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1

科技部補助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計 畫 
    :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名 稱 

報 告 類 別 : 成果報告
執行計畫學生: 鄭筑云
學生計畫編號: MOST 110-2813-C-004-070-H
研 究 期 間 : 110年07月01日至111年02月28日止,計8個月
指 導 教 授 : 王曉丹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中 華 民 國   111年03月30日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目錄

中英文摘要 .............................................. 3
第一章 緒論 ............................................. 5
一、 研究動機與背景.............................................. 5

二、 研究目的.................................................... 7

三、 研究意識.................................................... 8

四、 研究方法及步驟.............................................. 9

(一) 研究方法 ......................................................................................................... 9

(二) 研究步驟 ....................................................................................................... 11

(三) 研究限制 ....................................................................................................... 11

第二章 糾紛發展歷程的法意識及其變遷 ..................... 11


一、 共識與糾紛發展歷程......................................... 11

二、 關係中的身分認同........................................... 13

三、 動員學派下的期許與憂慮..................................... 15

四、 法意識與人格權的關聯性..................................... 17

第三章 建構話語權 ....................................... 18


一、 話語權是暫時性的優勢地位................................... 18

一、 為何建構話語權............................................. 19

二、 如何建構話語權............................................. 21

三、 無法建構話語權............................................. 24

四、 小結....................................................... 24

第四章 社會通念:集體建構的文化圖式 ..................... 25


一、 社會通念是介於主客觀間的集體法意識......................... 25

二、 吸菸、噪音中不一樣的社會通念............................... 29

1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一) 吸菸的社會通念 ........................................................................................... 29

(二) 噪音的社會通念 ........................................................................................... 30

三、 社會通念由文化圖式建構..................................... 32

(一) 社會通念如何建構 ....................................................................................... 32

(二) 菸害、噪音有同樣的文化圖式 ................................................................... 34

(三) 社會通念之法律性在關係中如何展現 ....................................................... 35

四、 小結....................................................... 36

第五章 結論 ............................................ 36
參考文獻 ............................................... 38

2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摘要

鄰居之間心靈關係疏離但生活空間緊密,對於糾紛當事人的糾紛發展歷程
與法意識產生重要的影響。在糾紛發展歷程中,可能會從主觀法意識角度述說
糾紛範圍、透過法意識建構文化圖式形成共識、透過關係之中的互動及情感的
交流形塑關係法意識、法意識也會對如何進行法律動員有所影響。過去的研究
中雖然已經有不少學者從事鄰居糾紛的研究,Engel(1994)、Hendley(2011)
以及王曉丹(2022)分別從身分認同、道德以及「共情(mutual recognition)」的
角度研究鄰居糾紛間的法意識,但是卻並未從非財產上人格權侵害的糾紛進行
討論。本研究透過判決檢索與分析,以及三個案例中的七個半結構式訪談,實
際上探究菸害、噪音鄰居糾紛中法意識的形塑與變遷。
本研究發現在鄰居糾紛之中,影響法意識的因素除了身分認同、道德以及
「共情」會之外,還有「社會通念」。「社會通念」貫穿在鄰居糾紛中,隨著糾
紛雙方身分認同與群己關係的互動與交換,在社會不同層次形成集體共識,產
生客觀的外在判斷。「社會通念」會在糾紛當中產生一種制約,影響雙方對於事
物的理解及行為選擇,形成一種透過文化圖式所建構的集體法意識。經過深入
討論後,本研究認為鄰居糾紛其實就是在爭奪社會通念的話語權,透過將鄰居
糾紛過程中的法意識變動分成兩個部分:「建構話語權」、「社會通念:集體建構
的文化圖式」討論與分析鄰居糾紛中法意識的建構與變遷。

關鍵詞:關係法意識、共識、糾紛、鄰居、人格權

ABSTRACT

The spiritually detac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s and


their intimate living spac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sputes
processing and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disputants. During the
disputes processing, the scope of the dispute may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subjective legal consciousness, consensus may be formed
through the cultural schema by legal consciousness, relational legal
consciousness may be shaped through interactions and emotional
exchanges within the relationship,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may have

3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an impact on how legal mobilization is carried out. Although some


scholars have studied neighbor disputes in the past, Engel (1994),
Hendley (2011), and Wang (2022) have respectively studie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neighbor disp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dentity,
morality, and "mutual recognition," but no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nonproperty personal rights infringement disputes. The study examines
the shap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legal consciousness in smoking and
noise disputes in neighborhoods through reviewing cases and seve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three cas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neighborhood disput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egal consciousness are not only identity, morality,
and "mutual recognition" but also "social consensus. The "social
consensus" is form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ety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of identities and self-oth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sputing parties and generates objective external
judgment. "Social consensus" will create a restriction in disputes,
affect the 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choice of both parties, and
form a collective legal consciousness constructed through cultural
schema. After an in-depth discus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neighbor disputes are a struggle for the right to speak about social
consensus. By dividing the change of legal consciousness in
neighborhood disputes into two parts: "Constructing Discourse" and
"Social consensus: Collectively Constructed Cultural Schema."

Key Words: relational legal consciousness, consensus, dispute,


neighbor, personality rights

4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當代社會中,生活在社區大樓中時常看到鄰居之間因為種種磨擦而生之糾
紛。林常青、陳恭平、黃國昌、賴宏彬(2014)於〈紛爭諮詢的尋求:2011 年
台灣人民糾紛解決行為面訪調查研究之發現〉糾紛種類的量化研究中,原始數
據遭遇非瑣細問題共 2204 個糾紛,第一多的是有 494 個的意外糾紛,次之便是
與鄰居相關的糾紛,佔了 478 個(21.69%)。由此可見,與鄰居相關的紛爭並非
少數。

鄰居,是物理空間上最親密的一群人。生活在一牆之隔的地方,彼此生活
中的界線要如何拿捏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在都市中因為地狹人稠的特性,公
寓大廈這種垂直空間的住宅模式在都市中急遽增加。根據中華民國營建署於民
1
國 104 年發布的「住宅狀況抽樣調查」 ,雙北都會區中住宅型態以公寓大廈為
主。在公寓大廈這種住宅模式有著私人專有部分與共用部分混合的特性,人們
彼此之間在物理上又更為接近,可以想見在公寓大廈間,鄰居間的糾紛數量可
能數量更多、更複雜。

本研究旨在研究公寓大廈鄰居間的糾紛,並聚焦於研究菸害、噪音於鄰居
間造成的影響。在面對公寓大廈鄰居糾紛時,通常人們會認為管理委員會與社
區規約會在糾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區規約會在糾紛中產生拘束力、管委會
也會在糾紛中居中協調。然而,研究者發現在在菸害、噪音糾紛的訪談中,所
有受訪者均認為管理委員會及社區規約是無用的。在社區規約方面,有人認為
社區規約並無規範到菸害、噪音相關議題、有人甚至不知道社區規約規範了什
麼以及要如何才能夠看見自己社區的規約;在管理委員會方面,幾乎所有受到
侵害的受訪者均認為管理委員會在糾紛中無足輕重,管理委員雖然會介入糾紛
但卻只是在「和稀泥」。受訪者認為管理委員「和稀泥」的理由,在於管理委員
也是社區居民的一部份,管理委員若在糾紛中分出對、錯一方,勢必會造成與
錯誤方的關係產生裂痕,為了自己在社區中的居住和諧,管理委員們並不會積

1
中華民國營建署(2017)內政部營建署完成「104 年住宅狀況抽樣調查」,載於
https://www.cpami.gov.tw/%E6%9C%80%E6%96%B0%E6%B6%88%E6%81%AF/%E5%8D%B3%E6%99
%82%E6%96%B0%E8%81%9E/79-%E5%9C%9F%E5%9C%B0%E7%B5%84-1/28767-
%E5%85%A7%E6%94%BF%E9%83%A8%E7%87%9F%E5%BB%BA%E7%BD%B2%E5%AE%8C%E6%88%9
0%E3%80%8C104%E5%B9%B4%E4%BD%8F%E5%AE%85%E7%8B%80%E6%B3%81%E6%8A%BD%E6%
A8%A3%E8%AA%BF%E6%9F%A5%E3%80%8D.html
5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極處理糾紛。身為管理為員及社區總幹事的受訪者也坦承到,他們在糾紛中只
能進行道德勸說,糾紛要如何解決關鍵還是在於當事人之間的互動。因此,本
研究雖然探討鄰居菸害、噪音糾紛,但是並不會探討一般人認為有影響力的管
理委員會及社區規約。此外,在諸多鄰居糾紛之所以選擇噪音與菸害兩種議
題,在於菸害、噪音不同於漏水、門口雜物堆積等這類糾紛有明確的對象、有
實體實物的侵害,也可以明確的知道侵害程度。由於菸害、噪音的糾紛對象可
能是不明確的、侵害可能是不定時的,侵害程度也會因為每個人本身對於菸
害、噪音的接受度不同有極大的差異,再加上每個人對於菸害、噪音的接受度
也會因為居住區域、觀念不同有所影響。因此在更偏向受害者主觀詮釋、有許
多不明確特徵的噪音與菸害侵害,相較於明確的實體財產侵害引起的糾紛,更
令人感到困擾。當鄰居們受到菸害、噪音的侵害時,可能選擇逃避不理、可能
會在公共空間張貼公告與菸害、噪音製造者溝通、也可能選擇請管委會或是第
三人介入溝通協調,甚至也有可能走上法律訴訟途徑。然而,當糾紛當事人使
用法律手段解決衝突時,又可以區分為正常的解決糾紛、以及菸害、噪音矛盾
漸漸在鄰居之間滾雪球般擴大,最後糾紛當事人可能帶有報復心態幾乎向社區
中使自己不快的所有鄰居、管理委員會成員提起告訴。後者的情形,隨著菸
害、糾紛糾紛的發酵,在鄰居互動間又會有不一樣的互動情形,在過程中產生
的法意識也不盡相同,因此並不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之中。本研究想要了解在
不同於傳統侵害所引起的菸害、噪音糾紛,鄰居們在解決糾紛的正常互動中法
意識如何作用。

在解決菸害、噪音糾紛的過程中,居民們不無考量到法律是否能在糾紛中
有所幫助。在台灣,一般民眾聯想到與公寓大廈鄰居間最相關的法律應為《公
寓大廈管理條例》,針對菸害、噪音的困擾可能會聯想到《噪音管制法》與《菸
害防制法》。但是公寓大廈的住戶是否會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法律?其中《噪音管
制法》與《菸害防制法》都是行政性質的法律,行政性質的法律在屬於民事性
質的住戶糾紛時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噪音管制法》與《菸害防制法》旨在
防止過度的噪音與菸害侵害他人,有保障國民居家環境安寧及身體健康之目
的。這兩部法律所保障的法益,與新型態的人格權——居住安寧權有所重合 2。

2
隨著時代發展,由最高法院 92 年臺上字第 164 號判例中承認了居住安寧之人格利
益。在這號民事判例中居住安寧所承認的是噪音干擾,但是於王澤鑑於 2012 年出版的人格權法
一書中指出,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超越傳統上人格權的保護範圍,這類型的人格權侵害應不限
於噪音而已。在近年,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的確漸漸擴張,涵蓋了菸害侵害。之後,陳新民大

6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在保護目的有所重疊之下,民眾會如何看待隨著時間發展,為了更完善保護類
似侵害而發展出的居住安寧權?

