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41 卷第 1 期 惠州学院学报 Vol. 41. No.

1
2021 年 2 月 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Feb. 2021

国家认同的建构:
“ 自主选择”政策下新加坡华人
对华文教育认同的转向(1956-1987)1
周杰城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摘 要:1956 年,新加坡《教育政策白皮书》宣布一律平等对待英文、马来文、中文、淡米尔文等四种语言教育。
该政策的颁布意味着政府摒弃了之前对华文教育的限制政策,家长拥有自由选择子女上何种语言源流学校的权利。
然而,在该政策出台后,华人族群认同与教育认同形成了悖论关系。被赋予自由选择权后,原来担心自己族群文化
被压制、
坚守华文认同的华人群体反而通常将子女送入英校接受教育,更有甚者将华语视为不成功者的语言。新加
坡华校因招生人数逐步萎缩而走向衰落。在本质上,
“自主选择”政策破除了政策层面限制华文教育发展的桎梏,实
际上是借“自主选择”之名,行淡化华文认同之实。华文教育的颓势其实是新加坡力图建构超越语言和族群国家认
同的产物。
关键词:新加坡;华文学校;教育政策;教育认同
中图分类号:
K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5934(2021)01 - 0111 - 07
DOI:10.16778/j.cnki.1671 - 5934.2021.01.020

新加坡华文教育随着华南移民的到来,萌芽于 19 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
世纪初,在 19 世纪晚期获得较快发展。20 世纪初到 50
一、“ 自主选择”前后新加坡华文教育认同
年代前,新加坡当局对华文教育政策从“自由放任”转
变为“逐步限制”。1956 年后,劳工阵线政府听取《各 的兴衰
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中的意见,颁布“自主选择”政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政策历经了“自由放任”
“逐步
策,给予四种语言教育(英文、马来文、中文、淡米尔文) 限制”以及“自主选择”三个阶段,
“自主选择”政策的出
以平等,这意味着赋予家长自由选择教育源流之权力。 台始于 1956 年《各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与“自由放
新加坡立法院于同年发表《教育政策白皮书》将上述原 任”政策时期任由华文教育自生自灭,
“逐步限制”政策
则法律化。1959 年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选举中取得 时期不断限制华文教育而强化英文教育的政策不同,
胜利,亦接受上述《报告书》。然而,
“ 自主选择”的公 “自主选择”政策主张平等对待英文、马来文、中文、淡
平、自由政策实施后,华文教育体系却走向瓦解,华人 米尔文等四种语言,家长有权决定让子女上何种语言
群体对华校认同趋于淡化。至 1987 年,新加坡全国学 源流的学校。1956 年前后,新加坡华人对华文教育的
校统一源流后,所有中小学(除少数“华文特选学校” 认同呈现出明显的悖论局面。总体而言,尽管华文教
外)一律以英文作为第一语文并以英语作为各科教学 育被限制,但华人依然对华文表现出了强烈的认同,华
媒介语,华文仅仅成为国民教育中的华文科① 。
“ 自主 校规模发展较快,但此后自由选择背景下华人对华校
选择”政策的实施虽然破除了政策层面限制华文教育 的认同却走向弱化。
发展的桎梏,但实际上是借“自主选择”之名,行淡化华 (一)1956 年前新加坡华文教育认同之兴

文认同之实 ,并借此对新加坡国家文化认同进行重 20 世纪之前,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政策处于“自由
新建构③ 。本文将根据一手资料,对新加坡华文教育 放任”阶段,政府对华文教育的干预与资助几近于
认同的淡化及其背后国家认同建构的原因、经过进行 无[1]24。各源流教育完全仰赖于个人、侨民团体或传教

收稿日期:2020 - 09 - 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SS019)
作者简介:周杰城(1993 - ),男,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史,
E-mail:461249850@qq.com
·112 · 惠州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41 卷

