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數學復習總綱

數學運算的大致常考類型
(一)數字推理
(1)數字性質:奇偶數,質數合數,同余,特定組合表現的特定含義  如∏=3.1415926,階乘
數列。
(2)等差、等比數列,間隔差、間隔比數列。
(3)分組及雙數列規律
(4)移動求運算數列
(5)次方數列(1、基於平方立方的數列  2、基於 2^n 次方數列 ,3 冪的 2,3 次方交替數列等
為主體架構的數列)
(6)週期對稱數列
(7)分數與根號數列
(8)裂變數列
(9)四則組合運算數列
(10)圖形數列

(二)  數學運算
1. 數理性質基礎知識。
2. 代數基礎知識。
3. 最小公倍數法的運用
4. 百分率
5. 幾何圖形
6. 排列組合與概率
7. 速率問題
其他問題
1. 雞兔同籠運用
2. 容斥原理的運用
3. 年齡問題
4. 植樹問題
5. 牛吃草問題
6. 工程問題
7. 頁碼問題
8. 抽屜原理
9. 青蛙跳井問題
目錄
目錄.....................................................................................................................2
1. 數學性質............................................................................................................3
2. 代數基礎知識....................................................................................................3
3. 最小公倍數法的運用.........................................................................................3
4. 百分率...............................................................................................................4
5. 比例...................................................................................................................4
6. 幾何圖形............................................................................................................4
7. 排列組合與概率................................................................................................4
8. 速率問題............................................................................................................4
其他問題.....................................................................................................................5
9. 雞兔的題目........................................................................................................5
10. 容斥原理的運用................................................................................................5
11. 年齡問題............................................................................................................6
12. 植樹問題............................................................................................................6
13. 牛吃草問題........................................................................................................6
14. 工程問題............................................................................................................6
15. 頁碼問題............................................................................................................6
16. 抽屜原理............................................................................................................6
17. 青蛙跳井問題....................................................................................................6
抽屜原理.....................................................................................................................6
過河問題:..................................................................................................................7
青蛙跳井(尋找臨界點)問題....................................................................................7
平均速度問題  V=2V1V2/V1+V2..........................................................................................8
數學公式總結
1. 數學性質
整除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4%E9%99%A4%E8%A7%84%E5%88%99
1. 下列哪項能被 11 整除?
    A.937845678 B.235789453 C.436728839 D.867392267
(A)
9+7+4+6+8=34
3+8+5+7=23
34-23=11
所以 答案是 A
所有的奇數位置上的數之和-所有偶數位置上數字之和=11 的倍數 那麼這個數就能被 11
整除。

尾數
2. 72012+82012 的個位數是幾?
A.3 B.5 C.7 D.9
(B)
2. 代數基礎知識

3. 最小公倍數法的運用
請務必參考整除的內容才服用藥物

1. 三位採購員定期去某商店,甲每隔 9 天去一次,乙每隔 11 天去一次,丙每隔 7 天去


一次,三人星期二第一次在商店相會,請問他們下次相會是星期幾?( )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一 D.星期三
(D)
2. 糖果數量介於 100~150 個之間,每 3 個,每 4 個或每 5 個裝一袋,都剛好裝完,糖
果最多有多少個? 
A. 100 個  B. 120 個  C. 135 個  D. 150 個
(B)
3. 一個四位數被 2 除餘 1,被 3 除餘 2,被 4 除餘 3,被 5 除餘 4,被 6 除餘 5,被 7 除餘
6,被 8 除餘 7,被 9 除餘 8,被 10 除餘 9.四位數為
A.2519 B.4739 C.6959 D.8279
(A)
4. 有一個三位數,被 2 除餘 1,被 3 除餘 2,被 4 除餘 3,被 5 除餘 4,被 6 除餘 5,那麼
具有這樣性質的三位數,共有幾個?
A.12. B.13. C.14. D.15.
(D)
5. 1000 至少要減去多少,才能成為 28 的倍數? 
A.7 B.8 C.15 D.20
(D)
6. 有一所小學舉辦課外活動分組。若 5 個人一組,有 2 個人沒分到組;若 7 個人一組,
也是有 2 個人沒分到組;若 11 個人分一組,也是有 2 個人沒分到組請問全校參加課
外活動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    
(A)385 (B)387 (C)485 (D)487 
(B)
7. 承上題,請問應該多少人一組才能完全分配好?    
(A)6 (B)9 (C)15 (D)18
(B)
4. 百分率
1. 一杯含鹽 15%的鹽水 200 克,要使鹽水含鹽 20%,應該加鹽多少克?( )
A. 12.5 B. 10 C. 5.5 D. 5
15*200=30g; (30+x)/(200+x)=20%, x=12.5g
(D)
2. 某商品按 20%利潤定價,然後按 8.8 折賣出,共獲得利潤 84 元,求商品的成本是多
少元?( )
A.1500 B.950 C.840 D.760
(A)
5. 比例

6. 幾何圖形
三角形內角和 180°  N 邊形內角和為(N-2)180
1. 三角形的內角和為 180 度,問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國家 2002B-12】
A.720 度  B.600 度   C.480 度   D.360 度
(6-2)180=720°
2. 把一個正方形的一邊減少 20%,另一邊增加 2 米。得到一個長方形,它與原正方形的
面積相等,那麼,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
A.8 B.10 C.16 D.64
(1-20%)a×(a+2)=a×a,解得 a=8,因此正方形的面積為 8×8=64,故正確答案為 D。
7. 排列組合與概率

8. 速率問題
路程=速度×時間(S = VT)路程比=速度比×時間比,S1/S2=V1/V2=T1/T2
運動時間相等,運動距離正比與運動速度
運動速度相等,運動距離正比與運動時間
運動距離相等,運動速度反比與運動時間
1. A、B 兩站之間有一條鐵路,甲、乙兩列火車分別停在 A 站和 B 站,甲火車 4 分鐘走
的路程等於乙火車 5 分鐘走的路程,乙火車上午 8 時整從 B 站開往 A 站,開出一段時
間後,甲火車從 A 站出發開往 B 站,上午 9 時整兩列火車相遇,相遇地點離 A、B 兩
站的距離比是 15∶16,那麼,甲火車在什麼時刻從 A 站出發開往 B 站。
【國 2007-53】 A.8 時 12 分  B.8 時 15 分  C.8 時 24 分  D.8 時 30 分
速度比是 4:5
路程比是 15:16
15S:16S
5V : 4V   所以 T1:T2=3:4   也就是 45 分鐘  60-45=15 所以答案是 B
在相遇追及問題中:
凡有益於相對運動的用「加」 ,速度取「和」 ,包括相遇、背離等問題。
凡阻礙  相對運動的用「減」 ,速度取「差」 ,包括追及等問題。

2. 紅星小學組織學生排成隊步行去郊遊,每分鐘步行 60 米,隊尾的王老師以每分鐘步
行 150 米的速度趕到排頭,然後立即返回隊尾,共用 10 分鐘。求隊伍的長度?(  )
【北京社招 2005-20】
A.630 米   B.750 米   C.900 米   D.1500 米
從隊尾到對頭的時間=隊伍長度/速度差
從對頭到隊尾的時間=隊伍長度/速度和
X/90+X/210=10  X=630
3. 某鐵路橋長 1000 米,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下橋共用
120 秒,整列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 80 秒,則火車速度是?【北京社招 2007-21】
A.10 米/秒  B.10.7 米/秒   C.12.5 米/秒   D.500 米/分
  列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橋長-車長)/列車速度  
  列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下橋所用的時間=(橋長+車長)/列車速度
1000+X=120V
1000-X=80V
解得 10 米/秒

平均速度問題  V=2V1V2/V1+V2
4. 有一貨車分別以時速 40km 和 60km 往返於兩個城市,往返這兩個城市一次的平均時
速為多少?【國家 1999-39】 A.55km   B.50km   C.48km   D.45km
2*40*60/100=48

5. 一輛汽車從 A 地到 B 地的速度為每小時 30 千米,返回時速度為每小時 20 千米,


則它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時?【浙江 2003-20】
  A.24 千米/時  B.24.5 千米/時  C.25 千米/時  D.25.5 千米/時
2*30*20/30+20=24

其他問題
9. 雞兔的題目
參考:
https://yottkp.edu.hk/CustomPage/43/15leaf.pdf
1. 籠子裡共有雞兔 45 隻,已知全部共有 116 隻腳,請問雞有幾隻?    
(A)23(B)14(C)32(D)25
應用公式 116/2-45=13

10. 容斥原理的運用

涉及到兩個集合的容斥原理的題目相對比較簡單,可以按照下面公式代入計算:
  一的個數+二的個數-都含有的個數=總數-都不含有的個數
1. 某大學某班學生總數為 32 人,在第一次考試中有 26 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試中有
24 人及格,若兩次考試中,都及格的有 22 人,那麼兩次考試都沒有及格的人數是多
少【國 2004B-46】 A.10   B.4   C.6   D.8  
應用公式  26+24-22=32-X
  X=4
所以答案選 B

2. 某單位有青年員工 85 人,其中 68 人會騎自行車,62 人會游泳,既不會騎車又不會


游泳的有 12 人,則既會騎車又會游泳的有多少人。【山東 2004-13】
A.57   B.73   C.130   D.69
應用公式:   68+62-X=85-12
  X=57 人

3. 某班有 120 名學生,其中 60%會說法語,餘下的只會說英語。同時,會說法語的學


生中有 25%也會說英語,那麼該班一共有多少學生會說英語?( )A.66 B.60 C.72
D.78
應用公式:   120*60%+X-120*25%*60% =120 - 0
X=60 人
4. 某次小考,老師出了 2 題數學題目,班上同學一共有 60 人,第一題答對的 37 人,答
對第二題的有 25 人,兩題都答對的有 8 人。請問兩題全部都答錯的人有多少人?  
(A)6 (B)7 (C)8 (D)9
應用公式:   37+25 - 8 = 60 - X
X=6 人
5. 承上題,請問只答對一題的有多少人?    
(A)38 (B)46 (C)50 (D)54

11. 年齡問題
12. 植樹問題
13. 牛吃草問題
「牛吃草」的問題 主要抓住草每天的增長速度這個變量。至於其原本有多少 ?不是我們
關心的內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我們計算的時候,實際上是根據差值求草長速度,那
麼原有的草量都是一樣, 有些題目可能面積不一樣,但是每畝地的原始草量確實一樣的。!
1. 一片牧草,可供 16 頭牛吃 20 天,也可以供 80 只羊吃 12 天,如果每頭牛每天吃草量
等於每天 4 只羊的吃草量,那麼 10 頭牛與 60 只羊一起吃這一片草,幾天可以吃完?
()
  A.10 B.8 C.6 D.4

――――――――――――――――――――――――――――――――――――――
我們先要確定一個單位,即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為 1 個標準單位,或者叫做參照單位
因為此題中出現了牛和羊,這兩個吃草效率不等,轉化一下
4 羊=1 牛。
看題目
(1)「一片牧草,可供 16 頭牛吃 20 天」
說明 這片牧草 吃了 20 天即原有的草和 20 天長出來的草共計是 20×16=320 個單位
(2)「也可以供 80 只羊吃 12 天」相當於「20 頭牛吃 12 天」
說明這片牧草吃了 12 天即原來的草和 12 天長出來的草共計是 12×20=240 個單位
兩者相減 320-240=80 就是多出的 8 天所長的草量 即每天草長速度是 80÷8=10 個單位
現在是「10 頭牛與 60 只羊一起吃這一片草」相當於「10+60÷4=25 頭牛吃草」
牛多了,自然吃的天數就少了
我們還是可以根據上面的方法,挑選(1)或者(2)來做比較。
就挑選(1)
320-25a=(20-a)×10
這個等式,a 表示我們要求的結果 即可解得 a=8 天。

 
3.22 頭牛吃 33 公畝牧場的草,54 天可以吃盡,17 頭牛吃同樣牧場 28 公畝的草,84 天可
以吃盡。請問幾頭牛吃同樣牧場 40 公畝的草,24 天吃盡?( )
A.50 B.46 C.38 D.35
―――――――――――――――――――――――――――――――――――――――
――
再看這個有面積的題目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只要將不同的轉化為相同的, 面積不一樣,但是沒公畝的原有量
和每天每畝草長的量是相同的。
根據這個
條件 1:
(22×54)/33  這是每公畝的情況
條件 2:
(17×84)/28  這是每公畝的情況
相減 (17×84)/28 -(22×54)/33=(84-54)×a  a 表示每畝草長速度
解得 a=0.5  單位依舊是沒頭牛每公畝吃草的單位作為標準單位
最後我們假設 x 頭牛 24 天可以吃完 40 公畝草
那麼挑選上面的一個情況拿過來做對比:
(22×54)/33-24x/40=(54-24)×0.5
即可解得 x=35 頭牛

14. 工程問題

一項工程原計劃 450 人 100 天完成,現在需要提前 10 天,需要增加多少人?( )。


A.500
B.50
C.30
D.480

15. 頁碼問題
16. 抽屜原理
17. 青蛙跳井問題

抽屜原理
在一個口袋里有 10 個黑球,6 個白球,4 個紅球,至少取出幾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白球?
【北京應屆 2007-15】  
A.14   B.15   C.17   D.1849.  

採取總不利原則 10+4+1=15  

剪繩問題核心公式
一根繩連續對折 N 次,從中 M 刀,則被剪成了(2N×M+1)段

【例 5】將一根繩子連續對折三次,然後每隔一定長度剪一刀,共剪 6 刀。問這樣操作後,
原來的繩
子被剪成了幾段?【浙江 2006-38】
A.18 段   B.49 段   C.42 段   D.52 段
 2^3*6+1=49  

方陣終極公式
假設方陣最外層一邊人數為 N,則
一、實心方陣人數=N×N
二、最外層人數=(N-1)×4

【例 1】某學校學生排成一個方陣,最外層的人數是 60 人,問這個方陣共有學生多少人?
【國 2002A-9】【國 2002B-18】
 A.256 人   B.250 人   C.225 人   D.196 人
(N-1)4=60  N=16  16*16=256  所以選 A

【例 3】某校的學生剛好排成一個方陣,最外層的人數是 96 人,問這個學校共有學生:
【浙
江 2003-18】
  A.600 人   B.615 人   C.625 人  D.640 人
(N-1)4=96 N=25  N*N=625
過河問題:
來回數=[(總量-每次渡過去的)/(每次實際渡的)]*2+1
 次數=[(總量-每次渡過去的)/(每次實際渡的)]+1
2. 有 37 名紅軍戰士渡河,現僅有一隻小船,每次只能載 5 人,需要幾次才能渡完?
【廣東 2005 上-10】
A.7 次  B.8 次  C.9 次  D.10 次
(37-1)/(5-1)  所以是 9 次

3. 49 名探險隊員過一條小河,只有一條可乘 7 人的橡皮船,過一次河需 3 分鐘。全體


隊員渡到河對岸需要多少分鐘?(   )【北京應屆 2006-24】
A.54   B.48   C.45   D.39
【(49-7)/6】2+1=15  15*3=45

青蛙跳井(尋找臨界點)問題

所謂臨界點問題   我們也可看作是青蛙跳井問題,  這類問題的特徵是  將 2 次具有結果上互斥


(相反)的操作看作 1 組操作的運算

例如典型的青蛙跳井,每跳上去 5 米 會滑下來 3 米  5 米和 3 米的 2 個結果對應的操作就是互斥


操作。
4. 一隻蝸牛爬牆壁,白天牠可以往上爬 2 公尺,但是到了夜晚牠就會下滑 0.5 公尺,若
已知牆壁高 15 公久,則蝸牛在第幾天可以爬上牆壁頂端? (A)8 (B)9 (C)10 (D)11
【(-4)/1】+1=7

5. 有一隻青蛙掉入一口深 10 米的井中。每天白天這只青蛙跳上 4 米晚上又滑下 3 米,


則這只青蛙經過多少天可以從井中跳出?
A.7   B.8   C.9   D.10
【(10-4)/1】+1=7

6. 小明的爸爸在高山上工作,那裡的氣溫白天和夜晚相差很大,他的手錶由於受氣溫的影
響走得不正常,白天快 1/2 分鐘,夜裡慢 1/3 分鐘,他 10 月 1 日白天對準時間,問到哪一天
手錶正好快 5 分鐘? (  ) A 10 月 25 日   B. 10 月 28 日   C. 10 月 26 日  D. 10 月 29 日
我們知道 白天 和晚上 為一組 即一天   整體情況是 可以 1/2-1/3=1/6 分鐘
要得結果是快 5 分鐘  即我們必須最後一個白天情況進行判斷 
即我們找出臨界點是 5-1/2=4.5 天
按照每天快 1/6   則要快 4.5 天 需要 4.5/(1/6)=27 天   這時候 我們發現此時再加上一個
白天即可完成  說明經過了 28 天快了 5 分鐘
答案就是 10 月 28 日。

例三:機場上停著 10 架飛機,第一架起飛後,每隔 4 分鐘就有一架飛機接著起飛,


而在第一架飛機起飛後 2 分鐘,又有一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以後每隔 6 分鐘就有一
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降落在飛機場上的飛機,又依次隔 4 分鐘在原 10 架之後起飛。
那麼,從第一架飛機起飛之後,經過多少分鐘,機場上第一次沒有飛機停留?
A 104    B 108    C 112    D 116
-------------------------------
碰到這種問題 首先就是求臨界點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發生時的狀況怎麼樣。這樣才
好判斷。
例如「青蛙跳井」問題, 10 米深的井,青蛙每次跳 5 米 就會下滑 4 米。 問幾次能夠
跳上來。這個題目的臨界點就是當青蛙最後一次跳 5 米的時候剛好到井口!也就是
說我們只需研究到青蛙跳到 10-5=5 米的地方,這裡都是常規計算 (10-5)/(5-
4)=5 次。最後一次的時候 我們就無需考慮下滑了 因為已經到頂了。
同樣這個題目很多人做出 116 分鐘,其原因就是犯了這個錯誤。 我們必須先求臨界
點。
所謂的臨界點就是
當機場剩下 1 架飛機的時候
假設是 N 分鐘剩下一架飛機!
N/4 +1= (N-2)/6 + 1 +(10-1)
為什麼兩邊都+1 那是因為這是植樹問題。 從 0 分鐘開始計算的 所以要多加 1 次
解得 N=104 分鐘
所以我們知道 104 分鐘的時候是臨界點 飛機場只有 1 架飛機沒有起飛。
當 108 分鐘的時候,飛機起飛了。 而下一架飛機到機場則是在 110 分鐘的時候,
所以從 108~110 這段時間是機場首次出現沒有飛機的現象!
答案應該選 B

平均速度問題  V=2V1V2/V1+V2

為節約用水,某市決定用水收費實行超額超收,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 2.5 元,超過標準的部分


加倍收費。某用戶某月用水 15 噸,交水費 62.5 元,若該用戶下個月用水 12 噸,則應交水費多
少錢?

15 頓和 12 頓都是超額的,所以 62.5-(3X5)

[例 1]某團體從甲地到乙地,甲、乙兩地相距 100 千米,團體中一部分人乘車先行,余下的人


步行,先坐車的人到途中某處下車步行,汽車返回接先步行的那部分人,已經步行速度為 8 千
米/小時,汽車速度為 40 千米/小時。問使團體全部成員同時到達乙地需要多少時間?

  A.5.5 小時   B.5 小時  C.4.5 小時   D.4 小時

假設有 m 個人(或者 m 組人),速度 v1,一個車,速度 v2。


車只能坐一個/組人,來回接人,最短時間內同時到達終點。總距離為 S。

T=(S/v2)*[(2m-1)v2+v1]/[v2+(2m-1)v1]

提供 10 道習題供大家練習
1、三邊長均為整數,且最大邊長為 11 的三角形的個數為( C )
(A)25 個 (B)26 個 (C)36 個 (D)37 個
------------------------------------------------------
【解析】
根據三角形邊的原理 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可見最大的邊是 11
則兩外兩邊之和不能超過 22 因為當三邊都為 11 時 是兩邊之和最大的時候
因此我們以一條邊的長度開始分析
如果為 11,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11,10,9,8,7,6,。。。。。。1
如果為 10 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10,9,8。。。。。。2,
(不能為 1 否則兩者之和會小於 11,不能為 11,因為第一種情況包含了 11,10 的組合)
如果為 9 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9,8,7,。。。。。。。3
(理由同上 ,可見規律出現)
規律出現 總數是 11+9+7+。。。。1=(1+11)×6÷2=36

2、
(1)將 4 封信投入 3 個郵筒,有多少種不同的投法?
------------------------------------------------------------
【解析】 每封信都有 3 個選擇。信與信之間是分步關係。比如說我先放第 1 封信,有 3 種可能
性。接著再放第 2 封,也有 3 種可能性,直到第 4 封, 所以分步屬於乘法原則 即 3×3×3×3=3^4

(2)3 位旅客,到 4 個旅館住宿,有多少種不同的住宿方法?