鄰居之間的糾紛在法社會學上其實已經有不少研究,Merry(1990)、
Yngvesson(1985)、Engel(1994)等人從身分認同的觀點討論社區與家庭之中
的糾紛。Engel(1994)發現社區居民在糾紛之中是否起訴,選擇法律途徑解決
糾紛的關鍵在於身分認同,除了可以從身分認同的角度看待鄰居糾紛,Hendley
(2011)發現到在鄰居糾紛之中法意識的形成會受制於非正式規範,而非正式
規範便是鄰居之間形成的集體道德觀念。而王曉丹(2022)無論在身分認同或
是道德的研究中,都看見人際關係中情感對於法意識的影響,提出可以從「共
情(mutual recognition)」的觀點看待鄰居之間的糾紛。雖然鄰居之間的糾紛已
經有不少研究,但這些研究的重心均未著重在非財產上人格權侵害所引起的鄰
居糾紛,因此本研究選擇以鄰居糾紛中常見的噪音及菸害為焦點,探知鄰居糾
紛中非財產上人格權侵害的特徵。

二、 研究目的
在鄰居間菸害、噪音的議題中,鄰居雙方是如何理解糾紛,鄰居雙方主張
權利時是否受到自我定位、鄰居關係、甚至親友關係的影響,以及當鄰居雙方
在使用法律過後回過頭來評價法律時,他們對法律的看法是否及如何受到影
響。這些種種問題,其背後的核心概念是法意識(legal consciousness)
。因為法
意識是由日常中的人際互動,在個體或集體中的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行為方
式所形塑,法意識也會回頭影響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行為方式。在這個循環
中,法律並不總是被認知到,有可能被認為不相關而不被援引。而且主觀上的
情緒以及群體中的歸屬感也會影響法意識,進而影響人們如何主張權利、處理
糾紛(Chua&Engel,2019;Engel&Munger,2003;王曉丹,2018;2019)。本研
究旨在參酌法意識文獻後,就鄰居間菸害、噪音的議題探討在鄰居之間發生菸
害、噪音的困擾時,法律對他們的意義為何。瞭解在居民心中法律的意義後再
進一部探討法律保護目的是否、如何落實在真實鄰居糾紛之中。

法官於釋字 709 部分不同意見書中,對侵犯住居自由的部分,提到憲法保障人民的居住自由包


括「居住安寧權」 。居住安寧權保障人民享有安寧的居住空間,以避免來自任何公私權力的幹
擾。居住安寧權已上升到憲法層次的位階,獲得法律制度上承認。雖然菸害與噪音的侵害,在
民法上有兩套體系可以解決。一為傳統的民法第 793 條相鄰關係,另一者為民法第 18、195 條
人格權侵害。但是本研究於訪談時發現,受訪者主要是從健康與安寧權來討論,因此以人格權
為核心探討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
7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三、 研究意識
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但是抽象的法律在真實的個案之中會扮演什
麼樣的角色?它真的能夠在社會中實踐原本立法者所期待的功能嗎?法律制度
的目的是否會在真實的糾紛中被落實,Engel 和 Munger(2003)關於身心障礙者
的研究顯示出根本的問題在於個人的身分認同。從群體之中定義自我的身分和
歸屬,發現這樣的待遇是不公正的,才會尋求法律制度主張權利。而主張權利
的方式也不限於訴諸傳統訴訟途徑,法律也能賦予民眾「話語權」,讓法律制度
的目的落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 Kirkland(2008)的研究中發現,即
使肥胖者能清楚認知到肥胖者的身分並不該被區別對待,自己也應落於《反歧
視法》的保護範籌,卻也因為肥胖者的身分被汙名化而導致落於《反歧視法》
的保護邊陲地帶難以主張權利。

要瞭解居住安寧權、《噪音管制法》與《菸害防制法》種種避免民眾受到菸
害、噪音過度侵害之法律,需要從當事人的法意識著手探討,這些法律在鄰居
糾紛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法意識是在互動過程當中形成並不斷變動的,可
以透過鄰居糾紛的互動過程之中雙方法意識如何形成及受到什麼變動因素影
響,瞭解法律在糾紛當事人心目中的意義。

關於鄰居之間的糾紛中法意識如何形成其實已經有相關研究,早期 Merry
(1990)、Yngvesson(1985)、Engel(1994)等美國學者從身份認同的角度探討
在家庭與社區糾紛中的法意識如何形成,Engel(1994)發現決定社區居民會不
會提起訴訟,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的關鍵在於身分認同:原住戶之間有較親
密的關係,形成內部人(insider)的身分認同,內部人會礙於親密關係在糾紛發
生時不會起訴訟。近期搬遷進社區的新住戶屬於外部人(outsider),在社區之中
沒有建立起親密關係的羈絆,發生糾紛時會提起告訴的多是身分認同為外部人
的住戶。認同身分認同會影響法意識形成的觀點,並就為甚麼會形成這樣的結
果提出討論。然而,影響法意識形成的不僅僅只有身分認同的因素而已,俄羅
斯學者 Hendley(2011)在仍受到共產主義影響的後蘇聯時期社會中,發現到在
鄰居糾紛之中法意識如何形成會受到非正式規範的影響,而非正式規範其實是
鄰居之間集體的道德觀念。鄰居之間內部道德的非正式規範是影響法意識形成
的主要因素,在發生糾紛時會優先遵從道德規範的制約,不一定優先適用法
律。王曉丹(2022)則是從身分認同或是道德的研究中,都發現可以看見法意
識受到人際關係中情感的影響,因此進一步說明除了身分認同、道德會影響法

8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意識的形成之外,影響鄰居糾紛雙方是否進入法律訴訟程序的關鍵因素在於糾
紛互動過程中雙方是不是能夠互相瞭解對方處境,彼此能夠「共情」。

不同於前述學者多著重於鄰居糾紛中當事人是否適用法律、提起訴訟,在
台灣受到鄰居間菸害及噪音此類非財產權之人格權侵害者不勝枚舉,但是真正
會提起訴訟的案例卻有限,因此相較於是否會提起訴訟,本研究更為注重在糾
紛後、訴訟前的紛爭過程之中的法意識狀態。透過訪談台灣 3 個社區共 7 位受
訪者後,發現到集體法意識的建構,不單單只是身分認同、內部道德或是人際
關係中的「共情」,在糾紛時雙方的溝通、爭執其實是雙方在爭奪「話語權」、
看誰比較有道理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之中其實大家對於甚麼是對、錯有個
「社會通念」,因此在爭奪話語權時會受到社會通念的制約以及互動影響,並透
過對 3 個案例七位受訪者分析鄰居糾紛中法意識互動過程。

四、 研究方法及步驟
(一) 研究方法

1. 判決檢索與分析

首先會利用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簡稱檢索系統)與 lawsnote 法學資


料庫(簡稱 lawsnote)等資料系統進行判決檢所。透過二手菸、噪音、公寓、鄰
居等關鍵詞,搜尋相關判決,觀察近年來鄰居間居二手菸、噪音糾紛訴訟的數
量以及這些判決中個案事實、舉證方法與勝敗訴之間的關聯。

在查找判決中可以發現噪音的判決數量遠大於菸害。透過關鍵詞:「噪音、
鄰居、公寓、民事及判決」為關鍵詞進行搜尋,截至 2021 年 2 月,在檢索系統
中有 209 筆資料、在 lawsnote 中則有 299 筆資料。雖然噪音的判決數量龐大,
目前難以逐一分析每筆資料。不過與噪音相比,菸害的判決數量稀少許多且兩
者間的判決種類有極大的相似性。均大致可分成四種:單純噪音、噪音與其他
人格權、噪音與其他刑事糾紛與不相關的資料。

透過搜尋「二手煙及鄰居」、「二手菸及鄰居」、「菸味」及「公寓或鄰居」
等不同字詞排列組合後的民事判決,在扣除重複資料後分別於檢索系統中有 23
筆資料、lawsnote 中有 24 筆資料。兩邊的資料並不全然一致,在交叉比對分析
下可以發現,單純的煙害糾紛判決有 11 筆、有 6 筆除噪音外涉及其他人格權如
噪音、臭味、公然侮辱、妨礙名譽等糾紛、1 筆是煙害與刑事傷害的類型,剩
下 15 筆資料則與本研究無關。

9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經由初步的判決檢索可以發現菸害、噪音糾紛判決之差異以及者兩類糾紛
判決的種類。後續的研究中,將會進行更細緻的判決檢索,整理出煙害、噪音
判決的種類與各自判決個案中的異同。本研究雖然主要研究單純的菸害、噪音
糾紛,但是基於判決分檢索及分析的結果於個案訪談時會更進一步注意是否只
是單純的菸害、噪音糾紛,亦或有因為菸害、噪音糾紛進一步引起其他糾紛。
並且試圖瞭解菸害、噪音判決數量懸殊之原因。

2. 個案研究

除了進行判決檢索與分析,本研究主要將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方法,依據
研究意識設計訪談大綱作為輔助,引導訪談的方向,但在訪談過程中仍保有彈
性調整空間。雖然提出同樣的問題,但受訪者個人經驗及對問題本身的認知有
所差異。因此藉由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方法獲得受訪者不同的反應。
個案研究的對象以滾雪球的方式從身邊社區中找到兩個噪音及一個菸害案
件,共計 7 名受訪者,透過這個方法整理出容易出現在生活中的鄰居糾紛,並
針對這些糾紛進行研究。選擇訪談對象時會盡量包括糾紛雙方。接觸糾紛雙方
能更全面的建構糾紛全貌,才能以宏觀的視角進一步研究個案。瞭解法律對於
鄰居糾紛雙方分別有什麼樣的意義,並引導出雙方在糾紛中進行何種不同的選
擇。其中在菸害案件中選擇了研究者熟知長期有住戶遭受菸害困擾的社區進行
訪談,並持續了為期 1 年以上的觀察,除了個案研究的訪談資料外也能透過長
期觀察下的發現進行更詳實的記錄。訪談大綱設計大略如下:
(1) 糾紛經驗與內容
 請問你在甚麼時候發生鄰居糾紛?
 糾紛起末以及關係人
 請問為菸害/噪音到甚麼程度讓你感到受到侵害?
 請問使用過甚麼方法去解決糾紛?
 是否溝通過?如何溝通?
 是否想過、實際尋求第三人:管委會、媒體、報警…?
(2) 關係中的身分認同
 請問你在社區中的身分(住戶/租戶/常住/短住)?
 請問是否有同居人?與同居人的關係為何?
 請問在社區中居住多久?是否有歸屬感?
 請問你認識其他住戶嗎?是否認為有維持鄰居和諧關係的必要?
 請問與對方溝通後是否改變想法?

10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3) 法律的動員與憂慮
 是否想過、實際動用過法律?
 如何知道這些法律?
 法律是否在糾紛中產生幫助?
 解決糾紛時是否有過擔憂、害怕與其他鄰居間的關係?

(二) 研究步驟

首先,先進行判決檢索,閱讀完個案事實後才會對類此的鄰居間菸害、噪
音的案件有全盤性瞭解,並試圖從公開判決書中提供的線索中尋找個案研究中
的訪談對象。檢索後會先進一步分析,於個案研究過程中參照判決分析結果,
探知構成分析結果的可能因素。

之後的個案研究中,以滾雪球的方法尋找訪談對象。最後會再將判決檢索
與分析與個案研究進行綜合性的比較與整合,並得出研究結果。

(三) 研究限制

在噪音問題的兩個案件之中,由於受訪者皆是社區租戶並搬離原社區,因
此僅能訪問到他們如何受到噪音侵害以及對於噪音侵害有什麼樣的想法,較受
限於單一的敘事觀點。若能訪問到製造噪音的對立方,能夠更全面的瞭解糾紛
脈絡與全貌,補足更多元的觀點,避免淪於單一敘事的單一觀點。

在菸害案件的個案之中雖然訪問了 4 位與糾紛相關的社區居民,並因為各
自角色不同,有不同的立場與想法,可惜原始菸害糾紛的爭執的其中一造吸菸
者為社區租戶且早已搬家,無法訪問其想法,主要菸害糾紛的故事中仍然多由
受菸害困擾者的陳述內容。

第二章 糾紛發展歷程的法意識及其變遷

一、 共識與糾紛發展歷程
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糾紛,便是違反了社會群體之中的生活規則,彼此間產
生摩擦。社會群體為甚麼會對事物有一致的認識,產生了規則,其實也是受到
法意識的影響。Ewick 和 Silbey(1998)在〈The Common Place of Law〉的書籍
中,透過受訪者個人對於生活困擾之敘述,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釋法

11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律,以了解社會之中的共識是如何建構而成。共識是透過人們對社會的理解而
建構,而人們透過文化圖式(cutural schema)與資源(resourse)產生對社會的
理解。舉例而言,在北美小區中,居民會在把停車位的雪鏟起後,放把椅子,
以示椅子的主人享有使用這塊空間的權利。雪地裡的椅子所代表著是某種意義
上的所有權、投入勞力所應享有的成果等等,連結了法律中在傳統財產權中既
有的觀念,這樣的觀念建構了一種文化圖式,支撐這個小區的居民形成清掃雪
地後。便可以椅子占有停車位的共識。簡而言之,共識的形成是由於法意識整
合了人的行動和社會結構的限制,透過文化圖式使法律和社會現象相結合,形
成一種非正式規範的共識,並透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的概念和術語進
行的社會互動可能建構出法律性。

