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2

最新封面报道|“蓝天”请救援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包括近800支队伍,出现在几乎每个灾难现场,作为一家民间专业性公益机构,蓝天救援队是怎样长成
的,又面临哪些挑战?

2020年7月22日,安徽巢湖市夏阁镇,蓝天救援队出动救援艇转移居民。

  文|财新周刊 唐爱琳 朱恬逸(实习)

  “你们现在有多少人?”“有一两千人。”

  “全部到卫辉来,越快越好。”

  2021年7月26日上午,北京蓝天志愿救援队总指挥张勇接到了河南省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
部的电话,“第一次听到这么指派任务的,一听就很紧急”。

  此时距离举国关注的郑州“7·20”特大暴雨已经过去近一周,但随着雨带北移,位于黄河北
岸的新乡市汛情和内涝局势依旧严峻:上游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还在不断来水,卫辉的水量可
能要再涨2米,居民亟需转移。

  整个转运过程如同蚂蚁搬家,每条艇只能转运6人左右,第一批群众转移出去时,仍有大
批居民站在齐膝深的水里焦急等待。一位队员临行前反复叮嘱:“你们安心等着我们,不要往
水里走,我们肯定会回来,放心。”四天时间,民间救援队与消防队员和解放军战士转移了20
万卫辉受灾群众。

  “这次是大流域、多个地方同时受灾,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民间队伍的作用就显现出
来了。”张勇估计,有数千名民间救援志愿者参与响应,是汶川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
1000支民间救援队在转移受灾群众外,还参与了物资发放、消杀防疫等工作。
2021年7月22日,合肥蓝天救援队到达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搜寻被困群众。图/受访者提供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民间救援队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1年5月,应急管
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应急力量有1700多支,应急志愿者60多万
人。其中以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创始队的蓝天救援体系,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品牌授
权的救援队近800支,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超过5万名,在亚太地区人道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品牌知
名度。

  不过最近蓝天救援队也遭遇麻烦。10月14日,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挂出行政处罚公示,蓝天
救援队的创始队北京队被处以警告、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六个月并罚款二万元的处罚,原因是其
存在违规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违反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的规
定;同时,北京蓝天救援队存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开展公开募捐的行为,违反了《慈善法》
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张勇解释说,民政局的行政处罚认定北京蓝天救援队设立了通州、顺义、朝阳、海淀、丰
台、门头沟、东城等七支地区救援队及一个皮卡机动队,属于违规设立分支机构的行为,“北
京这么大,我们开展服务得有各个组,这么多年约定俗成以行政区划来称呼,比如在丰台的行
动组就叫丰台蓝天救援队,我以前从来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至于公开募捐,则是北京蓝天
救援队曾注册过多个企业微信公众号,其中之一的“BSR蓝天救援队”公众号有“资助蓝天”的按
钮并有收款二维码,“虽然这个公号没有怎么运营,但这么多年陆续进账45572.31元,他们不提
我都不知道有这个事”。财新看到,该公众号2018年起确已不再更新。

  尽管张勇强调,此次处罚并不影响蓝天体系的正常运营,但这两个错误还是一斑可窥全
豹,在十多年里就发展壮大并赢得公众信赖的民间救援队,缺乏统一专业标准、外部资金支持
和造血功能匮乏、管理能力偏弱等现实问题始终存在,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国家应急管理
体制改革,这些民间公益救援力量的角色和生存发展又面临转型。作为其中最具影响的一支力
量,蓝天救援队一路行来的探索和挑战有着标本意义。

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

  7月20日,网络上开始流出郑州受暴雨袭击的现场视频。当天傍晚时分,蓝天救援队的河
南属地队伍也反馈灾情严重,张勇研判认为河南本地处置力量可能不足,第一时间启动了跨省
救援。事实上,除蓝天协调中心调度的队伍外,还有不少蓝天救援队伍是由所在地应急部门派
出。事后统计,蓝天救援队共有360余支队伍、超过3000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洪灾救援,是蓝
天救援队成立以来协调人数最多的一次。

  最先启动的是求救热线电话。蓝天救援队有24小时值班制度,独立的网络后方平台,可实
现3分钟响应,5分钟后台就位,4小时内到达救援现场。一位后台志愿者回忆,求援电话一刻
不停,上一个电话还未挂断,下一个电话已经在等待了,只能改用短信联系,收集到的信息还
需反复核实地点、人数等内容才能传给前方。河南洪灾的最初10天中,蓝天救援队的后台志愿
者共接听了超过1.5万个求救电话,这些求助信息很大程度上成为救援队行动的指引。

  突发的洪水打乱了余涛的客户预约。余涛是一名发型师,出发当天刚刚通过考核成为合肥
蓝天救援队的预备队员,队里连夜装备了4台15匹马力的船机和4艘4.2米冲锋艇赶往灾区。

  在新乡,江边长大的余涛见到了自己“几十年没遇见过的洪水”。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操舟人
员,在一些水流湍急的拐弯处操纵15匹马力船机,船只也仅能和洪水保持相对静止,“洪水冲
不动我,我也冲不动洪水”。前线指挥部要求使用30匹马力的船机,但面对5000人的紧急转移
任务,“现场情况不太允许你考虑那么多”。

  北京蓝天救援队通州行动组队长李文阳因为工作未能第一批赶赴灾区。时值汛期,通州组
早在5月份就启动了备勤接龙,救生马甲、水域头盔等水域救援装备都在车上放着。7月23日,
他带着临时订购的30—40匹马力的船机和艇增援第一梯队。凌晨2点,在新乡前往卫辉的途
中,车辆被当地群众拦下,说离此不远的小宾馆里有12人需转运,尚没有其他救援队。

  入队12年的李文阳原以为很快就能完成任务,没想到连续转运了18个小时。沿途他看到很
多人抱着空油桶、电线杆泡在水里,水位还在持续上涨。“这时已经不需要后方信息了,满大
街都是要转运的人。”面对应接不暇的现场求助,他考虑老幼妇孺优先,将原本每船三个任务
员的配置,减少为一名任务员和一名安全员。

  更多的民间救援队,是在7月21日应急管理部发出《河南抢险救灾公告》前后集结出发
的。该公告表示,“7月20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部分地区受灾,社会各界十分关注
并踊跃参与抢险救灾。为确保现场救援规范有序,请拟前往参与应急救援的社会应急力量先与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取得联系,经同意后再开赴现场展开救援”。

  作为救援圈里少有的女队长,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的李峰称自己更理性和谨慎,考
虑到通常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相对严格的跨省救援管理规定,直到7月21日凌晨3时河南省防
汛抗旱指挥部提高防汛应急响应为一级时,李峰和执委会讨论后才决定出队。

  白天在外企上班,空余时间和晚间做后方指挥、协调物资、政府沟通等,李峰每天只睡两
三个小时。几次前方传出炸坝、溃堤的消息,刚吃下安眠药的她立马紧张起来,一刻不停组织
后方分组联系前方,打通一个电话就安排一组撤到安全地带,只有最后一个人回到营地,后方
才能暂时休息。

  “救援也要安全,最重要的是队员平安回来。”李峰说,主力队员也是家庭和公司的骨干,
无论受伤还是失去生命都是难以承受的,“我们需要用专业抢救生命,而不是用生命”。

  7月21日晚,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赶往新乡,当时新乡短时降雨量达到了2小
时267.4毫米,超过此前一天郑州2小时最大262.5毫米的降雨量。转运途中,一位老人游过来求
助,说有个村子被困已经超过2天,全村有1000余户,要进入得经过三条急流河道。7月23日,
李延照3个小时内开船跑了23趟,运出147人,“开船开到手抽筋”。

  水下情况复杂,栅栏、隔离带、围栏、自行车等尖锐物品都可能划破船体,队员有时还需
要开着一侧漏气的艇继续工作。张勇估计,蓝天救援队此次有100多艘船艇损坏,占到了总量
的三分之一。一艘船四五千元,船机上万元,对于造血机制尚不完善的队伍而言,这意味着原
本由队员三百五百凑出来的装备又要再凑钱修补更新。

  近几年间民间救援队多次响应洪灾,具备了一定的水域救援能力,但高昂的训练装备成本
和统一标准的缺失,使得民间救援队专业水平参差。财新在河南洪灾现场看到,一些临时组建
的民间救援队存在不会装船、未能按标准穿戴足够浮力的个人防护装备等问题,存在较大安全
隐患。张勇也表示,激流水域对操舟技术和经验都有较高要求,不乏有舟艇翻覆情况发生。

  在救灾现场,李延照向前来调研的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领导反馈,社会应急
力量仍处于“草莽时代”,汶川地震以来的发展解决了“量”的问题,“质”的问题有待解决;此次河
南洪灾救援,民间救援贡献良多,但民间救援与官方救援、民间救援队之间仍然存在较多磨合
不足,有的地方救援人员和物资扎堆,有的却长时间无人抵达,重复救援和信息障碍降低了关
键的救援效率。

  “专业需要付出代价,要么是物资,要么是生命。”李延照说。

汶川初啼

  网名“大雪”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张辰用砂纸打磨焊条,打算周末爬山时自制烧烤架。邻座张
勇(网名“远山”)略带惊讶地询问,“北京还有山吗?”两个月后,张辰在爬香山途中再次遇到
张勇,后者已成为一名山友,配齐了一套户外装备。

  多年以后,张辰仍记得2007年与张勇在河北邢台到北京的火车上初识的一幕。

  特警退役的张勇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律专业,当时在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工作。2005年前
后,户外圈连续出现事故却很难得到及时专业的救助,其中一名“驴友”在北京灵山雪中登山时
身亡。业余开始带队户外徒步、登山的张勇和张辰,以及一批来自绿野户外论坛的户外运动爱
好者组建了绿野救援队,主要从事山野救援、设置路标、户外知识技能培训等,大家互相多以
网名相称,这支“驴友”志愿救援队是蓝天救援队的前身。

  “他当时对救援特别执着,有琢磨劲。”张辰记得,爬山时,张勇身背常人两倍的负重仍能
保持速度,即便在高海拔地区也是如此。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张勇和队友考虑了一天:从未
遇到过这么大的地震,一支山野搜救队能做什么?张辰是天涯论坛杂谈版主,他发帖表示,不
合适的救援可能会消耗资源,反而起到副作用。

  当时电视新闻报道称,绵竹清平乡有约5万人失联,外部力量进不去。队员线下讨论,他
们对山更熟悉,可以协助政府深入灾区做信息排查。决定后,张勇、张辰等三人带着医药用
品、物资先行探路,机票还是朋友赞助了一部分。

  “气氛真好,真是实现共产主义了。”张勇感慨于13年前的救灾氛围:当地红十字会门口几
棵树上拉着绳子,挂着征集赴清平救援队的帖子,大量志愿者和货车司机“趴活”,但缺少统
筹,物资进不去重灾区,灾区信息传不出来。张勇他们先向成都市红十字会报备,组织车队进
灾区,几次下来摸索出一套流程,组织志愿者搜集灾区需求、运送分发物资,沿途派人进不同
现场了解需求;张辰还在志愿者中召集医生、护士和能长途跋涉背包的志愿者,徒步走进绵竹
汉旺镇建立医疗点。

  “不要看我们最初只有三个人,组织起来就像一个小火把一样,周围哗地就聚过来了。”去
成都的飞机上巧遇记者采访,陆续有志愿者根据电视画面找到了这支三人小队,他们中有退伍
军人、公司职员、登山运动员等,这些肝胆相照的兄弟后来不少都成为各地蓝天救援队的发起
者。

  有数据显示,汶川地震中共有超过140万四川省内及入川志愿者,他们展现出的活力也使
得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服务元年”。这些活跃在灾区各个角落的志愿者,也在日后生发出了
如曙光、绿舟、深圳山地、公羊等诸多民间救援组织。
  深入灾区,在血淋淋的现场,带着救人愿望和一腔热血的志愿者束手无策。张勇拿着铁
锹、洋镐,面对几十吨重钢筋混凝土,只能听着下面求救声越来越小,既不懂城市搜救也缺乏
专业装备,他自嘲为“乌合之众”。

  当时仅有一支200余人的国家救援队能进行坍塌建筑物搜救,远不能满足灾区需求,消
防、武警也不具备城市搜救专业装备和技能。“你看到很多压在废墟下的人得不到救助,慢慢
就死掉了”,一些从废墟中救出的人也因为当时连一些医生都不了解的挤压综合征而失去生
命。张勇意识到,仅靠山野救援是远远不够的,萌生了推动中国民间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的愿
望。

  张勇与同在汶川一线的邱莉莉不谋而合。回京后,二人在后者单位附近的咖啡馆谈了两
周。邱莉莉是天使妈妈基金的发起人,当时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等国际救援组织
有接触,她设想用红会的战场救护、救援和赈济体系,融合中国国家救援队与中国香港和国外
救援队等模式打造一支由中国人发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道救援组织。

  成立于1952年的香港民安队是当时蓝天学习的样本之一,这是政府辖下一支须穿制服并受
纪律约束的志愿应急队伍,其经费由政府支付,在编制上有3600多名成人队员及3200多名12—
17岁的少年团团员,主要的职责是在发生天灾及其他紧急事故时支援政府的正规应急部队,任
务包括抢险救灾、扑灭山火、山岭搜索及救援、处理海面油污、抢救被楼宇倒塌和山泥倾泻所
困的人士、支援社会大型疫症应变等。

  汶川地震后半年,这支绿野“驴友”救援队已与绿野网站剥离,试图脱离商业利益做一支“纯
粹的公益组织”。队员们在“绿山”和“蓝天”两个名字中投票。“我父亲懂点周易,说蓝天这个名字
好。”张辰回忆道。

身份合法化

  “一切事务真正运作起来的时候真是千头万绪。”邱莉莉曾在一篇记录蓝天救援队诞生记的
博客中写道。

  初期的队员多为户外“驴友”,天性自由,参与救援全凭一腔热血,加之志愿者组织相对松
散,常常是“培训别喊我,有救援我肯定到”,救援多针对走失、溺水等情况。有军旅经历的张
勇认为,一支救援队首先要有纪律、培训和规范,最直接的体现则是统一着装和队列,“志愿
者自己就重视起来了”。

  接着是培训。红会提供教官免费做急救员培训,户外的绳索培训往往在京郊的铁坨山和香
山开展,一些队员随身带着小绳套练习打绳结,正着打、反着打、闭着眼睛打;室内培训需要
队员动用关系借会议室和场地,日常联络连同救援热线电话4006009958(谐音“天灵灵地灵灵
救救我吧”)放在张勇家里,直到石景山人防局将一个小区地下室批给蓝天救援队做队部。

  “以前把张勇的家当成队部,弄得家里跟仓库似的,天天人来人往,邻居怨声载道。”创始
队员张清臣(网名“票友”)曾记录下首个队部的打造过程:延续着网络论坛的习惯,队员之间
互相称呼着网名:装修经理人“过江龙”用细木工板做了8米长的椭圆形会议桌,“天华”的金杯车
负责运送捐赠物品,从灯具、插座、门锁,到手机信号放大系统、网络布线工程,都是队员们
自行整饬,“一个岁数比我还大的乒乓球台上放置了电话、路由器、传真打印设备,脚下的电
线杂草般缠绕,乱得像个战地指挥部,破败但富有生命”。

  对于这支当时三分之一成员是退伍军人的救援队而言,身份问题更为迫切。邱莉莉回忆,
如果没有主管单位的公函,许多灾区现场无法进入。因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不具有主管单位资
格,救援队又找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时任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
的孙硕鹏曾在接受采访时回顾了这段经过:他原无心与蓝天救援队合作,同许多主管单位的顾
虑类似,他也担心救援存在的风险,但在一次蓝天救援队讨论会上,不同观点的交锋让他看到
了公民社会的缩影。
2021年7月23日晚,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将冲锋舟等救援装备装车,准备赶赴河南郑州救援。

  张清臣记得,当时队友们更重视救援、训练、通讯,红会则希望能完善组织建设。经过一
段时间磨合,2009年4月,在京郊凤凰岭国家地震救援培训基地,蓝天救援队正式被北京市红
十字会授予“北京红十字会应急辅助队”称号。

  “定亲”仪式后,登记注册程序启动。在此之前,民间仅有浙江省苍南县防汛抗台志愿者联
盟注册成功,尚未有以“救援队”为名称的社会组织注册先例。邱莉莉原本准备了近1米高的材
料,希望登记成为协会,但民政局和一些专家指点,“民非”或更适合救援队这种“因事件而集
合”的组织形式。

  根据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
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
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蓝天救援队前前后后整理了不下十几套注册文件,每套文件有上百页内容,终于在2010年
9月完成“体系破冰”,注册成立“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成为国内第一支注册名称为“救援
队”的社会组织,邱莉莉为法定代表人和领队,张勇辞去工作成为专职队长。

长于雅安

  这支初生的民间力量,逐渐出现在各类救援现场。

  张勇表示,在2010年前后,面对中小型灾害,由于地方政府、消防、森林警察等协调机制
没有理顺,各地对民间救援力量大都持欢迎态度,“起码到现场有人干活”。2012年北
京“7·21”暴雨,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响应,能划船的从京港澳高速上疏散出百余人,有潜水证
的则配合公安在水下摸排车辆和逝者遗体。

  张勇在一档网络节目中提到,蓝天救援队每年1500起救援中,水上救援占一半以上,其中
相当大部分是打捞遗体,因而曾被称为“蓝天打捞队”。安徽蓝天救援队督导官徐峰记得,当地
曾有一架私人飞机坠入水库,当时消防没有船艇,渔政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属地的蓝天队员先
用声纳定位,用钩子将直升机拖拽到岸边,再用网和钩打捞遗体。原本当地红会领导一直在观
察这支新生的民间队伍,此次救援促成了队伍登记注册。

  在救援现场,安全问题是贯穿始终的。曾有政府领导顾虑志愿者的安全怎么保障,张勇说
队员经过训练,有现场安全员,有基础保险,万一出了事自己承担责任。实际上,救援志愿者
曾在很长时间内上不了保险——参与救援等同于“主动涉险”,保险公司不保。初期蓝天救援队
仅能购买3元保费的户外安全险,队里还和入队志愿者签风险认知书,队员承诺知悉并承担风
险,不要求团队给予超过其承受能力的补偿。“其实没用,就是让志愿者提高安全风险意识。”

  2013年4月20日早晨,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8分钟,蓝天救援队即启动救
援,多地蓝天救援队的300余名队员赶赴震区。因为与北京红会合作,蓝天救援队在成都双流
机场一个仓库建立了救援基地。这是蓝天救援队首次全国联动,并开始与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
报备、受领任务。

2021年8月26日,湖南张家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对天门山景区的验票口、缆车、穿山扶梯等设施进行全面消杀,为即将重
开的景区做准备。

  张清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于汶川,雅安地震时蓝天救援队已将指挥部前移到震
中的芦山县、宝兴县,志愿者还携带有定位通信设备,能够及时发回信息,由后方编制救灾地
图共享。

  李文阳至今都记得雅安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却记不清成都是什么样,“一路都在想怎么
到达震中”。当时孩子尚不满两个月,他给妻儿买了一冰箱食物就出发了,赶到芦山县后又转
赴失联“孤岛”宝兴县。一整夜携带急救包轻装徒步,翻过一座大山,上午9时到达宝兴县政府指
挥部报到,一同进入的还有携带手动破拆装备的消防、武警。

  作为先锋队,李文阳要深入到失联的各个村镇,有的行政组仅有几户人家,却距离一两个
小时,路不通,信息出不来,物资进不去。一名队员表示,即便经过培训学习,到了现场仍
是“两眼一抹黑,都不知道哪里埋着人”,灾区现场远没有想象的按部就班。

  生命救援结束后,这些志愿者又转向赈济。许多调运来的物资放在体育馆却没人发放,蓝
天救援队队员召集当地有车的志愿者协助运输、分发物资、搭建临时居所,给漏雨的活动板房
铺彩条布,还筹集并分发了女性卫生用品。李文阳和队友在往体育馆前山上村落送物资时,发
现一名胸骨骨折的约80岁老人,当即砍了山上的竹子,用军用背包带做了简易担架,将人抬下
山由官方救援力量转移到雅安,成为媒体报道中72小时黄金救援期后找到的第一个生还者。
救援与预防

  仅有英雄主义情结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大型紧急救援能给志愿者注入强心剂,他们日常面
对的更多是老人走失、孩童溺水等反复出现的状况,以及严格的训练和日常减灾防灾知识的宣
传教育。

  蓝天救援队注册成立后,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联系下,来自16省共60余人的蓝天队员在凤
凰岭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包括灾难管理、现场指挥、尸体处理、卫生防疫、地震预防、
防核防化等科目。张清臣记得,仅锯木方一项都需要反复训练,稍有偏差都可能无法塞进废
墟。在此之前,蓝天救援队的训练局限于潜水、登山等户外救援科目。

  类似的培训持续至今,蓝天也从以往的山野户外救援逐步转向综合性救援。张勇表示,以
往山野救援,一年能救几十上百人,但一场汶川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就会造成成千上万人死
伤,民间救援要往综合救援发展。

  李文阳所在的北京蓝天救援队通州行动组,一名志愿者要参训超过100个小时,经过理
论、体能考核,持有急救员证、无线电执照才能成为预备队员,有资格购买队服、参加救援行
动;每年度测评,如服务时长分别低于200小时和400小时,还要面临降级,连年假也要用于大
型救援和凤凰岭培训。

  技术训练以外,蓝天救援队还请来国际红十字会的专家授课,组建了心理分队。此前曾有
队员在搜救中留下心理创伤而没有归队,他们逐渐意识到,最好的疏导是在现场,蓝天救援队
学习了国际红十字会做遗体处理的流程,即直面逝者的面目并默哀三分钟。“无论遗体烧成什
么样或腐烂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尊敬的生命,我们应该送他一程。”

  新冠疫情让国人再次意识到,危机到来前的预防是比危机发生后的救援更日常但也更重要
的环节。防灾减灾与灾害救援几乎是同时进入民间救援队视野的。张勇表示,在救援现场看到
不专业救助,以及民众日常的减灾防灾知识储备不足,针对这种社会需求,蓝天补充了防灾减
灾功能。邱莉莉认为,从救灾到防灾、减灾的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有合法身份和相关培训后,
蓝天救援队开始将一些培训开放给公众,也能够参与到每年“5·12”国家减灾日的公众教育中。

  蓝天救援队队员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靠救援是救不过来的,更多依赖自救和互救。”中
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专家对汶川地震救援的研究显示,震后救出总人数8.7万余人,其中自救和
互救约7万人。多位蓝天救援队队员还提及急救员占总人口比例:2008年,纵使经过北京奥运
会前的突击培训,急救员比例也只是刚刚超过1%,2019年北京市的数据也不过4%;而发达国
家和地区的比例有50%以上。

  “刚入队时,一听到救援电话我就兴奋,我觉得自己是蜘蛛侠、超人。”李文阳坦言,自己
也会害怕,担心队友和自己受伤,担心未能及时施救,“现在我不再希望有这样的救援,因为
有救援就意味着有人出了问题,可能有家庭破碎”。

  蓝天救援队的初衷也是希望多加入一个队员,就能少救一个人,随着志愿者规模扩大,这
些志愿者能够迅速赶赴现场,成为当地社区的第一响应人。张勇曾在一档节目中说,加入蓝天
后,“有危险的时候你能够自救,或者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蓝天也算起到了社会价值”。

  张勇表示,民间救援队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综合救援能力的救援专家,也向全民普及紧急
避险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减防灾意识。在蓝天体系里,许多队伍都在救援活动外开展急救技能
培训和社区防灾减灾教育,不过各地根据属地灾情发展出不同的侧重点。

  在灾害频发且社会环境相对开放的成都,蓝天救援队受到了比较多的重视,每年仅当地应
急部门派出的救援都有些忙不过来,很少开展普及培训。注册为成都市锦江区应急蓝天救援中
心的四川蓝天救援队,早在2014年即开始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合作,地震发生时,一边队内研
判后出发,一边在防震减灾局同步开研判会;防震减灾局提供的经费可涵盖人员保险、训练经
费、行政成本等。队长芦飞记得,一次全国蓝天队长会议时,“其他队长都愣了,问我怎么还
能这么合作”。虽然每年采购经费有限,防震减灾局还是花三年补齐了地震救援所需要的破
拆、顶撑等装备,并交由四川蓝天救援队使用。近年当地应急局又补充了一批装备,加上队员
们自筹和从经费中节约下来的款项购买,队伍已有一套装备用于救援、一套备份。“我已经是
很土豪的人了。”芦飞说。

  对于灾害相对较少的地区,当地蓝天救援队更倾向于提供社会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服务。社
工出身的傅钰在包头组建了内蒙古蓝天救援协会。内蒙古自然灾害较少,傅钰曾思考过,若仅
做救援,一年活动次数有限,很难凝聚志愿者,他们转而提供社会服务,与社区合作建立社区
街道的应急体系和响应流程,并培训社区第一响应人。目前每年有百余场活动,最高峰时一天
内就有四场。在最近公布的一份中央文件里,傅钰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关于增强乡镇、街道应急
管理能力的表述,他认为民间力量要提升救援和项目设计、培训的能力,“有能力把事情做
好,政府也会信任你,也会有相应的购买服务”。

  民间救援力量推广减防灾培训,也面临着公众应急意识不足的问题。北京蓝天救援队的郭
志军近年在学校和社区推广第一响应人培训,内容包括消防逃生、初级火灾灭火、心肺复苏
等,不少学校以“学业紧”推脱。同样,在社区推广时,除了面临资金问题,社区人员也有顾
虑:万一人没救活,打官司怎么办?

  多位民间救援队队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江苏蓝天救援队督导官张宇朴记得,他发起组
建的常熟蓝天救援队曾做过社区培训项目,活动尚未开始,便有老年居民询问发肥皂还是洗衣
粉,“搞得我们很尴尬”,队员解释说培训的是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但应者寥寥。

造血机制之困

  对于一个希望持久发展的志愿者组织来说,资源支持是关键。“造血机制一直困扰我们团
队发展。”张勇说,蓝天救援队始终承诺没有任何面向大众的收费服务或救援项目,随着队伍
扩大,资金问题也更加突出。

  初期,北京市红十字会曾用支持教培的定向资金培训了许多志愿者,由红十字会派出的救
援均由主管单位承担相应费用,不过政府采购救援的尝试在2015年主管单位变更后戛然而止。
之后蓝天救援队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没有附加要求的社会捐赠、与基金会合作救灾的执行费、承
接政府采购宣教培训项目等模式,以及救灾时社会资金的支持,但总体而言,这些收入难以负
担救援队行政开支、装备采购维护和日常救援、活动的费用,许多时候还需志愿者自己承担。

  接受采访时,李文阳时不时强调“我们都是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既是志愿者,也是队伍的
捐赠者。走出陕北农村,李文阳干过保安、服务员,码过台球,给人搬过家;2009年初他加入
蓝天救援队时,月工资仅有1300元,不仅要自费买装备,参加救援和训练总请假还会影响收
入。民间救援队中大部分的志愿者都与李文阳类似,他们有着全职工作,加入救援队意味着时
间、精力和财力的付出。

  自费救援是志愿者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张勇介绍,最初的志愿者有钱出钱,没钱出把力
气,连私家车也成为了救援工具。即便许多队伍都与当地110接警中心和消防联动,但大部分
救援活动的路费、食宿和物资装备仍由队员自备。曾有队员开车赶赴现场,路遇堵车,事发地
警方来电催促,队员解释走应急车道会罚款,对方反问:“那你们做什么救援?”

  其他民间救援队也普遍以队员自筹资金运行,面临缺乏资金来源和造血机制困境。卓明灾
害信息服务中心发起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南对民间救援
队有着长期观察,曾是牙医的他指出,救援专业门槛与医生类似,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救援队
需要至少三五年的知识技能操练、人员岗位配置、整套装备磨合和实践经验积累。这也意味
着,即便是执行表面搜索和救援的轻型救援队,也需要很高的日常建设成本和装备费用。

  一些队伍逐步发展与基金会合作,承担救灾期间的物资发放等任务并获得一定的执行费,
但郝南观察发现,以救援业务而言,鲜有基金会与救援队合作,基金会依赖灾害发生后的公众
捐赠,但救援队需经年累月的训练发展,双方资源供需难以匹配——基金会的募款通常依赖灾
后的公众关注度,灾情关注度越大,募的资金也越多。募集资金多是专款专用,救援队协助基
金会赈济获得的执行费相当有限,“谁给基金会捐钱搞救援队?有灾的时候捐钱,但有灾的时
候现成立一个救援队吗?曾经有基金会募款给救援队被骂,灾都救完了还要啥钱。”

  除自筹和基金会支持外,大部分民间救援队另一大资金来源是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灾害预
防方面的普及性培训、社区应急体系搭建等项目。也有类似于前述四川以及安徽等地的政府应
急部门会购买救援设备,将使用权让渡给民间救援队以支持其发展,但这并不普遍。

  政府采购的减防灾项目属定向拨款,有严格的审计要求。曾任蓝天救援队外联部部长的王
英颉负责过队伍筹资,他介绍,申请这类项目需先填报项目设计、财务预算、监督机制等内
容,还要经过评审、比价、月度阶段汇报等,对“一有灾倾巢而出”的救援组织而言也是难题。
不仅如此,志愿者流动性曾导致发票难以凑齐,或是指定由固定的若干人完成,但志愿者时间
难以协调,最终由多人执行,二者均产生了审计规范上的冲突。

  张勇也指出,这类政府购买服务的定向资金,使用范围和结余都有限,只能用于购置教
具、应急包、打印宣传材料等,结余也不过是培训师费用等少量资金,无法解决救援队所面临
的购买保险、装备等实际需求。目前,北京蓝天队的主要装备来自六七年前的两笔捐赠,补充
了城市搜索、空中救援、水域救援等装备,“其实早都报废完了”,最近求助热线2万元的电话费
还是请江西蓝天救援队帮忙缴的。

  近年来,北京蓝天救援队少有政府购买服务,张勇认为“蓝天基因里不适合做这个”。在一
线的张宇朴解释,区别于其他类型社会组织,民间救援队更注重执行力,做培训的目的也不是
为了赚钱,因而涉及的急救包、呼吸膜等耗材需要发票,队员觉得麻烦,便会拿家里储备的物
资做服务。他所在的常熟蓝天救援队给社区做的培训项目,也因为文书资料、照片等不完善,
险些中途放弃,之后很多培训,为了省事队员都选择免费做。

  不过,张宇朴也看到,部分队伍如苏州蓝天救援队每年能承接数十万元的政府购买服务,
已形成良性循环,他也在尝试聘请专职人员完善项目流程,“不能随随便便说一句我们不适
合,就不去做这个事了”。

  资源支持的不足,使得一些民间救援队伍也会接受企业在装备上冠名,但张勇近乎洁癖地
坚持不接受有冠名或站台等附加条件的捐赠。2012年,他曾亮相一档电视节目,有嘉宾指出,
社会环境崇尚零成本慈善,但民间救援队执着于此或不利于组织发展,可以考虑一些商业合作
的可能性。主持人问张勇是否会考虑,他没有犹豫地回答道:“不会。”

  “民间组织还是干净一点好,起码少矛盾,有了矛盾就会影响发展。”张勇解释道,虽然没
钱不行,但公益组织的发展更多依靠理念和信仰,志愿者图的是干干净净帮助别人,收获的是
幸福感,“如果有人提供资金、装备、服装,这事听起来有没有商业买卖的味道?志愿者做这
个事就没动力了”。近年来,他看到志愿者对公益理解产生变化,公益组织的发展更加成熟,
逐步与国际接轨,一些组织给志愿者发交通补贴、工作补贴等,在他看来没有以往“纯粹”了,
这也对蓝天坚持的理念提出挑战。

  在这方面,张勇和蓝天救援队显然经历过痛楚。2013年,一些初创成员意识到,这支逐渐
充实的队伍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的造血机制和清晰发展方向。一位当时的骨干成员表示,
成立初期大多由志愿者输血,随着救援活动日渐频繁,团队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资源对接,希
望能通过做项目、培训、赛事保障等收入采购专业装备,减轻志愿者的经济负担,使志愿者仅
付出时间和技术。这位初创成员曾与张勇沟通,后者却坚持成立之初就定位的“纯粹干净的志
愿者组织”。

  理念差异加上人际矛盾,使得多名骨干先后离开蓝天,加入其他队伍或者成立新的社会应
急志愿者组织,并发展出不同的模式。2014年,一些老蓝天人组建了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
心,目前绿舟在全国有15支联盟队伍。负责人李峰说, 绿舟希望通过各种安全技能知识普及、
赛事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成立七年来参加过上百次救援,从未让志
愿者自费参与救援。在她看来,民间救援队预防的功能大于救援,“防”比“救”更重要,在坚持
公益救援的同时,更侧重减灾防灾,在学校、社区和企业普及急救和避险知识。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蓝天救援队在救援现场用声波和蛇眼探测进行复搜。 图/受访者提供

  但蓝天遇到的问题,绿舟也大大小小都会遇到。做预防培训,和志愿者的个人愿望就会出
现错配,“加入救援队的志愿者往往怀抱情怀,希望能够去现场救人,但很多时候是在社区搞
培训,志愿者就会认为救援队跟别的社会组织没有区别”;即使这样,近年来政府购买的急救
培训和社区普及服务金额也有所减少,河南洪灾中绿舟与基金会合作获得的一笔二三十万元执
行费,“现场就买了装备,这点钱掰着手指头花”。

松散的统一

  壮大与分裂,任何基于理想聚集在一起的组织都难以避免,民间救援力量由松散个体到规
范整合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双向选择。这个过程中所折射出的管理困境,作为民间专业、独立
的志愿者组织的蓝天救援队也不例外。

  在郝南看来,救援队的专业化体现在技术的专业性和管理的专业性,国内已有不少队伍具
备专业救援能力,但人员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还存在较大困难。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
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也表示,对于救援队专业化、组织化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应急机
制下的救援专业能力,还包括了经常性机制下的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目前不少救援队仍处于尚未组织化的初级阶段,仅能视作志愿者团队,尽管后者机制相对灵
活、成本较低,仍需考虑如何赋能和管理志愿者、如何呵护支持救援队的志愿服务精神等。

  自汶川后,“蓝天”播撒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2009年,蓝天救援队赴泰山寻找一名失踪
人员,这次历时12天的搜救吸引了山东各地“驴友”百余人,促成了山东十余只蓝天救援队的建
立。“灾害第一时间的响应更多依赖属地队伍,因而我们有了做救援网络的想法。”张勇说。许
多地方蓝天救援队因救援行动而逐步成立,到2014年,各地的蓝天救援队已逾百支。

  但另一方面,救援行动是高度集中化的,各地队伍之间以兄弟情谊连接的松散联盟,可能
导致不同队伍思路不一致,能力和发展阶段参差不齐,此外也需厘清各地队伍与北京队的关
系。张勇试图通过公约来规范,“公益组织需要有理念和共同的、约束性的东西”。

  2014年,在蓝天救援全国队长会上,《阜阳公约》得到签署,以往的兄弟联盟转变为品牌
授权模式,即以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品牌持有方,形成了“北京队-各省品牌督导官-地方队”结
构,获得授权的队伍需要统一理念、着装与制式装备、培训和考核,大型救援时统一指挥、协
调。

  不是所有队伍都接受这份公约。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李延照当场拒绝签署,他认为品
牌管理实则是垂直管理,处于违规擦边球,改变了以往各队兄弟联盟关系。在此之前和之后,
均有志愿者不认同北京蓝天救援队的理念和治理方式而退出。

  “人、财、物都由各队自行管理,不存在垂直管理。”张勇说,选择品牌授权也是无奈,民
办非企业单位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此前曾尝试注册全国联合会,但因国家级联合会需有国家
级主管单位,始终未能如愿,也因此只能暂时把品牌放在北京蓝天救援队;尽管也有过成立基
金会,以项目和资源凝聚队伍的想法,因缺乏人才和清晰的筹款机制而未能实现。

  不过总体而言,“整编”让蓝天救援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蓝天品牌效应引发了各地的效仿
和追随,队伍数量也指数级增长至目前近800支,一些县级地区也有队伍。自汶川之后,蓝天
救援队参与了国内各种大型救援数百次,从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到沈阳坠
机、湖北监利沉船、白银越野赛等山野、水域、城市和意外事故救援和消杀防疫,都能看到蓝
天救援队志愿者的身影。蓝天救援队的官方介绍称,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际救援,已形成建立
在风险处理及预防基础上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
防、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灾后恢复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化人道救援机构。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
大中小型救援超过1.5万次,参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障4500余次,组织各种公益培训超过
5000场,志愿服务受益人群达2000多万人。

2021年8月28日,甘肃省华亭市安口镇,当地消防人员在进行车祸救援。2018年,国家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 ;同时,消防也整
体转制为综合性救援队,隶属应急管理部,形成了以综合性救援队为主力,行业部门、矿山救护专业队伍协同,社会应急力量
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由应急部门引导规范有序参与救援行动。

  然而,品牌授权也不能一揽子解决体系庞大后的管理问题。尽管有相应的授权流程,有督
导官认为,新建队的考核缺乏可操作性指标,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大于制度的约束。芦飞介
绍,四川的蓝天救援队求精而不求数量,一开始由成都向东南西北辐射,再带动周边队伍发
展。他坦言,新建队的队长须是一名正式队员且在已有队伍中服务两年以上,但随着队伍越来
越多,这方面的把关没有以往严格。另一位省级督导官也认为,初期发展队员相对慎重,随着
其他民间救援组织出现,组织间形成一定竞争,蓝天救援队规定一名志愿者服务两年以上才有
资格穿队服,而有其他组织可能仅需半年,执行严格会造成人员流失,“品牌方意见只是一个
参考,没有很强的约束力”。

  江苏蓝天督导官张宇朴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与前任督导官有不同的理念,前任发展队伍谨
慎,他更倾向于鼓励,江苏省蓝天救援队的数量也在近五年间由4—5支发展到32支。不过,他
在一次城市搜救授课时发现,模拟废墟中的生还者需做止血处理,有队员已经淡忘止血、缠
绕、标注时间等基本操作。“作为救援队员,人家看到我们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你说我忘
记了导致生命逝去,这肯定是不行的。”

  2021年,张宇朴推广全省的队伍考核,利用双休日进行理论、体能和实操测试,目前考核
临近结束,合格率尚不及50%,“超出我的预想”。张宇朴表示,出题时难度略高于正式队员标
准,“说实话也是压压他们”,曾有队长提出复训,队员不愿配合。在志愿者组织里,即便有队
列训练和军训,仍难以同企业对员工一般具有约束力。

  “联合行动时出动人员专业性较强,而日常的小救援由属地队伍执行,存在良莠不齐的情
况。”张勇也意识到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隐患。2021年1月,他曾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表示,
蓝天救援品牌体系授权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整体素质却在快速下滑,部分队员体能差、最基本
的急救和绳结都不会或不熟悉的现象确实存在,“然而这些可是我们十几年前建队时对普通志
愿者的要求啊!”

