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9

最新封面报道|气候大妥协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1.5℃目标未确认,发达国家千亿美元援助未兑现,减少燃煤写入公约,中美确认气候合作,印度首作
承诺

  文|财新周刊 杜偲偲 李忆 陆文 胡越(发自格拉斯哥)

  11月5日,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
的主题是“青年”。会场附近,一场上万人的游行在寒意阵阵的开尔文·格罗夫公园开始了。游行
群众主张的议题包罗万象,从停止化石燃料使用到倡议食用素食;从呼吁1.5℃的温控目标到反
对逐利的资本主义,其共同目的是想对会场内的各方代表表达诉求或施加压力。

  现场最常听到的两句口号是:“我们想要什么?气候正义”“我们什么时候要?现在!”其他
被打出的口号和标语还包括:“改变体制,而不只是改变气候”“你会死于衰老,而我会死于气候
变化”“气候大会是一场幻梦”。穿着恐龙人偶的游行者举着“不要选择灭绝”的标语牌,北极熊打
扮的人偶则举着“拯救这个星球”的插画。

  在会场内的中国企业馆,连续参加了11年气候大会的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告诉财
新,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一届气候大会的场外抗议算是比较平静了,以往“更加热闹”。

  年年气候大会,年年游行抗议,反映的是对于气候大会这一机制推动谈判进展迟滞、监督
目标实现不力的不满。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同样面临重重阻力。

2021年11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举办期间,英国格拉斯哥手举横幅的抗议人士。

  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会议,为期两周,原计划11月12
日闭幕,但直到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间,随着大会主席夏尔马敲响木槌才落下帷幕。来自全球
197个缔约方的代表签署通过了决议文件《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这份11页的一揽子协议在全
球长期温控目标、《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减少燃煤使用、减少碳排放和资助气候脆弱
国家等核心问题上部分达成了共识。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会后表示,本届大会达成《巴黎协定》实施
细则对于维护多边主义、聚焦《巴黎协定》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
征程。不过,在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切的适应、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本届大会虽取得一定进
展,但还有遗憾和不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早已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还没有到位表
达了极大失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闭幕后发表视频声明说,《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重要的一
步,但也是一种妥协,“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状况”。与会各方迈出了重要
的步伐,但还“不够”。他呼吁,现在是时候进入紧急模式了,“气候斗争是我们生命中的战斗,
这场战斗必须获胜”。

  “不要用得到的收获去评价每一天,要用播下的种子。”古特雷斯引用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
易斯·史蒂文森的话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路上还有很多种子有待播撒,“我们不会一夕之间
或通过一场会议就实现目标,但我知道我们终将抵达”。

  分析人士认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是向前迈出的一步,但各国减排脱碳的努力还不足
以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2℃内。“COP26缩小了差距,但没有解决问题。”《自然》杂志援引荷
兰瓦赫宁根大学气候研究员尼古拉斯·霍恩的话说,各国现在需要拿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诺来应
对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得以敲定

  COP26最大的成果之一,是经过六年的谈判,各缔约方终于在格拉斯哥敲定了《巴黎协
定》的实施细则。2015年底《巴黎协定》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21)
上达成,各国提出要制定该协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其大部分细则在2018年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
(COP24)上得以通过,但有三个遗留问题——碳市场相关机制、增强透明度的规则、共同的
时间框架,一直未谈拢。这其中,与各方利益紧密相关的“碳市场机制”问题的谈判最为艰难,
从COP21至COP25均未达成决议。

  长期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王谋认为,跟以往相比,
今年的争议点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经过了马德里气候大会(COP25)的谈判,以及这两年来的
持续磋商,各方更了解了彼此的红线和诉求。

  “谈判刚开始的时候,会场里边各种‘红线’满天飞,究竟哪条是真正的红线,就要通过各自
的探底最后才能知道。”王谋对财新表示,马德里气候大会实际上给大家探了底,“知道各方想
要什么,本届会议有折中的方案提出来后,就会更快地促使我们进入一个妥协或达成共识的阶
段。”

  《巴黎协定》第六条(Article 6)允许各国通过碳市场等市场机制,部分实现国内减排目
标,主要包含三项机制:条款6.2允许国家之间进行减排成果的国际转让;条款6.4则意在建立
一个由联合国机构监督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以一个“可持续发展机制”(SDM)取代此前《京都
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条款6.8则为不涉及贸易的国家间气候合作(例如发展
援助)提供了正式框架。

  “Article 6的设立是想通过国际合作的碳市场机制,以低成本达成温控目标。”美国环保协会
(EDF)北京代表处全球气候总监赵小鹭对财新表示,如果这种机制设计得当,低排放国或者
减排成本较低的国家,可以在这一机制下将富余的减排量卖给高排放国或者减排成本较高的国
家,产生双赢的效果。即买方卖方都履行其减排承诺,同时降低全球减排成本。超量减排方可
以获得经济激励,而减排成本高昂的国家也获得低成本减排的选择,从而推动更强、更快的气
候目标的制定,推动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巴黎协定》的文本虽然概述了各个机制的基本理念和对参与方的要求,但未确定具体细
节。对于国际碳市场应该遵循什么规则,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背后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原因,但实际上都是涉及跟利益相关的问题,各个国家背后很多
产业都牵涉其中,所以第6条是所有条款里谈得最艰难的。”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柴麒敏说,谈判的关注点集中在统一的扣减方法、遗留配额的过渡机制以及交易抽头。
  统一的扣减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全球减排力度和解决“双重核算”的问题。“要求计算一个
统一的扣减方法就是希望有了市场交易后,交易国能够相应多减排一点,否则对全球整体减排
来说其实没有帮助,对有些国家也可能不公平。”柴麒敏介绍,所以需要考虑一个系数,比如
说A国将碳信用额卖给B国,B国计算碳信用额抵消量时,1个单位碳信用额只能算0.9或
0.8,“相当于打一个折,10%或者20%在交易过程当中直接被注销了,这个注销的部分就使得全
球减排量相比原来的目标反而增加了,提高了全球减排力度。”

  而“双重核算”指的是,针对同一个被转让的减排成果,转让国和受让国均将其计入自己的
国家自主贡献(NDCs),即一个减排成果被计算两次。对此,《巴黎协定》在6.5款明确提
出,6.4条产生的减排量要避免双重核算,协定的规则手册也提出了“相应调整”的核算机制,即
在一个账户的入账必须对应另一个账户的出账,以避免双重核算。然而,围绕这一机制如何以
及何时应用,一直存在争议。

  这也是《京都议定书》的遗留问题。在《京都议定书》的二分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承担着不同的减排责任:发达国家有自上而下、强制性的减排任务,发展中国家则无减排
义务。《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三个灵活履约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本,合作开发减排项目;发达国家可以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
量”(CERs),可用于抵消其国内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然而,在2009年后,这一体系开始发生变化。柴麒敏介绍,在当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COP15)上,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国家的适当减缓行动”的目标,这就存在其卖出的碳信用
额是否具有额外性以及是否从其减排成果中剔除,即双重核算的问题。

2021年9月15日,巴西,航拍因火灾被摧毁的亚马逊热带雨林。

  在此后的波兰卡托维兹气候大会(COP24)和西班牙马德里气候大会(COP25)上,巴西
始终坚持新的市场机制不应限制双重核算。巴西的这一态度,也被指是为“核证减排
量”(CERs)过渡问题赢得筹码。而当格拉斯哥的谈判进入第二周后,日本提出的“相应调
整”方案打破了僵局,新方案在何时开始使用“相应调整”的核算机制做了修改,巴西和美国支持
了这一方案,而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观察,印度的态度也在此后开始转变。

  最终达成的决定,被认为基本上解决了“双重核算”的问题。无论是在《巴黎协定》第6.2条
规定的国家间双边贸易中,还是6.4条下涉及多边交易的国际碳市场,东道缔约方都需要在首次
转让CERs时进行相应调整。
  “重复计算减排量不符合逻辑,是欺骗大气层的徒劳尝试。在格拉斯哥达成的协议表明这
是不能容忍的。”非营利机构“碳市场观察”的政策研究员吉勒斯·达夫拉森表示。

  而更为艰难的谈判集中在“过渡机制”上,即《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遗留的CERs是
否要过渡到《巴黎协定》框架下使用,这也是《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的主要障碍。

  其支持者认为,遗留的CERs有其开发成本,《巴黎协定》应当提供一个选项,让它能够被
结转过渡。反对者则认为,严格来说,遗留的CERs来自以往的减排行动,用于抵消如今的减排
量会导致无法真正实现全球减排目标。

  巴西是支持CERs结转过渡的主导国之一。“巴西有很多碳汇项目,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切。
”柴麒敏介绍,CDM项目是发达国家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发达国家往往主张将既往的项
目作废,在《巴黎协定》下重新开始新的机制,因而一些持有大量CDM项目的发展中国家就提
出反对意见,要求结转过渡。发达国家认为,大量2020年前的碳信用进入碳市场可能会导致市
场供给过剩,碳价下跌,无法起到碳定价促进减排的作用,因而欧盟等也希望能够控制进入市
场的CERs流量。

  “在今年的谈判中,各方都有让步,最终该条款为‘遵约市场’,避免了双重计算的问题,也
为自愿市场的合理记账提供了强有力框架,同时也支持采用了碳市场政策国家的减排行动。
”赵小鹭表示。
  最终《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达成的决议,处处可见妥协之态。它允许2013年1月1日后签发
的CERs过渡至《巴黎协定》的新机制之下,而这些CERs只能在缔约方的第一个NDCs中使用,
最晚可到2030年。林业碳汇则未被纳入第六条规则之中。

  对于为何选择2013年1月1日作为结转的时间节点,柴麒敏表示,2013年是一个政治节点,
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5—2012年)结束后,2013年开始实施第二承诺期,但由于
发达国家的拖延批约以及部分国家的退出,《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到2020年才正式生效,
很多相关履约工作都被耽搁。

  2012年,由于CERs的主要买家欧盟碳市场宣布,2013年后只接受最不发达国家的CDM项
目用于履约,CDM市场价格暴跌,CDM项目注册量大幅减少,但是仍有CERs陆续签发,但签
发量并无权威统计。根据日本政府设立的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估算,2013年1月1日以后的CERs
签发量大约相当于3.3亿—3.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赵小鹭表示,可结转的CERs在1.2亿吨二氧
化碳当量左右。

  虽存在供给,但若需求不存在,CERs交易也无法进行。王谋认为,过渡机制更多的是具有
一种承认意义,即肯定过去产生的减排配额的努力同样具有减排意义,对于这一机制有可能削
弱全球减排力度的担忧,可以在日后的抵消机制等规则设计中予以考虑。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决议也规定了新的减排量签发规则。在《巴黎协定》条款6.4规定的
机制下,新签发的减排量被称为A6.4ERs,在签发的同时,至少还要注销其中的2%。联合国管
理机构还将对此收取5%的收益分成,这笔资金将被纳入“适应基金”,来资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
候变化。相较而言,条款6.2的机制显得更为宽松,在此机制下,双边可进行国际间减排成果
(ITMOs)的转移,用以交易的ITMOs可以来自A6.4ERs,也可以是2021年签发的减排量,且无
注销和收益分成要求。

  王谋表示,相比6.4条的决议中,要求“减排额度在第一次转让中抽取5%的经费贡献给适应
基金账户”,6.2条决议中没有收益分成的要求,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国家购买行为倾向于选择条
款6.2下的双边合作机制转移碳减排额度,而不一定在国际碳市场上去购买。

  但就目前而言,市场机制仅仅只搭建了基本框架,交易的条件还不具备,实施仍待时日。
“现在就相当于你在海上,希望有艘船能把你救上去,通过格拉斯哥的协定,现在你看到一艘
船在那里了,但是上船的梯子还没铺上。”中创碳投副总经理钱国强对财新表示。

  根据《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决议,《巴黎协定》条款6.4的“监管机构”将于2022年召开两次
会议,开始制定市场相关规定,此外还将制定应用相应调整的指导,研究是否允许从“避免排
放”中获得信用,例如纳入森林碳汇。2028年,还将审查是否对条款6.2下的碳信用使用进行限
制或保障。

  钱国强认为,根据这一时间表,市场机制真正运作至少还需要两三年。很多操作细节还有
待进一步落实,比如各方关注的“项目的额外性”怎么认定。“额外性”指减排项目及其减排量在
没有市场机制支持的情况下,难以依靠现有条件实现。许多观点认为,在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
发展中国家,即便没有清洁发展机制,大量风电和水电设施仍然会被修建。

  “额外性的标准,完全按照环保要求也没有操作性,需要找到和现实的平衡。如果是定性
的标准无法执行,因为额外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最终还是要有一套模板,你做到了什么
就是有额外性的,本质上是一个政策尺度和门槛的问题。”钱国强说。此外,市场机制的实施
还需要建立起项目批准、论证的方法学,以及相关的机构等。

  赵小鹭表示,《巴黎协定》第6条将激励全球碳市场的建立,也将潜在地影响国际碳市场
的供应和需求,当然也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对于履约市场和自愿市场的设计,
如上限设置、配额分配以及相应调整。

  多位专家认为,即使国际碳市场的相关机制建立起来了,是否有需求,需求有多大,主要
的买方是谁,目前均难以预测,这取决于东道国NDCs、市场相关机制究竟是严格还是宽松,
更可把握的仍是各个区域碳市场。

  柴麒敏表示,国际碳市场可能面临很多政治、经济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卖方通过卖
出减排量能够获得经济回报,但买方考虑购入碳信用额度会影响到其减排的实施力度,有可能
购买的动力不足。“这背后其实要计算碳市场对产业的回报是多少,碳价驱动创新背后所带来
的全球市场的利益是多少,所以这个机制能否行稳致远,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此次达成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还在透明度和共同的时间框架问题上达成了决议。透
明度规则是为了确保各国报告足够的信息,以确认其是否正在履行减排承诺。此次有关透明度
的讨论多为登记表的细节内容。而共同的时间框架,指的要统一各国修订和监测其气候承诺的
频率,各国在以5年为期还是10年为期上争论多年。最后达成的决议重申了各国在更新NDCs方
面的自主性,并鼓励各缔约方在2025年报告截止期为2035年的NDCs,2030年报告截止期为
2040年的NDCs,此后每五年更新一次。多位大会观察者表示,这类问题更像各国的筹码,也
被用以控制实施细则整体的谈判进度。

聚焦温升 1.5℃目标

  在本次大会进入尾声的11月10日,大会协议草案发布。该草案敦促各国在2022年“重新审
视并加强”各自的碳减排计划,在年底前提交实现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草案还敦促各国“加速
淘汰”煤炭,以及停止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补贴,并在“本世纪中叶或前后”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
放,以遏制全球变暖。

  批评者认为,该文件提出的大部分目标都缺乏明确的最后期限和执行机制,也没有将“把
温度上升限制在1.5℃内”明确设为一个全球目标。

  2015年底签署的《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是,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
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此后,欧美学者试图将控制温升的红线
提高到1.5℃,因此需要在2030年之前将全球排放量减少45%,并在本世纪中叶将净排放量降至
零。发达国家基于此目标,普遍将2050年定为碳中和目标年份,并希望在此次气候大会上达成
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的共识。

  而中国在上述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是希望坚持《巴黎协定》的最终文本。中国气候变化事
务特使解振华在大会期间表态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
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是基于科学和规则制定的,体现了
最大的包容性、可达性,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如果要提出更具有雄心的目标,改变《巴黎协
定》此前确定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实际上现在能不能实现既定目标,不在于各国的口号,而在
于行动。他引用国际能源署(IEA)最近的报告认为,如果全世界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
放,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而发达国家现在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2021年11月17日,印度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16日晚,印度空气质量管理委员会要求首都地区和周边关闭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
学校,直到有进一步通知。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必须比2010年的水
平下降45%,才有可能保持住1.5℃的温升目标。在2018年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美国、俄罗
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这四个石油盟友国曾拒绝接受IPCC的1.5℃报告。而在COP26召开前
的G20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已经达成维持1.5℃控温目标的基本共识,该声明敦促采
取“有意义且有效的”行动来抑制全球变暖,但几乎没有做出具体承诺。

  与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相比,COP26的协议文本在1.5℃目标上更加聚焦。《格拉斯
哥气候公约》重申,“长期的全球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的
2℃,并努力将温度上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同时又“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温度
上升到1.5℃时将比2℃时低得多,并决心努力将温度上升限制在1.5℃”。此外,公约还指
出:“要在2100年之前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就必须迅速、深入和持续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
排放,包括在2030年之前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的水平减少45%,并在本世纪中叶左
右达到净零”;根据现有的减排承诺,到2030年排放量将比2010年高出近14%;各国承认需要更
快地减少排放,并同意每年报告进展情况。

  “可以说1.5℃被进一步摆上了桌面。”绿色和平全球资深政策顾问、气候变化大会非政府组
织观察员李硕表示,虽然最后达成的一揽子决定仍然延续了《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没有
将“把温度上升限制在1.5℃内”明确设为一个全球目标,但新增的条款、各国的发言,越来越多
地往1.5℃目标上转移,“1.5℃应该说是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更强的政治认同”。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气温已经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了约1.1℃。11月9日,联
合国研究人员综合此次大会之际各国五年一次更新的减排承诺估算,地球升温可达2.5℃。而据
在德国NGO“气候行动追踪器”网站上最新发布的分析,如果各国实现2030年的目标,到2100
年,全球气温仍将比前工业化水平高2.4℃。

  这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在2℃以内,力争1.5℃”的温升目标相距甚远。《格拉斯哥气候
公约》指出,目前各国提交的自主贡献承诺远远没有达到温升1.5℃的要求。各缔约方达成的共
识是,2022年召开COP27时,各国再将现有的国家自主贡献评估一遍,以使全球努力跟1.5℃的
目标更加靠拢。

  公约还包含一些国家终止森林砍伐、减少甲烷排放的承诺,以及金融部门承诺将数万亿美
元的投资转到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的公司。然而,建模表明,这些承诺仍不足以将全球变暖限
制在比2015年《巴黎协定》规定的前工业化水平高2℃的水平。

  “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保住了1.5℃温升目标的生命力。但是,它的脉搏跳动得
很微弱,只有我们信守承诺并将承诺转化为迅速行动,它才能存活下去,实现《格拉斯哥气候
公约》中提出的到2030年及以后提高雄心的期望,缩小仍然存在的巨大差距。我们必须这样
做。”夏尔马表示。

传统能源的黄昏?

  COP26的另一大亮点,是将“退煤”首次写入公约案文。“碳中和本身就是能源问题。”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家华对财新表示。据国际能源署数据,至2020年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
石燃料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约为61%,为近30年新低。包括风、光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
电量占比明显上升,占总量的30%左右。

  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煤炭是碳排放强度(单位热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化石
能源。在提供相同能量的情况下,煤炭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石油的1.5倍、天然气的2.2倍。因
此,在减排时间表上,煤炭使用的退出是最为紧迫的安排。而能源行业以多快的速度退出煤炭
的使用,也是COP26上争论的焦点问题,直至大会快结束,各方仍未达成一致。大会协议草案
中的措辞一度是:敦促各国开始减少(无碳捕获的)燃煤发电,并开始取消对其他化石燃料的
补贴。

  但在11月12日临闭会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印度及其他一些国家提出动议,将
协议草案中关于燃煤使用的措辞由“逐步淘汰”改为“逐步减少”。尽管有其他国家包括发展中国
家的代表对此表达了失望,但这项修改最终写入了大会协定的终稿里。COP26主席夏尔马表
示,对事件的发展“深感遗憾”,但保护整个协议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方,首次统一分阶段压减淘汰未进行碳捕捉的煤电。但煤
炭使用占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希望过快淘汰煤炭等化石燃料。以印度为例,其70%的能
源消费来自煤炭,“退煤”意味着关闭火电厂,改变能源结构,对其而言无疑是一个需要时间去
完成的艰巨任务。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长布彭德·亚达夫在COP26大会上表示,有必要对该项协
定进行修改,以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国情”,富裕国家不应指望贫穷国家停止对化石燃料的补
贴,收入最低的家庭依靠这些能源来降低能源成本。他还特别指出,煤炭在大会上被“单独列
出”,但同样作为化石燃料的石油或天然气没有类似的逐步淘汰要求。

  一些发达国家对上述措辞的修改感到失望。欧盟特使弗朗斯·蒂默曼斯表示:“逐步淘汰煤
炭的时间越长,对自然环境的负担就越大,对经济的负担就越大。”绿色和平组织执行董事詹
妮弗·摩根,对本次会议达成协定的评价是“好坏参半”。“他们改变了一个词,但他们无法改变
这次COP会议发出的信号,即煤炭时代正在结束。”她说,“如果你是一家煤炭公司的高管,这
次COP会议的结果很糟糕。”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方莉对财新表示,在美国一度退出《巴黎协定》、新冠疫情
全球大流行等多重挑战后,大家对是否还能够坚持气候行动、把《巴黎协定》进行到底,“其
实COP26会前是有很多不同讨论的”。她认为,尽管COP26尚未解决一些关键争议,但它最重
要的意义在于,仍然强化了让煤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将《巴黎协定》
继续下去的全球共识,“这个目标大家不再有异议,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进展”。

  研究表明,2036年前全球化石能源的需求将呈大幅下降的态势。这项于COP26期间发表在
《自然》子刊《自然-能源》上的研究估算,如果全球持续生产更多石油和天然气,导致生产
量超过未来实际需求,预计将有总价值至少11万亿美元的大量基础设施、物业、投资最终成
为“搁浅资产”,到2036年,全球所有化石燃料相关的资产中接近一半将完全贬值。

  该论文第一作者、剑桥大学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心研究员Jean-Francois Mercure表示,向
清洁能源转型整体上将使世界经济受益,但其过程需谨慎处理,否则将造成区域性的惨状,影
响全球稳定。

  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减排,也得到更多重视。在COP26的第一周,超过100个国家加入
美国和欧盟牵头的“全球甲烷承诺”,旨在到2030年使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的全球排放量较2020
年减少30%。其签署国占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二,涵盖了30个最大甲烷排放国中的半数。分析认
为,该协议是此次大会的重大进展之一。“本届缔约方大会将被铭记为甲烷时刻,这一年,这
种长期被忽视的气候污染物终于得到了它所需要的关注,这对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至关重
要。”EDF全球气候事务副总裁凯丽·基兹耶尔对财新表示,虽然比理想的要弱一些,但COP26
发出的逐步淘汰煤炭和化石燃料的信号是重要的。

  石油开采时的燃烧气体、填埋场垃圾焚烧和农业生产排放的甲烷,是导致地球升温的第二
大温室气体,仅次于二氧化碳,其增温效应高、寿命短。管控甲烷可以起到更快的延缓升温的
效果。多位观察人士认为,甲烷减排在国际气候议题中被大力推动,主要受到美国的影响。由
于在美国国内,《清洁电力支付计划》(CEPP)难以得到议会通过,二氧化碳减排遇阻,因
而执政的民主党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甲烷减排,进而在国际上推动这一议题。

  赵小鹭介绍,从全球来看,在能源领域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油气行业,其甲烷排放主要
来自上游开采,其次是中游运输,下游也存在一定排放。油气行业的减排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而且很大比例的减排措施可以做到零成本甚至是负成本。此外,农业领域的甲烷减排也是全球
甲烷减排的难点,但各国都在开始加强这些领域的甲烷管控。

  “在中国,甲烷的主要来源是煤炭行业,主要来自煤矿瓦斯。相对于油气行业的甲烷减
排,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这是中国甲烷减排面临的特殊难点。”赵小
鹭表示,对于煤炭行业的甲烷减排来说,通过减少煤炭使用量和供应量是最有效的。

  另一个难点是,关于甲烷减排,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基础数据薄弱、检测技术落后等问
题。柴麒敏介绍,中国高度重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正研究制订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但
在确定目标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的困难和挑战。

新的自主贡献承诺

  与以往气候大会的重要进展出现在大会后期不同,在此次大会前的G20峰会和大会初期,
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巴西都做出了新的减排承诺。

  11月10日,COP26协议草案公布的当天,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
和美国发布了联合宣言,承诺两国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做更多工作以减少排放。在这份引人关注
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中国首次承诺解决甲烷
的排放问题,计划在最近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之外,再制订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
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中美两国将加强甲烷排放上
的各层面合作,并计划就此在2022年上半年共同召开会议。

  能源转型方面,美国表示已制定到2035年100%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中国则表示将
从2026年至2030年,即中国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开始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并尽最大努力加强
此项工作。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
进程。

  在宣布上述联合声明时,解振华指出:“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我们需要
承担起我们应有的责任,本着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与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拜登
任命的美国全球气候特使克里表示,该联合声明是他和解振华之间30次会晤以及在格拉斯哥多
次讨论的结果。他称:“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已经同意在这个决定性的十年中提高气
候雄心。”

  古特雷斯对中国和美国在大会期间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表示欢迎。欧盟气候政策负
责人蒂默曼斯,也肯定了中美联合宣言对此次气候峰会的推动作用:“看到这些在许多领域存
在分歧的国家在人类当今面临的最大挑战上找到了共同点,这真的很令人鼓舞。这当然有助于
我们在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协议。”

  EDF总裁弗雷德·克鲁普对财新表示,美中加强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是“一个充满
希望的迹象”,表明这两个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国家将继续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虽然细节不
多,但这项声明很重要,因为美中两国必须与其他主要排放国一起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在李硕看来,在中美双边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这一联合声明给中美的气候沟通创造了
更合作性的氛围。“它避免了中美在气候问题上最坏的情况发生——在气候问题上进行脱钩。
”同时,他认为,也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和2015年中美在《巴黎协定》出炉时的气候合作不
同,“世界可能不能仅仅依赖于中美形成的双边成果来解决气候问题”。这样的成果,能在一定
程度上平缓格拉斯哥大会的激烈争议,但无法解决全球气温上升的问题,此后还需要各国付出
很多努力。

  2014年,中美双方第一次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份声明被认为推动了次年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的达成,其中很多内容被写入《巴黎协定》。

  “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之前,中美发布了一系列气候变化双边声明,这些声明谈及了
诸如减排、处置《巴黎协定》规则书等重要问题,中美达成的双边协议的很多内容最终几乎是
被复制粘贴到《巴黎协定》里边去了。”李硕认为,这表明当时中美之间达成的双边协定,就
是国际气候治理的黄金标准,但如今中美的联合声明只能起到一个兜底作用。

  “我们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减排力度和执行不足的情况,这些问题现在看来不可能通过格
拉斯哥一次大会来解决,2022年我们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李硕认为,与2015年相比,发展
中国家内部的利益诉求也进一步多元化,在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了气候
变化的紧迫性,这些国家要求同时加速减排和资金保障,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将资金作为减排
行动的先决条件。

  此次气候大会的一个重点议程,是在《巴黎协议》达成六年后,回顾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
(NDCs)承诺的完成落实情况,并基于此提出新的承诺。根据《巴黎协议》,各缔约方根据
自身情况定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并在2020年之前和之后的时间内,每五年概述并传达该
缔约方的气候行动计划和方案。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在今年10月28日向联合国提交了自主贡献承诺。与
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公约组织秘书处首次提交的承诺相比,本次提交的《中国落实国家自
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两份文件,
首次将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了国家自主贡献的承诺之一。

  在NDCs的具体目标上,中国进一步将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
的下降比例,由原有的60%—65%提升至了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提
升至25%,森林蓄积量相比2005年的增长由45亿立方米提升至60亿立方米。此外,还首次将“风
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列为具体目标。

  至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已下降48.4%,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然
而,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又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仍将增长,以煤为
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从能源角度来看,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困难。

  而作为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比极高且人均碳排放最多的第二大排放国,美国拜登政府承
诺将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在美国国内,拜登和民主党
提出的3.5万亿美元的基建和气候方案,旨在通过向富人和大企业加税来应对社会不公和气候挑
战。但由于两党及民主党内不同派系在支出数额、税率等方面的分歧,该提案的金额规模已缩
水至1.75万亿美元。这份对拜登气候议程相当重要的支出法案,目前在美国国会的立法前景仍
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此次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最值得关注的国家自主承诺进展,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印
度、巴西都做出了新的减排承诺。目前,印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但直至本
次大会前,印度并没有提交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当时,印度拒绝宣布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呼
吁,并称相比制定减排目标,世界更需要制定可靠的减排途径。
2019年11月6日,孟加拉国达卡,工人从货船上卸煤炭。

  作为全球煤电使用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惟一没有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国家,印度在“气
候行动追踪器”的评估中被评为“严重不足”。“气候行动追踪器”通过构建一套模型,量化和评估
世界各个国家的气候变化减缓目标、政策与行动。

  在11月1日的领导人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远景目标。此
外,莫迪还宣布了到2030年,印度的非化石能源产能将达到500吉瓦、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印度
50%的能源需求、碳排放总量将减少10亿吨等近期目标。
  到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是几个主要排放国公布的碳中和目标中最晚的。在面对其他缔
约方的质疑时,莫迪辩称印度“在精神和文字上”都坚持了其气候承诺,还强调占世界人口17%
的印度仅贡献了全球排放量的5%。此外,他还表示,印度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
的比例,由2020年的38%提高到2030年的50%。

  另一排放大国巴西则承诺,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50%。
虽然这一目标看起来比巴西此前承诺的减排至43%要更进一步,但实际上,巴西在2020年才将
前后对比的起始年份修订到了2005年,以更容易达到减排目标。

  此外,占全球经济一半左右的七国集团成员(美、加、英、法、德、意、日)均更新了
2030年的目标,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其他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中,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其总统普京10月13
日表示,俄罗斯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为油气生产大国的沙特阿拉伯,也将碳中和目标
定在了2060年;煤炭大国澳大利亚的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在10月26日发布了该国2050年前实
现碳中和的计划,但未提及具体的减排路径,甚至不打算出台任何限制使用化石燃料的措施。

迟迟未到位的千亿美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在资金问题上的讨价还价,贯穿于减缓、适应与气候灾害
等各类议题之中,是历届气候大会上不变的主题。富裕国家无法如约交付1000亿美元的承诺,
在COP26大会前夕得到正式确认,发达国家资金兑付不足的问题也被写入大会最终达成的《格
拉斯哥气候公约》。另一大进展则是各方在气候资金上的承诺有所加码,但由于各方还未在气
候资金的定义上达成共识,分析人士认为,在实施过程中气候资金可能仍会归为一笔糊涂账。

  由于发达国家对碳排放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
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以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
转型。2015年的《巴黎协定》则进一步明确了将自2020年起保持这一资金支持规模,直至2025
年。

  但联合国委派的气候资金独立专家组于2020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在调查后得出结论:这
一目标并没有如期交付。COP26举行前一周,大会主席发布公示称,经测算,原本应该在2020
年实现的1000亿美元承诺短期内无法兑现,可能要等到2023年才会实现。据经合组织
(OECD)今年9月公布的数据,2019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仅达到796亿
美元,比2018年也仅仅多了7亿美元。

  “有进步,但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经合组织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
研究员艾马尔·巴塔查里亚强调,1000亿美元“应该是下限,而不是上限”。

  是哪些富裕国家在兑现承诺上拖了后腿?巴塔查里亚说,在发达国家的代表“七国集
团”中,德国、日本和法国是在气候融资上体现出担当的三个国家,英国和加拿大次之,美国
和意大利则是最后两名“后进生”。

  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享受了历史上大力发展工业、大量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红
利,有责任在应对气候问题中做更多。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在COP26大
会开幕时承认,“对于历史排放和现存的排放量负有最大责任的那些国家,还没有做到它们应
做的那一份”,尽管他并没有点明这些国家包括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研究员Alina Averchenkova认为,每
年1000亿美元远远不够,如果同时调动公有资金和私营领域的资金,可以利用的资金应该是万
亿级的。“疫情已经向我们展示,只要政治意愿到位,这是可以实现的。”她说。

  因此,除了督促各国在2022年底推出更激进的减碳目标,《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再次强
调:必须让脆弱地区和国家得到更多帮助。这份文件特别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带来的巨额损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随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多发,地处海
岛、冰川等脆弱地区的国家尤其需要富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援。
2019年7月30日,格陵兰岛伊鲁利萨特,气候变化对格陵兰岛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地天气异常温暖,不少冰川都在融化。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称,富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需要“显著增加”至“超越
每年1000亿美元”,以帮助相对贫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各方同意将长期资金议程延续至
2027年,发达国家将继续现有义务至2025年,并于2024年完成2025年后新资金量化目标的成
果,同时就资金机制、资金预测双年报和资金透明度等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后续工
作安排。

  外界原本预期,2025年后,气候资金支持的规模将再上一个台阶,而这一更具雄心的新目
标或将在格拉斯哥达成。但COP26并未明确2025年—2030年气候资金目标等具体内容,这些缺
失的内容或已暗示,在提供气候资金问题上,各国之间仍存较大分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
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气候政策室副主任熊小平,对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资金数量并不乐观。他
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通胀预期加剧、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让发达国家达到
甚至提高其气候融资的承诺份额,仍有一定的难度。
  长期以来,“气候融资”的定义是一笔糊涂账。《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承诺,将继续制定一
个所有国家都能接受的“气候融资”的定义。目前,不同国家对此的定义不同,例如一些国家和
组织将用以清洁水供应或建学校的发展援助也视为气候融资,一些国家还将贷款视为气候融
资,另一些国家则认为气候融资应作为赠款提供。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中既有赠与,也有
贷款,后者的比例甚至更高。截至2018年,富裕国家交付给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中大约四分
之三都是以贷款形式提供的,日后仍需偿还。

  “我们发展中国家提到的资金多半指的是政府资金中用于资助、捐赠或者是无偿援助的部
分,而在发达国家看来,筹资1000亿美元即是‘运作’1000亿美元,改头换面的其他官方援助资
金都可以算在其中。”王谋介绍,根据他此前的研究,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协议》下提的300
亿美元资金目标,只有100多亿美元符合发展中国家主张的新的、额外的公共资金要求,其他
有的是改头换面的官方援助和一些非公共资金。

  “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在被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的概念。”他认为,未来发达国家会拿
出一定的官方援助资金,让国际治理进程能够得以持续,但完全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诉求的可能
性较低。“资金议题是一个平衡点,也是发展中国家的要价点,是一对矛盾,会有一个平衡。”

被忽视的 “损害 ”与 “适应 ”

