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GREEN BUILDING / 绿色科技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文_罗毅

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GBC)和 庞大的市场空间推动我国绿色 的更新,呼吁企业考虑所有新建筑和


国际能源署( IEA)估计,为将 全 球变 建筑进入蓬勃发展期 重大翻新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旨
暖限制在2°
C以内,建筑环境部门需 世界 绿色建 筑 委员会 于2017年 在启动“减 排优先”的脱碳方 法,到
减少840亿吨碳足迹。即现有储量的 首次发布净零碳建筑承诺,呼吁建筑 2030年 将该行业的排放量减半并解
排放必须减少80%,所有新开发项目 环境领域的公司确保 到2050年所有 决生命周期问题排放,提升了建筑和
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能源。 现 有 建 筑以净零 碳 运营。并于2021 建筑行业进一步、更快地脱碳雄心。
2 0 1 9 年 数 据 显 示 ,我 国 城 镇 年9月公布了其长期净零碳建筑承诺 据 统 计,2 0 2 0 年 中 国 二 氧 化
建 筑 面 积 存 量 约 6 5 0 亿 平方米,且 碳 排 放 量 约103 亿吨,人 均 排 碳7.4
每 年的新 增量 约2 0 亿平方米。尽管 吨 。我 国 建 筑 面 积 规 模 位 居 世 界
“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市场将从 第一,当前 建 筑 部门占 碳 排 放 量 的
中速增长期进入中低速发展期,但中 4 0 % 和 资 源 消 耗 的 5 0 %,是 名副 其
国仍是 全 球 最 大的建 设 规 模。数 据 因此建 筑业的节能减 排尤为 实 的 碳 排 放“ 大 户 ”。因 此 建 筑 业
预测显示,至2025年,中国建筑行业 重要,而超低能耗建筑便是节 的 节 能 减 排 尤 为重要,而 超 低 能 耗
总产 值 将达 到人 民币3 3万亿 元,较 建 筑便 是节能 减 排 的 一 大 利 器。据
能减排的一大利器。
2020年尚有约20%的增量空间。 世界银行 统计,到203 0 年 前全 球要
因此关 注 在 建 筑 环 境中应 用绿 实 现 节能 减 排目标,70 % 的 减 排 潜
色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 力在 建 筑 节能 方面。绿 色 建 筑 是 一
响,通 过 应用新技 术、新材料、新模 项系统性 工作,包含 设 计、建 造、运
式三方面推进绿色建筑,体现节能、 营,以及物业和未来改 造等,是 全生
节地、节水、节材等 保 护环 境理念的 命周期的过程概念。
建筑,研究并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具有 中国的建 筑 节能 起 源于20 世 纪
重要的现实意义。 80 年 代,直 到2005 年,绿色建 筑 概

72 2021.11 ·
绿色科技 / GREEN BUILDING

念被引入我国并广泛传播。目前我国 碳排放形势严峻,但空间很大。 办公室、学校、工厂都应实现净零碳


现行有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包括 2020年我国新建 绿色建筑占城 排放。目前中国零碳建筑市场潜力巨
英国的BREEAM体系、美国的LEED 镇 新 建 民 用建 筑 比 重 达 到7 7 %,绿 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超
体系等,我国于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 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2.47万个,建 过1000万平方米,产业规模达到百亿
认证体系《绿色建 筑评 价标准》,并 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装配式 元级;预计未来10年低碳、零碳建筑
从2008 年正式开展标 识评 价。在 正 建筑也实现增长。按照住建部发布的 将带动万亿元级市场;2025、2035、
式启动绿色建筑十几年时间,我国的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30年城镇 2050中长期建筑能效 提升目标分别
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地方到全国、 新增建筑当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要达 对应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将
城市规模化发展。 到90%以上。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 助推我国零碳建筑的加速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 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 在全 球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作为
色 、智 慧 的 发 展 理 念 。数 据 显 示, 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 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人均碳排放上与
全国建 筑 全 过 程能 耗 及碳 排 放 增 全生命周期下,装配式精装技术有望 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不大,但与发达国
速由“十 一 五”期间 的 7.4%下 降 至 减排超40%,成为实现建筑行业碳中 家相比差距较大。较高的碳排放强度
“十二五”期间的7%,及“十三 五” 和的重要技术路径。 反映 出中国的经济发 展 质量 亟 须提
期间的3.1%,充分说明近年来,我国 升,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碳减排形
绿 色 建 筑 发 展 迅 速。但与发 达 国家 未 来 绿色建 筑仍大有 可为,技 势。2021年9月《超低能 耗建筑设计
相比,还存在占总建筑比较低、绿色 原 理》正 式 入 选 住 建部 建 设领 域 学
术进步空间不可估量
建筑运行标志项目占比低、覆盖率不 如 今,全 球 总计 大 约17亿 座 建 科专业“十四五”规 划教 材,反 应出
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市场 筑物中,净零碳建筑只占极小比例。 国家“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对超低
上看 绿色建 筑 发 展 仍主要由政 府推 所有 建 筑消耗的饮 用水占全 世界的 能耗建筑推广发展的重视,已经提升
动,企业做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 13.6%,大概 每年为15万亿加仑。为 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展被动式绿色
尚未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因 使全球温升保持在2°
C以下,到2050 建筑,较传统建筑相比能节约90%的
此房地产建筑业发展绿色建筑、减少 年世界上的每座建筑物,每个家庭、 能耗,较新型建筑也能节约超过75%
的能耗。当前亟需整合零碳建筑产业
链,建立低碳产业联盟,推动零碳建
筑规模化应用和推广,带动万亿级别
的低碳、零碳建筑市场。
应该看到,绿色建筑仍然不是世
界上 建 造 的 大 多 数 建 筑,大 多 数 建
筑仍然消耗大量不必要的资源,造成
全球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
门委员会(IPCC) 2018年气候变化报
告显 示,2018年全 球 排放 量 继2017
年增长1.6%之后,又增加了2.7%。排
放持续增加,对全球经济造成了灾难
性的影响。应该引起特别警觉的是,
2021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
发布的《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热火
朝天》显示,各国上报的新版和更新
版气候承诺远远落后于实现《巴黎协
定》温控目标所要求达 到的水平。报
告指出,相较上一轮(2015年)承诺,