-------------------------------------------------------------
【解析】跟上述情況類似 對於每個旅客我們都有 4 種選擇。彼此之間選擇沒有關係 不夠成分
類關係。屬於分步關係。如:我們先安排第一個旅客是 4 種,再安排第 2 個旅客是 4 種選擇。
知道最後一個旅客也是 4 種可能。根據分步原則屬於乘法關係 即 4×4×4=4^3

(3)8 本不同的書,任選 3 本分給 3 個同學,每人一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
【解析】分步來做
第一步:我們先選出 3 本書 即多少種可能性 C8 取 3=56 種
第二步:分配給 3 個同學。 P33=6 種
這 里稍微介紹一下為什麼是 P33 ,我們來看第一個同學可以有 3 種書選擇,選擇完成後,第 2
個同學就只剩下 2 種選擇的情況,最後一個同學沒有選擇。即 3×2×1 這是分步選擇符合乘法原
則。最常見的例子就是 1,2,3,4 四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 4 位數? 也是滿足這樣的分步原則。
用 P 來計算是因為每個步驟之間有約束作用 即下一步的選擇受到上一步的壓縮。
所以該題結果是 56×6=336

3、
七個同學排成一橫排照相.
(1)某甲不站在排頭也不能在排尾的不同排法有多少種? (3600)
---------------------------------------------
【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分 2 步完成
第一步: 先給甲排 應該排在中間的 5 個位置中的一個 即 C5 取 1=5
第二步: 剩下的 6 個人即滿足 P 原則 P66=720
所以 總數是 720×5=3600

(2)某乙只能在排頭或排尾的不同排法有多少種? (1440)
-------------------------------------------------
【解析】
第一步:確定乙在哪個位置 排頭排尾選其一 C2 取 1=2
第二步:剩下的 6 個人滿足 P 原則 P66=720
則總數是 720×2=1440
(3)甲不在排頭或排尾,同時乙不在中間的不同排法有多少種? (3120)
---------------------------------------------------
【解析】特殊情況先安排特殊
第一種情況:甲不在排頭排尾 並且不在中間的情況
去除 3 個位置 剩下 4 個位置供甲選擇 C4 取 1=4, 剩下 6 個位置 先安中間位置 即除了甲乙 2
人,其他 5 人都可以 即以 5 開始,剩下的 5 個位置滿足 P 原則 即 5×P55=5×120=600 總數是
4×600=2400
第 2 種情況:甲不在排頭排尾, 甲排在中間位置
則 剩下的 6 個位置滿足 P66=720
因為是分類討論。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兩種情況之和 即 2400+720=3120

(4)甲、乙必須相鄰的排法有多少種? (1440)
-----------------------------------------------
【解析】相鄰用捆綁原則 2 人變一人,7 個位置變成 6 個位置,即分步討論
第 1: 選位置 C6 取 1=6
第 2: 選出來的 2 個位置對甲乙在排 即 P22=2
則安排甲乙符合情況的種數是 2×6=12
剩下的 5 個人即滿足 P55 的規律=120
則 最後結果是 120×12=1440

(5)甲必須在乙的左邊(不一定相鄰)的不同排法有多少種?(2520)
-------------------------------------------------------
【解析】
這個題目非常好,無論怎麼安排甲出現在乙的左邊 和出現在乙的右邊的概率是一樣的。 所以我
們不考慮左右問題 則總數是 P77=5040 ,根據左右概率相等的原則 則排在左邊的情況種數是
5040÷2=2520

4、用數字 0,1,2,3,4,5 組成沒有重複數字的數.


(1)能組成多少個四位數? (300)
--------------------------------------------------------
【解析】 四位數 從高位開始到低位 高位特殊 不能排 0。 則只有 5 種可能性
接下來 3 個位置滿足 P53 原則=5×4×3=60 即總數是 60×5=300

(2)能組成多少個自然數? (1631)
---------------------------------------------------------
【解析】自然數是從個位數開始所有情況
分情況
1 位數: C6 取 1=6
2 位數: C5 取 2×P22+C5 取 1×P11=25
3 位數: C5 取 3×P33+C5 取 2×P22×2=100
4 位數: C5 取 4×P44+C5 取 3×P33×3=300
5 位數: C5 取 5×P55+C5 取 4×P44×4=600
6 位數: 5×P55=5×120=600
總數是 1631
這裡解釋一下計算方式 比如說 2 位數: C5 取 2×P22+C5 取 1×P11=25
先從不是 0 的 5 個數字中取 2 個排列 即 C5 取 2×P22 還有一種情況是從不是 0 的 5 個數字中選一
個和 0 搭配成 2 位數 即 C5 取 1×P11 因為 0 不能作為最高位 所以最高位只有 1 種可能
(3)能組成多少個六位奇數? (288)
---------------------------------------------------
【解析】高位不能為 0 個位為奇數 1,3,5 則 先考慮低位,再考慮高位 即 3×4×P44=12×24=
288

(4)能組成多少個能被 25 整除的四位數? (21)


----------------------------------------------------
【解析】 能被 25 整除的 4 位數有 2 種可能
後 2 位是 25: 3×3=9
後 2 位是 50: P42=4×3=12
共計 9+12=21

(5)能組成多少個比 201345 大的數? (479)


------------------------------------------------
【解析】
從數字 201345 這個 6 位數看 是最高位為 2 的最小 6 位數 所以我們看最高位大於等於 2 的 6 位
數是多少?
4×P55=4×120=480 去掉 201345 這個數 即比 201345 大的有 480-1=479

(6)求所有組成三位數的總和. (32640)
---------------------------------------------
【解析】每個位置都來分析一下
百位上的和:M1=100×P52(5+4+3+2+1)
十位上的和:M2=4×4×10(5+4+3+2+1)
個位上的和:M3=4×4(5+4+3+2+1)
總和 M=M1+M2+M3=32640

5、生產某種產品 100 件,其中有 2 件是次品,現在抽取 5 件進行檢查.


(1)「其中恰有兩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種? (152096)
【解析】 也就是說被抽查的 5 件中有 3 件合格的 ,即是從 98 件合格的取出來的
所以 即 C2 取 2×C98 取 3=152096

(2)「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種? (7224560)
【解析】同上述分析,先從 2 件次品中挑 1 個次品,再從 98 件合格的產品中挑 4 個
C2 取 1×C98 取 4=7224560

(3)「其中沒有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種? (67910864)
【解析】則即在 98 個合格的中抽取 5 個 C98 取 5=67910864

(4)「其中至少有一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種? (7376656)
【解析】全部排列 然後去掉沒有次品的排列情況 就是至少有 1 種的
C100 取 5-C98 取 5=7376656

(5)「其中至多有一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種? (75135424)
【解析】所有的排列情況中去掉有 2 件次品的情況即是至多一件次品情況的
C100 取 5-C98 取 3=75135424

6、從 4 台甲型和 5 台乙型電視機中任意取出 3 台,其中至少要有甲型和乙型電視機各 1 台,則


不同的取法共有( )
(A)140 種 (B)84 種 (C)70 種 (D)35 種
--------------------------------------------------------
【解析】根據條件我們可以分 2 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2 台甲+1 台乙 即 C4 取 2×C5 取 1=6×5=30
第二種情況:1 台甲+2 台乙 即 C4 取 1×C5 取 2=4×10=40
所以總數是 30+40=70 種

7、在 50 件產品中有 4 件是次品,從中任抽 5 件,至少有 3 件是次品的抽法有__種.


-------------------------------------------------------
【解析】至少有 3 件 則說明是 3 件或 4 件
3 件:C4 取 3×C46 取 2=4140
4 件:C4 取 4×C46 取 1=46
共計是 4140+46=4186

8、有甲、乙、丙三項任務, 甲需 2 人承擔, 乙、丙各需 1 人承擔.從 10 人中選派 4 人承擔這三項


任務, 不同的選法共有( C )
(A)1260 種 (B)2025 種 (C)2520 種 (D)5040 種
---------------------------
【解析】分步完成
第一步:先從 10 人中挑選 4 人的方法有:C10 取 4=210
第二步:分配給甲乙並的工作是 C4 取 2×C2 取 1×C1 取 1=6×2×1=12 種情況
則根據分步原則 乘法關係 210×12=2520

9、12 名同學分別到三個不同的路口進行車流量的調查,若每個路口 4 人,則不同的分配方案


共有__
C(4,12)C(4,8)C(4,4)
___種
------------------------
【解析】每個路口都按次序考慮
第一個路口是 C12 取 4
第二個路口是 C8 取 4
第三個路口是 C4 取 4
則結果是 C12 取 4×C8 取 4×C4 取 4
可能到了這裡有人會說 三條不同的路不是需要 P33 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 在我們從 12 人中任意抽
取人數的時候,其實將這些分類情況已經包含了對不同路的情況的包含。 如果再×P33 則是重
復考慮了

如果這裡不考慮路口的不同 即都是相同路口 則情況又不一樣 因為我們在分配人數的時候考慮


了路口的不同。所以最後要去除這種可能情況 所以在上述結果的情況下要÷P33

10、在一張節目表中原有 8 個節目,若保持原有節目的相對順序不變,再增加三個節目,求共
有多少種安排方法? 990
------------------------
【解析】
這是排列組合的一種方法 叫做 2 次插空法
直接解答較為麻煩,故可先用一個節目去插 9 個空位,有 P(9,1)種方法;再用另一個節目去插
10 個空位,有 P(10,1)種方法;用最後一個節目去插 11 個空位,有 P(11,1)方法,由乘法原理得:
所有不同的添加方法為 P(9,1)×P(10,1)×P(11,1)=990 種。
另解:先在 11 個位置中排上新添的三個節目有 P(11,3)種,再在余下的 8 個位置補上原有的 8 個
節目,只有一解,所以所有方法有 P311×1=990 種。

【分享】排列組合新講義
作者:徐克猛(天字 1 號) 2009-2-19

排列組合定義

1、什麼是 C
公式 C 是指組合,從 N 個元素取 R 個,不進行排列(即不排序)。
例如:編號 1~3 的盒子,我們找出 2 個來使用, 這裡就是運用組合而不是排列,因為題目
只是要求找出 2 個盒子的組合。即 C(3,2)=3

2、什麼是 P 或 A
公式 P 是指排列,從 N 個元素取 R 個進行排列(即排序)。
例如:1~3,我們取出 2 個數字出來組成 2 位數,可以是先取 C(3,2)後排 P22,就構成
了 C(3,2)×P(2,2)=A(3,2)

3、A 和 C 的關係
事實上通過我們上面 2 個對定義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的是,A 比 C 多了一個排序步驟,
即組合是排列的一部分且是第一步驟。

4、計算方式以及技巧要求
組合:C(M,N)=M!÷( N!×(M-N)!) 條件:N<=M
排列:A(M,N)=M!÷(M-N)! 條件:N<=M
為了在做排列組合的過程中能夠對速度有必要的要求,我需要大家能夠熟練的掌握 1~7
的階乘, 當然在運算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從逆向思維角度考慮問題,例如 C(M,N)當中
N 取值過大,那麼我們可以看 M-N 的值是否也很大。如果不大。我們可以求 C(M,[M-
N]),因為 C(M,N)=C(M,[M-N])

排列組合常見的恆等公式
1、C(n,0)+C(n,1)+C(n,2)+……+C(n,n)=2^n
2、C(m,n)+C(m,n+1)=C(m+1,n+1)
針對這 2 組公式我來舉例運用

(1)有 10 塊糖,假設每天至少吃 1 塊,問有多少種不同的吃法?


解答:C(9,0)+C(9,1)+……+C(9,9)=2^9=512

(2),公司將 14 副字畫平均分給甲乙篩選出參加展覽的字畫,按照要求,甲比乙多選 1 副,且


已知甲按照要求任意挑選的方法與乙任意挑選的方法 之和為 70,求,甲挑選了多少副參加展
覽?
C(8,n)=70 n=4 即得到甲選出了 4 副。

排列組合的基本理論精要部分(分類和分步)

(1)、加法原理(實質上就是一種分類原則):一個物件,它是由若干個小塊組成的,我們要知
道這個物件有多重,實際上可以分來算,比如,我們知道每一個小塊的重量,然後計算總和就
等於這個物件的重量了,這就是我們要談的分類原則。排列組合當中,當我們要求某一個事件
發成的可能性種類,我們可以將這個事件分成若干個小事件來看待。化整為零,
例如:7 個人排座位,其中甲乙都只能坐在邊上。問有幾種方法。根據分類的方法。我們可以
看,
第一類情況:甲坐在左邊,乙坐在右邊,其他人隨便坐,A(5,5)
第二類情況:甲坐在右邊,乙坐在左邊,其他人隨便坐,A(5,5)
我們分別計算出 2 種情況進而求和即得到答案。 這就是分類原則。 這樣就是 A(5,5)+
A(5,5)=240

(2)、乘法原理(實質上就是一種分步原則):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 n 個步驟,做第一步
有 m1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 m2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n 種不同的方法,那
麼完成這件事共有 N=m1×m2×m3×…×mn 種不同的方法.
例如: 7 個人排座位,其中甲乙都只能坐在邊上。問有幾種方法,按照分步原則,
第一步:我們先對甲乙之外的 5 個人先排序座位,把兩端的座位空下來,A(5,5)
第二步:我們再排甲乙,A(2,2)
這樣就是 A(5,5)×A(2,2)=240

如何區分兩個原理:
我們知道分類原則也就是加法原則,每一個分類之間沒有聯繫,都是可以單獨運算,單獨成題
的,也就是說,這一類情況的方法是獨立的,所以我們採用了加法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
若是有 n 類辦法,是分類問題,第一類中的方法都是獨立的,因此用加法原理;
我們知道分步原則也就是乘法原則。做一件事,需要分 n 個步驟,步與步之間是連續的,只有
將分成的若干個互相聯繫的步驟,依次相繼完成,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說明其
每一個步驟之間都是有必然聯繫的。是相互依靠的關係。所以採用了乘法原則。
這樣完成一件事的分「類」和「步」是有本質區別的,因此也將兩個原理區分開來

(3)特殊優先,一般次要的原則

例題:
(1)從 1、2、3、……、20 這二十個數中任取三個不同的數組成等差數列,這樣的不同等差
數列有___個。
第一步構建排列組合的定義模式,如果把數學邏輯轉換的問題。

(2)在一塊並排的 10 壟田地中,選擇二壟分別種植 A,B 兩種作物,每種種植一壟,為有利


於作物生長,要求 A,B 兩種作物的間隔不少於 6 壟,不同的選法共有______種。
第一類:A 在第一壟,B 有 3 種選擇;
  第二類:A 在第二壟,B 有 2 種選擇;
  第三類:A 在第三壟,B 有一種選擇,
  同理 A、B 位置互換 ,共 12 種。

(3)從 6 雙不同顏色的手套中任取 4 只,其中恰好有一雙同色的取法有________。


  (A)240 (B)180 (C)120 (D)60
分析:顯然本題應分步解決。
  (一)從 6 雙中選出一雙同色的手套,有 C(6,1)種方法;
  (二)從剩下的 5 雙手套中任選 2 雙,有 C(5,2)種方法。
(三)這 2 雙可以任意取出其中每雙中的 1 只,保證各不成雙;
即 C(6,1)*C(5,2)*2^2=240

(4)身高互不相同的 6 個人排成 2 橫行 3 縱列,在第一行的每一個人都比他同列的身後的人個


子矮,則所有不同的排法種數為_______。
  分析:每一縱列中的兩人只要選定,則他們只有一種站位方法,因而每一縱列的排隊方法
只與人的選法有關係,共有三縱列,從而有 C(6,2)×C(4,2)×C(2,2)=90 種。
四、 解決排列組合問題的策略

1、逆向思維法:我們知道排列組合都是對一個元素集合進行篩選排序。我們可以把這個集
合看成數學上的單位 1,那麼 1=a+b 就是我們構建逆向思維的數學模型了, 當 a 不利於
我們運算求解的時候,我們不妨從 b 的角度出發思考,這樣同樣可以求出 a=1-b。
例題:7 個人排座,甲坐在乙的左邊(不一定相鄰)的情況有多少種?
例題:一個正方體有 8 個頂點 我們任意選出 4 個,有多少種情況是這 4 個點可以構成四面
體的。
例題:用 0,2,3,4,5 這五個數字,組成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其中偶數共有(  )
  A.24 個  B.30 個  C.40 個  D.60 個

2、 解含有特殊元素、特殊位置的題——採用特殊優先安排的策略:
(1)無關型:兩個特殊位置上分別可取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的交是空集
例題:用 0,1,2,3,4,5 六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被 10 整除且數字不同的六位數?
(2)包含型:兩個特殊位置上分別可取的元素所組成集合具有包合關係
例題:用 0,1,2,3,4,5 六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被 5 整除且數字不同的六位奇數?
P55×-P44=120-24=96
用 0,1,2,3,4,5 六個數字可組成多少個被 25 整除且數字不同的六位數?
25,75 (3×3×2×1)×2+P44=36+24=60
(3)影響型:兩個特殊位置上可取的元素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
例題:用 1,2,3,4,5 這五個數字,可以組成比 20000 大並且百位數字不是 3 的沒有重複數
字的五位數有多少個?

3、 解含有約束條件的排列組合問題一――採用合理分類與準確分步的策略
例題:平面上 4 條平行直線與另外 5 條平行直線互相垂直,則它們構成的矩形共有________個。
簡析:按構成矩形的過程可分為如下兩步:第一步.先在 4 條平行線中任取兩條,有 C4
取 2 種取法;第二步再在 5 條平行線中任取兩條,有 C5 取 2 種取法。這樣取出的四條直線
構成一個矩形,據乘法原理,構成的矩形共有 6×10=60 個
4、解排列組台混合問題——採用先選後排策略
對於排列與組合的混合問題,可採取先選出元素,後進行排列的策略。
例:4 個不同小球放入編號為 1、2、3、4 的四個盒子,則恰有一個空盒的放法有___種。144

5、插板法
插板法的條件構成: 1 元素相同,2 分組不同,3 必須至少分得 1 個
插板法的類型:
(1)、10 塊奶糖分給 4 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至少 1 塊,則有多少種分法?(典型插板法 點
評略)
(2)、10 塊奶糖分給 4 個小朋友有多少種方法?(湊數插板法: 這個題目對照插板法的 3 個
條件我們發現 至少滿足 1 個這個條件沒有, 所以我們必須使其滿足,最好的方法 就是用 14 塊
奶糖來分,至少每人 1 塊 ,當每個人都分得 1 塊之後,剩下的 10 塊就可以隨便分了,就回歸
到了原題)
(3)、10 塊奶糖放到編號為 1,2,3 的 3 個盒子里,每個盒子的糖數量不少於其編號數,則
有幾種方法?(定制插板法: 已然是最後一個條件不滿足,我們該怎麼處理呢,應該學會先
去安排 使得每個盒子都差 1 個,這樣就保證每個盒子必須分得 1 個,從這個思路出發,跟第二
個例題是姊妹題 思路是一樣的 對照條件 想辦法使其和條件吻合!)
(4)、8 塊奶糖和另外 3 個不同品牌的水果糖要放到編號為 1~11 的盒子裡面,每個盒子至少
放 1 個,有多少種方法?(多次插空法 這裡不多講,見我排列組合基礎講義)

6、遞歸法(枚舉法)
公考也有這樣的類型, 排錯信封問題,還有一些郵票問題
歸納法:
例如:5 封信一一對應 5 個信封,其中有 3 個封信裝錯信封的情況有多少種?

枚舉法:
例如:10 張相同的郵票 分別裝到 4 個相同的信封裡面,每個信封至少 1 張郵票,有多少種方法?
枚舉:
1,1,1,7
1,1,2,6
1,1,3,5
1,1,4,4
1,2,2,5
1,2,3,4
1,3,3,3
2,2,2,4
2,2,3,3
9 種方法!

