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法意識衝突:與人民法感情不符的通姦除罪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壹、研究背景

2020 年五月,大法官正式宣告通姦罪違憲失效。司法界醞釀許久的議題頓

時引起軒然大波,可以發現社會普遍抱持著質疑聲浪,法務部更是搬出民調數

據,指出兩次民意調查的反對比例高達八成。當人民對法律的期待與法律界的

願景相悖時,人民將如何自處?又或者說,為何司法學者與民眾對法律的理

解、期待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我們能否窺探法律對於平民百姓而言,究竟代表

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象徵?民眾的法意識與法律之間的落差將會帶來什麼樣的衝

突?王曉丹(2018)指出,每個人對於糾紛、衝突的理解不盡相同。甚至,衝突

雙方對一個事實往往各說各話、各自解讀。大家都想站在較好的道德位置,敘

述了不同的故事(比如借錢/投資)。綜上所述,每個人面對糾紛與衝突都有不同

的姿態,但這些都可以歸納為「關係自我」為了讓自己獲得尊重,而在敘事過

程中混雜了情感、情緒,進而對法意識進行了實踐。她認為,用不同的方式詮

釋衝突,影響了在衝突關係中,人們的思維與行動模式,並決定了關係會如何

發展。在此處,法律則是作為一個所謂日常法意識的角色。1每一個「自我」的

存在,對於何謂公平、不公,在不同的社會建構下,會有不同的價值、標準與

判斷。2不只是價值觀的差異,人們接受規則、機構或特定人士的權利統治,而

這些統治,大多數人有義務遵守。當大多數的個體都認同,或是持有某種信

念,這個理念就會從個體的想法,轉化為一種集體性的效果,使社會秩序更有

效率、共識,更公平。除了法理權威外,生活中也有其他權威影響個體的「合

理性判斷」。曉丹老師主張,民眾傾向將權威人士的行為解釋為正確、正當,做

1
王曉丹,《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8),頁 112
2
王曉丹,《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8),頁 117
1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出有利於權威者的解釋「藉此來保全自己的有利位置」。但是權威關係並非絕對

的,兩人之間有不同的權威關係,除了位置互換,關係本身也會變化。不僅如

此,民眾對權威的看法也會改變,隨著前面的情感衡平過程,人們尋找著關係

中的認同,並且試圖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王曉丹(2018)認為過去的法意識研

究,著重於個體的單獨決定,忽視法意識在情緒面的效果,以至於不完全理解

法意識的內涵。法意識研究應當著重於二人或多人間共同的、互為主體的相互

建構。這正是關係自我衍伸出的「關係法意識」,法意識的分析必須在集體層次

進行。

筆者曾針對該議題進行訪談與專題寫作,試圖探討固有法﹝中國傳統法﹞

對於台灣人民法觀念、法意識之影響,透過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為何民

眾會產生反對通姦除罪化的理由、心態與期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貳、文獻回顧

一、台灣社會發展與傳統中國法的緊密性

自西元 1624 年以來,台灣島上出現了族繁不及備載的外來政權。然而,自

西元 1662 年的鄭氏政權起,一直到二戰結束,日本結束統治政權為止,島上實

施傳統中國法體制﹝固有法﹞有 300 餘年,之後的國民政府作為大中華的政

權,即便繼受了大量日、德、瑞士等國的法律條文,依舊可見傳統中華文化價

值於法律中的實現;民國後教育體制也將中華文化視為主流。張凱迪(2004)於

其對高中台灣史教學﹝國立編譯館版本﹞的研究中寫道,台灣史可以依照時期

區分為「史前時期」、「國際競逐時期」、「鄭氏治台時期」、「清領時期」、「日本

殖民時期」、「中華民國在台灣」共六個時期,其中「清領時期」、「日據時期」

與「中華民國在台灣」這三個時期是〔國立編譯館版本〕較重視的時期。

國民政府基於其主張中華政權正統性,對中華法文化的繼承與實現有其理

由;但在當時已經「脫亞入歐」、繼受歐陸法實證法系統的大日本帝國而言,在

2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擁有台灣島主權的 50 年間,是否有改變,或試圖改變台灣人與傳統中國法制、

法文化之間的關聯?