机构[2]。尽管“先天不足”,华文教育还是在华人社会 5 月间,通过组织一个九人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华文
的支持下蓬勃地发展起来。据《海峡殖民地年鉴》 之过去、现状及将来可能发展的途径,以作为制订新教
(《Straits Settlements Annual Records》)记载,到 1884 年 育政策之参考。经过 10 个月的调查、研讨后,
《各党派
时新加坡已有“五十一所华人方言学校”
(“51 Chinese 华文教育报告书》出炉。报告建议:
(1)政府应尊重各
vernacular schools”
),学生总数达 708 人 。 [3]
民族文化,平等对待四种语言的教育(英文、马来文、中
步入 20 世纪后,因华人社会的政治活动,新加坡 文、淡米尔文);
(2)对于政府学校及享受政府津贴学校
的华文教育政策转向“逐步限制”。殖民政府于 1920 的拨款、对教职工供职所需门槛和教职工薪资须应一
年出台了一份只针对华校的政府文件《学校注册条 视同仁;
(3)各语言源流学校,小学时应引入双语教育,
例》。该条例规定:
“所有新旧学校、教员及校董一律要 至中学时再引入三语教育[10]47-50。该政策的颁布意味
注册。任何学校如果被怀疑从事政治或违反公共利益 着家长有自行决定子女上何种学校的权利。
的活动,总督便有权宣布该校为不法之学校,予以封 1956 年新加坡立法院颁布了《教育政策白皮书》,
闭” 。此外,殖民政府所给予的资金支持也十分有
[4]
其中政府接受了《各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中的建议:
限。据 1938 年的统计显示,殖民当局在英文源流学校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平等对待且尊重四种文化(英、
教 育 上 的 支 出 占 总 支 出 的 72.4%,而 华 文 教 育 仅 占 马、印、华)”
[11]
。自此,政府一改过去对华文教育的
4.2%[1]64。尽管这一时期华文教育经受诸多排挤,殖民 “钳制”方针,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给予各民族文化
政府所予经费亦为数寥寥,但这并未浇灭华人对华文 以尊重,对英校、华校的津贴“一视同仁”,这也让“自主
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支持。学校数量与学生人数的增加 选择”权经由平等对待四种文化的法律化而进一步得
便是华人对华文教育认同最好的佐证:1917 年初,新 到确认。
加坡有男校 15 所,1929 年新加坡华文学校有 204 所,至 1959 年,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选举中取得胜利,
1942 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当地华校数目已有 300 所 组织民选自治政府。7 月 1 日在立法院宣布接受新加
以上[5]。 坡立法院 1956 年《各党派华文报告书》,规定一律平等
在 1942-1945 年的日治沦陷期间,绝大多数的华 对 待 四 种 语 言 教 育(英 文 、马 来 文 、中 文 、淡 米 尔
校休学停办,不少华校的校舍甚至遭受很大的破坏 。 [6]
文)
[12]
。自此,
“ 自主选择”政策的基调便得以确立。
新加坡光复后,部分华校纷纷复校,新创办华校也在城 然而,在“自主选择”政策实施后,华校招生人数却不断
乡地区接二连三成立。期间,因殖民地政府的学校注 缩减。1987 年新加坡全国学校统一源流宣告了传统
册法令并不严格执行,华校得以蓬勃发展。至 1949 华文教育体系的瓦解。对此,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
年,新加坡的华校共有 319 所,容纳 71251 名适龄学童。 甚至在其回忆录中称
“华校消失了”
[13]47