五、 疑難問題

1、如何驗證重復問題
2、關於位置與元素的相同問題,
例如: 6 個人平均分配給 3 個不同的班級,跟 6 個學生平分成 3 組的區別
3、關於排列組合裡面,充分運用對稱原理。
例題: 1,2,3,4,5 五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十位數小於個位數的四位數?
例題:7 個人排成一排,其中甲在乙右邊(可以不相鄰)的情況有多少種?
註解:分析 2 種對立情況的概率,即可很容易求解。 當對立情況的概率相等,即對稱原理。

4、環形排列和線性排列問題。(見我的基礎排列組合講義二習題講解)
例如:3 個女生和 4 個男生圍坐在一個圓桌旁。 問有多少種方法?
例如:3 對夫婦圍坐在圓桌旁,男女間隔的坐法有多少種?
註解:排列組合中,特殊的地方在於,第一個坐下來的人是作為參照物,所以不納入排列的範
疇,我們知道,環形排列中 每個位置都是相對的位置,沒有絕對位置,所以需要有一個人坐
下來作為參照位置。

5、幾何問題:見下面部分的內容。

例析立體幾何中的排列組合問題
在數學中,排列、組合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思想方法上,都體現了實際應用的觀點。
1點
1.1 共面的點
例題: 四面體的一個頂點為 A,從其它頂點與稜的中點中取 3 個點,使它們和點 A 在同一平面
上,不同的取法有( )
A.30 種 B.33 種 C.36 種 D.39 種
答案: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組合的知識和空間相像能力;屬難度中等的選擇題,失誤的主要原因是沒
有把每條稜上的 3 點與它對稜上的中點共面的情況計算在內。

1.2 不共面的點
例 2: 四面體的頂點和各稜中點共 10 個點,在其中取 4 個不共面的點,不同的取法共有(

A.150 種 B.147 種 C.144 種 D.141 種
解析:從 10 個點中任取 4 個點有 C(10,4)=210 種取法,其中 4 點共面的情況有三類:第一
類,取出的 4 個點位於四面體的同一個面內,有 C(6,2)=15 種;第二類,取任一條稜上的
3 個點及對稜的中點,這 4 點共面有 6 種;第三類,由中位線構成的平行四邊形,它的 4 個頂
點共面,有 3 種。
以上三類情況不合要求應減掉,所以不同取法共有 210-4×15-6-3=141 種。
答案:D。
點評:此題難度很大,對空間想像能力要求高,很好的考察了立體幾何中點共面的幾種情況;
排列、組合中正難則反易的解題技巧及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幾何型排列組合問題的求解策略
有關幾何型組合題經常出現在各類試題中,它的求解不僅要具備排列組合的有關知識,而且還
要掌握相關的幾何知識.這類題目新穎、靈活、能力要求高,因此要求掌握四種常用求解策略.
一 分步求解
例 1 圓周上有 2n 個等分點(n>1),以其中三個點為頂點的直角三角形的個數為______.
解:本題所求的三角形,即為圓的內接直角三角形,由平面幾何知識,應分兩步進行:先從 2n
個點中構成直徑(即斜邊)共有 n 種取法;再從余下的(2n-2)個點中取一點作為直角頂點,有
(2n-2)種不同取法.故總共有 n(2n-2)=2n(n-1)個直角三角形.故填 2n(n-1).

例 2: 從集合{0、1、2、3、5、7、11}中任取 3 個元素分別作為直線方程 Ax+By+C=0 中的


A、B、C,所得的經過坐標原點原直線共有____條(結果用數值來表示).
解:因為直線過原點,所以 C=0. 從 1、2、3、5、7、11 這 6 個數中任取 2 個作為 A、B, 兩
數的順序不同,表示的直線也不同,所以直線的條數為 P(6,2)=30.
二 分類求解
例 3 四邊體的一個頂點為 A,從其它頂點與各稜的中點中取 3 點,使它們和 A 在同一平面上,
不同取法有( )
(A)30 種 (B)33 種 (C)36 種 (D)39 種
解:符合條件的取法可分三類:① 4 個點(含 A)在同一側面上,有 3 =30 種;② 4 個點(含
A)在側稜與對稜中點的截面上,有 3 種;由加法原理知不同取法有 33 種,故選 B.
三 排除法求解
例 4 從正方體的 6 個面中選取 3 個面,其中有 2 個面不相鄰的選法共有( )
(A) 8 種 (B) 12 種 (C) 16 種 (D) 20 種
解:由六個任取 3 個面共有 C(6,3)=20 種,排除掉 3 個面都相鄰的種數,即 8 個角上 3 個
平面相鄰的特殊情形共 8 種,故符合條件共有 20-8=12 種,故選(B).
例 5 正六邊形的中心和頂點共 7 個點,以其中 3 個點為頂點的三角形共有( )個?
解:從 7 個點中任取 3 個點,共有 C(7,3)=35 個,排除掉不能構成三角形的情形.3 點在
同一直線上有 3 個,故符合條件的三角形共有 35-3=32 個.
四 轉化法求解
例 6 空間六個點,它們任何三點不共線,任何四點不共面,則過每兩點的直線中有多少對異
面直線?
解:考慮到每一個三稜錐對應著 3 對異面直線,問題就轉化為能構成多少個三稜錐. 由於這六
個點可構成 C(6,4)=15 個三稜錐,故共有 3×15 =45 對異面直線.
例 7 一個圓的圓周上有 10 個點,每兩個點連接一條弦,求這些弦在圓內的交點個數最多有幾
個?
解:考慮到每個凸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對應一個交點,則問題可轉化為構成凸四邊形的個數.
顯然可構成 C(10,4)=210 個圓內接四邊形,故 10 個點連成的點最多能在圓中交點 210 個.

6、染色問題:
不涉及環形染色 可以採用特殊區域優先處理的方法來分步解決。
環形染色可採用如下公式解決:
An=(a-1)^n+(a-1)×(-1)^n n 表示被劃分的個數,a 表示顏色種類

原則:被染色部分編號,並按編號順序進行染色,根據情況分類
在所有被染色的區域,區分特殊和一般,特殊區域優先處理

例題 1:將 3 種作物種植在如圖 4 所示的 5 塊試驗田裡,每塊種植一種作物,且相鄰的試驗田


不能種同一種作物。則有多少種種植方法?
圖1

例題 2:用 5 種不同顏色為圖中 ABCDE 五個部分染色,相鄰部分不能同色,但同一種顏色可以


反復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則符合要求的不同染色方法有多少種?
圖2
例題 3:將一個四稜錐的五個頂點染色,使同一條稜的 2 個端點不同色,且只由五個顏色可以
使用,有多少種染色方法?
圖3

例題 4:一個地區分為如圖 4 所示的五個行政區域,現在有 4 種顏色可供選擇,給地圖著色,


要求相鄰區域不同色,那麼則有多少種染色方法?
圖4

例題 5:某城市中心廣場建造了一個花圃,分 6 個部分(如圖 5) 現在要栽種 4 種不同的顏色


的花,每部分栽種一種且相鄰部分不能種同樣顏色的花,則有多少種不同栽種方式?
圖 5:

【分享】無私奉獻天字一號的排列組合題(系列之二)

上次發了天字一號的數字推理50道,大家反映良好,現在我把天字一號原創的幾道排列組合

奉獻給大家.還是那句老話,如果覺得可以的話,看後要回帖!以表示對別人的尊重!!

  一)  1, 2, 3, 4 作成數字不同的三位數,試求其總和?但數字不重復。

[解析]

組成 3 位數 我們以其中一個位置(百位,十位,個位)為研究對象就會發現 當某個位置固定 比如是

1,那麼其他的 2 個位置上有多少種組合? 這個大家都知道 是剩下的 3 個數字的全排列 P32

我們研究的位置上每個數字都會出現 P32 次

所以每個位置上的數字之和就可以求出來了

個位是:P32*(1+2+3+4)=60

十位是:P32*(1+2+3+4)*10=600
百位是:P32*(1+2+3+4)*100=6000

所以總和是 6660

(二)  將「PROBABILITY 」11 個字母排成一列,排列數有______種,若保持 P, R, O 次序,則

排列數有______種。

[解析]

這個題目就是直線全排列出現相同元素的問題:在我的另外一個帖子裡面有介紹:http://bbs.qzzn.c

om/read-htm-tid-9487547.html

(1)我們首先把相同元素找出來,B 有 2 個, I 有 2 個  我們先看作都是不同的 11 個元素全排列 這樣

就簡單的多是 P11,11  然後把相同的元素能夠形成的排列剔除即可 P11/(P2,2*P2,2)=9979200。

(2)第 2 個小問題 因要保持 PRO 的順序,就將 PRO 視為相同元素(跟 B,I 類似的性質),則其

排列數有 11!/(2!×2!×3!)= 166320 種。

(三)  李先生與其太太有一天邀請鄰家四對夫婦共 10 人圍坐一圓桌聊天,試求下列各情形之

排列數:

    (1)男女間隔而坐。  

      (2)主人夫婦相對而坐。 

      (3)每對夫婦相對而坐。

    (4)男女間隔且夫婦相鄰。 

      (5)夫婦相鄰。 

      (6)男的坐在一起,女的坐在一起。

  [解析]

(1) 這個問題也在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87547.html 介紹過

先簡單介紹一下環形排列的特徵,環形排列相對於直線排列缺少的就是參照物.第一個坐下來的

人是沒有參照物的,所以無論做哪個位置都是一樣的.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 環形排列的特

徵是 第一個人是做參照物,不參與排列.

下面就來解答 6 個小問題:
(1)先讓 5 個男的或 5 個女的先坐下來 全排列應該是 P44, 空出來的位置他們的妻子(丈夫), 妻子

(丈夫)的全排列這個時候有了參照物所以排列是 P55 答案就是 P44*P55=2880 種

(2)先讓主人夫婦找一組相對座位入座 其排列就是 P11(記住不是 P22 ),這個時候其他 8 個人再入

座,就是 P88,所以此題答案是 P88

(3)每對夫婦相對而坐,就是捆綁的問題.5 組相對位置有一組位置是作為參照位置給第一個入座

的夫婦的,剩下的 4 組位置就是 P44, 考慮到剩下來的 4 組位置夫婦可以互換位置即 P44*2^4=384

(4)夫婦相鄰,且間隔而坐. 我們先將每對夫婦捆綁 那麼就是 5 個元素做環形全排列 即 P44  這裡

在從性別上區分 男女看作 2 個元素 可以互換位置 即答案是 P44*2=48 種(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不

是*2^4 因為要互換位置,必須 5 對夫婦都得換 要不然就不能保持男女間隔)

(5) 夫婦相鄰 這個問題顯然比第 4 個問題簡單多了,即看作捆綁 答案就是 P44 但是這裡卻是每對

夫婦呼喚位置都可以算一種方法的. 即 最後答案是 P44*2^5

(6)先從大方向上確定男女分開座,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性別確定為 2 個元素做環形全排列.即 P1,1 ,

剩下的 5 個男生和 5 個女生單獨做直線全排列  所以答案是 P1,1 *P55*P55

(四)在一張節目表中原有 8 個節目,若保持原有節目的相對順序不變,再增加三個節目,求

共有多少種安排方法?

[解析]

這個題目相信大家都見過 就是我們這次 2008 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一道題目:

這是排列組合的一種方法 叫做 2 次插空法或多次插空法

直接解答較為麻煩,我們知道 8 個節目相對位置不動,前後共計 9 個間隔,故可先用一個節目去

插 9 個空位,有 C9 取 1 種方法;這樣 9 個節目就變成了 10 個間隔,再用另一個節目去插 10 個空

位,有 C10 取 1 種方法;同理用最後一個節目去插 10 個節目形成的 11 個間隔中的一個,有


C11 取 1 方法,由乘法原理得:所有不同的添加方法為 9*10*11=990 種。

方法 2: 我們先安排 11 個位置,把 8 個節目按照相對順序放進去,在放另外 3 個節目,11 個位置選 3

個出來進行全排列 那就是 P11,3=11*10*9=990

(五) 0,1,2,3,4,5 五個數字能組成多少個被 25 整除的四位數?

[解析] 這裡考察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 即 什麼樣數才能被 25 整除  即這個數的後 2 位必須是 25

或者 50,或者 75 或者 00 方可.

後兩位是 25 的情況有:千位只有 3 個數字可選(0 不能) 百位也是 3 個可選  即 3*3=9 種

後兩位是 50 的情況有:剩下的 4 個數字進行選 2 位排列 P4,2=12 種

75 不可能,因為數字中沒有 7

00 也不可能,因為數字不能重復

共計 9+12=21 種

【分享】「插板法」的條件模式隱藏運用分析

在說這 2 道關於「插板法」的排列組合題目之前,我們需要弄懂一個問題:

插板法排列組合是需要什麼條件下才可以使用?這個問題清楚了,我們在以後的答題中 就可

以盡量的變化題目使其滿足這個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 分組或者分班等等 至少分得一個元素。  注意條件是 至少分得 1 個元素!

好我們先來看題目,

例題 1:某學校四、五、六三個年級組織了一場文藝演出,共演出 18 個節目,如果每個年級至

少演出 4 個節目,那麼這三個年級演出節目數的所有不同情況共有幾種?

-------------------------------
【解析】

這個題目是 Q 友出的題目,題目中是不考慮節目的不同性 你可以視為 18 個相同的節目 不區分!

發現 3 個年級都是需要至少 4 個節目以上!  跟插板法的條件有出入, 插板法的條件是至少 1 個,

這個時候對比一下,我們就有了這樣的思路 ,為什麼我們不把 18 個節目中分別給這 3 個年級

各分配 3 個節目。

這樣這 3 個班級就都少 1 個,從而滿足至少 1 個的情況了

3×3=9  還剩下 18-9=9 個

剩下的 9 個節目就可以按照插板法來解答。 9 個節目排成一排共計 8 個間隔。分別選取其中任

意 2 個間隔就可以分成 3 份(班級)!

C8 取 2=28

練習題目:

有 10 個相同的小球。 分別放到編號為 1,2,3 的盒子里  要使得每個盒子的小球個數不小於其

編號數。那麼有多少種放法?

-----------------------------------------

--

【解析】

還是同樣的原理。 每個盒子至少的要求和插板法有出入 那麼我們第一步就是想辦法滿足插板

法的要求。

編號 1 的盒子是滿足的 至少需要 1 個,

編號 2 至少需要 2 個,那麼我們先給它 1 個, 這樣就差 1 個

編號 3 至少需要 3 個,那麼我們先給它 2 個, 這樣就差 1 個


現在三個盒子都滿足插板法的要求了  我們看還剩下幾個小球 ?

10-1-2=7

7 個小球 6 個間隔 再按照插板法來做 C6,2=15 種!

【糾錯】兩個相同的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有數字的排列組合問題

有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每個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有數字 1、2、3、4、5、6。將兩個正方體

放到桌面上,向上的一面數字之和為偶數的有多少種情形?( )

A.9 B.12 C.18 D.24

--------------------------

很多教材給出的答案是 18

這裡我更正以下:

請大家注意紅色字體 「相同」

如果一個顯示 3,一個顯示 1,  交換以下 是 1,3        是否是 2 種呢?


顯然不是 是 1 種  這是這個題目存在的陷阱
------------------

方法一:

為偶數的情形 分 2 種情況

(1)、奇數+奇數:(1,3,5) 

C(3,1)×C(3,1)注意因為這裡是相同的兩個色子。所以 3,1 和 1,3 是不區分的 要去掉

C3,2=3 種 實際上是 6 種,

(2)、偶數+偶數(2,4,6)

偶數的情況跟奇數相同  也是 6 種!
答案是 6+6=12

方法二:

當然我們也可以算總的, 那麼就是  C6,1×C6,1-C6,2=36-15=21 種

(為什麼要減去 C(6,2 ), 因為任意 2 個數字顛倒都是一種情況)

看奇數: 奇數=奇數+偶數 C3,1×C3,1=9 種

所以答案是 21-9=12 種

【討論】裴波納契數列的另類運用

先說典型的裴波納契數列:

裴波納契數列  就是移動求和 A+B=C

因為第一個月這對小兔長成大兔 所以第一個月還是 1 對  即 A 從 1 開始。 第 2 個月開始剩下一

對小兔  合計 2 對  B 從 2 開始。

1,2,3,5,8,13,21,34,55,89,144,233

小明家住二層,他每次回家上樓梯時都是一步邁兩級或三級台階。已知相鄰樓層之間有 16 級

台階,那麼小明從一層到二層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A:54  B:64  C:57  D:37


 -------------------

這個題目剛剛看到討論 我也用排列組合的辦法參與了討論  現在我再來說說裴波納契數列的解

樓梯級數:1,2,3,4,5,6........

走法情況:0,1,1,1,2,2........

這是一個裴波納契的間隔運用  因為他沒有走 1 步的情況

即 A+B=D
0,1,1,1,2,2,3,4,5,7,9,12,16,21,28,37

在舉例 1 題:小明家住二層,他每次回家上樓梯時都是一步邁一級,兩級或三級台階。已知相

鄰樓層之間有 10 級台階,那麼小明從一層到二層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因為是 1,2,3 級都可以所以可以採用

A+B+C=D 的 裴波納契數列變式!

列舉前 3 個  分別是 1,2,3

則  10 個是  1,2,4,7,13,24,44,81,149,274

練習題目:小明家住二層,他每次回家上樓梯時都是一步邁一級或三級台階。已知相鄰樓層之

間有 10 級台階,那麼小明從一層到二層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經驗分享】關於臨界點類型算數問題的分析
【經驗總結】關於比例法中變量守恆與變化的思路分析

這個帖子主要是討論在一些存在三個變量公式中,由於某個變量守恆,另外兩個變量之間的關
係引出的 通過變量發生改變的部分縮小範圍和數值來求解的方法 ,簡稱比例法

比例法我粗略分為 2 類

(一)   變量變化之比例

這部分大家可以參考上面鏈接的習題 常識去掌握這部分的題目

(二)   變量守恆之比例

這部分是通過 我們求解的試題中 某個變量恆定的把握。通過這個恆量在整個比例中所得的比


例點的不同參照物下的變化 來反向瞭解整體變化 或者是與之相關聯的變量變化的情況。

下面我們通過試題來瞭解這樣的類型

【2008 年安徽真題】

一個袋子里放著各種顏色的小球,其中紅球佔四分之一,後來又往袋子里放了 10 個紅球,這
時紅球佔總數的三分之二,問原來袋子里有多少小球?

A8   B12   C16   D20

―――――――――――――――――――――――

這個題目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不變的部分 是除紅色小球以外的部分 我們稱之為 非紅色部分 

小球個數=紅色+非紅色 

剛開始  非紅色:整體=3:4

添加 10 個紅球之後是

非紅色:整體=1:3

這兩個比例的參照對象是不同的   他們相差 10 個球

我們可以將表示同一恆量的比例值統一起來看

3:4

1:3=3:9
我們發現 整體的比例值發生了變化 變化了多少 9-4=5 個比例點 對應的就是 10 個小球

所以每個比例點是 2 個小球  則答案應該是 2×4=8 個小球

【習題二】某校六年級有甲,乙兩個班,甲班學生人數是乙班的 5/7,如果從乙班調 3 人到甲班,甲


班人數是乙班的 4/5,則乙班原有學生多少人?
 A. 49    B.63    C.72    D.84

――――――――――――――――――――――――――

這個題目的恆量是甲乙兩個班級的總人數,我們發現題目所有的變動 只是內部活動 沒有外界


的加入和整體的流失。 所以總人數就是一個恆定量

開始的時候 

乙班人數:總人數=7:12

從乙班調 3 人進入甲班 則比例發生變化為 

乙班人數:總人數=5:9

總人數分別是 12 和 9 個比例點 是不統一的 即每個比例單位值不相同了 所以我們首先進行的就


是統一比例值

12 和 9 的最小公倍數是 36

那麼調動前後的比例就可以表示為

21:36  和 20:36   我們發現甲班的人數多了一個比例點 那麼這 1 個比例點就是對應的調入的 3


人  總人數是 36 個比例點 則總人數 3×36=108 人  而乙班人數則是 3×21=63 人

【習題三】有銀銅合金 10 公斤,加入銅後,其中含銀 2 份,含銅 3 份。如加入的銅增加 1 倍,


那麼銀佔 3 份,銅佔 7 份,試問初次加入的銅是多少公斤?

