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0

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Feminism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研 究 生: 邱吉青

导 师: 郭树勇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

学 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校代码: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5年6月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摘 要

传统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同文明之间以及国际组
织之间的关系,性别研究登不上国际政治研究的大雅之堂。从国际关系理论产生、
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与女性有关的议题被国际关系学界纳入“低级政治”范畴
而处于边缘化状态。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发展进
入新的阶段,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成为新的国际关系议题,现实主义等西方主流
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缺乏解释力,越来越多的边缘化理论
学说被解放出来,一时间,流派纷呈,百舸争流,对于日益多元化的国际社会政
治现象进行新的解释,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也随之出现。
女权主义既是一种实践又是一种理论:从实践角度而言,女权主义是一个为
女性争取在社会各个方面权利以达到男女平等目标的过程,女权主义行动通常与
妇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历史上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以及妇女和平反战运动
极大地推动了女性的解放和女权的崛起,并为女权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
础;从理论角度而言,女权主义理论寻求以女性的视角甚至是超越性别的视角来
解读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它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在对主流理论进行批
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不同流派,并指导女权主义实践运动向更加纵深
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女权主义在当代国际社会视域中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女权主义的目标已从争取男女绝对的结果平等发展到争取男女机会平等与过程
平等,从争取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发展到争取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平等,从追求
女性自身地位提高发展到追求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
当代国际社会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推
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在加强国际社会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问题
的蔓延,全球性问题的严峻现状呼唤世界各国加强沟通与合作,也需要全球公民
社会的有效介入。在一个相互依赖却充满分歧、快速发展却危机四起、渴望合作
却仍需沟通的国际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崛起成为大势所趋。女权主义是国际社会
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政坛上崛起的女性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外交舞台

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上长袖善舞的女性外交官和第一夫人、在联合国中不断加强的妇女工作机构和日
臻完善的妇女保护公约、在全球公民社会中积极活跃的各类妇女非政府组织和跨
国公司女高管等,构成了女权主义参与当代国际社会治理的主体。与全球治理的
结构相对应,女权主义在国家、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影响着全球
治理的成效。
女权主义理论在指导女权主义实践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女
权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其不仅参与解构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
主义,而且还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等国际政治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女
权主义理论一直将“社会性别”这个社会学的概念作为解读国际政治的独特视角,
并致力于使用社会学方法论来研究和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女权主义
最关心的是国际社会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慈善、环保等社会性事务,女性具
有的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性别特质使其最适合在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甚至
是基层社区等社会性组织中发挥作用,女性最擅长运用沟通、妥协、斡旋、合作
等社会化方式来化解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为国际政治社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提供了条件。
总之,当今国际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沟通理性日益彰显、国际权力柔性发展、
国际合作多维展开、全球治理多元推进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女权主义重新崛起的
新时代。无论是研究变化中的国际社会,还是研究国际女权的新崛起,都需要认
真梳理和预判女权主义对于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

关键词:女权主义,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社会学,全球治理

I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FEMINISM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ABSTRACT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cern with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nations, cultur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ender research is not the
main stream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irrelative to gender. The issues related to female have always been
marginalized as “low politics” by scholar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ring its
generating and developing historical process. Until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international society developed into a new phase, especially after the Cold War, global
governance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become new topic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it
becomes lack of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specially by realism theory to many new phenomena and new problems. More
and more minor theories come to stage to explain a wide range of more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henomena. Meantime, feminism emerges as a critical theory.

Feminism practice as well as theories.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feminism,
which usually goes together with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s, is a process to
strive for all aspects of social rights for wome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nder
equality. Two waves of the feminism movements have greatly promoted the rise of
feminism and women’s liberation and provided feminism theory with practical
found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eminism theory seeks to interpre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view of women or even
beyond the gender. With “social gender” as its core concept, it forms the main schools
based on the criticism against the mainstream theories, and guides feminism
movement to a depth direction. This paper regards that feminism has much richer
connotations: the objectives of feminism has shifted from obtaining absolute result
fairness between men and women to obtaining opportunity and procedures fairness,
from gaining physical gender fairness to gaining social gender fairness, from pursuing
II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female social status to pursuing social harmony and world peace.

Modern international society shows an obvious development trend: deepening


national dependence pushes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ccelerated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while leading to spread of global natural and social problems.
Severe global problems call for the world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rporation, and requi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of global citizens. Nations,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the United Nations, and various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movements,
constitute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main bodies of feminism organizations
that affect global social governance include the rising women national leade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ocially active women diplomats and first ladies on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stage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women organization and protection
conventions, various flourish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nd women senior
executive. Feminism influences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governance on difference
levels from nations,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nd transnational social movements. Women's more
participation and prominent effec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make that gender
mainstream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ociety development.

Feminism theories directs feminism practice and improv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e most importance contribution of feminism is
that it takes part in deconstructing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especially neo-realism theory, and develops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ubjects such
a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 With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scipline, the great
ontological changes lead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ies switch to sociology, which
creat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Feminism theories have devoted to explain
and rea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rom the unique social concept angle of social gender,
and to study and analyze specific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th sociology
methods. Traditional feminism concerns most about social issues such as medical

IV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care, health, education, cha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special gender
characteristics of femininity, delicacy and apprehensiveness, women are suitable to
work i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ocial movements and local communities.
Women are good at resolving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s with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 compromise, mediation and corporation, which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methodologies and provides innovative
conditions for their study.

In short, today’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moving into an area of notably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soft international power, multidimension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iverse global governance. This is a new era of re-emergence of
feminism. Regardless of research on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or rising-up
feminism, the meaning of feminism on moder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needs to be
carefully unscrambled and predicted.

KEY WORDS: Feminism,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Global Governance

V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1 导 论.......................................................................................................................... 1

1.1 研究的缘起........................................................................................................ 2

1.1.1 国际关系研究中女性议题的兴起............................................................. 2

1.1.2 国际社会及其当代变化............................................................................. 3

1.2 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综述................................................................................ 7

1.2.1 国外研究综述............................................................................................. 7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0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14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1.3.2 主要创新点............................................................................................... 16

2 国际社会:理论假设与当代变化.......................................................................... 17

2.1 国际社会理论及假设...................................................................................... 17

2.1.1 关于国际社会的理论初探....................................................................... 17

2.1.2 西方主流理论对国际社会的假设........................................................... 25

2.2 当代国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29

2.2.1 原型国际社会与全球化对其的解构....................................................... 29

2.2.2 国际社会需要沟通理性........................................................................... 33

2.2.3 全球公民社会进入新时期....................................................................... 35

2.2.4 全球治理亟待加强................................................................................... 37

3 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 41

3.1 女权主义的涵义与理论................................................................................ 42

3.1.1 Feminism 的译法与涵义.......................................................................... 42

V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1.2 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流派................................................... 46

3.1.3 女权主义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挑战........................................................... 56

3.2 女权主义实践的历史回顾.............................................................................. 63

3.2.1 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 64

3.2.2 妇女和平反战运动................................................................................... 75

3.3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 78

3.3.1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实践........................................................... 78

3.3.2 当代国际社会与女权主义的理论互动................................................... 80

4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国家层面.............................................................. 84

4.1 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 84

4.1.1 女性政治家的群体性............................................................................... 84

4.1.2 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的影响................................................................... 90

4.2 女性外交的发展.............................................................................................. 94

4.2.1 美国的女性外交....................................................................................... 95

4.2.2 中国的女性外交..................................................................................... 103

4.2.3 女性外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17

5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以联合国为例......................................................120

5.1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宗旨与历程............................................................ 121

5.1.1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宗旨......................................................... 121

5.1.2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历程................................................................. 122

5.2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文件与机构............................................................ 125

5.2.1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系列文件......................................................... 125

5.2.2 联合国妇女工作机构............................................................................. 129

5.3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 132

5.3.1 联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32

5.3.2 北京世妇会之后的联合国妇女会议..................................................... 138

5.4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工作的成就和挑战.................................................... 141

VI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6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公民社会层面....................................................146

6.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146

6.1.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 147

6.1.2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54

6.2 跨国公司女高管现象.................................................................................... 157

6.2.1 跨国公司女高管的发展状况................................................................. 157

6.2.2 跨国公司女高管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63

6.3 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涌现................................................................ 165

6.3.1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特征与类型................................................. 165

6.3.2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69

7 结论 全球治理语境中女权主义的展望.............................................................. 174

7.1 女权主义实践的未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174

7.2 女权主义理论的未来..................................................................................... 175

7.2.1 坚持批判性传统...................................................................................... 176

7.2.2 加深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互动.............................................................. 177

7.2.3 中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建议.............................................................. 178

7.3 结语................................................................................................................ 178

参考文献.................................................................................................................... 180

致 谢…………………………………………………………………………18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89

VIII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导 论

这是一个女权在世界政治中普遍崛起的时代。如果说在 19 世纪上半叶不研
究阶级问题和在 20 世纪上半叶不研究民族问题是落伍的,那么在 21 世纪上半叶
不研究女权问题则不能全面把握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女性在国内政治、外交领域和全球治理等各个舞台开始
集体性登场,对当今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先后出现
了奥尔布赖特、赖斯和希拉里三位女性国务卿,她们主张的美国外交政策对国际
政治和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希拉里的“美国重返亚洲”政策至
今仍对亚洲地区安全局势构成压力。在欧盟最强大的国家德国,默克尔已经三次
连任总理执掌国家政权,是当今欧洲最为强势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在新兴国家群
体特别是金砖国家中,巴西总统罗塞夫正为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
多极化世界而不懈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共有 29 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导
人是女性。与此同时,最近十年来,有马拉拉等六位女性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被
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数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年代。这一切都说明,女性政治家和
社会活动家不再是传统国际政治的点缀,而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特征。
女权主义研究到了新的阶段,即新型国际社会和新型国际关系下的女权研究
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型国际社会的特征是什么?在这样
的国际社会中何以能孕育女权主义的蓬勃兴起?第二,女权主义会对当代国际政
治和国际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第三,在当前这种女权崛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
进行何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要回答上述三个基本问题,就需要重新审视“女
权主义”的当代涵义,正视国际社会新发展这个国际关系现象。本文从更加宏观
的角度和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女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发展,重点剖析
在当代国际社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孕育出新型国际关系的背景下,女权主义
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对全球社会治理和国际社会进步产
生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女权主义与国际社会两者的互动关系,展望女
权主义在全球治理语境中的发展前景。

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1 研究的缘起

冷战结束以来,女性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日益兴起,女权主义成为国际
关系研究的重要理论。同时,国际社会深层结构调整和转型,也为女权主义研究
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

1.1.1 国际关系研究中女性议题的兴起
国际关系应当是一门对人类命运给予关怀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国际关系
学科重点研究的是国家、国际体系、利益、权力、安全、战略等内容,采用的主
要是归纳与推理的研究方法,有意无意地把处于社会和历史背景中的人排除在国
际关系理论之外。甚至有学者提出,目前国际关系学科的重点是研究国家的行为
1
而不是人的行为。 同时,国际关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与女性无关的,国际关系
实践过程主要由男性操控,国际关系理论观点主要由男性思维模式支配,男性化
的国家被塑造成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体。与女性生存与发展权利相关的议题一直
是被国际关系学界纳入“低级政治”范畴而被边缘化的,女性长期以来未能参与
诸如军事竞争、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等属于“高级政治”范畴的话题,因为“男
2
性特征适合政治和公共领域,女性特征适合家庭和私人领域。” 可以说,主流国
际关系理论所讨论的是男性主导的国家和等级世界,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低
估,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中的女性议题长期没有得到关注。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国际格局发生巨变,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现
实主义理论受到巨大挑战,引发了国际关系学界内部的辩论和反思,为新理论的
崛起提供了契机。80 年代中后期接连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诸如东欧的巨变、德
国的统一、苏联的解体、华约的解散、两极格局的崩溃等等,以令人应接不暇无
所适从的速度重构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关系的主要分析流派,新现实主义和
3
新自由主义以及他们的批评者都没有预测到冷战结束这一点。” 冷战的结束并未
如现实主义所预测的那样伴随着冲突和战争,而是在和平的进程中完成。同样,
现实主义所秉持的物质力量视野不能很好地解释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
末期苏联在经济处于停滞的情况下军费依然增长的事实。另外,德国统一后在欧

1
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 122-123,
p.230.
2
Goldstein, 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Longman, 2002, pp.127-130.
3
Peter J. Katzemstein, eds,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3.

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洲推行的持续克制的外交政策,这种情况也有悖于现实主义之前的预测。 对新
自由主义来说,国际制度能够通过把行为体纳入到制度中来并进而改变行为体的
行为,但是苏联所发生的变化并不是它被纳入到了西方的国际体制中,而是自己
2
和平地解散了与西方对抗的体系。 西方主流理论在解释国际重大现实问题面前
的乏力,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反思主义流派的出现提供了机会。
在上述背景之下,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应运而生。女性议题与性别观
念开始引起关注,国家和国际社会在制定政策或政治议程时逐步体现出性别平等
意识,国际关系领域开始打破由男性垄断的局面,女性逐渐成为国际关系舞台积
极的参与者。女性议题逐步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领域,从地方性的视角扩展到全
球性的视野,女权主义学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探讨女性与全球政治和国际社会的
3
关系。 在女权主义看来,国际关系并非只是与国家相关的,国际关系研究应更
多地着眼于个人的日常生活政治,因为“个人的即是政治的”。立足于添加性别
要素和全面审视现实的需要,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力求赋予国际关系以女性特
征,使女性议题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到中心,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及考量国
4
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成
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女权主义对国际关系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发出有力挑
5
战,并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获得发展,为建立世界政治理论作出贡献。

1.1.2 国际社会及其当代变化
国际政治不是国家或国家集团在真空中的冲突、竞争和合作,而是发生在一
定的场景中的。这个场景,我们一般称之为国际社会。国际社会为政治生活提供
了社会舞台,政治生活为国际社会规定了方向和内容。离开了社会,政治生活就
成了无源之水;离开了政治,社会就没有了生机、动力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
认为,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到哪个阶段,国际政治就发展到哪个阶段。国际社会显
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侧面,也制约着国际政治的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是人类社
会发展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

1
John S. Duffield, “Political Culture and State Behavior: Why Germany Confounds Neore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3(4), 1999, pp. 765-804.
2
袁正清: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51 页。
3
徐海蓉: “论当代国际关系中女性议题的演变”,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13 期,第
88-89 页。
4
刘清才: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苏云婷著)序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第 2 页。
5
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09 页。

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国际社会”这个学术概念主要是由英国学派创立的,其代表人物赫德利·布
尔(Hedley Bull)将国际社会定义为“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
1
价值观念,承认它们的关系受到一整套共同规则和共同制度的制约” 。在英国
学派看来,在共同的利益、价值观、规则、制度等共同因素,使得原本无政府的
国际关系领域呈现出有秩序的社会状态。共同规则和制度使得国家矛盾通过非战
争方式解决,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有助于国家之间形成共同体,密切彼此联系。经
典马克思主义也对国际社会有过自己的论述,认为国际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
和世界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性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是主权国家组成的有机联系
整体。英国学派和马克思主义两者对于国际社会内涵的认识中包含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承认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但有秩序的状态,是主权国家基于共同利益与规则
形成的有机联系整体。
以国家活动为基础,人类社会可分为国内社会、区域性国际社会和全球性国
际社会,国际社会晚于国内社会出现于世界舞台。随着国家间交往的频繁和活动
范围的扩大,国际社会逐渐由地区扩展到全球,变成世界性的国际社会。全球性
国际社会形成后,地区性国际社会依然存在并成为全球性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
分。世界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国际社会属于政治和法律的范畴。一国依靠自己的
军事等物质性力量统治世界(如古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或者多国并存但互不
交往,都无法构成国际社会。只有主权国家间正常的、直接的、持续的多方面交
往和联系,才能最终形成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由于行为体间相互作用而联结成一
个整体,形成了一个总系统。国际社会行为体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
域中的相互作用都具有政治性,因而国际政治体系、格局、秩序就是国际社会这
个总系统的集中体现,以国家间关系为核心的包含众多行为体间关系的国际政
治,只能以国际社会为舞台,以国际社会为源泉,从而揭示国际社会的基本面貌。
2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社会、民族国家、国际秩序、国际政治是相互建
构、密切相关的概念群,是属于现代性的范畴。研究国际社会不能离开国家等基
本概念,当然又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超出国家间政治的范围,不断地
否定国家,走向后民族国家时代。

1
【英】赫德利·布尔: 《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年,第 10-11 页。
2
梁守德、洪银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44-46 页。
《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二版)

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促动下,国际社会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
要特征和趋势是:国家不再是单一的国际行为主体,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其他国
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一体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推
进。全球化既促进了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的融合,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际社会的
碎片化。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问题日益蔓延并且正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可
持续发展,全球性问题呼唤国际关系各行为体尤其是主权国家之间加强彼此沟通
和协调,在全球社会治理中需要世界各国为维护国际社会共同长远利益来寻求全
方位和深层次合作。国家之间原有的合作方式硬度过强,霸权色彩浓厚,不适应
国际社会平等相处、和平对话的趋势,需要更为柔性的沟通方式来解决全球问题,
女权主义就为我们提供了全球问题的柔性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的发展,对国际政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国际规范
体系日益完善,国际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全球文化发展包括世界语
的产生、英语的普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下的文化遗产保存等都达到了新的
高度,梦梦相通成为各国共识。第三,国际组织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全球公
民社会等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冲击了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
用。第四,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国际会议、谈判、对话等成为国际政治新常态,
改变了传统权力政治对秘密外交和封闭政治的依赖。第五,女性的政治空间大大
拓展了,女性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力,女权主义的崛起成为国际社
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关于“女权主义”这个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权威公认的定义。本文
认为,无论是作为社会思潮还是作为社会运动,女权主义始终是和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各领域的男女平权联系在一起的,即使这个概念在当代具有了更多社
会意义和文化内涵,但它的本质依然是关注女性问题、运用女性视角和争取女性
权益的。在国际政治话语中,女权主义主要是指女性如何在国际舞台获得与男性
一样的权利,在同等的国际场景下追求同等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此,她们
努力通过社会运动、辩论、会谈、学术活动等形式破除或削弱男性压迫女性的政
治思维、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本文之所以把对女权主义的研究置于国际社会的视域之下,主要是因为女权
主义与国际社会两者是紧密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与国际社

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会变化息息相关。女权主义产生于女性在国际社会之中维权的实践活动,主要得
益于国际妇女运动两次大浪潮的推动,而国际妇女运动正是国际社会运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在理论假设层面,传统的国际
无政府状态假设已经被全球相互依赖思想所取代。在实践层面,全球公民社会在
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兴起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国家、国际政府间组织特别是
联合国、各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共同构成了全球治理的结构体系,
而女权主义正是全球治理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可以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
社会各个层面上发挥独特作用。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全球治理主体与方式的
多元化、治理结构的层次化,都为女性在国际社会中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和舞台,女权主义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女权主义实践特别是国际妇女运动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与进
步。女性解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没
有女性的解放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类的解放和世界的发展。女权主义最关心的
是国际社会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慈善、环保等社会性事务,女性具有的温柔、
细腻、善解人意等性别特质使其最适合在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甚至是基层社区
等社会性组织中发挥作用,女性最擅长运用沟通、妥协、斡旋、合作等社会化方
式来化解矛盾与冲突。女权主义在国家、联合国、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
跨国社会运动等各个层面影响了国际社会治理的成效,全球社会治理的未来与女
权主义实践的发展息息相关。女性在国际事务中参与的加深和作用的凸显,使得
性别意识主流化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一个国际社会变得更
柔性、更多元、更宽容、更和平的时代中,女权主义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当代国际
社会的转型与进步,而且是国际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基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女性议题的兴起、当代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女权主
义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这几个研究缘起,本文试着将对女权主义的分析置于国
际社会大背景之中,从国际社会理论假设与当代变化出发,研究女权主义与国际
社会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女权主义在国
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对全球社会治理和国际社会进步产生的
重要影响,进而展望全球治理语境下女权主义的发展前景。

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2 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综述

相比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如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内相继出现的女权
主义理论而言,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女权主义理论出现相对较晚,这是由于西方
主流理论特别是现实主义长期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居于统治地位,女权主义理论
一直未能获得在国际关系领域参与学科建设的合适机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期开始,女权主义理论才作为国际关系学科的一个分支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中
国大陆的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则是从 1995 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在北京召开之后才真正发端。

1.2.1 国外研究综述

一般认为,国外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发源于欧美国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萌芽和起步阶段、确立和发展阶段两个时期。前一个阶段主要在
80 年代,后一个阶段主要在 90 年代,这两个时期也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解构主
流国际政治理论、建构国际政治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时期。

1.2.1.1 萌芽和起步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发展,在国际关系研
究领域中出现了一批以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理论著作,女权主义国
际关系理论进入萌芽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女权主义研究者纷纷指出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中的男性偏
1
见,并在研究中出现了涉及战争、冲突、权力等属于“高级政治”的内容 :1972
年,贝雷妮丝·卡罗尔(Berenice Carroll)发表《和平研究:对权力的崇拜》,
分析了女权主义对于“权力”的看法。2女权主义学者简·爱尔希坦(Jean Bethke
Elshtain)于 1981 年、1987 年相继出版了《公共的男子和私人的妇女》和《妇女
与战争》两部著作,前者对基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的二元划分提出异议,后者从女权主义角度探讨了妇女与战争的关系;汉娜·皮
特金(Hanna Pitkin)在 1984 年出版了《命运之神是一位妇女:社会性别与马基

1
李英桃、胡传荣: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20 页。
2
Berenice Carroll, “Peace Research: The Cult of Power,”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16, NO. 4, Dec,
1972, pp. 585-6 16,

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雅维利思想中的政治》,提出了对于国际关系领域中社会性别问题的思考;澳大
利亚社会学家康奈尔(Raewyn Connell)在 1987 年出版了《社会性别与权力》一
书,对于社会性别与国际关系中的“权力”问题两者关系进行了讨论。这个阶段,
一些女权主义学者开始探讨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不过总体来说影响并
1
不大 。这些作者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从事女性问题研究的专家,酝酿和萌芽时期
涉及国际关系中女性议题的著作还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还没有受到国际关系学
界的重视,对整个学科发展影响有限。

1.2.1.2 确立和发展阶段
国外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件是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三次研讨会,即 1988 年伦敦经济学院的“千禧年:国际
研究杂志”研讨会、1989 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讨会和 1990 年韦尔斯利
大学的研讨会,这三次研讨会通常被看作是女权主义思想在国际关系领域扎根的
标志,自此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入确立和发展阶段。伦敦经济学院的校刊《千
禧年》在 1988 年研讨会后出版了“妇女与国际关系”专刊,收录了会议相关的
八篇文章,包括安·蒂克纳(J. Ann Tickner)批判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
的著名文章《汉斯·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原则:一种女权主义的重新阐释》,
还有她的另一篇文章《隐藏在国际关系背后:妇女和国际竞技场》等。韦尔斯利
大学研讨会论文集《性别化的国家》也在 1992 年得以出版。
在这个阶段,女权主义研究者针对国际关系中的不同对象和不同主题,使用
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撰写了一系列女权主义研究专著,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
辛西娅·恩洛(Cynthia Enloe)在 1989 年出版的专著《香蕉、海滩和基地:对
国际关系的女权主义理解》,首次将好莱坞拉美女演员、外交官夫人等特殊女性
群体的活动纳入到了国际关系分析之中,并展现了妇女在出口、军事基地、民族
2
主义、外交、农业等为传统学者忽视的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作用。 著名女权主义
学者安·蒂克纳在这个阶段又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女权主义著作,如她在 1992 年
出版的《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实现全球安全中的女权主义观点》一书中,指
出国际关系深刻地受到社会性别影响,并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提出了不同女权主义

1
周绍雪: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年,第 6 页。
2
Cynthia Enloe, Bananas, Beaches and Bases: Making Feminist Sens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andora Press,
1989.

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派别对全球安全各自不同的理解。1在 1994 年出版的《女权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


系》一书中,作者克里斯汀·丝维斯特(Christine Sylvester)用当时最为流行的
后现代女权主义的视角,重新分析了国际关系发展史上三次理论争论中社会性别
的严重缺失,发掘了女性在三次争论中的贡献,强调差异,重视移情、关系等人
2
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 1995 年出版的《国际政治中的女性》一
书中,作者将国际政治中有重大影响力的政坛女性如女总统、女总理等作为主要
研究对象,分析了女性与国际政治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1996 年的《有女人的
世界:女权主义国际政治》一书中,作者用女权主义的视角对国际关系进行了解
3
构和重新建构。 2000 年前后,讨论国际关系中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专著如《民
族主义的社会性别反讽》、
《社会性别的全球建构》、
《运作:使妇女生活军事化的
国际政治》等先后出版。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
究主题更明确、研究内容更系统、研究方法更多样、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更大。
这一时期,有更多西方主流学术刊物开始关注和接纳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
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主流学术界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的认可,如
美国 国际关系重要期刊如《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国际研究季刊》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Foreign Affairs)等都陆续刊登了女权
《外交》
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果,这些主流杂志成为女权主义者与其他国际关系流派进行
学术交流和争鸣的重要阵地。1999 年 11 月起出版的《国际女权主义政治杂志》
(International Feminism Journal of Politics)是第一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学术期
4
刊,是西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学走向系统化的标志。
纵观西方女权主义研究过程,其内容随着时间推移有着明显的变化。20 世
纪 60 年代,国际关系学者开始用女权主义视角分析和平、冲突和战争问题,强
调重新分析“权力”概念。70 年代,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强调重新定义安全,
把安全的概念扩大到人的安全。80 年代,女权主义开始分析战争与父权制的关
系。80 年代末,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其
5
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各个领域。 到了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随着国

1
J. Ann Tickner, 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chieving Global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Christine Sylvester, Femini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Postmodern Era,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周绍雪: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 7-9 页。
4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1 页。
5
同上,第 21-22 页。

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际社会新问题新现象的不断出现,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和权威性受到更多
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女权主义关系学者也加入到女权主义国际关系
的研究行列中,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题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影
响力也更加重大,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地位逐步得以确立。

1.2.2 国内研究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正式开始进行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1995 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
学科化发展在中国获得重大契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不断加
强,国际关系学界开始观察和分析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走向,寻找传统学
1
说以外的视角和解释,使研究成果和生活现实具有更高的相近度, 这就为女权
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在中国的生根、开花与结果提供了重要机会。
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中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起始、初步发
展、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1.2.2.1 起始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指 1996-2002 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出现少量女权主义研究
成果,主要表现为几篇探索起步性质的论文,以及在三本国际关系学专著中出现
了女权主义相关内容的章节,这些为数不多的早期研究成果为女权主义国际关系
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引领的作用。
1996 年,
《美国研究》杂志发表石斌的文章《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女性主义诠
释——评<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此文通常被看作是中国大陆开始女权主义
国际关系研究的标志。1997 年,
《国际观察》杂志发表胡传荣的文章《关于妇女
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的思考》,自此中国学者正式开始将女权主义与国际关系研
2
究结合起来。
1998 年,王逸舟出版《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一书,用“国际关
系女性主义批判”整整一节的篇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
究情况,对于国内国际关系学界的女权主义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具有重要引领作
用。书中指出,女权是一个受到严重忽略的问题,传统主流的国际政治学在这方

1
王逸舟:
《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自序”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第 10 页。
2
李英桃:
“中国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载王逸舟主编: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27 页。

1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面有着重大缺失。女权主义从国际关系到日常生活,从基本观点到研究方法,从
认识论到本体论,对既往的范式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对传统国际政治的批判具
1
有深刻的警示作用,也为当代国际关系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探索空间。 《西方国
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一书对西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评介,在中国国际
关系学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001 年,倪世雄等编写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书,在“女性主义
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一节中指出,女权主义研究关注和探讨的是一个长期被国
际关系研究所忽略的问题,即妇女与世界政治。传统的研究不太重视妇女在世界
政治中的作用,而女权主义研究认为妇女在世界政治中的各个方面都在发挥作
用。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声称是在叙述或解释一个“客观而实在”的世界,
而事实上却是一个由男性视角建构的带有性别等级观念的世界。从女权主义角度
看,这些理论从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建构起性别界限,没有充分解释世界政治中
2
的历史变化和传承性。 女权主义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
学科”,认为只有把性别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把女性视角引入国际关系研究,
才能扭转妇女在世界政治中被忽略的错误认识并纠正“男人的经历可以被普遍地
用来代表男人和女人的经历”这样一种假设,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才有可能在叙述
3
和解释上更为平衡,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见识。 在对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女权主义谋求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重建,目的是要使原
本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处于边缘的、被忽视或低估的内容回到研究的核心位置上
来,女权主义在重建“权力”、
“理性”、
“安全”等国际关系概念方面做出了积极
努力。
2002 年,李少军出版《国际政治学概论》一书,在“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
系理论”一节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女权主义理论的四个流派。一是自由女权主义
(liberal feminism),该流派提出了“发现国际政治中妇女的位置”;二是社会主
义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Marxist feminism),该流派认为物质力量特
别是经济力量是决定妇女生活的根本因素;三是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
(post-modernist feminism),该流派认为世界政治的关键性问题是给男女两性建
构了怎样不同的社会角色;四是观点女权主义(standpoint feminism),该流派试

1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525 页。
王逸舟:
2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 210-215 页。
倪世雄:
3
同上,第 215-216 页。

1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图按照女性的观点对现实进行再叙述。 虽然对于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的流派分类
有诸多不同的标准,但本书对于国内学界系统认识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流派起到了知识普及的启蒙作用。
起步阶段,虽然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仅限于初步涉
猎和基础知识的引进介绍,但对于女权主义理论之后在中国的发展却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为女权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1.2.2.2 初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指 2002-2005 年,中国学界出现更多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
果,包括多部专著、译著、教材和百余篇学术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涉及主题日益
广泛。在这个时期,复旦大学还召开了以“妇女与国际关系”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并在国内高校最先开设了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相关课程,为女权主义理论在青年学
生中的传播和普及开辟了重要途径。

这个阶段,国内出版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在
2001-2005 年间,翻译和出版妇女/性别研究译著近 50 部,其中女权主义基本理
论译著有: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
(谭洁等译,2005 年)、贝尔·胡
克斯《女性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第二版(晓征等译,2001 年)、罗斯玛丽·帕
特兰·通的《女性主义思潮》(艾晓明译,2002 年)、多诺万的《女权主义的知
识分子传统》
(赵育春译,2003 年)、伊丽莎白·赖特的《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王
文华译,2005 年)等。涉及政治学领域的女权主义专业理论译著有:
《性别政治》
(王逢振等编译,2001 年)、
《政治学与女性主义》
(芭芭拉阿内尔著,郭夏娟译,
2005 年)、《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丝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2003 年)
等。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把国际妇女理论和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产生出一
批研究专著或论文,如郭夏娟的《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吴庆宏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等,其中以李银河所著的《女性主义》影响最
大2,该书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时出版,被称为国内女权主义理论的启蒙读物。
2003 年 11 月,李英桃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
一书,作者从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研究学者的立场出发,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

1
《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7-68 页。
李少军:
2
刘伯红:
“2001-2005 年妇女/性别研究概述”,载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
《中国妇女研究年鉴》
(2001-2005)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第 42-43 页。

1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对国际政治理论与现实中的妇女及男性特征、反侵略斗争中的中国妇女、联合国
提高女性地位的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国内第一部女权主义国际关系
研究专著。2006 年 11 月,李英桃、胡传荣主编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一书,
作为国内也是亚洲第一本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教科书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
绍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与
主流理论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了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战争与和平、
权力与安全、环境安全、中国外交等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并就国际组织与国
际妇女运动、女性与发展、女性在文化构建和民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作了
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理论贡献,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该教材可以看作是十年来中国所进行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一个全面总结式
的成果。

1.2.2.3 稳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指 2006 年以后,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在 2006 年左右达到一个
1
高峰,共有 24 种著述出版,此后每年维持在 10 种出版物左右。 与女权主义及
社会性别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高校课程纷纷开办,有更多的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与博士生选择将女权主义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
2010 年,国内有三位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相继在自己博士论文基础
上出版了学术专著: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胡传荣博士出版了《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
——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一书,该书通过对权力与安全的社
会性别透视,对战争与和平的社会性别分析、对发展的社会性别考量,阐述了女
2
权主义对国际关系中权力、战争、发展这三个最重要问题的独特见解。 中央党
校的周绍雪博士出版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一书,该书从历史与理论
的演进逻辑入手,试图厘清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轨迹,梳理其理论的思
想流派、主要观点、贡献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未来
的发展方向作出建议和展望。吉林大学的苏云婷博士出版了《女性主义视角下的
世界秩序研究》一书,该书以女权主义为理论工具,研究了世界秩序理论范式问
题,从女权主义视角,对国际关系主流学派的世界秩序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

1
李英桃: (季刊)2011 年第 3 期,第
“及笈与志学——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
51 页。
2
胡传荣:《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内容提要”。

1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阐释,并对主流学派在世界秩序研究中存在的性别特征,从方法论、前提假定和
核心范畴等方面进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女权主义的世界秩序观。
李英桃教授在 2011 年发表《及笄与志学——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
一文,对中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 15 年来的研究历程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她从时间和数量、研究内容、研究者的专业背景等方面对中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
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中国女权主义研究已进入了缓慢平稳发展并体
现出自己独特性的阶段,文章提出中国的女权主义研究需要立足于中国特定的时
1
空条件,坚持走“实践中国特色”、多轨跟进、跨界合作之路, 对于女权主义研
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总之,纵观国内外现有的女权主义研究成果,西方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较
多关注国际关系中的具体女性问题,国内学者先是偏重引进与评介西方女权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内部各大流派,之后则主要把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学术视角来分
析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相关议题,但还较少将女权主义与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具体
特点与最新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没有专门研究女权主义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
系,也没有专门探讨女权主义对于当代全球社会治理的重要影响和独特贡献。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本文试图在阐述国际社会理论并分析当代国际社会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来研
究女权主义,将对女权主义的研究置于国际社会大视域之中,重点研究在当代国
际社会大背景下女权主义在全球治理的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次
上发挥影响的方式、途径与机制,并探索女权主义和国际社会两者在实践和理论
两个层面上的互动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女权主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发展与
影响,亦即女性权力在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中的体现,为了表述的准确性和统一
性,本文对“Feminism”一词统一采用“女权主义”而不是“女性主义”的译法。
除了特殊说明之外,文中“女权主义”一词与目前国内学者常用的另一种译法“女
性主义”并无实质性区别。

1
“及笄与志学——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第 50-66 页。
李英桃:

1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主要讨论在当代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时空大背景下,女权主义在国家、
国际组织、民间社会三个层面上对全球社会治理的重要影响和特殊贡献,各章节
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梳理了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国
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全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等。
第二章,国际社会:理论假设与当代变化。本章第一节介绍了英国学派的国
际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社会理论、国际社会的两个基本理论假设即国际
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假设和二元对立假设。第二节阐述了当代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
变化,包括全球化对原型国际社会的解构、国际社会需要沟通理性、全球公民社
会进入新时期、全球社会治理亟待加强等,这些变化是当代女权主义在实践和理
论两方面获得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第三章,女权主义:理论和实践。本章第一节在厘清 feminism 译法之争、
界定女权主义基本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社会性别”概念和女权主义理论各大
流派,阐明了女权主义理论对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挑战。第二节回顾了女
权主义实践史,主要包括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运动以及妇
女和平反战运动等。第三节阐述了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实践,以及国际社
会与女权主义两者在理论上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关系。
第四章,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国家层面。国家是国际社会治理中最
重要的主体,本章分析和阐述了女权主义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影
响,重点选取了女性政治家、女性外交官、第一夫人这三类在国家内政外交中有
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女性作为代表,考察她们在当代国际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
在分析女性外交的发展时,运用了对比研究方法,对于美国女性外交和中国女性
外交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进而得出了中美两国
女性外交的不同特点,阐述了女性外交对国际社会治理的影响。
第五章,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以联合国为例。国际组织是仅次于国
家的国际社会治理主体,联合国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本章全面梳
理了联合国在开展妇女工作方面的宗旨、发展历程、机构设置、重要会议、公约
文件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联合国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

1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挑战。联合国的行动促进了全球妇女的解放与发展,女性也通过联合国这个平台
加强了世界范围内的联合并为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作出了贡献。
第六章,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全球公民社会层面。在当代国际社会
治理中,全球公民社会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本章分析和阐述了女权主义在全球
公民社会层面上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影响,第一节重点分析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
的发展及其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价值,第二节重点分析跨国公司女性高管的成长
及其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彰显资本理性价值与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的独特作
用,第三节选择了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这个特殊群体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女
性在“和平”这个国际政治最基本议题上的重要贡献。
结论:全球治理语境中女权主义的展望。本章在总结国际社会视域中女权主
义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女权主义的发展前景一是在理论上坚持批判
性传统并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紧密互动,二是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女
权主义应该成为驾驭全球化理性发展的一支独特力量,使未来的全球社会治理朝
着更加柔性化的方向前行。

1.3.2 主要创新点

本文研究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在当代
国际社会变化发展的背景中,女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女权主义与国际社会两者是怎样的互动关系?第三,在当代国际社会治理
中,女权主义如何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发挥独特作用?
本文力图实现的主要创新点是:第一,本文将对女权主义的研究置于国际社
会的大视野之中,使得对女权主义实践和理论的研究视域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拓
展。本文花了较多笔墨阐释了国际政治的社会性、国际社会相关理论及假设在当
代受到的挑战、以及当代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正是女权主义在
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兴起并发展的国际社会大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挖掘
国际社会视域中女权主义概念的独特涵义。

第二,本文写作的重点是女权主义对当代国际社会治理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作
用,这也是本文力图实现的最重要创新点,即通过对女权主义在国家内政外交、
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梳理和解析,试图全面
展现女权主义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1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2 国际社会:理论假设与当代变化

本文研究女权主义,是把国际社会及其变化视作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兴起并
发展的大背景。当代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显著而重大的变化,全球化在推动世
界快速融合的同时导致全球性问题日益蔓延,全球共同治理的需求呼唤国际关系
行为体之间不断增进沟通与合作,全球公民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并在解决全球问
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社会大背景中,运用社会学分析视角的女
权主义理论和关注社会领域话题、擅长沟通合作交往的女权主义实践得以兴起并
获得发展。

2.1 国际社会理论及假设

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来看,各类国际关系理论都论述过国际社会,或阐明
对国际社会理论的态度,其中对国际社会理论有过系统阐述并在国际关系学界产
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英国学派,经典马克思主义对国际社会也有过自己的论述。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假设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而且公共领域与私人领
域、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2.1.1 关于国际社会的理论初探

无论是英国学派、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其他学术流派,对于国际社会有着各
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都强调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等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存
在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能够达成某些契约并进行交往与合作,并把国际社会秩
序与实践活动作为国际政治的核心内容。
2.1.1.1 英国学派的理论努力

英国学派着重考察了国际社会的起源、发展、当代特征及与世界秩序的关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卡尔(E. H. Carr)、曼宁(C. A. W. Manning)、怀
特(Martin Wight)、布尔、沃森(Adam Watson)、文森特(R. J. Vincent)、布赞(Barry
Buzan)等代表人物的传承,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尽
管理论观点和学术风格并不统一,但英国学派内部都接受国际社会思想,致力于

1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以国际社会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研究。对“国际社会”概念的关注与阐释成为英国
学派区别于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根本标志。

1、关于国际社会的内涵
国际社会思想最初是由格劳秀斯(Hugo Grotius)提出和阐述的。他的国际
社会概念是建立在关于人本质上是理性和社会性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设想的国
际社会是一个拥有共同法律和价值观,建立在平等的国家之间甚至平等的非国家
实体和个人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人类共同体。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思想最主要是与曼宁、怀特、布尔、文森特等代表人物
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试图在现实主义关于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冲突不可避
免的悲观主义观点和自由主义关于人类能够实现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同体的乐观
主义观点之间另辟一个理论新天地。1在英国学派中,曼宁最早对国际社会概念
进行阐述,他认为国际社会主要是由观念实体构成的,是一个建构的社会存在。
他认为国际社会虽然不像国内社会那样拥有一个中央政府,但它仍然是一个社
会,有相应的法律和社会秩序。曼宁关于“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但有秩序状态”的
思想,对后来怀特和布尔的理性主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怀特被视为“英国学
派之父”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他在《国际理论:三大传统》中指出:“什
么是国际社会”是国际关系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怀特提出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两大国际政治理论之间加入第三类国际政治理论即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把国际政
治描述为国际无政府状态,认为并不存在国际社会,国际法体系、外交机制或联
合国都是虚构的;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人类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人类共同体不止是国际政治的核心现实也是最高的道义目标;理性主义则从
国际社会的角度来描述国际政治,认为国际政治不仅存在冲突因素,同时也存在
合作因素,国际社会并不是一种虚构。2怀特对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分析,
后来成为布尔等人分析和思考国际关系的基本模式和出发点。3
“国际社会”的公认定义,是英国学派代表人物赫德利·布尔在《无政府
社会》一书中指出的,布尔认为国际社会是“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

1
章前明: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3 页。
2
Hedley Bull, “Martin Weight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artin Weight,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Three Traditions, New York: Holmes & Meier, 1992, pp. xi-xii.
3
Bu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7 (3), 1993, p. 329.

1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和共同价值观念,承认它们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套共同规则和共同制度的制约”。
布尔在与沃森合编的《国际社会的扩展》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国际社会是指一
组国家不仅构成一个体系,在其中每一个国家的行为均成为其他国家所考虑的必
要因素,而且它们通过对话和一致同意确立起处理彼此间关系的规则和制度,同
时承认它们在维系这些安排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当代世界性的体系,似乎就是
这样一种国际社会,其庞大而复杂的各种国际制度以及历史悠久的各类法律和条
2
约,绝大多数成员国都习以为常地予以遵从。” 布尔一方面接受了曼宁将国际社
会视为一种观念和规则统治的社会的思想,但他把国际社会的研究置于更为经验
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布尔又继承了怀特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三大传
统思想,但他对三大传统本身的价值比怀特更谨慎,他强调国际社会是历史过程
中人们在实践中建构的。布尔理论关注的中心是国际秩序的本质和基础,他认为
国际秩序的维持是为了实现国际社会的基本目标。布尔认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
任务是要确定在无政府状态下的秩序是怎样获得的,为此他对国际社会概念作了
明确的界定、并且系统阐述了国际社会的主要要素、本质和方法,从而使国际社
会逐渐系统化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即国际社会理论。可以说,当代英国学派探
究国际社会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遵循了布尔制定的框架。3布尔的国际社会概念
与怀特的共同文化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即
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存在一定秩序且形成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成员具有共同
利益和价值,其行为遵守共同的规范和制度。
表 2-1 国际社会的定义
人物 对国际社会的定义
格劳秀斯 一个拥有共同法律和价值观,建立在平等的国家之间甚至平等的非国家实体和个人关系基
础上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人类共同体。
曼宁 国际社会是一个建构的社会存在,是一个没有中央政府但有相应法律和社会秩序的社会。
怀特 国际社会不是虚构而是一种现实存在,其中冲突的因素与合作的因素并存。
布尔 国际社会是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承认它们之间受到一套共
同规则和共同制度的制约。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英国学派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其内部也出现了几种
不同的理论发展趋势:一派是“新经典英国学派”学者,包括罗伯特·杰克逊

1
【英】赫德利·布尔: 《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
社,2003 年,第 10-11 页。
2
【英】赫德利·布尔、亚当·沃森主编: 《国际社会的扩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第
1 页。
3
章前明: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15-20 页。

1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Robert Jackson)、赫里尔(Andrew Hurrell)、爱德华·基尼(Edward Keene)等人,


他们关注构成欧洲国际社会和全球同构过程的思想史,试图采用阐释学方法来发
现由规则和制度建构的全球秩序的意义,也就是重新发现和重申国际关系理论的
“经典方法”。另外一派是受到建构主义思想影响的学者如邓恩(Tim Dunne)、惠
勒(Nicholas J. Wheeler)、罗伊斯·施密特(Christian Reus-Smit)等人,他们竭力表
明一种接近于建构主义的英国学派观点,如邓恩认为英国学派的理论内核与建构
主义的基本特征之间关系密切,国际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还有一派是以
布赞、利特尔(Richard Little)和奥利·维弗尔(Ole Waever)为代表的“新英国学派”
学者,他们试图利用多元主义的方法论,把英国学派理论中有关国际社会和世界
社会的结构因素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使英国学派发展成为一个连贯一致的
研究纲领和宏观理论。布赞在《从国际社会到世界社会:英国学派理论和全球化
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把国际社会系谱修改为:最左端的是无政府社会,其后依次
是霍布斯社会(纯粹的权力政治)、格劳秀斯社会(从共处到相互合作),最右端
是康德社会(国内政治经济结构趋同的国家组成的邦联)。1
布赞对于国际社会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国际社会的发展基本
上就是按照这样的路径进行的。我们认为,当前的国际社会正处于布赞所说的格
劳秀斯社会阶段。格劳秀斯社会既区别于赤裸裸的霍布斯社会,那是强调人反对
人、物质力量制胜与权力政治至上的现实主义社会,同时又区别于高度理想主义
的康德社会,那是一种基于道德准则无视权力因素的理想社会。格劳秀斯社会基
于理性主义,处于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中间地带,更贴近当今国际政治的一般
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现象。格劳秀斯主义既承认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承认国家之间存在着冲突和战争,又认为国家之间存在
理性交往的共同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既承认现实国际关系中权力因素和国家利
益的存在,又强调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道德观价值观。与霍布斯社会否
认道德和康德社会否定权力的两个极端不同的是,格劳秀斯社会综合了霍布斯主
义和康德主义各自的合理内核。2我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社会正处在从权力政治
走向政治共同体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被布赞称为“格劳秀斯社会”的国际社会阶
段,一方面,权力和物质力量依然在国家间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共

1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31-42 页。
章前明:
2
同上,第 62 页。

2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同利益、制度与文化的力量也在逐步增强。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
不仅可以在某些契约基础上实现共处,而且能够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进
行相互合作。当格劳秀斯社会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就有可能向更高阶段的康德
社会过渡,国际社会中那些政治经济结构趋同的国家有可能组成邦联。

2.对于英国学派及其国际社会理论的评价
国际社会既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政治存在方式,也是一种解释方式。国际关系
理论一般将它与国际体系和国际合作研究相联系。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
1
和建构主义三大主流理论都强调从国际体系层次出发研究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以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重点研究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对国家行为和国家
间互动产生的影响;以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把国际体系看作是物质
力量与国际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国际制度及国际合作对国家行为的重要影
2
响; 以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观念世界,国际
体系最终都是由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和观念决定的。三个主流理论虽然观点各
异,但相同之处是都侧重于对国际体系的研究。
与三大主流理论侧重于国际体系研究不同的是,英国学派把国际社会作为研
究国际政治的出发点。这种强调国际社会的研究方法有两个重要优点:第一,它
为国际体系的研究重新引入了跨国性观念、国际制度和相互依赖这三个被华尔兹
的简化理论所忽视的因素;第二,国际社会的研究方法促使我们注意国家间互动
与国家的性质和制度之间的关系。英国学派这种强调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维度
3
的观点把它和美国主流理论的观点区分开来 ,为我们观察和分析当前国际政治
的复杂现实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这个术语,体现了英国学派
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外交准则、政治话语逻辑的重要性,也为国际政
4
治研究增添了人文社会气息。 英国学派的理论贡献,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大
大提升了社会实践和制度价值体系在国际政治中的本体论地位,这对于反对物质
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具有重大的贡献。二是大大提升了历史方法、传统方法和整

1
《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5
秦亚青:
页。
2
《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30 页。
【美】罗伯特·基欧汉:
3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289-291 页。
章前明:
4
《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 103-104 页。
苗红妮:

2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体主义方法在国际关系方法论体系中的作用;三是大大推进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研
究的进程,把历史社会学对于人类社会和世界体系研究更加中观化和国际政治化
了,使得社会学研究实质性进入国际政治领域。建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受到英
国学派诸多启示,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英国学派看作是建构主义的先驱。建构主义
与英国学派在理论上的努力代表着国际政治社会学这个新兴学科发展的前途。
“国际政治社会学”这个提法最初是受到建构主义特别是温特的代表作《国际政
治的社会理论》影响,但是包括温特在内的美国主流社会建构主义学者并没有实
质性地从学科意义上来讨论国际政治社会学,真正以社会学方法贯穿始终并形成
1
完整国际社会理论的是英国学派, 因此英国学派在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具有独特
的重要地位。
当然,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陷就是其理论
主张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在英国学派那里,国际社会的内涵、成员资格、边界、
2
文化价值和道德基础以及未来前景究竟是什么,并无确切的答案。 英国学派的
国际社会概念是根植于英国帝国和欧洲大国的经验之中,它是历史上英国的国际
经验和战后英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为维护英国国家利益和
现存的国际秩序服务的,是希望帮助英国利用国际社会的规则和制度在世界事务
3
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和影响,以弥补本国在国际体系中行动能力下降的处境。 虽
然当今世界表面上越来越承认多元化,但国际社会本质上还是扩大了的欧洲国际
体系,是以西方的文化、价值和规则制度为基础展开的,在许多重要方面,国际
4
社会的发展代表了根据西方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力量表达的西方霸权的发展。
国际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等级社会,是国际范围的强权结构。这
个等级社会中,处于核心层次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决定着国际社会的基本议
事日程,决定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安全的大部分事务;处于国际社会外围的是广大
发展中国家,他们虽然有选择地参加和对待国际规则和国际机制,但基本上丧失
5
了对国际事务的大部分发言权。 因此,英国学派强调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的
重要性,强调西方文明价值和欧洲历史经验在塑造国际社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1
郭树勇: 《国际政治社会学简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4 年,第 142-143 页。
2
石斌: “英国学派的传统与变迁”,载陈志瑞、周桂银等主编: 《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
学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0 页。
3
章前明: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304-305 页。
4
Jacinta O’Hagan,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n Alex J. Bellamy, ed. ,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Its Cr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218.
5
王逸舟: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 381-384 页。

2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是带有强烈的道德判断和欧洲中心主义思想色彩的,目的是谋求维持一个以西方
1
的价值和规范为主导的国际体系。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局限性,英国学派在
国际关系学界盛极一时之后逐步走向了缓慢发展的阶段。
2.1.1.2 马克思主义对于国际社会的研究

除了英国学派之外,国际关系理论界对国际社会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经典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社会也有过自己的论述,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没有直接
提及“国际社会”这个概念,但马克思作为“政治社会学之父”,他的国际政治
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涵。比如马克思看到了国际社会虽然处在无政府状
态中但并非一盘散沙,而是由一系列主权国家组成的有机整体,他用“世界联系
2
的体系”对此现象进行描述。 又如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本质特征,是
3
近代国际社会真正形成的标志及物质基础, “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是
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人类文明演进、交往加深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资本
4
主义制度在欧洲产生、向世界扩展并最终取代封建制度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国际社会这样的理解与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识的国际社会,是“在世界交往基础上形成的行为体之间
相互关系和联系的总和”,这是马恩对整体性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在经典马克思
主义看来,国际社会是由生产力大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整体性关系世界,是全球范围内个人、集团、阶级、民族和国家之间普遍性交往
和联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国际社会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时,强调的是国
际社会的整体联系性,突出的是国际社会和资本本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
对国际社会内涵的解读包括三个基本点,即国际社会是世界性交往的总和、国际
社会是在建立在契约基础上、国际社会本质上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
5
盾决定的。 马恩对于国际社会的这些论述,无论对于后人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还是国际社会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社会出现相应的社会转
型特征。马克思主义对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社会的认识和阐述,主要是由列宁

1
章前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306-307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37 页。
3
柳瑟青:“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的视角”,载《现代
国际关系》2007 年第 5 期,第 55 页。
4
转引自李爱华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67 页。
5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年),第 34-42 页。
花勇:

2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来完成的。列宁对国际社会的关注集中在国际社会内部关系的极端对立化和矛盾
的尖锐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马恩对国际社会的认识更多地偏向阶级,而到了
列宁则更多地偏向民族国家,这与列宁所处的历史阶段密切相关:第一,与马恩
时期不同,列宁时期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是民族认同的情感突出、民族国家意识
强烈,因而列宁关注民族国家问题胜于关注阶级问题;第二,作为新成立的社会
主义苏维埃国家的领袖,列宁更为关注的是这个新型的国家如何在以资本主义国
家为主体形成的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问题;第三,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跨国垄
断组织与民族国家紧密结合,并利用国家机器同时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谋取
自身最大利益。处在这样的特殊时代,列宁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思考和判断与马
克思恩格斯有了诸多不同,他在著作中论述最多的是帝国主义阶段国际社会存在
的种种内在矛盾,期望通过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革命来改造被资本主义裹挟的国际
社会,进而改变国际社会中被资本主义化了的社会生活方式与国家间交往方式。
不过,尽管列宁重点分析的是国际社会中矛盾性关系的一面,但为了保存新生的
社会主义国家,他也非常强调国际社会中合作性关系的一面,希望在国际社会的
交往中有更多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
交往,而不仅仅是原先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
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它们做生意……我们同外界、同资本主义的欧洲已建立了
1
联系。”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经历了从马恩到列宁的发展,反映出资本主
义从自由发展时期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在理论上相应发生的从理想主义过渡到
现实主义的显著变化。
总之,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马克思主义眼中的国际社会是世界体
系的组成部分,现代性和市场经济是国际社会的本质规定,国际社会具有矛盾性
关系和合作性关系的两面。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最大不同在于,马克思主
义的国际社会内涵鲜明地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核心作用,国际社会的特征
本质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社会理论要求我们在研究国际社
会时,必须以多方面整体性的角度、以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包括国
际社会制度、规范、价值观的不公平本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
2
高度不平衡性。 马克思主义对于国际社会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

1
《列宁全集》第 3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160-171 页。
2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第 62 页。
花勇:

2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色。
由此可见,无论是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国际社会的
相关表述,体现了两者对于国际社会的三点基本共识,即:第一,都强调主权国
家在世界体系中的相互交往、联系以及冲突;第二,都承认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
家基于对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共同追求,愿意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重建和遵守共
同的规范与制度;第三,都提倡国际关系行为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协调沟通的基
础上实现共处,并在一定条件下开展互利合作。国际社会的当代发展,总体上依
然是遵循英国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对于国际社会的上述基本论断进行的。

2.1.2 西方主流理论对国际社会的假设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的三大国际体系
理论,即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特的主流建构主义。
作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理论对于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
方面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尤其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尽管在对当代
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认识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甚至在某些观点上针锋相对不可
调和,但两者都一致认为:第一,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相互分离的两个不同领
域;第二,国际社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缺乏一个统一合法的权威;第三,国
1
家是单一的理性行为体 。这些假定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识国际政治和国际社
会的基本前提假设。

2.1.2.1 国际无政府状态假设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生活的主要事实与理论思考的起点,国际政治的无政
府状态意味着“国际关系乃至自主国家间的政治,不存在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
2
共同权威” 。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看来,国家之间为了一些共同的利益可以达
成某种契约,但没有权威的国际权力可以保证各国履行条约并对违反条约的行为
进行处罚。3
华尔兹在其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从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推导出
来的结论是自助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力政治。基欧汉在其代表作《霸权之后》一书
1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52
页。
2
【英】赫德利·布尔: 《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 ,第 6 页。
3
Robert Art and Robert Jervi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during Concept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New York:
Third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 1992, p.1.

