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21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伍逸松

新加坡报业控股执行总裁
联合早报
吴新迪 总编辑 郭丽娟 助理总编辑
新闻中心
韩咏梅 总编辑
queklk@sph.com.sg 谭德婷 助理总编辑 邹美琳 国际新闻主任
gohst@sph.com.sg hanym@sph.com.sg tarntt@sph.com.sg cheowml@sph.com.sg
陈康威 杨瑞锋 执行编辑
王彼得 副总编辑 yeoshg@sph.com.sg 吴新慧 副总编辑 林传美 审稿主任 宋以彬 体育新闻主任
新加坡报业控股副执行长 ongp@sph.com.sg gohshe@sph.com.sg limcb@sph.com.sg songyp@sph.com.sg
叶鹏飞 言论主任
郭思满 副总编辑 yapph@sph.com.sg 胡文雁 副总编辑/副刊主任 何惜薇 政治新闻主任 李天锜 摄影主任
李慧玲
queksm@sph.com.sg 周殊钦 编辑主任 woomn@sph.com.sg hosb@sph.com.sg leetk@sph.com.sg
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chuching@sph.com.sg
leehl@sph.com.sg
韩咏红 副总编辑/早报网(中国)主编 洪奕婷 助理总编辑/采访主任 冯嘉年 财经新闻主任 王舒杨 数码内容主任
hanyh@sph.com.sg 陈聪明 视觉主任 angyt@sph.com.sg knpang@sph.com.sg shuyang@sph.com.sg
tancb@sph.com.sg

《言论》版欢迎读者来论。来稿时请随同信件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英文通讯地址以及电话号码。 传真:6319-8118 电邮:zbyanlun@sph.com.sg

社论
2021年11月9日 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须化空谈为行动
《联合(UNFCCC)第二十六次缔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逆转的变化,对人类产生严重影响,而
气候科学家已经确定了十多个可能的临
  前周为期两天在罗马举行的二十国
集团(G20)领袖高峰会议,针对全球
生存威胁的问题,是个未来几代人、各
国必须携手共同解决的问题。
放量基础上减排7.5%,而实现《巴黎
协定》1.5摄氏度温控目标则须减排
约方大会(COP26),10月31日至11 界点,包括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迫切的气候变化议题也未达成共识。   COP26讨论气候变化形势和各国 55%,因此各国净零排放仅停留在口头
月12日在英国苏格兰城市格拉斯哥召 粮食生产面临威胁等。 G20成员国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八 的应对方案、承诺和行动,但大多数国 承诺,看不到强有力的决心和执行力。
开,大会焦点是共商如何把全球气温上   IPCC在8月9日发布由234名科学家 成,峰会在最终公报只承诺要落实全球 家的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nationally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G20领导
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但从过 完成的第六次评估报告中警告,在未来 均温增加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并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不 人会议召开前夕,就警告G20领导人之
去一周的谈判看来,至今各国仅再次提 20年内,全球升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 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措施,但在实现净 一致,利益计算方式不同,净零承诺含 间没有重建信任,格拉斯哥的气候谈判
出各种缺乏行动的承诺。 1.5摄氏度的可能性约为50%,若不立 零碳排放方面并未设定具体目标。 糊不清,因此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 将面临严重的无果而终的风险。气候专
  分析报告指出,缔约国在峰会开始 即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不可能在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至今已六 氏度可能仍是一纸空谈。 家分析过去一周的气候会议,坦言所看
至今所做出的承诺,如果完全落实,可 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1.5或2摄氏度。 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COP26大会 到的是“夸大、重新整理的承诺”,却
减少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但这个数字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本应在 国应对气候变化步伐之缓慢令人非常沮 召开之前发布的《2021排放差距报 看不到有任何实际进展的前景。
远低于1.5摄氏度目标所需的22亿吨减 2020年11月举行,因冠病大流行延期 丧,格拉斯哥大会可说是在一个完全不 告:热火朝天》中就警告,各国提呈的   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引发更