  张勇告诉财新,前些年品牌管理比较严格,曾有队伍考核整改了六年才得到授权,但2017
年之后,民间组织登记注册放开,政府对民间救援队支持力度加大,即便始终在控制,蓝天救
援队的队伍数量仍快速增加,品牌管理和培训输出难度加大。“体系化的培训需要长期稳定的
资金和时间投入,还涉及场地、人员等费用,但大部分队伍缺乏造血机制,导致蓝天追求
的‘四个统一’仅有服装和制式装备、理念和大型救援行动统一,培训和考核受制于有限的资
源。”

  在一些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地方,还出现过三五人即成立一支冒牌蓝天救援队,领取政府
的专项扶持资金,也有冒充蓝天开展收费救援的情况。据张勇估计,有百余支这样“傍品牌”的
队伍。“目前我们也没有精力一个个处理。”他说,“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把一个公益品牌建立起
来,想破坏它快得很。”

  品牌授权模式还为近来的法人之争埋下伏笔,成为蓝天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纷争。2021
年6月,“BJBSR”(北京蓝天救援队英文缩写)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北京蓝天救援队的法定
代表人已于一年前由张勇更换为曹伟伟,而“北京蓝天救援队”公众号则称曹伟伟已被清退,前
者所发内容不实。

  曾任蓝天救援队队长助理的曹伟伟表示,张勇缺乏带领蓝天继续发展的能力;张勇则认
为,蓝天救援队的品牌所有权以口头协议方式放在北京队,但北京队管理层不参与全国品牌管
理,曹伟伟等人想通过更换北京蓝天救援队的法定代表人将全国品牌拿去挣钱。法人争夺还影
响了河南洪灾救援,一些曹伟伟麾下队伍赶赴河南后,缺乏后方有效信息和指挥,又无法加入
张勇麾下的蓝天救援队网络共享信息。

国际救援

  不仅在国内,蓝天救援队还参与了菲律宾台风救援、缅甸高山救援、斯里兰卡洪水救援、
尼泊尔地震救援等国际救援。

  张勇的国际救援愿望,早在蓝天救援队初成立时就种下了。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燕”袭
击菲律宾。当时一批蓝天救援队队员刚结束在凤凰岭的第三年课程,课程中学习了国际救援的
启动和模式。张勇向时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提交参与菲律宾台风救援的评估报
告,又等了10多天。当时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陷入低谷。一位参与此次救援的队员记得他去了
北京三次,直到第三次才出发。张勇说,出发前一天晚9点多才提交的照片,第二天上午就收
到了公务护照。原定16人的蓝天队员缩减至8人,与999救援人员和上海华山医院医疗人员一起
编为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国际救援队伍,这也是中国红十字救援队时隔90年首次响应国际救
援。

  由于去得较晚,蓝天队员只能前往更远的灾区,开着船往几十公里外的海岸搜索,找到了
53具遗体,占失踪人数的八分之一。回来后,蓝天将原本盾牌形状的标志更换为圆形写
着“BSR”(蓝天救援队英文字母缩写),以更符合国际化的需求。

  两年后的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援助请求,
中国救援队、救助机构、基金会等至少23个社会组织派出响应人员,这被认为是中国民间参与
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救援行动。

  蓝天救援队有两个梯队84名队员自费前往。飞机在加德满都上空迟迟不能降落,盘旋中能
看到云层中的珠峰,“心情愈发急切”。队员王亮在飞机上看到了不下10次珠峰,4月27日最终落
地时已近72小时黄金救援期的边缘。

  王亮记得,在一幢五层楼坍塌得只剩三层的现场,有一位遇难者埋压过深,长时间未被移
出。自2014年鲁甸地震后,一些民间救援队已逐步能够在地震废墟中进行破拆、搜救等工作。
由于空间过于狭小,王亮和队友每5—10分钟轮换,斜着身子进入废墟,拿小铲一点点刨,经
过10个多小时才将遇难者遗体完整地交给现场附近的家属。当地警察局长询问耗时耗力这么做
的原因,王亮说:“我们只是让他有尊严地离开。”

  延续着在国内地震救援时积累的经验,蓝天救援队很快出现在俄罗斯队、日本队、韩国队
等国际救援队所在的现场。同时兼任蓝天救援队国际部部长的张宇朴说,一开始蓝天队员习惯
于国内救援时的模式,尽管也到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报到并受领任务,但并未完
全遵照运行;按照协调机制,每日受领的任务结束后即完成了当日工作,蓝天队员则是“各种
找活干”,在一些现场,有外国救援队发现没有幸存者便离开,他们则会继续挖掘遗体。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曾研究过中国社会组织响应尼泊尔地震的应
对,他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社会组织需要掌握相应的国际经验、标准、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熟悉联合国OCHA等机构和相关运行机制;民间组织对国际援助中涉及的军方以及复杂多元政
治力量、宗教团体很难考虑周全;针对国际灾害应对,中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也没有
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对应,以至于在本次应灾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很难找到主管部门进行相
关工作的沟通、协同。

  尼泊尔地震后,蓝天救援队进入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网络,多次
参加多国演练和海外救援。在张勇看来,蓝天救援队已符合城市搜救队重型队的标准,能够派
出70人在两个现场不间断作业10天,但目前尚未获得测评。

  蓝天救援队还在海外建队。张宇朴表示,在东南亚建队可以提高当地民间应急救援能力,
遇到灾情能够迅速响应,目前在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蓝天救援队已有成建制的队
伍。张勇表示,去国外培训都是队员自费机票、食宿,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占用都太大,“这
更促使我们抓紧时间做造血机制”。

  近年,张勇暂停了对国外蓝天队伍的品牌授权。他担心,海外救援组织可以注册为国家
级,而国内目前尚未能推动全国联合会的注册,若海外有人发起成立蓝天救援国际组织,“我
们发起方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希望能够有一支国际救援组织是由中国人发起的。

定位辅助力量

  2018年,中国应急管理体制重构,国家应急管理部挂牌成立,整合了原来11个部门的13项
应急救援职责,以及5个国家指挥协调机构的职责;同时,消防也整体转制为综合性救援队,
隶属应急管理部,形成了以综合性救援队为主力,行业部门、矿山救护专业队伍协同,社会应
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由应急部门引导规范有序参与救援行动。

  消防力量横向调度能力的增长,以及对民间力量有序参与救援的引导,使得以往大灾“不
缺位”的蓝天救援队遇到了无法抵达现场的情况,这也意味着,由山野救援发展为综合救援的
蓝天救援队再一次面临转型。

  2018年底,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5.7级地震,应急管理部启动IV级应急响应。已纳入当
地应急体系的四川蓝天救援队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备,备勤的指令却迟迟没有转为出动,而
以往属地蓝天救援队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即能出发。宜宾地震发生将近一个小时后,张勇打
电话向芦飞询问情况,认为四川本地的队伍应该去,起码信息组先去了解现场情况和需求,总
不能让外地队员去排查现场信息。“政府应急做的是大面,一些盲区可能考虑不到,民间队伍
可以填补救援和赈济的需求。我们作为专业救援队,去晚了进不去怎么体现专业性?”

  芦飞理解张勇的担心,民间队伍最大的优势是灵活,不能快速抵达现场,蓝天就失去了本
身的特性。可他仍在电话里劝张勇,宜宾地震规模不大,如果属地救援力量已足够,跨市救援
就浪费了社会资源。张勇最终还是调派了周边其他省市蓝天救援队前往灾区。芦飞坦言,当时
自己也有些难以理解,曾向应急部门争取,得到的答复仍是继续备勤。“以前是自己想去就
去,现在统一归应急部门指挥,有任务先研判,有必要再去。”

  张勇则显得有些矛盾,担心政府固定“能派官方不派民间”的思维,蓝天备勤无法出动的情
况形成定式。即便在河南水灾救援中,社会力量体现出重要作用,他仍不乐观地认为,日后民
间队伍参与救援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转去做社区培训、活动保障等服务不是不行,我们现在
也在做,但不做救援,那叫什么救援队呢?”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消防等综合救援力量
正在迅速提升,民间救援队需要调整方向,“和我们做辅助力量的初衷不相悖”。

  “应急体系的调整促进我们大转型。”张勇计划,一方面在救援现场更多从事官方队伍不擅
长的赈济工作,另一方面在蓝天内推行测评,全国保留两支队伍参与国际救援,每省保留一两
支能力过硬的专业救援队,其余大部分转向减灾防灾服务。

  多位民间救援人士表示,他们对跨省救援态度比以往谨慎,加上专业队伍的高成本并不适
合民间救援队,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方向或在属地救援、防灾减灾宣教培训和国际化等方面。
“未来的发展空间应该是往‘扎下去’,即填补属地需求、与政府紧密合作的社会服务,以及‘走
出去’国际救援这两方面发展。”离开蓝天后又创办了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的邱莉莉说。

  厦门曙光救援队更是早在2018年就停止了坍塌建筑物救援训练。队长王刚意识到,消防的
综合救援能力和横向调度能力将大幅提升,各省的政府专业地震救援队伍也逐渐完善,即便未
来再发生与汶川同等破坏力的地震,也很难有民间队伍直接指挥参与搜救的现场工作面。“对
民间救援队而言,建筑坍塌搜救培训周期长,硬件设备和培训费用投入大,同样每年几十万的
投入,如果用在防溺水和地震安全宣教上,能够开设两三百堂活动。”此外他设想,将来应更
多参与到百姓有需求但官方力量暂时无法覆盖的属地服务,如老人走失、自杀现场的危机干
预、专业潜水搜救等。

  多位队长希望官方能出台社会应急力量的通用测评标准,通过测评的队伍可纳入应急体
系,受领救援任务,同时完善相应的顶层政策,理顺报备、派出、受领任务的响应流程。此前
应急管理部和民政部曾就《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目前尚
未有定稿发布。

  张强教授表示,以往应急管理工作并未形成独立的体制,也缺少相应的专业队伍,由此产
生的社会需求促使了民间救援力量的涌现,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大步迈向现代化的当前,需
推动这种涌现变为可持续的常态。为此,社会应急力量应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找到基本服务
需求和符合国家应急体制发展趋势的分工定位,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考虑造血机制。“志愿服
务是全民性的,灾害风险应对也是由全社会全部门共同参与的,救援队的定位和造血机制,需
由救援队和其所服务的社区以及利益相关者一同商讨解决。”

  此次河南水灾的响应中,张强注意到,民间力量整体水域救援能力、基本装备配置的标准
化仍远不够,不同救援力量很难组合,救援队自身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待加强,救援
从派出到抵达现场、受领任务、灾情评估、分类分级、指挥机制等全过程均需要完善,目前应
急管理体制、志愿服务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建立健全。

  金锦萍表示,面对救援队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官方尚未出台通行标准时,需通过行业
协会讨论制定行业标准,能够通过该标准的救援队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对于引导社会应急力
量有序参与救灾,她表示需建立联动机制,各级政府指挥部可考虑设置端口对接社会应急力
量,搭建关于灾情研判、灾民需求以及救援队供给的信息共享平台,为民间队研判和救援提供
更多的资源对接。
版面编辑:刘潇
社论|保持“房住不炒”定力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将房地产当作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仅无助于高质量增长,也不利于房地产本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虽然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调控不太可能重回老路,但是,还是有人觉得,一旦经济扛不住,特别是地方财政吃
紧,各级政府就难免再度诉诸房地产刺激经济。曾多年受益于房地产火爆的人士可能依然抱此期盼。图/视觉中国

  “房住不炒”面临提出以来最严峻挑战。9月全国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创六年来新高;各地土地
流拍频现,高度依赖卖地收入且债务负担较重的省份恐将面临财政压力;恒大等房地产企业爆
发流动性危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幅逐阶下行,从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8.3%滑落
到第三季度的4.9%。“房住不炒”还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引人关注。越是在艰难时刻,越
要保持政策定力。我们期待各级政府守住“房住不炒”这条底线。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年后,中共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
更是首次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迄今为止,这一方针得到较好执
行。不过,当前,投资不足,消费疲软,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虽然大多数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调控不太可能重回老路,但是,还是有人觉得,一旦经济扛不住,
特别是地方财政吃紧,各级政府就难免再度诉诸房地产刺激经济。曾多年受益于房地产火爆的
人士可能依然抱此期盼。

  预期之所以分化,与中国房地产调控轨迹密切相关。过去,政府确曾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
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2016年前,宏观经济冷暖与房地产调控松紧若合符契。1998年,正
值亚洲金融危机和国企三年脱困期间,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2003年“非典”之后,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房地产业进一步被明确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国务院办公厅下
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借助降税、信贷等一系列手段全方位刺激楼
市。反之,若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政府即以土地、金融、财税等手段多管齐下,控制房价。如
此起伏交替,形成多轮周期。

  不过,上述现象在2016年后发生根本扭转。近年来,中央对房地产政策总体偏紧,除了调
控需求端,还不断在供给端发力。中央着力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的突出问题,提出增加大城市土
地供应以及租售并举等一系列举措。之所以有如此巨大转变,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跃
迁,从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增长阶段。高房价的风险日益突出,
居民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挤压消费,还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甚至降低国家整体竞争
力。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脱实向虚,投机猖獗,削弱了经济活力,还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
险。与高房价互为表里的土地财政、土地金融,还使得地方政府面临日益增大的财政风险。
  因此,即便如今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房地产也不宜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不仅无助于高质量增长,也不利于房地产本身的长期稳定发展,还会损伤“房住不炒”政策的
公信力,可能使过去数年的努力前功尽弃。保持“房住不炒”的定力,当是决策层的不二选择。

  坚持“房住不炒”,并不意味着对房地产放任自流。鉴于其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极强的连带
效应,须谨防房地产不景气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着力避免其硬着陆。近日,国务院副总理
刘鹤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
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央行行长易纲也表示,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
有信心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显然,政策制定者已充分认识到当前房
地产下行蕴含的风险,当会把握调控政策的节奏。当然,“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是针
对房地产市场而言的,而不是为了救助个别企业。更要意识到,防范房地产风险,与将其作为
短期刺激经济手段存在本质区别。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极大改善了国人的居住条件,人均住房面积显著增多。但是,
住房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区域分化严重,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购房困难,低收入者
住房更难,不少城市工业用地比例远远高于住宅用地而形成土地供给的人为扭曲,长期供给与
需求严重不匹配。这些问题已超出房地产本身,而与城镇化、区域发展、公共服务以及财税体
制紧密相关。依赖房地产刺激经济,并不能有效解决相关体制性问题,只会干扰城镇化进程,
使得住房问题更加严重。

  根本而言,“房住不炒”是为了满足公众住房需求,应避免“一刀切”误伤正常的刚需。目
前,在少数地方出现贷款难,对无房家庭限制过多,改善型住房首付要求过高。随着“因城施
策”政策不断完善,各地需要根据各自情况在细节处加以调整。调控房地产须避免矫枉过正。

  长远来看,住有所居,居有其屋,还是要靠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伴之以
深化财税等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中国房地产正经历艰难的蜕变。把“房住不炒”坚持下去,政
策调控和市场发展就都有望步入新天地。保持足够的政策定力,是对公众兑现承诺,更是为了
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本文为即将于 2021年 10月 25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 41期 社评 )

版面编辑:李东昊
【编辑絮语·凌华薇】预期管理防止危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关键在于相信市场,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市场经济的决策权属于无数分散的市场主体,他们根据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商业直觉作出判断。如果透明度缺失,会加
剧信心危机。如果信息不充分、片面,可能造成过激反应。市场恢复常态的过程中,需要政策面的有效沟通。图/视觉中国

  本期值班主编 凌华薇

  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肌理和运作机制的时候,市场预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又是如何形
成与演变的?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有人调研东南亚后认为,当时的媒体报道、信息传递加剧了危
机的互相传染、强化了金融危机。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当时可以有效封锁信息,或可令
银行不再恐慌,危机可控。但这是来自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下的天真。当时正值经济全球化方兴
未艾,资本全球流动的大潮之下,经济增长领先的亚洲诸国如何能反其道而行之?根据沈联涛
的研究总结,这次危机源自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资本的扩张,遭遇通缩后日资回撤,相关
国家银行业暴露诸多短板,而政府管理能力无法匹配,给西方的投机者造成冲击一些国家货币
体系的机会。

  再及2008年,这次的欧美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是金融机构将房地产贷款贷给缺乏偿还能力
的人群,并将此类房地产贷款通过金融手段打包分层卖给全球的金融机构,短暂的繁荣之后,
底层资产质量恶化,金融机构杠杆化投资次贷衍生品的风险大爆发,风险传递到了很多国家的
金融机构。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欧美金融危机,暴露的都是经济层面自身的错误:或是底
层资产风险管理的溃烂,或是金融机构高杠杆无限放大风险,或是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市场经济的决策权属于无数分散的市场主体,他们根据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商业直
觉作出判断。如果透明度缺失,会加剧信心危机。如果信息不充分、片面,可能造成过激反
应。市场恢复常态的过程中,需要政策面的有效沟通。但政策有时也需要调整,以免低估市场
对政策的反应。

  封锁信息的负面作用不可小觑。在互联网传播门槛极低的当下,反而加速谣言的产生与传
播。可资镜鉴的是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各部门曾达到了极高程度的整齐划一,也取得过可
观的经济成就,但最终毁于从上至下信息系统的虚假化。

  囿于中国的现实,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并不是平等关系,这造成市场主体未必敢和监
管当局都说真话。有时众口一词并不代表万众一心,特别是涉及市场主体商业判断的时候。
  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特别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信息从哪里来?首先,市场本身就
有大量信息产生的主体,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这些信息或互相矛盾或互相印证,经过同业机
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专业媒体的挖掘、研究、检验,不断去伪存真。其次,政府公开信
息是将政府端产生的信息投入市场中,成为市场主体完善信息决策系统的重要部分。政策面若
要引导、管理市场预期,核心在于多渠道和市场沟通,获知机构的真实想法,想法多释放对政
策信息的准确解读,甚至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提出积极的解读框架,或可有效影响市场。

  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如何相信市场、尊重市场,乃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的关系。过去是,现在尤是。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地产金融纠偏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中央高层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近日密集发声,意在稳定预期,防止风险蔓延;金融机构的短期应激反应
正在矫正中,按揭贷款或有松动,但多数银行对开发贷审核仍谨慎

  文|财新周刊 彭骎骎 朱亮韬 武晓蒙 王婧

  受恒大等部分房企流动性危机及违约风险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骤然趋冷。鉴于房地产行
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市场开始担心房地产降温对金融机构、其他相关行业乃至整个经
济的溢出效应。

  在信心脆弱、预期摇摆之际,中央高层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声,意在稳定预期。综
合来看,监管层主要释放出几个信号:一是恒大的风险只是个案,未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对
此前金融机构在执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过程中出现的“短期过激反应”,正在矫正中;三
是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开
幕式的书面致辞中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
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10月18日,央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回答关于恒大事件的提问时
称,恒大风险是个案,有信心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此前的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央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个别大型房企风
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一致性的收缩行为,导致房地产开
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是短期过激反应,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

  10月21日,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
示,“恒大集团的问题是个别企业的问题,不会对行业或者对整个中资企业的信誉带来大的影
响。中资企业信誉的关键,根本在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这实际上奠定了中资企业信用的
基础,也奠定了房地产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分析,实体企业跟金融行业的风险传导特点不同。金融行业的风险
传导性更强、更快,而实体企业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反应是停工,且对房地产行业来说,金融
机构只是其众多融资渠道中的一条,因此恒大事件并非“中国的雷曼时刻”。

  中央高层和监管部门的公开表态,意在稳定市场情绪。实际上,对房地产金融政策执行的
矫正,在9月底就已开始。9月29日,央行与银保监会召集全国24家主要银行联合召开房地产金
融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要求金融部门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
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首先要解决市场的应激反应,缩短应激反应的时间,减轻程度,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然
后纠正政策执行方面的偏差。”前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称。

  综合财新对多家金融机构和房企的采访看,在融资层面,前几个月一度停滞的个人住房抵
押贷款资产证券化(RMBS)有所回暖,并带动部分地区按揭贷松动;但对房企开发贷,在房
地产贷款集中度等监管指标约束下,多数银行仍较为谨慎,观望情绪较浓。

  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称,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宏观政策不可能有明显的放松。从解
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从房地产企业的激励约束入手,引入一些“惩罚机制”。“现金流吃紧
时,有些企业会先尝试变卖资产,但这容易出现越卖资产、越卖不上价格的情况。而有些企业
会选择‘躺平’,最后好像也能蒙混过关。这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与其努力调整资产负债表,不
如‘躺平’。所以,应该对先‘躺平’的企业有些惩罚。”
避免个案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本轮房地产市场降温,导火索是中国的头部房企恒大集团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实质性违
约。

  从资产负债表看,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恒大的总资产2.38万亿元,总负债1.97万亿元;
此外还有大量表外负债,难以摸清底数。恒大的债权人,有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也有
境内外债券投资人,还有一直被恒大拖欠账款的大量供应商,以及购买“超收宝”等恒大财富理
财产品的投资者,其中不少是恒大员工及其家属。

  这种盘根错节的局面令市场深深担忧:恒大的债务究竟有多大?是否资不抵债?对深陷其
中的金融机构有多大影响?对产业链上下游和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拖累有多大?

  对于这些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央高层和监管部门的判断是:恒大是房地产市场个别企
业的个案风险。“这家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
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爆发风险。”邹澜在10月15日的央行新闻发布会上
指出。

  在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中,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房企主动降杠杆。2020年8月,央行和住
建部联合出台30家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的“三道红线”规则,提出了降低负债的
具体要求。

  从恒大财报披露的数据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恒大有息负债约5700多亿元,与最高点
时相比下降2000多亿元,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

  但在金融业资深人士看来,恒大有息负债的降低,只是做了负债表上的腾挪,“从表内挪
到表外”,实际上进一步挤压上下游企业,拖欠应付款和票据兑付。

  财报数据显示,恒大应付账款及票据逐年递增,从2019年末到2021年上半年末,其余额增
加了1200多亿元;其他流动负债和应付账款及票据两项的余额在此期间共增加了3000多亿元。

  更重要的是,恒大没有做该做的事情,即及时出售资产。“主动收缩、处置资产,这些都
没有做。实际上是倚仗自己‘大而不能倒’,错过了有利的调整时间窗口。”前述资深金融业人士
说。

  从恒大报表来看,2021年上半年,恒大用于收购土地使用权的预付款项余额1321亿元,较
2020年末有所增长。“直到2021年上半年仍在买地,没有积极做资产调整,直到‘撞了南墙’。
”前述资深金融业人士表示,2020年下半年,房地产企业的物业公司有一波估值小高峰,电动
车板块由于特斯拉带动也有一波估值小高峰,但恒大并没有抓住这些机会。

  尽管恒大是个案,但由于其债权人分布广泛,人们仍然关心其风险是否会外溢至金融和其
他行业,乃至发展成系统性风险。易纲在前述研讨会上回答问题时指出,应对措施方面,一是
要避免恒大的风险传染至其他房地产企业;二是要避免风险传导至金融部门,恒大负债约3000
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金融负债,债权人分散,还有抵押物,总体上恒大事件对金融行业
的外溢性可控。
  “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的市场主体都采取一致性的行为。避免这件事
形成系统性风险,是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努力在做的事。”前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说。

  受恒大事件影响,不少中资房企海外债价格大幅下跌,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中资房企的
信用评级,境外债券市场对境内房企的融资功能基本停滞。

  “这是市场在违约事件出现后的自然反应,历史上也有很多案例。目前,相关部门已关注
到境外房企美元债市场的变化,将敦促发债企业及其股东,严格遵守市场纪律和规则,按照市
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理好自身的债务问题,积极履行法定偿债义务。”邹澜在前述新闻
发布会上指出,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中资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预计对于缓解市
场紧张情绪、恢复市场信心将起到积极作用。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称,在金融管理部
门的预期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
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

纠正短期应激反应

  在纠正政策执行偏差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主要是从表内融资着手,先“稳”银行的开发贷,
维持房地产企业正常的流动性需求。

  邹澜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称,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
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
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
企业资金链紧绷。

  2021年以来,受房企融资“三线四档”规则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考核的影响,开发贷增速明
显放缓。截至2021年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
低,亦低于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2.3%的同比增速。同时,房地产开发贷余额占金融机构
贷款余额比例从2019年一季度末的7.6%降至6.6%,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某房企杭州区域的融资总监告诉财新,银行审核开发贷,需要根据工程进度来分批发放。
“2020年时,房企申请开发贷很容易,一般拿到地的第二天,就可能拿到整个项目开发贷的六
成到七成,工程打完地基之后再拿一笔钱,根本不需要房企垫付。”但2021年以来,一方面是
开发贷的申请门槛提高,另一方面是银行开发贷的额度也不足,“房企能拿到的很少”。

  前述接近监管人士介绍,金融机构在落实“三线四档”规则中的偏差,除了将“有息负债余额
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一些研究机构还将针对30家试点房企的规则,
扩大到了所有房企。

  据前述房企杭州区域的融资总监了解,10月以来,长三角区域的部分银行已开始处理年初
以来积压的开发贷,“目前正在逐步下发年初时应该下发的开发贷”;一家房企在国庆节后已向
合作银行申请到一笔开发贷,但银行方面明确告知,当前根据工程进度放款的审核更严,且首
次发放金额只能是项目全部开发贷的两成。

  此外,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称:“开发贷是房企各个融资渠道中最合规的,但房企的现金
流压力主要不是来自开发贷。现在的问题是以前各条水流都太大了,现在每条水流都收窄,资
金池子一下子就干涸了。”

  从房地产开发流程来看,可分为拿地、施工、预售、竣工四个阶段,对应的融资渠道也不
尽相同。拿地阶段,房企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信托、私募的股权投入,后者资金成本
高,也不乏“假股真债”的方式,这一阶段房企资金压力最大。

  施工阶段,房企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的开发贷、并购贷,以及非银的信托和委托贷款,此
外房企与施工单位的应付款也是重要的融资渠道。华西证券研报称,银行贷款对房企资质要求
较高,主要针对规模较大的银行白名单上的房企,中小房企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再加上目前开
发贷及并购贷都存在的“四三二”要求,可获贷款的房企也通常在开工后才能拿到贷款。

  房企获得预售证之后,便进入预售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房企的项目预售良好,可以通过销
售回款,也就是购房者的按揭贷迅速回收现金流。

  到了竣工阶段,房企还可将购房尾款和物业收费权作为底层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

  此外,房企在境内外发债所募资金可在各阶段使用,但最近政策要求房企发债主要用于偿
还到期债务。

  前述股份行高管称,造成目前房地产企业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原来影子银行流向房
地产的资金基本阻断,包括信托融资及个人消费贷入房市等,因此就算开发贷恢复正常,房企
融资压力仍会继续。

  2021年以来,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显著下降。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投向房地产业的资金
信托余额为2.08万亿元,同比下降16.94%,环比下降4.39%;房地产业信托占比降至13.01%,
同比降低1.16个百分点,环比降低0.60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发行房地产信托2929.09亿元,
同比下降38.84%。据财新了解,部分信托公司出于监管要求和风险考虑,主动暂停了房地产信
托业务;即使仍在做的,也只做国企,暂停对民营房企的融资。

  “每个政策都是合理的,然而叠加起来形成了共振,对于很多长期高杠杆经营、游走在流
动性危机边缘的房地产公司而言,就受不了了。”前述资深银行业人士说。

  一位资深监管人士称,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其实是各个融资渠道都
不通了,需要逐一解决。例如,先把银行开发贷解决了,让房企继续施工,保证交房,才能逐
步解决后续的应付款和应付债券等一系列问题。

按揭贷或有松动

  除了政府部门官员频频发言,近期还有一个信号值得关注:一度停滞的RMBS出现了回暖
趋势,或将给较为紧张的银行按揭额度腾出一些空间。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10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0月15日,今年RMBS已经
发行50单,累计发行规模4057.9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RMBS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近150%。

  RMBS月度发行规模经历了明显的跌宕起伏:2021年前五个月的发行规模分别为535.72亿
元、101.59亿元、715.48亿元、666.21亿元、623.9亿元;6月、7月发行规模均为零;8月略有回
暖,为313.98亿元;9月发行规模创年内最高,为769.75亿元;10月前半个月发行规模已达到
331.34亿元。
  这种“U”型变化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有关。2020年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
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
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不过,当时的通知未提及RMBS。

  据财新了解,监管部门2021年年中调控了RMBS的注册备案额度和节奏,导致每月发行规
模持续下滑;而近期相关要求又有松动,银行发行规模回暖。

  中金报告指出,RMBS如果可以实现100%出表,将会非常有效地腾挪商业银行的房贷额
度。但是在实践中,由于RMBS的次级档期限较长,且基础资产的收益不高,次级档的收益率
相较车贷、消费贷的次级档较低,较难实现市场化销售,因而次级档大部分都是由发起机构全
部持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表效果。

  据可统计的数据,2021年发行的RMBS产品,除了招商银行有两单项目完全出表、重庆三
峡银行完全不出表,其余产品均是部分出表,出表比例在45%—78%之间。截至2021年10月15
日,累计出表金额约2000亿元(未注明出表比例的项目按照45%的出表假设计算),出表规模
约是发行规模的50%。

  RMBS发行的恢复,将给房贷额度紧张的银行释放一定投放空间。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
王一峰认为,银行通过RMBS的发行腾挪表内涉房类贷款额度,进而缓解集中度指标达标困境
和信贷投放的“资产荒”压力,预计9月至12月住房按揭贷款增长有望出现小幅上量。这将有助于
房地产加速去化和促进销售回款,缓解房企现金流风险,不仅可满足上下游供应链商票等经营
性债权兑付,还可陆续归还金融机构借款,降低银行表内开发贷和其他融资形式的资产质量压
力。

