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学术探讨

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  谭洪起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太阳能建筑成长的三个
阶段,并结合工程实践重温了太阳能建
筑技术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太阳能   建筑  技术

太阳能建筑在中国已经历了几十 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将
年的发展。最初的太阳能建筑为我国 光能转化为电能,一般用于航天飞机、
五六十年代的太阳房,主要采用被动 空间站或边远地区。太阳能建筑的光
技术,通过被动设计满足人们的基本 电利用,主要是用来实现太阳能照明。
需求。现在,太阳能技术除被动技术 太阳能光热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非
作者简介 外,还发展了主动技术,这主要表现在 常广泛,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利用两 基础。而太阳能光电技术,由于其较高
潭洪起 个方面。光热利用主要是用于采暖和 的成本,还未像光热那么普及。下面按
中国皇明太阳能公司副总裁,北京2008奥 制冷,根据利用温度的高低分为高温 照时间和技术的更新将太阳能建筑划
运会组委会绿色建筑专家组高级顾问,中 利用、中温利用和低温利用。工程供热 分为 3 个阶段,并结合实例加以介绍。
—荷合资北京好瑞斯建筑节能咨询有限公 主要是太阳能高温利用,日常的生活 第一代太阳能建筑建于 2002 年,已运
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热水供应主要是低温利用。太阳能光 行 3 年多,总体运行很好,我们从中积

1 4 200 7 N o.4
图 1、3:皇明科技园区
图 2:太阳能凉亭
图 4:太阳能水幕喷泉
图 5:太阳墙 3

累了大量数据;第二代为超级节能示 太阳能墙等产品, 由于同时具备了美观


范楼,2005 年建成,用于接待 VIP 客人 性与艺术性,收到了节能与美观的双
的客房,大量应用了太阳能和其它新 重效果。
能源;第三代太阳能建筑刚刚起步,在 太阳能墙可以使一整面墙吸收太
建中的皇明太阳能新总部大楼可以视 阳热能,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吸热器,
为这一代的代表。 成为冬季重要的热源。太阳墙由西山
墙上大量的真空管组成(图 5 )
,夏季
一、第一代太阳能建筑—初具 将热量送到假山下的鹅卵石进行蓄热,

雏形 冬季再将这些热能送入室内进行采暖。
太阳能凉亭兼具功能性和艺术
2002 年在山东德州的皇明科技园 性,既可以生产热水又可以产生电
区,矗立起一栋栋外形独特的太阳能 能,夏季还可以纳凉休闲,三位功能
建筑(图 1、图 3)
,这是中国现代太阳 一体化(图 2)

能建筑发展的雏形。也正是从这里开
始,太阳能从单纯的生活热水利用逐 二、第二代太阳能建筑—综合
步发展成为绿色生态建筑中重要的组 利用

成部分。
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需要与系统的 在第一代太阳能建筑的基础上,第
建筑节能设计、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 二代太阳能建筑在设计上提出了:天地
和节能产品等优化组合,才能实现建 结合互补,开源节流并重的理念。所谓
筑耗能的结构调整,提高利用太阳能 天与地的结合就是既应用天上的太阳
的保证率,为住宅提供采暖、制冷和生 能,同时也应用地下的地热能,即土壤
活用水,营造低能耗、高舒适、健康的 源。通过综合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传
居住环境,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 统能源的消耗。开源指的是尽量利用太
用。在一个四面透风的建筑中利用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节流就是做好建筑
阳能是毫无意义的。 的维护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能量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这代建筑中处 的负荷(图 6)

于核心地位,通过在房屋的屋面和立 这代建筑的能源供给来自于三个方
面安装排放整齐的太阳能集热器,为 面: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电系统
建筑提供热水和采暖。在这代建筑中, 和地源热泵辅助系统。其中太阳能光热
还采用了太阳能遮阳、太阳能除湿空 系统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太阳能光伏
调以及太阳能游泳池等技术。其中,太 发电用于生活用电和设备用能,当其不
阳能凉亭,太阳能水幕喷泉(图 4)和 足时,系统将自动切换至城市电网。