排量。 一年,这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同的全球气候背景下召开。 新版和更新版气候承诺,远远落后于实 多人要求政治领导人采取更果断的应对
  科学家担忧我们已来到引爆气候 约》框架下召开的会议非常关键,但专   气候变化已是人类的最迫切危机, 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所要达到的水 政策,虽然COP26大会要取得真正的
灾难的气候临界点(climate tipping 家认为会上谈论太多,实际行动太少,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发生的气候灾难已越 平,这将使世界步入在本世纪末至少升 成果并不易,但各国须建立应对气候变
point),这个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 能否找到英国首相约翰逊上周六呼吁 来越频密和严重,人们已不能仅将气候 温2摄氏度的轨道。 化的共同责任感,尤其发达国家须带头
化专门委员会(IPCC)使用的官方术 的,各国合作开辟出可实现应对气候危 变化看做是环境问题而已,而必须将它   报告指出,全球新版和更新版国 加大气候行动力度,才有可能在全球范
语,指的是一旦穿越临界点将出现不可 机行动的道路,令人非常怀疑。 视为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稳定,构成人类 家自主贡献目标,仅在2030年预测排 围内减缓极端气候的破坏力。

时事透视 邓曦泽
业不稳家不安:中国现代青年的双重凄惶
  某日,见学界一朋友发了条微信朋 为职业内卷化。简言之,以前一分投入 动的系统,它若要持续稳定的运行,也 多就活得像一个老人了(我指心态), 高便知道了。想做一个常人——有稳定而
友圈,说的是北京有剩女80万,于是,和 一分收入,现在可能要两分投入才能有 需要持续稳定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 可能有些事我比我妈她们那一辈想的还 正常的收入,越来越难。不要说中专生、
他聊了聊当代人尤其是当代青年的生存状 一分收入,以后可能要更多投入才能有   在古代,男性养家糊口,女性持家 更深刻”,“太悲哀了,成为一个之前 大学生,就是博士和博士后,也很难说他
态。我说,“人生两大事:职业,婚姻。 一分收入。 理务,男人享有更多权利,经济关系在 的普通人(成家立业)都很难很难”, 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因此,近年来,体
现在全破碎了。”这叫人如何不凄惶?   与40年前相比,虽然现在同一岗位 婚姻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便是古代婚姻 “成为一个普通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之 制内收入不高但稳定的职位越来越受到青
  人生多少事,可用身心驮?说少固 (如小学教师、基层公务员)的货币 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但是,在现代化 前的三倍,回报率不变”,“FL最近很 睐。例如,近些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
不少,说多亦不多。剔繁化为简,其实 收入和绝对收入(购买力)都更高, 和半现代化国家,这个结构被打破了。女 焦虑,FL对待焦虑的方法:睡觉了哈哈 越来越多。而在我所供职的学校,被录取
两把舵:一为职业锁,二为婚姻磨。 但有三点让当代工薪阶层感到“相对贫 性已大体实现经济独立,不再依赖男性, 哈哈!”“唯有在梦中才没有焦虑”。 研究生的本科学校越来越好。这些都表明
  搁置治国平天下之宏愿,对于芸芸 困”和焦虑。第一,同一职业的平均工 男性提供的动力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大大降 (FL是学生的名字。) 竞争在加剧,内卷在加深。
众生,万千琐事,其实都是职业和婚 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在 低,而婚姻选择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如   还有一个例子,给我触动更深。我   当然,职业与婚姻的飘摇及其引发
姻的具化。学业是职业的前哨,可归入 降低。这意味着,财富更加向少数人集 外貌、性格、气质、谈吐、性和谐等。 认识一个女孩,非常优秀,初中毕业考本 的社会焦虑,并非哪个国家的特有现
职业;子女则是婚姻的延伸,可归入婚 中,且该职业的相对地位在下降。第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了更多 省最好的高中,成绩第一,但她没在国内 象。甚至可以说,这是现代化的必然后
姻。人生诸般事,不能归入职业和婚姻 二,多付出的成本跟多获得的收益不成 选择。标准多元化及相应的选择多元化, 读高中,而是去了国外。现在,她博士 果,是现代病,只是在不同国家的表现
的,所剩无几,也不重要。是故,人生 正比,成本更大。第三,许多岗位呈现 只能导致婚姻系统越来越不稳定——选择
快毕业了,依旧非常优秀。但是,她对我 和程度不同而已。日本著名管理学家、
天地间,对于职业与婚姻二者,失其 “知识的冗余”,即高学历者从事只需 和自由本身就意味着不稳定。
说:“我在国外见过许多先进的技术,觉 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所讨论的“低欲望
一,跛;失其二,塌。 低学历就能从事的工作。例如,在一些   而现实生活中不美好的婚姻随处可
得自己未来没用,好有压力。”我想,如 社会”,就是一种表现。
  除了极少数喜欢冒险的创业者,多 大学,博士只从事普通行政工作。这绝 见,致使一些 年 轻 人 恐 婚 、 拒 婚 。 其