  COP26大会第九天,图瓦卢外交部长科菲在海水中发表的一场近乎行为艺术的演讲视频,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西装革履地站在海水中,演讲台和身后的图瓦卢国旗和联合国旗帜也
同样立在海水之中。齐膝高的海波,不断打湿着他卷起的西装裤脚。

  人口仅1.1万人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地势低洼,最高点仅高出海平面4.6米,平均海拔高度
不足2米。图瓦卢由九个珊瑚环礁岛群组成,陆地总面积仅26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澳门。若
海平面继续按照目前每年20毫米—40毫米的速度上升,该国在100年内就将无法居住。

  除了海水上升的威胁,图瓦卢还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风暴潮、旋风和海啸越发频
繁。海水渗入提高了该国的土壤盐度,使该国岛上可种植的植物受限。水温升高、海洋酸化已
经影响到作为鱼类苗圃的珊瑚生态系统,使图瓦卢人捕鱼、食鱼的难度增大。在极端经济风
险、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下,图瓦卢也被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COP26大会第九天,图瓦卢外交部长科菲在海水中发表视频演讲,呼吁关注海平面上升问题。

  “损失与损害”问题被脆弱和贫穷国家视为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一话题也成为此次大会上争
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会谈判进度。“损失与损害”指的是无法去适应、会
造成永久性损失的气候变化影响。它既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气温升高等缓慢发展的过程,也包括
洪水、飓风、热带龙卷风等极端事件。

  世界银行在2021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海平面上升可能使部分岛屿国家面临“消
失”危机,这其中不少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列。许多处于气候变化影响前沿的国家的人们称,
气候变化给他们的社区带来的影响之大,已让他们无法再“适应”,只能“重建”或搬走。一些低
收入国家希望富裕国家能够补偿/赔偿它们受到的损害。此前,图瓦卢、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岛国
还宣布成立一个委员会,为它们通过法院向主要排放国要求损害赔偿铺平道路。美国和欧盟等
富裕国家则担心,这一问题将带来无限的经济负担。

2018年2月2日,气候变暖引起印尼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当地村落被席卷而来的垃圾淹没。

  本次大会上,各国也未能就是否设立一个“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该基金是一种保险
政策,可以补偿气候脆弱国家因其他国家的排放而造成的气候灾害损失。COP26协议中包括计
划建立一个联合国下辖的“技术援助机构”办公室,该办公室将继续研究上述基金事宜。

  格拉斯哥大会召开前,COP26官方发布的解释文件也写道,本次会议的四大协商目标就包
括努力支持和鼓励被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建立防御预警系统、使其基础
设施和农业更具弹性等,从而让处在气候变化第一线的脆弱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不至于失去家
园、生计甚至生命。

  自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损失与损害”一直是国际气候政策的“第三支柱”,另外两个
支柱是“减缓”和“适应”。实际上,它在气候谈判中更容易被忽视,之前从来没有为损失与损害
预留任何资金。在COP26大会上,有关损失与损害的关键议程是“圣地亚哥网络”,COP26决议
案文敦促发达国家为“圣地亚哥网络的运营和技术援助”提供资金。虽然没有实际的资金承诺,
但这一议题仍被认为取得了突破。德国政府已宣布出资1000万欧元来支持该网络。

  此次大会决议也特别将气候适应问题在文本中前置。多位专家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减缓
的工作和承诺已在会议初期得到了较好推动,另一方面,将适应问题前置可以体现对于不发达
国家诉求的重视,且无需付出太多成本。这是大会主席国英国的一项巧妙设计,可以为其他议
题的谈判创造较好的基础。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战略,然而长期以来,减缓一直处于舞台中央,适应工
作则进展较缓。相比于全球在气候减缓方面确立了全球的行动目标,《巴黎协定》要求设立的
全球适应目标要求一直未落实。此次大会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工作安排,决定建立并立刻启
动“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两年工作计划”,将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内,讨论如何建立
全球的气候适应目标。

  王谋介绍,适应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之一是,适应和减缓行动影响的范围是不同的。减缓
行动对全球各国都有普遍影响,“在中国排1吨二氧化碳和在美国排1吨,对全球的影响是一样
的,最终都是要排到大气里边”。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影响局限在每个国家内部,和每个国
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更相关,因此发达国家对适应问题的关注度,远小于对减缓问题的关注。
此外,正是由于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如何确定全球目标也是一大难点。

  减缓和适应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往更坏的方向发展,需
要充足资金来淘汰煤炭等化石能源、投资清洁能源、全面转型电动汽车等,以减少人类活动带
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并阻止气候变化的发生;另一方面,“适应”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
已经发生的情形,增强自身能力去应对气候风险。例如,面对海平面上升和越来越多发的洪
灾,需要为易受灾社区建立起屏障甚至帮他们迁移;要应对严重的干旱,则需改造农业系统,
使其更具韧性。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然而,在实际资助时,资金往往主要流入减缓而非适应战略中。OECD的报告发现,2019
年,在发达国家给到发展中国家的800亿美元中,仅有25%流向了应对极端天气、建立保护屏
障等气候适应工作,其余资金都流向了清洁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有关碳减排的项目中。

  “发达国家之前不太愿意谈适应问题,他们认为减缓有全球的效果,而适应对全球的影响
不会那么明显,收益更多的是适应的本地。而且如果投资是花在适应上,那可能是个无底洞。
比如说你修建挡水台来防止海啸,修5米还是6米才足够?这个东西很难去决策。”王谋表示。

  方莉告诉财新,由于很多时候气候适应资金的出资者和受益者并不完全一致,尽管气候适
应投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减少社会损失,但就目前形势来看,私人投资者很难成为最大受益
者,这就需要更多公共资金的投入。“我们测算过,每投资1元在气候韧性基础设施上,在未来
30年可以产生2元—20元的收益,但和其他非常有竞争力的行业比起来,这个收益率可能显得
没那么诱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本次大会期间发布的《2021年适应差距报告》预计,仅发展中国
家,2030年前的适应成本极有可能达到每年1400亿—3000亿美元这一预期区间的上限,2050年
前可能达到每年2800亿—5000亿美元的上限估值。总体而言,该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适
应成本是当前气候适应公共资金流的5—10倍,且资金缺口还在不断扩大。

  如此计算,2019年发展中国家实际获得的796亿美元,的确是真实成本的九牛一毛。因
此,对英国政府在会前公布的2023年兑现1000亿美元承诺的新预期,发展中国家表示无法接
受。

  “极度令人失望。一个十几年前就许下的承诺,却要让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为它的交付等
待更长时间。”马尔代夫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说。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是受到气候变化威胁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断上升的海平面让这个美丽群岛面临逐渐消失的风险。

  带领“最不发达国家集团”(LDC)参与气候谈判的埃塞俄比亚代表恩达卢坦言,他们没有
足够多的钱来适应气候变化。1000亿美元的延迟兑现让贫困国家的代表难以接受。LDC集团的
46个国家大多位于非洲大陆。然而,数据显示,资金的地区分配并不均匀。2016年—2018年,
气候资金中43%流向亚洲,仅有25%流向更穷困的非洲,美洲地区则拿到17%。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承诺,到2025年将“适应融资”增加1倍至400亿美元。适应融资约占
目前向中低收入国家8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四分之一。它还特别强调了气候适应工作的资金需
求,资助在理论上应该减缓、适应均分,并敦促发达国家至少将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适
应气候变化的集体资金增加1倍。

  观察者指出,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文中嵌入视频为: 经济学能帮助对抗气候变化吗?
  视频说明: 如果经济学就是关于奖励的学问,有什么方案可以让更多企业和人们参与? 那
么,经济学能帮助对抗气候变化吗?看诺奖经济学者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版面编辑:刘潇
社论|什么是入世20周年的最好纪念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努力创造条件,早日加入CPTPP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届20载,官方和民间纪念活动陆续展开。不久前,中国
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入世经验无疑可作为中国加
入CPTPP的镜鉴,极其重要的一条启示便是:扩大开放需要良好的内外环境。当前,中国可通
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为加入CPTPP、推进全方位开放创造更有利的内外条件。这
也是对中国入世20周年的最好纪念。

  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为加入WTO(包括
其前身“关贸总协定”),中国历经15年漫长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WTO第四届
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次日,议定书签署;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
事实证明,中国入世这步棋走对了。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对全球经
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20年间,中国GDP激增8倍,贸易总额猛涨近10倍,利用外资规
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跃居全球第一。入世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节
点,它使中国贸易环境大为改善,在更大范围获得基于规则保护、更加稳定的贸易最惠国待
遇,出口产品面临更低的关税水平和更少的非关税壁垒,且贸易争端解决有了基于多边规则的
可预见性。可以说,中国是最近20年多边贸易体制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入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改善的国内外环境。就国内而言,虽然
许多人士对于中国入世忧心忡忡,特别是担心农业、汽车等产业会被冲垮,但是,都意识到全
球化乃大势所趋。当时,围绕入世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媒体广泛报道,全民划出了一条壮丽的
学习曲线。这一幕过来人当历历在目。这一过程既普及了WTO常识,也使得中国各级政府和民
众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制定了应对措施。就国际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改变了立
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努力缓和与主要大国、周
边国家的关系,这一过程与入世谈判恰恰同步。即便15年间国内外风云变幻,“黑发人谈成了
白发人”,中国政府入世的决心也没有动摇。

  中国加入CPTPP,决策层也已下定决心,接下来,亟须为后续谈判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目前,国内对于CPTPP的讨论远不如入世那么热烈,有些人甚至抱有“开放得差不多了”的心
态。同时,现有大国关系和亚太地区国际环境也极其复杂。中国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全力营造加
入CPTPP的良好环境:在国内要加大针对CPTPP的研究、讨论和宣介力度,知晓CPTPP的门
槛,找出存在的差距,并制定改进方案;在国际上则需与重要贸易伙伴和CPTPP成员国打好交
道。近日举行的中美两国元首视频会晤是一个重大的积极的信号。

  当然,无论能否顺利加入CPTPP,中国扩大开放也不会停步。习近平主席近日在多个公开
场合强调三个“决心不会变”,“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
”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无疑有利于
中国早日加入CPTPP。

  营造扩大开放所需要的良好内外环境,最重要的是以改革促开放。仍以入世为例。中国入
世的谈判过程,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大体同步,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成
功入世奠定了体制基础。为满足入世要求和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共清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
门规章与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或修订,或废止。这也是中国
为与国际接轨而实施的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制度性改革。近年来,中国着力提高服务业开放水
平,加快国内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不断扩大金融开放,陆续修订了外资市场准入相关法律法
规,取消了对外商企业的歧视性待遇以及股比等限制,不少领域的开放程度已经超出当初的入
世承诺。

  然而,中国要加入CPTPP,仍面临一些体制性障碍。CPTPP不仅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和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而且在规则上提出了
比WTO以及其他自由贸易协定更严格的要求,包括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国有企业、劳
工权益、数据自由、环境保护、监管一致性、透明度与反腐败等方面。只有相应的结构性改革
到位,中国才能达到CPTPP标准并被成员国接纳。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0年前的入世,是中国融入全球化惊险而成功的一跃。当前,面对
CPTPP这一更高标准的自贸协定,中国加入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除了须在思想和知识上做
足准备,更重要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本身也是中国“两步走”建成现代化强国所必需。此外,
还须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入CPTPP所需的
内外环境实质上是统一的。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所谓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也许会逐
渐消退,然而,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则是无穷无尽的。

  (本文为即将于 2021年 11月 22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 45期 社评 )

  文中嵌入视频为: 【峰会 ·观点】龙永图: WTO全球贸易体系来之不易,应坚定支持


它的权威性

  资料视频: 2018年11月,在第九届财新峰会上,原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提
出,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体系来之不易,目前还没有其他的体系能够替代目前的世界贸易体
系,不能让WTO的规则和体系被颠覆。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2021年11月12日—13日,适逢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之际,由财新传媒主办的第十二届财新
峰会北京会场和新加坡分会场两地同时举行。疫情未尽,未来已来。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说
宏大何其宏大,说具体又何其具体,修齐治平无所不包。要而言之,要维护命运共同体,就必
须寻求双赢。双赢当然不是某一方赢两次,它指的甚至也不是各方都赢得一样多,而是指各方
都能变得比自己从前更好。这就只能运用正和思维,寻找最大公约数,让大家都有机会比自己
从前更好一点,才能使我们都身处其中的这个命运共同体健康成长。这正是本届财新峰会主旨
所在。百余位全球政、商、学界代表,陈德铭、尚福林、李毅中、刘福寿、杨伟民、刘世锦、
张涛、余永定,以及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
筹部长王瑞杰,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梯若尔等重量级嘉宾出席峰会并发表观点,既
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又自下析妙理于毫芒,围绕为了命运共同体的总主旨,谈到了真问题,拿
出了好办法。

  以下系列报道即为本届财新峰会撷英,如果想窥全豹,总揽全景,请移
步https://topics.caixin.com/2021/caixin_summit2021/

——编者
  系列报道:

  驱动全球绿色复苏

  “双碳”自我革命

  实体经济开启范式变迁

  科技强监管时代来临

  构建医药创新新关系

  ESG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底层逻辑驱动金融转型

  激活发展新动能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驱动全球绿色复苏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疫情反复中,绿色转型机遇和挑战何在?

2021年11月12日,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新加坡分会场,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发表演讲。

  文|财新周刊 曾佳

  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的曙光初显,但各国的经济复苏之路仍面临阻力与分化。在财新峰会
举行之际,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苏格兰格拉斯哥市,正在举行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作为《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
方会议,COP26的进展以及各国减排承诺能否实现控温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自然也成为峰
会上各方最关心的话题。

  在新加坡会场的开幕演讲及问答中,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表示,新冠
疫情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关键教训在于:为应对大流行病这样的全球性危机,全球领导力和凝聚
力不可或缺。只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协调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全球不仅能够走出新冠危
机,还能比以往变得更强大。

  王瑞杰表示,当下,各国经济回温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新冠危机尚未结束,人类仍
远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地缘政治纷争带来的紧张局势还在升温,围绕全球化的共识也在不
断减退。

  在此背景下,为了让全球更好地走上经济恢复的轨道,王瑞杰提出了三个“P”的建议──聚
焦“伙伴关系(Partnerships)”、“投资于民(People)”以及“爱护地球(Planet)”。

一代人的挑战

  在“爱护地球”方面,王瑞杰表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长期性的投资和努力。尤其是在
新加坡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比其他地方更快,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后果极为
险峻。

  王瑞杰坦言,实现绿色转型并不容易,它涉及复杂和棘手的利益权衡。能源转型对所有经
济体来说,确实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各国必须为转型带来的艰苦未来做好准备。“没有
痛苦,就没有收获;如果我们不做,我们将危及下一代,还有他们的后辈的未来。”他以征收
碳税为例表示,在短期内,这种做法将提高家庭和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成本以及
企业竞争力;但长远来看,为了给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这一举措又十分必要。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

  王瑞杰还警示,气候变化的风险不仅在于海平面上升、沿海国家民众的生存空间会直接遭
到挤压,它还会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整个版图,波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当生物多样性
受到影响,它可能会触发很多未知的变化——这对整个世界来说都相当危险。”

  王瑞杰指出,在气候变化面前,各国领导人需要持续展现更果断的全球领导力。如今国际
社会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签署了历史性的《巴黎协定》,COP26也为全球节能减排的努
力,注入了新的紧迫感和雄心。中美两国在COP26期间达成强化气候行动的联合宣言既令人鼓
舞,也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共占全球约40%的排放、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愿意放下分歧,
领导全球一同应对气候危机”。

  此外,对于中国承诺削减煤电的使用、不再海外投入煤电厂项目等进展,王瑞杰称许,这
些都是非常积极的趋势。

  除了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优先推进可持续议程,王瑞杰也呼吁,各国应不断加快本国疫苗
接种的步伐,并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更多的疫苗及抗疫物资。此外,应关注疫情对人们
的生命及生活的影响,在隔断疫情、保持社交距离、推动经济发展之间保持平衡。

  王瑞杰也强调了建立更强大的多边贸易体系、继续促进经贸自由化的必要性。对于中国等
经济体已经申请,或者表示有兴趣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表态,王瑞杰表示,新加坡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
这些区域框架。他亦乐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正式生效。

  在现场互动中,当主持人表示王瑞杰的讲话充满乐观态度时,王瑞杰再度补充道:“我是
乐观的,但也只有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才是如此。否则,这些就只是空想。所以我说,我是乐
观的实践主义者。”

  至于在气候行动方面走在亚太前沿的新西兰,该国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则
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新冠危机向人们警示了这个世界的内在相连性,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来保证
全球的安全和繁荣。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

  阿德恩说,新西兰是202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东道方;在疫情依旧笼罩全球
的不寻常背景下,她也感到了自己肩头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APEC作为一个经济合作论坛,
致力于“越过眼前的危机,看得比现在更远”。该机制的21个经济体在抗击疫情、对疫后复苏作
长期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方面深化合作十分必要。

  “新冠危机是2020年和2021年的挑战,但气候危机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挑战。”阿德恩
表示,新西兰能深刻地体会到,位处新西兰周边的近邻太平洋国家,是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深
切影响的。

  阿德恩呼吁,若要达成《巴黎协定》设立的温控目标,各国必须祭出迅速、大规模的减排
行动,利用手上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停止和气候目标相背离的做法。APEC成员可采取的最
实际的行动之一,就是改革或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因为这些补贴动用公共资金来推助化石燃料
的生产及使用,危害生态环境,与国际社会力求缓解气候变化的努力不符。“作为一个占据全
球60% GDP的地区,我们也可以只占全球60%的排放量。”

  在各国逐步对外重新开放之际,阿德恩还呼吁亚太经济体继续加强地区增长包容性,让女
性、原住民等群体的声音被更多地倾听。在合作抗疫方面,阿德恩表示,APEC已明确反对疫
苗民族主义,赞同世界贸易组织(WTO)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各方应当继续提高疫苗可获
取性,并确保疫苗及防疫物资不受出口管制之限,维护亚太地区的经贸自由和市场开放。

前瞻全球经济复苏

  在题为“世界经济复苏:周期与展望”的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经济
复苏的局面进行了前瞻:除非全球疫情再次恶化,全球经济应当会继续呈现回升态势。但同
时,全球通胀形势正在恶化,通胀上行风险在美国尤为突出。

  余永定指出,尽管美国、欧盟、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面临通胀压力,欧盟和日本并未
立即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是正在转向或准备调整其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全球
通胀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冲击,将集中在贸易、资本流动和市场心理等方面,包括压制中国经济
复苏步速、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令人民币汇率承压,并提高“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概
率。

  至于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大会否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溢出,余永定表示,随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其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较过去有所增加,但目前中国仍有较强的资本管制,中国资本
市场对全球的影响仍属有限。他强调,目前确实存在一些挑战,但中国金融市场整体可控。国
际上对中国市场问题的担忧“有些夸大”,国外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心。“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
展,是一个plus(增益),而不是minus(减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另一方面,余永定认为,美国的宏观政策,以及随之而来市场反应的不确定性,恐将令市
场风险反复显现。他表示,目前美国财长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基本认定,美国通胀上升是
由于能源、食品、汽车等产业的供给出现断裂,同时私人消费水平尚未恢复。在考虑通胀风险
的同时,美国决策者认为更大的风险存在于疫情下美国消费不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紧俏。

  余永定解读,耶伦和鲍威尔均认为,美国的通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因此要退出量化宽
松;但增长和就业不尽如人意,因此要缓慢而且平稳地退出。“目前美国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
难点正是,如何在推高就业率和控制通胀之间找到平衡点。”

  针对如何在实现“脱碳”的同时保证经济稳步增长,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表
示,后疫情时代中,全球经济的增长动能将主要来自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每个国家政府都
要为此投入大量资金。在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欧盟疫情复苏基金中,就会有至少30%被用于绿
色经济转型。
欧盟驻华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

  郁白坦言,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必然十分艰难,那么什么才能最有效地刺激经济回温?这在
欧洲仍是个引人激辩的话题。“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绿色转型是一件没有选择、没有
退路的事,如果不迈出这一步,为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准备,人类将会一起走向灭亡。”

  郁白列举了欧盟的减排数据: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欧盟27个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一共下降了30%,但经济总量增长了50%。“这恰恰印证,若持续加强对绿色转型的投资,经济
增速将得到进一步的拉动,而不是受阻。”

  在中欧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郁白表示,放眼未来,碳税、绿色金融等经济转型的相关热
点,或将催生一些新的全球化趋势。欧盟和中国应当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共同确保国际平台
上的绿色金融、投资及资本,都是在驱动真正的“绿色”经济。

  郁白表示,欧盟是全球最早出台气候变化相关行政措施和立法的地区。如今,虽然全球各
经济体都先后表达了减排雄心,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付诸实际行动,在社会成本被压缩至最
小的情况下,达成减排目标。他特别指出,在经济结构“脱碳”过程中,各国都应避免“漂
绿”(greenwashing)的行为──某些绿色转型活动,实际上并不符合气候和环境的利益。

  在法国等欧洲国家,近来部分民众因不满碳税政策而反对声高涨。郁白表示,这是绿色转
型中“势必伴有的阵痛”。“对这些挑战的应变之道,就是政府应以透明的方式与公民进行合作,
用政府的经济民生政策,帮助企业和民众一起度过转型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世界银行中国局前局长郝福满(Bert Hofman)也就此阐
释道,欧洲的碳税体系已经相对成熟。现在为了生产某一种产品,欧洲企业需要付出额外的碳
税成本,而这就需要强大的国内意愿来支持这些绿色经济政策。如今全球经济反弹的速度优于
预期,但各国复苏的进度不一。这会对政策空间遭到挤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回温、全球
供应链的稳定性构成冲击,同时也可能对全速推进绿色议程的发达国家造成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世界银行中国局前局长郝福满(Bert Hofman)。

  郝福满解释道,自己作为一名学者,现在还可以继续参加国际会议、从事学术研究等日常
工作,但社会上的一些普通工人恐已失业。“如果因为经济回温的进度不一,而导致国民和企
业的支持和意愿减弱,那么一国的减排议程就会遇阻。”

  郝福满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恢复的强劲程度高于预期,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5.7%,这
是196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尽管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了0.3%,不过从-0.3%到5.7%仍是一个十
分可观的经济回温速度。相比十年前全球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速度,如今的全球经济回温势头
更令人感到乐观。

  但纵观全球所有的经济体,郝福满表示,各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不均,中国和其他许多经济
体的经济复苏步速就存在差距,包括在生产领域、交通运输领域等。由于疫情期间各国的需求
有所上升,不仅进口有所增长,各国民众之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囤货的现象。经济复苏势头不
均,已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遭受重重考验。

  郝福满认为,这种不平均现象的最大承压对象,将是那些债台高筑、疫苗供应严重短缺的
新兴经济体。

  围绕构筑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首席经济学家伯格洛夫
(Erik Berglof)表示,在各国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中,制造和生产活动会增加。不仅生产
过程本身会带来更多碳排放,在货物的长途运输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运输中,碳足迹也会加
大,对全球减排议程构成干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

  为推动生产、物流等供应链各个环节绿色转型,伯格洛夫表示,首先应当调动私营部门的
研究和创新能力,充分运用一些头部公司的引领作用。公共部门则应当紧密追踪全球价值链的
投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如绿色能源、交通及各种数字化基础设施,
国与国也应不断加强协调合作。

  对于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和调整动向,伯格洛夫观察道,如今发达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
占比明显下降,新兴经济体的占比正在上升,包括中国、印度及大部分亚洲国家。这些新兴经
济体已经采取了各类措施来提高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让本国产业及时适应全球供应链调整。
例如,中国采用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举措,通过布局高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来推动本国产业在
价值链上不断上溯;印度则着重关注某些具体的领域,例如互联网科技,然后集中火力来增强
个别领域的竞争力。

  针对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角色,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
基肖拉(Anil Kishora)表示,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再度表明,具有韧性及可持续性的经
济复苏非常重要。国际社会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如本届财新峰会主题所期盼的那样,打造
一个“命运共同体”。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基肖拉(Anil Kishora)。

  他详细指出,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的存续和发展是有“边界”的,许多气候变化的后果是
不可逆的。一旦超过某个压力值,自然界就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化,并实质性地影响人类社会的
增长模式。根据所有192个《巴黎协定》缔约方的国家自主贡献(NDC)数据,预计到203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2010年大幅增加16%左右。针对这一预期,各方必须在安全清洁
的能源解决方案上取得更多进展,在碳捕获技术上取得突破,否则将很难实现打造绿色可持续
星球的目标。

  基肖拉介绍,新开发银行一直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气候行动资金方面与其他多边银行开
展合作。作为2015年由“金砖国家”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开发银行的初衷,正是为基础设施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筹集资金。过去6年中,新开发银行一共批准了79个项目,总融资规模达300
亿美元。

  基肖拉展望,新开发银行下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自身25%的批准融资都与气候议程相
关。当前,该机构的融资项目主要为清洁能源、电动车采购等,未来也将优先支持促进能源转
型的技术研发项目。此外,鉴于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对于那些在气候危机中更为脆弱的
成员国,新开发银行也将提高对它们的支持,协助其提高气候适应性和复原力。

  基肖拉亦向国际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发出呼吁:“若想真正撬动绿色变革,实现可持续
目标,不仅新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应当参与其中,通过市场的力量,为各国研发先进的气
候技术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企业、个人和社区也应当积极投入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进程中
来,共同承担气候风险,努力培养适应性行为,从而真正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日本以及亚洲的绿色转型之路,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表示,亚洲
可以而且必须成为全球绿色解决方案的核心,因为它拥有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也是世界最大
的温室气体排放地和国际供应链中心。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

  “如果亚洲不跟上全球绿色减排的脚步,那么可持续发展恐成为亚洲和世界之间的鸿沟。
”新浪刚史表示,日本将作为一个旗手,引领并且弥合亚洲和其他地区之间的绿色发展进程差
异,并对亚洲的集体气候行动作出贡献。

  新浪刚史指出,考虑到亚洲的气候和地形,太阳能或者风能或许未必能成为亚洲能源转型
的最终解决方案,还需要配合以各种各样的其他技术,例如氢能、地热、核电──这些都是亚
洲独有的条件,因此应当被纳入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讨论之中。

  新浪刚史还针对日本自身的复苏挑战表示,数周前刚刚上台的新任首相岸田文雄所祭出的
经济政策,实际上仍是“安倍经济学”的延续。接下来,岸田政府应当进一步刺激日本国内消
费、激励年轻的劳动人口、重建公众信任。如今日本国内的新冠感染率已大大降低,疫苗接种
率达到了八成,但经济回温的步速依然较慢,这是因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待修复。

  针对主持人“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为何”的提问,余永定表示,新冠疫情
和地缘政治风险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美国拜登政府接下来的政策方向不定。郁白认
为,各国在疫苗接种和经济复苏上的进度不均、人员的跨境流动不畅,都会严重拖缓全球经济
的重振。郝福满指出,除了疫情,世界主要大国的国内政策恐将有碍于国际合作。新浪刚史表
示,如何缓解国民的信心流失、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供应链的波动等问
题,均是摆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之路上的主要路障。

  王自励、陆文、陆可嘉、李忆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双碳”自我革命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中国要在接下来40年兼顾脱碳和经济增长目标,政策、资本、产业均需取得突破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

  文|财新周刊 白宇洁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双碳”减排目标的提出,把碳排放体量最大
的中国推向一场“自我革命”,全社会均面临一场转型挑战。

  节能减排对中国不是新议题: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一直是能源转型目标;“十一五”开
始,“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又陆续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五年规划;能源
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行动也从“十二五”起步。

  既往实践在降能耗上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更高阶的“双碳”目标,中国这个年碳排放量接
近100亿吨、尚处发展阶段的经济体,要在接下来40年兼顾脱碳和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
巨。政策、企业、资本需要形成合力,推动包括能源结构调整、高耗能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创
新等在内的系统性变革。

  如何理解“双碳”顶层设计中的政策导向?应对“双碳”挑战,企业应做哪些努力?资本投资
理念该如何转变?11月13日,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经济新动能”“双碳为机:赋能新增长”两个
分论坛上,来自政策界、学界、企业界、投资界的行业领袖分享了他们对“双碳”的见解。

政策:兼顾减碳与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双碳”征程还伴随着现代化目标,政策设计应在减排和发展之间
寻求平衡,这已成普遍共识。“碳达峰、碳中和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重大变
革,不是要限制发展,是要在发展当中推进减碳。”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
民在财新峰会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仍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这意味着,未来的减碳过程需避免有碍发展的风险。10月下旬出炉的“双碳”顶层设计文件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即提出,“防范风险”是
一大工作原则,要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
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

  若要处理好上述多重关系,需观照具体国情。杨伟民指出,同其他已实现现代化包括碳排
放达峰的国家相比,中国还面临城市化未达峰、城市化质量待提升、居民供暖面积仍在增长等
三重特殊国情,这意味着目前国内居民生活用能较低,未来仍有增长空间。“减碳要以满足人
民生活用能为基本前提。”他说。

  围绕“双碳”举行的多次高层会议及发布的数个文件已明确杜绝“一刀切”、需安全减碳的政
策导向。这一理念应如何落地?杨伟民总结,应先立后破、循序渐进,做到“一减二增”。其中
的“减”,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但减的前提是“增”,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和消纳,增加煤电
调节型电源、电量。

  目前,政府正陆续出台措施,引导市场主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消费、
投资。在化石能源减量方面,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率先纳
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其他七个行业也将陆续纳入。

  碳交易市场的本质,是可以通过碳价纠正碳排放带来负外部性。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
会副理事长陈文辉看来,对温室气体排放这种目前危险尚不明显、但长期看可能对人类社会产
生重大灾难性影响的行为,政府难以直接采取行政干预,把其负外部性内生为经济成本恰是最
好应对方式。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精准调节利益分配,形成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新格局”。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

  在鼓励节能减排方面,目前有诸多配套的金融支持措施出台,以期将减碳创新的正外部性
转化为企业的收益,形成正向激励。央行11月8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为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和减排技术领域提供低成本资金。此外,资本市场也对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项目
上市给予政策支持,为低碳项目融资提供便利。陈文辉认为,这些政策会推动大量资金流入减
排领域,加快创新进度,使减碳技术成本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进而增强低碳商品价格优
势,使之从小众走向主流。

  但考虑到风电、光伏间歇性、波动性较强,煤电现阶段仍需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杨伟民
也提示,对待这类项目不能“一刀切”地停贷断贷,无论是绿色金融还是减碳货币政策工具,都
应该支持煤电的灵活性改造。“这实际是在间接地支持风电和光伏发电。”他说。

  国家发改委研究所副所长吴萨也表示,政府已在构建“双碳”相关政策框架,这一理念将融
入包括金融投资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修订等具体决策程序。目前,央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
事会等相关部门都在深入研究政策;同时政府部门也将在制度上创新,全面梳理不适于碳中
和、碳排放的法律法规。
  但他也表示,由于牵涉监管问题以及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双碳”框架体系需要政府、社
会、企业共同着力构建。

  新政策不断推出的同时,既有的减排约束性政策也需继续完善。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
控”,是推动节能降耗的主要政策抓手。此前这一政策将各类能源消费全部纳入限制范
围,2021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推动完善“双控”制度,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在一定时间内
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这一转向意味着能源消费不会面临“一刀切”式管控,这对经济产业链和
企业发展而言都意味着新机遇。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要保持经济的韧性,在碳中和时代也必须保持产业门类齐全、产业
链完整,这里面必然要包括一些高耗能的产业。”杨伟民指出,关键要限制的是高耗高碳能源
的产业,不应该限制高耗低碳能源的产业。

  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总经理张元分析,“双控”制度的完善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消费将得到
鼓励,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的新能源消费将不计入能耗指标。他坦言,能耗指标的审批“是企
业发展最头痛的一件事”,如果能耗“双控”制度能得以完善,很多企业发展可以看到新空间。

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总经理张元。

企业:带动产业链 “破圈 ”

  作为经济生态中最基础的细胞,企业行动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万科集团创始
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在从格拉斯哥COP26现场发来的视频中介绍,企业在碳减排上承担的
力度与责任,在全社会碳减排上占到了80%的比例。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企业切实采取
行动,“以实则治”。

  企业要在思维方式和路径依赖上实现革新。王石认为,首先要“破圈”,无论是传统企业还
是新兴企业,都要去打破原来的局限性,线上、线下相互结合,“传统企业也要出圈”。其次
要“交圈”,即更多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在碳中和方面形成共同
平台,一块往前走。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

  实践层面,部分能源相关企业试图借助自身优势,在产业链上、下游探索低碳路径。张元
所在的远景科技以风电起家,构想打造一个零碳产业园,目前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落地、探
索。零碳产业园即园区内企业在生产运营环节实现100%零碳能源供给。张元称,当前风光储
技术已到临界点,可以通过低成本、安全、高效的形式为工业体系供给低碳能源。零碳产业园
还要配套新型的零碳产业生态,比如“风、光、氢、车”零碳产业集群,且配备智能管理内核。
张元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出口欧美时将面临严苛的碳管控,所以需要给每一个出口
产品都带上智能的碳标签,作为低碳、零碳的认证。

  汽车是减排重点行业,其价值链包括汽车设计和研发、零部件生产制造、整车生产制造、
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金融保险等衍生业务、出行服务等环节。要想真正实现汽车产业零排
放,关键是整个价值链的合力参与。

  广汽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表示,在上述理念下,其企业正侧重向芯
片、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布局,以资本的纽带为其自身产业链实现增链补链。
广汽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

  但“双碳”征程漫长,企业以此为核心布局业务,需要理性、耐心。以汽车为例,袁锋表
示,汽车产业链特别长,要避免盲目扩张,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保有持续投资的定力。

资本:需更新投资理念

  “双碳”目标下,以逐利为导向的资本正在改善投资理念。ESG(环境、社会责任、治理)
投资、影响力投资等倡导关注企业长期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投资理念受到高度关注,
渐成趋势。据非政府组织“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影响力投
资达7150亿美元,同比增超40%。另据中金公司测算,2025年中国ESG规模将达20万亿—30万
亿元,约占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0%—30%。