A 3   B 4   C 5   D 6

――――――――――――――――――――

此題的恆量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是銀,

最初的一次  銀:銅=2:3

再次加入銅後,銀:銅=3:7

我們根據銀是固定的  統一一下比例
2:3=6:9

3:7=6:14

我們發現銅增加了 14-9=5 個比例點  那麼增加的部分 很容易就可以從選項裡面看到 5 這個答


案了

如果要具體求值 再繼續思考

我麼知道  2 次增加的銅是一樣多。

那麼回歸到 10 公斤的時候  銅應該是 9-5=4 個比例點  4+6=10  每個比例點就是 1 公斤

自然我們就知道準確的值就是 5 公斤了

總結: 很多問題其實其實就是學會尋找一個折中  或者學會抓住一個特質

比例法就是讓我學會在都在變化的變量中找准變化比例規律。進而找出變化的環境和範圍。

或者 找出守恆的變量 通過它找到對等的關係
【討論】「五個人的體重之和是 423 斤,他們的體重都是整數」一題

五個人的體重之和是 423 斤,他們的體重都是整數,並且各不相同.則體重最輕的人,最重可能是( )

 A.80   B.82  C.84  D.86

有人說這個題目少條件,其實不少條件,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需要來根據題目的提問分析

我們能夠知道的就是 5 個人的總重量是固定的  還有就是他們的體重都是整數,且各不相同,注

意看提問「體重最輕的人 最重是多少?」

首先你這樣想 因為體重各不相同,肯定有人最輕,但是我們要想辦法讓他輕也要盡可能的重

些。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說 2 個人把  體重是 150, 那麼你說是不是只有當 2 個人的體重無限接近的

時候,最輕的人的體重才是可能性中最重的。最重的人的體重也就被拖低了,

同樣這個道理。5 個人也是。當他們 5 個體重無限接近的時候  重的人的優勢不明顯了 因為這些

優勢都在輕的人身上,但是卻沒有超出。無限接近且保證是整數,那麼自然就是連續自然數這

樣的情況了

所以我們直接考慮連續自然數  423/5=84  余數是 3  中間重量是 84 斤 

那麼這個連續自然數就是 82,83,84,85,86   這時候有人問 那多餘的 3 斤怎麼辦 很簡單 我們

把這 3 斤分配給最重的 3 人其中的一個或者 2 個人都可以。因為這對輕者的體重無影響。如果

分配給輕者,那麼就會出現體重輕的人加上 1~3 斤的時候 和後面的某一個人的體重重復,

所以我們只要看連續自然數最小的一個自然數即可

同樣我們來看一個姊妹題

例題:現有鮮花 21 朵分給 5 人,若每個人分得的鮮花數目各不相同,則分得鮮花最多的人至

少分得()朵鮮花。

A.7  B.8  C、9  D.10

這個題目提問的是   最多的人至少分得多少

道理是一樣的。  只有連續自然數才能讓 少的人盡可能多,多的人盡可能少

所以 21/5=4  余數是 1   注意這裡余數是必須要考慮的 

我們知道中間數是 4,  這個連續自然數是 2,3,4,5,6   最大的是 6  剩下的 1 只能分給最大的

否則分給其他的 都會出現重複數字。

答案就是 6+1=7
不管余數是多少  答案就是最大數+1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來看  假如鮮花數量是 24  也是分給 5 個人

24/5=4  余數是 4   連續自然數序列是  2,3,4,5,6   余數就分給最多的 4 個人 變成

2,4,5,6,7 

所以這裡余數是多少不重要 直接用最大數+1 即可 

【經驗分享】淺談 mn/(m+n)公式的由來(鹽水交換問題)

有甲乙兩杯含鹽率不同的鹽水,甲杯鹽水重120克,乙杯鹽水重80克.現在從兩杯倒出等

量的鹽水,分別交換倒入兩杯中.這樣兩杯新鹽水的含鹽率相同.從每杯中倒出的鹽水是多少

克?

公式: mn/(m+n)=120*80/(120+80)=48

公式的由來是通過 2 個十字交叉法得到的

你假設交換的部分是 a 克鹽水

假設 120 克的鹽水 濃度是 P1, 80 克的鹽水濃度是 P2,  交換混合後相同的濃度是 P

那麼對於 120 克的鹽水來講 建立十字交叉法

120-a(P1)                            P-P2   

                P

a(P2)                                      P1-P
我們得到

(120-a):a=(P-P2):(P1-P)

那麼對於 80 克的鹽水來講 建立十字交叉法

80-a(P2)                            P1-P   

                P

a(P1)                                    P-P2

我們得到

(80-a):a=(P1-P):(P-P2)

根據這 2 個比例的右邊部分我們可以得到

(120-a):a=a:(80-a)

化簡得到  a=120×80/(120+80)  說明跟各自的濃度無關!


-----------------------------------------

--

補充方法:

因為 2 種溶液的混合濃度相等。其實可以看作是先將 2 種溶液直接混合,在按照比例分開成 2

部分。

所以我們假設交換了 a 克

a 克相對於 120 克的溶液剩下部分的比例也就是滿足濃度之間的差值比例  跟原始的參照質量也

是同一比例。

(120-a)/a=120/80  a=48 克

或者

(80-a)/a=80/120  a=48 克

【週末練習】4 道經典習題(已公佈解析 DONE)

習題一:.1 到 500 這 500 個數字 最多可取出多少個數字 保證其取出的任意三個數字之和不是 7

的倍數。

--------------------------------------------

【湖北華圖解析】

每 7 個數字 1 組,余數都是 1,2,3,4,5,6,0,要使得三個數字之和不是 7 的倍數,那麼其

餘數之和就不是 7 的倍數。

我們應該挑選 0,1,2,或者 0,5,6 

因為 7/3=2 也就是說最大的數字不能超過 2  ,例如 如果是 1,2,3  那麼 我們可以取 3,3,1 這

樣的余數,其和就是 7 
500/7=71 余數是 3, 且剩下的 3 個數字余數是 1,2,3

要得去得最多,那麼我們取 0,1,2 比較合適  因為最後剩下的是 1,2,3 所以這樣就多取了 2

但是還需注意 0 不能取超過 2 個 如果超過 2 個 是 3 個以上的話  3 個 0 就可以構成 7 的倍數  0 也

能被 7 整除

所以答案是 71 個 1,2  和剩下的一組 1,2  外加 2 個 0

71×2+2+2=146

習題二: 將 50 個蘋果分成相同的 3 堆,每堆至少 1 個,有多少種分法?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 我們可以先將其看作插孔法來研究

那麼就是 C49 取 2=1176   事實上插孔法是針對的不同組不同分類的情況來做的,這裡是相同的

堆。所以計算重復了

我們按照三個堆各不相同為標準  恢復到這個狀態來做。 我們少算了多少個

1,1,48

2,2,46,

3,3,44

4,4,42

.。。。。。

50/2=25

所以直到

24,24,2

這樣的情況少算了  P33-P33/P22=3 次
所以一共少算了  24×3=72

按照標準情況來看應該是 1176+72=1248 種

所以我們每組都需要扣除 6 種情況變為 1 種  因為不區分組

所以答案是

1248/P33=208 種

習題三:1~1998,有多少個數字其各個位置上的數字之和能被 4 整除?

----------------------

【湖北華圖解析】

差不多每個 4 個數字都可以滿足題目的條件

我距離每 40 個數字 1 組就是一個週期

例如:12 不行 13 可以, 20 不行 22 可以, 32 不行 35 可以。 40~50 之間都滿足。 這就是一個

週期

所以我們看最後一個倍數是多少

1996 這是最後一個 4 的倍數 1+9+9+6=25  不行 還差 3 個  應該是 1999 補上它

所以答案是 1996/4=499  但是 1999 不含在其中 所以答案是 499-1=498

習題四:有一批長度分別為 1、2、3、4、5、6、7、8、9、10 和 11 釐米的細木條,它們的數量

都足夠多,從中適當選取 3 根本條作為三條邊,可圍成一個三角形。如果規定底邊是 11 釐米

長,你能圍成多少個不同的三角形?

-----------------------------

【湖北華圖解析】
看看這個題目 你就覺得簡單了

1、三邊長均為整數,且最大邊長為 11 的三角形的個數為( C  )

(A)25 個       (B)26 個        (C)36 個        (D)37 個

【解析】

根據三角形邊的原理 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可見最大的邊是 11 

  則兩外兩邊之和不能超過 22 因為當三邊都為 11 時 是兩邊之和最大的時候

  因此我們以一條邊的長度開始分析

  如果為 11,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11,10,9,8,7,6,。。。。。。1

  如果為 10  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10,9,8。。。。。。2,

  (不能為 1 否則兩者之和會小於 11,不能為 11,因為第一種情況包含了 11,10 的組合)

  如果為 9    則另外一個邊的長度是 9,8,7,。。。。。。。3

  (理由同上 ,可見規律出現)

規律出現 總數是 11+9+7+。。。。1=(1+11)×6÷2=36

【分享】關於相遇問題和追擊問題的綜合題目的分析

      一條街上,一個騎車人和一個步行人相向而行,騎車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 3 倍,每個隔 10 分

鐘有一輛公交車超過一個行人。每個隔 20 分鐘有一輛公交車超過一個騎車人,如果公交車從

始發站每隔相同的時間發一輛車,那麼間隔幾分鐘發一輛公交車?

A  10      B  8    C  6      D  4

----------------------------------------------------------

我們知道這個題目出現了 2 個情況,就是

(1)汽車與騎自行車的人的追擊問題,
(2)汽車與行人的追擊問題

追擊問題中的一個顯著的公式 就是  路程差=速度差×時間

我們知道這裡的 2 個追擊情況的路程差都是 汽車的間隔發車距離。是相等的。因為我們要求的

是關於時間 所以可以將汽車的間隔距離看作單位 1.

那麼根據追擊公式

(1)  (V 汽車-V 步行)=1/10

(2)  (V 汽車-3V 步行)=1/20

(1)×3-(2)=2V 汽車=3/10-1/20    很快速的就能解得 V 汽車=1/8  答案顯而易見是 8

再看一個例題:小明在商場的一樓要乘扶梯到二樓。扶梯方向向上,小芳則從二樓到一樓。已

知小明的速度是小芳的 2 倍。小明用了 2 分鐘到達二樓,小芳用了 8 分鐘到達一樓。如果我們

把一個箱子放在一樓的第一個階梯上 問多長時間可以到達二樓?

-------------------

跟上面一題一樣。 這個題目也是 2 個行程問題的比較

(1)小明跟扶梯之間是方向相同

        (1)  (V 小明+V 扶梯)=1/2

(2) 小芳跟扶梯的方向相反

        (2)  (V 小芳-V 扶梯)=1/8

(1)-2×(2)=3V 扶梯=1/4  可見扶梯速度是 1/12  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總結:在多個行程問題模型存在的時候。我們利用 其速度差,速度和的
關係將未知的變量抵消。可以很輕鬆的一步求得結果!

習題:

1、電扶梯由下往上勻速行駛.男孩以每秒 2 個梯級的速度沿電扶梯往上走,40 秒種可達電扶梯頂

部.一女孩以每 2 秒 3 個梯級的速度往上走,50 秒可以達到頂部.則靜止時電扶梯的梯級數為(            )


A  80        B  75        C      100        D    1202、

2、某人沿電車線路行走,每 12 分鐘有一輛電車從後面追上,每 4 分鐘有一輛電車迎面而來.2 個起

點站的發車間隔相同,那麼這個間隔是多少????

【分享】「牛吃草」的問題的模式化解題方式總結

【糾錯】關於計算某個數字在頁碼中出現的次數問題的公式懷疑!

一本書有 400 頁,,問數字 1 在這本書里出現了多少次?


解析:關於含「1」的頁數問題,總結出的公式就是:總頁數的 1/5,再加上 100
-------------------------
對於這個解法我覺得有待商榷! 這種公式局限於 1000 以內的解法 不適合 1000 以上

例如 :
一本書有 4000 頁,,問數字 1 在這本書里出現了多少次?
1000+4000/5=1800  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

事實上答案是 C(4,1)×C(10,1)×C(10,1)×3+10^3=2200

在這裡我提供一組利用排列組合來解決此題的方法

我們看 4000  分為千,百,十,個四個數字位置

千位是 1 的情況: 那麼百、十、個        三個位置的選擇數字的範圍是 0~9 共計 10 個數字


就是 10*10*10=1000

百位是 1 的情況, 千位是(0,1,2,3)4 個數字可以選擇 


十位,個位還是 0~9  10 個數字可以選擇
即 4×10×10=400

十位和個位都跟百位一樣分析。那麼答案就是 1000+400×3=2200

【總結】關於頁碼和頁數的題目(剛看到的一個題目順便做個分析)

先從幾個題目開始說

(1) 699 頁的書頁碼當中含有多少 2?


可以採用排列組合來做, 我們將這 1~999 個數字 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看

首先 001 表示 1, 我們把 百位,十位,個位單獨來看

百位如果是 2 的情況有多少種?

主要是取決於 十位和個位的選擇情況, 十位有 0~9 10 個選擇, 個位有 0~9 十個選擇 即

10*10=100 個

十位如果是 2 的情況有多少種?

百位的選擇 是 0~6 即 7 種選擇, 個位 0~9 這 10 個數字選擇,即 7*10=70

個位如果是 2 的情況有多少種?

百位的選擇 0~6, 即 7 種選擇 ,十位 0~9 10 個數字可以選擇, 即和十位是 2 的情況一樣

7*10=70

則答案是 100+70*2=240 個

註解:例如 522 是含有 2 個 2, 當百位是 0 十位是 2 個位是 2 的時候 即 022 表示的是頁碼 22

(2) 999 頁碼的書有多少頁不含 2 的頁碼?

這個題目跟上一題不一樣求的是頁碼 ,比如說 522 這個頁碼 雖然含有 2 個 2,但是這是一個頁

這個題目我們同樣採用排列組合

每個位置不是 2 的 種類選擇, 即都是 0~9  排除 2, 9 個數字可以選擇,所以不含 2 的頁碼是

9*9*9=729  但是當三個位置都是 0 時,即表示為 0,頁碼當中沒有 0 頁碼,所以最終答案是 729-

1=728 個頁碼 不含 2

(3)999 頁的書有多少頁含 2 的頁碼?


上面我們已經分析了 ,借助上面做法

含 2 的頁碼就是 999-728=271 個頁碼

【開會時間分針時針互換問題】新題型的 2 道問題的解析

小王去開會,會前會後都看了表,發現前後時鐘和分鐘位置剛好互換,問會開了 1 小時幾分

()

A.51  B  49  C47  D45 

這個題目我剛才做了一下 我是這麼做的

分針時針互換

因為時間不超過 2 小時 也就是說。分針轉動的時間不超過 120 分鐘

我們根據位置互換,可以發現時針走的度數+分針走的度數是 360 度×n

要得在大於 1 小時小於 2 小時 則 n=2

根據路程之和可知 2 者的路程是 360×2=720 度

答案是 720÷(6+0.5)=1 小時 51 分鐘(估算值)

------------------------------------

  會議開始時,小李看了一下表,會議結束時,又看了一下表,結果分針與時針恰好對調了位置.會議

在 3 點至 4 點之間召開,5 點至 6 點之間結束,請問會議何時召開?

【解析】

首先可以確定 順時針方向 分針在時針的前面。 否則 時針要轉大半圈才能到達分針的位置。

其次可以發現分針時針走的路程之和是 360 度×N  因為時間是控制在 1~2 個小時內 則 N=2


720÷(6+0.5)=1440/13 分鐘  說明會議時間是這麼多分鐘

根據時間的比例 開始時的分針是 5~6 之間 說明時針在 3~4 之間還沒有過半 即最後分針停留

的位置應該不超過 17~18 分鐘

那我們按照 5 點 17 分-1440/13 分鐘 應該是 3 點 26 分鐘左右

【分享】(絕對經典)20 道比列及列式計算

1、某人工作一年的報酬是 8400 元和一台電冰箱,他乾了 7 個月不乾了,得到 3900 元和一台電


冰箱。這台電冰箱價值多少元?
【解析】
一年的報酬:8400+電冰箱一台
7 個月的報酬:3900+電冰箱
所以 5 個月的報酬就是:8400-3900=4500
每個月的報酬就是:4500/5=900
一年的報酬就是:900*12=10800
電冰箱就是:10800-8400=2400

2、甲、乙兩車分別從 A,B 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出發時,甲、乙的速度比是 5:4,相遇後,


甲的速度減少 20%,乙的速度增加 20%,這樣,當甲到達 B 時,乙離 A 地還有 10 千米。那麼
A,B 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方法一(七夜解法):
假設全程為 9 份,相遇的時候,甲走 5 份,乙走了 4 份,之後速度開始變化,這樣甲到達 B 地,
甲又走了 4 份
根據速度變化後的比值,乙應該走了 4×6/5=24/5 份
所以這樣離 A 地還有 5-(24/5)份 10*9/(1/5)=450
方法二(我的解法):
假設全程是 9 份,相遇時,甲走 5 份,乙走 4 份
甲乙的路程比就是速度比變為,5:4
之後由於變速甲乙速度比變為,4:4.8
所以當甲到 B 點時(即走了 5+4=9 份),乙走了 4+4.8=8.8 份
乙距離全程還相差 9-8.8=0.2 份
0.2 份對應的是 10 千米
所以 9 份對應的是 9*10/0.2=450 千米  (大家覺得七夜的解法和我的解法哪個好點?)

3、小明每天早晨 6:50 從家出發,7:20 到校,老師要求他明天提早 6 分鐘到校。如果小明明


天早晨還是 6:50 從家出發,那麼,每分鐘必須比往常多走 25 米才能按老師的要求準時到校。
問:小明家到學校多遠?
【解析】
方法一:(小學生的做法,也就是列式計算法)
要提前 6 分鐘到校,所以用時是 30-6=24 分鐘
而這 6 分鐘走的路程正好就是小明每分鐘加快多走 25 米,走了 24 分鐘才走好的
因此小明用正常速度走 6 分鐘的路程就是:24*25=600 米
所以小明正常的速度就是:600/6=100 米/分鐘(怎麼這麼慢捏?)
所以 S=100*30=3000 米
方法二:
時間比是 30:24=5:4
所以速度就是時間比的反比 4:5
5-4=1,1 個比例點對應 25 米,所以 4 個比例點對應 4*25=100 米(正常的速度)
所以 S=100*30=3000 米

4、甲讀一本書,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是 3:4,後來又讀了 33 頁,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變


為 5:3。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解析】
這題要注意的就是書的頁數始終保持不變
一開始,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是 3:4,所以已讀的頁數與整本書的頁數比就是 3:
(3+4)=3:7
後來又讀了 33 頁,已讀與未讀的頁數之比變為 5:3,所以已讀的頁數與整本書的頁數比就是
5:(5+3)=5:8
因此,整本書的頁數就是:
33/(5/8-3/7)=168
(這裡我想扯開講講代入法了,因此之前是 3/7,之後是 5/8,因此整本書的頁數一定就是 7、8
的公倍數,也就是 56 的倍數,有選項的話直接秒,嘎嘎)

5、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車速提高 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
行駛 120 千米後,再將速度提高 25%,則可提前 40 分鐘到達.那麼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先看前半句「如果車速提高 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
得到原速與加速比是 5:6,所以時間比就是 6:5,6-5=1,1 個比例點對應 1 小時
所以用原速度行駛完全程需要 6*1=6 小時
再看這句話「如果以原速行駛 120 千米後,再將速度提高 25%,則可提前 40 分鐘到達」
提速後,原速與變速比是 4:5,時間比是 5:4,5-4=1,1 個比列點對應 2/3 小時
所以車子用原速行駛後半程的話就是用了 5*2/3=10/3 小時
故前面的 120 千米行駛的路程用時是 6-10/3=8/3 小時
得到原速度就是 120/8/3=45 千米/小時
所以 S=45*6=270 千米

6、甲、乙兩城相距 91 千米,有 50 人一起從甲城到乙城,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 5 千米,汽車行


駛的速度為 35 千米/小時,他們有一輛可乘坐五人的麵包車,最短用多少時間使 50 人全部到
達乙城?(這題的汽車速度沒有變化,飛飛在這裡總結了一種直接可以套上用的類似公式的計
算式,希望大家能掌握)
【解析】
速度比是 35:5=7:1
7-1=6
6/2=3
路程可分成:1+3+9=13 份  (注,1+3 是第一批人下車的路程,9 是因為共有 50 人,5 人一組,
因此有 10 組,但每一組人要走 10-1=9 份路程。當公式記住吧)
91*(4/13/35+9/13/5)=67/5=13.4 小時

7、一隻船從甲碼頭往返一次共用 4 小時,回來時順水比去時每小時多行 12 千米,因此後 2 小


時多行 16 千米。那麼甲,乙兩個碼頭距離時多少千米?
【解析】
這題是個模塊,只要記住這個模塊就行了
順水的時間是:16/12=4/3 小時
則逆水時間是:4-4/3=8/3 小時
時間比等於速度比的反比,V 順:V 逆=8/3:4/3=2:1
V 順=V 逆+12
所以 V 順=24
所以 S=24*4/3=32KM

