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1

PUBLIC POLICY RESEARCH FUNDING SCHEME

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

Project Number :
項目編號: 2015.A4.011.15C

Project Title : Impa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項目名稱: Behaviours of Young Peopl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
社會流動對青年政治態度和行為的影響 :港台澳比較研究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Dr ZHENG Wan Tai Victor


首席研究員: 鄭宏泰博士

Institution/Think Tank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院校 /智庫: 香港中文大學

Project Duration (Month):


推行期 (月) : 14

Funding (HK$) :
總金額 (HK$): 1,636,653.00

This research report is uploaded onto the Central Policy Unit’s (CPU’s) website for public
referenc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report are those of the Research Team of this project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CPU and/or the Assessment Panel. The CPU and/or the
Assessment Panel do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included in this report.

Please observ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Use of Project Data” as stipulated in
the Guidance Notes of the Public Policy Research Funding Scheme.

A suitabl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funding from the CPU should be included in any
publication/publicity arising from the work done on a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the CPU.

The English version shall prevail whenever there is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此研究報告已上載至中央政策組(中策組)網站,供公眾查閱。報告內所表達的意見純屬本
項目研究團隊的意見,並不代表中策組及/或評審委員會的意見。中策組及/或評審委員會不保
證報告所載的資料準確無誤。

請遵守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申請須知內關於「知識產權及項目數據的使用」的規定。

接受中策組全數或部分資助的研究項目如因研究工作須出版任何刊物/作任何宣傳,均須
在其中加入適當鳴謝,註明獲中策組資助。

中英文版本如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社會流動對青年
政治態度和行為的影響:
港台澳比較研究

研究報告

呈交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項目編號:2015.A4.011.15C)

香港亞太研究所

2016 年 11 月
目錄

報告摘要 ................................................................................................................. iii


Executive Summary ................................................................................................ ix

研究小組成員名單 .............................................................................................. xvii


鳴謝 ..................................................................................................................... xviii
圖表一覽表 ........................................................................................................... xix

第1章 研究緣起與問題探索 ..................................................................... 1


第2章 研究目的及設計 ........................................................................... 12
第3章 青年的成長環境與社會流動 ....................................................... 27
第4章 青年社運的檢視和思考 ............................................................... 40
第5章 社會流動經驗與觀感 ................................................................... 48
第6章 社會流動與主觀福祉 ................................................................... 76
第7章 社會流動與社會政治態度 ........................................................... 95
第8章 社會流動與政治參與 .................................................................. 115
第9章 社會流動與政策期望 ................................................................. 140
第 10 章 政策影響與政策建議 ................................................................. 152

附錄:三地社會流動客觀指標概況 ................................................................. 165


參考書目 .............................................................................................................. 203

ii
報告摘要

研究緣起與問題探索

1.1 2014 年,台灣、澳門和香港先後爆發由青年主導的大規模社會運動,在此之前的


2010 年,則有「阿拉伯之春」,青年同樣成為社會運動的焦點。

1.2 港、台、澳三地同文同種,歷史軌迹和發展格局相近,如今面對類似的青年問題,
若同時進行比較研究,應有助對事件的了解和掌握。

1.3 青年社運的湧現,社會有不同看法,世代論、後物質主義理論、中國效應論、學
歷貶值論等,不一而足。本研究從社會流動角度入手,探討青年走上街頭的因由,
並提出一些有助解決問題的建議。

研究目的及設計

2.1 本研究兼用如下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在港、台、澳同步進行,以期:

一、建立三地青年社會流動客觀指標數據庫,勾勒近年的現況和變化。

二、建立三地青年社會流動主觀指標數據庫,蒐集青年對社會流動的觀感和意見。
工作分兩部分:

 電話調查:分為 18−35 歲及 36 歲或以上兩組;每組完成隨機抽樣訪問


約 1,000 個個案;調查在 2016 年 3 月至 6 月進行。

 個人訪談:分為「社運骨幹」和「普通青年」兩組;每組各完成約五個
和 15 個個案;訪談在 2016 年 4 月至 7 月進行。

2.2 本研究參照 Erikson, Goldthorpe 和 Portocarero(1979)的階級分類框架,並按三


地社會特質作出調整。

青年的成長環境與社會流動

3.1 成長環境的轉變會孕育出不同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不同時代的發展狀況,又
會產生不同的社會空間與流動機會。

iii
3.2 社會由過去的匱乏動盪走向現在的富裕安穩,既有價值觀念由重視物欲滿足和安
全穩定,轉向強調公平正義與人性關懷的一面,亦有社會發展空間由不斷擴大,
走向日漸萎縮的另一面。可見當今青年雖有相對豐盛的物質生活,卻面對着較難
向上流動的問題,當中的落差容易滋生對政府及社會的不滿。

3.3 學歷雖大幅上升,但沒帶來相應的生活素質改善與社會向上流動機會;樓價及租
金高企,又遏抑了青年實現自立或成家立室的追求;三地與內地的關係愈趨緊密
雖帶來經濟效益,但又暴露了生活方式及思想價值有別等矛盾,都是常見的問題。

3.4 還有,年長世代對政治多缺乏興趣,青年世代則較不接受忍氣吞聲,往往會以自
己認為合適的方法回應社會問題。三地先後湧現以青年為骨幹的社運,是社會變
遷一體兩面的折射。

青年社運的檢視和思考

4.1 綜觀三地青年社運的歷史與現況,其爆發既源於內部社經政治問題,也出於參與
者的理想和堅持,同時也深受外圍因素的牽引,三者都不容忽視。

4.2 綜合「阿拉伯之春」的爆發,可歸納出既有社經發展的問題,亦有個人家庭經濟
的問題,青年在政治上被邊緣化,政府不正視其訴求,更是促使青年走上街頭的
主要原因。

4.3 在全球化年代,通訊科技突飛猛進也是青年社運席捲全球的關鍵。

社會流動經驗與觀感

5.1 就職業社會流動而言,三地青年能達上層者皆屬少數,逾半沒經歷流動,向上流
動比例較向下流動高。父親的社會階層有利子女向上流動,三地皆然。

5.2 就主觀社會流動而言:

 三地青年自覺經歷向下流動者雖不足一成半,但自覺向上流動的港、台青年
不足三成。

 三地青年對何謂社會向上流動有基本共識,約四成理解為改善生活素質。

 自覺經歷向上流動的三地青年,逾半認同個人條件是成功主因;自覺沒有上
流者,只約三成歸咎於個人條件。

 約半數三地青年對個人發展前景不表樂觀,既不相信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作,
也不期望有更佳上流機會。

iv
5.3 就青年的社會流動而言,港、台民眾的看法較澳門負面,傾向認為過去上流機會
不多,現時不夠,未來也不好。港、澳青年的看法較中年/長者負面,台灣則相反。

5.4 青年的社經背景與以上三項社會流動指標沒有一致的關係,模式也不相同。

5.5 職業社會流動與主觀社會流動呈正向的關係,經歷上流的三地青年,較傾向自覺
向上流動。

5.6 主觀社會流動與流動機會評估亦呈正向的關係,自覺向上流動的三地青年,較傾
向認同當地青年有足夠的上流機會。

社會流動與主觀福祉
6.1 逾七成三地青年滿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亦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相比是公平。

6.2 在香港,青年較中年/長者不滿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亦較不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
準相比是公平。

6.3 自覺向上流動、認同有足夠上流機會的三地青年,較滿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亦
較傾向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相比是公平。

6.4 三地青年的自我形象良好,七成或以上肯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不同意自己沒有
值得驕傲的事情、不感到自己很沒用,亦對自己感滿意。

6.5 三地青年的自我期許較中年及年長者高,但自我信任較低,自我肯定和自我滿意
則三地頗有不同。

6.6 主觀社會流動與自我形象評估呈正向的關係,自覺向上流動的三地青年,多抱持
較良好的自我形象。

社會流動與社會政治態度
7.1 逾半三地青年不滿政府施政,只有一成支持建制/泛藍陣營。

7.2 三地青年的其他社會及政治態度,則相當分歧:

 在政治興趣方面,香港青年感興趣的比例高於台、澳。

 在民主體制支持方面,港、台青年較多認為「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

澳門青年較多認為「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

 在社會發展目標方面,香港青年較重視民主自由發展,台、澳青年較關心社
會經濟發展。

v
 在與內地融合方面,香港青年較支持保持距離,澳門青年較支持加強融合,
台灣青年則沒偏重。

7.3 三地青年較中年/年長者重視民主自由發展,以及較不支持建制/泛藍陣營和與內
地加強融合。

7.4 香港青年較中年/長者不滿政府的施政表現,對政治較有興趣,較重視民主自由發
展,以及較支持民主體制、非建制陣營和與內地保持距離。

7.5 三項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的社會及政治態度大多呈顯著關係,尤其對青年上
流機會的評估,例如:

 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較傾向滿意政府施政。

 經歷向下流動的香港青年對政治較有興趣,而上流未達上層者較支持與內地
加強融合。

 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香港青年,對政治較有興趣,較重視民主自由
發展,以及較支持民主體制、非建制陣營和與內地保持距離。

社會流動與政治參與

8.1 在最近一次選舉,四成六香港青年投票支持非建制陣營,對建制與非建制陣營的
支持度差距高於台、澳。

8.2 三成七香港青年表示曾參與佔領運動,比例高於台、澳。

8.3 四成三香港青年支持以激烈手法促使政府回應訴求,比例略低於台灣,但遠高於
澳門。

8.4 在香港,青年較中年/長者支持非建制陣營,三地青年較中年/長者積極參與佔領、
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以及同意採用激烈抗爭手法。

8.5 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較多參與佔領、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

8.6 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香港青年,也較傾向投票支持非建制陣營,及同意
採用激烈抗爭手法。

8.7 在個人訪談中,三地青年普遍同意青年參加社運與社會流動受阻有關。如政府能
增加青年上流機會,應可減少其不公平感,並降低參與社運的意欲。

vi
社會流動與政策期望(集中香港)

9.1 電話調查的結果顯示,民眾認為在提高青年工作機會方面,政府應擔當重要的角
色和採取適切的措施,例如:

 四成二期望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

 三成三期望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

 兩成二期望政府刺激企業投資。

9.2 深入訪談亦揭示,青年對政府抱很大期望,如希望在下列領域拿出政策,回應訴
求:

 在教育領域:增設實用科目,減少內地學生留港就業及與本港青年直接競爭
等。

 在經濟領域:落實產業多元化,增加不同層面就業機會,為有志創業青年提
供多元支援等。

 在房屋領域:增建公共房屋,解決租金高企等問題。

 在民生領域:重發小販牌照,開設墟市等。

 在政治領域:盡早重啟政改。

 在青年政策:吸納不同背景青年進入如青年事務委員會等組織,舉辦更多支
援青年開拓視野的活動等。

政策影響與政策建議(只集中香港)

10.1 要有效促進青年社會流動,必須從如下方法下手:

一、開放上流渠道

 發展及壯大本地經濟,創造更多社會空間。
 鼓勵向外開拓,尋找另一片天。

二、減少競爭

 採取量質並舉的學位擴張的政策。
 優化職業教育。
 調整非本地學生在港就業安排。

vii
三、優化人力資源質素與調配

 優化人力資源質素。
 促進人力資源調配。
10.2 青年關心社會、參與政治具積極意義,應予鼓勵,但應擴大途徑和提升質素:

一、開放正規政治參與途徑。

二、提倡理性政治參與文化。

10.3 除了解決社會流動問題,亦應回應青年關心的貧富懸殊、房屋短缺和兩地矛盾惡
化等問題。

10.4 本研究雖採用了主、客觀數據兼收並蓄的方法,但仍有其不足之處。建議政府進
行一項長期的追蹤性入戶調查,定期蒐集同一群青年的社會流動,以及社經政治
態度和行為資料,供施政參考。

viii
Executive Summary

Project Title: Impact of Social Mobility on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of Young Peopl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

Background

1.1 In 2014, large-scale youth-led social movements broke out in Taiwan, Macao, and Hong
Kong successively. Prior to these events, young people had also assum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Arab Spring of 2010.

1.2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 share similar cultures, histories,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Nowadays, they also face similar youth proble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three societies was needed to obt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1.3 Many explana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 the roots of the phenomenon, such as that
it is a result of the cohort effect, post-materialism, the impact of China, and the
devaluation of education, but none of these seem truly satisfactory. This study took
social mobility as an integrated indicator for illustration, with the hope of being able to
shed greater light on the problem and to offer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Research Objective and Methodology

2.1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conducting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e
three societies were employed. The methods and framework are as follows:

I. A series of objective indicators were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trends in the social


mobility of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II. Empi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on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social mobility
of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There were two main parts to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 Telephone survey: This consisted of two separate sets of questions for those
aged 18–35 and those aged 36 or above in each society. For each set, about
1,000 peo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interviewed.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June 2016.
ix
 In-depth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e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ocial
activists” and “ordinary young people”. About 5 interviews with the former
and 15 with the latter were conducted for each society. Th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from April to July 2016.
2.2 The class scheme was based on the design by Erikson, Goldthorpe, and Portocarero
(1979), with some minor adjustments to take into account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ocietie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Young People are Growing Up and


Social Change

3.1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in which young people are raised compared to that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socializes them into holding different personal values and
aspirations.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in one epo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s,
leading to different patterns of social mobility.

3.2 As society transitions from poverty and turbulence to wealth and stability, people shift
their concern from material needs and security to social justice and humanity. However,
the room for social development may shrink as a resul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Although
young people nowadays enjoy a better material life, they have limited channels for
upward mobility. The result i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3.3 Young people have received a better education than those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bu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leading to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nd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High housing prices and rents are further blocking the way to self-reliance or
marriage. Closer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has brought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three societies, but has also led to conflicts due to the different ways of life and
values between local people and those from the mainland.

3.4 In addition, young people are not as politically apathetic as their elders. They will try to
voice their views in ways that they think are appropriate. The rise of youth-led social
movements seems to be a result of drastic social changes in the three societies.

Review of Youth-led Social Movements

4.1 Previous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three societies occurred due to internal soci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e advocacy of the participants for their ideals and
values, and external factors.

x
4.2 The causes of the Arab Spring wer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personal and family
hardships, the political marginalization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s neglect
of the views and demands of youth.

4.3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a series of social movements. Tremendous advancement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 a ke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Social Mobility

5.1 Only a small number of young people can reach top positions through occupational
mobility. Over 50% had not achieved any social mobility. But th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who had experienced upward mobility exceeded those who had experienced
downward mobility. People with an upper-class father will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achieve upward mobility.

5.2 With regard to 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

 Less than 30% of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perceived that they had
achieved upward mobility, although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who thought that they had moved downward was less than 15%.
 A consensus on the conception of upward mobility exists among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About 40% of them equated upward mobility with achieving
improvements in one’s quality of life.
 More than 50% of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upwardly mobile considere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o b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while about 30% of those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non-upwardly
mobile blamed thei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 About half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are pessimistic about their
future. They do not believe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obtain a better job or to move
upward in the future.
5.3 With regard to the prospect of achieving upward mobility,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more pessimistic than those in Macao. They tend to think that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are not as plentiful nowadays as in the past, and will
not increase in the futur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young people are more pessimistic
than older people, while the reverse is true in Taiwan.

5.4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above three indicators of social mobility. The patterns of correlation
observed for the three societies are also different.

xi
5.5 Occupational mobi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 Young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upward mobility in the three societies a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upwardly mobile.

5.6 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for young people.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upwardly mobile are more likely to agree that there are
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Social Mobi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6.1 More than 70% of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and
job, and believe that their living standard is fair compared with the efforts that they put
into their job.

6.2 In Hong Kong, young people are more dissatisfied than older people with their life and
job, and tend to believe that their living standard is not fair compared with their efforts
in the job.

6.3 Young people who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upwardly mobile, or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move upward, a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and job, and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their living standard is fair compared with their
efforts in the job.

6.4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have a good self-image. At least 70% of them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a worthy person, disagree that they do not have any achievements to
be proud of, do not feel that they are useless, and are satisfied with themselves.

6.5 In the three societies, young peopl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self-expectation and a lower
level of self-trust than older people. The levels of self-affirmation and self-satisfaction
vary in the three societies.

6.6 In general, 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image. The
perception of upward mobility would most probably correlate with a better self-image.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political Attitudes

7.1 In the three societi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young people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government. Only 10% support the Pro-establishment/Pan-Blue Camp.

xii
7.2 With regard to the other social-political attitudes of young people, differences can be
seen among the three societies:

 Political interest: More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than
those in Taiwan and Macao.
 Support for a democratic system: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more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a “democratic system is better than other political
systems”, while young people in Macao are more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governing systems are the same whether they are democratic or not”.
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democratic and liberal development, while those in Taiwan and Macao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re more inclined
towards the idea of holding back from integration, while those in Macao are more
supportive of further integration. Those in Taiwan expressed no preference either
way.
7.3 In the three societies, young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han older people to value
democratic and liberal development, and less likely to support the Pro-establishment/
Pan-Blue Camp and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7.4 Compared with older people,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re mo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government, mo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value democratic development more th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re more supportive of a democratic system, the non-
Pro-establishment Camp, and keeping a distance from the mainland.

7.5 Most of the social-political attitudes of young people in the three societies hav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social mobility, particularly the
percep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for young people. For example:

 Young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move
upward tend to b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government.

 In Hong Kong, young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downward mobilit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and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upward mobility but are not
in the top class tend to be more supportive of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 In Hong Kong, young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to move upward are more interested in politics, place a greater
importance on democratic development, and are more supportive of a democratic
system, the non-Pro-establishment Camp, and keeping a distance from the
mainland than young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xiii
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8.1 About 46% of Hong Kong young people voted for the non-Pro-establishment Camp in
the latest ele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who voted for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and those who voted for the non-Pro-establishment Camp is
greater in Hong Kong than that in Taiwan and Macao.

8.2 About 37% of Hong Kong young people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Occupy Movement. The participa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aiwan and Macao.

8.3 About 43% of Hong Kong young people support the use of a radical approach when
pressing the government to respond to their demands. This ratio is a little lower than
that in Taiwan, but far higher than that in Macao.

8.4 In Hong Kong, young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han older people to vote for the non-Pro-
establishment Camp. In the three societies, young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han older
people t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Occupy Movement, the Sunflower Movement, or the
March Against the Bill of Greed and Privilege Movement, and to support the use of a
radical, confrontational approach.

8.5 Young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move
upward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Occupy Movement, the Sunflower
Movement, or the March Against the Bill of Greed and Privilege Movement.

8.6 In Hong Kong, young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move upward are more likely to vote for the non-Pro-establishment Camp and
to support the use of a radical, confrontational approach.

8.7 In the in-depth interviews, most of the interviewees in the three societies agree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of young people in social movements has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blem of social mobility. If the government can increase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for youth, it should be able to improve young people’s perception of fairness
in society, thereby reducing their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Mobility and Policy Expectations (Focus on Hong Kong)

9.1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telephone survey, Hong Kong people believe that in
order to increase working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peop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 leading role and employ appropriate measures, as follows:

 About 42% expected the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 job opportunities of local
people.

xiv
 About 33% expected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young people in their
start-up businesses.

 About 22% expected the government to stimulate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

9.2 According to the in-depth interviews, young people have great expectations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formulate and execute the following policies:

 Education: Introduce more practical subjects in schools, and reduce the


employment of mainland student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in Hong Kong so as to
reduce competition with local young people.

 Economy: Increase diversification of industries, increase job opportun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support to young people in their start-
up businesses.

 Housing: Build more public housing,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surging rents.

 Livelihood: Re-issue licenses to hawkers and establish temporary open


markets/bazaars.

 Politics: Re-launch constitutional reform as soon as possible.

 Youth policies: Recruit more you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into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Commission on Youth, and organize more activities that
will help to broaden the horizons of young people.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cus on Hong Kong)


10.1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upward mobility among young peopl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I. Open up channels for upward mobility

 Develop and expand the local economy to generate more jobs.


 Encourage young people to explore for external opportunities.
II. Reduce competition

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the provision of degree


programmes.
 Strengthen vocational training.
 Make adjustments to the arrangement of non-local graduates working in Hong
Kong.

xv
III.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 Promote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10.2 It is positive and encouraging to see that young people care about their society and are
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I. Open up more channels for form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I. Promote a culture of objective and 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10.3 In addition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ocial mobil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spond to
the concerns of young people about problems such as the grow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adequate housing, and the worsening of conflict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10.4 Although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the data that were collected. Hence, the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conduct long-term longitudinal household surveys to regularly record
information on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from a
specified group of young people over a period of time. Such information will provide
meaningful comparisons and references for formulating policies.

xvi
研究小組成員名單

首席研究員

鄭宏泰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

台灣負責人

蕭新煌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澳門負責人

余永逸教授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研究員

趙永佳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

尹寶珊女士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主任

黃子為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xvii
鳴謝

本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5.A4.011.15C)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
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資助。

xviii
圖表一覽表


圖 2.1:社會階層分類 ..................................................................................................... 14

圖 2.2:分析架構 ............................................................................................................... 15

圖 5.1:三地在職青年的社會階層分布(%)................................................................ 50

圖 5.2:三地在職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概況(%)........................................................ 53

圖 5.3:三地民眾對社會向上流動的理解(%)............................................................ 57

圖 5.4:三地青年的主觀社會流動(%)........................................................................ 58

圖 5.5:三地青年認為自己能否向上流動的主因(%)................................................ 61

圖 5.6:三地青年對未來找到更好工作和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 62

圖 5.7:三地民眾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 63

圖 5.8:三地民眾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 67

圖 6.1:三地民眾的生活滿意度(%)............................................................................ 77

圖 6.2:三地在職民眾的工作滿意度(%).................................................................... 80

圖 6.3:三地在職民眾的個人公平感(%).................................................................... 82

圖 6.4:三地民眾的自我肯定評估(%)........................................................................ 85

圖 6.5:三地民眾的自我期許評估(%)........................................................................ 87

圖 6.6:三地民眾的自我信任評估(%)........................................................................ 90

圖 6.7:三地民眾的自我滿意評估(%)........................................................................ 92

圖 7.1:三地民眾對當地政府施政的滿意度(%)........................................................ 96

圖 7.2:三地民眾對本地政治的興趣(%).................................................................... 99

圖 7.3:三地民眾對民主體制的支持(%).................................................................. 101

xix
圖 7.4:三地民眾對兩大政治陣營的支持度(%)...................................................... 104

圖 7.5:三地民眾對當地未來十年首要發展目標的取向(%).................................. 107

圖 7.6:三地民眾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 110

圖 8.1:三地民眾的投票參與和選擇(%).................................................................. 117

圖 8.2:三地民眾的社運參與(%).............................................................................. 120

圖 8.3:三地民眾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 127

圖 9.1:香港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142

圖 A1:入讀八大或公立大專院校率 ........................................................................... 187

圖 A2:入讀大專教育率 ............................................................................................... 188

圖 A3: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 189

圖 A4:雙失青年比例 ................................................................................................... 190

圖 A5: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 191

圖 A6:專業人員比例 ................................................................................................... 192

圖 A7: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 193

圖 A8: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 194

圖 A9:就業收入中位數 ............................................................................................... 195

圖 A10: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 196

圖 A11: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 197

圖 A12: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 198

圖 A13: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 199

圖 A14:失業率 ............................................................................................................. 200

圖 A15: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 201


表 2.1:電話調查的執行時間和結果 ............................................................................. 18

表 2.2:電話調查樣本的社經背景分布(%)................................................................ 19

表 2.3:受訪社運骨幹簡介 ............................................................................................. 22

表 2.4:受訪普通青年的個人背景(人數) ................................................................... 23

表 2.5:香港青年社會流動客觀指標體系概況 ............................................................. 26
xx
表 5.1:三地在職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經驗(%)........................................................ 51

表 5.2:三地在職青年職業社會流動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 56

表 5.3:三地在職青年主觀社會流動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60

表 5.4:三地青年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評估的對數迴歸分析 ..................................... 65

表 5.5:三地青年對青年向上流動障礙的認知 ............................................................. 71

表 6.1:三地青年生活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79

表 6.2:三地在職青年工作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81

表 6.3:三地在職青年個人公平感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84

表 6.4:三地青年自我肯定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86

表 6.5:三地青年自我期許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89

表 6.6:三地青年自信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91

表 6.7:三地青年自我滿意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94

表 7.1:三地青年政府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98

表 7.2:三地青年政治興趣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100

表 7.3:三地青年對民主體制支持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103

表 7.4:三地青年政治陣營支持度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 106

表 7.5:三地青年對社會發展目標取向的對數迴歸分析 ........................................... 109

表 7.6:三地青年對與內地融合取向的對數迴歸分析 ............................................... 113

表 8.1:三地青年投票選擇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 119

表 8.2:三地青年參與佔領、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的對數迴歸分析 ....................... 125

表 8.3:三地青年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 130

表 9.1:三地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143

表 9.2:按社經背景劃分香港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145

表 A1.1:香港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66

表 A1.2:香港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67

表 A1.3:香港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71

表 A2.1:台灣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73

表 A2.2:台灣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74

xxi
表 A2.3:台灣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78

表 A3.1:澳門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80

表 A3.2:澳門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81

表 A3.3:澳門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 185

xxii
1 研究緣起與問題探索

1.1 2010 年,突尼西亞爆發推翻當地專制政體的大規模青年運動,後來擴展至埃及、


利比亞、也門和巴林等國家,時稱「阿拉伯之春」。四年後的 2014 年,在台灣、
澳門和香港三個華人社會,亦先後爆發由青年主導的大規模社會運動(簡稱社運) ,
即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澳門的反離保運動,和香港的佔領運動(又稱雨傘運動) ,
參與者都標榜民主理念、控訴貧富懸殊和社會不公、對本地政府強烈不滿、對中
國政府深抱懷疑,以及善於利用網絡媒體動員群眾,挑起社會積累的憤懣,獲得
廣泛支持。三者之間更呈現交往、互動與呼應。

研究緣起

1.2 港、台、澳的青年看似跟隨世界潮流,勇於上街抗爭,追求社會公義,彼此間又
形成連結,相互拉抬,但更令坊間驚奇或不解的,是青年的抗爭行動,不但有日
趨「激進」的勢頭,更有熱衷其中的迹象。為什麼當前青年會有這樣的行為呢?
背後揭示了怎樣的社經變遷與政治格局呢?

1.3 港、台、澳三地同文同種,歷史軌迹和發展格局相近,如今更面對類似的青年問
題,若同時進行比較研究,相信有助對事件的了解,甚至可為這種特殊現象,提
供一個更準確及全面的分析。可惜的是,學術界過去對此缺乏詳細分析,更遑論
有實徵研究數據可資佐證。

1.4 基於此,本研究嘗試進行比較研究,以彌補不足。研究方法是定量和定性並用,
包括在三地同步進行具代表性的隨機抽樣民意調查、與青年社運領袖和一般青年
進行深入的個人訪談,以及蒐集有關青年的社會流動官方統計,從而建立一個兼
含主觀及客觀數據的資料庫,再沿着向上社會流動機會不足的角度,分析三地青
年對社會和政府的不滿情緒,會否促使他們走上街頭,以抗爭行動表達訴求。

1.5 在參與或推動社運方面,港、台、澳青年有何獨特與共通之處呢?背後反映了什
麼社會或政治問題呢?青年是否純粹跟隨世界潮流呢?政府及社會可如何解決
問題呢?在展開分析與討論之前,讓我們先簡單介紹 2014 年在三地爆發的大規
模青年社運。

1
2014 年港、台、澳的青年社運簡介

1.6 從時間次序看,這一波牽連甚廣的青年社運始於台灣,然後是澳門,香港雖最遲
爆發,但之前已醞釀多時,三地社運的骨幹,據說有不少交流與互動。下文將按
時序勾勒台灣太陽花運動、澳門反離保運動,和香港佔領運動的概況。

1.7 台灣太陽花運動(2014 年 3 月 18 日至 4 月 10 日,歷時 24 天):

肇因 3 月 17 日,執政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以 30 秒時間宣布完成《海峽兩
岸服務貿易協議》
(簡稱服貿協議)的委員會審查。

規模 數百名學生在立法院外集會抗議,並佔領立法院議場(3 月 18 日)
,逾萬
民眾(大部分為青年)到立法院門前集結,聲援佔領議場的學生;學
生呼籲民眾上街,以靜坐方式包圍國民黨黨部(3 月 22–23 日);逾 50 萬
支持者參與凱道集結行動(3 月 30 日)。

抗議 民意代表違背議案審查的民主透明程序;服貿協議打擊中小企業,加
深對內地的經濟依賴和政治附庸。

具體訴求 (一)代表人民奪回立法院;(二)在野黨加入;(三)馬英九到立法
院回應民意。

運動領袖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的成員。

主要支持者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部分民進黨立法委員。

政府壓制 清場行動不成功(3 月 18 日)
;強力驅逐企圖佔領行政院人士,造成流血
衝突(3 月 23 日)。

反制力量 少數團體及學生發起反對行動;部分參與者抗議運動「精英化」
;黑道
人物和組織介入。

突破 立法院院長承諾《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召集與服
貿協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議(4 月 6 日);行政院通過監督條例,和把服
貿協議退回立法院審查(4 月 7 日)。

階段性結束 學生代表召開記者會,宣布佔領行動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包括兩岸協
與成果 議監督條例法制化、先立法再審查、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等,都取得某
程度的成果(4 月 7 日);4 月 10 日舉辦退場儀式。

社經成本 主要據點是立法院,附近商店既受影響,也有商機;政府運作沒受嚴
重影響;以捐款償還立法院修復費用,約 285 萬新台幣。

檢控 台北地檢署起訴 118 名學生和民眾(截至 2015 年 2 月 11 日)。

2
1.8 澳門反離保運動(2014 年 5 月 25 日至 29 日,歷時 5 天):

肇因 澳門政府提出《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
法案(簡稱離保法),增加離職後的福利保障。

規模 約兩萬名市民上街參與反離保遊行(5 月 25 日);約八千名市民包圍立
法會(5 月 27 日)。

抗議 行政長官不應享有國家元首的刑事豁免權;貪婪高官覬覦公帑「自肥」

公共資源分配不公。

具體訴求 撤回法案。

運動領袖 澳門良心、新澳門學社青年成員(部分發起者曾在台灣留學)

主要支持者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澳門公職人員協會。

政府壓制 遊行期間有團體引領市民衝擊新馬路,與警方推撞(5 月 25 日)
;包圍立
法會期間同一團體抬起棺材,試圖接近立法會大樓,與警方角力(5 月

27 日)

反制力量 江門同鄉會在遊行日發起支持法案遊行,約千人參與(5 月 25 日)
;部分
參與反離保團體帶領市民衝擊,糾察聲明非大會安排(5 月 25 日、27 日)

突破 立法會審議法案時,約八千名市民湧到立法會外抗議(5 月 27 日)。

階段性結束 5 月 29 日,行政長官宣布撤回法案;澳門良心表示反對法案行動取得
與成果 成功(5 月 29 日)。

社經成本 僅兩天有大型集體行動,政府運作和民生經濟沒受嚴重影響。

傷亡 遊行期間有六名參與者扭傷或暈眩,當中一人送醫院治理(5 月 25 日)。

3
1.9 香港佔領運動(2014 年 9 月 26 日至 12 月 15 日,歷時 79 天):1

前由 因應政制改革,香港政府在 2013 年就來屆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辦法


進行公眾諮詢,不少青年熱烈參與,但社會和政府一直未能達成共識。
有學者提出並部署佔領中環,以癱瘓香港運作的威脅爭取民主。

肇因 8 月 31 日,中央政府宣布關於香港政改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 2016 年立法會產生辦
法的決定》

規模 9 月 26 日,示威者(以青年為主)佔領政府總部外圍和交通幹道,後
擴至中環、金鐘、銅鑼灣、灣仔、旺角、油麻地和尖沙咀;運動高峰
期,每晚約 20 萬人上街抗議;運動中期,留守金鐘者約四、五百人。

抗議 中央政府「全面落閘」的普選框架;「冒普選之名,行欽點之實」。

具體訴求 (一)確立公民提名權;
(二)廢除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席;(三)當局
向香港人道歉,撤回決定;(四)特首和負責官員引咎辭職。

運動領袖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學民思潮。
(「佔中三子」部署佔領行動逾年,但被指「騎劫」學生集會)

主要支持者 泛民主陣營,包括政黨、議員、社團、知名人士、市民。

政府壓制 嘗試清場並拘捕 74 人(9 月 27 日);展開驅散行動,包括施放 87 枚催


淚彈,近百人受傷,拘捕 89 人(9 月 28 日)。

反制力量 建制派群起反制;逾 183 萬人簽名支持「保普選反佔中」


;黑道人物在
佔領區搗亂。

突破 曠日持久的佔領,既給市民帶來不便,亦削減支持者的熱情,在運動
中期,認為佔領運動應該停止的受訪市民高達八成三。

階段性結束 透過法律程序結束(受影響團體向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重開路面,
與成果 警方協助執行禁制令)
;12 月 15 日,警方於銅鑼灣完成清場,佔領行
動終告結束;運動領袖自評行動不成功。

社經成本 佔領區內部分商戶生意受影響或停業;灣仔與中西區 150 間學校停課


四天;47%公車路線受影響(每日受影響乘客逾 150 萬人次)
;直接經
濟損失未有定論,估計每日由 1.5–2 億港元至 16 億港元(針對佔中)

傷亡、拘 拘捕 955 人,75 人自首(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公立醫院診治逾 560 名


捕、檢控與 受傷者,130 名警務人員受傷(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157 人被起訴(截至
投訴 ;投訴警察課接獲 2,427 宗指控(截至 2015 年 3 月 6 日)。
2016 年 4 月 1 日)

1
9 月 22 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動一星期的罷課;9 月 26 日,學民思潮發動中學生罷課。

4
青年的定義與特質

1.10 在討論促使青年走上街頭、投身社運的原因之前,我們需要就何謂「青年」下定
義、劃界線。驟眼看來,我們對於青年,應該不會感到疑惑或陌生,因為這是人
生的必經階段,但原來不同時代、社會和組織,對青年的界定,頗有不同。

1.11 在古代中國,10 歲以下稱為「幼」 ,10 至 19 歲稱為「童」


,20 歲時稱「弱冠」,舉
行冠禮後算是成人,到 30 歲是「而立」 ,然後是 40 歲「不惑」和 50 歲「知天命」

從以上的分類不難看到,在古代中國,並沒有「青年」這個人生發展階段的概念。
若籠統地推算,可界定為在「弱冠」至「而立」之間,即約 20 至 29 歲。

1.12 就算在西方,據 Gillis(1981)的研究,中世紀以前的歐洲社會,也僅劃分兒童期


和成年期,沒有一個處於中間階段的青年期。在其他社會,亦存在大體相同的情
況(Magne and Borries, 1997)。換言之,「青年」這概念並非純粹生物性的,而是帶
有濃烈的文化性及社會性,因時因地而變,而且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後才興起的。

1.13 在現代中國社會,青年的年齡界線到底如何劃分呢?根據《漢語大詞典》有關「青
年」的條目,人在「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階段」是青年(羅竹風, 1993:515) ,
但中國國家統計局將 15 至 34 歲界定為青年(四川省統計局, 2015),中國共產主
義青年團所下的界線,是 14 歲以上、28 歲以下(中國共青團, 2013),而中國青年
節法定假期則規定為 14 至 28 歲。也即是說,在同一國家內,有關青年的界定仍
會各有不同。

1.14 世界各地對青年年齡界線的劃分,亦不盡相同。舉例說,聯合國在 1985 年給青年


劃定的年齡界線為 15 至 24 歲,但實際操作時,又會因應成員國本身情況,採用
15 至 35 歲的尺度(United Nations, 2013)。

1.15 在香港,政府統計處(2013)給青年定下的年齡界線為 15 至 24 歲,但「香港傑出


青年」選舉,年齡規定則是 21 至 40 歲(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 2011)
,法律上,
將年滿 18 歲視為成年,既可獨立行使政治權利(例如有權投票) ,亦要承擔法律
責任。

1.16 在學術界,有人將青年的界線定於 13 至 25 歲(Kehily, 2007),亦有人將之定於 10


至 30 歲,或是 12 至 35 歲(Nilan and Feixa, 2006)。換言之,無論國際社會和學術
界,對於青年的年齡界線,其實並無統一的說法或標準。

1.17 為何青年的年齡界線如此參差不齊、不能劃下統一標準呢?有學者指出,雖然人
類的成長受到先天的生物或荷爾蒙等因素影響,但後天的文化和社教化影響同樣
巨大,不同社會因應本身的環境或需要,就哪個年齡階段屬於青年也就作出不同
劃分。正因如此,對青年問題的理解和認識,不能脫離其社會或文化背景
(Montgomery, 2007)。

5
1.18 在社會大眾心目中,大多數青年仍處求學及未婚階段,或是剛踏足社會,就算有
部分已經結婚,多數還未有孩子,所以一般而言仍不是家中經濟支柱,既未能擁
有自置居所,亦不用承受太大的養家活兒負擔。

1.19 由是之故,青年給人的感覺是仍帶稚氣、思想單純、入世未深,以及性格上尚欠
成熟和穩重。不過,由於他們仍能無拘無束地生活,於是可以較能講理想,甚至
因為追求獨立而表現出反叛、較情緒化和理想主義等,而社會對之也會體諒,認
為那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和健康行為(Winnicott, 1965)。

1.20 社會嘗試對青年的角色或形象定型,其實反映了青年所處的人生發展階段與別不
同。簡單來說,青年階段夾在童年(childhood)與成年(adulthood)之間,往往被
認為乃成長的「過渡階段」 (transitional period)
。2 即屬於臨時性質 — 既較不穩定,
又較波動(Heinz, 2009)
,甚至帶有反社會、反建制的色彩。對於這一現象,心理
學家和人類學家從不同角度的分析或形容,可以作為參考。

1.21 如心理學家 Hall(1916)認為,處於人生旅程「過渡階段」的青年,乃無需喝下任


何含酒精飲料,卻能維持酒醉狀態的一群,他引用柏拉圖的話,指那是一種精神
醉酒(spiritual drunkenness)現象,易於衝動又充滿激情;箇中原因,相信受成長期
荷爾蒙變化影響,令青年較情緒化,思想觀念或行為舉止,均較易表現得不穩定
和波動。他的結論是,青年不會永遠年輕,隨着年齡漸長,青年最終必然走向成
熟,擺脫稚氣,然後成為大眾一員,融入社會。

1.22 人類學家 van Gennep(1960)則以「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的概念描述青年的


特質。他指出,青年既不再是童年,又未達至成年,是一個在中間的閾限階段
(liminal period)
,角色和身分未完全確立,都有待轉變。在不少社會或文化中,處
於這階段的青年,由於被認為性格尚未成熟,因而總是表現得與主流社會價值格
格不入,甚至讓人覺得舉止反叛怪異,時常違規犯禁。只有當他們完成某些人生
考驗,經過某種儀式之後,才能獲得「新生」 ,建立本身固定的身分,走向成熟,
融入主流社會。

1.23 心理學和人類學相當一致地認為,青年乃人生發展過程中的過渡階段,這「人生
階段既具重大社會作用,又屬心理上十分複雜的事情」,最終必會在逐步成熟時
由波動走向穩定,與主流社會融為一體(Kehily, 2007:16)。

1.24 雖則如此,處於這階段的青年,由於察覺自己不再處於童年階段,但又明白尚未
達至成年階段,心理或情緒上有所不安和緊張,出現 Erikson(1968)所說的「認

2
針對此點,有學者提出「成人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的概念,指這階段的年齡約介
乎18至30歲,屬於一個靈活的階段,帶有俗語所說的「未定性」意味(Smith, 2007; Arnett,
2015)。
6
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現象,Erikson 還認為,青年時期乃個人價值觀念形塑
和性格確立的重要階段。

1.25 總括而言,青年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而是一個流動變化過程的印記(Wyn and


White, 1997),它既記錄了年輕人尋求自我身分、爭取社會認同,並努力建立個人
形象或地位的過程;又見證了他們嘗試衝破舊體制、舊作風、舊觀念和舊人事,
從而建立和肯定自我的過程。青年時期的成長環境,對於其價值觀念和人生目標
的追求,具有極重大的影響。

1.26 青年從依靠父母,到走向獨立;從帶有稚氣,到走向成熟;從身分與角色模糊,
到獲得確定,在此過程中,青年難免做出各種挑戰傳統、衝擊常規的行為,並提
出他們的新觀點、新態度或新遊戲規則,在這個破與立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招
來既有規則支持者或既成價值捍衛者的反擊,認為他們的行為舉止帶有反叛心態、
不負責任、不符現實,或是過於理想主義。不過,社會大眾往往又會欣賞青年的
赤子之心、思想單純,並給予肯定、包容和體諒。

青年社運的成因

1.27 無論是香港、台灣或澳門,爆發於 2014 年的那一波青年社運,無疑引來中外社


會的高度關注。坊間除了覺得港、台、澳彼此存在互動和拉抬的關係外,更對青
年成為社運核心,又是主力參與者的現象,感到驚奇和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
使本來應是無憂無慮,且大多仍在求學階段的青年走上街頭呢?在理論分析的層
面,可資運用的角度眾多。

1.28 其一是世代論。

 「世代」(generation)一詞的含義,主要指相近時期出生,並擁有相似生活
經歷和特質的同齡群體(cohort)。

 不同的世代,若在迥異的時代環境中成長,他們面對的問題、重視的價值、
追求的理想,以至消費的模式,往往不盡相同。 「X 世代」 、「Y 世代」和「Z
世代」等稱謂相繼出現(Schroer, 2004),並自 1980 年代起成為媒體的「潮
語」。

 在香港、台灣和澳門,年輕與年長世代的道德價值、思想邏輯和行為習慣,
(呂大樂, 2007)
都有明顯的分別,彼此間難免出現矛盾,甚至形成「世代之爭」 。
在崇尚自由與平等的現代社會,此現象也反映了三地青年對爭取話語權,以
表達其觀感與訴求的重視。

1.29 其二是後物質主義理論。

 根據後物質主義理論,個人的需求有價值優先次序,價值取向反映所處的社

7
經環境,較易得的事物會被賦予較低的主觀價值,而成年人的基本價值觀是
在成長的階段形成。在持續富裕與安定的社會,社會價值觀會從物質主義往
後物質主義轉移,文化價值觀的轉型,主要循世代更替來完成(Inglehart,
1997)。

 在香港、台灣和澳門,年長世代多在動盪不安、物資匱乏的時期成長,因曾
經歷溫飽與安全難有保障的逆境,成年後基本價值觀會較傾向物質主義,即
較重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與維持社會安定。

 出生於 1980 年代或以後的三地青年,大多在持續安穩與富裕的時期成長,


未嚐過生命難保的滋味,自然會較傾向後物質主義,即更熱衷追尋更高層次
的人生需求,包括自主自由、自我實踐、社會公義、政治參與、民主社會、
環境保育等(Wong and Wan, 2009)。

 質言之,後物質主義價值驅使三地青年對政府持更嚴格的要求、更批判的態
度,既勇於表達自己的理念,亦敢為心中公義而參與社運抗爭。

1.30 其三是中國效應論。

 中國內地經濟自 1970 年代末踏上改革開放之路,不斷取得突破;香港、台


灣和澳門的投資與貿易,是推動內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港、台、澳的發展步伐則相
形見絀,三地與內地的經濟角色和互動,更出現明顯的逆轉。

 內地逐漸成為港、台、澳經濟發展的強大競爭對手,給當地經濟帶來直接和
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三地經濟的發展動力大不如前,競爭力減退,對內
地的倚賴度則持續上揚(Hsiao and Lin, 2009)。

 在個人遊計劃下,到訪港、台、澳的內地旅客急劇增加,此舉雖有助三地旅
遊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但也因步伐太速而引發連串社會民生問題,挑起部分
市民尤其年輕人的不滿,憤而示威抗議,要求捍衛本土,反對與內地加強聯
繫與融合(鄭宏泰、尹寶珊, 2014)。

1.31 其四是學歷貶值論。

 富裕社會的其中一個特色,是教育普及與大學學位急速擴張,尤其是非實用
性科目或非專業資歷學位,這樣的發展格局,雖有助提升社會的教育水平,
但卻產生學歷貶值的不良效果。

 原因之一是經濟發展動力放緩與產業結構趨向單一,未能為勞動市場帶來更
多具發展前景的職位,甚至出現「大學生過多」
、薪金待遇不升反降、畢業生
無力償還學生貸款債務等問題。

8
 另一方面,教育會提升青年對個人前景的期望,教育投資會有合理回報是三
地民眾的傳統信念,但現實環境卻變得僧多粥少,不但入職薪金不高,升遷
機會亦未如預期,物價尤其是住房費用不斷上漲,令生活負擔異常沉重(趙
永佳、葉仲茵, 2015)。

 學歷貶值會令青年滋生挫折感和相對剝奪感,令失意者對教育、社會及政府
更不滿,引發他們參與社運,爭取改善待遇與出路。

1.32 其他分析角度包括社會動員理論、新媒體理論、反全球化論、陰謀論(外部力量
操縱)等,但限於篇幅,在此不逐一簡介。

社會流動的概念與解釋

1.33 儘管上述分析各有一定的解釋能力,但我們認為,促使青年心懷憤懣、走上街頭
的原因,是多種多樣和十分複雜的,因此,單一的理論難以提供較周全的分析,
而綜合的角度 ─ 如本研究採用的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相信可較全面地
加深我們對青年社運的認識。