  在本届财新峰会上,私募机构TPG集团中国管理合伙人孙强坦言,如何客观、公正地度
量“影响力”是影响力投资落地的一大难点。“讲影响力投资不能光嘴上说说,你的影响力、公信
力在哪里,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标准,否则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鱼龙混杂的现象。”他
说。
TPG集团中国管理合伙人孙强。

  关于建立影响力衡量标准,孙强认为,可以将影响力货币化。他介绍,其所在机构近年以
影响力货币倍数(Impact Multiple of Money,IMM)来衡量投资影响力。该指标的计算逻辑是用
被投企业产生的社会价值除以投资机构的投入额,计算出具体倍数。孙强介绍,IMM是其所在
机构衡量项目投资价值的一大标准。“除了要达到投资回报,还必须达到影响力投资的倍数
(标准),如果达不到两倍以上,(项目)就过不了。”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则认为,目前中国的社会责任投资,无论规模还是质量,
与其他国家相比,整体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亟待加强。其中的一大要点,是需把社会责任投资
理念进一步和企业主业真正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

  贝多广观察到,不少公司虽提倡做社会责任工作,但往往将之与公司主业分割开来,即主
业仍追求利润最大化,赚了钱以后,再拿出小部分去做慈善公益事业,体现社会责任。他强
调,应把社会责任投资这一理念贯穿到主业之中,主业就要体现出社会责任,包括对环境的要
求、对碳排放指标的要求,乃至整个“双碳”战略目标。

  贝多广进一步建议,金融机构特别是主流金融机构,要把社会责任投资作为主要的战略业
务,要对外公布实现社会责任投资目标的时间表,明确现有资产结构、投资方向、投资期限,
以最后实现社会责任投资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责任投资成为国家主流的投资趋
势。”

  范若虹、陈雪婉、罗国平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实体经济开启范式变迁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智能化转型推动疫后经济进入产业范式变迁周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文|财新周刊 何书静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愈加迫切。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
将“数字化发展”单独成篇,并为其树立多个明确目标,包括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
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8%提升至1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

  5G、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技术对千行百业的刺激效应被寄予厚望,有望促使人类社
会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将部分实体
生产流程转移到计算机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智能化则是在此基础之上,引入数据这种生产
要素,使得生产体系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自适应性、柔性,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看来,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
前者是数字技术物化为电子信息产业,包括电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半导体制造等产
业;后者是各个垂直行业利用信息产业工具去改造,产生了经济的新增量。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大头。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0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在GDP中的
比重已经由2015年的27%上升至近39%,其中八成是产业数字化,且占比还在不断上涨;而数
字产业化仅占两成。

  行业普遍认为,数字经济的红利还远未释放,信息通信技术为生产力带来的变革,还不及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化的影响。不过,随着技术改造深入传统企业的生产流程,渗透的难度
也在加大,技术转型需应对更碎片化的场景、更高的行业知识门槛和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疫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区域化、本
土化,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在疫后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推动数字经
济发展要走深向实。”李毅中在11月12日举行的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智能化转型前路”分论坛上表
示。

转型起跑

  李毅中认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多个融合路径,其一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工业技术(industry technology)两个“IT”要深度融合;二是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
深度融合;三是信息人才和工业人才的深度融合;四是培育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社会服务,相互
融合。他举例称,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将AI技术用于改造医疗制造业,例如提高医生阅读医疗影
像的效率;还有企业服务于流程制造业,不仅提供软件解决方案,还提供仪器仪表等一整套硬
件。

  联想是大型电子制造企业,2020年销售了约7300万台个人电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童夫
尧在财新峰会上介绍,联想正通过人工智能挖掘数据的价值,优化工厂的生产流程,提高质量
和产能,使得联想每年可以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总裁童夫尧。

  童夫尧举例称,联想的IT部门每年处理的数据量达到80PB(数据存储单
位,1PB=1024*1024 GB),用了6000台全球布局的服务器,形成3万台虚拟机,每天处理1700
个应用,每年支持5000亿元的营业额。这样的体系跑下来之后,制造业完全可以通过新IT对存
量做优化。

  联想就此提出“绿色算力”的概念,认为算力作为数字化的核心能力和基础设施,仅仅强大
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应该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自动驾驶等技术亦正在改变全球出行行业。百度涉足自动驾驶已有八年,累计投入了上百
亿元资金。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兼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介绍,通过对车和路进行智能化
改造,可以大幅提升出行效率。当车辆的智能化提升后,车辆安全时距能从2秒缩短至0.5秒,
道路承载能力提高至3倍。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兼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

  百度还正在对道路进行大规模的网联化改造,让道路变得更“聪明”,增强车路协同能力。
“我们在保定做了测试,可以通过路口之间的数字协同,计算出每个红绿灯放多长时间时,每
辆车达到最佳效率。”魏东介绍。

  除了提高出行效率,自动驾驶还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魏东表示,国内具备
各种自动驾驶的场景,如矿山、码头、园区、干线物流、支线物流等,都可以复用自动驾驶能
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国内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道路,让中国有机会胜过美国,
加速实现自动驾驶的全民普及。

  童夫尧认为,制造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自己,可以迈向高科技企业。制造
业和IT行业、高科技企业完全可以相互融合。他同时指出,传统的离散行业包括曾经非常知名
的大型制造企业,确实走到了全球分工瓶颈期;但现在企业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又看到了新
的机会,“对于智能化产业革命来说,我们无疑已经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据市场咨询机构埃森哲《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自2018年以来,中国各行
业企业整体数字化进程已然过半。受市场环境、行业特征及数字化基础等因素影响,不同行业
数字化成熟度存在显著差异:传统零售、物流、电子零件与材料三大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第一
梯队,冶金、化工建材、快速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则相对较慢。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实体经济的数字
化转型接下来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近年的数字经济集中在零售批发、社交媒体等
领域,以2C(面向个体)为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刘世锦建议,实体经济数字化可由生产性服务业率先切入。所谓生产性服务业,即为制造
业提供配套服务,包括研发、设计、物流等,最初属于制造业,随着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
逐渐采用外包服务业态,被划进了服务业领域。

  同时,实体经济转型的重心要逐步转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用数据生产出信息量更
大、更有价值的数据。“互联网是通道,5G技术是高铁,大数据是原材料,云平台是仓储,而
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机器设备。”刘世锦称。

产业范式变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在此次财新峰会上表示,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和
研发积累,中国在产业转型的试探方面并不落后。“我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企业有很多新的模
式。”朱恒源介绍,“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未来的‘型’是什么,但大量的人和企业在进行生机勃勃
的创新和试探。”

  朱恒源认为,和此前一轮低端劳动密集型向高端产业升级不同,智能化转型没有现成经验
可以借鉴;其背后的驱动力也并不来自经济周期更迭,而是整个经济系统、产业系统的范式变
迁。所谓“范式变迁”,主要指结构性、体系性的深度变化,亦被称为“产业革命”。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

  身处转型浪潮中的企业如何抓住机会?朱恒源建议,第一个思路是跟着新范式走,比如做
传统汽车配件的企业尝试给“造车新势力”供货;第二个思路是用新范式提供的工具提高效率,
比如做服装的企业,除了改造销售端,还应该打造能够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柔性生产线。

  当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通过“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一系
列政策,引导各行各业实现上述智能化产业范式变迁。最近的一项举措是,工信部、国家发改
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联合开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遴选智能制造优秀
场景、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先行区,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四部门
先后遴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305个,推动建设了一批智能化示范工厂。

  李毅中认为,数字产业化当前应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
升自主可控能力。目前,中国仍要在光刻机、EDA软件、操作系统、智能算法、5G等项目上下
功夫。他透露,上海微电子的中端光刻机已经落地。

  另一方面,要加快投资、合理布局,加强集成电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升半导
体设备、材料和芯片的制造能力。李毅中直言,集成电路产业链无晶圆厂的模式看来有缺陷,
中国应当发展集成链路制造IDM模式。

  无晶圆厂模式即企业只负责芯片设计和销售,制造、封测等环节交给代工厂,比如高通、
英伟达、联发科等,这类厂商与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形成紧密的上下游;IDM模式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则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于一体,比如英特尔、英飞
凌。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芯片荒”来袭,“IDM”模式凸显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多数采用
Fabless模式的芯片厂商则受制于代工厂产能分配。全球代工产能汇聚中国台湾、韩国,台积电
几乎占据全球一半产能,而中国大陆两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合计仅占6%。

  李毅中强调,工业和制造业是产业数字化的主战场,不同特点的工业行业、制造业要因业
施策;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没有必要互相攀比;在实施中,不同企业
情况不一样,要分层次推进,所有企业都要注重基础能力的高级化,夯实智能制造的基石,防
止盲目性。

  刘世锦也指出,发展实体经济的背景之一,是最近几年虚拟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
过度金融化,如房地产被作为投资品过度炒作;部分金融活动过度自我循环,如难以穿透掩盖
风险的次贷产品;一些数字经济的发展被视为偏离了实体经济,如电商平台的发展击垮了大量
实体商铺。

  他认为,应该将生产率作为判断数字经济是否值得发展的标准——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
需要肯定和鼓励,反之需要质疑甚至摒弃。以生产率这个标准来看,值得发展的是最近几年兴
起的“数字化、绿色化”的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中,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要摆正。刘世锦认为,政府应该把
注意力放在制定规则、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引导预期等方面,
对具体技术路线不必过多干预,而是由市场竞争解决。他强调,监管要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
伐,平衡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哪些要素或环节至关重要?对此问题,与会人士分
别指出,企业家、商业模式、包容创新的环境是新旧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覃敏、沈欣悦、关聪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科技强监管时代来临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各国对科技公司的态度从“宽容”转向“强监管”,监管落地之路充满博弈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Tann)公司和非讼业务部区域主任谢锦发(Chia Kim Huat)。

  文|财新周刊 杜知航

  近2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科技公司狂飙突进,触角深入社会方方面面。资本市场
亦风生水起,涌现出苹果、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数千亿甚至万亿美元市值的“巨无
霸”。进入2018年之后,对科技巨头的监管风起云涌,各国政府立法、诉讼、罚款等多种手段
并举,欲将科技巨头关进“笼子”,约束其漫无边际的权力扩张和能力渗透,试图重构一个更公
平、安全的市场秩序。

  监管科技巨头的呼声,主要集中在垄断、隐私侵犯、数据滥用、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问
题上。在美国,亚马逊、Facebook、谷歌均走上了反垄断诉讼的被告席;Facebook、TikTok、
YouTube等社交媒体则因青少年网络保护问题面临美国国会的立法约束。
  欧洲的科技监管立法走在前沿。欧盟2018年通过“史上最严”隐私保护法案《欧盟通用数据
保护条例》(GDPR);2020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数字市场法》(DMA)和《数字服务
法》(DSA)草案,明确要求大科技公司算法透明、禁止平台垄断。

  在中国,反垄断和数据保护立法、执法落地迅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平台经济领域
反垄断指南》后,阿里巴巴和美团均因“二选一”垄断行为被开出巨额罚单。《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于今年9月和11月相继施行;11月14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
意见稿)》公布,数据监管进一步落地。

  全球科技强监管态势下,政府与企业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如何做到约束风险和促进创新
之间的平衡?下一步监管聚焦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如今没有现成的答案,在11月12日—13
日举行的第十二届财新峰会上,各方积极讨论,以凝聚共识、探索出路。

高容忍度不再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家对科技公司的容忍度十分高,允许它们拓展疆域、挑战现有的限
制,甚至允许它们扰乱现有的商业模式。如此容忍的逻辑是,创新能带来更好的产品、更高质
量的服务以及更有效率的商业模式。”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Tann)公司和非讼业务部
区域主任谢锦发(Chia Kim Huat)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聚焦科技监管”分论坛上表示。
  然而,最近的一系列变化让监管大科技公司成为主流。

  谢锦发指出,第一,数据的重要性上升,人们对数据的看法改变。“数据是新世界经济的
命脉,许多事物都靠数据驱动,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数据,我们的食物供应链也是通过数据驱动
和提供的。”

  第二,线上、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技公司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解决方案,它们也涉
足消费者服务,也开始进入传统行业,例如银行、物流和教育业,“这些行业传统上是被监管
起来的”。

  第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反垄断监管呼声大涨。大科技公司进军智能城市和机器人
领域。“这些不是我们以前在汤姆·克鲁斯的科幻电影里看到的,这些就是现实。我们需要当心
垄断势力,垄断可能加剧不平等。因此,需要通过监管保护商家和社区的合法利益。”谢锦发
说。

  全球监管科技巨头,主要通过罚款、诉讼、立法三种途径。此前的约谈、调查等手段,亦
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2018年7月,欧盟委员会认定谷歌违反反垄断法,开出43.5亿欧元罚单,创下全球反垄断罚
款之最。

  在中国,2021年4月,阿里巴巴因“二选一”违反《反垄断法》,吃下市场监管总局182亿
元“天价”罚单;10月,美团同样因为“二选一”,被处以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收入的3%、共计
34.42亿元罚款。
  全球科技企业的讼案此起彼伏。以美国为例,美国司法部在2019年7月开启对科技巨头的
全面调查;2020年7月,亚马逊、推特、Facebook、谷歌的CEO首次在国会听证会上同框。接
下来的一年多,亚马逊、Facebook、谷歌均受到美国联邦或地方政府的反垄断起诉。

  立法层面,除了更新既有的法律,各国近年来寻求制定新的规则以应对新形势。比如,中
国近年来就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网络、数据监
管相关法律。

  对于部分国家特别的安全担忧及数据监管要求,科技企业也在努力寻求监管信任。

  以华为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业务涵盖5G、AI、云、光通信等领
域。不过,当前其业务在欧美地区正遭遇安全问题担忧,美国将其列入实体清单、严厉制裁,
英国、瑞典等国亦考虑移除华为设备。

  这些有失公正的对待及监管压力,逼迫华为公司更加注重合规和透明。

  “5G、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
带来了数据被滥用甚至被泄露的风险,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阻碍使用新技术的理由,企业应当主
动搭建更安全和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华为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成昊在财新峰会上说。
华为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成昊。

  成昊认为,对于承担基础设施搭建的科技企业而言,安全应该是优先项,重要性甚至超过
企业的商业利益。首先,要在公司战略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优先考虑安全;其次,要在
研发方面作出长期承诺,以适应网络安全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再次,要不断迭代新的产品。

  建设海外透明中心即为华为的举措之一。2010年,华为在英国设立了第一个区域网络安全
评估中心,允许英国政府审查其产品源代码,并由华为支付费用。之后,随着欧美“国家安
全”的担忧加剧,华为在比利时、中国东莞拓建透明中心。目前,华为已在全球建设七个透明
中心。

  政府和企业“撕破脸”后,企业的应对方法常常是拿起法律武器,与当地政府在法庭拉锯。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下令封禁小米、TikTok后,小米、TikTok均选择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最终
获得初步禁制令,免受制裁命运。华为也数次起诉美国政府,但尚未获得有利判决。

“未来的监管是合作的监管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常务董事(科技)Vincent Loy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创新是可以和监
管携手并进的,两者并不冲突。监管应当注意不能跑到创新前面,否则就会阻碍创新。这就要
求监管对于创新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创业者沟通,理解政策可能对市
场、消费者和金融创新的影响,从而作出恰当且公平的决策。
  他强调,未来的监管应当是合作的监管,因为监管者不可能了解所有情况,只有当监管与
整个生态内的参与者和被监管者合作的时候,才能有效监管并发挥更大作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常务董事(科技)Vincent Loy。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亦建议,在制定具体政策时,政府要多
倾听市场声音,形成“咨询式监管框架”(consultative regulatory framework),同时也要让高科技
公司的行为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一致。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

  但是,监管与创新者保持深入沟通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比如,数字金融机构是否可以完
全抛弃传统监管原则的桎梏而“自由放飞”,监管又是否应当对不断涌现的新模式“网开一面”?

  Vincent Loy强调,并不能因为数字金融机构是后来产生的,就加以区别对待。如果数字银
行和传统银行可能带来同样的风险,就要一视同仁地提出要求,即传统银行需要遵守的规则,
新型数字银行同样要遵守,并不能因为它们还“年幼”就允许它们对风险不加防范。

  新加坡是东南亚诸多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扮演新加坡“央行”角色的新加
坡金融管理局,在研究如何监管金融科技企业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

  针对数字银行,新加坡实行牌照制度:一类是有限牌照,只允许向个人吸收25万新加坡元
以上的存款;另一类是全牌照,各类银行业务都可以做,但刚开始的限制较多,之后再慢慢放
开。

  2020年7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金融服务行业新综合法令建议咨文》,建议进一步
扩展该局的监管权,例如,对落户新加坡的数字资产服务供应商,即使它们只提供境外服务,
也需要申请牌照,受到政府监管。

  顾清扬则进一步指出,政府通常看到的是科技公司对国家经济和发展的贡献,但国家和地
方政府都应该思考,如何让数字经济更加包容。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讲,政府应该向传统行业提
供更多支持,否则经济将是不包容的。“中国就很强调共同繁荣,这很关键。”他说。

  另一个层面,科技公司运营越来越全球化,对科技公司的监管也需寻求国际合作。

  2020年6月新冠疫情期间,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三国在线上签署了旨在加强三国间数字
贸易合作,并建立相关规范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今年11月1日,中国正式
向DEPA保存方新西兰提出加入申请。

  人们对数据安全的担忧与日俱增。“人们常把数据比喻成新时代的石油,但石油的利用具
有排他性,也不断引起纷争。”Vincent Loy认为,更合适的说法是把数据比喻成氧气,不但每个
人都可以从中获益,氧气本身还可以回收利用。不过,把数据比作氧气,并不意味着数据不需
要被保护,尤其是可以被识别的个人信息应当被重点保护。

  新加坡已经在数据共享方面作出尝试。Vincent Loy举例,目前在新加坡银行协会内部已经
提出一份数据共享手册,对于数据共享做出初步探索。讨论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在明确共享后
的角色、责任、法定义务以及后续处置等方面达成共识。他认为,发挥数据共享价值的前提是
信任。世界取得进步需要数据共享,但当下国与国之间的彼此不信任让这件事情变得更难。

  “跨境数据分享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我认为这是不幸的。这样的现象提醒我们,应该创
建一个全球数据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顾清扬建议,在国际贸易上现在有世界贸易组
织(WTO),未来可以建立起相似的国际组织来制定跨境数据分享的规则。

  钱童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构建医药创新新关系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药审改革带来中国创新药的春天,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医保谈判等系列支付改革则为火热的投资带来重
估的契机;推动行业长远发展还需破除诸多障碍

图/Freepik.com

  文|财新周刊 刘登辉 王礼钧 滑昂 周信达(实习)

  18年前,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王印祥在中国参与创办了一家名为贝达药业(300558.SZ)的
创新药企,此后经过8年至2011年,它研发的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获批上市,
成为中国创新药的里程碑事件。这已是中国创新药发展老生常谈的创业故事。

  2017年,王印祥离开贝达再次创业,在其此前参与创立的加科思药业(01167.HK)聚焦新
一代创新药的研发。
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

  时光荏苒,国内创新药发展迎来另一番光景。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药
品审评审批改革等系列政策出炉,中国创新药在“十三五”时期陆续结出果实。

  过去的2020年,中国共批准15个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创历史高点,各路资本蜂拥而至。

  就在医药行业惊叹创新药的春天已经来临之时,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医保谈判等系列支付
改革政策给行业顿时浇了冷水。以中国创新药的代表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肿瘤免疫抗体
药为例,随着研发投入过于同质化,在医保谈判砍去巨幅价格后,曾经千亿元市场的梦想已化
为泡影。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
求意见,又让以跟随创新为主的中国创新药市场为之一震。创新转型迫在眉睫。
  处在新环境下的王印祥感受到了新的挑战。

  “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在11月12日举办的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构建医药新关系”分论坛上,
他感慨道。以人才引进为例,生物科技公司在北京、上海吸引中高端人才的成本,已经看齐公
司在美国招募同类科研人员的成本。他认为,如果全行业成本过早地上升,以及企业若只参与
国内同质化的竞争,对所有竞争者来说都是挑战。

  眼下,创新药的高光时刻也往往伴随着极大争议。11月16日晚,中国证监会披露,同意百
济神州有限公司(06160.HK)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家尚无全球原创产品的创新药
企拟融资200亿元,在行业引发不小争论。如何兑现商业化,不仅是市场对其本身的疑虑,更
是困扰当下中国创新药企的一大“心事”。

重估医药创新

  中国创新药近年来快速发展,得益于2015年开启的药监改革。一位曾参与上述系列改革的
人士认为,药监改革的关键在于药品审评审批标准与国际接轨,药品审评审批的力量得以充实
加强,人员素质提高,使得药品监管由原来主要靠检查检验真正转移到审评审批上来。

  但面对新形势,来自支付方的严格准入迫使医药创新需要重新评估。

  上述改革人士提到,药品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快”,方能在商业化上有
高收益。产品若能做到满足临床空白需求的全球原创(First in Class)最好,同类更优次之(Me
Better),但如果是跟踪创新(Me Too)类产品,市场前三存在空间,越往后市场机会越小。
  “科学家和投资人选择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值不值得,将来项目意义如何,竞
争对手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对这个事情要心中有数。”这位改革人士说。

  中国大多数的创新药项目,尚不具备面向全球市场的能力。王印祥认为,国内原有的快速
跟踪,在专利上做出差异化的创新药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

  他认为,过去50年间全球范围内积累大量基础研究成果,只有极少数研究最终转化为药
品。而当前创新药的开发者,即使没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也依然可以花精力,把过去的科
研成果进行转化。“要真正研究新的东西。”

  不过,当下医药创新仍然面临系列难题,基础并不牢固。一位创新药企从业者表示,现阶
段药品监管政策还有改进空间。比如,药品审评审批的时间还可以加快,假定一款创新药产品
同时在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时提交临
床试验申请,到首个病人入组用药,美国审评审批速度仍然要比中国快半年到一年。

  他介绍,这其中,中国60个工作日的临床试验到期默认制相较美国多出约2个月时间,加
上在遗传办和医院签署合同等耽误的时间,临床审批通常慢半年至一年。对于创新药来说,要
想实现研发更快,时间成本不容忽视。同时,不少创新药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成本大幅提
升,比如在美国一个一期临床试验每个病人平均投入约15万美元。“如果只有中国市场的话,
基本上很难生存下去。”

  在更为关键的基础研究上,中国能力亦有待提升。前述改革人士认为,现代生物医药的发
展需仰赖强大的基础研究,需要建立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的激励机制;同时还应注重知识产
权和数据保护。“这是创新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一个是激励,一个是保护。”

  基础研究的转化环境也不容乐观。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惠汝太认为,
当下医院医生科学家太少,医院医生太累而没有时间考虑创新,临床跟基础研究之间互相不
通,影响成果转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惠汝太。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鼓励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创新,培养“科学家医生”。

  惠汝太认为,中国医院目前存在着“手术多、医生少”的供需不平衡,医生将大量的时间花
在临床治疗上,加之以职称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挤压了科研创新的空间。“大中型科研、
教育机构和医院应该承担起公益性质与创新责任,不要过分看重创收。”

  同时,在创新的方向上,也应注意从治疗疾病到保持健康、从医疗为主到预防为主的转
变。

  诺辉健康(06606.HK)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叶青表示,若能将癌症早筛渗透率提高
20%左右,以结直肠癌为例,每年单个癌种的发病率可以降低至一半以下。在当前中国的医疗
条件下,需要全方位做好健康管理,避免将健康简单依赖于药物治疗,做好前端才能真正降低
发病率。

  他说,国家药监局改革效率大幅提升,给予创新产品和新技术很多机会。同时,健康中国
2030计划也提出关口前移,癌症筛查面临机遇。
  他表示,癌症疾病的防筛诊治护管为一个体系,过去解决了诊治的问题,随着技术提升和
健康意识提高,政策引领现在更注重关口前移,“能把重心下沉,让更多人获益”。

挖掘支付潜力

  在研发端取得进展后,商业化成为创新药企不得不面临的一道难关。随着医保目录动态调
整机制逐步建立,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已然成为创新药准入医保的主场。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
建后,已开展3次医保谈判,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和50.64%。不论是“内卷”激烈的同
质化产品,还是独占市场的“天价药”,支付压力不可小觑。

  “如果创新只是高悬在天上的,对患者不会有什么切实的帮助。”一位跨国药企负责人认
为,创新药物如无法在价格上做到可及,其价值就无法得到发挥。
  近年来,天价药支付越发受关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支付问题将更为突出。以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例,该类产品为多种血液肿瘤带来治愈可能,但价
格十分昂贵。目前美国市场已经上市的5款CAR-T产品,售价均超过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3
万元)。中国已批准药明巨诺和复星凯特两家企业的CAR-T产品上市,价格均超过100万元。

  一些创新的支付手段正在各个国家探索落地。如在2019年6月,6家德国医保公司分别与诺
华和吉利德签订协议,将以按疗效付费模式报销分别由上述两家公司研发的CAR-T产品Kymriah
和Yescarta。在意大利和美国,CAR-T产品也可以类似的模式报销。

  在中国,对于CAR-T支付的尝试目前多集中在商业保险和各地“惠民保”上,国家医保对于
按疗效付费的态度依然谨慎。今年的医保谈判中,备受瞩目的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在此
前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后,最终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

  一位长期关注医保谈判的专家认为,基于政策目标、谈判力和产业竞争,即使是创新药,
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准入的利润空间不会太大,医药创新、产业创新不能完全指望国家基本医保
埋单。对于企业来说,可通过商保回收部分利润后,再去申请国家医保准入接受相对低的利润
空间,换取更大的市场空间,由此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

  “随着创新药技术尤其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未来单次或者单价比较高的
药品会越来越多。国家保基本的思路近几年不会变,但是怎么构建好多层次保障、和商保及一
些第三方支付组织合作,对产品是比较大的课题。”一位基因疗法药企人士说。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ESG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中国ESG投资进入快车道,一些问题和挑战也开始显现;需要各参与方加深对ESG理念的认识,强化信
息披露,并严格遵守ESG投资承诺,而非“挂羊头卖狗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

  文|财新周刊 彭骎骎

  “大概50年前,理论家认为公司应该最大程度地实现股东价值,这是惟一要做的事情,可
以确保社会福祉。然而后续人们发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不会带来社会福利,也不会带来经济学
家所谓的帕累托效率。”2021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上指出:“公司要关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不是关注
股东、客户、工人和社区所在的经营环境。”

  由此,产生了ESG投资的理念。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
理(Governance)的缩写。ESG投资意味着在基础的投资分析和决策制定过程中,融入环境、
社会、公司治理等因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以围绕这三方面形成的各种指标体系来考察投资标
的,作为负责任的投资的考量标准。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财新智库联合合作伙伴发起的中国ESG30人论坛组织专家撰写的《2021中国ESG发展白皮
书》(下称《白皮书》)指出,2021年全球ESG投资继续快速发展,可持续投资基金规模并未
受疫情冲击。

  根据独立基金数据分析商晨星的统计,至2021年二季度末,全球五个主要市场的可持续投
资共同基金和ETF总额达2.24万亿美元,是2020年年初的2倍多。至11月中旬,全球有4500多家
机构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较2020年年底增长近30%,资管总规模约为120万
亿美元。据国际金融公司(IFC)计算,2020年全球绿债、社会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的总发
行量1.294万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了87%。

  与此同时,在2020年9月提出的“双碳”战略推动下,中国的ESG投资也进入快车道。

  “之前大家做了很多努力,但总体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
第75届大会代表中国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一下子把大家一直在推动的ESG概念
带火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在财新峰会上表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

  数据佐证了这一变化。根据《白皮书》,目前国内共有77家机构签署了PRI,较2020年年
底增长约一半,涵盖3家资产所有者、57家资产管理机构以及17家第三方服务机构。据财新数
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ESG公募基金数量井喷式增长,新发ESG产品48只,新发产品数接
近此前五年的总和。截至9月底,全市场ESG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跃升至近2500亿元,接
近2020年同期的2倍。逾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度CSR/ESG报告。

  在ESG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和挑战也开始显现。首先,作为ESG主要参与者的
企业,对ESG理念的认识不深,不少企业只将其作为一种附属公益活动,而非嵌入企业战略、
管理、流程之中。其次,在转型初期,监管部门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做好ESG信息披
露。同时,投资应该发挥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投资人应该加深对ESG理念的理
解,认识到ESG产生的社会效益与财务回报之间并不互斥;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人也应该秉持
职业准则,遵守ESG投资产品的承诺。

  “责任投资不是单一主体,或者说不是我们作为资管机构一方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需
要监管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企业,也包括所有资管机构一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易方达
基金ESG研究负责人魏亦希在财新峰会上表示。
易方达基金ESG研究负责人魏亦希。

不只是公益

  “今天全球各地的公司都采取了这一观点,特别要关注ESG,也就是环境、社会和治理,但
存在一种危险,也就是它们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斯蒂格利茨提
醒道。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中国的ESG投资已经进入快车道,但是整体还处于较为初步的阶
段,各方面对ESG的认识也十分不足,各类ESG产品的规模和质量跟一些发达经济体相比有较
大差距。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目前大部分企业对ESG的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将ESG嵌入企业的发展
战略中,而是作为附属的公益活动来考虑。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在财新峰会上表
示,考虑到中国国情,作为社会责任投资领头羊的大型国企、央企,虽然也在提倡做社会责任
的工作,但往往与其主业分隔开。

  “主业考虑的还是财务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赚钱。赚钱之后拿出小部分
做一些慈善公益事业,来体现一种社会责任。而我们所提倡的社会责任公司,实际上应该把这
种理念贯穿在主业之中,也就是主业中就要就体现出社会责任。不是简单拿点钱做个公益慈
善,这是非常边缘化的概念。”贝多广表示。

  对此,斯蒂格利茨提出,这要求企业将ESG理念转化到企业方方面面的行动中。例如ESG
中的第三个要素(G,治理),就要求有独立的ESG公司董事会成员,而且董事会成员必须要
多元化。“需要做的是将ESG的一些官方语言转化为很实际的行动,同时我们必须要将语言和行
动转化为企业中每个人能感受到的规范。”

  具体到ESG涉及的各个领域,以目前关注度最高的“减排、减碳”为例,万科集团创始人、
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在格拉斯哥全球气候峰会视频参与财新峰会时表示,在推动减排上企业
要“以实则治”,第一要破圈,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要去打破原来的局限性;第二要交圈,更
多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最终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除了实体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也需要在各方面落实ESG。

  贝多广续指,国内主流金融机构要把社会责任投资作为主业,要像国际大型金融机构那
样,宣示实现社会责任投资目标的时间表,不能把这个能力作为点缀性的、可有可无的产品,
而应该是主要的战略业务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责任投资成为主流投资趋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指出,目前来看,社保、保险公司等长期机构
投资者在ESG方面的引导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这方面的投资产品较为缺乏,数据可读性也较
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诺亚控股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章嘉玉认为,企业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能真正长期可持
续地创造价值,需要做以下四件事:首先是企业本身应该认真考虑怎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第二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理架构来推动战略落地;第三是落地之后要理解ESG的要求,
并能在这个框架上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最后是企业应该清楚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态圈去强化所
有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发挥,包括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客户、员工和股东。
诺亚控股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章嘉玉。

  此外,各类企业、机构要落实ESG理念,还需要引入更多第三方机构参与。卓佳中国首席
财务官林建伟表示,ESG建设对第三方机构的需求可以理解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仅靠各
家机构自己建立减碳战略或者体系有一定难度,从碳足迹、碳排放的盘点、分析、整改,到落
地后评估和核算,最后形成一个闭环,其中大量工作需要有专业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去开展。
卓佳中国首席财务官林建伟。

  尽管ESG的主要主体为企业,但各方专家都表示,ESG理念的落实有赖于社会各方的参
与。

  “ESG的框架绝不仅仅是靠企业单独构建出来的,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合力构建,涉
及监管、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外部效益内部化等问题,在这个方向上,政府已在构建‘双碳’相
关政策框架,这一理念将融入具体决策程序,包括金融投资监管政策、法律法规修订等。”国
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

何处觅商机
  要把ESG理念逐步转化为市场要素,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倡导ESG投资。
正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在财新峰会上所言,ESG投资也提倡用经济手段解决
社会问题,将经济活动的正、负外部性转化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收益和成本,利用资本市场的
力量纠正负外部性、激励正外部性。

  如何利用资本市场鼓励企业落实ESG理念?陈文辉以ESG中的环境为例,从转型各个阶段
逐一解析:在企业低碳转型初期,政策是第一推动力,虽然投资不具备短期经济效益,但在政
策约束或激励下,企业碳排放的成本和收益被内生化,并形成市场预期,可帮助企业通过资本
市场获得融资,推进低碳工艺改造。

  到了转型中期,ESG投资就会成为第一推动力,“低碳转型提高了企业ESG的评分,从而能
吸引更多ESG策略的基金买入,并在资本市场上形成溢价,获得更好的融资机会”。陈文辉说。

  转型后期,绿色消费观念是第一推动力。ESG投资人持续推动企业加大减排技术研发投
入,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低碳转型,不断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社会逐渐形成绿色低
碳的消费理念。

  陈文辉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将进入转型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期,需要ESG投资力量的推动,
这要求中国资本市场加快ESG理念的推广普及,更加重视企业的环境责任,给予低碳发展企业
更高的市场溢价,让ESG投资策略实现超额收益,吸引、鼓励、引导更多资金。

  资本都是逐利的,ESG投资的收益外溢性是否会影响投资回报?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以MSCI对200家、共覆盖18万亿美元资产规模
的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调研举例称,70%的受访者表示2021年会适度或大幅增加ESG相关投资。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

  此外,从MSCI基于ESG评级构建的中国ESG领先指数的历史回测数据来看,2017年至2021
年第三季度的区间中,MSCI中国ESG领先指数相对MSCI中国母指数取得了更好的业绩表现和
超额收益。“在这样的进程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全球投资者越来越将ESG和气候问题看作取得长
期财务业绩的关键驱动因素。”

  陈文辉继续指出,近期麦肯锡发布的针对新兴市场国家治理状况的调查问卷显示,80%的
投资者愿意为公司治理良好的企业支付18%—24%的溢价,这一现象在香港市场得到充分的验
证。

  具体到A股市场,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重视,A股投资人机构
化的比例近年来在不断地提高,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ESG中的G,就是治理
问题,也嵌入了资本市场,成为投资人不可忽视的投资要素。

  既然ESG投资的财务回报不亚于普通投资,且能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那么各类资本、资
管机构如何参与呢?

