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基本电学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的电学学仪器使用:万用表,滑动变阻器,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学会计算不确定度。

二、实验仪器
滑动变阻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测试元件模块,连接电线

三、实验原理
1、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子测量仪器,在电子线路等实际操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它不仅可以测量电阻还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和电路。
(1)电阻的测量
测量步骤:a. 首先红表笔插入 VΩ 孔,黑表笔插入 COM 孔;
  b. 功能开关打到“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档;
  c. 分别将红黑表笔接到待测电阻两端的金属部分;
  d. 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注意:a. 量程的选择和转换。量程选小了,显示屏上会显示“1.”,此时应换用较大的量程;
反之,量程选大了的话,显示屏上会显示一个接近于“0”的数,此时应换用较小的量程。
b. 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再加上边档位选择的单位就是它的读数。要提醒的是在“ 200”
档时单位是“Ω”,在“2k~200k”档时单位是“kΩ”,在“2M~2000M”档时单位是“MΩ”。
c. 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将显示过量程“1.”,应选择更高的量程,
对于大于 1MΩ 或更高的电阻,要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这是正常的。
d. 当没有连接好时,例如开路情况,仪表显示为“1.”。
e. 当检查被测线路的阻抗时,要保证移开被测线路中的所有电源和所有电容,被测线
路中,如有电源和储能元件,会影响线路阻抗测试正确性。
(2)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步骤:a. 首先红表笔插入 VΩ 孔,黑表笔插入 COM 孔;
  b. 测直流电压功能开关打到 V-档,测交流电压量程旋钮打到 V~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量程档;
  c. 分别将红黑表笔并联接到电路中,红表笔相当于电压表正极端,黑表笔相当于电压表
负极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
  d. 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注意:a. 接入电路中时应保持接触稳定。
b. 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
c. 若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此时红表笔接的是
负极,应交换红黑表笔的位置。
d. 无论测交流还是直流电压,都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随便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
(3)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的测量
测量步骤:a. 黑表笔插入 com 端口,红表笔插入 mA 或者 20A 端口;
  b. 测直流电流时功能开关打到 A-档,测交流电流时功能开关打到 A~档,根据需要选择
合适的量程档;
  c. 断开被测线路,将数字万用表串联入被测线路中,被测线路中电流从一端流入红表笔,
经万用表黑表笔流出,再流入被测线路中;对交流电流不需要区分正负。
  d. 接通电路,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注意:a. 估计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若测量大于 200mA 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20A”
插 孔 并 将 旋 钮 打 到 直 流 “ 20A 档 ; 若 测 量 小 于 200mA 的 电 流 , 则 将 红 表 笔 插 入
“200mA”插孔,将旋钮打到直流 200mA 以内的合适量程。
b. 若显示为“1.”,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 -”,则表明电流从黑表
笔流进万用表。
d. 电流测量完毕后应将红笔插回“VΩ”孔,若忘记这一步而直接测电压会烧坏电表。
(4)电容的测量
测量步骤:a. 将电容两端短接,对电容进行放电,确保数字万用表的安全;
  b. 将转接插座插入“V”和“mA”两插孔;
  c. 将功能开关打至电容“F”测量档,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档,将电容插入转接插座
Cx 对应插孔;
  d. 读出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
注意:a. 测量前电容需要放电,否则容易损坏万用表。
b. 测量后也要放电,避免埋下安全隐患。
c. 不要输入高于直流 60V 或交流 30V 以上的电压,避免伤害人身安全。
d. 测量电容时,将电容插入专用的电容测试座中(不要插入表笔插孔 COM、V/Ω)。
  e. 电容的单位换算:1μF=106pF lμF=103nF
(5)二极管的测量
测量步骤:a. 红表笔插入 VΩ 孔,极性为正,黑表笔插入 COM 孔,极性为负;
  b. 功能开关打在 档;
  c. 判断正负,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
d. 读出 LCD 显示屏上数据,此时读取的是被测二极管的近似正向 PN 结压降,单位为
mV,对硅 PN 结而言,一般约为 600-800mV;
f. 两表笔换位,若显示屏上为“1”,正常;否则此管被击穿。
注意:二极管正负好坏判断。红表笔插入 VΩ 孔,黑表笔插入 COM 孔,转盘打在
档,然后颠倒表笔再测一次。如果两次测量的结果是:一次显示“1”字样,另一次显示约
600 的数字。那么此二极管就是一个正常的二极管,假如两次显示都相同的话,那么此二
极管已经损坏,LCD 上显示的一个数字即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硅材料为 0.6V 左右;锗
材料为 0.2V 左右,根据二极管的特性,可以判断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
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6)三极管的测量
测量步骤:a. 将转接插座插入“V”和“mA”两插孔;
  b. 功能开关打在 hFE 档位,然后将被测 NPN 或 PNP 型三极管插入转接插座对应孔位;
c. 读出显示屏中被测三极管 hFE 近似值。
注意:a.不要输入高于直流 60V 或交流 30V 以上的电压,避免伤害人身安全。
b. 在完成所有的测量后取下转接插座。
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无法预先估计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则应先拨至最高量程挡测量一次,再
视情况逐渐把量程减小到合适位置。测量完毕,应将量程开关拨到最高电压挡,并关闭电
源。
(2)满量程时,仪表仅在最高位显示数字“1”,其它位均消失,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
程。
(3)测量电压时,应将数字万用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
交流量时不必考虑正、负极性。
(4)当误用交流电压挡去测量直流电压,或者误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交流电时,显示
屏将显示“000”,或低位上的数字出现跳动。
(5)禁止在测量高电压(220V 以上)或大电流(0.5A 以上)时换量程,以防止产生
电弧,烧毁开关触点。
(6)当万用表的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液晶显示器左上角电池电量低提示。会有电池
符号显示,此时电量不足,若仍进行测量,测量值会比实际值偏高。

