3m)


粉質細砂(Ⅱ) GL-7.3m B2

2H400@6.0m預力100t/支 (GL-9.8m)
GL-10.8m B3

GL-12.0m
2H400@6.0m預力120t/支 (GL-13.3m)
粉質細砂(Ⅲ)
GL-14.3m B4

2H400@6.0m預力120t/支 (GL-16.8m)
GL-17.8m

2H400@6.0m預力120t/支 (GL-19.8m) B5
GL-20.8m

GL-22.6m

GL-24.0m

粉質粘土 連續壁
厚度=100cm

GL-30.0m
粉質砂與
粉土互層

GL-34.0m
砂質粉土與
粘土互層
GL-37.0m
GL-38.0m
粉質砂與砂質粉土互層

圖 6.33 案例乙開挖及支撐剖面示意圖

6 - 86
SI5 OW4

深層解壓井,共11口
SI4
SO3 深度50cm
OW3

H4 VG4
P6
VG5
SO4

H1
RB3
SI3 VG3 連續壁

P1

H5
地中壁

P5
VG2 H2
SO2 SI6
RB1

H6
RB2
P2
SI2
地中壁

VG1 H3 SI7
圖例: SI1~7 連續壁內傾度觀測管,7處
H7
SO1~4 連續壁背側傾度觀測管,4處
VG6 RB1~3 鋼筋計,3處
P4
VG1~6 支撐應變計,每層6處

H1~7 中間柱隆起觀測點,7處
P3
SI1 OW1~4 水位觀測井,4處
OW2 SO1 OW1
P1~6 深層水壓計,6處

圖 6.34 案例乙監測系統配置平面圖

6 - 87
表 6.15 案例乙簡化土層與工程性質參數表

6 - 88
表 6.16 案例乙監測系統儀器裝設位置及數量

監測項目 監測儀器 儀器編號 裝 設 說 明

裝設於連續壁內,位置如平面圖,共 7
SI1~SI7
處。
連續壁 裝設深度與連續壁同深,每處 37 公尺
傾度觀測管
側向位移 深。

裝設於連續壁背側土層中,位置如平面
SO1~SO4
圖,共 4 處,每處 45 公尺深。

共 3 處,位置如平面圖。
連續壁 每處於 GL-10m,-14m,-17m,-18m,
鋼筋應力 鋼筋計 RB1~RB3 -19m,-20m,-21m,-22m,-23m,-24m
之連續壁內側主筋上各裝設 1 支鋼筋
計,共 30 支。

共 6 處,位置如平面圖。
支撐軸力 支撐應變計 VG1~VG6 第一、二層支撐每處 2 組,第三、四、
五、六、七層支撐每處 4 組,共 144 組。

中間柱 中間柱 共 7 處,位置如平面圖。


隆起量 隆起觀測點 H1~H7 每處設置於中間柱頂端。

共 4 處,位置如平面圖。
地下水位 水位觀測井 OW1~OW4
每處裝設深度至地面下 12 公尺。

共 6 處,位置如平面圖。
深層水壓力 電子式水壓計 P1~P6
每處裝設深度至地面下 40 公尺。

共 3 處,位置如平面圖。
筏基底版
電子式水壓計 BP1~BP3 於地下室開挖完成後裝設。
水壓力
每處裝設深度為筏基底面下 1 公尺。

至少 50 處,位置如平面圖。
工地四周鄰
沉陷觀測點 -- 分佈於工地四周鄰房,測量基準點須設
房沉陷
於工地影響範圍以外之位置。

共 7 處,位置如平面圖。
鄰房傾斜 建物傾斜計 T1~T7
每處均需施作雙軸觀測。

6 - 89
表 6.17 案例乙監測頻率表

監 測 項 目 監 測 頻 率

支撐軸力

連續壁鋼筋應力 《採用自動測讀記錄系統》
每日上午 6 時、下午 1 時及 8 時各觀測及記錄乙
深層水壓力 一次。

筏基底版水壓力

每逢基地挖土前後,支撐(地錨)施加預力及拆除
前後:開挖階段每週至少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連續壁側移及變形 如遇支撐軸力或鋼筋應力異常變化時,需隨時觀
測。

基地外地下水位 每週一次。

一般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中間柱隆起量
最終開挖階段每天一次。

地面及建築物沉陷量 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鄰房傾斜量 開挖階段每週二次,平時每週一次。