共識會在社會群體之中形成正式的法律規範或是可以說是生活默契的非正
式規範。非正式規範除了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舉雪地中椅子占有停車位的
案例,Hendley(2011)的研究中也發現到在鄰居糾紛之中法意識的形成會受到
非正式規範的影響。Hendley(2011)以公寓漏水為題討論鄰居間的糾紛,鄰居
們有一種共識認為原則上造成損害者需要負擔賠償,但是追究老人、窮人和無
資源的鄰居是無意義甚或是道德上錯誤的。在公寓之中會以道德形成一種非正
式規範,影響人們面對漏水損害後的行為。

不過違反規範並不一定會發生糾紛,糾紛的產生有其發展脈絡。菸害、噪
音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對另一群人來說有可能構成侵害
而足以引發糾紛。要如何從一個事實被認定為一個需要解決的糾紛。中間如何
發展在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 ...〉文中有所探討。該研究發現當人們在生活
中面臨困擾時,不單只是根據有無法律知識、時間、可親近性等客觀因素決定
是否走上訴訟途徑,最主要是受到主觀認知的影響。該文並將主觀認知分類成
三個階段:命名—指責—主張訴求(naming-blaming-claiming)。命名(naming)
的重要性在於社會中糾紛的程度和種類取決於最初是否被認為是傷害而不是後
來的決定。指責(blaming)則是因為受傷害者必須感受到不滿或委屈,才會認
為別人要對這種傷害。主張訴求(claiming)是有不滿或委屈的受傷害者向被認
為應負責任的人主張訴求,當訴求被積極、消極,或是一部拒絕時,這個主張
才會轉變為糾紛。主觀詮釋糾紛的方式:如何從命名、指責走到主張訴求,是
重要的糾紛發展歷程。它會影響鄰居如何看待所面臨的菸害、噪音困擾,影響
其與糾紛相關人的互動方式與內容,最後形成甚麼樣主張或訴求。
12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然而無論是 Ewick 和 Silbey(1998)透過客觀的文化圖式討論到共識如何建


構或是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提出糾紛當事人如何主觀詮釋所面對的
衝突,王曉丹(2018)指出兩者皆欠缺社會關係中的情感因素以及社會互動過
程中的動態變動對於法意識的影響。雖然 Ewick 和 Silbey(1998)的研究中提供
了人們如何透過法意識在社群之中建構出一套共識,但是他們僅透過個人對於
生活困擾之敘述進行研究;而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雖然提供了人們
如何主觀詮釋衝突,建立了糾紛發展歷程的模型,但是這個模型卻是單一向
線。法意識是由日常中的人際互動,在個體或集體中的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
行為方式所形塑,並回過頭來影響認知理解、生活經驗和行為方式。在這個循
環中,充滿了社會中的群體互動,少了在社會集體互動中的討論可能對於共識
建構與糾紛發展歷程的討論不夠全面。

二、 關係中的身分認同
鄰居間有種不親不疏的特殊的關係,在心靈層面上不一定有所交流,根據
2004 年一項「台灣都會區人際互動與滿意度」調查中,有超過 6 成的住戶不清
楚鄰居的工作及姓名 。但是在交流如此淡薄的情況下,鄰居間卻擁有物理上最
親近的關係。這樣特殊的鄰居關係是否會在人們面對困擾時造成影響,進而影
響糾紛的發展呢?

Chua 和 Engel 於 2019 年發表的〈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分別介紹


了三種法意識的傳統學派:霸權學派、身分認同學派以及動員學派。並提及人
的思想和行為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他們與其他個人、群體和機構的相互作用。因
此人際關係互動中所產生的主觀感受在糾紛中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發展出了
關係法意識。關係法意識建立在集體法意識(collective legal consciousness)之
上,透過每個人在生活中的互動經驗,包括世界觀(worldview)、感知
(perception),以及決定(decision)不斷互動所構成。無論是霸權學派、身分認
同學派或是動員學派,皆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總會與他人有所互動,所以傳
統學派與關係法意識密不可分。

在身分認同學派中,Engel 和 Munger(2003)透過研究身心障礙者的法意識
更明確指出只有當身心障礙者將身心障礙和自我區分開來,才會認知到不公平
的對待是不正確的,並進一步去主張權利。人們是否會動員法律最根本的問題
在於個人的身分認同,如何定義自我的身分和歸屬。早在 1980 年代就有美國學
者從解釋訴訟行為的層面討論家庭與社區糾紛中的關於身分認同的法意識,

13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Yngvesson(1985)認為家庭成員或鄰居可會戰略性地利用訴訟、反覆使用法律
來繼續或重新調整他們的身分及情感關係,然而 Merry(1990)並不完全贊同這
樣的觀點,她將研究擴展到城市、郊區之間進比較,並在文章的分析中隱含提
起訴訟將終結人際關係的假設。Engel(1994)則是研究轉型中社區的糾紛,由
於當時美國中西部的從伊利諾州中正處於轉型狀態,從傳統工業社會轉型成自
動化的工業社會,因此吸引了許多外來者。Engel(1994)在研究伊利諾州社區
中的車禍案件時,看見轉型中的社區中出現了原住戶的內部人(insider)與新住
戶的外部人(outsider)之分,並發現到內部人有親密的關係不太可能向第三方
(包括法院)尋求幫助,真的會去提告的都是沒有親密關係的外來者。會產生
這樣的結果在於法意識的形成是出於內部人、外部人對於自我的身分認同。

在身分認同的研究中,可以看見人際關係中情感對法意識的影響,存在著
關係法意識。王曉丹(2018)透過一個鄰居糾紛個案指出,在台灣社會環境下
應加入華人文化在集體法意識所注重的情、權威和公共性。「情」表現在個體敘
事時為了保全自我在關係中的形象,會發展出有利於自己的的版本;「權威」指
人們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找到自我認同中的適當位置;「公共性」則指社會集體透
過參與而確認自我與他人連結上合宜的屬人模式。法意識不只有情緒,還包含
文化、歷史等的深層內在;「關係」不只是影響行為表現,是從根本自我認知即
產生影響。法意識的分析除了個人的認知過程,還需要進一步討論社會文化中
自我的主觀意識,包括「關係自我」。「關係自我」是指在人際關係互動中所感
受到的主觀情感活動,感受不同會造成法律產生不同作用。所以基於「關係自
我」,法意識的研究應著重於多人間共同的集體性。法意識不只有情緒,還包含
文化、歷史等的深層內在。糾紛發展歷程不單單只是糾紛當事人主觀的詮釋而
已,尚受到社會中文化、群體互動等集體關係的影響(王曉丹,2018)。關係法
意識除了需在多人間共同的集體層次進行研究外,也應考量不同文化下所造成
的影響。

糾紛發展歷程受到多元影響,包括關係中的身分認同。而在糾紛之中的法
意識,涉及關係之中的自我認同;關係中的自我認同又是透過文化、社會群體
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建構。這樣的觀念也呈現在王曉丹於 2019 年所著的〈Justice,
Emotion, and Belong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Family Conflict〉文章
中。文章中提及,個人觀念受到傳統文化影響、主觀認知受到情緒作用,面對
群體中的糾紛時,人們認為自己或他人是否是群體中的「自己人」會影響人們
對糾紛的態度以及使用法律與否。在另一篇文章中,王曉丹(2022)從情感的
14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角度補充到,在糾紛之中部只有歸屬感的影響,在糾紛互動過程中雙方有沒有
達成一種共識,也就是彼此能夠「共情」瞭解對方的處境,才是是否援引法
律、提起訴訟的關鍵。糾紛之中的法意識與社會文化、人際關係、身分認同密
不可分。

在鄰居菸害、噪音糾紛案例中,鄰居在關係中會產生什麼樣的自我認知?
糾紛當事人的互動過程中受到「情」、「權威」、「公共性」的影響會表現出甚麼
樣的行為?他們在糾紛之中的行為,是關係中的法意識的展現,而關係中的法
意識是透過身分認同、「共情」又或是其他因素所建構的呢?

三、 動員學派下的期許與憂慮
身分認同對於人們是否使用法律的確有重要的影響力,但縱使建構了合適
的身分,人們仍然不一定會去使用法律。因為除了身分認同的法意識會影響人
們的行為,地方規範與當地慣例對人們同樣也會造成制約,影響人們使用法律
與否。這是動員學派中的學者研究個人或群體的法意識後所觀察到社會變化的
結果(Chua & Engel,2019)。

Gallagher(2006)〈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在中國政府控制下
宣導「法治」,使得人民對司法抱有極高期待。但當人民自己開始尋求法律援
助、接觸司法後,會經歷去迷惑化的過程。體認到司法制度並非如想像中一般
美好,在獲得相關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漸漸認知到自己的權利過於模糊難以勝
訴。不過有趣的是經歷了去迷惑化的過程,雖然使人民產生失望的情緒,卻不
會導致人民絕望。因為人民從訴訟過程中學習到司法的遊戲規則,瞭解到如何
利用司法的規則來保障自己的權利。因為法律對人民的意義在於它是一種遊戲
方法,人民認為透過此次訴訟遊戲中學習到的知識,認為自己有所進步。因
此,即使清楚法律不如期待中可靠,人民相信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仍願意再
一次向司法發出挑戰—提起訴訟。

台灣的司法信賴度遠低於中國。依據 105 年與 108 年「一般民眾對司法認


知調查報告」 3,認為司法公正的比例分別為 33.4%及 39.6%。雖然有微微進
步,但一般民眾對於司法信賴度仍然偏低。在司法信賴度低的台灣,鄰居間面

3
105 年度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載於:
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u105.pdf;108 年度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載於:
https://www.judicial.gov.tw/juds/u108.pdf
15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臨菸害、噪音此種非財產上的侵害,現有的相關法律:《菸害防制條例》、《噪音
管制法》、民法第 793 條以及居住安寧權對於糾紛當事人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
糾紛當事人在理解並使用法律的過程中,主觀意識會受到甚麼因素的影響。

法律動員,意旨人們在何種情況下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利益。如何利用法
律保護自己的利益有許多種方式。Gallagher(2006)文章中人民採用「訴訟」是
法律動員中的一種手段, Engel 和 Munger(2003)於書籍中所列舉的情形呈現
另一種法律動員手段:《美國身心障礙法》(ADA)對於身心障礙者來說,不只
是當受到不公平對待時能援引《ADA》來主張權利。最重要的是《ADA》充斥
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他們「話語權」,使身心障礙者可以依此去感知、評
估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待遇合理與否。此處所指的話語權,代表法律所保護的對
象,可以以法律的內容為支撐,用以評估並對抗生活中不合理的待遇。在台
灣,現有的相關法律是否及如何同《ADA》一樣賦予其保護對象話語權?能夠
使糾紛當事人的訴求顯得合理,以影響對方接受其訴求。雖然不使用傳統法律
途徑,但是法律制度的保護仍然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

不同於 Engel 和 Munger(2003)認為主張權利與否的關鍵是在關係中的身


分認同與自我定位。Minow 於 1990 的著作〈Making All the Difference: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American Law〉雖然並未著重於法意識,但她所提出的概念:「法
律是把雙面刃」對於法意識身分認同學派有深遠影響。這個概念所指當人們根
據受法律保護的身份主張法律權利時,卻同時發現自己建構的身份實際上可能
是被汙名化的。意即,糾紛當事人產生了一定的自我認知,在符合身分認同下
去利用法律主張權利時,主張權利本身卻可能有被汙名的問題而無可奈何或是
怯步。Kirkland 於 2008 年所著的文章〈Think of the Hippopotamus: Rights
Consciousness in the Fat Acceptance Movement〉也提及汙名化的概念。當肥胖者試
圖將自己的身分建構為反歧視法所保障的對象,並主張權利。但是在當代報章
雜誌報導下,肥胖者已經被汙名化。對大眾來說肥胖被認為是自我放縱下的結
果,肥胖者應自負其責。肥胖者在反歧視法的保護處於邊陲地帶,難以藉由反
歧視法主張權利的結果只好使自己忽略歧視,但還是無法取代較完善的法律保
護。在建構一個身分後去主張權利還是有可能受到汙名化,促使糾紛當事人無
從主張權利,或是不敢主張權利。

鄰居糾紛之間的主張會不會有汙名的問題?汙名,除了使自身名譽受損,
也會造成自己難以融入群體中。鄰居間一同住在鄰近的空間,可能有維持良好

16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鄰居關係的需要,為了持續性良好人際關係的必要性,糾紛雙方會傾向以和平
的方式解決(Barkan,2008)。當一方當事人欲主張權利時,是否會擔憂可能被
冠上自私、小氣等負面標籤、破壞與鄰居間的關係?這種擔憂會不會反過來影
響糾紛當事人主張權利的動力?若因擔心汙名而怯於主張權利,雖然不同於
Engel 和 Munger(2003)是由於自我定位不清而不主張權利,但同樣都無法落實
法律制定的目的。

四、 法意識與人格權的關聯性
法律有其定義及內涵,隨著時間發展法律的內涵不斷精緻化。如同美國反
歧視法的保護對象隨著時間而擴張。在許多國家人格權也隨著時間發展,其內
涵不斷精緻化。人格權精緻化的結果,即漸漸擴大與強化人格權的內涵。陳聰
富於 2013 年〈人格權的保護〉有簡述並舉例,人格權是以人格為內容、維護人
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的權利。隨著時代發展出不同的內容。例如發展出未曾
見過的居住安寧權、發展出個人資料保護權加強對隱私權的保障。本研究想要
探知人格權精緻化的結果:居住安寧權如何落實在鄰居糾紛中,法律究竟有無
辦法落實它的內涵呢?