果她都没用,还有几个人有用?   大前研一认为,近些年来,日本社
数人都期求职业和婚姻的稳定,因为 不是对从业者要求的合理提高,不是对 实,许多人内心都渴求家的温馨感和安
  前不久,我和我一个比较成功的初 会生育率降低、人口减少、超高龄化、
稳定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但是,当今 知识的尊重,而是对知识的贬低。 全感。问题不是要不要婚姻,而是许多
中同学聊及,当代青年很可能比我们当 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世界的职业与婚姻越来越不稳定。于是   除了少数开拓者、创业者,大多数 人一方面渴求美好的婚姻,但又无能为之
年(70后)更焦虑。决定自己心态的,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离婚率、不婚率居
乎,天如崩兮地如裂,身无安兮心力 人都希望稳定,这也是许多人希望谋求一 付出相应成本,也就是付不起这个责任。
往往不是现状,而是预期。我们当年虽 高不下,生育率居低不上,也是例证。
竭。竞争的加剧,内卷的加深,生活的 份收入不高但稳定的职业的最重要原因。 于是,婚姻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许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社会内卷化远 然穷苦些,但只要劳动和努力,就有可   职业与婚姻两大柱,如何稳固,我
奔命,前途的黯淡,社会的焦躁,无奈 多人栖心无寄。所以,最近几十年,中国
的躺平……似乎能得到更真切的理解。 没有目前这么严重。只要肯劳动,就有收 的离婚率、不婚率都越来越高。 预期的回报,未来是向好的。不要说硕 不知道。我只知道,两大柱很可能越
获,而且付出与收益大体成正比。所以,   婚姻须要维系,须要付出,尤其是 士博士毕业,只要中专毕业,大体就有 来越飘摇,人们也会越来越焦虑和凄
职业的飘摇 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比较稳定可靠的预 有了小孩。这就要求夫妻双方合理地、持 一份虽然收入不高但稳定的工作。 惶……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期,觉得一件工作可以干一辈子。 续稳定地投入能量,也就是付出各种努   但是,当今,内卷化以肉眼可见的 作者是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迅速,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生活改善的   但是,进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加 力。那么,应该为现代婚姻建立何种稳定 速度加深,这只要看看同一职位要求的提 博士生导师
最大动力是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是一把 速,几乎所有领域都被开拓了,竞争因 的动力系统呢?似乎尚未找到有效方案。
双刃剑。技术进步既是对人的解放,也是 此加剧。要想像过去那样,一辈子从事
对人的抛弃。一方面,为了改善生活,就 一件重复性工作,且收入正常而稳定, 正在加剧的焦虑不安
须要提高技术以增加财富。但是,技术进 越来越不可能,同样的努力不能产生同   我不知有多少中国年轻人会对未来
步不仅没有终点,而且在不断更替。 样的预期,甚至更加努力也不能产生同 充满稳定的预期,他们是否会预期自己将
  这意味着,无论对于少数技术发明 样的预期。这叫青年如何能有安全感? 长久从事一份正常的职业?又是否会预期
者还是广大技术使用者,都须要不断 又如何能坦然? 拥有一个正常而稳定的婚姻与家庭?
学习,以适应发明技术或使用技术的知   于是,时风越来越急功近利,投机   有一天,我问指导的一个研究生:
识替代,由此导致古今劳动形态发生巨 取巧,浮躁焦虑,以致于凄惶无措。以前 “你有没有因思考问题而睡不着觉?”
变。在古代,除了极少数需要创新的非 我对此怀有的批判,也日渐平静了——大 她说:“有。”“想啥?”“想未来,
重复劳动如知识生产,几乎只有重复劳 势如此,区区个体,又怎奈何? 想人生,焦虑得睡不着。”“有过想专
动。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自 业问题而睡不着的情况吗?”她顿了
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重复劳动构 婚姻的飘摇 顿:“呃……”
成严峻挑战。   职业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婚姻。但   另一个研究生问我:“邓老师,你
  于是,另一方面,技术替代之处, 是,当代婚姻越来越不稳定,这是触目 是怎么克服悲观情绪的呢?”我说:“你
便是人无用之处。由于职业的技术要求不 可见的现象。我曾从婚姻动力学角度理 有点悲观哇?”她说:“不是,是人这一
断改变,为了避免自己无用,人们不得不 解当代婚姻之不稳定,任何一个运动系 生当中总会遇到那种很悲观的时刻,邓
不断学习。这就使得职业与劳动者之间的 统如果要持续稳定地运行,必须要有持 老师你有遇到过吗?”“就是如果有处在
技术关系变得不稳定,职业变得飘摇。 续稳定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否则, 这种状态的时候,邓老师你一般会干什么
  职业飘摇最重要的特征,可以概括 系统就会紊乱,甚至崩溃。婚姻也是运 呢?”(我的回答略。)“我都感觉我20

语文课题 曾秀敏 华文学习的“难”与“易” 特约漫画 王锦松


  我们常听到许多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感 例如:“火”“口”“木”这些象形字,单看字形 这样的字义还不够好理解吗?再说起文言文,它   其次、社会环境对语言学习有着重大的影
叹:“华文真难学!”这样的怨言,我国的学生也 的话,我们也能猜出其意。 虽确实令人费解,但英语不也有Old English(古 响——通过多接触而习得语言,才是最“无痛”的