  一家国有大行的中层人士告诉财新,在央行9月底开会后,该行对刚需购房者房贷的支持
力度加大,“各家银行都腾挪出一些按揭额度,正在加紧放款”。

  前述房企杭州区域的融资总监介绍,该房企6月有一个项目开盘,开盘首日协助购房者递
交的房贷申请总额超过1亿元。“但当时一家与我们长期合作的银行就表示,暂时只能审批下来
1000多万元,剩下的要在未来几个月里慢慢审批。”他说,以往新房贷款只要一个多月就能批
下来,最多三个月就能放款,但在今年房贷额度最紧张的时期,需要等待半年以上。

  他说,目前房贷发放明显提速,“仍然是这个项目,现在银行每天给我们发放1000多万元
的房贷,比8月的额度多了1倍,不过也还都是之前积压下来的”。

  “按揭发放速度加快,对房企来说是最大的利好。”该房企融资总监称,本轮楼市调控以
来,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紧,销售回款在房企现金流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对年销售额超过千亿
元的房企而言,销售回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多从不足三成逐渐升至一半以上。

  不过,财新近日电话咨询了北京地区几家大行的按揭发放情况,尚未出现明显加快迹象。
“额度是上面定的,分支机构只能服从,现在申请的话要排队,因为前面还有些积压,放款时
间不确定,可能要等到明年。”有大行房贷业务人士称。

  利率方面,贝壳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监测报告,10月监测的90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
5.73%、二套利率为5.99%,均较上月下调1个基点。
  “10月房贷利率回调是年内首次环比下降,代表信贷环境有所改善。”报告称,地域分布方
面,10月90城中多个城市房贷利率出现下调,14个城市首套利率下降、14个城市二套房贷利率
下降,其中9个城市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均下调。下调城市包括深圳、广州、中山等珠三角城
市,以及无锡、湖州等长三角城市;除了广州、深圳外,其他多是三、四线城市。

机构观望情绪仍浓

  由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政策“红线”,以及近期信用风险事件的震慑,不少金融机构
反映房地产融资管控从紧的策略并未有大的改变,尤其是对于开发贷。

  “我感觉金融机构还是很悲观,因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几条‘红线’放在这里,有些大的银
行都已经触及‘红线’,面临如何压降而不是新增的问题;而像我们这些离政策上限还有增长空
间的机构,也不是说一年就把空间都用掉,因为房地产贷款增速不能超过整体的贷款增速。
”前述股份行高管对财新表示。
  一家大行的计划财务部负责人亦对财新表示,目前房地产对公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资产
摆布仍延续了年初制定的策略安排,并未有听说“放松管控”的精神。“我们离集中度政策的上限
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也不能一下子把额度都用掉。”他表示。

  房贷集中度管理,是指2020年12月28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
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要求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按照五档分
类不得高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相应上限。

  据光大证券估算,截至2021年中,国有大行中,中行、建行和邮储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
额占比超过了32.5%的监管要求,中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超过40%;股份制行中,招
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两项集中度指标都超过了监管红线。

  上海一家外资行的房地产融资业务负责人也对财新表示,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融资规模的
增速限制也有明确要求,因此即使有额度空间,也不敢多增业务。“原来的那些红线指标、窗
口指导要求都还是在的,除非说那些房地产规模指标不用控了,否则就违规了,监管部门可以
处罚的。”

  “从我们跟开发商的交流情况来看,北方城市的一些银行机构融资是有所放松的,因为那
边的楼市更惨淡,大家的一致性预期更差,如果银行再持续收紧,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风险。
但是南方地区,至少江浙沪这边是没有感受到的。”他说。

  前述国有大行的中层人士亦称,当下银行审核开发贷仍然非常谨慎,内部加强了风
控,“因为并不知道未来还会有哪些房企可能爆雷”。

  一名在湖南西部某地级市银行从事风控的人士表示,由于该银行曾给恒大发放了一笔开发
贷,未能按时偿还利息,“和这个项目相关的人都受到了处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该人士称,目前该行对房企开发贷的审核从严,仍然保持
着“能不批就不批”的内部尺度。

  一家大行青岛分行的副行长对财新表示,在9月底央行的房地产融资座谈会之后,对于房
地产业务的管控稍有放松,但执行得较为低调谨慎,“只能做不能说”。“我理解这次会议是偏暖
的,但是新的政策是不会有文件的,连总行开会也不会有,就是点对点电话传递信息。”他
说。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自营部门的房地产债券投资经理对财新表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债券投
资,“好的标的还是会投的”,但由于房企的财务指标普遍严重失真、参考意义较弱,投资标的
的标准很难一概而论。

  “现在不是讲市场预期,而是要看现实,就是银行融资的情况,比如开发贷放款有没有快
一点、按揭的额度能不能多一些。从我们跟一些开发商交流的情况看,最近银行放款的速度是
比原来快了一些,但是地方政府对项目账户的资金监管更加严格了,还是指向要保交楼。”他
说。

  公开信息显示,9月底以来,包括珠海、广州等地主管部门都明显加码了对房企预售资金
的监管力度。

  上述房企杭州区域融资总监向财新提及,尽管银行方面已经放松房贷,但困扰房企的另一
个难题是,按照规定,按揭款需要进入项目监管账户,房企若想使用这笔钱,需要向地方政府
提出申请。然而,在恒大挪用工程款之后,目前各地政府都加强了对预收款的监管,要求所有
购房款全部进入资金监管账户,并对房企申请拨付预收款进行严格审批。

  一家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的民营房企的融资负责人称,在银行加快发放按揭后,房企迫
切希望地方政府给出房企提取预售款的明确指引。

  此外,伴随着这一轮调控,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判断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前述股
份行高管称,现在大家都关心客户集中度,以前大家都觉得大的企业不会倒,给多一点,小的
房企风险大,少给一点,但现在市场教育大家一定要分散,必须分散对单家房地产企业的融
资,“当每家机构心里面都有这么一本账的时候,就会导致退出”。

  标普信评最新研报指出,房企经营模式亟待转变,那些继续在一定的财务约束下扩张,既
平衡风险又注重发展,审慎拿地、审时度势的房企会更好;而那些仍在拼规模、加杠杆扩张,
或在前期已经经历了高速扩张,杠杆高企、再融资能力受限的房企,其信用质量或将无法维
系,其流动性和再融资压力或将显著增加,“大而不倒”会随着企业规模与再融资能力的割裂成
为历史。

  文中嵌入视频为: 【华尔街原声】鲍威尔:美国没有对恒大直接的敞口

  视频说明:美东时间 2021年 9月 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 FOMC)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恒大的负债逾期问题,是一个专属于中国的特殊案
例。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IPO询价正向变革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询价新规出台一个月,抱团压价明显改善,注册制改革的下一步是持续推进市场化

9月18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有关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其中,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对投资者报价异
常行为的监管要求等内容,旨在提升发行效率、促进博弈均衡,治理此前网下发行时,机构普遍抱团打新的乱象。图/视觉中

  文|财新周刊 全月

  询价新规已出台一个月,在注册制新股发行中,网下投资者为博入围而抱团压价的情况出
现明显改善。

  9月18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有关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其中,
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对投资者报价异常行为的监管要求等内容,旨在提升发行效率、促进博弈
均衡,治理此前网下发行时,机构普遍抱团打新的乱象。

  IPO各参与方利益诉求均不相同,从而在新股定价过程中会引发博弈。发行人希望新股发
行成功,募集更多资金;承销商短期看重承销收入,长期注重业务口碑和品牌声誉;投资者除
了考虑上市公司价值投资收益,还关注一、二级市场价差,有定价权的网下投资者为入围
而“串谋报价、抱团压价”,导致IPO定价持续失真,新股首日暴涨成为常态。对此,监管持续
发力整治市场乱象,并调整规则解决定价问题。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在2021年7月公开呼吁,从优化规则和加强监管两方
面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良好发行秩序,“部分IPO发行市盈率呈下降趋势,未募足项目增多;部
分网下投资者重策略轻研究,为博入围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定价与投价报告估值区间偏
差较大,主承销商出具的投价报告未能充分发挥定价引导作用。这反映出,一些机构未经专
业、独立研究,报价不审慎客观,其内控合规流程未发挥应有作用,还可能存在打听报价、串
通报价等涉嫌违规行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

  抱团打新模式下,发行价被压低有迹可循。2019年、2020年,注册制实施以来新股发行市
盈率低于“隐性上限”23倍的公司占比分别有1.49%、7.5%;2021年1月至8月,此数据高达
47.59%,涉及109家企业。
  与发行价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创板、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截至2021年8月8日,
也就是询价新规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前夕,在496只新股中,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平均涨
幅,这一数值高达208.8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股定价失真。
  询价新规修订的重点在于优化定价机制安排和强化报价行为监管,意在促进买卖双方的博
弈,推动市场化发行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解决新股定价偏低、抱团报价等问题。

  中信证券研究所团队测算,新规修订前,科创板、创业板有效报价区间宽度中枢水平为
0.4%、0.6%;新规发布后,截至2021年10月15日,有效报价区间宽度显著扩大,分别达
20.3%、16.9%。新股有效报价区间宽度,是指有效报价上限与下限的差值除以发行价,反映投
资者报价是否充分。

  除了报价区间的拓宽,机构抱团打新的报价集中度也在松解,高频报价集中度平均数走
低。这也倒逼网下投资者加大新股投研力度、客观专业独立报价。

  此前多年,A股市场的新股饱受“三高”困扰。所谓“三高”是指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票的“高发
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新股有序发行,监管部门
于是对询价过程中的申报价格上限有严格规定,报价高的机构将被剔除,也就是业内所说
的“高剔”。如此一来,新股发行较为顺利,打新投资者也赚到了可观收益。

  硬币的另一面是,注册制改革后,配售份额大幅向网下倾斜,此前10%高价剔除和平均获
配的配售机制、获配新股锁定期的设定都强化投资者谨慎报价的倾向。“‘新股不败’使得询价入
围更为关键,平均配售无法有效激励竞争,形成买方市场下的趋同行为。”德邦证券分析师吴
开达表示。

  “政策制定者在不同时期的监管思路不尽相同。询价规则修订后,有效报价区间拓宽,说
明投资者分歧增大。面对一家好公司,要敢于报价,而非询价机构集体压低发行价,去博上市
后的打新高收益。报价高与低本身没问题,这应该是每家机构的独立研判,关键是报价过程要
规范。”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询价新规出台后,新股发行中的极端压价情况明显改善,但由于IPO中多数的新股份额都
流向了网下投资者,询价机构天然有动力去压低发行价,以获得更高的二级市场收益。如不在
询价时引入竞价机制,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抱团报价的情况。

  10月2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强调,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
核要求,必须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始终强调要
督促中介机构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始终强调要统筹一、二级市场的适度平衡。对这些问题,市
场有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也注意加强与各方的充分沟通,积极引导预期。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才
31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施注册制必须立足国情市情,不能简单搞“拿来主义”,这是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必须坚持的根本出发点。

有效报价范围明显扩大

  2021年9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
定〉的决定》,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
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深交所发布
《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2021年修订)》。至此,科创板、创业
板新股发行中的询价新规正式出台,发布之日起刊登招股意向书或招股说明书、启动发行工作
的,适用新规则。

  10月18日,距科创板、创业板IPO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细则发布已有一个月时间。截至10
月17日,注册制下,共计22家公司发布询价公告,其中16家完成定价,有效报价的结果较询价
新规前明显改善。

  上述16家公司的有效报价范围显著扩大,剔除1%的最高报价后,有效报价区间宽度在7%
至128%,一改修订规则之前机构报价过分聚集的态势。此前,在抱团报价过程中,入围的最
高报价和最低价之间仅几分钱的区别,价格区间宽度不足1%。

  作为首只按新规要求询价的新股,高铁电气(688285.SH)剔除1%的最高报价后、高于“四
数”孰低值的有效报价区间为每股7.18元至8.00元,有效报价区间宽度约11%。最终,高铁电气
发行价格高于“四数”孰低值每股7.10元,超出幅度为1.13%,发行市盈率20.29倍。所谓“四数”,
是指网下投资者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五类中长线资金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
均数四个值。

  上述16家完成询价定价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发行价超过“四数”,上涨幅度区间为0.07%
至7.27%。10月7日至10月14日,百胜智能(301083.SZ)、可孚医疗(301087.SZ)、中科微
至(688211.SH)、戎美股份(301088.SZ)相继公告,发行价均高于“四数”;其中中科微至、
戎美股份超过的幅度逾4%。

  在此前的规则下,注册制新股发行价格超过“四数”孰低值,必须根据具体幅度发布不同次
数的风险提示公告。例如,如果新股发行价超出“四数”比例不高于10%,应在网上申购前至少
五个工作日发布一次以上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受制于降低发行成本此类客观因素和“尽快完成公开发行”的心态,在询价规则修订前,并
未出现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价超过“四数”。为了拓宽新股报价区间、提高发行效率,询
价新规取消了新股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

  “对IPO企业,新股发行价高,募资额必然增多,利于公司资金周转和业务拓展。但网下机
构投资者若能低价获配新股,上市后的收益会更优,他们必然想报低价。一家公司值多少钱,
买卖双方应在一个有效的机制里进行博弈。”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询价新规算是打了补丁,抑
制了买方极端压价的意图。

  在高铁电气的询价过程中,123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3654个有效报价配售对象约四分之一
的报价集中在每股7.14元至7.15元之间,因报价低于发行价而未能突围,这也使得最终的配售
对象获配新股的数量增多,强化了买方的博弈。此后,9月30日询价的三只新股——中自科
技(688737.SH)、凯尔达(688255.SH)、汇宇制药(688553.SH)有效报价区间进一步扩大
到20%至40%,报价呈分散趋势。

极端抱团压价

  询价新规发布前,网下发行方面,投资者入围的报价多呈现过度集中状况,最高价与最低
价之间相差甚至只有几分钱,区间宽度不到1%。

  “高价剔除比例还是10%的时候,机构为了不被剔除出局,报价策略几乎整齐划一,即尽量
报低价,但为了保证中签率又不敢突破‘四数’区间下限。投资者甚至都不需要研究新股公司基
本面,基本的研判都没有,价格就已经报出去了,最终还获配了。显然,发行定价规则有完善
的空间。当询价机制失灵时,在上市后无风险收益的利益前,机构投资者捡漏心态必然会串谋
压价。”一位公募基金投资经理表示。

  净募资额仅7004.27万元的上纬新材(688585.SH),是机构抱团询价风气鼎盛时的新股代
表。2020年9月,其发行价定为每股2.49元,上市之初的市值为10.04亿元,几乎压着科创板10
亿上市市值的标准,差一点与上市失之交臂;其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0.27倍,明显低于40倍
左右的化学原料可比公司。

  更被热议的是,在上纬新材415家网下投资者中,多达399家管理的6903个配售对象不约而
同地报出每股2.49元,成为网下抱团询价的极端案例,让市场各方直呼新股市场定价失灵。参
与询价的网下投资者在上纬新材上市首日即卖出,完成IPO一级半与二级市场套利,开盘涨幅
730.52%,换手率高达62.54%。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更甚的是读客文化(301025.SZ)。2021年7月19日,以1.55元/股的超低
价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暴涨1943%,刷新科创板上市公司纳微科技(688690.SH)1274%的涨
幅,成为A股之最。根据读客文化的发行上市公告,413家机构管理的9055个有效配售对象的报
价集中在每股1.55元至1.57元之间,报价仅相差一两分钱。

  除了上述两个极端案例,多数抱团压价现象与正元地信(688509.SH)类似。在其询价阶
段,剔除无效报价后,报价区间为每股1.97元至28.12元,发行价1.97元的申购数量占总申购数
量的比例高达93.58%。

  科创板注册制实施之初,在询价过程中,承销商的投价报告是机构投资者报价的重要参考
依据,当时机构投资者都在券商给出的定价范围内报价。“随着打新套利模式的发展,参与询
价的机构投资者逐步抛弃了券商的投价报告,抱团压价,定价中枢不断下滑,有的询价后给出
的定价仅为券商指导价下限的两折左右。”一位资深投行人士称。

  定价中枢下滑直接损害发行人利益:被压低发行价、募资额低于预期、发行市盈率低于行
业水平,这让与IPO成功只差临门一脚的发行人骑虎难下,大多数只能接受融资效率不高的现
状。此外,保荐机构的承销费也被压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权益未获充分保障,最大受益者仅
有参与网下发行的询价机构。

  事实上,2021年以来,沪深主板的IPO受理家数已超过科创板。至10月14日,沪深主板、
科创板、创业板新受理的IPO公司数量分别为148、130、208家。这与主板23倍市盈率“隐性上
限”有关,对发行人而言,发行价格确定性强,新股首发的募资规模更有保障。

  “一家公司值多少钱,是非常主观的判断。抱团询价的弊端,就在于每家机构拒绝表达自
己的研判。只有询价足够充分、多元,才能真实反映市场里众多参与方对这只新股的预期。用
串谋的方法压低价格、片面追逐打新收益率,这是非常病态的新股市场。”上述公募基金投资
经理表示。

报价难度增加

  本次询价新规中,有关调整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的内容被视为重拳出击,旨在拓展有效报价
区间,充分表达询价意愿,从而倒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公司的研究力度,指导各方理性参与科
创板新股发行。

  初步询价结束后,新规将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即报价最
高的前3%账户会被剔除。为了保证询价新规实施的平稳过渡,科创板自律委员会还提出了行
业倡导建议。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促进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
规则修订实施平稳过渡行业倡导建议》(下称《倡议》),建议剔除比例“不低于1%”。

  新规实施后,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的高价剔除比例维持在1%水平。高价剔除之外,低价
未入围比例明显增加。而有效报价比例,即作为最高价被剔除后,且申报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的
部分随之下滑。

  规则修订前,“双创板”的有效报价比例超过八成。新规实施后,科创板、创业板有效报价
比例分别为70.6%、67.8%。也就是说,询价新规让报价难度有所提升,“无脑式”“串谋式”报价
被阻断,更加考验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有利于缓解投资者自主报价被剔除的心理顾虑,引
导其独立研究、自主参与。新规实施后,科创板新股中低价未入围比例中枢从4.1%增加至
28.4%,创业板该中枢从7.1%增加至31.2%。
  同时,新规还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的要求,仅需申
购前发布一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倡议》建议,考虑充分相关因素后,审慎评估定价超出网
下投资者报价“四数”的孰低值及超出幅度不高于30%。

  取消定价突破“四数”孰低值时需延迟发行的要求,有效扩大发行人定价决策空间,利于促
使买卖双方博弈回归均衡。同时,网下投资者入围比例降低,打破了市场既有的买方报价联
盟,利于强化买方内部博弈。

  由于上述安排,9月18日以来的新股定价中枢有所上升,多只新股定价突破“四数”参考价;
此前绝大部分新股都是以略低于“四数”价格定价发行。截至10月15日,7只科创板新股中有2只
突破“四数”参考价,8只创业板新股中则多达5只。

  至此,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能理性行使自主定价权,根据网下发行询价报价情况,综合评估
公司合理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所属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等方面,充分考
虑网下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市场情况及承销风险等因素,“敢于”定高价。

  询价新规还明确网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报价应建立投资决策机制,遵循独立、客观、诚信
的原则,遵守报价纪律。这项调整旨在加强买方机构的内控建设,深化专业研究;提高卖方机
构投价报告撰写质量,完善业务流程,不断提升承销执业水平。

  中证协同期也发布了三项自律规则,加强新股发行报价管理。其中,明确了网下投资者分
类评价的标准,并设置关注名单、异常名单、限制名单、精选名单四类对投资者加强管理;被
列入异常名单和限制名单期间,网下投资者所管理的所有配售对象均不得参与科创板、创业
板、主板等板块相关项目的网下询价及配售。

  “最佳的状态,就是好的企业值得被定高价,垃圾企业只配获得低价,询价过程中,不
搞‘劫富济贫’。此外,未来新股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破发,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将降温。”上
述市场人士指出。

限价 —竞价 —限价 —竞价

  中国IPO定价经历了“限价—竞价—限价—竞价”的反复演变。吴开达表示,新股定价受IPO
制度影响,从审批制下行政色彩较为浓厚的固定价格、固定市盈率,到核准制下询价制的引进
和不断完善,这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优化的过程。

  审批制下,中国IPO发行价格大多时候都面临管制。在1993年至1996年,新股定价采用固
定市盈率;1997年至1998年间采用相对固定市盈率。由于定价受限,该阶段IPO定价的溢价率
(新股上市首日均价除以发行价格)较高,且波动较大。

  1998年《证券法》颁布后,规定股票发行价格由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客观条件和市场状况
合理协商后确定,确立了由发行利益关系人决定价格的原则,新股定价方式开始突破行政干
预。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A股市场新股采取累计投标定价,并无定价上限限制。随着发
行价格和市盈率的不断上升,新股价格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市场对高价发行出现抵触情
绪。

  2001年11月至2004年12月,监管又恢复了固定市盈率法,定价上限设为20倍PE。

  A股正式实行询价制度始于2006年9月,但对新股发行市盈率仍有上限限制,为30倍PE,
允许中小板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直接定价。为了促使参与询价的机构理性报价和加强市场对询价
过程的监督,规定了全额缴款、同比例配售、申购及配售情况公告、获配股票锁定期四项措
施。不过,询价未分隔网上网下,询价对象在进行网下询价的同时,还可以参与网上的申购,
专业性参差不齐,报价随意性较大。

  2009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取消上限限制。2010年,允许创业板上市新股根据初步询价结果
直接定价,并决定改革网下分配机制,同比例配售原则被废止,转而实行抽签分配。这激励了
询价对象对拟上市企业进行更谨慎地评估,对IPO理性报价,以获得可观的收益。虽然市场化
改革提高了新股定价效率,但也同时引发了大面积的新股破发潮和“三高”的现象。

  2013年,为了推动新股合理定价,政策开始收紧,剔除过高报价、限制获配机构数量等措
施颁布。2014年初,证监会要求新股发行市盈率以所在行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参
考,23倍发行市盈率成为IPO定价的主要参考标准。

  由此可见,核准制下,A股市场逐渐引入询价机制并不断改善,询价制在实施之初就有较
强约束。为提高IPO定价效率,监管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此制度。

  吴开达表示,以国际经验来看,市场的主流定价方式有三种:累计投标定价机制、固定价
格机制和拍卖机制,部分市场采用其中几种混合的形式。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比例大,定价经
验丰富,倾向于询价配售。长期看,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定价市场化是改革方向;短期内中国
仍需规则、制度等方面的细节优化。

  主板的定价“天花板”、道德风险、卖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让A股市场在尝试市场化制
度时如履薄冰。例如,承销商自主配售权改革于2014年开闸后,我武生物(300357.SZ)上市
的自主配售引发市场对利益输送问题的诟病,最终该机制仅施行三个月便被叫停。承销商自主
配售权是指,网下发行的股票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投资者配售。

  此外,新股涨幅降低、破发呈现常态化也将打破“新股不败”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
止炒新的不合理行为,促使新股收益的理性回归,从而IPO定价由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真实
价值的判断。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抢滩亚洲REITs市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REITs市场的发展大势

  文|财新周刊 周文敏(发自香港) 杨敏(见习)(发自新加坡)

  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风暴持续,不少房企面临艰难时刻,有房企开始尝试新的融资渠道。

  8月27日,中国房企宝龙地产(01238.HK)公布,建议分拆宝龙房托基金(Powerlong
REIT)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而就在一个月前,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城控股(601155.SH)也宣
布,筹划在新加坡设立信托基金,并于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主板上市。与此同时,
上海的绿地控股(600606.SH)近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筹备五年的新加坡酒店REITs项目
仍在推进中。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指的是采用公司或信托的法律


结构,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募集资金,资金投资不动产领域,并由专门投资机构管理,将投
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产业投资模式。

  尽管还未形成明显趋势,但在内地房地产业监管调控升级、房企融资趋紧的背景下,在境
外发行REITs并上市无疑成为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展融资、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探索。而亚
洲市场中运作模式较成熟的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成为境外REITs主要发行上市地。

新加坡市场蓬勃发展

  亚洲REITs市场“天下三分”: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三地REITs市值合计占亚洲REITs市场
近九成。

  REITs于1960年在美国诞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动产市场呈疲弱之势,新加
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陆续引入REITs制度,REITs开始在亚洲市场蓬勃发展。

  亚洲REITs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房地产服务机构戴德梁行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2021年5月发布的《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研究报告》显示,在2010年至2020年的
十年间,亚洲REITs的数量从70只增长至185只,总市值从412亿美元增长至2814亿美元(约合
人民币1.8万亿元);除2020年外,年均保持20%的增幅。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引入REITs的国家,受税收优惠、货币宽松政策以及中央银行直接购买
等支持,已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REITs市场。

  新加坡REITs市场在过去十年市值增长逾2倍,成为亚洲第二大REITs市场。新交所最新数
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新交所上市的42只REITs和地产商业信托,总市值超过1110亿新
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322亿元),占新加坡市场总市值的12%。

  在亚洲区域,新加坡REITs市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020年8月,新交所率先在亚洲推出两
只国际性REITs期货,追踪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上市的各类REITs指数。

  新交所香港首席代表林荣显9月17日接受财新访问时表示,新加坡REITs市场的发展得益于
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加坡多个政府部门从市场发展早期就参与建设REITs市场的生态系
统和上市架构,业界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新加坡REITs市场发展。
  新加坡因应市场环境,及时调整政策。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4月新加坡财政部、
国税局和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延缓REITs分配至少90%收益的期限,将杠杆上限从45%提高到
50%,以提高新加坡REITs的抗风险能力。
  多年来,新加坡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了本地REITs发展。2001年7月新加坡税务局(IRAS)
明确了“税收透明待遇”(tax transparency treatment),意指新加坡REITs只要满足特定条件,不需
要缴纳任何税项,税项仅在投资者层面征收,避免重复征税问题。

  在税务政策的支持下,新加坡REITs市场陆续起步。林荣显告诉财新,新加坡REITs市场经
历了本土化、陆续向亚太地区拓展,以及全球化三个阶段。

  2002年7月,本土房地产巨头凯德集团(CapitaLand Group)发行了新加坡第一只REIT。

  2003年新交所迎来了第一只在新加坡上市的跨境REIT——置富产业信托(00778.HK)。这
只REIT持有的资产为香港知名房地产商长江实业位于香港的多个购物中心。2010年,置富产业
信托在港交所和新交所双重上市。2019年,考虑到合规成本及资产管理便利性等因素,置富产
业信托在新交所自愿除牌。

  2016年,新加坡REITs市场进入第三阶段:全球化发展。当年5月,加拿大宏利金融公司
(Manulife Financial)旗下的宏利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SGX:BTOU),以美国办公楼地产项
目为标的资产在新交所上市,并为新加坡REITs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新加坡REITs市场具有持有资产组合的分布国际化、类别多元化以及发起人来源国际化等
特点。”林荣显表示。

  新交所最新数据显示,在新加坡已上市的42只REITs和地产商业信托中,35只持有海外地
产,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新加坡REITs包含的资产类别也
日渐丰富,从商业地产、办公楼等传统房产类别扩展到工业地产、物流、数据中心等新兴领
域。

  “参与者非常重要,开发商必须了解整个房托的框架。”林荣显指出,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通
过REITs把一些不好处理的资产推到市场上,任其自由发挥,而不必管理。正确的出发点是,
开发商要如何利用REITs这个架构来配合房地产开发或投资方面的活动。
  一个例子是凯德集团自2002年起利用REITs开始探索轻资产的业务模式。近日凯德集团通
过拆分投资旗舰上市、房地产开发业务私有化,获得更高的灵活性。集团旗下承担投资管理业
务的凯德投资(CLI)通过6只REITs和商业信托、20多个私募基金等,持有830亿新加坡元(约
合人民币4000亿元)的多元化房地产资产组合。

  近年新加坡REITs市场吸引不少境外发起人。“新加坡REITs市场有近一半发起人来自境外。
”林荣显表示,目前共有四家中资发起人在新加坡发行REITs和地产商业信托,而涉及中国内地
物业资产组合的REITs则有12只。2021年至今,4只纯中国资产REITs(凯德商用中国信托、砂
之船房地产投资信托、运通网城房地产投资信托和北京华联商业信托)平均总回报率达8%,
平均派息率达6.1%,“防守性较强”。

  新加坡REITs服务中介机构中联盛地称,有四家中资企业发起的新加坡REITs上市项目正在
进行中,包括一家上市中国国企的酒店商业信托项目、一家中资跨国企业工业REITs项目、一
家连锁商业集团商业REITs项目和一家地产集团商业REITs项目。此外还有十几家中资企业在接
洽中。

香港市场虎视眈眈

  相比之下,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不甘落后,有意拓展REITs市场。为增加香港
市场吸引力,香港特区政府2021年出台新措施,为在香港上市的房托基金提供财务资助。

  2021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21—2022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公布,为鼓励更多
房托基金在香港上市,未来三年获香港证监会认可并在香港上市的合资格房托基金将获资助,
金额相当于其付给本地专业服务提供者(如律师、核价师及物业估值师等)费用的七成,每只
基金上限为800万港元。

  “香港推动房托基金发展,旨在巩固香港作为主要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特区
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明确提到。

  不过,香港REITs市场多年停滞不前,尤其在2013年至2019年间更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冰封
期,直至2019年12月才迎来招商局商业房托(01503.HK)在香港上市。但招商局商业房托自上
市以来,股价表现并不理想,长期低于发行价。

  虽然香港早在2003年开始发展REITs市场,但与其他蓬勃发展的金融产品相比,香港的
REITs市场发展显得“平平无奇”。
  至2021年10月中,共11只REITs在港交所交易,总市值约2333亿港元,约为新加坡REITs市
场市值的三分之一。其中,2005年11月上市的领展房产基金(00823.HK)是香港首家上市及最
大型的房托基金,最新市值约1410亿港元,占香港REITs市场过半市值。

  “除领展外,香港整体REITs市场流动性较差,是其近年发展低迷的一大原因。”交银国际董
事(房地产研究)谢骐聪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交易活跃度、流动性不足,影响投资者的交易
效率、投资热情,以及发起人集资、估值水平,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香港REITs在上市数量、规模及成交活跃度等方面均未及日本市场和新加坡市场。“港府智
囊”之一的香港金融发展局(下称“香港金发局”)2021年5月发布《振兴香港房地产信托基金市
场——提升流动性》报告显示,至2021年3月,香港房托基金市值在股市所占比例为0.4%,日
本为2%,而新加坡达13%。以成交额看,2020年香港房托基金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7780万美
元,是新加坡2.27亿美元日均成交额的约34%。

  “香港房托政策过往比较保守,政策发展调整步伐常常慢新加坡一步。”谢骐聪说,受制于
过往香港REITs的诸多投资限制,加上过去十几年里香港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物业资产价格
飞速上涨,本地开发商更倾向于直接买卖资产,而非打包资产发行REITs并上市。

  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及监管机构数次改进REITs监管政策,尤其在2020年后动作频频,
旨在为本地REITs框架增加灵活性。2020年5月,香港积金局修订相关指引,放宽强积金对房托
基金的资产比重及投资市场限制,取消强积金基金资产投资在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或澳大利
亚上市的房托基金比例不得高于10%的限制。
  2020年12月,在新加坡REITs出台调整措施八个月后,香港证监会也实施了修订后的《房
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放宽香港REITs的投资限制以增加其投资灵活性,包括跟随新加坡
将借款总额的限额提高至资产总值的50%,以及容许REITs投资于少数权益物业、容许REITs投
资的物业发展项目可超过现有资产总值10%的上限。

  除提升REITs的杠杆率上限外,新加坡还针对疫情颁布了延缓派息政策,并提高股票发行
限额。戴德梁行在前述报告中称,相比中国香港,新加坡REITs的调整措施出台更迅速,且为
REITs度过疫情困境提供了多层面的、更具针对性的帮助。
  2020年以来,仅一只REIT赴港上市。2021年5月17日,顺丰房托(02191.HK)在香港上
市,是港股首只物流地产REITs。顺丰房托上市首日股价即遭遇破发,上市至今一直低于发行
价;截至10月21日收市,每发售基金单位报3.67港元,较发行价4.98港元跌26%。

  在香港特区政府各项监管改革和优惠措施下,近期来港发行REITs并上市的案例并未出
现“突增”。不过德勤中国房地产行业主管合伙人罗远江表示,过去两年有不少中资公司咨询来
港发行REITs上市事宜。

  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投资回报率或是影响REITs吸引力的一大原因。香港房托基金主要
投资传统资产,资产组合主要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工厂大厦和酒店等,多元化不足影响了
香港REITs的回报率。罗远江称,香港及内地投资者对于投资产品的期望回报率比较高,平均
6%至7%才具吸引力。投资者在投资香港房地产时,更偏向选择其他投资工具如上市地产公司
股票或者房企高息债券,后者回报率有的高达10%甚至以上。

  但他认为,近期中资房企债券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对投资产品回报率要求或会
有所降低。“REITs始终以实际资产作为支撑,REITs市场投资气氛或将出现契机。”

  此外,税务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香港REITs投资回报率。在现有税务条例下,香港房
托基金可获豁免利得税;但香港房托基金需要就香港物业的租金收入缴纳物业税。香港房托基
金如持有酒店、休憩公园或服务式公寓等资产,就必须成立专门持有物业的特定目的公司
(SPV),并在公司层面缴纳利得税。

  “港府今年明显传达了其想发展REITs的意愿,如果内地房企可以来港通过发行REITs解困,
香港的市场潜力可期。”一名香港市场人士说道。罗远江也表示,香港背靠内地,内地房地产
业庞大的融资需求有望助推香港REITs市场发展。

  “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甚或更新香港发展REITs的方式,在众多新资产类别涌现、粤港澳大
湾区蓬勃发展,以及全球投资者日渐追求稳定收入来源和多元化资产的背景下,把握由此而生
的庞大机遇。”香港金发局在最近的报告中称。

  该局建议,香港审视房托基金的现行税务政策,在房托基金的物业税、持有物业的SPV的
利得税等方面提供税务优惠。

内地市场牛刀小试

  境外REITs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境内的REITs市场则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期,到2021年
才正式试水公募REITs。

  2020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在基础设施领域启动公募REITs试点,
首批试点涵盖收费公路、产业园区、垃圾污水处理和仓储物流四大领域。2021年6月21日,首
批9只公募REITs产品上市,均一日售罄。

  不同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采用信托的结构,中国内地基础设施公募REITs采用的是“公
募基金+ABS(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喆告诉财新,结合境内立法现状,这一模式虽然没有一步到位,
却是可以相对快速将产品引入市场的一个务实选择。“国内公募REITs的发展推进已经非常快速
高效。基础设施类别REITs目前符合中国政策导向,首先服务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闭环链条,
形成良性互动。”
  2021年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布公募REITs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文
件特别强调,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项目不属于试点范围,项目土地用途原则上应为
非商业、非住宅用地。