2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中,也是从国际无政府状态假设开始分析国际合作的。在罗伯特·阿特和罗伯
特·杰维斯主编的《国际政治》论文集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无政府状态的环境,
即无政府状态的意义、无政府状态的摆脱和无政府状态的缓解。秦亚青教授在《国
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一文中对无政府状态的意义作了如下归纳:“首先是其本体
论意义,即无政府性是国际政治的基本事实。其次是方法论意义,即无政府性成
为国际政治的第一重要假定。第三是学科意义,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也是以这个
基本假定分解的。”1虽然主流理论都把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起点,但
对于无政府状态,却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米尔纳在《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假设》
一文中给出目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两种定义:无政府状态的
第一种定义是指缺少秩序,意味着混乱和无序,就是霍布斯描述的自然状态。这
一定义遭到了国际关系学者的普遍质疑,认为不符合国际社会的真实状态。无政
府状态的第二种定义是指缺少统一的权威政府,这是大多数国际关系学者能够接
受的观点,目前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大体都认同无政府状态是指国际关系中缺乏明
显的政府特征。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理论新思维不断产生,比如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代
表的主流建构主义者对无政府状态假设提出了大胆质疑,并试图用自己的理论对
此进行超越。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存在自助和他助两种特征。如果体系成员之
间是敌人关系,那么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表现为自助性质;反之,如果体系成员之
2
间是朋友关系,无政府状态表现为助他性。 。温特据此认为“使无政府状态产
3
生意义的是居于其中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 无政府这个空的容器中装
满了各种各样的身份和利益,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自助,国家的行为也不一定
是追求权力政治。国际体系是冲突的还是和平的,并不是无政府状态决定的,而
4
是社会实践所创造的共享文化在起作用。 “无政府状态并不像现实主义所描述
的那样,它本身根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一切都要取决于国家之间共有的观念结
5
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在对无政府状态逻辑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温特
描述了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三种类型的无政府文化,他认为国际体

1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第 180-182 页。
袁正清:
2
,秦亚青译,第 315 页。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3
同上,第 383 页。
4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第 186-187 页。
袁正清:
5
,第 41 页。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2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系中存在敌人、对手、朋友三种角色结构。敌人角色结构核心内容是敌意,它建
构了霍布斯文化;对手角色结构核心是竞争,它建构了洛克文化;朋友角色结构
核心内容是友谊,它建构了康德文化。

2.1.2.2 二元对立假设
西方政治理论传统以对立的二元思维来定义主要概念,如主观-客观、普遍-
特殊、精神-肉体、男性-女性,等等,这些看似中立的概念事实上包含着价值评
判并按照等级排序,一个被看成是优越的享有特权的,另一个则是低劣的服从的。
和平-战争、国际-国内、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秩序-无政府这样划分的二元思维,
同样主导着国际关系领域的核心假定和学派论战。

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男性特征-女性特征的性别角色二元划分是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二元划分的
基础。公共领域依据争强好胜、勇敢、理性等男性特征划定,男人担负公民和战
士的责任;私人领域依据柔弱、妥协、合作等女性特征划定,女人的活动围绕家
庭展开。男人同时身处公共和私人两个领域并对两者起主宰作用。公共话语权被
自由的男性公民排他性地垄断,妇女几乎处于失语状态,这种状况贯穿整个西方
历史进程,并延续至国际关系领域。
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二元划分的逻辑是:公共领域高于私人领域。在男女共
处的私人领域(即家庭领域)中,男人高于女人;在公共领域(即政治领域)中,
男人是唯一的操控者。也就是说,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男人都处于主
导地位,女人都处于屈从地位。近代以来,随着政治领域不断向经济、社会领域
渗透扩展,家庭及其活动也逐渐被纳入公共领域。到 20 世纪 20 年代,法律赋予
妇女选举权,标志着妇女从此获得了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权利。然而,通
过对职业标准的男性化设计,走出家庭的妇女绝大部分还是徘徊在政治领域的大
门之外。如果说近代以前的妇女被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是因为公共领域与私人
领域的二元划分自然而然地把公共领域设计成男人领域的话,那么到了近代乃至
1
现代,公共领域排斥女性则主要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进一步准确地说,是男性
的主观人为设计将女性排斥在了公共领域之外。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第 95 页。
苏云婷:

2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二元划分,是在公共领域与私人
领域二元划分的基础上展开的。在主流理论看来,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两个截
然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是在一个具有一贯
1
性和独特性的环境下产生的,它的运行规则与国内政治截然不同” ,因此有必
要把国际政治从国内政治中独立出来。这一理论假设的现实依据是,国家间的互
动已经超过了国内政治的范畴,原有的国内政治理论无法解释诸如国际无政府状
态、安全困境等新问题。现实主义者坚信,国际关系是独立于国内政治的理论范
式和研究体系:国际关系学科存在的前提是承认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之间根本性
的分离,国内政治是由协调和谐的主权国家来实施,而国际政治则为不可抗拒的
无政府逻辑所支配,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不同使得国内政治中盛行的观念和制
度不能应用于国际政治。
通过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分离开来,主流理论意在避免因国内政治变革影
响国际政治的男性特征,认为即使公共-私人之间的屏障在国内社会中被消蚀掉
了,它还会存在于国际关系层面。坚持国际-国内二元划分成为男性反对女性跨
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的正当理由,同时也成为女性在国际关系领域争取平等权
利的重大阻碍。虽然女性在政治参与、就业、受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已在世界大部
分国家得到法律保障,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女性仍处于国际关系的边缘,女性
很少在国内或国际重要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在国际关系学基础理论和安全问题方
面的女性专家也为数不多。一方面,尽管妇女活跃在整个国际社会活动中,但女
性的权益一直得不到关注,女性在国际事务中的努力长期被忽视,因为这些被认
为只是国内问题,相对于国家的生存和安全而言显得无足轻重。另一方面,人们
习惯于把国际事务和国内事务分别称为“男性的”和“女性的”,以表示国际事
2
务比国内事务重要。 以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二元论为基础,国际政治制度设计中
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这种状况阻碍着全球性别平等实现的进程。
国际无政府状态和二元对立假设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社会的最主要
的两条前提假定,主流理论对国际社会的主要认识和理论判断都是基于这两个前
提假定。如果要突破主流理论的结论,对国际社会有新的认识和判断,就需要对

1
【美】海伦·米尔纳: “政治的理性化:正在显现的国际政治、美国政治与比较政治研究的综合” ,载【美】
彼得·卡赞斯坦等主编: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年,
第 144-145 页。
2
胡传荣: “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和妇女非政府组织”,载《妇女研究论坛》2006 年第 5 期,第 56 页。

2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主流理论的国际社会前提假定提出质疑并进行解构,才有可能建构起区别于国际
关系主流学派的新理论。女权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一种,正是在对国际社会传统
的理论假设提出质疑并对主流理论逐一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了属于自
己的理论学说。

2.2 当代国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进入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以不
可阻挡之势向前推进,既促进了国家间的融合与全球一体化,同时也造成了国际
社会的碎片化,伴随全球化产生的全球性问题正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
展,全球性问题呼唤国际关系各行为体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全球公
民社会日趋活跃和多元,各类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社会运动包括社区精英等
在解决全球公共危机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2.1 原型国际社会与全球化对其的解构
国际社会一旦形成,就处于不断解构之中。所谓解构(deconstruction),原
意为分解、消解、拆解等,是指对原有的稳固性结构及其中心进行消解,每一次
解构都表现为原有结构的中断、分裂或解体,解构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结构。原型
国际社会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以及欧洲国际社会历史为支撑的。欧洲国际社会发展
到全球国际社会,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之进行了冲击与解构。

2.2.1.1 从欧洲国际社会到全球国际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源自西方,是从西欧的基督教世界开始,逐步扩展到
全球的。16-17 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基督教世界的政教体系瓦解和现代国家体系形
成的历史剧变,欧洲国际社会的全球性扩展,正是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扩张的一种
延续,实质上是把欧洲体系内的规则和价值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只有通过历史的
视角才能理解国际社会的扩张,正如亚当·沃森所指出的那样,源于欧洲国家体
系的全球国际社会是中世纪的遗产和对它的反映。1
布尔和沃森主编的《国际社会的扩展》一书从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角

1
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1992. p.150.

2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度考察了国际社会从欧洲扩展到全球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了国际社会发展的三
个历史阶段,即从基督教国际社会发展到欧洲国际社会最后发展到全球性国际社
会。基督教国际社会存在于 15-17 世纪,当时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和政治形式
日趋瓦解,现代国家体系正在形成。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分裂成许多主权国家,
但还不是一个由政治上泾渭分明的国家构成的社会。中世纪欧洲的扩张始于 15
世纪,沿着三个方向推进:第一个方向是向南方和西方,持续时间最长也最重要,
夺回在伊斯兰教徒征服以前属于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地区,最终演变为西欧大规
模的海上扩张;第二个是东南方向,即向基督教但并非是拉丁人的地区扩张,十
字军发现了圣地巴勒斯坦;第三个方向是向东进入波罗的海附近的非基督教地
区。中世纪欧洲的扩张动机复杂,除了宗教热情驱使,还有对土地的渴望、对荣
誉和权力的欲望以及对新市场的追求等。1在欧洲跨过海洋、越过草原对外扩张
的同时,欧洲体系各国几经反复,建立起一个精心设计且十分成功的国际社会。
欧洲国际社会的奠定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各成员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二
是各国拥有绝对主权。同时,基于法律上平等各国组成的新的欧洲社会,正视了
各成员国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使用均势、国际法、定期国际会议及外交对话等
四种机制来维持这个欧洲国际社会的秩序。到 18 世纪,欧洲独立国家在生活方
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彼此相近,生活在一个共同文化的框架之下。2但
是到了 19 世纪,欧洲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都出现了重大
变化,在欧洲内部,主要国家一致同意欧洲社会不再受均势调整,而由分散的平
衡的五大国霸权来指导。欧洲人基于对自身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制度优势和
道德价值优势的自信,大肆对外扩张,将他们所认为的欧洲文明强加了几乎整个
亚洲和非洲。欧洲国际社会突破欧洲地理限制向外扩展的过程,始于欧洲殖民扩
张到底巅峰阶段以前的一个世纪,其标志是美国在 18 世纪末宣告独立以及在 19
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纷纷建国。
整体来看,欧洲国际社会向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前后共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第一阶段是中世纪时期的十字军远征,第二阶段是长达 3 个世纪的海上探险扩
张,第三阶段是 19 世纪欧洲将统治范围扩大到世界大部分地区,第四阶段是 20

1
【英】赫德利·布尔、亚当·沃森主编:
《国际社会的扩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第
11-13 页。
2
同上,第 20-22 页。

3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世纪欧洲国际社会向全球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转换。1在欧洲扩张过程中特别是最
后阶段虽然不乏竞争,但总体是在各成员国相互同意和彼此默认中进行的,从而
避免了欧洲国际社会成员国之间的战争,这是欧洲国际社会的一个显著成就,也
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全球性国际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协调和合作的基本机制。
那么,全球性国际社会到底出现在 20 世纪的什么时间呢?布尔和沃森认为,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全球性国际社会已经存在,包
含了美洲、亚洲、非洲以及欧洲在内的整个世界,标志性的时间是 1899 年和 1907
年两次海牙国际会议的召开,非欧洲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这个观点得
到国际关系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也有少数学者如布赞和利特尔不同意将一战
作为全球性国际社会出现的标志,他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社会是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二战后许多殖民地获得独立并且主权得到承认,其重要
标志是在这个国际共同体中各国相互承认成员国法律上的平等地位。3
欧洲国际社会向全球国际社会转变的主题,是欧洲在全球支配地位的衰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欧洲人曾经的自信和能力,而二战后大批亚非国家的独
立,保护人权、种族平等和反殖民主义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被载入《联合国宪
章》。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结束了欧洲在国际社会的支配地位,非欧洲国家已成
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人们基本上
摒弃了有关国际社会必须以某种特定文化或文明为基础的观念。4今天的国际社
会已不再建立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之上,文化的多样性虽然影响了成员国在国际社
会的规则和制度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是并没有导致国际社会共同基础的消失,因
为作为国际社会主导性因素如国际法、外交和行政制度主要依赖于一种现代性的
世界文化,第三世界和西方国家在维持国际社会的规则和制度上仍然拥有共同利
益,共同利益往往会使规则得以改进。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政治、经济、文化独立
的斗争,并不是想要改变主权国家社会,而是想提高自身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
当今全球国际社会的最显著特点是,亚非国家已经接受了主权国家原则、国际法
原则、外交和国际组织程序和公约这一类欧洲国际社会的基本准则。5总之,当

1
【英】赫德利·布尔、亚当·沃森主编:《国际社会的扩展》 ,第 27 页。
2
同上,第 117-118 页。
3
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37.
4
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5,
p.37.
5
【英】赫德利·布尔、亚当·沃森主编: 《国际社会的扩展》,第 405-406 页。

3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今全球性国际社会虽然出现了文化多元性,在道德上也没有普遍凝聚力,但出于
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主权国家之间可以遵守共同的规则和制度来处理相互关系,
并进行相互合作以应对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2.2.1.2 全球化对全球国际社会的解构
全球国际社会形成后,原有的国际等级体系崩溃,新的国际规范逐步形成,
但是仍然以大国关系为主并出现了两极格局。大国深入国际治理、地区统治和世
界秩序。NGO 和 GO 的作用还不够,但解构力量已经出现。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全球国际社会中不同区域的跨界交往和社会联系日益加深,世界政治出现了罗伯
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指出的“复合相互依赖“特
征,即国际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不断加强,包括国家间联系、跨政府联系和跨
国联系;军事安全不再总是国家间关系的首要问题,一国政府不是动辄对其他政
1
府使用武力。 全球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生态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到了 90
2
年代,耳濡目染皆全球化也。”全球化使国际社会的整体性日益显现,反映了“在
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在被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3
当然,如詹姆斯·罗西瑙所言,“世界一体化和分化两个进程在全球化中都得到
4
了加强。” 全球化使得合作与冲突两种因素同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之下,全球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作为人类行为的后
果,全球性问题主要是指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
整个人类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5包括全球性自然问题和全球性社会问题两大类。
全球性自然问题如空气与土壤污染、乱砍滥伐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和灭绝等,
主要是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自然进行索取和开发,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
成巨大而不可逆转的破坏;全球性社会问题如频发的恐怖主义、扩大的贫富鸿沟、
流行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等,主要是由于世界多极利益主体之间
的过度竞争和分配不公造成的,形成了具有占有性和操控性特征的功利观念。全
球性问题(包括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呈现出普遍性、严重性、复杂性和迫切性

1
【美】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 ,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3-19 页。
2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Globalization: What’s New? What’s Not (And So What?)” pp. 104-119.
3
【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 《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 1 页。
4
詹姆斯·罗西瑙主编: 《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325 页。
5
张森林: 《经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第 78-79 页。

3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等特征,普遍性是指全球性问题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严重性是指全球性问题已
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复杂性是指全球性问题往往交错关联,不同问题之
间相互影响;迫切性是指全球性问题的蔓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地步。
1
无论自然领域的问题还是社会领域的问题,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都是
人类对自身的行为缺乏理性节制与深刻反思。
全球性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考验,并给当代国际关系带来重
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一,促使国际关系重心从注重军事、安全、权力等“高级政
治”领域,向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低级政治”领域发生转变;第二,
促进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多元化,国际 NGO、跨国公司、社区基层机构及社会精
英等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加强;第三,推动国际关系主旋律从冲突与对抗转向
对话与合作,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2全球性问题的普遍性、严重
性、复杂性和迫切性,以及全球性问题对国际关系带来的深刻影响,到了必须引
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的地步,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摆在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
前。

2.2.2 国际社会需要沟通理性
全球性国际社会中因行为体之间沟通不足或沟通不畅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的扩散威胁、极端恐怖组织的猖獗行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
争的阴云笼罩,诸如此类全球性社会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都是世界多极利益
主体之间沟通不利和工具理性无限膨胀导致的。国际社会由于存在着文明不沟
通、社区不沟通、社会不沟通、傲慢与偏见,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风险社会。如
何在国际社会中交往中维持适度工具理性并积极重建沟通理性?哈贝马斯的交
往行为理论无疑是一把钥匙,对于解决全球社会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哈贝马斯引进“交往行为”概念,他
以语言为媒介来创设交往行为理论,揭示交往行为的理性内涵,奠定了从纯粹批
3
判向积极建构转变的基石。 ,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
“交
往行为是指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通过语境和手段寻求沟通,在相互理解的

1
李宏勇:“全球性问题与交往理性”,载《理论探索》2005 年第 1 期,第 28 页。
2
《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 页。
蔡拓:
3
谷宁:
“借鉴与反思: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下的公共外交”,载贾庆国主编: 《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北
京:新华出版社,2012 年,第 21-22 页。

3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基础上把彼此的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 ,他认为社会由负责文化再生产的“生
活世界”和负责物质再生产的“系统”两个基本领域构成,只有通过理性交往行
为重建生活世界和系统之间的平衡机制,才能达到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在哈贝
马斯看来,工具理性把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变成了纯粹工具式关系,交往成了手
段而利益才是目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不复存在,现代人普遍处于疏离的状
态。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理性的对话是人们之间可以不受干扰地交流,并且通过无
外部限制和无强制的辩论公开调解他们的意见分歧。“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是
未来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中的沟通理性取代了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人们可以
开展自由而真诚的沟通,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2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理论,对于解决当今人类面前的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的
思想启示意义。首先,不能以“工具—目的理性”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环境
污染、生态恶化等全球性自然问题,是人类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
展的后果。自然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和自然的关系问
题。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首先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
怀着敬畏自然和感恩自然的心态去适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样才能使经济的
发展朝着良性和可持续的道路上行进,而不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哈贝马斯提出
用交往沟通理性来约束工具理性,有助于遏制全球性问题产生的人性根源。其次,
本着沟通理性来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南北贫富悬殊、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频发、
流行病蔓延、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全球社会性问题,需要国与国之间加强对话和沟
通,寻求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哈贝马斯所提倡的
沟通主体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前提下,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都有平等参与和自
3
由表达的权利, 需要国际关系各行为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包
括个人的广泛参与和深入对话。对话不同于争论或说服,沟通的目的是获得对方
理解和支持,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达成共识和共
同行动计划。第三,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确保各方沟通达成的共识能够切实付
诸实施。在哈贝马斯看来,实现交往合理化的目的是建立沟通主体间普遍承认和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84 页。
2
柳建文: “公共领域、合法性与沟通理性——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解读”,载《科学·经济·社
会》2003 年第 1 期,第 69 页。
3
李宏勇: “全球性问题与交往理性”,第 30 页。

3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共同遵守的规范。规范的本质特质是其普遍有效性,规范在形成过程中应充分考
虑每个交往主体的具体利益诉求,一旦形成普遍承认的规范,每个主体都应该无
1
条件遵守和执行。 因此,我们在制定旨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公约时,应该
允许有不同见解的利益主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旦在求同存异相互理
解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公约,每个国家都应该无条件遵守和服从。有效的履约机制
和约束机制,是在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建立有效合作并采取共同行动达成有效结
果的重要前提。

2.2.3 全球公民社会进入新时期

国际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和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推动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兴
起。全球公民社会相对独立于国家且具有跨国性的领域和空间,各类国际非政府
组织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全球公民社会既是一个争取全球资
源再分配、伸张个体自由和权利的领域,也代表着对全球自由、民主、平等这些
目标和价值观的追求,某种程度上是全球正义的化身。2正如星野昭吉在《全球
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全球公民社会是一种与国际体系权力
建构的支配相对抗的、反权力的自主权力建构。3因此,全球公民社会有助于构
建未来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也在深刻影响着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
议程。

2.2.3.1 全球公民社会的涵义与现状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称民间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家庭或个人之间的
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这个领域因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往往是跨国界的。在国家
—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三分法基础上,全球公民社会的理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全球公民社会(global civil society,还可译为“全球市民社会”、
“全球公民社会”),
通常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目前这个概念还没有可被大家普
遍接受和信服的权威定义,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具有以下几个共
识:第一,全球公民社会具有跨国性和独立性,是相对独立于国家且跨越国家边
界的领域或空间,与国家行为体、国际关系体系有相互联系和互动;第二,全球

1
李宏勇: “全球性问题与交往理性”,第 30 页。
2
周俊: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43 页。
3
星野昭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体与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第 305-306 页。

3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公民社会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各类组织、网络、运动和团体都被囊括在内,不
存在单一的权威中心;第三,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全球公民社会中最主要也最
活跃的组成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所表达的全球意识和价值取向是全球公民社会
最集中的精神体现。1跨国性、非政府性、非市场性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全球公民
社会达成的基本共识。
在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中,全球化具有拉动和推动的双向作用:所谓拉动,
就是伴随全球化出现了全球性问题,政府和市场在解决全球化问题中的“双重失
灵”为全球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巨大空间;所谓推动,就是全球化过程中
产生的商品、人员和信息的大规模跨界流动,孕育了以联系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
资本,为全球公民社会组织的形成和运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英国学者安海尔就
曾指出,全球公民社会以全球化为动力且是全球化的反应,全球化提供了全球公
民社会所依据的基本事实,全球公民社会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应。3
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现状,安海尔等人认为全球公民社会已成为一种现实,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和超国家制度及组织的规模和范围的急速扩大已构成
全球公民社会成立的证据。美国学者克拉克等人根据非政府组织参与联合国组织
的 1992 年里约环境和发展大会、1993 年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和 1995 年北京世
界妇女大会的情况,分层次进行了经验性考察并得出结论,非政府组织及其相互
之间所组成的网络确实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
国际会议上,各国政府和联合国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会议的
参与,在会议协定的实施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但克拉克等人同时认为,非政府组
织数量的增加和活动的增多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出现两者之间还不能完全划等号,
目前各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评价也不尽一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也尚不
成熟,国家主权对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设定了限制。4因此,全球公民社会的成
长,并不完全是民间自发力量推动的,还需要各国政府的认可、鼓励和支持,至
少是不干预不限制公民社会自我成长的需要。

1
孙洁琬: “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若干认知与思考”,载《外交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第 89-90 页。
2
陶文昭: “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及其变革”,载《文史哲》2005 年第 5 期,第 15 页。
3
Helmut Anheier, Marlies Glasius, and Mary Kaldor, Editors, Global Civil Society 200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7.
4
Clark et al., “The Sovereign Limits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pp. 33-35.

3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2.2.3.2 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
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类自身的思想反思和社会运
动交往推动的结果,这些推动因素包括全球问题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世界
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机器所暴露的弊端,冷战以后两极格局的瓦
解,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后冷战时期各种“新战争”形式对人类安全的威胁等。
全球公民社会代表以超越国家领土局限的全球意识为价值取向,在战争与
和平、环境保护、人权和妇女运动等诸多领域展开活动。1作为有别于主权国家
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体,全球公民社会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
有:第一,通过游说、论坛、网络等多种民间化方式,影响国家政府和国际政府
间组织的决策进程和结果,比如历次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举办的各种形式的
非政府论坛极为活跃,这些论坛议题和建议能对世妇会成果产生直接影响,从而
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妇女权益。第二,能够通过自身强大的直达基层社区的网络系
统,成为政府及政府间组织的合作伙伴,帮助国际社会制定政策、制度与规范。
第三,能为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提供价值理念,比如全球公民社会长期呼吁的“可
持续发展”观念,现在已成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全球公民社会组织通过积
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改善全球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状况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全球公民社会的日益活跃,非国家行为体广
泛参与国际事务管理且重要性逐渐增强,对国家政府依据主权原则参与国际事务
管理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2

2.2.4 全球治理亟待加强

全球化导致的全球性问题的日益蔓延,使得全球社会治理亟待得到加强。
全球治理主体除了主权国家,还包括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含非政府组织、
跨国公司与跨国社会运动、基层社区组织等)以及各国公民在内,全球治理的目
标是健全和发展维护全人类安全、和平、平等、发展的一整套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包括实现国际社会自由、公平、正义这些核心价值的全球规则和制度。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理念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冷战终结之

1
刘贞晔、李晓东:“全球公民社会的治理参与及其政治效应” ,载蔡拓、刘贞晔主编:
《全球学的构建与全
球治理》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222 页。
2
孙洁琬:“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若干认知与思考”,第 92 页。

3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际。在德国前总理威利·勃兰特的倡议下,瑞典前首相英格瓦·卡尔森、英国前
首相爱德华·希思等 28 位国际知名人士于 1992 年发起成立了“全球治理委员会”,
并在 1995 年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之际发表了《天涯若比邻(也译作“我们的全球
1
邻居”)——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 该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
“当前的世界需
要一种新的愿景,这种愿景能够激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共同关心和共享命运中争
取更高程度的合作……治理是个人、团体处理共同事务的总和,是一个持续的过
2
程,各种相互冲突和不同利益可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调和,并采取合作行动。”
西方国际关系学者从学术层面介绍、分析并丰富了“全球治理”的理念,其
中最著名的是詹姆斯·罗西瑙在其 1992 年主编的《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提
3
出的:
“(后冷战世界)是一个全球治理越来越盛行,而政府功能减退的世界。”
另一位研究全球治理的著名学者安东尼·麦克格鲁则把多层全球治理看作是从地
方到全球的多层面公共权威与私人机构之间一种逐渐演进的政治合作体系,全球
治理意味着国家政府、政府间组织、多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非政府组织等,
都能来参与制定和维持世界秩序的规则,并追求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
国内较早研究全球治理的学者俞可平认为“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
4
规制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另一位学者蔡拓给出
的全球治理定义是:“所谓全球治理,是以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论为价值导向
的,多元行为体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革和全球问题挑战的一种
5
新的管理人类公共事务的规则、机制、方法和活动。” 总之,对于全球治理,国
际国内学界都尚未形成完全的共识,也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
由上述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全球治理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第一,全球治理的
价值,是为了实现平等、自由、正义、和平这些全球公民道德。第二,全球治理
的规制,建立能够对全球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这是全球治理的核心。
第三,全球治理的主体,是指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包括各国政府、
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组织这三大类。全球治理的客体(也就是全球治理的对
象),是指所有影响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第四,全

1
王义桅: 《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年,第 211 页。
2
The Commisssi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1-2.
3
【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 ,第 329 页。
4
俞可平: “全球治理引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 年第 1 期,第 25 页。
5
蔡拓: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第 95-96 页。

3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球治理的结果,主要体现为国际规制的有效性。 全球治理的结果,取决于治理
的主体之间是否达成统一的价值追求,并在同一的规制下采取统一行动。
全球治理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家中心主义”
和把国际体系单元看成是一元而非多元的现实主义理论。秉持“国家中心主义”
思想就会在面对全球问题时采取趋利避害的行为,有些国家认为全球化的发展无
法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全球治理只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家自身利益
的新手段2,因此这些国家拒绝融入全球化,不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有些西方
现实主义理论家坚持国际体系构成单元是国家并且主要是大国,他们否认国际组
织和全球公民社会是世界政治中的独立行为主体,如吉尔平就认为“全球治理的
实体没有执行其决定的能力,民族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实
体,因此全球治理的主张难以令人信服。”3
全球治理的实现需要重估国际政治理论假设。除了国家是现实国际关系中的
最重要行为体之外,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都是国际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国际社会中切实存在且不可或缺的行为体。只有承认构成国际体系的单元随着国
际体系本身的发展会从一元向多元演进,并且多单元互动已经对当前国际体系的
4
发展演变发生了直接影响,才能真正推进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自全球治理
理念形成之后,二十多年来不断被付诸实践,目前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体系中
各行为体自觉或自发的互动过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各国公民等各行为体之间的多边和多层次
互动不断加深。在水平层面,这种互动以多边为主,主要通过国际政府间组织或
国际机制来实现;在垂直层面,这种互动则在地方的、国家的、区域的乃至全球
范围内交互展开。就在这种多边的、多层次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型的管
理国际事务的全球治理实践,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无序的国际体系中寻求有序治理
的一种实践过程。全球治理实践更为注重的是通过制度而不是通过价值来实现治
5
理的目的, 二战后建立的国际安全机制、国际贸易机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仍

1
王义桅:《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第 213-215 页。
2
蔡拓、曹亚斌: 《新政治发展观与全球治理困境的超越》,载《教学与研究》2012 年第 4 期,第 48 页。
3
【英】赫尔德·麦克格鲁: 《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曹荣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 年,第 355 页。
4
叶江:
《试论国际体系单元观与全球治理理论之间的关系》,载《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
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 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 ,第 10 页。
5
《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大国战略转型》,第 34-35 页。
叶江:

3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然是当前全球治理的主要机制。
全球治理的实现机制主要是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者构成的
治理架构。民族国家主要运用其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动员能力手段来解决危
机问题,对于一国控制范围之外的地区性危机和全球性问题,则需要民族国家之
间在协商一致基础上采取联合行动加以解决;国际政府间组织主要运用各民族国
家授予的部分权力来解决全球性危机问题,其治理效果依靠各成员国的协商与合
作;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中通过发挥自身的灵活性来填补国家和国际组织的
空白地带,其治理效果依靠共同利益和普适性的道德规范来对全球性危机事件进
行调节和规制。全球治理的总体效果,依赖于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
1
者的相互配合与彼此协调, 这三个治理主体之间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的关系。
在一个相互依赖却充满分歧、快速发展却危机四起、渴望合作却仍需沟通的
国际社会大背景中,运用社会学视角、重视社会化力量、注重沟通与合作方式、
强调柔性化社会治理方案的女权主义的崛起成为大势所趋。女性是全球治理中一
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无论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内容来看,女权主
义都能够在全球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女性将自己温和、柔性、细腻的性
别特质渗透到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次的治理之中,运用沟通、合
作、和平、柔性等性别化的特殊方式来努力缓和冲突化解危机,这必将对现行全
球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产生重要的变革性影响,并推动建立更为人性化也更为积
极有效的国际社会治理新机制。

1
《高危时代全球治理与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第 7 页。
李中元:

4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 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

女权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从理论角度而言,女权主义研究寻求
以女性的视角甚至是超越性别的视角来重新解读现实世界,从而改变女性在社会
科学领域的从属地位。女权主义各流派都主张从女性的视角来重新考察国际关
系,并且都将“社会性别”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女权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在挑战
国际关系三大主流理论的同时,还对国际社会的理论假设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作
为批判理论的一种,女权主义正是在解构国际关系研究原有知识体系过程中,努
力尝试着去建构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女权主义理论发展至今,虽然没有形成
统一的理论系统和学术框架,不同女权主义流派之间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但
这也正是女权主义研究者想要创建的一个允许多种状态同时并存的多元化世界。
从实践角度而言,女权主义是一个为女性争取在社会各个方面权利以达到男
女平等目标的过程,这种行动通常与世界各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历史
上全球范围内两次大规模的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是三次)和发
展中国家的妇女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女性的解放和女权主义的崛起,并为女权主
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女权主义实践除了关注女性自身的权
益和命运之外,也为国际社会发展以及全人类前途命运进行着自己不懈的努力,
国际妇女和平运动就是女性为了追求“和平”这个全人类共同诉求所进行的重要
实践活动。
在当代国际社会的变化发展中,女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出现了相应
变化。从实践看,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女性个人和妇女组织在数量上不断增加,
女权主义发挥作用的领域从传统的低政治事务逐步拓展到高政治事务,女权主义
运动的目标从追求简单的结果平等和绝对平等发展到追求过程平等和相对平等,
从谋求个人权益和地位的提升发展到谋求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从理论来看,女
权主义与国际社会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互动关系,女权主义理论在国际社
会中的发展呈现“话语建构—社会建构—文化建构”的演进路径,并始终秉持了
其批判性的重要学术特征。

4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1 女权主义的涵义与理论

女权主义的涵义如同其理论一样,始终处于开放而多元的状态之中,绝对权
威的概念界定和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女权主义本身所反对的,这也正是女权主
义的鲜明个性和与众不同之处。不过,无论女权主义的哪个流派,都无一例外地
把“社会性别”作为核心概念和基本分析范畴,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权主义
理论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相通之处。女权主义在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和国际社会
前提假设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论学说。

3.1.1 Feminism 的译法与涵义

Feminism 在汉语中有“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两种译法,国内学者曾
为如何翻译 feminism 一词产生过不少学术争论,翻译之争同时也是价值观与目
的性之争。女权主义至今仍无明确权威的概念界定,这种开放多元的姿态也正是
女权主义一贯追求的学术态度,反映了女权主义的独特精神品质。

3.1.1.1 翻译之争:女权主义 or 女性主义?


英文单词 feminism 目前在汉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女权主义”或“女
性主义”。20 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妇女参政运动的展开,
“feminism”概念进入中
国,最初的译法是“女权主义”,表达了妇女争取政治权利的强烈要求,反映了
早期的中西方妇女争取参政运动的历史背景。随着中国女权运动的衰退,妇女运
动融入到了民族解放运动中。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
与“资产阶级女权主义”彻底决裂,女权主义的理论和话语在中国几乎成了禁忌。
20 世纪 80 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feminism 才得以再度出现在中国妇女研究的
话语中,90 年代,又出现了强调性别差异的新译法“女性主义”,这种译法最早
出现在香港和台湾,后来旅行到中国内地。1由此可见,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
义”两种译法,在时间上存在一个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国内对于 feminism 这个
由西方发端的概念在理解上的变化过程。
国内妇女研究学者曾为 feminism 这个词如何翻译产生过很多讨论:国内妇女
问题研究的先行者之一李小江说:
“有朋友向我解释,问题不在东西方妇女之间,
1
《全球化与理论旅行:跨国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11
闵冬潮:
页。

4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而是译文本身出了问题,feminism 应该是‘男女平等主义’或‘男女平权主义’,
而不应译作‘女权主义’。其实,我们都明白,一个概念一旦被广泛使用,重新
校正或更换概念都是极其困难的,似乎也没有必要。就说 feminism,不管翻译成
什么,它都涉及三个原则性的问题:第一,以男人为参照;第二,以平等为目标;
第三,权利视角……”1女性主义文化学者戴锦华对如何翻译 feminism 一词的看
法是:“我们更倾向于用‘女性主义’这个词,原因是人们对‘女权主义’这一
概念存在着太多的偏见和误解……在当时,男人和女人,支持或反对女权主义的,
都把视线集中在‘权’字上,认为 feminism 就是争取和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运
动。毫无疑问,这是 feminism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仅是一部分。我们更关
注的是女性自身,是性别的遭遇、经历和文化的处境,是关于性别的人类文明史
上的种种规定和种种压抑。”2张京媛和戴锦华都是中国当代知名的女性主义理论
学者,她们采用“女性主义”这一译法,是想在翻译介绍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的同
时,借用这一重要理论资源来建立中国新的妇女理论,其中中国妇女的主体性是
她们重要的关注点。在她们看来,翻译的过程也就是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中国
特有的政治文化之间进行对话、协商、转换的过程。她们的观点体现了国内部分
妇女研究者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如何翻译 feminism 所作的思考,3在当时具有
较强的代表性。
1993 年,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专门就
feminism 的翻译问题展开了一场重要讨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女权主义”表
述了西方妇女为争取同男子的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而“女性主义”是从女性
的视角来解释问题、表达自身的意愿,而不是激进的政治运动。大多数与会者更
喜欢用“女性主义”的翻译,认为这种译法更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4大部分学
者之所以作出这种共同的选择,是因为 1949 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太多的政治运动,
国内大多数妇女研究者都希望与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言论保持距离。还有一些妇
女研究者认为“女性主义”这一新译不但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且也是发达国
家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不再仅仅被

1
李小江:
《走向女人——新时期妇女研究纪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97 页。
2
《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年,第 146-147 页。
戴锦华:
3
《全球化与理论旅行:跨国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第 111-112 页。
闵冬潮:
4
谭竞嫦:
“妇女学词语中的中英对译问题”,载天津师范大学 1993 年暑期研讨班专辑《中国妇女与发展—
—地位·健康·就业》,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68-70 页。

4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认为是为了维护妇女权益而开展的男女平权斗争,改变产生性别不平等的文化结
构已经成了新的奋斗方向。
进入 21 世纪,随着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关于 feminism 两
种译法的讨论仍在继续,如北京、上海两位女性国际关系学者李英桃、胡传荣就
此专门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胡传荣认为 feminism 已经超越了先前争取两性平等
政治斗争的范围而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总的说来不是关于妇女的,而是
关于文化结构的,所以“女性主义”的译法更符合 feminism 一词目前所具有的
文化内涵;李英桃则认为“女性主义”译法的缺陷在于容易使人将重心放在妇女
的生物特征上,误认为女性主义观点承认男女不平等是由男女之间的生物差异造
成的,从而忽视了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探究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因此她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女权主义”的译法。1
综合上述各方观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女权主义”这种译法更具政治色彩,
并且与“女性主义”一词在价值观和目的性方面有所不同,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内
学者都倾向于把 feminism 翻译成“女性主义”,在大多数学术著作中也都使用“女
性主义”的译法。但是,无论是“女权主义”还是“女性主义”,恐怕都没有完
全反映出 feminism 的全部涵义,都还不是 feminism 的最理想译法。
有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但凡英文单词后缀“ism”也就是中文称之为“主义”
的,其发展历程大都是“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理论或制度“的三步曲。无
论是作为社会思潮还是作为社会运动,feminism 始终是和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各领域的男女平权联系在一起的,即使这个概念在当代具有了更多社会意义和
文化内涵,但它的本质依然是关注女性问题、运用女性视角和争取女性权益的。
由于本文研究重点是国际社会中女性权力的崛起及其影响力,因此在表述时对
feminism 一词统一采用“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使用的“女
权主义”一词与国内其他学者所使用的“女性主义”一词并无实质性区别。

3.1.1.2 feminism 的涵义


对于 feminism 一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权威的概念界定。
1974 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没有收录该词条和 1986 年出版的
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都没有收录此词条。但是为了便于讨论和争取

1
李英桃、胡传荣: ,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 12 期,
“女权/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第 5-6 页。

4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共识,对于女权主义概念的阐释又是必须的。学者李小江在《女性?主义:文化
1
冲突与身份认同》一书对此作了如下说明 :Feminism 出现于 19 世纪 90 年代,
用于概括性别平等理论和妇女平等权利运动,取代 womanism 一词。在《中国妇
女大百科全书》中,女权主义被称作“男女平权主义”,女性主义则被认为是“西
2
方 19 世纪到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流行的妇女运动理论和基本妇女观”。
其实,没有明确概念界定也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女权主义的讨论,因为绝对权
威的界定也正是女权主义本身所忌讳和反对的,正如著名女权主义学者王政教授
所指出的那样:“Feminism 有别于各种‘主义’,它不是由定义和概念组成的一
种固定不变的学说,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各种思想交锋与交融的场所。它
历来同时包括理论和实践。”3一旦 feminism 这个词汇的含义被完全确定下来,它
本身的意义将不再为创造者所控制和掌握,某种程度上也就禁锢了女权主义在未
来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女权主义理论与实践已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妇
女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等政治地位和法律权利,也使各国妇女在经济、社会、文化
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解放。然而时至今日,世界上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
女权主义的歪曲理解和错误认识,或者对女权主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予以否认。
具体来讲,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有人根据女人对男人的态度来定义女权主义
者,凡是反对男人或要与男人分庭抗礼或针锋相对的女人就被贴上“女权主义者”
的标签,那些因为相貌丑陋而找不到男人的女人、因为同性恋而想成为男人的女
人、以及因为憎恨男人而想惩罚男人的女人都被定义为女权主义者。由于对“女
权主义”一词的误解歪曲和贬义联想,在西方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不是女
4
权主义者,但是……接下去却提出许多西方女权主义为之斗争的东西。 在我国
社会生活中,对女权主义的偏见与误解更是普遍存在,甚至学术界内部也或多或
少存在这种误解与偏见,所以有人在争取男女平等时需要专门说明一下:我不是
5
女权主义者。 “在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小圈子之外,女权主义在中国是个颇有
嘲弄意味的字眼。而另一个翻译‘女性主义’看上去则没有那么咄咄逼人,是‘软

1
李小江:
《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39-40 页。
2
《中国妇女大百科全书》,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5 年,第 79-80 页。
3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第 8 页。
4
《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7-29 页。
邱仁宗主编:
5
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载《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第 123 页。

4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化了的女权主义’,所以更容易被接受。” 现实生活中,不光是女权主义者让人
敬而远之,甚至连女权主义研究者也会被人另眼相看,她们往往一不小心就被认
定为强势的、生硬的、无趣的、没有女性魅力与风情的“女汉子”。
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女权主义存在诸多误解,因此站在客观中立的学术角
度为其正名尤为必要。当前我国女权主义研究的主流将其理解为“任何一种中止
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和行动”或“为消除和中止一切对妇女歧视的种种努力”。
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研究者对男权思维及男权社会的批判,并不仅仅是为了颠
覆男权制度或争取分享男权社会中属于男性的权利,女权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全世
2
界妇女的解放,“妇女解放之日也就是女权主义消亡之时”, 因为这种解放不仅
是身体、物质、制度、法律上的外在解放,而且更是精神、文化、观念上的内在
解放。妇女的全面解放,也不仅是解放女性自身,某种程度上也是解放了男性同
时瓦解了所谓男权。因为反对女权本身即是维护男权,也只有对于女权主义的偏
见不复存在,对于女性权利的维护才能成为男性的自觉和男女两性的共识。
因此我们认为,女权主义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内
容:从实践层面来看,女权主义既是一场提高女性地位的政治斗争,又是一场争
取妇女解放的社会运动,还是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发挥作用提高影
响力的过程。从理论层面来看,女权主义是一种强调两性平等、对女性进行肯定
的价值观念、学说或方法论原则,是一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一种以女
性为主体的文化建构。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有中国学者尝试把女权主义定义为:
“以消除性别歧视、结束对妇女的压迫为政治目标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
3
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 这与本文对女权主义的理解可谓不谋而合。