深有共鸣。   就是连复杂一点的会意字,其字形也能帮我们 英语)、Middle English(中古英语),甚至是 方法。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认为学习中文很痛
  话到此处,我们不禁开始疑惑:何谓“难”? 更好地理解它。如:“秋”为何有“禾”与“火”? Shakespearean English(莎士比亚英语)? 苦,正是因为他们与其接触的时间并不多。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语言学习的“难”与“易” 因为秋天收获谷物时,须用火焚烧秸秆,灭除害   若要再说华文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令人头   在国外的单语环境中,能辅助中文学习的资料
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探讨这个问题:一、语言本 虫。这样的字形,岂不让人更容易学习汉字呢? 大,英语不也有类似的idioms和proverbs?如今科技 难免有限。而我国虽提倡“双语政策”,国人对英
身;二、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及学习环境。   从字音来看,有人批评中文的“音调系统很古 发达,查找字典的困难已迎刃而解了。我们甚至不 语和华语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英语作为我国的主要
  本文将以中英对比的方式来分析华文的学习 怪”。确实,汉语的声调是很多学习者的绊脚石。 必把字打出来,随手掏出手机拍个照,也能够轻易 教育与工作语言,在国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难度。选择用中文、英文进行对比的原因很简单: “数学”与“输血”、“过奖”与“果酱”、“老 查字。 位。对许多家长而言:“英语不好”定成千古恨,
“难”与“易”是相对的——我们认为华文难学, 板”与“老伴”、“熊猫”与“胸毛”——中文语调   想必答案已非常明确:学习华文华语并不难; 但若华语不好,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正是因为我们觉得另一种语言更容易学。从学习 奥妙无穷,学习者却是一窍不通,不过,与其怨天尤 而根据以上的中英对比,我们也许会觉得两种语言   家长的想法亦是如此,我们又能如何盼望学生
者的语言背景来看,外国学习者与我国学生之间有 人,我们不妨用正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 的“难”与“易”不分伯仲(或甚至觉得中文比英 重视华文呢?当学生们不重视这一语言,对它的学
着明显的共同点:英语是大家的第一语言。换句   正因这有趣的音调系统,我们学会一个读 文容易)。可见,我们口中的“难”,并不来自于 习也就不上进、草草了事,这样又要如何把中文学
话说,英语是大家首先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如此说 音,不就学会很多种读音与词语了吗?对比英 语言本身,而是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及学习环境。为 好?总学不好、又不自我反思,学生便自然地把矛
来,人们普遍的思想就是——“华语比英语难学多 文,每个单词都有独特的意思和读音(有些还像 何还有人认为中文难学呢?其原因不出以下两点: 头指向“中文难学”了。
了!”但,真相是否如此呢? “onomatopoeia”一样复杂)。要学习任何单词,必   首 先 、 在 语 言 学 习 中 , 文 化 的 因 素 确 实 存   总的来说,这世上没有任何语言是容易的,却
  从字形来看,有人说中文的书写系统很不合 须从头学起,掌握其自然拼音法。这样来说,学习 在。就比如说:“男”为何由“田”和“力”组 也没有任何语言是难学的。与其千方百计地为自己
理,因为它“没有按照常识使用字母”。其实,这 中文难道不比英文容易一些? 成?“女”字为何那么像一个跪坐着的女子?若 找“华文难学”的借口,我们何不把心思放在怎样
样的比较是荒唐的,因为中文和英文本就属于不同   从字义来看,有人觉得无论是现代汉字还是文 不懂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 学好它呢?
类型的文字。我们又怎么能用另一种语言的书写方 言文,中文都非常难理解。此外,就连在“字典里 我们也许就体会不到汉字的趣味、中文的博大精   正如前教育部长王乙康所说:“学母语的关键
式来断定中文的“不合理”呢?英文单词由26个字 查一个字都很复杂”。这些我就要反驳了。如刚才 深了。 不在于程度,而在于态度。”确实。若我们不试着
母组成,是表音文字;而中文却是表意文字,它并 所说,中文是表意文字;我们能直接从字面上理解   又例如:姜太公为何钓鱼?“狗”为何“咬”吕 改变自己对华文华语的态度,那它对我们而言,永
不表示字的读音,只表其意。 字、词的意思。例如:“火”——从字形来看,学 洞宾?要是不理解中华文化的传说故事,这些歇后语 远只会是“像天书一样”的文字。
  试问,若非要中文和英文一样,采用字母的 习者不难发现这象形字指的便是火焰。 对学习者来说,恐怕只是随意凑成的几个字。所以,
方式写文字,那中文不就失去它“表意”的意义了     过 后 , 我 们 又 能 联 想 到 “ 火 炎 焱 燚 ” —— 语言学习是个复杂的问题:人们学习语言,不仅要理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吗?况且,汉字的书写系统其实是有利于学习的。 “火”上加“火”,无疑就是指火势越来越猛。 解它字面上的意思,更要理解其文化底蕴。 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学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