  目前中国REITs在底层资产类型、税收制度和整体结构上与国际REITs还有较大差异。“待前
几批试点产品进入市场后,结合试点经验,政策有望逐步放开,也期待未来国内出台相应的
REITs法律制度。”胡喆说。
  住宅、商业地产尚未被纳入中国公募REITs试点范围。自2020年年中以来,地产调控持续
收紧,房企“三道红线”、供地“两集中”等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过往依靠高杠
杆、高周转模式大肆扩张的内地房企面临现金流压力和债务风险。

  2021年7月30日,新城控股宣布,筹划在新加坡设立信托基金于新交所主板上市,底层资
产主要是位于长三角区域和部分二线省会城市的九个商业物业。无独有偶,一个月后,宝龙地
产公告称,建议分拆宝龙房托基金,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两家公司在不同市场发行REITs上市,但不约而同提到,设立REITs上市有利于拓展融资平
台、扩大投资者基础,改善公司流动资金及资产负债状况等。

  罗远江表示,内地房企面临融资渠道持续收紧、发高息债融资难度增加的困境,所以也会
适当考虑REITs这一工具。谢骐聪认为,长远来看,房托能为开发商提供另一个相对更稳定、
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选择。例如在香港市场,REITs的杠杆率已达到50%,可以更灵活地获取资
金购买资产、扩大规模,后续房托平台再融资也更加便利,成本更低。

  不过境内企业寻求境外发行REITs,在实操上也存在一定挑战。REITs境外上市重组属于红
筹重组,需要于境外新设发行主体并搭建持股结构,最终将境内资产注入到境外架构。重组过
程包括剥离非上市资产、境内资产出境等,所涉及的股权转让及资产转让可能产生较重的税负
成本。

  “发行人会考虑REITs发行过程中重组、融资的成本,以及产品和投资者认可度等。”胡喆认
为,之前房企以单资产做权益性融资并非主流,“过去几年境内债权类融资工具比较发达,大
部分房企倾向于使用境内债务融资工具”。

  截至目前,以中国境内物业资产在港交所发行REITs并上市的共有五家,分别是越秀房产
信托基金(00405.HK)、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春泉产业信托(01426.HK)、招商局
商业房托以及顺丰房托。

  REITs上市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公司上市,跨境上市涉及流程相对复杂。“如果架构一开始没
做好,后续非常难做房托,资产出境涉及高额的土地增值税。”谢骐聪表示,“房企也都在等内
地REITs市场有朝一日可以放开更多资产类别,为企业提供创新融资渠道和投资退出路径。现
在所谓的房托试点是在市场培育阶段,先把部分底层资产盘活,也让投资者逐渐了解房托结构
和产品。”

  “内地和香港市场对REITs产品并无广泛需求。投资者投资标的多,回报率预期较高,与
REITs相对应的市场大环境还没到。”奥陆资本总裁兼投资总监蔡金强向财新表示,房地产业经
历这一轮大调整甚至“爆破”,在三至五年房地产业夯实以后,经济增速平稳,投资者就会开始
追求一些回报较低但稳定的投资产品。

多元化资产成趋势

  在全球主要REITs市场,REITs资产正日趋多元化,物流园区、数据中心、医疗设施以及学
生宿舍等资产类别涌现。

  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新加坡上市REITs表现优于中国香港和日本市场。戴德梁行报
告显示,2020年新加坡平均综合回报率为-2.7%,而中国香港、日本REITs综合收益率为-13%
和-13.1%;新加坡分派收益率为6.4%,同样高于中国香港和日本。
  究其原因,“是资产的多元化以及政府配套支持措施,支撑了REITs市场继续良好运作”。林
荣显表示,疫情期间,数据中心、物流、医疗保健等类型的资产较受投资人的关注,相关
REITs综合回报表现较佳。
  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亚太地区多数物业类型REITs的综合收益率为负,譬如酒店、办
公、零售物业的年化综合收益率分别为-23.9%、-16.8%及-15.5%,而工业、物流是取得正综合
回报的物业类型。“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重启以及电商需求的扩张,仓库和物流业快速恢复运
营,并在年内保持较高的出租率和适度的租金增长。”戴德梁行在报告中称。

  新交所的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点。该所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年化总收益率最高的两只
房托分别为吉宝数据中心房地产信托(SGX:AJBU)和丰树物流信托(SGX:M44U),均达
到20%以上。

  物流地产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因为具有市场潜力和防御能力,而受到投资人青睐。凯德
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志勤表示:“我们相信新经济类型的租户更能承受逆周期的旋风,相
对而言也更有韧性。”事实上,凯德集团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新经济资产,陆续收购了包括
上海、杭州、苏州、西安等地多个商业园、物流、数据中心。李志勤称,凯德集团计划在中国
的新经济资产组合扩张到50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9亿元)。

  除凯德集团外,多只新加坡REITs也在加紧布局新兴领域。新交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七
个月,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宣布多项资产收购交易,总价超过75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
358亿元),其中一半的收购项目是数据中心,且四分之三属于跨境收购。
  资产多元化成为REITs市场的重要路线。林荣显称,新加坡有明确的发展蓝图,目标是成
为亚洲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REITs中心。而香港金发局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REITs资产多
元化不足,香港未能把握物流、基建、医疗保健及其他新兴领域的增长动力。该局建议,香港
应推动医疗保健、物流园区等领域的地产资产上市,从而助推本地REITs发展。

  文中嵌入视频为: 【华尔街原声】分析人士: REITs是目前美国风险最高的投资领


域?

  视频说明: 2021年 6月 23日, Trivariate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 Adam


Parker认为, REITs是目前美国风险最高的投资领域;市场向好时, REITs反而可能大
跌。

版面编辑:李东昊
专栏|从价值投资到价值观投资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如今,做价值投资已经不能仅靠经济视角的惯性,必须回溯到价值观,ESG投资是典型代表

由欧洲社会组织发起的ESG投资,已征服欧洲社会,成为主流价值观;在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下,又成为全球共识性价值观。
它从一种社会局部自发的行动,通过政策成为社会运行规则,重新分配了利益,改变了众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即内在价值。
图/视觉中国

  文丨石磊
  吸引子科技董事长

  如果你还是觉得ESG可持续发展投资只是个噱头,跟投资收益没什么关系,那你就是在闭
着眼走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已经深刻改变了资产的价值。如今,做价值投资已经不能仅
靠经济视角的惯性,必须回溯到价值观。

  “市场价格总会向资产的内在价值回归”,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观点。内在价值是什么?得
到的答案会是,“资产的内在价值是资产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这样的答案固然实用,但没有
触及本质。

  未来现金流是怎么来的?说到底,就是产品未来供需情况的反映,而研究供需的学科是经
济学。“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除了《国富论》,还有《道德情操论》,前者从自利的经济人出
发,成为开创性的经济学著作,后者从正义与克己的社会人出发,成为著名的伦理学著作。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具备经济人与社会人两种属性,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视角需紧密结
合,才能看懂很多市场现象,特别是在社会价值观转向的当下,多个视角的结合十分必要。

  ESG投资是典型代表。由欧洲社会组织发起的ESG投资,已征服欧洲社会,成为主流价值
观;在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下,又成为全球共识性价值观。它从一种社会局部自发的行动,通
过政策成为社会运行规则,重新分配了利益,改变了众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即内在价值。

  “碳达峰”“碳中和”是ESG投资中最典型的代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参与到降低碳排放的行
动中。“双碳”转型的实质是能源转型,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要素之一。现在,我
们面临能源转型,让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需要有数十万亿元的投资;而能长期驱动投
资的一定是经济利益,从最初的政府补贴,到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碳排放从外部社会效
应内化为经济效应。

  价值观赋予了某个价值的初始状态,决定了哪些具有可交易的价值,而市场上发生的交易
只是这些价值的流转和重组。例如,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显示,非洲某些部落的牛并不能成为
商品。

  碳价值也是价值观的产物:排碳权是初始设置,碳市场是这些权利流转定价的场所,而碳
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因此碳价值会出现在各类资产定价中。

  通过碳交易,传统化石能源的价值会逐步转移到绿色能源中。在能源变革的初期,中下游
尚未改变传统的能源依赖结构,此时化石能源由于投资受限和供给收缩,会通过涨价的方式获
取超额收益,并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的形式,把碳价值转移给新能源。在经济层面,能源和工业
品涨价会带来通胀压力,传统中上游行业会成为“现金奶牛”,而新能源成为一个总量快速增长
但利润率受限的产业。随着碳排放额度的逐步收缩,碳价值逐步提升,通过碳交易的方式,逐
步转移价值给新能源产业,此时,传统能源行业具有通胀主题和价值型投资机会,而新能源行
业具有成长型投资机会。

  随着新能源生产与传输的替代,以及中下游用能设施的改造完成,全社会能源成本将会重
新下降,新能源支持的低成本经济才会到来。ESG投资在能源转型中,会获取丰厚的投资收
益,既包括价值型投资机会,也包括成长型投资机会。

  比特币和元宇宙等投资概念,也属于价值观转变的范畴,但这些价值观还未形成广泛的社
会共识,因此很难将其纳入到当前的价值投资中。但照此思路,把社会价值观缩窄到一段时间
的二级市场中,就能感受到二级市场的定价也是随着价值观的变化而变迁的。

  作为群体性生物,人是通过合作与共识来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群体内产生的“价值”是通过
社会共识建构起来的。所以,价值观决定的价值并非是完全主观的,应然社会与实然社会总是
在群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反馈和演化的。如此看,价值的终极来源在于适应环境。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非升即走”背后的青年学者困境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科研学术体系经历了从“铁饭碗”(公务员制)到预聘—长聘制(非升即走),再到目前两种制度相结合
的阶段,青年学者们早期学术生涯却变得更加不稳定,原因何在?

“非升即走”的路径本质上筛选的只是学术带头人,其他学者的福利待遇如何不被一刀切进“非升即走”本土化的过程中,是亟待
考量的议题。

  文|财新周刊 徐路易 黄晏浩

  2018年底,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的沈洋迎来了双重压力——她“非
升即走”合同的第一个预聘期考核即将到来,同时她也迎来了孕晚期。

  “非升即走”是一种高校人事考核聘任制度,即在一定期限内如果职称没有往上升一级,就
要被解除聘任合同;而升到特定级别(如副教授或教授)之后,则可享受长期聘用等待遇。在
长聘期之前,一般称为预聘期。

  这一制度发轫于美国高校教授协会(AAUP)及美国大学学会1940年发布的《关于学术自
由与长聘声明》,当时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美国国情为保障学术自由而生。据AAUP的描述,
彼时多数优质高校为私立高校,学校董事会可能因为某种学术观点不合而随意解雇教授,为保
障教授们的学术自由,因而规定在预聘期内,如果高校教师证明自己在专业上有能力完成工
作,则进入长聘期后不得随意解聘。该制度后在欧洲、亚洲多国被吸纳并本土化。

  2003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的经济学家张维迎牵头北大人事改革,正式在国内引
入“非升即走”理念。彼时的高校教员队伍仍是“铁饭碗”即公务员制,原则上只进不出,只上不
走,缺乏淘汰机制,使得高校队伍缺乏竞争力且“学术近亲繁殖”严重。当时,北大人事改革强
调新聘的讲师和副教授实行固定聘期合同,教师在讲师岗位上最多有两个合同期,每个合同期
内均有两次申请晋升的机会。如果两次申请均未成功晋升,则无论原聘任合同是否到期,聘任
关系从学校通知本人之日起一年后自动解除,不再续约。此后近20年,“非升即走”在国内高校
中逐渐推广开来,一路也争议不断。

  博士毕业一般年龄在28—30岁,这时有志于留在学术界的青年开始进入职业生涯早期,有
的开始做博士后。其中的幸运者则可能直接进入长聘轨道,开始“非升即走”阶段。

  “‘非升即走’给男女科研工作者都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压力。当时我正好怀孕7个月,我跟其
他同事聊天,都觉得发表论文的压力很大。如果怀了孩子,很多精力都会放在生育方面。”沈
洋向财新表示,当时她的精力难以应对发文考核指标和年底的晋升考核,其未来学术生涯面临
不确定性。
  后来,沈洋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李秉勤聊到这一议题时,发
现两人对各自所处的科研学术工作者的管理环境都有所感触,遂一拍即合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
研究。2018年底,沈洋的第一个预聘期通过,顺利晋升为副教授。2020年9月,沈洋与李秉勤
发表论文《发文还是生育?中国学术界女性的雇佣合同与育儿》。

  2021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称“经合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减少学术生
涯早期的不稳定性》(下称“OECD报告”),聚焦青年学者工作环境问题。该报告指出,女性
学者面临的预聘期与育龄重合问题,是造成青年学者职业生涯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其他还包括
晋升路线单一、职涯黄金期缺乏保障等。上述沈洋等人的研究在报告中也被引述。

  OECD报告调查并访谈了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相关公共政策制定者等,调查和访谈对象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在科技发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国作为与
经合组织长期紧密合作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舶来并融合特定高校人事制度时,也遇到了种
种与经合组织成员国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的问题。

预聘期的压力

  一般来说,学术职业体系的发展路径是线性的,从助理研究员(或助理教授)到副研究员
(或副教授),最后是研究员(或教授)。走上预聘—长聘轨道的学者有独立运行自己实验室
以及独立带研究生的权力,也被称为“学术带头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从助理教授开
始,可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独立招收学生,在教学上可以成为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非升即走”,正是用来选拔学术带头人的一套海外舶来的制度。海外高校教师聘任一般采
用固定期限聘任和终身聘任并存的做法,如果签订的是终身聘任轨道的合同,初级职位也多为
定期聘任,这一段时期被称为预聘期;评上高级职称升至副教授或教授级别,便可享受终身聘
任,正式进入长聘期。

  “非升即走”的核心问题在于,能否在预聘期内选拔出真正适合留在学术界的科研人才。而
这一过程通常难以一刀切的量化,需要绩效和评议并行。张维迎曾表示,选拔教授的工作,只
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一个人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
说得清。

  但目前,中国许多高校仍采用单一的积分制来确定预聘期“升”的门槛,类似一些中国超大
城市的“积分落户”——比如发一篇SCI特定区的文章算一定分数,申请到一项省级资助或国家
级资助算一定分数;教学方面,课程评分或也和分数挂钩。总成绩达标且各项指标均达标后,
即可进入下一个聘期。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实际
上,这属于“聘期内考核”,它与“非升即走”存在区别:一些高校要求六年之内要达到副教授的
最低标准,在此期间明确薪资水平,相对应的,会明确要求教师做多少课题、出版几本专著
等。“这不是‘非升即走’,这是聘期之内考核,只要达到了就能留下”。但有一些岗位是没办法
量化考核的,所以得用大浪淘沙的机制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最初引进“非升即走”制度也是基
于这样一个想法,最好的大学得到最多的经费,招来最好的生源,因此也想用一些方法把最优
秀的教师留下来。没有定量化的指标,而是要评上高一级职称才能留,这才是“非升即走”。

  西湖大学理学院院长邓力告诉财新,尤其是在基础学科的研究方面,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指
标来作为教职评价的标准;在评价周期上,也不能要求每年都仔细地评估一次,而是要尊重科
学研究本身的规律。“真正有原创性的工作,它的结果是能够让你提出更多跟它有关的科学问
题,再一步步走下去,这实际上就是在发展一个新的领域。如果一个年轻人跟我说,自己做了
5个最时髦的领域,都发了CNS(即三本著名学术期刊《细胞》《自然》和《科学》),那我
反而会非常担忧。”

  邓力解释道,并不是每篇顶刊文章的学术水平都一样,一些刊物中20%的研究可能是真正
水平很高的,还有很多是由于领域的热门而使得发文机会变大,这两者的价值完全不能同日而
语,而量化指标往往会让它们都等同于“一篇顶刊文章”。

  他向财新介绍了西湖大学理学院的实践:一般签订“非升即走”合同后,第一个预聘期结束
时(大约第三年),会让同行对学者的工作进行评议,第五、第六年要考察年轻的学术带头人
是否可以进入长聘系统,就需要更多同行做更加全面的评价。

  邓力强调,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以及所取得的真正的进步,需要通过同行评议来进
行评估。“我会写信征询同行意见,问这个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哪些?一般不会超过2—3个;这
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对于领域的意义是什么?一个同行可能有自己的偏好,我们要征询一定
数量的同行评价,这样得出的全面的结果就具有一定意义。评价周期上,以3—5年为一个完整
的周期,三年期对学者的评议,更多的是确认还需要做什么东西;5—6年就是要评估学者到底
属于什么水平。”

  除了“非升即走”在引进过程中出现的以简单量化评议为考核标准这一问题,与研究队伍不
断扩张相悖的是稳定长期的职位数量始终是稀缺的,这就增加了招聘和晋升选拔过程的压力。
学术科研体系被认为是精英管理的典范,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一体系的就业机制是高度
受保护的,比如给予雇员长聘或公务员待遇;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予了学者和知识分子较高
的社会地位。

  但OECD报告指出,近20年来,拥有公务员地位或永久任期的教职比例在下降,与此同
时,签订定期合同的人数大幅增加。在一些国家,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公共预算
下降,因而政府限制公共就业;在另一些国家,则更可能是由于各研究机构面临资金不确定的
情况时不愿承担长期的人事支出。这意味着学术界的许多博士后研究人员仍需要不断签订短期
或定期合同,使职业发展前景受限。

  比如,博士后并不是一个学位,而是取得博士学位后的青年学者在高校等研究机构继续从
事研究的职务名称,被认为是其继续科研生涯的过渡性职务。一般来说,一个博士后雇佣合同
的期限从几个月至两年不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某些博士后合同是以某个研究项目
时长为基础的,项目结束合同即结束。在中国,受《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约束,博士后如
果签的是劳动合同,则合同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其中,短期合同是指按照项目时长所设置的从
几个月到三年不等的合同,定期合同一般为三年左右。如果进入长聘期或拥有公务员地位的教
员,则其合同无固定期限,且不得随意解雇。

  根据OECD报告的调查,瑞士的大学八成科研人员签订的都是短期合同;在芬兰,七成学
者签订了定期合同;在比利时的法语区,58%在大学工作的人签订的是定期合同。2008—2010
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签订博士后定期合同的人数大幅增加。通常,当高校等研究机构需要研
究型人才却无法开放长聘岗位的时候,就会以招收博士后的形式吸纳青年人才,一般为三年一
签的定期合同。

  201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委员会成员安德森·汤普金斯(Anderson Thompkins)曾在接
受《自然》杂志采访时给出一组数据:65%的美国博士生继续做博士后,但只有15%—20%的
人进入终身制学术岗位;欧洲的竞争更加激烈,例如在英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持有者
只有约3.5%的人最终成为高校里的长聘研究人员。

  即便拿到教授职称,“内卷”的道路还可能继续下去。“这就像打怪升级一样,教授也分普通
教授、特聘教授、讲席教授等。”沈洋表示。

  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生态学小组研究员、西湖大学可持续与农业技术实验室负责人汤姆·
旺戈(Thomas Wanger)向财新介绍,在德国,此前只有全职教授(full professorship)才享有长
聘待遇,在成为全职教授之前都是定期合同,而到了教授职级就成了公务员系统的一部分,但
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薪资待遇。现在德国也有年轻教授,但一般都不是“非升
即走”的岗位,而是定期制合同岗位。

  但学术生涯早期往往又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需要稳定的职业环境。多位学者都曾表
示,学术生涯早期恰恰是最有潜力出成果的时候,闪存功能的核心技术发明者、台湾阳明交通
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暨电子研究所终身讲座教授施敏认为,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处在科
学发现和发明能力的巅峰,比如爱因斯坦发表质能方程论文时只有26岁,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发明集成电路芯片时只有32岁。但这段时间也正好是读博士、做博士后或者刚开始长聘
轨道预聘期的时候,OECD报告援引研究者、研究机构和观察者的观点提出,对生涯不稳定性
的敏感可能会加剧学术界人才的流失。
  在中国,像一些西方大学学者做过五轮博士后的“超级博士后”现象并不多见。根据国务院
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提出博士后申请者一般应为新近毕
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申请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人文社会科学领
域、人才紧缺基础薄弱的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可适当放宽进站条件。也就是
说,青年学者35岁之后如果还不能在研究机构或高校谋得一职,便极有可能离开学术界。

  另一方面,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对青年科研人才求贤若渴。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扩大博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
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这意味着国内对博士生导师的需求也
将上升。而有权带博士生的必须是有“学术带头人”,即在预聘—长聘轨道上的学者。据财新了
解,中国多所双一流研究型高校都正在扩大科研教学并重型教职工的规模。但这是否能够消纳
培养出来的青年人才,或者这些青年人才是否都应留在学术界,仍是本质问题。

教授之外的科研大军

  除了晋升为学术带头人,是否还有其他的研究型岗位消纳科研人才?虽然学术职业的晋升
路线是线性的,但一个实验室做科研的过程中所需人才往往多元。一篇论文的作者中,也几乎
不会出现所有人都是长聘期人员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学术带头人的课题组里还会有其他“不
带头”的科研人员。但是“非升即走”的路径本质上筛选的只是学术带头人,因此其他学者的福利
待遇如何不被一刀切进“非升即走”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是亟待考量的议题。

  “不是所有想做学术的人都想成为学术带头人。”OECD报告中援引了部分被调研学者的心
声。但这样的学者是否有相应的科研生涯路径?近20多年来,学术界只有研究人员的比例有所
增加,教学职位并未同步增加。而研究岗位的增加又主要来自签订短期、定期合同的博士后研
究人员职位,长期职位也并未同比例增加。在瑞士,64%的研究人员是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
员;在法国,70%的科学文献作者是博士生及博士后研究员。

  许多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其学术生涯中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定期合同时光。如果在两个不同机
构的合同之间有间隔,比如博士后人才在各国高校之间流动,那么在间隔期他们一般没有资格
享受相关的福利;另一方面,这些拿定期合同又不在长聘轨道上的临时人员,对于一些科研队
伍来说意义重大。在澳大利亚、德国和意大利,这样的科研人员占40%以上。美国霍华德·休斯
医学研究所的高级小组负责人珍妮弗·利平科特-施瓦茨 (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曾对《自
然》杂志表示,有两位“超级”博士后在她手下做了许多年,他们喜欢科学,也帮着带学生,但
不喜欢学术带头人要处理的行政事务,鉴于多年的合作,施瓦茨也想办法给他们多开薪资,这
就需要从拿到的资助中挤出钱来加薪。

  一名学者的研究能力突出,并不代表他也具备领导能力。并非所有学者都有能力领导一个
实验室,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实验室领导者。随着科学的发展,“团队科学”逐渐兴起,现今各
类大科学计划相继提出,科学设备纷纷大型化,也需要更多的全球科研团队协作与融合。比
如,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分解图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就是一个由全
球346名成员组成的跨国协作团队,其8个射电望远镜分别位于美国、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和
南极洲等地,形成了一个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阵列。EHT项目组还计划纳入更多的射电望远
镜及其团队,以完成更宏大的科学项目。随之,原先从顶尖人才中继续大浪淘沙选出“塔尖人
才”的方法,也需要更多补充路径和选择,才能完成更大层面的科学探索。

  进入21世纪后,许多论文和研究成果动辄可以有两三百名作者,而这些人显然并不都
是“学术带头人”。

  著名学术信息数据库平台“科学引文索引” 2021年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一篇论文有超过
1000名作者署名的情况在2000年后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包括国际空间观测站、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发表的论文。近几年,EHT项目组的多篇论文都至少有200名作
者。“科学引文索引”表示,单篇论文作者数量的大幅增加,将显著影响文章的引用率,从而影
响期刊的影响因子,这又从一定程度上督促科学的量化评价改革。

  这些作者中,有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有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博士或博士后研究员,有负
责相关项目的设备工程师,也有实验室里并非带头人但资历更老、合同期更长、作用可能相当
于实验室副手的“参谋科学家”(staff scientist)。不同于学术带头人,参谋科学家不能独立申请
基金资助,也不能独立招收学生。

  OECD报告指出,事实上目前学术界的职业发展现状主要是大量青年研究人员竞争非常稀
缺的职位,核心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主要标准。许多人不会在这一级别上取得进步,但会
成为参谋科学家或担任其他研究辅助角色,在高级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中工作。而这一角色在很
多国家现有的职业体系中并没有得到正式承认。

  多位学者告诉财新,对一些无法胜任实验室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一职,但又具有科研能力
的青年学者,有时候学校会采取“暗走”的方式,即把人调任至其他教职工岗位或行政岗位。一
般来说,如果不是“明显无法胜任工作”,不会选择解雇。

  有人担心,研究机构因为需要给雇员提供公务员地位和终身职位,可能会减少向青年学者
提供长期合同,这就导致“双重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即一部分人属于稳定的公共事业编制或长
聘,另一部分人则始终无法进入这一晋升轨道,只能拿到博士后或没有编制的项目研究者合
同。OECD报告介绍,一些国家开始采用受保护程度较低的开放式合同,从而统一劳动力市
场。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已经不再存在完全终身制的教职,奥地利也正在逐步取消高校教师的
公务员身份,法国的公立大学教师仍然具有公务员身份,但同时也引入了开放式合同。

  但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人类的认知和应用边界的工作,仍需要筛选出最最优
秀的极少数人。高强度、持续性“内卷”,不仅是筛选人才的方式,也是这一领域独特的需求,
或许也就注定了该领域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远低于人才的培养规模。OECD报告提出,博士教育
和博士后培训不仅需要面向学术研究职业,还需要越来越多地面向学术界以外的研究职业,或
者可以受益于博士们参与的非研究职业。42%的非学术界雇主表示,博士生也必须要有一些业
界经历,才比较适合业界的岗位并被雇佣。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近期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博士毕
业生中不从事学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其比例大约是60%。“这是中国的趋势,也
是世界的趋势。”

  “学术界有这种根深蒂固的‘耻感文化’,研究者们认为自己离开学术界就是‘失败’的。但我
们有来自不少国家的证据显示,很多离开了学界的年轻学者们在业界获得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
待遇,他们本人也更满意。”参与上述OECD报告写作的“研究和科学职业观察站”科学顾问内达·
贝比罗格鲁(Neda Bebiroglu)向财新表示。

人才市场的变化

  许多国家的学术科研体系都经历了从“铁饭碗”(公务员制)到预聘—长聘制(“非升即
走”),再到目前两种制度相结合的阶段。研究人员早期生涯不稳定的问题,背后需要考虑的
因素还包括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资金、竞争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

  近年来,OECD国家持有博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2014—2019年间,OECD国家的博士学
位持有者增长了25%。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自1981年招收博士生以来,中国的博士研究生招
生规模不断扩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人数在70万人
次。根据中国博士后网站202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自1985年中国设立博士后制度以来每年博士
后进站人数持续上升,2019年进站的博士后就有2.55万人。

  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双一流高校,其在编教职工人数约在3000—4000人,以一般情况下一
个合同期为三年估算,每年博士后出站的人数远大于新老岗位交替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终
身教职在国内逐步确立,加之人均寿命的增加,全职终身教授退休年龄逐步延迟,使得岗位的
空缺变化越来越小。

  人才供给市场发生改变,需求市场也在改变。OECD报告指出,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资
助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大多数学术系统中,研究机构的核心基础资金变为通过竞争来进行分
配,使得稳定的拨款更容易流向项目性质的研究。研究机构为了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就需要更
加灵活的配置人员。

  美国华盛顿大学天文系LSST望远镜的参谋科学家彼得·约阿希姆(Peter Yoachim)曾于2016
年就美国天文学领域做了专门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美国30%的天文学博士在毕业后马上离开
了学术界,这一数字是2008年之前的2倍。他们认为,在天文学领域,人才市场面临的不是资
金危机,而是资金分配危机。他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如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将天文学领域的预算翻倍后会发生什么?那么大部分资金会以资助(grant)的形式发
放,这部分资助会被用来雇博士或博士后;只有很少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对长期职位的资助。这
样,来自公共部门的预算就会激励学校培养更多天文学博士,但却没有足够的长期职位继续消
化这些培养出来的青年人才。

  “青年天文学家的流失就相当于明知自己只有运维两个天文望远镜的钱,却还是花钱造了
四个望远镜。在硬件设备上,人们都难以容忍这种缺乏长期规划的行为以及对研究资助的浪
费,更不要说对于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科学家,但最终留住这些
科学家的主要原因却是运气。”约阿希姆直言。他所说的运气,即某个青年学者到了找工作的
时候恰好某处有终身教职岗位开放。

  博士们在学术界长期从事博士后工作,签的往往是短期的或兼职的合同,与这些合同挂钩
的是某个具体研究项目的定期资金。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多国学者呼吁,高校不应成为“劳动
保障的法外之地”。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困境。鉴于高校机构的特殊性,其与教师的雇佣关系不
受《劳动合同法》制约,往往可以由双方“约定”,从而可能造成劳动者的议价能力不足。《劳
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几种情况可以合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而雇佣单位采取末位
淘汰或优位保留的机制并不属于“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但这一条款并不适用于规束高
校。

  2020年11月,《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针对博士后的职业前景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来自
95个国家的7600多名博士后。其中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做博士后的时长已经超过三年;
3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做了2—3轮博士后,一些人则做了超过4—5轮。
  一方面有保障的学术职位数量较少,另一方面其遴选程序通常不公开不透明。在一些国
家,博士后职位的招聘由高级研究人员自行决定,或是遵循非正式的招聘程序,职位不会公开
招聘。OECD报告援引研究人员的结论表示,这可能导致“学术近亲繁殖”。西班牙的高校体系
被认为是学术近亲繁殖水平较高的系统,在西班牙大约四分之三的研究人员最后在他们毕业的
大学工作。为了防止这一现象,英国和加拿大等国要求高校不得雇佣本校毕业生。学者呼吁,
应大范围并明确的宣传学术就业机会,让选拔过程透明、公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申请可
以匿名,根据明确界定的甄选标准进行评估。

  OECD报告援引受访雇佣单位的话表示,“非升即走”文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处于长聘期的
研究人员可以进行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研究,而还在预聘期的研究人员则需要创造短期成果
才能申请下一个职位。在这种文化中,机构想更多的规避风险,就阻碍了新的研究,大量科学
产出的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威胁,研究完整和严谨的重要性也会在过度竞争中日益降低。

  另外,对年青女性学者来说,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就是怀孕与职业的冲突。早在10多
年前就有研究发现,加拿大高校的女教师存在“五月生娃”(May babies)现象,这是为了不耽误
学术工作,部分女教师会“计划受孕”,从而尽量把预产期安排在学期末。亦有研究发现,不少
学术界女性在拿到终身教职之后才考虑生育,而那时可能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沈洋建议,对于“非升即走”合同中的青年女教师,如果中间要生育,应当考虑相应延长考
核期。“这些政策,学者自己用不用是一回事,但是有的话就可能缓解大家的焦虑。”此外,谈
到今年热议的延长产假时长等问题,沈洋也表示,即便延长了产假,学者自己也会有焦虑,担
心自己可能会与学术脱节。

  如果说进入预聘期的女性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平衡事业和家庭,那么这些焦虑对还未进入
长聘轨道的女性博士后来说,潜在的“劝退”压力就更大。OECD报告援引调研结果发现,许多
女性博士后在生孩子之后很难继续研究生涯,因此多选择延迟生育。而年轻的研究人员,尤其
是有孩子或年迈父母的女性,发现更难花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也因此更难获得永久职位。

  即使在性别平等方面得分很高的芬兰,可供女性尤其是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女学者随职业
和岗位流动的空间也不大,结果就是许多女性在职业生涯早期向中期过渡的期间就被迫放弃
了。“在这一年龄段缺乏职业稳定性和短期内发表论文的压力会成为家庭生活的阻碍??许多女性
博士后在毕业后难以继续研究事业,或者是选择推迟生育。”OECD报告写道。

  考虑到这一情况,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应对这一情况。比如欧盟会定期发布“她数
据”(She Firgues),反馈女性研究人员的状况。一些国家在判断资助申请时开始考虑产假和育
儿假,并采取其他行动来改善科学领域的性别平衡。在中国,青年学者集中申请的国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对女性放宽了申请年龄,要求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不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未做出区分,仍然要求申请人在35岁以下。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电价市场化改革突围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双轨制电价并轨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发出真正运用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改革、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等诸多信号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此次放开电价管制、扩围市场化主体,将进一步撬动电力体制的固有藩篱,为电力市场、新型电
力系统建设提供推动力。

  文|财新周刊 陈雪婉 赵煊 白宇洁

  “煤电厂不再有‘粮票’了,将建立起能跌能涨、随行就市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中国电力企
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说。

  韩放提及的“粮票”,就是长期以来政府给煤电企业制订的计划电量和标杆/基准电价。计划
电量相比其他往往需要下浮价格的市场化电量,可以稳定获取收益,电厂一般“计划量越多、
利润就越多”。

  2015年新一轮电改提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核心思想,过去几年发、用电两端逐步有
所开放。但由于受新能源等电力市场竞争加剧、供需整体宽松等影响,市场化交易的电价基本
处于下行通道,煤电企业多持“保计划电量”的心态;而为给实体企业减负,进而提振地方经
济,降电价政策亦是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惯常抓手。

  新电改迄今六年半,发电侧煤电上网电价的部分电量为政府定价、部分由市场交易形成,
其他类型电源更是远未放开;用电侧部分,工商业用户实行市场定价,其余仍执行政府定价的
目录销售电价,电价形成与传导机制未理顺,电价波动引导作用受限。“半计划、半市场”电价
双轨制之名,即由此而来。事实上,其中的“半市场”亦非真正的不受行政约束、由市场供求关
系决定交易价格的市场化机制。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宣
布全面取消燃煤发电机组的计划电量,工商业用电量也全部进入市场交易,煤电与工商业目录
销售电价告别政府定价,并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此前的10%—15%,扩大至20%,
但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此次改革堪称突围了长期桎梏的电价双轨制困境,具有历史性意义。但在近月来“煤荒、
电荒”叠加能耗双控、经济转型等多重压力的窘迫背景下,各方对此重大改革心领神会,曾经
的重重阻力化为水到渠成。此次改革尽管并未让电价一步跨到全市场模式,却发出了关键信
号:打破电价刚性约束、增加弹性,真正导入“市场化机制”。
  在上述国家发改委新政出台前数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等高层会议已
经多次吹风,要求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要求深化能源领域市
场化改革,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目前,燃煤电量的市场化比例在七成左右,新机制实施后,剩余三成也将入市,意味着未
来燃煤发电的每一度电量,都须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价格。因电价浮动幅度的扩张,电价形成机
制将比过去更接近供需博弈的真实状态;而对高耗能用户来说,则将彻底进入没有“天花板”的
电价市场化模式。

