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0

論語.顏淵

蘇啟新  30286866​​
鍾泳言  30282697​
詹  妮  30288152​
蘇宏力  30284576
鄧浩林  30286733 ​
1、
原: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朱熹:「仁者,本心之全德」

 克己復禮(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
要旨:、何為仁
為仁者,需勝於自己的私欲而行為思想回到禮的規範之下

一旦做到克己復禮,普天下的人「歸此仁德之君也」崇敬你、追
隨你、向你學習。

* 為仁,只可靠己

、實踐仁的方法: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為何復禮即成仁,且為仁需「由己」?
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
始是仁。」
傅佩榮言:「禮的規範是群體的秩序與和諧不可或缺的,人自主自願實踐禮的要求
時,個人與群體的緊張的關係在此化解於無形,使「仁」字「從人從二」的感通意
義充分實現」

、天下歸仁之意義
《論語注疏 · 顏淵》:君若能一日行克已復禮,則天下皆歸此仁德之君也。
《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
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 說明仁之力量、感染力大
爭議、各家對「克己」的主流詮解
以下內容整理自利慧欣《 《論語》「克己復禮為仁」探析:以江聲之說為討論中心》
一、 約己之說
《論語集解》,云:「(漢)馬融 (79-166) 曰:『克己,約身。』
錢穆《論語新解》有言:「約束己身以踐行仁,就是仁了」

杜維明「克己」有約束、克服自己之意
二、勝己(之私欲)之說
朱熹訓「克己復禮」為「滅去人欲,復存天理」,把人欲、天理對立起來。
楊伯峻解「克」為「抑制、戰勝」之義,說源自「剋」本義,從刀克聲,謂以刀戰勝,後來假
借統作「克」。

三、能己之說
明人羅近溪把「克己復禮」解為「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以達到復禮的目標」

四、責己之說
《皇疏》引范甯云:「克,責也」,把「克」訓作「責」,整句意思為:克責己之失禮以復之也。
五、肩任之說
其一:「克己」解作「由己肩重任」,有自身主動、積極實踐之意。
相反,「克己」解「約束、抑制」,帶有壓抑、消極之意,則違背儒家之積極入世思想
其二,肩任一字常用於擔荷重物、重擔,如成王擔任管理天下,絕非易事,責任擔子巨大,非一
朝一夕能勝任之。換言之,「復禮為仁」之責任同樣重大,須時行之。這正呼應了儒家所提倡修
身是漫長的過程,不時審視自己言行有否離開正道。
2、
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正義曰:此章明仁在敬恕也
仁與敬、恕之關係
《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則私意無所容而心德全
矣。
敬:康熙字典肅也
《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
出門如見大賓 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
 出門時如接待貴賓般莊重 承大祭。看其氣象,便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
惟謹獨,便是守之之法。」
使民如承大祭
 使喚百姓如承辦大祭典 《論語注疏.顏淵》:為仁之道,莫尚乎敬也。

恕:《論語集注》推己及物,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注疏.顏淵》:此言仁者必恕也
 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3、
原文、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
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正義曰:此章言仁之難也

司馬牛,孔子弟子,名犁,向魋之弟
訒,音刃。訒,忍也,難也

 仁者言談謹慎

正義曰:《史記 · 弟子傳》云:「司馬耕字子牛。多言而躁。問仁於孔
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是也。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 孔子認為做到言行謹慎絕不容易
4、
原、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
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正義曰:此章明君子也

《論語注疏.顏淵》:時牛兄桓魋將為亂,牛自宋來學,常憂懼,故孔子
解之也。「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四書章句集注.顏淵第十二》:
晁氏曰:「不憂不懼,由乎德全而無疵。故無入而不自得,非實有憂懼而
強排遣之也。」
包曰:「疚,病也。自省無罪惡,無可憂懼。」
小結
正義曰:此并下三章,皆明仁也。

孔子闡析仁時的特點:對仁有不同解說,且有層次之分
劉鐔靖:論《論語》中「顏淵」二種詮釋--以劉寶楠《論語正義》與朱熹
《論語集注》為核心:
「孔子回答「顏淵問仁」與回答「仲弓問仁」有層次之別,其語顏淵往聖人之道,其
語仲弓則期能達仁者之途」

「顏淵至語矣」章《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
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
決。故惟顏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

「司馬牛至訒乎」章《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
愚謂牛之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為仁之大概語
之,則以彼之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終無自以入德矣。故其
告之如此。