· 2021.11 73
GREEN BUILDING / 绿色科技

各国上 报 的更 新版国家自主贡献减
排目标 (NDCs) 以及已宣布的其他一
些气候变化减缓承诺,仅在原先预测
的2030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基础上
减少了7.5%。然而,维持《巴黎协定》
2℃温控目标需要实现30%的减排,
而实现1.5℃ 温 控目标,则需要 减 排
55%。
“生活建 筑 挑战”The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 (LBC) 要求设计
师建造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收
集和处理自身的水,抵消所有的碳,
这项要求是当今 全 球建 筑 节能 认证
项目最高要求。“生活建 筑 挑战”于
2006年初启动以来,世界各地已经有
几百座这样的建筑建成或在建,实践
证明,用现有的技术和合理的预算建 银行 和非银 金融 机 构不敢 或 不愿支 能 需 要 发 生根 本 性 转 变,摆 脱 高 消
造真正可持续的建筑是可能的。 持绿色建筑开发,交易所也难以支持 耗、高污 染、高二氧化碳 排 放、低 生
20 60 年 实现 碳中和,依 赖于 经 绿色建筑开发公司申请发行绿色公司 产率,变为低消耗、低污染的排放、
济和能源的结构转型,需要风电、光 债券。绿色金融可以解决绿色建筑行 低 碳 排 放,促 使 中国 彻底 进 行 产 业
伏 等新能源大发展。
“碳中和”之后 业融资中存在的融资风险较高、期限 结 构 调 整,真 正 提 升 全要 素 生 产 率
更 加长 远的目标是 从“碳中和”(相 错配两个基本难题,但从政策导向与 (TFP)。以经济政策作为实现碳中
对零 排 放)到“净零 排 放”(绝 对零 落地上,尚需同绿色建筑发展前景有 和、碳减排的首要工具,实现人类的
排放),再到“负碳排放”(绝对零排 效衔接和适配。 可持续发展,解决世界各国共同关心
放)。要实现这些宏大的远景目标, 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绿色建筑
除了技 术开发 外,金 融 支 持 必 不 可 助力双碳目标,造福社会与人民 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因
少。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 2021年,
“碳达峰、碳中和”被正 此建筑环境必须加快脱碳,以支持净
场发展迅速,规模上现已成为全球绿 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十四五”规 零目标。
色债券最大发行国之一。碳中和绿色 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 “创 新、协 调、绿 色 、开放、共
债券应运而生,发展至2021年3月规 中,绿色建筑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享”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
模已超800亿元,成为绿色债券的重 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2030年前碳 大 发 展 理 念。在 绿 色 发 展 理 念的 指
要品种之一。结 构上2020 年全 球 约 达峰行 动方 案》,落 实党中央、国务 引下,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推广
30 %的绿色债 券 募集资 金投向绿色 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 碳足迹、碳标签理念,把生态环境保
建筑领域,美国、东盟的比例均高达 策,将“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定位为 护 措 施 细化 到经济发 展和社会生活
35%左右,而我国的这一投向比例仅 “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要求推进 的方方面面,加快构建全民参与、全
为5%,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国内企业 城乡建设和用能绿色低碳转型、提升 社会减排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促
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不足、绿色建筑 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进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
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不高、宏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城市更新和乡村 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
观调控尚未将 绿 色 建 筑 开发与一 般 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发展。 感、幸福感、满意度。
房地产开发进行区别处理,导致一方 实 现“碳 达 峰”“碳中和”是 一
面绿债优惠很多,但房地产的绿色建 项长远而深刻的经济性变革与发展。 作者单位: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筑却常常拿不到绿债;另一方面商业 从中长期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 编辑:王玉洁

74 2021.1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