3.1.2 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主要流派

女权主义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
义、激进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等诸多流派,尽管各种流派没有形成完整统
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彼此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观点分歧,但无论女权主义理论的哪
一个流派,都无一例外地把“社会性别”作为基本的分析范畴。作为女权主义理
论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至今仍是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各个学

1
Dorothy Ko & Wang Zheng, “Introduction: Translating Feminism in China,” Gender & History 18.3(2006): 466.
2
肖巍: “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载《学习时报》 ,2005 年 8 月 29 日。
3
肖巍: 《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3 页。

4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科进行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最重要概念之一。
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反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主流
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对国际关系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女权主义理论旨
在还原真实完整的国际关系,并试图创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国际关系理论。

3.1.2.1 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厘清“社会性别”的涵义是进行
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条件。

1. 社会性别的内涵
“社会性别”(gender)概念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指的是社会文化形成
的对男女两性差异和行为特征的理解。在《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一书的定
义中,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
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即男性特质(masculinity)和女性
特质(femininity)。”1几乎所有的女权主义者都承认,社会性别(gender)与生理
性别(sex)是存在重大差异的一对概念:生理性别是生物学界定并遗传决定的,
而社会性别则是社会建构的,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产物。社会性别概念的提
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性别”从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上依次进行了颠覆。
社会性别概念被广泛应用是在 20 世纪后半叶,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可
以在以下几个维度上展开:第一,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两性规范,强调男女两
性之间的差异,主要不是建立在生理上而是基于社会文化、制度因素对人的性别
身份的认定,也就是说一个生理意义上的男性或女性只有具备了社会所公认的男
性特质(如勇敢、顽强、理性、独立等)和女性特质(如温柔、善良、贤惠、美
貌等),才能被社会认定为是正常的成员,
“男人和女人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社会制度把男人和女人‘规定’出不同的范畴,产生对两性行为的不同
期望和评价,并使这两个范畴相互排斥”。2社会性别认为,是长期以来社会文化
的熏陶使人们有了男性和女性的概念。用福柯的话说,社会性别是“因一种复杂
的政治机制而产生于身体、行为和社会关系间的一套效应”。用法国著名女权主
义学者西蒙·波伏瓦在《第二性》中的话说:“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

1
《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第 145 页。
谭兢嫦、信春鹰主编:
2
佟新: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4 页。

4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逐步变成一个女人的……正是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产生了这种东西……我们称之
为女性气质。”第二,社会性别是社会权力体系的一个环节。皮特森指出,社会
性别“是对男性的和女性的身份、行为和期待进行二元划分的系统的社会建构,
它不仅仅是个体的特征,而是社会生活的制度性特征” 1。女权主义对社会性别
的强调,深刻地反映出性别关系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联性。在传统
的父权制社会中,性别关系深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男性的活动空间在政
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拥有权力和威望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而女
(private sphere)。
性活动场所被设定在家庭、厨房、孩子身边等这样的“私人领域”
2
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之间被建构成一种权力关系,即男子居于统治支配地位,
女子处于被统治被支配地位,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不同程度影响到社会上
的每一个男子和女子,也对国际关系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女性被建构成了一个远
离政治、远离国际舞台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社会性别角度追求男女两性
在各个领域的平等,是由此发现男女两性在社会性别机制中都受到了规制和压
抑,而不是女性简单地从男性手中夺权或者把男性放到自己的对立面。3第三,
社会性别的文化隐喻和象征。社会性别观念是通过一定的象征符号体现出来的,
比如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中,夏娃和玛丽亚就是女性的象征。社会性别使许多原来
与性别无关的现象和概念,如自然与文化、理智与情感、神圣与世俗、现实主义
和理想主义等,带上了明显的性别色彩,“男”和“女”分别代表这些二元关系
的高-低、优-劣、主-从,而“男”和“女”也从原来简单的生理含义演变为一种
复杂的价值判断。4因此,社会性别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基于生理差别上的社会
建构与文化建构。
上述几个维度表明,社会性别概念反映了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在双方间建立
起尊卑有序的权力关系的一个文化过程。女权主义提出社会性别概念,意在强调
男女差异的社会建构,并不表示其对两性生理差异的否定,也不是将生理性别与
社会性别两者相互割裂或对立起来,相反,两者间的相互依存构成了女权主义研
究的基础,“使用社会性别概念不是为了分解生物性别的作用,而是利用社会性

1
V·Spike Peterson, Gender states: Feminist (Re)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Lynner
Rienner Publishers, 1992, p.194
2
李英桃、胡传荣: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6 页。
3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3 页。
4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19-24 页。
胡传荣:

4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别体制的概念揭示掩盖在生物性别之下不平等的社会制度。”1同时,进行社会性
别研究也不能被简单认为是女性对男性发起的战争,美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贝尔·胡
克斯对此曾作过明确阐释:
“女权主义是一个结束男性至上主义(性别歧视主义)
以及性别歧视者的剥削、压迫的运动,也就是说,女权主义不是想要反对男性。”
2
其实,在现存的性别体系下,男性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压迫和制约,
“传统的男
性中心社会标准不仅女人用得蹩脚,它同样也不再适用于要与女人全面平等共处
的男人。”3。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权主义理论所进行的社会性别研究不仅是为了
解放女性,同样也可以使男性从父权制的约束下解放出来。

2. 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
由社会性别带来的刻板印象(也称为刻板模式),包括性别特征(或称性别
气质)和性别角色两方面的内容。性别气质是指男女两性被社会文化界定为不同
性别的表象、行为和性格等,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基础。男性常常被认为应该富有
独立性、攻击性、积极好动、勇敢果断等特征,而女性则被认为应该感情丰富、
心思细密、擅长做家务和照顾他人、温柔体贴。人生而为男性或者女性,但并非
天生就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实际生活中既有独立性强、勇敢果断的女性,也
有情感丰富、温柔体贴的男性,之所以我们脑海中会出现绝对的男性或女性形象,
就是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起作用。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常常被定型化,是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另一个体现。
在传统角色定型化教育中,男性是家长,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男性
应该是自信的、强壮的、开拓式的、有男子气概的,而女性最重要的角色是妻子
和母亲,她一生最主要的职责是相夫教子,因此女性应当富有爱心、温顺、善于
包容和服从。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就是长期以来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对性别
角色的刻板定位。在职业领域中,性别刻板印象同样在起作用,两性的角色划分
往往隐含着男性价值高于女性的意味,比如在医院里,医生是男性为主而护士是
女性为主;在高校里,教授是男性为主而教辅人员则大多是女性;在企业里,高
层管理者以男性为主而行政秘书人员则大多是女性……可见性别刻板印象并非

1
佟新: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第 24-25 页。
2
Bell Hooks, 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Passionate Politics, South End Press, 2000
3
周华山: 《无父无夫的国度》,香港:香港同志出版社,2001 年,第 339 页。

4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完全价值中立的,而是带有明显的两性地位高低之分,1反映了男优女劣的传统
价值观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社会性别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发现和反思性别刻板现象,而女权主义理
论则是要在重新认识这种性别刻板现象基础上试图改变和消除男女两性不平等
的社会文化根源。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是在女权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被挖掘出来
的,并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普及而被社会所认识。只有深入了解女权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社会性别的
精髓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为消除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文化根源而努力。

3.1.2.2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
女权主义理论流派众多,对国际关系的解读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
准,可将女权主义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认识论角度,可分为女权主义经验
论、女权主义立场论、后现代女权主义。按照政治立场的不同,则可将女权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划分为自由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
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罗伯特·基欧汉把女权主义分为三类,即女性
经验主义、女性观点派、女性后现代主义或称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同流派的女权
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社会性别歧视等问题上观点各不相同,有时相互批评
分歧严重冲突激烈,但有一个相通之处是无论哪个流派都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
出了各自的批评,虽然批评的角度和具体观点不同,但却都体现了女权主义国际
关系理论的“批判性”这个共同特征。女权主义作为国际关系学界第三次论战中
后实证主义的批判理论的一部分,在挑战现实主义、实证主义理论的“霸权地位”
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2

1.自由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是所有女权主义理论的起点,是历史最长的一个女权主义流
派,其思想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西方启蒙运动,是西方自由主义天赋人权观念在
妇女群体中的延伸和扩展。自由女权主义主张妇女在现行体制内通过个人之间的
公平竞争,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与社会地位,把争取男女平等的各项权利
作为消除性别歧视的关键。在历次国际妇女运动中,自由女权主义要求政府赋予

1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第 37 页。
2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 210 页。
倪世雄:

5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两性在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和待遇,使男女两性接受相同的教育,按照相同的规
则,公平地展开竞争。对女性自身而言,她们也必须展示自己在政治、法律、经
济、文化等各领域不亚于男性的能力和才干。在国际关系领域,自由女权主义者
要求改变男性统治地位,将国际舞台同等程度地向女性开放,“使她们摆脱私人
家庭的非理性空间,进入科学、政府、外交事务、工业、贸易和教育的理性领域,
并且在报酬和地位上不受歧视,在工作中不受性骚扰。”1
不同的自由女权主义者在研究妇女与国际关系两者的关系时,采取的是两种
不同的前提假定与立场观点:第一种方法是“添加妇女”或“将妇女带入国际关
系”,强调妇女的主体性,这种研究方法以妇女不在国际关系中为前提,强调的
是如何将妇女添加到国际关系研究中。第二种方法强调“妇女已经存在于国际关
系中”和“发现国际关系中的妇女”,认为妇女早已存在于国际关系的实践中,
虽然她们不属于决策主体,但确实已经活跃在整个国际活动中。虽然这两种观点
的前提假定不同,但其最终诉求是一致的,即让妇女参与到国际关系实践并且发
挥妇女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自由女权主义并没有挑战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男性特质和女性特
质的划分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没有触动国际关系现存的制度框架,因而被认
为是女权主义各流派中的保守派。自由女权主义无视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的巨大个
体差异,也忽略了女性在社会上整体处于不利地位的事实,这就使得其关于男女
平等的目标具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2。不过,因为自由女权主义观点较为温和,
所以也容易被国际关系主流理论所接纳,也较其他女权主义理论派别更容易获得
群众和政党的理解和支持。

2.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含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20 世纪中叶,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
拥有了重要地位,女权主义者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探究性别压迫产生的社
会根源和历史根源,产生了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
派别。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在理论观点上有诸多重合之处,
两者的界限比较模糊。从两者的理论产生过程看,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马克思主
义女权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因为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包含了马克思

1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第 52 页。
【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
2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载《江汉论坛》2001 年第 2 期,第 88 页。
李霞:

5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主义女权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个女权主义理论派别。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同时,也对恩格斯的《家
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经典著作中的观点进行了修
正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强调阶级分析的同时,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研究遮蔽了劳动的性别分工和两性权利分配的不平等,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公共
领域,也存在于私人领域。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突出“经
济决定论”,其主要观点是:第一,物质力量尤其是经济力量决定着妇女的生活
状况和社会地位,女性只有积极参与社会劳动,获得经济独立,才能在国际关系
实践中拥有发言权;第二,妇女的劳动维持着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女性是国际关系运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实际上也是为
资本工作,妇女应该要求“有偿家务”,让社会承认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第三,不赞成在现存国际关系体系下改善妇女的地位,强调关注弱小国家和弱势
群体特别是第三世界妇女的地位;第四,在当今国际关系体系中,第三世界中从
事廉价甚至无偿劳动的女性为发达国家提供基本的原材料和生产产品,而第三世
界的从属和依附程度越高,其女性被边缘化的状况就越严重,因此推翻资本主义
国际关系体系是获得男女平等的必要途径。
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弱化了经济决定论,并“着
力寻找现实女性在资本主义和父权统治两种制度交叉中受压迫的成因和出路”2,
超越了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在国际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
是:第一,现存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是女性在国内和国际上受压迫的根源,妇女所
受到的压迫除了经济压迫,还有非经济的压迫;第二,父权制是女性受压迫的另
一个重要原因,应当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范畴扩展到分析男女两性关系之
中。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前提是承认妇女是弱势群体,主张为妇女争取保护
性立法;第三,主张将阶级分析与性别分析结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
制两度体系是解放妇女、在国际关系中实现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3不过,社会
主义女权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压迫的观点置于女权主义的性别压迫理论
之上,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女权主义。

1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第 25 页。
王淼:
2
【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 ,第 84 页。
3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32-33 页。
李英桃、胡传荣:

5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激进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中。受到
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的启发,激进女权主义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阶
级关系,提出女性是一个“性阶级”(sex class),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制
(patriarchy),这是男尊女卑的系统化机制,
“通过这一体制,我们实施了一种十
分精巧的‘内部殖民’,它比任何形式的种族隔离更坚固,比阶级的壁垒更严酷、
更普遍、更持久。”1激进女权主义认为自由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将女性
受压迫的根源定位于社会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是不成功的,试图对两者在理论上
有所超越。
激进女权主义在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时期,观点有着明显变化。20 世纪 60 年
代,主要强调男女不平等的基础是两性生理差别,由于女性在生育过程中依赖男
性,从而使自己依附于男性,以生儿育女料理家务为毕生主业,女性要获得解放,
必须依靠生物技术革命,用试管婴儿、无性繁殖等方式把女性从为之束缚的生理
机制中解脱出来。70 年代以后,激进女性主义转变立场宣扬“女性优越论”,提
出妇女生理特征优于男性,如女性是生命的缔造者和哺育者,女性的生命力较男
性更为旺盛等。“不管我们事实上是否生育且抚养了自己的孩子,激进的唯物主
义者都将女性描述成爱的载体,并将之推及为公众中的爱好和平者和正确的价值
观念以及真正的人道主义观念的一贯维护者。”2激进女性主义强调由于女性生理
上的特点及生活经历与男性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认为女性的价值观高
于男性价值观。可见,激进女权主义在推倒“男优女劣论”的同时试图建立起“女
优男劣论”,将女性推到了与男性完全对立的境地。激进女权主义这种矫枉过正
的偏激言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权主义在经历了自由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
主义之后急躁态度。
在国际关系上,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国际关系的传统主题、
强调主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全部来自男性的世界观,女性和女性的经
验被忽略;第二,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由男性垄断的国际关系,因为之前的国际关
系只强调以保障军事安全作为国家处理对外关系首要目标而忽视了其他目标;第
三,由于女性本能以及社会教化的结果,女性比男性更加热爱生命、向往和平,

1
,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第 38 页。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
2
,第 68 页。
【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

5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提倡从女性的经验和立场出发,重新规划国际关系。总之,激进女性主义通过研
究女性所参与的国际关系实践,冲击了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体系。1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人们对于“女权主义”(feminism)的抵抗情绪很大程
度上是由激进女权主义引起的,这也是日后的女权主义理论家为了避免遭到人们
误解和反感而将女权主义的浓烈政治色彩逐渐淡化的一个直接原因。2可以说,
人们所反感的女权主义,事实上最主要的是激进女权主义,是那种试图抹杀男女
生理差异,要在各个领域与男性分庭抗礼甚至力图压倒男性的偏激做法。

4.后现代女权主义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女权
主义流派即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研究与后现代主义相遇之后,相互碰撞和
渗透,在思维方式和表现形态上都出现了与传统女权主义研究迥然不同的风格。
后现代女权主义不再局限于只关注妇女状况和性别问题,而是试图对整个西方文
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后现代女权主义不是追求男女两性的完全平等,而是提
倡充分尊重每个独立个体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后现代女权主义主要的理论观点是:第一,反对建立一个试图解决所有问题
的宏大理论体系,认为没有一个女权主义理论可以代表所有的女性,更加关注差
异以及文化、历史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第二,不仅反对性别两分法,而且反对性
别概念本身,“分解‘女性’一词的策略可以显示,把所有女性都归结到一个虚
假统一的‘女性’的做法是如何掩护了表面上是团结而实际上是分裂女性权益的
权利效用”。3第三,赞同话语即权力,要求给予妇女更多的话语权。受到福柯对
于西方话语权力系统分析的影响,后现代女权主义试图发明女性的话语,“男人
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一切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声音…..迄今为止所
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是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发明,否则
我们将毁灭。”4第四,否定传统的二元论,认为二元对立反映“男性中心主义”。
第五,否定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指出性别或性别差异是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相
关的,女人除了性别之外还有种族、阶级、国家、民族和性倾向上的众多区别。
第六,主张在承认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前提下寻求男女平等。后现代女权主义明

1
李英桃、胡传荣: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30-31 页。
2
李霞: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第 89 页。
3
张京媛编: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333-334 页。
4
J. A. Kourany, et al. ed. Feminist Philosophies, New Jersey, 1992, pp. 362-363.

5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确主张与男性展开全面合作,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1由此可见,后现代女权主
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观点,它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转向了对话语与权力
的研究,从传统理论的抽象平等观中转向了对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强调,2从而实
现了对于以往所有传统女权主义局限性的超越。
后现代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是克瑞斯汀·丝维斯特,她在代表作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一书中,强调社会文化的建构作用,注重差异性
和不同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她看重倾听与“同理心”
(empathy,也可译作“移
情”),“同理心”表示一种平等关系,倾听一方可以将被倾听一方的感受变成自
己感受到一部分,使消除冲突、平等合作成为可能。她还重视“关系”,使用“关
系国际”(relations international)来取代“国际关系”。
由于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自身带有反主流文化、突破传统束缚的色彩,因此
无论对于现实世界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女权主义运动和
理论发展历史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她们不仅是女权主义概念和理论的提出者,也是积极的实践
者。然而,世界各地妇女解放和发展程度却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当欧美国家的
女性获得了充分自由与长足发展时,第三世界国家妇女和欧美国家中少数民族和
种族妇女的解放和发展问题还远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与传统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相比,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更能适合第三世界妇女寻求发展的要求和愿望。
当然,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同样存在局限:首先,以颠覆父权制为目标的女
权主义与作为新的文化资本的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深刻矛盾与对
立,这种天生缺陷使得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形成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相互观望无
法真正融合的局面。其次,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学院化特征阻碍了其理论的大
众化路途,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某种脱节。最后,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在理论上以
语言、话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去政治化的颠覆研究,虽然能引起理论界的关
注,但这种对物质现实视而不见的话语批判,容易导致政治行动上的逃避。3
总之,女权主义理论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含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发
展到后现代主义,经历了从女性意识觉醒后在政治层面上争取权力的斗争发展到

1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第 90-91 页。
李霞:
2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第 32-36 页。
王淼:
3
同上,第 149-150 页。

5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思想、文化层面上建构女性权力和塑造女性主体性的变迁,后现代主权主义理论
就是这种文化建构最鲜明的体现。1从政治建构到文化建构,女权主义实现了作
为一种学术理论的质的升华。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外,还有诸如生态女权
主义、第三世界女权主义主义(亦称全球女权主义、有色人种女权主义或后殖民
女权主义)等理论派别,这些理论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即探讨女性受压迫
的根源,探索女性解放的途径。虽然各个理论流派观点各异,但这些不同的见解
和观点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两性之间的关系、探索一个更加公平美好的社会大有
益处。女权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分析,这种分析将性别结构与两
性不公正置于最突出的地位;女权主义同时提供了一种有更好未来的乌托邦远
景,使得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研究者在追求两性平等进而实现社会公正的道路
上不断探索前行。

3.1.3 女权主义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挑战

由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性别问题的普遍忽视,所以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20 世纪 80 年代
末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政治中的许多
新问题新现象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国际关系学界由此掀起了一股批判主义和
反思主义的浪潮。女权主义理论作为批判理论的一种,通过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的批评和质疑,表达自己对国际关系的独特解读,并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3.1.3.1 女权主义对国际社会理论假设的质疑
主流理论对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两条理论假设是无政府状态和二元对立,女
权主义通过对无政府状态假设和二元对立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批判,表达了自己对
于国际社会的个性化解读。
在关乎国家安全、秩序、利益的名义下,主流理论以权力政治和军事力量角
逐构建了国际政治,致使国际政治从根本上与女性和女性特征无法兼容,道德、
温情、和平、关爱、母性这些被打上了女性主义特征的品质在国际政治领域内无
2
从立足 ,而这些被认为是女性特征的品质恰恰是当今国际政治最需要的精神内

1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第 36 页。
王淼:
2
苏云婷:《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第 99-100 页。

5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核。女权主义理论认为:首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是造成现代社
会妇女受压迫地位的核心机制。通过男人-女人、公共-私人的二元划分,国家被
打上了男性烙印并由男人主导,并通过各种制度设计不断强化国家的男性特征。
在家庭、社会、国家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领域中,女性的地位依次递减。
1
其次,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的二元划分带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即国内高于国际,
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内秩序和实现国家利益。以性别视角对国际-国
内二元进行分析,“没有政府的政治王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性别统治的空间,这个
2
空间排斥了‘女性’在政治中(无序的)潜在位置”。 对女权主义理论而言,打
破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二元划分,是消除国际关系领域性别偏见的第一步。著
名女权主义学者安·蒂克纳认为,主流理论以“有秩序-无政府”来区分国内政
治与国际政治是不准确的,国内政治的无政府和国际政治的有秩序都是常见的事
3
实。 在这个意义上,女权主义对于男人-女人、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国内政治-
国际政治等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契合了现实世界发展的需要,也是突破国际关
系学科固有困境的需要。
4
在主流理论看来,
“无政府状态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的” 。无政府社
会是国家权力斗争的场所,权力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保障。在这样一个追逐权力并
以武力作为冲突解决手段的无政府社会中,以勇敢刚强为性别特征且在体力处于
优势地位的男性自然成为主角,而柔弱温顺的女性自然地被排除在外,无政府状
态是一种不让女性脱离整个父权制的托词。主流理论把国际政治从国内政治中分
离出来,并设计了一个认同暴力和强权的国际无政府社会,并顺理成章地将国际
关系变成了一个无女人的世界。在基欧汉看来,较少性别等级的国家更易遭受欺
凌,这就成为主流理论家们反对女性参与国际事务的理由,同时也成了政治家们
奉行权力政治的理论依据。可见,主流理论定义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实际上是
一种由至高无上的男性和男性特征统治的“伪无政府主义”,这种男性主义正是
女权主义竭力反对的。女权主义对无政府状态的分析逻辑与主流理论相反,主流
理论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冲突的原因,但女权主义则认为是国家的男性主义才

1
【美】凯特·米切尔:《性政治》 ,宋文伟译,第 42 页。
2
【加】克瑞斯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 ,第 152 页。
3
J. Ann Tickner, 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chieving Global Security.
4
【美】肯尼思·华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36 页。

5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造成了国际冲突,它先于无政府状态而存在。 女权主义对于主流理论的无政府
状态假设的质疑和批判,其实是对于这些理论假设背后所隐含的男性主义提出的
不满与抗议。

3.1.3.2 女权主义对主流理论的挑战
女权主义对国际关系三大主流理论即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
提出了挑战。其中女权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批判时间最早力度也最大,女权主义
立场论与自由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关键性深层次问题上存在分歧与对立,女
权主义与建构主义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均关系密切,两者虽有分歧但合作的空间
很大,有人甚至建议将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结合起来建立“女权主义建构主义”。

1.女权主义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发展得最为完善,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影响
最大的一种理论范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2古典现
实主义集大成者汉斯·摩根索的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
和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是在国际关
系理论学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两本著作,也奠定了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中的中心位置。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基本理论前提假定
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社会中不存在普遍权威;第二,认为主权国
家是国际体系主要行为体,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的而不是利他
的,国家行为方式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和国际体系的性质;第三,理解国际关系的
关键是权力,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是加强自身的权力与安全;第四,国家是理性
的行为者,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国家所要争取到是自身环境的最优化和自身
利益与权力的最大化。3
女权主义认为,现实主义理论中充满了“男性中心主义”色彩,以主权国家
为国际关系的中心行为体,强调控制他人的权力,强调国家的军事安全与国家间
的冲突,忽视国家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在女权主义者看来,现实主义对
世界的观察和解释是不完整和有失偏颇的,夸大了国际体系中对抗和冲突的一
面,低估了沟通与合作的一面。在国家之间相互关联性和彼此依赖性逐渐加大加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第 109-110 页。
苏云婷:
2
“论现实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7 期,第 8 页。
唐小松:
3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40-41 页。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5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深的国际社会大背景下,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女
性在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领域中往往能起到有别于男性的积极而独特的作
用。女性在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时,往往不是基于你死我活的强权思维而是保护
生命为前提的母性思维,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用和平方式而不是对抗方式解决问
题。
女权主义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各种批判之中,对现实主义的批判时间最
早、力度最大、数量也最多。1美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安·蒂克纳在著名的
《汉斯·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女性主义的重新表述》一文以及《国际
关系中的社会性别》等一系列女权主义著作中指出:传统国际政治是男性的领地,
现实主义理论是纯粹的“男性视角”,为改变这种男性主宰国际关系研究的状况,
应该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变量,使女性经验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建构议题
中的一部分。蒂克纳通过对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的批判和修正,论述了
自己的“女权主义六原则”,其主要观点为2:第一,女权主义观点认为,人性的
“客观”法则建立在片面的男性人性观基础之上。人性既是男性的,也是女性的;
它包括社会的繁衍与发展,也包括政治控制。能动的客观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
能体现联系的客观性观点,它具有较弱的控制力。第二,女权主义观点认为,国
家利益是多维度的,并且因为环境变化而异。因此,国家利益不能仅由权力来加
以界定。在当代世界,国家利益要求人们对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全球性问题,以合
作方式而不是零和对抗的方式来解决。第三,权力的定义不是唯一普遍的,作为
支配和控制的权力赋予男性以特权,而忽视了与经常与女性有关的集体权力;第
四,女权主义观点拒绝承认,道理戒律与政治行为有可能进行分离。所有政治行
为都应接受道德评判,而不能以国家利益为由逃避普遍的道德要求;第五,女权
主义认为国际上各行为体为寻求普遍道德和价值观而进行的努力有助于缓解国
际冲突,并使构筑国际共同体成为可能;第六,女权主义认为西方政治领域排斥
了对女性的关注以及女性对政治领域所作出的贡献。3女权主义对于新现实主义
中包含的男性主义思想也进行了批判,认为华尔兹的理论体现了西方白人中产阶
级男性在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普世化的倾向。

1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第 75 页。
2
【美】J·安·蒂克纳:
“汉斯·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原则:女性主义的再阐释”
,载詹姆斯·德·代元
主编: 《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第 67-68 页。
3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第 80 页。

5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在对现实主义的批评中体现了某些后现代特征,强调了道德对于国
际关系的本体论意义,强调世界政治的社会建构性等,可以说,女权主义是综合
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方法来对现实主义进行批判的。女
权主义总的来说是理想主义的理论取向,因而女权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学术争论,
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的古老争执在当代条件下的发
展。1女权主义在对三大主流理论的批判中,对于现实主义批判持续时间最长力
度也最大。

2.女权主义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头是 18 世纪启蒙运动中产生的自由主义传统,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
成为当代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国际合作
和国际制度为理论核心,认为国际合作是普遍存在的,强调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
对建立世界秩序的重要价值。在基欧汉和奈合著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代表作《权力
与相互依赖》一书中,他们提出了三个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假设:第一,国家不是
国际关系中主要行为体,其他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
用;第二,军事安全并非总是国家的首要问题;第三,军事手段并非保障国家生
存和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权力也可以来自国家间的相互依赖。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自由主义者对女权主义并不关注,还带有某些歧视和偏
见。这点无论是从该学派的思想奠基人康德还是 20 世纪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伍德罗·威尔逊的理论中,都得到了显著体现,威尔逊本人就曾在鼓吹和平但反
对女性参选的讲台上竞选美国总统的职位。20 世纪中后期,新自由主义对女权
主义的态度出现了较大转变,两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女
权主义的见解有助于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现实,尤其是女权主义立场论与新
制度自由主义都重视国际关系中相互依存与彼此合作,都将互惠互信作为解决问
题的有效途径,都希望国际社会向着进步方向演进,都希望人类得到永久和平与
更多福利等等。基欧汉本人还曾出席欧美国际关系学界首次以社会性别与国际关
系为主题的研讨会,撰文赞扬女权主义立场论并鼓励女权主义学者加入新自由制
度主义的阵营。

1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载《国际观察》2007 年第 1 期,第 2 页。
郭树勇:

6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不过,虽然女权主义与自由主义在某些问题上有相似观点,但两者的分歧也
很明显。首先,自由主义崇尚科学实证方法,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应遵循客观
理性和价值中立原则,女权主义则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研究者不可能真正超越自
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一个与研究对象完全脱离的独立个体,双方在本体论和
认识论上有很多不同见解。其次,自由主义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上,把各
类国际行为体一概视作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性个体,因此基欧汉只欣赏女权主义的
立场论并有意与之合作,却严厉批评后现代女权主义寻求女性身份多样性的做
法,辛西娅·韦伯为此批评基欧汉对待女权主义这种居高临下且有所取舍为我所
用的态度,她指出女权主义的真正诉求是为各种不同论点敞开大门,而这些不同
论点反过来又构成一个丰富的、具有包容性的、多面体的新领域。基欧汉曾抱怨
他的善意未能得到女权主义的积极回应,而女权主义则担心自由主义对自己的收
编反而会强化国际关系学科中的社会性别等级制。女权主义将改造国际关系理论
体系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义倾向和性别等级制作为自己的使命,这种诉求显然超
出了自由主义能够认可和接受的范围。由于自由主义与女权主义在关键性深层次
问题上的分歧与对立,使这两种理论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受到了制约。

3.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从 1989 年著名国际政治社会学者奥纳夫首次在国际关系学意义上使用“建
构主义”,到 1999 年亚历山大·温特出版代表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建构
主义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发展成为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主流
学派相抗衡的国际关系第三大主流学派。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观念、文化因素在国
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其基本观点是: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
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
有观念建构而成的。1以温特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把国际体系看成是由观念的
分配形成的,这使得建构主义明显有别于重视物质力量的现实主义和重视国际制
度的自由主义这两大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并成为国际关系第三大理论学派。
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看,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关系相当密切:首先,
建构主义突出观念、文化因素在世界被建构过程中的作用,而女权主义者也将男

1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 1 页。
【美】亚历山大·温特:

6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身份认定、性别特质划分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看成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构建1;
第二,建构主义将哲学和社会学思考引入国际关系学科,使人的能动性、社会性
和实践性回归国际政治,而女权主义在探讨男女两大社会性别群体的互动对国际
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时,也广泛地从哲学、社会学和各类人文学科中汲取养料,
而不是将女性简单添加到以自然科学方法为主的理论范式中去;第三,就研究宗
旨而言,建构主义和女权主义都希望推动国际体系向有益于世界各国和谐相处的
方向转变。安·蒂克纳还据此认为,女权主义学者都是在社会建构主义意义上来
使用社会性别概念的。2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指出女权主义与建构
主义同属于从共有知识建构国际结构的角度思考国际关系的流派。3他还将女权
主义看作是建构主义理论阵营内部的一个重要学派分支。
当然,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同样存在一些分歧:首先,建构主义依然把国家
作为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理由是尽管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正在扩大,但国际
关系的变化最终仍然要通过国家来实现。而女权主义则着眼于国际关系行为体的
多样性,尤其是把长期不被关注和重视的女性放在突出位置;其次,主流建构主
义将国家比做一个具有意图性、理性和利益考虑等人的行为特征的行为体,而在
女权主义者看来,国家代表的是一个具有明显男权特征、歧视和贬低女性的社会。
建构主义对社会性别意识采取淡漠的态度,比如爱尔希坦的名著《女性与战争》
一书探讨了社会性别认同在战争故事中体现的思想构建,类似这样女权主义有利
于建构主义发展的事例却从来不被建构主义所提及,显然是低估了女权主义对建
构主义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
不过,虽然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存在不同见解,但仍有一些女权主义学者将
两者的合作看作是促进双方彼此受益走向共赢的途径,如美国学者伊丽莎白·普
鲁格表达了力图将女权主义与建构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女权主义建构主义”的
愿望,她认为建构主义将社会关系和观念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女权主义研
究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方法论切入点。她把社会性别看作是一种全球性的
社会建构,并将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其他的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区别开来,强调性
别在研究中的核心范畴地位,关注社会实践传送权力符号的方式,把权力符号视
1
胡传荣: “冲突、张力与有关合作的期待——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学的三大主流学说”,载《世界经济与
政治》2006 年第 12 期,第 38 页。
2
J. Ann Tickner,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Troubled Engagements Between Feminists and IR Theorists” ,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7, Vol. 41, pp.614-615.
3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第 38 页。

6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为性别、种族、阶级等范畴相互间的主观建构。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中的
性别偏见,不是由主流范式所说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而是由行为体的男性化实
践建构的。普鲁格设计了一个由社会运动和国际组织占据的全球社会空间,这为
她探讨全球政治中的性别关系提供了场所。在她看来,国内政治只是性别建构实
践的一部分,性别建构遍布于所有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之中,并通过权力关系和
社会规则不断得以强化。1普鲁格非常清楚,以全球运动和国际组织为研究对象,
在持批判态度的女权主义者看来,所谓真正的女权主义知识,应当以妇女生活的
文化、种族和阶级特殊性为基础,但她认为妇女存在共性,女权主义是全球的、
普遍的,所以用全球政治的视野予以审视是恰当的,2因为恰恰是不同行为体之
间的商谈使全球化进程得以显现,全球性本身就是跨国界的多种影响因素互动产
生的社会空间,这一社会空间成为妇女和女权主义理论获得解放的场所。从普鲁
格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的许多观点对女权主义是有启发的,学习
和吸收建构主义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获得更好的成长。
总之,女权主义在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进行批判和解构时,并不是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即使在分歧严重甚至观点冲突
的情况下,也总能保持一种较为温和与克制的态度。3不过,由于女权主义将具
有浓厚个人认同色彩的社会性别分析直接用于对国际关系的全面探讨,有时难免
力不从心很难自圆其说。而且由于女权主义内部流派众多观点各异,以至于很难
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观点和理论体系。总的来说,女权主义理论还处于批
判有余而建构不足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与整个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
融合。女权主义需要在保持其批判性特征和开放性姿态的前提下,不断加强观点
凝练与理论升华,以期在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独立开创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3.2 女权主义实践的历史回顾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一个女性在国际社会中为自身争取社会各方
面权利并力求达到男女平等目标的过程。女权主义实践形式主要表现为国际社会
运动,最集中体现在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以及妇女和平反战运动中。这些实践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第 87 页。
苏云婷:
2
同上,第 87-88 页。
3
“冲突、张力与有关合作的期待——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学的三大主流学说”,第 39 页。
胡传荣:

6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活动不仅为妇女自身带来了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各项权益的改善,而且也在国际关
系实践中加入了女性角色,使女性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和国际社
会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3.2.1 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

女权主义运动,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女性为争取地位与权利、谋求自身解放
的社会运动,一般称为国际妇女运动或国际女权运动。国际妇女运动始于 18 世
纪,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妇女有意识地为消除社会歧视、改善自身地位而开展
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一系列长期的社会运动,目的是为了改变男权社会中妇女在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乃至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劣势地位。1国
际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国际社会进步以及与之相关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有
着密切联系。国际妇女运动是国际社会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种类
型的国际社会运动一样,国际女权运动大多数都是有组织、有纲领、有目标的,
它的主要特征是动态性和包容差异的集体一致性。
不同时期的国际妇女运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政治诉求。世界范围内的
国际妇女运动,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出现过两次大的浪潮。

3.2.1.1 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

国际妇女运动史,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
平等思想,并从自然平等法则、社会契约、生理、教育、政治权利等方面讨论了
男女平等问题,为后来全球范围内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女性的自我
意识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开始觉醒,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
革,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生产劳动领域所受到的社会历练,都促使她们开始重新思
考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1. 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女权主义最早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出现的,在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了女
权主义运动,在女权主义运动基础上形成了女权主义理论,feminism 是沿着与其
他“ism”同样的“思潮—运动—理论”的路径发展演进的。

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07 页。
李英桃、胡传荣:

6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 1673 年,法国的普兰·德·拉巴尔发表了《论


两性平等》,提出了性别平等的观点。11791 年,法国的奥琳帕·德·古日发表了
《妇女权利宣言》,要求妇女得到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一次真正提出了妇女问
题。2启蒙时代最具有影响的第一代女权主义思想家是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
夫特,她于 1792 年发表的《女权辩护》是女权主义的经典名著,对于后来的国
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出充分平
等的要求,包括两性平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强调男女两性在智力和能力上
没有差别,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后天造就的,是传统和教育的结果。“假如远在自
然造成任何区别之前,人们不向女孩子和男孩子灌注性别观念的话,这些孩子是
可以毫无妨害地在一起玩耍的。就我所看到的来说,凡是那些行动合理,或者表
现出任何高深智力的妇女,大多数都是偶然得到了放任的。”3因此,她重视教育
的作用,认为女性只有接受与男性同样的教育,才能不依赖男人而独立,从而实
现男女平等。她还委婉提出了妇女政治选举权的问题,“妇女是应该推选国会代
表的,不应该使她们只受专横的统治而没有享受任何被允许直接参加政府审议的
权利。”4但是 18 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刚刚启动,社会政治变革尚未提上日
程,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这些想法还不能被社会所广泛接受。
到 19 世纪中期,社会经济领域已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西方女性逐渐从私人
领域和家庭生活的樊篱中脱离出来,开始认识到只有争取到政治选举权,才能进
而获得教育和财产等方面的权益,她们与开明的男性思想家一起为两性的平等而
奔走呼号。约翰·穆勒是英国著名的男性女权主义作家,他曾创办过世界上第一
个妇女参政促进会,先后写过《承认妇女的选举权》、
《妇女的屈从地位》和《妇
女的参政权》三本女权问题的著作,全面阐述了妇女参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
《妇女的屈从地位》中,穆勒指出人类历史上人对人的奴役唯一问题是男性对女
性的压迫,软弱的妇女屈从于强有力的男性是违背自然的,“迄今为止,人类进
步的全部过程,现代趋势的总潮流如若对此问题有什么正当的推断,那就是这个
过去的遗迹同未来是不调和的,必然是要消灭的。” 5 穆勒坚持认为如果性别不

1
《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2-5 页。
闵冬潮:
2
《国际妇女运动与妇女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第 6 页。
费涓洪:
3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王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53 页。
4
同上,第 189 页。
5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第 269 页。

6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平等继续存在,那么人类的幸福、自由和民主就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妇女解放,
那么人类的解放是不可想象的。1《妇女的屈从地位》对于欧美、澳洲等地区妇
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快成为欧洲女权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
碑。穆勒的妻子海瑞特·泰勒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学者,她在 1851 年
出版的《妇女的选举权》一书中指出,传统上的男女关系犹如奴隶制度,“妇女
的受压迫损害了两性,一方面形成了权力的邪恶,另一方面则产生了阿谀的技
巧。”泰勒的女性观比她丈夫更加激进,她强调妇女希望的是平等的权利、平等
的机会和平等的社会地位。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女性提供了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机会,广大女性得以
走出家庭,进入广阔的社会公共领域。到 1911 年,英国有 183298 名女教师、77060
名女护士,有 146000 多名女性从事工商业文职工作,27000 多名女性成为国家
公务员。1906 年,法国妇女就业人数占全法劳动力的 37%。2有少数女性精英通
过努力获得了超越一般男性的地位和成就,如南丁格尔是当时英国除了维多利亚
女王之外最著名也最受崇拜和赞扬的女性;玛丽·居里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当时科学界赫赫有名的一位巨人。这些在专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女性,
反映了社会公共领域对女性开放之后,广大职业女性所释放出的巨大潜能。而在
19 世纪之前,女性之于公共领域,非不行也,乃不能也。
然而,职业女性依然遭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
同样的工作对男女的要求不同,而且男女同工不同酬。在 19 世纪末,妇女的工
资不到从事相同工作男子的一半。社会歧视使妇女尤其是中产阶级妇女强烈感受
到,妇女作为一个群体是出于父权制压迫之下的,虽然女性具有与男子同样的能
力、付出与男子一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她们也不可能获得与男子相同的社会地位。
这个时期的女性逐渐意识到,她们之所以受到压迫和歧视,归根结底是由于现存
的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女权主义者开始提倡女性的独立,要求女性具有与男
性一样的参政、就业、受教育等权利,并号召妇女们通过促进法律改革来争取这
3
些权利。 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的直接推动力量,要求用
法律形式来保障男女权利的平等特别是给予女性参政权成为国际妇女运动第一

1
,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139-143 页。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
2
《西方妇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第 402 页。
裔昭印:
3
同上,第 405 页。

6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次浪潮的主要诉求。

2.过程和成就
19 世纪中叶以后,欧美等国的妇女陆续取得经济、教育、工作等权利,并
开始把斗争的焦点聚集在妇女参政权上,先后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妇女参政运动,
形成了国际妇女运动史上的第一次浪潮。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20 年代,
期间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西方妇女在政治上普遍获得了选举权。
在美国,第一届妇女权利大会于 1848 年 7 月 19 日召开,与会代表 300 余人,
其中有 40 名男性代表。大会明确将妇女选举权纳入妇女运动的奋斗目标,表达
了对妇女自由和权利的呼声,这次会议通常被视作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的起
点,同时也是美国妇女运动开始的标志。此次会议通过了《美国妇女权利宣言》,
宣言中明确写道:“男人和女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她)们若干不可剥夺
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这份宣言中妇女们所呼
吁的很多原则,后来被写入了一百年之后颁布的美国《人权宣言》。同年,
“妇女
权利同盟”成立,美国妇女自此展开了争取参政权的运动。美国工人阶级妇女在
1908 年 3 月 8 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提出了妇女选举权和八小时
工作制的口号。为纪念此次美国女工大罢工,妇女运动领导人克拉拉·蔡特金发
出将 3 月 8 日定为“国际妇女节”的倡议,该倡议在 1977 年得到联合国的确认,
联合国总部每年都举行妇女节纪念会,并要求会员国也庆祝这个属于广大劳动妇
女们的节日。2
在英国,1856 年成立了第一个女性组织“兰汉姆区女士委员会”,发起者们
要求通过“已婚妇女财产权法案”来保障婚后女性的财产权;1858 年出版的《英
国妇女杂志》帮助女性在法律、教育、就业等方面争取平等权利;1859 年成立
“促进女性就业协会”,创建女子学院。31860 年以后,英国妇女参政运动正式拉
开帷幕,1868 年,各地妇女的参政组织联合组成“全国妇女参政会”,对英国第
一次女权运动起到了领导作用。
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期间,欧美各国女性团体和组织不断涌现。1865
年,全德妇女联合会成立;1882 年,法国女权同盟成立;1890 年,美国争取妇

1
Eleanor Flexner. Century of Struggle: The Woman of Rights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76
2
孔寒冰、许宝友著: 《国际妇女节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 页。
3
周绍雪: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 16 页。

6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选举权协会成立;1898 年,英国“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联合会”成立;1904
年,争取妇女选举权国际联盟成立;1915 年,英国女性协会成立……这些女性
团体和组织的相继成立,使国际妇女运动的发展目标更明确、组织更系统、行动
更统一。
妇女选举权是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的焦点,各国妇女通过斗争先后取得
了选举权。1894 年,新西兰妇女在世界上首次取得女性选举权;1902 年,澳大
利亚赋予女性选举权;1906 年和 1907 年,芬兰和挪威女性相继取得选举权,丹
麦与冰岛的女性于 1915 年取得选举权1,前苏联于 1917 年赋予女性选举权,其
他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妇女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选举权。在英国,30 岁
以上的女性在 1918 年取得选举权,年满 21 岁以上的女性在 1928 年也最终获得
选举权。在美国,较早取得妇女选举权的是怀俄明州(1869 年)和犹他州(1870
年),全国各州的女性直到 1920 年才全部获得选举权。2法国妇女则直到 1946 年
才正式在法律上获得了选举权。各国妇女获得选举权,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变影
响深远,对国际妇女运动影响巨大。
欧美各国女性除了争取到选举权外,在教育和就业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女
性的教育权和就业权普通获得提升,女性教育广泛开展,妇女就业明显增加。各
国女子学校大量涌现,很多女生得以直接进入原来只收男生的学校。到 1900 年,
美国有 80%的高等院校都接受了女生。31929-1930 年间,英国共有大学生 45603
名,其中女生 12921 名,占总人数的 28.3%。4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
利,为她们后来走上社会,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准备了条件。北欧的丹麦、瑞典、
挪威先后在 1857 年、1864 年、1966 年颁布了男女就业平等的法律,这三国妇女
还先后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在获得就业和财产权后,西方女性的就
业比例明显提高,如英国 1901 年制造业女工比例为 34.7%,金融业女职工比例
为 11.3%,服务行业(包括政府职员、教师、家政服务及自由职业者)比例为 69.1%;
法国女性 1901 年在制造业、金融业、服务行业的比例分别为 38.5%、54%、42.8%;
德国女性 1907 年在制造业、金融业、服务行业的比例分别为 23.9%、30.5%、
35.9%,制作业的女性比例较之前变化不大,而金融业和服务行业的从业女性比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2 年,第 21 页
刘伯红、杜洁:
2
李英桃、胡传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16-217 页。
3
闵冬潮: ,第 64 页。
《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
4
吴式颖、阎国华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 794 页。

6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例大幅提高。1
在国际妇女运动开展过程中,各国妇女相互鼓励,各国妇女运动相互影响彼
此呼应,并组织了由全球妇女参加的国际会议。如 1878 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
“国际妇女会议”有 12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1888 年在华盛顿又召开了“国际妇
女会议”,有 3000 多人到会,该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组织。1902 年在美国
华盛顿、1904 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选举权会议”,建立了国际妇女选
举权联盟;1910 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女权主义大会……这些
会议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妇女运动“全球性”这一重要特点。
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的其他目标还包括为妇女争取在婚后保留财产和
自己工资的权利,不受丈夫虐待的权利,为妇女争取抚育费,以及产假问题、堕
胎问题等。2国际妇女运动的浪潮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冲击下跌入了低
谷,但战争时期的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担负起了更大的责任。由于战争导致的社
会劳动力匮乏,使得广大妇女有更多机会进入社会生产劳动第一线,进入了之前
被男性垄断的一些就业领域,赢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这也为后来妇女进
一步的维权行动奠定了基础,也是国际妇女运动浪潮在二战后再次兴起的社会原
因。

3.2.1.2 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同样意义非
凡。在战后欧洲重建过程中,女性在社会生产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进一步促
进了女性意识的成长。战后西方各国女性地位普遍有所提高,然而根深蒂固的性
别歧视和父权文化,使得妇女真正解放和男女真正平等的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仍
然存在较大反差。因此,一场新的国际女权运动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再次席卷
3
欧美。

1. 二战后女性角色的转变
二战结束后,随着军人的复员、经济和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随之对妇女
的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政府和社会希望女性能回归家庭,重新担当起作为家庭

1
Renate Bridenthal, Susan Mosher Stuard and Merry E. Wiesner, eds., Becoming Visible: Women in European
History, pp. 302-303.
2
李银河: 《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73-76 页。
3
裔昭印: 《西方妇女史》,第 458 页。

6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主妇和母亲的传统角色,有相当数量的女性也因为希望弥补战争给家庭生活带来
的巨大创伤而愿意重拾传统的家庭角色。20 世纪 50 年代被称为婚姻家庭的“黄
金时代”,欧美地区都出现了对家庭这个情感归宿地和精神港湾前所未有的大回
1
归,不仅大量的劳动妇女重回家庭,甚至年轻的女大学生也对婚姻趋之若鹜。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已经适应了社会工作并习惯了取得相应经济待遇的妇
女,对于被迫放弃工作回归家庭感到失望。美国著名女权运动领袖贝蒂·弗里丹
把家庭比喻为妇女“舒适的集中营”,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重新走向社会。
“黄金时代”与“集中营”这两种对于妇女战后处境截然不同的评价,反映了该
时期西方女性社会处境和法律地位的复杂状况。一方面,女性个人渴望的职业生
涯和传统社会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之间存在对立冲突;另一方面,女性获
得的普遍劳动权与劳动中实际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长期并存。
总之,二战结束至 20 世纪 60 年代初,是一个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
震荡之后的调整时期,西方社会妇女的处境及价值观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轨迹,在
表面的“黄金时代”底下潜藏着的是女性社会角色的压抑和家庭的危机,这些成
为第二次国际女权运动的深刻社会背景。