8、甲乙兩車分別從 A、B 兩地出發,並在 A、B 兩地間不間斷往返行駛,已知甲車的速度是 15


千米/小時,乙車的速度是每小時 35 千米,甲乙兩車第三車相遇地點與第四次相遇地點差 100
千米,求 A、B 兩地的距離
A、200 千米 B、250 千米 C、300 千米 D、350 千米
【解析】
速度比是 15:35=3:7
全程分成 10 份
第三次甲行的路程是:3*(2*2+1)=15 份
第四次甲行的路程是:3*(2*3+1)=21 份
兩次相距 5-1=4 份,對應 100KM
所以 10 份對應的就是 250KM

9、某工程有甲乙合作,剛好按時完成,如果甲工作效率提高 20%,哪麼 2 個人只需要規定時


間 9/10 就可以完成如果乙工作效率降低 25%,那麼 2 人就需要延遲 2.5 小時完成工程,球規定
時間。
【解析】
甲提高效率,整體效率提高了 10/9-1=1/9,所以甲是 1/9/20%=5/9,所以乙是 4/9
所以原來甲乙之比是 5:4
乙變速後甲乙之比是 5:3(做到這裡,我覺得方程更直觀,我分兩步做吧)
(1)先用方程
可得到方程是:
9T=8*(T+2.5)
T=20 小時
(2)用比列做
乙降低 1 份,對應多用的時間就是 2.5
現在共 5+3=8 份,所以時間就是 8*2.5=20 小時

10、甲、乙二人分別從 A、B 兩地同時出發,如果兩人同向而行,甲 26 分鐘趕上乙;如果兩人


相向而行,6 分鐘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鐘行 50 米,求 A、B 兩地的距離。
【解析】
V 甲=50*(6+26)/20=80
S=6*(80+50)=780

11、小王和小李合伙投資,年終每人的投資進行分紅,小王取了全部的 1/3 另加 9 萬元,小李


取了剩下的 1/3 和剩下的 14 萬元。問小王比小李多得多少萬元
【解析】
小李取了剩下的 1/3 和剩下的 14 萬元
所以 14 萬就是小李取的 2/3,所以在小王取完之後就剩下 14/2/3=21 萬
小王也一樣,取的 2/3 就是 21+9=30,所以全部的錢錢就是 30/2/3=45 萬
所以就知道小王是 24 萬,小李是 21 萬
12、甲從 A 地步行到 B 地,出發 1 小時 40 分鐘後,乙騎自行車也從同地出發,騎了 10 公里時
追到甲。於是,甲改騎乙的自行車前進,共經 5 小時到達 B 地,這恰是甲步行全程所需時間的
一半。問騎自行車的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時?
【解析】
走完全程需要的時間是 5*2=10 小時
一直騎車需要的時間是 5-5/3=10/3 小時
所以人的速度與自行車的速度比是 10:10/3=3:1
車追上人需要:5/3/(3-1)=5/6 小時,對應 10 公里的路程
所以車子的速度就是:10/5/6=12KM/H

13、甲、乙兩輛清潔車執行東、西城間的公路清掃任務。甲車單獨清掃需要 10 小時,乙車單
獨清掃需要 15 小時,兩車同時從東、西城相向開出,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清掃 12 千米,問東、
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解析:甲車和乙車的速度比是 15:10=3:2
相遇時甲車和乙車的路程比也是 3:2
3-2=1,1 個比列對應 12 千米,共有 3+2=5 個比例
所以 S=12*5=60

14、甲、乙、丙三台車床加工方形和圓形的兩種零件,已知甲車床每加工 3 個零件中有 2 個是
圓形的;乙車床每加工 4 個零件中有 3 個是圓形的;丙車床每加工 5 個零件中有 4 個是圓形的。
這天三台車床共加工了 58 個圓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個數的比為 4:3:3,那麼這天三台
車床共加工零件幾個?
A.68  B.76 C.78   D.88
【解析】
甲車床加工方形零件 4 份,圓形零件 4*2=8 份
乙車床加工方形零件 3 份,圓形零件 3*3=9 份
丙車床加工方形零件 3 份,圓形零件 3*4=12 份
圓形零件共 8+9+12=29 份,每份是 58÷29=2 份
方形零件有 2*(3+3+4)=20 個
所以,共加工零件 20+58=78 個

15、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減少 10%,那麼要比原定時間遲 1 小時到達,如果以


原速行駛 180 千米,再把車速提高 20%,那麼可比原定時間早 1 小時到達。甲、乙兩地之間的
距離是多少千米?
A.360   B.450  C.540   D.720
【解析】
原速度:減速度=10:9,
所以減時間:原時間=10:9,
所以減時間為:1/(1-9/10)=10 小時;原時間為 9 小時;
原速度:加速度=5:6,原時間:加時間=6:5,
行駛完 180 千米後,原時間=1/(1/6)=6 小時,
所以形式 180 千米的時間為 9-6=3 小時,原速度為 180/3=60 千米/時,
所以兩地之間的距離為 60*9=540 千米

16、一隻帆船的速度是 60 米/分,船在水流速度為 20 米/分的河中,從上游的一個港口到下游的


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 3 小時 30 分,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
A.280/3   B.560/3  C.180  D.240
【解析】
船的順水速度:60+20=80 米/分,船的逆水速度:60-20=40 米/分。
因為船的順水速度與逆水速度的比為 2:1,所以順流與逆流的時間比為 1:2。
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時間為:
3 小時 30 分*1/(1+2)=1 小時 10 分=7/6 小時。  (7/6 小時=70 分)
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路程為:
80*7/6=280/3 千米。(80×70=5600)

17、(先看 18 題)一輛大轎車與一輛小轎車都從甲地駛往乙地。大轎車的速度是小轎車速度
的 80%。已知大轎車比小轎車早出發 17 分鐘,但在兩地中點停了 5 分鐘,才繼續駛往乙地;而
小轎車出發後中途沒有停,直接駛往乙地,最後小轎車比大轎車早 4 分鐘到達乙地。又知大轎
車是上午 10 時從甲地出發的。那麼小轎車是在上午什麼時候追上大轎車的
A 11 點 01 分   B11 點 05 分   C11 點 10 分  D.11 點 15 分
【解析】
大轎車行完全程比小轎車多 17-5+4=16 分鐘
所以大轎車行完全程需要的時間是 16÷(1-80%)=80 分鐘
小轎車行完全程需要 80×80%=64 分鐘
由於大轎車在中點休息了,所以我們要討論在中點是否能追上。
大轎車出發後 80÷2=40 分鐘到達中點,出發後 40+5=45 分鍾離開
小轎車在大轎車出發 17 分鐘後,才出發,行到中點,大轎車已經行了 17+64÷2=49 分鐘。
說明小轎車到達中點的時候,大轎車已經又出發了。那麼就是在後面一半的路追上的。
既然後來兩人都沒有休息,小轎車又比大轎車早到 4 分鐘。
那麼追上的時間是小轎車到達之前 4÷(1-80%)×80%=16 分鐘
所以,是在大轎車出發後 17+64-16=65 分鐘追上。
所以此時的時刻是 11 時 05 分。

18、甲、乙兩車都從 A 地出發經過 B 地駛往 C 地,A,B 兩地的距離等於 B,C 兩地的距離。


乙車的速度是甲車速度的 80%。已知乙車比甲車早出發 11 分鐘,但在 B 地停留了 7 分鐘,甲
車則不停地駛往 C 地。最後乙車比甲車遲 4 分鐘到 C 地。那麼乙車出發後幾分鐘時,甲車就超
過乙車。
A.25   B.26  C.27  D.28
【解析】
乙車比甲車多行 11-7+4=8 分鐘。
說明乙車行完全程需要 8÷(1-80%)=40 分鐘,甲車行完全程需要 40×80%=32 分鐘
當乙車行到B地並停留完畢需要 40÷2+7=27 分鐘。
甲車在乙車出發後 32÷2+11=27 分鐘到達B地。
即在B地甲車追上乙車。

19、小明步行從甲地出發到乙地,李剛騎摩托車同時從乙地出發到甲地.48 分鐘後兩人相遇,
李剛到達甲地後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後 16 分鐘追上小明.如果李剛不停地往返於甲、
乙兩地,那麼當小明到達乙地時,李剛共追上小明幾次?
A3 B 4 C 5 D 7
【解析】
當第二次相遇時小明走了 16 份,李剛走了 48*2+16=112 份,速度比為 1:7,當小明走了 1 個全
程,李剛走了 7 個全程,
追上次數=(7-1)/2=3

20. 兄、弟一同栽樹要 8 小時完成,兄先栽 3 小時,弟再栽 1 小時,還剩 11/16 沒有完成,已知


兄比弟每小時多栽 7 棵樹,問問這批樹共有多少棵?(  )
A. 120  B. 112  C. 108  D. 96
哥哥栽 3 小時,弟弟栽 1 小時,相當於,哥哥弟弟一起栽了 1 小時,哥哥再栽 2 小時
所以哥哥的效率是:(5/16-1/8)/2=3/32
弟弟的效率就是:1/8-3/32=1/32
效率差是:3/32-1/32=1/16,對應的是 7 棵樹
所以哥哥弟弟共栽了:7*16=112 棵樹
【分享】60 道數學題的解析

1. 在乘積 1×2×3×4×............×698×699×700 中,末尾只有( )個零。


    A.172 B.174 C.176 D.179

------------------------------------------
【湖北華圖解析】
此題我們現需要瞭解 0 是怎麼形成的,情況只有 1 種,那就是 5 跟一個偶數相乘就可以構成一
個 0, 但是還要注意 25 算幾個 5 呢? 50 算幾個 5 呢? 125 算幾個 5 呢,具有幾個 5 主要是看他
能否被幾個 5 的乘積整除,
例如
25=5×5
所以具有 2 個 5,

50=2×5×5 也是 2 個 5
125=5×5×5
具有 3 個 5

方法一:
我們只要看 700 個數字裡面有多少個 5 的倍數
700/5=140

還不行 我們還要看有多少 25 的倍數


700/25=28
還要看有多少 125 的倍數
700/125=5
625 的倍數: 700/625=1
其實就是看 700 里有多少的 5^1,5^2,5^3,5^4……5^n
5^n 必須小於 700
所以答案就是 140+28+5+1=174

方法二:
原理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連除的方式不聽的提取 5 的倍數 直到商小於 5
700/5=140
140/5=28
28/5=5
5/5=1
答案就是這些商的總和即 174
140 是計算含 1 個 5 的 但是裡面的 25 的倍數只被算了一次,所以我們還需要將 140 個 5 的倍數
再次挑出含 5 的數字,以此類推,就可以將所有含 5 的個數數清!

2. 王先生在編一本書,其頁數需要用 6869 個字,問這本書具體是多少頁?


    A.1999 B.9999 C.1994 D.1995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是計算有多少頁。
首先要理解題目
這裡的字是指數字個數,比如 123 這個頁碼就有 3 個數字
我們通常有這樣一種方法。
方法一:
1~9 是只有 9 個數字,
10~99 是 2×90=180 個數字
100~999 是 3×900=2700 個 數字
那麼我們看剩下的是多少
6869-9-180-2700=3980
剩下 3980 個數字都是 4 位數的個數
則四位數有 3980/4=995 個
則這本書是 1000+995-1=1994 頁
為什麼減去 1
是因為四位數是從 1000 開始算的!

方法二:
我們可以假設這個頁數是 A 頁
那麼我們知道,
每個頁碼都有個位數則有 A 個個位數,
每個頁碼出了 1~9,其他都有十位數,則有 A-9 個十位數
同理: 有 A-99 個百位數,有 A-999 個千位數
則: A+(A-9)+(A-99)+(A-999)=6869
4A-1110+3=6869
4A=7976
A=1994

3. 在一個兩位數之間插入一個數字,就變成一個三位數。例如:在 72 中間插入數字 6,就變成


了 762。有些兩位數中間插入數字後所得到的三位數是原來兩位數的 9 倍,求出所有這樣的兩
位數有多少個?
    A、 4 B、5 C、3 D、6
――――――――――――――――――
【湖北華圖解析】
我們先進行簡單的判斷,首先什麼數字個位數×9 得到的數個位數還是原來的
乘法口訣 稍微默念一下就知道是 5×9
或者 0×9 (個位數是 0 的 2 位數×9 百位數肯定不等於原來的十位數 所以排除)
好我們假設這個 2 位數是 10m+5 ,m 是十位上數字,我們在這個數字中間插入 c 這個數字
那麼變成的三位數就是 100m+10c+5
根據關係建立等式:
100m+10c+5=9×(10m+5)
化簡得到 : 10m+10c=40
m+c=4
注意條件 m 不等於 0,
則有如下結果(1,3),(2,2),(3,1),(4,0) 四組, 答案是選 A

4. 有 300 張多米諾骨牌,從 1——300 編號,每次抽取偶數位置上的牌,問最後剩下的一張牌是


多少號?
    A、1 B、16 C、128 D、25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本身並不難,但是一定要看清楚題目,題目是抽取偶數位置上的牌,1 是奇數位置上
的,這個位置從未發生變化,所以 1 始終不可能被拿走,即最後剩下的就是編號 1 的骨牌。

當然如果每次是拿走奇數位置上的,最後剩下的是編號幾呢?
我們做一個試驗,將 1 到 100 按次序排開。每輪都拿掉奇數位置上的骨牌。我們發現,骨牌數
目基本上是呈現倍數縮小。同時我們有一個更重要的發現,那就是什麼樣的數字才能確保它的
1/2 仍然是偶數。這個自然我們知道是 2^n,但是當 2^n=2 時它的一半就是 1,在接下來的一輪
中就會被拿走。因此我們發現每一輪操作 2^n 位置上的數都會變為 2^(n-1) 當 2^n=1 時 被拿走。
按照這樣的操作,100 個多米諾骨牌每次少 1/2, 當操作 6 次即剩下的數目小於 2 個
(100÷2^6<2)。根據上面我們發現的規律,必然是最後留下了 2^6=64 移動到了第 1 位 也就
是僅剩下的 1 位。所以答案是 100 內最大的 2^n=64
總結:大家記住這樣一個規律 直線排列最後剩下的是總數目裡面最大的 2^n 次方

此題 300 內最大的 2 的 n 次方就是 256


所以如果每次拿走奇數位置上的骨牌,那麼最後剩下的就是編號 256

5. 兩人和養一群羊,共 n 只。到一定時間後,全部賣出,平均每只羊恰好賣了 n 元。兩人商定


評分這些錢。由甲先拿 10 元,再由乙拿 10 元,甲再拿 10 元,乙再拿 10 元,最後,甲拿過之
後,剩餘不足 10 元,由乙拿去。那麼甲應該給以多少錢?
    A.8 B.2 C.4 D.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就是一個常識的題目沒有什麼可以延伸的空間,所以我就主要介紹一下解答方法。
X^2 是總錢數,分配的時候 10 元, 2 次一輪,最後單下一次, 說明總錢數是 10 的奇數倍數根
據常識,只有個位數是 4,或者 6 才是十位數是奇數,那麼個位數都是 6
說明 最後剩下 6 元  乙應該給甲 10-(10+6)/2=2 元

6. 自然數 A、B、C、D 的和為 90,已知 A 加上 2、B 減去 2、C 乘以 2、D 除以 2 之後所得的結


果相同。則 B 等於:
    A.26 B.24 C.28 D.22
――――――――――――――――――
【湖北華圖解析】
結果相同,我們可以逆推出 A,B,C,D
假設這個變化之後四個數都是 M
那麼
A=M-2
B=M+2
C=M/2
D=2M
A+B+C+D=90=4.5M
M=20,則 B=20+2=22

7. 自然數 P 滿足下列條件:P 除以 10 的余數為 9,P 除以 9 的余數為 8,P 除以 8 的余數為 7。


如果:100<P<1000,則這樣的 P 有幾個?
    A、不存在 B、1 個 C、2 個 D、3 個
------------------------------------------
【湖北華圖解析】
根據題目的條件我們看

P=10X+9=10(X+1)-1
P=9Y+8=9(Y+1)-1
P=8Z+7=8(Z+1)-1
這樣我們就發現了 P+1 就是 8,9,10 的公倍數
我們知道 8,9,10 的最小公倍數是 360
則 100~1000 內有 2 個這樣的公倍數。
所以滿足條件的 P 就是 360-1=359,
或者 720-1=719

8. 三個連續的自然數的乘積比 M 的立方少 M,則這三個自然數的和比 M 大多少()


    A 2M B4M C 6M D 8M
――――――――――――――――
【湖北華圖解析】
方法一:特例法你可以隨便找 3 個連續自然數試試看,
例如 1×2×3=6
比 6 稍大的立方數是 8 即 2^3=8
8-6 剛好是 2
所以說明 M=2, 那麼我們看 1+2+3=6
6-M=4
可見是 2M

方法二:
平方差公式: 我們假設這三個連續自然數中間的數字是 a,那麼 這三個數字分別是,
a-1,a,a+1
乘積是 a×(a-1)×(a+1)=a×(a^2-1)=a^3-a
跟題目說的比 M^3 少 M 條件對比 我們發現 M 就是 a
再看 (a-1)+a+(a-1)=3a =3M
可見 答案就是 2M

9. 一個 7×7 共計 49 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大正方形中,分別填上 1~49 這 49 個自然數。每個數字


只能填 1 次。使得橫向 7 條線,縱向 7 跳線,兩個對角線的共計 16 條線上的數字和相等!則其
中一個對角線的 7 個數字之和是()
    A 175 B 180 C 195 D 210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猛一看好複雜,其實仔細看看就會發現端倪。雖然看上去像是一個幻方問題 或者類
似於九宮圖,但是這裡並不是讓你關注這個。
49 個數字全部填入, 滿足條件後,我們發現橫向有 7 條線 產生 7 個結果 並且相等。那麼這個
7 個結果的和 就是這 7 條線上的所有數字之和,很明顯就發現了 就是 1~49 個數字之和了
,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首項+尾項)×項數/2=總和
(1+49)×49/2=25×49
則每條線的和是 25×49/7=175
因為對角線和橫線 7 條線的任意一條的和相同所以答案就是 175.

10. 把 1~100 這 100 個自然數,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在一個圓圈上,從 1 開始,順時針方向,


留 1,擦去 2,3,4,留 5,擦去 6,7,8……(每擦去 3 個數,留一個數)。直到最後剩下的一個數
是多少?
    A、47 B、48 C、49 D、64
----------------------
【湖北華圖解析】
考察點:週期循環等比數列的問題
這個題目考到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但是不排除。就只介紹規律吧。
主要是看間隔編號的個數。 如該題 間隔編號就是 1 個。例如 留 1 拿走 2,留 3 拿走 4,間隔是
1:
以下公式是按照從去 1 開始的。
那麼 公式是: 2/1×(A-2^n) 這是最後剩下的數字 2^n 表示 A 內最大的值 A 表示原始的編號
總數。
間隔是 2:3/2×(A-3^n)
間隔是 3:4/3×(A-4^n)
間隔是 4:5/4×(A-5^n)
特別注意的是:此題的 A 值不是隨便定的 必須滿足 A-1 要能夠除以間隔編號數目。否則最後
的結果就是全部被拿走。

該題答案是: 按照公式 4/3×(100-4^3)=48  但是這是按照去 1 開始得如果是留 1  那麼答案是


48+1=49

12. 甲乙二人分別從相距若干公里的 A、B 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後各自繼續前進,甲又


經 1 小時到達 B 地,乙又經 4 小時到達 A 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幾小時
    A.2 B.3 C. 4 D.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只要抓住固定不變的部分,不管他的時間怎麼邊速度比是不變的。
假設相遇時用了 a 小時
那麼甲走了 a 小時的路程 乙需要 4 小時
根據速度比=時間的反比
則 V 甲:V 乙=4 :a
那麼乙走了 a 小時的路程 甲走了 1 小時
還是根據速度比=時間的反比
則 V 甲:V 乙=a :1
即得到 4:a=a:1
a=2
所以答案是甲需要 1+2=3 小時走完全程!
13. 0, 1, 1, 1, 2, 2, 3, 4 八個數字做成的八位數,共可做成______個。
    A 2940 B 3040 C 3142 D 3144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 我在另外一個排列組合的帖子曾經講過!
我們不妨先把這 8 個數字看作互不相同的數字,0 暫時也不考慮是否能夠放在最高位
那麼這組數字的排列就是 P(8,8),但是,事實上裡面有 3 個 1,和 2 個 2,我們知道 3 個 1 我們
在 P(8,8)中是把它作為不同的數字排列的,現在相同了,那我們就必須從 P(8,8)中扣除 3 個 1 的
全排列 P(3,3)關鍵這裡是怎麼扣除呢? 記住因為全排列是分步完成的,我們知道在排列組
合中,分步相乘,分類相加。 可見必須通過除掉 P(3,3)才能去掉這部分重復的數字形成的
重復排列。 2 個 2 當然也是如此
所以不考慮 0 作為首位的情況是 P88/(P33×P22)
現在我們再來單獨考慮 0 作為最高位的情況有多少種:P77/(P33×P22)
最後結果就是:P88/(P33×P22)-P77/(P33×P22)=2940

14. A、B、C 三本書,至少讀過其中一本的有 20 人,讀過 A 書的有 10 人,讀過 B 書的有 12 人,


讀過 C 書的有 15 人,讀過 A、B 兩書的有 8 人,讀過 B、C 兩書的有 9 人,讀過 A、C 兩書的
有 7 人。三本書全讀過的有多少人?()
    A.5 B.7 C.9 D.無法計算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是借鑒的「天使在唱歌」總結的公式組來解答。根據題目的不同可以挑選其中的任
意 2 組或者 3 組公式答題。
先來介紹一下公式:

首先這裡不考慮都不參與的元素
(1)
A+B+T=總人數
(2)
A+2B+3T=至少包含 1 種的總人數
(3)
B+3T=至少包含 2 種的總人數

這裡介紹一下 A、B、T 分別是什麼


看圖 A=x+y+z; B=a+b+c;T=三種都會或者都參加的人數

看這個題目我們要求的是看三本書全部讀過的是多少人?實際上是求 T
根據公式:
(1)
A+B+T=20
(2)
A+2B+3T=10+12+15=37
(3)
B+3T=8+9+7=24
(2)-(1)=B+2T=17
結合(3)
得到 T=24-17=7 人

15. 一個 9×11 個小矩形組成的大矩形一共有多少個矩形?