  魏亦希表示,首先要在投研过程中整合ESG,也就是说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
企业的财务价值,还要考虑其社会价值;其次,可以通过行使股东权利,促进企业向可持续发
展方向转型,也就是说在投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在跟企业和管理层的日常沟通中,引导企业落
实ESG理念。

  ESG投资意味着投资不仅要带来财务收益,还要社会收益最大化,这对资管机构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银华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董事总经理董岚枫表示,在ESG主动投资领域有个“不可
能三角”,即社会效益、持有人利益或基金的超额收益,以及管理人对持有人坦诚,这三点不
太容易同时实现。

银华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董事总经理董岚枫。

  “如果为了社会效益让持有人亏钱或者没有获取相应的超额收益,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失
职,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为了满足持有人收益率的要求,没有向持有人充分地坦诚,‘挂羊头
卖狗肉’,在ESG产品里买了很多不是那么符合ESG理念的资产,也并不可取。”董岚枫表示。

  章嘉玉也表示,目前存在资产管理人没有严格遵守ESG基金契约的情况,有“漂绿”“洗
绿”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ESG定义不够明确、较为宽泛、不够清晰,另一方面也没有统一的
ESG基金标准,所以管理人做投资的依据不足。
  《白皮书》指出,ESG投资和实践的推进对行业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总体而言,中国
亟待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建设良好生态。

  除了外部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投资人形成ESG投资的偏好,然而目前看国内投资者对
ESG的熟悉程度还不够。
  章嘉玉指出,国内的投资者目前对ESG比较陌生,有时候也存在一些偏见。比如,有些人
认为它只是“碳中和”目标下短暂的热点机会,也有些人认为ESG基金需要牺牲投资收益。

  “虽然现在国内ESG基金数量较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我们仍然觉得投资者教育是所
有财富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投资者应该努力的方向。”章嘉玉表示,目前国内外对ESG投资是否
创造超额收益仍有争议,但在管理尾部风险上是有论证的,“因此,在一个投资组合中建立风
险管理机制的ESG基金,会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方向。虽然短期内可能出于热点或评级调整而有
调整,但不要忽略了中长期的趋势”。

信息披露需完善

  尽管专家学者在ESG投资能获得更多收益还是避免更多风险方面仍有争论,但底层信息披
露对ESG的重要性,已成为业内共识。数据作为 ESG 行业的关键基础设施,无论对ESG有效性
方面的学术研究,还是对行业的投资应用都意义重大。

  王晓书表示,要在资本市场推动ESG投资落地,就需要更透明的数据和指标来支持投资者
衡量不同资产对于气候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弱,了解自身投资组合的碳排放强度、转型风险和绿
色机遇的暴露度,以及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而评估非常依赖企业最底层数据的披露,包括各家公司整个价值链上完整的碳排放数据、
公司业务经营的地点、公司清洁技术持有专利技术等,这些数据对于气候风险分析是必不可少
的。

  “我们希望全球的监管机构能够互相协作,出台强制性的气候相关披露的法规,推动最基
础的公司数据的披露。”王晓书指出。

  目前中国主要是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两方面出台了相关法规,还没有颁布整合的ESG相
关法律文件。而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仍处于以自愿披露
为主的阶段,并没有对格式规范、指标体系、操作步骤等具体内容作出详细、可参考的披露标
准说明。

  《白皮书》指出,现有政策造成企业披露相关数据时形式多样,信息结构化难度大,ESG
关键议题的数据可靠性低,整体可比性差。在监管规范缺乏、披露方信息公允度不足的情况
下,负面问题往往不会及时在信息披露中出现,相关数据滞后性严重。

  王遥表示,尽管目前证监会在修订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披露规则中,已经将治理方面的
披露扩充为ESG,可以理解为一种强制性要求,但是这个要求比较粗糙,没有明确的指标。此
外,目前已经披露ESG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报喜不报忧”,仅披露自己表现好
的方面,其他的选择性披露;第二是“多言寡行”,说得很好,但事实上做得没有那么好;第三
是“文不对题”,公司并不了解相关指标体系,也不清楚应该披露什么,因此披露质量参差不
齐。

  除了上市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需完善ESG信息披露体系。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
师钱立华以金融支持碳减排为例指出,金融机构必须先建立跟气候相关的战略、政策、制度和
流程,才能披露相关信息。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

  此外,碳核算是信息披露的基础。钱立华指出,这包括核算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的碳排放以
及金融机构资产的碳排放。前者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建立起每年的排查、监测的体系,核算
并且披露相关数据;后者的情况更为棘手,因为目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大型的上市公
司或高排放企业才会做碳核算和披露,而银行的客户主要是非上市公司或中小企业,这类企业
较少做碳核算并披露相关信息,对银行而言这些数据目前还是不可得的,需要开发新的方法。

  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在ESG投资发展初期,各方面数据的可获得性比较弱,真实性和质量
存疑,需要监管部门积极参与。

  “需要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支持ESG投资的发展,避免一些只是踩着热点‘漂绿’的状
况。境外由于ESG投资发展比较早,所以一些监管机构已出台很多相关规则。比如香港证监会
明确,如果机构称自己为ESG投资,就必须70%以上的资产投资在这一类的基金上,要有明确
的投资策略,我觉得这类监管规则是值得参考的。”章嘉玉表示。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底层逻辑驱动金融转型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将深远影响居民的资产配置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

  文|财新周刊 武晓蒙 彭骎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和金融业转型之年。在11月中旬
举行的第十二届财新峰会上,多位学界、业界和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围绕房地产金融、资产配
置、资管转型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在过去的一年中,最受关注的当属房地产行业:从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画定“三道红线”,到
对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分档管理,再到近期部分大型房企出现资金链紧张、监管部门纠正
市场短期过激行为,房地产领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上下游多个行业和各类金融机构的神
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运
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一线、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很难再有大幅的上涨;房子不再是
投资对象,而是为民生所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可以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盛松成指
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已经不是未来中国经济
发展最主要的增长点。

  经济运行底层逻辑的转变,将深远影响居民的资产配置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过去十几
年,房地产是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主要品种。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在发言中谈及此现象时说道,一个原因是中国
家庭确实比较偏好于房地产这个资产类别,另一个原因是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出现了令全世界
瞩目的高回报,“恰恰是过去20年房价的高速上涨,导致资产配置比例出现了非常大的不平
衡”。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

  “‘房住不炒’的政策已经十分明确了。随着政策落地以及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完善,未来将有
一部分居民财富要从房地产市场流向金融产品以及资本市场,这是大势所趋。”工商银行首席
经济学家周月秋指出。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
  除了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这一大背景的变化,银行理财作为资管行业的主力军,亦面临资管
新规的约束,转型压力较大。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于2021年年底结束,银行理财产品目前正在
向净值化、标准化冲刺;大中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逐步设立,但能力建设尚需时日,部分未
能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则开始转向代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居民财富积累和资产配置结构调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前
景广阔。周月秋称,大资管行业一头连着企业的融资需求,一头连着居民财富增长的投资需
求,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除了关注传
统高净值客户,还要通过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拓展线上长尾客群。

  “‘变’的方面是,过去资管行业存在的短期盈利模式可能不太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了,应该逐渐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例如在养老领域要提高全民金融素养;‘不变’的方面是,
资管业务还是要坚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以诚信为本,始终坚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银保
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如是总结资管业务转型趋势。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

房地产底层逻辑变了

  过去十几年,房地产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资产品种,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也扮演了重
要角色。最近一年多以来,从政策到行业的变化,让市场重新思考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逻辑
与前景:房地产行业风险会蔓延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会松动吗?房价还会大涨吗?“房住
不炒”后,中国家庭应该将余钱投向哪里?

  盛松成指出,回顾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98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较长
时期的繁荣发展,并在2003年被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期间,在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之时,房地产都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这在当时
是一举两得的,既改善了人民生活,也加速了国内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当时人
均住房面积较小。”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盛松成续指,目前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接近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所以,从均衡发展
的角度看,房地产并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点。

  近几年,随着“房住不炒”定位的明确,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过去一年房
地产企业融资政策的调整,包括2020年8月针对30家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政策以及2020年年底
针对银行房地产开发贷和按揭贷的集中度管理制度,打开了转变行业底层逻辑的阀门。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调和方向是正确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房子不再是投资对象,而是为民生所计。”盛松成表示:“近期调控在边际上有所
放松,但是我觉得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在这一点上房
地产企业不应该抱有幻想。”

  他指出,贷款集中度管理特别突出了对居民按揭贷款上限的管理,目的在于降低居民部门
的杠杆率,促进消费,更是从需求端稳房价。“中央提出的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其
中)稳房价是根本的目的。”

  随着政策执行落地,2021年以来房地产融资规模增速显著下滑,以往房地产贷款增速高于
整体信贷增速的情况出现逆转。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51.4万亿元,同比增长7.6%,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较上季末增速低1.9个百分
点。

  部分高杠杆房企因融资渠道骤紧,叠加经营不善,出现了资金链风险。盛松成认为,这并
不是政策方向的问题,相反,政策的大方向是对的,目前风险暴露反映的是政策实施的强度、
节奏以及政策叠加的影响,有关方面已经及时调整,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
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他认为,部分房企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张加杠杆,没有及时正确理解国家房地
产调控政策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底层逻辑的变化。“这次出现问题的主要是大房企,可能小房企
在其他房企扩张时处于劣势,反而没有太多的机会盲目扩张。”

资产配置结构调整

  房价走势预期的变化,也会逐步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投向和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

  “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长远意义在于限制房地产行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并实际上限制房地
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限,促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流向对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产业和行业。”盛松成指出。

  “银行要转变观念,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在财新峰会上进
行主旨演讲时表示,银行应加快转变传统信贷理念,从重抵押、重担保的事后风险防范,转向
更注重基于信用和资金流向监测;以数据为驱动,加快线上业务发展;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
投贷联动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

  从居民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朱宁认为,下一个阶段要推动中国居民家庭资产更加均衡的配
置,相比房地产,金融资产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是高成长性,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领域是超
高速的增长领域,然而如果对标很多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回报率,会发现在合理控制流动性和
杠杆的前提下,中国的房地产增长速度并没有那么惊人。

  其次,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更高。“我们看到有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
况,金融资产由于较好的流动性,可以更好地帮助调节居民家庭财富。”朱宁指出。

  “第三点特别与共同富裕相关,是金融资产的可分割性。”朱宁指出,一个家庭如果买一套
500万元的房子,至少需要100万元的首付,还可能要找亲戚朋友借钱;而共同基金、上市公
司、ETF等资产类别,任何一个家庭用相对较少的本金就可参与,所以这种高度参与性能更好
地鼓励家庭投入到资产管理行业。
  “其实,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房住不炒’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随
着政策落实加上资本市场、要素市场的改革,我认为有一部分居民的财富会从房地产向资本市
场、要素市场等领域转移。”周月秋指出。

资管业机遇和前景

  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和居民资产配置需求的变化,对过去三年多一直在整治转型的资
管行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

  目前距离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时限只剩一个多月,刘福寿在财新峰会发言中介绍,经过
三年多的整治,中国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23万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
度末,中国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产品余额近50万亿元。产品结构在持续优化,净值型产品发行
力度大大增加;资金池运作、期限错配、多层嵌套等乱象明显减少,行业韧性显著增强。

  在存量产品整改的同时,资管新规框架之下的理财公司行业已经初见规模。刘福寿介绍
道,目前,已经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有21家已经正式开业;理财公司、保险、信
托、证券、基金等机构结合自身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多种资管业务分工协作、良性竞争的
市场格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不同类型资管机构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
化:银行理财相对来说调整压力较大,行业规模在经历了阶段性调整后,近期已经回升;公募
基金相对规范,转型调整压力较小,近些年保持了较高增速,与银行理财的规模差距在不断缩
小;一些通道业务占比较高的机构,规模则出现了大幅下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

  “资管行业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的重要金融力量,要切实把握新机遇。”对此,刘
福寿提出了资管行业可以有所作为的四个方向。一是可以促进优化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的
比重,践行长期价值投资和长期激励,将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红利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
的财富增值。

  朱宁同样认为,资本市场发展对创新创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大资管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会给创新创业、硬核科技、“高精特
新”企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第二个方向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的需求,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提供长期稳定
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的模式,有效解决居民在不同生命阶段收入与支出的平衡问题。

  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快推进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和完善:成立了国民养老保险
公司,在“四地四机构”开展养老理财试点,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预计很快推出,养老储蓄试点亦
在研究之中。

  “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市场的前景。”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表示,尽管中
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养老金资产规模占GDP的比例很小,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随着中国
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完善,更多资管机构将参与其中,进而可以推动中国资管行业和资本市场
的专业化发展。

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

  刘福寿列举的第三个方向是践行社会责任投资,参与和完善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
治理)投资体系,加大社会责任投资力度,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重视清洁能源利用,同时要防
止“运动式”减碳,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增进经济社会福祉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
献。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亦提到,资管行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投资
绿色债券。投资绿债有多方面好处:一是发行主体范围广,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各类
主体;二是相对于股票等资产,绿债的安全性比较高,普通老百姓可以直接投资或者通过机构
投资者间接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可以大规模增加国内人民币投资资产标的,吸引国外
可持续投资资金,这样既有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亦有利于人
民币的国际化。

  刘福寿提出的第四个方向是,可以参与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引进
先进理念和技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提升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水平。

  对此,曾刚表示,资管行业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这亦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跨
境资管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境外到境内,目前正在逐步开放中。人民币资产具有非常大的吸
引力,同时金融市场的开放、外部资金的流入还有助于弥补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的储
蓄下降;二是我们要走出去,例如近期落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同时在开放的
过程中控制好风险,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
  “这种循序渐进的开放模式较适合中国目前的特点,既要保证开放不断推进,又要避免开
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生冲击。”曾刚说。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2022年世界经济前景如何?中国经济如何激活新动能?制度性开放的重点何在?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

  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新冠疫情暴发已近两年,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和经济活动逐步趋于正常化,全球各国正在
从此前的同步停摆中,走出不同的重启节奏。

  与十余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类似,此轮经济修复中,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再
度分化,但不同的是,由于可接种疫苗数量差异,这一次的领先者从新兴经济体变成了发达经
济体。各国应对疫情而采取的种种封锁措施,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带来的劳动意愿变化,对全球
价值链产生冲击,供给瓶颈凸显,通胀开始攀升。

  2022年全球增长前景如何?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复苏面临哪些分化和挑战?为稳定通胀预
期,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如何转向?

  对率先从疫情中复苏的中国而言,疫情并未改变既有的中长期发展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中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来自哪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挑战和机
遇?从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
关系协定》(CPTPP),中国如何利用这一契机促进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

  11月12日—13日,在第十二届财新峰会上,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嘉宾,就上述话题各
抒己见。

全球供应链受挑战

  得益于2020年疫情暴发导致的低基数和全球各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2021年全球经济增
长快速反弹。

  “目前全球经济恢复的强劲程度其实要高于预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世界
银行中国局前局长郝福满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7%,创下196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尽
管2020年全球经济同比下降0.3%,但从-0.3%到5.7%,仍然是十分可观的回升。相比于全球经
济体摆脱金融危机的速度,这一势头更令人乐观,这得益于各国采取的许多提振经济的措施。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是经济增速放缓,而通胀快速攀升。三季度美
国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就业形势虽有好转,但4.6%的失业率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劳动参与率也
低于理想状况,而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升至6.2%。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推高就业率和降低通胀之间找到平衡点。”中国社
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回顾称,2021年初,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倾向于认
为,与通胀风险相比,更大的风险来自疫情下美国民众不敢消费,劳动参与率下降。但目前,
鲍威尔的观点向抑制通胀的方向倾斜,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供应瓶颈将比预期更持久和普
遍,或将在2022年春天或夏天之前得以缓解。

  余永定认为,鲍威尔在“走钢丝”:一方面向市场传递了密切关注通胀形势的信号;另一方
面又试图显示并不十分担心通胀,希望不给市场造成美联储很快将收缩货币政策的印象。

  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从2021年11月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每月减少150亿美元净资产购买,
预计2022年年中结束。

  “是不是狼真的来了?”余永定称,过去十年来,美联储多次宣布要退出量化宽松(QE)、
放弃零利率政策,但是其资产负债表在不断扩张。他认为,这次很可能跟过去不一样,但可以
确定的是,退出过程必然是缓慢的,尽可能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减小到最低,但也不能排除滑
坡的可能性,需要高度关注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虽然面临通胀等压力,但这只是一种变化,不会是滞胀,
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是疫情,其次是地缘政治。

  郝福满提醒,各国经济恢复的进程并不均衡,大部分经济体将在2022年前恢复到新冠肺炎
疫情之前的水平,也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修复相对滞后,有些国家疫苗短缺,政策空间也很有
限。由于经济复苏过程,部分瓶颈因素的持续存在,通胀可能会大幅上升,但各国可能仍会继
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债台高筑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宽松的
货币环境,会加剧其在经济复苏之路上面临的挑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伯格洛夫也认为,新冠疫情后,疫苗接种率和经济增
长出现了极大的鸿沟,发达国家或富裕国家增长会更快,远远地把穷国甩在后面。

  除了复苏不均衡,郝福满和伯格洛夫都提醒关注全球价值链的变化。郝福满称,一些行业
恢复较慢,比如交通运输瓶颈的存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虽然全球供应链暂时受到影响,但
问题已经很突出了,在疫情期间,各国需求上升、开始加大进口,各国民众之中已经出现了一
些囤货的现象,可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正在面临明显的挑战。

  伯格洛夫则关注全球价值链何时能够恢复到正常,以及应对疫情过程中的一些封闭措施,
如果持续时间拉长,是否会发生永久性改变。

  他比较疫情前后各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占比发现,疫情后发达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
的占比明显下降,而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占比则在不断上升。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中国和
印度这样的主要新兴经济体,也包括大部分亚洲国家。

  “全球供应链不管是从短期、中期来看,都面临挑战,但是,从长期来看,绿色转型才是
真正的挑战。”伯格洛夫认为,各国政府应该追踪全球价值链的投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提
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绿色能源,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和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这样从企业到
全球价值链才能真正实现转型、提高效率。

新动能来自何处

  由于产业门类相对健全,国内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供应链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未来面临
的挑战更多源自国内。

  与此前应对内外部冲击的方式不同,新冠疫情后,中国政府并未祭出基建投资加码、房地
产调控放松两大常用工具,而是延续近年来转变发展方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建立健全房地
产长效机制等政策方向,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更加重视新动能在中国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将经济发展
新动能的内容概括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称这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
力点。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占比提高一度被认为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体现,但近年来政策
开始重新强调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而此前作为
服务业发展重点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监管持续收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针对实体经济和
虚拟经济的关系,有必要提出生产率标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有利于生产率的就值得肯定和鼓励,反过来就需要质疑、否定甚至是摒弃。比如,过度的金融
化实际上并没有提高生产率,不是创造而是再分配财富,一些互联网平台也有一些不正当的竞
争行为和类似的特点。

  在他看来,中国现在面对两种不同的实体经济:一种是传统的、竞争力下降、过剩严重的
实体经济,另一种是数字化、绿色化赋能、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实体经济,“挑战是如何推动前
者向后者转型”。

  刘世锦认为,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数字化改造,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要由消
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重心要逐步转向人工智能。

  “如果‘十三五’时期中国消费互联网迅猛发展,形成了若干在全球处在领先地位的网络平台
公司,‘十四五’时期将迎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也
表示,消费互联网是到C端的,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
求,而产业互联网是到B端的,主要是提高生产效率,将原来分布在不同企业的各种生产工具
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淡化企业边界,重新组合,这会为产业变革打开新的空间,为新旧动能转
换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但他同时称,目前,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仍然面临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高端芯片和基础软
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等短板,必须采取更有利的举措来推动产业互联网
发展。

  王一鸣建议,将产业互联网作为“十四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围绕新基建关键
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数字化转型等作出战略规划;加快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
网等核心的新基建,形成工业互联网与5G网络建设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在坚持开放创新的原
则下,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技术领域加
强攻关,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量子计算等新兴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和战略布局。

  数字化之外,绿色化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一大重要来源。2020年中国政府做出碳达
峰、碳中和的承诺,并于近期出台了顶层设计。但在实践中,今年9月中下旬以来,由于煤炭
供应紧缺,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拉闸限电,如何平衡碳达峰、碳中和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要走一条在碳约束下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要统筹2035、2050两个阶段的现代化
目标和2030、2060两个阶段的减碳目标。”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
为,“要做好推进现代化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应对各种新风险、新挑战的思想准
备、体制准备、政策准备和技术准备。但是,9月中下旬以来拉闸限电,说明我们的准备还是
不够的。”

  在杨伟民看来,碳达峰、碳中和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不是要限
制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中来推进减碳,减碳要以满足人民生活用能为基本前提。

  杨伟民强调,碳达峰、碳中和要安全减碳,先立后破,循序渐进,“一减二增”:“一减”就
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但减的前提是“增”,这是“先立后破”的含义之一;“二增”是要增加可
再生能源的装机和消纳,增加煤电的调节型电源和电量。

  他解释,风电、光电不排碳,但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强,必须要调节型的电源和电
量来匹配,要加快煤电的灵活性改造,使煤电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来转换。
政府扮演何种角色

  无论是数字化,还是绿色化,要激发这些新动能,都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的共同努力。
其中,政府需要发挥哪些作用?

  “要摆正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刘世锦认为,政府应把注意力放在制定规则、维护公
平竞争、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合力引导预期等方面,对具体的技术路线不必过多干
预,更多应该由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进程来解决。同时,监管要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平
衡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营造并维护有利于数字化、绿色化实体经济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环
境。

  对互联网的规制,是全球面临的新的共同课题,近年来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加强了对互联
网平台的反垄断等监管。王一鸣认为,在早期发展中,中国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非常包容,所
以互联网平台迅猛发展,但这些大平台在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后,运作上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需
要加大监管。但总的原则还是没有变,是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既有包容的态度,也要审慎监
管,核心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竞争。

  他强调,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完善包容审慎
监管机制,强化基础地位,减少选择性政策挤出效应,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活力。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认为,要释放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能,未来重点需
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释放市场活力,实现公平竞争;二是改善收入分配,启动消费需求;
三要培育创新动能,推动科技进步。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

  具体来讲,释放市场活力,实现公平竞争,一方面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现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政府资源配置过多、政府对资源的干预过多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民
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在大中小微企业之间,要实现公平竞争,减少对某些企业的特殊优
惠、特殊照顾和保护,减少行政性垄断,减少行业壁垒,制止地方保护,改善营商环境。

  在王小鲁看来,过去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多的政府借债投资,导致通货膨胀、资产泡
沫等情况,是导致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消费需求偏弱、内需不足的重要
原因。他认为,未来需要坚持基本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实行积极财
政政策的时候,要把重点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改善民生。同时,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需要
进一步放宽入户限制,让大量农村转移人口能够安家落户,并纳入社会保障,享受社会服务。

  要培育创新动能、推动科技进步,王小鲁认为,首先要给企业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其合
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目前还有政策大于法的情况出现;其次,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型人
才,但现在的教育制度过于单一刻板,行政化的应试教育不适合培育创新人才的要求,需要改
革教育体制,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教育体制和人力资本培养机制。

  在近年来推动新动能形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上
海引进特斯拉,带动形成新能源产业链中心;海南等地宣布新能源车不摇号,或者摇号比例大
幅度增加,鼓励本地用户用新能源车;也有地方政府通过城投等方式直接参与投资。

  尽管目前来看这三种方式都获得了成功,但财新公信力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
学院教授谢平并不认可地方政府投资高科技的方式。他认为,这并不符合地方政府债务约束。
“地方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不应该搞风险投资,而是应以民生项目为主,以基础设施为
主,以营商环境为主。不管是财政的钱、发债的钱,还是地方各种投资平台的钱,地方政府都
应该花在这些方面,而不应该自己投资重金搞研发。”

财新公信力委员会委员、财新智库学术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

  谢平统计过去20年中国科技奖发现,中国原创的科技发明主要来自四大主体:部属大学、
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央企和少数大的科技公司,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院校占的比例非常
小。“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在原创科技方面不应该花太多的钱发展高端芯片、生物医药等。”他
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在应用上面下功夫,原创的科技创新需要时间、科学家和大量资金,主要
是中央政府的事情。

  鉴于此,谢平强调,经济新动能的转型,绝对不能以短期目标来考核,尤其是不能以地方
GDP、财政收入增速来考核,“必须放弃地方短期的目标,才能真正做到经济新动能的转变”。
制度性开放的重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经验是以开放促改革,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
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在新发展阶段,制度性开放需要从哪些方面推进,
又会促进哪些领域的改革?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在主权范围的对外开放,必须有法律法规的郑重承诺,才
能取信于国际社会,赢得资本技术青睐。法律法规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防止政策朝令夕
改,也防止各地执行宽严不一。中国实行制度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有充
分保障,毋庸置疑。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制度性开放,才是既适合社会主义国情,又顺应世界经济大
势,还有利于推动国际多边机构朝着正确方向改革。”陈德铭称。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审议表明,20年来中
国完成了大量的制度性改革,兑现了当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虹桥国际
经济论坛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显示,中国开放指数为0.74,处于发展中
国家前列,而发达国家的开放指数至少在0.75以上。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继续扩大开放,达到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是势在必行的。”陈德铭认为,世贸组织正在酝酿的渔业问题、诸边协商的电
子商务问题等,是中国支持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他同时表示,与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成立时相比,世界形势、经济
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世贸组织所追求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并没有最终实现。几乎
所有的国家,包括中美在内,都承认世贸组织需要进一步改革,但是,在改革方向上还存在较
大分歧。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也称,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时,全球化是不可
阻挡的潮流,但现在这一潮流面临了很大的挑战,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贸易体系、贸易秩序。
现在全球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区域合作协定,希望未来能够建立更多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
定。

  目前全球公认的、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合作协定是CPTPP。按其规定,货物贸易中99.9%
的工业品实行自由化,服务和投资市场高度开放,规则覆盖范围广泛,纪律要求严格,且首次
就国企设立专章规范。

  在与CPTPP成员非正式接触、研究评估其内容的基础上,中国商务部于2021年9月16日,
正式提出加入CPTPP的申请。陈德铭称,这是一个自加压力的挑战,将从制度上对国企改革、
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甚至环境、劳工等领域设置更高标准的规则,既彰显中国制度
性开放的决心,也将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据测算,中国加入CPTPP,将使其域内经济占
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CPTPP有可能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
要蓝本。中国加入CPTPP,面临着比20年前加入世贸时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中国申请加入
CPTPP将带来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与制度性变革,“可以说,开放是最大的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目前,在中国已经加入或完成谈判的双边、区域贸易协定中,范围最大的当数RCEP,标
准最高的则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

  RCE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诞生。陈德铭认为,虽然RCEP在零关
税覆盖率上不及CPTPP,但仍高达90%以上,而且内容还包含禁止强制企业开放源代码等具体
规定,没有针对国企改革、环境、劳动力待遇等问题的条款,自由化水平较低,但相比
CPTPP,让发展中国家更易接受。由于RCEP关税减让的过渡期长达十几年甚至20多年,其间
的地缘政治或有不确定性,必须谨防政治干预。

  2020年12月,中欧双方宣布完成CAI谈判,但欧盟议会2021年5月冻结了批准CAI的讨论。

  陈德铭表示,期待欧盟议会能回归理性,使CAI落地,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一旦落实
CAI协定,中国需要修订大量的法规与政策性文件。
  正如王瑞杰所言,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全球的数字化转型,也凸显了数据交流、自由流动
的重要,数字经济发展融合需要建立统一的规则,推动全球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合作,而不是一
味竞争。新加坡、智利、新西兰等国发起了全球首份数字经济区域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DEPA),中国2021年11月1日正式提出加入。

  陈德铭认为,未来国际数据主权战略的博弈将十分复杂,中国需要尽快在制度性开放上把
国内管制与国际协定统筹考量。DEPA条款大部分与中国现行管理相近,也有部分如跨境数据
流动等,还需要通过谈判和改革加以推进。中国提出申请加入DEPA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需
要勇气和智慧,更为加入CPTPP的洽谈积累经验。

  “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自由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将成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点、难
点和焦点。”迟福林认为,中国需要以服务贸易为中心,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

  迟福林建议,对标CPTPP,实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重要突破,探索实行外
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与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一体化管理;对标CPTPP服务贸易规则,实现高
水平制度性开放,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强化对国有企业与指定垄断企业的公平竞争的
监管;对标CPTPP数字贸易规则和DEPA,加大数字服务贸易规则敏感领域的压力测试,在跨
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及隐私保护方面加大开放力度,并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与法规
体系。

  更多报道详见: 【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集体诉讼首战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巨额民事赔偿让造假者承担了责任,也让中小投资者看到了抱团取暖的希望

无论是原告人数还是赔偿金额,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的一审结果,都打破了中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迄今为止的纪
录。

  文|财新周刊 王娟娟

  52037名投资者共获赔24.59亿元!

  无论是原告人数还是赔偿金额,康美药业(600518.SH,现为*ST康美)证券虚假陈述责任
纠纷案的一审结果,都打破了中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迄今为止的纪录。巨额民事赔偿让“首
恶”承担了应有责任,也让市场上其他中小投资者看到了抱团取暖的希望。

  据2021年11月12日广州中院披露的一审判决书,康美案的22名被告中,康美药业作为造假
主体,因年报等虚假陈述侵权,被判赔偿证券投资者损失24.59亿元;该公司原董事长、总经
理马兴田及5名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另有13名相关责任人按过错程度分别
承担20%、10%、5%的连带赔偿责任;此外,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下称“正中珠
江”)及签字会计师杨文蔚也被判承担100%连带赔偿责任。

  此案是2020年新《证券法》确立中国版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后的首个实践,由中证中小投
资者服务中心(下称“投服中心”)作为代表人,以公益性的方式为投资者争取权益。“过去的普
通代表人诉讼,即便广泛征集,仍受制于救济成本带来的‘集体不行动’(collective inaction),覆
盖面也较有限。”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寿双认为,依特别代表诉讼制度“明示退
出,默示加入”的规则,相当于一下子聚集了所有的小炮弹,从而形成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一
旦引爆,后果必然十分震撼。

  不过,在震慑造假者、为投资者撑腰的同时,如何在类似案件中能够更科学地审慎判断损
失、明确中介机构责任、平衡独立董事等各方的连带赔偿比例,市场各方也讨论颇多。

  除了明示退出的9名投资者,康美案原告投资者共有55326名,索赔金额达48.66亿元;在扣
除系统风险后,真正有损失的投资者52037人,最终获赔总额约为索赔总额的二分之一。在审
理过程中,康美药业方面部分被告提出,投资者的损失还应扣除其他非系统风险导致投资者亏
损的因素,如公司经营不善、实控人曾行贿等,但最终因缺乏依据等原因未获法院支持。

  第一案难求尽善尽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宁此前曾指出,审理与证
券欺诈、信息披露相关的案件有两个难点——确定违法行为事实和侵权行为的存在,并基于此
估算投资者损失大小和违法者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境内外皆是如此。

  在康美案中,13名其他责任人包含了5名时任独立董事,他们都可能因康美案连带责任身
负上亿元的债务。“即使最后不用赔付给投资者,也可能被康美药业后续追偿。”在新加坡管理
大学教授张巍看来,康美案的一审判决实际折射出A股独立董事制度需要改革,在连带法律责
任加剧之下,兼职独董们的权、责、利已无法匹配。

  再论中介机构正中珠江,尽管并非首家需要承担100%连带赔偿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但
面临的赔偿金额却可能是最大的。在康美案中,正中珠江被查出协同造假,性质恶劣,判罚全
部连带赔偿不能说冤枉。但这一结果也让市场各中介压力倍增,追问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如何
细化。据多位法律界人士称,目前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的修订正在行业内部征求意见,有望
进一步合理界定相关主体责任。

  大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尽管特别代表人诉讼首战告捷,践行中国版集体诉讼要面临的困难
和阻力仍然不可小觑。由于索赔涉及金额巨大,偿付能力是首个难点,加之上市公司在各地经
济中的突出地位,集体诉讼案件又易受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影响。集体诉讼与司法重整同步
推进的康美案,各方利益也是几经平衡。

  康美案一审宣判后,证监会公开表示,将在全面总结首单案件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完善代
表人诉讼制度机制,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进一步优化案件评估、决策、实施流程,推进特别代
表人诉讼常态化开展。

首案判罚

  康美药业曾是A股最有名的医药企业之一,2018年市值一度高达1073亿元,仅次于恒瑞医
药。2018年10月,网络自媒体相继发文质疑康美药业货币资金的真实性,指出其可能存在财务
造假等问题,随后公司股价断崖式下跌,两个月后正式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到目前其最新市值
不足212亿元,公司股票已经“披星戴帽”冠名*ST。

  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最初受理于2020年12月底,由顾华俊、刘淑君等11名投资者提起普通
代表人诉讼,后追加了正中珠江及其相关被告人员;随后经过数月征集,投服中心于2021年4
月正式接受56名权利人的特别授权,申请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转换为特别代表人诉讼;经最
高法院指定管辖,广州中院于7月27日开庭进行了审理。

  在过往虚假陈述案的审理中,“揭露日”常常成为第一争议点,从一审到二审,改判也时有
发生。判定“揭露日”的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源于2019年11月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
作会议纪要》中对“揭露日的认定”的规定——原则上只要交易市场对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权威
媒体刊载的揭露文章等信息存在着明显的反应,对一方主张市场已经知悉虚假陈述的抗辩,人
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广州中院一审认定康美药业案的实施日为2017年4月20日,揭露日为2018年10月16日,在
此期间以公开竞价方式买入并持有康美药业股票的投资者具有索赔资格,对此康美案原被告双
方并无大的异议。

  “法院的裁判思路主要锁定三个特性:首次性、相关性和警示性。首次性体现在自媒体文
章首先揭露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相关性体现在自媒体的分析与证监会最终认定的违法事实具有
一致性,警示性则是在自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后康美药业股价大跌。”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
所合伙人刘思远如此解释。