以噪音為例,法律著重在客觀的規範層次上區分容忍限度,陳洸岳
(2019)於〈「噪音」之排除與「容忍限度」-士林地院 103 訴 953 號判決〉
中簡述了在噪音糾紛中居住安寧權、傳統民法第 793 條與《噪音管制標準》如
何運用,於文章中提及因為生活中製造出噪音在所難免,無論民法第 793 條或
是居住安寧權之民法第 18、195 條均設有所謂的「容忍限度」 4。但是當事人主
觀的容忍限度與法律劃分標準是否一致,需要再進一步研究。居住安寧權的落
實,對於鄰居雙方發生糾紛時,糾紛當事人有什麼樣的意義。在整個社會文
化、鄰居關係、地方慣例中,如何形塑鄰居們的法意識,法意識又如何影響糾
紛當事人對看待居住安寧權、當事人主觀的容忍限度是否因此而有所浮動。文
章中也提及在對方適用「噪音管制標準」,但並非未違反噪音管制標準時,雖無
民法上的權利。但於超越容忍限度時,受侵害者仍得主張民法第 793 條及第
18、195 條。在民法第 793 條對於菸害、噪音等侵擾有一定的請求權基礎的情形
下,居住安寧權的落實擴大了民法第 793 條法律明文的限制,亦賦予居家生活

4
雖然民法第 793 條以及居住安寧權都有容忍限度,且保障法益有所重疊,但兩者其實是不同
的架構。民法第 793 條請求禁止是不動產所有人及利用人回復對不動產的支配權;民法第 18、
195 條則是對人格權中居住安寧之人性尊嚴的保障。在目的不同但保障法益重合的情形下,得
相互競合。
17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安寧受到侵擾的人另外的請求權依據。法律制度這樣的規定對於當事人主觀意
識是否有所影響。

除了上述所舉的噪音判決外,關於鄰居之間二手菸的糾紛,法院也曾做出
相關判決。在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4 年度訴字第 1831 號的判決中,法院認
為對受菸害困擾的原告「居住環境品質及健康權」的保障應優先於吸菸者「抽
菸之自由」,故在原告舉證充足下判決吸菸者應給付受侵害者損害賠償金。在
108 年度前述案件之原告再次對社區中的其他鄰居提起菸害、噪音及冷氣壓縮
機造成家中溫度異常的訴訟 5。在菸害糾紛的判決中,除了可以看見居住安寧權
的落實漸趨全面,本研究也想要探索居家安寧權落實後,是否增強了糾紛當事
人對於司法的信心、以及更多的話語權以對抗糾紛相對人。

第三章 建構話語權

一、 話語權是暫時性的優勢地位
在鄰居糾紛過程之中,糾紛當事人雙方會互相主張:誰的主張比較合理,
而這個爭取合理性的過程,本研究稱之為爭奪話語權。不過話語權其實在學術
上有所定義,並非是純粹的生活用語,因此首要釐清的是:本研究中的「話語
權」與學術定義相同嗎?

Foucault 提出的理論中認為話語權(dicourse)就是發言權,它是由具有同
質性的語言在對一件事情的陳述中的互動中,產生相互作用、產生層級化。話
語權是由語言結合而成並與社會權力關係相互纏繞的具體形式(彭思舟、吳建
忠,2011)。與 Foucault 認為話語權是一種知識構成,並在語言交互作用間所構
成的整體性結構性系統有不盡相同,本研究所指的話語權只存在於糾紛當事人
之間形成一個暫時性的小空間,並且不是由知識所建構,而是援引法律概念解
釋社會通念。話語權也不會產生社會權力關係,而是在暫時性的小空間中加強
當事人陳述內容的合理性,也可以說是優勢地位。不過同樣是在陳述中的交互
關係中形成層次關係,而形塑出話語權,話語權的其餘概念仍然可以借用
Foucault 的定義。

5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8 年度訴字第 826 號、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1442 號
判決
18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本研究中所指的話語權,僅存在於糾紛過程中。話語權會在糾紛當事人之
間所形成一個暫時性的小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援引法律各自解釋社會通念。在
對話的過程中,當事人的陳述會產生交互作用,形成一種層次關係,產生話語
權。意即,當事人在糾紛中集體形成的法意識下,尋求某一種事物什麼是合理
甚麼是不合理的共識,透過話語權讓自己在糾紛的對話之中有更優勢的地位。

一、 為何建構話語權
透過訪談個案,本研究認為可以將糾紛之中的建構話語權分成兩種態樣。
其中一種是對於法律上的解釋能夠賦予糾紛當事人話語權,在【菸害案件】
中,可以明顯的看出當事人如何對於法律有各自的解讀以此來建構話語權。【菸
害案件】發生在一棟 20 年的老社區之中,因此社區管道間並未做隔離,菸味不
只會透過陽台間傳遞,也會透過管道間傳遞。社區之中多戶人家遭受菸害困
擾,但多數僅是抱怨甚少引發衝突,本研究主要訪談了糾紛案件中的遭受菸害
困擾者章女士,並以之為延伸訪談其餘 3 位其他知情者與相關聯之受訪。章女
士一側鄰居為製造煙害者,其為租戶並早已搬離此社區,無法進行訪問。就章
女士與其之間的糾紛僅透過章女士口述。除了訪問章女士關於菸害糾紛外,還
訪問了章女士另一側有吸菸習慣,並且因為吸菸曾與章女士也有所摩擦之鄰居
房先生。房先生有吸菸習慣,但因為家中有妻小不會在家中吸菸。在房先生剛
搬進社區妻小未跟隨時,曾經在裝潢中的房子吸菸時被章女士看見,章女士當
時便向房先生同棟樓上的親戚抱怨,引起房先生的不滿。並且在此次章女士受
到菸害侵擾時,在查找誰是吸菸者時便誤認為是房先生。

章女士無論對已搬走之製造煙害者或是房先生均認為:

「法律上本來就是規定不能抽菸,尤其你抽菸已經妨礙到我了。我不是說
你不能抽菸,如果你今天守規矩到社區樓下的吸菸亭抽菸這那就不關我的事。
可是你今天不是你今天就算是妨礙到生活整個起居、作息健康。」

在這樣的情況下,章女士認為自己是受法律規範保護的,法律能夠賦予自
己話語權向對方據理力爭。房先生則認為:

「我自己買的房子我為甚麼不能在裡面抽菸?家裡抽不行,我到陽台抽菸
因為菸味會飄到其他地方也不行?但老實說,自己買的房子有哪條法律說不能
在家抽菸,而且舊大樓就這樣管道間互通。其實就算只是經過門口,就都會有
菸味了…社區不給吸菸區,說只能在一樓中庭的涼亭抽。但那裡是簍空的耶,

19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也沒有椅子甚麼的。我知道不抽菸的比抽菸的還多,但就算是弱勢族群也要給
吸菸空間!像機場有吸菸室、X 雄景觀餐廳也是有吸菸室可以吸菸的。結果自
己買的房子比這些地方還不如…」

在【菸害案件】章女士與房先生對於法律解釋不同,章女士認為法律是規
定菸害不能飄散到他人居住空間,妨礙到他人的生活作息;而房先生則認為法
律並沒有規定在自家房屋中不能吸菸,就算社區禁止在自家房屋吸菸的話也應
比照機場、餐廳提供舒適的吸菸空間。雙方均認為自己有話語權而敢於向對方
提出自己的訴求。

除了當事人透過法律上的解釋能夠爭取到自己在糾紛的話語權,另一種則
是從自己的權利角度出發。縱然對方的行為可能合於法規,若認為對方行為侵
犯到自己權利,自己還是有理由能夠向對方主張權利。【樂器噪音案】的版主即
屬於這樣的態樣。在【樂器噪音案】的受訪者為一位抱怨樂器噪音的臉書
(Facebook)粉絲專業社團的版主,版主曾經深受樂器噪音的困擾,她當時承
租了一間公寓一樓的房子,樓上新租客搬進來後便是噩夢的開始。樓上新搬來
的租客似乎有小孩在學習音樂,時不時就有樂器聲音傳出來。版主認為縱然鄰
居在公認的法定時間內練習樂器、樂器音量也未超過法律所禁止之規定,但是
在自己想休息時仍然無法拒絕時不時排放出來的樂器聲音,其實會造成他人很
大的精神困擾及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寧權,鄰居製造的聲音傳到家中不
是大聲小聲的問題、也不是甚麼時候製造的問題。只要排放的聲音造成了自己
安寧的困擾就是一種侵害,因此有理由並敢於付出行動爭取權利並提起訴訟。
在另一個【裝潢噪音案】也同樣是因為對方行為侵犯到自己權利,小景、小萱
為 2 位為同住室友,她們與其他 3 位朋友在一個社區大樓中租了間家庭式分租
的房子。不幸的是搬進房子不久後,樓上開始進行裝潢施工。開始遭受裝潢噪
音所苦。從社區公告裝潢日期一開始只有幾週,大家想說尚且能夠接受。但是
隨著裝潢日期一再延宕,裝潢工班的施工時間雖然大致均在法定時間內,偶爾
提早 10~20 分鐘左右開始,仍然對身心靈造成極大影響。

不同於【菸害案件】與【樂器噪音案】均發生衝突,在這個案件中,小
景、小萱與製造裝潢噪音的屋主進行和平的溝通。雖然受訪者小景、小萱在訪
談時的回答著墨在表達對於樓上裝潢施工偶爾會提早 10~20 違反法律規定的不
滿,但是從訪談之中可以看見小景、小萱在提到裝潢施工提早 10~20 分鐘時可
以看出她們覺得不滿但是並不覺得這是一個「糾紛」,或是可以向對方爭取權利

20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的理由。反而在小景、小萱提到她們身為學生要準備期中、期末考,因此特別
要求樓上在這段時間不要施工的行為,可以發現小景、小萱之所以會有理由向
製造噪音的樓上鄰居溝通在於認為對方侵害了自己安寧的權益,而不僅僅是因
為認為對方違反法律。透過小景、小萱的認知,可以發現雖然過程與 Felstiner、
Abel 和 Sarat(1981)提出的「命名(naming)—指責(blaming)—主張訴求
(claiming)」發展歷程相類似,她們均認為噪音侵害到自己的安寧權、對製造
裝潢噪音的樓上屋主感到不滿,並以她們受到噪音干擾為理由向樓上主張權
利。但是由於在樓上屋主有友善的回應:短時間內的確稍有改善噪音問題,並
且在面對小景、小萱主張權利時態度是良好的,甚至提出要給予補償。縱然給
予的補償是小景、小萱及她們的室友都不習慣喝的咖啡,她們最終也沒有接受
補償方案。受到社會中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影響,小景、小萱對於裝潢噪音主
觀上的認知即使與「命名—指責—主張訴求」的糾紛發展歷程相符,仍然不會
認定為糾紛。雖然小景、小萱主觀上不認為【裝潢噪音案】是糾紛發展歷程中
字面意義的糾紛,但是雙方產生衝突,需要溝通、互動以解決衝突的過程在廣
義上仍然屬於糾紛的一種。

因此從訪談案例中,可以看見在一件糾紛之中,雙方會各自建構話語權以
爭取社會通念的解釋權。糾紛當事人會透過解釋法律或是侵害權利角度建構出
自己的話語權,讓自己是有理由的,在糾紛衝突之中能讓自己在主張權利時有
更優勢的地位。