2.过程和成就
在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中获得的选举权并未使女性的参政状况和实际
权益发生根本性改观,职业女性在就业岗位、薪资水平与升职机会等方面仍然受
到明显的性别歧视。弗吉尼亚·伍尔夫则是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之间最重要的
理论代表,她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指出,女性与男性一样拥有不凡的人
生价值和目标,女性没有历史地位是男人的偏见造成的。她在书中不仅表达了妇
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要求,而且还探讨了妇女如何解放自身、如何摆脱男权文化
重荷的问题。《一间自己的房间》是这一时期妇女心声的完美表述,书名“一间
自己的房间”也成为妇女追求自我发展空间(包括物质空间和心灵空间)的一个
绝妙的隐喻。2
任何运动的兴起都离不开理论启蒙和舆论先导,对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
的到来具有精神引领作用的人物是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她在代表作《第
二性》一书中表述了这样一个重要命题,即“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1
《西方妇女史》,第 458-461 页。
裔昭印:
2
何佩群:
《20 世纪,谁在指导我们的思想》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 年,第 61-64 页。

7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这个论断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妇女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信心。
《第二性》的第一卷
名为《事实与神话》,波伏瓦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角度探讨女性作为相对于男性的“第二性”的特征;第二卷名为《体验》,详
细分析了女性从童年到老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以及女性在婚姻、为人母、社交、
妓女、中老年等不同人生阶段和不同境遇中的不同身份,深入探讨了女性获得解
放的途径。2贯穿《第二性》全书的基本命题是:决定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是任
何单纯的生理、心理或经济上的因素,而是人类文化的整体;正是占统治地位的
夫权制文化造就了男性与女性地位的不平等。波伏瓦在书中把生育视作妇女受奴
役的直接原因,认为“母性是使妇女成为奴隶的最技巧的方法”,因此作为这一
时期女权运动精神领袖的波伏瓦本人终身未育。波伏瓦认为只有全体妇女都认识
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同男人一样对历史进程负有责任,才有可能改变受压迫、
受歧视的状况,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第二性》被视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最
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圣经》。“她
(波伏娃)的一部作品改变了全世界亿万人的命运。”3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既能解
释妇女所受的压迫及其原因,同时又能提供她们获得解放的可能性的女权主义巨
著,时至今日仍然被全世界的女权主义者奉为经典。
如果说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在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
用,那么美国的贝蒂·弗里丹于 1963 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则吹响了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号角。这是一部纪实体的
女权主义名著,作者在对美国社会职业女性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妇女问题已
经成为美国社会一个严重问题:二战后的美国妇女受到一套可概括为“女性的奥
秘”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的熏陶,她们不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只想早点成为“幸
福的家庭主妇”,但当她们成了主妇,陷入无穷无尽的家务琐事时,又会感到生
活极度空虚和苦闷。为改变美国妇女的这种矛盾尴尬处境,弗里丹号召广大妇女
必须看穿“女性的奥秘”的虚幻,努力战胜各种社会歧视和偏见,从自身实际需
求和个人能力出发,去从事创造性的社会劳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她宣称“妇
女能够按照自己内心的呼唤去努力的时代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了。”

1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Ⅱ》 ,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年,第 9 页。
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 18 页。
周绍雪:
3
闵冬潮: ,第 193 页。
《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

7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在女权思潮的激励下,国际妇女运动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掀起了第


二次浪潮,这次斗争的焦点问题是消除两性差别,要求缩小女性与男性的在各个
领域的实际差别,最后使两性地位趋同。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首先从美国开
始。1966 年,全美妇女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简称 NOW)成立,
贝蒂·弗里丹亲自担任主席,NOW 的宗旨是:“立即行动起来,使妇女充分参
与到美国社会的主流当中去,享有真正平等伙伴关系的一切特权和责任”。NOW
的斗争相对比较温和,其策略主要是利用现存政治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与性别
歧视作斗争。为追求妇女平等权利,NOW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向国会和州
议会游说、向政府机构和大企业施压、在各妇女组织间建立联系网络等,还采取
了罢工、游行示威、法院诉讼、媒体揭露、参加公职竞选等各种斗争手段。这些
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67 年,约翰逊总统签署行政令,规定在联邦机构及
其相关公司企业中,雇佣人员时禁止性别歧视,这一规定后来被尼克松总统扩大
到军事部门,1禁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原则在美国被以法令的形式予以确认。
美国第二次妇女运动中还有一股追求激进目标的力量,她们寻求妇女的彻底
解放。这些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知识女性,受到黑人民权运动、大学校园新
左派政治运动的影响,把妇女受压迫的最终根源归结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即生育能
力,认为正是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不同分
工,因此号召在个人生活领域开展“性革命”,通过群居生活或同性家庭,向正
统观念提出挑战,此举对于男性世界带来震撼性效应。另外,美国各少数族裔特
别是黑人妇女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女权运动的支持,80 年代以后少数族裔
妇女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妇女组织如“全国有色人种妇女协会”等。
从美国爆发的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规模宏大,涉及到欧美主要发达国
家。1970 年到 1980 年,欧洲多国妇女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妇女运动,努力争取
堕胎合法化、男女平等就业等权利。1970 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女性解放运动
大会,600 多名参会妇女提出了一系列平等和自由的要求,到 70 年代末期,英
国已有约九千多个妇女协会。在法国,很多女性参加了 1968 年“五月风暴”民
权运动,成立了“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行动”组织,并在 1970 年召开了第
一次妇女议会。丹麦、冰岛等北欧国家的妇女受到英美等国妇女运动的影响,注

1
《西方妇女史》,第 475 页。
裔昭印:

7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重在传统政治生活改革中添加妇女问题,北欧妇女的参政人数逐步上升,到 80
年代初,北欧妇女在政坛中的人数已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挪威是世界上唯一由
妇女担任党的领袖的国家,丹麦、芬兰、瑞典和挪威四国议会中,妇女所占席位
达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
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性妇女问题文件是第 34 届
联合国大会于 1979 年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简称《消歧公约》),
这个文件对于全球妇女地位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世界各国陆续成立专
门机构来从事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还有一些国家修改了宪法和法律来保护妇女
权益,如墨西哥于 1979 年修改了 80 个法律,去掉了有关歧视妇女的条款;挪威
政府制定的《男女工作平等法案》于 1980 年生效;奥地利政府修改了《家庭法》,
规定夫妻双方在维持家庭方面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2
如果说国际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是以争取妇女的各种权利特别是政治权
利为主题的话,那么国际妇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更多是围绕妇女自身权利问题展
开,比如性、生育、婚姻制度、家务劳动等。与第一次浪潮为女性带来选举权、
受教育权、就业权等制度性的显性成果相比,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量化成
果明显要少一些,这也说明文化和观念上的改变比仅仅修改法律和制度要复杂得
多也困难得多。
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女权主义学术研究的开始,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欧美各国掀起了妇女研究的热潮,
许多大学陆续开设了有关妇女研究的课程。3在此期间,出现了大批女权主义理
论家,也逐渐形成了女权主义各大流派。国际妇女运动的生动实践带来女权主义
理论成果的不断丰富,而女权主义理论的成果指导并推动着女权主义实践向纵深
发展,两者在相互滋养与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共同的发展与升华。

3.2.1.3 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运动
国际妇女运动两次浪潮主要都是在欧美地区发生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运
动在背景、内容和关注点等方面都与欧美国家妇女运动有着较大的差异。
20 世纪 60-70 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在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后迫切需要完成工

1
闵冬潮: ,第 209 页。
《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
2
《女性权利的崛起》,第 100-107 页。
李银河:
3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 19 页。
周绍雪:

7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业化的过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妇女一方面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发展过程,并为本
国的现代化过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她们又与传统的社会偏见和文化习俗
作斗争,在发展中求得男女平等。第三世界国家妇女运动的主要特点有:首先,
第三世界国家妇女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妇女组织和开展有关妇女发展
的项目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实现权益和需求。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都涌现了大量的妇女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如玻利维亚的“辛格
罗 XX 家庭妇女委员会”致力于争取家庭妇女生活的各方面权利;哥伦比亚的“农
民妇女组织”致力于为农村妇女争取在土地、教育、健康等方面与男子平等的权
利;莫桑比克妇女组织建立了妇女缝纫合作社,帮助贫困妇女首先获得经济上的
地位;洪都拉斯的家庭主妇俱乐部,韩国的母亲俱乐部等都依照当地情况开展了
许多社区活动;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通过合作银行提供贷款及职业培训
等手段,帮助许多最贫困的妇女获得自我就业的机会。其次,第三世界国家妇女
运动的关注点与欧美有所不同,欧美女权运动关注于男女平权,而第三世界国家
妇女则更关注消除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她们的项目和活动更多针对贫困地区妇
女,为她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这些活动往往也吸引男性的参与并得到政府
的支持。虽然这种强调满足现实妇女需求的做法受到有些激进的西方女权主义的
批评,认为她们没有挑战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但是从第三世界妇女的现状来看,
满足现实需求是谋求发展的第一步,她们在尚处于贫困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在发展
中求平等的道路,因此不能用过于激进的观点去对她们提出过高要求。第三世界
妇女运动另一个关注点是妇女在生活中遭受歧视的传统习俗,如印度妇女发起了
反对寡妇自焚和嫁妆制度的运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妇女反对女性割礼及一夫多
1
妻制度的运动 ,这些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父权制文化传统,为妇女争取
了人身自由和基本权利。
从国际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国际妇女运动第一次浪潮重点关注女
性的选举权和法律、政治权利,第二次浪潮强调妇女的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并
对两性的差异性有了更多的理论探索。第三世界的妇女运动则更多关注贫困妇女
的现实需求和妇女生活中遭受歧视的传统习俗。国际妇女运动史显示,全球妇女
在为自身争取权益和地位的同时,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参与到国际关系实践,并在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45-49 页。
刘伯红、杜洁主编:

7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国际政治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也有少数学者(如中央党校的周绍雪博士)提出国际妇女运动在 20 世
纪八九十年代出现过第三次浪潮,认为这次浪潮是在向文化、思想意识领域内的
男女平等观点提出全面的审视和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是后现代
女权主义。不过,本文认为,国际妇女运动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一系列长期
的社会运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发生在思想理论领域的女权主义浪潮不应属于
实践领域的社会运动,因此建议不列入国际妇女运动的范畴为妥。
表 3-1 国际妇女运动浪潮
时间 主要地域 启蒙者与代表作 标志性事件 主要成就
国际妇女运动第 欧美地区 玛丽·沃斯通克拉 1848 年美国第一届 重点关注妇女选举权和法
一次浪潮(19 世 夫特《女权辩护》 妇女权利大会;1908 律、政治权利。经过斗争,
纪中叶至 20 世纪 年 3 月 8 日美国女工 欧美大部分国家妇女先后
20 年代) 大罢工;各国纷纷成 获得了选举权,在教育权和
立妇女团体和组织 就业权也普遍提升。
国际妇女运动第 欧美地区 西蒙·波伏娃《第 全美妇女组织 NOW 成 重点强调妇女的公民权利
二次浪潮(20 世 发达国家 二性》、贝蒂·弗 立;各国妇女大会相 和社会权利,如性、生育、
纪 60 至 80 年代) 里丹《女性的奥 机召开,女性参政人 婚姻制度、家务劳动等,并
秘》 数上升;
《消歧公约》 对两性差异有了理论探索,
在联合国通过 女权主义研究兴起。
发展中国家妇女 第三世界 亚非拉国家涌现大 关注贫困妇女等现实需求
运 动 ( 20 世 纪 国家 量妇女维权组织,致 和妇女生活中遭受歧视的
60-70 年代) 力于提高妇女生活 传统习俗。全球妇女开始联
水平,消除歧视。 合起来参与国际关系实践。

3.2.2 妇女和平反战运动

妇女和平反战运动也是女权主义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历史上的和平运
动中有女性活动的积极身影,在诺贝尔和平奖的百年历史中也涌现过 16 位杰出
的女性和平主义者。
通过考察世界和平史不难发现,在民族国家形成后,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和平
运动主要由女性发起。19 世纪的英国和美国都出现过规模较小但数量众多的女
性和平团队。19 世纪 80 年代,随着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在欧洲形成并逐步
壮大,和平运动也取得相应进展,以争取女性选举权为目标的国际妇女运动第一
次高潮也在同期出现。可以说,国际妇女运动与和平运动在时间上不期而遇,某

7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种程度上正好印证了两者在事实上的关联。 不少参加和平运动的妇女同时接受
了国际妇女运动的某些主张,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温和包容也更爱好和平,主张让
妇女参与政治生活,以避免战争和暴力引发的恐惧。因此,妇女和平运动与国际
妇女运动都属于女权主义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虽然妇女和平运动的诉求更为集
中和明确,但整体上与国际妇女运动是相互呼应的关系。
20 世纪前期,英国著名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沃尔夫提出了妇女反战的强
烈呼声,她具体分析了男性好战的主要原因,提出男性没有权力要求女性采取相
同的好战态度,声称女性并不分享大多数男性对战争的狂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以后,国际妇女运动与和平运动内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但女性争取和平
的努力却并未因此而中断。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各种致力于推动裁军与和平教育
的妇女团体在欧美陆续成立,和平运动妇女活动家们加强了彼此联络,通过召开
国际性的和平会议来推动建立跨越国界的和平努力。1915 年,妇女国际和平大
会在海牙召开,敦促参战各国尽快停火,并创建了妇女争取永久和平国际委员会。
1919 年,该委员会召开第二届国际妇女和平会议,并在会上成立了国际妇女争
取和平与自由联盟,该联盟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联合国框架内呼吁裁军,连同
“核裁军运动”、环保组织等开展了大量活动,为和平主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性
基础。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伯丁顿城召开“家庭妇女大会”提出了要求政府停止
备战、禁止使用原子弹,召回参加朝鲜战争的英国军人等口号。1956 年,5 万伦
2
敦市民举行大示威,抗议英国侵入埃及,妇女在此次示威中表现出色。 60 年代
末,越南战争在世界各地引发大规模抗议运动,反对越战的抗议活动中有女性活
跃的身影,同时英国民众包括妇女也举行大规模抗议以反对政府卷入尼日利亚比
夫拉冲突,这些都成为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兴起的重要催化剂。
20 世纪 70、80 年代是世界妇女和平反战运动的高潮时期,各国妇女都不同
程度地投身其中,表达自己对于和平的热爱与渴望。70 年代,北爱尔兰问题上
的和平运动,为日后大规模的反战和平运动提供了先例。北爱和平运动的发起者
是著名的妇女运动活动家玛丽德·科里根和贝蒂·威廉姆斯,她们目睹了爱尔兰
共和军同英国军队发生的暴力冲突后,集合了万余名妇女举行名为“和平人民运

1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190 页。
胡传荣:
2
《西方妇女史》,第 512 页。
裔昭印:

7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动”的游行示威,此举影响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情绪,得到普遍声援与同情,
两人还因此分享了 1976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北约在西欧
国家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美国推行星球大战计划,这些都促使世界和平反战运动
再次升温,这其中仍可见女性积极参与活动的身影。女性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如建
立和平营地等来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于和平的渴望,其中以 1982 年 12
月举行的“拥抱格林罕姆基地”的国际抗议行动最具规模和影响力,参加这次活
动的有近 3 万名妇女,大多数都是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格林罕姆营地妇女
在举行和平抗议活动期间,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方面的诉求,如针对歧视女性的兵
1
役制,要求给予英国女性参加皇家海军服役的权利,等等。 格林罕姆妇女和平
营地示威活动前后持续了七年之久,最终推动了美苏两国在 1987 年达成裁减核
军备协议。
冷战以和平方式结束之后,虽然国际社会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军事战争,但地
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从海湾战争、尼日利亚种族信仰冲突、科索沃战争、索
马里战争、中东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海地冲突、泰国政变……
再到最近的叙利亚战争、乌克兰危机等等,世界从未实现过完全的真正的和平。
除了民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引发的冲突和战争,恐怖主义袭击
也成为当代国际和平的巨大威胁,从基地组织到极端恐怖组织 ISIS,恐怖主义
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向往和平的人类头顶之上。女性在暴力冲突、武装战争、恐怖
主义中受伤害被欺凌的命运并未随着冷战的终结而彻底改变,女性为和平作努力
的行动也必将持续进行下去。
作为女权主义实践的表现形式,历史上的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和平反战运
动,不仅为妇女自身带来了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各项权益的改善,而且也在国际关
系实践中加入了女性角色,使女性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和不容忽
视的重要力量。女性在国际舞台上已不再是缺席者而是在场者,这种在场也不是
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女性不是被动地依靠男性将自己添加到国际政治领域
中,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作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主动而精彩亮相。女权主义实践
的历史证明,女性不仅可以改变自己而且可以改变世界,女性不仅可以使自己在
国际社会中更有地位更有作为,而且可以推动世界朝着更美好更和谐方向发展。

1
《西方妇女史》,第 512-514 页。
裔昭印:

7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3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

当代国际社会的一系列变化给了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国际政治以充分的条
件,国际政治正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主权国家之间为了追求
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可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达成社会契约,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
形成较为稳定的国际秩序;主权国家之间具有天生的且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性,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国际社会中独立地生存与发展,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那样:“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
世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
面的互相往来和相互依赖所代替了”1;主权国家之间具有体现共同价值观的国
际政治文化,国家之间在国际社会中的正常交往建立在对一些基本国际政治文化
的认同之上。2在国际政治社会性的影响下,国家间的社会互动、社会沟通和国
际合作将越来越频繁,和平与发展不仅成为需要而且成为可能,全球治理成为国
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同时,国家的对外行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规范和
国际条约的制约,国家间的斗争与合作将大量地表现为文化上的斗争与合作。3
在此国际社会大背景之下,擅长运用社会学视角观察国际关系问题的女权主
义理论和擅长沟通合作方式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女权主义实践,才得以在一个有
契约、有秩序、有认同、可治理的国际社会中获得长足发展。当代国际社会中的
女权主义实践,主要体现在女性在全球公民社会构建和全球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
为;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在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互动中拓展了研究视野并具备了更
好的发展定位。

3.3.1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实践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蔓延和严重,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
势,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等人据此提出全球治理的主体分为国家层次、
超国家层次、次国家层次。他们认为:“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全球治理结构变得更
为复杂,全球治理的主体分为三类:国家(政府)及政府间组织;私人部门,包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234-276 页。
2
郭树勇:“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 ,载《教学与研究》2006 年第 7 期,第 61-63 页。
3
郭树勇:《国际政治社会学简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第 31-32 页。

7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括私人企业、企业联合会;第三部门,包括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联合会。”
英国学者托尼·麦克格鲁则认为在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中,至少包括以下五个主
2
体:超国家组织、区域性组织、跨国组织、亚国家、民族国家。 综合上述学者
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全球治理的主体大体理解为三大类,即民族国家(政府)、
国际政府间组织(IGO)特别是联合国、全球公民社会(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 NGO、
跨国公司、跨国运动、社区、社会精英等)。全球治理的实现机制主要是民族国
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者构成的治理架构。首先,民族国家主要运用其强
有力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动员能力手段来解决危机问题,如吉登斯所言:“民族国
家把种种世界性的力量和由失控的社会带来的种种威胁都变成本土范围内的问
3
题。” 对于一国控制范围之外的地区性危机和全球性问题,则需要民族国家之间
在协商一致基础上采取联合行动加以解决。其次,国际政府间组织主要运用各民
族国家授予和让渡的部分权力来解决全球性危机问题,其治理效果依靠各成员国
的协商与合作;最后,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中通过发挥自身的灵活性来填补
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空白地带,其治理效果依靠共同利益和普适性的道德规范来对
全球性危机事件进行调节和规制。全球治理的总体效果依赖于国家、国际组织、
全球公民社会三者相互配合与彼此协调。
女性是全球治理中一支重要力量,无论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内容
来看,女权主义都能够在全球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女权主义对全球治理
的影响正是通过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这三个层次来实现的。首先,在
国家层次上,女性国家领导人、女性外交官、第一夫人,充分利用女性温柔、和
善、细腻的性别特征,发挥擅长沟通与斡旋的性别优势,在促进国家间合作、推
动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在国
际组织层次上,女性通过联合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也最重要的政府间组织,推动
颁布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的国际公约,通过在联合国内部设立的多个妇女工作
机构努力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历次世界妇女大会等多种方式,使得联合国在提
高全球妇女地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后,在全球公民社会层次上,国际妇女
非政府组织推动着将性别意识纳入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过程,并努

1
王铁军:《全球治理结构与跨国公民社会》,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年,第 17-18 页。
2
李中元:“高危时代全球治理与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载《经济问题》2011 年第 10 期,第 6 页。
3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转引自李中元:
《高危时代全球治理
与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 ,第 7 页。

7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力提高妇女在国际社会的参与程度;跨国公司的女性高管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
化、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改善妇女经济地位并赋予资本以人性化力量等方面做出
了重要贡献;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精英群体,汇
聚了女性在全球民间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将和平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也最重
要的诉求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女权主义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影响是全方位和
多层次的,女性将自己独特的性别优势渗透到国家-国际组织-民间社会三个层次
的具体治理手段之中,运用沟通、合作、和平、柔性的方式来缓和冲突化解危机,
这必将对现行全球治理方式产生重要的冲击并推动建立新的更为人性化也更为
有效的治理机制。

3.3.2 当代国际社会与女权主义的理论互动

不仅女权主义实践在当代国际社会变迁中出现了新的形式,而且女权主义理
论也在与国际社会相关理论的互动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女权主义理论与当代国际
社会的变化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女权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是在国际社会中生成
的。女权主义研究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研究,女权主义把国际政治看成是社会建
构的结果,几乎所有女权主义学者都是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意义上使用“社会性别”
这一核心概念的。女权主义理论的兴盛源于社会理论与社会领域的变化,当今国
际社会的发展为女权主义的兴盛提供了基本背景,女权主义理论赖以成长的社会
环境已从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发生转移,这就使得女权主义的研究视域比
1
以往有了更大的扩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论潮流。

1.国际政治社会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简称 IPS)


冷战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从实践上颠覆了传统的以战争方式实现国际格局转
换的习惯性理论思维,从而改变了以往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强调社会学与国际政治
学的专业分工而忽视跨学科研究重要性的局面,把社会学方法重新拉回到了国际
2
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 在国际政治研究发生社会学转向的学科背景之下,国际
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国际政治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国际政治,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国际政治与国内社会的互动关系、国内政治与

1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第 7 页。
郭树勇:
2
《国际政治社会学简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序言,第 1-2 页。
郭树勇:

8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等。1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2:
第一是传统时期(19 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他们已经认识
到国际政治包含的社会内涵,主张从整体性社会联系的视角来把握和剖析国际政
治现象。第二是成长时期(20 世纪中期),主要代表者是一体化研究者、跨国主
义研究者、英国学派等。一体化理论运用互信、认同、观念等社会学概念,突出
了一体化的社会化内容和社会化进程;跨国主义论述的是社会结构与政治权力之
间的互动关系;英国学派则通过对“国际社会”这个国际政治社会学核心概念的
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是壮大
时期(20 世纪后半期),主要代表是社会建构主义者、哥本哈根学派和历史社会
学者等。建构主义通过对文化、规范、观念等概念的分析和运用,为国际政治社
会学搭建了通往国际关系学科体系的桥梁;哥本哈根学派对国际安全的理论构建
为国际政治社会学进入国际关系的高级领域打开了通道;历史社会学研究主张重
视国际政治现象的社会本性和国家行为体的历史社会性。第四是成熟时期(21
世纪初期),代表性事件是 2007 年 10 月国际关系学会(ISA)创办《国际政治
社会学》杂志,该刊宗旨是推动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交叉研究和学科互动,此
举使得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真正开始走向系统化和学科化。此后,ISA 致力于构
建完善的 IPS 学科框架、规划该学科的研究议题并组织 IPS 学科共同体,标志着
国际政治社会学正逐渐走向成熟。3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世纪之交也掀起了国际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热潮,并在 21 世纪初明确提出了国际政治社会学学科建设的
倡议。
在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建构主义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
与现实主义主要关注权力、自由主义主要强调制度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把文化作
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强调的是世界的社会本体和国际体系的文化属性,强调文化、
规范、认同等社会性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以社会学方法
重新解读了国际关系,改变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长期处于初始阶段和不系统状
态的局面,将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推到新的理论高度。建构主义的国际政治社会
学研究相比之前的研究显得更全面、系统和成熟,主要表现为:第一,建构主义

1
郭树勇: 《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第 20 页
2
花勇: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载《湖北社会科学》2013 年第 9 期,第 35-38 页。
3
同上,第 38 页。

8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升到本体论,从理论介入来看更具全面性。第二,建构主
义在研究对象上更具系统性,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涉及的均势、国家利益、国际体
系及其转换、战争与和平等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重新解
读。第三,从研究计划和学科发展来看,建构主义更具成熟性。建构主义试图以
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工具,建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理论。尽管
国际关系学界目前还不能就文化、规范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达成共识,建
构主义的本体论革命也仍然存在一定争议,然而国际社会的本体存在、国际政治
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实践对于国际关系的建构意义,都在建构主义的聚焦之
下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关注1,以建构主义为引领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正在逐步建立
起自己在国际关系学界的学术影响力。

2.女权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互动
女权主义理论和国际政治社会学都与建构主义发生关系密切。从女权主义与
建构主义的关系来看:女权主义最早是作为主流理论的批判者身份出现,在女权
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由于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与建构主义关
系密切,两者同属于从共有知识建构国际结构的角度思考国际关系的流派,因此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女权主义看作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从国际政治社
会学与建构主义的关系来看,在国际关系学科内部,国际关系理论在本体论上发
生的深刻变革导致了国际政治理论发生了社会学转向,这种转向的重要标志便是
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在国际政治的社会性不断强化过程中,国际政治社会学应
运而生,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就是把社会学方法论贯彻到国际政治学研究中
去,重视国际政治社会化和国际政治文化对行为体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是与建构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女
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社会学都与建构主义理论发生重要关联,女权主
义理论与国际政治社会学两者在理论上也是紧密互动的关系。
女权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互动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一方面,女权主义推动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女权主义从社会建构主义的意
义上对现实主义理论所作的批判,丰富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本体论知识;女权主
义把性别压迫作为国际社会不公正的重要体现,而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点

1
“国际政治社会学初探”,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第 11 期,第 12-14 页。
郭树勇:

8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之一正是社会不公正对于国际政治发展的影响;女权主义提出的社会性别平等主
张是国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政治文化正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核心
概念之一。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也推动了女权主义的发展。国
际政治社会学补充了女权主义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足;国际政治社会学主张
合法性权力对于国际平等的正面推动意义,可以纠正女权主义对于权力政治过度
批判。国际政治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的互动、国际政治与
国内社会的互动、国际社会与国内政治的互动,这些都可以拓展女权主义的研究
1
视野,为其在今后的知识体系建构与发展定位提供有益参考。 总之,女权主义
与国际社会在理论上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女权主义理论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
理论互动,两者是相互促进、彼此推动、互相建构的关系。
综上可见,女权主义历来包括女权主义实践和女权主义理论两部分。作为一
种实践,女权主义行动在国际社会中兴起并在国际社会的变化中获得相应发展,
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女权主义实践行动在参与人数、活动范围、作用领域、追求目
标等方面都获得了提升和扩展。作为一种理论,女权主义在解构国际关系主流理
论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说,并在与国际社会理论特别是国际政治社会学的
互动中获得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并具备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国际社会与女权主
义两者,始终处在相互推动相互建构的互动之中。

1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第 7-8 页。
郭树勇:

8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4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国家层面

随着女权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发展,女性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权力的崛
起和在国际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增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女性在国际事务中参与程度
的加深和影响力的凸显使得性别意识主流化已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
特点之一。与全球治理主体的重要性与治理层次(国家层次-超国家层次-次国家
层次)相对应的是,女权主义主要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次上对
全球社会治理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就当今国际政治现实而言,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也是国际
社会治理的最重要主体,女性在国家内政外交上都在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国
际社会发展和全球社会治理。女性政治家在全球崛起,对于新的国际社会规范、
国际社会结构、国际社会秩序的形成都有特殊贡献。女性外交官和第一夫人在国
家对外交往中,能充分体现国家的软实力,使国际社会交往向着更加和平与柔性
的方向发展。

4.1 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

在国际政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妇女解放的程度特别是妇女参政的
程度,是这一政治转型发展过程的重要测量器和指示器。女性参政既是当今政治
发展程度的指标,也是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路标。世界政坛女性也是解读国际社
会发展的一把钥匙,因为政坛女性是在国际社会的土壤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她们
的崛起不仅受到国内政治和国内社会的影响,更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
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政坛女性不仅是政治人,更是社会人,是国际社会进步的一
个重要反映。

4.1.1 女性政治家的群体性

女性政治家群体,主要是指主要是指担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在国际政
治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的政坛女性。女权的崛起,在政治上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
是女性参政人数的增加和参政能力的提高,而女性政治家群体在全球的崛起,正
是女权主义影响国家内政外交进而影响国际社会治理的最重要体现。

8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女性政治家群体在全球崛起的基本历程

20 世纪后半叶是国际社会获得长足发展和世界政治发生阶段性转折的重要
时期,显著体现之一是女性政治家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全球范围内女性政
治家群体的崛起,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始发期。20 世
纪 60 年代起,世界上开始出现女性国家领导人,西亚玛沃·班达拉奈克于 1960
年出任斯里兰卡总理,成为战后世界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脑。第二阶段可称为初步
发展期。20 世纪 70 年代,欧美地区产生女性国家领导人,伊莎贝尔·德·庇隆
于 1974 年出任阿根廷总统,成为世界上首位女总统;玛格丽特·撒切尔领导的
保守党在 1979 年英国大选中获胜,撒切尔成为欧洲第一位女首相。第三阶段为
蓬勃发展期。20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和伊斯兰国家也相继出现首位女性政府
首脑,尤金尼亚·查尔斯于 1980 年出任多米尼加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领导的
人民党于 1988 年在巴基斯坦大选中获胜,贝·布托成为伊斯兰国家首位女总理。
1
第四个阶段可称为繁荣期。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女性当选国家元首和政
府首脑的人数迅速增加,来自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1994 年底,世界上
2
有 24 位女性担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 200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40 人 。
进入 21 世纪以后,更多的女性政治家在全球范围内涌现。据不完全统计,
当今世界共有 31 个国家或地区正在女性的领导之下,其中有 8 位女总统、17 位
女总理或女首相(包括 5 位自治区域的女总理)、2 位女王和 4 位女总督(代表
英国女王分别在澳大利亚、安提瓜和巴布达、格林纳达、圣卢西亚等四个英联邦
成员国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目前由女性担任最高领导人的国家中,既有作为
欧洲一体化火车头的德国,又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英国,也有金砖五国成
员之一的巴西,还有在国际政治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中等强国韩国、阿根廷等。这
些女性政治家及其所代表的国家都是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当代国际政治中
发挥着重大影响。

1
费涓洪:《国际妇女运动与妇女发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35-36 页。
2
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30 页。

8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表 4-1 目前在任的女性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按照上任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包括 4 位英联邦成员国女总督和 5 位自治区域的女总理)

国家 职位 姓名 任期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1952.02.06——
丹麦 女王 玛格丽特二世 1972.01.14——
德国 总理 安格拉·默克尔 2005.11.22——
利比里亚 总统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2006.01.16——
阿根廷 总统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 2007.12.10——
孟加拉国 总理 谢赫·哈西娜 2009.01.06——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总理 珀塞德-比塞萨尔 2010.05.26——
巴西 总统 迪尔玛·罗塞夫 2011.01.01——
科索沃 总统 阿蒂费特·亚希亚加 2011.04.07——
丹麦 总理 赫勒·托宁·施密特 2011.10.03——
牙买加 总理 波蒂亚·辛普森-米勒 2012.01.05——
韩国 总统 朴槿惠 2013.02.25——
挪威 总理 欧娜·索尔贝格 2013.10.20——
智利 总统 米歇尔·巴切莱特 2013.12.15——
拉脱维亚 总理 莱姆多特·斯特拉乌尤玛 2014.01.22——
马耳他 总统 玛丽-路易丝·索尔伊洛·贝瑞卡 2014.04.04——
秘鲁 总理 安娜·哈拉 2014.07.22——
波兰 总理 埃娃·科帕奇 2014.09.22——
克罗地亚 总统 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 2015.02.18——
纳米比亚 总理 莎拉·库贡盖卢瓦-阿马蒂拉 2015.03.21——

2.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的背景

女性政治家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主要与国际妇女运动对妇女参政的推
动、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凸显、后冷战时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
等因素紧密相关。
首先,19 世纪中叶以来,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为妇女登上世界政治中心
舞台提供了社会基础。历史上曾掀起过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第一次浪潮从
19 世纪中叶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20 年代,焦点问题是在政治上赋予女性选举权;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焦点问题是消除两性在经济、社
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差别,要求各个公共领域对妇女开放。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
波及的国家,往往正是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之地。1893 年,新西兰成为世界上
第一个赋予女性选举权的国家,此后澳大利亚、芬兰、挪威、丹麦、冰岛、瑞典、

1
此表根据 http://www.guide2womenleaders.com 网站有关资料整理而成(2015 年 4 月 4 日更新)

8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女性也先后在 20 世纪初获得选举权。这些受到国际妇女运
动影响较大的国家,封建主义传统不深,女性具有较为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
位,女性参政氛围相对宽松,因而比较容易产生女性政治家。上述这些女性较早
获得选举权的欧美国家,历史上都曾产生过女性国家领导人,如新西兰前总理克
拉克、芬兰前总统哈洛宁、挪威现任首相欧娜·索尔贝格、丹麦现任女首相施密
特、冰岛前总理西尔扎多蒂、瑞典副首相奥洛夫特、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赖斯、希拉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等,都是曾经或正在影响本国政治和世界政坛
的女性政治家中的杰出代表。另外,当代全球范围内女性政治领袖的崛起还受到
联合国四次妇女大会及“北京+5”、“北京+10”等重要会议的影响,这些会议显
示了全球女性已开始联合起来参与国际关系实践,长期处于国际政治边缘的妇女
议题得以合法化,妇女的经历、观点和解决方案并逐步认知和纳入到法律文件之
中,使得妇女有机会对政府、政府间组织和联合国进行游说和提出建议,对妇女
1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起到了关键的支持性作用 。

其次,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女性政治家脱颖而出施展才能提
供了政治空间。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的局面,绝大多数国
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
时代背景下,民众更愿意选择女性政治家作为国家领导人。由于女性在战争和暴
力冲突中往往受到更大伤害,受到性别角色和性别特征的影响,女性领导人通常
更倾向于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追求自由与民主,这让民众感觉更有安全感也更
体现当代社会的文明价值观。比如在东南亚国家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过
程中就涌现出众多女性领导人,如 1991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缅甸女政治家
昂山素季,多年来坚持采用非暴力方式反对军政府的专制统治,受到国际社会的
普遍尊敬,她温婉谦虚的柔和形象与军人政府形成鲜明对比。又如利比里亚的上
百万民众在连年战乱中流离失所,饱受内战之苦的人民在二十多位候选人中选择
了瑟利夫这位兼具勇气与才干的女性作为他们的国家元首,作为非洲首位民选女
总统,瑟利夫不负众望,在维护国家和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升女性的
社会地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从而获得了 2011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第三,后冷战时期,世界各国的竞争正从硬实力的比拼逐渐转向软实力的较
量,这也为女性政治家提供了发挥交往沟通优势的历史舞台。硬实力体现的是一

1
李英桃、胡传荣:《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
,第 248 页。

8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个国家的资源、经济、军事、科技等有形的物质力量,而软实力展示的则是一个
国家在价值、文化、精神、制度、形象等非物质性方面的无形力量,软实力往往
具有比硬实力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力。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性问题
的日益严峻,国际社会互动性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世界各国普遍都有联合起
来共同发展并共同应对国际危机事件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的政治保障之一就是
国家选择具备交往沟通优势和良好外交形象的领袖。如果说国家间硬实力比拼需
要一国领袖具备现实主义诉求和理性政治眼光的话,那么软实力较量则更需要国
家领导人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个人政治魅力。以性别特征的角度来看,理性、强
硬、现实主义属于男性特征,而感性、温和、理想主义则属于女性特征,大多数
女性政治家特别是具有典型女性特征的国家领导人在处理内政外交时,往往更加
富有责任意识与形象意识,更能体现精诚合作与团结互助精神,更能展示意志品
质和文化力量。在软实力较量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具有天然
沟通优势和柔性亲和力的女性政治家就容易受到选民的青睐从而登上国家权力
巅峰。

最后,世界各国的杰出女性,之所以能登上权力之巅、掌握国家政权并影响
国际政治,与她们自身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独特魅力密不可分。尽管每位女性政治
家从政之路和执政风格不尽相同,但她们大多具有过人的学识胆识、坚韧的个性
品质、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气质形象。一方面,她们要具备男性领导人所具
有的刚毅性格,在处理内政外交事务时审时度势果敢坚毅;另一方面,她们又要
展示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对于争斗激烈的政治领域起到缓冲和润滑的作用。从
专业功底来看,大部分女性政治家具有政治、经济、法学、管理等学科背景,比
如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是经济学博士,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是政治学博士,德国总
理默克尔是物理学博士,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是法学博士,等等。从意志品质来
看,很多女性政治家具有极其强大的内心,比如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曾经两度成
为阶下囚两次被迫流亡海外,但她最终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高票当选为总
统;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曾多次遭到军政府软禁,与亲人隔绝,但她矢
志不渝坚持信仰,在 66 岁时参加竞选活动并当选缅甸人民院议员。从气质魅力
来看,很多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作风硬朗的女性政治家气质优雅多才多艺,比如丹
麦女总理施密特是气质出众的“美女总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精通俄语和法语,
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8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3.女性政治家群体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地区分布来看,女性政治家比较容易出现在社会发展程度较高或者
社会转型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国家领导人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尤以欧美和
亚洲居多,具体来讲,欧洲的女性政治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北欧,
亚洲的女性政治家则主要集中在社会转型剧烈的东南亚,阿拉伯国家至今还没有
出现过女性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如今的北欧地区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社会
生活中,性别差异意识已非常淡薄,大多数国家女议员的比例已超过 30%,挪威
和瑞典的内阁女性比例甚至已高达 40%,芬兰在 2006 年还一度成为欧洲第一个
同时由女性担任总统和总理的国家(时任女总统和女总理分布为哈洛宁、耶腾迈
基),内阁中女性成员占了一半 。这与北欧地区较早实行性别配额制度也不无关
1

系,丹麦、瑞典和挪威的政党从 1970 年开始引进性别配额制度,确保女性参政


人数和比例。东南亚国家在从威权社会向民主社会的剧烈转型过程中产生了诸多
女性国家领导人,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孟
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都先后产生过女性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有些国
家历史上还曾连续出现过多位女性领导人。
其次,从从政类型来看,女性执政已从传统的家族继承型逐渐向当代的个人
奋斗型转变。家族继承是早期女性政治家步入政坛的主要模式,至今仍有重大影
响。这种家族继承型政坛女性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女性政治家是传承父兄的政
治遗传,例如:,印尼首位女总统梅加瓦蒂是该国首任总统苏加诺的长女,斯里
兰卡前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的父母都曾担任本国总理,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
素季是著名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昂山将军的女儿,阿罗约的父亲马卡帕加尔曾
是菲律宾第九届总统,泰国首位女总理英拉的哥哥他信也曾担任总理,韩国首位
女总统朴槿惠是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还有一类女性政治家是继承丈夫的政治
遗愿,比如:菲律宾阿基诺夫人的丈夫是自由党总书记阿基诺,孟加拉前总
理卡莉拉·齐亚是前总统齐亚·拉赫曼的遗孀,阿根廷女总统克里斯蒂娜的丈夫
2
是前总统基什内尔,等等。 由于这种继承父兄或丈夫的从政模式在南亚地区最
为典型,因此又被称为“南亚模式”。这些女性政治家作为“政治替代者”3,能

1
《环球人物》编辑部主编:
《政坛第二性》,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年,第 1 页。
2
《国际政坛“女政治家”现象探秘》,载《人民论坛·双周刊》2007 年/07/A,第 46-48 页。
刘卿:
3
范若兰、陈妍:
“东南亚民主化浪潮中的女领袖现象探析”,载《东南亚研究》2012 年第 1 期,第 5 页。

8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在国家危机或过渡时期,在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环境中起到安抚民众稳定政局
的作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者劳纳克·贾汉说:“当没有明显的继承者,以及
老党派领导人之间争权夺利时,他们往往推出一位各派都能接受的妇女作为象征
性的领导人。他们认为可以操纵这些妇女,但每次都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一旦
1
掌握了权力,这些妇女不仅能对付男人,而且能熟练地使用传统政治手段”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妇女从政的家族传统因素逐步淡化,女性政治家的成功越
来越显示出个人奋斗的特点,比如以“铁娘子”著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新西兰政坛“铁娘子”珍妮·希普利总理、三次连任总理的“德国铁娘子”默克
尔总理、在 2014 年获得连任巴西总统的迪尔玛·罗塞夫和在 2014 年再次当选智
利总统的米歇尔·巴切莱特等,都是通过自己在本国政坛多年的不懈打拼,最终
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女性政治家,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坛上发挥着重要影响
力。
第三,从女性政治家从政风格来看,当代各国女性政治家大多是刚柔并济、
执政勤勉。在政治理论谱系上,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往往被建构为二元对立相互
排斥的,妇女特征在性别刻板模式中被认为不适合担任领导职位和运用政治权
力,妇女仅仅可以在使自己变得像男子的情况下参与政治。其实在政治实践中,
大部分女性政治家不仅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和,而且兼具男性政治家的豪迈
与刚强。有多位女性领导人因为政绩突出受到民众拥戴而获得连任,其中斯里兰
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芬兰前总统哈洛宁、新西兰前总理克
拉克以及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等都是连续三次获得连任。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
在任职期间敬业勤恳,4 年任期内的行程可以绕地球 38 圈之多,被德国《每日
镜报》誉为“世界上走得最多的外交家”,希拉里也是距离美国首位女总统梦想
最近的一位女性政治家,并且依然是下届美国总统宝座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女性
政治家们的勤勉和亲民也是她们登上权力巅峰的重要因素。

4.1.2 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女性政治家群体的崛起,既是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发展的重
要成果,又对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提高妇女在世界各国的政治与社会地位。马克思曾指出:“每

1
巴巴拉·克劳西特:
“被亚洲执政妇女迷惑了吗?”,载美国《纽约时报》
,1996 年 11 月 10 日。

9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
1
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马克思认为,妇女是社会生产
的积极参加者,因而妇女也必须作为积极的参与者被纳入到政治生活中去。恩格
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把参政看作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
认为只有妇女能够自由参政,她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面解放。可见,在马克思、
恩格斯这些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看来,无论是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从妇女个人发
展需要来看,妇女参政都是十分必要的。
女性通过参与决策,可以直接在权力机构中发出政治呼声,为自身争取更多
社会权益,制定更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政策,而不必借助男性领导人作为政治代言
人。比如美国、瑞典、南非、墨西哥等 14 国的女外长们曾在 1999 年写信给当时
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求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拐卖妇女和儿童的问题,此举产生
了积极影响,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引起了联合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 2000 年
5 月 25 日召开的第 54 届联合国大会第 54/263 号决议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的任择协定书》,就在全球范围内打击
贩卖儿童这一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每一缔约国根据此协定书的条文,确保
在本国刑法中明确禁止任何买卖儿童的行为和活动,不论这些犯罪行为是在国内
2
的还是跨国实施的,也不论是个人还是有组织地实施的 ,该议定书已于 2002 年
1 月 18 日生效。又如有多国女性政治家参与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两
份纲领性文件“联合国十年(1976-1985)”《世界行动计划》和《墨西哥宣言》,
成为 197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1979 年通过的《消除
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 1993 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等
全球性妇女保护文件的重要参考来源。联大这几个公约中对男女平等、保护妇女
权益、消除对妇女歧视和暴力行为等内容的确认,受到第一次世妇会两份纲领性
文件的重要影响,其中《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
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被誉为《妇女权益宪章》,
3
1981 年 9 月 3 日开始生效,目前已有 185 个国家批准加入了该公约, 对于全世
界妇女地位的全面提高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586 页。
2 相关条文参见全国妇联国际部编: 《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之“ 《儿童保护公约》及任择议定书”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年,第 205 页。
3
全国妇联国际部编:
《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第 168 页。

9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第二,有利于推动地区安全乃至世界和平。人类追求和平的历史中一直都有
女性的不懈努力,一战期间召开的妇女国际和平大会以及之后陆续成立的国际妇
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国际妇联等国际妇女组织,都将致力于推进世界和平事
业作为宗旨,这些促进世界和平的会议和国际组织中不乏各国女性政治家的积极
参与。历史上曾有 15 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其中有多位女性政治家,如
1982 年获奖者米尔达是瑞典裁军大臣,1991 年获奖者昂山素季是缅甸人权运动
领袖,2011 年获奖者瑟利夫是利比里亚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中还有国
际反战和平人士、民族独立运动和人权运动领袖、国际人道主义慈善家甚至环保
人士,这是国际社会对于女性在维护和推动世界和平中所做努力的充分肯定。诺
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类型的多元化,启迪着人们重新思考“和平”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和平不仅意味着没有战争和敌对行动,还意味着消除一切形式的暴力和
由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社会现象引发的冲突、敌意和仇恨,其中性别平等就是从
1
消极和平到积极和平迈进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贾格兰德在瑟利夫、古博薇、卡曼三位女性同时获得 2011 年诺贝尔和平奖后所
说的那样:“我们不可能在全世界实现持久和平,除非女性能与男性一样,在社
会所有层面上获得影响发展的同等机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指出,
“妇女在
2
促进和平与安全、发展和人权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方面,世界和平需要
女性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成果必须让女性分享,
使女性最终获得与男性同样的安全、发展与人权。
第三,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际社会及其发展变化。女性政治家群体崛
起作为在国际社会中凸显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政治现象,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国际社
会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女性政治家群体是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的重要对象,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妇女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其作用与影响
的学问,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目的是寻求实现男女平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
世界各国平等、和平与发展的途径,而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妇女在国际政治中
的平等参与及普遍受益。女性政治家是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妇女中的一股代表
性力量,这个群体在提升全球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对她们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既可以给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1
胡传荣:《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第 195-199 页。
2
“UN Lauds Awarding of Nobel Peace Prize to Three Women’s Activists”,参见 http://www.un.org/

9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的转型与变化。女权主
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主流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像现实主义那样以研究硬实
力为突出特征,也不像新自由主义那样重视经济学因素与物质交换关系在国际关
系中的作用,而是把国际政治看作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因此女权主义本质上属于
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它注重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国际社会互动,“女性
主义者像多数理想主义者一样,更多地是基于社会互动而非获得权力和运用权力
来观察世界的。”1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实质上属于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
它利用冷战后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对于国际道德、文化、认同与伦理的青睐,
在社会沟通、国际公关、民间外交、文化扩展以及政治参与诸方面,不仅从理论
上而且在实践中贯彻性别平等的各种政治主张,可以说国际社会的变化发展是女
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兴盛的主要现实源泉。2从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看,随着
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性问题及国际危机事件的增多,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私人
领域-公共领域二元界限的逐渐模糊,国际社会相互依赖性的日益增强,全球民
间社会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并日益强大,而全球民间社会涉及到的卫生、福利、
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领域,正是女性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女性在国际社会中
发挥作用的空间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第四,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进程。在全球治理各主体中,主权国家无疑是最
重要的治理主体,其他治理主体如国际政府间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中的非政府组
织、跨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及社会精英等,其治理效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也取
决于主权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效果及其留给其他治理主体的空间。在传统
大国作为主要治理能力供应方、新兴大国作为治理能力潜在供应方格局不变的情
况下,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虽然都意识到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必要性,但双方
在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民族国家之间需要进行持续互
动。3女性国家领导人出于温和善良、热爱和平的本性和善于沟通交往的性别优
势,一方面会就本国在提供全球公民产品、参与全球社会治理有着更为强烈的意
愿,另一方面也能在国家之间就治理分工与合作机制等具体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发
挥沟通理性,通过外交斡旋和协商说服等方式,建立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和多边

1
John T. Rourk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 fourth edition, The Dushk in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3, p. 152.
2
郭树勇: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第 6-7 页。
3
杨洁勉主编: 《全球性挑战和战略运筹》,第 4 页。