  康美案部分争议的焦点在于认定投资者损失因果关系时,是否应当扣除非系统风险所导致
的投资者损失。在审理过程中,广州中院委托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下
称“投保基金”)进行损失测算;投保基金选取了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作为比对指数,并采
用“个体相对比例法”测算投资者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对于其他非系统因素并未考虑。

  对于非系统风险,广州中院认为,一方面,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
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出台的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第19条的规定,缺
乏扣除非系统风险导致损失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部分被告提出了注入经营不善、实际控制
人曾行贿等应当扣除非系统风险的理由,但未举证证明何种时间应该作为非系统风险,也未证
明该等时间独立于虚假陈述行为,对康美药业股价产生消极影响。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里,法院都采用统一扣除一定比例的系统风险,比如系统下跌10%,诉
讼标的下跌了20%,那么投资者统一扣除系统风险比例就是50%。”上海一位证券领域律师对财
新称,相比统一扣除一定比例的系统风险,此次投服中心采取的“个体相对比例法”对系统风险
的认定更为精细准确,兼顾了不同投资者具体买卖标的股票的时间、数量差异等因素。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指出,在审理虚假陈述时要扣除系统风险
因子,这是最高法院在司法解释中所明确的,但对于非系统因素的扣除并没有明确的指引,国
内目前此类案例也相对较少。

  此前上海金融法院曾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有过司法实践合作,试图以更严谨科学的方法来
突出虚假陈述对股价的影响,厘定投资者的损失,“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理论研究所搭建的估
值体系,对投资者损失进行更准确的定量分析,除了扣除市场风险,也能够去掉其他与虚假陈
述无关的因素,准确反映出虚假陈述引起的估值变化”。

  有两个较为典型的示范案例:一个是在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方正科技(600601.SH,现为
ST方科)虚假陈述损害赔偿纠纷案中,采用了大盘指数同步对比法,分离出大盘和板块因素占
投资损失的比重。另一个是在普天邮通公司(已退市)虚假陈述案中,考虑了股价除受大盘影
响外,也与充电桩概念、被列入ST等个股经营因素相关;为同时扣除系统风险和个股经营风
险,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运用多因子量化模型,将每位投资者的具体买卖行为同步投射到收益率
曲线中,对比得出具体投资损失中应当扣除其他影响因素的比例。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所探索的模型类似美国的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事件研究法是美
国在审理证券欺诈等案件中确定受偿水平的参照方法,可研究股价变化与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
关系,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国内的集体诉讼刚刚起步,金融法院也建立不久,方法还在摸
索,希望可以逐渐朝着这方向走下去。”张巍称。

中介责任界定

  康美案一审判决不仅创造了A股虚假陈述索赔人数和获赔金额的纪录,也是中介机构承担
连带赔偿责任最重的一次。

  根据一审判决,广州中院认定正中珠江未勤勉尽责,未实施基本的审计行为,严重违反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守则》等规定,导致康美药业严重财务造假
未被审计发现,影响极其恶劣,承担100%连带责任;而杨文蔚作为正中珠江合伙人和2016
年、2017年康美药业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活动中存在重大过失,应当在正中珠
江承责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李寿双认为,康美案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是中介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被判承担全部连带
责任,而且要求其中一位合伙人承担个人连带责任,可谓一剑封喉。

  作为当地具有40年历史的老牌会计师事务所,正中珠江与康美渊源已久。自2001年起,正
中珠江连续为康美药业审计了18年的财报,直至2019年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暴露后,才于当年11
月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替换。

  在康美药业造假的三年中,正中珠江分别为其在2016年、2017年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
意见,仅2018年出具保留意见。2021年3月,证监会曾在对正中珠江的正式处罚中,详细披露
了正中珠江审计项目经理如何串通康美药业进行函证造假。处罚落地后,正中珠江107家上市
公司客户已相继出走,其A股审计业务也随之宣告终结。

  “我们通常也会对收了几百万甚至只有几十万元的审计费、却要承担几亿元赔偿责任的审
计机构抱有同情,但在康美案中,正中珠江的审计项目经理配合康美药业财务人员拦截询证
函、将伪造的走访记录作为审计证据的行为,不可谓不恶劣。”刘思远认为,对正中珠江的判
罚并不冤枉,但这份判决的确让市场各方中介都压力空前。

  实际上,自五洋债案开始,业内对于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能否明确边
界、将标准细化的争论已不绝于耳。“董事的信义义务有对应的商业判断原则,但律师要对会
计师报告承担一般注意义务,这个一般注意义务的标准是什么呢?”上述证券领域律师疑问
道。

  “中介行业人人自危绝非危言耸听,特别是会计师的风险系数应算最高,已经有朋友在私
下咨询是不是把婚离了、财产处理一下再来干比较稳妥。”李寿双颇为唏嘘,不只是康美案,
从近期发生的诸如华泽钴镍案、中安科案、五洋建设案、恒泰证券案等一系列证券民事赔偿案
件来看,中介机构的连带赔偿风险正在急剧上升。虽然压实中介责任正确而且有必要,但在新
的规则和形势之下,也要考虑做到罚当其责、赔当其责,民事赔偿应体现对重大性的尺度把握
和对过错标准的严格把握。

  刘思远的建议是,司法裁判机构应区分不同责任的恶性程度,对故意配合造假的仍然判罚
全部连带责任以儆效尤,对于重大过失的则考虑根据过失程度限定一定的赔偿比例,对于一般
过失的以审计收费为限等,让审计机构能够看到付出质控成本的实效,也更有动力进一步加强
合规建设。

  据多位法律界人士称,目前最高法院正在对修订虚假陈述的司法解释进行内部征求意见。
“如果是在过失的情况下,未来有可能是承担与过失程度相一致的连带责任,所以中介机构的
过失,完全可以按比例去看的。目前在有的案例中,中介机构承担不到3%的连带责任。”

  合理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实践积累同样重要。张巍表示,市场想要一个勤勉尽责的量化
标准,这种需求可以理解,但一个明确的规则也可能是一张回避勤勉尽责的路线图。他建议,
将证券欺诈纠纷案件集中于金融法院管辖,增加判例,也让法院积累经验、增强金融专业能
力。

独董风险争议

  康美案有五名特殊的被告,他们是康美药业时任兼职独立董事——江镇平、李定安、张
弘、郭崇慧、张平。前三人在康美药业2016年年报、2017年年报、2018年半年报签字,被判承
担10%的连带赔偿责任;后两人因在康美药业2018年半年报中签字,被判承担5%的连带赔偿责
任。

  比例看似不高,不过因康美药业判罚金额巨大,这一结果也就意味着五人都可能因此要身
负一两亿元的债务,有倾家荡产的风险。

  “这份判决或许可以督促现任独董们兢兢业业当好‘看门人’,但也或许会导致很多优秀的独
董基于保守的风险偏好而选择辞职。”刘思远认为,康美药业的案件判决将对后续同类案件有
示范意义。尽管在康美的个案中,这些独立董事最终承担赔偿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在其他案
例中出现了上市公司赔不起的情况,独董就要“遭殃”了。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对财新记者称,在民事赔偿方面,发达市场包括大陆法系及英美
法系的国家,对独立董事还是采取了“怀柔”政策,纸面法律规则中责任相对比较轻,实际落实
过程中给予独立董事的民事损害的判决则更轻。“ 美国公众持股公司外部董事大多来自工商业
界,既作为监督型董事会的组成成员,也帮助公司拟定战略方针、是商业决策参与型的外部董
事制度,这与中国不同”,汤欣指出,对于这些外部董事,美国更多是从成熟的声誉制度和市
场机制方面进行制约。

  汤欣认为,就今年“五洋债”、“中安科”、“华泽钴镍”等典型民事案件的判决看,法院在证券
法的解释适用方面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连带责任的传统理解就是全额连带责任,现在可
以依据实际情况局限在比例连带之内”,汤欣认为,在这样的司法实践下法院或许可以走的更
远一些。他的建议是判定民事责任时,考虑到独董履职条件与责任方面的不对称性,法院在适
用新证券法第85条的规定时,对于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独董和外部监事,可将比例连带责
任进行进一步限制,限制为0.5%——1%;在大型的代表人诉讼(包括普通代表人诉讼)中,
甚至可考虑限制为0.05%——0.1% 。

  在汤欣看来,未来A股独立董事要面临更大的风险或在行政处罚,一旦被证监会依据新
《证券法》第197条认定为其他责任人将会需要面临五十万至五百万的罚款。行政责任方面,
他也建议证监会对于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独董和外部监事,谨慎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代之以行政监管措施或者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独立董事后续还可能面临康美药业的追偿。“康
美药业先行赔付之后,是可以向其他连带被告追偿的,即使康美药业不追,股东也可以代位诉
讼。”张巍称。康美药业在11月13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将根据判决向马兴田、许冬瑾等21名
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被告依法主张相关权利。

  “我们不能指望当公司正常运行的时候独董当‘花瓶’,当坏事发生的时候独董可以力挽狂
澜,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张巍直言,当前A股独董的权、责、利已无法匹配,连带赔偿
风险的加剧可能会带来“辞职潮”,独董制度若不改革可能会逐渐没落,于公司治理无益。

  自2001年8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A股独立董事
制度建立已有20年,但多年来屡遭“花瓶”指责,也时有出现泄露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的案例,证
监会曾多次发文指出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的问题。

  “独立董事都是兼职,过去对一些人而言,当独董就是一份轻松的外快,一年津贴8万到10
万元,还可以同时多赚几份。虽然大家都是会计师、律师、大学教授、行业专家这样的高知人
士,但实际履职投票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上市公司造不造假,独董也很难知情。
”一位曾在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的会计人士称。
  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财务管理系主任尹晓冰则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应该独立于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但在目前公司治理架构下,独立董事的提名权实际上掌握在
控股股东或主要管理者手中,个别来源于1%以上的中小股东提名,但股东大会通过的几率较
低。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与控股股东或上市公司之间无法保持独立性。

  尹晓冰撰文指出,目前A股的独立董事制度也存在履职主体不专业、履职机制不健全等问
题。他认为,无论是财务造假还是信息披露违规,抑或是经营管理中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也
包括上市公司的日常动态,独董还缺乏一种履职机制确保其知悉并有权威阻止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和主要管理者实施违法违规行为。尹晓冰建议,应该完善立法和细化指引并帮助独董树
立权威、规范履职细节,有效激励独董勤勉尽职和强化独董责任。

巨额损失怎么赔?

  在2021年4月启动康美特别代表人诉讼之初,投服中心就曾表示,选择康美作为第一案是
综合考虑了案件重大、典型,社会高度关注且具有较强示范性,违法行为人已被行政处罚且具
有一定偿付能力等因素。

  24.59亿元并非一个小数目,正在破产重整的康美药业有多大能力赔付?康美药业在2021年
4月因资不抵债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6月重整被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11月初,明
确广药集团将牵手广东省市两级国资,投入65亿元重整康美。此前的7月,投服中心已经代表
投资者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并被选为康美药业破产重整债权人委员会的九家委员之一。

  根据财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早在此前发给债权人的重整草案中,康美药业已经对此次集
体诉讼可能承担的赔偿留出了偿债资源。康美药业在重整草案中称,根据广州中院委托投保基
金做出的《测算报告》,以医药生物(申万)指数扣除系统风险后投资者损失总金额为24.59亿
元,重整计划按照这24.59亿元的债权金额予以预留。

  康美药业尚未披露重整草案,但据财新了解,这部分股民投资损失转换的24.59亿元债权,
后续将作为普通债权受偿:债权中50万元(含50万元)以下部分按照100%的比例进行现金清
偿;50万元以上债权部分,通过以股抵债、一定比例现金清偿、信托受益权抵债的方式予以清
偿——100元普通债权可分得7.29元现金、8.829股股票及4.42份信托受益权份额。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因康美药业虚假陈述获赔的投资者可以全额拿回损失,但也有部分受
损较大的投资者获赔金额可能面临打折。康美药业已于11月15日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对
重整草案进行表决,截至财新发稿,表决结果尚未出炉。

  理论上而言,如果因连带赔偿没有先后顺序,康美药业没有全额赔付投资者,获赔投资者
可主张马兴田或其他连带被告要求赔偿。过往司法实践中,因上市公司财产明确,一般会先执
行上市公司赔偿,上市公司因破产等原因无法赔偿的部分再由其他责任人进行赔偿。

  不得不提的是,已被判刑的马兴田连带赔付的能力目前存疑。根据康美药业此前10月30日
的公告,揭阳中院已对马兴田及其关联方资产进行强制执行,所得款项共计16.41亿元,用于冲
抵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

  2021年11月17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称,该法院于当日对康美药业原董
事长、总经理马兴田等12人操纵证券市场案公开宣判。据财新了解,该案于11月12日,也就是
在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民事案一审判决日,开庭审理。判决显示,马兴田因操纵证
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
罚金人民币120万元;马兴田的配偶,也是康美药业原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及其他
责任人员11人,因参与相关证券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至此,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正式构建了民事、行政、刑事立体化的责任追究体系。

版面编辑:吴秋晗
专栏|让财富管理更有用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提升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必须走系统赋能人的路线,还必须拆除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之间那堵“看不
见的墙”

在财富管理回归金融本质的同时,客户最需要的是“有用的财富管理”,表现为对财富管理专业性的诉求,这是客户最强烈、最
持续的需求,但也是财富管理行业内进步最慢的部分。图/视觉中国

  文|石磊
   吸引子科技 董事长

  “财富管理”是几乎所有国内金融机构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共识,而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加入更
让这条赛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过去一段时间,财富管理的竞争主要在于“便利性”,反映在财
富管理服务可得性的提升和各类手续费下降等方面。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也出现了“流量化”经营过度的行为,客群并未真正被视为“客户”,而
是不断转手的“流量”。这样的经营方式在消费品电商场景中无可厚非,因为客户有足够的知识
比较消费品与自己的消费需求是否匹配,甚至还能退货换货;但财富管理无法退货换货,客户
对投资的结果也难以正确归因,毕竟投资场景是趋势认知与随机性的混合体。

  在这样令人茫然的场景中,如果财富管理一味追求“便利性”就会与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
金融服务不断提供“便利性”,就是给“人性”增加了杠杆,能够正确运用的人可以得利,而缺乏
认知的人会产生风险,宏观上表现为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中外历史上有过多次教训。

  万幸的是,监管部门近期规范了不少这样过度运营的行为。在财富管理回归金融本质的同
时,客户最需要的是“有用的财富管理”,表现为对财富管理专业性的诉求,这是客户最强烈、
最持续的需求,但也是财富管理行业内进步最慢的部分。

  进步慢的原因很明显,“让财富管理更有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但也只有这个方向的突
破,才能使得金融机构扭转面对互联网机构竞争的被动局面。

  过去,财富管理机构提供的主要是货架,随着产品监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流行产品随处
可买,客户在金融机构得知好产品后,很可能去手续费更低的互联网平台下单。打价格战,成
本高昂的金融机构有天然劣势,靠精简一线员工降低成本,虽可暂缓劣势,但这样的同维度竞
争策略是以己之短、克人之强,胜算很低。

  随着财富代际的自然变化,在可见的未来,简单的总部专家遴选、渠道推荐的组织模式会
越来越失效,互联网机构借鉴消费品市场中“多快好省”的价值主张会越来越赢得年轻客户的
心。

  可见,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必须提供自身的独特价值,关键就是“让财富管理更有用”。尽管
效果是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但辅助客户理解需求、发现机会、形成方案、辅助决策、达成交
易、投后检视反馈的全过程才是关键:投资前,客户可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需要解决方案;
有了解决方案,就需要合适的产品配置或投资组合;投资后,客户还需要理解产品净值波动如
何归因、如何行动。

  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升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必须走系统赋能人的路线,还必须拆除
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墙”。

  财富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知识积累和互动服务,单兵作战不可能取得规模化
效果,必须靠系统化才能整体提升产能;财富端需要大量资管端的信息和知识,必须让二者完
成整合型合作,关键在于信息与知识的互通和耦合,而不仅仅是资金和宣传角度的泛泛合作。

  众多机构已有明确战略:从卖方视角的财富管理转向客户视角的买方投顾模式。战略方向
正确无疑,但执行起来阻力很大,各环节有利益冲突。近30年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增量改革先行,存量的重组就会比较顺利,因此应率先考虑创造客户价值增量。

  满足了客户的专业服务需要,客户自然愿意为服务付费,且客户一旦发现投资组合服务的
价值,自然愿意把更多资产转移过来。也就是说,面向客户整体投资组合的财富管理天然具备
规模效应。这样一来,金融机构无论是中间业务收入还是财富管理规模,都是正向促进。

  可见,回归金融服务本质,会让金融机构重赢竞争优势;新技术应该服务于业务本质,偏
离行业本质的创新终会损害客户价值,这样的行业难以持续增长。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天然气亟待顺价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上游垄断,中游管网效率不足,下游价格管制,气价“肠梗阻”机制如何消纳高价供应冲击?

  文|财新周刊 罗国平 赵煊

  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首场降雪,同日开启采暖季供暖,较往年提前了九天。与之相隔
百余公里的“煤改气”大省河北,正面临天然气断供的潜在危机。

  “很多企业供的就是‘煤改气’,在亏本供气。我们担心河北可能出保供问题。”来自“三桶
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一名人士坦言。

  “2021年有些城燃公司因为天然气价格高,亏不起,压力很大,难免有些停供思想。”河北
省一家城市燃气(下称“城燃”)公司负责人亦证实,其公司供的全是“煤改气”民生用户,部分
气源价格倒挂,每立方米亏损超过1.1元。

  “天然气保供”,即指采暖季保障居民及工商业用户基本生产用气。保供责任由上游“三桶
油”、中游国家管网和地方省网,以及下游城燃企业共同承担。

  即便对于不缺气的北京,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在10月27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燃气发
展论坛上也公开呼吁,2021年城燃企业面对的供应问题不同以往,采购资源、平衡资源,需要
付出的代价更大。“高气价难以疏导,正在给城燃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城燃企业价格
倒挂现象严重。”她说。

  李雅兰所说的“供应问题”,实际指的是城燃企业在上游无法获得低价资源,新增用气只能
依靠LNG(液化天然气)现货。但现货虽有,“价格高得很”。

  在全球市场,LNG现货价格一路飙涨。“因为天然气进口价格高,资源储备动力不足。所
有新增用气都须用LNG现货补,没有其他增量来源。”前述“三桶油”人士解释。

  中国进口天然气主要分为进口管道气与LNG,进口LNG又分长协、现货两种形式。长协气
目前基本盈亏平衡;LNG现货则随行就市,近期成本波动巨大。2021年10月,亚洲现货LNG基
准价格JKM月均价为19美元/百万英热(MMBTU),同比上涨350%;11月计价期的JKM月均价
加速上涨至33.254美元/百万英热,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环比暴涨近75%。

  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数据,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自6月开始已每吨超过3000
元,10月18日—24日当周最高到过4717.7元,创同期新高。全国LNG出厂价格在10月底已冲破
每吨7000元,对应超过每立方米5元,同比几乎翻了一番。

  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处于从管制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全链条价格机制呈现一种“肠梗
阻”模式——上游资源基本垄断在“三桶油”手中,气源价格只有部分放开;中游管输成本控制在
国家管网环节;而下游终端价格则因政府定价不能向下疏导。

  “2021年的情况特别麻烦,把已有的价格体系冲击得一塌糊涂。”曾长期在中国城市燃气协
会工作的人士向财新感叹,整个产业链乃至地方政府,各方博弈激烈。

  其中,承担天然气上游供气的“三桶油”也因进口气价格高,部分气量销售成本倒挂,“补贴
保供”,经营压力不小,呼吁国家发改委理顺气价机制。

  地方政府一侧,调整终端气价,须统筹考虑城燃企业、用户承受能力以及未来企业投资决
策等利益和影响。用户端涨价牵涉民生、经济等重大敏感问题,且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地
方政府并不完全具备气价终端调整的自主权;而如给城燃企业一定补贴,政府就又陷入前两年
农村“煤改气”、城燃锅炉改造的巨大补贴压力循环之下,左右掣肘。

  进口现货在天然气供应中的占比约在10%。据中石油测算,2021/22年采暖季,全国需求在
1750亿—1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中金公司则预计,本采暖季中国进口LNG现货约186
亿立方米。

  尽管在天然气消费中占比不高,但在现有气价机制下,从规模上看,LNG现货从进口价格
到终端售价之间,这个采暖季势必“滚存”出数百亿元的倒挂差价。考虑到部分现货LNG在2021
年上半年已购买,价格不算高,采暖季到岸现货LNG价格以每立方米5元(约23美
元/MMBTU)为测算平均线,到终端售价按平均约3.5元测算。那么,中间价差每立方米即有
1.5元,如果进口186亿立方米LNG现货,将亏损近280亿元。
  多名受访人士指出,能否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是接下来区域供气保障的关键所在。“如
果一个地方工业用户较多,能够顺价,则供应尚可保证;但在某些居民用气量大的区域,如果
无法顺价,采暖季供气将面临现实断供风险。”咨询机构资智通连高级合伙人施宁解释称。

  与天然气类似的故事,可见于同样依赖国际市场的原油。中国自1998年开启石油价格改
革,现今原油基本实现市场定价,与国际市场接轨。不过,成品油仍由政府管制,在政府指导
定价基础上自主定价。后到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2010年底,国际油价短期快速上涨,中
国下游价格调整不及时,炼油端利润下降加剧供给不足,市场一度出现“柴油荒”。2013年,中
国改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缩短调价周期、取消幅度限制,并设置“天花板价”“地板价”,成品油
价格不畅问题基本解决。

  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目前约在45%。在“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下,被视
作“过渡能源”的天然气,还需继续大力发展,其对外依存度还会继续攀升。2021年以来,中国
经济复苏,叠加“双碳”压力刺激,在城燃、天然气发电量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天然气需求大
涨。世创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前九个月,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6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6.4%;其中进口管道气、LNG分别为438亿、790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加25.4%、23.6%。
  多名行业人士告诉财新,天然气与居民生活、公共事业服务密切相关,主管能源价格的国
家发改委担忧一下子完全放开,市场价格卖高了,或会影响市场稳定。目前上游仍是“三桶
油”垄断,下游各区域有特许经营权,都是不充分竞争市场。

  在中游管输环节,国家管网集团2020年10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承载着打破中国油气体制
垄断的重任,目的是推动上下游多主体参与,最终降低中国整体用气成本。但多名业内人士坦
言,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尚未给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带来强有力推动,缺乏明确的运行规则和有
效监管,则是其难以实现公平开放的难点。

  电价市场化已在2021年10月破局,燃煤机组和工商业用户正全面进入市场,多地市场化交
易电价瞬间上浮。不过,居民用电价格并未放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研究员郭焦锋认为,居民用气价格将比照用电价格,仍由政府限价。

  一手抓保供,另一手又要抓居民气价。在一个设定诸多限制性条件且市场区域分割的国情
下,如何让各方安然承担现货端的百亿元亏损?“天然气行业到了大改革的迫切时刻。”前述“三
桶油”人士说。

  能否逐步推进气价市场化机制改革,攸关气源稳定供应保障,以及未来需求扩张满足。郭
焦锋指出,接下来,应有序推动放开门站价格,以及非居民用户的终端城市燃气价格。进一步
的问题亦衍生而来:要放开门站价格,但是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基准价从何而来?如何让天然气
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国内供需?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目标下,天然气进一步市场化的
切入点是什么?

气价 “肠梗阻 ”

  “入口部分放开了,出口不放开,中间有个‘肠梗阻’。”山东省发改委一名人士如此形容当
前的气价机制。

  所谓“部分放开”,是指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将“城市天然
气门站价格”从目录中剔除,规定LNG、海上气、页岩气、煤层气等气源价格由市场定价;不
过国产陆上气以及2014年之前进口气价格,仍按政府规定的门站价执行。
  每年4月左右,上游企业与下游城燃企业会签订年度供应合同,在上年用量基础上,签订
当年的用气量;之后在9月、10月,再签订补充协议,对采暖季用气的价格与用量进行调整。
这两次签订的气量为合同内气量,而在此之外购买的天然气,则为合同外气量。

  具体到操作端,“三桶油”做法略有不同,叫法也不太一样。价格机制分采暖季与非采暖
季,采暖季可阶段性上调。以中石油为例,在非采暖季,其合同内气量分存量与增量,在门站
价基础上只上浮5%—10%。

  而在采暖季,其合同内气量分为四档:居民用气,以及非居民部分的“均衡一”“均衡二”、
调峰气量,每一档价格逐渐上调。管制部分主要体现在居民用气与“均衡一”,这两部分是“大
头”。其中,居民用气严格受限,最高上浮比例由发改委给定,一般在门站价基础上上浮5%—
10%;“均衡一”气量则最多在门站价基础上上浮20%。
  放开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均衡二”、调峰气量以及合同外气量,其中“均衡二”上浮幅度在
30%—40%,调峰气量可上浮47%及以上。而合同外气量随行就市,现货代采或在油气交易中
心购买。

  据多名业内人士验证,最终上述几档气价综合测算,上游对下游的合同内综合销售价格约
在每立方米3元甚至更高。

  而至用户终端,中国城市天然气销售价格实施“双轨制”——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分开定
价。居民用气与非居民用气都有各自的最高限价,由地方物价局根据成本与门站价来核定。实
际气价则由城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与用户协商确定,其中居民用价格按照阶梯定价,价格普遍
较低,调整普遍需要召开听证会,也很少调整;非居民用气价格更为市场化,遇到冬季等用气
高峰,价格普遍会上调。

  如在山东,省界门站价在每立方米1.84元,加上省内管输费,各市门站价在2元左右。上游
气源价格调整,如到采暖季,地方再根据不同气源调整幅度、所占比例,加权算出综合购进价
格,进而在门站基准价基础上测算出变化幅度,加上末端配气价格顺出。在山东各市,居民用
气价格在每立方米3元左右;非居民用气价格约在3.5—4.2元;山东城燃综合购进价加权约在3.4
—3.5元。
  在上游仍垄断的情况下,政府让上游企业自定价格,这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是把市场搅乱
了。部分放开的结果,呈现出复杂的多档气量。“这气、那气的市场价,也搞得上下游经常吵
架,市场实际上很难发挥作用。”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解释。
  上下游在合同气问题上也矛盾重重。接近燃气企业的人士介绍,在其所在省份,上游按
照“照付不议”原则给到下游,每两个月须提前交付合同金额的60%—70%。除此,不同气源分
档中,中石油、中石化按照价格由高到低倒着结算,先结算调峰气量,再结算价格更低的气
量。这些结算方式均加剧了城燃企业资金压力。

重压城燃

  全球天然气供应紧张,推升气价飞涨,中国的城燃企业普遍面临气源成本与销售气价的倒
挂困境。
  天津一名城燃企业负责人称,2021年城燃企业面临空前的压力,其公司有1.57亿立方米增
量气,这部分气每立方米要赔四五元钱,这个采暖季预估要亏损数亿元,“我们肯定承担不
了,那谁来承担?政府、供热企业,还是老百姓?”

  “现在资源非常紧张,存量合同气还好一点,增量气都是市场化价格,但销售终端有政府
最高限价,因此形成倒挂。”即便在经济大省广东,一家地方燃气公司也向财新感叹。

  前述“三桶油”人士向财新解释称,目前“三桶油”合同内往下卖的价格约在每立方米3元,加
管输费是4元,而城燃卖给终端用户平均价约在3.5元,城燃合同内每立方米气要亏约0.5元;而
若合同外增量气,从“三桶油”手中买的价格在6元—7元,但现货LNG价格比这更高,每立方米
气上游、下游都要亏损。

  巨大价差下,物价部门的调价很难弥补采销差价,燃气企业也没有能力弥补差价。前述天
津城燃人士呼吁政府部门要及时核定并调整价格。山东、新疆、宁夏、湖南、广西、甘肃等多
地,出台或完善了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但均对非居民用气价格设置了调整周期及幅度
限制,难以应对当下快速变化的LNG进口价格。

  “三个月以后,城燃企业都没了,你跟它说价格联动?”前述天津城燃企业负责人反问。“现
在不是城燃公司贷点款撑下去,而是已经到了‘躺平’的阶段。”前述“三桶油”人士也称。

  11月8日,河北邯郸市政府印发文件称,为保障农村“煤改气”供应安全,各县(市、区)要
从2021年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补贴资金中预拨部分资金,预拨比例不低于补贴资金总额的
50%,支持“煤改气”燃气企业采购气源,缓解燃气企业管道气源价格倒挂和预付上游气款的双
重资金压力。

  已有部分燃气企业破产或转卖。10月20日,央企子公司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
转卖旗下中广核双闽燃气江苏有限公司51%股权。根据其披露的信息,该燃气子公司在2020年
实现净利润2559.2万元,但2021年前八个月净亏损1665万元。

  城燃企业也面临着供应量的不确定性。合同内有量有价,下游企业希望多签一些合同气,
不过到了九、十月签补充协议时,上游企业不给多签,合同外的增量气基本不签。

  据财新了解,部分上游供气企业目前对下游称,由于资源采购困难,已签订的合同量也不
能保证完全供应。“这把城燃吓坏了,加上现在什么资源都紧张,市场上产生了恐慌情绪。”上
述山东发改委人士称。

  在河北,部分上游供气企业已上涨了合同内气量价格。河北省前述城燃企业负责人告诉财
新,当地部分城燃综合进气价格已到每立方米3.9元,但终端“煤改气”用户售价在约2.8元,卖1
立方米气亏损超过1.1元,河北省内单个城燃企业月度亏损在百万元至千万元级别。

  在中国天然气生产大省陕西,10月20日,该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2021/22年采暖
季,陕西城燃企业存在近三成用气缺口。2021/22年采暖季,陕西城燃企业气量需求约65.87亿
立方米,但只落实合同气量47.32亿立方米,预计存在约18.55亿立方米用气缺口,缺口占总需
求比例为28%。其中,民生用气缺口约13.65亿立方米。陕西省发改委请求国家发改委协调中石
油集团增供民生气10亿立方米。
  陕西省发改委称,供应缺口的原因之一,是上游供气企业向城燃企业投放资源量减少。原
来陕西2021年好不容易落实下来的47.32亿立方米供气量,较上个采暖季实际消费量55.64亿立
方米还少了近15%。

  这还未考虑增量需求。陕西省发改委表示,预计2021年采暖季全省用气需求同比增长
18.38%,其中超半数地市天然气需求增幅超过两位数。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也是采暖季出现
用气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城燃企业核心诉求还是想要低价气。”一名中石油集团人士称,除了陕西,目前还有
山东地区的城燃企业表示冬季存在供气缺口,希望能协调到低价气源。华北、华东、西北整体
资源也供应偏紧。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指出,城燃的气源结构中不只是高价LNG现货,综合来看,非居民用
气部分亏损也不算大。且其可能存在月度亏损,但长期看也有盈利月,且城燃企业还有城市改
造的安装费等收入来源。

百亿亏与盈

  “三桶油”是中国天然气上游的主要资源供应方,三家企业2021年有喜有悲,背后有气价机
制原因,也有各家企业业务构成以及商业决策差异。

  中石油集团供应国内超七成气量。在2020年10月国家管网集团正式投运之前,中石油集团
承担着主要的保供责任。进口天然气成本价格高于国内销售价格,也使中石油集团多年来在这
一板块背负了巨额亏损。

  中石油从2010年起大规模进口海外天然气。据中国石油(00857.HK/601857.SH/NYSE:
PTR)财务报告,2011年至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气(包括管道气、LNG)年度亏损额在140亿
至420亿元不等,十年累计亏损总额约2650亿元。在披露明细的年份里,2013年至2016年,此
间每年,进口LNG亏损占进口气总亏损的五六成。

  2021年,中国石油进口天然气板块继续亏损。10月29日,中国石油财务总监柴守平在三季
度业绩会上表示,在2021年进口气成本增加情况下,中国石油进口气三季度亏损64亿元,前三
季度累计亏损32亿元,仅第一季度盈利。“2021年国际气价高,保供压力大,进一方气、赔一
方气。”一名中石油集团人士对财新表示。

  但对于中石油集团,即便进口气亏损,手握国产气田资源“底牌”,国内仍有可观的国产气
利润。柴守平在中国石油三季度会议上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国产气产量超预期增长了10%,
四季度将继续加大国产气的生产。

  柴守平透露,中石油2021年增加了国产气的资本性开支,以增加国产气的产量,对冲进口
气的亏损。

  中石油集团进口LNG以长协为主,占比随年份变化波动。“少的年份LNG现货占LNG总量
约20%;多的年份如2018年,LNG现货占比接近一半。”前述中石油人士介绍道。

  相较而言,目前中石化LNG长协与现货大约各占一半,在“三桶油”中LNG现货采购量和比
例最高。由于中石化集团进入天然气市场较晚,国内自产资源受限,进口LNG长协占比较少,
当下在现货进口上亏损较大。“中石化2021年吃了现货量多的亏。”一名市场人士评价。

  一名中石化集团人士透露:“现在采购来的LNG现货进价每立方米10元,卖给用户2至3
元,差价巨大。前两年LNG现货便宜时赚钱多,但是2021年可能都赔回去了,估计亏损量级在
上百亿元。”

  该中石化人士介绍,2021年,“三桶油”共计采购2000多万吨LNG现货,其中中石化预计采
购超1000万吨,中石油约500万吨,中海油则在数百万吨。

  进入2021年,中石化加大了长协签订量。截至目前,中国买家已签署超1700万吨/年的LNG
长协合同,其中中石化长协签约量达到600万吨,占比35%。

  同时,上游资源方也希望向下顺价,传递更多的采购成本。对于进口气成本居高不下,柴
守平说:“如果是长协合同之内的资源,我们就按合同价格销售给客户;如果不在合同范围之
内,那我们就要进行顺价销售。”

  中国石化(600028.SH/00386.HK)管理层在三季度业绩会上称,公司非常重视天然气的推
价(即顺价)工作,1至9月,公司天然气推价上涨了17.4%。进入四季度,随着LNG现货采购
价格不断上升,销售端进入采暖季需求旺季。公司一方面将把握采购进度和销售节奏,控制外
采成本。同时也会加大推价力度,预计四季度天然气价格增长超过20%。