    A.2376 B.1188 C.2970 D.3200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善於抓住題目的關鍵。這個題目我們看 問有多少個矩形。並不
是我們認為的就是 9×11=99 個。 事實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可以由很多小的矩形組成新的大
一點的矩形。所以。這個題目看上去比較棘手。那麼我們為何不從矩形的概念入手呢。矩形是
由橫向 2 條平行線。縱向 2 條平行線相互垂直構成的。
知道這個我們就發現瞭解題的方法了, 9×11 的格子 說明是 10×12 條線。
所以我們任意在橫向和縱向上各取 2 條線 就能構成一個矩形。
所以答案就是 C10 取 2×C12 取 2=2970

16. 一個布袋中有 35 個大小相同的球,其中白、紅、黃三中顏色的球各 10 個,另有籃、綠兩種


顏色的球分別是 3 個、2 個,試問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個球才能保證取出的球中至少有 4 個是同
一顏色?
    A、15 B、 16 C、17 D、14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是抽屜原理題目,我們在解答抽屜原理題目的時候要學會先找到什麼是抽屜。抽屜有
幾個?然後還得注意在給抽屜平均分配的時候,會不會出現抽屜個數減少等問題。

這個題目我們先找什麼是抽屜。很明顯 顏色就是抽屜。 共計 5 種顏色,我們就確定了 5 個抽


屜。 每種顏色的抽屜容量是各不相同的,這就導致後面有可能出現抽屜減少的現象。
要求是至少保證取出的球是 4 個同一顏色的。

我們最接近的是給每個抽屜放 3 個。 3×5=15
但是請注意,綠色的抽屜容量只有 2,所以我們只能放 15-1=14 個。再放就必然導致前面的 3
個抽屜的某一個達到 4 個同色了。
此題答案選 A

17. 22 頭牛吃 33 公畝牧場的草,54 天可以吃盡,17 頭牛吃同樣牧場 28 公畝的草,84 天可以吃


盡。請問幾頭牛吃同樣牧場 40 公畝的草,24 天吃盡?( )
    A.50 B.46 C.38 D.35
―――――――――――――――
【湖北華圖解析】
「牛吃草」的問題 主要抓住草每天的增長速度這個變量。至於其原始草量有多少 ?不是我們
關心的內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我們計算的時候,實際上是根據差值求草長速度,那麼原
有的草量在 2 種情況中都是一樣, 差值的時候被相減抵消了。有些題目可能面積不一樣,但是
每畝地的原始草量確實一樣的。
再看這個有面積的題目,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我們只要將不同的轉化為相同的, 面積不一樣,
但是沒公畝的原有量和每天每畝草長的量是相同的。
根據這個
條件 1:
(22×54)/33  這是每公畝的情況
條件 2:
(17×84)/28  這是每公畝的情況
相減 (17×84)/28 -(22×54)/33=(84-54)×a  a 表示每畝草長速度
解得 a=0.5  單位依舊是沒頭牛每公畝吃草的單位作為標準單位
最後我們假設 x 頭牛 24 天可以吃完 40 公畝草
那麼挑選上面的一個情況拿過來做對比:
(22×54)/33-24x/40=(54-24)×0.5
即可解得 x=35 頭牛

18. 甲、乙二人以均勻的速度分別從 A、B 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他們第一次相遇地點離 A


地 4 千米,相遇後二人繼續前進,走到對方出發點後立即返回,在距 B 地 3 千米處第二次相遇,
求兩次相遇地點之間的距離
    A、2 B、3 C、4 D、5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是關於多次相遇問題的類型。我先介紹一下多次相遇問題的模型。
例如:有這樣一個多次相遇問題的模型圖
S……………M…………N……E
SE 這段路程,甲從 S 出發,乙從 E 出發,甲乙兩個人在 M 處第一次相遇了,相遇的時候我們
知道 甲行駛了 SM 的長度。甲乙路程之和是 SE 一個完整的路程。
N 點是第 2 次相遇的地點。我們發現 此時從第一次相遇的點 M 開始到第 2 次相遇的點 N。
甲走了 ME+EN,而乙在跟甲相同的時間下走了 MS+SN
我們再次發現:甲乙兩者路程之和是 ME+EN+MS+SN=2SE
是 2 倍的全程。 你可以繼續研究第 3 次相遇的情況。或者更多次。我們發現:
第一次相遇時,甲的路程或者乙的路程是 1 份的話。第 2 次相遇時 甲或者乙又行駛了 2 倍的第
一次的路程。

看上述題目:我們發現 第一次相遇距離 A 點 4 千米。那麼我們知道 從 A 出發的甲是走了 4 千


米, 相遇後 2 人繼續行駛,在距離 B 點 3 千米處相遇。說明甲又走了 2×4=8 千米
畫個圖:
A.。。。。。。4.。。。。。3.。。。。。B
我們發現甲從開始到最後的總路程就是 AB+3
也就是 3 倍的第一次的距離。
所以 AB=3×4-3=9 千米
那麼兩個相遇點之間的距離就是 9-4-3=2 千米。 選 A

19. 在一條馬路上,小明騎車與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騎車速度是小光速度的 3 倍,每隔 10 分有


一輛公共汽車超過小光,每隔 20 分有一輛公共汽車超過小明,如果公共汽車從始發站每次間
隔同樣的時間發一輛車,那麼相鄰兩車間隔多少分鐘?
    A.45 B50 C.60 D.80
―――――――――――――――――――
【湖北華圖解析】
我們知道 間隔一頂的時間就有一輛公交車超過小光或者小明。說明他們之間構成了追擊問題。
追擊問題就是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再看,當汽車追上小光或者小明的時候,下一輛公交車在哪裡呢就是公交車發車間隔時間的汽
車距離。即發車間隔時間×汽車的速度。這就是汽車跟小光或者小明的路程差。

所以我們發現
小光被超過是 10 分鐘,說明 V 車-V 小光=1/10

(1)
小明被超過是 20 分鐘
說明 V 車-V 小明=1/20
(2)
我們要求間隔發車時間,只要知道汽車的速度就可以知道間隔發車時間了因為我們這裡的汽車
發車間隔距離都是單位 1.
上面得到了(1),(2)兩個推斷。 同時我們知道小明的速度是小光的 3 倍
那麼(1)×3-(2)=2 倍的汽車速度了
則汽車速度就是 (3/10-1/20)/2=1/8
則答案是 1/(1/8)=8 分鐘。

20. 一隻船從甲碼頭到乙碼頭往返一次共用 4 小時,回來時順水比去時每小時多行 12 千米,因


此後 2 小時比前 2 小時多行 18 千米。那麼甲乙兩個碼頭距離是多少千米?
    A、36 B、45 C、54 D、60
――――――――――――――――――――――
【湖北華圖解析】
前 2 小時是逆水,後 2 小時是部分逆水+順水
如圖:
0.。。。。。。。。。。。。。。。。逆水。。。。。。。。。。。。。。。。2(小時)
2.。。。逆水。。。X。。。。。。。。。。。順水。。。。。。。。4(小時)
我們知道後 2 小時比前 2 小時多行 18 千米
我們看 ,把部分逆水的跟前 2 個小時相互抵消, 其實後 2 個小時就是順水部分比逆水多出來
的 18,我們知道順水速度每小時比逆水速度多 12 千米。那麼 18 千米需要多少小時?
所以 18/12=1.5 小時 就是順水時間。即 X 到 4 小時之間的時間間隔。 從而知道逆水時間是 2.5
小時。時間比是 3:5  可見速度比是 5:3  差 2 個比例點 對應 12 千米 則順水速度是 12/2×5=30
答案是 30×1.5=45

21. 某團體從甲地到乙地,甲、乙兩地相距 100 千米,團體中一部分人乘車先行,余下的人步


行,先坐車的人到途中某處下車步行,汽車返回接先步行的那部分人,全部人員同時到達。已
知步行速度為 8 千米/小時,汽車速度為 40 千米/小時。問使團體全部成員同時到達乙地需要多
少時間?
A、5.5 小時    B、 5 小時    C、4.5 小時      D、4 小時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已經成為典型的形成模型問題了,這個團的人分 2 部分步行,  要得同時到達 那麼必然
是步行的路程都相同,乘車的路程也相同。抓住這個我們就好辦了!
根據題目條件, 我先給大家畫個圖
甲...............P.............................Q...............乙
圖中:P 是汽車回來接先步行的人的地點
Q 是汽車把先乘車的人放下的地點。
那麼我們可以看出,甲~P 是先步行的人步行的舉例。Q~乙是先乘車的人步行的舉例
甲~P=Q~乙
在根據相同時間內 路程之比=速度比=40:8=5:1
假設先步行的人步行的舉例為 1 份,
那麼汽車的行駛距離就是 5 份,我們發現 汽車走得路程是 甲~Q~P 這段距離是 5 份,
已知,甲~p=1 份, Q~乙=甲~P=1 份
那麼全程就是 甲乙路程=(5+1+2)/2=4 份
則總路程分成 4 個單位
每個單位是 100/4=25
則以先乘車的人為例  計算時間是  75/40+25/8=5 小時

【總結】這類汽車接送的問題 主要是抓住速度之比轉換成路程之比,進而將問題大大簡化。

下面提供 3 道練習題目!
例一:100 名學生要到離校 33 千米處的少年宮活動.只有一輛能載 25 人的汽車,為了使全體
學生盡快地到達目的地,他們決定採取步行與乘車相結合的辦法.已知學生步行速度為每小時
5 千米,汽車速度為每小時 55 千米.要保證全體學生都盡快到達目的地,所需時間最少是?

例二:有兩個班的小學生要到少年宮參加活動,但只有一輛車接送。第一班的學生坐車從學校
出發的同時,第二班學生開始步行;車到途中某處,讓第一班學生下車步行,車立刻返回接第
二班學生上車並直接開往少年宮,最終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到達少年宮。已知學生步行速度為每
小時 4 公里,載學生時車速每小時 40 公里,空車是 50 公里/小時,問第一班的學生步行了全程
的幾分之幾?
A.1/7    B.1/6    C.3/4    D.2/5

例三:甲乙兩班同時從學校去公園,甲步行每小時 4 千米,乙步行每小時 3 千米,學校有一輛


汽車,它的速度是每小時 48 千米,這輛汽車恰好只能做一個班的學生,為了使這兩個班學生
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那麼甲與乙學生需要步行的距離之比是()。
A、15:11B、17:22 C、19:24D、21:27

22. 從 360 到 630 的自然數中有奇數個約數的數有()個?


    A.25 B.23 C.17 D.7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一般都是從問題提到的對象入手,自然數的約數?我們知道,求自然數約數無非就
是將這個自然數分解因式然後看構成的數字形成多少個不同的乘積。
那麼這個自然數就可以表示為自然數=A×B
A 和 B 都是這個自然數的因數,也就是約數。
很明顯一般情況下自然數的約數都是成對出現的,如 12=2×6,12=3×4,12=1×12,2 和 6 是
一對,3 和 4 是一對,1 和 12 是一對。既然是成對出現,那麼這個自然數理論上說它的約數應
該是偶數個才對。現在是奇數個。 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它是奇數個約數呢?
我們發現只有當這個自然數種一對約數相等的時候,就會少了 1 個約數,即 A=B, 那麼我們
就看出這個自然數是一個平方數!
360~630 之間的平方數可以這樣確定, 我們知道 19 的平方是 361,25 的平方是 625,那麼 這
樣的自然數就是 19~25 共計 7 個自然數的平方值。

23. 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 20 個,可以提前 1 天完成。工作 4 天後,由於技術改進,


每天可多加工 5 個,結果提前 3 天完成,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A 300 B280 C360 D270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可以通過比例法來解決。我們知道當 A=m×n 的時候
當 A 固定,m 和 n 就是成反比,
當 m 固定 A 和 n 就是成正比,
當 n 固定,A 和 m 也成正比
看這個題目,注意比較前後 2 種情況,
情況(1):每天加工 20 個 提前 1 天
情況(2):先工作 4 天(每天 20 個),以後每天是加工 25 個,可以前 3 天
我們發現兩種情況對比
實際上情況(2)比情況(1)提前了 3-1=2 天
這 2 天是怎麼節約出來的呢? 很明顯是因為後面有部分工作每日工作效率提高了,所以那部分
所用時間縮短了
根據 4 天後剩下的總工作量固定。 時間之比=每日效率的反比=20:25=4:5
5-4=1 個比例點。即所提前的時間 2 天 ,1 個比例點是 2 天。說明每日工作 20 個所需時間是
對應的 5 個比例點就是 2×5=10 天, 意思就很清楚了,當工作 4 天後,如果不提高效率,還是
每天 20 個,那麼需要 10 天時間
所以這個題目的總工作量是 20×(10+4)=280 個

此題描述比較煩瑣,但是比例法確實是一種快速解答問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花點時間去研
究一下。

24. 某工作組有 12 名外國人,其中 6 人會說英語,5 人會說法語,5 人會說西班牙語;有 3 人即會說英


又會說法,有 2 人既會說法又會說西;有 2 人既會說西又會說英;有 1 人這三種語言都會說.則只會
說一種語言的人比一種語言都不會說的人多:
    A1    B2    C3      D5
――――――――――――----
【湖北華圖解析】
在前面的有道題目種我們總結了幾個公式:
(1)A+B+T=總人數
(2)A+2B+3T=至少包含 1 種的總人數
(3)B+3T=至少包含 2 種的總人數
(4)T 是三者都會的
這裡介紹一下 A、B、T 分別是什麼
看圖 A=只會 1 種的總人數; B=只會 2 種的總人數;T=三種都會或者都參加的人數
根據題目我們得到如下計算:
(1)A+B+T+P=12
(P 表示一種都不會說的)
(2)A+2B+3T=6+5+5=16
(3)B+3T=3+2+2=7
(4)T=1
我們可以很輕鬆的得到 B=4,A=5
T=1
那麼 P=2
答案就是 A-P=5-2=3

25. 為了把 2008 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全國各地都在加強環保,植樹造林。某單位計劃


在通往兩個比賽場館的兩條路的(不相交)兩旁栽上樹,現運回一批樹苗,已知一條路的長度是
另一條路長度的兩倍還多 6000 米,若每隔 4 米栽一棵,則少 2754 棵;若每隔 5 米栽一棵,則
多 396 棵,則共有樹苗:( )
  A.8500 棵  B.12500 棵  C.12596 棵  D.13000 棵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是 2006 年的一道國考試題,題目看上去非常的煩瑣複雜,還加上了植樹問題。其實
這就考驗我們如何能夠化繁為簡的能力,甚至有些數字更本可以不用。
我們先對題目進行分析。他提供給我們 2 種情況:
情況(1):每隔 4 米栽 1 棵,則少 2754 棵
情況(2):每隔 5 米栽 1 棵,則多 396 棵
我們知道這 2 條馬路的總長度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通過這 2 種情況先求出總長度。
4 和 5 的最小公倍數是 20 米 也就是說 每 20 米情況(1)就要比情況(2)多栽 1 棵樹。
那麼這 2 種情況相差多少顆樹
就說明有多少個 20 米。
據題意得
情況(1)跟情況(2)相差 2754+396=3150 棵樹
說明總距離是 3150×20=63000 米
我們在回頭拿出其中一種情況來分析,就選情況(2)
每隔 5 米栽 1 棵,還多出 396 棵,不考慮植樹問題,我們先理論的計算一下。
63000/5+396=12996 棵
這個時候還需要小心我們必須注意 2 條馬路是 4 個邊 ,根據植樹原理,每個邊要多出 1 棵 所以
答案應該是 12996+4=13000 棵

26. 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提速 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走


120 千米後,再將速度提高 25%,則可提前 40 分鐘到。那麼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A、240 B、270 C、250 D、300
――――――――――――――――
【湖北華圖解析】這個題目依然可以採用比例法來計算:
從第一句話我們看到
提速之後的速度比是
5:6
那麼時間比就是 6:5
差 1 個比例點對應的是 1 小時。
所以可見原速度行駛的話就是 1×6=6 個小時了
再看原速度走了 120 千米。 剩下的路程 速度提高 25%, 那麼提高後的速度比是 4:5,
那麼剩下部分路程所需時間之比是 5:4 差 1 個比例點對應的就是 40 分鐘 (2/3 小時)
那麼可以得到如果是原始速度行駛 所需時間就是 5×2/3=10/3 小時。
前面我們知道原始速度行駛需要 6 小時。 後面部分需要 10/3 小時 則 120 千米需要 6-10/3=8/3
小時
這個時候我們再看:8/3 走 120 千米,6 小時走多少千米呢
8/3:120=6:x    x=270 千米。

27. 有一個四位數,它的 4 個數字相乘的積是質數,這樣的四位數有多少個?

A 4 個,  B 8 個    C 16 個      D 32 個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主要是抓住數字的特殊性質
結合其概念來作出有利於解答的判斷。
我們發現四個數字之和是質數,從質數的概念除法,質數的約數只有 1 和它本身
由此我們可以肯定這四個數字中只出現 2 個不同的數字 就是 1 和一個質數。就是乘積。
可見這四個數字中有 3 個 1,另外一個是質數 個位數是質數的有,2,3,5,7 這四個。
根據排列組合從四個質數裡面選出 1 個, 放入四位數種的任意一個位置。
可見答案是 C4,1×C4,1=16 個
28. 一隊法國旅客乘坐汽車去旅遊中國長城,要求每輛汽車的旅客人數相等.起初每輛汽車乘
了 22 人,結果剩下 1 人未上車;如果有一輛汽車空著開走,那麼所有旅客正好能平均分乘到
其他各車上.已知每輛汽車最多只能容納 32 人,求起初有()名旅客
A、507      B、497 人      C、529 人    D、485 人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覺得就是一個數字遊戲,還是考察的質數概念問題。
還是看情況
情況(1): 每輛車子 22 人,多出 1 人
情況(2):開出 1 輛車子,剛好平均。
我們看 如果開出 1 輛車子 我們還是按照每輛車子 22 人 ,那麼就多出 22+1=23 人
注意:23 人是質數
不能分解因式,所以 所以 23 人如果要能被平均分配到剩下的車子上,說明每輛車子只能再添
1 人。不能添 23 人因為車子的最大容量是 32 人 如果再添 23 人那就是 45 人超出容量了。
好,分析到這裡我們就知道 開走 1 輛車子 還剩下 23 輛 剛好每輛 1 人。 所以原來是 24 輛車子。
那麼總人數就是 22×24+1=529 人

29. 如果 2 斤油可換 5 斤肉,7 斤肉可換 12 斤魚,10 斤魚可換 21 斤豆,那麼 27 斤豆可換( )


油。
    A.3 斤 B.4 斤 C.5 斤 D.6 斤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看上去很好玩,就好像古代尚未有錢幣的時候商品的流通就是通過這樣的等價交換。

我們發現起始的油換肉。最重又回來了豆換油。形成了一個循環。
我們可以將兌換左邊的物品放在一起,兌換右邊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等式關係。
如: 2×7×10×27=5×12×21×A,這樣很容易解答出 A=3
答案就是 A 了

30. 若干名家長(爸爸或媽媽,他們都不是老師)和老師陪同一些小學生參加某次數學競賽,
已知家長和老師共有 22 人,家長比老師多,媽媽比爸爸多,女老師比媽媽多 2 人,至少有 1 名
男老師,那麼在這 22 人中,爸爸有多少人?
    A. 3 B.4 C.5 D.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除了總人數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值,而問題確實要求一個確切的數值,由此我們可以肯
定這是一個完全符合極限法的題目,所以的數值只能有一個數值滿足。
那麼我們就開始按照極限法來假設。
總人數 22,
(1)家長比老師多,那麼家長至少 12 人  老師最多 10 人

(2)媽媽比爸爸多,那麼說明媽媽至少 7 人,爸爸最多 5 人

(3)女老師比媽媽多 2 人  那麼女老師至少 7+2=9 人, 因為老師最多 10 人。說明男老師最多


就是 1 人,

(4)至少有 1 名男老師。 跟(3)得出的結論形成交集 就是男老師就是 1 名。


以上情況完全符合假設推斷。 所以爸爸就是 5 人

31. 某路公共汽車,包括起點和終點共有 15 個車站,有一輛車除終點外,每一站上車的乘客中,恰好

有一位乘客到以後的每一站下車,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問這輛公共汽車最少要有多少各座

位?