二、 如何建構話語權
雖然可以透過兩種方式:解釋法律、侵害權利建構出自己的話語權。卻並
不是任何人在糾紛之中都能如此。要建構出話語權,前提是要在糾紛之中有所
認知,認知到噪音、菸害是一種侵害物,並在受到噪音、菸害干擾時會責怪製
造者,進而建構話語權去主張權利。無論是否在糾紛過程中有負面衝突產生,
惟有開啟了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提出的糾紛發展歷程,才會產生權
利意識,並在責怪於他人造成侵害後開始建構話語權。只有成功建構出話語權
後才會進行到「主張權利」的階段。無論是【菸害案件】章女士與房先生透過
解釋法律認為自己受法律保障,或是【樂器噪音案】與【裝潢噪音案】中,當
事人皆為自己的權利遭到侵害,開始命名侵害,認知到自己是受害者。當認知
到自己是受害者後,會開始指責製造出菸害、噪音的侵害者,最後開始援引法
律,建構話語權去主張自己的權利。

21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在訪談之中也有例子得以反面方式再次印證這樣的結論,在【菸害案件】
之中,黎女士是同一個社區同一棟但不同樓層的住戶,並擔任社區的管理委員
會主委一職。黎女士身為管理委員,時常收到社區住戶投訴菸害問題,自己同
樣長期受到菸害困擾,但是她認為這是老舊大樓管線相通之下必然的結果,因
此她雖然也深受菸害困擾,但是並不認為自己受到其他人的傷害,從不責怪他
人,反而是自己耗費百萬在家裝所有浴室裝設強制抽風設備來隔絕菸味。在黎
女士的案例中,可以看見由於黎女士不認為自己是受害人,因此她並不會命名
(naming)這時一個糾紛。黎女士在沒有權利意識的情形下不會去指責他人
(blaming),自然也不會想要援引法律建構話語權,進而向製造菸害者主張權利
(claiming)。從訪談案例之中可以清晰的看見建構話語權應為糾紛發展歷程中
「主張權利」的前提要件,惟有建構話語權後,才有理由在糾紛之中賦予自己
優勢地位進而去主張權利。不過話語權的建構不只依循 Felstiner、Abel 和 Sarat
(1981)提出的糾紛發展歷程,也會受到關係中互動下的影響。

雖然在糾紛發展歷程的主張權利階段前便會開始援引法律建構自己的話語
權,但是此時僅能稱作是糾紛當事人在自我解釋法律而已,它單薄到不能稱之
為話語權。惟有當社會之中有越來越多人認知到:受到菸害、噪音侵害的人們
有著受害者地位,並在社區之中普及此認知,最後形成一種社會通念,在社會
通念存在下建構出的才會是強而有力話語權。也就是說,當社群之中有集體認
知,會使糾紛當事人認知到受侵害者是可以成為受害者的。在集體的身分認同
中有了這樣的前提,當事人在糾紛之中意識到受侵害時,進入糾紛發展歷程,
援引法律建構話語權時,建構出的話語權才是較有說服力的。社會通念會產生
集體中對於受害者群體的身分認同,有了這樣的身分認同會使當事人的權利意
識更加明確。這樣的結論雖然不同於 Engle & Munger(2003)提出的權利和法意
識存在一個遞迴關係理論,但是在結果呈現上卻有種類似性。Engle & Munger
(2003)透過研究身心障礙者與《美國身心障礙法》(ADA)發現只有將身心障
礙和自我區分開來時認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是不正確的,才有可能去適用法律
主張權利。縱然不去適用法律,因為有法律的存在,使他有權利的概念並提升
他的自我認同,而自我認同也決定他的法意識。在本研究之中,惟有社區之中
存在著一種社會通念,會加強糾紛當事人對於受害者地位的身分認同,而此處
所指的社會通念相當於與 Engle & Munger(2003)研究的法律。社會通念會加強
糾紛當事人的權利意識,提升了權利意識後,糾紛當事人便會在糾紛之中建構
話語權主張權利。隨著身分認同、權利意識的加強,會使社會通念更加明確。

22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更明確的社會通念除了能夠鞏固社會之中對於受害者地位的身分認同外,也能
建構出更有說服力的話語權。
在菸害、造菸糾紛中,除了關係中受侵害後產生受害人地位的身分認同會
影響話語權強弱之外,鄰里互動中在群己關係中產生的身分認同一樣也會影響
話語權強弱。王曉丹(2018; 2019)提及關係法意識的形塑包含社會文化、人
際關係情感等因素並透過三個不同的層次探究集體法意識,並將人在關係之中
的互動過程分成「情」、「權威」、「公共性」,在三個層次的法意識中,本研究認
為主要是「權威」影響話語權的強弱。在鄰里互動中,充斥著許多「權威」關
係:元老住戶∕新進住戶、管理委員會成員∕一般住戶等等。在【菸害案件】
中,房先生、章女士都有提及到身為一個社區的元老住戶,會有更多機會熟悉
其他住戶,處理社區中的公共事宜,會對一個社區有比較深刻的情感。黎女士
甚至提到在當初從建商中接手管理社區時,發現社區設備有瑕疵,一群元老住
戶們一起到建商公司前掛白布條抗議,讓彼此之間有更濃厚的革命情感。無論
是身為元老住戶的情感連結或是身為管理委員會成員對於社區之中有許多決策
權,這些身分會使得住戶對社區有更緊密的連結,可以說他們在社區之中「人
多勢眾」。擁有了人情關係的加持,糾紛當事人在面對菸害、噪音糾紛時會更有
權威,強化了所建構出的話語權。【菸害案件】中,黃先生在談論到與章女士的
糾紛時,就曾生氣地抱怨:就曾生氣地抱怨管委會被黎女士所把控,規則由其
制定,對於社區在吸菸管理有問題想要提案,因為無法達成提案的規則根本無
法提出:
「一開始有參加區分所有人會議,後面就沒有了。在搬來這個社區之前在
以前的社區也有擔任過主委、我在 XX 路也有其他房子,但是都不像這裡的管委
會一黨獨大。臨時動議要 5 個人簽名,哪有臨時動議要找 5 個人簽名的,啊簽
名的 5 個人不就是貼上標籤?哪個會是這樣開的?」
受到不對等的權力關係的影響,糾紛發展歷程不只是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所提出單一線性的「命名(naming)—指責(blaming)—主張訴
求(claiming)」。在房先生的認知中,糾紛之所以產生是由於章女士一群人不斷
地檢舉自己,就算認為自己有理由,也援引了法律賦予自己話語權,卻因為不
對等的權力關係削弱個話語權的說服力,甚至可能會因為在這個權力結構中主
張權力被貼上標籤產生汙名化(Minow,1990),最後也只能選擇退讓、算了而不
去主張權利。透過章女士與黃先生的糾紛,可以看見惟有在社群中有身分認同
受菸害、噪音侵害者會是受害者,才會展開糾紛發展歷程;展開紛發展歷程
後,會透過解釋法律、侵害權利能夠建構出自己的話語權,然而話語權的強弱

23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會受到社會通念以及社區中鄰居互動情形的影響。

三、 無法建構話語權
惟有開啟了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提出的糾紛發展歷程,才會產
生權利意識,並在責怪於他人造成侵害後開始建構話語權。縱然符合糾紛發展
歷程、並且在擁有一定程度社會通念支持的情況下,仍然可能發生無法建構話
語權的情形:雖然在糾紛過程中達到「主張權利」的階段,卻可能礙於法律舉
證限制而認為自己並無理由得以向對方主張權利。

舉例而言,【裝潢噪音案】中,小景、小萱兩人提到包含他們總共 5 位同居
室友,其他 3 位室友雖然同樣認為權利受到侵害,自己身為是受害者,但是並
沒有想要跟樓上裝潢噪音製造者溝通、爭取權利的意思。理由在於不同於小
景、小萱兩人核心概念認為裝潢噪音不應長期、持續排出,否則是侵害自己權
益,有理由得以與對方理論。其他 3 位室友更嚴格的遵照法律規定,認為只有
在自己得以根據法律提出對方違反規定的證據:提供裝潢早於早上 8:00 的證
據、提出裝潢噪音大於一定分貝的證據,才能夠擁有話語權。然而裝潢噪音時
有時無、一般人難以為了不確定是否有效的溝通購入分貝儀取證,在這樣的情
況下縱然命名噪音侵害糾紛、對樓上屋主有所責怪,卻無法建構話語權以主張
權利。

同理可知,在菸害案件中菸害更難以舉證,菸害無形無色也難以如同噪音
6
透過錄音、分貝儀紀錄,甚至一些法院判決 不認為空氣清淨機偵測到的異味就
是菸味,可能是家中其他異味。在這樣的情形下,會使得受到菸害情形困擾者
認為即使權利受到侵害也並無理由向對方主張。

本研究認為身分認同固然重要,但是在關係中身分認同認為受菸害、噪音
侵害者有受害者地位後,糾紛當事人進入到糾紛發展歷程中卻不必然會援引法
律主張權利。當事人是否會援引法律主張權利的關鍵在於,如何建構話語權使
自己在形式上有理由。在能夠完整建構話語權的情況下,才會有理由並且敢於
援引法律、規範,強化自己向對方主張權利的合理性。

四、 小結
在糾紛之中,人們是否會主張權利除了對他人的指責,還會自行評估自我

6
如彰化地方法院 107 年度訴字第 644 號民事判決、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1442 號民事判

24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的主張合理與否。話語權建構過程就是人們在法律、法律概念的術語進行轉換
的過程,在過程之中蘊含的法意識,促使人們自我判斷在糾紛之中主張是否合
理、如何建構才能在糾紛中使得自己的主張是合理的。

建構話語權是在糾紛中影響當事人是否主張權利的重要關鍵。表面上建構
話語權看似與 Felstiner、Abel 和 Sarat(1981)提出的糾紛發展歷程相同,是糾
紛當事人對於糾紛範圍主觀上的解釋,但是其實建構話語權的過程中深受社會
環境、人我關係的影響。整個建構話語權的過程,如下圖所呈現:

(圖表 1,由研究者自行繪製)

第四章 社會通念:集體建構的文化圖式

一、 社會通念是介於主客觀間的集體法意識
當事人在糾紛之中透過建構話語權試圖爭取話語權,雖然在糾紛之中擁有
話語權能夠增加自己在爭取權利的優勢地位,但是一個糾紛要能夠解決,還是
需要達到一種衡平的狀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否則糾紛無法落幕,迫不得已
之下只能選擇法律途徑尋求協助。雖然以往許多學者的研究主要在解釋訴訟行
為而非糾紛過程,但在本研究中,訴訟行為可以說是糾紛過程中的最後手段
性,因此在以往的學者研究之中討論到有種概念會讓雙方有所理解而不選擇訴
訟,與本研究中提及的糾紛最後達到一種衡平狀態有異曲同工之妙。在 Engel
(1994)的研究中認為這概念是身分認同。糾紛雙方會不會提起訴訟在於糾紛
雙方之間是否有建立親密關係,如果有建立親密關係彼此之間通常不太會選擇
法律訴訟途徑。不同於 Engel(1994)從個體間的糾紛,偏向個體法意識的角度
看待糾紛,Hendley(2011)從集體法意識的層面研究在鄰居間的糾紛,並發現
在受到早期共產主義影響下,俄羅斯居民之間少有搬遷機會,因而認知到彼此
之間需要和睦相處。因此一般的規範被加強為鄰居之間的「準法律」,例如在調
解時的規範中帶有強烈的個人責任感,造成損害者需要負擔賠償。同時也都認

25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為追究老人、窮人和無資源的鄰居是無意義甚或是道德上錯誤的。這些在法律
之前的規範是受到道德影響所形成的,因此 Hendley(2011)認為在鄰居糾紛之
中,糾紛雙方深受內部道德觀念的制約而影響解決糾紛的行為方式。同樣是從
集體法意識觀察鄰居糾紛,王曉丹(2022)則是看見人際關係之中情感對糾紛
之中法意識的影響,認為在鄰居糾紛之中能否達成衡平的關鍵在於糾紛過程之
中,雙方是不是能夠瞭解對方的處境,人們會因為瞭解或是感到被瞭解產生情
感上的共鳴互相有所退讓,在這樣的互動之中達到「共情」的效果而不會繼續
爭訟。

對於鄰居糾紛如何達到一個衡平有許多不同的切入點,有人認為是身分認
同、有人認為是內部道德,也有人認為是到彼此之間的「共情」效果。但是在
訪談之中,可以看見身分認同、道德及「共情」在糾紛之中確實可能是到達衡
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在這些因素後背後還有一個叫作「社會通念」的機制。然
而「社會通念」一詞無論在生活之中、或是法律文件中都會被廣泛使用到。在
生活中受訪者要描述一種社會中的集體共識時,幾經猶豫後選定「社會通念」
一詞陳述;在判決中進行判斷、大法官釋字時,也都時常出現「一般社會通
念」、「社會通念」等語 7。雖然「社會通念」一詞時常被廣泛使用,但是它的明
確內涵甚麼卻未被釐清,劉宏恩(1995)也曾批評未釐清「社會通念」的概
念,卻在法律判斷時恣意使用,會陷於不夠嚴謹、淪為學識上自由心證的窘
境。