  接近政策层的人士对财新透露,电价市场化改革早在多年前就已展开研究,但电价调整牵
一发动全身,固有利益格局长期形成,各方博弈激烈,改革突破艰难。但此轮“限电潮”充分暴
露了电价管制的深层症结,政府借机顺应供需变化、传导燃煤成本,倒逼电力市场化改革。

  下一步,此前受电价双轨制约束而难以展开手脚的电力现货市场,也将迎来“破冰”。国家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态,此次改革,将在“放开两头”——放开发电侧上网电价、用
户侧销售电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此次放开电价管制、扩围市场化主体,将进一步撬动电
力体制的固有藩篱,为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推动力。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而新
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之一,即是供需平衡状况和成本变化较快且难以预测。韩放告诉财新,通过
完善市场机制,能够及时反映系统供需状况和供应成本,同时在消费侧逐步建立用户市场意
识,提高用户节约用能、错峰用能的积极性,推动各行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全球化石能源供应趋紧的大背景下,电价新机制借此突围,既为解决短期供需问题,更
是立足于构建长期制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认为,国家发改委上述文
件虽表面上定位于煤电价格改革,本质着眼于推动构建一种能够协同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关系
的新型机制,是探索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步。

突破刚性约束

  2019年,煤电市场交易价格由“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确定,基准价即燃煤标杆上网电
价,这一市场化价格机制于2019年推出,彼时浮动幅度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
超过15%,并且实施首年即2020年暂不上浮。

  受煤价高涨及电力供需趋紧等因素影响,2021年7月以来,蒙西、宁夏、上海、山东、广
东等地先后打破只能降不能涨的“下浮常规”,允许市场化交易价格上浮10%。
  10月12日推出的电价新机制进一步突破了10%限制,原则上不超过20%。国家发改委价格
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称,一些地方电力市场此前燃煤发电交易电价已实现上浮,此次
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电价更灵活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激励企业增加电力供应,抑制不合理电力需求,改善电力供
求状况。

  新机制出台后三天,多地快马加鞭、着手实施。10月15日,山东、江苏组织了深化煤电上
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月度交易,其中山东成交电量110.7亿千瓦时,均价较标杆价上浮
19.8%;江苏成交电量19.98亿千瓦时,成交均价较标杆价上浮19.94%,都触及了涨价“天花
板”。参照当前煤价及电力供需形势,后续省份电力交易价格亦大概率顶格上浮。

  然而电价上浮20%,仍不能实际反映当前高煤价下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下称“中电联”)在10月15日披露的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显示,10月7日至10月14日5500大卡
综合价为1457元/吨,较“十一”节前的9月16日至9月23日大涨34.2%。中电联10月18日称,当前
煤矿整体仍保持即产即销状态,基本无库存积压,矿区拉煤车排队情况依然突出;大型煤企外
购价格大幅调涨,煤矿坑口价单次上涨300元以上现象比比皆是,部分煤矿坑口市场销售价突
破2000元,电煤价格创下历史最大涨幅。

  开源证券10月16日发布的研报披露,10月11日至17日一周,北方港口5500大卡已站上2200
元/吨高位。事实上,因煤炭现货价格行情不透明,市场上还有更多随机的高价成交。

  “现在我们集团电厂平均标杆上网电价每度电四毛钱,就算上浮20%,涨价也不到一毛。而
以煤价2000元/吨来算,发电边际成本每度电六毛钱,还亏一毛多。”一名央企电力公司内部人
士如是说。

  另一甘肃电厂人士亦诉苦:“进入10月,之前签了长协的一座宁夏煤矿,连续涨价三次,
现在出矿煤价已到每吨1040元,加上运费等成本将近1200元,折合每度电要亏近两毛钱。”

  韩放对此解释称,目前政策把电价上浮范围仍限定在20%内,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
电成本变化,体现价格浮动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也照顾到价格政策的连续性,保障电价的相对
稳定。

  政策出发点更着眼于长远。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告诉财新,虽然当下煤价高位徘徊,
但从长期看,煤价处于波动之中,看一时盈亏没有太大意义,电源的投资回报须放在全生命周
期来看,“20%更多体现了政策导向与市场化的趋势”。

  临近采暖季,煤价仍呈现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出手抑制煤价,指出当前
煤炭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将依据《价格法》研究依法干预煤价;10月21日,国家
发改委还宣布组织开展煤炭生产、流通成本和价格调查。

  煤炭主产区已有限价措施落地。10月19日,产煤大市陕西榆林市举行煤炭保供专题会议,
提出从当日下午起,辖区内煤炭销售价格在同类煤种现有市场价格基础上每吨下调100元。同
时对保供续签的四季度保供中长期合同价格作出限定,要求民营煤矿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每吨
1500元,国有煤矿的保供长协价格不超过1200元。另一煤炭主产区内蒙古鄂尔多斯10月21日亦
举行保供会议,要求从当天18时起,市场煤价以10月19日坑口价为基准,以每吨不低于100元
的幅度降价。

  另在港口价格方面,10月19日至20日,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伊泰集团、中煤集
团、蒙泰集团等北方港大型煤炭供应商带头响应国家发改委10月16日提出的稳价要求,承诺今
冬明春供暖季期间,环渤海港口下水的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分别不超
过每吨1800元、1500元、2000元,其他高卡动力煤价格不超过2000元。

  “增库存的主要瓶颈还是资源紧缺。”业内人士认为,新释放的稳价信号或能遏制煤价上扬
态势,但供需格局的实质性缓解,还有赖于供给端进一步增产放量。山西金正能源首席专家曾
浩向财新分析,如果按照之前国家发改委所计划的继续日增产60万吨,则今冬明春用煤紧张的
问题应该可以解决。

用户影响几何?
  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以外的用电价格,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
市场,这意味着新机制将使约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84%的第二、第三产业用户走向市场。其中
不受电价上浮20%限制的高能耗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成本上涨压力。

  2021年前九个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2万亿千瓦时,第二产业占比66%,第三产业占
比18%,居民生活用电占15%,第一产业用电量仅占1%。

  进一步拆分各行业用电情况,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前九个月,四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用
电比重41%,依次为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8.1%、
7.8%、6%和5%。
  江苏化工企业双乐股份(301036.SZ)人士对财新表示,公司目前还未接到电价上调通
知,难以预计电价成本的直接涨幅。但由于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氯气、苯酐、铜等原料
的电力成本占比更高,已纷纷涨价,因此公司也会相应上调产品价格。

未来,煤电的每一度电量都须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价格。高耗能用户将彻底进入没有“天花板”的电价市场化模式。

  生产过程中耗电量越高的产品,电价对其成本影响越大。信达证券研报统计,电石和
PVC(聚氯乙烯)在各类化工品中耗电量最大,二者单吨耗电量达3850千瓦时。PVC是基础化
工品,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医疗、电子、汽车等行业。电石法是国内主流PVC生产方式。

  隆众资讯报告统计,2020年,中国电石产品主要成本中,电价成本占比55%。中信建投研
报统计,PVC主要成本为电石和电价,综合电价成本占比在25%以上。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电石法PVC在电力成本提升约80%的情况下,每吨成本上升约千元。
信达证券研报统计,10月9日,内蒙古出台交易电价细则,其中,电石和PVC行业电价在每度
电0.3112元的基础上上调0.25元,使该地电石法PVC成本抬升达每吨1000元以上。

  主营PVC产品的天原股份(002386.SZ)内部人士认为,由于这一行业已发展多年,趋于
稳定,进一步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空间不大,难以避免成本冲击。但其公司所在的四川省水电
丰富,煤电价格上涨后可能有成本优势。

  “电价上涨相比于直接限电,对我们影响还是更小。对于制造业来说,主要是停产后设备
折旧成本太高。”双乐股份人士告诉财新,受江苏能耗双控要求,该公司于9月23日临时停产,
随后在9月29日、10月10日陆续恢复生产,目前正与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希望减少未来限
电后潜在的损失。

  在钢铁行业中,镍铁是不锈钢生产的主要元素,其电力成本占比较高。据我的钢铁网统
计,镍铁企业电力成本占比达到23%。以市场交易电价上浮20%计算,中国主流镍铁厂平均电
价将涨至0.5—0.7元/千瓦时,意味着高镍铁成本上涨50—100元/镍点(合金中1%的镍含量称为
1镍点),达到1470—1520元/镍点。以目前高镍铁1450—1470元/镍点的市场价计算,全国镍铁
厂几乎全部亏损。

  在浙江,一名纺织印染企业负责人近日接到了电价上涨通知,“电价预计上涨约0.2元/千瓦
时,涨幅30%,尚未执行。电力成本在企业整体成本中占比约7%—8%。”该负责人坦言,相比
停产限产,电价上涨部分可以接受。

  “因为上下游成本可以流动传导。近一个月,综合电力、液碱、蒸汽成本,我们生产成本
累计上涨50%。产品价格已同步上调约25%,企业自己先承担一部分成本,给客户适应过程。
”他介绍,应对电价上涨,技术上短期难有节能降耗措施立竿见影,现在企业主要从一些规章
制度入手,加强节约用电。

  “此次改革,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可以更加充分地传导发电成本上
升压力,抑制不合理的电力消费、改善电力供求状况,同时促进高耗能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
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万劲松称。

  此次煤电价改对不同工商业用户的影响不同,彭绍宗介绍,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上浮
不限,就是要让用电多、能耗高的企业多付费。而其他工商业用户,单位产品生产用电少,用
电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总体较低,市场交易电价出现一定上浮,企业用电成本会有所增加,但
总体有限。

  另外,市场颇为担忧电价改革后或引发通胀,推高全社会用能成本。对此,平安证券首席
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煤电市场化改革可能推升通胀预期,但对PPI和CPI的实际影响不大。

  2020年中国工业用电量为5.03万亿千瓦时,平均电价0.634元/千瓦时,工业企业的用电支出
为3.19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营业成本的3.6%。若工业企业电价上浮比例从15%提高
到20%,那么将增加工业企业成本0.18%;如果工业企业将电价上涨成本增加全部转移出去,
那么将导致工业品涨价0.18%,即PPI同比上移0.18%。

  而对于CPI,钟正生指出,首先从直接渠道来看,目前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保持稳定,因
此煤电市场化改革对CPI的直接影响较小;其次看间接渠道,即通过PPI对CPI的影响。目前PPI
向CPI传导不畅,假设PPI向CPI能够完全传导,即工业企业的成本增加能够通过工业消费品涨
价完全转移给消费者,则工业消费品涨幅0.18%,工业消费品占CPI的权重为40%,那么电价上
涨20%,对CPI的影响可能占比仅为0.072%,影响不显著。

双轨破局

  由于2021年度电力长协已在2020年底签订,当时交易价格普遍较标杆电价低,目前各地多
采取重新签订四季度年度长协以及在灵活度较高的月度交易和2022年年度长协中上浮电价措
施,以纾解电、煤倒挂矛盾。

  电力交易通常分为中长期电力交易和现货交易。中长期电力交易分为年度交易、季度交
易、月度交易等,其中以年度长协为主、月度交易为辅。

  一名广东沿海煤电厂人士透露,目前他们已签订一小部分2022年的年度电力交易长
协,“这一周签的合同每度电涨价五分钱左右,行情随时变化,很难判断明天形势如何,但除
了高耗能企业,最多涨价幅度不能超过每度电一毛钱”。

  在电价上浮20%仍未能弥补亏损之际,电厂寄希望于加快开展电力现货交易,以期在现货
市场充分疏导燃料成本。“虽然现货电量通常占比仅有5%到10%,但电力供应紧张时占比会提
升,对煤电厂来说是利好。”该电厂人士说。

  2021年5月,广东开启电力现货整月试结算。电力供应紧张也反映在现货市场价格之中,
其中5月18日发电侧燃煤机组实时成交均价最高,达0.8778元/千瓦时,这一价格为广东燃煤标
杆电价的1.9倍。

  为应对电力供应紧张、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局面,广东计划于2021年11、12月再次开启电力
现货结算试运行,以实现发电成本及时向终端用户侧传导。同时,还在现货市场燃煤机组价格
申报上限中,引入沿海电煤价格采购指数CECI综合价、CECI成交价、广州港煤炭指导价作参
考,每周五滚动更新燃煤机组申报价格上限。

  而此前2020年,多地电力现货试点因发用电侧价格双轨制阻碍,举步维艰。譬如,2020年
5月16日至19日,山东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虽然短短四天,却产生了
高达9508.19万元的“不平衡资金”,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这里的“不平衡资金”,是指现货市场运行后,外来电、新能源等非市场电量在发电侧按照
政府制定的较高计划价格结算,在用电侧按照偏低的现货市场价格结算,进而造成电网企业高
买低卖,产生资金亏空。

  冯永晟告诉财新,此前“优先发电”例如外来电、新能源、核电等,“优先用电”例如农业、
居民、重要公用事业用电等,还是延续了计划体制的模式,执行的还是电网企业原来统购统销
的机制,只不过电改以来,把计划模式下的体量压缩了,“为了平衡市场,人为地把原来完整
的电力市场切出了一块”。

  迫于双轨难题制约,进入2021年,山东迟迟未能开启现货。但此次新机制出台后,财新获
悉,山东计划于12月重新启动电力现货连续试结算运行。

  此次电价改革,在发电侧既放开全部燃煤电量入市,同时由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在发电侧
上网电价形成中发挥着“锚”的作用,长期以来,其他类型电源也多参照煤电标杆价来确定上网
电价,此次煤电价格新机制也将带动其他类别电源发电电量进入市场,为全面放开发电侧上网
电价奠定基础。

  而在用户侧,新机制明确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以外的用电价格,
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按市场价格购电,不再拥有政府制定的目录电价,促进工商业电
价并轨。

  对于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或持观望态度的用户,新机制要求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这
一代理方式不同于以往电网企业“统购统销”,代理购电的价格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确定,例如场
内集中竞价或竞争性招标等方式,也就是即使不直接参与市场,使用的也是市场价格。

  电价新机制落地效果仍待观察。前述甘肃电厂反映,该厂每年外送电量约占产能六成,绝
大部分外送湖南,外送中长期合同电价为0.27元/千瓦时,较燃煤标杆电价低约12.3%。“按理
说,受端工商业入市,电价也应该上浮,但现在还不知道如何操作。”

  据财新了解,在目前优先发电的各种情形中,跨省区送电如何放开市场价格,是相关方博
弈焦点。多名业内人士透露,电网企业倾向于所有外送仍维持现有格局,即由电网企业购买,
按照送端价格上下浮动,维持电网代理价格平稳。

  另有电网人士告诉财新,电网确实不愿意放开手里的用户,但也很难对抗开放大势,下一
步关键要看国家层面如何细化和明确电网代理购电的政策和机制。
  为避免电网代理购电变相恢复为“吃购销差价”模式,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展曙光建
议,严格落实代理关系,并限定代理用户的范围,将电网代理的用户严格限定在10千伏以下暂
时不进入市场的用户,这部分用户数量多,但电量占比不高,同时禁止电网企业代理10千伏及
以上用户;此外,加强监管、处罚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电网企业和“电网系”售电公司的监管,
禁止电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抢夺用户,必要时应采取不对称管制措施。

  电价新机制将所有工商业用户推向市场,也给售电公司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新电改以来,售电侧改革率先落地,售电公司作为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媒介进入市场。
但长期以来,售电公司的基本盈利模式是“赚价差”,即从电厂低买、向用户侧高卖,套利赚
钱。2021年以来,各地售电价差也呈缩小趋势,售电公司暴利不再,并深陷亏损困局。

  中嘉能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17个省份开展售电业务,该公司首席交易官张骥告诉财
新,电价双轨制迎来破局后,接下来售电也将不能是简单地低买高卖电量,而是需要具备更高
知识含量与技能。交易型售电公司需要具备现货交易、量化分析、风险管控能力,而服务型售
电公司则需在诸如帮助用户实现柔性负荷、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提升能力。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造船业繁荣背后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订单爆满,却盈利微薄;需求剧增,但产能扩张审慎。刚从数年“破产潮”中渡劫的中国造船业,忐忑进
入新一轮超景气周期

此轮集装箱船订单潮,大概率会在疫情后引发运力过剩。对于产能风险,造船企业和银行业表现谨慎。

  文|财新周刊 贾天琼 包志明

  时隔九年,江苏扬子长博造船有限公司(下称“长博造船”)的舾装码头上再次响起汽笛
声。10月5日,长博造船建造的一艘4800吨甲板驳船顺利下水,计划于11月15日交船。

  长博造船隶属于当前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主要建造支线集装箱船。2012
年,因订单流减少,长博造船曾经暂停运营。2021年7月30日,扬子江船业将长博造船重启恢
复生产,计划实现年交船六到七艘,三年实现销售约16亿元,利税总额超1亿元。

  沉寂多年的中国造船业,正迎来久违的繁荣。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下称“中船协”)统计显
示,2021年1月—9月,中国船厂承接新船订单541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3.3%,市场份额全
球第一,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比例均超全球总量四成。同期在全球范围内,新船订单1143
艘、8644万载重吨,同比增近3倍。

  订单潮迅速将中国造船产能排满,船厂“一(船)位难求”。中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告诉财
新,目前全球有效造船产能约1.2万载重吨,中国占约45.83%、共计5500万载重吨,中国大型
骨干船企的新订单基本已排至2025年。

  “国有大型船厂的船坞早就排满,很多订单转至民营船厂,那些能正规提供保函的民营船
厂订单排期也已经很靠后了,我们之前合作的船厂现在都是忙得火热。”上海久和船舶进出口
公司营销总监刘思渊说。10月以来,他一直为国外客户奔波寻找船位,但基本都要等到三年后
才能排单建造,交付至少要2025年之后,且造价高昂。

  财新走访江苏、浙江一些船厂发现,因订单量饱满,一些民营船厂重新启用此前废弃的船
台,浙江地区的船台租赁日渐活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将此前处于创记录订单景气周期的中国造船业带入产能过剩,期间
经历了两轮“去产能”,先是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破产,2015年后则是大型国企兼并重组,最终形
成了目前以国企为主、民营活跃企业占比仅三成的行业格局。

  在上一轮剧烈调整中存活下来的民营船厂,面对新一轮订单潮心态复杂,运营普遍偏保
守。有的民企甚至选择将船台租赁给船东或者订单溢出的国有船厂,只赚取稳定租金。“我的
设备一直都有租约,6月客户来沟通,要延长租约,说是又要造新船。”一浙江民营船厂负责人
告诉财新。据他介绍,其将两个船台租给了一民营船东,平均下来,建造一艘1万载重吨的船
舶每个月租金近200万元。

  “因为疫情,海运市场供需错配,超景气繁荣拉动了这一轮造船订单热潮。”中国船舶集
团旗下江南造船总工程师胡可一表示。但他同时指出,虽然造船业正迎来新一轮的“量价齐
升”周期,但利润却受各种成本挤压,尤其上半年大宗商品涨价,造船所需要的钢板、铜线、
绝缘材料等价格大涨数倍,“盈利非常难,实际只是订单表面的繁荣”。

  订单多,利润微薄,是大多数船企反映的共象。谭乃芬告诉财新,钢材涨价、劳动力短
缺、汇率波动,加上防疫、电力涨价都大幅增加了船厂成本;而销售端船价涨幅远不及此,造
船企业只能勉强维持利润。

  另一造船业内人士则称,2007年上一轮景气周期时,造船业利润率能高达20%,而现在利
润接近为负。很多之前陷入财务困境的民营造船企业依然挣扎在“生死线”上。

订单爆满

  国有船厂更早感受到订单潮。胡可一告诉财新,2021年初开始,订单就明显增多,上半年
公司订单总额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从整个中船集团来看,上半年的新接订单量同比增3倍达
到232艘;同期,全球新造船量达到766艘,已创2014年以来新高。

  此轮订单潮主要集中在集装箱船领域。

  国际船舶服务公司克拉克森的一名分析师告诉财新,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开
始,以中国出口为代表的太平洋航线上的集装箱海运持续繁荣,运价成倍上涨,一舱难求。航
运公司在充分启用市场存量船舶后,运力仍紧张,船东于是开始大规模造新船。

  该分析师称,造船业订单潮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显现,当时主要是拥有船舶资产的独立船
东斥资造船。“集装箱船租金水涨船高,船东受到投资价值驱动,开始大量下单造船。”

  此后,航运公司也加入运力扩张竞赛,使得集装箱船新造船数量持续大增。克拉克森数据
显示,2021年前九个月,以载重吨计,集装箱船新船订单规模同比增13倍。

  7月15日和9月3日,航运央企中远海控(601910.SH/01919.HK)接连公布两项百亿规模新
造船事项。至此,中远海控的全部新船订单达到32艘,合计新增运力58万标准箱,新船总造价
超330亿元。中远海控将这些订单悉数下给同属中远海运集团的关联船厂中远海运重工。

  在全球航运第一梯队中,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新造船亦非常积极。根据Alphaliner 10月13
日数据,两家公司新船订单分别为51艘和49艘,运力分别为89万和55万标准箱。其中,达飞轮
船22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均由中国船舶集团接获,亦创下中国船企新造船订单最大金额纪
录。

  纷至沓来的订单令中国国有船厂的营业额大幅增长。中国船舶集团一名内部人士称,公司
上半年签的订单要到2024年才能排期生产,各下属造船企业均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中远海运重工内部人士也告诉财新,当前新接订单量可保证其未来三至四年的可持续运
营。

  中国船舶集团在10月19日召开2021年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披露,1月—9月,中国船舶
集团营业收入、新接合同、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3%、34.5%、
12.3%、26.1%和22.9%,新接订单国际市场份额持续位居全球造船集团第一位。
  胡可一称,江南造船2021年全年订单量预计达200亿元,较往年增近1倍。中国船舶集团旗
下另一家南方船企——广船国际预计订单额将超150亿元,而往年这一数据在80亿—110亿元之
间。
  广船国际物资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周圣平告诉财新:“现在员工都是加班加点赶订单,未
来两三年经营没问题。”周圣平称,订单对船厂至关重要,新订单的预付定金能带来现金流,
船厂则借此维持生产、运营。造船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行业。

  在胡可一看来,中国造船业仍拥有全球最大的产能规模,近年大型集装箱船的制造能力和
水平亦有大幅提升,造船周期同步缩短,此外疫情期间制造业恢复情况较佳,这些都支撑着造
船订单落地中国。

  新订单火爆,令过去长期低迷的A股造船板块亦景气度复苏。8月到9月的短短两个月间,
申万船舶制造指数(801744.SL)涨近27%;“中船系”个股震荡走高,中国船舶(600150.SH)
涨近70%,中国重工(601989.SH)涨逾15%。

船厂盈利仍难

  然而,订单量的翻倍并未给造船企业带来业绩扭转。2021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
仍处于亏损状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仍分别为1.77亿元和442万元。

  胡可一解释称,受造船周期影响,当下的新接订单并不能立即反映到业绩上,当期业绩更
多为此前一两年的接单反映。以中国船舶为例,散货船一般船型从开工到交船的周期大约10—
12个月,集装箱船为12—14个月,油轮则为10—12个月。但他也坦言,虽然订单火爆,船厂
2021年未必能实现盈利。作为生产原材料的钢材价格大幅波动,使得造船业的成本和风险陡
增。造船业是用钢大户,以集装箱船为例,钢板成本能占到造船总成本的三到四成。

  “5月之前接的新船订单几乎都要亏损,当时钢板最高时每吨超7300元,一艘1.5万箱集装箱
船大概要3万多吨钢板,光钢板成本一艘船就要赔上百万元。”胡可一称,当钢板价格超过6500
元/吨时,造船业基本无法盈利。

  周圣平亦表示,2021年上半年接单的船舶盈利可能不大,下半年铁矿石价格相对稳定后收
益有所保障,但能否平掉此前的亏损尚不可知。
  2021年以来,受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船用钢板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据中国船
舶半年报披露,国内6毫米造船板和20毫米造船板每吨价格一度达7590元和7120元,同比上涨
70.9%和79.3%;近期钢材价格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6000元以上的高位。
  对于国际竞争充分、产能过剩的造船业而言,船厂并无定价话语权。订单对船企而言意味
着现金流,不接单则意味着船坞要闲置、生产要停滞,因此只能硬头皮坚持。

  中远海运重工上述人士告诉财新,船东会多国、多方比价,韩国船厂是很强的竞争对手。
“韩国造船业发展更早,在船型设计、造船周期、造船质量等方面较中国有优势,此外韩国的
原材料价格也低于中国。”

  造船合同一般为闭口合同,签约时船东与船厂约定好价格、付款条件(一般按建造进度分
五期)、交船时间,其间的原材料涨价、汇率浮动等都是船厂承担风险,与船东无关。市场好
时,价格和付款条件会利于船厂;市场差时,价格和付款条件利于船东。

  上述中远海运重工人士也预期2021年全年盈利微薄。不同于其他中国船企,其所在船企部
分原材料靠进口,虽然在用钢成本上相对有控制,但疫情期间,中国港口严格防疫,船舶效率
大降,很多原材料、设备不能及时进坞,加之美元汇率下降,管理和财务成本大幅增加。

  国际造船合同大多以美元结算,且建造周期较长,汇率波动对船企经营影响较大。2020年
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至2021年9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8%;10月以来,人民
币呈现加速升值趋势,10月中旬一度涨破6.4。

  受船用钢材价格上涨、汇率波动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造船企业利润空间受
挤压。中船协数据显示,2021年前八个月,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2亿
元,同比增长14.3%,但利润总额仅有9.9亿元,同比下降14.7%。

  为规避原材料等成本风险,9月23日,中船协和中钢协组织召开了船舶用钢供需座谈会,
包括三大造船央企在内的骨干船厂与十几家国内钢企签订了船用钢板的长期采购协议。

  据与会多名船厂人士介绍,船企与钢企达成的钢板采购协议定价规则有两种,一种是针对
某一造船项目直接锁价采购,另一种是基于钢材现价指数走势协议定价。“锁价的不多,只有
三家钢企愿意这么做,更多的是根据钢铁网平台现货价格走势约定一个差额,当出现过大波动
时就无效了。”一船厂人士说。

  在谭乃芬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造船利润仍将受到铁矿石成本、汇率和劳动力等因素的
综合影响。

  不过,前述中国船舶集团内部人士对造船企业的盈利前景并不悲观。他表示,中国船厂成
本控制、效率、设备的国产化率都在不断提升,同时船价水平在稳步上涨。此外,2021年新接
订单大部分会在两年半后才开始建造,那时钢材成本预期会大幅下降。“上半年订单利润率在
10%—12%,现在的订单在15%—20%之间,测算下来,利润率比2020年要好不少。而且盈利能
力未来大概率会比现在更好一些。”该人士说。

融资端控风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虽然订单增多,但商业银行现在仍普遍不愿向民营船厂开立保
函以及授信贷款。浙江舟山一名银行人士告诉财新,2010年开始对造船业实行的“谨慎支持”政
策一直未变,现在对新进入的民营造船企业授信仍然不予审批。

  该人士称,银行对造船项目贷款授信非常审慎,现在基本是做政府项目和国企授信。“造
船行业的周期性、重资产、业务周期长和抵押资产处置难等特点都让银行怕了,很多银行对上
一轮的造船业泡沫还没挤清。”

  船舶行业被视为典型的周期行业。2007年至2008年间,伴随国际经济的高速发展,造船业
出现过一波热潮,彼时全球新船订单量曾达到1.73亿总吨的峰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运
力过剩涌现,造船业也急转直下。在中国,此前快速崛起的中小型造船企业接连倒下,上演了
一轮血泪“破产潮”。

  上一轮惨痛的产能过剩记忆尚未远去,由新冠疫情意外推升的造船订单潮再起,对于新一
轮繁荣的周期性风险,行业看法不一。

  在中信建投交运首席分析师韩军看来,2021年的订单潮总体是克制的,尤其在集装箱船方
面。其分析依据是,2007年集运行业手持订单占运力规模比例曾一度高达60%,但目前手持订
单占比仅为20%,且企业盈利水平要远高于2007年。他认为,当下的订单驱动力并非主要针对
市场份额扩张,还有能源燃料调整之下的船队升级优化。

  国际海事组织(IMO)降低硫排放的环保新规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为应对这一新
规,航运业需要更新动力设备。据韩军判断,目前15年船龄的船舶占市场存量的20%,两年后
这些船舶基本无法满足环保新规要求,因此船东需提前进行运力更新。从当前的新造订单来
看,绝大多数新船都设计为双燃料动力驱动。

  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船舶业务部负责人郭芳萌也认为20%的新增订单相对可控,此轮造
船基本都是2024年前交船,预期到2024年,市场仍处于缺箱少船状态,因此不会太影响船厂正
常交船。

  “假设年底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码头拥堵、船员换班等问题还会延迟影响一两年。正常情
况下,市场10%至15%的新增运力都在正常区间,超过正常区间的新增运力未来可以通过旧船
拆解达到相对平衡。”郭芳萌说。

  谭乃芬亦指出,对比2007年,当前市场投机行为不多,订单火爆伴随的是多重成本制约,
受这些因素影响,资本相对冷静,没有上一轮那样的炒作机会。

  中船协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效造船产能在5500万载重吨。而据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
誉所长吴有生介绍,2011年时中国实际产能接近1亿吨。

  造船企业和银行业对产能风险表现谨慎。胡可一和周圣平的判断比较一致,认为此轮集装
箱船订单潮,大概率会在疫情后引发运力过剩。胡可一认为,当前的航运运力紧张是疫情非正
常的运输梗阻造成,一些航空货物因为航班少转到海运,增加了海运运输量,疫情正常后,这
些增量都将逐渐消失。

  周圣平则透露,目前广船国际已停止接集装箱船订单,目前维持八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
单水平。“市场变化莫测,未来船东弃船的资金风险不可小觑。”因新能源汽车市场旺盛,广船
国际通过新接汽车运输船来抵御风险。

  船舶建造分为签单、开工建造(钢板切割)、上船台(铺龙骨)、下水、交付五个阶段,
船东在前四个阶段需分别支付总船价10%的资金,交付再支付最后60%的尾款。这意味着,前
期船厂备料、设计和生产需要投入约60%的成本,但收到的款项却比例很低。若航运市场变
化,船东不想接船,可以多种理由弃船,这部分损失只能由船厂承担。

  2015年至2016年间,因油运市场动荡、海工制造业低迷,中国船企此前低价抢单的大量海
工平台即遭遇弃单。克拉克森曾有统计数据,2016年一季度,中国船厂有近100座各类平台等
待交付。以当时市场价格计算,预估损失200亿美元。

  2015年曾经的最大民营船企熔盛重工因现金流断裂破产,使得多家债权银行贷款陷入坏账
风险。截至2016年2月的统计,熔盛重工在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额累计达226亿元。随后,伴随熔
盛重工破产重整,银行只能以“债转股”的形式弥补损失。

  同时,更多此前陷入财务问题的民营船厂回天乏术。长博造船2公里开外、曾为江苏第二
大民营造船企业的东方重工也被拆除,其曾拥有亚洲最大的1200吨龙门吊和国内最宽50万吨干
船坞。2015年3月,因资金链断裂,东方重工向江苏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南京最大民营造船厂武家嘴船厂,即将被拆除用于市政开发。公司财务负责人告诉财新,
现在就算有订单也无法获得银行保函,只能将公司最有价值的土地资产掉。

  过去两年,中国船舶融资市场持续增长,资金绝大部分流入国有大型船厂。国际权威海事
杂志《Marine Money》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资金融机构的船舶融资规模由2019年的781亿
美元增至816亿美元,规模为全球第一。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船舶融资规模最高,为180亿
美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

  《Marine Money》尚未公布2021年数据,但克拉克森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披露,2021年上
半年全球船东投资额累计713亿美元,同比上升95%。其中,新造船投资额为549亿美元,已超
过202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船东的新造船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据此,2021年中资金融机构的
船舶融资规模应比2020年有较大增长。

  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名内部人士称,中资银行仍保持对中国新造船的融资支持力度,但分化
进一步加剧,大型银行越来越青睐规模更大的“一流船企”,头部租赁公司也向优质客户和优质
项目倾斜。这一趋势导致的资金缺口,客观上将使船舶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

  由于民营船厂很难获得银行授信,此前造船行业衍生了诸多变通之道,如融资租赁、与贸
易公司合作下单或经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进行买方信贷。这些变通方式的
本质都是船厂自己的信用不足以支撑融资,转而借用他人的信用来融资。

  在上述银行人士看来,目前这些变通方式风险相对可控。他分析称,船厂与贸易公司合作
拿单,这时银行是看贸易公司的资质,一般有大型国企背书才行;而在买方信贷方式下,则要
求中信保出“双95”,银行就会跟进。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双95”即是中信保承担主权国家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两种类型风险的
95%,这意味着,因为市场环境等风险或者企业自身原因带来的违约,中信保须赔付95%的比
例。“中信保自身系统也对客户有一个评级,现在基本也只针对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这些
大型海运企业,门槛并不低。”

  在船厂密集的舟山,针对当地重点民营造船企业保函开立存在的银企沟通不畅、授信不稳
不强等难点,中国人民银行舟山市中心支行曾开展调研,并协调政府、银行和船厂三方联动,
力促船舶保函能被开立。目前已推动长宏国际依托第三方开立保函,争取到华夏银行新增授信
4亿元;扬帆集团与绍兴银行达成1.2亿元保函授信意向等实际进展。
  在江苏,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1月—8月累计审批船舶贷款近40亿元、预付款保函近
50亿元、船舶融资租赁贷款2.4亿元,其中为扬子江船业开立了3.55亿美元保函,用于支持其建
造超大型新型高技术集装箱船舶。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经济增速向下破五之后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经济增速放缓与PPI创新高同时出现,四季度下行压力多大?通胀是否会向下游传导?政策如何调整?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较二季度放缓3个百分点;
两年平均增长4.9%,低于二季度0.6个百分点,为年内新低。图为2021年10月20日,工人在山东省滨州市一家地毯生产企业车
间内忙碌。图/视觉中国