这 7 万 余 名 孩 童 ,相 当 于 当 时 新 加 坡 学 生 总 数 的 笔者认为华文教育认同的衰落是造成华文教育的
60.25% 。至 1950 年前后,政府推行“十年教育计划”
[7]
颓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彼时,新加坡流传着这么一种
及“五年教育计划”,对华校严加管制,华校的发展趋势 论调:
“受教育越高的人在社会上越少用华语;成就越
才受到阻遏。全新加坡华校学生人数从 1951 年的 大的人越不愿讲华语,华语被视为不成功人士的语
50.97%,下降至 1956 年的 44.20% 。虽然华校生人数
[8]
言”
[14]
。此外,从当时李光耀对华人社会领袖的批评
有一定数量减少,但从当时的报刊中可一窥华人对华 也可见华文教育认同的衰落,李光耀批道:
“华社领袖
文教育认同之态度。华人希望“华文教育之优良传统 一方面捍卫华语华文,一方面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英校
得以获得注重及保存”,并指出“(政府)去年(1954 年) 读书,华文大学需要来自华文小学和华文中学的学生
支用公币,占全部教育费的 78%”,而对华校“支用公 作为生源,但就连陈六使这位以捍卫中华文化自居的
币,仅占全部教育费的 14%”,华人质疑“只此一端,则 英 雄 也 把 自 己 的 孩 子 送 去 英 校 ,南 大 还 有 什 么 希
过往待遇是否公平?是否合理?” 。华人通过报章呼 [9]
望”
[13]52
?据资料显示,1961 年华校小学入学的一年级
吁政府给予华校和英校以公平待遇的方式,恰恰反映 新生的人数便只占各语文源流的 39.3%,1971 年减到
了华人对于华文教育认同的坚守。 29.0%,到了 1983 年,只剩下区区的 2.0%[15]76。在如此
(二)1956 年后新加坡华文教育认同之衰 现实与舆论下,新加坡的“自主选择”政策所造成的华
1955 年新加坡大选,劳工阵线获得多数席位,受 文教育认同淡化已不言而喻。
命组阁。为彻底解决华文教育事宜,立法会于 1955 年
第1期 周杰城:
国家认同的建构:
“自主选择”
政策下新加坡华人对华文教育认同的转向(1956-1987) ·113 ·

二、
“ 自主选择”政策下华人华文教育认同 好地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政府公务员、银行职
淡化的原因 员、贸易等大多数高薪且享有高社会声望的岗位往往
都被英校生所占据[1]177。1894 年视学官给出的报告中
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曾说:
“当时(20 世纪 50 和 就曾提到,
“建立英校的目的就是为殖民地和本土各级
60 年代)的家长很精明地预见,孩子进入英校读书,将 政府以及商业中的文职人员培养人才”
[19]
。另据资料
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因此,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到英 显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接受了 8 年教育(即初二
校”
[13]3
。言下之意,就是将自己的子女送往英校而不 毕业)后,英校毕业生平均一辈子可挣 58,342 新币,而
送往华校,乃父母的自主选择,并非出于强迫。华人父 那些华校生只能挣到 4,518 新币,其间相差 11.4 倍!
母缘何逐渐舍弃华文教育认同,其原因如下: 接受了 10 年教育(即初四毕业)后,英校生一辈子可挣
(一)政府层面:
对第二语言的鼓励 121,557 新币,华校生一生只可挣到 43,715 新币,其间
自 1956 年《各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发表后,便明 也相差了 3 倍[20]48。1965 年新加坡独立后,为结合外
确倡导在华校中教习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 向型经济实现工业化,新加坡建立了许多出口公司,这
1960 年开始,第二语言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所有源 些公司大多由外国融资,并由外国人进行管理,英语能