但!《四書章句集注 · 顏淵第十二》:
蓋聖人之言,雖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於學者之身,而皆為入德之
要,則又初不異也。
5、
原、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
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正義曰:此章言人當任命友賢也
《論語注疏.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者,亡,無也。
牛兄桓魋行惡,死亡無日,故牛常憂而告人曰:「他人皆有兄弟,若桓魋死亡
之後,我為獨無兄弟也。」

商,子夏名,謙,故云商聞之矣,示非妄謬也。

傅解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又不是人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命運
的理解可以說明的,總稱為命

 桓魋之死,牛失親兄牛之命

但子夏補充:「君子但當敬慎而無過失,與人結交恭謹而有禮。能此疏惡而友賢」

《論語注疏.顏淵》
與孔子的「天命」學說相符
傅言:「孔子學說的重點之一,是要使人在面對命運時,仍可領略自己的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
 牛面對失兄之命時,應領略自己作為君子的責任(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並
藉著此此個人自行抉擇獲得四方兄弟
為何君子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便能得四方兄弟?
傅之理解:人性向善,對「敬」、「恭」有正面回應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
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
至矣,焉用稼?」

 要旨、當上位者「好禮、好義、好信」時,百姓無不尊敬、服從、實在
 傅認為百姓正表現了「人性向善」
6、
本章記孔子對讒言和誹謗的態度以及處理方法。

原: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
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譯: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
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
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
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浸潤之譖:像水一樣滲透的讒言。朱熹:「漸漬而不聚也。」
膚受之愬:切身受到的誹謗。
不行焉:在你那裡都行不通。
明:賢明 遠:遠見
6、
本章記孔子對讒言和誹謗的態度以及處理方法。

原: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
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譯: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
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
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
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浸潤之譖:像水一樣滲透的讒言。朱熹:「漸漬而不聚也。」
膚受之愬:切身受到的誹謗。
不行焉:在你那裡都行不通。
明:賢明 遠:遠見
微言大義
- 前者是暗箭,後者是明槍:前者是慢工出細活,後者
是「快刀斬亂麻」。 前者軟,後者硬,軟硬兼施,剛
柔並進。

- 若心中磊落坦蕩,任其軟浸硬攻,都奈何不了你,那
麼你就是既賢明又深遠的人了。
傳遞的思想

- 所以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聽到這些話後能夠「有則改
之,無則加勉」,以及保持一種「清者自清,濁者自
濁」的態度。
7、
本章記載子貢問政,孔子強調「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原: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
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
不立。」

翻: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 孔子說:「糧食充足,武裝部隊充足,
老百姓有統一的信仰和信念。」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
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武裝部隊。」子
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
孔子說: 「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沒有
統一的信仰和信念,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足食、足兵、民信之: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政府。
微言大義
-「足兵」防止外敵入侵,保證國家安全,是需要的;「足食」因為「民以
食為天」足够的糧食是穩定國家的基礎,是必要的;「民信之」政府不能失
信於民,「信譽」 是國家的根本,是重要的。從物質上升到精神層次。

-「去兵」因為百姓需要吃飯,這裡他所謂的去兵不是說軍備都不要,可以
縮減軍備,减少軍費開支;「去食」是因為人活在世上,吃飯不可,但光吃
飯不够;留「民信」 是因為精神决定物質,如果國家或政府在群眾中保持
極高的信譽,即使現在無食無兵,在不久的將來「兵」「食」也可聚至。

-「民信」是一種精神,此段對話也可以反映出孔子十分重視精神品質。人
活在世上,非吃飯不可,但光吃飯不够,所以自古以來都有說「我雖然希望
活著不過還有比活著更重要的。」孔子在《論語》中說:「歲寒,然後知松
柏之後凋也。」
8、
本章討論的是文采與品質之間的關係。

原: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
「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
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譯: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
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
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
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
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何以為文:要那些禮節、文采幹什麼呢。
微言大義
- 用虎豹和犬羊去掉毛(文采)後,只通過皮(品
質)是無法區分的,所以品質需要用才華顯示出
來,來說明文采與品質一樣重要。

-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也表明文采與品質的結合才是君子。

- 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適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
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9、
本章是哀公向有若請教賦稅的問題。

原: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
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
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
孰與足?」

譯: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
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
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如果抽十分之二,我還不
够,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 「如果百姓的用
度夠,您怎麼會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麼
又會够呢?」
微言大義
- 哀公是魯國衰世之君。

- 《說苑 · 政理篇》:「王國富民,霸國富土,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
之國富倉府」

- 有若不僅不主張增而主張減稅,並且要「盍徹乎」貫徹到底,損上益
下。表現儒家歷來的主張「為政以德」「以民為本」,實施仁政,休養
生息,使「民富則國富」。
10 、
本章孔子解答「崇德辨惑」。
原: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
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
亦祗以异’。」