1985 年,日治時期下的民事訴訟令即明文規定:「審判官準任地方之慣例

及法理審斷訴訟。」3台灣法律學者王泰升指出:「台灣人就其民事事項原則上

不能不受所謂『舊律』的規範。」4、「依當時的律令民法,台灣人亦無權就其

民事事項自由選擇欲受舊慣或日本民商法規範;換句話說,台灣人關於民事事

項之依用舊慣,係屬強行規定。」5法學家戴炎輝針對台灣日治時期親屬繼承法

的日化、西化不完全提出見解,其主張日本政府並未改革台灣人的親屬繼承

法。6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即便經歷多個政權更迭,中華式的,或說傳統中國

法的法思想依舊持續影響著島上生活的人們,這些思想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

面貌影響了世世代代施行在台灣的實體法。

二、傳統中國法的「正義」實現

前面描述了傳統中國的社會秩序,多是藉道德與「刑法」體系維持的,且

民事規定多半混雜在刑事規範中。然而,這就代表著傳統中國中完全不存在民

法架構,或說,不存在私人之間的關係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傳統中國法的架構下,民事裁判皆是以聽訟的模式呈現。寺田浩明

(2010)指出,縱然會有單純的案件,比如裁判官斥責一方當事人,當事人在眾

人面前為自己的惡行道歉的單純案件。但當紛爭進入到雙方各自謀求自身的利

益時,就不會如同前面所說的這麼容易解決。他舉佃農與地主之間的衝突為

例。在兩者的爭端中,佃農請求的並非土地的「所有權」,不只如此,佃農也承

認自己有納租的義務。佃農會舉出一些「理由」,要求地主減免租金,或是支付

遣離費用。另一個例子則是分割家產,在這種家產爭端中,不會看到有人想要

3
台灣住民民事訴訟令,第 2 條
4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初版,頁 304(1999 年)
5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初版,頁 305(1999 年)
6
戴炎輝,〈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法制〉,《近代中國》,19 期,1980 年 10 月,頁 82
3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獨吞所有財產,但同樣的,這些繼承人會舉出一些「理由」,要求自己能多分一

點。這些問題的實質爭議,正是:在兩個私欲之間,找到一個能讓雙方都滿足

的「妥協點」,是一個程度上的問題。7由上可見,判官真正要做的事情,不同

於西方法的法官,按條文文義、判例、法理、歷史解釋來裁決。判官存在的目

的是調和雙方的利益衝突,同時這個調和的手段必須符合「公論」,也就是任何

一個人都會認同的結論。寺田浩明也指出,中國的「無止盡訴訟」模式正是由

此而生。若是一方不認同判官的決斷,就會往更高的權威尋求認同或提出問

題,從程序上來說,就會表現成無止盡的上訴。這個訴訟行為會一直持續到雙

方都接受決斷是「公論」時,才會止息。8若是配合傳統中國的上訴制度與行政

體系,就能更明確的認知。一個案件(特別是徒以上的案件),其最終的判官正是

皇帝。皇帝接受天人感通賦予的正當性,其判斷即是自然法,是道德,當然也

會是「公論」。從政治體制的角度而言,傳統中國的司法權並不獨立於行政權

外,而是作為行政權中審判的延伸,判官並非獨立的單位,而是做為皇帝的代

理人,負責處理案件。也正是如此的結構,進而約束了判官的權力。寺田浩明

(2010)指出,判官的決斷不會每次都被接受,如果判官不能成功調和紛爭,當

事人將會直接質疑裁判是否具有正當性,而裁判的正當性,是直接與判官的資

格連結的。一個能夠成功調解紛爭、找出「公論」的判官,才會被承認是一個

判官。這種無止境的上訴機制、配合判官身分的不安定性,成為審判公正、裁

判官公平的保險,協助社會「正義」的實現。

三、「擁擠列車」世界觀下的社會價值

然而,只靠天人感通賦予的正當性,很難解釋為甚麼,在契約已經出現的

明清時代,卻往往倚靠「欺壓、冤屈」等論述來進行民事上的紛爭。為何在一

個契約關係已經趨於穩定的時代,人民卻不是用「權利」、「請求權」等概念來

7
寺田浩明,陳宛妤譯,〈西方法‧中國法‧近代法—關於三者理論上的關係〉(臺灣東亞文明
研究學刊,2010 年),頁 248
8
寺田浩明,陳宛妤譯,〈西方法‧中國法‧近代法—關於三者理論上的關係〉(臺灣東亞文明
研究學刊,2010 年),頁 249
4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解決紛爭,而是一種近乎「不要恃強凌弱」、「勿欺人太甚」的價值觀來約束社

