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Draft 20200226_1057

法典有婚姻聖事的一些基本條文

參閱 G. Shechy and Others (eds.), The Canon Law — Letter & Spirit: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Code of Canon Law (1995) pp. 571 – 577

1055 1 項 : 婚姻基本上是一個盟約 (Covenant)



2 項 : 兩位已有效地領洗的信徒(不論是兩位天主教徒、兩位基督
教徒,或一位天主教徒及一位基督教徒)即使法理上也是一
個契約(Contract)有效地締結的婚姻,就是一件婚姻聖事
(Sacrament of Marriage)。
任何兩位已領洗的人士(不論是屬於天主教或任何其他基督
新教的宗派)所締結的「有效」婚姻,就是一件聖事。直至
目前,按天主教會的教義,婚姻作為聖事 (sacrament),與
婚姻作為契約 (contract) ,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位已領洗
者與一位外教人士的婚姻不是聖事,教會稱之為 natural
bond (按自然律的結合)。兩位外教人士的有效婚姻(例
如 民 法 婚 姻 ) , 教 會 稱 之 為 合 法 婚 姻 (legitimate
marriage)。如果結婚當初,其中一方是已領洗者(任何宗
派),而後來另一方也領了洗(不論是那宗派),那麼該婚
姻便自動提升為「聖事」,不必舉行任何儀式。

1056 : 婚姻的基本特點 (essential properties) 是單獨性 (unity:一夫


條 一妻)及永久性 (indissoluble life long commitment)

1057 1 項 : 婚姻由男女雙方的合意 (consent) 建立 (established 或 come


條 into being);
2 項 : 合意涉及三個原則:
1) 必須由男女雙方自己表達,不能被任何人或權力所取
代。如有關婚姻是由父母或其他人撮合,男女雙方至少
自願接受為他(她)所指定的配偶。
2) 合意必須「合法地」表達出來:應是按教律及民法的規
定,公開地表達,因為婚姻不是純粹男女雙方的「私
事」,而是關乎整個社會的福祉,並涉及多種涉及社會
的義務和權利。
3) 男女雙方必須是依法(即依照教律)有能力 (juridically
capable) 結 婚 , 意 即 不 受 任 何 婚 姻 限 制 ( diriment
impediments:見法典 1073 – 1094 條)的約束,此外,
雙方亦必須按民法也有能力結婚(legally capable;即沒
有受到的禁制)

假如「合意」在以上任何一方面有欠缺,便會成為無
效,從而婚姻也會無效。
Draft 20200226_1057

1058 : 凡不受法律(即教律)禁止的人皆享有結婚的權利。
條 結婚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基本人權 (fundamental human
right)。然而,人在運用這權利時,在有些情況下會受到合
理的限制,這限制可以源於 —
a)自然律或成文神律(divine positive law)法律 :例如,不
能人道者不得結婚,因為他(她)不可能滿全婚姻的其中一
個主要目的,即透過夫婦行為而使夫婦結合和向生育開放。
又例如,有效地結婚而配偶仍在生者,不能另娶或另嫁,即
使能透過民法離婚而再婚。b)教會法律:例如,參閱法典
1072 條;1077 條。

1059 : 欲結婚的天主教信友(不論是雙方或其中一方是信友),必
條 須遵守教律及國法的相關規定。

一般基督新教宗派 (Protestants) 不承認教會有權為信友釐訂


婚姻法。他們認為,唯獨國家才有權為國民釐訂婚姻法例。
基督新教不規定自己的信徒必須在其轄下教堂舉行婚禮,才
承認他們的婚姻。信徒即使只循民法結婚,其婚姻亦被教會
當局視為有效;在教堂成婚,只表達出婚姻的信仰幅度和上
主的祝福。天主教會卻一向維護本身為信友釐定婚姻教律的
權利,同時也承認國家為國民釐定婚姻法的權利(例如,婚
姻 的 儀 式 和 登 記 、夫 妻 的 權 利 和 義 務、 稅 務 和 遺 產 法 例
等),除非國家的婚姻法例牴觸婚姻的本質、其要素或特
點。任何人士,包括外教人士,都必須遵守有關婚姻的自然
律或神律,因為這些法律,按天主的創世及贖世計劃,是為
全人類釐定的。經教會法律(即專為天主教信徒而定的教
律)