註:必要時得隨時監測或視控制安全之需調整監測頻率

6 - 90
表 6.18 案例乙監測系統安全管理值

監 測 項 目 安全值 警戒值 行動值

第一層開挖後 0.8cm 1.0cm 1.3cm

第二層開挖後 0.8cm 1.0cm 1.3cm


連側
第三層開挖後 1.4cm 1.8cm 2.3cm

續向 第四層開挖後 2.1cm 2.6cm 3.3cm

第五層開挖後 2.8cm 3.5cm 4.4cm


壁位
第六層開挖後 5.4cm 6.8cm 8.5cm

第七層開挖後 6.9cm 8.6cm 10.3cm

第八層開挖後 7.7cm 9.6cm 12.0cm

支撐中間樁隆起 5.0cm 8.5cm 12.0cm

支 第一層 142 噸/支 177 噸/支 221 噸/支



第二層 186 噸/支 232 噸/支 290 噸/支

力 第三層至第七層 195 噸/支 244 噸/支 305 噸/支

連續壁鋼筋應力 1700kg/cm2 2200kg/cm2 2700kg/cm2

基地外地下水位 GL-3m GL-4m GL-6m

工地四周沉陷量 2.5cm 5.0cm 7.5cm

鄰房傾斜量 04’35” 06’52” 11’28”

開挖超過 GL-18m 時
20 t/m2 25 t/m2 27 t/m2
GL-40m 處之水壓力

筏基底面水壓力 0 t/m2 1.0 t/m2 2.0 t/m2

6 - 91
參考文獻

,(1)基礎工程之第 6 節施工
1.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建築工程施工規範範本」

安全觀測系統,基-75 至基-111 頁。

2.內政部營建署(1995)「工程施工規範」,參、土方工程與擋土設施施工規範,

第六章施工安全監測。

3.內政部營建署內營字第 9085629 號令頒佈,民國 90 年 10 月施行,中華民國

大地工程學會編印,"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第八章基礎開挖。

4.台北市政府新工處施工規範第十八章「施工安全觀測系統」。

5.台北市鐵路地下化松山段隧道施工技術規範第 02300 節「監測」。

6.台北市大眾捷運系統工程標準技術規範第 02159 節「施工安全觀測系統」。

7.宋騰烽(1983)「深開挖工程觀測系統」,台灣大學與營建中心合辦之深開挖與

土質改良講習會。

8.翁作新(1985)「量測儀器之基本原理介紹」,地工技術雜誌第 10 期。

9.黃鉅棟(1985)「傾斜儀介紹」,地工技術雜誌第 10 期。

10.石強(1990)「淺談深開挖工程觀測分析作業」,三聯技術第 25 期。

11.胡紹敏(1990)「監測系統」。

12.簡茂洲(1991)「深開挖基礎工程基本理論」,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監工

實務班講習會講義。

13.王春煌(1991)「安全觀測系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深開挖設計理論與施工

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潤泰建設/營造深開挖
14.簡茂洲(1992)「深開挖安全支撐與監測系統施工實務」

工程講習會。

15.簡茂洲(1996)「深開挖工程之土壤行為」,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大地工程研習

班講義,地質研判與深開挖工程基本理論 P.46 至 P.57。

16.朱耀光(1997)「深開挖安全觀測系統安全管理值之擬定」(上)、(下),現代營

建雜誌第 206、第 207 期。

6 - 92
17.廖瑞堂(1997)「大地工程監測系統之運用及執行」,三聯技術第 42 期。

18.廖洪鈞、廖瑞堂主編(1998)「坡地社區開發安全監測手冊」,內政部營建署營

建自動化專案計畫報告。

19.富國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99)「將作建設台北市光復南路逸仙雅仕大樓新

建工程開挖安全監測報告」。

20.立崴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國泰人壽高雄市國際商業大樓新建工程基礎開

挖安全監測總結報告」。

21.Thomas H. Hanna, 1985, “Field Instrumentation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63~P.759.

22.John Dunnicliff, Gordon E. Green, 1988, “Geotechnical Instrumentation for

Monitoring Field Performance, Chapter 22, P.443~P.451.

23.Slope Indicator Co., U.S.A., 1998, “Geotechnical & Structural Instrumentation

Catalog”.

24.日本共和電業公司(KYOWA Denki Co.)「2000~2001 共和-電子計測器總合型

錄」。

6 - 9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