1.34 簡單而言,社會階層(social stratum)可以用不同的標準來界定和劃分,包括職


業、收入、權力、社會關係、生活品味等。社會流動則是個人由一個社會階層轉
移至另一社會階層的過程和後果(Miller, 1960)
。由是觀之,社會流動其實是在特
定的社會脈絡中,個人的背景、目標、付出,以至運氣等因素,與眾多環境因素
碰撞和互動後,所面對的際遇與獲至的結果,所以可被視為一項重要的綜合指標。

1.35 社會流動可分為橫向(horizontal)和縱向(vertical)兩大類。橫向流動的方向,
不分上下高低,只是在同一水平上的轉變;縱向流動的變化,則有上下之別,向
上流動即由較低的社會階層,如從事較低收入和低技術職位的人,流動到較高的
社會階層,如從事較高收入和專業或管理職位的人,反之,即是向下流動(詳閱
第二章)。

1.36 本研究主要參考 Erikson、Goldthorpe 和 Portocarero(1979)的階級分類框架,以


職業和個人收入來界定研究對象的社會階層(詳閱第二章)。本報告將聚焦於客
觀和主觀的縱向社會流動,闡述青年的相關經歷和觀感,以及分析此等因素對政
治取態和行為的影響。

1.37 誠然,對於社會流動一詞,社會大眾不會感到陌生,學術界亦有不少研究成果,
並得出相當一致的看法。簡單地說,向上流動的觀感和經歷有助鞏固政府管治和
社會制度,因為開放和暢通的上向流動渠道,可令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合理化」

相反,社會缺乏流動,甚至出現大規模的往下流動,則容易滋生不滿情緒,不利

9
社會發展和穩定(Parkin, 1971; Causa and Johansson, 2010; Council of Europe,
2012)。

1.38 港、台、澳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均大幅增加,然而,這方面的教育投資,不
一定如預期般帶來可觀的事業發展、提升其社會階層。期望與現實間的落差變成
鴻溝,不僅令他們感到挫折與沮喪,滋生怨懟,更可能因此而投身社運,冀能透
過對既成制度的吶喊和反抗,令社會關注他們的訴求,寄望集體行動能夠改變現
況、實現理想。

港、台、澳的社會流動研究

1.39 一直以來,香港和台灣都不乏社會流動研究,澳門則不然,原因或在於人口、土
地和經貿的規模俱小。有關港、台社會流動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1.40 第一類研究探討社會分層和流動的狀況,例如:

 Lui(2009, 2014)運用 1980 年代、1990 年代,以及 2000 年後的調查數據,


發現香港亦有「M 型社會」的問題,其特點是中產階層正逐漸消失。

 智經研究中心(2014)根據香港人口普查數據,分析 1991 至 2011 年間青年


的教育水平、職位及個人收入等變化,指出青年的教育水平雖見上升,但收
入並沒有明顯的增加。

 新世紀論壇和新青年論壇(2015)運用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追蹤不同年代
大學畢業生的收入變化,發現愈年輕的世代,畢業起薪點及加薪速度均愈低。

 Tsai 等(2014)比較 1990 年代和 2000 年後的五次台灣調查數據,發現經理


級與管理階層呈現收縮的狀況,唯專業人士的比例則有上升。

1.41 第二類研究分析個人社會流動經驗的影響,例如:

 Wong(2012)訪問於 1950、1960 年代出生,並成功向上流動的香港居民,


發現向上流動能夠合理化社會上的不平等,有助政治穩定,因為上流者相信,
生活不如意是個人能力和付出不足所致。

 林宗弘(2013)運用定量研究方法得出相若的結論,發現自兩岸經濟融合以
來,台灣的貧富懸殊加劇,主觀階級地位下滑,因而弱化民眾對功績主義的
信念,相信吃苦一定會成功的人明顯減少。

1.42 第三類研究着重個人對社會流動的認知,及流動與社會政治態度的關係,例如:

 Wu(2009)運用 2007 年的調查數據,發現香港人對向上流動機會持樂觀的


態度,愈樂觀者愈傾向認同社會收入分配公平,因此推論社會不平等不一定
導致社會不安。

10
 Chang(2013)的台灣研究顯示,自覺向上流動者,較滿意個人的生活。

1.43 第四類研究主要探討階級政治,例如:

 So(2014)提出,香港自 1997 年回歸後,中產人士較前熱衷於本地政治活


動,並且勇於與本地政府對抗,守衛他們的權益。

 Chan(2009)認為,香港經濟愈來愈依賴內地,只有中產人士從中得益,低
技術勞工則失去工作機會,慘被邊緣化,造成獲利和損失者之間的衝突,矛
盾日益政治化。

 Wong(2010)
、Zheng(2013)和 Ho(2014)的台灣研究均指出,由於兩岸
經濟融合、世界金融危機和環境保護等問題,階級政治在台灣逐漸抬頭。

1.44 綜合而言,港、台的社會流動研究雖充沛多元,但通常只運用定量或定性方法,
較少兩者兼用,澳門的相關研究,以及嚴謹的比較研究尚付之闕如,難以讓我們
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三地青年的社會流動經驗、感受和認知,以及此等經驗和觀感
對政治的影響、與社會脈絡的關係。有鑒及此,本研究將兼用定量和定性方法,
在三地同步進行比較研究,藉此彌補其中的不足。

報告結構

1.45 本報告分為十章和一個附錄。第一章簡介是次研究的緣起、青年的特質、社會流
動的概念,以及港、台、澳的相關研究。

1.46 第二章闡述研究的目的和設計,包括電話調查的執行概況、個人訪談的重點,樣
本的社經背景特徵,以及社會流動客觀指標體系的建構準則和基本架構。

1.47 第三章勾勒三地社會變遷對青年生活處境和價值觀念的影響,以及利用社會流動
客觀指標數據,展示三地青年的社會流動概況和趨勢。

1.48 第四章簡介三地青年參與社運的歷史與特點。

1.49 第五章運用電話調查數據,呈現三地青年的個人社會流動經驗、主觀社會流動感
受,和對當地青年社會流動的看法。

1.50 第六章至第九章運用電話調查和個人訪談所得,比較三地青年的主觀福祉、政治
態度、政治參與和政策期望,檢測社會流動的經驗和觀感,對此等感受、態度和
行為的獨立影響,以及探討近年青年社運興起的因由。

1.51 第十章針對香港青年的社會流動經歷和問題,提出一些建基於是項研究所得的政
策建議,以及因應本研究面對的困難與不足,提出一些值得跟進的研究建議。

1.52 附錄交代社會流動客觀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方式,並以趨勢圖展示三地的變化。

11
2 研究目的及設計

研究目的

2.1 本研究的總體目的,是從社會流動的角度,探討和比較香港、台灣和澳門青年的
成長環境、家庭和教育背景,如何形塑其與年長世代大相逕庭的價值觀念與行為
模式;檢視不同層面的社會變遷,如何左右青年的事業發展和人生際遇;剖析社
會流動經驗和觀感,尤其遭逢挫敗後,如何影響青年的主觀福祉和政治態度及行
為;最後,基於研究所得,提出一些能促進香港青年社會流動、優化政治參與,
和紓解社會深層矛盾的政策建議。

2.2 具體研究目的包括:

一、蒐集港、台、澳青年的社會流動經驗、感受和認知,以勾勒其現況與變化,
並蒐集三地青年於社經和政治領域的參與資料。研究所得的原始數據可成為
港、台、澳青年社會流動數據庫的基石,累積時間序列資料,作比較研究之
用。

二、蒐集三地青年對社會向上流動機會和障礙的經驗、感受和認知,分析三地教
育水平提升對此等觀感的影響。

三、探討三地青年的社會流動經驗、感受和認知的關係,了解三地的互動,以及
「中國崛起」的影響。

四、比較三地青年與年長世代的社會流動觀感和認知,從而理解社經和政治變遷
對青年社會流動的影響。

五、探討三地青年如何評估區域融合對本地經濟發展、生活素質、生活機遇,以
及政治發展的影響。

六、提出有關青年發展的公共政策建議,從而協助青年以正面和積極的態度,面
對社經和政治變遷。

七、提出有關社會流動的公共政策建議,從而協助增加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

12
「青年」的操作定義

2.3 本研究將青年的年齡界線劃在 18 和 35 歲。下限定於 18 歲,是因為香港政府以


此為成年界線,賦予政治權利,亦要承擔法律責任;上限定於 35 歲,主要是跟
隨聯合國的青年定義;另一考慮是社會流動需時之故,因為無論職業或社會地位,
一般都需要積累經驗、資歷和表現,才能晉升 — 大學畢業生於 20 餘歲踏足社
會,打滾十年八載,始有一定成就,達至更高的社會階層,那時多已 30 過外了。

2.4 有鑒及此,在分析青年的社會流動時,我們再將青年分為 18–29 歲和 30–35 歲兩


組,以掌握彼此的異同。採取此分類的另一原因,是三地青年的結婚年齡中位數
約在 28–29 歲之間,成家立室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對青年的家庭和社會角色、生
涯和職涯規劃,以至價值取捨,都有重要的影響。

「社會階層」和「社會流動」的操作定義

2.5 本研究參照 Erikson, Goldthorpe 和 Portocarero(1979)的階級分類框架(簡稱 EGP


階級分類),並按港、台、澳三地社會特質作出以下三方面的調整:

 鑒於三地從事工業和農業的青年日漸減少,將 EGP 階級分類中的「技術工


人」、「非技術工人」和「農民」合為一組。
 鑒於三地出現「職業貶值」的情況,即不少青年能夠任職高層,但個人收入
相對不高,所以按個人收入將 EGP 階級分類中的「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
專業人員」 ,分為「高薪」和「非高薪」兩組,分界線為:香港$30,000 港元,
台灣$40,000 新台幣,澳門$30,000 澳門元,在分界線或以上是「高薪」組,
在以下是「非高薪」組。1
 工作機構規模分為「大機構」和「中小機構」兩組,分界線為:當地僱員 50
人或以上是「大機構」組,以下是「中小機構」組。

2.6 我們根據受訪青年(18–35 歲)的現職、工作機構規模,以及就業身分界定其社


會階層,依序為(圖 2.1):

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 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 工人及農民。

1
根據三地官方統計,在職者月入達此分界線者,約是當地個人收入最高的兩成(行政院主
計總處, 2016a; 政府統計處, 2016b; 統計暨普查局, 2016b)

13
圖 2.1:社會階層分類

1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

2 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

3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

4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5 工人及農民

2.7 本研究將以如下概念和方法量度受訪青年的社會流動經歷:

代內流動 個人生涯中的社會 比較受訪者現時與初職時的社會階層改變。


階層變動

代間流動 兩代之間的社會階 比較受訪者現時的社會階層與 15 歲時父親的社會階層的改


層變動 變。

向上流動 由較低的社會階層 代內向上流動:


轉移至較高的社會 如受訪者初職時的社會階層是「工人及農民」,現時的階層
階層 是「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或更高階層。
代間向上流動:
如受訪者 15 歲時父親的社會階層是「工人及農民」
,受訪者
現時的階層是「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或更高階層。

向下流動 由較高的社會階層 代內向下流動:


轉移至較低的社會 如受訪者初職時的社會階層是「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
階層 員、專業人員」,現時的階層是「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
人員、專業人員」或更低階層。
代間向下流動:
如受訪者 15 歲時父親的社會階層是「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
政人員、專業人員」,受訪者現時的階層是「非高薪大機構
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或更低階層。

沒有流動 個人生涯或兩代之 代內沒有流動:


間的社會階層沒有 受訪者現時與初職時的社會階層沒有改變。
改變 代間沒有流動:
受訪者現時的社會階層與 15 歲時父親的社會階層沒有改變。

一直在 個人生涯的社會階 受訪者現時和初職時的社會階層均是「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


最上層 層一直在最上層 政人員、專業人員」

14
研究設計與分析架構

2.8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標,我們採用了大型的定量調查、深入的定性訪談,和詳盡的
數據蒐集,以相輔相成的研究方法,匯集主觀與客觀數據,從而全面地了解社會
流動的強弱順逆,如何影響青年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2.9 圖 2.2 簡列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假若個人的性別、年齡、學歷和出生地相若,我


們預期:

 社會環境因素和個人家庭背景,會影響青年的社會流動能力和機會。

 經歷向上職業社會流動的青年,會有較佳的社會流動感受、主觀福祉,較認
同當地青年有足夠的向上流動機會。

 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者,會持較正面的社會及政治態度,較支持建
制陣營政團,不傾向參與佔領/太陽花/反離保運動,以及不同意採用激烈的
抗爭手法。

圖 2.2:分析架構

社會環境

家庭背景 15 歲時父親工作

個人流動經歷 職業社會流動

個人流動感受 主觀社會流動 流動前景

對流動的認知 何謂社會流動 青年流動機會 流動原因

觀感與行為 主觀福祉 社會和政治態度 政治參與

15
電話調查

2.10 本研究利用電話調查及結構式問卷,蒐集三地民眾的相關背景、經歷、觀感和行
為。

2.11 調查對象分為 18–35 歲(青年)與 36 歲或以上(中年/長者)兩組,青年組使用


長問卷,中年/長者組使用短問卷,在三地各自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即共六項
調查。

2.12 青年組的長問卷由以下五個部分組成:

一:社會流動經歷:個人的代內和代間流動

• 現職行業、職業和收入,公司員工數目,初職行業和職業,父親的行業和職業

二:社會流動觀感:個人及當地青年

• 何謂社會流動,個人流動感受,流動機會,流動原因,流動前景,求職要求

三:主觀福祉

• 生活滿意度,工作滿意度,對自我肯定、期許、信任和滿意的評估

四:社會政治態度

• 政府評價,政治興趣,對民主體制、政治陣營、社會發展目標、與內地融合的取態

五:政治參與

• 投票參與和選擇,社運參與

2.13 中年/長者組的短問卷只包括:

 個人的代內社會流動經驗;

 對青年社會流動機會的觀感;

 主觀福祉;

 社會政治態度;

 政治參與。

16
2.14 調查的執行安排如下:

香港 台灣 澳門

執行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 遠見民調中心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


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

監督 鄭宏泰博士 蕭新煌教授 余永逸教授

調查日期 2016 年 3 月至 6 月

調查總體 青年組:18 至 35 歲、操華語、家中裝有固網電話的居民。


中年/長者組:年滿 36 歲、操華語、家中裝有固網電話的居民。

抽樣方法 為確保調查樣本的代表性,調查採取兩階段的隨機抽樣:
1. 以最新的住宅電話號碼為抽樣框架,再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隨機
抽出號碼;
2. 成功接觸住戶後,香港和澳門按「即將生日原則」
,台灣按「洪氏戶中抽樣法」
抽取受訪對象。

樣本數額 擬於青年和中年/長者兩組,各完成 1,000 個成功個案。

2.15 研究小組要求執行機構採取如下步驟以控制及提高調查素質:

•應用美國民意研究學會(AAPOR)設定的處理編碼記錄調查遇到的狀況。CATI
設置以此為基礎,在線路繁忙、沒人接聽、受訪對象暫時未能接受訪問等情況下,
CATI 設置重訪,在調查期限內,最多重訪五次。
設置

•訪問員須接受系統操作技術、調查技巧和理解問卷的培訓,經練習後才開始正式
訪問。
訪問員
培訓
•調查採取雙軌督導,調查期間,督導員一方面在現場監督訪問員的訪問程序、發
問方式,並隨時提供技術協助;另一方面透過電腦系統的訪問員生產力報告,檢
調查 視訪問時間、平均訪談需時、回應率等數據,以此改善調查的運作。
督導
•每天結束訪問後,負責人會把調查數據轉化為SPSS格式,利用統計檢驗幾個與抽
樣有關的關鍵變項(如受訪者的年齡、職業和收入)數據;督導員會透過訪問錄
素質 音記錄,隨機抽出約10% 完成個案進行訪問覆核。
控制

•在調查結束後,負責人會利用SPSS設定每個變項的標籤和選項值,並檢視每個變
項的數值是否無誤。
數據
檢誤

17
2.16 表 2.1 簡列三地共六項調查的執行結果。

表 2.1:電話調查的執行時間和結果

調查時間 成功個案 回應率 合作率 抽樣誤差


(人) (%) (%) (百分點)

香港
青年組 3 月 22 日至 6 月 18 日 1003 37.8 41.7 ± 3.09

中年/長者組 4 月 5 日至 4 月 26 日 1002 34.9 35.2 ± 3.10

台灣
青年組 3 月 5 日至 3 月 13 日 1020 31.6 38.1 ± 3.07

中年/長者組 3 月 3 日至 3 月 11 日 1018 46.5 49.2 ± 3.07

澳門

青年組 3 月 31 日至 4 月 22 日 976 24.8 29.9 ± 3.14

中年/長者組 3 月 21 日至 3 月 30 日 1028 24.5 26.5 ± 3.06

注:回應率及合作率根據美國民意研究學會的公式計算:
回應率 (RR5) = I ∕ [(I + P) + (R + NC + O)]
合作率 (COOP1) = I ∕ [(I + P) + R + O]
其中:I = 完成;P = 部分完成;R = 拒訪;NC = 未能接觸;O =其他。
拒訪包括其他家庭成員拒絕(已確定有合資格受訪者)、獲選者拒絕或訪問中途拒絕;未能接觸
包括獲選者不在或住宅電話錄音;其他包括獲選者不適宜接受訪問,例如殘障或患病。

抽樣誤差是在 95%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的情況下計算。

2.17 表 2.2 臚列了六項調查的受訪者社經背景分布。總的來說,調查樣本中,青年組


以高學歷、目前有全職工作、文員及服務人員,以及未婚者的比例偏高;中年/長
者組則以中學或以下學歷、目前沒有全職工作、工人,以及已婚者的比例較高。

18
表 2.2:電話調查樣本的社經背景分布(%)

18–35 歲組 36 歲或以上組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整體 (1003) (1020) (976) (1002) (1018) (1028)
性別
男性 49.2 51.1 49.3 47.0 48.6 48.1
女性 50.8 48.9 50.7 53.0 51.4 51.9
(n) (1003) (1020) (976) (1002) (1018) (1028)
年齡
18–25 歲/36–49 歲 45.8 43.3 39.0 34.1 39.3 43.0
26–30 歲/50–59 歲 25.7 27.5 32.9 29.0 27.0 31.3
31–35 歲/60 歲或以上 28.6 29.2 28.0 37.0 33.7 25.7
(n) (1003) (1020) (934) (1002) (1018) (1014)
學歷
中學或以下 26.6 19.4 40.5 61.8 53.7 75.0
大專或以上 73.4 80.6 59.5 38.2 46.3 25.0
(n) (1003) (1020) (962) (996) (1016) (1010)
出生地
香港/澳門 77.4 — 70.4 63.4 — 34.1
中國內地 20.4 — 25.7 33.2 — 58.9
其他地方 2.2 — 3.9 3.4 — 6.9
(n) (1003) — (968) (995) — (1014)
族群
台灣閩南人 — 78.1 — — 73.9 —
台灣客家人 — 10.9 — — 11.7 —
台灣外省人 — 9.1 — — 12.7 —
台灣原住民 — 1.8 — — 1.2 —
新住民 — 0.2 — — 0.5 —
(n) — (990) — — (999) —
工作狀況
從來沒有工作 27.9 21.0 19.2 2.0 3.9 2.8
目前沒有全職工作 12.7 12.6 14.4 48.8 37.8 39.8
目前有全職工作 59.5 66.4 66.3 49.2 58.4 57.5
(n) (1003) (1019) (967) (1002) (1012) (1026)

19
表 2.2:電話調查樣本的社經背景分布(%)(續)

18–35 歲組 36 歲或以上組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職業
行政及專業人員 64.2 47.6 41.8 56.9 55.0 30.1
文員及服務人員 29.0 34.7 48.8 22.8 21.1 35.8
工人 6.9 17.7 9.4 20.3 24.0 34.0
(n) (589) (674) (554) (490) (589) (524)
個人月收入
低收入 24.5 36.8 23.5 — — —
中等收入 55.3 33.1 62.1 — — —
高收入 20.2 30.1 14.4 — — —
(n) (576) (666) (598) — — —
主觀社會階層
下層 13.9 4.7 8.8 12.8 8.0 16.6
中下層 43.9 24.4 32.5 30.6 20.8 28.8
中層或以上 42.1 70.9 58.7 56.6 71.2 54.7
(n) (1002) (1020) (954) (987) (992) (981)
婚姻狀況
未婚 75.7 77.4 61.1 9.9 10.1 10.6
已婚 23.7 21.7 37.9 83.7 83.9 85.2
其他 0.6 0.9 1.0 6.5 5.9 4.1
(n) (1002) (1019) (959) (995) (1012) (1008)
宗教
沒有宗教信仰 77.7 50.4 78.1 61.8 29.0 60.1
天主教 3.0 0.4 3.8 5.3 0.9 3.9
基督教 15.1 4.9 3.4 17.3 5.9 3.3
道教 0.1 26.8 0.5 0.7 28.2 0.7
佛教 3.2 17.3 10.3 8.7 34.9 18.5
拜神 0.4 0.0 3.5 6.0 0.0 12.8
其他 0.5 0.3 0.4 0.3 1.1 0.7
(n) (999) (1017) (963) (994) (1010) (1005)

注 : 個 人 月 收 入 按 如 下 方 法 劃 分 : 低 收 入 是 HK/MOP$14,999 、 NT$29,999 或 以 下 ; 中 等 收 入 是
HK/MOP$15,000–29,999、NT$30,000–39,999;高收入是 HK/MOP$30,000、NT$40,000 或以上。

20
個人訪談

2.18 鑒於青年面對的社會流動問題,以及社運參與程度各有不同,其處境、感受和
需求等具體細節,較難透過定量調查來收集,研究小組在 2016 年 4 月至 7 月
間,以青年為對象進行深入的個人訪談,藉此掌握不同青年群體的社會流動經
驗、對社會流動開放性的看法、自己爭取向上流動的方法、對社會流動的政策
建議,以及對青年社運的觀感。

2.19 訪談對象分為「社運骨幹」和「普通青年」兩組,其選取方法和訪問時間如下:

組別 選取方法 訪問時間 受訪人數

2016 年初,各邀請五位近年曾 港:4 月 港:5 位


社運骨幹組 三地 組織大型社運的青年社運骨 台:6 月 台:5 位
幹接受訪談。 澳:5 至 6 月 澳:5 位

進行電話調查時,在 18–35 歲
組,徵詢受訪者是否願意再接 港:4 至 5 月 港:15 位
香港和澳門
受訪談;願意並留下聯絡電話 澳:5 至 7 月 澳:17 位
普通青年組
者,成為訪談的抽樣總體。

因地域較廣,採用滾雪球抽樣
台灣 5月 15 位
方法(snowball sampling)

2.20 社運骨幹組的受訪者都曾參與 2014 年大型社運。表 2.3 是受訪社運骨幹的個人


背景簡介。除香港曾小姐和台灣受訪者外,其他社運骨幹均選擇採用真實姓名。

21
表 2.3:受訪社運骨幹簡介

稱謂 性別 年齡 經濟活動身分、社運和選舉經驗 參與 2014 年社運


香港
岑敖暉 男 23  學生 有
 前學聯副秘書長
 佔領運動的學生領袖
周 澄 女 30  端傳媒國際新聞記者 參與海外聲援
 前學聯秘書長
 落選 2010 年立法會補選
曾小姐 女 20+  近年青年社運領袖之一 有
游蕙禎 女 25  時任區議員鄺葆賢議員助理 有
 青年新政九龍西總幹事
 勝出 2016 年立法會選舉,後喪失議員資格
黃浩銘 男 28  社民連外務副主席及政策研究幹事 有
 參與佔領運動,因阻止警方清場被捕
 落選兩屆區議會及 2016 年立法會選舉
台灣
孫小姐 女 31  學生,無全職工作 有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核心成員
 多邊形核心成員
徐先生 男 27  服役中 有
 大學工會幹部
 野草莓、反媒體壟斷、318 學運幹部
葉小姐 女 28  無全職工作 有
 開辦台灣民主人權平台
 籌備保外就醫制度化的遊行活動
廖先生 男 28  從事社會福利工作 有
 前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領導成員
魏小姐 女 27  無全職工作經驗 有
 反核運動幹部,參與佔領 101、士林王家文林
苑都市更新案、反媒體壟斷運動
澳門
甘雪玲 女 33  中學老師 有
 新澳門學社理事會成員,協助發起反離保運動
 落選 2013 年立法會選舉
任永雄 男 30  從事澳門運輸業 有
 澳門工人自救會秘書、民主起動秘書長
 發起遊行反對外勞持續增加
李國強 男 34  為家人打理生意 有
 澳門青年動力理事長,協助發起反離保運動
 落選 2013 年立法會選舉
楊晚亭 男 31  廣告設計師、音樂創作人 有
 澳門人協會總負責人
 落選 2013 年立法會選舉
蘇嘉豪 男 25  學生 有
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反離保運動核心領袖
 落選 2013 年立法會選舉
注:除香港曾小姐和台灣受訪者外,其他社運骨幹均選擇採用真實姓名。

22
2.21 普通青年組的受訪者背景多元,包括不同性別、年齡和學歷,既有參與 2014 年
大型社運,也有不參與者,相信能提供對社會流動和青年社運多角度的意見。
表 2.4 是受訪普通青年的個人背景簡介。

表 2.4:受訪普通青年的個人背景(人數)

香港 台灣 澳門

性別

男性 9 8 10

女性 6 7 7

年齡

18–25 歲 5 5 6

26–30 歲 6 5 6

31–35 歲 4 5 5

學歷

中學或以下 5 6 3

大專或以上 10 9 14

經濟活動身分/職業

行政及專業人員 5 2 2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5 7 9

工人 1 0 1

無業 2 0 0

學生 2 5 4

非勞動人口(如剛畢業、傷殘) 0 1 1

參與 2014 年社運

有 6 9 10

沒有 9 6 7
(n) (15) (15) (17)

注:所有受訪普通青年均採用化名。

23
2.22 在個人訪談中,我們先談及受訪者的個人社會流動經驗,繼而討論整體青年社
會流動問題及相應對策,最後探討青年參與社運的議題。

2.23 訪談重點大致分為如下五大類,亦會因應受訪者的經歷談論其他議題,以增加
內容的彈性。

有何教育和工作經歷?

如何形容自己的社會階層?

個人社會流動經驗 和過去幾年比較,自覺有何社會階層變化?為什麼?

估計未來十年自己有何社會階層變化?為什麼?

希望達到哪一個社會階層?

什麼是社會階層和社會流動?

以什麼標準去量度他人的社會階層?

和 1990 年代比較,現在的社會向上流動有何變化?
對社會流動開放性的看法
現時的社會向上流動面對什麼阻礙?

現時的社會是否公平?為什麼?

如何得出有關過去社會流動的印象?

自己如何增加向上流動機會?(只問普通青年)
如何爭取向上流動
青年應如何幫助自己向上流動?(只問社運骨幹)

政府應如何增加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
對社會流動的政策建議
如果向上流動機會減少,誰需要負最大責任?

有沒有參與近年的社運?為什麼?(只問普通青年)

為什麼當初熱衷參與社運?(只問社運骨幹)
對青年參與社運的看法
為什麼愈來愈多青年參與社運?

愈來愈多青年參與社運和欠缺社會流動有沒有關係?

2.24 透過與不同社運骨幹及普通青年在以上五方面的討論和交流,我們希望能對青
年的社運參與有所了解,亦可對愈來愈多青年投身社運的因由有所掌握,甚至
可對政府應如何幫助青年向上流動、如何有效洞悉青年意向,以及如何化解青
年與政府之間的矛盾等有所啟發。

24
客觀統計數據

2.25 為建立港、台、澳青年社會流動客觀指標數據庫,我們從三地的官方統計數據
中,篩選了 15 項分布於三個關注領域的客觀指標,嘗試以簡單的數據,反映整
體青年社會流動的現況和變化。

2.26 我們選取指標是盡量根據以下的準則:

一、準確性:指標的數據是否準確可靠。

二、有效性:指標應能有效反映所要量度的社會狀況。

三、規範性:對於所要量度的社會狀況,指標應能明確顯示是否有所改善(即
正向指標)或惡化(即負向指標)。

四、敏銳性:指標應能辨別所要量度的社會狀況的變化。

五、可行性:以現有的官方統計數據為基礎。

六、可比性:指標應具有進行跨時空、跨社群比較的能力。

七、政策相關性:優先考慮與公共政策有較直接關係的指標。

2.27 表 2.5 是香港的指標體系概況;台灣和澳門的指標項目,會根據當地情況而略有


不同(詳見附錄)。

25
表 2.5:香港青年社會流動客觀指標體系概況

關注領域 關注項目 指標

入讀八大院校率
入大專率
入讀大專教育率
求學
青年教育程度 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青年經濟活動身分 雙失(非在學及非在職)比例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專業人員比例
青年就業職位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就業收入中位數
就業
青年就業收入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失業率

置業 青年置業負擔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26
3 青年的成長環境與社會流動

3.1 常言說,
「人乃社會化動物」
,意思是我們的價值取向、思想及行為,深受社會影
響,所以社會環境的順逆治亂、物質條件的豐儉盈虧,以及文化價值的保守或開
放等,必然會形塑我們的思想與人生目標。簡單而言,二十世紀上半葉接連爆發
兩次世界大戰,中華大地尤其蒙受連番外侮與戰亂,與下半葉的相對和平安穩,
可以全心全力投入社經建設,便會直接地影響人民的生活,並深刻地牽動各方社
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至社會態度與行為。

社會變遷的一體兩面

3.2 上世紀下半葉,尤其是 1980 年代以還,港、台、澳出現的巨大社經和政治變遷,


無疑會影響年輕一代的成長,形塑了他們與年長世代頗為不同的性格、人生追求、
價值觀念、思想角度和社會行為,擴大不同世代間的差異。近年最引起中外社會
關注的,是文首提及的連串青年社運,因為他們成為不少集體抗爭行動的領軍人
物,利用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等先進通訊科技動員群眾,並吸引不少青年群體跟從。

3.3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我們雖已對「青年」作出簡介 ─ 按年齡界定為 18 至 35


歲的人士,這界線與社會將年輕一代稱為「八十後」、
「九十後」(即 1980 年後出
生),同工異曲,但未涉及年輕一代的成長環境。

3.4 在以研究所得作深入分析之前,讓我們先利用官方客觀統計,勾勒三地在上世紀
下半葉 ─ 尤其 1980 年代起 ─ 所出現的巨大社會變遷,從而說明在那個時代
出生和成長的青年,如何孕育並形成他們的時代特質,而他們離開校門,走進社
會後,又會面對何種時代的局限和挑戰,思考社會變遷的一體兩面、機會和挑戰
的相生相剋。

3.5 總括而言,年輕一代的成長時期,正值三地社會已日趨富裕,物質相對豐盛,經
濟及家庭結構同時開始轉型,工業逐步外移,科技則突飛猛進的時期。

3.6 此外,年輕一代成長的年代,恰好也是本土文化意識生根茁壯,政治參與、議政
論政風氣日漸成熟的年代,因是之故,青年會更強調本土身分、本土文化和本土
社會的發展。更不容忽視的是,在 1980 年代,三地的政治環境均出現前所未見

27
的轉變。在香港和澳門,中國分別與英、葡就兩地前途問題進行談判,在談判過
程中,雙方激烈角力,大小傳媒對這些爭鬥廣泛報道;而在台灣,民主運動已勢
如破竹,逼使政府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全面改選國會,民間爆發澎湃的
活力。這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直接或間接地塑造了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和政治
意識。

3.7 值得關注的是,富裕的環境其實意味經濟成熟,發展動力或不及從前,社會空間
更趨飽和,發展機會更難覓求。身處這樣的社會環境,除非擁有與生俱來的本錢
─ 即天賦出眾能力或富裕家境等條件,否則不易在社會中取得突破。不但如此,
就算個人已十分努力,若際遇不好,偶有差池,亦可如逆水行舟般不進則退。

3.8 換言之,富裕中成長的世代,雖然在年長世代眼中屬於「不用憂柴憂米」的幸福
世代,但用俗語說,則是「表面風光,內裏滄桑」
,或是「有苦自己知」,因為年
長世代由匱乏艱苦走向富裕安穩的人生過程,其實也由於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社
會空間持續擴大,向上流動的機會近乎唾手可得,如肯勤勞努力,多能憑雙手改
善生活。

3.9 隨着社會日趨富裕,經濟變得成熟,如發展動力減弱,社會空間及機會亦會同步
萎縮,就算個人肯努力、敢拼搏,也未必能在已飽和的經濟及社會環境中取得突
破。更嚴重的困擾,是社會中已有很多人「贏在起跑線」
,加上全球化浪潮帶來全
方位的激烈競爭,時下青年無論在工作上或求學時,均須面對沉重的向下流動壓
力。下文讓我們從多角度簡述時代變遷對年輕一代的挑戰和衝擊。

在物質豐盛但貧富懸殊的環境中成長

3.10 評論當前青年的其中一個重要時代背景,是他們屬於物質豐裕環境下成長的一代。
毫無疑問,我們常說青年與年長世代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念存在差異,主要是基
於物質條件大幅改善。從數據看,1940 年代末,三地受地緣政治和冷戰格局的影
響,出現了資金和人力資源湧入的情況,加上西方世界的關稅優惠等,開始進行
戰後的經濟重建,踏上工業化道路,經過近 30 年的持續急速發展,到了 1980 年
代,基本上已達相對富裕的水平。

3.11 以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為例,在 1981 年,香港、台灣和澳門的數據分別為


5,991、2,721 和 3,916 美元(澳門為 1982 年數據)。接着的 1991、2001 及 2011
年,港、台、澳的人均 GDP 各攀升至 15,466、9,136 和 9,938 美元;25,230、13,448
和 15,548 美元;以及 35,142、20,939 和 67,150 美元(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6c;
World Bank, 2016)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三地的人均 GDP 已進一步追近歐美發達
國家,反映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3.12 青年世代的成長環境,與在戰亂和匱乏中求存的年長世代,近乎天壤之別,他們
對經濟成果和物欲滿足的重視,自然不如年長世代。在相對富裕環境中成長的一
28
代,雖不需擔心生活朝不保夕,更不必蒙受戰亂災禍,然而,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貧富懸殊除影響基層民眾的生活素質和機會外,也會加劇社
會矛盾和分化,尤其會影響他們對公平和正義的看法,導致社會問題叢生、民粹
主義上揚,政治風險擴大等。

3.13 在青年世代成長的時期,收入差距擴大和相對貧窮惡化是全球性的趨勢,三地的
情況亦然。1965 至 1990 年間,三地的經濟發展急速,香港和台灣更成為「亞洲
四小龍」中的兩員,被譽為「東亞奇迹」— 即既取得驕人的增長,民眾亦能共享
成果。其後,三地先後融入區域以至全球經濟體系,內部結構向知識型經濟轉型,
經濟持續增長,但「快速增長 + 相對均富」的發展效果已成歷史,貧富不均的程
度屢創新高,堅尼系數可資佐證。

3.14 舉例說,在 1991 年,港、台、澳的堅尼系數各為 0.476、0.308 及 0.43(澳門的


數據為 1998/99 年度);2001 和 2011 年的系數各為 0.525、0.350 和 0.45,及 0.537、
0.342 及 0.35(澳門為 2002/03、2012/13 年度數據)(統計暨普查局, 歷年; 財政
司司長辦公室, 2012:8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6b) 。即是說,香港的貧富差距
1
在三地中一直最高,且在不斷擴大,日趨嚴重; 但台、澳則有「先升後回」的
現象,澳門的緩和情況尤其明顯。

3.15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青年成長的年代雖然物質相對豐裕,但財富分布和收入分配
很不平均,甚至是貧富日趨懸殊。這現象反映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馬太效應。
即是說,青年若是來自貧苦或中下階層,他們要如上一代般有出頭天的機會未必
更多;然而,擁有良好家庭背景的青年,則可更有保障,能憑着有利的家庭背景
延續優勢,進行階級再製(class reproduction)。

在產業轉型但增長放緩的變化中生活

3.16 中國內地在 1970 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吸引不少三地商人以不同方法前往投資,


此舉雖為內地經濟注入活力,但同時又令三地經濟迅速轉型,其中以第三產業不
斷壯大、工業外移最為明顯,並牽動就業市場的結構轉變:大部分職位由體力勞
動的「藍領」崗位,轉為文職的「白領」崗位。

3.17 以 1950 至 1970 年代作為經濟骨幹的第二產業為例,其就業市場的佔比,在 1981


年,港、台、澳各為 48.5%、42.4%和 53.7%;之後便持續下跌。到了 2001 和 2011
年,香港的佔比已跌至 16.2%和 11.4%;台灣只微跌至 36.6%和 36.3%;澳門則下
降至 30.6%和 12.9%(統計暨普查局, 1982, 2016b; 政府新聞處, 2002:35, 2012:42;

1
在香港,2015 年,在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包括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高齡津貼和學生
資助等措施) ,處於官方貧窮線下的貧窮人口仍達 97 萬,貧窮率為 14.3%(長者、單親和新
移民住戶,更各達 47.0%、35.8%和 31.8%)
(2016 扶貧委員會高峰會, 2016)。
29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6d)
。可以這樣說,自 1980 年代以還,香港和澳門的工
業快速式微,台灣則相對緩慢。

3.18 經濟轉型表示青年世代的成長環境不但物質條件較優,亦適逢就業市場結構劇變。
在工業式微的年代,青年世代投身社會,多不需步年長世代的後塵,加入體力需
求大、辛苦沉悶、收入微薄、地位低下、保障不足兼前景欠佳的藍領工作;反而
較易晉身白領或專業階層,享受較好待遇和社會地位。由於工作環境較年長世代
來得舒適,保障及權利大有改善,青年世代對人生,以至社經事務的觀感和期望,
自然和上一代不同。

3.19 但與此同時,三地經濟的發展動力卻開始呈減退之勢,唯澳門在 2001 年落實博


彩業開放後,錄得空前的迅猛發展,除人均 GDP 大幅上揚外,城市建設步伐亦
極為急速,遠較香港和台灣突出。至於港、台經濟緩滯的格局,自然影響了居民
的薪金收入,青年一群踏足社會後由於經驗不足,縱有較高學歷,薪金收入卻未
如理想,影響了他們改善生活尤其渴望置業的綢繆。此點又呼應了前文所述,富
裕社會因為發展空間飽和而影響青年的上流機會,令其有志不能伸,相信這是直
接或間接令青年感到挫敗沮喪的原因。

在樓價高企中追求個人生活空間與成家立室

3.20 大都市的其中一些特點,除了吸引移民湧入,令人口高度集中,還有就是城市面
積相對有限,令土地有價,寸金尺土,所以長期出現房地產難以配合居民所需的
問題。若加上資金湧入及投放到物業市場,會令房地產變成投資產品,房屋問題
更趨複雜,亦更難解決。

3.21 港、台、澳三地雖日趨富裕、物質條件優厚,房屋問題卻長期未能根治,甚至可
說一直困擾其發展。青年世代對此問題相信更有「切膚之痛」,因踏足社會後,自
然渴望不再依賴父母,可以自力更生和獨立自主,所以他們對擁有個人生活空間
一般表現得較逼切。若加上成家立室與生兒育女,更會刺激青年自置物業的意欲。

3.22 可是,樓價飆升與工資增幅之間卻總是差距巨大,因而令很多青年感到失望,覺
得置業夢難圓。若挑選三地青年中 25–29 歲組別的就業收入中位數,與中等樓價
(即香港的九龍、台灣的台北,和澳門的氹仔)在 1997 年後的轉變作為說明,
可清楚地看到,就業收入中位數基本上是停滯不前(港、台),但樓價則大幅飆
升。

3.23 在香港,該組別的青年在 1997 年時的就業收入中位數為 13,027 港元,到 2014 年


只微升至 13,500 港元,期間的私人住宅樓價因亞洲金融風暴而先跌後升,令其

30
置業負擔比率由 5.14 輾轉上升至 7.73(詳見附錄)。2 換言之,在 1997 年,一位
25–29 歲青年要用 5.14 個月薪金,才能買得一平方米面積的樓房,2014 年則要花
7.73 個月薪金。

3.24 在台灣,該組別的青年在 1997 年的就業收入中位數為 35,706 元新台幣,2015 年


則為 30,000 元新台幣,即中位數不升反跌,然而,置業負擔比率則由 2000 年(缺
較早的數據)的 2.57,倍升至 2015 年的 5.94(詳見附錄)。

3.25 在澳門,該組別的青年在 2001 年(缺較早的數據)的就業收入中位數為 8,653 澳


門元,之後持續上升,2015 年已達 18,000 澳門元,升幅顯著,但置業負擔比率
升幅更大,由 2004 年(缺較早的數據)的 1.54,飆升至 2015 年的 5.44(詳見附
錄)
。即是說,儘管澳門青年的薪金在過去一段時間有顯著的提升,但若與樓價的
增幅比較,則相形見絀。

3.26 眾所周知,對不少家庭或個人而言,置業供款或支付租金,實佔了薪金收入的一
個很大比重,過去一段時間,港、澳青年的就業收入雖有一定增長,但與樓價持
續飆升相比,則有雲泥之別,因而加重其生活負擔。對於渴望自立或結婚的青年
而言,感受相信更為沉重。看着緩慢而微薄的薪金增長,再面對持續飆升的樓價,
他們很自然會覺得置業夢愈來愈難實現,因而對政府或社會產生不滿情緒。

在家庭規模縮減與教育機會擴張中接受栽培

3.27 隨着經濟轉型和生活改善,家庭結構發生蛻變,普及教育也得到落實,令青年世
代在家庭中成為寵兒,教育機會大升。在家庭方面,從 1980 年代開始,三地的
生育率和平均住戶人數均急速下滑,例如港、台的總和生育率由 1971 年的平均
每位女性各育有 3.46 和 3.71 名嬰兒,持續減少至 1981 年的 1.93 和 2.46 名嬰兒
(缺澳門數據) 。到了 1991 年,港、台、澳的總和生育率各為 1.28、1.72 和 1.83
名嬰兒,2001 年再減至 0.93、1.40 和 1.07 名嬰兒,然後,香港和澳門在 2011 年
略有回升,各為 1.20 和 1.54 名嬰兒,台灣則下降至 1.07 名嬰兒(統計暨普查局,
2013:14;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6a; 政府統計處, 2016a)
,3 但基本上仍大幅低
於生育更替水平(2.1 名嬰兒)。

3.28 同期間,港、台的平均住戶人數,由 1971 年的 4.5 和 5.7 人(缺澳門數據),下


降至 1981 年的 3.9 和 4.8 人。到了 1991 年,港、台、澳的平均住戶人數下降至
3.4、4.2 和 3.2 人(澳門為 1993/94 年度數據),2001 年再進一步降至 3.1、3.6 和
3.1 人,2011 年的數字是 2.9、3.3 和 3.1 人(政府統計處, 歷年; 統計暨普查局,
歷年, 2012:37;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6b)。

2
置業負擔比率 = 平方米實用面積售價(40 平方米或以下單位)除以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3
香港的總和生育率不包括女性外籍家庭傭工;澳門只包括本地人口。
31
3.29 在家庭規模急速縮小的同時,普及教育得到落實,令社會的教育水平大幅攀升,
青年世代接受教育的機會,明顯比年長世代高很多。以 15 歲或以上人口的學歷
為例,在 1981 年,港、澳未受教育的比例各為 16.1%和 13.8%(缺台灣數據),
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則為 6.7%和 2.0%。4 之後,教育水平急速提升,在 2011
年,港、台、澳未受教育的比例各為 6.3%、2.2%和 3.5%,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
者,則達 27.3%、38.7%和 16.7%(政府統計處, 歷年; 統計暨普查局, 1982:44,
2012:116; 內政部統計處, 2016)
。學歷的大幅提升,主要集中於青年世代。然而,
近年的高等教育擴張,亦源於非政府直接資助的學額大幅增加,學位種類混雜,
監管程度參差,素質更是良莠不齊。

3.30 家庭規模下降與青年世代教育水平提升,自然影響青年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與
關係。舉例說,子女人數銳減,顯示傳統社會的多子多福、天生天養觀念不再,
兄弟姊妹間既有爭吵、又有合作互動的環境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貴精不貴
多和萬千寵愛在一身。父母高度重視子女的成長和教育,對子女的關愛、照顧和
期望顯著增加,令青年世代成為家庭的焦點。這樣的成長環境,對他們的性格發
展、價值觀念、家庭與人際關係網絡,以至肩負的期望和壓力,自有一定影響。
而學歷大幅提升,又會影響青年世代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機會,包括謀生、接收資
訊的能力,以及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興趣。

3.31 但是,學歷大幅上升,已不一定帶來相應的生活素質改善,或是社會向上流動,
反而是在樓價高企下難以置業或自立。就算長大成人或已成家立室,仍要依賴父
母。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難免令青年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

在政治爭拗與民主浪潮中耳濡目染

3.32 自 1980 年代以後,港、台、澳三地的政治爭拗日趨頻繁和熾烈,傳媒報道則漸


見開放。港、澳因為主權回歸問題,常有明爭暗鬥的政治角力,或是外交上的舌
劍唇槍;台灣則有挑戰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民主運動,而且是愈遭鎮壓愈表現出決
心和韌力。三地傳媒緊貼政治發展的報道與分析,尤其給青年世代的成長帶來思
想和意識上的重大影響,令他們不再如上一代般對政治漠不關心,或對社會不公
逆來順受,而是會選擇發聲,甚至付諸行動。