原則上不約束外教人士及基督新教人士,但如果外教人或基
督新教的信徒與天主教徒結婚,那麼他們也間接地受教律的
約束。

例如,在涉及「信仰特恩」(Privilege of the Faith) 的案件或


宣判婚姻無效的案件。(參閱法典 1671 條)

1060 : 一對男女如已按教律舉行了婚禮,那麼不論在外庭 (external


條 form: 即外在、公開、可見證的範疇)或內庭 (internal form:
個人良心範疇);都應推斷(即假定:presumed)為「有效」
(valid),直至證明為無效為止。

1061 1 項 : 何謂既成 (ratified)、已遂 (consummated)婚姻


條 所謂「已遂」,是指任何男女(不論領了洗或未領洗)有效
地結婚之後(註:即使在婚前,雙方曾有性交,該等行為不
構成已遂狀況 (consummation)。按照以下「圓房」才完成
一次「向生育開放的」「夫婦行為」 (conjugal act) 直至其
Draft 20200226_1057

婚姻被證明及宣判為無效,當事人在教會前沒有再婚的權
利。
1. in a human manner (即男女雙方自願地、自由地交媾,
非出於勉強,或被施暴,或在藥物的影響下)
2. erection (男方)
3. penetration (男方)
4. ejaculation (男女雙方)

這條件是按梵二發揚的婚姻的「位際觀」(personalistic view
of marriage)而附加,在舊法典沒有提及
如欠缺了上述任何一個條件,婚姻就不能視為「已遂」。教
會目前的立場就是:如一對夫婦婚後採用避孕方式
(contraceptive means)行房,因而「障礙」了行房過程,則
該婚姻不能視為「已遂」。
不能人道 (Impotence: 見法典 1084 條 1 – 3 項)
一般而言,如某人不能完全按上述 2、3 及 4 那三個條完成
性交 (sexual intercourse),那位人士(不論男方或女方)便
被視為「不能人道」。如這狀況是在婚前 (antecedent) 及永
久的 (perpetual,即不能治癒) ,那麼那人士(不論男女)
便被教會視為「不能人道」,已有這種缺陷,則那人便不合
資格結婚。如果這狀況是在婚後才發生,那麼有這缺陷的人
士,其配偶可向教會申請宣判他們的婚姻無效。有關上述第
四 ,即男性或女性的「不能人道」狀況,可以是生理上
(organic,即在身體結構上有欠缺,例如男方欠缺陰莖,或
女方欠缺陰道)或功能性的 (functional),例如,男方或女方
的性器官完整正常,但基於心理因素或 部病態,或性冷
感,不能完成勃起等。

「不能人道」亦分為絕對的(absolute: 與任何異性都不能完
成性交)或相對的 (relative: 只是與自己的配偶不能完成性
交,與其他異性則可以。

自 教 宗 西 斯 篤 五 世 (Sixtus V) 發 出 宗 座 信 函 ” Cum
frequenter” 1587 年 6 月 27 日)以來,教會一直按該文件
的指示,要求男士在性交時,必須能射出(ejaculate/emit) 從
睾丸 (testicles) 產生的精子 (semens) ,才被視為有生殖能
力,否則便視之為「不能人道」。然而,信理部在 1977 年
5 月 13 日公布的法令指出,不能射發精子的狀況,只構成
「不育」 (sterility),但不能視之為「不能人道」。此外,所
謂 ejaculate , 只 需 要 涉 及 某 些 液 體 , 但 其 來 源 及 內 涵
(contents) 則 在 法 理 上 並 非 關 鍵 (irrelevant) 。 ( 參 閱 G.
Shechy and Others, 同 上 , pp. 599-601 ; A. McGrath, A
Controversy concerning Male Impotence (1988), pp. 226-
227; 295-。)
Draft 20200226_1057

根據信理部上述法令,男士即使做了結紮手術
(vasectomy),或睾丸畸形或沒有睾丸,都不能視之為「不
能人道」;至於女士,如欠缺了位於陰道之上的器官,如子
宮 (uterus)、卵巢 (ovaries)、輸卵管(fallopian tube)等,或這
些器官有嚴重病態,亦不能視之為「不能人道」,極其量只
構成「不育」(sterility)。

You might also like