200 7 N o.4 1 5
・学术探讨

图 6:“超级节能示范楼”
图 7:太阳能飘板集热器
图 8:能源供给系统示意图
图 9:跟踪式光电圆盘系统
图 10:遮阳电池板 8

在外墙保温措施方面,通过利用 (5) 新风预处理系统;
曲板屋顶夏季防晒、合理的防热桥设 (6) 绿色照明和光导管技术;
计、外卷帘遮阳系统、屋面外墙隔热等 (7) 能量储存和回收系统;
措施,使建筑具有极好的保温隔热能 (8) 智能建筑控制系统;
力,这使太阳能供暖制冷的效率大大 另外,此建筑也更加注重了太阳
提高,其在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大 能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不仅在功
增加。 能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还从建筑美学
6 在这代建筑中, 更加注重除太阳能 的角度迎合了人们的美学需要。如:
系统外的一些节能技术和手段的利用, 太阳能飘板集热器、跟踪式光电圆盘
如太阳能预处理和置换式新风送风系 系统、遮阳电池板等。
统利用及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的利用。 集热管镶嵌在波浪型的屋顶飘板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建筑物不同人 上,既造型美观又有实用功能(图
群或功能区对新风量和对温度的不同 7);双轴自动跟踪光电圆盘系统具有
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 更高的光电转换功能(图 9);具有遮
最高效利用能源;在室外地下埋风道, 阳功能电池板阵列在夏季具有明显的
利用土壤中的热能对新风进行冬季预 遮阳功能, 有利于降低夏季室内的制
7 热、夏季预冷处理,并结合置换式新风 冷负荷(图 1 0 )。
送风系统对回风中的热能回收,使送
入建筑内的新风更舒适。 三、第三代太阳能建筑——科
皇明公司 2004 年开始建造的“超 技创新
级节能示范楼”就是这代太阳能建筑
的代表。该建筑的总建筑节能率在 90% 第三代太阳能建筑在二代的基础
以上。以下为该超级节能示范楼的一 上,加强了对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如
些主要特点及所采用的技术(图 8 )
: 高性能维护结构的使用和先进的蓄能
(1)超级外墙 / 屋面隔热系统:外 方法等。目前这类建筑在国内尚属起
墙 K<0.3W/m 2・K,屋面 K<0.2W/m2・K; 步阶段,不少科研机构和设计机构正
(2) 外窗隔热系统:K<1.5W/m ・K;

在研究探索。皇明太阳能正在建设的
(3) 卷帘外遮阳系统; 总部大楼是这一代的代表(图 11 )

(4) 低温辐射地板采暖/制冷系统; 该建筑是为 2010 年在德州举办世

1 6 200 7 N o.4
界太阳城而准备的,建筑面积 5 万 m 2 ,
集热器的面积为 5000m 2 。目前在世界
范围内,这个项目的太阳能利用是最
到位的,具体表现在:利用被动技术,
实现主体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良
好的外维护结构,使采暖和制冷的负
荷控制在每平方米 3 0 W ;高效节能的
热交换新风系统,节能效率达到
65%~7 0 %;能源梯级利用。利用地板
采暖或制冷的回水,为空气进行预热
处理。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大
化方面主要表现在:生活热水和游泳
馆的利用达到 1 0 0 %;采暖达到 6 0 %~
7 0 % ;太阳能与吸收式热泵相结合进
行制冷,达到 40%。从各方面的数据来
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了国际上流
行的“能量平衡三重法”作为指导原则
(图 12)
,即:尽量减少建筑能源需求;
尽量提升可再生能源提供率以及尽量
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此方法已经
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 9
节能建筑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建筑主体方面,采用了自然通
风及采光技术、良好的外围护结构、高
效节能的热交换新风系统以及能源梯
级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上,其在生活热水
的供应、太阳能泳池和太阳能采暖系
统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将太
阳能与吸收式热泵相结合实现了制冷
的需求。
其他节能技术的应用,该建筑利
用太阳能结合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技术,
实现了太阳能春、夏、秋季的跨季节蓄
能,达到四季用能平衡,实现太阳能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滞水层
系统是利用沙、砂砾热容量大,稳定性
好的特点,用地下水进行跨季节蓄能
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在滞水层设置蓄
能井( 冷井和热井) 、室内终端设备和 10

太阳能收集器储存能量。这样,从每年
4 月份到 10 月份,就可以把冬天贮存的
冷量由冷井中提取出来,直接供给建
筑物的制冷空调使用,同时把太阳能
收集器所获得的热量注入到热井中,
从 11 月份到第二年的 3 月份,把夏天
贮存在热井中的热能提出来,直接作

200 7 N o.4 1 7
・学术探讨

11

图 11:皇明太阳能总部大楼 为建筑物内采暖使用,把供暖回水经 例的光线,能够刻上各种标识及图案,


图 12:能量平衡三重法 过风冷后注入到冷井中。系统就这样 让建筑更美;
循环运行。利用该技术直接提供制冷 “大”突破——可制造全玻璃幕墙
和供暖,提供率可达 30%  。 的“光伏大厦”
。最大功率跃升至600W,
在围护结构上,建筑采用了高效 可以将组件做到更大的尺寸,使透明
节能的温屏玻璃,具有隔热,隔音和防 电池组件大规模应用于高层建筑物成
霜露三大特点。 为可能,镀膜、焊接、封边 3 个关键环
另外,在该建筑中也应用了新的 节均为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被称之为 BIPV 的光电结构,该产品是 “高”性能——超一流的技术指标。
我们国内自行开发生产出来的一种新 按国际标准设计,并经过充分的试验论
产品。归纳其特点如下: 证,确保组件的高质量、高性能,采用
特色“美”——彰显建筑与环境之 优质单晶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高、机
美。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突破性技术, 械强度高,能经受运输、安装和使用过
能够实现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可用于 程中的冲击、震动和其他应力,并具有
制作窗户、瓦等建筑用品,既可作为窗 优良的防腐、防风、防水和防雹能力。
户采光用,又可用于发电,实用与环保 第三代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已经扩
一举两得,还可根据需要透过一定比 展到不局限于利用太阳能,而是从建
12
筑的各个方面出发,实现开源节流,降
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不局限于太阳能,包括利用风能、
1.尽量减少建筑能源需求 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向着真正的绿
色建筑迈进。

3.尽量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该领域研
究的不断发展,节能方式的不断完善,
2.尽量提升可再生能源提供率
太阳能建筑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早日实现建造“双零建筑”
(零能耗、零
排放)的目标。
能量平衡三重法

1 8 200 7 N o.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