流小学都必须学习第二语言(英校是学习母语,印、马 力是当时获取工作机会的“敲门砖”
[21]110
。总而言之,
华校则是学习英语),1966 年起华校初中生也必须学 父母选择让子女上英校,是希望子女有着更加光明的
习第二语言[16]。1968 年后,教育部又规定:华校必须 前途。此外,新加坡以英语为核心大力发展工业化与
使用英语为教学媒介语教授科学与算术这两门学科。 国际贸易的经济战略,也使华人家长对华文教育的认
1969 年开始,英语就成了华校学生升学毕业的必考科 同进一步疏远。
目。1971 年各源流学校学生参与“新加坡剑桥普通教 (三)教育体系层面:南大合并后,完整华教体系断
育证书”考试时统一使用一张试卷。1972 年起,教育 裂
部部长又宣布增加各源流学校的第二语言接触时间, 父母为孩子选择何种体系的教育,首先要考虑到
第二语言接触时间就从当年的 18% 升到 1973 年的 的是其升学前景。马来亚大学作为马来亚地区首屈一
25%,1974 年 又 增 加 到 33.3%,1975 年 增 加 到 了 指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前身马来联邦海峡殖民地医学
45%[17]。1974 年起,教育部规定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院,早在 1905 年建立之初,便拒收华校生。1949 年与
在小学离校考试中占等额分值。当时政府的教育政策 莱佛士学院合并升格为马来亚大学后,仍不招收华校
偏向,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鼓励华校学生能真正学好英 生。华校学生若想继续深造接受华文高等教育,只能
文,然而政策变动的另一面也是鼓励英校,办好第二语 前往中国[21]128。而 1949 年以后,英国殖民地政府对新
言的教学(对在英校上学的华族学生来说,第二语言就 加坡和马来亚的教育有诸多限制,不允许华文中学毕
是华文)。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虽有英校以学生母语 业生前往中国读大学,已赴中国读大学的学生也无法
作为当地科目之设,但往往因循苟且,未予以认真指 返回新加坡。因此在 1950 年,新马华人社群便萌生在
导。当学生的母语成为学校里必修、必考的学科之后, 新加坡设立华文大学的念头。1956 年 3 月 15 日南洋
英校与华校之间的界限,也许已不再那么泾渭分明,部 大学正式开学,但 1971 年后南大逐渐改以英文授课,
分华族家长便打消了送子女上英校便会摒弃自己族裔 1975 年更是将中文系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媒介语
文化的顾虑,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华文教育认同的淡 一律改为英语。1980 年 8 月,政府又将新加坡大学和
化。 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纯英文教学。此
(二)社会经济层面:发展离不开英语人才,英校生 外,1958 年成立的新加坡公艺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
就业前景好、
毕业收入高 的前身),自其创建以来就是以英语授课。成立于
新加坡是岛国,自身缺乏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主 1963 年的新加坡义安学院(义安理工学院的前身),原
要依靠国际贸易与工业化。在长期的殖民统治时期, 也是华文学校中的高等学府,但它在 1971 年也全面改
英语地位便一直处于其他语言之上,它不仅是当时唯 用英语为教学媒介语。当地所有大专学府皆采用英语
一的官方语言,而且也是主要的政治、法律和商业用 教学,原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
语[18]。在新加坡获得自治到独立以来,英语一直保持 被打破,华校生毕业后如若不通晓英语,其深造机会是
着这种特殊地位。新加坡英校生相比华校生往往能更 十分有限的。华文教育体系的断裂,无疑对新加坡华
·114 · 惠州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41 卷