9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关系,进而推动建立一个各国之间相对公正合理、分工合作的全球治理机制。在
2014 年 7 月的访华行程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公开表示,在当今的大国里,德
国是个比较好相处、容易对话合作的对象,她乐观地认为,中德两国的合作及沟
通,一定会对未来的国际治理作出重大贡献。默克尔总理在会见习近平主席时,
非常明确地谈到战略沟通与互信,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与国际体系改革等大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由女性领导的民族国家有意愿也有能力在未来全球治理发挥更大
的作用。
可见,女性政治家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正在多方位地改变国际社会。首先,
女性政治家的产生,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国际社会规范。任何社会总是在一定规范
下运作的,历次国际妇女运动打破了国际社会旧有的压抑和排斥女性进入政坛的
规范,为女性进入政坛开辟了道路。在女性进入世界政坛的过程中,将产生一系
列新的国际社会规范,从而推动世界政坛女性的继续发展。其次,女性政治家的
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国际社会结构。任何社会总是在一定结构中运行的,以
往历史上形成的国际社会结构使得女性在政坛上没有合法的地位,国际社会的变
迁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社会结构,为女性进入政坛提供了机会。当然,新的国
际社会结构有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女性进入世界政坛的活动不仅将进一
步完善女性自身,也将进一步完善国际社会。最后,女性政治家的成熟,正在形
成一种新的国际社会秩序。以往的国际社会秩序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秩序,国际社
会的进步正在推动新的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国际社会秩序的形成。1当然,新的
国际规范、国际结构和国际秩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步健全和进
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在国际舞台中逐步崛起日益强大的女性政治家群体,正
在做出自己特殊的卓越贡献。

4.2 女性外交的发展

后冷战时期,国际交往中的合作共赢理念逐渐取代了原本在国家间政治中占
统治地位的斗争对抗思维,在此大背景下,原本由男性主导的国际外交舞台中出
现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身影。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对抗与斗争是男性特质,而合
作与妥协则是女性特质,由于温和、细腻、善解人意、以柔克刚等性别特质使得

1
《中国政坛女性分析》,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 页。
沈殿忠、赵子祥:

9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性在人际交往沟通中具有大部分男性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这让女性在外交
谈判与斡旋行动中往往能取得比男性更理想的效果,女性在外交舞台某些领域发
挥着男性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从广义上说,女性外交包括女性从事的一切同国家对外交往有关的活动,比
如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代表政府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决
策、参与非政府组织的国际间交流,还有女性作为个人关注国际事务、对国际关
系发表看法、从事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环境保护、和平运动等和解决
各种全球性问题相关的活动,等等。从狭义上,女性外交是指女性参与决策和各
项政策的执行,以及她们代表国家,参与政府间组织的活动和决策。1按照角色
和作用的不同,我们将在国际外交活动中活跃着的女性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女性政治家和职业女性外交官(也包括外交官夫人),另一类是国家政要夫人特
别是首脑夫人(即第一夫人)。另外,在各国民间外交中,妇女也发挥着重要作
用,我国的各级妇联组织就是妇女民间外交的主要载体。
不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女性外交都在国
家整体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分别阐述两国女性外交
的发展历程、女性在外交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两国女性外交的各自特点,并在此
基础上分析女性外交对于国际社会发展和全球社会治理的影响。

4.2.1 美国的女性外交

女性在美国外交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
女性外交具有起步较早、人数众多、平均职位较高且有制度保障等一系列特点。

4.2.1.1 美国女性外交的发展历程和制度保障

西方女性职业外交活动始于 20 世纪初,特别是一战爆发后,由于年轻男性
纷纷应征入伍投入战事,一些国家开始启用女性从事外交工作以解决男性外交人
员短缺问题,女性由此进入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
从美国女性职业外交的发展过来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
是从一战开始至二战结束,女性开始在外交部门中从事文秘、行政等低级别的事

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346 页。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9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务性工作。1922 年,露西尔·阿切森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性外交官。1第二阶段是
二战结束至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人权运动,女性开始从事职业外交工作,美国国
务院(相当于外交部)废除各种限制女性外交人员的规定,越来越多的女性外交
人员被派往世界各地。第三阶段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女性外交人员
得到快速发展,担任高级职务的人数增多。女性外交人员占外交人员总数比例从
1970 年的 5%增加到 1979 年的 11.5%,女性高级外交官(大使级或馆长级)人
数在 1970-1980 年这 10 年间为 26 名,而在 1933-1969 年这 36 年间仅为 11 名。
2
第四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美国女性外交人员得到全面发展,女性活跃
在国家外交舞台的各个方面。90 年代美国女性外交官获得井喷式发展,在克林
顿总统 8 年任期内,有 116 名女性担任高级职务,其中 87 名成为使领馆的负责
人;在小布什总统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任命了 69 名女性担任高级职务,其中 50
人为使领馆负责人。3迄今为止,美国派驻联合国使团的团长有 6 位是女性4。1997
年,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成为美国首位女性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和
希拉里·克林顿分别于 2005 年和 2008 年就任美国国务卿。短短十几年时间内,
美国就产生了三位女性国务卿,女性外交可谓登峰造极,呈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
景象。
在不同历史阶段,推动美国女性从事外交工作的因素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有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时的需求,这是女性从事外交工作初期的推动因素。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男性主要从事军事战斗,同时由于情报、谈判、斡旋、协
调等外交事务性工作的激增,女性顺理成章地成为战争期间美国外交部内务工作
的主要承担者。第二,妇女运动的推动。20 世纪西方国家的人权运动和妇女运
动,积极倡导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平等,包括在
就业方面消除性别歧视,这在观念和机制上促进了女性从事外交工作。美国之前
曾规定已婚妇女不得派驻国外担任职业外交工作,但在国际妇女运动的推动下,
于 1972 年取消了外派人员的婚姻限制。第三,国内政党政治的产物。克林顿总
统上台后积极推进男女平等政策,并在美国历史上首次任命女性国务卿,这为后
任小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树立了榜样,这几位总统都积极任命女性担任高级外

1
Katherine A. S. Sibley, “Diplomacy While Distaff: Profiling Women’s Lives in the Foreign Service”,
http://dh.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3/3/525.extract
2
Barbara J. Good, Women in the Foreign Service: A Quiet Revolution [J]. Foreign Service Journal, 1981, (1),
3
张迎红: “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探析”,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4 期,第 111 页。
4
李英桃: “妇女与外交:个人的即是外交的”,载《国际观察》2013 年第 6 期,第 9 页。

9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交职务包括国务卿,来作为吸引女性选民和平衡政党政治的重要砝码。1此举收
到了积极效果,三位总统都获得了较高的女选民支持率并成功获得连任。
美国在女性外交人员的任用和发展方面有多项制度上的保障:第一,性别平
衡战略,即规定在外交领域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女性,这就为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良
好工作业绩的女性外交人员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第二,政治任命制度,即从
外交系统之外的领域中寻找合适人选担任重要职务,这是美国女性高级外交人员
产生的主要途径,此举既是总统平衡党内政治利益的需要,又能有效解决职业外
交队伍中女性高素质人员相对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美国外交部管理委员会还
于 1999 年通过了“性别行动计划”,包括灵活任期制、岗位分享制等措施来部分
缓解婚姻给女性外交人员带来的困扰。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女性外交人员队伍
的相对稳定和女性外交官整体素质的稳步提高。

4.2.1.2 美国杰出女性外交官

由于美国的性别平衡制度保证了女性外交人员在整个外交人员队伍中的最
低比例,政治任命制度为从其他系统中选拔优秀的女性充实到外交系统中提供了
可能,再加上政党政治的需要和各项灵活的保障措施,这些都为美国产生女性高
级外交人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美国外交领域的杰出女性中,近十几年内产生的
三位女性国务卿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美国第一位女性国务卿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于 1997 年 1 月至 2001 年 1 月任美国第 64 任国务卿,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她的父亲约瑟夫·克贝尔是著名的国际事务学
者和外交官,深受父亲影响的奥尔布赖特从小就对政治和国际事务感兴趣。奥尔
布赖特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是乔治敦大学研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关系的专家
教授,1976 年进入政界后,曾先后担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和克林
顿政府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学界和政界的双重职业经历,使奥尔布赖特在国际
关系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历练。
克林顿在 1996 年成功获得连任后,提议由奥尔布赖特出任国务卿,使她打
破了美国国务卿这个职位此前一直由男性垄断的历史。奥尔布赖特上任后,在外
交政策上主张“立即解决问题”,正是她敦促克林顿用武力解决科索沃问题,这

1
“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探析”,第 112 页。
张迎红:

9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也使她被美国《新闻周刊》称为“战争女人”。奥尔布赖特在外交上的强硬作风,
既是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在外交上一贯采取强硬立场的折射,也对后来的两位
女性国务卿赖斯和希拉里的外交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奥尔布赖特曾先后五次访华,她在回忆录中将美日关系视作美国在亚洲最重
要的关系,而把美中关系视作美国在亚洲最复杂的关系。在对华关系上,她认为
美国需要作一个非常长远的战略考量,美国不仅不应该把中国作为敌人,而且应
当期待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并与中国进行各种层面的接触。奥尔布赖特对于
美中关系的定位和前瞻性思考,无疑具有一个女性外交家独到的眼光。
 康多莉扎·赖斯——美国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于 2005 年 1 月 26 日宣誓就任美国第 66 任国务卿,她是美
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女性国务卿。赖斯的父亲曾任丹佛大学副校长,赖斯从小
受到良好的教育,15 岁就成为丹佛大学的学生。也是受到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
瑟夫·克贝尔教授的影响,赖斯对国际政治发生了浓厚兴趣。在取得丹佛大学国
际关系博士后,她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并出任斯坦福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
地位仅次于校长。赖斯能讲流利的俄语,是俄罗斯(苏联)武器控制问题专家,
担任过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事务司司长。她曾在小布什第一任期内担任国家安全
顾问,是美国就任这个重要职务的第一位黑人和第一位女性。
2005 年,赖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是公认的小布什内
政外交政策的“女军师”。对于赖斯在小布什总统班底的重要地位,白宫对外事
务委员会流传的看法是:“总统会听取切尼(副总统)的意见,对鲍威尔的提议
也给予重视,但总是在和赖斯商量后做出最后决定。”赖斯属于美国典型的鹰派
人物,一贯主张以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对外关系的主要手段,这点与美国首任女性
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外交主张不谋而合。
在赖斯四年任期内曾五次访华,在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努
力。在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赖斯曾深入灾区一线亲自慰问当地受灾群众。
关于中美关系,赖斯认为这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关系,更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作为一位女性外交家,赖斯不仅关注美中两个大国之间进行政府外交的必要性,
更看到了民间外交对于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可谓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9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国务卿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是美国第 42 任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的夫人,作为参议员和曾经的第一夫人,她在 2008 年美国总统民主党党内预选
中,败给了更受年轻一代青睐也更具变革精神的奥巴马。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提
名希拉里出任国务卿,这个提议获得美国参议院 94 票对 2 票的绝对优势通过。
希拉里于 2009 年 1 月 21 日宣誓就任第 67 任国务卿,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
位作为前第一夫人的身份出任国务卿的女性。希拉里在 4 年任期内马不停蹄极度
勤勉,被德国《每日镜报》誉为“世界上走得最多的外交家”,在美国推行重大
外交政策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奥巴马第一任期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希拉里在国务卿任期内,曾在 2012 年 5 月和 9 月两次访华。她主张采取对
华接触政策,认为“美中关系将成为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她看
来,尽管美中两国在价值观念和政治体系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两国进行全方位
合作的空间巨大,主张美国用心经营两国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逐步缩小两
国的差异和分歧,并说服中国加入国际机构和支持国际规则,这将使美中两个大
国共同受益。
综上所述,尽管美国三位女国务卿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经历与性格各具特色,
但相同之处是她们都具有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其中奥尔布赖特
和赖斯都曾是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是典型“学而优则仕”,从学界跨入政界并
成为影响世界政坛的著名女性外交家。奥尔布赖特、赖斯、希拉里三人最大的相
似之处是都属于美国女性外交官中的强硬派,她们在对外交往中经常咄咄逼人态
度强硬,主张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在她们身上更多体现的是美国霸权政治的
特点而不是女性外交特有的柔和特色。一国外交的方式和特色,除了本国文化传
统影响之外,主要是与该国的综合实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紧密相关的。美国这
几位女性外交家的强硬表现背后倚仗的是美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中
的霸主地位,是美国的实力和地位决定了美国女性外交家的外交风格。美国在国
际外交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是态度为主技巧为辅。虽然女性外交家的出现可以从某
种程度上改变各国之间的交往方式,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国与国之间的整体利益
关系和国际外交的整体格局。只要美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外交家包括女性外交家在内的强硬外交风格在短期内就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9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4.2.1.3 美国第一夫人外交

“第一夫人”是对一个国家元首夫人的尊称。总统在重大外事接待或出访活
动中带上夫人,已成为美国外交中的惯例。在外事活动中,总统夫妇表现得夫唱
妇随亲密恩爱,表明美国第一家庭成员间相互信任和支持,这对总统本人形象和
对美国国家形象都是很好的维护。带着夫人出席外事活动,也更容易拉近与外国
政要及其家属的距离,使严肃的外交活动变得犹如家庭聚会一样亲切温馨。美国
总统在外交中展现的是意志、力量以及对于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等刚性因素,美
国第一夫人所传递的则是温和、友善和亲切等柔性元素,两者在外交活动中起到
相互配合的作用,也使历来以强硬著称的美国外交显现出柔软的一面。正如凯
伦·奥康纳等学者指出的那样:“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如未能考虑(美国)第一
夫人的政治角色,他们就忽视了总统核心集团中的一个关键博弈者的作用。”1从
美国第一夫人们的外事活动重点来看,她们大多会避免就一些重大的国际热点问
题发表看法,而是选择妇女保护、儿童福利和教育公平等领域大显身手。2关心
妇女儿童问题和造访学校、医院、福利院等机构已成为各国第一夫人外交的惯例。
美国历史中有两位极具代表性的第一夫人,她们在美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发
挥了第一夫人的独特作用。一位是美国首任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她坚持每年
元旦打开总统官邸大门欢迎每一个想到总统家中欢度新年的普通老百姓,她还为
了国家团结到国内一些州进行访问,代表总统出席一些重要仪式等,这些行动都
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美国第一夫人这个角色在国家中的位置,为后来者树立了一
个良好的榜样。另一位是多次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第一夫人”的埃莉
诺·罗斯福,她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12 年任期内,始终保持着自己职业女
性的身份,并把绝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红十字会和女权运动组织。在罗斯福总统
去世后,埃莉诺多次被后来的总统任命在政府中任职,1948 年她作为美国驻联
合国大使,为《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做出了重大贡献。华盛顿总统和罗斯福总
统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和最富影响力的总统,而华盛顿夫人和罗斯福夫人也
成功地扮演了出色的第一夫人角色,为美国后来的第一夫人们确立了表率和楷
模。

1
Karen O’Connor, “Wives in The White House: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First Ladie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96, Vol. 26, Issue 3, pp.835-853.
2
宋国友: “美国第一夫人外交揭秘”,载《人民论坛》2013 年第 10 期,第 43 页。

10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由于专业背景、性格特点等个体差异,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不同,
美国第一夫人们在国家外交中扮演的角色、谈论的话题各有不同。根据个人经历
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可以把美国第一夫人大致分为“希拉里型”、“芭芭拉”型、
1
“杰奎琳”型三种类型。 作为柔性外交的承载者,美国第一夫人们在对外宣传
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美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表 4-2:美国第一夫人类型

类型 主要特征 代表人物
“希拉里型” 高学历、高智商、精明能干、事业成功,不仅可以陪同总统出 克林顿总统夫人希拉里、
访,也可以单独外访进行外事活动,是美国政府测试对方国家 奥巴马总统夫人米歇尔
外交底线的最佳人选。
“芭芭拉”型 安心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形象,不干涉政治但乐于低调地进行 老布什夫人芭芭拉、
公益慈善事业,是美国政府接触各国非政府组织和进行民间外 小布什夫人劳拉
交的合适人选。
“杰奎琳”型 乐于出席各类社交活动,是代表美国政府和总统接近各国名人 肯尼迪总统夫人杰奎琳
和社会名流最佳人选。

自中美关系恢复正常以来,美国历史上共有六位第一夫人陪同时任美国总统
访问过中国,分别是 1972 年 2 月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帕特·瑞安·尼克松、1975
年 12 月陪同福特总统访华的贝蒂·福特、1984 年陪同里根总统访华的南希·里
根、1989 年 2 月随老布什总统访华的芭芭拉·布什、1998 年 6 月随克林顿总统
访华的希拉里、2002 年 2 月随小布什总统访华的劳拉。美国的第一夫人风格迥
异,但在访华期间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表 4-3:美国历史上陪同总统访华的第一夫人

访华时间 访华的美国第一夫人 主要行程及意义


1972 年 2 月 帕特·瑞安·尼克松 游览北京城、访问社区学校、参观北京饭店、看望生病儿童等,使
中国民众第一次领略到美国第一夫人的风采。
1975 年 12 月 贝蒂·福特 因推动女权运动、乳癌防治、反药物与酒精滥用等公益活动在美国
国内深得敬重,访华期间贝蒂在一所舞蹈学校内参加舞蹈课。
1984 年 南希·里根 将 1.3 万美金和两辆吉普车捐给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带动
了美国人寄钱寄信以支持中国抢救因竹子开花而受到生存威胁的
大熊猫,体现了美国第一夫人的善良与爱心。
1989 年 2 月 芭芭拉·布什 配合总统的访华行程,展示和蔼可亲的慈母形象。
1998 年 6 月 希拉里·克林顿 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对克林顿的内政外交政
策都有内在深刻影响,她的个人风采广受中国媒体和民众称道。
2002 年 2 月 劳拉 低调亲和地配合总统的访华行程。

1
“公共外交中的女性魅力”,载《公关世界》2011 年 12 期,第 60 页。
孙怡:

10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与历史上陪同总统访华的六位第一夫人不同的是,现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应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邀请,于 2014 年 3 月下旬携母亲与两位女儿访问中国,
开启了史无前例的特别行程,这是美国第一夫人首次单独正式访华。此次米歇尔
访华的行程,并不涉及政治方面的敏感问题,而是主要围绕教育、文化交流等柔
性议题进行。米歇尔前几次单独出访的主要议题都是教育,出访不涉及政治也是
米歇尔的一贯作风。其实,美国第一夫人关注教育问题而不涉及政治,用美国的
制度惯例来说,是“利害关系的避嫌规则”使然,同时也可使外交变得不再是沉
重的政治话题而成为民众们津津乐道的生活内容。

4.2.1.4 美国女性外交的主要特点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整体外交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女
性在其外交事务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美国女性外交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女性外交起步较早、发展历史较长。美国女性从一战时期就开始参与
外交工作,女性外交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女性在二战后开始从事职业外交工
作,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女性外交官在美国外交官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迅速增加,
到 90 年代女性外交呈现井喷式发展,女性活跃在国家外交舞台的各个层面。
第二,担任高级职位的女性外交官人数众多,且涌现了多名杰出女性外交家。
美国不仅参与外交事务的女性人数多比例高,而且还有数量众多的女性高级外交
官,在 1997 年-2008 年这短短十几年间,更是先后出现了奥尔布赖特、赖斯、
希拉里三位女性国务卿,这在世界各国的女性外交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谓登峰造
极盛况空前。另外,“第一夫人外交”在美国已常态化,并对首脑外交起到重要
的配合与补充作用,希拉里、米歇尔等都是令世人瞩目的美国第一夫人,她们的
卓越才能和个人魅力使她们发挥了不可估量且难以取代的外交能量。
第三,女性外交发展具有制度保障。美国女性在国家中经济、政治、社会地
位都比较高,特别是女性政治参与度高,这些是女性外交发展的重要前提,而配
额制、政治任命制制度、灵活任期制度、岗位分享制等为美国女性外交的发展奠
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与美国头号世界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是,美国女性外交处于世界上领先水平,
产生的多位女性外交家的风采令世界瞩目,美国在鼓励和保障女性参与外交事务
制度建设方面的很多成功做法,值得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学习效仿。

10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4.2.2 中国的女性外交

与世界各国女性外交相继崛起相呼应的是,我国的女性外交也在改革开放以
后获得了长足发展,女性在外交中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和肯定。中国前外
长黄华曾说过:“女外交官,无论是担任驻外大使、参赞,还是做其他工作的,
都能独当一面……外交领域向来被看成是男人的天地,事实上妇女在外交上的才
干一点儿也不必男人逊色。”1
按照角色和作用的不同,可大致将活跃在我国外交活动中的女性分为三大
类:政府外交中的职业女性外交官(包括外交官夫人)、公共外交中的国家政要
夫人特别是第一夫人、民间外交中的妇女及妇女组织。这三类女性外交功能不同
但彼此配合,在我国整体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2.2.1 中国政府外交领域中的女性外交官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发展、合作等理念
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就促使中国逐渐改变了过去在外交中固化的甚至
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开始主动以灵活多变的方式与世界各国交往。女性在国家整
体外交中的作用也随之得到肯定,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参与到外交工作中,成
为职业外交人员,还出现了少量女性高级外交官。

1.女性外交官的发展历程
中国女性外交的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1979 年丁雪松被派往荷兰王国,
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表明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一
种姿态。从 1979 年到 2003 年的这 24 年间,中国共向 32 个国家派出 32 位 42
人次女大使2,截至 2014 年 7 月,中国派出女大使总数增加到 56 位 86 人次(表
3 和表 4 分布为中国驻外大使馆和驻外使团的历任女大使),可见女大使在我国
正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最近十年来,我国女性外交官开始被派驻西方大国和区
域合作组织,如傅莹从 2004 年起担任驻澳大利亚大使,2007 年起担任驻英大使;
杨秀萍从 2012 年起担任中国驻东盟的首任常驻大使,杨燕怡从 2014 年起担任中
国驻欧盟常驻大使。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也出现了女性的

1
《女外交官》,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年,序言。
程湘君主编:
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第 166-167 页。
李英桃:

10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身影,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这五位气质优雅、内外兼修的优
秀女性先后成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其中李金华和范慧娟两位在从新闻发言人岗
位卸任之后还分别成为了驻新西兰和驻爱尔兰的女大使。另外,有越来越多的女
性被派往中国驻外总领事馆担任总领事,根据外交部网站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
担任驻外总领馆的女总领事共有 14 名,在全部 89 个驻外总领事馆中占 15.7%。
表 4-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历任女大使1
(1979 年-2014 年)
(以任职时间先后为序)
女大使姓名 出使国家 所在地区 任职时间
荷兰 1979-1981
丁雪松 欧洲
丹麦/冰岛 1982-1984
龚普生 爱尔兰 欧洲 1980-1983
李珩 塞浦路斯 欧洲 1983-1985
芬兰 1985-1988
林霭丽 欧洲
塞浦路斯 1988-1993
荷兰 1986-1990
王桂新 欧洲
挪威 1990-1993
祝幼琬 希腊 欧洲 1988-1992
韩琍琍 爱尔兰 欧洲 1989-1993
顾懋萱 阿尔巴尼亚 欧洲 1989-1992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91-9994
王弄笙 大洋洲
萨摩亚 1994-1997
张联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亚洲 1991-1993
李金华 新西兰 大洋洲 1991-1995
唐湛清 斯洛伐克 欧洲 1993-1996
谢月娥 柬埔寨 亚洲 1993-1997
范慧娟 爱尔兰 欧洲 1993-1997
马达加斯加/科摩罗 1994-1998/1996
赵宝珍 非洲
科特迪瓦 1999-2003
施燕华 卢森堡 欧洲 1994-1998
缅甸 1994-1997
陈宝鎏 亚洲
新加坡 1997-2000
吴珉珉 叙利亚 亚洲 1995-1997
朱曼黎 荷兰 欧洲 1996-1998
许月荷 马其顿 欧洲 1996-1999
章颂先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北美洲 1998-2001
吴筱秋 白俄罗斯 欧洲 1998-2002
傅莹 菲律宾 亚洲 1999-2001

1
此表根据李英桃“妇女与外交:个人的即是外交的”一文(载《国际观察》2013 年第 6 期,第 10-11 页)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驻外机构”栏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10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澳大利亚 大洋洲 2004-2007


英国 欧洲 2007-2010
爱尔兰 欧洲 2000-2002
张小康
新加坡 亚洲 2007-2010
霍淑珍 乌拉圭 非洲 2001-2003
卡塔尔 2001-2002
周秀华 亚洲
叙利亚 2002-2007
马达加斯加 2001-2004
非洲
许镜湖 摩洛哥 2009-2013
瑞士 欧洲 2013-
徐亚男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北美洲 2001-2004
丛军 爱沙尼亚 欧洲 2001-2003
刘向华 黎巴嫩 亚洲 2002-2007
陈美芬 塞舌尔 非洲 2002-2006
陈乃清 挪威 欧洲 2003-2007
薛捍勤 荷兰 欧洲 2003-2008
安提瓜和巴布达 北美洲 2004-2007
任小萍
纳米比亚 非洲 2007-2010
厄瓜多尔 2004-2007
南美洲
刘玉琴 智利 2007-2010
古巴 北美洲 2010-2012
贝宁 2005-2008
李蓓芬 非洲
突尼斯 2008-2010
立陶宛 欧洲 2005-2008
杨秀萍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亚洲 2009-2012/2011
比利时 欧洲 2005-2008
章启月
印度尼西亚 亚洲 2008-
杨燕怡 文莱 亚洲 2005-2007
张金凤 柬埔寨 亚洲 2006-2010
谢俊平 爱沙尼亚 欧洲 2006-2008
芬兰 欧洲 2006-2009
马克卿
菲律宾 亚洲 2012-
捷克 2006-2010
霍玉珍 欧洲
罗马尼亚 2011-
刘菲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大洋洲 2006-2009
佟晓玲 文莱 亚洲 2007-2010
挪威 2007-2009
高建 欧洲
匈牙利 2009-2012
王晓渡 吉布提 非洲 2007-2008
毛里求斯 2009-2013
边燕花 非洲
突尼斯 2013-
李福顺 加蓬 非洲 2010-2012
布建国 老挝 亚洲 2010-2013

10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柬埔寨 2013-
黄敏慧 秘鲁 南美洲 2012-
李燕端 萨摩亚 大洋洲 2013-
欧渤芊 格林纳达 北美洲 2013-
高燕平 以色列 亚洲 2013-
孙保红 加纳 非洲 2014-
邓英 克罗地亚 欧洲 2014-

表 4-5: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团、处女大使1

(以任职时间先后为序)
女大使姓名 驻外团、处 任期
薛捍勤 驻东南亚联盟使团 2009-2010
佟晓玲 驻东南亚联盟使团 2010-2012
杨燕怡 驻欧盟使团 2014-
杨秀萍 驻东盟使团 2012-

表 4-6: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总领馆现任女总领事2

地区 总领事馆名称(国别) 女总领事姓名
驻釜山总领事馆(韩国) 郝晓飞
驻济州总领事馆(韩国) 张欣
亚洲 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哈萨克斯坦) 杜德文
驻宋卡总领事馆(泰国) 汪惠娟(副)
驻泗水总领事馆(印度尼西亚) 于红
驻革但斯克总领事馆(波兰) 刘垣垣
驻里昂总领事馆(法国) 殷立贤
驻马赛总领事馆(法国) 余劲松
欧洲 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馆(荷属加勒比地区) 陈绮曼
驻佛罗伦萨总领事馆(意大利) 王新霞
驻米兰总领事馆(意大利) 廖菊华
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加拿大) 赵江平
北美洲 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加拿大) 刘菲(大使衔)
南美洲 驻伊基克总领事馆(智利) 李姣云
大洋洲 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馆(新西兰) 谭秀甜

总体而言,与美国等女性外交高度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女大使的总数和派
驻地的整体影响力都还很有限,除了傅莹出使的英国和和杨燕怡常驻的欧盟,绝
大部分女大使被派驻的都是世界上影响力较小的中小国家,有些甚至是连国名都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驻外团、处”栏目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驻外总领馆”栏目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10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不为国人所知晓的岛国。我国至今尚未出现过一位女性外交部长。
作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蒙古族)女大使,傅莹是我国第一位真正凭借个
人才能成为外交部副部长的女性外交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级别最高的专职女外
交官。傅莹外交方式与以往中国外交方式有较大区别,她善于发挥女性外交官的
独特魅力并充分展示国家软实力,擅长以温和的沟通方式潜移默化地表达政府意
见,有效改善国家间关系。在担任驻英和驻澳大使期间,傅莹娴熟地运用亲民化
外交、媒体外交、危机外交等多种灵活外交手段,成功化解了外界对中国的误读,
增加了外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甚至为国家带来了中澳双边经济贸易增长
等显性利益。1傅莹的外交风格是外柔内刚,被媒体称为“柔性危机专家”。作为
外交部主管亚洲和边海事务的副部长,傅莹在面对南海争端和钓鱼岛问题时表现
出刚毅甚至强硬的一面,多对肆意侵犯和挑衅的周边小国提出严正警告。王逸舟
盛赞傅莹是“国际上公认最会用柔性方式选读政策的一位中国外交家”,并将傅
莹的外交风格总结为“坚守国家立场却颇得外部舆论好感,深具东方品质又熟悉
西方文化,不惧惊涛骇浪又善于‘借船出海’,每每在危机时刻诉诸柔性方式,
化冲突于笑谈中。”22013 年 3 月起,傅莹兼任全国人大会议首位女发言人,其端
庄优雅的气质和收放自如的谈吐,博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还有一位在中
国外交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女性外交家是吴仪副总理,她的外交风格是强硬却又
不乏睿智。在 1991 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吴仪作为中方团长出席,当时的谈
判任务极为艰巨,美方代表态度傲慢,但吴仪针锋相对地予以机智回应,言语幽
默又不失犀利,美国媒体称其为“智慧、能干、令人尊重的中国外交家”,而德
国《南德意志报》则称其为“不妥协、坚持立场的中国铁娘子”。吴仪曾在《福
布斯》发布的“世界最有权威女性排名”中位列第二,可见其在当时国际外交上
的地位和影响力。吴仪和傅莹的外交风格虽不尽相同,但两位都很好地展示了中
国女性外交家的风采和魅力,她们与男性外交家一样有担当有作为,甚至在某些
特殊外交场合更有优势也更富成效。

2. 女性外交官中的特殊群体——外交官夫人
在我国女性外交官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即外交官夫人,她们也是
我国女性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辛西娅·恩洛在其名著《香

1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傅莹的外交活动”,载《大观周刊》2012 年 23 期,第 30 页。
李宏:
2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86 页。

10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蕉、海滩与基地——建立对国际政治的女性主义理解》一书中指出“政府依靠各
种各样的所谓私人关系来进行其外交事务。政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密和情报机
构,它还需要愿意为其从事外交活动的丈夫提供无偿的服务、从而使那些男人们
能够与其他从事外交工作的丈夫建立信任关系的妻子们。”1她在书中还专门描述
了西方外交官夫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当外交官去世时,相应的长篇讣告中会
描述其职业,驻国外的各种职位。而当他们的夫人去世时,就只有一张随便的死
亡通知。”2外交官夫人为配合丈夫的工作,放弃自己的事业背井离乡来到海外,
不遗余力地为建立本国与他国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营造温馨氛围,可她们在外交工
作中的贡献却几乎不被承认。
与西方外交官夫人不同的是,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在我国驻外
使馆中,外交官夫人的工作已经被视作是国家外交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
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曾指出,外交官夫人的任务是协助驻外大使开展民间
友好活动,同驻在国和其他国家外交使节夫人广泛交往,扩大中国的影响,发展
各国妇女之间的友谊。这些外交官夫人当时的身份是对内的,比如叫做“对内一
秘”“对内参赞”,对外的身份还是外交官夫人。到了 70 年代,外交部正式任命
了一批身份对外的女性外交人员,一些外交官夫人担任了二秘或参赞。随着我国
女性外交人员队伍的扩大,“外交官夫人”的提法逐渐被“外交官配偶”取代,
具有正式对外身份的“外交官夫人”被视作普通的女性外交工作人员而不再强调
其与外交官丈夫的依附关系。3
外交官夫人是外交车轮的“润滑剂”,
“男性外交官的职务越高,他投身于这
些社会责任的时间越长,他依赖妻子参与的程度就越高。”4在我国出现过很多出
色的外交官夫人,她们同时也是优秀的女外交官。如随我国第一位大使王稼祥出
使苏联的朱仲丽女士,曾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对苏联的访问,还利用自己的医
学专长为访苏期间身体不适的毛泽东进行医治。李友锋女士曾先后随丈夫柴泽民
大使在中国驻匈牙利、几内亚、埃及、泰国和美国大使馆工作,为中美特别是中
泰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黄华夫人何理良女士,是外交部首批女参赞之一,先后
在中国驻加纳、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加拿大大使馆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外

1
Cynthia Enloe, Bananas, Beaches & Bases: Making Feminist Sens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Pandora
Press, 1989, pp. 196-197.
2
Ibid, p. 100.
3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356-357 页。
4
李英桃: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第 160-161 页。

10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交官,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何润萍女士曾先后随丈夫杨守正大使在中国驻
索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苏联大使馆工作,任一秘,为中国同非
洲国家人民的友好交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袁杰女士曾先后随丈夫王殊大使
到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不但在中德、中奥之间架
起友谊的桥梁,还在德、奥两国结交联络了许多华侨朋友。葛绮云女士曾在外交
部国际司从事裁军问题的研究,又随丈夫韩叙大使在美国联络处和大使馆工作,
担任一秘,发展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1中国原驻联合国代表凌青的夫人张联,
曾担任驻斯里兰卡大使,她认为大使夫人从侧面配合、协助大使的工作是根本。
外交官夫人作为女性外交官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她们是
作为外交官的配偶,对外交官的工作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也避开了一些正式
外交活动中的不便,尤其可以在民间外交领域大有作为,为中国与驻在国的民间
交往牵线搭桥、构筑友谊;另一方面,她们中的相当部分已具有正式外交身份,
担任了不同等级的外交职务,外交官夫人的“特殊身份”有助于她们更好地熟悉、
理解和执行外交工作任务,并与外交官丈夫相互配合,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特殊
贡献。

4.2.2.2 中国公共外交领域中的“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外交”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当今世界
的外交实践中,第一夫人外交既是首脑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别于职
业外交和民间外交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外交形式。第一夫人在外交中扮演的角色和
所起的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在首脑外交中,第一夫人是作为国家元首的
配偶角色,为首脑外交做好配合与补台。第一夫人作为国家元首的陪同者,表明
元首的工作得到了家庭的支持,同时也能起到旁人无法替代的助手作用,对外传
递一些元首本人不方便传递的信息。作为支持性角色,第一夫人最基本的工作是
陪同第一领导人出访,为国家间关系起到润滑效应。另外,出于世界各国共同遵
守的外交礼遇规则,第一夫人可在出访期间与被访国第一夫人加强交流建立友
谊,还可加深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和理解,起到“以民促官”的效果,为两国政府
2
之间的合作打下民意基础。 第二,在公共外交中,第一夫人作为国家形象大使,

1
关于我国外交官夫人的内容,主要根据程湘君主编的《女外交官》(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一书中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2
赵可金: ‘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研究”,载《国际观察》2013 年第 6 期第 16 页。
“女性角色与国家使命:

10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在国际舞台上能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男性国家元首往
往在外交中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彰显国家硬实力的一面,而第一夫人则是国家
形象的首席代表,可以用柔性的方式向世界传递正能量,用女性独有的温柔、善
良、包容来化解外交难题,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第三,在民间外交中,第一夫
人是作为桥梁纽带的女性角色,拉近国家领导人与国内外民众之间的距离。第一
夫人在外事活动中也可独立承担起公共外交的角色,比如代表国家元首单独出
访,传达最高领导人的外交理念;出席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化活动,作为文化使者
表达文化共鸣;关注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民生问题,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
极投身慈善、环保和公益活动,以一个女性的角色完成国家元首不够擅长或难以
顾及的那些领域的工作。由此可见,第一夫人不是简单的一个称呼,其本质是一
1
种针对民众的外交,第一夫人所做的工作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
在现代中国历史中,共有 6 位第一夫人曾经陪同国家元首出访过他国,她
们分别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李先念夫人林佳楣、江泽民夫
人王冶坪、胡锦涛夫人刘永清、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其中又以宋美龄、王光美和
彭丽媛三位第一夫人的外交活动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宋美龄
宋美龄曾在二战期间出访美国,受美国国会邀请,于 1943 年 2 月 18 日在罗
斯福夫人的陪同下在参、众两院发表演说,请求国际社会给予中国抗战同情与支
持,她因此成为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第一位中国人。宋美龄身着黑色中式旗袍,
举止端庄,以独特的东方女性风韵和地道的英语吸引了美国国会议员的注意力。
她的演说颇为打动人心:“我们决不能忘记,在遭到全面侵略的头四年半中,中
国是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单独抗击日本残暴战祸的。中国人确信应该‘宁
可光荣冒险,不愿屈辱认输’!”在议员们长达四分钟起立欢呼之后,宋美龄以这
样一段话作为演讲的结尾:“盟军应该改变偏重欧洲战线的观点,而应彻底摧毁
日本的武装力量,使其不能再行战事,才可以解除日本对于文明的威胁!”宋美
龄在美国国会演讲的实况,通过四家广播电台向全美播放,在美国民众中引起了
轰动。在劝说蒋介石派宋美龄去美国演说的《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看来,

1
本文这部分内容参考了 2013 年 4 月 17 日由中国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举办的“第一夫人与公共外交”学
术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内容,这些专家包括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赵可金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政
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张胜军教授、外交学院熊炜副教授、外交学院公共外交教研室周加李老师等。

11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她比 30 个师都有用”。事实证明,宋美龄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
洛杉矶等所到之地的确受到美国市民的热烈欢迎,可谓风靡全美:纽约市长授予
其“纽约市荣誉市民”称号;芝加哥市长赠送她一把巨大金钥匙并将 1943 年 3
月 31 日宣布为“蒋夫人日”……宋美龄这次访美开启了中国“夫人外交”的新
时代。二战后期,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
相丘吉尔、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等共同商讨战后如何处理日本的问题;1948 年
11 月,宋美龄再次赴美,为正在国共内战中苦苦挣扎的蒋介石争取支援,直到
1950 年离开美国去台湾。
按照中国社科院马勇研究员的观点,宋美龄对于蒋介石的政治生涯影响非常
大。一方面,宋美龄完成了对蒋介石性格秉性的重新塑造,使他从一个纯粹的革
命军人变成了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另一方面,宋美龄协助蒋介石构建了中
美同盟关系,宋美龄访美带给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传
递了美国的民主宪政思想。美国在外交中讲究价值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
认为,正是由于宋美龄夫人外交的带动效应,中国才有机会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
的大国并成为战后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国家之一。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联合国五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宋美龄的第一夫人外交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宋
美龄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夫人外交”的开创者。
 王光美
1963 年,王光美随刘少奇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四国,这位身着
白色旗袍的第一夫人以其端庄高贵的气质轰动了海内外,继宋美龄访美后 20 年,
中国的第一夫人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是刘少奇第一次以国家主席身
份出访,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国家元首第一次出访非社会主义国家,而根据当时中
国外交惯例,出访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带夫人的。此外,王光美还在 1962 年陪同
刘少奇接待过到访的印尼总统苏加诺夫妇,并于 1965 年再次随刘少奇出访缅甸。
不过,王光美作为第一夫人更多是一个跟随和陪伴的角色。由于后来特殊的历史
原因,王光美这段第一夫人外交活动经历后来反而成为其蒙冤入狱的“罪证”。
 彭丽媛
2013 年 3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进行国事
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陪同出访。彭丽

11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媛第一次在世界人民面前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亮相,就以其美丽的容貌、高雅
的气质、得体的着装获得全世界媒体“眼前一亮”的一致褒扬。英国《金融时报》
的评论说,“彭丽媛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新中国第一
夫人”,凤凰卫视更是直接发明了一个时髦的词语——丽媛 style。2013 年 6 月,
彭丽媛又陪同习近平主席访问了拉美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
西哥等国,并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庄园会晤,此次外交之旅中的彭丽媛除了
依旧美丽、高贵、亲切之外,更增加了一份自信和从容,她在外交场合中夫唱妇
随,与习主席珠联璧合配合完美,再次赢得世界媒体的一致赞誉。在美国著名文
化生活杂志《名利场》2013 年 7 月底发布的“年度最佳着装榜”上,彭丽媛成
功入选,中国第一夫人在着装方面的高雅品位和低调风格获得了世界时尚界的高
度认同。2013 年 10 月,彭丽媛陪同习主席参加 APEC 会议,她的优雅气质和多
才多艺使这位中国第一夫人赢得了更多的好评。第一夫人是国家形象重要组成部
分,被称为“柔性外交的软实力”。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彭丽媛自信从容地
出现在丈夫身边,可以解读为习近平正努力树立一个更自信、更平易近人的中国
领导人形象。”中国社会对彭丽媛“第一夫人外交”的热情关注,某种程度上也
是反映了中国民众渴望国际社会认同和尊重的强烈愿望。
2014 年 3 月 20 日,应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邀请,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携
母亲和女儿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为期 7 天的访问。这是彭丽媛从之前作为陪伴
习主席进行外事出访和接待外宾来访的“配角”,跃升到中国外交活动的“主角”,
从而使“第一夫人外交”从原先首脑外交的辅助和补充的地位,跃升为一种独立
而重要的外交活动形式。彭丽媛独当一面地单独进行外事接待活动,显示了这位
中国第一夫人的外交自信与外交能力。米歇尔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单独访华和彭丽
媛作为中国第一夫人单独接待,这是两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夫
人外交”政策的淋漓尽致的发挥。由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日益
彰显,米歇尔访华之行掀起了中美两国“第一夫人外交”的旋风。很快,中美“第
一夫人外交”成为国际媒体的热词,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米歇尔访华是对
2013 年她缺席加州习-奥庄园会的一种弥补措施,更多国际媒体则将此举解读为
美国试图以建立家庭与家庭的关系来增加中美信任。总之,中美两个大国第一夫

11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人的此次单独会晤,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第一夫人的柔性外交将在处理大
国关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外交能量。
彭丽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除了她是中国现任
第一夫人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是她本人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著名歌唱家,本来就
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近些年来彭丽媛担任了多个慈善大
使的角色:2011 年 6 月,她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
使,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拍摄公益短片,看望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们;她
还是中国“控烟形象大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为了明天爱心大使”。这些公益
活动使彭丽媛从一位被光环围绕的艺术家转变为一位走近普通民众甚至是弱势
群体的社会活动家,她的多才多艺、人美心善使得她更受人民爱戴。
彭丽媛使“第一夫人外交”逐渐成为我国首脑外交工作的常态并显现出其不
可替代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在外交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呈
现了鲜明的个性化外交特色,顺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让国际社会了解了一个更
加多元、丰富、美好的中国,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全方位推进外交事务融入国际社
会的决心和努力。第一夫人外交能为中国外交开辟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拓展新的
外交空间,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奠定更好的基础。

4.2.2.3 中国民间外交领域中的妇女组织

外交不仅是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们的专利,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更为自
然、长远和稳定。官方外交和民间外交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许多专家对此的共识
是“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民间外交是通过同世界各国人民开
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友好交流活动,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加深了解、
增加感情。民间外交大多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用牵
线搭桥的方式来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
妇女群体是开展民间外交的一支重要队伍,各类妇女组织的活动是妇女民间
外交的主要载体,这中间又以各级妇联组织为活动主体。我国妇女民间外交作为
国家外交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官方外交既相互联系又互相配合,以其高度灵活
的特点推动了国家整体外交的发展,尤其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
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妇女民间外交在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11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积极牵线搭桥开展中外友好交流活动,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互信和友谊。
按照时间顺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民间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可称为恢复发展阶段,时间是 1978 年-1988 年。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开始日益
关注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和各项权利,并将妇女议题纳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
区域性重要会议中。改革开放全面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中国妇女积极也参与
到国际活动中,妇女民间外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妇女代表出席了联合国
相关会议和活动,寻找与联合国及双边援助机构开展项目合作的机会。全国妇联
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妇女组织的关系迅速恢复,与日本和欧洲妇女的交流逐步打
开局面,中美妇女的交往从无到有不断推进。1988 年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
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打开了各国代表了解中国的
一个窗口。1第二阶段是解释争取阶段,时间是 1989 年-1994 年。20 世纪 80 年
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促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妇女组织利用参加各种国际性会议如世界人权大会、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人口大会的机会,积极开展与外国妇女组织的互访和
交流,宣传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消除因“六四”风波对中国外交造成的负
面影响。全国妇联先后成功举办了中美、中欧(盟)、中日妇女研讨会,在加强
对话、增进互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妇女组织还通过与发展中国家、邻国
妇女组织的密切接触以及向非洲国家派遣妇女医疗队伍等行动,巩固了中国与广
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阶段,从 1995 年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国继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通过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等
多种形式,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这个阶段,中国妇女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
1995 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加深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各
国妇女组织和机构纷纷寻求与中国妇女组织的合作与联系,我国妇女外交进入了
宽领域、多渠道、深层次、全方面发展的新时期。22004 年在法国举办的“中国
妇女文化周”在中外妇女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表明中国开始走上文化外交
的道路。如今,中外“妇女文化周”已经成为妇女民间外交工作的一个亮点与品
牌,展示了中国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的魅力,有力地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迄今
为止,全国妇联已经同世界上超过 17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 多个妇女儿童组织结

1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妇女民间外交回顾”
张迪: ,载《当代世界》2009 年第 2 期,第 59 页。
2
同上,第 59-60 页。

11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成为中国实施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
除了全国妇联,地方各级妇联组织也在民间外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
中外城市之间和市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交往增进了友谊。比如上海市妇联
在参与上海同国外 70 个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中,将妇女参与的活动作为国际城
市之间友好交往的一个精彩亮点,通过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上海妇女手工艺作
品展,先后在德国汉堡、法国里昂等地举办上海市妇女摄影展,组织上海女企业
家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合唱节,参与上海驻沪总领事夫人团定期开展的公
益慈善与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中外妇女共庆三八”活动,举办中外妇女共
同参加的“国际妇女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交流活动2,等等。由于女性的人
际传播范围和能力也比男性更大更广,因此上海妇联组织的这些女性活动极大地
增进了国外友人对上海乃至中国的了解,大大提升了国家和城市的软实力,对政
府外交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上海妇联还在积极探索和创新妇女民间外交
的形式与内容,更好地体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和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民间外交从交往对象上看,从较为单一的与国外非
政府妇女组织交往,转变为与各国政府部门、议会、联合国机构、国际和区域组
织开展全面广泛多元化的合作;从交往内容与形式上看,交流合作的内容更加务
实,从单纯务虚的友好交流发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维权、环境、婚姻家
庭、育儿、健康等方方面面,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从双方互访、研讨会发展到
高层对话、书画展、文艺演出等各种交流方式。3可以说,妇女民间外交已成功
开辟了国家外交的另一条战线,为改善中国与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关系以及巩固与
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的传统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还在多边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很好地整合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使国际妇女交流合作切实为国内妇女发展服
务。由于妇女民间外交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对象主要在民间,所以受政治经济利害
关系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更多强调的是“求同存异”与“和
而不同”,比如全国妇联与日本群马县保持了三十多年交往历史,无论中日两国
关系出现怎样的波折起伏,双方的友好交流从未因此而中断。由于妇女民间外交
工作“可官可民”,因而妇女对外交往中往往会出现上可至国家元首,下可达普

1
“全球视域下的中国妇女民间外交”,载《中国妇女报》2012 年 3 月 27 日,第 B02 版。
郑红:
2
关于上海市妇联在参与民间外交方面的有关成功经验,是本文作者根据 2014 年 7 月 18 日对上海市妇联
副主席黎荣女士采访得到的相关资料信息整理而成。
3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妇女民间外交回顾”
张迪: ,第 60-62 页。

11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通民众的工作局面。与政府外交相比,妇女民间外交具有更人文、更温馨、更文
明、更和谐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妇女民间外交可以扩大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正
面地向国内外妇女群众和民间妇女组织传递信息。而且,女性的力量还可以带动
整个家庭乃至下一代的力量,因此妇女民间外交的影响力将是深远和可持续的,
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服务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还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问题各项改革也到
了关键的攻坚阶段,因而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既不能一味逞强更不能处处示弱,而
是要巧妙将两者结合起来,有理有节以理服人,在国际舞台上从韬光养晦逐步走
向大有作为。在中国构建负责任有作为的世界大国过程中,女性外交可以在政府
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多个层面发挥其灵活多变的特征,为国家整体外交
战略的成功而服务。