3.33 值得指出的是,有關港、澳主權的談判,各方一直爭鬥不絕,並在鮮明立場的傳
媒報道和渲染下,影響了青年世代對港、澳,以及對中國政府或內地的看法。簡
單來說,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從一窮二白走向改革開放,各方面充滿變數,港、
台、澳則富裕而安穩,自由開放,三地民眾對中國政府收回港、澳主權,乃至如
何維持兩岸關係等,難免存在忐忑、猜疑與抗拒之心。

4
1981 年澳門是以十歲或以上勞動人口計算。
32
3.34 「六四」事件對青年世代的影響亦值得關注。儘管事件發生時不少青年仍未出生,
或是年紀尚幼,但在日後的紀念活動中,年輕人卻一直成為薰陶的對象,希望他
們能薪火相傳,將平反「六四」、追求民主的理想傳遞下去。在青年世代心目中,
北京學生反貪腐、求民主的行動,是出於為國為民的赤誠,鎮壓成為不少人心坎
中難以癒合的傷口,激發他們對中國政府的不滿,這對青年世代的政治態度、社
會意識,乃至個人的思想、價值和觀念等,有不容低估的影響。

3.35 總言之,學歷較高、受西方思想影響較深的青年世代,已不再如年長世代般「自
求多福」
,對政治缺乏興趣,甚至不敢接觸。因此,面對社會不公、自身權利受損
時,年長世代多會忍氣吞聲,青年世代則會較積極地回應。

在本土意識抬頭時孕育地方情懷

3.36 同樣在 1980 年代,三地的本土文化與意識日漸成形,對青年世代的成長亦帶來


明顯的影響。在 1970 年代之前,非本地出生人口所佔比例甚高,這些移民多視
所居地為「臨時」居所, 「移民心態」強烈,內心總有一股年老返鄉、落葉歸根的
念頭。

3.37 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加上對新增移民的管制,本地出生人口乃逐步多於非本地
出生人口,加上本土文化 — 尤其在港、澳及東南亞華人社會大行其道的粵語流
行曲、電影和電視的興起,居民對港、澳社會的歸屬感乃大為提升,台灣亦漸放
棄「反攻大陸」的口號,令那股「飄泊無定」的感受開始消散,移民心態也就不
會延續給下一代,祖籍觀念日漸淡化。到了 1980 年代,三地居民的紮根意識,
基本上已完全建立,青年世代更可說是具備了截然不同的身分認同和社會意識。

3.38 對青年世代影響尤深的,是在 1980 年代前,三地居民對中國內地或中國人的認


同,在政治意義上的差異並不強烈,中國人認同不必指涉政治實體,較多是認同
文化和歷史的中國或華人。進入 1990 年代,更出現總統直選,港、澳則在主權
回歸之後,集體想像的內涵,便出現了明顯的質變,簡單而言,是國家認同和本
土認同的兩種感受與認知,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矛盾性和排他性。

3.39 本土認同的核心,在於凸顯三地的物質豐盛、開放、人權及自由保障,國家認同
則變成落後、封閉、專制與缺乏保障,所以便有富裕與貧窮、先進與落後、城市
與鄉村、開放與封閉、自由與壓制、資本主義與民族主義等二元對比。青年一代
很自然地接收這套二元對立觀念,在擁護和認同本身身分之時,忽略國家認同,
給區域融合帶來了障礙。

3.40 由於三地居民與內地居民在身分上的差異 — 台灣有本身的制度和現實,港、澳


則獲得《基本法》的保障,尤其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回歸後的港、澳居民
33
雖已屬中國人,但擁有司法獨立、財政、稅務與貨幣自主的權利,身分證及護照
的使用,亦與內地不同,此等措施,無論在情感或現實層面,均擴大了兩地居民
的分別。而台灣民眾,亦因擁有本身的制度與生活方式,與中國內地形成了全方
位的差異。即是說,由於三地居民的身分,在法律和制度上與內地出現區隔,他
們自然無從積極參與中國的政治生活,並促使他們成為相對突出的社會文化群體,
擁有強烈的本地情懷。

在區域重新整合與相對優勢逆轉中思考定位

3.41 港、台、澳位處中國偏南一隅,土地面積相對於內地而言極為細小,且三地曾受
外國殖民統治,並因缺乏天然資源,採取了門戶開放的發展策略,與內地長期保
持緊密關係。然而,自 1950 年代起的冷戰格局,令三地與內地的關係幾乎斷絕,
直至 1970 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才有較多的接觸和交往。但初
期的接觸,基本上維持着只有港、台、澳民眾前往內地,內地居民鮮能前赴港、
台、澳的「單向」交往格局。自 2003 年推出個人遊政策後,內地與港、澳的往來
才日漸出現「雙向」交往的形勢(鄭宏泰、尹寶珊, 2014),再之後推廣到台灣,
唯其幅度與規模相對細小。雖如此,「雙向」而行的格局基本上形成。

3.42 以 2014 年內地居民赴港、台、澳的數據為例,香港達 4,724.8 萬人次,澳門亦達


2,125.2 萬人次,台灣則僅有 398.7 萬人次(香港旅遊發展局, 2015:3; 交通部觀光
局, 2016; 統計暨普查局, 2016a)。雖然赴台的內地旅客人次大幅低於港、澳,但
那明顯是 1950 至 1990 年代近半個世紀幾乎斷絕往來後的重大突破,而港、澳大
街小巷盡見內地旅客的情況,同樣說明區域融合已進入了一個全新局面。

3.43 人民增加接觸雖帶來不少經濟效益,但在某些層面上,卻又暴露了彼此因生活方
式及思想價值有別而產生的矛盾,甚至引發各種難以預測的社會問題與政治紛爭,
如在內地人赴港、台、澳旅遊便利的情況下,搶購日常用品,增加交通壓力,或
是資金湧入間接或直接地推高物價等,難免影響民生,因而掀起了一些諸如抗議
水貨客搶購奶粉和日用品的「光復」行動,乃至反對擴大「自由行」旅客,以及
在互聯網上散布激烈言論等,激化了港、台、澳與內地人民的矛盾。

3.44 更觸動民眾情緒的,是在「中國崛起」的形勢下,三地與內地的相對優勢快速逆
轉。在上世紀,港、台、澳的社經發展領先內地,曾各自運用資源推動內地改革
開放,令三地居民引以為傲。但進入新千禧世紀以還,內地經濟騰飛,三地經濟
反顯得疲弱,對內地的依賴屢創新高,因而牽動了三地綜合競爭力大不如前之說,
與內地的經濟相對值,更錄得顯著下降。

3.45 以GDP佔中國總量為例,香港的比例從1991年的23.32%劇降至2015年的2.85%,
台灣則由1991年的49.11%銳減至2015年的4.81%,澳門亦有一定的降幅,例如由
1991年的0.91%降至2015年的0.42%(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16c; World Bank,
34
2016)
。可以這樣說,經濟發展動力與實力的此消彼長,左右了兩岸四地的互動和
關係,青年的心態與感受很可能亦受到影響。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全球化時代溝通表達

3.46 科技自 1980 年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推動社會變遷,互聯網及智能電話的普及、


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革命,以及社交媒體的流行,更成為推動全球化和整合社交圈
子的重要力量,令人際間、人與群體間的聯繫無遠弗屆,促進各式各樣的集體創
作、表達和互動,甚至成為社會動員時成本較低、效果較佳,且能隨時隨地近乎
全無阻隔地進行的媒介。

3.47 青年世代成長於科技普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之時,加上教育水平大幅提升,自
然有助他們對新傳播科技的掌握和應用,甚至被統稱為網絡世代、數碼世代。反
觀年長世代,因生活模式及習慣大都如舊,較難適應新傳播科技,及其帶來的轉
變,不但普及率較低,應用頻度和強度亦較弱。世代之間的數碼鴻溝,變得愈來
愈深。

3.48 不少研究證實,不同世代有截然不同的媒體使用習慣:青年世代最常接觸社交媒
體,其他世代則仍是傳統媒體。由於兩種媒體所展示的社會資訊愈趨分歧,透過
不同媒體接收資訊,會令使用者對社會產生不同的觀感,例如有香港研究發現,
在國族認同感上,最常接觸社交媒體者,對中國標記(包括解放軍、國旗、國歌、
普通話和萬里長城)的自豪感,明顯低於最常接觸電視或報紙的人士(馮應謙、
馬傑偉, 2014)。

3.49 在資訊爆炸和科技革命的年代,社交媒體不但改變使用者的生活模式、人際關係
和價值觀念,亦成為左右民意、輿論和政治的重要工具,中東、北非、東歐,乃
至香港、台灣和澳門等地,近年出現一浪接一浪的「顏色革命」與社運,便清楚
展現了社交媒體的威力,青年世代成為這些運動的主角,他們走在時代的浪尖,
足不出戶即可聯繫世界和連群結黨,將仍依賴傳統媒體的年長世代拋在後頭。這
樣的結果,難免進一步擴大彼此在生活經驗、人生目標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

35
青年的社會流動趨勢

3.50 到底 1980 年代以還青年成長環境的急速變遷,如何左右他們社會流動的狀況呢?


其趨勢又如何呢?下列近 20 年三地青年在求學領域(包括入大專率、教育程度
和經濟活動身分)、就業領域(包括就業職位、就業收入、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以及置業領域(置業負擔)等官方統計數據的變化,可作很好的說明(詳見附錄) :

求學領域

入大專率

適齡青年入讀八大院校率僅上升 3.8 個百分點(由 1997 年 16.4%,微升至 2014 年


香港 20.2%);不過,適齡青年入讀大專教育率卻大幅上升(由 2000 年 25.8%,倍升至
2014 年 84.9%)
,大部分適齡青年都可以升讀大專。

適齡青年的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由 1996 年 8.2%,上升至 2015 年 22.3%) ,和入


台灣
讀大專教育率(由 1996 年 53.6%,上升至 2015 年 87.9%),均錄得有顯著的增幅。

適齡青年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上升 2.2 個百分點(由 2012 年 28.2%,上升至 2015 年


澳門 30.4%);但適齡青年入讀大專教育率卻下降 7.9 個百分點(由 2012 年 59.8%,下降
至 2015 年 51.9%)。

教育程度

香港 青年具大專學歷的比例由 1997 年 22.9%,倍增至 2014 年 49.5%。

台灣 青年具大專學歷的比例由 1997 年 17.5%,大幅增加至 2015 年 56.0%。

經濟活動身分

雙失青年比例由 1997 年 5.8%,上升至 1999 年 9.6%,一直維持 9%左右,2003 後開


香港
始輾轉回落至 2014 年 6.7%。

台灣 雙失青年比例由 2007 年 8.2%輾轉回落至 2015 年 6.9%。

澳門 雙失青年比例由 1999 年的 10.7%高位,下降至 2015 年 4.9%。

36
就業領域

就業職位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和專業人員比例變化不大(20–24 歲和 25–29 歲就業青年任經


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徘徊在 1%和 5%左右,專業人員比例則在 4.5%和 11%左右)。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持續下降(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例,


香港
由 1997 年的 4.2%和 14.4%,下降至 2014 年的 1.7%和 9.4%)。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輾轉上升(由 1998 年+8.9 個百分點,上


升至 2014 年+11.2 個百分點),但升幅不大。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一直偏低(20–24 歲的比例一直不足 0.3%,25–29 歲的比例由


1996 年 1.4%降至 2015 年 0.4%);專業人員的比例則大幅上升(20–24 歲和 25–29 歲
的比例由 1996 年的 5.9%和 7.9%,上升至 2015 年的 9.0%和 17.1%)。

台灣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變化不大(25–29 歲的比例徘徊在 14%


左右,而 20–24 歲的比例,由 1996 年 5.5%微降至 2015 年 3.5%)。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近年明顯上升(1998 至 2009 年徘徊在


+5 個百分點左右,之後急升至 2015 年+11.9 個百分點)。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一直偏低(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例一直只有 1%和 3%左


右);20–24 歲的專業人員比例則上升(由 1999 年 1.4%升至 2015 年 4.0%),而 25–29
歲的比例雖曾由 1999 年 4.6%,上升至 2002 年 7.5%,但之後輾轉回落至 2015 年 5.9%。
澳門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變化不大(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例
徘徊在 2.5%和 11.0%左右)。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變化不大(維持在+6 個百分點左右)。

就業收入

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變化不大(20–24 歲和 25–29 歲的收入長期維持在 10,000 和 13,500


,但 15 歲或以上的收入由 1997 年 11,842 元,大幅上升至 2014 年 15,000
港元左右)
元。

香港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輾轉下降(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率,由 1997 年的


0.85 和 1.10,下降至 2014 年的 0.67 和 0.90)

青年就業收入增長近年下降(由 1998 年+25.4%,上升至 2001 年+45.3%,其後在+28.9%


與+45.3%之間反覆,2008 年開始由+44.1%下降至 2014 年+38.1%)

37
20–24 歲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變化不大(長期在 26,000 元新台幣左右,雖然 2011 年下
降至 22,803 元,但已回升至 2015 年 26,000 元)
;不過,25–29 歲和 15 歲或以上的收
入則下調(由 1997 年的 35,706 元,下降至 2015 年的 30,000 和 32,000 元)

台灣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穩定(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率長期維持在 0.77 和 0.97


水平)。

青年就業收入增長近年上升至最高點(由 2002 年+26.7%,下降至 2005 年+12.8%,其


後上升至 2006 年+25.3%,再下降至 2011 年+11.0%,然後持續上揚至 2015 年+29.7%)

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大幅上升(20–24 歲和 25–29 歲的收入由 2001 年的 6,157 和 8,653


澳門元,上升至 2008 年的 13,661 和 17,759 元,之後維持相若水平;16 歲或以上的收
入由 1999 年 7,863 元,大幅上升至 2015 年的 18,000 元)。
澳門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先升後跌(20–24 歲和 25–29 歲的比率,由 1997 年的
0.79 和 1.11,上升至 2008 年的 1.08 和 1.40,其後下降至 2015 年的 0.72 和 1.00)。

青年就業收入增長明顯下降(由 2007 年+141.1%最高點,下降至 2015 年+37.1%)


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先升後跌(青年與職位空缺的比率由 1997 年 36.05 上升至
2002 年 94.56,其後下降至 2014 年 23.24,而青年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
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比率,則由 1997 年 134.53,升至 2002 年 217.42,其後下降至 2014
年 89.34)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不及過去(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的比率由 1997 年
香港
24.57,升至 2002 年 63.76,其後下降至 2014 年 14.95,而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及行政
級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比率,則由 1997 年 91.71 上升至 2002 年
146.61,其後下降至 2014 年 57.47)

失業率先升後跌(15–19 歲和 20–29 歲的失業率由 1997 年的 10.0%和 2.8%,上升至


2002 年的 30.6%和 2003 年的 8.7%,再下降至 2014 年的 12.5%和 5.4%)。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下跌(青年與職位空缺的比率由 1997 年 38.01,下降至 2015
年 29.98,而青年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比率,則由
2004 年 104.23,下降至 2015 年 78.91)。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近年下跌(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的比率由 2009 年
台灣 32.79 最高點,下降至 2015 年 18.19,而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
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比率,則由 2008 年 62.00 最高點,下降至 2015 年 47.86)

20–24 歲和 25–29 歲的失業率上升(由 1996 年的 6.7%和 3.7%,上升至 2015 年的 12.6%


和 6.6%),15–19 歲的失業率則由 1996 年 7.5%,上升至 2002 年 14.6%,其後回落至
2015 年 8.6%。

失業率下跌(19 歲或以下和 20–29 歲的失業率由 1999 年的 26.4%和 6.1%,下降至 2015


澳門
年的 8.4%和 4.8%)

38
置業領域

置業負擔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先跌後急升(例如,九龍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
香港 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由 1997 年 5.14,下降至 2003 年 2.09,其後大幅上升至 2014 年
7.73)。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上升(例如,台北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
台灣
入中位數比率由 2000 年 2.57,上升至 2015 年 5.94)。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上升(例如,氹仔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
澳門
入中位數比率由 2004 年 1.54,上升至 2015 年 5.44)。

3.51 以上客觀社會流動數據呈現的圖像是:青年學歷水平大幅提升,但就業職位及收
入等(尤其港、台)未能同步,反而置業負擔比率大幅飆升,大大超出了三地青
年的負擔能力。

小結

3.52 由於青年世代的成長環境出現了多面向的急劇轉變,因而孕育出獨特的價值觀念
和目標理想,對本土、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各種事物的看法,亦自有見解。如「各
人頭上一片天」所示,任何人都有其成長、生活與一展所長的時代環境 — 社會
動盪、資源匱乏的成長環境,有其擔驚受怕、朝不保夕、難有溫飽之苦,卻可磨
練意志、經歷人情世故,但同時又會過於現實。和平安逸、物質充裕的成長環境,
有其衣食無憂、重視自我實踐、關心公平正義之幸,卻較易變得嬌生慣養,難以
面對逆境,流於理想主義。

3.53 從另一角度看,社會由匱乏動盪走向富裕安穩,意味發展機會處處,社會空間不
斷擴大,若能勤勞努力,總會有所成就,改善個人與家庭的生活,從而感受到社
會地位向上流動。可是,當社會高度富裕、經濟已趨成熟時,如發展動力減弱,
社會空間和機會難免同步萎縮,在這樣的環境下,若非有背景、靠父蔭,能「贏
在起跑線」
,否則就算個人多麼勤勞努力,總是較難有所突破,偶有不慎或鬆懈,
甚至遭受向下流動之苦,因而容易令人感到沮喪和挫敗,滋生對政府及社會的不
滿與怨懟。

3.54 年長世代對政治多感疏離和被動,青年世代則不然,面對個人和社會的不公、不
平、不正與不義,年輕人大都不會忍氣吞聲,會以自覺合適的方法或行動,積極
回應問題、表達意見和提出訴求。自新千禧世紀以來,港、台、澳湧現以青年為
主力的大型集體抗爭行動,正是社會變遷一體兩面的折射。
39
4 青年社運的檢視和思考

4.1 長久以來,青年被視為社會良知,乃運動的先鋒(Afshari and Underwood, 2007)



透過組織學生運動,青年總被認為是推動社會政治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學生運
動更是全球性的現象,在不同年代不斷在各地出現。由於屬自由開放城市,加上
資訊自由流通,港、台、澳三地青年自然亦與世界各地青年一樣,不時組織及參
與社運,從而推動社會變革,成為大小社運的常客。到底三地青年參與社運的歷
史和現況有何特點呢?反映了什麼重大問題呢?與全球性青年社運之間又有何
互動呢?

香港青年社運的歷史與現況

4.2 根據 Ortmann(2012)的說法,香港的青年社運,始於二戰之後香港大學學生會
於 1949 年註冊成為獨立的學生組織,隨後開始出版學生報紙,藉以發表觀點、
關心社會事務。隨着其他大專院校學生會的先後成立,各大學或大專的學生會乃
決定於 1958 年成立學聯,以之作為學生參與社運的主要組織。

4.3 然而,大學生卻一直沒有組織大規模的社運,直到 1966 及 1967 年的兩場騷動,


香港大專學生才開始被視為民主運動的先行者(Leung, 2000)
。隨後在 1970 年代,
大學生組織參與了保衛釣魚台運動,以及發起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然而,
到了 1980 年代,香港的學生運動出現退潮期,這或許是青年一代分散地參與不
同社會行動所致,令運動缺乏以青年為主軸組織的支撐(Ortmann, 2012:87)。直
到 1989 年,當中國內地發生學生民主運動及「六四」事件後,香港青年才以學
生組織的名義,組織支援內地學生運動的力量。由是之故,當 1989 年中國學運
結束後,香港學生運動又再平靜下來。

4.4 香港主權回歸後,2003 年的「七一大遊行」可謂最為轟動,數十萬市民上街遊行,


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香港青年再次活躍於社運大潮中。雖然這次運
動並非以學生組織為主軸,但不少青年都積極參與,相信他們曾透過應用資訊科
技,在互聯網上動員群眾,發揮一定力量。

4.5 自 2003 年的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運動之後,香港青年開始了以本土主


義為主題或焦點的連串社會行動(羅永生, 2014)
,其中以 2006 及 2007 年的保衛
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以及保護利東街(又名囍帖街)等行動較受注目,其影響

40
力亦較大;更為轟動社會的,則非 2010 年的反高鐵運動莫屬,因為此運動已隱
約凸顯部分人士抗拒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的色彩。

4.6 2012 年,香港再經歷一次規模龐大的學生運動。由於香港政府在 4 月出版《德育


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引起不少中學生及家長的討論與反對,有家長因此成
立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要求教育局撤回指引。以中學生黃之鋒為核心的學生組
織 — 學民思潮 — 成立,動員學生和家長在政府總部外舉行大型集會,要求撤
回指引。面對學民思潮的強大動員,香港政府決定撤回指引,而這次「反國教」
運動,確立了學民思潮在香港青年運動中的角色。

4.7 正如第一章中提及,在 2014 年的佔領運動中,香港青年成為了主角,轟動中外。


此運動萌芽於 2013 年香港政府為新一輪政制改革進行公開諮詢,為逼使中央政
府和特區政府在香港全面推行「符合世界標準」或「真普選」的行政長官選舉,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以及香
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常委朱耀明牧師,開始策劃佔領
中環計劃,戴、陳、朱三人被稱為「佔中三子」。

4.8 2014 年 8 月 31 日,中央政府頒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


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 2016 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決定未來香港的行
政長官選舉,可以由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但同時需要有一個篩選候選人的
機制。這個決定引起民主派的強烈不滿,民間乃開始討論如何展開佔領中環的社
會行動。值得指出的是,在未與「佔中三子」達成共識之前,學聯和學民思潮開
始進行佔領行動,吸引了社會和傳媒眼球。

4.9 首先,他們於 9 月 26 日佔據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隨後發起市民佔據金鐘及


中環一帶的地區 — 包括行人及行車公路,佔領行動更從金鐘及中環,擴散到銅
鑼灣和旺角一帶。9 月 28 日,警方嘗試用催淚彈和胡椒噴霧驅散佔領群眾,但不
成功,群眾以雨傘抵禦警方的胡椒噴霧,雨傘因而成為這次運動的象徵,故佔領
運動亦被稱為雨傘運動。隨着時間的推移,市民開始討論是否應長期佔領香港的
核心地帶,開始懷疑佔領運動的成效,對「佔中」熱情亦減退,促使學聯和學民
思潮最後決定以不反抗的手法,讓警方清場,事件維持 79 日後於 12 月 15 日正
式結束。

4.10 佔領運動可說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青年運動,它的結束並沒標誌青年運動的
退潮。在後佔領運動時期,青年一代繼續聚焦於本土議題,推動諸如反水貨運動,
並成立不同的青年組織,如青年新政和香港眾志等,積極參加 2015 及 2016 年的
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當中青年新政的游蕙禎和梁頌恆、香港眾志的羅冠聰,以
及熱血公民的鄭松泰等在佔領運動後直接參政的年輕人,更成功在 2016 年立法
會選舉中取得議席。1 進入議會,標誌着香港青年一代不但從佔領運動失敗中迅

1
2016 年 11 月 15 日,高等法庭裁定政府於司法覆核中勝訴,梁頌恆和游蕙禎喪失議員資格。

41
速崛起,更能在選舉中取勝,可以進入體制內左右政府施政,影響力仍在不斷擴
大。

台灣青年社運的歷史與現況

4.11 在 1980 年代之前,台灣的青年社運並不明顯(Wright, 2012)


。青年學生並沒主動
組織大型社運,較多是透過其他組織的動員才參與其中,如 1947 年的「二二八」
事件、1971 年由國民黨主導的保衛釣魚台運動,以及 1970 年代的黨外運動。進
入 1980 年代,大學生開始在校園組織運動,關注所讀大學的運作,並慢慢開始
組織校外的社運(鄧丕雲, 1993)。1987 年,全台 12 所大學的學生組織,組成第
一個全台灣的學生組織:大學法改革促進會,提出大學生參與校政的理念,但因
台灣大學和其他大學學生之間存在矛盾,此組織運作不足一年,便告夭折。

4.12 然而,大學法改革促進會的出現,可視作為野百合學生運動打下基礎。1990 年 3
月 16 日,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開始聚集在中正紀念堂,提出「解散國民大會」 、
「廢除臨時條款」 、「召開國是會議」 ,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訴求。這次運動
維持不足一周,學生於 3 月 22 日結束運動,撤出中正紀念堂(林美挪, 1990)。
這次運動雖在短時間內結束,影響卻不少,標誌着青年一代推動島內學生民主運
動的開端。可是,之後隨着台灣的民主改革,並於 1996 年完成首次全民直選總
統,學生民主運動又日漸沉寂。

4.13 直到 2008 年的野草莓運動,學生運動又再度熾熱(Wright, 2012)


。大陸海峽兩岸
關係協會主席陳雲林於是年 11 月出訪台灣,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炳
坤進行會談。期間,有民眾希望在陳雲林出現的地點集會示威,以表達對兩岸政
策的不滿。然而,警方為保會議順利進行,在各地進行大規模路檢,盤查疑似示
威人士,禁止民眾走近陳雲林所到之處,並驅散示威人士。當局的措施被視為濫
權,學生於 11 月 6 日在行政院外進行靜坐集會,要求政府就警方濫權行為道歉,
並將相關官員撤職;台灣各地學生亦在當地廣場靜坐抗議,以作聲援。抗議行動
持續至 12 月 11 日,才因警方驅散台北示威群眾而退潮。

4.14 自野草莓運動後,青年更關心兩岸政策對台灣的影響。2010 年,一些活躍於社運


的學生,組成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反對國光石油公司在彰化縣興建廠房,
以保障當地農民利益(管中祥, 2013)
。2012 年,台灣各大學的學生組織,組成反
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反對有內地背景的旺旺集團併購台灣媒體,因擔心北京政府
會透過旺旺集團影響台灣媒體的新聞自由。

4.15 2013 年 6 月,台北政府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眾開始動員反對落實


此協議,來自不同大學的學生組織,成立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並成為反服貿運動
的主要力量(Cole, 2015)
。2014 年 3 月 17 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以 30 秒完成服

42
貿協議的委員會審議程序,引起反服貿人士的強烈反對,開始在立法院外集會抗
議,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陳為廷和林飛帆,成為號召群眾於 3 月 18 日晚上衝
擊警方防線、成功佔領立法院、開展佔領運動的領導。

4.16 這佔領行動被名為太陽花運動,因有花店向集會人士送上千多朵太陽花,陳為廷
說:
「向日葵有向光性,代表陽光,又稱太陽花,希望能照亮黑箱服貿,也期盼台
灣未來能如太陽花般,迎向太陽。」 (《台灣蘋果日報》, 2014)4 月 6 日,立法院
院長王金平探望佔領學生,並承諾未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立法前,不會
召開與服貿協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議(何榮幸, 2014)
。4 月 10 日,學生撤離立法
院,結束為期 24 天的佔領運動。

4.17 回歸校園後,太陽花運動的骨幹成員並未消失於政治舞台,他們與其他反服貿人
士成立不同組織,直接參與台灣政治和選舉,其中尤以時代力量最為突出。太陽
花運動的領導成員吳崢和陳為廷,成為時代力量的骨幹成員,協助該組織的黃國
昌和林佐昶於 2016 年立法院選舉取勝。可以說,太陽花運動把台灣青年一代送
進了主流政治體制中,其聲音和影響力,不但可以持續,更是不容小覷。

澳門青年社運的歷史與現況
4.18 相對於香港和台灣,澳門青年參與社運的步伐明顯較慢。真正的青年社運,可以
說到 1980 年代才萌芽,到 2010 年,才出現大型的青年社會行動。回顧澳門近代
的社運,最受關注的是 1966 年底發生的「一二三」事件,這事件被視為澳門左
派力量要從葡萄牙政權奪回澳門管治的話語權,但並不涉及青年獨立自主的運動
和動員。1980 年代,一些留學回澳的青年知識分子,開始參與社區事務,例如「民
生派」的何思謙,他學成回澳發展,在社區開展工作,為居民爭取利益,於 1984
年立法會選舉獲勝,參與議會政治(吳國昌, 1990)。

4.19 1988 年,另一批青年開始組織民主沙龍,討論澳門和內地的民主政制與發展。


1989 年,北京爆發民主運動,澳門民眾亦走上街頭,支援北京學生反官倒、爭民
主,不少澳門青年亦有參與,但這個運動並非以澳門青年為主軸。況且,隨着北
京學運的完結,澳門支援內地學生民主運動的動員也戛然而止。1980 年代,年輕
知識分子雖開始關注社會時事,但並沒主動組織大型青年社運,動員群眾,爭取
權益。期時,仍屬青年的吳國昌和區錦新等人,成立新澳門學社,主張透過活動
教育民眾認識本身應有的權益(Yu and Chin, 2012)。

4.20 1999 年回歸祖國後,澳門曾發生多次大型工人示威行動,例如 2000 年 4 月至 6


月間的失業工人示威,2006 和 2007 年的勞動節示威,抗議黑工搶去本地工人飯
碗,行動招來警方阻止,觸發衝突,警方更採取武力方式驅散示威者。之後的 5
月 1 日,均有以工人為主力的示威抗議,然而,這些行動,大都由上年紀的工人
領導和參與。

43
4.21 直至 2010 年的勞動節遊行,才出現澳門首場以青年為主軸的遊行活動(Yu, Lao
and Cheong, 2014)。當年 4 月中旬,一些青年在網上討論區開始討論青年如何參
與勞動節遊行,最後決定組織以青年為主的遊行隊伍,提出的訴求,不僅希望解
決青年面對的社經問題 — 例如房屋和就業,還抗議傳媒自我審查,令青年的聲
音未能被大眾聽到,青年以流行語「河蟹」來比喻傳媒被「和諧」的現象,並稱
此行動為「反河蟹」運動。5 月 1 日,不少青年參加了遊行。青年組織者(包括
阮麗嫦、鄭明軒等)後成立澳門青年動力,繼續代表青年在社會發聲。

4.22 其後,澳門青年動力的骨幹成員逐漸淡出,有些加入新澳門學社,並聯同新澳門
學社的青年成員(如周庭希、蘇嘉豪、甘雪玲等)成立澳門良心,開始採取更進
取的手法衝擊政府,以增強影響力。這些青年亦積極參與 2013 年立法會選舉,
但未能勝出。

4.23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澳門學社推薦的三張候選人名單,其總得票比 2009 年選舉


所得還少,令新澳門學社在立法會的議席,由原來三席減至兩席,亦使老一輩成
員開始質疑青年成員過於進取的社會行動,可能帶來反效果,因而促使青年一代
靜下來檢討,社運亦逐漸降溫(余永逸, 2015)。

4.24 2014 年反離保運動的出現,把澳門青年社運帶到新高峰。2013 年 12 月,澳門政


府向立法會提交《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簡
稱離保法),為主要官員提供巨額的離職補償,和在任行政長官刑事豁免權。

4.25 政府準備於 2014 年 5 月下旬的立法會會議中通過離保法,引起不少市民的不滿,


其中以蘇嘉豪為首的新澳門學社青年成員,於 5 月 25 日動員了兩萬多名群眾上
街遊行最為轟動,參與這次遊行的人數,是自 1989 年澳門聲援內地學生民主運
動以來最多的一次。5 月 27 日,立法會為法案進行表決時,蘇嘉豪等動員約八千
名青年和學生包圍立法會(蘇嘉豪, 2015) ,令政府大為緊張,除增派警員嚴陣以
待,亦對青年的強大動員力大感意外。政府最後決定撤回法案,令事件得以平息。

4.26 與港、台青年活躍分子一樣,澳門青年社運領袖亦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和立法會選
舉,但面對較大困難。例如他們與老一輩的民主派領袖經常出現路線分歧,逼使
新澳門學社的精神領袖吳國昌和區錦新,以及其他老一輩成員淡出新澳門學社,
另起爐灶,成立澳門社區發展新動力,作為繼續參政的組織。至於青年與老一輩
民主派的分道揚鑣,對青年繼續參政有何影響,則要看 2017 年的立法會選舉了。

全球化與青年運動的思考

4.27 如第一章所提及,自進入新千禧世紀以還,於 1980 年代出生的一代已長大成人,


其道德價值、政經信念,乃至家國觀念等,與年長世代已截然有別。青年世代議

44
政、論政和參政的熱忱日益高漲,成為連串大型社運的骨幹與領導,或是忠實支
持者,因而吸引中外朝野,以及學術研究的關注。

4.28 綜觀港、台、澳青年社運的歷史與現況,我們可清晰地看到,社運的爆發既源於
內部的社經政治原因,也出於參與者的理想和堅持,同時也深受外圍因素的牽引,
三者都不容忽視。

4.29 由是之故,除掌握社運的內部因素和青年的個人特質外,我們亦須留意外部因素,
包括與全球社運的潮流進行對照,尋找彼此的異同,梳理不同層面的關係和互動,
思考青年走上街頭的關鍵因由,始能探索應對之策。

4.30 眾所周知,進入新千禧世紀之後,世界各地爆發一浪接一浪的佔領運動和「顏色
革命」,觸動世界政治的神經,亦改變了不少政府的管治和社會發展,無疑牽連甚
廣,影響巨大。對此,Matthiesen(2012)曾作出深入分析,他指出,2010 至 2011
年爆發於突尼西亞和埃及的「阿拉伯之春」,主要是由於當地青年對社會現況的
不公平、不正義和不民主感到極為不滿,熱切渴求改變,打破困局,因而在某些
因素觸動下走上街頭,參與社運,希望藉此推翻軍政府的專制統治。

4.31 然而,Barsoum(2013)和 Clarke(2013)指出,埃及爆發「阿拉伯之春」


,不單
出於青年對民主政制的訴求,也由於經濟發展未如理想、行政部門行政失當,以
及警方濫權等多方因素,才逼使青年走上街頭,表達不滿。Alsayed(2014)更認
為,中東的「阿拉伯之春」
,主因是經濟問題,當中以高失業率及高房價最困擾青
年,令他們感到忍無可忍。

4.32 與「阿拉伯之春」相比,在拉丁美洲的青年社運,明顯亦與經濟因素有關。Bellei
等(2014)以高等教育市場化解釋 2011 年在智利爆發的學生大型示威活動。他
們認為,智利政府在新自由主義的思維下,藉誘使高等教育走向市場化以減少政
府的財政承擔,包括一方面鼓勵私立高等院校成立,增加對它們的資助,另一方
面,則削減對傳統公立院校的資助,以減輕財政承擔。

4.33 這種教育政策轉變,令公立院校因資源減少而面對更激烈的競爭,被逼走向市場
化,其必然結果,是令學費不斷增加。智利政府雖引入學生貸款機制,協助部分
有困難的學生紓緩壓力,但在學生眼中,只屬不切實際的做法。

4.34 結果,在 2011 年 3 月至 6 月間,智利先後爆發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數以萬計學


生包圍政府大樓,提出多項訴求,包括:協助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增加高等
教育開支、加強高等院校監管、高等院校去市場化、學生參與教育政策制訂等。
Guzman-Concha(2012)強調,導致是次學生運動的因素是政治性的。除了教育
政策失敗外,政府的不公義行為和管治問題,以及長期忽視學生訴求和缺乏與學
生組織溝通等,均是不容低估的主因。Ginwright 等(2005)更認為,青年被視為
「二等公民」
,備受政府漠視,尤其在政治體制內及決策中被邊緣化,因而促使青
年透過社運爭取話語權。
45
4.35 Shafiq 等(2014)亦指出,青年社運不是單一因素所致。在綜合了「阿拉伯之春」
在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約旦和也門爆發的多方原因後,他們歸納出既有社經發
展的問題,亦有個人家庭經濟的問題,青年在政治上被邊緣化,政府不正視青年
的觀點和訴求,是促使青年走上街頭、爭取民主的主要原因。

4.36 當然,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各地青年積極參與社運的形勢,又與歐美經濟發
生巨大變化有關,通訊科技突飛猛進,則令社會動員的阻力大大減少,青年世代
較懂利用新科技,因而有了上文提及席捲全球的青年運動。扼要地說,2007 年的
國際金融危機,令各地青年開始質疑以新自由主義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對
個人生活是弊多於利(如經濟壓力增加、向上流動機會減少)
,同時亦促使青年質
疑政府的政策,對發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無甚助益。青年一代自覺承擔了新自由主
義經濟的惡果,對這社會不公的問題極度不滿(Bellei et al., 2014)。

4.37 故此,新千禧世紀以來,世界各地出現的青年運動,是經濟問題,亦是政治和社
會問題。Fadaee 和 Schindler(2014)的研究指出,由於青年一代未能調整身心,
適應由新自由主義發展出來的新經濟環境,沒法在這發展格局中得益,或改善生
活條件,或提升社會階層,所以逼使他們參與社運,從政治層面改變經濟環境,
期能改善本身生活。

4.38 要化解青年的抗爭運動,不少學者建議從教育入手,從而提升青年向上流動的機
會,藉以減少挫折感和被動員的機會(Levy and Michel, 1991; Krugman, 1992;
Carnoy, 1994; Madrick, 1995)
。但 Caputo(2003)指出,提升教育只能改善青年的
自我形象,不一定能改善向上流動的機會;相反,在增加教育機會的同時,政府
把教育變得市場化,反而會增加青年被動員的機會(Haveman and Smeeding, 2006) 。

4.39 Haveman 和 Smeeding(2006)認為,政府需要改變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政策,不要


以推動數字上的學位擴張為目標。高等教育市場化與盲目擴張,是間接促使各地
爆發青年運動的重要成因。政府應直接向學生提供金錢資助,而不應以資助高等
校院的方式間接資助學生。此外,高等校院亦應集中資源於優化教育,政府應誘
導院校加強改善教學的工作。

4.40 此外,Gurstien 等(2003)指出,政府需確認青年在政策制訂過程的參與角色,


尊重他們在社會的角色和地位,如鼓勵和協助青年投身社區發展及體制建設,包
括委任青年進入諮詢委員會、資助青年組織、提供師友計劃等。關鍵是政府必須
視青年為合作夥伴,互相尊重,並共同承擔責任。

4.41 概括地說,撇除更早前全球青年社運(例如反越戰)的相互關連不談,自進入新
千禧世紀以來,尤其是歐美金融危機爆發至今,青年一代在不少發達國家組織佔
領運動,藉以抗議金融世界對社會的剝削,就算在發展中經濟體如墨西哥、巴西
和智利等,亦有青年發起大型抗爭運動。至於更吸引全球視線的,當是 2010 年

46
開始在阿拉伯世界爆發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令突尼西亞、埃及、也門、利比
亞、敘利亞和巴林等先後變天,而烏克蘭的「顏色革命」,亦出現不少青年的身
影。如此種種,確實凸顯了青年社運的全球性色彩與面向。

4.42 正因如此,若我們說青年參與社運雖有其生活和工作上遭遇挫折的一面,背後又
與經濟發展停滯有關,但另一方面亦可說是全球化問題,各地互相牽連,亦彼此
呼應,而青年駕輕就熟的互聯網與社交媒體,則成為他們連結各方、溝通世界的
極重要工具,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容低估。總言之,在探討青年社運的成因時,除
了關注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亦必須觸及,科技的日新月異亦應一併考慮。這種現
象,過去曾在全球各地出現,現在亦然。

小結

4.43 從以上的簡略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與世界各地的青年一樣,香港、台灣和澳
門的青年亦於 2014 年先後組織了不同規模的社運 — 先有台灣太陽花運動,繼
有澳門反離保運動,然後是香港佔領運動,這浪潮雖有內部因素的驅使,但亦不
容忽略外部因素的牽引。不爭的事實,是三地的青年社運不僅觸動了朝野的政治
神經,亦左右了社會發展。

4.44 受分析焦點所限,本報告不會從全球與三地青年社運相互牽引的角度,探索三地
爆發青年社運與世界各地青年參與或組織社運的關係。我們的研究重心是從內部
因素入手,探討青年如在生活、工作及社會流動方面經歷挫折之後,如何滋生對
社會和政府的不滿,最後如何導致一浪接一浪的社運。在接着的篇章,我們將從
社會流動的角度,引用實徵研究數據,作深入的說明和分析。

47
5 社會流動經驗與觀感

本章 青年的客觀流動經驗:職業社會流動
重點發現 能達社會上層者少
逾半沒經歷社會流動,上流比例較下流者高
印證成功需「父幹」

青年的主觀流動感受:主觀社會流動
向下流動者不足一成半(三地),向上者不足三成(港、台)
約四成認為改善生活素質乃向上流動
相信個人條件影響流動
約半數對前景不表樂觀

對當地青年社會流動的認知
過去上流機會不多、現在不夠、未來不好(港、台)
港、澳青年對社會流動的認知較中年/長者負面,台灣則相反

社經背景差異
女性、年輕、低學歷和內地出生者的上流機會較低(港)
自覺沒有流動是跨社經背景的共識(港)
年輕者較傾向認為青年沒有足夠上流機會(港),台灣則相反

客觀與主觀流動的關係
經歷向上流動的青年,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自覺向上流動的青年,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的向上流動機會

48
5.1 學習經驗亦好,工作經驗亦好,總是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社會流動經驗亦
如是,因為其經歷的跌宕起伏,記錄了個人際遇的順逆憂戚,更加重要的,是社
會流動經驗會牽動個人對自身、政府及社會的觀感與評價。本章運用問卷調查所
得,勾勒港、台、澳青年的職業和主觀社會流動狀況,比較青年與中年/長者對當
地青年社會流動狀況的觀感,並輔以個人訪談所得印證調查結果。

青年的社會階層現況

5.2 圖 5.1 展示三地在職青年的社會階層分布。數字清楚顯示,高薪大機構的僱主及


行政人員、專業人員,均屬少數;香港(10.5%)和台灣(9.6%)的比例,乃倍高
於澳門(5.0%)。

5.3 三地青年的社會階層分布有顯著的分別:

 香港青年任職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16.4%)和中小機
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員(34.2%)的比例,高於台灣(7.0%和 30.1%)
和澳門(10.6%和 23.7%)。

 台灣青年任職工人及農民的比例(16.3%)
,高於香港(5.9%)和澳門(8.2%)

主因是港澳的農業和製造業已式微。

 澳門青年任職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的比例(52.5%)
,高於香港(32.9%)
和台灣(37.0%)
,主因是近年澳門博彩業發展迅速,帶動酒店和旅遊等相關
行業發展,大量青年投身這些服務行業。

5.4 如將青年分為 18–29 歲和 30–35 歲兩個組別,可發現港、台、澳的 30–35 歲組任


職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的比例(15.1%,13.4%,9.0%),均高
於 18–29 歲組(6.2%,6.4%,2.2%);而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
員的比例(14.4%,5.1%,9.0%),則低於 18–29 歲組(18.0%,8.6%,12.0%),
主因是 30–35 歲組的年資較高,即使同是大機構的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個人收入也普遍高於 18–29 歲組。

49
圖 5.1:三地在職青年的社會階層分布(%)

10.5 整體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6.2
15.1
18–29歲
16.4 30–35歲
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18.0
14.4
34.2 香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33.8 港
34.9
32.9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35.1
30.6
5.9
工人及農民 6.9
4.9

9.6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6.4
13.4
7.0
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8.6
5.1
30.1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29.4 台
31.0 灣
37.0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39.9
33.5
16.3
工人及農民 15.8
16.9

5.0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2.2
9.0
10.6
非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12.0
9.0
23.7 澳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24.9
21.2

52.5
文員、服務人員、自僱人士 55.4
49.1
8.2
工人及農民 5.5
11.8

0 10 20 30 40 50 60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港、台、澳樣本數:整體589、674、563;18–29歲組305、361、325;30–35歲組284、313、212。

50
青年的客觀流動經驗:職業社會流動

5.5 按本研究的社會階層分類,可根據青年的初職職業、工作機構規模和就業身分,
界定其踏足社會的最初階層。

5.6 相比初職和現職的階層位置,可粗略量度青年的代內社會流動經驗。三地結果簡
列於表 5.1。

表 5.1:三地在職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經驗(%)

初職 現職

高薪大機構 非高薪大機構 中小機構僱主 文員、服務人 工人及農民


僱主及行政人 僱主及行政人 及行政人員、 員、自僱人士
員、專業人員 員、專業人員 輔助專業人員

香港

大機構僱主及行政 4.0 5.5 2.3 1.0 0.0


人員、專業人員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 4.3 4.1 17.3 2.9 0.5


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文員、服務人員、 2.1 6.1 12.2 25.0 1.7


自僱人士

工人及農民 0.2 0.9 2.4 3.7 3.7

台灣

大機構僱主及行政 5.6 3.4 1.6 0.9 0.1


人員、專業人員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 2.4 1.6 15.7 3.6 1.1


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文員、服務人員、 1.3 1.5 8.8 28.9 4.1


自僱人士

工人及農民 0.3 0.5 3.9 3.6 10.8

澳門

大機構僱主及行政 2.9 5.3 0.7 0.6 0.0


人員、專業人員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 0.9 1.4 13.5 5.4 0.3


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文員、服務人員、 1.2 3.4 8.0 43.4 1.5