  “三桶油”之中,中海油作为国内LNG长协主力买方,LNG销量高、现货占比小,预计2021
年盈利可达百亿元。

  在“三桶油”中,中海油签订LNG长协的开始时间最早,体量也最大。截至2020年,中海油
签署的长协量约3000万吨,中石油约1500万吨,中石化约1260万吨。

  另外,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称,中海油主供市场分布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价格承
受能力强,顺价和保供的压力都不大。
  比如广东,目前已投运LNG接收站六座,中海油拥有其中四座,分别位于深圳大鹏和迭
福、珠海金湾以及粤东揭阳。其中深圳大鹏接收站是中国第一个LNG大型接收站,市场占比最
高。其由中海油与英国石油(BP)合作建成,2006年投产,一、二期产能目前已达到770万
吨;其中一期370万吨,全部签订澳大利亚气长协,固定九家用户,由于长协签订时间早,价
格较低,每立方米仅约1.6元。

  “LNG不受门站价格政策限制,所以中海油向下游顺价能力强,且同样的资源销售价格高
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上述人士称。如在天津滨海,中海油采暖季存量气为固定价每立方米3.4
元,增量气4.3元,额外气现货顺价。

山东探索 LNG价改

  山东省已经率先放开城镇LNG终端销售价格,在全国尚属首例。

  10月22日,山东省发改委在官网发布《关于放开LNG销售价格的通知》(下称《通
知》),明确放开城燃企业LNG销售价格,其中特指城燃企业在合同外购进的LNG,具体售价
将实行“购进价+配气价”销售,高进高出、低进低出。

  《通知》解释,山东省LNG消费量快速增长,城燃企业LNG销售占比大幅上升,对政府管
理的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影响越来越大。2020年,山东省天然气消费量213亿立方米,占到同
年全国消费量的6.5%左右,同比增长13%;其中LNG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在5%左右。

  前述山东发改委人士告诉财新,山东用气在逐年扩展,但是上游气源在压缩,实在没办
法,只能在现货市场采购。目前到采暖季,市场LNG采购量在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超过了10%,
部分企业高达20%,远超过日常水平。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在LNG采购量占比增加的背景下,LNG价格变化幅度太大,会带动
整个非居民用气价格大幅上涨;且其价格变化频率太快,一天一个价。如一直放在综合价里
边,对终端销售价格干扰过大。而政府难以天天调价,即使要调,也来不及。”

  根据《通知》,合同外购进的LNG,不再计入城燃企业天然气综合购进价。所谓“综合购
进价”,是指当地各市城燃企业采购的天然气含税加权平均价格。此前合同外购进的LNG,将
按照调峰气量算入综合购进价。

  “整体打到了点子上。”前述“三桶油”人士对山东的气价改革评价称。他解释,以前城燃企
业采购的资源不分结构,无论采购什么资源,进入管道之后,卖给用户端的价格变化也不大;
而现在将用作调峰的部分资源剥离出来,城燃公司气源结构分开,其中一部分资源可以从上顺
到下,“实打实地能调价了”。

  “目的还是减少城燃的压力。”上述山东发改委人士介绍,此次LNG气价改革的契机是9月要
签采暖季补充合同,且往年供暖季都遇到问题,上游价格很高,下游顺不出去。“怎么更平顺
一点?矛盾别越来越尖锐,要在政策范围内纾解压力与矛盾。”

  对于放开合同外LNG,该负责人解释,一是考虑到上游LNG价格已经放开;二是合同内的
有量有价,好算账。但合同外的市场LNG价格无法预见,难以算账。除此,其也预判,2021年
采暖季LNG供需仍会比较紧张。

  这一政策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他对此指出,用气不可间断用户基本支持
这一政策,以此保证工厂连续供应,以防城燃因为赔钱不愿在现货市场买入资源,反而断了供
应。是高价买气还是被动断供,企业可自行决策,从被动转向主动。

  前述“三桶油”人士也称,放开LNG销售价之后,高价买回来的LNG能够往下顺价,待用气
高峰来临,城燃企业也才有意愿买气保供。

  《通知》中也明确,可顺价的这部分LNG,须由城燃企业与终端用气户签订协议,按协议
量组织LNG购销。山东发改委人士强调,这意味着城燃企业需要与用气企业提前沟通好,不
能“强买强卖”。
  此次《通知》也规定,上下游联动的这部分气价,只能传导至非居民用户。当城燃企业外
购LNG用于补足居民用气的,不实行高进高出政策,仍按政府明确的居民销售价格销售。除
此,城燃企业LNG购销数量必须相符,并每月或每季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校核。

气价改革需多点突破

  天然气市场化加快发展,价格改革是关键因素。多名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人士都向财新表
达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迫切性。但当下,上游仍较为垄断、资源供应偏紧,国家管网监管尚未
完全到位,有观点认为气价市场化时机还不够成熟。

  一名中石化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供气氛围紧张,问题不在缺气量,而在气价不顺。
气价不顺直接影响供气企业积极性。“因为气价太高,城燃用气时一定会比较节约,不会放开
用。哪怕是资源比较充足,能少用就能少亏。”另一名华北地区城燃企业人士也称:“当前的矛
盾焦点在于价格本身,在2021年高气价情况下尤其明显。现在不缺量,缺的是低价气。”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体制改革最新动向包括:2019年国家管网集团的挂牌成立,向“管住
中间、放开两头”市场体系推进;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提到气源价
格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省份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市场形成”,或“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适
时放开,由市场形成”。

  国家管网集团设立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三桶油”的主干管网被剥离,上中下游一体化经
营模式被打破,有助于理顺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服务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另一
方面,在资源供应上,国家管网集团通过管网基础设施的无差别开放,可以使得民营企业更易
切入上游资源采购开发,引入更多资源主体,提升全国气源配置能力。

  “过去‘三桶油’垄断力量太强了,比如以前主干管网在中石油手中,民营企业不敢采太多现
货,因为到岸后可能卸不下来、进不了管网。”前述华北城燃企业人士告诉财新,而现在民营
企业只要与国家管网集团谈好窗口期,就能卸货、供应国内市场,这对整体资源流动性有所增
益。

  “长期看,国家管网集团应定位于油气运输的‘高速公路’,但是企业自身仍难免有盈利冲
动。”该人士说。

  投运一年有余,为打破因行业垄断造成效率低下而建立的国家管网集团,目前仍面临外部
监管不足、运行规则不明确等问题。

  “国家管网手中有大量自然垄断性资源,比如开口权、窗口期分配权,裹挟着大量利益。
”前述“三桶油”人士指出,在具体运行中,比如今年冬天某一阶段的某个窗口期,企业如果能拿
到这一小部分就有套利空间,但大家都不清楚“窗口期”到底是什么概念,以什么原则分配,这
就留出了人为操作余地。

  “手握巨大的服务性设施,运行规则应该明白地提出来。”上述人士称。

  “开口”则与天然气市场扩张关联紧密。所谓“开口”,即在天然气管道沿线压气站打开口
子,将天然气通向下游客户。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如今在国家管网集团管网“开口”,需要
提前缴纳未来三年的管容费用作为“开口费”。“以前如果用户在主干管网想要接口,可以不批,
但没有‘收费’一说。”前述“三桶油”人士说道,从国家管网集团接入实际物理接口难度增加。

  多名受访人士对财新指出,国家管网集团亟待有效监管,如其利用管网的垄断性地位获取
超额利润,这些利润最终还是出自终端用户身上,相当于推高用气成本。

  一名资深能源律师对财新表示,国家赋予国家管网集团主干管网的独家经营权,也应有相
应监管义务,否则企业将怠于履行公平开放义务。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模式
和框架。他认为,综合各方条件,因国家能源局负责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工作,现阶段由国
家能源局进行监管较为妥当。

  同时,门站价的市场化改革事实上已经获得政策支持。
  郭焦锋认为,门站价放开是大势所趋,但应考虑具体地区的供需匹配性和平衡度,可采取
试点分批有序放开的思路,推动气源多元、竞争充分的地区率先取消门站价格管制。“比如沿
海的广东、内陆的川渝地区,气源丰富,分别有丰富的LNG资源和国产气、页岩气资源,可以
考虑加快放开。”郭焦锋说。

  但亦有行业人士认为,就天然气市场化的时机而言,此时天然气产业链未理顺,比如上游
供应中“三桶油”处于支配地位,或须待管线、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更加充裕时,才
能推得动市场化。

  在市场化环境中,竞争性是显著特征之一。前述山东发改委人士认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应该是上中下游一体化。“如果下游放开了,上游供应还是‘三桶油’,垄断没解决,你买不到其
他气源,上下游话语权不平等,推动市场化比较费劲。如果将来沿海LNG都能高速运转,国外
进口气量远大于需求增量,能源供应宽松,下游具备议价能力,市场化条件就会更加成熟。”

  他同时指出,应进一步发挥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平台作用,“如果不光‘三桶油’挂牌,国外供
应商企业也可以挂牌竞买,让更多资源方进来,上游多元化,下游就有选择余地”。

  但当前国内天然气交易中心尚处于起步阶段。2015年3月和2017年7月,中国先后成立了上
海和重庆两家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家发改委规定,通过这两个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天然
气,价格由市场形成。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两个交易平台发现价格的作用有限。

  多名人士告诉财新,现在交易中心的成交价格多由买卖双方私下商定。前述“三桶油”人士
坦言,由于并不需要放到交易中心上去交易,现有交易中心不具备自由交易的条件。“成本上
涨了,这个气源本来应该提价,但可能面临违约风险。就去交易中心交易,但实际大家都已经
谈好了价格。它并不能通过大量的样本,来真正发现市场的供需和承受力。”他说。

  郭焦锋分析,当前天然气交易中心价格发现能力不足,主要因为品种局限性在现货上。现
货市场交易时间短,对价格预期影响有限;建议尽快建立国内天然气期货市场,补充天然气现
货市场的不足,建立价格围绕供需关系上下波动、能涨能跌的市场,实现价格发现作用。

  “目前即使国内门站价放开,但天然气交易中心仍不成熟,市场缺乏合理的天然气基准价
格去真正反映供需情况、平衡各方利益,因此门站价机制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前述华北城燃
企业人士分析。

  上述山东发改委人士则认为,推进天然气市场化,还须推动中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LNG
接收站、管道、储气库设施,促进天然气普及利用。“目前国内管网配套建设的速度,远远低
于天然气市场发育的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报告
(2020)》(下称《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相对滞后,应急调峰能力不足,建设
效益相对较低,储气调峰能力急需加强。

  《报告》指出,新成立的国家管网集团面临长期合同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逐步理顺
经营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统筹高效配置。前述“三桶油”人士称,国家发改委规划“十
四五”期间国家管网集团每年须新建管网1万公里以上,目前的管道建设里程和进度远远不够,
大概不足十分之一。

  储气设施方面,前述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财新,由于储气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目前天
然气市场价格未能真实反映储气的应急调峰价值,成本难以顺出,影响企业投资建设储气库的
积极性。

  下游用气中,在放松价格管制、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方面,前述“三桶油”人士表示,随
着2021年10月电价改革破局,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燃煤机组全面推向市场后,下一步气
电市场化改革值得期待。

  “我们正在呼吁气电上网电价的市场化。”前述“三桶油”人士介绍,在气价飙升之下,天然
气电厂也面临成本升高的巨大压力。“现在国内气电上网电价普遍在0.6元/千瓦时左右,如果成
本以LNG现货价格8元/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米天然气发5度电),气电厂进1立方米气就要亏5
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昭娟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燃气发电在全国天然气消费中占比为
18%。“电价改革是个契机,如果气电价格可以实现市场化,起码这部分成本可以顺出。”前
述“三桶油”人士说。

  前述华北城燃企业人士认为,电力价格改革对天然气价格改革有借鉴意义,二者体制有相
似性:前者从发电厂到国家电网,再到下游用户;后者则是从上游资源方到国家管网,再到下
游。天然气管网输配送与电力电网输配送都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居民用气和居民用电都存在交
叉补贴。

  但前述山东发改委人士认为,在管理上,上下游两端,天然气产业和电力产业仍有诸多不
同。天然气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上游进口资源国家无法管控和定价,且国内资源供应主体更
加集中。下游公司中,城燃企业十分分散,而供电企业则比较集中。

  总体来看,天然气和电力两个行业都走在了市场化改革道路之上。多名受访人士的共识
是,长期来看,天然气行业发展的良性局面仍应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目标,实现气源供
应多元,下游交易实现市场化,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推动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

  文中嵌入视频为: 【华尔街原声】分析人士:美国天然气价格涨势或将持续数年

  视频说明: 2021年10月12日,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北美天然气负责人尼娜·法希


(Nina Fahy)认为,美国天然气领域投资不足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生产领域。同时,受寒冬预
期及液化天然气出口等影响,天然气需求激增,美国天然气价格涨势或将持续数年。

版面编辑:吴秋晗
最新财新周刊|抢占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只有既能造车、又能布网,全链条延伸的企业才有获胜希望

研究机构EVTank 6月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为4834万辆,同比增长约27.2%。图/视觉中国

  文|财新周刊 方祖望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现在又加上“电动”二字。行业内公认,国内两轮电动车保有量超过3亿
辆,数量超过私家车,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数千万辆的速度不断增加。

  它是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外卖骑手也靠它干活赚钱。两个群体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蓬勃
发展。研究机构EVTank 6月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为4834
万辆,同比增长约27.2%。

  电动自行车同时又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行业。问世以来,车辆历经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个时
代,却长期游离在监管之外。近年,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发生的起火和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倒逼
监管部门加强管理。

  2021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下称《安全管理规定》)
禁止居民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等地点为两轮电动车充电,各地也陆续
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止两轮电动车上楼。

  但补充电能是用户刚需,用户要么选择集中式充电,要么选择换电。集中式充电价格低
廉,短板在于耗时较长,且布点受限,其缺点在土地稀缺的一线城市尤其突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集中式充电只是前奏,换电才是两轮电动车的最终归宿。除了几家初
创的两轮车充换电服务企业,共享出行平台、传统车辆制造企业也于近期下场布局。

  10月11日,国内两轮电动车龙头企业雅迪控股(01585.HK)投资的家用换电企业爱换换能
源有限公司(下称“换换”)在杭州正式投入运营。

  4月7日,两轮共享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宣布进入生产领域。7月,哈啰出行推出小哈能量
站,试水换电业务。11月9日,哈啰出行又宣布获得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共计2.8亿美元投资。
包括年初来自宁德时代(300750.SZ)的融资在内,哈啰出行在2021年完成融资超5亿美元。

  两轮充换电企业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猛犸出行”)推出了自研电动车,正以
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正是进入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的窗口期。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已于
2019年实施,非标车淘换高峰将在未来两年出现,换电车有望脱颖而出。
  而即将出台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将为换电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这一标准将统一电池接插件规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目前两轮车换电市场分为两大类。骑手市场已经率先启动;家用市场虽然数量更加庞大,
但运维成本高、使用频率低,用户尚未完全接受。

  “谁都知道换电行业的未来是家用市场,就看谁能真的跑出来。”哈喽换电CEO张仕洋对财
新说。他认为,只有既能造车、又能布网,全链条延伸的企业才有获胜希望。

入户充电违法

  早期,两轮电动车使用铅酸电池,这种电池性能稳定,不易燃烧或爆炸。2018年,电动自
行车“新国标”出台,要求整车重量必须小于55公斤,铅酸电池较为笨重,车厂纷纷将目光转向
锂电池,铅酸电池加速淘汰。

  哈啰出行方面告诉财新,各地目前已进入非标车辆汰换过渡期,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是未
来大势所趋,市场渗透也将加速进行。

  锂电池重量更轻、寿命更长、充电速度快,但稳定性不如铅酸电池,充电不当极易引发火
灾。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个人两轮电动车违规停放或充电,将
面临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些小区引入了技术化手段。5月28日,宁波市住建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开
展专项整治,通过智能梯控装置等手段,遏制电动车违规充电和停放行为。

  一旦智能系统识别到业主将两轮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就会停驶,并发出警示。上海市虹
口区政府6月发布的消息显示,辖区内某居民区的122台电梯都已安装智能梯控装置,累计阻止
两轮电动车上楼1488次。

  漏洞仍然存在。部分用户将电池单独取出携带,智能梯控设施无法识别。此外,一些小区
没有配备电梯,电池上楼充电难以监管。9月20日,北京通州某小区的一名住户将锂电池带至
室内充电,引发火灾,最终造成楼上一家五口死亡。

  此时距离《安全管理规定》生效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北京这起火灾说明,对广泛使用的电
动自行车进行监管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做到令行禁止,也无法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

  深圳试图通过严格执法树立典型案例。9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某小区住户从车内抽出锂
电池带至家中充电。依据8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市两轮电动车管理规定(试行)》,当地警方
对其处以200元罚款。这也是深圳首张电动车违规充电罚单。
  10月15日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称,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共接
报两轮电动车火灾10030起,其中三季度共接报两轮电动车火灾3880起,分别比一、二季度增
加47%和16%。

  杜绝电动车上楼,不仅要靠执法,还要引入市场化思路满足充电刚需。《安全管理规定》
提出,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两轮电动车集中存放和充电场所。

  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两轮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建设正遍地开花。据《中国建设报》9月报
道,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建设了两轮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小区达到4200余个,占上海市住
宅小区总数的三成。

  北京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9月发布通知,要求到2021年12月底,所有社区、农村基本
建好集中充电设施。深圳、广州、杭州、佛山等地政府也都颁布了类似地方性法规。

  但集中充电模式下,车辆充电要消耗时间且占用车位,充电棚服务效率低下。车主排队等
位也会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在上海,集中充电桩在很多小区已经有了,尚不能完全满足需
求。”国什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国什能源”)一名负责人告诉财新,“因为电动车
太多了。”

  国什能源是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什马出行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两轮
电动车换电企业,该企业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直在推动充换电产业标准的出台。

  为解决集中式充电占用车位问题,部分充电企业还推出了充电柜,用户可以将电池从车内
取出,单独放到充电柜中完成充电。充电柜充电仍需消耗时间,除非用户额外购买一块电池,
轮番充电,加购电池同时意味着增加成本。

  换换CEO王志华认为,未来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两轮车出行应用比例还会继续增加,
用户对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诉求也会越来越高,换电才是行业未来。

骑手市场率先启动

  2016年前后,即时配送业务在国内快速崛起,数以百万计的骑手驾驶着两轮电动车奔波在
街头巷尾,催生换电业务。“以前骑手至少需要两块电池,否则充电会耽误送单,影响收入。
”铁塔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铁塔能源”)充换电事业部总经理刘春华对财新说。
  在换电模式下,电池由运营商提供,骑手只要每月支付300元左右的费用,就可以不限次
数地使用换电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开始肯定针对的是需求最为强烈
的群体。”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e换电”)CEO黄嘉曦对财新说。

  一名改用换电的骑手告诉财新,他租住在城中村,电费较高,以往每月充电要花掉200多
元,而且自购电池的续航里程并不理想。“他们(换电企业)的电池一次可以跑50多公里,自
己买的电池就跑不了这么远。”这名骑手说。

  哈喽换电是国内最早试水骑手换电的企业之一。在创立哈喽换电并担任CEO之前,张仕洋
从事即时配送行业,他控制的一家公司是美团的第三方服务商。张仕洋发现,骑手返回站点充
电、换电池,效率低下,还会增加配送站成本。

  2017年,哈喽换电服务上线后吸引大批骑手。“如果你可以让骑手每天多跑五到十单,帮
助他们节省精力和时间,他就会成为你的用户。”张仕洋说。

  但换电也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换电柜建设和运维都会产生成本。在哈喽换电产品研发和试
点阶段,张仕洋自掏腰包;到了网络扩展阶段,个人出资杯水车薪、难以为继,哈喽换电又引
入阿里和雅迪的投资,并开始在各地招募代理商,由代理商出资建设换电柜、提供线下运维,
哈喽换电只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代理商模式也有局限。“要想在一座一二线城市把规模真正做起来,可能需要几千万元资
金,这远远超出代理商的能力范围。”张仕洋说。目前,哈喽换电开始与锂电池和换电柜制造
企业合作,由这些企业承担重资产,哈喽换电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并从利润中抽成。
  锂电池制造企业对换电行业兴趣浓厚。2019年6月,宁德时代与哈啰出行、蚂蚁金服共同
出资成立小哈换电,入局两轮电动车换电行业。

  相比初创企业,一些跨界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具有先天优势。

  铁塔能源是中国铁塔(00788.HK)旗下子公司,于2019年下半年进入骑手换电市场。“中
国铁塔在国内有220多万座基站和300多个地市公司,这些基站的站址和电力,铁塔能源可以共
享,更方便接电布点。”刘春华说。

  从换电网络退役的锂电池还可以梯次利用,供中国铁塔通讯基站用于备电。“备电”即基站
为应对电力中断而设置的备用电源。铁塔能源方面称,经过两年扩张,公司目前的换电用户已
经超过50万。

  换电企业也在车辆端展开竞争。为了快速确立市场地位,一些入局较晚的企业瞄准存量
车。存量车即非换电车或超标车,数量规模巨大。这些企业帮助骑手改装车辆,以匹配换电企
业的电池。

  外卖骑手告诉财新,换电公司会先检测车辆,以确定车辆与换电公司的电池是否匹配,再
将车辆原本的电池接口更换成自己的电池接口。换电企业通常和车行或者维修店铺开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自行车改装存在法律风险。

  骑手群体流动性高,换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骑手换电受离职率影响,如果骑手离职率
低,这个行业的仗可能很快就打完了。”张仕洋说,“实际上,他们通常都是三至五个月就会换
一批人,不断有新人进来,口碑用户难以沉淀,所以这个仗就要频繁打。”

  此前,哈喽换电主要面向骑手个人销售换电服务产品,2021年上半年,哈喽换电改变策
略,开始与配送公司合作。“骑手走了以后,由配送公司出面协调,让新来的骑手继续使用我
们的服务。”张仕洋说。

如何撬动家用市场

  相比骑手市场,家用换电市场刚刚萌芽。在换电柜选址、定价等方面,两个市场差别巨
大。“家用换电使用频率没那么高,可接受的换电价格也不高,一个月收几百元并不现实。”黄
嘉曦对财新说。多名从业者介绍称,骑手每天换电两到三次,而家用用户通常三到四天才换一
次电。

  猛犸出行CEO王振飞称,根据公司两轮电动车充电网络提供的后台数据,用户使用集中式
充电,每个月平均充电消费为30元左右。如果换电服务费率大幅高于集中式充电,就会失去竞
争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家用换电的定价要低至每月50元左右,才有可能被市场接受。

  猛犸出行当前的服务价格为每月59元,对应电池租金和一定额度的换电权益。用户签约一
年以上,每月就可以换电15次,相当于每两天换电一次。

  尽管如此,家用换电企业的成本却不能跟随费率调降。在家用市场,电柜布置更加密集、
更加显眼,否则用户不能产生安全感。“骑手就无所谓,反正满大街跑,换电柜在哪里,其实
影响不是太大。”黄嘉曦说。他认为,“投资回报率低”是家用市场还未大规模起步的重要原因之
一。

  但家用市场规模远远大于骑手群体,哪怕10%的转化率都意味着巨大的商业空间。

  换换是雅迪控股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长江”)合资成立的家用换电企
业,二者分别持股40%和60%。两家投资方还分别发布了匹配换换的车辆。

  换电车相当于家用换电市场的“敲门砖”,企业卖出的换电车越多,就越有可能将车主转换
成自己的换电用户。在卖车方面,雅迪控股具备渠道优势。在过去近20年时间中,雅迪控股编
织了几乎覆盖国内所有行政区域的销售网络。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销售点超过1.7万
个。
  2019年开始执行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给企业创造了机遇。“新国标”颁布后,各地陆续出
台过渡期政策,设定非标车淘汰时间表。

  北京、浙江、河南等地区将截止日期定为2021年;山东、江西、广西、安徽、江苏等地将
截止日期定在2022年至2024年之间。业内预计,换车需求将在2022年至2024年间达到高点,高
线城市因为执法严格,最有可能率先起步。

  杭州是超标车淘汰截止日期相对较早的城市,2022年开始,超标车就要被清出市场。换换
选择从杭州破冰,计划在2021年底前建设80个换电站,并以每半年新增30个的速度扩张。

  在费率方面,大多数企业的换电服务均按次计费,而换换推出了以电量计价新模式。用户
每月支付59元,获得40安时使用量。换换方面告诉财新,1安时的续航里程通常为3公里。“按
次计费,用户通常会将电池用完才去换电,但电量快耗尽时,又会增加里程焦虑。”王志华
说,使用安时计费更加精准,有利于降低里程焦虑。

  雅迪控股是由造车企业切入换电市场,猛犸出行是反向而行。猛犸出行是《电动自行车集
中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编制的牵头单位,其电动车充电网络覆盖城市283个,服务用户约
1600万。
  2018年,猛犸出行切入车辆制造,并以极低价格向市场销售,公司将换电车价格压至每辆
1499元,远远低于雅迪控股和大长江的车辆定价。王振飞告诉财新,猛犸出行并不打算以卖车
赚钱,而是将目标锁定在能源订阅服务上。“如果电动车制造企业跟第三方换电公司合作,是
电动车企业赚钱,还是换电公司赚钱?”王振飞说。他认为,全链条发展可以避免利益冲突。

  黄嘉曦认为,从2022年开始,家用换电市场发展将会进入快车道,但至少需要五年以上,
才能发展成熟。

  这要求家用换电企业具备实力和耐力穿越漫长惨淡的换电教育期。“我们不打算在三至五
年内盈利,这是一个趋势,你一直在这个趋势上,当市场爆发期到了,企业才会有优势。”王
志华说。

版面编辑:吴秋晗
回溯|一周回溯(《财新周刊》2021年第45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11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公布。同时公布的
还有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11月16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
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11月12日至15日,孙春兰副总理到大连市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强调严密防控、果断处置,
尽快遏制新冠疫情扩散蔓延。

  11月17日,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通电话。

  11月15日,李克强在中南海同柬埔寨首相洪森举行视频会晤;16日,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
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发表致辞并同与会的各国企业家对话交流;当天他还以视频
方式出席在京举办的第四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并致辞。

  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跨党派基础设施投资法案。经济学家认
为,此项法案不足以填补美国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11月16日,中美双方就媒体问题达成共识,美方承诺为中国记者颁发一年多次入境签证,
并将立即启动国内程序解决中国记者签证停留期问题。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首日,81只北交所股票交易总体平稳,北交所股票合计成
交95.76亿元。

  11月15日,古巴放松防疫限制措施,已接种新冠疫苗的国际旅客可凭接种证明入境古巴,
无需再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1月15日,58岁的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一副局长甘霖出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市场
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也由司局级单位提升为副部级单位,仍隶属市场监管总局。

  11月16日,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题为《凝心聚力,共创新局》的2022年财政年度施政
报告,明确明年施政总方针是“防疫情、稳复苏、保民生、促多元、强合作、谋发展”。

  11月15日,欧盟成员国外交部长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与白俄罗斯接壤边境的难民问题,与
会各国代表同意对白实施新制裁。

  11月15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提交竞选资格材料,他将在2022年5月全国选举时角逐参
议员职位。

  11月17日零时起,北京进返京政策调整,人员进返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和“北京健康宝”绿码。

  11月16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发生的两起爆炸袭击事件,至少造成6人丧生、33人受
伤,爆炸地点分别位于议会大厦和中央警署附近。近期,乌发生多起爆炸事件。

  11月15日,北京中关村街道通报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发出的快递外包装检测阳性。
目前,涉及密接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1月15日,奥地利开始对未接种新冠疫苗者实施“封禁”措施,要求此类人群居家“禁足”,
除工作、购物等基本活动“非必要不得外出”。

  11月15日,特朗普政府前高级战略顾问班农向美国联邦调查局华盛顿分局投案。他面临两
项藐视国会的刑事指控。
  11月16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
布,中石化集团总经理马永生升任集团董事长。

  11月14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
中提出,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不得将人脸等生物特征作为惟一个人身份认证方
式。

  11月14日,“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主犯许国俊被强制遣返回国。他曾为中国银行开平支
行原行长,涉嫌伙同该支行前后两任行长贪污、挪用巨额公款,2001年外逃美国。

  11月16日,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对外宣布,欢迎中国车手周冠
宇加盟车队,周冠宇也将成为征战F1正赛的第一个中国车手。

  11月10日,瑞典首相勒文递交辞呈,此前他已辞去社民党党魁一职。54岁的经济学家、现
任财政大臣玛格达莱娜·安德出任党魁,并有望成为瑞典首位女首相。

  11月12日、16日,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B组赛事,中国男足以1∶1的同样比
分战平阿曼队和澳大利亚队。

版面编辑:吴秋晗
前瞻|香港立法会将举行换届选举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根据新的选举制度,香港立法会总议席由70席增至90席。其中,由全香港所划分的10个选区直选出20席,由每个选区中得到最
高票的两名候选人当选;由各功能界别产生的议席30席;由总数1500人的选举委员会委员产生40席。图为香港立法会综合大
楼。图/人民视觉

  文|财新周刊 徐和谦

  12月19日,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举行,这是2021年香港选举制度变革后在新选制下举行
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截至报名参选期限结束,共有154人报名参选,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将
在审查报名者资格后,公告最终的候选人名单。

  根据新的选举制度,香港立法会总议席由70席增至90席。其中,由全香港所划分的10个选
区直选出20席,由每个选区中得到最高票的两名候选人当选;由各功能界别产生的议席30席;
由总数1500人的选举委员会委员产生40席。

  2021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介绍了香港新选制
的变革初衷,他表示,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以来,香港社会出现的一些
乱象表明,特区现行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漏洞和缺陷,为“反中乱港”势力夺取特区管治权提
供了可乘之机。为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完善选举制度,消除制度机制方面的隐患和风险,确
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确保在特区依法施政和有效治理,确保香港“一国两制”实践
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王晨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在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层面修
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选举制度,主要是修改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随后,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并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这一决
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成修订后,香港特区据此对本地有关法律作出相应修
改。

  5月27日,香港立法会通过《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行政长官林郑月
娥表示,这次完善特区选举制度是及时和必须的,“反中乱港”势力在立法会制造混乱、瘫痪特
区政府运作,甚至勾结外部势力损害香港的安全和利益,没有一个国家或政府会对上述危害视
而不见。

  林郑月娥当时强调,要求有管治权的人士爱国是理所当然,亦是国际通例。符合爱国者要
求和标准的人,不论其政治立场,均可依法参选、依法当选,服务香港特区。实际上,完善选
举制度将有助立法会恢复其宪制职能,作为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之间进行理性互动的平台,以
切实提升管治效能。
  本次香港立法会选举设立投票站逾600个,特区政府在选举日将动员逾3.6万人协助选举。
针对在内地的香港居民如何在疫情期间投票的问题,林郑月娥表示,依据香港选举法例规定,
选举行为必须在香港进行,因此不能在内地为人在内地的香港居民设立票站,但可以在口岸地
区设立票站,让选民过关后即时投票,关键是能否让他们免检疫返回内地。特区政府会尽快公
布安排,然后展开登记程序,以掌握选民数目。

版面编辑:吴秋晗
国风|我买了一张阿富汗地毯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他们的工艺非常传统和原始。妇女们在河里洗羊毛,拿木棒敲打,晒上两三天,再把羊毛纺成毛线。男人们往染缸里倒上植物
和矿石末,给羊毛染色,用料包括石榴皮、洋葱皮、藏红花和一些植物的根。图为2021年11月9日,上海,第四届进博会(消
费品展区),阿富汗地毯展台。图/视觉中国

  文|财新周刊 任蕙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举办了四届,我身在上海却没去过,但入手了不少
小东西。

  今年,我向参加进博会的一位阿富汗展商网购了一张地毯。这是我“云逛博”的成果之一。

  阿富汗地毯商阿里,我是通过“云逛博”认识的。从直观感受来讲,他不大像“塔利班”,因
为新闻图片中秉持保守宗教戒律的塔利班男性标配大胡子,阿里没有。虽然素未谋面,但我见
过他在其他媒体报道中的照片。他的长相在中亚人里偏像中国人,除了五官更深邃,并没有特
别明显的中亚人特征。

  阿里在中国生活了八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可能早已习惯中国生活,相貌也受到这方
水土潜移默化的影响。

  阿里中文很好,通过微信打字沟通没有障碍。他发了产品册子给我,让我慢慢挑选,每次
问答都以“谢谢您的支持”结束。他深谙中国营销之道,“如果买两条,可以打九折”。

  大概是外销地毯的缘故,图案融合了印度和中国丝绸之路的元素。我在电商网站搜索了对
羊毛地毯的评价,担心会有气味,并把这个顾虑抛给了阿里。可能觉得用文字解释挑战颇大,
他发来一段长语音,以消解我的担忧。

  为了证明羊毛地毯的质量,阿里发来两段宣传视频,主要讲阿富汗人制作羊毛地毯的过
程。

  他们的工艺非常传统和原始。妇女们在河里洗羊毛,拿木棒敲打,晒上两三天,再把羊毛
纺成毛线。男人们往染缸里倒上植物和矿石末,给羊毛染色,用料包括石榴皮、洋葱皮、藏红
花和一些植物的根。织羊毛是妇女的活,三四个妇女坐成一排,口里闲聊,手里飞梭走线。

  初成形的地毯还要经过修剪、除尘、除灰及水火洗礼。用火在地毯表面燎一遍,除线头,
再用大水冲,四个男人拿刷子刷。地毯晒干后还有些细碎活等着,工人要处理地毯边缘的细
节、剪线头等。
  妇女坐在屋外织地毯的画面引起了我的注意:背景是连绵不绝的山丘和洞窟,有些洞窟是
空的。我问阿里:“那里是不是巴米扬?”他说:“对,巴米扬省。”那背景应该就是兴都库什
山。

  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令全世界记住了这个地名。

  巴米扬地区主要是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哈扎拉人早年有相当大一部分信奉佛
教,后来才慢慢皈依伊斯兰教。塔利班主要是普什图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

  阿里近乎中国人的外貌就解释得通了,哈扎伊人外貌和中国北方人有点像。唐玄奘在《大
唐西域记》里就提到过,他在阿富汗遇到了一群和中国人长得很像的当地人。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哈扎拉人生活艰辛。阿里说,一张大幅羊毛地毯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八
个月的收入。