  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4.9%!尽管市场对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早有准备,但同比增速跌破5%,仍然有点超出预
期。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
长4.9%,较二季度放缓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低于二季度0.6个百分点,为年内新
低。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低于二季度1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同为
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三季度以来,在原有的房地产调控趋紧、消费修复放缓等结构性因素之外,中国经济遭遇
了多重偶发因素:7月以来多地汛情不断;新冠疫情出现2020年初以来范围最大的反弹;9月底
电荒和能耗双控共同作用下,多省市大规模限电,消费、生产先后承压。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10月1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所言,进入三季度后,国内
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三季度数据发布后,
瑞银、中金等多家机构都下调了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但仍维持在7.5%以上,明显高于全
国“两会”确定的6%左右的目标。

  经济超预期放缓的同时,9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却超预期大幅攀升,同比增长
10.7%,高于8月1.2个百分点,为有数据以来最高。10月以来,国际油价快速攀升,国内煤炭
价格居高不下,倒逼电价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未来上游涨价是否会逐渐向下游传导,市场上
关于滞胀或类滞胀的讨论有所升温。

  目前市场上占据主流的观点是,四季度中国PPI同比仍将处于高位,但由于下游需求不
振,涨价因素只能温和向下游传导。随着部分偶发因素减弱,四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和两年平均
增速都将出现反弹,但由于2020年四季度基数较高,同比增速将继续放缓。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四季度缺电及限产情况可能部分缓
解,受益于财政政策放松,基建投资有望小幅反弹,应能部分抵消房地产活动继续走弱给经济
带来的额外拖累,但防疫限制措施或再次局部收紧。她预计,四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增长率
可能会从三季度的0.8%反弹至4%以上,但同比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中信证券研报也称,三季度受到疫情、汛情、高温等极端的时点性事件冲击,GDP同比增
速下滑,两年平均增速大概率为年内低点,四季度经济或将在制造业投资、消费等带动下,环
比向上。

  9月以来,随着恒大等房地产企业风险逐渐暴露,市场一度预期房地产调控将放松,但近
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多位金融监管官员密集表态,传递出清晰的政策信号:房地产市场出现
了个别问题,风险总体可控,信贷政策纠偏后,房地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
金融审慎制度无需做大的调整。
  目前来看,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仍在可容忍范围内。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
合理充裕,财政政策继续通过地方债发行提速、项目审批加快等方式来发力,以“房住不炒”为
核心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不会动摇,短期内政策难现大幅放松。

缘何超预期下行

  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跌破5%、环比增速录得疫情后最低值,与部分偶发性因素冲击
不无关系。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8月局部疫情施压消费,9月能耗双控落地生产走弱,消
费、生产先后承压,是影响经济走弱的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宏观研报称,三季度经济同时受到供需两方面冲击:供给方面,限电限产、小微
企业、建筑业拖累了第二产业,需求端则因疫情反弹增加消费下行压力。没有被服务业生产指
数统计到的公共管理等部门以及非市场化服务业下滑,也是三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的重要
原因。

  根据统计局数据,三季度第二产业修复明显放缓。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6%,两年平均增长5.7%,低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两年平
均增长4.9%,与上半年持平;第一产业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8%,高于上半年0.5个
百分点。这显示限产限电之下,第二产业受到明显影响。

  这与工业增加值的表现基本吻合。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1%,低于8月
2.2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较8月下降0.4个百分点。受能耗双
控影响的高耗能工业品产量中,只有发电量增速从8月低点有所反弹,粗钢、水泥、有色、焦
炭产量增速均延续下行趋势。

  与此同时,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1%,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较二季度回落了1.3个
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卢山称,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受主动调控、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
芯片持续短缺以及基数较高等因素叠加影响。

  中金研报认为,供给冲击对三季度经济增速的拖累大于需求的影响。这体现为量落价升和
库存水平下降。在GDP增速回落的同时,三季度PPI明显攀升,尤其是8月下旬以来,动力煤、
水泥、化工等价格不断上涨,钢铁、炼焦、水泥等原材料及受供应链影响的汽车等行业,库存
系数加速回落。

  需求端,三季度呈现出外需好于内需的态势。相比于出口额连创历史新高、增速频频超出
市场预期,内需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回落。

  9月,除了福建和黑龙江,国内大部分地区防疫相关活动限制陆续解除,此前被抑制的消
费需求得以释放,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回升2.3个百分点至3.8%,但这主要
是8月疫情汛情短期冲击减弱后的反弹,绝对水平仍然低迷,远低于疫情前同期。

  根据瑞银的测算,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13.9%大幅放缓至
5.1%,较2019年同期的增幅也从9.4%收窄至6.1%。其中,餐饮销售受到的冲击最大,同比增速
从二季度的29.2%大幅降至4%、较2019年同期下跌3.2%。不包括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旅
游和其他服务类活动,三季度可能走弱更为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同于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逐步回暖,房地产投资呈现出加速下行的态
势。2021年七八月间,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收紧,限贷限购等需求端调控措施加码,与此前出
台的“三条红线”等融资政策收紧相叠加,三季度以来,商品房销售快速降温,恒大等龙头企业
风险逐渐暴露,也加剧了预期的恶化。

  虽然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8%,但多家机构计算的当月增速已经出现
同比下降,作为先行指标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近两月一直维持在两位
数。

  “从内生趋势上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已经从内外需双强,变成了外需单强。”广发证券首
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这与疫情、洪涝、双减、双控等四大供给冲击相叠加,导致三季度经济
增速明显偏低。

未来压力来自何处

  随着三季度一些偶发因素影响逐渐减退,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将明显改
善,但由于2020年同期基数较高,同比增速仍将回落。
  目前市场的共识是四季度供给约束将放松。9月下旬大规模限电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
措施。国家发改委表示,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资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释放先进产
能,适度增加煤炭进口。

  高频数据显示,内蒙古煤炭日产大幅提升,北方港口库存低位反弹,国家矿山安监局已审
核976处煤矿,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9月,中国煤炭进口3288.3万吨,为历年同期
最高,同比增长76%,较2019年同期增长8.6%,显示煤炭进口正在加快。

  电价市场化改革也持续推进。10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
部进入电力市场。不过,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本轮缺电限产发生在中国经济趋弱
而非过热阶段,“诡异”的短缺背后,只有两种逻辑可能:一是电力供应总量不足,尤其是煤炭
生产受限;二是电力需求结构恶化,尤其是高耗能生产增加。从实际来看,两者兼而有之。随
着内蒙古等产能释放,加之经济动能趋弱,煤炭缺口有望收窄。近期电价逐步放开的改革有利
于缓解长期以来“市场煤、计划电”引致的深刻扭曲,但与煤价的惊人涨幅相比,电价的调节作
用依然温和且边际。

  他预计,“双控”目标难明显松动,电力供给优先民生需求,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限产或
仍是四季度的现实可能。

  汪涛也认为,这些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同时政府也并没有大幅调整今年的能
耗双控目标,预计相关政策能部分缓解缺电和限产的拖累,但可能难以完全消除其影响,缺电
和限产仍会制约四季度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

  需求端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房地产。2020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偏紧,加之此前被抑制的需
求已基本释放,房地产下行已在市场预期之中。问题在于,在恒大事件恶化预期、房地产开发
商融资难度上升、市场情绪转弱的情况下,房地产下行的速度和幅度有多大。

  8月以来,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同比连续两个月两位数下降。多家机构测算称,9月商品
房销售面积两年平均增速跌幅扩大,销售金额复合增速也转负。

  销售低迷与融资难相叠加,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9月,房地产开发资金两年平均增速从8
月5.1%降至0.8%,其中开发贷持续大幅下降、个人按揭贷款减速、自筹资金增速略有回升,此
前相对稳健的定金及预收款两年平均增速从12.8%降至1.7%。与此相匹配的是,9月房屋新开工
面积两年平均增速降幅扩大至7.9%,竣工面积下降8.8%,第二批集中供地遇冷,部分城市出现
流拍或延期出让。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即使不考虑地产商的资金问题,仅看领先指标、土地
成交数据,就意味着很难对未来两到三个季度的新开工持乐观态度,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正在
从销售端扩散至投资端。

  汪涛认为,尽管近期已有迹象表明房贷政策边际放松,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支持房地产开发
商合理合规的融资需求,但考虑到前期政策偏紧且市场情绪正在走弱,预计四季度房地产销售
可能进一步下跌,新开工面积可能同比下跌20%、房地产投资下跌5%或以上,令经济进一步承
压。

  另一潜在的下行压力来自出口。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海外疫情控制不力、生产恢复较慢
导致订单回流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出口表现持续超出预期。不过,与此前数量驱动出口超预期
不同,近期情况有所变化。

  中金、兴业证券、华创证券等多家机构都提醒,关注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王涵拆
分出口量价贡献发现,6月以来,价格因素对出口的贡献经历了两次上台阶,从6月的45%左右
上升至7—8月的65%—70%,9月更是冲高至90%左右。他表示,9月出口超市场预期,主要受
价格贡献驱动,扣除价格效应,出口似乎并不比8月强。

  王涵认为,后续全球产业链复苏,或将带动全球贸易恢复,考虑到中国参与全球产业、贸
易链条程度已深,出口或有生产类外需的基础支撑。当前供求矛盾在部分经济体凸显,后续全
球经济运行面临的价格不确定性也较大,涨价或成为影响中国出口增速的另一关键因素,也需
警惕持续涨价可能影响需求的风险。
  中金研报也称,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在近几个月持续上升,9月出口金额/出口货运
量同比增速较8月提升4.9个百分点。在供给侧扰动持续的背景下,预计价格仍然会支撑中国出
口金额,但这会使得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幅度要小于其名义增速。

  郭磊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 “两阶段放缓”,2021年下半年地产销售中枢下台阶,2022
年上半年出口中枢下台阶,在方向上将是大概率事件。

PPI通胀能否向下传导
  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显现的同时,PPI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PPI
同比上涨10.7%,高于8月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环比涨幅也达到1.2%,较8月扩大0.5个百
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称,这主要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涨价等影
响。从同比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大幅上涨74.9%,涨幅较8月扩大17.8个百分点;石油和
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
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价格涨幅维持在24.6%—43.6%不等。这六个行业合
计拉动9月PPI同比上涨约8.42个百分点,约占总涨幅的八成。

  与PPI走势相悖,在猪肉等食品价格走低和疫情拖累服务价格等影响下,9月居民消费者价
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较8月微降0.1个百分点。PPI与CPI剪刀差达到10个百分点,也
创下历史新高。

  多家机构认为,如此巨大的剪刀差较难维持,剔除食品价格的影响,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
或逐渐受到上游价格的传导。理由是,9月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扩大0.3个百分
点,环比由8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3%,显示PPI上涨向CPI温和传导。

  近期国际能源短缺加剧,油价不断攀升,国内推动PPI上涨的煤炭价格仍处高位。市场普
遍预期,四季度PPI同比仍将处于高位,CPI也将上行。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四季度国内通胀压力面临上升。在PPI居高难下的同
时,四季度CPI从油价、菜价、猪价、PPI传导层面都面临正向驱动。

  钟正生分析,10月以来,国际油价进一步攀升,上半月涨幅已超6.8%,国内成品油价格也
出现上调,油价上涨对CPI的推升作用将体现出来;往年10月蔬菜价格通常仍在下跌阶段,但
今年受河南等地暴雨洪灾导致蔬菜歉收的影响,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农业农村部公布
的菜篮子价格指数涨幅已近5%;猪肉价格对CPI的拖累也面临减弱的可能。此外,PPI向CPI传
导在局部领域有增强迹象,油价上涨同时作用于PPI和CPI导致二者联动增强,CPI上行压力加
大。

  原有传导路径之外,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电价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之后,能否向下游传
导。

  国家发改委10月12日下发通知,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并推动工商业用户
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同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浮动的上限不超过10%、下限
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
20%限制。
  中金研报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抬升电价。极端情形下,如果火电一浮到顶、新能源涨
价金额相仿,全社会用电价格涨幅约在10%,根据历史传导和投入产出表测算,这将推升PPI和
CPI1.3个和0.5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电价涨幅或难有这么大,预计四季度PPI同比高点或超
11%,CPI同比仍将低于2%。
  “煤电市场化改革可能推升通胀预期,但对PPI和CPI的实际影响并不大。”钟正生测算
称,2020年工业企业用电支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营业成本的3.6%,如果工业企业电价上浮
比例都从15%提高到20%,将使工业企业成本增加0.18%;如果工业企业将电价上涨成本增加全
部转移出去,那么将导致工业品涨价0.18%。由于居民和农业用电价格保持稳定,煤电市场化
改革对CPI的直接影响较小,加之目前PPI向CPI的传导不畅,煤电市场化改革对中国CPI的影响
并不显著。

  汪涛也称,电价上调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推高PPI,但对CPI的传导有限。考虑到近期上网
电价上调、限产导致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她预计,四季度PPI同比增速可能仍在10%左右。政府
要求保持居民的用能价格基本不变,且由于下游制造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终端消费复苏较为
温和,PPI上涨向CPI的传导依然比较温和。此外,考虑到猪价可能在9—10月触底、四季度小
幅反弹,她预计四季度CPI会有所反弹,平均同比增速1.5%左右,全年增长0.9%。

政策短期难大松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恒大等房地产龙头企业风险暴露,一些市场人士期待宏观政策和房地
产调控出现明显放松。目前来看,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未超过政策的容忍度,短期内政
策难现大幅放松。

  9月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首提“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随后又召开房
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一度被部分人士解读为房地产调控将放松。但10月15日以来,国务院副
总理刘鹤和多位金融监管官员在多个场合就房地产市场密集表态,基本打消了市场的这一幻
想,但边际调整的意味也很明确。

  刘鹤10月20日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的书面致辞中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
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
不会改变。央行行长易纲同日也称,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

  此前央行三季度发布会上,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称,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
度下滑。这种短期过激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对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
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将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
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
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邹澜表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
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
稳健康发展。

  郭磊认为,其政策含义,一是房地产金融审慎制度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二是在信用风险上
升背景下,开发贷下降属于金融机构市场行为。边际调整是,央行对前期有偏的执行与应
激“惜贷”行为做了指导修正。

  钟正生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边际放松。在坚持“房住不炒”总调控的基调下,对政策
执行过程中的适当纠偏,比如对开发商的过度惜贷、合理满足购房刚需等,将有助于维持房地
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及缓和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后对经济的拖累程度。

  一些市场人士一度认为,恒大事件将使房地产税试点推后,但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6日的
《求是》杂志上发文称,“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据财新了
解,房地产税试点近期有望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由国务院制定基本制度框架后,地方制
定实施细则。

  除了房地产调控放松,部分市场机构曾预计央行在10月15日降准,但并未兑现。央行货币
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对政府债券发行和
税收缴款以及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等阶段性影响因素,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
情况,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
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钟正生认为,考虑到央行此前已通过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和7月初全面降准来支持小
微企业、四季度流动性基本平衡,市场应降低对降准的预期。

  中金研报则认为,降准的窗口仍然是打开的,将视经济形势的演变而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和预算内支出小幅提速,但对融资平台、隐性债
务的监管依然偏紧。10月9日的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披露,将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据财新了解,试点省份不仅是广东。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在2017年确定的五到十年化解期限
内,各省份将根据自身情况分批完成,经济发达、债务压力较小的地区将率先完成化解。

  汪涛预计,四季度到2022年初,财政政策可能进一步放松,推动基建投资更大幅度回升。
随着下行压力加剧,地方债发行有望进一步提速、基建项目审批加快、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
资的管控也可能会小幅放松,且政府可能提前下达部分2022年的新增政府债券额度,也可以提
前上马部分基建项目。更显著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在2022年3月两会后才会出台。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10月22日在表示,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
行完毕。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2167亿元;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10
月前三周发行新增专项债13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五周将有超过1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
券待发行。

版面编辑:李东昊
专栏|建议设立全球卫生理事会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效仿全球金融危机后设立的金融稳定理事会,设立一个G20支持下的全球卫生理事会,以强化各国间就
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及相关融资事务的协调

眼下的新冠疫情与当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显然,全球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公共卫生风险监测体系和可以立即启动的紧
急融资机制,以减少下一次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图/人民视觉

  文丨吉姆 ·奥尼尔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前主席

  2021年10月底,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这将是新冠疫情以
来,G20领导人首次线下会面。

  去年这个时候,我开始参与泛欧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独立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这一组织由世
界卫生组织(WHO)召集、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Mario Monti)担任主席。在今年9月发
布的最终报告中,一个最核心的建议是,仿效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的模式,设立一个G20支持下的全球卫生理事会(Global Health Board),以强化各国间
就公共卫生风险监测及相关融资事务的协调。

  自1999年成立以来,G2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才走
到舞台的中央,被证明是管理全球性危机的理想机构,成为本世纪迄今为止在全球治理方面最
重要的进展。因为这一组织汇集了所有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不仅包括金砖国家,还有阿根廷、
墨西哥、沙特和土耳其等。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G20在机制方面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设立金融稳定理事
会。这一组织主要由G20国家央行行长和财长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确保全球金融体系拥有足够
资本,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并不要求构建任何新的实体,只需要调用那些原本就
在各国负责相关事务的人员,更高效地执行一项具体而明确的任务。FSB前两任主席是时任意
大利央行行长德拉吉和时任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
G20成员国的需要,使其很快就囊括了许多G20国家以外的新兴经济体。
  眼下的新冠疫情与当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显然,全球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公共卫
生风险监测体系和可以立即启动的紧急融资机制,以减少下一次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

  在领导英国政府发起的抗生素耐药性独立审查后,我清楚认识到,现有的国际公共卫生组
织和国际金融机构无法有效监测全球性公共卫生风险。因此,建立一个专注于这一问题的全球
卫生理事会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

  我和泛欧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独立委员的其他委员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一建议得到了包括美
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在内的一些G20成员国的支持,也初步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
全球卫生理事会的一个潜在权利是帮助强化世卫组织,比如将世卫组织的资金来源延展至各国
自愿捐款之外。据我了解,2021年G20主席国意大利将把这一建议列入G20领导人峰会的正式
议程。

  不过,这一建议并未得到一些金砖国家的支持。当然,在政治和经济结构差异巨大的国家
之间践行全球治理,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与金融稳定理事会一样,我们提议设立的全球卫生理事会不要求创建任何新的实体,将由
已经在各国卫生部和财政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组成,同时包含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
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代表。

  全球卫生理事会将被赋予与世卫组织不同的角色。经过改革和强化后的世卫组织仍将是全
球卫生治理的支柱,其影响力和有效性将会增加。世卫组织将保留判断、宣布全球性公共卫生
紧急情况的权利;全球卫生理事会将支持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发
生后,调动与协调各国财政、金融资源。

  本着不浪费任何一次危机的精神,这个新的理事会可以让世界各国,尤其新兴经济体,更
好应对未来潜在的公共卫生危机。如果金砖国家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得到更
多尊重,就需要参与这些影响全球70多亿人生存状况的建设性对话,并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版面编辑:李东昊
回溯|一周回溯(《财新周刊》2021年第41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
开;会议讨论了拟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

  10月15日,习近平分别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电话;10月18日,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34次集体学习,中国科学
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讲解;习近平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
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顺利将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送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始为期6个月的太空
之旅。

  10月1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针对北约决定驱逐俄外交官等行为,俄将暂停俄驻
北约以及北约驻俄相关机构的工作。

  10月19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症状轻微,此前他已
完全接种新冠疫苗。

  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古奥林匹亚小镇的赫拉神庙前成功采集;19日,正式由
希腊奥委会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20日,运抵北京。

  10月18日,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共和党人科林·鲍威尔因
新冠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

  10月15日,现年69岁的英国保守党议员大卫·埃默斯在埃塞克斯郡一座教堂与选民会面时
被刺身亡。英国警方宣布该事件为恐怖事件。

  10月19日,全国七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黑龙江省原省委书记张庆伟任湖南省
委书记、河北省原省长许勤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江苏省原省长吴政隆任江苏省委书记、江西省
原省长易炼红任江西省委书记、辽宁省原省长刘宁任广西党委书记、福建省原省长王宁任云南
省委书记、新疆原党委副书记王君正任西藏党委书记。

  10月19日,甘肃、内蒙古等地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一8人自驾旅游团有成员在西安、银
川先后确诊;此后,北京、湖南、宁夏、贵州等7省份陆续通报多例新冠阳性病例,均与8人旅
行团相关或有相关地区旅居史。

  10月10日,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上林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18日,在公安、武警
围捕下,犯罪嫌疑人欧某中拒捕并畏罪自杀。

  10月14日,“拉姆被前夫烧伤致死案”一审开庭并宣判,被告人唐路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0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等12个省市区,建立教
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10月18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9.8%。

  10月15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许艳敲诈勒索一案二审公开宣判,以敲
诈勒索罪改判其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10月18日,因帮郑爽偷逃税款,张恒被税务部门依法处以3227万元罚款。

  10月18日,针对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城乡居民医保涉嫌欺诈骗保问题,国家医保局已责成山
东省医疗保障局查明情况,并派出工作组赴山东省单县进行现场督办。

  10月18日,吉林省吉林监狱罪犯朱贤健强行脱逃,目前下落不明。吉林监狱发布悬赏通
告,凡提供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奖励人民币10万元。

  10月19日,因涉嫌参与今年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策划,美国国会众议院“国会骚乱调查委
员会”投票通过,对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前总统特朗普最亲密的盟友之一斯蒂芬·班农进行逮
捕。

  10月18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郭美美有期徒刑两年六
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10月15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正式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双方参演舰艇在俄罗斯
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开展多课目实战化演练。

  10月14日,挪威一名男子手持弓箭在市中心向人射击,造成5人死亡,警方将该事件认定
为一起恐怖主义行为,嫌疑人被控谋杀罪。

  10月14日,台湾高雄一高层大楼发生火灾,造成46人死亡,初步判定由于嫌疑人黄姓女子
在房间内用火不当致灾。

版面编辑:李东昊
前瞻|日本重选众议院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1日,日本岐阜县,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发表竞选演说。图/人民视觉

  文|财新周刊 陈立雄(发自日本东京)

  日本众议院大选将于10月31日举行。对于10月初才当选自民党总裁并出任第100任首相的
岸田文雄来说,这是他面临的首场大选考验。如果选举结果亮眼,岸田内阁也将藉民意的背书
巩固执政基础。

  新首相就职仅10天后就解散众议院、议会解散17天后就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投票,时间之
短促,创下了日本历史纪录。此次选举也是日本在新冠疫情下首次举行全国性选举,各政党将
争夺289个小选区和176个比例代表名额,最终产生共465个议席。

  岸田文雄在选战开启后表示,此次大选的“胜负线”,在于自民党和其执政联盟伙伴公明党
能否保住议会中的过半席位──即233个席位。这个“目标”,低于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现拥
有的305个席位。他承诺,若可以取得民意的信任,新政府将推出规模数十万亿日元的经济刺
激计划。

  10月19日是竞选活动开跑的第一天。岸田在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区福岛发出了首场竞选号
召。他说,“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我们就能开启一个新的日本。我们还
必须调整国家安全战略,以适应困难局面。这次选举是为了选择未来。”

  岸田新内阁上台后出炉的各项舆论调查皆显示,与过去刚成立的新内阁相比,岸田内阁起
步阶段的支持率并不高。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在10月15日至17日进行的民意调查,岸田内
阁的支持率为46%,不支持率28%。但自民党在民调中所获得的支持率仍远远领先于其他反对
党,这意味着在10月31日的众议院选举后,政权更迭的可能性极小。

  岸田上台后,他特别在内阁中新设立了经济安保担当大臣这一职位,意在国会通过经济安
保相关法案。在能源政策方面,相对于力推可再生能源的前任首相菅义伟,岸田更倾向于重启
国内核电站以稳定电力供给。在反思“安倍经济学”弊端的同时,提倡打造“新资本主义”,强调
实现经济增长和注重财富再分配并重的思路。不过,自上台后,岸田的政策也一度发生动摇。
例如,他一度誓言要对金融性收入加强征税,导致日经股指连日下滑,后又改口暂不考虑增
税。

  在自民党近日发布的竞选承诺中,除了继续提及修宪这一长期目标,自民党还呼吁加强经
济安保政策、重建中产阶层,并通过法律修订,赋予政府更大权力来应对新冠疫情。

  另一方面,以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和日本共产党为主的反对派,也一改在过去几届大选
中的分裂态势,开始积极合作,一致呼吁降低消费税、关注性别平等、倡导行政透明化,以及
在小选区中协调出单一的反对派候选人,试图增加反对派的整体席位。

  因大选,岸田将无法参加10月底于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但仍考虑以在线
形式出席11月初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

版面编辑:李东昊
国风|隐秘的供销社腐败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城镇,网点广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县及县以上供
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基层社3.7652万个。图为2021年2月25日,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供销社方圆农资公司内,工人在忙着搬
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图/视觉中国

  文|财新周刊 向凯

  广州市共有10个区级供销社,近年来有6名现任或原任“一把手”被立案查处。10月15日,中
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文章,披露上述信息。

  广州供销系统窝案串案表明该系统违法违纪行为比较突出。2020年12月,《中国纪检监
察》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2016年以来,各省(区、市)供销社受到查处的领导班子成员
共193人,其中省级社25人,市级社84人,县级社84人。各级供销社“一把手”占61.3%,社属企
业“一把手”占42.7%。

  这篇文章题为《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对供销社系统开展反腐败透视的专题调
研》,作者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纪检监察组组长李金英。他在文中介绍,
涉案单位“一把手”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现象尤为突出,集体决策形同虚设。如宁夏回族自治区
供销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秦亚兵,在其任职后期,连续四年未召开一次会议集体研究重
大决策事项,自己一人说了算。

  供销系统也不乏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大案。如北京市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2012
年至2018年间,受贿近1.8亿元,单笔受贿3000万元,贪污公款164万余元,另有2000余万元巨
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于1954年,形成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
络。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
开。

  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城镇,网点广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截
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基层社3.7652万个。全系统组织农
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9.2460万个,入社农户达1515.7万人。

  农资、农产品、消费品、再生资源是目前供销合作社四大主营业务。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
网显示,2020年四大主营业务销售额分别达到8667.1亿元、22205.3亿元、18234.5亿元和2824亿
元。

  供销社与一般国有企业不同,历史上形成了联合社与社有企业两层管理体制和双线运行机
制,具有较强的行政化管理色彩。

  供销系统长期存在社企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2020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
题为《供销合作系统反腐透视》的文章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其资产系集体所有
而非国有。在一些地方,当地国资委对其没有资金监管的法定职责,仅负责其党的关系和领导
干部管理,上级监督缺乏着力点。供销系统业务涉及范围广、掌握资源多,运行管理不规范,
容易成为腐败“隐秘的角落”。

  近年来,中央提出要整治供销系统腐败和破解改革困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供
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版面编辑:李东昊
心智|理论和实践能亲密无间吗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插画丨董必奇

  文丨王崇巍
  安人心智特约作者

  如果我问你,什么是理论?你会如何回答?

  理论是知识的单位,是认识论的核心。最基本的理论有三个要素:A、B和二者之间的关
系。比如星座理论认为,出生时星座在天空的位置和人的命运有关系。在星座理论里,A是出
生是星座的位置,B是命运,然后二者之间有关系。

  当然,这是理论的最简单的形式,有些理论很复杂,可能是A影响B,B影响C,也可能是
A通过B影响C,也可能是C的高低影响A和B的关系。但是,不管最终的理论有多复杂,本质上
理论讲的就是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和研究者的根本任务就是证明这个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什么样的关系,是
正向的、负向的,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所以,研究者的任务是通过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和统
计分析来解答一个问题,这个关系存在吗?如果存在,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不存在,就是错
误的理论。

  比如:谈判的时候使用幽默会不会有帮助?带口罩会不会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这些都是
理论,每一个理论都可以通过实证证据来检验。

  这样看来,理论好简单。为什么实践者不能理解和接受呢?因为实践是完全不同的。

  实践是路径依赖的。俄罗斯数学家安德烈·马尔可夫提出了一个马尔可夫过程,通常也叫
做马尔可夫链,用来描述一系列的事件,每一个事件发生的几率受到前一个事件或者状态的影
响。

  因为路径依赖的原因,实践者常常觉得学者的理论不靠谱。比如,我可以告诉客户研究证
明友好合作才能够实现双赢。但是客户可能告诉我对方刚刚侮辱了我,不能够和对方友好合
作。

  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曾经断言:“一个好的理论比什么都实用!”他的意思是如果一个理
论是好的理论,那么就明确了为达到Y这个结果,X是最好的行动方案。

  实践者往往更依赖自己的经验,不能够正确评估理论和证据。当然,这并不是实践者的
错,这是脑的工作方式造成的。脑的任务是做推测,从小即是如此。从小开始,我们发现一哭
就有奶喝,就知道饿了要哭。脑就是一个贝叶斯计算机,不断加入新的证据来更新我们的理论
假设。

  你可能会觉得守株待兔的那个农民脑子不够灵光,但是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和他没什
么不同,脑子的运作方式是一样的。

  这个农民的问题是没有使用全面的信息,仅仅根据这一个信息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如果他
考虑到这么多年这件事只发生了一次,这么多农民只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即使他的脑子再不
灵光,也能够明白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大多数人的学习来自于经验,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尤其是成功者的经验。我参
加了一次年会,邀请了著名企业的管理者报告他们的做法。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当然是有价值
的,但是单纯依赖经验问题很大。因为这些企业的成功也是路径依赖的,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背
景,他们的决策和做法以及很大程度上是运气。如果其他公司想重复这些公司的成功,就需要
去经历完全一样的路径才有可能。

  然而,事实上,即使历史重新再进行一次,这些公司仍然做出了同样的行动,也不一定能
够带来同样的成功。这是因为,在马尔可夫过程中,每一个事件出现的几率受到前面的事件的
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这就是为什么只看结果并不能证明什么,甚至不能证
明决策是对的。就如同那只撞死的兔子。

  什么最靠谱呢?答案就是Lewin所说的——靠谱的理论。

  那么,理论和实践到底能不能亲密无间地合作呢?

  Lewin并不是说理论也是好东西,是和实践者使用的经验一样好的东西,或者是锦上添花
的东西,他说的很绝对,理论是最有用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

  Lewin之所以有信心这样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学者和研究者研究的通常是最前沿的问
题,探索的是未知的边界。前面提到这个公式:Y=f(X)。你可以把X想象成一个黑箱子,里
面有无数的因素。科学家的任务是一个一个把这些因素拿出来检验,验证哪个因素是有关的。
验证的因素越多,对Y的预测度就越高,对于实践者就更有指导意义。

  二是因为学者掌握着真理。千万不要以为这句话是学者自以为是自吹自擂,也不是说学者
就高人一等,而是因为这是学者的工作。实践者和学者最终的目的都是要知道我这样做(X)
管不管用,是不是能够带来想要的结果(Y)。实践者能做的就是放一个树桩看看是不是有兔
子来撞。学者的工作则是跳出个例的陷阱,看到全面整体的信息。因此,学者知道哪些理论是
更准确的,实践者只知道哪些做法曾经有过好的结果。

  不过,我并不是让实践者完全放弃经验,完全听从理论。但是,如果一个决策者懂得了方
法论,理解如何评估理论,会用学者的语言,就能够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不管是科学家也好、实践者也好,都是“守株待兔”的“农民”,都是用新的知识和理论来更
新认知模式。只是守株待兔的人用来更新的知识是有缺陷的,远远比不上好的理论。

  守株待兔的谈判者常说的是“我上次用这个办法很成功”“我朋友用这个办法很成功”“李嘉诚
用过这个办法很成功”,但这些都是路径依赖的偶然事件。随便找一篇谈判学的文章,就有至
少几十人的数据。不只是样本量的差别。科学文章的数据更靠谱,还因为来自于精心设计的科
学实验。

  作为一个守株待兔的人,和另外一个守株待兔的人沟通经验固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想
要用靠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认知模式,必须学习好的理论。

  更多精彩请阅读: 【专题】心智

版面编辑:李东昊
天眼|沈阳燃气爆炸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图丨中新社

  10月21日上午,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发生爆炸,引爆冲击导致附近楼体受
损,现场一辆公交车被波及。据《沈阳日报》报道,截至21日18时,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重
伤、伤情平稳,44人轻伤。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太原南街和南七马路
交汇处房屋爆炸事故导致配电线路受损,引发附近居民停电,共计影响用户1.5196万户;截至
当晚18时55分,受爆炸影响停电用户已基本恢复供电。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0日晚上,爆炸
地点附近市级燃气管线刚刚进行了维修,该饭店处于停气状态,于21日早上恢复供气。

  

版面编辑:李东昊
回声(《财新周刊》2021年第40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万总和贝小姐 :电力改革的核心是价格市场化,必须让价格成为灵敏的信号。煤电价格
要反映项目成本。电价价格被压抑,会扭曲整个电力投资市场。

   《加快告别电力双轨制》

  X射线荧光 :市场化是对的,同时尊重规律的市场规则也必须建立起来,改革没有只改硬
币一面的。

   《加快告别电力双轨制》

  莫西干 :这一波之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房企、上下游、购房者的行为模式应该都会
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未来的经济大势产生深远影响。

  《楼市知秋》

  财新网友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关键是看周期有多长。

  《楼市知秋》

  于三羊鲜声 :今年是不是“最糟糕的一年”,取决于各国的政策。

  《能源再冲击》

版面编辑:李东昊
读周刊看视频(《财新周刊》2021年第41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瑞幸造假余波渐消,咖啡再次成为新消费投资赛道最热品类,争议估值泡沫——@《财新
周刊》《咖啡投资风又起》,相关视频:星巴克CEO:星巴克的杯子和咖啡没有出现短缺

  气候异常、疫情下需求震荡、新能源不稳定,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期面临角色重调
——@《财新周刊》《能源再冲击》,相关视频:耶金:寒冷的冬季可能让全球能源危机恶化
  土地拍卖和房屋销售骤然转冷,市场信心脆弱,房地产将走向何方?——@《财新周刊》
《楼市知秋》,相关视频:拉加德:欧洲对恒大债务危机的直接敞口有限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视听内容精选(《财新周刊》2021年第41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华尔街原声】

  达利欧:数据与技术赋予用工自由和选择/俄罗斯副总理:天然气市场波动不会出现在油
市/ BP CEO:未来能源投资应包括天然气

  【财新国际圆桌】

  COP15·全球绿色复苏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是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
的全球性会议,值此重要时间节点,财新国际打造“全球绿色复苏”主题圆桌,积极寻求全球绿
色环保领域专家与商业领袖的对话碰撞

  【财新云会场】

   破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权威专家探讨如何破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建设绿色、智能、安全、以人为本的未来
城市

版面编辑:李东昊
答疑(《财新周刊》2021年第41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联系编辑部:邮箱 newsroom@caixin.com或电话( 010) 8590 5000

  广州读者 怀圣:

  “智能家居”概念已提出多年,然而产品一直未能达到消费者想象中那般“智能”,原因为
何?