文教育认同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族群相剥离,避免特定语言文化成为额定族群的符号。
(四)家庭层面:父母希望子女获得更好师资的教 新加坡实际上推行英文,本质就是越过主要族群另起
育 炉灶,以新的文化超越多数族群语言文化,旨在缓解多
之前已经谈到过,二战前,殖民政府对华校多采取 数族群对国家文化的主宰。1958 年人民行动党在建
限制政策,即便有政府资助的华校,那也只是华校中的 党四周年纪念特刊上的一篇名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国
极少数,所给予津贴也占教育总支出中的“凤毛麟角”。 家路线》的文章中亦指出“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归根
二战后,殖民政府虽有意落实免费的全民小学教育,但 究底是源于政治目标和立场。”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教
在政策实施中总是“厚此薄彼”,对英校的资金投入往 育政策是以国家为本,除了给予英、华、巫、印教育源流
往大大超过华校。英校在师资力量上,处处强于华校。 平等待遇外,还要拆除各种族之间的藩篱。他看到当
1947 至 1951 年间,除了“教室过于拥挤”与“校舍卫生 时只有在英校,三大种族(华族、马来族、印族)的儿女
条件差”之外,华校最为头疼的便是学校人员的配备严 才能在同一个教室读书,在同一个操场游戏,接受同样
重不足,因为“华校所能开出的教师工资实在太低 的价值观,各种族学生通过共同语言——英语,沟通感
了 ”。此外,在 1949 年后,中国的教师无法前往新
[1]155
情。语言具有传播与认同的功能,这也使他看到“大力
加坡,且当地所能培养的华文教师也十分有限,华校的 发 展 双 语 并 重 的 英 校 ,显 然 是 新 加 坡 未 来 的 趋
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也更加凸显 [1]155
。尽管 1952 年, 势”
[13]28
。事实上,
“自主选择”政策不仅反映了族群认
对华校的资助有所增加,但是华校能支付给教师的工 同与教育认同的纠葛,也反映了新加坡企图打造一种
资亦难与英校媲美 [1]157
。1955 年即将结束时,有调查 超越语言和族群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笔者对其理解
显示,政府对华校的总津贴超过了以往,达 610 万新 如下:
币,大抵与对英校的 630 万新币津贴持平,但是分摊到 (一)冷战背景及地缘政治环境促使国家认同转向
每位学生身上,华校每位学生只摊得 70.25 新币,英校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正值冷战高峰期,英国
学生每人却可获得 218.70 新币,足足是华校学生的 3 和美国是控制东南亚的主要势力,东南亚国家纷纷倒
倍还多[22]。即便在 1956 年后政府承诺规定一律平等 向西方阵营。此外,五六十年代,随着东南亚民族独立
对待四种语言教育,在发放津贴时“一视同仁”,可到 国家的涌现,国内民族矛盾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矛
1957 年底也只有 18 所华文学校获批受到政府津贴。 盾[24],东南亚对华人的不信任这一大背景使新加坡面
正如在新加坡宁阳会馆负责财政工作的许麟先生回忆 临面向西方还是面向东方,是中国化还是西方化,又或
自己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时的求学经历时所说:
“在那个 是超越东西自我新生的问题。李光耀谈及此处,回忆
年代,英校它师资很好,还便宜,它学费才一块半,华校 说:
“东南亚新兴国家政府皆对中国怀有戒心,马来西
要三块钱” 。试想,又有哪位家长愿意将子女送往
[23]
亚独立后排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排华”
[13]53
。如若
价格相对高昂但师资差的地方去上学呢? 此时推崇华文教育,则有可能“落人口实”,使邻国有借
在上述几点原因的背景下,家长所能做的选择实 口将新加坡完全孤立起来。对此,李光耀还郑重警告:
际上不是拓宽了,而是进一步被压缩了。为了子女更 “如果我们粗心大意,人家就会在国际上孤立我们,甚
好的未来,华人家长只得屈从现实,放下对华文教育的 至污蔑我们是什么‘另一个中国’。如果我们在处理眼
固守,转投英校阵营。故“自主选择”政策不但没能挽 前的国内问题,方法不够精密的话,我们就可能被人家
救华文教育的颓势,还进一步打击了华人对华文教育 赶上绝路”
[25]
。淡化华文教育认同倡导对英文的学
的认同感。随着华校入学生源的持续下降,1987 年新 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也
加坡全国学校统一源流,所有中小学一律以英文作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国家对于新加坡这一华人占
第一语文并以英语为各科教学媒介语,华文成为华人 据 75% 主要人口的种族敌视与仇视,实际上也逐渐促
学生各个教育阶段的一个科目。 使华人将原来的国家认同转向新加坡。
(二)建构超越族群差异的新加坡认同
三、华文教育认同淡化背后新加坡国家认
教育语言政策的设计,和未来国家建设以及国家
同的建构 意识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15]69,但二战前新加坡
新加坡“自主选择”政策背后其实就是以“自主选 殖民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政策实属零敲碎打,不但不成
择”弱化族群认同,其目的在于将语言文化与某一特定 体系,也未能给生活在岛上的各族裔提供具有共同价
第1期 周杰城:
国家认同的建构:
“自主选择”
政策下新加坡华人对华文教育认同的转向(1956-1987) ·115 ·