自僱人士

工人及農民 0.2 0.2 1.6 2.5 6.9

51
5.7 鑒於初職與現職均是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的比例不高,我們採用了
一個保守的量度方法:沒有劃分初職是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為「高
薪」和「非高薪」兩組。此方法或會輕微低估兩組之間的流動。

5.8 綜合表 5.1 的結果,個人的職業社會流動可歸為如下五類:

• 即最初階層和現時階層都是大機構僱主及
一直在最上層
行政人員、專業人員,且現在屬高薪組

• 即現時階層比最初階層高,且已晉升至高
上流達最上層
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 即現時階層比最初階層高,但未晉升至高
上流未達最上層
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 即最初和現時處於同一階層,且現在不是
沒有流動
高薪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專業人員

向下流動 • 即現時階層比最初階層低

5.9 如按此方法計算三地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逾半青年沒有經歷社會流動(港 51.5%,


台 58.8%,澳 69.1%),三地皆然(圖 5.2)。

5.10 三地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亦不盡相同:

 香港青年的向上流動比例(35.9%)
,顯著高於台灣(24.0%)和澳門(19.5%)。
不過,即使經歷向上流動,青年大都屬於「上流未達最上層」 (港 29.3%,台
20.0%,澳 17.2%)。

 台灣青年向下流動的比例(11.6%),高於香港(8.6%)和澳門(8.5%)。

 澳門青年沒有流動的比例(69.1%),高於香港(51.5%)和台灣(58.8%)。

52
圖 5.2:三地在職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概況(%)

4.0 整體
一直在最上層 3.0
5.0 18–29歲
6.6
上流達最上層 3.0 30–35歲
10.3
29.3 香
上流未達最上層 25.4 港
33.7
51.5
沒有流動 60.7
41.8
8.6
向下流動 7.9
9.2

5.6
一直在最上層 3.3
8.0
4.0
上流達最上層 2.8
5.4
20.0
上流未達最上層 18.1 台
22.4 灣
58.8
沒有流動 65.8
50.8
11.6
向下流動 10.0
13.4

2.9
一直在最上層 1.7
4.7
2.3
上流達最上層 0.7
4.7
17.2 澳
上流未達最上層 12.3
23.2 門
69.1
沒有流動 75.7
60.0
8.5
向下流動 9.6
7.4
0 20 40 60 80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18–29 歲組「香港vs台灣」和 30–35 歲組「台灣vs澳門」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港、台、澳樣本數:整體586、673、511;18–29歲組303、360、301;30–35歲組282、313、190。

53
5.11 如把青年分為 18–29 歲和 30–35 歲兩組,可發現 30–35 歲組經歷向上流動的比
例,顯著高於 18–29 歲組。

5.12 三地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差異,主要在於:

 香港 30–35 歲組經歷向上流動的比例,高達 44.0%,其中 10.3%能晉升至最


高層,任職高薪大機構的僱主及行政人員或專業人員;兩者均高於台灣
(27.8%和 5.4%)和澳門(27.9%和 4.7%)。

 台灣 30–35 歲組經歷向下流動的比例(13.4%),高於香港(9.2%)。

 澳門 18–29 歲組經歷向上流動的比例,只有 13.0%,顯著低於香港(28.4%)


和台灣(20.9%)。

5.13 本研究按相同方法,查詢了受訪青年 15 歲時父親的工作狀況,從而計算其代間


社會流動經驗,探討父親的社會階層對下一代社會流動的影響。父親社會階層分
類與受訪者的初職階層相同。

5.14 由於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社會流動經驗是類別變項(category variable),


我們選用多元對數迴歸分析(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沒有流動設定為參
照組(reference group),因為一直在最上層和上流達最上層的青年人數不多,所
以合併為一組以方便分析。父親的社會階層,以及個人的社經背景,包括性別(女
性 = 1,男性 = 0)、年齡、學歷(大專或以上 = 1,中學或以下 = 0)和出生地
/族群(1 = 內地出生/外省人,0 = 不是)為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5.15 此外,鑒於台北都會區是台灣的社經政治中心,發展程度高於其他城鄉,居民的
社會流動經歷或有不同,太陽花運動亦在台北發生,因此,在台灣的迴歸分析中,
加入居住地(1 = 居於台北都會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0 = 不是)
為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5.16 表 5.2 簡列三地在職青年職業社會流動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結果。

54
5.17 就社經背景的影響而言,我們可見:

女性上流未達最上層的機會,低於男性。
香港
兩性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及向下流動的機會,則沒有顯著差異。
性別
台灣
性別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年齡 台灣 年齡較長者,有較大機會在最上層或向上流動。

澳門

香港
大專或以上學歷者,有較大機會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
學歷 澳門

台灣 學歷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內地出生者上流未達最上層的機會,低於本地出生者。
出生地/ 內地和本地出生者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及向下流動的機會,
族群 澳門 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台灣 族群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5.18 就家庭背景的影響而言,我們可見,15 歲時父親階層在港、台、澳均達顯著水平,


父親的社會階層對子女的社會流動經驗具有顯著的影響,印證成功需「父幹」,
三地皆有道理:

香港 對比父親為工人及農民,15 歲時父親為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
家庭 台灣 專業人員者,有較大機會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
背景
對比父親為工人及農民,15 歲時父親為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員、
澳門
專業人員者,有較少機會向下流動。

55
表 5.2:三地在職青年職業社會流動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香港 台灣 澳門
一直在 上流未達 向下 一直在 上流未達 向下 一直在 上流未達 向下
最上層 最上層 流動 最上層 最上層 流動 最上層 最上層 流動
女性 -.318 -.713** -.594 -.186 -.329 -.075 -.129 .205 .232

年齡 .212*** .109*** .081 .179*** .067* .062 .349*** .147** .099


大專或以上 18.535*** .324 .991 17.921 -.433 .262 3.061** -.292 .620

內地出生/外省人 -.558 -.744* -1.033 .158 -.256 .281 .326 -1.289** -.123

居於台北都會區 — — — .580 .018 .051 — — —


15 歲時父親階層
(工人及農民)
大機構僱主及行政人 1.236* -.249 -1.140 1.543** .169 .467 -18.516 -.538 -18.890***
員、專業人員
中小機構僱主及行政 .256 .102 .175 .256 .320 .254 .647 .130 -.094
人員、輔助專業人員
文員、服務人員、 -.414 -.749** -.300 .008 .386 .245 .112 .868* -.680
自僱人士
常數 -26.076 -3.301 -4.442 -25.280 -2.692 -3.772 -15.593 -5.467 -5.163
Nagelkerke R2 .209 .147 .225
(n) (470) (510) (31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一直在最上層包括上流達最上層。

對社會流動的理解

5.19 調查詢問了三地青年和中年/長者對社會向上流動的理解。整體上,改善生活素質
多是三地首選,比例約佔四成;提高社會名譽及聲望的比例最低,不足一成(圖
5.3)。

5.20 三地青年和中年/長者對社會向上流動的理解,大都有顯著的分別:

 港、台、澳青年(27.3%,26.6%,20.1%),較中年/長者(13.6%,12.3%,
11.3%)重視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

 港、台、澳中年/長者(38.0%,37.3%,34.6%),較青年(12.9%,15.9%,
22.3%)重視提升教育知識水平。

56
圖 5.3:三地民眾對社會向上流動的理解(%)

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 27.3 18–35歲


13.6
36歲或以上
增加對社會影響力 11.5
7.5

提高社會名譽及聲望 3.0
3.9 香
12.9 港
提升教育知識水平 38.0

改善生活素質 45.2
36.9

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 26.6
12.3

增加對社會影響力 11.7
8.1

提高社會名譽及聲望 3.4 台
2.7 灣
提升教育知識水平 15.9
37.3

改善生活素質 42.3
39.7

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 20.1
11.3

增加對社會影響力 12.7
8.0

提高社會名譽及聲望 5.9 澳
6.5

提升教育知識水平 22.3
34.6

改善生活素質 39.0
39.7

0 10 20 30 40 50

問題:
「你認為什麼是社會向上流動呢?是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增加對社會影響力、提高社會名譽和
聲望、提升教育知識水平,還是改善生活素質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18–35歲組和36歲或以上組「香港vs台灣」的差異未達.05顯著水平。
港、台、澳樣本數:18–35 歲組 987、1012、920;36 歲或以上組 961、960、886。

57
5.21 三地民眾對社會向上流動的理解,亦不盡相同:

 香港和台灣青年認同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的比例(27.3%和 26.6%)
,高於澳
門(20.1%)。

 澳門青年認同提升教育知識水平的比例(22.3%),高於香港(12.9%)和台
灣(15.9%)。

青年的主觀流動感受:主觀社會流動

5.22 調查亦要求受訪青年自評在過去五年的社會流動經驗,結果列於圖 5.4,可見三


地青年自覺向下流動者均是少數,比例不足一成半。

5.23 三地青年的主觀社會流動呈顯著的差異:

 香港青年自覺向下流動的比例最低,只有 7.4%,台灣和澳門各佔 11.3%和


13.2%。

 澳門青年自覺向上流動的比例最高,達 47.5%,香港和台灣各佔 28.7%和


24.2%。

 大多數香港和台灣青年自覺差不多,比例各是 63.9%和 64.5%,澳門只有


39.3%。

圖 5.4:三地青年的主觀社會流動(%)

上升 差不多 下降

100
7.4 11.3 13.2
90
80
70 39.3
60 63.9
64.5
50
40
30
20 47.5
28.7 24.2
10
0
香港 台灣 澳門
(N = 980) (N = 1000) (N = 824)

問題:「你覺得過去五年你自己有沒有在社會向上流動呢?是上升、差不多,還是下降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58
5.24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檢測在職青年的職業社
會流動與主觀社會流動(1 = 下降,2 = 差不多,3 = 上升)的關係。除職業社會
流動外,加入性別、年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群(台灣再加入居住地)於迴歸
分析中。

5.25 表 5.3 是三地在職青年主觀社會流動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流動經


驗的獨立影響,在港、台、澳均達顯著水平:

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 香港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台灣和澳門則沒有顯著差異。

5.26 就社經背景的影響而言,我們可見,自覺沒有流動是香港跨社經背景的共識:

香港
性別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性別 台灣

澳門 女性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香港

年齡 台灣 年齡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學歷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學歷 台灣
大專或以上學歷者,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澳門

香港
出生地/
台灣 出生地/族群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族群
澳門

59
表 5.3:三地在職青年主觀社會流動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52 -.093 .488*
年齡 .000 -.031 .034
大專或以上 .085 .446* .664**
內地出生/外省人 -.147 .491 .009
居於台北都會區 — .475**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1.569*** 1.107*** 2.306**
上流未達最上層 .483* .265 .480
向下流動 .111 .190 .414
截距 1 -2.424 -2.556 -.300
截距 2 .899 .835 1.742
2
Nagelkerke R .071 .070 .098
(n) (580) (644) (434)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5.27 調查追問了受訪青年認為自己過去五年能否向上流動的原因,三地的結果同樣顯
示(圖 5.5):

 自覺向上流動的青年,過半數認同個人條件是成功上流的主因。

 自覺沒有向上流動的青年(包括回答差不多和下降者),認為個人條件和經
濟環境是不能上流的主因者,各約三成。

5.28 然而,三地青年對能否達成向上流動的主因,仍有不同的看法:

能夠的原因

香港 青年認同個人條件的比例(71.6%),高於台灣(65.5%)和澳門(52.4%)。

台灣 青年強調家庭幫助的比例(10.5%),高於香港(2.4%)和澳門(2.4%)

澳門 青年重視經濟環境的比例(28.1%),高於香港(6.6%)和台灣(4.9%)

不能夠的原因

香港 青年歸咎政府政策的比例(21.5%),高於台灣(11.9%)和澳門(13.5%)

台灣 青年強調經濟環境的比例(37.7%),高於香港(31.1%)和澳門(29.5%)。

澳門 青年認同個人條件的比例(44.6%),高於香港(34.3%)和台灣(35.1%)。
60
圖 5.5:三地青年認為自己能否向上流動的主因(%)

香港 台灣 澳門

能夠向上流動

政府 經濟 政府 經濟
家庭 政策 環境 家庭 政策 環境
幫助 4.0% 6.6% 幫助 2.5% 4.9%
2.4% 10.5%
經濟
個人 環境
運氣 個人 28.1%
政府
15.4% 個人
運氣 政策
條件
個人 16.6% 個人 5.1%
52.4%
條件 條件 個人
65.5% 家庭 運氣
71.6%
幫助 12.0%
2.4%

(N = 271) (N = 242) (N = 380)

不能夠向上流動

經濟 個人 經濟
經濟 個人
環境 條件 個人 環境
環境 條件
31.1% 34.3% 條件 29.5%
37.7% 44.6%
35.1%

政府
政府 政策
政策 個人 政府 個人
家庭
13.5% 個人
21.5% 運氣 政策 家庭 運氣 家庭
幫助 運氣
6.2% 11.9% 幫助 9.3% 幫助
6.8% 6.0% 4.1% 8.3%

(N = 676) (N = 749) (N = 371)

問題:「你覺得你能夠/不能夠向上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個人條件、個人運氣、家庭幫助、政府政策、經濟環
境,還是其他原因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61
5.29 就個人前景而言,三地青年對於未來找到更好工作和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亦是
同中有異(圖 5.6)。

5.30 相同之處在於:

 對前景不表樂觀,約半數認為自己能夠找到比現時好的工作機會很小,或未
來十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和現在差不多。

 然而,對前景相當悲觀者,即認為沒有機會找到更好工作,或未來十年向上
流動機會較少,所佔比例不高,不足兩成。

5.31 相異之處在於:

 香港青年認為有很大機會找到更好工作的比例(41.1%)
,高於台灣(34.1%)
和澳門(37.8%)。

 香港青年認為未來向上流動機會較多的比例(28.6%),低於台灣(37.6%)
和澳門(36.8%)。

圖 5.6:三地青年對未來找到更好工作和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

找到更好工作 向上流動機會

機會很大 機會很小 沒有機會 機會較多 差不多 機會較少


100 6.7 8.2 100
13.1 18.5 15.9 15.8
80 80
52.3 57.7
60 49.1 60 46.5 47.4
52.9
40 40

20 41.1 34.1 37.8 20 37.6 36.8


28.6
0 0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N=533) (N=672) (N=582) (N=987) (N=1015) (N=903)

問題:「你覺得以你目前的學歷和工作經驗,有沒有機會找到一份比現在更好的工作呢?是機會很大、
機會很小,還是沒有機會呢?」
,「在未來十年,你估計自己在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將會比現在多
或少?還是差不多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向上流動機會「台灣 vs 澳門」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62
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

目前

5.32 對於目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青年與中年/長者的評估呈顯著的差異
(圖 5.7):

 在香港和澳門,青年的評估較中年/長者負面,認為沒有足夠機會的比例(港
76.3%,澳 51.2%),高於中年/長者(港 61.9%,澳 39.7%)。

 在台灣,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青年負面,認為沒有足夠機會的比例(80.4%)

高於青年(70.7%)。

5.33 對於目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民眾的評估亦不盡相同:

 澳門民眾,尤其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香港和台灣正面。青年和中年/長者認
為有足夠機會的比例(48.8%和 60.3%)
,高於香港(23.7%和 38.1%)和台灣
(29.3%和 19.6%)。

 香港青年的評估,較台灣和澳門負面,認為沒有足夠機會的比例(76.3%)

高於台灣(70.7%)和澳門(51.2%)。

圖 5.7:三地民眾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

香港 台灣 澳門

足夠 不足夠
100

80 39.7
51.2
61.9
60 76.3 70.7
80.4

40
60.3
20 48.8
38.1
23.7 29.3
19.6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86) (N = 1007) (N = 912)
36 歲或以上 (N = 914) (N = 947) (N = 889)

問題:「你認為現在香港/台灣/澳門年輕人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例如工作、賺錢)足不足夠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63
5.34 我們選用對數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檢測青年的親身社會流動經驗和感
受,與其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1 = 足夠,0 = 不足夠)的關係。性
別、年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群(台灣再加入居住地)也被納入。迴歸分析先
後分析在職青年和整體青年,前者以職業社會流動為自變項,後者以主觀社會流
動為自變項。對數迴歸分析的結果簡列於表 5.4。

5.35 就社經背景的影響而言,我們可見:

香港

性別 台灣 性別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年齡較長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年齡 台灣 年齡較輕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澳門 年齡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在職青年:大專或以上學歷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香港
整體青年:學歷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學歷
台灣
學歷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出生地/ 出生地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族群
台灣 外省人較不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5.36 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職業社會流動對香港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沒
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會。

澳門 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

澳門
64
表 5.4:三地青年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評估的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003 -.005 .115 .019 -.024 -.014

年齡 .052* -.044* .050 .039* -.038** .026

大專或以上 .810** -.241 .087 -.036 -.245 -.247

內地出生/外省人 .289 -.984* -.199 .249 -.963** -.067

居於台北都會區 — .081 — — -.007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689 .656* .388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070 .060 .897** — — —

向下流動 -.427 .185 .122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563*** .356** .496***

常數 -3.297 .351 -1.874 -3.518 -.360 -1.779

Nagelkerke R2 .040 .031 .052 .044 .041 .044

(n) (579) (643) (466) (963) (962) (739)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 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過去十年

5.37 對於過去十年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青年與中年/長者的評估亦呈顯著
差異(圖 5.8):

 在香港和澳門,青年的評估較中年/長者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港 62.3%,
澳 20.0%),高於中年/長者(港 47.9%,澳 14.7%)。

 在台灣,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青年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64.3%),高
於青年(54.4%)。

5.38 對於過去十年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民眾的評估亦不盡相同:

 澳門民眾的評估,較香港和台灣正面,負面意見屬少數,青年和中年/長者認
為機會較多的比例(42.5%和 59.2%)
,遠高於香港(8.2%和 15.5%)和台灣
(8.9%和 12.0%)。

65
 香港青年的評估,較台灣和澳門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62.3%)
,高於
台灣(54.4%)和澳門(20.0%)青年。

 台灣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香港和澳門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64.3%)

高於香港(47.9%)和澳門(14.7%)中年/長者。

未來十年

5.39 對於未來十年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青年和中年/長者的評估同樣呈顯
著的差異,差異的模式與對過去十年的評估相同(圖 5.8):

 在香港和澳門,青年的評估不及中年/長者正面,認為機會較多的比例(14.4%
和 26.7%),低於中年/長者(20.1%和 30.2%)。

 在台灣,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青年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53.4%)
,高於
青年(39.3%)。

5.40 對於未來十年當地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三地民眾的差異依然顯著:

 澳門民眾的評估,較香港和台灣正面,青年和中年/長者認為機會較多的比例
(26.7%和 30.2%)
,高於香港(14.4%和 20.1%)和台灣(18.3%和 17.4%)

 香港青年的評估,較台灣和澳門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44.7%)
,高於
台灣(39.3%)和澳門(29.4%)青年。

 台灣中年/長者的評估,較香港和澳門負面,認為機會較少的比例(53.4%)

高於香港(43.4%)和澳門(32.5%)中年/長者。

66
圖 5.8:三地民眾對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過去十年

機會多些 差不多 機會少些


100
20.0 14.7
80
47.9 54.4 26.0
62.3 64.3
60 37.5

40
36.6
36.7 59.2
20 29.5 23.8 42.5

8.2 15.5 8.9 1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90) (N = 1014) (N = 928)


36 歲或以上 (N = 952) (N = 978) (N = 941)

未來十年

機會多些 差不多 機會少些


100
29.4 32.5
80 44.7 43.4 39.3
53.4
60
43.9 37.3
40 36.4 42.4
40.9 29.2
20
26.7 30.2
14.4 20.1 18.3 17.4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85) (N = 1014) (N = 875)


36 歲或以上 (N = 900) (N = 950) (N = 814)

問題:「你認為香港/台灣/澳門近十年年輕人在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例如工作、賺錢)是機會多些或機
會少些呢?還是差不多呢?」,「在未來十年,你估計香港/台灣/澳門年輕人在社會向上流動的機
會將會比現在多或少?還是差不多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67
相關訪談要點:向上流動機會的變化

5.41 在個人訪談中,我們曾與受訪者討論當地社會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是否不及 1990


年代。

5.42 在香港:

 大多數受訪者同意現時香港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不及 1990 年代,例如:

岑敖暉
現時多數青年都不再相信「努力就可以上位」
(社運領袖,23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的獅子山精神。

游蕙禎
(社運領袖,25 歲,大專, 現時青年的學歷較上一代高,有較高的期望,
參與佔領運動) 但實際不及上一代,出現期望落差。

王小姐
(26 歲,大專,參與佔領
現時社會已出現一些高收入但低學歷的「新中
運動) 產」,和低收入但高學歷的「新基層」。

 然而,也有少數受訪者持相反意見,例如:

蔡先生 部分青年不一定了解過去香港的社會流動狀
(30 歲,大專,參與佔領
運動)
況,只是感到現在生活困苦,因而對過去有美
好的幻想。

68
5.43 在台灣:

 受訪者普遍認為,現時台灣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比過去差很多,經濟環境不
好,工時長且薪金不高,即使接受高等教育,收入也不會明顯增加,例如:

徐先生 即使和父母擁有同等學歷,實質工作收入不及
(社運領袖,27 歲,大專,
參與太陽花運動)
上一代。

高先生 台灣一直沿襲裙帶式資本主義,造成階級世
(29 歲,中學,參與太陽
襲。
花運動)

蕭先生 台灣經濟近年原地踏步,沒有任何成長,已被
(31 歲,大專,參與太陽
一些東南亞國家超過。
花運動)

 然而,部分受訪者不同意上述說法,例如:

夏小姐
(27 歲,大專,參與太陽
花運動) 不覺得社會流動好像有減少。

鍾小姐
(23 歲,大專,沒有參與
太陽花運動)

陸先生 每年都有數十萬大學生畢業找工作,部分水平
(33 歲,大專,沒有參與 明顯較差,雖然他們都是大學生,但是只找到
太陽花運動)
低收入工作是正常,不應該抱怨。

69
5.44 在澳門:

 受訪者的看法明顯與香港和台灣不同,他們普遍認為澳門青年的向上流動機
會比 1990 年代多,例如:

蘇嘉豪 由於澳門與國際接軌的空間增大,往外地發展
(社運領袖,25 歲,大專,
參與反離保運動)
的上流機會也增加。

李國強
賭權開放後,令很多就業市場上原本弱勢的群
(社運領袖,34 歲,大專,
參與反離保運動) 體獲得工作機會,例如低學歷、高齡、新移民,
在賭權開放初期,對於博彩業工作,工作經驗
比大學學歷更能幫助向上流動,在賭場工作曾
經風光。但是,由於經濟環境問題,博彩業的
薪酬待遇,已經由龍頭優勢變成劣勢。

 然而,隨着經濟發展,社會階層的差距日益增大,不同學歷的青年未能平均
分享機會,而且經濟發展有回落迹象,生活支出也明顯上漲,例如:

甘雪玲 澳門各行業的機會不足,較有能力的青年都會
(社運領袖,33 歲,大專, 移民海外。
參與反離保運動)

姚先生 澳門的發展已接近完成,市場已被大財團霸
(22 歲,大專,參與反離
佔,創業和工作向上流動的機會近年變小。
保運動)

鄧小姐 增加的就業機會多屬於低技術勞工,相反,因
(28 歲,大專,沒有參與
反離保運動) 為大學生愈來愈多,所以高學歷人士的上流機
會變小。

70
相關訪談要點:青年向上流動的障礙

5.45 在個人訪談中,我們亦和三地受訪者深入討論青年向上流動的主要障礙,要點簡
列於表 5.5。

5.46 三地的社經和政治環境不盡相同,青年的向上流動障礙難免互有差異,然而,三
地青年的看法,亦有如下共通之處:

 經濟結構單一,過分依賴個別行業。

 大學學位普及,相應職業不足,造成競爭愈來愈大。

 物價持續上漲,創業成本升高。

 現有政治制度保障既得利益者,阻礙青年分享發展成果。

 資深員工達退休年齡仍不退休,導致中上層職業空缺不足。

 社會充斥裙帶關係文化,上層人士提攜自己下一代。

表 5.5:三地青年對青年向上流動障礙的認知

香港 台灣 澳門

經濟方面
經濟結構單一,過分注重金融等行 GDP 增長以房地產為主。 產業結構單一,不重視專業發展,
業。 (徐先生,27 歲,大專) 缺乏學科與市場對應的工作。
(9 人,如游蕙禎,25 歲,大專) (8 人,如蘇嘉豪,25 歲,大專)

創業成本高,尤其是樓價上升,中 物價一直升漲,薪資卻沒有增加。 樓價昂貴,公屋申請困難,很多家


小企經營困難。 (魏小姐,27 歲,大專) 庭都因為房屋貸款壓力放棄創業。
(7 人,如黃浩銘,28 歲,大專) (3 人,如李國強,34 歲,大專)

經濟轉型,製造業式微,減少基層 產業外移,經濟太依賴大陸。
就業機會。 (金先生,28 歲,大專)

(3 人,如周澄,30 歲,大專)

過去經濟發展迅速,有較多上層的 經濟走下坡。
職業空缺,現時經濟增長不及 1990 (黎先生,20 歲,中學)

年代,而且全球經濟環境衰退。
(3 人,如周澄,30 歲,大專)

大財團壟斷市場,不利青年創業。 整體經濟是裙帶式的資本主義,權
(2 人,如盧先生,32 歲,大專) 貴壟斷資源。
(高先生,29 歲,中學)

71
賭場的職業已被八十後佔據,賭權
開放帶來的就業高峰期已過,博彩
業缺乏高層職業的機遇,九十後缺
乏兩個待遇最好的上流機會。
(2 人,如沈先生,30 歲,中學)

商業機構決策者追不上世界趨勢。
(馮小姐,26 歲,大專)

企業缺乏培訓本地人才向高層發
展。
(鄧小姐,28 歲,大專)

政策方面
政制不民主,政府不聆聽市民的訴 制度保障既得利益者,阻礙青年分 政府是小圈子選舉選出,上層階級
求。 享發展成果。 控制整個社會,操控社會政策,在
(2 人,如黃浩銘,28 歲,大專) (2 人,如葉小姐,28 歲,大專) 階級和利益上,政府已和市民對立。
(2 人,如馮小姐,26 歲,大專)

領展管理公屋商場,導致租金上升,
中小企經營困難,青年難創業。
(2 人,如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政府對市民創業沒有實質支持。
(2 人,如許小姐,23 歲,大專)

不再發小販牌照,青年失去一個發
展的選擇。
(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政府花大量資金在科技業,造成除 政府偏袒博彩業,推出更多優惠措
了科技業,其他產業都很差。 施,對其他行業支援嚴重不足,導
(徐先生,27 歲,大專) 致缺乏其他工種。
(彭小姐,20 歲,大專)

沒有《工會法》
,使工人被上層剝削,
難以加薪,工時拉長,沒辦法和公
司協商公平的工作環境。
(任永雄,30 歲,中學)

外勞輸送而政策監管不足,以致公
司濫用外勞名額,影響本地人薪酬
上升空間。
(3 人,如楊晚亭,31 歲,中學)

72
公務員入職考核不公平,個人運氣
和關係比能力重要,導致未能任人
唯才。
(2 人,如李國強,34 歲,大專)

教育方面
大學學位增加,適合大學生的職業 大學學位普及,掌握專業技術的人 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士太多。
相對不足。 愈來愈多,競爭愈來愈大,導致大 (趙小姐,30 歲,大專)

(2 人,如周澄,30 歲,大專) 學學位不能保證青年向上流動。


(夏小姐,27 歲,大專)

教育不如過去偏重考試成績,小孩
需要多才多藝才能進入名校。低下
層缺乏資源培育下一代,不利其子
女,造成「輸在起跑線」問題。
(2 人,如岑敖暉,23 歲,大專)

大學過分注重商科、社會科學和科
學等科目,忽視藝術、體育和創新
科技等,收窄青年發展的選擇。
(蔡先生,30 歲,大專)

教育忽視教授學生個人修養和待
人接物技巧。
(顏小姐,22 歲,中學)

學校缺乏升學和就業支援。
(顏小姐,22 歲,中學)

青年只明白學歷重要,沒有按自己
的興趣培訓專長。
(孫小姐,31 歲,大專)

一些比較適合高職的青年選擇升
讀大學,未能發揮自己的優點。
(2 人,如陸先生,33 歲,大專)

社會方面
不少資深員工達退休年齡都不退 上層職業空缺不足,要等上位者退 年長人士不願退休,減少中上層職
休,減少中上層職業空缺。 休才有機會。 業空缺。
(3 人,如許小姐,23 歲,大專) (2 人,如呂小姐,23 歲,中學) (2 人,如董先生,31 歲,大專)

1980–90 年代出現移民潮,造成不
少中上層職業空缺,上一代青年藉
此晉升,現時青年沒有這些機會。
(3 人,如盧先生,32 歲,大專)

73
上層會用社會資本提攜自己下一 家庭背景良好的人控制有助向上 政府、公共和私人機構都充斥裙帶
代,公司聘請和人事決策靠個人關 流動的資訊,造成成功的機會不平 關係文化,人事關係比工作能力更
係。 等。 重要。
(2 人,如岑敖暉,23 歲,大專) (2 人,如廖先生,28 歲,大專) (3 人,如姚先生,22 歲,大專)

社會標籤大學生不應該做某些職
業,使大學生不願意做一些收入不
錯的體力勞動工作。
(游蕙禎,25 歲,大專)

社會鼓吹青年從事高薪行業,導致
他們不願由低做起。
(劉先生,20 歲,大專)

社會不如過去般認同讀書不成的
人也可有一定成就,認為只有讀書
才有前途,扼殺青年的發展機會。
(顏小姐,22 歲,中學)

港人對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有文
化偏見,限制出國發展機會。
(周澄,30 歲,大專)

社會太多舊有的事物和觀念。
(詹先生,25 歲,大專)

青年個人方面
青年對工作的要求增加,不願意由 青年急於求成。
低做起。 (范先生,21 歲,大專)

(2 人,如林小姐,35 歲,大專)

青年過於追求玩樂,浪費時間,不
思進取,為了輪候公屋,寧願選擇
薪金較低的工作。
(2 人,如吳先生,23 歲,大專)

青年好逸惡勞,不願做一些收入不 青年個人懶惰,缺乏上進心。
錯的體力勞動工作。 (2 人,如杜小姐,31 歲,大專)

(謝先生,30 歲,中學)

青年花太多精力向政府表示不滿,
因此減少個人知識和志趣的發展。
(王小姐,26 歲,大專)

74
小結

5.47 就職業社會流動而言,港、台、澳青年能達上層者皆屬少數,逾半沒經歷流動,
幸而上流比例較下流者多。

5.48 父親的階層與青年的職業社會流動呈顯著的關係,較高的父親階層位置有利下一
代的上向流動,印證成功需「父幹」,三地皆然。

5.49 三地青年對何謂社會向上流動有基本的共識,約四成理解為改善生活素質,兩成
多為增加財富及發展事業。

5.50 就主觀社會流動而言,三地青年自覺經歷向下流動者雖屬少數(澳門青年的觀感
尤其正面),但大多對個人的發展前景不表樂觀,既不相信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工
作,也不期望有更佳的向上流動機會。

5.51 自覺向上流動的三地青年,過半數認同個人條件是成功的主因;自覺不能夠上流
者,約三成強調個人條件,另約三成歸咎經濟環境。

5.52 對於當地青年的社會流動,港、台民眾的評估較澳門負面,傾向認為青年上流機
會過去不多,現時不夠,未來也不好。

5.53 對於當地青年的社會流動,港、澳青年的看法較中年/長者負面,台灣則相反。

5.54 青年的社經背景與三項社會流動指標沒有一致的關係,三地模式也不相同,如:

 女性、年輕、低學歷和內地出生的香港青年,經歷向上流動的機會明顯偏低;
澳門的情況與香港相近;台灣的社群差異只見於年齡。

 自覺沒有流動是香港跨社經背景的共識;高學歷的台、澳青年較傾向自覺向
上流動。

 年齡較輕的香港青年、年齡較長和外省籍的台灣青年,較傾向不認同青年有
足夠的向上流動機會;高學歷的香港在職青年,較傾向持相反的看法。

5.55 職業社會流動與主觀社會流動呈顯著的正向關係,經歷向上流動的三地青年,較
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5.56 主觀社會流動與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自覺向上
流動的三地青年,較傾向認同當地青年有足夠的向上流動機會。

75
6 社會流動與主觀福祉

本章 青年的生活素質
重點發現 逾七成滿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
逾七成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平相比是公平
青年的評價低於中年/長者(港)

青年的自我形象
逾八成半肯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七成或以上不同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
約七成不感到自己很沒用
逾八成對自己感到滿意
青年的自我期許較中年/長者佳,但自我信任較低

社會流動的影響
自覺向上流動的青年,持較正面的生活素質和自我形象評價
認同有足夠上流機會的青年,持較正面的生活素質評價

76
6.1 如第一章提及,青年步向成年的歷程,亦是建立自我形象、尋找個人身分,乃至
爭取社會認同的過程,所以他們能否建立良好形象、肯定自身價值等,均會影響
他們對社會的觀感和行為。本章運用電話調查所得,探討港、台、澳民眾的主觀
福祉,包括對個人目前生活和工作的滿意度、自我形象(含自我肯定、自我期許、
自我信任和自我滿意)和對生活經驗中公平的體會,以及社會流動對三地青年主
觀福祉的影響。

生活滿意度
6.2 圖 6.1 展示港、台、澳民眾的生活滿意度。三地均有逾七成受訪者滿意個人目前
的生活。

6.3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的生活滿意度,可見:

 在香港和澳門,中年/長者感到滿意的比例(港 82.8%,澳 84.6%)


,高於青年
(71.8%和 79.9%)。

 台灣的情況與港、澳相反,青年表示滿意的比例(80.9%),高於中年/長者
(74.3%)。

圖 6.1:三地民眾的生活滿意度(%)

香港 台灣 澳門

滿意 不滿意
100
17.2 19.1 25.7 20.1 15.4
80 28.2

60
40 82.8 80.9 74.3 79.9 84.6
71.8
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88) (N = 1008) (N = 942)


36 歲或以上 (N = 962) (N = 957) (N = 986)

問題:「整體來說,你滿不滿意你目前的生活呢?是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還是非常不滿意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18–35 歲組「台灣 vs 澳門」和 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澳門」的差異未


達.05 顯著水平。

77
6.4 三地民眾的生活滿意度,亦有顯著的分別:

 在台灣和澳門,青年滿意目前生活的比例(台 80.9%,澳 79.9%)


,高於香港
(71.8%)。

 在香港和澳門,中年/長者滿意目前生活的比例(港 82.8%,澳 84.6%)


,則高
於台灣(74.3%)。

6.5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包括個人職業社會流動、
主觀社會流動,以及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評估,與青年的生活滿意度(1 =
非常不滿意,2 = 不滿意,3 = 滿意,4 = 非常滿意)的關係。控制變項包括性
別、年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群(台灣加入居住地)。迴歸分析先後分析在職
青年和整體青年,前者以職業社會流動為自變項,後者以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
上流動機會為自變項。

6.6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社會流動指標與生活滿意度呈
三地一致的模式(表 6.1):

 職業社會流動與生活滿意度沒有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生活滿意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滿意目前的生活。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者,較傾向滿意目前的生活。
機會
澳門

78
表 6.1:三地青年生活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505** .299 -.243 .524*** .350* -.099
年齡 .015 -.064** .027 -.049*** -.088*** .000
大專或以上 .095 .231 -.226 .129 .166 .088
內地出生/外省人 -.099 -.360 .306 -.162 -.318 .163
居於台北都會區 — .006 — — -.036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291 .560 1.127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241 .019 .464 — — —
向下流動 .414 .223 -.659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621*** .745*** .314*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245*** .677*** .816***
截距 1 -2.803 -5.012 -5.199 -3.013 -4.350 -3.547
截距 2 .015 -2.816 -.819 -.338 -1.984 -.317
截距 3 4.597 1.315 5.328 4.730 2.651 5.271
Nagelkerke R2 .024 .032 .050 .119 .121 .055
(n) (576) (645) (468) (952) (953) (72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工作滿意度

6.7 圖 6.2 展示港、台、澳在職民眾的工作滿意度。三地均有逾七成受訪者滿意個人


目前的工作。

6.8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的工作滿意度,可見:

 在香港和澳門,中年/長者感到滿意的比例(港 86.2%,澳 85.6%)


,高於青年
(71.4%和 80.7%)。

 在台灣,青年和中年/長者的工作滿意度基本相若。

79
6.9 三地民眾的工作滿意度亦不盡相同:

 在澳門,青年滿意目前工作的比例(80.7%)
,高於香港(71.4%)和台灣(76.0%)

 在香港和澳門,中年/長者滿意目前工作的比例(港 86.2%,澳 85.6%)


,則高
於台灣(80.9%)。

圖 6.2:三地在職民眾的工作滿意度(%)

香港 台灣 澳門

滿意 不滿意
100
13.8 24.0 19.1 19.3 14.4
80 28.6

60
40 86.2 76.0 80.9 80.7 85.6
71.4
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577) (N = 673) (N = 615)


36 歲或以上 (N = 477) (N = 582) (N = 559)

問題:「整體來說,你滿不滿意你目前的工作呢?是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還是非常不滿意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18–35 歲組「香港 vs 台灣」、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澳門」,以及台灣


「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6.10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在職青年的工作滿意度
(1 = 非常不滿意,2 = 不滿意,3 = 滿意,4 = 非常滿意)的關係。控制變項包
括性別、年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群(台灣加入居住地) 。模型一以職業社會
流動此客觀指標為自變項,模型二以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動機會這兩個主
觀指標為自變項。

6.11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的工
作滿意度,亦呈相當一致的模式(表 6.2):

 職業社會流動與工作滿意度,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工作滿意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80
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滿
香港 意,向下流動者,則較傾向不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
滿。
職業社會流動 者,均較傾向滿意目前的工
台灣 上流未達最上層、向下流動與
作。
沒有流動者的滿意度,均沒有
澳門 顯著的差異。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滿意目前的工作。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認同青年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者,較傾向滿意目前的工作。
機會
澳門

表 6.2:三地在職青年工作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模型一 模型二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440* .108 .478* .302 .081 .206
年齡 .045* -.035 .056 .051* -.019 .071*
大專或以上 -.234 .227 .357 -.383 .192 .470
內地出生/外省人 -.445 -.368 .265 -.473* -.444 .128
居於台北都會區 — -.013 — — -.077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917** .642* 2.101**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472* .356 .197 — — —
向下流動 -.618* -.212 .067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180*** .856*** .642***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921*** .639** 1.042***
截距 1 -1.930 -4.439 -3.246 .580 -2.190 -.526
截距 2 .473 -1.897 .699 3.142 .372 2.879
截距 3 4.267 1.658 6.935 7.291 4.106 9.438
Nagelkerke R2 .071 .025 .063 .185 .089 .143
(n) (566) (648) (468) (566) (640) (499)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81
個人公平感

6.12 測量個人公平感的題目為:「就你個人的情況來說,你認為你目前的生活水準和
你所付出的努力比較,是非常公平、公平、不公平,還是非常不公平呢?」圖 6.3
展示港、台、澳在職民眾的個人公平感。約七成民眾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相
比是公平的。

6.13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的個人公平感,可見:

 香港中年/長者認為公平的比例(81.2%),高於青年(71.1%)。

 台灣青年認為公平的比例(74.6%),則高於中年/長者(68.7%)。

 澳門青年和中年/長者的個人公平感,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圖 6.3:三地在職民眾的個人公平感(%)

香港 台灣 澳門

公平 不公平
100
28.9 18.8 25.4 28.8
80 31.3 31.0

60
40 71.1 81.2 74.6 71.2
68.7 69.0
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604) (N = 750) (N = 640)


36 歲或以上 (N = 507) (N = 630) (N = 583)

問題:「就你個人的情況來說,你認為你目前的生活水準和你所付出的努力比較,是非常公平、公平、
不公平,還是非常不公平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台灣」


、「香港 vs 澳門」
,以及香港和台灣「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的差異達.05 顯著水平。

82
6.14 三地民眾的個人公平感是同大於異:

 相同之處在於:

一、台灣和澳門中年/長者的個人公平感,沒有顯著的差異。

二、三地青年的個人公平感,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 相異之處則在於:

香港中年/長者認為公平的比例(81.2%)
,高於台灣(68.7%)和澳門(69.0%)

6.15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在職青年的個人公平感(1
= 非常不公平,2 = 不公平,3 = 公平,4 = 非常公平)的關係。1

6.16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兩個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
個人公平感的關係,呈相近的模式(表 6.3):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港、澳青年的個人公平感,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個人公平感,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青年的個人公平感,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向下流動者,較傾向認為不公
香港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
平。
職業社會流動 者,較傾向認為公平。
澳門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認為公平。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認為公平。
機會
澳門

1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6.10 段。
83
表 6.3:三地在職青年個人公平感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模型一 模型二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437* .229 -.150 .300 .280 .011
年齡 .042 -.021 -.025 .039 .000 .000
大專或以上 .345 .355 .203 .176 .175 .369
內地出生/外省人 -.026 -.543 .122 -.134 -.343 .649*
居於台北都會區 — -.159 — — -.190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786* .607 1.489*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378 -.021 .432 — — —
向下流動 -.657* .136 -.213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965*** .911*** .470**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170*** 1.042*** .653**
截距 1 -1.595 -3.546 -5.045 .468 -.991 -3.949
截距 2 .804 -1.401 -1.449 2.845 1.220 .761
截距 3 4.885 3.224 3.960 7.301 6.157 6.376
2
Nagelkerke R .060 .025 .030 .163 .116 .088
(n) (543) (652) (468) (591) (712) (512)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自我形象

自我肯定

6.17 測量自我肯定的題目為:「我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站在同等
基礎上。」回答同意者表示自我肯定程度較高,不同意者表示自我肯定程度較低。
如圖 6.4 所示,三地均有逾八成半受訪者同意「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6.18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於自我肯定評估的異同,可見:

 在台灣和澳門,青年同意「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的比例(台 89.5%,澳 89.0%)



高於中年/長者(86.5%和 85.7%)。

 在香港,青年和中年/長者的自我肯定比例,則沒有顯著的分別。

84
6.19 三地民眾的自我肯定評估亦不盡相同:

 香港青年同意「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的比例(85.4%)
,低於台灣(89.5%)
和澳門(89.0%)。

 台灣和澳門青年的自我肯定比例,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 三地中年/長者的自我肯定比例,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圖 6.4:三地民眾的自我肯定評估(%)

香港 台灣 澳門

同意 不同意
100
14.6 13.3 10.5 13.5 11.0 14.3
80
60
40 85.4 86.7 89.5 86.5 89.0 85.7

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76) (N = 1017) (N = 913)


36 歲或以上 (N = 899) (N = 964) (N = 878)

問題:「我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站在同等基礎上。」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18−35 歲組「香港 vs 台灣」、
「香港 vs 澳門」,以及台灣和澳門「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的差異達.05 顯著水平。

6.20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自我肯定評估(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的關係。2

6.21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三個社會流動指標對三地青年
的自我肯定評估,沒有一致的影響(表 6.4):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香港青年的自我肯定評估,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僅與台、澳青年的自我肯定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青年的自我肯定評估,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2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6.5 段。
85
上流未達最上層和向下流動者,較傾向同意「自己是個有價值的
香港
人」。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同意「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機會
澳門

表 6.4:三地青年自我肯定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54 .208 -.034 .027 .057 .130
年齡 -.019 -.041 .004 -.006 -.004 .020
大專或以上 .230 .454 .892** .501** .186 .727**
內地出生/外省人 -.268 .122 .056 -.197 -.071 -.169
居於台北都會區 — .330 — — .200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522 .459 1.029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564* .222 .220 — — —
向下流動 .759* -.189 .418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24 .604*** .374*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039 .056 -.096
截距 1 -4.444 -5.926 — -4.323 -3.890 -5.528
截距 2 -2.030 -2.945 -1.673 -1.345 -.788 -.421
截距 3 1.953 1.548 3.840 2.566 3.678 4.997
2
Nagelkerke R .028 .028 .043 .017 .033 .046
(n) (568) (650) (463) (939) (961) (70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86
自我期許

6.22 測量自我期許的題目為:
「我覺得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回答同意者表示自
我期許較低,不同意者表示自我期許較高。如圖 6.5 所示,三地均有逾半數受訪
者不同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

6.23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於自我期許評估的異同,可發現一致的模式:

 在香港、台灣和澳門,青年的自我期許評估,均較中年/長者正面,青年不同
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的比例(港 83.8%,台 72.8%,澳 68.8%),
高於中年/長者(66.6%,59.6%,52.2%)。

6.24 然而,三地民眾的自我期許評估,則呈顯著的分別:

 香港民眾的自我期許評估最高(不同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者,青
年 83.8%,中年/長者 66.6%)
,台灣次之(72.8%和 59.6%)
,澳門最低(68.8%
和 52.2%)。

圖 6.5:三地民眾的自我期許評估(%)

香港 台灣 澳門

不同意 同意
100
90 16.2
33.4 27.2 31.2
80 40.4 47.8
70
60
50
40 83.8
66.6 72.8 68.8
30 59.6 52.2
20
1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79) (N = 1016) (N = 938)
36 歲或以上 (N = 944) (N = 958) (N = 925)

問題:「我覺得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87
6.25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自我期許評估(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的關係。3