譯: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准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
說:「以忠信為主 . 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
水准了。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
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
的:) ‘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崇高:提高道德修養。
主忠信:以忠誠信實為宗旨。
- 一個是「崇德」,一個是「辨惑」。所謂“崇德”是指個人
的修養,就是改善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道德高尚起來。要特
別注意兩方面,一是忠、一是信。“忠” 是忠厚誠實,對人對
事以事實為主,不加歪曲。還有就是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為國家大事也好,為朋友私事也罷,都盡心盡力,就算賠上性
命,也在所不惜。“信”,就是對別人要講信用。而「徙義」
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做合情合理的事情。這樣才叫「崇德」。

- 第二個是「辨惑」。人們在評估他人時,往往缺乏思考、辨
別的能力。大多數人往往不能做到客觀地評估別人,在做出評
估時通常會帶上自己的感情色彩。

- 他希望人們理性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
中。
11 、
原:「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譯: 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
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
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
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
吃得上嗎?”
11 、
微言大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並非權力上之關係與責任,而是「君臣」「父子」中的身份職責。

- 符合孔子「天下為公」之理想,即人們有較高的公共意識及良好的社會公
德(盡自身責任)。

- 「天下為公」同時為孔子對治國之道的看法及主張。即社會的大同與和順,
必先處理好這些關係。每個人角色複合,只要在各身份「盡其力」即可。

- 與其他節數扣連,達致上述條件,必先成為合格的「人」,具有一定的素
養與內涵。而方法就在於「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以達到「為人由己」,實行仁德。

 可見孔子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字中滲透出治國之道中的理想型態以
及實行方法在於實行仁德的儒家思想。
12 、

原: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
無宿諾。

翻:譯孔子說:「僅憑片面之詞就可以斷案的人,
大概衹有仲由吧?」子路履行諾言從不拖到第二天。

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

折獄:獄,案件。即斷案
12 、

主要說子路「明決」「忠信:受人所信服」「忠信:絕無半
點虛言」

以極端的方式評價子路為人之「直」(不說假話)。只聽子
路的一面之辭,也能確定案件的勝負,因為他是一就是一,
是二就是二,不會開脫自己,也不會誣陷別人,不說假話。
13 、

原: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譯:孔子說:「審案,我跟別人一樣。我想做的是:使案件
消失!」

訟:訴訟

必:必須
14 、

原: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於官位不懈怠,執
行君令要忠實。

倦:懈怠

忠:忠實
12 、 13 、 14
微言大義:「無訟」的理想社會

《易.訟卦》:「訟,《中吉,終凶。」訴訟、爭拗,先吉後凶。
最後的結果是凶。」

《說文解字》:「訟,爭也。」訟即是爭。有爭拗才有訴訟

- 「訟」從古已定標為引致劣果的東西。孔子故意提及「無訟」
是「必須」的。

- 孔子先在 12 節讚賞子路判案明斷,然而又於 13 節提及欲社會達


致沒有訴訟的社會。這反映孔子認為子路的精明裁決是不足夠的,
因「訟」依然存在。

- 孔子於是在 14 節提及「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12 、 13 、 14
微言大義:「無訟」的理想社會

《論語講義》( 121 頁):「居之無倦,則精神貫注;行之以忠,


則性情滲透。以此為政,則見心靈,見生命。這才能談得上一切政
治上的理想和一切政治上的實施。」
能看出當中所說的符合儒家的「仁」,作為統治者應要保持仁德的
精神約束自己,則「無倦」;亦要以仁德精神(禮)治理百姓,則
「以忠」。孔子認為這才算達致表裡如一,治理好國家。同時反映
出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達致「無訟」必須先從統治者角色做好。

- 可見孔子於三節中依然圍繞著「仁」之主題,談及治國之道,說
明作為一個理想社會應該由藉仁德規範自己的統治者,以禮、仁作
為治理國家和百姓的基礎,要透過教化形式讓民眾持有仁心,從民
的根本中消去訴訟糾紛。亦符合 11 節所提及的「天下為公」理念,
提升社會公德,從而達致孔子的理想社會。
15 、