值与共同语言的课程,这种忽视国民国家认同的政策, 坡,坚守华文教育无益于新加坡的经济与贸易发展,只
造成了新加坡各族裔之间的分裂 [1]84
。国内学者李志 有淡化华文教育认同,接受英文教育,培育一种文化上
东也曾指出:
“由于组成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各个民 的亲近,才能让欧美这些讲英文的发达国家能与新加
族之间在文化、宗教、经济地位等方面差异极大,同时 坡产生共情并与其资本结盟,推动新加坡的工业化。
它们缺乏为民族利益抗争的历史记忆,因而国家认同 而经济上的成功,人民生活富裕,亦可反哺华人对新加
感极弱,这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分裂的一个重要诱因,新 坡这一国家的忠诚与认可,事实上“新加坡现代化的成
加坡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直至 1949 年,华校中
[26]8
功证明了新加坡危机生存认同的有效性”
[26]51

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及授课的教师依然来自中国,教 根据 1970 年的一项调查,以四项指标衡量新加坡
科 书 中 甚 至 有“ 青 天 白 日 旗 或 是 对 三 民 主 义 的 礼 各族的“国家认同感”:
(1)自认为新加坡人;
(2)对国家
赞” 。毫无疑问,那时华校所培养的是对中国的效
[27]
的象征表现敬爱——积极的情操;
(3)离开马来西亚而
忠与认同。1956 年的《各党派华文教育报告书》中就 独立是合法的;
(4)愿意为国牺牲。结果显示:有 67%
提出:要想实现种族融合,就必须依靠一种共同语 的受访华人对国家表示认同,马来人占 70%,印度人占
言[10]9
,无疑这种语言就只能是英语。1965 年独立后, 62%。
[20]58
。可见在华文教育颓势背景下,新加坡华人
政府极力通过公民和历史教育,积极促进新加坡人的 对新加坡国家的感情认同与认可已然建立,一种以新
国家认同感,这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这种认同“建立 的文化超越多数族群语言文化的认同政策获得了一定
在讲英语之上”
[1]237
。用英语而非使用华族、马来族、 程度上的成功。
印度族母语作为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体现当时新
四、结语
建立国家对于各种族的文化的“不偏不倚”。
“具有中立
性的语言,对三大民族群人口而言,彼此不占特权优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国
势,处于平等地位,各个民族之间也就不至于因为语言 家,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75%。对于新加坡华人来说,
问题而造成摩擦冲突[15]113”,从而逐渐构建起超越族群 华文教育是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对母国的精神寄托,
差异的新加坡认同。 它也是其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化自信”。华人
(三)执政者个人视野催生新加坡国家认同 社会将华文教育视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959 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立自治邦。 每当华文教育遭受不公正待遇或遭受当局打压时,便
李光耀出任总理,自此开始他长达 31 年的总理生涯。 有人站出为之发声,誓立捍卫,为此他们不吝奔波游
李光耀对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影响颇深,其认为华人应 走,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并出力保护。但其后,尽管官方
该接受英文教育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人成 允诺给予“自主选择”权,但华人族群认同与教育认同
长经历。李光耀是海峡华人后裔,其祖父曾长期在英 形成了悖论关系,越来越多的华人家长将其子女送往
国军舰上服役,对英国的东西都非常崇拜,坚持让李光 英校而非华校。究其所以然,是华文教育认同淡化的
耀的父亲和李光耀本人从小接受英语教育 。李光
[28]
结果,这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首先,政府为推进各族裔
耀 8 岁就被送入英校读书,而后又辗转前往英国剑桥 融合,构建国民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大力推崇英语为
读书。十几年英语文化的浸润,让李光耀对西方文化 新加坡各族裔共同语,英语成为各族“上课必学”
“升学
“有一种情感上的亲近,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审美欣 必考”之项目,商业与金融等私人机构,无论是买卖契
赏” [29]120
。对于快速实现新加坡的工业化,他曾说:
“没 约,账目结算、报告通告、来往函件也用英文,一般民众
有哪个国家愿意奉送辛苦得来的技术秘密……电子计 要和政府打交道,也非用英语不可,华人自是对英文格
算技术、电子学、宇宙火箭和太空通讯的差距不断在扩 外重视。其次,华人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
“望女成
大,欧洲的西方国家对此感到很大的不安……在美国、 凤”的爱子之心,英校生在毕业后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升
英国和一般欧洲技术专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情愿同欧 学、就业机会,收获更高的薪资与社会地位。此外,新
洲集团分享技术时,他们却比较容易同那些类似欧洲 加坡各届政府一直煞费苦心扶掖英校,英校的师资力
的集团扩大合作。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工业得到 量与学费优势往往非华校所能及,父母自然乐意将子
了迅速的发展”
[29]306
。他认为:
“我们作为一个依靠国 女送往英校接受教育。再次,独立后的新加坡,走的是
际 贸 易 的 国 家 ,只 有 加 强 学 习 英 语 ,才 有 好 日 子 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与外向型经济的路子,英语水
过”
[13]29
。从李光耀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在当时的新加 平的高低是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与资本的关键;最
·116 · 惠州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41 卷