    A53 B54 C55 D5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實際上是尋找何時是峰值,我們按照題目的要求,所有的條件都是選擇最小數字完成,

那麼就符合題目的要最少需要安排多少個座位。

題目要求: 汽車駛出起始站 在後面的每站都有人下車,一直到最後一直站。那說明起始站上

車的最少人數應該是 14 人(確保每站都有一個人下車)

同理要的前面上車的人 後面每站都有 1 人下車,說明第 1 站上車的人 至少是 13 人。以此類推。

第 2 站是需要 12 人 ,第 3 站需要 11 人。。。。

我們看車子上面什麼時候人數最多。當上車人數>=下車人數的時候 車子上的人一直在增加。

知道相等 達到飽和 。

我們看到上車的人數從起始站開始,下車的人數也是從起始站開始。列舉一下

起始站(上車):14,13,12,11,10,9,8,7,6,5,4,3,2,1,0

起始站(下車):0 ,1, 2, 3, 4, 5,6,7,8,9,…………..

我們發現當上車人數=7 的時候下車人數也是 7

達到最大值

所以答案是

14+(13-1)+(12-2)+(11-3)+(10-4)+(9-5)+(8-6)=56 人
32. 自然數乘 1999,末尾 6 位數都是 9,是哪個數?( )

    A .2001 B.2011 C.2111 D.20001

―――――――――――――

【湖北華圖解析】

此題看上去貌似很複雜,其實還是我們常見的考察知識點

我們知道這個數末尾 6 個數字全是 9 ,如果這個數字+1,那麼末尾 6 個數字應該都是 0 了

我們根據平方差公示 這個數的開方應該是 3 個 0

A^2-1=(A+1)*(A-1)

因為一個數字是 1999

只能是 A-1=1999

A=2000

那麼另外一個數字就是 A+1=2001

選A

33. 參加會議的人兩兩都彼此握手,有人統計共握手 36 次,到會共有()人。

    A. 9    B. 10    C. 11    D. 12

-------------------------

【湖北華圖解析】

每個人握手的次數是 N-1 次,N 人就握手了 N×(N-1)次 但是每 2 個人之間按照上述方法計

算重復了一次。 所以要除以 2, 即公式是 N×(N-1)÷2=36  這樣 N=9

如果不理解。我們還可以這樣考慮

假設這些人排成一排。 第一個人依次向排尾走去。一個一個的握手。第 2 個人跟著第一個人也

是這樣。第一個人是 N-1 次。第 2 個人是 N-2 次 第 3 個人是 N-3 次

、、、、、、最後第 2 人是 1 次,最後一個人不動,所以他主動握手的次數是 0 次。
這樣我們就看出這些人握手的次數是一個線段法則規則 我在我的 45 題練習裡面解析了關於線

段法則的運用情況

即總握手次數就是 1+2+3+4+5+、、、、、、+N-1    計算公式 就是(首項+尾項)×項數

÷2

當然如果是這樣的題目 你還可以通過排列組合計算 這麼多人中 任意挑出 2 人即多少種就有多

少次握手: Cn 取 2=36  也就是  N×(N-1)÷2!=36  解得 N=9  這個只適用於比較簡單的握手

遊戲 取 2 如果 C 取值大於 2 則就不要用排列組合了,

例如這樣一道例題:
某個班的同學體育課上玩遊戲,大家圍成一個圈,每個人都不能跟相鄰的 2 個人握手,整個遊
戲一共握手 152 次, 請問這個班的同學有( )人
A、16 B、17 C、18 D、19
【天使在唱歌解析】此題看上去是一個排列組合題,但是卻是使用的對角線的原理在解決此題。
按照排列組合假設總數為 X 人則 Cx 取 3=152 但是在計算 X 時卻是相當的麻煩。 我們仔細來
分析該題目。以某個人為研究對象。則這個人需要握 x-3 次手。每個人都是這樣。則總共握
了 x×(x-3)次手。但是沒 2 個人之間的握手都重復計算了 1 次。則實際的握手次數是 x×(x-
3)÷2=152 計算的 x=19 人

34. 商場的自動扶梯勻速自下而上行駛,兩個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於是在行駛的扶梯上,男
孩每秒向上行走 2 個階梯,女孩每 2 秒向上走 3 個階梯。如果男孩用 40 秒到達,女孩用 50 秒
到達,則當電梯停止時,可看到的扶梯級有:
A  80  B  100  C 120    D 140
――――――――――――――
【湖北華圖解析】
關於電梯問題實際上也是一種行程問題,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牛吃草」問題:但跟行程問題
卻又很大的不同!下面就來說說其不同之處!
行程問題裡面我們常見的有 2 種
一種是相遇問題:同時想向而行! 何時相遇的行程問題。

一種是追擊問題:是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人的前面,兩個人同方向走。後面的人速度快,前面人
速度慢,什麼時候能追上的問題。

我們先分析 2 種模型:
(1): 人的方向跟電梯方向同向
,當人在扶梯的底端開始往上走。而扶梯也是自動往上走,方向相同,我們發現雖然方向相同,
但是扶梯是幫助人往同一個方向走的。並且共同走過了扶梯的總級數,
說明(人的速度+扶梯的速度)×時間=扶梯級數,這就好比行程問題裡面的相遇問題。這不
過這裡的方向是同向。
(2):人的方向跟電梯方向反向, 人本來是向上走的,但是扶梯的速度是向下的。行程了反
向,人走的路程往往被扶梯同時間內出來的級數抵消一部分。所以人的速度一定要大於扶梯的
速度才能到達頂部。當到達頂部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就是(人的速度-扶梯的速度)
×時間=扶梯級數。 這就好比行程問題裡面的追擊問題,只不過這裡的方向是相反 !

我們再來分析例題:首先確定是同向。確定為相遇問題
速度和×時間=電梯級數
對於男生: (2+V 電梯)×40
對於女生: (1.5+V 電梯)×50
建立等式關係: (2+V 電梯)×40=(1.5+V 電梯)×50

解得 V 電梯=0.5 則電梯級數=2.5×40=100 或者 2×50=100

例如我們在舉例一個反向的例子:
【例題練習】:商場的自動扶梯勻速自上而下行駛,兩個孩子從下往上走,於是在行駛的扶梯
上,男孩每秒向上行走 2 個階梯,女孩每 2 秒向上走 3 個階梯。如果男孩用 50 秒到達,女孩用
40 秒到達,則當電梯停止時,可看到的扶梯級有:

A  80  B  100  C 120    D 140

35. 有甲乙兩杯含鹽率不同的鹽水,甲杯鹽水重120克,乙杯鹽水重80克.現在從兩杯倒
出等量的鹽水,分別交換倒入兩杯中.這樣兩杯新鹽水的含鹽率相同.從每杯中倒出的鹽水是
多少克?

A 24
B 48
C 32
D 16
――――――――――――――――
【湖北華圖解析】
公式: mn/(m+n)=120*80/(120+80)=48
公式的由來是通過 2 個十字交叉法得到的
你假設交換的部分是 a 克鹽水
假設 120 克的鹽水濃度是 P1, 80 克的鹽水濃度是 P2,
交換混合後相同的濃度是 P
那麼對於 120 克的鹽水來講建立十字交叉法

120-a(P1)                            P-P2   
              P
a(P2)                                P1-P

我們得到 (120-a):a=(P-P2):(P1-P)
那麼對於 80 克的鹽水來講建立十字交叉法
80-a(P2)                          P1-P   
             P
a(P1)                              P-P2

我們得到
(80-a):a=(P1-P):(P-P2)
根據這 2 個比例的右邊部分我們可以得到
(120-a):a=a:(80-a)
化簡得到  a=120×80/(120+80)  說明跟各自的濃度無關!
補充方法:
因為 2 種溶液的混合濃度相等。其實可以看作是先將 2 種溶液直接混合,在按照比例分開成 2
部分。所以我們假設交換了 a 克
a 克相對於 120 克的溶液剩下部分的比例也就是滿足濃度之間的差值比例
跟原始的參照質量也是同一比例。即
(120-a)/a=120/80  a=48 克
或者 (80-a)/a=80/120  a=48 克

36. 甲乙兩人各坐一遊艇在湖中划行,甲搖漿 10 次時乙搖漿 8 次,而乙搖漿 70 次,所走的路程等於


甲搖漿 90 次所走的路程,現甲先搖漿 4 次,則乙搖漿多少次才能追上?

A. 14  B.16    C.112    D.124

―――――――――――――
【湖北華圖解析】
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求出其速度!
甲搖漿 10 次時乙搖漿 8 次 知道甲乙頻率之比=5:4
而乙搖漿 70 次,所走的路程等於甲搖漿 90 次所走的路程 則可以得到每漿得距離之比是甲:乙
=7:9
所以,我們來看 相同時間內甲乙得速度之比,5×7:4×9=35:36
說明,乙比甲多出 1 個比例單位
現在甲先划槳 4 次, 每漿距離是 7 個單位,乙每漿就是 9 個單位, 所以甲領先乙是 4×7=28 個
單位
而事實上乙每 4 漿才能追上 36-35=1 個單位,說明 28 個單位需要 28×4=112 漿次追上! 選 C

37.
一個游泳者逆流游泳,在A橋遺失一隻空水壺,水壺浮在水面,隨水漂流.游泳者繼續逆游了
1小時到達D橋,發覺水壺遺失,休息了12分鐘再游回去找尋水壺,又游了1.05小時後,
在B橋找到了水壺.求A,D兩橋的距離是A,B兩橋距離的幾倍.
A.1.5 倍    B 4/3 倍    C 2 倍      D 2.5 倍
―――――――――――
【湖北華圖解析】
B。。。。。A。。。。。。。。。D
從 A 掉下是逆水行使到 D 跟水壺的速度差都是靜水速度。時間 1 小時,從 D 到 B 是順水行使,
跟水壺的速度差也是靜水速度。 所以追上水壺用時也應該是 1 小時。 但是因為中間休息了 12
分鐘,水壺還在飄向 B 所以才會延長了追上的時間延長了 1.05-1=0.05 小時
說明:
水壺速度:游泳者的靜水速度=時間的反比=0.05 小時:12 分鐘=1:4
AD=1 小時的逆水=(4-1)的水流速度
AB=(1+1.05+0.2)小時的水流速度=2.25
AD:AB=3/2.25=4/3

38.
機場上停著 10 架飛機,第一架起飛後,每隔 4 分鐘就有一架飛機接著起飛,而在第一架飛機
起飛後 2 分鐘,又有一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以後每隔 6 分鐘就有一架飛機在機場上降落,降
落在飛機場上的飛機,又依次隔 4 分鐘在原 10 架之後起飛。那麼,從第一架飛機起飛之後,
經過多少分鐘,機場上第一次沒有飛機停留?
A 104    B 108    C 112    D 11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類似於「青蛙跳井」問題,我們不能直接求最終結果,否則我們會忽略在臨界點狀態
的一些變化。
碰到這種問題 首先就是求臨界點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發生時的狀況怎麼樣。這樣才好判斷。
例如「青蛙跳井」問題, 10 米深的井,青蛙每次跳 5 米 就會下滑 4 米。 問幾次能夠跳上來。
這個題目的臨界點就是當青蛙最後一次跳 5 米的時候剛好到井口!也就是說我們只需研究到青
蛙跳到 10-5=5 米的地方,這裡都是常規計算 (10-5)/(5-4)=5 次。最後一次的時候 我們就
無需考慮下滑了 因為已經到頂了。
同樣這個題目很多人做出 116 分鐘,其原因就是犯了這個錯誤。 我們必須先求臨界點。
所謂的臨界點就是
當機場剩下 1 架飛機的時候
假設是 N 分鐘剩下一架飛機!
N/4 +1= (N-2)/6 + 1 +(10-1)
為什麼兩邊都+1 那是因為這是植樹問題。 從 0 分鐘開始計算的 所以要多加 1 次
解得 N=104 分鐘
所以我們知道 104 分鐘的時候是臨界點 飛機場只有 1 架飛機沒有起飛。
當 108 分鐘的時候,飛機起飛了。 而下一架飛機到機場則是在 110 分鐘的時候,
所以從 108~110 這段時間是機場首次出現沒有飛機的現象!
答案應該選 B

39. 某校參加「祖衝之杯」數學邀請賽的選手平均分是 75,其中男選手比女選手人數多百分之


八十,而女選手比男選手的平均分高百分之二十,則女選手平均分是多少?
    A75    B 90    C70      D84
―――――――――――――――
【湖北華圖解析】
方法一:
就這個題目你可以建立十字交叉法來解答
假設男生平均成績是 a,女生 就是 1.2a
男生人數跟女生人數之比就是最終之比 1.8:1=9:5

男生: a                                    1.2a-75      (9)

                全班平均成績(75)

女生:1.2a                                  75-a          (5)

根據交叉法得到的比例 (1.2a-75):(75-a)=9:5
解得 a=70。女生就是 1.2a=84

方法二:
根據十字交叉法的公式我們發現,0.2a
是多出來的平均值,這就是兩者的差值.
根據我們上面衍生出來的公式 應該=最重比例之和 9+5=14 再乘以系數 M
0.2a=14M    得  a=70M
因為分數不可能超過 100    所以 M 只能=1,即 a=70,女生就是 1.2a=84

40. 甲車以每小時 160 千米的速度,乙車以每小時 20 千米的速度,在長為 210 千米的環形公路


上同時、同地、同向出發。每當甲車追上乙車一次,甲車減速 1/3 ,而乙車則增速 1/3 。問:
在兩車的速度剛好相等的時刻,它們共行駛了多少千米?(

A. 1250    B. 940    C. 760    D. 1310
―――――――――――――――――――――
【湖北華圖解析】
像這樣的行程問題,比例法是最佳的解答方法。 首先我們確定需要幾次相遇速度相等
我們先來看 需要多少次相遇才能速度相等
160×(2/3)的 N 次方=20×(4/3)的 N 次方
N 代表了次數 解得 N=3 說明第三次相遇即達到速度相等
第一次相遇前:
開始時 速度是 160:20=8:1 用時都一樣, 則路程之比=速度之比 =8:1
所以 8-1=1 圈對應的比例即 210 所以 2 人路程之和是 210÷7×(8+1)=270
第二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乙=4:1 用時都一樣, 則路程之比=速度之比=4:1
所以 4-1=3 等於 1 圈的距離對應的比例 即 210  所以 這個階段 2 人路程之和是 210÷3×(4+1)
=350
第三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乙=2:1 用時都一樣,則路程之比=速度之比=2:1
所以 2-1=1 對應的是 1 圈的比例 即 210  所以第 3 階段 2 人路程之和 是 210÷1×(2+1)=630
則總路程是 270+350+630=1250

41. 有一輛自行車,前輪和後輪都是新的,並且可以互換,輪胎在前輪位置可以行駛 5000 千米,

在後輪位置可以行駛 3000 千米,問使用兩個新輪胎,這輛自行車最多可以行多遠?

    A 4250 B 3000 C 4000 D 3750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主要是看單位內(1 千米)的消耗率,前輪是 1/5000, 後輪是 1/3000  單位內消耗的總和

是 1/5000+1/3000=4/7500,  因為兩個輪子的消耗總量是 1+1=2,所以可以行使 2÷4/7500=3750

千米

42. 有一類自然數,從第三個數字開始,每個數字都恰好是它前面兩個數字的和,直到不能寫
為止,如 257,1459 等等,這類數字有()個

A、45,B、60,C120,D、無數

――――――――――――――――――――

【湖北華圖解析】

此題主要把題目理解清楚,「直到不能為止」 這個是關鍵

例如: 123,1235,12358,這算一個數字,就是 12358, , 123 和 1235 還能繼續往下寫 題目要

求不能寫為止,所以不符合題目要求,

不過我們也發現 其實我們只要去看前 2 位就可以, 就能區別於其他數字 因為前 2 位決定後面

的數字。

看看前 2 位的組合

10,11,12,13,。。。。。。17,18,       

。。。。。。

60,61,62,63

70,71,72

80,81

90,

可見這是呈現一個等差數列規律

個數為 (1+9)×9÷2=45

43. 有一水池,單開 A 管 10 小時可注滿,單開 B 管 12 小時可注滿,開了兩管 5 小時後,A 管壞

了,只有 B 管繼續工作,則注滿一池水共用了多少小時?( )
A.8 B.9 C.6 D.10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拿出來說,是要引起大家重視的,主要是學會識別題目設置的障眼法,

如果我們按部就班的來做,恐怕需要多費些時間。所以我們在看完題目可以迅速的做一個思考。

什麼思考?

題目問:則注滿一池的水共用多少小時?我們知道乙全程都在參與。所以實際上乙工作了多少

小時,就是我們最終要求的結果。

從工作的情況看,A 參與了 5 小時  則相當於 5/10=1/2  還剩下 1/2  這部分都是乙做的。乙做 1/2

需要多少時間呢  12×1/2=6 小時  答案就是 6 小時

44. 五個人的體重之和是 423 斤,他們的體重都是整數,並且各不相同。則體重最輕的人最重

可能是()

A80  B82  C84  D86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跟一道分花的題目是「姊妹」題型!我把這個題目作為例題給大家練習

就本題來看。題目要求最輕的人最重是多少?  而且 5 個人的體重各不相同。也就是說,總體重
一定的情況下。數字大的盡可能和數字小的靠近 那樣數字小的才會相對最重。

只有連續自然數滿足這個條件。

我們看,5 個人的總重量是 423 斤, 根據連續自然數的特徵,423/5=中間數(平均數)=84 余

數是 3

那麼我們知道這 5 個自然數的序列是 82,83,84,85,86 還剩下 3 斤不可能分配給最小的幾個

人 否則他們就會跟後面的數字重復了 所以這 3 斤應該是分配給最重的幾個人,對輕者無影響。

答案就是 82  選 B 

例題:現有鮮花 21 朵分給 5 人,若每個人分得的鮮花數目各不相同,則分得鮮花最多的人至

少分得()朵鮮花。

A.7    B.8    C、9  D.10

45. 有一項工程,甲、乙、丙三個工程隊每天輪做。原計劃按甲、乙、丙次序輪做,恰好甲用

整數天完成;如果按乙、丙、甲次序輪做,比原計劃多用 1/2 天完成;如果按丙、甲、乙次序

輪做,也比原計劃多用 1/2 天完成。已知甲單獨做用 10 天完成,且三個工程隊的工作效率各不

相同,那麼這項工程由甲、乙、丙三對合作要多少天可以完成?

A.7    B.19/3    C.209/40    D.40/9


―――――――――――――――

【湖北華圖解析】

我們先把題目告訴我們的條件分類

(1)甲,乙,丙  甲整數天  (注意,甲收尾 剛好完成)

(2)乙,丙,甲,多用 0.5 天  (剩餘的部分給乙做,也是需要多做 0.5 天,即丙做.)