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
畔矣夫!」

譯:孔子說:「廣泛學習、遵紀守法,就不會誤入
歧途!」
15 、

每個人應透過吸收學問,吸取前人教訓和經驗,從
而明白實行仁德的重要與必要性。因此博學能夠提
醒自己時刻秉持「仁」與「禮」的原則。從而在社
會中自身身份「盡其力」,以達致「天下為公」之
理想世界,同時在提升社會公德的情況下製造出
「無訟」的社會。
21 、
原: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辦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
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
與?」
譯:
• 樊遲陪孔子到魯國的天壇游覽。樊遲問:「請問怎樣才能
提高品德、改正錯誤、明辨是非?」孔子說:「問得好!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就能提高品德嗎?進行自我批評,
不去批評別人,不就能改正錯誤嗎?忍不住一時之氣,忘
了自己和親人的安危,不就是糊塗嗎?」
21 、
原:
•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辦惑。」
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
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
與?」
譯:
• 樊遲陪孔子到魯國的天壇游覽。樊遲問:「請問怎樣才能
提高品德、改正錯誤、明辨是非?」孔子說:「問得好!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就能提高品德嗎?進行自我批評,
不去批評別人,不就能改正錯誤嗎?忍不住一時之氣,忘
了自己和親人的安危,不就是糊塗嗎?」
內容解讀

孔子認為提高道德修養水平;

• 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利益

• 然後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

• 還要注意克服感情衝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
代價

這樣,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別迷惑了。
重點分析
• 樊遲問:「請問怎樣才能提高品德、改正錯
誤、明辨是非?」時,孔子以「善哉問!」,
則是「問得好!」應答。

• 放眼整篇文章,有為數不少的弟子向孔子提
問,但只有樊遲的提問,能使孔子說問得好。

• 由此可見,孔子注重品德修養。
爭議

• 在現今社會,真的能不考慮物質利益嗎?

• 燈油火蠟、柴米油鹽,哪個不用金錢?

• 有些人單單是生存下去,就已經拼了命,
孔子的那套思想放在現今社會真的可行嗎?

• 在踏踏實實做事時,也需要考慮物質利益
22 、
原: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
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
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
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
不仁者遠矣。」
譯:

樊遲問仁,孔子說:「對人慈愛。」問智,孔子說:「對
人瞭解。」樊遲不理解。孔子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
正。」樊遲退出來,見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
麽是智,老師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是什麽意
思?」子夏說:「這話很深刻!舜管理天下,從群衆中選
拔人才,選了皋陶,邪惡之徒從此銷聲匿跡。湯管理天下,
從群衆中選拔人才,選了伊尹,不法之徒從此無影無
蹤。」
內容解讀
孔子認為是要

• 了解人

• 選拔賢才

• 罷黜邪才

• 能夠使社會和、諧天下太平。

但在歷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
一些奸佞
之人卻平步青雲,這說明真正做到智並不容易。
 
23 、
原:
•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
焉。」

譯:
• 子貢問怎麽交友。孔子說:「忠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
不聽則止,不要自取其辱。」
內容解讀

孔子認為對待朋友的錯誤;

• 要坦誠佈公地勸導他

• 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係

• 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
其辱。

• 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准則。
微言大意

為什麼別人不聽,我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

• 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不會有威嚴,經常學
習就不會固執,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 如果別人不聽,反映別人有錯誤是不改正,便不是君子應有的行
為,既然如此又何必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 這樣下去不就是自取其辱嗎?
24 、
原: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
• 曾子說:「君子以知識結交朋友,以朋友輔助仁
義。」
微言大意

• 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
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

• 這是君子之所為。

• 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於朋友
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參考資料
傅佩榮:《論語解讀》(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3 年)

周元俠:《朱熹的 < 論語集註 > 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年)

安德義:《論語解讀》(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年)

李里:《論語講義》(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沈元起:《白話論語讀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錢穆:《論語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1930 年)

李殿元、楊梅:《論語之謎》(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https://ctext.org/text.pl?node=1396&if=gb&show=meta

利慧欣 (2018) 。《論語》「克己復禮為仁」探析 : 以江聲之說為討論中心。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 ( 編 ) ,《考功集 2017-2018


: 畢業論文選粹》 ( 頁 194-217) 。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

劉鐔靖( 2017 )。論《論語》中「顏淵」二種詮釋-以劉寶楠《論語正義》與朱熹《論語集注》為核心,原載於輔大中研所學刊;


35&36 期 (2017 / 04 / 01) , P19 – 41 。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漢典: https://www.zdic.net/hans/%E6%95%AC

每日頭條: https://www.google.com/amp/s/kknews.cc/zh-hk/culture/bq8zpkm.amp
https://mmchow.blogspot.com/2017/03/blog-post_19.html?m=1
https://www.ifreesite.com/scriptures/analects-12.htm
https://lunyu.5000yan.com/12-16.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