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3 節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婦女解放

一 婦女解放新思潮
記憶重點
五四運動時期,
1. 新思潮的興起
知識分子發起 民國初年,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知識分子發起了新文化
新文化運動,
並以爭取婦女
運動,提倡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批判傳統文化。  
解放為新文化 1915 年 9 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標誌着新文化運動
運動的其中一
個重要內容。
 的開始。
 運動與婦女:․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以民主、科學為旗幟,提出了不
        少解放婦女的新思想、新觀點。
       ․爭取婦女解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
2. 婦女解放思潮
記憶重點 當時,知識分子以反對儒家學說作為婦女解放的前提。
知識分子認為
儒家學說是束 原因:他們認為中國婦女地位的低落,是源於儒家提倡的傳統倫理道
縛婦女的關鍵,    德觀念。
因而抨擊三綱
五常、三從四 結果:․他們抨擊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媒妁婚姻等禁錮、奴役、踐
德等傳統觀念,     踏中國女性的禮教觀念;
並強調獨立人
格、經濟獨立    ․提倡婦女個性解放 → 鼓吹男女平權、自由戀愛的婚姻、婦
等。 女參與社交活動。容許寡婦再嫁。鼓勵婦女經濟獨立。    

記憶重點
2.1 強調獨立人格
注意早在清末, 知識分子強調婦女應該獨立。
不少知識分子
已批評傳統婦
例子:․陳獨秀:
女觀,但到了     ⅰ強調個人主義,認為「三綱」觀念裏的「夫為妻綱」是
新文化運動時
期,對傳統女
「妻      於夫為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
教規範的批評     ⅱ主張中國婦女必須奮鬥,才能脫離附屬品的地位,才能恢
則達至高峯。
     復獨立自主的人格。
    ⅲ認為每個人應有獨立信仰,各行其是,「子不必同於父,
     妻不必同於夫」。
   ․李大釗:
    認為「愉快的兩性的關係,全靠男女間的相依、平等與互相
    補助」,因此,男女應該平等。
   ․胡適:
    ⅰ否定「賢妻良母」的傳統觀念,鼓勵中國婦女仿效美國婦
     女的自立精神。
    ⅱ批評中國傳統社會把婦人稱為「內助」、「內子」,丈夫
     稱「外子」是極不合理的,貶低了女性的地位。
    ⅲ認為男女同是人類,婦女應該做一個自由、獨立的人。
2.2 提倡經濟獨立
女性如要脫離傳統禮教束縛、建立獨立人格,就必須經濟獨立。
  例子:․李大釗:
    認為解決了經濟獨立的問題,女子解放問題便容易達成。 
   ․胡適:
    ⅰ在〈美國的婦人〉指出「美國婦女不認男外女內的區別,
      男女同有在社會上謀自由獨立的生活的天職」。
    ⅱ呼籲中國的女性用「自立」的精神來補助其「依賴」的
     性格。
    ․魯迅:
     藉《娜拉》的故事,指出女子唯有經濟獨立,才不會成
     為別人的附屬品。
2.3 鼓勵婦女參政
知識分子鼓勵婦女參政。
例子:․陳獨秀:
    ⅰ主張婦女擁有參政及選舉權。
    ⅱ指儒家思想是婦女參政的最大阻力。
   ․李大釗:
    主張婦女獲得政治的解放與獨立。

2.4 鼓吹婚姻自由
① 社會賤女尊男 → 一夫多妻制成為傳統
→ 女性受到嚴重的社會壓迫。
② 知識分子主張仿效西方社會,解放婦女。
 例子:李大釗:
    ⅰ主張男女有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反對父母包辦婚姻。
    ⅱ主張推行小家庭制度,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2.5 抨擊寡婦守節
知識分子指出社會不能強迫寡婦守節。
․認為孀婦不再嫁,只能出於本人意願。
․男女之間都應該有貞操。
 例子:胡適認為貞操是男女相待的態度,不能偏於女子一方面。
3. 新思潮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婦女解放思潮,以提高婦女地位、恢復婦女的獨
立人格、改善婦女的生活為主。
經過知識分子的議論,引起廣泛的共鳴和迴響。
 影響:․使中國婦女問題成為社會焦點,促進婦女力爭女權。
    ․促使婦女積極參與五四運動。
    ․奠定實現男女平等的基礎。