(3)丙,甲,乙,多用 0.5 天。 (剩餘的部分給丙做,也是需要多做 0.5 天,即甲做)

甲單獨做 10 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 1/10

看(3)  甲的 1/10  給丙做,丙需要 1 天 還得讓甲做半天。 所以丙的效率是甲的一半。即為 1/20

再看(2),1/10=乙+1/20×0.5  得到乙的效率是 3/40

合作需要 1/(1/10+3/40+1/20)=40/9  選 D

46. 某服裝廠有甲、乙、丙、丁四個生產組,

  甲組每天能縫製 8 件上衣或 10 條褲子;

  乙組每天能縫製 9 件上衣或 12 條褲子;

  丙組每天能縫製 7 件上衣或 11 條褲子;  

  丁組每天能縫製 6 件上衣或 7 條褲子。

現在上衣和褲子要配套縫製(每套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則 7 天內這四個組最多可以縫製

衣服多少套)

A 110 B 115 C 120 D125

――――――――――――――――――――
【湖北華圖解析】

主要我們採用的主要思路是:讓善於做褲子的人做褲子,善於做上衣的人做上衣。這樣才能發

揮各自的長處,保證最後的總數最大。相等的可以做機動的補差!進行微調!

綜合系數是(8+9+7+6):(10+12+11+7)= 3:4

單獨看 4 個人的系數是

4:5  大於綜合系數

3:4 等於綜合系數

7:11 小於綜合系數

6:7 大於綜合系數

則 甲,丁做衣服。 丙做褲子。 乙機動

7×(8+6)=98

11×7=77

多出 98-77=21 套衣服

機動乙根據自己的情況 需要一天 12+9 套褲子才能補上  9/(12-9)=3  需要各自 3 天的生產(3 天

衣服+3 天褲子)+1 天褲子

則答案是 衣服 98+3×9=125  褲子是 77+4×12=125

47. 五個瓶子都貼了標籤,全部貼錯的可能性有多少種?
    A6                  B.12                C.26                  D44

――――――――――――――――――

【湖北華圖解析】

首先我們從簡單的 1 封信開始

1 封: 不可能貼錯    0 種

2 封: 貼錯的情況是相互交換 1 種

3 封: 貼錯的情況是 2 種
4 封: 貼錯的情況是 9 種

5 封: 貼錯的情況是 44 種

大家就像記住平方數一樣記住就可以了,一般如果考試考到 也就是查不到在 5 以內的情況。

好 我們接著對這些數字形成的數列進行歸納: 0,1,2,9,44

得到了這樣一個遞歸公式:

Sn=n×S(n-1)+(-1)^n

Sn 表示 n 個貼錯的情況種數

如 S1=0

S2=2×S1+(-1)^2=1

S3=3×S2+(-1)^3=2
S4=4×S3+(-1)^4=9

S5=5×S4+(-1)^5=44

48. 某書店得優惠政策,每次買書 200 元至 499.99 元優惠 5%,每次買書 500 元以上(含 500 元)優
惠 10%,某顧客買了 3 次書,如果第一次於第二次合併買比分開買便宜 13.5 元,如果三次合併
買比三次分開買便宜 39.4。已知第一次付款是第三次付款得 5/8,求第二次買了多少錢書?
A115      B120    C125    D130

―――――――――――――――――――――

【湖北華圖解析】

第一次與第二次購書的合價=13.5/5%=270
第三次購書優惠=39.4-270*10%=12.4
如果第三次購書原價=12.4/10%=124
則三次購書款=270+124=394,
不符合題意
所以第三次購書款應該是 200 以上的,即已經享受優惠。
則第三次購書原價=12.4/(10%-5%)=248
第一次書價=248*5/8=155
第二次書價=270-155=115

49. 電車公司維修站有7輛電車需要進行維修.如果用一名工人維修著7輛車的修復時間分別
為12.17.8.18.23.30.14分鐘.每輛電車每停開一分鐘經濟損失為11元.
現在由3名工人效率相等的維修電車,各自獨立工作。要使經濟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最少損
失多少錢?
A 2321  B 2156  C 1991  D 1859

―――――――――――――――――――――――――

【湖北華圖解析】

這是一道統籌問題,抓住題目的關鍵 :耗時多的放到最後 這樣大家等待時間就少


A:8      17  30  耗時=8×3+17×2+30=88
B:12    18    耗時 12×2+18=42
C:14    23  耗時 14×2+23=51
總耗時=88+42+51=181
則費用是 181×11=1991

50. 1^2007+3^2007+5^2007+7^2007+9^2007 的值的個位數是()

A、2  B、3  C、5    D、7

―――――――――――――――

【湖北華圖解析】

這裡不再多說 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總結的規律

當某 2 個數的個位數之和是 10 的時候這 2 個數字的相同奇數次方的個位數和還是 10,相同的


偶數次方的個位數相同。

舉例: 4^4 跟 6^4: 4+6=10  那麼他們的偶數次方個位數相同 4^4=256  6^6=個位數也是 6

4^5 和 6^5 次方  其個位數之和是 4+6=10

此題我們先分組 (1,9)(3,7)(5)  根據上述規律

其次方數是 2007  奇數次方。 那麼其個位數之和是 10+10+5=25  則答案是選 C

51. 甲,乙,丙三個人共解出 20 道數學題,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 12 道題,每道題都有人解出.只有一


人解出的題叫做難題, 只有兩人解出的題叫做中等題,三人解出的題叫做容易題,難題比容易題多
( )題?
A、6 B、5 C、4 D、3
――――――――――――――――
【天使在唱歌解析】

第三題需要結合文氏圖來理解了,畫圖會很清楚的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818850.html 第 14 題
我們設 A 表示難題,B 表示中檔題目,T 表示簡單題目
(1):A+B+T=20
(2):A+2B+3T=12×3 這個式子式文氏圖中必須要記住和理解的
將 (1)×2-(2)=A-T=4
這就是我們要求的難題比簡單題目多出 4
可能很多人都說這個方法太耗時了,的確。在開始使用這樣方法的時候費時不少。當你完全瞭
解和熟練運用:A+2B+3T 這個公式的時候,這個題目我在第一部分就有說明!

52. 甲夫婦邀請 乙丙兩對夫婦來家做客,大家隨意圍坐在一個圓桌上用餐。請問每對夫婦相鄰


而坐的概率是多大?
A. 1/15 B.2/15 C1/5 D.4/15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必須先掌握一個基礎知識
環形排列跟直線排列的區別。 我們知道直線排列 例如 5 個人站成一排 有多少種方法 P55=
120,
但是如果問 5 個人圍成一圈有多少種方法呢? 我們必須注意環形排列的特別之處, 環形的開
始也就是結束。首尾相連的。 所以沒有絕對位置之分,只有相對位置。 所以第一個人一般是
作為參照物。不參與全排列。所以 5 個人圍成一圈是 P44=24 種方法

再看這個題目。
先看 三對夫婦六個人全排列應該是 P55=120 種
滿足條件的情況:我們我可以先將這三對夫婦捆綁 視為 3 個人 那麼圍成一桌的全排列是 P22=
2 種,然後我們再對每對夫婦進行調換位置 那就是 2*2*2=2^3
所以滿足情況的方法有 2×8=16 種
答案是 16/120=2/15

53. 一個袋里有四種不同顏色的小球,每次摸出兩個,要保證有 10 次所摸的結果是一樣的,至


少要摸多少次?
A 55 B 87 C 41 D 91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是一個典型的「抽屜原理」題目!
碰到抽屜原理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需要去尋找什麼是抽屜。其次是抽屜的個數。 當這些都
確定以後。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條件 對抽屜進行極限化分配。
什麼是抽屜,題目中告訴我們 四種不同顏色的小球任意取 2 個小球組成的不同組合,這裡就是
指不同顏色的搭配形成的組合
那麼我們看 有多少個抽屜(組合)呢
4 種顏色的搭配應該是 分兩種情況
(1) 不同顏色的組合: C(4,2)=6
(2) 相同顏色的組合: C(4,1)=4
很明顯了 抽屜(組合)的種數就是 6+4=10 種
要的 10 次所摸的結果一樣。最壞的情況就是每種組合都會摸到最大限度
最大限度就是 10-1=9 種
所以答案是 9×10+1=91 選 D

54. 已知連續四個自然數的積是 1680,這四個數的和是( )


A、22 B、24 C、26 D、28
------------------------------
【湖北華圖解析】

此題是個不錯的題目,屬於比較簡單的題目。方法有 3 種。
方法一:分解因式法
1680=2×2×2×5×6×7 一目瞭然 這四個數是 5,6,7,8 和為 26。這個方法對於比較小的數字適
合。如果數字比較大的話。分解因式是個耗時的做法。另外當四個連續自然數全是合數的情況,
那麼分解因式來解決此類型題目就更加困難。

方法二:數字特性法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數字規律常識:連續四個自然數的乘積必是一個數的平方-1
數字概念特性 N 的平方=(N+1)×(N-1)+1 也就是說 一個數的平方=這個數的兩邊數字
乘積+1。根據這個我們可以確定 1681 是某個數字的平方=41 的平方 可以直接估算出來。根
據上述特性 1680=40×42 則結果出來了 42=6×7 40=5×8

方法三:排除法
根據選項我們發現最小的是 22,最大的是 28 連續四個自然數之和。大概是在 4~9 這個範圍內
的某四個連續自然數,稍微試一試就出來了

55. 甲乙丙三人共同進貨回來,在平均分配的時候,甲比丙多了 3 噸,丙比乙少了 3 噸, 為了


公平起見,甲乙各自給了丙 12000 元。 則每噸貨值( )元
A、4000 元 B、8000 元 C、16000 元 D、12000 元
――――――――――――――
【湖北華圖解析】

此題非常的好,這是一個參照物選擇的問題。從題目表面看似乎就是甲乙跟丙的比較。其實是
三者跟平均數的比較。平均數才是這個題目的參照標準。如此題:
我們知道,甲乙比丙都多了 3 噸,則總共多了 3×2=6 噸。平均分給 3 個人。則每個人是 2 噸。
相比原先多出 3 噸的情況,甲乙其實都是只比平均數多了 1 噸。公平起見。每個人都應該分得
平均數。現在甲乙都是多拿了 1 噸,則 每個人付出的 12000 元就是 1 噸貨物的錢。此題選 D

56.有 8 件產品,其中有 3 件是次品,能夠恰好在第 5 次找出 3 件次品的概率是()


A 3/28 B 1/8 C 1/7 D 3/56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我們先看 8 件產品裡面任意去 3 種次品的情況是多少種 C(8,3)=56


再看恰好是第 5 次找到 注意這句話的「恰好」這個詞
一般情況是 第 5 次肯定就是最後第 3 個次品被找到
前面 4 種情況就出現了 2 個次品,所以是 C(4,2)=6 種
注意,這裡還隱藏了一種情況,那就是前面 5 次都是好成品,沒有次品。那麼就可以確定剩下
的 3 個都是次品。
則第 5 次能夠恰好找到次品的種數是 6+1=7 種
則概率是 7/56=1/8

57.某食堂有大、中、小三種碗共計 1060 只、按照規定,2 人一個小碗,3 人 2 個中碗,5 人 3


個大碗。某日中午該食堂開飯。所有碗都被用光。問此時來進餐的有( )人
A、480 B、600 C、640 D、720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先來介紹基礎的方法
解法一:
根據食堂規定:2 人一個小碗,3 人 2 個中碗,5 人 3 個大碗 則表示 1 個人佔用了 1/2 個小碗,
2/3 個中碗,3/5 個大碗 則一個人需要(1/2+2/3+3/5)=53/30 個碗。1060 個碗中有 1060÷53/30=
600 個 說明就有 600 個人
解法二:
我們看 2,3,5 的最小公倍數是 30 ,那麼我們看 30 人需要 30÷2=15 個小碗,30÷3×2=20 個中
碗,30÷5×3=18 個大碗。則 30 個人總共需要 15+20+18=53 個碗,1060 中有多少 53 個碗 就
有多少個 30 人,1060÷53=20 則總人數是 20×30=600 人

58-1. 某品牌啤酒可以用 3 個空瓶再換回 1 瓶啤酒,某人買回 10 瓶啤酒,則他最多可以喝到


()瓶啤酒?
A 13 B 14 C 15 D16
58-2. 5 個空瓶可以換 1 瓶汽水,某班同學喝了 161 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來的空瓶
換的,那麼他們至少要買汽水多少瓶?
―――――――――――――

【湖北華圖解析】

這 2 道題目是同屬姐妹題。
58-1 這道題目 是通過 3 個空瓶去換 1 瓶啤酒。這裡需要瞭解的是 存在酒瓶相差 1 個的情況下
可以借空瓶的說法。 3 空瓶=1 瓶酒 我們發現這換來的 1 瓶酒 也有一個酒瓶 實際上我們發現
是 2 個空瓶換了一瓶酒(不含瓶子) 而最重的結果也是不留任何空瓶全部兌換出去了
所以我們實際上就是看 10 個空瓶可以換多少酒瓶裡面的酒 10/2=5 瓶
答案就是 10+5=15

再看 58-2,
我們先知道了 總共喝了 161 瓶。 還知道空瓶換酒是 4 個空瓶換 1 瓶酒。假設原來是購買了 a 瓶
酒。根據上述推理 我們可以得到 a+a/(5-1)=161 解得 a=644/5=128.8 這裡注意 因為存在借酒瓶
的問題。所以碰到小數不管是多少 直接進一 所以答案是 129

或者你可以採用「求余反商」的方法
我們知道 5 個空瓶換一個。 那麼實際上這個同學是喝掉了 161 個空瓶的汽水。 應該說 5 個空瓶
跟換來的 1 瓶看作一組 就是 5+1=6 個瓶子。
我們看看這 161 裡面有多少個
161/6=26 余數是 5
(26+5)/6=5 余數是 1
(5+1)/6=1
實際上就是多喝了 26+5+1=32 瓶
原來購買的就是 161-32=129 瓶!

59. 甲乙 2 人相約中午 12 點至 1 點鐘見面,並約定「第一人到達後可以在等第二人 15 分鐘後不


見人來就可離去。」假設他們都以各自設想的時間來到見面地點,則他們 2 人能見上面的機率
有多大?  
A.1/16;  B.1/4;   C.3/8;   D.以上三者均不對
―――――――――――――――
【湖北華圖解析】

我們先看這個圖形:
我們可以將概率問題轉換為計算圖形面積問題。
x,y 坐標表示 2 個人等待的時間時刻。
中間部分構成的就是其相交的面積
真個面積 我們把一個單位看作 15 分鐘, 那麼整個面積就是 4×4=16 個單位。 其中相交的部分
就是中間斜著的部分
面積是 1×1+根號 2×3 根號 2=1+6=7 所以 概率是 7/16

60. 將 50 個蘋果分成相同的 3 堆,每堆至少 1 個,有多少種分法?


A 200 B 208 C 216 D 243
----------------------
【湖北華圖解析】

這個題目 我們可以先將其看作插孔法來研究
那麼就是 C49 取 2=1176 事實上插孔法是針對的不同組不同分類的情況來做的,這裡是相同的
堆。所以計算重復了我們按照三個堆各不相同為標準,如果三個各不相同,那麼插孔法得到的
結果就是 P33=6 種,但是這個題目裡面插孔法得到的情況有些不是 6 種的,下面我們就對這
些不是 6 種的情況進行研究。 努力把這些情況恢復到 6 種, 事實上因為不去分組,所以的 6 種
情況都是一樣的,所以除以 6 就是我們需要的結果
1,1,48
2,2,46,
3,3,44
4,4,42
.。。。。。
50/2=25
所以直到
24,24,2
這樣的情況少算了 P33-P33/P22=3 次
所以一共少算了 24×3=72
按照標準情況來看應該是 1176+72=1248 種
所以我們每組都需要扣除 6 種情況變為 1 種 因為不區分組
所以答案是
1248/P33=208 種

例一:100 名學生要到離校 33 千米處的少年宮活動.只有一輛能載 25 人的汽車,為了使全體


學生盡快地到達目的地,他們決定採取步行與乘車相結合的辦法.已知學生步行速度為每小時
5 千米,汽車速度為每小時 55 千米.要保證全體學生都盡快到達目的地,所需時間最少是?
解法
A...........P.....R.....C.....S.....T.....Q...........B
AQPTRSC=AQ+QP+PT+TR+RS+SC=(55/5)*QB=11QB=11份
總共考慮全程的 6 倍
按例題思路
S1+(1/3+2)=2 S  (S1=AQ+QP)
S2+(1/3+2/3+2*2/3)=2S  (S2=PT+TR)
S3+(2/3+1+2*1/3)=2S  (S3=RS+SC)
S1+S2+S3=11 份
11+(1/3+2)+(1/3+2/3+2*2/3)+(2/3+1+2*1/3)=6S
所以總路程 S=3 份
所以汽車走 2 份,人走 1 份
22/55+11/5=13/5

例二:有兩個班的小學生要到少年宮參加活動,但只有一輛車接送。第一班的學生坐車從學校
出發的同時,第二班學生開始步行;車到途中某處,讓第一班學生下車步行,車立刻返回接第
二班學生上車並直接開往少年宮,最終兩個班的學生同時到達少年宮。已知學生步行速度為每
小時 4 公里,載學生時車速每小時 40 公里,空車是 50 公里/小時,問第一班的學生步行了全程
的幾分之幾?
A.1/7  B.1/6  C.3/4  D.2/5
解析
A.......P........Q..........B
(40/5)QB<AQP<(50/5)QB
即 AQP 在10份到12份之間
又 AQP+1+2*1=2S(2倍全程)
所以13<2 S<15
即6.5<S<7.5(省略單位均為份)
步行佔全程就是1份/S
即應該在1/6.5 到 1/7.5 之間
所以為 1/7

例三:甲乙兩班同時從學校去公園,甲步行每小時 4 千米,乙步行每小時 3 千米,學校有一輛


汽車,它的速度是每小時 48 千米,這輛汽車恰好只能做一個班的學生,為了使這兩個班學生
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那麼甲與乙學生需要步行的距離之比是()。
A、15:11B、17:22 C、19:24D、21:27
未按天自一號例題思路解析
引用別人的(方法來自 sunbbird)
個人覺得此方法用於變速的解題很好,恆速選天字一號方法很好
解答:先來畫個全程圖
A。。。。。。P..............Q。。。。。。B
假設甲班先坐車,A 為學校起點,B 為公園終點,Q 為甲班下汽車的地點,P 為汽車接乙班的
起點
那麼 QB 為甲學生步行的距離,AP 為乙學生步行的距離
最短的時間內到達肯定是兩個班同時到達終點 B
那麼 AQ/V 車+QB/V 甲=AP/V 乙+PB/V 車   (AP+PQ)/48+QB/4=AP/3+(PQ+QB)/48
QB/4-QB/48=AP/3-AP/48  11QB/48=15AP/48  QB/AP=15/11
答案應該是 A

23. 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 20 個,可以提前 1 天完成。工作 4 天後,由於技術改進,


每天可多加工 5 個,結果提前 3 天完成,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A 300 B280 C360 D270
解析:
設總零件為 X 個
根據前後兩次天數一致列方程得:
x/20+1=(x-20*4)/25+3+4(切記要+4,因為前面用了4天)
解方程得 x=280

24. 某工作組有 12 名外國人,其中 6 人會說英語,5 人會說法語,5 人會說西班牙語;有 3 人即會說英


又會說法,有 2 人既會說法又會說西;有 2 人既會說西又會說英;有 1 人這三種語言都會說.則只會
說一種語言的人比一種語言都不會說的人多:
 A1  B2  C3  D5
解析,此方法沒有天字一號的公式普用
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可解析出每種具體人數
首先:三種都會:1人
只會兩種:
只會英法:3-1=2
只會法西:2-1=1
只會西英:2-1=1
只會一種:
只會英:6-1-2-1=2
只會法:5-1-2-1=1
只會西:5-1-1-1=2
一種也不會:12-1-(2+1+1)-(2+1+2)=2
所以只會一種比一種不會多:
2+1+2-2=3

25. 為了把 2008 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全國各地都在加強環保,植樹造林。某單位計劃


在通往兩個比賽場館的兩條路的(不相交)兩旁栽上樹,現運回一批樹苗,已知一條路的長度是
另一條路長度的兩倍還多 6000 米,若每隔 4 米栽一棵,則少 2754 棵;若每隔 5 米栽一棵,則
多 396 棵,則共有樹苗:( )
  A.8500 棵  B.12500 棵  C.12596 棵  D.13000 棵
設距離為 S,樹的樹木為 x,根據題意列出方程組
[(3S+6000)/4+1]*4=x+2754
[(3S+6000)/5+1]*4=x-396
根據方程組,消去 S 可以得到:
X=13000

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提速 20%,可以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走 120


千米後,再將速度提高 25%,則可提前 40 分鐘到。那麼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A、240 B、270 C、250 D、300

設速度為 x,距離為 S,根據兩次情況可列方程組:


S/(6x/5)=S/x-1;(1)
120/x+(S-120)/(5x/4)=S/x-2/3;(2)
由一式得 s/x=6 (3)
代 2 得 x=45
代入 3 得 s=27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