6.26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主觀社會流動對三地青年
的自我期許評估,具有一致的影響(表 6.5):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港、澳青年的自我期許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自我期許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澳門青年的自我期許評估,呈顯著的負向關係。

香港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傾向不同意「自己沒有值得
職業社會流動 澳門 驕傲的事情」。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不同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台灣
機會
澳門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同意「自己沒有值得驕傲的事情」

3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6.5 段。
88
表 6.5:三地青年自我期許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53 -.259 -.170 -.062 -.248 -.188
年齡 .029 .035 .048 .026* .020 .030
大專或以上 -.611** -.710*** -1.332*** -.513** -.733*** -1.090***
內地出生/外省人 .089 -.008 .353 -.236 -.188 .465*
居於台北都會區 — -.504** — — -.343*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638* -.438 -1.195*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231 .040 -.494 — — —
向下流動 -.031 -.014 -.518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432*** -.435*** -.348**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76 .258 .392*
截距 1 -1.453 -1.627 -3.080 -2.386 -2.940 -3.885
截距 2 1.967 1.053 1.229 .944 -.101 .530
截距 3 4.724 4.240 4.972 3.822 2.933 4.347
2
Nagelkerke R .035 .059 .162 .040 .070 .134
(n) (569) (650) (473) (944) (957) (72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自我信任

6.27 測量自我信任的題目為:
「有時候我確實感到自己很沒用。」回答同意者表示較不
具自信,不同意者表示較具自信。如圖 6.6 所示,三地均有七成或以上受訪者不
同意「感到自己很沒用」。

6.28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於自信評估的異同,可發現一致的模式:

 在香港、台灣和澳門,青年的自信評估,均較中年/長者負面,青年同意「感
到自己很沒用」的比例(港 31.0%,台 29.6%,澳 32.3%)
,均高於中年/長者
(18.8%,15.5%,27.7%)。

89
6.29 三地民眾的自信評估,則是同中有異:

 三地青年的自信評估,基本相若。

 三地中年/長者的自信評估,則呈顯著的分別,台灣中年/長者的自信評估最
高(不同意「感到自己很沒用」者達 84.5%),香港次之(81.2%),澳門最
低(72.3%)。

圖 6.6:三地民眾的自我信任評估(%)

香港 台灣 澳門

不同意 同意
100
90 18.8 15.5
31.0 29.6 32.3 27.7
80
70
60
50
40 81.2 84.5
69.0 70.4 67.7 72.3
30
20
1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82) (N = 1019) (N = 936)


36 歲或以上 (N = 950) (N = 983) (N = 968)

問題:「有時候我確實感到自己很沒用。」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18−35 歲組「香港 vs 台灣」、


「香港 vs 澳門」和「台灣 vs 澳門」的差異
未達.05 顯著水平。

6.30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自信評估(1 = 非
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的關係。

6.31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
青年的自信評估,呈一致的關係(表 6.6):4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港、台青年的自信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也僅與港、台青年的自信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青年的自信評估,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4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6.5 段。
90
香港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傾向不同意「感到自己很沒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用」。

澳門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不同意「感到自己很沒用」。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澳門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機會
澳門

表 6.6:三地青年自信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75 .343* -.032 .062 .353** .077
年齡 -.048* -.005 -.042 -.045*** -.023 -.035*
大專或以上 -.534** -.090 -.771*** -.239 -.080 -.431*
內地出生/外省人 -.361 .322 .262 -.154 .247 .052
居於台北都會區 — -.160 — — -.152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576* -.630* -.628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203 .003 .050 — — —
向下流動 -.050 -.345 .272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576*** -.355** -.225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237 -.177 .023
截距 1 -3.690 -1.684 -4.761 -4.597 -2.923 -4.831
截距 2 -.962 .673 -.869 -1.893 -.464 -.853
截距 3 2.272 4.493 3.478 1.800 3.017 3.985
Nagelkerke R2 .042 .028 .045 .061 .033 .030
(n) (575) (652) (474) (945) (961) (718)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91
自我滿意

6.32 測量自我滿意的題目為:「整體而言,我對自己感到滿意。」回答同意者表示滿
意,不同意者表示不滿。如圖 6.7 所示,三地均有逾八成受訪者同意「對自己感
到滿意」。

6.33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於自我滿意評估的異同,可發現:

 在香港和台灣,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均較中年/長者負面,青年同意「對自
己感到滿意」的比例(港 84.1%,台 82.2%)
,低於中年/長者(92.6%和 86.1%)

 在澳門,青年和中年/長者的自我滿意評估,則基本相若。

6.34 三地民眾的自我滿意評估,亦有顯著的差異:

 香港和台灣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同意「對自己感到滿意」者,港 84.1%,
台 82.2%),均低於澳門(89.2%)。

 香港中年/長者的自我滿意評估最高(同意「對自己感到滿意」者達 92.6%)

澳門次之(90.0%),台灣最低(86.1%)。

圖 6.7:三地民眾的自我滿意評估(%)

香港 台灣 澳門

同意 不同意
100 7.4
15.9 17.8 13.9 10.8 10.0
80

60

84.1 92.6 86.1 89.2 90.0


40 82.2

2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83) (N = 1018) (N = 948)
36 歲或以上 (N = 953) (N = 984) (N = 978)

問題:「整體而言,我對自己感到滿意。」

,和澳門「18−35歲vs 36歲或以上」的差異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18−35歲組「香港vs台灣」
未達.05顯著水平。

92
6.35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的關係。5

6.36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兩個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
自我滿意評估的關係,呈一致的模式(表 6.7):

 職業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沒有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港、台青年的自我滿意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同意「對自己感到滿意」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同意「對自己感到滿意」

台灣
機會
澳門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5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6.5 段。
93
表 6.7:三地青年自我滿意評估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30 .182 .096 .179 .118 .202
年齡 .076** -.045* .117** .009 -.016 .068**
大專或以上 -.022 .051 .250 -.016 .026 .032
內地出生/外省人 -.564* -.367 -.197 -.147 -.368 -.124
居於台北都會區 — -.065 — — -.048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065 .609 .325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339 .222 .474 — — —
向下流動 .024 -.052 -.722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651*** .358** .319*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568** .442* -.019
截距 1 -2.465 -6.013 -1.846 -2.852 -4.557 -3.543
截距 2 .476 -2.793 1.141 .156 -1.157 .452
截距 3 5.153 1.547 6.845 4.912 3.158 5.802
2
Nagelkerke R .041 .019 .051 .049 .027 .034
(n) (574) (650) (474) (944) (959) (72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小結

6.37 逾七成港、台、澳青年滿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相
比是公平。然而,香港青年的評價,仍顯著低於中年/長者。

6.38 在三地,自覺向上流動、認同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均較滿意目前的生活
和工作,亦較傾向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相比是公平。

6.39 三地青年的自我形象良好,七成或以上肯定自己是有價值的人、不同意自己沒有
值得驕傲的事情、不感到自己很沒用,以及對自己感到滿意。

6.40 三地青年的自我期許均較中年/長者高,但自我信任較中年/長者低,而自我肯定
和自我滿意則三地頗有不同。

6.41 整體而言,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自我形象評估,呈顯著的正向關係,自覺
向上流動的青年,多抱持較良好的自我形象。
94
7 社會流動與社會政治態度

本章 政府施政評價
重點發現 表示不滿的青年,港、台、澳各佔八成、七成和五成
青年的滿意度,較中年/長者低(港、澳)

政治興趣
逾六成香港青年表示感興趣,台、澳約三分之一
青年的政治興趣,較中年/長者高(港、澳)

對民主體制的支持
逾半香港青年認同民主體制,台、澳約四成
青年的認同比例,較中年/長者高(港)

對政治陣營的支持
僅一成青年支持建制/泛藍陣營
青年支持建制/泛藍陣營的比例,較中年/長者低

對社會發展目標的取向
六成香港青年重視民主自由發展,台、澳不足四成半
青年對民主自由發展的重視,較中年/長者高

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
逾半台、澳青年支持加強融合,港不足三成
青年支持保持距離的比例,較中年/長者高

社會流動的影響
經歷向下流動的青年,對政治的興趣較高(港)
上流未達上層的青年,較支持與內地加強融合(港)
相信有足夠上流機會的青年,較傾向滿意政府施政,對政治
的興趣較低(港、台),較不支持民主體制(港),
較不支持建制派(港、澳),較重視社經發展(港),
較支持加強融合(港、台)

95
7.1 孫中山曾說:
「政者,眾人之事也;治者,管理也。」換言之,政治乃「管理眾人
之事」
。正因政治牽涉眾人之事,不同人有不同的觀感和立場,份屬尋常,但管理
不好,則容易令相異的觀感和立場各走極端,導致社會撕裂。另一方面,社會流
動雖牽涉個人能力、表現與際遇等因素,但其順逆起伏,又容易與社會及政治環
境相互糾纏,尤其會影響對政府施政的感受與評價。

7.2 本章運用電話調查和個人訪談所得,一方面探討港、台、澳民眾的社會及政治態
度,包括對政府施政的評價、對本地政治的興趣、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對政治陣
營的支持、對社會發展目標的取向、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六方面;另一方面比較
青年與中年/長者,以及三地的異同,並重點分析社會流動對三地青年社會及政治
態度的影響。

對政府施政的評價

7.3 圖 7.1 展示港、台、澳民眾對當地政府過去五年施政表現的滿意度。在香港和台


灣,逾六成受訪者表示不滿;在澳門,回答不滿的青年也達半數,中年/長者則不
足四成。

7.4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的滿意度,三地的情況並非一致:

 在香港和澳門,青年不滿政府施政的比例(港 83.0%,澳 51.8%)


,明顯高於
中年/長者(61.2%和 38.6%)。

 在台灣,青年與中年/長者卻沒有顯著的分別。

圖 7.1:三地民眾對當地政府施政的滿意度(%)

香港 台灣 澳門
滿意 不滿意
100
80 51.8 38.6
61.2 69.0 70.0
60 83.0
40
48.2 61.4
20 38.8 31.0 30.0
17.0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68) (N = 981) (N = 885)


36 歲或以上 (N = 942) (N = 963) (N = 946)

問題:
「你對過去五年香港/台灣/澳門政府的表現有多滿意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台灣「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96
7.5 三地民眾對當地政府的施政表現評價,亦呈顯著的差異:

 香港民眾的滿意度最低(表示滿意者,青年只有 17.0%,中年/長者 38.8%)



台灣次之(31.0%和 30.0%),澳門最高(48.2%和 61.4%)。

 香港青年的不滿比例(83.0%),高於台灣(69.0%)和澳門(51.8%)。

 台灣中年/長者的不滿比例(70.0%)
,則高於香港(61.2%)和澳門(38.6%)

7.6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包括個人職業社會流動、
主觀社會流動,以及對當地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的看法,與政府滿意度(1 = 非常
不滿意,2 = 不滿意,3 = 滿意,4 = 非常滿意)的關係。控制變項包括性別、年
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群(台灣加入居住地)。迴歸分析先後分析在職青年和
整體青年,前者以職業社會流動為自變項,後者以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動
機會為自變項。

7.7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對三地
青年的政府滿意度,具有一致的影響(表 7.1):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澳門青年的政府滿意度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僅與台灣青年的政府滿意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青年的政府滿意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澳門 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滿意政府的表現。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主觀社會流動 澳門

台灣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滿意政府的表現。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滿意政府的表現。
機會
澳門

97
表 7.1:三地青年政府滿意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490** .380* .009 .440*** .417** .150
年齡 .102*** -.027 -.004 .026* -.053*** -.034*
大專或以上 -.384 .118 -.306 -.342* -.014 -.401*
內地出生/外省人 .346 .708* .598* .312 .883*** .428*
居於台北都會區 — -.211 — — -.175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223 .432 -.216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097 -.132 .607* — — —
向下流動 .246 .391 .244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07 .378*** -.094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834*** .804*** 1.015***
截距 1 2.485 -1.839 -2.425 .709 -1.773 -3.221
截距 2 4.833 .586 .235 3.222 .707 -.597
截距 3 7.784 4.303 — 6.761 4.594 5.735
2
Nagelkerke R .082 .039 .045 .191 .101 .098
(n) (560) (633) (442) (932) (934) (682)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對本地政治的興趣

7.8 圖 7.2 展示三地民眾對本地政治的興趣。在台灣和澳門,不足三成半受訪者表示


有興趣;在香港,中年/長者感興趣者也不足四成半,青年則超過六成。

7.9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於政治興趣的異同,可發現:

 香港青年表示有興趣的比例(61.0%),高於中年/長者(43.1%)。

 在台灣和澳門,青年和中年/長者對政治的興趣,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7.10 三地民眾對本地政治的興趣,則截然不同:

 香港民眾對政治表興趣的比例(青年 61.0%,中年/長者 43.1%),高於台灣


(34.3%和 33.8%)和澳門(32.2%和 27.9%)。

98
 台灣中年/長者對政治表興趣的比例(33.8%)
,高於澳門(27.9%)
;然而,兩
地青年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圖 7.2:三地民眾對本地政治的興趣(%)

香港 台灣 澳門

有興趣 沒有興趣
100

80 39.0
56.9 65.7 66.2 67.8 72.1
60

40
61.0
20 43.1 34.3 33.8 32.2 27.9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74) (N = 1018) (N = 939)


36 歲或以上 (N = 945) (N = 987) (N = 956)

問題:
「你對香港/台灣/澳門政治有沒有興趣呢?是完全沒有興趣、沒有興趣、有興趣,還是非常有興
趣呢?」

,以及台灣和澳門「18–35歲vs 36歲或以上」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18–35歲組「台灣vs澳門」
的差異未達.05顯著水平。

7.11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政治興趣(1 = 完
全沒有興趣,2 = 沒有興趣,3 = 有興趣,4 = 非常有興趣)的關係。1

7.12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政治
興趣的關係,不盡相同,三地的模式也相異(表 7.2):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港、澳青年的政治興趣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僅與澳門青年的政治興趣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港、台青年的政治興趣呈顯著的負向關係。

1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7.6 段。
99
香港 經歷向下流動者,對政治的興趣較高。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對政治的興趣較高。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澳門 自覺向上流動者,對政治的興趣較高。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認同沒有足夠機會者,對政治的興趣較高。
台灣
機會
澳門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表 7.2:三地青年政治興趣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859*** -.365* -.556** -.810*** -.511*** -.418**
年齡 -.036 -.018 -.032 -.022 -.013 -.015
大專或以上 .603** .424* .228 .691*** .370* .217
內地出生/外省人 -.445* -.130 .032 -.518** -.112 .168
居於台北都會區 — .400* — — .468***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411 -.102 1.462**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138 -.063 .051 — — —
向下流動 .654* -.139 .043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97 .051 .241*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815*** -.281* -.069
截距 1 -3.903 -1.786 -3.723 -3.176 -1.758 -2.645
截距 2 -1.505 .401 -.186 -.820 .490 .757
截距 3 1.835 2.877 3.761 2.574 3.217 4.654
Nagelkerke R2 .107 .031 .056 .130 .048 .026
(n) (566) (651) (469) (938) (962) (726)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100
對民主體制的支持

7.13 我們要求受訪者在如下三項之中,選擇最符合自己的看法:
(一)在任何情況下,
民主體制都比其他政府體制好,
(二)在有些情況下,專制政府比民主體制好,以
及(三)對你來說,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選擇首項者,表示最支持民主體
制;選擇次項者的支持度居末;選擇第三項者的支持度居中。

7.14 如圖 7.3 所示,選擇「在任何情況下,民主體制都比其他政府體制好」的比例,


高於「在有些情況下,專制政府比民主體制好」,三地皆然。

7.15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可發現:

 在香港,青年選擇「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的比例(51.6%)
,高於中
年/長者(41.0%)。

 在台灣和澳門,青年和中年/長者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基本相若。

圖 7.3:三地民眾對民主體制的支持(%)

香港 台灣 澳門

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 有些情況下,專制政府比民主體制好 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

100
22.1 29.8 28.7 26.3
80 40.8 41.3
60 26.3 26.5
29.2 26.7
21.7 19.3
40
51.6 44.6 47.3
20 41.0 37.5 39.4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68) (N = 991) (N = 881)


36 歲或以上 (N = 890) (N = 898) (N = 847)

問題:「以下三種說法,哪一種最符合你的看法呢?(一)在任何情況下,民主體制都比其他政府體制
好,
(二)在有些情況下,專制政府比民主體制好,(三)對你來說,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
樣。」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台灣和澳門「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101
7.16 三地民眾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亦有顯著的差異:

 香港青年認同「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的比例最高(51.6%)
,台灣次
之(44.6%),澳門最低(37.5%)。

 台灣中年/長者認同「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的比例最高(47.3%)
,香
港次之(41.0%),澳門最低(39.4%)。

 澳門民眾認同「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的比例(青年 40.8%,中年/長者
41.3%),高於香港(22.1%和 29.8%)和台灣(28.7%和 26.3%)。

7.17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民主體制支持度(1 = 在
有些情況下,專制政府比民主體制好,2 = 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3 = 在任
何情況下,民主體制都比其他政府體制好)的關係。2

7.18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
民主體制支持度的關係,呈基本相若的模式(表 7.3):

 職業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沒有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香港青年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呈顯著的負向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認同沒有足夠機會者,對民主體制的支持度較高。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機會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2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7.6 段。
102
表 7.3:三地青年對民主體制支持度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089 .344* -.186 -.092 .371** -.141
年齡 -.027 -.010 .023 .000 -.010 .006
大專或以上 -.147 .395* .298 -.065 .369* .069
內地出生/外省人 -.346 -.819** -.377 -.167 -.872*** -.150
居於台北都會區 — .109 — — .161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136 .257 -.269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195 -.156 -.190 — — —
向下流動 .359 -.193 -.004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55 -.131 .011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840*** -.197 -.101
截距 1 -2.043 -.948 -.763 -1.756 -1.191 -1.239
截距 2 -1.061 .346 1.043 -.741 .058 .521
2
Nagelkerke R .017 .041 .017 .050 .043 .004
(n) (566) (635) (453) (932) (940) (68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對政治陣營的支持
7.19 圖 7.4 展示三地民眾對兩大政治陣營(建制/泛藍對非建制/泛綠)的支持度。3 值
得關注的是,青年對建制/泛藍陣營的支持度相當低,只有一成左右。

3
在香港,非建制陣營包括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人民力量、工黨、民協、新民主同盟、
街工、本土民主前線、學民思潮/香港眾志、青年新政、熱血公民、香港民族黨、職工盟、
民主思路、新思維、民主陣線、慈雲山建設力量、東九龍社區關注組、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
等;建制陣營包括民建聯、自由黨、新民黨、工聯會、經民聯等。
在台灣,泛綠包括民進黨、時代力量、台聯等;泛藍包括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民國黨、
軍公教聯盟等。
在澳門,非建制陣營包括新澳門學社(自由新澳門、民主新澳門、民主昌澳門) 、澳門社區
發展動力、澳門青年動力、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新希望)、公民力量(公民監察)、工人自救
會、民主起動、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澳門明愛(親民奮進會) 、澳門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促
進會、澳門公民權益促進會、工人運動陣線、基層監督、超越行動、關愛澳門、社會民主陣
線等;建制陣營包括澳門發展新連盟、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同心協進會)、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群力促進會)、澳門歸僑總會、澳門中華教育會、
民眾建澳聯盟(澳門民聯協進會)、福建同鄉會、江門同鄉會(澳粵同盟)、高明同鄉會、澳
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澳門中華學生聯會總會、澳門善明會(改革創新聯盟) 、澳門同善堂、
澳門紅十字會等。
103
7.20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對兩大陣營的支持度,可發現三地一致的模式:

 中年/長者支持建制或泛藍陣營的比例雖僅約兩成(港 18.9%,台 19.6%,澳


22.0%),但已倍高於青年(8.0%,11.1%,11.5%)。

7.21 三地民眾對兩大陣營的支持度,亦有顯著的分別:

 澳門民眾支持建制陣營的比例(青年 11.5%,中年/長者 22.0%)


,高於非建制
陣營(4.3%和 7.4%)。

 然而,香港民眾支持非建制(青年 42.5%,中年/長者 27.2%)


,台灣民眾支持
泛綠(青年 29.5%,中年/長者 26.9%)陣營的比例,均高於建制或泛藍陣營
(港 8.0%和 18.9%,台 11.1%和 19.6%)。

 就支持度差距而言,以香港青年的差距最大(34.5 個百分點,較支持非建制
陣營)
,台灣青年次之(18.4 個百分點,較支持泛綠陣營)
,澳門青年最低(7.2
個百分點,較支持建制陣營)。

圖 7.4:三地民眾對兩大政治陣營的支持度(%)

香港 台灣 澳門

建制/泛藍陣營 非建制/泛綠陣營 沒有明確偏好


100

80
49.5 53.9 53.5
59.4
60 70.6
84.2

40
42.5 27.2 26.9
29.5 7.4
20
18.9 19.6 4.3 22.0
8.0 11.1 11.5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90) (N = 976) (N = 906)
36 歲或以上 (N = 985) (N = 979) (N = 929)

問題:「在香港/台灣/澳門的政黨或政團之中,你最支持哪一個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台灣」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104
7.22 我們選用多元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政治陣營支持度的關係,
支持建制或泛藍陣營設定為參照組。4

7.23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
的政治陣營支持度,呈一致的關係(表 7.4):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澳門青年的政治陣營支持度,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政治陣營支持度,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港、澳青年的政治陣營支持度,呈顯著的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澳門 一直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不傾向沒有明確偏好。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不支持非建制派和沒有明確偏好。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機會
澳門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不支持非建制派。

7.24 在台灣,三個社會流動指標對青年在兩大陣營之間的取捨,均沒有顯著的影響,
主因是其民主進程遠超港、澳,台灣已經歷三次政權輪替,藍營的國民黨和綠營
的民進黨都曾經執政,因此,兩大政治陣營對現時台灣的社會問題,都需要負一
定責任,例如:

廖先生 對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感到失望,兩者都在維護自己
(社運領袖,28 歲,大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的利益。

4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7.6 段。
105
表 7.4:三地青年政治陣營支持度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非建制 沒偏好 泛綠 沒偏好 非建制 沒偏好 非建制 沒偏好 泛綠 沒偏好 非建制 沒偏好
女性 -.463 .168 -.254 -.353 .266 .383 .048 .452 .021 -.090 -.061 .109
年齡 -.139** -.130** .032 .037 -.040 -.079 -.098*** -.062* .006 .022 .011 -.075**
大專或以上 -.053 -.229 -.462 -.376 1.284 .452 .107 -.200 -.477 -.332 .901 .364
內地出生/外省人 -.956* -.519 -2.986*** -1.387*** .788 .710 -1.184*** -.835** -3.464*** -1.426*** -.159 .290
居於台北都會區 — — .387 .005 — — — — .381 .053 —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178 .205 -.528 -.466 -.980 -1.353* — — —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388 -.112 -.071 -.121 -.624 -.496 — — — — — —
向下流動 -.738 .302 -.226 -.097 -.674 -.870 — — —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 — — .334 .358 -.046 -.310 .361 .048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 — — -1.840*** -.954*** -.418 -.086 -1.034* -.471
常數 6.341 5.899 .818 1.439 -.376 4.101 4.347 3.281 1.687 2.320 -2.127 3.813
Nagelkerke R2 .079 .078 .069 .128 .103 .058
(n) (579) (623) (452) (953) (920) (692)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106
對社會發展目標的取向
7.25 在是次調查,我們要求受訪者就當地未來十年的發展,在如下四項之中,選擇其
認為最重要的社會發展目標:(一)維持社會安定,
(二)刺激經濟成長,(三)政
府在重要決策上給予市民有更大發言權,以及(四)保障言論自由。選擇首兩項
者,表示較重視社會經濟發展(或稱為物質主義價值);選擇後兩項者,表示較重
視民主自由發展(或稱為後物質主義價值)。

7.26 對於當地社會的發展目標,青年和中年/長者的取向各有不同,三地皆然(圖 7.5)


 中年/長者,尤其在香港,選擇社會經濟發展的比例(港 62.7%,台 86.2%,


澳 66.1%),高於青年(38.6%,74.3%,59.3%)。

 中年/長者選擇民主自由發展的比例(港 37.3%,台 13.8%,澳 33.9%)


,遠低
於社會經濟發展(62.7%,86.2%,66.1%)。

7.27 三地民眾的取向,亦不盡相同:

 香港民眾選擇民主自由發展的比例最高(青年 61.4%,中年/長者 37.3%)


,澳
門次之(40.7%和 33.9%),台灣最低(25.7%和 13.8%)。

 香港青年選擇民主自由發展的比例(61.4%)
,高於社會經濟發展(38.6%)

台灣(25.7%對 74.3%)和澳門(40.7%對 59.3%)的情況則相反。

圖 7.5:三地民眾對當地未來十年首要發展目標的取向(%)

香港 台灣 澳門

社會經濟發展 民主自由發展
100
13.8
25.7 33.9
80 37.3 40.7
61.4
60
40 86.2
74.3 66.1
62.7 59.3
20 38.6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95) (N = 1010) (N = 940)


36 歲或以上 (N = 982) (N = 994) (N = 941)

問題:
「以下是一些人認為香港/台灣/澳門今後十年要達到的發展目標,你認為哪個最重要呢?(一)維持
社會安定,
(二)刺激經濟成長,(三)政府在重要決策上給予市民有更大發言權,(四)保障言
論自由。」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澳門」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107
7.28 根據個人訪談,香港青年社運領袖基本上認為社會福祉和民主理念是息息相關,
青年參與社運是同時追求兩者,例如:

岑敖暉 民主制度不一定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有助改善
(社運領袖,23 歲,大
個人福祉。
專,參與佔領運動)

7.29 然而,有台灣青年社運領袖指出,幫助弱勢社群並非台灣社運的主要目標,例如:

葉小姐 照顧弱勢者不是社會運動的價值觀,這已經不單是
(社運領袖,28 歲,大
政府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思考模式。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7.30 我們選用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社會發展目標取向(1 = 民主
自由發展,0 = 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7.31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
的社會發展目標取向,呈一致的關係(表 7.5):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台灣青年的社會發展目標取向,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社會發展目標取向,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香港青年的社會發展目標取向,呈顯著的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職業社會流動 澳門

台灣 經歷向下流動者,較重視民主自由發展。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重視社會經濟發展。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機會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7.6 段。
108
表 7.5:三地青年對社會發展目標取向的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85 -.396* -.047 -.052 -.386* -.038
年齡 -.103*** -.046* .025 -.064*** -.035* .000
大專或以上 -.098 .324 .470* .056 .339 .157
內地出生/外省人 -.692** -.148 -.675** -.745*** -.390 -.694***
居於台北都會區 — .341 — — .251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619 .043 -.553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178 .124 -.220 — — —
向下流動 .103 .584* .039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40 -.244 -.026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348*** -.339 -.144
常數 3.611 -.212 -1.073 2.966 .373 -.121
Nagelkerke R2 .081 .036 .042 .167 .036 .031
(n) (582) (645) (474) (957) (953) (718)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

7.32 圖 7.6 展示香港、台灣和澳門民眾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中年/長者支持加強融合


的比例,三地均高逾六成;在台灣和澳門,支持加強融合的青年也超過半數,香
港則不足三成。

7.33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可發現一致的模式:

 三地青年,尤其在香港,支持與內地保持距離的比例(港 72.3%,台 47.9%,


澳 32.1%),遠高於中年/長者(37.8%,34.5%,15.4%)。

7.34 三地民眾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則有顯著的差異:

 澳門民眾支持與內地加強融合的比例最高(青年 67.9%,中年/長者 84.6%)



台灣次之(52.1%和 65.5%),香港最低(27.7%和 62.2%)。

 在香港,青年支持加強融合的比例(27.7%)
,遠低於支持保持距離(72.3%)

109
 在台灣,青年的取向相當分歧,支持加強融合和保持距離的比例,近乎各佔
一半(52.1%和 47.9%)。

 澳門的情況與香港相反,青年支持加強融合的比例(67.9%)
,倍高於支持保
持距離(32.1%)。

圖 7.6:三地民眾對與內地融合的取向(%)

香港 台灣 澳門

保持距離 加強融合
100
27.7
80
62.2 52.1
65.5 67.9
60 84.6
40 72.3
20 37.8 47.9
34.5 32.1
15.4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55) (N = 960) (N = 898)


36 歲或以上 (N = 930) (N = 924) (N = 947)

問題:「你希望香港/台灣/澳門與內地保持一定距離多些,還是與內地加強融合多些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台灣」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7.35 近年,本土主義在香港興起。根據個人訪談,香港青年社運領袖對本土主義的理
解,並無共識,尤其是本土主義與內地的關係。

 有些青年領袖認為本土主義並不排外,例如:

曾小姐 本土主義源於反高鐵運動,它重視建構本土生活特
(社運領袖,20 餘歲, 色,較關心民生議題,不主張排外,對內地都不太
大專,參與佔領運動) 反感。

 也有青年領袖指出,香港已出現另一派本土主義,要求港獨,傾向反內地,
這種排外論述是受負面情緒牽引,例如:

110
黃浩銘 新一派的本土主義支持者生活不順利,平時受壓迫,
(社運領袖,28 歲,大
充斥無力感,缺乏自信和他人認同,藉抗爭發洩情
專,參與佔領運動)
緒,抒發心中感受,即使運動沒有實際成績,但是
自覺對社會有貢獻,得到自我和同儕的認同,從中
感到快樂和成功感,因而會繼續參與。再者,他們
覺得港獨是共產黨最害怕發生的事,故此偏要表示
支持港獨。

陳先生 近年港獨思想崛起,是因為政府施政向內地傾斜。
(32 歲,大專,沒有參
與佔領運動)

7.36 對於港獨,有部分青年認為香港人有權自行選擇前路,例如:

游蕙禎 香港人應該有權去選擇是否獨立,因此青年新政主
(社運領袖,25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張公投,並向市民提出一個港獨後完整且可實行的
發展藍圖,及「一國兩制」下的發展藍圖讓市民選
擇,但現時仍未完成香港獨立後的發展藍圖。……
香港獨立比「一國兩制」更有利社會流動,因為獨
立後可以不只面向內地,而是全世界,現時中國發
展機會開始減少,並流失去東南亞和非洲,只面向
內地不利社會流動。因此,雖然青年新政走議會路
線,但不會放棄街頭抗爭。

鄭先生 考慮參與港獨的武力革命,港獨革命有機會成功。
(19 歲,中學,沒有參
另一方面,過去和平方法已經沒有成效,所以不會
與佔領運動)
參加佔領或絕食等和平抗爭活動。……不支持港獨
公投,公投不能成功推動香港獨立,因為九七後不
少內地新移民來港,他們會投反對票,而且很多本
地香港人都反對港獨。對於獨立後的政制和政
策,……確實的政策內容留待學者研究。……雖有
少許擔心香港獨立後變成獨裁國家,但有信心即使
香港變成獨裁國家,香港人會再次發動民主革命。

111
7.37 在台灣,青年領袖多指出本土認同是社運的核心,例如:

徐先生 台灣認同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因此同理心有區別,
(社運領袖,27 歲,大
例如台灣人不關心外勞工作環境差劣問題的議題,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外勞運動很難得到大規模的社會動員,因為不認為
是和社會核心價值有關的議題,而面對內地的打壓,
就容易激發巨大的同情。

莊先生 自己比較崇尚自由民主,不喜歡被政府控制,台灣
(23 歲,大專,參與太
和內地愈來愈緊密,非常不滿台灣受內地限制。
陽花運動)

江小姐 族群認同的問題引伸出太陽花運動,參與者認為自
(24 歲,大專,參與太
陽花運動)
己是台灣人,不滿政府不聽國民意見,直接與內地
簽訂服貿條款,更不滿內地干預台灣事務。

7.38 我們選用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內地融合取向(1 = 加強融合,


0 = 保持距離)的關係。

7.39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
的融合取向,呈一致的關係(表 7.6):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港、澳青年的融合取向,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融合取向,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港、台青年的融合取向,呈顯著的關係。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7.6 段。
112
香港 經歷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支持加強融合。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經歷向下流動者,較傾向支持加強融合。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台灣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支持加強融合。
台灣
機會
澳門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表 7.6:三地青年對與內地融合取向的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153 .159 .101 -.101 .196 .114
年齡 .079** .029 .038 .038* .029* .051**
大專或以上 -.410 .389 -.355 -.432* .276 -.527**
內地出生/外省人 1.033*** 1.577*** 1.015*** .736*** 1.459*** 1.215***
居於台北都會區 — -.437* — — -.440** —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550 -.222 .118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596** .033 .319 — — —
向下流動 .600 .227 1.053*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86 .211 .050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492*** .509*** .017
常數 -3.282 -1.045 -.555 -2.655 -1.591 -.767
Nagelkerke R2 .118 .066 .102 .179 .079 .117
(n) (555) (614) (458) (918) (907) (693)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113
小結

7.40 港、台、澳青年均不滿政府的施政表現,對建制/泛藍陣營的支持度相當低。

7.41 三地青年的其他社會及政治態度,則相當分歧:

 在政治興趣方面,香港青年表示感興趣的比例,顯著高於台灣和澳門。

 在民主體制支持方面,港、台青年較多認為「民主體制比其他政府體制好」

澳門青年則較多認為「政府體制民主與否都一樣」。

 在社會發展目標方面,香港青年較重視民主自由發展,台、澳青年則較關心
社會經濟發展。

 在與內地融合方面,香港青年較支持保持距離,澳門青年較支持加強融合,
台灣青年則沒有偏重。

7.42 三地青年均較中年/年長者不支持建制/泛藍陣營,較重視民主自由發展,以及較
支持與內地保持距離。

7.43 香港青年較中年/長者不滿政府的施政表現,對政治較有興趣,較重視民主自由發
展,以及較支持民主體制、非建制陣營政團和與內地保持距離。

7.44 社會流動指標與三地青年的社會及政治態度大多呈顯著的關係,尤其對青年向上
流動機會的評估,例如:

 在三地,認同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均較滿意政府的施政表現。

 在香港,經歷向下流動的青年對政治較有興趣,而上流未達上層者較支持與
內地加強融合。

 在香港,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對政治較有興趣,較重視民主
自由發展,以及較支持民主體制、非建制陣營政團和與內地保持距離。

114
8 社會流動與政治參與

本章 投票選擇
重點發現 四成六香港青年支持非建制陣營,兩大陣營差距較台、澳大
香港青年較中年/長者傾向支持非建制陣營

社會運動參與
三成七香港青年曾參與2014年社運,比例較台、澳高
青年的參與比例,較中年/長者高

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
四成二香港青年認同激烈手法,比例較台低、比澳高
青年的支持度,較中年/長者高

社會流動的影響
認同沒有足夠上流機會者,較傾向投票給非建制(港)、
較傾向參與社運,以及較認同採用激烈手法(港)
在最上層和自覺上流者,較傾向參與社運(港)

青年社運領袖意見
同意青年參與社運與社會流動受阻有關
上流機會不足不單是個人,而是整代青年的問題
增加社會流動可改善生活,彰顯公義,減低參與社運的意欲

115
8.1 社會流動是否暢順會影響青年對社會發展及政府管治的看法,進而牽動他們參與
政治的意欲和行為。

8.2 政治參與牽涉的層面十分廣泛,參與體制內的政策諮詢、選民登記、選舉投票、
議會議席競逐,以及參與體制外的示威抗議、社會運動等,均是民眾參與政治的
方法或途徑。本章兼用電話調查和個人訪談所得,探討港、台、澳民眾於正規與
非正規政治兩方面的參與和取向(前者以選舉投票為例,後者則選取最近的大型
社運),重點分析社會流動與政治參與的關係,以及近年來三地青年積極參與社
運的因由。

投票參與和選擇

8.3 圖 8.1 展示港、台、澳民眾於當地最近一次選舉(即香港 2015 年區議會選舉、台


灣 2016 年總統選舉、澳門 2013 年立法會選舉)的投票參與和選擇。我們首先可
見,港、澳民眾不參與投票,或投白票和廢票的比例相當高(香港逾四成,澳門
逾半數);其次,在兩大政治陣營之間,1 三地選民投票支持非建制或泛綠陣營的
比例,均高於建制或泛藍陣營。

8.4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選民的投票選擇,三地的情況非常一致:

 中年/長者投票給建制或泛藍陣營的比例(港 21.4%,台 32.7%,澳 19.4%)



顯著高於青年(7.9%、19.7%和 8.0%)。

 青年沒有投票,或投白票和廢票的比例(港 46.1%,台 35.0%,澳 78.7%),


高於中年/長者(41.1%、23.6%和 54.3%)。

8.5 三地民眾的投票選擇,亦各有不同:

 澳門民眾沒有投票,或投白票和廢票的比例最高(青年 78.7%,中年/長者
54.3%),香港次之(46.1%和 41.1%),台灣最低(35.0%和 23.6%)。

 就兩大陣營的支持度差距而言,以香港民眾的差距最大(青年 38.1 個百分


點,中年/長者 16.0 個百分點),台灣次之(青年 25.6 個百分點,中年/長者
11.0 個百分點),澳門最小(青年 5.3 個百分點,中年/長者 6.9 個百分點)。

1
建制或泛藍陣營、非建制或泛綠陣營的分類方法,詳見第 103 頁。
116
圖 8.1:三地民眾的投票參與和選擇(%)

香港 台灣 澳門

建制/泛藍陣營 非建制/泛綠陣營 沒有投票


100%
23.6
80% 41.1 35.0
46.1 54.3
60% 78.7
43.7
40% 37.4 45.3
46.0 26.3
20% 32.7
21.4 13.3
19.7 19.4
0% 7.9 8.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726) (N = 932) (N = 515)


36 歲或以上 (N = 787) (N = 926) (N = 512)

問題:
「在__年__選舉,你投票給哪一組(或哪一個政黨、組織)候選人呢?」

注: 沒有投票包括投白票或廢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所有差異均達.05 顯著水平。
圖內數字剔除了表示有投票,但沒有回答投哪一派別或陣營的受訪者。

8.6 我們選用多元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投票選擇的關係,投票給
建制或泛藍陣營設定為參照組。控制變項包括性別、年齡、學歷,以及出生地/族
群(台灣加入居住地)
。迴歸分析先後分析在職青年和整體青年,前者以職業社會
流動為自變項,後者以主觀社會流動和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為自變項。2

2
我們曾加入個人公平感為自變項,主觀社會流動、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和社經背景為控制變
項,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三地選民的個人公平感與投票選擇,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117
8.7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三個社會流動指標對三地青年
的投票選擇,大多沒有顯著的影響(表 8.1):

 職業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投票選擇,沒有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投票選擇,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香港青年的投票選擇,呈顯著的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澳門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台灣

香港 認同沒有足夠上流機會者,較傾向投票給非建制陣營。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機會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118
表 8.1:三地青年投票選擇的多元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非建制 沒有投票 非建制 沒有投票 非建制 沒有投票 非建制 沒有投票 非建制 沒有投票 非建制 沒有投票

女性 .104 .663 -.022 -.109 .206 .555 .039 .349 -.015 -.174 .002 .264

年齡 -.056 -.110* -.007 -.017 -.006 -.173* -.056 -.102*** -.009 -.032 .014 -.173***

大專或以上 .412 -.619 -.262 -.682* .883 .440 .577 -.328 -.219 -.544* .922 .365

內地出生/外省人 -.224 .331 -2.321*** -1.078** -1.441 -.194 -.319 .318 -2.202*** -.854** -.847 -.190

居於台北都會區 — — .452 .323 — — — — .166 .023 — —

職位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322 .608 -.032 .266 -.542 -.697 — — —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578 -.341 -.037 -.063 -.289 -.217 — — — — — —

向下流動 -.429 .328 -.425 -.218 -.222 -.188 — — —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 — — .240 .144 .012 .069 .208 .031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 — — -1.185*** -.359 -.016 .232 -.563 -.395

常數 3.325 4.917 1.324 1.687 .607 6.928 2.730 4.356 1.410 1.864 -.398 7.024

Nagelkerke R2 .103 .081 .149 .121 .081 .172


(n) (437) (621) (256) (704) (883) (391)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沒有投票包括投白票或廢票。

119
社會運動參與

8.8 2014 年,台灣、澳門和香港先後爆發以青年為核心的大型社運,牽動朝野的政治


神經。為此,是次研究亦着意了解受訪者參與其中的情況與感受。

8.9 圖 8.2 是根據電話調查所得,展示三地民眾在香港佔領運動、台灣太陽花運動,


或澳門反離保運動中的參與情況,基本上是香港的參與比例最高,澳門次之,台
灣最低,青年和中年/長者皆然。

8.10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參與該場社運的比例,三地的模式基本相若:

 青年參與該場社運的比例(港 36.7%,台 9.2%,澳 16.9%),高於中年/長者


(9.0%、2.3%和 8.6%)。

8.11 三地民眾的社運參與程度,亦不盡相同:

 香港青年參與該場社運的比例最高(36.7%)
,澳門次之(16.9%)
,台灣(9.2%)
最低。

 港、澳中年/長者參與該場社運的比例(港 9.0%,澳 8.6%)


,沒有明顯差異,
兩地均高於台灣(2.3%)。

圖 8.2:三地民眾的社運參與(%)

香港 台灣 澳門

佔領運動 太陽花運動 反離保運動

有參與 沒有參與
100%
80%
63.3
60% 83.1
91.0 90.8 97.7 91.4
40%
20% 36.7
9.0 9.2 2.3 16.9 8.6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90) (N = 1019) (N = 938)


36 歲或以上 (N = 989) (N = 1018) (N = 956)

問題:「你有沒有到現場參與 2014 年__運動(例如在運動範圍內集會、靜坐或聲援)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36 歲或以上組「香港 vs 澳門」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120
8.12 根據個人訪談所得,對於這三場大型社運,三地青年實抱持不同的看法:

 支持或參與者表示,對政府管治和社會不公的不滿,乃促使他們參與其中的
主因。

 不支持或沒有參與者則指出,不太認同這運動的激烈手法,覺得破壞社會經
濟秩序,擔憂若自己參與其中,一來會有安全問題,二來怕影響日後事業發
展,同時認為運動本身影響力有限,不能改變現況。

8.13 以下是三地受訪者的不同看法。

香港

8.14 在香港,除了五位社運領袖外,在 15 位受訪青年中,六位曾參與佔領運動,他


們參與佔領運動的主因包括:

參與佔領運動者  爭取普選特首。

 不滿梁振英。

 認為現時社會不公義。

 感到內地文化愈來愈影響本地文化。

 支持學生(但有參與者認為學生不是佔領運
動的主角)。

 支持運動的理念。

 希望外界關注自己對政府的訴求。

121
8.15 九位受訪者表示沒有參與佔領運動的主因如下:

沒有參與佔領  不認同運動訴求毫無妥協餘地,認為應考慮
運動者 其他折衷方案。

 認為運動手法太激烈,感到青年思想被他人
扭曲,覺得自己被壓迫而使用武力。

 認為運動後期幕後有「金主」支持,目的是破
壞社會體系,製造社會分化。

 認為運動阻塞交通,導致香港經濟衰退。

 質疑自認「正義」的運動參與者是否在為大眾
謀褔利。

 認為運動危險,怕解放軍鎮壓。

 不想參與破壞社會秩序的違法活動。

 擔心有損自己的前途。

 認為運動不是由群眾帶領,因此沒有成效。

台灣

8.16 在台灣:除了五名社運領袖外,在 15 位受訪青年中,九位曾參與太陽花運動,


以下是他們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主因:

參與太陽花運動者  感覺不爽,對政府表現感到憤怒。

 不滿政府只考慮中國政府取態。

 反對服貿,認為影響整個台灣產業生計。

 衝撞不合理體制,減少無力感。

 認識有關議題。

122
8.17 六位受訪者表示沒有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主因如下:

沒有參與太陽花  忙於工作,沒有空閒。
運動者
 家人反對。

 認為服貿對台灣影響不及貨貿大,運動重點
應在於貨貿。

 參加不一定能夠改變社會。

澳門

8.18 在澳門,除了五位社運領袖外,在 17 位受訪青年中,十位者曾參與反離保運動,


以下是他們參與運動的主因:

參與反離保運動者  不滿離保法案。

 認同運動的目的和手段。

 認為難得出現能夠激起社會向心力或凝聚力
的不公事件。

 不滿樓價高企、物價飛漲、政府昏庸、官員貪
污。

 因爲之前社會問題和不滿氣氛的累積,令青
年覺得網上表態或遊行已沒有明顯的效果。

8.19 七位受訪者表示沒有參與反離保運動,主因如下:

沒有參與反離保  認為參加社運沒用。
運動者
 沒有朋友陪同,不夠勇氣獨自參與,而且會感
到寂寞。

 覺得退休高官拿多點退休金也沒有問題。

 礙於工作身分,不便參與。

123
8.20 民生問題被視為澳門近年引爆社運的導火線,例如:

楊晚亭 澳門人是否參與社運,取決於事件與個人利益的
(社運領袖,31 歲,中 關係,因為事件與金錢有直接利益關係,個人感覺
學,參與反離保運動) 到不公平,社會議題夠大才會走出來。在反離保運
動中,參與者的訴求是向官員索回金錢,反映澳門
人仇富和重視利益,覺得是一種「我沒有,你都沒
有」的心態。

8.21 我們選用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有否參與佔領、太陽花或
反離保運動(1 = 有參與,0 = 沒有參與)的關係。