記憶圖示
新思潮如何針對傳統觀念及其對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

傳統觀念 新思潮


‧婦女逐漸擺脫
三從四德 男女平權 婦
傳統觀念束縛
‧婦女逐漸建立 女
挑 獨立人格,不 的
三綱五常 戰 獨立人格 再屬於男性, 社
奠定實現男女

寡婦守節 平等的基礎
經濟獨立 地

挑戰
媒妁婚姻 自由戀愛

二 婦女在五四運動的角色
1. 投入五四運動
在婦女解放思潮的影響下,不少女性衝破傳統禮教的約束,敢於投
 入五四運動。
 形式:她們通過罷課、罷工、遊行示威、集會演講、派發傳單、抵
    制日貨等行動,反對外國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管治。
全國主要城市都有女性投入五四運動,活動規模和參與人數都高於
 以往的婦女運動。
2. 參與宣傳活動
五四運動期間,各女校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積極參與宣傳工作。
例子:․五四運動初期,女學生在宣講所、民教館及公共集會場所等
    地方宣傳。
   ․隨着運動的發展,女學生到各個家庭演講,家庭婦女成為基
    本聽眾 → 五四運動的影響擴大至各個階層。
   ․後來,女學生成立演講隊,呼籲抵制日貨。
影響:衝擊了傳統觀念的束縛。
三 五四運動期間的婦女運動
在投入五四運動期間,鍛煉出組織能力,擴闊視野  
→ 透過發行報刊、組織團體、開辦學校等,促進婦女的醒覺
 → 更多婦女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致力於婦女解放。
參與五四運動的婦女遍及各階層,擴大了婦女運動的基礎,引起社
會對婦女問題的重視。
1. 創辦婦女報刊
五四運動期間,有志之士透過創辦婦女報刊,提倡
婦女運動。
 概況:․1919 至 1922 年間創刊的婦女報刊達到十 掀起探討
餘種。 婦女解放
問題的熱
記憶重點     ․《新青年》、《每週評論》、《覺悟》等
五四運動後期, 潮。
刊物也大量刊登有關婦女問題的文章。
在解放婦女思
潮的推動下, 內容:婦女教育、戀愛自由、社交公開、婚姻家
婦女爭取參政
庭、貞節、經濟獨立、廢娼等問題。
之風復熾。
2. 展開參政運動
五四運動後期,在婦女解放思潮的推動下,民初沉寂下來的女子參政
運動重新活躍起來。

2.1 致力爭取參政
在五四運動後期,上海、廣東、浙江、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先後
 成立「女界聯合會」等地方性婦女團體,積極展開參政活動。
 目標:爭取地方憲法明文規定男女平等、婦女享有參政權等。  
一些女權志士先後成立了女子參政協進會、女權運動同盟會等全國
 性婦女團體。
 目標:爭取在憲法上明確規定男女一切權利平等,以及婦女享有參
政權。        
五四時期婦女參政團體的例子︰
‧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1919 年,徐宗漢、李果等於上海創辦。該會
宣傳愛國思想,提倡抵制日貨。出版《婦女聲》提倡婦女解放。創
辦平民女校,以培養婦女幹部。
‧中國婦女協會︰1925 年,康同璧、張默君等於上海創辦。致力提倡
婦女參政議政,推動婦女運動。
2.2 參政運動成效
經過部分女權志士的努力,加上「聯省自治」的興起,婦女爭取參政
取得一些成果。
例子:․在 1920 年至 1923 年間,廣東、浙江、 有助推動婦
湖南等省份公布的省憲法,都有承認 女運動的發
「男女平等」的條文。 展,普及男
女平等觀念。
   ․這些省份隨後更有女性當選議員。王璧
華被選為浙江省省議員。
2.3 參政運動局限
在軍閥割據的形勢下,女議員的影響力有限。
國家憲法還是沒有承認「男女平等」,全國範圍內的婦女參政權利
 與男女平權仍未實現。
隨着「聯省自治」的停息,女子參政運動的支持也不了了之。  
3. 男女公開社交
五四運動時期,爭取男女公開社交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要內容。
五四時期,社會對於男女公開社交的討論熱烈。
 理論:提出「破除男女界域,增進男女人格」,鼓勵青年男女衝破
傳統的「男女授受不親」的界限
→ 實現男女公開社交。
 例子:․部分女子學校聘請男教師到學校演講。
    ․男女共同主持新民學會、覺悟社等學術團體。
    ․男女之間結交朋友不再被視為特殊。