2、直流稳压电源

图 1 直流稳压源操作面板
(1)电源开关(POWER),将电源开关按键弹出即为“关”位置,将电源线接入,
按电源开关,以接通电源。
(2)电压调节旋钮(VOLTAGE),此为主路电压调节旋钮,顺时针调节,电压由小
变大,逆时针调节,电压由大变小。
(3)恒压指示灯(C.V),当主路处于恒压状态时,C.V 指示灯亮。
(4)输出端口(CH1),此为主路(CH1)输出端口。
(5)电流调节旋钮(CURRENT),此为主路电流调节旋钮,顺时针调节,电流由小
变大,逆时针调节,电流由大变小。
(6)恒流指示灯(C.C),此为主路恒流指示灯,当主路处于恒流状态时,此灯亮。
(7)输出端口(CH2),此为从路(CH2)输出端口。
(8)输出端口(CH3),此为固定 5V 输出端口。
(9)电压调节旋钮(VOLTAGE),此为从路电压调节旋钮,顺时针调节,电压由小
变大,逆时针调节,电压由大变小。
(10)恒压指示灯(C.V),此为从路恒压指示灯,当从路处于恒压状态时,此灯亮。
(11)电流调节旋钮(CURRENT),此为从路电流调节旋钮,顺时针调节,电流由
小变大,逆时针调节,电流由大变小。
(12)恒流指示灯(C.C),此为从路恒流指示灯,当从路处于恒流状态时,此灯亮。
(13)显示窗口,此为主路(CH1)电压显示窗口。
(14)显示窗口,此为主路(CH1)电流显示窗口。
(15)显示窗口 此为从路(CH2)电压显示窗口。
(16)显示窗口,此为从路(CH2)电流显示窗口。
(17)电源独立、组合控制开关,此开关弹出,两路分别可独立使用。开关按入,电源
进入跟踪状态。
(18)电源串联、并联选择开关。(17)开关按入,(18)开关弹出,为串联跟踪,此时调节
主电源电压调节旋钮(2),从路输出电压严格跟踪主路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最高可达两路
电压的额定值之和。(17)、(18)开关同时按入,为并联跟踪,此时调节主电源电压调节旋钮
(2),从路输出电压严格跟踪主路输出电压;调节主电源电流调节旋钮(5),从路输出电流跟
踪主路输出电流,使输出电流最高可达两路电流的额定值之和。
使用方法:打开电源开关前先检查输入的电压,将电源线插入后面板上的交流插孔,
如下表所示设定各个控制键:

所有控制键如上设定后,打开电源。
(1)可调电压源
调节电压调节旋钮,显示窗口显示的电压值应相应变化。顺时针调节电压调节旋钮,指
示值由小变大;逆时针调节,指示值由大变小。
(2)可调电源作为稳压源使用时,首先应将稳流调节旋钮(5)和(11)顺时针调节
到最大,然后打开电源开关(1),并调节电压调节旋钮(2)和(9),使从路和主路输出
直流电压至需要的电压值,此时稳压状态指示灯(3)和(10)发光。

3、二极管伏安特性测量

图 2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晶体二极管是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1 所示。 当对晶体二极管加
上正向偏置电压,则有正向电流流过二极管,且随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开始电流
随电压变化较慢,而当正向偏压增到接近二极管的导通电压(锗二极管为 0.2 左右,硅二
极管为 0.7 左右时),电流明显变化。在导通后,电压变化少许,电流就会急剧变化。
当加反向偏置电压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但不是完全没有电流,而是有很小的反向电
流。该反向电流随反向偏置电压增加得很慢,但当反向偏置电压增至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
时,电流剧增,二极管 PN 结被反向击穿。
(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
图 3 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电路
电流表外接,如图 3 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二极管两端电压 UD;电流表的读数
I 是流过二极管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比实际值大),即 I=ID+IV,由欧姆定律可知
U U
I= +
RD Rv
用 V、I 所作伏安特性曲线电流是电压表和二极管的电流之和,显然不是二极管的伏安
特性曲线,所用此方法测量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低电压时,二极管内阻较大,误差较大
随着测量点电压升高,二极管内阻变小,误差也相对减小;在测量二极管正向伏安曲线时
由于二极管正向内阻相对较小,用此方法误差相对较小。所以用电流表外接,测二极管的
正向伏安特性。

图 4 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量电路
电流表内接,如图 4 所示,这时电流表的读数 I 为通过二极管 D 的电流,电压表读数
是电流表和二极管电压之和,即 U=UD+UA,由欧姆定律可得:
U=I ( R D +R A )
此方法作曲线所用电压值是二极管和电流表电压之和,存在理论误差,在测量过程中
随着电压 U 提高,二极管的等效内阻 RD 减小,电流表作用更大,相对误差增加;小量程电
流表内阻 RA 较大,引起误差较大。但此方法在测量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由于二极
管反向内阻特别大,故误差较小。所以用电流表内接,测二极管的反向伏安特性。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万用表的使用
测量测试板中的电阻,每个电阻测试 5 次,并计算标准误差。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 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量,用万用表检查二极管是否正常。
2.2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按照图 3 连接电路,合理选择电流和电压的测量量程以及
电源输出电压。
先定性观察二极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合理选取测量点,在电流变化缓慢的地方,
测量点可以取疏一点,电流变化快的地方,测量点密一点。记录二极管上不同电压对应的
电流值,将数据记入表 1。
电压 U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5 0.6
(V)
电流 I
(μA)

表1
2.3 测量二极管的反向伏安特性。按照图 4 连接电路,数据记入表 2。注意此时电源要交换
正负极,且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切勿超出反向最大电压,防止二极管被击穿。
电压 U
5 10 15 20 25 30
(V)
电流 I
(μA)

表2
2.4 在坐标图中画出正向、反向伏安曲线。

具体操作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前检查导线是否损坏。连接电路前电源、万用表都关闭。
(2)确认电路无误,将稳压电源的电压调节调到最小,电流调节调到最大,滑动变阻器滑
到最左边(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流表表笔选 μAmA 插孔,量程选择 20μA 档,电压
表选择 2V 档(注意表笔插孔的选择)。
( 3 ) 打 开 电 源 开 关 , 电 压 调 为 3V 。 移 动 滑 动 变 阻 器 , 使 得 电 压 表 的 读 数 为
0.1V,0.15V….记录相应的电流值。注意:电流接近 20μA 时量程应换为 2mA 档,此时的
电流单位变为 mA。
电源正接时,滑动变阻器不能超过中间位置,否则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流表!
(4)正向特性测量结束后关闭电源和两个万用表,按照反向特性的电路重新连接电路。注
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极不要接反。
(5)开启稳压电源,电压调为 30V,电压表选择 200V 档,电流表选 20μA 档。移动滑动
变阻器,改变电压,记录相应的电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