  世界很多元,进博会把地图边缘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带到了我面前。

版面编辑:吴秋晗
心智|你就是你所消费的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插画|董必奇

  文|蓝玲
  安人心智特约作者

  人们会选择购买哪些产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某些特性或者隐藏某些不足。
自我认知会影响到消费行为,同样,个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来获取关于自我的认
知。

  自我概念是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个人持有的关于自身信念的集合,是
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它由三部分构成:反映评价,指从他人处获取关于自己信息;社
会比较,指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自我感觉,指用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自我概
念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它。

  自我意象:是个人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认知与评价,是对“我是如何看待我自己”这
一问题的回答。自我意象是主观的,所以可能是不准确、偏离事实的。

  自我意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实际自我意象,个人实际上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理想自我
意象,个人想象中的自我意象;社会自我意象,个人认为别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理想社会自
我意象,个人希望别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

  多重自我:消费者角色理论把消费者看成是演员,每个人都需要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在
某一特定时间内,只有一些身份是被激活的。人们会根据当时要扮演的角色、所处的情境、使
用不同的产品,采取不一样的消费策略。

  延伸自我:是指人倾向于根据拥有物来界定自我,不仅把物作为自我的外在显示,同时也
把它作为自我的一部分,这些物强化或延伸了自我意象。从私人物品到社会环境中的地点或物
品,许多东西都可以成为自我的外延部分。

  你就是你所消费的,你用的东西塑造了你。消费社会中,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只是功能导向
的,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商品符号价值的影响。消费者会通过物品来塑造自己,构建自己的身
份。延伸自我也表明,物品,可以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当我们要塑造一种新的身份、要在生活中扮演一种新的角色时,消费的物品就起到重要作
用。符号自我完成理论认为,自我定义不完整的人,会倾向于通过获取和展示与身份相关的符
号来完善这一身份定义。
  消费可以强化自我身份。自我意象一致性模型认为,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那些与自我意象相
匹配、可以加强自我意象的产品,而回避那些与自我意象不一致的产品。但我们也知道,一个
人在社会上扮演着多种角色,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

  从自我意象和多重自我中也可以知道,面对不同的情境,消费者可能会用不同的自我意象
和角色去指导他们的行为,选择不同的产品来塑造自己。例如,在购买日常用品时,消费者会
受实际自我意象指导;在购买显示或加强社会地位及角色的产品时,却受社会自我意象指导;
涉及重要个人目标或者期望时,则可能受理想自我意象或理想社会自我意象指导。

  消费塑造了你,也让你与别人认识并改变了你自己。

  消费者会通过观察自己购买的商品和使用的服务,来推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一
个人经常购买垃圾食品,他会认为自己是个自控力低下的人,这种认知,可能会促使他作出一
些改变。他人也会通过消费行为来认识了解一个人,通过一个人的家居装饰、穿着打扮、食物
偏好、休闲活动等等,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个性特征、阶层品位、兴趣爱好。

  自我概念可以由社会比较形成,我们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价值。社会比较有
两种,一种是向下社会比较,指和那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一种是向上社会比
较,只和那些比自己更有能力或更受欢迎的人进行比较。前者会让我们自尊提高,感觉自己更
有价值;后者就容易让我们自尊大受打击,对自我的评价大大降低。但这也会促使我们去做一
些事情,以缩小与比较对象的差距。他人的反馈,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大有帮助。我们也会通
过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作出自我评价。社会学家把想象他人对自己反应的过程称为“扮演
他人的角色”或“镜中我”。我们获得的“镜中我”,取决于我们考虑的是谁的看法。所以,我们对
自身的评价,也取决于接受的是谁的观点。这些信号,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消费帮助我们建立和维持自我身份,但有时,它对自我也有负面影响。身体意象是指消费
者对自己身体的主观评价。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意象的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很多研究发现,不
管男性女性,普遍都不认为自己的身材具有吸引力。这种负面的身体认知,更多是受到舆论
中“理想身材”的影响,而这种理想身材,往往是修图软件处理后的效果。

  负面的身体认知,导致很多年轻女性产生身材焦虑与容貌焦虑,从而过度节食患上厌食
症,或者无脑购买减肥产品、整容服务,走上一条财务健康、身心健康俱毁的道路。但是,回
到社会比较上会发现,如果我们总是进行向上社会比较,尤其是与难以企及的“理想形象”比
较,会产生焦虑,对自我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是进行向下社会比较,与不如自己或与自己相
似的人比较,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了。

  人们也可以通过获取与理想自我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象征性地缩小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比
如,淘宝上很多明星同款产品,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让粉丝感觉,使用了这些产品,在某些地
方与明星就是一样的。

  物欲泛滥的今天,希望你我都对自我保有清晰的认知,更理性地去消费、去生活。

  更多精彩请阅读: 【专题】心智

版面编辑:吴秋晗
天眼|洪水侵袭加拿大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图| IC photo

  当地时间11月16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人们试图拯救被困在洪水中的奶牛。该省
南部地区13日起持续暴雨,引发多地洪水和泥石流,全省通往低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泥石流阻
断,数百民众和车辆被困在不同的高速公路上。截至17日,因地区洪灾,已经有1.7775万人被
迫撤离家园。为了保证各社区的基本服务和物资供应,该省17日起进入为期14天的紧急状态。
省长约翰·霍根17日表示,预计未来几天死亡人数还将上升。洪水和泥石流还切断了进入加拿
大最大港口温哥华的通道,扰乱了本已紧张的全球供应链。

  

版面编辑:吴秋晗
回声(《财新周刊》2021年第44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Parisxxk:目前看,病毒不会凭空消失,“共存”最终是难免的。张文宏医生此前所说的,
高效疫苗建屏障,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提高疫苗覆盖率,高效特效药托底,及时的监测和流调
来评估流行性以便调整应对策略的路线方向,大致应为最优解。

《寻找疫苗组合最优解》

  史春輝: 又一个创富神话,崛起得莫名其妙。

《字节变阵》

  WindR: 新加坡的共存政策自今年上半年实施以来,所承受压力不小。

《新加坡:与病毒共存的压力测试》

  财新网友: 感觉教培行业的变迁只是某种更为深远的社会变化的开端。

《教培“营改非”大限将至》

  财新网友: 教培的退场,让我们看到了不久的将来,阶层固化、营商环境可能的发展方
向。

《教培“营改非”大限将至》

版面编辑:吴秋晗
读周刊看视频(《财新周刊》2021年第45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如何在继续提高接种率时,寻找新冠疫苗组合最优解,有效提高人群免疫力,是中国首要
课题——@《财新周刊》《寻找疫苗组合最优解》,相关视频:分析人士:辉瑞疫苗正式获批
将大幅改善美国疫情

  张一鸣退居幕后,3000亿美元估值的字节跳动进入梁汝波时代——@《财新周刊》《字节
变阵》,相关视频:字节跳动称并无出售海外版抖音TikTok计划

  达古冰川消融,“地球工程”实验在抢救它——@《财新周刊》《抢救达古冰川》,相关视
频:冰与煤:拯救环境的呼唤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视听内容精选(《财新周刊》2021年第45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专题】

  第 12届财新峰会

  尚福林:应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

  王一鸣:产业互联网时代需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

  杨伟民:“碳达峰、碳中和”要安全减碳、循序渐进

  刘世锦:将提高生产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标准

  【财新时间】

  许子东: 表达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知识的输出

  学者许子东携新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探讨文学经典中的社会议题与现实意义,解
析当下知识传播路径与阅读趋势变化

  【华尔街原声】

  特斯拉竞争对手Rivian上市/美国10月CPI同比上涨6.2%/西格尔:在美联储认真对待通胀前
股市喜欢通胀

  

版面编辑:吴秋晗
答疑(《财新周刊》2021年第45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联系编辑部:邮箱 newsroom@caixin.com或电话( 010) 8590 5000

  广州读者 洪德:

  中央近期释放房地产融资与信贷调整的信号,深陷困境的房企会借此迎来转机吗?

  本刊产业新闻部:

  10月以来,中央多次释放房地产融资与信贷调整的信号,地产业“政策底”或已逐步出现。

  中银国际发布于11月16日的研报作出上述判断。该机构认为,房企资金链压力最大的时期
已经过去,但地产各主体还需要时间修复对市场的信心,后续地产业基本面仍有下行压力。当
前,部分地方政府已出台“保交付”相关举措,预计房企会将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竣工,11月、
12月竣工数据降幅会明显收窄。
  目前,地产业仍面临流动性紧张,诸多房企大幅缩减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于11月15日的数据,2021年前十个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亿平方米,同
比下降7.7%。

  财新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后发现,10月单月的房屋新开工面积仅1.38亿平方米,同比大幅
下降33.1%。即便考虑2020年疫情影响,这一数据较2019年同期也大幅下滑30.8%,创下2018年
3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作为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的重要指标,国内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已连续七个月同比负增长,
尤其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同比降幅连续保持两位数。

  华泰证券发布于11月15日的研报认为,“保交付”是地产领域的底线,竣工数据快速恶化或
将促使政策作出进一步调整。

版面编辑:吴秋晗
编辑更正(《财新周刊》2021年第45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本刊2021年第44期,第55页倒数第四段第二行应为“以近100亿元拿下这家中国VR市场份额
第一的公司”。特此更正。

版面编辑:吴秋晗
【编辑絮语·凌华薇】市场出清的关键阶段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破产重整此起彼伏,厘清责任后各方担责,需要信息透明

市场出清意味着损失分担确认的过程。破产重整能否兼顾各方的利益而达成一致,实为关键。很多时候,不同债权人感受存在
差异,会有自身利益未受充分重视和保护的感觉而不满。图/视觉中国

  本期值班主编 凌华薇

  从2018年不少信用债违约“常态化”,到随后两年问题企业先后步入破产重整,再到2021
年,从海航集团、方正集团到紫光集团等诸多大型企业集团走向破产重整,今年可谓是市场出
清年。

  市场出清意味着损失分担确认的过程。破产重整能否兼顾各方的利益而达成一致,实为关
键。很多时候,不同债权人感受存在差异,会有自身利益未受充分重视和保护的感觉而不满。
破产重整遇到阻力,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方案本身,是不是都遵从了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公平地
照顾到了各类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相关责任人是否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抑或是否考虑到了破
产重整个案的特殊性,最终的目标仍是有利于企业真正焕发新生,有利于债权人最终挽损。而
经由充分的沟通、让各方感受到破产重整方案是专业、务实、共赢的,是达成共识的惟一途
径。

  与其他案例相比,近期雨润的破产重整方案确有其特殊之处。2019年,雨润创始人、董事
长祝义财获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该纪念章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向祝义财颁发,由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颁发该纪念章,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该纪念章的获得者意味着得到了官方肯定,也算是对2015年祝义财无端被查四年多、同期
雨润陷入债务危机的一个结论。

  因此,雨润的破产重整方案中公开保留了祝义财的部分股权,一来说明从事实而言,祝义
财本人并非造成雨润当前困境的主要责任人;二来对新雨润而言,留任57岁、雄心勃勃、工作
勤奋的创始人祝义财,对企业发展相对有利,而重整方案中也有祝义财继续执掌雨润的五年业
绩对赌协议。在澄清是非后,企业家祝义财需要被善待,这没有什么可以遮遮掩掩的。由于中
国的国情所在,确实是由所有债权人共同承担了相关责任。这些特殊背景,完全可以坦诚、多
层次的沟通来获得社会的理解,而无需因破产重整方案被提前公布、解读而不满。

  真正应该引起警觉的,是在很多案例里,在破产重整前抢先转移有效资产;在破产重整开
始后,又将实际控制人暗中留下,种种做法私相授受,损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更破坏了市场
秩序。在此前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中,如东北特钢、渤海钢铁重组案中,原国有股东彻底
出局,引入民营股东,努力为市场做出了表率。但在现实操作中,还有不少破产企业,勾兑地
方政府,千方百计控制破产重整进程。这些实控人作为造成企业困境的直接责任人,却能一手
遮天、保持控制权,行逃废债之实。在这个过程中,信息透明化也可以发挥正向作用。比如洛
娃集团破产重整遥遥无期,就和同期有报道指出其方案单方面偏向于原实控人有关。

  毕竟市场出清是社会在为破产重整企业付出代价。花钱要买教训,各方责任需要厘清,责
任人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而复杂的破产重整案例需要社会监督,也需要充分和专业的解读,
社会才可在有秩序、有反省的吐故纳新中,砥砺前行。

凌华薇

版面编辑:吴秋晗
专栏|中国经济缘何减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减碳、房地产调控趋紧、对教培行业的严监管以及疫情零容忍政策共同导致,这些政策方向正确,但实
施方式可以适当优化

2021年10月14日,江苏省靖江市工业园区,一家钢铁材料加工企的工人们在检查不锈钢材料研磨质量。图/视觉中国

  文|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2021年初,各方普遍预期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实现强劲增长,全球25家主要银行和专业预测
机构对中国2021年GDP增速预期的平均值为8.3%。但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幅度令不少人感
到意外。

  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远低于前两个季度的18.3%和7.9%。一季度同比增速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20年同期,疫情之下各种管控措施导致负增长带来的低基数效应。三季度
的低增速引发了各方对四季度和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国际各大机构多已下调了对
中国2021全年增长的预测。

  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零容忍政策,这导致中国比其他大多数
国家更频繁地实施封锁措施。今夏以来,已有多座城市出现新冠病例,触发管控措施和旅行限
制。这不仅减少了制造业产出,更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就业,尤其是在旅游业刚刚开始复苏之
际。

  疫情反复并非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后的惟一因素。减碳政策的执行、房地产业调控持续收
紧以及对在线教育平台的强监管,也一道抑制了增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煤炭供应紧张,价格飙升,一些地方燃煤电厂发电量下降,
有的降幅达到20%,引发较大范围的拉闸限电,扰乱工业生产。

  在房地产企业融资 “三道红线”的限制下,银行和资本市场不愿为很多民营房企提供新的融
资,导致一些房企不得不出售资产、缩减业务规模。房地产业承压也影响到钢铁、水泥、家具
和家电等行业。

  限制在线教育公司的业务范围,加大反垄断执法,并出台数据安全法,这些举措让许多相
关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股价腰斩。股价缩水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公司及其供应商不得不收缩经
营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关闭,并遣散了员工。
  上述政策的目标都是可取的,但实施方式提高了经济成本。在疫苗广泛接种前,清零政策
是合理的,这帮助中国在2020年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惟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随着新冠病毒
变种的出现,或许所有国家最终都不得不学会与新冠共存。而且随着疫苗接种率和自然免疫力
的提高,共存的成本正变得更可接受。

  中国具有强大的政策执行力,这一优势更好的用武之地是推动尽可能多的人接种新冠疫
苗,因为不接种疫苗的人会增加其他人感染的风险。封锁措施和持续的边境严防死守,对经济
和人民生活都有不小的负面影响,在新冠疫苗接种普及后,这样的策略成本收益比将不再划
算。

  电力行业是中国碳排放最密集的行业,约占中国碳排放的40%。减少对煤电的依赖,对中
国和全球减排都有宝贵贡献,但方式并非只有限电一种。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表明,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往往能将改革的成本降至最低。将碳价提
高到足够高的水平,或宣布一个各方可预期的累进碳价表,可以让发电企业和消费者能更好地
适应、调节自身行为,从而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减少其对GDP的负面影响。这种方式对居
民家庭的影响也较小,比如东北地区的家庭不必担心寒冬到来时的供暖和供电问题。

  房地产及建筑业约占中国经济的30%,应考虑采取措施缓冲房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冲击,
例如为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提供更多低价的保障性住房,这一需求可以部分对冲房地产调控收
紧对家具、电器、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冲击。

  限制过多的课外补习无疑有其合理性,这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创造力、锻炼身
体,家庭经济压力也会减轻。然而,政策的突然全面实施不仅打击了在线教育公司的利润、股
价,影响了就业,也引发投资者对其他领域政策可能突变的担忧,令投资者信心承压。

  对中国来说,推动经济回归潜在增长率,恢复投资者信心,并非难事,新政策出台的方
式,包括制定阶段的充分讨论、评估及执行方式,可以适当优化。

版面编辑:吴秋晗
显影|粤西小镇的侗族歌声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到广东后,侗族人的歌声消失了近10年之久。然后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又唱了起来

01.11月1日,佛山三水区一工业园旁,和谐侗戏班受邀来演出。前来观看的侗族务工人员挤满了高架桥下的空地。每个月1日
是他们的休息日,当地侗族人会自发聚集在这里,见见老乡,唱歌跳舞。

  图、文|梁莹菲
  编辑|陈婉婷

  来自贵州黎平的兰长明,数不清这个五金小镇里到底有多少侗族人。他只知道,每次下班
后独自晃荡到城中央,耳边回响的,全都是熟悉的乡音。小镇名金利,隶属肇庆市高要区,居
佛山以西,四会以南,西江黄金水道之畔,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边陲。当然,兰长明并不关心
这些,一如近几年挂牌“龙舟小镇”之类的盛事,是本地人才有资格参加的,外地人有另一套娱
乐方式。闲暇时,一些年长的侗族人会组织戏班歌队,编排原创的侗戏,对唱琵琶歌。

  在厂区宿舍、村里的出租房,甚至是镇上那些被人遗忘的田地和荒野旁,都能听见侗族人
的歌声。唱累了,一群人开始喝酒吃肉,一醉方休。长为异乡客,除了挣钱,唱侗戏最为要
紧。
02.11月1日,休息时间,侗族人自发聚集在一处高架桥下跳舞。
03.戏班里的男性忙着把幕布挂在两座桥墩之间,支起一个简易舞台。

  90后兰长明已经不太会唱了,在他父亲那一辈,寨子里的年轻男性常结伴去另一个寨子,
找单身的姑娘们对唱琵琶歌,行歌坐月,有心人借着歌词互表钟情,默默定下姻缘。到兰长明
长大,这样的传统活动渐渐稀少,特别是年轻人都有了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打开聊天的社交软
件,替代了上百年来盘旋在侗寨上空的撩人歌声。

  尽管如此,琵琶弹奏的旋律仍烙在侗族人心中,曲调响起,大家循乐声聚拢而来。兰长明
也是这样找到的组织。2017年那会儿,他刚结束了自己荒唐的叛逆期,告别街头和赌桌,他回
到金利找工作,老乡孟建英收留了他,顺带把他引进了侗戏的世界。

  80后孟建英来自贵州从江县,小时候学过戏,十几岁时演过《红楼梦》里的紫鹃,至今仍
记得那几句台词。那时候过春节,台上的侗戏一演就是几天几夜。周边的村落也会邀请他们,
不论到哪里,戏班总能得到热情的款待和丰厚的红包。那是孟建英一年中少有的快乐日子。但
在戏台之外,生活却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贫困。听着外出打工的人绘声绘色地描绘广东生活,与
一个月四五百的丰厚收入,孟建英很是心动。再有人来招工时,她懵懵懂懂地跟去,那一年她
才17岁,没有上过几天学。

  她和5个女孩一起到佛山南海,进了一家鞭炮厂工作,每天早上8点上班,一直到晚上10点
才下班,手指甲都被磨掉了。她时常想家,那时候的建英还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汉族的电视
节目,她心里惦记着戏。有天夜里无聊,几个老乡在宿舍里唱了起来。别的工友听不懂,只觉
得吵闹,便骂了几句。自那以后,性格要强的建英有近十年没再开口唱过,把旋律藏进了心
里。

  若干年后,与建英一起组织戏班的石顺荣回忆往事时感慨,初来广东那会儿,大家很少会
想起唱歌这件事。“当时所有人心里都是慌的,怕找不到活儿,怕得罪老板,怕技能不过关,
怕被本地人欺骗??怕这怕那,干什么都没有心思。”

04.一个侗戏班正在自己搭设的舞台上表演,镇上来的侗族人越来越多,大家自组戏班表演的热情也越发高涨。

05.表演一结束,演员就忙着哄自己的孙子睡觉。
06.石顺荣在教后辈演戏。几乎每天下班,戏班的成员都会聚在孟建英的水店里,一边排练一边吃烧烤。

  兰长明刚到广东时,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2005年,他在佛山的电镀厂打工,晚上回宿
舍,经常会听到妇女儿童隐隐的哭声;2006年,他随堂哥去广州三元里卖皮革,总是一下班就
立刻回到出租房,躲在房间里看球赛。他说,一个人不敢出去,当时街上治安不好,没熟人带
着,会被小混混抢劫。

  情况是在来到金利后慢慢好转的。刚开始顺荣只是听说,金利的工资要比其他地方高,工
作时间也更短一些。过来后才发现,被“骗”了。在这里做五金抛光,工厂不包食宿,工人得自
负房租和买菜钱。不过,工人的自由度变大,哪个厂订单多、单价高,大家就去哪个。劳务关
系的改变也一同改变了务工者的心态和生活方式,顺荣和大概100多户外来务工者聚居在一个
村落里。他们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了饭食自由,也有了不受工厂管控的个人空间。来金利的侗
族人越来越多,顺荣说,连卖辣椒的店也多了起来,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

  2010年,在租住的老村里,顺荣意外获得一把旧琵琶。年少时他就学习过弹奏,并随戏班
四处表演,多年后再摸到琴弦,顺荣一点不觉得陌生。他又找了几个当过乐师的工友,做了几
把乐器,在闲暇时一同合奏。孟建英当时也在金利打工,多年未唱戏的她们,听见熟悉的曲调
再次响起,无不感动。

  几个人一拍即合,二胡琵琶,男男女女,他们给自己取名“和谐侗戏班”。
07.兰长明搬运一排刚抛过光的门把手,抛光不仅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

08.和谐侗戏班在佛山三水表演时,由于演员不够,只能让兰长明穿上女装凑数。

  唱什么好呢?传统的剧目如《红楼梦》《山伯英台》等,都太长了。工人们只能用下班时
间排练,得有一些时长更短、内容更新颖的剧目。这个任务落到了孟建英头上。她虽然不认
字,却很擅长创作。从家长里短的打工夫妻、婆媳关系,到天马行空的民间传说,她的脑海里
藏满了各种故事。

  戏班最叫座的作品名为《甫恋工》,讲述一名生活在大山里的侗族已婚妇女乃栾贡,不堪
家庭的贫穷,执意孤身前往广东打工,在金利偶遇了亦已成家的老乡甫且豪,两情相悦,谈了
一段工业区恋情,后被甫且豪的老婆发现,对其大打出手,乃栾贡只能悻悻回乡,却发现丈夫
已另娶他人,最终被丈夫和他的新妻子赶出了家门,流落在故乡的街头??

  剧中有两句戏词颇让人回味。二人情到浓时,乃栾贡唱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现
在你已经娶到别人了不可能想到我??河里的流水很难逆流而上,如果你愿意调转河流的方向,
如果你愿意,我们俩就结为夫妻。”如果把这段关系看作异乡人与大城市之间的隐喻,不难发
现潜藏在外来者心中的恐惧——为城市奉献出青春,却最终无处安身。

  乃栾贡将去往何处?大部分看过戏的观众都问。这让孟建英有点费解:“不就是一部戏
吗?演到这就完了。”现实生活中,她与戏班的朋友并不被类似的问题所困。行业旺季时,他
们在车间一干就是一整天。抛光的工作枯燥,而且噪音极大,有人搬来一台大音响,以最大的
音量播放港台金曲,试图盖过尖锐的打磨声。

  2013年和谐侗戏班成立以后,仿佛一夜之间,在金利的侗族人们又重新喜欢上了这种消失
已久的旋律。下班后,他们三三两两聚集起来,演侗戏,唱琵琶歌。在老家,不同侗寨之间有
互相拜访对唱的传统,这种传统也被带到了金利。每个月1日,工厂出粮之后,分布在小镇四
周的戏班便四处串门,登台表演。

09.孟建英在自己的五金加工坊里给工人示范操作。她平时既要安排生产,又要自己送货。尽管忙碌,她仍会抽出时间来组织
戏班排练。
10.表演开始前,孟建英与和谐侗戏班的成员们互相帮忙用黑毛线盘头梳妆。传统的侗族女性会束起高高的发髻。

11.空闲的时候,侗族老乡会相约去水库抓鱼。

  最近的一次表演,被安排在城郊一座大桥下,和谐侗戏班的成员把一张红色幕布挂在两座
桥墩之间,搭了一个简易舞台。十多个男男女女围成圈对歌,女人站在内圈唱,男人绕在外圈
走,还有一群男人边吹芦笙边大幅摆动身体跳集体舞。观众们自四周的工业园区而来,他们或
是远远蹲在公路旁边,或是聚拢在表演队伍的四周,举起手机,分享给远方的亲友。活动持续
了一个下午,气氛热闹而松散,表演者与观众的界线渐渐模糊,到最后仿佛成了一场集体狂
欢??

  人群之外,缓缓流淌的西江水,因沿岸的芭蕉树染成碧绿色。它也曾见识过这群侗族人的
故乡,穿越贵州、广西,最终汇入珠三角。

  “总有一天得回去,老了留在这里能做什么呢?” 来广东打工15年的石顺荣说,“但现在金
利有这么多老乡,也能唱歌,我觉得就和家差不多了。”

版面编辑:吴秋晗
随笔|燕东园的陆志韦先生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研究燕京大学,陆志韦先生是无法绕过的一位历史性人物

燕东园37号,陆志韦先生上世纪30年代故居。

  文|徐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陆志韦先生是燕东园资格最老的住户,前后住了近20年。上世纪30年代,他住在桥西37
号;40年代,他住在桥东27号。

  燕东园始建于1927年,1930年大局成形。从那时至1952年7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它一直
是燕京大学中外籍高阶教职员工的住宅区。1945年9月燕京大学复校后,我的父亲徐献瑜担任
数学系主任。1946年11月,我家搬至燕东园40号,与陆志韦先生成为邻居。

  燕东园桥东27号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小楼,据说是典型的南洋风格。每层有200平方米左
右,处处不讲对称,南窗大,东西窗小。小楼南面一层东部有一个阳台,阳台顶部嵌有花岗石
小饰件,这个设计源于欧洲古典建筑檐口下的装饰图案。整个小楼东部呈曲尺形,小楼西北部
还凸出一个小侧楼,它与整栋别墅实际是连着的,现在新加坡还能看到这样的房子。

  我只记得他家的大阳台,还有阳台前的大草坪,可能是燕东园诸家院子里面积最大的草
坪。陆伯母请园子里的孩子们到她家吃冰淇淋,就设席在阳台与草坪上。冰淇淋从一个圆木桶
里用装在桶面上的手柄摇出来。然后,陆伯母举着一个冰淇淋勺,挖出一球一球的,放在我们
各自的小碗中。手摇冰淇淋很时兴,我还去燕东园、燕南园其他人家吃过,但记忆中味道最
好、请客场面最大的,还是陆伯伯陆伯母家。

  陆志韦先生比我父亲年长16岁,他俩是湖州同乡,又先后毕业于东吴大学,还有一个共同
的嗜好:下围棋。因此,桥东桥西,两人经常相约手谈,切磋“黑白之道”。他们还有另一位棋
友,下围棋的瘾更大。那是住在燕东园西门外蒋家胡同2号院的历史系教授邓之诚先生。据
《燕大校友通讯》中的文章披露:一次,历史系全体同学在邓之诚教授家聚会。突然,陆志韦
先生也来了。大家都知道陆先生喜欢下围棋,棋艺也很高超。学生们在这边包饺子,他和邓老
在那边下围棋,愉快地度过了一个下午。
1928年,时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陆志韦先生(左二)。

  陆志韦住桥西37号时,与36号宗教学家赵紫宸为邻。两家关系非常要好。当时园中各家之
间以松墙相隔,陆、赵两家的松墙间留有一个小口相通,可以更方便地往来。赵紫宸先生有三
子一女,女儿即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研究学者赵萝蕤。她的弟弟赵景伦先生85岁高龄时,写
下对燕东园的两篇回忆文章,多处谈到陆志韦一家人:

  陆太太刘文瑞,陆先生叫她Mary。五个孩子:卓如(Daniel,绰号“大牛”),卓明(陆太太
叫他“萌萌”:明明的变音),卓元(陆太太叫他“馁馁”:元元的变音),瑶海和瑶华。卓明琴
弹得不错,曾在姊妹楼表演,弹德彪西的月光,我给他鼓掌,听众为之侧目。

  陆先生是心理学家,常拿一套一套的问题来测验我们这些邻居孩子。奖赏是邮票。他是集
邮大家,把重套的邮票作为奖品,送给接受测验的孩子们。

  陆志韦先生喜欢集邮,也被燕大的学生们知晓。我在编辑《燕大校友通讯》时,就注意到
几篇来稿都提到:陆校长还会托学生搜集一些晋察冀、陕甘宁边区发行的邮票,当收到这些平
时不易见到的邮票时,会如获至宝,十分高兴。

  陆先生是乐天派,常常嘴里哼着曲调。他和胡经甫先生、我的父母是牌友,晚饭后,常招
来作四圈的“竹城之战”。

  燕京校友回忆这些先生们说过:那些老学究都是牌王。这句话说十人有九人是准的。打牌
包括麻将、桥牌,还有扑克,花样翻新。比如麻将,一条龙、门前清,玩的都是新章。经常晚
饭后在陆志韦、赵紫宸、胡经甫三家开打,而桥牌也是以陆志韦家为中心的。

  1945级哲学系学生陈熙橡在《忆燕园诸老》一文中说:每个礼拜总得有一两晚在陆家打桥
牌,牌手有梅贻宝先生,梅太太,金城银行的汪经理,林启武先生,廖泰初先生和外文系的吴
兴华。

  当发现梅贻宝、倪逢吉夫妇是到陆家打桥牌的常客时,我很惊喜,因为又多了关于我母亲
五姑父梅贻琦的弟弟、被称为“小梅校长”梅贻宝的信息。复校后,他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家住朗润园。在母亲口中,以及我的姨姨韩德庄的日记里,“梅老叔”和“倪姑姑”都是她们最尊
敬的长辈。

  陈熙橡在回忆文章里,披露了燕大教职员桥牌队八人四组的阵容:梅氏夫妇一对,林启
武、廖泰初一对,汪经理、吴兴华一对,他和陆校长一对。他说:我们常与清华和北大的教职
员队三角比赛。记得有一次进城,到北大钱思亮先生家里去比赛,大伙儿坐学校那辆黑色大房
车,临起程时,陆先生对我说:“我带有好东西,今天一定赢。”什么东西呢?他未说。到比赛
展开后,他拿出一罐新开的“加力”烟,真是战意为之一隆,结果当然胜利。

  那么,这位写下《忆燕园诸老》的陈熙橡何许人也?