  本刊产业新闻部:

  人类的居家时间远长于出行时间,智能出行是当下热门,智能家居行业理应拥有更广阔的
机遇。“现在还没有爆发,原因之一是除了家电的基本功能,没有太多能黏住用户的应用。”美
的集团IoT(物联网)技术副总裁向江旭说。

  目前的智能家电多需要通过专门的应用实现控制,在跨设备、跨品牌、跨平台方面的表现
不尽如人意,无形中提升了消费者的接受门槛。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王成录说,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不同硬件设备
要有共同的语言,通过底层操作系统实现打通。向江旭亦指出,智能家居要达到理想状况,须
实现产品互联,形成全屋场景联动。

  中国家电龙头正尝试求解智能设备互通难题。美的集团10月14日发布了智能家居行业首个
基于开源鸿蒙2.0系统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该系统瞄准了多品牌互联互通和设备间自主协同等
方向,目的在于实现智能家居产品“即插即用”,消费者不再需要使用多个手机应用操作不同的
家电产品。

  向江旭在受访时称,不同品牌和品类的家电都采用基于相同开源系统的操作系统,智能家
电之间就可以实现点对点互联互通、设备间算力共享。如果未来有更多产品选择使用鸿蒙开源
系统,该系统就将具备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安卓”的潜力。

版面编辑:李东昊
最新财新周刊|“名校办民校”谢幕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全国不下2000所“公参民”学校面临整治,那些备受追捧的明星校未来何去何从?

2020年3月,上海民办张江集团中学宣布转制为公办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图/戴凡恺

  文|财新周刊 黄蕙昭 范俏佳 王怡然(实习) 戴凡恺(实习)

  “赶上了‘转公’前的尾巴。”提及置换学区房,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下称“张集中学”)家长
杨乐(化名)依然庆幸:在2019年年底,杨乐一家以9万/㎡左右的单价,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
周边购入一套居所。没想到春节后,科技园旁的“明星民办校”张集中学宣布转公,周边学区房
每平方米至少上涨5万—6万元,以中环的位置,独领浦东涨幅之冠。

  这是上海第一所“民转公”的学校。2020年3月,上海浦东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同意调
整和建立五所学校的批复》,同意上海民办张江集团中学转制为公办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张
江集团中学”;2020年9月,200余名初一学生以“公办生”身份免学费入学。

  转制之前,张集中学是知名的“公参民”学校,即有公办学校参与办学的民办学校:承办方
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上海中学,是上海市首批领衔的实验性示范性中学。

  在上海教育生态链中,“公参民”学校受到家长和学生追捧。当地初中“四大名校、八大金
刚”里,有七所属于“公参民”学校,多年来在民间备受推崇。如华育中学、上宝中学、兰生复旦
中学等,均背靠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同济大学等顶级公立高中或公办大学。张集中学转制
后,其他学校的未来去向,更是备受关注。

  既有公办资源支持,又有民办体制优势是“公参民”学校的核心特征,也是其快速积累优势
的秘诀:较之普通民办校,“公参民”学校往往坐拥公办品牌、教师资源优势;较之公办学
校,“公参民”学校则在招生、管理、运行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张集中学成立于2006年,其由浦东新区社发局和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上海中
学承办。几年来跃升为区内升学率最亮眼的初中,民间传为“浦东一哥”。

  “转公”前,张集中学2019年学费1.34万元/学期,每年学费近3万元。虽如此,比之严令“就
近入学”的公立名校,跨区招生以及择优录取的选拔制度等给予家长和学生们更多选择自由,
跨区十几里送子女来张集中学读书的比比皆是。

  民校“择校热”节节升温:在上海,“公参民”学校面向全市招生,此前长期以高选拔性、高
淘汰率著称。为争夺顶尖“公参民”学校入学名额,上海小学生简历愈发“内卷”:为从数千份简
历中脱颖而出,家长们不惜砸钱补习,小学生早早学起奥数、PET(Preliminary English Test,剑
桥通用五级考试的一种)高中英语,甚至C语言。

  然而,这一由“公参民”学校分得“半边天”的教育格局,将迎来重大转折。

  2021年5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台,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
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
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紧随其后,2021年7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公
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对“公参民”学校
进行专项规范。按要求,“公参民”学校应理顺机制——要么转为公办,要么转为纯民办,要么
终止办学;各地应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公参民”学校“公”“民”脱钩。

  这次整治,全国不下2000所涉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受影响,约占全部民办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的20%左右。未来何去何从?

  “总体上,‘公参民’学校转公为大头、‘保民’和停办为小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告
诉财新。

  已有一批学校先行“民转公”。除张集中学宣布转公外,2021年7月,山西太原9所学校宣布
转公;当月底,河南周口市淮阳第一高级中学也宣布“整体捐献给当地政府”。

  发展近30年来,“公参民”学校因其特殊机制,一度被视为快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节省政
府财政投入的良方,也饱受加剧择校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争议。在多名学者看来,本次治
理不但标志着“公参民”内部全面规范,也预示了整个义务教育供给格局之大变——未来,公办
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及政府在义务教育上的主体责任凸显;而“公参民”小学、初中等“公”“民”合作
办学形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公参民”学校转公,从此学生就近免试免费入学,本是惠民政策,不少学
生、家长却有忧虑。在上海,张集中学甫一转公,就有多名家长发起维权,要求校方保障现有
教育模式不变、师资不变,“民办生进,民办生出”。家长的焦虑是:“公参民”改制后,学校生
源、师资和教学质量,是否下滑?“择校”空间缩小,会不会加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竞争压力?

  曾“鸡娃”上张集中学的浦东家长童梦(化名)是异议者之一:“以前起码能努力拼一把进学
校,转了公办,买不起学区房的家庭还有机会进来吗?”

  另一方面,随着大批“公参民”转公,数以百亿的学校资产资金、骤增的生均教育经费开
支、庞大的公办教师编制缺口,正沉甸甸地压在地方政府肩上。

争议 “公参民 ”

  “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是,也产生了
较多的问题。”今年5月中旬,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场讲话成
为“公参民”学校命运剧变的先声——两个月后,八部门《通知》出台,宣告义务教育阶段“公参
民”将成为“历史”。

  什么是“公参民”学校?广义的“公参民”,即有公办资源参与办学的民办学校。最为人熟知
的,当属“名校办民校”:形如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郑州外国语学校与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
地方省会重点中学通常设有自己的民办分校,也不乏知名中学跨省办学——2017年,衡水一中
平湖学校在浙落地,引广泛关注。

  “公参民”学校,曾被视为改革公办学校体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有力举措。1992
年,北京十一学校首倡“国有民办”,提出在不改变公办学校国有性质的前提下,由学校自筹经
费、自主管理。当时,中国正值“穷国办大教育”的阶段,基础教育需求上升,但仅靠财政拨
款,大量公立学校生存艰难。
  和同时期公立医院改革逻辑相似,在简政放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公”“民”结
合,是改制的重要方向。地方出现多种改制实验:在北京,有重点校利用初、高中分离的机会
将剥离的初中部改办民校;在上海、广州,有主管部门将相对薄弱的公办中小学校交给企事业
单位或个人承办;在江苏,则有地方政府将名校品牌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吸引民营资本来苏办
学。

  公办的资源,民办的管理和收费——在缓解财政投入压力上,“公参民”成效显著。“国家财
政没花一分钱,学校也仅以很低成本就实现了学校规模扩容。”2002年,时任湖南省省长助理
许云昭“盛赞”名校办民校之效用。据其估算,湖南省77所省重点中学中共有54所办起了民办学
校,总投入仅为2亿元,为国家减少教育投资12亿余元。

  一批高校也参与其中,2003年,“民办公助”性质的清华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成立,向社会招
生;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也创办人大附中分校。“在北京,部属高校附属学校,由
于经费由中央财政统筹,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可能还不到海淀区区属学校的一半,这些学校有较
大经费压力,希望通过合作办学等形式拓展经费来源,用于学校建设。”一名教育研究者告诉
财新。

  这批由中学校长率先发起、自下而上的改革,很快得到了中央决策层的肯定。2004年3月
2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
名校办民校”;同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则从法律角度认可了“公办学校参与
举办民办学校”的合法性,“公参民”学校发展势头更甚。

  教育专家、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告诉财新,比起公办学校,“公参民”具有民办机
制的活力和效率;而比起纯民办学校,“公参民”另一大重要优势,是利用公办资源节省了固定
资产投入。不少“公参民”学校土地、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多由公办校、政府或国有企业承
建,学校办学收入可充分反哺到教师待遇上,“公参民学校每学期收费四五千元还能较好运
转;换成纯民办,投资动辄上亿的学校,摊销到每个学生身上,学费包不住”。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3年8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粤东,基本上每三名居
民,就有一人愿意让子女入读“名校办民校”。

  另一方面,从诞生之初起,争议也伴随“公参民”。

  朱永新、程方平等,是最早旗帜鲜明地反对“公参民”的一批教育专家。2004年,时任全国
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就在“两会”提出异议,批判“名校办民校”就是利用国家培养的
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去赢取家长手中的钱”。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马焕灵撰文提及“公参民”学校对纯民办校的巨大冲击:仅在
2002—2003年间,政府以“暖昧态度”允许国有资产举办民办学校,中国民办学校倒闭一半以
上。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公参民”学校发展多年,已衍生出巨大的利益
链条。

  一方面,“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公办学校品牌”三方“联姻”的模式过度复制。以重庆为
例,公办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办分校的现象蔚然成风——房地产企业拿地建学校,请来名
牌中小学冠名,业主子女优先入读。

  据财新不完全统计,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7所名牌中学有不少于40个分校区,其中民办
校区达25个,如巴蜀鲁能学校、南开(融侨)中学校等,校名更是直接与地产商关联。

  名校分校对地产营销带动作用强劲:2018年7月,重庆江北区某楼盘放出100余套只剩25年
产权的商住公寓房源,因自带名校分校学位,当天即被一抢而空。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会长马学雷称,一些地方的“潜规则”是,政府在土地出让、
项目招引过程中,根据名校的名气“按价授牌”,“最好的学校品牌给最大的投资者”。

  另一方面,高校大规模进军基础教育,出现不少“天价挂牌”的“公参民”学校。以北京师范
大学为例:综合官网信息,北京师范大学(下称“北师大”)教育集团现有65所北师大附属(实
验)学校,36所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15所与地方政府合办的一贯制非营利学校,其
中“公参民”学校超过35所,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近20个省份。

  和地方重点中小学相比,高校合作办学,收费更昂贵:仅授权合作校冠名并以高校或高中
附中名义推广办学的品牌费,可达数百万到上亿元不等。此外,高校为合作校派驻教师、派驻
校长、提供教师培训等,则通常依协议按年计费,“这种‘管理费’按照协议约定来收,收入也非
常可观。”广州同文教育集团副总裁、同文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侃说。

  据财新了解,“挂牌费”通常以“捐赠”形式抵达高校财库。2019年,北师大基金会分别获汉
中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宁波舜通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铜陵市建设投资控股、宣城市国有
资产投资等5个地方国企各5000万元、共计2.9亿元捐款;同时期,北师大汉中学校、北师大余
姚学校、北师大榆林学校、北师大铜陵实验学校、北师大宣城学校陆续落地。
  “实际运作里,挂牌费相当比例会由地方房地产商出资,换取业主优先入学、学费打折等
利益。”一名“公参民”学校知情人士告诉财新。

  2016年11月,北师大66岁的刘川生卸任该校党委书记一职,其离任审计揭开高校“公参
民”乱象一角:在2017年集中整顿前,除遍布全国的“北师大附中分校”外,北师大下属校办企
业、代理机构借“北师大”品牌资源为名开展的合作项目更是不计其数,仅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
下一家名为“师汇优创”的教育机构,就有上百家“加盟幼儿园”,并默许加盟园用北师大品牌营
销宣传。

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周边的学区二手房交易热度仍存,其宣布转公后,学区房价格上涨迅猛,独领浦东涨幅之冠。图/戴凡恺

  不少学校“有合作之名,无合作之实”。“有的‘挂牌’的合作办学学校,连北师大财务自己都
不清楚,一团乱账。”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告诉财新。另一高校附中的知情人士亦坦言,不少高
校校办企业、高校附中合作企业开展的办学项目,“实际上没有反哺到大学和附中”。

  此外,据财新梳理,上海、郑州、广州等地多所“公参民”学校收费在每学年2万—3万元不
等,而不少“公参民”国际学校,如北大附中广州为明国际学校、北师大附属烟台国际学校等,
每学年收费达6万—8万元。在程方平看来,“公参民”学校正越来越服务于少数精英阶层。

  “相较于普通民办学校,‘公参民’学校具有公共教育资源参与和支持,理应发挥更多公共责
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秀棠曾撰文称,她提出,收费高昂的“高端”国际化教育
等,应作为选择性教育,由普通民办学校提供;而“公参民”学校,应提供收费合理、有特色的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且应加大学校人事、财务等信息公开度,让公众准确判断和合理选择。

  争议之下,“公参民”学校合法性与合理性备受追问。2018年后,系列遏制教育“择校热”“资
本化”的举措落地,初现政策风向之转变;直至2021年,伴随“双减”政策、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
展两大重磅新政出台,“公参民”的未来也一锤定音。

“纠偏 ”起步
  “这次治理,力度和范围都是前所未有。”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田光成表示。

  按八部门《通知》和教育部整治“公参民”相关要求,各地应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公参
民”办学模式,2023年底彻底整改到位。
  其中,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应
转为公办学校;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
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也可转为公办学校。

  按整改要求,全国2000余所待整治的“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均应完成“公”“民”脱钩。若是
转公办,则学校须按义务教育公办校相关要求,学生就近、免试、免学费入学;政府承担学校
运行和人员经费。

  若是保持民办办学,则公办学校须完全退出。“保民”后,学校不得再使用公办学校品牌、
公办教师;其租用的公办校土地、校舍、教学设备等国有资产也应收回,或重新明确租赁协
议。

  受中央“点名”的重庆,率先开启全面整顿:据官方消息,重庆针对中央巡视反馈指出的7所
公立重点中学参与举办的22所“公参民”学校,以及自行排查出的26所“公参民”学校实施全面治
理,截至目前,48所学校“公参民”学校中,39所“公参民”学校明确转公。

  如此大规模“民转公”,引发地方教育“强震”:随着重庆八中宏帆初级中学校、重庆鲁能巴
蜀中学等知名“公参民”转公,家长发起数轮学校“保卫”战。矛盾聚焦两点:其一,曾为争取“公
参民”入学名额,高价购买对应楼盘“学位房”的业主,子女入学问题如何处置?其二,“民转
公”后,原有公办校在编教师是否会撤回?外编教师是否会流失?此后,家长和教育部门间交
涉长达数月,大小矛盾不断涌现。

  影响和波动巨大,为何强推改制?在马学雷看来,自上而下的改革决心,自2018年已现端
倪:2018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不能让教育这项“良心的事业”变
成“逐利的产业”,打响教育行业民办资本规范前奏。

  校外培训与民办教育发展,是政府规范义务教育两大切口:2018年起,教育部接连叫
停“迎春杯”“华杯赛”“学而思杯”,严禁学科类培训超纲教、超前学等“应试”行为;同时,以上海
为始,“公民同招”政策向全国铺开,民办学校提前招生“特权”不再,跨区域招生遭严格限制。

  作为民办教育的一部分,“公参民”概莫能外:2019年,重庆市出台《关于开展公办中小学
参与举办学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全面禁止公办中小学举
办或者参与举办新的民办学校。

  “重庆的省级文件已经显示,政府+地厂商+公办校品牌+民办学校的模式,红利即将消失
了。”马学雷告诉财新,历史上,重庆“公参民”和房地产销售挂钩严重,权钱结合,已引发媒体
和中央关注。除重庆外,郑州、成都、长沙等地也出台措施,专门规范“公参民”学校发展。

  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强调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政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
教育公益属性,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

  据财新了解,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在会上受重点讨论;相关政策调研随后开展。

  以此为节点,各项教育政策改革决心和力度显著加大:此前多项“公参民”治理文件,仍着
重从办学规范性角度实施监管;而2021年7月教育部八部门《通知》,却直接明确,将从根本
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这一办学形势。

  和同时期颁布的“双减”政策相似,“公参民”学校改制要求以雷厉风行之势下达各地。“文件
一下来,省教育厅就找市教育局谈话,市教育局就找公参民学校所在区区长谈话,要求马上规
范。” 北京中治律师事务所教育法律事务部主任田丰乐回忆。

  然而,和轰轰烈烈铺开的“双减”整治不同,除重庆、山西太原等个别地区明确了“公参
民”转制整体方案外,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大量“公参民”学校集聚的城市,改革动向迟迟
不明:在“民转公”上,上海超40所“公参民”学校,仅有民办张江集团中学于2020年明确转为公
办;广州至少50所“公参民”学校中,也仅有广雅实验学校宣布2021新学年起转为公办初中。

  各地进展迟滞:按《通知》,地方应在2021年8月底前完成专项摸底排查,制定分省分年
度工作方案,报教育部备案;但据业内人士向财新透露,距离8月底的“截止日”过去近半个月,
不少省份“公参民”转制方案仍在摸排制定中,尚未按时提交。

  “难”——访谈中,这是多位受访者给出的关键词。“公参民”改制大面积迟滞背后,是政
府、公办学校、民营资本、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漫长的拉锯和博弈。

“民转公 ”难题
  “任务到了区里以后,区长就直接说我区没有钱。”有参与学校转制的知情人士告诉财
新,“这么多学生、老师,一年给到区里的教育经费结余超过一半要花在(转公的)学校,那
还有别的公办学校呢,剩下那点钱够谁用?”

  受制于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控比要求,“民转公”将成主流选项。而“公参民”学校转制公
办,地方财政和编制压力是最大掣肘。

  对政府而言,第一个“包袱”,来自数额不菲的学校建设债务。

  据财新了解,为减少投资风险,“公参民”学校举办者常利用金融杠杆来持续投入办学,将
未来学费收入等资产抵押给银行,债务问题普遍;一些新建学校投资成本亦尚未收回。

  近年来,豪华“公参民”不断涌现,如由北师大、福建福清市人民政府、祥兴集团共同建设
的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总投资达16亿元;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浙江台州市人民政府合办的北
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项目投资亦超10亿元。不少“公参民”学校投入巨大、产权复杂,若转
公,资产处理问题将成难题。

  前述参与学校转制的知情人士告诉财新,各方“拉锯”漫长,“政府拿不出钱,有的就跟办学
者谈判,办不了小学、初中了,看能不能批所高中、幼儿园,或者职业学校,或者有合适的地
块,给到相对优惠的价格,办学者再另起炉灶”。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同时提及,各大城市拓展新区、开发区等,
兴建了大量由地方城投集团等国有企业举办的民办学校。如果转公,学校举办者从国有企业变
为当地教育部门,因牵涉不同政府部门的“口袋”,债务交割将成难题,“这就看政府怎么跟国企
或其他经济主体处理这个关系,如果全部登记为公办,政府财政早晚还是要把窟窿补上的。”

  债务问题是“近忧”,而生均经费、教师编制等长期支出,则是更为棘手的“远虑”。

  据财新梳理,仅广东省广州一地,就有至少50所“公参民”学校,若上述学校悉数转公,将
新增超过5万个公办学位需求;以广东省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1.7万元、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
费2.5万元计,新增教育经费支出数以十亿计。

  同时,按当前教育财政央地事权财权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对各地支持力度不一,如在义务
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上,中央财政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等承担80%,对广东、浙
江、江苏等则承担50%,剩余部分由地方财政担负。

  “广东尽管具有经济发展优势,但生均教育经费标准高、外来人口多,加上珠三角和粤东
西北发展不平衡,如果要确保足额的公办学位,财政投入压力很大。”姚侃称。

  能否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地方经费缺口?“中央经费支持义务教育,历来聚焦边
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在当前财政压力下,中央财政对改革存在困难的地方进行普遍支持可
能性不大。”王烽说。

  在巨大的政府压力中,教师工资和编制是核心难题:教师工资等“刚性”人员经费支出,通
常是地方教育总支出的50%—70%;而从体制机制上,编制问题牵涉到教育、编办、财政等多
个部门,受2013年中央“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影响,近年来,各地在教师“扩编”上则极为
谨慎,难以开放大量编制给转制教师。

  据河南省官方估算,含“公参民”学校转制在内,要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要求,该省
将面临至少12.55万名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
  公办教师编制有多紧缺?2016年9月与12月,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分别
对广东、山东、四川、江苏等省份进行调查,发现多地公办学校教师编制供给已难以满足强劲
的编制需求。如广东省某市公办小学专任教师缺口20066名,是现有教师总量的1.58倍;公办初
中专任教师缺口6707名,是现有教师总量的1.05倍。

  “各地教师编制,通常按在籍学生数计算;而在籍学生数,通常以户籍人口为主;在大城
市,非户籍人口入读,则要满足各种‘证明’条件。”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邬志辉告诉财新,“这就
导致地方政府往往没有按实际在学人数来配给教师,一些外来人口流入多的,就出现了教师供
给不足。”

  民办教师考编也面临潜在阻碍。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阳光重庆”上,曾有多名教师、家长
反映,许多“民转公”学校教师因年龄、学历等原因没有考编资格,有资格的教师,则须和应届
大学生共同竞争编制,导致教师“人心惶惶”。

  从整体来看,如果结合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整体要求,财政压力更加艰巨。按照中央
《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及相关精神,在推动“民转公”、控制民办校的占比后,
全国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的占比应当达成省域不超过5%、县域不超过15%两项指标。仅据河南
省测算,要完成5%控比目标,各级财政大约需要增加保障支出240亿元,县均年需支出1.5亿
元。

  “从现有公开的数据来测算,广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湖北省5个地区在规范
民办教育阶段需要新增的教育经费,就超过了当地2018年全部教育经费增长的总额。”上海市
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方建锋撰文直言。

“摘牌 ”纠纷
  “民转公”财政压力巨大,“公参民”学校能否保持民办办学?但与公办资源“脱钩”,并非易
事。最大的分歧在“摘牌”——顶级公办校品牌资源,是吸引举办方大量投入的核心动力。

  “保民”后,学校不得使用公办校名称,也不能利用公办校的品牌宣传推广。此前,成都、
西安等地已有一批“公参民”学校开启“更名潮”。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作为“公参民”的典型,已明确
与成都七中脱钩,将在2023年更名为“冠城实验学校”。2021年3月,西安已有两所学校正式更
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更名为“雁塔雁南小学”,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学校更名
为“西安雁南中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财新,若学校发展多年,在当地有很好口碑,摘掉
名校招牌,仍可以保持生源吸引力。但对于一批近年新建的“公参民”学校而言,“摘牌”影响巨
大,“重新换一个品牌,当地的老百姓认不认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储朝晖说。

  一名参与某公办大学附中分校转制谈判的知情人士反映:“有高校希望‘挂牌’校摘牌转纯民
办的,但地方政府有阻力,不予配合。”而事实上,如果进入法律程序,由于不少办学者已
将“大学附中+分校名”的学校全称注册为商标,通过诉讼推进转制效率很低,高校亦须承担违
约责任。

  部分新建或在建中的“公参民”高校,地产商投入数以亿计,还为吸引本部教师配套了相应
房产,“‘保民’,把还在成长期学校的品牌摘掉,对举办者损失巨大”。

  更复杂的博弈围绕“摘牌”后的利益分配展开。“品牌费如果是按照使用年限一次性支付的,
如果不再使用高校名称了,怎么办?是否返还、按什么比例返还?这就有的讨论了。”姚侃直
言。

  相关协商因牵涉跨级、跨地市的部门协调,进展极为缓慢。“北京大学、北师大这类高校
都是教育部直属,校长级别比区一级教育局长还高。地方与高校如果没有形成共识,谁来负责
推进?高校还是区教育局?”姚侃说。“如有些大学在很多地级市都有合作举办的学校,合作方
不同、合作形式不同、协议内容不同,如果按一校一策来谈,情况会比较复杂。”

  此外,受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政策影响,各地推动“民转公”的同时,也调减了民办学校招生
名额;部分“公参民”学校即使转为纯民办校,发展前景也有限制。
  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1.56亿人。其中,民办普通小学在校生966.03万人,民办初中在校生718.96万人,民办义务教育
占整体比重约10.8%。5%的目标下,公办学位应向约900万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开放。

  2021年招生季,民办初中、小学招生数量普遍减少,以成都为例,据财新不完全统计,27
所热门民办初中有11所减少招生数量,共计缩减超600个名额。

教育供给隐忧

  转公一年后,曾因转制暴发激烈矛盾的张集中学,走入平稳运行。作为上海首所“民转
公”的学校,张集中学最终获得“特事特办”的待遇——“政策开了口子,超龄教师也入编了,原
班人马基本保留下来。”教师陈文文(化名)告诉财新。

  “最大的变化是生源。”陈文文说,这所曾吸引浦东众多“尖子生”的学校,如今重点面向张
江高科技园汤臣豪园、胡姬花园、汇智湖畔家园等8个小区,“好的还是很好的,就是稀释了,
没以前那么多。以前假设一半,现在就是四分之一”。

  在陈文文看来,从“民转公”到多项改革落地,张集中学的未来,已经明晰:2021年3月起,
上海推出了限购、限贷一套“组合拳”,同时公布中考新政,将全市优质高中六成左右的生源名
额统一分配至各区;受此冲击,张集中学周边“天价”学区房交易量明显下滑。“政策不希望出现
张集这样的超级中学,大趋势希望教育相对公平。”

  这也与多位专家的观察呼应:随着“公参民”转制、民办义务教育调减、校外培训整治“三管
齐下”,政府和公办学校成为义务教育供给主体;遏制择校、遏制“内卷”、促进均衡,将成各项
政策治理核心。

  担忧随之而来:各地教育发展,能否平稳化解“民转公”和民办教育压减产生的冲击?公办
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充足供给?教育多样化需求与教育公平,如何平衡?

  和上海不同,在部分教育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公参民”学校往往是带动
当地教育发展的“排头兵”,改制冲击远超学校本身。

  2017年,北师大与甘肃庆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正式招生,该校集高中、
初中、小学、幼儿园为一体,被列入庆阳市民生领域“一号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其小
学、初中部每年按照比例不高于学校招生规模的30%进行自主招生,幼儿园、高中部实行自主
招生。建成仅四年,学校首届中考总分平均分位列全市第一。

  “这些学校在当地成了很好的学校,对地方最大的一个贡献,是解决了生源外流问题,过
去这些家长会花好多钱把孩子送到省会城市读书。”一位知情者言,“所以贫困或资源匮乏地区
是不是可以开个口子,在非营利前提下,保留合作模式?”

  刘鹏则向财新算了一笔账:许多中西部非营利性“公参民”学校每学期收费5000—6000元,
加上每生每年500—600元的公用经费支持,生均教育经费约1万元出头,已低于全国小学生均
教育经费1.4万元、初中2.0万元的均值。但是,若转制公办,而地方财政支持不足,实际获得
的生均教育经费可能陡降至4000—5000元,导致办学质量下滑。“教师工资一个月就拿三四
千,怎么能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县域终身从教?”

  除财政埋单能力外,亦有多位办学者担忧,在经费使用、人事裁决上,公办校自主权和管
理权不足,难免带来“大锅饭”的问题;不仅财政使用效率降低,教师教学也缺乏激励机制。

  “国家一年投入四五万亿元给教育,花钱已经不少了,关键怎么花在刀刃上,怎么提高管
理效率。”刘鹏说,“在基层的视角上,公办教师是辛苦,但效率极其低下,核心绩效体现不出
来,大量条条框框的报表、文字在占用精力。”

  “有的家长愿意缴费上‘公参民’,就是看重民办教育下更灵活、更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告诉财新。
  财新注意到,在西安等地,已有“公参民”校长呼吁转制为“公办特许学校”。
  “我们特别希望‘公参民’学校转制为公办特许学校。”刘鹏说,“如果‘公参民’改制后,政府
不能足额埋单,势必造成这些学校质量的下降。而如果办成传统的公办学校,由于管理机制体
制的缺陷,学校依然会出现问题。”

  “公办特许学校”最早发源自美国,像其他公立学校一样,不得向学生收取学费,经费由政
府划拨,学校有权自主决定课程设置,自主招聘教职员工,自行决定工资标准。

  此前,有部分地区已尝试向公办校“放权”。2014年起,成都武侯区开始推行“两自一包”模
式(管理自主、教师自聘、经费包干),教师由学校自主聘用,区财政将生均公用经费总额和
教师人头经费组成包干经费,经核定后每年一次性打包划拨给学校,由学校自主管理使用。

  和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式改革相似,“两自一包”把教师聘用、解聘、工资分配等管理权力下
放给学校,学校用人更灵活,也能给教师更多绩效激励。邬志辉等人研究发现,“两自一包”教
师的工资要高于普通公办带编教师,一些试点学校的教师工资甚至要比同类公办教师高出1.5
倍。

  不过,邬志辉亦表示,对财政收入乏力的县区来说,这种改革恐难以复制。“即使财政富
足的城市,一旦试点范围扩大,地方财政还能够持续支撑吗?如果不能,当编外教师红利与带
编教师待遇达至平衡且编制依然无法解决的时候,如何保障改革效果不因让利消失而逐步衰
退,依然是一个待解的课题。”

  据财新了解,上海则正筹划建立公立学校办学的基金会模式。由区教委成立教育基金,统
筹辖区内转制学校办学资金。2021年9月29日,上海黄浦区教育局发布文件,将上海民办立达
中学举办者由上海东元教育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黄浦区教育基金会,改制新探索起步。

  刘林向财新强调,改革压力下,应综合考虑政府财政、举办者权益、家长需求多方因素,
探索“共赢”而非“多输”的改革路径。

  多位专家亦呼吁更长的改革过渡期。“现在的格局是十多年来慢慢形成的,如果想用两年
或一年时间完全解决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认为,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可能比较合适”。姚
侃说。

  王伯文对此文亦有贡献

版面编辑:李东昊
显影|舞厅老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
的精神生活日益受到关注。北京亚运村附近有一家舞厅,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陈设,是89岁的薛
永生和60岁的刘颖常去的地方。在这里,脊背佝偻的老人褪去孱弱标签,在慢三、伦巴、恰恰的舞曲音
乐中踢踏、旋转、起舞,与往昔别无二致

01.位于北京亚运村附近的“红舞馨”舞厅,门口鱼缸中倒映着轻歌曼舞的舞者。这里每天有早中晚三场舞会,每场舞会可容纳
三五百人,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

  图 /文丨财新周刊 丁刚 图文编辑丨陈婉婷

  黄昏下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一位梳着大背头的老人穿着一双精致的雕花巴洛克皮鞋,轻
快地蹬着自行车在人群中穿梭。他叫薛永生,今年89岁,是一位独居老人。停下车拿出铁链把
车锁好,拎上布袋,薛永生和同伴一起上了三楼。他个头不高,背影佝偻,步伐却轻盈,朝着
音乐的方向走去。“来啦,薛老!”前台的马经理和他打了声招呼。这里是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一
家舞厅,名叫“红舞馨”。薛永生是这里的常客,隔三差五地来。
02.“红舞馨”舞厅中的灯球。
03.舞曲起到“慢四”,厅内的灯光渐暗,人们在抒情的音乐声中摇曳。

  走过前台,薛永生掀开门帘,音乐声倾泻而出,一旁鱼缸里,几尾红色小鱼自由游荡,它
们早已熟悉这些舞曲。灯光绚烂的舞池中,已经有人跟随着乐曲起舞,这里是属于中老年人的
世界。薛永生走到角落的老地方放下包,脱下夹克,他里面穿着背带裤、衬衣、马甲,外头配
了身整齐的灰色格子套装,领口缀了颗翠绿的玉石,右手握着条包浆手串。薛永生退休前是北
京市第五中学的体育老师,年轻时就喜欢跳舞。翘腿在一旁的红色沙发上坐下,脚踝露出洁白
的袜子,薛永生看了看表,等待七点的开场。
04.薛永生和他的舞伴在跳舞,他们在炫目的舞池中随音乐变换舞步,成了场内的焦点。

05.薛永生脱下马甲,准备进入舞池。
  “欢迎来到红舞馨舞厅!”主持人宣布晚场舞蹈开始,灯光打亮了台上的现场乐队,演奏声
响起。五彩的灯束随着慢三舞曲的节奏不断变换,人群向着舞池靠拢,薛永生和身着粉红长裙
的舞伴随之入场。大家洋溢着笑容翩翩起舞,每曲结束,都会互相拍手叫好。不一会儿,欢快
的爵士乐响起,薛永生跳起了“水兵舞”,他不停切换脚跟、脚尖,跟着节奏激烈地击地,身体
前倾、后仰,与膝部屈伸相协调,他似乎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情绪兴奋时,薛永生会闭上
双眼,任由身体跟随音乐摇摆、跳动,他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切,把快乐传递给周边的人们,成
了舞池的焦点。“他跳的是解放前的老‘水兵舞’,很难得一见!听说北京只有三个人会跳,另外
两个都去世了,现在就只有薛老师会跳了。”舞厅老板许晨光介绍,这是一种起源于上世纪20
年代美国西部的牛仔舞,30年代开始流行。“十来岁的时候,表叔就带我进舞厅玩儿,玩这个
玩了一辈子啦,白天年轻人多,我喜欢晚上来。”

06.结束后,薛永生在舞厅一侧做拉伸。

07.盛装打扮的舞者在等待舞厅晚场开场。
08.一名女士正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

09.练一字马的舞者吸引了两位小朋友的目光。

  今年60岁的刘颖就是他口中的“年轻人”,也常来“红舞馨”跳舞。她痴迷舞厅和舞蹈,当年
怀着八个月的身孕都要来跳一支华尔兹。改革开放初期,是北京“交谊舞厅”发展的黄金年代,
舞厅留在了刘颖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10.刘颖正在给母亲理发。父亲去世后,母亲的生活不能自理,刘颖给她请了保姆照顾,自己也搬来和母亲一起住。