4. 革新婚姻觀念
記憶重點
五四運動期間, 五四運動時期,隨着新思潮的傳播,人們對婚姻目的、擇偶方式等觀
青年男女積極 念產生變化。
爭取戀愛自由、
婚姻自主等, 4.1 提倡婚姻自由
對傳統男女交 主張:․反對由父母「包辦婚姻」,視戀愛自由為婚姻自由的前提。
往的束縛和婚
姻制度衝擊尤    ․擇偶標準不在於財產多寡,而着重學問和性情的相合。
大。     ․婚後以愛情相維繫,使夫妻關係漸趨平等。
部分青年女子意識到婚姻的目的並非要一個供應衣食的主人,而是
 找一個共同生活的伴侶。
4.2 實踐婚姻自由
在鼓吹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思潮下,一些青年男女勇於反抗傳
記憶重點
雖然傳統禮教  統的婚姻制度,認同自由戀愛為基礎的婚姻。
在當時社會上  概況:․有的要求離婚,結束沒有愛情的婚姻。
仍有影響力,
但五四時期青     ․有的要求解除父母包辦訂立的婚約。
年男女對自由 ․一些女青年追求戀愛自由,與男青年交往通信。
戀愛、自主婚
姻的爭取已令 傳統禮教在當時社會仍有影響力 → 如願者不多。
婚姻觀念逐漸  例子:․不少追求婚姻自由的男女,被家長逐出家門。
改變。
    ․部分女青年不惜以犧牲生命和離家出走的方式,反抗父母
     「包辦婚姻」。
4.3 婚姻觀念變遷
五四時期,戀愛和婚姻自由的風氣,使傳統婦女可能要面對離婚的
問題。
 例子:部分已婚且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不滿妻子思想守舊
    → 設法離婚。
有些婦女在接受教育或獲得就業能力後,懷抱「獨身主義」。  
部分人甚至提出「廢除婚制」、「廢除家庭」。
 理據:認為婚姻與家庭造成名分上的拘束、分出不平等的階級、蔑
    視女子的人格。
 結果:未被大多數人接受。

5. 爭取就業平等
5.1 擴展就業範疇
清末民初女性就業的局限:
 ․投身社會工作的婦女人數有限。
 ․職業範疇狹窄 → 多數婦女只能從事女工、女傭等工作。
 ․女性知識分子能從事的職業也不多。
五四運動以後,婦女的職業範疇逐漸擴闊。
 原因:受到男女平權風氣的影響,女性的就業權利受到重視。
 影響:․婦女求職者漸多。
    ․海關、鐵路、郵電等政府部門開始聘請女性
→ 女性能涉足的行業越來越多。
記憶重點 5.2 發展女子實業
五四運動以後, 五四運動以後,婦女致力發展女子實業。
政府部門既開
始聘請女性, 原因:․北洋政府獎勵女子實業。
又獎勵女子創    ․創造女性就業機會。
辦實業,使女
性能涉足的行    ․促進女子經濟獨立和實現女性職業機會平等。
業較民初時期 結果:․北京、上海等地出現由女性開設和經營的銀行、工廠等工
多。另外,五
四運動後,各
地女權志士成
立婦女組織,
爭取男女兩性
在就業機會、
工作待遇方面
  商企業。
   ․亦有女性經營餐飲、浴室、美容院、書店等。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女子創辦實業例子︰
‧女子職業品發行所︰1920 年,由長沙涵德女校師生合資創立,出售
該校學生縫製的衣物、刺繡品、教育用品等,由女學生經營。
‧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1924 年,嚴淑和、譚惠然等在上海創辦。
股東和職員以女性為主,以婦女服務社會、提倡女子正當職業為宗
旨,方便女子就職,實現經濟獨立。該銀行隨後發展為極具規模的
金融企業。
5.3 爭取婦女權益
五四運動後,各地女權志士分別成立婦女組織。
 目的:爭取男女兩性在就業機會、工作待遇方面的平等。
工廠女工為了爭取改善工作環境、同工同酬等 → 發起罷工。
 結果:既成功迫使資方回應女工的訴求,又令北洋政府加強對女工
    的保障。