8.22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
青年有否參與運動,呈一致的關係(表 8.2):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香港青年有否參與佔領運動,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亦僅與香港青年有否參與佔領運動,呈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與三地青年有否參與該場運動,均呈顯著的關係。

香港 在最上層或上流達最上層者,較傾向參與佔領運動。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香港 自覺向上流動者,較傾向參與佔領運動。

主觀社會流動 澳門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台灣

香港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不參與佔領、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
機會
澳門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8.6 段。此外,我們曾加入個人公平感為自變項,主觀社會流動、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和社經背景為控制變項,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三地民眾的個人公平感
與是否參與該場社會運動,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124
表 8.2:三地青年參與佔領、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的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456* -.096 -.142 -.343* -.300 -.100
年齡 -.134*** -.109** -.039 -.092*** -.089*** -.018
大專或以上 .386 1.692* .583 .685*** 1.064** .333
內地出生/外省人 -.507 -.612 -.167 -.480* -.752 -.559*
居於台北都會區 — 1.559*** — — 1.257*** —
職位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966** .339 -.157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099 -.658 -.194 — — —
向下流動 .106 -.085 -.290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344* .045 .181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239*** -.606* -.580**
常數 3.119 -1.344 -.538 1.110 -1.096 -1.289
Nagelkerke R2 .128 .172 .035 .176 .129 .045
(n) (579) (651) (477) (951) (961) (714)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 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8.23 與台灣和澳門不同,在 2014 年的大型青年社運之後,香港爆發一場轟動社會的


流血衝突 — 旺角衝突。

8.24 在 2016 年 2 月 8 日(農曆年初一)


,香港旺角區爆發大規模警民衝突事件,事緣
食物環境衞生署於執法驅趕無牌熟食小販擺賣時,與在場本土派人士發生衝突,
其後示威人士漸多,該署向警方求助,衝突逐漸升級,示威者佔據馬路,被警方
武力驅趕,示威者用磚頭等還擊,並且縱火焚燒雜物,最後造成多名警員、記者
和示威者受傷。

8.25 對於這場衝突,法庭尚未展開聆訊,輿論沒有共識。根據深入訪談所得,香港青
年對此事件也持不同的想法和立場。以下是訪談內容的摘錄。

 支持本土派行動者認為小販管理隊和警方處理該事件不當,例如:

游蕙禎 警察不需要用盾牌和胡椒噴霧去驅趕小販,示
(社運領袖,25 歲,大專, 威者是出於自衛而反抗。
參與佔領運動)

125
鄭先生 自己支持本土派在旺角衝突中的行動,不過遭
(19 歲,中學,沒有參與 父母反對,因而沒有參與是次運動。
佔領運動)

吳先生 不常參與社會運動,但認同香港要有改變,就
(23 歲,大專,沒有參與
需要用新的抗爭方式,因而認同本土派在旺角
佔領運動)
衝突中的行動。不過,不能接受更激烈的行為,
例如自焚或蓄意傷害他人身體。

 也有受訪者持相反的立場,反對訴諸武力的抗爭行為,例如:

黃浩銘 公民抗命方式比武力抗爭方式有效,因為武力
(社運領袖,28 歲,大專,
抗爭會對他人造成損傷和成本高,令他人害怕,
參與佔領運動)
導致愈來愈少參與者。

謝先生
(30 歲,中學,參與佔領 應該要有底線,要用非暴力手法抗爭。
運動)

劉先生 不應怪責警察在年初一旺角警民衝突中的處理
(20 歲,大專,參與佔領
運動) 手法,因為部分參與者行為過分激烈。

蔡先生 本土派行動和言論自相矛盾,為了爭取支持,
(30 歲,大專,參與佔領 而出賣原本的理念,雖然不反對本土派的武力
運動)
抗爭手法,但是大是大非的議題,才是合適的
時機,旺角衝突就不是合適的時機。

8.26 綜合受訪青年對旺角衝突事件的觀感和立場,我們不難看到,其重點集中於武力
抗爭是否合適的問題上,這在過往的社運中並沒懸念,運動的領袖和參與者都不
會容忍武力,多否定此手段;但現在,武力抗爭則成為一些運動骨幹的選項,亦
吸引了部分青年的支持和認許。

126
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

8.27 針對近年香港青年社運手法愈來愈激烈的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亦有觸及,主要是
詢問民眾對採用激烈抗爭手法以促使政府回應訴求的看法。

8.28 圖 8.3 展示香港、台灣和澳門受訪者的回應。整體而言,三地都不足半數同意只


有採用激烈的手法(如肢體衝撞、阻塞交通)才能使政府回應自己的訴求。

8.29 如比較青年和中年/長者對激烈手法的支持度,三地的模式是一致的:

 青年支持採用激烈手法的比例(港 42.0%,台 47.0%,澳 35.3%)


,高於中
年/長者(14.7%、27.9%和 24.2%)。

圖 8.3:三地民眾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

香港 台灣 澳門

同意 不同意
100%

80%
58.0 53.0
72.1 64.7
60% 75.8
85.3
40%

20% 42.0 47.0


27.9 35.3
24.2
14.7
0%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18–35歲 36歲
或以上 或以上 或以上

18–35 歲 (N = 940) (N = 1011) (N = 905)


36 歲或以上 (N = 940) (N = 961) (N = 913)

問題:
「你同不同意在現在的香港/台灣/澳門,只有用激烈的手法(如肢體衝撞、阻塞交通)才可以使政府
回應你的訴求呢?」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只有 36 歲或以上組「台灣 vs 澳門」的差異未達.05 顯著水平。

8.30 三地民眾對激烈手法的支持度,則截然不同:

 台灣青年支持採用激烈手法的比例最高(47.0%)
,香港次之(42.0%)
,澳門
最低(35.3%)。

 台、澳中年/長者支持採用激烈手法的比例(台 27.9%,澳 24.2%)


,沒有明顯
的差異,兩地均高於香港(14.7%)。

127
 就支持度差距而言,在青年之中,以澳門的差距最大(29.4 個百分點) ,香港
次之(16.0 個百分點),台灣最小(6.0 個百分點);而在中年/長者之中,則
以香港的差距最大(70.6 個百分點),澳門次之(51.6 個百分點),台灣最小
(44.2 個百分點)。

8.31 在香港,不支持採用激烈手法進行抗爭的中年/長者,高達八成半,青年的比例亦
接近六成。然而,從另一角度看,認同只有採用激烈手法才能使政府回應訴求的
青年,已高逾四成,此情況實不容忽視。

8.32 香港青年對激烈抗爭手法的取態出現分歧,是青年社運加劇分裂的主因。根據深
入訪談所得,受訪青年對青年社運分化為兩大派,亦有深刻的體會,例如:

曾小姐 傳統青年社運比較左傾,關注社區、貧窮、勞工等
(社運領袖,20 餘歲,
議題,而在佔領運動後出現新一批青年社運領袖,
大專,參與佔領運動)
主張港人本位,建構香港民族身分認同。

由於網上動員愈來愈容易,有部分網上動員的社運
人士會取笑採取在社區深耕的人士,他們認為傳統
社區動員方法的成本效益過低。

游蕙禎 雖然行議會路線,但不會放棄街頭抗爭。
(社運領袖,25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黃浩銘
新一批青年社運領袖反對非暴力抗爭,主張武力抗
(社運領袖,28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雙學」 [學聯和學民思潮]
爭。這兩條路線的出現,
和民主派要負上責任,因為沒有系統地檢討佔領運
動的失敗原因,向青年說明佔領運動失敗不等於非
暴力抗爭失敗。

王小姐
(26 歲,大專,參與佔
因為新一批青年社運支持者不太認識香港民主發展
領運動) 歷史脈絡,所以批評「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
暴力、非粗口] 手法,而且這派組織網絡的宣傳很成
功,使青年更加支持激進的抗爭手法。

128
8.33 我們選用序位對數迴歸分析,檢測三個社會流動指標與青年的激烈手法支持度
(1 = 非常不同意,2 = 不同意,3 = 同意,4 = 非常同意)的關係。

8.34 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社經背景相若的情況下,只有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
的激烈手法支持度,呈一致的關係(表 8.3):

 職業社會流動僅與澳門青年的激烈手法支持度,呈顯著的關係。

 主觀社會流動與三地青年的激烈手法支持度,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僅與香港青年的激烈手法支持度,呈顯著的關係。

香港
職業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職業社會流動 台灣

澳門 上流未達最上層者,較傾向不支持激烈手法。

香港

主觀社會流動 澳門 主觀社會流動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台灣

香港 認同有足夠機會者,較傾向不支持激烈手法。
青年向上流動
台灣
機會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沒有顯著的獨立影響。
澳門


迴歸分析的細節,見第 8.6 段。此外,我們曾加入個人公平感為自變項,主觀社會流動、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和社經背景為控制變項,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三地民眾的個人公平感
與激烈手法支持度,均沒有顯著的關係。
129
表 8.3:三地青年對激烈抗爭手法的支持的序位對數迴歸分析

在職青年 整體青年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女性 -.511** -.257 -.068 -.472*** -.354** .030
年齡 -.088*** -.043* .031 -.066*** -.042*** .002
大專或以上 .111 -.190 -.323 .096 .034 -.231
內地出生/外省人 -.646** -.968*** -.377 -.419** -.904*** -.189
居於台北都會區 — .147 — — -.026 —
職位社會流動(沒有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上流達最上層 -.324 -.107 -.008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146 .251 -.664* — — —
向下流動 .216 .097 .075 — — —
主觀社會流動 — — — -.113 -.186 -.166
青年向上流動機會 — — — -1.066*** -.237 -.157
截距 1 -4.316 -3.161 -2.128 -4.223 -3.654 -3.399
截距 2 -2.463 -1.361 .998 -2.149 -1.732 -.029
截距 3 -.362 .859 3.929 -.009 .611 2.969
2
Nagelkerke R .086 .040 .026 .137 .045 .012
(n) (541) (645) (464) (904) (956) (704)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括弧內為自變項的參照組。

130
8.35 深入訪談的資料亦揭示,香港青年對激烈抗爭手法的容忍度,甚至支持度呈上升
之勢,不少青年已不再堅持傳統的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手法。

8.36 香港的社運行動愈趨激進,對前景感悲觀、對政府感不滿、對社會感不公、對中
國發展感威脅等,都是受訪青年提出的原因,例如:

受訪香港青年  對個人前景感到絕望。

 可以忍受經濟不景,但是不能接受社會日益不
公。

 漸漸覺得傳統泛民主張的和平非暴力手法沒有
成效,因此在社運初期就跳過靜坐示威等步驟,
直接用一些較激進的手法。

 青年只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溝通,變得愈來愈
偏激,共同走向極端。

 青年較常閱讀網媒,而網媒傾向以激烈言詞批
判內地,因此他們對內地比較反感。

 政府近年愈來愈忽視市民大眾的意見,尤其是
今屆政府不斷挑戰香港人的底線,成為導火線,
引爆一直存在的社會問題。

 政府對民眾的社會行動反應較過去敏感,運動
參與者中亦有害群之馬,他們乘機鬧事,和執
法者碰撞和衝突。

8.37 此外,佔領運動失敗,也被視為香港社運抗爭手法轉趨激烈的原因,例如:

岑敖暉
佔領運動不成功,加重了青年的無力感,令青年社運
(社運領袖,23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參與者傾向於發洩不滿情緒,多於改變社會,情況與
從前相反。

黃浩銘 佔領運動後部分青年變得犬儒,只鼓勵他人參與社
(社運領袖,28 歲,大
專,參與佔領運動) 運,另一部分青年變得更激進,反對非暴力抗爭手法。

131
8.38 台灣青年大都認為激烈抗爭,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廖先生 一定要有激烈手段使政府回應訴求,才能為議題開
(社運領袖,28 歲,大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創出一片空間,太溫和的手段不會引起政府關注,
不過,激烈手段不一定要製造很大的衝突。

徐先生
(社運領袖,27 歲,大
不可以在手段上自我設限,可以用很溫和的方式,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但如果只願意以特定手段執行,對方就會利用這點,
因為他們知道有些界線你永遠不敢跨越,就更容易
進行圍堵。因此,手段的多元性是必要的,手段愈
多元,應對政府時進退就更有餘裕。

孫小姐
不一定要用激烈的手段使政府回應訴求,重點是政
(社運領袖,31 歲,大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府的回應方式,如果已經用盡各種和平方法和政府
溝通卻無效,青年勢必要起來反抗。

魏小姐
(社運領袖,27 歲,大
社運採取激烈手段在某程度是在逼迫政府回應,但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很多時候不管手段再激烈,政府都不會回應,採取激
烈手段,其實是增加媒體曝光率,讓整個社會關注此
事。

金先生
只有流血抗爭才會改變這個社會,因此,太陽花運動
(28 歲,大專,沒有參
與太陽花運動) 是不會改變台灣整個大環境。

8.39 不過,也有少數台灣受訪者認為激烈手段無法改變社會,只有進入建制才可以改
變,例如:

何先生 政府現在可以讓政策由下而上推行,一些網站平台
(30 歲,大專,參與太
陽花運動) 讓市民提案,不一定要採用肢體衝撞或阻礙交通的
手段。

132
8.40 相對而言,澳門青年在反離保運動後,並沒有變得愈來愈激進,例如:

李國強 雖然近年較多青年關注社會事務,怨氣不斷膨脹,
(社運領袖,34 歲,大
專,參與反離保運動) 但是他們未必可持續參與政治,當福利政策逐步優
化,而就業環境又不斷改善時,青年就會變得較為
政治冷感。

社會流動與社會運動

8.41 在個人訪談中,我們曾詢問受訪者如何理解社會流動與青年參與社運的關係。

香港

8.42 在香港,大多數受訪青年同意增加整體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可以減少青年參與
社運的意欲。因為增加上流機會,既可改善青年的個人前景,也有助消弭社會的
不公,青年甚至可藉此移民,不再繼續在本地受到壓迫,例如:

郭小姐 教育水平較差的青年,感到自己向上流動機會不
(33 歲,大專,沒有參
與佔領運動) 高,產生怨氣,立場比大學生更反內地,亦更激進。

黃浩銘
(社運領袖,28 歲,大
如果青年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會有較大自信。若
專,參與佔領運動) 青年能累積財富,自然會感到生活快樂,參與抗爭
運動的意欲就會下降。

曾小姐
大多數香港青年的醒覺是不透徹的,政府若能解決
(社運領袖,20 餘歲,
大專,參與佔領運動) 民生問題,增加社會福利,便能夠減少青年對制度
改革的訴求。不過,社運參與者其實扣連物質和後
物質價值觀。他們會明白個人社會流動差,是整體
社會不公義的體現,他們並非只為個人不滿而參與
社運,而且有考慮整體社會福祉。

133
周澄
(社運領袖,30 歲,大 現時青年覺得自己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不是個人
專,參與佔領運動海外 問題,而是新一代共同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社
聲援活動)
會不公義造成,因而參加社運,即使自己向上流動
的機會增加,青年都不會因此而減少參與社運。不
過,向上流動問題和積極參與社運是惡性循環,僱
主不太願意聘請社運參與者,減少他們的流動機
會,令他們更不滿社會現況,因而更積極參與社運。

8.43 然而,也有少數受訪青年不同意增加向上流動機會,可以減少青年參與社運的意
欲,例如:

游蕙禎 如果政府能夠解決生活問題,參加社運的青年數
(社運領袖,25 歲,大 目會減少很多。不過,仍然會有一批青年堅持抗
專,參與佔領運動)
爭,爭取香港的主導權,因為他們認為香港不應該
受其他政權干預。

許小姐 這不是社會公義問題,而是青年心態問題,要求只
(23 歲,大專,沒有參
與佔領運動) 會愈來愈多,永無休止,繼續輸打贏要,永遠都不
能在物質上滿足他們。

台灣

8.44 台灣受訪青年也普遍認同欠缺社會流動機會,與青年參與社運息息相關,例如:

孫小姐 很多經濟議題和社會流動有關聯,青年對這些問題
(社運領袖,31 歲,大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長期不滿,因此參加社運。

魏小姐 青年可能覺得參與社運,改變現時制度,可以改變
(社運領袖,27 歲,大
自己的社會位置。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134
江小姐 如果每個人都吃得飽、穿得暖、買得起房子,就沒
(24 歲,大專,參與太
陽花運動) 有人參與社運。

高先生 社會流動一潭死水,才會有青年憤怒站出來,想改
(29 歲,大專,參與太
陽花運動) 變這個環境。

何先生
以前沒有人參加社運,因為以前大家生活好,能夠
(30 歲,大專,參與太
陽花運動) 賺錢,誰當政沒有所謂。

8.45 當然,也有少數受訪青年持不同的觀點,例如:

徐先生 社會流動問題是青年參與社運的其中一個原因而
(社運領袖,27 歲,大
專,參與太陽花運動) 已,台灣青年同時基於民主信念而參與社運。

澳門

8.46 在澳門,受訪青年多認同社會流動和社運參與存在一定的關係。他們指出,澳門
經濟開始不景,青年感受到更沉重的生活壓迫,擔心向上流動機會如香港般減少,
相信社運可讓政府知道需要更關心市民、更積極保護弱勢社群,以及製造更多協
助青年發展的機會。因此,增加整體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可以減少青年參與社
運的意欲,例如:

甘雪玲 父母的社會階層影響自己生活水平和事業發展,顯
(社運領袖,33 歲,大
專,參與反離保運動)
示社會不公平,促使很多青年參加社運。

楊晚亭 青年因為無法向上流動,有種仇富心態,所以會積
(社運領袖,31 歲,中
極參加社運。
學,參與反離保運動)

135
李國強 社會上流機會增加,會減少市民參與社運。澳門的
(社運領袖,34 歲,大
專,參與反離保運動) 福利政策能夠優化,令人覺得如果參與社運,可能
會被削減福利,減少他們參與社運的意欲,不過,
如果越過澳門人的底線或臨界點,市民便會出來抗
議,反離保運動就顯示政府越過澳門人的臨界點。

蘇嘉豪 澳門青年的社會流動與社運投入程度相關,制度內
(社運領袖,25 歲,大
專,參與反離保運動) 生活不理想,受到各方面生活壓力,甚至可能失業,
促使他們走在社運前線。

8.47 同樣地,也有少數澳門青年認為,缺乏社會流動不是青年參與社運的關鍵,例如:

范先生 雖然同意社會運動和社會流動有關,但是青年不一
(21 歲,大專,參與反
離保運動) 定因為覺得自己是社會底層,所以才要參加社運,
很多時候是他們看到社會有很多問題,才促使他們
參與其中。

詹先生
澳門青年能夠達到安穩生活,生活和工作壓力不及
(25 歲,大專,參與反
離保運動) 香港嚴重,澳門青年參與社運,與缺乏社會流動的
關係,其實不是太強。

鄧小姐 即使政府改善民生,亦未能減少社運,因為總有一
(28 歲,大專,沒有參
與反離保運動) 群人會得一想二,不會滿足。

8.48 總括而言,三地受訪青年多認為,青年參加社運和社會向上流動受阻有很大關係,
政府若能改善民生,尤其解決房屋問題,應可減低青年參與社運的意欲。當然,
就算如此,少數青年仍會積極參與社運,因為社會流動不是激發青年參與社運的
唯一原因。

136
參與社運的其他原因

8.49 在個人訪談中,三地受訪青年指出,愈來愈多青年參與社運是基於下列原因:

香港 台灣 澳門
個人生活方面
 樓 價 太 高 及 經 濟 民 生 問  學生不知道畢業後的未來  房屋問題,青年置業困難。
題。 和前景,另一方面,則因為  青 年 感 到 前 景 愈 來 愈 黯
 青年對前景欠缺希望,無 他們有較多時間參與。 淡。
法改變現況,因而感到很  年輕世代日常生活愈來愈
大壓抑。 困苦,實質薪資增長不多,
 個人生活問題彰顯整體社 失業率上升和就業欠缺保
會和政治制度的不公義。 障,房租房價高昂,令他們
更擔心自己的未來。

政治方面
 政府和青年之間的對立愈  社運能夠成功引起政府和  澳葡政府時期,市民發聲
來愈嚴重,雙方欠缺溝通 媒體關注,改變社會狀況。 的機會比現在多,由於澳
和互信。  台灣是一個比較自由的社 門特區政府取消市政機
 梁振英公關手法差劣,對 會。 構,青年參與社會事務的
網絡缺乏警惕性,敷衍偽  政府沒有傾聽人民心聲。 渠道減少。
善地聆聽市民意見,更令  社會資源分配錯誤,社會
 政府沒有向市民清楚交待
青年感到自己被忽略。 制度不公平,導致一些貧
服貿條文的細節。
 缺乏民意授權機制,青年 窮的青年出來抗爭。
無法改變不滿的現況,出  雖然政府庫房有很多儲
現愈來愈激進的行為。 蓄,但是政府揮霍無度。
資訊方面
 互聯網有利資訊傳播和結  社運組織者成功運用網路  獨立媒體和網絡便利資訊
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朋輩 及各種方式宣傳和動員。 流通,能夠提供不同於政
間互相影響。
(不過,部分  新媒體興起,讓青年可以 府的思維和想法,同時加
受訪者不同意,認為互聯 自己獲取第一手,且「不經 快社運的宣傳和動員。
網的影響有限。) 過加工」的資訊,改變了青  受 香 港 青 年 參 與 社 運 影
 青年不是承受最大社會壓 年理解社會的方式。 響,通過互聯網了解香港
力的一群,只是主觀地聽 社運人士的情況。
信香港比以前差,特別是
尚未工作的學生,容易被
他人煽動洗腦,因而參與
社運。

137
教育方面
 新學制和報紙比過去重視  社會系出身的精英,開始  知識水平提升,對澳門本
政治議題,關心時事程度 透過互聯網教育不是相關 身的理解也有所增加,青
普遍提升。 科系的人。 年更體會到澳門的實際情
 通識教育鼓勵青年接觸社 況,所以更不滿現在的社
會時事,同時令他們容易 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被媒體和老師引導,部分
學生因此思想比較偏激。
社會文化方面

 投訴文化盛行,合理化遊  青年為了追尋歸屬感而參  青年愛惜澳門。


行示威。 與社運。  青年不再只顧及物質享
 朋友動員參與。 受、計較利害得失,而是希
 青年感到社會愈來愈不公 望盡公民責任,幫助下一
平。 代和整個社會。
 社會營造出「社運是一件
很不錯、很不一樣,而且是
反抗的事情。」
與內地關係方面
 香港與中央政府蜜月期過  中國對台灣的壓制,激發
去,港人漸漸察覺問題。 台灣人的不滿,為捍衛尊
 自由行引發兩地矛盾,涉 嚴抗爭。
及民生問題。
 香港政府政策比以前偏袒
內地,例如建設高鐵,正規
教育以普通話教授中文,
和學習簡體字等。

小結

8.50 在選舉投票時,四成六香港青年支持非建制陣營,支持建制陣營者不足一成,建
制與非建制陣營的支持度差距,高於台灣和澳門。

8.51 三成七香港青年表示曾參與佔領運動,比例高於台灣和澳門。

8.52 四成二香港青年支持以激烈手法促使政府回應訴求,比例只略低於台灣,遠高於
澳門。

8.53 香港青年投票支持非建制陣營的比例,高於中年/長者。

8.54 三地青年參與社運,及同意採用激烈手法的比例,均高於中年/長者。

8.55 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較傾向參與佔領、太陽花或反離保運動。
138
8.56 在香港,認同沒有足夠向上流動機會的青年,也較傾向投票支持非建制陣營,和
同意採用激烈手法。此外,一直在社會最上層,或經歷向上流動達最上層,以及
自覺向上流動的青年,均較傾向參與佔領運動。

8.57 在個人訪談中,三地受訪青年普遍同意青年參加社運與社會流動受阻有關。他們
認為,上流機會不足不僅是個人問題,而是新一代共同面對的社會問題。如果政
府能成功增加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除能直接改善青年的生活外,更能彰顯社會
公義,減少青年的不公平感,降低他們參與社運的意欲。不過,受訪青年同時認
為,向上流動問題,不是促使青年參與社運的唯一原因。

139
9 社會流動與政策期望

本章 電話調查所得:香港青年對改善工作發展機會的意見
重點發現 四成二選擇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
三成七選擇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
三成三選擇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
兩成四選擇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

深入訪談所得:香港青年對改善工作發展機會的期望
教育方面:增設實用科目
經濟方面:政府落實產業多元化
房屋與民生方面:增建公共房屋,解決租金高企問題
政治方面:多吸納不同背景青年(尤其非精英青年)進入
諸如青年事務委員會等組織

140
9.1 港、台、澳青年的學歷大幅提升,但高學歷青年未能在踏足社會後獲取較佳的薪
酬待遇、成就向上流動,卻成為三地的社會問題。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的觀感和
政策期望,從而更切實地為他們排難解困,協助他們以更好的方法為社會作出貢
獻,本研究曾要求受訪者提出他們認為最能幫助青年向上流動的方法。

9.2 本章集中分析香港受訪者於電話調查和深入訪談提出的意見,台灣和澳門的資料
僅供參考。

政策建議的選擇

9.3 在電話調查中,針對如何改善青年的工作發展機會,藉以促進其社會流動的問題,
我們要求受訪者就七項社會上較常見的建議提供意見,選擇他們認為最有幫助的
兩項。提供給受訪者選擇的七項建議,大致可歸納為如下三個類別:

業界層面

政府層面 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
個人層面 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
加強就業輔導
提升工作競爭力
刺激企業投資
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
幫助年輕人創業

9.4 圖 9.1 和表 9.1 各展示香港和三地民眾對該七項建議的選擇。從排序看,青年和


中年/長者的選擇並不相同:

青年 中年/長者

第一位 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41.8%) 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43.9%)

第二位 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37.0%) 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32.4%)

第三位 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32.8%) 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26.0%)

第四位 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24.2%) 政府刺激企業投資(22.1%)

141
圖 9.1:香港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政府加強就業輔導 8.0
12.2

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 19.0
26.0

政府刺激企業投資 21.6
22.1

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 24.2
19.7

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 32.8
19.2

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 37.0
43.9

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 41.8
32.4

0.0 10.0 20.0 30.0 40.0 50.0

18–35歲組 36歲或以上組

問題:
「以下做法你認為哪兩項最能有效改善年輕人工作發展機會?政府加強就業輔導、政府刺激企業投
資、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政府幫助年輕人創
業,還是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呢?」

9.5 交互表列分析發現,在七項建議中,香港青年和中年/長者對如下六項的選擇,呈
顯著的差異,數目較台灣和澳門多:

 青年較中年/長者重視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青年 41.8%,中年/長者
32.4%)
、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32.8%和 19.2%)
,以及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
(24.2%和 19.7%)。

 中年/長者較青年重視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青年 19.0%,中年/長者 26.0%)



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37.0%和 43.9%),以及政府加強就業輔導(8.0%和
12.2%)。

 兩者僅對政府刺激企業投資的選擇,沒有顯著的差異。

9.6 如按每項選擇的差幅排序,香港青年和中年/長者於下列兩項的差異最大:

 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13.6 個百分點)。

 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9.4 個百分點)。

142
表 9.1:三地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18–35 歲組 36 歲或以上組
香港 台灣 澳門 香港 台灣 澳門
個人層面
1 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 37.0 42.7 38.0 43.9 41.1 35.7
業界層面
2 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 24.2 19.6 14.3 19.7 20.4 9.3
3 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 19.0 40.5 24.0 26.0 32.6 27.7
政府層面
4 政府加強就業輔導 8.0 19.7 13.3 12.2 25.2 15.0
5 政府刺激企業投資 21.6 26.2 20.6 22.1 28.0 17.9
6 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 41.8 26.2 45.7 32.4 26.5 53.5
7 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 32.8 18.3 21.7 19.2 14.4 17.3
(n) (975) (1007) (944) (945) (968) (947)

卡方檢定 1 2 3 4 5 6 7
18–35 歲組
香港 vs 台灣 ** * *** *** * *** ***
香港 vs 澳門 ns *** ** *** ns ns ***
台灣 vs 澳門 * ** *** *** ** *** ns
36 歲或以上組
香港 vs 台灣 ns ns ** *** ** ** **
香港 vs 澳門 *** *** ns ns * *** ns
台灣 vs 澳門 * *** * *** *** *** ns

香港 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 ** * ** ** ns *** ***


台灣 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 ns ns *** *** ns ns ns
澳門 18–35 歲 vs 36 歲或以上 ns *** ns ns ns *** *

* p < .05 ** p < .01 *** p < .001

注︰受訪者可回答一至兩項,所以百分比總和可大於 100%。

143
9.7 如比較三地青年對如何改善青年工作發展機會的看法,可見:

 香港青年選擇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24.2%) ,及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32.8%)
的比例,高於台灣(19.6%和 18.3%)和澳門(14.3%和 21.7%)。

 香港青年選擇企業提升員工技能培訓(19.0%) ,及政府加強就業輔導(8.0%)
的比例,低於台灣(40.5%和 19.7%)和澳門(24.0%和 13.3%)。

9.8 三地中年/長者的看法,僅在下列兩項呈顯著的差異:

 香港中年/長者選擇政府刺激企業投資的比例(22.1%)
,低於台灣(28.0%)

但高於澳門(17.9%)。

 香港中年/長者選擇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的比例(32.4%),遠低於澳門
(53.5%),但高於台灣(26.5%)。

9.9 香港青年雖傾向選擇政府保障本地人就業機會,但如比較不同社經背景者的看法,
值得關注的差異包括(表 9.2):

 高收入(50.3%)和自視為社會中層或以上(44.6%)者選擇個人提升工作競
爭力的比例,高於低收入(27.5%)和自視為社會下層(15.7%)者。

 18–25 歲(30.5%)
、大專或以上學歷(27.0%)
、從來沒有工作(32.6%)
,以
及經歷向下流動(35.3%)者選擇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的比例,高於 31–35 歲
(18.3%)、中學或以下學歷(15.7%)
、目前沒有全職工作(15.7%),以及一
直在最上層(12.2%)者。

 服務人員(17.1%)選擇政府加強就業輔導的比例,高於行政人員(4.2%)

 18–25 歲(38.5%)
、服務人員(39.5%)
、低收入(43.4%)
、自視為社會下層
(39.5%),以及一直在社會最上層(53.7%)者選擇政府幫助年輕人創業的
比例,高於 31–35 歲(23.2%)
、行政人員(18.6%)
、高收入(23.9%)
、自視
為中層或以上(27.6%),以及上流達最上層(11.8%)者。

9.10 香港中年/長者普遍認同個人提升工作競爭力能有效改善青年的工作發展機會,
只有從來沒有工作者(9.7%)的比例偏低,較值得注意的社群差異在於:

 自視為社會中下層者(22.8%)選擇加強商界和學界合作的比例,高於自視
為社會下層者(11.5%)。

 60 歲或以上(18.6%)
、從來沒有工作(22.7%)
,以及自視為社會下層(21.6%)
者選擇政府加強就業輔導的比例,高於 36–49 歲(7.8%)、目前有全職工作
(6.4%),以及自視為社會中層或以上(10.5%)者。

144
表 9.2:按社經背景劃分香港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

18–35 歲組 36 歲或以上組
提升工作 加強商學 提升員工 政府加強 政府刺激 保障本地 幫助年輕 提升工作 加強商學 提升員工 政府加強 政府刺激 保障本地 幫助年輕
競爭力 合作 技能培訓 就業輔導 企業投資 就業機會 人創業 競爭力 合作 技能培訓 就業輔導 企業投資 就業機會 人創業
性別
男性 39.2 22.2 21.5 6.4 20.9 41.2 33.4 47.6 20.7 25.7 13.8 23.1 29.1 15.6
女性 35.0 26.0 16.6 9.5 22.2 42.3 32.2 40.6 19.0 26.3 10.9 21.1 35.3 22.3
年齡
18–25 歲/36–49 歲 33.5 30.5 16.1 7.0 18.5 43.7 38.5 47.2 23.7 27.8 7.8 21.0 34.9 15.8

26–30 歲/50–59 歲 41.0 19.0 20.3 9.1 20.0 41.3 32.9 43.7 20.7 24.6 9.4 26.4 34.1 20.8
31–35 歲/60 歲或以上 39.3 18.3 22.5 8.6 28.1 39.2 23.2 40.8 15.2 25.5 18.6 19.6 28.7 21.2

學歷
中學或以下 31.3 15.7 21.4 10.9 20.1 43.7 38.4 38.0 18.1 27.3 13.8 19.1 34.3 21.3
大專或以上 39.0 27.0 18.2 7.0 22.1 41.2 30.9 54.0 22.6 23.8 9.0 27.3 29.1 15.9
出生地
香港 38.0 24.9 19.9 7.1 20.4 42.8 31.9 47.6 23.2 27.6 10.3 23.9 31.6 16.1
中國內地 34.1 22.2 16.9 10.7 26.5 36.8 35.8 36.4 13.4 24.7 15.0 19.1 34.0 25.0
工作狀況
從來沒有工作 33.0 32.6 14.8 6.9 17.8 46.0 37.7 9.7 4.8 19.3 22.7 24.2 51.7 28.9

目前沒有全職工作 30.9 15.7 18.6 4.6 19.8 51.9 37.4 38.3 18.7 25.5 17.7 21.4 31.3 21.4

目前有全職工作 40.3 21.9 21.1 9.2 23.8 37.6 29.4 50.8 21.4 26.8 6.4 22.6 32.6 16.6

145
表 9.2:按社經背景劃分香港民眾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的建議的選擇(%)(續)
18–35 歲組 36 歲或以上組
提升工作 加強商學 提升員工 政府加強 政府刺激 保障本地 幫助年輕 提升工作 加強商學 提升員工 政府加強 政府刺激 保障本地 幫助年輕
競爭力 合作 技能培訓 就業輔導 企業投資 就業機會 人創業 競爭力 合作 技能培訓 就業輔導 企業投資 就業機會 人創業
職業
行政人員 49.6 19.2 20.8 4.2 28.2 37.2 18.6 64.0 21.6 24.8 4.5 25.1 24.2 16.4
專業人員 42.9 21.2 17.5 4.8 29.1 36.1 32.9 54.0 26.1 22.2 7.0 21.9 33.4 13.6
輔助專業人員 38.5 23.2 18.2 12.1 23.0 40.3 30.4 53.8 20.9 28.2 4.8 21.9 36.2 13.5
文員 37.9 25.4 30.4 8.4 19.1 37.4 27.1 45.1 23.1 31.5 5.7 24.8 33.2 14.2
服務人員 29.3 23.8 18.5 17.1 21.0 36.5 39.5 42.6 10.9 35.5 3.0 16.5 35.0 27.1
工人 35.0 17.0 19.3 8.7 15.3 38.0 38.7 36.4 20.7 23.6 10.8 21.6 39.6 19.9
個人月收入
$14999 或以下 27.5 26.8 16.8 13.9 18.9 41.4 43.4 — — — — — — —
$15000–$29999 41.7 21.4 23.2 8.0 23.6 39.2 26.0 — — — — — — —
$30000 或以上 50.3 20.0 17.7 5.2 30.1 31.3 23.9 — — — — — — —
主觀社會階層
下層 15.7 29.4 19.8 8.0 24.3 49.7 39.5 32.3 11.5 24.1 21.6 20.1 34.3 22.8
中下層 36.3 26.9 16.9 6.3 22.5 42.3 35.6 39.8 22.8 22.6 11.6 20.4 37.1 20.7
中層或以上 44.6 19.8 20.9 9.7 19.9 38.9 27.6 48.3 20.2 27.6 10.5 23.7 30.0 18.0
職位社會流動
一直在最上層 43.5 12.2 10.8 0.0 32.1 34.5 53.7 — — — — — — —
上流達最上層 46.3 34.0 8.9 9.3 27.7 37.7 11.8 — — — — — — —
上流未達最上層 46.8 20.4 20.0 8.1 28.6 37.1 25.3 — — — — — — —
沒有流動 34.5 20.6 22.8 11.1 21.6 39.7 29.8 — — — — — — —
向下流動 47.5 35.3 25.8 1.6 13.4 30.9 40.4 — — — — — — —

注:經交互表列分析檢定,達.05 顯著水平的社群差異以粗體標示。
受訪者可回答一至兩項,所以百分比總和可大於 100%。
146
具體政策期望

9.11 根據電話調查所得,香港民眾普遍認同政府層面的方法,對改善青年工作機會最
有效。我們繼而根據深入訪談所得,整理出受訪香港青年對教育、經濟、民生、
社會保障、政治等領域和青年政策的政策期望。我們同樣以香港為主,台灣和澳
門受訪者的意見則略過不表。

教育領域

課程
劉先生(20 歲,大專) 現時中學教育課程太重視學術,如物理和生物,內容與
洪先生(30 歲,中學)
工作無關,應該集中培育中學生的德行和中英數,並增
加實用性科目。

岑敖暉(23 歲,大專)
蔡先生(30 歲,大專)
改革大學課程,不應側重專業科目,增設藝術學位課程
讓青年進修,令父母認為藝術等學科是專門知識。

吳先生(23 歲,大專)
現時課程如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不夠專門,應開設一些
更專門的學位,幫助青年投身專業行業。

劉先生(20 歲,大專)
吳先生(23 歲,大專) 幫助青年進修職業先修課程或專科學程。
盧先生(32 歲,大專)
劉先生(20 歲,大專)
用師徒制教授實用性科目。

學額
岑敖暉(23 歲,大專)
普及大專教育。

盧先生(32 歲,大專)
增加大學學位沒有幫助。

資助
邱小姐(30 歲,中學)
開設更多不同程度和內容的進修課程,並調低學費。

鄭先生(19 歲,中學)
增加給予本地學生獎學金的數目和金額。

147
其他
劉先生(20 歲,大專)
減少內地學生來港和本地青年競爭。

經濟領域

結構
岑敖暉(23 歲,大專) 經濟結構多元化,推動新產業,如農業、文化產業、高
周澄(30 歲,大專)
科技工業。

游蕙禎(25 歲,大專)
發展城市自給自足的概念。

資助
周澄(30 歲,大專)
郭小姐(33 歲,大專) 提供地方、租金優惠和成立創業基金,幫助青年創業,尤
其是創新行業。

職位
林小姐(35 歲,大專)
了解青年工作要求,再針對提供相關職位。

市場
郭小姐(33 歲,大專)
防止大公司壟斷市場。

148
民生領域

居住
黃浩銘(28 歲,大專)
謝先生(30 歲,中學) 大量增建公屋和居屋,解決高租金問題,壓抑樓價。
郭小姐(33 歲,大專)

租金
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回購公共事業,例如回購領展,減低所屬商鋪租金,解決
黃浩銘(28 歲,大專)
高租金問題。
顏小姐(22 歲,中學)

墟市
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重發小販牌;開設墟市。

社會保障領域

勞工
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確立合理的標準工時。

分配
岑敖暉(23 歲,大專)
在不同層面積極進行財富再分配。

退休
曾小姐(20 餘歲,大專)
訂立全民退休保障。

政治領域

政府
王小姐(26 歲,大專)
梁振英下台。

政制
陳先生(32 歲,大專)
改革政制。

149
青年政策

體制
蔡先生(30 歲,大專)
重組青年事務委員會,現時青年事務委員會成員都是社
會精英,只聆聽乖巧青年意見,忽視邊青、基層、貧苦
人士意見,令政府聆聽不到反對聲音。

輔導
顏小姐(22 歲,中學)
幫助青年發展興趣。

就業
林小姐(35 歲,大專)
令青年降低工作要求。
劉先生(20 歲,大專)

中學應該開辦職業導向課程,幫助青年尋找自己的路向。

交流
劉先生(20 歲,大專)
舉辦更多出國交流活動,令青年增廣見聞,尋找自己的人
生目標。

9.12 綜合以上訪談所得,我們不難看到不少電話調查所得缺乏的個人感受與觀點 ─
儘管有些觀點存在矛盾或因人而異的問題,但卻展示了青年的切身經歷與想法,
以下數點尤其值得重視:

 在教育方面:要求增設實用科目,讓無意朝讀書方向前進的青年,及早掌握
謀生技藝,有更好出路;與此同時,亦要求減少內地學生留港就業及與本港
青年直接競爭。

 在經濟方面:要求政府落實產業多元化,增加不同層面就業機會,讓青年各
展所長,以及為有志創業青年提供多元支援等。

 在房屋與民生方面:要求增建公共房屋和解決租金高企問題,並希望可以重
發小販牌照及開設墟市。

 在政治方面:希望政府可多吸納不同背景青年進入諸如青年事務委員會等組
織,尤其是非精英青年,讓他們的聲音可以得到傳達,並舉辦更多支援青年
開拓視野和識見的活動,例如國際交流。
150
小結

9.13 概括而言,電話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民眾認為在改善青年向上流動的問題上,政
府擔當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政府應更主動地採取合適的措施,積極回應青年的
政策期望,從而協助他們獲得合理和足夠的社會向上流動機會。其中尤應注意的,
是香港青年普遍同意政府保障本地人的就業機會,覺得這樣才是提高青年工作機
會的最有效做法。

9.14 深入訪談所得揭示了受訪青年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雖然部分青年的觀感、態度和
政策期望不盡相同,甚至有些相互矛盾,但卻補充了電話調查的不足,所以同樣
值得重視。

9.15 綜合研究所得,最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普羅民眾或青年本身,均對政府抱極大期
望,因此,政府若沒法提供適時回應或有效政策,必然會招來各方批評,繼而影
響政府的認受性和管治。

151
10 政策影響與政策建議

10.1 本章旨在爬梳眾多主觀和客觀數據,勾勒導致青年感到社會流動受阻、人生發
展受限、社會正義不彰,以及促使他們對政府不滿並走上街頭的關鍵問題,然後
針對香港的情況,提出相關的政策方向和原則建議。

環境對青年際遇和觀感的影響

10.2 在全球化、區域化、民主化和「中國崛起」等大潮下,香港青年一代面對嶄新的
機遇、挑戰與問題:

• 青年升讀大專的比例(尤其自資課程)急升,導致
教育水平大幅急升
「學歷貶值」、「未就業先欠債」等問題。

• 青年擔任行政及專業人員的比例,沒有與學歷同步提
就業情況未見改善
升,導致對前景悲觀、社會不公等失望。

• 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近20年沒有明顯增加,導致教
薪酬待遇上升有限
育投資與職業/收入回報不成正比等不滿。

• 樓價與青年就業收入中位數比率,近十多年上升近三
樓價租金持續飆升
倍,導致「置業夢碎」、「地產霸權」等憤懣。

• 在學歷貶值的環境中,導致「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傳
現實與期望落差巨大
統期望與薪酬待遇出現落差、影響生涯規劃的挫折。

• 內地移民、學生、旅客大幅增加,導致掠奪資源、搶
抗拒兩地融合趨烈
走機會、窒礙晉升、破壞本土文化等指控。

152
青年際遇/觀感對社會政治態度和行動的影響

10.3 青年升讀大專的比例大幅增加,但僅一成能躋身社會上層,逾半沒經歷職業流
動,逾七成自覺過去五年沒有向上流動(當中近一成甚至向下流動)
,並相信香
港青年的向上流動機會過去不多、現在不夠、未來也不好。

10.4 青年的社會流動感受和認知,較年長世代負面,對其社會和政治態度和行動具
有顯著的影響:

成功組 失意組 悲觀組


(經歷職業向上流動) (沒經歷職業向上流動) (認為沒有足夠機會)

社會流動感受較正面 社會流動感受較負面 生活素質評價較負面

政府施政評價較負面
政治參與較積極 社會流動認知較負面
內地融合取向較負面

政治態度較前衛

政治參與較積極/激進

社會流動感受 較正面 = 較傾向自覺向上流動


成功組
政治參與 較積極 = 較傾向曾參與佔領運動

社會流動感受 較負面 = 較傾向自覺沒有流動或向上流動


失意組
社會流動認知 較負面 = 較傾向認同青年沒有足夠機會向上流動

較負面 = 較傾向不滿目前的生活和工作,認為個人努力與生活水準
生活素質評價
相比不公平

政府施政評價 較負面 = 較傾向不滿政府的工作表現,認為政府漠視青年的訴求

內地融合取向 較負面 = 較傾向支持香港與內地保持距離


悲觀組
較前衛 = 較傾向對政治感興趣,重視民主政治發展,支持民主體制,
政治態度
支持非建制陣營

較積極/激進 = 較傾向投票給非建制陣營,曾參與佔領運動,同意採
政治參與
用激烈手法達致政府回應訴求

153
政策建議:原則與方向

10.5 結合是項研究所得,下文總結出促進社會流動、優化政治參與和梳理社會深層
次矛盾問題三個層面,提出一些原則性或方向性的政策建議,包括:

促進社會流動 優化政治參與 梳理社會矛盾

「開源/開路」 開放正規政治參與途徑 貧富懸殊問題

「節流/分流」 提倡理性政治參與文化 房屋短缺問題

促進人力資源調配 兩地矛盾問題

促進社會流動

10.6 要有效促進青年社會流動,就如解決交通擠塞、行車不暢的問題般,須兼從「開
源/開路」和「節流/分流」兩方面入手。
「開源/開路」
,意指開拓更多有助青年向
上流動的路徑、源頭,即社會空間;「節流/分流」,則是減少青年在同一時間內
向同一社會層面、產業或職業崗位擠壓,以免造成惡性競爭。