后,在地缘政治与冷战的国际背景之下,新加坡为了与 人的“华族意识”,培育华人的“新加坡认同”,以实现新
周边各马来民族国家和平交往相处,只得不断削弱华 加坡的新加坡化,
避免新加坡的中国化。

注释:
① 新加坡传统的华文教育指的是华人创办的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为各科目授课的学校。殖民地时期殖民政府大多称其为华
人方言学校(Chinese vernacular school)。华文教育的发展一直到 1987 年新加坡全国学校统一源流才停止。虽然之前华人建立
的华校如南洋小学、
南洋女子中学、
华侨中学、
中正中学等,仍以“华文特选学校”予以保留,但只招收修读华文和英文都为第一
语文的精英学生(小学离校考试最好的 8% 学生),并且这些华校后来的发展趋势还是转向以英语为主,在招生和教学中也逐
渐降低对华文的要求。
② 认同: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拉丁文 idem,意为相同的(the same)。该词广泛存在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科学领
域。在不同的领域中认同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根据学者白苏婷、秦龙、杨兰在《认同概念的多学科释义与科际整合》中的观点

《学术界》2014 年第 198 期 80-90 页)
“哲学中的认同,是对差异之上的同一性的辨证思考,是对事物自身、事物与其他事物之
间差异性的同一性确认;心理学领域中的认同是自我对自身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的主观肯定态度;与心理学从个体的情感、
态度、意识等心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个体如何形成认同不同,社会学是从身份这一社会内容的角度研究个体的认同对社会关系
的影响和意义”,本文所涉及的认同主要采纳心理学的认同释义,即个体对某一事物或观念的认可与肯定。所谓“华文教育认
同”具体包括:
在认知状态上对华文教育的了解熟悉程度,在情感态度上对华文教育是否满意、
是否喜欢等主观感受;行为意向
则考虑能否在生活中主动选择接受华文教育、
能否主动维护华文教育等。所谓“国家认同”,就是指个人与国家之间,发生了情
感上的结合,
在心理上认为个人(自我)是国家的一部分,个人在行为上,愿意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愿意为国家作出牺牲等。
③ 国内外学者大多以研究新加坡华文教育政策为主。郭振羽著的《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
(正中书局,1985 年版),分析了新加
坡华文教育政策出台及其发展;吴元华著的《务实的决策——新加坡政府华语文政策研究》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年版),从
人民行动党对华文教育的态度出发,论述了新加坡华语文的政治价值、
双语教育的成效等;阮岳湘著的《理想国民:
新加坡华人
认同建构》
(九州出版社,2017 年版),围绕华人的族群、
华文认同培养、
新加坡华族的提出与践行展开,论述了新加坡华人认同