會價值?9

寺田浩明(2010)提供了一個鮮明的想像。他指出,傳統中國的社會就像是

一個「擁擠的車廂」。當你身處在擁擠的車廂時,應該要如何應對周圍人對你的

擠壓?在這個車廂中,自己佔據多大的空間是「合理」的?當然,每個人都應

該有一個空間,但這個空間絕對不是均等的。在這個車廂中,有胖子,當然也

有瘦子;有健康者,當然也有病弱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情境,甚至是一

些隱情,傳統中國社會就是一個這樣子的車廂。因此,每個人都在自肅。為何

會形成「擁擠列車」?寺田老師認為,「如果人們並不是獨身存於世,而是得跟

其他人共存共生,那相互禮讓就會變成必然。」這點論述在寺田浩明老師的其

他研究也可以看到其概念,比如其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即主張,人與人之

間的關係像是一顆石頭丟入池中產生的漣漪,一層一層的往外擴張。在這樣的

價值觀下,人與人之間是靠「親疏遠近」來找到自己的「定位」的(這點也可以

從服喪的五服制度觀察),若是一個如此強調「關係」、「共同體」的社會架構,

便不難想像為何「擁擠列車」的概念會適用在傳統中國社會。不僅如此,「禮

教」的普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何在新的政治權力中,找尋自己存在的

定位,也助長了擁擠列車模式的發展。在這種價值觀下,過度的自我壓抑,會

導致原本應有的空間一點不剩。所有人就在這樣的你推我擠中,找尋全員與自

己都能滿意的均衡點。10擁擠列車的社會原理,在於「不確定」。是一個對於所

有個體的利益主張都不給予「確定性」的架構。通過將個體利益的主張定義為

「私慾」進而制約,如此會形成一個超越私人競爭的權力結構,而這個權力結

構傾向以實現當事人的「共存」為終極目標(也就是所謂的公義)。通過採用

「公」與「私」、全體與個體的論述,剝奪了個體藉以行使自我主張的根據,強

9
寺田浩明,阮云星譯,〈擁擠列車模式:明清時期的社會認識和秩序建構〉(清華法學,2010
年),頁 169
10
寺田浩明,阮云星譯,〈擁擠列車模式:明清時期的社會認識和秩序建構〉(清華法學,2010
年),頁 170
5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化了「公」的權力。如此一來,便不難想像所謂的「在車廂中互相推擠以求生

存」的抽象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當然,這種擁擠車廂只是一個抽象的、假想的、脫離真實脈絡的設定,明

清時期的社會架構本身具有上下的立體性,這個立方體中包含了地主與佃農、

主人與傭人等權力與地緣關係。但是這樣一個擁擠列車的思考模式,提供我們

一個新的思考模式,這個模型不同於所謂「一般性的秩序」,而是一個相互競

爭、流動的,在各個家族、社會地位之間推擠的另一種「一般性的秩序」。11

參、問題意識

一、與人民法感情、法意識衝突下的通姦除罪

結合中國法秩序的特色,不難想像部分受到中華文化思想影響下的民眾,

想當然認為社會的價值觀、倫理觀應該要透過國家去強制,去樹立一個「典

範」向人民告知:通姦行為不恰當,這並不符合道德、倫理,應該要被處罰;

最直接的告知方式就是將其入罪,作為刑法的一部分。於民國九十一年釋字

554 號理由書中即提出其對通姦罪有保留意義的看法:

刑法所具一般預防功能,於信守夫妻忠誠義務使之成為社會生活之基

本規範,進而增強人民對婚姻尊重之法意識,及維護婚姻與家庭制度之倫

理價值,仍有其一定功效。立法機關就當前對夫妻忠誠義務所為評價於無

違社會一般人通念,而人民遵守此項義務規範亦非不可期待之情況下,自

得以刑罰手段達到預防通姦、維繫婚姻之立法目的。

同時,也不難發現「擁擠列車」的思考模式一直發酵。「為何其他人都能克

制自己的行為(車廂中的空間),你卻可以任意妄為(擅自擴大自己的空間)?」的

論述時見於評論中,社會對於通姦行為的不滿中,這一「為何你不能配合大

家」的群眾壓力,或說社會道德,也時常扮演重要的一環。

11
寺田浩明,阮云星譯,〈擁擠列車模式:明清時期的社會認識和秩序建構〉(清華法學,2010
年),頁 172
6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這很好結合了前面擁擠列車的論述,人們不斷透過經驗與實踐找尋文化里