10.7 此外,亦須強化人力資源的素質(競爭力)和有效調配,尤應充分利用資訊發放
和教育培訓等,讓青年及社會對於人力資源投入與回報有充分的掌握,從而更
全面地了解年輕人的興趣與專長,家長與學生及早做好生涯規劃,校方可因材
施教,社會可量材而用,協助青年盡展所長,減低人力資源的錯配。

促進社會流動之一:「開源/開路」
10.8 「開源/開路」有兩個主要方向:一是發展本地經濟,以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另
一是向外開拓,鼓勵青年往外闖,爭取境外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令香港人打拼事
業的人生舞台,不再局限於香港這彈丸之地,而是利用其獨特優勢和專業,向全
球擴張。

154
「開源/開路」:發展本地經濟、創造更多社會空間

10.9 眾所周知的最重要「開源/開路」方法,是發展本地經濟:

 確保經濟保持活力,鞏固和發展既有的支柱產業,包括貿易、物流、金融、
旅遊,以及專業服務及其他產業服務等,以維持就業機會的增長,降低失業
率,拉動薪金水平。

 維持自由競爭的經濟環境,降低營商成本與阻力,保持經濟綜合競爭力。

10.10 落實產業多元化:

 除了既有的支柱產業,積極開拓其他如教育、醫療、環保回收、創意和專業
認證等產業,令經濟結構更多元化,創造更多青年發展所長的上流機會。

10.11 支持高增值及高科技產業:

 為社會和經濟繼續前進注入新動力,帶來更大效益,為青年提供更多優質
就業職位。

 對有志科研開發的青年,提供各種便利和支援,讓不同學科出身的青年可
投身其中。

 鼓勵商界與學界加強科研合作,吸納更多大學本科生、研究生,及已踏足社
會的青年加入科研行列。

10.12 支持文化創意產業:

 協助青年發揮知識面廣、想法新穎,以及勇於表達的特質。

 善用香港獨特的東西文化薈萃、經濟發達和高教育水平等特質,創造優良
環境,鼓勵青年創意和創業。

 提供條件給有志投身文化創意的青年,如撥出具特色且列為保育的建築物
作為青年文化創意中心等。

10.13 支持青年創業:

 提供政策優惠,改善不同形式的支援,如:

 增加免費辦公室。

 提供更多租金優惠。

 增加創業借貸計劃。

 增設創業諮詢與導師計劃等。

155
10.14 利用青年豐富想像力,發展具地方特色、低創業成本的經濟活動:

 不同地區各有特色,按其優勢打造地區品牌,創造更多「原區就業」的機會,
如:

 新界有機農場、生態導賞。

 市區活化工廈。

 重建地方墟市和重發小販牌,撥出一定比例,給予青年創業者。

「開源/開路」:向外開拓

10.15 除發展本地經濟,為青年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社會空間外,同時鼓勵青年到世
界各地闖天下,乘全球化和區域化機遇向外開拓發展。

10.16 中國內地:

 內地經濟雖略見回落,但仍是世界經濟火車頭,發展勢頭良好,創業和就業
機會極多。

 內地的創業和就業文化和條件雖與香港有別,但已有很大改善,加上同文
同種,始終較易適應與掌握,乃有志尋求突破的青年一個不錯的選擇。

10.17 台灣與澳門:

 台、澳與香港的商貿往來向來緊密,環境較易熟悉,青年容易在兩地尋找機
會,亦較易得到接納和發揮。

10.18 「一帶一路」新興經濟體:

 「一帶一路」多屬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高,機會較多,除港人較熟悉
的東南亞,亦有較陌生的中亞、南亞、東非和阿拉伯世界,這些均是考驗人
生的舞台。

 香港人擁有國際視野,在金融、物流和專業服務等行業尤具優勢,青年可走
向「一帶一路」地區,發揮此等優勢。

 「一帶一路」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經濟,具有潛在的多元機會,青年若能勇敢
地前往闖蕩,應有不錯的經歷。

10.19 日、韓與西方國家:

 雖然日、韓與西方國家近年經濟低迷,社會問題糾纏複雜,但仍有不少社會
空間,可供香港青年開拓。

156
 青年在成熟的經濟體中「遊學打工」
,除學習技能與知識外,亦可開闊視野,
增廣見聞,體驗生活,有助日後更好地打拼事業。

 政府與當地企業聯絡,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及相關支援。

促進社會流動之二:「節流/分流」
10.20 有效的「節流/分流」
,不但可減少惡性競爭,避免人力資源過分集中於個別行業,
虛耗太多時間於等待上流,不能發揮所長,亦可減少工作上懷才不遇的挫折感。
具體的「節流/分流」方法,包括停止學位過於急速的擴張、優化職業教育,以
及限制外勞和收緊非本地大學畢業生留港就業等。

「節流/分流」:量質並舉的學位增加

10.21 近 20 年間,香港高等教育學額大幅增加,社會對教育的看法則傾向功利主義,
加上職業崗位未能同步增加,自然衍生種種問題。

10.22 檢視本地大專學位的數目,重視學生的素質,而非單從數量角度考慮問題:

 嚴格控制自資學位課程的素質和數目。

 檢討副學位政策,因為不少辦學團體大量開辦自資副學位課程,勞動市場
沒有相應優質職位吸納這些畢業生,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

10.23 調整大學教育心態:

 在社會廣作宣傳,調整民眾對教育的看法或觀念。

 糾正社會對教育的功利觀念,如視學歷為向上流動的入場券、賺錢的保障,
宣揚教育的其他目標,如個人成長和求取知識等。

「節流/分流」:優化職業教育

10.24 職業教育應是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唯過去不受社會重視,甚至被邊緣化,削弱
其教育分流的作用。政府早已推出職業專才教育,亦把「職業導向教育」改為新
高中學制的「應用學習」
,可惜實施十多年來仍未能扭轉職業教育的劣勢。故此,
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和優化職業教育。

10.25 優化「應用學習」的執行,凸顯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意義和認受性:

 加強向學生、家長和老師說明課程與學生升學及就業前路的關係,扭轉社
會將職業教育視為「讀書不成者的出路」的觀念,指出擁有技能,也是美好
生活的重要保障。

 強調「行行出狀元」,宣揚「工匠文化」,鼓勵青年對技能的追求。
157
 推動職業學院與業界合作,訓練更符合業界需求的技術。

 增加專業課程的資歷或資格認證,強化業界與社會認受性。

10.26 優化學徒制度:

 弘揚傳統的學徒制,這對技藝傳承有重要意義,亦有助建立職業關係與情
感。

 擴充以師徒制傳授職業知識,讓青年更容易掌握所需技能,及增加相關工
作經驗。

10.27 增設中學階段的實用性科目:

 增加教授日常生活知識,增設實用性且和工作有關的科目。

10.28 增加在職者持續進修的實質鼓勵和資助:

 增加「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協助青年在職進修。

「節流/分流」:檢討非本地學生在港就業安排

10.29 香港在秉持自由經濟理念之餘,可考慮對某些就業崗位設立保障本地居民 ─
尤其剛踏足社會的青年 ─ 的就業權益,增加社會流動機會。

10.30 考慮檢討非本地大學畢業生留港工作的安排:

 大學教育急速擴張,非本地大學生的數量亦大幅增加,容許非本地大學畢
業生留港工作的安排,可能增加了勞動市場的競爭。

 大多數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從事的職業,並非社會急欲吸納的「優質人才」類
別,可由本地畢業生頂替,以增加其入職和晉升的機會。

促進社會流動之三:促進人力資源調配
10.31 由於近年大專學額擴展過急,職業學校則未能發揮更大功能,因而出現某類人
力資源培訓過多或過少的問題,令勞動市場產生一定程度的人力資源錯配問題,
例如漁農業、建造業、環保回收業等長期缺乏新血,影響行業發展。

10.32 加強向社會倡導正確的教育價值、職業無分貴賤的觀念,指出個人肯努力拼摶,
不同職業同樣具有不錯的出路:

 改變偏重文法學校、忽略職業學校的社會取向和教育政策。

 因材施教,因應學生的天賦才能與興趣落實教育,協助對書本缺乏興趣、喜
歡工藝、想學一技之長的青年有較好出路。

158
 減輕職業學校的負面標籤,宣傳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成就和貢獻。

10.33 強化人力市場資訊流通與互動:

 學校、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加強合作,舉辦更多職業講座,讓各方對社會整
體人力資源狀況有較多的了解。

 勞工處發放更多有關不同行業、職位與薪酬的資訊,讓學生、家長和大眾對
各行各業與不同職業崗位的待遇、前景等,有更好的掌握。

 因應青年習慣於社交媒體收集資料,將相關資料在社交媒體上發放。

10.34 一方面透過「開源/開路」的方法,拓展青年的上流空間;另一方面透過「節流
/分流」的方法,減少某些層面窒礙上流的阻力與競爭;再加上有效調配,提升
青年的競爭力,在不同崗位上各司其職。在社會流動暢通的情況下,青年若能腳
踏實地積極打拼,應能實踐心中理想,減輕對社會和政府的不滿。

優化政治參與
10.35 青年關心社會、參與政治,是值得鼓勵且具積極意義的事情。因此,應盡量開放
正規的政治參與途徑,吸納青年的貢獻,聆聽他們的聲音;另一方面,應在社會
上提倡理性的政治參與文化與觀念。

優化政治參與之一:開放正規政治參與途徑
10.36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引導和吸納他們進入正規的政治參與途徑,可讓他
們及早了解政府管治、政治運作和社會發展,尤其可讓他們體會或明白施政背
後的原委,提高議政論政的水平。

10.37 強化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功能和代表性:

 委員會在聽取青年的意見,和吸納其代表方面,可更為進取和開放。

 吸納不同背景的青年進入委員會。

 增強委員會與不同階層與背景青年的接觸與服務。

 因應青年習慣使用社交媒體,多利用新媒體與青年溝通和接觸。

 加強委員會與其他青年民間組織的合作,讓青年在不同層面有更多發揮與
表達的機會。

159
10.38 委任更多青年代表進入其他政府諮詢組織:

 政府有眾多諮詢組織,應盡量為青年代表敞開門路,讓他們參與其中,既讓
他們的看法與關注獲得了解,亦讓他們及早了解社會制度的運作實況。

 聽取和尊重青年對學業、工作和消閑娛樂的意見,吸納他們的專業與才幹。

10.39 適時重啟政制改革,爭取實現「雙普選」

 2014 年的政制改革以失敗告終,令不少青年感到不滿,引發連串大型政治
抗爭。

 協助青年重拾對政府及政制的信心,須加快民主發展的步伐,讓青年從正
規而直接的途徑參政議政。

 鼓勵青年在議會選舉中投票,或是參與選舉,共同制訂公共政策,為社會發
展作出更大貢獻。

優化政治參與之二:提倡理性的政治參與文化
10.40 積極和理性的政治參與,有助認清社會問題,並收窄矛盾與分歧,凝聚共識,從
而解決問題。為此,社會應提倡及鼓勵理性的政治參與文化。

10.41 強化大、中、小學的公民教育:

 提倡多元包容、理性討論與求同存異的文化。

 學習尊重不同政見的表達。

 鼓勵換位思考、易地而處。

10.42 正視互聯網及社會媒體的討論和意見。

10.43 透過開放政治參與途徑,讓更多對政治有興趣的青年參與。

梳理社會深層次矛盾
10.44 社會流動不暢並非導致青年走上街頭的單一原因,其他諸如社會存在各種不公
平問題,以及政府表現不如人意等,亦滋生了不滿,促使他們發聲。內外政局出
現重大轉變,亦可能成為激發他們走上街頭的因由。與任何成熟資本主義社會
一樣,香港亦存在不少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必須盡早解決,否則不但青年,整體
社會亦受其困擾,難以邁出健康的發展步伐。這些深層次矛盾為數不少,本報告
只集中於受訪青年最關心的三項:貧富懸殊日趨劇烈、房屋問題長期未能解決,
以及與內地之間的隔閡仍然明顯。

160
梳理社會深層次矛盾之一:貧富懸殊問題
10.45 回歸以來,民眾普遍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愈趨嚴重,社會不公有增無減。在
資本主義社會,貧富不均從來都是其他社會問題的溫床,並且相互糾纏,極難解
決。政府除了致力發展經濟,創造財富,更應注意財富的公平與合理分配,雙管
齊下,才能令社會健康安定地持續發展。

10.46 強化公平競爭法:

 現時雖已有強調公平競爭、防止壟斷的法例,但條例設計存在缺陷,對巨型
企業作用不大。

 政府應考慮如何強化現行法例的效用與涵蓋面。

 加強法例執行。

 收緊巨型企業的收購合併條件。

10.47 增加徵稅:

 提高公司利得稅。

 徵收物業空置稅。

 提升高薪階層的累進稅。

10.48 優化社會福利制度:

 回歸以來,政府的福利開支雖持續增加,但相對於貧窮問題的惡化速度,還
是明顯落後。

 現時的社會福利制度,未能有效紓解貧富不均問題,須進一步完善,包括增
加福利資源分配,加強對邊緣家庭,尤其俗稱的「N 無家庭」的支援。

10.49 扶助貧窮家庭,化解跨代貧窮問題:

 針對「成功靠父幹」問題,增加資源扶助貧窮家庭的兒童,為其求學、求職
提供更多幫助,例如增加補習服務。

 為貧窮家庭的兒童提供各種社會資本,以提升其學習技能和社會競爭力。

 不少「名校」的收生要求,除學業成績外,還評審其他方面的能力及經歷。
貧窮家庭缺乏資源多方面培育孩子,多偏重學業成績,降低子女升讀「名
校」的機會,間接阻礙日後的向上流動。政府應改善中小學收生制度,使貧
窮家庭的子女有平等機會入讀。

161
梳理社會深層次矛盾之二:房屋短缺問題
10.50 住屋不但是基本的生活保障,亦是財富積累、身分與社會地位和社會流動的象
徵,更是生活素質的重要一環。故此,如果房屋出現問題,供應長期未能應對民
生需求,勢必影響民心向背、社會安危與發展。

10.51 對青年而言,房屋的意義尤其重要。最重要原因是青年步向成年,除尋求自我、
渴求自立、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外,亦進入成家立室的人生階段,對房屋自有殷切
和迫切的需求。但是,青年剛踏足社會,必然難以負擔具有財富積累標誌的房
屋。近年,香港房屋的價格(包括租金)持續飆升,將相對微薄的青年個人收入
比了下去,出現了極嚴峻的置業問題,民眾普遍將這問題歸咎於政府。

10.52 長遠而言,應大量增加土地供應,興建更多房屋,解決房屋供不應求、樓價遠超
普羅市民負擔水平,以及人均居住空間愈來愈細的連串問題:

 增加公共房屋、居者有其屋和私人房屋的供應。

 加快舊區重建。

 在城市中心增加土地的建築比率。

10.53 中短期而言,推出應對措施:

 增設青年臨時宿舍:

 將部分政府空置物業轉為青年宿舍。

 協助青年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

 減少青年對公屋的需求。

 青年宿舍的租金,應略低於市價,以協助青年儲錢,為置業作準備。

 「潮裝」
(時髦裝修)乏人問津的公屋單位(主要是曾發生罪案的「凶宅」)

再分配給青年,因他們的思想一般較開放,不迷信,應較願意入住。

 鼓勵青年合租單位:

 大學生因宿位供不應求,會聯同知己在學校附近合租單位,一起生活。

 這樣的做法,既有助青年省錢,又可學習與人相處之道,更可享受不
再與父母同住的自由自立。

 政府可為青年合租單位提供租金津貼。

162
10.54 從宣傳與教育入手,提出房屋、居住或生活的新視角、新觀念:

 生活、身分或社會認同,不在於是否擁有物業,
「不做樓奴」
(把大部分收入
用於按揭供款),或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 移居較偏遠的地區,有其獨特的優點(如較佳環境,較低樓價)。

梳理社會深層次問題之三:兩地矛盾問題
10.55 回歸以後,兩地融合雖出現一些阻礙,但整體勢頭良好,2004 年推出的自由行
政策,本來亦帶來很好效果,但其後的急速擴張,如 2009 年放寬深圳市民到港
「一簽多行」等,卻衍生不少諸如「雙非學童」和「水貨客」等問題,激發香港
與內地人民的矛盾,青年世代的誤解、偏見和抗拒尤深,部分更衝上反對融合的
浪尖,給兩地關係和持久發展帶來不容低估的挑戰,影響「一國兩制」的落實。
為此,政府應從如下方面入手,積極克服兩地融合進程中的新挑戰。

10.56 審視自由行政策:

 自由行政策雖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創造職位,唯大多屬低技術的服務性
職位,較少是高階的行政或專業職位,這對青年向上流動幫助有限。

 加強宣傳教育與溝通,讓社會知悉自由行除有助經濟發展外,基層亦有可
觀的得益。

 與中央政府檢討「一周一行」政策。雖然中央政府因應特區政府要求,將深
圳居民的「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自由行旅客人數有所下降,但仍
未能化解問題,特區和中央政府應再次檢討有關政策。

10.57 強化香港和深圳的高素質融合與互動:

 香港與深圳山水相連,加強兩地融合,既是時勢使然,亦符合兩地市民的長
遠利益。

 不過,當前發展偏重數量,忽略素質,因而產生眾多磨擦與矛盾,若處理不
善,容易觸發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 兩地應在互諒互讓的原則下進行理性協商,爭取將潛在問題減少,提升融
合效益。

10.58 與內地其他省市及中央政府一同尋找可提升融合素質的方法:

 加強香港與內地民間的正面宣傳和教育,讓兩地人民了解彼此的制度、文
化和生活習慣差異,促進相互尊重和包容。

163
 提倡兩地間的「易位思考」
,即從對方的角度或處境思考問題,增加雙方互
諒互讓。

 舉辦更多青年和學生到內地學習、體驗生活與文化交流等活動,增加彼此
的認識和接觸,以增強互信和情感、消弭隔閡。

10.59 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很難在一時三刻間迎刃而解。為此,既要對當前任何有
助紓解問題的努力給予肯定,亦不要對未來能輕易解決問題抱太高的期望,或
存不切實際的幻想。政府若能化解上述深層次的社會矛盾,當可重獲青年和大
眾的支持與信任;反之,則會招來更多不滿,加深管治的困難。

研究限制及未來方向

10.60 面對青年社會流動受阻、政治態度日趨激進,以及社會深層次矛盾未見紓緩等
趨勢,政府除須對此等問題有全面與準確的了解外,更應在制訂應對方案前,與
民眾及持份者進行深入的諮詢。本研究旨在協助政府從社會流動的角度,了解
青年的經歷、觀感和訴求,為解決問題踏出多一步。

10.61 可是,我們必須指出,本研究的方法,以及所得數據,實存在不足之處:

 本研究並非追蹤性調查,僅能依賴受訪者回憶過去的流動經驗,雖然受訪
青年的社會流動時日不長,但是記憶難免出錯,尤其是較早就業的青年。

 我們運用電話調查蒐集具代表性的民意數據,由於問卷篇幅受嚴格限制,
只詢問了受訪者的初職和現職資料,欠缺兩者之間的就業情況記錄,未能
詳細得悉完整的流動經驗。

 我們雖進行個人訪談,嘗試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但接受訪談的人數有限,
亦非隨機取樣,不足以推論整體青年的情況。

 我們運用 EGP 階級分類來界定社會階層與流動,雖已按三地社會特質作出


調整,但近年社會變遷急速,經濟和就業模式和過去大有不同,因此或未能
精確反映青年(尤其創意和創業者)的社會流動狀況。

10.62 有鑒及此,我們建議政府進行一項長期的追蹤性入戶調查,定期蒐集同一群青
年的社會流動,以及社經政治態度和行為資料,供政府施政參考。

164
附錄:三地社會流動客觀指標概況

三個關注領域的發展方向

• 提供本地青年更多就讀高等教育機會,培育優秀人力資源,
求學 發展學生個人潛能和提升競爭力

• 創造更多上層就業機會,提升就業青年收入,維持高度和
就業 穩定的就業率

• 減輕青年置業負擔,確保他們安居,改善生活素質和主觀
置業 社會階層

關注領域和統計指標

A1.1 社會流動指標用以量度青年的社會流動狀況,被選取的指標應能明確顯示狀況是
否有所改善(即正向指標)或惡化(即負向指標)。表 A1.1 至表 A3.3 簡介研究
小組對香港、台灣、澳門三地各關注領域發展方向的設定、選取此等指標及有關
項目的主因,以及各指標項目的具體定義和計算方式。表最右欄「正負性」具「+」
號者為正向指標,數值愈大,代表青年社會流動程度愈高;具「–」號者為負向指
標,數值愈大,代表青年社會流動程度愈低。

A1.2 必須說明的是,部分指標項目的統計數據不是三地都齊全(如澳門的入大專率) ,
個別指標項目未如理想(如在「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中,以「25–29 歲的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和五年前的 20–24 歲人士
比較」取代「直接追蹤青年職位的變化」) ,日後可能有需要自行進行定期調查搜
集數據。

A1.3 圖 A1 至 A15 展示三地在求學、就業、置業領域近 20 年的發展趨勢。

165
表 A1.1:香港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入大專率

入讀八大院校率

適齡青年入讀八 教資會資助課程的第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教資會資助課程相當 + a, b


大院校率 (%) 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於全日制的第一年學
生人數佔相當於每個 助青年向上流動 士學位課程學生人數
相關年齡組別 (17–20 / (17–20 歲人口 / 4) ×
歲) 平均人數百分比 100%

考生入讀八大院 教資會資助課程的第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教資會資助課程相當 + a, c


校率 (%) 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於全日制的第一年學
生人數佔香港中學會 助青年向上流動 士學位課程學生人數
考或香港中學文憑試 / 兩年前香港中學會
考生人數百分比 考或當年香港中學文
憑試考生人數 ×100%

入讀大專教育率

適齡青年入讀大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 d, b


專教育率 (%) 數佔相當於每個相關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數 / (17–20 歲人口 / 4)
年齡組別 (17–20 歲) 助青年向上流動 × 100%
平均人數百分比

考生入讀大專教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 d, c


育率 (%) 數佔香港中學會考或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數 / 兩年前香港中學
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 助青年向上流動 會考或當年香港中學
人數百分比 文憑試考生人數 ×
100%
關注項目二:青年教育程度

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青年大專教育程 15–24 歲人口達到專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15–24 歲達到專上教育 + e


度比例 (%) 上教育程度百分比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程度人口 / 15–24 歲人
助青年向上流動 口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經濟活動身分

雙失 (非在學及非在職) 比例

雙失青年比例 15–24 歲非在學當中 長期失業和失學不單 (15–24 歲非在學當中 – e


(%) 失業和非在學當中非 對當事人經濟能力、心 失業人口 + 15–24 歲
從事經濟活動人口佔 理健康和人際關係構 非在學當中非從事經
15–24 歲人口百分比 成壓力,而且浪費青年 濟活動人口) / 15–24 歲
重要的時間,阻礙日後 人口 × 100%
向上流動

166
表 A1.2:香港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就業職位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經理及行政級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20–24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人員人數 / 20–24 歲就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25–29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經理及行政級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25–29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人員人數 / 25–29 歲就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專業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0–24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專業人員人數 + e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 20–24 歲就業人數 ×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25–29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專業人員人數 + e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 25–29 歲就業人數 ×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0–24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 員 人數 + 20–24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只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5
佔整體比例 (%) 別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 是當中少數,上層職位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士百分比 被年長者控制;反之, 級人員人數 + 15 歲或
比例愈大表示青年漸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成當中的主流 100%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 員 人數 + 25–29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只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5
佔整體比例 (%) 別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 是當中少數,上層職位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士百分比 被年長者控制;反之, 級人員人數 + 15 歲或
比例愈大表示青年漸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成當中的主流 100%

167
表 A1.2:香港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25–29 歲任經理及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29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e


行政級人員和專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級人員 + 25–29 歲專
業人員比例和五 就業人士百分比和五 內成功上流成為經理 業人員) / 25–29 歲就業
年前 20–24 歲該類 年前經理及行政級人 及行政級人員或專業 人數 × 100% – 五年
別人員比例的比 員和專業人員佔 20– 人員的比例 前之(20–24 歲經理及
較 (百分點) 24 歲就業人士百分比 行政級 人員 + 20–24
比較 歲專業人員) / 20–24 歲
就業人數 × 100%
以 1998 年為例:1998
年 (25–29 歲經理及行
政級人員 + 25–29 歲
專業人員) / 25–29 歲就
業 人 數 × 100% –
1993 年 (20–24 歲經理
及行政級人員 + 20–
24 歲專業人員) / 20–24
歲就業人數 × 100%

關注項目二:青年就業收入

就業收入中位數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e, f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港元)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e, f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港元)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15 歲或以上就業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 整體收入和青年收入 按官方數據 / e, f


人士每月就業收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對比,反映青年收入升
入中位數 (港元) 跌是青年問題,還是整
體社會問題。收入是其
中一個界定階級的準
則,同時反映青年維持
和改善生活條件的能

168
表 A1.2:香港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0–24 就 業 人 士 每 月 + e, f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5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5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5–29 就 業 人 士 每 月 + e, f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5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5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29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 e, f


收入和五年前 20–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24 歲就業青年收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內就業收入中位數的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入比較 (%) 位數變動百分比 增長比例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位數) /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
收入中位數 × 100%
以 1998 年為例:(1998
年 25–29 歲就業人士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1993 年 20–24 歲就
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
中位數) / 1993 年 20–
24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
業收入中位數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與職位空缺 青年人口 (15–34 歲)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 15–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b, g


的比率 (青年人 相對於職位空缺的比 的比率愈大,意味青年 職位空缺
口:職位空缺) 率 就業機會愈小,面對競
爭愈大

青年與經理及行 青年人口 (15–34 歲) 青年人口與經理及行 15–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b, g


政級人員、專業及 相對於經理及行政級 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 +
輔助專業人員職 人 員 + 專 業 人員 + 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 專業人員 + 輔助專業
位空缺的比率 (青 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比率愈大,意味青年成 人員職位空缺)
年人口:職位空缺) 缺的比率 功向上流動的機會愈
小,面對競爭愈大

169
表 A1.2:香港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 青年勞動人口 (15–34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 15–34 歲青年勞動人 – e, g


位空缺的比率 (青 歲) 相對於職位空缺 空缺的比率愈大,意 口 / 職位空缺
年勞動人口:職位 的比率 味青年就業機會愈
空缺) 小,面對競爭愈大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 青年勞動人口 (15–34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 15–34 歲青年勞動人 – e, g


理及行政級人員、 歲) 相對於經理及行 及行政級人員、專業 口 / (經理及行政級人
專業及輔助專業人 政級人員 + 專業人 及輔助專業人員職位 員 + 專業人員 + 輔
員職位空缺的比率 員 + 輔助專業人員 空缺的比率愈大,意 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
(青年勞動人口:職 職位空缺的比率 味青年成功向上流動
位空缺) 的機會愈小,面對競
爭愈大

失業率

15–19 歲青年失業 15–19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h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
康和人際關係構成壓
力,而且浪費青年重
要的時間,阻礙日後
向上流動

20–29 歲青年失業 20–29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h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
康和人際關係構成壓
力,而且浪費青年重
要的時間,阻礙日後
向上流動

170
表 A1.3:香港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置業負擔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新界每平方米樓 私人住宅平均每平方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新界區 40 平方米或以 – e, i


價與青年每月收 米售價 (新界區、40 平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下私人住宅平均每平
入中位數比率 (樓 方米或 以下 ) 相對於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方米售價 / 25–29 歲
價:收入) 25–29 歲就業人 士收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
入中位數的比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入中位數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九龍每平方米樓 私人住宅平均每平方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九龍區 40 平方米或以 – e, i


價與青年每月收 米售價 (九龍區、40 平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下私人住宅平均每平
入中位數比率 (樓 方米或 以下 ) 相對於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方米售價 / 25–29 歲
價:收入) 25–29 歲就業人 士收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
入中位數的比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入中位數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港島每平方米樓 私人住宅平均每平方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港島區 40 平方米或以 – e, i


價與青年每月收 米售價 (港島區、40 平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下私人住宅平均每平
入中位數比率 (樓 方米或 以下 ) 相對於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方米售價 / 25–29 歲
價:收入) 25–29 歲就業人 士收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
入中位數的比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入中位數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表 A1.1 至表 A1.3 注釋:

1. 教資會、大專教育收生人數、公開考試及住宅售價數據為實際數字。其他數據由於資料來源自抽樣調查,推
算時會有加權處理,例如《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及《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 《綜合住戶統計調查》2001
年前的數字是指該年四季調查所得數字的平均數,2001 年開始年度數字是根據每年一月至十二月進行的「綜
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以及由政府統計處與跨部門人口分佈推算小組共同編制按區議會分區劃分年中人口
估計數字而編制,按性別、年齡、地區等變項比例推算處理;抽樣框架包括陸上非住院人口,不包括公共機
構、社團院舍的住院人士及水上居民。
2. 除失業率外,所有人口相關數據(包括按年齡劃分人口、就業人口、勞動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3. 收入中位數已經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調整為 2014 年價格。
4. 根據差餉物業估計處定義,私人住宅面積以實用面積計算。
5. 以下是有關項目定義(除註明外,皆官方定義)

a. 人口:人口指居港人口,居港人口包括常住及流動居民(按當年年中人口計算),不包括旅客;常住居民
指以下兩類人士:
(1)在點算時刻前的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三個月,又或在點算時刻後的六個月內,
在港逗留最少三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點算時刻他們是否身在香港;及(2)於點算時刻在港的
香港非永久性居民;流動居民指在點算時刻前的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或在點
算時刻後的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論在點算時刻他們是否
身在香港。
b.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數:包括副學士、學士學位及高年級/銜接學位全日制課程收生人數。
c. 公開考試人數:此數據計算時參考官方數字,2002 至 2012 年(舊學制)按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兩年前之香
港中學會考日校首次考生人數計算,而 2012 至 2014 年(新學制)採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日校考生人數
計算。2012 年考生人數是 2010 年舊學制會考及 2012 年新學制文憑試的考生總和計算;2012 年教資會資

171
助課程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人數為舊學制和新學制的學生人數加總;2012 年 17 至 20 歲平均人數
以 17 至 20 歲總人口除以二計算。
d. 達到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士:指具證書、文憑、高級證書、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副學士、副學士先修、增
修證書、院士銜及其他非學位、學士學位、修課形式研究院程度課程、研究形式研究院程度課程及其他
學位或以上教育程度或同等學歷的人士,包括最高就讀程度及最高完成程度。
e. 失業人士:指所有符合下列條件的 15 歲或以上人士: (1)在統計前七天內並無職位,且並無為賺取薪酬
或利潤而工作; (2)在統計前七天內隨時可工作;及(3)在統計前三十天內有找尋工作。不過,一名 15
歲或以上的人士,如果符合上述(1)和(2)的條件,但沒有在統計前三十天內找尋工作的原因為相信沒
有工作可做,則仍會被界定為失業,即所謂「因灰心而不求職的人士」。 除上述情況外,下列人士亦視
作失業人士: (1)並無職位,有找尋工作,但由於暫時生病而不能工作的人士;及(2)並無職位,且隨
時可工作,但由於下列原因並無找尋工作的人士: (i)已為於稍後時間擔當的新工作或開展的業務作出安
排;或(ii)正期待返回原來的工作崗位。
f. 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口:即非勞動人口,是指所有在統計前七天內並無職位亦無工作的人士,在這七天內
正在休假的人士及失業人士除外。料理家務者、退休人士及學生等均包括在內。
g. 就業人士:指所有在統計前七天內有做工賺取薪酬或利潤或有一份正式工作的 15 歲或以上人士。無酬家
庭從業員及在統計前七天內正休假的就業人士亦包括在內。
h.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與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統計前七天內某人所從事的主要工作種類、性質及主要職務。
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採用「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把就業人士從事的職業撥歸不同的職業類別。
由 1993 年開始, 」採用的職業分類,基本上遵照「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1988 年版」
《綜合住戶統計調查》
的主要組別劃分,並因應香港情況作出修訂。另外,由 2012 統計年開始,統計數字是按「國際標準職業
分類 2008 年版」編製,其數列已作出後向估計至 2011 年。因此,比較 2012 年前後的數字時應注意。
i. 每月就業收入:指統計前一個月從所有工作所獲得的收入。就僱員來說,收入包括工資和薪金、花紅、
佣金、小費、房屋津貼、超時工作津貼、勤工津貼及其他現金津貼,但不包括補薪。 就僱主和自營作業
人士而言,收入是指從自己擁有的企業提取作個人及家居用途的款額。如果提取作個人及家居用途的款
額資料未能提供,則將會搜集有關從業務所得的淨收入數據。
j. 勞動人口:指 15 歲或以上包括就業人士和失業人士的陸上非住院人口。勞動人口是按四季的平均數計算。
k. 職位空缺:此數據計算時以每年三月(第一季)
、六月(第二季)、九月(第三季)及十二月(第四季)的
職位空缺平均數計算。不包括部分行業:農、林、漁業、建造(建築地盤外)、小販及零售攤檔(街市攤
檔外)
、的士、公共小巴、以及部分火車及香港水上貨運服務、貨幣管理機構及非持有商業登記的自僱保
險代理、康樂及運動用品租賃、公共行政、宗教組織、作家及其他獨立藝術工作者,以及部分社會及個
人服務、家庭住戶內部工作活動、享有治外法權的組織及團體活動。

表 A1.1 至表 A1.3 資料來源:

a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課程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人數」;
b = 政府統計處人口統計組提供數據;
c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考試報告》及《香港中學文憑試考試報告》;
d =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提供數據;
e = 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提供數據;
f = 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年報》

g = 政府統計處《就業、空缺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
(1997–1999)
、《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
(2000–2015)

h = 政府統計處社會分析及研究組「按年齡組別及性別劃分的失業率」;
i= 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平均售價」

172
台灣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表 A2.1:台灣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入大專率

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

適齡青年入讀公 公立大專院校一年級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公立大專院校一年級 + a, b


立大專院校率 學士學生人數佔相當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學士學生人數 / (17–
(%) 於每個相關年齡組別 助青年向上流動 20 歲人口 / 4) × 100%
(17–20 歲) 平均人數
百分比

入讀大專教育率

適齡青年入讀大 大專院校一年級學生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大專院校一年級學生 + a, b


專教育率 (%) 人數佔相當於每個相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人數 / (17–20 歲人口
關 年 齡 組 別 (17–20 助青年向上流動 / 4) × 100%
歲) 平均人數百分比

關注項目二:青年教育程度

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青年大專教育程 15–24 歲人口達到專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15–24 歲達到專上教 + c


度比例 (%) 上教育程度百分比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育 程 度 人 口 / 15–24
助青年向上流動 歲人口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經濟活動身分

雙失 (非在學及非在職) 比例

雙失青年比例 15–24 歲非在學當中 長期失業和失學不單 (15–24 歲非在學當中 – d


(%) 失業和非在學當中非 對當事人經濟能力、心 失業人口 + 15–24 歲
從事經濟活動人口佔 理健康和人際關係構 非在學當中非從事經
15–24 歲人口百分比 成壓力,而且浪費青年 濟活動 人口 ) / 15–24
重要的時間,阻礙日後 歲人口 × 100%
向上流動

173
表 A2.2:台灣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就業職位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20–24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級 人 員 人 數 / 20–24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歲就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25–29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25–29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級 人 員 人 數 / 25–29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歲就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專業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0–24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專業人員人 + e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數 / 20–24 歲就業人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數 ×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25–29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專業人員人 + e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數 / 25–29 歲就業人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數 ×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0–24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員人數 + 20–24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只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5
佔整體比例 (%) 別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 是當中少數,上層職位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士百分比 被年長者控制;反之, 級人員人數 + 15 歲或
比例愈大表示青年漸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成當中的主流 100%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e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員人數 + 25–29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只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5
佔整體比例 (%) 別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 是當中少數,上層職位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士百分比 被年長者控制;反之, 級人員人數 + 15 歲或
比例愈大表示青年漸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成當中的主流 100%

174
表 A2.2:台灣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25–29 歲任經理及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29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e


行政級人員和專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級人員 + 25–29 歲專
業人員比例和五 就業人士百分比和五 內成功上流成為經理 業人員) / 25–29 歲就
年前 20–24 歲該類 年前經理及行政級人 及行政級人員或專業 業人數 × 100% – 五
別人員比例的比 員和專業人員佔 20– 人員的比例 年前之 (20–24 歲經理
較 (百分點) 24 歲就業人士百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 + 20–
比較 24 歲專業人員) / 20–
24 歲 就 業 人 數 ×
100%
以 1998 年為例:1998
年 (25–29 歲經理及行
政級人員 + 25–29 歲
專業人員) / 25–29 歲
就業人數 × 100% –
1993 年 (20–24 歲經
理及行政級人員 +
20–24 歲專業人員) /
20–24 歲就業人數 ×
100%
關注項目二:青年就業收入

就業收入中位數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d, f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新台幣)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d, f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新台幣)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15 歲或以上就業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 整體收入和青年收入 按官方數據 / d, f


人士每月就業收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對比,反映青年收入升
入中位數 (新台 跌是青年問題,還是整
幣) 體社會問題。收入是其
中一個界定階級的準
則,同時反映青年維持
和改善生活條件的能

175
表 A2.2:台灣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0–24 就業人士每月 + d, f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5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5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5–29 就業人士每月 + d, f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5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5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 至 29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 d, f


收入和五年前 20–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24 歲就業青年收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內就業收入中位數的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入比較 (%) 位數變動百分比 增長比例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位數) /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
收入中位數 × 100%
以 1998 年為例:(1998
年 25–29 歲就業人士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1993 年 20–24 歲就
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
中位數) / 1993 年 20–
24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
業收入中位數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與職位空缺 青年人口 (15–34 歲)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 15–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b, g


的比率 (青年人 相對於職位空缺的比 的比率愈大,意味青年 職位空缺
口:職位空缺) 率 就業機會愈小,面對競
爭愈大

青年與經理及行 青年人口 (15–34 歲) 青年人口與經理及行 15–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b, h


政級人員、專業及 相對於經理及行政級 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 +
輔助專業人員職 人員 + 專業人員 + 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 專業人員 + 輔助專
位空缺的比率 (青 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比率愈大,意味青年成 業人員職位空缺)
年人口:職位空缺) 缺的比率 功向上流動的機會愈
小,面對競爭愈大

176
表 A2.2:台灣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勞動人口與 青年勞動人口 (15–34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 15–34 歲青年勞動人 – e, g


職位空缺的比率 歲) 相對於職位空缺 空缺的比率愈大,意味 口 / 職位空缺
(青年勞動人口:職 的比率 青年就業機會愈小,面
位空缺) 對競爭愈大

青年勞動人口與 青年勞動人口 (15–34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 15–34 歲青年勞動人 – e, h


經理及行政級人 歲) 相對於經理及行 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 口 / (經理及行政級人
員、專業及輔助專 政級人員 + 專業人 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員 + 專業人員 + 輔
業人員職位空缺 員 + 輔助專業人員 缺的比率愈大,意味青 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
的比率 (青年勞動 職位空缺的比率 年成功向上流動的機
人口:職位空缺) 會愈小,面對競爭愈大

失業率

15–19 歲青年失業 15–19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e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康
和人際關係構成壓力,
而且浪費青年重要的
時間,阻礙日後向上流

20–24 歲青年失業 20–24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e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康
和人際關係構成壓力,
而且浪費青年重要的
時間,阻礙日後向上流

25–29 歲青年失業 25–29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e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康
和人際關係構成壓力,
而且浪費青年重要的
時間,阻礙日後向上流

177
表 A2.3:台灣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置業負擔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全國每平方米樓價 全國私人住宅平均每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全國私人住宅平均每 – d, i


與青年每月收入中 平方米售價相對於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平 方 米 售 價 / 25–29
位數比率 (樓價: 25–29 歲就業人士收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
收入) 入中位數的比率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收入中位數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台北每平方米樓價 台北市私人住宅平均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台北市私人住宅平均 – d, i


與青年每月收入中 每平方米售價相對於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每平方米售價 / 25–29
位數比率 (樓價: 25–29 歲就業人士收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
收入) 入中位數的比率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收入中位數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表 A2.1 至表 A2.3 注釋:

1. 大專院校、按年齡劃分人口相關數據、2012 年第四季及之後的住宅售價為實際數字。內政部地政司實施住宅
售價的實價登錄制度前,在 2012 年第三季或之前的售價為詢問當事人或仲介等所得。其他數據由於資料來源
自抽樣調查,推算時會有加權處理或擴大數。就業相關數據來源的《人力運用調查》對象為可自由從事經濟
活動的台灣戶籍民間人口(不包括現役軍人、監管人口與失蹤人口);職位空缺數據來源的《勞動統計年報》
(包含《受僱員工動向調查》及《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對象則包括工業及服務業公民營企業之場所單位
及其受僱員工。
2. 由於資料有限,失業率年齡劃分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3. 收入中位數已經按消費物價總指數(通貨膨脹率)調整至 2015 年價格。此外,在計算就業收入中位數時,排
除「虧損」及「無酬」者,因此不包括無酬家屬工作者。
4. 以下是有關項目定義(除註明外,皆官方定義)

a. 人口:按年齡劃分人口均為現住人口,現住人口指在所查記戶內居住已滿或預期居住三個月以上具有戶
籍登記之人口。而戶籍人口是在台灣設有戶籍之國民,不包括在台居留而沒有戶籍登記的外籍人士。由
於資料有限,此表所使用之台灣人口數據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b. 大專院校一年級生人數:包括專科、學士之程度,不包括研究所(碩士、博士)之程度。查詢教育部後,
由於大專教育收生人數資料不足,相關部門建議使用一年級生人數(沒有留級制度)會較為接近收生人
數,因此與香港收生人數定義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c. 大專教育程度:指達到專科、學士或研究所最高就讀程度及最高完成程度。
d. 失業人士:指年滿 15 歲,在資料標準週內同時具有以下條件者:(1)無工作;
(2)隨時可以工作;
(3)
正在尋找工作,包括等待恢復工作者及找到職業而未開始工作亦無報酬者。在此項目中,失業人士是指
在《人力運用調查》年滿 15 歲「有工作而未做」
、「無工作在找工作或已找工作」者。由於相關部門統計
方式不一,此項目數據的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e. 非從事經濟人口:非勞動力指年滿 15 歲不屬於勞動力之民間人口,包括「在學」
、「料理家務」
、「高齡」

「賦閒」、「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其他原因未工作亦未找工作者。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
不一,此項目數據的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f. 就業人士:就業人士是指在調查資料標準週內,年滿 15 歲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從事有酬工作
(不論時數多寡)
,或每週工作十五小時以上之無酬家屬工作; (2)有工作而未做之有酬工作者;(3)已
受僱用領有報酬但因故未開始工作者。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就業人士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
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178
g.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經理及行政級人員」的職業分類原本在台灣是稱為「民意代
表、主管及經理人員」或「主管及監督人員」,而「輔助專業人員」原本稱為「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台灣職業劃分採用「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並參考「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按「中華民國第 6 次修訂之行業標準分類」
,採「民意代表、主管及經理人員」之
分類。而《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的對象之調查對象並未包含政府部門及民意機關,因此不含民意代
表,另納入具監督性質之採礦、製造及營造監督人員及辦公室監督人員,故與標準分類「民意代表、主管
及經理人員」定義不同,稱為「主管及監督人員」 。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職業分類定義與香港略
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h. 每月就業收入:此數據參考《人力運用調查》
,指從事有酬工作者在調查中回應的主要工作每月收入,與
官方定義略有不同。
i. 勞動人口:指年滿 15 歲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包括就業及失業者。
j. 職位空缺:按職位分之空缺包括工業及服務業之事業單位,不包括農、林、漁、牧業。自 2009 年,職位
空缺數據起新增「教育服務業(僅含短期補習班及汽車駕駛訓練班)」與「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
中之「社會工作服務業(僅含兒童及嬰兒托育機構)」。由於相關部門職位空缺和其職位分類統計方法不
一,以上項目之數據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k. 私人住宅:此處參考內政部地政司資料(非官方定義),私人住宅需符合以下兩項條件:
(1)用途類別為
公寓、透天住宅、住宅大樓、華廈或套房;(2)土地使用分區為住宅區。

表 A2.1 至表 A2.3 資料來源:

a = 教育部統計處提供數據;
b =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月報》

c =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年報》

d = 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
料庫;
e = 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

f = 行政院主計總處「消費物價總指數」

g = 勞動部 2011 年《勞動統計年報》
(1996–2011)
,2016 年《勞動統計年報》
(2012–2015)

h = 行政院主計總處《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報告》

i= 內政部地政司「房地產交易價格資料」
(2000–2012 年第三季)
,內政部「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
(2012 年
第四季–2015)

179
澳門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表 A3.1:澳門求學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入大專率

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

適齡青年入讀公 政府資助的三大公立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政府資助的三大公立 + a, b


立大專院校率 大專院校新註冊學士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大專院校新註冊學士
(%) 課程學生人數佔相當 助青年向上流動 學位課程學生人數 /
於每個相關年齡組別 (17–20 歲人口 / 4) ×
(17–20 歲) 平均人數 100%
百分比

高中畢業入讀公 政府資助的三大公立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政府資助的三大公立 + a, b