根據日本國語大辭典的定義,「社會通念」系指一種普遍存在於社會中的思
維方式,並且源自於 1949~1950 年間日本小說家石坂洋次郎所撰寫的「石中先
生行状記」一書中。在許多日本辭典,對於社會通念有所定義,並且時常被用
在法律解釋上。相對的,在台灣的辭典並無相關名詞解釋,僅在法律文件中時
常出現此一用語。雖然台灣對於「社會通念」一向未有明確定義,但是觀諸日
本對於社會通念的定義以及社會通念字面上的意義,崔恩寧(2018)認為社會
通念是在合理範圍內社會大眾共同擁有知識經驗,這份共同的生活經驗可能因
為文化風俗有所不同,因此社會通念可以說是一般經驗法則。

本研究所指的社會通念與崔恩寧(2018)相同,社會通念是指社會大眾共
同擁有的知識經驗,不過更精確來說,社會通念不是一個客觀的道德、文化;

7
參見釋字第 689 號、臺南地方法院 110 年南小字第 350 號民事判決、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02
年上易字第 138 號民事判決、臺南地方法院 110 年訴字第 1056 號民事判決、最高法院 110 年
台上字第 880 號民事判決等
26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社會通念也不是一個集體互相承認的主觀上謀合。社會通念是指在社會的不同
層次裡面所形成的相對集體客觀的外在判斷。糾紛雙方在爭奪話語權,其實就
是在爭奪社會通念的解釋權。舉例而言,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國立政治大學
的宿舍申請規定中,可以看見安靜寢規定為晚上 23:30 後須保持安靜不發出影
響他人的噪音 8。然而在台北市公告之臺北市「禁止從事妨礙安寧行為之區域範
圍及時段 9」中一般住宅用區域(第二類管制區)之噪音管制時段為晚上 22:00
至隔日早上 8:00,雖然噪音管制主要管制特定對象及特定行為,但是一般人日
常之中認為不可製造噪音影響鄰居的法意識其實會受此規定影響。然而即使是
縣市單位,彼此之間認定需要管制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例如屏東縣便不同於台
北市,管制時段規定在晚上 22:00 至隔日早上 7:0010。雖然我國並無統一規定噪
音管制時段,不過由於多數縣市(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等等)皆
規定在晚上 22:00 至隔日早上 8:00,因此我國民眾多認為不製造噪音影響他人的
時段,會落於晚上 22:00 至隔日早上 8:00。除了受到法規影響而形成的社會通念
之外,「樂器聲音是不是噪音」此類價值判斷,既非客觀道德、文化,也不單純
只是集體主觀上的認同,也是一種社會通念的一種型態。社會中在各個不同群
體的意識之中潛在著所謂的社會通念,社會通念跟法律一樣會隨著文化、時
間、地點、人文等等而有彈性變動的解釋空間。因此糾紛雙方中的話語權爭
奪,就是在爭取社會通念的解釋權。

當爭取到社會通念的解釋權時,通常能使糾紛當事人在私下解決衝突、尋
求他人協調或者在最終採取訴訟行為走上法律途徑時,顯得比較有利。相反
的,一旦違反社會通念,則可能容易在糾紛當中處於較弱勢的地位。在訪談之
中的【樂器噪音案】能夠最深刻的表現出違反社會通念的情形。【樂器噪音案】
中版主對於社會通念的挑戰便是樂器聲音是不是噪音?有不少人認為樂器聲音
是美妙的不算是噪音,也有認為只要樂器的聲音不是很大聲且沒有在一般人認
知中的晚上 22:00 至隔日早上 8:00 這段需要保持安靜的時間練習樂器就不算是
噪音,但是版主認為樂器聲音是噪音,也不認同在固定時間製造出聲音超過法

8
國立政治大學住宿組,國立政治大學 108 學年學士班宿舍申請須知,取自:
https://reurl.cc/DdeVDE
9
台北市環保局,修正臺北市禁止從事妨礙安寧行為之區域範圍及時段,取自:https://www-
ws.gov.taipei/001/Upload/public/data/75412372871.pdf
10
屏東縣換保局,屏東縣噪音管制區內禁止從事妨害他人生活環境安寧之行為及其時間、地區
或場所公告,取自:https://www-
ws.pthg.gov.tw/Upload/2015pthg/45/relfile/11157/487375/dd3f30af-6eee-47b9-9673-
2960bb242538.pdf
27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律規定的聲音才算是噪音。她認為即使是一般時間,只要時不時的發出聲音干
擾她的生活作息,樂器聲音也是噪音。因為版主對於社會通念的解釋與多數人
認知中的社會通念相牴觸,在無法爭取到社會通念解釋權的情形下,版主自己
私下與鄰居協調的結果並不如意,鄰居當下表示會告知甚麼時候練習樂器,使
版主可以提前躲避樂器噪音困擾,然而這個約定卻不了了之,噪音問題依然持
續存在。因為違反社會通念,之後無論是請求第三人如房東、管委會協助溝通
甚至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報警也都無所成效,警察態度消極甚至提出要有「3
戶」以上向警方檢舉,否則警方無法處罰 11。版主曾經因為樂器噪音問題到主
管機關環保局陳情也並不順利,最後提起民事訴訟。經歷了一、二審敗訴後,
版主試圖去申請大法官釋憲,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在大法官釋憲失敗後,版
主不是不信任司法制度,只是覺得司法制度過於模稜兩可,疑惑到明明相似的
兩個案子之中,為甚麼有些勝訴有些則是敗訴。在【樂器噪音案】中訴訟途徑
的失敗或許可以說是證據不夠充分、訴訟策略落於下風,但是從第三人協助、
報警、甚至到環保局這些法律動員的行為皆不被重視最後無所成效,可以看見
在糾紛之中一旦違反社會通念,在試圖解決糾紛的道路之中困境重重。

社會通念存在於社群集體的潛意識中,默默影響了社會群體之中人們對於
人、事、物方面主觀及客觀的價值判斷。例如在【樂器噪音案】中,受訪者版
主在面對噪音問題時常常遇到他人認為樂器聲音並不是一種噪音;【裝潢噪音
案】中的受訪者小景、小萱、社區管委會以及製造噪音的樓上屋主都認為在晚
上 22:00~早上 8:00 不能製造噪音,超過這段時間可以產生噪音;【菸害案件】
中章女士、黎女士及社區總幹事均認為菸味是有害的,不應該讓菸害影響到他
人。雖然房先生有吸菸習慣並憤憤地提到:「有哪條法律禁止我在家吸菸?」,
但從他不在家人面前吸菸的行為也透露出認同菸味是有害的這一共同認知。在
每個訪談案例之中皆可以看見人們在糾紛之中有一種相對集體客觀的外在判
斷,這就是受到「社會通念」的影響。

「社會通念」是在社會群體之中相對集體客觀的外在判斷,可說是不同層
次社會群體中的共同認知。當社會中有個共同認知,建立在這個共同認知之上
的糾紛便會受到這份共同認知的制約會受到社會通念的影響。例如在【裝潢噪
音案】中,對於甚麼時候能夠製造噪音有一致的認同(晚上 22:00~早上 8:00 不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103 年秩聲字第 7 號刑事裁定、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105 年度重


11

秩聲字第 1 號刑事裁定。上述裁定對於《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72 條第 3 款中妨害公眾安寧關於


公眾的解釋均只 2 人以上之少數特定人,並無關於「3 戶」以上才能開罰的下限規定。
28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能製造噪音)。在糾紛之中受到社會通念所進行的概念判斷,又會回過頭來鞏固
社會通念的權威,形成一種動態的循環。

二、 吸菸、噪音中不一樣的社會通念
社會通念是一種動態的循環,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者時間、環境發展
變化,社會通念會有所不同。隨著近年來關於人格權精緻化的結果,人民對於
維護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發展的權利意識逐漸抬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於
社會通念也有所影響。

傳統中關於實體物方面的侵權行為損害賠償,造成他人物品損害產生就需
要賠償的是一個沒什麼好爭議的社會通念,值得探討的則是在糾紛後要如何請
求賠償的階段,如 Hendley(2011)的研究中發現鄰居損害賠償糾紛中,追究老
人、窮人和無資源的鄰居是無意義或是道德上錯誤的。然而吸菸、噪音行為所
產生的侵權行為不同於以往實體物上的侵權行為,這類行為主要侵害人格權方
面的權利,可能涉及居住安寧權、健康權等等。但是怎樣吸菸、噪音行為才算
是侵權、侵權後又會如何處理糾紛可能又是不一樣的社會通念。

(一) 吸菸的社會通念

社會通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方面在吸菸行為表現得猶為明顯。早期對
於吸菸行為會產生甚麼樣的危害並非廣為周知,吸菸行為屬於個人的行為自
由,因此並無相關立法限制,社會大眾對於吸菸行為也較為容忍。在這樣的社
會氛圍之下,社會通念中關於吸菸行為是吸菸者的自由權利。

隨著時代變遷,大家了解到吸菸會產生菸害,對於菸害影響越發重視。民
國 86 年初次制定《菸害防制法》才對於吸菸場所有所限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指出,菸草每年使 800 多萬人失去生命,這些死亡人數之中有 700 多
萬人直接使用菸草,但因為接觸二手菸而死亡的非吸菸者大約有 120 萬人。在
臺灣,每年約有 2 萬 5,000 名死於吸菸及近 3,000 名死於二手菸害,平均不到 20
分鐘就有 1 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因此,在民國 94 年批准「菸草控制綱要公約
(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簡稱 FCTC)」,依循公約精神,
推動許多菸害防治措施,並於民國 98 年施行修正的菸害防制法 12。隨著世界
衛生組織的報告、法律規定及政策宣導,可以看見在在 98 年的菸害防制法中,

12
參考自衛福部國民署,菸害防制,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1
29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可以看見關於禁菸的場域限制遠多於民國 86 年的規定。

吸菸行為從原本的個人的一般行為自由,因為對自己及他人健康的嚴重損
害漸漸轉變為具有明顯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而不受憲法基本權的保障(劉建宏,
2007)。雖然在某些群體之中,有吸菸的習慣,即使吸菸行為會侵害健康也無所
畏懼。但是我國除了法令規定之外,政府政策也大力宣導菸害的危害性,在這
樣的社會氛圍之下,整體國家的社會通念認為不應該散播有害他人之二手菸,
因此即使是在自己家中吸菸,只要二手菸味會散播出去侵害他人,社會通念對
於吸菸行為便是持否定的態度。在【菸害案件】中,章女士提到不是禁止對方
抽菸,但是對方在她晚上睡覺的時候抽菸、早上 7、8 點又在抽菸,妨礙到了自
己的生活空間,雖然社區沒有規定不能在房屋裡抽菸,但是抽菸行為影響到了
自己整體的生活起居,讓人感到非常火大。黎女士及總幹事也都認同在家抽菸
不好,因為菸味會飄散影響到其他社區住戶。

社會通念隨著時間正在轉變,從以前對於吸菸行為開放不會認為菸味飄散
是侵權行為,到現今會認為吸菸會產生「菸害」並在特定情況下侵害他人權
利。不過人們對於吸菸行為的觀感除了國際公約、法律規定之外,在日常生活
之中是如何建構出菸味飄散會侵害他人權利的社會通念呢?本研究認為由於吸
菸行為會損害他人健康,尤其對於非吸菸的二手菸接觸者影響甚鉅。由這樣的
生活經驗連結到法律中權利侵害的概念,既然健康權利遭受侵害,健康權受到
侵害一方便擁有排除侵害的權利。但是一方面關於健康權是否被侵害的認定是
較為困難的,需要長期下直接造成身心受到影響的證據,另一方面則是不希望
自己的身心健康真的遭受影響,因此在真的健康方面受到影響之前,便會有個
界定權利是否遭受侵害的標準:空間概念。

在公寓大廈之中,專屬於自己的部分就是所居住的房子,菸味所能存在的
範圍也就只有房子的範圍之內,一旦菸味透過開放的陽台、管道間超出民法物
權所定專屬專屬部分的範圍,便屬於侵犯他人的生活空間。在【菸害案件】中
章女士明確的表示出這樣的觀點,黎女士及總幹事雖然在訪談中並未直言不能
在住家抽菸,但從他們認同在家抽菸不好的理由是菸味飄散出去會影響到其他
社區住戶,可以看出他們亦認同一旦菸味超出自己住家空間時,便侵害到其他
住戶的權利。