“中国化”转向“新加坡化”的过程。学者们在研究新加坡华文教育时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已有所提及,但在教育认同的专门
研究还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WILSON,HAROLD E. Social engineering in Singapore: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social change,1819 - 1972[M].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8.
[2]MAYHEW. Education in the colonial empire[M]. London:
Longmans,Green and Co.,1938:
39 - 40.
[3]叶钟铃,
黄佟葆 . 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M]. 新加坡:
华裔馆,2005:
1.
[4]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 1920 年学校注册条例[J].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2008(9):
77 - 79.
[5]傅无闷,
郁树锟,
宋君武,等 . 南洋年鉴[M]. 新加坡:
南洋商报出版部,
1939:
132 - 139.
[6]廖建裕 . 陈嘉庚、
李光前与现代新马[M]. 新加坡:
华裔馆,2010:
231 - 249.
[7]Education policy in the Colony of Singapore:ten years' programme adopted in advisory council on 7th august,1947[M]. Singa-
pore:
Govt. Print Office,1948:
2.
[8]GWEE Y H. 150 years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M]. Singapore:
TTC Publications Board,1969:
147.
[9]与华校联合会在
“新教育政策”
未公布前,再贡献其刍见[N]. 南洋商报,
1955 - 11 - 07(5).
[10]Report of the all - Party Committee of the Singapore legislative assembly on Chinese education[M]. Singapore:Govt. Printer,
1956.
[11]White paper on education policy[M]. Singapore:
Legislative Assembly,1956:
4.
[12]自治邦第一届立法议员开幕——元首宣读施政方针,决心推进社会革命 依循和平宪制方式实现更公平合理社会[N]. 星
洲日报,1959 - 07 - 02(5).
[13]李光耀 . 李光耀回忆录:
我一生的挑战:
新加坡双语之路[M].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3.
第1期 周杰城:
国家认同的建构:
“自主选择”
政策下新加坡华人对华文教育认同的转向(1956-1987) ·117 ·

[14]周清海 . 多语环境里语言规划所思考的重点与面对的难题——兼谈香港可以借鉴些什么[C]⫽普通话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国际研讨会(2002)论文集 . 香港: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2003:
10 - 11.
[15]郭振羽 . 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M]. 台北:
正中书局,1985.
[16]LEE S K,GOH C B,BIRGER F,et al. Toward a better fu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since 1965[M]. Singapore :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8:
46.
[17]GOPINATHAN S. Towards a national system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1945 - 1973[M].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44.
[18]JOHN P,JOHN T P,HEIDI W. English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status,features,functions[M]. Singap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5.
[19]Annual reports for the year 1894[M]. Singapore:
Govt. Printing Office,
1895:
173.
[20]PETER S J C. Singapore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trends[M].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1]ZHANG Z. Chines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 untold story of conflict and change[M]. Singapore:
Pacific Media,2016.
[22]First education triennial survey covering the years 1955 - 1957 inclusive[M]. Singapore:
Govt. Printing office,1959:
29.
[23]李威宜 . 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
语群,
国家社群与族群[M]. 台北:
唐山出版社,1999:
140.
[24]周聿娥,曾品元 .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J]. 暨南学报,2002,24(1):
16 - 22.
[25]李光耀 . 新加坡之路——李光耀政论集[M]. 新加坡:
国际图书出版公司,1965:
175.
[26]李志东 . 新加坡国家认同研究(1965-2000)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7]周维介 . 华校教科书百年沧桑[J]. 怡和世纪,2016(29):
44 - 55.
[28]李光耀 . 风雨独立路:
李光耀回忆录[M]. 北京:
外文出版社,1998:
16 - 19.
[29] A. 乔西 . 李光耀[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责任编辑:
梁燕燕】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Identity:The Transi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Identity of


Singaporean Chinese under the "Independent Choice" Policy
(1956 - 1987)
ZHOU Jiecheng
(College of Sociology and Histor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0,Fujian,China)

Abstract:In 1956,Singapore’s "White Paper on Education Policy" announced that four language education,including English,Malay,
Chinese,and Tamil,would be treated equally. Parents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which language source school their children go to,and the
previous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education are abandoned. However,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this policy,ethnic Chinese identity and
educational identity have formed a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After being given the right to choose freely,Chinese groups who were wor-
ried that their ethnic culture would be suppressed and adhere to Chinese identity usually sent their children to English schools for edu-
cation,and even regarded Chinese as the language of unsuccessful people. The number of Chinese schools students gradually shrinks
and declines. In essence,although the "independent choice" policy has broken the shackle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
ucation at the policy level,it actually plays dow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name of "independent choice". The decline in Chi-
nese education is actually a product of Singapore’s efforts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identity beyond language and ethnicity.
Key words:Singapore;
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policy;
educational recognit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