立大專院校率 大專院校新註冊學士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大專院校新註冊學士
(%) 課程學生人數佔高中 助青年向上流動 學位課程學生人數 /
畢業人數百分比 高中畢業生人數 ×
100%
入讀大專教育率

適齡青年入讀大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 a, b


專教育率 (%) 數佔相當於每個相關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數 / (17–20 歲人口數
年齡組別 (17–20 歲) 助青年向上流動 / 4) × 100%
平均人數百分比

高中畢業入讀大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大專教育課程收生人 + a, b


專教育率 (%) 數佔高中畢業人數百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數 / 高中畢業生人數
分比 助青年向上流動 × 100%

關注項目二:青年教育程度

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青年大專教育程 16–24 歲人口達到專 高等教育傳授學生專 16–24 歲達到專上教 + /


度比例 (%) 上教育程度百分比 業或有關學科知識,有 育 程 度 人 口 / 16–24
助青年向上流動 歲人口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經濟活動身分

雙失 (非在學及非在職) 比例

雙失青年比例 16–24 歲非在學當中 長期失業和失學不單 (16–24 歲非在學當中 – a


(%) 失業和非在學當中非 對當事人經濟能力、心 失業人口 + 16–24 歲
從事經濟活動人口佔 理健康和人際關係構 非在學當中非從事經
16–24 歲人口百分比 成壓力,而且浪費青年 濟活動 人口 ) / 16–24
重要的時間,阻礙日後 歲人口 × 100%
向上流動

180
表 A3.2:澳門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就業職位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經理及行政 + a


任經理及行政級 20–24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級 人 員 人 數 / 20–24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歲就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25–29 歲就業青年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佔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a


任經理及行政級 25–29 歲就業人士百 事人的社經階級,經理 級 人 員 人 數 / 25–29
人員比例 (%) 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屬上層 歲就業人數 × 100%
職位,能夠任此職位表
示當事人社經階級不

專業人員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0–24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0–24 歲專業人員人 + a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數 / 20–24 歲就業人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數 ×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25–29 歲就業青年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職位可以直接反映當 25–29 歲專業人員人 + a


任專業人員比例 就業人士百分比 事人的社經階級,專業 數 / 25–29 歲就業人
(%) 人員屬上層職位,能夠 數 × 100%
任此職位表示當事人
社經階級不低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0–24 歲經理及行政 + a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員人數 + 20–24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6
佔整體比例 (%) 別 16 歲或以上就業 只是當中少數,上層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人士百分比 職位被年長者控制; 級人員人數 + 16 歲或
反之,比例愈大表示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青年漸成當中的主流 100%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的 青年佔整體經理及行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a


任經理及行政級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 級人員人數 + 25–29
人員和專業人員 專業人員佔該兩個類 比例愈小,意味青年 歲專業人員人數) / (16
佔整體比例 (%) 別 16 歲或以上就業 只是當中少數,上層 歲或以上經理及行政
人士百分比 職位被年長者控制; 級人員人數 + 16 歲或
反之,比例愈大表示 以上專業人員人數) ×
青年漸成當中的主流 100%

181
表 A3.2:澳門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25–29 歲任經理及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29 (25–29 歲經理及行政 + a


行政級人員和專 專業人員佔 25–29 歲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級人員 + 25–29 歲專
業人員比例和五 就業人士百分比和五 內成功上流成為經理 業人員) / 25–29 歲就
年前 20–24 歲該類 年前經理及行政級人 及行政級人員或專業 業人數 × 100% – 五
別人員比例的比 員和專業人員佔 20– 人員的比例 年前之 (20–24 歲經理
較 (百分點) 24 歲就業人士百分比 及行政級人員 + 20–
比較 24 歲專業人員) / 20–
24 歲 就 業 人 數 ×
100%
以 1998 年為例:1998
年 (25–29 歲經理及行
政級人員 + 25–29 歲
專業人員) / 25–29 歲
就業人數 × 100% –
1993 年 (20–24 歲經
理及行政級人員 +
20–24 歲專業人員) /
20–24 歲就業人數 ×
100%
關注項目二:青年就業收入

就業收入中位數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a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澳門元)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收入是其中一個界定 按官方數據 + a


每月就業收入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階級的準則,同時反映
位數 (澳門元) 青年維持和改善生活
條件的能力

16 歲或以上就業 16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 整體收入和青年收入 按官方數據 / a


人士每月就業收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對比,反映青年收入升
入中位數 (澳門 跌是青年問題,還是整
元) 體社會問題。收入是其
中一個界定階級的準
則,同時反映青年維持
和改善生活條件的能

182
表 A3.2:澳門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20–24 歲就業青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0–24 就業人士每月 + a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6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6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反映青年與整體就業 25–29 就業人士每月 + a


收入和整體就業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相 人士的收入差距,如果 就業收入中位數 / 16
人士收入比率 (青 對於 16 歲或以上就業 指標數值大於一,表示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
年收入:整體收入)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青年就業收入比整體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位數的比率 就業人士高

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25–29 歲就業青年 25–29 歲就業人士和 指標反映該年 25–29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 a


收入和五年前 20–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歲的青年在最近五年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24 歲就業青年收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內就業收入中位數的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
入比較 (%) 位數變動百分比 增長比例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位數) / 五年前 20–24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
收入中位數 × 100%
例如 1998 年之計算方
法:(1998 年 25–29 歲
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
入 中 位 數 – 1993 年
20–24 歲就業人士每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1993 年 20–24 歲就業
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
位數 × 100%

關注項目三:青年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與職位空缺 青年人口 (16–34 歲) 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 16–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


的比率 (青年人 相對於職位空缺的比 的比率愈大,意味青年 職位空缺
口:職位空缺) 率 就業機會愈小,面對競
爭愈大。

青年與經理及行 青年人口 (16–34 歲) 青年人口與經理及行 16–34 歲 青 年 人 口 / – /


政級人員、專業及 相對於經理及行政級 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 +
輔助專業人員職 人員 + 專業人員 + 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 專業人員 + 輔助專
位空缺的比率 (青 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比率愈大,意味青年成 業人員職位空缺)
年人口:職位空缺) 缺的比率 功向上流動的機會愈
小,面對競爭愈大

183
表 A3.2:澳門就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續)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青年勞動人口與 青年勞動人口 (16–34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 16–34 歲青年勞動人 – /


職位空缺的比率 歲) 相對於職位空缺 空缺的比率愈大,意味 口 / 職位空缺
(青年勞動人口:職 的比率 青年就業機會愈小,面
位空缺) 對競爭愈大

青年勞動人口與 青年勞動人口 (16–34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 16–34 歲青年勞動人 – /


經理及行政級人 歲) 相對於經理及行 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 口 / (經理及行政級人
員、專業及輔助專 政級人員 + 專業人 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員 + 專業人員 + 輔
業人員職位空缺 員 + 輔助專業人員 缺的比率愈大,意味青 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
的比率 (青年勞動 職位空缺的比率 年成功向上流動的機
人口:職位空缺) 會愈小,面對競爭愈大

失業率

19 歲或以下青年 19 歲或以下青年失業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a


失業率 (%) 率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康
和人際關係構成壓力,
而且浪費青年重要的
時間,阻礙日後向上流

20–29 歲青年失業 20–29 歲青年失業率 長期失業不單對當事 按官方數據 – a


率 (%) 人經濟能力、心理健康
和人際關係構成壓力,
而且浪費青年重要的
時間,阻礙日後向上流

184
表 A3.3:澳門置業領域的社會流動關注項目和指標概況

指標項目 (單位) 指標定義 指標的重要性 指標計算方式 正負性 資料來源

關注項目一:青年置業負擔

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澳門半島每平方米 私人住宅樓宇平均每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澳門半島私人住宅樓 – a


樓價與青年每月收 平方米交易價 (澳門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宇平均每平方米售價
入中位數比率 (樓 半 島 ) 相 對 於 25–29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 25–29 歲就業人士每
價:收入) 歲就業人士收入中位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數的比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氹仔每平方米樓價 私人住宅樓宇平均每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氹仔私人住宅樓宇平 – a


與青年每月收入中 平方米交易價 (氹仔)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均每平方米售價 / 25–
位數比率 (樓價: 相對於 25–29 歲就業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29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
收入) 人士收入中位數的比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業收入中位數
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路環每平方米樓價 私人住宅樓宇平均每 自置住宅反映青年的 路環私人住宅樓宇平 – a


與青年每月收入中 平方米交易價 (路環) 經濟能力,增加青年的 均每平方米售價 / 25–
位數比率 (樓價: 相對於 25–29 歲就業 主觀社會階層觀感,如 29 歲就業人士每月就
收入) 人士收入中位數的比 果住宅價格超越青年 業收入中位數
率 的負擔能力,表示青年
置業遙遙無期,會令他
們覺得上流無望

表 A3.1 至表 A3.3 注釋:


1. 公立院校、大專院校、公開考試及住宅交易價數據是實際數字。由於「就業」領域數據(包括計算「置業」
領域指標的收入中位數)的資料來源《就業調查》屬抽樣調查,另外按年齡劃分的人口是基於人口普查為基
礎推算,因此都有加權處理。
2. 由於澳門高等教育情況與香港不同,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包括公立大學及非大學的公立院校,與香港只含政
府資助大學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3. 與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聯繫,它們回應指在 2012 年前只有高等教育註冊學生人數而沒有新註冊學生人
數,因此 2012 年前入大專率相關數字從缺;另外,新註冊學生數字是本地人,與香港收生數字包括本地及非
本地人略有不同;它們同時回應,欠缺大專最高就讀教育程度之數字,只有最高完成程度(已經從院校畢業)
之數字,考慮到可能會大大低估澳門青年學歷,不適合直接和香港及台灣比較,因此教育程度數字從缺。
4. 由於兩地學制不同,計算澳門入大專率時,採用高中畢業生人數為分母,與香港使用公開考試人數不同,詳
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5. 收入中位數已經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調整至 2015 年價格。
6. 由於澳門統計暨普查局之職位空缺數據只囊括某些行業,因此整體職位空缺相關數字從缺。
7.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19 歲及以下人口失業率在 2008 年或之前是指 14 至 19 歲人口失業率,2009 年開始
是指 16 至 19 歲人口失業率。由於資料有限,此項目的失業率年齡劃分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
標。
8.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私人住宅面積以實用面積計算。
9. 以下是有關項目定義(除註明外,皆官方定義)

a. 人口:
「求學」領域之人口數據是澳門人口。澳門人口是指慣常在澳門居住的人士,包括常住人口及流動

185
人口(包括外籍勞工) ;常住人口指在參考時刻之前的六個月在澳門居住最少三個月,或在未來六個月在
澳門居住最少三個月的人士;流動人口指在參考時刻之前的六個月,在澳門居住滿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
或在未來六個月,在澳門居住最少一個月但少於三個月的人士。而「就業」領域(包括計算「置業」領域
的收入中位數)在 2007 年或之前使用澳門人口數據,在 2008 年以後使用澳門居民數據,澳門居民指持
有澳門居民身份證(包括永久和非永久)的人士,因此比較 2008 年前後的數字時應注意。由於資料有限,
澳門居民和澳門人口之定義,皆與香港居港人口(剔除外籍家庭傭工)的定義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
港指標。
b. 三大公立大專院校新註冊學士學位課程學士人數:三間政府資助,包括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和澳門
旅遊學院,新註冊學士學位課程本地生人數。
c. 失業人口:失業人口是指在參考期間,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 16 歲或以上的人士:(1)沒有工作或與僱
主沒有正式工作聯繫;
(2)可隨時接受有酬工作或自己做生意;(3)在過去三十日曾尋找工作。此外,亦
包括已答允會在指定日期開始工作或在三十日後返回原職而沒有尋找工作人士、與僱主沒有工作聯繫並
正尋找工作,但因疾病或分娩而暫時不能工作的人士。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數據定義與香港略
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d. 非經濟活動人口:即非勞動人口,非勞動人口是指在參考期間,不參與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之 16 歲或
以上的人士。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數據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e. 就業人士:指在參考期內為了金錢或物質的報酬、利潤或家庭收入而工作至少一個小時的 16 歲或以上人
士。此外,亦包括沒有上班但與僱主保持正式工作聯繫的僱員和由於特別原因而暫時沒有上班的公司東
主或股東。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數據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f.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與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 「經理及行政級人員」的職業分類原本在澳門是稱為「立法議
員、政府官員、社團領導人、企業領導及經理人員」 。澳門職業分類是參照「澳門職業分類 1997 年版」

是根據「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1988 年版」制訂。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數據定義與香港略有不同,
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g. 每月就業收入:就業的工作收入是指從工作所獲得的收入。對僱員而言,工作收入是指在參考期間以常
規方式按其實際工作時間(包括沒有上班的時間,如節日假期及其他有薪的缺勤)或所提供的工作,由
僱主支付且未作任何扣除的總金額。包括基本薪金、獎金及常規津貼,如膳食津貼、長期服務金或年資
獎金、危險或厭惡性工作津貼、輪班及夜班工作津貼、職能及責任津貼、生產獎金、交通及房屋津貼、超
時工作津貼等;亦包括年終花紅及雙糧。不包括僱主為員工的社會保障及退休金供款或由有關制度獲得
的款項、被解僱及終止服務之補償,以及其他作為補償的款項。對僱主及自資經營者而言,工作收入是
生產總額扣除生產開支及資產折舊之後的差額。由於相關部門統計方式不一,此項目的數據定義與香港
略有不同,詳情請參閱香港指標。
h. 勞動人口:勞動人口是指在參考期間,可參與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之 16 歲或以上的人士。官方為配合
《勞動關係法》對訂立勞動合同者的最低年齡調升為 16 歲的修訂,已經將界定勞動人口的年齡下限由 14
歲調升至 16 歲。因此此表內提及含 16 歲按年齡劃分之勞動人口資料(包括雙失比例、勞動人口、就業
人口、失業率) ,自 2009 年起是按照 16 歲的年齡下限計算,2008 年或之前是按照 14 歲的年齡下限計算。
由於港澳僱傭相關法律規定不一,香港統計勞動人口資料按照 15 歲的年齡下限計算,詳情請參閱香港指
標。

表 A3.1 至表 A3.3 資料來源:


a = 統計暨普查局提供數據;
b =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高教統計數據彙編》

186
求學領域的發展趨勢
入大專率
圖 A1:入讀八大或公立大專院校率

香港
28
26.5
26
23.6 23.8 24.5
24 23.0 22.7 22.9
22.7 22.1 22.5
21.7
22 22.2 22.6 22.6
21.9 22.6 20.2
20 21.7
18.9
17.6 19.9
18 17.4 17.6 17.5 19.1
16.4 16.9
16.1 17.6 18.2
15.6
16 16.7 16.7
15.9 適齡青年入讀八大院校率(%)
15.7
14
考生入讀八大院校率(%)

120

台灣
25
23 22.3
20.4 20.8 20.9 20.9
21 20.1
19.1 21.2
19 20.6
17.0 19.4
17 17.7
15.6
15
13 13.4
11 10.6
8.2 8.9 11.8
9
8.9 9.1 適齡青年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
7

50

澳門
45
42.2
40 39.0
37.4

35
30.9 34.4
30 28.2
30.4

25
適齡青年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
 高中畢業入讀公立大專院校率(%)
200

187
圖 A2:入讀大專教育率

香港
120
109.9
100 95.4
88.0
83.9 84.0
77.5 76.0 77.7
80 74.1
67.0 62.7 84.9
77.7
60 53.1 71.2 70.0
46.9 65.6
41.6 57.2 60.0 60.0
35.7 54.7
40 50.2 52.3
40.2
30.9 35.9
20 25.8 適齡青年入讀大專教育率(%)
考生入讀大專教育率(%)
0

台灣
100

90 87.0 87.3 87.9


85.2 84.6 83.9 84.4
77.9 84.4
80 82.8 84.5
76.4 81.3

70 68.2
71.1
69.9
59.6
60 53.6 62.1
58.9
50
 適齡青年入讀大專教育率(%)
400

澳門
85
79.4
79.2
80
76.7
75

70

65 62.9 62.6
59.8
60

55
適齡青年入讀大專教育率(%)
50 高中畢業入讀大專院校率(%) 51.9

450

188
青年教育程度
圖 A3: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香港
55
50 49.5

45 47.4
41.1
40 38.5 42.4
35.5 36.6 40.5
35 33.8 36.9
31.9
30 28.0 30.8
22.9 24.3 29.1
25
25.3
24.1
20
15 青年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100

台灣
60
54.2 55.6
49.2 56.0
50 45.3
41.4 43.7 51.7
40.2 47.3
40 42.4 44.5
31.9 41.2
30 36.7

19.4 25.6
20 17.5

16.8
10
青年大專教育程度比例(%)
0

澳門

(缺相關數據)

189
青年經濟活動身分
圖 A4:雙失青年比例

香港
11

10 9.6 9.9 9.9

9 8.7
8.1 8.4
8 8.3 7.6 7.6 7.6
7.1
7 6.8 6.7
6.8
6 6.5 6.3 6.3
5.8
5 雙失青年比例(%)

40

台灣
9

8.2

8 7.8
7.6
7.3
6.9
7 7.2 7.2
6.9
6.7
6


雙失青年比例(%)
50

澳門
12
11 10.7
10.1 10.2
10
9 9.7 8.3
8
8.1 6.6 6.7
7 6.1
6.8 5.5 5.4
6
5.9 4.9 4.9 4.9
5 5.7
4
3 雙失青年比例(%)

02

190
就業領域的發展趨勢

青年就業職位
圖 A5: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香港
6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5.3
5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4.6 4.4 5.1
4.4 4.3 5.0 4.9
4.6
4 4.3 4.5 4.2
4.0
4.0 3.8 4.0
3.6
3 3.4

0.9 0.8 1.0 1.0


1 0.8 0.6 0.8 0.7 0.8 0.7
0.6 0.5 1.2
0.9 0.9
0.6 0.8
0.6
0

台灣
1.6
1.4 1.4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1.4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1.2
1.2

1.0 0.9
1.0 1.0 0.8
0.8
0.8 0.8 0.8 0.6
0.6 0.5 0.5 0.5
0.6 0.6 0.4
0.5
0.4
0.4
0.2 0.2 0.2 0.2 0.4 0.2 0.2
0.2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 0.0 0.0
0.0

澳門
4.0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3.5
3.4
3.5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比例(%)
3.0 2.9 2.8 2.9 2.7 3.2
3.1
2.4
2.5 2.8 2.3 2.3
2.6 2.1
2.4
2.0 2.3
2.2
1.5 1.3
1.1 0.9 0.9
1.0 0.7 0.7
0.5 0.5 0.5 0.5 0.6 0.9
0.4 0.4
0.5 0.8
0.0 0.0
0.0

191
圖 A6:專業人員比例

香港
14

12 11.1 11.2 11.6 11.6 11.2 11.6 10.9 10.8


11.3
10.1
10 9.3 9.8 9.8 11.2 10.8 10.6
10.0
8 9.1

6 5.0 4.8 5.0 4.9 5.0


4.3 4.3 4.5
4.1 3.7
4 4.7 4.4 4.5 4.5
4.4 4.4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3.3 3.4
2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0

台灣
18
16.5
15.4 16.1 16.1
16 17.1
14
12.5
11.6 11.7 11.9 11.6
12 10.9 11.2
9.8 10.5
10 8.7 9.1 9.1 9.4 10.7 9.6 9.0
8.6 8.8
7.9
8 6.8 9.2
6.4 6.8 6.8
5.9 6.2 6.0 5.5
6 7.1
6.2 6.3 6.5 6.7 6.3
4 5.3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2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0

澳門
8
7.5 6.8 7.0 6.8
7
5.9 5.9
6 6.6 6.4 5.5 5.4
6.2 6.4
5 4.6 5.4
5.3 4.0
4.6 4.8
4 3.5

3 2.8 2.7 2.5 2.2


2.0 2.1 2.0 2.1
1.4 1.6 2.7 2.8
2
2.1
1 1.6 1.7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專業人員比例(%)
0

192
圖 A7: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香港
18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16
14.4 13.9 13.8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14 13.6
12.3 11.9
14.0 11.1 10.7
12
10.2 10.4 10.5 10.2
9.7 9.7 9.5 9.3 9.4
10
8
6
4.2 3.5
4 3.2
2.8 2.5 2.7 2.6 2.5 2.1 2.1 2.2
4.0 1.6 1.7
2 3.6 1.7
2.9 2.7
0

台灣
16
14.2 14.1 14.3 13.4
14 14.7 14.8 15.0 14.8 14.5 14.7 13.3 13.0
14.4
13.6 13.8 14.0 14.0
12 13.3
12.1 12.9
10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8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5.5 5.8 5.8
6 5.3 4.9
5.7 5.9 4.1
5.8 5.6 3.4 3.5 3.8 3.5
4 4.7 3.1
2.6
3.5 3.6
2
2.5
0

澳門
16
13.6 20至24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14 25至29歲就業青年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佔整體比例(%)
11.6
12 12.6 10.6
10.4 10.6
11.8 11.8 11.9 12.0
10 11.5 11.2
10.8 11.0
8 9.2 10.0
8.6
6
3.3 3.7 3.4 3.4 3.3
4 3.0 2.6 3.4 2.6
2.5 2.8 2.3 2.3
2.2 2.2
2
2.6 2.2
0

193
圖 A8:青年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的增長

香港
12

+10.9 +11.2
11 +10.6
+10.4 +10.4
+10.1
+9.8
10
+9.7 +9.3
+9.9 +9.8 +9.9
+8.9 +9.5 +9.5
9
+9.0
8 +8.3
25 至 29 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和
25至29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
五年前 20 至 24 歲該類別人員比例的比較(百分點)
例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百分點)

70

台灣
14
+11.9
12 +11.4
+10.5
+10.1
10

8 +9.1
+6.1 +6.1
+5.7
6 +4.9
+4.6 +4.6
+5.6 +5.7
4 +5.1 +5.1 +3.9
+4.7 +4.6
25 至 29 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和
25至29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
2
五年前 20 至 24 歲該類別人員比例的比較(百分點)
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百分點)

00

澳門
8
+7.3
+7.2 +7.3
7 +6.7

6
+6.2
+5.9

5 +5.4
25 至 29 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和
25至29歲任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比例
 五年前 20 至 24 歲該類別人員比例的比較(百分點)
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百分點)
40

194
青年就業收入
圖 A9:就業收入中位數

香港
16000
15000
15000 14566 14372
13718
14096 14085 14167 14098
13519 13437 13608
14000 13702
13027 13196
13000 13933 13455 13576 13500
13588 13400 13460 13341
12895 13065 13130 13077
12456
12000 11842 11996 12474
11000 11513
10066 10133 10100
9772
10000 9597 9380 9339
9611 9832 9549 9639
9146
10362
9965 9799 9808 10234
9000
9422
8000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20至24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25至29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7000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15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60000

台灣
38000
35706
36000 3505334622 34692 34788
34236 33464
34000 35114 33265 32000
34619 32678
31565 31842 31539 31902
32000 32469 31095 30266
31954 30506 30000
30000 31233
30513
27375 28043 29720 29436 29540 29489 29908
28000 26544 26597 26612 29257
28091 26142
26000
27696 2551126248 25656 25222 26000
24200 23388
24000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20至24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23351 22803 25123
22000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25至29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23129
 15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15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新台幣)
200000

澳門
20000
18000
17759 17552 17548 17740 17775
18000 17073 17378
16000 14836 15208 16631 15684
13661 13502 13133 13654
14000 13000
12530
12000 11200 12704 1286813305
10832 12413 12547
9897 11869
10000 9400 9553 10964
8653
8000 8940 8400
8334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元)
20至24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幣)
7863 7829 7821 8032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元)
25至29歲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幣)
6000 7049
 6157 6152
6424 16 歲或以上就業人士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元)
16歲或以上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澳門幣)
40000

195
圖 A10:青年與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

香港
1.2 1.12
1.10 1.10
1.1 1.06
1.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1.05 0.96
0.90
0.9 0.85 0.95 0.95 0.92 0.92
0.93 0.90
0.80 0.80
0.8 0.73 0.73 0.71
0.70 0.70 0.67 0.68 0.67
0.7 0.73 0.72 0.70 0.73
0.6 0.68 0.69

0.5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0至24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0.4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5至29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0.30

台灣
1.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0.97 0.97 0.97
1.00 1.00 0.95 0.94

0.9 0.93 0.93 0.93 0.94


0.93 0.93
0.83
0.80 0.80 0.80 0.80 0.81
0.8 0.77 0.77 0.77 0.77 0.77 0.77 0.77
0.80
0.79 0.73 0.73 0.73
0.7 0.73
20至24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5至29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0.60

澳門
1.5
1.40
1.4 1.30 1.30
1.25 1.27
1.3
1.21
1.2 1.17 1.14 1.15 1.13
1.1 1.19 1.17 1.08
1.11
1.0 1.06 1.07
1.00 0.91 1.00
0.88 1.00 1.00
0.9 0.85
0.79 0.80 0.80
0.8
0.77 0.77 0.79 0.72
0.7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0至24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0.6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收入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25至29歲就業青年的收入和整體就業人士比率(青年收入:整體收入)

0.50

196
圖 A11:青年就業收入的增長

香港
50
+45.3
45 +44.1 +42.6
+42.8
+40.3 +40.6
40 +37.3 +38.1
+33.9
35 +38.1
+31.8 +36.4
+36.1
+29.7
30
+29.3 +28.9
25 +25.4
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五年前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比較(%)
25至29歲人士收入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
200

台灣
35
+29.7
30 +26.7 +28.1
+25.3
25

20 +22.9 +19.6
+20.9
+14.7
+13.9 +12.8
15
+15.6
10 +12.8 +13.2
+11.0

5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五年前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比較
25至29歲人士收入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
0 (%)

澳門
160

140
+141.1
120

100 +103.5
80

60
+31.6 +37.1
40 +29.9

20 25 至 29 歲就業青年收入和五年前 20 至 24 歲就業青年收入比較
25至29歲人士收入和五年前的20至24歲人士比較(%)
0 (%)

197
青年就業機會及失業率
圖 A12:青年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香港
250
217.42 青年與職位空缺的比率(青年人口:職位空缺)
201.57
200 青年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
186.64 184.95
194.02 職位空缺的比率(青年人口:職位空缺)
145.34
150
134.53 129.79
123.51 108.86 96.21 102.04
100 94.56 92.32 89.34
70.78 79.34 79.95
98.78 88.22 83.16 82.46 82.40
54.36
50 59.26
58.16 31.71
46.69 43.0737.39 23.24
36.05 38.78 37.82
26.33 23.36
0

台灣
120
青年與職位空缺的比率(青年 105.83 106.96
人口:職位空缺) 100.15 96.7
100 104.23 104.25 94.24

青年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 96.11 92.21 78.91


80 83.3
業及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缺的
比率(青年人口:職位空缺) 77.79
60 56.53
47.47 44.51
38.01 37.97 40.88 41.32 36.11 35.89
40 46.05 43.81
45.07 42.80 29.52
37.37 36.91 39.96
32.95 29.98
20

澳門

(缺相關數據)

198
圖 A13: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比率

香港
160
146.61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的比率(青年勞動人口:職
140 129.93 位空缺)
127.25 125.24
120 133.52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
人員職位空缺的比率(青年勞動人口:職位空缺)
100 92.51
91.71
83.61 85.59
80
71.33 63.33
61.15 64.59 57.47
60 53.73 53.54
48.26 63.76 61.77
57.36 34.60 51.98 51.63 52.49
40 28.16
39.73 39.08 19.82
20 24.57 14.95
30.60 24.31 24.90 23.48 16.49 14.88
0

台灣
70
青年勞動人口與職位空缺的比率 59.99 62.00
60 (青年勞動人口:職位空缺) 58.09 57.22 56.60
58.80 59.62
50 55.44 54.78 47.86
青年勞動人口與經理及行政級人
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職位空 48.77
40 46.75
缺的比率(青年勞動人口:職位
32.79
空缺)
30 25.98 25.23
20.97 22.70 23.84
20.99 21.45 21.55
26.46 25.39 19.50 17.74
20 25.27 24.48
20.53 23.40
20.50 18.19
10

澳門

(缺相關數據)

199
圖 A14:失業率

香港
35
30.6 30.2 15 至 19 歲青年失業率(%)
15至19歲失業率(%)
30 20 至 29 歲青年失業率(%)
20至29歲失業率(%)
26.8
25 26.0 21.9 21.8
20.8
20 23.5 23.7 21.9
20.4 19.8 15.8
12.5
15 16.0
8.7 13.9 14.5
10 10.0 7.5 8.2 7.2
6.2 5.6 4.6 6.6
4.6 5.3 5.3 5.6 5.4
5 6.9
5.7 5.8 6.2
2.8
0

台灣
16
14.6 14.7
13.8 13.8 13.3
14 13.6 13.0 13.5 13.2
12.7
12.0 13.6
12 11.3 11.5 12.6
11.0 11.1 11.2
10.4 9.8 9.7
10 9.0 10.9
8.3 9.0 9.7
10.3 10.1 10.6 8.8
8.2
8.8 8.6
7.5
8 7.4 6.4 7.1 7.1
6.3 5.7 5.8 5.9 5.9 6.6
6.8 6.9 7.1
6 6.7 6.8 7.0 6.8
5.5 6.5
4 15 至 19 歲青年失業率(%)
15至19歲失業率(%)
3.7 3.7 3.6 3.8 3.8 20 至 24 歲青年失業率(%)
20至24歲失業率(%)
2
25 至 29 歲青年失業率(%)
25至29歲失業率(%)
0

澳門
30
26.4 19 歲或以下青年失業率(%)
19歲及以下失業率(%)
25 22.7 20 至 29 歲青年失業率(%)
20至29歲失業率(%)
21.6
19.7
20
20.5 16.9
19.3 15.8
15
15.6
12.6 12.4 8.9 9.4 8.4
10 12.2 7.5 7.6
6.1 6.0 6.8 5.9
4.7 3.7 4.8
5
5.9 5.9 6.3
4.6 4.5 4.4 4.7 4.7 4.1 4.8
0

200
置業領域的發展趨勢

青年置業負擔
圖 A15: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
香港
12
新界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九龍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9.55
10
港島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8 7.73
6.29
6
5.39 6.77

4 5.14

台灣
7
全國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6 台北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5.80 5.84

5.71 5.94
5 5.26 5.46

4 3.65 4.28
2.90
3 2.80 3.62
2.57 2.32 2.53 2.25
2.14 2.07
2 1.72
1.30 2.22 2.21 2.23
1.22 1.25
1.82
1 1.64 1.20 1.18 1.40
1.16 1.14 1.18
0

澳門
8
澳門半島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7.22
7 氹仔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6.25
6 路環每平方米樓價與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數比率(樓價:收入) 5.78
4.67 5.62 5.44
5

4 4.49

2 1.54
1.35
1 1.21
0

201
參考書目
香港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5。 〈教資會資助課程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人數〉
(http://cdcf.
ugc.edu.hk/cdcf/searchStatSiteReport.do)

政府統計處。歷年。《消費物價指數年報》
。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1997−1999。《就業、空缺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
。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2000−2015。《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 府 統 計處 社 會 分析 及研 究 組 。 2015 。〈按 年齡 組 別 及性 別 劃 分的 失業 率 〉(http://www.


censtatd.gov.hk/showtableexcel2.jsp?tableID=011&charsetID=2)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歷年。
《香港中學文憑試考試報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歷年。
《香港中學會考考試報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差 餉 物 業 估 價 署 。 2016 。〈 私 人 住 宅 : 各 類 單 位 平 均 售 價 〉( http://www.rvd.gov.hk/doc/
en/statistics/his_data_2.xls)。

台灣
內 政 部 。 2012 年 第 四 季 −2015 。〈 不 動 產 成 交 案 件 實 際 資 訊 〉( http://plvr.land.moi.gov.tw/
DownloadOpenData)。

內政部地政司。2000−2012 年第三季。〈房地產交易價格資料〉(https://www.land.moi.gov.tw/
chhtml/property.asp)

內政部統計處。歷年。
《內政統計月報》。台灣: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歷年。
《內政統計年報》。台灣:內政部統計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歷年。
《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歷年。
《人力運用調查》(AA020038)
【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 AA020038-
1。

行政院主計總處。歷年。
《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報告》。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 政 院 主 計 總 處 。 2016 。〈 消 費 物 價 總 指 數 〉(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latestind-pca.
asp?i=21)

勞動部。歷年。《勞動統計年報》
。台灣:勞動部。

澳門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歷年。《高教統計數據彙編》
。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

202
參考書目

2016 扶 貧 委 員 會 高 峰 會 。 2016 。 〈 2015 年 貧 窮 情 況 分 析 〉 ( http://gia.info.gov.hk/general/


201610/15/P2016101500629_244691_1_1476521000205.pdf)。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6。 (http://cdcf.ugc.edu.hk/cdcf/statEntry.do? language=TC)


〈常用統計表〉 。

中 國 共 青 團 。 2013 。 《 中 國 共 產 主 義 青 年 團 章 程 》 ( http://www.gqt.org.cn/ccylmaterial/
regulation/200612/t20061224_12146.htm)。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6a。〈育齡婦女生育率、一般生育率、總生育率、有偶婦女生育率〉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09&CtNode=3622&mp=4)。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6b。 〈家庭收支統計: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比與所得差距 − 年〉
(http://statdb.dgbas.gov.tw/pxweb/Dialog/varval.asp?ma=FF0004A1A&ti=戶數五等分位組之
所得分配比與所得差距-年&path=../PXfile/HouseholdFinances/&lang=9&strList=L)。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6c。〈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https://www.stat.gov.tw/ct.asp?
xItem=37407&CtNode=3564&mp=4)。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6d。〈就業、失業統計:時間數列統計表 — 就業者:按行業分〉
(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37135&ctNode=517&mp=4)。

內政部統計處。2016。《104 年內政統計年報》(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台灣蘋果日報》
。2014。〈太陽花照亮學運〉,3 月 21 日,版 A1。

四川省統計局。2015。〈致青年創業〉,4月17日(http://www.sc.stats.gov.cn/tjcbw/scsq/2015/
201301_271/jsy/)。

交通部觀光局。2016。〈觀光統計圖表〉(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a。《104 年人力運用調查(AA020038)》
(原始數據)
。取自中央研究院人
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 TW-SRDA-
AA020038-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b。《104 年家庭收支調查:調查報告》(http://win.dgbas.gov.tw/fies/
a11.asp?year=104)

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時報文化。

余永逸。2015。〈澳門青年運動的浪接浪〉,載蘇嘉豪編,《撤!還記得嗎?》。香港:嘉濤宮。

吳國昌。1990。《民主派》。香港:青文書屋。
203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林宗弘。2013。〈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25 卷,第 4 期,頁 689–734。

林美挪編。1990。《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紀實》。台北:前衛出版社。

政府統計處。歷年。《人口普查:主要報告》。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2013。《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 — 青年》。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2016a。〈人口估計:表 004 — 生命事件〉(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
sp150_tc.jsp?tableID=004&ID=0&productType=8)

政府統計處。2016b。《綜合住戶統計調查:2016 年第一季》
(原始數據)
。香港:政府統計處。

政府新聞處。2002。《香港2001》。香港: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2012。《香港2011》。香港:政府新聞處。

香港旅遊發展局。2015。
《2014 香港旅遊業統計》
。香港:香港旅遊發展局。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2012。《二○一二年半年經濟報告》。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
長辦公室。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2011。〈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1〉,新聞稿,6月16日(http://www.
jcihk.org/toyp/news/news001.php?id=4)。

統計暨普查局。歷年。《住戶收支調查》。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1982。《第十二次人口普查:1981  — 部份結果》。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2012。《2011 人口普查:詳細結果》。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2013。《澳門女性面面觀》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2016a。〈統計數據庫〉(http://www.dsec.gov.mo/TimeSeriesDatabase.aspx)

統計暨普查局。2016b。
《就業調查:2016 年第一季》(原始數據)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

智經研究中心。2014。《青年:激發原動力 開拓新思維 助青年 闖出一片天》(http://www.


bauhinia.org/assets/document/doc188cht.pdf)

馮應謙、馬傑偉。2014。〈社交媒體與國族認同〉,《明報》,11月13日,版A36。

新世紀論壇、新青年論壇。2015。《香港各世代大學生收入比較研究報告》,7 月 27 日
(http://www.ncforum.org.hk/file/upload/file_828_4jy.pdf)

管中祥編。2013。《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薄》。台北:紅桌文化。

趙永佳、葉仲茵。2015。
〈香港青年「下流」問題:客觀狀況與主觀感受〉
, ,第 3 期,
《港澳研究》
頁 65–74。

鄧丕雲。1993。《80 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衞出版社。

鄭宏泰、尹寶珊。2014。〈「自由行」十年回顧:探討香港與內地的融合進程與嬗變〉。香港:
204
研究專論第226號,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羅永生。2014。〈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思想》,第 26 期,頁 113–42。

羅竹風編。1993。《漢語大詞典》,第11卷。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蘇嘉豪編。2015。《撤!還記得嗎?》。香港:嘉濤宮。

Afshari, Ali and H. Graham Underwood. 2007. “The Student Movement’s Struggle,” Journal of
Democracy, 18(4):80–94.
Alsayed, Wafa. 2014. “The Impatience of Youth: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Gulf,” Survival, 56(4):91–
106.
Arnett, Jeffrey J. 2015. 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soum, Ghada. 2013. “The Alignment of the Policy Objectives of Youth Inclusion and Population
Regulation in Post Arab-Spring Egyp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33(7/8):410–25.
Bellei, Cristián, Cristian Cabalin, and Victor Orellana. 2014. “The 2011 Chilean Student Movement
against Neoliberal Educational Policies,”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39(3):426–40.
Caputo, Richard K. 2003. “Assets and Economic Mobility in a Youth Cohort, 1985–1997,” Families in
Society, 84(1):51–62.
Carnoy, Martin. 1994. Faded Dreams: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Race in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usa, Orsetta and Åsa Johansson. 2010.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in OECD Countries,”
OECD Journal: Economic Studies, 2010:1–44.
Chan, Ming K. 2009. “Grassroots Activism and Labour Electoral Politics under Chinese Rule, 1997–
2008,” in Khun Eng Kuah-Pearce and Gilles Guiheux (eds.), Social Movements in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Expansion of Protest Space.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p. 179–203.
Chang, Wen-chun. 2013. “Climbing Up the Social Ladders: Identity, Relative Inco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3(1):513–35.
Clarke, Killian. 2013. “Aish, Huriyya, Karama Insaniyya: Framing and the 2011 Egyptian Uprising,”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12(2):197–214.
Cole, J. Michael. 2015. Black Island: Two Years of Activism in Taiwan. North Charleston: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Council of Europe. 2012. Fostering Social Mobility as a Contribution to Social Cohesion.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Erikson, Erik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Erikson, Robert, John H. Goldthorpe, and Lucienne Portocarero. 1979. “Intergenerational Class
Mobility in Three Western European Societies: England, France and Swed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30(4):415–41.
Fadaee, Simin and Seth Schindler. 2014. “The Occupy Move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Vulnerability,”
Globalizations, 11(6):777–91.

205
Gillis, John R. 1981. Youth and History: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European Age Relations, 1770–
Presen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inwright, Shawn, Julio Cammarota, and Pedro Noguera. 2005. “Youth, Social Justice, and
Communities: Toward a Theory of Urban Youth Policy,” Social Justice, 32(3):24–40.
Gurstein, Penny, Chris Lovato, and Sally Ross. 2003. “Youth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Social Ac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12(2):249–74.
Guzman-Concha, Cesar. 2012. “The Students’ Rebellion in Chile: Occupy Protest or Classic Social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11(3–4):408–15.
Hall, G. Stanley. 1916. Adolescence: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 Volume 2. New York: D. Appleton.
Haveman, Robert and Timothy Smeeding. 2006.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ocial Mobility,”
The Future of Children, 16(2):125–50.
Heinz, Walter R. 2009. “Youth Transitions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in Andy Furlong (ed.), Handbook
of Youth and Young Adulthood: New Perspectives and Agendas. London: Routledge, pp. 3–13.
Ho, Ming-sho. 2014. “The Political Ambiguity of Middle Class Activism in Taiwan: The Case of Urban
Conservationists in Kaohsiung City,” in H. H. Michael Hsiao (ed.), Chinese Middle Classes: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pp. 215–33.
Hsiao, H. H. Michael and Cheng-yi Lin (eds.). 2009. Rise of China: Beijing’s 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New York: Routledge.
Inglehart, Ronald.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hily, Mary J. 2007. “A Cultural Perspective,” in Mary J. Kehily (ed.), Understanding Youth:
Perspectives, Identities and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11–44.
Krugman, Paul. 1992. The Age of Diminished Expectations: U.S. Economic Policy in the 1990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Leung, Benjamin K. P. 2000. “The Student Movement in Hong Kong: Transition to a Democratizing
Society,” in Stephen W. K. Chiu and Tai-lok Lui (ed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p. 209–26.
Levy, Frank and Richard. C. Michel. 1991. The Economic Future of American Families: Income and
Wealth, Trends. Washington, DC: Urban Institute Press.
Lui, Tai-lok. 2009. “Hong Kong’s Changing Opportunity Structures: Political Concerns and
Soci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Kwok-bun Chan, Agnes S. Ku, and Yin-wah Chu (eds.),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 Leiden: Brill, pp. 141–64.
Lui, Tai-lok. 2014. “A Profile of Hong Kong’s Middle Classes: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H.
H. Michael Hsiao (ed.), Chinese Middle Classes: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pp. 36–56.
Madrick, Jefferey. 1995. The End of Affluenc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s Economic
Dilemma. New York: Random House.
Magne, Angvik and Bodo von Borries (eds.). 1997. Youth and History: A Comparative European
Survey o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among Adolescents, Volumes A and
B. Hamburg: Körber-Stiftung.

206
Matthiesen, Toby. 2012. “A ‘Saudi Spring?’: The Shi’a Protest Movement in the Eastern Province
2011–2012,”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66(4):628–59.
Miller, S. M. 1960. “Comparative Social Mobility,” Current Sociology, 9(1):1–61.
Montgomery, Heather. 2007.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ary J. Kehily (ed.), Understanding
Youth: Perspectives, Identities and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45–72.
Nilan, Pam and Carles Feixa. 2006. “Introduction: Youth Hybridity and Plural Worlds,” in Pam Nilan
and Carles Feixa (eds.), Global Youth? Hybrid Identities, Plural Worlds. London: Routledge, pp.
1–13.
Ortmann, Stephan. 2012. “Hong Kong: Problems of Identity and Independence,” in Meredith L. Weiss
and Edward Aspinall (eds.),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79–100.
Parkin, Frank. 1971. 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Societies. New York: Praeger.
Schroer, William J. 2004. “Generations X, Y, Z and the Others,” The Social Librarian, 11
(http://www.socialmarketing.org/newsletter/features/generation1.htm).
Shafiq, M. Najeeb, Jessica Mason, Taylor Seybolt, and Kristin DeLuca. 2014. “Are Student Protests in
Arab States Caused b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Grievanc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2006–07
Arab Barometer,”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9(1):141–58.
Smith, Christian. 2007. “Getting a Life: The Challenge of Emerging Adulthood,” Books and Culture,
November/December:10–13.
So, Alvin Y. 2014. “The Making of Hong Kong’s Middle Class in the 1997 Transition and Beyond: A
Conflict Perspective,” in H. H. Michael Hsiao (ed.), Chinese Middle Classes: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pp. 249–60.
Tsai, Ming-chang, Gang-hua Fan, H. H. Michael Hsiao, and Hong-zen Wang. 2014. “Profiling the
Middle Classes in Taiwan Today,” in H. H. Michael Hsiao (ed.), Chinese Middle Classes: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pp. 17–35.
United Nations. 2013. “Definitions of Youth” (http://www.un.org/esa/socdev/documents/youth/ fact-
sheets/youth-definition.pdf).
Van Gennep, Arnold. 1960. The Rites of Passa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nnicott, D. W. 1965. The Family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Wong, Ka-ying and Po-san Wan. 2009. “New Evidence of the Postmaterialist Shift: The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2(3):497–515.
Wong, Kevin T. W. 2010. “The Emergence of Class Cleavage in Taiwa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Impact of Cross-Strait Economic Integration,” Issues and Studies, 46(2):127–72.
Wong, Yi-lee (ed.). 2012. Social Mobility in Post-war Hong Kong: After Getting Ahead.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World Bank. 2016.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
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preview=on).
Wright, Teresa. 2012. “Taiwan: Resisting Control of Campus and Polity,” in Meredith L. Weiss and
Edward Aspinall (eds.), Student Activism in Asia: Between Protest and Powerlessne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101–24.

207
Wu, Xiaogang. 2009. “Income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The China Quarterly, 200:1033–52.
Wyn, Johanna and Rob White. 1997. Rethinking Yout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Yu, Eilo W. Y. and Natalie K. M. Chin. 2012.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Democracy in Macao:
Revolutionaries or Loyalists?”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47(1):97–116.
Yu, Eilo W. Y., Emma S. M. Lao, and Duncan Cheong. 2014. “ E-Politics and the Rising Tide of Macao
Youth Actism,” in Eilo W. Y. Yu and Ming K. Chan (eds.), China’s Macao Transformed:
Challe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pp. 123–44.
Zheng, Zhenqing. 2013. “Taiwan’s Wealth Gap and the Evolution of Electoral Politics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sian Survey, 53(5):825–53.

20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