(二) 噪音的社會通念

噪音不同於菸害,大眾對吸菸行為有負面影響有著有志一同的認知,社會
30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中不太開放吸菸,在人煙密集的都市中在設有吸菸區時才開放吸菸。由於噪音
是日常生活之中所會製造出的必然產物,例如裝潢時不得不施工、日常生活中
使用家電也必然發出機器運轉的聲音。因此相較於菸害幾乎不開放的社會通
念,噪音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許的。

【樂器噪音案】中的版主及【裝潢噪音案】的小景、小萱都有提及噪音造
成她們心情壓抑、睡眠品質不佳、煩躁無法專心的情況,訪談之中便顯示出噪
音對於身侵健康干擾。雖然噪音的負面影響不像菸害一般明確具體,會使身體
中某個器官產生病變,但其實噪音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並不亞於菸害。從法院
對於噪音的相關判決中,可以從許多醫院、學者提出的資料看見噪音對身心方
面的影響。高等法院 93 年度上易字第 80 號民事判決中指出:「…就醫學觀點而
言,噪音是引起精神焦躁及情緒暴躁之重要因素,噪音之認識取決於個人之感
受,即便未達管制標準,但個人主觀感受之過大音量或是音調乃是造成情緒變
化之因…」。士林地方法院 101 年度訴字第 298 號民事判決中亦指出:「…高雄
醫學大學郭宏亮教授所發表之文獻顯示,睡眠分成四度,1 度是淺睡,4 度是深
層睡眠,2 度睡眠占全部睡眠一半以上,在噪音值達 60 分貝時,71%的人在一
度睡眠時會受干擾,達 75 分貝時,100%在二度睡眠中斷,會將人吵醒,64 分
貝時 2 度睡眠有 24%會被吵醒……夜間最大音量瞬間超過 65.3 分貝,2 度睡眠
的人有 4 分之 1 會被吵醒,確足以對一般人及聽覺較靈敏之人產生生活上的干
擾之事實,並可能造成頭痛、焦慮、煩躁、心悸、頭痛、呼吸困難、睡眠障礙
等症狀…。」除了我國判決中提及的醫學資料指出關於噪音對於精神、睡眠上
的影響外,世界衛生組織近 10 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噪音也與一系列的心血管疾
病有所關聯 13。

鑒於噪音對於人體的身心靈健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噪音又是日常
生活之中所會製造出的必然產物。因此,社會之中對於噪音的劃分相較於菸害
又更為細緻。除了將音量以不同分貝(db)做出區分外,也區分出不同區域
(第一~四類場所)、不同噪音型態(娛樂場所、營建工程噪音等等)。盡量在
日常活動與安寧之中取得平衡。而這個平衡主要展現在夜間與假日,大眾休息
的時段會管制噪音的產出。噪音管制有了更為細膩的劃分,也使得人們在面對
噪音問題時有了更多的衡量標準,產生了更多種類的社會通念。例如【樂器噪
音案】就「甚麼是噪音?」的討論則是另一種社會通念。一般來說裝潢聲音、

13
Cypress Hansen(2021/04/13),噪音為何有害心臟健康?,BBC NEWS 中文,取自: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729091
31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使用家電的聲音是噪音並無疑問,有疑問的例如樂器噪音,一般認為樂器聲音
是美妙的,鄰居練習樂器所發出的陣陣旋律究竟是不是噪音;【裝潢噪音案】提
到的對於甚麼時候的產生噪音會形成一種社會通念。這些都是屬於噪音議題之
中的社會通念。而在這兩個案例之中的社會通念其實是有所交集的,在【樂器
噪音案】中版主敘述自己在解決糾紛時面對一般大眾對於噪音的認知:「大家都
認為只有在晚上多晚以後才不能練琴、或是不能多大聲…」;在【裝潢噪音案】
中小景、小萱面對噪音問題為難的答到:「可是他們都是在早上 8:00 後才施
工,在合法的時間施工我們也不能怎麼樣…」。可以看見社會通念中不是不能發
出噪音,為了兼顧日常生活所需,只要在法定時間外、法定分貝容許之下,發
出噪音是可以被允許的。

噪音的社會通念如何形成,本研究認為其實與菸害相似。最終擔憂會侵害
健康權,因此在噪音達到嚴重程度侵害前,透過空間概念來劃分出一個區域。
就像【樂器噪音案】中版主所述:

「你要管好你製造的聲音,比如說樂器都會有一個音樂的聲音,它會散發
出來,而我有我的安寧權。不是聲音大小的問題、不是時間晚不晚的問題,對
你造成了安寧的困擾就是一種侵害啊!…在想要休息時聽到噪音這很侵害我的
權益…」

雖然【裝潢噪音案】與【樂器噪音案】在背景事實上有些許不同,其中一
個當事人甚至都不認為這是一個糾紛,然而同樣是遭受噪音困擾的當事人卻共
同認識到:只要噪音超出製造噪音自己的使用空間,就有產生侵害他人權利的
可能。

三、 社會通念由文化圖式建構
在訪談【樂器噪音案】的版主時,版主提及多數人不認為樂器聲音屬於噪
音時無奈地說到:「我這樣的認知跟『社會通念』不符合…」。「社會通念」一詞
由版主所提出,屬於日常生活用語,係指在社會環境之中大家集體在潛意識之
中有個共識,共同承認了甚麼是對或錯。但是社會通念是層層堆疊的,在特定
的團體之中可能會形成的自己特殊的共識,卻還是基於該國家文化、法律、社
會脈絡默默地存在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社會通念是一種集體法意識。

(一) 社會通念如何建構

社會通念是一種集體法意識,它是在社會中不同層次裡面所形成的相對集

32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體客觀的一種外在判斷。那有疑問的是,社會通念是如何形塑的呢?

社會通念是一種共識。共識如何形成,Ewick 和 Silbey(1998)透過受訪者
個人對於生活困擾之敘述,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釋法律。並以雪地中
椅子占有停車位的為例,顯示出人們對社會的理解是透過文化圖式(cutural
schema)與資源(resourse)所建構而成。由於法意識整合了人的行動和社會結
構的限制,透過文化圖式將社會現象與法律進行轉換形成共識,最後透過人們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的概念和術語,進行社會互動以建構出法律性。

社會通念是一種共識,共識又是透過文化圖式所建構得以連結法律和社會
現象。透過 Ewick 和 Silbey(1998)關於共識如何形成之中,可以看出人們是透
過文化圖式來決定要怎麼理解一件事或是決定一件事情的對或錯。而在發生糾
紛時,社會通念會對於當事人在糾紛中的價值觀念產生一種制約,也會潛移默
化的影響糾紛中當事人的行為;糾紛中當事人在建構話語權時,也會受制於或
受限於所謂的社會通念。社會通念無疑就是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討論的社
會中的共識,本研究中在指出在糾紛之中的社會通念是共識之外,更進一步敘
述了一樣是侵權行為的糾紛,在新興的行為模式時會產生不同於傳統社會中所
熟知的共識態樣,而這個新型態的共識會由不一樣的秩序模式所構成。並且透
過話語權是在爭奪社會通念的解釋,看見共識在糾紛之中如何扮演重要角色。
總而言之,在糾紛之中,社會通念就是法社會學中所指的共識,並由文化圖式
所建構。

不過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談論的共識缺乏關係之中的討論,而社會通
念既然存在於社會之中,便不免俗的會受到社會群體關係互動中得影響。除了
在建構話語權的過程中會發現到,社會通念會隨著在關係中有產生受害者地位
的身分認同、提升權利意識後,會更加鞏固社會通念的遞迴過程。透過王曉丹
(2018)在不同層次面討論集體法意識的過程,發現到文章中所提及得「情」、
「權威」與「公共性」分別是從點、線擴大面的過程:個體間敘事、糾紛中面
對權威找到合適的自我定位,以及最後連結個體和紛爭形成集體對於社會中的
想像。在「公共性」的層次,談論的是社會不同個體集結而成對於社會形成一
種的共同想像,並且在台灣社會的脈絡中會產生特殊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模
式。如同在菸害、噪音的個案之中,受到時間、歷史、文化等觀念的影響,形
塑出集體的社會通念,當事人面對糾紛時的行為會受到社會通念的左右。社會
通念的形成,無異於王曉丹(2018)所謂的「公共性」中的集體法意識,而糾

33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紛當事人在社會通念的影響下爭取話與權,便是在集體的公共性中試圖尋找自
我的定位,產生合理性。這樣的討論展現在本研究中:社會通念,是對社會不
同層次間形成一種集體共識,產生外在判斷;而在糾紛之中,建構話語權以爭
奪社會通念的解釋權,其實也是在關係中尋找人與人之間連結的衡平點,建構
出符合大眾能接受的理由,才能在糾紛之中說服他人。

(二) 菸害、噪音有同樣的文化圖式

社會通念既然是由文化圖式所建構,在本研究中菸害、噪音問題中的文化
圖式便是由文化圖式建構。雖然菸害、噪音案件中所擁有的社會通念不盡相
同,但是所形成社會通念的日常生活概念卻是相似的:都是透過空間概念所構
成。在社區之中的菸害、噪音都會以每個住戶自己的居住空間為界線,只要超
出這個空間侵入到其他住戶的居住空間,便是侵入了其他住戶的私有領域。這
樣的概念轉換成法律概念,可以發現存在共通的文化圖式:菸味、噪音的擴張
就是法律概念中的使用占有,而私人空間相對明確便是不動產所有權範圍。

除此之外,由於菸害、噪音是無實體的干擾,而每個人對於干擾的接受程
度也有所差異。有人可能豪不在意受到干擾,有人偏向敏感體質,一定程度干
擾便會對身心靈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在這類非財產方面人格權的侵害,又多了
一種約定的概念。這個約定的概念有可以分成兩類,一個是權利間衡平的約
定,另一個則是住戶之間的約定。

權利間衡平的約定,在菸害中係指雖然菸害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社會通念
為不開放的否定態度,但是仍涉及到吸菸者的自由權利。故而雖然禁止住戶在
家中吸菸,但在社區之中會設置吸菸區;在噪音中則是指在追求日常活動與安
寧之間甚麼時候允許製造噪音的約定。

另一種住戶之間的約定與寺田浩明(2010)研究明清時期社會秩序時提出
的擁擠列車模式有相似之處。擁擠列車模式提到在擁擠的列車中一個人能佔據
多大的空間,每個人高矮胖瘦有所不同,所需要的空間也有所不同,在擁擠列
車的環境下互相推擠和退讓中達到一種暫時狀態的和諧。不同於擁擠列車模式
沒有固定的空間,菸害、噪音所能擴散的空間有明確的範圍。但是同樣的是當
菸害、噪音擴散到他人的空間,有些人可以忍受空間受到菸害、噪音的干擾,
有些人無法忍受則會試圖要與製造菸害、噪音者做個約定,控制菸害、噪音的
時間、範圍。在【樂器噪音案】中版主就有提及,當她遭到噪音干擾時第一個
選擇的便是直接到對方家中協調,說明樂器聲音是個噪音,並約定事先告知練
34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琴時間以方便避開噪音干擾。這樣的約定就好像在擁擠列車之中互相推擠、退
讓,爭取到適合彼此的生活模式。然而菸害、噪音與擁擠列車模式最大的一點
在於,菸害、噪音並不是在討論社會秩序,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列車」上,
有約定的空間。有許些人會選擇避不見面、不予交談,例如【菸害案件】中章
女士受到菸害干擾時,到鄰居家門口想要討論卻見不到對方一面。

雖然菸害、噪音案件中擁有不同的社會通念,但是同樣為非財產上人格權
侵害的類型,卻透過同樣的文化圖式所建構而成。

(三) 社會通念之法律性在關係中如何展現

社會通念既然透過由文化圖式所建構的一種共識,不外乎也會在日常生活
中透過法律的概念和術語進行的社會互動中建構出法律。社會通念的法律性不
同於 Ewick 和 Silbey(1998)北美小區中的例子展現的是一種非正式規範的拘束
力,社會通念的法律性表現在糾紛中當事人建構話語權時會受制於社會通念,
在爭奪話語權時形成一種阻力或推力。
若是違反社會通念,縱然援引法律有足夠的話語權,使自己的主張顯得有
理有據,此時反而會加強對方的主張的合理性。例如【菸害案件】之中,房先
生主張法律並未禁止民眾在自己家中抽菸,法律的確並未禁止在家裡抽菸。但
社會通念為菸味為有害物質不應影響到他人,所以解釋上會偏向符合社會通念
的章女士,強化章女士的話語權。社會通念會認為除非能確保菸味不影響他
人,否則仍不該在家抽菸。相反的,在相同案例之中,章女士符合社會通念,
在爭取到話語權的情況下,社會通念在這個情況之中會形成其助力,讓章女士
在爭取權利時能加深糾紛中的優勢地位。