的正當性與權威,而這個正當性與權威,建立在傳統中國文化所積累的價值觀

與道德之上,也正是法意識概念中的公共性,是彼此互動與集體文化的模式,

是組成社會的成員在不斷文本化的過程,體現了成員共同建構的想像,也因此

反映了各個成員之間連結的方法。而這個集體的層次,可以觀察到民眾生活環

境中的中國傳統道德體系,與現行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主導下的政府架構之間

所出現的差異。不只是通姦此案,人民生活中的中國傳統價值觀數不勝數。舉

例而言,臺灣民眾在災難發生後,幾乎都會要求政府部門部長下台以示負責。

這種不分天災、人禍,一律要求在上位者必須負責的心態,也契合傳統中國中

對於元首的想像:天人感通、自然法與社會法混同。若是發生災難,即便是無

人能控制的天災,那也是德不配位,理應喪失統治正當性基礎。而這種「眾人

對於社會秩序的想像」,是否會影響到個體對於通姦罪的看法?

回到通姦除罪化,舉個人訪談為例,筆者曾在採訪活動進行時向現職律師

請求指教。詹晉鑒律師即針對這次通姦除罪化帶來的影響提出見解。他認為:

「在以往刑事官司介入的時候,當事人往往會因為心情的不穩定而受到挑撥,

來源可能是親友也可能是律師,就一狀告去檢察官那。如果通姦除罪後,婚姻

官司最明顯的改變,應該就是法律程序啟動的減緩。」撇開除罪的效果,即便

在通姦為罪的時代,從民國 99 年到 108 年這十年以來,只有兩個人因為通姦罪

而被判刑超過 6 個月,這也意味著有高達九成九的判決得易科罰金。詹律師補

充:「這筆罰金只能上交給國庫,對於補償受害者毫無助益。」

為了穩固現今法體制、實現法治、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諸多法律學

者針對法條更改、解讀可謂之勞心傷神;然而,現代法體制與民眾的理解、對

法的期待有落差卻也真實存在。社會的道德究竟需不需要用刑法來管束?我們

需要的,是更多溝通與互動,走出一條符合當今台灣社會需求,且合理的法律

環境。本文的研究假設為:

7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H1:台灣民眾受到傳統中國法制思想影響

H2.1:台灣民眾對社會秩序的想像會影響到對通姦罪的看法

H2.2:台灣民眾認為不道德的行為需要以刑法制裁,彰顯正義

H3:台灣民眾認為不能通姦的原因包含了「因為我沒有做,憑甚麼你可

以?」的態度

伍、研究方法

本研究希望能理解民眾的法意識,惟問卷調查難以得知受訪者之真意,故採

用深度訪談法,此乃質化研究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主要手段為透過訪談者與

受訪者之間的對話、交流,藉此分析出受訪者的意念、動機、看法等等。質化研

究是一種訪談者跟受訪者面對面交流的互動過程,而所需的資料則從交互作用中

逐漸明晰(畢恆達,1996)。

本研究採用面對面、一對一的半結構訪談方式。之所以不選擇結構性訪談

方式,原因在於結構性訪談完全控制了問題、問題次序和提問方式,並不適合

用於深度訪談的內容研究中。相對的,半結構訪談雖然提問方式較鬆散,但其

仍有重點,同時在配合訪綱的前提下,對受訪者的訪問方式、訪問內容可以在

交流互動時進行調整,確保主題明確的同時不失彈性。

本研究選擇訪問對象的原則為: 受到通姦除罪化衝擊者或是相關人,以確

保其對於通姦除罪議題有親身領會。預計採訪 10 位受訪者,若在任一訪問中達

到「資料飽和」時,將直接針對已飽和之內容進行分析。為了保護受訪者,本

文並不會透露可辨識其身分的個人資料。

8
107405027 新聞三 林天昱

參考資料

(一)正式出版文獻

1. 張凱迪(2004)。檔案在高中台灣史教學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

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1999 年初版)

3. 戴炎輝,〈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法制〉,《近代中國》,19 期,1980 年 10

4. 寺田浩明,陳宛妤譯,〈西方法‧中國法‧近代法—關於三者理論上的關

係〉(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0 年)☆

5. 寺田浩明,阮云星譯,〈擁擠列車模式:明清時期的社會認識和秩序建

構〉(清華法學,2010 年)☆

6. 王曉丹,《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2018)☆

7. 寺田浩明,《中国法制史》,黃琴唐譯(東京大學出版會,2018 年)

8. 畢恆達,〈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 期,1996

年 12 月

附註:☆者為老師提供之教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