4.2.2.4 中国女性外交的主要特点

政府外交中的职业女性外交官、公共外交中的第一夫人以及民间外交中的
妇女组织是构成我国女性外交的三个主要群体。总体来说,我国女性外交大致呈
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女性外交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职业女性外交和妇女民间外交起步于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真正发展,而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从两次世界
大战中就开始起步,相比之下中国女性外交发展的历史要短得多。我国第一夫人
外交虽然由宋美龄从二战期间就开启了,但尚未像西方国家那样常态化制度化,
基本上还停留在依靠第一夫人的个人魅力指数来确定其外交能量的初级阶段。
第二,女性参与外交事务的人数较少且地位较低。女性在我国外交工作中
总人数还不多,总体地位还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2008 年我国共有职业女性
外交人员 1600 多名,还不到外交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在 160 个驻外使馆中,
女性馆长为 22 名,只占总数的 14%1;女大使人数很少且大多被派往世界上地位
不高的中小国家;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一位女性外交部长……尽管我国女性外交正
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总体而言,我国职业外交中的女性比例还远低于男性,
高级外交官中的女性比例则更低,与美国这样女性外交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
大。我国外交领域还未达到男女平等的程度,女性在我国外交事务中主要还是辅

1
“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探析”,第 113 页。
张迎红:

11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助和补充的角色。
第三,女性外交的相关制度建设还较薄弱。无论是在政府外交领域、公共
外交领域,还是在民间外交领域,我国都还缺乏明确完善的制度对于女性参与外
交进行鼓励和保障,而制度建设的缺乏正是制约女性外交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
美国在发展女性外交中完善的性别平衡战略、政治任命制度、灵活任期制度等,
我国在女性外交制度建设方面还任重道远。
与美国女性外交相比,中国女性外交发展时间短、参与人数少、制度建设相
对薄弱,女性在我国外交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还不够大,女性在我国整体
外交中的能量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总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在
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决定其国家外交战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国家女性外交的战略
定位和外交风格。

4.2.3 女性外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外交官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原则,而且代表了国家同意和维持的国
际社会的规则和惯例,他们的存在构成了国家在彼此关系中遵守规则的最基本证
明。1国家间外交活动象征着国际社会的存在,使国家领导人和外交活动家经常
意识到国家生活在国际社会之中。2联合国决议中对妇女参与外交事务曾有过明
确规定,例如 1985 年通过的《内罗毕战略》第 79 段中特别指出:“各国政府应
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妇女在不受歧视与男子平等的基础上,有机会在政府
派往区域与国际会议的各个级别代表团中担任代表。应该选派更多的妇女担任外
交官,并在联合国内担任包括与和平及发展活动有关领域的职务。”
有学者认为,当今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女性外交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
类是强硬派,比如美国的三任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赖斯、希拉里就属于这种类
型,这类女外交家倚仗自己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对外交往中往往态度强硬甚
至动辄挥舞军事拳头。第二类是属于温和派,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善于巧妙隐
藏自己的外交主张,她在欧盟内部产生意见分歧时多次起到调和作用。第三类属
于隐忍型,这类女外交家很少提出自己鲜明的外交主张,往往是自己身处小国弱
国所致。这三种类型女性外交家的存在,深刻地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格局。

1
David Armstrong, Revolution and World Order: the Revolutionary State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p.247.
2
章前明: 《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第 194-197 页。

11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超级大国美国的女性外交家,往往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强势态度,把她们所代表的
国家的外交主张强加给别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领导者和霸主的角色;第二
世界国家的女性外交家,往往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善于运用柔性灵活的方式在国
际政治舞台上为本国争取最大利益;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外交家,则往往利用自
己柔弱温和的女性形象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委婉曲折地实现本国的利益和主
张,在特定的情境之下甚至扮演关键的少数派角色。1由此可见,国家间外交关
系本质上是一种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反映,外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
利益,世界各国都会根据本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外交家和恰当的外交
方式,国际舞台上不同类型的女性外交家实际上表明了她们各自所代表的国家在
国际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因此,从根本上说,女性外交家的风格主要不是个性因
素使然,更不是女性外交家塑造了本国的外交风格,而是各国的综合实力决定着
女性外交家不同的外交风格。
尽管各国女性外交发展水平不同且女性外交官风格迥异,不过总体而言,女
性外交在彰显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同时,促进了国际社会交往的柔性
化,使国家外交活动向突出技巧性和展现艺术性并重的方向发展。
首先,女性在外交领域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女性在国家中政
治和社会地位的一个缩影,也是衡量该国男女平等程度以及女性参政水平的一个
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女性在经济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较高,男女平等
成为这个国家的社会共识,那么女性在政治领域和外交领域自然就能更有作为。
比如美国作为最早受到国际妇女运动影响的国家之一,女性的参政水平和政治地
位都比较高,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女性外交人员获得井喷式发展,在
近十几年产生了三位女性国务卿。在我国,虽然女性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参与
国家政治决策并涉足外交领域,但毕竟中国社会长期受到“男尊女卑”、
“男主外
女主内”等传统思想禁锢,对女性的政治和外交才华一直没有充分的认识。改革
开放是中国社会思想上的全面大解放,此后男女平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女性在
国家中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参政程度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女性从政
者的增加,女性的政治才能和她们在外交工作中的优势逐步得到肯定,更多的女
性获得了进入政治和外交领域展现才华的机会并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

1
《女性外交,各领风骚》,载《环球人物》2007 年第 17 期,第 12 页。
乔新生:

11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用。
其次,女性在外交领域的作为,与一个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密切相关。改革
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特别是 2008 年国际金融危
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受到国际社会前
所未有的关注,目前中国对外战略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国际社会对中
国崛起的担心。1女性参与外交,特别是从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层面开展对外工
作,可以与政府外交形成有益的配合,有助于让国际社会从更多角度来全面了解
中国,减轻甚至消除对于中国称霸世界的忧虑。相比于男性在外交中的强势角色,
女性在外交中更善于展现柔性的特征,也能更好地向世界传达中国和平崛起的声
音。比如傅莹副外长就是中国女性外交的一张亮丽名片,她的优雅、知性、睿智、
外柔内刚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国外交的刚性色彩,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外交
战略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女性在外交领域的成就,还与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有关。随
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综合实力的上升,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一个融入国际体系的
发展中大国,如何给世界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显得至关重要。国家形象塑
造,是一个国家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有机组成部
分。中国女性在外交舞台上的出色表现,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大大加分,
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从而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比如第一夫
人彭丽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精彩亮相,就极大地点燃了世界公众关注中国的热
情,也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第一夫人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形象代表,彭丽
媛的美丽、优雅、温和正是中国广大女性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也是新一届国家
领导人在世界外交舞台上自信与亲民的最好体现。
总之,在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亟待加强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外交
领域更多发挥女性和女性特质的作用,就有可能使得国际政治和外交活动显得更
加柔性化,不再是动辄使用武力彰显霸权,而是充满包容与合作,推动国际社会
朝着更加公正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1
“中国崛起与对外战略调整”,载《社会科学》2010 年第 9 期,第 8-9 页。
赵可金:

11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5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以联合国为例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主要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
上展开,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女性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贡献,本章拟
从国际组织层面加以阐述。由于联合国是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因此本文重点对联合国加以研究。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妇女地位、维护妇女
权益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制定保护妇女权利的国际公约,保障全
球妇女的基本权利;通过设立专门的妇女人权机构,鼓励妇女全面参与国际事务;
通过举办历次世界妇女大会,促进妇女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各项权益。联合国的努
力使得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妇女议题合法化,使得妇女非政府组织有机会对政府、
政府间组织和联合国本身进行游说和提出建议。联合国成功地把妇女的事业变成
了全人类的事业,正是由于联合国的工作、各国政府的鼓励和非政府的国际妇女
组织的不懈努力,公众对妇女权利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遍程度。1如联合
国前秘书长加利所言:“在联合国倡导的事业中,很少有比促进和保护妇女平等
权利的运动赢得更强烈和广泛的支持的。”2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一系列行动,与国际社会中女权主义实践运动取得的
丰硕成果和女权主义理论带来的女性意识觉醒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女权主义在
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支撑,提高妇女地位和促进性别意识主流化才能成为国际社
会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联合国通过的国际公约,正是广大女性在历次女权主
义运动中所追求的权利和价值的集中反映;联合国设立的妇女工作机构,大部分
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者都以女性为主;联合国召开的历次世界妇女大会,与
会者以女性为主,推动签订最终纲领文件的主要也是女性。一方面,联合国在为
提高全球妇女地位进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女性也通过联合国这个平台获得了
成长并为提高妇女自身地位贡献才能。

1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48 页。
2
The United Nations Blue Books Series (Volume IV):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1945-1996),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1996, p3.

12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5.1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宗旨与历程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两条基本宗旨是维护妇女人权和促进妇女融入发
展。本着这两条宗旨,联合国在近七十年的实践中,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进行了
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颁布维权文件、设立工作机构、召开妇女大会等多种
方式来切实提高全世界妇女的地位,成为世界上在维护妇女人权、促进妇女融入
发展方面最重要也最权威的国际组织。

5.1.1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宗旨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基本宗旨有两条,第一条是维护妇女人权。妇女人权
中除了包含普通人权基本内容外,还有与妇女生理特征相关的特殊内容,如生殖
健康权、生育权、产期保护权等。1联合国从成立伊始,就把维护所有人包括妇
女的基本人权作为一项基本宗旨,
《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写道:
“重申基本人权,
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2在《世界人权宣言》、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
列文件中也都重申了妇女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人权。1993 年第二次世界人权
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维护妇女的平等权利“应列为各国政
府和联合国的优先事项”,要求“把妇女的平等地位和人权汇入联合国系统和活
动的主流”。3联合国将妇女问题纳入人权范畴,提升了人们认识和评价妇女权利
的理论高度,为在现实中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联合国关于妇女问题的第二条基本宗旨是促进妇女融入发展。1961-1970 年
为联合国发展十年,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被排除在发展计划之外,经济发
展非但没让她们受益反而使她们的状况变得恶化。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开始意识
到,如果没有妇女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世界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惠
及广大妇女让她们得以分享。于是,在 1970 年联合国第二个国际发展战略中,
明确宣布要努力将妇女融入发展进程,在此之后,联合国致力于使妇女融入包括
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进程之中,以平等的原则来制定旨在消除对

1
“妇女人权概念的产生及其意义”,载《妇女研究论丛》1998 年第 2 期,第 27 页。
张晓玲:
2
李铁城: (第二版),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年,第 444-446 页。
《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
3
《世纪之交的联合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222 页。
李铁城:

12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妇女歧视的发展战略,推动妇女发展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妇女发展
经济,对她们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援助。1972 年,为了就妇女在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地位提供广泛的政策建议,联合国举行了一个跨区域的专家会议,讨论
了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农村社会和小规模企业中妇女的作用、妇女
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关系等问题。联合国非洲区域委员会率先在 1972 年发动了一
项帮助妇女的计划。1在 1995 年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联合国将发展权作为
妇女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正如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指出的那样:“妇女
本身就是一支经济力量,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这种资源,发展的进
程就将受到限制。”2妇女的发展不仅是一项自身的权利,而且妇女的发展能带来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妇女发展与世界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妇女
的发展就没有世界发展,而世界发展必须有妇女在过程中的参与和结果上的分
享。

5.1.2 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历程

联合国在近七十年的实践中,为推进妇女事业发展开展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
作。按照时间顺序,联合国开展妇女工作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推动男女平等工作的早期,从联合国建立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也就是
1945 年到 1975 年。这个时期,联合国主要致力于谋求男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制
定了诸多法律和文件来保护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权益。1945 年,
在《联合国宪章》中重申了“男女权利平等的信念”,1949 年联大通过《禁止贩
卖人口及强迫卖淫公约》对妇女的基本人权予以保障,1951 年国际劳工组织通
过的《同工同酬公约》中确认了男女同工同酬原则,1952 年通过的《妇女政治
权利公约》中首次在法律上承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国
际劳工组织先后在 1955 年和 1958 年通过《产期保护公约》、
《歧视(就业及职业)
公约》。1957 年联大通过《已婚妇女国籍公约》,196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反对教育歧视公约》,1962 年通过《关于婚姻认可、结婚最低年龄及婚姻登记
的公约》。1967 年联大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宣言》,1974 年通过《在

1
于洋跃: 《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北京语言大学 2007 年硕士论文),第 15-22 页。
2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秘书长的报告:第二次审查和评价<内罗毕战略>的执行情况》,E/CN.6/1995/3/Add.1.
1995 年 1 月 10 日,第 3 页。转引自于洋跃:《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
,第 15 页。

12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非常状态和武装冲突中保护妇女和儿童宣言》。1这个阶段,联合国于 1975 年第
一次召开了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世界性政府间大会即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
了《实现国际妇女年目标世界行动计划》和《墨西哥宣言》……这些国际公约的
通过和生效,在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提高妇女地位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
了广泛影响,并为联合国在今后开展妇女工作奠定了思想和认识上的基础,使提
高妇女地位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第二个阶段是从 1976 年到 1985 年,也就是“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
与和平”,这个时期国际社会对妇女作用的理解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的认为
是发展提高了妇女地位,到后来认为没有妇女的参与发展就不可能,承认妇女是
整个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推动者,认同对妇女作用的轻视既是落后的原因也是结
果。1976 年创建了“联合国妇女十年自愿基金”,1984 年该基金改名为“联合国
妇女发展基金”并成为联合国一个自治机构。1979 年联大通过《消除对妇女一
切形式歧视公约》并于 1981 年正式生效,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与此前通
过的一系列文件共同构成了国际妇女权利保障的基本法律依据,1982 年联合国
专门成立了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这个阶段,联合国分别于 1980 年和 1985
年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分别通过了《行动纲领》和《到 2000
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提出了 20 世纪内应该实现的妇女工作的目标。。
这个时期,随着亚非拉国家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
进入联合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妇女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要求得到了国际社会一定
程度的关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提上了世界妇女发展的议程。这个
阶段联合国的努力特别是第二次、第三次世妇会的召开,加速了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的妇女从分歧走向理解与合作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从 1986 年到 1995 年,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国际格局及国际
事务已发生巨大变化,冷战后的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加倍努力,对妇女的
支持已纳入到联合国所有机构和部门的主流工作之中。联合国分别于 1986 年、
1989 年、1995 年发表了三份《妇女在发展中的作用》的世界调查报告,这些报
告分析并总结了妇女在发展中参与的情况。1988 年,经社理事会通过《联合国
妇女和发展中期计划》并于 1990—1995 年正式实施。1991 年,联合国首次出版

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第 319-325 页。
李英桃:

12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世界妇女状况:趋势和统计数据》,此后每五年编写一期,由联合国经济和和
社会事务统计司编写,增加了国际社会了解妇女问题现状的机会。1993 年,世
界人权大会通过《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同年联大通过《消除对妇女暴力宣
言》,1994 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认为生育健康与权利是解决人口和发展问题
的关键。1995 年 3 月,历史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人数最多的“社会发展
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男女之间的平等和公平是国际社会将要优先解决的问
题。1995 年 9 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社
会性别”成为《行动纲领》的中心概念并提出“赋权妇女”等重要概念,表明国
际社会已经从简单的关心妇女问题转变为将男女不平等视为由社会文化建构的
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强调必须从改革社会结构入手消除两性间不平等关系。
第四个阶段是从 1996 年到现在,联合国为妇女赋权,深化社会性别主流化
工作,有关妇女与发展的各种方案与实践在不断完善和实施,提高妇女地位的各
项措施正在具体落实和推进中。1996 年 3 月,联合国妇地会第 40 届会议提出:
“确保支持将性别观念融入联合国各项活动的主流。”1第二个《联合国妇女与发
展中期计划》于 1996—2000 年正式实施,该计划阐述了继续提高妇女地位的各
种办法。2000 年 6 月,联大第 23 届特别会议即“北京+5”会议提出了国际社会
在妇女问题上面临的挑战,呼吁各成员国在提高妇女地位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2005 年 2 月,第 49 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即“北京+10”会议空前一致地坚
持和重申了《北京行动纲领》的立场。在这个时期,联合国一系列与妇女问题有
关的出版物如《2000 年世界妇女进程》、《2002 世界妇女的进步:性别平等与千
年发展目标》、《2005 年世界妇女的进步:妇女、工作与贫穷》、《2005 年世界妇
2
女:统计数据的进展》等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评估了世界范围内妇女的发展
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010 年召开的“北京+15”会议和将于 2015 年召开的“北
京+20”会议,都在全面总结和反思《北京行动纲领》在世界各国的贯彻落实情
况,并就进一步推进妇女地位提高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从联合国近 70 年开展妇女工作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从法律层面上来制
定文件公约谋求男女平等,到思想意识层面上对妇女作用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再
到实践层面上深入为妇女赋权、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三个发展阶段。从这个发展

1
“黄启璪同志谈:性别观点纳入主流”,载《妇女研究论坛》1996 年第 3 期,第 4 页。
黄启璪:
2
关于妇女问题相关文件的介绍,详见 http://www.un.org/chinese/esa/women

12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轨迹可以发现,要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制定法规文件只是基础性的第一
步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从思想层面上重视与重估妇女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真正价
值,再到实践层面上切实落实和推进提高妇女地位各项政策措施,是一个由易入
难的过程。世界范围内妇女地位的真正提高,在于联合国推动下各国政府、非政
府组织以及妇女自身的实际作为。

5.2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文件与机构

联合国为提高妇女地位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又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
歧视公约》、
《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等影响最为深远。联合国还专门设立了
一些直接服务于妇女的工作机构和部门,将对妇女的支持和帮助纳入到自身主要
工作之中,直接推进了国际社会的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5.2.1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系列文件

联合国成立近七十年来,通过了一系列与提高妇女地位有关的文件,其中影
响较大的有《联合国宪章》(1945 年)、《世界人权宣言》(1948 年)、《妇女政治
权利公约》(1952 年)、《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1967 年)、《实现国际妇女年目
标的世界行动计划》和《关于妇女的平等地位和她们对发展与和平的贡献的墨西
哥宣言》(1975 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 年)、《联合国妇女
十年后半期行动纲领》
(1980 年)、
《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
(1985 年)、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1995 年)、《“北京+5”成果文件》等。其中又以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等文件对提高世
界范围内妇女地位的影响最为深远。

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79 年 12 月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EDAW,简称《消歧
公约》)是迄今为止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且有法律约束力
的国际公约,被称为“妇女权利宪章”。该公约于 1979 年 12 月 18 日在第 34 届
联合国大国通过,1981 年 9 月 3 日开始生效,目前全世界已有 185 个国家批准
和加入了该公约。公约由序言和六个部分内容构成,共 30 条款。公约首次为“对

12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妇女的歧视”下了定义,即“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并高度
概括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对妇女歧视现象,指出“歧视的实质是妨碍妇女享
有平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要求缔约各国将男女平等和非歧视原则纳入本国宪
法或有关法律。同时要求缔约各国消除任何个人、组织或企业对妇女的歧视,并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婚姻家庭等领域采取措施,确保广
1
大妇女得到发展和进步。 根据《消歧公约》第十七条的规定,联合国于 1982 年
设立了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在监督各国履职、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各缔约国需要定期向委员会汇报本国执行公约的具体情况,委员会则每年
通过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报告。
2014 年 10 月 23 日,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消歧公约委员会审议了中
国政府执行《消歧公约》的第七第八次合并报告,超过 200 位来自中国大陆、香
港、澳门及海外 NGO 和一些国际机构的代表旁听了此次审议大会。中国妇联副主
席宋秀岩代表中国政府在此次大会上报告了执行公约的情况,中国在消除对妇女
歧视方面虽然成绩显著但依然充满挑战。由于中国地域广袤、东部地区和中西部
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妇女在地区、民族、年龄、学历、职业等各
方面差异显著,女性在入学、就业、婚姻家庭各方面受歧视现象的现象还普遍存
在,消除对妇女歧视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2.《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联合国于 1993 年 12 月 20 日通过《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第一次为
“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进行了定义,确定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不论其发生
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之中,凡是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或性方面的伤害
或痛苦的,均被视作对妇女的暴力。《宣言》指出,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对妇女
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侵犯,是男女权力不平等关系的具体体现。《宣言》确定了各
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所应采取的措施。对妇女的暴力问
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994 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现改名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设立了“对妇女的暴力及其原因和后果问题特别
报告员”职位并延续至今。1999 年 12 月 17 日,联合国大国通过第 54/134 决议,
将每年的 11 月 25 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2008 年 2 月 25 日,联

1
《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8 年,第 168 页。
全国妇联国际部编:

12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 52 届会议开幕式上发起了“联合
1
国系统多年期消除对妇女暴力行动(2008-2015)” ,号召将消除对妇女暴力行
动长期持续地推进下去。
2014 年 11 月 25 日,也就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当天,我国国务
院法制网站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
文,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反家暴立法已经纳入全国人大 2015 年立法工作
计划。由此推断,在北京世妇会 20 年全球评估后续行动之际,该法案将会提交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个巨大的进展,可以说是十多年来地方促进中央、妇女推
动国家的结果。从这部反家暴法草案的总体框架来看,明确了反家暴的国家责任,
内容简明、全面、扼要,整部草案共 6 章(总则、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裁
定、法律责任、附则)41 条。不足之处是草案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过于狭隘,
侧重不同主体对于家庭暴力的各自责任而对多机构协同干预家暴行为的精神体
现不足,有些条款还过于原则和笼统。结合国内倡导反家暴立法进程中众多不同
学科专家的呼吁和努力,以及家暴当事人的经历和诉求,这部反家暴法在后续修
改时应考虑如何拓展家庭暴力的界定,涵盖性侵害等其他家暴形式,以及视同家
庭暴力的关系;需强化多机构协作机制,尤其是增加公安机关参与执行人身安全
2
保护裁定的职责;将家庭暴力作为单独案由等。 总之,中国全社会都希望反家
暴法的制定从此进入一个快车道,并竭尽所能使之成为一部行之有效的法律,让
更多人特别是更多妇女免遭家庭暴力的伤害,让更多受害人特别是受害妇女的权
益早日得到切实的保护,而不是让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草案成为草草的“草
案”。对倡议者来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立法的倡议以民意为本,立法过程本
身同样应该是民众的赋权。毕竟,公众需要的不仅是一部保护权益的法律,而是
以人权标准诊治家庭暴力的顽疾。我们认为,一部法律优劣的最终检验权应该属
于民众,特别是那些需要被法律保护的人群。

3.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1995 年 9 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 189 个国家
协商一致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两个文件被视为推动全球妇女
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之称为“历次政府间会议所制定的

1
《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第 161 页。
全国妇联国际部编:
2
,载微信公众号“女权之声”,2014 年 12 月 5 日。
“如何理解反家暴法征求意见稿?”

12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最出色的文件之一”。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全球
公民社会深入辩论和广泛协商的成果,同时也是各方妥协的产物。它以联合国妇
女十年和 20 世纪 90 年代一系列联合国会议所做的承诺和结论为基础,突出强调
了赋权妇女和性别主流化,要求将性别观点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中,为此后的国
际会议和文件纳入性别视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行动纲领》分为六个部分内
容,第三部分“重大关切领域”提出了 12 个急需采取行动的关切领域,包括妇
女与贫困、妇女的教育和培训、妇女与保健、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妇女与武装冲
突、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妇女的人权、妇
女与环境、女童,这 12 个领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五部分“体制安排”
指出各国政府对于执行《行动纲领》负有首要责任,同时需要社区、国家、区域
和国际各级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并对国家、次区域、区域和
国际机构的各自职责进行了安排。《行动纲领》既是各方行动的指南,也是衡量
标准。该文件通过近 20 年来,以其广泛性和综合性,成为赋予妇女权力、实施
1
性别主流化和实现平衡发展的经典文献。 当然,目前各国政府在执行《行动纲
领》方面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国际组织-国家-社区的多层级联动协同机
制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北京世妇会后联合国迄今没有再次召开全球范围内的世
界妇女大会。
通过上述一系列文件我们可以发现,、联合国在妇女问题上从关注单一妇女
问题转向了注重歧视妇女的综合原因,并将改变社会权力结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
2
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一贯的基本原则是
反对歧视妇女,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参与。《联合国宪章》第八条中明确妇女参
政的基本准则是“联合国对于男女均得在其主要及辅助机关在平等条件之下,充
任任何职务,不得加以限制”,这一准则在联合国之后签订的各类文件中得以体
现,如 1948 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指出:
“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
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第二,从强调男女权利平等发展到突出男女人数均
等。1975 年第一次世妇会通过的《行动计划》和《墨西哥宣言》,除了提出“保
证妇女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在全国、地方和社区各
级参加选举以及公共和政治生活”以外,还要求“进行特殊活动,专门征聘、推

1
《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第 1-2 页。
全国妇联国际部编:
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第 325-328 页。
李英桃:

12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荐和提升妇女担任重要职位,直到男女名额获得公正为止”。1995 年第四次世妇
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大量增加所有政府和公共行政
职位的妇女人数以期达到人数均等,必要时通过采取积极的行动。”第三,从强
调“政治参与”发展到强调“参与权力和决策”。通过参与决策,女权主义的观
点可以被带入决策领域,争取付诸实施并对之进行有效监督。1975 年第一次世
妇会的《行动计划》提出“妇女和男子在相同的条件下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和
“妇女在政治方面的决策和其他阶层上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事务,是妇女充分行
使平等权利、进一步发展和促进国家福利的先决条件”;到 1979 年《消除对妇女
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强调的是妇女有平等权利担任公职、执行公务、参与国际组
织的工作;1985 年第三次世妇会《内罗毕战略》提出的是“政治参与和决策中
的平等”;1995 年第四次世妇会《行动纲领》提出的战略目标为“采取措施确保
妇女平等进入并充分参加权力结构和决策”、
“提高妇女参加决策和领导的能力”。
联合国主要文件决议文件的上述变化,一方面反映出随着女性参政水平的
提高,男女平等事业所面临问题的重点发生了变化,联合国妇女工作的政策也相
应作出了调整,另一方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认识的深化,已从简单
承认男女平权发展到将促进男女平等参与和改变传统社会权力结构这两项努力
1
紧密结合在一起。 联合国妇女工作政策的调整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认识的深
化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推动着全球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

5.2.2 联合国妇女工作机构

联合国成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妇女发展基金、提高妇女地位研究培训所、
提高妇女地位司、性别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特别顾问办公室等多个工作机构来处
理国际社会的妇女事务,推进妇女事业进步。2010 年 7 月成立的联合国妇女署,
合并了除妇女地位委员会之外的其他四个妇女工作机构,该机构服务妇女的功能
更集中效率也更高。

1.妇女地位委员会(UN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1946 年第 2 号决议设立的,
是最早的联合国妇女组织,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为首要目标。该委员

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第 327-328 页。
李英桃:

12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会由各国政府指定的妇女组成,专门为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交有关增加妇女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及权利的建议和报告,经社理事会再把建议和报告
转交给联合国大会及其负责社会与人道主义事务的第三委员会进行讨论并作出
最终决定。该机构在 1995 年后成为北京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的主要监督
执行机构。妇女地位委员会设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内,现有 45 名委员,其中亚洲
委员 11 名,任期四年,每年召开两次委员会议,听取非政府机构针对三大议题
的意见和报告。该委员会一直是联合国系统内关注妇女议题和需求的核心机构,
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至今仍有重大的影响力。北京世妇会后每五年一次的妇女工
作会议主要由妇女地位委员会来负责召集。

2.妇女发展基金(UN Development Fund for Women)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的前身是 1976 年成立的联合国妇女十年自愿基金,是
为响应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关“增强联合国妇女问题的制度结构”的号召而成
立,致力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在成立的第一年,妇女发
展基金仅有不足 50 个项目,到了 1981 年就发展到了 400 多个项目,这些计划涉
及就业、人类发展及信息和能源。1该基金为妇女提供实际训练及援助,促使妇
女在政治、经济资源上获得公平对待。如今,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已向 100 多个
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有 14 个地区项目理事和一个不断扩大的遍
及亚非拉的由性别顾问和专家参与的网络。目前,该基金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
致力于增强女性面对经济事务的能力,致力于帮助建立更强大的妇女组织和网
络,使得妇女有能力同政府及国际机构谈判,以制定和实施更公正平等的政策。

3.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培训所 (U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1976 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建立了“提高妇女地位研究培训所”,目的是制定
新的方法以增加妇女对发展的贡献,并使发展的总进程与妇女的需要更加协调一
致。2该机构将妇女融入发展作为首要主题,主要通过研究培训及信息的收集和
发布,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以鼓励和帮助政府、政府间以及非政府
组织进一步开展有关妇女方面的工作。2004 年该训练所制定了 2004-2007 年间的
1
Margaret Snyder: Transforming Development: Women, Poverty and Politics, London: IT Publications, 1995,
p26.
2
联合国新闻部编: 《联合国手册(第十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年,第 287 页。

13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策略框架,包括以下目标:针对目前涉及到性别问题的政策开展研究工作,评判
其实施情况和与预期目标的差距;有效管理与性别有关的知识,支持政府和民间
社会将性别观点纳入政策和工作项目的主流;努力建设一个体制健全、管理良好、
富有创造性并能可持续发展的机构。1它还通过创建网络和持续发布与性别有关
的信息,促进市民社会与政府间的对话。它还拥有一个数据库,建立了一个性别
意识信息和网络系统,该系统为妇女提供了信息共享和 经验交流的平台,为把
妇女纳入发展的轨道提供了特别的资源。

4.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司(UN Divis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联合国最初于 1946 年设立妇女地位科,1972 年升格为促进男女平等处,1978
年改称提高妇女地位司,该机构后隶属于联合国秘书处经济社会事务部,负责酝
酿并整合联合国妇女政策的走向,支持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和消除对女性歧视
委员会的运作,负责联合国第一次至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包括“北京+5”、
“北京
+10”等相关妇女工作会议的秘书事务,并与政府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就相关事务
保持密切合作,可以说它是联合国专职的妇女人权机构的秘书单位。

5.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
联合国大会于 2010 年 7 月 2 日通过投票,一致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联合国
机构,作为联合国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力的新实体即联合国妇女署,该实体合
并了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司、妇女发展基金、性别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特别顾问
办公室、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等四个原来在联合国内直接服务于
妇女问题的机构和部门,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各大区域包括中国在内的 80 个
国家设有办事机构。联合国妇女署根据普遍性原则,在接获会员国要求时,通过
开展支持规范制订工作和业务活动,为所有区域发展程度不同的所有会员国提供
关于两性平等、妇女赋权和妇女权利以及两性平等主流化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2011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妇女署开始正式运作,首任负责人为当时的智利前总
统米歇尔·巴切莱特,该机构也成为促进两性平等和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机构。
2
目前该机构的执行主任为来自南非共和国的普姆齐莱·姆兰博-恩格库卡女士,
她曾是南非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也是南非历史上职务最高的女性,她于 2013 年

1
详见 http://www.un-instraw.org/en/
2
李英桃: 《女性主义和平学》,第 37 页。

13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7 月接替提前辞职回国参加总统选举的巴切莱特担任该职务。
除了上述专门机构外,联合国的其他附属机构、专门机构如人权理事会、国
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也在反对歧视妇女、促进男
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工作深入渗
透到了上述这些机构中间,通过与这些机构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大大拓宽了联合国
1
妇女工作的视野 ,在推进妇女权益保护和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取得了更加富有成
效的积极成果。
联合国通过颁布一系列与提高妇女地位有关的文件并设立一些直接服务于
妇女的工作机构,努力将对全球妇女的支持和帮助用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定,使
得提高妇女地位的工作得以长期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5.3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

对当代国际妇女运动和国际妇女组织影响巨大并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联
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世界妇女大会对众多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出现
和发展、对世界范围内妇女争取平等地位的斗争、对妇女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都起
到了关键的支持性作用。2在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联合国又召开了一
系列专门的妇女工作大会,如“北京+5”、
“北京+10”等会议来评估各国执行《行
动纲领》的情况。由于召开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时机尚不成熟,所以联合国将
在 2015 年继续召开“北京+20”会议,来推动各国妇女工作的后续进展。

5.3.1 联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联合国分别于 1975 年、1980 年、1985 年、1995 年举办了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这与当时的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日益重视和关注的大背景有关。这四次盛会对于
全球妇女地位的提高、妇女之间的跨国联系和交流、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
由于受到 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影响,欧美
1
《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第 19-20 页。
于洋跃:
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43 页。
李英桃、胡传荣:

13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主要发达国家的妇女在思想与观念上进一步解放,要求获得女性真正解放和男女
真正平等。在这次国际妇女浪潮冲击下,国际社会对于女性问题的重视程度进一
步提升,这也促使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感觉有必要尽快召开一次
全球性大会,邀请世界各国政府代表与非政府组织代表来共同讨论妇女问题。
1975 年 6 月 19 日至 7 月 2 日,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于在墨西哥首都
墨西哥城召开,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政府间世界性大会来专门讨论妇
女问题。本次大会审查和评估了联合国系统在执行委员会关于结束对妇女歧视的
建议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制定了促进妇女充分参与全面发展的新战略,承认了妇
女在实现世界和平中的作用。来自 133 个会员国的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其中
113 个代表团均由妇女担任团长,在 2000 多名代表中有 73%是女性,是一次名副
其实的全球妇女的盛会,中国政府由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素文同志率
领的 21 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本次大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共有约 6000 名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与第一次
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举行的“国际妇女年论坛”即非政府论坛,论坛的目标是把来
自世界上一切地域和有着不同背景的男女聚集在一起,就妇女在经济和社会中的
地位交流信息和意见,在全球范围内起到提高认识达成共识的作用。非政府论坛
成了世界妇女大会的特色环节,在后来的历届世界妇女大会上都被予以保留,而
且人数、规模、范围、议题都不断扩展,非政府论坛上形成的意见对于世妇会最
后通过的文件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历次妇代会的最终决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参考
和采纳了非政府论坛上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也体现了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开
放、包容、多元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实现国际妇女年目标世界行动计划》
(简称《世
界行动计划》),该计划为后来的“联合国妇女十年(1975-1985)”设定了一整套
综合性的提高妇女地位的指导性方针。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妇女的平等地位和她
们对发展与和平的贡献的墨西哥宣言》(简称《墨西哥宣言》),提出了“平等、
发展、和平”的口号,明确了男女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的权利平
等、机会平等和责任平等,并强调了平等、发展、和平三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互
为补充的关系,这个口号后来成为“联合国妇女十年”的主题。

13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2.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
由于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 1979 年联合国通过的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联合国决定继续召开第二次世
界妇女大会来推进全球妇女工作的进展。1980 年 7 月 14 日至 31 日,第二次世
界妇女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本次会议三个目标是:第一,重申《消除
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重要性;第二,审查执行墨西哥会议目标的进展情
况;第三,修订在墨西哥会议上通过的《世界行动计划》。会议的主题确定了对
妇女特别紧迫的三个领域:就业、保健和教育。联合国 145 个成员国、有关组织
和专门机构的代表共 2000 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一行 23 人在当
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同志率领下出席了本次大会。
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与和平后半期行动纲领》,该纲
领对“联合国妇女十年”前五年(1975-1980)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评估,同时为
后五年(1981-1985)制定目标。纲领认为实现墨西哥会议目标存在一些障碍,
包括在提高妇女地位过程中缺少男性的参与,有些国家缺少提高妇女地位的政治
意愿,认识不到妇女对社会贡献的价值,处在决策层的女性太少,妇女工作和活
1
动普遍缺乏财政来源,决策者和普遍妇女缺乏沟通等等。 《行动纲领》阐述了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认为没有和平稳定就不会有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纲领
还明确指出了妇女遭受歧视和不平等以及受到各种以性别为基础的身体和精神
上虐待的事实,号召消除一切针对妇女的暴力。

3.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
由于联合国妇女十年在时间节点上的完成以及全球妇女工作发展的需要,联
合国于 1985 年 7 月 15-26 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本
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确定具体措施以克服实现“联合国妇女十年”目标的障碍,这
些障碍包括:不发达状况和普遍贫困状况的持续存在,导致对妇女的不平等现象
和法律及事实上对妇女歧视的存在;妇女在发展中的从属地位持续存在,这是生
理、社会和文化偏见所造成的后果;对国际和平的威胁持续存在,导致军备竞赛、
武装冲突、侵犯人权、恐怖主义和对全面进步尤其是提高妇女地位的阻碍。来自
联合国 157 个成员国、联合国各机构及 163 个非政府组织的共 6000 多名代表出

1
,第 32 页。
《审查和评价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与和平成就世界会议的报告》

13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席了本次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一行 26 人由当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
员陈慕华同志率领出席了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 15000 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
了大会的“非政府组织论坛”,围绕“平等、发展与和平”三个主题和“就业、
保健与教育”三个次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相比于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
本次内罗毕会议的参与人数大幅提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对于本次大会表
现出巨大的参与热情,并在非政府组织论坛上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
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标志着“联合国妇女十年”的结束,由于“联合国十年”
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世界各国之间、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在某些问题上
观点迥异分歧重大,因此与会代表在会议期间进行了激烈辩论,最终在求同存异
基础上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并通过了《到 2000 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
性战略》
(简称《内罗毕战略》)。这是一份关于 20 世纪末 15 年妇女发展的蓝图,
规定了“平等、发展与和平”三个主题和“就业、保健与教育”三个次主题到
2000 年应该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
《内罗毕战略》强调联合国各成员国有义
务把妇女的视角加入到政策和实践中去,该文件的核心是在国内层面上实现男女
平等的一系列措施。国内的男女平等是世界范围内男女平等的基础,各国政府对
于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力度是提高妇女地位的关键所在。

4.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世界各国都忙
于应对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给国内政治经济带来的重大变化,联合国也
无暇顾及本应五年召开一届的世界妇女大会,因此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未在
1990 年如期召开。这也充分说明联合国工作包括妇女工作都受到国际政治经济
格局的重大影响,世界各国包括联合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证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局
势的稳定,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才能带来发展包括妇女的发展。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 1995 年 9 月 4-15 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是历次
世界妇女大会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谓盛况空前,成果斐然。与会总
人数约 4 万人,除了联合国 189 个成员国派出了共约 17000 名与会者之外,一些
国际妇女组织也纷纷派代表参加此次大会,另有约 3 万人参加了在怀柔举行的非
政府组织妇女论坛。这是联合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国际盛会,也是迄今为止

13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我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 同前三届世界妇女大会相比,本次大会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妇女问题的高度重视,出席本次大
会的各国代表团规格普遍较高,其中部长级以上的高级代表团有 130 个,其中有
2 位总统、3 位总理和多位议长、副议长、副总理出席大会;第二,大会讨论的
问题广泛、深入,远远超出“就业、健康和教育”,涉及 12 个妇女关切领域,反
映了世界妇女追求全面平等的强烈愿望;第三,大会强调面向行动,与会者普遍
希望这次大会成为政府作出承诺的大会,强调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的务实行动。
在这次大会上,时任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发表了她的著名演讲“妇女的权利
是人权”:
“不论我们之间存在什么差异,联接我们的力量总比分化我们的力量来
得多。我们分享共同的未来,并彼此谋求对全世界的妇女和女童共同的尊严和尊
重……借着相聚在北京,我们凝聚世界的目光,共同来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
家庭,并经由教育、健康关怀、工作以及信贷,享有合法的机会和人权,并在其
国家完全地参与政治空间。”希拉里在演讲中所传达的理念被北京世妇会以文件
形式确认下来,大会明确妇女权利是人权,各国政府都有责任共同保护妇女权利。
本次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加速执行《内罗毕战略》的《行动纲领》,
提出了解决全世界妇女问题的战略目标和为此应采取的行动,其中《行动纲领》
是在非政府论坛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的,是各方力量的妥协
与真正提高妇女权利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共同纲领》共 10 万多字,列举了贫穷、
教育和培训、保健、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等 12 个关切领域,具体阐述了各国妇女
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
动。189 个国家的代表明确承诺将实施《行动纲领》,所有与会的非政府组织的
代表也都将此看作采取行动的纲领性文献。本次会议特别令人瞩目的是,非政府
组织在会议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独特作用,很多参加会议的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同
时又被本国政府任命为官方代表。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其传统的角色是游说
政府官方代表,而作为官方代表,他们又参与制定政策或策略。这些代表的双重
身份使得他们不断转换角色,时而是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时而是政府官方代表,
2
这种现象在以往任何联合国的正式大会上是未曾出现的, 显示了北京世界妇女

1
“关于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 95 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情况的报告”,载《第四次世界妇女
彭佩云:
大会重要文件汇编》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年,第 148 页。
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44 页。
李英桃、胡传荣:

13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大会超乎寻常的包容性,同时反映了在妇女问题上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已受到
各国政府的高度认可,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已经可以同时兼任政府官方代表,政府
与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妇女问题的观点上越来越拥有共识。
北京世妇会使国际女权运动的重点从“妇女”转移到“社会性别”,这意味
只有通过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权力关系,妇女才能获得赋权(empower)。这
次会议还提出了将社会性别纳入主流,这一点成为体现在之后联合国所有政策和
方案中的基本原则。1995 年第 50 届联大决议中明确今后联合国的所有活动中纳
入性别观点,1997 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将性别观点纳入主流”作出明确界
定:
“这是一种战略,将妇女和男子的关注事项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所有领域的决策和方案的设计、落实、监测和评估,使男女都能平
1
等受益,终止不平等的现象。最终目标是实现两性平等。”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妇女提高地位系列行动的一次
高潮,将提高妇女地位的国际努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北京世妇会不仅是历
史上最成功的世界妇女大会,也是国际女权运动的一次巅峰。也正因如此,国际
社会迄今为止尚未完全将北京世妇会《行动纲领》的目标执行到位。
表 5-1 世界妇女大会
时间 地点 规模 通过的文件 会议目标与主要成就
第一次世界妇 墨西哥城 2000 多 名 各 《世界行动 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讨论妇女问题
女大 会( 1975 国代表,6000 计划》
、《墨西 的世界性大会;非政府论坛成为大会特色;
年 6 月) 多名 NGO 代表 哥宣言》 设定了一整套提高妇女地位的指导性方针;
提出了“平等、发展、和平”的口号。
第二次世界妇 哥本哈根 2000 多 名 代 《联合国妇 重申《消歧公约》重要性;审查墨西哥会议
女大 会( 1980 表 女十年:平 ;评
目标进展情况;修订《世界性的计划》
年 7 月) 等、发展与和 估“联合国十年”前五年取得的成绩,为后
平后半期行 五年制定目标。
动纲领》
第三次世界妇 内罗毕 6000 多 名 代 《内罗毕战 规定了“平等、发展和就业”三个主题和“就
女大 会( 1985 表,15000 多 略》 业、保健和教育”三个次主题在 2000 年应
年 7 月) 名 NGO 代表 该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
第四次世界妇 北京 17000 名与会 《 北 京 宣 提出了解决全世界妇女问题的战略目标和
女大 会( 1995 者,30000 多 言》
、《行动纲 为此应采取的行动;NGO 在会议上发挥前所
年 9 月) 名 NGO 代表, 领》 未有的独特作用;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世妇
规模与规格 会,也是国际女权运动的一个巅峰。
为历次之最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92 页。
刘伯红、杜洁:

13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5.3.2 北京世妇会之后的联合国妇女会议

虽然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所提出的
解决全世界妇女问题的战略目标尚未完全实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暂时不具备召
开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必要条件,但联合国在推进妇女工作进程和把北京世妇
会承诺变为现实的努力从未停止。北京会议之后,联合国每隔五年定期召开会议,
审议世界各国执行《行动纲领》的情况,并制定下一步共同努力的行动倡议。

1.联合国大会第 23 届特别会议(简称“北京+5”会议)
在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为了审查和评估 1985 年通过
的《内罗毕战略》和 1995 年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及商定 2000
年以后应该采取的行动和措施,联合国于 2000 年 6 月 5-9 日在纽约召开了联大
第 23 届特别会议(简称“北京+5”会议)。大会以“2000 年妇女:21 世纪的性
别平等、发展与和平”为主题,回顾了 1995 年以来各国(地区)执行《北京宣言》和《行

动纲领》的情况,并制定未来的行动计划。来自联合国 189 个会员国和非政府组


织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代表团由国务委员率队出席了会议,香港特别行
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分别派遣正式代表参加了本次特别联大。
本次特别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呼吁各国(地区)在提高妇女地位领域加强国际

合作,敦促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提供各类援助。会议还通过一项题为“执行《北

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进一步行动和倡议”的《成果文件》,回顾和评价了
北京会议 12 个重大关切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为各国(地区)进一步促进妇女

发展指出了努力方向。在政策方面,会议特别强调要使妇女能够参与到各级政策
和规划的制定中,而且各级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必须包含性别方面的考量;在法律
方面,会议探讨了带有性别敏感的全国与国际立法;在体制方面,会议努力确保
最高阶层对实现两性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给予政治承诺。

2.联合国第 49 届妇地会(“北京+10”会议)
在北京世妇会召开 10 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关于是召开联合国第五次世界妇
女大会还是召开“北京+10 会议”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世界妇女大会
应该定期召开形成一种制度,但当时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在第四次世妇会制定的战
略目标大部分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召开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没有实际意义,摆在

13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各国政府面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对第四次世妇会的承诺变成实际行动。
最终国际社会达成一致,于 2005 年 2 月 25 日至 3 月 11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
部召开了第 49 届联合国妇地会即“北京+10”会议,185 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团
和 2700 个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 10 年来性别平
等事业在全球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估。“北京+10”会议通过了《第 49 届妇地会
宣言》并产生了秘书长报告,全面总结了各国政府十年来在执行《行动纲领》方
面取得的成就、障碍、挑战和今后的优先行动领域;形成了非政府妇女组织的蓝
皮书。
总的来说,联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北京+5”、“北京+10”会议,使一
直处于边缘的妇女议题合法化,妇女的经历、观点和解决方案逐步被认知和纳入
行动纲领中,使妇女有机会对政府和联合国提出各种建议。这些大会汇集了来自
世界各国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的广大妇女,为她们提供了相互接触和交流沟
通的平台,增进了她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合作。正如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
那样,尽管联合国并不致力于推动全球女权主义和国际妇女运动的网络化,但这
些大会和相关工作为全球妇女促进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和相互团结,创造了条件
2
和环境。 联合国这些妇女专题大会为国际妇女运动和国际妇女组织提供了加强
联系和提高地位的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球民间社会特别是妇女运动和
妇女组织的发展。

3.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 or“北京+20”会议?
随着全球妇女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妇女工作的推进,国际社会关于何时召
开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讨论从未停止。2012 年 3 月 8 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
人办公室曾发表声明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第 66 届联大主席纳赛尔联合提
议在 2015 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讨论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对妇
女的影响。虽然国际社会最终并未就此项联合倡议达成一致意见,大部分人的意
见仍是认为在北京《行动纲领》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召开第五次世界
妇女大会不具有现实意义。2015 年联合国将继续召开“北京+20”会议而不是第
五次世界妇女大会来审议北京《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但联合国秘书长与联大

1
刘伯红、李亚妮: “实现 1995 年在北京制定的全球议程——联合国第 49 届妇地会“北京+10”会议简介” ,
载《妇女研究论丛》2005 年第 3 期,第 30-31 页。
2
Marianne Dekoven, ed., Feminist Locations: Global and Local, Theory and Practice ,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30-131

13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主席的这份联合倡议充分表明了联合国对于妇女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全
球性问题给妇女带来的影响以及妇女在全球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等一系列国际
社会新问题的高度关注。
2014 年 9 月 25 日,联合国妇女署中国代表特别助理安德莉·科娜女士在出
席由上海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4 上海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上明确表示,
2015 年将是北京世妇会召开 20 周年纪念,联合国将召开专门的“北京+20”会
议,全面评估 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
实施成果,届时还将通过全球妇女“2015 后发展议程”,以进一步指导世界各国
妇女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合作。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 59 届年会 2015 年 3 月 9
日在纽约总部开幕。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宋秀岩出席大会一般
性辩论并作主旨发言。她在发言中指出,在纪念北京世妇会召开 20 周年之际,
聚焦妇女发展目前仍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再出发、再行动”。
宋秀岩认为,1995 年北京世妇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汇聚了世
界各国妇女进步和发展的庄严承诺,是国际妇女运动的一个里程碑。20 年来,
在两个文件指引下,大多数国家妇女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提高妇女地位的
国家机制更为健全,妇女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管理的机会更会广泛,
弱势妇女群体的需求得到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登上政治、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舞台,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各自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着积极作用。
今天看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仍然是推动全球妇女进步、实现男女平
等最重要的政策文件。在过去一年内,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北
京+20”纪念活动,总结和分享了二十年来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落实《北京宣言》
和《行动纲领》的成果与经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为进一步推进
世界各国履行承诺、促进两性平等和女性赋权事业,中国政府将与联合国妇女署
合作,于 2015 年 9 月 26 日在纽约总部共同主办“全球妇女峰会”,希望世界各
国为实现 2015 后发展议程中妇女领域目标做出新的政治承诺、提供新的资金支
持,为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发展与和平而继续行动。
正是由于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尤其是《行动纲领》
将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战略目标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在北京会
议之后的近 20 年内,世界各国包括国际社会各方力量虽然几经努力但仍未能完