若是抵抗社會通念,如同【樂器噪音案】的版主,版主並不認同「樂器聲
音不是噪音以及只有在非法定時間內過大的聲音才是噪音」,在違反社會通念強
化方正當性協調無效後,選擇直接挑戰社會通念,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報警、提
起民事訴訟程序。遺憾的是,社會通念不容抵抗,全部的司法途徑皆以失敗告
終。最後版主選擇放棄,甚至若以後再面臨相似情況,自認為沒有勇氣再去挑
戰一次。

然而,社會通念與話語權間不單單只影響合理性強弱而已。弔詭的是,縱
然符合社會通念,並在社會之中得以許多支持,卻可能發生缺乏話語權而在司
法實務上難以主張權利的情形,如前述所提及菸害舉證不易的情形,這或許也
是菸害判決數量遠小於噪音判決數量的因素之一。

35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四、 小結
在糾紛歷程中,糾紛當事人會建構話語權自我評估合理性,看似是糾紛當
事人的主觀解釋,實則處處受到社會通念的左右。在日常生活中與法律文件中
常常使用到社會通念一詞,它是在社會不同層次中所形成的相對集體客觀的外
在判斷,介於主客觀之間的集體法意識。社會通念是共同的法意識,它會在糾
紛之中扮演一個衡平的角色,糾紛之所以能夠解決便是因為雙方都達到了一致
的社會通念。社會通念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社會、文化、時間有所變動,
在噪音與菸害糾紛中之中擁有的社會通念也不盡相同。
社會通念在糾紛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過去卻從未有學者探究過社會
通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透過 Ewick 和 Silbey(1998)的共識,認為社會
通念同樣是社會中的一種共識,並且一樣由文化圖式所建構。如此一來,雖然
噪音與菸害糾紛中之中擁有的社會通念不盡相同,卻可以看見兩者其實擁有相
同的文化圖式,可以更合理的理解在鄰居糾紛中為何菸害、噪音糾紛總是被相
提並論。除此之外,透過共識產生的法律性,也能清晰的對應到順應、違反與
抵抗社會通念會產生的效果。

第五章 結論

在鄰居糾紛之中,如何主張權利、解決糾紛不少學者曾經做過相關研究。
Engel(1994)認為由於身分認同的因素,在團體之中雙方規係屬於內部人較不
會選擇起訴,外部人對於社區沒有親密關係存在比較可能會訴。Hendley
(2011)從道德的角度看待鄰居糾紛,認為長久居住在一起的鄰居們相互之間
形成了一致的道德觀念,解決糾紛時會受到道德觀念的拘束。而王曉丹
(2022)則是看見在關係中互相理解達到「共情」後雙方可能有所退讓。雖然
已經有不少學者從事鄰居糾紛的研究,但是卻並未從非財產上人格權侵害的糾
紛談論鄰居糾紛。因此,本研究選擇討論菸害、噪音所造成的糾紛,發現到糾
紛中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層面外,如何主張權利、解決糾紛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因
素:社會通念。社會通念是一個動態的循環,存在於社會中不同層次裡面所形
成的相對集體客觀的外在判斷,會影響人們在糾紛之中的思維及行動。

本研究針對糾紛發展歷程的爭執,發現糾紛就是在爭執話語權。話語權便
是當事人在糾紛之中會尋求某一種事物,什麼是合理甚麼是不合理的共識。而

36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尋求一種事物合理與否的共識,其實就是在爭取社會通念的解釋權。本研究在
理解糾紛是在爭執甚麼之後,再深入探討社會通念的內涵。並且以 Ewick 和
Silbey(1998)所談論的共識來定位本研究所談的社會通念。

不同於 Ewick 和 Silbey(1998)主要在討論共識透過文化圖式所建構,本研


究在了解社會通念透過文化圖式所建構後,重視的是社會通念在糾紛之中的應
用,探究其在糾紛中扮演的角色。在糾紛之中人們重點在於建構話語權,使自
己在衝突之中顯得有理有據,才有理由出面爭取權利;建構話語權時透過解釋
賦予自己在糾紛之中有優勢地位,也就是通過社會通念的檢驗取得合理性。若
是順應社會通念,糾紛當事人便會在糾紛中得到社會通念的助力,能夠輕易的
在糾紛之中取得心滿意足的結果。相應的,不符合社會通念的一方則會在糾紛
中感受到困難重重。

社會通念,是社會之中的集體共識。而社會是由群體所構成,在社會活動
中隨著群體間互動、社群環境差別會造成集體法意識的變遷。王曉丹(2018;
2019)均提及關係法意識的形塑包含社會文化、人際關係情感等因素。然而此
前談論的社會通念由文化圖式所建構源自於 Ewick 和 Silbey(1998)透過個體敘
事的研究,並未將社會通念放在關係中的脈絡進行討論。透過王曉丹(2018)
對於「公共性」的討論,可以發現社會通念其實就是集體對於社會的想像,而
話語權的建構其實就是在對於社會的共同想像中找到一種人與人的連結。除此
之外,透過社區之中的種社會通念,會使糾紛當事人產生受害者地位的身分認
同、提升權利意識。隨著身分認同、權利意識的加強,也會使社會通念更加明
確,形成一種遞迴的循環。雖然本研究中與 Engel 和 Munger(2003)提出的遞
迴理論不盡相同,但同樣都是從關係中身分認同的角度看出存在一種遞迴關
係。

在法律動員的領域 Minow(1990)、Kirkland(2008)均提到在解決糾紛,主
張權利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汙名化的問題。雖然在某些糾紛過程之中,汙名化
是一項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影響糾紛當事人如何進行法律動員,但是在本研究
中,鄰居間面對菸害、噪音問題時,雖然會擔心汙名化造成的負面後果,但是
相較於尚未發生的結果,現在遭受到的侵害更急待解決。因此,在菸害、噪音
的糾紛之中,雖然同樣會有對汙名化擔憂,並不希望會產生汙名化的結果,但
是在解決糾紛的法律動員之中汙名化不是關鍵因素。不過產生這樣的結果並不
排除是兩個案例得受訪者中均是租戶,相較於買房得住戶,租戶比較容易退

37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場,也比較沒有建立長久良好關係得必要性。要得到更精確的結論,可能還需
要找更多遭受菸害、噪音困擾的社區住戶進行訪談。在菸害、噪音糾紛中的法
律動員,關鍵因素依然是社會通念。在 Engel 和 Munger(2003)的研究之中,
除了從身分認同的角度看待遞迴關係,也能透過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
運用《美國身心障礙法》(ADA)看見法律動員中的其中一種方式:《ADA》充
斥在身心障礙者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會使用《ADA》感知、評估日常生活中受
到的待遇合理與否。如同《ADA》有達到其制定目的,社會之中每部法律都有
其特定的目的,它究竟是否能發揮作用除了觀察糾紛之中人們在糾紛會不會使
用法律走上訴訟途徑外,也可以觀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運用它。

人們是否要主張權利,或者如何運用權利以增加話語權,並非一成不變,
而是在糾紛發展歷程中透過身分認同、情感與關係互動、文化圖式概念轉換等
過程,不斷變遷。菸害、噪音一旦踰越自家的空間,擴散至他人的空間,就會
造成對他人居住安寧權的侵害。在鄰居間菸害、噪音糾紛之中,糾紛當事人會
援引法律中部分規定或直接使用法律名稱來建構話語權,形成針對噪音或菸害
相關事件的社會通念與法意識。因此,社會通念是糾紛之中決定性的關鍵因
素,它的影響在於糾紛互動中權利的具體意義與難內涵,以及當事者能不能順
利爭取到權利。人們透過社會通念觀察對方如何運用法律:在糾紛之中人們如
何解釋法律以賦予自己話語權,也就是運用自身對法律觀念的理解,以影響社
會通念的形塑過程。《噪音管制法》與《菸害防制法》雖屬於行政法規,其主要
目的並非是解決在鄰居間的菸害、噪音糾紛,也不能在民事糾紛走上法律訴訟
途徑後作為請求權依據。然而,從訪談案例中可以看見,這些法律的觀念已經
深植於人們的潛意識中形塑成社會通念。即使不清楚民法中有「居住安寧權」
這項人格權,人們也會依照其對社會通念的理解,形成關於住家空間之安寧與
健康的觀念。鄰居糾紛之中的「社會通念」透過文化圖式建構而成,這正是集
體法意識不斷遞迴變遷的結果,此一過程建構了菸害與噪音權利侵害的法律
性,同時也形塑了法律在社會中的具體實踐。

參考文獻

1. Barkan, S. E. (2008). Law and Dispute Processing, Law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92-133).

38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Routledge.
2. Chua, L. J., & Engel, D. M.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In R. J. MacCoun (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Vol 15 (Vol. 15, pp. 335-353). Palo Alto: Annual
Reviews.
3. Engel, D. M., Greenhouse, C. J., & Yngvesson, B. (1994). The oven
bird's song: Insiders, outsiders, and personal injury in an
American community. Law and Community in Three American Towns,
27.
4. Engel, D. M., & Munger, F. W. (2003).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Ewick, Patricia, and Susan S. Silbey. (1998). The Common Place of
Law: Stories from Everyday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Felstiner, W. L. F., Abel, R. L., & Sarat, A. (1981).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 Law & Society Review, 15(3-4), 631-654.
7. Gallagher, M. E. (2006). Mobilizing the law in China: "Informed
disenchan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
Society Review, 40(4), 783-816.
8. Hendley, K. (2011). Resolving Problems among Neighbors in Post‐
Soviet Russia: Uncovering the Norms of the Pod”ezd. Law & Social
Inquiry, 36(2), 388-418.
9. Kirkland, A. (2008). Think of the hippopotamus: Rights
consciousness in the fat acceptance movement. Law & Society
Review, 42(2), 397-431.
10. Merry, Sally Engle. (1990).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 Class Americ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 Minow, M. (1990). Making all the difference: Inclusion,
exclusion, and American law: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2. Wang, Hsiao‐Tan. (2019). Justice, Emotion, and Belong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Family Conflict. Law & Society
39
鄰居糾紛中的法意識:以菸害與噪音為例

Review, 53(3), 764-790.


13. Wang, Hsiao‐Tan. (2022). Being One of Us: The Role of Mutual
Re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Shap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Neighborhood Dispute. Asian Journal Law and Society
(accepted)
14. Yngvesson, Barbara. (1985). Dispute Processing: Re-Examining
Continuing Relations and the Law. Wisconsin Law Review (3): 623–
46.
15. 王曉丹(2011)。法院民事調解的歷史社會意義—以 K 縣法院民事調解親
鄰土地案件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92,108-131。
16. 王曉丹(2018)。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
論,67,103-159。
17. 王澤鑑(2012)。人格權法:法釋義學、比較法、案例硏究,王慕華發行。
18. 寺田浩明(2010)。擁擠列車模式:明清時期的社會認識和秩序建構,清華
法學,4:6,166-174。
19. 林常青,陳恭平,黃國昌,賴宏彬(2011)。紛爭諮詢的尋求:2011 年台
灣人民紛爭解決行為面訪調查研究之發現,尚未出版。
20. 崔恩寧(2018)。 經驗法則與意思表示之解釋,軍法專刊,64:6,67-91。
21. 陳聰富(2013)。人格權的保護,月旦法學教室,132,42-53。
22. 彭思舟、吳建忠(2011)。馮京當馬涼?論國際話語權與中國大陸拓展國際
話語權的新思路,展望與探索,9:7,74-89。
23. 劉宏恩(1995)。 法律研究的心理學取向(二)-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四
條之研究實例,法律學刊,25,147-165。
24. 劉建宏(2007)。吸菸者與非吸菸者之人權保障:「吸菸自由」?-兼論
「健康權」之內涵,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4,59-67。
25. 高等法院 93 年度上易字第 80 號民事判決
26. 士林地方法院 101 年度訴字第 298 號民事判決
27. 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4 年度訴字第 1831 號
28. 彰化地方法院 107 年度訴字第 644 號民事判決
29. 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1442 號民事判決

4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