  1941年燕京大学秋季学期开学,一年级学生不分系科先上通识课,课程之一是国文作文
课,几百名新生用文言文写作同一个题目“自述”。老师们看完卷子,把好的送给陆志韦评阅。
陆先生选出两篇,评说:李中以肉胜,陈熙橡以骨胜。

  “以肉胜”的李中是经济系的新生,后来改名为李慎之,上世纪90年代曾担任中国社科院副
院长兼美国所所长。他一生以毕业于燕京大学为荣。1998年3月在致许良英的一封信中,李慎
之说:我的母校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我以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校训。

  “以骨胜”的就是陈熙橡,他是哲学系的新生。抗战胜利后,他再度考进燕大,投张东荪先
生门下读研究生,兼做助教。张东荪先生住在燕东园34号,陈熙橡说:我常到张家吃饭,因为
有好些哲学系高级课程只得我一个学生,所以不用到课室上课,到时候便到张家吃饭,饭后随
他到书房一坐,听老人家指导一番,从他的书架上拿走一两本书去念,过一两个星期再来吃
饭,再讨论,这样子念书,相信更胜于剑桥大学的导师制也。这是我在燕园前后八年最值得回
忆的乐事。

  研究燕京大学,除司徒雷登之外,陆志韦先生是无法绕过的一位历史性人物,如果算上
1951年毛泽东亲自任命(毛泽东惟一只任命过一位大学校长),他曾三度担任燕京大学校长,
只不过前两次是私立燕大,第三次是短命的国立燕大,一年以后,燕京大学就永远消逝了。

  作为燕大校长,陆志韦先生对学生进步运动总是支持的。赵景伦的文章写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跟我父亲赵紫宸一道,坐过日本人的牢。后来,他当了燕京大学校
长。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学生上街游行,他为学生们的安全操心。当时我
是经济系助教,也参加了学生队伍。陆先生派林启武老师跟随学生上街,生怕出事。国民党特
务到燕京抓人,他想方设法保护学生。

  1948年11月底,平津战役开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2月13日,北平西郊已炮声隆隆。
燕京大学宣布停课,提前放寒假。为防止败退的国民党散兵进校抢劫破坏,学校大门紧闭,学
生按系组成护校队,在校内日夜巡逻。燕东园地处校外,位于燕园与清华园之间的成府一带,
虽有虎皮墙围住,但终究四周民居散落,胡同与道路交叉,安全度很低,因此一些人家开始各
处寻找避难场所。我父亲就把母亲和我还有不满半岁的妹妹,送到城里六姑邝家,他一个人和
大师傅张贵留守。

  父亲讲过那几天的情景,他说:形势不明,确实有些紧张。桥下的大沟里夜间有人流车队
过往的声音,不知是哪一路的队伍。白天常常有炮声枪声。一打炮,张贵害怕,就喊:徐先
生,钻桌子底下去!等炮声完全停了,他和张奶奶才从饭桌底下钻出来。我们好奇地问:那你
干什么呢?父亲说:下围棋。或者陆志韦先生过来,我和他对弈,或者我自己打谱。

  当年12月15日,北平郊区战火蔓延,枪炮声更加杂乱紧急。清华园内的国民党军队及炮兵
于凌晨悄然撤去。下午,解放军一部开进成府、海淀一带。12月16日清晨,燕大西校门内张贴
出以13兵团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署名的安民布告,特别写明为了保持正常的教学工作,任何军人
不得进入校园。当天下午,陆志韦先生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告诉大家:我们已经解放了。并
说:这是个伟大的变革,是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改朝换代或者革命都要伟大的变革。

  燕大历史系学生夏自强,当时已加入中共地下党,他回忆:北平西郊处于战争前沿,为了
保护好学校,地下党组织和校行政一起,组织师生开展护校活动,我经常看到陆志韦先生在指
挥部的身影。12月16日燕园解放了,他和师生一起欢欣鼓舞。1949年2月3日解放军入城式以及
10月1日开国大典,燕大师生都是从清晨三四点钟起床,到清华园火车站乘车进城,进行宣传
和庆祝活动,我也看到他冒着严寒在车站上欢送燕京的队伍。

  一个新世界就在眼前。1949年至1951年间的燕东园,处在极其微妙又急剧变化的历史时
刻。可惜当时我年纪尚小,对外界懵懂无知,留在记忆里的只有一些破碎、斑驳的画面:

  一个是1951年,我家突然多了好几件家具,一对西式高背床替换了父母房间里的铜杆大
床,还有两个西式柜子,一个矮,三层抽屉,一个高,五层抽屉,深棕色硬木,与床是配套
的;还有几把椅子,圆形椅面,带有一个略呈弧线的小椅背,没有椅子把手。床上还多了几条
毛毯,两条白色的,一条墨绿色的,厚实又柔软,边角上隐隐有英文字母,父亲说这是美国大
兵用的军毯。我们最兴奋的是,楼道那间储藏室里突然多了大批美国罐装奶粉和番茄汁。当然
自己不能拿,一律由母亲拿给我们喝。我就是从那时候爱上了番茄汁。奶粉、番茄汁罐头好像
吃了两年多,而床、柜子、椅子还有毛毯,使用至今。

  母亲告诉我,这些东西是燕京的美国教授回国时留下的。燕京的外籍教授大多住在燕南园
和燕东园。

  1948年年底,在燕京的外籍教授和职员还有三十余人。他们是走还是留,始终在徘徊中。
陆志韦先生在当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外籍教师提供方便。他应他们的要求,征得了北
平军管会的同意,临时组装了一套发报机,按国际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频率,向美国呼叫。美
国业余爱好者收到燕大的电报,按收录的名单,把这些人安全无恙的消息转给他们的家属。对
于回国的外籍教师,陆志韦先生让他们带走全部财产,并帮助他们办签证、买机票,派车送他
们到机场。

  1950年11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中美两国兵戎相见。燕京外籍教师的命运急转
直下。12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对教会学校外籍教职员处理办法的指示》,根据文件
精神,燕京大学的外籍教师必须全部走人。

  老住户搬走之际,还有新住户搬进来。1949年夏天,我家正对面的桥东30号,搬进一家会
讲广东话的新邻居。当它的窗口突然飘出小提琴和钢琴的美妙旋律时,消息不胫而走,原来著
名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先生,还有他的夫人钢琴家王理治女士带着二女一子,搬进了燕东
园。

  燕东园里有钢琴的人家很多。从海外归来的燕京教授们,大多具有较高的西方古典音乐修
养,并惠及子女教育,陆志韦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几个孩子自幼都学过钢琴,其中二
儿子陆卓明琴技最高,并且承继了父亲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陆志韦先生还收了赵紫宸先生
的女儿为干女儿,赵萝蕤也是自幼学习钢琴,她16岁考上燕大英国文学系,同时副修音乐。上
世纪30年代,她已能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肖邦的《幻想即兴曲》。在有关的回忆文
集中,还能找到她在燕东园36号家中客厅钢琴边的留影,那时她16岁,一袭纱裙,飘飘若仙。

  有以上背景,就不难理解,陆志韦先生为什么盛情邀请马思聪先生到燕京大学任教了。
1949年4月,马先生与一批爱国人士,从香港回到北平。陆志韦先生敏锐地抓住时机,立即把
他拉到燕园,向他提供了优厚的住房与薪水待遇,要求是“每个月在贝公楼礼堂开一次演奏
会”。

  马思聪住进燕东园的第二年,就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燕东园21号与30
号同在桥东,两家院子之间只隔一条小马路。住在21号的林朱,林启武先生的大女儿,当时12
岁左右,还记得马思聪伯伯几次叫她到家里试唱这首歌曲,至今她仍然能脱口唱出。由郭沫若
作词、马思聪作曲的这首歌曲被定为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1953年中国少年儿童队更名为中国
少年先锋队,于是这首歌同步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嘹亮高亢的旋律响彻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

  据陆志韦先生第二个儿子陆卓明回忆,1948年春天,胡适夫妇和一位美国老者曾经来到他
家:
  父亲当然知道胡适先生的来意,未等他开口,就吩咐我带领胡伯伯去游燕园。胡先生忙
说:燕园早就游够了。你带他(指美国老人)去吧。我带美国人在校园里慢慢走了一圈,回到
燕东园时,胡适夫妇已在我家院门外告别。胡先生说“这次(从南京官场)回来只有四天,特
地来看看你,明天就走,不知以后何时见面”。他的语气并不高兴,父亲也板着脸。母亲调和
说:你们一见面就吵,分别还要吵!他们走后,父亲叹口气说:他也劝我走啊!

  尽管明确表示了不走的态度,但今后怎样走革命之路,燕园怎样迎接解放,陆志韦先生心
中并不清楚。他在晚间从储藏室架上拿出叶剑英送给他的崭新的平装书《新民主主义论》和
《论联合政府》,读着,想着。两本书说的大原则谁都看得懂,但是具体到燕大该怎么办,仍
想不出个头绪。陆卓明说:父亲自言自语地像是在问我,我自然更不懂。

  回忆中提到的两本赠书,还是抗战胜利后军调部在北平时,中共代表叶剑英送给陆志韦先
生的毛泽东著作,陆卓明说,赠品中还有一条延安生产的毛毯。

  其实,陆志韦先生与中共领导人早有接触。以下这段故事有两个说法,一个来自陆志韦子
女的回忆:

  三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日,美国教员包贵思邀我们一家去吃晚饭。我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
行踪不定的斯诺。饭前,斯诺忽然要孩子们去北屋看望一位“因病而不能到院子里来和大家一
起吃饭的妈妈,但是不可以多说话”。我们遵嘱只和这位衣着俭朴、面容憔悴的妈妈说了几句
上学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她是谁,只是猜想她是在农村教书回校治病的燕大毕业生。直到1943
年,我们已被日寇赶出燕园而住在校外的时候,先父才偶然对我说:‘那次见到的妈妈就是共
产党领袖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日本人不恨燕京才怪呢!’”

  另一个说法来自中共燕大地下党:1937年,邓颖超同志因患肺病化名在西山疗养。出院
后,由斯诺介绍到燕大美国教员包贵思女士在燕南园的家中休息,再从那里去天津转赴解放
区。当事人回忆说,此事陆志韦先生是完全清楚的、默许的。他曾让孩子们代表他去看望帮
助。

  这两种说法,被发生于北平解放后的一件事情都证实了:1949年六七月间,邓颖超专程来
燕园拜望陆志韦夫妇,感谢他们的“无私之心和热情”。

  此前,1949年3月25日下午,中共在西郊机场举行阅兵式。毛泽东在阅兵式后,接见了民
主人士代表,其中包括陆志韦先生。在新华社所发出的新闻图片中,他站在朱德的左边。

  1949年9月28日至30日,陆志韦先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

  据陆卓明回忆,父亲和中共文化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人也有往来。1949年年初,西郊刚解
放,周扬、张宗麟等人就来到燕东园27号,那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暂时管理办法就是在陆家
草拟的。1950年,钱俊瑞、张宗麟又一次走进燕东园27号,这次是来说服陆志韦先生继续争取
美国托事部的拨款。

  陆卓明回忆:在我家谈这个问题时,父亲说:用美国的钱,不但我不同意,我儿子也不赞
成。张宗麟就把我叫过去说:现在刚解放,人民政府还没有钱。你们每次到教育部听政治经济
学讲座,教育部都请你们吃饭。其实他们自己每天只吃两顿饭,尽量省钱来办教育。你年轻,
不懂事。

  1950年2月12日,教育部接管燕京大学。当年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十一
次会议,通过任命陆志韦为燕京大学校长。接着毛泽东签发了任命书。此后,毛泽东还为燕京
大学题写校名。

  毫无疑问,陆志韦先生是燕京大学的灵魂人物,燕东园也充满了陆志韦气质。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全面展开。包括燕京大学在内的13个教会大学全部撤销。
燕京大学被一分为八:机械系、土木系、化工系调整到清华大学,教育系调整到北京师范大
学,民族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劳动系调整到中央劳动干校,政治系调整到中央政法干校,
经济系调整到中央财经学院,音乐系调整到中央音乐学院,其余各系调整到北京大学。
  新的北京大学校址就是原燕京大学校址。陆志韦先生被调到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
研究员。

  这一年夏天还未过完,陆志韦先生全家就无声无息地搬出了燕东园。

版面编辑:吴秋晗
专栏|毛驴的叫声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由于对驴鸣的喜恶不同,就使用驴鸣典故而言,魏晋以后中国文学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修辞传统

不过,驴虽比不上马的骏美,叫声却大得多,高亢激越,传扬甚远,一闻难忘。《广韵》拟其音为“??”,《玉篇》拟
作“欭?”,差相仿佛。图/视觉中国

  文|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驴是马科马属家畜,也常被拿来与马做某种显然不公平的比较。宋代罗愿《尔雅翼》说
驴“似马而长耳,其毛庞褐,不甚骏异”。他似乎特别在乎驴与马在形体上的差异,因而解释“蹇
驴”时再次强调:“驴既低小,而又不甚骏,故称蹇焉,则为无用甚矣。”家畜本各有其用,纯视
觉效果的比较其实并无意义。不过,驴虽比不上马的骏美,叫声却大得多,高亢激越,传扬甚
远,一闻难忘。《广韵》拟其音为“??”,《玉篇》拟作“欭?”,差相仿佛。

  只是驴鸣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清代刘献庭《广阳杂记》说“马嘶如笑,驴鸣似哭”,似
乎不喜欢听驴叫。北宋名将范廷召“尤不喜驴鸣,闻必击杀之”,见《宋史》本传。作为军中运
输主力,群驴不免时默时鸣,不知道范廷召会不会真的听到叫声就命人“击杀之”?罗愿也对驴
鸣印象深刻,一方面直斥“其声丑恶”,另一方面也说“乃独有好之者”,注意到有人喜欢听驴
叫,于是感慨“人之嗜好不同,有如此者”。的确,由于对驴鸣的喜恶不同,就使用驴鸣典故而
言,魏晋以后中国文学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修辞传统。

  不喜欢驴鸣、视之为劣恶音声的传统,据说创自南北朝的庾信。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
六记庾信品评北方文士:“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
吠,聒耳而已。”韩陵山一片石,指的是温子升为韩陵山寺所写的碑文,庾信读到此碑,可能
在他以梁朝使者出访东魏时。《朝野佥载》这一条的真实性不大靠得住,比如说庾信抄写韩陵
山寺碑文,显得非常欣赏,大概只是北人的想象。而且,薛道衡和卢思道虽出自东魏北齐,但
庾信使魏时,他们都还不够身份参与接待梁朝使者,与庾信相知共事要到北周灭齐之后。当
然,庾信使魏回到建康,难免会评点北人的文学写作,大概率是以否定为主的,纵然温子升、
魏收这样的邺下顶级名士,也不大可能入他法眼。而后来庾信羁旅关中,形格势禁之下,就算
看不起北人的文字,也断不敢说他们“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只不过,《朝野佥载》这么一记,后人都沉浸在庾信这句潇洒写意的嘲弄中,哪顾得上怀
疑其真实性。从此,驴鸣犬吠成为一个文学典故。把劣质的文笔比作驴鸣犬吠,那当然是不喜
欢听驴叫了。清人孙起栋有诗云:“寒山石外皆驴鸣,沉江为魏公藏拙。”直接用《朝野佥载》
分别写庾信和魏收的典故。清末王闿运《湘绮楼说诗》卷八有一条痛斥明七子的话:“看明七
子诗,殊不成句,大似驴鸣犬吠,胆大如此,比清人尤可笑也。”同样用《朝野佥载》所记庾
信的典故。值得留意的是,如前所述,这个典故的形成是比较晚的,即使《朝野佥载》别有所
据,唐初还没有把驴鸣犬吠与劣质文学联系起来。一个证据是,吕才为《王无功文集》所写的
序,说王绩死后,他的一驴二犬似通人性,“驴鸣犬吠,有若悲号,数日皆死,乡闾以为非
常”。如此使用“驴鸣犬吠”,说明那时庾信典故尚未流传。

  然而,关于驴鸣的另一个修辞传统,即喜欢并学驴鸣叫的传统,不仅更早,而且更有生命
力。《后汉书》记汝南人戴良因母亲喜欢听驴叫,他就“常学之以娱乐焉”,这是表彰戴亮孝
顺。《世说新语》记汉末王粲死后,包括曹丕在内的文学同好们来吊丧,曹丕对大家说:“王
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于是“赴客皆一作驴鸣”。一众吊客在灵堂学驴叫,这场景真是难
以想象。无独有偶,百年之内这一幕又复现于灵堂,见《世说新语》和《晋书》。西晋名士领
袖王济死后,“名士无不至者”。孙楚来得晚,他到遗体前痛哭一场后,对着灵床说:“卿常好我
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于是学起驴叫,“体似声真”,就是不仅叫声学得像,身体模拟驴的样子
也很像。这一来,把在场的吊客都逗笑了,孙楚抬头道:“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这两个颇具魏晋风度的吊丧故事,代表了后世文人心向往之的伤逝境界,成为怀念已故友
人的常见修辞。明代张燮哭友人高朝宪的三十首七律,有“世辈偏存此人死,狂来剩欲学驴
鸣”之句(《霏云居集》卷十二),直接套用孙楚吊王济之典。清初吕留良《零星稿》有缅怀
友人的诗句“爱我驴鸣无处作,喜君骥种又成家”。清人钱曾《判春集》有一首怀念本乡已故学
人的绝句:“空山松柏故人情,卅载陈根断哭声。携得一篇怀旧赋,白云深处作驴鸣。”这些都
反映了与庾信典故全然对立的文学修辞传统。

  当然,不喜欢听驴叫的毕竟大有人在,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听驴叫。明人冯梦
龙《古今谭概》引谢在杭之言:“驴鸣有何可悦?而子以是悦母,友以是悦朋,君以是悦臣?
皆不可晓!”清人延君寿有诗:“不能解王粲,何事喜驴鸣。”

版面编辑:吴秋晗
专栏|我成了社区大学“学霸”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老师讲国内生产总值,在黑板上写GPD。我指出应该是GDP。老师问“你真不是学商业的”?我说真不
是。这三个字母从初中起就如雷贯耳

一晃一年就过去了,我已经把人文社科方面的通识课上得差不多了,但每次打开我在学校的账户,都能看到个人档案里的备
注“数学:里程碑30”。上不了大一数学,我也无法选科学方面的课程。再不解决数学的问题,就要耽误我的转学大业了。图/
视觉中国

  文|王芫
  作家

  去年我开始上社区大学的时候,因为自我申报的学历是高中毕业,学校就给我分配到“里
程碑30”,意味着我必须考过40和50,才能上大一的课程。我对于英语被分到30没有意见,毕
竟我上学就为了学英语,一步一个里程碑地前进也挺好;但我不愿在数学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可疫情期间,学校的管理部门歇业了,没人处理申诉。我只能把数学搁置。

  一晃一年就过去了,我已经把人文社科方面的通识课上得差不多了,但每次打开我在学校
的账户,都能看到个人档案里的备注“数学:里程碑30”。上不了大一数学,我也无法选科学方
面的课程。再不解决数学的问题,就要耽误我的转学大业了。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好消息传来:教务处恢复了工作。我立刻申请参加跳级考试,直接
上微积分。

  我市的社区学院有三个分部,不论学籍注册在哪里,学生都可以在分部之间自由选课。我
向学籍所属的一分部提出了跳级,学校工作人员却问我:“你具体要上哪门课?”我不理解这和
哪门课有什么关系,但还是上网查了一下,查到一门数学课的时间很合适,就把那门课的编号
发给了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回信:“这门课是二分部的,你要向二分部提出申请。”于是,我又给二分部写
信。二分部前台指点我说:你去联系数学系系主任。我又给系主任写信,第三遍陈述事由。系
主任让我跟考试中心联系,确定考试日期。考试中心又说,参加考试需要系主任批准。这时我
已经有点不耐烦了,预感到面对的是一个卡夫卡笔下的官僚体系。但我别无选择,只能把系主
任回邮截屏发给对方,并告知:找你就是为了确定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总算确定了。考试中心还给我发来一份考试范围和一套带标准答案的复习题。我
把复习题做了一遍,发现很多答案都对不上。翻来覆去地检查,查不出错在哪里。第二天就要
考试了,实在是计不知安出,只好给女儿打电话,问她能不能辅导我。她说没问题,她学的是
物理类数学,肯定能辅导文科类数学。但是,她拿到题目后,瞬间就拉下了脸:“这也太初等
了。”“感觉大材小用了?”“我早忘了!”我头一次听说,学了艰深的数学就可以把浅显的数学忘
了。

  但她到底比我敏锐,刚一翻到答案页,就看到了前面的免责声明:“一部分答案有可能
(肯定)是错的。原因有很多:我很笨,我有阅读障碍,我累了,夏天的太阳把我脑子烤焦
了。如果你发现问题,请给我写电邮,我会重新核查,然后再回复你。”

  真服了这些老师,把对工作不负责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害我白白焦虑了这么多天。

  有惊无险通过了考试。我以为接下来就可以去注册课程了。然而,我又年轻幼稚了一回。
卡夫卡笔下的官僚怎能这么容易让我过关?我要先给注册中心发申请,注册中心把申请转给数
学系主任审批,然后注册中心再手动把我的名字加进去。明明是数学系主任亲自通知我考试结
果的,有什么必要再审批一次?难道她还会改主意?这让我深深感到学校对跳级的敌意。我认
为,他们就是要设置重重障碍让学生知难而退。但我偏不放弃。有志者事竟成,我终于注册上
了这门课。

  天算不如人算,开学前三天,这门课因注册人数太少而取消了。我只能再找其他时段的课
程。虽然都是微积分,但时间不同,编号不同。换了编号等于换了新课,我还得再走一遍流
程。

  其实,这一切都没有必要。只要学生通过挑战测试,学校把档案里的里程碑改一下,接下
来的一切学生都可自己在网上做。为什么要这么繁琐呢?与之相对的一个案例:今年因为一部
分课重新回到校园,所以要求回校上课的学生打疫苗。疫苗证上传给学籍所在分部后,学生就
可以在任何一个分部上任何一门课。为什么数学跳级的结果不能像疫苗证这样处理呢?

  然而,真正震惊我的是,上课之后发现同学们的水平这么低。在我的班上,一半人不会做
约分,甚至有人认为5/5等于0。这些人显然连“里程碑30”都没通过,怎么就来上微积分了?大
概是过去一年的网课,他们用各种手段蒙混过关了。学校知不知道整整一年的网课制造了多少
不合格的学生,就算知道也不在意,只要纸面上通过了就行。跳级反而是不能轻易答应的,因
为少一个学生上课就少一笔经费。

  现在,我成了数学老师的宠儿。有次老师问:“你是学商业的?”我说,不是。老师不
信:“我这个课上数学好的都是学商的。”我心想:可我是华人呀。前几天,老师讲国内生产总
值,在黑板上写GPD。我指出应该是GDP。老师又问:“你真不是学商业的?”我说,真不是。
这三个字母我太熟悉了,从初中起就如雷贯耳。

版面编辑:吴秋晗
乐此不疲|恶习,爱好,难民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我一点也不想替烟草产品辩护,那就是个坏东西。我只是好奇,对电子烟,人们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激进

人为什么抽烟?我十几岁的时候,头脑中出现过的问题,要数这一个最深刻了。看着成年人,以及少量同龄人,把一个小纸卷
含在嘴里,用火柴点燃,喷出恶心的蓝色烟雾,心里难免有些自命不凡,因为很确定地相信自己不会沦落至此。四十年后,我
对那一问题早已有了答案,有时不无遗憾地想,其实用不着抽烟,迟早也会明白里面的道理。图/视觉中国

  文|刀尔登
  诗人

  抽烟是彻头彻尾的恶习。我抽了三十多年烟,冲云破雾,也没找到一句遁词,能给这种行
为辩解。在市面上,连杀人放火,地位可能都要比抽烟高一些。那些人之大恶,如果不是每一
种或每一次,至少也是很多种很多次,享有孜孜不倦的辩护人,光彩夺目的辩词。而抽烟呢,
我固然听到过些曲折的辩护,但平心而论,同为强词夺理,于此格外地虚弱无力,令我只好承
认,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此纯粹的坏事,世上难找,也许是因为这个,抽烟有时倒令人
洋洋自得。

  人为什么抽烟?我十几岁的时候,头脑中出现过的问题,要数这一个最深刻了。看着成年
人,以及少量同龄人,把一个小纸卷含在嘴里,用火柴点燃,喷出恶心的蓝色烟雾,心里难免
有些自命不凡,因为很确定地相信自己不会沦落至此。四十年后,我对那一问题早已有了答
案,有时不无遗憾地想,其实用不着抽烟,迟早也会明白里面的道理。我学会抽烟,是在“文
艺复兴的八十年代”。那个时代的金光灿烂,在我这里,被烟草的颜色污染了。对早期吸烟的
记忆,没一样是美好的,比如捉襟见肘地克扣日常用度,又如在寒风中鹄立街头,等着找人借
火——那是火柴年代,那是不禁摩擦的火柴年代,那是潮湿苍白的火柴年代;不过偶尔,借火
的时候,会将对方的烟头粘连虏获过来,那是少有的成就了。

  今年夏天,英国有首流行歌曲,名叫《恶习》。我已经过了欣赏这类乐曲的年纪,不过里
面有句歌词,让我氤氤氲氲地叹了口气——“恶习使我独对深夜”(My bad habits lead to late
nights, endin' alone)。人们猜测这首歌写的是药物、酒精之类,是什么都一样,马无夜草不
肥,人无恶习不立,特别是有些恶习,确实能让人从做只好罐子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只是有
些,另一些只会伤害别人的恶习,往往被视为美德或英雄行为,变得不那么有趣了。

  接下来,刺眼的问题是,抽烟能成为一种爱好吗?半个月前,我会说,当然不会,压根不
可能,丝毫不沾边。

  五个星期之前,感谢朋友的引导,我改抽“电子烟”了(这里加上引号,因为很多人认为自
己吸入以及吐出的不是烟,是雾,有点像古人说的吸风饮露,餐霞吐雾)。两个星期之前,我
不小心来到一个抽电子烟的人的网络论坛,大吃一惊。

  人类社会有两种中心,一个是权力,一个是自己。我有个朋友,却认为这些中心都是幻想
出来的。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很有名,参加一个比赛,得了冠军。坐火车回家,一路上总觉得别
人在看他,又是欢喜,又是不安,一路盘算成名之后的生活,构思如何回应陌生人的微笑。然
后发现,他的小世界,在外人那里,如果存在的话,也不过是不起眼的角落,而他自以为然的
那些注目,或是境由心生,或是因为他穿反了衬衣。朋友自我检讨之后,感叹道:世界果然
是“各向同性”。

  我到了前面说的那个论坛,也有他的感觉。有点像故事里的小孩钻进一只衣橱,却发现一
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有多大呢?我计算了一下,这个论坛的话题,一共有60多万个。

  是的,有这样一群人,在不到十年中,讨论了60多万个话题,而外界对此一无所知。其
实,只要我们向随便什么地方多看一眼,总会有这类发现,这类发现能让人在某一方面的信心
有所动摇,比如让人觉察到,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公用的抽象得到的对世界的认识,并
由此产生意见、态度,这一过程中忽略、抹去了很多人类生活的细节。这里说的“产生”,是恭
维自己的话。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选择别人的意见和方针来拥护之;至于这些方针究竟影
响到哪些人,影响到什么程度,我们越是不知道,越是满不在乎,越是坚定。

  我来到那个地方,是一时好奇,追踪一个新词的源头。这个词是“shinyitis”,意思是那种亮
晶晶、滑溜溜的小东西,便于在手中把玩,不停有新的样式,让人总想购买的当代技术产品。
我抽纸烟的时候,买了一大堆某种打火机,当属此类。这个词是这个论坛的人发明的,指的是
电子烟,品种繁多,日新月异,让人买个不停。我见到了讨论“shinyitis”的一个话题。只是一个
话题。它有6000多页。

  6000多页!我只看了一两页,就没力气再翻阅,后面的内容只能去想象了:想必是些自嘲
的话,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人,给也有同样弱点的人,给容忍别人也容忍自己有弱点的人。
6000多页!这让我想起到处可见的、总是在一起聚饮的小团体,别人从他们桌边路过,难免鄙
视地想:这些人日复一日聚在一起,说呀说的,却都是些胡言乱语。是的,我所在的几个这种
小圈子,胡扯了三十年以上,如果印出来也得有几千页,但都是些个车轱辘话——说什么不要
紧,要紧的是胡言乱语的机会,大家不是都说要抓住机会吗,说不定哪一天,圣人出,黄河
清,抽烟喝酒之类的坏事就再也干不成了。

  我只在这论坛浏览了几小时,就发现原来抽电子烟确实可以成为一种爱好。其中的细节,
我也说不清楚,里面有太多技术,涉及几十种五金工具。我一看到电烙铁就退避三舍了,更别
说让人目眩的线圈、非巧手捻不出来的棉芯等。还有一批自制“电汁”的人,其中不乏真正的化
学家。听他们用的名词,看他们的仪器、做出的分析、绘出的图表,就知道这些人是认真的。
除了“爱好”,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归类,可以置放这种热情。

  原来,吸电子烟有好几种阶层:最中心的是这些爱好者,他们的设备都很大,吸的时候像
在咬一只手雷,仰天而嘘,便喷出很大一团祥云,若说呼吸沆瀣、餐饮云霞的境界,他们是最
接近的;中间的阶层像在抽一只打火机;而我这种,像在抽一只U盘的,属于最边缘的,完全
不上道。这个论坛不是有60多万个话题吗?讨论我用的这种笔状电子烟的分区,只有600多个
话题。

  但用不着自卑。随便抽抽,不钻研技术,也不追求成为呵气成云的吸者,有自己的专门话
题,其中的一个已有4000页了。庄子书不是说吗?吹万不同,咸其自取,本来大家各抽各的,
谁也管不着谁。但既有专门的话题,看来还是有权威需要对抗,哪怕是在此地形成的弱的权
威。郭象注庄子的时候说,所谓天籁,并不是别有一样东西高居在那里;话说得不错,然而,
在人间,总不乏高高在上之物,自以为囊天括地,管天管地,盘踞在人类事务的中心,弄得谁
要是想做点有意思的事,都得远远地找个角落。

  这个论坛是个热热闹闹的角落,大家聊得兴高采烈,我看了却有点心酸,因为摆脱不掉一
种感觉:这里像个难民营。这么说夸张吗?我不觉得夸张。这里的人,身体都在“主流社会”,
但和许许多多其他人一样,一部分活动,一部分个性,一部分精神,被驱逐或压迫着。就算里
边有些人将其发展为爱好,也没什么用。
  我这么说,读者会摇头道:他们抽烟啊。电子烟也是烟啊。他们危害他人啊。他们是因为
恶习而付出代价啊。他们不是私刑的受害者,而是公法的被执行人啊。

  我一点也不想替烟草产品辩护,那就是个坏东西。我只是好奇,人们对电子烟为什么表现
得如此激进。电子烟的害处来自尼古丁,但没有焦油,没有颗粒物,英国政府认为它的危害比
纸烟减少了95%——其实谁也没有精确的数字,且认为英国官方夸张了,害处没那么小,但总
比纸烟小很多。在一个没本事禁绝纸烟的社会里,对于一种害处小很多的代用品,如此激昂地
反对,在我看来,这就是激进。如果将禁绝烟草制品作为最终目标,电子烟是使社会离之更近
了呢,还是更远了呢?对于激进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电子烟
是一种妥协,妥协比失败还要可恶,失败可以反衬教旨的光明伟大,妥协却令它蒙尘。

  我还好奇,当今社会,如何挑选进步的方案或入口。从小处说,为什么吸烟遭到的反对,
比喝酒强烈不知多少倍,尽管后者的危害明显更大?从大处说,为什么人们对碳排放的兴趣,
远过于对遍布全球的政治迫害的兴趣,而那是即使空气没那么晴朗也是抬眼就能看见的?当
然,我的这种好奇或迷惑,绝不构成对任何一种进步的质疑,进步就是进步,意义在于自身,
但从整体上看,当代所欣然自得的社会进步,如果目标越来越新,手法却依然陈旧,还是不能
令我这类人高兴起来。

  禁酒之难,有个解释是喝酒的人太多了。但抽烟的人也很多。也许关键之一,在于哪种观
念更简洁明了,更容易传播,直到最后最容易争取权力的支持。我们见过,对复杂的头脑来说
越是复杂的观念,对简单的头脑来说越是简单,智者还在存疑的理论,早已变成了小学生的口
号。我们还在书里读到过,历史上最成功的禁烟例子,出现在80年前,在一个欧洲国家。

  这些事情以后再讨论。我要最后说两句:第一句是,在我看来,当代对健康的关心已经不
太健康了。对健康的关心本身毫无问题,有问题的是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宁愿生活在
卑微、屈服、偶尔欺凌与长久被欺凌、偶尔迫害与长久被迫害的普遍状态之中,也要将健康置
于极为优先的地位,似乎那种生活过得久了,就能酝酿出甜美的滋味。第二句是,与吸烟有关
的疾病,在死因表上排得很靠前,但这不是说禁烟之后,一大堆人就长寿了,它只会让排在后
面的死因露出来,比如与超重相关的死因,这会让很多压秤的人很没面子,简直就是体重歧视
嘛。

版面编辑:吴秋晗
逝者|报人左方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21年第4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2日

左方(1934—2021)新闻人、《南方周末》创办人之一

左方(1934—2021)新闻人、《南方周末》创办人之一

  文|江艺平
  《南方周末》第六任主编

  2021年11月3日,老一辈杰出新闻工作者、《南方周末》创办人之一左方因病医治无效在
广州逝世,享年86岁。

  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当期印刷7000份,不到半日销售一空。时任《南方周
末》筹办小组组长的左方,每逢提起创刊号,就难掩孩童般得意:头版头条报道演员黄宗英到
深圳下海经商,二条是邓小平视察珠海的生活特写《邓伯伯健步登上罗仙姑山》,别开生面的
排版,彰显了广东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

  左方本名黄克骥,1934年出生于广州西郊槎头村。父亲抗战身亡,全靠母亲拉扯成人。左
方自幼聪颖好学,个性独立,未满16岁就报名参军,1957年从部队复员考取北京大学中文
系,1962年毕业分配到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文革”期间,他成了“造反派”风云人
物,运动结束后受到审查,发落报社资料室长达7年。1983年10月,南方日报社长丁希凌命
其“出关”,委以重任,筹办《南方周末》,左方才真正开始作为报人的崭新历程。而他前半生
遭逢的家国之变、人生沉浮,由此引发的痛苦思考、幡然醒悟,都成为他后半生办报追求的内
在缘由。

  党报办周末版,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1982年,南京日报社创办国内第一
张《周末》。1983年,南方日报社筹办《南方周末》,社长丁希凌对左方的要求是“探索经
验,培养人才”。左方视之为报社新闻改革的一项举措,深感责任重大,就找广东新闻界老前
辈、《羊城晚报》创办人黄文俞讨教办报法宝,并不断丰富,提炼出后来脍炙人口的《南方周
末》报训,形成报格,大致可归纳为:办报有不可逾越的底线——“可以有还未讲的真话,但
是决不能说假话”;办报有不可让渡的原则——“认报不认钱,认稿不认人”;办报有心向往之的
最高境界——“从容不迫”。

  1994年年底,左方从主编任上退休,《南方周末》发行已逾百万份,一纸风行。之后他被
返聘4年,至1998年10月,在《南方周末》历时15年,达到了一个报人的极致,其影响也绵延
至今。本人不揣浅陋,试以“三个接轨”略述,冀能概括一二。

  一是和传统接轨,努力回归科学与民主的启蒙。改革开放之初,办报同样“摸着石头过
河”。左方从黄文俞等老报人那里了解上世纪30年代进步报纸的传统,深感接续科学民主启蒙
的必要。《南方周末》80年代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强调大俗大雅,雅俗共赏;90年代注重公
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普及,强调“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不同时期的办报取向,都
指向一个目标——通过启蒙,推动科学、民主、法治的进程。

  二是和民众接轨,努力搭建知识界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左方的主张很明确:这座桥梁双向
而行,报纸要把知识界的思想普及到老百姓,也要把老百姓的生存状况、情感需求传递给知识
界。所谓启蒙,不是居高临下,而是润物无声。

  三是和市场接轨,努力体现报纸的商品属性。左方首创“三个轮子”经营理念,编辑部、发
行部、广告部三轮驱动,缺一不可。但编辑部是驱动力,发行部是“牛鼻子”,广告部卖的不是
版面,而是内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经营理念领先同行,前来取经者众,市场份额逐年
上升。

  《南方周末》创刊至今已逾37年,经历过多任主编。业内公认左方是创办《南方周末》的
灵魂人物,他却说自己只是创办人之一。他始终念念不忘他的三位新闻导师——《南方周末》
创办之初转型之时,都得到广东新闻界泰斗黄文俞耳提面命,受益无穷;《南方日报》老领导
黄每,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相助,爱护有加;《南方周末》首任主编关振东,在左方进入报社
时,就是手把手教他的老师。左方也不吝赞扬《南方周末》“小字辈”的创造性贡献。譬如,他
不止一次说过,美术编辑张向春的头版设计,对早期《南方周末》发行所起的作用,比他这个
头版编辑更大。左方有“护犊之情”,亦有“雷霆之怒”,对违背《南方周末》报训的人和事,对
急于冒进不顾报纸安危的行为,他的勃然大怒令所有在场者刻骨铭心。

  报业竞争激烈,左方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他在国内思想界交游广泛,使一大批有影响的
学者、作家成了《南方周末》的作者。他四处奔走延揽办报人才,请来杂文家鄢烈山坐阵时评
版,请来资深报人钱钢主持编务,更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全国各地优秀记者加盟。五湖四海的汇
聚,成就了《南方周末》那时的枝繁叶茂。

  终其一生,左方选择了回归理性和常识,作为办报的归途。归途漫漫,承载着他未尽的理
想和美好的期望。

版面编辑:吴秋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