記憶圖示
清末至五四運動後女子就業的轉變

清末 五四運動後 女子就業轉變的原因

範圍擴闊︰ 受到五四運動的影
較為狹窄︰ ‧從事文化事業 響,男女平權風氣
‧從事教育事 ‧從事服務行業 受到社會大眾的認
就業範圍 ‧加入政府部門 同。

‧從事醫療工 ‧投入工廠工作 ‧男女平等,因促
作 ‧教師及醫護 使
‧投入工廠工 女權志士爭取男
作 女同工同酬。
‧男女平等加上女
‧志士成立婦女組 子
織,爭取女性權 職業學校的興起,
‧缺乏保障 益 女子逐漸能夠應
‧工時長 ‧為爭取改善工作 付不同種類的工
‧工資低微及 環境、同工同酬 作,擴闊了女子
就業保障 有 等發起罷工 的
男女同工不同 ‧北洋政府加強對 就業範圍。
酬的情況 女工的保障
記憶重點 6. 重視婦女教育
知識分子批判 五四運動期間,不少知識分子︰
傳統培養「賢
妻良母」的女 ․批判傳統「賢妻良母」的女子教育思想。
子教育,提倡 ․強調教育使女性獨立自主。 認為婦女解放應
教育要培養獨 從教育着手。
立人格。不少 ․主張男女應接受同樣的教育。
學校亦改革過 ․教育內容應重視個人自由和男女平等。
往着重培養
「賢妻良母」 6.1 培養獨立人格
的教育傳統; 五四運動期間,知識分子主張:  
其後,北洋政
府亦改行以教  ․女子教育應擺脫「賢妻良母」的教育思想,強調培養女性獨立
育「德高、體     的人格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健、才茂」為
宗旨的新學制。  ․認為教育是解決男女不平等和達到婦女解放的重要手段。
概況:‧長沙的周南女子中學,在校長朱劍凡的支持下,採取了「注
     意科學的教育,提倡學生自治,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
     等措施,突破了「賢妻良母」的教育傳統。
‧1922 年,北洋政府推行新學制,正式確認女子教育要全面
  發展,令她們「德高、體健、才茂」。
6.2 大學開放女禁
記憶重點
隨着女性教育 五四運動前,受「男女授受不親」思想的影響,男女只有小學階段
的發展,大學  才會同校學習,中學則男女分校,大學更是不對女性開放。
也開始招收優
秀的女學生, 五四運動期間,部分女性知識分子要求男女同校學習。
這是女子高等  原因:․五四運動期間,不少女學生衝破學校的阻力。
教育的重大突
破。此外,隨     ․意識到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危害。
着女子亦能接     ․把男女教育平等視為婦女解放的重要內容。
受大學或專上
教育,她們的  支持者: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胡適等著名學者。
就業範疇會因 結果:‧1920 年,在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支持
而擴闊,經濟
能力、社會地 下,北大首次招收九名女旁聽生 女子接受
位亦有所提升。 高等教育
→ 同年暑假北大正式招收女學生。
的機會大
 ‧繼北大以後,上海、南京、廣州、天津、 增。
福建等地的公立、私立大學都招收女生。     
6.3 變革學校制度
受到五四婦女解放思潮的影響,中學逐步實行男女同校學習。
概況:‧1921 年,廣東、湖南、北京一些中學開始招收女生,中學
    男女同校的風氣逐漸形成。
   ‧1922 年,北洋政府公布《壬戌學制》。
    主要內容:ⅰ男女教育的內容大致
相同。 正式確立從小學
到大學男女平等
         ⅱ從制度上保障女子享
的教育制度。
有與男子同等的教育
權利。
記憶重點 6.4 女子中學湧現
女子教育除了 五四運動後,官辦和民辦的女子中學湧現
注重傳授知識
外,還有為了 → 使女子的教育水平能銜接高等教育。
培養女子職業 6.5 女子職業教育
人才的女子職
業學校,增加 自清末民初以來,女子職業學校不多。
婦女的就業機 五四運動時期,一些知識分子創辦各種類型的女子職業學校、實業
會。
學校、女子蠶桑學校等。
 原因:․助女性獲得獨立謀生的技能。
    ․北洋政府提倡。
 局限:․女子職業教育範圍以刺繡、縫紉、養蠶、紡織等技術訓練
     為主。
    ․甚少涉及實用科學 → 工業、商業的職業訓練被忽視。
 貢獻:女子職業教育日漸普及,女性能接受各種技能的培訓,增加
    她們就業的機會。

6.6 女子留學教育
五四運動以後,留學女生的人數持續增長。
 所習科目:․以醫藥、教育為主。
      ․其次為文學和音樂。
      ․學習家政者為數甚少。
 留學地區:女子留學生以日本和歐美留學,其中以留學日本最多。
留學美國的資格要求比較嚴格,但赴美留學的女生人數仍然有顯著
 增長 → 女學生的素質不斷提升。
家境不富裕的女學生則循留法勤工儉學一途到法國求學。

記憶圖示
清末至五四運動後女子教育的轉變

清末 五四運動 女子就業轉變的原因

辦學團體 朝廷及民間志士 政府及民間知識分子 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


男女平權風氣受到社會
大眾的認同。
‧男女平等,促使男女
子學習機會及內容的
相同。
‧男女平等及婦女解放
等思想,令知識分子
除了初等及中等教育,
學歷 只有初等教育及 大學亦讓女子入讀
中等教育

傳統「女德」的 男女教育內容大致相
培養,以《女 同,另外又開設了女
教學內容 誡》等為教材。 子職業學校,教授刺
女子師範學堂並 繡、縫紉、紡織等生
設家事等科。 產技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