11.刘颖在帮一家单位的退休职工排练舞蹈,这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刘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一家人对她疼爱有加。但爱也让
她失去了自由,她无法说服父亲让自己去学跳舞。从学习到工作、结婚,刘颖的一切都按部就
班地进行。一个普通的秋日傍晚,她下班路过北海公园。坐在公交车上的她听见音乐声,一群
年轻人正在跳着交谊舞,黑色的小音箱中传出悠扬的女中音,她后来知道这是“慢三舞曲”。她
内心的火焰似乎被点燃了,她下了公交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2.刘颖从柜子里取出比赛用的裙子,这条裙子的价格在七八千元左右,属于中等档次的比赛服装。刘颖的工作收入基本花在
了参加各种舞蹈比赛上。

13.长期的舞蹈练习和生活操劳让刘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不时要去医院做针灸理疗。
14.刘颖捧着女儿从美国寄来的鞋子。

  在北海公园学了一年多,刘颖才敢去舞厅。去的第一家舞厅是甘家口的大家乐舞厅,那里
人群涌动,灯球释放的光芒不时晃她的眼。她有些紧张和害怕,一方面,她是背着家人偷偷去
的,另一方面,她担心自己跟不上节奏,有些怯场,直到一个陌生人向她发出了跳一曲华尔兹
的邀请。刘颖就此被舞厅全然吸引,这是一个和她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从前她觉得日子是
封闭的,而在舞厅,在音乐和舞蹈中,她可以获得喘息的时间和伸展的空间,用她的话说,跳
舞成了她生活的“润滑油”。
15.刘颖参加比赛赢得的奖杯,她说:“我就想通过比赛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但家里人却难以接受她去舞厅这件事,尤其有了女儿后,刘颖只能在工作和照顾家人的空
隙里挤时间去跳舞。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每次出门前她都会提前准备好棒棒糖,在女儿哭的时
候拿出来,自己悄悄溜走。她不敢在家里化妆,因为只要一化妆,女儿就知道妈妈要出门了。
她只能在去舞厅的公交上化妆,有回遇上了急刹车,正在涂口红的她怼了一嘴,忙不迭用手
擦,没想到越擦脸上脏得越多,引来乘客们怪异的目光。女儿长大了些后,有次开家长会,自
己提前给妈妈挑选好了衣服,“你看别人的妈妈都穿得很正常,你看看你,成天小皮裙、高筒
靴的”。女儿的讥讽让刘颖很生气,更有些受伤。她也不敢让丈夫发现自己跳完舞带回来的湿
衣服,每回都藏起来偷偷洗。“我就这一个爱好,我不能失去。”刘颖说,可是最后还是被爱人
觉察了。长谈过后,丈夫理解了她对舞蹈的热爱,之后甚至还经常送她去跳舞。
16.刘颖在自己的工作室练习舞蹈,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一直是她的梦想。

  退休后,刘颖终于有了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舞蹈中,把生活过得有滋
有味。花甲之年,刘颖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父亲去世前资助她一部分资金,开了一个
自己的舞蹈工作室,刘颖有了属于自己的跳舞的场地,不用天天跑舞厅了。她还去参加舞蹈比
赛,拿了不少名次,证明了自己是可以跳出些名堂的。
17.在舞厅楼道抽烟的老年人。

18.正在换衣服的舞者。

  远嫁美国,曾经一度误解的女儿最近给她寄来了一双亮晶晶的高跟鞋,刘颖捧在手上很是
喜欢。现在的女儿理解了当年的自己,她也逐渐理解了女儿,母女俩慢慢解开了长久以来的心
结。刘颖觉得自己还不是老年人,她计划着,要是有一天自己真的老了,就找一群舞友一块
儿“抱团养老”。
19.舞厅角落的柜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保温杯。

20.舞厅墙上的舞鞋图样。

  跳完舞的薛永生在角落做了拉伸,随后穿上夹克,他又变回了一位普通的独居老人,骑上
他的自行车,缓缓消失在夜色中。
21.一对正在跳舞的老年人,来“红舞馨”跳舞的人一般都有自己较固定的舞伴。

22.薛永生跳完舞后,骑着自行车离开。

版面编辑:李东昊
专栏|德国人怎么读金庸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中国了解西方,西方却不了解中国。这部小说能帮我们稍微摆平点儿中西认知的倾斜吗?看来金庸出场
不凡,立即被赋予了重大使命

只是白嘉琳的翻译策略跟英语译者有所不同。英语行文里有时用些复古词汇,试图接近金庸半文半白讲历史故事的腔调。而白
嘉琳选择了21世纪当代德语的文风,清晰流畅,但不减金庸特有的诗意和幽默。图/视觉中国

  文丨王竞
  作家、中西文化项目顾问

  我的女友白嘉琳(Karin Betz)把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翻译成了德文。用一句德国成语:
我敢把手伸进火里,为白嘉琳的翻译质量背书。白嘉琳的幸与不幸,都在于她领到的每一个翻
译项目上。她翻译的第一本大部头,是莫言的《檀香刑》,一想到莫言写的那些方言戏文,我
就为白嘉琳捏把汗。随后,她译了麦家的《解密》和刘慈欣的《黑暗森林》及《死神永生》,
这两个作家发明的成串密码和宇宙术语,把白嘉琳折磨得七窍生烟。经过以上的千锤百炼,她
成为翻译金庸的最佳人选。

  《射雕》英译本是由英国译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和她的香港搭档张菁合作完成
的,从2018至2021年分四本出齐。德文世界里,白嘉琳单打独斗,一个人承担了百万字《射
雕》翻译。德国书店里,现在摆着一红一绿两大本金庸,每本都在550页以上,可这上千页的
德文才讲到《射雕》前19章,还剩21章待出版。金庸要是还活着,一定会请白嘉琳吃饭,给她
加油。

  我们都曾相信,金庸不可译。白嘉琳和她的英语同行消解了这个魔咒。只是白嘉琳的翻译
策略跟英语译者有所不同。英语行文里有时用些复古词汇,试图接近金庸半文半白讲历史故事
的腔调。而白嘉琳选择了21世纪当代德语的文风,清晰流畅,但不减金庸特有的诗意和幽默。
白嘉琳的决定事出有因。不少德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翻译带一种倾向,就是无限贴近中文原
文,这使他们写出来的德语读起来异域感强烈,好像时刻在提醒德国读者,你读的东西译自中
文啊,这可是个很遥远很奇异很古老的文化!这番好意害得普通读者常常知难而退,中文也在
德国落了个“难懂”的名声。

  这个翻译传统在白嘉琳这儿断了。有读者特意写信给她:谢谢你让我们读得懂,顺着你自
然生动的德语,我们终于可以进入金庸的故事。我觉得,白嘉琳对金庸的理解是在中西两个池
子里左右逢源。她说,文体虽然是西方文学里没有的武侠小说,但骨子里是奇幻文学加政治寓
言,西方读者对这两类都熟悉。金庸的人物,有唐吉诃德和罗宾汉身上的热血、反叛和良知,
又有西方骑士传统里没有的内外武功、琴棋书画和道家智慧。她甚至把《射雕》放进西方的成
长小说体系里解读:郭靖的成长是不是类似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只是想象力
更丰富、情节更抓人?她的翻译工作好比走钢丝,即在两个陌生感之间找平衡:一方面要巧妙
传递吸引读者好奇心的文化陌生感,另一方面又要化解那种实在干扰阅读的过分的陌生感。

  金庸不可译的魔咒统治了半个多世纪,中外双方都有责任。可能我们太爱他了,觉得他是
我们的,只有我们能读懂他的一语双关,他从唐诗宋词古文里生发出的武功招数名称,他字里
行间横贯千年的文化家底。白嘉琳把金庸的作品称为“中国社会历史全景小说”,反对只用武侠
这一个维度来形容,可能就是看透了金庸对我们的意义。外方的情况复杂些,举两个德国人的
例子:顾彬看不起金庸,说金庸的写作方式早就过时了,消费娱乐而已;阿克曼极看重金庸,
说他是真正进入中国文化深层分析的作家,可惜德国读者只能领悟到故事情节这一层,到达不
了金庸的深刻,索性不译也罢。这两种背道而驰但都走极端的意见,是我在白嘉琳德文译本出
版前听到的。这二位当然都是直接读原文的汉学大家。

  现在在德语区,谁都可以读金庸了。接下来的两本,白嘉琳还在快马加鞭地翻译。听说已
经出全了四本的英语世界并没有掀起金庸热。我觉得,这个心理预期本身就过分。金庸来到西
方,已迟到了六十年,他到了就好。这里读金庸的人分四类:我这种特殊读者可略去不计;次
特殊读者,是期待了他多年的德国金庸迷,他们从影视动漫游戏发现了金庸,盼星星盼月亮盼
来了德语版,有书迷向白嘉琳致敬,谢她一字一句皆译自中文,没走英文的捷径;较普通的读
者,是跟中国有渊源的人;真正普通的读者,是不知金庸何许人也的人,还有媒体。德国《世
界报》在盛赞了白嘉琳的翻译后写道,难道我们西方人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里吗?金庸在中国
及亚洲无人不知,或许还是被阅读得最多的作家,可我们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中国了解西
方,西方却不了解中国。这部小说能帮我们稍微摆平点儿中西认知的倾斜吗?看来金庸出场不
凡,立即被赋予了重大使命。

  “江湖”这个词,白嘉琳直接使用了音译Jianghu。她认为,这是金庸小说里的核心概念,值
得保持自己的写法。有了江湖,才有了侠义重于武功的道德律,才有了各路英雄独立于儒家和
朝廷之外的自由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射雕英雄传》也是一部关于自由的小说。我很高
兴,继“豆腐”“功夫”和“风水”之后,又有一个中文词进入了西方语库。

版面编辑:李东昊
专栏|靠左还是靠右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研究者相信,处在交通现场的人会本能地发现偏侧性单向交通的优势,规则正是这样自然形成的,带有
强烈的自发性、偶然性和地方性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世界各地左右行偏向的多样化,试图给出理性的解释。一种非常流行的解释是,左利手(左撇子)的人较
少,绝大多数人优先使用右手,这样他们就偏向用右手持武器,从左侧上马,驾车时左手拉缰绳右手挥马鞭等等。图/视觉中

  文丨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人所共知,世上存在两种彼此对立的公路交通偏侧性规则:靠右行驶与靠左行驶,以及与
之适配的行人、人力车和畜力车行道规则。关于为什么有的地方选择右行,有的地方选择左
行,人们对近几百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演变知之甚悉,而对于近代机动车出现以前,特别是中
世纪及更早时候的情况就语焉不详了。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只有道路交通繁忙、双向流
量足够大时,偏侧性规则才变得必要,而古代行路者少,人车流量有限,双向交会时见机行
事,有没有规则似乎影响不大。

  不过,即使在古典时代,在城市和道路的某些节点,比如集市内外、城门洞、桥上以及某
些路窄人多的地方,难免存在双向交通的拥塞。自然状态下,也就是在没有人组织、没有权力
强行干预的情况下,个人行路都是随心所欲、见缝插针,有时候这样也行得通。但是,当畜力
车、人力车、驮畜和行人都纠缠在同一个交通节点时,缺乏规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堵塞。研究
者相信,这种情况下,处在交通现场的人会本能地发现偏侧性单向交通的优势,规则正是这样
自然形成的。这样出现的偏侧性选择,带有强烈的自发性、偶然性和地方性。

  正是因此,靠左或靠右行路规则的出现,并非出自权力部门的发明与命令,而是社会试错
本能的成就。也就是说,偏向左行或右行是各地偶然出现的,不是天才或领袖设计的,也不是
统一政令规定的。因而,一个较大区域内,会呈现左行与右行的多样性。这也符合政治、经济
和文化在早期阶段的发展状况。随着人口规模、政治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各区域之间的联
系变得频繁,相邻区域左行或右行不一致会带来混乱,而混乱之下,即使没有统一政令的介
入,社会的试错本能也会继续发挥作用,优势区域的规则会取代其邻近区域的旧规则。不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内部左右行多样化的现象一直保持到非常晚近的近代,迫使各国中央政府出
面进行统一调整。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世界各地左右行偏向的多样化,试图给出理性的解释。一种非常流行的
解释是,左利手(左撇子)的人较少,绝大多数人优先使用右手,这样他们就偏向用右手持武
器,从左侧上马,驾车时左手拉缰绳右手挥马鞭等等。比如,对于日本左行偏向的解释,最常
见的是说武士因右手持剑,佩剑时把剑插向左边,为了不让自己的武器碰到别人,就会选择靠
左行走。其实,差不多相同的道理,又会使人偏向右行。明代郑若曾《筹海图编》有《马箭图
说》,提到响马因左手持弓,右手持箭,在马上更方便向左侧射箭:“今北方响马,常勒马由
道右而行,让客于左,以便发矢。”这些特殊考虑会不会促成一个社会和一个地区的偏向选择
呢?事实上,正如英国学者麦克马纳斯在《右手,左手》一书中所指出的,左右手的偏侧性差
异与行路靠左或靠右的选择之间并无关系,因为世界各地无论左行还是右行地区,左撇子占比
都在10%左右。必须再强调一遍,左右行偏向的形成,是各地社会偶然且自发形成的。

  常见有人说,中国古代是左行的。的确,有史料证明某些时期、某些地方是存在左行规则
的。比如,陆机《洛阳记》说魏晋洛阳宫“宫门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凡人皆行
左右,左入右出”。唐代长安城“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是唐太宗时马周建议的(见《新唐书·
马周传》),说明的确存在左行偏向。不过,我们应该明白,那时各地的行路偏向规则远没有
统一,各地自有其传统。《文苑英华》唐郑吉《楚州修城南门记》,说大中年间重修楚州南
门,“划为双门,出者由左,入者由右”,就是右行偏向的反映。今人对古代左右行的理解,容
易忽略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用单一性覆盖各地各时期的差异性。

  元末许有壬有一首《送张囦亮鍊师》诗,序中说自己某天过了洹水桥(在河南汤阴),后
有“数骑追及”,他担心来人认识他,“侧帽缓辔道左,以俟其过”。他本来是走在右边或路中间
的,为了给后面来的骑者让道,他转到路左去,空出道路右侧。这说明,那时汤阴一带是奉行
右行规则的。《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写权勿用进湖州城:“在街上脚高步低的撞,撞过了城门
外的吊桥,那路上却挤,他也不知道出城该走左首,进城该走右首,方不碍路,他一味横着膀
子乱摇……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那时湖州城“出城该走左首,进城该走右
首”,是从进城的权勿用角度描述的,即右行偏向。

  我怀疑,明清江南各地右行多于左行,而这个偏向可能来自行船规则。各种运河都不宽
阔,且多数需要在某些河段使用人力拉纤,这就注定了相关区域必须统一偏向。据说,大运河
上行船有右行规则,这对右行偏向的扩展一定很有帮助。

版面编辑:李东昊
乐此不疲丨有用的诗,无用的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写诗这事,至少对一部分诗人的精神来说,天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危险本身使它葆有起初的一些特
性,它迟早要退回到爱好的列表之中

考虑到爱好的四大要素——技艺、热情、成就、无用——当能看出,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同时拥有这些品质。图/视觉中国

  文丨刀尔登
  诗人

  人类的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转化为爱好吗?对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做肯定的回
答:“从理论上说,是的。”但等一等:第一,当我们宣称“从理论上说”时,多数时候,我们的
意思其实是“从想象上说”,因为根本不存在那样一种招之即来而且靠得住的“理论”,能让我们
从中推导出人的特殊行为,我们这样说时,只是在认为那种行为是我们的想象力所允许的;第
二,当我们提到想象力的时候,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在真的想象,没有真的重建我们的经
验,而只是把我们的某种抽象能力伪装成想象,当狭窄的经验和顽固的态度让我们看不到反例
的时候,我们觉得认知工作已经完成,世界已入掌握,便放放心心地说“从理论上说,是的”或
者“不是的”。

  对我来说,有些事情,比如刷碗,会成为一种爱好,是难以想象的。但这只是对我来说,
我喜欢的一些事,对别的一些人来说,同样是费解的。所以,我不能把握十足地说,世上没有
人,一有闲工夫,就不要报酬地刷碗,自己家里的碗不够洗,还要去别人家里帮着洗刷。

  最近偶然发现,世上竟有下到矿井里挖煤这种爱好。“真的?”真的,我还找到了一个挖煤
爱好者的网站,不过要纪念协会成立20周年,正在重新设计网站,上面什么内容也没有,我只
好盲猜这是一种与复古、历史重建有关的兴趣。我在头脑的地址本里搜索,想找出个矿工,问
一下他对这种爱好有什么感想。然后意识到这是个坏主意,几乎肯定会触怒有这种工作经历的
人。他会神色激动地说,我们流血流汗、拼死拼活的事,居然会有人拿来当爱好,是多么不敬
啊,多么轻亵啊,多么啊啊啊——没办法,一个人对一件事有强烈的情感,比如认为那是可怕
的事或神圣的事,别人似乎也有义务感同身受,不然就是对他的不敬,他就要语无伦次,就要
起诉——这种行为会变成爱好吗?我不知道。

  考虑到爱好的四大要素——技艺、热情、成就、无用——当能看出,不是所有工作,都能
同时拥有这些品质。其中最难达到的一项是无用,有些事情,我想象不出它怎么会没用,比如
轰炸机上的投弹手,一个挺不错的工作,但它会演变成为爱好吗?我想不会的,任何战斗行为
都不会是无用的。

  马克·吐温在一部有名的小说里,揭示了把工作变成爱好的秘密。我从张友松的译本里摘
引一个片段。

  汤姆把那孩子打量了一下,说道:“你说什么叫作干活?”

  “嗐,你这还不叫干活叫什么?”

  汤姆又继续刷他的墙,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我说嘛,这也许算是干活,也许不是。我只
知道,这很合汤姆·索亚的胃口。”

  后面,汤姆又提到爱好的另一大要素,需要学习的技艺:“(波莉阿姨)对这道围墙可是
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的。”可能是觉得汤姆的个人经验不足以发明大义,作者
出面阐述:“英国有些阔气的绅士,在夏季天天在一条每天按班期行车的大路上,驾着四匹马
的乘客马车,走二三十里的路,只是因为他们为这种驾车的特权花了许多钱的代价,可是,你
如果出工钱叫他们驾车,那就把这桩事情变成了工作,他们也就不肯干了。”

  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定义起来可真难。不过,我们从小就学会判断,哪些事是
在课堂上做的,哪些是要在课间做的,哪些是在上学时做的,哪些是在假期里做的,哪些事是
为了自己高兴,哪些是为了别人高兴,哪些事做的时候,唯恐父母和教师看不到,哪些事做的
时候,唯恐他们看到。

  据说是工业革命,还有后来的一系列事,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所以个人兴趣大为
发展,各种爱好从地下转为地上。我对这种解释半信半疑,因为现代生活方式似乎是让人更加
忙碌,特别是城市里的人。再说,人而有闲,可不一定就会找些需要学习的事当成爱好。我曾
在某地墙壁上见到一条标语,写道“蹲在墙根晒太阳,怎么能够奔小康”。标语下面,一排老同
志,整整齐齐地蹲着晒太阳。和奔小康相比,晒太阳是足够没用的事,但需要的技巧太少,很
难成为一种有模有样的爱好。

  忘了在哪里看到,有人说:“爱好是一种异议。”假如拿这句话做八股文,破题就该说:“不
议之议,异于无以,非唯犹贤乎已。”有一种属于过去和未来的文风,动不动就说人“躲在阴暗
的角落里”做着什么,大约没有沐浴在至德之光里的地方,总是让人不放心。爱好者抗辩说,
那是他的精神小花园;正人君子会说,为什么要有小花园,一个大花园还不够么?为什么要藏
藏掩掩,是不是在种毒?抄检发现,人家只是种些没有的东西,勉强异于无以异而已。

  假如对无用之事的爱好不是如此普遍,早就给消灭了。本来嘛,大家都很重视的事,若有
一个人不太在意,我们会觉得他是故意给我们难堪,就像流浪汉在眼皮底下转来转去,会降低
一块很美好的房地产的价值。但太多的人喜欢偶尔出出常轨,连正人君子也无可奈何,只好
说,这些小小的离经叛道,这是对大道的“必要补充”,至于修剪如一,且待来哲,至于现在,
先凑合着吧。

  说到这里,又得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比如,依当代的公认,挣
钱是最有用的。用钱可以买各样好东西,除此之外,多挣些钱,可以改善上司的脸色;再多挣
些钱,或不需要看上司的脸色了;再多挣些,还可以给别人脸色看。多么有用的事!麻烦的
是,有些事,会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转换,爱好者的身份,也要随此震荡吗?比如,我是个诗
人,不过从来没靠这门手艺挣到一分钱,假若哪天瓦釜雷鸣,居然有人慧眼识英,打赏块儿八
毛的,我该怎么办?是加入诗人协会,还是放弃这种爱好,另找些无用之事来做?

  写诗是很特别的行当。我最佩服的人,和最不佩服的人,都汇集在这个领域之中。我见识
过有人的热情点燃了全部天分,甚至生命;我见识过有人拂拭积尘盈寸的语言,让精神的早期
辐射曲曲折折地透出来;我见识过有人为此不茶不饭,不工不作,而最终一无所获;我也见识
过有人将他精神的坟墓建于这所高贵而阴暗的角落,或以诗发冢,用其毕生之力污染刚刚清洗
过的语言;见识过有人研习技艺,只是为了使之在长上面前昭然若揭;见识过有人手持价签机
而来,喀嗒喀嗒喀嗒,一行一句各得其所,然后扬长而去。

  写诗是如此悠久而重大的人类行为,当然不能指望它作为一种爱好而存在。我只是顽固地
觉得,无论天下有多少诗歌协会和杂志,无论一个诗人可以获得多少荣耀,无论贤哲多么不懈
地将诗歌用于教化,无论君主中有多少喜欢、保护、赞助诗艺,或其本人就是很好的诗人,写
诗这事,至少对一部分诗人的精神来说,天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这危险本身使它葆有起初的
一些特性,使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想象,它迟早要退回到爱好的列表之中。

  我以前赞同过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主张,以为诗艺属于天才,才能平庸的人根本就不该闯
入。现在我不那么看了。爱好写诗的人当中,十个有九个半,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在艺术上有
所成就,但他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所进行的笨拙工作,若从人类保持精神活力的方面来说,其重
要性未见得亚于天才的贡献。限于才能,他们没办法将个人精神树为路标,但对整体的贡献,
虽难于估量,却也不宜低估。我们都见过那样一种诗人,遇到株松树便写篇《青松赞》,放三
天假便写首《五一颂》。通常,真正的诗人尽管享受这些人的崇拜,免不了于私下视之为等外
品,不入流,一块钱一包,还得在夜色深沉时才卖得出去。若从诗艺来说,确实如此,但当真
正的诗人或被剿灭,或被招安,或因流感而失声,或因吞金而结舌,或者,虽然难以想象,也
不妨想象在未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奇怪的原因,诗国灭亡了,那么,不难想象,人类这种古
老的行为,仍会在若干年后复兴,起初一定是作为纯粹的爱好,一种无用又大略无害的私人娱
乐,而将这种能力保存下来的亿万个有功之人当中,谁说没有《青松赞》的作者呢?

  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有一个楼房的壁上,曾书有四句骂人的诗,后来给铲掉了。诗人不会
同意我称之为“诗”,因为那至多是顺口溜,将四句粗俗的话剪一剪,配上韵脚。我当然不会认
为那是好诗,不过配上韵脚这件事就很伟大,《诗经》也不过如此。连骂人也要押韵,若论诗
艺,不值一提,若论诗的精神,却是很纯粹的,一千年后诗歌复兴,最早的光芒一定是这个样
子的。

  此文写到中途,我对我以前的一些作为很是悔恨,便给一个好朋友打电话,向他请教,是
如何将诗歌这种爱好保持多年的,用时髦的词说,叫“心路历程”,不料他大为恼怒,说我在晚
上喝酒时取笑取笑他也还罢了,竟在上午八九点钟打上门来,实属过分。我等他发完火,诚恳
地向他解释,我现在对他的这一兴趣是如何地尊重,对于他的精神圆满程度是如何地敬仰,对
于他这些年来不沽不待,连美国人出了四十多万请他去做诗他也不去,藏身全形,以保爱好的
纯粹,又是如何地钦佩。我把这些话说了,他却一句也不信。唉,是什么样的残酷世界,伤透
了这些诗歌爱好者的心啊。

版面编辑:李东昊
逝者|思想的力量智识的旅程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回顾我与科尔奈超过三分之一世纪的亲密交往,他是一个从来不对政界、学界和社会上任何歪风邪气低
头的人,永远都是勇敢、坦诚、直率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苟且小利而丧失原则,他是以他的人格来带动
学术的

雅诺什?科尔奈(1928—2021)匈牙利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文丨许成钢
  斯坦福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21年10月18日,著名匈牙利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雅诺什?科尔奈(János
Kornai)在布达佩斯逝世,享年93岁。
  科尔奈教授的研究领域宽广,学术成就巨大。在15年前为他的自传《思想的力量:智识之
旅的非常规自传》作推荐时,我曾说过,“作为匈牙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建者、改革
者及批判者,全世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先驱,在经济思想史中独树一帜的理论家,雅诺什?
科尔奈的回忆录《思想的力量》以人格化的角度、大师的高度、学者的深度揭示了经济改革、
体制转轨、制度变迁的过程及规律。科尔奈是惟一在新古典、新制度,在计划、改革、转轨等
方面同时作出过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此书是集制度变迁及经济学思想史为一身的经典。
”这并非溢美之词,而是客观事实。
  回顾我与科尔奈超过三分之一世纪的亲密交往,记忆中的科尔奈是一个从来不对政界、学
界和社会上任何歪风邪气低头的人,永远都是勇敢、坦诚、直率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苟且小利
而丧失原则,他是以他的人格来带动学术的。

以短缺经济学剖析计划经济体制

  雅诺什?科尔奈1928年出生于犹太家庭,许多家人在“二战”期间丧生于纳粹对犹太人的屠
杀,他本人是从大屠杀中逃生出来的。在苏联红军占领匈牙利之后,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年轻的时候,科尔奈就参与了全世界社会主义体制第一次重大改革——1956年的匈牙利
改革,而且在改革的思路上起了重要作用。这次改革虽然惨遭苏联镇压而流产,却对科尔奈的
一生有重大的影响。当时,他已经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在那
一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经济管理的过度集中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来自社会主义阵营
内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学术著作,受到了东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

  从一开始,科尔奈的学术生涯就是和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68年,匈
牙利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实施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而科尔奈正是这次举世瞩目
的改革的策划者和设计师。当时,科尔奈天真地(他本人语)认为,只要用市场取代了计划,
大多数计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就都能解决。

  但是,在此后,科尔奈观察到,匈牙利等国家放弃中央计划之后形成的市场社会主义经
济,并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那样运作,经济短缺的现象完全没有改善。科尔奈在
1980年出版的《短缺经济学》中提出软预算约束、短缺经济学等重要理论和概念,使他成为国
际上对经济转轨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家,不仅对东欧、中欧、苏联等国家,对中国的改革和转
轨,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短缺经济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内容没有展开。后来,
他在哈佛期间的著作《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米塞斯、哈耶克之后,对社
会主义制度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在计划经济的基本理论方面的贡献,是使科尔奈获得国际学界承认的开端。可以说,他是
第一位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透彻地分析中央计划的弊病,同时又对
经济学理论作出基础性贡献的经济学大师。除了计划经济、比较经济学、经济转轨,科尔奈在
其他重要的经济学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一般均衡理论、增长及创新,以及机制设计理
论等。

为中国经济改革贡献智慧

  科尔奈的理论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全程。他最早被中国国内引介和翻译出版
的著作是《短缺经济学》,中文版1986年面世,销量达到10万册,并于1998年再版。在1985年
前后,中国掀起了科尔奈热和“短缺经济学”热。吴敬琏教授曾在对《思想的力量》的推荐辞里
总结说,“科尔奈的绝大多数著作都曾翻译成中文,他的理论和观点是中国经济学人和关心中
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人们所熟知的,也对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吴敬琏教授同他的交往始
于1981年,交流的核心就是如何认清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科尔奈曾在为吴敬琏教授
八十寿辰的致辞里说,“我们相识很久,友谊深厚。”

2005年,香港科技大学,科尔奈与他的中国学生。从左至右:许成钢、王一江、科尔奈、钱颖一、李稻葵。

  早在1985年,科尔奈就受世界银行之邀来华访问,在当年9月2日到9日举行的宏观经济管
理国际研讨会(即著名的“巴山轮会议”)上,科尔奈指出,有效的改革应当把有宏观控制的市
场协调作为目标模式,同时努力缩小以至放弃行政协调机制。他的建议对中国经济改革有着深
远影响。
科尔奈(左)曾表示,和吴敬琏教授“相识很久,友谊深厚”。

  1999年,科尔奈再次应邀访华。他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领域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也对其他领域改革的落后深感忧虑。直到晚年,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可谓
休戚与共。

严父一般的老师和导师

  我最初认识科尔奈教授是在1986年春天哈佛大学的课堂上。前一年,科尔奈刚到哈佛,第
一次在哈佛讲授他全新的课程——社会主义体制(Socialist System)。我和他的交往是从听这堂
课开始的。

  科尔奈的课程非常特殊,就像他在自传中讲的,他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西方经济学教育,
完全是自己摸索的。所以,他在学术上的讲解和境界,都不同于标准的在西方授受的经济学课
程。他当时讲授的课程,就是他撰写《社会主义体制》这部著作的过程。科尔奈很快就请我和
钱颖一做他的研究助理,帮他的著作整理资料。

  他的课程让我们这些中国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因为他除了分析东欧的经济体制之外,还有
大量对于东欧体制下社会现实的描述,那种感觉真是入木三分。科尔奈讲的投资饥渴症、住房
分配原则等等,和中国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相似性,可谓是有的放矢。

  科尔奈有意识地不把自己的课程拘泥于经济学主流,而是更注重面对更广大的社会问题,
同时涉及政治、体制、社会学等诸多问题。他还每周组织一次研讨会,与他授课的风格一样,
完全不限制在主流经济学之内,而是跨学科的。许多非常有趣的人物被科尔奈教授邀请来参与
讨论。

  在他成为我的博士论文导师后,我和他的交往变得深入和亲密。作为导师的科尔奈教授很
严厉,但是作为长辈,他对人非常亲切。他会时常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由他太太亲自做晚
饭。后来,我也请他们到我家来吃晚饭。最让我吃惊的是,那次他到我家的时间跟我们之前约
定的时间分毫不差!后来,他告诉我,他对守时看得非常重。

  我到伦敦经济学院教书以后,仍一直和科尔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我曾多年在哈佛国际发
展研究所兼职,因此仍能经常见到他。大约在1994年,科尔奈曾请我在他的课堂上给他的研究
生们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我讲完之后,科尔奈表达了鼓励,但同时当着所有学生对我提出了批
评。他批评我忽略了大量的政治内容。实际上,他对我在各个方面的批评或提醒是三十几年里
一贯的,一直是我们亲密关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2年,科尔奈从哈佛退休,与夫人回到了匈牙利,成为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
(Corvinus University of Budapest)教授以及布达佩斯高等学术研究所(Collegium Budapest-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的研究员。那年秋天,我接到科尔奈的邀请,去布达佩斯高等学术研究所
参加他亲自组织的跨学科的国际会议。会议主题是如何建立信赖以及人们可以信赖的社会。这
是我第一次访问布达佩斯。一天傍晚,科尔奈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他的新家坐落在半山腰
上,风景优美。畅叙一番之后,他亲自驾车,带我们去城里一家小饭馆吃饭,吃的是匈牙利名
菜渔夫汤。那天饭后,科尔奈夫妇带我沿多瑙河游览夜景,他们很兴奋地领着我看河上的链子
桥、国会大厦,还指给我看很多他们曾经工作过的政府建筑物。

  科尔奈任国际经济学会(IEA)主席时决定,2005年1月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IEA圆桌会
议,中心议题为“市场社会主义,中国与越南的改革”。这是十几年后科尔奈第一次与自己过去
在哈佛的中国学生的集体团聚。2006年,在布达佩斯见到他时,他把我领到书店,很骄傲地翻
看收入他的自传的、他和他的学生们在香港科大的合影。

作为长辈,科尔奈(右)对人非常亲切,常邀我们去他家吃饭,由他太太亲自做晚饭。

  2006年,我参加位于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的一个会议并演


讲。我们再一次在布达佩斯相聚。他把我带到一家奥匈帝国时代留下来的豪华的咖啡馆,在那
里我们聊了很久。他给我讲匈牙利的历史、当前的政治经济问题,还问及若干我们共同的中国
朋友。那天,我们还谈了技术革命,包括Google等IT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2009年9月,联合国机构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学术会上,我同科尔
奈又见面了。他是那次会议惟一的主旨演讲人。他讲了关于技术革命、经济转轨和经济制度之
间的关系。会议结束后,我同他们夫妇乘船去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岛的古迹边,讨论我在这次会
上讲的关于中国改革的制度基础的论文。虽然他很喜欢这篇论文,但他同时尖锐地批评,说文
中对中国的政治因素分析不足。后来发表的论文是我接受了他的批评指正后改写的版本。

  科尔奈在2013年出版的《动态变化、竞争和剩余经济》,按照他自己的语言,是结束他一
生学术探索的最后一本主要著作。这本书是在他上世纪70年代的《反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的
体系。原本他计划写作《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两部并行的著作,最终因精力不
支,于是把《资本主义体制》一书中他认为最核心的想法集中在一起,成为这本著作。他认
为,如果集中在经济方面,人类历史上这两种基本制度的最大差别在动态方面,在技术进步方
面。他首先以百年的跨国数据为证据,陈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方面存在的重大差别,然后从制度上探讨,为什么会如此。应美国经济学会《经济学文献期
刊》的邀请,我为这本著作写了长篇书评。在撰写过程中,与科尔奈的大量讨论,让我更深入
地了解了他的思想,以及那些思想的来源和演变。

  2019年春,科尔奈因跌倒重伤住院手术,其间他的夫人因癌症去世。这双重打击给他带来
难言的痛苦。预感他来日不多,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安排我作为客座教授,并且安排在他的
办公室工作。他重伤之后,生活已经不能完全自理,而且创伤使他不能持续工作超过50分钟。
但他仍然每天从早到晚挤时间工作,而且坚持每周三下午到办公室与同事和学生见面。为了节
省他的精力,与我的见面则只在他的家里。一个月前,我们最后一次互通邮件时,他仍然在关
心中国发生的大事。

  有科尔奈教授作为导师,作为亲密的朋友,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幸运。这里面不仅包括纯学
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对人的基本理解。恩师西去,我悲痛难抑。他走过了漫长的智识
之旅,其思想拥有恒久的力量。他的思想不朽。

版面编辑:李东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