14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全将《行动纲领》的目标执行到位,这也是联合国直至今日尚未召开第五次世界
妇女大会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联合国在推进妇女工作进程和把北京世妇会承诺变
为现实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在北京世妇会之后,联合国每隔五年召开会议,就世
界各国执行《行动纲领》的情况进行审议,并制定下一步共同努力的行动和倡议。
虽然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还不具备召开第五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充分且必要条
件,但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包括广大妇女本身为争取男女平
等性别公正的努力从未停滞。相比之下,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进妇女地位提高方面
的工作力度和实际效果还参差不齐,有些国家的政府甚至只是用承诺和口号代替
实际行动,极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实际生存状况和社会权益甚至出现了下降。
由此可见,在落实男女平等和提高妇女地位的相关公约和共识中,各国政府的态
度和作为是关键性的因素,联合国的倡导和推动还缺乏绝对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5.4 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工作的成就和挑战

作为国际事务的协调中心,近 70 年来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
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受制于自身的性质和特征,联合国在
妇女工作方面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表 5-2 :联合国推进妇女发展进程大事件

时间 重要事件 主要内容

1945 年 联合国成立,制定《联合国宪章》 重申“男女权利平等信念”

1946 年 成立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 促进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


1949 年 通过《禁止贩卖人口及强迫卖淫公约》 保护妇女的基本人身权利
1951 年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同工同酬的公约》 通过了男女同工同酬原则
国际社会首次在法律上承认妇女享有平
1952 年 通过《妇女政治权利公约》
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
1955 年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产期保护公约》 保护妇女在产期内的基本权利
1957 年 通过《已婚妇女国籍公约》 给予已婚妇女保留或改变国籍的权利

国际劳工联合会通过《关于就业及职业歧视公约》
1960 年 对妇女的就业权、教育权给予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取消教育歧视公约》

联大通过《关于婚姻认可、结婚最低年龄及婚姻登 对妇女的婚姻意愿、年龄等予以法律上的
1962 年
记的公约》 确认
联大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和《经济、
1966 年 呼吁妇女更多参与公共生活
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盟约》
1967 年 联大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宣言》 要求在法律和事实上承认男女平等原则

14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972 年 联大决议宣布将 1975 年定为“国际妇女年” 加紧采取行动促进男女平等


通过《实现国际妇女年目标世界行动计
1975 年 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 划》,宣布 1975-1985 为“联合国妇女十
年:平等、发展与和平”

创建“联合国妇女十年自愿基金”,设立提高妇女
1976 年 以便更好执行国际妇女年方案
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
把对妇女歧视定义为“一切由于性别原因
1979 年 联大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而做的区别、排斥或限制”,是关于妇女
人权最全面的国际公约
通过《联合国妇女十年:平等、发展与和
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1980 年 平后半期行动纲领》
成立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
“联合国妇女十年资源基金”更名为“联合国妇女
1984 年 妇女发展基金成为联合国常设机构
发展基金”
通过《到 2000 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
1985 年 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内罗毕举行
战略》
1986 年 首次发布《妇女在发展中的作用》世界调查报告
1988 年 经社理事会通过《联合国妇女和发展中期计划》
1991 年 联合国首次出版《世界妇女状况:趋势和统计数据》
承认妇女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
1992 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召开
作用
承认妇女权利是普遍人权中不可剥夺、不
1993 年 世界人权大会在维也纳召开
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确定增强妇女权力,改善生育健康与权利
1994 年 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在开罗召开
是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关键。
确认男女平等是国际社会将要优先解决
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
1995 年 的问题,必须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1999 年 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的任择议定书》 扩大消除歧视委员会的工作权限和方法
总结过去 5 年国际社会执行《行动纲领》
“北京+5”会议召开
2000 年 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
出版《世界妇女状况 2000:趋势和统计数据》
通过《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
2003 年 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
充议定书》
2005 年 “北京+10”会议召开 对全球性别平等事业进行全面评估
举行以“妇女参与决策:迎接挑战、开创变革”为
2006 年
主题的纪念国际妇女节活动
合并了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提高妇女地
2010 年 建立联合国妇女署 位司、提高妇女地位特别顾问办公室、提
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等四个机构
将举行“北京+20”会议并通过全球妇女“2015 后
2015 年
发展议程”

14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工作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大
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妇女的政治地位方面。在联合国的推动下,
世界各国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过程的比例不断上升。在联合国系统内部,专业及
1
以上职类女性 比例逐年增加,1999 年这个数字为 33.5%,到 2004 年这个比例已
达到 36.9%,超过了联合国 1985 年规定的 30%;1993 年联合国秘书处担任受地
域分配限制的工作人员中女性总比例为 31.25%,到 2002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 41%。
2
与此相呼应的是,世界各国妇女参政比例也不断提高,1995 年各国人部长级职
位的女性比例为 6.8%,到 2005 年已达 14.3%,妇女在议会中的占比从 1975 年的
10.9%增加到 2005 年的 16.2%,而且妇女在议会中比例超过 30%的国家从 1995
3
年的 4 个增加到了 2005 年的 20 个。
第二,妇女的经济地位方面。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加强立法保障妇
女的经济权利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仅从妇女就业状况来看,到 2004 年,除了
南亚、西亚和北非等少数地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
中所占比例都超过了 35%,其中欧美发达国家妇女已超过 46%,几乎与男性持平。
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贫困率也正在逐步减低,如马来西亚女性户主家
庭的贫困率从 1999 年的 16.1%下降到 2002 年的 12.5%,越南的这个比例从 1998
4
年的 28%下降至 2002 年的 20%,智利则从 1990 年的 39.3%下降至 20.8%。
第三,妇女的社会地位方面。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成员国妇女的教育、医
疗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巴西妇女文盲率从 1991 年的 20%下降到 2000 年的
12.63%,埃及妇女文盲率从 1996 年的 50%下降到 2004 年的 41.2%,洪都拉斯的
女性文盲率从 1998 年的 34.7%下降到 2001 年的 19.8%。欧洲很多国家女性高等
5
教育中入学率已超过 50%,卡塔尔女大学毕业生比例到 2001 年已高达 72%。 到
2004 年,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制定了妇女保健方案,多数国家的产妇死亡
率呈现下降趋势。联合国在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如 2000

1
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分为两大类,专业人员及以上职类和一般事务人员职类,其中专业人员及以上职类除
副秘书长和助理秘书长外,包括专门业务人员和主管人员两个等级。
2
联合国大会: 《秘书长的报告:提高联合国系统妇女的地位》,详见 http://daccessdds.un.org/doc/
3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秘书长的报告:妇女和男子平等参与各级决策过程》,2005 年 12 月 19 日,
E/CN.6/2006/13,第 6 页,详见 http://daccessdds.un.org/doc/
4
于洋跃: 《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第 39-40 页。
5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秘书长的报告:审查(北京行动纲要)和题为“2000 年妇女:二十一世纪两性平等、
发展与和平”的大会特别会议成果文件执行情况》,转引自于洋跃: 《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
,第
40 页。

14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1325(2000)号决议,呼吁武装冲突各方采取特别措施
保护妇女和女孩免受基于性别的暴力,特别是强奸和其他形式的性侵害。到 2004
年底,世界上至少有 50 个国家已设立专门机构监测或促进执行关于暴力侵害妇
1
女的政策。
联合国在妇女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女权主义实践活
动的推进。女权主义运动对国际治理制度上的影响与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第一,打破了联合国内部的人事安排制度,让女性掌握对国际事务的
不少话语权,比如联合国已产生了多位女性副秘书长,如路易丝·弗雷谢特(加
拿大)、马克·马洛赫·布朗(英国)、阿莎·罗斯·米吉罗(坦桑尼亚,现任常
务副秘书长)等,女性在联合国机构中的任职人数和职位都呈现上升趋势;第二,
促进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妇女与儿童权益的条约与公约,不仅使得妇女地位
提升和权益改善有了制度性的保障,而且从根本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使得世界妇女问题对话机制化,世界妇女大会的定期召开以及关于妇女问
题的联大会议常规化,确保了在全球政治和外交议程中始终存在妇女的声音,女
性不再需要男性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联合国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
然面临一些挑战,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妇女权益保护方面,联合国倡导的普遍
人权与国家最看重的主权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一国在签
署、批准或加入国际公约时,可以提出保留。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签署或批准了联
合国通过的诸多保护妇女人权的公约和宣言,但不少国家在某些条款上不同程度
地有所保留。比如有许多加入《消歧公约》的国家对公约内容作了过多保留,从
而破坏了联合国对妇女人权实行国际保护的理念,也削弱了国际公约的法律效
力。第二,联合国设立的妇女工作机构权力有限。如妇女地位委员会没有权力审
查政府的行为,在出现妇女权益受损情况时没有权力启动援助程序,不能直接与
各国政府交流接触而只能通过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传达建议,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成
效,也严重限制了妇地会作用的发挥。而且,有些联合国妇女工作机构的活动经
费也来自各成员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
男女的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联合国和各成员国都分别制定了

1
联合国大会:
《秘书长报告:侵害妇女的一切形式暴力行为的深入研究》,转引自自于洋跃:
《联合国在提
,第 41 页。
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

14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法律文件来保证男女平等,但男女在事实上还处于不平等状态。虽然各国妇女在
政治、经济、社会权利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但离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巨大差距。
比如在联合国系统内虽然女性工作人员比例有增加,但担任高级职位的妇女比例
不升反降;各国妇女担任国家领导人或议会成员的总数虽有上升但总体比例还不
算高;女性就业权虽有了法律保障,但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歧视依然存在,而且女
性在企业中职位高、薪酬高的人数总的来说还不多。由于联合国并不是具有绝对
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因此无论是其通过的公约、设立的机构还是召开的会议,这
些保障妇女权益提升妇女地位的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需要通过各国政府的力量
才能加以贯彻落实,各成员国对于联合国维护妇女权益的一系列措施的认可程度
和执行力度,直接关系到这些维权措施和手段的最终成效。只有国际社会尤其是
主权国家的共同配合和积极应对,才能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14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6 女权主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公民社会层面

从广义上看,全球公民社会的构成主体包括非政府组织(NGO)、跨国公司、
跨国社会运动以及社会精英等,其中又以各级各类非政府为最重要组成部分。与
国家和国际组织相比,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独立性、多元性、广泛性、联动性等特
点,能够在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无法渗透到的社会层面发挥效能,在全球性问
题的解决特别是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女权主义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社会治理的影响主要在国家-国际组
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次上展开,其中在全球公民社会层面,国际妇女非政府
组织的发展、跨国公司女性高管的成长、国际妇女运动的延续以及女性社会精英
的涌现,都充分体现了女权主义在构筑公平正义的国际社会新秩序方面的独特贡
献和重要价值。

6.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国际上对非政府组织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根据国际协会联合会(UIA)的
定义,国际非政府组织为:“有着国际目标,至少有来自三个国家的个人或集体
参与,包括有投票权、有永久总部和维持持续行动的储备和补给、有相当的预算,
1
这些预算来自至少三个国家的公民、基金会和政府的捐赠。” 联合国新闻部按照
活动范围将非政府组织分为国际性、地区性和国家性三类,认为非政府组织是在
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组织起来的非盈利性的、自愿的公民组织。世界银行将非
政府组织宽泛地定位为“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从事扶贫济困、维护穷人利益、
2
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社会服务或促进社会发展的非盈利组织”。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医疗卫生、消除贫困、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
国际公共领域作用显著。根据国际协会联盟编写的《国际组织年鉴》提供的数字,
全球范围内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已从 1909 年的 176 个增加到了 1992 年的 27190
3
个,到了 2000 年这个数字为 45647 个 ,这其中就包含了众多的女性团体。国际
妇女非政府组织正在为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进而改变国际关系格局发挥自己的

1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sociations, “Typ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Yearbook ”,
http://www.uia.org/uiadocs/orgtyped.htm.
2
赵晓芳: “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其参与扶贫的战略分析”,载《兰州学刊》2010 年第 4 期。
3
李少军: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 104-105 页。

14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独特作用,诸如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国际公共领域正是国际妇女组
织最关注和最擅长的领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国际妇女组织数量众多、规模
庞大,业已成为全球妇女为自己争取各项平等权益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6.1.1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大多是在国际妇女运动产生,并顺应国际社会的变化和
全球治理的需要而获得发展的。作为非国家行为体,国际妇女组织呈现出了多元
化和丰富性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公民社会构建和全球社会治理中产生了重要影
响。

6.1.1.1 国际妇女运动中产生的非政府组织

国际妇女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国际妇女运动是紧密相关的,从国际妇女组
织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们是顺应时代需求产生并且充分反映了不同时代国际妇女
运动的宗旨和特点。

1.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前后产生的妇女组织
全球妇女很早就认识到了在国际层面上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重要性。随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的兴起,一些国际妇女组织也在此期
间应运而生,并把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受教育权利作为自己的宗
旨,这与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的主要诉求——争取妇女公民权完全吻合。这一时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期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国际妇女组织有“国际妇女理事会”
Women,简称 ICW)、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Women,简称 IAW)
“国际妇女同盟”
和社会党妇女国际(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 简称 SIW)等。
国际妇女理事会(ICW)于 1888 年在成立,总部在巴黎,是世界上历史最
悠久的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之一,该理事会目前在 75 个国家和地区有团体会员1。
通过各种不同规模的会议、讲习班和研讨会,国际妇女理事会在协助各国妇女争
取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权利及开展扫盲、职业培训、计划生育等方面取得
了很大进展。自 1987 年以来,该理事会与联合国儿基会、粮农组织、国际劳工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举办了许多妇女参与发展的项目,致力于

1
《各国妇女组织概况》,1995 年,第 510 页。
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编印:

14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帮助弱势人群特别是妇女改善生活条件,为她们提供受教育和就业及创收机会。
1
国际妇女同盟(IAW)于 1904 年在柏林正式成立,目前在 50 多个国家中有 70
多个团体会员。在国家层面,该组织协助各会员团体争取妇女参政权、受教育权、
经济及和社会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在国际层面上,国际妇女同盟与其他非政府组
织联合倡议联合国制定有关和平、已婚妇女国籍、消除就业与教育歧视、禁止贩
卖人口等公约和宣言,并敦促联合国成员国加速执行这些国际公约和宣言。社会
党妇女国际(SIW)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及劳动党妇女于 1907 年建立,总部
设在伦敦,在 66 个国家有 75 个团体会员。该组织致力于推动消除社会上任何歧
视和不平等,争取妇女的政治权利、人权、发展与和平,通过会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民主社会主义,促进党内的男女平等,并扩大与党外妇女组织间的联系。
2

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过后,陆续出现的各种国际妇女组织呈现出了几个
显著的特点。第一,关注点拓宽:除了平等这个主题之外,和平也成为国际妇女
组织关注的主题。20 世纪初期到中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世界人民渴
望和平,第三世界国家人民渴望民主和自治,因此这一时期产生的国际妇女组织
有旨在保卫世界和平的如 1915 年成立的“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
(Women’s International League for Peace and Freedom, 简称 WILPF),也有综合
地争取妇女各方面权利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如 1945 年在巴黎成立的“国际民
(Women’s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 简称 WIDF)。第二,
主妇女联合会”
专业性和行业性国际妇女组织出现:著名的有“国际商业及职业妇女联合会”、
“国际女经理人互助福利会”、“世界乡村妇女协会”、“国际女医务人员协会”、
“国际大学妇女联合会”、
“国际女律师联合会”等。这些国际妇女组织以妇女的
职业或行业为切入点,联合同行业或专业的妇女为共同利益而奋斗。第三,区域
性国际妇女组织出现:著名的有 1928 年在古巴成立的“美洲妇女委员会”
(Inter-American Commission of Women),它是美洲国家为实现妇女的政治和公
民权而设立的政府间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1962 年成立的“泛非妇女组织”
是非洲统一组织下属的全非性妇女组织,在加速非洲妇女解放,促进非洲妇女参

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27 页。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2
《国际妇女运动与妇女组织》,第 218-219 页。
刘伯红、杜洁:

14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与社会发展和获得平等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第一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中及之后建立的国际妇女组织有许多共同点:大多
以推进男女平权为宗旨并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比较注重效率和国际影响,遵循团
结互助、姐妹情谊(sisterhood)等原则。这些国际妇女组织在全世界推进男女
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男女平权并没有在现实中
完全实现,有些组织内部还产生了等级结构产生了分化,在两次大战中很多妇女
放弃了国际姐妹情谊转而以国家、民族、阶级利益为重等等,这些问题都给以后
的国际妇女组织提出了继续努力的方向。

2.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前后产生的妇女组织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美和欧洲爆发的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全面批
判了父权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争取妇女权利的同时,向主流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都发起了挑战。在这次浪潮中及之后产生的国际妇女组织,无论在
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一个阶段,呈现出了几个新的特点:第一,广
泛参与全球决策。在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及之后产生的国际妇女组织参与国
际事务决策是空前的,它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国际妇女组织将广大妇女共同
关注的问题带到一些重要的世界会议比如联合国的有关会议上并提出积极合理
的建议。联合国妇女十年(1976-1985)和联合国召开的历次世界大会,许多国
际妇女组织十分活跃,举办各种活动,不遗余力地把妇女的意见带入到国际发展
议程中,推动国际社会将社会性别问题主流化。第二,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这
一阶段的国际妇女组织,在组织方式和运作上也向传统模式提出挑战,出现了一
些松散的、反权威的妇女小组,妇女们在小组中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反思自
己如何被这个社会塑造。这样的新组织就比以往的妇女组织更接近广大妇女群
众,更为平等和民主。当然,由于这些分散的小组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因
此不同地区的妇女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互合作的网络,去挑战父权制的庞
大体系。第三,组织功能、主题的多样性。这个时期成立的国际妇女组织就功能
而言,既有活动性和联谊性的,也有服务性和宣传性的,更有研究性和信息性的,
满足国际妇女的不同需求。3如“国际姐妹群众组织”把关注焦点集中在平民阶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217-222 页。
刘伯红、杜洁:
2
“千姿百态的国外妇女非政府组织”,载《博爱》1995 年第 5 期,第 26-27 页。
刘伯红,
3
“国外妇女‘非政府组织’面面观”,载《东方》1995 年第 4 期,第 39-40 页。
刘伯红,

14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层妇女的需要和培训,帮助妇女脱贫致富;如“国际妇女写作协会”通过鼓励妇
女写作,使她们增强信心和力量;如“生育法律和政策中心”致力于为妇女提供
自由选择的生育健康服务。就主题而言,这一时期成立的国际妇女组织涉及到平
等、发展、和平等各个妇女关注的领域,仅从“国际妇女人权组织”、
“国际妇女
家庭健康”、
“妇女环境与发展组织”、
“妇女全球科学和技术网络”、
“反对拐卖妇
女联盟”、
“国际少数民族妇女”、
“全球妇女基金”这些妇女组织的名称上就可领
略到其主题的多样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之后,开始出现了国际妇女学
(International Studies
研究组织,如“国际研究协会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性别部”
Association Feminist Theory and Gender Studies Section)、“欧洲妇女国际研究”
(Wome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Europe)、“妇女研究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Gender for Research on Women)等。1这些研究组织的出现,将国际妇女运动及
随之产生的国际妇女组织从实践行动层面上升到了理论研究层面,、为国际妇女
组织在此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3.后冷战时期产生的国际妇女组织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国际妇女运动、国际妇女组织
及妇女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也带来了相应影响。1995 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超过 3000 个非政府组织派代表
出席,大会制定的《行动纲领》针对全球绝大多数女性面临的基本问题,提出了
妇女与人权、妇女与发展、妇女与暴力等 12 个急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此后涌现
了一大批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其中有 1995 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妇女组
(ASEAN Confederation of Women’s Organizations)、1998 年成立的“国
织联合会”
际妇女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和“国际妇女民
主中心”(International Women’s Democracy Center)、1999 年成立的“国际女法
官基金会”(International Women Judges Foundation)、2000 年建立的“亚太妇女
资源与研究中心”(Asian-Pacific Resource and Research for Women)和“妇女全
(Center for Women’s Global Leadership)、2001 年成立的“国际妇女
球领导中心”
权利行动观察”(International Women’s Rights Act Watch)、2002 年成立的“妇女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223-229 页。
刘伯红、杜洁:

15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之声国际”(A Women’s Voice International)和 2004 年创立的“社会性别、公民


权利与发展行动”(Actions on Gender, Citizenship and Development)、“妇女社会
文化社团”(Women Cultural Social Society)等1,主题更为多样,理论性更强,
对全球决策的参与和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近年来,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得更加活跃,其中既有涉及
平等、发展与和平各领域综合性组织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
“国际
民主妇女联合会”、
“妇女环境与发展组织”、
“国际少数民族妇女”、
“国际妇女人
权组织”;有行业性组织如“国际乡村妇女协会”、
“国际商界和职业妇女联合会”、
“国际大学妇女联合会”;有“妇女合作信用社”这一类草根组织,为其成员提
供资源和服务,帮助她们改善生活条件;有“耶路撒冷连接”这一类尝试在不同
国家、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间建立互信,促使各方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的
跨界组织,还有“非洲妇女全球网络”、
“欧洲妇女院外集团”、
“国际妇女论坛”、
“妇女全球科学和技术网络”等全球性、地区性的国际网络。2这些国际妇女非
政府组织涉及了国际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关注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特别
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群体,而且更加注重了全球范围内妇女的团结与联合。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其发展进程曾被两
次世界大战打断,但总体来看,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数量由少到多,分布地域
由欧美扩展到全球,其活动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部组织结构由不
成熟到成熟,不同组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和作用日
益加强。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尤其是它
们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上取得的成就之突出,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
注。妇女非政府组织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广大妇女争取权利,同时将性别意识、妇
女权益输入国家政府决策和国际组织决策过程中去,在国际社会培养性别平等意
识和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促进国际社会在女性权益保障方面的法治更加公正。

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第 226 页。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
2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229 页。
刘伯红、杜洁:

15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6.1.1.2 有代表性的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一百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了
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已经逐步获得了国家及
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有些甚至获得了联合国咨商地位,在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
的影响力。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等是其中有代表
性的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

1.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WILPF)
成立于一战期间的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是最早的国际妇女非政府
组织之一。一战爆发后,各种旨在推动裁军与和平教育的妇女团体在西欧和美国
纷纷建立,致力于和平运动的妇女活动家通过召开国际性会议来建立跨越国界的
联系。在英、德、荷、奥、美、加等国女性主义者与和平活动家的倡议下,妇女
国际和平大会于 1915 年在荷兰海牙召开,来自 12 个国家的 1000 多名代表通过
了一系列决议谴责战争,敦促各国政府停火、开始和平协商和建立基于公正原则
的持久和平。会议成立了妇女争取永久和平国际委员会并迅速在相关的 12 个国
家设立了分支机构。该委员会在凡尔赛和会期间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妇女和平会
议,为使和平运动走向制度化,会议成立了“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
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初,该组织积极支持国际联盟,在争取裁军的活动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虽然由于国联的解散和二战的发生,该联盟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极
其严峻,有关如何抗击法西斯和应对战争的争论导致了其成员的减少,但在美国
著名反战和平人士简·亚当斯和德国女性主义者格特鲁德·贝尔等人的全力支持
和有力领导下该机构坚持运作,其负责人简·亚当斯还在 1931 年被授予诺贝尔
和平奖,以表彰她个人以及她所领导的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在推进国际
和平方面所作的贡献。1945 年,该联盟出席了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宪章大会,
并于 1948 年成为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
织。
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早期的工作受到各种思潮影响,一些妇女活
动家依托宗教思想或从母性角度提出,女性作为母亲有责任保护其儿女免受战火
蹂躏;有的认为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和其他权利,这是建立一个更加

15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和平世界的基础;还有的把战争和军国主义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穷、暴力、对
女性和弱势群体的压迫等现象联系在一起。尽管这些女性和平主义者和社会活动
家观点不尽相同,但她们对“和平”的理解都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非战争状态”。
有学者认为,早在“积极和平”概念提出的几十年前,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
联盟就已在追求这种境界了。
作为非政府组织,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对裁军、核军备竞赛等消
极和平有关问题深表关切,积极支持并派员出席联合国召开的有关裁军问题的 7
次会议,是最早要求制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团体之一。它敦促各国妇女、
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将裁军和反对军国主义作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中心问题加以
对待,呼吁各国政府削减军费开支,将其用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正。联
盟不仅把女性的声音带到联合国的和平、裁军、人权讲坛上,也提请联合国世界
妇女大会将和平与裁军作为女性面临的问题给予重视,在“联合国妇女十年”和
历次世界妇女大会中都扮演了关键性角色。联盟的代表不仅促成将与和平相关的
问题载入大会的各项文件,还通过搭建“和平帐篷”等活动,为发生对峙和冲突
1
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开展对话、讨论和平与合作问题创造条件。 另外,该联盟
还把目光投向了人权、非殖民化、发展等同积极和平相关的事宜,拥护联合国发
表的世界人权宣言及创建儿童基金会、设立难民署高级专员职位等旨在保障基本
人权的措施,其派驻联合国的代表在人权委员会、裁军与发展大会等机构和会议
中任职,并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粮农组织等机构派遣自己的
工作人员。

2.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 简称国际妇联,WIDF)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也是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妇女
非政府组织。它成立于二战结束不久的 1945 年 12 月,总部设在德国柏林,成立
之初以团结各国进步妇女,反对法西斯战争,争取和平、民族、妇女平等权利,
保护儿童,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为宗旨,其成员来自全世界不同的种族、民族,有
着各不相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1947 年国际福利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

1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191-193 页。
胡传荣:

15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粮农组织等多个机构中
1
享有咨商地位,并参加了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
1948 年,在国际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保卫和平的宣言”,为保障
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反对战争对儿童的伤害发出了自己
的呼声:“不要让我们的儿子、丈夫和兄弟被抛入新的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2
我们的力量无限强大,我们为争取和平和民主的共同努力必能获得胜利!” 1951
年 4 月,国际妇联在苏联莫斯科开会,正式决定将每年的 6 月 1 日作为国际儿童
节,号召保障世界各国为维护少年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而共同努力。
六一儿童节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最重要的节日,世界各国和各地政府每年都
会在这一天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庆祝。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国际妇联将争取裁军、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和人
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推动女性参与决策及保护环境等作为自己的目标。截止 1991
年 7 月,国际妇联共有 144 个会员团体,分布在 113 个国家。改组后的国际妇联
现在的宗旨是争取和保护妇女在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消除社会上和家庭中对妇
女的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保护儿童权利,争取民主、自由、自治、民族独立、
和平和裁军,反对侵略战争,建立一个无核武器、无大杀伤力武器的世界,团结
遭受到压迫、侵略、种族、民族和宗教歧视、外国统治、占领和霸权主义伤害的
妇女和人民,致力于妇女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进步,促进妇女参与
决策,保护环境。国际妇联派代表出席了 1975 年在墨西哥城、1980 年在哥本哈
根、1985 年在内罗毕举行的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参加了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
和人权委员会的历届会议。

6.1.2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在解决全球妇女问题和实现男女平等的漫长道路上,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凭
借其贴近基层、适应性强、管理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发挥了重大作用。非
政府组织可以做到一些政府做不到的事,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妇女问题、
提高妇女地位方面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第一,能够将性别意识、妇女权利纳入决策过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一项重

1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详见 http://myy.cass.cn/file/2005122214009.html.
2
【苏】奥佛仙尼科娃:《妇女为争取和平而斗争》,上海中苏友好协会编,新华书店华东总店分行,1950
年,转引自胡传荣:《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194 页。

15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要功能是及时表达公众的利益诉求,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一些国际妇
女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召开各种世界大会期间举办各类“非政府组织论坛”,把
妇女所关心的各项议题纳入大会讨论,充分表达广大妇女的愿望和诉求。在历届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大量的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在大会举办的各类非政府
论坛上表现活跃,这些妇女非政府组织提出的许多议题在会后逐步被联合国和各
国政府纳入决策议程。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时,900 多名来自国
际非政府组织的妇女活动家向世界银行总裁詹姆斯·沃尔芬森递交了题为《以妇
女的眼睛看世界银行》的请愿书,要求确保将社会性别意识融入到世行政策制度
和执行中,促使世行把通过社会性别分析确保男女共同受益作为自己在发展中国
1
家实施的扶贫项目的内容之一。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将妇女的意愿、利益综合
起来进行系统总结概括并转达给政府或决策者,加强了妇女群体与政府决策者的
沟通,使政府在决策时更多地考虑妇女的存在和她们的利益。
2014 年 11 月 14 日,在“北京+20”亚太非政府组织论坛泰国曼谷联合国会
议中心开幕。作为亚太地区“北京+20”审议会议的“先行会议”,这次论坛期望
在更大程度上达成一致性声明,影响政府间会议的评判标准和决议,进一步推动
亚太地区成员国政府实现对各项妇女问题的承诺。480 多名来自亚洲、太平洋区
域各国的非政府妇女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她们共同回顾了近 20 年来亚
太地区民间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所取得的进展和所遭遇的挫折,并共同探讨了作为
非政府力量未来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针对 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
《共同纲领》所涉及的贫穷、教育、经济、暴力、决策、环境、媒体等 12 个主
要的妇女权利关键领域,各成员国的非政府妇女组织在过去近 20 年中间都持续
在进行斗争。应该说,公民社会一直是妇女权利领域的关键性推动和监督力量,
无论是个人还是非政府组织,在北京世妇会后的亚太妇女运动中都扮演了不可或
缺的重要角色,来自不同妇女领域的行动者在这次曼谷会议中分享了令人振奋的
成就,包括家政女工、性工作者、女同性恋者、残障女性等边缘女性的斗争和赋
权行动。同时,一些拥有多年妇女运动经验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会议发言中也指
出了目前还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大多数东南亚地区土著妇女的权利状况实际上
发生了倒退,挖掘业等工业的发展会严重影响太平洋地区妇女的生活水平,以及

1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268 页。
胡传荣:

15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各地妇女运动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其实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后 2015 议程
中对于《行动纲领》的问责和实现是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之一,妇女非政府组织
代表明确要求,应将性别平等、妇女人权和妇女的赋权置于未来发展目标的核心
位置,设立单独的性别平等目标,并确保具有强有力的问责机制。本次非政府论
坛涵盖了各个方面妇女权利议题的讨论,大会还设立了 18 场不同主题的分论坛,
包括移民妇女如何获取经济赋权和体面劳动、促进亚洲地区妇女儿童的信息获取
能力、妇女与媒介、促进妇女人权的问责框架等。在分论坛上,妇女在战争、和
平和迫害者的特殊经历被再次提到,与会者希望《北京行动纲领》中强调的“女
性视角”能够进入和平缔结和争端解决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妇女组
织一直表示要联合起来采取行动,包括游说联合国和政府,真正把妇女的视角纳
入和平谈判中,并让妇女成为新型和平文化的倡导者。大会的最终共识文件将递
1
交给其后召开的亚太地区部长级正式会议。 对于北京世妇会召开 20 年来亚太地
区妇女运动发展,除了肯定各种成就、指出各种问题和挑战之外,各发言代表还
表示了对未来应坚持希望,因为妇女运动不仅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运动,
并且世界范围内一代代的妇女都不曾放弃为之进行不懈努力。
第二,可以提高妇女的社会参与程度。妇女参与,既可以通过个人、群体形
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形式,非政府组织通常是实现妇女参与的有效途径之一,因
为非政府组织会比分散的个人或无组织的群体具有更强的社会凝聚力和行动力。
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能动员世界各国广大妇女认识自身的能力和处境,汇聚和运
2
用自己的资源,把握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来自世
界各国共 3000 多个非政府组织派代表参加,比 1975 年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时
的 114 个增加了近 30 倍,她们提出的问题从环保到人权、从人口问题到社会发
展,无一不涉及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发展前景。以追求男女平等和提高女性地位为
目标的各类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有效工作,使得女性参与社会不仅成为一个过
程和手段,而且成为一种目标和理念,让国际社会都认识到消除性别歧视、男女
平等对于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第三,能够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长期致力于全球治理
有关的各项事业。人权、环保和人口等全球性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世

1
“亚太妇女运动:坚持抗争,为了光荣地死去”
,载“女权之声”微博,http://weibo.com/1740974192/
2
“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载《山东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第 143-144 页。
庄平:

15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界各地妇女陆续成立了各类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非政府组织,强调社会性别因素在
处理全球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妇女儿童
人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在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一个名为“妇女环境与发展
组织”的妇女非政府组织指出:“妇女是改革的强大力量,从以社区为基地的小
1
组到国际网络,在世界的每个地方,妇女都是保护环境活动的媒介和发起人。”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妇女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决策,用女性的智慧拯救地球。在
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该组织牵头成立妇女核心小组,利用会场
内外的各种渠道,最终将自己的目标与建议写入了本次大会的最后文件中。“妇
女环境与发展组织”的活动还扩大了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有关会议和决
策的参与,使全球妇女的利益诉求得以充分表达。由于产生全球性问题的原因极
为复杂性,仅靠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力量,或鞭长莫及或捉襟见肘,往往难
以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而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却能广泛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甚至把触角延伸到社区、基层和个人,充分弥补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短板。

6.2 跨国公司女高管现象

全球化加速了优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女性在跨国企业中担任
高级管理职位的比例随之得到快速提高,跨国公司女高管的成长及其在全球治理
中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在过去五年内,全球企业新任女性 CEO
比例显著高于之前的五年,而且女性高管与所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状况呈现
正相关的关系。跨国公司女高管的成长,除了提高女性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地位,
推动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之外,更重要在于其在构建国际社会文化价值观方
面的意义,能够赋予在全球范围内追利的资本以人性化的色彩,使全球化过程中
冷冰冰的资本散发出温情与理性的光芒。

6.2.1 跨国公司女高管的发展状况

跨国公司女高管的成长是衡量全球女性发展的重要显性指标。根据“国际
商业报告(IBR)”以及《福布斯研究》分别在 2012 年 11 月和 2013 年 2 月发布

1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第 225 页。
刘伯红:

15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的对全球约 6500 名商界领袖的访谈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者


的女性比例从 2011 年的约 21%增加到了 2012 年的约 24%,其中女性 CEO 比例从
2011 年的 9%增加到 2012 年的 14%,女性企业高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6.2.1.1 女性担任企业高管的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提高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以及让更多女性
进入企业领导层就成为女性和企业两个方面的迫切需要。有数据表明,2012 年,
女性在世界 500 强公司高层管理层中任职的比例约为 14.3%,其中 8.1%的女性为
高薪职位。英国富时 100 指数(FTSE100)显示,英国女性在公司董事会占据席
位的比例为 15%,其中有 6.6%的女性担任公司高级管理职位。有意思的是,就地
区分布而言,亚太地区企业女高管比例为 29%,领先于欧盟的 25%、拉丁美洲的
23%及北美地区的 21%。发达经济体 G7 国家(美、英、法、德、日、意、加)女
性高管比例仅为 21%,排名在世界各地区中处于落后位置,其中美国(20%)、英
国(20%)位列 44 个受访国家和地区中的倒数第 8 位和第 7 位,而日本女性高管
比例为全国各国最低,仅为 7%。与此相对应的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
印度、中国)、东南亚国家、波罗的海国家的企业女性高管比例达到 28%、32%和
1
40%。 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女性高管成长速度要明显高于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对企业发展和女性高管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这
个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不是传统认识中的该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因素,而经济发展活
力则是动态因素,动态因素对经济的刺激力度显然要高于静态因素。全球化的发
展过程,总的来说也就是发达国家和实力较强的经济体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
体输出资金、技术、人才包括文化理念在内的一整套有形及无形资本的过程,资
本的力量使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快速推动了企业
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这其中也包括女性高级管理人员的成长。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 2013 年 3 月公布的《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这是一
项针对 44 个国家/地区的超过 12500 家企业所进行的国际问卷调查报告,此专项
检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已开展了 21 年,在众多非欧洲经济体也已开展了 10 年,
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显示,在受访的 200 多家中国内地企业中有高达

1
“51% 中国企业女高管比例全球最高”,载《羊城晚报》2013 年 3 月 9 日。

15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94%的企业拥有女性高管,企业中女性高管的比例由 2011 年的 25%攀升至 2012


年的 51%,远高于全球和亚洲的平均水平,这也充分说明在全球资本的强有力推
动之下,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劲的增长速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速
度远远超过全球和亚洲的平均水平,令全世界为之侧目。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应
的是,中国企业和管理人才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企业中的女性高级管
理者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全球企业新任女性 CEO
比例显著高于之前的五年。根据 Strategy&(该机构曾连续第 14 年对全球最大的
2500 家上市公司 CEO 更替及新任 CEO 情况进行的调研)预计,随着全球范围
内女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入职场的高素质女性数量增加以及全球企业领
导模式转变带给女性更多机会,未来几十年内女性 CEO 数量会呈现明显上升趋
势,到 2040 年或将有三分之一的新任 CEO 为女性。不过,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
示,像玛丽·博拉(通用汽车现任 CEO)这样从公司内部被选拔到 CEO 岗位的
女性明显少于男性,另外女性 CEO 比男性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质疑,在过去 10
年中,有 38%的女性 CEO 被迫离职,而男性 CEO 被迫离职的比例只有 27%1,
女性 CEO 被迫离职既有个人原因(如婚姻、生育等)也有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
问题,充分说明女性要成长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并作出一番成就,要比男性付出更
多的代价也承受更大的压力。
另外,女性企业高管在职位分布和行业分布上也有一些明显特点。根据统
计,女性在企业中任职最多的四个高级职位依次是财务总监(31%)、人力资源总
监(30%)、首席营销官(13%)、销售总监(13%),表明了女性在财务和人力资源
这两项尤其需要细节把控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职位上占有显著优势。女性高管
占比最高的行业领域则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行业,分别占到 45%、
44%和 34%,表明了女性更擅长在需要人文关怀的行业就职,女性的温和、细腻、
敏锐、注重细节等性别特征能够使她们在科教文卫等行业发挥独特优势。
还有研究表明,女性高管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健康状况呈现正相关的
关系。根据麦肯锡对全球 100 家上市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执行会或董事会有
3 名以上女性高管的公司,其运营健康指数(QHI)明显高于其他同类公司,运
营状况良好的公司管理层中女性平均比例为 7.1%,而运营不佳的公司管理层中

1
“跨国大公司来了女性 CEO”
刘琼: ,载《第一财经日报》2014 年 5 月 16 日,详见 http://www.yicai.com

15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女性平均比例为 3.1%,对于公司初创团队中有 5 名以上女性的公司,有 61%运营


成功,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女性担任企业高管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
能力。世界财富 500 强公司中有最多女性董事的公司比女董事最少的公司平均业
绩高出 16%,销售回报和投资资本回报分别高出 16%和 26%。据不完全统计,目
1
前世界 500 企业的女性 CEO 已达到 21 位 ,玛丽莎·梅耶尔在怀孕 6 个月时接管
雅虎一度被传为佳话。因此,如果跨国企业能够大胆启用女性高管并让其充分发
挥管理才能,特别是人际沟通方面和细节把控方面的优势,并建立制度让让男性
与女性在管理团队中优势互补配合得当,就能对公司销售业绩和经营状况起到更
好的促进作用。

6.2.1.2 女性担任企业高管的制度保障
配额制是在政治领域普遍采用的规定女性任职人数或比例的一项基本制
度,对于女性政治参与权利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领域特别是企业经营
管理中,也有一些国家效仿采用政治领域配额制的方法来保障女性的企业经营管
理权,发挥女性在企业管理中的才能和智慧。如法国在 2011 年通过法案,要求
国内股份制公司必须保证其董事会在 3 年之内做到有 20%成员是女性,6 年内女
性董事会成员比例增长到 40%,这一配额制度直接导致了法国女性企业高管从
2011 年的 12.7%增长到 2012 年的 16.6%,目前法国已有约 90%左右的公司都配备
了女性高管。欧盟曾在 2012 年提出草案,拟立法规定企业董事会女性比例比不
低于 40%,虽然最终这一草案没能付诸实施,但此举还是促进了女性在企业管理
层的发展,欧盟各国普遍认可公司董事会中性别多样化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女性
企业高管具备的独立和专业精神同时受到投资市场的欢迎。中国有 72%的受访公
司表示愿意制定董事会女高管配额,用制度化的方法来选拔有才能的女性高管,
2
65%的墨西哥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支持引进配额制。 当然,在全球范围内同时约
有 55%的受访公司称不支持引进女性高管配额制,主张用更自然的方式促进女性
高管的成长而不是制度上硬性死板的规定。可见,正如政治领域中的配额制并未
在全球广泛推行一样,由于受到本土文化和本国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对
于在企业中实行女性高管配额制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但不管是否接受配额制,
世界各国企业中女性高管的成长以及女性高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和贡献

1
“全球企业女高官:在困境中发展”,载《中国妇女报》2013 年 9 月 3 日,第 B01 版。
刘霞编译:
2
同上。

16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已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可。

6.2.1.3 跨国公司女高管中的典型代表及共同特征
从全球范围来看,有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女性掌门人虽然为数不多,但她
们在经营管理上的前瞻性战略眼光、敏锐市场洞察能力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和
骄人业绩,也因此得到了全球商业界的高度认可,有多位女性企业家曾登上福布
斯“全球最有权势女性排行榜”。其中,百事公司董事会主席兼 CEO 卢英德、通
用汽车 CEO 玛丽·博拉、惠普前任 CEO 卡莉·菲奥里纳和现任总裁兼 CEO 梅
格·惠特曼等是跨国公司女高管中的杰出代表。
表 6-1 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女高管的典型代表
人物 所在公司与职 个人经历 经营策略与成果 所获荣誉

卢英德 百事公司 耶鲁大学 MBA, 极具全球视野:力主百事公 连续两年“全球商界
董 事 会 主 席 兼 曾在瑞士 ABB、摩 司向健康食品业务转型并 女性 50 强”首位;
CEO(2006 起) 托罗拉、强生等公司 获成功;重视中、印、俄等 2010“全球最有权势
任职 新兴市场国家业务;曾使百 女性”第 6 位。
事品牌价值和股价市值双
双超过可口可乐。
玛丽·博拉 通用汽车 斯坦福大学 MBA, 重视研发,明确表示通用汽 2014“全球最有权势
CEO(2013 起) 在 通 用 汽 车 先 后 担 车的未来取决于是否有好 商业女性”第一位
任总裁高级助理、全 产品;重视“金砖四国”特
球研发副总裁等职 别是中国市场。
梅格·惠特曼 惠 普 总 裁 兼 哈佛大学经济学硕 有远见、能革新,一切以客 2001“最具商业力量
CEO(2011 起) 士,先后在宝洁、贝 户为中心。在 2014 年击败 女性”第 2 名、“最
恩、迪斯尼等等大企 对手 Dell 公司赢得微软必 佳首席执行官”第 5
业任职,曾任 eBay 应 5.3 亿美元大订单。 名等。
公司总裁兼 CEO

卢英德、玛丽·博拉、梅格·惠特曼三位卓越的商界女性都是美国超大型跨
国公司的掌门人,她们在商业领域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够复制到全球范围内广大职
业女性身上,因为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能够凭借其强大的资本能力和先
进的企业管理文化,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进行快速对外扩张,建立起国家
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全球战略。但卢英德、博拉、惠特曼作为当今世界上
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女性掌门人,对于提升全美乃至全球职业女性在经济领域地
位有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她们身上具备了跨国公司女性高管事业成功的一些
必备要素和共同特征:

首先,无论是从通用汽车公司内部一路成长起来的玛丽·博拉,还是百事、
惠普分别从公司外部选拔引进的卢英德和惠特曼,她们不但具有良好的教育背

16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景,毕业于斯坦福、耶鲁、哈佛这样的名校商学院,受过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
识训练,更重要的是,她们还拥有在国际知名大公司任职历练的丰富经历,深谙
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之道,懂得如何“内外兼修”即赢得内部公司员工和外部市
场客户的双重信任,这些都是她们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基础条件。

其次,卢英德、玛丽·博拉凭借女性特有的敏锐市场洞察力,对包括中国在
内的全球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潜力作出了准确判断。在欧美市场疲弱后继乏力
的情况下,卢英德和玛丽·博拉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将企业未来的战略重心向中国
市场转移,将中国作为百事和通用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进行战略布局,如玛丽·博
拉上任三周就造访了中国并在位于上海浦东的通用国际运营总部与媒体记者见
面畅谈,卢英德则将中国打造成了百事公司第一大本土外市场。这些都充分体现
了女性在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中高超的决断力和战略眼光,必将为她们所在企业
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抢得市场先机。

最后,女性在经营企业时通常会比男性更具有人文关怀,她们在追求公司商
业价值的同时更关注企业的文化价值,比如卢英德早在十年前就提出健康环保的
经营理念,提倡百事向健康食品饮料转型,力排众议砍掉了肯德基、必胜客等餐
厅业务,收购了许多果汁饮料和健康食品的资产。她不仅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
更关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员工的关爱、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帮助第三世界人
民获得发展。女性企业家的人文关照和道德追求能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商业扩
张时更加具有理性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商业利润和业界口碑的双赢效果。

从卢英德、玛丽·博拉、梅格·惠特曼等跨国公司女性 CEO 的经营理念上可


以看出,女性在企业经营中除了具备与男性同样出色的管理能力之外,还拥有某
种女性特有的市场敏锐度和人文关怀,这些因素使得她们所带领的跨国公司在全
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更加彰显国际企业的文化价值,让赤裸裸追求利润的商业资
本拥有了理性和文化的内涵。

16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6.2.2 跨国公司女高管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跨国公司女性高级管理人员数量的增加和对国际社会影响的加大,不仅是世
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与深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对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提高女性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打破性别歧视、追求
男女平等的社会运动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世纪,世界各国妇女的经济、政治、社
会地位也随着历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获得显著提升,妇女的智慧与才能也逐步得
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经济地位方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妇女不仅取得了劳
动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受教育权,获得了自食其力的独立经济地位,而且还普遍拓
宽了就业领域、提高了劳动报酬、健全了劳动保障。当然,在全球化环境之下,
经济领域的性别歧视还没有完全消亡,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
在,某些就业领域还未对女性开放或只是有限开放,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女性比
例依然偏低,等等。跨国公司女性高管的成长,尤其是百事公司、通用汽车这类
世界 500 强企业女性 CEO 的出现,对于提高女性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具有某种精神
引领意义,表明女性有能力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经受考验,那些具备过人战略
眼光和卓越管理才能卓越的女性完全可以胜任来领导一个超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在市场中革新理念突出重围。

第二,有利于推动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公司都是全
球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面向全球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已经深刻地
1
改变了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模式。 跨国公司已然成为世界政
治经济体系中影响权力/利益分配关系、重塑体系结构的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
2
生产要素的频繁跨国流动几乎使得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代名词。 我们所处的
既不是一个完全无国界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以国家为中心的世界,而是一个
相互依赖加深、行为主体多元化、无政府但有秩序的国际社会,跨国公司的发展,
对于全球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跨国公司所倡导的全球意识和价
值取向正是全球公民社会的精神追求,跨国公司能有效地促进商品、人员、信息
1
“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 年第 3 期,第 52 页。
余万里:
2
“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反思与重构”,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 年第 3 期,第 56-57
孙溯源:
页。

16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使得公民社会组织的形成和运作更为容易实现。
女性参与跨国公司的管理,不仅对于跨国公司本身的经营理念更新、经营业绩提
升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跨国公司在全球公民社会的环境下良性成长具有推动
作用。作为非国家行为体,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已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在
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合作模式,使得非国家行
为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得以加强和规范。多元化是全球公民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
理念,女性成为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正是企业经营管理多元化与包容性的
体现,这与全球公民社会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女性在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并
不是仅仅局限在医疗、教育、慈善等传统意义上契合女性性别特质的领域,女性
还可以通过自己在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这些全球公民社会主要构成主体中的积
极活动,体现自己在推动全球公民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第三,有利于彰显国际资本的理性追求和人性关怀,体现跨国企业的人文价
值观。资本的原始属性是逐利,是为了实现快速的增值,正如马克思所言:“资
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暴力
和血腥,即使在当代文明社会中资本赤裸裸的逐利属性被一些华丽的包装和动人
的宣传所掩盖,但任何无法改变资本要实现快速增值的原始冲动。跨国公司之所
以要在本土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
及劳动力资本,或者是为了更为便利地向当地的市场输出自己的商品,其根本目
的也是为了为企业挖掘更大的市场并实现更大的盈利大的盈利。而发展中国家的
人民在全球化过程中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但他们也会质疑跨
国资本的逐利本性并担心自己比以往受到了更大的剥削。女性担任跨国公司掌舵
人,可以在企业向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拓展时,某种程度上赋予资本以理性的
力量和人性化的光芒。比如百事公司卢英德所提倡的保护环境理念和为第三世界
农民增加发展机会的诉求,在为公司赢得更大销售市场和更持久盈利空间的同
时,也传递了百事作为世界超大型跨国公司的人文价值观。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
峻的今天,企业如果能在经营中有理性地遏制无限扩张的冲动,有选择性的开发
更有人文价值的产品,比如百事的绿色健康食品、通用的更节能环保的汽车,无
疑能给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可估量的潜能。

16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当然,少数跨国公司女高管的出现,并不能简单地与全球范围内的女性经济
地位的普遍提高划上等号。必须承认的是,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全
球 500 强企业的母公司通常都设在发达国家。不容回避的是,这些跨国公司的发
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对经济欠发达国家廉价劳动力特别是廉价女性劳工的
剥削之上。如何发挥跨国公司女高管的精神引领作用和文化价值观渗透作用,从
而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公民社会构建和全球治理中最大程度得发挥正能量,是值
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话题。

6.3 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涌现

和平是人类最基本也最根本的诉求,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已从狭义的反战扩展
到对广义的消除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诺贝尔和平奖是迄今为止国际上
最有影响力的和平奖项,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已产生了 16 位女性获奖者,她们
是全球公民社会中女性影响国际政治发展和国际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6.3.1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特征与类型

按照阿尔弗累德·诺贝尔的遗嘱,将他身后遗产的投资收益用于建立基金,
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前一年给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与物理学奖、化学奖、
生理学及医学奖、文学奖并列,“和平奖:授予为促进国与过之间的友好、为撤
除或裁减军备、为召开和平会议及实施和平会议的原则作出了最大努力的人。”1
从 1901 年 12 月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至今一百多年间,已产生百余个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包括个人及组织),其中有 16 位是女性。这些女性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虽然
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但她们心中都有一个共
同的声音——世界和平,她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和平”不仅是全人类共同的
理想,更应该是各国人民包括全世界妇女在内的共同行动。

1
杨建军、杨建邺编著:《成为诺贝尔天使的 10 位和平女性》,哈尔滨出版社,2005 年,第 22-23 页。

16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表 6-2 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名单(共 15 名)1

时间 姓名 国别 职业/身份 获奖理由

1905 年 贝尔特·冯·苏特纳 奥地利 作家/国际和平署 全心全意地投身和平运动和从没有


荣誉主席 停止放下武器的呼喊。

1931 年 简·亚当斯 美国 国际妇女争取和 试图在全人类和全世界树立起和平


平与自由联盟 主 思想。

1946 年 艾米利·格林·巴尔 美国 国际妇女争取和 作为一名国际妇女和平运动的领导,


平与自由联盟 名 对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奇 誉主席

贝蒂·威廉姆斯 “和平人民运动” 由于在北爱尔兰发起了一场震撼世


领导人 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和平运动,维护
1976 年 梅里德·科里根·马 英国 了爱尔兰和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

圭尔 的安全。

1979 年 特里莎修女 印度 人道主义者 无私地致力于减轻穷苦人的悲惨处


境和濒于死亡的痛苦。

1982 年 阿尔瓦·米尔达 瑞典 裁军大臣 因为多年致力于裁军事业以及为在


北约建立无核区所作的贡献。

1991 年 昂山素季 缅甸 人权运动领袖 因为争取民主和人权的非暴力斗争。

1992 年 吉戈贝塔·门楚 危地马 印第安人权领袖 在尊重土著民族权利基础上争取社


会正义和种族文化和解的工作。

1997 年 乔迪·威廉姆斯 美国 国际禁雷运动协 因为禁埋和清除危害人类的地雷所


调员 作的工作。

2003 年 希林·艾巴迪 伊朗 律师,人权运动领 由于在人权尤其是争取妇女和儿童


袖 权益方面所做的努力。

2004 年 旺加里·马塔伊 肯尼亚 环境和自然资源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出


部 副部长 了贡献

埃伦·约翰逊·瑟利 总统 为维护利比里亚和平、促进其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以及提升女性的社会地
2011 年 夫 利比里 位做出了贡献。

莱伊曼·古博薇 亚 和平运动领袖 为推动结束利比里亚漫长战争和确


保女性参与选举,动员和组织妇女进
行和平运动。

塔瓦库勒·卡曼 也门 记者/社会活动家 在为也门妇女争取权利,为实现也门


的民主与和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拉拉·尤萨夫扎伊 巴基斯 学生/人权斗士 为女童受教育权奋斗多年,成为捍卫
2014 年
坦 女童受教育权利的代言人物。

1
此表主要根据杨建军等编著《成为诺贝尔天使的 10 位和平女性》、李英桃所著《女性主义和平学》等相
关资料整合汇集而成。

16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不断增多的背后,是女性候
选人的不断增加。根据统计,1901-1990 年间各时段女性候选人总数及其在所有
候选人中所占比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如下表所示)。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
和候选人的增多,充分表明女性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作的贡献正日益增大,她
们的和平举动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表 6-3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候选人1

时间段 1901-1925 年 1926-1950 年 1951-1975 年 1975-1990 年

女性候选人总数 29 人 36 人 54 人 109 人

比例 4% 5% 6% 9%

从上述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的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特征及变
化:第一个特征与变化是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在地域分布上的不断扩展。早期
的女性获奖者来自欧美地区尤其以英美两国居多,而近三十多年来的 11 位获奖
者中,仅有 2 位来自欧美地区,其他 9 位全部来自亚非拉地区包括阿拉伯世界,
其中亚洲 5 名(印度的特里莎修女、缅甸的昂山素季、伊朗的艾巴迪、也门的卡
曼、巴基斯坦的马拉拉)、非洲 3 名(肯尼亚的马塔伊、利比里亚的瑟利夫和古
博薇)、中美洲 1 名(危地马拉的门楚)。获奖者在地域上的扩展,说明和平已不
仅是欧美发达地区人民关心的大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在追求和平并为之
进行不懈奋斗。某种程度上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人民面临的和
平挑战甚至更大,他们为追求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更大,因此这些国家的
和平斗士们就更需要像诺贝尔和平奖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奖项对他们为
和平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予以认可和表彰。而诺贝尔和平奖作为目前全世界
范围影响最大和权威性最高的和平奖项,对于亚非拉地区和平人士及其贡献的关
注和确认,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问题的视野在不断扩展。
另一变化是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涉及的身份背景和职业领域范围逐步扩
大。获奖者从早期的反战和平运动组织者扩展到了人权活动家、民族独立运动领
袖、人道主义者等,甚至环保人士都被列入了评奖范围。由此可见,诺贝尔和平
奖所折射出的西方价值观与世界和平观念在近几十年内正悄然发生一些变化,
“诺贝尔和平奖越来越倾向于从事广义和平的人们及其组织,而且范围从欧洲、

1
Oyvind Tonnesson, Trends in Nobel Peace Prizes in the Twenties Century, Peace & Change, Vol. 26, No.4,
October 2001.

16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大西洋扩展到全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和平含义的深刻变
迁。”1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涉及领域的扩展,说明当今世界的“和平”内涵已不仅
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战争状态”,
“反战”仅仅只是追求和平的一个方面。随着
更多非传统和平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平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民族独立问题、人
权问题、贫困问题、生态问题等等构成了世界和平问题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诺
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者范围不断拓宽,更多非传统和平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进入诺贝
尔委员会的视野。
如果按照获奖者的职业或身份对历史上 16 位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进行分
类,她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非政府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及国际和
平组织的领导人:如早期的获奖者苏特纳曾担任国际和平署主席,简·亚当斯和
艾米利·巴尔奇两人都曾在“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这个国际妇女非政
府组织担任主要领导职务,1976 年获奖者贝蒂·威廉姆斯和梅里德·科里根两
人都曾是北爱尔兰“和平人民运动”领导人,1997 年获奖者乔迪·威廉姆斯则
是国际禁雷组织的领导人;第二类是人权运动及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如缅甸民
主和人权运动的精神领袖昂山素季、危地马拉印第安民族人权运动领袖吉戈贝
塔·门楚、伊朗人权运动倡导者艾巴迪、利比里亚人权斗士古博薇、巴基斯坦女
童受教育权的勇敢小斗士马拉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获奖者;第三类是为和平作
出重要贡献的国家元首或政府官员:如瑟利夫是现任利比里亚总统(也是利比里
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米尔达曾任瑞典裁军大臣;第四类是国际人道
主义者:特里莎修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第五类是环保人士:肯尼亚的马塔伊
是具有官员身份的环保人士,她的获奖在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象
征意义,因为她将“和平”的外延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环境保护。从获
奖人数来看,这五种获奖者类型中又以国内和平运动及人权运动领导人、国际非
政府组织领导人这两类居多。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先后顺序来看,早期女性获
奖者以和平运动和反战和平组织的领导人为主,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获奖者以
人权运动领袖为主,这也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在对“和平”涵义理解上的变化与
发展。

1
,载《世界知识》2006 年第 21 期,第 67 页。
庞中英:“和平是广义而深刻的”

16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6.3.2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诺贝尔和平奖女性得主人数的增加、地域的拓展、职业和身份范围的扩大,
既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又对当代国际社会进一步发展变化产生
了深刻影响。
第一,引发国际社会对“和平”内涵的重新思考和对诺贝尔和平奖的重新评
价。虽然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迄今为止从未正式对“和平”的内涵加以界定,但从
诺奖委员会评奖活动的实践来看,它对和平的外延是不断放宽的过程。由于传统
的和平重点关注战争,因此早期诺贝尔和平奖的关注重点集中在有组织的和平反
战运动方面,获奖的个人和组织大部分是在防止民族、宗教及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和战争,以及修补这些冲突和战争的遗留问题如地雷、疾病、不安全、冷战等方
面有重大贡献者。纵观整个 20 世纪,诺贝尔和平奖的关注点逐渐从传统安全领
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人道主义活动和人权问题等逐渐进入诺贝尔奖委员会
视野,这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获奖者人数不断增加甚至在 20 世纪后半期人权问
题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重点关注领域,这反映了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际热点的切
换对于诺奖的重大影响。正如戴锦华在《和平的真义》一文中强调的那样:“诺
贝尔和平奖始终是风云突变的国际政治局面的动态回应……它经常展现的是一
场微妙而尴尬的国际政治力量间的较量。”1诺贝尔和平奖与国际政治之间,始终
是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微妙关系。进入 21 世纪后,诺贝尔和平奖所涵盖的和平
外延又有了新的拓展,发展问题(特别是贫困问题)、妇女儿童权利问题以及环
保问题等也都被诺奖委员会纳入到和平外延的范围,2003 年以来的十几年间,
已先后有 6 位女性因为在妇女儿童人权方面和环保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
和平奖,远远超过诺贝尔和平奖一百多年历史上女性获奖的平均频率。从女性诺
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身份背景和职业领域,清晰地反映出该奖项的评奖标准已悄然
发生变化,非传统和平领域的女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促使整个世界对于“和平”
内涵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一百多年的诺贝尔奖和平奖发展历史中,产生了 83
位男性得主,却仅仅出现 16 位女性得主,女性获奖者所占比例依然很低,这与
该奖项设立之初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初衷明显不相符合。而且男女两性在获奖原因

1
,载《多彩的和平》,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7 年,第 1060 页。
戴锦华:“和平的真义”

16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上也有很大不同,女性获奖者主要是人权运动领袖、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非政
府和平运动组织者及人道主义者等,而化解地区争端的政治家、政府间和平协定
的策划者、国际组织和国际议会联盟有关人士等则多为男性,这里就产生了一个
悖论:男人一方面引起了战争,另一方面又在缔结和平;女性一方面由于男人引
发的战争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却要依靠男人为她们带来和平。因此,正如李英桃
在《女性主义和平学》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诺贝尔和平奖不仅体现了政治,
而且也反映了性别政治。”1后冷战时期,女性在建构世界和平过程中的意义需要
进一步被强化,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把关注点更多聚焦到为和平付出努力和带来希
望的广大女性身上,“冷战带给人们构建和平新世界的希望……在创造未来新世
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再继续忽视占人类一半的妇女的观念和希望了。”2为此,
瑞士国会议员维尔莫-文高博士曾在 2003 年发起一场名为“全球千名妇女争评
2005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活动,来自约 150 个国家的千名和平妇女参与评选。
虽然她们最终没有成功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个活动的意义在于用女性
的视角来重新界定了和平的内涵:对于女性而言,和平的努力不仅限于尝试制止
战争或签署和平协议,更在于希望拥有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和一种更美好的生活。
女性的和平理念﹐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权力政治的分析框架,体现了女性集体和基
层力量的重要性。
第二,推动国际和平行动的深入进行。虽然女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才
刚满百年,但女性追求和平的步伐却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民族国家形成后,北
美和欧洲国家的和平运动主要由女性发起。19 世纪的英国和美国都出现过数量
众多但规模较小的女性和平团队,不少参加和平运动的妇女都认为女性比男性更
温和包容也更爱好和平,主张让妇女参与政治生活,以避免战争和暴力引发的恐
3
惧。 有学者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和平概念就完成了从“没有战
争”定义的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的转变,妇女正是这种新思维最大的支持者。1915
年海牙国际妇女大会所取得成果,被证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
尔逊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十四点”计划,琼·爱尔希坦认为“妇女在海牙的大

1
李英桃:《女性主义和平学》 ,第 22 页。
2
Francine D’Amico and Peter R. Beckman, eds. , Women in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Bergin & Garvey,
1995, p. xii.
3
胡传荣: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第 190 页。

17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部分建议后来被吸收进威尔逊总统著名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中”。 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种致力于推动裁军与和平教育的妇女团体在欧美陆续成
立,和平运动妇女活动家们加强了彼此联络,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两次召开妇女和
平国际大会,推动建立跨越国界的和平努力,成立的“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
联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联合国框架内呼吁裁军,该组织的两位领导人简·亚
当斯和艾米利·巴尔奇先后在 1931 年和 1946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60 年代末,
反对越战的抗议活动中有女性活跃的身影,同时英国妇女也举行大规模抗议以反
对政府卷入尼日利亚比夫拉冲突。70-80 年代是世界妇女和平反战运动的高潮时
期,各国妇女都不同程度地投身其中,领导 70 年代北爱和平运动的两位妇女运
动活动家贝蒂·威廉姆斯和梅里德·科里根共同获得了 1976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80 年代初,北约在西欧国家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美国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女性
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如建立和平营地等来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于和平的
渴望。而且,20 世纪后期起,女性的和平行动开始与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的行
动结合到一起,直接促成了“联合国妇女十年”
(1975-1985)并使和平成为历届
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的主题。冷战以和平方式结束后,世界范围的局部战争和地
区冲突依然不断,民族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依然错综复杂,女性依然活跃在反战
运动的第一线,乔迪·威廉姆斯因为在国际禁止地雷运动中的出色工作而获得
1997 诺贝尔和平奖。进入 21 世纪以来,妇女和平运动继续蓬勃发展,如成立于
2002 年的“粉色密码”组织在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预防对伊朗战争爆发中发
出了自己正义的声音;2011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瑟利夫和古博薇共同为推
动结束利比里亚漫长战争并动员和组织妇女进行和平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警惕的是,女性往往出于热爱和平与向往安宁的本性而投身到反战和平
运动中,但是在当今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和愈演愈烈的恐怖行动中,女
性的这种善良本性很可能反被一些极端恐怖组织如基地组织、ISIS 等所利用,
她们会在恐怖行动中自愿充当自杀式人体炸弹。这些参与自杀式恐怖袭击的女
性,一方面被极端组织残忍迫害,包括被强迫充当性奴、忍受割礼等巨大身体伤
痛和心理屈辱,内心渴望和平与安宁;另一方面却在宗教意识形态的驱使和极端
组织的精神控制之下,用自我毁灭的方式给社会制造更大的不和平与不安宁。这

1
Jean Bethke Elshtain, Jane Addams and the Dream of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p.
225.

17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些女性通常都有一种强烈的受害感,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被那些欺凌、压迫或者
迫害过她们的人所破坏,觉得自己用暴力复仇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她们的报复目
标会毫无理性地放大到一大群无辜的同类身上。恐怖主义业已成为全球性社会问
题,在国际社会的反恐和平行动中需要女性的理性参与,同时国际社会和女性自
身都要高度警惕极端恐怖组织对于女性善良本性的恶意利用,避免女性在恐怖行
动中“主动”地受到身心伤害。
第三,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并彰显国际社会基本价值观。尽管自诺贝尔和平
奖设立以来,国际社会并未享受过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人类除了面临战争和暴力
的威胁,还处在恐怖主义、核武器、人权危机、贫困、环境污染等众多全球性问
题的困境之中,但是国际社会从未放弃对于和平、自由、平等、公正、发展等基
本价值观的追求,而和平是实现所有其他价值的基本前提。世界各国、国际组织、
民间社会力量包括个人在内,都在为实现这些基本价值观开展积极努力和全方位
合作,共同寻求全球治理的最佳模式和最好效果。在全球治理主体多样化、治理
结构多层次化的今天,无论是各种身份的女性个人还是各种类型的妇女组织,都
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女性的温和细腻、善于沟通与妥协、关心弱势
群体、善解人意等性别特质成为其参与治理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诺
贝尔和平奖,不仅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于女性所代表的和平力量的重视,更是彰显
了国际社会对于早日实现女性身上承载的和平、平等、公正、发展等基本价值观
的美好期望。
第四,促进女性主义和平研究的发展。当和平不再被仅仅等同于战争,而是
与消除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就为女性主义和平研究打开
了一条通道。女性主义研究者在向国际关系领域漠视女性的偏见宣战时,也不断
挑战着传统的和平定义,她们认为和平定义始终处于一种动态与开放的状态,强
调社会性别歧视是导致非和平状态的重要因素。女性主义反对“战争(或暴力)
-和平”的二元对立思维,认为“只有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认真对待,
1
才能为建设无暴力的社会开出‘处方’。” 女性主义研究表明,和平与暴力是共
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而非处于二元对立框架内,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与暴力这两者之
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暴力由于以权力为特征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存在而存在,而

1
Catia C. Confortini, “Galtung, Violence, and Gender: The Case for a Peace Studies/Feminism Alliance,” Peace
& Change, Vol. 31, No. 3, 2006, p. 335.

17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
基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又依靠暴力得以实现。 因此,只有将消除性别歧视和两
性不平等作为追求积极和平的目标之一,才有可能为构建真正合理公正的和平世
界带来曙光。
不容否认的是,虽然女性在推进世界和地区和平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妇女仍处在各种各样的暴力和
冲突之中。以亚太地区为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冲突不断,妇女除了在
战争和冲突中造成一般伤亡外,还可能遭遇强奸、性奴役、非法拘禁、强制怀孕
等涉及性别的人权侵犯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妇女会因为战争或暴力冲突失去谋
生手段,被迫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贩卖问题严重。虽然各种国际公约把针对性别
的暴力写入其中,但在实际的暴力冲突中,一些政府不仅不能为妇女提供基本安
全保障,甚至还会成为妇女人权的最大侵害者。同时,妇女有意无意地被排除在
暴力冲突的解决过程之外,从 1990 年至今,亚太地区签署的各类和平共识将近
700 份,然而在联合国妇女署调查的 1992-2012 年期间签署的 31 份重大国际和
2
平文件中,女性谈判代表不到 9%,正式共识或和平约定的女性签署人不到 4%。
虽然妇女为缓和冲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们却很难参与到和平谈判中。正因
为如此,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示范效应和标杆意义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她们是女性在和平事业中的行动风向标和精神引领者,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于早日
实现女性身上承载的和平、平等、公正、发展等基本价值观的美好期望。

1
李英桃:
《女性主义和平学》,第 42-48 页。
2
,载“女权之声”微信公众号,2014 年 11 月 18 日。
“和平,请让女人进来”

17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7 结论 全球治理语境中女权主义的展望

女权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我们认为,在国际社会出现重大变化
且国际政治呈现越来越显著社会性特征的背景之下,擅长运用社会学视角观察国
际关系问题的女权主义理论和擅长沟通合作方式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女权主义
实践,得以在一个有契约、有秩序、可治理的国际社会中兴起并获得长足发展。
当前国际社会发展迅速,国际秩序出现深度调整,国际规范处于改制建制阶
段,女权主义在当代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从实践
方面来看,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女性个人和妇女组织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影响不
断加大;女权主义发挥作用的领域从低政治事务逐步拓展到高政治事务;女权主
义行动追求的目标已从简单地争取男女结果平等发展到了争取男女机会平等与
过程平等,从单纯争取男女平等发展到了更为理性地追求性别公正,从主要谋求
女性自身地位提高发展到了追求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这样更高的境界;女权主义
的治理方式更注重沟通理性和人文关怀、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基层的力量,治理
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柔性化。从理论方面来看,女权主义理论与国际社会理论(特
别是国际政治社会学)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互动关系,女权主义理论在国
际社会中的发展是沿着从话语建构到社会建构再到文化建构的演进路径。

当代国际社会出现的变化可以简单表述为“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
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在加强国际社会相互融
合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问题的蔓延,全球性问题的严峻现状呼唤国际关系行为
体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全球治理,全球治理同时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有效介入。在
这个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语境中,女权主义在未来要获得更大的发展,一方面应
该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使女性成为当代全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
力量;另一方面应该在理论上坚持自己的批判性特色,对全球化现象作出自己独
特的理论解读,并与国际政治社会学深入互动。

7.1 女权主义实践的未来——积极参与全球社会治理进程
国家、国际政府间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各类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
构成了全球社会的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层次(国家层次-超国家层次-次国家层

17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次)相对应的是,女权主义主要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民间社会三个层面上对全
球治理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在国际政坛上不断涌现的女性国家领导人、在国际
外交舞台上开展柔性外交的女性外交官和第一夫人、在联合国中不断加强的妇女
工作机构和日臻完善的妇女保护公约、在全球公民社会中积极活跃的各类妇女非
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女高管,等等,构成了女权主义在全球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的主体,女权主义在国家、联合国、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
等各方面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成效。
女性是全球治理中一支重要力量,无论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内容
来看,女权主义都能够在全球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女权主义对全球治理
的影响正是通过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这三个层次来实现的。首先,在
国家层次上,女性国家领导人、女性外交官、第一夫人,充分利用女性温柔、和
善、细腻的性别特征,发挥擅长沟通与斡旋的性别优势,在促进国家间合作、推
动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在国
际组织层次上,女性通过在联合国内部设立的多个妇女机构努力工作、积极参与
联合国历次世界妇女大会等多种方式,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效。最后,在全球公民社会层次上,国际妇女非政府组织的积极行动,使得性别
意识和妇女权利进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在全球传播妇女权利观
念,提高妇女在国际社会的参与程度;跨国公司的女性高管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
化、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改善妇女经济地位并赋予资本以人性化力量等方面做出
了重要贡献;诺贝尔和平奖女性获奖者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精英群体,汇
聚了女性在全球民间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将和平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也最重
要的诉求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女权主义对于国际社会治理的影响是独特的、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女性将自
己温和、柔性、细腻的性别特质渗透到各层次的全球社会治理之中,运用沟通、
合作、和平、柔性等性别化的特殊方式来努力缓和冲突化解危机,这必将丰富全
球治理的方式,完善全球治理结构,有助于创建更为积极有效的全球治理新架构。
女权主义应该成为驾驭全球化理性发展的一支独特力量,应该使未来的全球社会
治理朝着更加人性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17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7.2 女权主义理论的未来
国际社会视域和全球治理语境中女权主义理论的未来,一方面在于坚持其批
判性的理论传统特色,另一方面在于加深对国际社会的解读并与国际政治社会学
紧密互动。

7.2.1 坚持批判性传统
女权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其最大的理论特色就是始终秉持其批判性,女权主
义最初是作为一种批判理论出现在国际关系理论学界的。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
女权主义理论发展的前途也在于坚持其批判性传统,对全球化、国际权力、国际
秩序等作出自己的独特认知和分析。
在当代女权主义者对全球化的批判思潮中,有两组学者具有代表性。一组是
来自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者,主要来自第三世界,他/她们在 9·11 之后,通
过对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的认识,彻底否定全球化语境,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
化,是西方强行输出的意识形态。在这些学者看来,全球经济并不是建立在同等
交换的基础上,而是代表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及少数财团的经济和政
治利益,而不是代表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1另一组学者主要是后殖民女权主义
学者,他/她们指出了全球化从来就不是为了开创一个公正与性别平等的社会,
也不是为了广大贫苦妇女的利益。任何市场体制下导致的对广大妇女的宽松、开
放与民主都是有限的、暂时的,这些宽松与开放仅仅是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男权
社会相比而言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为第三世界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
择,但是这些并不是为了妇女的利益、解放、平等和自由,相反,她们得到的机
会和选择是与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有关,与第三世界经济调整所造成的
男性高失业率有关。2这些女权主义学者深刻地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能必然
给第三世界人民包括女性在内带来经济或社会上的福利。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女
权主义在理论上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过分夸大第三世界妇女的赋权方面,而忽略了
对男权社会结构的批判与挑战。全球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不断扩大和
继续美国男权主义的过程,妇女在当今的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运作中,成为劳动
资源的主要提供者,而不是占有者和收益者。另外,传统的女权主义者只注意到
妇女在经济上的能力问题,认为她们如能充分参加经济活动就能发展和脱贫致
富,从“妇女在发展(women in development,WID)”理论到“妇女和发展(women

1
王丽华主编: 《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2 页。
2
同上,第 2 页。

17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and development, WAD) ” 理 论 以 及 “ 社 会 性 别 和 发 展 (gender and


development,GAD)”理论,都没有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进行过批判,这
些理论仅仅是西方女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妇女在发展问题上的各种解释,并没有摆
脱以西方理论和实践的框架,都是建立在以西方为基础的哲学、价值观及思维方
法之上,都是从西方的视角来看第三世界问题。1
西方(主要是美国)女权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的最致命问题,是缺乏对男权主
义进行最深刻批判并提出自己独特而统一的理论见解,特别是对全球化环境下再
现的男权主义缺乏警觉。因此,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全
球化语境下缺乏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男权主义批判的现状进行反思。应当注重世
界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政治冲突矛盾,把握时代的脉搏,从而提出自己的行动纲
领2
可见,女权主义理论的使命是要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权力结构作出自己独特的
反应和解读。女权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多元生活
方式和思维方式、消费主义等西方主流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投射到了女权主义主流
理论之中。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如何认识和批判欧美的主流价值观,是摆在
全球女权主义理论者包括中国女权主义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7.2.2 加深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互动
随着国际社会的变化发展,女权主义理论在与国际社会相关理论的互动中也
取得了新的进展。由于女权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是在国际社会中生成的,因此女权
主义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的研究。女权主义把国际政治看成是社
会建构的结果,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沿着“话语建构-社会建构-文化建构”的
路径演进的。同时,女权主义理论的兴盛得益于社会理论与社会领域的变化,当
今国际社会的发展为女权主义理论的兴盛提供了基本社会背景,女权主义理论赖
以成长的社会环境已从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发生转移,这就使得女权主义
的研究视域比以往有了更大的扩展,而且有望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论潮流。
在全球化与全球社会治理的语境下,女权主义理论未来的发展前途在于加深
对国际社会新变化新特点的解读,并与国际政治社会学加强理论互动,从国际社
会社会学最新的理论成果中汲取营养。国际政治社会学可以补充女权主义理论在

1
王丽华主编: 《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第 3-9 页。
2
同上,第 42 页。

17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足;国际政治社会学主张合法性权力对于国际平等的正面
推动意义,可以纠正女权主义理论对于权力政治和现实主义的过度批判。国际政
治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的互动、国际政治与国内社会的互
动、国际社会与国内政治的互动,这些都可以拓展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视野,为
女权主义理论在今后的知识体系建构与发展定位提供有益参考。1女权主义理论
应该在坚持自己批判性理论特色的前提下加强与国际关系最新理论成果的交流,
特别是与注重研究国际社会变迁的国际政治社会学进行紧密互动。

7.2.3 中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建议
中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除了坚持女权主义的批判性传统、加强与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互动之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发展方向:第一,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整套思
想。因为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妇女自由就谈不上人类自由,
没有男女平等就谈不上人类平等,而马克思主义对于妇女解放问题有过完整的阐
述,中国女权主义研究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女权主义理论。第
二,应当重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利优势,以及中
国文化优势。中国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既要跟上西方女权主义研究的最新
步伐,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本国理论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理论研究既要有人类关怀
也要有本国特色,中国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同样都应当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不能脱
离本国的社会现实。中国任何时代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女性的智慧与
才干,当代中国的体制转型与社会改革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女权主义进行理论上
的总结和升华。第三,应当总结我国外交实践中的女性外交成功经验,更好地为
新型国际关系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我国女性在外交实践中正在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女权主义理论研究者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进程,以使中国
女性外交更好地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匹配,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力量。
7.3 结语

“目前我们的国际关系研究,搞理论的不大联系实际,而搞对策分析的也很
少应用理论,这是国际关系学界没有解决的大问题。”2本文试探性地把对女权主

1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第 7-8 页。
郭树勇:
2
“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2 期。
李少军:

17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义的研究置于当代国际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空大背景中,试图找到女权主义与
国际社会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女权主义理论与国际
社会理论,女权主义实践与国际社会变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全文重点研究了女权
主义在国家-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对于当代国际社会治理产生的
重要影响和发挥的独特贡献。
虽然本文对于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浅尝辄止,未及深入,但希望
这是一种有益的学术探索,使得对于女权主义的研究在宏大叙事和微观解剖之间
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事实上,国际关系学科的任何一种学说,包括女权主义本
身,都无法解决国际社会中的全部问题。每一个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包括女权主
义研究者,都有必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独立而有批判性的思考,在提出自己的主张
时也为理解和吸收他人的不同见解留出一方空间。女权主义研究者的使命,不是
要刻意标新立异或特立独行,而是应当始终坚持自己在理论上批判性与社会性两
者兼备的特色,并在国际关系理论学界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79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资料
1、中文译著
[1] 【英】爱德华·卡尔:《20 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年。
[2] 【美】贝尔·胡克斯: 《女性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 ,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 2001 年。
[3] 【加】巴巴拉·阿内尔: 《政治学与女性主义》 ,郭夏娟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年。
[4] 【美】大卫·A.鲍德温主编: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
出版社 2001 年。
[5] 【英】戴维·赫尔德: 《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6]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编: 《治理与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 ,
曹荣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7] 【美】汉斯·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张小明译,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
[9] 【英】赫德利·布尔、亚当·沃森主编: 《国际社会的扩展》 ,周桂银、储召锋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年。
[10] 【英】贾斯汀·罗森伯格: 《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邮洪生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11]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2]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3] 【加】克瑞斯汀·丝维斯特: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余潇枫、郭夏娟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4]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5]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 ,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2 年。
[16] 【美】罗伯特·基欧汉: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译,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 年。
[17]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18]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2 年。
[19]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王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年。
[20]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年。
[21] 【挪】托布约尔·克努成: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天津人
民出版社 2004 年。
[22]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 ,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
[23]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 ,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年。

180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24] 【日】星野昭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体与结构》,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
[25]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26] 【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7] 【美】约瑟夫·奈: 《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北京:世界知识
出版社 2002 年。
[28] 【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
版社 2005 年。
[29]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 2003 年。
[30] 【美】约瑟芬·多诺万: 《女性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03 年。
[3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
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32] 【美】詹姆斯·罗西瑙主编: 《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等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33] 【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 《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 2003 年。
2、中文著作
[34] 鲍晓兰主编: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年。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
[35] 蔡拓: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
《全球学的构建与全球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36] 蔡拓、刘贞晔主编:
[37] 陈志瑞、周桂银等主编:
《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8]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民族主义》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
[39] 程湘君主编:《女外交官》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年。
[4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41] 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42] 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 年。
[43] 费涓洪:《国际妇女运动与妇女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
[44] 郭树勇: 《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06 年。
[45] 郭树勇:《国际政治社会学简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4 年。
[46]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1 年。
[47] 郭夏娟:《为正义而辩——女性主义与罗尔斯》,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48] 何佩群:《20 世纪,谁在指导我们的思想》,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49]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
[50] 胡传荣:《经济发展与妇女地位的变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51] 胡传荣: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北京:世
界知识出版社 2010 年。
[52] 黄瑞琪:《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3] 金莉、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54] 贾庆国主编:《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2 年。

181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55] 孔寒冰、许宝友著:《国际妇女节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6] 李爱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57] 李少军: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当代全球问题》
[58]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9] 李铁城: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世纪之交的联合国》
[60] 李小江:《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61] 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62] 李小江:《女人:跨文化对话》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63]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64] 李银河: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女性主义》
[65] 李银河主编: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上海: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1997 年。
[66] 李英桃、胡传荣主编:《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67] 李英桃:《女性主义和平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
[68] 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69] 刘伯红、杜洁:《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2 年。
[70] 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71] 闵冬潮: 《全球化与理论旅行:跨国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72]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73]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74] 秦亚青: 《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75] 邱仁宗主编:《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76] 全国妇联国际部:《联合国妇女儿童重要文件汇编》,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8 年。
[77]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78] 时殷弘:《现代国际关系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79] 苏长和: 《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0] 苏云婷:《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81]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82] 谭琳主编:《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
[83] 王杰等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4] 王淼:《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85] 王铁军:《全球治理结构与跨国公民社会》,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1 年。
[86] 王义桅:《超越均势:全球治理与大国合作》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年。
[87]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88] 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
[89]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90]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
[91] 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5 年。
[92] 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82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93] 王政、陈雁主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百年中国女权思想研究》
[94] 王丽华: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
[95] 肖巍: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女性主义伦理学》
[96] 杨建军、杨建邺编著:《成为诺贝尔天使的 10 位和平女性》,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
[97] 杨洁勉主编: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2 年。
《全球性挑战和战略运筹》
[98] 叶江:《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大国战略转型》,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0 年。
[99] 裔昭印:《西方妇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年。
[100] 俞可平、张胜军编:《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
[101]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02] 张森林:《经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年。
[103] 章前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104]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0 年。
[105]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06] 《中国妇女大百科全书》 ,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5 年。
3、论文
[107] 艾华、李银河: ,《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
“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
[108] 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109] 崔守军:“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相关性考察”,《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10] 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国际观察》2007 年第 2 期。
[111] 杜芳琴: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
,《浙江学刊》2001 年第
1 期。
[112] 范若兰、陈妍: “东南亚民主化浪潮中的女领袖现象探析” ,《东南亚研究》2012 年第 1
期。
[113] 房乐庞: “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及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年第 2 期。
[114] 葛军: “外交人沙龙:当外交官夫人的滋味” ,《世界知识》2002 年第 5 期。
[115] 郭树勇: “国际政治社会学初探”,《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第 11 期。
[116] 郭树勇: “女权主义、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社会学”,《国际观察》2007 年第 1 期。
[117] 郭树勇: “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7 期。
[118] 郭树勇:”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 《教学与研究》2006 年第 7 期。
[119] 郭树勇: “论国际政治社会化对国际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际观察》2006 年第 2 期。
[120] 胡传荣: “关于妇女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的思考” ,《国际观察》1997 年第 2 期。
[121] 胡传荣: “中国的国际环境与社会性别话语的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10
期。
[122] 胡传荣: “冲突、张力与有关合作的期待——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学三大主流学说” ,
《世
界经济与政治》2006 年第 12 期。
[123] 胡传荣: “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和妇女非政府组织”,《妇女研究论坛》2006 年第 5 期。
[124] 花勇: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湖北社会科学》2013 年第 9 期。
[125] 花勇: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思想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12 年博士论文) 。
[126] 黄启璪: “黄启璪同志谈:性别观点纳入决策主流”,《妇女研究论丛》1996 年第 3 期。
[127] 李宏勇: “全球性问题与交往理性” ,《理论探索》2005 年第 1 期。
[128] 李少军: “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2 期。
[129] 李霞: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江汉论坛》2001 年第 2 期。
[130] 李英桃: “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权力概念” ,《世界经济与政

183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治》2001 年第 7 期。
[131] 李英桃、胡传荣: “女权/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北京、上海两位女性国
际政治研究者的对话”,《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 12 期。
[132] 李英桃: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及其发展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 年第 7 期。
[133] 李英桃: “及笄与志学——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 ,《国际政治研究》2011 年第 3
期。
[134] 李英桃: “妇女与外交:个人的即是外交的” ,《国际观察》2013 年第 6 期。
[135] 刘炳香: 《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年博士学位论文) 。
[136] 刘伯红、李亚妮: “实现 1995 年在北京制定的全球议程——联合国第 49 届妇地会“北
京+10”会议简介” ,《妇女研究论丛》2005 年第 3 期。
[137] 柳建文: “公共领域、合法性与沟通理性——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解读” ,《科
学·经济·社会》2003 年第 1 期。
[138] 柳瑟青: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的
视角”, 《现代国际关系》2007 年第 5 期。
[139] 秦亚青: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140] 秦亚青: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 年第 3
期。
[141] 石斌: “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女性主义诠释——评《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 《美国研究》
1996 年第 4 期。
[142] 宋国友: “美国第一夫人外交揭秘” ,《人民论坛》2013 年第 10 期。
[143] 孙洁琬: “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若干认知与思考” ,《外交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44] 唐小松: “论现实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 7 期。
[145] 唐小松、黄忠: “论信息时代的网络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8 年第 6 期。
[146] 陶文昭: “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及其变革”,《文史哲》2005 年第 5 期。
[147] 王逸舟: “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若干思考与建议”,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
年第 4 期。
[148] 王逸舟: “国家利益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
[149] 王文: “超越两分法: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前途” ,《国际观察》2005 年第 2 期。
[150] 徐海蓉: “论当代国际关系中女性议题的演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3 期。
[151] 徐雅丽: “打开英国学派大门的钥匙——《阐发‘国际社会:英国学派的历史》评价”,
《欧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52] 俞可平: “全球治理引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 年第 1 期。
[153] 于洋跃: 《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 2008 年硕士论文)。
[154] 张迪: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妇女民间外交回顾”, 《当代世界》2009 年第 2 期。
[155] 张骁虎: “英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对话——‘英国学派的发展与中国学派的构建’国际
学术研讨会综述”,《外交评论》2013 年第 1 期。
[156] 张晓玲: “妇女人权概念的产生及其意义”,《妇女研究论丛》1998 年第 2 期。
[157] 张迎红: “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探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4 期。
[158] 章前明: “论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 年第 7 期。
[159] 赵可金: “女性角色与国家使命:‘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研究”,《国际观察》2013 年
第 6 期。
[160] 赵可金: “全球公民社会与国际政治中的正义问题”,《国际观察》2006 年第 4 期。

184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61] 赵晓芳:“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其参与扶贫的战略分析”,《兰州学刊》2010 年第 4 期。
[162] 庄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山东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二、英文参考资料
[163] Ales J. Bellamy, ed.,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Its Cr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4] Ann J. Tickner, 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chieving
Global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5] Ann J. Tickner, Gendering World Politics: Issues and Approach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6] Ann J. Tickner,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Troubled Engagements between Feminist and IR
Theorist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1, 1997.
[167] Annick T. R. Wibben, “Femin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ld Debates a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Winter/Spring, 2004, Volume X, Issue 2.
[168] Barbara Victor, The lady: Aung San Suu Kyi: Nobel Laureate and Burma’s Prisoner,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8.
[169] Bell Hooks, Feminism is for Everybody: Passionate Politics, South End Press, 2000.
[170] Charlotte Hooper, Manly States: Masculinit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ender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1] Chowdhry, G and Nair, S, (eds) Postcolun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ace, Gender
and Class, London: Routledge, 2002.
[172] Christine Sylvester, Femin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Unfinished Journe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73] Cynthia Enloe, Bananas, Beaches & Bases: Making Feminist Sens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Pandora Press, 1989.
[174] Cynthia Enloe, The morning After: Sexual Politics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75] Cynthia Weber, “Good Girls, Little Girls, and Bad Girls: Male Paranoia in Robert Keohane’s
Critique of Feminis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4. Vol. 23, No, 2.
[176] David Baldwin,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177] Elisabeth Prugl, The Glob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Home-Based Work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178] Francine D’Amico and Peter R. Beckman, Women in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Westport, Connecticut, 1995.
[179] Hooper, C., Masculinit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ender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0] Jan J. Pettman, Worlding Women—A Feminism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ydney: Allen Unwin,
1996.
[181] Jean Bethke Elshtain, Public Man, Private Woman: Woman in School and Political Thought,
Second E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182] Lynne Segal, Is the future Female ? Trouble Thoughts on Contemporary Feminism, London:
Verago Press, 1987.

185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183] Margaret Snyder: Transforming Development: Women, Poverty and Politics, London: IT
Publications, 1995.
[184] Marianne Dekoven, ed., Feminist Locations: Global and Local,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1.
[185] R. P. Watson & A. J. Eksterowicz (Eds,), The Presidential Companion,: Readings on the First
Ladies,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6.
[186] Robert Jackson, The Global Covenant: Human Conduct in a World of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7]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ontributions of A Feminist Standpoint”,
in Robecca Grant and Kanthleen Newlands(eds,), Gend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1.
[188] Shirin M. Rai, Gender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2.
[189] The Commisssi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90] The United Nations Blue Books Series (Volume IV):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1945-1996),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1996.
[191] V. Spike Peterson, “Femin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ender and History, Vol.10,
November 1998.
[192] V·Spike Peterson, Gender states: Feminist (Re) 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Lynner Rienner Publishers, 1992.
[193] Women, Peace and Security: Study Submitted by the Secretary-General Pursuant to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325 (2000), United Nations 2002.

186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致 谢

2011 年 5 月 6 日,母亲节。当时怀胎九月、大腹便便的我,完成了博士论
文开题的任务,选题初步确定为“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记得自己
在开题当天还摸着大肚戏称:“做论文比生孩子更难。生孩子是肚子里有,只等
瓜熟蒂落;做论文是肚子里没有,必须无中生有。”不过,接下去一年多的日子
里,初为人母的忙碌却令我疲惫不堪,一个女权主义研究者刚踏上她的研究之路,
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对一个女性的多重考验。白天应付繁忙的工作、晚上和周
末照顾年幼的孩子,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考验让我的学业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所幸,在我的导师郭树勇教授的督促与鼓励之下,我又重拾学业。在我撰
写论文的两年多时间内,从论文提纲的拟定、参考资料的收集、到论文初稿的写
作与修改,每一步都凝聚着导师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点。郭老师无论工作如何繁
忙,都坚持定期与我面谈,不仅解疑答惑,而且启迪思维。尤其是预答辩后,郭
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进行论文的反复打磨,论文修改工作前后历时一年,几易
其稿,导师为此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正是在郭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才
坚持完成了近 17 万字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当然,由于本人学术功底浅薄、学
术上浅尝辄止,最终的成果距离导师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扪心自问,常感愧对。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多次向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英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
学的胡传荣研究员请教,两位老师给予了我无比热情的帮助和耐心细致的辅导,
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于论文的最终成稿帮助甚大。能够得到国内研究女
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最知名的两位学者“北李南胡”的亲自指点,是我作为晚辈
后学莫大的荣幸。上海交通大学的俞正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方长平副教授在
我论文成稿过程中也多次给予中肯建议,令我受益良多。
我要感谢上海市妇女联合会黎荣副主席在百忙之中的亲切接待。黎主席不但
耐心解答了我对于地方妇联工作和妇女民间外交等问题的疑惑,还找出多本相关
参考书籍供我借阅,并热情鼓励我今后参与上海市相关妇女研究课题的申报,继
续进行妇女问题的深入研究,令我备受鼓舞。
我还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的孙关宏教授。十几年前我在复旦求学时就曾得到

187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孙老师的谆谆教导,师恩难忘。多年来,孙老师一直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尤其是
学业,虽年近八十高龄仍不忘每年多次打电话询问我的论文进展情况,鼓励我克
服困难不可懈怠。孙老师的关爱和鼓励,给我读博期间一种无形的监督和鞭策。
感谢在我博士论文开题、预答辩和正式答辩时给予诸多中肯建议的叶江教
授、郑华教授、张俊华教授、胡传荣研究员、李明明副教授、胡伟教授、李建强
教授、林冈教授、章晓懿教授、齐卫平教授、商红日教授、翟新教授等。另外,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彭勃教授、左亚娜老师曾在本人论文写作过
程中给予指点,俞丹娇老师和张尤佳老师在教务工作方面给予本人大力协助,在
此一并对太多曾经给予我帮助的师长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同学王琳媛和吴阳熙,我们三人同在交大工作并在职攻博,又都在
读博期间相继成为母亲,有太多共同的酸甜苦辣曾经一起经历一起分享,我们相
互携手并肩走过了论文写作最艰苦的这段岁月。我要感谢花勇同学,他在我的论
文修改阶段提供了热情而无私的帮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刘铁英老师,她在
我的论文英文摘要撰写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支持和协助。我还要感谢嵇绍岭、周幼
平、徐步华、刘素娇、朱世欣等博士班同学和王新龙、张昆鹏、乔娜、张斌、朱
同银、曾信凯等同门博士在过去的岁月里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和你们一起共度
的那些日子让人如此难忘。
最后,我应该感谢我挚爱的家人们。感谢我的父母几十年如一日对女儿的教
诲、关爱和照顾,当年正在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才决定报考博士生继续深造。
感谢我的公婆,正是你们在我读博期间替我分担了太多家务,才让我有时间精力
安心完成学业。感谢我的先生钟奇,是你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在
我读博期间承担起了陪伴孩子照顾孩子的重任。感谢我那活泼可爱的儿子钟秋,
你是上天赐给妈妈此生最好的礼物,你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是妈妈不断前行的最大
动力。
回首攻读博士的这段岁月,虽然充满艰辛和挑战,但也承载愉悦和欣喜。感
谢这段岁月里指引我、鼓励我、支持我、祝福我、陪伴我的那些亲爱的人们。我
永远感激你们!

188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世界政治中女性政治家群体崛起现象之浅析》,载《国际观察》2013 年第 6
期,CSSCI 期刊,第一作者。
2.
《女性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载《理论与改革》2015 年第
2 期,CSSCI 期刊,第一作者。
3. 《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 SWOT 分析》,载《成人教育》2014 年第 11 期,中
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4. 参编《国家安全环境与大国兴衰》,时事出版社 2012 年版。
5. 参编《大学继续教育新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6.《小而美:微创业的生存法则》,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年版,第二作者。

189
附件 四

上海交 通大 学

学 位论文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 声 明 :
所 呈 交 的 学位 论 文 ,
是 本人在导 师 的 指 导 下 

独 立 进 行 研 究 工 作 所 取得 的 成 果 。 除 文中 己 经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 不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或 集 体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作 品 成 果 

对本文 的研 究 做 出 重 要 贡 献 的个人 和 集体 ,
均 己在文中 W 明确方 式

标明 。 本 人完 全 意 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律 结 果 由 本 人 承担 

学 位论 文作 者 签 名 

日 期 :
年 ^ ^ 月 3 


附件五

上海 交通 大学

学 位 论 文版 权使 用 授 权 书

本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 校有关 保留 、
使 用 学 位论 文 的 规 定 

同 意 学 校 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口 或 机 构 送 交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允许 论义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上海 交 通 大 学 可 ti l 将 本学 位

论文 的 全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有 关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 可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和 汇 编 本 学位 论 文 

保密 □ ,
在 __
年 解 密后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本 学位 论 文 属 于
/
不保


" "
( 请 在 臥 上方 框 内 打 V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 期 皆年 i 月 S 日 日 期 年:
月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